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规则系学霸TXT下载规则系学霸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规则系学霸全文阅读

作者:不吃小南瓜     规则系学霸txt下载     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说的 太不靠谱了!

    当考虑到读研续航大学生活的时候,赵奕之所以马上想到哲学、经济学等文科专业,原因很简单,理科和工科专业报不了。

    即便能正常参加研究生考试,也不可能有学院、导师收他。

    这不是收一个天才学生这么简单,而是影响到整个学院以及导师自身的声誉,其他人会觉得学院或导师个人,是想依靠他来获得名望,而不是真心能教他什么东西,事实上也是,理科和工科的专业,即便是不了解的方向,他自学的效率也非常高,根本不用跟着导师读。

    文科专业就稍稍好一些。

    专攻文科的学者对他肯定没有那么‘排斥’,找导师报考还是有那么点希望的,具体情况怎么也不确定,但肯定要比理科、工科强。

    另外,就是眼界拓展了。

    赵奕一直都想学一些其他专业的知识,终于有了空闲可以去看看书,顺便刷个专业学位也是不错的选择,学位对他来说没什么意义,但有总要比没有强,看有些顶级的学者,一介绍就是,“数学博士”、“信息学博士”、“哲学博士”、“法学博士”,一大堆博士头衔放在同一个人身上,听起来就非常的高大上。

    博士对他来说还有点远,但读个二专的本科出来,就没什么难度了。

    “要选什么专业呢?”

    赵奕坐在椅子上思考起来,他对几个专业方向只能说有那么点了解。

    比如,经济学。

    经济学家研究经济规律,也就是能对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判断?

    还有,哲学。

    哲学家可以看做是思想家,历史上哲学包含科学,而现在科学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哲学也就成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哲学,但具体是不是不好说,但历史发展来看,哲学是科学的起点。

    还有,金融学。

    “金融,不就是钱吗?研究价值规律、研究价值判断,直白说,价值不就是钱?”

    赵奕就是这么理解的。

    大概金融学的门外汉也都这么理解,内行人就不清楚了,而赵奕思考着‘钱’的概念,觉得学学金融也不错,了解一下价值问题,也许能知道怎么大笔的赚钱?

    “没意思!”

    最终赵奕还是放弃了‘赚钱’的想法,因为哪怕不了解金融的概念,赚钱对他来说也不是问题。

    “所以,还是要从哲学、经济学中,选一个先主攻一下……”

    赵奕正在仔细思考的时候,李仁喆不断的回头看,他似乎是要说什么,但好半天还是没开口。

    “要说什么?”

    赵奕注意到李仁喆吞吞吐吐的样子,很干脆的直接问道。

    “这样啊,赵奕。”李仁喆终于开口道,“你刚才不是说考研吗?为什么要读文科专业?你本科修的是生物,我觉得可以继续读啊,反正读什么专业,对你来说都一样,你肯定不会每天都上课,跟着导师正常做研究。反正你和普通学生不一样。”

    “没办法,没人收。”赵奕有点无奈的说道。

    “找熟人啊!”

    李仁喆来了精神,“找陌生的、不认识的肯定不行,但你可以找熟悉的,比如,你们医所的研究员,或者其他什么熟悉的人,让他们当导师……”

    “有道理啊!”

    赵奕听的眼前一亮。

    如果是找熟悉的教授、研究员,就是挂名个研究生肯定是没关系的,反正就只是挂个名字,他就是想有个‘在读研究生’的状态,心里上感觉舒服一些,还能和其他读研的人一起上课……

    挺好!

    赵奕朝着李仁喆比了个大拇指,“我试试。”

    李仁喆笑道,“我是希望你留在学校读啊,我肯定报本校,到时候,咱还能申请一个宿舍。”

    赵奕带着疑惑点点头,问道,“不是说黄文建要去工作吗?你们可以一起出去租房住啊?”

    “啊……也对!”

    李仁喆猛地反应过来,旋即转过头道,“那没事了,赵奕,你报你的,你怎么想就怎么报。”

    “……你特么就想找个睡友啊!”

    赵奕狠狠的吐出一句话,但他倒是觉得李仁喆说的有道理,校内生命学院、理学院里,熟悉的人有很多,他们有些就带研究生,打听一下找个熟人,挂个研究生的名额不可能拒绝吧?

    “应该有希望吧?”

    他想着脑子里出现一个人,马上打电话过去问道,“魏教授,你明年带学生吗?我想报考微生物方向的研究生……”

    魏世清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院长办公室里,和吴艳平讨论下一年招生问题,听到对面赵奕说起要报考研究生,他脑子都直接懵了,满是惊讶的问道,“你要报研究生?考?你还用考?你各科成绩基本都是满分,直接保送不行吗?”

    “保送?也对啊。”

    “不过那会占个班里的保送名额吧?”赵奕小声嘟囔了一句,占不占名额其实不重要,他主要还是想问,“那我的倒是就选你……”

    “不收!”魏世清果断的拒绝,随后直接就挂了电话。

    “什么人啊!”赵奕有点郁闷,但是也不太在意,一个失败了可以换一个,反正认识的人很多。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办公室。

    魏世清深吸了一口气,给院长吴艳平说起刚才的事情,“赵奕那小子……咳咳,赵院士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突然想报考研究生,而且还说让我带……”

    吴艳平疑惑道,“不是说,明年,赵院士会当导师吗?”

    “他估计是不想当。”

    “也对。”吴艳平道,“赵院士还很年轻,带学生也有点尴尬。”她指的是学生和老师的年纪问题,赵奕毕业带研究生,手下学生的年纪和他差不多,有的可能还要比他大一些。

    “但是不带学生,也不能读研啊!”魏世清郁闷道,“谁敢带他?开什么玩笑?他那些成果,都快拿医学诺贝尔了!而且赵院士继续读研,说起来也不叫个事。”

    “嗯。”

    吴艳平思考着点头,皱眉道,“那怎么办?如果赵院士决定好要读研,就算只是占个名额,正规他肯定够保送资格,自己考……”

    “让他自己考!研究生考试哪有那么容易!”魏世清带着郁闷的语调说道。

    “不行,参加考试倒是还好,没什么问题。到时候,赵院士真报了导师怎么办?”吴艳平摇了摇头,“我们要想个办法……对了,赵院士确实没读过研,更没读过博,难道他是想拿个证?”

    魏世清跟着思路点头道,“可能是啊,哪个有名气的学者,说出来不是某某大学的博士,赵院士到现在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要不这样……”

    “!#¥%……”

    两人开始仔细商讨起来。

    另一边。

    赵奕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都没得到理想的结果,关系不那么熟络的,就礼貌的说了声抱歉,关系熟络的直接都差点破口大骂,“赵奕,你就别害我了!”

    “我当你的数学老师,都被很多人调侃了,还让我带你研究生?你干脆把我当试验品,研究研究我吧!”

    “不行,不行,赵奕啊,我现在就和教务去说,明年不带学生了。”

    “……”

    赵奕发现都把人逼得决定不带学生,也没办法继续说下去了,他用实践证明李仁喆说的有多不靠谱,想要理学、工学范围内读研,是根本不可能找到导师的。

    “算了,还是文科吧!”

    “明天去图书馆看看书,不管学什么,报什么专业,增加知识储备量也没有坏处。”

    赵奕决定下来。

    第二天上午,他八点多才爬起来,出门去吃了个早餐,再优哉游哉的走回来,收拾一下就打算去图书馆转一圈,但楼道里忽然热闹起来。

    “老李,看看啥情况!”

    赵奕扭过头喊了一嗓子。

    李仁喆正在门口拖地,因为宿舍大部分时间里,就只有他一个人在,他还经常抽-烟污染空气,就需要偶尔做一下卫生工作,算是为宿舍卫生做贡献了。

    他听到楼道的声响,不用赵奕提醒就直接朝门外看,旋即就看到一队人走了过来,“女……大妈……咳咳,好像是吴院长?”

    “吴院长!魏老师!”

    等一群人走到了近前,李仁喆就不用再‘好像’了,直接扯着嗓子喊了两声,也算是对赵奕的提醒了。

    赵奕扭头看向门口。

    吴艳平、魏世清,还有生命学院、教务等几个老师,都站在了宿舍的门口,礼貌的询问是否能进去,随后吴艳平和魏世清一起进来了。

    魏世清手里还有拿着好几本证书之类的东西,他满脸热情的走到赵奕身前,“赵院士啊!昨天听说你有心读研,我们就做了反思,学校对待顶尖学者,不应该再遵循普通的规章制度。”

    “以你的能力、成果,已经足以取得世界任何大学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我们和教务进行了沟通,一致决定把硕士、博士学位和毕业生颁发给你!”

    “这里,你看看吧。”

    魏世清把手里的证书交给了赵奕,随后继续道,“就读时间和你的本科一致,专业方向,我就写了生物医学方向,因为你是医所的研究员,千万被见怪。如果你对专业方向有要求,还可以改的。”

    “还有……”

    后面一个教务老师拖着一套崭新的黑色学士服,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这是你的毕业礼服。”

    “放心吧,你的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学位,都和其他学生完全一样,如果你想和同学拍照留念,可以等到明年你们这一届学生毕业的时候……”

    “那么,赵院士,恭喜你!”

    魏世清说完其他人马上配合热烈的鼓起了掌,然后在赵奕还没有开口的时候,就呼啦啦的一起走出了宿舍的门。

    “……”

    赵奕和李仁喆一起沉默,他拿着手里的证书,给李仁喆展示了一下,十分无奈的说道,“老李啊,你说的着呢不靠谱,我才刚问了一下,就连报名的机会都失去了!”

    “……”

    李仁喆看着一叠毕业证、学位证,看看桌上的学士服,再看到旁边自己备考的一大摞书,忽然产生了一股想哭的冲突。

    做人,差距也太大了。

    当自己还在努力备考的时候,别人才开口问了一下考研的问题,就连博士学位证书都有了?

    ……

    赵奕没有被一口气拿到一堆证书打击到,他依旧想要维持学生的身份,既然理学、工科的路走不通,就选择文学类的科目。

    他研究了一下学校二专的政策,发现有几个专业可以直接报名,只要本专业成绩过关就能通过,其中的文科专业包括哲学、心理学以及历史学。

    然后他报名了哲学专业。

    赵奕直接做了申请以后,还去教务专门问了一下报名审核以及考试问题,旋即就直接去了图书馆,找了一大堆哲学的专业书籍,打算先预习一下看看。

    其实就是日常看书。

    哲学不一定能对研发有什么帮助,但最少能扩展知识面,了解一下相关的理论、发展,能用来开拓眼界也是好的。

    如果是以前说读个文科专业,他并没有多大信心,因为文科专业背诵的内容比较多,记忆来说系统就没什么用处了。

    现在不同。

    赵奕打开了系统看看面板属性数据,都变得非常有信心--

    【姓名:赵奕。】

    【脑域开发度:7.6%。】

    【智慧:101。】

    【精力:231。】

    【学习币:52877。】

    【科研币:481。】

    【能力:《因果律》、《联络律》、《监察律》、《相关律》(激活下一阶段能力,需要消耗学习币54000。)】

    系统面板的数据非常华丽。

    学习币已经上升过了五万,再积攒一下就能获得下一个能力。

    科研币倒是减少了一点,主要是因为做涡扇发动机研发,消耗了太多的科研比,而技术的研发出成果前,是没有科研币收益的。

    赵奕主要看的是智慧属性。

    智慧,是一个综合类的评价,脑活跃的记忆力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但超过一百的智慧,也足以说明记忆力是有多好了。

    当看一个新内容的时候,赵奕就能感受到智慧属性高带来的好处,他只要理解了书里的内容,就差不多都能够记在脑海里,不说一字不差的记下来,但也能表述的非常准确了。

    所以他看书的效率非常高。

    往往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他就能完全消化一本上百页的书籍,不仅仅是理解了书里的内容,还能从头到尾的叙述出来。

    哲学专业的本科知识面,还都是以了解哲学学科为主,倒是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只要把书里的内容都记住,考试肯定是没问题的。

    赵奕倒是很享受看书的过程,因为一些哲学观点还是很有意思的。

    当然了。

    有些内容也非常脱离实际,差不多可以用‘废话连篇’来形容。

    这些内容就不值得深入思考了。

    在图书馆看了一天的书,赵奕感觉有些疲惫了,回到宿舍以后,就打开电脑准备打游戏放松一下,他打开网页扫了一眼,发现浏览器挂着一条热搜--边界理论加弦理论诠释宇宙奥秘!

    “什么东西?”

    赵奕点开了以后发现直接跳转到了……

    微博?

    他有些惊讶的浏览了一下,才发现微博竟然已经出来了,不由得感慨时间过的快。

    现在的微博还没有未来那么多用户,但也有了千万以上的规模,打开微博后就看到了那条热搜,仔细注意才知道,原来是上次和爱德华-威腾一起发的强力解析论文发酵了。

    之前赵奕和爱德华-威腾一起做研究,并对粒子边缘能量排列进行了数学解析,侧面证明2的n次方点位的不同寻常,以此以粒子边界理论为基础,对四大力之一的强力进行数学解析。

    两人一起发表的强力解析问题,在国际物理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物理界以外就没多少人关注了,主要论文的内容太过于晦涩,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

    一天前官媒转载了论文的片段,同时赞扬了赵奕在微观物理理论基础上的研究,以此来普及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一下子就引起了大片的讨论。

第四百五十章 震惊!赵大神竟然要参加考试!

    赵奕的研究被官媒点名赞扬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平常到都很难引起议论,因为他在数学和物理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太多,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最顶级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

    这次官媒发布的消息之所以引起热议,还是因为论文成果内容本身,粗略的了解其内容以后,让外行人都感觉有些玄幻色彩。

    “2的n次是不同寻常的数值?”

    “2的n次数值的能量,会引起三维空间排斥反应?质量可能是多维空间的产物?所以组成物质质量本身都是不同寻常的?我们人类自身也被空间排斥?”

    “引力是空间排斥,强力也是空间排斥,造就了引力和强力的统一?”

    “这个学说的核心还是2的n次方问题,感觉有点神学色彩,我没觉得这个数字有什么不一样!”

    “都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啊!”

    “估计赵奕的研究已经触碰到了神学、触碰到了未知,不能解释的东西!”

    “不过我相信赵大神。在了解了论文的核心后,找到了一条赚钱的好门路,悄悄告诉你们:把现金分成几堆,两块的、四块的、八块的……然后过一阵子,钱就会吸引其他的钱,慢慢的增多了。”

    “……”

    赵奕看着这条‘赚钱理论’,都不知道应该说点啥,他干脆用博客账号登陆了下微博,随后回复了一条评论,“哥们,高啊!我马上试试!”

    实际上,就算是看到这些不相信的讨论,他也是心无波澜,因为理论物理本身就只是理论,是一种纯粹用数学解析物理的方式,解析本身正确与否连解析的人都不知道,能确定的只是里面的数学逻辑没问题。

    另外,用数学理论或者实验证明理论错误才有意义,外行的直接说对结论相信、不相信,就都可以跪在废话的行列中。

    当然,讨论也有大量支持的声音。

    “赵大神最擅长的就是数学,他是用数学的方法解析物理,我仔细看过这篇论文,虽然中间有些过程看不懂,但论证确实很完美。”

    “几个月前数学就讨论过,好多相关的理论、数学计算,都在2的n次方点位,出现了惊人的巧合,足以证明这个点位是不同寻常的。”

    “赵奕和爱德华-威腾合作研究的成果,获得了国际上好多数学、物理研究机构的认可,普通人质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最重要的是,赵大神解析了强力,并且侧面论证的引力,虽然没有完全做到引力和强力的统一,但明显是距离不远了。”

    “这足以让边界理论超越弦理论。”

    “谈超越弦理论没有意义,赵奕本身也是弦理论的支持者,两个理论加以在一起,内外合并完美阐述宇宙的本质。”

    “……”

    赵奕看着一大堆支持的评论,嘴角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但有些说法说的并不准确,比如说,他是弦理论的支持者。

    他可不是弦理论的支持者,甚至对自己的边界理论都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

    如果做一个准确的定位,他是数学的支持者,他只相信数学的逻辑。

    赵奕看了好半天评论,干脆也转载发了一条微博,网站提示修改用户名,他也把一大堆乱码式的名字,改成了‘平凡的大学生’,随后打了一条消息发上去--

    “其实,弦理论和边界理论都只是一种物理理论,理论物理的本质是用数学的方式描述物理规律,任何理论都会存在一些虚幻想象的地方,谈正确与否没有意义。

    我期待能有一天,边界理论能被实验证伪,也就代表着对微观粒子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条微博发上去,他并没有在意,就继续浏览着微博网站,网站才刚建立不到半年,和未来相比有很多功能缺失。

    比如,很少见到各种认证的博主。

    比如,广场推荐的消息也有些混乱,但好处是很少能看到广告。

    能再转过来查看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多了一百多条新消息,打开一看才发现都是刚才那条微博的评论--

    “你有权利不相信边界理论,但说希望看到边界理论被证伪就过份了吧!”

    “你一个普通大学生,有什么资格去讨论理论物理,讨论赵大神的论文?”

    “粗略一读很有道理,仔细一看胡说八道!”

    “还谈正确与否没有意义?正确就是正确,错误就是错误,相信就是相信,不相信就是不相信。你可以选择不相信,但你说出来干什么?博眼球?”

    “现在的人为了博眼球,真是连底线都没有了!”

    “……”

    以上的评论还是好一些的,有的直接就扣大帽子,甚至公开咒骂了。

    看着那些扣帽子、咒骂的评论消息,赵奕倒是很淡定,网络就是这样的,总是有些人思维奇特,或者干脆就是为了发泄,直接就发布一些恁人的消息。

    这倒正常。

    但是,有些针对理论物理、边界理论以及弦理论的讨论评论,他觉得还可以讨论、回复一下。

    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得到认可。

    赵奕是这样。

    网络上不知名网友也是这样。

    然后赵奕和几个评论的网友进行了热火朝天的讨论,在讨论不断进行的时候,有些回复消息真的很气人,他也马上敲键盘恁了回去。

    一来一回。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

    赵奕都感觉有些疲惫了,却发现做的事情没有意义,想隔着网线说服其他人……

    太难了!

    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有一种心理学观点叫做‘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如果能力差的人经过适当的训练,他们可以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以至于他们最终会认知到自己的不足,最终他们会承认他们之前的无知。

    另外,越是能力不行的人越觉得自己厉害,越有能力的人反而越谦虚。

    总结来说,越是知识水平低的人,对自己越是迷之自信,反应到网络中就非常真实了。

    赵奕拿出了好多的理论、观点试图说服网线对面的网友,但哪怕有些网友被专业知识恁的无话可说,他们也可以转到其他角度继续会恁。

    总之,他们坚定的相信自己的认知,就算被恁的无话可说,也必须要找其他话恁回去。

    你说东,他说西?

    这怎么说?

    赵奕也感觉稍稍有些郁闷,但又觉得很是好笑,因为恁他的网友,本质上来说都是支持他的,想想就感觉很矛盾了。

    好吧!

    睡觉!

    赵奕带着怪异的心情睡着了,再醒来就听到耳边的大喊。

    “赵奕,你火了!”

    “啥?”

    赵奕迷迷糊糊的转过头,就看到李仁喆指着屏幕,“你火了,微博热搜!”

    “我知道啊?昨天就看见了。”

    “不是那个……是……你看看啊,你的微博!”李仁喆连续说了一大堆,还是没有解释清楚。

    赵奕干脆爬起来走下床,仔细看了一下才知道原因,是他的微博被网友认出就是他本人,然后就直接火了起来,甚至热搜上都有一条‘赵奕院士和网友就理论物理展开讨论’。

    “???”

    很快。

    赵奕就知道为什么网友能认出是他本人了,因为他是用博客账号登录的,微博账号自动关联博客账号,点开他的微博页面研究一下,就知道他是本人了。

    这就尴尬了。

    好在网上都把这件事当个八卦讨论,并没有说其他东西,但是有些他的回复消息,还是被作成图片转载,好多人也参与到八卦的讨论--

    “网友为了支持赵大神,隔着屏幕敲键盘恁人的时候,绝对想不到他恁的就是赵大神本人。”

    “才刚刚是早上呀,我就笑到肚子疼,不行了,不行了……”

    “赵大神的微博,必须关注一波!”

    “看你们总说赵大神、赵大神,我才知道是赵院士,赵院士真是拔高了‘大神’的档次啊,看以后还谁敢叫大神?”

    同时。

    赵奕的微博消息都被留言、私信堆积,看是根本看不过来的,还有大量粉丝关注消息,到现在没几个小时,微博竟然涨了十万粉丝。

    这个速度放在几年以后不断什么,但要知道微博只是刚刚流行,网站邀请入驻的顶级明星,粉丝数量也不过两、三百万。

    赵奕看了半天消息,有些无奈的感叹道,“这就没意思了啊,我本来是潜水低调的。”

    “你看,我的微博名都是‘平凡的大学生’。”

    “你还平凡?”

    李仁喆硬咬着牙道,“我真是……羡慕死了。我这个微博号注册了有两个多月了,每天都更新消息,结果到现在关注才只有一百多个。”

    “有一百个?不错啊!”赵奕淡定的赞扬一句。

    “当然了。”

    李仁喆有些得意,“我每天都发考研相关的消息,网上好多人还问我备考的事情,他们都以为我是个学霸。”

    “厉害!”

    赵奕用力竖起大拇指,“你可以伪装成学霸,现在不是流行立人设吗?你就立一个学霸的人设,到时候考研分数不达标,发个微博,让你的粉丝都震惊一下。”

    “加油!”

    “滚!”

    ……

    这一天就是从关注微博消息开始的,出门溜溜达达吃过早饭后,赵奕收到了个好消息,教务那边有老师打电话,说他报名哲学专业的审核通过,还说了一些考试相关的事情。

    二专也是正常参加考试。

    每一年的考试会包含所有科目,完成哲学的所有专业课考试,需要参加年底和明年六月的考试,同时还要完成本科论文。

    其他就不需要了。

    比如,基础公共课程、选修课,再包括一门外语的要求,哲学和其他学科有很多重复的地方,所以只需要完成专业课和论文就够了。

    赵奕大体了解了一下,就一头扎进了图书馆,继续进行埋头苦读。

    于此同时。

    学院里好多人也在讨论赵奕修哲学专业的事情,他们只是觉得事情很有意思,还有些支持赵奕学一下哲学、历史等科目。

    文科和理科不冲突。

    利用空闲的时间多看点书,也能增加知识储备量,另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赵奕修第二个专业但并不上课,也就没有对应的老师,不牵扯到自身就没关系。

    既然赵奕是想修个哲学,那就修吧!

    ……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赵奕就不断的看书充实自己,他看的大多数是哲学,也包括一些历史类、文学、心理学的书籍,大量的知识内容补充到脑子里,也让他感觉见识都丰富了很多。

    以前看的书大部分都是理学、工科,脑子里充斥着大量的公式、原理,仿佛自己就是个机械造物,又像是一台专门做科研的机器,增加了一些文科的知识后,就感觉人生更丰富了一些,看待某些事物也能有其他观点。

    这是很重要的。

    人往往需要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来增加见识、开拓视野,而不是固定局限在某一方面,丰富的知识就能够丰富认知,再去看待某些事物,就会拥有不同的角度,放在科学研究上,也就能想到更多的方法。

    赵奕也享受着学习的过程。

    之前学习都是为了研发,是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学习,现在大部分时间还是专门去看书,而不带有任何目的性,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同时,他还真正体会到了学生的感觉。

    学习、看书、背诵,准备考试!

    哲学类的专业课程书籍需要仔细的看,记下来期末要应对考试,到时候,该是什么成绩就是什么成绩,他找回了应对考试的感觉,不止是哲学类的专业课程,还包括其他也需要备考一下。

    比如,英语六级。

    在刚进入燕华大学的时候,赵奕就考过了英语四级,因为对他来说英语成绩没什么意义,就一直没有继续参加考级,考验还是要英语六级的水平,有个六级的证书肯定会好一些。

    所以他报名了六级考试。

    很快。

    英语六级考试就要来了。

    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备考四、六级的紧张声音,也有相关的新闻看起来很有意思。

    外国语大学的教授骆桂军发表了博客文章,批评了英语四、六级考试问题,他认为‘英语的学习着重点是听力和口语’,应该适当减少读写方面的分值,因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与人交流,而翻译文字工作大多需要专业英语,不是普通英语书面成绩好就能做的。

    骆桂军的博客文章得到了不少支持,四、六级考试前夕就引起了媒体注意。

    一家网络媒体派出记者对骆桂军进行了采访,他本人面对记者继续持有博客文章的观点,并指出,“现在的四、六级考试,不管是题目也好、内容也好,完全就是应试教育的延续。”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并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争取做到能做口语交流,所以应该加大口语、听力的分值,减少书面相关题目的分值。”

    “我的学生大多都考了雅思、托福,但作为老师,我个人感觉,让我去考六级,都不一定能及格。”

    “今年,我也报名了考试。想和一个普通学生一样,到考场做一下六级试卷,看看具体能得多少分。我觉得现在的试卷,我能做到及格,但得高分就很难了。”

    “我是语言学院的老师,工作也经常和外国人交流。换做是其他科目的老师,哪怕是外交官,我想,考六级也很难拿到高分,因为那些卷面上的题目,不是口语、语感好就能做的。”

    骆桂军认真说道。

    骆桂军的话很有说服力,因为他不仅是外国语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工作,身上还挂着跨国制裁与出口管制研究中心主任、对外友好协会特邀理事、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咨询专家、跨国公司国际公共关系顾问专家等头衔,同时他还是颇有影响力的国际广播电台的特邀评论员。

    这些头衔加在一个人身上,足以肯定他的英文水平了。

    所以采访报道出来以后,好多人期待骆桂军六级能考多少分,但没有人觉得骆桂军考不了高分,听力、翻译等部分,他是基本能拿到满分的,再加上写作也没多大问题,六级考试对他来说,真的是非常非常容易。

    赵奕也正在准备六级考试,他和骆桂军不一样,根本没有关心考试本身,而是拿到了准考证以后,拍了张照片上传到微博,配上了一句文字,“大家一起加油!”

    呼啦~~~

    网络爆了!

    “赵大神也参加六级考试?”

    “开玩笑吧?”

    “赵大神考这个干什么?他都能写全英文论文的人人,还需要六级证书?”

    “或许只是试试?”

    “就和骆桂军一样?但他又不是语言学院的老师,关心英文考试有什么用?”

    “你们说赵大神能考多少分?能考过骆桂军吗?”

    “我看……”

    “没戏!”

    “骆桂军是专业搞英语的,出身外交专业,长期从事相关工作,赵大神再天才毕竟是理科,估计也不会花多少时间准备六级考试。”

    “……”

    骆桂军也看到了网络舆论消息,发现赵奕也参加六级考试,他顿时觉得很有意思,也发了一条微博说,“这次我的目标就是比赵院士分高!”

    这只是个玩笑的说辞,底下一大堆网友评论,都认为骆桂军考的分肯定高。

    然后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网络舆论似乎是推着骆桂军和赵奕比比六级考试的分数,大量的舆论之下,他们就算没有比较的心思,也肯定会拿出来做比较。

    赵奕倒是很好,他可不是语言学院的老师,考英语完全没有压力,就算考不及格都没关系,也不会有人在乎这一点。

    骆桂军就不一样了。

    他是语言学院的老师,一辈子都在研究英语、外交,长期和外国人打交道,万一考个六级还比不上学生物的数学家……

    咳咳。

    反正到时候会非常的尴尬!

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组设计瞄定五代战机!

    赵奕可不知道骆桂军的感受,他也看到了网络舆论消息,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甚至……

    他连骆桂军的名字都没记住,因为‘骆’的姓氏实在很少,‘桂军’名字也不好记,看一眼转过头想想,“那个拿来和我比分数的老师叫什么来着?怎么想不起来了呢?”

    (注:如果有书友恰好叫骆桂军,南瓜在此说声对不起,只是书里的调侃,求不要放在心上。)

    然后,摇头、耸肩、摊开手,“who-care?”

    这天。

    六级考试正式开考。

    赵奕第一时间到了考场,和普通学生一样找到座位,随后就正常的答题,六级考试对他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可言,选择题直接写答案,填单词和翻译的题目,用时相对长了一些,但也很快就做完了,只有写作的题目用时最长,需要思考写什么东西,再去慢慢的论述,因为不能提前交卷,他也就花时间慢慢的答题,但还是很快就做完了,干脆就趴在座位上……

    睡觉!

    【额外的睡眠,学习币+2!】

    【额外的睡眠,学习币+2!】

    【额外的睡眠,学习币+2!】

    英语六级的考场似乎是刷币的好地方,他迷迷糊糊着就拿到了六个学习币。

    两个监考老师则看的直咧嘴,他们对视一眼犹豫着要不要叫醒赵奕,纠结了好半天就只是在旁边转了两圈,再注意到赵奕的答题卡全部填满好,就干脆什么也不管了。

    果真是赵大神!

    六级考试对他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但是……这做题速度也太快了吧!

    他们对赵奕的答卷也很感兴趣,也和其他人一样想知道赵奕具体考多少分,可惜不管是谁来参加考试,判卷肯定是统一的,还是要等分数出来以后,前提是赵奕不介意公布一下分数。

    赵奕一觉差点睡到考试结束,再醒来迷迷糊糊时间也差不多。

    等啊等!

    终于到了交卷的时间,和其他学生一起交卷,走出教室的们就被几个学生追着问,“赵院士,考的怎么样?”

    “赵大神啊,没想到能和你在一个考场!不行,我一定要拍张照,你考的怎么样?”

    “真巧啊!六级不过也值了!赵院士肯定没问题吧?”

    赵奕被一大堆‘大神’、‘院士’说的头疼,他思考着想了想,估计着,“卷面分应该有六百五以上吧?”

    “呼~”

    “真的啊!”

    “大神果然是大神!”

    赵奕带着笑赶紧抽空走了,他确实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想不出卷面有什么出错的地方,但像是写作类的题目,拿到多少分也说不准。

    很快。

    他估计的分数就出现在网上,有旁边的学生接受记者采访,就和赵奕在一个考场,并且听到赵奕出来说,“能考六百五以上。”

    好多人也讨论起来--

    “赵大神看起来很有自信,应该是没问题了。”

    “赵大神高考英语可是满分,这个水平考六级都没问题了,说六百五估计是谦虚了。”

    “也不一定啊,都过了好几年了,赵大神一直在搞科研,肯定没多少时间学英语。”

    “六百五啊!别说是六百五,我觉得能考五百五都是神人了,我能考四百五也行啊!”

    “那么,骆桂军呢?”

    骆桂军也是正常报名参加考试,因为舆论比较关注,他参加考试时,楼下就有好几个记者等着,他可不像是赵奕一样,对媒体采访有些头疼,而是考试前后主动接受了采访,他的估分恰好比赵奕多一点。

    “卷面应该有660以上,可能更高,但具体多少分很难说。”骆桂军说道。

    他们之所以都说‘卷面分’,是因为六级考试的分数不是卷面分,还要经过加权、等值处理后,利用一个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的常模正态分数,来计算出最后的得分,简单来理解就是,最后算分的时候,有些题目的分数和卷面上存在差别,考生最后的得分就会和卷面分存在一定的偏差,偏差不会很大,只是一定范围内,对于‘临近及格’的学生比较重要。

    如果能考六百分以上,百分百肯定会及格,就不用考虑偏差问题了。

    骆桂军说的恰好比赵奕多十分,让好多人也更期待两人的真实得分,多数人还是看好骆桂军,因为他是研究语言和外交的教授,赵奕名气确实很大,但他是做科研的不是研究语言的,英语想和专业研究语言的相比,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这种讨论意义也不大,六级考试分数不是一天就能出来的。

    热度持续了两天。

    接下来的讨论声就比较少了。

    赵奕没有在意网络上的讨论,他继续自己的读书生活,每天就是看看书充实自己,也准备着哲学专业的期末考试,他有八门课都是在年底考,剩下的几门哲学专业课,则要到明年六月份,八门专业课对其他学生来说实在有点多了,但对赵奕来说不算什么,他只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去看哲学专业课,剩下的时间都是找感兴趣的书看,比如说历史就很有意思。

    文学课程永远逃不过历史,就算是哲学专业的内容,也有很大一部分和历史有关。

    人类发展的历史、哲学发展的历史、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发展的历史,每一项都很有参考意义,借助历史也许就能找到今后的科研、发展方向。

    很快。

    一个多月过去了。

    平平淡淡的一个多月,赵奕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关注着发动机设计验收工作,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但还是有一些设计,航空集团的专家组不理解,或者运算不过来,需要他来做解释。

    赵奕中途也跑了一趟航空集团,后来有什么问题就干脆视频做解释,不是有什么大事情,他一般不想到处去跑,根本没什么意义。

    这天依旧很平淡。

    唯一不平淡的是参加六级考试的学生们,他们纷纷查询自己的成绩,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声音,六级考试并不受到太多关注,但联系到赵奕的名字,讨论就变得热烈起来,好多人都期待能知道赵奕的成绩。

    同时,骆桂军的成绩也受到关注。

    骆桂军都不用主动爆料什么,就有记者上门采访,他当场查询了自己的成绩--

    679分。

    这是个相当高的成绩。

    英语六级的总分才只有710分,能考到679分,足以说明骆桂军的水平,要考虑到他不是那种专门备考六级的学生,几乎不会做什么准备,就是以个人水平正常去参加考试。

    好多人感叹,“不愧是外国语学院的教授!”

    与此同时,赵奕注意到网上的讨论,才想起今天是查成绩的时间,也登陆查询了一下--

    考生姓名:赵奕。

    学校:燕华大学。

    考试类别:英语六级。

    准考证号:*****************

    您的总成绩为:709。

    听力:250。

    阅读:250。

    综合:70。

    写作:139。

    赵奕才感到打开了页面,扫了一眼总成绩的时候,就听到李仁喆的喊声,“赵奕,我考了501,过了!你多少分?”

    李仁喆兴奋的跑过来,看向了桌上的电脑屏幕,激动的情绪直接被憋了回去,他长大了嘴好半天没有合拢,喃喃道,“这不是真的吧?”

    “咳咳。”

    赵奕很淡然的说道,“没想到啊。”

    “你也没想到?”

    “没想到还差了一分……”

    “滚!”李仁喆嫉妒的喷了一句,随后讨好的说道,“赵奕,赵奕!咱俩谁跟谁?一起上过战场的铁哥们!这个截图给我呗,我爆料一下,肯定涨粉!”

    “……一起上过战场?”

    “dota啊!英雄联盟啊!咱们一起杀人!”李仁喆非常有力的说道。

    “……好吧。”

    赵奕有点无奈的截了个图发过来,“但是,网上别说我发给你的。”

    很快。

    李仁喆就在微博上爆料了赵奕的成绩截图,果然和他预想的一样,最开始没几个人注意,后来注意到的人呈指数型增长,好多粉丝多的博主都转发了消息。

    “赵大神,709分!”

    “大神果然是大神,我就c了!709到底是怎么考出来的?”

    “写作题目判卷老师:扣一分是怕你骄傲!”

    “这创造纪录了吧?”

    “我记得去年爆料一个六级考了705,已经是历史最高了,赵大神竟然考709……”

    “骆桂军不行啊!”

    “骆桂军:不可能啊!肯定有内幕!六级怎么能过700的?我已经是高分了啊!”

    “……”

    好多人都去骆桂军的微博下留言,问一下他知道赵奕分数的心里感受。

    骆桂军想不知道都不可能,他呆呆的坐在电脑前,满眼都是不可思议,怎么想不明白,为什么赵奕会考这么高的分数。

    709?

    这是开玩笑吧?

    哪怕找个纯粹研究英语的英国人,过来估计都考不了700往上,709是个什么神仙水平?

    这是一个不敢想象的分数。

    骆桂军一时间都怀疑有内幕,但仔细想想又不太可能,赵奕不可能为了一次考试,就动用什么关系让自己的分数更高,事实上,说比分数就只是个玩笑。

    他很无奈的叹了口气,还是发了条微博消息,上面就只有四个字,“心服口服!”

    ……

    赵奕再次展现了学神级的考试能力,收获了大量赞叹和惊讶的同时,也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最开始网上说对比赵奕和骆桂军的分数,实际上就只是个玩笑,多数人是不关心的。

    当听到赵奕考六级得分709,就算不关心的人都认真起来。

    比如,贺明成教授。

    贺明成早已经挑担子退休了,也从其他人口中听说赵奕的分数,满脸都是惊讶的苦笑,“赵奕啊!天才,咱们凡人理解不了。”

    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感慨,他们心里对赵奕的天才评价,又往上提升了一层。

    赵奕则是浑然不在意,他觉得考个高分没什么大不了,什么创造历史记录之类,也不过是个英语六级考试,对他可以说毫无影响,有影响的还是研发工作,他想着安心读书到期末,但发动机设计验收还是要跟进,航空集团专家组对设计的评估结束,就必须过去看一下评估报告,还要参加几个会议,确定下一步样机生产问题。

    航空集团对昆仑二组发动机设计的评估持续了两个多月时间,甚至差点到了三个月,都快赶上昆仑二组完成设计的时间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

    有些设计对赵奕来说很简单,比如涡轮组、压气机增压叶片、静子叶片,他只花费了几天就做完了,但事实上,别说是完成设计了,即便是对设计做评估都很困难,每一个叶片设计都非常复杂,想要论证设计反应到发动机中的性能,是个非常复杂的计算工作。

    如果知道怎么计算就还好一些,有些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计算,还需要赵奕做详细的讲解,让专家评估组了解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验证计算。

    航空集团给昆仑二组设计做评估的专家组有二十多个人,分成了七个小组对设计各个部分进行评估,其中航空集团旗下的科学院院士就有两个,工程院院士三个,但评估工作进度依旧很慢,进度最慢的是涡轮组、叶片组,赵奕做的最简单的部门,对他们来说确实最难的。

    好在,完成了。

    赵奕也不得不乘坐专车去了航空集团的总部,总部距离首都不算远,几个小时的车程还是令人很疲惫,他是上午的时候出发的,到了航空集团总部后,也已经是下午三点钟。

    等到了航空集团后,赵奕很快就拿到了详细的设计验收报告,好几个院士、研究员也围过来感叹,“赵院士,你们的设计做的太精致了,太完美了!”

    “我研究涡轮组,碰到了好多问题,最后证明你们的设计非常惊人,能最大化涡轮叶片的效能,只是制造要求高了一些……”

    “材料上要求也高,我们针对新的孔道设计,替换了好几种材料,可真不容易……”

    最后说的材料指的是放气活塞的设计,原本的活塞设计不需要承受太高的压力和温度,就只是一个能被压力崩开的活塞,但小孔道的设计对材料要求很高,材料需要承受更高的温度、压力的同时,还拥有一定的强度且不容易发生变形,要找符合要求的材料就不容易。

    其他部分材料也一样。

    比如,压气机的增压叶片,因为新的设计让叶片变复杂了一些,单位为平方里面的面积里,就有两到三个小孔,并且还是弯曲的弧线设计,材料的强度不达标,高压力下就很容易发生裂开、崩坏。

    等等。

    赵奕听着也解释了几句,随后就看向了设计验收报告,验收报告有三百多页,就是针对各个设计的分析,包括材料、重量、性能等等,好多内容都是对设计的补充,还有一些是针对可选材料进行修改,随后再继续进行论证,看到这份厚厚的验收报告,也知道专家组做了多少工作了。

    验收报告最主要的数据,还是对发动机设计整体能发挥性能的评估--

    理论推力最高可达:16.3吨。

    推重比:10-12。

    这两个是评价涡扇发动机性能最重要的指标,赵奕看着数据倒是没什么惊讶的,甚至说数据还比想象的要低一些。

    “我们的设计最高推力,能超过18吨吧?”赵奕疑惑的问道。

    旁边钟华院士解释道,“你们的设计,我们评估的最高推力是18.3吨,已经超越五代发动机的水准,但材料和制造技术跟不上。”

    “有些设计制造出来,和设计原本也有差距,材料和制造技术限制太高了。”

    赵奕理解的点头,说道,“国内还是要加大精工制造和材料研发相关的投入,否则以后很多技术都会受到限制。”

    “是啊。”

    旁边不少人感慨。

    刘建昆走过来,有些激动的说道,“已经很好了,昆仑理论最高也只能临近四代发动机水准,而这份设计理论上超越了第五代发动机,咱们未来几十年都不用担心发动机设计问题了。”

    其他人也跟着激动起来。

    实际上,近两个月时间里,他们已经激动不止一次了,现在再说出来还是非常激动,昆仑二组的设计做的太完美,直接让涡扇发动机设计从临近四代水准,直接跨越到了五代水准。

    设计和制造不是一件事,但有设计才能制造出来,有了昆仑二组的设计,未来几十年都不用头疼涡扇发动机设计问题了。

    这实在令人激动!

    在此之前,国内的涡扇发动机就只有昆仑,设计理论最高推重比是7到8,实际制造出的样机,推重比就只有6左右。

    按照国际上的信息来看,昆仑最多只能达到第三代发动机水准,而第三代发动机出现在三十多年前,以m国的f100、f110、f404,欧洲的rbl99、m88-3,苏国的rd-33和al-31f发动机为代表,推重比在8左右。

    后来九十年代,出现了第四代航空发动机,以m国的f119和欧洲的ej200发动机为代表,推重比在10左右,其中f119装备了f-22战机,ej-200则装备了“台风”战机。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五代航空发动机出现,以m国的f135发动机和y国、m国联合研制的f136发动机为代表,推重比为12到13,其中f135发动机装备在最先进的f-35 战机上。

    昆仑二组的发动机设计水平,已经赶超了国际最先进的发动机,但因为受到材料和制造限制,才无法把设计的效能全部发挥出来,但只是发挥一部分,也足以制造出第四代以上性能的发动机。

    “足以装配五代机!”

    刘建昆做出了定论,他们内部召开会议讨论,结果也是如此。

    航空集团一直都在研发更高端的战机,目标是赶上最顶级的f-35战机,但受到限制最大的就是发动机,别说是第五代发动机,就连第四代发动机也没有,第四代发动机放在旁边友好的e国,也是最为尖端的发动机,根本无法实现批量生产,更不用说出口给国内了。

    现在有了昆仑二组的设计,只要能制造研发出来,就足以装配到五代机上,到时候国内也有了世界最顶尖的五代战机。

    研发顶级航空发动机的意义重大,国内能自主生产四代以上的发动机,就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就可以让空-军跳过列装三代半、四代战机的过程,快速整体更换为第五代战斗机。

    到时候,空-军就真正有底气说,实力水准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

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个逻辑好像没有问题?

    刘建昆设想着研发出顶尖的航空发动机,支持五代战机的自研自产,让空军跳过三代半、四代战机,大规模的列装第五代战机。

    这个设想说出来很振奋人心,实际上,也真就只是个想法而已,连他自己都知道很不现实,暂时只能在心里想想,只是对昆仑二组的设计表示认可,并支持设计瞄定五代战机。

    赵奕瞄定定战机倒是不在意,只是希望能按照最高规格制造样机。

    五代战机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设计级别越高端的战机,就会对发动机有更高的要求,五代战机是目前最高端的战机,瞄定第五代战机才能制造更高端的样机。

    这也是国内自研航空发动机被战机设计、制造掣肘的地方。

    因为原本没有高端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昆仑发动机就是第一个研发大项目,投入、研发的年限太长,发动机研发组也就没有独立出来,导致样机设计制造时,必须要按照设计级别,先要去瞄定计划制造的战机,也就是后续研发后续再考虑,当前不再额外拿出一笔钱去做后续研发,样机调试成果就能大批量生产装载战机。

    提前瞄定战机来制造样机,确实能够提高研发到生产的效率,但同时也是对研发的掣肘,有些高端的设计不得不为此‘部分阉-割’。

    昆仑发动机遇到的掣肘还不大,昆仑二组就可能遇到更大的掣肘。

    如果瞄定的战机对发动机的需求没有那么高,就不需要那么高端的设计,为了能节约成本、加快速度,肯定会把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高端设计砍掉。

    赵奕对这种情况有些担心,好在确定瞄定战机的会议马上要召开,也不用等太长时间。

    这次来航空集团的主要目的,也是参加这次集团内部,针对发动机研发以及战机设计、制造的会议。

    会议没有太多的准备,很快就直接进行了,但看看参加会议的人,就知道究竟有多么重大了,能参加会议最低级别,也是发动机研发组的副设计师,也就是比张刚川低一个级别的人物,其他航空集团内部人员,也有几个副设计师、副总经理。

    参会有一半儿不是航空集团的人,其中科学院、航空材料研究院的代表,有上级的副部长级领导,空-军、海-军的代表,甚至还包括一名有少将军衔的领导。

    等等。

    很快会议开始了。

    虽然会议直接涉及到昆仑二组的设计研发,但赵奕多数处于一个旁听的状态,因为好多议题、报告都和国内空-军现状,战机列装发展方向有关,还有就是各种战机适配的任务以及国-防-空-军相关议题,比如有的战机批量装配是用于压制台-海、东南亚方向力量之类。

    总之,很复杂。

    作为一个旁听者来说,赵奕听了好多的议题,也了解到国内空军、战斗机相关的情况,顿时都觉得刘建昆说的不靠谱。

    设计瞄定五代机?

    难啊!

    目前国内在役的战斗机,还是以二代半、三代机为主,未来的大方向是,主力战机升级为三代半以及四代战机,听起来似乎距离五代机很近。

    实际上并非如此。

    国内有成熟技术、能自主生产的是j-10、j-11系列战机,但大部分使用的发动机也依靠进口,性能来说也只达到三代半战机的程度。

    航空集团以及空-军的计划是,大规模列装j-10、j-11系列战机,也就是大规模更换三代半战机,再加上几十架进口‘苏’字打头的战机,让空-军拥有上千架三代半战机,也算完成一个阶段的更新换代。

    现在国内自主设计研发的,确定性能达到四代战机级,甚至接近第五代战机,能对三代半战机形成绝对优势的,就只有刚刚试飞的j-20战机,不谈一架刚进入试飞阶段的战机,距离大批量生产有多远,即便是j-20战机技术成熟,也不太可能快速大批量生产。

    因为,类型和成本。

    j-20类似于m国的f-22,是拥有完善设备优势的重型战斗机,重型战斗机的潜力有限,笨重就是最大的问题,导致不可能成为舰载机,未来的使用潜力被限制。

    成本也是巨大的问题。

    m国的f-22造价高达两亿到三点五亿美元,j-20的造价没有公开,但肯定不会少于一亿美元,还不包括研发阶段的投入。

    m国为了‘摆脱’只有威慑能力的f-22,研发了低配版的f-35,也就是目前公认技术最高端的战斗机,f-35造价依旧非常高昂,但能装载到航母上,使用的潜力就不在一个级别上。

    现在航空集团的会议讨论的,也和‘减配’j-20有关,他们早就拟定了方案,研制出一款‘减配版’的j-20,也就是j-31。

    j-31,设计是中型战斗机,性能不会比j-20差太多,并且能装载到航母上,听起来倒是很不错,但实际上,j-20才刚刚进行了试飞,技术可以说还不成熟,j-31在图纸上还不完善。

    j-31,也就是昆仑二组的设计,瞄定的战机型号。

    整个会议的后半段就是围绕着j-31展开,j-31的设计负责人李建明两次作报告,还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意见,但实际上,谁都能听的出来,李建明对j-31的设计,最多也就是做了一半儿,好多设计都不完善,很容易就能找出问题。

    比如,机翼问题。

    j-31设计是复材一体成型机翼,当场就有人提出,“f-2上装载过复材一体成型机翼,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抗剪切应力等冲击载荷的性能差,对破损造成的应力集中和结构强度急剧恶化的问题容忍度极差。”

    “作为舰载机,飞行远低于陆上机场,使用环境更加恶劣。如果很难做出剧烈的机动动作,难道要像f-2一样,只能规规矩矩的起飞吗?”

    李建明对此只能回答说,“目前,我们还在研究、改进……”

    毫无疑问。

    最少到目前位置,j-31的设计还是有问题的,好在会议的中心是发动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刘建昆最后还是宣布了结果。

    昆仑二组的设计被分成了两份,一份交给昆仑发动机组,结合原本的昆仑组的设计,砍掉那些可能出现问题的新设计、改进,合并出一份全新的发动机设计,并且开始制造样机,瞄定的依旧是歼-10。

    这个发动机被命名为wz-a2型。

    同时,昆仑发动机组还继续原本的工作,也就是继续调试昆仑发动机,争取能让昆仑发动机完成对三代以及三代半战机的适配,也就是保证研发三十年的昆仑发动机有成果。

    昆仑二组则改名‘战鹰’机组,以研发最高端发动机为目标,制造样机瞄定的是j-31战机,发动机代号则命名为wz-a1。

    wz-a1、wz-a2,代号就说明了设计的来源。

    ……

    会议结束。

    昆仑二组改名为‘战鹰’组,等于是彻底和昆仑组划清界限,甚至昆仑组最新的研发工作,借助的还是‘战鹰’组的设计。

    当然了,最初昆仑二组做研发设计,依靠的也是昆仑组研发打下的基础。

    双方可以说互有助益了。

    赵奕从会议室里走出来,就被工作人员引领着到了另一间小会议室,见到了航空材料研究院的高明甫以及j-31的设计师李建明,他主要是过来和李建明沟通。

    高明甫则是过来和赵奕熟悉一下,他是航空材料研究院的代表,负责wz-a1发动机的制造过程,发动机样机的制造,和航空材料的关联非常大。

    这方面,航空材料研究院才是专业的,张洪涛、李荣茂相比都是门外汉。

    赵奕和高明甫原本就见过一次,见面只是熟络的说了两句,随后就才等到姗姗迟来的李建明。

    李建明确实很忙。

    在j-31的设计问题上,他需要和好几个部门,甚至是军方部门进行沟通,一款战机设计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服役完成任务,j-31设计上就需要考虑到,未来服役后的任务问题。

    比如,有些战机设计、制造,是为了威慑南面的邻居,因为南面的邻居军事力量相对薄弱,就不需要设计的太高端,多消耗成本根本没有意义。

    有些战机则是为了对抗东部国家的力量,东部国家有m国背后支持,就需要技术性能起到威慑作用,设计、制造上就要高端了。

    j-31就是这样。

    j-31碰到的问题不是使用限制,而是被要求的用途太广泛、技术太过于高端,适配一大堆性能的前提下,还需要……减重?

    李建明只感觉太难了。

    他觉得其他部门大概都没有仔细思考过,就不断对j-31提出设计要求,可全部都做到怎么可能呢?国内的战机设计、制造经验和技术,肯定已经找到了一些特色,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与国际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好多技术不支持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单靠设计提升性能。

    李建明带着郁闷走进了小会议室,见到赵奕还是露出了笑容,他握住赵奕的手说道,“赵院士,真没想到,你会来设计发动机,有了你的参与,以后都不用发愁发动机性能问题了。”

    “客气了!”

    两人说了几句相互恭维的话。

    实际上,就是李建明一直在说,赵奕确实不知道李建明,大概是因为战斗机的设计师,对外也不会做太多的宣传,他们不能说低调做贡献,但确实不会被太多媒体报道出来。

    很快话题转到了wz-a1发动机上。

    战鹰组需要知道j-31对发动机的参数需求,才能知道怎么对设计进行一定幅度的修正,来制造wz-a1的样机。

    面对这个问题时,李建明则连连抱怨,“想定型设计,难啊。赵院士,你也看到了,j-31的设计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甚至设计需求上都没有确定。”

    “我们短时间很难确定设计,也就很难提供具体到发动机的参数需求。”

    赵奕皱眉问道,“我们可以先制造样机,等调试好了以后,如果性能上有差异,可以对j-31的设计进行微调,或者对发动机性能进行修正。”

    李建民思考着点头道,“这个也是可以的,但是大致的参数,我回去还是要和其他人讨论一下,和其他部门也要沟通……”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

    赵奕听了好半天,很干脆的问道,“李教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几个月吧!”

    赵奕再次皱起了眉头,“不能短一些。”几个月时间有些太长了,样机可不是一下子就能生产出来的,只是定型参数就等几个月,时间都被等待浪费掉了。

    李建明歉意的摇了摇头。

    两人没谈拢。

    或许也不能说没谈拢,气氛还是很客气的,主要j-31确实无法定型设计,连大致的参数也无法提供。

    等李建明离开以后,高明甫安慰的说道,“赵院士,其实,相对于战机设计来说,几个月时间已经很快了,j-31的建造,肯定是个长久的工作。”

    “别说是设计都没定型的j-31了,就算是已经试飞的j-20,具体的设计还要经过很多次修改,也许连发动机都要更换,昆仑组瞄定的不就是j-20?”

    赵奕郁闷的摇头,“但是,几个月也太长了吧,我只是要个参数啊,而且……这种事情,说几个月,也许就能拖够一年,甚至更长。”

    高明甫没有反驳,他默认了赵奕的说法。

    赵奕带着郁闷回了酒店,想想还是很不甘心,干脆再快步走回来,直接找到了刘建昆。

    刘建昆处理完会议后续的工作,才刚回到办公室打算休息片刻,之后还要应付几个设计师、经理和军方代表,他的工作确实非常忙。

    这时,助理就报告说,“赵院士来了。”

    “马上来。”

    刘建昆站起来往外走,到旁边的会客厅见到了赵奕,“赵院士,不是回酒店了吗?”

    “j-31设计那边有问题。”

    赵奕郁闷的说了一句,问道,“我过来是想问一下,发动机制造样机,必须要根据瞄定战机给定的参数,调整设计吗?”

    “是这样。”

    刘建昆点头解释道,“样机制造出来、调试好,就能直接装载到战机上试飞。如果没有瞄定的战机,发动机制造出来也暂时用不上,不上天的发动机,只是实验,谁也不清楚性能是否稳定。”

    “但是j-31的设计问题,拖延了我们的进度。”赵奕皱眉道,“如果他们不确定参数范围,我们岂不是要一直等?”

    “理论上说是这样。”刘建昆沉默了许久,解释道,“是这样的。因为集团内部,发动机研发组和战机设计组是一体的,直接关联,并没有独立出去。如果在国外,发动机组是单独的部门,可以随意做研发,但是相应的,也要消耗大量的经费,因为我们自主研发的涡扇发动机,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就一直是这样。”

    “那有什么其他办法吗?”赵奕很干脆的问道。

    刘建昆想了想,试着说了一个方法,“瞄定其他战机?”

    “这个可以啊!”

    “但是……”

    刘建昆道,“现在五代机设计只有j-31,j-20是重型战机,而且设计已经定型,发动机不一定会更换,适配昆仑组只是给一台让他们去实验。”

    “因为j-20未来大概率会生产几十、上百架,如果真能使用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肯定会大大的降低成本,也能提升我们自己的技术。”

    “针对五代机来说,我们最需要的是高端的舰载机,机身必须要轻便灵活、支持超音速飞行最好是超音速巡航,最大飞行距离超过1800公里、能携带至少三枚导-弹……”

    刘建昆连续说了一大堆要求。

    赵奕听着都有点头大了,他有些理解李建明为什么无法定型设计了。

    然后,他说道,“要不这样,不是要等j-31定型设计吗?我们战鹰组闲着也是闲着,也申请设计一款适配wz-a1的战斗机?”

    “只要设计通过,是不是就能开始生产wz-a1的样机了?”

    刘建昆都听愣了,他好半天才点了头,“……啊,是。但是,赵院士,你没有设计战机的经验吧?”

    “怎么了?”

    赵奕道,“只是试试,反正光是设计也花不了多少经费吧?万一能行呢?”

    “……也对?”

    “那就这样说定了,我打申请,你要给通过啊?”

    “啊,行,没问题!”刘建昆肯定的点头。他呆愣了好半天,看着赵奕离开的背影,大脑都好像陷入了停滞。

    因为战机定型设计拖延了样机制造,就干脆自己设计个战机?

    这……

    逻辑上好像没问题?

第四百五十三章 飞机模型

    “赵院士不是在开玩笑吧?”

    “肯定在开玩笑!”

    “应该是开玩笑,不可能的!设计发动机和设计战斗机完全是两个概念……”

    “所以,赵院士只是为了抱怨j-31设计拖时间,干脆就说‘你们设计不了,我自己设计’,就是想给j-31设计那边压力……”

    “这就能说的通了!”

    等赵奕离开了办公室以后,刘建昆呆愣的坐在椅子上,仔细琢磨这个事情,越想就越觉得不正常,也许赵奕就是想给j-31设计那边压力,希望把等待的时间缩短一下。

    这也能理解。

    哪个发动机组设计完成了,都希望直接能制造样机,而不是被飞机设计组那边掣肘,航空集团内部制度暂时就是这样,调整当然是可以调整的,如此大的调整肯定要召开很大型的会议,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和讨论,制度的修改不可能只针对战鹰组,而是把所有的发动机相关研发组,全部都独立出去并整合在一起。

    这个调整会牵扯到很多现有的制度和人事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或许要等待的时间更长。

    当然,还有一个方法是给战鹰组特殊对待,但发动机样机的生产牵扯的部门太多,特殊对待也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了。

    要么再上级的领导点头,要么特别为此召开会议,协同各个部门一起做决定。

    刘建昆不断的思考着解决方法,最终还是决定等待一段时间再说。

    j-31的设计确实拖时间,但针对新型五代机来说,快速敲定设计也不是好事,意味着后续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过,还不如稳稳当当设计好,几个月、一年时间对五代机来说,根本就算不上是拖。

    刘建昆的心里预估是,“五年内,能实现j-31样机试飞,十年内定型设计、确定生产数量,就已经非常成功了!”

    这个预估很高了。

    国内自有的技术、研发相对于国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际上来说,m国著名的f-35战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预研、方案竞标,两千年确定了型号研制,五年后空军型f-35a才进行了首飞,而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舰载型的f-35b和f-35c的试飞,又跨过了五年的时间,到目前三种型号的f-35依旧在试飞,预计还要等到两年、三年后,才确定开始投入生产服役阶段。

    这个时间跨度就是二十年了。

    相比国际来说,国内自主研发五代战机,还需要攻克很多设计、技术的难关,就算把时间预算做的再短,十年也是相当惊人的了,直白来说,根本是不够的。

    所以j-31设计多花费几个月、一年,根本算不了什么大事情。

    刘建昆思考了一阵看看时间,就赶紧去忙其他事情了,把赵奕说设计战斗机忘在了脑后。

    ……

    三天后。

    刘建昆看着一份工作人员送上来的项目申请,不由得嘴巴长得大大的,他仔细的看了好几遍,才确定了大脑里反应的内容。

    赵院士打了申请报告!

    报告上的说明是建立‘战鹰特研小组’,专门做发动机研发设计,申请的项目则是研发型号命名为‘战鹰-1’的中型战斗机、舰载机?

    “真申请了!”

    “这个……”

    “赵院士到底是怎么想的!”刘建昆看着申请都只抓头皮,他想起答应赵奕申请就同意的事情,另外,赵院士的申请也没办法拒绝。

    首先,申请的经费不多!

    报告上注明的经费就只有两千万人民币,相对于战斗机的设计来说,两千万人民币可远算不上多,其他所做战斗机设计,还要调试各种设备记录参数,做了许多的实验才能完成设计。

    哪怕只是做纸面上的设计,不做任何的实验,没有设备上的消耗,一个顶级的战斗机,设计团队规模都是几十人,设计的时间周期则是以年来计算,哪怕只有一年时间,几十人的薪资、福利都上千万,再加上大笔的工作报销,两千万就消耗的差不多。

    另外,就是赵院士本人的影响力了。

    如果是旗下飞机设计研究所的设计师,提交的申请报告没有详细的说明,拒绝也就直接拒绝了,但拒绝赵院士的申请,也许就会被上级大领导知道,然后亲自过问一下情况。

    这就是影响力的作用。

    赵奕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他是真能直达天听的人物,而相对于他所做出的贡献来说,别说是两千万人民币,就算是两亿、二十亿,资金直接打了水漂,也没人会多说什么。

    所以,拒绝不了。

    当然了。

    刘建昆也没打算拒绝,他和赵奕的私交还不错,也亲口答应了会同意,只是两千万的研发资金,他有权利直接决定的。

    最主要,他觉得申请打的很潦草。

    “赵院士,大概都没有多做了解,就直接打申请了吧?”刘建昆快速注意到的就是申请战机的型号命名。

    战鹰-1?

    这个名字倒是挺不错的,但根本没有战鹰系列飞机,凡是国内自研自产的战机,都是按照既定规则命名的,一看名字差不多就知道是什么类型的飞机。

    比如,歼打头代表歼击机、轰打头代表轰炸机,直打头代表直升机,强打头代表强击机,改型则会加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后来再改型又以拉丁字母1、2、3、4命名。

    那么‘战鹰-1’代表什么?

    “赵院士申请到的战鹰特研组,设计研制的第一台飞机?”刘建昆用手揉了揉脑门,都感觉有些头疼了,想着把‘战鹰-1’归在‘歼’字行列,仔细想想也不太适合,因为‘歼’字行列战斗机,都是航空集团旗下飞机研究所,正规批准研发的战斗机型号。

    赵奕所申请的‘战鹰-1’,也有很大概率设计不出来,直接挂在‘歼’字行列,等于是认可了研发是航空集团批准的正规战斗机研发项目。

    “这可不行!”

    “万一什么也研究不出来,闹了个笑话,就是整个集团丢脸,甚至说国家丢脸了。”

    “要不……”

    “‘战鹰’就‘战鹰’吧,研究不出来也没什么,只是赵院士的个人兴趣爱好。”

    至于研究出来?

    刘建昆根本就没有考虑,他觉得短时间是不可能的,万一以后有变动就再考虑,暂时就把‘战鹰’的型号批出去,就当成航空集团特批的型号,反正不在主力研发型号的行列中。

    很快。

    赵奕接到了申请批复,同来的还有两个工作人员,刘建昆给的支持还是不少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大量战斗机研发资料,他们也会长期在这边工作,负责战鹰研发小组和航空集团其他各部门的联系,等于是打通了战鹰特研小组,和航空集团其他技术研究所的通路。

    这很重要。

    航空集团的规模非常大,旗下有几十个研究所,有的研制飞机,有的研制直升机、预警机,还有更多则是辅助技术研究所,比如,雷达技术、动力系统、机械研究所、航空附件、电子设备、救生装备,当然也包括发动机设计,等等。

    一架飞机的研发需要参考各种技术参数指标,就需要和各个部门去沟通,看他们是否能提供所需的技术设备,以及提供的设备性能参数如何。

    发动机当然是最重要的,可以说是战斗机的心脏、核心,但发动机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赵奕对航空集团的支持非常满意,申请得到了直接同意不说,还专门派人过来帮忙。

    “看来刘经理也看好我的研发!”

    他想着,“刘建昆啊!不愧是能总经理的人物,就是有眼光!”

    赵奕心里给刘建昆点了好多个赞,直接打电话过去感谢了刘建昆的支持和信任,随后就信心满满的打算开始设计战斗机。

    这是个全新的挑战!

    全新的挑战也就意味着很多东西无从着手,赵奕仔细地思考起来,“要从哪里开始呢?”

    他很快定下了两个工作。

    第一是看资料,航空集团给予了大量的飞机研发资料,包括战斗机、直升机以及各种设备性能参数之类,想要设计发动机,肯定要对这些有了解。

    第二就是招人,招专业的人。

    这方面,赵奕早就考虑好了,他需要专业的飞机设计人才,也需要其他领域的人才,人才是没办法从外面招聘的,只能在集团内部挖掘。

    所以见到了航空集团派来的人,他拿上就提出要在内部招人。

    “找其他所问问,我最少需要招聘两名专业的飞机设计师,还需要飞机动力、电子设备、自动控制、雷达技术等方面的人才。”

    “后面的暂时不着急,最重要的是飞机设计师,不需要水平太高,参与过飞机设计项目,有一定基础就可以。”

    这个并没什么难度。

    航空集团旗下有好几个飞机设计研究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沈城飞机研究所和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两个研究所专门负责‘歼’字打头的战斗机研制,所里肯定有很多的飞机设计师。

    航空集团派来的人很快就把事情说给了两个研究所知道。

    两个研究所的反应也很快。

    他们知道赵奕申请了特殊的飞机研制项目,还命名为‘战鹰-1’,只感觉很有意思,因为飞机的研制是很复杂的,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战鹰-1’是什么类型的飞机,就是保密性质了,但他们不觉得赵奕真能研究出什么东西,大概只是感兴趣参与一下?

    但是,不看好不代表不支持。

    赵奕很有影响力。

    航空集团内部也一样,他率领团队做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受到了更高的评价,就算是不看好他做飞机设计,出于面子考虑也要支持一下。

    两家研究所做了简单的沟通,就决定每个所派一个人过去。

    很快。

    两个所的人都被选了出来,他们被派到首都加入战鹰特研小组进行今后的工作。

    ……

    于此同时。

    赵奕正在快速的学习过程中,他查看了大量的资料,对先进战斗机的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国际上顶尖的战斗机,并不像是多数人想象中的那样,发动机提供的最高动力越大,让战斗机速度越快就越好。

    战斗机的先进程度和发动机有直接的关系,但发动机并不能完全的决定因素,最高速度也不是衡量战斗机性能的指标。

    早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以前苏国的米格-25、m国的yf-12为代表的歼击机,最高速度就已经超过了三倍音速,作战高度也高达两万三千米,重量则已经超过了三十吨。

    但是,后来的战-争实践表明,超音速歼击机制空战大多是在中、低空,是以接近音速的速度进行的,空战要求飞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即转弯、加速、减速和爬升性能。,装备的武器则是机炮和导弹并重,换句话说,大量提升战斗机的速度、重量、制空高度意义不大。

    以后,新设计的歼击机不再追求很高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而是着眼于改进飞机的中、低空机动能力,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

    早期的喷气式歼击机是在飞机上安装机枪来进行空中战斗的,第五代歼击机最大飞行时速达3000千米,最大飞行高度20千米,最大航程不带副油箱2000千米以上,带油箱时可达5000千米以上。机上还带有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主要用来歼灭空中敌机和其它空袭兵,其特点是速度大,上升快,升限高,机动性好。

    现今的战斗机为了获得优异的空中格斗能力,在性能、外形、动力装置、机载设备、武器配备和火控系统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改进的特点。

    比如,突出中、低空跨音速机动性,增加音速附近稳定转弯率和瞬时转弯率,高空飞行的瞬时加速能力,海平面的最大升率、更加低空作超时速飞行,减少飞机起飞、着陆滑跑距离,等等。

    简单总结来说,战斗机在拥有基础的性能(比如超音速巡航)的同时,设计最需要考虑的是爆发能力、灵活性、远距离航行能力以及先进的设备、武器。

    爆发能力,远距离航行能力,主要依靠的是发动机和相关动力装置。

    灵活性则主要依靠发动机和设计。

    先进的设备、武器就不在考虑范畴内了,战斗机设计也不需要考虑设备、武器问题。

    那是其他相关部门考虑的事情。

    “所以,需要完成设计工作,而设计需要考虑各种部件参数,一些需要空间部件,要安排出空间,这些综合因素放在一起,做一套完善的外形、内部设计。”

    “如果设计方案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突破技术难关……”

    “这些倒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到底从哪里开始呢?”从无到有是最困难的,哪怕有个框架也能成为起点,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从哪里开始真是个问题。

    ……

    一周后。

    两个飞机设计研究所派过来的飞机设计师来了,一个名字叫雷勇,一个叫鲍恩红。

    雷勇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标准地中海头型让他看起来有些显老;鲍恩红是个三十出头的女设计师,个子矮矮的披个长头发,倒是显得有些文弱。

    他们一个从南边飞过来,一个从北边飞过来,却是差不多时间到的,到了以后都直接来找赵奕,打算先把工作定下来。

    两人在机械实验楼碰上,就在工作人员引领下,一起来到了赵奕的办公室。

    “请进!”

    办公室里传来一个声音。

    雷勇和鲍恩红一起推门走了进去,就看到赵奕正躺在椅子上,认真盯着一个类似于科幻电影内的玩具飞机模型,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

    两人都没有打扰,只是耐心的等着。

    好半天。

    赵奕终于回过了神,不好意思的道了个歉,说道,“雷勇、鲍恩红,你们好,欢迎啊!我刚才正想着飞机设计的事情……”

    “是这样啊!”

    他指着玩具飞机模型道,“寒暄的话就不多说了。你们都是专业的飞机设计师,我给你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对照这个模型,做一个详细的分析设计报告。”

    “比如,哪里设计不合理,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优势、劣势,等等,自由发挥,怎么样都可以。”

    “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写的越多、越全越好……”

第四百五十四章 因为他是赵院士啊!

    “对照科幻电影的飞机模型,制定详细的分析报告?还要求针对每个部分,分析是否合理、有什么优势、劣势,是否能改进……”

    “为什么?”

    “做这个有什么意义?难道赵院士是想制造出类似于玩具模型的飞机?”

    雷勇和鲍恩红满眼迷茫的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不解,同时也都在思考着赵奕让他们对照玩具模型写分析报告的原因。

    鲍恩红倒是还好,想不出来就不想了,事实上,她来首都不是自己申请的,只是最新武城研究所的项目刚结束,她比较清闲就被问是否愿意来首都,想想能在名声赫赫的赵院士手下工作,还顺便多拿一些出差补助,倒也是挺不错就同意了。

    她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性格,想不出来就只是想着,“也许是赵院士的某个想法吧。”

    “反正做分析就好了。”

    雷勇相对则要积极的多。

    半年前,雷勇跟随团队完成‘轰’字打头的飞机设计,过程中拥有足够多的贡献,再加上年纪、资历也差不多,就被提升为了研究员。

    在一家飞机设计的研究所里,刚提升到研究员其实有些尴尬,他很难靠自己带个团队去申请大项目,也只继续跟随团队做边边角角的设计工作,评级提升和没提升似乎也没有区别,只是薪资待遇稍微高了一些。

    雷勇是希望能更进一步的,飞机设计研究所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研发贡献,并达到独自在团队做设计的级别。

    如果再想更进一步,就必须要在设计上有突出表现了,就比如著名的j-10、j-20设计师,都已经成为国家首屈一指的飞机设计师,但即便成为顶级的飞机设计师,也还有更高的追求,比如说,评一下科学院的院士。

    这是评级上的最高追求!

    有些专业领域平院士相对简单,有些专业领评凭院士就非常困难了。

    飞机设计师就属于后者。

    当然了。

    评院士的事情对雷勇来说还太早了一点,他还是希望自己能更近一步,积攒资历到足够个人带队申请飞机设计项目。

    如果是继续在研究所里熬资历,跟着团队做边边角角的设计,想要攒够资历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听说有机会去首都,加入到赵奕的‘战鹰特研小组’时,雷勇就赶紧争取了一下,‘战鹰特研小组’是新建的,还不属于航空集团的体系,差不多和‘特聘专家’差不多,只不过换成了‘特聘团队’,但和名声赫赫的赵院士一起工作,就算没什么成果也要比在飞机研究所慢慢熬资历强的多。

    另外,赵院士是会出不来成果吗?

    不!

    研究所里好多人私下讨论的时候,大多数还是不看好战鹰特研小组,但有些人也认为‘可以试试’,因为赵奕的科研履历太华丽了,他似乎做哪个领域都能出成果,飞机设计上也许也能出成果?

    雷勇就是这么想的。

    沈城飞机研究所好几个人都想来首都看看,最后还是雷勇主动找到所长,才争取到来首度工作的机会。

    雷勇对加入‘战鹰特研小组’是非常期待的,他希望能跟着赵奕做出点成果,也希望自己能在研发中有贡献,总之是希望能做出点什么,来的一路上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结果到了以后……

    对着模型写分析报告?

    开玩笑吧?

    雷勇满心都是不解,但他还是没有说出来,而是反复的琢磨着原因。

    雷勇和鲍恩红在办公室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听着赵奕安排写报告的工作,随后每个人拿到一个同样的模型,就带着疑惑走出了办公室。

    等确定距离办公室足够远,鲍恩红先忍不住问道,“你觉得赵院士是什么意思?”

    她指着手里的飞机模型,还顺便点评了句,“很精致,很有科技感。”

    “下马威?”雷勇思考了半天,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鲍恩红满眼不在意,“没必要吧?赵院士还用给我们下马威?”

    “也对……”

    雷勇仔细想想也不可能,他就只是个普通的飞机设计师,级别上是个所里的研究员,和赵奕的地位天差地别,级别实在相差的太大,根本就没必要搞什么‘下马威’之类的事情。

    “难道是……”

    雷勇又说出一个可能,“赵院士就是爱玩?赵院士确实很年轻啊,他喜欢科幻电影?现在是研究设计飞机,他想设计个和电影里差不多的飞机?”

    “这个……”

    鲍恩红想着说道,“赵院士应该不会这么幼稚吧。”

    “也对。”

    雷勇想想觉得鲍恩红说的有道理,想法幼稚的人怎么可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赵院士肯定是非常成熟、对待研发很有自己的想法。

    “那么……”

    雷勇恍然大悟说道,“我知道了,其实啊,赵院士可能就是想考验我们!”

    “考验?”

    “对啊,我们才来到这个组,有什么水平别人也不知道,赵院士肯定是想着出个题,来考考我们,看看我们的水平,了解一下才能委以工作啊。”

    “有道理!”

    鲍恩红跟着思路仔细的想,也觉得雷勇分析的有道理,顿时给了他一个‘厉害’的眼神。

    雷勇顿时很得意,他似乎成为主导人物,马上道,“咱们都要拿出真正的水平。尽量多分析、多论述,把知道的、相关的都写上去,要是能得到赵院士的认可,也许战鹰飞机的设计工作,我们就能成为主力了。”

    鲍恩红跟着点了点头,说道,“我有什么不懂的,雷勇,你也指点指点。”

    “没问题。”雷勇用力的拍着胸脯。

    ……

    雷勇和鲍恩红正式入职了。

    在完成的入职手续、处理了住处等生活琐事后,两人就正式进入了工作状态,因为没有生活的牵绊,他们工作起来似乎很拼命,一天有十几个小时都闷在办公室里,有其他人路过注意了一下,就发现两人好多时候,都处在同一个状态--

    对着个飞机模型仔细的看!

    其他人顿时八卦的讨论起来,周庆就是很八卦的一个,“袁队长,你注意那两个新来的了吗?好像是做飞机设计的,他们还真是专业。”

    “怎么了?”袁海涛奇怪的问道。

    “你看他们整天看着桌子上那个飞机模型,两人还一人一个,一模一样。”周庆说着神秘兮兮的凑过来,“我跟你说,我知道那个模型,好像是某个科幻电影里边儿的,星球大战?银河护卫队?还是什么……”

    “反正就是那种外国片子,很科幻的那种……电影叫什么来着,怎么记不起来了呢?”

    周庆说着陷入了思考中。

    袁海涛可不关心具体是什么电影,他只是觉得事情很有意思,“也许,飞机设计都是这样的,科幻电影啊,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想象,他们需要灵感。”

    “也对。”

    周庆听着不断点头,“就像是设计发动机,我也经常看一些国外那种顶级发动机的图片!”

    “你就是个修理工,还说什么设计发动机!要脸不要?”袁海涛扯着嘴角怼了一句。

    周庆郁闷道,“咱不设计,看看也不行呀,我就希望以后能修那种发动机。不过话说回来,今天算是又长了见识,怪不得现在飞机设计的,越来越跟电影里的接近呢,我前两天看新闻报道,y国发布的一个六代机概念图,电影里的都比不上。”

    “你说反了。”

    袁海涛强调道,“应该是电影里的,和现实里的飞机像。”

    两人顿时就问题开始争论。

    事实上,确实和袁海涛说的一样,电影里的飞机样貌设计都会考虑到现实因素,把现有的飞机设计的更科技化一些,才会让观众产生一种‘那就是未来飞机’的感受,顿时就感觉很厉害、很先进。

    如果飞机样貌设计的完全脱离现实,观众看到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电影都会跟着拉胯了。

    袁海涛和周庆的日常讨论,其实也能看出一种情况,就是战鹰组整体上是比较空闲的,真正忙的就只有三个人,鲍恩红、雷勇以及赵奕。

    之前赵奕一直思考从哪里入手的问题,最开始是想让来的飞机设计师给出一套方案,后来想想还是放弃了,因为过来的飞机设计师,思维上肯定会受到限制,没有想象力,就会缺乏创造力,他们给出的方案大概和其他设计方案没什么不同,甚至因为水平的原因,设计逻辑上还会有保守或者其他问题。

    赵奕是在陪着林晓晴一起逛街的时候,看到玩具店摆放着精致的飞机模型,才想起可以用飞机模型最初入手的地方。

    飞机模型出自科幻电影,外观看起来很有科技感,有些部件设计的很‘神秘’,都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但却可以进行详细的分析。

    如果有一整套的设计论述,就可以再根据发动机的参数,来调整飞机的外形设计。

    这部分是最直接的。

    战鹰组就是根据wz-a1发动机参数,来进行一些方向的设计。

    比如,最直接的外观。

    再没有其他部门给予具体的部件参数前,外观设计肯定是不能定型的,但可以把主力框架搭建起来,小细节可以再进行修改、调整。

    这部分设计最主要是以发动机为基础,设计出一个最能发挥发动机性能的框架,尽可能的让飞机实现更加灵活。

    战鹰组的优势就在于,他们拥有发动机一切参数,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参数来设计飞机,并且能让飞机最大化发挥发动机的性能。

    至于发动机能否达到理想效果,是根本不用考虑的事情。

    这是不会有问题。

    昆仑发动机样机设计出来以后,就一直在调试解决问题,似乎样机的调试是个大问题,可实际上,战鹰组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的设计非常完善,‘找问题’还是赵奕的拿手好戏,样机制造出来可能存在的,只可能是制造过程不合规造成的问题。

    当然了。

    样机的制造也可能会碰到因为材料性能引起的问题,但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也不高,因为设计验收的过程中,航空集团的专家组考虑到了材料问题,还针对性进行了论证,论证也许不够充分,但保证没有重大问题还是没问题的。

    ……

    雷勇和鲍恩红的能力水平都很不错,他们连续工作了五天时间,还查找资料对飞机模型进行各种论证,终于拿出了一份长达七十八页的详细论述。

    那就像是个复杂的技术类专业论文,谁也想不到会是针对飞机模型的分析报告。

    两人一起把报告交给了赵奕。

    赵奕随手翻了几下,看着报告的页数,满意的点了点头,肯定的点评了一句,“做的不错。”

    雷勇和鲍恩红都是心里一喜,他们觉得接下来赵奕就会委以重任,没想到听到的却是,“你们辛苦了,接下来休息两天吧,到周边转转、玩玩。给你们放两天假,再长一点也没关系。”

    “啊?”

    两人听的有点懵。

    虽然放假能到处玩玩也挺好的,但前提是得到工作上的肯定,他们来出差可不是过来玩的。

    可是呢……

    赵奕似乎没打算再分配工作,而是抬起头疑惑的问道,“还有事吗?”

    “没……”

    “没了……赵院士,我们先出去了。”

    鲍恩红说完拽了下雷勇的衣角,两人一起带着尴尬走了出去,他们都感觉非常的不解,怎么交上了报告就没下文了?

    不是刚完成考验吗?

    或者说……

    “赵院士是需要花时间仔细的看,所以让我们轻松两天?”雷勇猜测着说道。

    “对啊。”

    鲍恩红跟着点了点头,觉得雷勇的分析很有道理,他们也没什么事情做,能放假两天到处玩玩,听起来似乎也不错。

    最后两人还是没有出去玩。

    一则是没有心情,二则周边逛一圈就好了,才刚来到这边工作,了解工作环境似乎更重要,自从来了以后,他们大部分时间就闷在办公室,连以后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没认识几个。

    三天时间。

    雷勇和鲍恩红还是每天过来看看,因为很清闲就能和其他人聊天,也对工作环境有了了解,在他们看来,工作环境就是非常的差,没有任何和飞机设计有关的设备、实验之类的,甚至连工作间都是办公室。

    同时,他们也惊讶于wz-a1发动机的参数。

    “这个真是太厉害了,我在宿舍里的时候,就听说这个发动机,好像瞄定的是j-31?果然是五代机的发动机啊,比国外的还好!”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善,真正用上,就太厉害了!”

    雷勇连连感叹。

    飞机设计是受到发动机参数制约的,他们做飞机设计考虑的是10-14吨推力,也就是从e国进口发动机的水准,而推力只是发动机性能的一部分。

    推力,不是全部。

    对于飞机设计来说,衡量一台发动机的指标,最重要的不是最大推力,而是爆发力和稳定性。

    爆发力,也就是瞬间功率提升速度,就像是路上行驶的汽车,有的三秒就能加速百米,有的则需要六秒、七秒甚至更多。

    加速快慢,直接反应汽车发动机的性能。

    当然了。

    某种程度来说,更高的最大推力也就意味着更高的爆发力,但拥有高爆发力的同时,实际上还会出现一种负面影响,也就带来衡量发动机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稳定性。

    稳定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稳定性不单单指的是熄火问题,还包括让发动机在恶劣的环境下,尽量能保持同样的工作效率,战斗机需要作出各种动作,比如低空飞行、迅速的俯冲或者垂直上升,或者在空中翻滚,等等。

    这些动作都会带来进气口气流的变化,甚至是气流方向的变化,气流的变化会影响整个发动机运行,保持稳定就很困难了。

    雷勇惊讶的是wz-a1发动机,设计评估数据中稳定性的阈值,有着最新的孔道活塞设计,再加上对静子叶片的修正,wz-a1发动机可以在进气口气流突然降为零的情况下,依旧能稳定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并且压气机不会出现内部压力变化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还可以利用活塞释放的高压,给飞机提供第二种动力。

    听到雷勇和鲍恩红的赞叹,其他人也挺起了胸脯觉得很自豪。

    虽然大部分设计都是赵院士完成的,但他们总归是战鹰组的一员,也为发动机设计做出贡献了,同时好多人也讨论起了赵奕,“赵院士在干什么?”

    “他好像闷在办公室有两天多了吧?”

    “难道是做设计?”

    “做设计,不可能吧?”雷勇说道,“赵院士,好像是在看我们的报告。”他说着补充道,“可能是,我也不确定。”

    “是吗?”

    “什么报告?”

    “……”

    这次雷勇没说话,鲍恩红也不说话了,她赶紧走到角落里坐下,似乎防止被其他人注意到。

    其他人发现雷勇没回答,还以为是什么保密的内容,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他们倒是不担心赵奕,因为有个叫钱虹的女助理,专门负责照顾他的生活。

    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钱虹肯定会知道。

    另外,袁海涛也从门外见过几次赵奕,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当众人还在讨论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打开了,赵奕从里面走了出来,他的神色似乎有些疲惫,但盯着手里打印出来纸,却显得炯炯有神。

    “大家,都过来。”

    赵奕走过去朝着众人招手,“都去会议室,我要交代一下工作分配问题。”

    “哦。”

    众人答应着呼啦啦走向会议室。

    袁海涛和赵奕比较熟悉,他凑过去看了一眼赵奕手里的纸张,有些惊讶的问道,“这是……什么电影里的飞机?外形很好看啊!”

    “我设计的外形。”

    赵奕也有些得意,“很不错吧”,他说着指着雷勇和鲍恩红道,“飞机分析报告很不错,给了我很大帮助,我才能完成这个外形设计。”

    “什么?”

    雷勇路过听了一耳朵,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赵院士,你说你完成了飞机的外形设计?”

    “怎么了?”赵奕有些疑惑。

    其他人都看过来。

    “不是,你什么时候完成的,怎么这么快?不可能啊……”雷勇一时间陷入了混乱,他还看了一眼赵奕手里的飞机图,“而且,这……应该是什么电影里的吧?这么……厉害……”

    赵奕满意的道,“你也觉得很有艺术感,很有科技感吧?我也是这么想的。”

    “咱们的战鹰-1,大体上就是这个外形了。估计以后还会做修正,但也不会有大的修改。”

    雷勇一时间接受不能。

    等其他人都已经进了会议室,他还愣愣的站在满口,袁海涛也站在了旁边,他拍了拍雷勇的肩膀,说道,“你发现了没有?其他人完全不在意。”

    “既然你来了战鹰组,我作为老人,要提醒你一下啊。”

    “一定要有的大心脏,看到赵院士完成什么设计、什么研究,不要惊讶,要习惯。”

    “习惯,就成自然了。”

    “你觉得赵院士这么快就完成了飞机外形设计,很不可思议?错,这在我看来很正常。咱们做不到,但他是赵院士啊!”

    “明白了吗?”

    “……”

第四百五十五章 赵院士果然是在考验我们!

    “赵院士是真正的天才,完全超乎普通人的想象,而我们就是普通人……”

    “普通人不能理解天才。”

    “知识量不是一个档次,智商不是一个档次,世界观不是一个档次,就像原始人不可能理解,为什么现代人这么聪明,能知道这么多东西。”

    “额~~”

    “反正赵院士快速完成设计很正常,不需要有任何的惊讶,因为他是赵院士……”

    雷勇听到了袁海涛的话以后,脑子里不断徘徊着这些东西,嘴里都跟着念念叨叨的,仿佛是在认真背诵什么,也才让他显得平静很多。

    不激动!

    一点都不激动!

    会议室里大部分人都坐好,鲍恩红就坐在雷勇旁边,她脸上还带着激动和不解,转头看到雷勇淡定的样子,带着疑惑问道,“你一点儿都不奇怪吗?赵院士这么快就完成了外形设计。”

    “没什么可激动的。”

    雷勇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深吸一口气十分淡定的点头,口中的语气满是感叹,“因为他是赵院士呀!”

    “——??”

    鲍恩红仔细盯着雷勇看了好几眼,“我怎么感觉你好像怪怪的。”

    “没什么!”

    实际上,雷勇也就是强装着淡定的情绪,他不可能不激动和疑惑,他是飞机设计研发的内行人,知道飞机外形设计的过程,最初设计到最后确定外形,最少也要两个月到半年时间。

    在外形设计上可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团队的每个人都要参与设计中,飞机的头部、机翼、尾翼、座舱,再包括进气口、发动机、起落架、发射吊架等等,每一部分细节都是由小组完成的。

    小组完成了设计以后,集体在进行反复的论证,才能确定部分的细节。

    最后再把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针对细节对外形进行修正。

    这是外形设计的正常流程。

    但是,赵院士只有了几天时间,即便是之前就有所准备,时间也实在太短了,最重要的是,团队好像没有其他和飞机设计有关的研究人员,外形肯定是赵院士一个人设计的。

    一个人?

    “这个外形可靠吗?”雷勇突然产生了怀疑情绪,转而就赶紧摇了摇头,把怀疑的想法全部抛开,“赵院士是真正的天才,怀疑什么?他领导团队做的发动机设计,被航空集团的专家组论证都没有找出问题,而且还被各种大人物赞叹、肯定。”

    “像是我这种普通人,大概是不能理解的,也根本不影响按照我的认知,去怀疑赵院士的设计……”

    这么一想雷勇就释然了。

    当然了。

    雷勇的想法并不能影响到鲍恩红,会议进行的过程中,鲍恩红不断看着手里的外形图,带着怀疑的口气说,“这个设计好像没什么问题,又好像问题很大,需要仔细的论证一下。雷勇,你觉得呢?”

    “我觉得没问题,完全没问题。”

    “为什么?”

    “因为他是赵院士啊!”雷勇相当肯定的说道。

    鲍恩红愣了好半天,忽然知道为什么雷勇感觉怪怪的了。

    这家伙……

    好像成为网络上说的那种脑残粉了吧!

    ……

    其实也只有鲍恩红和雷勇在意战鹰-1的外形设计了,其他人只是看着手里的外形设计图,觉得很漂亮、很有科技感。

    仅此而已。

    他们都不是专业的飞机设计师,不会去考虑外形设计的有什么问题,只是听着赵奕交代的工作。

    赵奕倒是也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但在意的也只是外形是否漂亮,而不是设计有什么问题,因为设计上的问题,他都非常清楚,不需要其他人提出什么意见。

    这个外形设计核心就是发动机,外形就是围绕最大化发挥发动机性能,让飞机能够更灵活并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

    另外,就是美观了。

    先进的战斗机一定要设计的美观,高颜值可不止针对男男女女,战斗机也是一样的,有颜值的战斗机让人一看就觉得很先进,反之让人看着都没兴趣,下意识的评价自然也不高。

    外形设计只是开始。

    现在距离完成全部的战斗机设计还很远,就只单纯有个适应发动机进行的外壳,进度大概也完成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接下来就比较重要了。

    在会议上,赵奕主要和和航空集团派来的团队队长沟通,队长的名字叫费正斌,他带的团队专门负责战鹰组和其他研究所的沟通问题。

    赵奕交代费正斌的主要是先后问题,首先要完成的是座舱、安全设施部件以及导弹支架部分相关技术的研究所,他们只知道这些部件需要的标准尺寸,但设计必须还要找个技术专员来。

    这几项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外形,肯定是首先要解决的。

    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雷达、信号干扰系统,都需要直接装配在战斗机上,甚至是战斗机的外层,肯定会影响到外形设计。

    和费正斌进行了简单的交谈,提了以下战鹰组的要求,顺便让他催促一下其他研究所后,赵奕就交代起了团队要做的工作。

    首先,就是发动机样机制造的准备工作。

    发动机样机制造是很复杂的,好多的部件都不在一个工厂里完成,涡轮叶片、增压叶片、静子叶片和前段扇叶的制造,都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所以制造方面就要提起准备,提前就和工厂方面沟通,让他们开始制造模具,就算不直接进行制造,也要投入精力做准备,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可不能浪费。

    “袁队长,几种叶片的制造,你都去盯一下,拿着现有的参数去,如果他们不配合,就找科技处的刘部长,我会提前给刘部长说。”

    “如果遇到什么技术问题,随时报告!”

    “好。”

    赵奕还让王志新、孙磊、李荣茂分别负责样机制造的前期工作,他们都要派出去下工厂,到一线去监督模具制造、样机制造准备等等。

    战鹰组这边就只留下少数几个人。

    赵奕也没在意。

    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够了,发动机样机制造是大事,其他事情都可以排在后面。

    等工作都交到好了,赵奕又把内容拉回飞机设计,他说起了战鹰-1的设备问题,“我们要最稳定、最先进的设备。”

    “每个部分的要求都是这样。”

    “稳定最重要,先进排在后面。因为飞机制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许过不了几年设备又要更新换代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飞机飞起来,先进的设备是飞机正式批量生产、服役,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那就不是赵奕考虑的了。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把飞机设计出来,推动发动机直接进入样机制造阶段,但不管怎么说,飞机设计也是要审核通过的。

    这可不容易。

    所以飞机性能稳定才是最重要的,飞机设计定型主要考虑的,一个是性能问题,另一个就是稳定性问题。

    在外形的设计上来说,赵奕对性能和稳定性很有信心,但设备是否稳定就不清楚了,选择设备的最优解就是的稳定,设计上也会根据最稳定的设备,来进行外形的设计修正。

    这样的设计肯定能通过评审。

    实际上,现在的外形设计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重量稍稍有些偏高,完美的设计也存在不完美的地方,系统能力使用不会考虑重量问题,有些设计确实非常朝前、非常高端,但也会使用更多的外壳材料,就导致整体重量的增加,好在增加的程度并不高,还在发动机性能可覆盖、承受范围内。

    “如果再减小重量有些得不偿失,因为每一个地方设计的都很完美了。”

    “可折叠机翼、上方可调进风口、可调修正式尾翼、预留的起落架、弹仓……”

    赵奕仔细审视好几遍外形,还是觉得没什么地方可以调整,精简版可不是想做就能做出来的,他有些理解为什么媒体上都说m国的f-35超重问题了,一架战斗机什么功能都想要,功能齐全倒是齐全了,还想控制住重量就实在太难了。

    ……

    会议结束。

    整个战鹰组都变得忙碌起来,唯一清闲的就只有雷勇和鲍恩红,他们两人没有被交代任何工作,战鹰组的工作好像和他们无关,准确的说,他们属于‘战鹰特研小组’,是战鹰特研小组的工作,暂时只是和其他研究所沟通,设计人员没有任何工作。

    不过……

    “外形都设计好了,我们还做什么?”雷勇和鲍恩红一起坐在办公室里,突然都感觉有点显得发慌,前两天也非常清闲,但大家都很清闲的时候,也就享受一下清闲时光了。

    现在大家都忙碌起来了,唯独他们两人清闲,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鲍恩红还好一些。

    虽然她总是想着外形设计的事情,但她的性格就是那种随遇而安,不是很喜欢追根究底,清闲一些也就清闲一些,心里上反倒有些放松。

    雷勇完全放松不起来,他不断想着会议的事情,忽然大声说道,“鲍恩红,你发现了没?”

    “什么?”

    “刚才的会,赵院士好像没谈外形设计问题。我本来以为开会是针对外形设计的讨论。”

    “是啊……”

    鲍恩红想想也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

    按照正常的过程,即便是自己完成了外形设计,也会和其他人讨论一下,设计上有哪里不足、哪里可能有问题,并且针对每个细节论证一下。

    可赵院士完成了外形设计后,就只是问其他人‘漂亮不漂亮’,没有关系哪怕一点技术性问题。

    这就有点奇怪了。

    “你想没想过。”

    雷勇思考着说道,“也许赵院士是有深意的。你想啊,我们来了以后,就对着个玩具飞机,做了个详细的论证报告。”

    “后来赵院士就自己完成了设计。”

    “可是设计出的外形,和那个玩具飞机差别还是很大的,不,完全是两个东西,每一部分都有差别,我看到唯一相同的,就只是设计了三个进气口,上面一个可调控的,底下两个固定的。”

    “而且,赵院士的设计,怎么说呢……对,就只有外形,没有相关部分的分析,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设计,但是任何设计,不可能没有过程的。”

    鲍恩红认真听着点头。

    “所以啊!”雷勇猛地提供了嗓门,“赵院士不是没有过程,而是没拿出来,因为没有必要。你想啊,这里就我们两个,我指的是飞机设计,就我们两个,开大会讨论什么?其他人都不懂。”

    “赵院士肯定是想考我们,估计是对我们上次做的报告不满意,这才他拿出了设计,是想让我们继续根据设计,做个详细的论证报告。”

    “有了论证报告,再和他原本的设计做对比,就能正式开始论证了。”

    “对,肯定是这样!”

    雷勇越说就觉得说的对,他深吸了一口气,问道,“你觉得呢?”

    一句问话口气明显确定了。

    鲍恩红发现没什么可说的,因为雷勇分析的很有道理,她还能说什么呢?

    “那我们……”

    雷勇点头道,“这次我们就针对赵院士的设计做详细的分析,好好的做,做的详细一些,一定要让赵院士刮目相看。”

    “好……吧。”

    鲍恩红犹豫着还是点点头,她有些享受现在的闲散时光,但又觉得雷勇的分析很有道理,毕竟是和名声赫赫的赵院士一起工作,怎么也应该努力一些吧?

    接下来好几天时间里,雷勇和鲍恩红就闷在办公室里,针对新的飞机外形设计,做详细的论证报告,这次他们写的更仔细了,针对每一处细节都做出了分析。

    五天后。

    战鹰组已经有些空旷了,好多人都被派了出去,办公室显得冷清了很多,但忙碌的气氛还是有的,雷勇和鲍恩红一直不断的讨论着。

    赵奕也非常的清闲,他连续两天没来这边,空闲的时候还是过来看看,才注意到雷勇和鲍恩红,似乎是在很努力的工作。

    “他们在干什么?”

    “有什么事情可做吗?”

    赵奕稍稍有些不解,就问向了闲坐着用电脑斗地主的薛凤革,还顺便提醒了句,“出大王啊!管上!他就剩一套连了。”

    “啊?”

    薛凤革赶紧拍大王管上,随后再出了几手,在赵奕的帮助下,轻松击败了两个农民,牌局全部结束看到对面的牌,发现那个农民确实剩了一套连,“34567?赵院士,高了!赌神啊!”

    “基-操!”

    赵奕笑笑不在意。

    薛凤革才想起刚才的问话,回答说道,“你问他们两个啊?我也不知道,好像整天忙来忙去的,昨天晚上9点都还在忙。”

    “一男一女的,大晚上的,还忙什么?”赵奕问出口才发现不太对劲,赶紧轻咳一声道,“很努力啊,不错!不错!”

    “咚、咚、咚。”

    房门响了。

    雷勇站在门口朝里面看,手里还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

    鲍恩红跟在旁边。

    “进来吧。”

    赵奕喊了一声拉个椅子坐下,并接过雷勇递来的文件,顺口问道,“这是什么?”

    “飞机外形论证报告。”雷勇很认真的说道。

    “哦~~”

    赵奕有些奇怪的翻看起来,发现论证做的很详细,包括了好多的内容--

    可折叠机翼的设计,能让飞机根据高度变化,调整机翼形态,达到更省燃料、灵活的目的,还有助于飞机快速改变方向……

    运行参数是,可调范围在……

    尾翼的设计能让飞机在转变方向,以及向下俯冲时……

    上进气口设计,能给飞机提供向上的力,并让低空飞行……

    上进口气可关闭,是为了支持超音速巡航……

    三进气口……

    上百页的报告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赵奕大致的浏览了下,翻了十几页倒是看的津津有味,因为他做设计的时候,好多都用的系统能力,没有思考的这么细节。

    结果……

    雷勇和鲍恩红帮忙思考了。

    “真不错啊!”

    “没错,我做设计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分析、总结的很到位,把我的心思都猜透了!”

    “不愧是专业的飞机设计师!”

    “……”

    赵奕对着雷勇和鲍恩红高高竖起了拇指,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赞赏。

    两人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雷勇朝着鲍恩红挤了下眼,眼神里的非常明确,“看吧,就和我说的一样!”

    “赵院士果然是在考验我们!”

    “!!”

    ————

    ps:推荐一本新书《文娱从吐槽大会开始》。

第四百五十六章 连续三年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递上飞机设计分析论证报告时,雷勇和鲍恩红都表现的很平静。

    实际上,是因为惊讶的时刻过去了。

    雷勇和鲍恩红惊讶的原因是,他们针对飞机外形的设计,连续做了好几天的分析论证,却没有能找到任何需要修正的问题。

    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实际问题可就大了。

    哪怕是最顶级的飞机设计师,独自去完成飞机的外形设计也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快速完成设计以后,各个部分没有任何问题,就更加不可想象了,因为外形的设计牵扯到很多因素,要保证每个地方都不出现一点儿问题,就像是做大量难度非常高的计算,最终计算结果全部都正确,关键是计算速度还非常快。

    反正……

    雷勇和鲍恩红发现已经不能理解了。

    在激动和惊讶过后,两人的心态倒是淡定了许多,他们其实也找到了一些问题,或者说只是‘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一些部位的设计风险比较大。

    机翼和尾翼都是如此。

    这个风险主要体现在制造出来不一定能达到设计的效果。

    但是设计本身肯定是没有问题。

    雷勇和鲍恩红一起研究了很久,发现他们想针对外形做一点点的改进都不可能,只要做出了改变效果就没有之前好。

    当他们发现这一点以后,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做论证了,鲍恩红也对雷勇说的更加信任,赵院士确实是对他们进行考验,而不是指望他们设计论证什么。

    鲍恩红心里都对赵奕产生了崇拜的情绪。

    赵奕并不知道两人的复杂想法,他觉得论证做得确实很不错,仿佛每个地方都说尽了心里,有了这份论证做辅助参考,设计仿佛变得更加高、大、上了。

    “很不错!”

    “很好!”

    “你们的论证很完善!”

    赵奕连续肯定了论证内容,发现雷勇和鲍恩红继续站着,似乎是有什么话要说,他疑惑问道,“怎么了?还有事吗?”

    “是这样的。”

    雷勇犹豫了一下才开口说道,“赵院士,我们加入战鹰组后,好像一直什么都没做……”

    “啊?”

    赵奕有点不明白,他觉得雷勇和鲍恩红做的很多了,包括最开始针对玩具飞机的论证,还自行去做新设计的论证,一百多页要写出来都不容易。

    他继续听着。

    雷勇道,“那么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啊?”等雷勇说完以后,鲍恩红也认真的看向赵奕,仿佛就等着交代工作安排。

    “哦~~”

    赵奕仔细的看着两人,他不明白清闲有什么不好?难道这两个人是工作狂?连续忙了好几天给自己加工作量,写了一百多页的论文还不满足,竟然还希望再做一些什么其他工作?

    他实在有些不理解,但手下人喜欢工作,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赵奕想了一下,还是没想到什么工作,干脆道,“这样吧,你们跟进一下费队长那边的进度,拿到数据以后做一下论证,看看如何把相应的设备,放到定好的设计中。”他交代说道。

    这就是设计方面要解决的事情。

    飞机的外形已经设计好了,相应部件、设备的安装,则需要在外形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也需要根据部件、设备,再进行内部设计。

    如果有雷勇和鲍恩红先把把关,做一下相关的论证、设计,他得到的就是最终的数据资料,比如,座舱占据的提及范围、内部屏幕操作空间问题,等等。

    这些设计还是要战鹰组解决的,相关的研究所只提供技术。

    其实就是想给做装修工作,飞机设计组就是装修设计公司,会针对户型、面积、户主要求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装修风格,打造的地板、家具、墙面,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但装修设计公司还是知道原料数据的,像是地砖、木板,都是要原材料公司提供。

    原材料公司可不管设计成什么样子,他们只提供基础的材料,根据材料性能去做设计,就是装修设计公司,也就是战鹰组的工作了。

    跟进数据,是个需要等待的工作。

    实际上,赵奕的研发和正常飞机设计研发完全不一样,像是沈城和武城的飞机设计研究所,都是先综合一大堆的部件数据指标,再针对飞机的各个部分反复论证,最后再结合在一起,完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赵奕则是先完成了外形设计,后续再根据部件的数据指标做一定的调整,过程不一样也就造成了,其他部件数据跟进速度有些慢,还需要针对每一个可能改变外形的部分,进行一定程序的修正。

    当然了。

    这种设计方法速度要快很多了,只不过其他团队根本不可能做的出来。

    在把跟进论证工作交给雷勇和鲍恩红后,赵奕就变得更加轻松了,他重新投入到知识的灌输学习中,也马上迎来了期末考试。

    赵奕也是要参加考试的。

    虽然已经拿到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硕士、博士学位,但其中并不包括学士学位,也没有本科的毕业证书,他坚持读了三年多,最后直接拿证也有点滑稽,本科的毕业证还是要自己拿的。

    除了生物科学专业的考试外,他还要参加哲学专业的考试。

    赵奕比其他同学忙的多,最少在考试方面是这样,他连续好几天都在参加考试,从这个教学楼串到另一个教学楼,坐在不同的教室里,答着不同科目的试卷。

    生物科学的专业课考试倒是没什么问题,基本上都不用思考直接写答案。

    哲学的专业考试相对多费些脑细胞,因为哲学专业的相关考试,不止有直接的背诵性题目,还有一些自由发挥的题目。

    赵奕费了很多脑细胞写这些东西,感觉比写语文作文还要头疼。

    好在考试很快结束了。

    赵奕完成了十几门课程的考试,也长呼了一口气轻松下来,他有点找回了当学生的感觉,不断的考试、紧张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天,感觉不比做研发轻松。

    等回到了宿舍里,几个室友难得都在,也问了下赵奕的考试情况。

    “怎么样?那些哲学专业课?”范雷感兴趣的问道。

    “过科,肯定没问题。”

    “那还用说么。”

    李仁喆说话一点不留情面,语调也有些酸溜溜,“我估计老师看到是你的卷子,就算是不及格也给个及格分,不,你拿六十分,估计能给个八十!”

    “……是吗?”

    赵奕忽然有点怀疑了,他发现自己努力考试,似乎也没有多大意义?

    “老李这话说的没错!”

    范雷用力点头表示认可,“不过考完了就好啊,又过了半年,距离毕业就只有半年了。”

    “一会要选论文题目了。”

    孟铮忽然提醒式喊了一句,李仁喆和范雷‘噌’的一下蹿到了桌子前,对着电脑仿佛是要进入紧张时刻,李仁喆还问了一句,“还三分钟,对吧?二点半开始。”

    “好像是。”

    “还有……三十三分钟,三点开始。”孟铮说了个准确的时间,顿时让李仁喆和范雷泄气了。

    “麻-蛋,三点开始不早说。”

    “三点呢,着急什么!”

    孟铮有点无辜的小声嘟囔道,“……我只是说快开始了。”

    “论文选题啊。”

    赵奕不慌不忙的坐下,“你们先选,剩下没人选的我来。”

    “高!”

    三人集体竖起大拇指。

    他们说的是毕业设计论文。

    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是老师们拿出一些各自研发领域内的内容,让每个学生分别去选题,选到什么题目就做相关的毕业论文,每个学生的题目都不一样,也保护存在互相抄袭的情况。

    这些题目中极少是纯粹的论述,多数都需要学生真正去做实验、做研究,最低也是翻看大量的书籍,又或者实践去做调查,等等。

    如果只是说难度,确实是比较高的,越是好的专业论文要求就越高。

    实际上,受限于本科级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并非创新性研究,导师会给予很多的帮助,甚至手把手一步步的告诉学生,该怎么去完成毕业设计,只要按照去做基本都是能完成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毕业论文的难度还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一些论文题目,就是平时接触、实验过的内容,难度自然相对较低。

    有些题目,普通学生则连看都看不懂……

    这样的论文难度就比较高了。

    现在论文题目马上要开放,‘抢题目’就比较重要了,看到熟悉的名词抢下来肯定没错,否则被剩下的都会是那些‘看不懂’的题目。

    终于,时间到了。

    孟铮、范雷以及李仁喆,三个人马上进入系统,查找想要的题目,他们的‘作战’经验似乎很丰富,看到熟悉的内容立刻点击‘选择’,但还是传出了几声,“没选上!”

    “吗的,被抢了!”

    “我选上了!”

    “我直接翻到了第三页,才找到个没人选的……”

    很快三人选完了。

    赵奕不急不慢的进入选题系统,扫了一眼发现大部分都被选完了,看来其他学生也和他们一样,都是在迅速的选题,剩下可以选的都比较偏门。

    比如,利用靶向中枢神经系统的外泌囊泡戒除阿片类精神依赖性药物的研究?

    基于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电极的研究和应用?

    时滞额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分析?

    这些晦涩难懂的标题,让赵奕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实在很难想象会是本科级别的毕业设计题目,就算有导师带领去做研究,估计最多就是写一篇相关论文吧?还是查找大量资料后拼凑出来的。

    赵奕倒是不太在意,因为他看到选题中好几个导师的名字,干脆就都是微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

    “算了,找个熟悉的吧!”

    他看准了个熟悉的名字,直接点击了‘选择’,系统马上弹出了个提示窗口--

    “请不要重复选择!”

    “??”

    赵奕稍稍有些发懵,还以为是系统故障,他又选取了其他题目,都弹出了一样的窗口,顿时奇怪的说道,“我怎么选不了?”

    “我看看!”

    李仁喆似乎颇有经验的过来想指导一下,点了好半天还和刚才一样。

    “返回去,看看已选。”孟铮提醒道。

    赵奕就退出了系统,查看了下已选的内容,发现还真有个毕业设计,题目的名字叫,“人体分泌杆菌抗体附带分子2cv-炳氢分子的研究和应用?(已完成)”

    “课程得分:100。”

    “导师: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奕?”

    他明白了。

    原来一切都是设计好的!

    ……

    “没有毕业论文的大学是不完整,没有毕业论文的大学是不完整,没有毕业论文的大学是不完整……”

    赵奕带着怨念进入了假期,他不止有毕业论文一个问题,考研上也有着怨念,因为哲学修习的时间比较晚,研究生报名的时候没有达标,他没有资格报名哲学研究生,只能等明年再进行研究生考试。

    其他人。

    比如,李仁喆,又可以享受‘等待成绩’的美好过程了。

    “不知道成绩怎么样!”

    “年后才公布,真让人郁闷。我觉得肯定过了,但不一定能报本校!”

    “如果出去……”

    李仁喆的念叨让赵奕有点羡慕,他就没办法拥有这种忐忑,因为考试成绩都根本不用担心,他连‘忐忑’的资格都没有。

    “真羡慕你啊!”

    赵奕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随后就再次被李仁喆缠上了,“你就不考虑带带学生?带带我?”

    “真不考虑吗?”

    “现在还来得及,带带我呗~要不然以我的成绩,估计只能调剂出去,赵哥哥~~~~帮帮忙啊!”

    “滚!”

    赵奕就只回了一个字,满脸厌恶的连续摆手,随后道,“要是你考不上,我倒是能帮忙。读研的事情没戏,但我可以帮你找个工作。”

    “什么工作?”

    “不是新建了医学研究中心吗?我说的上话,到时候给你个保安岗!”赵奕笑嘻嘻的说道。

    李仁喆郁闷道,“保安?连保安队长都不是啊?”

    “就你?”

    赵奕满口不屑,“还保安队长?当保安都不一定合格!”

    “……”

    李仁喆只能继续散发哀怨的眼神。

    其实赵奕并没有任何夸张成分,李仁喆正常去应聘肯定当不上保安队长,因为生物医学研究所有几个项目是绝对保密性质的,医学中心建立好了以后,保安都是在役或退役军人,几年内还会持枪武警值岗。

    这样的保密程序,就算是普通的保安,也不是随便应聘进来的。

    赵奕倒是觉得李仁喆继续读研,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他没什么做科研的天赋,专业课成绩就能说明问题了,与其继续读本专业的研究生,还不如出去闯闯改走其他路线。

    比如,当兵。

    李仁喆的体格很不错,年纪也只有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去当兵,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或许随便找个工作也可以,他不是那种非常有上进心的人,有个平凡的人生也会很幸福。

    赵奕享受了一阵子大学生活,再想继续享受都没有了,因为时间进入到了假期,其他学生都回家过年了,但他却没办法离开首都,不止是科研上的事情,还有一些大会要参加。

    首当其冲的就是年底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内每一年都会举办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年的时间和去年差不多,也是掐着年前的时间点举行,大会前获奖消息差不多都出来了。

    赵奕再次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奖励内容是费马猜想的证明。

    当听到科学院那边传来的所谓‘小道消息’,赵奕都感觉没什么兴趣了,又是自然科学一等奖,奖励的原因又是数学成果。

    有什么意义呢?

    他已经凭借三维震颤波形图、哥德巴赫猜想,拿到过两次自然科学一等奖,再拿到一次实现了三连冠,大概也就是创造了奖项记录?

    大概是这样。

    赵奕不觉得有多大意义,但其他人倒是很兴奋,好多人都提前对他表示祝贺,但赵奕是真的没有多大性质,甚至大会开始前都有些没精神。

    等到了颁奖大会举办的礼堂后,他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静静的等待着大会开始。

    时间还早。

    一个个参会成员‘走街串巷’的到处打招呼,大会开始前仿佛成了交际时间,也有不少人过来和赵奕打招呼,说上几句研发、得奖的事情。

    赵奕只是微笑应对着。

    “赵院士啊!恭喜,第三次获自然科学奖!”身后又传来一个声音。

    “谢谢。”

    赵奕下意识的说了一声,回过头顿时变得热情许多,因为他认出说话的是程哲敏院士。

    程哲敏是科学院老院士,八十出头的年纪已经处在办退休状态,同时,他也是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主席,也是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委员。

    赵奕不知道奖项具体是怎么评选的,但程哲敏肯定是绕不开的人之一,他马上程哲敏的衣袖,抱怨的说道,“程院士啊,我连续三年拿了自然科学奖,还都是数学成果,明年是不是该换换了?”

    “打个商量?”

    “您看我在计算机、生物、物理等领域都有成果,不一定非是数学吧?就算还是自然科学奖,也换个其他领域的成果?”

    “……”

    程哲敏半张着嘴愣愣的看着赵奕,他活了八十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竟然抱怨连续拿到自然科学一等奖,还抱怨全都依靠的是数学?

    不是数学,难道还是……

    “咳咳……好像是可以啊!”程哲敏仔细想想赵奕的成果,忽然发现没办法继续说了,生物医学、计算机领域就不说了,赵奕在物理研究上证实了希格斯粒子,是被国际物理界肯定的大成果,论级别和影响力也足以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好吧!”

    程哲敏苦笑道,“明年看看,也许就变成最高科学技术奖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隐藏的投资大鳄!

    程哲敏所说的‘最高科学技术奖’,是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发最高个人奖项,但不是针对科研成果,而是针对个人为科研事业做出的贡献,差不都可以理解为‘终身成就奖’。

    ‘终身成就奖’,就是对一个科学家终身的肯定,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都是超过七十岁的老人,到现在的十六个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没有七十岁以下获奖的先例。

    所以……

    “who-care?”

    赵奕的表情满是不在意,他确实不在乎最高科学技术奖,因为获奖的人年纪实在太大了,而他只刚二十出头的年纪,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根本没有意义,他暂时还不需要什么‘终身成就的肯定’,只希望明年获奖能来个‘新花样’,就算还是自然科学一等奖,也来个物理、生物医学之类的研发成就,别总是数学就可以了。

    很快。

    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前面的集体拍照、最高奖项公布的流程走完,就到了自然科学奖获奖人公布。

    赵奕不出意外地凭借费马猜想的研究,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全场所有人的目光下,走到了领奖台从一号领导手里接过奖章和证书。

    握手。

    正对台下。

    在庄重的颁奖仪式中,一号领导也和赵奕说了两句,“这是第三年了吧?赵院士。”

    “我每次来颁奖,都期待这个奖项,你是这里最年轻人,给你颁奖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年轻了。”

    赵奕面对着台下平静回道,“不是我变老了吗?长了两岁呀!”

    一号领导顿时笑了出来。

    好在台下是听不到两人的对话,也没有距离太近的摄像机,只是知道两人似乎是说了什么。

    旁边刚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和一号领导一起颁奖的周院士,就感觉非常惊讶了,极少人敢这么和一号领导说话,他发现赵奕还真是厉害,竟然能和一号领导开玩笑,最重要的是,一号领导还一点不生气,甚至还觉得有意思笑出了声。

    其实想想也正常。

    赵奕实在是太天才了,他不仅是理论天才,生物医学研究也取得成就,还投入到国-防、军-事的研发中,并取得令人惊讶的成果。

    在最顶级的高层眼里,赵奕就是国宝中的国宝,做出了许多科研上的巨大贡献,最关键的是,他才只有二十出头,未来还有几十年时间,一辈子能为科研做出多少贡献?想想都很可怕。

    这样的人才说能顶百万大军,都可以算是谦虚的说法了。

    赵奕领取了自然科学一等奖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随后就看着颁奖典礼一步步进行。

    今年生物医学研究所还是一样,拿到了科技进步一等奖,凭借的项目是2cv-炳氢分子以及天庆蛋白的研究和发现,大会给的评价是‘为人类抗击艾滋病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代表生物医学研究所领奖的依旧是张薇,因为在研发的过程中,张薇一直是贡献度第二的研究员。

    这次大会阎学林也来了。

    阎学林只有一次参加大会的经历,但因为他是生物医学研究所的所长,认识相关领域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来参会的医学、生物研究老院士、教授,他差不多都能叫出名字,自然也就能轻松打入相关的圈子里。

    当张薇上去领奖的时候,阎学林就不断的说着,“又是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都连续拿三年了。看看,代表我们所上台领奖的张薇研究员,都快成明星了。”

    “其实总是拿到同一个奖项也没意思,你们看看赵奕院士,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估计是奖项拿多了,没感觉了。”

    “我们也感觉一样。”

    “要是明年还拿这个奖,我就提前和评审们说说,能不能隔一年再发?总是让我们拿奖感觉不太好啊,也给别人点机会……”

    “……”

    周围几个医学研究的院士、教授,不约而同的黑了脸,他们还是第一次发现,阎学林这家伙竟然这么惹人厌,拿奖就拿奖吧,还不停的嘚瑟着,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三年拿了三次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过……

    连续三年拿到科技进步一等奖确实很厉害啊!

    “狗-屎运!”

    “不就是沾了赵院士的光?都是赵院士的研究!如果赵院士在我们所,我们也能……”

    “话说……”

    “怎么才能把赵院士挖过来呢?”

    ……

    现在可不是几年前了。

    赵奕准备考大学的时候,还犹豫着要报什么大学,现在可不会再去考虑去其他地方,单单是薪资、待遇之类也根本无法吸引他。

    因为,他已经很有钱了。

    在参加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后,他没有和其他人过多的寒暄,第二天就急赶着去参加了宇图机器人公司的产品发布会。

    这次是非常重大的发布会。

    袁仲晨带领宇图机器人团队,利用三年半的时间,终于完成了r-os,也就是机器人操作系统的研发,他们也会在今天宣布,开放r-os操作系统端口,让所有感兴趣的程序员都参与构架生态和功能包。

    三年多的时间里,宇图机器人团队已经变成了宇图机器人有限公司,而且是一家颇受投资人青睐的顶层技术服务类公司。

    宇图机器人主打的是机器人智能生态、机器人定制服务,主要研发的则是机器人操作系统,追求的是统一机器人研发基础代码、构架,而他们主要的收益就是提供机器人生态和定制服务。

    每一家公司的情况不同,对机器人的需求也不同,而构建机器人的硬件基础不足,不可能像是电脑一样,提供标准配置的操作功能。

    这就需要机器人生态和定制服务。

    听起来机器人服务的市场需求不高,实际上,机器人、智能领域在全世界范围正在蓬勃发展,宇图机器人有点后起之秀的意思,但他们依靠基础的同源代码实现高效率,已经发展出几十个合作方和客户。

    基础的同源代码,对r-os操作系统的研发。

    宇图机器人公司的融资并不多,只经历了两轮的融资,但第二轮融资规模,就已经超过了五个亿,公司不断扩建的同时,估值也在不断的提供。

    现在的估值则在二十八亿上下,公司持有最多股份的就是赵奕了。

    赵奕是宇图机器人公司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高达百分之二十一,除了宇图团队创建初期投入的两百万,他后续也投入了近一千万。

    一千万相对估值来说并不多,但他做投资的时候,宇图机器人还只是团队,连公司都没有正式成立,更不用说什么融资了。

    另外,赵奕还给予了技术支持,他提供了颜色识别、动态图像分析等技术的源代码。

    这是要技术入股的。

    赵奕给予的资金投入并不多,但他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对宇图机器人非常关键,持有最高比例的股份也是理所当然的。

    宇图机器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是盛茂科技集团,持股比例百分之十六,他们是第二轮融资的大金主,直接性投入四亿三千万人民币。

    其他大股东还包括第一轮融资的天美智,原本的宙宇互动以及袁仲晨本人,分别持有百分之十一、百分之八以及百分之七的股份,剩下的就都是最早的员工以及零零散散投资小股东了。

    张震算是小股东们的‘零头羊’。

    作为最早投资宇图机器人团队,还负责团队日常事务的经理,张震最开始也拥有百分之三的股份,到现在被压缩只剩下百分之零点六不到。

    这个比例已经不低了。

    按照最初投资二十万来计算,张震手里的股份评估市值,至少在一千四百万以上,投资回报率高达七、八十倍,惹得很多人羡慕不已。

    但张震还是很不满意,主要问题出在对比上,赵奕比自己多出几十倍的股份,再看向自己极少量的股份,想着几年来一直为宇图机器人团队奔波……

    他真酸了!

    “我就是没钱。如果有钱,有多少我都投给袁仲晨,到时候,我就是最大的股东!”张震在发布会现场等到赵奕,马上就带着抱怨说道。

    赵奕感同身受的拍拍张震的肩膀,叹气道,“我也是没钱啊!以前的时候,如果我有钱,就都在起步阶段投到企鹅啊,水果啊,微软啊……现在我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世界首富了!”

    张震被堵得一口血差点喷出来,只能摇头道,“反正,以后啊,我就跟定你了。”

    “啥?跟我?”

    “跟你做投资啊!”张震理所当然的说道,“我也拿出一部分钱,跟你做了股票投资,收益真……厉害!”他说着高高竖起大拇指。

    张震是少有知道赵奕资产的人。

    赵奕在m国有收益很高的专利分成收入,全世界范围有翻译成好几种语言的专业书籍售卖,而海外收入的部分都要通过星亿投资公司。

    星亿投资公司挂名在最开始建的星亿科技公司旗下,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搭理赵奕个人的海外收入,顺便起到避税的目的,赵奕个人的持股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剩下一个点给公司的几个实际负责人。

    张震就是其中之一。

    他负责管理赵奕的海外部分收入,最开始也只是简单的帮忙,后来才发现赵奕的收入有多么高,不谈‘卖书’的收入,单单一个数字压缩技术的专利分成,去年就超过了一千万美元。

    到现在为止,星亿投资公司总收入超过三千多万美元,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被赵奕明确交代投入到m国股市中,好像是从哪里赚的就从哪里花掉,实际上还真得是投资,而且是高收益的投资。

    赵奕选择的几支m国科技股,近两年时间最差也涨了近一倍,有一支买入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甚至都已经涨了四倍多。

    张震略微估计一下都知道,赵奕的‘美元身家’在七千万以上了。

    那可是美元!

    再说国内。

    现在的宇图机器人公司扩张到市值评估近三十亿,而赵奕是最大的股东,控股比例超过百分之二十,就算再差也值个七、八亿人-民币。

    所以……

    赵奕不仅仅是世界公认的科研天才,他还是极少数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靠自己攒下以‘亿’为单位财富的投资大亨。

    这个消息放出去足以让所有人震惊。

    赵奕倒是很淡定,他满不在意的说道,“别提钱,钱对我来说,只是一堆数字而已。”

    “……”

    张震有种想骂娘的冲动,他下意识觉得赵奕是故意的,但却丝毫找不到证据。

    好吧!

    对待国宝级的科研天才,只能相信他更在意科研而不是金钱。

    发布会很快开始了。

    首先上场的是公司的一名分部经理,他上台来给所有参会的人讲解起宇图机器人公司,讲解起公司的业务、发展概念、科研方向等等,目的是给不知道情况的人,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随后,袁仲晨亲自登场,宣布r-os机器人操作系统正式完成,同时会开放基础功能代码和端口给机器人开发者们,并表示欢迎所有开发者参与系统的生态和基础应用功能的构建。

    他介绍了开放的方式。

    开放就是‘共享主义’,r-os拥有底层的功能代码,所有可运营的应用,都是以基础代码完成的,而每一个开发者制作的应用,都是以‘包’的形式出现,可以选择上传到主服务器,或者贡献给其他开发者。

    这个功能主要是增加重复使用率。

    比如,有开发者制作的应用,其他开发者就不用再制作同样的应用,而是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这一点在电脑操作系统上很难体现出作用,因为电脑操作系统比较完善,开发的也都是非常复杂的应用功能,但机器人操作系统就不一样了。

    现在市场上的机器人程序,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针对新的产品甚至都重新撰写代码,费时费力还没有多大意义。

    宇图机器人团队就是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并以基础代码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操作系统。

    以后的机器人就可以直接使用r-os操作系统,同时可以使用r-os操作系统含有的各种功能,未来有更多开发者加入,r-os操作系统的功能也会变得越来越完善,会让企业客户安装使用变得更加方面。

    这也是投资者看好宇图机器人的原因,制定统一标准、构建基础的操作系统以及提供定制的功能服务,都是站在技术链最顶层的业务,最顶层的业务才是最有希望赚大钱的。

    宇图机器人面对的都是企业用户。

    如果未来能发展到,让市场上大多数机器人、智能装置都使用r-os操作系统,他们就会发展成为最顶级的大公司。

    当然了。

    现在谈发展成大公司还太早了点,哪怕只是在国内也有几家类似的公司,也在努力制定标准、提供企业用户的技术服务。

    r-os操作系统才刚推出,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袁仲晨亲自上场说了四十多分钟的机器人操作系统,随后就给现场观众展示公司的产品--

    一台机器人。

    这台机器人和赵奕的那台有些相似,也是滚轮走动的方式,并且有两个很先进的机械手臂,同时拥有动态距离识别、颜色识别、高端的自动避障等功能,但机器人多了一个很重要的功能:语言交互。

    如果放在几年以后,大多数电子产品都带有个语言交互功能,现在则还是很高端的,受限于算法、语言等限制,多数顶尖技术的公司,最多只能做到‘语音识别’,也就是把语音转化为文字。

    这一步想做到容易,想做好可不容易。

    错误率是个问题。

    一些公司做的语音识别错误率超过百分之二十,就等于几乎是不可用,因为有些人普通话发音并不标准,使用语音识别错误率就会出奇的高,根本就到了无法使用的程序。

    宇图机器人展示的机器人,语音交互功能还不错,他们也无法做到极低的错误率,但也比绝大部分公司强,发布会上展示的机器人,把解说的员工说出了几句话,全部展示在‘脸上的屏幕’里。

    这引起了现场的热议。

    随后就进入到下一个测试,就是试图让机器人理解人类说话表达的意思,直白来说就是‘捕捉关键字’,让机器人直接回答,或者去网络上搜索答案。

    比如,“你吃饭了吗?”

    机器人直接回答说,“我是机器人,不需要像人类一样吃饭。”

    比如,“你买火车票了吗?”

    机器人马上搜索和‘火车票’相关的内容。

    等等。

    这些最简单的语音交互功能,放在现阶段还是非常高端的,就连赵奕都感到有些惊讶,不得不感叹时代发展真是快。

    想当年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买个手机都显得非常高端。

    现在都出语音交互了?

    “不对!”

    “是我带来的影响!”

    赵奕马上意识到了问题,时代发展速度确实快,但其实也只还在3g时代,甚至3g也只是刚刚普及,语音交互相对就出的太早了。

    宇图机器人团队能快速发现到现在,拿出这样高端的研发成果,和他自己提供的技术、源代码和路线也是分不开的。

    虽然只是偶尔关注一下,说一下该怎么研发、往哪个方向做研发,但他说的都是‘最正确的路线’,任何有潜力的研发团队,一直沿着‘最正确的路线’走,发展速度肯定都非常可怕。

    不走弯路,比能力更重要!

    大多数研发都要走很多的弯路,才能找到正确的那条路继续走下去,然后又会碰到弯路,就这样慢慢一点点的向前,也许碰到障碍还会后退,能力再强速度肯定快不来。

    但哪怕是个‘乌龟’慢悠悠的爬,也肯定比兔子更快的爬出迷宫。

    所以,他的引导才是关键啊!

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的能力:《衍生率》!

    宇图机器人公司的r-os系统发布会非常成功,发布会结束后吸引了无数注意力。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r-os操作系统本身了,r-os操作系统是国内第一款,纯粹为机器人打造的操作系统,‘机器人’听起来似乎很高端,机器人并非是大多数人理解的,像是人形能做各种事情的智能,大多数的机器人都是很简单的设备、装置或者服务。

    比如,打服务电话。

    有些服务电话打过去都就是系统自动回答,自动去帮助服务的用户,可以算做是‘机器智能’。

    有的机器人并不具有翻译、理解、语音交互等功能,只拥有非常单一的功能,扫地机器人还有好多所谓‘智能家居’都是如此。

    机器人只是一种统称,可以简单理解为‘智能’。

    宇图的r-os机器人系统构建的目的,就是简化智能代码编写的过程,让类似功能的代码不用重复的编写,实现智能科技发展的高效率。

    r-os系统拥有大量可重复的代码、操作包,只要安装上系统就可以使用这些包,系统还开放了大量的端口,让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的选择嵌入新的功能。

    总之,只要使用r-os系统,就可以大大简化功能类代码的编写工作。

    对于很多普通的公司来说,一套完整的机器人操作系统非常有帮助,他们就不需要让技术部费时费力的去为产品功能编写代码,只需要安装上r-os系统,并找宇图公司进行功能定制就可以了。

    这些公司都是宇图机器人公司的潜在企业客户群体。

    有些大公司就不一样了。

    顶级的大公司都希望把核心技术抓在自己手里,他们宁愿自己多花钱去做研发,也不愿意使用外来公司的服务。

    所以宇图未来的路还很遥远。

    大众关心的并不是r-os系统本身,因为机器人操作系统距离普通人很遥远,他们不需要关心智能内涵的系统是什么,也不需要关心具体功能是怎么开发出来的,他们关心的是真正的使用功能。

    宇图机器人公司发布会上,展示的机器人就非常吸引人了,他拥有基础的避障、颜色识别等功能,还能够和人类进行对话,说明语音系统翻译准确率非常高。

    另外,语音交互展示出来的,还有机器人可以进行简单的对话,并且能清晰的捕捉到关键词。

    这些都非常吸引眼球。

    好多人都到网络上发布相关消息,想知道哪里能买到可以对话的机器人,可惜宇图只是展示了机器人功能,并没有相关的研发,短时间也没有售卖机器人的打算。

    这主要是因为宇图机器人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是给企业客户做系统服务,他们的站位是技术最顶端,而不是到一线去售卖产品。

    之所以不到一线去售卖产品,也和宇图机器人的发展阶段有关,他们当前最重要的是扩大企业客户群体,而不是不计后果的售卖产品实现盈利,而售卖智能产品和他们的发展核心是有直接冲突的。

    比如,他们有好几家智能相关的企业客户,也在做智能机器人的开发。

    宇图自己去做智能机器人,就会和这些企业客户产生冲突,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这就是不公平的竞争了。

    如果继续使用宇图机器人公司的系统服务,那么他们的产品从里到外,等于都展示在了的宇图机器人公司眼里,可以说没有任何保密性可言,宇宙机器人公司拥有系统核心技术,很容易做出更高端的产品,侵占这些公司原本抓住的市场。

    所以只要宇图机器人公司,进入一线正式售卖机器人,就马上会损失大量的企业客户。

    这就得不偿失了。

    宇图公司没有直接售卖的智能产品,关注度提升一波就下去了,他们还马上就被噌了热度,有几家智能产品公司赶紧站出来表示,已经和宇图机器人达成了深度合作,即将售卖的新产品安装了r-os操作系统,并拥有非常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然后好多人的注意力,就被这些产品吸引过去了。

    当然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算是宇图机器人的成功,他们的技术得到了大众认可。

    舆论发展有些出乎意料。

    当好多人都认为宇图的热度过去,却没想到马上迎来新一波**,因为一个消息被爆了出来,某个发布会现场的媒体摄像师,拍摄到前排贵宾画面时,讲台灯光照耀下出现了个熟悉的面孔。

    “赵大神!”

    “虽然只能看到半张脸,但我敢肯定他就是赵大神!”

    “赵大神为什么要去宇图发布会现场?”

    “难道赵大神也对宇图的研发感兴趣?宇图机器人真是厉害了啊,连赵大神这种人物都能吸引……”

    “……”

    舆论一片沸腾。

    在热热闹闹的议论声中,有媒体立刻对宇图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对相关企业、个人进行了采访,也马上知道为什么赵奕会出现在现场了。

    媒体报道跟着火热起来--

    《震惊!赵奕持有宇图两成以上股份!》

    《赵奕是宇图最大股东!》

    《宇图背后神秘金主现身,竟然是名声赫赫的赵大神!》

    网络上顿时掀起一片议论,“难道宇图机器人就是赵大神的公司?”

    “宇图研发的技术,不会都和赵大神有关吧?我才想起来,赵大神可是算法大师,最先有的就是计算机算法类的成果,还有过算法相关的专利。”

    “宇图机器人,肯定和赵大神联系很深。”

    “废话,当然关系深了,赵大神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啊!”

    “我查了,第二股东盛茂科技集团,可是直接投了四亿三千万!现金!”

    “我靠……”

    “赵大神好有钱!他估计是国内最有钱的院士了吧?”

    ‘赵大神是宇图最大股东’,迅速火遍了整个网络,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中的焦点,就连一些地区性媒体、大企业家以及明星都加入了讨论中。

    很快新的消息出来了。

    当舆论变得如此火热,宇图机器人的创始人袁仲晨也不得不站出来,他接受了网络大媒体的采访,谈了一下宇图和赵奕的问题。

    “很多人都关注赵院士和宇图的问题,我明确一点,赵院士确实宇图最大的股东,准确的持股比例是百分之二十一点三。”

    “在技术研发上,赵院士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核心技术还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准确的说,赵院士是宇图的投资人,而且是最初的投资人。”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小组从原本的公司分出来,专门做r-os开发。当时我们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希望凭借我们的努力,能完成r-os系统。”

    “但人啊,总要面对现实,我不可能不给员工发工资,每个人都是要生活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找赞助、拉投资,当时我们什么资本都没有。”

    “后来赵院士来了,他见到我们,问我做的是什么开发,他只简单的了解了一下,就决定投资两百万,支持我们做研发。”

    “当时我非常的感动。想想那种情景,我们只有几个人,只有一间被分配的小屋子,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没有任何关键技术,却得到了两百万的支持。后来我就在想,也许……”

    “赵院士是看到了我们的努力,看到了那种拼搏的斗志和信心,才决定支持我们!”

    袁仲晨连续说了很多,语调也充满了感**彩,能听的出来确实对赵奕很感激。

    当采访被发布出来以后,顿时引起了一片热议,但好多人的点似乎跑偏了。

    第一个被关注的点是,“赵大神早在三、四年前,就能拿出两百万?那时候,赵院士才上高三,应该还没有毕业。”

    这个问题很快有了解答。

    其实只有略微一研究,就知道赵奕的钱来自哪里,当时他有参加活动获得的百万奖金,魔方计算机也卖出了不少份额,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另外被关注的点是,“原来赵大神才是隐藏的投资大鳄!”

    “几年前,赵大神见到袁仲晨,只是简单听了听项目,就决定投资两百万?”

    “两百万啊!”

    “真的纯粹是被拼搏的精神感动?我想肯定也有看好的因素。赵大神上了大学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科研,也没听说做了什么投资,也就是说,他只做了一笔投资,就带来了百倍、几百倍的收益……”

    “这才是投资大神啊!”

    “一些国内、国际的投资公司,做投资都是大面积撒网,做上百次投资有几次成功,就被认为是非常成功了,而赵大神个人做投资,一笔就赚到了超额回报!”

    “赵大神不止是顶级学霸、科学家,还是隐藏的投资大佬。我决定了,从今天开始,就和赵大神学习怎么做投资!”

    “楼上,洗把脸、清醒清醒!一定要看清自己!掏出兜里的两块钱,去旁边买张彩-票才实在!”

    ……

    赵奕也看到了舆论的发酵,但他并没有参与其中,因为舆论说的都是……

    他赚了多少钱!

    虽然舆论分析的只是宇图机器人公司的股份,只是他个人资产的一部分,但总是被分析手里都多少资产,心情还是有点郁闷,做投资赚钱的事情,自己默默的做就好,被报道出来就有点郁闷了。

    他可不想当什么‘投资大佬’,‘投资大佬’带来的名字也没什么用处,甚至还有一些副作用。

    比如,现在。

    赵奕正准备参加一个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会议,会前就有个商-务部的经济学家,过来第一句话就是,“赵院士啊!您有什么好的项目,一定说一下啊!”

    “现在谁都知道了,您在投资领域拥有独到的眼光……”

    “巴拉巴拉~~~”

    赵奕只能带着微笑听着,后来干脆微笑都没有了。

    什么跟什么啊!

    有好的投资项目说一下?为什么要告诉你呢?有病!

    赵奕也清楚对方只是过来认识一下,顺便拿最近的事情当个话题,并不是真的要他谈什么投资,可心里还是有些郁闷。

    主要……不是一个!

    好几个人过来都说起这个话题,还赞叹赵奕是‘院士里最富有的一个’,宇图机器人公司的股份多值钱之类的话。

    赵奕后来干脆躲着走,找几个认识的坐在一起,可认识的似乎也喜欢谈这个。

    邱成文也是参会人员之一。

    他就对赵奕说道,“你那个投资很成功啊,几十倍的收益。我关注了下宇图机器人,他们的r-os基础做的很不错,估计未来会很有发展。”

    “哦~~”

    赵奕淡然的回了一句,“运气好!”

    邱成文发现赵奕似乎不想说这个话题,苦笑一声干脆不提了,就说起了这次的会议,他也只是前年参加过一次会议,去年的会议都没有邀请到他,“我来参加也没用,就是个听众。”

    赵奕感兴趣的问道,“会上都谈什么?”

    邱成文道,“主要就是定基调,谈科技投入的大方向。这次我被邀请来,也是因为有个相关议题。”

    “什么议题?”

    “对撞机!”

    邱成文摇头道,“上面问过我意见,我和杨老一致,都反对,这次估计是做决定,你知道,科学院物理系好多人支持,还有一些相关的机构呼声也很高。”

    “嗯。”

    赵奕思考着点了点头。

    建造大型对撞机的事情说了好几年了,估计上级也是考虑高能所的正负电子对撞机,性能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而欧洲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对国内的研发团队区别对待,总是出各种各样的限制,根本做不到公平公正,正因为如此就考虑国内自己建造。

    但是……

    这个项目实在太贵了!

    国内学术界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上面也无法直接拿出决策,就干脆到年底的科技战略会议上做讨论。

    “估计,邀请你,也因为这个。”邱成文并不知道赵奕参与了航空集团的项目,还以为也是因为对撞机的议题邀请来的,因为科技战略会议有好多军工的议题,和国防、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有关,普通的学者研发成就再高,和这种会议也没多大关系。

    赵奕也是被邀请进来的,但不是因为什么议题,而是作为‘战鹰组’负责人,他带领的团队研发内容,直接牵扯到国防战略,就有资格进入会议。

    另外,赵奕是国内最著名的科学家,个人科技研发能力水平处在世界顶尖。

    在某些重要议题上,他的意见很值得重视。

    不过……

    大会上绝大部分议题,都是国-防、军工发展、科技战略之类的,和赵奕确实没有直接关系,甚至连间接的关系都没有。

    赵奕听着都感觉眼皮打架。

    “呼、呼~~~”

    在不知不觉间,他实在忍不住袭来的困意,用手撑着下巴闭上眼就睡了过去,旁边有几个老院士,也包括邱成文都看的想笑,但也能理解赵奕的感受,因为再说的议题和他们也没关系。

    突然。

    赵奕醒了!

    他猛然间睁大了眼睛,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

    “怎么了?”

    “发生什么了?难道是做噩梦了……”

    “有可能啊!”注意到赵奕的人都带着好笑的眼神琢磨着。

    实际上,赵奕是被系统惊醒的。

    系统面板出现了几条信息--

    【额外的休息,学习币+2。】

    【学习币:54001。】

    【特别提醒:学习币数额超过54000,可以激活获得新的能力。】

    赵奕马上被惊醒并选择了激活。

    【激活新能力!】

    【学习币-56000!】

    【你获得了新能力《衍生率》!】

    【《衍生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你可以以现实存在为依托,对基础的事物或规律进行推演,来了解更高端的事物或规律。】

第四百五十九章 这就是我的表态!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少了个‘三生万物’?好像有点仙侠风啊!”

    “以现实存在为依托,对基础的事物或规律进行推演……”

    “现实存在为依托?现实已经存在了?也就是已经存在的事物或规律?事物、规则,包含的范围有些广啊,也包括各种科学、技术吗?”

    赵奕查看起新得到的《衍生率》,仔细琢磨着《衍生率》的作用。

    系统对于能力的介绍还是相当的简单,就只有一、两句话就结束了,要完全理解可不容易,具体作用还是要使用才知道。

    赵奕左右看了看,拿起桌上的记录本,试着使用《衍生率》能力。

    【这个记录本的材质是什么?】

    【《衍生率》!】

    系统马上给出了提醒。

    【无法使用!(提示:《衍生率》无法进行反向推衍。)】

    能力使用失败倒是不奇怪,问题是他自己设定出来的,并不一定会在能力范围之内,但却可以经过系统的失败提醒,来对新能力增加了解。

    “无法进行反向推衍?”

    赵奕思考着‘反向’的意思,忽然明白过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是正向过程,就是说没办法从三推导到一?”

    “再试试!”

    他马上拿起一支笔,做出了同样的提问,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使用失败!】

    【无法使用!(提示:《衍生率》无法进行反向推演。)】

    “如果是正向推导,该怎么提问呢?”赵奕仔细的思考起来,他干脆连续做了几个提问,【这个记录本的下一代产品是什么?】

    【无法回答。】

    【这个记录本的下一代产品是拥有什么更高端的技术?】

    【无法回答。】

    【比这个记录本的印刷更高端的技术是什么?】

    【条件不足,无法回答!】

    “——!!”

    “终于有个不一样的了!”

    赵奕仔细审视着问题,对《衍生率》的能力稍微有了点了解,要做出的提问必须要具体到技术,也就是能力描述中所谓的‘事物和规则’,而技术也必须要现实存在的,否则就不会有效果。

    比如,‘下一代产品’的提问,大概是因为没有下一代产品,或者下一代产品的制造技术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不存在当然就无法回答,而‘印刷’领域的技术就比较多了,比记录本印刷技术更高端,就具体到了独特的领域,使用能力就可以进行推衍。

    当然前提是拥有足够多的条件,以及必须消耗的学习币。

    看着剩余的、可怜的一个学习币,赵奕觉得还是暂时放下研究,否则知道该怎么使用,却无法使用出来,就肯定会非常郁闷了。

    旁边邱成文忽然凑过来,对赵奕伸手指了指前面,只见水木大学的信息学教授陆元华,正不断对着桌子点着头,一下、一下、一下……

    “扑哧!”

    邱成文忍不住喷笑出来,扭过头说道,“赵奕,叫他一下。”他和陆元华是水木大学的同事,也是很熟悉的朋友。

    赵奕去水木大学几次,和陆元华见过,印象中是个很敦厚的学者,有点书呆子的气息,在学术研发领域也很有成果,他不止是信息学教授、电子专家,数学领域也发表过很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

    他正要伸手点一下陆元华的后背,动作突然就停住了,随后马上使用了《衍生率》。

    【如果我用这个动作点一下陆元华的后背,他会有什么反应?】

    【《衍生率》!】

    【使用成功,学习币-1。】

    在提问过后的一瞬间,赵奕就大致知道了陆元华的反应。

    《衍生率》根据现实环境、人物的状态以及对人物了解的条件,对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推衍分析,得到‘陆元华会浑身一抖,瞬时惊慌失措’。

    赵奕马上停下了动作。

    在这种大型重要会议上,‘搞小动作’被一群人注意,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万一打断了会议的正常进行,肯定就会更加尴尬。

    赵奕扭过头对邱成文说道,“怕吓着他!”

    “吓着?”

    邱成文稍稍有些不解,他的位置在陆元华的斜侧,干脆站起来伸手在陆元华肩膀一拍,只见陆元华浑身用力一抖,动作大到撞在了桌上,发出‘嘭’的一声轻响,他还左看右看才回过了头。

    这边的响动引起了周围一阵观望,讲台上正在作报告的财政副部长,声音都停顿了一下,才用力抿抿嘴继续念稿。

    邱成文顿时十分尴尬,但陆元华看向的是赵奕,眼神里仿佛是在问,“你拍我干什么?”

    赵奕斜着大拇指指向邱成文,果断把坑队友的家伙卖掉,“是邱教授,他想让你精神一下。”

    “咳咳。”

    他看向左右认真道,“是这样的。这个会很重要,要认真听。”

    陆元华才注意到左右行过来的注目礼,十分尴尬的稍微有点脸红,赶忙回过身装作一副认真的样子。

    赵奕也跟着认真听了几分钟,但他发现实在是听不下去,各个上台的领导、院士、学者,都在读很长篇的‘论文’,说的内容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他注意到学习币数额,已经少到了‘归零’,果断决定继续休息。

    额外的休息也有两个学习币啊!

    总比没有强!

    赵奕左右看了看,干脆用手支住了下巴,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陆元华回过头要和邱成文说什么,就看到赵奕‘呼、呼’睡的正香,他脸色顿时一黑,马上用审视的目光盯着邱成文,仿佛就是在说,“你怎么不让他精神精神?”

    邱成文摊开了手表示无奈。

    赵奕刚才就睡了一大觉了,有大领导注意过来的眼神,仿佛都在说,“赵院士一定是累了,趁着无关议题多休息休息。”

    这能一样吗?

    ……

    赵奕也没休息多长时间。

    过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主会场类似于‘开幕式’的全体会议就结束了。

    之后就是分开进行讨论。

    赵奕主要参加的也是对撞机的议题,他和邱成文、陆元华等人,一起到了旁边的一间小会议室,进来有三、四十个人。

    科技处的部长詹刚坐在中心位置,其他人都分列两侧做好。

    赵奕被安排的位置很靠前,就在詹刚的左手边只间隔一个人,邱成文的位置相对靠后一些,但和其他人相比也很靠前了。

    詹刚主持会议直接就进入了议题,他让左手边秘书的人物,谈了一下国际微观物理的研究和发展,又说了一下国内经济不断腾飞,国际上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意思差不多可以理解为,国内的经济跟上了,科研领域也要同步跟上,而科研领域一时间想赶超非常困难,他们要找寻一些科研领域,重点去做攻关研究。

    对撞机,就是其中之一。

    国内学者支持的声音很多,反对的声音也有不少,科技处一时间无法做出决定。

    在场的都是国内数学物理最顶尖的学者,还有一些是物理相关研究机构的领导,他们坐在一起谈这个决策问题,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接下来是支持者做报告。

    对撞机的主要支持机构就是科学院物理系,站起来作报告的也是老熟人,物理系的张宏志主任,抛开对撞机建造的问题不谈,他和赵奕也算是有交情。

    比如,赵奕的‘超对称性’论证,就是张宏志当的审稿人,只不过那一次弄的很尴尬,张宏志被爆料出疑似‘根本没有审稿就做出点评’。

    后来张宏志为了挽回名誉,就直接对记者说,“因为我信任赵奕,他是最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我本人的水平远远赶不上,所以就不审了,直接给通过就好了。”

    他又补充一句很经典的话,“以赵奕的水平,写个论文投稿到国内杂志,还用审吗?要说我,直接给通过就好了。”

    这句话说到了好多人心里。

    现在也就是学术圈还有人鄙视张宏志的为人,但不能否认他在学术研究上的成果,不能否认他为国内物理学术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不能否认他在国内物理圈子,乃至于科学院甚至国家层面的影响力。

    现在科技处主持的决策会议,张宏志也是第一个发言的,他阐述了一下国际物理学术发展的现状,强调国内的科研设施、环境,已经远远跟不上国际发展,“像是阮文烨阮教授,研究微观物理只能靠欧洲那边的数据,但欧洲那边对我们并不友好,我们的团队拿到的资料、参与的实验项目都被限制。”

    “如果我们能拥有自己的大型对撞机,就可以自己进行实验、研发,我们的微观物理研究就可能会赶超世界,同时也能吸引世界各地顶级的物理学家到来。”

    “对撞机项目,建造能带来的经济、周边效益,就不用我多说了。大型对撞机本身,对国内的微观物理学研究和发展,能起到奠基作用。”

    张宏志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意思差不都就是,只要建造了大型对撞机,就能够让国内微观物理研究实现腾飞,国内的微观物理学就很容易赶超世界。

    某种程度上来说,张宏志说的是很有道理的,有大型对撞机做基础,每一次实验都能有很多发现,最少也能让参与的人员,写出很多的论文,在研究发现、论文数量和质量上,大型对撞机有着重大意义。

    另外,大型对撞机会带来很多专业物理学术的工作岗位,也肯定会让更多的物理系人才,朝着物理理论研究方向发展,而不是转到应用物理或其他领域。

    张宏志发表了讲话以后,又有两个支持者谈起了建造对撞机的好处。

    之后詹刚就让大家举手表态。

    在场有三十七个人,举手支持的有十七个,数量相对还是很多的,因为不举手的人不意味着反对,他们大部分都是‘保持中立’。

    比如,一些非微观物理研究机构的人,对撞机建造和他们的关系不大,政策制定上来说,他们也只能算小人物,影响不到最后的决定,肯定就保持中立态度。

    这种决策可不是少数服从多数,最终决策还是要看高层领导的想法。

    詹刚扫了一眼会场的支持数量,随后挥手示意大家放下,带着惊讶的看向了赵奕,“赵院士,你不支持吗?”他觉得会场内最有理由支持的就是赵奕。

    赵奕的理论物理研究早已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开创的‘粒子边界理论’被认为与‘弦理论’并驾齐驱,被很多国际顶级高校、理论物理研究机构认可,还有很多物理学家干脆转而研究粒子边界理论,他可以说开创了一门学科,开创了一个理论物理学派。

    作为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肯定会希望拥有更好的微观物理学实验环境,以便能在粒子物理实验中找到灵感,或者验证自己的研究、开创的学说。

    赵奕轻轻摇了摇头,面对会场其他人说道,“我记得和张宏志院士说过。我支持过国内建造大型的对撞机,但不是现在。”

    “为什么?”詹刚感兴趣的问道。

    所有人都看过来。

    赵奕道,“因为还没到时候。如果建造对撞机的投入很小,当然没什么,但我们必须要考虑成本。”

    “当成本非常高的时候,就必须要谨慎、再谨慎,而且建造也必须是有目的的。”

    “现在,不是时候。一个是建造本身问题,我近一段时间了解到材料和精工、高端制造行业,我敢肯定,如果建造大型的对撞机,我们有大量的高端设备、材料,都需要依靠进口,这些还都是关键材料。”

    “我知道具体数据,但如果投入一百亿,可能有三十亿、四十亿都要花费在进口购买设备和材料上。”

    詹刚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赵奕带着自嘲道,“所以我们建造个对撞机,差不多等于是给国外公司创造大量的订单、利润,给其他国家创造gdp,而我们的投入给自身的,就只有靠底层的技术需求、基础需求和劳动力需求。”

    “这是经济方面。”

    赵奕继续道,“从人才角度上来讲,国内目前没有那么多高端的物理学家,就算建造好对撞机,初期也必须要依靠大量国外的物理学家。这部分算是吸引的人才,但他们不一定会长期在这边工作,也许只是参与一次昂贵投入的实验,然后就离开了,真正顶级的物理学家,不可能被一台实验机械束缚住。”

    “另外,就是目标了。”

    “我想,我们暂时应该没有需要投入巨资,用对撞机来做研发的重大攻关方向吧?”赵奕说着看向了所有人,他的意思是,是否有人手里有值得以‘亿’做单位投入研发的项目或者方向。

    当然,没有。

    哪怕是国内最顶级的物理学家,也不敢说自己的研发方向,值得花费以‘亿’为单位的资金做投入,多数人之所以支持对撞机建造,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损失,还赚到了非常好的科研环境。

    “我也没有。”

    赵奕肯定的点头,“我的理论研究确实需要实验验证,但就连我自己也没想好,需要什么样的实验,也许对撞机并不符合要求。”

    “从来没有人说过,微观物理研究的实验,就只有粒子对撞一种方式。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个好方法,但也许过几年,就会有新的方法,但是到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再回头了。”

    赵奕以轻松的语调说出来,却引起会场所有人的思路,就连邱成文也是一样,赵奕说的几条中,也有他没有想到的。

    比如,最后一点。

    粒子对撞是否是研究微观物理的最好方法?不一定的,谁也不能给出肯定答案,也许过上五年、十年,就又找到了好方法,而大型对撞机建造的周期,就肯定超过五年以上,再回头是不可能了。

    赵奕最后总结道,“所以,我支持建造对撞机,但不是现在。”

    “我认为,同样的投入,完全可以花在精工、高端制造等领域的研发,或者投入到材料研发中,这才是我们赶超世界的基础技术。”

    他说完坐了下去。

    会场紧跟着响起了大片的掌声。

第四百六十章 高端制造的两大问题

    赵奕只是参加会议的院士之一,但他表达完自己的态度,会场内所有人都知道,大型对撞机项目的基调,差不多就定下来了。

    科学院物理系都不说话了。

    张宏志满脸都写着不满,但他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意义。

    赵奕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就是说对撞机项目可以建造,但必须是时机成熟的时候,而不是现在很仓促的时候,有些人的意见肯定是相左的,认为对撞机项目最少可以进入‘论证’阶段,正常来讲,国家级的重点项目,论证都需要几年时间,论证结束差不多就到了‘时机’。

    现场存在类似想法的人不少,但他们还是没有说出来,因为赵奕的话里就有论证相关的问题,他说‘自己都不知道需要什么实验来验证理论’。

    大型对撞机一定能满足吗?

    对撞机也是分很多类型的,究竟什么样的对撞机,什么样的大型物理实验能满足?

    这是不确定的。

    赵奕的态度就表明他肯定不会参与论证,那么大型对撞机项目就不可能进入到论证阶段,因为赵奕是世界最顶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放在国内就是真正的no.1,没有no.1参与论证项目,高层领导都不可能给予批复,到时候高层肯定会问‘为什么没有赵院士’,难道直接回答说‘赵院士不同意’?

    最顶级的理论物理学家都不同意,一群普通的物理学家还论证什么?

    如何能取得相信呢?

    在大型对撞机项目上,任谁都知道赵奕是有决策权的,他的意见甚至比科技处部长詹刚还关键,如此重大投入的项目上,詹刚也无法一个人做出决策,而赵奕的意见足以决定结果。

    大家都不说话了。

    会场陷入默契的安宁,詹刚看着参会的众人,也陷入了思考中。

    作为科技处的领头人,如此重大项目的决策上,詹刚不可能只是个‘裁判’,他心里还有个人判断和想法的,只是无法个人做出决定,必须要参考相关学者的意见,但学者只能给出学术领域内的意见,眼光和看法都存在不下的局限性。

    高层考虑的更加全面。

    大型对撞机是一项需要重大投入项目,但最初提出建造并不是科学院物理系,也不是其他的物理研究机构,反倒是学术圈外的人。

    因为,大国竞争。

    随着国内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范围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大国竞争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而竞争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科研,自然是竞争中的一种。

    国内主要的竞争对标的就是欧洲和m国,欧洲已经拥有了大型的粒子对撞机,还在对撞机上不断做出投入,去年增加了四十亿美元的预算,用于提升对撞机的性能,来进行更加大型的实验。

    m国也正研究重启对撞机项目,能源部传出的消息,也说明他们准备建造电子离子对撞机,来研究原子内部等基础微观物理问题。

    国内呢?

    当两个主要竞争对手都在对撞机项目上进行投入,从竞争的角度上来考虑,也需要同样建造对撞机,哪怕它未来被证明是失败的。

    这就是竞争!

    如果证明对撞机的建造非常有意义,再去投入建造就已经晚了。

    竞争,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另外,就是投入资金问题,对撞机项目的投入非常大,因为好多耗材都需要稀有金属,也有好多技术、材料、设备都要进口,粗略估算初期的投入,也要以‘百亿’来做单位。

    但是,国内经济状况和原来不一样,而且每一年都在增长中,只要对撞机项目不让国内因此产生经济负担就可以。

    新的对撞机项目需要参照正负电子对撞机,当年首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造价,占据国内gdp的百分比在万分之三点六以下,新的对撞机项目也必须如此,考虑到‘百亿’为单位的造价,建造就肯定不是现在了。

    “gdp达到百万亿级别,对撞机项目就不会让经济产生负担。”

    这是詹刚的判断。

    目前,国内gdp在十万美元上下,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七十万亿,距离百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只要经济正常发展,过上七年、八年,最多十年,gdp肯定会超过百亿人-民-币,到时大型对撞机项目,就不会对经济造成任何负担。

    ……

    会议结束了。

    大型对撞机项目的讨论,最终也没有确定结果,但不确定本身也是结果,参会的人差不多都知道,项目见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那些支持建造大型对撞机的人,肯定希望时间越早越好,不支持的则希望继续拖延。

    好多人也会私下的讨论。

    赵奕在会议上的发言,也就被传了出去,第二天他参加军-工会议的时候,就被一大群院士教授围住了。

    这些人都是来送上赞扬的。

    如果抛开了物理学术圈子,外面的学者对于大型对撞机建造,一致持有反对态度,只不过他们不是物理研究者没有发言权。

    其实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型对撞机项目投入太多,国内的科研投入经费是有限的,大型对撞机项目占据了大部分,其他领域的研发经费肯定会被挤压。

    这是必然的。

    哪怕拿出额外的经费投入到大型对撞机项目,也肯定不会是全部,能有一半儿额外投入就不错了,对撞机项目占据‘百亿’,其他领域的研发都需要‘缩衣紧食’了。

    彭恩贵是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国内合金材料研发的顶级人物之一,他也受邀参加军-工研发会议。

    这次彭恩贵见到了赵奕。

    虽然两人还是第一次见面,但彭恩贵认为他和赵奕算是‘神交已久’,并且还闹得很不愉快,让他和团队两、三年努力付之东流,还把他的得意门生李荣茂挖走了。

    他们的关系不能说势同水火,也肯定不怎么和谐。

    但是,一码归一码。

    在大型对撞机项目建造的问题上,他们默契的达成了一致。

    彭恩贵也围在了赵奕的旁边,他面对赵奕时心情很复杂,但觉得还是必须展露出前辈风范,让发生的一切成为过眼云烟,他主动和赵奕握手,感叹道,“我听说了你在会上的发言,说的实在是太好了。现在咱们国家还没有到建造对撞机的时候。”

    “那么大的投入,必须要谨慎再谨慎,必须要有研发目标……”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表现的非常亲切,就好像和赵奕是朋友。

    赵奕只是听着不断点头,还补充着评价,“您说的很对。”

    “没错!”

    “就是这样!”

    最后赵奕实在忍不住问了一句,“冒昧的问一句……非常冒昧,您是……?”

    “——??”

    彭恩贵完全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这个问题,赵奕竟然不认识他……

    不认识他?

    不认识他!

    他就感觉一口脓血,差点从嘴里喷出来,顺带憋得脸部通红,像是一头要发狂的牛。

    “您,怎么了?”赵奕躲开了一点,带着疑惑问道。

    “我……”

    彭恩贵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一下内心的狂躁,随后叹气的幽幽说道,“小李,在你那里还好吧?”

    “小李?李荣茂?”

    赵奕才猛然反应过来,恍然大悟道,“您是小李的老师,金属研究所……我知道了,原来您是……什么来着……”

    他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来。

    彭恩贵憋得郁闷,狠狠的说了一句,“我是彭恩贵,院士!”

    “哦哦~”

    “彭院士,真是抱歉,我一时间忘记了,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吧,真对不起、对不起了……”赵奕赶紧连续的道歉,但也感觉有些郁闷,他是真不知道彭恩贵啊。

    这个名字都没听过两次,就算李荣茂去了他那里,他也不会问老师的名字是谁吧?

    反正,不认识。

    在场除了彭恩贵外,还有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赵奕和彭恩贵不怎么友好的说了几句,分开后就和其他人交谈起来,最值得注意的是,红风工业的总经理周浩仁。

    战鹰发动机组研发设计的样机,要靠几个军工厂商制造出来,其中最核心就是红风工业,红风工业是国内最尖端的重工业集团,是一家军工类的上市公司,总经理周浩仁也是非常重量级的人物,能直接参与到军工领域发展的决策中。

    赵奕和周浩仁寒暄了几句,就直接谈到了样机制造的问题。

    周浩仁知道这个项目。

    航空发动机项目就只有几个,新组建的战鹰拿出了惊人的设计,消息都已经传遍了,但是,正因为太过于先进,对瞄的是五代战机,样机的制造就被拖延下来。

    虽然赵奕让团队的人去合作厂商催促样机部件初期准备工作,消息也肯定到不了周浩仁的层面,赵奕干脆就直接和周浩仁谈,“新的战机肯定出来了,样机设计也要快一点。”

    “我们的研发需要加速,一直被拖延进度,时间都被浪费掉了。”

    赵奕的语调有些无奈。

    周浩仁却很难理解,因为相对于大型发动机建造、飞机设计,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时间都不多,样机的建造也需要时间,前期的准备倒也没什么,可耽搁几个月有什么大不了?

    相对于样机部件制造、模具制造投入来说,确定的设计显然更加重要。

    红风工业肯定不会拖延样机制造的进度,尤其样机还是赵奕团队设计的,就更加不可能拖延。

    周浩仁简单的问了几句,听到赵奕确定说,对瞄的样机很快出来,他干脆拍着胸脯保证,“我马上交代一下,让他们注意你们组样机问题,让他们提前设计模具。如果能提前制造,也没问题。”

    其实还是成本问题。

    如果模具制造出来,结果设计再进行更改,之前制造的模具就浪费掉了,会白白损失很多经费,几十、几百万都很平常,但是赵奕保证说对瞄战机会出来,制造的样机就和提供的设计一样,一切就都没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周浩仁就和赵奕谈起了高端制造问题,他有些到苦水的意思,说起了红风工业研发遇到的技术难题。

    高端制造牵扯到技术范围很广,但各种制造难关归纳总结,最主要就是两个基础问题。

    一个是精度。

    一个是材料和技术。

    重工业领域的高端制造,材料和技术问题更加突出;其他的高端制造,精度才是核心。

    红风工业是一家军工企业,严格来说属于重工业集团,但实际上,发展到现在早已不被‘重工业’限制,现代军工相关的制造,精度也同样非常重要,比如,航空发动机制造,内部核心部件、转轴等对误差的要求极高,有些电子元件也需要制造出来,涉及到精密器械精度就更重要了。

    红风工业的研发遇到的核心问题,就是机械主轴的精度问题。

    不管是什么样的制造、什么样的机械,都必须拥有转动主轴,转动主轴必须拥有最高的精度,才能让制造出的产品,拥有非常高的精度。

    工业主轴的制造方面,r国是最有话语权的,他们生产的工业主轴,是全世界精度最高的,就连最需要精度的芯片器械设备,用的也是他们生产出来的主轴。

    主轴,就是核心。

    但是高精度的主轴,是被国外限制进口的,也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红风工业想在精度上下功夫,最核心就需要精度更高的主轴,而在主轴的设计制造上,国内和国外的技术差距很大。

    这就是最大的限制。

    哪怕是研发出更优秀的技术也没用,没有高精度的主轴,就无法制造出相应的设备,相应的产品自然也就制造不出来,就算勉强制造出来,产品的合格率也会偏低。

    这也是国内很多高技术含量的器械、设备,无法实现量产的根本原因之一。

    周浩仁连续说了好多东西,让赵奕对于高端制造的限制,有了更多的了解。

    当然,他可不是专门来哭诉的。

    周浩仁是希望赵奕支持上级政策向高端制造研发倾斜,红风工业就能以此能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在相应的研发领域。

    他是红风工业的总经理,但因为红风工业是国-企,还是军工类型的国-企,他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好多资金也是上级调拨,每一年研发经费的预算,还是要召开大型会议才能决定。

    赵奕听罢点头道,“我本来就支持发展高端制造,支持肯定没问题。”

    周浩仁松了口气。

    赵奕忽然问道,“对了,周经理,你刚才说的工业主轴问题,r国能制造出最先进、精度最高的主轴?”

    “是啊?”周浩仁疑惑点头。

    “而我们制造的主轴,差距还很大?也许更新上两代都赶不上?”

    “是啊?”

    赵奕思考了一小会儿,似乎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马上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吧,我一定支持你!”

第四百六十一章 我手里真没有那么多啊!

    周浩仁和赵奕并不认识,之所以来找赵奕求支持,也是因为听说赵奕在会议上,表态说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放在高端制造、精工以及材料研发领域。

    红风工业就是集合重工制造、精工制造,以及合金材料生产为一体的重工业集团,他们是国内非常重要的军工企业,同时也是一家军-工类的上市公司。

    作为军-工类的上市公司,红风工业是半自主性质的企业,也就是有大部分自主权,但牵扯到一些大方向、研发、生产之类,又会被上级、政策所限制,一些方面就显得有些尴尬。

    如果是完全自主的企业,可以自行决定各方面的投入,可以自行决定发展方向,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自由度高一些发展也自由。

    半自主则会受到很多限制,但好处是有政策照顾,根本不用担心订单问题,直接给国家部门制造产品,几乎没有大笔亏损的担忧,不会有企业利润率的担忧。

    但是,红风工业想实现大笔的盈利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国家部门的订单,几乎就只能维持一下成本,并没有多少利润科研。

    如果想要实现盈利,就必须从‘自主的一半’考虑,也就是面对市场经济层面的竞争,可高端制造、精工、材料等方面,国内的公司受到外部打压限制,绝大部分只能自主研发,想购买专利、进口高端设备都不可能,更谈不上和国外同类型公司竞争了。

    周浩仁是红风工业的总经理,他希望自己在任上的时候,能让公司的技术实力有所提升,不说去创造多少利润,最少也能有所发展,而不是继续被内外限制。

    所以他希望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只要技术实力有提升,就能更具市场竞争力,利润自然也会跟着提升。

    红风工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份额不多,每一年的利润不能完全说固定,但上下也不会差太多,是那种非常稳定的国有企业,能自主决定投入研发的资金有限,而想要拥有更多的资金,并把这些资金放在研发上,就必须得到政策上的倾斜以及高层领导的支持。

    有了赵奕表达支持,周浩仁就比较有信心了。

    赵奕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院士,他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以及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都有十分惊人的成果。

    不管是在任何研发领域,赵奕的态度都会被重视。

    很快。

    会议开始。

    这次会议是工业发展方向的研讨会,来参加的都是国-防、军-工、大企业集团代表以及相关的非常有影响力的科研人员。

    比如,航空集团就派出了十几个人的团队参加。

    赵奕正做着航空集团的项目,还成立了战鹰组,但他没有被归在航空集团,而是作为独立学者参会,而且他坐的位置还非常靠前,足以说明高层领导对他的重视。

    但是会议中多数议题和赵奕的关系并不大。

    面对这些议题的时候,赵奕就只是随耳听听,并不做投票表态,略微了解一下就可以,当一个合格的听众感觉也不错。

    有些议题,赵奕表态了。

    比如,和他关系比较大的议题,‘五代机设计、制造、服役计划’。

    这个议题是比较朝前的,只是航空集团一个代表,上台说明了一些五代机的定义,国际五代机的发展程度,以及航空集团的五代机设计、制造,随后说明了一下‘五代机设计、制造、服役计划时间表’。

    类似的超前性报告,目的就是让领导层了解、记录一下,到投入研发的时候,就容易获得审批、经费支持。

    航空集团拿出的报告说,“五代机计划两年内完成设计,六年内正式试飞,十年到十五年,开始大批量的生产’,报告里的‘五代机’指的无疑就是j-31。

    当被问起有没有其他意见,赵奕直接举手了,“我认为最少在设计阶段,时间可以再缩短一些。”

    “设计时间还能再缩短?两年已经很短了吧?”武城飞机研究所老院士孙琦,都没有举手示意,就忍不住直接开口问道。

    赵奕点头道,“五代机不止有一个,我认为应该在五代机上,花大精力进行投入。如果能快速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就能让我们的战机实现快速更新换代,能大大提升空-军的实力。”

    那是当然的。

    但是五代机的设计怎么提前?好多人心里都有疑问,有些人马上想到了赵奕的战鹰组,明白赵奕表态的原因了。

    五代机的议题目的,本来就是给领导层一个影响,并告诉所有人有了‘最先进战机’项目,以后投入技术研发、制造时,就容易要到大笔的经费支持。

    现在赵奕开口也是如此,他的战鹰组正在研发战机,具体研发的是什么不清楚,但看意思也是五代机?

    五代机的设计还能缩短?

    这肯定不是对j-31设计的信心,而是对自己战鹰组设计的信心吧?

    五代机的议题没有持续多久,只是让大家有个印象就结束了,但好多人不由得对战鹰组设计的战机产生了好奇,同时也有些专业的人感到不屑,正因为他们都是‘专业人士’,知道战机设计的整个过程、难度……

    想快速完成五代机的设计?

    不可能的!

    “赵院士做其他研究还行,战机设计?他以为是过家家吧?”

    “战机设计要考虑方方面面,这么复杂的体系,他的战鹰组才几个人?”

    “据说才刚刚组建……”

    “估计也是给自己打个气吧?给自己喊声加油……”

    “……”

    赵奕没有理会其他人的看法,他只是提前说一下战鹰组的设计,让高层领导以及其他人制造了,设计提交上去以后,审核速度肯定就会快一些,那么发动机瞄定的决策就会出来,到时候就能生产样机了。

    现在他对设计阶段都有些不感冒,很希望自己的设计变成真正的东西。

    战鹰-1短时间肯定不能指望,设计出来制造出第一架,最少也需要个两、三年,因为制造过程肯定会碰到很多问题,而发动机样机经过了详细的论证,就没多少技术障碍了,也许几个月就能见到第一台了。

    接下来就有很多和制造业相关的议题,牵扯到高端制造、精工、材料等议题,赵奕都会重点去听一听,然后投票、举手之类做个表达,但没有直接开口发言。

    这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在周浩仁做红风工业研发需求方面的报告时,赵奕更是第一个举手支持,还十分肯定的说了一句,“我同意周经理的议题,类似于红风工业的企业,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实现到市场竞争中也能取得优势。”

    这一句话支持就够了。

    虽然会议没有敲定给出什么政策支持,但只要被记录下来,后续很大概率会出相关的政策,红风工业投入研发的资金层面,也会受到一些额外的照顾。

    周浩仁没想到赵奕给出这么强力的支持,等会议结束以后,他马上过来对赵奕表示感谢,“谢谢啊!真是太感谢了,赵院士。”

    “你的支持对我们太重要了!虽说只是您的一句话,但也许能让我们多出上亿,甚至几亿的研发资金!”

    “不客气。”

    赵奕道,“我本来就支持发展高端制造,咱们国家制造业就是主心骨,高端制造不能总是被国外垄断。”

    “是啊!”周浩仁跟着感慨道,“咱们国家都说制造业、制造业,但高端制造还是和国外有差距,技术研发就是需要大笔的投入,一些关键的部件核心,不能总是依靠进口,有些也根本买不到。”

    两人说了几句。

    赵奕忽然转了个话题问道,“对了,我想了一下你会前说的,主轴的技术问题。”

    “嗯?”

    “你们的工业主轴制造技术,比国外差了好几代,对吧?但是你们也拥有完整的主轴制造技术、工艺。”

    “那肯定。”

    周浩仁点头道,“国内的坦克、舰-艇、机械车辆,还有其他自主的设备,使用的都是我们生产的轴承。用在大型机械设备上倒是足够了,但用在高端发动机和精工制造上……”

    他说着摇了摇头。

    高端发动机也算会大型的机械,但对误差的要求非常高。

    精工制造就更不用说了。

    精工,可以简单理解为‘精密加工’,国际上最高端的精工,就是芯片制造领域,每一个节点的尺寸都是以‘纳米’为单位。

    如果制造芯片设备的主轴,哪怕也只存在一点点的误差,联动的部件误差就会被放大,就根本不可能制造出以纳米为单位的芯片,主轴的精度研发可以说就是精密加工的核心。

    赵奕不断听着点头,说道,“我会前听你说的时候,就很感兴趣,你们的主轴资料保密吗?能不能让我看看,也许我能提点意见?”

    “技术肯定都是保密的,但赵院士,你看,申请一下就可以吧。”周浩仁说完疑惑问哦,‘赵院士,你怎么对这些工业的东西感兴趣?’

    赵奕想了下找了个理由,很认真的说道,“是因为比较重要吧?”

    “原来是这样!”

    周浩仁顿时肃然起敬,见到比较重要的技术,就想看看能不能在研发上帮忙,真的是很有为科研事业、为科技发展奉献的精神。

    事实上,赵奕可没想那么多,什么奉献之类的只是附带的,他就是想试试《衍生率》的效果,会前听周浩仁说起的时候,他忽然意识到《衍生率》用在落后技术研发上,效果会非常好,因为现实已经有了更高端的技术,也就具备了充足的环境条件。

    “只要知道了制造详细的资料,岂不是就能推导出更高端的制造方法?”

    赵奕思考着。

    同时,他还想到了一个投资问题。

    之前舆论上都再说他持有的宇图机器人公司股份,但那只是他的资产之一,事实上他还有大量的现金,都是国内的专利售卖、转让,写作书籍的版权费、项目奖金等一笔笔慢慢赚到的,有一部分用作购买了国内的股-票、比特币,还有大部分一直都是放在银行卡里。

    如果不是舆论说起资产问题,他甚至都快忘记自己有多少钱,银行里的钱对他来说,还真就只是个数字而已。

    想想……

    大量的现金放在银行里,就只有活期的利息,岂不是便宜了银行?

    赵奕马上问道,“周经理,红风工业是上市公司,对吧?如果我大规模的购买你们的股票,能直接通过你们公司内部进行股份交易吗?”

    “我们的股-票?”

    周浩仁被赵奕话题转的,差点一头撞在桌子上,他愣了半天才明白过来,“赵院士,你想买我们的股票,但是……”

    他左右看了一下,凑过来小声道,“如果你想做投资,我建议你还是买别的,红风工业,乃至于整个军-工,反正,我觉得吧,投资想赚钱不容易。我自己都没信心。”

    赵奕微微蹙眉道,“我们不是谈好,你给我看主轴制造的技术资料吗?”

    “对啊?”

    “如果研发有进展,消息一爆出来,股票不就涨了吗?”赵奕说着眼冒红光,随即解释了一句,“我不太懂股票啊,反正是这么觉得的,有好消息,立刻涨。”

    “那……也对。”

    周浩仁被赵奕的逻辑弄得有点懵,“但是……但是……”

    他连续说了好几个‘但是’,最后也没说出来,就干脆说道,“赵院士,你看好红风工业,当然了,很感谢,这样吧,我个人手里有一定的股份,你要多少,我就比以市场价低两成的价格转让给你,就算市场的股价下跌,肯定不让您吃亏。”

    “真的?”

    “真的!”周浩仁很确定的用力点头。

    赵奕马上的出了手机,给银行发了个短信,查询一下自己账户的流动资金,随后道,“那就说定了,第一批我先买一个亿,后续看情况再说。”

    “——?”

    周浩仁张大了嘴还以为听错了,“您要多少?”

    “一亿啊。”

    赵奕还以为被误会了,赶紧解释说道,“不是一亿股,我没有那么多钱,就先买一亿人-民-币的,你看看,算算多少股……”

    “咳咳!”

    周浩仁粗喘着气慌忙摇手,“不是,赵院士,您不是开玩笑吧?我不是看不起您,不是,这个……我手里真没有那么多啊!”

    他哭丧着脸道,“一亿,还是直接在集团内部做转让吧!规模太大,我们私下做交易,就不太方便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 人老了,记忆力减退了?

    “科研人员都这么有钱吗?”

    “就算是最顶尖的科研人员,最顶尖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开口就是一个亿啊!”

    “一个亿啊!”

    周浩仁都被赵奕的大手笔惊住了,他是红风工业的总经理,见过的资金流动太多了,不要说是一个亿,几个亿、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都有,但大手笔都发生在大公司之前的交易,要说单独的一个人,拿出一个亿的资金用来买股票,还是极为少见的。

    那可是流动资金!

    现在就连一些上市公司,都很难说能一口气拿出一个亿的资金。

    赵奕开口就是一个亿,让周浩仁听的有些发慌,他自付身价不菲,手里的资产也以千万计,但大部分都是股票、固定资产,流动资金能拿出几百万不错了,他本来以为赵奕也一样,拿出几十、上百万做个股票投资,期待能赚到一点小钱,就决定照顾一下把手里的股票转让一些过去。

    “一个亿?”

    “别开玩笑了!”

    看着赵奕离开的背影,周浩仁不由得扯起了嘴角,“好像赵院士还有宇图机器人的股份?也对,赵院士本来就很有钱。”

    “但是……”

    “一个亿,用来投资红风工业的股票?”

    周浩仁默默的摇头,想想都感觉很不靠谱,他觉得真不如把钱存到银行,一年拿四、五个点的利息,也有四、五百万,稳定的利息收入多好,投资红风工业的股票,亏的概率比赚的大。

    “看来赵院士还是不懂投资啊!”周浩仁想着,“不管是价值投资也好,还是看风向赚快钱,红风工业都不是好的选项。”

    “但是我已经尽到了提醒的义务,造成亏损就不怪我了。”

    “不过……”

    “主轴研发?这个倒是可以给赵院士看看,也许他真有什么好的想法?”

    周浩仁对赵奕的研发能力,还是持有肯定态度的,因为赵奕在多领域都取得了成果,也许主轴研发上也能有独特的观点呢?

    如果主轴研发能取得什么进展,就实在是太好了,主轴就是设备技术核心的东西,每一次提升都能带来巨大的效益。

    ……

    赵奕和周浩仁谈好了主轴研发和收购股票的事情,年前的会议也都结束,就直接驱车回了燕华大学,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张震。

    张震就是赵奕的‘财务主管’。

    虽然以前只负责国外的财务管理,但提升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赵奕让张震帮忙和红风工业联系,和总经理周浩仁交涉,谈一下主轴研发的技术问题,商谈怎么进行技术研发合作。

    另外,就是收购股票了。

    “你要买红风工业的股票?一亿资金?”张震听罢十分惊讶。

    “对啊,我已经想好了,就买他们的股票,反正钱放在银行,也只贬值,不如做一下投资!”赵奕很认真的说道。

    张震倒是没有像周浩仁一样,质疑投资红风工业的问题,和周浩仁不一样的是,他对于赵奕实在太了解了。

    赵奕会做亏损性的投资吗?

    不可能!

    看看国外投资的股票吧,买的全都是大涨特涨类型的,国内也买了一些,也包括被认为‘一文不值’的比特币,似乎只要是赵奕买了什么,什么就一直都在涨。

    所以,张震对于赵奕的决定毫不怀疑,什么‘军-工’没前途,放在赵奕身上肯定行不通,更不用说赵奕还和红风工业,似乎有什么技术研发上的联系了。

    张震把技术研究和股票投资联系在一起,顿时浑身一震,“难道是行业内幕消息?”

    “赵奕出手肯定不一般啊!”

    “我要不要跟着买一点?”他看着证券账户里的五十多万陷入了深思。

    虽然十分确定赵奕又进行了大手笔的投入,可双方的资本是不一样的,也许某一个节点上,双方的投入就会存在南辕北辙的差距。

    所以说……

    散户,真的很不容易啊!

    ……

    另一边,赵奕就很轻松了。

    年前把事情交给了张震,他在研究和生活上都没什么压力,就可以安心的过个好年。

    当晚他等到了放假过来的林晓晴。

    林晓晴被保送本校的法学研究生,学业相对来说比较清闲,但马上要临近大学毕业,还是有很多事情,好一阵子都在忙碌着。

    这天林晓晴忙完了,就迫不及待的来了赵奕这边。

    两人过年都不回家。

    赵奕要经常来学校这边,到各个实验室、研究所转转,总是有事情能找到上,他们只去旁边小区的房子住了一天,就干脆把教师楼的房子当成了家,还一起提着礼物到贺明成老爷子家里拜访。

    这几年,贺明成又变老了一些。

    老头很注意养生,但毕竟是年纪大了,身体状况有明显的下降,记得两年前还能在数学问题上,和赵奕进行一下交流探讨,甚至在一些基础问题上,给赵奕一些指点。

    现在就不行了。

    贺明成不再做任何和数学有关的工作,他只是每天写写字、喝喝茶,运动上最多就是打打太极拳,就会感觉十分疲惫。

    贺明成还是第一次正式见到林晓晴,以前是参加赵奕的报告会,远远的看上一眼,听其他人说起是赵奕的女朋友,正式见到意义自然不一样,他特别准备了个红包递给林晓晴,还问起两人的婚姻问题。

    林晓晴带着羞涩接过,怎么看贺明成都觉得和蔼可亲。

    赵奕则是郁闷的笑笑,结婚的话题实在让人难过,最近一段时间,和家里人以及熟悉的朋友一起,似乎就被问及到婚姻问题,随着大学毕业的临近,他和林晓晴即将修正正果。

    但是……

    林晓晴还要读研啊!

    “我也要准备考研啊!”赵奕是想补充这一句,只是听起来没什么说服力。

    等重新回到教师楼的房子里,赵奕就只能把郁闷转化为动力,努力的在林晓晴身上刷起了学习币,之前想在林晓晴身上得到学习币,就变得比较困难了,现在的难度可想而知。

    赵奕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还废了很多很多的精力,才终于刷满了日常六个学习币。

    “真不容易啊!”

    “但是,没办法……早知道不一口气把学习币消耗干净了。”

    看着面板上可怜的‘11个学习币’,再感受浑身虚脱的身体状态,赵奕实在是有些后悔了,得到了新的能力是好事情,但耗光了学习币就郁闷了,有能力也根本用不了。

    之前他都快要忘记刷‘日常币’的感受。

    现在一切又要重新开始。

    生活,真难!

    实际上,春节的生活还是比较欢快的,大年三十前一天,刘静和赵镇西一起来了,家人一起过了个春节。

    大年初二,孙亮、赵琳琳来了。

    他们近一年都是忙忙碌碌的,一直在忙着在线医疗的业务问题,在线医疗是赵奕的投资,忙着做技术设计的是许超、孙亮,后续还招了几个技术人员一起干。

    赵琳琳则负责跑医院的网络,历练了一、两年时间,也显得干练了许多,她还只是个大学生,本科都没有读完,但看起来明显成熟了不少,就像是工作了好几年一样。

    孙亮、赵琳琳的变化都很大。

    在线医疗公司也被搭建起来,但谈成功也很难说,孙亮就苦着脸说了起来,“现在注册用户只有七万多,兼职在网站做在线诊疗、回答用户提问的医师,也只有两百多,而且大多时间不固定。”

    “我们没有能拿到处方许可,就只能卖一些普通的药品,还被强制每一笔交易登记。”

    最后一句说的是利润问题。

    每一笔交易登记就等于是要报营业收入,就牵扯到了税收问题,而大多数网络交易,是不需要登记报税的,否则大多数网店都要倒闭。

    孙亮说了一大堆业务的数据,最后总结道,“反正一年跑下来,用户没增长多少,净亏损了一百多万,而且后续每个月还要持续大量亏损,也许会越来越多……”

    现在孙亮是非常苦恼的,他感受到一种‘即将破产’的压力,连白头发都愁的增多了。

    赵奕听罢非常淡定,“你没考虑融资吗?”

    孙亮点头道,“我和超哥聊过,他觉得融资扩大经营,只会亏损的更多。光是靠我们是撑不起来的……”

    “淡定!”

    赵奕的神色非常轻松,他说道,“别有压力,都是花我的钱。你们好像以大学生创业的名义,只从银行贷了五十万,对吧?”

    “恩,再多也贷不下来啊。”

    孙亮郁闷点头。

    他们是以大学生创业的名义贷的款,最高额度就是五十万,但大学生创业也是要还钱的,公司破产赵奕损失最大,五十万就不可能找赵奕赔付了,但对他们来说,五十万也是天文数字。

    赵奕依旧十分淡然,他说道,“这个创业的主意是我想的,亏了也就亏了,而且不一定会亏。”

    “不会亏?”孙亮抬头问道。

    赵奕认真道,“超哥的判断很对。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选择融资扩大规模,就算能拉到投资,也只会继续亏损,到时候亏损的就不是几百万,也许是几千万……当然,要看规模有多大,但是不融资就做不起来。”

    “我最开始就没指望能真正做起来,也没指望能赚到钱。”

    赵奕很认真的说道。

    实际上,最开始他就知道赚不到钱,做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他只是想提供一个平台,让孙亮、赵琳琳、林晓晴能发挥作用,而不是一门心思的只是上学。

    现在的情况还在掌握中。

    他继续道,“在线医疗行业,是有发展前景的,但必须要做的早、做得大,很大,占据所有市场,并且技术还要朝前。”

    “比如,现在正在普及3g,也许几年以后就是4g、5g,马上要迎来智能手机的时代,但我们并没有做手机app,对吧?”

    “这就跟不上时代了,就算pc端真能做起来,没有app也没有用,所有人都会用手机,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用电脑。”

    “现在规模还很小,还能控制,想要不亏损也很简单,我们占据了早期的优势,而且有了一定的用户规模,虽然不多,但运行模式已经搭建起来,对很多大公司来说,他们需要的就是模式,就是最基础的框架,流量反倒是不用担心的。”

    “所以呢?”孙亮问道,他似乎已经知道了答案。

    “卖掉啊!”

    赵奕理所当然的说道,“你不能指望能做到霸占市场吧?持续亏损的业务,还是让那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做,我们能卖掉就是赚到了。”

    “卖掉……”

    孙亮和赵琳琳对视了一眼,就连林晓晴都有些舍不得,她做的事情没有其他人多,但还是为几人的公司付出过很多的时间,突然就说要把公司转手卖掉,怎么都感觉舍不得。

    “不然呢?”

    赵奕到不觉得有什么,“难道你们想真正做大?以后也许政策什么的,都会成为最大的限制,就算亏损了几个亿,都不一定做的起来。”

    他说的很认真。

    这是事实。

    赵奕不太懂商业上的事情,但比其他人多出来的记忆,也能做出个基本的判断,即便是花费大量资本、时间,做起来可能性也不大,马上就要进入智能手机的时代,网络情况就发生根本变化。

    那些大公司一旦发现在线医疗有市场,马上就会大手笔的出手,网络拥有流量才是关键因素,好多的在线医疗都会出来,他们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还不如有一点成绩,就直接打包卖掉,赚上一小笔也是值得的。

    赵奕最后说了一句,“就像是我们的大学,现在马上到了结束的时候,但相对于人生而言,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啊!”

    ……

    新的开始,新的起点。

    年后。

    赵奕的起点就是催促合作的研究所、机构,提供战斗机最新完善设备的数据资料,他还要求几个研究机构派出专业的人来,来和战鹰特研小组做数据交接以及设计论证。

    这是必须的。

    战斗机设计相关的一些部件,必须要找专业参与设计的人员来,一起研究怎么把部件放在战斗机设计中,因为每一款战斗机都是全新的设计,而不是‘流水线’制造的标准产品,论证相关甚至会涉及到设备相关线路连接问题,单单靠战鹰组不可能完成,除非他们把每一个部件运作方式都搞清楚,先不说搞明白这些难度有多高,关键只是为了战斗机设计,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赵奕交代完战鹰组的工作后,马上关心了一下张震的工作。

    张震过年期间就一直在跑,还到周浩仁的家里拜访了一下,差不多已经谈好了。

    赵奕手下有两家公司,其中星亿科技公司占据的股份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剩余只有许超、张震、赵镇西极为少量的股份。

    那么就以星亿科技公司的名义,以市场价九成五左右的单价,购买红风工业集团一千万股(每股10元)。

    在主轴技术研发合作方面,红风工业则是和燕华大学的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达成相关的合作协议,合作负责方主研究员是赵奕。

    这个方案是商定结果。

    至于赵奕是不是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的研究员,双方甚至都选择忽略了这个问题。

    这天。

    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的负责人朱霖,回到实验室查看项目信息的时候,就突然发现了一条红风工业发来的合作确认函。

    “红风工业集团和燕华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合作研发工业主轴技术?工业主轴?我们有这个能力?”

    “初始赞助研发经费……五百万?初期就给这么多?”

    朱霖一时间懵了,他迷茫的自语着,“这么大的事,这么大的研发合作,为什么我好想……听都没听过?”

    “不对啊?完全没印象啊?难道人老了,记忆力减退了?”

    他直敲脑门。

    可结果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

第四百六十三章 跟着赵院士,稳赚不赔!

    “不对!”

    “这么大的事情,我不可能没印象,肯定有我不知道的情况!”

    朱霖突然看法这么大的事情,只是脑子一时间有些懵,等回过神把确认函仔细看了一遍,就注意到了最关键的一条信息--

    合作主研究员赵奕院士。

    “赵院士?”

    朱霖顿时感到非常的惊讶,也才恍然知道了事情,肯定是赵奕和红风工业达成了什么研发合作,红风工业是军-工制造企业,研发方向偏于机械、材料类,和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合作才正常,等于是说双方的合作借助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作为桥梁。

    “不过……”

    “这个不就是想用我们实验室的设备、人员吗?”

    “怎么也应该提前问我一下吧?”

    朱霖顿时感到有些不满,他是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的研究员、负责人,机械学院顶梁柱级别的教授,研发成果赶不上赵奕的风光,但也算学术圈子里的一个人物,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也是他的地盘,竟然问也不问就决定下来?

    这就有点过份了吧?

    朱霖正想着的时候,就听到外面有对话声,手下的副研究员带着赵奕走了过来,他一看就知道来的目的是什么,心里有些不满还是站起来迎过去,“赵院士,你怎么来了?”

    “是为了红风工业的合作?”后面一句就有些挤兑了,隐含的意思是你通过我们实验室达成合作,竟然不跟我说一下。

    赵奕倒是没在意朱霖的口气,而是歉意的说道,“很仓促,抱歉,昨天才和他们谈好的,本来是想着需要一段时间,没想到那边反应这么快,我也才知道,他们已经发了确认函,还说过两天就签订合作研发的协议。”

    “原来是这样。”朱霖点头。

    虽然赵奕是一副歉意的口气,但他心里还是有些火气,觉得应该难为一下对方,怎么也要把火气放出去,才会在确认函上签字,否则就憋得太郁闷了。

    朱霖想了想,说道,“我看了红风工业那边发过来的确认函。你是和他们合作研发工业主轴,对吧?这个合作研发项目是挺好,但和我们实验室有点不对口,而且……”

    他正要继续说下去。

    赵奕道,“是这样的。我们合作研发,主要还是在燕华大学这边,就需要一些基础设备,所以就选择了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不过朱教授,你放心,我也是燕华大学的教授,咱们都是同事,肯定不让你吃亏,这次和合作是公开的,有成果会算是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的。”

    “还有啊,合作研发的资金,都是红风工业那边来处,先期是五百万,有一百万会用来支持实验室升级、维护设备,剩下的都是实验花费,包括人员的薪资、实验耗材等等。”

    朱霖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等赵奕全部说完以后,他脸上都快笑出了花,用力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吧!赵院士,实验室这边一切配合。”

    “你需要设备,我出设备!”

    “你需要技术,我出技术!”

    “你需要人,我出人!”

    “实验室的一切资源随便你调配,最少我们是百分百用尽全力,保证合作研发的进行!”

    “那先谢谢了!”

    赵奕和朱霖说完就离开了。

    朱霖重新坐下来想着合作研发,还能给实验室设备来个升级,心里忍不住涌现出喜悦,但他忽然感觉有点不对劲。

    “我刚才……”

    “不是要难为一下他吗?怎么还说一切都配了?!”

    “这个怪就怪……赵院士说的条件也太好了吧?没办法不配合啊!”

    ……

    赵奕、红风工业以及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三方都已经谈好,合作也很快达成了。

    红风工业派人来签订协议,第一个签订的是合作研发协议,需要赵奕本人、朱霖代表实验室以及红风工业三方签字。

    第二份就和朱霖没关系了,是赵奕收购红风工业股份的协议。

    张震带着律师和对方对接,一起做了资金和股份的交接,股份收购方式注资配股,也就是星亿投资公司,给红风工业注资一亿人-民-币,红风工业按照市场价格的九成五,增发相应的股份给星亿投资公司。

    这些股份是额外多出来的,等于星亿投资公司的注资,让红风工业有了更多的流动资金,二级市场股份增多,市值也相应的增多。

    等两份协议签订好以后,配股是证券公布消息后到账的,合作研发的主轴技术资料,后续会送到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

    很快。

    周浩仁就知道协议正式签订的消息,他和公司两个部门负责人说起的时候,带着感慨的摇头点评道,“我现在算是知道了,赵院士是真心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真希望更多的人都这样,我们集团就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中。”

    “但是,从投资角度上来讲……”

    “对了,我实话跟你们说,可不要说出去。”周浩仁左右看看小声道,“其实赵院士决定注资,我个人觉得吧,只是为了做投资赚钱,所以啊,我才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

    “我们集团二级市场的情况,你们都知道。”他说着不断的摇头。

    两个部门负责人也一起摇头。

    这不是他们不看好自己的公司,而是真正拼市场技术不人。

    红风工业是国有大型制造集团,制造供给基建、军方装备体系,有很一大部分产业是国家所有,真正归属上市公司的,就是很小的一部分,分属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只有两百亿左右。

    这很小的一部分,共用的是集团的技术,但他们的主核心是制造业,需要拿出技术和市场竞争,若是军用领域来说,竞争力放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实力,但民用、出口部分需要的是高端制造,否则还不如国内好多小公司,而国内的高端领域行业,和国外存在不小的差距,竞争是处在绝对下风的。

    红风工业的股价一直都很平缓,上市十几年来也没有增长,甚至对比上市时的市值,还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

    这就是目前的情况。

    集团公司的管理层也希望上市公司部分能做好,能制造出更多的利润、给股东更多的分红,但高端制造技术实力有限,想要发展只能一步步的走,慢慢的增加研发投入,提升集团公司的技术实力。

    这个过程是非常慢的,几年、十几年积累的成果,慢慢让公司占据更多的市场。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红风工业的上市公司部分,确实没什么投资价值,就连公司内部管理层都这样认为。

    这不是管理的问题,纯粹就是起步晚、技术积累赶不上。

    周浩仁和其他人说了一会儿,还总结了一句,“所以说,赵院士也不是事事都厉害,他也有不擅长的地方。”

    “看他搞研发,真是这个!”他用力竖起大拇指,“搞投资……”

    他以摇头来表示内心的观点。

    旁边有个人跟着道,“这才正常啊,没有人是全能的,哪有可能事事都精通。不过投资咱们集团,最少不会出现大的亏损。”

    “……也对!”

    周浩仁认可的点头。

    很快。

    在交易日的前一天,红风工业向证券管理部门申请发布两条新的信息,管理部门批准通过后,信息就正式公布出来。

    第一条是红风工业和燕华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合作,共同攻关工业主轴制造的技术难题。

    第二条是星亿科技公司为红风工业注资一亿元流动资金,红风工业向星亿科技公司增发配给10,500,000股,折合每股约9.52元,占据公司总股本约0.48%。

    两条公告正式发布以后,最初没引起任何舆论波动。

    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只是普通的省重点实验室,可以说没有任何名气可言,机械的实验室和红风工业合作研发,专业上也对口。

    国内有几千家上市公司,红风工业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军工股,总市值也只有两百多亿元,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有外来公司注资一亿,以比市值低一点的价格,收购一部分股份也很正常。

    但是,很快消息就扩散了。

    一则是有人认出了‘星亿科技’,网络搜索一下就发现,星亿科技的法人代表就是赵奕本人,赵奕也占据了九成九以上的股份。

    星亿科技给红风工业注资,可以说就是赵奕本人花了一亿元购买红风工业的股份。

    这点就足够了。

    消息马上被传了出去,也引起了巨大的舆论热议,“赵大神果然是有钱啊!一个人就直接给红风工业注资一个亿!”

    “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是一个亿!”

    “不要仇富!不要仇富!赵院士的钱可都是搞科研赚到的,还有一些专利的分成,我听说赵院士在国外也有信息技术相关专利,能赚到不少钱。”

    “钱的来源肯定没问题,可关键是……为什么赵院士要买红风工业的股票!”

    “为什么!”

    “难道是一笔投资?”

    “赵大神可是投资大鳄,上一次出售还是赞助宇图机器人,现在据说实现了几百倍的收益,这次是红风工业……”

    明星效应有了!

    事实上,证券市场对‘明星效应’反响平淡,有时候甚至有负面效果,比如某某明星被爆料购买某公司的股票,市场的反应也许是好多散户就直接抛售了,因为明星给人的印象,多数都是‘完全不懂得投资’、‘赔多赚少’。

    赵奕就不一样了。

    赵奕是科研界的明星,公众知道的唯一一笔投资,就是赞助宇图机器人团队,结果有了几百倍的收益,而在不知不觉之间,他就攒下了以亿为单位的家底,在普通人来看,他肯定是个很有眼光的人,否则钱是怎么攒出来的?

    单单靠科研奖金和专利分成?

    不太可能吧!

    哪怕只是靠科研奖金和专利分成,慢慢攒下来的钱也肯定很心疼,怎么可能冒着巨大亏损的风险,一口气买下一个亿的股票。

    所以,追投稳赚啊!

    股市上好多的散户就是凭感觉,他们听到消息仔细分析一下,都觉得非常的有道理,结果消息发布的当天下午,红风工业的股价迅速涨停。

    这时候,有更多的人注意到了红风工业,一些股市分析‘砖家’们,开始‘帮助’大家分析红风工业涨停的原因。

    “这个涨停很不一般,一个是赵院士带来的影响力,再用就是最近军-工股普涨,有消息就可能来上一个涨停!”

    “你们大概都没有注意到,红风工业发布的两条消息,其中有一条研发合作,合作方是燕华大学的机械实验室,但没有披露具体的合作细节,比如,这个项目是否有赵院士参与?”

    “如果有呢?”

    “没有具体的披露出来,谁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啊!”

    “赵院士给红风工业投资,也许连带着双方就有合作研发的项目,赵院士是谁?那可是学术科研百年难得一遇的超级天才,看来红风工业的技术研发有希望啊……”

    “……”

    在网络舆论讨论的同时,一些机构也磨刀霍霍的准备入场,舆论让他们知道是给红风工业乃至军工股做多的好机会,只要能把股价提升上来,后续升无可升再抛售也是有赚头的。

    于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红风工业迎来连续的涨停,而且是开盘不到半个小时就涨停,经历连续四个涨停以后,上市公司部分的市值提升了近一百个亿。

    红风工业的管理层都感觉像是梦幻一般,只是披露了两个消息,怎么就突然四个涨停了?被注资一个亿就连续四个涨停?论起市值收益来说,等于用一个亿撬动了一百个亿?

    这时候,红风工业必须站出来说话了。

    周浩仁真是完全没有想到,只是发布的消息中,注资和赵奕有了联系,竟然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他真是犹如做梦一样。

    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必须站出来说点什么了,否则造成的影响就太大了。

    很快。

    红风工业发布了公告,呼吁投资者要冷静一些,不要被‘明星效应’带动,还表示红风工业的股票都是正常交易,营收、利润率并没有变化,星亿科技的注资也只是增加流动资金,因为增发了相应的股本,对股价并不会造成影响。

    等等。

    这则公告出来以后,似乎是让投资者们冷静了一下,但红风工业的股价依旧继续上涨,是根本停也停不住的,接下来的十几个交易日,每天都会上涨2%到5%,也就是有更多的投资者,依旧在源源不断的入场。

    面对这种情况,周浩仁和其他人谈的时候,口气都变了,“赵院士就是赵院士!”

    “不管懂不懂股票、懂不懂投资,反正他肯定亏不了。”

    “要是他现在把手里的股票全部抛掉,最少能净赚六、七千万吧?”

    “不到一个月,一个亿的资本,净赚六、七千万……我觉得应该找赵院士,探讨下到底究竟该怎么进行投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579/ 第一时间欣赏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作者:不吃小南瓜所写的《规则系学霸》为转载作品,规则系学霸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规则系学霸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规则系学霸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规则系学霸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规则系学霸介绍:
【已知,校花林晓晴能搬动八十斤重物,问林晓晴同学的臂力是多少?】答:左臂49斤,右臂67斤。【已知,一加一等于二,问491乘以709的结果是?】答:348119。其他人的逻辑是推导;我的逻辑是因果。再困难的问题被提出时,答案已经显而易见。过程?抱歉,结果才重要!规则系学霸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规则系学霸,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