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冷少燃情TXT下载冷少燃情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冷少燃情全文阅读

作者:粉蔷薇     冷少燃情txt下载     冷少燃情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十六章 标志**件

    练就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当然作为千年来东方这片土地上唯一的帝国,大秦帝国自然不例外。

    不过在世家把持帝国官场的时候,寒门想要出人头地实在是困难,不管是文臣序列的世家,还是那些将门世家,他们在朝堂和军方的话语权都是极其重。

    无他,毕竟这些世家当中曾经出现过问鼎朝堂和军方权力巅峰的存在,即便他们退下去之后,依旧有着让那些寒门永远都触碰不到的人脉和关系背景。

    而学宫的出现,则是皇帝陛下给那些寒门学生直接搭建的平台,只要他们能在平台里面尽情展露自己的能力。

    一定就可以被皇帝陛下看到,即便是被皇帝陛下看不见,都可以走学宫特有的科举道路。

    虽然说在以前科举里面充斥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世家大族都可以通过科举笼络人心。

    但是随着学宫的出现,随着玄宗皇帝和仁宗皇帝对于学宫的重视程度,使得学宫渐渐有了抗衡那些世家的能力。

    即便那些世家想要在科举里面做些手段,他们都不敢对学宫里面出来考科举的学生做手段。

    虽然说学宫在帝国之内的地位仅仅局限在教导学生,为皇帝陛下为帝国培养出色的人臣。

    可是皇帝陛下的看中,让以前的学宫逐渐攀升到了权柄的顶峰,地位自然不可同而语的说话。

    以前建立的学宫,在最开始的几十年,确实只是最寻常不过的势力,不过是帝国百姓有朝一日读书学写字的地方。

    但是随着两位皇帝陛下的认知和谋划,玄宗皇帝开始有意识的重用来自学宫的学生。

    想要让他们和被三河世家渗透的咸阳朝堂的官员们分庭抗礼,自然而然要从里面选拔出能力出众又能一帆风顺的人才。

    而仁宗皇帝则是在玄宗皇帝的基础上,直接把对学宫的建设完成到了最高的程度。

    在仁宗皇帝在任期间,有了太常卿仝致远这般权侵朝野的出自学宫的官员,位列九卿之首不说,还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

    还有中期的两位帝国元帅,西军元帅项信出自寒门,却能一步一步走上帝国元帅的位置,标志着学宫真的可以做到出将入相。

    南军元帅李立青则是特例,没办法,李立青的出身不弱,作为陇西道李家的嫡系。

    虽然在朝堂上面陇西道世家一直遭受帝国朝堂官员的抨击和弹劾,可是陇西道世家在皇帝陛下的心中地位仍旧极高。

    不说这点,李立青自身带着的出身学宫的特质,同样是仁宗皇帝提拔李立青出任南军元帅的重要原因。

    到底李立青曾经在学宫里面学习过,仁宗皇帝两种考虑之下,决定让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元帅。

    相对而言,李立青作为第一任出自陇西道世家,还能坐上帝国南军元帅位置的存在,算是在帝国历史上都是特殊的。

    南军元帅作为帝国自世祖皇帝之后的军方真正的领袖,不同于帝国太尉坐镇咸阳都城。

    南军是帝国三军当中最强的存在,比西军和北军的地位都要略高,所以说出任南军元帅压力是无比巨大的。

    李立青出身陇西道世家,朝堂上面的官员们本就大力反对,又是有着三河世家在背地里不断的发力,李立青想要上位的难度何其大。

    再是加上将门世家的封锁,他们完全把军方当中他们的自留地,根本没有想要别人出任最高帝国元帅的想法。

    内因外因都存在,李立青作为外来者第一次上位,实在是面临着重重困境。

    在这样的时候,仁宗皇帝知道面临抉择点,他知道若是放弃李立青上位的机会,恐怕之前在学宫打下来出将入相的话都成空谈。

    一切都可能前功尽弃,那玄宗皇帝十几年的谋划和铺垫都将面临一场空的结果。

    而仁宗皇帝前面十年左右的铺垫,把太常卿仝致远拉上位高权重的位置,把李立青抬上南军大将军,把项信抬上西军大将军,他们都只能止步于此。

    面临那样的情况,仁宗皇帝没有办法立刻决断,同样没有选择立刻松口,而是始终咬着。

    三河世家的发力,他们都在寻找机会,寻找击破仁宗皇帝想法的机会。

    而仁宗皇帝同样在寻找合适的突破点,寻找那道能让一切都合理的顺利进行下去的机会。

    果不其然,张家老元帅离世病重之前,上奏疏请辞的同时,为帝国写了封举荐书。

    上面直接把帝**方高层当中谁有能力,谁可以坐上帝国元帅领袖的一一点明白。

    赫然排在前面的就是帝国南军元帅的继任者,李立青高居榜首,仁宗皇帝知道机会终于到来。

    或许仁宗皇帝的话,那些将军和将门世家还有些反对,可是作为帝**方第一人的张家老元帅说话。

    那是为国举荐贤能,借着张家老元帅的话,在张家老元帅上举荐书之后,仁宗皇帝直接提拔李立青出任南军副元帅。

    标志着初级的道路打通,一切都朝着最好的哪方面行走着,这是极佳的借口,没谁胆敢置喙。

    因为那些世家他们可以得罪仁宗皇帝,也可以得罪来自军方第一人的帝国南军元帅张家老元帅。

    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同时得罪两位,现在仁宗皇帝有了借口,凡是上书弹劾者,仁宗皇帝都可以推脱到张家老元帅身上。

    势必恶了仁宗皇帝,再是不乘胜追击,就必定恶了张家老元帅,两者都恶了,造成的影响无比轰动。

    如此情况之下,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元帅成了定局,而张家老元帅举荐书里面还有着西军大将军项信。

    作为出身寒门,又是来自学宫,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西军大将军的项信。

    一直都是仁宗皇帝心中最合适的出将入相标杆人物,不同于李立青的出身高贵,项信完全符合帝国百姓心中的神话存在。

    李立青作为先锋打破束缚,而项信的上位,则是标志着势不可挡。

第七十七章 有志者,事竟成

    项信的上位,方是代表着真正的出将入相的格局形成,帝国的百姓都知道学宫成了新的门路,自然而然都要汇聚于此。

    如此这般之中,李立青作为先锋突破将门世家的束缚,再是项信借着张家老元帅的举荐,突破将门世家的封锁,算是名正言顺。

    虽然当时剑南道世家都剑南道有着极高的地位,同时剑南道世家在西军当中都有着标杆性人物。

    毕竟剑南道世家世代镇守帝国西疆无为峰,他们自帝国建立开始,就和西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联系。

    之前在那样交替更迭的时期之内,他们自然是不好说话,要说古往今来,还没有剑南道世家问鼎帝国西军元帅的存在。

    即便是走到最高的位置,都是帝国西军副元帅,大部分最高的都是西军大将军。

    当时的西军当中没有副元帅,不是那位西军元帅不选拔,而是交替的时间刚刚到,就发生南军这样的事情,还来不及选择。

    不过南军的事情对于帝**方都有着影响,将门世家的自留地,在帝国三军都存在。

    当时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副元帅,再是加上张家老元帅主动提出来的,那就代表着下一任帝国南军元帅就是李立青。

    作为出身陇西道世家的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元帅,成为帝**方最高的那位。

    可以说在大部分世家眼里都有些怪异,尤其是千年世家的眼中,他们似乎都看到了什么。

    陇西道世家在帝国地位超然,千年来都没有千年世家出任帝国元帅的先例。

    如同剑南道世家世代镇守西疆,和西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关系,都没办法走到最高的西军元帅的位置。

    再是厉害得剑南道人物,最高都只是走到帝国西军副元帅的位置,还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结果现在看着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副元帅,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帝国南军元帅。

    说起来,当时剑南道世家的心动远远比仁宗皇帝碧玺来的强烈和剧烈。

    出身陇西道世家的李立青都可以出任帝国南军元帅,那剑南道世家出身的帝**人怎么就不能出任帝国西军元帅。

    何况还是在那样即将面临换届的情况下,剑南道世家的蠢蠢欲动可谓极其强烈。

    少不得和咸阳的那些将门世家互相联络,他们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要把一位西军将军扶上帝国西军副元帅的位置。

    当时项信是西军大将军,算是西军元帅之下第一人,而剑南道世家选择的那位不过是骠骑将军,还在项信之下。

    要是平时的时候,剑南道世家直接越过大将军的位置,把一位骠骑将军扶上西军副元帅的位置,倒是没谁可以说些什么。

    但是当时的那种情况,皇帝陛下的意思摆明是要给学宫树立标杆,把项信扶上西军副元帅的位置。

    早就在李立青出任南军副元帅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这样的苗头,剑南道世家那样做,简直和仁宗皇帝对着干。

    要是平时的时候,仁宗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可是现在仁宗皇帝想要做事,剑南道世家还敢这样做。

    在仁宗皇帝心中,就留下,是不是觉得飞鸟尽良弓藏有些浅,他们完全没有记性。

    所以在仁宗皇帝的谋划里面,直接把剑南道世家给狠狠的批评了一顿。

    仁宗皇帝心意已决,别说剑南道世家联合咸阳的将门世家,就是联合其他的千年世家都于事无补。

    事关帝国千年的大局,更是关乎仁宗皇帝对于朝堂的掌控权,根本没办法计较。

    可以说当时的剑南道世家真的是利令智昏,都想出来要在仁宗皇帝口里夺食的想法,真是不知死活。

    果不其然,借着张家老元帅的举荐书,仁宗皇帝扶持项信出任帝国西军副元帅。

    而当时肉眼可期的西军元帅年事已高,坐不了帝国元帅位置几年,早晚都要退下去。

    加上仁宗皇帝对项信的扶持力度,作为西军副元帅的项信直接补位帝国西军元帅,算是板上钉钉没有任何争议的事情。

    而之后和项信或者说和仁宗皇帝争抢帝国西军元帅位置的剑南道世家,在往后的十几年里面,都没有出现过高位者。

    连是三大将军的位置都没有出现过,最高不过走到普普通通的将军位置,距离以前想象的西军元帅更是完全没可能。

    算是仁宗皇帝对剑南道世家的打压,对于千年世家染指军方,应该是帝国皇帝最不可能容忍的事情。

    要说剑南道世家特殊,他们世代镇守西疆,有些特殊的权力很是理所当然,可是他们过分要求,触及仁宗皇帝的逆鳞,直接触之即死。

    到了当今皇帝陛下的天圣年间,作为西军元帅的项信带领军队迎接西方诸国的入侵,并且有着灭国的功劳。

    迁居帝国的南军元帅,而战争当中获得功劳的剑南道世家,方是开始发迹起来。

    当然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皇帝不是当年得仁宗皇帝,而是之前的太子,现在的天圣皇帝。

    自项信离开西军,剑南道世家在西军里面的位置都动了动,不过他们还是想着西军元帅的位置。

    毕竟李立青作为陇西道世家的嫡系,都坐在南军元帅的位置上十来年,要是剑南道世家都出不了一位,显得实在是可笑。

    还是想着推上去一位,于是应运而生的韦应伍,走上帝国西军的路程,经过几年的艰苦卓绝,再加上韦应伍在西方诸国入侵的战争中立下功劳。

    终于在天圣十二年的时候,成为帝国西军元帅,算是了解了剑南道世家毕生的夙愿。

    到现在天圣十九年,韦应伍坐在西军元帅的位置上七年的时候,虽然没有太过明显重大的功劳,可是同样没有犯过错。

    想来还可以在做西军元帅好些年,三大千年世家当中,陇西道世家和剑南道世家都出过帝国元帅。

    唯独三河世家,占据着河北道三座道州,又是和北军接触密集,却出不了帝国元帅。

第七十八章 再思三思而后行

    三河世家在帝国内部的地位始终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导致他们没办法往河北道三座道州之外发展势力。

    不过三河世家把持着河北道和河东道,以及河南道三座道州之内的官场,倒是让帝国一直以来都有些忌惮和忧愁。

    要是三河世家真的可以老老实实,像现在淮南道和山南道世家那样,不要想着发展自家的势力,不要想着赚取帝国的利益,或许帝国皇帝陛下还真会高看三河世家一眼。

    出于种种考虑,三河世家历来都是陇西道世家出身的皇室赵家最强劲和最忌惮的对手。

    这种对手的传承不只是来自千年前,更是这几百年来三河世家所做的事情,真的是让历代帝国皇帝都有些无语。

    三河世家占据着帝国三座道州,算是庞然大物般的存在,即便帝国刻意压制他们,他们依旧风生水起。

    更是直接对帝国朝堂官员们进行渗透,实在是让历代皇帝陛下都不能安心做事。

    三河世家把持着河北道三座道州的官场,在几百年前借着兼任制度而大肆敛财,再是借着敛财的财物用来渗透帝国朝堂。

    而近来的几百年,随着世祖皇帝建立帝国新的秩序,三河世家赖以生存的兼任制度被废除。

    于是在三河世家刻意的推动下,建立了现在他们赖以生存的冗官制度。

    河北道三座道州本就是帝国较为富庶的位置,又是幅员辽阔,他们占据着官场,就只是想着敛财取物。

    完全没有把帝国的未来放在眼里,在这种情况下,皇帝陛下怎能可能允许三河世家插手帝国的军队建设。

    何况在千年前,陇西道世家出陇西道,想要征服东方,建立起庞大的帝国。

    最开始负隅顽抗的就是以河北道世家为首的三河世家,而后面率先投降的同样还是他们,让陇西道世家深深不耻。

    同样这种不耻更是让帝国历代皇帝忌惮三河世家的根本原因,一座没有礼义廉耻,没有道德水平约束的世家联盟。

    他们整日想着的不过是敛财,想要在帝国肥沃的土地上面肆意搜刮民脂民膏。

    根本没有把帝国的未来放在心里面,或许在三河世家的眼里真的就是安全只有利益,根本没有帝国的统一思想。

    若是日后漠北王庭真的铁了心要南下,恐怕只需要给三河世家足够的利益,三河世家就可以调转枪头朝着帝国百姓杀来。

    这样的危险不是不存在,而三河世家身上则是带着极其明确的强烈的背叛色彩。

    帝国永远没有办法和只有利益的世家谈帝国的未来,基于这样的因素,使得帝国对于三河世家始终保持着警惕。

    即便三河世家的想要插手军方,都被帝**部严厉的阻止,同时历来出任北军元帅的人选,都和三河世家的关系不好。

    即便是现在出任帝国北军元帅的陈岩,陈家在咸阳算是大家族,可是曾经陈家和三河世家当中河东道的唐家有着莫大的关联。

    反正总得来说,陈岩所在的陈家,自祖上就和三河世家有着仇怨,只是帝国没办法纠结这些,更加不允许世家之间出现械斗,与世他们才能安然无虞。

    只是坐在北军元帅位置上的陈岩,对于三河世家的态度始终处于暧昧的阶段,倒是让帝国朝堂和军方的有些不满。

    其中不满最明显的肯定是出自学宫的那批官员,他们秉承着帝国最正宗的思想。

    坚决维护帝国的统一,维护皇帝陛下在帝国的权柄,对于世家都是保持着警惕和忌惮的态度。

    当然如剑南道世家世代镇守西疆无为峰,且没有做过半分逾越规矩的世家,出自学宫的官员们,谈不上亲近,可同样没有选择弹劾他们。

    毕竟帝国内部还是崇拜英雄主义色彩的世家。

    至于陇西道世家,作为帝国的开国世家,本应该有着无比权深重的权柄,却是自困陇西道。

    他们虽然世袭罔替,却从未做过对不起帝国的事情,安居乐业的生活,急流勇退。

    出自学宫的官员们,对于陇西道世家的态度相对而言比较缓和,毕竟他们明白,若是没有陇西道世家在千年前的努力,何来今日的帝国。

    至于同样和陇西道世家他们传承千年的三河世家,在出自学宫的那批官员眼里,就显得有些落于下风。

    不说别的端正与否,以三河世家渗透朝堂,以利益勾结那些朝堂的官员谋取更高的利益。

    都足以让出自学宫的那批官员们对三河世家深恶痛绝,弹劾三河世家都是轻巧的。

    在帝国大部分官员看来,三河世家无异于毒瘤般的存在,在暗处不断挖空帝国的利益,全然没有顾及帝国大厦是否有着倾覆的威胁。

    历代皇帝陛下正是看到三河世家如此态度,就想着出手清理三河世家。

    乐视借用兼任制度和冗官制度敛财的三河世家,做事情虽然有些不择手段,可都在规则之内,只是他们没有底线的肆意夺取。

    都让历代皇帝陛下有些束手无策,要说对他们出手,可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和把柄,还真是不好彻彻底底清除干净。

    可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继续如此,恐怕来日帝国真的可能出现地基不稳的情景。

    现在西方诸国经过十几年的修养,可以说早就蠢蠢欲动,而且漠北王庭的漫漫黄沙范围越来越宽广。

    迟早漠北王庭都要南下,西方诸国都要东出,到时候再是内部不稳,三河世家弄出些幺蛾子。

    内外交困,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即便帝国有面对西方诸国和漠北王庭的战斗力,可是要警惕内部的三河世家,倒是显得有些分身乏术。

    而且内部的事情必须平稳过渡,首先要能够顶替起被三河世家渗透的那批朝堂官员。

    再是清除三河世家赖以生存的冗官制度,不出十年的时间,三河世家势必按耐不住。

    不管如何,朝堂官员和冗官制度都是三河世家的左膀右臂,先斩落再说。

第七十九章 谋篇布局略差毫厘

    从何处下手,从何时下手,都是帝国内部支持清除世家在朝堂渗透的高层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现在南军元帅项信调任帝国太尉,很明显代表着皇帝陛下终于是决定下手,不再如之前那般不断拖延,毕竟继续拖着始终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不说别的,项信在帝国的威望,谁敢说三道四,即便是项信亲自主持对冗官制度的清缴,恐怕朝野之间畏惧的官员都是在大多数。

    而且项信手里面握着帝国最高的兵符军权,随时都是调兵遣将,别看三河世家对朝堂官员的渗透极其恐怖的程度。

    但是他们没有明确的根据地,就像是陇西道世家自千年前跟着皇室赵家于陇西道起兵。

    再是后面皇帝陛下直接把陇西道的某些郡县赐予给陇西道世家世袭罔替。

    代表着陇西道世家千年的发展,早就在陇西道形成极其强悍的地缘政治。

    可以说除开帝国皇帝陛下之外,任何人对陇西道世家所在的陇西道都是没有办法驱赶和控制的,毕竟他们把陇西道经营的固若金汤。

    而剑南道世家世代镇守西疆无为峰,在剑南道生根发芽上千年,现在剑南道驻扎的西军元帅又是剑南道世家走出来的韦应伍。

    即便是韦应伍忠诚于帝国,始终秉持着他帝国西军元帅的职责,但是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帮助剑南道世家,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这不同于同样是千年世家的三河世家,他们没有在河东道三座道州之内形成真正独树一帜的固若金汤的格局。

    虽然说三河世家基本上把持着帝国的官场,尤其是三河世家所在的河北道三座道州之内。

    但是真正掌握话语权的还是帝国的皇帝陛下,如陇西道世家对陇西道郡县有着世袭罔替的能力,皇帝陛下都没办法决断他们的那些封地的发展。

    而剑南道世家虽然依旧在皇帝陛下的控制下,对于剑南道没有任何强力的控制。

    可是帝国西军元帅是韦应伍,算是剑南道世家在真正做事方面的强力支撑,算是掌握真正话语权的存在。

    要说帝国内部,唯一两种权利高不可攀,那就是帝国皇帝陛下掌握的皇权,还有就是分散在帝**方三军元帅的手中的军权。

    皇权高不可攀,别的世家都是帝国皇帝陛下需要提醒警告的存在,跟别谈触及皇权。

    而陇西道世家因为地缘政治的缘故,再是加上他们曾经扶持起赵家成为帝国的皇室,而赵家又是出身陇西道世家,自然陇西道世家不用担心,所以他们手里面没有握着任何东西,单凭他们存在就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威望。

    而剑南道世家算是借着西军元帅韦应伍掌握了帝国西军的军权,算是真正拿到了所谓的话语权。

    唯独在天下世家当中占据着最为庞大势力的三河世家,盘踞在河北道三座道州之内,却是没有半分实力派的权柄。

    虽然三河世家对于帝国朝堂官员的渗透很是深沉强烈,算是可以借力打力,在咸阳朝堂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可是帝国皇帝陛下的脚下咸阳,这种所谓渗透的不合法的话语权,用的好就是打击别的世家和军方的有力武器。

    若是用的不好,或者被帝国皇帝陛下发现,被那些有心人发现,就可能成为三河世家的催命符。

    因而三河世家做事,或者对那些被三河世家渗透的朝堂官员的运营,都是非常小心翼翼的,说不定十来年都不动用。

    若非近来几年,尤其是随着帝国北军元帅云乾离世造成动荡之后,皇帝陛下就有些怀疑三河世家,逼得他们不得已动用某些手段来扭转,或者转移皇帝陛下的意识。

    尤其是之前为了针对学宫,通过学宫打压那些出自学宫的那批官员,三河世家可谓直接在咸阳令的眼皮底下动用那些被三河世家渗透的官员力量。

    虽然表面看着没太大意思,毕竟以前朝堂官员就透露过对学宫的不满,和想要对学宫采取一定制裁的想法。

    现在怎样来看,都是朝堂官员为了泄愤对学宫实行压迫逼迫,不过细细想来品味,还是可以发现其中不同的地方。

    毕竟清一色对学宫询问,表面看着很是自然,出于朝堂官员的自我想法。

    可是他们的行动实在是有些密集,透露着一股子阴谋算计的味道,还有整齐划一的统一性。

    都让这件简单的询问,或者借故说话施压的事情,透露着不平常的意味。

    很明显看得出来其中有着幕后黑手,答案极其简单的就是来自河北道世家的王家。

    三河世家自然不可能同时出面,河北道世家王家的嫡系被杀,王家出面极其正常。

    而河北道王家自然逃不开三河世家在背后的给力,有了他们在背后做支撑,河北道王家自然可以在咸阳风生水起。

    好在学宫祭酒梁兴居见招拆招,预兆事情不是那般的简单,其中涉及权谋的味道,选择暂时避开。

    等到那些官员施压的时候,只要面对的不是学宫祭酒,那他们自然没办法获得什么。

    后面咸阳令的通气之后,梁兴居才是真正站出来解决这件事情,要是这样的时候,那些朝堂的官员还有施压,就有些刻意。

    咸阳令令狐在咸阳虽然名声不咋地,可是办事能力极强,而且享受着九卿的待遇。

    要是来日大理寺丞江文通离任,板上钉钉的咸阳令令狐可能上位九卿大理寺丞。

    别看大理寺丞在九卿当中名声不显,但是他掌握着帝国的权柄是解释帝国律法的作用。

    总得来说,凡是咸阳的世家当中,首先需要打好关系的就是大理寺丞,毕竟万一被抓的话,可以过的轻松点。

    上百年的时间渗透帝国咸阳朝堂官员,谋篇布局,借着冗官制度对帝国官场部署。

    三河世家想要掌握的权柄极其深重,面对学宫都悍然出手,暴露他们的把柄。

    对皇帝陛下而言,算是件可以预见的好事情。

第八十章 付诸于千万苦楚

    三河世家在河北道三座道州之内可以说是暗地里面的王者,控制着河北道三座道州的官场。

    可是他们手里面到底没有什么真正的权柄,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总是被掣肘,难以施展他们真正的千年世家的能量。

    帝国北军元帅陈岩,乃是几年前被朝堂官员硬生生推上去的,连是三河世家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的缘故。

    即便陈岩和朝堂大部分官员都有些不合时宜,但是陈岩到底出身学宫,对于帝国的某些事情都有着极其公平正义的看法。

    作为帝国的北军元帅,在陈岩统治北军的时期内,虽然北军没有恢复到前任北军元帅云乾时期的强横,可是实力还是比遭受数万精锐的死亡的北军时期略强。

    说到底,陈岩对于帝国还是忠诚的,对于这些千年世家都有着警惕的意识。

    尤其是盘踞在河北道三座道州之内的三河世家,更是怀着无比的警惕,连是驻扎基本都在北境渝关之外的盛乐城。

    至于本该时常待着的晋阳城,陈岩自从到达河北道,执掌帝国北军开始,就是很少来到晋阳城。

    陈岩手里面握着河北道三座道州之内最强的北军,算是拿着真正的话语权。

    至于三河世家控制的河北道三座道州之内的官场,根本没办法影响陈岩手里面握着的北军的军权。

    到底来说,朝堂和官场上面的这些官员,他们只是有着决定谁可以呗弹劾的能力,以及张嘴说那些帝国官员的口才。

    真正决定帝国走向的权柄,根本没有在他们的手里面,而他们同样不敢真正招惹那些手里面握着权柄的官员。

    像之前使劲弹劾帝**方高层,还不是在皇帝陛下的庇护和暗中授意下面。

    他们方是敢肆意妄为的对帝**方高层进行弹劾,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他们根本不敢直接面积面的弹劾。

    在朝堂上面弹劾帝**方高层,中间必须要通过皇帝陛下,要是皇帝陛下真的允许,那些军方高层自然不敢找他们的麻烦。

    若是皇帝陛下不允许,他们更是没必要找朝堂官员们的麻烦,要是直接越过皇帝陛下找朝堂官员的麻烦,则是可以视为对皇权的僭越。

    对于帝**方高层而言,他们手里面握着帝国的军权,算是位高权重的存在。

    本就是心里面惴惴不安,要是现在他们做出僭越皇权的举动,恐怕很容易落得满门抄斩。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面对朝堂官员弹劾的时候,军方高层们历来都是不说话,任由那些朝堂官员弹劾他们。

    但是若是有些烦躁的时候,又是遇到那些朝堂官员们出事的时候,帝**方高层同样不会选择手下留情,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留情。

    更加不用担心皇帝陛下有些不满,因为那些朝堂官员都是自身难保,自然不会在意某些事情。

    不过大部分的时候,帝**方高层都是处于缄默不言的状态,本身就是真正位高权重,可以威胁帝国的位置上。

    要是现在出现半点不合适的言论,很容易就被定性为叛逆谋反,再是加上那些朝堂官员的发酵,就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面,不是屎都是屎。

    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面,帝**方高层都是放任那些朝堂官员对他们进行弹劾。

    只是在合适的时候,或者拥有机会的时候对朝堂官员提个醒,让他们别逼迫的太过分。

    否则提着兵马杀上他们的府邸,不是不可以做的事情,还是需要思量后果。

    到底而言,皇帝陛下对于军方高层的倚重都要比朝堂官员们还要沉重。

    毕竟学宫培养的大部分走出来的学生,参加科举都可以直接进入仕途,轻而易举便可以取代朝堂上面的那些官员。

    但是帝**方高层,不知道要走过多少年才是出现一位,他们必须文武全才,能够领兵作战。

    而学宫里面走出来的学生,选择投入军方的路程的学生,到底还是在少数,自然而然皇帝陛下倚重非常。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古往今来的道理,即便是现在学宫不断给帝国培养能人异士,一将难求的事情还是存在,只是比几百年前要略微轻松些。

    而像是柳如逝和项信这般的军事奇才,更是几十年能出现一位。

    项信更是顶尖的存在,近百年来如项信这般的帝国元帅,又是走上帝国最高位置的,唯有五十年那位的蒙家太尉。

    可以说项信和五十年前那位蒙家太尉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只是蒙家太尉存在的努力更加强。

    项信能上位帝国元帅,离不开项信本身的能力出众,在帝**方有着固定威望。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项信遇到了极好的时间,仁宗皇帝和玄宗皇帝两代皇帝的可敬苦修。

    对学宫学生的扶持,打破军方将门世家的重重封锁,自然需要提拔起来标杆性人物,很显然选择了项信和李立青。

    而五十年前的皇帝,乐视没有现在这般的两位皇帝,蒙家太尉离世时的皇帝陛下,乃是玄宗皇帝。

    正是玄宗皇帝见到蒙家太尉的离世,方是在漩涡里面走出来,选择别样的道路。

    蒙家太尉能够上位帝国太尉,真的是离不开蒙家太尉的能力,可以说那样的时代,没谁能够媲美蒙家太尉。

    他是当之无愧的军方第一人,威望和各种方面的集合起来,都是无可比拟的存在。

    文可安邦治民,武可提枪定国,正是这样,让蒙家太尉进入帝国皇帝的眼睛。

    虽然最终走上那条康庄大道,但是这位蒙家太尉付出的代价仍旧惨重。

    在蒙家太尉出任帝国高层的期间,为了安稳上位,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错。

    凡是他做的事情,都是百密无一疏的事情,完完全全把任何事情作对,没有留下半点把柄。

    这种情况下面,即便朝堂官员想要反对蒙家太尉的上位,都是没有任何理由。

    只能看着蒙家太尉上位帝国太尉,哑口无言的看着那位百年来的寒门完人。

第八十一章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时间里面藏着数不清楚的答案和真实,蒙家太尉能够上位帝国太尉,算是近百年来最奇迹的一件事情。

    不过细细想来,蒙家太尉那般完人般的存在,做任何事情都是照顾到了各个方面的思量,基本上要是他都没办法上位帝国太尉,那就代表着帝国真的没办法出现寒门的帝国太尉。

    好在这位蒙家太尉靠着自己的努力,以及那些完美的做事手段,直接把他自己硬生生抬到帝国太尉的位置上面。

    毕竟蒙家太尉在帝**方的功劳是最高的存在,且做事情思虑最是周全,基本上百密无一疏。

    再是加上他对帝**方的建制非常了解,即便那些将门世家和朝堂官员们想要攻讦弹劾蒙家太尉,都苦于没有任何把柄。

    每次皇帝陛下面对要提拔蒙家太尉的时候,将门世家和朝堂官员都是想要开口阻止。

    可是在这样的时候,他们即便是想要开口阻止,都是没有任何办法,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完成他们想要阻止蒙家太尉上位的可能性。

    没办法,实在是太过完美,且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又是当之无愧的帝国功勋。

    即便是那些朝堂官员们想要阻止皇帝陛下的决定,但是给他们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皇帝陛下。

    要是贸然开口,势必遭受皇帝陛下的白眼,甚至直接给他们脑袋上面戴着顶攻讦臣工诬蔑忠良的帽子,他们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在那样的情况下面,蒙家太尉亦步亦趋的走在帝国的仕途上面,如他而言好似一帆风顺的坦途。

    但是蒙家太尉他自己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境况,做任何事情都是三思而后行。

    不求做事情有功,但求没有任何过错,不留下任何可以呗别人拿捏的把柄。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极其可怕的信念,还有面对任何事情都能随机应变的反应。

    开始的那些年,尤其是蒙家太尉想要上位帝国南军副元帅的时候,遭受的非议和打击最是可怕。

    没办法,那时候的将门世家重重封锁着帝国的军方,蒙家太尉想要上位南军副元帅,需要的不仅仅是无懈可击的能力和作为。

    当时将门世家就在蒙家太尉欲要升迁之前,给蒙家太尉设计陷害,想要让他露出把柄让他们将门世家握着,再是把蒙家太尉直接给踢出帝国南军副元帅的候选者当中。

    没想到蒙家太尉面对那样的困境,仔细思考,选择其中最是合适的路子走下去,虽然有做出些不合时宜的事情。

    好在最后都是有惊无险的走了过来,安然无恙的走上帝国南军副元帅的位置。

    正是那样的时候,让帝**方的将门世家们意识到,蒙家太尉上位帝国南军元帅的势头已然不可阻挡。

    因而在后面的蒙家太尉上位帝国南军元帅的路程当中,将门世家没有选择出手。

    一是他们明白蒙家太尉上位帝国南军元帅不可阻挡,二是他们好像看到了帝国皇帝陛下对于将门世家把控军方有些不满。

    正是因为这种退让,和蒙家太尉的上位帝国太尉,让将门世家彻底走出军方的视野,回归咸阳朝堂的武将序列。

    当然不仅仅是蒙家太尉和当时那位皇帝陛下的功劳,他们不过是起到开头的作用。

    后面继续做着这些事情的乃是玄宗皇帝,自玄宗皇帝继位开始,就秉持着先帝的理念,继续削减将门世家对军方的影响。

    使得军方开始逐渐纯粹起来,而将门世家则是被纳入朝堂的体系范围之内。

    因为以前将门世家把控着帝国的军方,使得将门世家可以和朝堂官员们并列,甚至隐隐将门世家还在朝堂官员之上。

    只是随着将门世家回归朝堂,军方彻底被玄宗皇帝独立出去,由玄宗皇帝亲自任命帝国的三军元帅,而将门世家再是不能像以前那般肆无忌惮插手帝**方的事情。

    当然这种彻彻底底的断绝,还是在仁宗皇帝时期,张家老元帅出手,彻彻底底斩断将门世家对军方的联系。

    再是仁宗皇帝扶持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元帅,项信出任帝国西军元帅,标志着帝国的军方彻底走入纯粹的地域。

    但是可以说,蒙家太尉始终算是帝豪标志性的人物,若是没有蒙家太尉的出现,以那种完美无瑕的做事态度。

    硬生生把他自己推上帝国太尉的位置,再是和皇帝陛下一起改革帝国的军方。

    而他自己始终秉持着最开始的理念,他的家族没有形成所谓的将门世家,只是乡野间普普通通的富庶人家。

    正是因为这些种种原因,做任何事情首先把自己当做别人的榜样来做,给他们树立完整而纯粹的标杆,自然就是千古流芳。

    这也是为什么百年来,谁都没有办法忘记那位蒙家的寒门太尉,近五十年来的帝**方人物,都是感念当年的事情。

    如柳如逝和项信,更是把蒙家太尉奉若神明,现在他们都看着昔年蒙家太尉写的那些治理帝**队的书籍和策略。

    以及那些在军队当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不管如何来说,这位蒙家太尉都是无懈可击的完人。

    文武全才,治国理政,安邦定国都是一等一的存在,若非因为寒门的出身,导致他在大部分路途上面耽搁了时间。

    等到古稀之年方是坐上帝国太尉的位置,没有等到十来年的时间治理帝国,享年八十完毕。

    到底有些可恶,没有完成这位蒙家太尉当年的那些构想,做的事情都是起了开头。

    好在后面的玄宗皇帝雄才伟略,堪称贤明的君王,做事情自然知道好坏,继承了蒙家太尉定下的那些策略。

    不过说回来,蒙家太尉如若不是出身寒门,没有在小路上面耽搁时间。

    说不定知天命的年纪便可以成为帝国太尉,节省至少二十年的时间,三十年便可以完成那些构想。

    时也命也,有时候真的可惜,好在现在的帝国真的不错,至少军方是真正的纯粹。

第八十二章 风起云涌落于静处

    现在的局面要比以前的局面更加轻松些,做某些事情更是比以前得心应手的好。

    帝国世家虽然有着不弱的地位和权柄,但是在现在这样的局面里面,仍旧处于皇帝陛下的俯瞰之下,要想跳出怪圈实在是有些困难。

    三河世家对于帝国朝堂的渗透,始终都是帝国皇帝陛下的心腹之患,急着想要解决。

    或者说不是当今皇帝陛下急着想要解决,而是历代皇帝陛下都是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相对而言,倒是陇西道世家和剑南道世家颇为识趣,有些不该他们做的事情绝对不敢擅自插手。

    别看剑南道世家推出韦应伍出任帝国西军元帅,可是那是在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之后获得的。

    对于皇帝陛下来说,他能让韦应伍出任帝国西军元帅,那就可以让韦应伍卸任帝国西军元帅,让别人坐上那把位置。

    现在的帝**方不是曾经的帝**方,以前有着将门世家把持的帝**方,皇帝陛下想要越过重重封锁安排将军到帝国三军,还是有些麻烦。

    可是现在的帝**方,对皇帝陛下而言就是后花园,只不过因为西方祝贺和漠北王庭野心勃勃虎视眈眈,帝国三军只能驻扎在边境,随时迎接西方诸国和漠北王庭发动的战争,因而皇帝陛下给予他们极高的军权。

    但是总得来说,军方最高的权柄到底还是在皇帝陛下手中,那些帝国元帅可以调动军队。

    皇帝陛下需要担心,或是让朝堂官员打压军方的帝国元帅们,无非是想要让他们明白帝国到底是谁的帝国。

    让他们不要做那些无谓的事情,免得为帝国增添些不必要的麻烦。

    若是帝国元帅叛乱谋逆,对于帝国而言的损失还是不可估量的,或许皇帝陛下能够迅速平息叛乱谋逆,可是要付出的代价,仍旧是让皇帝陛下有些头疼。

    因而在对待帝**方高层的时候,皇帝陛下很是自信的放任军权给那些帝国的元帅和将军,让他们可以随意的调动军队。

    然后又在其中通过朝堂官员们传递信息,朕可以给你们随意调动军队的权力,可若是想要收回你们手中的权力,朕仍旧有着千万种办法。

    忠诚于帝国,便万事皆好。

    想要对帝国做出些叛乱谋逆的事情,那朕同样不可能姑息养奸,为了减轻代价而做出卑躬屈膝的缓和举措。

    当然在用朝堂官员们弹劾传递的时候,皇帝陛下始终在控制着某些度量,不要让那些朝堂官员得寸进尺。

    只是对帝**方高层传递信息,且随意轻轻的打压他们,在外表上造成些不痛不痒的影响即可。

    皇帝陛下还是没有让朝堂官员们做出些违背他旨意的事情,把一切都控制在刻意控制的范围之内。

    到底帝国的安稳还需要帝**方的高层们来维护,弹劾打压轻轻做些事情即可,要是真让这些朝堂官员们肆无忌惮起来,还真有可能把帝**方高层们都给弄下来。

    帝国权柄的争夺历来都是风起云涌,时不时都会出现些难以预料的事情。

    朝堂上面这些官员更是争权谋利的行家,做事情手段狠起来简直让人胆战心惊。

    昔年,将门世家针对蒙家太尉上位的事情,就下过狠手,直接对蒙家太尉诬蔑造谣。

    好在那位蒙家太尉真的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做事情坦坦荡荡,半点偏斜的地方都没有。

    而朝堂上面这些官员做事情,手段可是比将门世家这些做起来还要恐怖可怕。

    千年的帝国,朝堂上面都是勾心斗角,尤其是被三河世家渗透过后的帝国朝堂,一切都是以利益为主,做事情简直不择手段。

    自从皇帝陛下透露出来御史台的事情之后,朝堂和咸阳城之内都是出现风起云涌的局面。

    不少朝堂上面的官员都是开始各施手段,这段时间之内不知道有着多少官员沦入大理寺的监牢之内。

    现在靠的都是这些手段,要想自家的那些上位御史台,要自家本事出众不说,还有防止别家的下手。

    最是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别家的那些候选者全部淘汰,至于帝国官场当中,官员们想要被淘汰,要么致仕,要么就下牢狱。

    现在的帝国朝堂风起云涌,不知道有着多少官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抓入大理寺的监牢之中。

    因为帝国咸阳朝堂的事情,直接使得整座帝国内部的官场都开始激烈的振动起来。

    谁都在开始准备,谁都在开始做事情谋划,等到咸阳朝堂的事情落幕,他们认为帝国官场就应该来次崭新的变化。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古往今来都是如此,他们却是有些目光短浅,看不出那真正的位置,做出些愚蠢不堪的事情。

    唯一没有受到影响的就是帝**方,自玄宗皇帝开始整治帝**方,排除将门世家的影响力。

    使得帝**方渐渐落入皇帝陛下手中,只要皇帝陛下不是真正任人唯亲,做出些不理智的事情,那帝**方就不可能出事。

    虽说现在的帝国三位元帅当中,陈岩算不上皇帝陛下亲自选的,不过陈家世代忠诚于帝国,陈家又是在关内道咸阳城。

    对于皇帝陛下而言,陈岩还是可以指挥和信任的,至于西军元帅韦应伍和南军元帅柳如逝,出身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值得信任。

    剑南道世家付出的代价方是把韦应伍推上帝国西军元帅的位置,剑南道世家看得到帝国真正的主宰者桃源。

    不可能指挥韦应伍做出些自误的事情,而且剑南道世家世代镇守西疆,他们不可能抛弃剑南道。

    至于南军元帅柳如逝,天生忠诚于帝国,又是出自学宫,更加值得皇帝陛下信任。

    而且现在的柳如逝不过刚刚坐上帝国南军元帅的位置,要说起来牢固程度还是有些低。

    只要帝国太尉项信存在,那南军始终都是在项信的影响力之下,别的南军元帅想要动弹南军对付帝国,实在是痴人说梦。

第八十三章 横强于世

    帝国能维持千年的统治,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手段能够比拟的,虽然中途出现些波折,可帝国仍旧是世间最强盛的国家。

    即便是漠北王庭自诩无敌,面对帝国的攻击,他们仍旧显得稍逊一筹,否则十几年前的那场战争,漠北王庭不可能屯兵帝国北境,而不敢贸然南下。

    等到西方诸国全线溃败之后,漠北王庭没有任何犹豫的选择退兵,而不是继续趁火打劫的朝帝国发兵作战。

    到底事实而言,帝国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力量,即便是在世间都是绝无仅有的强大。

    唯有些意外的就是西方诸国的联军,毕竟西方诸国当中有着好几位是从上古时期传承下来的国家。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如魏国和西齐那般自上古传承下来有着很久远的历史,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力量在不断的被削弱,可他们依旧是世间比较厉害的国家。

    再是加上西方诸国的联军,导致他们整体联合起来的力量完全不弱于帝国,才敢贸然发动十几年前的那场战争。

    好在自玄宗皇帝开始,历经仁宗皇帝两位长达三十几年的对帝国的统治加强。

    使得帝国在那样的时候正是处于最辉煌的时候,任何权柄都是在帝国皇帝陛下的手中。

    只要随着皇帝陛下一声令下,帝国所有的军队都可以呗调动,源源不断的军队资源都可以运往前线。

    即便最开始帝国被打的有些措不及手,导致帝国南境的山南道和淮南道先后落入西方诸国联军的手里面。

    使得山南道和淮南道之内的大部分千年世家遭受抢劫和屠杀,好在随着帝国西军和南军的迅速组织反击。

    直接把西方诸国的联军打到原来宋国和越国的领土里面,客场作战虽然没有什么明显优势,但是至少不用再顾忌帝国的百姓和土地的损失。

    再是加上帝国北境当中有着帝国北军坐镇,使得漠北王庭不敢轻易南下牧马。

    当然其中或许有着更加深层次的谋划,漠北王庭想要坐山观虎斗,坐视大秦帝国和西方诸国两败俱伤,然后趁机南下牧马,占领帝国的北境。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没有漠北王庭的加持,西方诸国的联军根本就不是帝国的对手。

    尤其是统领兵马的将军,西方诸国和帝国完全不是一种档次的存在,西方诸国太过分散,且太过依赖修行者,导致他们的军队没有成就什么太强的战斗力。

    而漠北王庭的坐视不理,算是对西方诸国而言最可怕的打击,虽然西方诸国和漠北王庭没有接壤的地域。

    但是作为西方诸国和帝国作战的时刻,若是漠北王庭真的坐视不理,要是西方诸国真的占领帝国的土地。

    势必要和漠北王庭对帝国的划分来有争议,算是提前防备漠北王庭在背后做事情。

    帝国则是在最开始分兵作战,帝国三军的目的极其明确,南军和西军作为最强的存在,直接和西方诸国作战,保持帝国的南境不丢失去。

    而帝国北军的作用则是和漠北王庭对峙,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小规模作战。

    但是最重要的帝国北军还是稳定漠北王庭,让他们暂时不要轻易的加入战局里面,否则对帝国的影响将是无比巨大。

    好在即便战争结束,漠北王庭都没有插手的机会,西方诸国为了打败帝国,又是防备西方诸国,煞费苦心,使得他们在客场作战失败,从而全线溃败。

    西方诸国针对帝国的战争,以西方诸国的惨败结束,连着还损失了南方本归属于西方诸国同等阵营的越国和宋国。

    使得他们沦为帝国的两座道州,成为帝国的岭南道和江南道,算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经过这场战争,使得西方诸国和漠北王庭彻彻底底认识到了帝国真正的实力,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招惹的存在。

    这次能够战胜西方诸国真正的原因还是帝国内部的改革,尤其是皇帝陛下真正扫清帝国内部官场的纷争,把握帝国真正的权柄。

    自玄宗皇帝继位开始,就是对帝国朝堂被三河世家渗透的官员们进行打击或者替换。

    而后通过扶持学宫的学生出将入相,使得他们真正在朝堂上面站起来,用来抵消三河世家以及别的世家对帝国的影响。

    当然要是以前最可怕的还是三河世家,而山南道和淮南道那些千年世家地处偏远,想要插手帝国朝堂,都是没有办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插手的举动,只是和三河世家联合起来,毕竟不同于三河世家。

    山南道和淮南道世家乃是昔年败在陇西道世家联军手里面的割据势力,不得不臣服帝国而已。

    而三河世家则是更加直白的臣服,只是当时的帝国没有把握针对三河世家,以及山南道和淮南道世家们出手。

    到了帝国稳定的时候,内忧外患则是缓缓平息,那些世家在帝国表明臣服,没有掀起任何风浪,帝国皇帝陛下倒是不好出手。

    基于种种原因的束缚,对于山南道和淮南道世家帝国都是处于极其宽容的态度。

    只是朝阳的渗透实在是不能被帝国皇帝陛下接受,无奈发动自学宫的出将入相策略。

    渐渐使得帝国玄宗皇帝陛下拿回在帝国朝堂的话语权,有着学宫的学生们鼎力支持,玄宗皇帝逐渐露出帝国的霸道。

    再是后面仁宗皇帝改革军政,对将门世家把持帝**方的角度出发,以求打击帝国将门世家,重新掌握帝**方。

    学宫学生对帝**方的感兴趣,尤其是出现帝国南军元帅李立青和帝国西军元帅项信之后。

    仁宗皇帝算是彻彻底底掌控帝国的军队,再是出发下手,对帝**队进行建设。

    到了当今皇帝陛下继位的时候,帝**方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达到曾经世祖皇帝在位时期的最高峰。

    面对西方诸国没必要产生任何惧意,只是战争最开始借助西方诸国的手,对山南道和淮南道的世家进行清理。

第八十四章 无畏亦无惧

    帝国始终都是世间最强的国家,即便是西方诸国真的联合起来,都没有办法和帝国媲美。

    至于西方诸国联合漠北王庭,在帝国来看,他们之间始终都有着不可调节的道义之争。

    西方诸国在西齐天池的掌控之下,对于天道的宣扬可谓直接到了世间的极致。

    但是他们却是忽略了同样信奉天道宣扬的漠北王庭的问心无愧殿。

    西齐天池宣扬的天道可以警示世间任何困难,尤其是之前的天道示警,直接让西齐天池借着天道示警来统治西方诸国。

    同时在任何时候对别的道义进行打压,达到西齐天池真真正正意义上对西方诸国的掌控。

    别看现在的西方诸国有着极其强横的势力,但是他们在千年前的地位和势力比现在还要恐怖。

    可是随着西齐天池的出现,宣扬他们所谓的天道,把西方诸国都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同时对他们不遵守西齐天池规则的国家进行打压和排挤。

    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号称西方魏都最风流的魏国,曾经的魏国乃是世间的霸主级别的国家。

    正是因为魏国曾经是世间霸主级别的国家,他们自然不愿意遵守西齐天池的规则,不愿意臣服在西齐天池的淫威之下。

    遂而西齐天池对魏国进行打压,使得千年前霸主级别的魏国到现在沦落为西方诸国联盟当中的次级国家。

    或许勉勉强强还可以排在前列,可是早就被后来的国家给超越,而他们想要发展,还需要被西齐天池打压。

    而原先在西方诸国联盟当中处于末流的南周,因为其毫无道理的臣服在西齐天池的脚下。

    对西齐天池可谓极尽谄媚,完全丢失了曾经南周的主国周朝礼仪,丢失了曾经的礼仪大国的风范。

    在几千年前,和魏国以及西齐同等为西方诸国霸主级别国家的还有位统治西方最强的周朝。

    随着魏国和西齐的逐渐强盛起来,周朝太过遵守礼仪规则,反而丢了发展起来的可能性。

    周朝被国内的几大家族渐渐分裂吞并,成为几座国家,而剩下的那些国家被当时的西齐和魏国虎视眈眈,渐渐被西齐和魏国给吞并。

    而地处西方偏远的南周则是存活下来,但是他们没有继承以前周朝最基本的礼仪,寡廉鲜耻,实在是被西方诸国不耻。

    可是就是这样的南周,开始不受魏国和西齐待见,随着西齐天池的崛起,南周倒是瞬间抱上西齐天池的大腿。

    在西齐天池打压魏国的同时,还直接扶持起来南周,使得南周在西方诸国联盟当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渐渐可以和以前的霸主级别的魏国和西齐相提并论,现在西方诸国联盟当中最强的三座国家,就是西齐和魏国,最后便是南周。

    而魏国无疑事三座国家之内最弱的存在,完全遵循那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南周则是排在最强三座国家的中间位置,没办法,西齐天池坐落在西齐国的国都之外。

    从未使得西齐不得不成为西方诸国最强的存在,同样南周不可能动弹西齐的地位。

    千年前的统治,让南周成为西方诸国联盟当中强国,同时丢掉了西方诸国对南周的尊重。

    这样的国家实在是不可能成为周朝的传承,因而一直以来,都有人传言南周根本传承的不是周朝的位置。

    只是这些谣言如何,都不可能动摇南周在西方诸国的联盟当中的地位。

    虽然南周地位极高,可是实力还是有些羸弱,远远不能和魏国和西齐相比。

    这是天然的劣势,不管如何都难以弥补,尤其是南周处于于帝国的交界之中。

    势必导致他们南周成为不可避免的战场,随时都可能面对帝国的冲击而灭国。

    以前有着越国作为屏障,再不济还有着南周之外的几座小国,可以短暂的抵消帝国对南周直接而强悍的冲击。

    随着十几年前那场战争的落幕,帝国的军队长驱直入,直接打到南周边境的城池之下。

    代表着帝国的领土逐渐扩展的同时,还代表着南周前面再也没有任何屏障,以至于南周这些年不断要求西方诸国给他们增派兵力。

    对于这点要求,西齐天池没有拒绝,屯兵南周算是为来日的战争做好准备。

    他们知道十几年前那场战争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队疲于奔命,使得粮草供应不足。

    再是他们迅速打入帝国的山南道和淮南道,长驱直入之下,使得他们疲惫不堪,又是后方粮草运送不及时。

    两者比较之下,只要帝国的军队稍稍反击,他们就可能陷入无粮草的地步。

    对于军队而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事情始终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必须记在心里面。

    而后面针对帝国前任北军元帅云乾的伏击的时候,西方诸国使用的战略还是针对粮草。

    或许是有了经验,西方诸国直接切断数万北军精锐的的粮草运送,让他们不得不和西方诸国的修行者作战。

    毕竟他们吸引的是在无为峰之外的战场,西方诸国的修行者借着借口可以出手,而且他们掩盖的极其深刻。

    都是出动的高强的修行者,让数万北军精锐没有任何办法反抗,只能惨死在西疆。

    连是帝国西军驻扎在锦官城,想要迅速出动的时候,都是被无为峰外面的西方诸国联军给抵挡住。

    西军被抵挡在西疆无为峰里面,被西方诸国的联军给拖住几天的时间。

    正是这样的几天时间,使得连带着北军元帅云乾这样位天命巅峰的大修行者,和那些数万北军精锐都是在无为峰外面。

    多少英灵高歌,埋骨他乡。

    帝国面对西方诸国始终都是最警惕的状态,没想到因为内部的事情,导致帝**方的惨败。

    算是皇帝陛下在位时期最可怕的一件事情,直接导致皇帝陛下几年不曾理会政务。

    没办法,自继位开始的功勋卓著,开疆拓土,怎么可能允许这样惨烈的失败。

第八十五章 惊起错愕

    远处的张煜在角落里面沉沉的待了会儿,就离开了,走之前告诉了林亦他们那道消息是什么。

    柳邯看着远处离开的张煜,顿时觉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是不是刚刚自家的那些话说得有些过分,否则以张煜的性格特点不可能现在都反应不过来。

    如同张煜这般生活在张家,又是深谙朝堂权谋之道的家族,而张煜伯父同时还是太常寺右侍郎,按照道路来说耳濡目染那些东西该是迅速反应过来才对,结果现在张煜直接离开是怎么回事。

    出身世家的他们即便是在蠢笨,都不可能恶意的揣测他人,以张煜和柳邯的性格和交情,自然不可能彼此认为只是为了单纯的发泄情绪。

    柳邯话里面的意思虽然很是深刻,但是照样显得特别直白,只要张煜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体会出来话里面的真实含义。

    但是现在张煜直接走下高山,不知道路途到底去了哪里,是怎样的意思。

    搞了半天,柳邯都是没能搞懂,虽然他出身学宫,又是出身世家,可柳家到底在他父亲柳如逝的带领下成为军方高层。

    柳如逝现在是帝国南军元帅,可是几年前的柳如逝却是在军部尚书的虚职上面。

    要说起来,坐在军部尚书的虚职上面,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过,只是单纯的距离柳家要接近些而已。

    所以说,柳邯或许只是继承了柳如逝对于军方高层的那些直白的性格,再是加上些在学宫里面学习的思维方式。

    勉勉强强可以说出来刚才的那些话,虽然有些直白,可大体含义却是在深刻的埋藏着,想要理解又不厌恶倒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现在张煜突然离开,一下子默默无语的离开,就直接把他给搞懵逼了,不知道张煜到底是怎样想的。

    而他刚刚说的那些话,是否真的起到了他想要那些话起到的作用,沉沉想了半天,连是张煜说出来的那道有趣的消息都是没能顾得上。

    没办法,对柳邯而言,张煜还是非常重要的朋友,毕竟他们曾经都是将门世家。

    而且柳邯和张煜一起成长,算是儿时最好的玩伴,长大之后的目的更是相同,都想要进入军方。

    要是因为刚刚他的那些不轻不重的话,直接使得张煜放弃进入军方的想法,那他可就真的罪过。

    他刚刚的那些话,不过是想要接着讽刺坚定张煜想要进入军方的念头,让他抛弃那些朝堂官员思考问题的方式,学****方高层的思维方式。

    要是话说得有些过分起来,直接把话给说穿了,使得张煜有了不想要加入军方的想法。

    转而回去成为帝国朝堂的官员,那对于张煜而言算是毕生的遗憾,对柳邯而言则是天大的罪过。

    这就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的结果,没想到偏偏给柳邯遇到了,而军方的思维方式直白而不藏着掖着。

    现在要柳邯想出解决的办法,或是揣测出张煜真实的想法,对柳邯而言简直比登天还难。

    没有办法的事情,思维决定办事的方式方法,之前张煜说话做事的方法其实非常附和。

    不过对于军方而言确实游戏人不适用,没办法,帝国三军大部分士兵或者将军他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

    而朝堂上面的那些官员都是人精般的存在,只要你小小的点播或者旁敲侧击,自然而然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事情只需要指点出来一星半点,自然而然能知晓全部。

    但是军方的那些高层确实不是如此,他们思维方式比较直白,有事说事算是他们最直接的体现。

    不需要别的话,有什么就直接说什么,有时候旁敲侧击,或者旁征博引,反而容易引起他们厌恶或者愤怒的情绪。

    这是两者不同的地方,朝堂官员们在于他们把话说得太深,好早朝堂官员都是聪明人,即便是你把话说得太深,他们都可以明白,他们同样不在乎表面的那些东西。

    可是帝**方高层的将军们,大抵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说起话来都是显得有几分粗糙。

    听话都是听得最直白表面的那些话,太深的话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这是们难以掌握的火候。

    至少到目前为止,柳邯还没有掌握这门火候,因而看着张煜失魂落魄的离开,直接搞得他都有些不明所以。

    好像是他犯了错误,可他又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又怎样去改正。

    其实他的话完全都没有问题,只是张煜自己的问题罢了,要是张煜真的明白,那他就不可能离开高山。

    说到底心里仍旧有着些想法,而柳邯说出来的那些话显得太过直白,直接把他之前烦人信念全部给捣毁。

    当然从这一方面来看,张煜早就知道自己的性格缺陷,同时深深感到懊恼。

    只是之前他都在犹豫,或是在不断欺骗自己,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军方确实没有什么值得置喙的问题。

    但是现在他最亲近的柳邯说出那样直白的话,他不可能继续欺骗自己,一切都必须翻开来看。

    一下子,信念全部都被捣毁,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非常正常,只是现在不正常的变成了柳邯。

    柳邯看着旁边有些发愣的蒙颉,呆呆的皱眉问道:“现在该怎么办,刚刚我说的那些话是不是显得有些过分?”

    蒙家听到柳邯对他的问话,纠结而犹豫了片刻,犹犹豫豫的说道:“或许有些直白,不过想来张煜他应该可以理解。”

    “只是我也不知道他怎么突然想着离开,是不是他有了想要离开帝**方的想法。”

    对于蒙颉的不确定,柳邯先是脸色煞白,再是愤怒的摇头:“不可能,当初我们有过誓言,要重现家族辉煌。”

    “我们要一起进入帝**方,成为如我父亲般,如他祖父般的人物,还进入学宫学习,他怎能可能丢掉曾经的誓言。”

    说到底,柳邯还是有些不相信,蒙颉皱眉不发一言。

第八十六章 未知全貌不予评

    蒙颉有些僵持的站在原地,说到底他出身有些低微,若是不算上五十年前他的曾祖父,就是那位蒙家太尉的话,现在他蒙家不过是普普通通的殷实人家。

    考虑大部分问题的时候都是有些不全面,何况他根本无法理解张煜和柳邯之间的感情。

    所以说有些话他说出来,就感觉有失偏颇,有着玩味的味道,正是如此,他有时候说出来的话又是最公正的。

    但是他想了想,并没有选择继续说话,实在是他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以一点窥全貌,以他的能力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虽然他的曾祖父是曾经五十年前问鼎帝**方的帝国太尉,算是现在项信之前的最后一位太尉。

    是帝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出身寒门的太尉,而给他们蒙家没有形成真正的世家。

    所以说有些时候做起事情来,和考虑某些问题的时候,无法以世家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自然而然就显得有些偏颇。

    正是因为明白这段,蒙颉方是选择不继续说话开解,别看蒙颉看起来五大三粗,但是做事情却是有着深刻的思量。

    一旦发现某些事情不对劲,他都可能立刻调转新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停留在原地。

    虽然他出身不过殷实人家,而曾祖父蒙家那位太尉又是相隔五十年之久。

    但是蒙颉在学宫里面学习的东西都是融会贯通,他以现任帝国太尉项信为偶像。

    毕竟项信是他曾祖父蒙家太尉之后,又一位出身寒门的帝国太尉,只是相对而言,这位项信太尉的出身和经历要离奇些。

    昔年,项信太尉在学宫里面学习,遇到了现在的太常卿仝致远和帝**神李立青,他们相濡以沫,在微末当中结识。

    有了极其深刻的情谊,后来他们各奔前程,确实都是人杰,做出的事情,和他们拥有的能力都是当之无愧的问鼎当时的读书人。

    后来项信若非是有了机缘,遇着仁宗皇帝这样的明君想要改革帝**政事务。

    直接把作为抬头兵的项信给扶上帝国西军元帅的位置,再是后面的战争开始,项信太尉的功绩超然出众。

    方是走到现在帝国太尉的位置,可以说项信太尉一路走来的机缘颇为深厚,否则真的是难以走到现在的位置。

    倒不是说现在情况就比以前的情况要好,现在朝堂上面的官员弹劾军方高层简直肆无忌惮,为非作歹都是没办法处理他们。

    项信太尉能够真正上位帝国太尉,不知道其中有了多少次弹劾,之前听闻咸阳里面爆发朝臣通过御史台弹劾项信太尉的事情。

    那些弹劾奏疏直接堆满了勤政殿,上面全是弹劾项信出任太尉的奏疏。

    意思非常明显,就是不能让人坐上帝国太尉的位置,不管是项信还是李立青。

    现在帝国朝堂官员最高的是两位帝国丞相,要是现在再出现帝国太尉,朝局可就显得有些混乱。

    再是加上自五年前御史大夫被抄家灭族之后,御史台始终处于空置的模样。

    虽然以前的御史台没有太过严重的偏颇位置,是因为御史台始终都是朝堂官员们弹劾的主要阵地。

    随着皇帝陛下把御史台空置,斩杀御史大夫之后就是一直都没有立下御史大夫的想法,都相当于直接覆灭了朝堂官员们的主要阵地,无法通过御史台弹劾走势。

    勤政殿的弹劾走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则是御史台,只是以前的御史台有着御史大夫坐镇,他们可以通过御史大夫加重他们弹劾奏疏的分量。

    随着御史大夫被斩首,御史台空置开始,他们就只能通过御史台呈递奏疏,而做不到其他的事情。

    二则便是通过太常寺呈递奏疏,由太常寺呈递上去的奏疏,必须要经过太常卿仝致远的手,再是可能到达皇帝陛下手中。

    对于这点,朝堂官员们都是非常的不放心,可是作为两朝帝师的太常卿仝致远,位高权重,他们又是无能为力反抗。

    只能看着这条路给渐渐得堵死,他们看着御史台和太常寺都是没有他们进步的路子,自然而然有些携带。

    再是加上看见项信出任帝国太尉,暂且不说项信直接从帝国南军元帅提拔到帝国太尉的隐患。

    就是让武将序列在朝堂上面多了根支柱,都是朝堂官员们不能容忍的事情。

    帝国朝堂只能出现两级,现在出现帝国太尉这样位高权重的,直接就可以压倒他们在朝堂上面的势力。

    对于这些官员们背后的三河世家而言,项信出任帝国太尉简直对他们是灭顶之灾。

    倒不是说项信可能直接对付他们,而是项信的权柄太高太重,要是对帝国官场或是咸阳朝堂有些动作,那将是雷霆万钧的结果。

    几百年对咸阳朝堂的官员们的渗透,可以说让三河世家煞费苦心,随着玄宗皇帝和仁宗皇帝开拓学宫学生入仕途的道路。

    已经间接的打击了三河世家在朝堂的影响力,连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帝国官场都遭受过难以估量的影响。

    现在出身学宫的项信坐上帝国太尉的位置,且不说别的影响,就是对学宫那些寒门学生出将入相的热情都要高涨起来。

    问鼎文臣最高的两位帝国丞相,都是出自寒门,好到离偲还是有着世家的身份。

    可是那位少年丞相甘罗,铁打事实的出身寒门,却是少年拜相,只差临门一脚即可封侯。

    好在这种天才局限性太高,那些出身学宫的学生意识到他们没办法复制甘罗的成就。

    虽然能起到些入仕途的热情高涨,却是没有想象的那般强烈,毕竟他们都有着局限性。

    可是项信出任度过太尉不同,项信标志着帝国大部分出身寒门的学宫学生。

    项信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帝国太尉的位置,或许有些机缘,可他没有别的特殊的地方,和普普通通的学宫学生完全相同。

    项信造成得入仕途的影响,比离偲和甘罗要来的强烈万分。

第八十七章 当断则断,不受其乱

    项信出任帝国太尉,代表着绝大部分出身寒门的学宫学生的仕途顶点如何。

    不算上那些特殊的机缘飘忽不定之外,其他的特殊的东西项信身上都不曾有过,唯一有的就是项信出身学宫的刻苦学习。

    如项信这般的存在算是学宫里面最寻常同样最多的那批学生,项信能问鼎帝国太尉的位置,算是给他们这些学宫的学生起了很高的带头作用。

    在几十年前,项信出任帝国西军元帅,就是被仁宗皇帝刻意提拔起来用作标杆性人物的存在。

    现在的项信出任帝国太尉,同样有着皇帝陛下的刻意为之,不过说起来,皇帝陛下倒是真的附和仁宗皇帝的性格。

    虽然其中有着项信太多的传奇,有着仁宗皇帝和当今皇帝陛下的刻意的提拔。

    但是项信无疑是帝**方有能力的军方高层的代表,项信出任曾经的帝国西军元帅,到现在出任帝国太尉,都是实至名归的事情。

    只是因为以前的某些重重封锁和束缚,才会造成仁宗皇帝对项信刻意提拔的机缘假象。

    其实按照事实说话,项信不管是出任帝国西军元帅,还是出任帝国太尉,都是不值得有任何争议的事情,他有能力有威望可以出任那些位置。

    依照现在项信在帝国的威望,完全就是和现在的帝**神李立青媲美,在军方的威望来看,说不定项信还要略高一筹。

    没办法,项信深耕军方五十余年,比李立青在军方待的时间要长十几年。

    而且这些年,项信太尉对于岭南道和江南道的治理,虽然出现了些问题,可大抵上是把动荡之中的江南道和岭南道给彻底稳定下来。

    打到那些越国余孽不断逃窜,只是在某些因素下面,没办法对那些越国余孽下狠手,只能采取缓慢的打击策略。

    再是加上建设岭南道的南皋城,以南皋城周围的郡县为开发点,对岭南道的百姓作为吸引,稳固岭南道百姓对帝国的信任。

    这算是项信太尉近来十几年最突出的贡献,或许昔年有问题的时候比较多,但是现在的岭南道仍旧属于帝国。

    而项信太尉十几年不打仗,又是做出这样的功绩,坐上帝国太尉的位置简直实至名归。

    只是三河世家对朝堂的渗透太过深刻,现在项信出任帝国太尉,马上面临帝国的科举,要是学宫学生大批量的入仕途。

    势必朝堂或者皇帝陛下会对帝国的官场进行清理,把那些没必要的官职给踢出来,然后把学宫的学生们安排到那些位置上面。

    同时在这样的动作里面夹杂着些小动作,那对三河世家而言,打击将是难以估计的后果。

    毕竟帝国的官场早就形成,现在项信出任帝国太尉,引得学宫学生大批量进入朝堂官场,要是他们可以收服那些学宫的学生还好。

    但是这些年的事实证明,他们根本没办法把那些出自学宫的官员们纳入自己的怀抱。

    这就导致出自学宫的官员们不可能是他们的朋友,在官场上面,不是朋友那就代表着肯定是敌人。

    基于这种原因,使得三河世家对于出自学宫的官员都有些痛恨和畏惧情绪。

    但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始终把持着帝国,对于学宫学生入仕途的策略乃是昔年玄宗皇帝和仁宗皇帝定下的。

    否则何以有现在地位如此之高的学宫,两位皇帝定下的策略,到现在实行几十年的时间,根本没办法改正。

    这就代表着帝国朝堂来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出自学宫的官员,如同他们这般依赖渗透朝堂官员而掌握权柄的世家,将会被彻彻底底的抛弃。

    作为存在帝国千年之久的三河世家,或许他们没有野心,但他们绝对不甘心做仅仅富庶的殷实人家。

    对他们而言,把握河北道三座道州的官场算是他们最后的底线,那样他们才有安全感。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皇帝陛下是否允许他们把控帝国的道州官场。

    连是陇西道世家对陇西道部分郡县世袭罔替都没办法把控那些郡县的官场,仍旧选择让帝国的官员进入。

    而剑南道世家都是掌握帝国的军权,推出了一位帝国的西军元帅,都是不敢妄自称尊的想要把控剑南道的官场。

    以三河世家这种本身就对帝国有着情绪,而帝国又非常了解三河世家性格的存在。

    他们不知道急流勇退,还想着把控帝国三座道州的官场,恢复以前分裂割据的局面,对于帝国皇帝陛下而言,肯定是不可忍受的。

    因而两者之间有着不可能调节的矛盾在其中,这就导致三河世家在某些措施方面必定和皇帝陛下有着背道而驰的想法。

    对于整座帝国而言,任何东西都是帝国皇帝陛下的,现在三河世家如此不谙世事。

    那就直接触怒了帝国皇帝陛下,皇帝陛下做出些不顾颜面的事情。

    直接把项信拉到帝国太尉的位置上,掌握帝国的兵符军权,想要对那些冗官制度和帝国官场上面那些被三河世家渗透的官员下手,便没有任何顾忌。

    对于这些千年世家,帝国皇室赵家始终保持着他们应该的尊重,毕竟当初他们的停止刀戈。

    使得帝国得以建立,没有造成大面积的生灵涂炭,只要不做任何错事,皇室赵家可以允许那些千年世家自由自在。

    如同现在的陇西道世家和剑南道世家那般,他们虽然都有着权柄和特殊的地位,可是他们真正忠诚于帝国,且安分守己。

    皇室赵家和皇帝陛下看到眼里,都觉得心情舒畅起来,不愿意刻意对付他们。

    毕竟帝国的建立离不开他们的识时务,且赵家不想承担那些狡兔死走狗烹的骂名。

    历代帝国皇帝都想着千古流芳,最好名字上面都是仁君明君的标志,没有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可是三河世家对朝堂官员的渗透实在是有些过分,都到了历代皇帝无法忍受的程度,现在对他们出手,必定痛下狠手。

第八十八章 故人感伤起念

    看着离开远去的张煜的背影,蒙颉欲言又止,张了张口,到底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

    现在这样的时候,柳邯都陷入自我怀疑当中,而他看待某些问题的事情根本做不到真正的看清楚,现在说话很容易引起别的误会。

    还是不要说话的好,让柳邯自己消化消化,到时候自然知道到底该做些什么事情。

    蒙颉和张煜柳邯认识的时间不长,说到底知人知面不知心,他算不上了解柳邯和张煜。

    更加不知道张煜和柳邯之间的那些关系,要是现在他在这里擅自评价或者给出柳邯不想要的答案,说起来都有些得不偿失。

    现在柳如逝对他颇为看重,蒙颉知道这是因为他曾祖父蒙家太尉的缘故。

    可以说最近五十年的帝国将军和元帅当中,就没有不崇拜五十年前的那位蒙家太尉。

    一位出身寒门的学子走上帝国太尉的位置,没有破天的机缘,靠的就是他独自兢兢业业做的事情,打造极其完美的朝堂生涯。

    可以说蒙家太尉的路程算是帝国官场大部分官员一辈子的照耀,可是他们没有蒙家太尉那般出众的能力。

    对待任何事情都可以冷静看待,做出来的事情保证万无一失,百密无一疏,绝对不可能给任何人留下任何把柄。

    几乎于完美的官场生涯,让这位有着出众才能的蒙家太尉直接走上帝国太尉的位置。

    连是那些本该在官场道路上阻隔他前进的,都被他渐渐的压裂,成为蒙家太尉前进当中的垫脚石。

    后面五十年,唯一出现的寒门的帝国太尉就是项信,可是项信和昔年的蒙家太尉有所不同。

    项信身上带着的机缘性色彩实在是有些强烈,如三十年前项信走上帝国西军元帅位置的事情。

    若非帝国仁宗皇帝陛下想要打通帝国学宫里面学生出将入相的路子,因而刻意提拔在西军出任大将军的项信。

    否则以项信的能力和做事办法,真的不一定能突破将门世家的重重封锁走上帝国西军元帅的位置。

    不过说到底,算是仁宗皇帝对帝国将门世家的打击,而项信太尉不过正好遇到了那样的好时机。

    但是话说回来,若是日后项信太尉继续往上面走,以项信太尉的能力,坐上帝国西军元帅的位置乃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想要走到现在这般高,走到帝国太尉的位置,可能就有些痴人说梦。

    项信能出任帝国太尉,无非是皇帝陛下想要清理冗官制度,还有扫除三河世家对于朝堂的渗透。

    必须要寻找外来的强力官员来做这件事情,必须非常的霸道和有威望,在位的这些官员当中,唯有项信最合适。

    而且项信本身是帝国南军元帅,手里面握着军权,到时候走上帝国太尉的位置,再是紧握兵符军权,更加视若无睹,半点可能造成的威胁都没有。

    项信出任帝国太尉,可以说是当今皇帝陛下力排众议的结果,这是份难以想象的机缘。

    若是在五十年前,那位蒙家太尉有着这样的机缘,恐怕坐上帝国太尉的时间要提早好几年。

    说起来倒是可以怪罪当时的那位真宗皇帝,不过那位真宗皇帝做的事情有些软弱之外,其他倒是有着好的地方。

    虽然因为朝堂官员和将门世家的影响,而没有做到当今皇帝陛下这般力排众议的提拔蒙家太尉。

    可是到底还是提拔起来了蒙家太尉,让这样位出身寒门的帝国将军出任帝国太尉,彻底使得将门世家的壁垒出现动荡。

    不过说起来,这位真宗皇帝还是忍受了些朝堂官员的非议,在那样开阔的年代,真宗皇帝的做法无疑引起极大的不满。

    好在提拔了了蒙家太尉,让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玄宗皇帝认识到了某些事情的关键性。

    才会刻苦的寻找替代朝堂官员的那些关系,最终选择了学宫这样的庞然大物。

    那时候的学宫已经非常有名,毕竟学宫的建立都是非凡,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出将入相的明确打算,更加没谁往朝堂引导。

    不过说起来,当时学宫走出去的学生,成名于世间的强者读书人不在少数,玄宗皇帝正是看到这点,刻意引导学宫学生出将入相。

    好在项信出任帝国西军元帅,确实比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元帅造成的影响要强烈的多。

    毕竟从某种程度而言,项信真的是起于微末,最后走到帝国西军元帅的位置上,虽然有着大大小小的机缘配合。

    可其中定然是逃不开项信本省的能力出众,否则后来项信何以还能在帝国南军元帅的位置上待上十几年的时间。

    现在又是出任帝国太尉,要知道自玄宗皇帝开始,到仁宗皇帝末期的时候,帝国学宫里面的学生参加科举,出将入相的格局已经形成,没必要刻意抬高项信。

    但是项信还是坐上了帝国太尉的位置,可以看出来项信的能力确实非比寻常。

    其实在十几年前,帝国面对西方诸国入侵的战争当中,项信率领帝国西军直接扑向南方最强的越国,用一月时间灭掉越国。

    就可以看出来项信的军事能力确实非比寻常,完全不在帝**神李立青之下。

    否则在李立青离开帝国南军的时候,为什么会调任项信出任帝国南军元帅,而不是选择别的帝国将军出任南军元帅。

    要知道内部选择出来帝国南军元帅,比外部调任南军元帅风险要小的多。

    所以他们知道项信出任帝国南军元帅,哪怕是调任都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所以放心大胆的调任项信出任南军元帅。

    柳如逝对蒙颉看重,蒙颉有着自知之明,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是故人感伤罢了。

    不过对于蒙颉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在这种条件下,他的能力可以得到释放。

    不需要担心几十年都被埋葬在军队当中默默无闻,直接减少那些默默无闻的时间,对蒙颉而言算是良好的安慰。

第八十九章 张家最无虞

    远处的林亦和苏弗始终没有理会张煜离开的事情,相较之而言,他们反而在思量张煜说出来的那两道消息。

    或者说其实是一道消息,不过听起来总是有着两种问题的样子,说两道消息倒是没错。

    苏弗早就放下了手里面的道经,自张煜开始的时候,他就再也没有看过那本道经,而是把道经放在腰间挂着的布袋里面。

    半响过后,苏弗回头看了眼远处愣神站着的蒙颉和柳邯,简直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而之前蹲在旁边不远处的张煜已然消失不见。

    沉沉的想了想,刚刚柳邯和蒙颉的那些对话他都听得清清楚楚,再是之前柳邯给张煜说得那些话,苏弗同样听得非常清楚。

    他没有想要理清楚话里面谁对谁错的意思,至少他们的本意出发点都是非常好的。

    是个人都有着极其多愁善感的一面,思量某些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出现一些偏差其实都是在情理之中。

    只是要看面对问题的人该如何去看待,至少在苏弗眼里,柳邯这般坐视不理或者干着急的态度明显是不可取的。

    苏弗之前了解过张煜的家庭,三十年前离世的那位张家老元帅,是张煜的祖父,靠着张家老元帅对将门世家的重重封锁的打破。

    仁宗皇帝时期对于张家都有着优待的策略,而军方现在的那些高层,大部分起于微末的那些,都感念昔年张家老元帅的大义凛然。

    作为同样出身将门世家的张家老元帅,敢自绝自家的道路,而敞开军方的大门给天下读书人,给学宫的那些有能力的学生。

    是任何人都值得钦佩的,尤其是在那样的时期出任帝国南军元帅的李立青和出任帝国西军元帅的项信,算是张家最为坚实的人脉背景。

    而那些出自学宫的官员们,都会感念张家老元帅对于学宫大门的敞开,如太常卿仝致远提拔张煜伯父出任太常寺右侍郎的位置。

    算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典范,张家受到帝国出自学宫的那批官员的集体庇护。

    不过自张家老元帅之后,张家三十年再也没有出现过军方的高层,连是进入军方的都没有。

    可以说,有着出任太常寺右侍郎的张煜伯父主持张家事务,张家已然从以前的将门世家变成书香门第。

    朝堂上面最是严肃的就是党争问题,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数不胜数,张煜伯父出任太常寺右侍郎,那张家就会鼎力相助,自然而然开始以勾心斗角的权谋思想来看待问题。

    鼎力相助的结果就是整个家族都开始用张煜伯父这种太常寺右侍郎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更是不自觉如此。

    到了现在,张煜伯父在太常寺右侍郎的位置上坐了十几二十年,他们张家早就习惯了这种朝堂尔虞我诈的做法。

    朝堂上面的事情历来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费劲脑筋的想要想清楚某些问题,久而久之就习惯这种思维方式。

    或许张家本就不同意张煜走张家老元帅的路子,到军方去锻炼,虽然张家在军方的关系背景比朝堂的关系背景还要强大。

    毕竟当年受到张家老元帅打破将门世家重重封锁的恩惠的,都是在现在的军方高层。

    甚至出现了帝**神李立青和帝国太尉项信这般的人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这是前途的争夺。

    项信和李立青都不是简简单单得人物,只要张家有人愿意走入军方,那他们必然就对张家的人进行庇护。

    张家那些人不是不想要恢复曾经张家老元帅的辉煌,可是三十年过去,他们那种天然的优势早就被消磨干净。

    何况现在张家还出现张煜伯父这种位列朝堂太常寺右侍郎的存在,或许只是在九卿官署里面任职。

    可太常寺历来地位不低,何况仅次于太常卿仝致远之下的右侍郎,完全比一般的九卿地位还要崇高。

    昔年张家老元帅的位置不过南军元帅,算起来只是比太常寺右侍郎要略高半筹。

    虽然如此说,可是太常寺乃是现在权柄最高的官署,比起某些三公官署都要来的权威深重。

    要说权柄,现在的太常寺右侍郎基本上可以和帝国南军元帅的权柄持平,甚至更加肆无忌惮,不用像帝国南军元帅那般握着军权而畏首畏尾需要思考影响。

    没有那般轻巧的动作,所以张家渐渐的想要让家族内的子弟,跟着张煜伯父出任朝堂官职。

    毕竟这样轻松些,对于朝堂和他们家族而言都算是好事情,不需要以前那般担惊受怕。

    虽然尔虞我诈有些可怕,但是现在的朝堂,还真没有胆敢招惹太常卿仝致远的存在。

    自然而然没有谁胆敢轻易招惹太常寺,毕竟太常卿仝致远的护短是在朝堂出名的。

    当然若是太常寺里面的官员胆敢为非作歹,那太常卿仝致远出手的狠辣同样远超常人,普通官员根本没有活路。

    基于此,张家受到在太常寺出任右侍郎的张煜伯父的庇护,完完全全可以从将门世家变成书香门第。

    现在张煜想要进入军方,张家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没有明确的支持张煜,同样没有否决张煜想要进入军方的道路。

    一切都需要张煜自己的努力,他们张家正是在转型的时候,不能掺和军方的事情。

    要是被那些朝堂官员盯上,虽然由身为太常寺右侍郎的张煜伯父在,那些朝堂官员和世家不会对付他们。

    可是同样也不会给他们好脸色,至于彻底断绝军方联系,以照帝国太尉项信和帝**神李立青这两位的地位。

    张家还真的不想要彻底断绝,毕竟这两位直接受恩于张家老元帅的帝**方高层,算是军队和帝国权柄最高的存在。

    只要他们二人始终在朝堂,即便张家做出怎样的错事,走出怎样偏颇的道路,都没有问题。

    军方和朝堂两条路都是贯通的,军方有两位帝国元帅,朝堂有太常卿仝致远庇护。

第九十章 驱虎吞狼计

    可以说张家算是现在朝堂官员当中最是特殊的存在,他们张家自从张家老元帅离世之后,张家在关内道世家里面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可是随着张煜伯父被太常卿仝致远给选中,进入学宫里面学习了几年,出来之后倒是去了太常寺担任职位。

    现在二十来年过去,张煜伯父当然脚步不算是太慢,同样算不得迅捷,到现在也是走到帝国太常寺右侍郎的位置上面。

    自然而然,张家在朝堂上面的地位就不可能丢掉,不过说起来,有些事情真的是没有办法预料。

    不过话说回来,张煜伯父出任帝国太常寺右侍郎,直接把以前因为张家老元帅离世而差点衰落的张家给抬了起来。

    现在张煜想要进入帝**方,不是不可以,加上李立青乃是曾经的帝**神,还有现在的帝国太尉项信,他们曾经都是受过张家老元帅恩惠的帝**方高层。

    别看现在的帝**神李立青出任河北道大总管,看着和帝**方没有什么牵扯。

    但是李立青在军方仍旧有着不知道多少的崇拜者,帝**神李立青的名号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存在。

    现在的帝国,不知道李立青的军方高层到底还是在少数,加上现在李立青对帝**方的影响来看,张家之人想要进入军方实在是很简单的事情。

    不过有时候,有些特别简单的事情就会变得特别麻烦,张煜伯父出任帝国太常寺右侍郎,算是把危难之中的张家给拯救过来。

    可是随着张煜伯父出任帝国太常寺右侍郎,势必要和朝堂之间的大部分朝臣有着交集。

    张家势必要转变以前的那些思想,不可能继续用以前在军方的那些思想来运营朝堂上面的那些事情,否则势必出现混乱和麻烦。

    朝堂上面的官员,都是尔虞我诈,狡诈到了极点,要是以军方的思维方式去处理帝国朝堂上面的那些事情。

    恐怕轻而易举就可以给你安排顶大帽子戴上,到时候再借着别的名义对太常寺发难,想要拿回被太常寺摄取的大部分权柄。

    不过话说回来,世家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的书香门第,现在柳家则是变成以柳如逝为首的将门世家。

    没办法,柳家现在最高的就是帝国南军元帅柳如逝,只有柳如逝存在帝国高位上面,那柳家就可以一直安然无恙。

    正是因为这些思想,使得柳家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以柳如逝的位置去思考问题。

    防止他们因为某些问题而影响到了柳如逝的位置,使得柳家荣华富贵没办法继续存在。

    张家现在的模样同样如此,只是张家在帝**方的人脉背景不差,有着帝**神李立青和帝国太尉项信的双重把握。

    基本上可以保证安然无恙,再是加上张煜伯父被扶持为太常寺右侍郎,背后有着太常卿仝致远的庇护,算是双重保险。

    ……

    ……

    远处的蒙颉和柳邯还是有些愣神,苏弗笑了笑回头看着他们,喊道:“反正站在这里没什么事情,你们倒是不如去看看张煜如何。”

    “我们都是一起来到这里的,那自然要一起回去,别让他出了什么意外,柳元帅要去江南道清尘寺,拜见清尘寺主持大师,那我们自然要跟着去。”

    “到时候数来数去,差张煜可就是麻烦的事情,你们跟上去,别让他出现什么意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柳邯瞬间回过神来,看着远处望向自己和蒙颉的苏弗,一脸的笑容和真挚。

    霎时间像是脑袋开花一样脸色剧变,到底他和张煜乃是一起成长的玩伴,要是现在张煜真的出现意外。

    别说柳邯没有办法朝张煜伯父交代,恐怕连是他自己父亲柳如逝哪里都是没办法交代。

    毕竟都是自小认识的,看着长大的孩子,要是因为柳邯的那些话,引得张煜出现意外,不管是柳如逝还是柳邯都是百死莫赎的结果。

    蒙颉没有废话,推了推旁边的柳邯,在他看来苏弗说的话没有错,防范于未然,有些东西还是需要避讳一些。

    不管可不可能,他们都要跟上去看一看,苏弗他们不想着参与帝**方,可是他们是想着的,要是现在出现问题,对他们而言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感受到了蒙颉的推动,柳邯立刻朝着高山下面的山道上走去,蒙颉回头看了一眼苏弗,就跟着柳邯的脚步走下高山。

    林亦握着剑柄,偏头看了眼苏弗,没有说话,然后继续看着远处山脚下的南皋城。

    有些时候彼此不说话,他们就可以知道彼此的想法,对于苏弗的举动,林亦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但是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有选择说话斥责。

    苏弗知道林亦知道他的意思,有时候孤独是最好的,没必要增添别的情绪。

    “邀请大堰剑阁持剑伯来岭南道南皋城商量未来岭南道的发展问题,再是先去江南道清尘寺见清尘寺的主持大师。”

    “好像一切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平静当中动荡十几年的岭南道,终于在柳如逝的主持下立下决心,想要把事情彻底解决。”

    “你怎样看?”

    说罢,苏弗偏头看了眼林亦的表情,让他很是预料之中的是林亦神情不变,没有表情。

    林亦握在剑柄,挥了挥颤动的剑,说道:“能怎样看?站着看,坐着看,睁眼看,用心看。”

    “驱虎吞狼的计策,想要大堰剑阁持剑伯不管迫于西方诸国的压力,还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都会同意前来。”

    “至于江南道清尘寺之行,算是维持稳定,传递善意的信号,同时把握重心安全。”

    听得林亦的分析,苏弗瘪了瘪嘴,很是赞同林亦的分析,在他看来一切确实如此。

    不过他还瘪了瘪嘴,没有立刻开始说话,偏头看着远处毗邻南海和东海的江南道方向。

    自言自语的说着。

    “一切都未可知,不过江南道的路,应该是有些不好走,大堰剑阁的剑,同样很锋利。”

    “不知道江南的雨,是否真的缠绵悱恻,烟雨如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013/ 第一时间欣赏冷少燃情最新章节! 作者:粉蔷薇所写的《冷少燃情》为转载作品,冷少燃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冷少燃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冷少燃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冷少燃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冷少燃情介绍:
当文艺的她,纯情的她,善良的她遇到险恶的他,阴谋的他,无情的他,故事将怎样发展?冷少燃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冷少燃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冷少燃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