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朕的大秦不可能亡TXT下载朕的大秦不可能亡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全文阅读

作者:姒荒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txt下载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51章 数世之后,大秦将会是中原大地之上唯一的正统!

    先有国家,而后才能诞生帝国的定义。

    思之再三,嬴政决定推出国家概念,毕竟这一切都是当前的大秦需要要的,如今他只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推行政令。

    以大秦帝国需要为目的!

    唯有如此,才能让大秦帝国稳步发展,不至于一下子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

    在他看来,如今的大秦帝国便是需要推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观念,才能让大秦帝国成为一种信仰。

    只有国家概念诞生,才能催生爱国主义,才能滋生国人百姓的荣誉感与凝聚力,所以,国家概念至关重要。

    心中念头闪烁,这一刻嬴政想到了中原大地在后世的一段苦难,正是因为爱国主义激荡,才有了星星之火最终燎原。

    所以,借助国家概念,然后推行爱国主义,对于当下的大秦帝国很有必要。

    “赵高,李斯等人推行土地改革,可有消息传来?”将心中的想法尽数压下,嬴政抬起头看了一眼赵高,道。

    对于这些郡守的培训是一方面,但是对于大秦帝国影响最深远永远都是此刻进行的土地改革。

    最关键的也是土地改革!

    相比于在这个时候推行国家概念与爱国主义,嬴政更在乎土地改革的成败,毕竟推行国家概念与爱国主义,有不一样的办法。

    开设学宫,推行教育,才是治本之法。只不过,这个时候,嬴政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筹办这些事。

    毕竟天下不稳,不能多管齐下。

    “禀陛下,罗网传来消息,由于上郡之中没有太多的老世族以及新士族,再加上这一次李相手段强硬,已经完成了三县,正在继续推进!”

    赵高神色肃然,对着嬴政一字一顿,道:“关中大地本身就是秦地,在这个时候,自然没有关外反对的严重。”

    “再加上在内史郡中,李相与渭水北岸一次性杀了三千多人,将渭水染红,自然是深深的震慑了上郡。”

    ……

    “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能放松警惕,现如今帝国之中隐藏的敌对分子不少,若是出现暗中勾结,必然会是一场灾难。”

    嬴政目光如炬,对于土地改革,嬴政没有赵高那般的自信,他心里清楚,土地改革根本就是在老世族以及各大势力身上割肉。

    撕破脸皮,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只不过,内史之中,本就是大秦帝国的核心所在,虽然有人反抗,但是彼此之间差距太大,他们根本不敢轻易跳出来。

    毕竟只要是跳出来的,都被嬴政点了天灯,杀得一干二净。

    哪怕是权势滔天,堪称当朝第一的右相冯去疾都倒了,他们自然清楚,一旦是挡了始皇帝的路,必然只有死路一条。

    正在这样的威慑,才会有这样,相对平稳的局面。

    但是,有道是富贵险中求,指一旦有适当的利益,这些老世族等人就会胆大起来。如果看到了保住土地的希望,他们必然敢践踏世间的一切法律,甚至于对抗皇权。

    所以,在这个时候,必须要警惕,警惕有些不法分子给与这些人精神上的支持,要不然,一旦逆反心态爆炸,麻烦必将席卷整个关中。

    一念至此,嬴政继续,道:“让李斯稳步推进,时间朕已经给了他,在这个时候,朕唯一的要求便是稳。”

    “关中土地改革,可以杀人,但是杀人之后,不能乱,不能让关中元气大伤,要不然,大秦帝国在整个中原推行土地改革的时间,将会无限延后!”

    “而我们没有时间……”

    ……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去,他心里清楚,不日李斯等人的奏章必然会出现在嬴政的案头。

    而在这个时候,他只能认真的完成分内之事,自从罗网三分之后,他手中的力量进一步收缩,早已物是人非。

    特别是在这个时候,他总感觉后背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盯着自己,正因为如此,赵高变得更加谨慎。

    他心里清楚,罗网三分之后除了他继续执掌的罗网一部之外,其中一部形成了对外战争司,另外一部分便是大秦之盾。

    而监视他的,十有八九便是大秦之盾,只不过,在这个时候,赵高比较想清楚一下这是嬴政的命令还是韩谈的自作主张。

    望着赵高快步离去,嬴政目光闪烁了一下,对于赵高的小动作根本瞒不过他的眼睛,只是他一直都很仁厚。

    只要是没有一如嫪毐那样触及他的底线,一般人都不会有问题。

    ……

    咸阳宫外。

    国相府中,这一刻,王绾喝了一口参汤提了提神:“萧何,对于陛下今日提及的国家概念你有何看法?”

    正在收拾书架的萧何闻言微微一愣,他已经进入国府很多时间了,但是一直以来,王绾对于他都是不闻不问。

    仿佛在国府之中只是多了一个打杂的,而不是多了一个属官,若不是他在沛县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一定会大发牢骚。

    在愣神之后,萧何放下手中的竹简,站起身来,对着王绾肃然一躬,道:“丞相,家国天下出自《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只不过,陛下所言的国家,并不是家国,而是国在前,家在后,这意味着先有国,后有家。”

    “之前,国指诸侯国,而陛下口中的国家,其实就是指如今天下,国家与天下的含义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重合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大秦帝国之中发生的每一件事,跟天下国人百姓息息相关。”

    “以国家取代国,这意味着大秦帝国从此便是一个国家,彻底让国家与天下等同。”

    “如此一来,大秦帝国将会是中原大地的代名词,一代人过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百年之后,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到了那个时候,大秦帝国便是中原大地之上唯一的正统,而天下国人百姓,纷纷以维护大秦帝国为己任,如此一来,才能万世。”

第152章 丞相,国府当在此时以防万一!

    万世!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字眼。

    从有秦国开始,大秦的历代君王,都以此为己任,让这个巍巍帝国万世,故而,每一任国君都以公为主。

    特别是从孝公开始,更是孜孜不倦,日夜为了大秦崛起而一往直前。一直到当今始皇,方才一统六国,兼并天下。

    这也是在当初在大秦帝国建立之时,嬴政站在咸阳宫大殿之上,嬴政向着天下宣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由此可见,万世这两个字沉重意义。

    在大秦之中,万世与万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万年只是一个祝词,相当于赞美一个人,而万世,则是一种诉求,满朝文武百官统一的诉求。

    正因为如此,只要涉及万世二字,都会让大秦群臣心头一震,产生极大的想象。

    这一刻,王绾也是心头大动,目光直勾勾的看着萧何。

    ……

    “丞相,陛下高瞻远瞩,如此作为才是大秦帝国万世之气象!”

    萧何眼中的震惊之色依旧没有消退干净,有些感慨,也有些叹息:“丞相,这一概念本该从大秦帝国建立便推行出去的。”

    “要不然,如今的朝廷,也不至于如此被动,当今大秦若不是陛下威望实在是太高了,只怕是早已经不可收拾!”

    相比于王绾,萧何更了解大秦帝国到底有多乱,毕竟他出身在底层,有些事情,属于亲眼目睹,甚至于自身经历过。

    而王绾等人对于大秦帝国的了解,仅仅来自于一张奏报,根本不真实,全部都是经过了人为加工,早已有失偏颇。

    更何况,王绾等人对于大秦的具体情况亲眼目的下层人生活,也是秦王时代,甚至于是吕不韦时代。

    有道是今时不同往日,王绾等人的了解,早已经过时了,这也是国府之中有些政令根本不合时宜的原因之一。

    在萧何看来,大秦朝廷之中,尸位素餐的官吏不少,只不过,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属官,对于没有发言权。

    只能在眼睁睁的看着!

    闻言,王绾点了点头,这一刻,就算是他想要反驳也做不到。

    因为他心里清楚,萧何说的是事实,东巡归来之前的大秦帝国,确实是一个烂摊子,若不是大秦锐士战无不胜之名,若不是始皇祖龙之名,震慑着这个天下,暴乱只怕是早已经发生。

    “你说的不错,大秦帝国之所以糜乱,而依旧维持着,有一大部分便是因为陛下!”

    一人压一国,在这个时代真实存在。

    而在王绾不知道的后世,也有一位存在,个人威望达到了独步古今的地步,可以说,在任何时代,总有盖世人雄闪烁。

    “王相,陛下此举看似随意施为,但是从为了大秦帝国的角度出发,就可以发现,陛下每一次都是恰到好处的出手。”

    “而且每一次出手,都在推进,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一步一步瓦解老世族以及新士族,六国遗族的生存空间。”

    萧何眼光独到,特别是这段时间在国府之中读了很多书,让他的眼界更为开阔,而他没有忙碌的政务,反而让萧何置身事外。

    这样一来,让萧何反而将天下大局以及始皇帝的部署看出了一部分来。

    “现如今,国府政令下达,必将会席卷整个天下诸郡,而各地郡守皆在咸阳,丞相还是要早做部署,以防万一!”

    “呼……”

    喝了一口米酒,王绾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看了一眼萧何,语气迟疑:“萧何,你认为六国遗族以及各地老世族有可能发难?”

    “丞相,在大秦之中有一句话俗语:兔子急了咬人,狗急了跳墙。若是朝廷稳步推进,而大朝之上的政令席卷而出。”

    这一刻,萧何的脸色也有些凝重,朝着王绾一字一顿,道:“任官回避制度对于宗族势力的强行割裂,以及打乱曾经保持的微妙平衡,必然会损害老世族以及六国遗族的利益。”

    “再加上土地改革继续,以李相为首,进行的如火如荼,庞大的压力下,会逼得他们无路可走!”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外大地就是一个猛火油柜,只要有一粒火星,必然会有燎原之势。”

    “不管是为了保证陛下对于各地郡守的培训,还是为了坚决推行任官回避制度,甚至于为了土地改革的稳定,国府都不得不防!”

    ……

    萧何之言,让王绾心有余悸。

    他可是清楚,萧何说的这些,不是不会发生,反而是极容易发生,只不过,由于国府太过于忙碌,以至于他没有意识到。

    “嗯。”

    点了点头,王绾目光闪烁了一下,沉默了下去。

    他是一个官场老油条,自然清楚,在这个时候,不光是外部的压力,咸阳城中的牛鬼蛇神也一定会乱动。

    一念至此,王绾朝着萧何:“萧何,请典客过来——!”

    “诺。”

    点头答应一声,萧何走出了国府,对于王绾的反应萧何很是满意,大秦终究是刚刚立国不过数载,朝廷没有腐朽,反而是生机勃勃。

    王绾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该有的见识,该有的决断都有。

    而且王绾这一刻的表现,让萧何很是敬畏,他心里清楚,王绾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对于自己极为的克制。

    想要预防,就必须有军方出手。

    作为大秦帝国的左相,王绾不是不清楚这一点,但是他更清楚大秦锐士是始皇帝的根本,任何人都不能触碰。

    这是一处禁忌!

    纵然是贵为帝国丞相,王绾也没有那个想法,只是让他请来典客,这说明王绾清楚嬴政的底线所在。

    萧何相信大秦有这样一个极度冷静,极度清醒的丞相,必然会度过这一难关,与始皇帝一道盘活大秦帝国。

    ……

    “不愧是国考综合第一的人,不论是见识还是才干都不俗,怪不得陛下让其进入国府之中……”

    同样的,在萧何给与王绾极高的评价之时,王绾对于萧何的评价也不错,从这一件事上,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第153章 萧何的性格能够和李斯中和!【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

    缘分!

    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奇妙,王绾看到了萧何的才华与见识,同样的萧何也看到了王绾的长处。

    大秦国府之中的老一辈与新生代互相欣赏,这对于此刻的帝国,是一件极好事情,有利于朝廷的稳固,以及权利的交接。

    毕竟王绾已经年纪大了,比他更小的冯去疾已经离开了这里,他心里清楚,很快他也将不得不离开。

    没有人能够永恒的占据这里!

    ……

    心中念头一闪而逝,王绾清楚这个时候想太多都是无用的,在大秦帝国之中,如今最重要的便是土地改革以及皇帝对于各地郡守的培训。

    虽然土地改革有李斯一手主抓,本来他应该放心的,但是经过萧何一番话,让王绾清楚光是一个李斯远远不够。

    李斯只能从近前统筹,进行分田,但是由于远离咸阳中枢,对于一些消息不清楚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无法做到统筹兼顾。

    萧何一语惊醒梦中人,在这个时候,王绾突然察觉打,李斯只能顾及一县,亦或者最多顾及一郡之地。

    如今身处浪潮中央的李斯,光是在关中统筹兼顾,都有些力所不及,更别说是整个大秦帝国了。

    在这个时候,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他顶上去。以帝国左相的身份,部署关外诸郡,让李斯能够安心推行土地改革。

    一念至此,王绾心头的凝重不由得松懈了许多,在这个世界上,任何问题只需要找出解决之法,便不是大问题。

    毕竟在他的身后站着大秦帝国朝廷,他有足够的力量来一力降十会,完全依靠绝对的力量将所有针锋相对的阴谋诡计击碎。

    ……

    “王相,发生了什么事?”

    听到萧何的传话,顿弱不敢有所逗留,立即乘车来到了国府之中,此刻他方才走进国府政事堂,便朝着王绾,道。

    “典客,快坐!”

    然后王绾朝着萧何点了点头,示意:“准备茶水!”

    “诺。”

    点头答应一声,萧何转身离去,对于干些杂活,萧何并不意外,也不反感。

    他心里清楚,整个国府之中,只有他一个人是新人,其他人都是他的前辈,纵然有人才华不及他,但是进入国府的时间比他早。

    更何况,萧何清楚一点,大秦帝国之中,只要是能够进入国府之中充当官吏的,没有一个人是蠢材。

    若不是国考,让他一步登天,只怕是他根本没有资格和这些人共事。

    萧何心里比任何人都明白,国府之中的人杰,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存在,若是他从沛县官吏一步一步升迁,至死也未必有今日。

    所以,作为一个新人,干些杂活理所应当,而且这一刻,王绾要与顿弱交谈,自然是不适合他在场。

    心中这些念头一闪而过,萧何连忙而去。

    ……

    “方才萧何提及,任官回避制度对于宗族势力的强行割裂,以及打乱曾经保持的微妙平衡,必然会损害老世族以及六国遗族的利益。”

    “再加上土地改革继续,以李斯为首,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如此庞大的压力下,会逼得他们无路可走!”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外大地就是一个猛火油柜,只要有一粒火星,必然会有燎原之势。”

    “不管是为了保证陛下对于各地郡守的培训,还是为了坚决推行任官回避制度,都需要防备六国遗族以及各地老世族的反扑!”

    这一刻,王绾深深的看了一眼顿弱,道:“特别是李斯坐镇内史,推行土地改革,大秦帝国之中绝对不能再起波澜。”

    “六国遗族,诸子百家,老世族,新士族地方豪强等各大势力,一旦孤注一掷,对于帝国造成的冲击不言而喻。”

    “这一次老夫找你来,一来,老夫想要清楚各地势力的动向,二来,需要典客密切关注各地局势,一有风吹草动,就向老夫禀报一声。”

    闻言,顿弱目光一顿,看向了徐徐走来的萧何,半响之后,等萧何离去,方才语气幽幽,道。

    “左相,这国考第一的士子,当真有如此的见识?”

    顿弱心里清楚,有些人的大局观是天生的,而有些人的大局观是后天形成的,虽然没有孰强孰弱一说,但是天生的必然是占据优势。

    对于萧何,顿弱自然是了解的,在曾经他让黑冰台的人,对于参与国考的人,进行了统一的排查,可以说是上溯五代都扒了出来。

    正因为如此,顿弱更清楚萧何之前不过是一个沛县小吏,根本就没有条件后天形成大局观。

    毕竟若不是国考头名,再加上曾经担任秦吏,有亲自前往楚地彻查土地兼并一事,否则萧何不会一步登天进入国府之中。

    “此人才华不如,只怕是不再李斯之下,而此人虽然也精通法家,对于秦法了如指掌,但没有李斯极端。”

    王绾目光闪烁,萧何进入国府之时,黑冰台便将一切的案卷送了过来,他对于萧何有过很深的分析。

    再加上今日一番谈话,更让他确定了萧何的不简单,在他看来,假以时日,萧何必然会一飞冲天。

    “老夫已经老了,迟早都要离开这里,为帝国培养一个接班人,势在必行,而且以萧何的性格,正好可以与李斯互补!”

    “只有这样,朝廷才能稳如泰山,而不是因为没有人牵制李斯,而走向极端!”

    王绾不否认李斯的才华,但是李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法家,这样的人,性格太过于执拗。

    丞相的性格太过偏执,对于一个已经统一的大帝国弊端大于好处。

    “左相精神抖擞,正是谋国之时,在这个时候,朝局纷乱,左相如何敢言老!”

    顿弱不怀疑王绾的话,既然是王绾这样说了,他相信萧何有成为帝国丞相的资格,但是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并不利于新老接替。

    土地改革引发山河动荡,任官回避制度割裂宗族势力,此时此刻,大秦帝国必须要稳定特别是朝廷之上不能有丝毫的动乱。

    否则,大好的局面极容易崩盘!

第154章 游徼一部、亭父、求盗两卒。【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

    朝廷稳定,才能让关中平稳,以维持当下的大秦帝国之中推行的每一道政令,正因为如此,当下最不适合换届。

    换届之年,应该是国泰民安之时,在这个时候,朝廷换届,相当于阵前换帅一样的道理,这是一种大忌。

    顿弱掌控黑冰台,无数的消息汇集而来,自然是让他对于大秦帝国当下的情况了如指掌,甚至于这种了解远超大秦帝国之中的任何一个官吏。

    他心里清楚,如今的大秦全靠始皇帝镇压,处于一种诡异的平衡,这个平衡一旦打破,必将会发生连锁反应。

    正因为如此,顿弱才觉得大秦帝国最应该稳的不是别处,而是咸阳而是大秦朝廷,故而,他才会如此劝谏王绾。

    就算是王绾年龄大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也必须要撑下去。

    毕竟只要朝廷稳定,大秦便有了中心,三军有了精神支柱,对于关外即将有可能发生的乱事,都可以在短时间扑灭。

    在这个时候,朝廷的稳如泰山,就像是一颗泰山石,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稳定民心的作用。

    “哈哈哈……”

    莞尔一笑,王绾喝了一口米酒,整个人身体感觉到一股暖气冲起,让整个人感受到了通体舒泰。

    “这只是老夫的一时想法,如今的萧何只是崭露头角,但是想要顺利接过丞相之位,还需要不少年头打磨。”

    王绾又不是傻子,他自然是清楚顿弱心中的想法以及顾虑:“这一次,老夫找你过来是为了防备关外诸郡一事。”

    “现如今陛下要培训各地郡守以及文物百官,李斯亲自坐镇关中土地改革,而太尉与国府不属于统一体系,老夫……”

    “放眼大秦朝堂之上,也只能找你……”

    闻言,顿弱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这是王绾的心里话,军队是嬴政的底线,不管是任何的理由,一个文官之首,都不可以插手军中。

    “左相,黑冰台之中虽然有铁剑死士,但是他们是死士,只怕是无能为力……”

    铁剑死士,这是铁鹰锐士之中一道底牌,极为的精锐,从来不会轻易出现,一旦出现必然是真正的死战。

    而且再没有奏请嬴政之前,就算是顿弱也不敢轻易出动,他可是清楚,罗网一分为三,如今的赵高只掌控着一部分。

    再这样的局势下,顿弱也不敢太过于张扬,出动铁剑死士必须要禀报嬴政,他不想有一丝一毫的把柄落在嬴政的手中。

    “呼……”

    撇了一眼顿弱,王绾也清楚顿弱的顾虑,不由得长出一口气,道:“老夫不需要你出动铁剑死士,需要你做的,只有前面那两条!”

    “左相放心,为了大秦,顿弱也会在所不辞!”朝着王绾重重的点了点头,顿弱将这件事答应了下来。

    他心里清楚,这两件事对于王绾也许有点困难,但是,对于执掌黑冰台的他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

    就算是王绾不提及,他同样要做,毕竟黑冰台也是大秦的一份子,而且他等于是嬴政的耳朵和眼睛,必须要时刻关注天下局势变化。

    更何况,之前只有一个罗网与他鼎足而立,而如今不光是一个罗网,更有大秦之盾,以及帝国之剑两大暗中势力。

    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黑衣卫,。

    如今的大秦帝国,五大暗中势力虽然以黑冰台最为强大,但是以嬴政的性格,罗网也就罢了,但是大秦之盾以及帝国之剑必然会在接下来得到长足的发展。

    更何况,一个国考第一让王绾这位帝国左相赞不绝口,由此可见,国考第二的陈平也不是易于之辈。

    而且他与姚贾同殿为臣多年,自然清楚姚贾之能,如今姚贾执掌对外战争司,手握帝国之剑,假以时日必然能够与黑冰台一争高下。

    正因为如此,顿弱心里明白,他必须要让嬴政看重自己,让嬴政看重黑冰台,唯有如此,才有让黑冰台立足于世。

    而这一切的根本,便是黑冰台必须要拿得出手的长处与成绩,特别是在这一场风云突变之中。

    “左相,以国府的力量只怕是不足,最好还是拉太尉下水……”沉吟了片刻,顿弱给王绾支了一招。

    “太尉不能轻易找,否则就会惊动陛下,这一点,老夫会解决,只需要黑冰台为国府提供具体的消息。”

    王绾心中还是不敢,大秦三军将士牵扯太多,他可是一清二楚,为何战功赫赫的王翦,一直闲赋在家。

    若不是这一次嬴政亲自前往王翦府邸,恐怕还在府中晒太阳,颐养天年,而不是坐镇蓝田大营。

    闻言,顿弱微微一愣,随及笑了笑,虽然心头有些疑惑,但是顿弱没打算询问,他可是清楚一如王绾这样的官场老枭,不可能没有底牌。

    而窥探一个人的底牌,往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故而,在这个时候,顿弱沉默了,将心头的疑惑压了下去。

    “既然左相心中有数,顿弱就不担心了,黑冰台一有消息传来,我会第一时间送到国府!”

    说罢,顿弱站起身来,对着王绾笑了笑:“左相,我先走了,将此事提前通知下去!”

    “好!”

    点了点头,王绾站起身来对着顿弱,道:“老夫在国府之中等典客送来的消息——!”

    “告辞!”

    “慢走,不送!”

    ……

    送走了顿弱,王绾走出了政事堂,看到萧何语气凝重,道:“萧何,以国府的名义,向各大郡县颁布文书。”

    “各大郡县之中游徼一部,亭长之属的亭父、求盗两卒进行整肃,然后等待国府诏令!”

    “诺。”

    点了点头,萧何开始书写文书,他心里清楚,游徼为徭役的一种,掌巡察地方、缉捕盗贼。

    同样的亭长是吏职,也是徭役的一种。相当于啬夫。亭长手下有亭父、求盗两卒,前者负责本亭保洁,后者负责追逐盗贼。

    而这便是国府能够直接调集的人手,一念至此,萧何心里清楚,王绾这位大秦帝国的第一相动了心思。

    ……

第155章 掌控信息,才能掌控帝国!【求收藏,求推荐】

    王绾与顿弱会晤之后,一道政令颁布而出,使者纷纷送往各大郡县,这个时候,已经是日落时分。

    国府政事堂之中,只有一些忙碌的吏员,王绾坐着,望着逐渐暗下去的天色,忍不住长叹一声。

    “乌云压顶,这恐怖的世道何时才能过去,才能结束……”

    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

    不光是嬴政,王绾等人也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施政,各方势力纠缠不清,时局错综复杂。

    走错一步,必将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候,最不能出错的便是国府官署,毕竟天下官署以国府为首,不在战争之时,太尉府都要往后退。

    国府位高权重,但是在这个时候,也意味着风险更大,毕竟他们首当其冲,面临的压力是其他官署的数倍。

    一念至此,王绾心头更加无奈了。

    ……

    “陛下,典客前往国府与左相会晤,之后,国府颁布政令:游徼一部,亭父、求盗两卒整训,随时听候国府诏令。”

    “此刻国府使者已经奔赴各大郡县,陛下是否要出动剑奴去拦截?”

    赵高神色肃然,朝着嬴政深深一躬,将咸阳城之中发生的大事,一一禀报,然后退到门廊下等待。

    “游徼一部,与亭父、求盗两卒,属于国府掌控,这一道文书并没有过错,看来王绾对于山东诸郡的局势也有些拿不准了。”

    这个时候只有一个赵高还在门廊下恭候,嬴政也不怎么讲究坐姿,直接是靠在了长案后的墙壁上。

    对于王绾的行为,他没有在乎,之所以让罗网注意一下,是他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当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傻子。

    掌握第一手信息,本就是为帝为王之道,帝王之所以高高在上,在某一种程度上便是掌握着第一手信息。

    与天下国人百姓之间,形成了信息的不对等,如此才能控制国人百姓。

    只不过,嬴政不愿意做一个幕后的掌控者,大秦帝国当下的局势,必须要让他走到台前来。

    “赵高传诏:明日继续培训,在咸阳宫偏殿!”沉默了许久,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嬴政突然睁开双眼,道。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去,只剩下嬴政一个人,这个时候的书房很暖和,由于碳火烧的正旺,一时间,嬴政不想离开。

    这一刻,书房空旷,安静,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国家概念已经推出,接下来培训什么,他心中反而没有了定数。

    一直以来,嬴政都想着在大秦帝国之中掀起一股爱国主义潮流。

    但是,思之再三,让嬴政有些迟疑,因为爱国主义浪潮,不是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就可以推动的。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嬴政沉吟了许久,脑海之中关于爱国主义的记忆越发深刻,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国家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爱国主义揭示了个人对国家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以及对于国家的牺牲精神与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

    记忆在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嬴政心里清楚,大秦帝国缺少这一点,但是爱国主义在这个时候推出,并不恰当。

    毕竟爱国主义它要求人们把对国家的热爱变成自己的行动,努力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更要求热爱朝廷的制度,坚决拥护皇帝的领导。

    当下的大秦帝国,需要这样的爱国主义思潮,但是在这个时候,大秦帝国之中,依旧有秦人,老秦人,楚人,赵人之分。

    此刻的大秦帝国没有种族之分,只有地域之分。

    心中念头一动,嬴政嘴角微微上扬,他找到了明日培训的内容,同样的也是如今大秦帝国缺少的。

    ……

    第二天,大晴。

    太阳光芒从天而降,仿佛一下子将光芒与温暖撒向人间,将无边无际的寒冷在这一刻驱逐。

    阳光穿透窗台,落入了嬴政的寝室,这一天没有朝会,嬴政罕见睡的很迟,毕竟今日的培训,还有一段时间。

    “陛下,早膳已经准备好!”

    赵高站在门外,声音传了进来,他心里清楚,嬴政的起床气很大,在那一刹那,暴脾气一上来,必然会被训斥的狗血淋头。

    学乖的赵高,在这个时候,从来不想进去寝室。

    “朕知道了!”

    ……

    嬴政起床,在徐妃的侍奉下穿戴整齐,洗漱过后方才来到了书房之中。

    一直以来,由于政务繁忙,嬴政用食一直在书房之中,这样一来,快捷方便,不至于耽搁太多的时间。

    走进书房,嬴政将已经凉的半温的米粥几口喝下,吃了一颗煮熟的鸡蛋,擦拭一下双手,方才朝着赵高,道。

    “各地郡守以及群臣的心得都上交了么?”

    嬴政可没有忘记,昨日培训结束,他给群臣留了作业,检查一下作业,也是对于培训效果的一种侧面掌握。

    察觉到了嬴政的目光,赵高语气有些中气不足:“禀陛下,群臣都没有上交,丞相也没有!”

    “这是人,看来是将朕的话当做了耳旁风!”冷哼一声,嬴政目光落在赵高的脸上,道:“群臣都到了么?”

    “禀陛下,咸阳之中的官吏已经到了一部分,但是各地郡守一个也没有,今日,丞相也没有到来……”

    这一刻,赵高说的有些忐忑,如今的始皇帝了没有以往那样好脾气,虽然比之前爱笑很多,却更加的雷厉风行。

    换做是东巡之前的嬴政,纵然是迟了也不会多说什么,心中不满,只要是不达到底线,就不会宣泄出来。

    但是,如今嬴政心中不快,只怕是很多人都要倒霉。

    一念至此,赵高不由得心中多了一丝担忧,他不是对各地郡守担忧,而是他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在最后,牵连到他。

    撇了一眼神色更为恭敬的赵高,嬴政语气冰冷,在这一刻,书房之中充斥着一股肃杀:“赵高,派内侍备车前去,各地郡守给朕请来!”

第156章 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等待的滋味!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开了书房,心中念头不断闪烁,在瞬间便消失不见,书房之中再一次恢复了安静。

    站在书房之中,嬴政心中平静无比,他并没有太大的愤怒,愤怒也只是在那一瞬间升起,也在那一瞬间消失了。

    只不过这一刻,嬴政很不满!

    毕竟是臣子将他晾在了这里,这是对他的不尊重,也是对他威严的挑衅。

    绝对不能容忍!

    ……

    毕竟培训的时间是固定的,而且嬴政是帝王,在他的心里,只有他才有资格迟到与改变时间。

    臣子可以有想法,但是你不能付诸实际,而且在大秦帝国之中,官吏的守时观念很强。

    以至于在这一刻,他已经准备好了,而各地郡守以及咸阳之中的有些官吏尚未到来,让嬴政心中生怒。

    咸阳之中各大官署之中的官吏,还有一个很好的借口,毕竟大秦帝国之中事情很多,各大官署忙碌实属正常。

    但是各地郡守于咸阳之中,一没有政务处理,二来他们其实也算是一种闲赋,毕竟各地郡守会重新任职。

    正因为如此,嬴政才会生怒,让赵高派遣轺车去接人。

    这个接人,本就是一种问罪。

    毕竟放眼整个中原大地之上,能够让嬴政派车去接的人,屈指可数,但是很显然,各地郡守还没有这个资格。

    就算是武成侯王翦也不会这样做!

    ……

    “丞相,陛下派来的轺车已经到了国府之外,还请移步……”内侍神色恭敬,朝着扶在长案上书写的王绾,道。

    “陛下派人接老夫?”

    放下手头的笔,王绾有些懊恼,他确实因为太过于忙碌,忘记了今日必须要前往咸阳宫。

    “呼……”

    长身而起,王绾看了一眼内侍:“只有老夫一个人没有到么?”

    这一刻,王绾语气之中有些探寻,他心里清楚,在大秦帝国之中,不守时是一个忌讳,特别是在面对嬴政的时候。

    “禀丞相,各大官署之中,依旧在一些官吏尚未到来,各大郡守也没有到来,听中车府令之言,陛下很生气!”

    苏如意心里清楚,王绾迟了并没有大碍,他在秦宫之中生活了这么久,早已经看透了。

    见识过了世态冷暖,也是看透了人心,对于官场的一些事,这儿听一耳朵儿,哪儿闻一句,也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他之所以说,是因为王绾位高权重,苏如意虽然不渴望能够飞黄腾达,但是他也不希望被人针对。

    ……

    “这些人还真是找死!”

    冷哼一声,王绾收拾了一下长案,走出了政事堂,与苏如意一同前往了咸阳宫。

    ……

    “诸位郡守,陛下已经派遣轺车到来,请诸位登车!”内侍静静地站着,神色之中带着一丝倨傲。

    当内侍的声音响起,在瞬间让馆驿为之炸裂,很显然,对于嬴政的这一手,各大郡守心中莫名的恐慌。

    “快走!”

    一个个连忙收拾妥当,向着咸阳宫赶去,今日的事情,让他们意识到这里是咸阳,他们没有资格乱来,不遵守规则。

    在咸阳城之中,只有一个人可以不守规矩,因为他是所有规矩的制定者,但是他们不可以。

    “隆隆……”

    ……

    “陛下,王相等人已经到了偏殿,与此同时,各地郡守也正在赶来!”

    赵高将刚刚得到的消息,一一禀报嬴政,等待嬴政的决断,他跟随嬴政半生了,以他对嬴政的了解,这件事绝对不会这么轻而易举的算了。

    “让王相以及太尉咸阳令等人入书房,等到各地郡守到了之后,不用准备膳食,也不用准备茶水。”

    “让他们在偏殿等着,朕什么时候心情好了再说!”

    这一次,嬴政的决定有些儿戏,但是毫无疑问,这是对于这些人而言,最好的办法,毕竟未知的等待,才是最摧残人心的。

    偏殿之中,恐惧与忐忑,会让人疯掉。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开,他心里清楚,这一等只怕是这一天都不会有结果,毕竟嬴政已经召集了王绾与尉缭。

    ……

    “臣王绾,尉缭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两个人走进书房,连忙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他们都清楚,这个时候的嬴政正是气头上,故而,两个人都没有多言,他们不想撞在枪口上。

    “两位爱卿平身!”

    看了一眼王绾与尉缭,嬴政一伸手示意二人:“两位,坐!”

    尉缭坦然入座,而一旁的王绾却没有立即入座,而是朝着嬴政再一次肃然一躬:“陛下,臣一时忙碌以至于忘记了时辰,还请陛下责罚!”

    “爱卿执掌国府,劳苦功高,忘记时间也是为了大秦国事,不必自责!”

    嬴政从长案后站起身来,将王绾扶起:“爱卿不必在意,尝一尝今日的糕点,朕觉得还不错。”

    “老臣谢陛下!”

    ……

    对于王绾这样的,对于大秦帝国忠心不二的臣子,嬴政本质上还是很宽容的,毕竟巍巍大秦,需要这些中流砥柱来支撑。

    在这个时候,嬴政也想清楚了,收拢人心,与杀戮应该齐头并进,唯有如此,才能恩威并施。

    ……

    “陛下,对于这一次迟到的臣子,当如何处置?”王绾落座,也没有去尝一口糕点,直接是朝着嬴政,道。

    他心里清楚,这件事涉及到了他,如今的书房之中,嬴政不会主动提及,而尉缭碍于他的面子,也不会主动提及。

    但是,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

    而且国府首当其冲,毕竟在一定的程度上,各地郡守也属于国府之下,属于文吏一派,他是文吏之首。

    这件事情,必须要给嬴政一个交代。

    “因为官署之中忙碌,实在走不开身的官吏就算了,其余官吏就让他们在偏殿之中等着吧!”

    嬴政喝了一口米酒,语气幽幽,道:“既然他们让朕等了这么久,就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等人的滋味。”

    “毕竟都是朕的社稷之臣,也不至于为了这点事而问罪,交给廷尉府!”

    ……

第157章 尉缭与王绾的争锋【求收藏,求推荐】

    大秦帝国之中秦法昭昭。

    先有商君以法制裁太子傅赢虔,后有昭襄王铁碑约法:王不枉法,法不阿贵。

    但凡在大秦帝国之中,不管是大秦功勋,还是老世族,朝廷官吏一旦进入廷尉府官署,就算是不死也会脱层皮。

    所以,秦法的执行极为的严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很残酷。

    不到最后一刻,嬴政不愿意将大秦帝国的官吏送入廷尉府官署之中,特别是只是因为挑衅他的威严。

    商鞅变法以来,一直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这一政策被完美的推行了下去,被历代君主所推崇继承。

    不过,嬴政虽然不打算将各地郡守送到廷尉府官署之中,但是该给的教训还是要有的,不至于让这些臣子得不到教训。

    这些人,他不能一下子全部换了,很多人还需要继续任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敲打敲打有利于君臣团结。

    ……

    吃了一口糕点,王绾察觉到书房之中的气氛有些诡异,嬴政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

    而尉缭与他都在一个劲儿的吃糕点,以至于书房之中气氛变得越来越诡异。

    将手中最后半块糕点吃掉,王绾抬起头看着嬴政,道:“陛下,蔡重与经济十署的一部分官吏,对于整个驰道以及直道在始皇三十年需要的人力,物力进行了一次预计。”

    “数量极其庞大,蔡重的意思是为了保证大秦帝国内部稳定,以及土地改革的稳步推进,暂停一部分工程。”

    “毕竟等到分田之后,各地的国人百姓必然是缺少种粮,而且也缺少青壮劳力……”

    ……

    暂停一部分工程,这不仅是蔡重的想法,同样的也是国府的想法,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需要一心一意发展。

    虽然蔡重与王绾不了解后世的经济概念,但是他们的意思大概上嬴政能够理解一二,那便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只有经济基础稳固了,上层建筑才能发展。所以,国府经过讨论,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停下驰道与直道的一部分工程。

    对于这件事,嬴政也有所耳闻,他心里清楚,从两个月前,国府之中便有这样的消息不断传出。

    国库虽然因为土地改革充实了不少,但是一直以来,大秦帝国之中,上至朝廷下至庶民,对于土地改革的议论,从来都不是一面倒。

    在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唱衰土地改革的官吏,对于土地改革以后的税收不抱幻想,甚至于认为应该防备一手。

    不管是直道工程,还是驰道工程,甚至于远在丹东港的大秦楼船士,即将撤军的南征大军,都是耗费钱粮的大户。

    南征大军撤军,关系到土地改革在楚地的推行,北地大军防守匈奴,没有人敢提及缩减粮草。

    在这个时候,唯一的目标便是驰道与直道工程,毕竟不管是直道还是驰道之上的钱粮消耗,都不下于北地军与南征大军的消耗。

    只是对于这个说法,嬴政不赞同,彼此之间的理念不同。

    国府之中的官吏只想着将大秦帝国建设的繁花似锦,但是在嬴政的心头,他想要为大秦的国人百姓打下一个大大的天下。

    他梦想着日不落帝国,梦想着刀马所至,皆秦土。

    “既然已经开工,各大工程之上的劳役都没有返回,就不能在撤回,内部的矛盾与争斗,有朕在尚能够镇压,能够应付。”

    将手中的酒盅放下,嬴政看了一眼王绾与尉缭,语气幽幽:“但是北地与南方的混乱必须要大军镇压,六国遗族野心勃勃,各大世家对于大秦反心已露。”

    “在这个时候,驰道不能停下,而大秦帝国之中建立直道本就是为了北击匈奴的过程中,保证粮道不绝。”

    “所以直道也不能停下……”

    ……

    这一刻,尉缭也坐不住了。

    说到底,不管是修建驰道还是直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行军打仗,是为了大秦锐士。

    在这个时候,他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毕竟文吏之首王绾已经亲自出手。

    见到嬴政拒绝,尉缭也是站起身来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陛下,臣也认为不应该暂停,相比于内忧,外患同样不容小觑。”

    “只要陛下在,天下就没有人会乱来,而且就算是乱来,朝廷也已经早就做好了准备。”

    “至于王相提及钱粮不足的问题,府库之中将会因为土地改革而日渐充盈,至于国人百姓缺少种粮以及劳力一事,只能由国府解决。”

    “可以一如李相一般,借粮种于百姓……”

    ……

    撇了一眼尉缭,嬴政点了点头:“直道与驰道工程不可能停下,同样的南征大军以及北地军的钱粮也不可能缩减。”

    “他们都是为了我大秦,为了朕浴血奋战,朕不能亏待了他们!”

    说到这里,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王绾,道:“丞相,这件事你与蔡重再进行商议,朕已经停了骊山陵与长城,国府之中应该知足才是!”

    作为千古一帝,嬴政的帝王心术自然是炉火纯青,从王绾的这一番话之中他嗅到了一些不同的信息。

    国府之中的有些官吏贪心不足,他已经停了骊山陵等工程,只是为了大秦帝国更好的休养生息。

    但是,这些人得寸进尺,居然还想要让他暂停其他工程。

    “臣遵诏!”

    长叹了一口气,王绾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他心里清楚,国府之中的诉求,遭到了嬴政的拒绝。

    同样的王绾比任何人都了解嬴政,他自然是清楚以嬴政的好战与野心,根本不可能停下直道工程。

    但是,让王绾措手不及的是,嬴政不仅是不愿意停下直道工程,更是连驰道也不愿意停。

    ……

    “陛下,南征大军已经开启撤军,赵佗率领的先锋大军已经进去了楚地……”

    见到不用在出手就已经胜利,尉缭嘴角微微上扬,然后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任嚣传来军报,请陛下示下南征大军的下一步部署。”

    ……

第158章书房闲谈!【求收藏,求推荐】

    尉缭此话一出,不管是王绾还是嬴政都是微微一愣,南征大军是一个庞然大物,五十万大军足以扫平楚地。

    南征大军撤军,不仅是朝堂之上流言四起,同样的楚地之中更是人心惶惶,毕竟大军所至,也代表了一部分朝廷的态度。

    楚地之上的老世族以及各大势力,他们也是在心里清楚,自己等人之前做的事情有多么的嚣张跋扈。

    五十万大军就像是压在楚地之上的乌云,在这一刻,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此刻听到尉缭之言,王绾更是心下一沉,若是嬴政与太尉府官署以及王翦等人决定对于楚地出兵……

    一想到这里,王绾彻底有些坐立不安了,他心里清楚,楚地之上已经满足了嬴政动兵的各种迹象。

    此时此刻,唯一还算是好的,便是武成侯王翦在蓝田大营,而不是南下陈县亦或者会稽。

    同样的王贲虽然在咸阳,却不属于大秦锐士的这一块,如今王贲是大秦楼船士的统帅,想要南下时机欠缺。

    毕竟好不容易建立了海军署,在这个时候,嬴政就不会轻易让大秦楼船士出动,而是在整军经武之后,一战而天下惊。

    “陛下,南征大军臣以为当驻守陈县与会稽,不应该轻举妄动!”王绾朝着嬴政深深一躬,语重心长:“如今的大秦帝国,如今的楚地局势虽然紧张,却没有到达战争的地步。”

    “如今大秦帝国好不容易刚刚统一,朝廷三年来一直在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一事,企图将整个天下融合在一起。”

    “在这个时候,出兵更需要名正言顺,不然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统一浪潮,就会被战争破坏!”

    ……

    “呼……”

    闻言,嬴政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脸色几乎在一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虽然帝国在全方位的强调统一,但是统一的概念从未深入人心,让嬴政有些想笑的是,统一的观念却在秦末乱世之中才真正意义上深入人心了。

    说起来,很是有些嘲讽!

    “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嬴政无奈一笑:“朕做到了,却不曾想没有深入人心。”

    “只有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六国遗族才能不再蹦跶,大秦帝国才有长治久安的可能。”

    ……

    “陛下,帝国想要大一统,只怕是还需要很多年坚持不懈的推行国家概念,唯有国家概念深入人心,唯有如此,才能让大一统深入人心。”

    王绾作为帝国丞相,自然也是学识渊博之辈,自然是清楚大一统的说法出自那里:“《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只是这一种大一统的观念太过于表象,大意味着重视与尊重,而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

    ……

    “嗯。”

    微微点头,嬴政喝了一口米酒,沉吟了片刻,道:“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其实在大秦之前,所有的大一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反而是一种大统一的。”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是因为大一统不光是在地域之上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如今的大秦帝国,在这一方面还很欠缺,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但是,两位爱卿也清楚,此刻距离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也不过整整三年而已,尚未真正的深入人心。”

    说到这里,嬴政神色变得复杂,对于诸子百家的感官更加的不好了,特别是儒生,有一种毁灭的冲动。

    先贤留下的思想,全部被扭曲,只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

    “陛下,虽然在春秋战国之时,中原大地之上处于分裂动乱,却是一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时代。”

    “诸子百家将原有的大一统观念,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他们更加强调国内政治秩序的统一。”

    尉缭莞尔一笑,只是语气之中大有些恨铁不成钢:“孔子针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局面,提出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理想的秩序社会。”

    “孟子主张君仁臣义,君民同乐,天下于一,更是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陛下,左相,你们看一看如今的儒生,早已经将这都忘记的一干二净,曲解先贤理念!”

    ……

    看了一眼尉缭,嬴政他没有想到尉缭对于此了解的是如此之多,不由得轻笑一声:“荀子也认为: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

    “韩非子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两贵、夫妻共政是祸乱的原因。同样的《吕氏春秋》也说: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治,两则乱。”

    “是啊!”

    点了点头,王绾也是心头颇为感慨,不由得接话,道:“管仲甚至于提出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

    “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綧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的理念。”

    说到这里,王绾不由得笑了笑:“就连号称春秋战国搅屎棍的墨家,也有这样的论点,诸子百家他们都强调自上而下的政令统一。”

    “只不过,这一理念最终由海内为郡县县,法令由一统的帝国变成了现实!”

    ……

    “哈哈哈……”

    听到王绾罕见的拍马屁,嬴政大笑一声,只是他对于这件事的认知,早已经有了论调,自然清楚大一统尚未深入人心。

    王绾只是在恭维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的大秦帝国虽然也算是大一统了,却有太多缺陷。”

    在这一刻,嬴政沉吟,道:“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就必须要有适应的统一思想,只有上下统一,才能保证法制号令规章制度的畅行。”

第159章 民族与国族!

    诸子百家,早已经背离了初衷。

    亦或者说,诸子百家经过数代传承,反而将最核心的内容丢弃了。不管是儒家,还是墨家都是如此。

    天下大一统!

    这才是各大派别的核心观点,只是被后人一点一滴的篡改,以至于曾经的先行者,反而成为了拖后腿的。

    特别是被大秦朝廷供养的博士学宫之中的儒家博士与学士。

    ……

    “陛下,不管是国家概念,还是大一统,想要深入人心,就必须要等到土地改革结束。”

    半响之后,王绾为三人满上米酒:“如今土地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臣以为不宜轻启战端。”

    王绾不同于尉缭!

    他终究是一个受到儒家影响的政治家,而且他亲历过大秦统一的过程,自然清楚战争不可取。

    大秦帝国将来必然会爆发战争,但是绝对不会是在中原大地之上,而是南越诸地以及北方匈奴。

    所以,在这一刻,君臣三人闲谈片刻,王绾借着一个机会,又将话题再一次扳了回来。

    “朕不会轻易开启战争,除非六国遗族率先跳出来,南征大军只需要驻扎,按照往常一样操练兵事便可以。”

    嬴政看了一眼王绾,随及一字一顿,道:“但是,不轻易开启战端,不等于不开启战端,一旦南方局势出现失控的迹象,南征大军可以立即镇压。”

    “太尉,传诏于任嚣,让他视具体情况而定!”

    “诺。”

    ……

    点头答应一声,尉缭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嬴政已经开口,为这件事画上了结束,而且他也不怎么赞同动兵。

    好不容易才平息的战火,绝不能轻易的被点燃,要不然中原大地将会遭受重创,最后收拾这个恶果的还是大秦。

    在这一刻,尉缭与王绾对视一眼,王绾微微颔首,然后朝着嬴政,道:“陛下,各地郡守已经等了很久,不如……”

    “好!”

    三个人的一番闲谈,已经过了两个时辰,这个时候,嬴政其实就等着有一个台阶下,毕竟当下的大秦,最缺的便是时间。

    浪费时间,是可耻的!

    ……

    “陛下到,百官行礼!”

    赵高的声音在偏殿响起,早已经等待了两个时辰,内心深处恐惧不已的群臣连忙起身肃然一躬,道。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撇了一眼整齐划一的群臣,嬴政嘴角微微上扬,随及收敛神色,整个人身上的气势汹汹而来。

    “平身!”

    只是这一刻,没有人敢站直身子,他们都不是傻子,自然清楚这两个时辰的等待,便是始皇帝最大的不满。

    “臣等有罪,请陛下责罚——!”除了王绾等人,这一刻,其余群臣全部神色忐忑,他们都清楚这个责罚会很严重。

    “诸卿乃我大秦功臣,朕之所以能够坐稳帝位,全赖诸卿之功劳,诸卿何罪之有?”

    这一刻,嬴政并不打算轻拿轻放,既然已经提起来了,就必须要让群臣认识到错误,付出代价。

    记吃不记打的事,嬴政见过不少。

    “禀陛下,臣等一时疏忽,忘记了时间,以至于陛下派遣轺车迎接臣等,臣等内心惶恐……”

    撇了一眼站出来的殷通的等人,嬴政语气幽幽,道:“我大秦帝国官吏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念在诸位爱卿为我大秦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份上,诸位爱卿也不必去廷尉府官署了,每一个人,罚俸半年。”

    “呼……”

    虽然罚俸半年的惩罚很严重,但是这一刻偏殿之中的各地郡守等大小官吏,依旧有一种自己赚到了的感觉,心里松了一口气。

    毕竟,他们都清楚廷尉官署的恐怖,进去一趟,只怕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花钱买平安,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念至此,以殷通等人为首的群臣,纷纷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臣等拜谢陛下仁慈!”

    “休息一刻钟,培训继续!”

    嬴政凌厉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身上掠过,语气淡然:“诸位爱卿,尚未将心得交给朕,朕希望今日之后,诸位不要再忘记!”

    闻言,群臣神色一惊,连忙保证,道:“臣等不敢!”

    ……

    偏殿之中的气氛修炼恢复正常,一刻钟时间也过去了,这一刻,群臣正襟危坐,等待着嬴政开口。

    看到这一幕,嬴政也是长身而起,朝着群臣,道:“昨日,朕给诸位爱卿提及了国家概念,时间短暂,不日诸位爱卿就要赴任。”

    “今日朕想要说的是民族!”

    “在今日之前,中原大地之上,没有民族,只有一种特殊的存在,朕称之为国族,但是,并不适合当下大秦。”

    “敢问陛下,何为国族?”

    大秦帝国的最佳捧哏王绾再一次上线,让嬴政可以作出更好的解释与转述。

    “国族是以政治目的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不断形成的地域性概念。”

    “比如,秦人,魏人,楚人,燕人,赵人等等!”

    “如今大秦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放眼中原大地之上,只有一个国家,如今自然是不适合国族。”

    一刻钟之后,等到群臣对于国族这个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王绾再一次开口,道:“陛下,何为民族?”

    闻言,嬴政看着偏殿之中一双双明亮而又渴望的眼睛,心中念头一顿,高声,道:“民族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在中原大地之上,人最开始属于原始群,经历了母系,父系的不断演变,再加上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

    “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然后三皇五帝出现,一直到夏启立国,不断形成了国族。”

    “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乱,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这个时候国族已经不适合大秦帝国。”

    说到这里,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群臣,一字一顿,道:“所以,朕方才提出了民族一词。”

    “民族是指在文化、语言、历史,种族之上形成的一种概念!”

第160章 华夏族与秦族之争!求收藏,求推荐】

    民族!

    在这一点上,嬴政思之再三。

    在李康的记忆之中,后世大国多以多民族共存,很少有单一民族的国家,这就好比是诸子百家争鸣与儒家一枝独秀。

    相比于诸子百家争鸣的民族生存方式,嬴政更喜欢单一的这种,他宁愿大秦帝国之中只有一个民族。

    嬴政的性格本就强势无比,他更喜欢一枝独秀而不是百家争鸣。

    从他思考民族这个概念开始,他就打算融合中原大地之上的楚人,秦人,赵人等,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不至于让六国遗族因为六国灭亡而无所适从,一开始,嬴政打算推出秦族这个概念。

    一来有感于后世的汉族之名,他也想要铸就不一样的辉煌,而且他建立了大秦帝国,留下一个秦族更有一种深远的意义。

    但是,嬴政思考了许久,却发现秦族太过于有象征意义,一旦推出,老秦人自然是乐见其成。

    但是,六国遗族,楚人,燕人,齐人,魏人,只怕未必会接受。

    甚至于,因为这样一个名称,让大秦帝国陷入被动局面之中,嬴政考虑了几乎所有的因素,他放弃了自己最为钟意的秦族。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望着在场的群臣,一字一顿,道:“朕决定从即日起,从大秦帝国之中,废除秦人,楚人,赵人的说法。”

    “从此中原大地之上,凡我大秦国人,皆称华夏族!”

    “华夏,也称华,也称夏、诸夏等。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伏生虽久远不可考,但是对于华夏二字,朕很钟意!”

    “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对于这个观点,朕深以为然,故而,合华夏二字作为族名。”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此之谓华夏!”

    ……

    “陛下,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夏。而孔圣,以华,夏同义,华夏族自古有之!”

    这个时候,淳于越站了出来,洋洋洒洒便是一刻钟的阐述,让偏殿之中的气氛为之一变。

    “大秦帝国推陈出新,臣以为秦族便可以,彰显老秦人统一天下赫赫之功,以表明老秦人方是大秦帝国的正统。”

    淳于越这个儒家博士,在这一刻,开始为了儒家,向始皇帝挖坑,而且在这一刻,将大秦帝国之中的老秦人出身的文武百官控绑在了一起。

    帝座之上的嬴政闻言,心中一沉,一抹杀机再也抑制不住。

    果不其然,不等嬴政心头愤怒太久,便有人率先开口了。

    “陛下,臣以为淳于越博士所言极是,秦族之名,比华夏族更好!”而且开口的不是别人,而是咸阳令蒙毅。

    “陛下,臣也这般认为!”

    随后,咸阳朝廷之中各大官署官吏,紧跟着附和,同样的各大郡守也一一开口跟随,这一刻,尚未开口的只有王绾与尉缭,王贲等寥寥数人。

    而且这并不意味着,王绾等人就察觉到了淳于越的险恶用心,而是他们都清楚,嬴政已经提及,必然是有特殊用意。

    他们心头对于淳于越的建议,其实很是赞同,毕竟秦族二字,不仅是老秦人的荣耀,同样也是他们的荣耀。

    更何况,大秦帝国与秦族很般配。

    对于群臣被淳于越忽悠,嬴政并不意外,这并不代表大秦文武百官才智浅薄,而是眼界局限于此。

    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想到这件事的背后,带来的深远意义。

    毕竟,就算是嬴政自己也是下意识的,在第一时间选择了秦族,而不是华夏族,每一个人都有青史留名的野心。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偏殿之中的群臣,轻笑一声,道:“淳于越,朕可记得,是儒家的祖师孔夫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更是以夏、华同义,更何况,我大秦嬴姓出自于,颛顼裔孙伯益,帝舜赐以嬴姓。”

    “大秦帝国国人,沿用华夏族,继承先祖之荣光,并将之发扬光大有何不可!”

    在偏殿之上,淳于越此举,没有任何的问题,就算是嬴政心中充斥着杀机,对于淳于越如何不满,也发作不得。

    只能先将这一关过了,再秋后算账,至少,在这件事情上,绝不能让淳于越等人得逞。

    “陛下,老臣也以为秦族远比华夏族更有意义,毕竟大秦帝国乃老秦人浴血奋战方才建立的帝国!”

    在这个时候,文通君也站了出来,很显然博士学宫之中的儒家士子,只怕是早已经在心里达成了共识。

    而且只是在这一瞬间,这一刻,嬴政也是感觉到了儒家的可怕,这样敏锐的嗅觉,是他人所没有的。

    这一刻,儒家士子竟然给老秦人开始歌功颂德了,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可以付出,甚至于不惜改变立场。

    “陛下,老臣以为淳于越博士所言有些谬论,秦族,太过于单一,大秦帝国并非当初的秦国。”

    王绾目光闪烁了一下,他心里清楚,就算是自己也赞同秦族二字,但是始皇帝很显然不赞同,在这个时候,他只能选择救场。

    一念至此,王绾朝着嬴政,道:“大秦帝国之所以兼并六国,统一中原大地,就是因为包容与开放。”

    “在这个时候,中原大地之上,只剩下了一个大秦帝国,而楚人,齐人,赵人都存在。”

    “大秦帝国的国人百姓不限于老秦人,同样的楚人,齐人,赵人也是我大秦帝国的国人百姓。”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族太过于狭隘,臣以为华夏族这个称谓更合适当下的大秦国人百姓。”

    ……

    王绾作为大秦帝国的左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刻开口彻底让整个偏殿沉默了,他们都清楚,除了嬴政之外,这里最有资格一言决定一切的只有王绾。

    如今王绾与嬴政同时决定了,只怕是秦族的称谓不可能通过,一时间,淳于越等人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第161章 告诉文通君他不是文信侯!

    “陛下,老臣也赞同左相之言,秦族一词确实有些狭隘,不配如今的巍巍帝国,而华夏族之名,不仅可以让六国遗族的抵抗情绪下降,同样也是继承先祖荣光,彰显中原正统。”

    这一刻,尉缭也是站了出来,经过王绾一番话,再加上嬴政情绪的变化,他自然是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弯弯绕儿。

    他心里清楚,这一刻嬴政等同于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大秦朝臣,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嬴政不能轻易下场。

    在这个时候,左相王绾已经站出去了,但是光是一个左相王绾还不能够,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要站出来,旗帜鲜明的支持嬴政。

    心中念头闪烁,在这一刻变得更加坚定,尉缭朝着嬴政深深一躬,道:“老臣以为华夏族,最能够代表当下大秦国人百姓。”

    “请陛下圣裁!”

    这一刻,先是被王绾一顿冲击,随后尉缭站出来,彻底让偏殿之上的主动权再一次回到了嬴政的手中。

    “呼……”

    闻言,嬴政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朝着偏殿之中的群臣,乾纲独断,道:“既然左相与太尉都认为华夏族不错,那就定为华夏族。”

    “丞相,从国府出令:从今天起,大秦帝国之中,废除秦人,楚人之说,一律称之为华夏族!”

    “违令者,按秦法论罪!”

    “臣奉诏!”

    点了点头,王绾嘴角浮现一抹笑意,华夏族一事,便如此在君臣二人的一唱一和间,尘埃落定。

    ……

    已经是下午时分,嬴政还需要处理国事,便离开了偏殿,群臣也在这一刻,匆匆退去。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接下来一场巨大的风波席卷咸阳,始皇帝震怒,群臣人人自危。

    ……

    在咸阳的国人还是更喜爱长阳街。

    相比于对面尚商坊的富丽堂皇,这里显得有些落魄,很是俭朴。但是长阳街之上,价格便宜,勤劳敬业,对于国人而言十分的方便,因为长阳街日夜从不停业。

    一直要等到宵禁!

    这里的人,远比尚商坊要多,毕竟尚商坊之中虽然车水马龙,但是一般人根本没有资本进去。

    所以,尚商坊之中车水马龙,长阳街之上,人群拥挤。

    “快去看了,南门再一次悬赏!一字千金——!”

    原本有些喧闹的长阳街,在这一刻突然被一道声音惊动,不论是男女老少,在这一刻纷纷惊讶。

    刚刚喝下一口茶水的,粗衣老者闻言,连忙高声急问:“什么,一字千金?这样的盛事,自文信侯之后可没有了啊!”

    “哈哈哈……”

    同样的在这一刻,有人放声大笑:“都想什么美事呢,如今的大秦帝国可没有文信侯,一字千金,怎么可能!”

    此话一出,街中店中,顿时一片哄然大笑。毕竟文信侯吕不韦,对于大秦帝国的影响,在这一刻依旧还在。

    一字千金,这可是一种忌讳!

    大秦国人百姓虽然爱热闹,但是却也清楚有些热闹不能去触碰,而文信侯吕不韦便是其中的一个。

    “南门悬赏!一字千金!”

    儒家士子脸上带着明显的倨傲,朝着众人大声,道:“文通君修书《王道大世书》今日功成,特效仿昔日一字千金之举,完成这旷世奇书!”

    ……

    身穿博士学宫学士服装的士子亲自开口解释,对于博士学宫官署在大秦帝国之中特殊位置了然于心的大秦国人渐渐把持不定了。

    “走,我们去看看是真是假?”先是几个好事者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结了账朝着南门而去。

    “我们也去看看……”

    “走……”

    大秦帝国一直以来都有敬贤的传统,正因为如此,博士学宫官署之中众人,虽然实权不多,但是名望不浅。

    这一刻,一见到是博士学宫官署牵头,大秦国人立马便放下了心头的担忧,不断向着南门走去。

    ……

    半个时辰之后,原本有些清冷的南门,一下子便热闹起来了。

    一如当年!

    淳于越等人见过当年《吕氏春秋》成书的盛况,这一次儒家为了《王道大世书》直接是照搬吕不韦当年。

    南门城墙下立起了一道道三丈高低的木板墙,从城门延伸到车马场以东,一眼望不到边儿。

    木板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白布,白布之上一个个黑色小篆端正而且清晰可见。

    在最开头,《王道大世书》五个大字,在这一刻,竟有莫名的气势。

    博士学宫官署的儒家士子站在白布旁边,声音激动而又高亢:“改一字,尊一字师,赏千金,以孔圣之名,以全此书!”

    ……

    百余年来,商君的徙木立信已经成为大秦国人百姓津津乐道的一种传说,只要是说起秦国的故事,徙木立信便是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

    在这其中,文信侯吕不韦一字千金,《吕氏春秋》一出,整个咸阳,甚至于整个天下为之轰动。

    而如今,文通君以孔圣之名,效仿文信侯吕不韦之故事,在南门之上,一字千金,彻底让大秦国人百姓兴奋了起来。

    相比于南门之上的热闹非凡,咸阳宫书房之中安静的可怕,嬴政双眸之中杀机已经不再掩饰。

    一旁的赵高显得更为忐忑,见到嬴政久久不言,不由得试探,道:“陛下,南门之上热无比,大秦国人百姓纷涌而至。”

    “若是再不制止,只怕是文通君大有当年文信侯之气势,毕竟他们搬出了孔夫子!”

    ……

    “朕的大秦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博士学宫官署,朕给了他们无数次的机会,却一次次被放弃。”

    这一刻,嬴政感慨万千。

    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往往不能得偿所愿,与你的想法反着来。

    嬴政想让博士学宫官署的众人,当好吉祥物就够了,但是这些人却自命不凡,想要改变。

    “呼……”

    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嬴政放下手中的茶盅,朝着赵高语气幽幽,道:“赵高,你去给文通君带一句话,也算是朕对于此事的态度。”

    “你告诉文通君,他不是文信侯!”

第162章 往事重演,昔日文信学宫,今日博士学宫。

    “文通君,你不是文信侯!”

    这一番话,便是嬴政的态度,当年文信侯吕不韦在咸阳南门一字千金,推出了《吕氏春秋》,那是因为局势如此。

    当时的自己刚刚亲政,手中可以调动的力量,对于朝廷大势的掌控,都太过于薄弱。

    而文信侯吕不韦当了二十年的大秦丞相,更是开府养士三千,位高权重堪称是当世第一。

    不仅是大秦丞相,更是富甲一方,而且手握一部分大秦军权。

    如此权势赫赫的吕不韦,才在当时推出《吕氏春秋》一下子让嬴政处于劣势,只不过再后来,他坚持商君法制,最后赢得酣畅淋漓。

    这一次文通君这样做,嬴政心头没有太大的感觉,当初的吕不韦都输了,更何况是他。

    唯一让他不满的便是博士学宫之中的这群儒生,刚在偏殿之中给他找麻烦,差一点推出了分裂之言。

    而在这一刻,又横空出世了《大世王道书》,嬴政都想不通这些人,那来的如此巨大的底气,大秦帝国就不会杀人。

    ……

    “臣周青臣拜见陛下!”

    在嬴政思考之余,周青臣走进了书房,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周博士是来看朕笑话的么?”深深的看了一眼周青臣,嬴政语气幽幽,道。

    他曾让周青臣看着博士学宫,有事立即禀报,很显然,周青臣在这一件事情上没有上心,要不然,也不会在事情已经发生了,才来找自己。

    这一刻,嬴政对于周青臣极为的不满,作为臣子,食大秦俸禄却不思忠君报国,尸位素餐,这样的人不配留在咸阳。

    “禀陛下,老臣没有!”

    闻言,周青臣被吓了一跳,他心里清楚,既然是嬴政这样,必然是文通君等人做的太过,招惹到了这位。

    “淳于越与文通君一事,臣也无能为力……”

    撇了一眼周青臣,嬴政沉吟了片刻,道:“周青臣,朕将博士学宫官署交给你,你现在告诉朕,此事你无能为力?”

    事情已经发生了!

    周青臣阻拦了,却没有作用,这一刻,周青臣心如死灰,不管是诸子百家还是大秦帝国他都得罪不起,只能两不相帮。

    能够躲开一时,便是一时。

    “臣死罪!”

    看着匍匐在地的周青臣,嬴政长叹一声,道:“你与朕终究是君臣一场,善始善终,也是一场佳话。”

    “朕不想杀你,但是你在博士学宫官署也不能继续待下去了,朕会成立一个新的官署,你去执掌新的官署。”

    “至少可以躲开这一片漩涡,能够安享晚年,见证一下繁华大世!”

    闻言,周青臣便已经清楚,这件事他已经算是躲过去了,一念至此,不由得站起身来,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臣多谢陛下厚爱!”

    “下去吧!”

    这一刻,嬴政挥了挥手,他对于周青臣失望了。

    按理来说,博士学宫官署这相当大秦帝国的宣传部,也可以说是教育部,但是博士学宫官署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是在不断的捣乱。

    作为博士学宫官署的负责人,引咎辞职本就是必然的事情。

    只不过,周青臣是博士学宫之中,对于大秦帝国忠诚之辈,嬴政也不打算真的让周青臣告老还乡。

    在他看来,周青臣还是有用的!

    “诺。”

    ……

    一刻钟后,周青臣已经走了,离开了咸阳宫,嬴政方才缓缓收回目光,朝着一旁的韩谈,道。

    “将淳于越找来!”

    “诺。”

    点头答应一声,韩谈快步离去,他心里清楚,属于嬴政的清算彻底开始了。以嬴政的手段,博士学宫官署这一次只怕是在劫难逃。

    从原来的高高在上,在大秦帝国之中横行无忌,一下子变得处境艰难。特别是曾经看似不可一世的冯去疾倒塌的速度之快,简直让人震惊。

    ……

    淳于越等人虽然是儒生,但是他们对于秦法了如指掌,这一刻,便依照法度,将《王道大世书》全部誊刻交给谒者传车,以大臣上书正式呈送咸阳宫书房。

    只是嬴政一个字都没有看,《王道大世书》与《吕氏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可惜,不适合大秦帝国。

    当年嬴政选择了商君法制,纵然千难万险,也在所不辞,在这个时候,光是一个儒家已经不可能让他放弃。

    毕竟当初的吕不韦可有压王之势!

    平心而论,吕不韦对他是欣赏备至的。无论是立太子,督新君,定朝局,辅国家,吕不韦处处呵护他。

    更是事事督导他,从来没有任何顾忌,可以说是无愧于天地良知的,而嬴政对于吕不韦也是极为敬重的。

    但是,当初政道之争,摆在台面之上,强盛一时的吕不韦便烟消云散了,曾经的文信学宫,变成了博士学宫。

    只是让嬴政想不到的事,多年以后,旧事重演。

    ……

    “禀报文通君:中车府令请见——!”如今的文通君依旧是最高的爵位,远在赵高之上,而秦国敬贤由来已久。

    在嬴政没有作出明确的裁决之下,以赵高的谨慎于小心,自然不会在礼节上落人话柄。

    “中车府令?没看错?”闻言,文通君目光闪烁了一下,一旁的淳于越率先开口,道。

    “正是!”

    书吏神色肃然,作为博士学宫的一员,他自然是认识赵高,毕竟赵高的身份特殊,几乎代表着嬴政。

    他可以认错其他人但是不可能认错赵高。

    “带他进来。”

    心中念头闪烁,淳于越心头一动,脸色沉了下来。

    惊人的嗅觉告诉淳于越,他觉得自己与文通君等人的谋划,十有八九被始皇帝洞悉了,如今只怕是到了秋后算账之时。

    只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不能怂,毕竟,以嬴政的气魄,未必就没有逆转的机会。

    片刻之间,厅外脚步响起,越来越近,声音也越发清晰,赵高走进书房,朝着两人行礼,道:“赵高,见过两位博士。”

    “中车府令不请自来,不知有何贵干?”在这一刻,淳于越直视着赵高,他心中的不安越发严重。

    看了一眼淳于越,赵高将目光落在文通君身上,一字一顿,道:“陛下让我带一句话给文通君:你不是文信侯!”

第163章 大道不两立 ,国法不二出。

    这一番话落。

    文通君只觉得一股凉气涌上,心头因为《王道大世书》成书的喜悦一下子被浇灭了,只觉得手脚发凉。

    仿佛一下子置身于十月岁末,天地苦寒之时,一股站在鬼门关之前的感觉,油然而生。

    话已经带到,赵高转身离开了。

    他心里清楚,一场针对博士学宫官署的清洗只怕是即将展开,心中念头闪烁,其实他有些不懂,明明可以轻而易举的瓦解博士学宫官署,为何嬴政一直迟迟不动。

    毕竟这里是大秦帝国都城咸阳,只要是嬴政一句话,就算是博士学宫官署如何的势大,也必然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但是,一直以来嬴政都在沉默,都在放纵,甚至于可以说,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有一部分原因与嬴政的放纵有一大部分关系。

    但是在后来,他曾回想过嬴政的之前的事,隐隐约约有了一种想法。

    杀人诛心!

    特别是杀名望很大的人,只有身败名裂,才能诛一部分人的心。

    ……

    今日的太阳光很暖,但是却让文通君遍体生寒,文信侯吕不韦,对于嬴政是一种忌讳。

    而今日嬴政亲口说出来,由此可见,嬴政十有八九已经暴怒。

    厅堂之中,淳于越与文通君两个人相对而坐,都沉吟不语。

    赵高之言,诛心!

    方才两个人都有些兴奋,以至于喝了一点酒,这一刻,已经有了酒意,淳于越语气幽幽,道:“文通君不必忧愁,如今《王道大世书》已成,今日咸阳南门那轰轰然殷切民心,是人便得灼化!《王道大世书》与文通君一鸣惊天下,壮哉!”

    只是文通君却没有半点儿激昂亢奋,只把着酒盅盯着淳于越,一阵端详,良久淡淡一笑:“淳于,这一次只怕是儒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若是儒家挺过这一段时间,必然能够大兴,虽然不至于如法家般根深蒂固,却也能够再一次成为当世显学。”

    “若是挺不过,儒家将会沦为诸子百家最末……”

    如今的儒家,虽然不至于成为当世显学,却也在诸子百家之中,地位仅次于法家,与墨家同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的处境并不是太过于残酷,只是如今嬴政心生不满,必然会牵扯到儒家的变化。

    更何况,文通君心里清楚,一旦儒家倒了,他孔氏一脉从此以后,必将会沦为炮灰,为这一次的挣扎殉葬。

    这一刻,淳于越以酒盅击案,语气幽幽,道:“文通君,民心即天心。得民拥戴,夫复何求矣!”

    “现如今,陛下已经大开大合,展露了拳脚,现如今,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坚持下去。”

    “唯有坚持下去,才有改变的可能,陛下,也未必会让儒家被磨灭……”

    闻言,文通君摇了摇头,忍不住轻轻一叹:“淳于,你不要小觑陛下,当今天下大势,硬生生被陛下一己之力扭转!”

    “儒家虽然在齐鲁大地之上影响深远,但是终究是思想上,在民间的力量看似浩瀚,却颇为的无能为力。”

    “远远比不上,老世族等……”

    ……

    “淳于博士,陛下有请!”韩谈在书吏的带领下,来到了书房之中,朝着淳于越,道。

    “好!”

    电光火石之间,淳于越压下了心头的震惊,他没有想到在这一刻,嬴政没有找文通君,却找到了他。

    只是嬴政是君,他是臣。

    君有诏,臣只能前往。

    ……

    “陛下,你已经出手了么?”

    心中念头闪烁,文通君感慨一声,然后起身离开了书房,片刻之后,走进了一间房间。

    “孔维,将消息传出去,以曲阜之名,让天下儒生声援《王道大世书》。”这一刻,文通君心头越发坚定,正如淳于越所言,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诺。”

    生死一战!

    这也是关系到儒家未来的一战,文通君要动用一切的力量,毕其功于一役。

    ……

    书房中。

    “陛下,文通君效仿文信侯一事,必须要严惩不贷,此例不可开,此风不可涨,要不然,大秦帝国之中诸子百家必将会失去牵制!”

    文通君于南门之外,效仿吕不韦一字千金之事,再第一时间传到了国府之中,这一刻,王绾这个左相也是坐不住了。

    连忙赶到了咸阳宫书房之中,如此大事,引起来的波澜,只怕是不下于当年文信侯吕不韦。

    毕竟文通君的身份太过于特殊。

    “南门外人车出现堵塞,车马拥挤,人车争道,再这样下去,只怕是会出现踩踏事件!”

    ……

    “王卿,对于此事你觉得如何处置才算是妥当?”嬴政在这一刻,也感觉到了棘手,而且这只是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

    文通君与淳于越等人不是傻子,相反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当世的顶尖人物,既然是在南门外一字千金,公然效仿文信侯吕不韦,必然是有强大的后手,让他们自认为不比当初的吕不韦弱。

    毕竟,淳于越是当初那一件事的亲身经历者。如今,文通君与淳于越上演曾经的一幕,必然是有足够的底气。

    “陛下,博士学宫官署的建立,臣以为有失妥当,同样的仆射周青臣对于管理不足,也不能重用!”

    “臣以为当下诏申饬文通君,告示天下,大道不两立,国法不二出。”

    ……

    “呼……”

    闻言,嬴政看着王绾点了点头,随及又摇了摇头:“周青臣已经不再是博士学宫官署的仆射了,不过周青臣对于大秦帝国的忠诚还是不容置疑的。”

    “朕留他另有大用,如今的难题,主要集中在文通君身上!”

    ……

    嬴政心下有些叹息,当一个人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一种信仰,不管是如何处置,都必然会引发动荡。

    而文通君便是这样一个人。

    孔子对于儒家的影响太过于深远,曲阜孔氏一脉在大秦帝国之中的处境十分的特殊。

    这也是当年,建立大秦帝国之时,嬴政破格赐爵文通君于孔子后人的原因。

第164章 我也曾低头,但是,如今你致仕吧!

    孔子的嫡系后人!

    对于儒家的人,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信仰,若是文通君死了,儒家之中,山东曲阜这一支便会断绝。

    孔氏一族灭亡,对于大秦帝国反而是一件好事,至少,不是一件坏事。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看着王绾,突然笑了笑:“王卿觉得对于文通君与淳于越如何处置?对于博士学宫官署如何处置?”

    文通君于大秦帝国之中名望很深,而淳于越又是盛名显赫的儒家博士,博士学宫官署对于大秦帝国,更是一种牵制的手段。

    这三件事,都关系到了帝国的稳定,一时间,听到嬴政询问,王绾反而迟疑了,毕竟这件事关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淳于越虽然名声不俗,但是身份不如文通君特殊,可以让其离开博士学宫官署,从而整肃博士学宫官署。”

    “至于文通君,可以以观后效……”

    王绾不愧是大秦帝国的丞相,这一番解决之法,堪称最完美的一种,只是却不怎么符合嬴政的心头所想。

    “丞相的意思朕明白了!”

    点了点头,嬴政对着王绾:“丞相,国府最近一段时间关注一下诸子百家,特别是儒生,朕总觉得这件事只是刚刚开始。”

    “诺。”

    ……

    王绾离开了,只是嬴政心里很不平静,原本他想要从王绾的口中,得到取缔博士学宫官署的建议。

    但是,王绾自始至终从未提及,更是连处置文通君一事,都忌讳不已,只打算对于淳于越一个人下手。

    虽然在这之前,嬴政对于诸子百家的强大,便心中有所了解,但是王绾今日的举动,让嬴政彻底醒悟过来。

    诸子百家很强大!

    目前,大秦帝国不能对诸子百家出手,特别是曾为两大显学之一的儒家,甚至于博士学宫官署也必须要保留。

    一念至此,嬴政不由得长叹一声,作为帝王,也有不忿之事,也有畏手畏脚之时,不能全凭心中喜怒做事。

    ……

    “陛下,淳于越博士到了!”

    一刻钟之后,韩谈走进了书房,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闻言,嬴政抬起头,看了一眼韩谈,嘴角浮现一抹冷笑:“传!”

    “诺。”

    咸阳宫书房,大秦帝国的重臣,特别是嬴政的心腹都可以不经过禀报进入,但是这不包括淳于越。

    由此可见,从始至终,嬴政与淳于越,大秦帝国与儒家都没有彻底交心,彼此之间都在防备对方。

    “臣淳于越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走进书房,淳于越当头拜下,这一刻,当他一个人走进书房,心中的忐忑更加强烈了。

    半响,安静的书房之中,也没有传来平身二字,淳于越心中更加不安了,不由得微微抬头。

    只是这一抬头,正好对上了嬴政杀机犹如实质的目光,骤然之间,淳于越浑身发冷,整个人仿佛置身于十八层地狱之中。

    他从嬴政的双眸之中,看到了不加掩饰的杀机。

    “淳于越,朕对于儒家,对于你如何?”

    半响之后,双眸之中的杀机被全部压下,嬴政语气恢复平稳,道。

    “陛下宽仁,对于儒家并未赶尽杀绝,对于臣更是厚待!”

    淳于越无力反驳,平心而论,嬴政对于儒家,对于他都很不错了,毕竟诸子百家之中,只有儒家出现了一位文通君。

    甚至于,嬴政打破大秦帝国的传统,不再是只尊法家,在法家之下,也给了诸子百家机会。

    但是,他们想要的远远不止于此!

    ……

    “朕给诸子百家的已经足够多了,朕与大秦都曾放下身段,向六国与诸子百家挤出了笑容和伸出了橄榄枝,尝试以诚相待,以心交心。”

    “殊不知人心想法最为叵测,文明差异最为险恶,朕太低估了诸子百家与六国遗族的顽固不化。”

    这一刻,嬴政的语气有些冷:“《韩非子·五蠹》中曾言儒以文乱法,朕还有些不以为然,看来是朕错了。”

    “韩非子没有说错,儒与法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儒家思想是法家思想最大的敌人。”

    ……

    淳于越没有起身,依旧保持原来的模样,只是嬴政的话,让他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震怖。

    这一刻的嬴政心头,也是感慨万千,《韩非子·五蠹》言: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是大秦帝国的根本体系,也是官吏晋升之道,更是知识传播的渠道。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法家思想在大秦帝国的荣耀以及法制体系在大秦帝国的地位。

    曾经的大秦不仅排斥儒家,凡是影响其耕战国策,惑乱国人百姓思维,不务实干的思想文化也都一律排斥。

    儒家首当其冲!

    但是,这一切在三年前,他吞并了六国,登基称帝之后有了第一次的松动。

    当他以胜利者的姿态鸟瞰天下一切的时候,中原的思想文明领域也自然尽收他的眼底。

    在这个时候,嬴政意识到自己需要在秦文明和中原文明之间,在以法家为首和以儒家为首的两块思想领域之间,找到一个突破口和缓冲点。

    为此,他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以及大秦帝国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的改革,更是破天荒地为诸子百家设置了博士一职让其参与政治。

    诸子百家之中,看似繁多,适合治国理政的也不过法,儒,道三家而已。

    他曾很接受的儒生们的出谋划策,皇帝之称,朕之号,他如议。

    他也曾真心接纳中原文明的五行学说,秦以水德,崇尚黑色。

    同样的,他也向阴阳家敞开了怀抱,燕齐两地的方士陆续粉墨登场,带他走上了寻仙问道,追求长生之路。

    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嬴政目光幽深,看了一眼淳于越:“你们儒家想要的太多了,人要学会知足,儒家也一样。”

    “有些事情,过犹不及!”

    说到这里,嬴政顿了一下,从长案后起身,走下来将淳于越亲自扶起:“朕也不是无道暴君,淳于越博士,朕不杀你,你致仕吧!”

第165章 朕听闻齐鲁大地之上马贼横行!

    “你致仕吧!”

    这一刻的嬴政神色平静,双眸之中的透露出些许真诚,仿佛这一番决定,是他苦思冥想之下,对于淳于越最好的处决。

    闻言,淳于越心中震动莫名,他曾不止一次的想过《王道大世书》横空出世之后,始皇帝的问责。

    他甚至于设想过无数种后果,唯独他没有想过,嬴政居然二话不说,直接让他致仕。

    也不问罪,也不交给廷尉府,就这样一句话解除了他的所有。

    “陛下,臣不知所犯何事,以至于致仕?”这一刻,淳于越心惊胆战,做了上位者,就再也做不了普通人了。

    淳于越心中恐惧了!

    他心里清楚,在大秦帝国之中,有官职,他还能活的滋润,也不至于随随便便死去。

    一旦他成为了一个普通人,从今以后,秦法昭昭之下,淳于越已经想到了他的结局。

    是以,在这一刻,淳于越想要挣扎一下。

    “大道不两立,国法不二出!”

    深深的看了一眼淳于越,嬴政拍了拍淳于越的肩膀:“爱卿准备离去吧,朕与大秦,都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迎着嬴政坚定的目光,这一刻,淳于越心中也是清楚,这件事已经发生,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一念至此,不由得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臣在齐地,必将日日夜夜为陛下祈福,为大秦祈福!”

    ……

    “嗯。”

    ……

    淳于越离开,赵高诧异的看了一眼嬴政,忍不住,道:“陛下,就这样放淳于越走,在齐地必然会兴风作浪……”

    这一刻,赵高有些不解,以嬴政的智谋,绝对不会犯下这样明显的错误,但是,嬴政却依旧这样做了。

    “朕与淳于越君臣一场,当好聚好散,朕也希望淳于越能够在齐地安享晚年,为朕,为大秦祈福!”

    说到这里,嬴政撇了一眼赵高:“赵高,朕听闻齐鲁大地之上有马贼肆虐,你看着点淳于越吧,别让出了事!”

    “嘶……”

    闻言,赵高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没有想到,嬴政从来都没有打算放过淳于越,他执掌罗网,自然清楚齐鲁大地之上的环境。

    心中念头闪烁,赵高朝着嬴政深深一躬:“臣明白了,臣这就去办!”

    ……

    咸阳令官署。

    作为咸阳的官署,自然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只是这件事牵扯太多,咸阳令官署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动作。

    他在观望!

    蒙毅在等咸阳宫的态度,要不然,对于博士学宫官署一事,他反而不好阻拦。毕竟学宫也是大秦官署,乃朝廷所立。

    甚至于文通君的爵位在他之上,仆射周青臣官职也在他之上。

    以下犯上,这是大忌讳!

    “大人,有消息传来,陛下向文通君传来一句话:文通君,你不是文信侯。随后,淳于越博士被韩谈请走!”

    “咸阳宫之中传来消息,陛下让淳于越致仕返回齐地养老……”

    闻言,蒙毅神色微微一变,他与嬴政太熟悉了,自然是清楚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是啊!”

    蒙毅轻笑一声,嘴角浮现一抹嘲讽:“文信侯位高权重,执掌大秦,号称大秦的无冕之王,而文通君不过是得祖先余荫之辈罢了!”

    “淳于越一走,博士学宫官署大势已去,随我走,去会一会文通君——!”

    “诺。”

    ……

    “蒙毅见过文通君,有礼了!”走进博士学宫官署,蒙毅朝着文通君见礼,道。

    闻言,孔鲋心中一动,他心里清楚,蒙毅上门,只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此行十有八九是为了南门外一字千金一事。

    虽然心中如此想法,但是孔鲋面上不显,朝着蒙毅:“咸阳令前来,不知有何贵干?”

    “本官职司咸阳治安,特来转告文通君:南门外人车连日堵塞,车马拥挤,人车争道,踩踏伤人十数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安定国人生计,本官请文通君撤去南门外悬赏一事!”

    闻言,文通君脸色骤然一变,朝着蒙毅冷冷一笑,随及拍案而起,:“南门之事,是学宫所为。”

    “学宫,国命所立。咸阳令可以前去见仆射,休要在老夫面前聒噪。”

    这一刻,蒙毅也不多言,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文通君:“既然如此,本官告辞——!”

    ……

    “陛下,黑冰台传来消息,各地儒生纷纷前往各地郡守府,县府等大小官署,宣扬《王道大世书》。”

    顿弱站在书房之中,神色凝重,他也没有想到这件事,居然引起了如此恐怖的影响,其声势远超文信侯之时。

    毕竟当年,吕不韦只是在咸阳有势力,而不是在整个中原大地之上都有势力。

    各地儒生如此作为,根本就是在火上浇油,想要借助天下儒生,对抗朝廷,让《王道大世书》流传于天下。

    心中念头闪烁,顿弱朝着嬴政:“陛下,其中最为严重便是齐地之上的曲阜,以及楚地之上的陈县。”

    “儒生?”

    呢喃一声,这一刻嬴政心头产生了强烈的杀机,毕竟这件事再这样放任下去,必然会引发朝局动荡。

    嬴政也没有想到,他的一次次忍让,竟然让儒生得寸进尺,以至于,这件事变得越发棘手了起来。

    “顿弱,密切关注各地局势,一旦有什么变故,立即禀报于朕!”

    在这个时候,嬴政也没有多余的选择,有道是路是人走出来的,此时此刻,只能是由自己去走出来。

    事已至此,只有一步一步解决了此事。

    “同样的,传王绾,尉缭,王贲,蒙毅前来书房……”

    此事,牵动整个儒家。

    大秦文化与儒家文化彻彻底底的发生了碰撞,这一次,彼此双方再也没有了缓冲之地,只能硬碰硬。

    特别是土地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正是到了比较顺利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嬴政以及大秦朝廷,都不愿意发生多余的意外。

    “诺。”

    点头答应一声,顿弱转身离开,这件事关系到了大秦帝国局势是否稳定,顿弱也不敢耽搁,只能连忙而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884/ 第一时间欣赏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最新章节! 作者:姒荒所写的《朕的大秦不可能亡》为转载作品,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朕的大秦不可能亡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朕的大秦不可能亡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介绍:
始皇帝二十九年,博浪沙遇袭。当嬴政融合二十一世纪历史系博士的记忆,望着眼前的浩荡山河,自语,道:“这一世,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