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明朝做昏君TXT下载回到明朝做昏君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明朝做昏君全文阅读

作者:纣胄     回到明朝做昏君txt下载     回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门牧扬3791加更)

    陈其和看了一眼魏大中,脸上露出颇为不耐烦的神色。

    他实在是不想在这里和魏大中废话,他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到了,其他的事情和他就没什么关系了。

    陈其和摆摆手,直接说道:“把人押下去吧。”

    见魏大中还要在叫,陈其和吩咐道:“把他嘴堵上,如果还闹事,就把他的嘴打肿,让他胡言乱语。”

    手下人连忙说道:“是,大人。”

    对付这种人,他们下面这帮人有的是手段。正经八本的、脸厚心黑的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顾忌。

    在顺天府这种地方当官,那都是眼明透亮的人。如果没有这两下子,早就被弄走干不了了。

    京城这种地方权贵太多,谁都得罪不起。顺天府就是受夹板气,稍有不慎就会惹上惹不起的人。

    显然魏大中并不在此列,何况这件事情还有人在背后推动,顺天府更加没了顾忌。

    人被押下去之后,陈其和转身向后面走了过去。

    来到二堂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人在等着陈其和了。

    这人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水,见到陈其和走进来,便笑着问道:“事情已经办好了?”

    陈其和连忙说道:“崔大人放心,已经办好了。”

    听了陈其和的话,崔呈秀满意的点了点头。

    魏大中被抓这件事自然就是崔呈秀在后面搞鬼,这是他与阮大铖商量好的。这件事情要先把魏大中抓起来,再进行接下来的一步。

    至于说让陈其和帮忙,崔呈秀根本就没费什么力气,他的地位在这里摆着,何况这一次顺天府还要配合自己行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小事情对于顺天府的人来说,自然就没有什么难度。

    “不错,这件事情办得很好。”崔呈秀笑着说道:“功劳给你记下了。”

    “多谢大人。”陈其和连忙笑着说道。

    眼前这位崔大人的传说,京城官场上早就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自从进入官场之后,都没有几个人能像崔大人这样一年之内连升好几级,现在已经坐到了右副都御史的位置上。

    这一次,崔大人又奉了陛下的亲命主持书院的改革,可以说这样的人物前途无量。

    以后说不定自己就能求到崔大人的门下,到时候这份香火情就能帮大忙。

    何况这位将来如果真的能够做大,说不定还能够提拔一下自己。

    所以陈其和的态度非常的恭敬,脸上也带着十分献媚的笑容。

    对于陈其和的表现,崔呈秀自然是十分满意的。

    “大人,要不要卑职暗中?”陈其和说到这里,目光明灭不定,抬起手做了一个下压的手势。

    这个手势在顺天府衙门里面非常的常用,说白了就是要不要把人压死在牢里面。

    之所以用这个手势,而不是用割喉,是因为牢里面处死人犯的方式大部分都是压死,也就是俗称的压麻袋。

    如果是割喉杀死,那动静太大了。

    崔呈秀看了一眼陈其和,没想到这个人居然这么好,而且这么的没有顾忌,像魏大中这样的人竟然说弄死就弄死。

    崔呈秀也希望魏大中去死,但绝对不是这样的方式。现在正在搞书院的改革,这可以说是一个绝对不能够出差错的案子。

    把魏大中关起来可以,但如果把他弄死了,那是万万不能的。

    一旦人死了,那事情就闹大了。对方肯定会闹腾,与魏大中相交的那些人也会兔死狐悲。

    一旦事情闹动起来,对自己太不利了。对自己来说,稳定和顺利胜于一切,所以魏大中不能死。

    至于陈其和的想法,崔呈秀多少也能够想到一些,无非就是想表忠心。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如果陈其呵和自己一起干掉了魏大中,那自己两人算是一起干了坏事。

    一起杀了一个人,以后就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这种把柄,崔呈秀怎么可能给他?

    对于崔呈秀来说,弄死人的办法有很多,这绝对是最笨的办法。

    想要和自己绑在一起,陈其和也是想瞎了心了。

    崔呈秀笑着说道:“这就用不着了,让他在牢里面好生的养着,最好出去的时候白白胖胖的。只要魏大中不碍事,其他的不重要。”

    陈其和听了这话之后,心里面顿时就有一些失望。不过他脸上倒是没有什么表现,依旧笑着说道:“全都听崔大人的。”

    崔呈秀点了点头,站起身子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走了。”

    说完这句话,崔呈秀便站起身子向外面走了出去,没有再去看陈其和。

    在崔呈秀的心里面,已经对这个陈其和打了一个叉号。

    这个人的心思太多,并不是一个好手下。这是自己第一次和他合作,同时也是最后一次了。

    把魏大中抓起来这种事情,在崔呈秀看来就算不上什么大事。即便最后把事情闹腾出来,也怎么不了自己。

    可是如果伙同陈其和弄死了魏大中,那就是完全两码事了。

    这种想要把自己拖下水的人,还是离远一点好。不然将来老天打雷劈死他,容易把自己给牵连上。

    陈其和心中很失望,但不知道崔呈秀已经对他死心了。

    陈其和恭敬的把崔呈秀送了出去。

    出了顺天府衙门之后,崔呈秀便转身往家里面去了。

    他等一下要派人把消息送给阮大铖,这边已经准备好了,那边也就可以开始了。

    与此同时,皇宫大内,

    朱由校正在陪着张皇后散步。

    自从朱由校回到京城之后,这已经成了他的日常。他基本上每天都会陪张皇后散步,即便是忙的时候,隔一天也会抽出一段时间来陪张皇后散步。

    这种事情,宫里面的人早就习惯了。陛下对皇后的宠爱,简直就是无所不包的程度。不但吃穿用度上全都给最好的,平常在皇后的身边花的时间也是最多的。

    大家也都见怪不怪,只能称赞一声皇帝和皇后的感情真好。

    张皇后自然也是笑容满面,宫里面的生活比她想象中的好太多了。

    有了宠爱她的对象,在宫里面的地位自然也就能够得到保障,张皇后也就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何况现在已经有了孩子,要是能够生下一个儿子,那就更加的完美了。

    向前走过石板路、穿过凉亭,张皇后说道:“陛下,妾身自己回去就成了。”

    “这话怎么说的?让我送你回去吧。”朱由校说道。

    “你还有事呢,”张皇后也笑着说道:“陈公公已经来了一会了,只是有事要汇报。他这么半天都没过来,一直在那边等着。妾身已经有些过分了,陛下还是去忙正事吧,妾身这边没什么问题。”

    朱由校听了这话之后,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陈洪,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他轻轻地在张皇后的鼻子上点了一下,才说道:“何必费这个心思?朕又不在乎这些。”

    “陛下是不在乎,妾身不能不在乎。”张皇后笑着说道,同时伸手轻轻的推了一把朱由校说道:“陛下快去吧。”

    “好吧。”朱由校点了点头,对张皇后身边的人吩咐道:“好好伺候皇后。”

    “是,皇爷。”众人连忙答应道,

    张皇后身边的人自然不敢怠慢,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张皇后的心腹,在皇宫里面的地位也很高。皇后的地位越稳固,这些人的地位就越高。

    一旦皇后生下了儿子,这些人可以都鸡犬升天,快点可以成为太子的大伴,宫女可以成为太子身边的嬷嬷。

    这样的地位自然无人能及,他们对张皇后自然也就更上心。

    目送了张皇后,朱由校来到陈洪的身边,瞪了他一眼之后说道:“有什么大事非得现在过来?没点眼力劲。”

    “是,皇爷,奴婢知错了。”陈洪连忙说道。

    陈洪知道皇爷的心思,一般的事情皇爷不太在意,这样的话也无非就是拿自己出气罢了。

    如果真有事情自己不来汇报,那恐怕自己的下场就会更惨。不是皇爷责怪这么简单的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陈洪说道:“还是不能耽误了正事。行了,说吧,有什么事情?”

    “是锦衣卫那边传来的消息。”陈洪连忙说道。

    “崔呈秀动手了吗?”朱由校问道。

    “是,已经动手了。”陈洪躬身答道:“刚刚魏大中已经被顺天府抓了,罪名是涉嫌一起盗窃案。现在人已经被抓到大牢里面去了,崔大人已经离开了顺天府。”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让他们盯着就行了。最近你也让他们打听一下城里面的方向,看看有没有人想利用这件事情闹事。”

    “如果有官员和读书人想要反对这项政策,他们一定会相互串联,你让底下的人盯着点。如果发现有人相互串联,要及时汇报上来。”

    对于这些人的监视,朱由校从来就没有放松过。

    自从他登基开始,无论是养人为自己进行宣传、试图掌控舆论风向,还是监视这些人,朱由校从来都没有放松过。

    在读书人里面埋下自己的钉子,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惧症

    现在这么做的成果已经显现出来了,朱由校随时都能得到一些以前得不到、现在能够轻松得到的消息。

    这些人现在也能够发挥作用。

    对于朱由校来说,这个投入是值得的。

    听到朱由校的话,陈洪连忙说道:“是,皇爷。奴婢马上就交代下去。”

    朱由校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这件事情交代下去之后,朝堂之上也就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再继续张罗的了。他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固。

    新军那边在继续编练,已经成立了两个亲军统领衙门,想要成长为战斗力,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户部那边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了,钱基本上也分的差不多,该给的都给了,不该给的没给。

    至于兵部想要加强边军实力的问题,朱由校也同意了。

    百工院和钢铁厂的扩建,朱由校也同意了。

    吏部想要推动官员监察的事情,朱由校还在考虑。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考成法的,这个还需要再好好的研究一下,暂时没有必要动太多。

    至于礼部书院的事情,也已经在办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除此之外,暂时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了,安稳就是朝堂上的主流。让这个过渡期过渡过去,这一段时间不出问题就是最好的状态。

    不能急,这段时间一定要稳,朱由校等得起。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脚步声,一个人影快步的走了进来。

    是一个来报信的小当差的。

    没等朱由校说话,陈洪已经转身迎了上去。

    小当差来到陈洪的身边,连忙说道:“公公,几位内阁大学士来了。”

    陈洪摆了摆手,示意小当差退下,随后才转身来到朱由校的身边,直接说道:“皇爷,内阁四位大学士求见。”

    听到这话之后,朱由校就是一愣。

    朝堂之上现在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几位内阁大学士一起来,难道现在是出了什么事情?

    朱由校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一时之间居然想不明白什么事情,那就见一见他们吧。

    坐在龙椅上,朱由校沉着脸,等待这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到来。

    时间不长,韩爌等人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给朱由校行了礼之后,韩爌神色有些激动的说道:“陛下大喜!辽东刚刚来了捷报,熊廷弼在沈阳城外大破野猪皮!”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站了起来。

    他的脸上不但没有高兴的神色,反而有些紧张,甚至有一些凝重。

    他急忙问道:“熊廷弼与野猪皮作战了?”

    这是朱由校在熊廷弼走之前三令五申不允许的事情。

    原因也很简单,朱由校不需要熊廷弼在辽东打什么胜仗。一场两场局部的胜利,根本没有办法彻底扭转辽东的态势;而一场战斗失败,就会导致辽东局面的崩溃。

    对于朱由校来说,解决辽东的问题,那是要从根子上解决的,至少也要一举扭转辽东的攻守之势,彻底拿下辽东的主动权,进而使明军在辽东有西进的能力。

    这才是朱由校想做的事情。局部打一场胜仗,根本就无关紧要。

    现在熊廷弼打赢了,朱由校反而更担心了。正所谓骄兵必败,辽东这么多年没打赢,一直都是在打败仗。自从萨尔浒之后,辽东更是全线转为守势。

    可是朱由校心里面清楚,无论是辽东,还是朝中,想要重启战端的人都不少。

    支持开战、支持全辽可复的,这样的人更多。他们也不一定是为国家考虑,可能是出于各种各样的私人利益。

    熊廷弼的这一战胜利,估计会激起这些人开战的心思,就会引起朝堂上的纷争。这些人高喊着去打辽东,自己这个皇帝还不能强压下去。

    如果强压下去,会显得自己这个皇帝软弱无能,同时也会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没有谋略的皇帝。更重要的是,这会伤了真正积极人士的心,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可如果支持开战,在朱由校看来,根本就没有准备好。

    韩爌等人都是老人了,自然是察言观色的高手。本来他们以为陛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很高兴,可是没想到陛下的表情居然如此凝重。这里面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不应该呀!熊廷弼是陛下主张提拔的,自从熊廷弼去了辽东之后,辽东的局势一直很安稳,除了陛下多给了一点钱之外,什么事情都没有。这让朝中的大臣都快忘了辽东。

    加上西南的战争、山东的事情,大家的精力已经不集中在辽东,不过不代表大家不关心辽东。毕竟萨尔浒之战是自明军土木堡之变之后最大的溃败,这是骄傲的明朝朝廷不能接受的。

    现在熊廷弼打赢了,证明了明朝的实力,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陛下的识人之明,陛下怎么可能会不高兴呢?

    韩爌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野猪皮攻打沈阳,熊廷弼命城头之上的大小火炮齐发,直接击溃了野猪皮,随即率领人出城追杀,直接杀得野猪皮大败溃输。”

    “陛下,这是题本。”说着,韩爌就将题本呈给了朱由校。

    陈洪连忙走到韩爌的身边,伸手将题本拿了过来,双手捧着,快速来到朱由校的面前,恭敬地交给朱由校。

    伸手将题本拿了过来,朱由校快速浏览了一遍。

    这份题本是捷报,并不是请功的奏疏。

    在这份题本上,熊廷弼详细地写了这一战是怎么打的,尤其写了火炮之威。那一门巨大的大炮发挥的能力,熊廷弼写得很清楚。

    尤其是熊廷弼在上面也写明了,这一炮下去就直接轰上了努尔哈赤。至于努尔哈赤现在的情况如何,是不是被当场炸死了,暂时还没有消息。

    不过熊廷弼也说了,已经派人去详细地探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

    朱由校看了一眼陈洪,没有说什么。

    这种事情还是交给锦衣卫去做更方便快捷,锦衣卫在辽东有密谍做这样的事情,他们要更擅长一些。

    锦衣卫的消息想必也已经到了。

    将题本放下,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此战熊廷弼有分寸,做的很好。”

    “把这份捷报传于文武百官。”朱由校笑着说道:“想必熊廷弼的请功表也在后面。这一次你们就商议一下吧,该怎么赏赐就怎么赏赐,钱粮上不要太过于吝啬。”

    听了这话之后,韩爌连忙躬身道:“是,陛下。臣等回去就商量一下。”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吗?”朱由校看着韩爌等人,直接说道。

    朱由校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你们几个就可以走了。

    在场的四个人自然听得出来,不禁有一些面面相觑。

    陛下并没有那么开心,显然这并不是他们的什么错觉。

    这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陛下这是怎么了?

    孙承宗站起身子直接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在复辽时机已经成熟了。”

    听了孙承宗的话,看着他坚毅的表情,朱由校的心中就是一沉。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朱由校就怕他们提这个,孙承宗还真的是没有让他“失望”。

    朱由校板着脸说道:“孙爱卿,只不过是打了一场胜仗而已。此时谈收复辽东,有一些太早了。”

    “回陛下,已经不早了。”孙承宗继续面容严肃的说道:“要知道,在萨尔浒之战以后,在辽东,大明官军是败多胜少。各地守军人心惶惶,士气全无,可以说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辽东军与野猪皮作战,可以说是心中畏惧、胆气全无。”

    “可是自从熊廷弼去了辽东之后,不但稳住了辽东的局势,而且还将辽兵调教的如此之好,重塑了辽军的胆气,还能够在沈阳城外野战取胜,可见辽东对野猪皮已经有了一战之力。如此一来,大明在辽东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朝廷钱粮充足、兵甲日盛,戚金所炼之新军也已经成军,足以拉到辽东去作战了。加上百工院所筑造的火炮火枪,大明对野猪皮已经形成了优势。加上这一场胜仗,可以说是士气可用。”

    “如今大明天时地利人和,自然到了克复辽东的时候。臣请旨前往辽东、统领大明军队,为陛下收复领土,剿灭野猪皮!”

    在孙承宗看来,大明现在真的能打赢了,辽东的军队已经恢复了实力。

    尤其是在这一次山东之行,孙承宗已经见识到了大明新军的厉害。这一年多以来制造的火器,那些火炮、火枪足够对辽东野猪皮形成压倒之势。

    朝中的钱虽然不多,但是现在也有,足够用了。

    何况陛下年前已经让人收集了很多粮食,足以支撑大军开拔。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仗打赢根本没有问题。即便不能够消灭努尔哈赤,收复清河、铁岭问题也不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战没有什么不打的理由。

    朱由校看了一眼孙承宗,有些迟疑。

    在朱由校的心里面,孙承宗所以为的这些优势根本就远远谈不上优势,更谈不上什么压倒性的优势。

    朱由校的设想根本还没有达成,军队也没有建设完毕。

    虽然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朱由校向新军和百工坊钢铁厂投入了小一千万两白银。但是在朱由校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这与他心中所设所想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朱由校现在仅仅有一万五千新军,这一万五千名新军刚刚完成整备,装备也刚刚到位,步炮协同的训练也刚刚开始,骑兵与炮兵的配合还不协调,一切的一切都还在摸索当中。

    把这样的军队拉上去打仗,风险实在太大。

    何况火炮开发没有完成,火枪的制造也没有完成,燧发枪刚刚研制成功。金属定装炮弹等等东西都还没有开发完成,朱由校觉得这一仗不好打。

    至于辽东,反正也不着急,让野猪皮闹腾也闹腾不出什么大事情。

    在原本的历史上,到了崇祯十七年,野猪皮也没能打进来。如果不是民间的起义不断、大明丢了京城、吴三桂投降,野猪皮他们打得进来?

    既然他们打不进来,又何苦着急去消灭他们?

    整顿好国内才是关键。大明这么大一个国家,战争的潜力是非常可怕的,尤其在这个时代。

    不要说把大明的战争潜力全部开发出来,哪怕只开发出来五分之一,那个时候才能够形成碾压的态势。

    所以在朱由校看来,现在就根本不适合在辽东开打。

    见到朱由校犹豫,孙承宗看了一眼徐光启。

    两人虽然不是一派,平时偶有争执,不过有一点上两人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辽东的态度、对战争的态度。

    两人都曾想过练新军,都对大明的军队不满。现在有了这样的军队,他们自然是想要拉到辽东去打一仗,想要重振军队的生威。

    他们不知道皇帝在犹豫什么,现在的情况是肯定能打赢,有什么好纠结的?

    徐光启见孙承宗看自己,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于是徐光启也向前走了一步,直接说道:“陛下,百工院那边已经准备了很多的武器,很快就能够把戚金将军的五万人全都装备完毕。这一战臣有信心,必然能够打赢。”

    朱由校看了一眼徐光启说道:“能保证人手一支燧发枪吗?”

    听了这话,徐光启顿时就有些无语。

    陛下居然想要人手一支燧发枪?

    这想法也太天真了。

    看了一眼朱由校,徐光启迟疑着说道:“现在以百工院的产量,每个月大概能产一千支燧发枪。”

    这个产量,在以前徐光启想都不敢想。现在这还是因为有了水利的锻造机,采用了流水线等等各种新的工艺。

    如果按照陛下的想法,想要装备戚金的五万人,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即便是加大投入扩产,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装配完毕。

    现在戚金的新军也不过刚刚装配了五千支燧发枪,这是之前所有的产能了。

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朱由校安安静静地看着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脸上的表情没什么明显的变化。

    事实上,自己这个皇帝的情绪哪里不对劲,孙承宗他们稍稍想一想心里面也就明白了。

    皇帝对战事没有信心,说白了就是在畏惧、在恐惧、在害怕。

    为什么皇帝会有这样的情绪?

    他们这些做大臣的稍稍想一想就又明白了,自己这个皇帝是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毛病犯了。

    要知道,火力不足恐惧症可不光是朱由校一个人有;在后世,这是整个国人都有的毛病,从上到下,大家都在担心火力不足。

    在后世,朱由校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国内师旅一级火力是西方的三倍,但是连一级火力不足。治病就得治病根,给连级以下来副猛药吧!

    纵观全世界,能把12.7毫米这个口径的机枪装备到步兵班,也就解放军一家,而且一个班配了两挺。这种火力放到一个十字路口,分分钟封锁两条街。

    不仅如此,他们还全球首创搞出了狙击榴弹炮,最大射程2200米,射击精度25厘米。是不是感觉精度太差了?

    精度不够,火力来凑,有效杀伤半径是5米!

    一发入魂!

    最狠的是,这货还能上弹鼓。20发连续射击。一梭子炮过去,炸不死也能把你轰得失去意识。

    不求最猛,只求更猛。

    想到这件事情,朱由校也明白自己大概是什么心思了。

    在自个儿心里面,现在的装备完全不够用,根本就不能安心,火力不足恐惧症是治不好了。

    或许在孙承宗和徐光启的眼中,现在大明军备情况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皇帝刚登基那会好多了。辽东那边,熊廷弼解决了很多问题,装备也都提升了上来。这一次的胜仗就是一个佐证,至少可以和野猪皮打个有来有回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战也没什么大不了。何况现在朝廷有钱、国库里有粮,也不差打这一下。

    甚至京城还有这么好的军队,无论是在西南,还是在山东,新军发挥的都非常好。把新军也拉到辽东去,这一战的胜算就更大了,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打败仗的情况;即便是打了败仗,也不太可能出现大败溃输的情况。

    不过朱由校还是摆了摆手,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还是好好的琢磨琢磨吧。诸位爱卿先退下吧,朕想一想再说。”

    事实上,朱由校根本就不用想,他根本就不想打这一仗。自己花费了大力气好不容易弄来的钱和粮食,不能这么白白消耗在辽东。

    对于朱由校来说,这些钱是起家的原始资本,还有大用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些钱用来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是关键。等到实力提升起来后,钱根本就不是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朱由校来说,安稳胜过一切。

    现在朝廷里的人觉得大明有很多钱,朱由校却觉得这钱还很少,远远不够用。把这些钱投入到扩产之中,增强自己的实力,用来赚取更多的钱,这才是王道。花出去是最错误的选择。

    见朱由校的态度坚决,韩爌等人也知道没有办法,躬身道:“是,陛下。臣等告退。”

    等到韩爌等人走了之后,朱由校也回宫了。他心情不太好,需要找张皇后被安慰一下。

    出了皇宫之后,韩爌四人各怀心事的回到了内阁。

    韩爌和黄克缵聚到了一起,两人在西侧的值班房值一边喝着茶一边聊天,门外则是有人在盯守。

    看了一眼韩爌,黄克缵有些迟疑的说道:“我怎么觉得事情有点奇怪?”

    “哪里怪了?”韩爌喝了一口茶水,笑着问道。

    “今天的事情有些怪。”黄克缵想了想之后说道:“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似乎有一些太着急了。”

    “辽东不过是一场小胜,为什么要说收复全辽?他们不是这种急切的人,所以我觉得怪。”

    “这有什么怪的?”韩爌笑着说道:“这两人在揽权而已。”

    “此话从何说起?”黄克缵听了这话顿时就有些迟疑,想了想之后说道:“难道他们意不在辽东,而是在朝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韩爌一边笑着,一边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这两人都是老狐狸,你可千万别被他们给骗了。辽东这一次打赢了,对于朝堂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

    “陛下任用熊廷弼,使得辽东的局势安稳,以至于到了现在能够打赢的地步。可是想要收复全辽,现在肯定做不到的。你都知道的事情,孙承宗和徐光启会不知道?”

    “他们两人,一个掌握着兵部,一个掌握着百工院。那是什么?”

    “那都是和战事有关的东西。一旦陛下对收复全辽动了心,朝中接下来的主要方向就全都是这些。无论是练兵还是铸造军器,全都要依靠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

    “孙承宗甚至要请旨去沈阳,这是要做什么?辽东的事情一直都是朝中的一块心病,自从萨尔浒之后,无时无刻都不压在人心上。你以为陛下不在意吗?陛下不在意,就不会花这么多钱练兵。”

    “孙承宗去了辽东统帅大军,那是去打仗吗?那是去立功。至于徐光启,在朝中统辖百工院的事宜,那也是立了大功的。”

    “现在朝中主推的是皇家书院改革,做主的是冯从吾,那是咱们的人。孙承宗和徐光启这两人都盯着权力上了。”

    “他们就不怕打败了?”黄克缵迟疑着说道。

    “打败了?”韩爌冷笑了一声说道:“你以为孙承宗是什么人?”

    “现在辽东的情况你清楚,我也清楚。熊廷弼已经站稳了脚跟。那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朝廷调集了大军过去,必然是要出击的。”

    “可是谁也没说要全歼野猪皮。先把清河铁岭打下来不好吗?随后逐步向北推进,蚕食野猪皮的地盘。”

    “以前孙承宗又不是没提出过这种方略,他到了辽东肯定会这么干。到了那个时候,野猪皮肯定会被他压一通。”

    “一年两年的可能只有小收获,过个三年五年的,野猪皮必然会死伤惨重,肯定毫无还手之力。再加上朝中百工院的配合,说不定都用不了三年五年。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是携大功立于朝堂,你我如何自处?”

    “说不定,到时候我就要退位让贤了。这内阁首辅大学士的位置,也就和我没什么关系了。你别忘了,咱们虽然掌握着皇家书院改革的事情,可是礼部尚书可是沈霆钧,那可是徐光启的人。”

    “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个怎么会走到一起呢?”黄克缵疑惑的问道:“这两个人平日里并不对付呀。”

    “什么叫志同道合?无非就是想做同一件事情而已。这两人一直都想强军,一直都想收辽东。现在有了机会了,怎么可能不把握?”

    “你看着吧,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这两人的声望肯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那些想要收复辽东的人,肯定会趁水摸鱼捧他们两个人。”

    “何况萨尔浒之战一直是很多人觉得耻辱的事情,这一次朝廷如果能够报仇血,也能让人心出一口郁闷之气。你觉得支持孙承宗他们的人会少吗?”

    “何况剿灭野猪皮本就是国家大义,很多人都会赞成的。”

    这一点黄克缵能够想到,无非就是想要捞取一些资本罢了。

    如果能够触动陛下,让陛下动心,到时候谁的嗓门大,谁就能引起陛下的注意,将来升官加爵不在话下。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黄克缵想了想说道:“咱们总不能反对啊。”

    韩爌他们实在不想让孙承宗和徐光启把事情做成,可是这件事情真的没有办法反对,本身就是正义之事,谁反对谁就是奸贼。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够明目张胆的反对。如果消息传出去,外面不一定把韩爌二人骂成什么样。

    “不急不急。”韩爌笑着说道:“陛下现在没有做决定,也就代表陛下的心里面并不赞同他们的话。咱们也没必要直接反对,只是现在时机不成熟罢了。”

    “新军编练没有完成,各地也是多灾多难。辽东的局势现在很安稳,没必要重启战端。”

    “可是这样容易被骂。”黄克缵想了想说道。

    大明朝的读书人,他可是知道的。这种对外妥协的言论被有心人稍稍利用一下,那么肯定就会成为自己的弱点,外面的人不定会把自己骂成什么样。

    鼓吹强硬,才是主流的思想。

    “当然不能大张旗鼓的说了。”韩爌笑着说道:“私底下和陛下说一说就行了。”

    “至于他们想把事情闹起来,我们只要把注意力转移出去就行了。我还有一件大事没弄完。”

    黄克缵看着韩爌问道:“你说的可是孔家的事?”

    “对啊!”韩爌笑着说道:“这一次不是改革皇家书院吗?不如就把孔家的人搬出来。陛下对孔家的人看不惯,可是孔家的人对改革皇家书院也是有好处的。”

    “把孔家的人拿出来,这件事情够大了吗?一旦把这两件事情弄到一起,朝野上下和读书人都会关心这件事情。辽东的事情有谁会放在心上?他们想要在辽冬推的事情,可就没那么容易实现了。”

    “不过有一件事情也要上点心,那就是辽东的事情咱们也要有所布置,不能到时候全都是他们的功劳。”

第三九八章 重开爵位

    “咱们也要想办法才是。”

    黄克缵看了一眼韩爌,语气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件事情我们怕是插不上手。兵部在孙承宗的手里面,百工院在徐光启的手里面,咱们想要插手就要从他们的手里抢权力,怕是不容易。”

    “何况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参谋处,咱们想要进一步,太难了。”

    “是啊。”韩爌也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事在人为,总归还是有机会的。在辽东那边下点功夫也就行了,无论是辽东的王在晋,或者是熊廷弼,我们都可以接触一下。”

    “朝中不行,就想点其他的办法,办法总归是人想出来的。”

    “如此也好。”黄克缵点点头说道:“只是此事不能够操之过急,我们当前的重点还是皇家书院改革。派人盯着一点,不能骂崔呈秀功劳捞得太高,也不能把事情搞砸。”

    “如果事情搞砸了,换我们的人来也没什么不好。”韩爌想了想说道。

    黄克缵摇了摇头,沉着脸说道:“这件事情得罪的人太多,难度也太大,我们的人来做实在是得不偿失。先让崔呈秀好好做吧,一旦后面有了成就,我们再伸手也来得及。毕竟谁都知道皇家书院的改革难点不在于京城,而在于江南。”

    “真到了改革与受阻之时,咱们也有回旋的余地。让冯从吾他们做好准备就行了,这件事情有的是机会。只要不被人下了黑手就可以。”

    “你说的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吧。”韩爌点头说道。

    “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也该出去了。”黄克缵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想必外面的人也该等急了,不知道咱们在里面说什么。”

    “随他们去想吧。”韩爌语气随意的说道。

    两人从屋子里走出来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孙承宗和徐光启。

    四个人互相笑了笑打了一个招呼,便又各自分开了。

    大家心里面都明白,新的斗争已经开始。

    至于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本身也没有什么太深的矛盾,合则两利。

    再说了,在朝堂之上本就是今日合、明日分,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倒也没有人觉得奇怪。

    他们各怀着心思回去继续工作,一时之间,内阁也就安静了下来。

    此时,皇宫之内。

    朱由校正在沉思。

    想了想,朱由校转头看着陈洪说道:“召集参谋处的人议事。”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自从参谋处成立以后,朱由校虽然带着他们去了山东,也一直在扶持他们,可是在实际的权力上面,参谋处还差得很远。这并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比如这一次辽东的战报,先报的就是兵部和内阁。这虽然看起来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但实际上这代表着权力。

    想要改变这一点,还需要额外花一些时间和气力,因为这是从上到下的改革。

    不过有一件事情,朱由校倒是可以做了。

    时间不长,陈洪又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恭敬的说道:“皇爷,关于辽东的战报,锦衣卫那边送来了新消息。”

    虽然说是新消息,但其实并不是捷报。

    朝廷的捷报用的是快马,走的是驿站,所以速度非常的快。

    锦衣卫虽然也用快马、走驿站,速度上是可以追得上的,但因为不是报捷,内容要详细的多,时间就要晚一些。

    这是一份密奏。

    朱由校伸手就拿了过来。

    一边翻看着密奏,朱由校一边看着陈洪问道:“参谋处的人都来了吗?”

    “回皇爷,已经来了。”陈洪连忙答应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

    在这一份密奏上,锦衣卫详细地叙述了辽东的这一次战事,从人员调配到人员安排,再到整个作战过程,可以说是毫无疏漏。

    看了这份密奏之后,朱由校的心里面终于松一口气。

    显然,熊廷弼并没有贸然出战,而是做好了准备,并且没有考虑战胜,而是先考虑了战败。这点就让朱由校心中很满意,比较符合自己大方向上的安排。

    而且在大胜之后,熊廷弼也没有贸然出击,而是继续保持着该有的态势,谨慎的心态也没有改变。这一点很好。

    放下手中的密奏,朱由校说道:“让他们进来。”

    时间不长,参谋处的几个人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参谋处的人都有一些激动,这还是参谋处成立之后陛下第一次召集议事,尤其还是辽东打赢了之后这个时间节点上。显然,这一次议事的意义非同寻常。

    朱由校的目光扫过几个人,说道:“诸位爱卿免礼吧。”

    参谋处的几个人当中,有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纯臣,还有袁可立和李之藻。

    至于孙传庭,此时已经不在参谋处当中了,而是去了西亲军统领衙门。

    所以现在参谋处之中,也就只有眼前这四个人了。

    等到张维贤他们都坐下之后,朱由校说道:“这一次朕找诸位爱卿来,是有一件事情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张维贤四人听了这话,连忙坐直了身子,等着自家陛下继续说。

    “想必辽东的战事,诸位爱卿也已经知道了。”朱由校的目光扫过张维贤等人说道:“这一次辽东能够打赢,朕的心里面很高兴,可见熊廷弼调配得宜,辽东上下将士用命。”

    “朕想和诸位爱卿商量的事情,就是关于辽东将士的赏赐。”

    张维贤等人听了这话之后,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是心里面都不禁有一些狐疑。

    这件事情还要商量一下吗?

    陛下不是已经让内阁来做这件事情了吗?

    难道说陛下想把这件事情交给参谋处?

    这的确是一个好事情。能够从内阁拿过这个权力,对于参谋处来说绝对是好事情。

    先不说内阁愿意不愿意给,即便是愿意给,现在是不是有些晚了?

    不过既然陛下这么说,张维贤他们也不能说什么,只能等陛下把话说完。

    “自大明立国以来,大明的爵位就只到伯,这一点想必诸位爱卿都很清楚。”朱由校继续说道:“朕的意思,就想改一改爵位。”

    听了朱由校的话,所有人的脸色都是一变,实在是有一些绷不住。

    爵位,一直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

    大明的爵位曾经也很多,后来废除的只剩下了伯爵,再往下就没有了。所以大明朝的勋贵,数量上确实没有那么多。

    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当年太祖皇帝可是杀了不少勋贵。如果不是成祖皇帝造反之后又封了一些勋贵,恐怕勋贵的数量比现在还要少很多。

    现在皇帝又要动爵位,不得不让人心里面没底气。

    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朱由校也没有绕圈子,直接说道:“朕想要重开子男的爵位,就从这一次辽东开始,用来重奖辽东的将士。”

    这件事情在朱由校的心里面盘旋了不短的时间。他琢磨了很久,只不过一直没有恰当的机会用来实行。

    这一次既然辽东有了这样的机会,朱由校怎么可能放过?

    公侯伯子男,大明没有后面两个,对爵位的控制一直也比较严格。

    不过朱由校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情,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有东西不动就会显得特别死板。而朝廷之上的这些爵位,自己也不可以轻易乱动。

    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多了,它就变得不值钱了。贬值就是这么来的。

    朱由校想要扶持新的勋贵,爵位就必须要动一下,同时也要给军中的将士们一个希望。公侯没有办法给,但是子爵、男爵还是可以想一想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使军中涌出一批拼搏的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丈夫博的就是封妻荫子。

    而且新的勋贵崛起,必然会冲击到老的勋贵。到了那个时候,就会铆动起来。朝堂上的这些老家伙,自己也可以看着收拾。

    收拾了老家伙他们,也有人接替,军中的势力也会有了阶梯。不会担心收拾了老家伙,后面没有人顶上来会出什么乱子。

    这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朱由校唯一担心的可能就是要多支出一点俸禄。

    可是朱由校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所谓钱这个东西,拿到手了就是要花的。皇帝不能够做守财奴,花钱只是看能不能创造更大的利益。如果可以的话,那这个钱就可以花。

    朝廷本就花钱养了一堆没有用的闲人,比如勋贵,比如勋戚,又比如宗室。

    再养一些有功的将士也不算什么大事情,只要自己这一次能成功,后面再想开刀那就容易的多了。

    预先取之,必先与之,这个道理朱由校很明白。

    张维贤等人没想到皇帝说的居然是这件事情。不是要动大家的爵位,而是要重新给男爵和子爵。

    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确是一件好事情。无论是对在外征战的将士,还是对他们在场这些臣子来说,这都是好事情。

第三九九章 爵位改革

    毕竟家族都有后人,恩荫一个爵位总归比什么都没有要来的好。

    按照大明现在的规矩,家里面的子弟被恩荫的也不少,立下战功的将领之职通常也都是世袭,这就和大明的制度有直接的关系。

    朱由校想要改变的也是这个,直接取缔的话反而会让人觉得不满,甚至会在军方引起很大的反响。这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朱由校的改革,现在虽然还没有到深水区、没有触及到根本的利益,但也不浅了。

    稳定是很重要的,不能够造成太大的动荡。

    按照大明朝的制度,有军功的将士通常都是世袭锦衣卫,甚至是世袭地方的指挥官。这种事情在大明朝一点都不少见,甚至戚继光本人家里面也是世袭的军户。

    对于底层军户来说,这样的制度并不好,这样让他们的日子非常的难过、备受压迫。

    可是对于军官来说,这样的世袭制度能够保证他们实实在在的荣华富贵。虽然大明朝的军人也被文官压一头,可是比起宋朝来说,那也是好的多;比起寻常的百姓的日子,那更是好的多。

    这些人握在手里面的利益自然不会轻易撒手,想要动他们的利益,那就要在从别的方面给予补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你想让人家干活,总要给人家点好处。爵位,就是朱由校拿出来的宝贝。

    世袭的官职一样是有俸禄的,还掌握着实权,这绝对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反而是空头的爵位对于军官们来说也更有吸引力,对朱由校来说也仅仅是付出一份俸禄而已。

    朱由校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实职和虚衔分开。

    不能你立了功劳,你家里面就世袭一个官位,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而且对国家来说也是绝对没有好处的。

    奖励你一个虚的爵位,那就好办的多。等到想要撤销的时候,办法也多的是。

    当年汉朝的军功封爵制度就被后来的汉武帝给玩坏了,汉朝的爵位也不值钱,满大街都是。别说处置几个爵了,就是处置十几个也没什么问题。

    “别不说话。”朱由校看着张维贤等人,笑着说道:“今天把你们找过来就是为了议政,所谓议政就是商量。既然是商量,那你们就要说话。朕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不然的话还找你们商量什么?”

    朱由校的语气很柔和,态度也很平缓,让人一看就觉得他很真诚。

    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朱由校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口碑。那就是在商量事情的时候,臣子说得过分一些,朱由校不会生气或者追究。这是朝中臣子达成的共识。

    不过,这皇帝也有强势的时候,那就是他做了决定以后,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阴奉阳违。

    在陛下没有作出决定之前,大家还是可以畅所欲言的。所以朱由校的话,张维贤等人还是相信的。

    于是张维贤先说道:“陛下,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情。”

    “那就说说。”朱由校笑着说道。

    “军中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士卒,还是将军,对爵位都是很向往的。”

    “不过咱们大明对于爵位一直以来限制得都很严格,想要获封爵位可不容易。这里面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明的爵位位份偏高。”

    “它是从伯爵起封,很多人根本达不到这个功劳,所以也就没有了这个心气,整日里就是混日子。”

    “可若是有了子爵和男爵,那就不一样了,能够让底下的人更用心、更有心气,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提升军队战力的好主意。”

    张维贤的话音刚落,一边的成国公也开口了。

    他脸上带着笑容说道:“陛下,臣觉得英国公说的对,这绝对是一个百利而无一害的想法。”

    袁可立看着张维贤两人,又看了一眼朱由校,心中有些无奈。

    作为一个参谋处的文官,袁可立当然明白这件事情的意义,也知道为什么这两人玩命地赞同。

    这里面有没有害处?

    当然是有的。爵位一多,勋贵也就多了,这些人的实力也就会得到增强。这对勋贵来说是好事情,对于文官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情。

    当然了,这是站在一个文官的角度上。

    如果出于公心的话,这样的赏赐会让朝廷多出很多开支。

    不过作为参谋处的官,袁可立的想法又不一样。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站在参谋处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谋取权力的好机会。一旦重开爵位的事情被参谋处掌控,那就代表参谋处有了节制武将的能力。

    虽然这只是一小步,但接着可能就是军功的核准。这不用想都已经知道了。

    这次辽东的军功核准还是内阁来做,但是爵位就是让参谋处来定。可是到了下一次,恐怕连军功的核准都要交给参谋处来做了。这绝对是一个大的权力。

    想要掌握一项权力,无非就是两点,人和财。

    首先,人,指的就是人事的任命权。说白了就是官员的升迁。而在军中,军功的核准直接和官员的升迁挂钩。

    谁掌握了军功核准这项权力,谁就掌握了人事任命权利。

    这以前是兵部和内阁的差事。如今,陛下显然是想把这项权力移交给参谋处,这只是一个开始。

    其次就是财,有钱才是大爷,这一点谁都知道。无论是在朝廷之中,还是在民间,这一点也都说得通。凡事牵扯到钱,就牵扯到了权力。

    参谋处如果拿走了人事权,下一步肯定是财。说白了,就是给哪个军队花多少钱。

    这件事情现在也是内阁说了算,内阁和户部兵部沟通,给哪里派多少银两、给哪里派多少装备,这些东西都是他们说的。

    一旦把这些东西也转交给参谋处,那就代表着参谋处获取了人事和财权,大明朝的军队就彻底归了参谋处。

    如果再把军队的审查权剥离出来,犯了事的军官不能够由地方来审,而是直接交给参谋处下辖的军纪司,那么军队就彻底从内阁和兵部剥离,转到了参谋处的名下。

    真到了那种情况,军人的地位肯定会提升起来。军人不受文官辖制,自然就不用给文官面子,这一点永远都是如此。

    文官再想要压军人一头,那便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到了那个时候,参谋处才算设立完成。

    自从到了参谋处之后,袁可立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情。

    陛下把文官也调进参谋处,这让袁可立明白了另外一件事情,陛下是在故意地模糊文武关系。说白了就是要单纯的人。

    你在军方上衙,那你就是军方的人;你在朝廷文官那边上衙,你就是文官的人。这些东西袁可立能够看透,相信其他人也能够看透。

    朝堂上,聪明人总是有的,即便是反应的慢一些,军功的事情推出去之后,这现人应该也能够反应过来。

    而这件事情在参谋处内部,恐怕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袁可立身为参谋处的人,都不敢反对。

    如果袁可立反对,那他在参谋处就没有了立锥之地,恐怕会备受排挤。

    原因也很简单,这是参谋处整体上在捞权力,你却在反对,你什么心思?

    你和参谋处不是一条心?

    你和参谋处不是一条心,你觉得参谋处的人会接纳你?

    所以陛下找参谋处的人来商议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必要,这件事情在参谋处里边绝对不会有人反对。即便是袁可立也一样,根本就没办法反对。

    于是袁可立说道:“陛下,臣觉得此策可行。”

    朱由校看到张维贤等人,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诸位爱卿觉得可行,那就拿出一个章程来吧,好好的核定一下咱们大明的爵位。”

    “陛下,这核定爵位……”张维贤有些迟疑的说道。

    “对,核定爵位。”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不会变。但是在每等爵位之中,也需要分为对应的级别。”

    “比如公,就可以分为县公、郡公和国公;男爵也可以分为县男,郡男和国男。”

    听了这话之后,张维贤等人脸上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开辟一个新的爵位,陛下这是要对朝中的勋贵动手了。

    重新划定爵位,那就有可能升、有可能降。即便是等级不降,也可能会重新在等级内划分。你现在是伯爵,结果给你化一个下等伯,你受得了吗?

    划分为下等伯之后,你不想升上去?

    陛下这是要恢复军功制,彻底推翻太祖皇帝的爵位。

    太祖皇帝当年把爵位压得很厉害,现在又被陛下翻了出来。

    “陛下,臣觉得除了公之外,用国、郡、县不太合适。”张维贤想了想之后说道。

    听这张维贤的话,袁可立转头看了过去,脸上的表情很精彩。

    他没想到张维贤居然如此没有底线。

    这件事情被陛下提出来之后,张维贤甚至连反对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就开始出谋划策了?

    显然这是准备跳过论证的阶段,直接就准备实行了。

    袁可立也明白,以张维贤现在的身份和地位,英国公府是肯定不可能动的。

    无论是从实力还是为人上来说,张维贤那都是尖子,陛下也是颇为倚重。即便是重新划分爵位,张维贤家肯定还是国公。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维贤自然是要赞同的。只不过对于其他的勋贵来说,这恐怕就不是一个好消息了。

    张维贤也不怕得罪人?

    他可真是脸厚,心还没底线。

    朱由校看着张维贤,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样的臣子。

    和自己接触这么久了,如果连自己这点心思都摸不清楚,这样的人自己也就不能用了。

    张维贤显然已经摸清了自己的心思,知道该怎么做。

    “哦?那英国公有什么想法?”朱由校看着张维贤,笑着说道。

    “不如就下男、中男、上男吧。”张维贤想了想说道。

    听到这话之后,朱由校却一皱眉头。

    称呼其实并不是关键,爵位的称呼对应的其实是封地。只不过这么多年下来,封地这种事情就不要想了,所以基本上就沦落为一个称呼。

    不过对于朱由校来说,封地这种事情他还真想干一干,只不过不可能封在大明境内。

    重开爵位是为了以后扩张准备的,以后大明的领土会越来越大。扩张出去之后,分封才是最好的办法,让分封的人到前面去开发,毕竟自己的地盘自己经营起来才会用心。

    至于说能封多大,那肯定是官职越高封的越大。

    朱由校还想把这种分封和殖民结合起来,只不过现在也只是想一想。

    但如果改了名字的话,以后再动起来就怕不好办。所以这个名字暂时还不要改,为的就是名正言顺。

    于是朱由校说道:“这名字就不用改了,总归就是一个称号。”

    张维贤见朱由校沉吟了半晌才说这样的话,心里就明白了陛下这是有别的想法。于是他笑着说道:“陛下说的是,这件事情正该如此。”

    一边的袁可立看着张维贤,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位拍起马屁来真是毫无底线。

    不过袁可立也明白了,陛下就是想借这一次的机会收拾一下那些勋贵们,让他们也紧张紧张。

    别以为抱着爵位就能够混一辈子,真到了动手的时候,咱们这位陛下可不会手软。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吧。”朱由校说道:“回去之后尽快拿出一个章程递上来,有什么事情咱们再商量。”

    “是,陛下。”张维贤恭敬地答应了一声,站起身子说道:“如果陛下没有什么其他的吩咐,那臣等就告退了。”

    “去吧。”朱由校点头说道。

    张维贤等人站起来身子恭敬的行礼,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看着几个人离开的背影,朱由校心里面开始琢磨,参谋处这边还是要往里面调人,现在的人缘还是稀薄了一些。

    孙传庭卸任之后,正好空缺出了一个位置。只不过这个位置选谁合适,朱由校一时之间没有想好。

    说起来,参谋处之中好像缺一个武将。大明有哪一位武将是德高望重的,真真正正靠战功打出来的?

第四零零章 各怀心思

    这要好好的想一想。

    想到这里,朱由校不禁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万历一朝的名将其实还是不少的,只不过那都是在前期;到了后期,名将的数量可以说急剧减少,根本就没有几个能够拿得上台面。

    这估计与当时万历皇帝的做法有关系。戚继光没有落得好下场,使很多人都心灰意冷了。

    尤其是随着万历三大征,大明朝的精锐军队也被消耗得很厉害,国力也被消耗得很厉害。

    想要找到一个能够压一世的将军,还真的挺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真的就没有太合适的人选。

    原本李如松是很合适的人选,如果李如松不死,估计辽东也乱不起来。可是李如松死了,辽东甚至可以说连名将都没有了,所以才会乱的一塌糊涂。

    不过朱由校也知道,这种情况在自己的手下不会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不断鼓励,手下的能人会越来越多。

    相信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就会呈现出一种名将辈出的局面。对于这一点,朱由校心里面坚信无比。

    同时朱由校也相信,以后绝对不会像原本的历史一样,在原本的历史上,那些能人都没有好下场。这一世,朱由校一定要让他们有一个好的结果。

    自从朱由校登基以后,他做了很多事情,朝堂上下的政策也都有改动。所以臣子们对朱由校的心思就更加的看重,平日里消息传播也是最快的。

    关于爵位的事情一出来,所有人都激动了。

    消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仅仅是一个时辰之后,整个京城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同时大家都在消化着这个消息带来的震撼。

    对于文官来说,这又是一件让他们蛋疼的事情。

    爵位改革看起来和文官他们的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却很大。文官想要插手,却找不到什么太好的理由,就让人有一些无奈。

    他们强行插手的话,反而会引起反弹。本身这件事情关乎到爵位改革,利益牵扯最大的就是勋贵和勋戚。

    可是明白人都看得出来,那只是流于表面上的事情。陛下从这件事情开始,已经在逐步扩充参谋处的权力了,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爵位改革在勋贵和勋戚之中也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件事情虽然看起来是好事情,可是重新调整爵位的本质就是陛下在确立远近亲疏。

    以前抱着爵位吃老本的事,在今后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最恐慌的就要数定国公,这位是真的害怕了。

    在这之前,参谋处的事情就没定国公什么事,英国公和成国公全都入了参谋处,只有他个定国公没有加入,这就已经让他很尴尬了。

    现在又搞了一个爵位出来。如果其他国公的爵位都没变,唯独他定国公的爵位降了一等,那他成什么了?

    他肯定会成为勋贵之中的笑柄,也对不起列祖列宗。想到这里,定国公都快成为热锅上的蚂蚁了。

    他心里面也在琢磨着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够让陛下重新看重自己。

    与此同时,爵位改革的消息也传到了内阁之中。

    四位内阁大学士也在琢磨这件事情,不过他们关注的不是爵位的事情。

    对于四位内阁大学士来说,勋贵和勋戚的爵位与他们的关系实在不大,无论是升上去还是降下来都是一样的。

    韩爌四人关心的是参谋处的权力,这摆明了陛下要扶持参谋处。在这样的情况下,韩爌他们想不关心都难。

    于是四位内阁大学士又聚到了一起,开始商量这件事情。

    只不过聚在一起之后,半天也没有人说话。原因很简单,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

    陛下让参谋处议定,本身就没有内阁什么事;内阁要强行插手。这个理由也不好找,难道反对陛下的爵位改革?

    可是陛下也没跟内阁商量,韩爌他们想说话就只能硬着头皮上。可是想要硬着头皮上,那也要有理由啊。

    反对爵位改革,也要有反对的理由。这个理由恐怕也不太好找,难道说有违祖制?

    这样的话,在当今陛下面前就不用说了,根本没什么意义。

    “总要有个章程。”韩爌说道。

    这话一出来,徐光启等人都抬起了头。

    徐光启说道:“和咱们内阁没什么关系的事情,咱们内阁就没必要有什么章程了吧?”

    爵位改革这件事情与徐光启的关系并不大,他也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和陛下有什么矛盾。

    徐光启深切地知道自己的地位,也明白陛下为什么提拔自己。在这内阁之中,徐光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何况这一次的爵位改革,徐光启真的不觉得有什么。陛下想让参谋处掌握一些权力,那就给他们好了。

    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孙承宗的脸上,想看看他要说什么。毕竟这件事情牵扯到了兵部,原本应该是兵部来做的事情,现在转给了参谋处来做,这就不太合适了。

    孙承宗也沉着脸,说起来心里还是有一些难受的。

    不过陛下要拆分朝堂,这件事情也不是今天才开始做的。陛下以前提高通政司的地位,那个时候就已经表现的很明显;这一次有这样的操作也不奇怪。

    成立参谋处的时候,大家其实就应该已经会想到今天。陛下想要一个参谋处,自然不可能只是一个空壳的衙门。不然陛下费那么大的力气做什么?

    所以爵位改革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挡。其实朝堂上的事情也就是那么回事,不是皇权压倒臣权,就是臣权压倒皇权。

    从当今陛下登基开始,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在收拢权力。

    当今陛下首先抓住的就是军权,让戚金编练新军,没有用朝堂上的钱,而是用了内库的钱,直接绕开了内阁和六部大臣。

    同时,陛下还在朝堂之上展开了反腐行为,干掉了一大批东林党的人。不过也没有全部干掉,而是扶持起来徐光启、韩爌、孙承宗三股势力,让他们没有办法拧成一股绳,从而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陛下还扶持了通政司,剥离了一部分内阁和六部的权力;着手建立皇家书院,把礼部的权力又削去了一部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陛下对朝堂的掌控已经很强了。从徐光启的话里面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就不会因为这件事情来和陛下顶牛。

    拧不成一股绳的朝堂,根本就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

    何况在现在的朝堂之上,各种各样的事情纷繁复杂,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

    这次山东的事情,就能够看得出来陛下的胆子很大,因为陛下有底气,西南平叛的战功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新军的能力。有了新军的支持,陛下做起事情来就更肆无忌惮了。

    朝堂之上拥护和支持陛下的官员也不少,徐光启一系就是例子。

    除此之外,别看韩爌口号喊得很高,真到了事情上面,韩爌还不一定怎么倒戈。如果相信韩爌的话。肯定会被他坑死。

    如果韩爌不听话,都察院那边就会弹劾他。毕竟都察院那边现在做主的是崔呈秀,那可是魏忠贤的人。

    有了都察院和陛下两方面的夹击,想要换掉韩爌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到时候接位的就会是徐光启。

    所以现在朝堂上谁都不动,像老乌龟一样。

    这件事情如果自己站出来反对,孙承宗相信自己肯定会被陛下换掉。

    各种思绪在孙承宗的脑海里面翻来覆去。

    沉吟了片刻,孙承宗说道:“这件事情既然是参谋处在做,咱们就不用管了,让他们去做吧。”

    谁都没想到孙承宗会说出这样的话。

    韩爌的眼中明显闪过了一抹失望。一群老狐狸,没有一个好相与的。

    韩爌的心里也很清楚,现在朝堂上的情况很明显,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的权力被大大的削弱了,如今就像外面骂的一样:泥塑阁老。

    “既然孙阁老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吧。”韩爌说道。

    事情在这里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内阁这一次商议,根本就是什么都没商议出来,或者说大家也不想商议出什么来,也算是定了一个调子。

    几次退让之后,大家大概也明白了,内阁想要拧成一股绳不可能了。

    即便是徐光启和孙承宗有所勾结,韩爌在什么事情上也能和孙承宗联系到一起,但是想要三股势力拧到一起,没有人能够做到。比如这一次爵位改革的事情,徐光启就旗帜鲜明的反对。

    既然没有作出决定,也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四个人便各自散场了。

    离开了内阁之后,孙承宗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孙承宗轻轻的舒了一口气,很快就来到了吏部。他要见一见吏部尚书周嘉谟。

    身为兵部尚书、内阁里面排位并不高的大学士,孙承宗能够在朝中站稳脚跟、让所有人都不敢小瞧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和周嘉谟的关系。

    有了吏部尚书撑腰,加上自己的能力,孙承宗的地位很稳固。

    见到孙承宗来了,周嘉谟笑着把他迎了进来,茶水很快端了上来。

    两人分宾主落座之后,周嘉谟笑着说道:“看稚绳的样子,似乎有什么心事。因为参谋处的事情吗?”

    在周嘉谟的面前,孙承宗自然没有隐瞒的必要,轻轻的点了点头,把内阁之中发生的事情和周嘉谟说了一遍,便静静的等着他表态。

    “这个韩爌没安好心啊!”周嘉谟捋着胡子,笑着说道。

    “我也看出来了。”孙承宗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答应韩爌的原因。我想要办事,他却在谋求我的位置。这让我不敢做出什么事情来。”

    “这一次辽东打胜,看来是打到韩爌的痛处上了。”周嘉谟笑着说道,

    “辽东的事情谁都知道,朝堂之上最近一段时间虽然没有人提起,可是不代表不关注。陛下编练新军,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强军作战?”

    “咱们这个陛下心里面装的东西很大,这些咱们都看得出来,所以朝堂上也都有共识。当今陛下肯定会对辽东用兵,不过就是迟早的事情。”

    “徐光启管着百工院和户部,你管着兵部,对辽东作战,你们肯定是要立功的。之前不敢下手,是因为谁都怕打输。”

    “可是这一次辽东的熊廷弼打赢了,加上朝中新军的战力,谁知道这一战不说十拿九稳也至少有七八成的把握。这就让很多人坐不住了。”

    “辽东之战事关重大,朝廷必然会派人督师。徐光启不可能,所以最合适的人选就是你了。从官职上来说,你是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从关系上来说,你与陛下很亲近。如此一来,你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选。一旦辽东打赢了,你的地位必然水涨船高。”

    “韩爌这个人看起来中正平和,可是心思很慎重,他这是在挑拨。陛下要改革爵位的事情,谁都不能碰,碰了就没有好下场。你这么做很好。”

    孙承宗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可参谋处做大,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情。”

    “参谋处想要做大也没那么容易。”周嘉谟笑着说道:“就凭现在参谋处那几个人,根本就没戏。当朝最强战力是亲军,归亲军统领衙门管。谁都插不上手。这以后事情究竟怎么样,谁都说不好。”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的文书突然在门口说道:“大人,内阁那边来人来寻孙阁老。说是宫里面来人传旨了,急着找孙阁老回去。”

    听了这话之后,周嘉谟一愣,转头看向了孙承宗。

    孙承宗也有一些不明所以,这怎么就来圣旨了呢?

    不过想了想之后,他还是站起身子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该回去了。”

    周嘉谟也站起了身子,笑着说道:“我送稚绳。”

    离开了吏部衙门,孙承宗回到了内阁,一进门就看到了正在笑眯眯的等着的陈洪。

    周围的其他几位内阁大学士也在,显然都在等着孙承宗回来。

    见到孙承宗之后,陈洪笑着拱了拱手说道:“咱家在这里要先恭喜孙阁老了。”

第四零一章 孙阁老高升

    听了陈洪的话,孙承宗的神色淡淡的,并没有露出高兴的表情。

    有的时候,对方恭喜你,对你来说真的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尤其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候,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动乱。

    “多谢陈公公。”孙承宗礼貌的拱了拱手说道:“不知孙某何喜之有?”

    听了孙承宗的话,陈洪的神情里掩饰不住的欣喜,他用左手向上空托了一下,笑着说道:“陛下下了旨意,孙阁老要高升了!”

    陈洪一边说着,一边从旁边跟着的小当差手里面将圣旨拿了过来。

    孙承宗不敢怠慢,连忙撩起衣袍跪下听旨。

    周围的人见状,也跟着跪了下来。

    大明朝的圣旨分为几种。

    一种是皇帝吩咐,内阁拟旨。这种算作真正的圣旨,也是整个朝廷意志的决定。这圣旨拿到哪里都没有人可以拒绝,抗旨不尊是要杀头的。

    除此之外还有中旨。这种圣旨是皇帝绕过了内阁和文官,自己写的圣旨。通常情况下也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尤其是对太监、锦衣卫或者军队来说。

    但是在文官那里,中旨有的时候就不好使,这是文官给他们自个儿搞出来的特权,也算是对皇权的一种限制。只不过这种限制是畸形的,是出于文官的利益,用以增长文官的权势。究竟是谁的比重更大一些,恐怕也没人说得清。

    这一次陈洪宣读的这份圣旨,自然就是中旨。

    虽然中旨的权限没有圣旨那么高,但是也要分什么时候。正所谓时移世易,顺从大势才是正道。现在朱由校这个皇帝威望正隆,权势熏天,他的中旨还真就不太有人敢拒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三皇治世,五帝分轮,帝者,以牧养生民为社稷。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内阁大学士孙承宗,熟读兵书,通懂兵法,常有谏言,实乃朝中懂兵之臣。朕惜之爱之,自当重之用之,迁孙承宗为参谋处参谋大臣,即刻赴任。

    “钦赐。”

    圣旨宣读完了,陈洪将圣旨合在一起,笑着说道:“陛下可是很看重孙阁老的,阁老谢恩领旨吧。”

    在场的人就算是想破头,也不会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一份旨意。

    陛下居然直接就把孙承宗给调到参谋处去了?

    这个操作还真的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孙承宗现在掌管着兵部,陛下想要提拔参谋处的地位,最大的阻碍自然就是兵部。

    孙承宗这个兵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可以说是被人放在火上烤了。如果他不同意提拔参谋处的地位的话,肯定会造成矛盾和冲突,甚至被有心人利用。

    可是如果同意的话,兵部上下又不好交代,甚至会引起文官的反弹,搞不好也会里外不是人。像韩爌这样的千年老狐狸就很有可能落井下石。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承宗这个位置就不好干了。

    现在陛下把孙承宗直接调到参谋处去,孙承宗本人自然就没什么问题。人都掉走了,这提拔参谋处地位之事也怪不到他的身上去。

    至于说兵部阻力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连做主的官员都没有了,你指望谁来出头?

    兵部其他的官员?他们够资格吗?

    无论是兵部左侍郎还是兵部右侍郎,这个时候都只有听话的份。

    陛下这一招可以说是如杨羚挂角,无迹可寻,简直是秒到了毫颠。

    一旦兵部没有了尚书,自然也就是一盘散沙。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陛下恐怕不会任命兵部尚书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孙承宗的身上。

    现在如果说有什么转圜的余地的话,那就是孙承宗不接旨。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不接这份圣旨是什么后果,恐怕孙承宗会把陛下得罪地死死的。

    有人不禁打了一个冷战。恐怕这也是陛下的一种算计吧。

    如果孙承宗不接圣旨,陛下恐怕就会用这个罪名把他打发走,而不会牵扯到兵部和参谋处的身上。

    如果孙承宗接了圣旨,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臣谢恩领旨。”孙承宗神色郑重的说道,伸出双手将圣旨接了过来。

    在场的人之中,有人顿时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心里面也在盘算着是不是散播点谣言,打击一下孙承宗的名声。

    不过想想也就算了,因为不值得。朝中的大佬都知道,只要陛下信任自己,自己的手中握着权力,损失些许名声算不得什么。

    何况这个时候陛下肯定盯着这件事情,谁先露头搞事肯定就会被陛下收拾。为了损害孙承宗的一点名声,回头反倒把自己搭上,实在是得不偿失。

    “恭喜孙阁老了。”陈洪笑着拱了拱手说道:“咱家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送陈公公。”孙承宗也不挽留,一边笑着说着,一边做了个请的手势,把陈洪送了出去。

    等到陈洪离开之后,孙承宗的笑容收了起来,也不管在场的人的恭维与贺喜,直接带着圣旨回他的值班房去了。

    孙承宗需要回去好好的想一想,琢磨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到了参谋处之后,他该是什么样的立场?

    孙承宗回去思考了,内阁之中的其他人也在思考。

    同时,消息也很快传出了内阁,传遍了京城,官场上下也全都知道了孙承宗升任参谋大臣之事。

    一时之间,可以说是舆论纷纷,在文官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原本大家还关注的参谋处爵位改革的事情,如今孙承宗被任命为参谋大臣这件事情一出来之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原因也很简单,孙承宗调任参谋处,那么就要卸任兵部尚书,也要卸任内阁大学士的职位。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朝堂上一下子空出了两个高官职位,一个是兵部尚书之位,一个是内阁大学士之位。

    凡是有资格胜任这两个位置的,没有人不动心。如此一来,谁还去关心参谋处的军改?

    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反正是勋贵的事情,与我们的关系不大。我们现在要争夺这两个官位了。

    一时之间,京城官场是纷繁复杂,彻底乱了起来。

    礼部尚书沈庭筠的家里,一桌并不算丰盛的酒菜摆在书房里面。

    能够被沈庭筠在这里招待的客人,自然非同常人,正是内阁次辅大学生徐光启。

    放下手中的酒杯,徐光启咂摸了一下嘴巴说道:“陛下这一手真的是超乎常人之预料。”

    “可是效果却非常的好。”沈庭筠感叹着说道:“如此一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上了兵部尚书和空出来的内阁大学士的位子,谁还去关心参谋处的爵位改革?好啊,真的好!”

    徐光启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何况好处还不止这个,兵部尚书空缺,参谋处那边趁机揽权,陛下还真是纵容他们。如此下去,兵部恐怕就会成为一个空壳衙门了。”

    “我倒不这么看。”沈庭筠摇了摇头说道:“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这势今日在你,明日就可能在我。现在参谋处刚刚设立,也的确需要一些权力。陛下为了防止有人掣肘,暂时压一压,也是可以理解的。”

    “等到过了这一时期之后,恐怕还是要扶回来一些。朝堂之上的朝政,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如果参谋处的权势过大,对于陛下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兵部肯定还是在的,而且权力也不会小。”

    徐光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咱们是不是要争一争?”

    沈庭筠当然知道徐光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所谓的争一争,自然就是竞争这两个官位。

    于是沈庭筠有些迟疑的问道:“你看上哪个位置?”

    “当然是两个都看上了。”徐光启理所当然的说道。

    “内阁大学士的位置,你不是正合适吗?”徐光启也没隐瞒自己的意图,直接说道:“你现在是礼部尚书,进一步入阁也没什么坏处,反而好处颇多。”

    “冯从吾势大,等到皇家书院改革完成,他的地位肯定是水涨船高。到了那个时候,你这个礼部尚书恐怕就压不住他了。现在趁机把你推进内阁,他再想迈过你,那他就是痴心妄想。你刚刚不也说朝政讲究平衡吗?这也应该是平衡。”

    沈庭筠眼神亮了一些,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恐怕不容易。”

    “内阁之中现在还剩下三个阁老,韩爌和黄克缵穿了一条裤子,现在又走了孙承宗,我显得势单力薄。让你入内阁,不也是正合适吗?”徐光启依旧理所当然的说道:“咱们好好谋划一下,未必不能成事。”

    “那兵部尚书的人选呢?”沈庭筠看着徐光启直接说道:“咱们手里面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这事你也知道,毕竟咱们的根基还是有一些浅薄。兵部尚书可不好当,就像你说的,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恐怕都是处在风口浪尖上。”

    “这个我知道,”徐光启放下手中的酒杯,面容严肃的说道:“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相信陛下也能够赞同。”

    “你说的是谁?”沈庭筠有些迟疑的问道。

    “王象乾。”没有丝毫的犹豫,徐光启直接说出了这个名字。

    徐光启看着沈庭筠说道:“他的战绩和功勋我就不赘述了,相信你也知道。以他为兵部尚书,相信也没问题。”

    “你和他熟悉?”沈庭筠看着徐光问道:“你们似乎没什么交集吧?”

第四零二章 王象乾(盟主迪迪卡卡俱乐部加更)

    听到沈庭筠的疑惑,徐光启直接摇了摇头说道:“自然是没什么交集,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只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个合适的人,所以才提出来罢了。”

    沈庭筠抬起头看着徐光启,眼神幽幽的说道:“你是怎么想的?”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既然王象乾不是咱们的人,你和他也没什么交集,甚至连面也没见过,为什么要推举他呢?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太好的选择。

    “因为他合适。”徐光启笑着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说道:“这两个字,足矣。”

    与徐光启相交多年,两人可以说是相知甚深,沈庭筠自然明白徐光启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随后他笑着说道:“你还是你,还是有这份义气。我以为你早就放下这份义气了。”

    “如果没有这份义气,我这个官怕是也做不了。”徐光启无所谓的说道。

    两人相视一笑,同时抬起了手中的酒杯互相碰了一下,一起喝了下去。

    酒入肚中之后,徐光启放下了酒杯,拿起一边的酒壶给沈庭筠倒了一杯酒。

    随后徐光启语气沉重的说道:“辽东的事情是大事情。接下来的几年之内,朝廷必然会有动作。陛下不是那种有耐心等的人,等到事情有了决断之后,陛下必然会对辽东用兵。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兵部必然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兵部尚书不合用,那么肯定会弄出很多事情来。”

    “所以兵部尚书的人选,要的是那种能做事的人。本来李之藻比较合适,也算得上是咱们的人。可是现在他人已经到了参谋处,不是咱们能够琢磨的了。”

    沈庭筠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你决定就行了。”

    “那就王象乾吧。”徐光启也直接说道:“不过也不着急,这事还是看看韩爌他们怎么做吧。想来他们也会有一个人选,只是不知道他们会选择谁。”

    “这个可就说不准了。”沈庭筠摇了摇头说道:“你说他们有没有可能把黄克缵推上去?”

    刑部的地位可没有兵部高,如果以刑部尚书的位置去接替兵部尚书的位置,也算是向前走了一步,甚至再谋求一下内阁大学士的位置,那就更是向前走了一大步。

    可是徐光启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太可能。即便是他们有这个心思,也要考虑陛下的想法。黄克缵这个人虽然有一定的能力,但是掌管兵部,他不行,陛下也不会同意的,韩爌更不会推举。这个位置十分的重要,他们所求的也就是一击即中,绝对不会拖泥带水。”

    沈庭筠点了点头说道:“那就静观其变吧。”

    徐光启和沈庭筠在商量,韩爌和黄克缵也在商量。

    在韩爌的家里面。

    韩爌和黄克缵两人也在一边喝酒一边闲聊。当然了,说是闲聊,其实根本就不是在闲聊。

    放下手中的酒杯,黄克缵说道:“阁老可有了人选?”

    韩爌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内阁大学士的位置,咱们就不要想了。现在内阁之中有咱们两人,孙承宗走了之后,只剩下徐光启一个人了,这个位置恐怕轮不到我们。”

    听了韩爌的话,黄克缵有些迟疑的说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还是要争啊。”韩爌笑着说道:“不但要争,而且还要把声势闹起来。让冯从吾去争,还要把事情闹起来让所有人都知道。”

    “你是想声东击西。”黄克缵笑着说道。

    “对呀。”韩爌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内阁大学士的位置,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是会给徐光启他们。如此一来,我们拿到兵部尚书位置的可能就大很多。”

    “可是凡事都有意外,谁知道最后的结果会如何?我们让冯从吾去争内阁大学士,对冯从吾来说也是好事情。即便是这次不成,下一次也有了优势,还能够压徐光启一头。我觉得徐光启会推沈庭筠,这两个人正合适做对头。”

    黄克缵点了点头说道:“你安排的很好,这件事情就应该这么办。不过关于兵部尚书的人选,你的心里面有没有合适的人?”

    这一点很关键,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也很关键。如果能够拿到兵部尚书的位置,在六部之中,他们就把兵部给拿了下来。如此一来,实力就会得到很大的增强。

    韩爌和黄克缵两人现在看起来很强,那是因为韩爌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可是从实际的权力上来说,黄克缵不过掌握着一个刑部罢了。

    兵部不是他的,工部也不是他的,户部也不是他的。礼部有一个冯从吾,还算能够知应一下。

    至于吏部,周嘉谟很独立,根本就不和谁勾搭。如果非要说和谁关系好,那也是和孙承宗的关系更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爌怎么可能不觊觎兵部尚书的位置?

    只不过想要拿到手是一回事,能不能拿到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能够拿到兵部尚书位置的这个人,官职一定要足够,功劳也要足够,能力也要足够,还要能服众,能够让陛下觉得他是个人才,如此一来才能行。

    黄克缵一时之间也没想到合适的人选,所以才来问韩爌。

    “咱们手里也实在是没人可用。”见到黄克缵的样子,韩爌也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说道:“只不过事到如今,也只能尽量选一个合适的人。”

    “我想推举的是山东巡抚赵彦。”韩爌想了想说道。

    “你怎么想推举他了呢?”黄克缵有些迟疑的问道。

    这个人黄克缵不熟悉,相信韩爌也不熟悉。现在把赵彦推上位去,最终的结果会如何,黄克缵也不敢保证。

    一时之间,黄克缵有些迟疑了。

    “此人在山东平定闻香教的匪乱,是有功劳的。”韩爌想了想之后说道:“这一点,无论是陛下还是朝中的臣子,全都知道。陛下离开山东之后,赵彦在山东稳定地方、清剿剩余的叛乱。如今山东已经安稳了下来,足以证明此人的能力。”

    “同时,赵彦还在山东编练军队、整治水军、增援蓟州,可以说是颇有军事才干。而且纵观他以往的为官经历,此人也是一个知道军事的。所以无论从资历还是能力,赵彦都足够升任兵部尚书。举荐这个人,在陛下那里也过得去。”

    听了这话之后,黄克缵想了想说道:“说的有道理。不过此人和咱们能是一条心吗?”

    这一点才是黄克缵最关心的。如果这个人和自己一条心,那我把他弄上来倒没什么;要是和自己不一条心,甚至最后倒向了徐光启那边,那结果可就不好了。

    “此人为官中正,即便是不与咱们合二为一,相信也不会找上徐光启。而且如果我推举了他,也算得上是知遇提拔之恩,总归是要顾及一些我们的。”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手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手,除了赵彦之外,我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了。咱们的陛下,你也知道,推举了一些不相干的人那是不可能成事的。”

    听了这话之后,黄克缵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按你说的办吧。至于事后如何,咱们再商议。”

    韩爌端起酒杯说道:“如此,就这样吧。”

    这两人也算是达成了协议。

    此时,在皇宫之中。

    朱由校躺在摇椅上,一边晃动着椅子一边悠闲的喝着茶水。

    旁边的田贵妃不时往朱由校的嘴里面喂一个果子。

    陈洪站在朱由校的身边,缓缓的说道:“皇爷,锦衣卫那边已经把消息送了过来。”

    “那就说来听听吧。”朱由校说道。

    只不过他的眼睛都没有睁开,语气很随意。

    见到这一幕,田贵妃站起身子说道:“那臣妾就先告辞了。”

    朱由校一把拉住她说道:“坐下吧,不用回避,本身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好好伺候着。”

    说完这句话,朱由校对陈洪说道:“你说吧。”

    陈洪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把锦衣卫打探来的消息说了一遍。

    事实上,朱由校也没有让他打探什么太难的消息,只是简单的打探了一下官场上的动静。

    主要就是舆论的方向,这一点朱由校一直很在意。

    “皇爷,现在大家都在关注着兵部尚书之位和空缺出来的内阁大学士之位。关于参谋处的事情,已经很少有人议论了。”陈洪直接说道。

    朱由校笑了笑,睁开了眼睛,直接坐直身子说道:“早就想到了。说到底,这个重要那个重要,终究没有自己的官帽子重要。有一个官帽子吊着,也省得他们吃饱了撑的总闹事。”

    朱由校把孙承宗调到参谋处去,自然就是为了眼前的局面。参谋处那边可以放心的做事了,而他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增强一下参谋处的力量。

    至于兵部尚书和新的内阁大学士,这个可就要好好的想一想了。

    朱由校虽然也会认命,但是绝对不会短时间内认命。

    “这件事情你让人盯着就行了。皇家书院改革那边怎么样了?”朱由校看着陈洪问道。

第四零三章 书院谈判

    听到朱由校的问话,陈洪连忙躬身说道:“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双方已经开始洽谈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这样最好不过了。

    皇家书院的改革,一直是朱由校非常看重的事情。虽然推行下去可能会非常的有难度,但是朱由校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等到所有的书院都改革完成,书院便被纳入国家的管控体系当中。到时候读书人学什么,那么就是由自己这个皇帝来做主了。

    不过有一件事情,似乎也该提上日程了,那便是大明的军事学院。

    一个专门的军事学院,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朱由校心里很清楚。

    皇家书院虽然也招募武学的学子、军官的学子、勋贵的学子,但是还不够。朱由校需要把他们单独划分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皇家子弟学院也要提上日程。各地的藩王和宗室也需要把他们的子弟交出来,纳入皇家培养体系。

    这些东西都需要慢慢来,但现在可以开始打基础了。

    在朱由校询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关于京城首善书院的改革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地方,双方已经在进行最后的谈判了。

    虽然是双方的谈判,但实际上只有三个人参加。

    代表朝廷的一方便是这次改革的主持者崔呈秀;代表首善书院的一方自然就是阮大铖和钟羽正。

    三个人坐在一起,谈判的气氛并不是很好。

    钟羽正看着崔呈秀说道:“崔大人,你不觉得这条件有些过于苛刻了?”

    崔呈秀老神在在的看着钟羽正,语气无所谓的说道:“你们要认识到一件事情,我并不是在和你们商量。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你们选择的余地并不多,要么改,要么关门,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钟羽正的脸色很难看,转头看向阮大铖。

    他的意思很明显:你难道不准备说点什么吗?

    阮大铖的脸色也有一些难看,他没想到搞定了魏大中之后,钟羽正反而变得固执了起来。

    沉吟了片刻,阮大铖抬起头看着崔呈秀说道:“崔大人,关于产业的事情,我想我们可以同意。”

    在关于书院产业的事情上,朱由校其实给了很大的自由度。那就是书院改革完成之后,皇家书院的产业并不会收归国有,而是还继续归书院所有。用途自然就是用在书院的经营上,比如教材的花费、教师的补贴等等等等。

    这一点钟羽正和阮大铖没什么反对的意思,毕竟这对他们来说算得上是好消息。

    不过钟羽正一直在坚持的就是关于教材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教什么。

    对于钟羽正来说,如果让他来教荀子的话,那还不如把书院彻底关门。在这一点上他一直不退让。

    这件事情,崔呈秀其实无所谓。对于崔呈秀来说,完成书院改革、立下功劳,这是他最想要的。

    至于说书院以后教什么,崔呈秀根本就不在意,因为这根本就轮不到他来管。

    阮大铖看着崔呈秀说道:“崔大人,我们已经同意了改革,也同意了你制定的这些政策,同意了派入新的老师,也同意了将所有的老师都纳入官员体系。但是在教材的问题上,我觉得还是应该向陛下建议一下。”

    崔呈秀看着阮大铖,眉头一皱。

    在崔呈秀看来,阮大铖他就是在误事。

    将来皇家书院教什么,那不是他崔呈秀能管的事情。如果他用这件事情去找陛下,很可能让陛下觉得他办不成事,所以崔呈秀一直咬着牙不答应。

    可是看现在阮大铖两人的样子,这件事如果不说清楚,恐怕是不行了。

    沉吟了片刻,崔呈秀说道:“这件事情我会向陛下禀报,但是最终结果会如何,我也不清楚。不过有一点你们可以放心,陛下不会摒弃孔圣人的学问。”

    对于崔呈秀的保证,钟羽正根本就不相信。

    当今陛下对孔家可没这么客气,登基之后也一直在推崇荀子的思想,之前甚至还推过李贽的学说。这根本就没有办法让钟羽正他们放心,尤其是在山东孔家的事情发生之后。

    如果在这件事情上拿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恐怕钟羽正也不会答应。

    崔呈秀的保证没有用,钟羽正他们想要的是陛下的保证。

    钟羽正说道:“这件事情还是等崔大人禀报过陛下之后再说吧。”

    听到钟羽正的话,崔呈秀一皱眉头。

    这是摆明了不信任他。

    不过崔呈秀也拿这个老顽固没有办法,总不能把老顽固也弄掉了吧?

    如果把钟羽正弄下去的话,首善书院就没人做主了,影响也实在是太坏了,对以后的改革没有一个好的示范作用,反而会增加难度。

    崔呈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说完这句话,崔呈秀就站起了身子说道:“我马上就进宫去。”

    离开的首善书院,崔成秀没有停留耽搁,直接就向着皇宫而去了。

    皇家书院改革之事情到了现今这个地步,也的确需要陛下来做主。

    在皇宫之内。

    朱由校在陪着张皇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皇后的肚子越来越大,距离生产的日子也不远了。

    朱由校有空就会过来,一来关心一下张皇后的身体,二来也是为了安抚张皇后。

    在这个时候,张皇后的心里面恐怕没有底气,担心也比较多。毕竟皇宫里不是在外面,自己虽然一直在塑造张皇后的权威,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也没有办法保证。

    “陛下,妾身这边没什么事情,一切都很安稳。外面的事情很多,陛下也不用把心思都放在妾身的身上。”张皇后看着朱由校,脸上带着笑容说道。

    朱由校看着张皇后有些发胖的小脸,笑着说道:“朕想陪着宝珠一起迎接咱们的第一个孩子。”

    听着朱由校温柔的话语,看着他温和的脸庞,张皇后轻轻地点了点头,将身子靠到朱由校的怀里说道:“妾身能够得遇陛下,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朱由校没说话,轻轻地拍抚着张皇后的后背,两人之间的气氛宁静而祥和。

    正在这个时候,陈洪从外面走了进来。

    朱由校看了他一眼之后,陈洪就低下了头,也没有说话。

    陈洪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朱由校,外面有事情了。皇爷你想管不想管?如果你不想管的话,我就去把他们给打发了;如果皇爷想管的话,那皇爷你就要开口询问一下。

    张皇后虽然靠在朱由校的怀里,可是也感觉到了朱由校侧身看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于是张皇后坐直了身子,转头看过去,就看到了陈洪。

    她笑着说道:“这是有事情了,陛下快去吧。要是因为妾身耽误了朝廷的大事,那样的话妾身的罪过就大了。”

    “别说这样的话,哪有什么事情比宝珠你的事情还重要?”朱由校笑着说道:“这可是事关大明的未来。”

    张皇后轻笑了一下,轻轻地推了一下朱由校,又轻轻的摸着肚子说道:“大明的未来还要等上一段时日,陛下还是先顾着大明的现在吧。”

    听到这话之后,朱由校也笑了。他说道:“那朕就去了,晚些时候朕再过来。”

    “好的,陛下。”张皇后点了点头说道:“妾身让他们准备晚膳。”

    朱由校点了点头,转身向陈洪走了过去。

    走到了陈洪的身边,朱由校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回皇爷,崔呈秀求见。”陈洪连忙说道。

    听到崔呈秀来了,朱由校大概也明白是皇家书院改革的事情。

    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出去看看吧。”

    说完这句话,朱由校便先向外面走了出去。

    来到前面的时候,崔呈秀已经等在这里了。

    见到朱由校之后,崔呈秀不敢怠慢,连忙跪在地上恭敬的说道:“臣,参见陛下。”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平身吧。”

    等到崔呈秀站了起来,朱由校继续问道:“出了什么事情了?难道是皇家书院改革那边不顺利吗?”

    “回陛下,的确是有些事情。”崔呈秀连忙说道:“首善书院那边基本已经答应了书院改革的事情,不过那些人也有一些担忧,担忧书院以后教导学生什么。”

    听到这话之后,朱由校就是一皱眉头。

    书院以后教学生什么东西?

    朱由校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在这件事情上,朱由校不希望有人掣肘,不希望有人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大明各地的书院基本上都是个人创办的,他们教的东西都是他们自个儿想教的,根本就不是国家想教的。

    如果国家不能够对教育系统施加影响甚至是管控,很容易出现跑偏的问题。这种事情在后世也很常见,公知洗脑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

    何况这些人不光是公知,而是有地位的大儒,甚至在官场上都非常的有影响力。

    这个问题很严重。

    这些人对这件事情提出了要求,朱由校第一时间就很反感。

第四零四章 朕乃兴文教第一帝!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脸色。

    崔呈秀最善于察言观色,在看到朱由校的脸色之后,心里面就不禁叫苦了起来,恨不得暗自抽自己几个嘴巴。

    我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答应阮大铖他们的条件,找陛下来谈这件事情?

    明知道不行,怎么还鬼迷心窍的答应了?

    现在箭在弦上,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总不能说现在又不想说了吧?

    这种戏耍君王的行为,可比说出来要严重的多。

    崔呈秀只能硬着头皮直接说道:“陛下,钟羽正担心陛下会摒弃孔圣人之道。”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崔呈秀也顾不得太多了,直接就把钟羽正给卖了。

    反正陛下要是生气了的话,那就去治钟羽正的罪。崔呈秀要尽量减轻自个儿的罪责。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的神情倒是缓和了不少。

    原来他们是担心这个。

    这个倒不是不能商量,朱由校也从来没有想过摒弃儒家,只不过想要改造它而已。

    如果摒弃儒家,朱由校也找不到一个好的学说来代替。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合适的学说很重要。

    难就难在这上面,不可能没有指导思想。一旦缺乏了指导思想,事情就会变得更糟糕。

    现在这个时代,天下的读书人学的都是孔子,朱由校不可能不宣扬孔子的学术。只不过孔子的学说被改得乱七八糟,不可能再继续用现在的。

    秦汉时期的孔子学说,那可是很了不起的学说。所有的儒家子弟,那都是能够提着剑杀人的。大统一大复仇的思想,在现在看来也是熠熠生辉。

    只不过宋代的理学,彻底阉割了儒家的子弟。

    秦汉时期的儒家弟子,那是真的君子六艺,讲究的是上马能领军,下马能治民,可以说是强得不要不要的。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不能打的学派早就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了。

    孔子也不是现在庙里面那个儒雅的小老头,而是一个身高1米9多的壮汉,手持大剑、力大如牛,很能打,他的弟子也一样。

    所以继续推崇孔子,朱由校又可以玩一把复古。

    欧洲赫赫有名的文艺复兴,其实也不是复兴文艺,玩的不过就是旧瓶装新酒。朱由校要搞的东西也是同样的道理,于是他的心里面产生了一个想法。

    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很好利用的机会。

    对于儒门弟子的立场,朱由校不抱什么希望。

    从汉代开始,最善于转换立场的就是儒家的弟子。他们会根据统治者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学说。

    在这一点上,没有一个学派比儒门做得更优秀。

    即便是朱由校要推崇荀子的时候,也有儒门弟子站起来摇旗呐喊;要推崇李贽学说的时候,一样有人站出来帮忙。

    事实上就是这个道理。说白了,学说是为利益服务的;在利益面前,立场是可以改变的。

    像冯从吾,以前就是理学的弟子,同时是东林党在山西的代表人物。可是现在呢?

    冯从吾是荀子学说的急先锋。

    还有黄克缵,大力推崇礼法并举,可以说也是荀子学说的门徒,而且还是非常坚定的那种。

    这些人都背弃了之前的学说,说到底无非也就是利益罢了。即便有一些人是老顽固,朱由校相信这些人也不会太多,而且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等到书院全部处于朱由校的统辖之下,这些人就没了用武之地。如果他们实在跳得太欢,那就封杀了他们的学说,到时候不过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虽然大家都说读书是在做学问,可事实上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读书为的是做官,为的是前程。

    看着崔呈秀,朱由校半晌没有说话。

    崔呈秀的心中更加忐忑了,显然他这一次真的触怒了陛下。

    崔呈秀心里面大骂阮大铖,果真是不中用的东西!自己怎么就听了他的话呢?

    “这件事情,朕要考虑考虑。你先回去吧。”朱由校说道。

    崔呈秀的脸上顿时垮了下来,不过心中还有一丝希望,希望陛下能够不计较他的过错。

    崔呈秀说道:“陛下放心,臣子回去之后会和他们继续商量,相信会有一个好结果。”

    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说完了就是回去继续收拾阮大铖他们。

    至于说会有一个好结果,那就是要用尽各种手段了。这些人答应也要答应,不答应也要答应。

    像钟羽正,如果他实在不答应,那说不定就得什么急病了。

    像崔呈秀这种人,为了功名利禄,没什么干不出来的事。

    朱由校看着他,直接摆了摆手说道:“这就不用了。你回去之后先静静的等待一下吧,等朕想想之后再说。”

    听了这话之后,崔呈秀一愣。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不敢问,急忙说道:“是,陛下。臣回去之后就等待消息。如果陛下没有什么其他的吩咐,那么臣告退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去吧。”

    看着崔呈秀离开的背影,朱由校若有所思。

    沉吟了片刻之后,朱由校对陈洪招了招手说道:“你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让手下去引导一下舆论。”

    “主要的论点就是书院改革,在全国大兴书院,这是文坛盛世,是朕心系读书人为了天下读书人做的好事,是千古以来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是历朝历代都没有人做到的事情。”

    “朕的兴文教之心,乃千古帝王之中的第一人!”

    朱由校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严肃。既没有狂妄,也没有担忧,总之就是用一种很平淡的方式说出来的。

    站在一边的陈洪听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与朱由校相处了这么久,陈洪对于朱由校的心思大概也能够摸到一些了。皇爷这一次这么做,肯定不是为了扬名,这是有别的安排。

    于是陈洪连忙答应道:“是,皇爷。奴婢这就去办。”

    “等一下,朕还没说完呢。”朱由校招呼住陈洪,想了想之后又说道:“你同时让人放出消息,就说有人希望摒弃孔子之道,在书院之中教导其他的学说。”

    “至于是道家还是墨家,都没有关系,把消息放出去就行。对了,你可以提一提法家。”

    听了这话之后,陈洪彻底知道了这一次事情的严重性。

    他连忙说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把事情办好。”

    朱由校再一次点了点头。

    对陈洪办事情的能力,朱由校还是放心的。朱由校再一次说道:“钟羽正的事情也要提一提,就说他反对皇家书院教导其他门派的学说。如果朝廷不同意教导孔子的学说,他就不同意书院改革。你去办吧。”

    听了这话之后,陈洪点了点头,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等到陈洪离开之后,朱由校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后转身坐回到龙椅之上,开始琢磨安排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如果有什么疏漏的地方,该怎么补救。

    朱由校这么做的原因非常的简单,无非就是转移焦点、声东击西、拉拢分化、树立榜样等等等等。

    转移焦点,将是否同意书院改革转移到皇家书院教导什么上来。

    同时还提出了教导别的门派,什么法家、道家、墨家,这是当今读书人绝对不能够同意的。这就是声东击西,让他们去为门派发声,而不会再在意其他的东西。

    至于拉拢分化,那就是把钟羽正拎出来,把他塑造成一个斗士、一个敢于反抗的读书人。如此一来,有些人自然会投靠到他的门下,就完成了对书院中人的分化和拉拢,同时也把钟羽毛树立成了一个榜样。

    几套组合拳打下来,朱由校相信肯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了,这个程度还不够。等到事情闹腾起来之后,朱由校就派东厂的魏忠贤去把钟羽正抓了,直接抓到东厂去。

    当然了,这个人不能死。进去之后,以后还是要放出来的。

    总之这是一场大戏,是朱由校唱给天下的读书人看的。恶人当然是别人去做,好人朱由校来当。等到事情过后,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琢磨着自己的计划,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疏漏之后,朱由校站起来身子往后宫走去。

    事情已经安排下去了,执行就交给手下的人去做。即便是稍稍有什么地方不妥的,那也没有关系,朱由校可以事后再补救。

    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多陪陪张皇后。

    在朱由校去后宫的时候,这个消息就已经传出去了。

    皇宫里面的消息传出去,自然已经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最先放出去的是崔呈秀入宫的消息。

    对于崔呈秀,大家其实都很关注,毕竟牵扯到了皇家书院改革。

    一直以来,崔呈秀都没有入宫,现在突然入宫,这消息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随之而来的是崔呈秀入宫的原因,那就是关于皇家书院改革之后教什么的事情。

    单是这一条消息,便迅速地扩散开了,而且引起了轩然大波。

第四零五章 义愤填膺的读书人(三更求打赏求月票)

    同福客栈。

    这是坐落在城南小角落里的一家并不是很大的客栈,在京城这个繁华的地方中并不是很起眼。如此规模的小客栈,如同溪坑里的鹅卵石,在京城之中不知道有多少。

    不过这家同福客栈与其他的客栈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这家客栈里有店家亲自酿的好酒,在京城的小圈子里面算得上是非常的有名。

    只不过因为店铺小,只是一个小酒肆。平日里来这里的人都是奔着好酒便宜菜来的,没有什么达官显贵会来扎堆。即便是有身份的人想喝这里的酒,也只会派下人到这里来打一些拿回去喝。

    酒是好酒,但是菜做的不好,加上环境也不好,达官显贵是不会来这里的。不过这样的小酒店反倒是成了一些穷书生的流连之地,毕竟饮酒赋诗也算得上是书生的爱好之一。

    时间长了之后,同福客栈便成了一群文人聚会约定俗成的地方。

    今天,同福客栈也不意外,一群文人墨客在二楼饮酒谈论。

    一楼的柜台前,一个面容姣好的女掌柜正在劈里啪啦的打着算盘。

    听到楼上传来的吵闹声,女掌柜的笑着摇了摇头,对不远处的小二招了招手。

    小二是一个穿着褂子的年轻人,长得倒是很清秀,面容白皙。

    看到女掌柜的招呼,小二连忙走了过来,笑着说道:“掌柜的,有什么吩咐?”

    女掌柜的看了一眼小二,笑着说道:“给楼上送一坛酒去,就说是咱们送的。”

    “好嘞。”小二答应了一声,伸手在旁边拿了一坛子酒准备向二楼走去。

    只不过他刚走两步,女掌柜的压低了嗓音说道:“盯着点,有什么事情马上来告诉我。”

    “好的。”小二压低了声音答应道,拎着酒向楼上走去。

    拐过楼梯的拐角,踏上二楼的地板,小二笑着说道:“诸位诸位,喝着呢。”

    在二楼,十几个书生正在慷慨激昂的说着什么。听到小二的话,众人便没了谈话的意思,都转头看了过去。

    有的人看见是店家的小二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不禁皱起眉头,脸上带上了不耐烦。显然是对小二上来打扰很不满意。

    不过为首的一个年轻读书人站了起来,脸上带着笑容对小二拱了拱手。

    年轻的读书人谦逊有礼的问道:“小二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见到年轻的读书人站了起来,周围的人表情倒是缓和了不少。显然这人平日里的为人应该不错,周围的人对他倒也敬服。

    小二提了提手中的酒坛子,笑着说道:“诸位,多谢诸位平日里对小店生意的关照,咱们小店才能够这么开下去。这是掌柜的让小子送来的酒,算是送给诸位的。这可是昨天刚挖出来的酒,诸位吃好喝好,有什么吩咐随时招呼小的。”

    一边说着,小二一边走到年轻读书人的身边,将手中的酒坛子放在他的手上说道:“您收着,有什么事随时招呼。”

    年轻的读书人看了一眼小二,轻轻的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把酒交给了年轻的读书人,小二便对着他拱了拱手,再对诸书生拱了拱手,转身向楼下走了下去。

    等到小二离开之后,年轻的读书人转过头,看着这些人,笑着说道:“这酒我放在这里了,咱们一边喝一边聊。”

    说着,年轻人将酒放在了桌子上,伸手推开了酒封,使劲的闻了闻之后,笑着说道:“这里的酒,当真是喝不够。”

    听了这话,众人也笑了起来。

    把酒重新倒上之后,年轻的读书人提起酒杯说道:“王林生年轻识浅,承蒙诸位不弃、折节下交,王某感激不尽。今日借此酒,敬诸位!”

    “你这是何必?”有人在一边说道:“这酒是可以喝,你这酸腐之言,我们就当没听见。”

    这话音落了之后,周围的人也全都笑了起来,大声赞同着这人的话,不过还是把手中的酒一起喝了下去。

    王林生放下酒杯,温和的笑了笑说道:“是小弟说错话了。不过今时今日有一句话,小弟要说。”

    说到这里,王林生脸上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周围的人也感觉到王林生此时的状态严肃了起来,自然也就不再笑闹了。

    大家相交的时间也不短了,王林生的为人在场的各人也都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王林生年纪不大,但为人仗义疏财,十分的豪爽。平日里大家出游饮酒,王林生经常花钱,并不将钱财放在心里。他学问也还不错,所以大家也愿意和他相交,平日里也是一起谈天说地、评论朝局,也算得上是志气相投。

    今天见到王林生如此严肃,大家都知道他有话要说,便都静静的听着。

    见众人都倾听自己说话,王林生也没绕弯子,直接说道:“想必书院的事情大家都已经听说了吧?”

    听了这话之后,众人一.asxs.了点头。

    这件事情虽然传出来的时间不长,但一直都是舆论的制高点,大家也都在关注着这个点。这件事情稍有变化,所有人便都已经知道了。

    王林生见众人点头,便接着说道:“朝中有奸人。”

    这句话一出来,众人都没觉得奇怪。平日里王林生也没少大骂朝中有奸臣,只不过没有像今日如此严肃认真罢了。

    “这些人背弃祖宗之道、背弃孔圣人,实在是枉为读书人!这些人蒙蔽圣聪、胡言乱语,简直枉为人子!”

    “这次书院改革,这些人居然上疏陛下,使书院之中不再教授孔圣人之道,简直就是在断我们读书人的根!”

    “此等行径,简直就是千古第一奸佞!”

    听了这话之后,众人全都点头,脸上也露出了义愤的神色。

    在旁边有一个人,三十多岁的年纪,脸上留了一把胡子,面色很是沉稳。

    他这个时候也开口了,义愤填膺的说道:“王贤弟说的对,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够让他们得逞。如果今日让他们得逞,后辈的读书人将怎么看我们?”

    见有人赞同自己,王林生转头对着这人拱了拱手说道:“齐兄此言有理,这种事情我们不能够坐视不理,否则岂不是坏了纲常规矩?”

    听到王林生这么说,旁边有人皱着眉头说道:“可是我们该怎么做呢?皇家书院改革毕竟是朝中定下的规矩,我们要是反对,岂不是在和朝廷作对?”

    “书院改革是好事情。”王林生沉着脸说道:“朝廷改革书院所为何事,这我们之前有过论述。”

    “各地书院教导的学问,全都是一家之言,可以说是乱七八糟,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些人就是借此机会传扬自己的歪理邪说、背弃圣人之道,简直就是有辱斯文,枉为读书人!”

    而书院改革,将书院统一纳归朝廷,所有的老师都给予钱粮补贴、给予官职,此乃陛下仁德之心。陛下长教化之心,可见一斑。到时所有书院全都教圣人之道,我大明文教将是何等兴盛?”

    “陛下此等仁德之政,实乃千古未有!陛下弘扬教化之心,也是古今帝王所不具备的!当今陛下对我们读书人,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

    众人点了点头,都赞同王林生所说的话。

    其实他们心里面也明白事情究竟如何也要实行了之后才知道。不过他们在京城逗留,所为的也不过是求取功名罢了。如果去反对朝廷、反对陛下,那不是在和自己作对吗?

    所以王林生的话是没有人反对的。

    见众人点头,王林生猛地将手中的酒杯摔在了地上,酒杯瞬间被摔得四分五裂,碎片溅了一地。

    王林生怒声说道:“可就是这样的仁德之政,依然有人居心叵测想要利用。我们绝对不能允许!”

    “这些人在做什么?他们居然想书院不传授圣人之道。那传授什么?还不是想传授他们的歪理邪说?这些人想要把控读书人,其心可诛。其志不明,实乃我大明之国贼也!”

    听了王林生的话,旁边的齐姓读书人也愤怒了,大声说道:“对,这就是大明的国贼!我辈读书人绝对不能够坐视不理。王贤弟,你说你想怎么做?”

    王林生直接说道:“现在在京城之中,首善书院的钟羽正前辈已经在拒绝这件事情。钟羽正前辈明确表态,如果朝廷不答应书院教导圣人之道,那么他绝对不会同意朝廷改革书院。”

    “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声援钟前辈,到首善书院去,一定要闹出声势。让朝廷知道、让陛下知道,咱们这些读书人是反对这样做的。”

    听了这话之后,二楼瞬间落针可闻,众人一时之间没有答应,皆是面面相觑,只听得见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显然,他们都是在担心。毕竟这件事情牵扯甚广。之前也有人闹腾过,那还是在推行李贽学问的时候,结果不少人都被抓到了锦衣卫大牢里。虽然后来被放出来了,可终究是有牵扯的。

    在场的人如果真的去闹腾的话,上一次能放出来,这一次恐怕就未必能够放出来了。大家心里面也还是有顾忌的。

    王林生看着众人说道:“诸位,有钟前辈珠玉在前,我等又有何惧?况且在京城之中,又不光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只要消息传开,必然会应者如云!我等所作所为,必然为众人所知!”

    这话的意思就很简单了:有钟羽正在前面顶着,我们怕什么?出了事也是他扛着。何况这件事情闹腾得这么大,我们现在去,可是个扬名的好机会。

第四零六章 声援钟羽正

    听了王林生的这句话,众人点了点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齐姓的读书人大声说道:“王贤弟说的有道理。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坐视不管,就不配为读书人!”

    “读圣贤书,做正直事,今日就是我辈出头之时!”

    “对,就是我辈出头之时!”所有人都跟着附和道。

    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出来了,整个酒楼之中的氛围更加热烈,大家喝了杯中酒,纷纷摔了酒杯,转身就向楼下走了出去。

    来到楼下,王林生将一锭银子放在柜台上,笑着说道:“掌柜的,不用找了。咱们去做大事情,这些钱用不到了。”

    “王贤弟高义!”众人大笑着附和道。

    只是在谁也看不见的地方,王林生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

    女掌柜的缓缓的点了点头。

    两人快速地对视了一下,王林生才转身离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酒肆。

    这个时候,小二凑到了女掌柜的身边,说道:“掌柜的?”

    “去报一下,这些人已经走了,应该是去首善书院了。”女掌柜的说道:“另外你派人盯着点,如果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回来汇报。”

    “好的,掌柜的。”小二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各地之中,都在发生着类似的一幕。

    无数的读书人开始汇聚,快速地涌向了首善书院。

    一时之间,京师震动,似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动了。

    而此时此刻,消息也传到了首善书院,第一批人已经到了。

    得到下面人的汇报之后,钟羽正神情激动,整个人都露出了老怀大慰的样子。他转头看着阮大铖,笑着说道:“果然这天下还是正直的读书人多!”

    阮大铖看了一眼钟羽正,笑着附合道:“我们都是读圣贤书之人,自当行圣人之道。”

    可是阮大铖的心里面却在大骂:这是怎么回事?谁搞的鬼?这些读书人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眼看事情马上有了结果,现在这些人跑过来,,实在是太愚蠢了。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只能激怒朝廷吗?

    从当今陛下的行事风格来看,陛下就不是那种能够受人威胁的人。如果真的闹翻了,那么所有的事情就都搞砸了,书院的改革也不用想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可怎么办?

    主管这件事情的崔呈秀会彻底完蛋。而自己呢?

    肯定也是吃不了兜着走,弄不好就身败名裂了。

    阮大铖现在心里面只能寄希望于崔呈秀,希望他能在陛下那里谈下来。

    “可是钟前辈,这件事情该怎么办呢?”阮大铖有些迟疑的说道:“现在所有的读书人都在朝着这里汇聚,这要是闹出点什么事情来,恐怕咱们也没办法交代。”

    钟羽正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

    他此时心中的激动已经消退了,也开始担心了起来。

    这人多了,谁知道会搞出什么事情来?

    这要是真的弄出点什么事情来,他也没有办法交代。

    “放他们进来吧。”阮大铖说道:“钟前辈还是亲自出去,让他们安生一下。我们表达意见可以,但是不能闹。而且如果被有心人利用,说钟前辈聚集学子闹事,恐怕会授人以柄。到了那个时候,好事也变坏事。”

    听到阮大铖的话,钟羽正连连点头。

    非常赞赏地看着阮大铖,钟羽正颇为感慨的说道:“幸亏你在,如果你不在,我都乱了手脚了。我们马上就去,马上就去!”

    两人连忙走了出去。

    外面的学子已经越聚越多了。

    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此时正在慷慨激昂的说着什么。

    见到钟羽正和阮大铖走了出来,年轻人连忙走了过去,笑着拱了拱手说道:“学生王林生,见过钟前辈。”

    钟羽正看着王林生,笑着将他搀扶了起来,说道:“起来起来。”

    王林生站起来之后,钟羽正面容严肃的说道:“你们到这里来,所为何事?”

    “我们到这里来,是因为听说朝廷居然有人谏言书院不教圣人之道、不学孔子之法。这实在是有逆天道,是对所有人读书人的侮辱!简直是罪大恶极!”

    “有人居然说要教墨家之道,还有人说要教法家。他们怎么可以与我儒家相提并论?”

    “我看这些人就是别有用心,其心不明,其意不明,简直就是图谋不轨!”

    “我们听说钟前辈坚持圣人之道,只要朝中不同意,首善书院就不同意书院改革。钟前辈实乃我辈读书人的楷模!我们义愤而来,正是为了声援钟前辈!”

    “我们要让朝堂上的人看看,要让陛下知道,我们这些读书人在想什么。让那些宵小之辈无处遁形!钟前辈,我们支持你!”

    王林生的嗓门很大,他喊出来的话周围很多人都听到了。

    后面的读书人此时也是群情激奋,大声喊道:“钟前辈,我们支持你!”

    一时之间,气氛上升到了极点,喊声极大。

    钟羽正在感慨欣慰的同时,也有一些担心,于是伸出双手向下压了压,想要开口说点什么。

    原本他以为没什么作用,可是没想到只是伸手压了压,周围的学子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这可是威望的体现。

    这一点连钟羽正都没有想到,他心中老怀大慰,自己终于也有了这一天。

    以前高攀龙、左光斗等人在朝之时,首善书院都是他们说的算。今时今日,终于轮到自己了!而且也终于有了如日中天的威望!

    有了这种感觉之后,钟羽正不禁觉得有些飘飘然,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学子拳拳报国之心,我已经知晓了。今日诸位到来,是我首善书院的幸事,也是我钟某的幸事,足见我大明文教之功!”

    钟羽正说起来没完没了,说着说着,居然说回了他的求学生涯,开始讲起了自己对读书人、对圣人之道的看法,一说起来就没完。

    一边的阮大铖可是要急得跳脚,整个人都不好了。

    要是让他们把这些人聚集起来,那麻烦就大了。可是阮大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总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打断钟羽正。

    如果在这个时候打断钟羽正,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很可能自己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干的,要想别的办法。

    阮大铖向后面撇了一眼,忽然发现了崔呈秀。

    阮大铖悄悄地向崔呈秀走了过去。

    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被钟羽正吸引了过去,根本就没人注意阮大铖。这让他很顺利的来到了崔呈秀的面前。

    “崔大人,这是怎么回事?”阮大铖看着崔呈秀,语气有些急切的问道。

    看了一眼阮大铖,崔呈秀没好气的说道:“我还想知道怎么回事呢?”

    “那个钟羽正在说什么?他没有胡说八道吧?”

    阮大铖摇了摇头说道:“没有。”

    这句话阮大铖还是敢说的,毕竟钟羽正现在整个人都飘飘然了,正在大谈特谈人生观和理想。

    钟羽正本来就在首善书院教书多年,自然有为人师的喜好。这辈子也没有这么多人捧他,也没有这么多人听他的课,这一讲起来自然就有一些收不住了。

    不过钟羽正不会乱说话,这一点阮大铖是可以肯定的。

    在阮大铖的眼里,钟羽正就是一个读书的书呆子,为人古板且耿直,算得上是一个老学究。

    崔呈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就好!你要尽力维持住这里的局面,绝对不能够出乱子。你明白吗?”

    阮大铖点了点头问道:“崔大人进宫,可有收获?”

    听到这话,崔呈秀的脸色一下子不好看了。他瞪了一眼阮大铖,心中对阮大铖其实已经很气愤了。

    如果不是这个家伙,哪来的这么多事?

    现在可倒好了,陛下那边还在考虑,外面却已经闹起来了。这让陛下怎么看自己?不会说自己不能办事?

    如果自己把事情办好,怎么会闹腾成这样?这事情闹得越大,自己越吃不了兜着走。这一切全都要怪阮大铖!

    阮大铖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崔呈秀怪上了,依旧面带期待的看着崔呈秀。

    在阮大铖看来,这件事情解决起来也没有什么难的,只要宫里面给一个保证就可以了,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到时候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就散了。

    可是阮大铖也知道,难就难在这点上,陛下还真的就不一定同意。如果有人在陛下面前说点什么,那就后果难料了。

    所以阮大铖很期待着看着崔呈秀,希望崔呈秀能给自己带来好消息。

    毕竟崔呈秀的身份阮大铖也知道,这位在宫里面也是有关系的。

    不说其他的,东厂的那位厂公魏忠贤就与崔呈秀走得很近。如果有魏忠贤帮忙说话的话,这件事情也未见得就做不成。

    “陛下没有说什么,只说考虑考虑。”崔呈秀看着阮大铖,叹了一口气说道:“即便是原本有成算,现在这群人这么一闹,也不知道会是什么一个结果。”

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

    听到崔呈秀这么说,阮大铖的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

    这件事情显然出乎阮大铖的预料了,他没想到崔呈秀居然没能够说服陛下。

    现在事情闹成了这个样子,恐怕再想要说服陛下就更难了。

    阮大铖有些担心的问道:“崔大人,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能怎么办?”崔呈秀没好气的说道:“在我出来之前,陛下特意交代过让我不要轻举妄动。这个时候无论做什么,都会惹陛下不高兴,也只能是静观其变。”

    说完这句话,崔呈秀阴沉着脸看着阮大铖,十分严肃的说道:“阮大铖,你要把这里给我盯住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任何事情,否则你没好下场。”

    听到崔呈秀的语气之中带着威胁,阮大铖心里面连连叫苦。

    不过他也明白,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和崔呈秀谈条件。即便是有苦,那也没有办法说出来,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里面咽。

    阮大铖点了点头,咬着牙说道:“崔大人放心,阮某一定尽心尽力。”

    到了这个时候,不光是为了崔呈秀,也为了自己,阮大铖想不尽心尽力都不行。

    “那你快去吧。”崔呈秀点了点头,语气略微有一些松了下来。

    他也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阮大铖,刚刚的态度无非就是吓唬阮大铖一下。

    生气之下发泄一番是没什么关系的,再过多逼迫阮大铖,可能会适得其反。

    阮大铖点了点头,转身往回走。

    回到人群中的时候,阮大铖发现钟羽正还没有说完,还在滔滔不绝的讲述。

    现场的气氛却没有刚才高涨了,不少的学子都开始垂头丧气,甚至有人在打瞌睡。

    显然钟羽正的演讲实在太长了,而且大多都是学子们早就听过的话。他们没有厌烦已经是很给钟羽正的面子了。

    这反而让阮大铖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再好不过。

    钟羽正此时已经说的口干舌燥,有些意犹未尽的说道:“如此,我们便共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做好,为天下的读书人做一个表率!”

    “好!”周围忽然响起了响亮的叫好声。

    这声叫好声之后,所有的学子似乎也反应了过来,连忙叫好了起来。周围的气氛,这才再一次热烈了起来。

    一个书生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正是那个王林生。

    阮大铖的目光落在王林生的脸上,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他紧紧地盯着这个王林生,恨不得上去扇这个人一个嘴巴,然后把他抓起来。

    从这些人来到首善书院伊始,这个王林生就一直在跳。他上蹿下跳的,阮大铖看得很明显。这就说明了一件事情,这个王林生是别有所图。

    对于一些人的心思,阮大铖琢磨的很透彻。

    在这样的时候,这种上蹿下跳的人往往都是别有用心的。

    王林生站在人群之前,大声的说道:“文天祥曾经有言,读圣贤书所谓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今日便是我等学子成仁取义之时!”

    “陛下建立皇家书院、广收天下士子,是我等读书人的福分。这是千古未有的盛世!”

    “陛下兴文教之心、弘扬圣人之道之行,实乃千古帝王之楷模,也是我等读书人的福分!能够生在这样的圣君的统御之下,是我等读书人的福分!”

    “可是今时今日,居然有人想利用陛下的仁德之心行自己的阴私之事,实在是罪大恶极!我辈读书人岂能坐视不理?”

    “忠君报国,正在此时!各位学子,今时今日便到了我们忠君报国的时候!大家跟着我们一起,在这里发出声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想法!”

    听到王林生的话,人群之中轰然炸裂。

    无数人大声喊了起来,显然在赞成王林生的说法。

    听到王林生这么说,阮大铖松了一口气。

    显然这个王林生还没有到发疯的程度,他是在说陛下的好话,传出去的话反而会得一个好名声。

    这让阮大铖明白了一件事情,这个王林生跟自己想的一样。

    如此一来,反而好办事了。

    就怕上了一个楞头青,生冷不忌,反而不好办事。

    于是阮大铖站在人群中没有上前,也没有开口。

    现在这个时候把事情平息下来就最好了,说什么都不合适。

    学子们汇聚的消息在京城之中自然是瞒不住的,很快,消息便传到了各级的官员耳中。

    随后逐级上报,很快便传到了内阁之中。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内阁之中也是惊诧莫名。谁能想到,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这可不是小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群体性的事情,那就糟糕了。

    于是以韩爌为首的三位内阁大学士不敢怠慢,连忙就把消息送去宫里了。韩爌等人也在等着陛下的召见,想要快速地想出一个办法,把那件事情解决了。

    内阁的房间里,一个人坐在原地,脸上的表情不是很好看。

    黄克缵说道:“这不是胡闹吗?他崔呈秀干什么吃的?陛下把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他来办,还让那么多衙门配合他,他就搞出这么一个结果?”

    “这个皇家书院改革,是朝廷大计,是陛下费了心思的。朝堂之上的臣子们都在拭目以待,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在看。结果闹出了这样的事情?”

    “崔呈秀实在是无能!不但无能,还误了这么大的事情,实在是该严惩不贷!”

    徐光启看着黄克缵,丝毫不为所动。

    现在内阁之中只剩下了韩爌他们三个人,黄克缵和韩爌勾搭在了一起,徐光启就显得有些势单力孤,所以徐光启并不乱说话。

    这一次事出突然,徐光启也有些措手不及。

    原本徐光启就不希望这段时间出事,他想要的是尽快把内阁大学士的位置落下来,至少把自己的人拉进来。此时此刻出事情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在徐光启的心里面,自然也是看不上崔呈秀的,不是一路人。那就是一个卑鄙小人,投靠了东厂的魏忠贤。

    这样的人出了笑话,本该徐光启是看热闹的。可是现在坏了朝廷的事情,这就让人更加气愤,徐光启也没有了看崔呈秀笑话的心思,心里面在琢磨这件事情该怎么解决。

    至于黄克缵的话,徐光启也明白,这是想利用这件事情把崔呈秀踩下去,让他当不成这个官,顺便把他的官职都拔了才好。

    这样一来,崔呈秀这个人就离开了大家的视线。同时皇家书院改革的事情,也可以交给别人来做。

    现在皇家书院改革的事情有资格参与的,朝廷上的人并不多。崔呈秀之所以能够揽到这个权利,无非是因为这件事情是他提出来的。

    首倡之人,自然可以让他来管。可是到现在搞砸了,自然就要换人。

    朝廷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可能半途而废,那么接任的人选也就那么几个。

    礼部侍郎冯从吾,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也是韩爌想要提名的人。如果冯从吾能够把这件事情办好,必然权力大增。到了那个时候,礼部尚书沈庭筠恐怕就压不住冯从吾了。

    这种事情徐光启自然看得明白,他怎么能够不知道呢?

    不过沈庭筠也可以来弄这件事情,所以黄克缵才敢说出这样的话。无非就是想和徐光启联合先把崔呈秀弄下去。

    至于最后谁来接手这件事,那就各凭本事嘛。

    可是徐光启还在犹豫,他不想做这件事情,他要让沈庭筠来竞争内阁大学士的位置。

    这个时间点很关键。如果沈庭筠去管书院的事情,这件事情恐怕就要泡汤了。

    韩爌可以让冯从吾不争,徐光启却不行。

    拿一个冯从吾就把沈庭筠对掉?

    他们想的倒是挺美。

    于是徐光启缓缓的说道:“这件事情还是先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而且事情闹得这么大,还是想着先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惩处崔呈秀这件事情并不着急,如果是他的过错,那么自然不用放;可如果是其他的原因,也要查明。毕竟把事情办好才最重要的。”

    “如果不弄清楚是什么原因,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还是先看看情况吧。”

    徐光启的话说得很客气,但是态度也很明显。

    听到这话之后,黄克缵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徐阁老此言甚善,是我考虑不周。那就按照徐阁老说的办吧。”

    韩爌倒是没什么表示,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

    外面闹腾的沸沸扬扬,宫里面却依旧平和如故。

    朱由校坐在摇椅上,轻轻晃动着。

    田贵妃则是在一边伺候着,不时的拿起一个葡萄放到朱由校的嘴里。

    陈洪站在朱由校的身边,轻声地说道:“皇爷,消息已经传回来了,这次领头的人是王林生。”

    朱由校点了点头,也没有睁开眼睛,而是直接问道:“你的人?”

    陈洪点了点头说道:“不光这个王林生是,其中有几十人都是。有王林生牵头,这些人配合,想来也是万无一失。”

第四零八章 君臣斗

    看了一眼陈洪,朱由校知道他在这件事情里面费了不少的心力,也安排了不少的事情。可是没想到陈洪居然安排了这么多,也没想到他居然埋了这么多人,看来是用了心的。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做的不错。”

    “谢皇爷。”陈洪连忙答应道。

    站起身子,朱由校活动了一下筋骨。

    心里面既然已经有数了,那自然就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了,于是朱由校说道:“走吧,去见见那几位大学士。”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转身在前面引路。

    在朱由校到前面的时候,韩爌等人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会儿了。虽然没有心焦气躁,但还是有一些焦急的。

    见到朱由校之后,韩爌三人连忙站起身子行礼。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行了,都坐下吧。”

    等到韩爌等人坐下之后,朱由校说道:“诸位爱卿一起来,这是出了什么事情吗?看诸位爱卿的样子,应该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听着朱由校轻松的语气,韩爌等人也松了一口气。

    至少现在陛下的心情不错,这让他们心里面也有了一些底气。毕竟在陛下心情不错的时候说一些坏事,陛下也没那么容易生气,大家也能轻松一些。

    如果陛下心情不好,再知道点坏事,那结果就不好预料了。

    徐光启和黄克缵都看向了韩爌,意思很明显,这个时候该你说话了。

    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韩爌自然责无旁贷,他站起身子说道:“陛下,的确是有一件事情。京城之中的突发事件,臣等不敢擅自做主,特来请示陛下。”

    “那就说说看吧。”朱由校笑着说道。

    “是,陛下。”韩爌答应了一声,连忙说道:“京城之中的学子都在聚集,聚集了不少人,现在都已经到了首善书院。”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的脸上不禁产生了一抹疑惑,随即问道:“他们为何聚集?首善书院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陛下,朝中改革书院,不知道谁把消息传了出去。”韩爌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似乎是学子们不满,所以才一起聚集到了首善书院。”

    朱由校看了一眼韩爌,心中有些无奈。

    到了这个时候还不忘记给崔呈秀挖坑?

    不过这种事情也避免不了,所以朱由校也没说什么,而是静静的等着韩爌继续说。

    “根据下面人的回报,似乎是有人传了消息出去,说书院改革之后不再教授圣人之道。这件事情传开之后,舆情沸然,学子们心中不满,又听说首善书院的钟羽正已经向崔呈秀提出了条件。如果书院不教授圣人之道,钟羽正便不同意书院改革。”

    “现在学子们全都跑到首善书院去声援钟羽正了,事情闹得有些大。现在京城上下人心惶惶,舆论沸腾。如果事情继续闹下去,恐怕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场面。臣等心中焦急,却不敢做主,所以来请示陛下。”

    朱由校看了一眼韩爌,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此时也严肃了起来。

    沉吟了片刻,朱由校说道:“这件事情的确是很大。如果任由他们继续闹腾下去的话,恐怕会引起更多人的不愤。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也真的一发不可收拾了,会影响到朝廷的书院改革大计。”

    “几位爱卿都是内阁大学士,为朕谋划是你们应尽的职责。既然几位爱卿现在都在这里,那朕就问问几位爱卿,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朱由校的目光从韩爌三人的脸上扫过,等着他们给一个答案。

    陛下又把事情推回来了,韩爌三人心里面倒是没觉得意外。因为这也是朝廷的常规操作了,这件事情终究还是让内阁他们来拿主意,这也是之前为什么韩爌和徐光启达成统一战线的原因。

    如果在那个时候达成了统一战线,现在就可以去踩崔呈秀一脚了。无论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如何,崔呈秀肯定是要倒霉了。

    不过没有达成统一战线,也只能是各说各的了。

    韩爌和黄克缵谁都没有说话,两个人全都看着徐光启。

    他们想看看徐光启怎么和陛下说这件事情。

    徐光启倒也没有失望,而是直接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当前主要的事情是平息舆情。既然他们有此担心,朝廷不如就发布一份布告告诉他们,皇家书院改革之后依旧会教授圣人之道。这样也就会让他们安心了。”

    听了这话之后,韩爌和黄克缵心里面都叹了一口气。

    果然没出乎预料,徐光启的这套说辞已经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了。

    在今时今日这个时段,徐光启不想出一点事情,只想朝廷稳定。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徐光启想的是息事宁人,怎么能把事情闹大?

    徐光启这样说,这样处理自然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不过韩爌可不这么想,对黄克缵使了一个眼色。

    黄克缵立马会意,直接说道:“陛下,臣以为徐阁老说的有道理。不过臣以为,只是发出一份布告尚显不足,毕竟这件事情已经闹到这么大了。一份布告,怕是不能够说服那些学子。如果再有别有用心的人从中挑拨,反而会有麻烦。”

    听到这话之后,徐光启的脸色就是一沉。

    徐光启没想到没有答应他们两个,他们两个还是要搞事情。徐光启心里面开始不断的思索着,要怎么粉碎韩爌他们的阴谋?

    在徐光启看来,韩爌两人就是在搞阴谋诡计,公然的排除异己、结党营私。

    朱由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语气赞同的说道:“黄爱卿说的有道理。那么黄爱卿可有什么办法?不妨说来听一听。”

    对于下面这三人的勾心斗角,朱由校自然看得出来。

    孙承宗走了之后,这两方人就开始互相撕咬了。这件事情出了之后,就更加激化了这种矛盾,说白了无非就是在争权夺利罢了。

    这让朱由校有些无奈。还真是有些迫不及待,看来有些事情要改一改。

    黄克缵见到朱由校赞同自己,心中大喜,连忙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朝廷该派遣重臣前往首善书院,一来可表达朝廷重视之意,二来也可安抚人心。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什么情况,也可以在现场及时处理,以防意外。”

    这个说法自然是有道理的,看起来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处理方法。

    可是朱由校的心里面明白,这只不过就是一个试探性的开始而已。他们也不是真的想把这件事情交给朝廷重臣去做,也不是真的想做好。或许这里面有这样的想法,但更多的却是为了崔呈秀。

    一旦这件事情朱由校答应了下来,派出的这位重臣自然就接替了崔呈秀的责任,这件事情自然就是崔呈秀没有办好了。

    原本安抚学子的事情应该交给崔呈秀来做,现在没交给他,那就证明朱由校对他不满意。到时候必然会有人对崔呈秀群起而攻之,说他没有资格主持皇家书院的改革,想要换人。

    至于说换谁,那自然就是派去主持的这位朝廷重臣。

    这里面的心思就比较多了。于是朱由校问道:“黄爱卿觉得谁比较合适?”

    听了这话之后,黄克缵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皱着眉头开始想。

    半晌之后,才试探着说道:“如果派出的官员职位太高,有一些不太合时宜;官职太低,显得不太重视。所以臣觉得礼部侍郎冯从吾正合适。”

    “一来,礼部侍郎冯从吾官职合适。二来,冯从吾主持皇家书院,对这里面的事情比较了解。想来,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去做,必然是事半功倍。”

    朱由校听了这话之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是要想得到崔呈秀的差事,以冯从吾来替代崔呈秀。一旦冯从吾把这件事情给做成了,在礼部之中必然势力大增。到了那个时候,徐光启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朱由校沉吟了片刻,转头看向徐光启说道:“徐爱卿有何看法?”

    “臣以为黄阁老的提议是个好提议。”徐光启先肯定了黄克缵,毕竟大家在皇帝面前还是要表现出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

    大家都是一心为朝廷做事的,我先赞同了你,也代表着我下面说的话没有私心。

    刚刚黄克缵就给徐光启来了这一手,现在徐光启这么做也算是还了回去。

    于是徐光启说道:“只不过有一点臣不太赞同,臣以为还是派出一位朝廷重臣比较合适。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京城内外的读书人人心惶惶,甚至会影响到官场上的很多官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派出朝廷众臣的效果会更好,也能够彰显朝廷对读书人的重视。所以臣以为,派出礼部尚书沈庭筠更加合适,请陛下明察。”

    徐光启把沈庭筠推了出来,这也是硬着头皮要做的事情。

    如果让冯从吾去了,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办了。如果沈庭筠去平息了这件事情,那么他的威望也会很高。如果能从崔呈秀的手里面把这个差事接过来,那就更好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徐光启只能这么做。

    听着徐光启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显然双方在这件事情上斗上了法。

    不过,朱由校不可能任由他们来回斗,这件事情要是让他们这么搞,那岂不是糟糕了?

    沉吟了片刻,朱由校说道:“这件事情怕是有内情。”

    听到朱由校的话,韩爌三人顿时一愣。

    这话是什么意思?陛下难道还有其他的想法?可千万别啊!

    此时韩爌三人的心里面都慌了。虽然他们彼此争来斗去的,却不想朱由校搞事情。

    作为朱由校的心腹臣子,他们对伺候着的这位陛下自然是很了解的。

    陛下对忠心做事的自己人很好,像他们几个就是。可如果真的下起手来,那也是足够的狠。

    如果陛下真的要对这些学子做什么,反而会更糟糕。

    朱由校没去看韩爌他们几个,继续说道:“这些人居然敢聚集在一起对抗朝廷,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挑唆?是不是有别有用心之人在鼓噪?如果朝廷就如此妥协,会不会有损朝廷的威仪?”

    “到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朝廷可欺负,再因为书院的事情闹腾起来怎么办?书院改革还搞不搞了?今天你提一个意见闹腾一下,明天他提一个意见闹腾一下,那这书院改革到底听谁的?”

    “几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但这件事情不能够草率行事。”说到这里,朱由校的脸沉了下来。

    韩爌三人的心里面咯噔一下子。

    完了,陛下这是真的往那方面想了。

    这要是陛下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反而去把这些士子抓起来,那事情可是真的闹大了。

    “陛下,臣以为此事倒是不用担心。”韩爌连忙说道。

    “哦?韩爱卿有何高见?”朱由校看着韩爌问道。

    听了这话之后,韩爌连忙说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无非是有人泄露消息罢了。这件事情自然是要彻查的,可是现在当务之急是安抚住他们,别让他们闹事。”

    “何况是崔呈秀没有把事情说明,所以才闹出了这个乱子。只要朝廷把事情说明,相信很快就能够平息下去。至于说学子提出的要求,那也要看合不合理。”

    “臣以为,此次的要求无非就是明示而已,同意了也无妨。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自然不能同意。”

    “陛下,臣以为韩阁老说的对呀!”黄克缵连忙说道。

    坐在下面的徐光启这个时候也急了,顾不上与韩爌两人的争斗,连忙说道:“陛下,韩阁老说的对呀!”

    不过朱由校怎么可能让他们混过去?

    他皱着眉头说道:“即便你们说的对,也不能够草率的行事,还是先查清楚吧。”

    朱由校转头看向陈洪说道:“你去一趟东厂,让魏忠贤去查一查。看看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捣鬼。查清了情况之后,马上回报。”

第四零九章 斗阉狗

    韩爌三人听到自家陛下的话,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难看,心里面的担心更加浓重了。

    怎么能让魏忠贤去调查呢?

    谁不知道魏忠贤和崔呈秀穿一条裤子?

    如果让魏忠贤去调查,谁知道会生出什么事端来?

    陛下已经很久没有用东厂的人了,有什么事情也是交代给锦衣卫去办。这怎么又把东厂想起来了?

    魏忠贤那个人乃是卑鄙小人,做事毫无底线、不择手段,可以说是正经宦官的样子。

    这就是大家看不上的人!这些太监还真的是不死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跳出来搞事情。

    韩爌三人的脸色很难看,想要开口劝说劝说,却不知道该怎么劝。

    毕竟陛下刚刚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大家刚刚争吵这一番,恐怕已经落到陛下的眼里面了。

    或许就是因为大家在陛下面前你争我夺,这才让陛下有了心思去让魏忠贤去调查。这事如果再争下去的话,那就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来。

    韩爌三人心里面暗自恨着魏忠贤,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沉吟了片刻,朱由校缓缓的说道:“几位爱卿还有其他的事情吗?如果没有的话,那这件事情就先这样吧。究竟如何处置,等魏忠贤调查回来再说。”

    “是,陛下。”韩爌三人连忙答应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站起身子向后面走了过去。

    张皇后马上就要生产了,他还是到后面早点陪着比较好,实在是没时间和韩爌他们耽搁浪费。

    至于这件事情,朱由校早就已经安排好了,每一步都已经算计完毕,自然不可能让韩爌他们坏事。

    只要事情没有超出朱由校的预料,对于他来说,就全都是可以接受的。

    等到朱由校走了之后,韩爌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目光之中都有一些无奈。

    至于徐光启,更多的是不满。如果不是韩爌他们两个搞事情,何至于如此?

    徐光启冷哼了一声,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看着徐光启愤愤然离去的样子,韩爌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一次算不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或者说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魏忠贤捡了一个便宜?

    韩爌旋即心里面就是一惊。

    不是陛下看穿了他和徐光启的争斗吧?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话,那事情就麻烦了,说明他们的争斗让陛下厌烦了,或者说引起了陛下的不满,才拿出魏忠贤这张牌。

    想到这里,韩爌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黄克缵走到韩爌的身边问道:“阁老,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黄克缵自然看到了韩爌严肃的脸色,知晓这里面有一些事情自己没想到,但是韩爌已经想到了。这对黄克缵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一动不如一静。在陛下心思未明之前,什么都不要做。”

    韩爌想了想之后说道:“我们算来算去,终究还是忘算了陛下,才会功败垂成。这件事情不要再掺和了,告诉下面的人都安分一些。接下来恐怕不会太平,不要再搞出事情了。”

    看韩爌的表情如此严肃,黄克缵也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回去之后就交代下去。”

    两人一起离开了皇宫,开始各自忙碌去了。

    朱由校的旨意很快就传到了东厂。

    一下子,东厂上下就沸腾了起来。

    这段时间对于东厂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日子,陛下有什么事情都在用锦衣卫,似乎把东厂忘了。如此一来,东厂上下必然是心焦不已。

    要知道,这可是争宠得胜。谁失了陛下的宠幸,谁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尤其是魏忠贤,整个人都差一点跳起来,心里面更是激动不已。

    对于魏忠贤来说,先前这段时日非常难过,他仿佛被陛下忘了一样,被陛下宠信的日子似乎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

    这对魏忠贤来说,是不能够接受的。可是不接受又不行,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总不能跑到陛下那里去大闹一番吧?他又没这么个胆子。

    “把所有人的手都召集到一起。”魏忠贤强压心里面的激动,不让手下看出来。

    可是手下心里也激动,脸上的神情自然也就表现出来了。

    魏忠贤见到之后,自然也引起了心中的悸动,脸上的笑容就更加掩藏不住了。

    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孙云鹤,魏忠贤问道:“人手都到齐了吗?”

    孙云鹤连忙说道:“回督公,已经到齐了。这些日子都憋疯了,怎么办就等督公一句话了。咱们的人绝对不会给督公丢脸!”

    听到这话,魏忠贤满意的点了点头。

    目光扫过手下,魏忠贤站起来身子,缓缓的说道:“咱家知道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咱家也知道你们的日子不好过。这一次咱们的机会来了,绝对不能够放过!陛下要让咱们去调查书院的那些人,咱们这一次要把差事办好了!”

    “谁要是把差事办好了,咱家自然有赏;谁要是把事情搞砸了,就不要怪咱家不讲情面。”

    听到这话之后,下面的人连忙说道:“督公放心,咱们一定用心尽力!”

    魏忠贤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把人都撒出去,看看究竟是谁在搞鬼。让探子们动起来,用心的给咱家打探消息。谁有好消息,咱家必然不吝啬赏赐!”

    “是!”众人连忙大声答应道,脸上全都是激动的神色。

    魏忠贤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各自去忙吧。”

    等到所有人都散去之后,魏忠贤看了一眼身边的孙云鹤,说道:“你跟着咱家来。咱们先去见一见崔呈秀。”

    听到魏忠贤这么说,孙云鹤沉声说道:“公公还用亲自去见他?有什么事情把他招呼过来问就是了。”

    魏忠贤冷声说道:“你知道什么?”

    “现在这是公事,公事需要有公事的样子,怎么可以私相授受?”

    “一定要大张旗鼓的去!要光明正大的去!现在崔呈秀主持这件事情,咱们只是调查,自然要咱们上门。等一下过去之后你们要记住,崔呈秀是主官,你们的态度要客气一点。这是做给外面的人看的,明白吗?”

    听了魏忠贤的话,孙云鹤自然就明白了。他不是笨蛋,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只是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罢了。

    他连忙说道:“是,卑职明白了!”

    魏忠贤两人带着人出了东厂,浩浩荡荡的朝都察院去了。

    都察院对于东厂确实没有什么好的态度,甚至是很敌视。双方在责任上有一些重叠,而且这些年矛盾闹了不止一次,都察院无数人被下了东厂的牢房,死在里面的人也不计其数。这些人平时也是自诩正直,都是清流,自然不会给东厂好脸色看。

    魏忠贤到都察院的时候,整个都察院上下如临大敌一般。

    不过对这种局面,魏忠贤却是视而不见,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仿佛是邻家过来串门,态度十分的温柔和和蔼,反正让人很不适应。

    魏忠贤把自己的来意一说,都察院的人神情就有一些怪异了。

    崔呈秀和魏忠贤的关系,大部分人都有所耳闻、都知道,只不过没有办法提起罢了。

    崔呈秀这段日子以来平步青云,大家也都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件事。只不过这一次魏忠贤的到来,让所有人都把这件事情都想起来了。

    不过大家的震惊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另外一件事情取代了,那就是魏忠贤居然是来调查首善书院学子聚集的事情。

    这个消息一出,所有人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首善书院学子聚集之事上面。

    首善书院学子聚集之事如今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所有人都知道情况。如此一来,大家都知道了宫里面的态度。

    陛下对这事不妥协啊!这是要出事了,山雨来风满楼啊!

    崔呈秀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从值班房里面走了出来,脸上的表情五彩纷呈。

    在崔呈秀的心里面,一方面是高兴的,因为有了魏忠贤给他撑腰,他就不用担心了。之前还担心有人落井下石,现在魏忠贤来了,那就代表着陛下的态度。他心的一半可以放在肚子里面了,剩下一半也快落下来了。

    另外崔呈秀也有一些担心,那就是魏忠贤的到来是好是坏?这件事情有了东厂的参与,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如果魏忠贤要强硬的下手,崔呈秀怕自己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他和魏忠贤的关系虽然亲密,知道的人也不少,可是终究上不了台面。

    如果这一次配合魏忠贤对学子动手,恐怕崔呈秀的名声就更臭了。现在就已经臭大街了,到时候恐怕就更加的臭不可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崔呈秀怎么可能不担心?

    见到魏忠贤的那一刻,崔呈秀连忙躬身说道:“原来是东厂的魏督公!不知道魏督公今日到都察院来,所为何事?”

    听到这话之后,魏忠贤的态度就更放得低了,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对着崔呈秀一拱手,说道:“原来是崔大人!让崔大人亲自出来迎接,咱家真是受宠若惊!”

    “突然上门,还望崔大人不要见怪。只不过这是陛下的差事,咱家也不敢耽搁,崔大人多多海涵!”

    魏忠贤的话十分客气,还点明了来意。他到这里来是因为公事,并不是来和你叙私情的。

    这话自然也是说给别人说听的,同时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崔呈秀连忙说道:“这是自然,魏督公里面请,咱们入内详谈。”

    在崔呈秀把魏忠贤请进去的同时,这个消息就已经传出去了,传播的速度更是非常的快。官场上的人都知道了以后,又传到了民间。

    说起来,大家都是读书人,在这件事情出来之后虽然不方便表态,但心里面还是支持的。

    在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可以说是舆论哗然,无数人都开始担心了起来,甚至有的人开始害怕,觉得这件事情要糟糕了。

    崔呈秀是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他与魏忠贤的关系也都是尽人皆知的事情。现在这两人搞到了一起,那岂不是要天翻地覆?

    陷害忠良、屈打成招,恐怕都已经是常事了。

    于是一时之间,群情激奋,无数人开始奔走,想要把魏忠贤搞下去。

    吵着吵着,矛头就直接指向了内阁。

    原本内阁就是背锅的人,有了什么事情都是内阁大学士没做好。现在这些读书人就更加看不上这三位内阁大学士,觉得他们简直丢了读书人的脸。

    你们怎么就不劝劝陛下呢?陛下如果想要强行执行,你们怎么就不敢犯颜直谏呢?

    为了保全官位,不顾公理道义,你们简直就是枉为读书人!更枉为朝廷的臣子!

    一时之间,无数的奏疏从各个衙门递了上去涌向朝廷。

    这些奏疏大部分都是弹劾三位内阁大学士的,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的韩爌,更是成了众矢之的,简直就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各种罪名都被扣了上来。

    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对韩爌已经很不满意了。这个内阁首辅大学士做事毫无担当,整日里也不为读书人做主,也不为官员做主,反而逢迎媚主,简直就是权臣、奸臣!

    一时之间,韩爌的声势大跌,京城更是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至于魏忠贤和崔呈秀谈了什么,大家自然是不知道的。两人在房间里面密谋,外人想要打探到一点消息那都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两个人密谋之后,一起赶奔到了首善书院。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所有人的目光又聚集到了首善书院。大家都想看看魏忠贤要做什么,更多的学子赶奔到了首善书院。

    一时之间,群情激奋,现在已经不是书院改革的事情,大家这是要去对抗权阉了。

    魏忠贤这样的阉狗,居然要对学子下手?

    这一次绝对不能忍!

    为了捍卫读书人的道义,这一次要和魏忠贤这个阉狗斗到底!

    局势一触即发。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124/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节! 作者:纣胄所写的《回到明朝做昏君》为转载作品,回到明朝做昏君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明朝做昏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明朝做昏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明朝做昏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明朝做昏君介绍:
穿越大明朝,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那个,我躲在后面,背黑锅我来,送死你们去。书友群:645915254回到明朝做昏君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明朝做昏君,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