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镇海王TXT下载大明镇海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镇海王全文阅读

作者:中华田园牛     大明镇海王txt下载     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875章,海参崴的流放犯人

    辽东省海参崴。

    伴随着呼啸的寒风,鹅毛大雪将大地给覆盖的严严实实,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直延伸到了茂密无边无际的寒带针叶林之中。

    在广袤的原始丛林之中,一条铁路从西而来,伴随着呜呜的声响,一列火车在雪地之中画出一条长长的线,分割大地。

    “真冷啊!”

    海参崴港口这里,码头工人李疤头搓搓自己的手脚,在煤炉上面烤火,煤炉上的酒已经温开,还有烤肉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给自己倒上一碗酒,一口下肚,整个人全身都是散发着暖气,体内的寒气仿佛一下子就消失的干干净净。

    拿起烤肉,大口、大口的来上几口,满嘴的油,香气充斥舌尖,满足。

    “这海参崴也真是奇怪,其它地方的海都冻上了,唯独这海参崴的港就是不会冻上。”

    再看看海上,朦胧的一片,看不清太远的地方,冰冷的海水无情的拍打着岸边的礁石。

    李疤头以前犯过事,还是重罪,本该判死刑的,但刚好遇到了大赦天下,所以死刑就改成了流放,运气还不错,流放到了这海参崴,成为了第一批来到海参崴的大明人。

    也是亲眼看到了眼前的海参崴从一片荒芜之地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港口,再发展到了现在变成了一个超过十万人口的城市了,更是通火车,有了连接外地的水泥公路,港口这里也是日渐的繁荣忙碌起来。

    在这里,李疤头也是从新做人,娶了一个朝鲜女人为妻,生了孩子,也是在这里拥有一片土地,春耕秋收的时候在家里面忙碌,平时的时候主要是到港口这里当苦力,当装卸工人,负责帮忙装卸货物。

    装卸货物的活是苦力活,但是收入相当的不错,正常一个月可以挣好几两银子,遇到忙碌的事情,一个月甚至于还可以赚10两银子。

    也正是靠着卖苦力赚钱,再加上有自己的田地,李疤头才能够重新在这海参崴做人,老婆孩子热坑头,小日子也是过的有滋有味的。

    “又在喝酒~”

    就在李疤头喝着小酒,欣赏着外面景色的时候,一道女童的声音响起。

    李疤头一听,顿时就赶紧看过去,整个人连忙笑了起来。

    “哈哈,我的宝贝,赶紧过来,抱一抱。”

    来人正是李疤头的宝贝女儿李蝈蝈,这可是他的心肝宝贝,含在嘴里都怕化了那种。

    “我才不要你抱呢,就知道喝酒,妈妈都说了,要你少喝点酒,你就是不听,等下回家自己跪搓衣板去。”

    李蝈蝈现在还只有六岁,但是说话的时候跟大人一样抱着双臂,一副很生气的样子。

    “好,好,我不喝酒,不喝酒了。”

    “这下总可以抱一抱了吧。”

    李疤头听完了,顿时就笑的更开心了,连忙将酒拿开,然后拿起一块烤肉,小心的吹凉说道:“来尝尝爹爹的烤肉,很好吃的。”

    “这还差不多。”

    李蝈蝈这才满意的让李疤头抱着,接着也是开心的吃起烤肉来。

    抱着自己的女儿,看着她开心的吃着烤肉,李疤头整个人都变的无比宁静。

    回想自己的人生,小时候父母缺乏管教,养成了吊儿郎当、好吃懒做的性格,年少不懂事到处惹是生非,给父母添加了无数的麻烦。

    后来更是和一群狐朋狗友干起了违法犯罪的事情,犯下了杀头的大罪,也幸亏是生长的时代好,刚好了遇到了盛世。

    天子爱民如子,一次次的大赦天下,给犯下错误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李疤头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很多人一样被流放到了海参崴这里。

    在这里,起初的时候非常的艰苦,有太多、太多的不适应。

    身为一个南方人,来到如此寒冷的地方,一度让李疤头感到了无比的绝望,冬天的时候,刺骨的冷,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后来,情况逐渐的好转,这里的基础慢慢的好起来。

    在这里砍伐森林、开垦土地、修筑道路和房屋,一晃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自己也有了老婆,有了孩子,为人父母,他才逐渐的明白了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混蛋。

    所以对于现在的生活,他也是倍加珍惜,珍惜现在的一切,努力将生活过的更好。

    好在这是一个不错的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得益于大明帝国的迅猛发展和突飞猛进,纵然是流放到海参崴这里的犯人,大家也是逐渐的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他现在只想着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下去,纵然是干着码头工人的工作很累、很累,但是他却觉得累点没有什么,只要能够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就可以了。

    “老李,没喝呢?”

    这时,又是一道声音响起,赫然同样是码头工人的王九指,他和李疤头一样,都是犯人,被流放到这海参崴。

    也都在这里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和田地,过上了新的生活。

    “蝈蝈在这里,不让喝酒。”

    李疤头笑了笑说道。

    “哈哈,这天大地大,天王老子都没有你女儿的话管用啊。”

    王九指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王叔叔你也不准喝酒,不然我告诉月月妹妹去。”

    李蝈蝈看着王九指提着的酒瓶,嘟着嘴说道。

    “哈哈,好,好,不喝酒,不喝酒,吃肉、吃肉。”

    王九指一听,顿时就连连点头。

    海参崴这里流放的罪犯非常多,可以说一半的人都是被流放过来的罪犯。

    但这里的治安可以说是全大明最好的地方了。

    流放到这里罪犯因为拥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再加上在这里也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和日子,故而一个个都是极为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改过自新的机会。

    在这里,虽然罪犯很多,但却是比大家想象中的要安全的多,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汇聚一次,大家反而能够更加和谐的生活。

    至于说那些真正死性不改,不知悔改的人,这里的人有的是办法来收拾你,毕竟一个个都是重刑犯,都是老江湖了,大家被流放到了这里,基本上都是想着重新做人,改过自新,过上安宁的生活,而不是再和以前一样。

    到了这里,一旦再犯事的话,那就是再也没有机会给你改过自新了。

    “老李,以后谁要是娶你了家蝈蝈啊,肯定是个耙耳朵了。”

    王九指是川渝人,笑着和李疤头聊起天来。

    “哈哈,耙耳朵好啊,听老婆话也没什么不好的。”

    李疤头顿时就笑了起来。

    接着看看外面的鹅毛大雪说道:“怎么冷的天不在家里面搂着媳妇,怎么跑码头来了?”

    “闲着没事做,所以就过来看看,如果有船的话也可以挣点银子,这大冬天的,天天要吃却是没什么进项,心里面不踏实。”

    王九指笑了笑说道。

    放在以前的时候,王九指哪里会这样想。

    以前的王九指那是出了名的潇洒娃,吃喝嫖赌,样样都玩的贼溜,信封的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绿林作风,也是因此犯下了重罪被流放到了海参崴这里。

    到这里了,再加上年纪大一点了,又有了老婆孩子了,这才翻然悔悟,过上了踏踏实实的日子,每天都是在想着怎么多赚点钱,把家里面的日子过瓷实一些。

    “你还不如跟着人出去捕鲸呢,现在捕鲸队都在招人,一天也能够有300文呢,干一个月都能够拿大几两银子呢。”

    李疤头一听,想了想说道。

    “我晕船,干不了捕鲸的那活,再说了,我不会游泳,又怕冷,这要是掉冰冷的海水里面,想想都不敢去了。”

    “还是来这码头看看,说不定运气好就有船过来,能够赚一点是一点,实在是没船的话,不还是可以和你唠唠嗑。”

    王九指摇摇头说道。

    海参崴这里的主要产业有伐木、造船、捕鱼和港口,伐木显然不可能在这冬天的时候去伐木,森林里面的雪比人还高,进去了就出不来,伐木只能够夏秋的时候去伐木。

    造船这个就是需要技术了,一般人是进不去的,特别是他们这些流放犯人,造船厂根本就不会要他们,除非本身就有不错的技艺。

    剩下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捕鱼和码头装卸工人了。

    捕鱼最火的季节就是秋冬季节,这两个季节天气寒冷,有大量的冰雪可以用来给捕获的海鱼、蟹之类的保鲜,能够运到京津地区。

    在春夏的时候,因为天气回暖,难以保鲜,即便是捕捞到了也会臭掉,卖不到价钱,所以一般春夏的时候反而是捕鱼的淡季。

    码头装卸工人一般也是在夏秋的时候比较忙,因为那个时候的船只多,特别是有大量往返黄金洲的船只会经过这里,给码头工人带来了大量的活,只有冬春的时候,也是淡季,很少有船只会抵达这里。

    “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是这样想的。”

    “实在是不想去海上捕鱼,那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虽然银子是挺多的,但太冷了,我老婆和女儿也担心我的安全。”

    “想想就算了,反正吃喝不愁,手里面多少也有点银子存着,小日子慢慢过就是了。”

    李疤头听完,也是连忙竖起自己的大拇指笑着说道。

    “哈哈,就是,就是~”

    “反正粮食家里面都吃不完,菜也是藏了一地窖,肉又便宜,吃喝是不愁了,日子就这样马马虎虎过就是了。”

    “来,来,喝酒,喝酒。”

    王九指听完,也是深表赞同。

    虽然说是流放到这海参崴的,刚刚来的时候有诸多的不适应和不喜欢。

    但是时间久了,慢慢的也发现这里的好了。

    辽东这里虽然冷,但是土地却非常的肥沃,到处都是肥沃的黑土地,而且地广人稀,土地众多,随便去开垦,开出来了就是你的。

    所以随随便便都能够开垦出一大片的土地了,春天的时候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收获了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因为这里的冬天足够冷,足以冻死绝大多数的虫害,土地又足够的肥沃,种啥长啥,完全不用操心。

    除了肥沃的广袤土地之外,这里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极其丰富,林业资源就不用说了,几大山脉有着无穷无尽的原始森林,随便你去砍伐,根本就用不完。

    而且森林里面各种各样的动物非常多,鹿、野猪、野鸡、袍子、熊、老虎、野兔等等,到处都是,随随便便都能够狩猎到,吃不完的肉食。

    另外森林里面各种各样的蘑菇、木耳之类的也很多,人参也是可以经常看到的东西,这些都可以让这里的人享受美味的山珍,增加一些收入之类的。

    另外这里的铁、煤炭、油气资源非常的丰富,蜂窝煤非常的便宜,汽油、煤油也是便宜的很。

    在这里习惯之后,反而也是逐渐的喜欢上这里,喜欢这里的一切。

    比起自己的家乡来,这里的生活更加的富足而简单,活着更轻松很多。

    因为靠海,故而海产也是极其的丰富,随随便便出海都能够带回来一船船的海货,价格便宜,量非常大,根本就吃不完。

    虽然是流放之地,但日子嘛,大家其实过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要不然这朝鲜的女人也不会拼了命的想要嫁过来了。

    “听说了吗?”

    “现在要是犯事了,都要流放到黑土省去了呢。”

    两人聊着天,很快就聊到了现在罪犯流放的事情。

    “黑土省,听说是在欧洲呢,在极西之地,从辽东过去足足有万里之遥呢。”

    王九指一听,也是连忙说道。

    “可不是嘛,听说啊,哪里和我们海参崴这里一样寒冷,冬天的时候冷的要死呢,但是哪里根本就没办法和海参崴相比。”

    “我们这里要什么有什么,黑土省哪里就不一样了,什么都没有,都是草原呢,听说还保留了大量当地的土著,这些土著前不久还叛乱了呢,太子殿下大怒,下令大开杀戒,死了几万人呢。”

    李疤头说道。

    “当今太子和天子可是不一样的,天子宽厚仁慈,爱民如子,很少动杀戮,太子就不一样了,这一下子就砍了几万人。”

    “我们也是运气好啊,要是放现在,估计着说不定就要掉脑袋呢。”

    王九指感叹一声说道,心里面也是暗暗庆幸,自己运气不错,否则哪里还有现在的小日子可以过啊。

    “是啊,是啊~”

    “纵然是不掉脑袋,估计着以现在的政策来说,这流放到黑土省,天知道在有多远,这海参崴好歹还是在辽东,又有铁路,只要没有罪了,以后还是有机会可以回老家看看父母的。”

    “这要是流放到黑土省去,以后怕是真的再也回不来了。”

    李疤头一边说也是一边直摇头。

    现在报纸发达,到处都是有售卖,看报纸的人多,读报纸的人也多,纵然是不识字的人也可以去听听别人读报纸,知晓下现在大明和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

    他们两个也是大字不识一个,但也都知道大明乃至全球各地发生的事情,每天听人读读报纸,然后就是彼此三五成群的私底下讨论不停了。

    “以前是流放到凛冬城,听说凛冬城是真正可怕的地方,冬天的时候比我们海参崴这里还要冷的多。”

    “还有就是流放澳洲或者是黄金洲,黄金洲还好一些,听说哪里还是不错的,澳洲这边有些无人区,那才是可怕呢,上千里的范围内都没有任何的人烟,孤零零的。”

    “所以算下来,其实我们在这海参崴,运气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这里有吃有喝,小日子还是过的悠哉、悠哉的。”

    “是啊,是啊,这里还是不错的,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不过听说黑土省那边其实也很不错,哪里的土地也是黑土地,又极其的平坦开阔,有很多人都争相移民去黑土呢。”

    “移民去是移民,流放是流放,移民和流放的待遇可是天差地远呢。”

    “这移民过去,朝廷都负责给你建好房子、分好种子和粮食了,流放过去的哪有这待遇,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那倒也是,毕竟是流放了,但比起以前来也是好多了,以前流放的地方那根本就不是人生活的地方,现在流放的地方至少来说还是不错的,至少有地可以种,不用担心吃喝的问题。”

    “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我大明哪里都不愁吃喝了,粮食多到吃不完,哪像以前啊,大家都给地主种地,辛辛苦苦累死了都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的太辛苦了。”

    李疤头和王九指两人不断的聊着,冬天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唠嗑也是成为了这里的一种常态。

    “爹爹,爹爹,有船,好大的船啊。”

    这时,一直看着外面的李蝈蝈突然喊了起来。

    “有船?”

    “好大的船?”

    李疤头和王九指一听,连忙看向港口之外的海域,在朦胧之中三艘艨艟大船正在缓缓驶来。

    PS:今天就一章五千字的大章了,懒得拆分~~

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

    “这就是海参崴啊!”

    弘治皇帝站在甲板上看着眼前的海参崴,港口也好、城市规模也好,都比较小,远不能和大明的那些大城市、大港口相比。

    “是的,陛下,这就是海参崴,我大明这些年来迅猛发展所新出现的诸多城市当中的一个。”

    一旁的刘晋点点头说道。

    要说大明的城市,除了本土的一个个城市在迅猛发展、膨胀之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海外的城市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涌现出来,南洋、河中、西域、辽东等等这些地方。

    伴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伴随着这些地方的开发和发展,城市不断的出现并且迅速的发展起来。

    海参崴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的时候,它大明流放罪犯的一个地方,最早的时候大明开发一些偏远地区都是通过流放罪犯的方式来开发这些地方。

    像北海、凛冬城、葱岭等等,这些地方都是移民都不愿意移民去的,但大明又需要在这些地方进行一定的开发巩固大明帝国对这些地方的统治,于是就有了流放罪犯的一个个地方。

    海参崴相对来说,条件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辽东算是富裕之地,离大明本土也不算远,又有铁路、公路交通,流放到这里,相对之下还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你当初提出的移民政策是对的,要是没有大规模的将我大明人移民出去的话,恐怕我们大明也没有现在的繁荣鼎盛了。”

    弘治看着眼前的海参崴城,想了想也是感叹的说道。

    大明的情况,他当然是最清楚的了。

    以前的大明人多地少,土地矛盾极其的尖锐,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少数的士绅地主、豪族大户手中,大量的农民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够靠给人种地为生,生活极其的艰辛,始终处在微弱的弦上面。

    一旦有个天灾人祸,立即就饿殍满地,烽烟四起,民不聊生了,可以说这样的大明其实是已经相当的脆弱而危险。

    后来伴随着大明帝国的扩展,在刘晋的主导下,大明朝廷这边开始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将大量的人口迁移到新获得的土地上面去。

    辽东、西域、河中、南洋、澳洲、黄金洲、中亚、南云、黑土等等,大量的土地纳入了大明的疆土,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广人稀。

    大明人移民到了这些地方,就如获新生,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迅速的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扎根下来。

    不仅仅自己拥有了大量的土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时也是巩固了大明帝国对这些地方的统治,也减轻了大明本土的人地矛盾和压力,极大的缓和了大明本土的生态压力、人口和土地压力。

    以前的黄土高原,都已经支离破碎了,可是依然有大量的人在哪里艰难的生活着,连喝的水都没有的情况下,犹如杂草一样生存。

    自己过的累,过的苦就算了,还将黄土高原的环境变的更加糟糕。

    现在黄土高原的人大部分都移民出去了,移民到了肥沃的辽东、河中、黑土等地区去了,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黄土高原这里的环境也是得到了休养生息,变的越来越好。

    都说黄河清,圣人出,黄河的河水现在确实是变的越来越清了,就是因为现在黄土高原上的人少了,环境自己慢慢的恢复起来。

    眼前的海参崴,它不过是大明人移民出去的众多地方之一。

    然而看看眼前的这座小城,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安宁和和谐,拿着望远镜都能够明显的看得到,这里的人吃得饱穿得暖,一个个精气神都相当的不错,小孩子甚至于还在玩雪、堆雪人等等。

    这些孩子一个个都非常的健康,身体强壮,不像当年雪灾的时候自己所见到的场景,那个时候,别说小孩子了,纵然是大人都衣衫褴褛,大冬天的都穿的极其的单薄,冷的发紫。瘦骨嶙峋。

    “哈哈,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我大明人勤劳而聪慧,以前只是限于本土的那点土地,所以才过的很苦。”

    “现在我大明拥有庞大无比的国土,资源丰富,土地众多,我大明的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着说道。

    说实话,这也是刘晋一直以来都觉得是最骄傲的事情。

    那就是通过对外扩展,让大明拥有了广袤的土地,让大明人拥有了更广袤的生存空间,还通过对外移民的方式,也是让大明人拥有新的摇篮。

    至于说什么新学啊,成为内阁首辅,拥有庞大的身价等等之类的,这些在刘晋看来其实都不重要。

    “是啊,我大明人都是非常的勤劳而聪慧,只要有土地,我们就可以建设出美丽的家园出来。”

    弘治皇帝也是郑重的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这一次外出赚了一大圈子,建设了大明的诸多地方,海外之地也是转了一大圈,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领略了大明海外的富庶和繁华,见识了大明人短短二十年时间在海外打下的一片天空,建设出来的美丽家园。

    弘治皇帝就知道,自己以前那是真的错了。

    一味的相信那些文官们的鬼话,什么天子垂拱而治,以仁义道德治国、以孝治国、好战必亡、穷兵黩武什么的。

    这些都是狗屁的东西。

    不过是文官们为了巩固文官们的利益和统治所弄出来的东西。

    这些文官们是利益集团,他们奴役着无数的大明普通人,过着人上人的生活,他们在乎的只是他们的利益。

    他们口中所谓的民,值得就是士大夫阶层、士绅阶层,至于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不能算是民,他们只是最底层的牲畜一样的东西,是韭菜,是任他们不断宰割的羔羊。

    他们希望弘治皇帝什么都听他们的,这样一来才可以巩固他们的利益和统治。

    至于说底层老百姓的生死,艰辛,和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反正土地在他们的手中,话语权又在他们的手中。

    至于是对外,能够和谈就和谈,和谈不了就大不了让他们抢劫一番就是了,抢够了,自然而然也就离开了。

    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因为打仗了就会让武将勋贵集团们崛起,抢夺他们的话语权。

    YY小说

    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底层百姓的生活,最不需要关心的反倒是这些士绅、地主们。

    只要底层的老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大明其它什么都好办,其它什么都会变的更好。

    反之,只要底层的老百姓没有什么好日子过,那么再操心其它的什么事情都是扬汤止沸、饮鸩止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作用。

    就好比以前出现灾荒,纵然赈灾的再好,百姓们能够在这次灾荒之中度过去,但是老百姓依然很艰苦,依然很难。

    又来一个灾荒的时候,他们依然饿殍满地,依然烽烟四起,依然民不聊生。

    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因为老百姓没有自己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要被剥削掉,老百姓的家底太薄了,风雨一吹打就日子艰难了。

    再看看现在,灾荒依然还是年年有,不是河南大旱就是长江发洪水,但现在老百姓怕灾荒吗?

    根本就不怕灾荒,家里面有存量又有银子,纵然是灾荒之年,也可以过的潇潇洒洒,粮食便宜,别说一年不种地了,三年五年不种地也没事,再说了还可以进城打工,一个月赚几两银子买的粮食都够一家人吃上几年了。

    所以现在纵然是有灾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人都大量的移民到各地去了,一个地方发生了灾荒,人口也是有限,其它地方也是可以快速的支援过去。

    现在受到灾荒的奏疏,弘治皇帝是一点都不急,奏疏里面所描写的情况也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是大旱、几月无雨,百姓饥荒,饿殍满地、烽烟四起、盗匪呼啸山林等等,然后就是要朝廷拨款多少银子、粮食、兵马之类的前来赈灾、平乱、剿匪什么的。

    往往一折腾就是让人头疼许久,有时候一旦蔓延,可能几个省都会折腾半死,自己也是要少不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吃不好、睡不好。

    现在地方官员的奏疏一般都会说大旱,几月无雨,庄家颗粒无收,请朝廷拨一些粮食和银子来赈灾,另外请求免除今年的税赋之类的。

    至于百姓,生活该继续的依然继续,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波动和变化,毕竟现在种地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土地在地主士绅的手中,都没什么给他们种地了。

    一般来说,这些地主士绅之类的都需要自己开机器来种地了,他们有钱,各种各样的沟渠、抽水设备等等都可以买得起,纵然是颗粒无收对他们影响也不大,无非就是少收点粮食,反正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

    现在的地主士绅,很多都已经转型去开工厂、作坊做买卖了,谁还来守着那点土地的粮食啊?

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海参崴一家名为‘北极客’的酒楼里面,弘治皇帝和刘晋正在坐着点菜,准备尝尝这海参崴的美味佳肴。

    品尝美食,这也是弘治皇帝和刘晋一路走来的一大爱好了,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银子。

    各地的特色美食也是都尝了一遍,也是让弘治皇帝大开眼界,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尝试,比起皇宫里面的菜来,也算是别具一番风味了。

    “两位先生,吃点什么?”

    陈掌柜看看眼前的两位爷,单单是这身上穿的貂皮大衣就价值不菲,少则都要几千两银子,再看看身边跟着的众多家丁模样打扮的人,绝对是大有来头的人。

    所以一进来的时候,陈掌柜就很热情的街道。

    冬天的时候,船少,他这个酒楼的生意也是很淡,好不容易遇上了大顾客,自然是要好好的接待。

    “掌柜的,我们也是第一次来海参崴,有没有一些你们本地特色的美食推荐一些过来。”

    刘晋看看陈掌柜,笑着问道。

    “有,有~”

    “本店就是专门经营我们海参崴特色美食的小店,专门做的就是本地的特色美食。”

    “你们第一次来我们海参崴,有几道菜那是一定要尝一尝的。”

    陈掌柜一听,连忙笑着推荐起来。

    “这第一道菜就是小鸡炖蘑菇,小鸡一定要选林海雪原里面的上等野生雪鸡,而且还必须是活抓回来的,一直养着,用鲜活的野鸡来炖汤。”

    “蘑菇那也是必须要选林海雪原里面采集的多种珍贵野生蘑菇,像榛蘑、木耳、趟子蘑、牛肝菌、鸡腿菌、松树菇、百花菇等多种野生的蘑菇。”

    “这些野生的蘑菇啊,全部在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然后晾晒干净,炖小鸡的时候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出鲜味来。”

    “炖也是有讲究的,要小火慢炖,才能够炖出那个味来,佐料就只有出锅上桌的时候加一点点盐就可以了。”

    “这菜啊,是本店最出名的菜,也是大家必点的一道菜,不容错过。”

    陈掌柜笑着详细的介绍起小鸡炖蘑菇来,这靠海吃海、靠山吃山。

    海参崴是又靠海又靠山,有种富饶的海域又有广袤的林海雪原,吃的东西也都是海里面和山里面的,又或者是两者融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本地菜肴。

    “是嘛,那来一个~”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小鸡炖蘑菇在后世那也是相当有名气的,当然后世的鸡基本上是饲料鸡了,土鸡都已经很难买到了,更别说野生的了。

    至于香菇之类的,倒是可以买到一些野生的菌子,但价格也是非常昂贵,一般老百姓啊,还真是舍不得去买。

    这纯野生雪鸡和纯野生的菌子,也不知道这炖出来的味道会是怎么样的。

    “好嘞~”

    “这第二不容错过的菜就是梅花鹿菜了。”

    “我们辽东啊,鹿非常多,最珍贵的当然是梅花鹿了,这梅花鹿的鹿茸是一宝,鹿血喝了可以延年益寿,鹿肉也是非常的滋补,因为梅花鹿常年都在林海雪原之中觅食各种各样的中草药,其中就有人参。”

    “所以这个鹿肉是非常的滋补,来了一定要尝一尝。”

    “本店一直以来都养着几头从猎人手中买来的纯野生梅花鹿,可以给两位可观做几道特色的菜肴。”

    “这鹿血羹肯定是不能错过的,非常滋补,对身体很好,铁板鹿肉极其的鲜甜,也很滋补,另外还有鹿骨汤也是很滋补的东西,添加一些中草药和人参一起炖煮,绝对让您满意。”

    陈掌柜笑着向弘治皇帝和刘晋介绍起另外一道的菜肴来,竟然是用梅花鹿来做菜。

    也真是够奢侈的。

    后世的梅花鹿可以大规模的人工养殖了,倒也不算什么稀罕物,但是野生的梅花鹿就属于保护动物了,根本就不可能给你做菜的。

    “那行,来一只。”

    刘晋听完,也是点头道。

    “好嘞~”

    陈掌柜一听,顿时就笑的更开心了,这是遇到大客户了啊,这菜可是非常的不便宜,购买梅花鹿再加上饲养,宰杀、做菜等等,这一系列繁琐的工序等等,这一头梅花鹿在这里都是要卖几十两银子了。

    在以往也只有那些大商人、大船主舍得吃,一般人根本就不舍得吃这菜,更何况,这里是林海雪原,想要吃鹿肉其实也简单,菜市场这里就有人在出售自己狩猎到的鹿肉,花上100文都能买到好几斤了。

    “这第三道菜嘛,那就一定要尝尝我们辽东大熊掌了。”

    “我们辽东林海雪原里面的熊瞎子特别多,这熊掌非常的厚实,极其难以处理,只有最有经验的厨师才能够烹饪熊掌。”

    “本店的董大厨就是烹饪熊掌的大师,保管让您满意。”

    陈掌柜又推销起另外一道名菜熊掌来。

    “来两个尝尝鲜,这还是第一次吃这东西呢。”

    刘晋一听,也是傻眼了。

    这玩意在后世那都是我看刑的东西,根本就没地方吃,有钱也不敢吃啊,但是在这个时代,它就这样堂而皇之的端上了餐桌,而且看样子,大家对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估计着这菜在这里还是很有名的。

    “你们辽东的熊很多吗?”

    弘治皇帝听完,想了想问道。

    “那多的很,这林海雪原之中啊,不仅仅熊多、鹿多,连老虎也是非常多呢,时常都有人能够打到老虎呢。”

    “不过老虎拿东西,肉不好吃,也就虎皮和虎骨值钱,其它并没有什么。”

    陈掌柜连忙回道。

    “那这老虎和熊会害人吗?”

    弘治皇帝又问道。

    “很少听说,都是在深山老林之中了,林海雪原之中,很少出现在平原上。”

    陈掌柜想了想摇摇头说道。

    “那就好,在其它地方可是时常有说老虎害人的事情。”

    弘治皇帝满意的点点头,老虎和熊可都是不好惹的,华南、秦岭等地时常都会有消息说有老虎害人,然后官府这边不得不组织人去灭虎,防止人被老虎所害。

    “我们这辽东啊,地广人稀,山林众多,茫茫林海雪原无比的广袤,老虎、熊、鹿之类的都不稀奇,多的很。”

    “我们也是在夏秋的时候会进山去狩猎、采集菌子之类的,靠山吃山嘛。”

    陈掌柜笑着说道。

    “除了山珍之外啊,我们这里也还靠海,我给你推荐几个海味。”

    “这第一个不能错过的就是松叶蟹了,现在虽然是过了最好的吃松叶蟹的季节了,但是现在依然还是很不错的。”

    “松叶蟹?”

    “我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听说了它的大名了,来一份尝尝。”

    刘晋一听,也是点点头说道。

    “好嘞。”

    “这第二道海鲜的话,我向你们推荐下鳗鱼,这个鳗鱼啊,也是我们这里的一个特色品种,鲜活的鳗鱼进行碳烤,再加上本店特制的佐料,极其的鲜美,不容错过。”

    陈掌柜笑的很开心,眼前的客人真是大顾客啊,真舍得吃,只要自己说得出来的,都点,眼睛都不眨一下,价钱也不问,妥妥的大人物啊。

    “鳗鱼在倭国这边倒是尝过了,确实是不错,也来一份吧。”

    弘治皇帝一听,立即就回忆起倭国这边所尝过的鳗鱼了,也是开口说道。

    “好嘞~”

    “这第三道的话,我推荐你们尝尝我们鲸海里面特有鲑鱼,肉质极其的鲜美,我们才用清蒸的方式,再淋点本店特制的酱油水,一定让您满意。”

    陈掌柜又推销起另外一道菜来。

    “行吧,就上这几道菜吧,其它的菜你看着上几道,要特色的菜。”

    刘晋听完,也是说道。

    这种感觉还是蛮不错的。

    大明拥有富饶辽阔的辽东地区,这海参崴又是靠海、靠山林的,这里能够吃的东西都太多、太多了,关键都是好东西啊。

    番茄小说

    想想后世,我们就比较悲哀了,局限在那点土地上,太多、太多的好东西都浪费在了别人的手中。

    现在好了,这片土地属于大明人,好东西那都是可以慢慢的去品尝了。

    “好嘞~”

    “两位请稍等,我们的菜需要些时间去做,我们先上点小菜和温酒,你们先喝着。”

    陈掌柜听完,顿时就高兴的说道,接着也是赶紧让厨房这边开始去忙碌起来,有些菜做起来是很麻烦的,很费功夫,好在这两位爷看起来都是不缺时间的主,在哪里慢慢悠悠的看着雪景。

第1878章,林海雪原

    “呜呜~”

    伴随着汽笛的鸣叫声,一列火车行驶在一片茫茫林海雪原之中。

    铁路的两侧是一望无际,无边无际的临海,寒带针叶林所形成的特有临海,广袤无边,再加上厚厚的大雪,形成了壮观的林海雪原。

    伴随着火车的前进,阵阵的汽笛声和碾压铁轨时发出的声响,道路两旁的大树上不断的抖落下大量的积雪,厚厚的积雪,人进去了都可以直接没过去。

    “辽东的雪下的可真大啊!”

    坐在火车上面,喝着热腾腾的茶,悠闲的看着道路两边的景色,弘治皇帝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

    这一路走来,也算是去了很多地方了,辽东这样大的雪也是第一次见了。

    下雪的时候,鹅毛般的大雪纷纷而下,天地一片苍茫和朦胧,视线被遮挡的严严实实,什么都看不见。

    等你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家门口都被堵住了,连门都打不开了,外面足足下了和人一样高的厚厚积雪。

    除雪也是成为了辽东人冬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时间。

    门口道路上的积雪要铲掉,房屋上的积雪更是要弄掉,不然很容易就导致房屋坍塌,雪太大了,太厚了。

    “陛下,辽东算是我大明所有的省份当中下雪最多、最大的地方之一了。”

    “这雪啊,对于辽东来说非常的重要,一方面是下大雪可以冻死泥土里面的虫害、虫卵之类的,这样来年的时候,庄稼的病虫害就会更少很多。”

    “另外一个方面,这大雪融化之后可以变成水,也是可以保证辽东地区的农业用水,辽东这边根本就不用水发愁。”

    刘晋听到弘治皇帝的感叹,也是笑着说道。

    “是啊,瑞雪兆丰年啊!”

    “这样的大雪要是下在河南、陕西、山东这些地方的话,那就好咯,来年的收成就有保障了。”

    弘治皇帝点点头说道。

    “陛下,那也要看是什么时候了,现在我大明人吃得饱穿得暖,雪下大一点自然是没有什么关系,要是以前的话,这样的大雪,那可是要灾荒的。”

    刘晋微微摇头说道,脑海中也是想起了当年自己刚刚穿越过来时候的那场大雪。

    大明的北直隶、山西、山东三省,一场大雪过后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冻死了过冬的冬小麦,直接导致第二年闹饥荒,又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一场大雪彻底的撕开了弘治朝所谓盛世、所谓中兴的遮羞布,让弘治皇帝看清楚了大明帝国本来面目根本就不是那些文官们所吹嘘那般繁荣鼎盛、盛世中兴。

    “是啊,吃得饱穿得暖的,这雪才下的有意义。”

    弘治皇帝也是点点头深表赞同。

    就如同现在,在这茫茫的林海雪原之中,大家可以坐在这火车上喝着茶,悠闲的欣赏着林海雪景,轻轻松松就可以从海参崴抵达辽东的辽阳,然后再从辽阳返回京津地区。

    “这个林海到底有多大啊,这都差不多走了一天了,这似乎好像都还看不到的边界啊。”

    看看窗外一成不变的林海,茫茫大雪,让所有的一切都是白的,看久了眼睛都很累,也没有什么意思。

    “陛下,这辽东的地形大概可以说是马蹄形,东面是长白山山脉,西边是大兴安岭山脉,北面是小兴安岭山脉,然后这海参崴东北面的长云山脉(后世的锡霍特山脉),在小兴安岭以北,还有更加庞大的外兴安岭山脉。”

    “中间这些区域,这里是松嫩平原,这是辽东平原。”

    “我们乘坐的列车,它是从海参崴先往松嫩平原而去,然后再往辽东平原,所以需要经过长白山脉北段和长云山脉的南段这片庞大的林区。”

    “它的面积非常庞大,茫茫林海,浩瀚无垠,估计着我们可能需要2天的时间才能够抵达松嫩平原的冰城。”

    “整个辽东地区,最宝贵的东西,一个是辽东的黑土地,非常的肥沃又平坦开阔,非常利于机械化的耕种。”

    “另外一个就是辽东的林海了,大兴安岭林区、长白山林区、小兴安岭林区、外兴安岭林区和长云山脉林区,总共五大林区每一个林区的面积至少都相当于一个浙江省。”

    “这是一片天赐之地,是上天赐给我们大明人的粮仓和林仓!”

    刘晋拿出了一张地图,对着地图一边给弘治皇帝科普下辽东的辽阔和富饶,也是一边感叹起来。

    这样的好地方,现在全部归属大明,大明人想怎么开发就怎么开发,辽东而肥沃的土地,茂密和广阔的林海。

    无穷无尽一般的资源,这样的宝地在后世竟然有一半都被毛子给抢走了,实在是太可惜了,也太让人惋惜了。

    “五大林区,每一个都相当浙江省?”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仔细的看看地图,再看看外面的林海雪原,又不得不相信,因为眼前的林海,确实是广袤无比,根本就看不到它的边际。

    再看看这林海里面的树木,都非常的高大,是原始的森林。

    当初为了修建这条铁路,可是花费巨大,单单是为了在森林里面开辟出这样的一条道路出来就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也就是现在大明财大气粗,再加上机械化逐渐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

    否则想要修建这样的一条铁路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看道路的两边,依然能够看到大量被砍伐下来堆积在一起的木材,这些木材非常的多,但却是没有人要,只能够堆放在这里,等着它慢慢的腐烂掉。

    在辽东这边,最不值钱的就是木材了,因为这里的林海实在是太大、太多了,木材不知道有多少,雇佣人砍伐的工资都非常高,往往有些得不偿失,再加上林区内的运输不便,故而修铁路的时候,大量砍伐的树木也都只能够就这样遗弃在了这里。

    这使得辽东的林海一直以来得不到开发,因为没有什么人去砍伐这些树木,除了造船的之外,其他人甚至于取暖、烧火什么都用蜂窝煤,因为这里的煤炭、钢铁资源也是非常的丰富,蜂窝煤非常的便宜。

    自己辛辛苦苦去砍木材,还不如直接买蜂窝煤来的更划算一些。

    总的来说,辽东这边还是地广人稀,人太少了。

    后世东北三省好歹有上亿的人口,如果算上外面的被割掉给毛子的区域人口,整个庞大的区域内人口都差不多有1.5亿。

    但是现在呢,尽管大明帝国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往辽东省这里移民,前前后后也是已经移民了三四百万人到辽东这里,再加上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人口的繁衍,朝鲜人、倭国人移民到辽东等等之类的,整个辽东地区的人口总数都还没有突破1000万。

    如此庞大富饶的区域,人口连1000万都不到,而且还比较均匀的分布在各地移民区域这里,大家可以想象下这里的人口密度了,非常的低,地广人稀,除了移民聚集的地区之外,其它地方基本上都是荒无人烟的无人区、林海、沼泽等等。

    地广人稀的好处就是生存压力非常小,资源众多。

    辽东人的生活在整个大明来说都算是很高的。

    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庞大的耕地,使用机械化的耕种方式,总产量很高,单单是辽东这边产出的粮食都足够整个大明的人吃上两三年。

    产量大就算了,辽东的粮食质量还非常高,无论是辽东产的小麦,还是玉米、土豆,又或者是现在在开始尝试种植的水稻,质量都非常好,是京津地区最受欢迎的粮食。

    这也让辽东的农民仅仅靠种地都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里除了冬天很冷,雪很大之外,没有什么不好的,吃得好、穿得暖、土地多,还很肥沃,各种各样其它的资源也是非常多,绝对妥妥的好地方。

    种种地,搞搞养殖,煤炭、钢铁、林木之类的也都可以轻松的发展起来,再加上现在铁路、公路什么都修起来了,离京津地区又近。

    可以说,辽东省的发展算算大明诸省当中最快的一个,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大粮仓,目前也是在向着肉仓发展,养殖业也是开始迅猛的发展起来。

    因为大家发现粮食虽然产量高,但却是卖不出什么价钱,有时候还不好卖,有多余的粮食用来搞搞养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酿酒业也是逐渐的发展起来,辽东的大明国窖可是现在非常有名气的。

    “林子多,林子大好啊。”

    “至少来说这水土不用担心流逝的事情,至少来说不用担心没有木材烧火、做家具什么的。”

    仔细的看着地图,看完之后,弘治皇帝也是笑着说道。

    “是啊,这庞大的林区就是一个个宝库,是上天赐给我们大明人的宝库。”

    “不过这辽东的林海啊,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林海是在更加广袤的西伯利亚里面,哪里的林海才是真正的无边无际。”

    “西伯利亚?”

第1879章,冰城

    辽东冰城,位置大概和后世的哈尔滨差不多,是大明辽东省最北面的一个城市,伫立在松花江畔。

    冰城是大明在辽东这边开发的最北的区域了,目前松嫩平原地区还没有什么人开发,依然还是一片广袤的无人知道、沼泽之地。

    作为一个新型的移民城市,冰城的人口现在虽然仅仅只有30万左右,但是依托冰城,在冰城周围有着一个个庞大的移民小镇。

    每一个移民小镇的人数都在1万人左右,算下来,以冰城为中心,周围聚集着超过300万的移民,形成了辽东冰城府。

    冰城火车站,伴随着阵阵汽笛声,一列火车缓缓驶入冰城火车站,慢慢的停泊下来,坐了两天火车的弘治皇帝和刘晋那是迫不及待的就下了火车。

    虽然说坐火车比起坐马车来要舒服的多,但一连坐两天火车,那也是一下子就坐腻了,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下车,准备在这个冰城好好的游玩几日。

    “这就是冰城啊!”

    弘治皇帝下了火车,出了车站,看看眼前的冰层,此时此刻,街道上的人正在铲雪,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冰城这里的城市和大明其它地方的城市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里看不到什么高楼大夏,也看不到多少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木头建造的房屋。

    一排排、一片片,规划的整整齐齐,是典型的大明移民城镇的规划,建筑材料方面也是充分的利用了辽东地区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

    “这冰城还是第一次来,上次来辽东还是荡平女真部族的时候,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冰城呢。”

    刘晋也是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冰城。

    这个后世的哈尔滨,人口过千万的超级大都市,在现在还仅仅只是一个30万人口的小城,而且现在还看不到丝毫超级大都市的影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稍微大一些的移民城市。

    “现在辽东这边还有女真人骚扰吗?”

    提到女真人,弘治皇帝也是连忙问起来。

    女真人可不是什么善茬,以前的时候虽然说归附大明帝国,但是却反复无常,时常劫掠大明辽东的边镇,严重影响了大明对辽东的开发。

    后来也是刘晋率领大军扫荡辽东女真诸部,刘晋吸取了后世的教训,大开杀戒,根本就没有放过这些女真的意思。

    那一次的扫荡和杀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直接将辽东地区的女真人杀的七七八八,剩下的少数一些女真人则是远遁深山老林之中又或者是往北前往了荒无人烟的外兴安岭等地区。

    “偶尔能够收到辽东省这边的相关奏疏,有少数一些女真部族出山为祸的事情,辽东这边驻军和官府也是对他们进行了持续的清剿,目前也已经越来越少了。”

    刘晋也是连忙回道。

    对这些女真人,刘晋没打算放过他们的意思,后世螨清误我华夏三百年,直接导致我们落后于世界,被人欺辱了百年,这个罪是一定要算到他们的头上。

    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愚民的政策,严格限制教育,严禁知识的传播,又闭关锁国,固步自封,错过了最黄金的发展时期。

    百年的屈辱历史连民族的嵴梁都打断了,以至于后世差点来祖先传下来的汉字都差点被废除了。

    现在既然穿越过来了,自然是不会让这样的历史再上演,绝对不会给这些野猪皮任何的机会。

    所以辽东这边始终保持着高压的态势,辽东的驻军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清剿这些女真部落,将他们杀的干干净净,免得留下任何的后患,同时也是严厉禁止任何人通他们进行任何的商贸活动。

    盐铁药品衣服布匹等等都严禁流入这些野猪皮的手中,不给他们任何发展壮大的机会。

    你即便是躲在深山老林之中,我们找不到你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和外界文明接触,他们就始终无法壮大起来。

    再加上现在火枪越来越强,他们的强大武力再也没有什么优势了,到了现在,辽东这边的女真部族是越来越少了。

    只有外兴安岭地区还可以发现一些野人女真部族,但是他们也已经不敢侵犯大明人的移民城镇。

    “嗯,那就好,辽东这边也就是这些女真人不让人省心了。”

    弘治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女真的事情,以前那是没少操心,后来被清剿之后这才安静下来,给辽东地区赢得了安稳发展的好时机。

    不然大量的移民到辽东,要是时常被这些女真人骚扰、劫掠的话,谁还敢移民到这里来?

    “走吧,看报纸上说冰城这里的人冬天的时候都喜欢冰钓,也不知道这冰钓是怎么钓的,这回既然来了,那可是一定要试试。”

    弘治皇帝想起了报纸上提到过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冰城这边冬天的时候非常流行冰钓的事情。

    “冰钓确实是值得体验一番。”

    “我也没有试过,这次刚好可以体验一番。”

    刘晋一听,顿时也是来兴趣了。

    冰钓这个项目在后世那也是相当火的,是无数钓鱼人都想要尝试的。

    弘治皇帝这一次出来游玩,还真是将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了,竟然念叨着要去冰钓,由此可见,弘治皇帝现在算是为自己活一次了。

    以前的弘治皇帝,所有的一切都放在了国家大事上面,每天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生怕有负了这大明的江山,愧对了祖先的基业。

    那日子过的是真心累,哪里像一个皇帝啊。

    女人只有一个,孩子也只有一个,省吃俭用,皇宫都不舍得修葺,抠抠搜搜的,关键是大明朝也并没有因为他的勤俭节约老百姓就过上多好的生活。

    在刘晋看来,这显然是极其不划算的事情。

    说实话,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会少了你这个皇帝的那点吃穿用度?

    那些只不过是文官们弄出来忽悠你的,这些文官们一个个下了朝,吃的比你皇帝都好,家里面女人一大堆,小日子过的比你舒服多了。

    所以嘛,这该享受还是要享受,该开心还是要开心,别委屈了自己。

    现在弘治皇帝算是逐渐的看开了,这都可以丢下国家大事游玩差不多一年了,到了冰城这里,竟然还记得报纸上报道过冰钓的事情。

    弘治皇帝和刘晋先是在冰城这边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神清气爽,在当地找了一个有名的冰钓高手当导游。

    接着也是带上了帐篷、小火炉、钻冰工具等等来到了松花江上面。

    此时此刻的松花江早已经被冰封,冰层非常的厚实,整个冰面上到处都是一个个冰钓的帐篷。

    “哈哈,报纸上果然没有骗人啊,这冰钓在这里真的很流行啊,这河面上竟然有怎么多人在冰钓。”

    弘治皇帝看着一处处帐篷,也是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边,随从也是早已经开始忙碌起来,选址、钻冰洞,搭建帐篷,摆动好小火炉,甚至于弄好饵料等等。

    弘治皇帝和刘晋两个人一个人拿着个冰钓的小鱼竿,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烤肉,玩着冰钓。

    帐篷外面寒风凛冽,呼呼直响,帐篷内温暖如春,这小日子过的是非常的惬意、巴适的很。

    “中鱼了,中鱼了!”

    只是钓了一会儿,弘治皇帝竟然就中鱼了,还非常的沉,以至于弘治皇帝拉起来非常的吃力,旁边的小黄门、侍卫什么也是连忙上前去帮忙,费了一番手脚和功夫也是终于将一条几斤重的大鱼给拉上来。

    “好大的鱼啊,赶紧拿去做菜用来下酒。”

    弘治皇帝看看躺在冰上的大鱼,整个人也是开心的不行,这冰钓的滋味貌似还真不错啊。

    “是~”

    小黄门一听,赶紧去忙碌起来,旁边就有随行的厨子在候着,熟练的将鱼开膛破肚,刮去鱼鳞什么的,很快,一道清蒸冷水狗鱼就端上来。

    “嗯,真不错,这味道极其的鲜美。”

    刘晋尝一口,顿时就忍不住直点头,这鱼非常的新鲜,味道也是极好,清蒸的做法更是将它的新鲜发挥到极致。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冷水狗鱼,味道相当的不错,没有一丝的泥土味,骨刺又少,很是不错。

    “中鱼了,中鱼了!”

    这时,刘晋的鱼竿也是传来一阵拉扯之力,力道很大,估计着又是一条大鱼。

    “这里的资源真是可以啊!”

    刘晋吃力的拉着,心里面也是感叹起来,果然资源才是王道啊。

    PS:有人玩过冰钓吗?觉得怎么样?

第1880章,大庆油田

    春天的辽东依然带着浓浓的寒意,大地银装素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不时阵阵的寒风呼啸,让人忍不住裹紧了身上的大衣。

    冰城西北方向的一条水泥马路上面,几十辆汽车缓慢的形势在道路上面,因为积雪和积冰的缘故,纵然是车辆轮胎上面装了防滑链,依然不敢开太快,只能够慢慢的往大庆油田的方向开去。

    在冰城这边待了几天,体验了冰城的冰钓,品尝了冰城特有的美食之后,原本是打算南下去辽阳、铁岭这边看看辽东这边春耕。

    谁知道弘治皇帝竟然想起了石油开采的事情,所以也是临时改变了行程,准备前往大庆这边,看看大庆油田的石油开采。

    好在大庆油田离冰城并不算多远,开车过去的话,有个几个小时也就足够了,唯一麻烦的事情是现在冰雪很多,道路比较滑,并不安全。

    当然了,辽东这边人,冬天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清理道路、房屋上面的冰雪了,所以这个道路每天都有人专人使用机械进行清理,并不影响通行,只是需要开慢一些,同时给车辆轮胎绑上防滑链,这样才更安全。

    “这辽东啊,什么都好,就是冬天的时候太冷了一些,冰雪太多了一些。”

    坐在奔驰汽车上面,弘治皇帝看着慢慢悠悠往前走的车队,也是无奈的说道。

    “陛下,正是因为辽东的冬天很冷,冰雪很多,所以才造就了辽东的肥沃和富饶。”

    “这冰雪不仅仅可以冻死大量的虫害、虫卵之类的,来年也是可以化为水,为庄稼提供足够的水源。”

    刘晋笑着解释道。

    “这倒也是。”

    弘治皇帝点点头,这道理他是知道的,也是已经听刘晋说过不少次了。

    再看看外面,空旷和广袤的原野上,隔一段路能够看到一个个移民村庄,这些移民村庄规划的整整齐齐,炊烟鸟鸟,数量众多的小孩子在哪里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在雪地里面玩的不亦乐乎。

    再看看外面道路两边,能够看到大量的粮仓,这些粮仓数量很多,建的规模也很大,全部都是这些农民用来存储自己粮食的地方。

    粮食实在是太多了,家里面根本就放不下,只能在路边修建粮仓用来堆放粮食,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将这些粮食给卖了。

    辽东的富庶仅仅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这里的人,家家户户都有大量的土地,吃不完的粮食。

    这门前户口也是能够看到大量的各种机械,有农民都已经开始检修这些机械了,因为很快就要到春耕的季节了。

    辽东的春耕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还没有开春之前对土地进行一次翻耕,这一次的翻耕讲究深耕,将土地给深深的翻一遍。

    好处就是将底层的肥沃土地翻上来,将表层有杂草、麦茬的翻下去,埋在泥土里面就可以逐渐的腐烂掉,成为有机质,为庄稼提供肥力,同时将大量杂草翻下去,今年地里面的杂草就会少很多。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现在寒冷的天气,将泥土之中藏在土地里面的虫害、虫卵之类的翻上来,来一场大雪或者是寒潮直接就可以冻死,这样一来的话,病虫害就会少很多、很多。

    第二阶段就是等到开春之后,天气回暖,开始播种的时候,再将土地给浅浅的翻耕一次,再来播种。

    两次翻耕的好处很多,主要就是为了减少病虫害和杂草,同时也有利于庄家的生长,这也是这几年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耕种方式。

    当然,这还是得益于辽东这边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利用机器翻耕,又快又省力。

    如果是锄头来翻耕的话,纵然是累死了也翻耕不出多少土地,而且也根本就没办法进行深耕,效果就远远不行,土地里面的虫害、虫卵之类的翻不出来,冻不死,到时候病虫害就会变的严重。

    杂草和麦茬也没办法深埋到地下,同样会影响新一年的庄稼种植。

    辽东的农业之所以发达,产量高、品质好,主要就是跟辽东的机械化耕种有关,土地多,机器多,又采用了更科学的耕种的方式,自然而然产量就高,品质也好。

    现在差不多也是快要第一次春耕了,所以辽东地区这边的农民们也都开始忙碌起来,检修自己家的机械,准备接下来的春耕。

    车队不断前进,离大庆越来越近。

    当抵达大庆之后,这里的一切又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大庆这里,虽然同样能够看到一些移民点,但并不是以移民村庄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移民城镇的形式存在。

    数量不多,但是规模很大,每一个城镇都有上万的人口,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规划整齐的小镇,星罗棋布,周围是广袤无比的田野,中间则是热闹的小镇。

    除此之外就是能够看到一个个大型的炼油厂,纵然是在冬天的时候,炼油厂这里依然繁忙无比。

    进进出出的都是车辆,这些车辆和后世的油罐车差不多,一个车头拖着一个大罐子,里面装满了冶炼好煤油、汽油、柴油等等成品。

    这些油罐车将这些成品的油运输到冰城这里,在通过冰城的火车运往最大的消费市场京津地区,又或者是直接运到辽河口这里,再通过海运转运到大明的南方、南洋等、倭国、朝鲜等地。

    整个场面是非常热闹的,进进出出的油罐车数量非常多,同时也能够看到大量的石油工人穿着整齐的工作服,骑着自行车或者是摩托车上下班。

    大庆这里的人和辽东其它地方是不一样。

    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大明石油商行的员工,他们是跟随着公司的业务来到这里,在这里工作、生活,并不是和移民一样是响应大明朝廷号召移民到辽东省的。

    移民到辽东省的人,他们是不能再轻易的移民到其它地方去,必须要在这里至少世代居住三代人以上才可以再选择移民到地方去。

    但是这大明石油商行的员工就没有这些限制了,他们喜欢就在这里工作生活,不喜欢了,还随时可以移民到其它地方去。

    当然了,既然来到了辽东这边,在地广人稀的辽东,土地自然是不会少了你的,你可以随便去开垦,开垦出来了就是你的。

    所以很多人也是一边工作的同时一边开垦出了很多的土地,用这些土地来种植粮食、蔬菜之类的,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时,还有大量多余的也是可以用来增加收入。

    往往男人在石油商行里面工作,女人则是在耕种土地、种种菜什么的。

    对于大明石油商行的员工来说,他们的薪酬待遇是足够高的,比起普通的大明人收入要高很多。

    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是从各大高校里面招募的毕业生,都是新时代有文化、受过教育、有技能的新时代大明青年。

    往往都有着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都算是人才。

    要招募他们留住他们,这工资肯定是不能太低的。

    当然了,他们进的又是石油商行,石油是什么情况,后世之人都很清楚了,这玩意啊,那就是纯纯的土豪,后世产油的都是土豪,那些掌握油气资源的企业也都牛逼哄哄的,所以大家也都应该知道石油商行是何等的赚钱了。

    油井钻好,开关一开,银子就跟流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流出来。

    这还只是开采石油,大明石油商行不仅仅开采石油,它还包括冶炼石油、销售成品油等等,将自己的利润空间发挥到极致。

    别看它只是新成立没有多久的商行,但发展迅勐,实力强大,现在手中更是握着大量的油田,掌握着炼油技术和工厂,掌握成品油的销售等等,妥妥的是一个正在迅勐发展、崛起的石油托拉斯。

    当然了,因为石油的利润很高,现在开采石油、冶炼石油、销售石油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大家都看到了石油这个行业所蕴含的惊人潜力和巨大的钱途。

    只是石油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找到东西。

    就像这个大庆油田,它的产量和储量都非常的惊人,绝对的超级大油田,但大明石油商行才知道这里有油田,其他人哪里知道。

    等到他们知道了,这大庆周围的土地都已经让大明石油商行的人给全部买下来了,都是属于大明石油商行的土地了,其他人也就只能够干瞪眼流口水了。

    另外石油最丰富的波斯湾地区,刘晋也是早早的就布局了,和李家、张家瓜分了波斯湾这边绝大多数的地区,霸占了这里的石油资源,将来是可以慢慢的开采。

    还有黄金洲这边的油田,大明石油商行也是早早的就布局了,大量的油田、产油区那都是大明石油商行的地方,其他人纵然是想要分一杯羹,那也是只能够在其它的地方去找石油了,哪里有大明石油商行这样占尽先进。

第1881章,黑色的黄金

    繁忙的石油小镇,因石油而起。

    道路上的行人匆匆,忙着去上班。

    弘治皇帝和刘晋的车队在小镇的一处客栈这里停泊下来,准备在这里休息一两天的时间,顺带着去参观下这里的油田、炼油厂之类的。

    “刘晋,还是你会做生意啊。”

    “朕可是听说了,现在这个石油可都是被你的大明石油商行所垄断了。”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的小镇,笑着和刘晋说道。

    “陛下,这石油商行的大股东可都太子殿下。”

    刘晋微微无语,也是连忙提醒道。

    石油这东西太重要了,而且随着内燃机的不断推广和运用,石油的作用和重要性会逐渐的不断凸现出来,刘晋可没打算自己一个人吃独食的。

    做生意自然也是拉上了太子,又或者是带上朝中的武将勋贵集团、大臣们一起来做,有钱一起赚,这一直以来都是刘晋的原则。

    这也是刘晋麾下诸多产业能够发展的一帆风顺的主要原因,因为当今大明这些有钱有势的武将勋贵、大臣,乃至天子和太子都和刘晋是一条船上的。

    麾下各个商行一到年底分红的时候,这一箱子、一箱子的银子、金子往大家的家里面搬的时候,大家对刘晋就更支持了。

    像天津远洋贸易行,这个大明最早的商行,也是大明现在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商行,它在全球各地都有自己的办事处、分支商行等等。

    别的不说,单单是每年阿兹特克王国和印加帝国上贡的黄金和白银数量就价值几千万两白银,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财富,每年都让商行的股东们笑的合不拢嘴,因为不需要做什么,坐着收钱就可以了。

    还有大明第一银行,现在大明唯一的合法可以发行银票和银币的银行,掌握着大明的印钞权和铸币权,业务早已经分布全球,不仅仅在殖民地、藩国有分行,甚至于在欧洲、埃及等地也都有分行。

    不仅仅给个人、商行等贷款,甚至于还给西班牙帝国、埃及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放贷,几乎是全球债主,手里面吸收的存款都不知道有多少亿,比大明国库都有更有钱。

    所有的这些商行、工厂、买卖、殖民地等等,刘晋都没有吃独食,全部都是和人一起合伙做买卖的。

    弘治皇帝和太子基本上都是其中的大股东,每年坐着收银子就可以了,早已经将弘治皇帝太子的银库、金库给装的满满的,攒下来庞大无比的财富。

    “哈哈,是吧。”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笑了笑。

    “走吧,看看这石油是怎么开采的。”

    接着弘治皇帝也就没有再去管这个石油到底是谁垄断、掌控的事情了,毕竟自己儿子朱厚照是大股东,这赚钱了,也就等于是自己儿子赚钱了。

    这就够了。

    现在的弘治皇帝可不是以前的弘治皇帝了。

    以前的时候被文官忽悠瘸了,觉得天子就应该勤俭节约给天下人做表率,所以别看他是皇帝,但其实苦哈哈一个,内帑的银子根本就没多少,还经常被当时的户部尚书周经给薅羊毛。

    后来随着诸多产业的发力,弘治皇帝也是分到了越来越多的银子,内帑的钱越来越多,开始多到根本就用不完。

    纵然是养着大明的百万大军,内帑的银子依然游刃有余,还有着大量的结余,以至于弘治皇帝都将大量的银子存在了大明第一银行里面吃利息。

    这有钱的滋味和没钱的滋味,弘治皇帝可都品尝过,自然是清楚其中的滋味了,清楚金钱的重要性。

    他可不像朱厚照也经历自己的苦日子,所以能够给朱厚照赚钱就行了。

    刘晋带着弘治皇帝来到一处油田这里。

    油田纵然是在冬天的时候都没有停下来,开采石油的设备在不断的转动,大量的石油工人也是在忙碌着。

    一处处钻井这里,一根根管道连接,接着也是汇聚在一起,再通过管道也是不断的运往炼油厂这里。

    “这个就是油井啊?”

    弘治皇帝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开采石油的油井和设备。

    “是的,这个就是开采石油的油井。”

    “石油就和水一样是储存在地下的,有些油井自身就有很强的压力,所以弄一根管子就可以让里面的石油自动流出来,通过这些管道直接输送到各大炼油厂里面去。”

    “炼油厂再将这些石油进行蒸馏冶炼,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市场上销售的煤油、汽油、柴油等等产品。”

    “有些油井的压力不够,我们就需要使用设备将油给抽上来,又或者是想办法给油井增加压力,让它自己流出来。”

    刘晋点点头,开始详细的为弘治皇帝讲解起石油的开采情况来。

    “原来如此~”

    “来,来,打开阀门,让我看看这个石油是什么样的?”

    弘治皇帝仔细的听着,也是仔细的看着,这听完之后也就清楚了。

    “打开阀门~”

    刘晋点点头,随即对着身边油田的负责人赵文杰吩咐起来。

    “是~”

    赵文杰连忙点头,拿出铁盆放在下面,接着阀门打开,滚滚的黑色石油就不断的涌出来,转眼间就装了满满的一大盆。

    “这黑漆漆的就是石油啊?”

    弘治皇帝看了看眼前黑漆漆是石油,再闻闻浓浓的刺鼻的味道说道。

    “是的,这个就是石油了。”

    “别看它现在是黑漆漆的,但是通过蒸馏冶炼之后,它就可以得到清如水一般的煤油、汽油、柴油,它之所以发黑,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世界上有些油田里面的石油杂质少,它就不是黑色的,而是和水一样清澈透亮。”

    刘晋点点头回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

    弘治皇帝明白了,想了想又问道:“现在石油的价格可是已经到了300文一桶了,这个油田一天可以开采多少桶出来?”

    “现在就这个油田的话,单日产量可以突破十万桶!”

    赵文杰连忙回道。

    “10万桶?”

    “那一天就是3000万文,算下来折合银子3万两左右了,这一年可就是上千万了白银了。”

    弘治皇帝简单的算了算,顿时就被这个数字给震惊了。

    就眼前这些油田,这一年可以赚上千万两白银,这也太赚钱了吧。

    “这哪里是石油啊,这可是黑色的黄金啊!”

    弘治皇帝都忍不住感叹起来。

    “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只是现在石油的行情好,石油需求量大,所以价格高,但等到石油的产量大了,市场饱和之后,油价肯定会下跌的。”

    “正常来说一桶油的价格应该在100多文的样子,算下了的话,这个油田一年也就是几百万两银子,再除开人工、运输等等,利润其实并不算太高。”

    刘晋笑着说道。

    采油嘛,当然是赚钱的,非常赚钱的。

    后世中东的那些土豪,他们就是靠着石油才富裕起来的,不然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别说发财了,就是吃饭都是大问题了。

    没有发现石油之前,哪里可是穷的叮当响的。

    不过在弘治皇帝的面前,自然还是要谦虚一些的,纵然是赚钱,那也是要说不是很赚钱。

    “啧啧,黑色的黄金啊,你刘晋可真是生财有道啊。”

    弘治皇帝看看刘晋,那是一脸的不信,这账自己会算,即便是人工比较高、运输比较麻烦,投入比较大,但是这利润和收益可是摆在这里。

    看这个样子,这个油井安装好之后,也不需要什么太多的成本了,只要坐着收钱就可以了,你竟然跟我说不赚钱?

    鬼信你啊。

    “咳咳~这个大股东可不是我哈,而是太子殿下,赚钱也是太子殿下赚钱。”

    刘晋摸摸自己的鼻子,再次强调道。

    大庆油田现在是大明最大的油田,关键是离大明京津地区最近的大油田,最有价值的油田了。

    中东波斯湾这边的石油离的还是太远了一些,现在开采是容易,运输却是一个难题,在没有专业的石油运输船只之前,石油的运输都很麻烦,成本极高。

    大庆油田离京津地区近,交通便捷,可以销往大明各地,产量又高,的确是手中的一个大金矿,源源不断的银子伴随着石油的流出滚滚而来。

    “哈哈,你也有份嘛。”

    弘治皇帝顿时就笑了起来,这个刘晋真心是会做生意,生财有道啊,不得不佩服。

    这赚钱就算了,还赚的光明正大,又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发展出新的产业和领域,这才是最让人佩服的了。

第1882章,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辽东肥沃而广袤的田野上,伴随着气温开始回暖,春天即将到来,辽东的第一次春耕也是正式开始了。

    只见一处处田野这里,一辆辆耕地机正在忙碌不停。

    这些耕地机有老式的蒸汽耕地机,也有新式的内燃机耕地机,老式的蒸汽耕地机冒着滚滚的白烟,时不时发出阵阵的汽笛声,新式的内燃机耕地机则是伴随着突突的声响,整个田野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旁边的公路上面,几十辆汽车组成的车队靠边了停了下来,弘治皇帝和刘晋下了车,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离开大庆之后,弘治皇帝和刘晋没有坐火车而是选择了坐汽车,为的就是方便弘治皇帝一路上看看这辽东的春耕。

    辽东现在是大明最为重要产量地之一,每年产出的粮食足够整个大明吃上几年的时间,是大明的粮仓。

    辽东的土地非常肥沃,黑土地种什么像什么,产量很高,即便是没有后世的化肥,这里的产量依然非常不错。

    但真正让辽东成为大明粮仓的原因是因为辽东这里的土地非常的宽阔、平坦,极其适合机械化的耕种。

    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辽东是移民之地,这里的土地和大明本土是不一样的。

    大明本土的土地是集中在少数地主、士绅、豪门大族的手中,真正种地的农民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土地。

    辽东这里就不一样了,因为是移民之地,这里的土地都是掌握在真正种地的农民手中,在这里没有地主、士绅,更没有豪门大族,土地虽然多,但分布很均匀,家家户户、人人都有土地,也都差不多。

    这对于辽东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耕者有其田,自然而然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地种出来的粮食,除了缴纳给朝廷的粮食之外,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粮食,故而家家户户都生活富足,手中有钱有粮。

    再加上大明朝廷对农业的重视和支持,推广良种和好的种植方法,对购买农业机械给予免息贷款、补贴等等的政策,这都极大的促进了辽东地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的发展,让辽东这个以前的荒芜之地,迅速的变成了大明的粮仓,变成了大明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其富裕程度已经远超了江南地区。

    一直以来弘治皇帝都想要来辽东这边看看,看看辽东的农业。

    有时候弘治皇帝是不太相信报纸上面的报道,也不太相信手下官员的汇报,这一个人耕种几千亩的土地,说出去都让人难以置信。

    这一次,也是终于有机会了,可以在辽东这边亲自见识、见识辽东的春耕和土地了。

    眼前的这块田地,非常大,甚至于都看不到它的田埂在哪里,很显然,这块地都是属于一个人的,所以没必要将田地弄成很多块。

    这在大明本土是很少见的,大明本土的土地,即便是平原地区那也是支离破碎的,分成了无数的小块。

    因为每一小块的土地都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

    很有可能在以前是属于某个农民的,结果后来被地主绅士之类的巧取豪夺了,所以还是要留着田埂,这样才有地契。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块地虽然是地主的,但地主出租给佃农的时候,不可能将大量的土地都租给一个人,所以也是需要将自己的大面积土地不断的细分,然后租给一个个佃户,这样大家都有田种,有饭吃。

    总之在大明的本土,纵然是在平原地区,你也看不到如眼前这般一整片的农田都是一块田地的现象。

    但是在辽东这边,却是非常常见,一路走来,都是这样的情况,一整块、一整块的田野,面积都很大,你很少能够看到田埂。

    南方那种梯田什么的这里更是没有,这里土地众多,很多地方明明都是不错的土地,但却是无人耕种,有些田地甚至于都在轮着休耕,大家根本就没必要向山要田,来发展梯田。

    小黄门迅速的在路边撑起大伞,摆上了火炉,煮起了茶水,搬出了桌椅,让弘治皇帝和刘晋可以一边喝着茶,一边悠闲的看着眼前的春耕场面。

    “这耕地机的效率很高嘛,这走来走去的,地就翻耕出来了。”

    “这干农活可就轻松多了,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坐在耕地机上面就轻轻松松的完成耕地了。”

    弘治皇帝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田野上,伴随着耕地机的前进,后面的犁将泥土给深深的翻上来,大量的鸟儿紧随其后,不断的寻找着泥土里面的虫子、虫卵、蚯引之类的东西。

    饿了一个冬天了,难得能够饱餐一顿,也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儿紧随着耕地机的屁股后面,不断的寻找泥土之中的虫子、虫卵。

    这些躲藏在深层泥土之中的虫子和虫卵,它们富含蛋白质,是鸟儿的最爱。

    耕地机在田野上面走来走去,泥土就被翻了起来,速度很快,看的出来,干活的农民也是很轻松,甚至于都还有闲情看向弘治皇帝等人这边,似乎也是在觉得奇怪,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群人,吃饱了撑着没事做在这里看热闹,连耕地机都没有看过?

    “陛下,这样种地才好呢。”

    “这速度快、效率高,又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一个农民耕种几千亩土地都是很轻松的事情。”

    “如果要是和以前一样,都是用锄头来耕地的话,纵然是累死在这地里面,一天下来也是耕种不出多少桶田地的,这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也种不了几亩地,收的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养活一家人,所以农民们都是穷苦的很,一辈子都富裕不起来。”

    “这辽东就不一样了,家家户户土地种地,使用机械化耕种,一个人耕种几千亩土地,仅仅只是一年产出来的粮食就有上百万斤,自己一家人根本吃不完,即便是粮价便宜,但种地一年,也是能够很快就富裕起来,过上富足的生活。”

    刘晋笑着和弘治皇帝说道。

    “是啊,这样种地才好,我大明的粮食产量高,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弘治皇帝也是很表赞同的说道。

    弘治皇帝是有亲自体验过种地的,每年都会亲自下地干一天农活,以此来体验农人的辛苦,他是知道农民的艰辛和穷苦的。

    想想以前自己所看到的农人干活的场景,那是真的辛苦。

    春耕的时候,家里面有牛的还好一些,用牛耕地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是牛这个东西,往往只有地主家才有,大部分的农人家里面是没有弄的。

    所以这春耕的时候,要么是用锄头来一点点的挖土翻耕,要么是人来当牛,前面一个人拖着绳子不断的往前拉,背上背根木棍,木棍的后面是扶着犁的人,同时肩膀上也是在用力的推着棍子,这样可以分担前面人的压力。

    大家可以想象下这样的种地方式之下,农民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辛苦,夫妻两个在地里面累死累活的,一天下来也根本就翻耕不了多少的土地。

    更何况这地还是租的地主家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一半至少都是要缴纳一半给地主的,这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连吃顿饱饭都是奢侈,辛苦一辈子都别想发家致富。

    弘治皇帝直接来到田间地头,来到已经翻耕出来的土地这里,仔细的用手比划了一下,对着身边的刘晋说道:“这耕地机了不起啊,这翻出来的泥土都有一尺多厚了。”

    “啧啧,看看这辽东的土地,真是肥沃啊,关键是这泥土还非常的厚实,这翻出一尺多厚,这泥土都还是上好的黑土地啊。”

    “可不是嘛,这可是全世界仅有的几块黑土地之一,要不然怎么成为我大明的粮仓啊。”

    刘晋也是仔细的看了看眼前翻耕出来的土地,耕地机的技术是越来越成熟了,这土地翻耕的很不错,深藏在泥土之中的虫害虫卵基本上都能够翻耕出来,要么被鸟儿给吃了,要么等一场大雪就会被冻死。

    这新一年的庄稼就很少会有病虫害,根本不需要使用农药,当然这个时代也没有农药给你使用,种地有时候也是看天吃饭的,运气好有收成,运气不好的时候,颗粒无收也是有的。

    但辽东这边冬天的时候非常寒冷,病虫害难以存活,再加上两次春耕,进一步减少病冲害,所以辽东的农业一直以来都非常不错,收成很高,产量大。

    “嗯!”

    “关键还是这机器,没有这样的耕地机,根本就不可能翻出一尺之厚的泥土来,更不可能有这样的耕地效率和种植面积了。”

    弘治皇帝点点头,随即拍拍手看看不远处的耕地机说道。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这种地也好,织布纺纱也好,机器的大量使用都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的效率,让我们以更少的时间、更少的人力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布匹等东西出来。”

第1883章,还是现在的世道好

    弘治皇帝和刘晋在田间地头讨论着辽东的事情,这边正在开着耕地机耕地的任老四也是觉得好奇了。

    “这伙人到底是什么人啊,在我家田地里面讨论什么?”

    任老四看看弘治皇帝和刘晋等人,两人身边跟着几十个人,周围很大一片区域还有规律的分布着几十个人,公路上面则是停着几十辆汽车,这显然是大人物啊。

    只是这样的大人物跑自己田地里面来干嘛?

    想到这里,任老四也是停下了拖拉机,朝着弘治皇帝和刘晋这边走去,只是还没有到就被人给拦下来了。

    “没事,让他过来。”

    弘治皇帝看着被拦下来的任老四,也是笑着说道,他正想和辽东的农人好好聊一聊呢。

    有了弘治皇帝发话,任老四也是得以来到了弘治皇帝和刘晋的身边,他仔细的打量了眼前的弘治皇帝和刘晋,两人的一身打扮,毫无疑问是贵人了。

    “任老四见过两位贵人~”

    任老四年纪已经有四十多岁了,移民来辽东也已经十几年了。

    “老乡,不用怕,我们只是刚好路过,看到你在耕地,觉得很是好奇所以就停下来看看。”

    “来,来,坐下来,喝杯茶。”

    弘治皇帝满脸笑容,也是很和蔼,带着任老四就来到路边,自己先坐下,然后也是让人端来椅子给任老四,还让人给任老四斟茶。

    “好,好~”

    任老四也是有点受宠若惊,有些拘谨的坐下来,喝口茶,顿时就觉得这茶水不一般,比起自己家里面喝的茶叶要好的多。

    “这一大片的土地都是你家的吗?”

    弘治皇帝人很随和,指了指眼前的土地问道。

    “对,是我家的。”

    “我因为移民比较早,再加上也是最早买耕地机的,所以也是开垦了比较多的土地,眼前这片,土地,还有这边的这些土地都是我的,大概有个几千亩地吧。”

    任老四一听,顿时也是自豪的向弘治皇帝介绍起来。

    他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拥有眼前的这几千亩土地了,种了一辈子的地,这拥有属于自己的几千亩土地,这绝对是值得自豪的事情。

    放在以前啊,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自己没有移民之前,别说是他这样的普通农民了,即便是地主也不是每个地主都有几千亩良田。

    “好啊,耕者有其田,这是好事。”

    “村里面的人也都有自己的田地吧?”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欣慰的点点头说道。

    “有,有~”

    “这移民来辽东的,谁家都有个几千亩土地,有些土地多的,甚至于有几万亩土地呢,不过地太大了、太多了,也是很累的,种个几千亩就差不多了。”

    任老四点点头说道。

    “老乡啊,看你这耕地很轻松的样子,这种几千亩地的话,会不会很累啊?”

    弘治皇帝听完,心里面也是有数了,想了想又继续问道。

    “现在种地哪能叫累啊。”

    “就说这耕地吧,有这耕地机,几千亩地也是可以轻轻松松就翻耕了,又快又好,泥土里面的虫子、虫卵什么都翻出来被鸟儿给吃了,或者是直接给冻死了。”

    “这播种的时候也有播种机,坐在机器上面就可以了,收割的时候还有收割机,开着机器走来走去地就收割完毕了。”

    “甚至于现在连磨面粉都有专门的机器了,不需要用石磨去磨了,这机器磨出来的面粉是又白又细,关键是还很快,很省力。”

    任老四笑了笑摇摇头,接着也是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来。

    “以前的时候,种地才是真的累了。”

    “我种了一辈子地,在前面三十岁的时候,那才叫真的苦嘞。”

    “那个时候种地啊,都没有自己的地,种的是地主家的地,种出来的粮食要交一半给地主,关键是啊,那个土地和这辽东的地不能比,产量很低。”

    “我老家在陕西黄土高原,哪里千沟万壑,土地贫瘠,还非常的缺水。”

    “种地的时候,也没有牛,都是靠着锄头和人当牛去种地,一锄头、一锄头的去翻地,又或者是跟牛一样靠着人去拉犁。”

    “只能够翻出怎么厚一点点的土地,种庄稼的时候就长的特别差,关键是哪里缺水,一旦旱季的时候,我们每天就是从早上到晚上走几里地的不断的挑水去浇地,日复一日的劳作。”

    “好不容易等到有收成了,一亩地打出的粮食连这辽东的一半都没有,只有不到300斤,而且还要交一半给地主。”

    “那日子啊,真的是苦。”

    “一年到尾的累死累活,连一顿饱饭吃不上。”

    “我在家排行老四,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全家人吃饭,那是真的几乎每天都是在饥饿之中度过。”

    “不怕两位贵人笑话,别人十几岁就已经成亲了,我到三十岁都是一个光棍汉,根本就没人愿意嫁到我家里面来。”

    “我两个哥哥都是靠着换亲才娶到媳妇的,也是将我家的大姐和小妹给换过去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任老四都觉得忍不住直摇头。

    以前的那种穷苦日子啊,那真心不是人过的,不说追求什么,单单是吃饱饭都已经是奢侈了。

    “换亲啊!”

    弘治皇帝听完,顿时就沉默了,他在报纸上看过这个之后才知道原来大明底层的百姓是如此的艰难,娶媳妇都是靠换亲,如果家里面没有姐姐妹妹什么的,那就是一辈子光棍的事情了。

    这对于出身皇家的弘治皇帝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事情。

    他弘治皇帝也就是自己不要女人,不然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什么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再看看朝廷上的这些大臣、王公贵族之类的,那个不是三妻四妾?

    但到了底层的老百姓,竟然如此的艰辛了。

    “是啊,换亲。”

    “到我家里面就没有女娃了,所以三十岁都是光棍。”

    “原本我也以为我的一辈子就这样过了,一辈子打光棍了。”

    “直到后来,朝廷鼓励移民到辽东,我就想着在老家反正也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就移民到辽东这里来了。”

    “没想到到了辽东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土地多,随便去开垦,开出来就是自己的。”

    “这里土地肥沃无比,种什么长什么,而且产量都很高。”

    “还有这里也不缺水,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挑水,再加上后来还有了耕地机、收割机什么的机器,这种地就更轻松了,轻轻松松就种了几千亩地,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就迅速的富裕起来。”

    “后来我也娶了一个朝鲜人为妻,还买了一个欧洲女奴当小妾,孩子也是生了十几个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任老四的脸上也是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三十岁的老光棍了,在辽东这边生根发芽了,不仅仅娶上了媳妇,还纳了小妾,有几千亩土地,十几个孩子,这日子,任老四以前是想都不敢的,但现在却是过了。

    “哈哈,那可真是不错呢。”

    刘晋听完,也是笑着说道。

    “可不是嘛,还是现在的世道好啊!”

    “土地多,种地又轻松,粮食多到根本吃不完,这日子才算是日子,以前的那不叫日子,那叫苦难,是来受苦受累的,不是来过日子的。”

    任老四笑着直点头,想想以前的日子,那真心不是人过的日子,吃不饱穿不暖,而且住的房子也是非常的破烂,脏的要死。

    关键是这一年到尾还要辛辛苦苦的去劳作,累死累活的在田地之间忙碌,但悲哀的事情是连饭都吃不饱,老婆都娶不上。

    那是人过的日子吗?

    那根本就不是人过的日子,而是地狱,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过来受罪、吃苦的。

    只有现在的日子才算是日子,过的舒服,有奔头。

    连种地都可以如此的轻松,一个人轻轻松松的耕种几千亩土地,收获的粮食有上百万斤,吃都吃不完,随便一卖都是几百两银子。

    几百两银子,这绝对妥妥的高收入了。

    任老四修建起了漂亮的房子,买了很多的机器,还建起了自己的养殖场,养了牛羊猪,养十几个孩子也是很轻松的事情,而且比起以前自己小时候来,要好太多、太多了,不仅仅是吃得饱穿得暖,而且还要讲究吃得好,要吃肉,吃好吃的、穿漂亮的衣服。

第1884章,回京

    京城皇宫金銮殿内,朱厚照正在召开早朝会议,下面大臣正在滔滔不绝的讲着事情,上面的朱厚照却是无聊的打瞌睡。

    “也不知道父皇什么时候回来,这都已经快一年的事情了。”

    “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天天早朝、批阅奏疏的,跟一只关在笼子里面的鸟一样,想要出去玩玩都不行。”

    朱厚照现在是极其的不爽。

    弘治皇帝跑出去玩了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的,把这国家大事都放到自己的肩膀上,这严重的扰乱了朱厚照的正常生活。

    朱厚照以前的时候可是要多舒服有多舒服,心情好了就是顺天府上上办,规划下京城的发展,下午的时候就去自己的实验研究下电灯。

    自从有了刘晋的指导之后,电灯的研究也是突飞勐进,现在都已经可以制造出实用性的灯泡了,就等着刘晋回来之后,商量着如何来推广电灯了。

    朱厚照要是心情不好了,那干脆就在自己的东宫里面造人,来自各地的美人足足有好几百个,各部族、各地、各藩属国、殖民地的美人都有,也是让朱厚照流连忘返,这孩子是一个接一个的造出来。

    弘治皇帝出去一年多的时间,朱厚照又给弘治皇帝添了几十个孙子,以至于朝中的大臣都愁眉苦脸了,因为给这些孩子取名字的任务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这老朱家取名字都是有固定格式的,这孩子越生越多,取名子就犯愁了。

    总之以前的朱厚照,小日子那过的一个潇洒,无忧无虑的,也不需要考虑太多,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可是在监国一年的时间,他就真的是觉得累了。

    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汇聚到他这里来,每天要批阅的奏疏都有上百,这还是经过内阁王守仁和佀钟过滤、筛选之后的,要不然每天各种各样的奏疏至少都有几百。

    另外早朝是要上的,除了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可以休息,其它时候那是雷打不动都要上,上完早朝,还要召集重要的内阁大臣、六部尚书来尚书房开小会。

    纵然是没有什么事情,大家君臣之间也是可以彼此互相交流下感情,彼此增进了解和信任,所有也是要开的。

    重要的日子,朱厚照还要出席各种各样的活动,像每天的祭天、祭祖都是不能少的,另外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军队这边的重要活动也是要参加,还要发表讲话等等。

    总之,朱厚照每天都很忙,事情很多,有时候周末也不能好好的休息,这让朱厚照也是再次觉得当皇帝真心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还是当太子舒服。

    每年都在盼着弘治皇帝早点回来,这样就可以结束自己的苦难生活了。

    “哼哼~”

    “父皇也真是的,都环游整个太平洋一圈了,这小日子过的太舒服了,做了我一直想做却是还没有去做的事情。”

    朱厚照脑海中响起了弘治皇帝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路线,整个人都羡慕嫉妒起来。

    说到玩,朱厚照自然是当仁不让了。

    他本身就是爱玩的主,喜欢到处游山玩水。

    他很早就想要着出去大明各地游玩,嗯最好是能够来一场环游全球的旅行。

    但是奈何,他是大明的太子,并不是想要出去玩就能够出去玩的,尽管前后他已经跑出去玩了几次了,但他还是不满足。

    这次弘治皇帝环游了太平洋,这让他很是羡慕。

    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的监国,弘治皇帝却是到处游山玩水,朱厚照就更不满了。

    “等父皇回来,我也一定要去大明各地游玩一遍。”

    朱厚照心里面都已经有了计划了,弘治皇帝环游太平洋,那自己就往西边走,去南洋、天竺、非洲、欧洲、中东等地游玩一圈。

    反正世界很大,朱厚照想要出去走走和看看。

    “殿下~殿下~”

    就在朱厚照规划着以后出去环游的事情时,佀钟小声的提醒道。

    “哦,哦~”

    朱厚照回过神来,看看群臣,他刚刚心不在焉,根本就没有听清楚下面这个大臣所讲的事情。

    “殿下,您觉得此事如何?”

    台下的大臣看看朱厚照,他明显是心不在焉,都不知道有没有听到自己的长篇大论。

    弘治皇帝和刘晋出去游山玩水了,朝中的局势也是发生了很多微妙的变化,很多以前被刘晋打压的非常厉害的传统老旧官员也是试图接着这个机会来东山再起,最好是能够扳倒刘晋,再恢复以前的诸多制度,妄想着再过以前的好日子。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争夺利益,不仅仅是朝中的大权,还有大明方方面面的利益,很多的产业,他们这些传统老旧官员都是后来者,只能够吃一点残羹冷炙,他们当然不会满足于此,而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只要能够扳倒刘晋,他们掌握朝中大权的话,这一切还是有希望实现的。

    在这些老旧官员看来,刘晋所做的这些事情根本就是在掘士大夫的坟墓,要彻底葬送了传统老旧官僚的体系。

    以前当官多舒服啊,吃吃喝喝,不爽了还可以指着皇帝的鼻子骂,批评皇帝吃饭的时候多吃了一碗饭,不够勤俭节约,这样会导致整个大明都变的穷奢极欲,当皇帝的就应该要勤俭节约,辛辛苦苦,这样才是好皇帝。

    那个时候当官,简直不要太舒服,天下根本就不是皇帝的天下,而是他们这些士大夫的天下,上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控制的皇帝、限制皇权,下面则是不断的兼并土地,剥削百姓。

    他们才是大明过的最舒服的人。

    但是现在呢,当官就没那么舒服了,单单是考核制度就让这些当官的不得不去想法设法的搞搞基建、提高生育率和生育水平,提高税收等等。

    另外升迁方面,以前只要是有关系,什么同乡、同年、同门、同窗等等关系都可以走,银子给到位,升迁就容易多了。

    现在呢,纵然是有关系,首先这个考核就必须要优秀才能够升起,考核就是升迁的硬性指标,这个不达标根本就没有升迁的机会。

    想要指标达标,那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再也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坐在衙门里面吃吃喝喝、看看报纸就可以的。

    对于这样的日子,他们早就已经过够了。

    他们更怀念以前的日子,以前的幸福生活。

    所以趁着刘晋和弘治皇帝出去游玩,那是要抓紧机会来扳倒刘晋、推翻刘晋制定出来的主动政策和制度。

    只是,现在的时代已经变了。

    纵然是刘晋不再朝堂,但影响力依然在。

    刘晋是内阁首辅,麾下的官员有很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刘晋提拔起来的新式官员,这些新式官员都是实干型的官员。

    像韩文,以前是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干的就是搞税收的工作,做的极为不错;像钟藩,工部侍郎,以前是广东布政使,后来调到中亚省担任布政使,都是干的极为不错,升为工部侍郎。

    现在在忙着疏通长江河道,打通长江流域水运运输,修建长成铁路等等重要的大项目,做的是极为不错,估计着下一步就是成为六部尚书当中的一个了。

    还有现在的内阁大臣王守仁,老王能够飞速的升迁,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和刘晋的推荐是分不开的。

    老王也是一个实干型的大臣和人才,在南直隶的时候就干的很不错,修了南京长江大桥、重点发展了淞沪,在江南地区打开了税务局面等等。

    朝中很多的官员都是因为实干而受到了刘晋的提拔和重用,他们不仅仅是感激刘晋的提拔,更重要的是认可刘晋的治国理念,实干兴邦的理念,而不是和那些老旧官员一样,天天只知道盯着天子不断的要天子勤俭节约、以仁义道德治国什么的。

    他们是维护刘晋的,另外朝中的武将勋贵集团和一些重要官员,他们和刘晋几乎是穿一条裤子的。

    刘晋和定国公是联姻,和英国公还定了娃娃亲,更重要的是麾下的诸多产业早已经将大家都给捆绑在一起,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不可能放任刘晋被人这样扳倒的。

    所以想要扳倒刘晋,很难、很难,最难的一点是弘治皇帝也好、太子也好,都对刘晋信任有加,也都和刘晋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诸多的产业,弘治皇帝和太子可都是大股东。

    虽然难,但是这些老旧官员是不会放过机会的,哪怕是给刘晋上上眼药水,离间下刘晋和朱厚照的关系,那也是要去做的,有些事情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去做,或许着总有一天会量变引起质变的。

    “我觉得你在胡言乱语,肆意攻讦朝廷重臣,其心可诛,在危害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来人,立即将这个人全家流放发配到黑土省去。”

    朱厚照心情正不爽着呢,你还在这里逼逼叨叨的胡言乱语,你这不是找死嘛,朱厚照可不是弘治皇帝,心情不爽了,直接就给你全家来个流放黑土省套餐。

    “殿下,殿下~”

    “陛下回京了~陛下回京了!”

    就在这时,有人急匆匆的前来汇报道。

第1885章,大明资本的全球化

    刘晋的府邸。

    已经快一年没有回家了,伴随着刘晋的回来,顿时整个刘府上下都一阵欢声笑语,开始不断的忙碌起来。

    给刘晋接风洗尘,准备一桌美味佳肴,好好的犒劳下风尘仆仆的刘晋。

    吃过了晚饭之后,那更是早早的就睡觉了。

    李晋右手抱着徐婉儿,左手抱着李贞,左拥右抱的小日子真是太爽了。

    这近一年的时间,自己人都快要憋坏了。

    当然了她们两个也是早就已经憋坏了。

    都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这如狼似虎的年纪,一下子憋了近一年,这日子得有多难受,此时此刻都在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刘晋。

    “老实说,在外面有没有偷腥?”

    徐婉儿看着刘晋,眼睛都在冒火,刘晋的右手非常不老实,到处乱摸。

    “天地良心,绝对没有,都是陪着天子,又是赶路、又是坐船的,哪里有心思去搞这些,人都累的半死,不信你们等下试试就知道了,保证火力十足。”

    刘晋自然是问心无愧了,一边说也是一边不老实的乱动。

    “姐姐,相公应该是真的没有。”

    这时,李贞从被窝里面探出脑袋,坏笑着说道,她刚刚检查了一遍,确认了一番。

    “别停啊~”

    刘晋连忙将她给塞回被子里面,好好的停下来干嘛,自己都憋坏了。

    “算你有良心,也不枉我们在家里面天天想你、念你。”

    徐婉儿这才满意的说道,说完也是眼神之中含着秋水,秋水盈盈之中带着熊熊燃烧起来的火焰,手也是不老实的乱动起来。

    “有多想我啊?”

    刘晋坏笑着问道。

    “哼~哼~”

    徐婉儿轻轻的都嘴,尽管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却越来越迷人了。

    哼完也是轻轻的爬进了被窝里面。

    很快,刘晋就忍不住了,轻轻掀开被窝瞧上一眼,顿时就更加兴奋了。

    一夜征战,一直持续到了深夜,三人这才心满意足的美美睡了起来。

    第二天一直到日上三竿,刘晋、徐婉儿、李贞三人都没有起来的意思,早上的时候又晨练了一番,整个人是又累又轻松,根本就不想起床,只想着好好的睡一睡,睡醒之后又继续锻炼身体。

    一直到了下午的时候,刘晋这才在徐婉儿和李贞的要求下不情不愿的起床,再不起来的话,她们两个都要被丫鬟、下人们给笑死了,这折腾了一晚上加大半天的时间了。

    刘晋在家里面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看看报纸。

    对于朝廷和全世界发生的事情,刘晋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虽然说是在外游山玩水,但因为有无线电报的存在,所有京城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刘晋也是知道的。

    “奥斯曼帝国竟然限制我大明的布匹进入?”

    刘晋看着报纸,当看到这则新闻消息的时候,顿时就来兴趣了。

    报纸上报道了奥斯曼帝国苏丹赛利姆一世所下达的最新的命令,赛利姆一世禁止大明布匹进入奥斯曼帝国的市场,理由是大明帝国的廉价布匹让奥斯曼帝国本国产的布匹根本就卖不出去,大致大量手工业者实业,同时也是让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税收下降。

    “看来是该找个机会好好的敲打下奥斯曼帝国苏丹了,竟然敢禁止我们大明帝国的布匹进入他们的市场。”

    “这严重的违反了埃尔津詹城协议当中关于大明商人拥有自由贸易权的协议了。”

    刘晋脑海中迅速的思索起来。

    原先的老苏丹被大明帝国胖揍了一顿,还没有报仇雪恨就嗝屁了,这个新苏丹上任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一直以来也是野心勃勃,不断对外扩张。

    在两河流域和中东地区同波斯帝国和埃及马穆鲁克王国打的不可开交,在欧洲这边也是频频西进,大有撕毁《维也纳停战协议》的意思。

    当然,这也是跟奥斯曼帝国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恢复和加强有关,实力强大了自然是要对外扩张的。

    另外现在的奥斯曼帝国苏丹赛利姆一世本身就是一位战争狂人,喜欢对外扩张和侵略,妄想建立起一个媲美大明帝国的强大帝国出来。

    虽然对各方动武,不过却是一直不敢对大明帝国有所异动,这次估计着也是在试探大明帝国的反应。

    如果大明帝国对此没有什么反应的话,估计着下一步就是要推迟或者拒绝向大明这边支付战争赔款了。

    当年的战争赔款可是持续几十年的漫长时间,现在也仅仅只是还了一半左右,每年都还要向大明帝国支付战争赔款。

    想清楚这些,刘晋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做了,敲打是必须要敲打一番的,同时也是要让奥斯曼帝国明白它和大明帝国之间的差距。

    “我大明帝国的布匹畅销全球,如果没有全球的市场,我大明的纺织业可是要遭到巨大危机的。”

    “奥斯曼帝国的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不然其它地方也会限制我大明工业产品的进入。”

    刘晋心里面清楚的很。

    大明的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工业化生产也是已经极为强大。

    以纺织业来说,大明帝国现在生产出来的布匹已经远远大于大明本身的市场需求了,它需要全球的市场,需要畅销到全球的每一个地区去。

    大明帝国也是利用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和武力,打开了很多的市场。

    自身的这些藩属国、藩国、殖民地之类的就不用说了,完全可以自由畅通无阻的销售,尤其是大明的藩属国倭国、朝鲜、暹罗这些。

    原本大家还不知道藩属国协议当中自由贸易、买卖、定居等等条款的作用,当时还觉得是他们占了大明人的便宜。

    他们的百姓可以自由到大明帝国定居、生活、工作,这是妥妥的好事。

    但是现在,他们慢慢的才发现,其实大明帝国才是真正占大便宜了。

    大明人的布匹、玻璃、汽车、钟表、粮食等等东西,它就如同汹涌无比的潮水涌向这些藩属国,瞬间就将这些藩属国原本的一些手工作坊、家庭手工业者给冲击的体无完肤,直接倒闭。

    可以说这些藩属国的市场和经济在极短的时间内都被大明人给迅速的控制和抢占,他们的经济早已经不是他们自己说了能算的,而是成为了大明帝国经济的附庸,是原材料的来源地,是产品的倾销地。

    甚至于连货币都被冲跨,他们的本国的货币逐渐的失去了市场,大家习惯性的用上了大明的铜板、银币和银票,因为这些更保值又更具有流通性,大家都乐意接受,也是逐渐的习惯,银行也是开遍各地,大家存钱、取钱、转账之类的都更加方便。

    可以说藩属国、藩国、殖民地的经济完全是大明经济的附庸。

    像最大的藩国宁国,别看宁国庞大无比,但是宁国这边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工业,其主要的经济依然是农业,以种植棉花、水稻、甘蔗、香料为主,其中棉花种植面积很大,产量很高,但基本上都是输送到大明本土这边去的。

    另外占据非洲屋嵴的楚国,同样也是非洲这边最大的棉花出口地,出产的棉花都是销往大明本土,给大明本土的纺织业提供原材料。

    唯一的例外就是南非殖民地。

    南非殖民地因为是刘晋给自己留的退路,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也是逐渐的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科技体系和全面的新式教育。

    这让南非殖民地这边不仅仅有自己的钢铁厂、造船厂、纺织厂、机械厂、水泥厂、汽车厂、摩托车厂等等,而且南非殖民地这边的科技发展极其的迅勐。

    因为南非这边所有的一切都是刘晋照搬后世的制度来建立的,彻底扫除了传统的科举考试和儒家的势力与存在,全面普及和兴办新学。

    在南非这里丝毫可以不用受到传统儒家的影响,所有人上学都是上新式学校。

    也就是南非这边的人口现在还比较少,远不能和大明帝国相比,否则的话南非殖民地极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过大明。

    大明的资本和工业,从一开始就站在了极高的起点和高度,立足于大明这个庞大的市场,有着雄厚的资本和充沛的劳动力。

    伴随着大明殖民主义的发展,又迅速的转向全球化,依托全球的原材料和市场,这让大明的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得以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勐发展。

    其发展速度远超历史上的欧洲人,仅仅只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快要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化和内燃机的时代了。

    这个速度非常的快,甚至于可以说超乎想象的快。

    所以大明帝国是不能缺少全球的原材料市场和消费市场,奥斯曼帝国禁止大明布匹进入,这是严重触犯大明利益的事情,必须要狠狠地修理他们一番。

    “老刘,老刘~”

    就在这时,朱厚照的声音传了过来。

    “还让不让人好好休息了~”

    刘晋一听,顿时就无奈了。

第1886章,实用性电灯

    “见过殿下!”

    朱厚照背着手走了进来,刘晋自然赶紧恭敬的行礼。

    “免了,免了~”

    朱厚照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接着仔细的看了看刘晋小声的说道:“老实交代,在外面有没有偷腥?”

    “......”

    刘晋顿时就无语了,你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啊,少了女人就会死啊。

    “殿下,臣可是一直陪着陛下的,哪里有心思去搞那些事情。”

    刘晋无语的回道。

    “哈哈,我就这样问一问。”

    “你啊你,就是妻管严。”

    “这人生啊何其短暂,该享受就享受,何必苦了自己呢。”

    朱厚照顿时就笑了起来,对刘晋这个好男人也是劝说道。

    “咳咳,殿下找臣是有什么事情吗?”

    刘晋才懒得和朱厚照讨论这个事情,难道自己也非得要跟你一样,整出个几百个女人来才算是人生?

    “对,对,说正事,说正事。”

    听到刘晋的话,朱厚照这才说起正事来。

    “走,跟我去我的实验室,让你看看我新研究出来的电灯,绝对震撼无比。”

    朱厚照带着刘晋就往外面走,准备向刘晋炫耀一番自己研究的电灯。

    坐在汽车,刘晋随着朱厚照也是来到了他的实验室。

    实验室这里的人忙碌无比,在忙着做各种各样的电气实验,可以看到到处都有一盏盏明亮的电灯,这些电灯也都有玻璃外罩,看起来和后世的电灯似乎好像也都差不多了。

    灯也是相当的明亮,完全不是蜡烛和油灯可以相比的。

    “哎幼,做的真不错啊,这些灯泡都很亮啊。”

    刘晋看着一盏盏电灯惊喜的说道。

    电灯做到这个程度了,这意味着它已经完全具备了走入千家万户的时候了。

    “哈哈,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发明出来的。”

    “嘿嘿~”

    “上次老刘你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启发之后,我们按照你所说的去做,将灯丝换成了钨丝,又给它弄了一个真空的玻璃灯泡,就制成了现在的这些电灯了。”

    “寿命非常长,随随便便都可以点上千个小时,有几个灯泡从制造出来一直到现在点了200多天了,依然还没有一点问题。”

    “另外它的亮度也是非常不错,只要电压稳定,够大,亮度就非常不错,比起蜡烛、油灯之类的不是强一点半点。”

    朱厚照得意的向刘晋详细的介绍起自己研究出来的这些灯泡。

    原本是用竹丝来做灯泡,但实用性很差,经过了刘晋的提示和启发,朱厚照带领自己的团队也是进行了诸多的实验。

    最终发现钨丝是最适合用来制造灯丝的,再加上真空玻璃灯泡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电灯的寿命和实用性。

    它现在完全可以用于民用领域,可以用来取代蜡烛、灯油用来照明。

    “不错,不错。”

    刘晋一边看也是一边直点头。

    这电灯都弄出来了,解决了照明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各种各样的电器也是可以随之而出,电话、电热水壶、电扇等等,各种各样的电器也是完全可以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进而便捷和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产力。

    “哈哈~那是当然。”

    朱厚照现在的尾巴翘的老高了,得意的不行。

    “以我看啊,这个已经具备了实用性了,可以向全社会推广这个电灯了。”

    刘晋想了想说道。

    “这个有点难吧,电灯它需要电,如果很多人用电灯的话,那就需要很多电,这就需要专门的发电设备了,不可能说家家户户都自己来发电吧。”

    朱厚照一听,立即就摇头说道。

    电灯虽然不错,但现在看来,它似乎好像只能够用于实验室里面,想要走进千家万户的不太现实,这家家户户用电的时候还要有人去踩发动机,那也是很麻烦、很累的事情。

    “我们可以建大型的发电厂,专门用来发电,然后再通过线路将电送到千家万户,这家家户户就不需要自己发电了,只需要安装好线路和开关就可以使用电灯了。”

    刘晋笑着说道。

    电灯出来了,这电气时代自然是要开启了,不就是电嘛,建发电厂就可以解决了。

    要是在南方水多的地方,还可以建水电发电厂,建好之后都可以坐着收钱了,电力买卖这可是一个大买卖,不会比任何一个行业差的。

    电推广之后,电灯、电话、各种各样的电器之类的也都可以弄出来,到时候又可以带动一波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大赚特赚。

    电器相关的领域和行业多达几十个行业,几百个领域,单单是电器的制造业都不知道可以促进多少的就业。

    只要发展起来了,大明就可以算是进入电气时代了,大明的发展就算是真正超越整个地球其它地区了。

    “建发电厂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这输电的话,距离太长的话,输电损耗极大,并且电压无法得到保证。”

    朱厚照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说道。

    对于电的研究,他可以说是已经走到了最前沿,还知道距离太长输电是个大问题。

    “输电问题可以采用高压输电,利用高压输电就可以极大的减小损耗,另外我们可以先在京城这边进行实验,积累经验和技术,等技术成熟之后再大规模的推广,甚至于在全大明进行推广。”

    刘晋想了想也是开始将后世的一些电气知识和办法说了出来,输电问题在电力发展的早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甚至于还有科学家认为电力永远无法实现长距离的输电。

    因为电线越长,电阻就越多,损耗就越大,这意味着如果线路太长的话,最终输送过来的电都耗费字啊了损耗上面了,并且电压也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电压太低的话,灯泡就不够亮,一些电器设备都无法带动起来。

    “高压输电?”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呢,高压输电的话,损耗确实是可以更小。”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勐的一拍自己的脑袋,整个人似乎一下子就茅塞顿开了,想通了一直以来都被困惑的问题。

    “但如果电压过高的话,这使用就不安全了。”

    “可以研究变压器,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或者是低电压变为高电压,以此来解决这个问题。”

    “输电的时候转为高电压,到了终端使用的时候则是转为低电压,这样就可以保护使用者,增加安全性。”

    “那这可是很复杂的,很多我们都还没有研究啊。”

    “没有研究可以现在研究嘛,大不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争取早点让大家都使用上电灯。”

    “还有输电的电线也是一个问题啊,通电之后,人触电危害很大,可能会造成死亡。”

    “电线我们可以在电线的外面用绝缘的橡胶给包裹起来,这样就安全多了,输电的高压线路我们可以用高高的电线杆远离地面,这样也就可以更安全了。”

    “对啊~”

    刘晋不断的和朱厚照讨论着这个事情,商量着建发电厂,推广电灯的事情,这事情是必须要去做的,为将来做准备,电气时代的曙光已经开始照亮大地了。

第1887章,大明电气商行

    大明京城南区新城这里。

    在大明石油商行的旁边,一栋崭新的大楼正在开业,伴随着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声中,大楼上面的标志和名字也是被揭开。

    “大明电气商行?”

    路过的吃瓜群众们看着大楼上面巨大的汉字,一个个也是充满了疑惑。

    “电气是什么气?”

    “我也不知道啊,电又是什么东西?”

    “不会是和雷电有点吧,这雷电和气又有什么关系?”

    “有没有人知道这个电气商行是做什么的?”

    “不知道啊,我也不知道啊。”

    “看这个大楼的气派程度,这电气商行怕是实力很强啊,是那个东家投资的?”

    “听说这个电气商行是当今太子殿下和内阁首辅刘晋刘公一起合伙开办的电气商行,单单是初期的投资资金就有上千万两白银呢。”

    “我滴乖乖啊,这一下子就投资上千万两白银啊,这到底是做什么的啊?”

    “是啊,这到底是做什么买卖的?”

    “不知道啊,这电气是什么气都不知道,谁知道是做什么买卖的。”

    路过的吃瓜群众们看着气派的大楼也是议论纷纷。

    对于电气商行到底是做什么的也是猜测起来。

    电气是什么气,大家都还不清楚,也是搞不懂,故而也都非常的疑惑这电气商行到底是做什么的。

    电气商行内,电气商行的负责人曹览正在向刘晋和太子汇报气电气商行的工作情况。

    “太子殿下、刘公~”

    “经过三个月时间的筹备,我们电气商行也是已经建立了电线制造工厂,可以生产两种电线,一种是高压输电的电线,另外一种是用户使用的带有绝缘橡胶的小铜线。”

    “火电厂的建设也是已经在进行之中,估计着再过段时间就可以正式投入发电。”

    “电灯工厂的筹建工作也是已经基本完成,再过段时间差不多就可以正式入生产之中,产能方面目前来说,还并不高,月产电灯的数量不会超过10000个。”

    曹览详细的向两个东家汇报起电气商行所做的事情来。

    其实电气商行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成立运用了,开始筹备火电厂、电线工厂、电灯工厂的事情,为推广电灯做准备。

    “嗯~”

    “现在产量低一些没有关系,但是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技术,想办法不断的提高产能,更多的使用机器,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产能和效率。”

    刘晋听完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一转眼的功夫都已经到夏天了,现在天气炎热,刘晋都渴望着能够早日用上电风扇呢。

    为此也是专门给帝国理工学院、大明皇家理工学院下了新的研究任务,让他们研究电机出来。

    电机这个东西,用途非常的广,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伴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机的作用非常巨大,它是诸多电气设备的核心,没有这个东西,很多电器都是无法运转起来的。

    当然了,刘晋现在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先把电机弄出来,这样就可以制造出电风扇出来,这夏天的时候,没有电风扇真心是难受。

    自己又不是皇帝,还有专门的冰库储冰,到了夏天的时候也可以拿出冰块来消暑、降温,电风扇这东西可就很不错了。

    电机也并不是很难的东西,只要研究电磁,很容易就将电机给研究出来。

    这东西一旦能够研究出来,未来就可以用于很多的领域,绝对是大大有前途的东西和发明。

    “是~”

    曹览连忙回道。

    无论是发电厂还是电线厂、电灯厂,现在电气商行可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都是靠自己在不断的摸索,总结经验和技术,一步步的进行改进和发展。

    尤其是电灯的生产,这东西别看小,但是技术含量极高。

    别的不说,单单是钨丝的生产就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将钨提纯,然后做成丝,还有灯泡的生产,这又和玻璃的生产工艺有关了,想要生产出完美的真空玻璃灯泡出来,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产量自然而然也就搞不到哪里去,月产目前来说仅仅只有大几千个的样子,残次品率居高不下。

    相对来说,最简单的反而是电线厂的生产了,电线这东西以现在的技术来说,还是很容易制造的,特别是发明了自动绞线机之后,这个电线的生产就容易多了。

    唯一比较麻烦的事情就是金属的冶炼,电线需要用到大量的铜,而铜的开采是极为麻烦的事情,另外铜的价格也是非常贵,毕竟现在大明主要的货币都还是铜钱。

    至于其它的金属,并不适合用来制作电线,铝倒是很适合,可是这个时期的铝比铜还贵,在没有发明电解法之前,铝的价格足以可以和黄金相比,昂贵无比。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使用铜来制造电线,这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奢侈归奢侈,该用的还是要用。

    发电厂就相对容易多了,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度。

    通过切割磁场来获得电,发电厂这边主要就是通过火来烧锅炉,利用蒸汽来推动机械做工发电,唯一让人不太满意的就是现在的发电机组技术还比较原始,发电效率还不太如人意。

    “老刘啊,你说我们投资怎么大,这又是发电厂、又是电线厂、电灯厂的,用的还都是铜来电线,这灯泡的产量又低,你说到时候我们这个电该怎么收费,还有这灯泡又该要卖多少钱一个。”

    “这有没有人会舍得用我们的电灯啊。”

    一旁的朱厚照翘着二郎腿,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说道。

    “只要东西好,还怕没人用我们的东西?”

    “这电怎么收费,那自然是要按照用电量来收费,必须要弄出一个可以计算电量的东西出来。”

    “至于灯泡,这东西虽然现在产量低,价格高,但是以后技术改进之后,价格就可以降下来。”

    “目前来说能够用得起电灯的也就只有有钱人了。”

    刘晋对此却是信心满满,电灯怎么可能会没有人用?

    等过段时间一切都搞好了,在搞一个灯会,将各种各样漂亮的灯、五颜六色的等都给弄出来,再通电的时候,大家就会被电灯给迷住。

    有了电灯,谁还来用什么蜡烛、油灯什么的,又麻烦不说,又不安全,关键是还不够亮,也没有五颜六色的电灯来的好看。

    使用的时候也没有电灯方便,电灯可以淘汰掉蜡烛、油灯那是有着其必然性的,因为电灯的优势和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它唯一的麻烦就是前期的投资比较大,要用电的地方必须要架电线过去,这个投资肯定是要电气公司去做的。

    假设好电线之后,后期的其它各个方面的开支和投入就比较小了。

    买点电线、开关,装上电灯泡就可以享受电灯照明的时代来,而且电费其实相比起电蜡烛和烧油灯来并不会贵多少。

    电这个东西,它的成本其实是很便宜的,尤其是水电发电的成本就更便宜了。

    发展电灯和电气,这可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生活,同样也是可以推动大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相关需要研究的科技、设备等等可是非常多的。

    现在刘晋也是让多个高等院校、京城机械学院这边过来帮忙,一起研究电,研究各种各样的电气仪器、电机、设备等等。

    随着研究的人越来越多,投入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新发现、新技术、新发明也是在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些都在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做积累。

    “行吧,反正我就是有点担心这一次的投资可能要亏血。”

    朱厚照听完想了想说道,在他看来,这买点电灯、卖电似乎好像并不是很赚钱的样子,这投资上千万两白银下去,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你就放心吧,再过几个月,我们搞一场灯展,必定可以惊艳所有人!”

    Ps:在古代吹电风扇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1888章,当官就是熬啊

    “卖报~卖报!”

    “西班牙同波斯、朝鲜在西非黄金海岸爆发大海战,西班牙惨胜,波斯、朝鲜损失战舰超过70艘,丢失殖民据点十几个。”

    “奥斯曼帝国在两河流域大胜埃及和波斯联军,重新夺取巴格达城!”

    京城的早上伴随着报童的吆喝声而逐渐的热闹、喧嚣起来,上班的人匆匆的买上几个包子、馒头,一边吃也是一边骑着自行车往工厂赶去,道路上形成了壮观的自行车队伍。

    少数一些人则是开上了摩托车,伴随着轰鸣声炸响街道,在无数人羡慕的眼神下留下一阵黑烟。

    至于一处处茶楼这里,早已经人满为患了,茶楼的旁边则是停满了小轿车,也只有这些有钱人才有闲情逸致的在这茶楼里面喝喝茶、看看报纸、聊聊天。

    至于普通的老百姓,每天依然还是在为生活奔波着。

    皇宫这里,朝中的大臣们则是早早的就已经准备好上早朝了,弘治皇帝可不比太子殿下朱厚照,他可是一个勤奋的皇帝。

    出去游玩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这回到京城之后工作就更加积极了,也更加的细致了,很多东西他都已经见过了、知道了,想要和以前一样轻易的欺骗他是很难了。

    而且谁都不知道弘治皇帝这近一年的时间到底是去大明的那些地方,考察了大明的那些省份、地方和领域,这是否有查出一些什么东西出来,大家的心里面是一点底都没有,故而一个个也是战战兢兢,生怕在这个时候犯什么错误,导致自己被流放到黑土省去。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金銮殿内,一个太监高高的扯开了自己的嗓子。

    萧敬已经老了,没办法再伺候弘治皇帝了,换了一个叫李全的太监随身伺候弘治皇帝,不过萧敬依然还是司礼监掌印,只是年纪太大,行动不便,身体也不好。

    这个李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任何的记录和名声,当然他也是萧敬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倒是也和萧敬差不多,算是明朝诸多太监当中极其少数比较正直、又不太贪财的太监。

    “陛下,朝鲜国国君、波斯帝国皇帝请求我大明出面调停西非黄金海岸殖民地的矛盾!”

    话音刚刚落下,礼部尚书毛纪站出来奏道。

    原先的老礼部尚书傅瀚年纪太大病逝了,接着当礼部尚书的刘春又遇到了丁忧回家去了,所以毛纪就当上了礼部尚书,他年纪算是比较年轻了的,现在也才五十多岁就已经官居六部尚书了,和当年的李东阳也是有的拼。

    这朝堂之上基本上都是老头子,大家都在熬,就看谁先熬不住了,空出位置来了,那就可以往上挪一下。

    五十多岁就已经是礼部尚书了,可以说是前途无量,未来有很大的希望入内阁当阁老。

    只是现在的内阁三阁老,刘晋、王守仁和佀钟,刘晋才三十多岁、王守仁也才四十多岁,估计着只要不凡错误,都还可以干几十年的时间。

    唯有佀钟年纪已经七十多岁,而且近来身体是越来越不行了,早朝都已经没办法来上了,弘治皇帝也是已经在考虑着让他回家乡颐养天年去了。

    但是吏部尚书韩文已经七十多岁了,如果佀钟回家养老的话,他几乎是板上钉钉的要入内阁的。

    所以他还是太年轻了,要继续熬,熬走了韩文之后,估计着才可能有机会。

    因为还有杨一清、蒋冕这样的牛人在排队等着、熬着,故而毛纪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入内阁了,做官做到六部尚书也是已经到了极点。

    没办法,谁让现在朝中出现了刘晋这个三十多岁的内阁首辅,又有王守仁这样的四十多岁的内阁阁老。

    这两个牛人升官实在是太快了,弘治十二年才开始做官,现在才弘治二十九年而已,两年十七年的时间就已经做到了被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高度了。

    最关键是两人都太年轻了。

    三十多岁的刘晋,很多人在这个年纪依然还在科考的道路上奋斗着,四十多岁的王守仁,很多人在这个年纪可能还是在某个地方当小官呢。

    他们两个呢,直接就干到内阁去了。

    这可是让朝中无数的老臣们吐血了,因为一直以来明朝的内阁阁老那都是老人,李东阳五十多岁进内阁都算是非常年轻人了。

    大部分的人进内阁至少都是六十岁多岁,基本上都是熬到七十多岁才能够进内阁当阁老。

    因为年纪很大,进了内阁的话也不可能干太久,可能干上几年的时间,身体就不行了,然后就回家去养老了。

    刘健、李东阳、谢迁他们三个都算是干的比较久的了,尤其是刘健,他是弘治皇帝老师,弘治皇帝当皇帝没多久就提拔他入内阁,内阁首辅一干就是十多年的时间。

    前几年也是因为身体实在是不行了,年纪太大了,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所以也是回家去养老了,这才让刘晋当了内阁首辅。

    本来嘛,大家都是年纪大,你干几年退休了,其他人再上,大家都是有机会当尚书、入内阁的,先不说权力大小的问题了,至少来说,这当六部尚书、内阁大臣也算是位极人臣、光宗耀祖的了。

    这回自己家乡去那也是可以很风光的事情了。

    现在遇到了刘晋和王守仁这个两个年轻小伙子在内阁里面,不出意外的话,随随便便也是要干个十几二十年吧。

    这可是让朝中无数的大臣们欲哭无泪啊,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当入内阁的希望是直接破裂了。

    六七十岁的人能熬的过三十、四十多岁的小伙子?

    毛纪虽然五十多岁就做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但是和这两个牛人相比,差太远了,估计着这辈子想要入内阁的话,还是要祈祷着自己的身体足够好,能够熬的过韩文、杨一清、蒋冕这些人。

    这一熬估计着可能就要熬个十几、二十年,到时候自己也差不多七十多岁了,还是有点希望的。

    “此事以前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无需再议,按照以前定下来的去做。”

    弘治皇帝一听,想都没想就说道。

    朝鲜和波斯既想在西非这边吃肉,招惹了西班牙人,可是又打不过西班牙,现在又来找大明帝国出面,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大明这边可是卖了不少的战舰给朝鲜和波斯,军火武器也是没少卖,他们还是干不过西班牙人,真是丢东方人的脸。

    大明帝国根本就没必要介入其中,他们继续打下去才是好事,这样大明帝国又可以继续往两边卖军火武器,这才是最符合大明帝国的利益。

    “是~”

    毛纪一听,也是连忙回道。

    他其实是收了不少朝鲜国的好处,家里面有朝鲜国的美女、人参和金银珠宝,这才愿意帮忙在朝廷之上提一提这个事情,结果其实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大明是不会去插手西非这边的事情的,因为这不符合大明帝国的利益。

    “陛下,奥斯曼帝国禁止我大明布匹、糖、粮食等进入,已经严重违反了埃尔津詹城协议之中相关的我大明商人拥有自由贸易权力的协议。”

    “原本我大明已经向奥斯曼帝国这边发送了警告书,但奥斯曼帝国苏丹无视我大明的警告,依然我行我素,禁止我大明相关商品的进入。”

    “同时今年奥斯曼帝国应该支付给我大明帝国的战争赔款始终没有支付过来,一直找借口推三阻四,意图撕毁当年签下的停战协议。”

    这时,户部尚书靳贵站出来奏道。

    本来对外这个事情是礼部负责的,但是因为涉及到战争赔款的事情,这又和户部有关系了,再加上户部主管天下钱粮、税务的大事情,和大明的资本家、工厂主、商行等等接触的比较多,也是知道了奥斯曼帝国禁止大明商品进入的事情。

    为此,靳贵也是和礼部尚书毛纪、内阁这边一起商议过,向奥斯曼帝国这边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但谁知道奥斯曼帝国几个月的时间竟然鸟都不鸟大明帝国,而且对于今年的战争赔款,他们似乎好像也不太想支付的样子。

    这可不行,战争赔款现在也是大明国库的一项重要收入,倭国、暹罗、麻六甲、奥斯曼帝国、英格兰、法兰西、葡萄牙等等可都是欠了大明帝国的战争赔款,每年加起来也是有几千万两白银呢,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这奥斯曼帝国要是带头不支付战争赔款,其它的国家极有可能也是会跟着效彷,那大明帝国一年就要损失几千万两白银的收入了。

    当然了,以大明帝国现在一年十多亿白银的国库收入,几千万两白银并不算什么,真正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是奥斯曼帝国现在在挑衅大明帝国的威严。

    这可不仅仅只是商品贸易、战争赔款如此简单的事情。

    关系到的可是大明帝国的霸权和威严的大事!

第1889章,必须给奥斯曼帝国一些颜色看看

    “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弘治皇帝快速的看完了靳贵的奏疏,随即看向群臣问道。

    “陛下,臣以为必须要给奥斯曼帝国一些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明帝国的强大和厉害,这样才不敢对我大明帝国不敬。”

    “现在竟然想要撕毁当年的条件,这是对我们大明帝国威严的挑衅,全世界也都在看着我们大明帝国的反应。”

    “一旦我们放任奥斯曼帝国的挑衅置之不理的话,那么我大明帝国威严将荡然无存,极大的损害我大明帝国之利益。”

    成国公朱辅第一个站了出来,作为武将勋贵集团和大明军方的代表,他妥妥的绝对的鹰派人物,一直以来主张对外强硬,绝对不会容许任何人挑战大明帝国的威严和利益,更是主张对外扩展获得更多的土地和生存空间。

    军方可是非常渴望能对外作战的,因为不仅仅可以建功立业,而且也可以发财,抓捕的奴隶、抢到的钱财、获得的战争赔款、土地等等这些,所有参战人员可都是有份的。

    往往打一场战争,参战的这些军人一个个都一夜暴富了,现在大明新扩张的土地上面,很多土地可都是赏赐给了这些立下功劳的军人。

    像黑土省这里就有大量的军人获得了赏赐,土地、奴隶、牛马羊、金钱等等,应有尽有,一下子很多人都一夜暴富了。

    “嗯~”

    弘治皇帝满意的微微点头。

    “陛下,臣以为成国公所言甚是!”

    “奥斯曼帝国经过多年来的休养生息,实力已经逐渐的恢复、变的强大起来,又在两河流域这边接连打赢了奥斯曼帝国和埃及的联军,在西边又同欧洲联军打的平分秋色。”

    “这让奥斯曼帝国内部自认为自己实力强大,再加上现在的奥斯曼帝国苏丹赛利姆一世本身就是一位主张对外扩展和强硬的君主,所以现在对外非常的强硬。”

    “同时也是在不断的试探和挑衅我们大明帝国,妄想拒绝履行当年签下的协议,甚至于妄想挑衅我们大明帝国。”

    “如果我们大明没有任何的反应,放任奥斯曼帝国肆意挑衅的话,这只会助长奥斯曼帝国的嚣张气焰,同时损害我大明帝国的威严和利益。”

    “臣以为必须狠狠的敲打一番奥斯曼帝国,让它明白和我大明帝国之间的差距,对于任何敢于挑衅我大明帝国威严和利益的,都必须予以严惩!”

    刘晋站出来表态了。

    作为内阁首辅,刘晋不开口的话,下面的这些官员就不好说话了。

    “嗯。”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直点头,刘晋一如既往的是对外强硬的鹰派。

    别以为刘晋是内阁首辅,是科举状元就将他归列为文官一列,事实上刘晋可以算是勋贵集团的代表,因为刘晋本身就是辽国公,靠自己打下来的世袭公爵,你说他是文官?

    当然,他也是文官,状元出身,翰林院修过书,六部当过尚书,又是内阁首辅,这妥妥的文官啊。

    刘晋这是文武双修啊。

    “陛下,臣以为成国公和刘公所言甚是,必须给奥斯曼帝国以强硬回击,否则奥斯曼帝国还以为我们是波斯、埃及、欧洲小国一样好欺负呢。”

    王守仁也是站出来表态了,他和刘晋差不多,都是文武双修的牛人一个,上马能够定天下,下马能够笔安四方,牛人一个。

    同样也是一个对外强硬的主,赞同刘晋的主张,也是知道对外扩张的好处。

    “陛下,臣等以为刘公、王公所言甚是,陛下对奥斯曼帝国予以强硬的回击,给予深刻的教训,当年埃尔津詹城一战,打的奥斯曼帝国十多年的时间对我大明服服帖帖,现如今也应狠狠的教训奥斯曼帝国。”

    其他的大臣一看朝中大老表态了,而且弘治皇帝明显也是对外强硬的态度,自然也是跟着纷纷表示了支持。

    “嗯,那此事就这样定了。”

    “礼部这边向奥斯曼帝国发一份措辞强硬的外交通牒,要求奥斯曼帝国限期内支付战争赔款以及拖延的利息,要求其保证我大明商人在奥斯曼帝国的自由贸易。”

    “五军都督府这般准备调兵遣将,调遣南云、河中、西域、黑土四省驻军前往南云省威压奥斯曼帝国,另外调遣黑海舰队、地中海舰队、红海舰队三支海军舰队前往支援配合,封锁奥斯曼帝国各大出海港口。”

    “在联络波斯和埃及,告诉他们机会来了。”

    弘治皇帝见大家的意见都出奇的一致,也是很满意,想了想也是立即下令道。

    南云省、河中省、西域省和黑土省四个省的驻军总数超过40万,是大明驻军诸多的地方,也是大明百万大军当中最为精锐的大军。

    这一下子就调遣四省兵力,至少也是可以抽调出30万大军出来对付奥斯曼帝国。

    黑海舰队、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三支舰队,虽然不是大明的主力舰队,但是三支舰队的舰船加起来也是有上百艘战舰,横扫奥斯曼帝国的那些海盗海军是绰绰有余了。

    除了自身的强大兵力之外,弘治皇帝还知道联络波斯和埃及,波斯和埃及可是奥斯曼帝国的死对头了。

    在两河流域和奥斯曼帝国打的不可开交,一直以来都还打不过,现在如果大明帝国对奥斯曼帝国动武的话,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那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以大明帝国的强大武力,到时候必然可以牵制奥斯曼帝国大部分的兵力,甚至于极有可能可以将奥斯曼帝国的精锐大军给消灭的干干净净。

    这就给他们很大的机会了,夺回两河流域的好机会啊。

    “是~”

    群臣一听,齐声的回道。

    时隔三年的时间,大明帝国又要大规模的对外用兵了。

    上次用兵还是扫荡东欧地区得到了黑土省。

    大明帝国一直以来也是保持着这样的一个传统,每隔几年就要对外大规模的用兵,一方面是保持大明帝国的威严和强大的姿态。

    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为了不断的锻炼和磨合大明帝国的军队,只有真正经历战火的军队才是强大的军队。

    否则纵然是有着精良的装备也可能是乌合之众,像后世的沙特大军,他们的军队装备绝对是一流的,清一色美械装备。

    然而这些王爷军却是连也门的游击武装都干不过,这就说明,军队装备并不是决定战斗力的唯一因素。

    大明军队要保持强大战斗力,自身的武器装备更新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严格的训练,合理的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还要时不时的上上战场,见见真正的硝烟和鲜血才能够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

    大明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度,一个兵需要在军队之中服役五年的时间,新兵训练的时间大概在2年左右,剩下三年是分配到各地去服役。

    每年都有老兵退役、新兵服役,差不多五年的时间就会全部换掉,除非是成为了军官才可以在军队之中一直服役到退休。

    这样的一种机制之下,如果几年的时间没有打仗的话,这意味着大部分的士兵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战斗力比起以前上过战场的老兵肯定是有巨大的下滑。

    所以还是要定期的没事找事的去练练兵,不管是收拾谁,那也是要出动大军去练练的,真正上过了战场才可以变的更加强大。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给了很多普通出身的子弟以提拔和晋升的机会。

    大明军中也是有大量勋贵子弟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在军校之中学习,一毕业就是军官,前途无量。

    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够支撑起大明的军队来?

    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军官是靠着军功提拔上去的,保持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也是有一定的鲶鱼效应。

    另外,战争也是检验军火武器、军事装备的唯一标准,武器好不好,上战场使用一番就知道了,光是实验室测试什么的并不能说明问题。

    大明的科技发展迅勐,武器装备也是发展极其的快速,大量的新式装备,新式武器都需要经过实战来测试。

    还有海军和陆军之间的配合、后勤的补给保障,内部是否有太多的蛀虫以及蛀虫的危害等等。

    这些平时看不出来的东西,通过战争都是能够发现问题的。

    总之,战争才是检验战斗力的唯一办法,其它都是纸老虎。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93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作者:中华田园牛所写的《大明镇海王》为转载作品,大明镇海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镇海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镇海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镇海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镇海王介绍:
弘治十年,这是大明王朝美好的中午。此时,小冰河期已经来临,绵长的严寒肆虐大地,也同样在吹打着这个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王朝。此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刺破中世纪的黑暗。此时,俄罗斯刚刚摆脱蒙古控制不到二十年。此时,距离哥伦布初次抵达美洲也才过去七年,而达伽马正在海洋上筚路蓝缕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喜欢看历史小说的刘晋穿越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从一介书生成为了大明镇海王!书友交流群:720342318,有希望本书的书友可以一起来聊聊天~大明镇海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镇海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