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带着系统来大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带着系统来大唐全文阅读

作者:农家一锅出     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     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六十一章 本是闲谈却民策(第六更)

    “好吃,三郎,叔叔今天用豆腐当盒子做的菜。”李易做好豆腐酿端过去时,李隆基来了。

    李隆基两头跑,晚上睡一觉,明天一早天不亮就走,城门还没开呢,走后面。

    他现在心思大部分放在孩子身上,不在乎朝堂上的事情。

    一般的事情由宰相们决策,若宰相也拿不出好主意,正好过来问李易。

    出了皇城到别的行宫,属于不务正业。

    换到李易庄子,并不耽误事情。

    娱乐、美食、放松,遇到重大的事情或难解的问题,还能问政。

    即便是突然病了,也马上被救治。

    李隆基发现,整个大唐,就没有哪一处可以比李家庄子好的。

    李易换掉厨师装,端一大碗的蘑菇木耳胡萝卜汤过来,勾了芡。

    主食还是小馒头,一口一个的那种。

    李隆基今天没有政事问,闲聊。

    “天热了,许多人会去河里游泳,易弟水性怎么样?”李隆基水性不错,想要比一比。

    “还行吧,救人比较费劲,自己游的话,灞水的波浪还是小了些。”李易一点不谦虚。

    他游泳确实好,以前在鲅鱼圈,能游一个来回,还会海里的冲浪。

    海里比较好游,浮力大,在淡水河中最怕暗流,尤其是上游放水。

    上面水库一放水,可不止是水位上升,流水的速度不均匀,水面与水下有流速差。

    手和脚划动一下水,明明应该浮起来,结果水流一带,把力给卸了,感觉像划在空气上一样,一点浮力没有。

    李易的水性在那样的时候可以挺一挺,不然当初他也不敢跳下水徒手抓大黑鱼。

    李隆基想了一下,终究是打消了和李易比游泳的想法,不现实。

    他顺着游泳说:“天热,一到了晌午和午后,就有许多人跳进河里游,站在岸上看,很热闹。”

    “热闹?啊,对,庄子里要挖游泳池,还孩子们玩儿。”李易一听河里人多,第一个想到的是溺水。

    他把心肺复苏的技术传出去了,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庄子里的娃娃同样不少,他们若是跑进灞水里游,一个不小心,救晚了就没了。

    在河里游泳,通常判断不出别人是否溺水,都在游,就露个脑袋。

    岸上的人看着,一会儿游泳的人脑袋沉下去,一会儿又起来,看几眼就看别处了。

    谁能记得那么多脑袋里面那个下去后再没起来?

    一想到危险,李易左右看看,没有大哥。

    “等大哥来我要和大哥说说,制作大量的游泳辅助工具,一人戴一个,再下去游,可以租,对,租,一文钱租一天。”

    李易想起了跟屁球,一个充气的球,像游泳圈似的。

    绑在手腕上,或挎在胸口,游泳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妙,赶紧倒腾两下绳子,然后就抱着球漂在那里。

    猪吹泡、羊吹泡、猪皮、羊皮皆可。

    实在连皮子都没有,就用粗的竹筒,拿个网兜装进去。

    李易把这些东西说给两个人听,强调:“最好是派人在河边看着,哪个孩子不用,就不准下水,竹子的免费也行。

    我庄子上有钱,我当作行善事了。一个孩子能生下来已经不容易,又躲过了一次次婴儿时候的疾病。

    好不容易长成七八岁、十几岁,淹死了对大唐也是个损失,大人不听,非要作死,就没办法了。”

    李易表示他可以掏钱制作,没有多少钱。

    等着蓝田县的矿一采,大量钱财流进来,堆在库房中有何意义。

    李隆基和王皇后互相看看,王皇后开口:“葫芦,腰舟。”

    李隆基跟着说:“那些东西在平时玩的时候也要戴着?对,不能因为游泳而不是运东西就疏忽。”

    “三哥和嫂嫂所言不错,葫芦,如果是个头够大的葫芦,可以下面加坠子,然后葫芦口是开着的。

    泅渡过河的时候,把衣服和东西放进大葫芦里,人抓着葫芦游到对岸,再把衣服拿出来穿上。

    背一个大葫芦,就相当于背一个多功能背包。若有人想下河底摸河螺,绳子长一些就好。”

    李易又详细解释一下想在水里找东西吃的人如何操作。

    “易弟,你愿出多少钱?”李隆基决定自己也出一部分,和李易一起,给百姓提供保障。

    “五万缗,整个京兆府全管了,竹子制作的就放在河边,谁愿意拿回家就拿回家。”

    李易比划一个巴掌,五万缗。

    他刚骗来二十一万缗,合作的商人又不要钱,而是要货物,货物成本低。

    二十一万缗不过两亿一千万钱,买盐的话,比他那个时候的钱值钱。

    若是买米,去年开春的时候斗米三百钱,今年夏收后,斗米百钱。

    太行山以东的地方把蝗灾解决掉,到秋收,斗米可以降到五六十钱。

    没有办法直接确定一文钱究竟换成他那时的钱是多少,就跟他那时的猪肉一样。

    去年便宜,六元多一斤的肉还不错呢,今年四十多元一斤,一元钱的购买力是多少?

    大唐亦如此,后期的史书,不可能记下开元元年到开元三年中每一个地方的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变换。

    李易以前也琢磨过古代一文钱究竟是多少。

    等到了大唐才明白,该多少就是多少。

    李隆基哪知道李易想着两个时代的货币比值问题。

    他听到李易说出五万缗,把刚到嘴前的要跟着出同样数量钱的话给咽回去了。

    他有军马要养,今年六月之前会凑足三万羽林飞骑,一人三骑,加上备用的,十万匹马。

    据说从别的地方抽调,别的地方的将领都哭了。

    抽调军马不花钱,喂马要钱。

    “易弟,好。”李隆基夸一声,自己不拿钱,五千万钱,足够给京兆府的百姓们用了。

    不,用不完,一个挂在身上的竹子品,能值几个钱?

    “三哥可以与陛下透露个消息,羽林飞骑要扩建,后期来的人,水性不好麻烦,夏天一起练,正耗用我给提供的东西。”

    李易说起了军事上的事情。

    “哎!为兄定然会想办法。”李隆基叹口气答应。

    他今天过来不想问政,结果随便聊一聊,又聊出了涉及到百姓安全和军事训练的事情。

    易弟这般,便是能臣啊,心中时刻想着百姓、考虑着大唐的军事力量。

    因此在寻常的聊天中,也会顺口说出来。

    易弟从不谈论哪个女人如何,即便南曲的‘大家’轻易能邀请过来。

    亦不提服饰华美、珠宝绚丽。

    姚崇和张说他们偶尔还要说一下去天上人间吃饭,顺便打包呢。

    得遇易弟,得天之幸。

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心精致皆在侧(第一更)

    吃完了饭,李易回去抄书,王皇后嫌外面热,回屋里慢慢转圈溜达。

    李隆基又一次拿着望远镜站到了人工渠边的高台上看外来务工者盖房子。

    在他眼中,不是五千多人的住宿问题,是大唐天下。

    他很想知道群臣们此刻在想什么?

    会不会在喝茶的时候考虑百姓采茶补贴家用。

    会不会说天热戏水的时候琢磨百姓每年溺水死掉的有多少。

    会不会谈论边关局势的时候思忖培养一支适应所有环境和地形的部队。

    会不会在写字的时候想到怎样制造出又好又廉价的纸张和墨。

    李隆基想了一会儿,摇摇头,不想了,没用。

    “朕发现了,每一次过来,易弟总有新的事情在聊天中聊出来。”

    李隆基突然想到了以前的事情,似乎来一次,就有不同的新东西。

    他收好望远镜,溜达回去,把今天刚才送来的奏章看一遍,批一批,洗个澡,躺下很快睡去,十分安稳。

    四月初二早上,刚到寅正二刻,差不多四点半的时候。

    李隆基起来了,发现睡得很舒服,招呼几个人到食堂。

    食堂里的人忙碌着,一个个很精神,没有困倦的样子,他们是交接班。

    “做二百套煎饼果子,打双面蛋,一百五十个多放葱花,五十个不放葱花香菜,二百人份的豆腐脑。要快。”李隆基对食堂管事说。

    “二十个灶同时做。”管事没有丝毫犹豫,带着人去安排。

    煎饼果子里的果子有,脆皮没有。

    油条是早上炸出来给吃早餐的人准备,脆皮大家都不怎么喜欢吃,容易碰破上颚。

    用来包馅饼烙的面,兑一些温水进去,搅拌搅拌,便可以摊煎饼了。

    李隆基坐在那里等,看到食堂的人忙忙碌碌,早上不知道干什么活的人下班,洗过了澡来吃饭。

    随着人多起来,李隆基发现更安稳,有种特殊的安全感。

    在宫里不曾有过的,宫中他会想,谁忠心自己,谁盘算着别的事情。

    ‘我这个皇帝过的日子居然不如一个庄子的东主。’李隆基忽然在心中感慨一下。

    他并不知道,或不愿意承认,他惧怕那个皇城。

    所以后来更愿意呆在兴庆宫,兴庆宫没有玄武门。

    他觉得禁苑那一片有些太过安静,阴森森的,所以把梨园放在了那边。

    “好了,二百个煎饼果子,都放了双蛋,豆腐脑和卤儿,够三百人用。”食堂这个班的管事推着三辆餐车过来。

    李隆基点一下头,起身走,身边的人过去推车。

    上自己的车,队伍快速过桥,朝着长安城跑去。

    一回到皇城,李隆基开始派发煎饼果子和豆腐脑。

    他知道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在庄子里带饭回来给大家吃。

    李易起来的时候依旧没看到三哥,王皇后洗漱的时候叫桃红传话,今天想吃鸡蛋羹。

    李易没有办法,把鸡蛋的黄给箅掉,只留蛋清。

    一共六个鸡蛋,五个黄去了,剩一个黄和蛋清一起打,然后蒸。

    不然蛋黄吃多了胆固醇太高,一个蛋黄都不吃,又不能辅助蛋清分解、吸收。

    六个鸡蛋,加上蘑菇、木耳、用油先煎了一下的胡萝卜、韭黄、精肉沫制作的卤儿,营养上来说足够了。

    不过人不能只吃营养,还需要数量稀释胃酸。

    李易又安排人制作了滚上豆面子的大米团。

    加上海带、海米、萝卜条拌的小菜和泡菜。

    桃红站在那里看李易忙碌着把这些东西准备好,暗自感叹,王皇后住在庄子里就对了。

    这饮食,随便说,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然后会按照孕妇的情况调整。

    旁的不说,止这一份做菜的心思和本事,全大唐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符合你选的口味,又好吃又不会吃出问题,还对大人孩子有好处。

    过来吃饭的时候,王皇后果然喜欢,给李易一顿猛夸。

    一个听着舒服,一个夸得过瘾,高力士来了。

    他看一眼王皇后,对李易说:“王兴找人传过去话,说是要找三十个太医,咱家一早给你带来。”

    “劳烦高将军了,你……”李易看一眼嫂嫂。

    “咱家坐旁边的桌子,不碍事。”高力士察言观色的本事厉害,很自觉地去洗手。

    回来的时候端了一屉羊眼包子,还有一碗卤儿,没有豆腐脑,就是卤儿。

    李易看一眼,没什么表示,他见多了就喝卤儿的。

    以前去河南的时候,那是喝胡辣汤,有的当成卤儿,有的直接喝。

    “李东主,咱家给你找的三十个人,全是二十五到三十岁的能手,你可得给好好教。”

    高力士匙子和筷子未动,先说事情。

    “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李易说实话,他要和别人学中医。

    他以前学的中医实践的机会太少,诊脉也就能看看是否怀孕了。

    让他判断肾阳虚、肾阴虚,他没那个本事。

    “李东主谦虚了。”高力士笑,看都没看王皇后,又说:“有李东主在的地方,什么病都不怕。”

    “我怕。”李易使劲摇头,开什么玩笑。

    他转移话题:“高将军,宫里的蘑菇和木耳还缺不?走时带上一些。”

    “好,咱家拿回去给皇后吃。”高力士非常利索地答应下来。

    那边低头吃鸡蛋羹的王皇后嘴角露出笑容。

    高力士吃得很快,一屉羊眼包子和一碗卤儿吃光,起身找宋德去安排人,顺便拿东西。

    这时候王皇后才出声:“叔叔,刚才他吃的包子咋那么小?”

    那包子比烧卖还小一大圈,关键是上面带褶儿。

    “那天我随口说一句,羊眼那么大的包子,结果他们非要去做,还出了一个什么后厨考评标准,这个属于白案。”

    李易无奈地说道,他那时吃过的羊眼包子也就是那么一叫,个头都不小。

    而庄户们包出来的羊眼包子,直径只有两厘米,很袖珍,一口吃三个都没问题。

    皮薄的透明了,里面还能加馅捏褶儿。

    “怎么包出来的?”王皇后依旧对那个包子表示不解。

    “竹镊子,像绣花那么绣。”李易给出答案。

    包子是发面,蒸完后直径两厘米,没蒸的时候要多小?

    “叔叔这是要教更多的人学叔叔的那种医术?”王皇后想了想,明白了,问另一个问题。

    “我忙不过来,随着庄子的技术水平提升,一些药我就能自己做。

    比如抗生素中的青霉素,我有检测手段,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同时加试敏。”

    李易说出后续的计划,他不想换青霉素了,要自己尝试着培养。

第三百六十三章 芬芳浓淡茉莉花(第二更)

    “我们互相学习,我对针灸、把脉、诊断和开方上有许多不足。”

    吃完了饭的李易,找到了同样刚刚吃开心的三十个太医署‘年轻’一代顶级太医。

    换了任何一个行业,李易即便本事差一点,也会忽悠对方。

    唯独在医学上,他承认自己许多方面有欠缺。

    商品可假,人命是真。

    被派过来的太医们不知道啊,他们以为李易谦虚,纷纷跟着谦虚。

    “我这两天,先为大家抄一个医学基础入门,医学史方面的就不用看了。”

    李易对三十个人说,他非常重视。

    二十五到三十岁的太医,相当于他那时同龄的科主任,吓人不吓人?

    这些太医可不是先上幼儿园,然后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再考医学院,本科、硕士、博士。

    他们应该是从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中医。

    别的孩子小时想吃糖,他们在吃大蜜丸。

    其他的孩子在搓泥球玩儿,他们在看着大人摇水蜜丸,也跟着上手。

    三十个人,此生献给医学,不会再有其他的行业去选择。

    他如是想,带三十个人去主院楼,交代一番。

    让五十个人与三十个人学习中医,又告诉三十个人先向五十个人询问一下新医的基础。

    回过头,他去写教材。

    抄的时候把没有用的话全删掉,只选知识的内容。

    皇城里办公的崔日用今天比较兴奋,他早早把值班的人派去蓝田县,看醉仙居的情况。

    值班的人已经很困了,却不敢抱怨,喝口热茶,用冷水洗脸,强大精神,四个人一起出门。

    崔日用没高兴多长时间,被姚崇喊去。

    “崔尚书,你在蓝田县的官员位置增加的事情作得不错,在增加位置的时候,给了官员历练的机会,又能相互监督。”

    姚崇上来就给点赞,把崔日用美得快找不到北了。

    “姚相,这些都是某份内之事。”崔日用极力控制着不让自己飘,谦虚。

    “你不要妄自菲薄,法子好,正巧,另外十九个县,应照此策行事,这是所有的名单,你拿回去看。

    该考核就考核,不要因为政事堂三人给你的名单,你就直接定下,要秉公办事。

    老夫与陛下说了,陛下对你亦是称赞有加,说此发可在京兆府由你推行。”

    姚崇递给崔日用一份名单,里面就是四十二个学子的资料。

    蓝田县三个,其他十九个县各二人,一共四十一人。

    包括另外五个蓝田县官员的各自有门路选上来的人。

    “本官定然信得过政事堂,承蒙陛下看重。”崔日用晕乎乎地拿着名单走了。

    姚崇撇了下嘴,他根本没和李隆基说,怕陛下一生气,直接砍了崔日用。

    那样剩下的十九个县的官员没安排好,缸谁来顶?锅谁来背?

    想了一下,姚崇带着关于蝗灾后续的思路去找李隆基。

    李隆基正在愉快地批奏章,什么地方要增加折冲府的预算了,他直接让裁撤掉,不用增加了。

    哪里要修水利工程,他转到工部,要求工部拿出来当地情况的报告。

    吐蕃和突厥边境的州府请求增加粮草和军械,给,哪怕你们贪都无所谓,但谁没顶住,别怪朕心狠。

    姚崇找到来的时候,李隆基居然边批注边哼哼歌。

    “好一朵茉莉花啊好一朵茉莉花啊……”他从李易那里学来的,李易喜欢哼哼这首歌。

    茉莉花的变调太多了,多到数都数不过来。

    关键它还是西方歌剧中第一个被引用的中华民间曲子。

    李易随口给李隆基唱出两种,一种是李隆基现在哼哼的。

    另一种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姚崇站在那里听,听一听,忍不住跟着哼哼。

    李隆基又批完一本,抬头笑着问:“姚卿匆匆而来,可是有好消息?”

    “臣近日频发文书,催太行山所处之州、府,学河南府。有地方官员却上宰相书,言说臣所虑过甚,臣请门下一同下书。”

    姚崇抱怨,我这个紫薇令单独说话不好使了,地方顶着我,来吧,把门下省一起带着。

    李隆基摇摇头:“姚卿何必如此,谁不听话就把谁调回来,朕这边组个了团儿。”

    “什么团?”姚崇很自然地问。

    “大唐皇家第一巡查团,都是些一心为国着想的老臣,与另一个罪臣巡查团相互照应。”

    李隆基还是那么快乐,在他发现李易行政、经济、计谋都厉害的时候,他觉得天是那么蓝。

    不想专门问,都能知道为民之策。单独问的话还用说么?

    而越是这等情况,越不想问,不急,满朝文武呢,让他们先想办法。

    姚崇听了什么巡查团,再一对比刚刚弄出来的罪臣巡查团,马上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他惊愕地张开嘴,满脸不敢相信的神色。

    翻译一下,通俗讲就是:卧槽,我了个草,谁他娘的出的注意?保护陛下的名声,还把人给弄下去了,厉害呀,比自己还牛逼。

    姚崇深吸口气:“李易之才,确实非同小可。”

    李隆基没接这个话,心说还用你提一句?我易弟当然厉害了。

    他只是说:“姚卿放手施为。产粮之地,不可轻乎。”

    姚崇安心了,告辞离开,准备收拾人,谁不听话便把谁调回来,对方估计一听进长安,或许还很高兴。

    他之前算计了崔日用,还不知道,李隆基等着事态平稳后,要把他也放进团儿里。

    因为他的儿子们所作所为太过分了,仗着现在他权利大,肆意妄为。

    说白了就是想自己赚钱没本事,然后在官场上批条子,和李易那时之前的一段岁月的各种二代没什么区别。

    历史上也是如此,李隆基没等多长时间,觉得老臣被收拾得差不多了,便把姚崇拿下。

    至于罪什么的,不过是借口。

    “唉!”看着姚崇离去的身影,李隆基叹息出声。

    他知道,这天,终究是要变;这人,终究是要换。

    不同的是,不会像之前那般残酷,自己的会留下好名声。

    “易弟呀,我更不能让你当实权官了,你就在外飘着,进来容易出去难。

    那歌的句子怎么颂来着?哦,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李隆基说着又翻看一本奏折,仔细看看,笑了。

    益州送来的,很多人联名,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

    他摇摇头,嘟囔:“蜀地益州来的,要推广钻井之技,以利民生,当朕是傻子?朕的钻井集团马上就开始了,更利民生。”

第三百六十四章 吏部应承此之过(第三更)

    “小心点,不要砸到人,也别砸了自己,上面的那个,谁让你把绳子解开的,就你能耐?给我系上。”

    四个吏部昨天晚上值班的小官雇一辆车,一路打着瞌睡抵达蓝田县醉仙居的时候,看到的是施工场面。

    原来的醉仙居正在被拆,二层楼的上面,一个个人身上系有绳子,把瓦片按照顺序揭下来。

    每个人身边有一个用竹竿剖开后又拼凑起来的带槽的滑杆。

    瓦片放上去,一松手,瓦片顺着出溜下去,下面是草堆,滑下去一个,下面的人便捡走一个。

    如此,瓦片还是完整的。

    四个小官看了觉得新奇,以前拆瓦是在上面打成捆,用绳子吊下来。

    现在拆一个就顺下一个,比那个快多了。

    四个人看几眼,发现尚书安排的事情有所出入。

    一个人转头瞧见在那里喊个不听的人,带着同事一起过去。

    “李家庄子的人?”一个官员问。

    “是,我叫关小潭,你们是吏部来看的人?醉仙居被我家东主昨天买下,今天正在拆。

    是想吃‘回头’这边的灰大,往前走,前面有庄子上的师傅在制作各种油炸的小吃。

    告诉尚书,我家东主说到做到,绝对不会出任何岔子。”

    关小潭已经知道情况,没想到的是,今天那个崔尚书还很认真地派人来看。

    “好好的酒楼为何要拆了?”此官员发现任务已经完成,却不想急着回去,没吃饭呢,顺边多问问。

    “盖更大的楼,后面的一片地全买下来,包括那个大坑。以后你们来玩,会发现醉仙居更有醉仙之意。”

    关小潭说着,向前几步,把一个跑到前面的七八岁的孩子拉住,拽回来。

    被拆下来的瓦,算工钱,不但是抵了拆瓦的工钱,还抵了后面拆柱子的工钱。

    瓦片还不错,很贵。

    干活的人拿了瓦片可以卖给其他人。

    尤其是别的酒楼上面的瓦需要窜瓦的时候,发现有坏的,就替换一块。

    这些个瓦片抵全部拆除的工钱,对工匠们来说占了很大的便宜。

    其他的百姓是工匠们雇来洗瓦的人,瓦片上沾了不少泥,一个挨一个的放,一旦遇到了外力,会破碎。

    当没有泥的时候,贴的紧,便不碎。

    给房顶上瓦的时候,老师傅们会干得很慢,用来抹的泥会仔细筛。

    一层瓦压一层,没压的地方用泥找平。

    如此一来,瓦和瓦之间、瓦和泥之间没有缝隙。

    好瓦工上好的瓦,人在上面蹦都踩不坏。

    若是糊弄,随便一抹泥,到时候不用人去蹦,缝隙大,下雨的时候漏水,把下面的泥沙给冲掉。

    泥沙少很多的时候,瓦片自动脱落。

    瓦匠是技术活儿,谁家上瓦请瓦匠,不但要给工钱,还得好吃好喝供着。

    吏部的官员们对此显然了解不多,看着周围的百姓端着木盆和陶盆打水,仔细擦洗。

    一个官员问:“洗完的瓦很沉重吧?水都渗进瓦里了。”

    “太阳也很大,水渗进去,有的瓦的缝隙会看出来,太阳再一晒,要裂,这样的瓦顺手挑出去。”

    关小潭讲解洗的过程也是筛选的过程。

    “那我等先去吃口东西。”不想立即回去的官员拉上同伴们往前面走。

    前面有两口打铁锅,锅里有油。

    庄子上的师傅们正在炸撒子,一团团的撒子被炸出来。

    百姓随便吃,不过不准打包带走。

    小孩子允许吃完了后带走一小团,得登记,谁家的。

    四个人到近前,负责分撒子的人见了,问:“吏部官员?”

    “是。”四个人几乎同时露出笑容,他们全是九品的小官,没资格上朝的那种。

    “崔尚书没来?”庄子的人又问。

    “崔尚书政务繁忙。”官员笑着回答,他没说尚书那等三品大官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

    因为庄子上的李东主也是三品,散官亦是官。

    “给你们包回头,你们先吃了,回去与崔尚书说。”庄子上的人去取用冰镇着的肉馅。

    另外起个小锅,用野菜和鸡蛋煮了蛋花汤。

    不长时间,四个吏部的人坐在旁边开吃,桌子和凳子还是从醉仙居楼里搬出来的。

    从未吃过‘回头’的他们,一口咬下去,浓郁的香味便充盈在口中,好吃。

    再喝一口汤,感觉浑身上下就没有一个地方不舒服,熬夜的困顿都消失了。

    四个人正吃着,一支车队出现。

    一辆辆四轮马车上插着小旗,每一个旗代表一个长安的大商人。

    整个车队二十辆马车,皆为四轮,似乎两个轮的马车都没资格进到队伍里去。

    “他们是谁?”刚才说话的小官询问。

    “宋管事邀请的商人,过来开采那些地,一块四百亩。”庄子的人把一盘泡菜放下。

    “蓝田县的官员被抓得差不多了,他们买下来地了?”官员觉得程序上有问题。

    “先开采,等着先官员上任,补一个文书。”庄户很自然地说。

    “若新官不给呢?”另一个官员提出个严峻的问题。

    “我家东主相信吏部选出来的官员,一定是最好的官。”庄主笑着说一句。

    四个官员:“……”

    他们闻道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那个闻道。

    对,没毛病,官是吏部给安排,哪个不配合,追责要追吏部。

    原来自己的吏部还要帮着把蓝田县后面的事情给理顺了?

    吏部招谁惹谁了?

    “为何欺负我吏部?”官员抱怨一句。

    “吏部之前没有发现情况,才使得蓝田县出了问题,我家东主出钱补偿百姓,不然叫吏部出?”

    庄户顶回去,就是你吏部,别人怕你们,偶们李家庄子不怕。

    四个官员同时低头喝汤,哎呀,才发现,这个野菜汤,好鲜哦。

    那边车队停下,车门打开,一个接一个商人下来。

    一同观看施工的现场,同时等待宋德为他们划分区域,接着是写文契,把一小部分钱拿出来。

    一人一千缗,无须马上全出,随着工程的进展再投入进来,以免商人们断了现金流。

    宋德拿着一大堆的图纸,招呼道:“诸位,先吃口饭,不急,还要找当地的人帮工,东主说牙人宋记可以负责。”

    在宋德的身边,宋记站着,他知道回报来了,昨天帮忙买下醉仙居,今天得到的是很多买卖。

    招一个工,便是一份钱,看那些地,定然要雇许多人。

    他自己都不敢全吃下,得找其他同行的人一起分。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未来发展无章程(第四更)

    在商人们坐在外面品尝‘回头’与野菜汤的时候,宋记带着一些食物去一百步外的摆放了桌子的地方,招呼十四个人。

    十四个人加上宋记,代表了蓝田县的一个个牙人组织,也就是未来的牙行。

    宋记只有自己一个人,人比较机灵,游走在其他的牙人组织中间。

    换个说法是在夹缝中生存,他掌握了一些资源后,会向上贡一样给其他组织,以此换来对方不针对他进行打压。

    他总是能够有好买卖,分出一部分。

    其他的牙人组织俱是想拉他入伙,他谁的都不入,大家在无奈的时候又保护他。

    不过今天不同了,他找到了大靠山,十四个牙人组织必须给足面子。

    蓝田县属于畿县,经济发展比别的县强上许多。

    在蓝田县的牙人组织业务范围广,经手的钱财数量更不用说。

    寻常的商人不敢与他们互相对付,他们在衙门中同样有人。

    然!遇到李家庄子,十四个组织表示服,心服口服。

    钱财以万缗为单位进出,县衙门里的官员李东主倒是不认识,却全给弄进去了。

    “诸位,此次事情,我有几句话说在前面。”

    宋记坐下来,与拼了桌子一起坐在那里的十四个代表说话。

    “宋记你说。”一个年约五十的人出声。

    “第一个,找帮工时,只收雇方钱,不得手被雇之人的钱。”宋记伸出根指头。

    十四个人互相看看,没说话,表示认可。

    “第二个。”宋记又伸出一根指头:“收的佣钱只收已往的一半,这次的买卖钱数很多。”

    “大概有多少?”留着山羊胡的人开口。

    “我所知道的是十税一的税,往后蓝田县拿到的税钱不少于十万缗。”宋记说出此话的时候咽了下口水。

    “好,一半。”山羊胡答应,其他人依旧沉默。

    宋记再伸出一根指头:“第三,我要从诸位的人手中每家挑选五个人,一共六十人。”

    “宋记你是想要自己成牙侩行?”左眼下面有个大痦子的人问。

    “对,往日里诸位对某多有看顾,各行中有与某熟识的人。”宋记承认。

    “这一回,你让出来多少?”对方问。

    “八成,我只要两成,八成你们十四家分,正是我要说的第四个事情。”宋记再抬起根指头。

    “以后李家庄子的买卖撮合,皆照此办?”坐在宋记对面的人抬头。

    宋记不出声,盯着对方看,看呀看,对方叹一声:“唉!也罢,只这回,我等分八成,不少了。”

    宋记露出笑容,对嘛,还想要跟我抢李家庄子的全部买卖,信不信我把你踢出局。

    另一边的李家庄子,李成器在推着菜种的播种机走来走去。

    种菜分不同的菜,撒种子的方法不一样。

    有的是一个坑里撒几个粒,这种用那个点播器方便。

    另一种是一片地上均匀地撒出来,等着长出来了,观察一下,把不好的给‘间’下去,叫疏苗。

    第二中适合推车,一边走一边种子下去,然后把土给盖上。

    比人工撒得均匀多了,而且速度快,地翻完,再耙好,小车一上,一走一宽条。

    像菠菜、白菜、小葱用后一种。

    大葱不是,大葱是小葱育苗后栽,埋得土越高,葱白越长。

    “此物精巧,我们联盟要了,给你买技术的钱。”

    李成器一副谈买卖的样子,刚才属于试用,眼下通过检验。

    李易笑笑,没说什么。

    李成器送开扶手,慨叹:“如今易弟你那出来的利民工具,等全推广开,每一户,一年可省出来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这么多的日子,他们哪怕不去做别的工,只歇着养身体,对大唐来说都是好处。”

    “以后他们会有新的活儿来干,不可能歇,等我想想,看安排什么事情比较好,各家各户都能作的。”

    李易摆了下手,笃定地说出他有叫百姓忙碌起来的工作。

    他那时便是,一年种植、养殖,差不多了,民众闲着。

    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天一冷,没有事情可做。

    后来生活节奏快了,一样样新的工种出现,种植养殖技术提高。

    冬天的大棚、手工艺品制作,夏天的养殖、去打零工。

    “都能有什么活儿?”李成器期盼,他相信李易说出来,必然可以实现。

    “首先要分清楚产业结构,农业是第一产业,有了多余的时间,那么转向个体的小手工产业。

    等着一个个体手工产业从业人员多起来之后,便会进到密集型劳动产业。

    也就是把一个个手工者联合起来,互相配合,提高生产效率。

    这个时候属于第二产业的工业,轻工中的加工。

    然后技术再进步,开始配合其他工种,形成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

    我要做的事情是,给他们找许多手工的东西,织部布、纺麻,百姓一直在做,但不够。”

    李易将一番产业结构的发展,从农业、手工业到集群和产业联合。

    李成器本以为自己学了许多日子,可以跟上节奏。

    结果听完了发现,眼前是迷雾重重。

    这是什么?以后的事情都有套路了?

    “易弟,你对为来的天下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了?”李成器忍不住问出来。

    “并不是妥当,每一步皆涉及到斗争,包括产业调整,社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

    棉花值钱,大家都种棉花,种粮的会少,粮食价钱高,然后再去种粮。

    要控制、要调整,不可以一窝蜂往上冲,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非对立……

    大哥,大哥你怎么了?脑袋不舒服?有没有恶心的感觉?”

    李易说着说着,发现大哥在那里揉太阳穴,关心道。

    “没事,易弟为兄无事,先不听了,听多了头疼。”李成器摇摇头,深呼吸。

    易弟说什么呢?是人话么?单个字拿出来明白,组合在一起,为什么听不懂?

    “易弟,听三弟说,你愿意拿出来五万缗制作游泳的保护工具?”

    李成器赶紧换个话题,换一个他懂的。

    “对,大哥看看不去打井的工匠有多少,赶快制作,然后好的租和卖,竹筒的放在河边。

    顺便告诉百姓,那是为了救生用,别拿回家烧了,柴火有许多,竹子不好烧。”

    李易决定今天就拿前给人做,前提是百姓的素质怎么样。

    一想到放在那里,李易突然来了灵感。

    “大哥,我有一个办法,派人在那看守,看谁不戴东西下水,看谁要偷。”李易说。

    “工钱呢?”李成器提出个现实的问题。

    “工钱最好办。”李易露出笑容。

第三百六十六章 凉茶一碗心自平(第五更)

    四月初三一大早,长安周围各条河流,包括大水潭子旁边都被安排了人。

    家中条件不好的,又干不动力气活的人,一个个守着一大堆用竹子和绳子制作的‘跟屁球’旁边。

    另外还有猪吹泡的、中等葫芦的,这两个要收费,一天一文钱。

    在河边阴凉的树下摆着大木桶,木桶边有桌子、凳子,以及一节竹子冲中间砍开制作的小碗。

    “陛下仁德,怕我等百姓下水溺水,叫我等守在河边,想下去游泳的人,戴上一个这东西。

    不准拿走,陛下也是花了钱的,竹子烧火不好烧,猪吹泡和葫芦要收押金,这两个一天一文钱。”

    在河边的一处地方,一个年岁大的妇人喊。

    她旁边放了许多麻线,她坐着还能编线网,不耽误事情。

    竹筒外面套了两层麻线的网,在水中泡时间长了会坏,需要晒。

    渔民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便是如此。

    妇人编的网,在其他网要晒的时候替换。

    有人要游泳,一听是陛下爱护百姓,本来觉得自己的水性好,不想要的也套上。

    “那个桶里是什么?”有人好奇,旁边摆桌椅,干什么用?

    “凉茶,李家庄子的凉茶,一钱一竹碗,喝了解渴,今天的只能装一百五六十份,要喝快些买。”

    妇人打开木桶的盖子,让人看一眼,想了想,舀出来一竹碗,分给大家尝尝。

    “好喝,里面还放了糖吧,一钱一碗不贵。”

    “我来一碗,喝了再下去游泳。”

    “我也尝尝。”

    “给我留一碗,我游上来再喝。”

    “我没带钱,我爹没给我。”

    有大人、有孩子,天实在是太热了,想下去游一圈,凉快凉快再干活。

    或者有的今天休息,不出工。

    孩子自然是没有什么事情的了,好几个一起要到河里玩。

    妇人又犹豫一下,单独盛一竹筒,给几个孩子喝。

    在妇人一口一个陛下的强调声中,大家套上东西下河。

    其他的地方差不多的样子。

    李成器站在西门外的河边看,嘿嘿笑两声。

    裴耀卿和李元纮一左一右站在李成器身边,共同看着。

    东西是李成器的工匠联盟昨天赶制,凉茶也是昨天晚上李家庄子做出来。

    做出来的时候是热的,在房间阴凉的地方放上半个晚上就凉了。

    没有冰镇,虽然李家庄子的冰窖里有很多冰。

    一桶的凉茶可以装一百五十多份,等到了晚上的时候,庄子里会有人过来看剩多少。

    如果一份没剩,守地方的人交给庄子一百钱,剩下的他们自己留着。

    若是剩了大概三十份的量,他们交七十钱。

    至于租跟屁球的钱,同样那些人自己留下。

    “宋王可知一桶凉茶的本钱是多少?”万年令李元纮盘算李易从中得利几何。

    “这种凉茶的方子很快会传出来,大家可以自己制作,做一次就知道了。”

    李成器没正面回答,他知道本钱。

    只作一桶,差不多就一百二十钱,一百五十份。

    一份一钱的话,不浪费,赚三十钱,不少了,小买卖没有税。

    前提是当天制作,最多放到明天,不然就坏了,卖不出去赔钱。

    李家庄子制作,一次几百上千桶,一桶的本钱只有三十钱左右。

    许多材料的味道能够完全利用上,熬出来,而且火是始终烧着,一锅一锅的。

    李成器要保密,等别人知道了方子,自己尝试作,作一点点,一份的钱估计要超过十钱。

    成桶制作,再卖,会发现一百二十钱左右的本钱。

    考虑到李家庄子只要一百钱,仁义呀,赔本帮助别人赚钱。

    若是说三十钱一桶,别人一想,哦,李东主同样是为了钱。

    “易……一想到李东主,本官就心声敬佩,李东主总是能够拿出来帮助百姓的好办法。”

    裴耀卿要夸一句,差点喊出来‘易弟’。

    他跟作贼似的,自己见到李易喊易弟,有别人在就喊李东主。

    李元纮跟着说:“长安水多,每年的夏秋之季,死在河里的人都不知凡几,而死掉的都是觉得自己水性好的人。”

    “也有孩子想下去玩,但没有大人护着,孩子其实也怕下去上不来,都在边上,总有不小心滑到深处,还有被大鱼撞上的。”

    裴耀卿神情凝重地说着,想到了去年死掉的很多人。

    李成器看别人在那喝凉茶,示意两个人跟上,边走边说:“今年好了,看孩子们多听话。”

    走出几步,他又道:“回头让姚相行文,命各地落实到村,易弟此番拿出来五万缗,五千万钱。

    先分别送往打井队的地方,让那里的人制作竹子的,野竹子不值钱,长得快。

    无非是个工钱,一个工匠一天制作这等简单的东西,可以做出来百八十份,给四十钱工钱,足矣。”

    李成器也懂得计算工钱了,不是制作一份多少钱,是考虑一个工匠的平均收入。

    包天,包一天,或几天,如此来算,工匠不亏,出钱的也有利。

    “三份。你们过来,到我这拿钱,分开去买,别盯着一个地方买。”

    李成器放到桌子上三个开元通宝,又招呼护卫们过来取钱。

    他出来带了三百钱呢,再多不带,沉。

    六十个人过来,一人拿一个铜钱。

    “下次应该让你们身上带钱,本王买东西才方便。”李成器给出去钱,觉得轻巧多了。

    这里的妇人选了三个没人碰过的竹筒碗,给舀上凉茶。

    三人拿起来,先喝一小口尝尝。

    “如何?”李成器问,反正他满意。

    “好喝,解渴,喝完肚子里舒畅,若是再冰镇一下就更好了。”裴耀卿先说一下,又提要求。

    “把你冰镇了。”李成器说裴耀卿一句,看向李元纮。

    “里面有草药的味道,却尝不出来。”李元纮要分析成分。

    他们慢慢喝,护卫们分散着去买,一大口一大口灌,灌一抹嘴,好。

    结果有不游泳的人见了,纷纷过来买。

    还有码头上带工的小头头,跑来要一份喝,擦擦额头上的汗:“一钱一份还是太贵了,扛活儿的人可舍不得。”

    李成器看过去,码头上的人用手葫芦帮着吊运大建东西,麻袋什么的还是扛,尤其是从船上走跳板。

    码头上有卖茶水的人,不过是卖给船上的人和小头目们。

    扛活的人出一身汗,直接喝凉水。

    “回头我问问易弟,有没有给码头扛工喝的便宜东西。”李成器嘟囔。

    李元纮与裴耀卿听见了,同时点头,对,问李易。

第三百六十七章 码头工人有福利(第六更)

    不到中午的时候,整个长安传遍了。

    说陛下怕百姓溺水,出了许多钱,让人制作了东西,大家不要拿回家。

    有孩子的大人们最为高兴,终于啊,孩子总是跑去游泳,哪年都死些人。

    如今好了,陛下果然心中想着咱们。

    “老夫就没见过这等佞臣。”姚崇心情又不好了。

    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李易那边一有动作。

    他就觉得自己的地位低了,陛下对自己的看重不像已往了。

    最可气的是,李易一有什么好东西,就说是陛下,尤其是制作出来利民的工具。

    然后陛下还会给李易正名,说是李易研究出来了。

    一副君圣臣贤的样子,流传千古的那种。

    “元之是想到了百工跑的人?”张说在旁心情不错,使坏。

    之前为应对李易的神器,招百工,属于额外招。

    人家要是不犯事,想走就走,除非有什么保密的东西。

    制作火药的犯事,被弄到李家庄子,把犯事的工匠和家人高兴坏了。

    其他人研究出一些改进的工具,推广并不好。

    赚钱少,有人拿了月钱,转身离开,加入到工匠联盟。

    尤其是最近两天,三个互相竞争的工匠联盟愿意给别人买技术的钱。

    被招来的百工们,有的改进了东西,推广不好不说,还拿不到额外的奖励。

    要名没名,要利没利,伤心了。

    有本事的跑了,没本事的混,姚崇组织的部门给的工钱高。

    听到张说的话,姚崇闭一下眼睛:“解散吧,把百工解散了。”

    说完这句话,他坐带椅子上生闷气。

    卢怀慎喝口茶水,出声:“四处在卖凉茶,一钱就一大筒,不知比起这从二品的绿茶味道如何。”

    “看价钱。”张说喝不到凉茶,直接拿钱说事,意思是不好喝。

    “价,还不是李易定。”姚崇抱怨一句。

    接着他突然有了个主意。

    “你们说,夏天蚊蝇多,我等还有纱窗可用,寻常百姓可使唤不起,李易不是愿意利民么,让他想个办法。”

    姚崇说完,神色好了许多。

    “不好吧,这等事情谁能有办法,除非是给钱换上纱窗。”卢怀慎有不同的意见。

    他家中的纱窗还是天上人间给装的,正常的都是一个个方格子的窗户。

    新家的窗户是大的几扇,没有格子,看上去很漂亮。

    “关键是找谁去问,问了李易难不成便要答应?”张说提难度,意思是费劲、麻烦。

    姚崇算是看出来了,两个同僚被收买。

    想着,他回去自己的房间,不跟你们聊了,老夫有事情作。

    张说和卢怀慎互相看看,一同离开,确实有事,中午吃过了饭,闲聊几句而已。

    晚上的时候,百姓家里的孩子们回家,跟家里的人说起使用的那个跟屁球,然后想喝凉茶。

    家中条件还可以的,答应明天给一钱喝凉茶,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太好的,则沉默。

    他们倒是对跟屁球比较有好感,如此孩子去玩,不用担心溺水。

    李隆基在路上听到了很多孩子跟大人说河里的事情,对旁边坐着的李成器说道:“易弟此次事情做得好。”

    “我昨天还没想到怎么解决看着的人的工钱,结果易弟制作好了凉茶卖。

    百姓有了收入,还能看着东西,至于庄子上赚的那点钱,无所谓。

    今日看到码头上的扛工,为兄打算问问易弟能不能让他们喝上口好的水。”

    李成器说出来的时候没指望李易一定有办法,问一问,万一有呢。

    等车到地方,进到食堂单间,今天有牛肉,早上送来的死牛,检查过来,可以吃,收下。

    然后晚上的饭王皇后要吃面条,宽面。

    大家一起吃牛肉面,李易三个人最后才会吃主食,要喝点酒。

    夏天喝酒,依旧烫一烫。

    “易弟,码头上的人,总是喝河里的水,买不起凉茶。”李成器不绕圈子。

    “大哥是想他们同样喝上热水,减少疾病?河里的水不知道上游会漂来什么。”李易明白了。

    “不喝加了其他东西的水,哪怕是开水也好。”李成器降低要求。

    李易皱眉:“哪怕是一钱让他们喝一天,他们还是舍不得。”

    “为兄也知道没办法。”李成器端酒,表示赔罪,为难李易了。

    李易没端酒,而是问:“大哥的足球比赛现在怎么样了?”

    “好着呢,赚钱,广告费打得出价越来越高,卖的米花和茶水,观众们愿意买。”李成器说起足球比赛,哇啦哇啦介绍。

    京兆府二十二个县,每个县出两支球队踢比赛,哪怕最后一名也有钱拿。

    一个个球员现在差不多职业化了,专门为比赛而训练。

    还会观看别的队的比赛,通常是上午一场,下午一场。

    广告费拿出来一部分给球队按照成绩发奖金,现在是比一轮发一次。

    不然球员吃不上饭,没力气踢球。

    剩下的钱,李成器给悲田坊买东西送去。

    还有的是看病的人实在拿不出药费,帮着买廉价的药。

    李易听着,等大哥说差不多了,他笑着道:“大哥一说广告费,提醒我了。

    码头上扛活的人,通常舍不得穿上衣,就是搭的麻袋片扛东西。

    可以给他们做衣服穿,衣服上打广告,他们白穿衣服。

    大哥拿了广告费,顺便让他们免费喝水。

    茶水不行,他们出汗多,要补充盐,所以最好是喝汤,不要有油,如此汤凉了也能喝。”

    “哎呀,竟然这般简单。”李成器使劲一拍手。

    李隆基摇摇头,简单?说出来了当然简单。

    “叔叔,穿在衣服上的广告有用么?”王皇后吃了几口面条,停下。

    不等李易回答,李成器解释。

    “若是易弟成立一个商行,叫李易商行,所有码头上的人全穿着写有李易商行的衣服。

    其他过往的船只一看,想买卖东西,自然要问这李易商行是什么。

    而且他们更愿意和有实力的商行合作,尤其是大批货物买卖的时候。

    李易商行能够给那么多码头的人制作衣服和汤喝,实力可见一般。”

    “原来如此。”王皇后想了想,点头。

    “易弟,为兄安排,这下不用担心他们晒破皮、划破皮,也不怕他们喝了不干净的水生病。

    还有人会中暑,得热症,喝汤,里面有盐,即使饿肚子,还有野菜能吃下去垫一垫。”

    李成器又一次端起酒盅。

    这回李易端起来,一同喝。

第三百六十八章 回首点滴巨涛成(第七更)

    等吃过饭,李易去抄书,李隆基和李成器兄弟两个又睡不着了。

    两个人干脆出庄子,灞水有码头,整个长安周围的河流,有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码头,其中渭河上的最大。

    两个人带着队伍来到灞水的码头旁边。

    白天的码头热闹,晚上的码头闲人少了,装卸货的人却仍然多。

    大船多停一天要多花不少钱,需要晚上装上船的货物在半天的时候搬出城,排队。

    船上夜间卸货,货物等着天亮在运进城中。

    一支支火把随风摇曳,扛工们不用看脚下,扛着货物,一步一颤地在跳板上路过。

    码头上还有大架子,架子下面有敞口的笼子,货物装进去,手葫芦给吊起来,再一转向,到岸上。

    需要挂钩子的更方便,船上和岸上的人绑好绳子留出扣,钩子往上一挂,起吊。

    “工匠们制造的手葫芦愈发精致了。”李成器看到手葫芦有大有小。

    “易弟拿出来的东西,别人用着好,必然会琢磨,加以改进,如今大唐只要有水运码头之处,定有手葫芦。”

    李隆基提李易,是李易设计发明的好东西。

    用铁来制造,商人们依旧无所谓,一个好的吊运工具,能加快工程进度。

    商人发现好东西,传播的速度就飞快。

    一个码头没有,商人过去一说别的码头如何如何,这个码头立即去学。

    比起农具传播的速度还要快,务农的百姓有时习惯了之前的模式,要改变得有个过程。

    商人眼中是利,一个月中搬运节省两天时间,一年能多出来将近一个月。

    李成器看着杠活的人把一个麻袋片子搭在肩膀上,别人往上猡装着货物的麻袋。

    一个麻袋又一个麻袋摞上,堆得高高的,此人一手搂、一手扶,歪个脖子,走在跳板上,颤抖着几下过去。

    货物卸下,转头又从另一个跳板上去。

    有的则是卸完货,用手抹一把脸上的汗水,拿起旁边的竹筒,在大缸里舀一下子水浇在头上。

    再舀一下子仰头灌,竹筒一扔,拎麻袋片子上船。

    “明天我成立成衣行联盟,先给成衣行打广告,学易弟庄子上干力气活的那种。”

    李成器看民间疾苦,攥了下拳头。

    他说的庄子上的服装是坎肩,布料用帆布,干活的时候没有袖子碍事。

    同时坎肩部位的口子开得很大,一动起来,风就从中过,还能凉快。

    至于帆布,结实,有尖锐的东西一下子都扎不透。

    当然,庄子上使用最多的是平板推车,谁愿意扛来扛去的,累。

    “兄长去操办。”李隆基支持。

    “兄长看,易弟今天解决一小部分人的事情,明天解决一小部分,今天拿出来个插秧的工具,明天拿个收割的工具。

    看着每一件事情都不大,等越来越的事情被解决,越来越多的工具出来。

    再回头看,却是发现,改变得实在太多了,有多少人因易弟而活?”

    李隆基不是苦哈哈按部就班种田的百姓,他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一次一点,冬天采冰赚一些钱、揉泥巴赚一些、采茶叶赚一些、制作摔炮赚一些。

    加起来,相当于寻常人家一年多的收入。

    农事上的工具同样如此,节省的力气和时间积累。

    冬天给田地孩子滑冰玩,避免孩子掉河的冰窟窿里。

    夏天拿出钱财制作大量的跟屁球,顺便又解决一些无法干力气活的人的生计。

    码头搬运工,寻常人只会想怎么找到最廉价的东西煮水喝,易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要广告费足够多,码头的工人甚至可以喝加了肉的汤。

    想到肉,李隆基提议:“兄长,我看码头上有人能歇一会儿,故此无须全是放凉的汤。

    广告费充足,隔两天煮个骨头,把便宜的菜或野菜放进去,他们带了干粮,就菜汤吃。”

    “广告费若是多,饭我都管,我赚钱容易,有易弟在,我留那许多广告费作甚。”

    李成器更干脆,海边的养殖现在属于投入。

    足球场、工匠联盟,一直在赚钱。

    他买下来的庄子,冬天卖蔬菜和香瓜、西瓜,可没少捞。

    他一个宋王,不造反的话,要太多的钱没用。

    何况以后会有更多的钱到手,花出去。

    “既如此,兄长,你出钱修路。弟这里穷,快揭不开锅了。”李隆基突然开了句玩笑。

    “三弟,等盐井一眼接一眼钻出来,还有蓝田县的金子采出来,你才是大唐首富。

    你要学学易弟,贿赂官员、捧着陛下,有钱就往外捐,你要是留着,小心陛下收拾你。哈哈哈哈~~~”

    李成器说着大笑起来。

    “呵呵呵,对,陛下那人小心眼,哎呀!”李隆基跟着笑。

    翌日早,二人又匆匆离开庄子。

    李成器找人成立成衣铺联盟,同时询问哪家有制作衣服的好手,可以请来。

    若真好的话,提高工作岗位和待遇,变成管理人员。

    他又找人去码头搭土灶,找煤和引火的柴火,同时带大的陶锅过去。

    一处处码头看到有人架灶,莫名其妙,谁要在这里卖饭菜?

    有人询问,干活的人不清楚,指挥的人不说。

    坎肩的制作容易,裁出来不同身材的大小,稍微大一点也没事,几片一缝,锁一下边。

    前襟的地方不用纽襻,直接缝上制作衣服的边角料帆布条,系一下即可。

    晌午前,一批帆布坎肩便制作完毕。

    上面还用漆写了字:成衣联盟

    第一顿饭,李成器决定让码头工人吃顿好的,早上九点的时候就跑到李家庄子买东西。

    要求炖鸡,还有野菜,最好放一点豆腐。

    鸡要求炖得碎碎的,不要有大块肉,不然怕码头的人抢,再打起来该怎么办。

    于是庄子后厨房的人直接把鸡肉剔下来,放在绞肉机里给绞了。

    再拿两水泡一泡,把血沫泡出去,等那边的热水烧开,直接倒进去,这下碎。

    鸡身上的油脂剃下来,放到大锅里靠油。

    之后把油渣和油混合的东西舀一勺子放进炖鸡的大锅里搅搅。

    如此一来,哪一碗汤盛出去都带着油,这叫浮油,很坑人的。

    豆腐没有,但是干豆腐丝人,用李易发明的压面机,一压就是很细的丝,还整齐。

    李易那时很多小店里,比如米线店的干豆腐就是如此压出来的,而不是切,切多累呀。

    干豆腐丝到汤里散开,似乎哪一下都能盛出来。

    这些菜,被装在大木桶里送走,码头那边自己煮饭。

第三百六十九章 码头帮工恍若梦(第一更)

    “歇工换工喽!”灞水码头上一个工头吆喝一声。

    他带的队伍把东西卸下后,纷纷去取自己的饭。

    另一个工头跟着吆喝:“换工,上工。”

    一群人拿着麻袋片冲到各个位置,接替。

    有组织的如此,没有组织的,扛一趟活儿就领一个签子,什么时候不干了,数签子。

    这样的人一般是太过瘦小或比别人强壮的。

    瘦小的人别的队伍不愿意要,耽误事情。

    强壮的人不想加入别人,耽误自己赚钱。

    有组织的坏处是要给组织一部分钱,累死累活赚来的钱让别人拿走。

    有组织的好处则是组织会包船,一艘船,谈好价钱,别人不准碰。

    赶上船少、货少的时候,找不到活儿。

    干活不止有力气,还需要配合,别人给你扔麻袋扔得又稳又舒服,和自己摞麻袋再起身是两回事。

    灞水码头这里有两个人最有意思,一个小王小四,一个叫李大牛。

    王小四的个头能有两米二多,浑身上下看着都是肉疙瘩。

    李大牛比王小四矮两个头,干瘦干瘦的。

    一般散工扛活的时候,李大牛负责给王小四摞麻袋,别看瘦,有把子力气,能扔上去。

    也就是说,李大牛的爆发力强。

    王小四让他扔东西就使不上劲,不过可以一次扛很多麻袋。

    别人扛麻袋是往肩膀上扛,王小四是扛一个板子,李大牛往板子上扔。

    一麻袋一百五十多斤的谷子,一般人扛两袋,扛三个麻袋就是厉害。

    他能扛六个,而且走起路还不晃。

    李大牛通常是给王小四扔五个,不给第六个,然后自己扛一个。

    两个人卸一次,比别人多。

    两个人家人都没了,地也没有,就成了逃户。

    今年刚过来一个多月,原本是想加入李家庄子的外来务工者行列。

    结果到地方,看到有千牛卫守着,不知道自己逃户会不会被抓,两个人没敢过去。

    于是在码头上干活,二人配合默契,王小四吃得多,李大牛吃得相对少。

    他俩在等机会,一个能偷摸过去的机会。

    又到了吃饭的时间,两个人都不会做饭,用工钱买饭和咸菜吃,喝凉水。

    不然的话,王小四吃不饱。

    钱在张大牛的手里管着,他心细,能攒下点钱,至少衣服穿坏了,要有钱买个新的。

    他个头小,随便别人穿得二手衣服也能穿。

    王小四那体形,别人的衣服套不进去。

    “小四,今天下午再干两个时辰,我去给你买只鸡吃,总不吃肉不行。”李大牛对王小四说。

    “那大牛哥你也吃。”王小四一听要有肉了,咽口水。

    两个人准备去买饭,码头有专门为他们提供饭菜的人。

    从最不好的米,到酒肉全有,不同的人吃不同的饭。

    他俩吃得便是最差的,但有咸菜。

    米是陈米,不过里面没沙子。

    卖米放沙子算重量,煮饭放沙子有什么用?不怕挨打?

    “大家过来吃饭啊,不要钱,随便吃,汤里有肉有豆腐做的东西,就是干豆腐。”吆喝声传过来。

    李大牛和王小四互相看一眼,王小四说:“我听有人说不要钱给饭吃,还有肉?”

    李大牛点头:“我也听到了。”

    “可能吗?会有人那么傻?”王小四憨憨地说道。

    “过去看看,万一呢。”李大牛也不信,但别人喊了,瞅一眼,不耽误什么。

    两个人顺着声音走,到地方,好几口大锅冒着热气。

    浓浓的鸡汤味儿从木桶里飘出来,让人口水忍不住分泌。

    前面已经有人排队,排出了八排。

    李大牛拉着王小四,找个人少的队伍站在后面。

    李大牛比别人也矮一截,他想看前面,蹦,很累。

    王小四抓着他的裤腰一提溜,放到自己的肩膀上,这下高度够了,别所有人都高。

    李大牛看到有人在那按手印,然后领一件没有袖子的上衣,瞧着料,是帆布制作。

    然后才去旁边拿个陶碗,盛饭,打饭的人再从桶里舀两勺子汤浇上去,同时给一个咸菜疙瘩。

    “大牛哥,真给饭啊,汤里我看到了,有肉沫,上面一层油。”王小四的视力显然不错。

    “还给衣服,只是按手印是作甚,别是把我们给卖了,一会儿我看看,我认识几个字。”李大牛想的是衣服和手印。

    白给吃的可以说是施粥,白个衣服,还是结实的帆布衣服,谁那么傻?

    再想想按手印,估计有问题。

    “成衣联盟,什么东西?”李大牛看到衣服上的字了,疑惑更甚。

    等前面的人按照程序走完,轮到两个人,王小四把李大牛放下。

    “呦,刚才看队伍里你就最高,到了面前,跟个小山似的,放心,有你能穿的坎肩,我们成衣联盟早想到了。”

    坐在那里的人站起来,抬头看王小四。

    “按手印是怎么回事?”李大牛上前问。

    “按了手印,就是把号码编上,当天上工当天穿,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号码,不能穿乱了。

    若是起了争执,对比手印,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不然有的人磨损大,有的人磨损小,这个怎么算?”

    负责登记的人说。

    “不看别的东西?”李大牛又问。

    “逃户是吧?我们不管,我们就管提供吃食和发坎肩,上工的时候必须穿,下工的时候还回来。”

    登记的人一听就猜出来了,不过却表示他们不是官府。

    “谁,谁说的,才不是逃户,你们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李大牛要问个清楚。

    “看到衣服上的四个字没?成衣联盟,这叫广告,识字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会好奇,问别人。

    你们穿在身上在码头干活,来往的船只就知道我们成衣联盟,以后会换广告。”

    “知道了,就是雇人给你们传扬,行,按手印,快点,一会儿别人把饭和汤吃光了。”

    李大牛听懂了,催促。

    两个人按下手印,选了号码,王小四拿到了自己能穿的帆布坎肩。

    转身去盛饭,站在那里,打饭的人笑了:“大个子能吃啊,随便吃,一碗饭,两勺汤,一个咸菜疙瘩,吃完了再来盛。”

    “他吃得多,你们不亏?”李大牛总是有问题。

    “个子高,显眼,在那一站,别人都能看见,多吃怕什么。”

    对方笑着答,在给王小四盛饭的时候使劲压一压,多舀了半勺的汤,再多舀就装不下了。

    两个人端着碗,拿双筷子,到旁边人少的地方蹲下,互相看看,不知道该说什么。

第三百七十章 另种模式需慎用(第二更)

    “好吃好吃。”王小四筷子一扒拉,三分之一碗的饭和上面的菜叶子、干豆腐丝、鸡肉沫,进嘴。

    吃咸菜的时候他倒是比较小心,怕吃多了口渴,咬一小口,眼睛亮了。

    “大牛哥,给的咸菜和买的不一样。”他像发现了什么宝藏秘密似的说。

    “这是酱菜,芥菜疙瘩放到酱缸里腌,腌好后,咸菜味道好,但酱的味道变差。”

    李大牛尝了一点,立即判断出来。

    用盐腌的咸菜和用酱腌的价钱差一倍多,尤其是这种豆豉味浓的酱菜,寻常人家舍不得。

    “汤也好。”王小四又评价汤。

    “没有血沫子,肉剁这么碎,怎么把沫子撇出去的?”李大牛这回不知道了。

    “嗯嗯!”王小四筷子又动了动,一大碗饭和汤,全进肚。

    他犹豫了,问李大牛:“我过去打饭?”

    “我和你一起去。”李大牛有问题要问。

    两个人过去,王小四羞赧地把碗递过去。

    他的块头配合着他此刻的表情,叫人好纠结。

    打饭的人笑笑,没说什么,把碗里吃了三分之一的咸菜疙瘩先拿出来,盛饭、舀汤,咸菜疙瘩放回去。

    “你们的酱菜从哪来的?味道比我以前吃过的好。”李大牛终于找到机会发问。

    打饭的人脑袋扭一下,努嘴:“李家庄子,汤也是从庄子里买。”

    旁边其他的人兴奋了。

    “怪不得这么好吃,李家庄子的菜,成衣联盟厉害呀。”

    “可不是么,李家庄子的菜能买出来,酱菜是用豆豉酱腌的。”

    “李家庄子吃个咸菜和别人都不一样。”

    “赶紧吃吧,这回我放心了,成衣联盟,底蕴厚着呢。”

    “是呢,还以为被骗了,能从李家庄子食堂买出来菜,我服。”

    “去不起天上人间,却可以吃到更好的汤和咸菜。”

    大家热烈地讨论起来,再吃的时候,觉得味道和之前不同了,好神奇。

    李成器换一身‘普通’的衣服,同样端个碗在吃。

    他知道汤用了浮油和鸡肉绞碎,却不担心吃出问题,易弟那里最让人放心的是饮食。

    别处他不去,距离庄子太远,灞水码头近。

    他吃几口,笑了,自语:“偷工减料的汤,味道仍旧不差。整个长安,提前一个多时辰打过招呼,就能同时给所有码头工人做好菜的,也只有李家庄子。”

    其他的地方他看不到,只眼前,他发现码头工人是真能吃啊。

    他准备等吃完了饭回去问问易弟,以后只提供汤,不提供饭的情况下,广告费能不能赚回来。

    他看到身上没多少肉的人,吃起饭来也是一碗接一碗。

    一大锅饭盛完,换另一锅,这边立即重新煮饭,就这样还有人在等。

    排队等着吃的人数在增加,李成器吃不下去了,对身边的一个人吩咐:“去,告诉易弟,这边饭供应不上了。”

    被吩咐的人跑着离开码头,上马又跑几步,进到庄子,找到宋德:“饭不够了。”

    “来啊,把饭送过去,所有的码头全送,要快。”宋德看对方一眼,吩咐庄户。

    一辆辆马车拉着小米饭、黄米饭、高粱米饭、大米饭、饼子冲出去。

    报信的人看着车队离开,挠头。

    “东主说了,说是码头的人比较能吃,估计准备不足,尤其是汤泡饭,划拉两口就没一碗。

    我们这边就一直在做饭、烙饼,第一天给别人送吃的,不能落了牌面。

    昨天做的将牛肉还有剩,给你一块,你拿着吃。”

    宋德说着去取了一大块有十多斤的酱牛肉。

    来报信的人明白了,肉不是给自己的,是给宋王。

    只不过宋王和李易称兄道弟,宋德不能说是给李大,给东西轮不到他一个管事。

    他带着十斤切好的牛肉和蒜酱走了,他骑马速度快,追上了庄子派到灞水码头送饭的车。

    一起到达。

    没人关注他,码头的人俱是看着豪华的大马车上往下搬一锅锅的饭。

    全是白米饭,盖子一掀开,米粒露出来,一点不稀,大米干饭,带着一丝稻壳味道的米香味散向四周。

    “好了,有饭了,大家过来打饭。”负责打饭的人松口气,终于不用等锅里煮着的饭熟了。

    “我滴个老天爷呀,成衣联盟直接从李家庄子往外取饭。”

    “快去盛,今天就是撑死我,我也要多吃两口。”

    码头上又一次热闹起来,李成器看到了那么多的酱牛肉,自己吃不完,给手下又不够分。

    抬眼看到一个大高个子,他自己夹出来一斤左右的牛肉片,又塞到跑去回来的人嘴里一摞肉片。

    “给那个高出别人一截的人送去,你快点吃,送到的时候还能多吃几口。”李成器说。

    “嗯嗯嗯!”这人使劲嚼着,拿起纸包着的酱牛肉,磨磨蹭蹭走过去,一路边走边吃。

    等走到大个子面前的时候,他居然吃掉了一斤多的酱牛肉,味道都没尝出来,只顾着吃。

    “大个子,给你吃。”他说一句,把纸包往王小四的怀里一塞,转头跑了,去喝汤,感觉噎到了。

    王小四抓着一大包的酱牛肉,茫然不知所措。

    下午的时候李成器找到刚刚又抄完一本医书的李易。

    “易弟,他们太能吃了,供饭估计赚不回广告费钱。”李成器喝口冰镇的凉茶,坐在那里叹气。

    “昨天不是说好了给口热水喝么,今天第一天,给吃顿饭,以后就是汤。”李易劝。

    他知道大哥的想法,一口吃成个胖子。

    “看他们吃饭的样子,像饿了好几天一样。”李成器终于发现同样身材的人,别人一个人吃的是他的四五个还多。

    “他们什么时候吃饭都那样,他们干活赚的钱足够他们吃饱饭了。

    不过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他们吃饭价钱更低,只是会冲击在码头卖饭的人。”

    面对码头工人吃饭多的情况,李易有办法解决一下价格问题。

    解决了价格,对在那里依靠卖饭菜赚钱的又成了打击。

    “易弟你说说,我可能不一定差不多大概或许估计约莫不会用。”李成器副词词汇突然就丰富了。

    “餐饮折扣广告模式。比如我庄子要卖饭菜,我以成本价给码头工人,他们花钱就少了。

    然后拉横幅,上面就写,李家庄子的饭菜太好吃了,吃一碗还想吃下一碗,不信看一看。

    码头的干力气活的当然吃一碗还要吃下一碗了,除非是盆那么大的碗。

    别人不知道啊,就想尝尝,他们一下船,就来我庄子吃饭了。”

    李易说出另一种广告模式。

    李成器:“…….”

第三百七十一章 成衣不合有三分(第三更)

    码头搬运何能倚,重担无闲逸。联盟新至又添衣,短裤褡裢总有暖心谊。

    三分天下人何立,且把情来寄。豪情一派浪涛激,日耀晚霞美景不沉西。

    自认为对广告行业很了解的李盛器,听了李易的话,发现自己就是个宝宝啊。

    一个广告,在易弟手上,能玩出花来。

    “易弟,你说,为兄要不要照你说的去作?他们卖饭的是商人,干活的不容易。”

    李成器问李易,话中带着明显的偏见。

    在他心中,商人的地位似乎就比不得干活的人。

    “大哥你去了解一下卖饭的人的整体利润和针对力工饭菜的利润。

    若整体利润高,和他们商量一下,给力工降低一点。

    若针对力工的利润也高,那自然还是要降。

    这个利润是指扣除了准入费之后的利润,并不是所有的卖饭的人都能在码头卖。

    每一个码头背后都有势力控制,有的是几个势力控制,然后相互妥协。”

    李易给出一个提议,就像他宣传官员要廉洁,他却行贿一样。

    宣传必须这样宣传,官员腐败与否,要看官员作了什么。

    贫困县的官员腐败,被收拾了,百姓放鞭炮庆祝。

    若哪一个官员带领一个县的百姓收入提高了十倍以上,他捞点钱,要收拾他,当地百姓都不高兴。

    高薪养廉的政策就是针对此事出来的,还有的是默认地方官员在带领大家致富的时候,自己也致富。

    现在码头的事情,李易不去说要收拾掉背后的势力。

    收拾一批,还有下一批。

    上层建筑要求平衡,在平衡中发展生产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同时加强信仰教育和体制认同教育。

    李成器听着,认真记下,要派人去调查。

    手上握了杀手锏的情况下,他觉得对那些人有了谈判的筹码。

    让你降的时候你不降,别怪我亲自出手叫你卖不出去。

    “大哥,不要快意恩仇。”李易一看大哥的样子,怕大哥跑去过瘾,欺负人玩儿。

    “没,没有的事儿。易弟,倒是你,总给人一种惹了你也可以和谈的样子,你就不想痛快一把?”

    李成器说起以前的商人们欺到李易头上,李易总是很软地还一招。

    如果不是收拾蓝田县的那些人,李易突然出手凌厉、狠辣,还以为他就是那个性格呢。

    “达到目的才最痛快,若说杀人痛快,真不如抢救活一个人心情舒畅。

    我想杀人,无人不可杀。所以我才不愿意那样欺负人,大人欺负孩子,没意义。

    为政者,当以行政方针贯彻为先。

    有本事的人,不动声色,其他政敌屈服。

    本事一般的人,找到政敌的把柄,弹劾掉政敌;

    没本事的人,采取激进手段,杀掉对方。”

    李易将意志、目的、地位、手段的相互关系说出来。

    李成器眯着眼睛想,想了很多。

    最遗憾的是,如果十年前遇到自己单独遇到易弟,或许……

    哦,不行,那时易弟才七岁。

    而如今的自己,早失去了睥睨天下的雄心,真把那位置给自己,自己也不会去坐,太累,整天算计人心。

    一处处码头,在晌午后变得比已往热闹。

    帆布的坎肩穿在身上,搬运工有如孩子拿到了新玩具。

    左摸摸、右摸摸,帆布那厚重的手感使人踏实。

    穿上这个没有袖子的衣服,再不担心突然刮到哪里身上出一道子肿起来的红印,或者是直接出口子了。

    而且日头不能直接照到身上,少了火辣辣的感觉。

    另外一个最关键的是,码头上的力工在知道午饭是出自灞水李家庄子,感觉跟吃了仙丹一样。

    明明是普通的鸡肉泥放了菜叶子和干豆腐死的汤,愣是让他们喝出了琼浆的美味。

    等麻袋片子再次往肩膀上一垫,再没有了磨得不舒服的感觉。

    别看他们天天垫,都磨出茧子了,但每次垫的时候还是难受。

    一时间,码头上装卸货搬运的效率比之先前提高了许多。

    来往的船只上的人看傻眼类,所有的码头搬运工,清一色没有袖子的帆布衣服。

    在衣服上写着同样的字:成衣联盟

    “成衣联盟是什么?”有客船上的人被震撼到。

    “不知道,我只看出来他们穿的衣服整齐。”

    “我知道,成衣是成衣铺子,联盟是成衣铺子联合起来。”

    “我想起来了,长安有工匠联盟,他们叫工盟,现在的是成盟?”

    “衣盟。”

    “厉害了,显然他们的衣服由成衣联盟制作。”

    “衣盟在哪?下船我要去看看,看看有没有好看的衣服,买两身,或订做。”

    “找一个成衣铺子,问是不是衣盟,是就在那做,不是的话,换一家。”

    “对,天热了,我的绸子衣服没有几件换洗的,要买新衣服。”

    客船上的人纷纷说,原本没计划买衣服的人此刻也动了心。

    货船上的掌柜、东家们看到码头搬运工的衣服,再看看自己的手下,考虑着是不是给手下买一套。

    因为手下的人还光着膀子,看别人有结实的新衣服,眼中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另有随货抵达长安的大商人,看到的则是成衣联盟的规模。

    他们已经听说,整个长安全部码头,不管是长工还是短工,全有一件新衣服,并且中午提供饭、汤。

    这叫规模,、这叫实力。

    谁不知道帆布结实?但更知道帆布的价钱也感人。

    “工盟、衣盟,背后的人不一般啊。”一艘超过两千石、运送南方来的各种布料的大商人,站在船头说。

    “冯兄,看样子我们要找衣盟的人商谈了。”站在此人旁边的一人出声。

    “进城看看,看长安有多少家成衣铺子加入了成衣联盟,再看给成衣铺子大量供货的布行是否也加入了进去。”

    “冯兄你看那些人是哪的?”旁边人指着码头多出来的一群人说。

    准确地说是两群人,他们互相之间有个距离。

    被称为冯兄的人看过去,就见一拨人在那里摆好桌子,然后个个捆子打开,里面的裤子散出来。

    另一伙儿人同样摆桌子,他们拿出来的好像是褡裢?

    休息的搬运工又过去排队,排完一处地方的队,换到另一处排。

    “叫个人去问问。”这个冯兄出声。

    船上有人借着别的船跳帮过去,不长时间回来。

    “来的两个队伍是,正衣联盟和荣衣联盟的人。正衣联盟给送的是帆布的裤子,裤腿短一截,说是叫七分裤。

    宋衣联盟送的是褡裢,很宽的褡裢,可以折叠,代替麻袋片子放肩膀上。”

    回来的人向这个冯兄汇报。

第三百七十二章 联盟有序窗纱送(第四更)

    天上人间聚朝堂,帝王不近怨留殇。从来不愁烦恼事,无须人问新纱窗。

    此位冯兄和身边的人对视一眼,两个人发现了同样的情况。

    “和工匠联盟怎么如此相似?”旁边的人说。

    “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稳!”冯兄似乎想明白了什么。

    “跟谁谈?”

    “都谈。”

    两个人开始商议,包括价钱,看三个联盟之间是否有价格上的合作协议。

    码头那里不时响起一阵哄笑声。

    搬运工原来穿的裤子里面也没有其他的衣服,现在给发了新裤子,必须换上,所以……

    有客船挨着岸边,不少女子探头看,然后呸一声,扭过头去,几息后又看,再呸!

    换上了新裤子的人,试了试褡裢,觉得充满了力量,小宇宙都要爆发了。

    主要是裤子的设计好,裤腿短一截,不怕刮碰到什么东西上把自己给拌倒。

    原来穿的裤子是把裤腿挽上去,不干活的时候放下来。

    不能把裤腿给裁断一截,舍不得。

    出门在外,裤子短一段算怎么回事儿?

    关键是裤子还专门设计了外挂的兜,搬一趟以后,按照搬运的多少拿签子,可以塞进去。

    之前使用的是一个布口袋,不贴身。

    褡裢能折叠,叠上了厚实,东西压到上面不硌肩膀。

    等着展开,可以盖在脸上在小憩一会儿的时候当阳光。

    从衣服到裤子,再到褡裢,所有的设计都是那么贴心。

    送褡裢的荣衣联盟的人不嫌脏地一个个给人量脚。

    “实在是太赶了,鞋子做不出来,等个三五天,大家的新鞋子就有了。

    由于咱们荣衣联盟的褡裢展示的广告位置小,所以大家穿上了新鞋子之后,记得别人问的时候要说舒服。

    口号是,荣衣荣衣,最接底气。千万不要忘了,等着鞋子坏了,我们给补,烂了给换新的。”

    被量脚的人使劲点头,不就是喊个口号么,说他们的鞋好,没问题。

    今天是怎么了?好多多大善人,送衣服送全套。

    晚上吃饭的时候,天上人间。

    三个宰相和被张说拽来的魏知古坐在单间中,透过玻璃窗户看楼下风景。

    有不少人拎着新买的衣服路过,往常可见不到这等情形。

    “成衣联盟、正衣联盟、荣衣联盟,宋王又出手了,如工匠联盟那般,三个联盟互相之间竞争。”

    张说望着外面,笑与三人说。

    “乱了,彻底乱了。这个盟,那个盟,朝廷管起来愈发的不容易,势力一旦大了,其他人照着学,该如何是好?”

    姚崇从民间资本的集中和联合方面考虑,对联盟模式抨击。

    卢怀慎看姚崇一眼:“原本也是有联合的,只是暗中,如今换到了明面上,老夫倒是觉得更好管理。”

    “以前有的,朝廷承认么?现在承认了,再出来个什么联盟的专门教人信这信那,然后……”

    姚崇又从宗教信仰和造反的方面来说。

    “工盟不是归知古管么,知古你说说。”张说对着魏知古询问。

    魏知古想了想:“还可以吧,三个工匠联盟,有了新的技术,会在工部备案。

    意思是说,若工部进行什么工程,看是否能用上。在核算成本的时候把新的技术放进去。

    如此一来,能给左藏节省钱财,工部再拿出一份备案放到将作监与少府。

    兵器的制造,或许亦能用上新法,这些都是对朝廷有利的事情。”

    魏知古帮忙说话,他确实这么认为。

    他相信衣盟在之后,会照着工盟的办法上交新的衣服式样。

    比如说冬天作战的将士穿什么衣服更舒服,保暖怎么样。

    姚崇还有话说:“宋王管的两个盟是这般,谁能担保别处的人也照着作?”

    “李易既然拿出来联盟,定然有应对之策。”卢怀慎直接说李易,他放心。

    “夏日屋中蚊蝇多的解决事情,谁去问问?”姚崇换了个事情说。

    感受到权利和恩宠外落的他十分焦虑,堂堂一朝之相,眼看着一个少年来回折腾。

    王皇后干脆搬过去住,等着生孩子,陛下晚上去,凌晨回来。

    按理说,陛下两头跑,应该累。

    等着每天见到陛下的时候,却发现陛下精神头十足,分明是在庄子休息得更好。

    以前偶尔还在后面的‘花园’找自己吃个饭、喝个酒,说说事情。

    好多天没叫自己去了,自己这个宰相当得有什么意思?

    张说看姚崇的表情,心中却暗喜。

    他曾经想尽办法要阻止姚崇当上宰相,陛下却心意已决,对自己疏远。

    眼下轮到你姚崇了,叫你也体会体会。

    在他们互相间各用心思的时候,李隆基果然又到了庄子。

    如姚崇所见,李隆基晚上不跟别的妃子们睡,精神头养好了。

    同时在庄子睡眠质量高,安心,没有宫中的清冷,庄子皆是可信任之人。

    尤其是李隆基始终认为李易有特殊武力手段,所有的地方全造反,一起围攻庄子,易弟能解决。

    吃饭吃的也不再是别人尝来尝去,放凉了的,或是放凉后又热的饭菜。

    睡得香、吃的香,心情愉快,身体自然好,每天上下班又不需要他亲自走路。

    抵达庄子,李隆基看到有人用平板车运送东西离开。

    见到李易的时候问:“刚刚送走的我看着像窗户?”

    “三哥先洗手,边吃边说。”李易没立即回答。

    李隆基很快收拾完,过来一同吃饭。

    今天晚上吃的是大盘鸡,没有土豆,用山药来代替。

    鸡肉都是大块的,酱色在上面看着很有食欲。

    皮带面准备好了,只要王皇后一说吃主食,立即煮了后放到大盘鸡里拌着汤汁吃。

    王皇后提的要求,她说她想吃宽面,但不是那种拌酱和放在汤里的。

    于是李易给制作大盘鸡,面拌着汁吃。

    李隆基知道情况后对李易点点头,佩服。

    自己老婆整天惦记着吃新的花样,换个人能被折磨疯了,也就易弟顽强,本事大。

    三个人依旧饮酒,王皇后那里单独加一个青菜炒杂菌,补充维生素。

    不能只吃鸡肉和山药,两个东西她尝尝味道就行。

    李隆基先吃块鸡肉,再喝盅酒,对李易说:“方才……”

    “三哥是问窗框的事情?给外来的人使用,天太热,水多的地方蚊蝇滋生,他们要砸了墙换窗户。

    我想到他们用薄纱舍不得,换个造价便宜又很好制作的窗纱,把蚊蝇挡在外面,还没有几个钱。

    门也可以,就是中间要加横栏,不然绷不住新的窗纱。”

    李易介绍他新琢磨出来的小东西。

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员分配账不急(第五更)

    职务定,未许送临行。叮嘱衙中多酒请,慎为出语只聆听。官场少承平。

    吃过饭,李易不管别人,自己去忙。

    王皇后日子渐近,整天想着好玩的事情,偶尔发呆,还会莫名其妙地傻笑两声。

    李隆基和李成器在看新的纱窗。

    “姚相在殿里说过一嘴,我没理他,不曾想,易弟做出来了。”

    李隆基知道姚崇的情况,他故意如此。

    帝王需要学会平衡,姚崇还是有能力的,现在给他权利太多,收拾的速度越快。

    李成器摆弄着纱窗,其实是拿竹条制作框,竹子条上钻小孔,麻线来回穿。

    比起正常织布,孔大,不能穿在身上,也没别的用处。

    他唯一的优点是那个孔可以让苍蝇和蚊子钻不过去,麻线用的不多,整个纱窗轻便。

    能推开的大扇窗户,直接把这个框按上去即可。

    框上留有几个大孔,插一个后面成九十度的销子,便卡在其他窗户里外的边缘上。

    纱窗钻孔和穿麻线费点时间,竹条和麻线加起来有一文钱就可以了。

    知道的原理,不同的窗户自己调整不同的边框,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兄长,拿你去工匠联盟,定制一下,十文钱一扇,百姓不愿花钱,看了自己去做,亦无妨。”

    李隆基看几眼,会了,觉得自己也能做。

    给竹片钻孔,比纳鞋的钻孔容易多了。

    双排的孔,后排的孔正好把前排的孔和孔之间的间隙给补上。

    手巧的人,能把麻线给穿出花样。

    “如此轻巧的东西,以前怎没人琢磨出来?”李成器摇摇头,表示不解。

    “富贵人家不去考虑,没钱的人家哪有心思想?工匠或许有想到的,觉得赚不到几个钱。”

    李隆基分析其中的原因,给出个答案。

    翌日,工匠联盟的业务员出发,一人拿着一个新纱窗,跑到各个坊给别人看,问做不做。

    做的话统计一下,都有多少户要做,窗户什么样。

    百姓看几眼,有觉得自己手工可以的人摇头,不做,家中两个窗户,双开的,一个要十钱,两个二十钱。

    自己做一个用不上太久,尤其是下工后,抽空儿钻一钻,再穿一穿,两天,用料估计有个三四钱,足够。

    两天自己赚了十六文钱,美!

    于是许多百姓开始找竹子,几户人家找几根,破开一起用。

    他们还分出来了钻孔的和穿麻绳的,相互合作。

    中午的时候满长安流传着新的纱窗工艺,还有的比谁能在穿麻绳的时候穿出来好看的图案。

    很自然的,姚崇又知道了。

    张说吃过午饭在那喝茶水笑,喝几口笑两声,也不怕肚子疼。

    姚崇也坐在大厅中,一小口一小口抿茶,脸上带着笑容:“看,老夫思虑之事,终于有了稳妥的法子,心中甚慰。”

    “嗯嗯!”张说点头,没啥可说的,你开心就好。

    “蚊子和苍蝇能挡在外面,睡觉的时候,若是没有个凉席,实在是难熬。”姚崇说起另一件事情。

    “没有凉席就编呗,这东西还要什么技术?编席子百姓自己会,家家有,只要有空儿,他们会编。”

    张说不觉得凉席的事情还要什么其他的额外辅助技术。

    “总是会有更快的方法。”姚崇笃定。

    张说摇摇头,端着自己的茶碗回屋,他发现姚崇魔怔了。

    国家大事不操心,坐在那里琢磨怎么给李易出难题。

    吏部尚书同样给了李易一个难题,学子四十二人,蓝田县三人,其他十九个县共三十八人。

    多出来一个人无法分配,这个是麻烦。

    崔日用决定把麻烦扔给李易,派个人把人名单和县名单送到庄子上,让李易作决定。

    李易很轻松地把名单给填上,多出来一个人,甲第头名赵东林没有在榜上。

    他把学子们找来,一个个念,念到最后,没有赵东林。

    其他人一同看向赵东林,赵东林倒是面色平静。

    “都准备准备,四月初八去上任,记得多看多听多琢磨,尽量别说话。

    县尉负责缉捕等工作,庄子给你们一人一百缗的钱,带钱去上任。

    多请下面的衙役喝酒,跟他们说,庄子里不会忘了他们,办事的时候叫他们多操心。

    主簿亦如此,管账,要查账查库,已经在任上的主簿要答对好了。

    下面的文吏喜欢什么就送些什么,不要在乎钱。

    现在你们属于拿钱快速购买经验,属于投资,回报就是你们了解地方情况。”

    李易对学子们提点,不然学子们三天两头要写信回来哭诉遇到的麻烦。

    “若是查出来问题怎么办?”第四名的傅可道询问。

    “主簿查出来问题,记下来情况,县尉查出来冤情,同样记下,写信回来交给我,你们处理不了。”

    李易安排一下。

    他其实对财务方面的不在乎,钱的事情好解决。

    案件上的却不同,被冤枉的人,还有该被判的逍遥法外,受害者是个体承受,影响一生。

    大家要回去准备行李,李易把赵东林喊住。

    “东林,你现在和他们一样,有个官的俸禄,他们去地方有实权,你留在庄子上。

    他们写信回来说的情况,你分好类,看其中的问题大多数出在哪些方面。

    再琢磨琢磨,换成你现在处在同样的位置上,你是出问题的官员,你如何继续隐瞒。

    你是查的官员,你从哪一个方面入手,想完了,我回问你,然后我们两个互相问答。”

    李易对赵东林说。

    刚才面色平静的赵东林这一刻激动了,他看着李易,张张嘴:“东,东主,我……”

    “你能考第一,说明在时务策写的时候文字组织更好,你阐述时候的条理更清晰,正好负责总揽的工作。

    到地方当官很容易,花钱即可,不过你没有本事,下去了,会发现处处受到掣肘。”

    李易又说一番,示意赵东林会去准备应对二十个县的无数问题。

    赵东林高高兴兴地走了,他确实知道想当官不难。

    东主能在科举开考前把吏部尚书及一群官员请来。

    分配个工作还不容易嘛!

    看看科举的名次,庄子四十二个人参加,结果四十二个人全排在前面。

    李易坐在那里摇了摇头,地方上的事情很简单,套路相同,不同的是有的证据被隐藏得很深。

    想去翻那些个账和案子,要触动许多人的利益。

    最后的博弈不在地方,在上面。

    “谁能跳出那个圈子,谁才能去收拾。”李易总结一句。

第三百七十四章 朝廷民间事多急(第六更)

    外戚意难收,还招羽林绸。武举一将秀,文科众官优。清凉存房舍,热闹最码头。往日邀不至,今时却来求。

    四月初八,二十辆豪华的大马车载着四十一个学子出发。

    他们自己带任命文书,没有吏部的官员相送。

    车张装的铜、绢帛、咸菜、腐乳、花露水,还有用来当侧纸的毛边纸。

    学子们的家人不陪同,由学子自己赴任,反正距离不远。

    每月还有三天休沐的日子,到时候马车提前过来,当天晚上接回来,住一晚上,再送回去。

    学子的家人躲在屋子里不出来,怕哭。

    “吏部官员办事不对,如此近的距离,组织部应该送一程。”李易腹诽着吏部。

    得到消息的政事堂里的人神态不一。

    姚崇高兴:“终于派出去为国作事了,老夫看好他们。”

    “老夫倒是觉得他们办不成什么事,一个个刚入官场,不通政务。”卢怀慎是另一个说法。

    张说扇动着扇子:“我是不操那个心,出了麻烦,自有李易来担。”

    一说到李易,话题就聊不下去了。

    坐在兴庆殿中办公的李隆基在批完了一摞奏折后,还是那么精神。

    问高力士:“今天是京兆府二十县官员上任的日子?”

    “是,估计一早就走了,晚上之前,最远的县也能抵达。”高力士回话。

    “皇亲国戚是指望不上了,一个个没有丝毫行政能力,说好的商税,没给朕收上来一钱。”

    李隆基愤怒,他以为那群人总能干点什么。

    结果在地方上被下面的人给骗得团团转,另外监视他们的皇亲国戚就趁机弹劾。

    那叫一个乱啊。

    更叫人生气的是,县中把以前的一些个旧账的问题推到了皇亲国戚的身上。

    皇亲国戚们稀里糊涂地中计了,李隆基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

    他很想把二十个县的官员全抓起来杀头,却知道没用,杀掉一批,还有一批。

    高力士在旁边听着看着,忍不住说道:“陛下,非是他们无能,是他们知道商税的厉害。他们宁愿吃一点亏。”

    “嗯!”李隆基沉默了。

    随即难过,自己想要拉一波、打一波,结果拉的那些胆子小。

    “羽林飞骑怎么样了?”李隆基想到许多人不听话,惦记上武力。

    “三万人是齐了,正在禁苑训练,九万匹马只到了五万五千三百匹,其余的正在路上。”

    高力士对此事上心,总会去问问。

    “李易选的郭子仪如何?”李隆基想起个人。

    李易当初在考场外面专门提到的武举里的一个人,别人过去盯着。

    最后发现什么都厉害,超出许多人一大截,并评价为异等,甲等之上硬是多了个等。

    “训练有方,又好学,宫中的兵书和舆图,他看过一些会再借去一些。

    若不是他在为陛下练私兵,他都想去找其他老将当面请教用兵之法了。

    他个人武用,把各种兵器的使用技巧传下去,操练很凶。

    虽不及李易那般,却也让军士叫苦不堪。若非伙食好,军士们坚持不下去。”

    “好,易弟跟朕选了好人,要不是易弟熬军士的时候自己跟着熬,朕就想把其他的人派过去给他训练。”

    李隆基遗憾不已,李易给练出来的兵,意志坚定、体能充沛、反应迅速。

    高力士再次宽慰:“派出去护卫商队,有了实战,相信很快会提高。”

    “对,派出去,死了伤了抚恤,再招新人,不,现在就招,多招三千,跟着一起训练。”

    李隆基吩咐。

    百姓不晓得朝廷的事情,更不懂其中的博弈。

    曾经没有纱窗的,现在家家户户只要有窗户和门的,就会买或者自己制作。

    门上的纱窗没有轴,是个垂下来的帘子。

    百姓们自己改进的,同样是用麻来织,周围一全用碎布给锁边,最下面贴地,坠上一截竹子或一条木头。

    优点是装门轴的麻烦省了,缺点是总用手去推,推多了被推的地方麻线会蹿位置。

    即便如此,白天晚上都能开窗户开门,透气又不怕蚊子和苍蝇。

    主要是晚上的蚊子,有不小心带进来的蚊子,睡觉之前打一遍,再睡下便安稳了。

    百姓中改变最大的是在码头干活的搬运工。

    几天前自从有了全套的衣服,昨天新鞋子也穿上了。

    布底的鞋子上面是打了许多孔的猪皮,穿上后看着漂亮,脚下还稳。

    猪皮的鞋子耐船,有东西刮到上面,不会划上脚背。

    用猪皮做一双鞋,价钱想来不低。

    要不是下工的时候不准带走,真想穿回家。

    喝水的时候旁边随时有热汤和加了盐的凉开水,可以兑着喝,那样不热,还爽口。

    吃饭的时候咸菜不要钱,不过再不是用酱腌出来的了。

    只要自己带着饭来,可比买着省钱。

    搬运工们感激着三个衣盟,三个衣盟的顾客数量增加了。

    有不想加入联盟的现在正努力申请,当初邀请,他们拒绝,联盟要收会费。

    他们觉得自己凭本事制作衣服赚钱,凭什么要给你们钱?

    尤其是联盟条例里面有一些规则看了生气。

    比如联盟要求联盟中的成衣铺子专门制作某一种衣服的时候,成衣铺子只准手成本钱。

    同时其他的活计必须全部放下,抓紧时间把联盟要求的衣服制作出来。

    还有联盟要求拒绝某一个大客户的时候,所有的联盟成员不得去接。

    限制多,有的成衣铺子不干。

    现在他们后悔了,衣盟联合起来跟布商讲价,布商的价格不降下来,大家全不买。

    布商没有办法,压低了价格出货,所有的联盟成员各自报上哪一种布的需求量。

    等买到手,发现比当初便宜了一成还多。

    更叫人纠结的是,跑船的船员,他们需要新的那种帆布的衣服。

    人家就停一晚上,百十个船员要求明天早上船只起航的时候衣服要就位,可以给加急的工钱。

    单打独斗的成衣铺子眼看着买卖在面前,却接不到。

    衣盟顺手接下来,分配下去,大家晚上加班,制作好了,一早给送过去,钱赚到手。

    只要是大宗买卖,对方根本不会接触单独的铺子。

    有什么需要,找到某一个衣盟一说,全解决。

    眼看着进货的价钱高过同行,眼瞅着钱赚不到。

    别想了,赶紧选一个加进去。

    申请,填表、交抵押金、等着审核,半个月内给答复。

    同时告诉他们,即使同过了,有大宗的买卖,也要先照顾先加入进来的铺子。

    条件苛刻了,成衣铺子们认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产品定位百日近(第七更)

    行业消费中高端,质量心思各于前。孩童百日周年近,不作医者变神仙。

    李隆基今天下班比较早,事情处理完。

    大概下午两点半的时候,他去看了个妃子,三点半的时候出来,面色红润。

    这事还是李易跟他提的,让他抽空那个啥一次。

    生活习惯问题,女人多,连续好多日子守着一个孕妇,打乱了生活节奏。

    若像李易那是,只有一个媳妇,那个就不要去外面找了,正能量!

    身心愉悦的李隆基坐在马车去庄子,顺便看已经看过一遍的来自河南府尹毕构上的书。

    毕构说了,河南府如今鸡鸭数量翻倍了,到了月末,还能再增加百分之三十多。

    百姓会人工孵化,趁着收完稻子,一边打稻子,一边把鸡鸭扔到地里。

    下了蛋,照一照,看能出小鸡、小鸭,立即拿去孵化。

    自己家的蛋数量少,几家联合起来,抢时间,天天孵化,二十天,小鸡出来了,一个月,小鸭出来了。

    隔一天,又有新的小鸡小鸭出来。

    到了晚上,点燃火堆,捕蝗虫,放到锅里用热水焯熟了,第二天晾晒。

    晒干后装起来,等冬天用来为家禽和猪。

    毕构还说听往来的商人们讲,其他地方都在孵化小鸡,小猪的价钱高了。

    百姓找到个安慰自己的理由,其他的全不管,抓蝗虫赚钱才最重要。

    李隆基眼睛看着文字,脑袋中出现画面。

    好多人忙着捉蚂蚱,小鸡小鸭也很努力,大的鸡鸭原先自己吃,等有了孩子,捉这了蚂蚱喂小的。

    猪是一天长大一圈,嗷嗷叫唤。

    李隆基美着,来到了庄子。

    王皇后看看他,凑上前闻闻:“三郎快去洗澡,叔叔这里有好的胭脂水粉,明日走时带上,这什么味儿啊,太浓了。”

    李隆基笑两声,果然去洗澡了,然后找李易要东西。

    他承认,自己的皇后鼻子很灵,对化妆品的评价也中肯。

    李易最近在搞化妆品,他倒不是要卖,他想行贿。

    长安城中好的胭脂水粉买来,他直接分析成分,然后排上表,再单独把拥有相关成分的东西混合看比例。

    一般都是花朵蒸馏出来的精油,现在的人就会这个。

    然后混合其他天然的调料,比如檀香了、香草了等东西,有的价格贵的还含有汞和铅的成分。

    矿石中的朱砂也用来当成染料,珍珠粉增加光泽,混合了香油和动物油脂后,就成了一样样的化妆品。

    李易只要知道成分,不需要了解别人的工艺,他有自己的工艺。

    制作出来,自然是王皇后和宫女、太监们来评价。

    王皇后由于怀孕,比较克制,宫女和太监各种闻,然后发现什么味道都没有了。

    晚饭时,李隆基没有问题,李成器说着三个衣盟的情况。

    对比以前的数据,衣盟里的铺子收入明显增加。

    “易弟,以前是有人买衣服,现在还是有人买衣服,突然多卖了衣服,是夏天的缘故?”

    李成器要学习,他知道了多赚钱后,总是想不明白。

    “有人买帆布制作的衣服,所以多了。”李易说。

    “不算帆布制作,帆布那个,别人有时间能慢慢做。”李成器摇头。

    “那属于受宣传影响,消费提前了。另外今年百姓家中生活水平提高,天热的时候,该加新衣服,还是要加。

    茶叶一直在收,本来应该在家里自己制作衣服的人跑去采茶叶,赚到的钱只要拿出一小部分,就够买身衣服。”

    李易给分析,就跟他那时的各种购物节一样。

    李成器听着,想想,觉得有道理。

    “过了一阵子,成衣铺能卖的衣服就少了?”他无奈地问,他本以为可以长时间多赚钱。

    “在普通百姓身上,赚不到什么钱。他们穿不起昂贵布料的衣服。

    要价高了,他们宁愿自己做不好看的衣服。

    低端市场,要求质量和价格,百姓看能穿住,又便宜才会买。

    中端市场要求的材料和价格,他们觉得一种布料本身就贵,给的价格合适,会买。

    高端市场是新颖,什么布无所谓,价钱也不是问题。

    只要看着别人没有,自己穿上又漂亮,与众不同,花钱如流水。”

    李易讲解市场定位,不同的购买阶层,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不一样的就是易弟你拿出来的坎肩?还有七分裤?”李成器提到两个东西。

    他对李易说:“帆布的七分裤卖得不错,不是大宗交易购买,是很多有钱人买给孩子穿。”

    “对,孩子穿上,不容易被自己的裤腿给绊倒,同时由于是帆布制作,结实,打滚了什么的都行。

    就是帆布的价钱贵,不然普通人家也会给孩子买来穿。”

    李易知道有钱人家的想法,帆布的裤子结实,孩子少了磕碰。

    “易弟,这个新衣服,你再有什么好想法,衣盟按照工盟的方法买。”李成器想到了另一个主意。

    “好,回头我画两个,大哥拿去卖给有钱,我要价可高,一个一百缗。”李易答应了。

    他准备去抄他那时的各种汉服,那些人很聪明,融合了很多元素,制作出不少种类。

    但只要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汉服,有一个中心从来没变过。

    “叔叔,专门画几个给我穿。”王皇后在旁边听了心动。

    她穿衣服在宫里有限制,不能随便穿。

    到外面她就不管了,或者是在自己的宫中把门一关,谁都不让进。

    李易点头答应。

    等众人吃饭各自找事情去做,王兴找了过来。

    他跟作贼似的把李易拉到一边,小声说:“易弟,还有三天。”

    “什么三天?”李易纳闷。

    “孩子,小孩子,三天之后一年了,正好是烧百日,他们家的人会去坟那里,我……”

    王兴说着停下,意思是他要给孩子送回去了,不然他总惦记。

    李易眨眨眼,表示明白,小声问:“需要我跟去吗?我可以解释孩子生了什么病,怎么治疗的。”

    “你会咒禁吗?”王兴问。

    李易摇头,他知道这个,却没学。

    “易弟,这个事儿吧,不能直接说是生病,还要加上一些东西,你明白?”王兴委婉地提醒。

    李易笑了:“懂,这个其实我挺拿手的,我准备一些东西,再练一练,保证出神入化。

    我这拿手术刀的手不比玩魔术的查,哦,是戏法,不,就是百戏中的幻术,我行。”

    李易保证,他懂得如何忽悠人了。

    他有想法、有工具。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087/ 第一时间欣赏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 作者:农家一锅出所写的《带着系统来大唐》为转载作品,带着系统来大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带着系统来大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带着系统来大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带着系统来大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带着系统来大唐介绍:
李易穿越了,带着一个寿命系统穿越了,只有做出有利于唐朝社会发展的事情,才能增加寿命。而此时他的寿命以时辰来计算,然后他遇到了对他隐瞒身份的皇帝李隆基。故事从这里开始。李易:只要能增加我的寿命,要啥技术我都有。目前保证每天一万字以上更新,至于质量如何,看了即知。带着系统来大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带着系统来大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