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TXT下载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全文阅读

作者:彼岸之筏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txt下载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691 妹子、船、水手和移民

    然而莉莉娅却是个明白人,她知道这四位小丫头的心事,大概是因为老早就皈依了上帝,最近福音书也看得有些多的原因吧,莉莉娅望着来自乔家老宅的姐妹们一副花容惨淡的模样,她的心里突然冒出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出来。

    此时代小山有点惊讶看着自家准娘子轻移莲步,走上前去,拉起那几位小姐妹的手,露出一副温柔脸对小姑娘们说,妹妹们不要失望,咱家夫君也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只是这澳洲人的风俗规矩,讲究一夫一妻,终身偕老,尔等年方豆蔻,来日方长,老祖宗派你们来,是学这制药秘技的,以后前程远大,还望妹妹们不要过于挂怀这儿女之情……

    代小山在旁边听着心里是五味瓶打翻,显然莉莉娅这一番谈话讲下来,四位妹子的心情好没好不知道,但脸色确实是好多了无疑。

    反正此时此刻代小山是听出来了,他要是想纳妾,恐怕难过莉莉娅的关,就听刚才莉莉娅对丫鬟们说的这番话,居然没有放出一丝的活动口风......

    总之这个送陪房丫头的风波,在当前好歹算是翻篇了,至于以后代小山是否能得到这些妹子,莉莉娅没有明面上的拒绝,也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但是不管怎样,有了这八位帮手,加上宅子里原来的人手,扩建后的制药作坊终于开始顺利运转,青霉素的产量也在半个月后有了较大的提升。

    到了后来,这些来自乔府的小厮和丫鬟还真的有了不错的前程,特别是几个月后,黄磊主持的万山岛制药厂正式开工生产,这些妹子小厮都得到了重用,至于妹子们到底跟代小山有没有结果,现在还不好说,毕竟时过境迁,这些孩子们的境遇和眼界都将不同以往,因为后来她们最终都在向日葵完成了长达六年的学业,所以,后面的故事也完全跟当这群孩子们初进这个宅院时的预想完全不一样,总之还是且听下回分解吧……

    花开两朵,个表一只,就在代神医和莉莉娅带着这群丫鬟小厮加班加点地秘制青霉素的同时,艾鲁什倒是没有摊上这种让人头大的事情----因为这些天他不在家。

    就在二公子给宅院里送陪房丫鬟和小厮的前两天,乔家给两位姑爷挑选的第一批拓荒民户乘着乔家的海船抵达了澳门港外,有一百二十户,男女丁口加老人孩子一共有五百六十一人。

    另外,委托乔家**的那艘海船也抵达了澳门的南码头。

    乔家对澳洲人委托买船这件事很上心,这是一艘八百料的中型硬帆船,小艾和任柯是接受过航海培训的,大概能认出这是一艘具有中西合璧设计思路的帆船。

    这船的船身修长,尖底,尾楼高耸,主桅高达六丈,前后甲板上都有次桅----显然这些都有西洋海船的特点。

    然而船身却是有水密舱隔板的,帆也是用竹子加强了的硬帆----这些又是中式风格。

    到了后来哥几个才知道,这种船出现在在南洋尚不足百年,是当初葡萄牙人道路侯结合中式帆船特点新设计出来的船型,被人们称之为红单船----或者叫老閘船。

    这种船转向相对灵活,载重适中,航速较快,据说平均可达六到七节以上,除了耐波性能差一点以外,比较适合深远大洋航行。

    老閘船是如今的乔家等四家海商拥有数量最多的船型,这种中西合璧的船与尖底硬帆的广式茶船一道,是当代东南沿海地区民用海船的主力船种。

    任艾哥俩上船检查验收后认为,这船确实不错,造船的木料用的是一种硬木,相当的结实,当然了,也正是因为这种硬木比重比松杉木要大,所以这艘船的有效载荷相对较低,经过测量,全船长近三十五米,宽六点五米,因为哥俩对这个时代的体积计量单位“料”和排水量的关系不是很清楚----其实哪怕就是专业人士如朱大博士那样的,估计也是一脸懵逼,所以这哥俩也是算不清楚,只能看着船的尺寸预估满载排水量,哥俩拿着尺子量了小半天,结论是这艘船的排水量大概有三百吨左右的样子。

    至于船的另外一个要素----船员,也是乔家给两位女婿选拔的,船上一共有船员二十一人,其中船把式和几位船头代任艾哥仨都很熟悉,就是上次乔家借给他们勘探海岛的那艘船上的,只是普通水手混有一些陌生人,显然乔家这是考虑到出海的各种风险,不想让两位姑爷带着全都是陌生人的水手、甚至有可能是不可靠的人出海,显然乔家对两位姑爷的照顾得是相当的到位,各种安排十分缜密周到。

    整艘船作价三千两白银,哥仨知道行情,都认为这个价格很公道。

    有了船和拓荒的人,那就要赶紧开始建设行动了,代任艾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派艾鲁什带领这群人出海打头阵。

    所以小艾在两天前就离开澳门带着船和人去了大万山岛,好歹是暂时避开了那个男女情感修罗场。

    小艾所带领的这群拓荒者大部分来自乔家在内地的田庄,都是乔家的契身佃奴和田庄附近的乔家佃户,这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要么是天灾,要么是**,总之在当地的生计难以为继,这才响应了乔家的招募,出海拓荒。

    乔家毕竟是大户人家,对村民有相当的号召力,再加上澳洲人出银子,给每户按人头给白银一两用于安家,所以吸引了不少欠债的和家境不太好的村民前来应募。

    然而乔家也不是有来的就接收,对于那些在村里秉性和名声不好的、好吃懒做的混混之类,则一概拒绝,除此之外,也有另外的甄选条件:比如这第一批人,只收两大类:要么是勤劳本分份且拖家带口的,要么就是刚刚成家的年青夫妇,而且完全不要成年单身的男丁。

    关于最后这个条件,是代小山此前对乔家招募主事人的特别交待,代小山说,拖家带口的人家虽然有老有小,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很难拿着银子跑路或者中途退出,显然单身的就很难说了,至于为什么选择那些刚刚成家的年青夫妇们,主要是因为这类人正处在满怀希望拼前程的人生阶段,只要给这样的小家庭一个相对安稳的干活过日子的环境,也会安心从事生产。

    代小山强调说,对于出海去一个陌生之地拓荒而言,最不能要的两类人就是懒人混混和没有身家负担的单身。

    前者的懒惰混世,完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而后者,则因为初期条件艰苦,加上身边没有女人,许多人根本就待不住。

    现在看来,代小山交待的注意事项被乔家主事人严格地遵循了,毕竟代神医的名头在那里摆着,乔家上下对这位姑爷十分的尊敬,交待的事情当然要遵照执行。

    不仅如此,乔家还派出了几位有威望的庄头随船出发,乔老太太还专门交待,庄头们要齐心协助两位姑爷管理这群村民,毕竟两位姑爷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在管人的事情上,不要让两位姑爷在这方面坐蜡为难。

    哥俩听了这些都不禁有些感动,看得出来,乔家对两位姑爷也真的是肯下资本。

692 小万山岛

    那艘中西合璧的八百料帆船被哥仨命名为“刺客号”。

    据后来当事人的回忆,是哥仨各自写了三个名字在纸上,然后捏城小纸团,让莉莉娅抓阄得到的。

    哥仨认为,这种方式很公平,不然的话,为了这艘船的命名,怕是要有一阵子悬而未决。

    这种船舶命名的方式对后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曾经有一阵子,大伙都在采用这种方法来决定船名。

    好吧,尽管这个名字很奇怪,但当澳门的哥仨把这个船名报给红楼的时候,居然没有引发大家的吐槽,大概主要原因还是大伙现在都很忙,没工夫理会这些事的原因吧,总之这个名字大伙都认可了,毕竟在澳门哥仨作为当事人,被大家默认拥有命名权,这是大伙对此类事情的一惯态度。

    九月十五日,艾鲁什带着这群乔家招募的佃户佃奴们登上了万山列岛西南端的一座很不起眼的荒岛。

    在旧世界的地图上,这地方叫小万山岛,如今在新世界,这里是一座无人荒岛,并没有名字。

    小岛地处万山列岛岛群的西南端,北有白沥、东澳、浦台、黄茅诸大岛做屏障,紧靠不到一公里外的大万山岛。

    当然了,这些地名都是旧世界的,在这个时代,除了捞海的疍户们季节性地到其中几个岛屿采集海货以外,所有这些岛完全没有常驻人口。

    所以,无论对于过去的大明还是对于现在的大清而言,目前这里属于治外荒蛮之地,当然也就没有正式的地名了。

    作为第一批登上这些荒岛的穿越者,代任艾这哥仨被大家默认拥有这些岛屿的命名权,然而哥仨显然对此没有多大兴趣,所以仍然沿用了旧世界的叫法。

    当小艾把这些岛屿的名称告诉身边的乔家庄头和船把式后,众人无不将惊讶这位乔家的姑爷如此博才多学,说仅听了这些个名字,再看看那些岛屿,顿觉姑爷深得取名三味,总之众人都是交口恭维,对此艾鲁什很受用,不会点破。

    经过前期的勘探,这座小万山岛的面积大约有四平方公里多一点,海岸线一线均以花岗岩和石灰岩悬崖地貌为主,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岛内虽然一半是山石地貌,但在山石之间有许多凹地,这些地方土质肥厚且相对平缓,通常都有茂密的树林和灌木丛。

    这里的纬度已经接近热带海洋气候区,降水量比较大,岛上的低洼地经常有小水塘,沟壑之间也有溪流,所以岛上淡水还算丰富。

    总而言之,这座岛虽然不大,但各类资源却比较丰富,哥仨在勘探后认为,这里不仅有水泥厂砖瓦厂的原料,山崖下一线黄白的细沙滩,也许还是玻璃厂的原料呢。

    而且这里的地理位置相对其它岛屿要偏僻,远离海运主要水道,所以在这里搞建设,十分符合最高执委会强调的“低调发展,闷声发财”的一贯思路。

    这天的早晨八点,海天之际红日初升,水面风平浪静,艾鲁什带领的船队首先抵达了小万山岛的东南部的一个小半岛的北侧,那里与大万山岛遥遥相对,旁边还有一个有白色沙滩的小港湾,经过前期的勘探,并参考旧世界的地图资料,这里是一个适合建码头的地点,也是避风避浪涌的好地方。

    小艾站在船头,拿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这个小海湾,又看了看不远处的大万山岛,沉吟片刻后,就命名此还湾为东沙湾。

    到达目的地后,因为尖底船的吃水较深,所以船只无法靠上沙滩,好在这个时代的船上已经配套有救生艇之类的小舟,于是小艾先让庄头们带着佃户们和各种工具分批乘小舟上岸,这些人的第一个任务是修建高脚木屋。

    建屋的地点是早就勘察好了的,是东沙湾南侧的一座半岛型台地。

    很快,村民们就在几位乔家管事人的带领下,分头乘舟涉水上岸。

    让小艾有些惊讶的是,这个过程居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而且最先上岸的全部都是男丁,他们的手里拿着各种伐木和造屋的工具,而女人们则帮忙从船里往沙滩上搬运建筑材料。

    这些生活和生产物资都是现成的,哥几个早就准备好了,主要是一些木料,因为船队的运载能力有限,没有准备砖瓦这类比重大的物资。

    佃户佃奴们在庄头的带领下,上沙滩后就直接去了南侧小半岛的那一片台地,哥仨对那里亲自勘测过,台地位于小万山岛东南角,除了一个类似地峡的小溪河谷与陆地相连以外,三面环海,而且势稍相对较高,视野开阔,也比较干燥。

    西侧的小溪顺着山势流入下面的东沙湾,生活用水的获取也比较容易,那里确实是一个适合建立居民点的地方。

    对于修建居民点这类工作,小艾根本就没有多说什么,登陆后村民们很快就在庄头的分派下,自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显然村民们拓荒这类事情一点也不陌生,后来小艾才了解到,这些村民并非本地土生土长的人,而是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人老家居然远在岭北,这些人来到这里之前,已经碾转数地,对于他们而言,来到一个新地方重新生根拓荒这种事,已是经历过不止一回了。

    所以那些伐木建屋拓荒开地这类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小艾操什么心,而且就他的履历经验而言,也操不上什么心。

    小艾有自知之明,他认为这些事情就应该放手交给庄头们村民们自己去打理,本人一个外行,指手画脚多了指不定还会给人家添乱呢。

    当然了,小艾也有必须操心的大事情——建码头。

    对于这类技术活,村民们就完全不熟悉了,具体怎么施工,先做什么后干什么,完全要靠小艾的现场指挥,而且必须是事无巨细地指导。

    好在他有随船队而来的四十多个水手的帮忙,所以这个工程还算顺利,不久之后,在小万山岛东侧的白色沙滩上就出现了一座中型木制码头----栈桥从沙滩向海里延伸了三十多米,直到水深三米处。

    码头的木桩能打到这个水深,全赖水手们极佳的水性和事先准备充足的木料,哪怕就是这样,这项工程也前后折腾了七天才完工。

    这个码头目前能停靠骄傲号这样的船舶,显然妮可号这样的巨轮是是无法直接停靠的。

    码头工程的完工让村民和水手们对小艾大为佩服,都有些感佩地说,这乔家女婿看起来就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公子哥----除了身材高大以外,但是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位公子指挥众人干活还真有两把刷子呢。

    其实呢,小艾随着骄傲号走南闯北那么长时间了,参与修建的码头也有不少,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所以如今的艾鲁什,多少也算是修码头的半个专家了。

693 小万山岛的建设

    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地方在旧世界本来就有个码头,先辈们早就选好了地址,所以这里的海底地质情况其实很适合打桩,加上修码头的材料也是事先准备好的,主要工程作业无非就是在沙滩上打下几排木桩,然后再依次铺上厚木板,工程要求也不复杂----整个栈桥上连个围栏扶手也没有,宽度也只有三米。

    好吧,简陋是简陋了一点,但是丝毫不影响使用功用,总之在小艾的主持下,码头就算是建成了。

    其实小艾指挥众人之所以能干得这么顺利,要论主要的功劳还得归功于那些水性极佳的水手,然而众人仍然习惯性地把这些功劳归于这位乔家的姑爷----因为在众人眼里,小艾无论是身份还是外表,都应该归于贵人这个类别。

    在这个时代的东方,人们习惯于把大家共同努力之后的事业成就归功于贵人----这是底层人民很习以为常的思维状态。

    况且这位“贵人”也很会做人,水手们下水潜水定桩是一个有难度的技术活,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潜水服之类的装备,潜水者下水定桩全凭一口气,十分不容易,因此每一次深水定桩成功,小艾都会很慷慨地从船舱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澳洲红薯烈酒和老王给出海船员们特制的咸鱼和番茄酱招待大家,且不说这种酒很烈性,度数高,极受体力劳动者的欢迎,而且水手们公认,那些咸鱼干和番茄酱也是好吃得要命,对此小艾是清楚的,毕竟这里面的精盐、香料和各种调味料对于这个时代而言,确实是美味,有的调味料连皇宫里的御膳房都没有,比如鸡精和辣椒粉等。

    当然了,最受欢迎的还是澳洲的红薯烈酒,在这个时代,高度酒并不是寻常人家可以喝到的便宜货,然而乔家的这位女婿居然如此大方,仅凭这一点,小艾就大受水手们的拥戴。

    码头完工后,小艾当场给这个码头命名为“东沙滩码头”。

    与码头工程同时推进的是南侧的半岛台地居住区建设,当码头完工后,那里已经出现了六排高脚屋,共有一百多间大小房屋。

    房子全部都是用原木和竹子建成,屋顶的茅草是就地取材,用的是岛上长的一种蒿草,这房子虽然看起来相当简陋,但是很结实,不仅能遮风挡雨,还冬暖夏凉。

    这些鳞次栉比房子地依照地形起伏排列在台地中间的缓坡上,六排建筑中间围有一个小广场。

    然而小艾兴致勃勃地在新房子里钻进钻出一阵后,就一脸严肃地把庄头们和一部分村民叫到一起,他要求大伙在距离房子较远的下风处修两座公共厕所和几排牲口家禽的房舍。

    因为他发现这些高脚屋的上面是人的起居室,下面居然就是养牲口家禽的圈舍!

    而且那里还是厕所和丢弃生活垃圾的地方,现在还没住人倒是无所谓,但是人们住久以后,这里岂不是要臭气熏天?

    哪怕因为通风良好不那么臭气熏天,但显然这种起居状态也是极不卫生的----这种人畜混居的状况很容易感染时疫,小艾很快就意识到这种居住方式绝对有大隐患。

    不过小艾没有直接说你们这样人畜混居很不卫生,因为说了人家也不理解,他只是告诉庄头和村民们,这样做风水不好,会闹瘟疫,你们应该修一些公共厕所,还有公共澡堂,并且把牲畜家禽的圈舌舍修到下风下水的东南角那里边。

    果然,小艾一旦煞有介事地说到风水问题,庄头和村民们立刻就信了,毕竟在庄头和村民的眼里,这位乔家的年青姑爷是个有学问的贵人,他的话一定是对的。

    于是众人又开干了,在东南临海百米外的悬崖边,另外修了公共厕所和牲口圈舍,此外还专门在村子的西头修了两座公共澡堂,分男女,相互间距离尽量远,也修得很结实,遮蔽得很好。

    最后还用竹子篱笆和石头做了一道挡水坝,用劈开打通了关节的粗竹子做引水渠,把溪水引进了澡堂和更远的小广场。

    小艾决定,这五百六十一名男女老幼必须全部集中居住在一起,这样做既是为了便于管理,也是为了增强防御能力,要知道这里是无法无天的外海,以后万一有路过的海盗发现了这个居民点后顺道跑来打个劫,到那时这个半岛台地的地形就非常适合防御。

    因为这个半岛台地隔着一道小溪谷地遥对着西侧高耸的花岗岩石灰岩山崖,于是小艾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崖前镇,还把自己在陆地的办公和起居房修在崖前镇的北边。

    那座房子很宽敞,位于崖前镇的北侧,那里是台地的地势最高点,视野良好且可以俯瞰台地下海湾里的码头,那是一排独立的大高脚屋,其中大屋是众人议事的聚会场所,两边的小屋才是艾鲁什的起居之处。

    接下来的工程是修建连接东沙滩码头到崖前镇的道路。

    道路的修建充分利用了这里的地形,从沙滩到地峡,有一条从海岸山崖后面蜿蜒而至的季节性小溪,现在是九月,农历八月秋老虎季节,雨水不多,半干涸河床本身就是一条小路。

    在小艾的指挥下,庄头们带着几十个男丁,在岛上捡了好几天的石块,然后就像砌矮墙一样在小溪边上铺出一条两米多宽的石头便道,这条小路顺着溪水一路向南,拐过几个小弯就是崖前镇的台地小广场。

    修建道路的同时就是开荒,往西距崖前镇不到一华里就有一片山凹盆地,中心有一个小水塘,当初哥仨勘探到这里的时候,就认为这里很适合开垦出来做耕地,因为土质肥厚,取水也方便,在这块盆地种粮食也好种甘蔗也罢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在旧世界,这里曾经就有一片农地,只是后来退耕还林了,哥仨现场估算了一下,这里大概能开垦出五百亩左右的土地。

    不过,别看这个岛的总面积有四平方公里,大约有六千亩的地面,但是这个小盆地是本岛少有的适合农作的地块,其余地方要么是太崎岖,要么就是乱石岗,或者取水不方便,需要修渠道引水,所以从经济的角度上看,那些地方硬要搞农业生产的话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当道路修完后,小艾便带着庄头们到处巡视,也来到了这个开荒现场,此时的小盆地已经面目全非,原先茂密的林木和灌木已经被佃户们用镰刀斧头锄头和锯子之类的工具砍伐得一片狼藉,有十几块大大小小的新开地块围绕着那个小水塘,目前总面积大约有五十多亩,对于只有简单农具的百十号男丁而言,这样的开荒进度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根据建设计划,不远处的大万山岛才是以农业为主业,而工业区则放在原材料条件比较好的这座岛上。

    所以垦荒只局限于这个小盆地,在其余地方,是规划中的制药厂、弹药厂、砖瓦厂、水泥厂甚至可能还有玻璃厂的建厂地点。

    此外,哥仨的建设方案里,还有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当然这些建设项目今年下半年能不能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完全前取决于红楼方面的支持力度。

694 小艾其实很有压力

    所以在当前情况下,岛上的任务只有开荒、平整土地和修路三项。

    当人们完成了居民点的建设后,小艾就把这群人大致分成了两拨,分别交给三位庄头带领。

    这两拨人具体的人数分配也由庄头们自己掌握,其中一拨人负责开荒,另外一拨人则负责修建道路和平整工业用土地,这里面包括平整建设弹药厂厂房的土地,还有厂房之间的道路,预计糖厂和其它工厂的建设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开始,所以还包括修建去采石场等原料产地的道路。

    显然这一类工作庄头们都门清,在众人眼里,这些贱役根本用不着这位乔家姑爷亲自指导,于是小艾就这样顺势高高在上地当起了甩手当家人。

    因此在码头完工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小艾除了在一位老庄头的陪同下到处巡视看热闹外,白天基本上是在那艘新买的帆船——“刺客号”上渡过的。

    在这些日子里小艾自己当然没有闲着,他几乎每天都有要带着水手们驾驶着这艘新帆船出海,除了回澳门港运补给物资外,还绕着大小万山岛做了几次环岛航行,目的除了训练水手,培养默契和感情以外,还要顺便进一步勘测这些岛屿的地形和附近的海况。

    然而到了晚上,小艾通常会自己一个人在自己的舱房或者高脚屋里看书,还看得如饥似渴。

    小艾最近正在读一本厚厚的书,是一本旧世界某大国的军事条例。

    书是**借给他的,这类书籍在**的私人物品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位军迷在穿越前专门委托安娜给自己收集了不少。

    **认为,要想迅速从一个军事门外汉变成能在古人面前装逼的(伪)军事专家,认真读一读透这些书籍是一条捷径。

    小艾翻阅了这些书后在心里感慨**对他说了大实话,这些来自旧世界军事条例其实就是一部军事百科全书,条例的各种规定把所有的军规、军务、军训和日常军事管理制度等等都包罗在内了。

    小艾之所以要读这样的书,是因为他有紧迫感,觉得自己必须在军事技能和知识方面有所储备。

    如今澳门那边的劳动力和流民招募工作已经渐渐地展开,四家华商也明确表示要长期协助澳洲人参与这个事情,现在岛上的建设已经开始了,随着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和人口的逐渐聚集,这里迟早会被各种势力觊觎。

    因此,在佃户和流民中挑选一些人,组建一支保卫力量就是近期内必需抓紧做的一个重大事项。

    现在骄傲号已经向澳门出发,上一次来自红楼的电报已经明确:家里不仅给澳门这边运来了武器和弹药,还有全套的弹药厂生产设备。

    虽然红楼的电报里虽然没有明确要求澳门方面组建一支武装力量,但是既然运来了上百支的五七式步枪和一万五千发子弹,这明摆着这就是在要求哥仨加强万山岛守卫力量。

    而且红楼方面的意向也很明确,小艾很有可能成为带领这支队伍的第一人选。

    红楼方面认为,毕竟这些流民是四家华商帮忙招募的,其中以乔家出力最大,所以在四家华商的眼里,把这些流民交给乔家的姑爷们带领就是一件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无论是最高执行委员会还是火塘俱乐部的成员们,都认为应该顺其自然,照顾到四家华商的观念,把这些流民和由这些流民组成的武装力量交给代小山或者艾鲁什带领。

    显然,派代神医当带兵打仗的将军是不合时宜的,那么合适的人选就只剩下艾鲁什了。

    尽管任柯也希望带这支队伍,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毕竟不是乔家的女婿,与人家的关系隔着好几一层,为了能让四家华商心安理得地与我们合作,自己肯定是不会出面替代艾鲁什的角色的。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是任柯有自己的打算,他计划另辟蹊径,探索一下自主在内地的招募流民的渠道。

    这个打算与朱北国计划建立澳洲自主的地下移民渠道的想法不谋划而合,任柯甚至打算在自家娘子的帮助下,亲自去内地跑一趟,看看能不能从其它渠道招募到流民,而且这些流民的开拓垦荒地点有人不会在万山岛附近,甚至根本不在大陆沿海地区,而是远在南洋的紫霞岛。

    任柯认为,紫霞岛的地理位置对我们澳洲很重要,作为澳洲大陆进入南洋海域的中间站,那个群岛迟早会成为苏禄汉人佃奴和大陆流民的一个主要去向,显然他在那里将独树一帜并大有作为。

    所以最近小艾很有压力,他总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个来自旧世界的、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消防员而已,现在要肩负起独当一面的任务已经很让人如履薄冰了,将来接手的还是兵战凶危的带兵打仗任务,简直压力山大有木有!

    所以现在的小艾,这位看似甩手的逍遥当家人,内心其实一点也不轻松……

    除了航海、勘探和学习,小艾还要带着那位老庄头巡视各处,毕竟甩手当家人也是当家人,不能对岛上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各种工程视而不见。

    在当前,重点巡视的工程是垦荒。

    然而,对垦荒的巡视也只能走马观花地大概看一下,毕竟小艾觉得自己与佃户佃奴们相比,在开荒种地方面确实是个门外汉,

    这些天来,小艾一边巡视垦荒现场,一边在心里感叹,果然乔家对自家姑爷的垦荒事业极为重视,从人到物都是下了一番细致功夫的。

    首先,小艾对乔家招募的这些劳动力印象很好,这些农户无论男女,大多数都是正值青壮年的人,干活都是一把好手,哪怕是年纪大一些的老人,也都是有手艺在身,比如不少老人能随手利用身边的竹子和藤条等物编织各种筐箩,有些妇女还带着女红工具,甚至还有两家带着木制的纺纱和织布机。

    另外,家禽和牲畜幼崽是所有这一百户家庭的标配,当专门集中圈养家禽牲畜的房舍建成后,这些圈舍立刻被分配给了每家每户,于是那里立刻变热闹异常,随时随地都有女人们的身影出没其中,颇有大型养殖场的氛围。

    另外,乔家派来的这三个庄头也非常得力,着三位从年龄上看是一老加上俩小年青,通过这段日子的接触,小艾看得出来这位老庄头在另外两个庄头那里很有威望,而乔老太太还专门交待过,老庄头除了参赞协理姑爷的具体垦荒事务以外,另外一个主要任务居然是亲自照顾小艾的起居。

695 三十年不变

    这一点很让小艾非常感动,而且乔老太太还说了,如果这段日子接触下来,姑爷们对庄头们的人品和能力满意的话,这些人就送给姑爷们了。

    刚开始的时候,代艾二人对此还有点不习惯,心说这些大活人能这样送来送去的吗?

    然而他们很快就了解到,原来这些人都是乔家的家生佃奴,也就是说,这些人的上一代,甚至上几代人都卖身给乔家了。

    根据大明律或者大清律,这些佃奴确实是可以被主人家当财产奉送给他人的。

    当然了,乔家做事情很到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所有这一切运作的银子都是俩姑爷出的,乔家奉送的其实多数是各种方便和人情,不过即便如此,无论是小艾还是代小山都对乔家很感恩。

    同时,这一担挑哥俩也是感触良多,经常私下里议论说,这个时代的汉人社会真的是人情社会,对自家人是真好,但是对外人也真的冷酷无情得够可以,按照朱北国的说法,这是宗族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整个社会缺乏法治,但在家族之中却充满各种人情味。

    反正不管怎样,乔家给自家人办事果然非常实在,不像在旧世界,专坑熟人和亲人的人不要太多!

    所以小艾对代哥感叹说,在旧世界人们嘴里经常念叨的所谓“世风日下”指的大概就是这中人情味的丧失吧。

    然而代小山对此现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小艾说,

    其实这是因为旧道德被打破,而新的道德秩序又无法建立导致的必然结果。

    要知道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一个人不幸脱离了宗族、乡党这类亲情环境,失去了能抱团取暖的群体的话,根本无法单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代小山接着解释说,所以人情社会与法制社会总是格格不入,以此类推的结论是:越是法制化的社会,个体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而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人们对完全不知社会法制为何物的人情社会,因此是一个人们绝对需要抱团取暖的社会,所以乔家对我们的这种帮助是自然而然的,是一种理所当然。

    因此,以后当乔家也需要这种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是义不容辞的,代小山最后总结道……

    “如果有悖法律呢?”

    小艾突然问道。

    “钻法律的空子,然后给予帮助。”

    代小山回答道。

    “这就是人情社会啊!”

    小艾沉默了半晌回应道。

    “没错,人情社会……”

    好吧,此时此刻小艾的飘得思绪有些远了,这位在小艾眼里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老庄头,居然有可能是自己的仆人,小艾顿时有了一些虚幻的感觉。

    乔庄头是一位老成持重之人,小艾知道他本来是乔府里的一个田庄管事,属于从爷爷辈起就世代跟着乔家的家生仆人,老庄头的名字叫乔保明,不过现在乔家老太太既然打算把人给两位姑爷,老祖宗已经放话了,按规矩可以让乔保明改姓代或者姓艾。

    当然这俩姑爷不会这么拿大,自己还没有真正与乔家姑娘完婚,怎么就好收人家的奴仆,所以在上岛后,小艾就很大度地对乔保明说,您老人家这么一把年纪了,我也不好意思拿大摆主人家的谱,听说您祖上姓孟,干脆您老就恢复了本姓得了。

    老庄头听了这句话,一霎时就呆住了,然后哭着说自己是不是没有伺候好姑爷,居然让您老人家不要我这个仆人了吗?

    小艾听了赶紧解释说不是啦,不是啦,纯粹是因为您老人家年纪大,尊老爱幼是澳洲人的行为准则,跟要不要您老绝无关系,况且您老人家这么殷勤,怎么会不要你呀?

    别想多了好不好?再说了,以后别叫我老人家,听着别扭,总之你本姓孟,以后就叫孟保明了。

    好吧,听到这里孟保明才缓过劲来,心想原来是姑爷心善,不忍在老年人面前拿大的缘故,这才安下心来。

    小艾知道,这孟保明是乔家从京师带出来的老人,乔家这一路南下,是跟着老太爷老太太闯过世面的,人很忠心,也很能干,当初小艾初次见面,习惯性亲热地叫了一声乔叔,当时还把老人高兴得胡子直颤……

    这些天孟保明带着两个小厮几乎就是天天守在小艾左右,随时听他招呼。

    现在,小艾背着手慢慢正走在田坎上,面带微笑摆出一副领导视察群众工作的样子,一边巡视众人开荒,一边跟四周的群众打招呼,孟保明则一边招呼着手下小厮在前面开路,自己责跟在小艾后面给他扇着扇子,嘴里也不停地给姑爷介绍开垦的情况。

    小艾一路上就这样边听边看,也不禁在心里感叹说,这个时代的汉人果然很厉害啊!搞起开荒种地、安家起屋、修渠引水这些农活真的是专业的很,怪不得人家荷兰人也在大规模招募汉人去南洋开荒呢!

    汉人的有点太多了,不仅比当地土著能吃苦耐劳,还有聪明专业技术,关键是每个人都很听话很好管理。

    眼前,小万山岛上的垦荒可以用如火如荼,热火朝天两句成语来形容,根据代艾二人在农户们上岛前宣布的政策,开荒工具和初期的粮食都是免费提供,开出来的地块按户为单位平均分配。

    另外,有余力的家庭想多开荒也没问题,开出来就归你家租佃。

    于是这让佃户们垦荒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登岛二十天后,也就是十月五日,山中小盆地的开荒基本完成,通过这些天的努力,人们一共开出了四百五十亩土地,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佃户们此时的情绪非常高涨。

    因为小艾及时宣布说,这里的土地将按照人头一次性分给佃户们,而且佃约三十年不变!佃租只缴纳土地产出的二十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五,头一年还免租,说是让初来乍到的佃户们有一个修养喘息的时间。

    这个标准比乔家的百分之八和这个时代普遍的百分之十的地租要低得多。

    更为关键的是,因为这里没有官府收赋税,所以佃户们交了地租后所得全部归自家,显然这一点非常刺激佃户们的劳动积极性。

    于是乔家的庄头们立刻带着佃户的男主人开始四处丈量土地,按照水源距离和土地的肥瘠,把这些地块搭配着分配给每家每户。

    对于这类事情,小艾完全是个门外汉,所以他索性把这些事情全部交给了乔家的三位庄头集体商量着办,小艾对庄头们要求只有一个:佃户们对你们的土地分配没意见就行,至于哪家多一点哪家少一点,土地如何好赖搭配等等具体问题,小艾一概不闻不问,完全放权。

    这个“三十年不变”和百分之五的地租政策是红楼那边制定的。

    小艾只不过是一个宣布者而已,然而佃户佃奴们却不管这些,在这些人眼里,这些土地是乔家姑爷带着我们开出来的,住房工具粮食也是在这位乔家姑爷的帮助下获得的,人家还按人头给了安家银子,所以这地理所应当就应该属于乔家姑爷,加上这个佃契和地租比例又对佃租者十分有利,所以小艾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比过去更加地高大起来,就连庄头们都私下感慨,这个做法自古少有呐,能如此对待所属佃户和佃奴,这乔家的两位姑爷简直就是大善人嘛……

696 奇观

    其实到了后来,不少佃户最后都没有再亲自打理这些土地了,这些佃户到最后大多都变成了“二地主”,那时因为岛上还有更挣钱的营生等着这些人,比如进工厂当工人或者出海跑短途买卖等等,到了后来,有的家庭因为经营得当,最后成为了豪富的海商,而且这些人的身份也不再是佃户佃奴,再也不是任何人的奴仆了。

    佃户佃奴们人生命运的悄然改变,是从骄傲号抵达东沙滩码头的那天开始的----这一天,骄傲号给小万山岛运来了改变人们人生命运的工业设备。

    骄傲号于十月二日从红码头出发,经过二十天的航行,在这个月的二十二号中午抵达了澳门港的南码头。

    靠港的当天,骄傲号就迅速卸下了全部贸易品。

    这一次骄傲号运来了一万八千件各种玻璃制品、七千匹澳洲纯棉印花布、四千匹素色细麻布,以及整整一百五十吨白糖。

    另外,随船运来的还有广受市场欢迎的仙人洞乳酒、红薯酒,以及老王最近刚刚捣鼓出来的新产品——用甘蔗渣为主要原料酿制的五百坛甜朗姆酒。

    今年,老王的农副事业有长足的进步,因为劳动力相对充足裕,上半年莫宁顿岛新开荒地近千亩,这些地块除了大部分用于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外,还新种植了几种速生草莓、蓝莓等草生浆果,又拜老天爷照顾,今年到现在还算风调雨顺,原先种植的近千亩甘蔗田获得了大丰收,糖厂榨糖后,共产出白糖近三百吨。

    接下来,老王把红薯、草莓等浆果和榨糖后剩下的甘蔗渣混合发酵,居然成功酿制出一种低度数的甜酒,在此基础上,老王再用高度数的红薯酒对其进行了一番勾兑,最终得到一种有水果甜味的中度数朗姆酒,老王给了一个很上口的名字----百加利。

    这是老王继大米红薯酒、仙人洞乳酒之后新出品的一种甜白酒,入口味道甘冽,入喉下咽缠绵,总之经过菜园俱乐部那群享乐派试喝后,收获了无数好评。

    这让老王的信心大增,毕竟穿越者的口味比这个时代的人们要刁得多,这种酒既然能得到大伙的好评,那么通常就应该会有很高的市场欢迎度。

    由于这种甜朗姆酒的味道爽口独特,再加上酿酒的原料容易获得,老王决定以后将重点扩大生产红薯酒和这种甜朗姆酒,老王认为,这两种酒非常适合走规模生产的大众路线。

    至于原先的仙人洞乳酒,美味倒是没的说,但因为酿制工艺相对复杂,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对水果等原料的要求也比较苛刻,所以产量一时难以迅速扩大,因此老王打算让仙人洞乳酒走精品高端的路线,所以当前只是维持着一个比较低的产量。

    显然,用透明玻璃瓶装的仙人洞乳酒将会卖得非常非常贵,这一回骄傲号只带来了一斤装的仙人洞乳酒二百瓶,这种酒的外包装也很不错,外有黄铜条镶嵌的金丝楠木盒子,内垫红色丝绸衬布,打开盒子后既见浅淡琥珀色的乳酒装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子里,黄铜制的瓶盖(后来连瓶塞也是玻璃的),内垫软木塞子,总之是显得非常的奢华高档。

    显然这种酒最受四家华商的欢迎,属于拿到内地王府和官场里疏通关系的利器,哪怕是二十两银子一瓶四家也抢着要,最后四家华商各分了五十瓶走,至于他们对外卖多少钱一瓶,据代神医后来透漏,单价至少要乘以五……

    总之对于酒类而言,面对大陆和东南亚市场的澳门港,其流通中转能力非常强大,所以这些来自澳洲的酒,包括甜朗姆酒在内,无论贵贱,刚搬到码头上就被葡萄牙商人和华商们照单全收了。

    整个白天,码头上前来接货送货的葡华商人和各种运输工具来来往往,骄傲号上的各种货物很快就被验收运走了,暂时来不及运走的货物也被临时堆在码头广场上。

    而一些提前预备好的采购货物也很快运到,一时间码头上车水马龙,变得极为繁忙,装卸货的作业一直到夕阳西下也没有完成。

    然而为了抓紧时间装卸,天黑后的骄傲号并没有让装卸作业停下来的意思,李三多让船员打开了探照灯,给码头广场提供装卸作业照明。

    然而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却在澳门城引发了一场大热闹。

    因为这是骄傲号往来澳门港数次后第一回夜间装卸作业,所以这也是骄傲号第一次在澳门港打开那盏大功率探照灯。

    顷刻间,耀眼的探照灯把夜幕下的码头小广场照得如白昼一般明亮,结果这个场景立刻引来了澳门市民万人空巷式的围观。

    只是大多数的人们出于对陌生事物的谨慎防范心理,没有跑直接到码头广场上近距离观看,而是聚集在东望洋山、炮台山的半山腰或者站到城墙上向南码头遥望。

    在这天晚上的澳门,上至布加诺总督、市长和市议会的议员们,下至澳门城里的贩夫走卒,全都在兴致勃勃且惊讶无比地围观着这个生平未见的“奇观”。

    到了后来,就连孤儿院里的孩子们也在嬷嬷们的带领下跑到码头广场上看热闹了。

    在那些近距离观看“奇观”的人群里,除了自信有上帝保佑的嬷嬷们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以外,还有少数胆大的市民,也有那些接货运货的商人和搬运夫们。

    只不过前两类是因为好奇心战胜了害怕才来围观的,而后者则纯粹是因为生计被迫待在码头广场上,心里害怕也不能离开。

    毕竟在漆黑的夜空之下,置身于这种耀眼到让人无法直视的探照灯下,看着脚底下如白昼般明亮的地面和货物,对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而言,确实有相当大的心理震撼力。

    特别是在开始的时候,当夜幕刚刚降临,骄傲号的探照灯乍一开灯,原本有些漆黑的广场突然变得明亮如白昼。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当场就把许多毫无心理准备的人们吓得屁滚尿流,有的干脆就倒地不起,半晌才战战兢兢地爬起身来发呆,也有少数人还以为真的遇到了神迹,赶紧就地下跪祷告磕头的。

    尤其是那些搬运工们,显然这些人因为搬运作业的需要,被迫近距离待在探照灯附近,然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内地的村民,见识很有限,也相当的迷信,耀眼的光柱时不时的在自己身边扫来扫去,像极了被传说中巨龙的眼睛扫射的感觉。

    然而这种慌乱很快就过去了,大概是受到到船上澳洲船员们那种神情自诺样子的感染,人们终于渐渐地恢复了正常作业,到最后都是该干啥干啥去了。

    至于这些人的心里是否依然在打鼓,这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当时每个干活的人都是战战兢兢的,也不敢大声说话,比平时要沉默得多,指是埋头干活,更没有人像平时那样,干活时还顺带开一些荤素不忌的玩笑……

697 关于刺客号

    好在澳门的大多数市民们对澳洲人的各种神奇事物多少还是有一些心理适应力的,而且多数人貌似也不会认为那是龙王的眼睛在看着你,或者是什么海神开眼之类神神鬼鬼的事物.

    毕竟有不少澳门市民早就见过固定在骄傲号顶层甲板上的那个东西,那玩意儿黑乎乎的一大坨很是显眼,平时就固定在主桅杆瞭望台的围栏上,只不过在开灯之前,没有人知道那是做什么用的而已。

    所以尽管围观人群里有各种惊呼和议论,但是并没有引发多大的骚乱。

    当然了,在人们目瞪口呆地望着那盏时不时还在晃动的“小太阳”时,偶尔也会下意识地躲避奔逃,因为那盏探照灯不是固定只照射一个地方,它经常变换照射方向,所以每当探照灯的光柱扫过夜空,或者扫过有人群的地方时,还是会引发一些混乱----这也难怪,在这个时代,人们在晚上见过的最明亮最耀眼的东西就是花灯或者是放烟火,对于这个比月亮还亮,比日光还要刺眼的所谓的灯,谁也没有见识过,最关键的是,在大晚上能看见这种光亮程度的“灯”,一时间确实无法让人淡定。

    骄傲号的装卸作业终于在深夜十一点完成,当探照灯熄灭后,澳门城才渐渐的恢复平静。

    可以想象,在明天的街头巷尾酒肆饭庄里,又会出现各种关于澳洲人的议论……

    第二天一大早,李朱二人把所有生意都交给了在现场的代任二人打理,因为有部分采购业务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骄傲号趁此空挡暂时离开了南码头启航向南,目标港是小万山岛的东沙滩码头。

    当骄傲号的汽笛声响彻东沙滩码头外的海面时,已经是日上三竿时分了。

    小万山岛上的人们听到海面上响起骄傲号的汽笛声,原本平静的东沙滩码头立刻变得热闹起来。

    此时此刻,码头上只有刺客号静静地靠在栈桥边,船上只有几个值班的水手,岛上绝大部分男人和女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男人们在新垦的土地上挥汗耕耘,女人们则在养殖区伺候家禽牲畜,另外有一小部分男丁在两位年轻庄头的带领下在岛内开山修路。

    唯一比较清闲的是刺客号的水手们,因为昨天刚刚做了为期两天的不间断绕岛航行训练,小艾今天决定放一天假让大家在高脚屋里休息,自己也趁此机会睡个自然醒的懒觉。

    显然,骄傲号的突然造访立刻就让刺客号上的水手们和小艾的假期泡汤了。

    听到汽笛声的孟保明一路小跑地进到卧房里摇醒了酣睡中的艾鲁什,望着睡眼惺忪的姑爷,老庄头一脸歉意地说,请姑爷赶紧更衣洗涑吧,海上来大船了,是澳洲大铁船!

    睡得迷迷糊糊的小艾听到这句话立刻就清醒了一大半,他马上从铺在竹席上的虎皮褥子上了爬起来,揉了揉脸,又在床上到处寻觅着穿衣套裤,此时孟保明赶紧回头对门外挥了挥手,只见两位小厮一个人端着铜盆热水,另一人胳膊上挂着毛巾,手里拿着牙刷和肥宅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小艾见此也不客气,很自然地伸手拿过毛巾用热水沾着简单洗了一把脸,然后拿过牙刷牙膏肥皂下床登鞋走到屋子外的一个水池子边,那里有用竹竿引来的长流山泉水,三下五除二地开始洗漱。

    小艾洗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洁癖:洗漱时几乎不用任何容器,他总觉得容器不干净,在红楼时,就连洗澡也不愿意待在浴缸里洗,而是用淋浴。

    至于洗脸刷牙也从来不用脸盆茶缸之类的容器,更不会用茶缸漱口涮牙刷,而是直接到水龙头或者接水处直接用活水洗漱,因为他总觉得容器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无论洗澡还是洗脸洗头刷牙,都直接用活水冲洗。

    所以通常也绝不会用脸盆之类的东西的,而如今用个铜盆接热水洗脸其实也是不得已,因为这里暂时没有条件搞那种拧开水龙头就能出热水的热水器。

    但是小艾已经决定了,等过一阵子缓过劲来了,他就要给自己搞一套热水淋浴和热水供应系统,哪怕去澳门城请铁匠木匠给自己专门打造,也要把这个问题给彻底解决掉。

    总之在岛上众人的眼里,这多少也算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洁癖吧。

    当小艾从几百米外的居住区急匆匆地赶到东沙滩码头时,骄傲号刚刚缓缓地靠上码头栈桥。

    小艾一路小跑,远远地眼看着骄傲号船头的铁锚哗啦啦地入水,还有甲板上忙碌且熟悉的身影,不禁激动起来。

    此时前甲板上胡小林和彭强他们哥几个正在往栈桥上放搭板,抬头远远地就看见了跑过来的小艾,哥几个就这样隔着老远开始打招呼,甲板和沙滩上的叫喊声此伏彼起。

    看到小艾跑了过来,刺客号上的值班水手也赶紧下船迎接东家,另外一群人正在栈桥上帮忙接下骄傲号甲板上抛过来的缆绳,一边招呼一边栓缆。

    当大家搞定这些后,小艾已经到了栈桥,他回头吩咐水手们,赶紧把其它水手都叫过来,今天假期取消,大伙又有活要干了。

    这边刚刚吩咐完,小艾就看见李三多朱北国胡小林彭强等人笑呵呵地先后走下了搭板,最后出现的是黄磊,黄大夫,只不过他是被刘一爽田家立两位一左一右掺着走过来的。

    看到黄大夫的一脸菜色,小艾知道,黄大夫的这趟澳门之旅肯定跑得很辛苦。

    哥几个久别重逢,一见面自然是热情似火,见面仪式很火爆,除了接吻没有,其它都有,这一下把周遭的看热闹的刺客号水手们看得目瞪口呆,不知道的咋一看还以为这群人有龙阳之好呢。

    接下来,骄傲号上的全体穿越者在小艾的带领下,轮流上刺客号参观,毕竟这是大伙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这个叫老闸船的著名船型,对船上的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

    在船把式和两个水头的殷勤带路下,船员们以此参观了舵房、水密隔舱、厨房和水手舱房,因为语言交流不算很流畅,所以大家虽然很好奇,但也没有多问什么问题,大家只是对船把式和水头的殷勤印象深刻。

    大家也知道这是因为小艾的缘故,这群水手都是乔家选派的,据说基本上都是乔家的家生奴仆。

    也就是说,小艾作为乔家长房二孙女的乘龙快婿,他既是船东家,也是主人。

    刺客号的尺寸大概只有骄傲号的一半多一点,大伙很快就参观完毕并得出一个共识:这船优点挺多的,首先是很结实,其次是从船身和帆具上判断,船只的转向和速度应该比普通的广式硬帆船要好,显然这是一艘性能不错的海船。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耐波性可能还不如骄傲号,也就是说,当这船遇到风浪时,可能颠簸得必比骄傲号还厉害!

    另外一点不令人很满意的,就是这艘船的有效载荷不大,大概一次装三百吨左右货物就到头了,属于小中型船舶。

    此外,大伙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这搜船目前没有任何武装,连一门青铜炮都没有,如果遇到海盗或者其它情况需要战斗的话,恐怕只能依靠其灵活的转向和比较高的航速跑路躲避。

698 辣椒

    关于刺客号的武器问题,小艾解释说,目前不带武器的主要原因是这船的有效载荷本来就小,如果还要将加上青铜炮那种笨重的家伙,有效载荷就更低了。

    当然了,这艘船的自卫问题我们这里有一个比较完备的方案,就是前一阵子红楼那边来的电报说的一种轻型的**抛射器。

    小艾说,那是骆老板他们正在给我们研制的特殊武器,据说很像一种抛射炸药包的大口径臼炮,射程死人不太远,但是也勉强够用,至于更近距离的作战,目前就只能指望五七式步枪了。

    大伙听了也都点头说,貌似现在也只能这样,不过哥几个也对小艾透漏说,目前骆老板他们正在跟冶金组和化工组合作搞机枪呢,据说是打算搞一种叫蒙蒂尼机枪的连发火器。

    胡小林很兴奋地对小艾说,我听骆老板讲过,这种机枪虽然有效射程只有两三百米,嗯,也许顶多四百米不到的样子,但是采用装填式弹鼓加手摇击发的形式射击,射速可能达到每分钟一百发以上!

    显然在这个时代,这种机枪应该是一件十分犀利的火器了,到了那时,可以考虑给刺客号上装几挺,这下你们的自保能力就大大提高。

    大伙在刺客号上一边参观一边聊天,当哥几个回到前甲板时,看到沙滩上已经站着一群人,他们都是大明百姓的短打扮,都没有剃发易服。

    这时小艾马上介绍说,他们都是刺客号的水手,是乔家选派过来的,这几天训练下来,本人觉得这些人的人品和技能都不错。

    于是哥几个对着船下的沙滩打招呼,有拱手的招手的,也有说嗨说哈喽的,总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搞得沙滩上的水手们一脸懵逼地望着这群人,听得一头雾水。

    然而众人很快在船把式和水头们的吆喝下,终于明白这些澳洲人正在给自己打招呼问好,于是也纷纷还礼,显然对方的礼仪就正式统一了许多,都是拱手躬身鞠到底,口中念念有词,不过双方距离太远船上的哥几个也没有听清楚对方在说什么,但是没关系,反正现场的气氛十分地友好和谐便是了。

    大家参观、寒暄完毕,接下来就到了干活时间。

    刺客号上的水手们对骄傲号前甲板上的滑轮组货杆很是好奇,那种货杆通常只需要两个人操作,就能轻松地把各种各样的货物快速吊放到栈桥上,有些货物还相当的沉重。

    不少人很快学会了操作方法,于是骄傲号的船员们很乐意地把这类工作交给了刺客号的水手们。

    很快,不仅是刺客号上的水手们,包括一些青壮劳力也加入了搬运行列,各种各样的货包被众人合力抬到沙滩后面的高脚屋里,其中有几个大小不一的木头箱子被临时搁置在沙滩上----那里面装的是来自旧世界的美军一战时期使用的军用便携式马可尼收发报机和配套的脚踏发动机组,一共运来了两台套,计划一套放在小艾的卧室里,另一套计划安放在刺客号上。

    这是红楼那边专门给澳门的伙伴们配备的通讯设备,马可尼军用便携式收发报机体积相对小巧,很结实耐用,这艘是一种火花式收电报机,结构简单,维护容易,可靠性非常高。

    只是这种电台的最大通讯距离只有五十公里左右,不过听肖飞说,在这个无线电干扰比较小的新世界,如果天气状况允许,最大通讯距离很有可能会超过一百公里。

    显然这个通讯距离对于万山岛而言是足够了,毕竟澳门有一座通讯距离达到三千五百公里的大型电台,小万山岛水域到澳门的直线距离不到四十公里,只要两边接力转发电报,小艾这里也能及时顺畅地与外界通讯。

    在搬到沙滩高脚屋里的物资里,除了一些劳动工具和水手服鞋帽等物资以外,最主要的是武器弹药和工业设备。

    其中包括:一百二十支用荷兰燧发枪和西班牙火绳**造而成的五七式后装线膛燧发枪,一万五千发布壳定装弹。

    工业设备方面:全套的弹药厂生产设备,包括木制的压铸机,搅拌机、捣锤,桐油熬制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弹药厂的设备是经过改进的第二代,许多过去完全靠人力操作的设备,现在增加了水力或者畜的配套装备,只要稍微加装配,就可以实现水力化或者畜力化,化工组那边已经试用过这些设备,最终效果很好,其生产效率和弹药的质量都有所提高。

    随船送来的,还有几个泥封的大陶罐,朱北国小声告诉艾鲁什说,听赵老师讲,陶罐里的粉末是以合成硝化镁和有机硝化钾为主要成分的硝盐添加剂,也是普通黑**蜕变成强化黑**的关键成分。

    此外,搬下船的还有另外一大堆坛坛罐罐、各种金属的和非金属的管道、玻璃器皿、烘箱和一部来自旧世界的小型斯特林发电机组。

    这些物资是制药厂的设备,制药是现阶段穿越者们最重要的工业建设项目,也是继玻璃器皿、印花布之后,当前第三大赚钱项目。

    这些物资数量庞大,五花八门,不过都不算重,最沉的是那套小型斯特林发电机组,几个壮汉合力就能抬走,所以刺客号上二十一名水手加上十几名佃户青壮,往来栈桥和高脚屋没有几趟就全部搬完了。

    接下来的事情是把马可尼收发报系统分别安装到刺客号和小艾和黄磊居住的台地高脚屋里。

    时间就要到中午了,李朱二人叫大家休息,还邀请刺客号的船把式水头、所有水手和来干搬运活的佃户青壮们上骄傲号船员餐厅吃饭。

    骄傲号船员的主食是白面大馒头,白米粥,菜肴仍然是老一套的咸鱼、肉干、西红柿酱和船员们谁也不愿意喝的“三老汁”。

    另外还有时令蔬菜,总之营养还算丰富,但是味道怎么样----作为骄傲号上的船员们,那是很不敢恭维的。

    因为临时船医黄磊自打上上船后不久就晕船了,而且这一路上就没好利索,所以最近这些日子厨房做饭的活都是李朱胡彭等人轮班干的,显然平时这些人的烹饪水平就不咋地,根本也做不出什么像样的菜肴。

    不过呢,今天这一顿却意外地大受欢迎,因为今天正好是刘一爽田家立他们哥几个当班厨房,他们用从老王地里摘来的辣椒跟在澳门刚刚补充的新鲜鱼肉一起合炒,做出一道辣椒干煸咸鱼的下饭菜。

    当几个大脸盆装着的干煸辣椒鱼端上餐桌时,顿时让餐厅里香气四溢,刘一爽介绍说,这是渔家祖传菜式,只要是是渔家子弟出身的人基本都会做,而且那个人都可以做得很香。

    果然,这道菜上桌后,不仅让骄傲号上的船员们吃得很香,刺客号的船把式和水手们更是个个吃得满头大汗都来不及擦,显然对于刺客号的水手们而言,这是生平第一次吃到这种菜,毕竟辣椒这种调味料在当今这个时代尚未进入普通人家的餐桌,此时也许在美洲和欧洲可能有食用的辣椒,但是在东方,辣椒是很稀罕的东西,市场上也基本上看不到。

    所以那些水手们刚开始时被这道菜辣得不要不要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哪怕辣得涕泪交流,这些水手就是喜欢吃,一边被辣还一边喊舒服。

    这也难怪,毕竟海上湿气比较重,跑海的人们经常需要用香辛料祛湿,这一点从渔家子弟刘一爽他们的祖传菜式就看得出来,如果不想早早地就得风湿性关节炎的话,在船上讨生活的人是非常需要香辛料的----也难怪刺客号上的水手们一直喊舒服喊吃得香。

    也就是从这时起,艾鲁什开始让佃户们在小万山岛上种植辣椒,而最初的种籽就来源于骄傲号的厨房。

699 澳洲法术

    岛上最先种辣椒是孟保明一家,当小艾拿到辣椒后,在第一时间就交给了这位忠实的老庄头,小艾对老人说,这是给您老人家伺候我的回报。

    事实证明,小艾的这个不经意的回报,在不久的将来,造就了一个兴旺的豪富家族。

    半个月之后,孟保明带着老婆和儿子们在岛上开出一小块地,试着种下了辣椒。

    非常幸运的是,这里的土质和气候很适合辣椒的生长,也就是从那时起,孟保明一家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因为澳洲人的缘故,辣椒作为香辛料较旧世界提前了大约百年开始风靡全球,孟保明一家也由此成为辣椒经营大户,产出的辣椒专门供给澳洲人生产一种叫牛肉香辣酱的餐桌食品。

    这种牛肉香辣酱在不久的将来会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澳洲人的另外一个大宗贸易品,而孟保明一家则搭上了这个顺风车,终于咸鱼翻身,让整个家族和后代跻身上流。

    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骄傲号餐厅里的午餐很快结束,其后的工作是安装两套收发报机。

    骄傲号上的船员们都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包括小艾在内,加上肖飞给大家准备了详细的安装操作说明书,所以安装工作非常顺利。

    当天傍晚,两套马可尼收发报机终于安装到位,接下来就是实验性发报。

    小艾为了训练刺客号上的水手,也选派了几个聪明伶俐的来给自己打下手。包括船把式和水头在内的水手们也一直在围观澳洲人安装这个看起来十分精巧的“玩意”。

    显然这些人并不知道这些神秘的盒子和奇形怪状的机关是做什么用的,不过他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些“玩意”,是干什么的,并且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水手们把小艾和这群澳洲人当神仙看待。

    原因是通讯测试造成的,当时小艾带着刺客号离开码头去了对面的大万山岛东端,朱北国带着哥几个在小艾的高脚屋,两台发报机依次传递信息。

    小艾这边当着围观水手们的面告诉船把式和两个水头,一会儿我要用这个叫电台的东西给高脚屋发信息,你们随便说点什么,然后我就用这台机器告诉高脚屋里的人你们说的话。

    船把式和众人水手们听了都一头雾水,纷纷说这里离高脚屋是十几里远呢,姑爷您老就算让我们喊破喉咙,人家也听不见啊!

    小艾听了笑着说,咱们不是有这个机器嘛,不用你们喊破喉咙,说吧说吧,赶紧的!

    于是船把式嘟囔了半天,说了几个汉字:“上大人孔已己”。

    好吧,看来这位船把式小时候学过几天千字文。

    于是众人看着姑爷向旁边打了一个手势,孟保明便让一个小厮骑上一个像手扶车的机器,手扶手把,脚踏摇柄,使劲地蹬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这个东西就发出了呜呜的轻响,很快,小艾就打开了桌上盒子的一个开关,啪的一声,一盏小灯亮起,只见小艾手指轻按一个按键,盒子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

    这些做完后,小艾又让船把式说第二句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于是船把式有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赵钱孙李”,好吧,这是百家姓,船把式小时候读过启蒙童学基本石锤了。

    后面的情况就毋庸赘述了,船回到码头,大家来到高脚屋,朱北国第一句话就告诉小艾他们,你们刚刚发来的电报有两句话,信号倒是很清晰,不知道译码译的对不对?

    说着递过来一张纸,上面白纸黑字写着:

    “上大人孔乙己”和“赵钱孙李”这两段文字。

    小艾接纸看了看淡定点头说没错没错,你们刚才发来的内容是……

    小艾话还没说完,旁边的船把式嗷的一声就跪地不起,这下把小艾朱北国哥几个吓了一跳,以为这位发了什么急病,然而不是,这位颤颤巍巍地对小艾说,姑、姑、姑……姑爷,这这朱大哥是何方神仙,这是又有顺风耳还是什么啊?我明明是刚才在十几里地外说的话,怎么朱大哥就知道了?小艾赶紧把船把式拉起来说,神仙个毛线!赶紧起来!还有活要干呢,这是科学!科学懂吗?别往神神鬼鬼那边想!

    然而旁边的水手们也不淡定了,在后面好一阵交头接耳,别人都说这澳洲人神奇得很,想不到真的好神奇啊!

    澳洲人有通鬼神之法!

    澳洲人真有鬼神法力……

    澳洲秘术法力无边!

    神仙呢……

    确是高人无疑了……

    总之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小艾和黄大夫确实有被岛上的佃户们当神仙看待,尤其是黄大夫,他曾经多次被佃户们要求算命,内容是五花八门:婚姻财运、生男生女、生老病死等等,还有找他求平安福符的,生了孩子也要他给起名字,到了后来,黄磊和小艾都实在是烦不胜烦,只能强制每一户三年只能找他们算一次命,给孩子取名字除外,这才让自己稍微消停了一点。

    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对于黄磊而言,因为他还会看病,而且医术在佃户们的眼里绝对是顶级的,再加上他有代神医“师弟”的身份,到后来也有了神医的名号,至少在岛上他的声望很快就盖过了代小山和艾鲁什。

    后来没过多久,黄磊打算在岛上的佃户里找几个孩子当护士和医疗助手,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各家各户争相把自家女儿往黄磊的高脚屋里塞,说是自家女儿能给黄神医当女弟子,是祖上修来的福分云云,所以还请神医“赏收”自家闺女……

    然而黄磊望着这群未成年少女十分为难,收吧,这些女儿家立马就要对自己献身,这样做好像不对,因为代小山已经给他打了招呼,说敖家有意把自家一位小姐嫁给你,所以你在男女关系方面悠着点。

    但是这些小妹子不要也不行,毕竟自己又需要助手,随着岛上人口的增加,办一所小医院也是必须的,医疗人员从哪里来?还不是得从眼前的这些人里挑选培训吗?

    因此黄磊终于把这些小姑娘全放到刚刚创建的学校里当学生去了,黄大夫经常在学校里上课,也算是收了这些女弟子,又不会太有瓜田李下之嫌。

    创建一所学校的想法是在骄傲号离开小万山岛后的当天晚上黄磊和小艾决定的。

    起因是当时刺客号的船把式带着只有六岁的儿子来到黄艾二人居住的高脚屋正堂,刚一进门父子俩就跪下了,船把式手里提着纸包,里面大概是猪头肉之类的吃食,父亲奉上纸包,又按着小男孩的头梆梆梆梆地给两位磕头,这下把两位急得赶紧过来拉起二位,生怕磕头把孩子磕傻了。

    两人问及缘由,原来是船把式希望两位收下自己的儿子做徒弟,学习千里传声的“澳洲法术”,两人听了不禁一愣,顿时意识到咱们还真的需要收学生,如今岛上有五百六十一名男女老幼,未成年的孩子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二十五个之多,十六个男孩九个女孩,其中大半都已经能满地乱跑了,这些孩子除了帮父母忙做活以外,平时都在野地里疯玩呢。

    黄磊艾鲁什此时对望一眼,马上就答应了船把式的要求,不过小艾说,要收也不能只收你家一个,你给伙计们说说,他们的孩子,包括岛上的孩子我们都收,至于师礼,呃,就跟你的一样吧……

700 制药事业

    于是在几天后,两人居住的高脚屋旁边又多了一排高脚屋,这便是后来的“万山航海学院”的前身----“万山小学”。

    黄艾二人打算轮流给这些孩子们上文化课,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成绩,对这些孩子做各方面的培养。

    当然主要的还是两个方向:一是黄磊这边的制药厂和医疗人才的培养,二是小艾这边的航海水手方向的培养,总之颇有针对性。

    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成一所专门航海学校,“截胡”了不少来自大陆的孤儿,办学规模也越看越大,后来又从万山航海学院里分出一部分师资力量,开办了一所陆军学校----《万山陆军军官学校》,办学形式与内容与**后来在新安城搞的《新安陆军军官学校》如出一辙,是后来澳洲联邦三大著名军校的前身。

    好吧,这又是后话了。

    骄傲号在东沙滩码头停泊到第二天下午才离开,她将继续完成自己的贸易使命,暂且不表。

    现在回到小万山岛,随着开荒、修路暂时告一段落,黄艾二人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制药厂和弹药厂的建设方面。

    十月二十五日,澳门转来红楼的电报,发报人是孙老,他在电文里提醒代黄任艾四人,小万山岛的安全防护工作要抓紧了,毕竟万山列岛位于珠江口外的外海,属于三不管的法外之地,你们在那里开荒搞建设,消息肯定传得很快,如果哪天真被官府、海盗或者某个海上势力给惦记上了,没有武力自保怕是要吃亏。

    孙老在电报里提醒哥几个说,如今武器弹药已经给你们运来了,人员你们也有,要赶快把武装力量组建起来。

    孙老还在电报里通报了另外一则与这边相关的消息:

    骆老板他们正和冶金组合作,专门为刺客号试制了一种可以抛射**包的轻型臼炮,为了提高安全性,炮筒采用的是两层结构,内层用的是青铜,外壳用的是溶洞里来自旧世界的高强度合金钢,目前正在进行强度实验,争取骄傲号下次回航澳门时给你们带来。

    代任两人立刻在转发的电报后面回应说,孙老提醒得很及时,这些天你们在海上做训练航行时没有发现附近有船只,但警惕防范未雨绸缪确实是应该的。

    同时代任两人建议,既然如此,你们岛上的两位还是做一个大概的业务分工吧,一个人主要负责搞生产建设,另外一个人主要负责安全保卫,具体的工作安排你们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做决定,我们这边就不遥控干涉了。

    于是黄艾两人就大概的分了一下工:生产建设黄磊负责,安全保卫、船员培训、补给运输和武装力量建设由小艾负责。

    当然这仅仅是大概的工作分工而已,两人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有大事两人要与澳门的代任两人一起商量着办,代小山作为住澳门的正式贸易代表,是领导人也是决策负责人,哥几个都有默契:最后的决定由代小山做。

    而岛上一般的日常事务就是黄艾两人商量着做决定了,小艾是个谦虚的人,有事情他总是要让黄磊拿最终的主意,小艾认为毕竟黄哥是旧世界医科大学毕业的,知识水平见识什么的都挺高,从年纪上讲也是哥。

    显然,目前岛上当务之急有两个,一是组建训练武装力量,二是赶紧把两座工厂建设起来。

    特别是制药厂,现在已经进入暮秋,未来几个月是瘟疫流行的高发期,如今澳门的教会系统和四家华商对对青霉素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代小山任柯他们在澳门的小作坊完全不能满足需要。

    至于弹药厂,当然也是越早建成投产越好,然而弹药厂有一个员工培训的问题----虽然代小山已经委托四家华商去内地招募制**的工匠了,但是好像非常困难,因为无论是黑**还是造黑**的工匠,官府都控制得很严。

    特别是大清治下的区域,如今那些地方是新朝新气象,令行禁止管控严厉,据四家华商反馈回来的消息说,现在购买现成的黑**到澳门已经越来越困难了,甚至硝土也在管制出口之列,同时,相关的工匠流动更是控制得很严密。

    好在硫磺和硝土的采购不止内陆一个来源,四家华商和澳门的欧洲商人可以从大员岛、安南等地运来这些物资原料,除了贵了一点意外,其它方面影响不大。

    至于先建那个工厂的问题,黄艾二人仔细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还是本着什么最挣钱就先做什么的原则搞建设。

    因此最终的决定是:先建制药厂。

    建设制药厂的劳动力主力是刺客号上的水手们,他们在小艾的带领下,严格尊照黄磊的指挥行事,在这位大专家的指导下,工作很顺利,他们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在的崖前镇的台地东侧的山崖边建好了这座工厂。

    工厂位于台地半岛的临海山崖边上,这里下风下水,远离居民点,地方也宽敞。

    制药厂的厂房和围栏都是用竹子和木板建成的,核心工艺操作车间是四排高脚屋围成的院子,屋外的场院是菌种菌株的发酵场地,整个工厂建得敞亮宽阔,与狭小局促的澳门城小作作坊相比简直就是天地之差。

    小万山岛制药厂建成后不仅能生产青霉素,还能生产土霉素和链霉素,这是自打去年青霉素在溶洞里初步研发成功后,到现在为止医生们辛勤创造出来的新成果。

    另外,下一步医生们还打算让骄傲号定期给小万山岛的制药厂提供白沙集团生产的乙醇、醛类和磺胺类等等与制药有关的基础性有机化学品,以便让这里能够生产消毒杀菌的各种药水和药丸:比如红药水、紫药水和碘酒、磺胺丸剂等。

    根据医生们的计划,上述产品要争取在年底前投产。

    医生们对澳门的制药事业还有一个大计划:他们打算把云南白药的生产提上议事日程。

    因为老王刚刚把溶洞里的田七和宾川乌头种子移栽成功,这是云南白药的两个关键原料。

    所以全大夫正在主持探索白药的自制工艺,在比照分析了前一阵子刚刚从云南采购回来的原装云南白药后,全大夫信心满满地宣布说,因为安娜给我们的技术资料很全面,加上有实物做参考,所以,预计年底之前可以完成自制工艺定型。

    这样的话,云南白药很快就可以进入规模生产阶段了,显然,这可是一个挣大钱的项目。

    总之医生们打算充分利用澳门港和万山岛的地理优势,让这些药品行销大陆和东南亚,迅速把五洲药业的名声打出去。

    小万山岛制药厂建成后,黄磊立刻投入到招募员工的工作之中,身在澳门的代小山也积极参与其中,他首先把小石屋和在院子里干活的四个乔家老妈子和她们的女儿、小厮们给派了过来,一共有十二个人。

    这里面不包括前一阵子乔家老祖宗送给代小山的那几个“通房丫鬟”,尽管莉莉娅很乐见自家夫君把这些“小狐狸精”送走,但是莉莉娅也知道,如果夫君真的那样做了,自己恐怕会遭到乔家人非常严重的不良物议。

701 大公子多了个干女儿

    毕竟在这个时代,对于一位“大家主妇”而言,“妒妇”这顶帽子一旦扣过来,杀伤力还是很大的,严重的甚至可以列入“七出”之例。

    所谓“七出”,就是男方可以名正言顺休妻的七条理由,其中一条就是“妒”。

    当然了,情节必须很严重,比如严重到影响夫家子嗣的繁衍这种程度。

    很显然,乔家老祖宗前脚把通房侍妾给送来了,作为这个家的“主妇”,后脚就把人家赶到荒岛上去了,怎么看都是很说不过去的。

    莉莉娅知道,这样做不仅会伤到那些妹子们的心,还会让乔家老祖宗很没面子,更会让乔家老宅里对自己甚至父亲议论纷纷,说不定还会让自家夫君也受到牵连。

    所以,在莉莉娅的安排下,原先几个自己身边的老妈子、老妈子的女儿们以及两个小厮就这样来到了这座小岛,那四位通房丫鬟最终留在了代神医身边。

    当然到了后来,代神医和小艾的那四位有名无实的“侍妾”也终于来到了岛上,只不过,是她们自愿的,因为黄磊黄总督不仅需要人,而且五洲药业也需要人----高薪加上对于女孩子而言可以说是相当远大的事业前程,只要“理学”的毒素还没有深入骨髓,妹子们最终都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所以很快的,这四位“侍妾”就在代艾两人的安排下先是去了向日葵女子公学,几年后毕业回到了五洲药业,最后都成长为公司的高管,还有的成为总督府的官员,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目前,按照制药厂现在的生产规模,现在代小山派过来的老妈子小姑娘和小厮们显然是不够用的,于是黄磊还在佃户中招聘了一些工人,只不过这些员工与澳门来的员工工作岗位不一样,没有接触到制药厂的秘制工艺。

    招聘工作总体顺利,黄磊很快就招到了了二十名男女,毕竟平均月薪一两五钱白银的薪资水平比乔府低级管家的月例银子还要高,而那些接触核心工艺的小厮老妈子小姑娘们,平均月薪是三两,这已经跟乔府普通的庄头的收入一样了。

    与此同时,小艾的工作也有不少进展,最近,他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海员使用五七式步枪和五七式手**,小艾还把佃户送来上学的男孩子们分成少年组和少儿组,前者年龄超过了十四岁。

    目前一共有八名这样的少年,小艾把他们带在身边天天训练军事技能,除了射击、投弹和队列外,还包括拼刺刀。

    军训教材来自魏鸿那里,这些教材来自旧世界的军事条例,还经过魏鸿前期的实践改进,如今已经变得比较适合这个时代,于是小艾捡个便宜直接拿来用上了,训练效果确实很不错。

    关于弹药厂的建设目前暂时没有进展,原因是黄磊的制药厂建成投产后几乎脱不开身搞其它事情。

    制药厂投产运作一个星期后就出了成品,这时改进后的新工艺,产品质量和产量都明显比澳门的小石屋里强了许多。

    从此,五洲药业澳门分公司每天都有价值千两白银的各类“澳洲神药”被生产出来,积攒到一定程度后被刺客号船运澳门南码头,这些药品刚刚交到代小山手里还没捂热,其中绝大部分就立刻变成了银子,因为前来购买药物的四家华商和商人早就望眼欲穿地等在码头上了。

    目前,加上代小山任柯哥俩在小石屋里的出产,四五洲药业在澳门每周的交易额接近万两白银,一个月下来四万两白银打不住!而且这还是在初期,随着小万山岛制药厂的运转越来越顺利,产量和品种也在不断提高和增加,哥几个估计,到年底可能会达到十五万两白银的销售额。

    由此展望明年,澳门方面的药品销售额很可能会突破六十万两白银,这个还是保守估计----这里面还没有算上云南白药等准备新出品的中成药。

    而红楼方面对此也有共识,都认为制药业必将成为一个新的贸易利益增长点,前途无量。

    所以面对如此兴旺的药品买卖,黄磊根本抽不出时间来搞其它建设。

    为此代小山和任柯商量了一下,决定派任柯上岛主持弹药厂的生产,这位冶金专业出身的大学生对黑**的生产不是外行,甚至很内行,从学识和能力上讲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眼前任柯却无法成行,因为他那里出了一个紧要的事情——扬巧巧和她身边的一个通房丫鬟同时出现怀孕的迹象,这是最近几天代神医及时发现的。

    所以,任柯现在要赶紧先办婚礼,等把这个大事做完,才能到岛上主持弹药厂的建设和生产。

    任柯在澳门的婚礼极为热闹风光,排场极大,结婚的仪仗之豪华,轰动了整个澳门街市。

    这是任柯有意为之的,他这是在向整个澳门社会炫耀示威,也是对杨巧巧的某种交待和补偿。

    毕竟,人家妹子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跟自己暗通款曲,不仅自己投怀送抱,还带着另外两个清倌人一起来,最为关键的是,居然还怀上了自己的孩子!

    前一阵子,对于澳洲联邦驻澳门的副贸易代表打算明媒正娶澳门城头号风月欢场女老板这件事,坊间物议纷纷,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这件事有些离经叛道。

    哪怕是在男女关系方面相对宽容一些的欧洲人,每当人脉议论起这件事的时候,也不禁在暗地里摇头,他们说丽萍院的头牌兼老鸨虽然年青漂亮,但是那位叫任柯的英俊少年,毕竟是一位澳洲联邦身居高位的贵人啊,居然娶一个欢场出身的女子为正妻,这多少还是有一些不合适的。

    在欧洲人的眼里,这种女子适合给贵人们做情人,甚至给国王们做情人也是不错的,但显然不适合做贵人的正式妻子。

    至于华人的圈子,那些议论就更不得了,四家华商原本还想把自家闺女往任柯身边塞呢,如今看来这事要泡汤了,毕竟四家华商的大家闺秀们是不可能到别人家做妾室的。

    然而四家华商对任柯的这个做法相对而言还算理解,毕竟这些家族都是海商出身,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与澳洲人利益攸关,是粘连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所以对任柯此举并没有什么公开的物论,至少在表面上都纷纷对任柯表示各种祝福。

    其中乔家大公子做得更彻底----大公子与任柯密谋几日后,在某一天突然对外宣布,杨巧巧被大公子收为义女了!

    显然这是为了让杨巧巧有一个名义上的娘家,这样婚娶仪式才能正常开展,不然的话,一个孤儿一个寡女,如何走“六礼”婚嫁程序?。

    对于乔家大公子突然变成澳门头号欢场的头牌兼老鸨的干爹一事,代小山他们哥仨是知道的,任柯在得知杨巧巧怀孕后的当天晚上就把这个打算跟代小山说了,后者立刻找到自己的准岳父大人----除了未婚先孕没有说,其他都说了。

    于是大公子慨然承诺,当即表示立刻就能办,说明日就在家里预设香堂,杨巧巧随时可来奉茶叩首,这些仪式走完后,她就算我乔家的女儿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杨老板携礼登门,于是这事情就立刻办妥当了,到了第五天,乔大公子还专门派人给任柯住的那个西院送去一块匾额,就挂在临街大门的正上方,匾额上书“熙园”。

    大公子说,这是以未来岳父的名义给女婿和干女儿的宅子取的名字,匾额黑底描金,用的是硬红木,大公子一笔漂亮的楷书,让人看着很是舒服。

    显然这也算是一种昭告,两人用这种方式告诉澳门坊间,乔家大公子如今多了一个女儿,任柯娶的女子是乔家的闺女,而且是明媒正娶,名正言顺!

    从此,这个位于澳门东望洋山坡上的那座著名但却无名宅院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

    大公子此举传出后,无论是乔家还是坊间都大吃一惊。

702 所以任柯也是乔家的女婿

    震惊是必然的,首先是对于乔家老宅里的人们而言,乔家大公子就这样大喇喇地收了一个风月场的女子做自己的女儿,让冰清玉洁的莉莉娅和乔范娜突然多了一个做老鸨的姐姐,这简直太不能让人淡定了。

    然而乔家还管不着这些----毕竟名义上两边是分家了,大公子也放弃了自己在乔家的长房名分和利益,自然也不用顾及乔家的看法。

    对此乔家老祖宗也是无可奈何的,老太太知道,哪怕都已经到不惑之年了,自己这个儿子的叛逆秉性一直都没有变,因此大公子的这个举动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老太太心里明白,如今不过是遇到气味相投的澳洲人而已,结果让儿子的叛逆乖张性格再度发作了一回罢了。

    然而对于任柯娶欢场女子为正室和乔家大公子明收风情女子为义女这两件事,其他华人圈子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最近,澳门多了不少来自广州城的其它海商家族,据说分别与平南王和京师的内务府关系深厚,其中以蔡家、陆家、秦家和满家为代表,这些家族与大清官场关联深厚,而且都是剃发易服了的,目前这些家族正在与当地的四家华商勾兑,貌似也想购买澳洲货。

    四家华商对此态度有些暧昧,因为他们都知道,在四位澳洲联邦驻澳门的贸易代表中,至少有两位---小艾和任柯,对大清是非常厌恶的,最明显的表现是当他们俩见到剃发易服的汉人时,这哥俩完全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一般的老成,立刻就会在态度表露出来。

    平日只要遇到有这样的相见场合,在场的谁都能看得出来,任艾两位眼里透出的是一种完全不加掩饰的、极度的鄙视。

    在这些家族里,对澳洲人和乔家大公子有着各种各样的议论,特别是对澳洲人娶欢场女子为正妻的事情议论纷纷,说两人离经叛道还是轻的,伤风败俗之议也时有所闻,还有人对此评价说,澳洲人果然是蛮夷云云……

    而在普通的华人圈子里,对澳洲人娶正妻不娶大家闺秀,却找风月中人这一点也不是能完全理解的,当然了,平头小老百姓,看待这样的事情通常是八卦心大于所谓的礼教,因此离经叛道、伤风败俗之说基本上是没有的,但也对任柯这样的“贵人”娶风月场中女子为正室感到惋惜,加上任柯又是一个英俊少年,坊间不少人都觉得任柯很吃亏。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坊间的议论也渐渐的变得不堪,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这些话最后都难免风闻入耳,搞得杨巧巧最近心烦意乱。

    任柯终究是来自旧世界的人,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对女人,特别是身边的女人要上心得多,任柯终于发现了杨巧巧的情绪变化。

    家人,对于任柯这样的孤儿来说,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在知道了自家女人最近面对的汹汹物议后,任柯的第一心理反应是叛逆----来自旧世界的他哪里会在乎这些议论?坊间越是议论纷纷,越是说得不堪,那么我就偏偏要大张旗鼓做给你们看!

    气死你们活该!

    自家男人如此宠溺的态度,倒是让杨巧巧的内心十分欣慰,而且女方显然也不是轻易服软的主,作为澳门城里头号欢场的老鸨兼头牌,对世间之事勘得透彻,为了给自己和自己的夫君一个稍微好一点的环境,平息物议,几天前杨巧巧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她宣布丽萍院即将关门,从此自己要退隐江湖,一门心思做贤妻良母,在家相夫教子了。

    这也是任柯决定在澳门玩一把大的,给自己和自己的女人一个终身难忘的婚礼的主要原因之一。

    十一月九日是农历戊戌年十月十五,这一天按照汉家风俗,是继正月十五的上元、七月十五的中元之后,年内最后一个祭拜月圆的节日:下元节。

    这天汉人们通常会做糯米团子祭祖祈福,本是家家户户在家里祭拜祖先,斋戒修身的安静日子,然而叛逆反传统的任柯却把这一天定为自己和杨巧巧的大婚庆典日,他偏偏就要在这个日子给澳门城制造一场轰动,把人们从家里吸引出来看热闹!

    他做到了,因为这场婚礼办得既豪华又另类。

    凌晨六点,大红大紫的迎亲队伍排成长龙从“熙园”大门出发,在唢呐的滴滴哒哒声中,长长的迎亲直奔东望洋山下圣保禄大教堂后面的麒麟街,那里是丽萍院的所在地。

    此时的任柯身穿全套大明六品官服,头戴插花乌纱帽,身披红绫,器宇轩昂地骑在一头同样裹有红绫的高头大马上,身后跟着代黄艾哥仨,只不过他们是澳洲人平日在正式场合的穿着----西装革履。

    好吧,这种中式婚礼场合穿西装貌似有点不伦不类,但因为长袍大褂的服饰哥几个着实穿着不习惯,穿和脱都很麻烦,而且这些服装都是旧世界的超市物资,还是名牌,质量确实不错,穿在身上让人很有精神,本着节约不浪费的原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拿西服作为正式场合的穿着。

    所以骑着马跟在任柯后面的哥仨一出场就吸引了路人的眼球,毕竟这种服饰在澳门普通百姓眼里就是奇装异服,许多人煞有介事地认为,这大概是澳洲人的另类婚俗吧。

    当然了,作为这场婚礼的主角任柯,是完全按照大明的婚俗风格来穿衣服的,对于这种繁复华丽的装扮,哥几个都不约而同地评价说:六品官服穿在任柯这位英俊青年的身上,效果意外地好。

    大明在律法上对民间婚俗是有定例的,在婚礼服装就有规定----对于身份普通但是经济宽裕的百姓而言,新郎可以在迎亲当日穿九品官服,新娘可以身穿凤冠霞帔,这在平日是僭越违规的,但是在吉日当天就可以。

    所以许多富裕人家只要财力许可,都会这样打扮新人,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平头老百姓而言,这辈子也许只有这一天可以这样穿衣打扮。

    而到了晚明时期,这种限制也日渐松弛,所以新郎新娘的打扮也让愈加的“僭越”,像任柯的这身六品官的打扮就是。

    而且这官服还是正宗的,不是戏服,据说是最近任柯委托乔家大公子从最近流寓澳门的一位落魄六品京官的后代手里购买的。

    还因为乔家大公子是娘家人,而任柯也变成乔家女婿,所以受任柯的托请,婚礼的主持人居然是乔家二公子!

    二公子是乔老太太硬派来的,因为事到如今,乔家事实上确实有了这么一位干女儿,既然木已成舟,那么不管乔家人内部怎么看待这件事,反正乔家已经是脱不了干系了。

    何况澳洲人本来就与自家连着姻,本就是一家人,如今有了这等大事,乔家肯定不能在旁边干站着不管,毕竟至少从名义上讲,乔家将有三个女儿嫁给澳洲人,所以必须要参与其中。

    况且眼看这三年守孝已过,两个亲闺女的婚事已经提上了日程,如今只不过是先嫁做姐姐的干女儿,然后再嫁做妹妹的亲闺女,这样的操作怎么说也算是名正言顺的。

    说起来,其实这也是乔家老祖宗的大智慧----凡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循着良心办事,最终就能让乔家的利益最大化。

703 新三书六礼

    大明时代的婚礼,皇室、官绅与庶民之家各不相同,通常最高等级的皇室要讲究“三书六礼”,一个也不能或缺,即聘、礼、迎三书以及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一共六道主程序。

    然而到了普通百姓人家那里,律法上却不允许有这样的这排场,顶多有三礼----哪怕你经商有了钱也不允许,否则就是“僭越”,要被充军发配的。

    显然,在如今的澳门这地方,大明早就是昨日黄花了,而且眼前的大清官府还暂时管不到这里,也不屑于管这些“化外蛮夷”,所以任柯有条件在这里大张旗鼓地铺张排场。

    任柯决定,他要走完全套三书六礼的婚礼持续,给自己的女人一过终生难忘的婚礼。

    当然了,与常理不同的是,任柯与杨巧巧结婚的“三书六礼”在时间上比较紧凑--新三书六礼。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若按照正常的节奏走完这“三书六礼”的排场,不耗它七、八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完结,真要是那样,杨巧巧肚子里的孩子都可能呱呱落地了,到了那个地步,杨巧巧的面子可能真没地方放了。

    所以时间上一定要抓紧。

    于是第一步“纳彩”这个环节,其实在下元节的一周前就开始了,当时乔大公子前脚收了杨巧巧做义女,当天代小山就以男方兄长兼媒人的身份,带着聘书拜访了乔大公子的哈利酒吧,两人商量了一阵后,还煞有介事地跑到乔家老宅给老祖宗请安,“顺带”把收杨家孤女为义女和任柯下聘书的事情通报给阖府上下,这算是做到了“明媒正娶”里的“明媒”了。

    接下又是马不停蹄地去城北妈祖庙里“问名”,十两银子塞给庙里的住持,一个“天造地设百年好合签”到手,这就算是走完了“问名”和“纳吉”两道程序。

    为了实现任柯希望在澳门城造势显摆的战略意图,代小山另外捐了二十两香火银子,让住持为这对新人做十天的祈福法事,还说到时候两位新人要联袂来此膜拜妈祖大仙,请大师预备迎接云云。

    住持大师很高兴能有这笔大买卖,满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在第三天就进入了“纳征”环节:其实就是男方送聘书和彩礼到女方家,到了这个时侯,澳门城里的人们都以及知道乔家大公子刚刚收了城里头号欢场女老鸨为义女这件事,也疯传澳洲的那位英俊的大人要娶欢场头牌做正室夫人,显然这个消息确实有些惊世骇俗,而且非常引人注目,也制造了丰富的话题。

    所以在当天上午,当满载着聘礼的五辆四轮马车车队,从熙园出发一路吹打着走街过巷抵达哈利酒吧门口时,那里的围观群众已经把巷子塞得水泄不通了。

    人们饶有兴趣地围观着澳洲人送的聘礼,因为里面有很多稀奇的东西,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一面硕大的穿衣镜和带玻璃镜子的梳妆台,还有装着仙人洞乳酒和红薯烈酒的坛子。

    其中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用玻璃瓶子装的仙人洞乳酒和红薯烈酒,琥珀色的酒浆装在晶莹剔透的玻璃瓶子里,摆在敞开的竹筐里反射着阳光,晃花了围观群众们的双眼。

    顺带说一句,如今整个澳门城,也只有乔大公子的哈利酒吧日常有仙人洞乳酒和澳洲红薯烈酒零售,其它酒吧和饭庄酒肆等都是时有时无,毕竟骄傲号差不多两个月才能来一回,这两种“名酒”经常处于断货状态。

    特别是仙人洞乳酒,这种酒市面上非常稀缺,常常是有价无市,然而哈利酒吧却从来不会断供,只是价格有点小贵,但这是整个澳门城唯一的一家零售仙人洞乳酒的地方,仅凭这一点,就让哈利酒吧的生意奇好。

    好了,把话说回到聘礼这边,除了上述很是惹人注目的珍稀聘礼以外,还有不少大宗的礼品----比如木头箱子里白花花的银两、成捆的五彩绫罗绸缎、玻璃宫灯、澳洲印花布和白糖等等,这些礼物成箱成籠地摆满了哈利酒吧大门外的台阶,对围观群众造成了极大的视觉轰动效应。

    于是任柯又再接再厉,开始了“请期”这个环节,所谓“请期”,就是男方向女方长辈询问女方出嫁的具体日期,当天,代小山带着任柯和礼书亲自登门拜访乔家大公子,后者也很正式地把两位领到乔家老宅拜见老太太,理由也很充分,乔大公子是任柯的长辈无疑,但是如今长辈之上还有长辈,所以理论上讲,乔家老太太有义务给自家“义孙女”定一个出嫁日期。

    当老人家接过任柯毕恭毕敬递上来的“礼书”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于是把二公子叫来,当场吩咐说,既然是乔家长房的孙女出嫁,作为长辈,二公子出面坐这门婚事的主持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于是二公子就凭空多出了这么一个无法拒绝的差事。

    接下来就是定迎亲日期了,任柯把妈祖大仙座前抽的上上好签交给乔家老太太查验,然后又建议在下元节迎亲,乔家老太太看了一眼任柯,半晌才微笑着说,我们乔家的这位义女也真是有福气,能找到如此英俊才子,着实令人羡慕……

    显然老太太说的不完全是客气话,此时正堂上所有男女对此都有同感。

    毕竟在穿越众里,大家也都公认任柯是帅哥一枚,无论是五官、皮肤和身体发育,都属于佼佼者。

    整个人帅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假如任柯还在旧世界的大学里,如果任柯哪天突然中断学业出道娱乐圈靠脸吃饭去了,估计肯定会有不少人相信----人就是帅到这个程度。

    在旧世界都是帅哥一枚,何况是在这个医疗和营养条件不如旧世界的时代。

    显然乔家老太太审视的眼光让任柯觉得自己有被看穿的感觉,赶紧地下头去看地面,然而老太太却哈哈一笑说,这下元节也是个大节日,用于婚娶喜事之日自然是可以的,老太太终于首肯,这日子就算是定下了。

    在一阵紧锣密鼓的风骚操作后,任柯终于赶在农历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这天,开始了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迎亲。

    迎亲的队伍极为奢华,前导仪仗是二十七面彩旗,举旗人全部披红挂彩,队伍末尾还有二十七面,而骑马走在队伍中间的任柯和護从其后的代黄艾哥仨的四周,还有二十七面彩旗!

    一共九九八十一面彩旗,这僭越得简直惊天动地的排场簇拥着哥四个一路走去,极为拉风。

    不仅如此,任柯还请了两个戏班子,一前一后吹打着各自的曲子,因为是各吹各调,所以这支迎亲队伍让四周围观群众的耳朵听得晕晕乎乎的,然而确实是非常的热闹,不仅热闹,还很有牌面----任柯要的就是这种牌面。

    按照正常的礼仪程序,迎亲队伍到了女方家门口,首先要拿出三书中的迎书当众念出,女方长辈出面接下迎书,然后新郎就要打道回府,静候新娘子家的送亲队伍抬着花轿把新人给送到府上。

    高声宣颂迎书的是任柯的兄长兼具媒人身份的代神医,这迎书出自大公子的手笔,之乎者也地赞誉之词加上各种情话,让代小山居然有不忍卒读之感,还好,代神医终于念完了迎书,鞭炮烟火齐鸣,就等着正堂大门洞开,老丈人乔大公子要出来接迎书了。

704 果然还是与众不同

    然而,大门洞开后,从门洞里走出来的不是嫁女儿的大公子,却是新娘子扬巧巧!

    这让围观群众大为惊讶,人们目瞪口呆地望着盛装艳抹的新娘子,就这样带在一众丫鬟小厮门们的簇拥下,直接走出了大门,旁边的几个小厮抬着春凳紧走几步,将凳子摆到任柯的马边,新娘子就这样大大方方地踏着凳子,斜身靠上了马鞍,任柯一个弯腰就把女人从春凳上一个公主抱给抱上了马鞍。

    然后两人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前后共骑一匹马,开始往回走,此时唢呐声再起,八十一面彩旗招展,簇拥着这对新人回到了熙园。

    这个场景让沿途的围观群众们大饱眼福,新娘子居然不盖盖头,还凤冠霞帔,浓妆艳抹地被一位帅哥抱着,就这样直接在大家上巡游,这简直太……太让人刺激了。

    这一切毫无疑问地造成街面上的极大轰动,沿途围观群众无不看得目瞪口呆,心旷神怡……

    这场婚礼,任柯办得就是这么任性。

    整个队伍回到熙园已经快到中午,尽管任柯的婚礼在走街的时候相当另类,但是回到熙园后,在乔家二公子的主持下,仍然要过一系列严格、繁琐的传统仪式,而且是要一丝不苟地过。

    首先,新妇进门之前,在一阵爆竹和鞭炮声中,扬巧巧被两个侍妾夹持着迈过了一个放在台阶上的炭火盆,这仅仅是第一步。

    接下来,主婚人登场,二公子盛装带这着任柯家里的小厮和丫鬟入正堂门,登上右侧台阶,两位侍妾手捧蜡烛引导新郎新娘跟着入门,登上左侧台阶,后面的一个小厮手捧大雁者随后,到卧室寝门前面对面站好,新郎向新娘行礼,新娘还礼,然后新郎新娘同进入卧室。

    接下来是“铺新床”程序,按照风俗,这是女方的职责。

    此时作为女方代表的莉莉娅和乔凡娜,引导着新娘子抱着新被褥,在卧室的床前整理床铺,铺完被褥,再由新郎接入正堂。

    本来在这里是要拜祖宗牌位的和父母长辈的,因为任柯是孤儿,所以高坐在上的是乔家大公子,旁边还站着代小山、黄磊、艾鲁什哥仨,这三位以长辈和夫家兄弟的身份接受了这对新人的跪拜,这时大公子还算淡定,从那哥仨的表情上看得出来,这三位很是受用,还有点忍俊不禁。

    接下来就是在主持人唱赞声中,拜天地和夫妻对拜,同时旁人一起又唱赞道:佳偶天设心相印,百年好合乐无边。婚姻白首配成缘,终生携手结良缘……

    所有这些礼仪和唱赞,都在二公子的主持下一丝不苟地走完了全套,时间已经到了午时,新娘子在侍妾丫鬟的陪同下进卧室休息,新郎则出来接待宾客。

    接下来的事情当然就是大宴宾客了。

    以澳洲人前一阵子在澳门积攒下的人气和功德,让任柯的这场婚礼宾客云集,包括澳门四家华商的当家人、与澳洲人有生意往来的各国商人、教会里的代表、孤儿院的代表等等。

    另外,任柯还专门办了几桌饭菜,让孤儿院里六十多名断了奶的孩子们都来吃饭,就连孤儿院里的义工们也一并宴请。

    对于这个安排,安格尔嬷嬷十分感慨,因为孤儿们通常在这种婚庆场合是不受欢迎的,毕竟有些不吉利,通常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哪里还会请一大群这样的孩子到饭局是上的?

    然而澳洲人就这样做了!居然不避讳!

    好吧,神奇的澳洲人总是在各个方面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新郎抱着新娘抛头露面一起骑马巡街只是这些特质中的一个小特质而已……

    前来贺喜随礼的宾客之中,包括总督布加诺在内的市府官员、议员、行会的头头脑脑们,当然了,这些人都不是空手来的,不一会儿各种礼物就塞满了专门放礼物的小厢房。

    不出所料,酒宴上最受欢迎的仍然是澳洲产的仙人洞乳酒个红薯烈酒,当这些酒坛子被小厮丫鬟们打开,逐个给每个人的酒碗里斟满时,一时间整个熙园酒香四溢,欢声笑语中,整个酒宴持续到徬晚,到最后大多数客人都喝得晕晕乎乎的----这两种酒好喝是好喝,但是后劲极大,几乎没有一个客人是自己清醒着走出熙园的……

    为了给任柯夫妻腾出一个小世界,小艾已经搬到东院里住去了,所以到现在整个西院都是任柯的。

    由于这回杨巧巧决心关闭丽萍院,除了出资遣散了一部分人以外,一些年纪大的和年纪太小的都留了下来,加起来一共有十位男女,值得一提的是,丽萍院里另外还有两个年龄只有八岁的小姑娘,这两位原本也是清琯人,如今也随着扬巧巧来到了任柯这里,于是熙园里一下子住进来一大家子男女。

    剩下的还有两个孤寡的老妈子,她们跟着杨巧巧很久了,彼此都舍不得分开,还有的就是两个小厮了,都不到十二岁,是杨巧巧收养的孤儿。

    通常情况下,这些小姑娘小厮与任柯夫妻有人身依附关系,小姑娘长大后,将顺理成章地成为任柯的侍妾,然而别人不知道的是,其实任柯已经跟杨巧巧有了一些商量,可能对这些清倌人另有安排。

    当然了,几位孤寡老人和老妈子肯定是要带在身边跟自己一辈子的。

    关于小姑娘和小厮们,任柯打算把这些孩子送到向日葵和竹园公学读书,这些孩子们以后的前程和出路,则完全尊重她们和他们自己的意愿……

    然而不管怎样,这场景还是惹得代黄艾他们羡慕得不要不要的,黄磊还不无嫉妒地说,任柯这辈子怕是要肾虚……

    显然那早先进熙园的两位清倌人----好吧,现在已经不是清琯人了,如今早已经破了身子,升级任柯的两个侍妾。

    其中一位还怀了任柯的孩子----从理论上讲,任柯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面对此情此景,能不让那三位事实上的单身狗羡慕嫉妒恨吗?

    婚礼过后的第三天是农历十月十八,按照约定,任柯夫妇带着侍妾、老妈子、小姑娘和小厮们一起去城北妈祖庙烧香,一大群人坐着四辆马车,其中两辆还是临时租来的,这一路上浩浩荡荡又引发了路人的住足围观……

    庙里的热闹毋庸赘述,无非就是钟鼓齐鸣香烟缭绕,众人在咏经声中该磕头的磕头,该跪拜的跪拜,折腾了一上午,任柯夫妇领着众人才拜完了神仙打道回府。

    车队刚刚回到熙园大门口,任柯就远远地看见熙园大门口停着两辆四轮马车,在大门的台阶上,一群短衫汉子正簇拥着小艾和另外两位劲装汉子热烈地交谈着。

    这群人见到任柯夫妇的车队到了,立刻停止交谈直奔车前,为首的两位汉子高声唱了一个肥诺,一躬到底,然后大笑着对任柯喊到:

    “兄弟大喜之日,为兄不知讯息來迟,还望见谅……”

    任柯见了,不等对方说完,就惊喜地大叫一声,马车还没有停稳就跳下车来,口中也高兴地回应道:

    “哎呀!竟然是薛兄黄兄!”

    “哈哈,兄弟英俊才子,如今抱得佳人归,确是令人喜乐……”

    “当初霍洛一别已一年有余,想不到今日在澳门重逢,两位兄长别来无恙啊!弟在此见过两位兄长!”

    说着任柯一躬到底,回了一个大礼。

    这两位来访者正是薛来相和黄之彦。

705 关于郑成功的动向

    说起任柯跟薛黄两人的关系,确实是很亲密,任柯**和薛黄两人当初在妮可号上就结拜了兄弟,现在回想起来,一晃居然过了一年多了!

    久别重逢,还是在异国他乡,兄弟们相见自然是亲热得很,就连跟着来的那群伙计们,也纷纷上前对任柯行大礼,态度很是热情恭敬。

    任柯对这群伙计也很熟悉,当初这群人从苏禄国的奴隶营里出来后直接上了妮可号,当时在甲板上接待他们的就是任柯和**哥俩,如今大家又在万里之外澳门相见,自然是感慨良多,激动万分。

    这时薛黄二人一边拉着任柯的手叙述旧,一边让伙计们赶紧搬马车上的东西,主要都是一些吃的用的,薛来相一脸歉意地说,刚刚知道兄弟大婚,来得仓促,也就临时拿了一些船上的土特产,等下次回航雷洲,定会补上礼物。

    任柯赶紧说无妨无妨,这样就很好啦,不劳两位兄长破费,接着又赶紧把扬巧巧和叫做惜儿珍儿的两位侍妾唤来与薛黄两人相见,薛黄二人虽然来得仓促,但是看来也是稍微准备了一下的,见过扬巧巧和这两位侍妾后,立刻拿出三套金银头面交给任柯,说是给弟妹们的见面礼。

    任柯接过来手里顿觉一沉,知道是纯金纯银的无疑,明白这是薛黄两人的情意,也不矫情客气就直接道谢收了。

    这时旁边的小艾告诉任柯,代哥去孤儿院巡视去了,已派人去孤儿院知会,估计一会儿就回来,于是哥几个一路说笑着进了熙园的门厅。

    扬巧巧此时也立刻进入了主妇角色,吩咐下人赶紧烧茶备饭安顿接待客人。

    而任艾哥俩则带着薛黄两兄弟来到正堂坐定,待小厮们奉上清茶退下,薛来相立刻对任艾两人详细述说了自己这一年的经历。

    这薛黄兄弟二人从苏禄死里逃生并与澳洲人自去年夏天一别后,薛家的船队回到雷洲稍事修整,原本打算马上去澳门开拓生意等待澳洲人到来的----因为任珂和**曾经告诉他们,澳洲人很快就要北上澳门了,那里有做大生意可做,届时双方有非常深远的合作前景。

    然而就在这个当口,大明雷洲总兵陈上川找上门来,带来了郑家的召集令。

    薛来相介绍说,这位陈总兵是永历所属,并非郑家分号,然而却也是郑家在两广安南海域的坚定盟友。

    多年来,这位陈将军一直负责保护、照顾郑家在安南北部一带的生意,陈大将军对于打着郑家分号旗的薛家船队比较客气,当然了,该缴纳的规费肯定是要交的。

    薛家船队刚刚回到雷洲,陈总兵就传来郑家的消息说,国姓爷要入扬子江攻打江宁了,特此发遣薛家船队北上舟山协助,还说等攻下江宁,将会大加封赏,有功者不吝裂土封侯云云。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薛来相只好放下自家生意率领船队北上,好在郑家对从属虽然严刑峻法,但是也不会白白差遣,给郑家运送物资人员的船队,除了受到郑家海上力量的保护、畅通无阻外,该给的银子一两也不少,而且还能顺带在郑家控制的海域和港口做一做自家的生意,俗称“夹带私货”,而郑家对此也态度宽容,收税亦公道。

    所以南洋海域吃郑家这碗饭的中小海商有很多,像薛家的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也是但凡郑家振臂一呼,响应者云集的关键原因之一。

    薛来相说,这次进攻江宁之举,国姓爷谋划已久,此时国姓爷据有浙闽粤沿海诸位港,而(永历)皇上“西狩缅境”,晋王(李定国)与鞑子在云贵拉锯,故鞑子在东南沿海兵力空虚,国姓爷欲趁此机会攻占江宁,攫取江南财赋粮草之地,立足江南,徐图天下。

    然而天时不利,薛家船队刚到舟山就遇到台风,国姓爷的船队被风浪吹散,船只触礁搁浅无数,尚未入江作战,精锐水师流失伤亡近万人,属下海船损失数百艘。

    好在国姓爷的嫡系船队损失不大,损失的船主要是像薛来相这类响应郑家征召而来的中小商号的船。

    说到这里薛来相感慨道,若非义父送我望远镜及精细海图,使某及早发现前方海况异常,及早转入海岬抛锚躲避,则必陷风浪之中矣。

    风浪过后,又寻海图所指,碾转诸岛,收的得无主搁浅海船四艘,稍加修葺,拖带至闽地,复原后得千料閘船两艘,乌哨小船两艘。如今拜义父所赐予,薛家的船队居然已经扩展至七艘了。

    此时任艾两人一言不发,很认真地听着薛来相的讲述,哥俩知道,薛来相刚才谈及的这场风暴,历史上确实有记载。

    毕竟任艾哥俩在出海前早就在电脑资料室里做足了这方面的功课,他们很熟悉这段历史。

    根据朱哥的说法,也正是这场台风,有可能改变了旧世界的大清和郑家的历史发展轨迹。

    那场改变历史的台风,就发生时间就在两个月前的八月初,当时郑成功调集海船千艘,兵士数万,从海路挥师北上。

    此时的长江口,还有驻扎在长江口崇明岛的张名振张煌言所部接应,沿江有清军绿营将领的做内应,加上当时的江宁确实非常空虚,两岸士绅百姓因为剃发易服,也日夜盼望“王师东来”,所以郑成功选择这个时机进攻江宁可谓地利人和皆备。

    时郑家水师一路北上,沿途攻无不克,声势浩大,眼看着那大明的南京故都已经是势在必得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突如其来的的台风,让郑成功止步于长江口以南的洋山海域,台风除了让郑成功损失了数百艘海船以外,士兵也失踪流散近万人,失踪人口里还包括郑成功的三个儿子和小妾。

    事已至此,全军上下士气大跌,在海上与风暴盘桓数日,郑成功最后只能率领残余船只和将士黯然南下闽地修整。

    由此,郑家失去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

    等到来年农历的五月,郑成功终于恢复了元气,那一回他率十多万将士再度北上江宁,初期战事尚顺利,郑家水师先是与清军水师占大战于舟山外海,不熟水战的清军根本不是郑家的对手,几场接触战下来,大清水师居然全军覆没,仅仅是被焚毁的船只就达到百余艘,至此大清朝完全丧失了制海权,郑家已无后顾之忧,接着郑成功又攻占舟山岛,终于攻入了长江口,兵锋直抵南京的燕子矶。

    然而,时过境迁,此时的清廷其实已经缓过劲了,江右沿途一带已经有所防备,郑军虽然水战无敌,但陆战却与清军打了一个平手,就在双方僵持的关键时刻,终究不熟陆战的郑成功又犯了一个料敌不足的低级错误,被清军偷袭,导致兵败如山倒,最终再度仓惶退出了长江口。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215/ 第一时间欣赏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 作者:彼岸之筏所写的《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为转载作品,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介绍:
这是一本开头有些休闲、有一点慢节奏的书,毕竟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多角色群穿故事,因此前期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今后的精彩。总之,这是一本给有机缘的人看的书。 旧世界的一群普通人,在两位神秘人士的帮助下,集体穿越到明末清初那个大时代。本书讲述的,是这群人如何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演绎出一段波澜壮阔、真实且魔幻的人类历史的故事。 所以,希望各位看官不要把此书仅仅作为单纯的小说看,毕竟历史比小说更魔幻,如果你能有耐心看下去,越到后面就越精彩……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