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规则系学霸TXT下载规则系学霸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规则系学霸全文阅读

作者:不吃小南瓜     规则系学霸txt下载     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七十章 灵感很重要,运气也很重要!

    国内有关最新技术的决策,总是要询问赵奕的意见,因为赵奕才是对技术最为了解的人,同时他个人的影响力,也辐射全世界,成为了影响力最大的科学家。

    不过,赵奕对于决策没有什么兴趣,最主要是z波相关的研发牵扯到保密性问题,他个人肯定是不会做决策的,只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做参照。

    他首先提出了一点,就是z波覆盖区域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现在有关z波覆盖区域发生的情况,以及内涵的物理特性,都是他根据实验结果解析出来的,但他不可能全部解析完毕。

    当发生空间压缩的时候,周围的空间是怎么运行的,整体会有什么反应,以及内部的物理机制变化,每一个问题都非常的复杂,里面可研究的东西很多,只要耐心去做研究,肯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这也是好多国外机构,国外科学家希望能参与到z波覆盖区域相关物理研究的原因。

    现在国内的z波发生设备,制造的基础还是赵奕最初的设计。

    z波发生技术说是成熟了,实际上,只是在运用方面,做的比较熟练,但也许z波发生技术,还能运用在很多方面,因为对于相关技术不是很理解,应用范围就被大大缩小了。

    应用,不是解析、研究。

    现在国内对于z波技术,就好像是偶然发现了炸药制造方法,就一直不断的制造炸药,利用炸药爆炸的特性, 去应用在各个领域,应用确实是非常的熟练, 但缺少的是对炸药的深入研究。。

    为什么根据配方, 就能制造出炸药?

    为什么炸药爆炸?

    等等。

    这里面牵扯到很多的科学内容, 都需要非常仔细的深入研究。

    如果只是进行应用,肯定会错过很多的东西。

    z波技术也是一样, 深入研究是未来必须做的事情。

    当好多国外机构来谈,加入到研究z波覆盖区域的物理特性时,让国内感觉到非常的心动。

    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缺少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 而有关z波覆盖区域的物理问题,比粒子对撞还要复杂,需要大量的顶尖物理学家参与研究。

    虽然近些年来国内一直鼓励培养物理、数学的理论人才,但因为时间还很短暂,培养的效果并不怎么好, 另外, 不是每个人去努力, 就能够成为顶尖数学、物理学家的, 理数学、理论物理领域非常需要天赋。

    有些人做题是一把好手,任何高难度的题目都能快速解答,他们可以说就是天才,但真正参与到数学物理研究中, 工作的效率却非常低。

    所以培养理论天才是非常困难的, 需要大规模的人才基数, 才能出现一些顶尖的人才。

    过去的很多年以来,国内都偏重工科教育,像是信息技术、机械、材料等专业, 毕业生找工作更容易, 数学、物理等理学专业,想找到工作也许要面临转行才有可能。

    大学教育的功利性, 也是理学人才培养的障碍。

    等等。

    但不管再优秀的培养环境, 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 而像是z波覆盖区域物理特性的高端研究, 就好比是粒子对撞研究,需要几千、上万的顶尖人才,需要把全世界的人才集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有全新的发现。

    现在国内有优势的地方在于, 并不需要去花费大量资金,去建造z波发生装置来吸引人才, 烦恼则是,吸引人才倒是很轻松,关键在于z波技术的保密性,得不到绝对的保证。

    这个就交给高层做决策了。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完成了太空部署,拥有了主导性的空中优势,并完成全球的空间监控,已经在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如此竞争优势的局面下,高端决策层考虑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如果能主导一项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参与的科研项目,就能够吸引大量人才进入国内,大大增加未来的潜力,也能继续增加影响力,同时带来科技、战略、合作等多方面的影响。

    等等。

    诸多的好处才是决策层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

    这些就和赵奕无关了。

    他不是在技术上提出自己的意见,至于战略、保密等问题,就需要专业的人才去思考了。

    ——

    宇宙飞船的陆地穿梭实验结束,全世界见证了神奇的穿梭,让项目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以及更高的支持。

    核心部分能够完成陆地穿梭,代表项目之后没有了技术障碍,可以顺顺利利的进行下去,并一步步推进组装成大型飞船。

    可以肯定的是,宇宙飞船后续的进展会很快。

    赵奕也会继续参与到项目中,但因为后续多数都是其他配套分支,以及一系列的测试,真正交到他手里的工作并不多,也不需要继续留在太空城。

    他回去了。

    第一站返回的是首都,他要去一趟医学科学中心。

    等到了实验室以后,赵奕就见到了朱琦,问了一下相关研发的进展。

    朱琦打开了电脑,展示了一份成果报告,“我们已经发现了两种酶和两种蛋白质,与辅酶的合成有关。”

    “这是i型辅酶,这是ii型,两种辅酶对于抗衰老有直接作用。”

    “这肯定是世界级的发现。”

    朱琦兴致勃勃的说道,“上个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实验室,公开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现了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效果。”

    “他们在研究中,解释了换血疗法起作用的原因,还说以后不需要换血疗法,只需要注射单一化学元素,也就是烟酰胺单核苷酸,就能够产生作用。”

    “同时,他们还公开了实验数据,表明确实是有效果的。”

    “但是——”

    朱琦笑嘻嘻的说道,“以我们的结论来看,单一的烟酰胺单核苷酸,显然效果不佳。”

    “如果是几种酶和蛋白质一起作用,才能够保证最佳效果,不过,其中有一种酶和蛋白质,暂时就只有编号,不能做到大批量生产。”

    他说着遗憾的摇头,“否则,我真想拿自己做实验!”

    朱琦说出了实验室几个‘老头’的心里话。

    当完成了相关研究,并得出结论的一刻,他们都有心真正试试效果,给自己注射相关的酶和蛋白质,也许就能够一定时间内,让身体变得年轻一些。

    任谁都会希望年轻一些,尤其年后五十以后,身体素质会快速下降,老年疾病快速袭来。

    赵奕倒是能够理解,他笑说道,“如果你自己同意配合实验,倒也不是不可以,反正相关的研究,肯定要找志愿者,而且,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后遗症。”

    “真的啊?”

    朱琦乐呵呵的说道,他很确信没有多大后遗症,才觉得拿自己做实验很可行。

    赵奕说着又摇头道,“不过我觉得吧,这些蛋白和酶对于抗衰老是有作用的,但是效果很短暂,而对于延寿应该没什么效果。”

    “人体是非常复杂的,长期使用换血疗法,也很难做到延寿,而且还会带来很大副作用。”

    “如果真的想要做到明显的延寿,我觉得还是从基因角度出发,才有可能。”

    朱琦听着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延寿’几乎不可能,甚至长期注入抵抗衰老的蛋白和酶,也许会引起身体的连锁反应,比如,身体检测到类似的蛋白、酶充足,正常分泌功能就会受到印象。

    当停止持续注入相关的蛋白、酶,正常分泌的功能减弱,可能会让身体快速衰老。

    人体正常分泌几种蛋白、酶的功能减弱,也许还有引起其他连锁反应,可能会引发一些分泌、免疫类的疾病,直接危害身体健康。

    等等。

    当然,不管副作用有多大,临时产生作用的抗衰老确实很吸人。

    赵奕和朱琦聊了几句以后,就直接去了新建立的基因实验室。

    基因实验室的建立是赵奕实验室出资,但因为需要大量区域的原因,并没有建立在赵奕实验室内部,而是分到了原来的生物医学研究所老楼。

    赵奕去了基因实验室,就见到了新聘请的女专家张宁。

    张宁还不到四十岁,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基因专家,她毕业于水木大学,国外拿到了博士学位,师承著名的生物科学专家施景文,而施景文也回到了国内工作。

    张宁已经率领团队,做过很多顶尖的基因相关研究,还拿到过国际顶尖的奖项。

    实验室能邀请到张宁,最主要的原因是,研发资金非常的充沛。

    张宁被邀请时就提出,必须要有足够的研发资金支持,另外,实验室还承诺会支持张宁个人的研究,以及帮助她申请院士头衔。

    等等。

    这些都是张宁所需要的。

    想要邀请国际顶尖的基因人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每一个顶尖的基因人才,都是国际机构争夺的对象。

    好在‘赵奕’两个字,就是个大名头,能在赵奕实验室工作,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张宁来到基因实验室工作以后,就提出了好几种高新设备的要求,加在一起超过千万资金。

    当时赵奕正在太空城,听到消息也直接决定支持,因为基因相关的研究,设备是非常关键的,张宁提出的都是合理要求。

    生物医学研究所缺乏对于基因相关研究的经验,购买什么样的设备、塑造什么样的环境,自然要听从专业人员指导。

    赵奕来到基因实验室,见到张宁以后就亲切的握手。

    这不仅仅是礼貌,也是表示对顶尖基因专家的重视。

    张宁也罕见的露出笑容,“赵院士,你好!我来这里以后,就一直想见到你,现在终于见到了。”

    “感觉怎么样?”赵奕调侃的问道。

    “好年轻、很帅气!”张宁也笑着调侃了句。

    “谢谢!”

    两人玩笑了几句,赵奕就问起是否适应环境、有什么需要,个人研究方面有什么计划之类。

    张宁简单的说了说,她对于工作环境还是很满意的,最主要是,实验室拿出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并支持她所做的研究。

    这是她决定来这里工作的重要原因。

    之后张宁忽然提到说,她的老师明天会过来看看。

    “施景文先生?”

    “对。”张宁道,“施教授正巧要来首都,听说我来了这边,就打算过来看看。”

    “那真是太好了,一定要介绍我认识。”

    赵奕感兴趣的说道。

    施景文来的非常准时,他十点钟就到了生物医学研究所。

    赵奕也只等了十几分钟。

    施景文对于赵奕在有心里准备,显然是张宁和他说过了,同时,施景文也对赵奕很感兴趣,甚至说‘赞叹’、‘推崇’也不为过。

    “你们实验室研究出了很多高端的东西啊!”

    施景文赞叹道,“所有人都知道你是顶尖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引领人类研发,探索宇宙的高科技,但是在生物医学领域,我认为你的成就也是非常惊人的。”

    “这是很奇怪的事情,我觉得每个人能在一个领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他说着摇了摇头,自觉相比赵奕的成就,他差的就太多了。

    虽然说是世界顶尖的生物医学专家,有过很多的国际性成果,尤其是细胞凋零以及膜蛋白的方向上,更是获得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但哪怕是在生物医学的方向上,也和赵奕的成果无法相比。

    赵奕在艾滋病防治上,拿出了最著名的天庆蛋白。

    在癌症的治疗上,研发出了普惠性的免疫疗法,让大量的癌症患者,可以得到高端的治疗方案,几年时间就拯救了大量的人。

    赵奕在医学领域的贡献已经达到了顶峰,他的成果足以拿到最有影响力的诺贝尔医学奖,只不过对他来说,相关的奖项已经不存在意义,他也对外发布声明,不会再接受任何科学研发性质的奖项。

    面对施景文连续的赞叹,赵奕则是说道,“不谈生物医学研究的成果,最少在基因研究方面,我和张宁教授相比,就像是个初学者。”

    “这方面,不管是我,还是实验室的其他人,都很稚嫩。”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基因实验室,需要张宁教授这样的人才,我相信未来,我们的基因实验室,在张宁教授的带领下,能拿出最顶尖的成果,为人类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赵奕说完以后,也对施景文的成果赞叹了几句。

    随后施景文忽然问道,“赵院士,其实我有个问题想不通,为什么你的研究能有那么多成果?”

    “我指的是生物化学的研究,药物研究,比如,天庆蛋白。”

    “依靠我的经验来说,像是这种新型蛋白的研究,哪怕是一路顺利,都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在研发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能具体说说吗?”

    这是施景文想不通的地方,同时也是好多顶尖医学研究人员想不通的地方。

    赵奕沉默了一下,犹豫着说道,“应该是灵感和运气吧?”

    “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就会直接做出选择。这时候,灵感很难重要,运气也很重要。”

    “如果让我做总结,就是这样——”

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什么样子!我怎么了!

    听了赵奕的讲解,施景文都有点了想骂人的冲动。

    灵感和运气?

    这两个东西还真是学不来呀!

    但是施景文不得不承认,赵奕说的是实话,医学研究有很多都是运气,就比如发现某种新型的蛋白、细菌、病毒等等。

    一些医学研究有非常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有的都是靠运气得来的。

    比如,有一届诺贝尔医学奖,获奖的是来自f国和d国的三名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瓦丝-巴尔-西诺西以及吕克-蒙塔尼,他们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就一起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从艾滋病早期病人淋巴和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而获奖。

    要说其他的医学专家,科研水平没有他们高,肯定是不可能的,他们的获奖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运气,因为他们恰巧得到了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换做是其他的医学专业,也同样可以分离出病毒,他们也只是找对了方向,做了相关研究而已。

    运气很重要,灵感也非常重要。

    比如,一个简单的研究,某种细菌可以抵抗病毒侵蚀,细菌内部会分泌出一大堆的蛋白。

    那么研究就必须从这些蛋白中,找出一种或几种耐病毒侵袭的结构。

    这是很复杂的工作。。

    哪怕是单一的细菌,也是一个大分子细胞,细胞内的成分太多了。

    如果挨个蛋白或成分去做测试, 就需要耗费海量的时间,而且不一定有结果。

    这时候就需要仔细的分析了, 有的蛋白可能性高就排在前面, 有些成分的可能性低就要排在后面, 或者根本不去进行研究。

    但是,如果判断错误呢?一切的工作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这时候就需要灵感了。

    到灵感的时候, 直接找出有作用的蛋白或物质,研究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就能够快速的得到结论。

    所以, 灵感和运气对于医学研究确实是非常的重要。

    施景文叹了口气。

    他和赵奕继续探讨着一些研究的问题,两人在这方面很有共同话题,后来张宁也参与了进来,一起交流起了做研究的经验。

    赵奕在交流的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他只是耐心的听着, 偶尔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 施景文也指导起了基因实验室的构建, 他认为最应该首先完善的技术水平。

    “赵院士, 你的基因实验室, 肯定是希望做世界最顶尖的基因研究,那么首先从技术上就要最顶尖。”

    “比如,一些世界最先进的基因技术, 包括最新的剪切技术,都必须能做到。”

    施景文认真说道。

    基因剪切技术是医学研究领域最新的技术。

    张宁个人也在做相关领域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一些修正基因的方法。

    基因剪切技术, 并不是用剪刀把基因剪开, 而是利用细菌体内的适应性免疫系统“crispr-cas”。

    “crispr-cas”, 可以使细菌侦查到病毒dna病消灭它,而“crispr-cas”体系中, 有一种叫做“crispr-cas9”的蛋白质,它可以特殊的方式寻找、剪断并最后消灭病毒的dna。

    利用“crispr-cas9”的特性,就可以比较精确的切割基因,甚至可以扩展把剪切技术用于动物、植物的dna, 进行有目的性的编辑加工, 从而做到治疗疾病, 尤其是遗传病,并获得人们想要的作物和生物产品。

    这项技术是由两名科学家,沙尔庞捷和道德纳一起研究出来的, 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张宁的研究领域,也是基因修正的相关技术。

    这是底层技术的研究,是基因技术发展的动力,她的每一项成果都能促进基因技术的发展。

    “所以,想要做顶尖的基因相关研究,必须要拥有顶尖的基因技术。”

    施景文说道,“我看了一下实验室,目前你们的实验室有很多新型的设备,而且是国际最高端的,但实际上对比最顶尖儿的基因实验室,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认为实验设备还是不够。

    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给自己的爱徒张宁争取福利了。

    事实上,张宁也知道基因实验室,缺少一些顶尖设备,相关的配套并不算完善,她来到基因实验室以后,也提出了很多要求,购买了好几种顶尖新设备,总计价格超过了三千万。

    这时候,张宁就觉得要求有些太高,尤其是赵奕直接点头同意,满足了她的要求以后。

    如果再继续要求其他设备,会不会被认为是不知足?被认为是在探究实验室的底线。

    虽然张宁一心都放在研究上,而且人生履历好多年都在国外,但还是知道一些人情世故。

    现在施景文说明了张宁遇到的问题,也等于是帮助爱徒提出研发环境的要求了。

    赵奕听罢倒是没觉得怎么样,因为他本来就是想建立世界上最顶尖的基因实验室。

    他不清楚顶尖基因实验室需要耗费多少的资金,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投入肯定是不够的。

    他直接开口道,“张宁教授,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说出来,就和张薇去说,张薇,你认识了吧?”

    。点头道,“认识了。”

    她们的年纪差不多,又都是做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而且也都在国内有不小的名气,肯定有很多共同话题。

    赵奕道,“我给张薇姐的权限是五亿资金,只要在五亿资金以下,她都可以直接决定。”

    “有什么需要,找她就可以了。我相信她,也相信你。”

    “现在的基因实验室,也是以你为首的,其他人都是辅助。如果有其他要求,包括设备、材料,或是人手,都可以直接提出来。”

    他满不在意的说道。

    施景文和张宁对视了一眼,都感到非常的惊讶。

    事实上,施景文并没有和张宁进行沟通,就直接和赵奕说起了设备的问题,他是想以自己的‘脸面’,帮助张宁争取更好的科研环境。

    但是,基因实验室的顶尖设备,每一台都是非常昂贵的,只简单添置几项设备,耗费的资金就会超过上千万。

    这也是生物医学研究所,没有基因实验室的原因之一。

    施景文认为赵奕答应添置顶尖设备,也会适当的拖延一下,再不然就自己出钱来购买设备,毕竟赵奕是国际有数的顶尖富豪,几千万、过亿的资金,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更何况,资金是用在购买设备上,而不是把钱直接给张宁,等于是给赵奕实验室、基因实验室的投入。

    现在赵奕却直接说,让张宁去找张薇?

    换句话说,资金会从实验室出,而不是赵奕本人,可是,实验室能拿出那么钱吗?

    哪怕是国际顶尖的实验室,要一口气拿出过亿的资金,也肯定会影响很大吧。

    但是看到赵奕不在意的样子,他们忽然对实验室增加了了解。

    这个所谓的国际顶尖实验室,可不只研究成果是顶尖的,显然他们的资金也是顶尖的。

    中午的时候,赵奕和施景文、张宁等人一起吃饭,几个实验室的研究员,包括张薇、艾立新也来了,他们一起谈起基因实验室的问题。

    赵奕和张薇说起购置新设备,张薇直接点头应道,“当然没问题。”她笑着对张宁说,“宁姐,你有什么要求,就直接和我说,都完全没问题,而且赵院士也同意了。”

    “好。”

    张宁稍稍有些不适应。

    之前她是在国外机构工作过一段时间,也是国际顶尖的基因实验室,但无论是设备还是项目资金,申请流程都非常的复杂。

    如果想要更好的设备,前提是能有大的研究成果,最好是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有成果、有资金支持,然后就能有更多的成果。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反过来说,没有成果,就没有资金支持,就更加难以出成果。

    现在到了赵奕实验室工作,直接就配给最好的设备,资金上被许诺完全不是问题,一些设备似乎‘有点过分’的要求,也直接同意了,张宁甚至有些不适应。

    这当然是好消息。

    下午的时候,实验室方面和张宁沟通,就一起进入了工作状态。

    赵奕建立基因实验室的目的,一个是希望拥有世界顶尖的基因研究机构,另外就是希望能够配合主实验室的项目,从基因角度出发去做研究。

    比如,主实验室的抗衰老蛋白、酶研究,以及克隆性白血病细胞的研究,都需要从基因角度出发,去得出一些相关结论。

    所以,张宁未来的研究工作,除了自己的研究外,还需要配合主实验室的工作。

    张宁并不是一个人,她是带着一个团队来的,有三个都是一起合作的研究员。

    实验室也正在招聘基因方向的博士生。

    在引入了很多新设备后,,基因实验室的构架已经搭建起来,赵奕没有理会主实验室,和张宁工作上的沟通,他带着施景文一起参观燕华大学,随后时间差不多,就把施景文送到了车上,他就变的轻松很多了。

    赵奕思考着自己的工作问题。

    因为需要注意宇宙飞船项目,他要经常来首都,再加上奕星公司的研发,都已经步入正轨,未来一段时间留在首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林晓晴还在郑阳,不太可能跟着一起过来。

    “不过让晓晴过来也不错,就在首都这边,给孩子找个幼儿园,以后就一直在这边。”

    赵奕思考着,“郑阳也会经常去,但首都这边的工作更多,而且首都的教育环境好一些。”

    “好吧。”

    “郑阳那边暂时没什么事,这段时间就留在首都吧。”

    他决定下来以后,心情也变得很轻松,因为不用想着回去了。

    趁着天色还没有变黑,他在校园里溜达着,还去操场上转了一圈儿,只不过是戴着帽子的,冷风瑟瑟的天气里,戴着帽子也并不显得突兀。

    从操场上走出来以后,正巧路过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他干脆走进去看了看,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李仁喆。

    现在李仁喆变得肥嘟嘟的,他才刚三十岁就已经严重发福。

    赵奕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就敲了下办公室的门。

    “进!”

    李仁喆没有抬头的喊了一声,他正巧是在等学生交论文,还以为是有学生过来,指着桌角就是一句,“论文放那边!”

    “砰!”

    赵奕过去对着桌子用力一拍。

    李仁喆吓得浑身一个机灵,哆嗦着抬起了头,才注意到是赵奕,顿时气的破口大骂,“尼玛的,吓死了!”

    “赵奕,你来就来吧,我差点被吓死!”

    赵奕马上讽刺道,“你都当老师的人了,竟然还满口脏话,有没有点师德啊?我这就向学校举报你。”

    “滚!举报就举报,大不了,老子工作不要了!”李仁喆满不在意的说道,因为他知道赵奕不可能举报他。

    如果赵奕真的去针对他,也不可能用举报的方式,直接和学校一说,他就会直接被解职了。

    两人只是互恁,说笑而已。

    日常了。

    这时候有个学生敲门,进来小心翼翼的把论文放在桌角,才注意到旁边站着的赵奕,顿时深吸了一口气,惊呼一声,“赵奕!赵大神!赵院士——”

    “啊~~”

    赵奕感觉稍微有点尴尬。

    李仁喆则是憋着笑,觉得这个学生的反应很有意思。

    不管论文写的怎么样,单单是让赵奕尴尬的反应,就一定给成绩额外加个十分。

    他决定了!

    那个学生惊呼两声赵奕后,马上转头对李仁喆喊道,“李老师,他们都在说你和赵大神是朋友,我们宿舍一直都不相信。‘胖子’说你这个样子,根本不可能有赵大神这样的朋友!”

    “没想到啊!”

    “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你真是太厉害了!”

    “——!”

    李仁喆顿时瞪大了眼,满是气愤的问道,“我什么样?你在说什么呀!”他拿起最上面的论文,看了一眼学生名字,“彭小文,对吧,就是你,论文不及格,重新写!”

    “啊?”

    彭小文正快速拿出手机拍照,完全没想到这个后续,马上解释道,“不是,不是,李老师,我不是故意的,就是见到赵大神太激动了!”

    “我不是故意的!”

    “李老师——”

    赵奕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李仁喆也感觉非常的无奈,看到又有学生过来,干脆就说道,“行吧,我知道了,你走吧!”

    他只想把彭小文赶快打发走,心里还是决定给个低分。

    赵奕憋着笑走到门口,说道,“要不,我还是去外面逛逛好了,等你一起吃晚饭,我叫上范雷。”

    “好!”

    李仁喆郁闷的答应了句,觉得好心情全都没有了。

第六百七十二章 成为全球首富!

    近些年,李仁喆还是非常努力的,他拿到了生物科学,微生物研发的博士学位,并在生命科学学院担任讲师,还被聘任为副教授、微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副研究员。

    从一名普通的研究生、微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实习生,几年时间变成博士生、副教授、副研究员,成长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不过李仁喆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副教授并不是终身的,副研究员也同样如此,都是和大学、研究所,签订的工作协议,最长的保证时间只有七年。

    李仁喆才刚签订了协议,还能持续干七年左右,他必须要在七年时间里,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够转正成为教授,而研究所方面肯定需要一定的研发成果,才能够留任继续担任研究员。

    两者看似是两个职位,实际上,都是需要一定成果的。

    虽然燕华大学已经经过了政-策调整,不会再以论文数量,来对教师进行评估,但李仁喆的履历很一般,想要留下来,还是要有一定的成果,最少能表现出一定的工作能力,哪怕是在教学上也可以。

    比如,他能带着几个研究生, 一起做出一点成就,或者是课程得到一定的认可, 到一定年限就可以转为教授。

    等等。

    这些都是加分项。

    赵奕到外面转了大概半个小时, 就等到了李仁喆过来, 两人一路谈笑朝着外面走去。。

    李仁喆发福的很严重,大概因为是心宽体胖的类型, 生活上也比较轻松,就跟着老一起发福,腰部足足胖了一大圈。

    赵奕拿这个打趣说道, “老李啊,还是你最幸福了,能胖这么多,一看就是平时生活好,心态也肯定很轻松, 估计连烦恼都没有吧。”

    “烦恼多了去了!”

    李仁喆郁闷的说道, “你看看, 又是等着学生交作业, 又是要想研究的事情,要是我能像你那么天才就好了, 根本不担心这些问题。”

    赵奕道,“我还是觉得你最幸福了,生活轻松呀,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咱们三个人, 就你的生活最舒服。”

    这是真的感慨。

    每人对幸福的定义标准不一样,但从工作生活的角度上来说,李仁哲的压力肯定是最小的。

    在没有金钱压力的情况下,工作轻松、生活舒心, 就肯定会舒服很多。

    赵奕觉得自己都比不上, 因为他长期需要关心各种研究问题, 好多的项目也会找上门, 还有一些和研究无关的问题,也需要给出意见做决定。

    等等。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研发机器、工作机器。

    李仁喆则是那种轻松地普通人, 脑子里不用考虑那么多东西,只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显然。

    李仁喆并不这么认为,“别说什么轻松、幸福之类的,我觉得你是最幸福的。”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呀,你看看你多有钱啊?我要是有你那么多钱,工作也不干了,天天就出去旅游,看遍整个世界,想吃什么都能吃到,想玩儿什么都可以去。”李仁喆叹道,“有钱多好啊,不像我们这些穷人,天天为了工资努力,朝九晚五的,还要算着开销生活。”

    赵奕扯着嘴角道,“你还穷啊?你们家没有个上亿资产,几千万总归是有的吧。”

    “什么几千万?谁有几千万?”李仁喆质疑道,“我一年就十几万块,想攒几千万,做梦呢吧!”

    “你可以把你家的房产卖了。”赵奕翻了个白眼,“据说你媳妇家里有好几套房,还有三环旁边的。”

    “那也不是钱啊,而且不是我的。”

    “你老婆的,就是你的。”赵奕很肯定的说道,“我太了解你了,你根本不可能离婚!”

    “怎么不——咳咳。”李仁喆发现这个话题不适合自己,和赵奕谈什么离婚问题?

    万一被听到传出去呢?

    或者赵奕这个家伙,很无聊的录个音,再发给黄文倩,这可不是他干不出来的事情啊?

    李仁喆警惕的看了赵奕一眼,强硬的口气道,“反正就是你最幸福,你最有钱,你最有名,全世界都认识你,你看,就像是刚才,我的学生觉得我认识你都是荣幸。”

    “——唉!”

    赵奕听着长长叹了口气,语气萧瑟的说道,“你不懂啊!”

    “我不懂?”李仁喆说着直咧嘴。

    “真的,你不懂。”赵奕变得认真了许多,“你就看到我有钱了,你就看到我有名了,但是我还很羡慕你呀!”

    “你仔细想想,你现在可以有很多追求,工作、金钱、名望,等等,每个方面都可以追求。”

    “我呢?”

    “我什么也追求不了,我的钱太多了,名望太高了,那种寂寞呀!每天到了深夜的时候,我都会扎进被窝里哭起来,因为实在是太寂寞了。”

    “没人能懂我啊!”

    赵奕说的口气满是萧瑟,就像是一个老年人正在痛苦的回忆着过往,忍不住泪流满面的感叹人生。

    李仁喆实在是忍不下去了,他直接伸脚揣在赵奕身上,“你-给-我-滚!装-逼犯!”

    “雷劈气你啊!”

    “马德!”

    “哈哈哈——”

    赵奕就只是开个玩笑,不过他确实觉得李仁喆的生活很不错。

    两人回归了正常以后,就开始谈起工作问题,当然最主要是李仁喆的工作问题。

    李仁喆还是有工作压力的,他会为研究所的项目担忧。

    在微生物技术实验室,李仁喆会参与到大项目中。

    比如,魏世清和科学院微生物中心合作的数据库项目,他会负责一部分工作内容。

    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小项目,是做细菌抗病毒方面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希望能找到一种细菌,能够抵抗天敌一般的病毒。

    比如,噬菌体。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藻类、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为部分噬菌体可以引起宿主细菌的裂解,所以就称之为噬菌体。

    噬菌体可以侵蚀感染细菌,依靠细菌的代谢活动,来大量复制遗传物质,有些细菌对于相应的细菌体没有任何抵抗力。

    李仁喆的研究就是希望在‘原本对噬菌体无抵抗力的细菌’中,找出发生变异或其他因素,对对应噬菌体产生抗性的个体。

    这个研究说起来很复杂,实际上,也只‘变异研究’的分支。

    “这是病毒可控变异研究的一个方向,我们希望能够找到细菌的相应变异。”

    “也算是你的研究的延伸了。”李仁喆解释道。

    “我的研究?”赵奕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我什么研究?”

    “病毒的可控变异啊?好多年前,你忘了?和魏世清教授,还有白建武教授,你们还发表了一篇,震动微生物学界的论文。”

    “哦——好像是?”

    赵奕想了好半天,才想起这件事,主要是他的研究太多了,而对于病毒可控变异的研究,根本就没有投入什么精力,就只是做了几个小实验,然后过去观察判断一下。

    他带着好奇问道,“你们实验室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吗?”

    “当然了。”李仁喆点头道,“白教授一直在做这个研究,魏教授也参与了,我的项目,也是以此申请下来的,是分支研究。”

    “有成果吗?”

    “这个——”

    李仁喆犹豫了一下,觉得被问‘成果’很扎心。

    别说是他的研究了,白建武和魏世清的研究,同样都没有任何大的成果。

    一些小的成果也是有的,但根本达不到登上顶尖成果的级别,最多就是发布出来,凑上几篇论文而已。

    赵奕思考着点点头,“能仔细说说你的项目吗?”

    李仁喆知道赵奕的水平很高,指导自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毫不犹豫的说道,“我的研究就是找出那些能抵抗病毒侵袭的细菌个体。”

    “理论上,这种细菌个人是有很多的,我也找出了一些样本,研究的内容就是,希望找出它们能够抵抗病毒侵袭的原因。”

    赵奕皱眉思考了一下,疑惑道,“这应该和基因有关吧?”

    李仁喆道,“所以我们还需要分析细菌的基因,看看是否是真的发生了变异,还是其他外部原因导致的。”

    “微生物实验室能够研究基因吗?”

    “有设备。”

    “你会做基因分析研究?”

    “这个——”

    李仁喆顿时哑火了,他并不属于基因研究相关的操作,连设计实验都很困难。

    “这样吧。”赵奕道,“我们刚成立了基因实验室,有个专家叫张宁,很厉害,我觉得你可以向她咨询一下,我会和她说,让她给你点建议。”

    “好吧,那先谢谢了。”李仁喆马上说道。

    虽然不知道基因实验室的专家是什么水平,但是赵奕推荐的肯定差不了,说是国内顶尖都是谦虚,也许就是国际著名的。

    这种基因专家的建议,对他的研究肯定有很大帮助。

    ——

    当晚赵奕、李仁喆、范雷聚在一起,只是还多了个小不点和一个老人,是范雷的儿子和母亲。

    他们倒是没有打扰三人聚会,只是过来蹭一顿饭。

    然后两人就打车走了。

    赵奕当然不在乎朋友家人蹭饭,只是有些好笑的问道,“范雷啊,你这一段时间不见,变成奶爸了。”

    “别提了!”

    范雷有些郁闷的说道,“最近你们实验室太忙了,严怡总是加班,我工作清闲一点,就总是我带孩子。不只是带孩子,我妈文化水平不高,还要教孩子,带着去各种补习班,我妈对首都不熟悉,都要我去。”

    “我今天下班以后,直接去了补习班,刚回来,就过来一起吃一顿。”

    “真可怜。”

    李仁喆满是同情的说道,“还好啊,黄文倩不用我,混到几点都可以,不过你们这么早就开始补习了?”

    “对啊!”

    范雷说起这个有些烦闷,“她总是说,孩子要先抓教育,我没办法,但其实也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小孩子都是这样——”

    “巴拉巴啦~~”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教育孩子的问题,一听就知道,平时没少看相关的东西,也没少被严怡做相关的‘教育’。

    这就是每个家庭对待孩子教育的观念不同了。

    像是李仁喆和黄文倩,对待孩子教育就没有那么重视,两人都会心宽体胖的类型,觉得孩子正常成长就好了。

    范雷大概也是如此,他估计更喜欢带孩子出去玩。

    严怡不一样。

    严怡有过国外名校留学的经历,从小以来就是顶尖的学霸,肯定会非常重视小孩子的教育。

    范雷也就跟着要重视,生活就变得忙碌许多。

    教育方式很难说好还是不好,谁也不知道孩子长大会是什么样,只能说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烦恼。

    人生就是这样。

    当人渐渐的长大以后,所处的环境、烦恼也会变得不一样。

    赵奕又有了诸多的感叹,因为就连他也考虑,让孩子来首都这边,从幼儿园开始接受教育,也就没办法去说别人了。

    ——

    一周后。

    林晓晴带着孩子来了,赵洪娟也来了。

    因为要在首都生活一段时间,刘静和赵洪娟商量好了,她们分开来这边帮忙照顾。

    这次是赵洪娟来,一个月后就是刘静来。

    家里有林晓晴,有长辈,再加上保姆之类,生活也不用担心。

    赵奕也能安心投入到工作中。

    这天,有个郁闷的事情发生,《福布斯富豪榜》定时发布。

    在其他人看来,登上福布斯榜单是个荣誉的事情,但对于赵奕来说,只是感觉非常的郁闷。

    因为他的排名太靠前了,靠前到足以引起巨大的议论。

    好多人都在讨论自己的钱,心情感触真的是很复杂。

    《福布斯富豪榜》,第一位,赵奕,身价753亿美元。

    “第一啊!”

    “赵大神是第一了!”

    “这也太厉害了吧,就靠做研究当了首富,那些科技大亨、奢侈品大亨、股市大亨,看来都不行了!”

    “753亿美元啊,那是多少钱啊!”

    “所以说,做科研也是很有钱途的,看看赵大神就知道了!”

    国内舆论顿时被引爆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 这是真正的UFO!

    赵奕对于自己登上富豪榜第一位并不意外,最主要是奕星公司的快速发展,其次就是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好几个制造业公司,股价都是翻几倍、几十倍的上涨,也让他的身价大大增加。

    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资产,金钱对他来说真的就只是数字了。

    这句话似乎有点吹牛嫌疑,实际上有钱到这个地步,个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他的私人账户资金,每天都在快速上涨,手里掌握的股份,每一天都会有一些变动。

    另外,他身后负责管理的团队,也不断在进行各种投资,或是在股市中进行各种操作。

    这种情况下,谁也不可能知道自己具体有多少钱,具体的资产有多少。

    当看到自己的评估资产是753亿美元时,赵奕还是稍稍有些出乎意料,但看了评估的详细内容,又发现评估相对有些少了。

    《福布斯》杂志对资产的评估来源于公开信息。

    赵奕掌握的主要资产几个部分,一个就是最新科技相关的公司。

    最大的就是奕星公司,他拥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奕星公司不是上市公司,市值只能根据公开数据进行评估,《福布斯》给出的评估数据是,市值接近两千亿美元。

    这个评估并不算高,但也算不上太低。。

    仅仅是掌握的奕星公司股份,价值就接近了三百亿美元。

    最新科技相关的公司,其他还包括空间信息科技公司、高等压缩材料制造公司,以及航空集团掌握的反重力技术专利分成。

    虽然赵奕只掌握每一个公司,不到三个点的股权或分成, 但因都发展的非常好,可以说是进行膨胀式的扩张, 三者加在一起, 也接近了百亿美元。

    另外, 就是宇图机器人。

    宇图机器人是赵奕持股最多的公司,而宇图机器人发展速度非常快, 市值已经超过四百亿美元,赵奕所掌握的股份,价值在八十亿美元左右。

    其他还包括星亿投资公司了。

    赵奕收回海外的投资以后, 大部分都投入到国内和hk股份,伴随着国内制造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所投资的公司股价快速上涨,同时,像是一些后续投资的光电企业, 伴随着反重力技术的发展, 也快速的崛起。

    等等。

    这些加在一起, 造就了赵奕的超高资产。

    《福布斯》对赵奕资产的汇总, 大部分都是评估,也只有有限的几个公司,包括宇图机器人、红风工业等, 有着具体的数据。

    这主要是因为, 他们无法掌握全部信息, 另外像是奕星公司, 根本就没有进行上市,最新科技相关的企业, 也都没有进行上市, 只能根据一些公开信息, 比如发布的利润信息、交易信息、资产信息等进行评估。

    实际上, 赵奕掌握的公司股份、资产, 比《福布斯》做的评估多出很多。

    比如, 很直接的, 有一项是《福布斯》完全无法收集到的信息,就是赵奕的个人银行账户。

    赵奕有一个银行账户, 资金直接由监管负责, 因为其中的流水实在太大了, 包括一些最新科技的专利分成,都会直接打入到账户中。

    这个账户长期保持资金在100亿人民币以上。

    之所以资金能够一直保持,并不是不进行投资,而是收入来源实在太多,好多都是大笔的款项。

    张震专门负责为赵奕打理财务,他主要负责的就是打理流动资金,他为此还组建了个金融团队,但是赵奕的账户流入资金源源不断,又没有太大的开销,他就是和团队一起不断的做投资,也让赵奕掌握的资产不断增加。

    看完了《福布斯》的报道,赵奕对于自己的资产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觉得成为首富有些奇怪,主要是因为相对于‘世界首富’,750多亿美元的资产,似乎并不算太高。

    如果记忆没有出错的话,他穿越的时间端,世界首富的资产,已经超过了千亿美元。

    75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级别能排进前十,但肯定不能排到第一。

    在仔细的想了想后,赵奕也找到原因,最主要就是蝴蝶效应的影响。

    前世,m国科技公司股价都是‘神仙级别’,让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大佬,都排到了富豪榜前列。

    现在就不一样了。

    伴随着国内的崛起,伴随着最新科技的发展,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m国的科技公司。

    空间信息传输技术,直接影响到了信息产业相关公司。

    特斯啦,受到了奕星公司的跨维打击。

    连水果公司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股价跟着m国近两年,略显得有些糟糕的股市,不能直接说一蹶不振,但国家也是平平淡淡的。

    所以,排在富豪榜第二位的,反倒是奢侈品大亨伯纳德-阿诺特。

    第三名的拉里-埃里森,则是软件服务公司的大佬。

    第四名的马华,是著名企鹅公司的老总,受到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企鹅公司获得了诸多国际游资的青睐,甚至快要成为世界互联网科技第一公司。

    再往后就是著名的沃玛超市三人组了。

    总之,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原本科技龙头企业的股价并没有快速上涨,就导致富豪榜的前列,没有出现相关公司大佬的名字。

    马斯克也是一样,他掌握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特斯啦公司,结果只排在第十七位。

    当然了。

    对的富豪榜,也只是资产个榜单而已,并不能真正代表什么,榜单上的排名,意义也是不大的,一些排名靠后的富人,不一定比不上前面的富人。

    这主要牵扯到一个资产变现的问题。

    如果谁能拥有几百亿美元的流动资金,他一定会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而《福布斯》榜单计算的是资产,但资产变现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m国的税收政策来说,股份售卖变现的过程中,哪怕是不考虑对股价的影响,变现以后也会缴纳近一半的税收。

    换句话说,如果有富豪把掌握的股份变现成现金,最少也要缩水百分之五十。

    这就是题外话了。

    赵奕倒是感觉有些郁闷,当全世界都在谈论《福布斯》的时候,仿佛走到哪里都会是这个话题,每一次都会听到别人感慨。

    “赵奕,你竟然成了世界首富!”

    “咱们前几天聚会的时候,我当时还说你很有钱,没想到你是这么有钱呀!”

    “同样是个研究员,同样是科学家,为什么我只能拿到基础工资——”

    这是李仁喆的原话。

    李仁喆的心里真是非常羡慕,同时他也挺享受的,就像是当时学生说的,学生们觉得他认识赵奕很不可思议,也感觉是很风光的一件事。

    现在说起这件事的人就更多了,好多学生还在传,他和赵奕是好朋友,肯定也非常的有钱。

    李仁喆是要脸面的人,当然会表现出一副,“我很有钱,只是不表现出来而已。”

    实际上,他还是靠着工资生活,每个月也需要依靠工资,从里面抽一点,存到私房账户里。

    家里也是这样。

    当天赵奕回到家,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赵奕啊!今天好多人都和我说《福布斯》,你竟然成了世界首富!”

    “不对,是我们成了世界首富,我的天,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首富夫人!”

    “你不知道琳琳说的时候,是有多羡慕——”

    “好多人都给我打电话了,真是很不可思议呀!”

    “刚才我和我妈还在说呢!”

    林晓晴才刚刚说完,就听到门口响起赵洪娟的喊声,“首富回来了啊!再等等,我马上给当首富的女婿做好吃的!”

    “——!!”

    赵奕都感觉两人不是在恭喜,而是在变相的挖苦。

    当晚,还接到了刘静的电话,老妈在电话里说起了首富的话题,然后就转到了给老爸买车上。

    “之前你爸说想来一辆无限动力汽车,我一直都和你说。”

    “刚才听他说,你成了首富,我想了想,小奕啊,要不然这样,咱们也买一辆,就正常花钱买!”

    “一百多万,也不算什么吧?”

    赵奕用力扯了扯嘴角,郁闷说道,“您就让我爸直接去奕星公司的停车区,看哪辆顺眼直接开走!”

    “放心吧,没问题的。”

    “要不然我给您个电话,您打这个电话就行,就叫他小郑——”

    赵奕简单解释了一下,都感觉有些头疼了。

    ——

    有关首富的话题持续了一段时间,赵奕能做的就是不参与话题,其他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吧,他就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宇宙飞船项目,他是技术总顾问,要把关很多数据的内容,但耗费精力最大的,还是实验室的项目。

    另外,奕星的小型太空飞船制造、测试也要关心。

    时间,就在工作中过去了。

    三个月后,奕星公司传来大消息,实验观光船制造完毕,并度过了内部的第一次测试。

    奕星公司的观光船,测试速度要比宇宙飞船快太多了。

    第一次内部测试就是借助航空集团的推进器,直接把观光船运送到太空,然后让观光船自动控制,直接执行环绕地球三周,旋即进行自主的落地。

    因为相关部件的测试,早在出厂时就已经完成,直接进行太空的测试,危险性也并不大。

    飞船上并没有宇航员,也不存在人员伤亡的问题。

    这次测试还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测试飞船自主落地功能,另一方面也是稳定性的测试,地面控制系统也是测试的重要部分。

    在没有宇航员操作的情况下,观光船可以依靠智能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自如完成常规的着陆,中途没有发现任何大问题,就等于是测试成功了。

    赵奕收到消息并不意外,因为观光船就是他设计的。

    相比宇宙飞船的设计来说,观光船的设计要精细的多,最主要是因为观光船比较简单,只牵扯到反重力系统。

    如果不是要升入太空的话,其实就和一辆大型汽车差不多,就只有动力系统、反重力系统、操作室等几个部分,其复杂性甚至比不上战斗机。

    当设计相对很简单的时候,制造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当制造相对简单的时候,测试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这都是相互关联的。

    在完成了第一次上太空的测试以后,观光船就要在地面进行一系列检测和细节化测试,下一步就是正规的上太空测试,就是让观光团正式执行上太空的任务,控制室也会有宇航员进行操作,区别是乘客只有一大堆的动物。

    第一次正规上太空的测试还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很关键的一部分是,观光船会依靠奕星公司订购的推进装置前往太空。

    如果测试成功的话,后续将会把推进装置和观光船安装在一起,以后观光船就能拥有自主升入太空的功能。

    这次测试还是在航天局的场地进行。

    因为奕星公司的反重力推进器就是在航天局订购制造的。

    虽然新的反重力推进器,是由奕星公司设计出来的,但是相关的技术标准都和航天局有关,而且航天局进行测试,才能保证安全。

    这次测试并不是全部公开的,却邀请了很多科技公司代表参与,主要目的就是,宣告奕星公司能够制造在太空观光船。

    观光船会由奕星公司运营,但因为只牵扯到反重力系统,后续也会考虑对外进行售卖。

    奕星公司是太空探索的科技企业,而不是一家旅游公司,重点还是在科技研发和制造上,制造出了太空观光船,第一考虑的肯定是售卖。

    仅仅依靠自身的运营,想要覆盖世界的‘太空观光市场’,也是根本不现实的。

    在正式测试的前一天,赵奕已经到了航天局,并和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上了观光船看一看。

    观光船的技术参数不必多说,最重要的是大型的载人舱,分布在反重力系统的外围。

    同时,也就有了一大堆的高压缩玻璃窗,能够透过窗口看到外卖你。

    这种构造再加上圆盘型的反重力装置,就让观光船看起来,几乎就是一个大型的ufo。

    “ufo啊!”

    “这是真正的ufo,中心是控制室,外围是载人室!”

    “也许地球上真的有ufo,那些ufo就是装载着一大堆外星人,来地球做参观的。”

    “真是不可思议!”

    有些第一次见到观光船的人,都产生了类似的感慨。

第六百七十四章 专业的问题要找专业的人!

    从外表看起来,观光船就是一座ufo。

    好多第一次看到观光船的人,都发自内心的惊叹起来,他们感到非常的惊讶,就不要联想到‘外星人’。

    “也许,现在的最新科技,本来就是外星人的技术?”

    “或者说宇宙的科技是通用的,所以制造出来的飞船和ufo非常相似。”

    “难道赵院士得到了外星科技?”

    “有可能啊!”

    “这也许是个巧合而已,或者是故意为之的巧合。”有奕星技术部的员工解释道,“赵院士设计飞船参考的就是ufo模型。”

    “原来是这样!”

    “我就说怎么会这么像呢!想想,反重力技术,确实是需要圆形的构造,建出来的船和ufo相似也很正常。”

    “对呀,对呀。”

    赵奕听到了类似的言论,他只是淡然的一笑,并不会在相关问题上发表看法。

    实际上,就像是奕星员工的解释,他确实是参照ufo外形,设计出来的观光船。

    具体ufo是否存在,他更倾向于不存在,主要是因为,他没有见到过真正的ufo。。

    和其他人一样,他也会关注外星人的新闻,看到很多拍摄到的照片,甚至还有ufo的视频。

    但是,利用《因果律》直接就能得出, 看到的‘并不是外星人飞船’的结论。

    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存在所谓的ufo, 反重力飞船、推进器等, 和ufo相似, 也是很正常的。

    这主要是因为宇宙中,圆形是最常见的结构。

    不管是星球也好、各种波动也好, 大多都是圆形构造。

    所以建造出来的飞船,圆形构造才是最正常的。

    很快。

    赵奕就见到了高层领导。

    高层领导专门负责最新科技相关的发展,奕星是正常运营的企业, 同时也是国内所有的企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也代表了国内技术发展,领导肯定是要关心的。

    另外,奕星的小型太空飞船制造, 是直接关联宇宙飞船项目的。

    所以高层领导也来观看测试, 他见到观光船以后, 和其他人发出同样的感慨, 旋即就问起了观光船的测试计划以及进度。

    赵奕认真说道,“这是第一艘观光船,在真正运营、交付或者售卖之前, 需要进行六次测试。”

    “我们最初的计划是七次, 但后来发现七次没有什么意义。”

    “这是第二次测试, 会有两名宇航员操作飞船, 各个乘客舱会载一个小动物、实验器具之类,以便让飞船达到一定的重量标准。”

    “第三次测试还只会有两名宇航员, 但等到了第四次测试上乘客的。但并不是正式运营, 而是我们公司的一些技术员工会上去。”

    “其中包括专门给飞船做舒适度测试的评估员, 还有几个技术工程师, 他们会对于内部情况进行检测、评估。”

    “等到了最后一次测试, 也就是第六次测试的时候, 会真正有乘客上去, 到时候,我也会去体验。”

    赵奕有些期待的说道, “不管是反重力推进器也好, 空间站也好, 还是什么其他上太空的船,我可是一次都没有上去过,不过这次我决定去试试,而且我和晓晴说好了,一起去。”

    高层领导听着有些担忧,问道,“会有危险吗?这会不会太冒险了?”相比一所观光船的测试来说,赵奕的重要性要高出千倍、万倍。

    如果太空上发生什么危险,生命就会直接受到严重威胁,甚至说都不可能存活下来。

    赵奕摇头道,“我相信航天局和军-方的力量。”

    这句话指的是,不会受到人为制造的危险。

    现在国内在太空、空间领域拥有绝对的主导权,监测范围覆盖四百公里以下所有区域。

    当有超过一米的物体,升到五百米高空的时候,就会受到全方位的检测,卫星和地面基站会直接锁定,监测系统自动分析是否有危险。

    如果不确定或者存在危险,监测系统就会提示人工审核。

    有几百、过千的人员,都随时盯着检测系统,有危险就会直接使用武器摧毁,他们还有权快速调用太空上的z波卫星装置。

    这种空间检测力量,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

    赵奕继续道,“飞船本身来说,经过了五次测试,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而且我们已经研制出了最新的大型宇航服,以及临时的应急仓,能够抵抗爆炸、辐射等,里面的氧气、食物储备,也足够让一个人,在太空中存活一个星期仪式上。”

    “如果真的发生了意外,我想,一个星期,足够救援了吧?”

    高层领导听着点了点头。

    以前没有反重力飞船的时候,宇航员漂泊在太空,根本是不可能救援的,甚至连锁定位置都做不到,相对于太空来说,宇航员实在是太小了。

    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有了太空检测体系,只要能和宇航服发出的信号链接,就可以锁定宇航员的位置,然后派出反重力飞船慢慢的接近、救援。

    高层领导仔细想了想,一时间不由得很心动,上次他就说过希望有生之年,也能够上太空体验一下。

    现在赵奕都准备去了,他也非常的心动想试试看。

    相比赵奕的重要性来说,他的安全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高层领导顿时有些期待的说道,“等第六次测试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告诉我,我安排一下手头的事务,可能也会去试试。”

    “您?”

    “怎么了?”

    “——好吧!”赵奕仔细想想,确实也没什么危险,他都有胆子上太空看看,高层领导上去也没什么。

    ——

    观光船的第二次测试,邀请了很多企业的代表。

    在测试前两天的时间,就有很多人来到了航天局的发射基地。

    其中有些是奕星的合作企业代表,有些事各个机构的研究员,还有一些是来自国外的企业、机构代表,后者甚至比前两者的人数还要多。

    这主要是因为国外有些企业和机构,不单单是派出了代表,甚至是派来了一个团队。

    他们被接待进入‘任务展厅’。

    任务展厅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他们讲解观光船第二次测试,以及观光船的一些参数性能。

    “我们的观光船的直径在三十七左右,是一个真正的大家伙。”

    “大家能看到,玻璃窗是有两层的,内部载人的部分确实有两层,船上总计有一百五十个房间,274个床位,理论上最高容纳300名乘客。”

    “观光船内部还有健身室、餐厅以及活动厅。”

    “如果做个比喻的话,观光船就像是海上的游轮。”

    “这次测试任务,光船会花费两个小时时间前往太空,然后会环绕太空三周左右,平均每一周需要六个小时左右,然后就会返程。”

    “从返程到落地,总计需要四个小时。”

    “任务总计需要24个小时。”

    听到观光船的参数,不少人都感到震惊。

    其中最主要的参数就是装载的乘客数量,外围看着观光船有很多的玻璃窗口,但具体能载多少乘客也很难说。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也同样有载人上天观光的项目,并且已经准备启动制造相应的飞船,但他们公布的数据中,飞船最高载人数量为五十人。

    五十人,还是理论数据了。

    哪怕只是50人的数据,就已经很让人惊讶了。

    这可是载人上太空,一口气装下五十乘客,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奕星的观光船,载人数量甚至达到了三百人,简直都有些不可思议,当看到观光船的块头,也就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了。

    另外,可以肯定的是,奕星拥有更高、更可靠的反重力技术,他们所制造的飞船,耗能相对要低的多,也以此才制造出,载人数量超高的飞船。

    与此同时,奕星的经理也正在给赵奕汇报详细参数--

    “这艘观光船的制造,花费了十九亿三千万,后续还需要支付两亿一千万的专利费和和服务费。”

    “另外,还有包括保养、人员等方面,给航天局的支出,等等。”

    “到现在为止,成本支出了二十二亿左右。”

    观光船的成本比预计还要低一些,因为是建造的第一艘飞船,计划支出是在二十五亿左右。

    经理继续做着汇报,“我们的测试每次需要燃料费用为两百八十万到三百五十万之间。”

    “回到地面检修、保养,没有大的破损,维护费在六百到七百万之间。”

    接下来,又是一大堆的成本支出报告。

    赵奕耐心的听着,对花费的资金倒是并不意外。

    现在建造的观光团只是最初始的技术版本,大部分主体花费都在核心技术部件、电子系统、压缩材料等方面,而乘客的房间、设施等方面,采用的都是最简单的设计。

    正因为如此,观光船的制造支出才会相对少一些。

    如果观光船正式进行运营,肯定还需要制造其他版本的船,包括‘豪华型’和‘普通型’。

    这就像是海上的邮轮,有些游轮是很普通的,有些则是豪华游轮,制造费用相差非常大。

    如果是见到豪华型的观光船,制造成本肯定会非常高,甚至翻上四倍、五倍都是有可能的。

    普通型的并不是制造成本低,而是‘载人’数量多,太空观光绝对是个新市场,就需要努力运营,争取让其成为受欢迎的市场。

    受欢迎的市场,消费必须要贴近普通人。

    豪华型的观光船是提供给富人的,普通人也同样可以消费,就必须要‘亲民版本’的船,类似的船要有收益,就必须要载客数量足够多。

    一千,是保底。

    按照飞船消耗燃料、物资、往返保养以及风险的成本,每一次平均在两千万以上,想要运营有收益,船票收入需要达到五千万,才可能在持续运营几年以后,把飞船的制造成本赚回来。

    如果载客达到千人,每个乘客的票价只需要五万就够了。

    这个价格非常亲民。

    因为一些豪华邮轮的票价,也会超过两万、三万,甚至超过五万、十万。

    观光船最初运营,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票价的,奕星公司运营也不可能,除非是市场足够饱满的情况下,有其他购买观光船的公司参与竞争,票价才可能会低到这种程度。

    最初,肯定是最赚钱的。

    现在的观光船载客三百左右,哪怕一次性收费达到几百、上千万,也有很多人会抢着乘坐。

    这可不仅仅是乘坐观光船上太空,体验一次难以体验的旅途,同时也是交际的好机会。

    观光船最初的乘客,每一个都可以说非富即贵,其中肯定会有很多超级富豪,参加类似交际的机会可不多,世界范围内,肯定有很多人,打破头皮也要买上一张船票。

    赵奕仔细思索着,顿时更加看好太空旅行市场了。

    其实太空的旅途还是有弊端的,赵奕和几个技术部以及宇航员,讨论观光船的时候,就一直在说着‘弊端’。

    “我们的观光船最多环绕地球一周时间,但是,如果真正投入运营,三天就已经是极限了。”

    “因为太空长期处在失重状态,连续都是这样的环境,也许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乘客的体验也并不好。”

    “正因为如此,每一次运营都不能超过三天。”

    “两天半,才是最佳时间。”

    “另外,因为只能环绕地球飞行,其实也没有什么风景可言,看的时间太长,就烦闷了。”

    “我估计不会有乘客选择第二次上太空,除非未来能开通其他观光通道,比如说,去其他星球,月球、火星之类,但短期,不可能实现。”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重力问题,失重的感觉确实很有吸引力,但实际上,地面上就有反重力体验馆,可以直接体验失重感。

    太空观光是到太空上去真实体验失重感,顺带看看太空的风景,在飞船的视角下看一下地球。

    可是,长期处在失重状态,会大大影响旅途体验。

    这就是矛盾的地方。

    如果旅途时间太短,就会有乘客考虑性价比的问题。

    但是,旅途时间太长,好多乘客根本就受不了,长期失重的感觉并不好。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奕星公司好几个经理、技术人员,都陷入了认真的思考中。

    这时候,赵奕则是直接说道,“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咨询专业的旅行专家,而不是我们来想办法。”

    其他人对视一眼,也不由得跟着点头。

    他们都是一群技术、财务人员,去思考旅行体验的问题,专业上根本就不对口,专业的问题需要找专业的人员解决!

第六百七十五章 抢占先机很重要!

    当一个公司要拓展新业务的时候,肯定需要各种人才,太空观光行业就是新业务,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新领域,就必须要好多其他的人才。

    比如,公司正在招聘太空旅行体验师。

    这个职位需要跟着测试进度,上观光船去体验太空旅途,简单理解就是上太空去睡上一觉、看看风景,体验一下展厅,餐厅等,等回到地面以后,需要写一份详细的旅行体验报告。

    根据太空旅行体验师的报告,观光船内部就会做一些细节、服务、设备的改动,以便能让乘客有更好的体。

    显然。

    全世界范围内暂时没有太空旅行体验师,但却有邮轮行业的体验师,太空旅行和游轮旅行有些相似,一个是在海上,一个是在太空上,那么就需要去邮轮行业抢人了。

    类似职业的人是非常少的,每一个在行业中都赫赫有名,要聘请担任太空旅行体验师,肯定需要提供十分不菲的报酬。

    在和技术部人员开了个小会以后,赵奕就思考起太空体验问题。

    其实太空旅行最主要就是,需要长期处在重力缺失的环境下,短时间让人感觉很奇妙,时间长了,就有些人受不了了。

    赵奕不由的想到了一个研发问题--制造重力。。

    好多科幻电影中,宇宙飞船上的人并不是漂浮的,而是在飞船上正常行走,就仿佛飞船下方有着引力,但现实中的飞船,包括空间战,宇航员都是一直漂浮的,连正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比如, 吃饭、喝水都是有难度的。

    观光船上的餐厅也是一样,说是餐厅, 其实就是提供挤压食物的地方, 味道可以做的不差, 但和正常的食物肯定会有差距。

    这主要就是因为,无重力的情况下, 吃饭会是个大问题,正常的食物和饮水,会漂浮的到处都是, 想要清理都非常的不容易。

    那么能不能在飞船下方制造重力呢?

    这是早就考虑过的问题。

    地球上的引力,来源是地球本身受到空间挤压,扭曲空间而形成的,带质量的物质站在地面上,就会受到引力影响。

    反重力技术隔绝的是引力波, 而不是去创造无重力的环境。

    所以制造重力和反重力技术没有丝毫的关系, 反倒和z波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z波的效果是挤压空间, 可以说是实现了让物质变得更沉重。

    但是, 显然z波无法用于制造重力,因为空间挤压倍率的增加,是直接作用于物质本身的, 而不是让周围的空间更扭曲。

    后者才是增加重力的有效方法。

    “那么怎么才能制造定向的空间扭曲呢?”这肯定是直接牵扯到空间控制的研究。

    赵奕思考着,“还是需要,继续对空间进行解析啊!”

    “如果能解析空间其他特性,就会知道如何去控制空间, 而不像是现在, 仅仅能够利用z波的特性, 增大空间挤压的倍率。”

    “但是从哪个方向入手呢?”

    赵奕一时间没有头绪,他干脆仔细分析了一下z波发射的原理, 忽然发现有一个位置,是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

    那就是空间对能量的吸收。

    不管是反重力技术的研究,还是z波技术的研究,都牵扯到空间对于能量的吸收。

    当空间对于能量短时间吸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就可能会形成反能量平常。

    这是空间吸收能量速度达到极限的结果。

    但是, 在没有达到极限时呢?

    那些能量去了哪里?

    之前的判断是能量被空间吸收, 使得空间不断的扩张,才形成了他的《宇宙论》,但即便是空间吸收能量的扩张, 那么扩张的过程呢?

    是怎么完成的扩张?反应的过程具体是什么样的?

    这些都非常有研究价值。

    赵奕赶紧做了详细的记录,他知道找到空间研究的重心了。

    ——

    观光船的第二次测试正式开始。

    在发射前的两个小时,赵奕和高层领导一起见到了宇航员,两名宇航员都已经准备就位。

    一个是上一次火星任务的卢小伟,另一个是新的宇航员郑斌。

    这就是老人带新人了。

    卢小伟是此次任务的队长,可以说就是观光船的‘船长’,郑斌则是他的副手。

    卢小伟和郑斌一起敬礼示意。

    高层领导过去勉励了几句,意思差不多就是,“你们都非常的优秀,加油,任务一定能够成功”。

    反正在赵奕看来,纯粹就是一大堆废话。

    大概卢小伟和郑斌不是这么看的,他们被高层领导勉励了几句,都感觉有些激动。

    下一个轮到了赵奕。

    赵奕直接说道,“不用担心,上次自动控制系统,也带着观光车安全返回了,而且现在装了安全防护,包括逃生船和特制的宇航服。”

    “如果你们真的在太空遇到了危险,不用犹豫,直接跳船逃走,我们马上会发射飞船去营救。”

    这一大堆话说下来,顿时让郑斌一点都不紧张了。

    卢小伟根本不紧张。

    那么危险的火星任务都过来了,相比来说,上观光船就是去旅游。

    之后赵奕直接谈到了奖金待遇问题,说卢小伟连续执行人物,返回以后可以连续休假。

    郑斌则是升职加薪,还能拿到上天的奖金。

    等等。

    一系列的薪资待遇说下来,就是鼓励员工努力工作,也让任务开始前的气氛好了很多。

    比如,卢小伟在期待假期。

    郑斌则在期待大笔的奖金,奕星近来大批量的签宇航员,总计已经有五十几个人,有的经历过宇航员培训,有的则完全没有经历过,进入奕星会接受培训,经过两、三年的时间,差不多就可以成为宇航员了。

    现在宇航员培养周期正在快速降低,主要是因为反重力技术的发展,宇航员可以在地面上,就直接体验太空失重的感觉。

    这大大增加了宇航员培养的速度。

    同时,宇航员的门槛正在变高,当宇航员培养变得简单以后,就可能需要宇航员精通各种技能了。

    比如一些最新科技领域相关的工程师、飞行员等,身体条件达到标准,就可以申请接受宇航员培训。

    总之,有一定的才能,肯定是优先到培训的。

    郑斌并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他也是第一批签约奕星的宇航员,知道以后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能争取到上太空的机会不容易。

    现在是最好的时间了,执行一次测试任务,还能够拿到大笔的奖金,确实是非常吸引人的。

    现在好多训练的宇航员,都非常羡慕上火星执行任务的人,包括卢小伟、张丽萍等等,他们成为了登陆火星的英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拿到了大笔的奖金。

    那么多奖金可不是容易赚到的。

    现在有机会执行测试飞船的任务,还被许诺发放奖金,郑斌也为此感到非常期待。

    当然,完成任务才是最重要的。

    等时间到了以后,卢小伟和郑斌就一起登上了观光船,最后反重力推进器发射,搭载着观光船升入高空。

    反重力推进器上也有三个人,因为只是送观光船进入太空,推进器依靠的也是反重力技术,几乎可以说没什么危险可言。

    相对于传统的火箭推进器来说,反重力推进器要安全太多了,最主要因为使用的固体燃料很少,哪怕固体燃料高强度燃烧,也不会对带压缩材料图层的船体造成影响。

    等观光船发射成功以后,赵奕并没有待在指挥中心,而是找到技术部的人,说了一下运输船的制造进度。

    观光船的第二次测试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赵奕也用了《因果律》查看,确定没什么风险以后,就没有在继续关注了,反倒是研发的问题需要讨论一下。

    运输船比观光船的研发、制造难度更高。

    运输船的船体设计上,和观光船非常类似,但运输船需要消耗的燃料,要比观光船多很多。

    这主要是因为运输船的载重要大很多。

    观光船就像是邮轮,而运输船则像是海上的货运船,针对升入太空的技术来说,固体燃料的推进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载重非常高的情况下,推进器要制造的更大型一些。

    另外,运输船的技术要求标准更高,主要是因为运输船,是需要向月球运送物资的,而不是专门给宇宙飞船搭配制造的。

    奕星公司一直都在为实现月球基地计划而努力。

    从地球到月球的运送,为了减少相应的能耗,肯定不能使用太空穿梭技术,而是利用常规的引力拉拽,来让飞船朝着月球行驶。

    这个过程中还是需要用到推进器,来保证航行方向以及太空中的速度控制。

    所以,运输船有很大一部分空间,都需要用于装载固体燃料,技术难度相比只在地球周边飞行的观光船要高上许多。

    同时,运输船的造价也非常高昂,第一艘运输船制造的成本,最低也需要六十亿人民币。

    这是奕星公司目前最大的项目,甚至短时间投入资金,超过了一直在制造的聚能卫星。

    ——

    最近几个月时间,奕星做的投入可不止聚能卫星、观光船、运输船,有关月球基地计划,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正在研制相关的技术,寻找适合的材料、设备,并进行一些新型的研究。

    比如,月球车,准确的说是,‘月球基地车’。

    在观光船正常升入太空后,高层领导也问起了赵奕,有关月球基地计划的进度问题。

    赵奕就谈到了‘月球车’的设计,“我们和国内汽车厂商合作,设计出了一款月球车。”

    “这种月球车,也可以说是月球基地车,能够利用无限动力技术,在月球表面一直运行。”

    “月球车的后半部分,可以展开变成房子、基地,里面有设备和生活物资,可供人员使用。”

    赵奕简单说了说。

    高层领导疑惑问道,“这种月球车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计划是在第一次登陆月球后,就把宇航员和月球车送到月球,任务目标是让宇航员,在月球上寻找到一块,适合建造月球基地的区域。”

    “原来是这样。”高层领导恍然大悟,旋即问道,“这会不会太超前了?”

    “不会。”

    赵奕道,“我们的计划都是一步步执行的,第一次上月球,会使用正在制造的运输船,运输船会把月球车和宇航员送上月球。”

    “按照计划来说,宇航员会在月球上工作一个半月左右。”

    “下一步就是利用运输船,运送制造基地的设备,同时,以后有新的人员去月球。”

    “其实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难度了,最主要还是执行人员和制造进度的问题,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廉价的材料,可以作为主体建造月球基地。”

    “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把地面全部罩起来,地表再铺上一层防辐射材料,空间完全封闭以后,就是个大的舱室,就可以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

    “在基地外,首先需要建造太阳能接收装置,来为月球基地,源源不断的提供电能。”

    “这样就可以慢慢的把月球基地建造好。”

    “但是人员上来说,我们还在讨论中,能参加的人员很多,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工作如何分配,是需要仔细讨论的。”

    赵奕说的是在月球工作的人员,仅仅依靠几个宇航员,是根本不实际的,到月球工作,肯定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需要装配月球基地,好多部分要拼接起来,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也就需要不少的人手。

    另外,一个人员理论上,就只能持续工作三个月,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就要回到地球修正,并做详细的健康检测,除非有一天,能完全保证月球基地的工作,没有任何的安全风险,否则人员就会是个大问题。

    和高层领导说了说月球车、月球基地计划后,赵奕也到房间里休息了一会儿,睡了一觉时间差不多,就收到消息说观光船准备返回了。

    赵奕去了指挥中心,全程关注返回过程。

    一切都很正常。

    观光船比预计提前五分钟降落地面。

    五分钟的差别很小,相对任务过程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次测试,取得了完美的成功。

    这时候,企业、机构代表们,则都围着奕星的人员,询问起了观光船的问题了。

    他们关心的有两点,一个是太空观光的运营时间、船票售价,另一个则是,想知道观光船是否会对外售卖。

    前者只有那些对太空旅行有兴趣的人,或者对相关信息有兴趣的才会关心一下。

    后者,所有人都关心。

    如果能买到一艘观光船,就可以进入到全新的太空旅行市场,任何新的市场领域,抢占先机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百七十六章 月球基地计划谈判

    这就像是大型的邮轮,并不是由旅游公司制造的,而是由大型的船厂制造,旅游公司只是经营者。

    观光船和大型邮轮是类似的,区别是技术水平更高,但未来肯定也是要经的。

    太空观光是个全新的市场,出来以后肯定会非常受欢迎。

    奕星公司方面,肯定是希望可以售卖观光船,但前提是通过国内的出-口审核。

    出口审核主要关注两点,一个是技术性问题,要保证相关技术不会泄露,技术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船体的性能参数要调整,保证不能用于观光外的其他用途。

    比如,有些机构可能会把观光船进行改造,或许当做是卫星发射器,甚至可能会用在军-事上。

    这是肯定不行的。

    总之,观光船要通过出口审核,就必须在技术上做出限制。

    赵奕对这些还是比较了解的,他早就考虑过小型太空飞船出口的问题,针对奕星公司来说,肯定是希望能够出口的,主要就是利润问题。

    虽然太空观光是个全新的市场,但哪怕在最初的时间里,想要赚回一艘观光船的成本,都最少需要经营几个月、一年时间。。

    这还是定下高票价,并保证满员的情况下。

    如果是观光船对外进行售卖,就不必考虑经营的问题, 二十多亿成本的观光船,足以轻松卖到百亿以上。

    这个价钱一点儿都不夸张。

    要知道一些顶尖的豪华邮轮, 制造费用都超过十亿美元, 等于说百亿的售价, 也不过相当于豪华游轮而已,但对于奕星公司来说, 就能够短期内获得几倍的利润。

    当拥有百分之几百利润的时候,确实是非常吸引人的。

    实际上,对外售卖观光船也符合奕星的定位, 公司本来就是以制造小型太空飞船为主体业务,而不是去制造小型太空飞船,来经营旅游、运输行业,后者就是本末倒置了。

    那其他机构代表问起的时候,奕星的答复都是, “关于飞船售卖的问题, 我们会做后续讨论。”

    他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在完成了观光团的第二次测试以后, 奕星也正在谈另一件大事, 就是在首都建一座分部, 或者说是未来的公司总部。

    奕星准备把软件方面的开发, 都放在首都来进行, 也就是把软、硬件分开进行研发。

    软、硬件是直接关联的, 但研发过程却没有关联, 完全可以分开进行,而把软件部门放在大城市,也能够把部门独立出来,而不专门去做飞船、汽车等领域的软支持。

    比如, 无限动力汽车的车载软件,可以单独拿出来,联合宇图机器人研制的自动驾驶技术, 供给其他汽车厂商,用作汽车的车载软件,也就是扩展软件覆盖的市场。

    软、硬件分开研发做法, 有助于提升研发的效率。

    在大城市建立软件中心是有好处的,在招聘人才方面, 大城市的优势就太明显了, 不像是在郑阳, 招聘来的顶尖人才, 几乎都来自其他城市,郑阳本地的大学很难培养出顶尖人才。

    等等。

    总之,奕星公司决定把软、硬件分开研发,同时也决定买下一座大楼,作为软件部门的办公地点。

    这座大楼以后还可以当做未来总部的‘备用楼’。

    最终,奕星选择了五环附近科技园的一座大厦,一口气花费二十三亿直接购买下来。

    ——

    赵奕关注着奕星公司的发展,同时也关注其他公司的发展。

    比如,中文计算机技术公司。

    这个公司是奕星和宇图一起成立的,目的是开发中文体系的编译软件,以中文体系构架操作系统。

    现在距离完成编译软件,还差了许多许多,但工作还是有很大成果的,比如底层编译了上千中文汉字的代码,并对照着正在做中文命令。

    在完成了所有中文命令的编译以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开发,制作中文命令的编译软件。

    这个研发进度还是非常迅速的,主要归功于赵一堆整体开发的把控,他可以说是最顶尖的构架师,把整个体系全部构架出来,其他人的工作就是填充详细的内容。

    赵奕对于中文计算机公司还是抱有期待的,他希望以后的软件都可以用中文来开发,就会大大的增加软件、开发执行的效率,同时也会降低软件开发工作的入门门槛。

    在硬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软件也一定要跟上。

    国内来说,软设施技术就是软肋,而最新科技相关技术的发展,必须搭配足够技术水平的软技术发展。

    这天,又是会议。

    赵奕身在首都总是要参加会议, 因为好多最新科技相关的会议,都必须要由他来出席,还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建议等等。

    现在的会议和奕星公司相关, 差不都也等同于是谈判,是航天局希望能在‘月球基地计划’中,和奕星公司展开一定的合作。

    航天局不可能总是给奕星的太空探索提供服务支持,他们也有自己的项目计划。

    现在他们的核心计划,就是建造超大型的航天中心。

    “我们希望能够建造一座超大型的航天中心,能够供两万名以上的航天工作者在里面工作。”

    “这个航天中心的影响将会覆盖整个世界,也会成为未来最大的航天技术中心。”

    “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最开始的考虑是,希望能在太空中,构架一座大型的雷达设施。”

    “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希望能够在月球表面,架设一座超大型的雷达,并建造相关的辅助设施。”

    赵奕听了都觉得很麻烦。

    月球上建设超大型的雷达,哪有那么容易?单单是材料的运输就是问题,另外,雷达肯定不是单一存在,需要好多辅助的设施来维持运作。

    这些可都是需要人工建造的,哪怕是能够轻松往月球派宇航员,也需要大量的宇航员,进行很长时间的工作才能够完成。

    “所以你们准备在月球基地计划上和我们进行合作?”

    赵奕问道,“但是我们已经有了相关合作?”

    “不止是这样!”

    航天局的周院士说道,“我们之间的合作是从技术角度上出发的,你们见到月球基地,我们可以派出研究员在里面工作。”

    “但其中并不包含见到大型的雷达,因为有这个雷达计划,所以我们准备建造一艘运输船。”

    赵奕明白过来。

    航天局当然没有完善建造运输船的技术,他们根本就没有进行过设计,真正从无到有的建造运输船,肯定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完善,测试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奕星的运输船正在建造中。

    因为观光船的测试很顺利,好多人都觉得运输船也没问题,就等于说奕星拥有完善的运输船技术。

    周院士说道,“我们想依靠你们的技术建造一艘同样的运输船,但这需要专利授权,还需要你们提供技术和软件相关的支持。”

    “或许,可以购买?”作为赵奕助理之一的袁海涛试探性的问道。

    周院士苦笑道,“买不起啊,太贵了!根据我们的消息,你们的运输船光是制造成本就超过五十个亿吧?”

    “里面牵扯着很多专利技术,你们肯定不可能以成本价卖,那么我们最少要支付70亿、80亿?”

    赵奕听着扯了扯嘴角,奕星的其他人也都有同样的动作。

    他们觉得周院士实在有些太天真,50亿成本的运输船卖70亿、80亿?那和白送有什么区别。

    这种级别的太空运输船对外售卖,最低价格也会超过两百亿。

    周院士摇头道,“这可是一大笔钱,我们可没有那么多经费,所以只能自己来制造,而我们能够提供的就是航天技术。”

    他所说的航天技术,中间包括了很多的专利。

    运输船的制造也需要航天局的帮助,尤其是内部的电子控制系统,以及着落、起飞、检测相关的技术,都是由航天局提供的。

    但是,奕星支付了大笔的专利费,运输船就支付了超过三亿的专利和技术支持费用。

    奕星就开始针对月球基地计划的合作,和航天局的代表团进行谈判,双方首先谈的是飞船出口的问题。

    袁海涛做了简述,说道,“飞船出口是必然的,比如说观光船,太空观光是个新的市场,但任何市场都不可能垄断,尤其是到了国外。”

    “如果限制在国内,市场会大大的缩小。”

    “想要拉动太空观市场发展,就必须要对外出口观光船,并逐渐让市场正常化。”

    “奕星是科技公司,不是旅游公司,我们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研发上,太空探索上,而不是去竞争旅游市场。”

    “这方面也包括运输船,我们不会去竞争太空运输市场。”

    “同时现在的各种最新科技研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有足够多的资金投入,才能够快速开发太空市场。”

    袁海涛强调的是太空探索相关的市场。

    在太空探索领域,想有经济上的回报,就必须先有大量的支出,而最新科技相关的研发,包括观光船、运输船,又或者是其他飞船,都需要海量的资金支持。

    如果飞船不能够对外出口,回报速度就实在太慢了,也会影响到太空探索的发展。

    航天局联合航空集团,再包括科技处等部门,也正在拟定条款,来让最新科技出口正常化,而不是每一种新型的装置都需要特殊讨论。

    在这个方面,双方谈了很多。

    之后航天局确定会加快和其他部门沟通速度,以保证尽快的出台相关的政策。

    而双方在运输船的制造上很快达成一致。

    运输船的制造就是专利权的问题,航天集团把几个相关的专利、技术支持,无条件授权给奕星公司,也就是制造相关的飞船的,不再需要支付专利费。

    同时,奕星公司可以共享运输船的设计以及制造技术,并提供相应的软件服务支持。

    这就等同于技术共享。

    在月球基地计划的谈判上,双方就存在不小的分歧了,主要是一艘运输船,很难满足航天局的要求,而他们暂时没有资金建造更多。

    航天局希望奕星能够在雷达建造上,出资一定的比例,甚至是出一些人手帮助一起建造。

    这当然不可能。

    如果是在地面上见到出一些工人根本就无所谓,但放在月球上的建造计划,出一个人手也许就是千万以上的支出,更不用说还要出资,就等于让正常运营的公司,去大笔的钱去补贴航天局所属的项目。

    赵奕直接摇头拒绝了,他必须要为公司考虑,随后他提议道,“我们可以按照宇宙飞船项目那样做,可以让其他机构加入到月球基地计划。”

    “让他们能有人手参加,也可以派出科学家进入基地,参与研究、参与建造计划,等等。”

    “这样就可以分担一部分资金压力。”

    之前奕星就和航天局谈过月球基地计划,航天局可以参与进来,但与之相关的未来收益,都会属于奕星所有。

    如果把其他机构拉进来,就像是宇宙飞船项目一样,就可以多个机构出资,把基地计划变成多国参与的项目。

    奕星和航天局都可以减少出资,航天局也可以继续建造航天中心,邀请世界科学家参与。

    其实,这个方法才是最好的,因为太空探索很多的信息,都会对外直接公开,等于无条件为全人类服务。

    航天局建造的大型航天中心,计划容纳超过两万名航天工作者,而国内的航天工作者数量远远不过,目的肯定是吸引国际人才。

    那么让其他机构直接参与,也是吸引人才的一种方式。

    航天局和奕星,把控月球基地计划的主导权,其他机构参与进来,也只是可以使用科研环境。

    就像是过去m国吸引人才的手段一样,提供最好的科研环境、人才待遇,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吸引人的。

    这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核心。

    人才,是科技发展最重要的,能够吸引足够量的人才,就能够让科技总是保持领先地位。

    相对应的,不能够吸引人才,科技就会落后于人。

    奕星和航天局谈了很多,敲定了很多合作的细节,也终于完成了月球基地计划相关的谈判。

    接下来等待正在制造的运输船,就可以开始最初的计划了。

第六百七十七章 宣布大计划!

    运输船的制造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奕星还是航天局,又或是高层的部门,都很关注运输船的制造进度。

    相比观光船来说,运输船的技术更高端一些,制造也更加的复杂,功能也不是观光船可以相比的。

    在宇宙飞船项目中,运输船是最重要的辅助小型船体,执行很多任务都用到运输船,而运输船不是是用来运输,也可以有其他的功用。

    在运输船的制造过程中,观光船也一直都在测试,并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快速的完成三轮、四轮测试。

    三轮、四轮测试,检验的是观光船设备的可靠性,同时,也是对奕星所制造的反重力推进器的检验。

    奕星设计的推进器,和航天局方面的推进器不同,有许多相应的改进,可以说就是升级版本,同时,使用的也是奕星开发的电子系统和智能系统。

    后者是很关键的。

    就像一个手机,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表现出来的功用是不一样的。

    虽然大体的功能都非常接近,但电子系统运作过程中,会带来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是非常宝贵的。。

    航天局能够拥有众多的技术,和历次进行航天探索的经验是分不开的,而经验中的一部分,就是一系列的数据。

    奕星制造的推进器,成功的完成了任务, 也就代表了他们拥有了推进器制造技术,能够独自设计, 知道自己的推进器。

    这是奕星公司的一大软肋, 他每一次进行相关的发射任务, 都只能使用航天局的推进器,增加了相应的成本不说, 进行相关的实验任务还会受到限制。

    比如,他们的实验任务不能和航天局的计划冲突。

    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推进器,就可以自由的进行一些实验任务, 再加上建立太空航道的高能z波卫星,他们就拥有了让太空飞船,从地球升空到完成穿梭,再到降落其他星球执行人物并返回,过程中所有的技术。

    如果现在再进行火星探索任务, 奕星公司甚至都可以独自完成, 而不需要航天局的辅助。

    同时, 推进器还可以和观光船、运输船, 等小型太空飞船安装在一起, 让太空飞船能够拥有利用反重力技术, 独自从地面起降的能力。

    在完成了第四次测试以后, 奕星内部就召开了会议, 强调了非常设计的标准化。

    这个标准化, 主要是在推进器和太空飞船的衔接上。

    如果两者加在一起,比喻成一架战斗机的话,推进器就是战斗机的发动机,他们希望能够制造标准化的发动机, 不管设计什么型号的战斗机,都可以把同样的发动机安装上去。

    如果能实现相应的标准化,就不必把推进器和固定型号的太空飞船捆绑在一起, 两者任何一个出问题,都可以用其他的代替。

    与此同时,航天局也开启了运输船的制造, 他们得到了奕星公司的技术授权,决定制造一台属于航天局的运输船, 以便开启‘月球雷达计划’。

    航天局制造同样的运输船, 也是很重要的进展。

    这表示运输船可能会在未来, 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制造。

    国际上, 还没有航天设备标准化制造的先例。

    国内的z波卫星、聚能卫星,都已经实现标准化知道,而且要实现标准化的前提是,必须要制造足够数量的设备。

    显然,一般的探测器不具备标准化的条件。

    许多探测器制造出来是有固定任务的,比如,火星探测器就是用来探测火星,月球探测器就是用来探测月球,每一次执行探测任务,制造更多的同款探测器意义不大。

    z波卫星、聚能卫星就不一样了。

    z波卫星就和武器装备一样,可以大批量的进行制造,到现在已经部署超过五百台,若不是因为要升级技术,希望制造出来的z波卫星服役时间更长,制造的数量只能多不能少。

    聚能卫星比z波卫星还需要标准化,因为无限传输太阳能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只可惜因为极为高昂的成本,想要快速大批量制造也不现实。

    现在的运输船则制造了第二艘,若是度过了测试阶段,认为船体性能达标,肯定会制造第三艘、第四搜,宇宙飞船需要运输船,月球基地计划同样也需要。

    “如果开启了月球基地计划,最少需要四艘以上的运输船,不断的往返地月之间。”

    “宇宙飞船需要两艘,必须是技术成熟的。”

    “所以,至少还要制造四艘!”这是航天局和奕星一起研究做出的判断。

    运输船的制造过程,相比z波卫星、聚能卫星都要复杂太多了,在制造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也会去讨论、记录, 哪些部分是可以标准化制造的, 哪些是必须单独去制造。

    航天局和奕星也在不断进行沟通,讨论着月球基地计划。

    月球基地计划, 听起来只是建一个基地,实际上,牵扯到的技术、难度、工程量,实在是太庞大了,思考的长远一些,甚至还要超过宇宙飞船计划。

    宇宙飞船计划,就只是建造一艘宇宙飞船,月球基地计划则是要建造基地,基地中必须要有庞大的传输能源中心、大型雷达设施,还包括足够的空间,以供人类进行正常活动。

    当有人类长期在月球工作的时候,就需要配备大量的宇航服、月球车、大量的食物储备、各种高技术设备,另外,还包括实验、研究设备。

    等等。

    “这是要比宇宙飞船还要庞大的计划。”

    “会是个超级大项目,未来可能会超过宇宙飞船。”

    赵奕做出了判断。

    虽然项目展望起来,确实可能会超过宇宙飞船,但基地是一点点积累的,而不是全部制造出来才能使用,就可以慢慢进行投资,而不是一口气拿出海量的资金。

    所以奕星的资金暂时还是足够用的。

    很快。

    观光船即将开始第五轮测试,第五轮是秘密的测试,对外并没有公布测试计划,主要就是因为,高层领导会和赵奕,一起登上观光船加入测试中。

    这是早已经定下来了。

    虽然有很多人都劝他不要上传,毕竟只是实验测试,并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一起登船。

    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哪怕是观光船已经开始运营,也肯定会有一大堆人劝解,不让他们轻易的上船,毕竟是全新的技术,还没有发展多少年,到太空上总会有风险,谁也没有办法保证绝对安全。

    虽然第五次测试对外没有公布,但对内有一小部分人是知道的,尤其是参与到测试的人员,确定高层领导和赵奕都上船,顿时就有一大堆人争着加入,他们的口号还喊的很响亮。

    “我们也要为测试做贡献,哪怕冒着生命危险!”

    “观光船的项目太重要了,我亲自上去体验,才能知道哪里有问题。”

    “我可不相信那些个什么体验师之类,尤其是技术方面儿的东西,不上去看看,怎么知道呢?”

    “我要和赵院士一起去,如果有危险,我会冲在最前面!”

    赵奕听的都想吐槽一句,“这又不是去打仗,就算去打仗,你也不是专业的保镖,想当子弹都反应不过来。”

    “现在是去太空做观光船的测试,冲在最前面干什么?要是不穿宇航服冲出去,我就举起双手,同时点赞!”

    当然了。

    不管他是怎么想的,还是有一大堆人都想去,有一部分是真的为了保护之类,而绝大部分都是为了体验一下观光船。

    这可是上太空的机会呀!

    哪怕是作为航天局的专家、奕星的员工,未来也不一定有这种机会。

    如果观光船正式运营以后,船票价肯定会高的吓人,现在则是免费的,还能有个为观光船测试做贡献,并冒着生命危险的伟大理由,再也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结果参加观光船的人,就变成了一大堆。

    其中有三十多个是航天局的人员,航天局的领导郑龙内部都在说,“这次就也是工作福利了,没有其他单位能有这种福利。”

    有二十几个奕星的员工,包括袁海涛、周凯等,甚至还包括李建明。

    李建明只是参加了观光船的设计工作,而他找的理由是,“只有上了观光船体验一下,才能知道后续怎么样改进。”

    这个理由真的很强大。

    赵奕都想直接过去踹上两脚,因为主体设计都是他独自完成的,当然了,考虑到李建明的年纪,直接动脚确实不太好,也只能把对方的名字添加上去。

    在确定了登船的名额以后,每个人都非常的兴奋和期待,他们似乎早就忘了参加测试的初衷,完全当做是工作福利。

    ——

    工作福利还要等到第五次测试。

    期间,航天局和奕星公司,一起宣布了一个大消息,“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个大项目,叫做月球基地计划。”

    “这会是人类首次在其他星球建造基地,会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一步。”

    “针对月球基地计划,航天局和奕星公司会一起进行相关的新闻发布会,欢迎世界媒体来采访报道。”

    这个消息发布出去以后,顿时引起了国际轰动。

    大量的媒体涌入到首都,准备参加相关的新闻发布会,他们希望能够确定月球基地计划的消息,并了解相关的详细信息。

    就像是公告上所说的,在其他星球建造基地,哪怕是在月球上,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开启了星际移民。

    这已经不是太空探索,而是度过了探索阶段,过渡到了移民的初期阶段。

    新闻发布会刚刚开始,会场就已经挤满了记者,好多记者不得不站在过道里,也让现场变得拥挤不堪。

    好在有大量的保安负责维持秩序,并没有影响到新闻发布会的进行。

    赵奕坐在了偏中间的位置上,他的旁边就是航天局的直属领导郑龙。

    最开始,发布会主持人进行了简述,“这次是有关月球基地计划的发布会,首先由国际著名的科学家,奕星公司的总裁赵奕院士,对项目进行介绍!”

    会场顿时充满了掌声。

    赵奕打开了麦克风,看向所有人说道,“月球基地计划,是我们和航天局,一起讨论确定的计划,也可以是一个,未来会持续投入的项目。”

    “暂时,主要有两点,我们希望月球为跳板,建立通往宇宙的大型航道。”

    “第二就是科研方面,我们将会在月球大型的雷达设施,在月球表面的真空环境下,雷达望远镜的效果,将会比地球上建造的高上几十、上百倍。”

    “同时我们会建造相应的封闭活动区域,以供科学家和人员,能够在月球上生活、工作。”

    赵奕把主要计划简单的说完,接下来就是其他人来说了。

    奕星的周凯经理,说明了太空航道计划,“我不会建立高功率的航道,并希望能够把探测器送到其他星系。”

    “当牵扯到跨越以光年为单位计算的距离时,就需要非常大的功率来支持太空穿梭。”

    “如果能完成这项计划,我们会首先把探测器送到邻近的星系,真正看一看其他星系的环境,会和太阳系有什么不同。”

    “这种探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宇宙飞船运作的重要先期工作。”

    “同时我们将会依靠相关的航道技术,去探索一条通往其他星系,相对安全的航道。”

    “这边不是太空航道,而是宇宙飞船的航道,我们的计划就是探索安全航道,以便未来宇宙飞船能够顺着航道,飞往其他星系进行探索。”

    航天局的代表说的是雷达项目,“如果能在月球建造大型的雷达设施,就能够让我们对于星空,对于宇宙更加了解。有很多天文学的谜题,都需要更精确的雷达望远镜才能确定。”

    “我们观察到了引力波,但宇宙中还有很多未发现的东西,都需要我们用更高精度,更清晰的仪器去观测。”

    “所以我们才执行这个计划,就是希望能让人类对于宇宙星空更加了解。”

    “同时,在这里我宣布,我们将会建立超大型的航天中心,以供众多的航天工作者使用,并依靠已有的数据以及未来的设备,一起汇总制作宇宙星图。”

    “这将会成为航天中心对主要的工作。”

    第六百七十七章 宣布大计划!

    已加入书签

    下载免费读

第六百七十八章 太空旅程开始了

    航天局和奕星公司,分别介绍了月球基地、航天中心等计划,顿时引起了会场震动。

    其中每一个计划牵扯都非常重大。

    好多人都忍不住交头接耳的谈论起来,“不仅仅是月球基地,航天中心的计划也很重磅。”

    “如果能在月球上修建一座超级望远镜,所能观测的距离和清晰度,肯定会提升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航天中心以此为中心发展,肯定能吸引来自全世界的天文学家。”

    “看来以后,世界航天都要看这个航天中心了。”

    “月球基地,也实在是太重大了,虽然早已经有相关的计划,但每一次制定都是推迟几十年以后谁知道几十年以后是否能建造呢?”

    “奕星宣布就不一样了,这个公司发展速度非常快,每个计划拿出来不过几个月时间就能实现,他们应该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还有了相关的技术!”

    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当进入到记者提问环节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和技术有关。

    有了解奕星太空项目的记者,直接就问道了关键点,“月球基地计划,肯定需要往月球表面运送大量的材料、设备、仪器吧?据我们的了解,奕星正在研制一款太空运输船。那么,计划是否和这座运输船有关?”

    奕星代表的周凯经理,看到赵奕点了下头,马上开麦回答道,“我们的计划确实使用运输船,来完成运送工作,而我们的计划中的第一步, 就是运送一辆特殊的月球车,准确的说, 应该是月球基地车, 月修基地车可以装载大量的物资、设备, 能够展开工航天员维持几个月的生活,也可以和地面做到直接通信。。”

    “月球基地车将会是重要的一环, 因为宇航员的工作就是寻找适合建造基地的位置。”

    “而我们的运输船,也即将建造完毕,并进入到测试阶段。”

    周凯说了一大堆内容, 还爆料出了月球基地车的消息,引起了会场第二次热议。

    后续记者提问,大多都和技术有关,但很快随着有些记者站起来提问,话题似乎转了一个方向,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星球, 那么仓促的在月球上建造基地,是否有提前霸占月球的意图?”

    这个问题就比较诛心了, 就好像航天局和奕星计划建造月球基地, 目的是为了到月球上‘圈地’, 提前把地盘占领了, 而不是为了科研之类的目的。

    月球表面的‘归属权’, 也会引起学术和舆论热议。

    首先来说,月球表面的土地肯定是没有归属的,说属于全人类也没有错, 说是没人拥有,也同样没有错误。

    航天局的领导郑龙开麦说道, “所有人都知道, 月球表面的土地, 是没有归属权的, 我们在月球建造基地, 并不需要向任何国家和机构缴纳土地使用费。”

    这句话似乎有些打趣嫌疑,引起了一阵欢笑声。

    郑龙继续道,“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进行圈地, 很明显,我们是希望做科研, 希望在月球表面建造大型的望远镜,建造可供宇航员生活、工作的区域。”

    “如果其他国家和机构也有相应的计划, 当然他们也可以这么做。”

    “另外,根据国际法,当一块土地没有归属权,也就是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之内,任何国家只要先对于土地进行实际控制和实际行政管理,就可以行使优先占领权,把土地划在国家管控范围内。”

    郑龙引用国际法说明无主之地‘先占’的情况,等于是直接明着说,“我们首先在月球表面建立基地,那么基地附近范围,能够管控的区域,法理上都会属于国内所有。”

    这种说法是行得通的。

    虽然《国际法》的涵盖范围只在地球表面,但因为没有新的《宇宙法》出台,使用《国际法》维护主权也是有道理。

    当然了。

    其实说什么都根本不重要,其他国家和机构也希望能够在月球上‘圈地’,但他们暂时根本就做不到。

    花费庞大的资金、精力,冒着巨大的风险,结果就是为了到月球上圈一片‘无主荒地’,显然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后续记者提问正常许多,有些记者关心科研问题,“当月球基地建造好以后,是否会欢迎其他机构的科学家?”

    “是否允许其他机构的飞船、宇航员停靠、进入?”

    类似的问题就牵扯到,月球基地计划是国内自主进行,还是邀请其他机构一起进行了。

    赵奕开麦回答说道,“我们的月球基地,也同样会成为国际月球基站,欢迎其他机构以及科学家加入到计划中。”

    “但是, 这里我必须说明一点,奕星公司主导基地计划, 会为计划投入大量资金、技术,未来所带来的收益全部属于奕星公司。”

    “这也是我们和航天局合作的基础。”

    赵奕的话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因为在航天领域来说,好多人都把航天局和奕星公司捆绑在一起,就让奕星公司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正常运营的公司。

    现在赵奕指出双方的合作关系,并明确了相关的利益划分,也等于是对奕星公司的股东、投资人的承诺了。

    这一点看起来不重要,其实非常重要。

    因为奕星是正常运营的公司,而牵扯到月球基地计划,肯定会非常的庞大,而相关的投入根本看不到回报点。

    月球基地能带来什么呢?利润在哪里呢?

    这些都是不明确的。

    任何正常运营的企业都不可能只做投入,那是专业的研发机构,而不是希望实现利润的企业,只投入不产出的企业也不会有人去做投资。

    发布会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还是有好多记者没能排上提问。

    后续大部分提问都是航天局、奕星公司的技术人员回答了,赵奕、郑龙等领导层,则先一步离开了现场。

    他们离开也是进行内部的会议。

    实际上,奕星有着明确的‘盈利计划’。

    首先就是小型飞船的制造、销售,一旦月球基地计划完成,肯定会有其他机构,希望能派出科学家进入,同时也会希望,能够运送属于自己的物资,在基地周边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屋’,那么就需要用到运输船,同时也会用到搭配的其他航天产品。

    虽然不可能售卖大型的运输船,但相对小型一些,技术低端一些的运输船是可以对外进行售卖的。

    另外,奕星还计划以月球为跳板,依托建立的超大型z波装置,不断向外发射批量生产的小型探测器。

    这些小型探测器将会飞往小行星带、柯伊伯带,甚至是更遥远的奥尔特云,去侦测那些小行星和彗星,探索它们的成分组成,一旦发现有重大价值的行星,就可以有计划的进行‘开采’。

    后续的开采需要借助能展开空间罩的反重力飞船,还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投入才能成型。

    这就是对太阳系内进行资源开采,肯定会成为未来奕星重要的利润点之一。

    当然了。

    现在说‘开采’计划还为时尚早,只能简单的计划一下,但奕星已经在对批量生产的探测器,进行先期的设计工作了。

    ——

    终于。

    观光船进入到了第五轮测试,因为是内部的保密测试,并没有被外界获知。

    在飞船启动前半个小时,赵奕和高层领导一起进入了飞船,并四处游览了一遍,发现相比前几次测试,内部确实做了一些改动。

    比如,多了几个‘豪华房间’,‘豪华房间’是两个房间拼在一起,内部拥有先进的空间链接、雷达通讯等设备,甚至还包括一个小型的屏幕,直接链接外部的摄像机。

    ‘豪华房间’的装潢也相对奢侈,走进去以后,感觉就像住是酒店,而不是在飞船上。

    显然。

    这是为高层领导和赵奕等人准备的,大概未来也会投入使用,但一些设备肯定会被拆除。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改动,包括没必要的改动。

    赵奕就注意到展厅前排的座位,比后排多了一条安全带,还多了应急用的氧气瓶,甚至特殊情况一下,保障安全的宇航服,就被放置在前排座位下方,鼓鼓的撑着座位,当座位显得豪华的许多。

    换一种说法就是,看起来稍稍有些别扭。

    高层领导和赵奕就坐在展厅的前排,旁边还围着一段群人,甚至包括两名持枪安保人员。

    展厅,就是个大厅。

    周围的墙壁上都是各种介绍,大部分都是航天相关、观光船的介绍,还预留出一部分,给‘太空之旅’做图片和文字说明。

    展厅的中心位置有个大屏幕,直接链接船体外的摄像机,可以近距离直观的看到外面。

    当距离起飞时间十分钟,船上又上了一大批人,包括一些技术人员还有乘务人员。

    这些都是工作人员。

    其中乘务人员是最专业的,他们将会是第一批太空飞船的服务人员。

    这些可不是一般的乘务人员,他们被招入公司几个月时间,最短也经过了三个月的训练,能够承受长期失重的环境,也对于非常内有的设备、旅行要求等,有详细的了解。

    上船的乘务人员总共有三十五个,他们是来做服务工作的,同时也是第一次上船,实习一下服务工作的流程。

    其中大部分乘务人员都是男性,主要是因为需要好的身体素质,以及非常冷静的头脑,才能做出正确的应急反应,另外,训练过程也是很辛苦的,最初报名的人员好多被淘汰了。

    太空飞船的乘务人员待遇还是非常好的,单单是底薪就有一万块,每一次上太空,都会拿到一万的额外补贴。

    换句话说,每个月只要跟随观光船上太空一次,差不多可以说是工作两天时间,就可以拿到两万的薪资。

    现在他们都是处在实习期,拿到的薪资和奖金只有百分之八十,考虑到多数乘务人员,都是专科应届毕业生,薪资水平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当时间快到起飞的时候,广播出现了提醒的声音,“各位乘客请注意,太空旅行即将开始,请回到各自的房间或座位上,并系好安全带。”

    有乘务人员过来帮高层领导系上了两排安全带,上身和腿部全部固定在座椅上。

    实际上,正常的起飞只需要一条安全带就足够了,因为不像是飞机的起飞,斜侧着直入高空,飞船是原地径直上天的,而且是依靠反重力技术起飞,体会到的失重的感觉,也不会产生太大的颠簸感,比飞机起飞稳定的多。

    高层领导记好了,安全带就看向赵奕,奇怪的问向赵奕,“你为什么只绑一条安全带?”

    “我年轻,不怕!”赵奕乐呵呵的笑说道。

    高层领导有些不明所以。

    很快他就发现被绑上腿,并不是什么好的感官,因为伴随着反重力系统开启,他只是感觉到了失重,浑身都是轻飘飘的。

    当其他人都是座位上‘动腿’的时候,他根本什么也做不了,马上郁闷道,“解开!帮我解开!你们都是一条安全带,就我是两条,区别对待啊!”

    其他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是赵奕解开了自己的安全带,随后笑着过去帮了下忙。

    实际上,飞船起飞过程是非常安全的。

    所有人都进入到‘半失重’状态,一则是因为大比例反重力效果的影响,能让人感觉到失重,二则飞船正在向上加速,有一股向上的力。

    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好像是半失重。

    除了‘半失重’的感觉外,就完全没有其他感觉了,因为飞船正在快速加速,对着船体外的摄像机是关闭的,展厅的屏幕并没有亮起,根本什么也看不到。

    高层领导就问道,“现在起飞了吗?我怎么什么感觉都没有?”

    “估计升空一万米了吧?肯定过云层了。”赵奕看了一下时间,粗略的估计说道,随后就干脆站了起来,“我还是去房间里吧,房间里能隔着玻璃看外面,这里根本什么也看不到。”

    “对,回房间!回房间!”高层领导也意识到,展厅主要是面积大,好多人能呆在一起,但因为屏幕没有亮起,待在这里根本没有意义,完全比不上房间。

    高层领导也松开了安全带,马上有人过去搀扶着,轻飘飘的朝着房间走过去。

    第六百七十八章 太空旅程开始了

第六百七十九章 这次是真没方向!

    赵奕迈着轻飘飘旳步伐回到了房间里。

    “这么快就回来了。”林晓晴正隔着玻璃窗看向外面,她扭过了头,和赵奕说了一句,还挥着手示意他走过去。

    赵奕坐在了床边,把林晓晴拥在怀里,笑问道,“感觉怎么样?”

    “很奇妙。”林晓晴笑道,“我们一直在向上飞,而且在不断加速,速度真的很快。我真的是想不到有一天能够乘坐太空船,还是和你一起。”

    林晓晴看向赵奕,嘟着嘴说道,“也不知道孩子怎么样?”她有点想娃了。

    当了母亲的女人就是这样,好像只是一天多没见,就开始想孩子了。

    “有我妈在,还有保姆,没关系。”赵奕摇头道,“别担心这个了,还是看看外面吧,等一会儿,飞船稳定到轨道,我们可以去展厅跳舞。”

    “跳舞?这里能跳舞吗?”林晓晴感到非常惊讶。

    赵奕哈哈一笑,说道,“就是到展厅随意活动,跟着音乐节奏走, 这是一种旅行娱乐活动的探索,相比游轮来说, 太空船实在是太乏味了, 如果正常运营, 肯定要组织一些活动。”

    “好吧。”林晓晴听着还真有些期待了,继续问道, “还有什么活动吗?”

    赵奕用力抿抿嘴,摇头道,“就只有这个, 之前一直考虑观光船的测试,考虑安全性,最多就是考虑一下食物问题,并没有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估计以后会有很多吧,有专业的人做这方面的工作。”

    两人说完就隔着玻璃窗看向外面。

    当太空船不断加速向上飞的时候,就会看到很奇妙的景象,刘快速,并带起大量的云浪,但等到了高处,就只觉得下面的东西不断的远离。

    林晓晴看向了赵奕, 用手摸着他的脸, 感叹着说道,“其实我一直想和你一起去旅行, 尤其是最近几年,能带着孩子一起去, 肯定会很高兴、很开心,但你一直忙工作, 没想到第一次就是上天。”

    “上天?”

    “不是上天吗?”林晓晴有些莫名其妙。

    赵奕扯了下嘴角,吐槽了一句, “你能不能换个次, 这叫航天旅行!”

    “还不是上天呀!”林晓晴不在意的吐了吐舌头。

    观光船高速的向上飞, 很快就只能看到云层了。

    当向上的速度越来越快,身体却感觉不到加速, 就让人有一种心慌的感觉, 尤其是隔着玻璃窗看向外面的时候。

    这种感觉大概和蹦极是截然相反的。

    赵奕有点不想看外面了,他不认为自己有恐高症,但看久了还是感觉有些心慌, 反倒是林晓晴一直盯着外面看, 眼睛动也不动一下, 仿佛不忍错过任何的风景。

    “还好,不是向下飞,如果是向下的话,再加上反重力效果,肯定会很难受。”

    “也许会直接撞上屋顶?”赵奕抬头看了一下,屋顶的高度大概有三米,向下加速再加上反重力效果,还真有可能直接撞上去,到时候肯定要系上安全带,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赵奕忽然想起了孙亮,想起了高中时代去欢乐谷玩,当时孙亮兴冲冲的去蹦极,体验似乎还很很不错?

    他忽然说道,“孙亮大概喜欢太空之旅,第一次的旅客就有他一个吧。”

    “我给他提前预定一张船票,对,还有许超,超哥也要!”

    林晓晴补充一个名字,“要不然给琳琳也来一张?”

    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很有道理。

    太空之旅确实很吸引人,但其实真做上去,也没感觉有什么,真是远远不如游轮旅行,主要是身体长时间处在失重状态,再加上观光船快速的向上向下,会让人感觉有些不舒服。

    两人正说着的时候, 赵奕忽然想到了太空穿梭技术。

    单纯围绕地球的旅途有些单一,若是能够实现跨星球的旅途, 肯定会变得更加吸引人。

    而跨星球的旅途肯定会牵扯到太空穿梭技术。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把太空穿梭技术和空间连接就结合在了一起。

    “如果利用空间连接, 转移z波会发生什么呢?”

    赵奕皱起了眉头。

    空间连接技术,转移的是空间中的能量粒子,针对太阳光来说,可以实现拦截式的转移,也就是把一个区域传入的光子,全部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z波的传递方式,是跨越空间式的,开头不能说是,开头结尾也不能说是结尾,也没有方向之说,是直接覆盖一个区域。

    那么用空间链接技术,覆盖到被z波压缩的区域,具体会发生什么呢?

    理论角度,都是很难分析出来的。

    空间链接技术覆盖的区域被z波压缩,那么转移的是被压缩后的小区域,还是涵盖的大区域?

    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空间链接技术所转移的区域,是否会受到z波压缩的影响?

    赵奕仔细思考起来,却没有能得出任何结论,他发现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完全就是一个空白。

    之前他一直希望继续对空间进行解析,却长时间找不到通路,他试着去研究‘物质转移’,结果什么也没研究出来,只想着等待‘z波覆盖区域的物理特性研究’项目开启,发现一些物理现象,也许会带来一些灵感。

    现在想到的这个问题,是可以直接实验研究的。

    赵奕顿时眼前一亮,决定回去以后,马上申报新的课题,认真的研究一下。

    如果实验中能有什么发现就是最好的,最少也能让他对于空间连接技术和z波的空间压缩特性更加了解。

    赵奕一直持续不断的思考,长时间皱眉不说话,顿时让林晓晴有些奇怪,“你在想什么?怎么不说话?”

    “一个科研问题。”赵奕回答说道。

    林晓晴顿时嘟起了嘴,口气变得很是不满,“你每天都做研究也就算了,这次可是说好了,陪我一起进行太空之旅,你不会是想在这次旅途中还做研究吧?”

    “这个——”

    赵奕不好意思的笑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平时陪家人的时间确实少,好不容易进行一次旅行,还在考虑研究的问题,心里都觉得有些愧疚。

    研究确实非常重要,但家人同样很重要。

    赵奕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他嘿嘿笑着看过去,说道,“要不,我补偿你吧?”

    “怎么补偿我?”

    “这样、这样——”

    他小声的在林晓晴耳边说了几句,引得林晓晴一阵娇吟,“你说什么呢?我现在才知道,你这个人怎么这样!”

    然后她撇了一眼房门。

    赵奕迅速过去锁上门,随后又迅速走了回来,就开始了做起了准备工作。

    在轻飘飘的半失重环境下,有些事情坐起来确实很特别。

    赵奕心里还想着,“这大概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吧?”人类历史的第一次,确实非常有纪念意义。

    伟大的事情,就要由伟大的人来做!

    所以,很伟大。

    ——

    观光船用了两个小时,正式进入了环地球轨道。

    这时候,船体已经很稳定了,是环绕着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玻璃窗外的风景,也变得美轮美奂,因为飞船是在缓慢的转动,当玻璃窗正对地球时,看到的风景很是震撼。

    林晓晴也变得精神了,她指着一个方向,问道,“我们是在哪儿啊?这里是不是北极上方?都是白色的。”

    “——!!”

    赵奕听的差点吐血,说道,“我们的轨道偏离赤道线,但最大角度只有四十五度,会路过国内的中部,如果你问是不是南江省,我觉得还是可能的。”

    “什么意思?”林晓晴听的迷迷糊糊。

    赵奕干脆道,“我的意思是说,你赶紧多学学地理吧!虽然你学的是理科,但地理也不能差到这种程度吧?”

    林晓晴马上用出了掐腰**,满眼都写着威胁,“你说谁的地理不好?”

    “咳咳,我说我自己。”赵奕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从心一下。

    “那个白色的地方,是不是北极?”

    “是,肯定是。”赵奕不断的点头,表情很认真,“就算不是,林女侠,你说了是,那就是。”

    “噗嗤!”

    林晓晴被一句话逗笑了。

    他们正说着话的时候,就听到了敲门声。

    林晓晴瞪了赵奕一眼,意思差不多就是,‘差一点吧?我就说不能那样,多尴尬。’

    赵奕满不在意的喊了一句,“等等。”

    过了大概五分钟时间,他飘过去打开房门,外面‘飘着’个乘务人员,说道,“赵院士,快到用餐时间了,您是在房间里用餐,还是去餐厅?”

    赵奕犹豫着看了一眼林晓晴,得到了个点头的信号,他回答道,“去餐厅吧。”

    很快。

    两人收拾好就一起去了餐厅,飘在船上的行走方式,感受真是有些怪异,但全新的体验似乎也不错。

    他们一起说笑着,慢悠悠的向前移动。

    他们的适应能力都很强,很快就熟悉过来,抓住两侧专门用来辅助移动的扶手,一起到了餐厅里。

    观光船上的餐厅,和普通的餐厅不一样,并没有专门的桌子椅子,而是立着几个自动机器,里面有准备好的食物。

    食物只有有限的几种,都是密封保存的,能以‘吸’的方式来食用,主要是为了防止食物飘的到处都是,清理都会成为大问题。

    食物的味道还不错,在正常的食物相比,肯定存在差距。

    当然了。

    都已经在太空船上,饮食的要求也不需要太高了。

    等用餐结束以后,赵奕和林晓晴就一起去了展厅,展厅的大屏幕已经亮了起来,正对的是地球的方向。

    从展厅的大屏幕里看地球,比隔着玻璃窗更清晰太多了,巨大的地球也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好多人都已经在展厅了。

    等时间差不多的时候,音乐就播放了起来,大多数都是一些轻柔的音乐,也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可以让人跟着摆动身体。

    一大群漂浮着的人摆动身体,场面看起来非常的怪异,好多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着,就连高层领导都一样,他其实并不想摆动身体,但身体一直飘着的时候,就算是不动也感觉很怪异。

    虽然跳舞的活动举行的非常不顺利,但能让一大群人肆无忌惮的大笑,组成了很华丽的场面,再配上大屏幕的地球背景,结果也是很不错的。

    好多人都忍不住拿起手机进行拍照,希望把现在的画面长久的留住。

    等回到地球以后,就不可能再有类似的场面了。

    哪怕是那些建好的太空体验馆,也不可能让做到让人完全的失重。

    赵奕飘着接近了高层领导,两人一起笑着说话。

    高层领导对观光船的太空之旅项目很有兴趣,他说起了自己的感觉,“还是很奇妙的呀,体验一次真的很不错。”

    “应该有些乏味吧?而且长期处在失重状态,感觉也不是很好,我现在有点想念地面了。”赵奕说道。

    “确实是这样。”高层领导也有同样的感觉,“待久了才觉得地面很舒服,而且时间长了也没有意思。”

    赵奕点头道,“现在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只是环地球旅行,确实很没意思。”

    “第二个就是,旅行过程中,只是待在船里,时间就不能太长,而且我想,类似的旅行,不会有人想经历第二次。”

    高层领导想了想,说道,“第一个问题应该很好解决吧?你们已经完成了火星探索,那样的飞船建造的大一些,就可以实现火星旅行。”

    “哪有那么简单呀!”赵奕苦笑道,“要考虑成本的。技术上确实没问题,但如果建造那么大型的船体,要开启空间罩、拥有起飞、降落技术,成本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这种级别的观光船,成本会高上几十倍。”

    观光船的建造成本为二十几亿,几十倍最少也是几百亿,几百亿的成本,还需要大量的维护费,想要赚回来就太难了。

    这可不是技术成熟、能随意展开的游轮,观光船上一次太空,回地面就要花费最少半个月去维护,一个月能上太空两次,频率就已经很高了。

    而且,因为昂贵的价格,市场本来就很有限。

    赵奕继续道,“第二个问题就是,旅途太过于乏味,我在想,如果未来月球基地建好,可以让飞船进行月球之旅,游客可以去到基地里用餐,肯定会是个新奇的体验,也可以当做是旅途中的休息了。”

    “不过,最好就是,能研发出‘重力’技术,我一直在想,是否能有一种重力技术,让飞船真正像是科幻电影一样,所有人在里面,都能够脚踏实地。”

    高层领导马上问道,“有进展吧?”

    赵奕耸了耸肩,“没有,完全找不到方向。”

    “真可惜!”高层领导感到有些遗憾。

    赵奕摇头道,“什么技术,都要慢慢的研发,重力技术也一样,以后可能会有发现吧。”

    高层领导忽然大笑起来,他指着赵奕道,“技术,慢慢研发?这句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听起来都像是笑话一样。”

    “别是说着没方向,过不了多久,就告诉我,已经研发出来了吧?”

    “哈哈——”

    赵奕笑着摇头,“这次是真没有!”

    第六百七十九章 这次是真没方向!

第六百八十章 你的想法很新颖,但根本没意义!

    观光船旳返程体验并不好,比起升空时的悠闲,返程则像是在受罪一样。

    赵奕的感受是这样的,他被两个安全带绑在椅子上,偶尔还会感觉自己快要挣脱安全带飞起来。

    他和林晓晴紧挨着,却连说话的心思都没有,就只是希望快一点着陆。

    其他人的感受各不相同,有的则是觉得还不错,甚至在座位上有说有笑,肯定是有一颗大心脏。

    所以赵奕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蹦极类的运动,同时,也发现自己很不喜欢失重的感觉。

    有了这次太空的体验之后,他就决定以后都待在地球上,还是脚踏实地的感觉更安稳。

    终于。

    观光船降落在了地面上,反重力系统被关闭,广播提醒所有人可以解开安全带,并收拾行李有序下船。

    “终于到了呀!”

    赵奕满脸痛苦的说道,“如果有人喜欢这次太空之旅,我一定很佩服他,现在我都后悔来一趟了。”

    林晓晴笑道,“你就是锻炼太少,身体都不好了,我倒是没觉得什么,感觉还挺不错的,如果有机会——”

    “别!”

    赵奕赶紧摆手道, “机会有的是,但我是绝对不会来了, 除非有一天, 能研究出制造重力的技术, 在飞船上像是在陆地上感觉一样。”

    “那你要加油了,我觉得这个技术只有你能完成。”

    林晓晴满是信心的说道。

    她为自己男人的成就感到骄傲, 同时对他的能力也非常的信任。

    “呼!”

    赵奕和林晓晴一起拿着行李,跟在大部队后面走出观光船,当下了船站在地面上, 他就感觉安心了很多,脸上也重新有了笑容。

    他非常肯定的对林晓晴说道,“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艘船会在一个月以后正式运营,我会提前预定几张船票, 送给其他朋友。”

    “孙亮肯定跑不了!”

    “超哥估计也会喜欢, 还有”他想了想, 脑子里忽然出现个名字,“李仁喆!老李!哈哈, 看他胖的样子, 一定喜欢太空之旅, 就让他和黄文倩一起来, 算是送给他们的礼物!”

    赵奕有些期待了。

    孙亮和许超也许真会享受太空之旅, 但是,李仁喆肯定不会享受,估计是兴致勃勃的过来, 会带着痛苦和悲伤回去。

    赵奕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到了这一点。

    当然了。

    要真说痛苦和悲伤,肯定也不是, 就算过程是痛苦和悲伤的, 能来一次太空, 也是非常难得的经历。

    最少短期之内, 普通人根本是不可能的。

    李仁喆的条件也不错, 但要说话花上几百万,来一次太空之旅,显然是不太可能。

    赵奕思考的心情都变好了。

    一群人下了观光船, 并不能直接离开,他们要去医院做专门的体检, 以保证持续一天多的失重,没有对身体造成影响。

    好在他们不用像宇航员一样进行隔离, 因为宇航员是要出仓的,而且是长期在太空生活,他们只上了太空一天时间,并没有离开过封闭的观光船,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

    一系列的检查,再加上等待结果,用了两个多小时。

    在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以后,赵奕就和林晓晴一起回了家,他只想安稳的躺在床上,死死的睡上一个长觉。

    与此同时,观光船的第五次测试也被爆料出来,重点就在于赵奕登上了船,并完成了太空之旅,还有很多照片被发布出来,其中就包括赵奕在飞船上的照片。

    赵奕就是被重点宣传的对象。

    显然。

    宣传方就是奕星公司,航天局也配合发布消息。

    这种宣传就是为了给观光船正式商业运营做铺垫,直接报道赵奕完成了太空之旅,就是最好的广告方式,告诉所有人他们的观光船非常的安全。

    大量的媒体都做了报道,也让很多人都期待起了观光船的正式运营。

    三天后。

    观光船的运营方式决定下来,其中主要包括两点,一点就是运营的时间,被定在下个月的十六日进行,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半月。

    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可以把观光船内部进行一系列的升级和调整,争取能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另一点就是船票价格。

    在一系列的讨论、会议之后,船票价格被分为两种价格, 一种是国内的两百四十九万人民币,另一种是国外以当前汇率折算的四十万美元。

    很快奕星公司就公布了观光船的商业运营计划,并针对国内外直接进行预定售卖,动辄几十万美元、百万人民币的交易, 是通过监管账户完成的。

    奕星公司会针对每一个购买方, 提供专门的服务人员,跟踪缴费、人员登记等措施,船票会和身份证、护照号直接关联。

    这就是防止倒卖船票的情况发生。

    因为船票的价格并不贵,甚至说相当的便宜。

    对此,太空探索公司的马斯克最有发言权,当知道奕星公司的太空旅行信息时,马斯克顿时变得严肃许多,因为他知道太空探索公司的太空旅行计划,在奕星公司面前,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可言。

    事实上,国际市场已经出现了太空旅行,而且都已经展开了小范围的竞争。

    m国著名的富豪,马斯克和贝佐斯,都在竞逐自家飞船先一步进入太空。

    贝佐斯比马斯克还要着急,他早已经宣布消息,将会乘坐自己的飞船进入太空,立志成为第一个乘坐自家公司研制的反重力飞船,飞入太空的亿万富豪。

    但是第一个创造这个记录的是,y国的亿万富豪、维珍集团老板理查德-布兰森,他早在一个月前,就先一步乘坐自家公司维珍银河的太空船,完成首次的满员试飞。

    这次飞行总共有八个乘客以及四个宇航员,飞行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

    这些亿万富豪们之所以急着上太空,是因为他们希望能给自家公司的太空旅行计划做宣传。

    太空旅行是一个全新的市场。

    因为反重力技术的普及,好多顶级公司都可以制造先进的飞船,有机构做过预测,只需要两年时间,太空旅行的市场就会扩大到百亿美元以上。

    现在奕星公司展现了碾压般的强劲实力,他们所制造的观光船完成了五次测试,最核心的人物,赵奕还亲自体验太空之旅,时间超过二十四个小时。

    同时,观光团的载客量,超过两百五十人,甚至可以接近三百人。

    这几乎就等同于太空上的游轮。

    马斯克一直都觉得自家的飞船非常先进,但他们正在建造的飞船,载客量不超过五十人,而且内部空间极为有限,根本不可能为每个人提供房间。

    同时,太空船每一次飞行,花费都是极为高昂的。

    马斯克预计最低的船票价,也会超过一百五十万美元,才能收回上太空的成本。

    这主要是因为飞船的重复实用性很差。

    每一次上太空再返回地面,都会有一大部分外部零件、设备,需要经过更换或严格的清除辐射等保养处理。

    这部分更换和保养的花费,就会超过两千万美元。

    奕星的观光船内部有巨大的空间,不止是有个人私密的房间,还包括展厅、餐厅等设施,体验肯定是相当好的,再加上低廉的票价——

    怎么竞争?

    根本就无法竞争!

    马斯克只沉默了一小会,马上就让人去联系奕星公司,询问观光船售卖问题。

    之前太空探索公司就询问奕星,知道是政-策问题限制,而现在必须要继续关注,太空探索公司无法和奕星公司竞争,但能第一个买到观光船,肯定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先机。

    ——

    两百多万人民币的船票售价,放在顶尖富人群体里,确实是非常的低廉。

    奕星发布了公告以后,有很多人都盯着相关消息,准备第一时间开抢船票。

    这次不是‘摇号’,而是先到先得。

    奕星之所以把船票价格,只定在两百多万人民币,考虑的是太空旅行市场的‘持续性’。

    如果票价定的太高,购买的数量就会很少。

    比如,千万美元的售价,两百多张船票肯定卖不掉。

    在两百多万人民币的档次,就会有更多人消费的起,另外,信誉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最开始售价高昂,后续票价快速的下降,肯定会对公司信誉造成影响。

    后续的售价肯定会降低,但降低的程度不会太高。

    两百多万,足够了。

    正常售卖出两百张船票,就可以回笼四亿的资金,净利润超过三点五个亿,几次太空旅行就可以把观光船的成本收回。

    这已经是非常高的利润了。

    赵奕并没有太关心观光船的运营问题,等在家休息了几天以后,他就提交了一个项目申请,名字叫做‘z波转移实验’。

    z波是最顶级的保密技术。

    国内能直接申请z波实验的学者,也就只有赵奕一个人,其他人想做z波研究,就必须要加入到相关的团队。

    赵奕申请的项目也需要z波团队配合,甚至是相关的辅助人员,也需要从z波团队、空间信息科技公司选择人员。

    这次的申请经费并不高,就只有象征性的一亿人民币,主要是因为不知道实验是否会有结果。

    如果实验能得到理想结果,就可以继续申请经费。

    赵奕的申请显然和其他人不同,申请直接被送到了高层领导手里,然后就迅速得到了审批,研发费用指定z波团队负责,他们需要协助早已完成研究,经费也从他们团队的账户里扣除。

    z波实验团队根本就不在乎,甚至说还非常的期待,团队里好多人就是赵奕带出来的,有些是跟随反重力研发一起的技术人员,有些干脆就是理论组的人,就连主负责人的应科成院士。

    现在z波团队的直属负责人就是阮文烨。

    当得知赵奕申请了z波相关研究项目以后,第二天阮文烨就直接来到了首都,还提着东西来拜访赵奕。

    赵奕在家里见到阮文烨,实在是感觉非常意外,“阮哥,你怎么忽然来了?”

    阮文烨爽朗的笑道,“赵奕啊,你不是申请了个项目吗?我就是来找你谈这个的。”

    “我昨天才做了申请。”赵奕扯了扯嘴角,他的意思是阮文烨来的也太快了。

    阮文烨不在意道,“我就跟你直说吧,现在我们z波团队,什么工作都没有,很轻松。”

    他说着有些苦恼,“主要是上面的问题,他们好像一直在商议,就是没有拿出具体的措施,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z波区域物理特性研究?”赵奕马上反应过来。

    “对!”

    阮文烨点头道,“我们一直等着这个研究项目,但这个项目有点太大了,而且牵扯到最高级别的保密性,所以就一直在讨论。”

    “如果想进行相关的研究,需要一大批的物理学家,还需要建造特别的装置。”

    “最低预算也超过百亿人民币。”

    “钱是问题,保密性也是问题,所以就一直拖着,我们也不知道做点什么,说实话,我觉得z波技术,最少在使用上,已经很成熟了。”

    “这句话说的有点儿早啊。”赵奕感叹着摇头,并不同意阮文烨的意见。

    虽然z波使用上,确实没什么问题,能够用来制造威慑性,能够用来压缩物质,还能够用来进行太空穿梭,但因为z波覆盖区域,物理特性并没有得到解析,对z波以及空间压缩的研究,理论上就存在缺失。

    理论上的缺失,就会导致技术应用受限。

    虽然不知道z波还能够用在什么方面,但它肯定有很多的用途,而不局限在现有的几项内容。

    这就有点儿像是电磁波。

    最开始应用电磁波的时候,覆盖的领域非常的狭小,发展到现在,各方面都需要用到电磁波,信息传输覆盖了整个世界。

    “也许未来的z波技术应用也会非常广泛,甚至很快就会普及到民营领域。”

    赵奕很认真的说道。

    阮文烨摇头苦笑,“我可没有你想的那么多,反正我这个水平,也就这样了,所以我才来急着找你,想知道你的研究具体是什么,我看了项目申请报告,z波转移实验?怎么转移呢?”

    “空间连接技术。”赵奕直接说出了答案。

    阮文烨听的愣了一下,旋即认真说道,“赵奕啊,你这个想法确实很新颖,但是我们已经做过相关实验了。”

    “z波并不是常规的能量,不能被空间连接技术转移。”

    他很肯定的说道。

    第六百八十章 你的想法很新颖,但根本没意义!

第六百八十一章 空气被转移了!

    近一年多旳时间里,z波实验组都没什么大发展,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主要是因为没有方向,他们是希望研究覆盖区域的物理特性,但这项研究涉及的太广,单单是检测就是个大问题,最好就是制造大范围的真空环境,就需要非常高的经费支持。

    同时,因为牵扯到大量的数据,就需要很多物理学家、数学家以及计算机工程师参与。

    单单一个z波实验组已经完全不够了。

    但是,z波实验组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们还是做了一些研究的,组里也有一些人提出很好的建议。

    比如,z波的空间转移研究。

    如果z波能够光子一样能够进行空间连接转移,制造z波就相对简单了。

    火星环绕轨道根本就不用发射一台高能z波卫星,只需要一台大型的空间连接设备,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发射的高功率z波转移过去。

    环地球轨道太空的z波卫星也是一样。

    地面的z波直接转移到太空发射,简单直接的多,显然,地面上制造高功率z波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在太空中制造。

    这个想法提出来马上就被采纳了。

    z波实验小组也很期待的进行实验。

    阮文烨就更加期待了,他本人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顶级研究,但是凭借z波转移的研究,直接退休都可以, 未来还能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个发现实在是太重大了。

    结果——

    z波小组设计的实验,没有能得出任何结果。

    所以, 阮文烨的语气才这么肯定, 他们已经做过相关的实验, 而且还非常的重视。

    赵奕并没有放弃,他不能得出z波是否能被转移的结论, 但还是说道,“我还是想试试,最好是现场看一看。”

    “我觉得在这个方向上很有潜力, 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z波是一种反空间能量,或者直白来说是反能量,而z波压缩空间, 转移到压缩物质的过程,就像是借助空间,来实现反能量与能量的转化。”

    “空间链接可以转移能量,而z波压缩空间的过程,会有大量的能量、反能量转化,应该会出现有一些反应才对。”

    赵奕连续说了很多, 因为他从理论上认同自己的观点。

    如果z波以及压缩空间、物质过程,完全不能被空间链接转移,不发生任何的反应,那么他的空间解析就肯定有错误。

    这也是重要结论。

    最终阮文烨还是点头了, “好吧,既然你坚持,就和我一起去实验基地吧,这是个小实验,直接就可以做。”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阮文烨根本就不会理会,因为他们已经做过几次实验, 根本是什么都没有发现。

    赵奕就完全不一样了。

    哪怕赵奕的想法是错误的, 让他确定错误也是个收获。

    阮文烨当即就和赵奕一起, 去了z波实验组的一个实验基地。

    这是新建的首都基地, 处在南部的山区,三面环山, 中间有一大片空地,就是实验场所。

    显然。

    他们已经做过几次实验, 中间的地面被修整的非常平摊, 旁边还有几间临时的绿皮屋,里面放置着不少的设备。

    这个时间场地并没有建楼,都只是搭建的临时住地,或是放置设备、物资的仓库。

    阮文烨到了基地以后,就着急几个组长,说起要进行z波转移的实验。

    他简单解释一句,“赵院士想要看一看。”

    “去准备吧!”

    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了。

    z波转移实验,只能算是个小实验,只需要低功率释放z波,再用空间连接设备,进行相应区域的转移就可以了。

    最主要还是安装检测仪器,即时对z波释放倍率、温度、磁场强度、辐射量等数据进行检测。

    z波实验室还是非常专业地,只用了一个多小时时间,就已经准备好了。

    赵奕和阮文烨一起坐在控制社,看着拍摄镜头画面,主要着几个即时上报的数据。

    实验最开始的时候是打开空间连接设备。

    空间连接设备对应的是两公里外的另一个设备,另一个设备转移的是z波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画面。

    同时,转移后对应区域,有着各种检测仪。

    如果z波能够被转移,哪怕是转移一小部分,也会产生一定的压缩效果,压缩倍率检测仪,肯定能及时的检测出来。

    等一切准备好以后,下一步就是释放z波。

    z波覆盖的区域,只有几十千克的金属,因为覆盖区域不大,调整的倍率,也就达到了七十倍。

    这个总体倍率, 反应到被压缩的金属上,压缩倍率就只刚超过临界线数值--e。

    “可以开始了!”

    伴随着一个简单的指令,实验人员释放了z波, 因为已经做过很多实验, 他们知道什么位置是安全的。

    好多实验人员干脆就站在五十米外,只是穿着简单的辐射防护服。

    实际上,也根本用不到。

    只刚达到e倍率的压缩级别,瞬间释放的辐射和磁场,都不会影响到五十外的人体,而且辐射和磁场消散速度都很快。

    在释放了z波前,赵奕就一直盯着检测数据,一直到z波释放完毕,一切的反应结束,确实和阮文烨说的一样,检测仪的指针没有任何的变动。

    换句话说,两公里外链接设备,并没有能够转移z波。

    “和我说的一样吧,根本没有任何反应,我们已经做过三次类似的实验了,有一次还是用的高功率的发生装置。”

    “结果,什么都没有。”阮文烨说着有些遗憾。

    赵奕则是皱住了眉头,他根本没有注意阮文烨的话,而是仔细思考着理论逻辑。

    这个实验让他得出了两个结论。

    第一,实验室存在变化的,只不过变化并没有被检测出来。

    第二,z波确实没有被转移,和z波实验组的结论一样。

    那么具体是什么变化呢?

    赵奕仔细思考着,也没有任何的答案,他干脆挥手做出决定,“再来一次!”

    “再来?”

    阮文烨听的有些惊讶。

    赵奕点头道,“这次我要站的近一些。”

    “可是——”

    赵奕知道阮文烨想说出来,十分肯定的说道,“其他人都能站的那么近,为什么我不能?别担心,我会穿着防护服。”

    “好吧。”

    阮文烨还是同意了,马上安排进行第二次实验,在安排的过程中,他就后悔了。

    赵奕要求站在二十米外,二十米还是有些危险的。

    阮文烨自己劝不动,干脆就找好几个人过来劝,却没有任何作用。

    赵奕坚持道,“你们的防护服效果很好,再不行,我找一套宇航服。”

    “——好吧!”

    阮文烨仔细想了想,觉得后者非常的靠谱,马上联系送过来一套。

    实验就拖到了第二天。

    天色蒙蒙亮起的时候,实验就已经准备就绪。

    赵奕穿着一套宇航服,站在了z波覆盖区域十米外,他是能距离多近就多近。

    旁边。

    阮文烨也穿了一套宇航服,郁闷的拉开面罩,说道,“我这也算舍命陪君子了,也是为科研冒着生命危——”

    “没有任何危险!”赵奕打断肯定说道,“这个位置的辐射量,理论上来说,和四百公里太空差五倍以上,我们穿的这套宇航服,能抗击高磁场、辐射,根本是一点危险都没有。”

    “——感叹一下而已。”

    阮文烨也觉得没什么危险,穿着宇航服真是太安全了,只不过就是太重了,穿在身上走路都是个问题。

    刚才他就走了几百米,都感觉是过了一个世纪。

    终于,实验开始。

    赵奕和阮文烨近距离站着,仔细地观察着z波覆盖区域,同时手里的电子屏幕,也链接两公里外的区域,各项检测数据也都会及时刷新。

    等空间连接设备打开以后,赵奕就变得认真了许多,他并没有注意手里的电子设备,而是仔细看着z波覆盖区域,尤其是被空间连接转移的那个区域。

    “开始!”

    “z波释放——”

    伴随着开始的指令,z波马上被释放出来,近距离就看到金属被压缩,其他什么都没有发生,检测数据只出现了z波覆盖区域的压缩倍率,没有其他任何变化。

    “看来还是一样啊。”阮文烨说了一句,“没什么区别,和昨天一模一样,我本来还想着今天可能出现奇迹呢。”

    他的话音带着遗憾。

    赵奕则是变得凝重了许多,他刚才仔细注意覆盖区域的每个东西,包括压缩金属、地面,等等,旋即他想到了关键--

    空气。

    【提问:刚才的实验中,空气是否受到空间链接影响,出现了变化?】

    【a:有。】

    【b:没有。】

    【《因果律》!】

    【答案:a。】

    果然!

    赵奕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他感到非常的惊讶,空气一般不会有影响,因为空气被压缩的倍率很低,而且z波释放结束,马上就会回来原本的样子。

    空间链接技术能够转移能量,但空气并不是能量,而是真正存在的物质。

    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

    赵奕站在原地迟迟不动,脑子里一直在使用《因果律》,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

    有一小部分空气被转移了!

    虽然转移的比例非常的低,但哪怕是只有一个氮气粒子,也绝对是超级重磅的发现。

    这个发现极具科研价值。

    科研上来说,有一、就有二,能转移一个空气粒子,就代表能转移两个、转移三个,转移更多、更多,直到能够转移,完全不可以忽略的计量。

    另外,也代表一个重要突破--空间物质转移。

    赵奕得到结论以后,就迈步往回走,到了几十米外,就有工作人员过来脱掉了宇航服。

    然后他继续往控制室走去,一边严肃的交代道,“把所有负责人叫过来,开个实验会议。”

    “啊?”

    阮文烨还以为赵奕放弃了,没想到会说召开实验会议。

    “为什么?有什么发现吗?”他不解的问题。

    赵奕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我认为,这个研究肯定会有新发现,只不过因为实验设计的太粗糙,我们要进行更精细的实验。”

    “——好吧!”

    阮文烨也没什么办法,他不觉得赵奕是正确的,检测仪没有任何数值,也就表示z波不能够被转移,还继续实验做什么?

    这个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啊!

    但是,赵奕坚持要准备实验,他也只能辅助去做,他确实是z波实验组负责人,但最新科技都是赵奕研发出来的,没有赵奕连z波都不会有,更别说什么实验负责人了。

    所以最新科技领域的公司、实验组,包括空间链接科技信息公司、z波实验组、高等压缩材料公司,甚至是航空集团的反重力研究组、宇宙飞船项目组,最有发言权的都是赵奕,他甚至能个人做出重要决策。

    赵奕一般不会插手相关的工作,但真要牵扯到了研究,一切都会以他的想法为重,其他人的想法不重要。

    阮文烨对此还是有清醒认知的,他心里上不觉得会有发现,还是马上通知其他人,一起进行实验会议。

    很快。

    z波实验组的核心人员都来了,他们就一起结合在控制室里,有的人还小声说着话,讨论是要做什么实验。

    赵奕坐在中间的位置,正用笔记录着什么,他抬起头很认真的说道,“这些天,大家都准备准备,我计划做一个,更精细的z波转移实验。”

    “我们的目的不是转移z波,而是想看看z波和空间链接技术结合,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也会是这波覆盖区域物理特性研究的一部分。”

    这个观点得到了不少支持。

    虽然z波转移似乎是失败了,但z波覆盖区域物理特性的研究,肯定是未来z波研究的大方向。

    按照这个方向去走,肯定是没有错误的。

    阮文烨听了赵奕的说法,心里都开始支持了,哪怕实验没有任何结论,也同样是个终于结论--

    z波覆盖区域的能量变化,不能够被空间链接转移。

    所以做更精细的实验,也是有一定价值。

    赵奕简单说了一下,随后就说起了实验内容,“我们需要建造一个真空区域,体积大概四立方米空间就足够了。”

    “这个区域范围,一般的真空机不够用,而且,内部需要放置一些设备,所以只能自己制造。”

    “实验,就是把空间链接对准这个真空区域。”

    “不管是有能量也好,其他东西也罢,如果真空区域出现变化,就一定能够检测出来。”

    第六百八十一章 空气被转移了!

第六百八十二章 这绝对是世界级研究!

    赵奕在实验室会议上说起了相关旳计划。

    实验的主要难点,就在于制造真空区域,制造真空区域本身不难,比如制造一个几立方厘米的区域,一些小部件就可以完成,但扩大到以立方米为单位的空间,难度就会呈现几何倍数的上升。

    市场上一些制造真空区域的实验设备,最多只能制造半个立方米,或者更小的真空空间。

    有些物理实验室,也拥有制造真空区域的技术,但制造的区域也不会很大,而且需要密封性的原因,是很难在里面添加设备的。

    国内没有拥有超大真空区域的物理实验室。

    如果是把实验放在实验室,其实也是有些不妥当的,主要是因为实验室很难改造,而他们需要添加很多的东西,除非是把实验室‘占为己有’。

    显然。

    哪怕是最新科技相关的研究,想直接霸占一个实验室,还加以大量的改造,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会议还是决定找找其他的方法。

    z波实验组会把问题反应给上级,也会像其他部门进行咨询,也许就能找到相关的大型设备或空间。

    实际上,大型的真空环境也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尤其是压缩材料的发展起来以后,好多压缩金属就可以承受高压, 只不过需要专门进行制造,花费的准备时间就有些太长了。

    会议讨论了很久, 还是决定找找有没解决办法。

    同时, z波实验组可以对不提前进行其他的准备。

    这些实验设备的问题, 就不需要赵奕操心了,他只需要等待就可以。

    所以他回了家。

    赵奕并没有清闲的休息, 他一直在思考实验的发现,空间连接设备把空气进行了转移,就等于实现了物质传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

    因为对空间有了一些了解, 他直接就想到了答案:受到空间压缩过程中,粒子特性发生了转变。

    转变只有在空间压缩过程才会发生,可以理解为压缩中的粒子变成了,类似于能量的东西。

    这只是一种理解方式。

    但毫无疑问的是,物质能够被转移, 肯定和粒子特性转变, 存在直接关系, 否则单纯的带质量粒子, 是不可能被空间连接技术转移的。

    然后就牵扯了一个大问题:空间是什么?

    虽然对空间做出了很多的解析,但实际上一直到现在为止, 都没有能对空间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空间大部分特性都是通过最新科技相关技术的反应获得的。

    比如,空间可以吸收能量、空间吸收能量达到极限值的时候,会制造出隔绝能量的反能量屏障。

    还有,空间能够被z波压缩。

    等等。

    这些都是外在的反应,而不是直接对空间的描述。

    空间到底是什么, 依旧是个丝毫没有头绪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对于空间的了解太少太少,就像是z波区域物理特性的相关研究,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展开。

    类似的研究需要很多科学家一起进行, 就像是粒子的标准模型一样, 想要构造粒子的标准模型, 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大型的实验, 观察到一些无法想象的情况,才能够对粒子模型进行完善。

    现在的空间研究也是如此, 单纯只是数学上的理解,并不能够完全的了解空间。

    赵奕回到了家里以后,就一直在思考空间的问题,但是想来想去也没有头绪,他知道闷在屋子里不会有进展,就干脆决定到处逛一逛。

    他去了周边的公园,去了故宫、天坛,还去了大型的商场,转来转去的也没有任何收获。

    最后他还是回到了燕华大学,一个是关心一下实验室的情况,另一个也是大学的环境比较熟悉,待在大学的环境里,也许就能够对研究有帮助。

    赵奕走到了一栋熟悉的建筑门前。

    “信息实验楼?”

    他看了一眼楼的名字,就带着笑走了进去。

    这里是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

    上一次来信息实验楼还是两年前,主要他的工作一直很忙,也长期不在燕华大学这边,即便是在燕华大学,因为没有计算机相关的研究,也不会来信息实验楼。

    等进了信息楼,他就直奔二楼而去,到门口正巧碰到了钱智金。

    钱智金还以为什么学生,马上提醒了一句,“这位同学,快到时间了,你来这里找谁?”

    “找你。”赵奕笑道。

    “啊?”

    钱智金愣了一下,发现话音很熟悉,仔细一看才发现是赵奕,他马上欣喜道,“是赵奕啊,赵院士,你个大忙人,怎么想起来我这了?”

    “路过,就上来看看。”

    “是吗, 快请!”钱智金都准备下班走人了,见到了赵奕马上决定‘加班’, 他把赵奕让进了实验室。

    实验室里还有人在工作,应该是做研究的博士、硕士生。

    钱智金马上喊了一句, “都别忙了, 过来看赵院士了。”

    他说着还大笑着。

    赵奕的脸色顿时一黑,好几个学生都围了过来,一脸都是惊喜和兴奋,有的还举起了手机,想和他来个合影。

    他倒是也没有阻止,类似的事情早就习惯了,而且都是燕华大学的学生,都可以说算是学弟、学妹,来个合影也根本算不上什么。

    等几个人的热情结束,钱智金就端过来一杯咖啡。

    赵奕接过喝了一小口,问道,“钱教授,最近在做什么?”

    “做——”

    钱智金正要简单说一下,忽然想起了什么眼前一亮,“我给你看个有意思的东西,你肯定想不到。”

    “什么东西?”

    赵奕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钱智金拉着赵奕到放服务器的房间,打旁边电脑的一个软件,加载了好一会儿就看到了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就是一条四处波动的线,波峰和波谷都存在标记,往前拉继续看似乎是没有尽头。

    赵奕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了,“三维震颤波形图?”

    “对!”

    钱智金肯定的点头。

    “这个有什么意思吗?好多年前的研究了,你们还一直在做这个吗?”赵奕指的是对三维震颤波形图后续位置的求解,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做过这个项目,而且还做的非常不错。

    这个项目是结束不了的。

    三维震颤波形图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唯一的规律就是波峰位置和波谷位置的求解和质数相关。

    因为没有任何的规律,也就永远都无法结束,就像是求圆周率的值,有些实验室已经求解到小数点后几十亿、几百亿位,用超级计算机甚至能求解到,一个只能用幂数形势表示的数字。

    钱智金笑道,“当然不是了。这次我跟你说吧,咱们大学理学院和信息学院联手,也终于研究出个非常重大的数学成果。”

    “和三维震颤波形图有关?”赵奕的好奇心被拉了起来,成果和三维震颤波形图有关,而他自认为对三维震颤波形图非常的了解。

    钱智金道,“虽然成果还没有公开,不应该说没有完成,全部的运算、全部的证明,但是已经很确定结果了。”

    “这个研究,我给你讲讲!”

    “三维正常波形图是能够无限延展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是有限的,也就是可以把中间无限的部分省略。”

    “那么,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

    “把波峰和波谷的列式图形,进行几何性质排列,所得出的几何图形的拓扑形态——”

    钱智金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然后大声宣布了答案,“他的拓扑性态是个空心圆!”

    这些话放进一个普通数学博士耳朵里,肯定会听的一头雾水,因为其中牵扯了好几门数学分支,包括数的几何、解析数论、非欧几何学、拓扑学,当然也少不了对三维震颤波形图的了解。

    但是放在赵奕的耳朵里就不一样了,三维正常波形图就是他研究出来的,正巧他也懂以上的几门数学内容,同时也是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满是惊讶的说道,“也就是说,假设三维震颤波形图是有限的,那么最终,它总会首尾相接?会形成求解数字闭环。”

    “对!”

    钱智金十分有力的点头。

    赵奕听得相当惊讶,他马上使用《因果律》验证,发现钱智金说的是真的,假设有限的前提下,确实会形成首尾闭环。

    这绝不能仅仅用巧合来形容。

    就好像圆周率π的数值,假定小数点后面位数是有限的,就可以得出最终会循环到3141592653……

    就实在太过于巧合了!

    三维震颤波形图是无限的,也就是说假设并不存在,但可以把中间一部分用无穷节点来表示,就可以做循环的表达,可能会代表未来能够解答很多数学问题。

    这个研究毫无疑问非常有价值。

    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代表数学理论的大跨步,数论的研究取得重要而关键突破进展。

    赵奕顿时高看钱智金一眼,问道,“这是你和谁一起研究出来的?”

    “——”

    钱智金‘狠狠’的犹豫了一下,好半天才说道,“是我们实验室发现的。”

    “你们实验室?谁?”

    “准确的说,是刘组长观察图形,做计算的时候,发现奇怪的巧合,然后就找理学院的周立,还有张荣坤,他们几个凑在一起研究的。”钱智金做了简单的解释,然后肯定说道,“肯定也有我的功劳啊,他们当时想问题的时候,我也是提出了想法的,估计能研究出来,论文上也会写我的名字,要不然对,我会知道的这么清楚吗?”

    赵奕用力扯了下嘴角,说道,“所以,简单来说,就是没你什么事?”

    “赵奕啊,赵大院士,你这个总结,有点过分啊!”

    钱智金听的脸有点黑。

    赵奕直接认输说道,“好吧,没有你钱大教授,肯定发现不了啊。”

    “这才对,哈哈!”

    钱智金厚着脸皮接受了恭维,随后问道,“赵奕,你有什么想法吗?你觉得这个结论正确吗?”

    赵奕点头道,“我觉得没有问题。”

    “那就好!”钱智金顿时笑了出来,得到了赵奕的肯定,绝对是个大好消息,说明他们的研究是正确的。

    虽然大部分研究都和自己无关,但怎么也能混上一个名字,世界级的数学研究,能挂上一个名字也很了不起。

    钱智金继续问道,“赵奕,你觉得这个研究是什么级别的?我知道是世界级的,但是能在世界上拿个奖吗?”

    赵奕想了一下,道,“就算拿不到菲尔兹,其他奖项还是可以的。国内来说,最少也有个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么厉害!”

    “很厉害!”

    赵奕对此非常的肯定。

    等研究结果能公布出去,肯定会是个世界级的数学成果,有好多数学家都会对杰伦感兴趣。

    但是,是否能拿到菲尔兹不确定,主要是因为研究涉及的人太多了。

    赵奕觉得主要人员肯定是张荣坤,他并不认识张荣坤,但却认识周立、刘光佐,刘光佐是计算机专家,数学领域估计没什么水平可言,周立的数学能力值得肯定,但他的方向是偏微分方程,对于拓扑学、数论研究很少。

    所以,主导的只能是张荣坤。

    这种复杂的计算证明问题,可不是有个方向就能解决的,其中涉及到很多知识内容,也需要很复杂的解析。

    哪怕把结果直接公布出来,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数学家,也根本无法证明出来,说明张荣坤的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证明过程对于赵奕就没有什么难度了,他只要知道了结果,就很容易反推出过程。

    当然了。

    他肯定不会去抢其他人的研究,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对于结果更感兴趣。

    三维震颤波形图假设有限的情况下,波峰波谷求解结果相关的质数,可以形成数字上的闭环,说明的不仅仅是数学问题,也许还能够直通物理问题。

    比如,理论物理、m理论、粒子的边界理论。

    赵奕和爱德华-威腾用三维震颤波形图和费马猜想,构架出了m理论多维空间的拓扑形态,并以此反推出粒子能量组成的能量点分布问题。

    假设三维震颤波形图有限的情况下,竟然会巧合的形成逻辑闭环,也许就说明了能量点中特殊的‘质量点’问题。

    质量点,是特殊的能量点,会被空间所挤压。

    为什么呢?

    “也许,三维震颤波形图的假设闭环,就能帮助得到答案!”赵奕眼前一亮,忽然找到了方向。

    第六百八十二章 这绝对是世界级研究!

第六百八十三章 实验意外!超小型迷你氢-弹爆炸!

    数学,是物理旳基础。

    整个宇宙的运行都涵盖在数学规律里,甚至说涵盖在数字的规律里,而三维震颤波形图,包含了大量的最有意思、也最难以琢磨的质数,好多世界级猜想都和质数直接相关,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能破解质数的奥秘。

    有关质数的每一项新发现,每个新进展,都会是世界级的数学成果,也会代表数学研究的进步。

    三维震颤波形图,在假定有限的情况下,会出现首尾循环的情况,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巧合。

    这就好像说一个无理数,后面的数字完全没有任何规律,而假定有限的情况下,就会达成首尾的循环,就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数字了。

    更不要说,质数领域意义重大的三维震颤波形图。

    赵奕甚至认为,三维震颤波形图假定闭环的情况下,出现首位循环的规律,甚至可能包含了宇宙空间的奥秘,他的心情也变得很激动,很期待。

    所以他在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待了许久,一直等到了刘光佐、张荣坤以及周立三人。

    他们一直在理学院做研究, 抽空才出去吃了顿饭。

    当知道赵奕在实验室等待,几个人马上就回来了。

    赵奕询问了三维震颤波形图的研究, 随后说起了对于证明的想法, “你们现在碰到的问题, 就是证明不完全。”

    “我认为可以从双曲函数入手,把你们发掘的规律放进一个双曲函数中, 然后去做这个双曲函数的图形。”

    “最后,证明它的拓扑形态,是一个空心球。”

    “我认为你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 结果也是正确的,而且这个研究非常意义。”

    几个人得到赵奕的肯定都非常激动。

    他们本来也对研究有信心,知道是世界级的成果,但证明过程还是碰到了问题, 一直都在商议着解决方法。

    其实是张荣坤主导证明,他也是和周立进行商议,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的刘光佐是发现人,刘光佐在用计算机方法,做三维震颤波形图图形的时候, 因为图形是无限的,他忽然想到假定有限的方法, 就做了一些简单的数学工作。

    在做了一系列的假定以后,他发现得出的结果很有意思,就把事情告诉了周立,而周立对于解析数论不了解, 就找到了张荣坤说了起来。

    张荣坤毕业于水木大学数学系, 被认为是顶级的数学天才, 他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但个人能力是非常强的,毕业以后, 还是决定来燕华大学工作, 主要是因为燕华大学发展很好,数学中心的水平都快赶上水木大学,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张荣坤到燕华大学就直接被聘请为数学中心副教授,只用了半年的时间, 凭借几项个人研究, 就晋升为了教授。

    现在张荣坤已经成为,燕华大学数学中心的顶梁柱之一。

    张荣坤对于解析数论很有研究,也懂得很多其他领域的知识, 听到了刘光佐和周立的说法,并不认为只是个巧合,马上就开始了一系列研究。

    在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以后,张荣坤很快就发现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好多推导都能关联起来。

    虽然还没有完全证明出来,但他们已经非常相信结果了。

    现在有了赵奕的肯定以后,张荣坤也变得非常的激动,他确实是个数学天才,年纪轻轻,前途无量,但和赵奕相比,差距就太大了。

    在数学领域上,赵奕早已超越了先人,成为历史上最顶级的数学家。

    没有,之一。

    更何况,三维震颤波形图就是赵奕以黎曼猜想塑造出来的,黎曼猜想也已经被赵奕所证明,换句话说,三维震颤波形图不是猜想,而不是确定的包含大量质数的特殊函数。

    有了赵奕的指点以后,张荣坤也知道后续证明的方向,完成证明好像已经近在眼前。

    这时候,赵奕肯定了他们的研究,,这会成为数学界最顶级的成果。”

    “我建议你们可以把中文版发表在《数学物理期刊》上,英文版可以发表在国外的顶级杂志上,比如《数学新进展》,如果是《数学学报》, 需要等。”

    “如果你们要发表在《数学新进展》上, 我可以和那边打个招呼,让审稿的过程更快一点。”

    “《数学物理期刊》也一样, 审稿人就填写我的名字吧。”

    刘光佐好奇的问道,“中英文可以分开发表吗?”

    “正常不可以。”赵奕笑道, “我去说就没有问题了。”

    哪怕好长时间不做数学相关的投稿,但他的面子还是很值钱的,而且他专门去说的数学成果,肯定会是世界级的,任何杂志都不会拒绝。

    几个人都放心了,而且都变得非常的期待。

    这可是世界最顶级的数学成果,而且是质数、解析数论方向的成果,是非常非常少见,而且也非常非常重要的。

    每年都会有很多数学家发表新的过程,但纯数学的成果相对数量比较少,而且大多出自于那些‘容易出成果’的领域。

    比如,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好多数学家一辈子都在研究偏微分方程。

    周立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领域可以有很多的成果,某个特定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法,都会成为一个不错的成果。

    解析数论领域,是知名度最高,却最难出成果的领域。

    好几项世界顶级的数学猜想,都出自解析数论领域,包括哥德巴赫猜想、费马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等等

    现在的研究是解析数论领域,还是质数领域的数学进展,肯定是会是影响力非常大的成果。

    几个人都激动起来。

    ——

    当天赵奕离开的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了,第二天他本来想睡个懒觉,没想到还是不得不起来。

    因为z波实验组那边有消息了。

    他们找到了专业生产炉灶的厂商,直接购买了三个真空炉。

    这种真空炉能够制造一点五立方米的的真空环境。

    虽然只有一点五立方米,和四立方米差距有点大,却可以把三个叠放在一起,实验组那边就过来询问,是否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实验。

    赵奕仔细想了想也没有问题,实验并不是想研究z波是否可以转移,而是研究粒子传送的问题。

    他去了实验基地。

    实验基地已经开始准备,有了真空制造设备只是基础,他们需要在周边安装很多的设备,还要规划整个实验的流程。

    赵奕参与了实验准备的过程,他指导该怎么去进行实验,同时对于检测设备做出了一些要求。

    因为只是进行小型的z波试验,并不需要特别积攒电能,实验准备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

    在当天的准备结束以后,实验就定在第二天上午进行,等到了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实验基地却迎来了客人。

    应该也不能说是客人,而是要加入z波组的人。

    前来的总共有十几个人,都是特殊物理科技研究所的人员,领头的是一名女物理学家,名字叫做颜蓉。

    颜蓉,有六十一岁了,她还是科学院的物理院士。

    这次就是颜蓉带队,让所有人加入到z波组中,他们是加入到z波组的‘覆盖区域物理特性’研究项目。

    这个研究项目只是刚刚开启,颜蓉带队的就是第一批加入的人。

    ‘覆盖区域物理特性’研究项目是非常庞大的,前几批加入的人,会参与到相关研究的构建工作,而不是直接参与到研究中,因为不进行大量的建造、准备,是无法进行相关研究的。

    这有点像是粒子对撞机项目。

    粒子对撞机项目,首先肯定是要见到例子对撞机,然后才能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覆盖区域物理特性’研究项目也是如此,先要建造相关的设施、器械,也包括大型z波发生装置,以及相关的电力供应设施等。

    在西部特定的位置,大型发电厂都已经开始建造了,之后随着‘覆盖区域物理特性’项目的展开,周边肯定会发展出一个城镇出来。

    颜蓉是急赶着过来的,他们本来是计划下午到的,结果听说赵奕就在实验组,马上改变了计划,早早就过来了。

    赵奕知道颜蓉的队伍到来的原因,也就和她说起了准备进行的实验,“正好,我们要进行一个实验,而且是很重要的实验,我们要z波压缩空间,是否会对空间连接传输产生影响。”

    颜蓉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我好像听说过这个研究,有结果吗?”

    阮文烨有些遗憾的说道,“我们已经做过几次实验,都没有任何发现,希望今天能够发现吧,这次的准备更加充分,我们还准备了真空炉。”

    “阮组长,仔细说说。”

    接下来阮文烨就仔细说了实验目的和实验准备。

    颜蓉问道,“今天的时间会有结果吗?你们觉得呢?赵院士?”

    赵奕道,“我认为应该会有结果。从理论角度上来说,z波对空间的压缩,一定会对于空间传输造成影响。”

    “这种影响也许是多方面的,比如z波被传送,就像是聚能卫星传送光能,但是我们今天的实验,因为受到很多物品影响,无法验证这一点。”

    “另外可能会对于能量传送造成影响,比如会让传送能量变多,再比如可能会出现物质传送的情况。”

    “物质传送?”颜蓉马上抓住了重点。

    赵奕道,“只是存在这种可能,所以我们用真空炉来检验。”

    颜蓉听了也没有在意,主要是因为物质传送太过于科幻,根本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阮文烨也没有在意,他甚至认为不会有结果,因为之前已经做过几次实验,至于什么物质传送,他真的很难相信。

    实验正式开始。

    一群人都站在距离真空炉一百米左右的位置,理论上来说,哪怕这波被传送也不会影响这么远。

    这次赵奕没有近距离观看z波压缩的场面,因为他知道什么也看不到,也不会得到任何的结果了。

    虽然实验准备了很久,但其实只是个小实验,和上次一样,就是先开启空间连接设备,然后利用z波发生器,对范围进行压缩覆盖。

    在开启空间连接设备以后,赵奕忽然一挥手要求暂停,“停一下,停一下,让人把覆盖区域的金属拿走,加大z波压缩的倍率。”

    “有点浪费啊!”

    阮文烨小声嘟囔一句,还是让人把金属拿走了。

    每一次z波实验都会放置金属在其中,主要是因为同时能制造出压缩材料,而压缩材料市场供不应求,也就是每一次实验,还能赚到一些钱补贴经费。

    如果拿走了金属材料,实验真的就只是实验,就是往里面填经费了。

    当然了。

    赵奕的要求才是最重要的。

    等工作人员拿走了金属,实验又准备开始了,赵奕忽然又发声了,而且语气非常的严肃,“暂停,停下来,不要开启设备!”

    “怎么了,赵院士?”旁边的人有些不明所以。

    “远离!”

    赵奕简单说了两个字,“我认为这次实验可能会存在危险,所有工作人员都要远离,都站在一公里外!”

    “一公里?”

    “没错!”

    赵奕皱眉道,“我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仔细想了想,可能会有危险,还是遥控开启设备比较安全。”

    阮文烨笑道,“赵院士,你是不是太过于担心了,不会有危险的,类似的实验,我们已经做过很多次了。”

    “安全最重要!”赵奕很认真的说道。

    阮文烨有些无奈,还是要所有人远离,并让人设定了个远程操作程序,在控制室进行链接控制。

    这次所有人都待在了控制室。

    实验地点距离控制室有一点五公里,相对肯定是安全的,但还是有工作人员站在外面,准备第一时间开车过去。

    赵奕也没有说什么,就让实验开始了。

    终于。

    z波发射器在远程遥控下启动,等待了大概两秒钟。

    当所有人都看着屏幕的时候,就发现屏幕忽然变得一片黑暗,仿佛是信号直接中断了。

    几秒后。

    “轰!”

    伴随着一声巨响传来,所有人都呆愣住了。

    “爆炸了!”

    “大爆炸了!”

    震耳的轰鸣声仿佛还在耳边,控制室里顿时乱做一团。

    “趴在地上,别动!”

    有经验丰富的人马上大喊着指挥,赵奕也跟着趴在了地上,他还顺手拉了一把阮文烨。

    一群人爬了好半天,才确定爆炸结束了。

    他们爬起来走出控制室,远远的就看到,一公里外变得一片混乱,大量的尘土飞在空中,让人什么都看不到。

    “远离!”

    “对,远离!快走!”

    一大堆科研人员都不知所措,好在有经验丰富的安保人员,他们马上安排所有人快速离开。

    赵奕第一个被推上车远远的开走了。

    等沿着山走出了二十几分钟,车子才停了下来,他们到了高一些的区域,站在边缘可以看到实验地点。

    那里已经能看清楚了。

    树,没了。

    草,没了。

    什么都没有了,只留下一片杂乱的空地。

    阮文烨跟着走了出来,远远看着忍不住张大了嘴,后怕的说道,“幸好离得远!”

    “是啊!”

    赵奕认可的点头,他也感到有些后怕,好在实验开始前,用了一下《因果律》,判断一下危险性,否则也许人生就结束了。

    看来以后实验的时候,一定要远离、再远离,也一定要随时注意安全问题。

    “怎么会发生爆炸呢?是不是那些真空炉质量不好?”

    阮文烨疑惑问道。

    赵奕想了想,说道,“也许,这不是普通的爆炸,而是小型的核聚变!”

    “啊?核聚变?氢弹?”

    赵奕肯定的点头,做了个形容,“应该是超小型的迷你氢弹吧,我认为是这样,还是要调查一下。”

    第六百八十三章 实验意外!超小型迷你氢-弹爆炸!

第六百八十四章 祝你们成功升天!

    现场所有人都感觉后怕不已,刚才那一场爆炸距离近一些肯定会被波及。

    如果是在二十米内,大概率连残渣都找不到,两百米内存活旳概率很低,距离五百米受伤的概率非常大。

    做这个判断很简单,只要看看周围的灌木丛、草地就知道了,百米内的可以说是寸草不生,扩大到五百米都能找到受到影响的植物。

    好在他们都提前远离到一公里外,才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有的人还是感觉耳膜被震动,到现在都听不清声音。

    赵奕远远的站着看了一会,就有安保人员建议继续远离。

    “爆炸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赵院士,我认为应该尽量远离,等确定了情况再过去。”

    赵奕点了点头,就和其他人一起坐车走了。

    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虽然氢-弹爆炸理论上不会有高辐射,但爆炸才刚刚完毕,也许就会有对身体影响的辐射,或者是其他危险。

    这些还是让专业的人去解决吧。

    在爆炸结束以后半个小时左右,就专业的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近距离的过去做检测。

    当天结果就出来了。

    阮文烨先知道的结果,他马上和赵奕说了起来,“赵院士,果然和你说的一样!”

    “我听他们的报告说, 现场并没有其他的残留,仿佛就是凭空产生的, 这和理论上氢弹爆炸的情况很类似。”

    之所以说是‘理论上’, 是因为常规氢弹爆炸也是有核污染的, 因为氢弹需要原子弹来引爆,只有纯粹的核聚变才不会产生污染, 显然现实情况达不到要求。

    当然了。

    以现在的技术来说,确实可以制造完全无污染的氢弹,可以直接用远程z波进行引爆。

    这和实验就没关系了。

    虽然现场的情况没办法勘测出什么, 爆炸反应几乎是凭空产生的,但他们在提交实验事件报告的时候,还是把相关的猜测说了上去。

    猜测,也就是赵奕的判断。

    实际上, 如果不是赵奕判断出是核聚变反应,只是凭借现场勘查的痕迹,根本无法确定爆炸是怎么产生的。

    因为,没有任何痕迹。

    在没有任何痕迹的情况下, 谁也无法肯定, 就是纯粹的核聚变反应,就只能继续进行侦测。

    爆炸结束后几个小时,实验事件报告就提交了上去, 也马上引起了高层重视。

    z波实验组的研究发生了意外,本来就是非常重大的事件, 更不用说赵奕还参与了实验,而且是发生了大爆炸,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好多的人都听到了。

    这件事引起了轰动,同时也引起了舆论热议。

    在首都的北部地区发生如此重大的爆炸事件, 消息想要掩盖都是不可能的, 但没有其他人知道爆炸是怎么发生的。

    所以舆论上有很多的相关猜测,比如有的人说是音爆, 是有战斗机飞到了上空, 跨越音速瞬间产生的爆炸。

    这个说法支持度并不高,主要因为声音并不是从空中传来的。

    好多人都猜测是一种实验, 或干脆就还是某秘密工厂爆炸。

    等等。

    官方并没有直接的解释,舆论热度也就渐渐消失,因为只是一个响声而已,很多种可能性会带来类似效果。

    高层对于实验事件非常的重视, 但并不是调查发生事件的原因, 也并没有什么可调查的,因为他们是在做最新科技的研究,碰到什么情况都是有可能的。

    这并不是一次人为的事故,而是没有人想到的实验结果。

    爆炸的结果,本身就是新发现,而且是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为什么空间传输区域被z波压缩,转移到的真空区域会发生疑似‘核聚变反应’的爆炸?”

    “原理到底是什么?”

    “如果能弄明白这个原理,相信我们对于空间相关科技的了解、理论水平,肯定会有重大的进步?”

    高层针对事件的会议上,赵奕进行了发言,“发生爆炸是很意外的,但同时这个结果也非常令人震惊,我相信里面肯定有我们没有发觉的科学原理。”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投入大量的经费,在相关的研究中。”

    赵奕、阮文烨、颜蓉等几个人,都在会议中表述了经历和看法,同时都认为应该加大相关的研发,必须要重视这次的爆炸发现。

    阮文烨的说法是,“我确信就是核聚变反应,爆炸就是超小型的氢弹,现场侦测的结果,支持我的说法。”

    “这几乎是凭空制造核聚变反应的技术,非常惊人!”

    颜蓉则是说,“这次爆炸的意外事故就表明,我们在最新可以相关的理论上还有所欠缺,所以我认为成立理论组, 由赵院士作为研发负责人,专门研究其中的理论原理。”

    这个提议被采纳了。

    赵奕也同意作为研发组负责人,专门做相关的理论研究。

    其实他对于爆炸是有自己的猜测的, 因为他很确定出现了粒子传送事件, 那么被传送的粒子很可能是单粒子, 而不是直接的原子、分子。

    这些单粒子可能是质子、中子、夸克, 把一大堆的单粒子在真空中,就肯定会发生结合反应,也就是核聚变反应。

    第一次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是因为被传送的是空气,在空气的中和效应下,少数的单粒子没有直接发生碰撞的环境,也就不会发生爆炸。

    在会议进行中途的时候,赵奕就和阮文烨、颜蓉讨论起来,并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虽然我们看到的情况可能是粒子结合的反应,但我认为反应的本质,是正负能量的对冲。”

    颜蓉有些不解的问道,“正负能量对充,是怎么解释的?”

    阮文烨也很感兴趣。

    赵奕点头道,“一直到现在,z波,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它能够对空间进行压缩的性质,和能量扩大空间截然相反,所以,我认为,z波,实际上是一种负能量,也可以说,反空间能量。”

    “正能量和负能量放在一起,并不一定会直接发生反应,处在空间中时,这种反应需要一定的媒介。”

    “而粒子就是反应的媒介。”

    “这和z波压缩空间是一样的原理,空间本身不会和z波发生反应,空间压缩也只是一种表现形势,表现出来的就是粒子被压缩、物质被压缩。”

    阮文烨、颜蓉都听得点点头。

    在休息了一段时间以后,会议就重新开始,讨论的就是投入研发问题了。

    z波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实验周边都是相关的设备,还有一台实验用的z波发生器,直接带来的损失就达到了十个亿。

    会议讨论决定直接拨款五十个亿用于相关的研发,同时也对z波组的资金、设备、人员等进行补充。

    一个会议就直接决定拨款五十个亿,足以见科研领域的财大气粗。

    事实上也是如此。

    近一年时间里,科研部门有了很多的收入,最主要就是空间信息科技公司以及高等压缩材料公司制造的利润,空间连接设备放在海外市场,制造了大量的利润,高等压缩材料公司的利润更高,利润率甚至超过百分之一千。

    压缩材料是独有的技术,而压缩材料也是供不应求的,只要有压缩材料制造出来,就会被市场所抢购。

    哪怕是民用汽车领域,都会疯抢压缩材料,因为压缩材料的强度非常高,并具有高抗腐蚀、抗辐射等多种特性,压缩材料所制造的喷剂,喷涂在汽车表面,就会对汽车外皮进行非常有效的保护,除非是出现碰撞的情况,否则小的磕碰,不会有掉漆的情况发生。

    有的民用汽车公司甚至打算利用压缩材料制造汽车。

    这种汽车的抗撞性非常高,甚至还有防弹效果,可以当做军车来使用。

    等等。

    当民用汽车领域都有如此多用途的时候,其他领域就更不用说了。

    这也是压缩材料供不应求的原因。

    虽然压缩材料非常的昂贵,但总有很多人希望能买到最好的产品,而不是嫌弃价格昂贵。

    另外,赚钱的就是制造业了。

    国内的制造业发展非常迅速,也带动经济整体快速增长,去年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20%。

    在宇宙飞船项目达到尾声的时候,科技部门就有很多资金用来投资其他研发项目,其中的重点就是z波实验组。

    现在会议直接决定拨款五十个亿,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另外,就是理论研发组了。

    赵奕被任命为理论研发组的负责人,他可以召集人手组建研发组。

    在会议结束以后,赵奕第一时间就提交了理论研发组的名单,他填上了三个名字作为研发组的核心--

    张祁灿、爱德华-威腾以及邱成文。

    其中,有两个都是名声赫赫,再加上赵奕本人,有三个都是菲尔兹获得者,名单提交上去以后,就直接得到了批准,因为相关人员的保密性不是问题。

    几个人中,和保密性牵扯的就只有爱德华-威腾,而爱德华-威腾已经工作近两年时间,都一直在理论组,中途还参与了赵奕的研究。

    现在爱德华-威腾早已被认可,成为了国内科研重量级人物。

    赵奕拟定的名单只是研究的核心人物,实际上还会有其他人参与。

    当研究组组建并设定场所的时候,就有一些人过来报道,还包括加入z波组的颜蓉院士,以及其他十几个人。

    其中有好几个年轻面孔,都是军-方、高能所等部门派过来的。

    他们不会参与到核心的研究中,只是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同时也是对于他们的锻炼,差不多等于是培养人才了。

    最新科技领域确实需要很多的人才,相关的研究越是深入,就越是发现人才远远不足。

    ——

    理论研发组相关的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展开。

    赵奕也并没有急着开展工作,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这天,他去了航天局发射基地。

    奕星的观光船将会在这里,进行第一次正式运营,赵奕是奕星的负责人,自然要来参加第一次运营,最少也要亮个相,算是个好的彩头。

    不过赵奕主要还是送一下朋友,包括孙亮、许超,都是这一次的乘客,当然也少不了李仁喆、范雷。

    赵奕最初是想给李仁哲、黄文倩买船票,让两口气一起去度个假,但仔细想了想还是改变了主意。

    因为,贵!

    他自己倒是不在乎钱,但如此贵重的船票,送给黄文倩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毕竟黄文倩和他的关系很一般,并不能算是直接的朋友。

    所以他只给李仁喆、范雷每人一张船票。

    船票的价格确实是很贵重,但实际上,也只是一次旅行而已,并不能直接卖掉换成钱。

    这样赵奕就觉得没什么了。

    当几个熟悉的朋友一起要进行太空旅行的时候,赵奕忽然感觉有些羡慕,他是和林晓晴一起去的,但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起去,估计会很有意思吧。”赵奕想着。

    最终他只能遗憾的摇头。

    现在这个时间点,研究才是最重要的,肯定不能突然上太空了。

    “祝你们这次旅途一帆风顺!”在乘客正式登船前,几个人都站在一起,赵奕笑嘻嘻的祝福道。

    每个人都非常的期待。

    赵奕对孙亮、许超道,“猴子、超哥,我估计你们两个会很享受这次旅途,尤其是飞船返回的时候,感觉比蹦极还要刺激,真的很有意思。”

    许超一听顿时期待了,“真的啊?我听你说的更期待了。”

    孙亮则是另一种反应,他忽然变得有些紧张,问道,“真的比蹦极要刺激?”他忽然有些后悔了。

    虽然一直吹嘘自己蹦极的经历,但那个经历真的很不好,当时的恐惧和担忧,一直到现在还有体会。

    孙亮忽然感觉有些害怕了,但想到昂贵的船票以及难得的机会,即便是硬着头皮也要登船。

    李仁喆和孙亮的心情差不多,他对于赵奕送船票很感激,但想到要上太空,还是感觉有些害怕的。

    反倒是范雷很开朗,他搂着李仁喆的肩膀,笑道,“老李,别怕,到船上,哥照顾你!”

    “滚!”

    “对了,多拍几张照片发一下!”赵奕叮嘱道,“机会难得,你们都拍一些,船上也有wifi。”

    “那肯定啊!”

    一群人说说笑笑,就到了登船的时候,赵奕和几人挥手告别,喊了一句,“祝你们成功——”

    “升天??”

    他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又觉得说的没有错。

    不就是升天吗!

    这几个家伙一起升天,还真是有点意思啊!

    第六百八十四章 祝你们成功升天!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579/ 第一时间欣赏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作者:不吃小南瓜所写的《规则系学霸》为转载作品,规则系学霸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规则系学霸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规则系学霸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规则系学霸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规则系学霸介绍:
【已知,校花林晓晴能搬动八十斤重物,问林晓晴同学的臂力是多少?】答:左臂49斤,右臂67斤。【已知,一加一等于二,问491乘以709的结果是?】答:348119。其他人的逻辑是推导;我的逻辑是因果。再困难的问题被提出时,答案已经显而易见。过程?抱歉,结果才重要!规则系学霸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规则系学霸,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