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明朝做昏君TXT下载回到明朝做昏君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明朝做昏君全文阅读

作者:纣胄     回到明朝做昏君txt下载     回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回到明朝做昏君全文阅读

第一章 木匠皇帝

    “你是说,我是皇帝?现在是天启初年正月十五?”一个面色苍白的少年望着匍匐跪倒在地上的太监,疑惑地问道。

    “回皇爷,老奴所言句句属实。”太监抬起头,脸上两行泪水纵横。他抹了把眼泪,哽咽道:“皇爷偶感风寒,身子日渐沉重,老奴心如刀割,恨不得代皇爷受罪。如今皇爷大好,老奴心中甚是欢喜。”

    虽然觉得皇帝病了一场后,像是变了另一个人,但魏忠贤知道,面前的少年是他的皇帝。

    皇帝病着的这些时日,他寸步不离,如今皇帝身体大好,但是思绪似乎混乱了一下,不过这都没关系,只要身子好了,这就很好了。自己以前是李康妃的耳目,皇爷却依旧对自己不弃,自己真心希望陛下好,不然自己的富贵怎么办?

    朱由校则是在发呆,自己这是穿越了?穿成古人也就算了,偏偏穿越成了个短命鬼皇帝——朱由校!

    总所周知,这朱由校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木匠皇帝,也是出了名的昏庸皇帝,很多人对他评价并不好。

    朱由校知道这天启帝最大的特长就是做木匠活,并且真是一手好手艺,甚至到了醉心于木匠活的地步。

    不过从他的执政时期的作为来看,你还真的很难断定他是一个好皇帝或者坏皇帝,事实上皇帝也不能用好坏来做区分。

    不过这可是皇帝啊!朕即国家的皇帝啊!朱由校稍稍思索了一下便满意地笑了笑。

    可这一笑,落在魏忠贤眼里却是极为的瘆人。大明一年内就失去了两位皇帝,若是……他不敢再往下想,只盼着自家皇帝赶紧好起来,别再动不动露个惨笑吓人就行了。

    “你……咳咳咳!”朱由校正想说话,可嗓子突然痒了起来,一阵猛咳,只觉得自己差点连肺都咳出来。星爷电影里那个肺痨鬼可不都是这么演的吗?想到这里,朱由校一阵恶寒。

    魏忠贤赶紧跪着往前移动了一小段距离,递上一碗早已只剩下些温热的汤药。

    朱由校看着这碗乌漆嘛黑的中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皇爷,含着梅子,会好些。”魏忠贤谄媚地笑道,左手不知从哪又掏出一只小金碗,里面盛着些糖渍梅子。

    为了自己身体着想,朱由校只能捏紧了鼻子往下灌这苦汤药。能要了皇帝小命的这场流感肯定很厉害,要是自己不好好喝药,估计没几天就会被“驾崩”,抬头看了一眼魏忠贤,朱由校笑着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一碗汤药很快见了底,魏忠贤拍马屁似的夸了自家皇帝几句,弯着身子退了出去。

    身为穿越者,朱由校一直在等金手指的到来。可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因为体弱,本来应该有的金手指一直没出现。又或许,也只是他穿越小说看多了,可能真的穿越并没什么金手指。

    他不由得重重地叹了口气,顺手又捞起一颗糖渍梅子丢进嘴里。这梅子倒是挺好吃的,管它什么的金手指,成了皇帝难道不香吗?

    养病的这些时日,朱由校除了裹着狐裘坐在回廊下,看看这紫禁城中的美丽的雪景之外,空闲之余便是在脑海中拼命搜刮着自己学过的历史。

    至于女人什么的,朱由校没想过,他还是个孩子,再说了,前车之鉴不远,他可不敢乱来,他不想学老爹那般一夜八女第二天就不行了。

    明朝是个复杂和纷争不断的朝代,宦官专权、文臣结党、外患不断,光是有**也就算了,偏偏这大明地质灾害也不断。

    提到天启一朝,最出名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党争。

    服侍在自己身边的这个太监,竟然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九千岁魏忠贤。

    自己的前身曾大肆提拔齐浙楚党,并放任魏忠贤建立阉党,将老爹提拔起来的东林党给打压了下去,事实上也不得不佩服东林党,这些人在皇储投机上,真的是做得好。

    无论是自己老爹,还是自己身后的弟弟,东林党在皇储问题上,还真是驾轻就熟,尤其是自己的那个弟弟崇祯登基后,东林党再一次开始了掌权之路。

    这些满嘴仁义道德东林党,让崇祯相信天下的官员都是读圣贤书,都是不贪污的好官。

    可是等到满清入关,这些大臣又在做什么?他们投降、通敌、卖国。在明末,党争几乎成了朝堂上的主要事情,说是执政意见的争执,实际上说是自己利益的争执来的更恰当。

    前世很多人在纠结穿越之后要不要砍了魏忠贤的脑袋,可是朱由校却从来没这么想过。

    没了魏忠贤,自己用谁?外朝的人?东林党的人?

    别闹了,除了阉党,自己毫无依靠。再说了,有个人在前面顶着不好吗?自己可以安心的做木匠皇帝啊!

    魏忠贤可以用,但是却不能像前任那样用,要让魏忠贤成为自己手上的一把刀,而不是什么九千岁。

    在朱由校的记忆之中,老爹泰昌帝因红丸案而死得有点不明不白。这皇宫中,哦不,是这天下,都道天启帝是个只知道玩乐的皇帝,想要夺权的人有点多,全都虎视眈眈的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若是自己一步踏错,等待在前方的,就是万丈深渊。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老爹死的不明不白的,这就是前车之鉴啊!

    朱由校觉得头又有点痛,看来为了自己以后的幸福和xing福,自己得好好做些功课,学学如何当个好皇帝,不然免不了走历史老路。他可不想真的当一个短命皇帝!

    “皇爷,该上朝了。”太监陈洪委婉地用上朝来提醒朱由校注意节制。在旁人看来,大病初愈的朱由校通宵沉浸在做木工的快乐中。

    看着一地的残次品,朱由校轻叹了口气,就算是自己继承了木匠皇帝的手工技术,可做那个东西还真没这么简单。他挥了挥手,一群火者立马会意前来收拾。

    天尚拂晓,而此时的奉天门外,文武大臣全部站在灰暗中安静的等待着,陪伴他们的只有四周随着北风不断摇曳的橙色火光。

    没有人喧哗,没有人有任何小动作,都那么一动不动的站着,像是被寒冷的冬天冻在了原地,又像是被凝固在历史中的某一刻。

第二章 魏忠贤

    当太阳从东北方向的云层中缓缓地升起,午门外霎时间钟鼓齐鸣。一个当差缓步走到了大殿的门口,对着外面早已冻僵的大臣朗声喊道:“宣”。

    文武大臣似乎如梦从初醒般,动了动冻僵的双腿,列队从午门左右掖门进入,过金水桥,并按品级分列于太和门两侧。

    文官的最前面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刘一燝,武官的最前面乃是英国公张维贤。

    所有人来到大殿里站定,等待着皇帝的到来,他们心中像是吃了颗定心丸。皇帝病了这些时日,一直没有早朝,如今,总算是好起来了。

    此时此刻,朱由校在暖阁内坐着,听着外头钟鼓之声,内心也激荡不已。

    不过,他还是不准备去上朝了。因为现在的早朝上的毫无意义,大明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多,索性就让魏忠贤顶在前面,自己做一个真正的木匠皇帝。

    大殿里的文武大臣翘首以盼,却并没看到天启皇帝,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种诡秘的安静之中,颇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皇爷,文武百官等着呢。”王安没等到皇帝,心中焦急,借故来暖阁,瞧见陈洪正在给皇爷捶肩。

    “朕,突然乏了。”朱由校感觉头一阵昏沉,找了个借口,打发了王安。

    这次早朝因为天启皇帝的惰性而告吹了,东林党的人有些惶然,不知道自家皇帝究竟是什么意思。

    朱由校在暖阁里不断的来回踱步,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才能修理这个王朝。

    他只记得天启元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就是在这一年,后金崛起,沈阳丢了,东三省差不多都落到了后金的手里。从此之后,后金和大明开始长达二十年的战争,大明也从这年彻底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

    此时的大明朝乃是大厦将倾,千疮百孔,虽然知道必须要改革,可是无论动哪里,牵扯都十分的巨大。

    年前,内阁首辅方从哲已被礼部尚书孙慎行等人参劾多次,方从哲主动请辞。

    一个东林党的大员弹劾楚党的领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显然东林党已按捺不住了。

    这个东林党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他们想要利用天启皇帝的年轻、对朝中局势的不了解,快刀斩乱麻,进一步增加对朝廷的控制力。

    现在的内阁首辅大学士是刘一燝,这个人也做不长,因为东林党的人不可能让刘一燝为首辅,他们将方从哲从首位拉下去,可不是为了让刘一燝捡便宜的。他们准备让东林党的大佬叶向高来出任内阁首辅大学士,可是此时的朱由校却不需要叶向高来做这个首辅。

    叶向高在原先的天启时代中,可以说是重量级的人物。东林党之中,最勇猛的是杨涟,最聪明的就是这位叶向高仁兄了。

    作为一个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天下闻名的老滑头,叶向高的到来标志着东林党进入了全盛时期。

    东林党非常擅长在储君身上做文章,嘴炮玩得贼溜,忽悠储君非常在行。

    无论是自己那个做了一个月皇帝就挂了的便宜老爹,还是身为亡国之君自缢而死的弟弟崇祯,全都是被东林党给忽悠傻了。

    “无论我做的正确与否,不按照历史进行也就是了。”朱由校在心里面暗自感叹道,同时也打算培养自己的人手了。

    只不过朝廷党争严重,想要培植自己的人手哪有那么容易。眼下路只有一条,简单方便且顺利,那就是培植阉党。

    轻轻的放下手中的茶杯,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给自己捏肩膀的陈洪退下,然后语气淡淡的吩咐道:“去,把魏忠贤给朕找来。”

    此时的魏忠贤虽然已经领了司礼监秉笔的差事,但是权势差很多,虽然改回了本名字,却还远不是后世的九千岁。

    朱由校要用,这个人自然就是第一人选了。提拔魏忠贤,他自然会与那些东林党、齐浙楚党撕扯。有些事情自己这个当皇帝的不好去做,魏忠贤倒是正好。

    “是,皇爷!”陈洪不敢怠慢,连忙点头,躬着身子退了出去。他心下疑惑,但脸上却不敢有丝毫怠慢的表现。

    不一会儿,魏忠贤从外面躬身走了进来,趴在地上磕头道:“奴婢参见皇爷!”

    朱由校点了点头,斜靠在卧榻上,看着魏忠贤笑着道:“朕知道你是个有才的,而朕一向都知人善用。听闻奉圣夫人最近一阵子身子不是很爽利,宫里面的御医瞧了几次都没什么办法。听说你在宫外医术高明,既然如此,不如由你去给奉圣夫人看一看。”

    所谓奉圣夫人,其实就是客巴巴——这个女人是朱由校的乳母,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当然,是坏名声。

    各种传说都有,有人说魏忠贤和客巴巴成了天启皇帝的心腹和经常的伴侣,并教导他享房中之乐;有的说客巴巴勾结魏忠贤擅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残害后宫有孕的嫔妃,以免嫔妃生下孩子母凭子贵威胁到她的地位,甚至还残害皇后腹中的嫡子。

    这里面有多少是泼脏水的,有多少是事实,朱由校并不知道。

    不过朱由校却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魏忠贤勾结客巴巴是真的,客巴巴也的确在后宫肆无忌惮野心勃勃权势熏天。她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及魏忠贤兄长魏钊都是锦衣千户。

    天启皇帝与客巴巴有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自己不管,但是这个女人非常容易造成潜在危险,他不准备留她一命。

    况且根据大明规定,皇子长到六岁,乳母必须出宫,但这个客巴巴偏偏不走,硬是多混了十多年,其目的不言而喻。

    魏忠贤要用,但是却不能有客巴巴在一边煽风点火,也不能任由魏忠贤除掉自己身边的亲信宦官,比如王安等人。

    在宫里太监无数,对这个位置眼红嫉妒的人无数,他天启皇帝就要告诉所有人,自己不仅喜欢王安,还要重用王安,王安的地位很稳固。

    对于明朝的太监,朱由校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这些人肯定会拼命的巴结你,在你失势的时候这些人肯定是下手最狠的。

第三章 人主之患

    虽然平日里这些太监在朱由校面前都十分的恭顺,可是他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太监争斗起来,同样非常心狠手辣。

    制衡是很重要的,这个天下,没有谁不想欺骗皇上,即便是忠心的太监。

    朱由校知道自己必须要宠信一个人,让这个人来成为靶子,来压服一些人,这个人就是王安,一来因为王安的人品不错,二是要沉稳的内臣。

    明朝的制度都是分内外臣的,王安现在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通常都是被人称作内相的。

    此时的魏忠贤,听了朱由校的话就是一愣,客巴巴有病了?自己怎么不知道?再说了,自己也不会什么医术,怎么给客巴巴看病?

    不过一瞬息的功夫,魏忠贤猝然心惊,心里面产生一个他自己都觉得可怕的想法,整个身子都颤抖得不行,不会真的是他想的那个样子吧?

    魏忠贤瞬间冷汗遍布了全身,身子都湿透了。怎么会如此?他舔了舔发干的嘴唇,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抬起头道:“皇爷,奴婢并不精善医术啊!”

    “哦?”朱由校捧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脸上闪过了一抹好奇的神色,似乎听到了极为好笑的事情:“难道有人敢欺瞒朕不成?”说着放下手中的茶杯,微笑着看着魏忠贤。

    感受到头顶那灼灼目光,魏忠贤的心中备受煎熬。因着客巴巴是他的对食,更因为皇帝的态度变化。

    要知道,原本皇帝非常器重她,逢年过节都要亲自前往祝贺,请客巴巴用膳,刚登基时天热难忍还给她搭棚子送冰块,还能凌驾于众大臣之上,坐轿子出入皇宫,可如今……

    魏忠贤身子颤抖,他感觉到身子冷,冷入骨髓。身子颤抖得愈发厉害,在魏忠贤看来,这是要出大事情了。

    人都说伴君如伴虎,魏忠贤之前还没觉得,可是此时此刻,魏忠贤仿佛被从冰水里面拎出来的一样。

    半晌,魏忠贤咬了咬牙,躬身扣头道:“回皇爷,奴婢虽然并不精善医术,但还是略懂一些民间医术,倒也愿意去给奉圣夫人瞧一瞧。”

    朱由校脸上依旧一片淡漠,挥了挥手,似是无意的说道:“那就去吧!”

    除了暖阁,魏忠贤被冷风一吹,直接打了一个哆嗦,身子一晃,差点没一头栽倒在地上,嘴唇颤抖,身子瘫软,有些夹不住尿。

    靠在柱子上缓了半天,魏忠贤这才喘匀了这口气,皇帝的话魏忠贤听明白了,让一个不会看病的人去看病,那么是什么结果?

    自然是直接把病人给看死!皇帝这是要客巴巴去死!

    想到这里,魏忠贤再一次打了个冷颤,整个人都不寒而栗。

    那么自己呢?自己可有选择的余地?

    答案是没有。如果自己不做,那么死的就是自己;如果自己做了,那么两个结果,皇帝因公奖赏,自己飞黄腾达;亦或者,成为替罪羔羊,直接被皇帝下旨赐死。

    魏忠贤脸色忽明忽暗,但是他知道,此事,要做。

    魏忠贤走后,朱由校伸手从桌案下的暗格中掏出一本书看了起来。这是朱由校新寻到的一本书。

    朱由校看得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韩非子》,这是他无意之中翻到的。

    此时此刻,朱由校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秦始皇喜欢韩非了。他现在在看的这一篇叫做《备内》,说的就是帝王。

    韩非子·备内有言: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君主的祸患在于相信别人。相信别人,就受到别人控制。

    这段话将帝王无情剖析得更加冰冷,那就是你身为帝王,你谁都不能相信。为了佐证自己的论调,韩非子还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他第一个说到的就是臣子,韩非子言“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上,此世所以有劫君杀主也。”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臣子对于君主,没有骨肉之亲,只是迫于权势而不得不侍奉。所以做臣子的,窥测君主的意图,没有一会儿停止过,而君主却懈怠傲慢地处于上位,这就是世上出现劫持杀害君主事件的原因。

    虽然到了大明,光明正大劫持杀害帝王的事情少了,可是这背后的故事可是不少,而且是从古至今都没有变化的。

    韩非子除了臣子之外,还论述了儿子和妻子,韩非子言“为人主而大信其子,则奸臣得乘于子以成其私,故李兑传赵王而饿主父。为人主而大信其妻,则奸臣得乘于妻以成其私,故优施传丽姬杀申生而立奚齐。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做君主而非常相信他的儿子,奸臣就能利用他的儿子来实现自己的私利,所以李兑辅助赵壬最终饿死了主父;做君主而非常相信他的妻子,奸臣就能利用他的妻子来实现自己的私利,所以优施帮助丽姬杀死太子申生而改立奚齐。即使是像妻子和儿子那样亲近的人还不可相信,其余人就没有可相信的了。

    朱由校看着这段话,第一个套在了东林党的头上,他们以大话取信于帝王,从而达到他们自己的目地。

    如果被帝王厌弃,那就他们就找上储君,这些人基本上可以定义为韩非子口中的奸臣了。

    “几千年的大道理啊!”朱由校伸手又将那篇《备内》拿了起来,感叹了一句:“果然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一篇《备内》也的确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不过倒是与儒学礼教大相径庭,帝王之术啊!”

    如果以法家《韩非子》交出来的帝王,怕是很难被儒家蛊惑吧?大明的皇帝都被忽悠傻了。

    半晌朱由校放下了手中的《韩非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自己的筋骨,这才开口说道:“陈洪!”

    “奴婢在。”守在门外的陈洪正在猜想为什么魏忠贤走的时候似乎苍老了十几岁。

第四章 客巴巴

    虽然站的位置足够让他听清皇帝和魏忠贤的对话,但十几年的职业素养让他学会了如何闭目塞听。不该听的,就当自己是聋子,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不是吗?

    “去,把御用监搬到乾清宫来。”朱由校大手一挥,本以为陈洪会领命干活,没想到,陈洪还趴在地上不动弹。他疑惑的问道:“有什么不妥吗?”

    “皇爷,这乾清宫地方不够大!”陈洪连忙趴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说道。

    所谓御用监,即明朝十二监之一,有掌印太监,下设里外监把总、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

    御用监乃是掌造办宫迁所用围屏、床榻诸木器,以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等玩器之地。又有仁智殿监工一员,掌武英殿承旨所写书籍画册等。

    朱由校觉得每天奔波于乾清宫和御用监之间的路途太远,不利于自己研究木匠活,这才想着在乾清宫干活。

    “那腾个地方出来,给朕置办个小御用监。”朱由校想了想也是,等以后自己专门腾出一个宫殿,到时候自己住进去。

    在陈洪等人还在忙活朱由校的木匠工作室的时候,魏忠贤去客巴巴所住的宫殿串门了。

    “魏公公!”

    侍女见到了魏忠贤,自然是不敢怠慢的,连忙躬身行礼,见魏忠贤摆手便躬身退了出去。

    魏忠贤微微颔首,便大跨步走进了内室,只见客巴巴微闭着眼睛,侧身躺在床上静养,面庞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

    径直来到床边坐下,轻轻地把女子的手握住,魏忠贤笑着说道:“可让人看过了?”

    客巴巴睁眼见到来人,点了点头柔声宽慰道:“找御医看过了,只是受了一些风寒,所以身子有些虚弱,吃上几服药就没什么事了。这些时日皇上也没有来看我,看来是将我忘了。”轻轻叹了口气,她声音有些萧索,似乎满腹委屈。

    看着客巴巴美丽温柔的脸,魏忠贤笑了笑,在深宫大内,他们都是可怜人,所谓对食也就是相互利用罢了,可他这心里面还是难受。皇爷为什么要她死呢?

    在这一刻,魏忠贤有一种想法,他想要站起来出去问问皇爷。可是终归是心里想要站起来,身体却仿佛僵在了原地,半晌没动。

    “你好生将养着。洒家去看看他们给你煎的药。”缓过神来,魏忠贤伸手轻轻拍了拍客巴巴纤巧的细手,笑着说道。

    “好!”客巴巴点了点头,随后笑着说道:“你也别太劳累了。”

    三天的时间转瞬而逝,陈洪正守在工作室门外,此时的朱由校正在用一把刻刀在桌案前雕刻着什么,木屑翻飞,眼看就要成型了。

    “皇爷,皇爷!不好了!”外头传来一阵嘈杂声。朱由校手一抖,木雕的一条线刻歪了,他索性将其扔在一旁。

    陈洪看着着急忙慌跑来的一个小当差,翻了个白眼怒声道:“哪里来的奴婢,规矩都不知道?掌嘴!”

    刚来乾清宫的一个当差幸灾乐祸地高高扬起手掌。

    “吱呀”一声,门开了。朱由校负手迎着暖光站立。

    门外的人看到自己惊扰了皇帝,都瞬间跪倒在地上。

    小当差闭着眼等巴掌落在自己脸上,却没迎来意料内的疼痛,偷偷睁开眼,只见皇帝站在门口,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奴婢惊扰了皇爷,奴婢罪该万死。”小当差不敢再看朱由校,趴俯在地上,犹如一只糠筛抖个不停。

    “都起来吧。”朱由校淡淡地说道。

    陈洪是个有眼力见的,赶紧躬身起来,轻轻踹了一脚小当差,催促道:“你要向皇爷禀告何事?”

    “皇爷,奉……奉圣夫人……西去了!”

    听了小当差的话,朱由校手一颤,随后身子就开始左右摇晃了起来,一副要晕倒的模样。

    看到这一幕,陈洪吓了一跳,连忙冲向了皇帝一把将他给扶住了。在这一瞬间,他只觉得皇帝身子软了下去。

    朱由校倒在了他怀里面。

    “御医!快传御医!”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皇宫,如一颗石子投在平静的湖面,消息像水波似的迅速扩散了出去。这皇宫大内不说是一个漏勺,其实也差不多,消息走漏的那叫一个快,速度惊人。

    很快大家就知道,奉圣夫人死了,天启皇帝伤心过度直接晕厥了。

    被人抬回到寝宫,朱由校就醒了过来。乾清宫里所有的人都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忙活着,太医们进进出出,看了一番之后,仔细斟酌着开了方子。

    斜靠在床上看着众人忙活,朱由校的脸上没什么表情。

    事实上,若是不杀客巴巴,将她赶出宫去行不行?

    答案是行,可是为什么非要杀她呢?

    因为只要她还活着,她就会想尽办法搞事情,会和魏忠贤在一起狼狈为奸。天启皇帝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却全部半路夭折,没有一个平安长大,这里面就有客氏和魏忠贤的作祟,自己可不想看到这一幕的发生。客巴巴不能留,同时也要用她的死来警示魏忠贤。

    朱由校知道,客巴巴之死,必然惊动文官体系,东林党估计反应最大。

    而东林党首辅是刘一燝,其实朱由校挺喜欢史书上的刘一燝——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方从哲、韩爌同为顾命大臣。

    光宗驾崩后,李选侍、魏忠贤(当时还叫李进忠)等挟持皇太子于乾清宫,企图藏匿皇长子以自重。刘一燝与英国公张惟贤、周嘉谟、杨涟等当机立断,带领群臣入乾清宫哄骗出当时还是皇长子的天启帝,力主皇长子移驾慈庆宫,并逼迫李选侍迁住哕鸾宫,天启皇帝于是得以登基继承皇位。

    现下方从哲被弹劾,刘一燝接任内阁首辅,主理朝政。他为政贤明,能匡君之失,是为数不多的清正廉明的官员。

    想到这,朱由校叫住了陈洪并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

    陈洪脸色微变,便急匆匆地告退了。

    原本宫里死了个老宫女,是件可有可无的事。可说到底,死得是客巴巴。

    很快,奉圣夫人的死讯被迅速传播,内廷外朝都知道了这个权倾后宫的女人死了,有人震惊,有人心痛,更多的则是无穷的猜忌。

    最先知道的是东林党,杨涟接到消息的时候,先是质疑了消息的真实性,而后高兴地拍案而起,立马吩咐下人备轿去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刘一燝的府上。

    杨涟此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明末著名谏臣,东林党人,“东林六君子”之一。在原本的历史总,“红丸”、“移宫”两案,直接关系到皇位的继承和皇权利益的再分配,杨涟在两案中表现积极,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移宫”中,杨涟出力最多。

    宦官魏忠贤和朱由校的乳母客巴巴相勾结,在宫中独揽大权,肆意为虐。一些官吏纷纷投靠魏忠贤,结成“阉党”,打击和排斥东林党人。

    杨涟怀着满腔的悲愤,决心挺身而出,讨伐魏忠贤。

第五章 题本

    等杨涟到刘府时,才发现其余人都已经到了。

    礼部尚书孙慎行此时正重重地放下茶盏,一脸快意说道:“客氏妖艳美貌,品行荒淫,经常进出皇宫,人多讶之,道路流传,讹言不一,如今她死了,倒是件好事。”

    “刘兄此言差矣,客氏并非普通的乳母,她乃是当今圣上的乳母,年不过四十,正是身强体壮之时。如此之人,又是如何死的?”刘一燝反问道。

    这可把孙慎行问得有点发懵,他红着脸磕巴道:“妇人之死,不足道矣。”

    “不过是贪欢过度。”虽说消息是如此,可这是深宫之事,真假细节可从未被外人窥探清楚过。要是被发现在窥探宫闱之事,下场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依我看,没这么简单,各位心知肚明。”杨涟一脚踏入书房,呷了口清茶。半晌,他看着脸色各异的众人,缓缓说道:“红日将起。”

    众人听闻,皆默然。杨涟的话,戳中了他们心底的某个角落,他们不再讨论什么,茶喝在嘴里也索然无味,便纷纷起身告辞,各怀心思回家去了。

    皇宫大内,由着御医们折腾后,朱由校吃了一些陈洪特意吩咐御厨做的精致小食,身子好了一些后便背着手在宫里面溜达着。

    不远处一只鸟儿正在啄食一盆鹤望兰,朱由校看了一会儿,喃喃道:“死的有用,那就应该去死。”嘀咕了这一句,他开口吩咐道:“陈洪,传旨,让魏忠贤提督东厂。”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明朝中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而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对于大明朝,朱由校有着非常直观的认识。无论是政治制度,亦或是人文风俗,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那些大殿里的大臣都是满嘴的仁义道德,可是真要做些什么还是东厂锦衣卫好用的多,而且有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也需要他们。

    这个国家已经千疮百孔了,要治理好就不得不采取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像魏忠贤这样的人才怎么能拒之门外呢?况且大明朝这么多年,所有的专权太监无一不是皇上默许的。

    大明朝重文轻武,朝堂上武官不能像其他朝代一样文武制衡,武官的地位实在太低下。如果没了东厂锦衣卫,那些大臣还不得翻天?

    所谓提督东厂,全称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总督东厂、提督东厂。

    厂公之名,在后世就是大名鼎鼎,这是朱由校给魏忠贤的奖赏,也是重用魏忠贤的第一步。

    “是,皇爷!”陈洪刚听到魏忠贤提督东厂时,颤了一下,很快便答应了一声,躬着身子向外面退了出去,一丝一毫都不敢怠慢。

    乾清宫,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地方,皇帝在这居住和办公。

    乾清宫的名字出自《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贞。”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

    看着眼前雄伟巍峨的宫殿,朱由校不知道自己在乾清宫里干木匠活会不会被大明历代皇帝痛骂,但是他也不在意,这大明如果到了这般田地,还有还是多年的国祚,很多东西早就顾不得了。

    显然太监的执行力还不错,工作室里面的物什摆放的整整齐齐,小到刻刀,大到刨床,工具一应俱全。

    “行了,你们都退下吧。”朱由校挥了挥手,赶走了工作室里的几个火者:“以后没有朕的吩咐,任何人不得进入这里,违者,斩!”

    他的工作室,不需要闲杂人等。另外一个原因就很简单,帝王何以立威?保持神秘是一个好办法。

    朱由校决定将这里设为外人眼中的机密之地,实际上对他来说这里什么都没有。除了他每天在这里做一些木工活以外,这里只是他思考一些事情的地方。但是,皇帝么,要的就是神秘。

    巡视了一番,朱由校转身出了屋子,看了一眼在一边伺候的陈洪,开口吩咐道:“你派几个人过去,帮着奉圣夫人家中把丧事办得风光些。”

    陈洪连忙躬身道:“皇爷放心,奴婢明白!”说着便躬身退了下去,找人去安排这件事情了。

    朱由校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缓声道:“将这些日子的题本都拿上来,朕要看一看。”说着转身向自己的书房走了过去。

    他需要看看题本,了解一下最近大明朝的情况,然后好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题本,其实就是这个时代臣子上给皇帝的奏疏,相比较起来,后世的人大多知道奏折,可是奏折和题本并不是一个事情。

    明初臣民言事于皇帝只用奏本。永乐二十二年规定,诸司有急务不能面陈,许具题本投进,专用于公事,其外形为用纸折叠而成的折子,内中每幅六行,每行二十个字。

    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私事则用奏本,不准用印。

    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盖印,奏本不盖印;题奏本都由通政使司进呈,在皇帝阅批之前,内阁大学士已经“票拟”过。

    清代的奏折可以不经过内阁,直达御前,而且什么都能说,下级密告上级不法事,这也是可以的。

    由于奏折免去了中间环节的传递,又采用廷寄方法,不但能迅速递到皇帝手中,而且在皇帝朱批御旨后,又可直接发还上奏官员,马上付诸实行,从而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同时,由于奏折都是秘密进行,于是在直省督抚与司道之间,地方与中央,内廷与外廷之间,除正常的领导与被领导等关系之外,又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大臣相互告密,皇帝的耳目遍布京内外,谁也不知道谁向皇帝打了什么小报告,中央部院和地方上的公私事件和人际关系,无论巨细,皇帝都可以从奏折中直接了解到。

    皇帝于是借助奏折整饬吏治,监察民情,发号施令,排斥异己,天下庶务总归一人处理,从而使封建皇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看着送上来的题本,朱由校突然笑了,党争是吧?自己好像发现了一点有意思的事情。

    伸手敲打着题本,朱由校斜靠在卧榻上,翻看着手中的题本,但是心思却完全不在眼前的题本上。

    半晌,朱由校收回了目光,伸手将题本拿了出来,翻看了一遍之后,朱由校这才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居然是从辽东递上来的题本。

    “袁应泰啊!”朱由校嘴角扯出一抹冷笑,没想到这本题本居然是袁应泰上的。

第六章 袁应泰

    袁应泰,字大来,凤翔人,属东林党一派。

    在朱由校的记忆里,史册上记载的袁应泰,做官精敏强毅,治水理财都很有水平,是后勤方面的专家,但指挥作战非所其长,计划部署做的很是糟糕。

    而奏折的内容很简单——袁应泰代熊廷弼经略辽东,认为应该宽仁爱民,改变了熊廷弼不少严律军纪;恰逢小冰河期的原因,蒙古诸部大饥,多入塞乞食,于是他又发起了妇人之仁,安置了不少蒙古诸部的灾民、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

    所以在奏折中,袁应泰说了很多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招收了这些人,可以使他们不再投敌;二来这些人都是蒙古人,精善骑射,骁勇善战,可以用以扩充辽东兵员、扩大边防。

    袁应泰已经将人安置在了辽阳和沈阳两大要塞,这份题本一方面是汇报,另一方面则是报功。

    看了一眼下面的内阁票拟,居然是嘉奖。朱由校顿时就笑了,伸手敲打着手上的题本,眼中却冷若冰霜。

    沈阳和辽阳就是这么丢的吧?这些人里面,不免有暗中为敌人所用,或者敌杂间谍其中为内应的,你袁应泰知道吗?

    灾民是那么好安置的?还安置到沈阳和辽阳,你袁还真不怕他们闹事!

    关键这还不是大明的难民,而是蒙古难民,粮草消耗怎么解决?每月给他们发粮食,与百姓杂居?大明百姓和他们的矛盾怎么解决?

    要是自己没记错的话,这些人潜行淫掠,“居民苦之”。随意安置这些蒙古诸部的难民,就是作死啊!

    即便不是穿越而来,朱由校也知道这么干不行,后世的难民都闹腾成什么样子了?那些喊着大义接收难民的国家,最后得到的是什么结果?那些难民的感恩戴德?

    别闹了,大明接收蒙古难民?大明只需要奴隶,不需要难民。况且西晋南迁,胡人作乱北方的前车之鉴,已在史料中留下血色一笔!

    这些远的就不谈了,即便在原先的历史中,天启元年三月二十日,也就是现下再过两月,建州叛军将大举进攻沈阳,蒙古降人就开始大肆破坏、攻击守军,最终在里应外合之下,导致沈阳沦陷。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战死,七万守军全军覆没。

    总兵官陈策、童仲揆等率领浙江兵、四川兵和土家族土司私兵的援辽军3万余人赴援,在混河与叛军恶战,亦战败阵亡。

    袁应泰撤除奉集、威宁等堡垒的守军,并力防守总基地辽阳,引水注濠,沿濠列火器,兵环四面守。

    他亲自指挥总兵官侯世禄、李秉诚、梁仲善、姜弼、朱万良等率领三万军队出城五里迎战。

    因为分兵,加上精锐部队已经在沈阳和混河损失殆尽,官军作战不利,被努尔哈赤的六万骑兵击败,损失了不少部队。

    城内后金奸细放火破坏,叛军掘城西闸以泄濠水,分兵塞城东水口,击败诸将的援军。只守了三天,辽阳陷落,袁应泰兵败,携官印面朝南自缢谢罪。

    这一段历史,朱由校印象深刻。袁应泰无才而当大任,终丧辽东并天下强兵10余万,首罪者,唯用人者而已。

    想起借故养病在家的熊廷弼,朱由校的手指轻轻地敲击了下椅凳把手。

    历史上,熊廷弼被归入楚党,而且曾记载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

    传闻他身高七尺,有胆量,晓军事,擅长左右开弓放箭。但是他脾气火爆,禀性刚直,喜欢骂人,不甘谦恭下人,因而舆论对他不太推许。

    历史上,熊廷弼被杀并传首九边,下场可谓是凄惨。

    想到这里,朱由校轻轻的放下了手中的题本,抬头看向刚回乾清宫的陈洪,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才开口说道:“传旨内阁,着内阁拟旨,起复熊廷弼为兵部侍郎,经略辽东,即日起行,不得迁延枉顾,为领严惩。辽东经略袁应泰,调转回京,另有任用。”

    这个另有任用,其实是朱由校还没想好该怎么用。总之,一句话,朱由校就是想把袁应泰调回来。

    “是,皇爷,奴婢这就去!”陈洪答应了一声,躬着身子退了出去,速度非常的快,虽然累点,可他不敢说什么。皇帝吩咐他做,他可不敢怠慢。

    从明代起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实际上等于皇帝兼任宰相,把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可这只是明初形势下,明太祖带有个人特点(如权力欲极强,猜疑心重,统治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等)所采取的措施。

    可明朝的后代皇帝们并不具备这些特点和能力,又不愿意照样进行,但“祖训”又不便公开违背,怎么办呢?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改造,内阁制度便逐渐形成,以一种新的形式起着限制君主独断专行的作用。

    而此时的内阁看起来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毫无生气。陈洪很快就来到了内阁的值班房。

    在值班房里,内阁大学士刘一璟正在和韩旷聊天,同样身为内阁大学士,二人的关系也就很好。他们都是进士出身,本身代表的又是同样的利益阶层,自然没有什么主要的矛盾。

    刘一璟五十出头的模样,胡子却已经有些花白,为官的这些年他没少为朝廷操心。

    他们见到陈洪,微微一愣,这是陛下有话了?

    “见过刘公!”见到刘一璟之后,陈洪躬身行礼。虽然陈洪是朱由校的内侍,可是对刘一璟这位内阁首辅大学士依旧要有该有的尊重,这可是天下文官第一人。

    “陈内侍!”刘一璟也笑着道:“可是陛下有吩咐?”

    陈洪点了点头,抱拳举过头顶道:“陛下口谕。”

    众人不敢怠慢,神色有些紧张,连忙躬身行礼,等着陈洪说话。

    “着内阁拟旨,起复熊廷弼为兵部侍郎,经略辽东,即日起行,不得迁延枉顾,为领严惩。辽东经略袁应泰,调转回京,另有任用。”陈洪声音很大的说道。

    “臣等领旨!”刘一璟等人听到要起复熊廷弼,全都是一愣,但都不敢怠慢,连忙答应道。

    你不赞同皇帝的想法是一回事,你可以劝谏,但是绝对不能抗旨不领。这份口谕他们算是接下来了。

    陈洪点了点头,随后笑着说道:“旨意已经宣了,那咱家就告辞了!”说着陈洪一抱拳就离开了,他可不想和内阁这些人有什么交集。

    不知道为什么,陈洪总觉得内阁怕是有人要倒霉,没有原因,就是一种直觉。索性就躲远点,免得挨雷劈牵连到自己。

第七章 韩爌进言

    目送陈洪走远了,值班房里面的人神情各异,但是有一点大家明白,那就是这事麻烦了。

    刘一璟心里面则是很迟疑,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呢?

    当初熊廷弼被拿掉,别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刘一璟怎么会不知道?那就是东林党在排除异己!

    别说区区一个熊廷弼,原先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如何?

    方从哲在整个万历后期基本上是一人独相,天启皇帝继位后,老方自知已经失去平衡器功能,于朝局无补,还不是回家了?

    可是陛下现在要调回袁应泰,重新起用熊廷弼,这里面的水看起来很深啊!

    “该怎么办呢?”刘一璟不禁陷入了沉思。

    事实上刘一璟也知道,他现在只是占位子,用不了多久他也要下去。

    稍稍思考了一下,刘一璟就自嘲的笑了笑,自己现在都这个样子了,想这些做什么?这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索性就听陛下的拟旨好了。

    “刘公,此事怕有不妥吧?”

    刘一璟可以忍,但是有人却忍不了,这个人就是内阁次辅大学士韩爌。

    与刘一璟不同,这位韩爌可是真真正正的东林党元老,与叶向高一样多有参与朝内大事,决断尚能公允,与浙党诸臣能够共处。

    罢免袁应泰,起复熊廷弼,这件事情在韩爌这里过不去,他是看不上熊廷弼的。

    只不过他只是次辅,他想让刘一璟也赞同自己,至少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一致。

    看了一眼韩爌,刘一燝顿时就笑了,挥手打断了他问道:“那韩公以为当如何啊?”

    没等韩爌说话,刘一燝起身将门关好,才缓缓地坐回来继续说道:“此事毕竟是陛下旨意,怕是不好转圜。”

    什么叫不好转圜,刘一璟这话算是客气的,其实就是告诉韩爌,这可是陛下的圣旨,你如果要反对,那你也应该去找陛下。你找我有什么用,难道让我抗旨不尊?我可以没有这个本事为你转圜。

    略微沉吟了一下,韩爌答应了一声:“那我去见陛下,面陈利害!”说罢,他微微挺了挺背,转身打开门大步走出了内阁的值班房。

    看着韩爌的背影渐行渐远,刘一璟坐在椅子上,捋着有些花白的胡子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乾清宫的暖阁里,朱由校斜靠在卧榻上,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面则是在想着辽东的事情。

    也不知道现在调熊廷弼过去还来不来得及,别等他到了辽东,整个辽东已经败了。

    一旦丢掉了辽阳和沈阳,那么整个辽东就危险了,后金也就彻底有了立国之基啊!

    “皇爷,内阁大学士韩爌求见!”陈洪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

    韩爌来了,朱由校倒也不意外,他就知道事情不可能这么顺利,坐起身子,朱由校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韩爌就从外面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给皇帝行礼。

    朱由校则是一摆手道:“爱卿免礼吧!爱卿求见朕,所谓何事啊?”

    “回陛下,臣是为了辽东经略袁应泰来的,据臣所知,袁应泰在辽阳、沈阳一带,宽仁爱民,在军中声望极高。不知陛下……”韩爌混迹官场几十年,自然也学会了说话说半截。

    他是来打探皇帝想法的,自然要话说半截。

    朱由校淡淡地看了一眼韩爌,轻轻的一笑,不置可否:“那爱卿以为如何啊?”

    事实上朱由校对韩爌的感官还不错,虽然这个人是东林党的元老,但是做事情还是有底线的。

    比如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东林党欲掀起冤案的事件,要知道在党争一事上,东林党从来都是敢下狠手的。

    炮制大案,永远是解决一些人最好的办法。当你从身体上消灭了对手,那么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你就算是胜利了。

    明太祖朱元璋掀起的那些大案,是不是有冤枉的人?这个谁都不知道,但是那些人却绝对在清洗之列。掀起大案,将于自己敌对的人全都裹挟进去清除掉,这是最常用的办法。

    这么好的办法,东林党怎么可能会放过?

    一时就有了东林党人开始清算“红丸案”,即鸿胪寺丞李可灼给光宗皇帝病时所进红丸药,连服二丸后即死的事件。

    当时,朝野议论纷纷,有东林党人企图借机泄愤。天启二年四月,礼部尚书孙慎行弹劾方从哲用李可灼进献红药丸,跟弑君、叛逆同罪,廷议纷乱,没有统一的意见。

    当时刘一燝已经离职,于是韩爌执意辩白这事,便上奏疏给已登皇位的天启皇帝,并据实详陈进药始末。

    奏疏中提到:“俾议法者勿以小疑成大疑,编纂者勿以信史为谤史”,提防不要因此事而兴大狱,从而保护了首辅、浙党领袖方从哲,未造成大冤案。

    这件事情就是东林党有些人为了彻底干掉自己的政敌,准备炮制一个弑君谋逆的大案,直接兴大狱,将所有自己的政敌全都裹挟进去干掉。

    可是像韩爌这样的人拒绝了,他知道党争可以争,但是绝对不能上升到动辄要人命,甚至是炮制谋逆大案的地步。

    一旦到了那个地步,那真的就是不死不休的下场,只不过事情并没有像韩爌想的那样,随着齐浙楚党投靠魏忠贤,阉党崛起,这个规矩被破坏了。

    从魏忠贤杀掉所谓的东林六君子开始,大明的党争就滑向了非我即彼你死我活的境地。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到了灭国之时,这些人还是在你死我活的争斗?

    因为一旦争斗输了,即便不灭国,自己也活不了。

    现在穿越过来的是朱由校,虽然身处历史上少有的混乱年代,在漩涡中心的他知道了历史的大概走向,自然不可能任由情况向深渊滑落。

    他也知道东林党的根基不是朝中的这些人,而是江南的士绅集团。他们兼并土地、走私、进行海上贸易,可以说每个家族都是富得流油,可是他们却总想着不交税。于是东林党就鼓吹重农抑商,藏富于民。

    即便是将朝中这些东林党人全都罢黜、全都弄死,那又能如何?新的党争参与者还是一代一代的前赴后继。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东林党就一直存在。

    东林党代表的是江南新晋的工商士绅,齐浙楚党则是代表着大地主阶级,只不过两党都是朋党,都是在结党营私抱团取利。

    在朱由校的心里面,两党没有不同。他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两党,然后从中攫取自己的利益。

第八章 飞熊解梦

    韩爌此时自然不知道自己家的陛下在想什么,听到陛下询问,脸上闪过一抹迟疑,躬身道:“陛下,先帝在世时,顾御史曾上书,熊廷弼出关一年有余,诸事没有规划;蒲河失守,隐瞒消息不上报;带着兵器的战士不用于作战,只用来挖沟,尚方宝剑在手不求有补国事,只是供自己作威作福;冯御史曾上疏不把熊廷弼罢免,辽地终究无法保有;且张御史曾言熊廷弼破坏辽阳,臣不明白陛下何以要起用熊廷弼?”

    看着韩爌,朱由校没有说话,甚至脸上的表情都没有改变。

    韩爌想了想,后背已有些微的冷汗,他又继续说道:“姚主事也报那里的军马不训练,将领未加部署,人心既不亲附,刑罚有时并无作用,只是军民的劳务没有停止的时候。”

    “姚宗文?”朱由校打断了韩爌的话,询问了韩爌口中的姚主事,韩爌不说他还真的忘了这个人了。

    姚宗文是被方从哲派遣到辽东检阅军马,不知军务只知索贿,与熊廷弼不合,且谤熊廷弼于朝,是熊廷弼请辞的罪魁祸首。天启时依附魏忠贤,擢升都御史,官至吏部给事中。与少卿原抱奇表里为奸。

    说白了,姚宗文这人就是典型的投机倒把的小人,此人留在朝廷上,就是一个祸患。

    冯三元和姚宗文参与这件事情,估计是因为和熊廷弼有仇想要落井下石。

    沉吟看了一眼韩爌,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说道:”因为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骑马驰骋于辽东荒野,结果遭遇了野猪,差一点就要被杀的时候,一只飞熊凌空虚渡,拯救朕于危险之中。”

    暖阁里顿时安静了下来,静的落针可闻,

    “朕今日一早找了人解梦,此事应在辽东,预示着辽东当有大灾难,这飞熊应在熊廷弼的身上。”

    朱由校这话说的异常认真,但是听得韩爌一脸懵逼。他抬起头几次要张口说话,临了却闭上了嘴。

    其实他很想问一句,陛下,您是认真的?可是他又不敢说,心里面很纠结。

    怎么就闹出这么一个幺蛾子来?不行,这不行啊!得想想办法,可是这办法要怎么想呢?

    看了一眼韩爌,朱由校根本没打算给韩爌说话的机会,直接摆手道:“此事朕意已决,爱卿不必在意,且退下吧!”

    韩爌心里一沉,身子震了下,想要强自争辩。却见朱由校已经闭眼脸上一副要睡觉的模样。

    韩爌脸色略微一变,只好躬身道:“陛下早些歇息,臣,告退了。”说完这句话,他恭敬地退了出去。

    等韩爌走了之后,朱由校似乎想到了些什么,不由静静的陷入了沉思,随后转头看向了不远处的陈洪,然后吩咐道:“去,把魏忠贤给朕叫来。”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然后连忙转身去找魏忠贤。

    魏忠贤这些日子可是春风得意,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在太监的排名之中,紧紧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位列第二。

    只不过魏忠贤心里面远没有看起来那么春风得意,几次晚上都从噩梦之中惊醒。

    他总是梦到客巴巴,站在一团朦胧的光影中不说话,就那么柔柔地看着他,朝他轻轻地微笑。

    对于自己的位子怎么来的,魏忠贤心知肚明,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身居高位也抵挡不住他内心的害怕。

    每一次梦醒,心里都怕得不行。客氏的死,对他的打击非常大,倒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的喜欢客氏,而是因为在宫里失去了强援。

    魏忠贤的心里担心得很,生怕皇爷找个理由将自己也弄死,这几天忐忑无比。

    但是听到皇爷相召,魏忠贤也不敢怠慢,连忙掬了把清水扑脸打起精神赶奔乾清宫。

    一路上,他心里面畏惧不已,也不知道皇爷这一次召见自己是什么意思。

    看着躬身走进来没几步便趴在地上行大礼的魏忠贤,朱由校一笑,随后一摆手让魏忠贤起来,开口说道:“朕有件事情交给你去办,切记不可走露了风声。”

    听到走漏风声四个字,趴在地上的魏忠贤身子猛地一颤,可是面色却丝毫不变,恭敬地说道:“请皇爷吩咐,奴婢一定尽心尽力去办!”

    这话说的虽然献媚,可却是小心翼翼的。他心里无比忐忑,生怕又是一件什么难事。可就算是难事又能如何呢,皇帝要你去办,再难也要办啊!

    看着有些颓然的魏忠贤,朱由校轻轻地笑了笑,看来这位大太监被自己磋磨的够呛啊!

    “你去街上,随便给朕找一个算命的道士来,面目丑陋一些就行了,不用什么德高望重的人物。”

    魏忠贤顿时一愣,找这么一个人来做什么?不是杀他?

    不过皇爷的话,他也不敢不听,连忙躬身道:“奴婢马上就去办!”说着还是有些惧怕。

    “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朕不会追究你!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朱由校觉得自己还是安慰一下魏忠贤为好,不然他能自吓自吓死。

    魏忠贤的心里顿时一定,皇爷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没有再怪自己的意思。如果是和文臣武将,皇爷还可能说假话,对于太监却从来不用,毕竟是自己的家奴,养着就像是养了一条狗。

    “谢皇爷,奴婢当死而后已!”魏忠贤赶忙跪在地上,大声道。

    “起来吧。”

    看着魏忠贤退出去的背影,朱由校一笑。

    这是他给自己找的一个由头,以后自己肯定也会做很多像这一次的事情,给人解释着实麻烦,同时也是漏洞百出,让人浮想连篇。

    但若是把神鬼之事扯进来,那就好解释多了,自己做了梦,便找道士解梦,解读出来的就是自己要做的。

    陛下为奸道所惑,这是朱由校给自己定的人设。

    如此奸道从何而来?当然是魏忠贤进献的,难不成是朕自己找来的?

    奸道搭配权阉,简直就是天作之合,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啊!

    至于自己的名声,朱由校就不操心了。

    纵观宋代以后,凡是想要有作为的皇帝,要是不被黑一个底掉,那都难。

    大明就不说了,单单是文字狱最严重,管控最严格清朝,那个最有作为的皇帝雍正,不也还是从头到尾被黑了一个底掉。

    什么篡权夺位啊,什么儿子是汉人啊,什么死了脑袋被割掉了啊,暴君的人设,黑料一堆。

    反而是他的儿子乾隆,崽卖爷田不心疼,搞了一个圣君、十全老人的名头,那叫一个被吹捧,地位那叫一个高。

    相比较起来,自己想要好名声,有魏忠贤这样的阉党存在,没戏!咱还是踏踏实实朝着昏君的路上狂奔而去吧!

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吗?

    明朝皇帝的话语权可没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你看看朱由校自己的老爹泰昌帝,在位三十八天,干了三件事情:

    废矿税,即位后便下令罢免全国范围内的矿监、税使,停止任何形式的的采榷活动。

    饷边防,即位后便借皇帝遗诏的名义,发内帑百万犒劳边防将士,由大内银库调拨二百万两银子,发给辽东经略熊廷弼和九边巡抚按官,让他们犒赏将士,并拨给运费五千两白银,沿途支用。

    第三件事情,补官缺。先命令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侍郎二人为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随后,将何宗彦等四人均升为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起用卸官归田的旧辅臣叶向高,同意将因为“上疏”立储获罪的三十三人和为矿税等获罪的十一人一概录用;召回在万历一朝因为上疏言事而罢免的官员,像袁可立、邹元标、王德完等一些正直敢言的大臣都是在这一时间被起用的。

    这三件事情,将一个在位三十八天的皇帝吹捧成了明君,三十八天成了泰昌中兴。这些拼命吹捧的人得有多不要脸?

    看看这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废除矿税,那些人肯定乐得蹦起来;从内库拿出两百万两银子,未必到将士手里,经手的官员正好发财,这笔横财到手,自然更高兴;最后一条,升官了,被罢免的一概录用,直接高兴到飞起,这样的皇帝你不吹捧一下?

    朱由校却知道,这事自己干不出来,没办法,明君的名头没戏,那就索性做个昏君。

    昏君他不香吗?

    回想历史,整个明朝曾有无数次的太监专权: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可无论他们如何嚣张跋扈、迫害反对者,对于他们的主子——皇帝,却是忠心地很。

    穿越前,作为历史类网文资深读者,这段历史让朱由校唏嘘不已。他不禁想起了大明朝的这些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北逐元朝成为洪武大帝,可定鼎天下后却是清理权臣和大杀功臣。

    第二位皇帝是建文帝朱允文,这位皇帝啥都没来得及做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给推下去了。

    第三位皇帝乃是永乐大帝朱棣,被公认为明朝的英明之主。政治上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特殊管理机构。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缔造永乐盛世。

    但自从永乐帝驾崩,明朝接下来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第四位皇帝就是仁宗朱高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地当了20年太子,只在位了1年,人就没了。

    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一位非常勤劳的皇帝,28岁登基,在位10年,很是勤劳,可却在38岁时把自己累死了。虽然经过他的努力,大明有了短暂的繁荣,可是他的儿子却是很不争气。

    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7岁君临天下,登上皇位后,依赖并重用宦官。后来被俘获成了弃子,结果大明朝很快就换了皇帝。

    第七位皇帝景帝朱祁钰,在英宗被俘之后,被人推到了台前。当夺门之变爆发,英宗复位,朱祁钰被软禁于西苑不久就死了。

    第八位皇帝宪宗朱见深,先是自己的太子之位被抢,虽然后来成功登基,可本身有严重的口吃,上朝时只能说是或者不是,郁闷了一辈子。也是他,创建了明朝历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组织——西厂。

    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一夫一妻制的代表,是个好皇帝。可他只在位18年,在36岁那年死了。

    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一位奇葩的皇帝,设置豹房,整日健身,可是却没有儿子。

    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三十多年不上朝,只知道炼药成仙,最后把自己给吃死了。

    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他的哥哥和弟弟先后都死了,皇位就这稀里糊涂的落到了他身上。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能。在位6年就死了,享年36岁。

    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钧,也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凉薄皇帝——万历。前期因为有了张居正的改革,万历也是府库充盈。后来他报复张居正,在其死后便开始了倒算。

    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著名的“一月皇帝”泰昌帝,悲惨地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第十五位皇帝天启帝朱由校。历史上明朝最不靠谱的皇帝三连弹,就是万历、泰昌和天启,也是这三代,断送了大明的江山。

    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朱由检,兄终弟及的他,虽然励志中兴大明,但父兄辈留给他的,却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虽然大志,却不得申,最后上吊了。

    明朝的皇帝普遍无能(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加短命(和其他朝代平均在位时长做对比),明朝皇帝在位最长的四十八年,最短的不过一个月,也不知道他们的短命是不是和好色有关系。而任用太监、荒淫基本是每个明朝皇帝具有的特征。

    在所有的朝代中,明朝的皇帝是身体素质最低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朱元璋的遗传基因不好。有这样皇帝的王朝,却存在了三百年。不得不说,明朝是一个奇葩般的存在。可即便明朝是这样的一个朝代,却依旧是朱由校最喜欢的一个朝代。

    在明朝的三百年里,不和亲议和、不割地赔款、不纳供,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它有骨气、有尊严,不屈服、不妥协,哪怕是皇帝被俘,宁可换皇帝也决不后退。

    这才是汉人的风骨!华夏的脊梁!

    轻轻地舒了口气,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压了压,朱由校不禁叹了口气。此时的大明江山虽然还没有经过魏忠贤的祸害,可也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希望辽东能够稳住啊!”朱由校最后将目光落在了辽东上面,一旦辽东稳不住,那就是大麻烦,“希望熊廷弼来得及。”

第十章 你家老爷要去辽东了

    朱由校在大殿里来回踱着步,将事情从头到尾的想了一遍,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立刻回头对陈洪道:“你过来!”

    陈洪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道:“皇爷,奴婢在!”

    上下打量了一番陈洪,朱由校开口说道:“内阁那边拟旨之后,你带着人去一趟熊廷弼的老家宣旨。到时候将这份题本给熊廷弼,让他看一看。”说着朱由校将袁应泰的题本给了陈洪,朱由校相信熊廷弼只要一看这份题本就明白了。

    这份题本原本交给其他人去就可以了,可是朱由校不放心,能让他也放心的也就是陈洪这样的贴身太监了。

    “是,皇爷,奴婢一定快马加鞭的赶过去。”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面容也很严肃。

    事实上让陈洪去传旨是不合理的,因为圣旨分为两种,一种是圣旨,一种是中旨。所谓圣旨,那就是皇帝下令,内阁拟旨,最后加盖了皇帝玉玺的旨意,这叫圣旨。中旨,那就是皇帝私人下发的圣旨,权威并没有那么大,文官甚至可以不接中旨。

    在朱由校看来,这就是文官给自己的特权,反正他们就是找各种理由让自己与众不同,让自己享有特权。

    中旨是由太监传旨,但圣旨是官员传旨,熊廷弼的任命自然是圣旨,所以陈洪跟着去可以,但是却不能去传圣旨。当然了,朱由校也不会让陈洪去传圣旨,他只需要将袁应泰的题本给熊廷弼送过去。

    事实上朱由校也可以发中旨,但是文官那边早就想到了。如果谁接了中旨,而这份中旨恰恰是内阁反对的,那么你就是毫无正气、无底线的媚上,官品人品全都会受到各种层次的攻击和谴责,想在官场上动一动都不可能。

    文官想尽一切办法来限制皇帝的权力,同时为自己攫取权力。明代权阉和文臣的争斗,背后折射的永远是皇权和臣权的斗争,或者说是皇权和士大夫集团的斗争。

    陈洪走了,圣旨也发下去了,但是事情却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因为朝廷上下都觉得这件事情莫名其妙,怎么就突然搞出了一个梦了?怎么就梦中换掉袁应泰了,因为一个梦就如此行事?当然了,这么攻击不行,但是攻击解梦之人却可以。

    一时间朝野沸腾,无数弹劾的题本进了宫里面,劝谏朱由校的也是一大堆,但是朱由校全都留中不发,任凭他们吵闹。

    湖北江夏,这里在后世是江夏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南部,北与洪山区相连,南与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接壤,东临鄂州市、大冶市,西与蔡甸区、汉南区隔江相望。在大明朝,这里并不出名,甚至很普通,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县城。

    不过这一日江夏的宁静却被打破了,一群锦衣卫杀气腾腾的进入了江夏城,护卫着两辆马车来到了熊廷弼的熊府门口。

    自从辞官回家后,熊廷弼心里就没有平静过。虽然这些天一直都有家人陪在身边,不需要他再在刀口上舔血,可是不知为何,他的心里总是空空的。熊廷弼为人脾气火爆,禀性刚直,这些日子在家里面,自然也是间歇性发火,实在是憋闷的厉害,主要是他不甘心。

    正在喝着夫人送来的清热去火茶,熊廷弼是越喝火气越大,这破玩意什么时候是个头?

    “老爷,外面有锦衣卫来了。”一个老管家快速的跑到了熊廷弼的身边,气喘吁吁地说道。

    听了老者的话,熊廷弼就是一愣,他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会有锦衣卫的人他家,难道是又有祸事了?可是不对啊!自己没干什么事情啊!

    也怪不得熊廷弼多想,锦衣卫出没,往往就没什么好事情,不过熊廷弼也不太意外,说不定自己又被朝廷里面某些人给借故清算了。

    半晌,熊廷弼对身后的管家道:“人在哪里?”

    “回老爷,在前厅。”老管家答道。

    快步离开花园,熊廷弼虽然不知道是来者何人,但是来的既然是锦衣卫,那么自己想躲是肯定躲不过去的。

    熊廷弼来到客厅便见到了陈洪,同时还有一个传旨的官员满脸焦急的等在那里。这就让熊廷弼一愣,没等他反应过来,那个传旨的官员已经开始了:“熊廷弼接旨!”

    听到这句话,熊廷弼身体猛地一颤,紧接着就撩衣跪了下来,大声道:“草民熊廷弼,接旨!”身后的几个仆从也纷纷跪下听旨。

    将圣旨从自己的袖子里拿了出来,传旨官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熊廷弼,志虑忠纯,允文允武,国之干城。今辽东坚困,建掳横行,朕不忍忠正贤臣局于家中,投闲置散,特旨加封熊廷弼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钦赐王命旗牌,奉旨经略辽东一切军事要务。望尔尽忠职守,不负朕望,钦赐!”

    听着传旨官员的宣旨,熊廷弼整个人都是蒙的,居然是起用自己的圣旨。

    “熊大人,接旨啊!难道您?”传者官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可是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明确了,你难道敢不接旨?

    闻言,熊廷弼回过神来,连忙叩头道:“臣熊廷弼领旨谢恩!”

    传旨官员将圣旨交托在了熊廷弼的手上,便转身告辞了,因为他知道陈洪还有话要和熊廷弼说,但是这话自己不适合听。

    等到传旨官员走了,熊廷弼连忙拱手道:“不知道如何称呼公公?”

    “熊大人不必客气,咱家陈洪!”陈洪笑着说道,随后掏出一份题本递给熊廷弼:“熊大人,这是陛下让咱家交给你的。东西已经送到了,咱家也就不多留了。不过咱家提醒熊大人一句,这辽东山高水远,熊大人还是尽快起行的好。”

    熊廷弼一愣,随后拱手道:“多谢陈公公提醒。”

    陈洪和传旨官员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得熊廷弼莫名其妙的。将那份题本展开看了一遍,熊廷弼脸色就变了,心中大骂袁应泰是一个蠢货。现在他算是明白了陛下为什么要起用自己了,也明白了为什么陛下会把这份题本给自己了。陛下这是对袁应泰不满了,同时希望自己尽快去拨乱反正。

    想到辽东如今的情势岌岌可危,熊廷弼刚刚升起的对袁应泰的幸灾乐祸之心就消失不见了,转身向里面走,同时大声吩咐道:“快点准备,你家老爷要去辽东了。”

第十一章 弃徒韩立

    月光皎洁,白雪覆盖下的紫禁城内异常的宁静安详。乾清宫内此时却是灯火通明,年轻的天启皇帝还没有睡去,披着狐裘在看刚刚递上来的题本。

    看着这些反对起用熊廷弼的题本,朱由校不由冷笑。先不说历史,就如今局势,辽阳再失,就真的一溃千里,后金的势力范围一举扩张至辽东,出入如无人之境!

    而在历史上,一般皇帝说话,什么事都好办什么事都能办,可不知为何这规矩到了明朝就不一样了。明朝的皇帝,从来不是自己说了就算的,光是那帮六七品的小御史、给事中,天天上疏骂人,想干啥都不让,能把人活活烦死。

    这不,这才刚要起用熊廷弼,这骂人的就来了。

    “皇爷,都是反对起复熊廷弼的题本,时候不早了,皇爷早些歇息才是!”王安小声说道,怕惊扰了沉思中的皇帝。

    不看这些奏疏,朱由校也知道里面写的都是些啥,为了不给自己添堵,他一把合上了题本扔在了一旁。

    这一晚,朱由校睡得很香,而京师里很多人,估计都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了。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才刚起床,魏忠贤急匆匆地来请安了,他献媚道:“皇爷乃是真龙下凡,器宇轩昂……”

    没有理会魏忠贤的拍马之言,朱由校皱着眉头问道:“不要说这些。朕交代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用力的点了点头,魏忠贤小心翼翼地说道:“回陛下,办妥了。人在暖阁候着呢。”

    “哦,是吗?”不得不说,魏忠贤办事效率还可以,半天时间就找到人了。

    刚踏进暖阁,朱由校就看见有个老道左右看着,见是没人,目光顿时流出了贪婪的神色,显然是对这里的宝贝感兴趣。这里的东西随便拿出去一件,那都是价值不菲。

    “咳咳。”魏忠贤见状,尴尬地提醒道。

    “贫道有礼。”老道士听到咳嗽声,也不惊慌,淡定地回身作揖。

    穿得也倒是整齐,就是褡裢里这么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朱由校不由得感到好笑,这老道一看就是一个江湖混子。还不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行了,就他吧。

    摆了摆手,朱由校开口说道:“行了,你们都下去吧!”

    “皇爷,这!”众人全都一愣,互相对视了一眼,见朱由校态度坚决,也不敢迟疑,连忙点头答应一声,随后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缓步走上自己的龙椅,朱由校笑着问道:“你师承何人门下?”

    “回陛下,贫道师承天师道。”道士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说道,只不过他的话还么说完就被朱由校给打断。

    “原来是青云门门下,朕也是听说过了,青云门历史悠久,以诛仙剑阵闻名天下,位于青云山,是正道领袖,曾多次力挽狂澜,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青云门修习无上妙法——太极玄清道,法术精妙绝伦,讲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以身御自然造化,化为大威力。更以青云门镇山奇术之一的“神剑御雷真诀”闻名天下。”

    朱由校的手指慢慢敲击着龙椅的把手,一下下轻微的细响,一声不落地敲进了老道士的心里。

    怎么这样?什么青云门?老道士心里面也不知道说什么,想要打断解释,可是又不敢,只能尴尬且胆怯的站在原地。

    “只是朕听说这青云门一直隐于云深处,寻常人不能得见,如今倒是没想到会得遇青云门高徒。”朱由校说起青云门更是一脸的向往,半晌似乎才回过神来,抬起头看着道士问道:“不知道长怎么称呼?”

    “贫道……”老道士刚想报出自己的姓名,顺便解释一下,可是还没等他开口,话又被朱由校给打断了。

    “原来是青云门弃徒韩立!”朱由校做恍然大悟状,脸上的表情顿时激动了起来:“没关系,青云门乃无上仙门,今日道长既然与朕有缘,朕自当倾尽国力为道长修炼,以期能够让道长重回青云仙门,来人啊!”说着朱由校对外面喊了一声。

    听到这一声喊声,门口被推开了,魏忠贤和王安连忙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朱由校没事,这才松了一口气。

    “魏忠贤,你为朕寻来青云门韩道长,功劳甚大,该赏!”说着朱厚照对王安吩咐道:“朕宫里面有进贡的玉如意,赏给他。”

    “是,皇爷!”王安连忙躬身道。

    似乎被朱由校的话惊住了,魏忠贤一脸懵逼。什么青云门韩立,这人就是东厂招揽到的一个骗子,自己的手上还握着他的把柄,怎么就成了青云门的韩立了。

    不过魏忠贤这个时候即便是再有疑问,那他也不敢问,连忙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奴婢谢皇爷赏赐。”

    这玉如意的赏赐可不一样,虽然玉如意是用以搔痒的工具,可是名字好听,这皇爷赏赐的,那就是代表着事情办得不错,陛下很满意。

    魏忠贤领了赏赐走了,道士韩立则是一脸懵逼,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这皇帝是有病吗?我怎么就青云门韩立了?那个东厂的魏公公也是,他明知道自己是谁,这也不给自己说几句?怎么就领了赏赐退下去了?这是不管自己了吗?

    朱由校看了一眼王安,然后吩咐道:“韩道长喜静,找一个僻静的园子安置,另外让一些机灵的人伺候着,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打扰韩道长修炼,明白了?”

    “皇爷放心,老奴明白!”王安连忙躬身答应,在皇宫还里面当差,这话还能听不明白?明天上是好生的照看,实际上就是看押起来。

    当然了,比起真正的看押还是好很多的,至少吃得好,睡得好,也不用用刑,这种事情王安熟悉的很。

    “那就让人带着韩道长下去休息。”朱由校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

    等到青云门弃徒韩立被带走了之后,朱由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看了一眼王安,朱由校笑着说道:“这宫里面都在打探朕在想什么,那就放点消息出去,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魏忠贤,因为进献青云门弃徒韩立有功,这才被擢升为东厂的厂公。另外朕那个梦,也是这个韩立给解的,是他让朕将袁应泰换成熊廷弼的。”

    “这皇宫里面就是一个四面透风的墙,什么消息都瞒不住。”朱由校说到这里,苦涩的笑了笑,随即轻叹了一口气。

    虽然皇帝说话的声音很平淡,但王安心里有些忐忑,他低着头,不清楚自家的陛下要做什么了。可是他知道,这事不能问,问就是作死。

    没有丝毫的迟疑,没有丝毫的犹豫,王安连忙说道:“老奴明白!”

第十二章 童谣

    “辽东骑马咚那个咚,前面来了只臭野猪。”

    “臭野猪,长得丑,实在凶狠不讲理。”

    “不讲理,乱冲撞,后面飞来个大黑熊。”

    “大黑熊,真英勇,打败野猪顶呱呱!”

    不知何时起,宫中开始流行一首童谣《飞熊》,传唱于太监宫女之间。一开始朱由校并不在意,宫中各类童谣还少吗?

    有一次他刚好要去御用监,结果听见两个小宫女在唱这首童谣,于是侧耳倾听了一会儿,才明白原来这童谣唱得是熊廷弼去辽东的事。

    “你们,”朱由校从宫廊上走了下来,“这童谣从哪儿听来的?”

    “皇爷恕罪!”两个小宫女玩得正高兴,忽然看见皇帝出现,瞬间脸色苍白、腿肚子发抖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朕不怪罪,说吧。”朱由校淡淡一笑。

    两个小宫女战战兢兢地趴在地上,许久都没说话。倒是陈洪急了,赶忙说道:“皇爷问话呢!”

    其中一个胆子稍大的宫女跪着往前移了两步,磕头道:“奴婢也是听来的,宫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朱由校细细咂摸着这句话,他看向陈洪淡淡地说道:“你也知道。”

    我滴乖乖啊!陈洪可烦死了这个宫女,就这么一句话把他给卖了!

    “回皇爷,奴婢略有耳闻,不过,奴婢愚笨,听不懂。”陈洪躬着身子恭敬地说道。

    “去,查查这童谣从哪儿流传进来的。”朱由校留下这么一句话后,径直就走了。

    陈洪愣在原地,还能从哪儿流传的啊,还不是皇帝您自己编的吗!不过既然皇帝要他查,他不敢不查。

    等朱由校回乾清宫后,魏忠贤早已在木匠工作室门口等了皇帝好久。

    他在门口来回踱步,手中的拂尘晃来晃去,时不时地摇头叹气道“这可怎么办啊……”

    看上去,魏忠贤似乎被什么事烦住了,一向精明的他连皇帝回来了都不曾发觉。

    “何事如何办?”朱由校站在魏忠贤的背后,冷不丁地说道。

    老魏吓得差点没跳起来,猛地回过神后,赶紧回身跪下道:“皇爷,老奴不知如何说起。”

    “有事说事。”朱由校打开工作室大门,大步迈过门槛走了进去。

    “老奴……”魏忠贤狗腿子似地跟了进去,犹犹豫豫地说道:“老奴近日听到首童谣……”

    “《飞熊》?”朱由校拿起桌案上的一块原木,用手指轻轻叩了下。

    “回皇爷,正是。此童谣已于宫中流传甚广,老奴听闻,乃是宫外民间传进宫中的……而一些大人们,听闻皇爷乃是受惑于奸道……”魏忠贤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轻,趴得也越来越低。

    他害怕皇帝怪罪于他,毕竟道士可是他找的。

    “去叫陈洪进来。”朱由校面无表情地拿起刻刀,开始在原木块上划拉,仿佛没听见魏忠贤的话。

    魏忠贤一愣,不太明白皇帝要干嘛,不过仍是恭敬地应了一声,缓步退了出去。

    朱由校负手在大殿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应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陈洪进来后,见皇帝正在思索,便一直默默地跪在三米开外,他甚至想好了如何去面对自家皇帝的滔天怒火。

    沉吟了良久,朱由校缓缓开口道:“陈洪,朕交给你一差事,给你三天时间,你带人将皇宫整肃一遍。”

    略微沉吟了一下,朱由校接着道:“皇宫里什么该留,什么不该留,你知道的,去办吧!”

    “奴婢领旨。”陈洪没有受到怪罪,反而被委以重任,别说心中兴奋有多异常了。

    上一次皇爷让自己去传旨,如果这次的事情也能办好,那么自己定会受到重用。

    见到陈洪走了,朱由校对侍奉在一旁的王安道:“王公公,你乃是先帝身边的老人,也是朕身边最亲近的内侍。宫里面的有心人很多,陈洪年轻,做事没个轻重,你看顾这一些,有什么风吹草动,尽管报于朕知道,不必所有顾忌,朕对你还是信任的。”

    “皇爷放心,老奴知道该怎么做。”王安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施了一礼之后恭敬地答道。

    皇爷这是让自己盯着陈洪,别让他趁着这一次的事情乱来,同时也盯着他把差事办好了。

    这种事情,宫里面的太监再熟悉不过了,他这样的老太监,在宫里面消息渠道也是不少的。

    “你出去吧!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进来。”朱由校最后吩咐道。

    “是,皇爷。”王安慢慢退了出去。

    三天的时间过去了,此时,朱由校正坐在乾清宫那巨大的龙椅上。

    这三天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两个人被皇帝软禁了起来,有无数的人被杀死了,紫禁城空气中原本梅花的隐香此时已经被血腥味代替。

    软禁起来的两个人分别是李选侍(泰昌帝的李康妃)、郑太妃(万历帝的郑贵妃)。郑贵妃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儿子,那就是后来的南明弘光皇帝之父——福王朱常洵。

    朱由校软禁这两个人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因为这是两个不安分的女人。

    李选侍还好一些,她只是想攫取权力;郑贵妃目地就没那么单纯了,一心一意的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就不说了,她还牵扯到了红丸案。

    自己那个便宜老爹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死了,事情很可能就牵扯到了郑贵妃。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帝病死。便宜老爹继位,改年号为泰昌,史称泰昌帝。

    八月初一日,便宜老爹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

    后来便宜老爹夜御八女就与郑贵妃有关系,那些女人就是她送去的。

    结果一夜老爹就虚了,而给他看病的那个太监,也就是内侍崔文升——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掌御药房,给便宜老爹吃了大黄。

    便宜老爹吃后大泻不止,一夜之间如厕三四十次。

    别说一个虚弱至极的人,即便是一个壮汉也架不住这么泻。

    要说这里面没阴谋,朱由校是绝对不相信的。

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

    郑贵妃和李选侍这两个女人就是皇宫里面的不安定因素,先囚禁起来就好,过些日子就生病了,缠绵病榻月余,估计也就该死了。只是举行葬礼又是一笔花销,朱由校有些心疼。

    “让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陈洪,朱由校淡然道。

    其实事情他已经在王安那里知道了大概,此时询问陈洪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虽然皇帝语气平淡,可是陈洪知道面前的这位主子不好惹。用力的点了点头,陈洪小心翼翼说道:“回皇爷,办妥了。”

    “很好,那些靠向李康妃的人呢?”朱由校面容冷峻,紧盯着陈洪问道。

    “奴才已将那些人整理好了,皇爷是不是要过目?”陈洪将花名单从袖子里掏出来,双手托起捧到皇帝面前。

    “不必了,全都打发到皇庄去种地吧,朝廷还是挺缺粮食的。”朱由校挥了挥手。

    这些事情自己是不屑于管的,自己关心的只有李选侍的动静。只要将她的爪牙拔掉就可以了,至于那些跑到她那里准备养老的奴才,自己自然不会过问太多。因为这些人也用不上太久了,很快这宫里面也就没他们的地方了。

    三天前,朱由校对陈洪下了命令,除了严查清洗宫内外,还要秘密干掉忠于李选侍的太监宫女。

    既然此时陈洪这么说,想来任务是完成了。经此一次,皇宫内部的太监们应该会老实不少,自己的安全相对也能有保障一些。

    内廷风起云涌,自然也是要影响到外朝的,不少太监被诛杀,其中自然牵扯到了不少大臣,一时间外朝也是人心惶惶。

    要知道大臣私自勾连内侍,那是绝对要被皇帝猜忌的,也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如今天启皇帝如此大规模的清洗内廷,他们怎么可能不害怕?

    一时间大家都觉得陛下这是不是要掀起大案子了?朝臣们甚至连熊廷弼的事情都放到了一边了,全都盯着天启皇帝的下一步动作。

    不过连续几天也没什么动静,倒是宫里面开革了一批太监和宫女,这件事情就仿佛是一颗小石子投入了大海,波澜不惊地过去了。

    虽然大臣们纷纷在猜测陛下想要做什么,可是一时之间也实在是想不明白,好在陛下没有向外追查,事情也就逐渐告一段落了。

    这就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不过接下来就又有消息流传出来了。

    不少人都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陛下之所以起用熊廷弼,是因为一个梦。这个大家都知道了,也算不上什么新鲜的消息,不过接下来的消息就是新鲜的头条了。

    陛下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宫里面多了一个道士,他解了这个梦,然后让天启皇帝起用熊廷弼。

    据说是什么无上仙门青云门的弃徒,叫韩立,神秘的很,听说精善长生之术。

    这个消息一出来,瞬间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帝王求长生,这事就没断过,历史之中有秦始皇,咱们大明也是有前例可援的,那就是嘉靖皇帝啊!

    那位皇帝在位的时候,笃信道教,渴求长生,那是什么日子?

    想想严嵩,想想严世藩!

    想到这里,朝臣顿时不寒而栗,难道现在也要出那样一位人物了?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弹劾的奏折也如雪片一样飞进了宫里面,只不过全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在这样的情况下,另外一个消息就又传了出来,那就是这个所谓的仙门青云门的弃徒乃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送进宫里面去的,因为这件事情,魏忠贤还得了赏,升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于是魏忠贤瞬间就成了众矢之的了,这不是要出一个严嵩,这是要出一个刘瑾!

    于是弹劾魏忠贤的奏折再一次飞进了紫禁城。

    此时的乾清宫内,朱由校翻着面前小山一般高的奏疏,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果然,事情终究还是向着自己设定的方向发展了下去。既然如此,那也是时候开始下一个计划了。

    敲打了手上的奏疏,朱由校漫不经心地对身边的陈洪说道:“去,叫魏忠贤来!”

    很快魏忠贤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朱由校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魏忠贤顿时就慌了。

    顾不得许多,他直接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以头杵地,咣咣的磕头:“奴婢,奴婢,冤枉啊!”

    这些日子可是把魏忠贤给吓坏了,现在朝廷外面的大臣全都弹劾自己,自己这还没得意几天就遇上了这么一个事,现在能保住自己的,也是就剩下皇爷了。

    虽然魏忠贤很想和那些大臣解释,可是他又不敢。虽然解梦之事和自己没关系,可是你敢去辩白?难道说是皇爷做的?

    那个道士的确是自己找来的,但那也是皇爷让他找来的。魏忠贤像哑巴吃了黄连,有苦难言。

    看着一脸委屈的魏忠贤,朱由校笑着说道:“起来,朕又没说你错,跪着做什么。”

    魏忠贤一愣,随后心中大喜,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皇爷明察秋毫,奴婢万死难报啊!”

    “行了!”朱由校摆了摆手打断了魏忠贤的拍马屁,直接说道:“事情到了这一步,那些人就是想你死,这宫里宫外的,想做点舒心的事情的确是不容易。朕都是如何,何况是你们,也别太担心了,朕还是能保住你的命的。”

    听了这话,魏忠贤猝然而惊,保住自己的命?那岂不是说自己的官位要保不住了?

    自己自阉入宫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荣华富贵!

    如果这官位没了,那还不如让自己去死。如果之前也就算了,现在自己是什么人?司礼监秉笔太监,执掌东厂,怎么能这么窝囊的下去?

    想到这里魏忠贤心里面就发了狠,你们想弄死我是吧?那我就弄死你们,看看咱们谁先死。

    朱由校见魏忠贤的目光明灭不定,心里面一乐,这人果然不愿意放弃到手的东西。

    些许钱财都会让人迷失了心性,何况是自阉的魏忠贤?

    换成自己,估计也要反击,那就看看魏忠贤接下来要做什么。

    “行了,朕叫你过来就是让你安心,别怕,回去吧!”说着朱由校摆了摆手,意思很明显,你回去等着吧!

第十四章 天启帝穷得叮当响

    见皇爷挥手让自己回去,魏忠贤松了口气,如蒙大赦般地离开了。

    等魏忠贤走了后,朱由校慢慢地喝着茶。本来这天气最适合吃点烤地瓜暖手的。

    这些日子混下来,朱由校发现其实明朝的皇帝还是很轻松的。

    各地的奏疏首先要送入内阁,由内阁大学士写上处理意见,然后才成递给皇帝,由皇帝决定最终的处理办法。

    如果皇帝觉得内阁提的办法不好,可以不批红而将奏疏直接送回内阁,由内阁大学士再一次拟定办法。有的时候皇帝批红都懒得做,就将批红的事交给自己身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声威一时无两的刘瑾、魏忠贤都是得到皇帝信任的秉笔太监,由于皇帝疏懒,也就让这些人有篡权的机会。

    朱由校定了定神,看着眼前这一堆奏疏,嘴角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估计魏忠贤这一趟来回,不少官员要遭殃。若是他能清洗掉一些于自己不利的官员,正好顺手提拔一些干实事的。这个时代实在是人才其实并不少,只是没能做到人尽其力。

    朱由校微微颔首,心里开始盘算要提拔哪些小官员。虽然朱由校不知道大多数文臣武将的才能和忠诚,但是大部分的历史名人还是知道的。

    只是想着想着,他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提拔人才后,要干些啥?再者,干实事也得用到钱。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钱才是万能的,穿越才不是万能的呢!

    但现在国库里,估计没什么钱。对于自己有多少钱的问题,自己还真的不清楚,只能问自己的大管家王安。

    想到这里,朱由校愣了下,放下茶盏冲着门外喊了一声:“去叫王安来见朕。”

    王安这段日子说忙也不忙,说闲却是蛮多琐碎的事情要处理的。这板凳还没被屁股坐热,就又被皇爷召唤到了乾清宫。

    “王安,朕有多少库银?”朱由校一边问,一边心里念叨:千万不要告诉我国库赤字。

    王安微微一愣,这个问题他正好知道,天启皇帝登基的时候,身为总管的他奉命查点过内库的银子。

    他叹了口气缓声答道:“回皇爷,内库还有白银1700万两,黄金3万两。”国库就不用说了,肯定没钱。

    听到这个数字,朱由校先是一喜,这么多黄金放在后世,自己可以一辈子吃喝无忧,跑车开开别墅住住。

    高兴完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乃是堂堂一国之主,这些钱怕是赏赐给有巨大功劳的大臣几回,自己就得喝西北风了。

    可见天启皇帝是个穷光蛋啊!朱由校在心底哀嚎了一声。要知道,乾隆三十六年,一年的国库收入就是3700万两白银,那只是一年的岁入啊!

    “大明岁入有多少?”朱由校抱着一丝丝的希冀问道。

    “回皇爷,岁入约摸521万两白银。”

    听闻王安的话,朱由校一愣,这么少?要知道明朝此时的贸易和资本要比清朝强得多,可是每年的岁入却差这么多……

    唯一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不交税。想到这,朱由校的心在滴血,似乎看到了很多真金白银就这么飞走了,于是在心里默默替这些人狠狠地记了一笔。

    这些想方设法偷税漏税的人,谁家不是良田千顷,买卖无数?这些人大多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满嘴的仁义道德,平时却是鱼肉乡里。

    他们兼并土地、走私、进行海上贸易,可以说每个家族都是富得流油,可是他们却总想着不交税,于是东林党就鼓吹“重”农抑商,藏富于民。

    便宜老爹泰昌帝对重农抑商的理解是错误的,重农抑商不代表着重征农税,而是少收甚至不收税。可东林党人篡改了这条理论,根据他们的说法,农业才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要重征,而商人的地位低下,要少收税。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多年来窜改赋税册以逃避大量赋税,并总是鼓吹向农民征税。这些人不但偷税漏税而且因为势力庞大也就更加肆无忌惮,几乎什么都做。

    在朝堂上,很少有真正想要为百姓办实事的人。大部分官员在朝堂上攻讦别人,在地方上排挤弱小的官员,同流合污昧着良心办事。

    由于朝廷不断催促地方完成定额,越来越重的负担就被转嫁到农民身上,他们无财无势,无法保护自己不受勒索,最后不得不面临两个不得已的选择:

    将土地以低得可怜的价格卖给有势力的豪绅,自己租田做佃户,用高租换取保护;或者放弃土地逃亡,希望别的地方情况会好一点。不管他们怎么选择,土地或是荒芜,或是落入豪绅之手。而政府的定额依旧压在剩下的农民身上,这种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赋税的负担变得不堪忍受,不是因为捐税高,而是因为许多捐税要用白银支付,而白银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难以得到。

    很多人没有土地或者不能忍受大地主的盘剥成为了流民,这也就是为什么徐鸿儒的白莲教起义会有那么多人跟随的原因。

    还有就是这个时代地球正处于小冰川期,天灾不断。陕西的大旱让无数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官逼民反,才有了高英祥、张献忠、李自成等。

    陕西的农民起义成为了压垮大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以说明朝除了亡于外部压力外,大部分还是这些逃税的豪绅过错。如果不将这些人弄掉,大明朝就没什么希望。

    想到这里,朱由校不禁揉了揉太阳穴。

    谁说当皇帝轻松了?明君难做啊!

    如果想澄清吏治,那么第一步就得用强力手腕打掉官僚集团,第二步就是改革吏治、裁汰冗员。

    然而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自己手握兵权。如果手里没有可战之兵,那就不可能以铁腕政策澄清吏治、改革官制。

    目前大明却是文官控制军事,朱由校想要收回兵权扶植自己队伍谈何容易?!

    既然如此,兵权什么的,暂且先不急。先利用魏忠贤恶心恶心一番朝中某些爱搞事的官员,自己再顺手抄个家什么的,填补下国库也还是不错的。

    毕竟有钱了,才好办事不是吗?

第十五章关门放狗

    和王安讨论自个儿手头有多少钞票的事情后,朱由校心底就在盘算着到底哪些人家底丰厚。

    这天晚上,有一伙人在杨涟的府邸聚会,这些人分宾主落座,可是目光却都集中在了礼部尚书孙慎行的身上。

    “孙大人,不知你这次将大家都叫来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说了吧!”见人都来齐了,刘一燝开口道。

    “好吧!那老夫就说说,前几日老夫上了一道奏疏,乃是参奏东厂提督魏忠贤的。奏疏递上去以后,应该是到了陛下的手里,可是不知为何到现在也没有消息。”孙慎行话说到这里就没有再说了,因为他相信这些人能够听得懂他的话。

    “不知道是用什么罪名参的?”一边有人迫不及待的问道。

    “勾结奸道,误国误民。阻塞言路,蒙蔽圣聪。”孙慎行的话刚说出来,大厅里面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不知道孙大人这么做,有什么想法?这里没有外人,不妨说一说。”杨涟轻轻的将手里的茶杯放下,缓缓的说道,脸上的表情丝毫不变。

    没有人能看出这位大人在想什么。

    “在座的各位都是为了家国天下而聚到一起,怎么能坐视魏忠贤这样的老鼠屎留在内廷,任凭他蒙蔽圣听?”孙慎行言简意赅,也有些莫名其妙。

    可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听明白了。此时的东林党羽翼已经丰满,可以将魏忠贤这个东厂提督拉下马,换上自己人或是倾向自己的人,比如王安这样深得皇帝信任的大太监。

    “奸佞当道,我辈自然义不容辞。我也递了份奏疏,不过同孙大人的一样,也杳无音信。”

    随着话音落下,屋子里面顿时热闹了起来。似乎魏忠贤就是天下第一坏的宦官,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法。

    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讨论怎么拉魏忠贤下马的时候,魏忠贤已经准备先搞事了。

    是夜,朱由校在木匠工作室里忙活了一天后,回到寝宫,正在喝着陈洪新寻到的什么七阶什么螺的茶,一边看书一边泡脚,小日子好不悠哉。只是悠哉了没一会儿,就响起了敲门声。

    “皇爷,魏忠贤求见。”身为皇帝最信任的太监之一,陈洪对于自家皇爷的安排自然是知道的。魏忠贤既然来了,那就说明事情有了眉目。

    “让他进来吧。”朱由校的眼里闪过一丝精光,该来的总会来的,这不,魏忠贤应该准备开始咬人了。

    乾清宫的宫女们非常有眼力见,收拾好泡脚桶后就都迅速地退了出去。

    魏忠贤一进门,就噗通一声行了个大礼,他趴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说道:“皇爷,万岁万岁万万岁。奴婢惊扰了皇爷,罪该万死。”

    “起来吧!”朱由校把茶盏放在桌上,静静地看着魏忠贤。

    楞了一下,魏忠贤从心底升上一股凉意,皇爷这态度让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不过魏忠贤反应很快,磕了个头说道:“皇爷,姚宗文私底下和辽东那边有密信往来,并且往来涉及款额巨大,奴婢怀疑……”

    “直说无妨。”朱由校挥了挥手,这事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兵部主事姚宗文,参与弹劾熊廷弼的事,其实另有原因。”魏忠贤大声道,心底不由地冷笑连连:你姚宗文弹劾熊廷弼我不管,可你要弹劾我,让我这么多年的打拼功亏一篑,那我肯定要搞死你的。

    朱由校看向魏忠贤的眼神越来越诡异:“还有这样的事情?看来这表象上一心为公之人也未见得其真心就是如此,那就查一查吧!”

    “厂臣乃是皇爷的家奴,奴婢定当不负皇爷之托,一定将事情办好!”魏忠贤斩钉截铁的说道。

    虽然事情有些难度,可是东厂就是做这个的,如果这都不行的话那还留着东厂做什么。再说了,只要皇爷让查,那就肯定能查出来,魏忠贤在心里面发了狠。

    京城的草帽胡同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地方,这里是京城大部分官员的居所,虽然房屋没有多好,但是却被称为贵地。

    此时路口来了一队东厂的番子,一行人气势汹汹地停在了一座府邸的大门口。

    经过的路人们见到东厂的番子,纷纷避之不及,躲得远远的看热闹。

    队列中走出一个有些微微发胖的头头,走到大门口,轻轻叩响了门环。

    “姚府……这朝中姓姚的当官的,并不多啊!”

    “在这草帽胡同里的,应该就是那位兵部主事姚宗文姚大人了!”不远处的酒楼里,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在讨论。

    兵部主事姚宗文的为人,京师官场的高层官员们都很清楚,此人志大才疏,而且贪得无厌,曾经因内阁首辅方从哲器重而巡抚辽东,只是姚宗文不知兵事,且贪污勒索。

    为此熊廷弼看不过眼,狠狠地参奏了他一本,从而得罪了这个小肚鸡肠的姚大人,结果反过头被参劾,以至于辞官回乡。

    “今日这帮东厂的番子来势汹汹,不是善茬啊!不知这位姚大人又惹到了谁!”有人疑惑地说道。

    胖子等了很久,姚府的大门才被打开了一条缝,一个老管家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讨好道:“各位大人久等了,不知大人何事……”

    老管家话还没说完,胖子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立马有几个人不顾老管家的反对,径直推开了大门。

    一行人蜂拥而入,闹得姚府鸡飞狗跳。

    跟在胖头头身后的番子,则是在胖头头走过五步便从队伍尾部留下一个人。不一会儿,整个院子就变成了五步一岗。

    “姚宗文何在?”胖子等人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姚宗文,拎住了正要跑路的老管家大声质问道。

    老管家早已被他们吓破了胆,但仍是不愿招出自家大人的下落,只是哆哆嗦嗦的咬住了嘴唇。

    胖子见问不出姚宗文的下落,气得把老管家往前厅的地上狠狠一摔,喊了声:“绑起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124/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节! 作者:纣胄所写的《回到明朝做昏君》为转载作品,回到明朝做昏君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明朝做昏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明朝做昏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明朝做昏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明朝做昏君介绍:
穿越大明朝,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那个,我躲在后面,背黑锅我来,送死你们去。书友群:645915254回到明朝做昏君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明朝做昏君,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