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西州制霸TXT下载三国之西州制霸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西州制霸全文阅读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三国之西州制霸txt下载     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怀鬼胎

    而李儒献给自己的黄金,肯定也有不少都是陪葬品融化而来的。不过袁绍根本不介意,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本来他还一直在为该抽调哪一支外兵进京而烦恼时,正好李儒找上门来,带来了董卓的表文和黄金,让他马上就来了灵感:董卓不是有足足八万并州军吗?

    于是,他很快就酝酿出了怂恿何进召外兵进京、逼迫太后让权、杀尽宦官的大谋来。这一大谋才刚刚实施,不过在袁绍看来,进展十分顺利,过不了多久他必将得偿所愿。

    想着想着,马车停住了,袁家的奴仆提醒到已经回到了袁家。袁绍便走下马车,从大门一直走到自己的书房。一进入书房,原本坐着的李儒,见袁绍走了进来,便立即站起身来,一脸讨好的笑容;旁边的董旻,也站起身来。

    袁绍摆摆手,说:“二位不用客气,坐吧!”

    董旻沉默着坐下,李儒却没坐下,他笑问道:“袁大人,不知你我定下的事,得到大将军何公的同意没有?”

    袁绍缓缓坐下,他心里对狼子野心的李儒很是鄙夷,于是先是端起茶来喝了两口,然后才淡淡地说:“有袁某出马,李大人觉得,此事成与未成?”

    李儒赶紧说:“是在下失言了,有袁大人出马,自然无不是手到擒来。”

    袁绍手里把玩着杯盖,看了一眼始终沉默以对的董旻,说:“不过大将军只允许董并州率军进驻到河东郡的北部,也就是在汾水北岸。”

    一听这话,董旻皱起了眉头,李儒的笑容也垮塌了,李儒问:“可袁大人,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怎么不能跨过汾水呢?”

    袁绍冷哼一声,说:“李大人可别忘了,当初我等商定的只是进驻河东郡,并没有明确定下驻在河东郡何处。袁某设法让董并州进驻河东郡,便已经是兑现了诺言,不是吗?”

    “可这……”李儒很想反驳,可是他也知道,袁绍说的没错,当初是他自己没跟袁绍说清楚进驻到河东郡哪个地方,只是笼统地说进入河东郡。可李儒却也不敢把进驻的地方说得太过具体,更不敢把进驻的地点定在距离雒阳城很近的地方,不然朝廷一定会怀疑董卓的用心,反而给董卓招致朝廷的讨伐。

    看着李儒一脸的如吃了苍蝇一般的憋屈,袁绍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来。

    董旻站起身来,走到袁绍面前,问:“袁大人想要多少钱,才肯劝动大将军何公允许并州军跨过汾水?”

    袁绍看了一眼董旻,淡淡地说:“跨过汾水算什么?你们并州军,想不想更近一步?”

    李儒暗想有门,立即问:“袁大人这话,什么意思?”

    袁绍淡淡地说:“大将军何公素来认为董并州忠心可用,乃欲召董并州进京,剿除中官,廓清寰宇,不知董并州意下如何?”

    李儒和董旻听了,都愣住了,李儒迅速反应过来,他立即说:“自渭水之战后,凉国的锦衣卫就四处散播我岳父董并州欲反之谣言,弄得他是百口莫辩,不堪其扰。董并州一直想报效朝廷,以便自证清白,向朝廷表明忠心。若诚能进京,杀尽宦官,必能洗清我岳父之嫌疑。今日,我李文优便为我岳父董并州做了这个主了,只要何公愿意,并州军八万步骑随时听候调遣!”

    听了李儒的话,袁绍更为鄙夷李儒。因为董卓欲反这件事虽然确实是凉国人捅破的,但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李儒却还想找各种理由来掩盖,实在是虚伪和可笑。不过李儒代表董卓答应了,袁绍还是十分满意。

    袁绍点点头,说:“看来董并州果真忠心赤胆。不过,目下何公还难以调并州军入京,董并州可先率领并州军进驻到河东郡汾水北岸,随时听候命令吧!”

    李儒听了,一脸讨好的笑容,说:“袁大人还想要多少钱,才肯准并州军进京,还请实言相告。”

    袁绍想了想,轻描淡写地说:“上次李大人,不是给袁某带来了五万斤金吗?那次是为了让并州军进入河东郡,便价值五万斤金。进入雒阳城则更为艰难,意义也更为重大,因此袁某收董并州的十万斤金,不过分吧?”

    “你?!”董旻一听“十万斤金”,立马就急了。

    却不想李儒赶紧拦住了董旻,笑着说:“好好好,十万斤金就十万斤金,只望袁大人能尽快促成此事才好。”

    袁绍把杯盖轻轻地放在茶杯上盖住,看了一眼李儒,说:“这是自然。”

    董旻冷冷地说:“十万斤金可以给你,但必须等事成之后,再行交割。”

    袁绍道:“好啊。”

    李儒笑道:“既然说定了,那我等便不打扰袁大人了,这就告退。”

    说着,也不管袁绍倨傲到连站起来送送这种客套都不肯做,李儒和董旻一同走出袁绍的书房,再走出袁家,登上马车。

    一直等进了马车车厢,董旻才终于忍不住了:“文优,那袁本初对我等、对仲颖如此轻蔑无礼,你为何还百般求全,委屈于他?”

    李儒叹了口气,说:“唉!叔父,不这么做,我们并州军还有活路吗?”

    一听李儒这么说,董旻立即噎住了。

    李儒忧心忡忡地说:“自从在陈仓会战中徐荣被俘后出卖岳父,朝廷上下,谁人不知我等是意图谋反?陈仓会战中并州军又被凉军消灭掉主力,如今才好不容易重新恢复到八万之数,可朝廷所掌握的官军,也已经超过了四十万,光是部署在京师的南北两军和西园军,便有二十万之众;同样毗邻并州的关中,皇甫嵩那里也有十万之众。

    通过陈仓会战,朝廷还加强了与匈奴、鲜卑、乌丸等塞外部族的联系。倘若朝廷有意讨伐并州,便可调动京师兵、关中军、塞外蛮族从四面八方一同进攻并州,一如十军之战对付凉国那样。并州要远比凉国弱小,一旦朝廷果真讨伐,我等岂有活路?”

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诡计

    李儒这般分析之后,董旻也不禁低下了头。他心里清楚,即使并州军再骁勇善战,也绝不是朝廷的对手。朝廷不必花费太多精力,便能轻易灭掉董卓所建立起来的并州军。

    李儒继续说:“并州又在司隶之北,与雒阳城仅有二三百里距离。我并州军八万步骑就在京师的头顶上,朝廷孰能不对并州欲除之而后快?朝廷征伐并州是迟早的事,之所以之前没有下手,最初是因为陈仓会战的伤还未养好,后又是孝灵皇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与蹇硕争权夺利,因此朝廷才无暇北顾并州。

    现在太后和大将军已经完全占据朝廷,朝廷再次恢复正常。我等还不早些设法与朝廷讲和,朝廷必定会兴兵北上,进军并州。因此,即便袁本初再轻视,我等也必须忍!”

    董旻道:“所以你才想出,借我二人为质和请求进驻河东准备收复榆林之地,一方面讨好朝廷,一方面提醒朝廷,不要忘记凉国的威胁?”

    李儒点点头,说:“正是。”

    董旻又问:“可即便是要与官军一同进攻榆林之地,我并州军也可以选择从上郡南下,渡过奢延水,自北向南地进攻榆林之地啊。为何你要特意强调,从河东郡出发,自东向西地进攻榆林之地呢?中间还隔着一条湍急的黄河,距离雕阴城也更加遥远,这岂不是更为困难吗?”

    李儒得意地笑了出来,说:“之所以这么做,自然也是有我的用意。”

    “什么用意?”

    李儒露出狡猾的笑容来,道:“我心岂在于一个小小的榆林之地?我心实在于雒阳城、在于天下也!”

    董旻听了,更是大惑不解。

    李儒微笑着问:“请问叔父,在蹇硕、毕岚伏诛之后,太后留下宋典、段珪等人不杀,是否明智?”

    董旻摇摇头,说:“当然不明智。虽说宋典等人未曾参与宫变,但宦官都是一伙的。斩草不除根,迟早还要乱。”

    李儒笑道:“这确实是一方面。但叔父却没有从太后的角度来想问题。”

    “此话怎讲?”

    李儒自信地说:“太后十分精明,她知道自己虽然一直依仗着大将军才走到今日,可自从她的儿子成为皇帝后,她就必须要防着大将军了。为母者,谁愿意看见旁人抢走自己儿子的东西呢?一直以来,大将军都在朝野上下颇具声望,汝南袁氏这些豪族都甘愿成为他的幕僚。这自然会引起太后忌惮,太后不得不担心大将军架空掉她儿子的皇权,凌驾于她头上。

    为免于此,太后需要拉拢一切可以被拉拢的人,其中关键就是宦官。长久以来,宦官一直是对付强势外戚的利器。太后娘娘之所以留下他们、庇护他们,不过是想利用他们来压制大将军。以车骑将军何苗掌西园军,同样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董旻听了,疑惑不解地说:“可大将军与太后之间的隔阂,及外戚与宦官之间的矛盾,对于我等又有何关系?”

    李儒笑着看了一眼一脸茫然的董旻,说:“怎么没有关系?只要太后与大将军渐行渐远、外戚与宦官水火不容,那么这雒阳城便永无宁日,也就给了我们并州军趁虚而入的机会。”

    董旻听了,更是一头雾水,他问道:“机会?机会在哪里?”

    李儒笑道:“既然太后与大将军、外戚与宦官之间要争权夺利,就势必更加需要军队的支持。自从蹇硕死后,十常侍硕果仅存的那些人已经失去了对西园军的掌控,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现在还能勉强掌握宫里的中黄门冗从和羽林虎贲。要想和兵强马壮的外戚对抗,他们无比地需要军队。

    而对太后娘娘最为死心塌地的车骑将军,拿到了十万之众的西园军,由此兵权略比大将军重一些。因此要想与太后相抗衡,大将军也需要军队。短时间内,他们又找不到急需的军队。此时若是我并州军做出一些忠心服从的样子,必能让他们暂时放下对意图谋反的并州军的警惕,从而争相拉拢。

    无论是十常侍还是大将军,只要有人召并州军进京,那么并州军便有了充分的理由踏足京师。只要并州军进入了京师,日后再想让并州军离开,可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的。”

    董旻恍然大悟,说:“所以你才劝仲颖上表,请求进驻河东?又亲自来到京师,携带重金游说?你这是投下诱饵,就看是大将军和十常侍之间,谁率先上钩,顺势召并州军进京啊!”

    李儒点点头,说:“不错,正是此理。后来我又考虑到岳父之前与大将军有更深的交情,于是便先带着钱来试探袁绍。想着试探他不成,便再去引诱宋典、韩悝等十常侍。谁知袁绍这么爽快就答应了,正好遂了我的意!”

    董旻又疑惑了,问道:“可是,进入京师,对于我们并州军又有什么好处呢?”

    李儒都有些看不起董旻了,都进京了,还能干什么?但好歹董旻是岳父董卓的弟弟,是他的叔辈,李儒还是耐心地说:“叔父,只要岳父率领并州军进入京师,那么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影响京师之中争斗的决定性力量。届时我等可以推波助澜,让太后与大将军、大将军与十常侍斗个死去活来。等他们分出了胜负,也必定是两败俱伤。届时我等自然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取代他们成为朝廷的掌控者。岳父就能取代大将军何进,成为首屈一指的权臣。如此一来,天下便在手上,区区一个并州,还算得了什么?”

    李儒说得这么明目张胆,董旻才终于明白了。董旻说:“既然如此,十万斤金给他就给他吧!将来董氏得了天下,想要多少黄金,便有多少黄金。”

    李儒也附和说:“而且叔父,只要我们掌控的朝廷,成为天下执牛耳者,依仗着朝廷治下十二州数千万庶民和数十万官军,力量便远超凉国了。到那时,我们便可以把同凉主刘范之间的新仇旧恨,一块给报了!”

    提起刘范来,董旻又想起之前凉国的锦衣卫给董卓下毒,迫使董卓尝粪这一事,董旻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怒道:“对!只要掌握了朝廷,头等大事便是西征凉国!”

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

    此时,升格成为皇太后的何忆,早已不住在皇后居住的长秋宫中,而是早已搬进了属于太后的永乐宫。而永乐宫的上一任主人董太后,已经在离开京师返回河间国的途中,被她的兄长何进派人鸩杀了。

    身处风暴之眼的何忆,虽然还不知道曹操、何进、董卓、李儒、袁绍等各方的谋算,但此时她也并不能平静。自从那日宫变时她阻止何进和袁绍诛杀宫中剩余宦官之后,首先她感受到了宋典、段珪、韩悝、孙璋、高望、侯览等人的效忠,其次便是感受到了何进和袁绍的疏离。

    虽然如此,但这一切都还在她的预料中。她早就预料到倘若刘辩继位,作为皇权代行者的她,势必要为保护皇权,而与代表相权的何进发生冲突。且袁绍身为士人领袖,也一定会对庇护宦官的她有所不满。

    不过何忆也根本不把何进和袁绍两人的疏离,放在眼里。因为她又不止何进这一位兄长,除了他外,她还有何苗这位更亲的兄长。她以何苗掌握了西园军,便足以如同孝灵皇帝一样稳控朝局。何忆甚至考虑,假如何进再不改悔、继续失控下去,她也完全可以以何苗来取代他,成为另一个替代他为她掌握朝廷的外戚重臣。一切,都看何进怎么抉择了。

    至于袁绍一直嚷嚷着要杀光宦官,何忆则是感到十分地厌恶。重用宦官,这是汉朝四百年来一直沿袭的传统。宦官是对付不听话的士人官吏最趁手的刀,身为士人领袖的袁绍,却要求握刀的她放下屠刀,这不是与虎谋皮吗?何忆认为,袁绍真是痴心妄想。她绝不会把宋典、孙璋等人交出去。

    正当她遐思着,韦尚宫走了进来,说:“娘娘,尚书令曹令君,例行向娘娘禀报一件事。”

    听到曹操禀报,何忆心里颇为高兴。心想当初冒险起用曹操,果然没错。如今他仍旧是尚书令,还多了录尚书事之权,虽然仍旧位在她的兄长何进之下、仍要前往大将军府商议国事,但这也给了她利用曹操探察何进动向的一个绝好机会。她与曹操约定,若是不甚紧要之事,便托人带消息给韦尚宫,再由韦尚宫代为禀报就行;若是十分紧要之事,则由他亲自前来禀报。

    何忆道:“曹孟德禀报何事?”

    韦尚宫道:“回娘娘,曹令君说,大将军何公与百官们商议之后,决定设计讨伐董卓。”

    “讨伐董卓?如何讨伐?”

    韦尚宫道:“据曹令君说,这是袁绍的主意。前番董卓上表,希望朝廷能允许他率领并州军进入河东郡,对凉军窃取的榆林之地展开进攻,要一举收复榆林之地。袁绍建议大将军何公答应了董卓,并趁此机会派官军打着一同与并州军进军榆林之地的旗号,实则是偷袭并州治所晋阳城。只要晋阳城被攻下,大将军何公再派遣另一支官军把守河东郡各个黄河津渡,便可成功收复并州。”

    对于兵事,何忆并不熟稔。不过何忆也有所耳闻,好像并州牧董卓是狼子野心,和刘范一样,割据一地,意图谋反。没来由想到了刘范,又让何忆一阵厌烦。

    不过何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官军收复并州也是好事,而且带兵打仗过的曹操也没有提出反对,那看来应该无事。何忆便道:“既然众议如此,那便去做就是了。”

    韦尚宫点头称是,继而脸上露出犹豫不决的神色来。

    何忆看见了,便说:“曹操还有什么想说的?”

    韦尚宫说:“曹令君还说,这件事背后也许有大谋,希望娘娘有个心理准备,他也会一直静观其变,一有消息便来禀报娘娘。”

    听了韦尚宫的话,何忆有些疑惑,既然曹操担心有阴谋,那为何他不亲自前来禀报?看来是他自己也不确定了。本身一介女流的她就不懂用兵打仗这些事,若曹操不知道,她也更难以判断了。何忆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便抛诸脑后,想着反正这件事曹操已经起了疑心,他会一直跟进此事。若是真有大谋,他发现后也一定会及时前来禀报,她根本不必为此事担忧。

    时至午后,何忆突然觉得有些困了,便让韦尚宫扶着,走回寝室里。两人刚一走到床边,看见缀满南珠的枕头下,又惊现一截白纸,何忆立即如过电一般,愣在原地。那截露出的白纸,此刻在她的眼里,要远比缀在枕头上的南珠,显得刺眼得多。一时间,震惊、气恼、悸动,以及其他她分不清是什么的情绪,一股脑地涌上心头。

    韦尚宫以手扶着何忆的手,突然她感到何忆的手一颤,继而何忆站定了,便疑惑地问:“娘娘,怎么了?”

    幸得韦尚宫这句话,何忆才得以从百感交集中醒悟过来。到底是经过风浪而成为皇太后的人,何忆很快就靠几个深呼吸恢复了平静,她淡淡地说:“你出去秘密地调查一下,看今日都有人进入本宫的寝室。”

    “喏。”韦尚宫不知何忆为何这么吩咐,但还是顺从地答应了,立即走了出去。

    其实在看到那露出的一小截白纸后,何忆心里早已猜想到了是谁做的。之所以还派韦尚宫去调查,不过是为了支开她而已。待韦尚宫走出了寝室,何忆立即抽出那截白纸,原是折叠起来的。展开一看,这次的信纸大了许多,信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这些字:“忆儿亲启:自孤离开京师,对尔思念,无日无之。当日带尔到凉州厮守之誓言,未敢弃置。然世事难料,变故横生,为人力所不能也。而今尔为汉家太后,孤为大凉之主,各有苦衷。见尔书文于宫门上,孤心实为煎熬。不论尔如何误会,孤始终在此,未曾移转也。孤仍望尔能来姑臧,与孤相伴百年,看花开花落,看你我头白。愿尔心犹同我心,幸不相负也。”

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审讯

    一字一句读完,何忆突然感到脸庞热了起来,这才发现热泪早已淌下,烫得她脸颊发热。恍惚间,连信纸何时从手中滑落,她也没有发觉。没想到不论她态度如何坚决,他始终没有改变心意。读到“相伴百年”四字时,即便何忆再怎么强力忍耐,却也忍不住心中那股悸动。这一刻,她感到她的心墙真的开始松动了。

    忽然何忆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她便赶紧用手匆忙擦去脸颊上的泪水。转过身来时,韦尚宫已经走到她的面前。韦尚宫似乎看见她像是哭过,赶紧惶恐地低下头不敢看她。

    何忆咳了一声,尽力忍住,问道:“可查出来了?”

    韦尚宫弓着腰,说:“回娘娘,今日一共有十四人曾经进入娘娘的寝室。是否要把她们一一叫来,听候娘娘发落?”

    何忆问道:“若本宫所料不错,翠儿也在其中?”

    韦尚宫没有料到何忆竟然知道,有些惊诧,又赶紧说:“回娘娘,翠儿确实也进来过,她是来更换摆在桌上的插花的。”

    何忆缓缓坐在床边,伸手捡起掉在地上的信纸,淡淡地说:“去把翠儿叫进来,别的人全都出宫去,没有命令不准进来。”

    “是,娘娘。”韦尚宫转身便去,她心里开始嘀咕,一向胆小怕事的翠儿是出了什么差错,竟然惹得娘娘流泪。

    何忆用两支手指捏着信纸,不敢揉搓。她没有等太久,不一会儿,低着头弓着身的翠儿便快步走了进来,在床前、在她面前跪下,不语。何忆低下头看了看她,抬起头又看见韦尚宫已经把其他宫女宦官给叫出了宫里,把宫门给关上了。何忆这才说:“你加入锦衣卫,有多长时间了?”

    翠儿一听这话,抬起头平视着何忆,脸上再也没有了往日里的紧张和恭顺,而是一脸的冷淡。翠儿平静地道:“回娘娘,奴婢早在孝灵皇帝中平二年时,就加入了锦衣卫。又于中平三年,受上官指派,潜入宫中。再后来,到了中平四年,便被调到娘娘宫里,全权负责监视娘娘。”

    何忆淡淡地说:“上次,也是你做的吧?”

    翠儿道:“不错,正是奴婢。只是让奴婢不解的是,娘娘当时已经知道身边必定有锦衣卫,也大概看穿了奴婢,却为何没有下手?”

    何忆冷哼一声,拿起信纸晃了晃,说:“若当时本宫抓了你、杀了你,又何来这封信?”

    翠儿冷静地说:“娘娘小瞧了锦衣卫。即便奴婢被诛,锦衣卫还是有诸多方法将主上给娘娘的信,安全无误地放到娘娘一切会注意到的地方。”

    何忆听了,兴致更浓了,便微笑着问:“你明知潜入宫中,尤其是潜入本宫身边,一旦身份暴露,必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为何你还要如此冒险?为何你对他如此忠心?”

    翠儿冷淡的脸上忽然浮现出向往的笑容来,她道:“不瞒娘娘,奴婢一家五口原是青州黄巾军。活在朝廷治下时,奴婢一家活不下去了,只能参加黄巾军造反才能有一线生机。最饿的时候,奴婢的双手已经几近皮包骨头。奴婢犹记得在中平元年八月的一天,奴婢在剥树皮吃时,饿得晕倒,手臂不慎划到了树枝,皮肤当即破开,一滴血也没流,却露出手腕的骨头来。”

    听到这句,何忆愣住了。翠儿脸上的笑容变得更浓,她说:“幸得主上与朝廷达成了洛阳之盟,包括奴婢一家的数百万流民和黄巾军得以迁往凉国居住,由此奴婢一家五口才侥幸活了下来。

    如今奴婢一家已经在昆州楼兰县定居,双亲获得了官府分发的两百亩耕地的使用权,蓄养着十几头牛和三匹乌孙马;奴婢的大兄因在屯田军服役时,随主上远征大月氏获得了军功,因此分到了一名乌孙女子,还利用主上的赏钱,在楼兰县城里开了家铁匠铺;幼弟还在县学里读书,县学只收取很少的钱粮,如今他才开始学《商君书》。

    试想若是娘娘有这般遭遇,恐怕也会像奴婢一样,对主上死心塌地吧?”

    何忆默默听着,看见翠儿脸上逐渐神采奕奕,最终乃至于眼淌热泪。

    何忆问:“如你这般死心塌地、甘愿以死相报的,又能有多少人?”

    翠儿一脸自信地看着何忆,笑道:“一千万人。”

    何忆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沉默了很久,才又问:“既然他派你监视本宫,也派你负责传递密信给本宫,想必你对他与本宫之间的事,一清二楚了?”

    翠儿道:“正是。”

    何忆有些担心,又问:“知道此事的,还有多少人?”

    翠儿回答:“除了奴婢外,便是只有都指挥使,他也是主上的弟弟。其他人由于等级不足,最多只是知道主上与娘娘之间,有信件往来而已。”

    听了这句,何忆才终于放下心来。想起信上的话,又想了想自己目前的处境,何忆又笑了出来,问道:“他果真还如当初一般,念着本宫?”

    翠儿道:“主上与娘娘的事,奴婢不敢置喙。不过,主上是否仍对娘娘深情依旧,娘娘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不是吗?”

    何忆又收起笑容,站起身来,俯视着翠儿,说:“即便如此,可如今本宫已是皇太后,本宫的儿子已经继位成为天子。他还小,还需要本宫抚养他长大成人,直到亲政视事。如今本宫的辩儿才刚刚继位,朝野上下便有众多人觊觎着他的权力。若是不慎,很有可能那些野心勃勃之辈就会危害到本宫的辩儿。本宫又怎么可能弃他于不顾,前往凉国呢?”

    翠儿低下了头,她也不知道怎么办。

    何忆冷笑一声,说:“哼!他此刻来信劝本宫与他团聚,却只是逼迫本宫在他与本宫的辩儿之间,做出抉择罢了。他有想过本宫的处境吗?”

    翠儿抬起头,说:“娘娘,主上说了,身处权力漩涡之中,十分危险。现在京师里早就有人开始策划谋乱了,娘娘与天子很不安全。娘娘想必也有感觉,不是吗?主上说了,娘娘若带天子来到姑臧,他可以让娘娘一生无忧无虑,待天子如亲出。”

第九百一十七章 惊人要求

    何忆生起气来,她怒道:“他这是痴心妄想!本宫好不容易才成为皇太后,本宫好不容易才把辩儿成功扶上皇位。而今我们母子手中掌握着一整个大汉,数千万大汉子民对我们母子俯首称臣、跪地受命。若换做是他,他会这么选吗?要本宫从太后之尊变成他的妾室,要天下共主沦为他的假子,他居然想得出来?!是他疯了,还是本宫傻了?”

    翠儿一听这话,急了,赶紧站起身来,解释道:“娘娘,主上这么做,只是担忧娘娘在这波云诡谲的京师中,身处险境啊!主上依旧对娘娘一片真心,娘娘切勿自误啊!”

    何忆走到窗边,背对着翠儿,冷哼一声,说:“哼!你与你的主上都小看本宫了。若本宫无甚本事,不通权术,今日又如何能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主宰天下?本宫自信一直牢牢将雒阳城掌握在手中,纵然有野心之徒心怀鬼胎,本宫也不惧他。你叫他看着吧,本宫将一直稳住朝局,直到本宫的辩儿亲政成为一代明君,本宫也将成为汉家又一位贤后,而名载史册。

    届时,凉国对大汉所构成的巨大威胁,将一去而不复返。他应该庆幸,本宫不会再选择发动大汉与凉国的战争来报复他。他更应该早日归降朝廷,将凉国五州重新并入大汉治下,臣服于本宫之下,重新变成本宫的臣子。”

    翠儿看着何忆的背影,她已经侍奉何忆数月,这还是她第一次觉得何忆竟出奇地高大,也出奇地令人深感陌生、疏远、高高在上。

    翠儿问道:“娘娘已经对主上回心转意了,不是吗?娘娘果真不愿意前往姑臧城吗?”

    何忆转过身来,她将手中的信纸又折叠起来,塞进了袖口里的口袋里,微笑着说:“他既然妄想让本宫放弃一切,投入他的羽翼之下。好啊,本宫可以为了他这么做。他同本宫一样,掌握着一个国家,乃一国之君、万民之主。但他会为了本宫,而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吗?对于这一点,本宫倒是十分好奇。”

    翠儿疑惑地问:“娘娘,此话怎讲?”

    何忆低下头笑了笑,轻轻抬起脚步走到翠儿面前,说:“本宫是说,他会放弃他的大凉,而来到京师、来到本宫的面前吗?”

    翠儿愣住了,她没想到何忆居然这么打算。

    何忆笑了起来,说:“哈哈,你也觉得这不可能,是吧?毕竟他那么爱民如子,他那么顾念他苦心经营的大凉。他怎么可能仅仅只是为了一个女人,就舍得抛弃他的大凉子民,至生死于不顾,奔波数千里进入这对于他而言,不啻于龙潭虎穴的京师雒阳城呢?”

    翠儿低下头,没敢说话。她心里当然不希望刘范抛弃大凉,但又同时有些期待刘范真的会那么做。

    何忆不屑地看着翠儿,冷笑道:“你大可以把本宫的话,一一传回去告诉他,若想让本宫舍弃煌煌大汉、太后之尊,而做回他的女人,可以;但首先他必须冒险潜入雒阳城、潜入北宫、潜入永乐宫,来见本宫。本宫只要看到他本人,便足以相信他的心,便愿意随他一同回到姑臧城,从此相伴百年,而待两人白头。若他做不到这点,那就不要奢谈令本宫舍弃一切,只为了他。”

    翠儿听完,冷静地说:“娘娘的要求,虽然令人惊愕和难以接受,但奴婢还是会一字一句地传回姑臧城。不过,要想消息带到主上那里,奴婢需要娘娘的宽恕,只有娘娘不处置奴婢,奴婢才能帮娘娘把话带到。娘娘意下如何?”

    何忆听了这话,脸上依旧笑着,但没有立即答应,而是伸出手纤纤玉指,捏住了翠儿的下巴颏,粗暴地扭转了几下,见翠儿脸上仍旧毫无惧色,她才微笑着说:“你胆子不小啊,居然在身份暴露后,还敢要求本宫放任你继续监视本宫?”

    翠儿任由何忆捏着她的下巴颏,冷静地说:“若奴婢死了,谁来为娘娘完整地把话带到?再说了,若是娘娘诛杀了奴婢,便是给主上留下一个杀人成性、蛇蝎心肠的印象。届时或许主上本来确实打算应娘娘的要求,潜入永乐宫中来见娘娘。可知道娘娘的为人后,就不肯再来了呢?娘娘本就有毒杀王美人之前事在,难道还想双手沾血吗?”

    虽然何忆表面上毫无动摇,但内心里其实也早已信服了翠儿的话。她轻轻松开手,笑问道:“听你这话的意思,你莫非真的认为,他果真舍得舍弃一切、至生死于不顾,来见本宫?”

    翠儿慨然而答:“主上乃英雄也,娘娘或许可以低估了主上对娘娘的爱意,但却不可以低估了主上的胆气。不过,就奴婢而言,奴婢发自内心地不希望主上遂了娘娘的意。大凉离不开主上,大凉千万子民离不开主上。娘娘虽然高贵,但在奴婢眼里,永远也比不上大凉重要。奴婢是这么想,奴婢希望主上也会这么想。”

    何忆没有生气,心里反倒是涌起了对那个人的期待。何忆笑道:“他怎么抉择,你又怎么知道?去传信吧!本宫等你的好消息!”

    翠儿道:“信件本日内就可以送出,不过也要花费几日时间才能送达姑臧城,同样也需要几日时间从姑臧城再送回雒阳城里来。在这几日内,娘娘只能等。”

    说完,翠儿也不管何忆还有没有吩咐,便转身离去。看着翠儿离去的背影,何忆突然又开始后悔了。怎么自己提出如此荒唐的理由,居然真的有期待他前来的心思?就像翠儿说的一样,他是那么看重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凉国,凉国也根本离不开他。他怎么可能会真的如她所设想的那样,舍得抛弃一切、至生死于不顾,潜入雒阳城来见她?

    不过,她转念一想,那个翠儿说得也不错。在十军之战那等至暗时刻他都没有轻易屈服,以他那个性子,说不定还真的会这么做。可想到这,反倒又让她犯难了。万一他真的前来,难道她真的要兑现自己的诺言,舍弃一切,跟他回姑臧城去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341/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所写的《三国之西州制霸》为转载作品,三国之西州制霸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西州制霸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西州制霸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西州制霸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西州制霸介绍:
  英雄立于世,莫若立足西凉,垦边屯粮,养百金之士,招万人之敌,揽鬼谋之士,收离丧之民,兴工商百业,抑世家豪族,成强秦而虎踞西州,观诸侯而虎视天下!待天下生变,则兵出潼关,席卷八荒,鲸吞四海,内斗诸侯,外逐强虏,使海内归一,九州并同,万民安庆,天下太平!待天下长安,则进击海外,开疆拓土,兼欧亚二州,并东西二洋,如此,可称快意!三国之西州制霸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西州制霸,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