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秦工程兵TXT下载大秦工程兵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秦工程兵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大秦工程兵txt下载     大秦工程兵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四十章 咛泉

    咛泉寨,是李岩在姑师与龟兹之间设立的第二个城寨,因其护着一口被称为“咛泉”的水源而得名。

    守城寨的是个叫柏田的校尉,此时的他正在校尉帐内与手下几个二五百主商议战事。

    “校尉!”一名二五百主问道:“据闻李岩将军已经围了龟兹,我等这些城寨应是勿需担心敌军来犯了。”

    柏田摇了摇头,说道:

    “你等若是这般想法,那便是大错了。”

    “那沈兵是何许人,据说连那李牧也是死在此人离间计之手,李岩将军又岂能围得住他!”

    此时沈兵计杀李牧之事已渐渐传开了。

    这其实也是赵高想让沈兵内部出现矛盾,因为沈兵属下精锐神武军中有相当一部份是李牧旧部,也就是北地骑军。

    消息若是传出去,就有可能使神武军人心不和。

    赵高又哪里会想到,沈兵根本就没把神武军带来。

    赵高这么一传就更是让秦军对沈兵又是敬佩又是畏惧……秦军尚武之风盛行,有时甚至会超越敌我阵营,尤其是在杨端和还受制于一名太监监军幸炽的时候。

    接着就有二五百主抱怨道:“据说此次杨将军是受监军之令不得不攻龟兹,这行军作战之事,何时轮到宦官作主……”

    “你却是嫌命长了!”柏田赶忙打断了部下的话,同时压低声音小心的看了看帐外,见没什么动静,才稍稍放心:“政事休提,我等只管行军作战!”

    一众二五百主接二连三的应着,但心下却有不岔。

    过了一会儿,就有部下问:“以校尉之见,难道这沈兵会来攻我城寨?”

    柏田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地图说道:“这咛泉与东西两头都有数十里之遥,援军至少要两天才能赶至。若沈兵带着大军将我城寨一围……我等不过三千人,又如何能坚守两天?”

    顿了下,柏田又接着说道:“一旦咛泉失守,李岩将军围着龟兹的部队便会被断了补给,龟兹之围不救自解。我若是沈兵,也会带兵来攻……”

    各二五百主不由面面相觑,被柏田这么一说,他们也觉得形势还真是这样。

    接着就有二五百主问了声:“校尉,要是这沈兵当真来攻,我等该如何是好?”

    “还能如何是好!”柏田回道:“自然是死战不退!”

    “可是校尉。”另一名二五百主说:“若是与匈奴或是六国作战,我等却不似这般犹豫,但沈兵此人……”

    “据说军民都不信公子扶苏会反皇上,猜测皇上是被宦官所惑。若当真如此,我等拼死作战,一个不好最好还要成了反贼……”

    柏田听到这里就意识到这场仗是没法打了。

    这不仅是因为咛泉寨与沈兵兵力悬殊的问题,也不是战斗力差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士不知为何而战。

    确切的说,就是军民普遍信任沈兵和扶苏,而对嬴政那不符合常理的圣旨起了疑心,于是军心动摇毫无战斗力可言。

    这种局面让柏田很绝望,最后他只能说了一句:“想想我等还在咸阳的家人吧,稍有差池,便是满门抄斩之罪!”

    于是大家都默不作声了,帐篷内只剩下一声声叹息。

    柏田只希望自己的猜测是错的,希望沈兵不会以咛泉为目标。

    然而,营帐外却传来一阵异样的马嘶,接着只听“崩”的一声,城寨的木栅栏就被拉倒了一片……

    这是骑兵进攻城寨常用的战术,先派人偷偷的将数十根绳索分别绑缚在木栅上,接着再以上百匹马牵引,接着突然间……城寨就会被拉开一个大缺口。

    柏田暗道一声不好,赶忙下令:“出战!”

    正要去披挂却发现几个二五百主都坐着不动,不由奇道:“敌军已至,你等……”

    “校尉,对不住了!”

    说着几个二五百主一拥而上将柏田给绑了。

    柏田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破口大骂:“你等好大的胆,这么反了难道就不顾家人了么?”

    “校尉!”一名二五百主回答:“所谓法不责众,我等三千余人都反了,他们还能将我等家人全杀了?”

    “此时正是非常时期。”另一人说道:“沈兵在外虎视耽耽,朝廷正是稳定人心之时,他还敢大开杀戒自乱阵脚?”

    又一人说道:“我等守着咛泉便是必死之局,既是如此,何不搏上一搏?”

    柏田闻言不由长叹一声,心知多说也是无用了。

    其实几个二五百主说的没错,朝廷在这情况下就算要治罪,也多半不会拿普通兵士的军属治罪,因为若是如此,要杀的人就太多了。

    朝廷会转移视线,将罪责全推在率军的将领也就是柏田身上,然后将柏田家人赶尽杀绝。

    这样既能杀鸡儆猴,又能给自己找到台阶下。

    柏田也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一直坚持立场不敢投降,没想到现在……却是不降也不行了。

    于是,当沈兵站在城寨外朝里头大喊:

    “北地大将军沈兵在此!”

    “公子扶苏命你等速速出寨投降,我等均为大秦子民,绝不害你性命!”

    沈兵这一句话便带出了自己和扶苏的名字。

    这其实就是恩威并施,沈兵代表的杀,而扶苏代表的则是身份、地位和仁慈。

    这让所有人都知道投降就是生,抵抗就是死。

    何况还有一个很好的借口……扶苏是秦国公子,还有可能是真命天子,投降了或许才是正途。

    那哪里还有不降之理。

    于是没过多久,就听城寨里头叫道:“大将军莫要动武,我等出来降了!”

    接着秦军便一队队的自缺口处走了出来,并将兵器整齐的排列在城寨外成片的跪下。

    扶苏倒也大胆,亲自策马上前,然后跳下马来将为首几人扶起并好生劝慰。

    这一幕只看得沈兵是一阵心惊肉跳的,这要是有几个假降,突然上前将扶苏扑杀,那一切可就前功尽弃了。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扶苏才真正得到了这些降军的认同和拥戴。

第五百四十一章 将计就计

    杨端和一听咛泉失守,不由大喜,叫了声:“沈兵这厮总算上当了!”

    原来这却是杨端和设下的计。

    他是被幸炽逼着出兵没错,但杨端和之前就一直苦思一个问题,那就是沈兵所领的是骑兵而杨端和所领的秦军大多为步兵。

    秦军当然也有骑军,他们甚至还像沈兵的骑兵一般有了马鞍和马镫……沈兵的装备一直都是赵高等人关注的焦点,这么重要的装备当然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问题在于……

    即便秦军有了马鞍和马镫,但秦骑的战斗力终究比不上生于马背、长于马背的匈奴和西域骑兵,其中尤其是骑射。

    在这情况下,杨端和就决定将计就计。

    假意无可奈何的进攻龟兹让沈兵攻咛泉。

    若沈兵守着咛泉包围李岩一部以解龟兹之围,那么他的骑兵就将被固定在咛泉一带,杨端和便能派出援军将其围而歼之。

    因此,杨端和的主力早已不在姑师,而是集中在姑师与咛泉之间的另一个用于控制水源的城寨……楼洲。

    楼洲,因为空中多次出现高楼而得名,距离咛泉不过三十余里,若急行军不过数个时辰就可赶到目的地。

    杨端和将五万精锐集结于此,只待咛泉一有战事就火速赶往目的地将沈兵一行包围。

    此时杨端和见时机已到,当下就命令部队乘夜色往咛泉潜行。

    杨端和不敢大意,他知道沈兵用兵谨慎且不拘一格,一旦发现秦军踪迹很可能弃咛泉而走。

    杨端和原以为咛泉有三千秦军,又有城寨可守,怎么着也能与沈兵打上几个时辰,那时杨端和大军便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沈兵及其骑军包围了。

    谁想沈兵大军一到咛泉就不战而降了。

    杨端和在行军路上听到这消息时不由皱了皱眉头。

    不过这似乎无伤大雅。

    因为杨端和认为,沈兵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定会先巩固咛泉的防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断李岩大军的补给。

    这或许是杨端和包围咛泉的好时机。

    然而,当杨端和带着一众部下赶到咛泉时,却发现咛泉空无一人。

    部下只在城门处找到一把短刃,钉着一封书信。

    这封信是先递到监军幸炽手里,因为身为监军的他在军中的权力其实比杨端和还大,凡事都要经过他的首肯。

    幸炽拿过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承蒙杨老将军厚爱,沈兵已带上柏田一部,杨老将军小心!”

    幸炽不由大怒,策马找到杨端和,狠狠的将信丢给在他面前,大骂:“杨端和,你还道与沈兵只是君子之交,如今物证在此,你还有何话可说?”

    杨端和一看,暗道这沈兵委实歹毒,一番话似是而非,说的像是与杨端和有密谋一般。

    这其中尤其是柏田一部……他们降了沈兵与自己无关,但这又如何能说得清?

    “监军不必动怒!”杨端和只能无力的解释道:“此乃沈兵的离间之计,若监军以为是杨某所为,便中沈兵之计矣!”

    幸炽只“哼”了一声,然后就回答道:“罢了,我想也是如此!派出游骑四处查探一番,找出沈兵一行去了哪里!”

    杨端和应了声,暗自抹了一把汗。

    同时心下有些意外,这幸炽什么时候这般好说话了?

    杨端和不知道的是,幸炽这是为自己小命着想。

    要知道身边这些军队都是杨端和旧部,杨端和要是不反,他这个监军还能起些作用,虽然那也是狐假虎威借大秦和皇上之力。

    若杨端和当真反了,便连皇上都不怕,还会怕他一个宦官?

    怕是当场就要将他斩于马下了吧!

    明白这一点的幸炽早就做了决定:杨端和若是没有反叛之心,自己便可放肆一些,否则就得小心性命了。

    所以,这会儿幸炽会这么快就信了杨端和,其实却是心下真的以为杨端和要反了。

    一向只知行军打仗的杨端和又哪里会想到这些,只顾着依令放出游骑查探,心中想的是:“沈兵一行数万骑兵,必会在这沙漠中留下大量蹄印,想知道他去往何处并非难事”。

    不久游骑便折返回来,报道:“将军,沈兵一行似是前往姑师方向!”

    杨端和脸色大变,叫道:“不好,沈兵这是要去取姑师了!”

    “姑师!”幸炽也变了脸色。

    要知道杨端和此次出兵咛泉再加上李岩出兵五万攻龟兹,姑师已是精锐尽出,只留五千人在城内防守。

    若沈兵以数万骑军飞夺姑师……那秦军便真要被一分为二了。

    幸炽张口刚要骂,转念一想,这莫不是杨端和早就与沈兵商量好的,只不过为顾及家人而演的一出戏吧?

    于是赶忙闭嘴不敢作声。

    杨端和暗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沈兵已看破自己的计谋并将计就计,先取咛泉让自己带兵出寨,再以骑军之速奇袭姑师……

    杨端和原以为沈兵中计,不想自己才是中计之人哪!

    又看看面色古怪的幸炽,杨端和就知道此事无法善了了。

    杨端和猜的没错,沈兵的确一早就识破了杨端和的计谋。

    杨端和是何许人也,那是秦国不输王翦的名将,即便被幸炽所迫,也不至于明知必败也勉强出兵。

    就算不得不出兵,沈兵相信以杨端和的个性,也会说据理力争说服幸炽先不取龟兹,而是先取龟兹周边一小国做为前进基地。

    以杨端和的声望,他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能做到而不做,那么其中必有蹊跷。

    想到了这些,沈兵要猜出杨端和的计谋就不难了。

    他只要站在杨端和的角度上去思考,时而再改变下位置,想想自己在这情况下会如何做,接着再推演一番……

    最后,沈兵就断定此时姑师多半兵力空虚在唱空城计。

    当然,沈兵不能确定。

    同时也担心派人去侦察会打草惊蛇惊动了杨端和,于是干脆决定赌上一赌。

    若是赌对了,那就成功的破了杨端和的铁三角了。

    赌输了也无甚要紧,不过是战马掉些膘而已。

第五百四十二章 姑师

    留守的姑师的是个叫阮渭的校尉。

    阮渭倒是觉得其驻守姑师可以高枕无忧。

    原因一方面是姑师军民十分配合……自从秦军进入姑师后,姑师乡善王(原为乡善君)带领全城军民又是送补给又是送宝物的,俨然一副大秦顺民的样子,甚至乡善君还主动要求帮助秦军守城。

    对此,阮渭可以说是意料之中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

    说是意料之中,是因为姑师原本就是归顺秦国的,可以算是大秦的属国。

    说是意料之外,则是因为姑师是沈兵收服的,阮渭以为他们至少还有点向往沈兵之心,多少有些抵触心理才对。

    不过想想,阮渭又觉得这也是正常的。

    一个全国不过数万百姓两千余兵力的小国,说是一个国还不如他这一个校尉威风,大秦军队一到,哪还有不俯首称臣的道理?

    所以,在阮渭的想法里,驻守姑师的不只是五千秦军,另外还要加上两千姑师军,必要时还能将姑师百姓用上。

    再加上还有姑师城防……就算那沈兵领着骑兵前来攻城又能如何?

    不过当然,阮渭对姑师还是有所提防的。

    他并没有将城门交由姑师军防守,万一他们有投靠沈兵之心,让他们守城门岂非自寻死路?

    因此,阮渭只打算战时让姑师军守边墙,亦或是修补城墙之类的。

    阮渭不知道的是,乡善君早就在暗中派人与沈兵联系上了。

    在此之前就有部下劝说过乡善君:

    “我等不过是数千兵力的小国。”

    “沈兵与大秦之争非是我等能参与得了的,一不小心便灰飞烟灭。”

    “是以,我等以为大王应识时务,还是顺从大秦为妙!”

    但乡善君却力排众议,他大手一挥回答道:

    “大将军对我等不薄,当初若非大将军鼎力相助,我等已命丧匈奴之手了。”

    “如今大将军有难,我等又岂能袖手旁观?”

    “更何况,你等以为此战秦军必胜?”

    “大将军何许人也,当初不过带数万兵将便平了月氏赶走了匈奴!”

    “如今秦军不过二十万而已,此地又远离秦国,哪有必胜的道理。”

    “今日我等若是降秦,改日大将军退了秦军,我等还有何面目见大将军!”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尤其沈兵之前的战绩太过耀眼,以至于相当一部份人都认为沈兵依旧能赢。

    既然预计沈兵能赢,而姑师这小国又必须靠向胜利一方才能生存,那么当然就是靠向沈兵而非秦国。

    否则,此时靠向秦国虽是暂时保住性命,有朝一日沈兵又卷土重来,他们哪还有活命的道理?

    于是商议来商议去,最终决定明着归顺了秦国暗中却与沈兵互通消息以为策应。

    阮渭及杨端和对此甚至一无所知。

    其实杨端和根本就不需要关心这一点,因为姑师不过才两千余人,杨端和数万大军往姑师一摆,这两千人便是想乱都乱不起来。

    但现如今,杨端和主力已出城只余阮渭五千秦军,那姑师这两千余人就极为可观了。

    是夜,姑师城外突然马嘶蹄响,原本还一片空旷的姑师城外不一会儿就被数万骑军给包围在中心。

    沈兵策马上前大喊一声:“阮校尉可在?我乃北地大将军沈兵,大秦公子扶苏命你等速速开了城门,可免你等一死!”

    阮渭定了定神,然后哈哈大笑道:“反贼沈兵,还敢自称北地大将军。有本事便上来攻城,看我不砍下你的人头!”

    阮渭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他见沈兵一行尽是骑军,放眼望去既没有投石机也没有攻城梯。

    虽说这姑师城墙不高,但也不是徒手就能爬上来的。

    而附近的树木又被杨端和砍光了。

    阮渭心想,沈兵这便是要攻城只怕也要几天之后,到时杨端和早就派人来援了。

    然而,阮渭没想到的是,沈兵还当真下令攻城。

    战鼓一起,城外的骑兵就纷纷下马排起队形逼近城墙。

    阮渭赶忙下令部下准备应战。

    正当阮渭心下疑惑时,突然后方大乱,只见姑师大军自后方杀了过来,措手不及的秦军哪里想到还有这着,立时就被杀得阵脚大乱,城门很快便告失守。

    接着,那一群群如狼似虎手持弯刀的匈奴人便有如潮水般涌进姑师城。

    阮渭大惊失色,这才明白他一直以为固若金汤的姑师城其实早就是沈兵的囊中之物了。

    这却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大战。

    原因是阮渭一军是杨端和所属的精锐,跟随杨端和东征西讨十余年,不会轻言投降。

    但这同时又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沈兵与姑师军内外夹攻,且军力还是秦军的数倍,尤其蒲类军手里还装备有火绳枪。

    此战火绳枪也发挥了作用。

    秦军战至最后便守着城墙及楼台顽抗,城墙上更是以盾牌结阵堵住通道防守。

    沈兵所领的骑兵虽是强悍,但却更擅骑战而不擅近战,弓箭又都被盾牌遮挡,于是攻了几回都没能攻上去。

    这段时间蒲类军一直在训练如何使用火绳枪,沈兵觉得正好可以试试,于是就调来了一只火枪兵。

    他们只排成一排按部就班的安装火药和弹药,然后举枪对准盾牌,“轰轰”的一片响,秦军就惨叫着倒下了一大片。

    那盾牌又哪里能挡得住火绳的弹丸,而且还是近距离射击。

    秦军勿自不甘心,或者说不敢相信还有东西能击穿盾牌,于是又组成了一队。

    结果还是与上回一般,只一片轰响之后秦军刀盾手就躺倒了一地。

    这一来秦军便再也没有抵抗的勇气了,因为谁都知道这样下去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于是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另一边的乡善君则在暗自庆幸,好在选择了站在沈兵一边。否则,这火枪阵往前一堆,那还不是谁挡谁死?

    姑师将士见此也是纷纷色变,从而也更坚定的站在了沈兵一边……他们可不想试试是否能用盾牌挡住这从未见过的火器。

第五百四十三章 补给

    拿下姑师后,扶苏就松了一口气,他对沈兵说道:“恭贺大将军又下一城,扶苏还道拿下姑苏会有些周折,不想在大将军手下却有如探囊取物。”

    沈兵笑了笑,回道:“实在也是运气,若是没有乡善君带着姑师军全力相助,只怕还真要费一番周折。”

    沈兵这话不是谦虚,事实也的确如此。

    姑师城墙虽是不高,但问题在于姑师周边都是荒漠没有树木,几个绿洲原本有树木但也被杨端和砍光了。

    若没有姑师军打开城门……沈兵纵有数万大军,但总不能用尸体去堆着攻城墙吧!

    另一方面,杨端和的主力其实离姑师也不远,咛泉距姑师只有八十余里,急行军只需两日就可赶至,所以想攻下姑师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兹阳带着钦佩的眼神望着沈兵,兴奋的说道:“但毕竟是攻下了。姑师一下,楼兰也就危险了,杨端和大军只怕不得不撤出西域。”

    兹阳说的没错。

    原因就像之前沈兵攻楼兰时面临的问题一样。

    沈兵攻楼兰时,因为从沙洲至楼兰的路线一路是沙山极难行走,而匈奴却可以以姑师为基地策马南下骚扰这条补给线,使楼兰岌岌可危。

    这也是当初沈兵取了楼兰之后一定要取姑师才算站稳脚跟的原因。

    同样,此时沈兵已经取了姑师,那么沙洲至姑师这条好走的路线就断了。

    同时沈兵还可以派出骑兵南下骚扰秦军补给线……事实上不是骚扰,沈兵与匈奴骑兵不同。

    匈奴骑兵那是没有马鞍没有马镫的骑兵,它们只能以骑射远攻而无法与步兵对冲。

    沈兵的骑兵就不一样了。

    更何况,蒲类军里还有三千火枪兵。

    秦军要是摆出枪阵来阻挡骑军……那么就以火枪射杀秦枪阵,乘其大乱时再以骑兵冲击,秦军补给队哪里能敌!

    因此,这就不是骚扰的问题,而是补给线路被断的问题。

    杨端和要是明智的话,就应该弃楼兰而走,专心守住沙洲以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杨端和要是守沙洲的话,那还是能守得住的。

    因为不管从姑师出发还是从楼兰出发,前往沙洲都路途遥远,普通马队便是横穿这千里荒漠都有危险,穿越之后还要面对杨端和的主力大军……那几乎是必败之局。

    不过沈兵却摇了摇头,说道:“杨端和回不去了!”

    兹阳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沈兵的想法。

    扶苏却奇道:“为何?”

    沈兵说的没错,杨端和的确是回不去了。

    杨端和不是没想过退守沙洲以使秦军立于不败之地,从兵家战事而言这是毫无疑问的。

    问题在于……这不是赵高一党想要的。

    沙洲与姑师、楼兰之前有上千里的荒漠,从姑师、楼兰很难打沙洲,从沙洲出发也同样很难打姑师和楼兰。

    所以,如果让杨端和带着秦军返回沙洲,对赵高而言几乎就是认输了……那要何年何月才能再次进军西域?

    别说何年何月了,此时咸阳已谣言四起,赵高、李斯已渐有无法把持之势,顶多过上月余,嬴政已死的消息便不得不发了。

    到时,赵高、李斯等人便失去了借圣旨号令全国的优势,哪里还会是沈兵的敌手。

    这也是沈兵所希望的,到时沈兵只需要等,稳稳的守住姑师和楼兰两城保证西域不乱、月氏不乱、右贤王不乱。

    时日一久,赵高、李斯一党便只能授首了。

    赵高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

    于是,当杨端和向幸炽提议退守沙洲时,马上就遭到幸炽的拒绝。

    此时的幸炽却是好言相劝:“将军不必如此着急,皇上已谴蒙恬将军带十万大军前来增援,是以我等不仅不应退兵,反而应该攻城!”

    “攻城?”杨端和疑惑的问:“监军是说攻姑师?”

    “正是!”幸炽点头道:“沈兵大军正在姑师,料那扶苏也在姑师,此时正是我等拿下扶苏向皇上复命的好时机。”

    赵高一党至始至终想要的都是扶苏的人头,为此可以不顾一切、不顾伤亡。

    杨端和皱眉道:“可是我等在姑师积蓄了许多补给,沈兵大军有姑师城可守,我等在城外又极为缺水,又岂能轻易攻下?”

    幸炽想也不想就说道:“到时自会解决,先围住姑师再言其它,等待蒙恬援军赶到,三十万大军还能不把一个小小的姑师拿下?”

    杨端和只“唉”了一声,无奈的下令向姑师进军。

    心下暗道,此时的河内兵虽还是他杨端和领军,实则已是这幸炽领军了,他杨端和不过是个传话之人而已。

    就在杨端和朝姑师进军时,勿自还有秦军补给车队往姑师城前进。

    这是由于沈兵的消息封锁。

    骑军的好处就在这里,一旦占领了某座城池之后,便可以四处派出游骑打探消息同时封锁消息。

    打探消息就不用说了,有了马镫马鞍的骑兵可日行百余里,以姑师为中心,方圆两百里的敌我军队动向都逃不出沈兵游骑的侦察。

    封锁消息,就是姑师一战逃出去的败军会被尽数斩杀……这对沈兵的骑军而言当然也不是难事,原本姑师就是被包围,能逃出城外的败军并不多,再追杀一阵都赶尽杀绝了。

    于是,除了杨端和所领的主力之外,许多秦军甚至都不知道姑师已落入沈兵手中。

    而沈兵就让柏田一行人身着盔甲在城头和城门守着……柏田在咛泉时便已死心塌地降了沈兵了,毕竟被部下这么一擒一送,他柏田不管是降还是不降,家人都已难保。

    他们这些秦军将士往城头一站,杨字旗再高高立起,还真发现不了这姑师城已归沈兵所有。

    于是那从沙洲运往姑师的补给是一车接着一车的,有粮食、有兵器,甚至还有沈兵急需的火药。

    就在沈兵应接不暇的“接收”补给时,剺就凑上来压低声音说道:“大将军,又来一队补给!”

    “来了收了便是,与我说来做甚?”沈兵觉得有些奇怪,这种小事也要告诉我?又不是头一批了!

    剺神秘兮兮的说道:“你道那押送补给的是谁?”

    “谁?”

    剺一字一句的回答:“杨端和之女,杨婷!”

第五百四十四章 杨婷

    沈兵是在城门处找到杨婷的。
    杨婷还像之前一样咂咂呼呼的,全身披挂的她在马上一手勒缰绳一手举着长枪指着仓库方向对部下大喊:
    “米粮运往东仓,火药西仓,箭矢就在这放下,正好要补充……”
    然后一众补给队就忙得不亦乐呼,杨婷也跳下马来帮忙。
    这时沈兵才敢上前,剺赶忙带着一众身着秦军盔甲的兵士跟了上去。
    “校尉别来可好?”沈兵隔着一步之遥朝杨婷拱了拱手。
    听到熟悉的声音,杨婷疑惑的转过身,见到正是沈兵时眼神中先是惊喜,接着马上就转为震惊。
    杨婷还算反应快,只片刻时间就高喊:“这是陷阱,退出城外!”
    但哪里还会来得及,周围的兵士“铿铿”的一阵响就抽出了青铜剑将杨婷一行人围了起来,同时还柏田还下令部下将城门关上,于是杨婷一行加上补给一个都逃不出去。
    杨婷面如死灰,转身怒问沈兵:“你却把将军如何了?若他有个闪失,我定饶不了你!”
    沈兵苦笑了一下,回道:“杨将军一切都好,此时他正在赶至此地的途中,校尉若是不信,只需在此等上几个时辰便知真假!”
    杨婷一听杨端和没事,才松了一口气。
    暗道爹爹多半是中了沈兵的调虎离山计,这才带兵在外而姑师却已落入沈兵之手。
    想着心下就暗叹,枉爹爹英雄一世,却还是着了沈兵的道。
    沈兵朝杨婷拱手道:“公子扶苏有意请校尉到王宫一叙,不知校尉……”
    此时杨婷已沦为阶下囚,哪还能说什么,只得交出了长枪随沈兵一同往王宫走去。
    路上,杨婷看着身着将军服的沈兵不由感概。
    之前与沈兵因公分别,那是他还不过只是个小兵,此时不过短短数年就已成了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其名望还在乃父之上,甚至到了可左右大秦命运的地步。
    可自己却……
    想着杨婷只感到脸上一片火辣辣的,要是身上还有剑,恨不得当场自刎一了百了。
    接着又想,这沈兵会如何对待自己?
    杀了?
    亦或是……到时自己该如何是好?
    正想着,两人就来到了王宫,扶苏早已听闻消息身着正装在宫内等候了。
    他一见杨婷前来,赶忙迎出门相迎:“久闻校尉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女中豪杰,扶苏有礼了!”
    杨婷显得十分尴尬。
    因为她不知道该是回礼好还是不回礼好。
    若是回礼吧,那便是承认扶苏还是秦国公子。
    若是不回礼吧,人家毕竟是前秦国公子,还对自己行此大礼……
    迟疑了下,杨婷便只拱了拱手,回道:“不必多言,我杨婷今日落到你等手里,是生是死悉听尊便!”
    扶苏也不以为意,微笑着将杨婷迎入宫内在一旁坐下,并让人摆上酒水。
    稍倾,扶苏挥退了下人,问杨婷:“校尉可相信扶苏会反秦?”
    杨婷看了沈兵一眼,回道:“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
    其实杨婷自始自终都是不信的。
    这并非杨婷相信扶苏。
    扶苏在大秦虽是以仁慈为百姓称道,但事关皇位乃至生死,谁又敢说扶苏不会这么做!
    然而,杨婷却相信沈兵不会反秦。
    当初可是说“以七尺之躯许家报国”的人哪,又怎会反秦?
    扶苏或许是察觉到了杨婷的心思,便将目光转向沈兵,说道:“不若,还是由大将军说吧!”
    沈兵应了声,然后就转向杨婷。
    沈兵没有多说废话,他知道杨婷是个聪明人,说那什么什么一大堆道理都是浪费唇舌。
    沈兵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说了句:“我等怀疑皇上已被赵高和李斯胁迫,赵高假传圣旨号令天下。校尉以为然否?”
    杨婷不由吃了一惊。
    虽说此时咸阳对圣旨一事多有疑惑甚至还有谣言,不过多是以为皇上为修仙所累被人迷惑,是以才会不分青红皂白赐死扶苏并征讨沈兵……
    试想,扶苏可是大秦公子,而且远在西域并甚为皇上所喜。
    即便皇上遇刺确有其事,这其中也有太多的可能。
    比如仇家派出刺客行刺皇上再栽赃扶苏……若是这便赐死扶苏,那也太过轻率了,至少也应将扶苏押至咸阳调查清楚并追查同党。
    因此民间乃至庙堂都议论纷纷。
    只是因为圣旨已下,李斯又义正言辞说此事千真万确,是以群臣心中虽有疑团却也不敢多说。
    而沈兵此时却大胆猜测皇上为赵高、李斯两人胁迫……
    杨婷满脸不信的反问了声:“这两人一是皇上亲信,一是当今丞相,早已权倾朝野,何必多此一举?”
    “问得好!”沈兵点头道:“他二人正是权倾朝野,所以才要这么做。只因……皇上欲立公子为太子,有朝一日公子成为皇上,必不会重用赵高,当然亦不会以李斯为相,于是此二人将尽皆失势!”
    杨婷哑口无言,被沈兵这么一说,发生在咸阳让人疑惑不解的怪事便都能说得通了。
    见杨婷还是半信半疑,沈兵便反问了一声:“沈兵虽未回过咸阳,却敢保证这段时间没人见过皇上,敢问校尉,是也不是?”
    杨婷无法否认。
    因为这也是让所有人都感到奇怪的地方。
    赐死扶苏这么大的事,无论如何皇上都应上朝交待一声。
    但皇上却一直托病不出,说是在行刺中虽无大碍却也需调养……
    若是“无大碍”,又如何上不了朝?
    如今被沈兵这么一说……皇上若是被赵高、李斯胁迫,那赵高、李斯自是不敢让皇上上朝,否则便当场被皇上说破并拿下了。
    沈兵又说:“若事情当真如此,校尉可有想过,杨将军便是受了赵高的假圣旨带兵前来取公子扶苏性命的?”
    杨婷惊得愣在原地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心下暗道:难怪咸阳着急取扶苏性命,难怪出兵之前还要安排宦官为监军监视爹爹,难怪杨家在咸阳的家人还被监视……往常大将出征哪有这些规矩,皇上又怎会如此不信任朝中大将。
    如此一来,爹爹岂非是在为虎作伥?

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相

    沈兵说完这些后便不再多说,而是停了下来给杨婷时间消化这些信息。

    有些事情其实不需要说得太透。

    谎言终究是谎言,就算如何掩盖也终究会落下许多无法解释的疑点。

    而真相却可以将所有疑点串在一起并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杨婷是个聪明人,她当然知道哪个是真相哪个是谎言。

    果然,沉默了一会儿,杨婷就拱手对扶苏说道:“请公子恕杨婷无礼,杨婷不知其中还有这许多……”

    “校尉勿需多礼!”扶苏高兴的回道:“不知者不罪,如今校尉知道真相也为时不晚!”

    杨婷疑惑的问:“只是……便是杨婷知道真相却也于事无补,如今不过是阶下囚而已!”

    沈兵回答:“此时杨将军尚不知真相,在宦官的监视下与我作战甚至还要取公子性命。此时战局如何,我想校尉也是心知肚明。若是这般下去,不仅会有大批秦军将士伤亡,杨将军或也无法避免!”

    杨婷默默的点了点头。

    若是在此之前,秦军或许还立于不败之地。

    但此时姑师已被沈兵所占,那么形势就将呈一边倒,秦军就算兵多将广,但在缺水缺攻城器械的前提下,想攻下姑师却是难上加难。

    “为今之计……”沈兵继续说道:“就只有校尉前往秦军大营告知杨将军真相,方能避免一场大仗免生灵之涂炭,校尉以为如何?”

    杨婷想了想,就点头说道:“杨婷自当尽绵薄之力!”

    毕竟这不只关系到秦军将士,还关系到杨端和的生死,杨婷当然义不容辞。

    沈兵又补了句:“校尉若想顺利返回大秦军营且免遭怀疑,最好是装作从未进入姑师,否则你只怕想见上杨将军一面都难!”

    杨婷没有否认。

    秦军上下都知道此时在军中作主的其实是宦官幸炽而非杨端和。

    另一方面,就是幸炽原本就怀疑杨端和与沈兵勾结,若知道杨婷粮草被劫她只身一人回来,不被幸炽怀疑才是怪事了。

    到时非但杨婷羊入虎口,只怕还要连累了杨端和。

    但沉默了一会儿,杨婷又摇头道:“我若是带着部下回秦营也不妥当,先不说部下中或有宦官耳目,只是连坐一罪,就足以让他们出卖杨婷了!”

    这话说的没错。

    就像秦军中有许多人也不相信扶苏会谋害皇上却又不得不远征西域与扶苏为敌一样,这种个人立场和忠心在“连坐”制面前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因为一边是与自己无关的扶苏,另一边则是诛连九族甚至邻居,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该选在哪边。

    于是,他们随杨婷返回大秦军营后,为了不受“连坐”之罪,只怕第一时间就争相告发杨婷了。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沈兵可以为校尉安排人手,校尉勿需为此操心!”

    这有些讽刺,杨婷此去无法相信自己的部下,却可以相信沈兵的部下。

    杨婷点了点头,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因为担心时间有偏差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当下沈兵就准备好人手及补给车随杨婷一道出城。

    杨婷临行时只是低着头,小声问了沈兵一声:“听闻,你已与公主完婚了?”

    沈兵点了点头。

    他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如此甚好!”杨婷笑了下,解释道:“所以,大将军更不会有反秦之心!”

    杨婷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却反而暴露了她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小心思。

    接着杨婷就翻身上马,勒马回头对沈兵拱了拱手,道:“多谢大将军不杀之恩,杨婷这便去了!”

    说着一拉马头,就带着补给队走出城门。

    沈兵望着杨婷离去的背影,几次想把她叫回来却终究没能喊出口。

    不知何时,兹阳公主已来到沈兵身旁,说道:“校尉对大将军一往情深,大将军如何忍心骗她?”

    沈兵“唉”了一声,转头走向将军府。

    他比任何时候都想要酒,似乎只有酒才能让自己暂时忘了心中的愧疚。

    因为兹阳公主说的没错,沈兵其实并没有对杨婷说实话。

    或者,也可以说沈兵说的是实话,但却是在利用她。

    试想,杨端和又是何许人也?

    他又怎么会不明白扶苏是被冤枉的!

    即便他不确定这个,凭他对沈兵的了解也知道沈兵不会反秦。

    杨端和之所以带兵出征西域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杨府上下百余口都在赵高一党手中,只要稍有不慎,便全部人头落地。

    既是如此,杨婷此去又何来说服杨端和一说?

    杨端和根本不需杨婷说服,他自始自终都明白其中的是非关系,只是没有说破而已。

    沈兵这么绕了一圈,重点在于安排给杨婷的那一干运送补给的人手。

    这些人手不是别人,正是剺所领的蒲类军,他们擅长骑射,而且是精选出来一路练习火绳枪的火枪兵。

    别看这一行只有百余人,但补给车上装着大量已经装好火药和弹丸的火枪,平均每人都有三把。

    到时……

    杨婷当然不知道这些,出城后她只是回头往姑师城方向望了望,叹了一口气后就带着补给队往西直行。

    如果不出意外,她今晚就能与杨端和的大军会师。

    但是杨婷想的却不是该如何说服杨端和。

    杨婷对这一点有信心,到时只需要将疑点一条条摆出,杨端和自会明白。

    此时的杨婷脑海里满是沈兵的身影和之前的回忆。

    想起那时在赵长城时沈兵还只是个油腔滑调的小兵,如今却是如此大将之风,似乎天下尽在其掌握之中。

    想着,杨婷都有些自惭形秽了。

    暗道人家如今贵为大将军而且还是当朝附马,如若顺利扶佐扶苏上位,便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她杨婷不过是一校尉,又如何能与他相提并论?

    一边想一边走,不知不觉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这时突然自黑暗中传来一阵马蹄声,接着就是一阵高喊:“来者何人?报上名号!”

第五百四十六章 擒贼擒王

    杨婷迟疑了下,就大声回应:“我乃河内军校尉杨婷,自沙洲护送补给前来!”
    对面一听杨婷的回话就放松了警戒,杨婷毕竟是杨端和的女儿,而且乃军中巾帼,河内军不知道她的还真不多。
    “原来是杨校尉!”黑暗中上来一队秦骑,为首一名屯长朝杨婷拱手道:“我等奉将军之命前来查探,自此西去一路平安,十里外便是我军军营,将军正牵挂校尉安危,校尉无恙将军便可放心了!”
    杨婷点了点头,反问:“姑师为何已落入敌人手中了?却还挂着我军的大旗,若不是派人先行通报,差点便将补给送进姑师!”
    屯长一拉马头,一边挥手让部下护着杨婷及补给一边叹道:“校尉有所不知,那沈兵委实诡计多端,一招声东击西便取了姑师。不过此战非是将军之错,而是……”
    说到这屯长就收住了话没再往下说。
    不过杨婷却知道这话的意思,杨端和其实是在宦官幸炽的监督和指挥下作战的,若全权由杨端和指挥,又哪里会犯下这大错。
    是以全军上下都明白这并非将军之错,而是错在宦官误国。
    这就更让杨婷坚信沈兵和扶苏说的是对的,赵高一党力求尽快除掉扶苏以扶植他人上位,因此才反对杨端和稳扎稳打的战略,这才反被沈兵找到了破绽。
    杨婷一路没有再多说什么,她甚至还以防暴露为由下令禁言。
    其实杨婷是担心带来的那一干人暴露身份……他们虽然穿着秦军的盔甲而且还带有验传,但验传与容貌不太对不说,大多还不会中原话。
    这要是多说几句,只怕还没到军营就漏了马脚。
    这借口果然有用,所有人都闷头赶路,屯长也很负责的派出游骑四处察探以防有敌偷袭。
    一个时辰后,补给车队就十分顺利的进了秦军大营……守卫见为首的是杨婷,又有游骑在旁护着,哪里还敢检查,一路放行让补给车队直入营中。
    杨端和一听说是杨婷来了,正和部下商讨如何攻城的他赶忙带着几个亲卫就出帐迎接。
    杨婷跳下马来正要上前,突然见身旁的剺神色有些怪异。
    还没等杨婷反应过来,剺就指着杨端和大喊几句西域话,运送补给的兵士就猛地掀开补给车从里头取出一根根铁棒……
    虽然杨婷不知道那些铁棒是什么,但却知道大事不好,她并不知道这些补给中还藏着这些物事。
    另一方面,他们在军营中大喊西域话同时又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显然是不担心被秦军察觉。
    杨婷敏感的察觉到自己似乎被利用了,但她又不相信沈兵会这么做,一时瞪大了一双眼错愕的望着剺一干人不知所措。
    剺没有理会杨婷,他之前在秦军中呆过,认得杨端和。
    这时见杨端和近在咫尺,哪里还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当下指着杨端和大喊一声:“这便是秦军主将,莫要让他逃了!”
    一众蒲类军大喊一声就从补给车里拿出火枪。
    杨端和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事情不对,但他一方面是担心杨婷安危,另一方面则是以为此处是秦军大营周围到处都是秦军将士,这两百余人又能闹出什么动静?
    于是只是大声呼喝让亲卫上前护着杨婷。
    杨端和又哪里想到,这些敌人手里拿的不是别的,正是打败塞琉西联军的火绳枪。
    秦军中真正知道火绳枪的,或许就只有宦官幸炽。
    幸炽会知道则是因为赵高长期在沈兵身边布有耳目,沈兵那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就会传到赵高那。
    而幸炽又是赵高派出协助杨端和与沈兵作战的监军,所以赵高当然会将沈兵这种秘密武器告诉幸炽并让他小心防备。
    赵高是这样描述火绳枪的:“此物以火药装入其中,添以弹丸,火从其穴孔中放出,弹丸即击发,莫有不击中者。其发也,如挚电光,其鸣也,如惊电之轰,闻者莫不掩耳……”
    然后幸炽怀里还有一张火绳枪的草图。
    但幸炽知道这些却一点用都没有,他甚至还认为如果将这些告诉杨端和还会影响军心……火绳枪被说得如此了得,秦军若是知道沈兵以此物作战,必定心中生怯,如何还能战而胜之?
    于是秦军上下对火绳枪一无所知,就连杨端和也不例外。
    那一干亲卫见这些人取出“铁管”,还道是什么特殊的补给呢。
    直到蒲类军点燃火绳然后冲着上前来的亲卫扣动扳机……
    “砰砰”一片有如爆竹般的枪声过后,刚才还生龙活虎的亲卫就一排排的倒在血泊之中,便有如传说中的隔空点穴一般。
    杨端和不由大惊,一边回身一边喝令亲卫上前……但最近的亲卫也在十步之外,而且也被这一阵轰鸣声吓得愣在原地。
    等反应过来要上来救援时,又是一片枪响一排排被打倒在地。
    杨端和刚要跑,却哪里来得及,当下就被一众蒲类军围着。
    剺冲上前去手起刀落,一声惨叫过后,剺便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大喊:“杨端和业已授首,你等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接着,秦军大营外便响起了牛角号声,一时马蹄声四起尘土飞扬,月光下到处都是西域骑兵飞驰的身影。
    秦军一时大乱,不知是谁带的头,高喝一声便四处奔逃。
    杨婷几次想要上前抢出杨端和,却被杨端和的亲卫拦住并掩护着跟着乱军一同溃逃……
    秦军虽是军纪严明且对逃兵施以重刑,且杨端和的河内兵也是百战精兵非是贪生怕死之辈。
    但先有幸炽胡乱指挥使将士心有不服,后有咛泉失利且丢了姑师要地,此时主将杨端和又被敌人斩于马下……数万将士尽皆心灰意冷无心恋战,便如被捣了窝的蚂蚁一般四散逃走。
    月光下,沈兵策马缓缓自骑兵中走出,他望着黑暗中乱成一团的秦军,心下暗叹,往后不知该如何面对杨婷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水源

    秦军是护着幸炽逃往楼兰的。
    虽然谁都不愿意护着幸炽,但要是幸炽出了问题,他们在咸阳的家人就有可能受到牵连,于是只能这么做。
    一齐随军逃往楼兰的当然还有杨婷。
    杨婷始终都不敢相信沈兵会欺骗她利用她,甚至还杀了杨端和。
    但铁一般的事实却摆在眼前使她不得不信。
    初时她还几次想要上前拼命……这其实更多的是出于愧疚,是她害死了父亲害了秦军,她杨婷还有何面目留在这世上?
    不过在沙漠里走了几天,杨婷就想明白了。
    杨家就只有她与父亲二人在军中任职,此时父亲已为沈兵所杀,若她再贸然赴死,还有谁能为父亲报仇?
    因此杨婷咬着牙让自己冷静下来,甚至还逼着自己进食以保持体力。
    杨婷心下担心,自己引蒲类军进入秦军大营至主帅身死,这毫无疑问是死罪,甚至还将波及家人。
    却不知幸炽为何此时还未将她拿下问罪。
    她当然不知道幸炽自有他的打算。
    若幸炽还有时间,那当然会将杨婷拿下押往咸阳送审。
    问题是幸炽直到此时还不死心,依旧想着击败沈兵拿下扶苏。
    不过这也不意外。
    赵高一党只能这么做,否则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此外,秦军也实力尚存……其虽说一败再败,但沈兵似乎无意沿途追杀,是以河内兵并未伤及元气。
    沙洲方向,蒙恬又带着十万大军和大批补给来援,到时两军合一,击溃沈兵也未必不可能。
    若是如此,要控制住河内军稳住阵脚便是重中之重。
    但幸炽不过是一介宦官,副将李岩声望又不足以统领全军,就只有借杨婷之手重振军心。
    于是,幸炽不仅没有降杨婷之罪,反而还下令封锁杨婷引敌入秦营的消息,只对外宣称是杨婷被敌人所胁迫攻入秦营,然后再命杨婷以替父报仇之名号召杨端和旧部。
    杨婷哪还有不答应之理,于是依旧以李岩为副将召集旧部以期再战。
    杨婷这边紧锣密鼓的准备着,蒙恬那边却出了问题。
    蒙恬接到的命令是自沙洲领军前往姑师,与杨婷夹击沈兵叛军,但蒙恬却迟迟不发兵。
    蒙恬军的监军是赵高所信任的另一个太监,叫匡涂,他与幸炽常年侍候在赵高左右堪称其左右手。
    匡涂语气略带不快的问着蒙恬:“蒙将军,我等可是粮草未到?”
    蒙恬摇了摇头。
    匡涂又问:“那是兵马未至?”
    蒙恬又摇了摇头。
    匡涂不由奇道:“若非粮草未到又非兵马未至,将军因何迟疑?”
    “监军请看!”蒙恬指着地图说道:“沙洲此去西域有两路可走,一路至楼兰另一路至姑师。若这两城皆在我军之手,那么此战便胜券在握,我等有二十万河内兵又有十万援军,任那沈兵有三头六臂也要败于马下!”
    顿了下,蒙恬又摇头说道:“但此时姑师已失杨端和又已战死……”
    匡涂奇道:“河内兵已由杨婷召集正积极备战,就算没有二十万之数也有十五万之数,与之前相比不过少了五万,将军何以如此悲观?”
    蒙恬摇头回答:“监军有所不知,这却不是兵力少了五万如此简单,而是我军两头无法兼顾。”
    说着蒙恬就指着地图说道:“据蒙恬所知,楼兰虽能算是一城,但其水源不过只够数万人饮用,其周围却聚集了十余万大军。其虽有杨婷以复仇为名,但终会因缺水而自身难保。”
    顿了下,蒙恬又继续说道:“若我军兵出楼兰,也只能是送去大量补给保证其安全撤退。若我军兵出姑师,则不只无法达到夹击姑师的目的,反而会使楼兰不保!”
    匡涂与幸炽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略懂些军事,闻言不由大惊,问:“如此,我等该如何应对?”
    蒙恬摇了摇头,说道:“此战无解,上策便是死守沙洲以守代攻!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蒙恬分析的没错,这其实也是沈兵的想法。
    沈兵之前没有下令对秦军展开追杀,其实并不是“心慈手软”。
    虽然秦军可以算是自己人,将来若扶苏成功上位还会是自己人……但此时此刻毫无疑问是敌人。
    对敌人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沈兵不会傻到有能力摧毁河内兵却让它保持元气东山再起。
    沈兵很清楚,河内兵是跟随杨端和征战多年的精兵。
    精兵与其它部队不同之处,就是败而不溃。
    沈兵以骑兵一路追杀河内兵,的确可以让他们元气大伤。
    但他们在危难时候却会自觉的组织起来反抗,再加上又有十余万之多,于是最终沈兵也会损兵折将。
    沈兵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楼兰原本就是水源将竭的之城,水省着点喝勉强够两、三万人使用,十余万全集中在那又怎会不出问题?
    沈兵又何必白费力气自己动手?
    沈兵猜的没错,杨婷在楼兰那也是有心无力,虽然派出军队分头去寻找水源却始终无法满足大军所需。
    再加上沈兵又派出骑军四处袭扰截断其补给线,秦军就更是雪上加霜,无奈之下许多兵士都以尿液解渴。
    这情况又如何能战?
    杨婷数次建言,劝幸炽暂且撤回沙洲整军,却都被幸炽断然回绝……
    会有这区别并不意外,两人的目标不同。
    杨婷是希望保存实力替父报仇,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不能眼看着忠于父亲的旧部就这样毫无意义的渴死。
    而幸炽却是急于除掉扶苏,想的就是孤注一掷夹击姑师,当然不可能将部队撤回沙洲。
    幸炽左等右等没等到蒙恬,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既然楼兰水源无法供十余万大军饮用,为何不派出几万人进攻姑师?
    与其让他们呆在楼兰渴死,不如让他们在攻城战中战死。
    这样一可以缓解楼兰缺水的问题,二又可以消耗沈兵的军力,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想着,幸炽都被自己的聪明机智感动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暴乱

    幸炽是个长年在宫中的宦官,脑袋里就只有权术争庞,哪里知道带兵打仗讲究士气。

    这事甚至都没经过杨婷,直接就命令驻扎城外的李岩带着五万大军北上进攻姑师。

    李岩原本还以为这命令没问题……他只是个副将,并不清楚整个作战计划,或许他们只是先头部队呢?

    没想到大军到达姑师城下随军携带的供水就要用完时,却久久不见后方的水上来。

    派快马回楼兰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楼兰供水紧缺,你部自行解决。”

    李岩呆愣当场,这茫茫沙漠,周围到处都是沈兵的骑兵,每一处水源都在其控制之中,如何“自行解决”?

    没办法,李岩一面严锁消息另一面又紧急向楼兰请示……之所以要严锁消息,是因为他知道这消息一泄漏马上就会引起骚乱,这仗也就打不了了。

    然而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这段时间原本就不多的供水是一减再减,全军数万人都在眼巴巴的等着后方送水。

    李岩总是对部下说:“供水不日便至,不是便至……”

    结果几天后还没到,尿都尿不出来了。

    部下一急,就有几人截住了奔往楼兰的快马,一问才知是楼兰要部队“自行解决”却又不允许大军回楼兰。

    秦军这一来就不答应了:

    “这却是把我等逼上死路!”

    “我等在此冒死围城,他们却在楼兰快活,如何不寒了三军将士为国之心?”

    “幸炽那厮及一干宦官又何曾缺过水,我等为何还要为他卖命?”

    ……

    这话倒是说对了,部队再怎么缺水也缺不到幸炽和他随身带的太监身上,他们不但不缺水还好酒好肉的一餐不落。

    这一对比,秦军心里又如何能平衡。

    于是不知谁大喊一声:“此时不反更待何时?杀回楼兰取那幸炽狗命!”

    一时群情激愤抽出青铜剑大喊着要回楼兰。

    但这时又有人大喊:“此去楼兰少说也要十余日,我等行至半路便要渴死了,还能斩杀幸炽?”

    秦军将士纷纷感叹:“幸炽这厮好生毒辣,知道我等无法折返才敢这般作为!”

    沉默了一会儿,就有人建议道:

    “不若我等投了沈兵吧?否则有死无生!”

    “听闻扶苏乃受奸人所害,并非若外界传言谋害皇上。”

    “我等此前勿自不信,如今有幸炽此等做为,如何还能不信?”

    ……

    于是一呼百应,秦军就像潮水般的发起暴乱朝李岩帐内攻去。

    秦军的暴乱大多都是先从底层士卒开始的,原因就像咛泉暴乱一样,秦法再严也有“法不责众”之说。

    比如这五万秦兵,若人人都要用秦律抄家甚至连坐,那牵连的百姓何只百万。

    就算以嬴政的残暴也不敢下令一口气屠尽百万百姓。

    所以这种暴乱即便被镇压,也是将带头的或是统兵的将领拿了问罪,以他们为替罪羊杀鸡儆猴最后不了了之。

    其实别说这些士卒,便是李岩心下都有反意。

    但他又不敢反,家人都在咸阳,身为统兵副将的他要是一反,这家人就人头落地了。

    此时见部下作乱,明知部下不会害他,更多的希望李岩能带着他们一起投了沈兵或是要个说法……

    但李岩还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带着部下骑上马自乱军中逃出大营直奔楼兰。

    于是沈兵又多了五万秦军。

    沈兵认为时机已到,他下令给这五万秦军发放水和食物,乘着群情激愤时就带上大军攻打楼兰。

    楼兰还有十万秦军,原本也应是易守难攻之地。

    但那五万秦军往城外一站,冲着城头一阵乱骂,楼兰守军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有句话叫“兔死狐悲”,这五万秦军被当作弃子派往姑师送死,而此时楼兰供水依旧不足……那下一批,会不会就是他们被当作弃子?

    或者说此时被派来守城就是被当作弃子而不自知?

    这么一想就越想越不对,幸炽一党在城内喝酒吃肉,他们却顶着干渴在城头作战,如何能让人心服?

    于是暴乱就有如瘟疫般的传进城内,这十万秦军很快就乱了起来。

    却是李岩早有准备,一有点动静就马上带着杨婷及一千亲卫带着给养出城逃走。

    可笑幸炽一行临死前还不知末日已至,勿自在城内饮酒作乐。

    当秦军冲进其住所时,幸炽还大声喝斥……

    秦军兵士哪里还管那许多,上前一剑就将其人头砍下,然后将血淋淋的人头揪住头发提高了往门外一喊:“幸炽业已授首!”

    秦军兵士一时呼声雷动,便如打了场胜仗一般。

    于是,这十五万秦军大多归附了沈兵,只有两万余人担心家人受波及跟随李岩一同逃往沙洲。

    剺原本还想乘势追杀……

    这从战术上来说是个好主意,秦军士气全无且临时溃逃一没水二没补给,沿途追杀必能将这两万余溃军斩首大半。

    但沈兵却没让剺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战术上正确的事战略上不一定正确,甚至还有可能是种失败。

    这些溃兵逃回沙洲后会做什么呢?

    说他沈兵太过厉害吗?

    或是说那五万秦军不该叛秦吗?

    亦或是怪其它秦军不应暴乱?

    当然不是。

    他们返回沙洲后定会控诉幸炽的罪行,而幸炽又是赵高的心腹……这会直接影响赵高一党的威望及控制力。

    沈兵若一路追杀这些溃兵,那岂不是帮了赵高?

    因此,沈兵不但没有追杀这些溃兵,反而下令沿途守着水源的骑兵撤回楼兰、姑师两地。

    甚至还担心秦军溃兵寻不到水源,将原本拆除的路牌再次建上,沿途还留下小股游骑指路,有时还将装满水的水袋抛给即将渴死的秦军。

    不过当然,骑军在做这些的同时又顺势为扶苏做了一波广告:

    “若非公子扶苏宅心仁厚,念你等均为大秦子民,此刻便让你等渴死异乡矣!”

    如此一来,那些秦军又会怎么想扶苏?

    当他们回到秦国时,又会如何评价扶苏?

第五百四十九章 书信

    沈兵在西域大胜杨端和的河内兵时,蒙良正在咸阳的北地小筑自斟自饮。

    “北地小筑”取自沈兵的北地大将军,同时也意指这是北地设在咸阳的客栈。

    这是蒙良为经营北地的布业、丝绸、纸业等,在咸阳开设的客栈,并日若是需要洽谈生意,蒙良便会在这客栈招待一番。

    这些日子蒙良倒也不负沈兵所托,将北地生意经营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后来又加上西域的种子、特色食物,再有匈奴的好马、塞琉西的玉石等,北地小筑已俨然成为咸阳达官贵人追逐的热点。

    然而,这些日子蒙良却终日愁眉不展。

    这并非因为北地小筑生意清淡。

    事实上,北地小筑之前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北地乃至沈兵所领的北地军早已不为补给钱财发愁了,便是生意淡下不少也无甚要紧。

    问题在于……

    沈兵竟被冤为反贼?

    扶苏竟被冤为谋害皇上!

    岂有此理!

    蒙良将黄酒一杯接着一杯的往肚里灌。

    他借着酒兴放声大笑几声,但不久又转为了一阵哭腔,然后一边摇头叹气一边接着往杯里添酒。

    蒙良的父亲蒙嘉是赢政庞臣,所以早就听到了风声,让蒙良与沈兵一行断了来往,且再也不准提及沈兵及扶苏,否则便是“祸从口出”。

    蒙良倒也并非为此伤心,他只恨自己当初被安排到了咸阳打理生意,没能跟沈兵一起在西域在塞琉西快意人生。

    曾几何时,他蒙良不过就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的绔纨子弟,虽说衣食无忧但委实无聊至极。

    直至跟随了沈兵,他才发现原来这人世间还有这许多乐趣。

    作反?

    便是真的作反又如何?

    若非父亲所阻亦或顾及家人,蒙良早已带着家将追随沈兵去了。

    可如今……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两声轻磕,得到允许后,就见一名伙计端着一壶酒进来,说道:“大夫,您要的酒!”

    蒙良因为在北地军服役,再靠着父亲的关系,此时已成功蹭到了大夫的爵位,是以才被称为大夫。

    蒙良有些奇怪,自己并未叫酒,为何这伙计会突然上来添上一壶?

    接着蒙良就明白了,因为伙计在将酒壶递上来的同时飞快的将一封信从怀里取了出来放到蒙良面前,并小声说道:“大将军来信!”

    说着伙计又说了声:“大夫慢用!”接着就收起盘子离开了。

    蒙良愣了下,赶忙起身将窗户关上,然后迫不及待的打开书信。

    这不看还好,一看心下就暗暗心惊,接着便愁云尽去转为一脸兴奋,低声说了句:“却是好说法,不愧是沈兵,我怎生想不到?”

    接着蒙良就不再迟疑了,正要收起书信……想了想又将书信摊在桌上,拿过酒壶缓缓往上浇着酒,直至信纸糊成一团什么也看不清,这才拧干了揉成一团放入袖内。

    回到蒙府后,蒙良第一时间就问家将蒙涣:“父亲在哪?”

    蒙涣拱手回道:“正在书房!”

    蒙良匆匆赶往书房,却见蒙嘉正在练字。

    蒙嘉其实看到了蒙良进来,UU小说却半点也不停。

    他其实知道蒙良所为何来,定又是为那沈兵说好话了。

    这沈兵确有过人之处,比如他所制的纸,便是上好的书写作画之物。

    然现今已为反贼,再与其有来往岂非人头不保?

    同时蒙嘉心下暗叹:这个逆子为何总也学不会明哲保身这一套,若是如此,往后蒙家又如何在这咸阳立足!

    想着,蒙嘉便头也不抬的冷声说道:“你若是再为沈兵而来,便自去领三十板子吧!”

    蒙良自信满满的笑了笑,给蒙嘉施了一礼,说道:“父亲,良此来可以说是为沈兵,也可以说是为救父亲,乃至蒙家!”

    蒙嘉UU小说一顿,接着又继续往下写,同时笑着说道:“你若想以此骗得我放你去助那沈兵,那便太小看为父了!”

    蒙良再施一礼,说道:“父亲,你以为此时是在明哲保身,却不知蒙家已大难将至,若再不省悟,只怕为时晚矣!”

    蒙嘉眼皮跳了跳。

    他一向极为忌讳“大难将至”这个词,蒙良当然清楚,此时却当面说出而且还用在蒙家之上。

    蒙嘉咬了咬牙正想发作,但一想,先听听这逆子有何说法再深究不迟。

    于是“哼”了一声,将笔往桌上一摔,说道:“今趟你要不说出个道理,我定饶不了你!”

    蒙良又一施礼,说道:“若是如此,良甘受父亲责罚!”

    蒙嘉眉头一皱,暗道今日蒙良有些古怪,说不定还真有什么事,于是便坐回椅子点头道:“有话快说,莫要装腔作势!”

    蒙良一拱手,说道:“父亲可曾听说近日沈兵大败杨端和,杨端和被杀,二十万河内兵有十数万投了沈兵,又有数万溃逃至沙洲?”

    “听说了又如何,没听说又能如何?”蒙嘉反问。

    “父亲。”蒙良问道:“以此战可知,扶苏以沈兵之力便足以与大秦分庭抗礼,甚至以沈兵之能,在塞外发展数年灭了大秦也未为不可……”

    话还没说完便被蒙嘉举手打断了。

    蒙嘉匆匆走到窗前往外看了看,将窗户关上后回身就压低声音训着蒙良:“这等大逆不道之语岂能乱说?往后万万不可再胡言乱语……”

    “父亲!”蒙良摇头说道:“良只想反问一句,扶苏及沈兵既有如此能耐,为何还要谋害皇上?这岂非多此一举?”

    蒙嘉手指在虚空飞点蒙良,怒道:“你给我闭嘴,这些事又岂是我等能非议的?”

    若是在平时,蒙嘉这么一怒,蒙良早就有若受惊的羊羔似的服服贴贴了,但这时蒙良却一点不让,道:“父亲,你好生糊涂。若再不‘非议’,我等蒙家便要大难临头了!”

    蒙嘉见蒙良言之真切,不由为之一惊,问:“此话怎讲?”

    蒙良回道:“扶苏若是无谋反之心,那便是被赵高、李斯两人所害。若赵高、李斯上位,又岂能容得下我蒙家?第一个便是将蒙家连根拔起呀!”

    蒙嘉闻言不由张大了嘴半天也合不拢,他却没想到这一点。

第五百五十章

    蒙嘉听了蒙良一席话后,就匆匆赶往位于城东的蒙武处。

    蒙嘉与蒙武虽是叔侄关系,但因一为宠臣一为武将,利益、立场不同,两家已不太往来……宠臣出于自身利益必须贬低武将,否则又如何能取信于皇上并在庙堂占得一席之地!

    而武将却是在战场刀口舔血生死用命,功劳被宠臣贬低不说,还时常遭其非议。

    若是寻常人等还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双方有血缘关系却不念亲情,便越发让人愤慨。

    是以蒙武一家才会与蒙嘉一系闹僵。

    蒙武此时正在府中坐立难安,原因一方面是他不信沈兵、扶苏会反秦,另一方面又为蒙恬同时也为蒙家担心:

    蒙恬若是击败沈兵也就罢了,若是败于沈兵之手,蒙家只怕难免会遭牵连。

    但蒙武却深知沈兵之能,心知蒙恬虽是天生将才却还是难以与之匹敌。

    如此一来,蒙武就不得不考虑蒙家的出路了!

    这时下人来报,说是蒙嘉来见。

    蒙武想也不想就回了声:“不见!”

    话音未落,却见蒙嘉已闯了进来,任下人如何阻拦也无济于事。

    蒙武上前冷声问道:“季父何事如此惊慌,竟要强闯蒙府!”

    蒙嘉冷笑一声:“却是为蒙氏数百人命而来,你若不愿一谈,便不说也罢!”

    蒙武心下一惊,他早有不祥的预感,此时见蒙嘉又如此说法,当下便信了几分,于是赶忙将蒙嘉请到书房。

    蒙嘉上来就说道:“我已数月未见皇上,皇上或己被赵高、李斯胁迫,是以才有今日之乱局!”

    蒙武闻言不由大惊,外界虽有传出这般说法,但他只道是谣言。

    如今出自蒙嘉之口,想必却是真的。

    又一细想,当下就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蒙武次子蒙毅曾断了赵高死罪,最终还是嬴政顾私情恕了赵高之罪。

    蒙氏也因此得罪了赵高。

    今趟若是让赵高一党得势,又岂有蒙氏的活路?

    其实要真论起来,却不只是这个原因。

    嬴政自王翦功高震主时就有意培植蒙氏以抗衡王翦,王翦告老还乡后,嬴政又欲以蒙氏抗衡沈兵,于是就对蒙氏宠信有嘉。

    嬴政宠信蒙氏,则自然遭赵高一党所忌,于是便将其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蒙武当然知道其中的道理,被蒙嘉一提醒,便猜到蒙恬会被派往西域征剿沈兵或是赵高一石二鸟之计:

    蒙恬胜,则除掉沈兵和扶苏。

    蒙恬败,败乘机降罪蒙氏。

    蒙武忙问:“季父,如今我等该如何是好?”

    蒙嘉如此这般的与蒙武说道一番,两人便定下了大计。

    当夜,咸阳城便“谣言”四起,说是皇上被赵高、李斯胁迫陷害扶苏,又说扶苏、沈兵以一己之力便可灭了大秦,何必要毒害皇上纂位?

    由于“谣言”很有说服力,尤其是后者,沈兵带领着大军在塞外连败秦军,大有入主中原之势,若公子有此等能耐,只需安心等着继承皇位便可,毒害皇上岂非多此一举?

    于是文武百官心下疑心更甚,在老臣冯去疾的带领下恳请皇上上朝救国于危难之中。

    这当然是蒙武与蒙嘉二人在幕后推动。

    众臣名为“恳请皇上上朝”,实则是想见皇上一面已证“谣言”之虚实。

    群臣声势浩大便连李斯也无法阻止。

    慌了手脚的赵高只得冒险让嬴政的替身上朝……替身一直都在,但赵高却轻易不敢用。

    原因是替身只是形似,却远没有嬴政的神韵和气场,其骗骗刺客还可以,想瞒过大臣却万万不能。

    此时也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将替身祭出。

    赵高还与李斯商议,两人在庙堂之上以皇上伤病未愈为托词尽力应答为替身遮掩。

    但蒙武、蒙嘉早有准备,三言两语就揭穿了替身的身份。

    一时群臣激愤,这几乎就证明了“谣言”并非谣言,而是确有此事!

    早有准备的蒙武借此机会以救驾为名带兵攻入皇宫拿下了赵高。

    真相就此大白。

    群臣这才如梦初醒,原来皇上早已被赵高李斯害死,下旨的一直都是赵高。

    接下来便不用多说了。

    蒙嘉、蒙武二人与众臣商议,决定迎扶苏回朝继位。

    消息传到姑师,扶苏掩面痛哭,他一直抱着一线希望希望父皇还活着,此时却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兹阳公主却松了一口气,对沈兵说道:“大将军此时出手却是恰到好处。让赵高、李斯措手不及现了原形!”

    兹阳公主说的没错。

    这一切说的简单,实则却有许多讲究。

    沈兵看似之前就可以联系蒙良,之后同样以蒙良说服蒙嘉、蒙武将赵高、李斯一军。

    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沈兵有能力反攻大秦,并籍此反推扶苏没有毒害皇上的理由。

    否则,蒙良人微言轻,凭什么说服明哲保身的蒙嘉?

    蒙嘉又怎能摒弃前嫌联合蒙武?

    一向忠心耿耿的蒙武又怎敢起兵杀入皇宫?

    事不宜迟,沈兵当即带兵护着扶苏入关。

    一路上秦军见到沈字大旗便纷纷列阵相迎。

    到了沙洲时甚至还看到了幸炽和匡涂的人头挂在了城头……蒙恬接到蒙武书信后,第一时间就将两监军砍了。

    蒙恬亲自带兵到城外迎接沈兵和扶苏。

    沈兵只问了声:“杨婷可在沙洲?”

    蒙恬回答:“杨婷护着幸炽杀出沙洲,属下只拿下幸炽,却被杨婷一干人乘乱逃走,请大将军治罪!”

    沈兵脸色一变,暗道一声不妙,杨婷为何如此糊涂,到了此时还不明真相依旧要杀出城去!

    原来,杨婷在父亲被杀之后,便推翻了沈兵所说的一切。

    在蒙恬告知真相时,杨婷便不再相信,而是信了幸炽硬要护着他杀出城外。

    结果就是幸炽身死,杨婷与李岩不知所踪。

    杨婷此举便成了赵高一党,一旦被秦军抓获便是满门抄斩的死罪,这却是沈兵不曾想到的。

    于是赶忙放出信鸽同时又八百里加急送出扶苏的手谕令各地秦军若是见着杨婷一干人定要手下留情并及时上报。

    沈兵则依旧护着扶苏前往咸阳。

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结局

    西套是河西走廊的出口,也是沈兵一行人赶往咸阳的必经之地。

    此时的西套因为沈兵之前的措施同时也因丝绸之路的繁荣因而商旅满城客栈遍地。

    沈兵带着数千骑一路护着扶苏赶至西套,西套军民早已知晓扶苏和沈兵将途经此地,纷纷出城夹道相迎,一时两侧跪满了百姓高呼万岁。

    扶苏却也亲民,勿自站在马车上朝百姓拱手,只看得沈兵冷汗直冒赶忙令亲卫上前护着。

    沈兵原本打算在城外驻扎,如此才能更好护扶苏周全。

    但扶苏却表示反对。

    “此时赵高、李斯一党已尽皆伏法!哪还有人敢有加害扶苏之心!”

    “何况,一众军士之前因受赵高驱使与扶苏为敌,此时正担心扶苏上位秋后算帐。”

    “扶苏若再驻军城外枕戈待旦,岂非更让军民心生疑窦?”

    沈兵拗不过扶苏,只得让大军在城外驻扎,自己带着一千骑军将西套最大的客栈“归宁客栈”包了下来。

    兹阳公主笑着解释道:

    “大将军却是不知公子为人,此前他是大敌环伺不得不为己着想。”

    “如今大敌已去危机不再,公子便满脑子都是大秦军民了!”

    沈兵不是不知道扶苏这个性,而且他认为至少可以再迟些考虑这些,至少等上位之后再说。

    不过扶苏这么做或者也没错,这时正是先皇驾崩扶苏未继位的时候,若是人心不稳极易出事。

    比如六国残余还虎视耽耽,百越还未征服,军民对大秦的高压统治也心有积怨。

    扶苏一路安抚军民,其实是对全国摆出即将实施仁政让军民休身养息的姿态,显然可以将许多危机消弥于无形。

    想到这,沈兵就只能下令军士将“归宁客栈”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起来,自己则在附近包下一幢小客栈坐镇指挥……

    此时的扶苏身份已与往日不同,他大秦皇位继承人,再加上又要彻夜接见西套官绅,沈兵又岂敢无视君臣之礼与扶苏同住一家客栈。

    是夜月朗星稀,沈兵总算与扶苏一起打发了一众西前来谒见的官绅。

    沈兵不是好应酬之人,所以一番客气下来却比在战场打斗一番还要辛苦。

    独自返回住处时已是半夜了,沈兵正要卸下盔甲休息,猛然间一个黑影从床下翻滚出来拿着短刃照着沈兵就刺。

    幸得沈兵机灵,侧身一避让过短刃,接着一手抓着对方握着短刃的手顺势一扑,一个翻滚就将对手压在身下无法动弹。

    一声惊呼,是个女的。

    “杨婷?”

    她大多时候都是一身戎装,此时换作一身黑色的夜行衣,沈兵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沈兵!”被压在身下无法动弹的杨婷挣扎着低声怒骂:“放开我,还我父亲性命……”

    “还你父亲性命?”沈兵笑了笑,不只没放开反而还凑了上去,问:“校尉见谅,沈兵只能还你父亲,却无法还你父亲性命!”

    杨婷再次怒骂:“废话少说,你我今日在此做个了断……”

    说着挣扎着还要挥动短刃。

    门外的亲卫听到屋内有动静,不过动静不大又不敢进来,只在外叫了声:“大将军……”

    沈兵抬头回道:“速去把杨将军唤来,有事相商!”

    亲卫应了声就下去了。

    这下杨婷是听清了,她停止了挣扎愣愣的望着沈兵,问:“谁……谁是杨将军?”

    “不是杨端和杨老将军还能有谁?”沈兵回道:“你真以为沈兵能不念旧情取老将军性命?”

    原来,当时姑师一战杨端和并未身死。

    在沈兵的授意下,剺当时只是随便斩杀一名敌军,砍下人头后就提了起来大喊:“杨端和业已授首,你等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其实此时的杨端和正被几名兵士死死压住并捂住了嘴无法发声。

    接着就是沈兵大军发起进攻打得秦军大败。

    而杨端和自然就成了沈兵的“俘虏”。

    此时的杨婷勿自不信,心道莫不是沈兵又一次骗她好使她弃了报仇之心。

    正犹豫时就听杨端和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杨端和拜见大将军!”

    杨婷这才知道沈兵所言非虚,霎时百感交集泪水忍不住淌了下来,再一看沈兵还压在身上,不由小声骂道:“还不快起来,莫要让父亲看见了!”

    沈兵从杨婷手里取过短刃这才起身,暗道这小妮子其它的都好,就是性格刚烈了些,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手里有刀又怎能放得下心?

    杨婷起身整了整衣服,又抹了眼泪,这才开门去叫了声:“父亲!”

    杨端和震惊的抬头一看,却是杨婷。

    再看她一身黑色夜行衣,沈兵手里还拿着短刃,马上就明白了。

    “女儿,你好生糊涂!”杨端和上前斥责道:“大将军这般做法,都是为了保全我杨家上下百余口人,你怎可恩将仇报?”

    被杨端和这么一说,杨婷才恍然大悟,原来沈兵演上一场戏又俘了父亲,却是为了在咸阳的杨家家眷不受牵连。

    但一想到当时自己被蒙在鼓里受尽委屈,杨婷就气不打一处来:“若是如此,为何不在姑师时便据实相告?我杨婷又岂会不愿救父亲?”

    沈兵把短刃往旁边一丢,解释道:“校尉见谅,若沈兵当时告知校尉实情,以校尉性情,又岂能瞒得过幸炽的眼睛?”

    杨婷一想,觉得也对。

    她向来性情直爽不拘小节,若是知道实情,只怕反而坏事。

    杨端和上前紧张的问着沈兵:“大将军,小女可有伤着大将军?”

    “杨将军不必担心!”沈兵打趣道:“若是伤了我,便将杨婷赔与我便是……”

    不想话音未落,就听杨婷叫道:“此话当真?”

    咸阳城,身着黑袍的扶苏安葬嬴政后就在群臣的呼声中缓缓步入朝堂并跪座在正中。

    说来有趣,沈兵虽贵为大将军却是头一回走进朝堂。

    这朝堂也不似想像中那般金壁辉煌,不过便是大些的木制楼房再挂些丝绸作为装饰……这些在秦时或许能称得上奢华,但对于现代而言,也不过便是乡间自建木楼而已。

    然后扶苏说话了:

    “先皇为赵高、李斯一党所害,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

    “大秦自六国之战始,至今已数十年征战杀伐。兵役徭役,苛捐杂税,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天下始定,朕决定宽刑薄赋,保养民力,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众大臣高呼:“皇上英明!”

    扶苏一抬手,对沈兵说道:“北地大将军沈兵听封!”

    沈兵赶忙上前跪倒。

    扶苏不缓不急的说道:

    “北地大将军沈兵,前有助先皇南征北战一统六国,后有治理北地征讨西域。忠心耿耿,厥功甚伟!”

    “朕封你为右丞相,爵至少上造,赏金百两,赐宅80!”

    沈兵拜道:“谢皇上!”

    正要退下却又被扶苏叫住了:“丞相且慢,丞相已至而立之年了吧?”

    “刚至而立!”沈兵回答。

    扶苏点了点头:“丞相长年在外征战,无心谈婚论嫁,朕给丞相做个媒如何?”

    沈兵哪还敢说“不”,赶忙拜道:“多谢皇上!”

    扶苏轻轻一笑,问:“兹阳公主乃先皇赐婚,丞相无法推辞吧?”

    “臣不敢!”沈兵回答。

    借沈兵十个胆,也不敢冒违抗先皇的大罪!

    扶苏说:“无忧公主有功于大秦,又与丞相有婚约在身,且事关大秦与西域之盟,丞相不会推辞吧?”

    “臣不敢推辞!”

    这么大的一顶帽子扣下来,沈兵哪里推得掉?当然也不想推!

    扶苏又说:“杨将军之女杨婷,据说丞相在杨将军面前提过亲,丞相乃一国之相,不会失信于人吧?”

    “这……”沈兵无语,那一句玩笑话能叫提亲?

    但君无戏言,扶苏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沈兵如何敢拒绝?

    勉勉强强一并收了吧!

    沈兵只道是收了三个美人享了无边艳福。

    可若干年后,他却到扶苏那诉苦:

    “皇上,臣恳请皇上恩准前往西域平乱!”

    扶苏看了沈兵一眼,说道:“丞相,朕为何觉得你非是要出征,而是要出家?”

    “知我者莫过皇上也!”沈兵叹道:“当年皇上赐婚,许了微臣三位娇妻!可谁想这三位娇妻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哦,说来听听!”扶苏饶有兴致的示意沈兵在旁坐下并赐酒。

    沈兵举杯一饮而尽,再叹一声,道:

    “兹阳公主长于谋略,府中大小管事尽皆在其掌握,微臣行踪无时无刻都在其案前!”

    “无忧公主擅长经商,府中财政收支却是锱铢必较,微臣便是多买一坛酒都能让她算出!”

    “至于那杨婷……”

    沈兵重重叹了口气,说:“那一众丫环都要被她练成兵士了!”

    扶苏听罢“哈哈”大笑,说道:“其实丞相便是不来请战,朕也有意派丞相带兵前往西域!”

    “谢皇上!”沈兵大喜。

    “且慢些谢朕!”扶苏笑言道:“此番西域作乱,实是罗马不甘之前败于丞相而从中挑拨,是以朕以为丞相应带上兹阳公主!”

    “啊?”

    扶苏又说:“此去西域路途遥远,我大秦国力虽盛却奈何远水不解近渴,是以此去应与多国互通有无,朕以为丞相应带上无忧公主!”

    “皇上……”

    扶苏没等沈兵反对,又说:“我大秦虽是兵多将广,但远征罗马却应以西域兵源为主。西域番兵勇猛有余训练不足,且后勤军粮策应亦是难题,是以朕以为丞相应带上杨婷!”

    沈兵无语,有这样玩的吗?

写在最后

    这本书的确不能让人满意,原因之前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不过这本书给我的收获却很多。

    最大的收获,是它放大了我写作上的缺陷,到了让自己无法无视的地步……

    其实我相信每个写书的人骨子里都有股傲气,都觉得自己写的书是好的。

    虽然不是最好,但至少是良草。

    这很正常,并不全是因为主观因素,更多的是自己写的东西往往更符合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者也可以说是思维方式。

    于是写作时很容易就忽视自己的缺点,直到有一天回头一看……发现连自己都无法满意。

    发现问题后,曾经有一度不想结文了,虽然很快就可以结文。

    当时是觉得草草结文意义不是很大。

    后来想想,就权当练笔了……就是基本没稿费的那种为情怀而写的那种,于是反而在之后的章节里画面感会更强一些。

    如果总结一下这本书,我认为是身为写手的我,思维走得太快、太赶、太急,脑海里想的画面在文字里体现出来的只有一个大纲,于是我想到的东西、看到的东西、理解到的东西根本无法在读者脑海里重现。

    一名成功的写手,不就是能让读者共鸣吗?

    如果做不到,那就不够好。

    新书吸取了这本书的教训,更注重人物的性格以及多视角描写以及细节描写。

    写新书时,我常常会让自己慢下来,提醒自己走慢一点,思考读者是否能看到我所看到的,想到我所想到的。

    相信新书《亮剑之军工系统》能给您很好的体验,欢迎入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164/ 第一时间欣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大秦工程兵》为转载作品,大秦工程兵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秦工程兵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秦工程兵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秦工程兵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秦工程兵介绍:
机械设计专业的沈兵穿越到秦朝。他只想简简单单的活下来,谁曾想这是个非生即死的世界,不思进取就会被淘汰。手无缚鸡之力的沈兵只能用发明来武装自己,改良投石机,双倍射程下敌人连根毛都碰不到,躺着就把对面打翻;云梯设计一下,几十号人一拥而上,翻墙夺旗开城门,又攻下一座城池;那什么护城河、瓮城等,更是小菜一碟!于是……灭六国,定匈奴!平西域,征罗马!泽国江山入战图,一将功成万骨枯!大秦工程兵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秦工程兵,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秦工程兵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