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镇海王TXT下载大明镇海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镇海王全文阅读

作者:中华田园牛     大明镇海王txt下载     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040章,南洋公主长大了

    一般的大臣只会劝自己说要勤俭节约什么的,但是刘晋从来不会劝弘治皇帝要勤俭节约,反倒是说天子就该要懒一些,不要总是一头的扎在桉牍上面,那样桉牍劳形。

    而是应该要合理的安排时间,适当的运动以及到处走走、散散心什么的,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至于节约什么的,那更是不用节约,要开源,刘晋麾下的诸多买卖都有天子和太子的股份在里面,这天子的内帑到底有多少银子,估计着只有天子自己清楚了。

    反正以前的时候是省吃俭用了十几年也才存了百万两银子的内帑,而现在弘治皇帝内帑里面的银子都已经有上亿两了,都存在大明第一银行里面,是大明第一银行最大的客户。

    而且上亿两的银子还仅仅只是弘治皇帝庞大资产里面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资产是各大工厂、商行的股份,别的不说,单单是埃及运河的股份就价值几亿两白银。

    这就是刘晋啊。

    看似不关心自己,但处处为自己着想,总是能够为自己解决最大的困难和忧愁,让自己过的舒舒服服。

    不需要虚情假意的问安、请安、请求上贡什么特产之类的,而是真正的想办法治理好大明来,让自己少忧愁、少烦恼。

    能够从制度上来减少大量无意义的工作,让自己有时间休息,有时间去锻炼自己的身体,思考国家大事。

    不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和伤神,这才是真正的关心自己。

    当了三十七年的弘治皇帝了,弘治皇帝算是将这些给看的清清楚楚了,所以即便是守旧派的官员如何弹劾、攻讦刘晋,弘治皇帝从来都不予理会。

    是忠是奸,弘治皇帝自己的眼睛看的清楚,也能够辨别的清楚。

    “来人~”

    弘治皇帝又喊了起来。

    “陛下~”

    小黄门赶紧过来听候旨意。

    “立即发电给大明各地官府,包括海外各殖民地、藩国、海外领地,要求各地立即汇报各地的气候情况。”

    “是~”

    弘治皇帝脑海中迅速的思索。

    一件关系国家大事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只听信一面之词的,更何况刘晋奏疏里面所提的事情这可能是大明接下来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时间都要坚持去做的事情。

    需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够构建起来的一个较为完善的预警、预防机制,自己必须要详细的了解清楚是否真的像刘晋所说的那样。

    所以既命人去查史料,也要命人去发电给全球各地,详细的了解清楚现在全球的情况是否和刘晋所说的一样。

    只有在充分的掌握各项数据和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够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在朝堂之上得到众多大臣们的支持。

    如此重要的国策,必然是要经过早朝众多大臣去商议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肯定是无法得到同意和支持的。

    天子虽然是一言九鼎,但依然还是需用得到大臣们的支持才行。

    有些事情,天子可以独断专行,但有些事情则是需用天子与群臣商议着来办理,只有得到了众大臣的同意和认可了,事情办起来的时候才会更加的顺利。

    其实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独断专行的做法只会让大臣们和天子专门对着干,最后于国于民都毫无用处。

    大家商量着定下来的事情,几乎都是可以顺利的办好,因为天子和大臣们都是同意了的,也都默认这样的游戏规则。

    再者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要从多方面、多人的角度去看一看、听一听,详细的了解清楚才行。

    小黄门去办事了,弘治皇帝则是拿着刘晋的奏疏仔细的又看了起来,细细的分析和揣摩,至于书桌上面一大堆的奏疏什么的,则是完全放在一边了。

    弘治皇帝也学会偷懒了,也知道这里的奏疏,大部分的都是浪费时间的垃圾奏疏,不是问安就是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看都懒得看。

    现在守旧派得势,办事的风格又慢慢的回到以前了,这让弘治皇帝也是很不爽。

    毕竟怎么多年来都已经习惯了刘晋高效的办事风格了。

    “父皇~父皇!”

    就在弘治皇帝仔细的看着刘晋奏疏的时候,一道温婉的声音响起。

    “哈哈,是南洋啊~”

    弘治皇帝听到这个声音,顿时就赶紧放下刘晋的奏疏,笑着说道。

    来人正是弘治皇帝的宝贝女儿南洋公主!

    原本历史上弘治皇帝和张皇后是有2个儿子一个女儿的。

    分别是朱厚照、朱秀荣和朱厚炜。

    朱秀荣四岁的时候就咬着了,朱厚炜更是只有一岁就夭折了,只有朱厚照养大成人。

    但因为刘晋这个穿越者的缘故,弘治皇帝在治好肠痈之后,身体越来越好,后来和张皇后又有了一个孩子,那就是现在的南洋公主。

    得益于刘晋对医疗的支持,大明的医疗科技迅勐发展,南洋公主从还在肚子里面的时候就得到了极为科学的保护,所以也是健健康康的长大,已经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南洋公主遗传了张皇后的基因,和张皇后长的很像,人长的很漂亮,关键是从小就特别的懂事、听话、知书达礼,即便是弘治皇帝、张皇后和哥哥朱厚照对她宠爱无比,她却是没有丝毫的刁蛮。

    性格上更像弘治皇帝,人美而心善。

    “父皇你又忘记吃午饭了。”

    南洋公主看着依然在看奏疏的弘治皇帝,都都嘴不高兴的说道。

    “马上吃,马上吃~”

    弘治皇帝笑着说道,南洋公主就是弘治皇帝的贴心小棉袄,经常提醒着弘治皇帝要按时吃饭,要好好的休息什么的。

    “你啊你,这刘晋一走,这奏疏就多如牛毛了,又要和以前一样,天天看奏疏看到深夜,累坏了身子,都已经一把年纪了。”

    跟着南洋公主一起过来的张皇后看到弘治皇帝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疏,也是不满的说道。

    她还是很喜欢刘晋的,因为刘晋有能力,办事效率很高,刘晋在的时候,弘治皇帝每天需用批阅的奏疏很少,少的时候几十封,多的时候也就一百多封的样子,有个两三个小时就足够了。

    所以弘治皇帝可以有时间来锻炼身体,也是有时间多陪陪自己的。

    但最近这一年的时间,弘治皇帝就变的忙多了,每天要看的奏疏一下早就多了很多、很多,每天都要看到比较晚,没多少时间陪自己就算了,关键是弘治皇帝都已经是快要六十岁的人了。

    哪里能够和年轻的时候一样天天的桉牍劳形。

    “还是早点让刘晋回来,有他在你就轻松多了。”

    “有刘晋在确实是轻松很多,不过这丁忧守孝是自古以来的规矩,朕也不好现在就让他回来,反正也就是这一两年的时间了。”

    弘治皇帝笑了笑说道。

    “还一两年的时间,你这一天天忙的,都没时间顾家里面的事情了。”

    张皇后撇撇嘴说道:“你看南洋都已经十七岁了,这过完年马上就十八岁了,是不是该给她找个如意郎君了?”

    听到张皇后的话,弘治皇帝顿时就看了看自己的宝贝女儿,一直以来都还觉得她还小,这才注意到她已经马上要十八岁了,而且也都已经长成大姑娘了。

    至于南洋公主听到了张皇后的话,顿时就满脸通红,羞的低着头,捏着衣角说道:“我才不要嫁人呢,我要一直陪着父皇和母后。”

    “傻孩子,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

    弘治皇帝笑了笑说道,接着立即也是愁眉苦脸起来,自己的宝贝女儿嫁人可是大事啊,这可一定要选一个好驸马才行啊。

    这明朝的公主出嫁都是有着自己的规矩的,那就是只能够嫁给普通家庭的子弟,就跟选皇后一样,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外企做大、干涉朝政。

    驸马本身也没有任何的实权和地位,故而一直以来也是大明有志青年都不想去做的,因为当了驸马,不仅仅娶了个祖宗回来,而且以后就没有任何的前途了。

    这也就导致了明朝的公主大多数都挺悲哀的,这个规定可是害惨了明朝的公主,很多时候那些奉命出去选驸马的太监被人贿赂,以至于公主嫁的惨不忍睹,

    像嘉靖朝的永醇公主嫁给了一个秃头丑八怪,庆幸的是这个人虽然丑,但是对公主还是很不错的,万历朝的永宁公主嫁给了塞钱贿赂宦官的痨病鬼,结婚当天就死了,一辈子守活寡,最后郁郁而终。

    由此可见这明朝的公主,很多时候命运都掌握在宦官的手中,很多人为了贪图公主的嫁妆,行贿这些宦官来娶公主,进而得到一大笔的嫁妆。

    弘治皇帝自然是知道这些的,所以这也是他发愁的原因。

    南洋公主可是弘治皇帝的心头肉,就这样嫁给根本就不认识、不了解的人,肯定是不行的,到时候要是过得不好的话,那可就遭罪了。

    PS:求票票~~

第2041章,皇帝想和刘晋结亲家

    “这事情可就让人头痛了。”

    弘治皇帝想到这些事情就头痛了。

    生女儿最怕什么?

    最怕的就是嫁错人,那真的是一辈子都毁了。

    大明朝又没有离婚一说,这后世嫁的不好了还可以离婚再嫁,这大明朝可是不行的,并且还讲究贞洁,丈夫死了,妻子要一直守寡的,这才是好榜样,而不是说再另外嫁人。

    尤其是皇家的人,那更是天下人之表率,更不可能说轻易的改嫁什么的。

    “嗯,确实是让人头疼,所以我才过来找你好好的商量、商量,能不能把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改一改?”

    张皇后也是点点头说道。

    她也为这个事情烦恼的很,因为她知道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这明朝的皇帝只娶一般家庭的女子,这明朝的公主也是只嫁给普通的老百姓,结果就是往往都嫁的很不好,大多数都不如意,最终郁郁而终者居多。

    另外就是这个奉命出宫选驸马的这些太监啊,往往都不可靠,他们收受贿赂,将皇帝的女儿随随便便的嫁给一些根本就不靠谱的人。

    有时候也是觉得可笑,堂堂公主的命运最后竟然掌握在阉人之手。

    “老祖宗的规矩岂是说改就改的?”

    弘治皇帝一听,立即板着脸说道。

    “那我不管,反正必须要给南洋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不仅仅要我们满意,也要让南洋自己满意才行。”

    “别到时候随随便便的就将南洋给嫁了,要是嫁的不好的话,南洋这一辈子可就毁了。”

    张皇后才不管这些呢,就这样一个宝贝女儿,自然是看的无比重,岂能随随便便的就嫁人了。

    “你想怎么改?”

    弘治皇帝听完,顿时就无奈的说道。

    “不要限制着非要嫁给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嫁给王公子弟,王公子弟嘛,很多都在京城,可以看得到长的怎么样?”

    “也可以命人打听清楚这人品如何,还可以找个机会让南洋自己看看,称心如意再嫁人。”

    张皇后想了想说道:“这嫁的近一些的话,这也天天的回宫里来看看不是?”

    “嗯~”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点点头。

    就这一个宝贝女儿,真要是嫁到外地去了,弘治皇帝也是舍不得的,而且嫁的不好的话,那更是心疼死了。

    “只是这嫁给王公子弟的话,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

    弘治皇帝转头一想又皱起了眉头。

    这大明的驸马制度放在哪里,当了驸马就意味着以后没有什么前途了,这朝野上下的王公子弟,谁都不太愿意娶公主的。

    而且这个时代的人结婚很早,往往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成家立业了,这南洋都已经马上要十八岁了,这个年纪还没有定下亲事的王公子弟就太少了太少了,还想找个如意郎君什么的就更难了。

    “这到了十八岁还娶亲的王公贵族子弟可是太少、太少了!”

    “这还不怪你,信了刘晋的话,说没有到十八岁的话,这身体没有发育好,太早嫁人的话对身体不好,所以两个孩子都是十八岁之后才成亲的。”

    张皇后一听,顿时就撇撇嘴说道。

    “刘晋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你看看太子成亲晚一些,这身体就一直很不错,历朝历代就没有那个比他能生的。”

    “晚点对身体确实是更好。”

    “刘晋他自己家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十七八岁之后才允许成亲的。”

    弘治皇帝笑了笑说道,想起自己的那些孙子,他就极其的开心,孙子多,这大明的江山传承就不用担心什么。

    这一切也还是得益于刘晋当初的计策,晚点真的是好处多多的,太早了,身体没有发育好,损伤就太大了。

    “说到刘晋,我听说刘晋有一个儿子和南洋同年,明年也是十八岁了,你看是不是命人去打听下?”

    张皇后一听到刘晋的名字,顿时就想起一件事情了,也是连忙提醒道。

    其实她最近就在为南洋公主的事情烦恼,所以也是已经命人提前整理了一份相关的名单,其中就有刘晋的小儿子刘清。

    “刘晋还有儿子没有娶亲?”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问了起来。

    “刘晋他一向不喜欢和人提前定亲什么的,而且也是一直提倡到十八岁才成亲的,所以朝野上下虽然想要和刘晋结亲家的人很多,但他家的孩子好像只有大儿子刘信娶的是英国公的女儿,二儿子刘达娶的都是小商贾之女。”

    “好像连刘晋的女儿基本上也都是嫁给了普通的子弟,而且还是自己在大学里面时候谈的对象。”

    “这刘晋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允许自己的孩子自由恋爱。”

    张皇后笑着说道,这个刘晋也真是一股清流和奇葩。

    要知道这朝野上下的官员、王公贵族什么的基本上都是流行着联姻,官宦子弟基本上也就只和官宦子弟联姻,断然是不会和普通人家庭结亲家的。

    并且对于家族子弟的婚姻大事,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不可能说让这些孩子自己去谈恋爱什么的。

    可是刘晋就不一样了,他的儿子和女儿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的,除了老大刘信是当初英国公张懋亲自开口,主动找刘晋结成亲家,这刘晋才定下了这门亲事。

    其他的孩子都没有,都是让他们自己去谈恋爱,和自己喜欢的人成亲,不得不说这很奇葩,但也是一股清流了。

    自由恋爱现在在新学里面是比较流行的,尤其是新学的大学里面,基本上越来越流行,他们反对包办婚姻,反对娃娃亲什么的,崇尚自由恋爱,讲究婚姻大事自己做主。

    “这刘晋的儿子倒也是蛮合适的。”

    听了张皇后的话,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点点头。

    刘晋的儿子貌似都是上新式学校的,没有一个是去读传统私塾、书院的,出了大儿子刘信以后接替自己辽国公的爵位之外,其他的儿子只要长大承认几乎都是弄到海外去了。

    二儿子刘达去了南非殖民地,三儿子刘诚去了天竺这边,在西洋联合商行殖民地,四儿子刘誉去了黄金洲,在黄金洲这边的天津远洋贸易行做事。

    五儿子刘仁好像是去澳洲这边,六儿子刘义喜欢机械什么,倒是留在了京城,在奔驰汽车厂里面当工程师,最小的儿子刘清好像还在大学里面读书。

    这刘晋真的是和其他的大臣完全不一样,其他大臣都恨不得自己的儿子也能够考上科举做官,刘晋偏偏就让自己的儿子到全球各地去,根本就不想去考科举当官。

    这样一来的话,如果和刘晋结成亲家的话,倒也是蛮合适的。

    因为刘晋的儿子不在朝野做官,也就不会形成外戚干政的事情,关键是刘晋其他的儿子也都算是普通人了。

    朱元章为什么要定下这样的规矩,还不是为了担心外戚做大,干预朝政,这刘晋的儿子不在朝野之中为官什么的,自然也就谈不上干政了。

    “刘晋的好像只有一个小儿子没有成亲了吧?”

    想了想弘治皇帝说道。

    “对,叫刘清,目前在帝国理工大学读书呢。”

    张皇后说道:“如果陛下你没有什么意见的话,我就招人仔细的打听清楚,另外也再从朝中的王公子弟、大臣子弟当中在多物色一些人选,都打听清楚来。”

    “嗯,先去打听来,关键是人品要好,可不能是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

    弘治皇帝点点头,自己就这一个宝贝女儿,终究是舍不得随随便便就嫁了的。

    老祖宗的规矩要遵守,但也是要为自己的女儿物色一个如意郎君出来。

    一旁的南洋公主听着弘治皇帝和张皇后在谈论自己的人生大事,整个人都羞的满脸通红,一言不发的在旁边听着。

    ......

    几天之后。

    “陛下,皇后娘娘,已经命人打听清楚了。”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拿着一份详细的资料找到了弘治皇帝和张皇后。

    “嗯~”

    “怎么样,都说说吧?”

    “重点说下刘晋小儿子刘清的事情。”

    弘治皇帝和张皇后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连忙问道。

    “是!”

    牟斌一听,也是连忙拿出刘清的详细资料。

    锦衣卫发展到现在,再加上这些年来弘治皇帝重视和支持,锦衣卫也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情报收集能力非常的强大。

    弘治皇帝拿起资料一看,里面甚至于还有清晰的画像,是高手画的。

    “这刘清人长的和刘晋很像啊。”

    弘治皇帝一看就说道。

    “是的,陛下,刘清和其父亲刘晋几乎是长的一模一样,相貌英俊!”

    “更重要的是其人品也如同刘公一般,是一个正人君子,为人正直又知书达礼,虽然学的是新学,不过也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不过,他好像在大学里面已经在和一个商贾之女谈恋爱了。”

    牟斌点点头,详细的介绍清楚刘清的情况来。

    “那没有什么,男人三妻四妾的很正常。”

    弘治皇帝没有开口,一旁的张皇后却是不以为意的说道,看着刘清的画像,也是很满意。

第2042章,受欢迎的刘清

    “.......”

    听到张皇后的话,弘治皇帝也是一阵无语了。

    不过这也是现在大明的一个普遍现象了,有钱有势的人三妻四妾真的很正常,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不少也是有一些白奴小妾的。

    “其他人呢?”

    弘治皇帝看看刘清的资料,然后又翻看起其他人的一些资料了。

    “其他人大多数都不算是很如意的人选,有的是纨绔子弟,大家都不愿意将女儿嫁过去,还要一些则是长的丑陋或者身体有疾的,要不然绝大多数王公贵族子弟、大臣子弟基本上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亲了,而且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娃娃亲。”

    牟斌连忙说道。

    “嗯~”

    弘治皇帝一边听也是一边翻看资料,当看到其他人的画像时都忍不住皱起眉头,因为确实是长的不行。

    自己的宝贝女儿如花似玉,国色天香的,其能够嫁给这样的丑陋之人,有些长的可以偏偏又身体不行,这就更不行了。

    这嫁过去要是没几年就病死了,这南洋岂不是以后要守活寡了。

    看来看去还是这个刘清看的舒服,人长的英俊,关键是各个方面也都合适。

    “找个时间和机会,你带着南洋悄悄的去看看这个刘清,看看南洋满意不满意。”

    想了想弘治皇帝也是和张皇后仔细的商量起来。

    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南洋公主自己满意,觉得可行才可以。

    “嗯~”

    张皇后点点头。

    .....

    帝国理工大学校园的一处足球场这里正在举办一场足球比赛,对阵的双方是帝国理工大学和大明理工学院。

    足球场这里人声鼎沸,观看比赛的人非常多,足球文化在大明是非常盛行的,上至王公子弟,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非常喜欢看足球比赛。

    校园里面的这些学生那更是如此了,尤其是这种比赛,那更是吸引了大量两个高校的学生前来观看。

    “加油,加油!”

    足球场外,众多的观众不断的呐喊着,其中就有大量的女生,这些女生组成了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其实愿意将自己女儿送到新式学校读书的人,多半都是一些商人或者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这些人更懂新学的重要性,也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进新学里面读书,甚至于连女孩子也是如此。

    真正穷苦的普通百姓,他们反倒是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到里面读太多的书,能够认识一些字,会算数什么的就可以了,还不如早点出来赚钱补贴家用。

    毕竟迟早也是要嫁人的,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给家里面赚点钱,省的白养一个女儿。

    至于那些王公贵族、大臣们,他们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去读新学,一般都是家里面请老师来教读书写字什么的。

    他们更推崇的是一直以来的传统,这千金小姐自然是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在家的时候听父母的,嫁人了听丈夫的,丈夫死了就听儿子的。

    读新学,新学里面男女混在一起教学,这可是不行的,要知道男女大防,出什么事情的话那老脸可就丢大了。

    总的来说,这新式大学里面的女学生算是出自大明的中产阶级吧,家里面有点家底,但是算不上什么大门大户,和朝中的这些王公贵族、大臣们是没办法比的。

    众多的观众在不断的呐喊,足球场上面的人也是在全力以赴的踢球。

    刘清接到队友的传球,一个假动作晃过一人,带着足球直奔对方的球门而起,很快就有两个人包夹过来。

    刘清一套踩单车的假动作再次晃过一人,然后一个转身,勐的加速又过了一人直奔着大门而去。

    守门员一看顿时就慌了,这下子形成了单刀,面对快速冲来的刘清,整个人都死死的听着,伴随着移动起来。

    只见刘清大力一脚轰门,足球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擦着守门员的手以极其刁钻的角度直接进了大门。

    “耶~”

    顿时球场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气氛是相当的火爆,俨然感受不到丝毫冬日的寒冷。

    “刘清,刘清!”

    女学生方阵这里,众多的女学生发出阵阵的尖叫声,不断的呐喊着。

    在这个青春萌动的年纪里面,像刘清这样的男生无疑是大家都喜欢的。

    人长的应俊生帅气,关键是成绩又非常不错,听说刘晋的家世也很不错。

    故而主动倒追刘清的人都有不少,暗恋的就更多了。

    “刘清,刘清!”

    李月激动的大喊大叫,她和刘清几乎都已经快要公开了,唯一担心的就是双方父母会不会反对了。

    现在见到刘清进球,整个人高兴的都要跳起来了。

    进球的刘清也是兴奋的跑起来,和队友正在进行庆祝。

    “娘娘,公主~”

    “刚刚进球的那个人就是刘清了。”

    众人的注意力都被激烈的足球比赛所吸引,谁都没有注意到张皇后带着南洋公主来到了这里,就如同普通的观众一般,在观看这个比赛。

    “人倒是长的真俊,和刘晋还真是很像、很像。”

    张皇后听完也是点点头,仔细的看看这个刘清。

    这大冬天的,冷的要死,但是对方却是穿着秋衣秋裤,薄的很,但踢球的时候仿佛根本就感受不到丝毫的寒冷,一身汗。

    “南洋,你觉得怎么样啊?”

    张皇后看看身边的南洋公主,笑着问道。

    听到张皇后的话,南洋公主顿时就羞红了脸,然后就是偷偷的看着刘清。

    要说这张皇后为了自己宝贝女儿的终生大事,那也是费了很多的心思,竟然也是亲自带着南洋公主出来亲自看看这个刘清。

    南洋公主看着兴奋庆祝的刘清,对方一边庆祝也是一边奔跑,竟然朝着自己这边跑过来,顿时就看的更清楚了。

    阳光、帅气、充满活力,笑起来的时候仿佛阳光一般温暖。

    这让南洋公主更是羞红了脸。

    张皇后默默的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看她的样子就知道答桉了,显然对于这个刘清还是满意的。

    没办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其实也一样,也是喜欢帅哥的。

    当初刘晋能够一次性娶到徐婉儿和李贞,这除了有才华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人也英俊帅气,所以徐婉儿和李贞才会同意的,不介意两人同时嫁给刘晋。

    要是长的丑,即便是有才华,恐怕也不是人人都喜欢的,才子佳人,是有人欣赏才华,但外貌其实也是挺关键的。

    比赛最终以帝国理工大学队胜利而结束,比赛一结束,顿时周围的观众就开始纷纷的散去。

    但是刘清他们这些足球队员则是纷纷被自己的粉丝们给缠住,有的要签名,有些大胆的女生甚至于主动的去找这些球员们递送情书。

    刘清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个人,比赛一结束立即就围了一群女生上来,一个个热情的找刘清要签名,还有人则是当起了喜鹊替人送情书什么的。

    新学的发展,自由恋爱也是在新学里面兴起,大家对此也是见怪不怪的了。

    “哼哼~”

    李月自然是最不开心的一个了,守在刘清的身边,用警惕的目光看着一个个过来找刘清要签名、送情书的,但却是又不能够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就拒绝,只能够生气的都着嘴。

    没办法,刘清实在是太受欢迎了,算是这帝国理工大学的校草了,不仅仅是这帝国理工有人喜欢,隔壁的一些高校也都不乏有主动追刘清的人。

    “刘清,能不能也给我签个名。”

    就在众人逐渐的散去时,南洋公主找了过来,有些紧张而胆怯的问道,整个人的心就如同小鹿一般在乱撞,扑通、扑通的,紧张的不行。

    来到刘清身边的时候,脸都变的通红、通红的话,羞的不行,低着头不敢直视刘清。

    “当然可以~”

    刘清笑着回道,再看看眼前的南洋公主,也是眼前一亮,眼前这个红着脸的同学还真是长的很漂亮,是难得一见的美人,比起李月来竟然还要更漂亮不少。

    至于旁边的李月,此时此刻则是警惕无比,因为眼前这个人长的很漂亮,关键是这声音也很温柔,很有杀伤力,还红着脸,搞不好要抢走自己的刘清。

    “你就是李月吧?”

    南洋公主被刘清看着,顿时就更羞了,然后再看看警惕的李月,也是问道。

    “我就是李月,你是?”

    李月一听,也是点点头,然后奇怪的问道。

    自己不认识对方啊,她竟然认识自己。

    “我叫朱秀箐,很高兴认识你们两个。”

    朱秀箐红着脸,声音很细、很细的,显得极其害羞。

    “朱秀箐啊,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李月一听,仔细的想了想,自己学校貌似没有这个同学,难道是隔壁学校的。

    此时此刻,她当然不会知道眼前这个朱秀箐就是当今的南洋公主,关键是还要过来抢自己的刘清,不然的话肯定是高兴不起来的。

    “你们有空吗?”

    “我想请你们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朱秀箐红着脸,鼓足了勇气的说道....。

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

    皇宫乾清宫尚书房内,弘治皇帝正在仔细的阅读从大明乃至全球各地发电回来的关于目前全球气候的信息。

    同时在旁边还有一份各地官员以及史官们整理出来的东汉末年、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关于自然气候的记载内容。

    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而已,相关的信息就已经汇总完毕,并且也是第一时间内就送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中。

    “北黄金洲大平原地区遭遇大寒潮,连贯穿南北的大河都全部冰冻,甚至于都影响到了蓬来湾这里!”

    弘治皇帝拿起自己书桌上面的地球仪,找到了北黄金洲大平原的地方,仔细的对比起地理位置了。

    “连蓬来湾都霜冻了,这可是属于亚热带地区了。”

    弘治皇帝微微吃惊。

    “北半球地区的气候普遍下降的极为厉害,黑土省这边都已经零下几十度,天寒地冻,欧洲各国这边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冷气候,有大量底层百姓被冻死。”

    “唯一不受影响的地区是天竺大陆,来自北方的寒冷气候全部都被青藏高原所阻挡住了。”

    “但是天竺大陆这边正在遭遇前所有为的干旱气候,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下月了,如果一直持续到明年年初的话,天竺大陆这边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饥荒。”

    “南半球这边也是遭遇了极短干旱天气,南非洲地区的殖民地、藩国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气候,南黄金洲大草原草木枯黄,大火连连。”

    弘治皇帝仔细的看着,这些都和刘晋所说的一样,此时此刻全球都在遭遇极端的气候,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遭遇严寒,南半球则是遭遇了旱灾。

    看完这份资料之后,弘治皇帝又开始看起相关的史料记载了。

    “东都洛阳阳春还在降霜,河南南部地区当时还有柑和桔,但后来全部消失,魏武冬日练兵,淮河全部冻结,可以直接过马车。”

    “东汉末年瘟疫频发,几乎每隔两三年的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的瘟疫,死伤无数。”

    “极端天气频繁,暴雪、寒潮、霜冻、冰雹导致连年颗粒无收、欠收,活不下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烽烟四起。”

    “唐朝末年,连年干旱,夏日降雨极少。”

    “唐前中期在长安城内有种植柑橘,到唐朝末年全部死亡。”

    “冬天异常寒冷,六月伏日,寒。”

    “干旱、黄河决堤、蝗灾肆虐,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易子而食!”

    弘治皇帝看着史官们寻找出来的相关一些记载,脸色都忍不住大变起来。

    如果这样的极端气候真的发生在大明朝的话,大明朝的结局会比东汉、唐朝更好吗?

    那个就真的未必了,人如果都活不下去了,哪里还会管那么多。

    连年的灾荒,饥饿的百姓什么事情都是做得出来的。

    “如果不是这些年来进行改革,大明国力强大,百姓富足,真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恐怕就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我大明朝怕也是难逃王朝更迭的命运了。”

    弘治皇帝放下手中的资料,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在农业社会几乎是真的要看老天爷赏饭吃,风调雨顺,自然日子就好过。

    可是要是出现大规模的灾荒,一年两年的话,还不会出太大的事情,可是要是连年灾荒不断,各种各样的灾害轮番上阵,再加上天灾人祸的话,那就真的要出大问题,改朝换代也都就不稀奇了。

    “小冰河期!”

    弘治皇帝嘴里面念叨着刘晋给出的名词。

    “极端的寒冷,来年的干旱等等,真要是和以前一样的话,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弘治皇帝想起来弘治十一年的大雪,那年冬天极其的寒冷,北方几省遭遇大雪,冬天的时候就不知道冻死了多少人。

    到了第二年的时候直接就爆发了大饥荒,天子脚下的北直隶都到处饿殍遍野,瘦骨嶙峋,还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

    当然,当时也是有人祸的原因在里面,粮商们故意囤积粮食,哄抬粮价,还有就是和官员勾结,建朝廷粮仓里面的粮食给倒卖掉所导致的。

    后来刘晋从朝鲜这边运粮过来,以工代赈的方式,这才逐渐的稳定了局势,将这场灾荒给度过去了。

    这还仅仅只是一场大雪所引起的,如果要是各种灾害轮番上阵,连续几年都大规模干旱、蝗灾、异常寒冻的话,那后果真的就不堪设想了。

    按照大明以前的情况来说,到时候必然烽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外部敌人的入侵、骚扰,这大明朝内部的那些粮商、贪官污吏的人祸,这大明朝能挺得住吗?

    弘治皇帝发自内心的自问起来。

    “幸亏是这些年来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对外扩张,否则真的是无法去面对这样的情况。”

    弘治皇帝很快就庆幸起来,庆幸自己支持刘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对外的持续扩张,将大明庞大的人口不断的迁移出去,分散看来,极大的缓解了人地矛盾,拥有了更多的土地。

    同时工业和机械科技发展,也是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机械化的耕种方式,大量的土地得到了开垦和耕种,粮食产量暴增,现在一年的粮食产量足够大明吃上十年。

    此外就是交通的发展,大量铁路、公路以及火车、汽车的出现都极大的便捷了各地之间的往来,纵然是出现了灾荒,也可以迅速的从各地调集粮食、物资。

    而不会像以前一样,南方有大量的粮食,可是要运到北方的话,十斤粮食运过来的时候可能都剩不下一半,并且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绝对不允许大明出现这样的事情!”

    弘治皇帝想清楚了这些,也是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东汉末年和唐朝末年的景象绝对不能发生在大明身上,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大明王朝的延续与否都已经变的不重要了,或许到了那个时候,又是一场灾难,一场汉人的浩劫。

    就如同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样,北方的汉人几乎都要死绝了,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的时候,那更是少数部族入住中原,汉人变成两脚羊的时代。

    “小冰河期又如何,人定胜天,只要有充足的准备,即便是小冰河期也是一样可以战胜的。”

    “现在我大明一年产出的粮食足够我大明人吃上十年,更何况还有大量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国,朕就不信了,我大明无法躲过这个小冰河期。”

    弘治皇帝站立起来,走来走去的不断思索着。

    他还是有底气的现在大明朝的情况比起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好很多、很多,国库充盈,有用不完的银子。

    政治清明,大臣们当中虽然有不少的守旧派迂腐大臣,但是大多数的大臣也都算是正直之辈,也都是治国之能臣。

    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大明朝现在有着足够强大的家底,广袤的国土,先进的耕种、生产方式,再加上便捷的交通等等。

    这些都让弘治皇帝有足够的底气来应对小冰河的一切问题。

    不就是大范围的干旱,连续几年的粮食绝收嘛。

    没关系,我大明一年种出来的粮食足够老百姓敞开肚皮吃上十年,即便是连续多年绝收都没有问题。

    再者还有耐干旱的番薯、玉米、土豆这几种高产农作物,绝对不用担心吃不饱的问题。

    真正需用担心的还是人祸。

    自古以来最可怕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就如同弘治十一年的灾荒一样,明明是可以迅速的调集粮食去赈灾的。

    可是偏偏那些粮商为了一己之私利,故意囤积起来哄抬粮价,还将朝廷粮仓里面的粮食都给蛀空来。

    由此可见,最可怕的莫过于人祸了。

    “来人~”

    想到这些,弘治皇帝喊道。

    “陛下~”

    有小黄门赶紧过来听候旨意。

    “立即召集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都督前来尚书房议事!”

    “是!”

    小黄门一听,也是连忙去传旨。

    也不知道是出什么事情了,天子今天已经开过小会议了,这下午的时候竟然又要召开小会议,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不然是不会下午的时候继续开小会的。

    要知道如此多年来,弘治皇帝很少在下午的时候还召集大臣开会的,而是留时间给大臣们办公,也给自己批阅奏疏的时间。

第2044章,我还想嫁女儿给他呢

    弘治皇帝在思索着关系大明接下来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时间的大事。

    这种关系深远的大事,弘治皇帝也是没办法轻易就做出决断的。

    因为根据刘远的奏疏内容,如果真的按照刘远所说的去办,大明朝可能每年都要犹如几千万两白银在其中。

    如果真的和刘晋所说的一样,处于小冰河期内,频繁出现各种灾荒的话,几千万两白银那也是值得的。

    可是如果不会出现这些事情的话,那几千万两白银的投入可能就会毫无意义了,也必将会遭到众多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守旧派的官员。

    “父皇~”

    这时,南洋公主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的宫女还端着一碗参汤。

    “哈哈,是南洋啊!”

    看到南洋公主,弘治皇帝心情就变的很好,顿时就开心的笑了起来。

    “父皇,这时明人炖的人参汤,你赶紧喝了吧。”

    南洋命人将人参汤端上来说道。

    “好,好~”

    弘治皇帝接过参汤一饮而尽。

    自从辽东全部纳入大明的版图之后,人参这东西就可以轻松获得了,不像以前的时候,人参往往都是要从女真人的手中才能够换到。

    数量有限,价格又非常的高昂,故而使用人参的习惯并不流行。

    但是现在京津地区的有钱人、有权势的人都慢慢的养成了喝人参汤的习惯,人参补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定期的喝一些人参汤还是很有益处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的人参产量大,价格比起以前来也更便宜,尤其是来自黄金洲的人参,价格就更便宜了。

    “南洋啊,和刘清谈的怎么样了?”

    弘治皇帝喝完人参汤,随即也是笑着看向南洋,问起她和刘清的事情来。

    也不知道南洋是怎么想的,竟然想着自己先和刘清这边接触看看,她时常主动跑去学校里面找刘清和李月,还经常写信给刘清。

    貌似现在关系还很不错,经常都有书信往来,也时常一起去看看足球比赛什么的,而且还是三个人一起。

    “父皇~”

    听到弘治皇帝话,南洋公主顿时就羞红了脸,低着头捏着自己的衣角。

    “哈哈,好,好,父皇就不过问了。”

    “不过要是刘清那小子敢欺负你的话,父皇肯定给你做主,到时候让刘晋狠狠的抽他鞭子。”

    弘治皇帝看自己女儿的样子就明白了,这是少女怀春,情窦初开了。

    虽然说有些委屈了自己的宝贝女儿,便宜了刘清这个臭小子,但只要自己的女儿喜欢,其它也就无所谓了,没有什么关系。

    “父皇,他对我挺好的,从来都没有欺负我,你可别让他父亲批评他。”

    南洋公主一听,顿时就赶紧说道,生怕刘清被批评、挨鞭子了。

    她可是听刘清说了,他们家从小家教就极为严格,刘清从小就没少挨罚站、吃戒尺什么的。

    “哈哈,好,好,女大不中留啊!”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

    “父皇,什么事情啊,怎么高兴。”

    这时,朱厚照走了进来,已经三十多岁的朱厚照,依然还是带着一丝以前吊儿郎当的样子,看到自己的妹妹感觉说道:“南洋,你也在啊。”

    “哥~”

    “你都好久没有来找我了。”

    看到朱厚照,南洋顿时就高兴的走过去保住朱厚照的一只手臂。

    南洋公主比朱厚照小了很多,从小朱厚照就特别的宠溺她,再加上朱厚照又特别喜欢玩,故而从小就经常带着南洋公主疯玩。

    兄妹两个的感情好的很。

    “我现在不是当北直隶布政使了嘛,这管一个省和管一个府差别还是很大的,事情很多,还经常要去外地视察什么的,所以回来的时间就少很多了。”

    “这不是刚刚回来,听说你在父皇这里就过来找你了。”

    “呐,这是我这次出去视察给你带的枣子,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朱厚照笑着摸了摸自己妹妹的脑袋,对这个妹妹是真的很宠爱,无论去到哪里都会着给自己妹妹带点东西,哪怕是实在是没有什么特产可带的,也要带点吃的什么东西回来。

    “谢谢哥~”

    南洋公主开始的接过枣子,拿起尝一个,顿时就直点头说道:“真的很甜,很好吃!”

    “哈哈,那是。”

    朱厚照高兴的笑了起来。

    一旁的弘治皇帝看着兄妹俩温馨的样子,也是满脸笑容。

    自己就只有一个老婆,也只有这两个孩子。

    真要说将南洋嫁到外地去,随随便便找个人嫁了的话,那是真的舍不得,还要挑她自己喜欢的青年才俊才行。

    “父皇,妹妹,你们刚刚在聊什么事情呢,怎么开心?”

    接着朱厚照非常随意的找个椅子坐下来。

    “你啊,都时间三十多岁的人,还是没大没小,没规矩的。”

    看着朱厚照依然吊儿郎当的样子,弘治皇帝也是无奈了。

    接着说道:“你妹妹过完年就十八岁了,我正考虑着给他物色一个如意郎君呢。”

    在家里面弘治皇帝是没有皇帝架子的,连称呼自己也是说我,而不是朕。

    “啊,就要嫁人了啊!”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万般不舍了,再看看自己的妹妹,不知不觉之中竟然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记忆中她似乎好像一直都还很小。

    还是那个嚷嚷着骑在自己脖子上去京城逛街的小姑娘,还是那个随随便便批评下就会哭鼻子的鼻涕虫。

    现在竟然说要嫁人了,到了要嫁人的年纪了。

    想到自己的宝贝妹妹要嫁人,嫁给自己都不认识的人,朱厚照心里面顿时就仿佛失去了最为重要的至宝一般,顿时就不开心了。

    “父皇,你可一定要给妹妹找个好驸马,可不能让南洋受委屈了。”

    朱厚照心里面酸酸的,可是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年纪了,该嫁人还是要嫁人的。

    朱厚照自己的儿子、女儿也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嫁女儿都没有让朱厚照如此的伤心难过,毕竟朱厚照女儿也是很多,足足有200多个女儿。

    因为女儿太多了,很多女儿朱厚照甚至于都无法对号入座的记住名字,只有少数一些印象深刻的能够记得住。

    这有时候孩子太多了就是如此,记不住。

    但是这妹妹就不一样了,只有一个,朱厚照十几岁的时候天天陪着自己的妹妹玩,感情深的很。

    “嗯,你母后也是这样说的。”

    “所以现在也是选了几个人选,其中一个是刘晋的小儿子刘清!”

    弘治皇帝点点头,随即说道。

    “啊~”

    “刘晋的儿子刘清?”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撇撇嘴说道:“我还想着嫁女儿给那小子呢,刘清人长的帅,关键是球踢得好,很合我胃口。”

    “哥,你也知道刘清啊。”

    南洋公主一听,顿时就有些诧异的问道。

    “我当然知道了。”

    “刘清小时候的时候,穿着个开裆裤在家里面踢球,我刚好去刘晋家里面看到了,我也喜欢踢球的,于是就教他踢球。”

    “哈哈,他当时可崇拜我了,这小子我可是喜欢的很。”

    朱厚照笑着说起刘清的往事来。

    听到朱厚照的话,南洋公主顿时就捂着嘴笑了起来,脑海中都浮现着刘清穿着开裆裤踢球的样子。

    “当时都还想着,等他长大之后嫁个女儿给他呢。”

    “这人长的英俊帅气,关键是人品还很不错,又喜欢踢球运动,这身体肯定很好。”

    朱厚照一边说也是一边感叹,时间过的真快,一下子都已经长大了。

    “哥~”

    听到朱厚照的话,南洋公主顿时就急了,你要嫁女儿过去,我怎么办啊?

    “哈哈,既然是妹妹你看上了,那肯定不会和你抢了。”

    朱厚照看着自己妹妹着急的样子,顿时就笑了起来。

    没办法,自己妹妹和自己相差比较大,自己大的儿子女儿也都和她差不多大,这从小都还是一起长大的呢。

    “妹妹啊,什么时候结婚啊,哥到时候送个超级大礼给你。”

    “哥,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南洋公主顿时就又羞红了脸,低着头。

    “啊,我的宝贝妹妹嫁给这个臭小子竟然还八字还没有一撇,看我回头就去抽他的皮。”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说道。

    “你妹妹说想要和刘清先谈谈,就和新式大学里面的青年男女一样,说要自由恋爱。”

    弘治皇帝在一旁看着,无奈的摇头说道。

    谈什么恋爱啊,结婚了之后慢慢谈就是了,自己一道旨意下过去,刘晋还不得屁颠、屁颠的准备好让自己的儿子过来迎娶南洋。

    “恋爱个锤子啊,这娶回家里面了,慢慢的谈就是,想怎么谈都可以,还自由恋爱。”

    朱厚照一听,也是撇撇嘴不满的说道。

    “刘清那小子要是敢欺负你,负你的话。”

    “哼哼,看我到时候怎么收拾他,我非要把他小时候穿开裆裤的事情给爆出来不可。”

    接着朱厚照也是凶狠很的说道。

    “......”

    一旁的弘治皇帝和南洋公主顿时就无语了。

第2045章,此事当慎重

    “陛下,韩文、杨一清、杨廷和、钟藩、李昆、毛纪、梁储到~”

    就在朱厚照和自己妹妹开心的聊着天时,被弘治皇帝招进宫议事的大臣也是陆续抵达了乾清宫尚书房这里。

    “父皇,哥~”

    “我先走了!”

    南洋公主一听,也是懂事的连忙告辞。

    “嗯~”

    弘治皇帝笑着点点头,同时也是对朱厚照说道:“这次商议的事情非常重要关系到我大明今后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大事。”

    “太子你也留下来一起听听。”

    “是!”

    朱厚照一听,也是连忙恭敬的回道。

    已经三十多岁了,也是成熟了很多,谈到国家大事的时候,那也是收敛起自己吊儿郎当的样子了,笔直的坐好。

    很快,几个重要的大臣就来到尚书房。

    “这是刘晋写给朕的奏疏,你们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将刘晋些的奏疏拿出来,示意大家都先看看再来谈论。

    “刘晋的奏疏?”

    韩文、杨一清、杨廷和等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来精神了。

    这刘晋在丁忧守孝一年多的时间了,现在也终于开始冒泡了,这是在为守孝期满之后重新回朝做准备吗?

    还是说真的有什么重要的大事?

    也不怪他们这样想,因为以往那些回家乡丁忧守孝的官员几乎都是这样操作的,为了巩固天子对自己的印象,那是隔三差五的都要给天子写奏疏什么的。

    这守孝期满的时候,那更是要满朝的活动起来,以便回来之后能够获得一个不错的位置,毕竟离开朝野三年的时间,很多事情都是会发生大变的。

    韩文、杨一清、杨廷和等人接过奏疏快速的看了起来,这一看顿时一个个都脸色微微大变起来。

    刘晋的奏疏里面没有谈及对天子的思念和关切,谈的竟然是气候,还关系着大明几十年、上百年的重要大事。

    “小冰河期?”

    众人则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名词,最里面也是念叨着。

    “小冰河期?难道还有大冰河期不成?”

    朱厚照也是如此,早已经不是十几岁顽皮少年的他,考虑问题也是更全面了。

    “诸位爱卿,大家怎么看此事?”

    等到大家都看完了,弘治皇帝也是开口问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理应慎重、三思而后行,当务之急是发电至大明各地,乃至全球各地,详细的询问起目前全球的情况,同时根据刘公所言,东汉末年、唐朝末年类似的情况,可令史官以及各地官府查阅相关的史料记载,看看是否能够有所吻合。”

    作为现在的内阁首辅,韩文首先站出来表态道。

    虽然说是改革派的官员,以前也是跟着刘晋混的,也相信刘晋并不是胡说八道,但这样的大事,还是应该要慎重、三思,因为根据刘晋的计划执行的话,大明朝可能每年需用投入几千万两白银在上面。

    别的不说,单单是在大明各地建立起庞大的粮食储备仓和计划来,这个就需用花费大量的资金。

    还每年要收购大量的粮食囤积起来,如果用得上还好一些,可是如果接连遇到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那这些囤积的粮食到时候可能就要浪费了,毕竟现在粮食还是非常充足的,粮价很便宜。

    “臣也以为此事当三思而后行!”

    “刘公所言之事实在是有些太过于荒诞,现在仅仅只是天气比往年更冷一些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

    杨廷和想了想站出来说道。

    “是啊,陛下~”

    “根据刘公所说的计划来初略的估算,我大明如果真的要这样去执行的话,则每年需用耗费几千万两白银在上面。”

    “虽然我大明现在国库充盈,但也不能这样胡乱的花钱。”

    “自古以来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都时而有之,不足为奇,今年天气是被往年要冷一些,北方各省确实是遭遇了寒潮,损失惨重。”

    “但这并不能说明就会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臣以为没必要小题大做,耗费财力和物力去建这个什么预警、预防机制。”

    梁储也是跟着说道。

    “陛下,臣也以为此事当慎重!”

    “此事毕竟是关系着今后大明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重要事情,也不必急于一时去做决定,或许可以先看看最近几年,或者是最近十年的情况,再来看看是否真的是进入了所谓的小冰河期。”

    毛纪也是跟着开口。

    他才不相信什么小冰河期呢,这个刘晋一向都是这样,总是喜欢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

    不就是天气冷一点嘛,有什么影响,还不是一样上下朝,一样的过日子,能够有什么大不了的,值得如此大费周章、花大力气的来去搞这个什么预警、预防机制出来。

    听着守旧派官员们的反对声音,钟藩、李昆也是沉思着,说实话他们也是觉得刘晋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不就是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一些嘛,何必如此大惊小怪的,况且其实大家也没有觉得今年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该下雪下雪,该刮风刮风,反正坐在汽车里面也影响不大,在家里面也都有火炉什么的,貌似真的和以往的冬天没什么不同的。

    故而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去说这个事情,总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吧,身为朝廷重臣,还是要为国家考虑的。

    “太子,你怎么看此事?”

    弘治皇帝面无表情,转头问向朱厚照。

    “儿臣以为韩公所言有理,是否真的会进入小冰河期,应该首先要掌握充分的数据和情况来判定,另外也可以查阅相关的史料记载来看看是否和历史上的差不多。”

    “此事关系重大,也不宜轻易的下定论做决定。”

    朱厚照沉思一会之后也是说道。

    他相信刘晋绝对不是胡乱来写奏疏博人眼球的,刘晋这个人,他还是很了解的。

    如果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大事,他基本上是不会写奏疏上来的,懒人一个。

    只有当他觉得这个事情确实是非常重要,关系深远的时候,才会郑重的写奏疏。

    如此多年过来,刘晋所说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应验了,而且也都证明了刘远有着极其长远的眼光和全局的战略性思维。

    他既然忧心忡忡的写奏疏谈及这个小冰河期的事情,那绝对不是胡说八道的,肯定是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推断的。

    要知道自古以来朝野上的大臣几乎是不可能谈论到气候的事情,顶了天就是说某某地出现洪涝、干旱灾害什么的,要求朝廷赈灾之类的。

    气候这东西,朝野上下这种读圣贤书的人有几个能懂?

    顶了天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可能像刘晋这样进行全局、长远性的看待问题,推断出可能会进入小冰河期的事情。

    刘晋既然谈到了这个事情,还如此郑重的写奏疏上来,想必肯定是有所依据和自己的判断。

    如果真的像刘晋所说的,全球范围内将进入小冰河期的话,到时候气候变的极端,冬天太过寒冷,夏天干旱少雨,同时还伴随着其它各种灾害的话。

    那情况确实是会非常的糟糕,尤其是关系着稳定的粮食,一旦连年绝收又没有足够的储备粮,到时候可就真的要出大问题的。

    “嗯~”

    弘治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太子做事稳重多了。

    “这是朕命人从全球各地发送回来的关于目前全球气候情况的电报汇总!”

    “这份是我命史官和各地官府查阅相关历史记载的汇总,大家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又拿出了两份奏疏出来,示意大家再看看这里面的内容。

    众人一听,心里面顿时就明白了。

    是个好皇帝的弘治皇帝显然对此事是非常的重视,同时对刘晋也是相当的重视,收到刘晋奏疏的时候就已经命人开始去进行相关方面的调查和查阅史料了。

    由此可见刘晋即便是人不在朝野之中,但是在弘治皇帝的心中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依然是弘治皇帝信任的大臣。

    众人接过奏疏快速的看了起来,越看也是越吃惊。

    因为根据上面所写的内容来看,刘晋推断的小冰河期的情况几乎全部都说中了,现在全球范围的气候都极其的寒冷。

    欧洲这边都不知道冻死了多少人,尤其是北欧这边,北欧的维京海盗们估计着要少掉很多,还有黄金洲这边,北倍大平原地区也是寒潮肆虐,南黄金洲的大草原则是遭遇了严重的干旱,草木枯死。

    这说明现在全球范围内都被可怕的寒潮所笼罩、肆虐,处于夏天的南半球则是处于干旱无比的环境之中,很多地方都已经有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了。

    再看看相关的史料记载,如果真的是进入小冰河期的话那情况很糟糕了,夏日霜冻,连年干旱,蝗虫肆虐,瘟疫横行等等轮番上阵,还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多年都如此情况的话。

    情况就真的会非常的糟糕,别的不是,单单是瘟疫横行的话,对于人口逐渐集中到城市的大明来说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应对一切问题

    “陛下,看来刘公所言还是有事实依据,如果真的出现东汉末年或唐朝末年的景象,那我大明可就要进入多事之秋了。”

    韩文看完之后,也是忧心忡忡的说道。

    一直以来大家关注历史,所关注的内容就是王朝更迭,割据分裂、外族入侵,帝王将相等等,很少有人说去关注气候。

    也只有在后世,伴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气候学成为一门学问之后,相关的学者才会真正的说来研究古代的气候,研究气候所带来的一些重大的影响。

    历史上有些王朝的更迭其实也一定是说真的就是吏治不行,也跟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像唐朝末年的时候,藩镇势力的形成和发展其实也跟气候有着一定的关系,首先就是气候变的异常极端,导致农业生产非常的不稳定。

    再加上土地兼并,人地矛盾尖锐,老百姓过不下去了自然就烽烟四起,有农民起义自然是要镇压的,要重用这些边镇官员、将领什么的。

    这时间一久,自然而然的也就容易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尾大不掉,再加上处于小冰河期间内,自然而然就会彻底的崩溃掉,改朝换代。

    可以说在后世,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已经比较深入了,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一个王朝更迭的,其中重点就提到了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的灭亡和自然气候有关系,但也和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历史上的大明王朝首先来说就是财政崩溃,导致朝廷根本就没有钱来做事情。

    从明朝中期开始,明朝的财政就出了巨大的问题,偌大一个庞大的帝国竟然收不上税银来,一年区区两三百万两银子的税银和越来越少的实物税收根本就不足以支撑起这个庞大的帝国来。

    没有银子,没钱赈灾救灾,也没有钱去搞军队建设,更没有钱去提高官员薪酬待遇等等,结果就是外部的敌人打不过,节节败退,女真才多少人?

    纵然是能够以一敌十,也根本就不足为患,然而最终大明朝就被螨清取代,为什么?

    因为边军的那些将士从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对等的待遇,吃不饱穿不暖,武器装备又不行的情况下,怎么打仗?

    内部灾民烽烟四起,又始终都无法镇压下来,每一次的调动大军对于大明朝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事情,因为拿不出银子和粮草来。

    官员的薪酬待遇很低,但官字两张口,当官都吃不饱,下面的百姓自然也别想有好日子过,所以这些官员都会大肆的兼并土地,贪污受贿,官商勾结,这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罢了。

    所以朝廷的银子就更收不到了,税也就越来越少,情况就不断的恶性循环。

    纵观大明朝中后期的历史,只要是能够收到银子、搞到银子的皇帝,多少还是能够有些作为,像嘉靖、万历,没有银子就想办法搞银子。

    搞到银子之后,多少也还是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比如万里三大征,扫荡辽东女真,又支援朝鲜打赢了倭寇,还扫荡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这些都说明了钱的重要性,没钱纵然是天子和朝廷都干不成任何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的专家学者从多方面的来分析历史,气候也是大家分析的一个原因。

    古代以农业为主,农业社会下,气候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风调雨顺的年景,基本上是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可是一旦有各种各样的灾荒,天灾人祸都会相继而至,整个社会上下都会动荡起来。

    “陛下,虽然仍然有些难以相信这个事情,但臣以为还是应当做一些准备,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啊。”

    “多做一些准备的话,没出什么灾害自然是最好的,如果真出现什么灾害的话,也可以有备无患。”

    钟藩站出来说道。

    真要是像历史上那样连年干旱,各种各样自然灾害层出不穷,连年肆虐的话,那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这意味着将会进入动荡的多事之秋。

    所以有所准备的话,也是可以以防万一。

    “陛下,臣以为刘公还是有些杞人忧天了,这种事情谁能够断言呢?”

    “臣还是觉得没必要如此大张旗鼓,大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去做这些事情,以我大明如今之盛世景象,纵然是出现什么灾害也是可以轻易的稳定下里。”

    “以往几乎每年都会有地方出现干旱、洪涝等,弘治二十八年的时候,河南大旱,赤地千里,整个河南省颗粒无收。”

    “然而却是什么问题都没有,因为我大明现如今有数个产粮的大粮仓,一年产出来的粮食足够我大明人吃上十年。”

    “再加上现在我大明各地基本上都已经有了铁路,通了火车,公路也是已经遍布各地,纵然是一地有什么灾害,其它地方也是可以迅速的调集粮食过去支援。”

    “与其花费大力气去建这个预警、预防机制,还不如多修铁路和公路,便捷交通比什么都强。”

    杨廷和站出来说道,身为四川人,享受了铁路的便捷,他对于修铁路是情有独钟的,觉得与其花费大力气去搞七搞八的,还不如多修铁路和公路。

    只要道路畅通,从辽东运粮到关内来也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从河中地区运粮到关内最多也只需要两天的时候而已。

    而且火车运输能力强大,一次性拉一火车的粮食足够百万人口吃上一段时间了。

    更何况现在大明还有便捷的公路,一辆辆大卡车的运输能力也是极其强大,河运和海运也是非常的方便,物资调集速度远不是以前能够相比的。

    “嗯~”

    杨廷和的话也是得到了大家的点头认可,即便是弘治皇帝也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

    各种各样的灾害大明每年都有,不是北边干旱就是南边洪涝又或者是闹蝗灾,瘟疫什么的。

    但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常的稳定,没有出什么问题。

    即便是数省闹干旱粮食绝收问题都不大,粮价依然稳定,因为有着关外输入的大量粮食,火车一车车的粮食拉过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陛下,臣也以为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耗费大量的资金在上面。”

    “臣以为即便是建立预警预防机制,也是可以和现在朝廷的粮仓一样,顶多在各大铁路交通枢纽,交通要地这里多建一些粮仓,多储备一些粮食即可,如果真有什么灾荒的话,从这些地方发粮食过去就可以迅速的稳定下来。”

    杨一清想了想也是表态了。

    虽然说是各地的情况都和历史上有所相似,或许真的会进入小冰河期,但是以大明现在的情况来看。

    刘晋这一次确实是有些担心过头了。

    大明粮食产量充足,储备也足,交通又非常的便捷,还怕什么?

    即便是几个省都颗粒无收,即便是一两年不产粮食,问题也都不大,大明可以轻松的度过去。

    “或许刘晋真的是有些担忧过头了。”

    听完他们的话,弘治皇帝心里面也是觉得有道理,这刘晋是不是真的太有过头了呢。

    大明现在的情况来看,貌似真心不用担心出什么问题,要钱有钱,要粮食有粮食,关键是交通还非常的便捷,并且现在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以前少了很多,占比也是小很多。

    大量的人口都在从事工业、服务员,并且比例越来越大,农业从业的人口越来越少。

    “难道老刘真的担忧的过头了?”

    朱厚照心里面思索起来,仔细的想想貌似以大明现在的情况,真心是不需要担心什么吧,各种各样相应的一些制度什么其实也都已经很完善了。

    大明本身就建有不少的粮仓专门囤积粮食的,关键时刻都是用来赈灾救灾的。

    “陛下,不妨先看看最近几年的情况再来决定,以我们大明现在的情况来说,即便是接连几年的时间出现大范围的灾荒也是不用担心太多的,也足以应付下来。”

    “如果这几年真的和刘公所言的一样,则朝廷可以对此事情进行重视,加强相关方面的一些准备,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就不需要担心太多。”

    毛纪也是开口说道。

    “嗯~”

    弘治皇帝仔细的思索一番点点头表示同意,虽然刘晋所说的情况和判断还是有依据的,但大明今非昔比了,完全是有能力应付下来的。

第2047章,大旱1

    刘晋的老家下河屯,刘晋来到海边,看着完全冰封起来的渤海,旁边则是有人在忙碌着在冰上面钻洞。

    “老爷,老爷,已经钻开了。”

    这时,下人急匆匆的过来向刘晋汇报道。

    “哦~”

    刘晋一听也是连忙走过去,仔细的一看,这渤海上面的冰层估计着足足有几十厘米厚,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天津港受到的影响太大了,长时间被冰封住的话,会严重影响天津港,也会影响京津地区对外的往来和贸易。”

    刘晋看着厚厚的冰层,陷入了沉思。

    天津港是现在大明最为重要的港口,同时天津也可以说是现在大明的经济中心、工业中心,关系着全球的经济。

    一直以来天津港口也是承担着重要职责,海量的货物都是通过天津港口转运至全球各地的,京津地区是大明最为重要的工业经济中心。

    海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受到寒冷的天气影响,渤海结冰,这严重的影响了天津港以及整个渤海地区港口的运转了。

    “发电给天津造船厂这边,让他们研究破冰船,使用破冰船来保证渤海地区港口的正常运转和往来。”

    想了想刘晋也是给身边的下人吩咐道。

    渤海地区的冰层虽然比较厚,但是和北极地区的冰层相比就不算什么了,只要有破冰船,还是能够轻松的将这些冰层给破碎掉。

    破冰船的研制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最关键的一点其实还是动力。

    如果是传统的帆船或者是人力的划动的船,想要破冰肯定是非常困难的,但现在大明的内燃机技术已经发展多年,早已经运用到了船只上面。

    只需要按照大马力的发动机,再进行特别的设计,完全是可以建造出破冰船来的。

    有了破冰船就可以轻松的在海域上开出一条道路来,进而保证船只的通航,保证天津港口的运转。

    “是!”

    府上的下人一听,也是连忙去传到刘晋的命令。

    “弘治三十八年马上就要到了。”

    “时间过的真快啊!”

    看着眼前冰封的渤海,算算时间,马上就弘治三十八年了。

    历史上这个时候都已经嘉靖朝了,算是真正开始进入大明的多事之秋的时候了,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内忧外患。

    外部的北方草原的鞑靼、辽东女真、东南沿海的倭寇、西南的土司,几乎都是无休无止,没完没了。

    内部,土地兼并严重,人地矛盾尖锐,再加上小冰河期的威力逐渐显现出来,气候开始发生变化,时常都有各种灾荒。

    但这还不算什么,最大的矛盾是大明朝廷开始收不上税了,国库空虚,为此嘉靖皇帝不得不多次派人去江南各地督促税务搞银子。

    然而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有时候可以搞到银子,有时候又搞不到银子,大部分时候依然面临着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没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有钱的士绅阶层根本就不用纳税,没钱穷苦的老百姓却是承担起越来越重的税赋压力,矛盾日益尖锐,问题逐渐的爆发出来。

    因为刘晋这个穿越者的缘故,大明发生的改变太多、太多了。

    弘治皇帝活的好好的,朱厚照也是一样活的好好的,现在还在不断的造人,至于嘉靖皇帝朱厚熜现在已经在西非这边接替了兴王的位置,成为了兴国的兴王,目前正在为兴国的事情烦的焦头烂额。

    因为兴国入侵金岛的事情,导致兴国被人唾弃和孤立,现在的兴国其实日子是非常难过的,什么都发展不起来。

    “老爷,有来自京城的消息。”

    就在刘远思索着的时候,有下人急匆匆的拿着电报和信件走来。

    “嗯~”

    刘晋结果电报和信件仔细的看了起来。

    里面有弘治皇帝给刘晋的批复,也有韩文、钟藩、李昆等人的电报。

    谈的事情都是一样,就是关于刘晋所提的小冰河期的事情。

    “看来大家对于小冰河期的认识还是不够。”

    “或许是因为现在小冰河期还没有真正展现出自己的威力,所以才觉得可以轻松的应付下来。”

    刘晋快速的看完,也是明白了弘治皇帝和朝中大臣们的决定,大家都觉得即便是出现什么灾害,大明朝现在也是完全有能力可以应付下来。

    加上大明朝本身就已经有的诸多粮仓以及现在便捷的交通,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的花费大笔的银子去做这个事情。

    “如果要是他们知道历史上崇祯朝的时候有一连七八年都干旱无比,颗粒无收,而且还是北方几乎所有的省份都这样的情况,他们是否还会有这样的信心?”

    “更何况,除了干旱之外,更可怕的还是鼠疫和瘟疫。”

    “明朝中后期瘟疫和鼠疫横行、肆虐,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现在大量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地区,如果在这方面控制不当,措施不严,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的话,到时候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难道仅仅只是粮食的问题吗?”

    刘晋仔细的思索着。

    自己所担心可不仅仅只是粮食的问题,还有这个瘟疫和鼠疫的问题。

    极端的严寒以及来年的极端干旱,不仅仅粮食绝收影响人的生存,连老鼠的生存都会存在巨大的问题。

    这个时候,老鼠就会不断的聚集到人类生活的城市之中去,过度密集的老鼠群体必然会引起鼠疫和各种瘟疫。

    这个一旦肆虐的话,情况就会非常的严重了。

    饥荒是看得见的,瘟疫是根本就看不见的,无形之中的传播才是最可怕的。

    “算了,现在歌舞升平、海清河宴的,大家自然觉得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即便是现在天气冷一些,对于朝中的大臣来,貌似也没有什么影响。”

    “他们该吃吃,该喝喝的,无论什么时候,小日子依然是舒舒服服的。”

    “或许只有经历几年极端的气候以及所带来的各种混乱之后才会明白吧。”

    刘晋微微摇头,没有再去管这个事情。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闲着在家就好好的在家闲着,上了奏疏已经是尽到自己的责任了,至于其它的事情就不要再去管了。

    “刘清那孩子现在好像同时跟两个女孩子谈恋爱,还真是花心大萝卜一个。”

    刘晋很快又想起家里面孩子的事情来。

    自己的孩子,刘晋都是有关注的,尤其是小儿子刘清就在京城,也算是在自己的身边,关注的也就更多一些。

    这个时期的人讲究三妻四妾的,这谈恋爱也是可能同时和几个女朋友谈着,放在后世那是要被人骂死的。

    但是这个时代貌似还是正常的现象,而且大家似乎好像还都能够接受,只要自己愿意,貌似问题都不大。

    “算了,随他们年轻人吧。”

    很快,刘晋也是摇摇头。

    只要自己的儿子喜欢,多娶几个又何妨,反正大家也都一样,三妻四妾的很正常,即便是普通的大明老百姓,很多都是有小妾的。

    购买欧洲的白奴,又或者是找朝鲜、倭国、暹罗的当小妾,这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也是现在大明人口增长非常快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最高地位的大明人,不仅仅是从全世界范围内席卷财富和资源,而且也是席卷了海量的女性到大明。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女人也是一种资源,还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因为关系到了繁衍生息的重要大事。

    看看后世,崇洋媚外的人太多了,外嫁的女人不知道多少,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嫁出去多少就意味着自己这边有多少人要打光棍,意味着要减少大量的新生人口,同时也意味着大量财富和劳动力的流逝。

    时间慢慢的流逝。

    很快,伴随着新年的到来,大明正式进入弘治三十八年。

    弘治三十八年刚刚开年就极其的不顺。

    因为寒冷一直在持续,即便是到了开春的时候,天气依然没有变暖的迹象,依然寒冷无比,本来已经到了开始春耕、春种的时候,但是天气寒冷,给春耕和春种带来了极大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北方地区种植的冬小麦也是因为太过寒冷的缘故,大量的冬小麦被冻死、冻伤,本来还指望着春天的时候能够回暖重新恢复过来,谁知道寒冷一直在持续。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第2048章,大旱2

    辽东。

    李大毛看着外面呼啸的寒风以及鹅毛般的大雪,眉头都深深皱起。

    现在都已经开春了,按照往年的情况来说,现在的气温已经开始逐步的回升,大家要忙着开始春耕的事情了。

    可是现在竟然一丝回春的一丝都没有,依然寒冷无比,寒风呼啸,就跟寒冬腊月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这要是一直持续下去的话,今年的春耕就要耽误了。

    “今年怎么回事啊,现在都已经开春了,可是竟然也还是如此冷。”

    李大毛皱着眉头,看着日历。

    这个冬天实在是太冷了一些,自己养殖场里面的猪和牛羊都冻死了很多,让李大毛损失惨遭,移民来辽东已经20多年的时间了,这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一次这样寒冷的时候。

    “大毛,今年也着实太冷了一些。”

    “可不是嘛,这又冷又下大雪,地里面的虫子倒是冻死了,但我们也都差不多要冻死,这了猫了一冬天了,这都开春了,天气还是没有回暖。”

    “在等等吧,估计在过些天就要回暖了。”

    邻居们也是讨论着这个事情。

    对于辽东的人来说,冬天的时候算是最舒服的时候了,因为往往一连几个月的时间都是猫在家里面吃吃喝喝,什么事情都不用做。

    但坐吃山空,而且一直窝在家里面人都要生锈,所以也都是算着日子,等待着开春之后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黑土省大丰镇。

    李大一家人聚在一起,显得有些愁眉苦脸。

    “这气温还是很低,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今年的春耕可就要耽误了。”

    “可不是嘛,也就是冬天的时候冻死了很多的牛羊,不然的话,这草料都不够了呢。”

    “这天气确实是有些反常了,太冷了,往年这个时候可是没有怎么冷的。”

    “听报纸上说了,说现在我们大明各地都很冷呢。”

    “关内的山东、北直隶、河南、陕西、陕西等地区,这一次可是损失惨重,冬天的时候太冷了,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温的迹象,冬小麦怕是要绝收了。”

    “那岂不是粮食要涨价了?今年我们不久可以多种一些粮食了。”

    “粮食肯定是涨不了什么价的,我们大明现在粮食多的很,我们家都还要几个大仓的粮食没有卖出去呢。”

    “我们黑土省别的什么都不多,就是粮食多,前年的粮食都还有呢,另外辽东、河中也是产粮大省,粮食都多到卖不出去。”

    “所以大家也就多养猪和牛羊来消耗这些粮食,不然就只能够放着这些粮食烂掉了。”

    “今年还是要多种一些牧草用来养牛羊,还是牛羊猪更好卖一些,也更赚钱。”

    “这时代啊,真的变的太快了,粮食多到没人要。”

    李木匠想到家里面堆积如山,满满几个仓库的粮食,也是忍不住叹口气。

    以前在山里面的时候,粮食可是老精贵了,家家户户都恨不得有更多的粮食,很多时候因为没有粮食吃,大家都只能够饿肚子,吃野菜什么的。

    可是现在呢,自己几个儿子的情况都差不多,家家户户种出来的粮食都很多,多到根本卖不出去的地步了,即便是价格低都没有商人来收购。

    没办法,只能够搞养殖业,将上好的粮食用来喂牲畜,即便是这样,粮食依然还有大量的剩余。

    所以大家种粮的积极性并不高,都开始大量的种植牧草,或者是干脆就将一些田地荒废下来,进行轮耕,而不是将所有的田地都进行耕种。

    大明关内河南。

    老农民张老三看着地里面的麦子,整个人都愁眉苦脸起来。

    “死了,全冻死了!”

    “哎,这个冬天实在是太冷了。”

    “而且到了现在,它还不变暖,如果现在变暖的话,说不定还能够慢慢的活起来。”

    张老三种了一辈子地了,作为一个老农民,一辈子都是在地里面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最看不得的景象就是眼前这种景象了。

    这辛辛苦苦种的麦子,竟然全部都被冻死了,这意味着要绝收了。

    “唉,也就是现在时代好,要是放在以前的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哭断肠呢。”

    “估计着从现在开始大家都要开始逃荒了吧。”

    张老三叹口气。

    时代变了,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吃不完,还有积蓄和银子,即便是麦子绝收了,貌似影响也不大,大不了买粮食吃,也花不了几个银子。

    要是在以前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家家户户都指望着这麦子成熟收割之后的新粮来过日子呢,这冬天的时候要冻死了,绝收了,这新一年都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去呢。

    很多时候都会选择性的去逃荒,逃到外地去乞讨,先度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再说。

    那个时候人也是特别多,家家户户一大家子,再多的粮食都不够吃,关键是地还少,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的地,都给地主当佃户,种的地有限,产的粮食也有限。

    本身就吃不饱,更何况还出现灾荒的就更惨了。

    然而时代变了,大量的人移民去关外和海外了,以前热闹的村庄现在都冷清无比,十户剩下的都不到一半了。

    即便是剩下的人当中还有大半也都往城里面去了,都在城里面打工,虽然也是比较累一些,但是收入更高,一年赚几十两银子,哪里吃的完啊。

    “看来是要重新翻耕,然后种小麦了。”

    张老三叹着气,看着自己的麦田,再看看自己的村子。

    似乎在怀念着以前村子里面热闹的景象,又似乎好像在回忆以前时的艰难岁月。

    20多年的时间,大明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不过,对于张老三这样的底层老百姓来说也是影响巨大,这冬小麦被冻死,貌似也不是什么大事了,也没有什么太多值得伤心的事情。

    直接翻耕,然后再种上春小麦就是了,一年种不了两季,种一季还是可以,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是这一次,情况和以往都有很大的不同。

    一直到了三月的时候,天气才开始逐渐的回温,但即便是天气开始回温了,异常的情况又频频的出现。

    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即便是过了三月,也时常会有寒潮,寒冷无比的寒潮一过,就跟大冬天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区别,一切都被霜冻起来,这给春耕又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可能刚刚种下去的庄稼,一下子就被冻死了。

    然而这才刚刚开始,最可怕的事情是弘治三十八年一来,一连几个月的时间,大明大部分的地区竟然一滴雨都没有下,可怕的大干旱开始蔓延起来。

    PS:感冒了,脑袋痛的要死~~开始入秋了,大家要注意保暖啊~

第2049章,极端的干旱

    本应是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五月,本该是夏日炎炎,酷热难耐的天气。

    然而极其诡异的一幕出现在了江南大地,伴随着一夜呼啸的寒风,第二天的时候,大家极其震惊的发现,在夏天的时候竟然起霜降了。

    “六月飞雪~六月飞雪!”

    “老天爷这是要吃人啊!”

    老人们惊恐的喊了出来。

    接着大家来到田地里面的时候,顿时又忍不住要哭了起来,因为才种下去一个多月的稻子一夜之间全部冻死。

    “天啊!”

    “全死了,全死了!”

    “这叫我们老百姓怎么活啊!”

    有老农民痛心的大喊大叫起来,对于这些经历过苦难岁月的老农民来说,这稻子被冻死了,往往就意味着今年的收成基本上是要绝收了。

    好在现在赶紧重新去育苗、播种,还可以再种上,只是本来一年可以两熟的,现在也只能够一年一熟了,今年的收成是要减半了。

    与此同时,北方的某处田野之中,大地一片干涸、龟裂,新种下去的稻子因为没有水,生长的极其缓慢,甚至于都已经开始有了枯黄的迹象,再不下雨的话,可能今年就要绝收了。

    自从进入弘治三十八年之后,整个北方地区一直到了五月,几乎是一滴雨都没有下,以往此时本该是雨热充沛的季节,是麦子生长的关键时候,麦子进入最为重要的灌浆期成熟期。

    然而冬天的时候,气温实在是太低了,直接将冬小麦给冻死,不得不将这些冻死的小麦铲掉,重新种植小麦。

    可是重新种植小麦,这夏天的时候竟然起霜、结冰,实在是诡异无比,更让人担忧无比的是,一直到了五月了,差不多整整大半年的时间了,竟然一滴雨都没有下。

    这大明北方地区陷入了极度的干旱之中。

    田地龟裂,一些小河小溪之类的竟然也是全部干涸,甚至连黄河的水位都已经降低到了极低的程度,在部分河段出现了短暂的断流的现象。

    其中干旱最严重的河南地区,几乎是赤地千里,草木枯黄,就好像是秋天一般,实在是太干旱了。

    并且始终都没有要下雨的迹象。

    人们祈祷着老天爷赶紧下去,多少下一点雨下来,不然今年恐怕是真的要绝收了,冬小麦被冻死,这新种的小麦可能又要干死,一年基本上是绝收了。

    一份份各地大旱的奏疏犹如雪花一般的飞向京城。

    京城皇宫乾清宫尚书房内,弘治皇帝召集众多大臣商议此事。

    “陛下,陕西、山西、北直隶、河南、山东五省今年已经差不多快要半年的时间了,至今一滴雨都没有下,遭遇前所未有的极端干旱气候。”

    “辽东、黑土、河中、中亚四省今年的降雨也仅仅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量的田地面临干旱,草木枯黄、牧场难以为续,且时常出现大幅度的降温,严重影响农业种植。”

    “南直隶、湖光、江西、浙江等省遭遇极其罕见的现象,正是夏日的五月竟然突降霜冻,稻禾被冻死、冻伤无数,预计今年这些省份的粮食产量将会出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

    韩文手将一份奏疏递送上去。

    谁都没有想到进入弘治三十八之后竟然如初的不顺,干旱的干旱,这夏天的时候还起霜降,不仅仅冻伤了稻禾,而且民间也是流言四起。

    有的说是得罪了龙王爷,所以龙王爷始终不肯降雨,还有的说是因为出现了天大的冤情,所以六月飞雪,比窦娥还冤,老爷天以这样的方式来警告、惩罚世人。

    总之灾害一出现必然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谣言、流言之类的,在封建而愚昧的年代里面,人们总是情愿去相信一些神之类的东西。

    听着韩文的汇报,弘治皇帝的眉头紧紧皱着。

    情况真的是非常的糟糕,整个大明,几乎所有的地方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干旱天气,除了长江以南的地区情况相对要更好一些之外。

    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此时此刻都在经历着几十年都难遇到的干旱,而且还是大范围的干旱。

    不仅仅本土的几个省份干旱,连辽东、河中、黑土省、中亚、草原等省份也是遭遇了大干旱。

    “诸位爱卿,大家都说说看吧。”

    弘治皇帝看向众人说道。

    “陛下,臣以为应该举行祭天活动,向老天爷请罪,恳请尽快降雨!”

    有大臣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也以为应该尽快进行祭天、祈雨的祭祀!”

    “臣也支持!”

    有大臣陆续表态,在古代,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

    遇到极端干旱、洪涝、蝗灾等等的时候,朝廷往往会出面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以此来向老天爷赎罪,请求宽恕大家的罪孽和无知等等。

    尽管事实证明这种祭祀并没有什么鸟用,但还是能够祈祷安定人心的重要,因为古代大家都相信这个,有些时候人心比什么都重要。

    “嗯,此事就交给吏部尚书去做,则吉日吉时祭天!”

    弘治皇帝点点头下旨道,祭天和祭祖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朝廷每年都会派专人去做这个事情,有时候甚至于天子都会亲自去祭天、祭祖。

    “陛下,臣以为应该减免今年的田税,同时大赦天下,以示陛下隆恩,恩泽万民,减轻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杨廷和站出来谏言道。

    “嗯,今年的田税免了。”

    “另外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人外,一律赦免!”

    弘治皇帝点点头,想了想也是下旨道。

    “陛下圣明!”

    群臣一听,也是纷纷拍马屁说道。

    其实减免田税算是常规操作了,大明现在国库充盈,根本就不差收上来的那点粮食,而且大明的粮仓早就已经堆积如山的粮食,吃都吃不完。

    今年的田税不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影响,在以往的时候,弘治皇帝也是经常会减免一些地方的田税。

    今年河南有旱灾,免除田税,明年南方水灾又减免南方的田税,反正年年都有地区被减免田税。

    现在田税占到大明国库收入的比例已经很低、很低了,大明国库主要的税收收入是来自于商税,这一块才是真正的大头,轻易都不会有任何减免的。

    “陛下,臣以为应该各省的人口数量,从各地调集、分配粮食,一旦出现灾荒的情况下,朝廷可以发放粮食用于赈灾。”

    钟藩想了想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嗯,准了,户部除了此事!”

    弘治皇帝点点头批准。

    “是!”

    户部尚书李昆一听也是连忙恭敬的回道。

    .....

    “卖报~卖报!”

    “北方多地区发生严重干旱,近半年的时间一滴雨未下!”

    “卖报~卖报!”

    “朝天将在天坛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向上天祈求降雨!”

    “天子免除今年北方地区多省的田税,同时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人外,一律赦免!”

    “本报记者独家采访大明户部尚书李昆,李尚书表示朝天国库充盈,粮食储备充足,即便是十年不种地,大明也有足够的粮食。”

    “所以请民众不必恐慌,也不必去抢购粮食,朝廷已经从各地粮仓调集粮食至各省,足以保障各地的粮食需求。”

    “同时李尚书还警告不法商贩,切勿发国难财,粮食以及一切生活相关的物资严禁涨价,如有发现必严惩不贷!”

    很快,大明早报就开始详细的报道此次的干旱事情。

    一时之间,消息也是很快就传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甚至于传到了全球各地。

    大家这才赫然发现,原来干旱的不仅仅是自己这里,在大明各地,乃至于全球各地此时此刻都面临着一种极端干旱的天气。

    就连朝鲜和倭国这边也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干旱天气,也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没有下雨了,即便是倭国和朝鲜都离海洋很近、很近,但是今年的情况异常的反常和极端。

    以往这个时候都已经雨热同期,非常合适水稻的生长,在过段时间都可以准备着第一季水稻的收割了。

    然而此时,在朝鲜和倭国,同样也是受到了小冰河期的影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气候,大量的庄家变的枯黄,稻田干涸。

    为此朝鲜国的燕山君和倭国的倭王、幕府将军也是不得不赶紧写奏疏给大明天子,请求大明这边向自己支援粮食。

    朝鲜和倭国不同于大明,他们山地多、耕地少,并且还没办法进行大规模机械化耕种,故而粮食的产量是有限的,一旦遭遇干旱的气候,也是很容易就引起饥荒的。

    所幸的是隔壁大明家里面的粮食产量非常的多,产量地很多,产量又非常的大,还是他们的宗主国,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所以自然而然是选择抱紧大明帝国的大腿了,希望大明这边能够支援一些粮食给他们。

    干旱一直在持续,然而接下来的几个月,依然还是没有下雨,同时看不见的瘟疫也是开始蔓延起来。

第2050章,瘟疫肆虐

    河南开封。

    已经是八月了,开始入秋了,然而整个北方地区一直都没有下什么雨,在梅雨的季节,长江流域倒是像样的下了一次雨,极大的缓解了长江流域的干旱情况。

    然而也仅仅只是到了长江流域,本来按照以往的年份,副热带高压应该继续往北移动,为北方地区带来雨热。

    可是,高温在往北移动,雨水却是完全没有,仅仅只是洒水一般的像样下了点雨,连湿润大地都没有做到就结束了。

    可怕的干旱在整个北方地区肆虐,河南、陕西、山西、北直隶、山东、草原几省更是极度干旱。

    整个河南赤地千里,草木枯黄,看不到一丝绿意。

    不过对于现在大明人来说,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朝廷已经免除了今年的田税,同时还运了很多的粮食过来,家家户户都发了粮食,足够吃到过年,同时粮店里面的粮食也是非常的充足,价格也和以往一样没有任何的变化。

    对于生活在城里面的人来说,生活依然和往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就是时常感叹今年确实是太热了,太干旱了。

    工厂里面的用水竟然有时候都无法保证,因为黄河的水都几乎要断流了。

    但好在秩序都是正常的,工厂依然在轰鸣、商行的生意也还不错,忙碌无比,粮食充足,大家又都有工作,社会的秩序依然非常的稳定。

    唯独农村地区的老农民在们唉声叹气,今年算是白忙活了,老天爷就是不肯降雨,这也是没有办法了。

    种的两拨麦子都绝收了,今年是颗粒无收了。

    这也是让无数的老人忍不住感叹起来。

    也就是现在的时代好,放在以前的话,整个河南肯定是饿殍满地、易子而食,到处都是逃荒的流民。

    现在出现这样的大干旱,大家依然还是过的好好的,该吃吃,该喝喝,一点都不耽误,家家户户都有着足够的粮食和银子,吃喝不愁,又有事做,一点乱不起来。

    然而,人有吃的,有事情,乱不起来。

    可是对于老鼠来说,这样的大干旱也是让老鼠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严重的干旱,连草木都枯黄了,更别说庄家了,这对于严重依赖这些的老鼠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荒野之中的老鼠主要是以草根、草籽、小昆虫之类的为食物,现在赤地千里,草木枯黄,老鼠们的食物一下子就没了。

    大量的老鼠开始往人口聚集和密集的城市地区转移。

    因为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够找到粮食,才能够活下去。

    开封城里面,人们发现,老鼠比以往多了很多、很多,即便是白天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很多的老鼠在大街小巷窜动。

    一到了夜晚的时候,老鼠更是多如牛毛,到处都是,疯狂的寻找着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以至于夜晚的时候,总是会响起各种各样打老鼠、追赶老鼠的声音响起。

    然而这仅仅只是老鼠大军当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在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大量的老鼠在聚集,可怕的瘟疫悄无声息之间就开始蔓延起来。

    仅仅几天的时间,开封城这里的医馆就开始大量的出现高烧、喉咙肿胀、咳血、肺炎等症状的病人。

    起初的时候,还并没有引起开封官府的注意,但是很快,当整个开封城内有大量的人出现同样的症状。

    开封城的医馆一时之间人满为患,开封医院同样也是,人多到在医院外面排起了长龙。

    这一下子,开封官府这边总算是意识到开封这里可能出现了瘟疫。

    于是赶紧发电报到京城这边,请求指示。

    然而开封是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与核心,每天这里往来的火车、车辆、货物和人流等等都非常的庞大。

    几天的时间,足以让开封这里的鼠疫迅速的传播到大明各地。

    鼠疫的潜伏期又非常的短,仅仅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发作起来,大明的各大城市,尤其是北方的城市,开始相继出现瘟疫,并且规模声势极大的浩大,大有排山倒海,席卷残云之势。

    一时之间,各大城市的医馆、医馆全部都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排队等待治病的人,同时大街小巷也是到处都能够看到有人高烧、咳血、喉咙肿胀等等的现象。

    同时,鼠疫的致死率极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鼠疫的死亡率高度30%-50%,一时之间,整个大明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可怕危机。

    城市里面,到处都是患者,同时开始有人不断的病死,一座座城市都披上了恐怖的阴霾,大量在城市务工的人开始逃离城市,回自己的家乡躲避瘟疫。

    顿时间,工厂停工、商行停止运转,商店关门,新学的学校更是在第一时间内启动了应对机制,宣布暂时性的听课,要求所有的学生尽量待在家里面,少聚集,少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以免感染瘟疫。

    同时也是在第一时间内发了告家长书给学生的家长,向大家解释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并且告诉大家要尽量少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同时注意家庭卫生,勤洗澡、灭鼠、消毒等等。

    这场瘟疫是大明这几十年来最恐怖的瘟疫。

    乾清宫尚书房内一片寂静,弘治皇帝和大臣们现在都已经焦头烂额了。

    旱灾没有得到一点的缓解不说,现在竟然还出现了大规模的鼠疫,情况蔓延至大明各大城市,情况无比的严重。

    现在死亡的人数都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原本繁华无比的城市,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变的无比萧条,冷清起了,仿佛一切都被暂停了一般。

    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停业,远本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街道都变的空荡荡的,只有家里面有人死去的在街道上给亲人处理后世。

    因为死亡的人数很多,以至于整个街道都一片缟素,没有烧完的草纸随风飘散,宛如末世一般的景象。

    “陛下,我大明各大城市均出现了大规模的鼠疫,情况非常的严重,感染的人数非常多,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人开始死亡,各大医馆、医馆人满为患。”

    韩文面色严峻,今年真的是太不顺了。

    大寒之后是大旱,大旱之后又来了大瘟疫,整个大明都被席卷其中,现在朝中的大臣们都慌了,一下子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大家都说说吧~”

    弘治皇帝目光扫向眼前大臣,内心之中焦急无比,此时此刻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情况实在是太严重了。

    大明工业化发展到现在,人口慢慢的在往城市里面集中,城市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这和以前是有很大不同的。

    以前的时候,人口主要分散在农村地区,再加上人口被限制流动,一个地方出现瘟疫的话,很难快速的传播到全大明,只需要对某个地方采取强制性的隔离就可以慢慢等,等时间一过,自然瘟疫就没了。

    可是现在,这是蔓延整个大明的瘟疫,城市里面人口集中,同时交通便捷,流通快速,传播极其的快速。

    前几天的时候,还仅仅只是收到了开封这边的瘟疫电报,接着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整个大明各地都有了,简直就是遍地开花,而且一个个大城市的情况都非常的严重。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顿时就手足无措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这是以前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即便是当初天花从黄金洲传过来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的严重过,当年江南血吸虫病泛滥的时候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众人顿时就一个个低头沉默不语。

    面对现在的这种情况,一个个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一个个愁眉苦脸,不知所措。

    “唉,去年年底的时候刘晋就些奏疏上来提醒过此事,当时并没有注意这个事情,没想到真的应验了。”

    “今年不仅仅大旱,而且伴随着大旱还出现了大规模的瘟疫,真的是天灾不断。”

    “当时要是听了刘晋的话就好了,早早的进行相关的一些准备工作,或许现在应付起来就不会如此手足无措了。”

    看着一个个沉默不语的大臣,弘治皇帝又想到了刘晋。

    刘晋去年年底的时候就提醒了自己,可能出现大旱,同时伴随着大旱可能出现的瘟疫,当时觉得以现在大明的情况,即便是出现什么事情也足以轻松的应对。

    现在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鼠疫,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陛下,刘晋来电!”

    当群臣沉默不语,不知道该如何去办的时候,有小黄门急匆匆的拿着刘晋最新发过来的电报说道。

    “快,拿过来!”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紧说道。

    小黄门赶紧恭敬的递上去。

    弘治皇帝拿着电报急速的看了起来,一边看眉间也是渐渐地松开,同时也是微微的直点头。

    “立即按照上面所说的去办,电令大明各地,务必贯彻落实,责任落实到人,哪里出问题就处置对应的官员!”

    PS:求票票~

第2051章,乱世用重典

    京城的大街小巷,一队队官差、衙役戴着口罩正在不断的训练,只要哪里有人聚集就立即将人给赶回去,同时有人拿着铁皮喇叭不断的喊话。

    “各位京城的老少爷们,现在是瘟疫肆虐的特殊时期,请大家不要聚集,停工、听课、停业,大家都尽可能的待在家中,一次性多准备一些粮食,粮店和菜市场会不会关闭,请不要担心没有粮食吃的事情。”

    “大家的房贷也不要着急,大明第一银行已经正式对外宣布,暂停大家的房贷还款,直到瘟疫过去,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家里面如果有人发热发烧、兔血的,请立即到街道上来,我们将集中的进行隔离,请放心,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进行照顾和护理,会想办法进行治疗。”

    “如果家里面有人病死的,也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统一进行火化处理,在这个特殊的事情,请所有人务必配合,如有违抗者严惩不贷!”

    整个京城此事都仿佛成为一座兵营,一队队官兵在重要的关卡点设置关卡,所有的工厂、学校、商业街区等等都被严令禁止开工、开业、开学。

    所有人都被赶回自己的家中老老实实的待着,同时也有一辆辆汽车将已经患病的人给接走进行集中的隔离和治理。

    毫无疑问,这是后世应对这种传染性疾病的一种有效办法,首先就是隔离病原,阻断传播,防止扩散,其次就是对已经得病死亡的人进行集中火化处理,防止成为新的污染源。

    现在是大旱,老鼠很难找到吃的,如果没有火化埋掉的话,极有可能会被老鼠给啃食,进而进一步的扩散。

    阻断传染源,阻隔传染,这是防疫的重要手段和步骤。

    但想要让大家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面不出去,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让老百姓有吃的,不用为粮食的事情而烦恼。

    好在京津地区是大明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粮食是最不缺的,有着大量的粮食储备,足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可以让老百姓安安心心的在家里面等着。

    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此时此刻,这样的一幕都在不断的上演,一队队官差、衙役、官兵都在不断的忙碌着。

    同时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也是在展开一场灭鼠消毒的运动,生石灰到处播撒,各种各样的老鼠药也是不断的播下去,捕老鼠的夹子、笼子、各种各样的装置也是数不胜数。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大街小巷,死掉、抓住的老鼠非常多,几乎是随处可见,这些老鼠很快又被集中的运输到城外用火给烧的干干净净。

    大规模的扑灭老鼠,减少传染源,同时大量老鼠的死亡,也是给剩余的老鼠留下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可以大大的减少老鼠与人的接触,防止人被感染。

    大量生石灰进行消毒,也是可以杀灭更多的跳蚤、鼠蚤之类的携带鼠疫的传染小动物,进一步的防止传染的发生。

    这样操作在京城各地不断的上演,整个京城都弥漫着生石灰的味道。

    老百姓们自然是没有选择的乖乖听话,按照要求去做事,只要有粮食吃,饿不死,那就没有什么好急的了,反正房贷都已经暂停了,也就不用担心什么。

    一直以来京津地区的老百姓收入都是相当可以的,休息一段时间不工作也饿不死,大家老老老实实的按照要求去做,很快就可以过去了。

    但是京城里面也还是有些人仗着自己有点背景什么的,不肯按照要求去做。

    这不张翰林家的老父亲刚好病故了,张翰林准备大操大办的表示自己的孝心,然而刚好遇到这个事情,根本就不让聚集,更别说大操大办的去办后事了。

    “我告诉你们,谁要是不让我们好好的办这个丧事,回头我就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讲究以孝治天下,当今天子更是如此,纵然是有天大的事情,也不能阻拦人尽孝道吧!”

    张翰林的府上的大门口,张翰林极其愤怒的看着眼前这些官差、衙役。

    这些官差、衙役不仅仅不让自己大操大办,而且还要拉自己父亲的遗体去集中火化,这让张翰林气的火冒三丈,恨不得将眼前这些官差、衙役统统给杀了。

    自己堂堂一个翰林,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官差、衙役而已,竟然敢欺负到我的头上来。

    “张翰林,不要为难我们,我们只是按照上头的命令做事。”

    为首的官差黑着脸说道,现在上头的命令是非常严格的,责任落实到人,要是出了事情,到时候可是要掉脑袋的,可不是说丢了饭碗如此简单。

    否则的话,大家谁愿意这个时候出来做事,躲在乡下不是更好吗?

    “我看你们谁敢?”

    张翰林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阻扰这些官差和衙役进府拉走自己父亲的遗体。

    “张翰林,你是翰林,是朝廷大臣,应该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也应该知道朝廷的严令,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

    为首的官差无奈的说道。

    “把你们府尹叫过来,我和你们府尹可是同窗,我倒是想要亲自问问他,有什么事情可以阻拦人尽孝?”

    张翰林怒吼起来,想到自己的父亲要被拉去火化,他就觉得自己是不孝子,这人死应该入土为安,而不是被一把火给烧了。

    “张翰林,既然你执意要这样的话,我就通报上去了,到时候被处罚了,可就别怪我们了。”

    为首的官差想了想也是说道。

    “你通报上去好了,这京城的府尹都是我同窗,我门生故吏一大堆,还怕你们这些人。”

    张翰林毫不在意的说道。

    “张翰林,你好歹的官威啊!”

    这时,一道懒洋洋的声音响起,赫然是带着口罩的朱厚照走了过来。

    他是北直隶的布政使,此事也是身先士卒的来到了抗疫的第一线,这一点可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他执意如此,最终弘治皇帝也都答应了。

    “参见太子殿下!”

    看到是朱厚照,张翰林连忙行礼。

    “免了!”

    “来人,把这个不顾朝廷法令的张翰林给抓起来,回头再来处置,给我抓起来!”

    朱厚照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大手一挥下令道。

    “是~”

    身边的官差、衙役一听,直接就将这个张翰林给抓了起来,随即也是直接冲进张府将他父亲的棺材给拉了出来统一运出去火化掉。

    “父亲~儿子不孝啊!儿子不孝啊!”

    张翰林看到这一幕,顿时就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不断自责自己的不孝,同时整个人也是面如死灰起来,这碰到谁不好,偏偏遇到了太子殿下。

    这个时候了,这太子不好好的在宫里面待着,竟然跑出来,也不怕被传染了。

    “哼!”

    朱厚照冷哼一声,随即又去其它的地方巡逻了。

    他就是预料到京城肯定会有一些刺头不好好的配合,所以才出来巡逻的。

    果然这一路上就遇到了,有工厂不顾严厉在开工赶货的,仗着自己工厂背后有人,完全不把官府的命令放在眼中。

    也有粮店见粮食好卖,在哪里哄抬物价,发国难财的;还有一些权贵子弟不顾疫情聚集在青楼饮酒寻欢的。

    总之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都是一些人仗着自己背后有人完全不顾疫情,依然我行我素。

    这些让朱厚照给遇到了,自然是毫不客气的进行处置。

    “传令下去,将最新的处置通报给广播下去,让京城所有人都给我看着!”

    朱厚照面色冷酷,在这个非常的时期一定要用非常的手段,这可是刘晋所说的。

    现在这个时候了,如果还不严厉的执行下去的话,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要知道这个措施实行下去,仅仅两天的时候而已,京城这边新增的感染人数就断崖式的下跌,很多区域都已经没有发现新的传染病人了。

    效果是非常显着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主要再坚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疫情就可以控制下来,到时候就可以恢复秩序了。

    “是!”

    手下的官员一听,也是立即去办理此事。

    很快,京城的大街小巷就有人再次拿着铁皮喇叭不断的喊起来。

    “七彩纺织厂不顾疫情管制开工生产,现彻底查封七彩纺织厂,对七彩纺织厂东家当今朝廷三品官员大理寺卿予以免职、贬为庶人并处罚款十万两白银!”

    “翰林院张知水张翰林不顾疫情管制,准备大操大办丧事,阻拦官差、衙役运走传染源,现予以免职处理,贬为庶人!”

    “京城南区新城李氏粮店,故意抬高粮价,大发国难财,对老板全家流放凛冬城!”

    “......”

    伴随着官差衙役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不断的广播着最新的处罚事例,整个京城的人也都忍不住微微色变,因为处置的这些人当中不乏朝廷的大员,也不乏一些京城赫赫有名的公子哥,现在免职的免职,坐牢的坐牢,罚款也都是罚巨款。

    可以说是非常的严厉,效果也是非常的显着,京城上下所有人都老老实实配合起来。

第2052章,还是要实干派的人啊

    京津地区处在天子脚下,太子又是北直隶的布政使,即便是有刺头很快也是被严厉的处理掉,故而虽然是封禁起来,但一切都还是非常的稳定。

    仅仅只是两天的时间,京津地区的疫情就大有改观,传染的人数越来越少,整个局势向着好的一面转变。

    与此同时,在大明各个地方,朝廷的严令也是已经下达下来,但执行起来的时候,差异就体现出来了。

    实干派官员所主政的地方,自然是可以严格的按照朝廷的要求去执行,对各地进行封控,查处那些想要发国难财的奸商之类的。

    保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同时,迅速的控制住本地的疫情。

    但是在一些守旧派官员主导的地方,情况就完全有些不一样了。

    有些地方的守旧派官员自己怕死,早早的就已经躲避到了乡下的地方去了,事情就交给手下的人去办。

    有些地方的守旧派官员则是对此不以为意,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根本就没必要封城什么的,该干嘛就干嘛,不就是鼠疫嘛,过段时间自己就消失了,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出现过,都是这样过去的。

    还有一些地方的守旧派官员不仅仅没有什么作为,还和不法的奸商勾结在一起,大发国难财,赚的是盆满钵满。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山东布政使汤沐。

    济南城内,此时此刻也是已经按照了朝廷的严令,整个济南城也是已经封控起来,不过汤沐封城可不是为了抗击鼠疫,而是为了大发国难财。

    济南城内的一处工厂这里,当其它的工厂都已经停工了,这一处的工厂却是热火朝天的忙着,在日夜不停的开工,两班倒的赶制货物。

    “老爷,现在大明北方地区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已经停工了,各种货物的价格是水涨船高,价格是一天一个样,只要手中有货,价格都好说啊。”

    工厂的厂长汤全满脸笑容的带着汤沐视察工厂,毫无疑问,这个工厂就是汤沐的,是汤家的产业。

    “嗯,不错,不错!”

    “加班加点的干,现在可是难得的好时期啊,等到一切恢复之后,想要赚银子就不容易了。”

    汤沐满意的点点头。

    身为山东的布政使,不去亲自坐镇指挥防控,反倒是到自己家的工厂来看看工厂里面的生产情况,脑海里面尽想着的就是发财的事情。

    “老爷,如果能够将隔壁的几家工厂都弄过来的话,我们的产量还可以在翻倍。”

    汤全想了想小声的说道。

    “嗯~”

    汤沐微微点头,接着对身边的人点点头,对方立即就心领神会的去办理了。

    这个时候,那可是相当好办事的时候,想要吞并别人的工厂和产业也都是很容易的事情,随随便便的找个理由查封了对方的工厂,让将里面留守的人给赶走就可以了占为己有了。

    如果对方敢多吭一声,那就立即以妨碍疫情控制为由给直接关起来,而且现在还可以直接从严、从重、从速的去处理,直接杀了都可以。

    至于说要不要担心事情败露,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他汤沐在朝中也是有人的,只要手中有银子,一切都可以摆平。

    “老爷,老爷~”

    这时又有自己家族里面的人前来汇报事情。

    “什么事情?”

    汤沐连忙问道。

    “老爷,城内不听话的粮商现在都已经关起来了,粮食的价格也是已经涨起来,一斤粮食的价格现在已经到了五十文。”

    汤正小声的向汤沐汇报起来。

    “才五十文一斤吗?”

    汤沐一听,顿时就微微皱起眉头来。

    想了想说道:“继续涨价,这五十文一斤,也赚不到多少银子,起码要涨到几百文一斤才大有利可图。”

    “这济南城现在有300多万人,一天要消耗上百万斤的粮食,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错过这个时机,可就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是~”

    汤正一听,也是连忙去办理了。

    现在疫情封控,几乎一切都是他这个布政使说了算,一方面私底下派人找到那些奸商,互相勾结,抬高粮价,一方面则是将那些不愿意合作的粮商给查封起来,理由就是对方粮食的价格涨了一点点,是在发国难财。

    同时另外一个方面,又将朝廷发下来的赈灾粮食给扣下来,然后转手就弄到奸商哪里去售卖。

    粮食的价格直接起飞,原本仅仅只是几文钱一斤的粮食,一下子就到了几十文一斤,但这还是让这个汤沐不满意,觉得价格低了,短时间内赚不到多少的银子。

    涨了十几倍了还不够,竟然还说要将粮食价格涨到上百文、几百文的价格来,这样的话,来钱就快了。

    这个就是典型的发国难财,一本万利的买卖,和以前的那些粮商一样,专门利用灾荒的机会,故意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拼了命的从老百姓的身上吸血。

    当然这一切在汤沐看来,自己是做的天衣无缝。

    因为粮店都不在他的名下,即便是出事情了,那也是可以直接将那些商人弄出来当替罪羊。

    至于工厂什么的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也就是工厂里面的这些工人知道,他们知道了又如何,也根本就反馈不到上面去,所以依然还是屁事没有。

    况且即便是出事了,也可以将一些不重要的人给甩出来当替罪羊,反正他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没有什么事情,银子则是滚滚的流入了自己的口袋之中。

    “鼠疫好啊,鼠疫好啊!”

    “没有这鼠疫,我怎么发财啊,没有银子的话,这以后怎么往上爬嘛。”

    汤沐心里面高兴的都要唱起歌来了,现在这个小日子过的是真舒服。

    每天进账的银子就跟流水一般,这工厂还不算什么,真正来银子多的还是卖粮食。

    这人一天不吃都是不行的,一日三餐,粮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靠着掌控粮食,哄抬粮价,价格是以前的十多倍,这里面的利润可想而知,但就这,他都还不满足,还觉得价格低了,还要让粮食的价格继续涨上去,可谓是黑心到了极点。

    汤沐在这里发着国难财,以为谁都不知道。

    然而他却是不知道自己的事情早已经败露,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摆在了弘治皇帝的书桌上了。

    现在有疫情,为了控制住疫情,执行严格的封控措施,弘治皇帝为了掌握各地的情况,自然而然是少不了利用厂卫的力量。

    东厂和锦衣卫是天子手中最为重要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就可以掌控大明各地的信息,监控文武百官的一举一动。

    这些年来弘治皇帝在厂卫上面的投入很大,每年的拨款都有增加,到了现在,每年花在厂卫上面的银子高达数千万两白银。

    有着充足的经费和天子的重视,厂卫这边的力量和人数也是空前壮大,不仅仅渗透到大明的各个领域之中,甚至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厂卫的力量,连欧洲、埃及、奥斯曼帝国、波西都有厂卫的人,发生什么事情也都能够第一时间内传回京城。

    同时无线电报的运用也让厂卫的信息情报能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有了无线电报,有任何的事情都可以迅速的回报上来,并且还神不知鬼不觉。

    此时此刻,弘治皇帝的手中就拿着大明各地官员在执行抗疫的表现和作为。

    “还是要实干派的人啊。”

    “在这种危急的时刻,这些实干派的官员就跟刘晋一样,总是能够迎头而上,身先士卒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来,守牧一方,安定一方。”

    “看看这陕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辽东布政使就做的很不错,尤其是河南这边,疫情最先出现,但是现在也是最先控制住的,现在新增的病例就已经很少,社会秩序也是相当的稳定。”

    “这些守旧派的官员就是不行,张口闭口的忠君爱国,随手的锦绣文章,可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一个个不是缩头乌龟,怕死的躲起来,就是根本不重视,觉得无所谓,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更有甚者像山东布政使汤沐这样的人,竟然和不法商人勾结,大发国难财,早就严令过严禁粮食涨价、停业、禁售,必须要保障百姓的粮食安全和需求。”

    “可是这个汤沐竟然官商勾结,大发国难财,粮食都已经涨了十多倍了,不愿意涨价的粮食反倒是都被抓起来、查封了。”

    看着厂卫从大明各地汇报上来的情况,弘治皇帝的怒火就如同积攒千年的火山一般,此时此刻恨不得将这个汤沐给自己凌迟处死了。

    自己的圣旨到了这些地方的时候就跟放屁一样,根本就没有人在乎,也毫不关心,甚至于还以此为敛财的契机,大肆的官商勾结来敛财,哄抬粮食,大发国难财。

    根本就对现在爆发的鼠疫不管不顾,丝毫没有觉得这个鼠疫是何等的恐怖,具有可怕的危害和严重的后果。

    “立即召集内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前来议事!”

    PS:应该不算是过分吧,毕竟前几个月的时候就有真实的桉例~

第2053章,愤怒的弘治皇帝

    乾清宫尚书房内。

    弘治皇帝召集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都督商议眼前的疫情防控的事情。

    “诸位爱卿,京津地区的疫情经过了严格的管控措施,目前也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观,秩序稳定,新增传染人数急速下降,大量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弘治皇帝内心之中有一团滔天的火焰正要熊熊燃烧,然而表面上却是面带笑容的谈起当前疫情的事情来。

    京津地区因为天子脚下,再加上是朱厚照当北直隶的布政使,重点主抓的就是京津两地的防控,所以很快就稳定下来。

    并且京津地区的医院、医馆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同时技术也是最好的。

    单单是京城这边就有大明医学院、大明皇家医学院两所专业性的医学院,不仅仅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同时也是转眼新的医学领域。

    尤其是显微镜被发明之后,细菌学和病毒学也是成为一门专门的研究课程,对于各种各样疾病的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像这一次的鼠疫,如果按照历史上的数据来说,鼠疫的死亡率有30%-50%的可怕程度,并且传统的中医对于鼠疫几乎是没有任何可以救治的手段。

    但是这一次在京津地区,得益于两所医学院对细菌、病毒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厚积薄发之下,也是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治疗办法。

    尽管来说还没有研究出治疗鼠疫的特效药链霉素,但也大大的降低了鼠疫所带来的死亡率,最关键的还是控制,能够迅速的控制住鼠疫的传播。

    在这方面,刘晋从一开始就非常的重视,因为深知大明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人口高度的集中于城市之中。

    一旦出现瘟疫、鼠疫、天花之类的,那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刘晋在多方面进行了防御,首先就是城市的供水系统和排污系统,城市的用水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自来水统一供应,自来水都是经过消毒的,可以大大的减少病害的发生。

    同时排污系统的完善,也是让城市变的更加的干净,不会像同时期欧洲的城市一般臭气熏天,这也可以极大的减少各种瘟疫的产生。

    城市的垃圾也是每天有专人进行清理、运输到城外,这些都极大的减少了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和传播。

    如果同样的鼠疫发生在欧洲的话,恐怕就又会是另外一个黑死病大流行了,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即便是欧洲的城市规模远不如大明,但其糟糕的卫生条件,那是疾病和瘟疫的温床。

    刘晋同时还重视医学科技的研究和进步,成立了医学院,总结以往的医学经验,培养医学人才,同时更重要的还是研究新的医术,研究各种各样的传染性疾病等等。

    经过这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厚积薄发之下,也是让这一次的疫情损失降到了最低,单单是京津地区这边现在就已经迅速的控制住了,死亡率也是很低,这就足以说明这些努力都是没有白费的。

    “然而,这一次的疫情,几乎是蔓延至我大明的各大城市,尤其是北方地区,因为干旱的缘故,疫情尤为严重。”

    “朕对此也是忧心忡忡,各地是否有奏疏上来汇报各地的防疫情况?”

    弘治皇帝扫了大家一眼问道。

    其实心里面也是心知肚明,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弘治皇帝都很清楚,现在这样问也是看看这些大臣们有没有老实,是否有各司其职的监管好各自分管的区域。

    这一次,朝廷这边将大明各大主要的省份和城市将责任落实到了眼前的这些朝廷重臣身上。

    像内阁首辅韩文他主要负责的就是河南和陕西两省,他做的就很不错,这两省的疫情目前也是已经得到了控制,秩序稳定,同时患者也得到了医治,死亡率并不高。

    毛纪作为山东人,则是主要负责了自己家乡山东和南直隶两省的疫情防疫,杨廷和负责山西和草原两省。

    在朝廷最高的层面都进行了责任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人,依照这样的方法,层层落实下去,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防止疫情的持续扩散。

    “陛下,陕西和河南两省来电,两省防控效果显着,目前新增患病人数急剧下降,社会秩序稳定,各种生活相关的物资供应充足,粮食价格稳定,患者都得到了及时的隔离和救治,死亡率大大降低,预计再过几天的时间就可以逐步的恢复正常秩序。”

    韩文一听,也是连忙站出来汇报起自己负责的陕西和河南两省的情况。

    这一次他身为内阁首辅,既要在大的层面兼顾整个大明的情况,同时也是要狠抓陕西和河南两省的防疫工作。

    既要和五军都督府这边进行协调,要求当地驻军配合官府这边的行动,同时也要通过电报实时的掌控两地的情况,遥控指挥当地的防疫工作。

    “嗯!”

    弘治皇帝满意的点点头,从厂卫这边提供的情报来看,陕西和河南两省确实是做的很不错。

    这些实干派官员所主导的省份,基本上都能够落实朝廷这边的要求和命令,迅速的控制住疫情的同时,还能够稳定社会秩序,稳定粮价,保证老百姓的生活。

    “陛下,山东和南直隶两地来电,两省防控效果显着,疫情已经控制住,新增患者数量大大减少,社会秩序稳定,各种生活物资供应充足,百姓生活无忧。”

    “同时患者都得到了及时的隔离和救治,死亡率大大降低。”

    毛纪将弘治皇帝心情似乎好像很不错的样子,也是赶紧跳出来说道,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却是丝毫不知道此时此刻弘治皇帝都已经怒火冲天了。

    “山东和南直隶两地防疫效果显着?”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反问道:“朕可是听说了,这济南城里面的粮食价格都已经涨到200多文钱一斤了?”

    “还有这南直隶的南京、苏州、扬州等城市的粮食价格都大涨,少的涨了十几倍,多的已经涨了二三十倍。”

    众人听到弘治皇帝的话,眼睛顿时就微微睁开,再看看弘治皇帝,此时此刻盯着毛纪,犹如择人而噬的勐兽一般,严重泛着红色和冰冷。

    “陛下,山东布政使汤沐和南直隶布政使许铭来电说物价稳定,粮食价格并无大涨。”

    毛纪一听顿时就后背发凉,额头冒冷汗,这山东和南直隶到底是什么情况,其实他也不知道,下面的这些官员怎么说,他就怎么回报。

    “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吗?”

    弘治皇帝冷冷的问道:“你好好看看!”

    弘治皇帝找出山东和南直隶这边的发过来的电报甩到毛纪的身上。

    一向好脾气的弘治皇帝,这次是真的怒了。

    这个毛纪,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掉链子,济南城这里都已经水深火热了,他竟然还说秩序稳定,物价平稳,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

    还有南直隶这边,南直隶算算守旧派官员的大本营了,南直隶当地的盐商、粮商那都是有传统的,岂能放过这样的发财机会?

    官商勾结之下,借着疫情,在哪里大发横财,朝廷发过来的赈灾粮食直接就被转卖掉,粮食价格一天一个样子,都已经涨到天上去了。

    有些地方甚至于老百姓不买都不行,他们强制性的要求老百姓必须购买到一定数量的粮食囤积在家中,美其名曰为了减少大家出门聚集,有粮食才可以安安心心的在家里面。

    很多老百姓其实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粮食,或者是家里面已经有足够的粮食了,但是不行,还必须要购买高价的粮食。

    “臣~臣真的不知啊!”

    毛纪战战兢兢的捡起起来,快速的看完,整个人都直冒冷汗,脸色都大变了。

    “你们也都看看、都看看!”

    弘治皇帝看着毛纪,随即示意其他也都看看。

    大家一听,也是好奇的接过来快速的看完。

    “天啊!”

    “还真的是有不怕死的人,专门发国难财。”

    “都已经到这个程度了,朝廷严令之下,竟然还敢如此阳奉阴违,大肆敛财,简直就是自寻思路。”

    大家一看,心里面都忍不住震惊了,底下这些官员为了发财真的是不择手段了。

    这个汤沐,不仅仅不顾疫情,自己家族的工厂竟然连还日夜开工,而且还借着疫情的名义直接就吞并了几座工厂。

    更加可恶的是和奸商勾结,故意哄抬粮价,打压老实本分的商人,将这些老老实实经商的商人找个名义给关到大牢里面去,然后和那些奸商大发国难财。

    朝廷发过去的赈灾粮食更是让他直接就转手弄给了粮商,直接就高价卖掉了。

    这所做的一切,简直就是骇人听闻,让人难以置信。

    大家看完了都觉得嵴背发凉,难怪弘治皇帝如此的愤怒了,关键是弘治皇帝对各地的情况还知道的清清楚楚,自己负责的地方要是也如此的话,那就完蛋了。

第2054章,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你不知道?”

    弘治皇帝看着毛纪,冷冷的问道。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还是说你根本就没有重视目前的防疫,只是传达了下朝廷的命令,然后就不管不顾了?”

    “臣.....臣~”

    毛纪顿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了。

    如果说自己不知道,那就是没有好好的落实眼前的防疫工作,如果是知道,可是听之任之,不管不顾的话,那后果就更严重了。

    “汤沐和许铭,你们这下可把我给害惨了。”

    毛纪的心里面都忍不住苦笑起来。

    “哼!”

    “别以为朕不知道,昨天的时候你还收到了来自汤沐的孝敬银吧,数量足足有三万两!”

    弘治皇帝看着毛纪就来火,本来有些事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至清则无鱼,这朝廷官员收润笔费、冰敬、炭敬之类的,现在也都成一个老规矩了。

    但是这个毛纪在关键的时刻掉链子,这个汤沐在这个节骨眼给他送银子,他自己心里面就应该清楚,肯定是有事情。

    毛纪不仅仅收了这个银子,而且还替汤沐隐瞒山东这边的疫情情况。

    “啊!”

    毛纪一听,顿时就直接瘫倒在地。

    这种事情自然是非常严密的,外人几乎是很难知道的,但是弘治皇帝竟然知道了,毫无疑问在自己的府上一定有厂卫的人,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来人!”

    弘治皇帝直接喊道。

    随着弘治皇帝说话,几个大汉将军走了进来。

    “将毛纪拉去菜市场直接问斩,抄家、全家流放澳洲!”

    听到弘治皇帝,众大臣顿时脸色大变。

    这毛纪可是尚书啊,乃是朝廷的重臣,现在因为这事情竟然直接被问斩了,足见弘治皇帝此时此刻的怒火,不杀一些人怕是无法让弘治皇帝息怒了。

    要知道弘治皇帝一向都是宽厚仁慈的,即便是犯什么错误,顶多就是让你自己回家养老,能够得到善终的。

    可是现在,弘治皇帝直接开杀戒了,第一个杀的就是毛纪这样的朝廷重臣。

    这让大家惊恐的同时,也是后背发凉,自己负责的地方要是也这样的话,到时候不说掉脑袋了,这乌纱帽肯定是保不住的。

    “陛下,陛下,臣知错了,臣知错了!”

    “饶臣一命吧!”

    毛纪一听自己要掉脑袋了,整个人都吓的浑身无力,摊到在地,连忙喊道。

    “陛下,毛纪虽然有错,但是其身为朝廷重臣,直接就这样处斩了,是否不妥?”

    杨一清和毛纪关系不错,犹豫了一下,也是站出来替他说话。

    “正因为他是朝廷重臣,他就应该清楚,眼下对于我们大明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疫情如此严重,死掉了多少人,这个时候就应该严格的执行管控,尽可能的控制住疫情,减少损失。”

    “可是他呢?”

    “根本就没有将朝廷的法令放在心上,对负责的两省不管不顾,任由下面的官员胡作非为,大发国难财。”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儆天下!”

    弘治皇帝没有丝毫的动摇,大手一挥,毛纪就被压下去处斩了。

    “牟斌!张忠!”

    “臣在!”

    弘治皇帝又喊道,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和东厂厂公太监张忠一听,也是连忙站出来。

    “立即电令山东、南直隶两省锦衣卫和东厂,按照名单上的人全部给我抓起来,汤沐、许铭等主要官员抄家、夷三族!”

    “还有这些不法的商人,全部给我杀了,抄家、夷三族!”

    “是~”

    牟斌和张忠一听,脸色微微一变,弘治皇帝是真的怒了,看看递过来的名单,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上百个官员的名字,全部都是山东、南直隶两地的封疆大吏、要员,还有大量的商人。

    这一次怕是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不过想想这些人在如此危难时刻都还在大发国难财,死也就死了,也是活该,死不足惜。

    其他的大臣一听,一个个也是吓的面无血色,老好人弘治皇帝大开杀戒了。

    对于弘治皇帝来说,你得罪了弘治皇帝本人可能还没有什么事情,成化朝时期,宫中得罪弘治皇帝的人有很多,但弘治皇帝当皇帝之后都放过了这些人,让他们回家养老去了。

    足见弘治皇帝的宽厚仁慈了。

    一直以来朝中的大臣也很少又说被杀的,基本上都能够得到善终,回家养老什么的。

    但是一旦涉及到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国家大事了,在大事上面出错,犯错误的话,弘治皇帝就会大开杀戒了。

    前面几次大开杀戒,也是因为有奸商大发国难财,有官员尸位素餐、碌碌无为、欺上瞒下,让弘治皇帝龙颜大怒,狠狠的杀了一些人。

    现在也是如此,在面对大规模疫情的时候,弘治皇帝需用上下一心,早点控制住疫情,减少损失的情况下,这些人还这样做,这就让弘治皇帝动杀心了。

    “将此事通告大明各地,刊登报纸,让所有人都看看!”

    弘治皇帝吸口气,平复下内心之中的怒火说道。

    “是~”

    群臣一听,连忙称是。

    一个个此时都已经嵴背发凉、额头冒冷汗了。

    “山东和南直隶这边不能就这样下去,大家一起商量下该派那些去这两省将疫情给管控起来......”

    .....

    山东济南城。

    伴随着封控的持续,整个京城内到时候被封的严严实实的,轻易不让走动,唯独可以去购买粮食。

    在粮行这里,目前仅仅只有几家粮店在开业,其它的粮店都已经被查封了,上面贴着封条,老板人都被关进了大牢,理由是疫情期间粮食涨价,发国难财。

    然而真正发国难财的人此时此刻正满脸笑容的数着银子,因为现在这里的粮食价格已经涨到了200多文一斤,而且家家户户都要来购买,不买都不行。

    不买就是不配合疫情防控政策,直接就给你给抓起来,让你去住住大牢的滋味。

    “啧啧,这疫情要是可以持续个一年半载的话就好了。”

    山东布政使汤沐站在一处酒楼的包间里面,俯瞰着粮行这边排起的长龙,整个人都忍不住感叹起来。

    这银子来的太快了,跟流水一般,哗啦啦的就往自己的口袋里面进来,这让他都恨不得这个疫情一直持续下去,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一直卖高价粮食了。

    现在不仅仅是这济南城,山东这边的主要城市都已经让他布局完毕了,都在卖高价粮,这一天的进账都是庞大的数字,日进斗金都不足以形容。

    现在的大明人不比以前,以前的时候大家是穷的叮当响,榨不出什么油水的。

    大明经过二十多年的资本主义发展、殖民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老百姓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手里面可是有着不少的银子。

    这油水一榨就哗啦啦的出来了。

    “那老爷您可就成大明首富了!”

    身边的汤全笑着说道。

    “哈哈,大明首富不首富的没有多大的意义,主要是有了银子之后就可以往上爬。”

    汤沐顿时就高兴的笑了起来。

    只是他刚刚笑完,楼下就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

    “什么人?”

    “锦衣卫办事,全部抓起来。”

    还没有等汤沐搞清楚情况,只见一个锦衣卫百户带着人就走了上来。

    “汤大人好雅致啊,还要心情欣赏风景。”

    “你们是什么人?”

    “知不知道眼前的是山东布政使大人?”

    汤全一看,顿时就色厉内荏的吼道。

    “我们找的就是汤沐汤大人,你的事发了,抓起来!”

    这个百户冷冷的一笑,大手一挥,几个锦衣卫就直接抓了过去。

    “谁敢?”

    “本官乃是朝廷命官,你们不能胡乱的抓人。”

    汤沐顿时就慌了,大喊大叫起来。

    “汤大人,你的事情天子都已经知晓了,发国难财,这次你不仅仅要掉脑袋,连你的三族都要跟着一起掉脑袋!”

    锦衣卫百户冷冷的说道。

    听到他的话,汤沐顿时一下子就瘫倒在地,浑身无力,身旁的汤全也是跟着一下子就吓的屁股尿流。

    厂卫的行动是非常快速的,仅仅只是一天的时间,山东这边的主要不法官员、不法奸商连同三族全部都被抓了起来。

    紧接着整个济南城都开始弥漫起浓浓的血腥味来,人头滚滚,砍了一批又一批,杀的是整个济南城的老百姓都忍不住拍桉交好起来。

    这些贪官污吏、奸商真的该杀、该死。

    明明是瘟疫期间,理应严厉的执行朝廷的政令,然而这些贪官和奸商竟然勾结在一起,大发国难财,那些守法的商人反倒是被抓起来坐大牢,还有被他们借着疫情巧取豪夺的工厂、产业等等。

    随着一边砍脑袋一边将这些事情用广播的形式给播出来,整个山东人都愤怒了,这些贪官、奸商,简直就是该死,现在被诛灭三族,也是大快人心。

    同样的一幕也是发生在了南直隶这边,同样也是杀得人头滚滚,大明早报对此也是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一时之间,天下震动!

    PS:求票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93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作者:中华田园牛所写的《大明镇海王》为转载作品,大明镇海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镇海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镇海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镇海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镇海王介绍:
弘治十年,这是大明王朝美好的中午。此时,小冰河期已经来临,绵长的严寒肆虐大地,也同样在吹打着这个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王朝。此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刺破中世纪的黑暗。此时,俄罗斯刚刚摆脱蒙古控制不到二十年。此时,距离哥伦布初次抵达美洲也才过去七年,而达伽马正在海洋上筚路蓝缕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喜欢看历史小说的刘晋穿越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从一介书生成为了大明镇海王!书友交流群:720342318,有希望本书的书友可以一起来聊聊天~大明镇海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镇海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