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规则系学霸TXT下载规则系学霸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规则系学霸全文阅读

作者:不吃小南瓜     规则系学霸txt下载     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八十五章 ‘神灵’才能懂的东西

    观光团旳第一次正式运营起飞,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但还是有好多人都担心,第一次运营会出现问题。

    主要是因为第一次非常的重要,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哪怕是一些小问题都可能变成大问题。

    赵奕倒是对于运营并不担心,他利用《因果律》查看了观光船,船体没有任何的问题,就不会出现安全上的意外。

    只要没有安全上的意外,其他就都是小问题。

    比如,旅行过程中的服务、饮食、旅行体验等等。

    因为牵扯到了新的市场领域,没有可参考的对象,就不可能做的面面俱到,一切都还要继续探索。

    对于太空旅行的服务体验,赵奕还是非常关注的。

    所以说现在并没有直接竞争对手,但好多顶尖公司都希望在太空旅行行业有发展以后太空飞船也会对外正式售卖,就会有其他公司加入到竞争中来。

    虽说奕星不是靠太空旅行进行盈利,但作为制造飞船的公司,服务肯定还是要保证的,也等于是为行业做一个标杆。

    赵奕对于太空旅行的要求就是,每一次的旅行回来?,要征询每一个乘客的意见,并在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改进。

    这样旅行的体验就会慢慢的提升。

    在有很多次运营以后,就会渐渐的成熟起来。

    在参加了观光船第一次运营的起飞仪式后,赵奕又关注了一下运输船的情况, 运输船已经制造好了,正在等待第一次的测试。

    运输船的测试次数为三次, 但耗费的测试成本却更高, 主要是因为技术难度更高、工作要求更高, 还有运输船的体量比较大,控制上难度更高一些。

    运输船的三次测试, 第一次就是常规的空船环绕地球运行。

    第二次都是满载环绕地球运营。

    第三次就是依靠智能控制系统,让运输船往返月球一次,中途环绕月球运转二十七圈。

    等第三次测试结束以后, 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可以进行常规测试监运输工作了,到这个阶段,月球基地计划就可以进入到第一步,也就是运送基地车到月球, 来找寻最适合的基地建造地点。

    运输船的测试并不需要费心, 奕星联合航天局就可以完成。

    现在相关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一个太空飞船环绕月球的测试, 相对来说就只是一个小项目而已,最少测试过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赵奕只需要等消息就好了,只有出了大问题才会找到他。

    太空探索安全问题是最需要保障的, 所以赵奕关心的是宇航局制造的安全船, 安全全是宇航局设计制造出来的, 采用的是以太阳能传输技术为动力, 设计出来的封闭式简单操控飞船。

    这种安全船只有依靠太阳能传输动力驱动的电力机,可以让船体以低速在太空中运转。

    技术上来说, 安全船是非常简单的。

    安全船会直接搭载在运输船上, 运输船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 宇航员就可以搭载安全船离开, 也等于是放弃了运输船。

    其实安全船理解起来非常简单, 就像是海船中的救生船一样。

    如果大的船出现了什么问题, 就可以乘坐小船逃离。

    赵奕去看了运输船的建造工作, 并顺手指点了一下相关的技术问题,以保证安全船内的物资能支持的更久。

    等查看了安全船以后, 赵奕就放心的回到了研究工作中, 他在科技处的大楼里, 等到了爱德华-威腾、邱成文等人。

    科技处的大楼,就是上级安排做研发的地方。

    实际上,做研发的环境肯定大学里更好,但是因为牵扯到保密性,还有地理位置的方便考虑,最终还是选定了科技处空置的楼层。

    邱成文、爱德华-威腾等人都来了。

    赵奕首先见到的是张祁灿,张祁灿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他一直担任赵奕的助手,接到消息马上就过来了。

    两人一起等到了爱德华-威腾。

    爱德华-威腾依旧是很热情的样子,他和赵奕来了个拥抱,有些感慨的说道,“赵奕,我就知道你会想到我的,这么重要的研究,谢谢你。”

    “不用客气,我相信你。”赵奕笑道,“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个研究。”

    “我相信是这样。”

    爱威腾-威腾很有信息,但到现在,他都不知道是什么研究,只是知道和z波有关,z波可是绝对保密技术,能接受到这种极为高端的技术,就感觉非常的激动,“到底是什么研究,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吧?”

    “还是等邱教授一起吧,我可不想解释两次。”

    赵奕摇头说道。

    “好吧。”爱德华-威腾无奈的抱怨道,“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我现在感觉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趁着人还没聚齐的时候,赵奕和爱德华-威腾聊了起来,爱德华-威腾说起了其他事情,“有几个老伙计给我发邮件, 说他们都想来这里做研究,问我是不是有能力让他们来。”

    “还有我原来的几个学生,不过对学生, 我都拒绝了,或者没有回复,但有几个老伙计,我真希望他们能来。”

    “都有谁啊?”赵奕感兴趣的问道。

    爱德华-威腾说了几个名字,“波尔斯、希特洛夫斯基、贝利特几个。”

    这几个人中,有的是听过的,有的并没有听过,但每一个听过名字的,都是最顶尖的数学家或物理学家。

    赵奕道,“如果他们真想来这边工作,可以让他们去申请,走正常渠道应该可以的,我最近知道,政策上是打算大力吸收人才,尤其是理论人才。”

    “如果他们肯过来工作,待遇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点还是能够保证的。

    十年前,国内的科研待遇远远赶不上国外,薪资水平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差别甚至是几倍之多。

    但是,最近几年,国内加大的科研支持力度,科研相关的拨款节节攀升,同时大力裁剪行-政管理岗位,科研人员的地位和待遇,都有了显著提升。

    虽然同级别对比,薪资上还有些差别,但差距也没有那么明显了。

    另外,国内有几个世界级的大项目,而且是国外所没有的,也走在了最新技术的前沿,对顶尖的人才非常吸引力。

    所以,好多的顶尖人才都希望能够来国内发展,因为他们知道国内接触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现在好多领域可以说,国内才是科技的核心。

    国内的政策制定上,也偏重于大力吸收人才,放开绿-卡申请难度就是其中之一,科研人才申请绿-卡相对容易了。

    比如,诺贝尔、菲尔兹获奖者,只要在国内长期居住、工作,就可以直接申请到绿-卡。

    但是,想要从事保密相关的研究,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邱成文终于来了。

    邱成文来的有些迟,他有些歉意的说道,“有好多工作要提前处理完,抱歉,这么久才来。”

    其实邱成文是有些紧张的,因为他是第一次参加类似的研究,他对于反重力技术有了解,但z波相关完全一片空白。

    同样的,爱德华-威腾也有点紧张,他们都明白z波是有多重要,只要参加了z波相关的研究,最少在对世界完全公开前,一辈子也休想离开国内了。

    这就是拥有最高级别保密性的技术。

    但是,他们还是来了。

    最主要就是因为,z波技术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这是人类到目前最前沿的研究,而且能够联系到压缩空间技术,联系到太空穿梭技术,是接触到了物理的顶点。

    当然,远不是顶点。

    最少赵奕是这么看的,所有人都来了以后,他就说起了实验碰到的问题。

    “我们凭空制造了核聚变。”赵奕的开头就很惊人,“直白来说,就是在真空中制造核聚变。”

    “据我个人推测,应该是出现了空间粒子传送,我们把z波技术和空间传输结合在一起,结果就发现,有粒子完成了空间跳跃,出现在了完全封闭的真空环境中,然后就发生了聚变反应。”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确切的实验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同样的实验还会有同样的结果。”

    “所以,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从理论上进行研究。”

    赵奕继续道,“我的想法是进行空间解析,只有能够对空间更加的了解,才能解答为什么会出现粒子传送的问题。”

    爱德华-威腾、邱成文,甚至是张祁灿都听得惊讶不止,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直接就能听到这种大消息。

    凭空出现了核聚变反应?

    粒子传输?

    后者不就等于是物质传送吗?

    爱德华-威腾惊讶的长大了嘴,“所以说我们的研究是想制造魔法阵?直接连通两个地方。”

    “上帝啊,这简直是太神奇了!”

    “如果不是你说的,我会认为是在听魔法故事。”

    邱成文也跟着点头。

    物质传送可不就是魔法阵吗?国内的神话传说里,似乎都没有类似的‘技术’。

    这就是魔幻!

    张祁灿相对要淡定一点,跟着赵奕做了这么久的研究,他练就了一颗平淡的心。

    赵奕在简单做了介绍以后,说起了研究的相关方向,“不会提供给你们一些空间相关的理论内容,而我们的研究并不是继续深入,而是希望能从其他角度,讨论粒子传送的可能。”

    这才是研究方向。

    赵奕的研究并不是把所有的空间理论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去理解,一起去继续的做深入的研究,而是希望能从其他角度,用数学的方法解析这个问题。

    爱德华-威腾最擅长的是弦理论,邱成文擅长的是爱因斯坦相关理论。

    张祁灿,就和赵奕差不多了,他是所有人中,对空间数学了解最多的,在最新科技相关的理论中,他的理解可以说是仅次于赵奕。

    “这正是我所擅长的。”爱德华-威腾听到说用擅长理论做相关解析,顿时摩拳擦掌的感觉很兴奋,同时,他非常期待的是空间相关的数学理论。

    邱成文也一样。

    这可是难得接触空间数学的机会。

    虽然空间数学是赵奕创造出来的,但因为牵扯到保密性的关系,好多内容都是封存没有公开。

    所有人都知道赵奕对空间理解非常深入,但究竟深入到什么程度,知道的人就寥寥可数了。

    赵奕对爱德华-威腾、邱成文都非常信任,他直接拿出了一部分空间数学,大多都是和z波相关的。

    然后他就开始做讲解。

    虽然讲解会占用一部分时间,但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更何况,邱成文、爱德华-威腾以及张祁灿,都是最顶级的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他们的天才程度可以说远高过自己。

    如果没有系统的帮助,哪怕拥有渊博的数学知识支持,他知道自己也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有了他们三个人的帮助,就可以大大的拓展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通路。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赵奕都一直在讲解空间数学。

    空间数学,可以说就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只是因为大部分内容没有公开,就没有被列为单独的学科。

    现在流传的空间数学,就只有赵奕所发表的《宇宙论》。

    《宇宙论》里提到了空间数学,相关内容也是非常浅显的,甚至有些东西说的很模糊。

    爱德华-威腾和邱成文,都仔细研究过赵奕的《粒子的边界理论》以及《宇宙论》,再结合现在的空间数学知识,他们顿时对于相关内容更加理解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一直好奇你的理论是怎么解析出来的。”

    “之前莪还怀疑过这个理论,因为好像论证过程有缺失,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黑洞内部就是高压缩粒子!”

    “高压做粒子可以制造出z波,直接影响到空间的扩张,而空间可以吸收能力——”

    “所以,我们这个研究就是,空间到底是什么?对不对!”

    在连续讲解了三天以后,爱德华-威腾和邱成文都明白过来。

    赵奕也不得不感慨,天才和普通人是不同的,之前在研究反重力和z波的过程中,他也有个理论组,还给理论组的人上过不少课,讲解过很多的东西。

    当时他就发现阮文烨已经很出色了,而在理论组核心成员中,阮文烨可以说是最蠢笨的一个,理论反重力相关理论内容,就需要一个多月时间,研究过程中,则可以说没有任何贡献。

    现在面对难度更高的空间数学,爱德华-威腾和邱成文,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能理解个大概了。

    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

    没错!

    在爱德华-威腾、邱成文面前,阮文烨级别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都只能归在普通人的行列而已。

    “如果每一次的学生都是这种天才就好了。”赵奕感叹的说道。

    实际上,他希望更多人加入到空间研究中,才能够拓展研究,来丰富空间数学相关内容。

    现在有些尴尬的是,他所有的空间数学研究,绝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真正理解的就只有他,还有张祁灿两个人。

    张祁灿一直都在做空间数学的汇总、整理工作,但他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单单是一个空间数学公式,也就是‘神灵密码’的解析,都足可以写上一本书。

    “或许,张祁灿一辈子都要干这个工作了。”

    赵奕想着,“又或许,可以让邱教授、爱德华也加入到这项工作中,一起整理空间数学的内容,以便在几年、几十年后,真正让空间数学成为一门学科,哪怕是复杂一些,也是可以慢慢学习的。”

    “而不是所谓的‘神灵密码’,成为‘神灵’才能懂的东西。”

    第六百八十五章 ‘神灵’才能懂的东西

第六百八十六章 地球上不敢做的实验!

    理论研究正式开始。

    理论组核心旳几个成员,几乎就是闭关做研究。

    赵奕希望能够从各个角度去论证粒子传输过程的数学构造方式,每一个角度都需要结合空间数学分析。

    他们都在做自己所擅长的数学工作。

    邱成文擅长爱因斯坦理论,他做过许多爱因斯坦理论相关的数学工作,包括解决了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的卡拉比猜想、也包括证明实与复的monge-ampère 方程解的存在性,并证明高维闵科夫斯基问题,等等。

    现在邱成文选择的入手点,是以极小曲面在时空中行为的分析,也就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来结合空间数学继续做推断。

    同时,他的数学研究还需要结合镜对称猜想,希望能找到粒子传送的‘对称性’。

    爱德华-威腾就是从m理论、超弦理论入手了,当牵扯到空间维度的问题,再联系空间数学,就能联系到粒子传送。

    弦理论相对爱因斯坦理论,与空间数学更接近一些。

    所以爱德华-威腾的研究,比邱成文进展快的多。

    赵奕则是和张祁灿一起,从空间数学角度展开深入的分析,他们了解完善的空间数学体系,对于z波、空间链接技术,都有理论基础。

    结合两个技术的数学做推导,肯定会和事实更加接近。

    三个方向、三个角度。

    在连续做了一个星期的研究以后,几个人的工作都告一段落,就召开了内部的小会议。

    邱成文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随后说道, “我认为粒子传送,也就是粒子在空间中跳跃, 也符合对称性。”

    “这种对称性可能是能量和物质的对称。”

    “只要有物质传送过来, 就肯定会有能量损耗, 考虑到粒子从原子中剥离需要很大的能量,我认为, 是z波和空间链接技术,一起促成了空间能量损耗,也就是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空间。”

    “能量肯定不会凭空产生, 而实验中的能量,根本不可能支持把粒子从原子中剥离。”

    “所以两个技术结合在一起,就像是火焰一样,点燃了能够燃烧的原料,就制造出了更大的火焰。”

    “这些原料就是空间能量。”

    邱成文是从能量守恒角度出发的, 就像是他所说的观点, 把粒子从原子中剥离, 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

    那么能量来源是什么呢?

    显然, 实验中提供的z波, 包括空间链接设备损耗,都根本不足以支持把粒子从原子中剥离。

    那么能量只能来源于空间。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实验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有空间能够被‘点燃’, 那么其他空间也可能会被点燃, 也许实验就能真正制造出超高强度的爆炸, 甚至会制造出高能量的黑洞。

    邱成文所说的并不只是猜测, 他还做了一系列基于已知理论的数学分析。

    其中有好多都是猜想的那种, 还有一些和现有的空间理论冲突,但不管怎么说,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很了不起的。

    其他三个人的点评都是,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我们就不能继续研究了。”

    “这个实验实在太可怕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先研究出理论,知道能够完全控制住实验规模, 才能够继续后续的实验。”

    接下来爱德华-威腾也说起了自己的工作进度,“我的想法还是维度问题, 粒子在传送的过程中,是进入到其他维度空间, 然后被挤了出来,再出现就会顺着通路, 被转移到既定位置。”

    “之前我和赵奕研究过多维空间问题, 质量是高维产物,粒子同样也是高维度的,那么传送就是高维度的物质转换。”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弦组成的,有物质才会有空间,赵奕的宇宙论也支持我的想法——”

    爱德华-威腾说了很多,内容有些老生常谈的意思,但过去的一周时间了,他的研究进展才是最多了,因为他把空间数学补充到m理论中,完善了多维空间的边界问题,塑造了质量点的‘通路’。

    按照他现在所得到的结论,质量点是通过多维边界的的通路,进入到其他维度的世界中,随后迅速被挤压回到原本的世界,把空间传输理解为建立‘通往多维的通道’,再回来就有了两条通道,有的粒子就会进入另一条通道。

    这个想法的数学证明,要比邱成文的证明要完整一些。

    当然了。

    其中依旧有很多猜想,以及不合乎常规数学的构造方式。

    接下来张祁灿也说了他的工作,不外乎就是继续解析空间数学内容,希望能构造出‘物质传送’的通道。

    但是,他没有能完成。

    赵奕做的也是这个工作,但同样没有能完成。

    其实几个人的研究,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

    “空间是什么?”

    用肉眼看到的空间是一片空无,理论假设的空间也同样是一片空无,可一片空无的空间却能够吸收能量。

    依照赵奕的宇宙论,空间吸收能量就会扩大。

    可是, 为什么会扩大呢?

    怎么扩大的?

    扩大的规则是什么?

    在无法解决‘空间是什么’的前提下,前面几个问题连想象都无法做到。

    当面对空间的理解问题时, 几个人全都思考起来,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空间, 哪怕是‘多维’的说法, 同样无法对空间做出诠释。

    这时候,张祁灿忽然抬头说道,“我刚才听威腾先生的说法,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弦组成,那么空间是否也是由弦组成呢?”

    几个人都看了过来。

    爱德华-威腾皱起了眉头,邱成文也陷入了思考。

    赵奕则开口道,“如果空间是由弦组成,岂不是就有重量或能量了?”

    张祁灿道,“也许是特殊的弦,不能被常规物理体系限制的弦。”

    这句话让几个人全都一愣。

    赵奕恍然道,“确实可以这样理解,把空间看成是某种特殊的物质,这个物质由同样的特殊粒子构成。”

    他思考着继续说道,“这种特殊粒子不受常规物理限制,拥有奇特的物理特性。比如,它不会和常规的能量、物质发生反应,并能够穿透一切的能量和物质。”

    “再比如,它的密度是固定的,也可以通过吸收特殊能量,来增加数量。”

    “当他被特殊能量,也就是z波压缩的时候,就会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大量湮灭的情况,从而使得密度重新回归正常。”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空子’?”

    赵奕的说法顿时让其他人陷入思考,过了好一会儿,邱成文抬起了头,“如果按照这个解释来说,空子会不断的运动,而且是快速的运动,但是空间链接是怎么发生的呢?”

    张祁灿马上道,“可以理解为建立相邻的通道,让空子直接完成跳跃。”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宇宙存在最高速度的限制就可以解释了,哪怕是不带质量的粒子,最高速度也会受到空子跳跃速度的限制。”

    “也就是说,空子并非不和能量发生反应,而是会被能量附着,当空子进行跳跃,能量也会跟着传播。”

    几个人似乎是来了灵感。

    爱德华-威腾也跟着说道,“这样就能解释通了,支持空子跳跃的动力就是质数排序。”

    “如果用数字代表空子,它只会在质数点之间跳跃,当跳跃到特殊点,也就是2的n次方点位时,就会发生湮灭的情况,每一次空子的湮灭,都会伴随着对质量点的挤压,也就是引力的来源。”

    邱成文跟着说道,“能量是守恒的,空子湮灭伴随着能量扩散、被吸收,从而制造出新的空子。”

    “这种不断对质量点挤压过程中,就会推动原子出现各种性质,从而产生各种化学反应。”

    爱德华-威腾道,“中间好像还缺少很多内容。”

    “确实。”邱成文点了点头,“但最少现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赵奕听着几个人的讨论,顿时感觉找到了突破点。

    空子!

    这个概念能够帮助继续完善空间理论,只不过可以归在‘理论物理’,也就是没有证明的物理范畴内。

    假设,空间是由空子组成的,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就假定空子是存在的,根据现有的物理规律,来对空子进行定义,以及研究它的特性。”

    他敲定了接下里的方向。

    理论组每个人都是动力十足,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空间,被定义是由空子构成。

    那么依靠现有物理定律的规范,就可以给空子做出各方面的规范的研究方向。

    ——

    对于理论组的几个人来说,时间仿佛一晃就过去了。

    一个星期。

    他们都在各自研究空子,建立出‘空子数学’,既定的方向很简单,一个是四大力,另一个是空间数学。

    引力,就是空子跳跃湮灭,挤压质量点所造成的。

    电磁力,则是质量点散发能量,抵抗空子挤压,以及释放能量的过程。

    强力和弱力,按照赵奕的宇宙论,和质量点理论是直接相关的。

    那么一些物理现象就可以得到解释,比如,光速。

    为什么会出现光速?

    因为宇宙中的最高速度,受到空子密度以及跳跃速度的限制,空子可以直接携带能量,能量的速度最高被限制在光速上,换句话说,空子跳跃的最高速度,就是极限的光速。

    比如,空间链接技术。

    空间链接技术是建立区域之间的跳跃通道,携带能量的空子,就可以直接跳跃到‘链接’的另一方。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以后,赵奕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空子是否存在,我们并不知道,但如果我们对相关特性研究是正确的,就可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

    “实验?怎么做?”爱德华-威腾马上反应过来,他一辈子的研究最希望验证的就是弦理论,但弦理论是否正确,根本无法设计出实验。

    当才刚提出一个新理论,就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绝对是非常吸引人的。

    几个人都目光灼灼的看过来。

    赵奕道,“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设计,首先我们知道,反能量屏障是可以隔绝空间压缩效果的,同样的,我们可以理解为隔绝空间、隔绝空子。”

    “当空间发生压缩的时候,后续肯定会有大量周围的空子,对被压缩后的空间进行填充。”

    “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反能量屏障内部,放置一个z波发生器,用z波压缩反能量屏障内部的空间。”

    “这样就会制造出一片空子的空白地带。”

    “然后,我们用空间链接设备,把内外两个区域链接在一起。”

    “如果我们所研究的空子特性是正确的,那么空间连接设备的传输效率,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这就像是空气填充真空一样。

    如果地表出现有一片真空区,就肯定会有大量的空气瞬间填充进去,所以包裹真空区域的材料,会承受来自周围的巨大压力。

    当出现一片连空间都不具有的区域,链接空间中的空子,肯定会瞬间填充空间的空白区域,就反应在空间链接设备传输能力增强上。

    赵奕的说法让几人眼前一亮。

    邱成文迅速道,“这个想法实在太天才了,我都迫不及待开始实验了。”

    “但是,会不会有危险?”张祁灿有些担忧的说道。

    爱德华-威腾想了想,跟着点头道,“我觉得危险性也很大,不要说连空间都不存在,哪怕是制造真空区域,都会出现巨大的压力。”

    “如果制造出连空间都不存在的区域,发生什么危险都是有可能的,也许会引发超级大爆炸,也许能知道一个小型黑洞?也许——”

    他没说完。

    其他也不用继续说了。

    赵奕也有同样的担忧。

    这个实验最担心的并不是失败,而是成功。

    之前的实验就发生了核聚变爆炸。

    如果制造出一片连空间都不存在的区域,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都是有可能的,毕竟理论就只是理论,理论出现一点问题,也许就会制造出巨大的危机。

    这个实验——

    地球上不敢做啊!

    第六百八十六章 地球上不敢做的实验!

第六百八十七章 百亿售卖火星-1飞船

    赵奕还是第一次碰到,明明能够进行实验,却担心发生因意外引发重大事故旳情况。

    这不仅仅是重大事故,深入去想,甚至可能危害整个地球。

    在地球上都不敢做的实验,想一下都觉得非常的可怕,同时也感觉非常的郁闷,其他人的感觉也差不多。

    作为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科学家,出现一个新的理论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实验直接去做出验证,结果却发现实验很可能非常的危险,不能第一时间进行验证,就是最郁闷的事情了。

    这种时间地球上肯定是不能做的,好在太空探索技术发展迅速,就能找到其他的方法。

    张祁灿第一个说道,“是不是能在月球上做?月球上应该相对安全吧?我们正有月球基地计划,也已经制造出了运输船,可以把相关的设备,直接运送到月球上,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那需要多久?”邱成文感兴趣的问道。

    张祁灿想了一下,“如果速度快的话,两三个月就够了吧?当然前提是,优先做实验。”

    爱德华-威腾惊讶道,“这么快吗?你们的运输船已经造好了?我关注过这件事,好像是说先送上一个月球基地车, 对不对?”

    “没错。”

    张祁灿点了点头。

    赵奕摇头道,“月球也不一定安全。”

    其他人听了都沉默了。

    这是实话。

    如果月球有什么大的动静, 肯定会对地球产生影响。

    这可能会成为威胁到地球、人类的实验, 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可能, 也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赵奕道,“但方法还是有的, 其实也不用想的太复杂,如果要求不高的话,就只是个小实验而已。”

    “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反能量屏障、z波发生器, 以及空间链接设备。”

    “如果是在地面上做实验,准备工作一天就够了,也不需要多少花费。”

    “想要做到保证安全,那么我们需要的是一艘太空飞船,可以开启反能量屏障的飞船, 让飞船尽量的远离地球, 就可以开始实验了。”

    “我们对实验的要求并不高, 只是做一个简单的验证而已,所以无论是z波发生器, 还是空间链接设备, 都可以使用最简单的。”

    其他人都思考着点头, 眼神里散发着期待的目光。

    爱德华-威腾问道, “那么,飞船呢?我知道奕星有飞船, 其他就不清楚了。”

    “航天局也有。”

    赵奕道, “国内能开启反能量屏障的飞船应该有四艘,奕星有一艘, 航天局有一艘, 反重力团队也有一艘实验用飞船,还有就是宇宙飞船。”

    宇宙飞船肯定不会用来做实验的,因为根本就损失不起。

    反重力团队的实验用飞船,技术性能大概率不达标,因为他们多数从事是近地实验, 没有太空穿梭的经历。

    这种技术不达标主要体现在电子系统上。

    因为硬件都已经安装完毕, 电子系统想要升级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专门进行编写、升级。

    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反重力团队的飞船也可以忽略掉,剩下的就是奕星和航天局的飞船了。

    奕星的飞船就是执行火星任务的那一艘, 性能还是非常好的,回到地球以后经过了修复、保养,一直停在奕星所属的发射制造基地里。

    这艘飞船短时间不会有任务, 是最适合用于实验任务的。

    航天局也有一艘新建造的太空飞船,他们参照的就是奕星的飞船技术,因为是全新建造出来的,补足了奕星的火星-1飞船出现的一些技术、使用不足,并且增大了空间还能当运载船使用。

    这艘飞船的建造,是给未来紧急任务做准备的。

    比如,月球基地发生问题,就可以使用太空飞船进行迅速支援。

    或者,宇宙飞船发生问题,也可以使用飞船进行紧急救援。

    等等。

    说白了,就是一艘用于太空救援的飞船,建造好以后暂时也没有任务,也可以用作于实验。

    赵奕还是更倾向于使用航天局的飞船,因为他们所做的研究,和z波、空间传输直接相关,是对空间进行解析、研究粒子传送的奥秘。

    一句话,这是基础理论的科研项目,而不是为奕星所做的研究。

    这种研究的认证当然不能由奕星出资,奕星也没有道理为此付出一艘飞船。

    要知道,一艘飞船价值超过五十亿,还仅仅是制造的基础价格,没有包含其中的技术价值。

    如果把飞船售卖到国外,甚至轻松卖个两百亿。

    所以还是使用航天局的飞船比较好。

    理论组的几个人商议好以后,就一起写了实验申报材料,因为他们就在科技处的大楼里,写完申报材料以后,直接就送到了科技处领导刘部长手里。

    赵奕去送申报材料的时候,就是随手给了刘部长,还和刘部长聊了几句家常, 谈的大概是工作辛苦之类。

    刘部长也没有太当回事,就安稳的回到了办公室,泡了杯茶水慢慢的看, 就才刚看了一分钟,他就一口把水喷出来。

    “什么!”

    “申请用航天局的太空飞船做实验?而且实验还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危险,比如,大爆炸?”

    “然后,飞船一定概率有去无回?”

    “这——”

    刘部长顿时坐不住了,他干脆直接打电话给高层领导做汇报,说了一下拿到的实验申报材料。

    两个小时后,高层领导来了,同时到来的还有航天局的负责人邓龙,以及几个其他的领导、专家等,他们会一起听取,理论组的研究报告和实验申请。

    张祁灿最先发言说道,“我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粒子传输的数学逻辑。”

    “经过我们的研究,最终把空间描述成有基础的‘空子’组成。”

    “空子的密度是固定的,同时,空子也在不断的跳跃——”

    他说起了几人的成果。

    之后邱成文、爱德华-威腾,分别从现有的物理理论以及m理论构架,说明了空子存在的数学逻辑。

    邱成文说的内容还好一些,无论是光速、爱因斯坦理论,还是其他相关的物理理论,都是好多人知道的,以此来说明空子假设,也会让人一定程度上信服。

    爱德华-威腾就不一样了,他也知道弦理论数学很复杂,就只是找一些简单的来说,有些难度的都错开不谈。

    哪怕是他认为的简单,也是多数人完全不能理解的。

    哪怕是顶级的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没有对弦理论进行过研究,想听到他说的内容都很困难。

    爱德华-威腾做完了发言以后,会议现场安静了好一会儿。

    几个领导用力的鼓起了掌,其他人也都跟着鼓掌,高层领导轻咳一声,说了一句,“不愧是菲尔兹获得者,被认为近几十年来,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威腾先生说的内容就是高深。”

    爱德华-威腾很高兴的坐了下来,他似乎是觉得大家都认可了自己的发言。

    赵奕小声提醒一句,“当领导听不懂的时候,就会这么说。”

    “——?”

    爱德华-威腾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旁边邱成文却忍不住喷笑出声。

    接下来就轮到赵奕了。

    赵奕是做最后的总结,他从最新科技角度入手,说明了实验的重要性,“我们上一次的实验发生了疑似小型氢弹爆炸的意外,相信各位都有所了解。”

    “根据我的判断,之所以会出现那样的意外,是因为发生了粒子剥离以及粒子传输。”

    “粒子被剥离出原子核,并在特殊情况下发生了传送,他们在真空中碰撞在一起,就发生了核聚变反应。”

    “这显然不是正常情况,所以我们才组建理论组做研究。”

    “现在我们的研究有了一些成果,但不确定这些成果是正确的,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做验证,但同时我们所设计的实验,不敢保证安全性。”

    “这个实验会制造出一片连空间都存在的区域,如果实验成功了,我们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申请太空飞船,想要的宇宙中完成实验。”

    “最好的结果就是实验成功,并且不发生意外,飞船就能正常返回。”

    “一旦发生了意外,飞船有很大可能回不来。”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实验能够直接验证我们的成果,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因为一旦实验成功,我们可能会对空间更加了解,并以此研究出新的技术。”

    最后一句话相当有说服力。

    赵奕所研究的最新科技,包括反重力技术、z波、空间链接技术、压缩材料等等,覆盖了太空探索、军事科技、信息传输以及材料领域,每一项在相关的领域都是碾压级的技术,并且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超高利润,也正是凭借这几项关键技术,国内才能实现对外的技术压制和威慑。

    每一项最新的技术,都可以说是国内发展的根本。

    相比一项新的技术出现,损失一艘太空飞船根本不算什么。

    高层领导立刻就心动了。

    航天局的负责人郑龙肯定不这么想,他当然知道一项新的技术有多重要,但实验所用的飞船并非不可替代。

    航天局新制造的太空飞船,可以说就是他的心肝宝贝。

    这是采用最高端的技术,十分昂贵的压缩材料,还配备了相当高端电子系统,里面的各种装置设备也都是最好的。

    虽然飞船的既定任务是太空救援,但因为其高超的性能,也可以做一些其他工作,完成一些很重要的任务。

    比如,星球探索。

    如果现在拥有更高效的z波卫星,能够借助太空航道,直接跨越超越一万个天文单位,探索太阳系外部的星球。

    这种超高性能的太空飞船,要损失在一次实验中,就是在太令人心痛了,而重新制造一座飞船,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大。

    所以郑龙提出了不同意见,“据我所知,奕星也一座飞船,做过火星探索任务,应该也能满足实验需求吧?”

    赵奕点头道,“奕星的飞船也可以,但这并不是奕星的项目。”

    他说的很直白。

    因为奕星是正常运营的公司,不可能为了基础理论研究,就损失公司的一座超高价值飞船。

    这里有个问题是,依靠基础理论研究所研发的技术,并不完全会属于他个人所有,或者属于奕星所有。

    理论组,是科技处的研发组。

    不管能够研发出什么样的技术,不肯定是最新科技领域的保密技术,主要所属权都会是国内所有,正因为如此,实验用奕星的飞船,根本是说不通的。

    郑龙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笑道,“赵先生,你误解我的意思了。其实我是想说,国内可以出资买下奕星的飞船,并直接用于实验。”

    他站起来对其他人道,“我们新建造的飞船非常高端,比火星-1飞船性能还要好,如果实验出现问题,直接损毁就太可惜了,而火星-1执行过火星探索任务,直白来说,现在也没有其他任务,再想使用,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升级,用于实验再适合不过。”

    “所以我们可以出资买下奕星的飞船,相信奕星也不会拒绝吧。”

    当然不会拒绝,前提是价钱适合。

    赵奕知道火星-1的制造成本,大概在五十个亿左右。

    航天局也清楚。

    所以会议就敲定航天局和奕星去谈购买火星-1飞船,然后改装用于即将进行的实验。

    等会议结束以后,郑龙和赵奕肩并肩走出去,还一边小声说道,“赵院士,你的飞船成本大概是五十个亿吧?用于实验的话,价格上——”

    他没有把话说完,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想过来砍砍价。

    赵奕摇头道,“奕星和航天局经常合作,咱们算是老熟人了、算是朋友了吧?”

    郑龙疑惑点头。

    赵奕道,“朋友,肯定不会坑你们,更何况,奕星和航天局,未来肯定还会有很多的合作,技术上有很多交流,业务上也有很多往来。”

    “所以飞船具体售价还是要谈的,火星-1制造成本确实是五十个亿,但售卖价格,肯定会贵一些,因为火星-1执行过探索任务,证明了飞船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这次谈判,我不会参与,但莪估计,售价应该在百亿以下,主要还是因为,火星-1对奕星确实不是必须的,而且暂时也没有任务。”

    “不过,你放心吧。”

    赵奕最后补充道,“航天局买过去,可不一定会亏,因为这次实验,出现大的安全风险概率很小。”

    “虽然我们说的很严重,但只是因为有概率,但概率并不高。”

    “火星-1内部都会加装压缩材料,哪怕是应对上一次的小型爆炸,因为有空间罩阻挡,也不会直接让非常损毁。所以说,在实验结束以后,火星-1 有很大概率,能正常返回地球。”

    郑龙听了心里顿时一喜,随后马上追问道,“我还以为做了实验肯定回不来了,原来是这样啊!赵院士,你觉得回来的概率有多大?”

    赵奕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我也不敢保证,很难说。”

    “这样好了。”

    “怎么?”

    “可以和奕星签个协议,如果实验损毁,奕星可以进行相应的补偿,售卖价格就正常来谈。”

    “这个好!”郑龙顿时满意了。

    如果实验出现了意外,让飞船无法正常返回,有一定的资金补偿,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弥补损失。

    否则,买下奕星的飞船肯定不亏!

    虽然制造成本只有五十亿,但飞船性能非常不错,而且执行过任务,可以保证安全、稳定性,一百亿买下来都不亏。

    第六百八十七章 百亿售卖火星-1飞船

第六百八十八章 参观月球基地车

    针对申报旳特殊实验会议结束,知道消息的人,注意力也都放在了实验上,实验变得非常受到关注。

    同时,实验的理论组也需要提交一份危险性评估报告。

    这倒是赵奕等人没想到的。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正常的,因为实验的耗资会很大,不损失太空船的情况下,实验也会耗费上亿人民币,一旦出现太空船损毁的情况,耗费将接近百亿人民币。

    另外,理论组不断强调实验可能带来的危险,也让高层领导非常重视,他们希望能知道,极度危险的情况,出现的概率有多大。

    赵奕、邱成文、爱德华-威腾以及张祁灿,都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一起来的工作间,开始针对实验的危险性做评估报告。

    实际上,他们做的工作就是研究‘实验会发生什么’。

    “实验极度危险的情况出现,主要体现在实验成功上。”

    “如果实验能够成功,就会知道一片连空间都没有的区域,这片区域受到外在的压迫,发生什么都有可能。”

    “但是,实际上,因为有反重力屏障的阻挡, 哪怕发生巨大的爆炸,那一瞬间爆发的能量也会被吸收掉, 剩余的能量放在太空中, 也很难制造多大的威胁。”

    赵奕做出了简单总结, 随后说道,“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 分析实验成功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假设实验成功的前提下,空子肯定是存在的, 几个人很快总结了重要的几点。

    邱成文率先说了一点,“如果出现强大的压迫力,就可能会让内部设备爆炸,引发整个飞船的爆炸。”

    “引发危险的不止是压迫力, 还有可能出现剧烈的核聚变反应。”

    “你们上次的实验是把压缩空间传输到另一端的真空环境,就出现了粒子被剥离,从而引发核聚变的情况, 而现在,传说的一端并没有空间压缩,但因为另一端空间并不存在,也可能会出现粒子剥离的情况,从而引发更加剧烈的核聚变爆炸。”

    这是一个重要危险点。

    张祁灿说道,“也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们的空子的了解还很少, 哪怕是建立了一片空间都不存在的区域,可能也只是和宇宙边缘的环境类似, 我想宇宙边缘是不太可能因为空间扩张出现爆炸的。”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是, 什么都不会发生,空间链接设备运转正常,只不过效率提升了一些, 仅此而已。”

    “但是, 说实话, 我不太希望看到这个结果。”张祁灿摇头笑道,“相信你们也是一样的, 虽然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大方向没问题, 但和想象中完全一样的实验结论, 也只能提供一个理论方向而已。”

    其他三个人也是这么想的。

    利用的实验方法确定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当然是个不错的结果,但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异常’。

    当存在异常的时候,才会确定存在一些未知的东西,才会非常值得继续研究探索。

    邱成文和张祁灿一起把几个可能性都说了一遍。

    接下来几个人一起论证极度危险出现的可能,最后发现概率最高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一。

    这是归纳数学计算出来的评估数值。

    “如果在地面上做实验,极度危险出现的概率不高于百分之零点零一,但远离地球的太空工作实验,极度危险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小。”

    “所以在太空上做实验,我们完全不用担心。”

    哪怕是在太空做实验,还是存在出现极度危险的可能,但现实讲究一个概率问题。

    就像是有些小行星可能会撞击地球,概率也会低于百分之零点一零,甚至更小。

    这个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可能因为这么危险的概率事件,就针对性的做大的应对方法,或者是停止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

    几人都商定好以后,就把报告提交了上去。

    高层领导看到了报告也放下了。

    如此微小的概率,确实是可以忽略的,也可以开始期待实验结果了。

    在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核完毕以后,航天局也迅速开启和奕星针对火星-1飞船的谈判,双方很快在售价上达成了一致。

    最终售价被定在了九十三亿人民币。

    这个价钱航天局完全能够接受,因为他们觉得百亿以下都可以接受,奕星当然也可以接受,火星-1飞船性能很不错,完成了火星探索任务,证明了飞船的稳定和安全性。

    后者就价值几十个亿了。

    如果把飞船售卖到国外,成交价最少不低于两百亿,但以火星-1的技术精度, 根本不可能被允许售卖到国外,而买家只可能有航天局一家, 两百亿就不用考虑了。

    另外, 奕星留着火星-1飞船用处也不大, 月球基地计划用不到火星-1飞船,而他们所需要的是全新的功能型飞船, 而不是用于星球探索的飞船,火星-1飞船就成了鸡肋。

    不仅仅是用不到,放在那里还需要持续支付高额的保养费。

    所以,把火星-1卖给航天局是最好的选择。

    九十三亿的成交价,也足以让奕星赚上一笔了。

    虽然火星-1飞船卖给了航天局,但依旧还停在奕星所属的发射基地,理论组的几个人,要过去和z波组以及空间信息科技来人,一起对火星-1飞船进行改造。

    赵奕带着邱成文、爱德华-威腾等人,一起去了奕星所属的发射基地,说是发射基地,其实就是放置奕星所属飞船、设备的地方,好多公司所用的压缩材料、建造好的小型飞船,都会短期放置在这里。

    因为一些技术组的人还没有到,他们就一起参观了为月球基地计划准备的物资、设备,还有其中最重要的月球基地车。

    月球基地车已经建造好了,就放置在发射基地里。

    赵奕见到了月球基地任务的宇航员邓建、张文华。

    邓建只有三十五岁,宇航员中年纪偏小,他是在国内顶尖的军-校毕业,还取得了地面机械相关的硕士学位。

    在毕业以后,邓建一直为军-方工作,到达一定的工作年龄后,去参加了航天员的选拔,就开始接受航天相关训练。

    但是,他没有接受多久的训练,航天局就和奕星达成协议,他也就加入了奕星公司。

    在奕星所属的一众航天员中,邓建是年龄偏小的,训练的表现也不是最好,但因为做过地面装甲相关的研究,对于机械相关领域非常精通,月球基地计划就直接找到了他。

    邓建听到了任务描述,就有些激动的同意了。

    他最希望的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宇航员,并参加重大的太空探索任务。

    现在,机会来了。

    在宇航员的训练中,他的表现不是最优秀的,但是,现在的工作也不是宇航员训练,而是到月球上,开着月球车帮助寻找一块,最适合建立月球基地的位置。

    这个工作非常适合他。

    想想。

    以后月球基地建造好以后,说起基地的选址,就能想到‘邓建’的名字,他都感觉十分激动和期待。

    当然,挑战还是有的。

    这个任务需要宇航员,在月球上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也许是一个月、两个月,也许会更久一些。

    两个人,一辆车,孤孤单单的在月球上行驶,仔细想想,还是非常有压力的。

    另一名宇航员叫张文华,也没有经历过重大任务,但却是‘反重力飞船’的常客。

    他比邓建的经验丰富,训练表现也更好一些。

    所以,张文华也是队长。

    赵奕见到了张文华和邓建,他不是第一次见到两人,却是第一次交代工作,他直接开口问道,“你们应该知道这次的任务了吧?现在后悔吗?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我们可以重新选人。”

    “可别!”

    邓建马上就急了,“是已经说好是我们了,我们来就行了。”

    张文华也说道,“赵院士,我们不后悔!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待出发的命令。”

    赵奕笑道,“不用这么正式,只是开个玩笑。”

    “这次任务确实很重大,但你们也不用担心。如果中途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让航空局派出支援,他们已经建造好专门用来支援的飞船,可以直接太空穿梭到月球。”

    “现在你们应该对月球基地车很了解了吧?就来帮我们介绍一下。”

    赵奕过来就是看看月球基地车。

    虽然月球基地车就是他一手设计的,但真正的成品还是第一次看到,另外一些操作上的东西,都是其他人员设计的,他对此也不是很了解。

    现在张文华和邓建在这里,主要就是学习操作月球基地车。

    他们不只是要熟悉操作方法,而且要对月球基地车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以便发生意外故障的时候,知道哪里最可能出现问题,从而能够做到及时的修理,而不会因为只出现个小问题就影响到任务。

    接下来张文华和邓建,就开始给几人介绍月球基地车。

    月球基地车的功能非常全面,可以说就是月球上的房车,并且自带制氧、循环设备,能够让宇航员生活很久的时间。

    基地车有很多自动控制的设备,让爱德华-威腾、邱成文都惊叹不已,他们长期做理论研究的工作,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先进的机械设备。

    爱德华-威腾都不断感叹,“这辆车实在是太高端了。”

    “真不愧是月球基地车,能支持月球上生活,还能够做到和地球及时通讯。”

    “甚至还有智能操控系统,根本什么都不用做。”

    赵奕听罢只是笑笑。

    实际上,月球基地车的核心技术,主要就是有两点,一个是太阳能传输动力技术,另一个就是压缩材料。

    压缩材料可以保证月球基地车的防护能力,让宇航员、内部设备等,不会受到外界温度、射线等干扰。

    太阳能传输技术,都是月球基地车的动力来源。

    当材料问题解决了、能源问题解决了,其他都不再是问题。

    第六百八十八章 参观月球基地车

第六百八十九章 空子假设验证实验

    能让爱德华-威腾发出如此感慨的月球基地车,技术确实是很高端的,但现在的基地车还是并不完善。

    在奕星所属的发射中心,基地车正在不断的进行检测,来保证各个部件能够正常运转。

    现在的基地车,才刚进行了第一次组装,后续还要进行两次拆装,并添加一些必要的设备。

    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和替换装置,比如固体燃料以及特殊的固体燃料发电机。

    这个设备一般是不会使用的,太阳能传输装置失效的情况下,固体燃料发电机就成为了临时替代动力能源。

    另外,基地车还需要添加两套轮胎装置,两种高科技的轮胎,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以保证基地车能够在月球表面恶劣环境中持续运行。

    哪怕碰到了严重坑洼或松软地带,基地车也能使用备用轮胎,离开障碍地带继续前行。

    如此高端的月球基地车,自然需要相应的制造费用。

    月球基地车的材料和设备成本就超过了两個亿,再加上保养、维护、人工、电子设备,等等,花费轻松超过两点五个亿。

    这还不是全部,并没有考虑其中的软件、智能系统的价值。

    对于自己亲手设计出来的月球基地车,赵奕也是非常满意的,他希望能够继续完善,保证宇航员安全的同时, 后续月球基地建造、使用过程中,也希望基地车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参观完月球基地车以后, 理论组的几个人就开始着手进行太空飞船的改装设计。

    太空飞船的改装, 主要是添加几种设备, 包括小型的z波装置,空间链接装置。。

    另外, 太空飞船还需要进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升级,保证飞船能够更灵活的进行远程操控,以及新添加进的装置能够智能运行。

    这方面就需要奕星的软件团队来做了。

    两天后。

    空间信息科技公司、z波实验组的技术团队都来了, 他们将会对太空飞船进行改装设计。

    奕星的计算机团队也来了。

    赵奕马上交代了计算机团队的工作,拿出了设计好的大体框架,让他们对飞船的智能系统,添加新的功能和针对性的升级。

    太空飞船的硬件改装, 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就只是添加一些设备而已,后续工作就是调整设备覆盖范围,以保证实验做的更加精细。

    电子和智能系统的完善和升级,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最低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赵奕当然不会花费半个月时间去做一套软件系统,他只是提供了框架和方向,就让计算机团队去写详细代码, 之后就继续和理论组的几个人,研究起了‘空子假设’。

    ‘空子假设’,有很多待研究的内容,也需要多层面进行详细的论证。

    这可以持续不断的研究,用空子假设结合各种物理理论, 来对空子的属性进行完善。

    理论组的几个人都是斗志十足,投入了百分之百热情应对研究工作,因为他们就是专门做理论研究的, 现在有摆在面前的新理论, 而且是马上就可以得到检验的理论, 每个人都非常的期待,也希望尽量能够完善。

    当研究不断深入的时候, 就会碰到各种问题。

    这一天碰到的问题很大, 甚至大到了让人想放弃研究。

    邱成文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 “我在做引力计算的时候发现了问题。”

    “如果把空子定义为密度固定、跳跃速度稳定, 那么超高倍率压缩粒子就无法解释。”

    “这和宇宙论以及大爆炸理论都是相悖的。”

    邱成文简单的解释以后, 所有人都明白过来。

    如果空子的密度是固定的,并且拥有跳跃速度的上限,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空子针对一个质量点的挤压(跳跃湮灭),一定会存在一个上限。

    超高倍率压缩的例子,理论上就可以看到一个点,因为无论是大爆炸理论还是赵奕的宇宙论,宇宙形成最初都是一个点。

    这个点的质量是无限的。

    当有限碰到了无限,矛盾就会出现了。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空子的定义就变得完全没有意义。

    理论中几个人连续研究了一整天,也没有任何结果,只能赵奕也无法想法解决方法。

    这怎么办?

    难道空子真的不存在吗?

    ——

    邱成文提出的问题让理论组陷入了困扰,邱成文、爱德华-威腾,甚至都对实验产生了怀疑。

    “我们真的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吗?也许时间会没有意义,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真的希望能在实验中看到一些东西,但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呢?”

    “不管怎么说,还是先看看实验结果。”

    赵奕暂时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理论的研究是非常需要灵感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只是凭空想象,肯定是存在上限的。

    很多的物理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量子物理的研究就很有说服力,大部分量子物理的研究都是基于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

    现在他们也只能等待实验了。

    ——

    空子验证实验,是准备在太空飞船上进行的,火星-1飞船单独飞到太空做实验,肯定是非常浪费的。

    所以,航天局的计划是进行一次探索活动,目的地就被定在了木星,火星-1飞船将会利用太空穿梭,短时间飞抵木星周边, 随后利木星强大的引力拉拽, 以及飞船本身的动力系统,修正轨道返回地球。

    实验被定在飞船抵达木星周边,完成一系列探索工作以后,在预定的计划中,若是实验一切顺利进行,并没有对飞船造成损坏,火星-1回到地球的途中,还会顺路对小行星带的智神星,并远距离路过谷神星,可以进行一系列拍摄工作。

    当然,这都是后续工作了。

    在奕星的发射基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赵奕和理论组的人,就一起去了航天局的任务中心。

    航天局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利用火星-1对木星进行探索,工作还是非常紧张的,好在航天探索技术已经很成熟,火星-1还能够远距离进行及时操控,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进行一系列的测算了。

    航天领域的测算工作是非常复杂的,飞船的路径要考虑一系列的问题,预定的轨道也需要详细论证。

    赵奕和理论组的人,参与到了后续工作中。

    有了赵奕和理论组的人加入以后,后续的归总数据工作,一下子就变得迅速起来,无论是赵奕,还是邱成文、爱德华-威腾,都是最顶级的数学家,都非常擅长做数据、计算相关的工作,尤其是赵奕,什么问题到他手里,都很轻松的得出结果。

    一切的准备工作,在计划发射前一周完成。

    航天局对外发布了探索木星的信息,还确定使用火星-1飞船进行。

    国际舆论对于探索木星的反应不大,以国内领先的航天科技,只是对木星进行探索,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舆论关注的有两点--

    一个是使用火星-1飞船。

    “奕星的火星-1飞船,执行过火星着陆并返回的任务,证明了其稳定可靠性。”

    “同时,火星-1飞船拥有非常完善的性能,携带的空间链接设备,可以在近距离清晰的,把立体图像传到地面,比人眼看到的还要清晰的多。”

    “依靠火星-1飞船高端的技术性能,肯定会提供比普通探测器更多的数据、图像资料,也会让我们获得更多木星的信息,也会对木星更加了解。”

    “但是,只是对木星进行探索,而不是进行木星卫星的登陆,使用火星-1似乎有些大材小用?”

    这是舆论的观点之一。

    如果只是对木星进行探索、拍摄等工作,发射一个多功能的探测器就可以了,根本不必使用高端的火星-1飞船。

    另外一点就是,探索任务会使用太空穿梭技术。

    太空穿梭技术每次使用都会引起关注,到目前为止,穿梭最远距离只是到达火星。

    现在可是直接到达木星的太空穿梭,距离直接提升了好几倍,自然会引起大量的关注。

    奕星对外宣称,太空探索技术甚至可以让飞船直达太阳系外,是否能做到就不一定了。

    现在的木星探索任务就是个机会,能看到是否能成功完成穿梭。

    如果能短时间到达木星,也就证明很容易到达更远的距离,探索太阳系外就不再只是理论。

    事实上,探索太阳系外,暂时还是做不到的,唯一能做到的就只有宇宙飞船,而宇宙飞船还在不断进行测试,肯定不会轻易做系外探索。

    这主要是因为z波的功率。

    换地球轨道的z波卫星,功率是被严重限制的,只是使用太阳能传输技术,并不能保证超强的功率。

    哪怕是制造出了‘夜空最亮的星’,只能最多支持十亿公里的高倍压缩,距离再远压缩倍率就会受限,也就根本没有意义了。

    正因为如此,奕星才会有‘月球基地’计划,‘月球基地’建造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利用月球的引力,建造大型的接受太阳能装置,并固定大量的单晶薄片,制造高功率供给释放超高功率的z波。

    终于,预定发射时间到了。

    这一天早上的时候,高层领导就来到了航天局的发射中心,准备现场对实验进行观看。

    对大多数人来说,木星探索的工作并不重要,即便得到一些木星的新资料,真正的意义也并不大。

    所有人在意的是‘空子假设验证实验’。

    赵奕和理论组其他人,也都来到了控制中心,心情也变得激动和期待,顺带也有一些担忧。

    他们希望能看到实验有结果,同时也担心实验什么都不发生。

    这就是矛盾的心里了。

    第六百八十九章 空子假设验证实验

第六百九十章 爆炸,还是发生了!

    木星探索任务正式开启。

    航天局启用了最大的反重力推进器,搭载火星-1飞船升入高空,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小黑点,消失在地面的视野中。

    反重力推进其搭载飞船进入太空轨道后,就会释放飞船正常返回地面,火星-1飞船,进入既定轨道环绕地球三周,就会滑入高功率z波卫星建立的太空穿梭航道,从而进行太空穿梭,并用九秒左右的时间达到木星外围。

    外界对于木星探索任务很关注,主要关注的还是火星-1的太空穿梭过程,看是否能够成功抵达木星。

    只可惜,这一次主要是进行‘空子假设’实验,验证理论研究大方向是否正确,相关的实验是保密的,整个过程自然不会对外直播,外界也只能通过航天局发布的信息得到消息。

    在反重力推进器成功升空以后,航天局对外发布了一条即时信息:“巨人号反重力推进器,搭载火星-1飞船成功升空!”

    在火星-1飞船正式升空以后,指挥中心的气氛并不紧张,因为相关的技术已经成熟,不管是巨人号反重力推进器,还是火星-1飞船,都不是第一次升空,注意保证安全和稳定。

    在进行太空穿梭之前, 可以说一直都是安全的。

    高层领导同样也很淡定,他只是看了一下升空过程, 随后就和理论组几個人坐在一起, 问到了‘危险性报告’中的一个问题。

    “我仔细看了你们提交的报告, 报告里说,可能会出现一种粒子穿梭的情况, 我详细咨询过,他们说,粒子穿梭就等于是物质穿梭, 能说说吗?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大不大?”高层领导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因为涉及到了物质穿梭,听起来就非常有意思,只要看过危险性报告的人都会注意到这一点。

    邱成文摇头道,“那只是一种可能性, 出现的概率非常小,我认为更大的可能是什么都不会发生,哪怕实验成功, 也只能检测出链接设备传送能量的功率提升。”

    航天局负责人郑龙笑道, “希望你们的实验能成功, 就能证明你们的假设空子理论了。”

    最满意的结果就是实验成功,出现连接设备传送能量功率提升的情况,火星-1飞船就能正常执行任务返回,实验还取得了想要的结果,等于获得了双重的满意。。

    高层领导看向了其他人, 他问向爱德华-威腾, “威腾先生,你的看法呢?”理论组的几个人中, 只有爱德华-威腾是拿到国籍的外国人, 也是世界最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哪怕是在数学领域力,他的知名度要比邱成文还要高, 因为他可以看做是弦理论的‘掌门人’。

    爱德华-威腾摇头道,“我和邱的看法一样,出现粒子传送的概率并不大, 而且一旦出现,很可能会发生爆炸,就是上一次实验的核聚变爆炸。”

    赵奕跟着点头,“不过我们希望看得到的就是爆炸,出现类似的情况, 里面肯定会有深层次要研究的内容, 我们就可以对理论进行跨越式的完善。”

    郑龙用力抿抿嘴,他不好意思开口了,因为代表航天局一方的他,可不希望看到什么爆炸,尤其还是什么核聚变爆炸。

    如果出现了那种情况,火星-1飞船就肯定回不来了,大概率是直接炸成碎片,然后被木星引力拉拽,全都跌落被庞大的木星吸收掉。

    赵奕还在继续说着,“希望能看到爆炸吧!”

    “最好是能爆炸。”

    “那可不仅仅是爆炸,也会让空间理论实现很大的进步。”

    “我在空间数学的研究上,很长时间都停滞不前,主要就是因为没有新的实验发现。”他说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其他人也跟着道,“是啊,我也喜欢看到爆炸。”

    “我也是这么看的。”

    “如果真能出现粒子传送,不仅仅说明空子假设的方向是正确的,一定程度上,还说明了空子空白区域,要承受的强大的空间压迫力,甚至可以促使发生粒子分离。”

    理论组的几个人不断说着,一刀刀的扎进郑龙的心口,他只能默默的小声念叨,“千万不要爆炸!千万不要爆炸!千万不要爆炸——”

    接下来,赵奕给高层领导介绍了实验准备,地面空间链接设备旁的监控镜头,显示出了实验区域准备的东西,包括密闭环境下的空气、稳定功率的光源以及一些简单的材料。

    “如果是正常的空间链接,稳定功率的光源, 就会第一时间反应出来, 只是能量传输增大, 因为是密闭环境,也同样可以看到数值。”

    “其他就是为粒子传送做的准备了,我们在实验后会检测密闭环境中的空气密度,如果空气密度减小,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证明出现了粒子传送。”

    “那些材料也是为了这个准备的,我们希望看到能有粒子传送出现。”

    ……

    三小时后。

    火星-1飞船进入既定轨道中,准备进行太空穿梭。

    伴随着火星-1飞船划出一个弧线轨迹,z波卫星即时建立通往木星的太空航道,火星-1飞船在一秒钟,就准确进入了航道。

    “完美!”

    “成功了!”

    “这次运行配合非常的完美!”

    “一秒!只用了一秒,很成功!”航天局的控制中心顿时欢呼起来,他们欢呼的原因在于,完美的进行了相关操控。

    之前进行的太空穿梭,每一次都是z波发射两秒以后,飞船才能准确划入航道中。

    这一次只有一秒!

    虽然只是提升了短短的一秒钟,但要知道z波持续时间很短,只能维持十三秒多时间,提升一秒甚至能让飞船多跑一亿公里,航道覆盖的范围就会有很大提升。

    虽然航道覆盖范围也可以提升飞船的速度来解决,但把控对接时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十五秒后。

    飞船和控制中心建立的空间连接影像重新亮了起来,也就代表飞船完成了太空穿梭,并关闭了反能量屏障。

    这时候,出现在画面中的,是一颗橙、黄、红、白相间的巨大星体,星体映入眼帘的时候,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震撼。

    “这就是木星啊!”

    “太巨大了!”

    “现在飞船距离木星超过三百万公里,看起来都这么庞大——”

    三百万公里是多远呢?

    地月距离不过三十万公里,十倍的地月距离下,所看到的木星依旧是庞然大物。

    这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木星上,一些专业的人员也开始对火星-1飞船进行即时操控,他们主要是控制微型推进器,来慢慢的修正飞船的方向,让飞船大方向上,保持和木星的固定距离。

    在完成了太空穿梭以后,飞船骤然间出现在木星周边,就会受到木星强大的引力拉拽,就比较一定程度上对方向进行修正,才能保证轨道的稳定。

    这种利用空间链接设备进行及时操控的技术是非常先进的,因为空间链接设备只能传输影响,而飞船需要对传输过去的影响进行分析,智能系统才能检测到指令,来进行即时的控制。

    一年多以前,利用空间链接进行即时操作,还没有现在顺畅,有些时候,会出现传输指令无法解读的问题,而现在基本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在控制中心看工作人员操控飞船,感觉就像是操控无人机一样,有切换的视角和即时上报的数据,来帮助他们对方向进行调整。

    当然。

    对于火星-1飞船的操控,暂时只是简单的修正方向,操控远比不上无人机灵活。

    爱德华-威腾就站在操作屏幕的后面,他看着屏幕上显示的画面,心里都感到非常的惊叹,他对赵奕说道,“这个技术实在太先进了。”

    “我真是难以想象能在地面上,及时控制位置在木星周边的飞船。”

    他心里不住的感叹。

    之前是否来z国还犹豫不决,现在爱德华-威腾无比庆幸自己的决定,不来这里怎么能看到,如此尖端的航天技术?留在m国一辈子也休想看到。

    航天局的木星探索任务,主要就是近距离的拍摄,通过分析及时传输的画面,来对木星进行各种分析。

    虽然只是一些画面,但天文研究价值也是非常高的,科学家们就是通过大量的画面,来分析星球的组成成分。

    但是,控制中心多数人,还是关心‘空子假设’实验,距离实验开始时间还很长,一些无关的人干脆就先去休息了。

    理论组的人,高层,以及其他一些人,也都去休息了。

    现在是木星探索时间。

    时间很快又过了两天,等到了第三天下午三点的时候,火星-1飞船成功在木星引力的拉拽下,环绕了大半周之后调转方向,朝着地球的方向前进。

    实验时间,到了。

    理论组的人早在上午就来了,一直都等在控制中心里,高层领导也来了有一个多小时。

    所有人都在等待。

    终于,飞船的速度和方向修正好,能源、设备检测上报正常,智能系统提醒可以进行实验。

    指挥人员看向了赵奕,赵奕轻轻一点头,“开始吧!”

    “实验,准备开始!”

    “倒计时——”

    “10、9——”

    “3!”

    “2!”

    “1!”

    “三号台,控制飞船开启反重力屏障!”

    “五号台,设定z波装置和空间链接设备自动运转!”

    “反重力屏障启动!”

    “报告!设定完毕!”

    “报告!反重力屏障已经成功启动!”

    “地面,建立空间链接!”

    一系列的指挥命令下,屏幕已经变得一片漆黑。

    空间链接正式建立。

    只等了大概有一秒钟,甚至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就感觉一片漆黑的屏幕,似乎是发生了抖动。

    随后,内部实验用空间链接设备和地面中断。

    一瞬间,郑龙猛地站了起来,满眼都是不舍和痛苦,所有人都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爆炸!

    第六百九十章 爆炸,还是发生了!

第六百九十一章 物质传送!

    在确定火星-1飞船内部发生了爆炸的一瞬间,航天局的负责人郑龙感到非常的不舍和痛苦,他第一时间喊出来一句,“没了!没了啊!”

    火星-1飞船,没了。

    百亿,没了。

    航天局花费就是大笔的资金买下了火星-1飞船,是高层会议的决策,花费的是航天局的经费,和郑龙本人没有关系,但他还是感到非常的伤痛,因为火星-1飞船已经属于航天局,而飞船本可以作为航天局的招牌。

    哪怕航天局建到了新的飞船,但相对应的功能只是进行太空救援,而不是用于星球探索。

    另外,新飞船也要经过很多的测试,才能够真正投入到使用中,而火星-1飞船已经证明了安全稳定性,后者是非常有价值的。

    任何航天相关的探测器、发射器以及飞船等,都存在非常大的安全危险,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在失败中不断进步前行的。

    国内外都有很多发射失败的例子,也出现了不少的航天意外事故。

    一艘拥有安全稳定性保证的飞船,价值甚至比飞船本身还要高。

    火星-1飞船完成过火星探索任务,在国际范围内也是非常有知名度的,航天局拥有了火星-1飞船以后, 就可以直接用于星球探索。

    比如,木卫六。

    比如, 海王星。

    等等。

    太阳系内有好多的星球都可以进行探索, 有了高能z波卫星释放航道, 他们很容易制定出各种探索计划。。

    这是郑龙已经想好的工作。

    一则是航天局的工作就是星球探索,二则他也希望航天局能完成一些重大的探索任务, 不让奕星公司独揽风头。

    航天局和奕星存在各种合作,就连技术都是互通的,但不管怎么说, 航天局就是航天局,奕星只不过是企业而已。

    航天局被奕星压住了风头,听起来也是很郁闷的。

    其他人对于‘爆炸’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理论组的人都非常的兴奋, 因为他们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爆炸的出现,比单独的空间连接设备传输能量效率高,还要有意义的多。

    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

    肯定不是t-n-t, 或者是其他的爆炸物,飞船上不可能携带这些东西, 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类似的化学爆炸物也不可能发生爆炸。

    同时也不可能是固体燃料, 飞船上搭载的是化学燃料,依靠化学反应制造高层,来制动超小型推进器, 固体燃料被压缩金属材料,固定在最底部的区域,除非是遇到重大的撞击事件, 出现安全风险的概率很小。

    同时也不可能是飞船内部的电路问题, 因为之前一起运转都是正常的, 电路突然发生问题,最开始的反应应该是断开连接, 而是是一瞬间爆炸。

    所以能想出的原因就是发生了粒子传送,从而导致了超小型核聚变反应, 换句话说,实验中出现了粒子传送。

    高层领导也非常的关注实验, 站在更大的视角下, 他根本就不在乎一艘火星-1飞船,在乎的是实验是否能有结论, 是否能通过实验发现,研究出新的理论技术。

    后者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项全新的技术, 带来的都是相关领域革-命性科技进步,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战-略利益。

    现在看到真的发生了爆炸,高层领导也和理论组一样的兴奋,只不过他不知道发生爆炸意味着什么,具体还要听理论组进行解释。

    这时候,忽然有工作人员提醒到,“报告!火星-1的主链接并没有中断。”

    工作人员所说的主链接,是火星-1飞船的操控装置,飞船是利用空间连接技术进行操控的,主连接没有断开,也就代表还能够继续操控。

    郑龙听了顿时一惊,脑子有些宕机,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

    这时候,赵奕下命令道,“调去实验大厅的备用空间链接设备。”

    “以四号台的设备进行链接!”

    实验所在的区域是在飞船上方的平台,是有两台空间连接设备的,一台是实验所用的设备,另一台则被封闭在平台下方。

    这个指令一出,备用设备立刻被启动。

    连接花费了大概一分钟时间,等连接完成以后,屏幕重新亮了起来,就看到了一片狼藉的画面。

    反能量屏障才刚刚关闭,因为现场发生了爆炸,周围的电子灯都暗了下去,只能依靠备用设备的小灯光,看到十分暗淡的画面。

    在暗淡的画面中,现场到处漂浮着粉末状物质,似乎充斥着每个角落, 也使得传过来的镜头有些怪异。

    “这些粉末是什么?”

    “什么东西炸毁了吗?看地上!”有人忽然惊呼一声, “那些发亮的东西好像是金属。”

    “那些金属是怎么来的?难道平台地面被炸了?”

    实验所在大厅空无一物, 就只有嵌在地面上的两台设备, 一個是z波设备, 一个是空间链接设备,为了保证实验不出现任何问题,两台装备表面都是用压缩材料制造的,材料的熔点最低也超过四千摄氏度。

    这个红点的金属材料很难被炸毁,更不要说是炸成粉末,哪怕是遭遇到核聚变反应,炸成粉末儿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

    如果发生这么剧烈的爆炸,飞船就不可能继续存在,因为平台都会被炸透了。

    “大家来看这里!”有工作人员指着空间连接的另一方视角,那里是地面封闭的链接空间。

    空间原本就只有稳定光源和少量的物质,而现在稳定光源依旧是存在的,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放置的材料似乎有些不对,具体哪里有些不对,又说不上来。

    “好像是颜色变了。”

    “这张图看着真的很怪异,也不知道为什么。”

    好多人盯着监控画面上的镜头都有类似的感觉。

    赵奕则一下子就判断出来,“发生了物质传送,材料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均匀发生的,所以表面上只是看起来有些怪异。”

    这个解释让人有些不理解。

    赵奕马上道,“刚才爆炸发生的一瞬间,能量传输的效率有测到吗?”

    “有!”

    一号台负责检测的人员报告说道,“那一瞬间,显示的数值是百分之九十一!”

    “有百分之九十多?”

    “对!”

    工作人员非常肯定。

    赵奕马上走了过去,查看了一下电脑上记录的数据。

    好多人也跟着过去看。

    “也就是说,实验成功了。”赵奕有些激动的对邱成文说道,“空间连接设备效率增强,直接证明了空子假设的方向是正确的。”

    “是啊!”邱成文也非常的激动。

    在实验开始之前,因为遇到了引力数学计算的问题,他甚至对于实验结果并不抱希望。

    而现在,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实验不仅仅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还有意外发现。

    那就是出现了粒子传送。

    “不仅仅是粒子传送,我认为实验过程中应该是发生了物质传送,或者可以描述为原子、分子,甚至大分子传送。”

    “是吗?”邱成文对此不敢肯定。

    爱德华-威腾也问道,“会发生原子以上的传送吗?你们上一次实验不是说,只发生了微小粒子传送,而且刚才的爆炸应该是核聚变吧?虽然是最为微小的核聚变反应,但也证明肯定出现了微小粒子的传送。”

    “确实有微小粒子的传送,但同时也有原子、分子、大分子的传送。”赵奕笑道,“想知道具体出现了什么,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当几人正说着的时候,郑龙也终于反应过来,他马上让工作人员远程做飞船的检测,随后就发现主部件一切运转正常。

    这时候,他安心了,而且还非常的兴奋。

    只要主要部件、设备运转正常,火星-1飞船就能依靠自身能源返回地球,而爆炸带来的是意外的惊喜,因为火星一飞船甚至顶住了核聚变爆炸,都没有发生大的安全问题。

    郑龙也走到赵奕旁边,问道,“赵院士,你们刚才说爆炸是核聚变反应,为什么飞船没有出现问题呢?”

    “因为是超小型的核聚变爆炸,比上一次实验的爆炸规模还要小。”赵奕简单解释道,“实验所在的飞船平台,地面都是压缩材料构造,而且强度都非常高,熔点也在六千摄氏度以上,根本不是小型的爆炸能击穿的。”

    “另外,反能量屏障可以完美的隔绝能量,也就是说,只要平台不被击穿,飞船其他部分,最多只是受到震动的影响。”

    “当然主要还是爆炸规模比较小,如果是发生上次实验那样大的爆炸,飞船根本不可能承受的了。”

    “只能说,火星-1船很幸运!”赵奕想到飞船没有炸毁也很高兴,火星-1飞船是他设计出来的,制造、测试的过程中,他也参与了很多工作,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心血就此损毁。

    在查看了各个地方的监控以后,理论组的几个人就一起去了,地面空间链接所在的地方。

    为了保证绝对的安全,防止有意外的情况发生,地面的空间连接设备,被放置在了十公里外的山体下方,那里打造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

    一群人呼啦啦乘车过去了。

    高层领导也一起过去了,他也对发生了什么很好奇,希望能亲眼看看实验结果。

    很快。

    车队就到了山体下方区域。

    一群人下了车去过去查看,有工作人员应提前到了,只是等在那里,并没有对现场做任何的破坏。

    赵奕等人过去以后,马上指挥做后续检测工作。

    首先需要检测封闭空间的空气密度,因为旁边就放置了相应的设备,需要做的只是检验内部压力,很快就得到了具体数据。

    “空气压力损失超过百分之五十!”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

    当赵奕听到了具体数据以后,都不由得惊讶的停住动作,理论组其他人的反应也差不多。

    高层领导有些疑惑的问道,“空气压力损失一半,代表了什么?很惊讶吗?你们做这个实验不就是为了检验传输效率?”

    赵奕深吸一口气,才解释道,“我们做实验确实是为了检验传输效率,但最主要的数据是能量传输,而不是空气传输。”

    “能量传输在第一时间就能有结果,数值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而空气传输就等于是物质传输,我们的实验前,得出了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的结论,但发生的概率认为非常的低。”

    “现在不只是发生了,而且空气直接被吸走了超过百分之五十,已经非常惊人了。”

    这下高层领导明白过来。

    他之前只是被各种数据弄晕了头,才反应过来,空气损耗本来就是不正常的,更何况一口气损失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空气,都直接传送到了飞船上?”

    “对!”

    赵奕很用力的点头,旋即指挥道,“打开舱门吧,看看里面的东西,有什么变化。”

    工作人员在给封闭空间增加以后,就直接打开了舱门,查看里面放置好的材料。

    当拿起一块塑料板时,他顿时惊呼一声,“碎了!”

    他下意识认为出现了工作失误,顿时变得有些惊慌。

    旁边的工作人员马上喊道,“小心点!”

    赵奕走到了舱门旁,说道,“注意!大家都先出来!”

    “去拿工具,用密封袋把所有的材料装好、保存好,就算成了碎末也不要放过。”

    “这不是你们的失误,里面每个东西应该都是这样。”

    工作人员们这才都走出来,拿着相应的东西再进去,仔细的把每一个材料装好。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不管是塑料还是金属材料,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用手一碰发现都变的很脆。

    捏一下就能变成粉末,碰一下就能捅个窟窿。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都变成这样了?那块可是金属呀!还是我亲手放进去的!”

    “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每个参与的工作人员都感到非常的震惊,他们想不出来什么情况会造成这种结果。

    如果是发生了爆炸,不应该都打成碎片吗?

    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感觉像是已经风化的石头一样。

    等把所有东西全部清出来以后,只需要简单的测量质量,就可以直接发现问题--

    质量损耗很大!

    报告很快出来了。

    “赵院士,我们做了检测,每一种材料的质量损耗都超过百分之五十,和空气损耗差不多。”

    “现在来看,损耗应该是相同的,具体还需要仔细检测。”

    “我们对金属材料进行了详细检测,发现物理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好像就只是成了粉末而已。”

    这是工作人员感到疑惑的地方。

    赵奕倒是一点都不奇怪,他看到第一个东西的状态时,就已经知道了全部的结果。

    所以他很淡然的说道,“辛苦啦,大家!”

    “把所有的材料都拿回去做检测。”

    “这次实验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大家都功不可没!”他说的话音都有些兴奋,已经迫不及待的能研究,来弄懂其中的科学原理了。

    第六百九十一章 物质传送!

第六百九十二章 地面实验!

    想要弄懂实验中发生粒子、大分子传送的科学原理,就必须要足够多的信息支撑,才能帮助对于理论进行完善,进而推导出实验的原理。

    可惜的是,暂时他们并没有足够多的信息。

    很多信息都在火星-1飞船上。

    飞船上发生的爆炸,留下了很多的粉末,粉末就是一项重要信息,可以透过去研究粒子、分子的比例,以及爆炸发生的强度,进而推测出很多的东西。

    火星-1飞船短时间根本不可能返回地球,实验计划飞船返回地球的时间是十个月左右。

    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

    哪怕返回地球需要十个月,近300天的时间,说出去都是非常惊人的,人类并不是第一次对木星进行探测,过去也发射过探测器观察木星,有的是远远的掠过木星,有的则是进入木星的轨道进行观察。

    哪怕只是远远的掠过木星,也用了超过六百天的时间,而且要进入木星的轨道,需要的技术难度就非常高了,只有一个探测器完成这个工作,累计用时超过了两千天。

    到现在还没有探测器能够从木星返回,但考虑到木星到火星的距离,以及其中的技术难度,只用短短的十个月时间都是不可想象的。

    火星-1能在十個月返回地球得益于无限太阳能传输动力技术。

    这项技术能给火星-1飞船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飞船所搭载的推进器效果并不好,只能提供缓慢的加速, 但因为时间足够长, 也能够让飞船达到一个相当惊人的速度, 才能够缩短从木星回到地球的时间。

    但不管怎么说,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对火星-1飞船上面的爆炸进行研究, 唯一可用的信息就是地面封闭连接终端的检测,也就是检测那些传送后残留的物质。

    不管是金属物质还是其他物质,最初的检测都是损耗了一半儿以上, 而稳定光能直接就得出了检测结果,瞬时能量传输效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一。。

    很快。

    检测有了详细结果。

    封闭空间内所有的材料,包括空气,质量损耗都在百分之五十二点三七左右。

    理论组认为这个数据并不重要。

    赵奕总结道, “现在我们都是两个结果,一个是能量传送效率大大增加,也就代表了空子假设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之所以说空子假设的研究方向是正确地, 而不是空子确定存在,是因为单独一个时间无法证明空子的存在。

    空子假设, 到现在依旧是假设,只是利用假设空子的存在, 所研究的方向和实验结果没有冲突。

    这个方向就可以一直研究下去,直到有实验证明空子存在或是不存在。

    赵奕继续道,“而封闭空间内的质量损耗, 代表了一瞬间出现了粒子、大分子的传送,粒子、大分子被分割挤压进入到飞船中的无空间地带。”

    “但是我认为,质量损耗数值的意义不大, 因为实验中途发生了爆炸, 飞船内的传输设备损坏, 并没有能够完成实验。”

    “但是我可以肯定一点,实验中出现了大分子传送。”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其中的原因说起来很简单, 假设质量损耗全部是粒子传送,另一端飞船上发生的核聚变反应就不可能那么微小。

    如此多的质量全部变成单个粒子, 到另一段所爆发的核聚变反应将会是非常惊人的,哪怕平台底部金属材料的熔点在一万摄氏度以上, 也肯定会被瞬间融化, 之后整个飞船都会被吞没。

    现在火星-1飞船主设备没有发生故障,仍在返回地球的路上, 就说明爆炸的强度非常小,肯定是有很多原子、大分子传送的过去。

    这些大分子、原子, 并没有发生粒子割裂,自然不会参与到核反应中。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粒子、原子、大分子的传送呢?”

    赵奕提出了一个问题。

    接下来理论组几个人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对两次实验进行对比,因为两次时间都发生了核聚变爆炸。

    第一次实验室压缩空间内的传输,另一端是真空环境,就发生了小型的核爆炸,但终端质量损耗很微小,也就代表发生的大部分都是粒子传送。

    这一次中断是封闭的普通空间,链接的另一端是空间都不存在的区域,结果发生了粒子、原子、大分子传送,并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爆炸。

    第二次传送的物质变多,但爆炸的程序相对小一些,也就说明,传送大多数都是原子、大分子。

    在研究了几天时间以后,每个人都对实验有自己的看法,爱德华-威腾认为‘存在一个高纬度的空间,作为能量、物质传送的中转站’,“所以粒子必须要被能量化,才可能出现传送。”

    “现在传送已经出现了,就证明粒子在特殊环境下,被特殊状态的空子挤压,发生了‘能量化’。”

    爱德华-威腾把空间连接技术一些相关的空间理论融入到了m理论中,因为存在一个高维度的空间,作为空间连接技术的中转站。

    按照他的理论来说,不管是能量还是粒子, 想要完成空间传送,首先就是被传送到高纬度空间,然后被高维度空间排挤,就回到了链接的另一端。

    这个看法合乎基础的空间数学,也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反驳。

    其实最主要还是因为空间基础理论缺失, 确定的空间数学十分有限,以此就可以对实验现象,进行很多种合乎基础理论的解释。

    其实就像是原来的宇宙理论,大爆炸理论只是其中的一种,弦理论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这些里面都是没有证明的,也都是合乎基础理论构架的,谁也不能百分之百肯定理论是错误的。

    邱成文并不信奉弦理论,他唯一信奉的就是能量守恒。

    他的研究也多是从能量守恒出发,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地址传送必定会消耗很多的能量,要比能量传送多的多,那么能量的来源是什么呢?”

    “我认为,在最基础的层面上,物质和能量也许是同质的。”

    这个说法符合粒子的边界理论。

    赵奕认为空间对于物质的排斥源于对质量点的排斥,而质量点的定义,二的n次方点位,也不过是能量点的数据化表现。

    邱成文认为物质和能量同质,以此来解释实验中发生的粒子传送现象。

    这就和水流冲击石头是一样的道理。

    当一个石头掉进河水里的时候,并不会和河水一起流动,但河水非常湍急的时候,就有可能让石头滚动。

    石头,就是物质。

    而能和河水一起流动,甚至能溶于河水的东西,就可以比喻成能量。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能量和物质也许是同质的,只不过‘质量’层次是不一样的,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性态。

    赵奕更倾向于爱德华-威腾的观点,并不是认同他高维度中转站的想法,而是说粒子在实验过程中被能量化。

    这主要是因为邱成文的说法,是存在一些基础矛盾的。

    比如,能量问题。

    邱成文的说法肯定会牵扯到智能方程,而牵扯到质能方程就会牵扯到能量来源。

    显然,实验中所提供的能量并不足以供给粒子完成传送。

    当然了。

    这一点并不能完全否定邱成文的说法,因为粒子的传送也不一定会消耗能量。

    比如说,在地球上,当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同海拔的地方时,相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

    势能没有变化、质量没有变化、整体能量也没有变化。

    但是,显然把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地方,需要消耗能量。

    现在的物质传送也是一样的,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一个物质存在于这个地方和那个地方,宇宙的能量并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粒子传送也不一定会消耗能量。

    总之,在缺少基础理论的情况下,每一种说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无法直接进行否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邱成文的说法是非常危险的,是说他对于实验的解释,可能会让实验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况。

    爱德华-威腾的说法,相对就安全太多了。

    如果只是粒子被能量化,那么就不会出现不可控的意外,实验的影响会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上。

    现在他们需要讨论的就是实验的危险程度问题。

    他们正在做一个评估。

    只有对危险性评估通过,才能申请在地面上做实验。

    这对于理论组是相当重要的,他们都没有人想等十个月,你认为等十个月也没有意义,因为火星-1飞船上的残留,并不一定会说明什么情况。

    如果能在地面上做实验,就能够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才能够对于理论进行完善。

    在地面上做实验,就必须要对危险性重新做评估。

    ——

    危险性评估报告是很难做的,谁也无法保证实验中,绝对没有不可控的意外发生,所以,就只能尽量的保证安全。

    赵奕正在做这件事情,他不确定实验中是否会发发生不可控的意外,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反能量屏障能够提供安全防护。

    实验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激活反能量屏障的设备,就在反能量屏障内部,一旦内部发生剧烈的爆炸,或是其他的意外危险,就会导致设备损坏,反能量屏障就无法继续维持。

    所以赵奕正在考虑的是,建造一个四周围完全被反能量屏障包围,同时激发反能量屏障的设备在外部的实验环境。

    只要实验完全放在反能量屏障内,也影响不到激活反能量屏障的设备,安全问题就能够保证了。

    “怎么办呢?”

    赵奕简单思考一下就有了方法

    现在的反能量屏障技术远称不上成熟,反能量屏障的使用大多依托于反重力系统,放在赵奕这里就不一样了,他对于反能量屏障的原理非常了解,就能够设计出特殊释放反能量屏障的设备。

    核聚变装置就是这样设计的。

    核聚变装置内部持续维持的反能量屏障,并不是完整的一个圆,而是存在一定缺口的,也正是缺口才能让热量传输出来。

    现在赵奕准备设计单面维持的反能量屏障,但他的设计并不是让反能量屏障只有一面,而是后面形成短小的通路。

    整个反能量屏障的形态,就是前面是一面不规则的墙,后面则是以窄小的线链接。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单面的反能量屏障,根本是不可能设计出来的。

    反能量屏障的拓扑形态,必须是一个圆,或者是平面的圆,或者是立体的圆。

    所以‘墙’的后面肯定会有连接的地方。

    这样的反能量屏障设计出来,就可以用几个包围出一个完整的空间,同时让激发反能量屏障的设备,处在空间的外部。

    这种新的反能量屏障激发装置,内部设计相对是非常复杂的。

    赵奕用了三天多时间才设计出来,他认为时间已经很长了,因为只是一个反能量屏障激发装置,内部就需要消耗如此多的时间,而同样的时间,他甚至可以设计出两款功能性的太空飞船。

    在完成了单面反能量屏障装置的设计以后,赵奕就直接提交了申请实验的报告,说明将会在地面做物质传送实验。

    同时,提交上去的还有新的危险性评估报告。

    后者是理论组一起提交上去的,他们认为物质传送的危险性,会限制于小型的核聚变爆炸,只要是在很大空旷地带,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措施,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危险。

    因为有了一次实验的经验,参与过实验的人,也知道爆炸波及范围,甚至连火星-1飞船都没有什么问题,报告审核很快就通过了。

    然后就是实验项目申请了。

    赵奕提交的实验项目申请,申请的经费是二十亿人民币,其中一半都要用来制造特殊的反能量平常装置。

    申请报告很快就到了科技处刘部长手里,刘部长看了一下报告直接就给出了同意的意见,随后继续提交上去。

    等一切都忙完以后,刘部长才反应过来,“怎么就直接批复了?”

    “这可是二十亿的大项目啊!”

    他旋即苦笑着,“看来是已经习惯了,只要是赵院士申请的项目,都以是‘亿’为单位的,相比百亿的单位,二十亿只是个小钱——”

    “唉!”

    “习惯,真的很可怕!”

    第六百九十二章 地面实验!

第六百九十三章 李仁喆的大发现

    地面传送实验做了申请,经费也很快下来了。

    反重力技术组辅助,很快完成了部件的订购,他们是要制造单侧向的反能量屏障设备,新的设备都是要自己组装的,最主要的光束设备,订购制造相对比较简单,但有些部件需要特别制造,最关键的就光束管道设备。

    因为光束管道设备都是新的设计,就需要生产方特别制造出来,就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大概一个月左右。”反重力技术组给赵奕的答复是这样的。

    理论组有些迫不及待,但也知道新设备制造需要时间。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很快了。

    事实上,多数新设备部件的订购,时间周期都是几个月甚至更长,生产方主要还是考虑理论组的需求为第一位,赵奕的项目总是被重点关注。

    这一个月时间就很空闲了,理论组的几个人也干脆休息一阵。

    他们的研究进入了瓶颈期。

    因为没有实验数据做参考,只是闷在办公室里埋头思考,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确定的进度。

    赵奕干脆回了家,空闲的时候就去燕华大学,履行一下教授的职责。

    这是個不太好的决定。。

    当赵奕确定要开设一次临时公共课的时候,就发现有大量的学生报名,还包括学校里的老师、教授,甚至理学院、信息学院的教授们都来了,而他讲的内容只是粒子数学基础。

    “现在想给学生上课都不容易啊!”赵奕只能感叹自己的声望太高, 开了一门课都如此有吸引力。

    当天的课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赵奕也不认为自己的教学技巧, 能够超过其他人, 就只是正常讲课而已。

    即便如此, 课后也受到了很多的好评,因为赵奕的讲解非常的易懂, 让人听了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有了这次的经历以后,赵奕觉得还是不要轻易的开设课程,类似的课程开设的太多, 学生们能够去做对比,就会发现他讲的课没什么大不了。

    这当然是不好的。

    然后赵奕就清闲了下来,也是来关心你一下运输船的情况。

    运输船已经经过了两次测试,第三次测试就是直接登陆月球。

    现在正在准备运输船登陆月球的任务,登陆月球并不是主要目的, 不管是对于航天局还是奕星公司, 登陆月球都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任务最主要是运送月球基地车,顺带运送大量的设备和物资。

    运输船的载重高达三百吨, 不考虑体积的话, 甚至可以把空间站直接运送上去,月球基地车只有二十吨, 其他就包括建造基地所需要的板材, 接收传输太阳能材料单晶硅薄片。

    这些都需要提前运送过去, 而且前期就需要运送三趟以上,才足够支持月球基地的初期建造。

    不管是建造基地所用的板材还是单晶硅薄片, 抗辐射、抗腐蚀性能力都很强,也能够承受超低温和超高温下,材料运送月球正常放置就可以了。

    这些材料都被固定在特殊板车上,放置在月球表面以后,确定了基地见到的位置, 就可以使用基地车分批的拉拽过去。

    另外, 就是固体燃料能源了。

    未来的月球基地主要使用的是传输太阳能,同时也会使用一部分固体燃料能源作为补充,能源需求还是比较高的,先期运送一部分固体燃料储备, 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之所以使用固体燃料,是因为月球表面真空特殊的环境下,只有特殊的固定化学燃料能够使用,其他需要氧气的能源根本不用考虑。

    运输船第一次登陆月球的任务,还是需要很多准备的。

    安全,是第一位的。

    想要保证安全,就必须要做详细的检测,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计划,保证宇航员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知道该怎么去解决问题。

    这些就不需要赵奕关心了。

    他了解了一下运输船任务的进度,就继续在大学的闲散生活。

    这天他去了微生物技术实验室。

    去微生物技术实验室肯定是要找李仁喆,朋友很久都没有一起聚聚了,他也顺带去看看李仁喆的研究,因为李仁喆说自己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

    赵奕去了。

    在打开实验室的门以后,就隔着玻璃看到李仁哲正在平台操作着,也不知道具体是在干什么。

    赵奕等了一段短时间,李仁喆才从里面走出来。

    “赵奕,你可来了!”

    李仁喆脱下了工作服,说道,“都等你很久了。”

    “怎么样?有什么进展吗?”赵奕知道李仁喆是做细菌抗病毒的特殊研究,也就是找出能够抵抗病毒的变异细菌,研究这些细菌是如何做到抵抗病毒的。

    这是细菌变异研究的分支项目。

    李仁喆说道,“进展很大呀。我培养出了一种特殊的变异红螺菌,能够抵抗对应的噬菌病毒。”

    “这种变异红螺菌,生存能力非常强,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或许是因为变异的影响,它还能够在短时间内,以指数级进行繁殖。”

    “我已经培养出了第五代,到了第三代以后, 性态就相对稳定了。”

    李仁喆说着指向了实验室内的几个培养槽。

    赵奕看了过去,他发现有一个培养槽,颜色似乎和其他不一样,有些疑惑的问道,“那个是——?”

    “大部分都死了。”

    李仁喆有些遗憾的说道,“我就是碰到问题才找你,当繁殖到第五代的时候,好多培养槽里的细菌,过了两天就快要死光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去问过魏教授,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是不是环境问题?”赵奕疑惑问道。

    “应该不是吧。”李仁喆道,“培养他的环境都是最有利于红螺菌繁殖的。”

    “是吗?”

    赵奕疑惑的看过去,随后穿上了工作服,给浑身上下做了消毒,就走进了实验室里。

    李仁喆也跟着进去了,还一边做着讲解,“就是这几个培养槽,里面的颜色都有变化,说明大量的红螺菌正在死亡。”

    赵奕扫了一眼就知道为什么,他问道,“你就没有考虑把盖子打开?封闭的环境可能会有影响呢?”

    “不会吧!”

    李仁喆道,“这些红螺菌是特殊厌氧性的。”

    赵奕再仔细看了一眼培养槽,摇头道,“你应该检测里面的成分,里面可能充斥着大量的氧气。”

    “啊?”

    李仁喆完全没想到是这个原因,他有些不相信,就准备做个检测,“你等等,我看看!”

    对培养槽内的空气进行检测还是有些复杂的,但只是要检测氧气含量,相对就简单了很多,只需要通过机器就可以。

    李仁喆拿着一个培养槽,去了旁边的主实验室,很快就有了结果,他一边喊着一边走过来,“赵奕,和你说的一样啊,氧气含量竟然高达百分之六十!”

    “我就说——”

    赵奕说着忽然停住了,他忽然感觉数据有些不对。

    “氧气含量百分之六十,你确定吗?”他有些惊讶的问道。

    魏世清就跟在李仁喆身后,他听到说赵奕过来了,也就跟着过来看看,听到赵奕的说法后,立刻说道,“怎么可能有错呢?赵奕啊,我们才刚在机器上测完。”他感觉自己的专业性受到了质疑。

    “魏教授!”

    赵奕喊了名字算是打过招呼,旋即摆手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们知道,我对数据很敏感的,红螺菌在一定特殊的环境下,确实可以分泌出氧气,但这个培养槽的氧气含量有些太高了,别说是百分之六十,哪怕只是三十,也是个很惊人的数据。”

    “这个,非常重要!”

    “你们应该知道,能够分泌氧气的细菌极少,绝大部分都是消耗氧气,制造二氧化碳。”

    “红螺菌是特殊的菌种,但也只是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你们的培养槽里,肯定有很多有机物,这种情况下,红螺菌不太可能制造出氧气。”

    魏世清、李仁喆也反应过来,他们对数字并不是那么敏感,但听了赵奕的解释以后,顿时也察觉到了问题。

    魏世清惊讶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变异的红螺菌,很可能是主动去分泌氧气?或者说,它们的机体发生了某种变化,导致只能做类似于光合作用的代谢?”

    “对!”

    赵奕很用力的点头。

    这几条都已经得出了结论,他的话音也变得很确定。

    魏世清和李仁喆对视一眼,都察觉到培养出的变异红螺菌很不一般。

    这可是能主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听起来都非常的不可思议,也许就能够有其他的作用。

    赵奕道,“这种变异细菌很可能存在巨大的使用价值,老李啊,这次,你可能有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发现!”

    “真的吗?”李仁喆顿时有些兴奋和期待。

    虽然已经在微生物技术实验室工作,但他的研究能力排名倒数,手里的培养槽就是几年时间少有的成果。

    现在被赵奕肯定说,可能是有了大发现,顿时就让他激动起来。

    这可是赵奕啊!

    虽然赵奕是自己的朋友、同宿舍的铁哥们,相互挖苦都已经成为习惯,但不能否认赵奕在学术领域的实力。

    赵奕,就是世界第一的科学家。

    哪怕是在生物相关的科研领域,他都毫无疑问是确定的第一,这种级别的人物肯定自己的发现,绝对值得非常兴奋和期待了。

    李仁喆想不出手里的红螺菌有什么用途,他马上问向了赵奕,“接下来该怎么办?”

    “培养啊!”

    赵奕道,“多培养,检验这种变异细菌,具体的代谢情况。如果确定它拥有很强大的制氧能力,就会具有重大的经济和使用价值,甚至说——”

    “这个研究,足够你拿到一个生物科学奖!”

    “啊?获奖?”

    李仁喆惊得眼睛都瞪大了,他马上道,“赶紧!赶紧!我要获奖!马上开始培养、检验!”

    魏世清也摩拳擦掌的要加入。

    但是,接下来李仁喆的一句话,让魏世清的心凉了半截,“赵奕,你最近没什么事吧?咱俩一起研究,这个成果,有你一半。”他说完转过头,发现魏世清正拿起一个培养槽,马上疑惑问道,“魏教授,你拿着我的培养槽干什么?”

    “——!”

    “这个——”

    魏世清顿时有些尴尬,想放下培养槽又不舍得。

    赵奕摇头笑道,“不用了,你和魏教授一起研究吧,魏教授是微生物专家,他能帮到你很多。”

    “好吧!”

    李仁喆想了一下还是接受了。

    其实他是想和赵奕一起做研究,有赵奕就感觉非常有底气,成果仿佛就在眼前一样。

    魏世清确实是很厉害的微生物专家,但和赵奕相比差太多了,只能算是个次要的选择。

    李仁喆确实有研究的决定权,因为这个是他独自申请的小项目,实验经费也是独立的,和其他人都没有关系。

    现在让魏世清加入进来,等于是分了自己的一部分成果,他倒是没什么怀心思,但自己的研究被分一部分成果,感觉也是很别扭的。

    魏世清也知道自己加入,等于是‘占了便宜’,马上道,“仁喆,你放心,我就是帮你一起研究,到时候,无论是发表论文还是获奖都是你的。”

    后面一句是,‘我挂个名就行’,但是没有说出来,因为参加进来肯定会有的。

    这下李仁喆放心了。

    赵奕倒是对成果什么的无所谓,他更期待详细的结果,因为能分泌大量氧气的细菌,用途实在是太多了。

    他马上就想到了月球基地。

    如果是在月球上制造基地,氧气供给就是一大问题。

    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建造正常的生态循环,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可初期肯定还是要电解水来制氧,有一种能制造氧气的细菌,会对建造基地的帮助很大。

    另外,制氧细菌放在工业上,用途也会十分的广泛。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义的大发现。

    第六百九十三章 李仁喆的大发现

第六百九十四章 不去后悔一辈子!

    微生物技术实验室,包括魏世清、白建武,也包括主要的研究员李仁喆,都对于变异红螺菌非常的重视,尤其还得到了赵奕的认可,他们都一起参与了检测工作。

    经过三天的详细检测,第五代变异红螺菌的特性以及详细数据,都被检测出来并列出了表单。

    赵奕是在理学院办公室的时候收到的表单,他正在做空间数学的研究,马上就停下了思考看了起来。

    “第五代变异红螺菌,会是进行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的产物是形成大分子有机物,后续会合成大量酸性的酶,来支持细胞内的代谢运作。”

    “这些酸性的酶可以分解包括蛋白质在内的各种有机物,产物会继续参与到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中。”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代谢的循环。换句话说,变异红螺菌的生长、繁殖,主要还是依靠分解有机物。”

    “但同时,也会分泌大量的氧气。”

    “反应过程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类似,而产生氧气的量也很大——”

    赵奕仔细看了一下数据。

    数据是一天时间进行检测的,只是给出了一个大体的区间,但还是被重点标注出来,看上一眼,大体估算一下,就知道数据有多么惊人了。

    第五代的变异红螺菌,分泌氧气的量非常庞大, 只需要一平方米面积的变异红螺菌,代谢产生氧气的量, 就可以顶得上一小片灌木植物。

    这个数据是相当惊人的。

    一平方米的红螺菌听起来是很多, 实际上, 是以‘单层铺设’来计算,实验室里培养槽的细菌总量, 都足够铺设几个平方米面积。。

    同时,还有一个数据,“当空气的氧气浓度超过百分之二十五, 红螺菌就会大量死亡,而红螺菌死亡的过程是代谢的逆转,也就是大量分解酸性酶,吸收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最后失去养分而死?”

    “这個——”

    “原来如此!”

    赵奕终于弄明白了发生的事情,怪不得大量红螺菌死亡的培养槽,就连颜色都会变得不一样。

    另外, 培养槽内也不是全部细菌都死亡, 总会流出一部分存活,而且存活的状态非常好, 好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这大概就是变异红螺菌生存、繁衍的方式。

    哪怕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 它们保护种族的基因激活,会以逆转代谢方式,释放出生存繁衍所需的二氧化碳,来给其他细菌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大概, 这是一种细菌的伟大吧!”赵奕看着报告都感慨不已。

    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很多生物为了能够繁衍,甚至会放弃自己的生命, 微小到红螺菌都是如此,可以放弃自己、牺牲自己, 希望能为种群提供更好的环境。

    人类,不也是如此呢?

    很多英雄人物都会在艰难时刻, 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为其他人提供保护,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哪怕他们知道自己的作用很微小, 也会义无反顾的那样去做。

    所以他们是英雄。

    “伟大呀!”赵奕都觉得该给变异红螺菌点个赞,当然弱肉强食的法则下, 变异红螺菌也只能成为工具而已。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赵奕更看重的是,变异红螺菌代谢产生氧气的强大功效。

    哪怕只是现在的数据, 都已经非常惊人了, 放在月球基地里, 完全可以取代植物的作用。

    这还只是说月球基地,放在工业体系中,变异红螺菌的作用会更大。

    比如,污水处理、有机垃圾处理。

    利用变异红螺菌就可以清除里面的有机物,同时还能分解出大量的氧气。

    在食品加工、医疗等领域,变异红螺菌也可能会起到相当重大的作用。

    当然,一切还需要慢慢挖掘。

    看了数据报告以后,赵奕马上就去了微生物技术实验室,进了门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我看了报告,太厉害了!”

    “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研究!老李,恭喜你,你要成名了!”

    李仁喆正和魏世清一起看数据,实验研究主要是他们两个人做,白建武也参与进来,一起对红螺菌进行检测。

    虽然白建武不在实验团队中,但他是微生物技术实验室支柱级别的研究员,研究也会有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一份,他也就直接参与了进来。

    “我早就知道这个研究很厉害。”李仁喆笑嘻嘻的说道,“不过,还是谢谢你的提醒了,赵奕。”

    “不客气,确实很厉害!”

    赵奕没有直接拆台,而是说道,“这个研究,后续还有方向。我觉得可以继续进行培养,比如,让它适应各种环境, 或者是继续增强代谢强度。”

    实验室里的人都认真听着。

    “这也是变异研究的方向。”赵奕道, “如果能在一方面继续增强,未来的应用空间肯定会更加广泛。”

    “现在这个研究也说不好, 我认为最少能拿到一个国际医学奖项, 应用广泛以后,拿到一个诺贝尔也不奇怪。”

    诺贝尔医学奖非常主动应用。

    在学术领域的诺贝尔医学奖,大多数奖励给新的研究方式,比如,基因切割技术的发现,就可以为基因的研究带来广阔的空间。

    而医药、微生物相关技术的研究,想要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必须要应用足够广泛,比如一种新的药物,需要治好很多的人,大量的人群因此受惠,才可能会获奖。

    变异红螺菌的研究,也是一种微生物技术的研究,就需要应用广泛以后,才可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虽然赵奕说是‘应用广泛’以后,才可能会获奖,但要听听‘诺贝尔’三个字,就让实验室的几个人激动不已了。

    那可是诺贝尔医学奖,准确的说是诺贝尔奖生物医学奖,别说是能获得这个奖项了,哪怕是作为候选人被提名,也已经非常的了不起。

    赵奕则在思考另一个事情,就是把变异红螺菌带到月球上,建造一个超小型的实验室进行研究。

    月球的环境和地球表面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可以利用实验室手段创造出一个环境。

    如果变异红螺菌可以在月球大面积的繁殖,就可以放进月球基地里,顶替里面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或者说,和植物一起改善月球基地内部环境。

    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提前进行相关的实验,而实验肯定要放在月球上。

    “那么就需要一个生物学家,最好是微生物学家。”

    “水平不需要太高,需要有一定的水平,而且连年轻力壮。”

    “这样的人应该很好招到吧?”

    赵奕思考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一个人物。

    李仁喆啊!

    这种上月球绝对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是个人事业的一大进步,而且未来也会很有发展。

    把‘普通的微生物学家’和‘太空微生物学家’放在一起,哪怕研究的水平是一样的,履历、待遇、成就方面,也肯定是天差地别。

    赵奕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和李仁喆说一下,好机会就是要留给朋友,朋友拒绝再考虑其他人也可以。

    第二天他就找到了李仁喆,两人一起到食堂吃饭,用餐的时候就谈了起来。

    “老李啊,有没有考虑到月球上去工作?就当是出差,三个月左右就可以了。”

    “噗!”

    李仁喆正喝了一口橙汁,听罢一口全喷了出来。

    “你-妹!”赵奕用力说了两个字,连忙清理了一下。

    “我#¥%……&”

    李仁喆连续喷了好几句脏话,随后感觉个人素质似乎受到了周围人的质疑,才终于冷静下来,深吸了好几个口气,说道,“这种好事你还是找别人吧,我不干。”

    “玛的,上月球?亏你想的出来!我才不去呢!”

    “现在我在大学当老师,研究也有突破,前景一片光明啊,怎么可能去月球,万一——”

    他说着不断的摇头。

    显然。

    李仁喆可没有航天员们的觉悟,他只是个普通人而已。

    赵奕有些遗憾的说道,“那好吧,我就是问问你,如果你想去,肯定优先考虑。那我就找别人了。”

    “不行!”

    李仁喆忽然反应过来,马上用力摆手,说苦笑道,“赵奕,我觉得咱俩根本不是朋友,而是敌人,否则,你怎么给我出难题呢?这种难题,你让我怎么办?”

    “——哈哈。”

    赵奕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自己确实有些鲁莽了,因为李仁喆就只是个普通人。

    当普通人面对上太空工作的机会时,心里百分百会发生矛盾和纠结。

    这确实是个难题。

    李仁喆不是没上过天空,他乘坐过观光船,据说下来的时候,感受非常的不好,而上月球工作和乘坐观光船,感受绝对不是在一个级别上。

    但是,不得不说,去月球工作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把消息放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争抢着报名。

    任何人都会希望事业能有大的发展,而眼前就是万中无一的机会,能够上月球去做研究,历史上没有任何科学家能有这个待遇。

    他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上月球工作的科学家。

    他会成为科研的英雄人物。

    等回到了地球以后,凭借上月球工作的履历,他会变得赫赫有名,即便以后什么。也不做,也足以享受一辈子了。

    当然了,机会和危险是并存的。

    上月球,可不一定能回来,哪怕对航天技术有充足的信心,三个月的月球工作生活,也不是容易熬过去的。

    另外,薪资也是一方面。

    现在李仁喆还拿着一万多的薪资,连家都根本养不起,和老婆黄文倩一起,薪资才够日常开销外加攒下一点。

    如果能上一次月球,单单是‘升天补贴’,拿个百万都轻轻松松,直接少奋斗十几年,再往高处说,甚至少奋斗几十年、一辈子了。

    等回来以后还能有个‘太空微生物学家’称号,不管是名气、职位,还是薪资,都是可以期待的。

    ——

    赵奕只是觉得机会不错,肯定会优先考虑朋友而已,反正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工作机会,具体做不做就看李仁喆自己了。

    其实登录月球的危险性不高,因为相关的技术已经成熟了,只要不是个人操作有很大问题,就不会有直接生命危险。

    当然了。

    面对上月球长期工作的问题,谁也不敢保证没有任何危险,也许因为长期工作,偶然暴露在辐射环境,或是长期的失重影响,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疾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好的地方也是有的,比如,月球工作肯定不是一个人,也不可能让一个生物学家,独自一个人呆在月球,肯定会有宇航员一起。

    具体怎么选择,就看李仁喆了。

    月球的研究工作还是很重要的,赵奕希望做‘变异红螺菌恶劣环境定向变异’,让变异红螺菌可以继续变异,逐渐的适应更加恶劣的环境。

    如果变异红螺菌能承能成为‘制氧机器’就再好不过,变异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期待成为‘星球改造器’,让氧气严重不足的星球,慢慢变得充满了氧气。

    当然,类似的研究会非常的漫长,哪怕是有他参与进去,十年、二十年,都是往少出说了,或许需要的时间更长,一辈子也休想能完成。

    生物领域不同于其他,是个很需要时间的方向。

    当天李仁喆带着忧郁回了家,他才刚坐在沙发上,就被黄文倩指使着‘陪娃’,终于把孩子哄睡以后,他带着郁闷重新坐在沙发上,发现茶几上有一盒烟,就干脆拿起了一根,走到阳台点燃后抽了一口。

    “咳!咳!”

    他平时是不抽烟的,顿时被呛的连续咳了好几声,干脆把烟扔到了花盆里,用手指弄了半天才熄灭。

    黄文倩走了过来。

    “睡了?”李仁喆扭过头问了一句。

    黄文倩轻轻点头,蹙眉拍了拍他的背部,轻声问道,“怎么回事?抽起烟来了?你今天不是和赵奕一起聚餐?”

    “是啊。”

    “那怎么不高兴呢?”

    “在想事情。”

    “什么事?”

    李仁喆犹豫半天还是没有说话。

    黄文倩不满的说道,“你有想不通的事情就说出来,我也帮你参考一下,别闷在心里,一直闷着,你这样我也很难受呀。”

    李仁喆听了颇有感触,伸手把黄文倩搂在怀里,他们是老夫老妻了,而且体重都有些超标,搂在一起的感觉怪怪的,但这一刻还是有那么一点温馨。

    他干脆就说了出来,“赵奕说,有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就是——”

    “上月球!”

    “啊?”

    黄文倩推开了李仁喆,惊讶的张大了嘴,“上月球?你?你不是在做梦吧?”

    “真的!”

    “还真的?”黄文倩满是怀疑的看着他,“虽然我也有点,嗯,丰满,而你都快赶上我了,就你这个身材,还能上月球?我觉得如果你上月球,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肯定是减肥。”

    “如果上月球的工作有选择,我也不会选你这样的人,还不如找个身材更好的。”

    黄文倩满是嫌弃的说着,让李仁喆感觉非常的扎心,他满是郁闷的说道,“你的意思是,我去?”

    “不是,我的意思是说机会很难得,如果你不是赵奕的朋友,他都不会跟你说。”

    “也对!”李仁喆对这一点还是清楚的,正常走流程去聘任,他百分百面试两秒钟就会被淘汰。

    黄文倩道,“我是有点担心啊。不然,就不去了吧,反正咱也不是必须要做什么大事业,安安心心的生活就好了。”

    “但是,机会很难得啊!”李仁喆郁闷道。

    “要不,你去?反正就三个月。”

    “上月球啊,你不怕出事?”

    “要不,算了?”

    “——!!”

    最终两人还是没有商议出结果,黄文倩确实很有主见,但面对如此重大的事情,她没办法帮李仁喆做决定。

    如果是放在自己的身上,黄文倩肯定当即就决定要去。

    牺牲,也是英雄!

    李仁喆就没什么主见了,他总是不断的犹豫。

    一直等到了第二天早上,李仁喆还没有决定下来。

    这时,他打开了电视机,看到了‘奕星运输船即将发射’的新闻,看到了几个被采访的宇航员,才终于做出了决定。

    “去!”

    “我决定去了!”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不去,肯定会后悔一辈子,还不如去一趟,拼一把!决定了!”

    “我这就给混-蛋赵奕打电话!”

第六百九十五章 地面实验和爆炸

    李仁喆非常坚定的和赵奕说要去月球工作,“我想通了,赵奕,我一定要去,这个机会一定要留给我。”

    “我下定了决心!”

    “哪怕有危险,也一定去!这次,你就看完的吧!”

    “我要当太空微生物学家,就算是有危险也不怕,我想好了——”

    “乌拉乌拉~~”

    李仁喆在电话里连续说了一大堆,得到了赵奕一句话答复,“嗯,知道了。”

    然后,没有了。

    李仁喆顿时非常的郁闷,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中澎湃的激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本来想着赵奕应该非常认可的对他说,“厉害,我就知道你会同意”之类的话,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只是表示自己知道了而已。

    事实上,这就是个小事情。

    只是一个上月球的工作机会而已,还是和李仁喆的研究有关,从研究的归属来说,李仁喆也肯定会优先被考虑。

    只要月球的实验工作不发生重大事故,对他来说就真的是小事情。

    假如真的发生了意外事故, 咳咳,就只能默哀一声, 赞叹一下李仁喆为科学发展做牺牲的伟大情操了。

    赵奕也只是想想而已, 因为李仁喆是否上太空, 现在根本就不确定,他确实可以给李仁喆优先通道, 前提是李仁喆必须要通过训练、考核。

    月球,可不是谁都能上的。

    最低要求也要完成宇航员的基础训练,宇航员的基础训练最低也要超过三个月, 而李仁喆的身体素质来说,估计要坚持半年以上时间。

    这就是一边做训练,一边做减肥的过程。。

    月球基地车都还没有登上月球,月球基地见到的位置都不确定,就更加不可能见到什么实验室。

    正常而言, 顺序是这样的。

    首先是把月球基地车送入月球, 让宇航员确定见到基地的位置, 随后把大量装置材料送入月球。

    这个时候, 才会考虑建造月球表面的小型实验室。

    中间的时间间隔最少在六個月以上, 时间长一些,甚至会超过一年、两年。

    所以李仁喆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而他同意了去月球工作, 就会有奕星的人员和他签订合约, 随后就会到宇航员的训练基地, 接受一系列专门的训练。

    如果能成功的通过训练、考核, 计划正式开始以后, 李仁喆就可以乘坐太空船或运输船去往月球工作。

    否则, 什么也不会发生。

    这时候,赵奕已经来到了z波的实验基地,也就是实验出现爆炸的地方。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 附近的装置、设备重新建造起来,还建造了一些带有防护的房屋,里面放置着各种电子设备。

    现在附近的区域最大的工程, 就是安装单向反能量平等装置。

    所有订购的材料、设备,都已经运送到位, 十几个工程技术人员,都仔细对照着设计图, 慢慢的组装第一台设备。

    这是第一次装备相应的设备,他们能参照的只有赵奕提供的设计图, 安装的过程中就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十几个工程技术人员是核心, 还有两对专门的工程人员,也就是辅助做其他工作,比如有些部件太重,或者安装的时候需要非常的平稳,或者是有其他的需求,都需要这些工程人员来辅助。

    赵奕和理论组的其他人一起到了现场,马上就参与到了按照工作中。

    不管是爱德华-威腾,还是邱成文、赵奕、张祁灿,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进行实验,他们早就期待不已了。

    可惜,新设备安装需要时间。

    哪怕有赵奕参与其中,因为新设备内部光束安装非常复杂,还是花费三天左右时间,才装配好了第一台装置。

    有了第一台,接下来就简单了。

    在后续四天左右的时间里,工程组就完成了剩余四个装置的组装,总计五个斜侧单向反能量屏障装置,包围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个,只剩余地面部分的反能量屏障罩,连上方都可以封闭起来。

    单向反能量屏障装置的组装,总共花费了一个星期左右,而且的一个星期他们就一直在对装置进行测试,以保证在实验过程中装置不会发生问题。

    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时间就在对新装置的组装、测试过程中过去了。

    理论组的几个人都有些急躁,但他们知道也没有办法,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 针对大型设备的安装调试,只花费半个月时间,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好在新设备的工作结束了。

    接下来他们就正式对实验进行准备, 首先就是选中一块试验场地, 在场地的地面上铺设高强度压缩材料。

    单层高强度压缩材料,以及一米厚度的超强钢板,可以阻挡威力非常强大的爆炸轰击。

    与此同时,超强钢板的内部,还安装了空间链接装置。

    这是赵奕决定下来的。

    “在爆炸中,空间链接设备肯定会损坏,但空间连接并不会受到物质干扰,所以可以放在地面下方。”

    “z波装置,必须要放置在上方。”

    z波装置才是最头疼的。

    z波装置必须要放在上方,直接和实验区域相链接,但实验中出现爆炸的概率非常高,就必须要对z波装置进行一定的保护,保护措施也不能妨碍z波装置运转。

    这是个非常有难度的工作。

    工程组只能在z波装置发射口的外层,包裹厚厚的高强度压缩材料,但发射口内部就没办法了。

    他们干脆就把发射口内部的材料,更换成压缩倍率更高的材料。

    但是,这并不能百分百保证z波装置在爆炸中持续运行,只能期待爆炸不干扰到内部核心装置运行,就可以持续的进行实验。

    当一切都准备好以后,理论组就迫不及待开始了实验。

    地面进行相应的实验,要比映射到太空船简单太多了,他们根本不用做什么智能系统,只是远程连线操控就可以,因为地面部分是没有反能量屏障包裹的,就可以直接连线从钢板缝隙传过去。

    同时,实验内部还安装了好多一次性使用的测试器,那个瞬间捕捉数据并发送信息出来。

    这些测试器肯定会在爆炸中损坏,所以就是一次性使用的,但能在瞬间及时的反馈数据,受到爆炸损坏也值得了。

    终于,实验准备开始。

    这次的实验是内部进行的,高层领导因为忙碌并没有来,倒是科技处的刘部长过来了,他对于实验非常感兴趣,也希望能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工程组的人员启动了五座单向反能量屏障装置,围在四周组成了一个包围圈,把中心的实验区域包裹住。

    看着中间黑漆漆的空洞,以及周围运作的设备,刘部长感叹的说道,“你们这个新设备很厉害呀,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反能量屏障运作的设备。”

    之前他并没有进入过反能量屏障内部,还是第一次正面看到设备运转带动释放反能量屏障。

    赵奕有些遗憾的道,“可惜没有办法近距离观看。”

    因为产生爆炸的实验是有风险的,他们都是处在距离五公里外的控制中心,距离最近的工作人员,也是处在防护区内,和实验区有一公里远,他们将会即时操控设备,让实验正常进行。

    很快。

    实验正式开始了。

    当宣布建立空间链接以后,都没有给人反应的时间,似乎只是一眨眼,就听到对接的操控室,传来微微震动的响声。

    控制是一时间有些慌乱。

    “别担心!”

    赵奕喊了一声,让大家冷静下来,“只是音频信号,应该是内部的检测仪器炸毁,传过来的声音。”

    控制室的工作人员也即时上报消息,“实验区域发生了爆炸,但爆炸的影响并不大。”

    “内部的检测装置全部炸毁,我们在一公里外的安全区,并没有感受到地面震动。”

    因为有反能量屏障影响,声音只能从地面传过来,而一公里外也感受不到地面震动,说明内部的爆炸强度并不高。

    这时候,实验已经结束了。

    整个实验过程最多维持十几秒,因为z波释放只有十几秒。

    工作人员又上报了消息,“根据检测装置即时反馈的数据,初步估计爆炸强度三十千克tnt当量左右。”

    接下来理论组和其他人,就一起去空间链接的另一端,也就是带稳定光源的封闭空间做检测。

    很快。

    一系列数据都出来了。

    “这次实验开始的瞬间,光能传输效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一。”

    “最终物质传送的效率,初步估计在百分之六十三左右。”

    百分之六十三,就是物质传送的数据,和上一次火星-1飞船的实验结果差不多,两次实验非常的相似,只是时间和地点不同,就得到了很相似的数据。

    因为实验区域很可能存在核辐射,就没有能第一时间做检测。

    反能量屏障开启了一个小时后,瞬间关闭才有工作人员,穿着防辐射服过去做了检测。

    从爆炸强度以及现场残留,可以估算核聚变发生的强度,也能计算出大概有多少的粒子发生了发生。

    这些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想要得到详细的数据,还是需要等上两天左右的时间,因为现场残留需要运到专业的实验室,进行非常精确的检测,才能够得出精确的结论。

    中途的时间里,理论组就在讨论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降低爆炸强度,也就是增大分子、原子传输量,相应的降低微小粒子的传输量。

    第二就是如何增大传输效率。

    两次实验的结果,物质传输效率都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六十五之间,想要增大传输效率就需要考虑实验最初的设计。

    邱成文提出了一个方法,“我们可以调整空间链接的强度。”

    他说的就是‘增加信号’。

    空间链接可以看多是信息传输的手段,虽然不清楚为什么出现了物质传送,但依旧可以看做信息传输,而信息传输就牵扯到了一个信号的问题。

    空间链接技术,是可以‘增强信号’的,也就是建立更多点位的链接,来保证传输更大区域的画面,联系到能量传输技术,同时也可以增大能量传输效率。

    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增加信号的强度,也就意味着‘通路增加’。

    自然,附带物质传输也就会增加了。

    邱成文的建议被其他人认可,也被直接采纳了。

    所以第二次实验就是更换一个更大型的空间链接设备,可以建立的空间传输信道,超过之前设备的一倍以上。

    第二次是在三天后进行的。

    这时候,第一次实验残留物还没有检测完毕,但根本不影响到实验本身,工程组很快做完了准备,就直接进行了实验。

    因为有了前一次实验的经验,赵奕等人都干脆呆在了距离一公里的控制室,正常来说,这里也是相对安全的。

    实验开始之前,赵奕利用《因果律》判断了人身安全,就根本没有担心了。

    很快。

    伴随着链接对方传来‘砰’的响声,实验被直接中断了。

    工作人员马上报告说,“z波装置损坏!”

    “z波装置损坏?难道是爆炸强度增加了?”赵奕皱眉问题,他提问的同时,就使用《因果律》做出判定,心里已经知道了答案。

    果然。

    工作人员说道,“从检测装置及时反馈的数据来看,爆炸强度并没有上次高。但可能是因为其他影响,比如,有爆炸碎末喷到了z波装置内部,让z波装置直接出现了故障。”

    原来如此!

    虽然实验没有正常的技术,他们还是去做了详细的检测,得到的数据和上一次同出一辙,区别只是‘爆炸强度低了不少’。

    具体则是,“爆炸强度相当于二十二千克tnt当量。”

    上一次是三十千克,这一次则是二十二千克。

    从数据角度上来说,可以说明‘增大信号’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微小粒子传输比率,增大原子、分子的传输比率。

    这次实验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当然。

    仅仅是两次实验,数据实在是太少,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接下来,赵奕就让工程组,连续做三次循环的比对实验,他则是和理论组,继续从空子研究的角度,去着手设计新的实验,希望能真正提升物质传送的效率。

第六百九十六章 登陆月球!

    实验提升物质传送的效率,能想到的就是三个方向。

    一个是从传送的终端下手,也就是有稳定光源和材料的封闭空间。

    另一个就是从信道下手,之前的实验已经做了,证明信道能够增加原子、分子的传送效率,降低微小粒子的传送效率,但并没有增加整体的传送效率。

    这也是个很大的收获,证明信道的增加还是很有意义的。

    最后就是从传送末端下手,也就是空间不存在的区域,这一点却让人无从下手,就连空间都已经不存在,还能怎么去做的,最多就是增加压缩倍率,来扩大空间都不存在区域的大小。

    现代理论组的工作是对于刚进行过的实验进行总结,他们希望从理论基础上论证,拓宽空间连接的信道,对于物质传送的影响。

    正常而言,拓宽信道应该是会增加物质传送的比率,实验却证明只是增加了原子、大分子的传送比率。

    为什么呢?

    这种现象出现是很奇怪的,他们希望从空子假设的角度上,想出一种符合情况的解释。

    理论组的内部小会上,张祁灿首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从空子假设的角度上来说,每个区域都会存在大量的空子,而空间链接技术, 并非单纯连接两個空子,而是连接两个区域的空子, 让他们认为另一方区域的空子, 和他们是相邻的。”

    “那么, 怎么进行的连接呢?我认为和空间吸收能量制造空子相关,同时可以肯定的是, 每一个区域、包括每一个空子,都应该是有代号的。”

    张祁灿提出的这个问题,顿时让其他人思考起来。

    连接两个区域的空子, 并不是把两个区域放在一起,而是让一个区域的空子,认为另一个区域就在旁边。

    如果拿数字做比喻的话,三和四是相邻的,想要把七和三链接在一起, 要么是把两个数字全部改变, 要么就是改变其中的一个。。

    不管是用什么办法, 总归特定区域或特定空子, 肯定是有代号的。

    这和赵奕、爱德华-威腾的理论不冲突,他们两人认为空子是质数代号分布,运动只会跳转到质数代号位置,因为质数是不能够‘分解’的,不存在任何大于1 的因子,自然也就会促使空子继续运动,由此才能保持空子的活跃性。

    如果空子跳转到非质数的特殊点, 则会发生暂停运动, 带来类似于光子停止湮灭的现象, 就体现在了对带质量粒子的挤压,从而促使引力的产生。

    那么问题来了。

    邱成文就提出了疑惑, “如果任何的空子都有代号, 每个空子代号肯定是不一样的, 同时, 这些代号肯定会有一定的规律,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 了解临近空子的代号或位置呢?或者是做量子运动?随机的运动?”

    “后者肯定是不可能的, 否则就不可能做到连接。”

    爱德华-威腾思考了一下,说道,“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宇宙就是一台超级电脑,而每一个空子就是单独的微小储存空间。”

    “当激活两个不同位置的储存空间,就能够通过平台连接在一起。”

    他说的是电脑的运行方式。

    比如通过操作系统就可以调用两个储存在不同位置的数据, 反应在大文件上,比如电脑中不同的软件,储存位置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通过操作系统却可以让两个软件相连接,数据也能够做到及时的共享。

    这个说法就和空间连接相似了。

    邱成文再次反问道,“爱德华,你的比喻是很好,但你要知道宇宙有多大,而空子有多大。”

    “我们的空子假设,认为空子是极为微小的,甚至每一个最微小的粒子,都要比空子大无数倍。”

    “如此巨大的宇宙,内部会存在多少个空子?那觉得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哪怕是用指数级的表达形式都会非常的困难。”

    “如果没个空子对应的代号都是质数,就会更加难以想象。”

    这时候,赵奕顺着思路忽然开口道,“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宇宙整体确实是非常的庞大,但正常的宇宙运行中,会有多少偶然的几率,出现空间链接呢?”

    “这个——”

    其他人思考了一下,都觉得几率非常的渺茫,甚至不仅仅是渺茫了,想要依靠自然运转,达成空间链接的要求,比出现生命的概率还要小的多,而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其他星球存在生命。

    赵奕继续道, “宇宙整体太庞大了, 庞大道根本难以想象, 但是我们可以做这样做定义, 只有当应用空间链接,或者是其他相关技术时, 空子才会存在。”

    “否则,空子就是不存在的,或者处在没有被激活的沉寂状态。”

    这个说法似乎是有些唯心主义了。

    空子,用的时候就存在?不用的时候就不存在?简直就是不讲道理啊!

    但是,其他三个人都愣住了。

    如果让对物理了解不多的人听到赵奕的话,肯定认为他是在开玩笑,可他们都是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脑子里马上就想到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双缝干涉实验。

    同时,他们还想到了一个很神奇的定义--

    波动二象性。

    微观粒子就存在一个定义,粒子可以看作是波,同时也可以看做是粒子,但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看做是波,有其他需要的时候就是粒子。

    这听起来也非常不可思议,确实真实存在的物理规律。

    双缝干涉实验以及波动二象性的定义,深入去想是有些可怕的,双缝干涉实验非常的著名,实验是让让一束电子穿过一个双缝,双缝后面放探测屏,同时,在双缝的入口处安防高清摄像头来记录电子的运动轨迹。

    然后,实验结果却发生了令人无法解释的现象。

    当开启摄像头的情况下,一个个的发射电子,探测屏上面显示的图像是平行的、和双缝所对应的亮纹。

    但是,将摄像头关闭后,探测屏上面却显示了许多相互干涉的条纹。

    然后,继续将摄像头开启关闭,依然是原来的结果,后来,有些物理学家利用光子、原子和分子来做实验,出现的也是同样的结果。

    这让人不禁想到,“难道这些粒子知道人类在观察他们吗?”

    粒子表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当人观察的时候,是粒子形态,不观察的时候,是波的形态。

    既是粒子,也是波,便是著名的波粒二象性。

    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而双缝干涉实验却对哲学中的唯物论发起了挑战。

    现在赵奕所提出的空子存在和不存在的论调,就和双缝干涉实验以及波动二象性非常相似。

    同时,他提出的观点是有一定逻辑的,因为宇宙中自然存在的空间连接极为稀少,就极少存在不同的空子区域相邻或不相邻的问题。

    那么定义不参与相关问题的空子,是‘沉寂的空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其他的空子根本不会碰到类似的问题。

    这并不是被证明存在的,只是对空子假设进行的一个定义,定义却很好的解释了,理论研究中碰到的问题。

    “这个说法是可行的。”

    “我们但是可以这样去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以此去对空间信道问题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我们还能思考扩大物质传送比率的问题。”

    赵奕的一个‘假设定义’,让其他人都兴奋起来,他们以此为基础开始研究如何去做理论解释,如何去设计接下来要进行的实验。

    ——

    在理论组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月球激励计划也迈出了第一步,运输船成功在宇航局发射中心启航,并在三十三小时后抵达月球。

    在运输船抵达月球以后,赵奕就来到了航天局。

    运输船去往月球的过程中并不是进行太空穿梭,因为距离非常的短,只有三十万公里,也没有必要使用太空穿梭。

    “还有多久啊?”赵奕到了控制中心直接问道。

    “二十分钟。”

    运输船抵达月球以后,会在半个小时内减速着陆。

    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运输船不同于探测器,本身是有动力系统的,而且可以利用太阳能传输功能激活反重力系统。

    在反重力系统的效果下,只要减速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直接降落。

    这次登陆月球是面对全球直播,运输船抵达月球快速降落,就引起了全球的舆论一片惊呼。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抵达月球短短的半个小时,就直接进行着陆,最证明反重力体系做太空探索,是有多么的先进。

    一些登陆月球的探测器,想要着陆最少要经过几个小时,大部分还是坠地式的着陆,而运输船如此庞大的体积,却可以安稳的着陆,连一点儿风声都带不起来,给人的感觉就相当先进了。

    其他国家拥有反重力技术的机构,也都期待起自家的反重力飞船能够探索其他星球。

    这是未来可以实现的,甚至说短期内就能实现,因为他们掌握的反重力技术,也足以做到登路月球。

    很快。

    运输船安稳抵达了月球,船体的后舱门被打开,好多的材料和设备被牵引着自动运送下去。

    大批的材料运到月球上,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完成一个大工程。

    “看来月球基地计划,可不只是计划,是已经开始执行了呀。”

    “奕星公司实在太厉害了,直接开始了月球基地的建造。”

    “现在应该不是见到,只是前期的运输,我看过他们的详细计划,第一步是运送月球基地车,对月球表面进行探索,并找出建立基地的位置。”

    “月球基地车呢?”

    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但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运送以后,月球基地车终于出现在了视角下,从镜头来看,就能看到基地车上方有两名宇航员。

    他们穿着宇航服操作的月球基地车。

    实际上,这次任务有四个宇航员,张文华和邓建负责月球基地任务,而张丽萍和周振则在运输船上,他们的工作就是操作运输船,把物资送到月球。

    然后,运输船就可以返回了。

    周振和张丽萍不会登陆月球,他们根本就不会下运输船,整个任务过程中甚至根本都不会穿宇航服,只是在运输船的操作室内工作。

    这主要是因为下了运输船,登陆月球表面,回去以后就会被隔离,担心身体会受到影响。

    张文华、邓建,则是操作月球基地车下了运输船,就开始了月球任务。

    当月球基地车开出运输船以后,运输船的后舱门被关闭,随后运输船启动返回地球。

    直播的视角内也没有运输船了。

    张文华、邓建一起走出了月球基地车,站在基地车的链接设备前,一起面对镜头和旗帜进行合影。

    这次合影还包括奕星的品牌标识。

    等回到了基地车以后,车子就开始了运作,首先就是展开车身,建立一个小型的舱室,他们就可以在里面活动。

    同时,基地车的太阳能传输动力系统被系统。

    基地车的太阳能传输动力系统和卫星是不一样的,反倒是和无限动力汽车类似,只不过功率更强,达到了两百千瓦。

    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据。

    空间站的太阳能动力系统,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千瓦而已。

    两百千瓦的功率,足够支持月球基地运作,并开启内部各种设备。

    直播的最后视角,是张文华、邓建回到了舱室内部,正准备脱下宇航服,随后就直接关闭了镜头。

    两名宇航员的月球工作,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为了节约能源和方便考虑,他们并不会一直和地面进行链接,只是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进行链接,其他时候只是定时的做汇报。

    赵奕参加了整个过程,倒是没什么意外的,只要任务过程没有出现问题,其他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成功,在意料之中。

    运输船的任务结束,赵奕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去了宇航员基础训练中心,距离航天局只有几公里的路程。

    他是要去看看李仁喆。

    李仁喆确定去月球工作以后,赵奕就让他去参加宇航员的训练,到现在,应该已经去了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

    赵奕对李仁喆的情况很感兴趣。

    宇航员的训练可是很辛苦的,也不知道以李仁喆的身体素质,是否能在训练中坚持下来。

第六百九十七章 破解波动二象性!?

    半个月了。

    李仁喆从最开始的满怀期待,到现在的麻木、疲惫,身体和心灵都经历了艰苦卓越的洗礼。

    虽然才只有半个月时间,但他感觉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要起床,吃的是标准的营养餐,因为营养师考虑到体重问题,营养餐里连一点油星都找不到,吃饭的目的真的只是填饱肚子而已。

    在连续经历一天的疲惫训练以后, 到晚上累的倒在床上就能睡过去。

    这还不是唯一郁闷的。

    李仁喆最郁闷的是,他所期待的宇航员训练都没有开始,就一直都在做身体上的训练。

    每当独自一人待在宿舍里的时候,他都有一种迫切想要回家的**。

    放弃吧,回去吧!

    这就是他很多时候的想法, 以前待在家里的时候, 看看孩子都觉得很累人,而现在回想一下, 做家务都成了不错的休闲。

    老婆,多有压迫感呀!

    孩子,多可爱!

    为什么要到这里参加什么宇航员训练?为什么要争取当什么太空微生物学家?

    好好生活不好么!

    李仁喆有种想放弃的冲动了,很郁闷的是每次视频通话,不管是老婆还是父母,都不断的给他加油助威,鼓励他能继续坚持下去,他想找个理由离开都不行。

    “哎!”

    “这样还要持续多久啊?张教练?”李仁喆能说上话的就是张文硕教练,张文硕就是他的专属体能教练。

    张文硕摇头道,“你的身体还不符合标准,正常来说,最少还需要两个月以上,才能进入下一個阶段。”

    “不过你也不用着急,从第二个月开始, 运动量就会减轻了。。宇航员并不是运动员,不需要让你变得非常强壮,只是让你的身体能够承受特殊压力的环境, 而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好吧!”

    李仁喆听到张教练说了这么多, 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宇航员训练中心也有其他人跟着一起训练,都是刚来参加训练的人,他们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各领域的研究人员,他们都是奕星、空间信息科技、高层压缩材料等最新科技相关公司的员工,而他们做宇航员训练的目的很类似,都是为月球基地计划做人才储备。

    月球基地修建好以后,肯定有很多人会上去工作,其中专业的宇航员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各领域的人才,他们需要在月球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李仁喆还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但同时也是最胖的一个,主要是因为其他领域人才,报名的都有‘自知之明’,不说身强力壮,最少也不会太胖,否则不一定能通过训练,正因为如此,有一半人已经完成了基础训练,也让他非常的郁闷,有对比才会有伤害,他和其他人相比,基础训练要求的时间是最长的。

    李仁喆正慢跑运动的时候,训练大厅忽然走进了几个人,有人进来倒是很正常,但李仁喆还是一下子停了下来,因为他注意到走在最前面的就是赵奕。

    张教练马上道,“怎么停下了?继续坚持啊。”

    “停一下,有人找我。”李仁喆气喘吁吁的说道,也是趁着时间休息一下。

    张教练奇怪的看过去,有些羡慕的看向李仁喆,才说道,“是赵院士啊!那你过去吧。”

    好多人都羡慕李仁喆,能跟赵奕成为好朋友。

    李仁喆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认识了好多年,赵奕在上大学的时候,他已经被各种羡慕了。

    所以,习惯成自然。

    李仁喆扫一眼就知道赵奕是冲着自己来的,他朝着赵奕挥挥手,“这里!”正常来说,他应该自己走过去,但他实在是太累了,干脆就坐在了地上。

    赵奕带着笑走了过去,用力拍着李仁喆的肩膀,“训练了半个月啊,感觉怎么样?”

    “累!”

    李仁喆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赵奕问向张教练,“这位——”

    “张文硕,叫我的文硕就行!”张教练马上说道。

    “张哥啊!”

    赵奕喊了一声,随后问道,“李仁喆的训练怎么样?”

    张教练肯定的点头,还竖起了大拇指,“他很有毅力,这种强度训练连续坚持了半个月。”

    “以他的身体素质来说,我制定的训练计划,想坚持下来可不容易。”

    “很不错了!”

    张教练对李仁喆的评价还不错,实际上,是给赵奕面子了,‘很有毅力’只是能说出来的有点,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表现。

    赵奕对此倒是觉得正常,李仁喆的毅力还是不错的,大学的时候也有不错的体格,只不过结婚以后发了福,但年纪来说并不大,还可以通过持续的训练减回来。

    接下来赵奕和李仁喆说着话,张教练就识趣的走开了。

    李仁喆才终于能痛快的说一句,“这边真是累死了,我真是后悔听你的来参加什么训练。”

    “我感觉你的精神挺好的?怎么也比以前强多了,训练还是有用处的。”赵奕点评了一句。

    李仁喆没好气的问题,“现在还能后悔吗?”

    “可以!”

    赵奕很干脆的说道,“如果你坚持不下去,就放弃,没关系的,制氧细菌的研究很重要,但其他人上去也可以,咱们生命学院还是有很多人才的。”

    “c-ao!”

    李仁喆听了直接怒骂一声,“有你这么当朋友的吗?你倒是给我点儿动力呀!你应该说只能是我,不能是别人,这样我才能继续坚持啊。”

    他郁闷的继续道,“我看你就是过来害我的。”

    “哈哈——”

    赵奕有点了解李仁喆的状态了。

    这家伙肯定是非常累,说话都没有好气了,但同时也证明毅力确实不错,他确实可以直接放弃,但也没有真正的放弃,大概也只是心里想想,却知道必须要坚持下来,能坚持下来就很厉害了。

    事实上,李仁喆有了‘变异红螺菌’的研究,已经足以让他的事业向前迈进一步,足以担任普通大学的教授、研究员,到国际上也许都能拿个奖。

    这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微生物领域的科研人员。

    李仁喆决定上月球工作,好处肯定是非常大的,大学里对他非常支持,当即就决定给他签了教授协议,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也给了他一个研究员的职位。

    这两个职位都是终身性质的,不出太大的意外,就可以持续工作下去。

    月球工作的决定可以让他提前拿到教授和研究员的合同。

    如果他没有通过相关的训练,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中途放弃就不一样了,就必须要等到论文发表,并且有一定的影响力,或是到了一定的年限,才能够拿到相关工作合同。

    虽然只是大学的教授和研究员,但已经非常的了不起了。

    燕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可以说已经今非昔比,早以前排名还落后于水木大学的相关专业,而现在早就把水木大学相关专业,远远的抛在了后面,甚至都已经看不见了嗯。。

    去年,国际颇有影响力的杂志《生物与医药》,对世界五百所大学的生物相关专业做出排名,燕华大学生命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院校,直接排到了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哈佛大学的生物专业。

    这主要归功于生命学院旗下相关的科研机构,贡献了一个个顶尖的生物、医学以及微生物研究成果。

    生物医学研究所被认为是世界第一的医学研究所。

    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依靠定向变异相关研究,也在世界有不小的影响力。

    看看大学专业、实验室的世界排名,就知道一个教授、研究员的职位,是有多么抢手了,大学内一个副研究员、助理教授的竞争对手,也许就是发表过世界顶尖研究论文,并且还拿到过奖项的人才。

    燕华大学的生命学院,从来都不缺少天才。

    现在好多国外的相关领域人才也希望能够考入燕华大学。

    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讲,燕华大学的生物相关专业,发展远远超过了理学院,要知道,赵奕则是以数学成名的,在燕华大学里,解决了好几个世界顶尖的数学猜想,个人还塑成了影响力巨大的‘三维震颤波形图’。

    总之,李仁喆能获得教授、研究员的职位,对他个人来说,确实是个很重大的提升。

    所以,他非常珍惜去月球工作的机会,哪怕是再苦再累也必须要坚持下来。

    中午的时候,赵奕和李仁喆一起吃饭,他吃的是专门准备的三菜一汤,而李仁喆继续吃独属于自己的营养餐。

    面对咬牙切齿的李仁喆,赵奕美美的吃过了午饭,带着好心情挥手做了告别。

    航天局的行程结束,也必须回归理论研究工作了。

    ——

    爱德华-威腾、邱成文、张祁灿三人,一起都在z波的实验基地,他们是在实验场地二十公里的特别区域工作生活。

    赵奕找到了三人,说了一下最近的研究问题。

    在理论研究方向,他们希望能以空子假设,来对找出实验结果的分析,而赵奕所说的‘空子存在与不存在论’,就是他们最近研究的核心。

    张祁灿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论调,“也许空子存在与不存在,和波动二象性是统一的。”

    “哦?”

    其他人都疑惑的看过去。

    张祁灿解释道,“过去验证波动二象性的手段都是用去检测粒子,而检测粒子不外乎就是利用各种类型的摄像机。”

    “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摄像机,都离不开光,离不开光子。”

    “当牵扯到光子的时候,就肯定会牵扯到空子。”

    “按照空子假设来说,光子会自动制造空子,或空子运动携带能量,进而产生光子,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光子就肯定存在空子。”

    “所以波动二象性的研究,同时也出现了第三种影响--空子。”

    “当有空子存在的时候,就肯定会表现出粒子形势——”

    张祁灿解释的很明白,他把空子和粒子联系在了一起,空子存在粒子肯定存在。

    波动二象性是说,微观粒子具有粒子和波两种表现形势,而空子具有单点位性质,就能和粒子联系在一起。

    有空子,就会有粒子,某种程度上拉说,这句话并没有错误。

    所以检测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到了空子,所以就会让双缝干涉实验中的电子,表现出粒子的特性,而不是波。

    如果没有了摄像机,也就是没有检测手段,就不会设计到空子,粒子就会表现出常态波的性质。

    听了张祁灿的说法,赵奕思考着忽然说道,“那么我们是否能这样去想,假设光子的运动会制造出空子。”

    “空子是光子的载体。”

    “光子的运动就受到了制造空子速度的影响。”

    “或者,扩大范围来说,纯能量粒子的运动,都会借助空子为载体进行。”

    “这样,反重力、空间链接等技术原理,都有了解释。”

    赵奕说完看向其他人。

    爱德华-威腾、邱成文以及张祁灿,思考了一下都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感叹道,“绝妙啊!”

    “这个解释太完美了!”

    “如果光子的运动是以空子为载体,就解释为什么以光能旋转设计驱动,可以实现隔绝引力或是其他效果,因为空子的产生,本身就会和周围的空子相互影响。”

    “以此,也解释了,为什么双缝干涉实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而且,我们可以验证!”

    邱成文说到了关键,“之前我们利用压缩空间技术制造出来了空间都没有的区域,如果空子是光子的载体,那么我们就在空间都不存在的区域,释放大量高强度的光能,理论上,就可以制造出大量的空子,空间就会被填充,传输实验,也就会失去效果!”

    “对!”

    “这个办法好!”

    “试试!”

    理论组几个人说着都迫不及待了,他们都爱上了这种,有个想法就能马上验证的感觉。

第六百九十八章 能量和空间的直接关联

    上一次的‘地面压缩传输实验’,论证了空间的存在性,强化了‘空子假设’的定义,可以让研究顺着空子假设的方向继续进行。

    在空子假设研究方向可以进行的前提下,才有了有关空子的各种论证,并且把空子和能量结合在一起。

    这是张祁灿想到的内容,赵奕则是帮助拓展做补充。

    所以,赵奕作为理论组的负责人, 确定实验是以张祁灿为主导,其他三人都是辅助进行。

    虽然赵奕是这么说的,实际上,决策人还是他自己,他主要是想把张祁灿推出去,张祁灿跟着自己做空间数学研究,拿到的什么成果都属于他,本身也是不太公平的事情。

    另外,张祁灿足以独当一面了,也许未来某些重大的研究项目,需要张祁灿来牵头进行,而不总是由他来决定。

    这也是张祁灿应得的。

    爱德华-威腾、邱成文都没什么意见,事实上,他们也希望张祁灿能获得成果,一起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就发现,张祁灿的水平完全不比他们差,而且头脑更加灵活,对于空间数学的了解更是远远超过他們。

    不管是爱德华-威腾, 还是邱成文,或者是赵奕, 都已经是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 个人的学术声望已经达到了顶点,他们自然希望一起研究的张祁灿,也能够获得很高的成就。

    当然了。

    他们更希望实验能够成功,只有实验成功了才是成果,否则就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新的实验是验证光子和空子存在直接关联,或者说验证光子和空间存在性的关联。

    简单来说,有光子,就有空间,或者扩大来说,有能量,就有空间。。

    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实验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就说明能量和空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某种程度上,也破解了波动二象性的问题,破解了神秘的双缝干涉实验原理。

    双缝干涉实验,实在是太著名了,著名调就连中学课本上都有详细的介绍,破解了这项实验的奥秘,绝对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放在物理学上都要超过黑洞的发现,而放在数学领域,都可以比拟破解几项世界数学猜想。

    这主要是因为,实验成功就代表了物理学取得跨时代的重大进步。

    当然,进步都是在学术领域来说的,真正放在科学技术领域来说,只能给国内的科技拓宽发展道路,因为国外没有z波发生技术,就连实验的条件都没有。

    理论组就在z波组的试验场地,他们很快设计好了实验。

    这次实验进行的很低调,就只是对z波组说起了实验安排,并没有详细的进行解释,就连阮文烨都认为,只是一次普通的传送‘爆破’实验,只是在传送末端加了好几台高能光源设备。

    “这有什么意义?等发生爆炸以后,这些设备都会损坏的。”

    “不过在信道扩大以后,爆炸的威力越来越小,也许设备只会轻微的损坏?可能吧。”

    阮文烨有些摸不到头脑。

    这次实验的设计和常规地面传送实验基本相同,就只是添加了几台大型的光源设备,因为理论上z波是压缩空间,而空间压缩并不会对能量产生影响。

    如果能量和空间直接关联,持续维持的强光源就会产生大量的空子,填补空间压缩导致了空子空缺。

    自然,没有了‘空子空白’,传送就不会发生。

    之前z波组连续做了好几次实验,都是同类型的传送实验,有的是增加了信道,有的则是改变了传送末端的材料物质,有一次甚至添加了动物在里面,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可怜的鸡仔直接变成了一碰就碎的粉末状黏稠物,场面想想都非常的感人。

    言归正传。

    连续的实验还是得出了很重要的结论,实验组发现扩大信道确实能够减少微小粒子的传输,但无论怎么样去扩大信道,都不可能让微小粒子的传输消失,也就是爆炸会一直存在。

    其中最低强度的一次爆炸,威力也相当于十九千克的tnt。

    “这说明信道对于物质传送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阮文烨还是很有水平的,他用了一个‘绝对零度’的比喻,“我们不断的增加信道,整体上来说,是能够减少微小粒子传输的,但同时也没有办法再继续降低。”

    “或许百分百没有微小粒子传输,就相当于绝对零度,想要达到绝对零度,用常规手段效果是很低的。”

    “我们不断增加信道,甚至比最开始增加了五倍有余,但爆炸威力也只是减少了不到三分之一。”

    “另外,必须要考虑的是,爆炸强度和及时反应存在直接关联,因为核聚变过程中会激发高速的中子,会产生溅射特性,具体爆炸强度是有一个范围的,而不是确定的数值。”

    “其中有一次实验,我们降低了信道,但爆炸威力也没有提升多少。”

    “所以,可以这样比喻,完全没有微小粒子传出就是绝对零度,而我们平常所做的实验,已经能够把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比如,负两百六十摄氏度。”

    “哪怕我们大大的增加信道,温度也只是降低到负两百六十一、两百六十二,再继续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必须要考虑其他方式,而不仅仅是信道的问题。”

    z波实验组得出的结论,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说明微小粒子的传输,关联的因素不仅仅是信道。

    信道,只是其中之一,肯定还有其他相关联的因素。

    “我相信,微小粒子传输并不是绝对零度,是科技可能达到的,而不是永远无法达到的。”

    赵奕很有信心的说道。

    几个人说了一番对于实验结果以及理论推断的理解,实验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强光源装置对于z波组根本不是问题,实验都最不缺少的就是光源装置。

    很快。

    实验开始。

    为了安全起见,实验组的工作人员还是让其他人远离。

    其实赵奕是想呆在距离一公里左右的工作站,他认为这里也是安全的,但阮文烨拉着他直接上车,打开直接开到十公里外,还一边说着,“忘了上次爆破的事情了吗?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要添加强光源设备,但万一对实验有影响呢?”

    “或许会导致大爆炸,未知的东西什么都可能发生。”

    “安全最重要啊!”

    “赵奕,你就别固执了!”

    阮文烨和几个人一起上车离开,坐到座位上才长呼了口气,他确实觉得实验非常的危险,甚至每一次实验都有些担心,尤其是没有做过的实验。

    上一次无防护的情况下,实验出现了大爆炸,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如果理论组的几個人都在,自己也肯定要跟在旁——

    咳咳!

    当然不是这个原因!

    赵院士等人的安全,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

    实验正式开始。

    在远离十公里的位置,就只能听到工作人员的报告,还有传输过来的数据和视频,却无法现场去做指挥。

    当指挥那边宣布实验开始,没过十几秒的时间,就得到了工作人员报告,“实验失败了!”

    “什么都没有发生。”

    “没有传送,没有爆炸,什么也没有,但是各设备还是正常运转的。”

    然后工作人员过来询问,“是否要进行第二次实验?”

    能源是充足的。

    z波发生装置需要半个小时,发射需要间隔一个小时以上,就只要等待时间过去就可以了。

    理论组几个人听到结果,都露出了惊喜和激动的表情。

    赵奕强忍住心头的激动,交代道,“准备第二次实验。”

    阮文烨有些郁闷的道,“实验怎么就失败了呢?奇怪了。我们之前连续做好一次实验,都没有失败过。”

    “现在实验用的z波装置运行过很多次,应该没有问题,而且实验之前也做了详细的检测。”

    “其他的,问题也不应该出在传送装置上。”

    “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呢?”

    理论组的几个人都没有说话,他们不知道是否是实验成功,还是说装置出了问题,就必须要进行第二次实验。

    最好是进行三次试验。

    前两次实验是为了得到‘传送不会发生’的结果,而第三次实验,则是为了检测装置没有问题。

    他们都强忍住心头的激动等待着。

    阮文烨注意到了爱德华-威腾的激动,他奇怪的看过去,问道,“爱德华,你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

    爱德华根本抑制不住兴奋,脸色都憋得一片通红,听到阮文烨的问话,他连忙摆手道,“没有,我没有。”

    “我看你的情绪好像有些不对,实验失败了,你很难过,对不对?没关系,等一会儿就可以下一次试验,我相信肯定能够成功。”

    “希望如此。”爱德华应付的说道,转而和邱成文小声讨论起来。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

    第二次实验正式开始,和第一次实验差不多,就只是听到说实验开始,过了十几秒就有了结果。

    “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组长,我觉得可能设备出现了故障,需要重新进行检测。”

    “也许是连接设备出现了故障。”工作人员说着猜测道。

    阮文烨觉得很丢脸,等待了这么久的时间,结果实验依旧出现了问题,不就说明他的工作没做好吗?

    下一刻,他就听到了欢呼。

    爱德华-威腾再也憋不住,兴奋的喊出来,“太好了!成功了!”他对赵奕喊道,“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能量真的和空间直接相关。”

    “还有张!”

    他对张祁灿喊道,“你真是个天才,能想到能量和空间的关系。”

    邱成文也乐呵呵的看着,明显也非常的激动。

    赵奕同样很激动。

    哪怕是做出了很多空间相关的研究,但这一次绝对是非常重大的突破,直接把能量和空间关联在一起。

    光子,关联空间

    能量,关联空间

    按照空子假设的内容来说,就是空子是能量的载体,证明能量的维持必然会制造出空子。

    几个人都兴奋不已,也让阮文烨明白过来,“你们的意思是,实验成功了?为什么,明明什么都没有发生。”

    “不对!”

    阮文烨可不是笨蛋,他猛然反应过来,“所以说,不是设备出现了问题,而那几个高能光源,影响到了传送?对把?是这样吧?”

    “我——”

    阮文烨自认为是文明人,一句脏话还是差点儿脱口而出,“你们怎么不早说,就瞒着我,结果我还以为实验失败了。”

    “哈哈!”

    赵奕安慰了阮文烨,“只是临时想到的,不确定能够成功,而且实验相对简单,所以没有详细的说明。”

    “不过,不要紧,我们都是理论物理学家,而你是实验物理学家,如果成果能够发表出来,肯定有你一份儿。”

    阮文烨顿时变精神了,他直接把懊恼抛在了脑后,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也跟着一起欢呼道,“哈哈,成功了!真是太厉害了,一次就成功了。”

    虽然说不知道实验是验证什么,但不妨碍跟着一起蹭成果。

    没错!

    他是z波组地负责人,也就是‘实验物理学家代表’,z波实验组验证的成果,当然少不了他的一份。

    ——

    实验成功,每个人都非常的激动。

    能量和空间的直接关联,绝对是个超级大发现,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破解了神秘双缝干涉实验。

    他们还可以给波动二象性这样的定义,“当存在空间影响的时候,粒子就会表现出粒子的性态。”

    “当失去空间的影响时,粒子就会表现出波的性态。”

    同时,实验也有的新的方向。

    因为证明了能量和空间的直接关联,有能量就会存在空间,同时,以空子假设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光子能够制造出空子,就能够通过把控光子的数量,来计算空子存在相关的数据。

    z波压缩后空间是固定的。

    可以通过实验手段,验证‘多高强度的稳定光源,能够恰好填补z波压缩后的空白空间’,从而得出空子相关的数据。

    恰好,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的实验也会存在光源设备,可以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但爆炸还是发生了,说明普通的光源,释放出来的光子,进而制造出的空子,不足以填补z波压缩后的空间空缺。

    这个‘度’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的实验方向就很直接了,就是不断的进行相关实验,不断的降低光源强度,来寻找最恰当的数据,能够让传送‘恰好’不发生。

第六百九十九章 公开物质传送项目,国际哗然!

    刚刚完成的实验,证明了能量和空间的直接关联,也让相关研究明确了验证关联性的方向。

    实验方向有了,但想要完成却是个大工程。

    虽然涉及到实验的只有反能量屏障笼罩的一块区域,但因为牵扯到粒子相关的分析,想得出非常准确的数据,内部就必须要设定大量的检测装置,而且还是特别设计的检测装置。

    在实验后续的分析中, 甚至要把区域划分非常细致,去针对单个小区域进行详细的研究、测算,等等。

    这绝对是个超级大工程。

    当测算涉及到粒子,检测要求非常详细的时候,实验设计以及数据分析都会变得非常复杂,就像是粒子对撞的研究,明明只是两束粒子的对撞,却需要好多个物理团队一起进行研究。

    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因为研究需求会非常的庞大,理论组的几个人再加上z波组的人员,人手上根本是不够的,必须要更多的物理学家和计算机工程师加入。

    赵奕认为必须要申请大项目,实验结束的兴奋过去以后,他马上写了申请报告,项目直接标注为‘物质传送研究’。

    高层早就已经知道了物质传送情况的研究。

    之前申请的经费是十個亿,还有好多的经费没有用完,本来是觉得不需要用多少经费,没想到又拿到了新的申请报告。

    “先期五十亿?”

    “需要很多的物理学家和计算机工程师加入?”

    “这是一个大项目啊!”

    如此重大的项目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科技处的刘部长拿出了提案, 高层专门开了个会做表决。

    虽然说是表决, 但没有人会不同意,因为他们早就知道了物质传送相关的研究, 这个研究实在是太重要了,甚至比最新科技任何一项都要重要。

    这可是物质传送啊!

    哪怕是很多科幻的电影都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的技术,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技术,突然出现在现实里,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须要进行研究。。

    即便只是现有的技术,都已经足够惊人了,理论上可以从地球表面把物质传送到宇宙任何一个角落。

    当然了,理论暂时只是理论,具体能够传送多远还没有实验过,但因为第一次火星-1飞船的实验,太阳系内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不管怎么说,物质传送的研究都必须要进行,别说是五十个亿,哪怕是上百亿、千亿、万亿,也必须要支持。

    当然,项目投入上还是要衡量一番的,毕竟科研项目不能直接影响到经济问题, 但国内正快速的发展, 仅仅是五十个亿,完全没有问题的。

    高中讨论的不只是项目支持问题, 还有对外开放项目的问题。

    因为赵奕在申请中提到说,可以开放一定内容给国外机构,研究只限制在能量和空间的关系上,并不会涉及到z波相关研究问题,就算全部公开给其他机构,他们也不可能掌握相关技术。

    这是其一。

    第二就是如此重大的项目可以吸引很多顶尖的人才来国内工作。

    另外,国内暂时的情况也很难满足项目需求,因为他们需要的是顶尖的物理学家,而不是普通的数学、物理博士,普通的数学,物理博士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来一起跟着做项目就是来学习的。

    国内的人才倒是有很多,但因为最新科技有很多方向,包括反重力、z波、空间信息传输、反能量屏障等等,还包括一些直接的项目研究,比如最重要的宇宙飞船,也包括核聚变研究等内容,奕星的太空探索,也吸引了诸多的数学、物理人才加入。

    这样算下来,国内顶尖的数学、物理学家,已经成为了极为稀缺的人才资源。

    现在项目想要在国内找很多顶尖物理学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最好的方法就像是粒子对撞研究一样,让其他机构派出团队加入工作中。

    这些加入工作中的团队,必须要遵守项目相关的保密原则,工作也要受到严密的监督。

    哪怕如此苛刻的条件,也肯定有诸多的机构希望能够加入,他们都迫切希望能接触到最新科技,而接触相关领域的顶尖技术,就只有在国内才能实现。

    事实上,邀请其他国家的机构加入到顶尖的研发并不是问题。

    因为,世界形势已经有了重大变化。

    现在国内的经济总量、世界影响力都是第一的,另外,z波卫星、空间监测覆盖太空所有角落,好处就是保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战争,已经没有了。

    地球似乎彻底迎来了和平,大概就是跨次元威慑力的好处了。

    好多机构都在主张,销毁一切爆炸后影响环境的武器装备,来让地球彻底变得安全。

    等等。

    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国内的大方向就是快速发展经济,以最新科技发展为核心,其他技术辅助,高速发展高科技制造业,大力培养相关的人才,并加大职业方向人才的投入不知道。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开启重大的项目,吸引诸多世界顶尖人才加入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是原本的m国,长达百年的历史中,吸引了全世界各领域的人才,才能够让各领域的科技,持续保持顶尖地位。

    现在的会议就是两项重大决策,一向是开启重大项目吸引人才,宇宙飞船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也非常有代表性。

    另一项就是拓展最新科技领域的业务,来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后者能够让经济加快腾飞速度。

    比如,太空飞船制造出口。

    这是迟迟没有做出决策的领域,因为太空飞船制造牵扯到反重力技术,还牵扯到好多的压缩材料,以及电子、及时信息传输等技术。

    虽然很多相关的技术,国外机构也是拥有的,但他们掌握的技术还是落后的。

    太空飞船的制造出口牵扯到上下,有大量的产业链,开放相关领域的出口,就可以制造很多的太空飞船,真正商业化运营以后,足以提供几十、几百万的高薪岗位,还不包括工作底层人员的工作岗位。

    同时,商业化运行才能高速发展。

    当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以后,就可以加快太空探索的速度,争取能够让人类早日的迈出地球。

    高层会议最终下定了决心,批准了赵奕的项目申请,并同意把项目相关内容进行公开,让国际机构参与其中。

    同时,还决定开放太空飞船的出口业务,只是后续会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也就是出口的产品技术不能太高端。

    这是在限制奕星,也是在限制航天局、航空集团,能做到制造太空飞船出口的就只有这三个机构和公司。

    ——

    高层审批项目直接通过,并没有出赵奕的预料,同时,批准了太空飞船相关的出口,就是奕星的意外之喜了。

    奕星等待的就是这个决定,只要能对外出口功能性的太空飞船,奕星科技就能够真正实现‘正盈利’,而不是依靠奕星无限动力公司售卖汽车,来补足研发、太空探索相关的支出。

    在有了明确的消息以后,奕星内部也开始考虑上市问题了。

    奕星是国内掌控最高股份的企业,但运营上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因为太空探索需要大量的投入,奕星一直都在考虑上市问题,只要能上市就可以快速拥有大量的资金,就能够加速相关领域的发展。

    现在就是个好机会,有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后,奕星科技就可以以售卖功能性飞船为主要业务,来实现可以预见未来经营的正收益。

    这就像是航天领域的by公司。

    by公司是以售卖大飞机为主要业务的,而奕星则是以售卖飞船为主要业务,相比飞机来说,飞船的需求短时间肯定比不上,但飞船的售价非常高昂。

    一艘中型的飞船的售价和利润,就可以顶得上百艘大飞机。

    奕星内部对于上市的观点是统一的,就是把奕星拆分为奕星科技和奕星无限动力,分别进行上市操作。

    奕星无限动力公司进行上市太简单了,因为持续性的高收益,公司的发展限制主要还是资金问题,上市收拢资金扩大规模,就能有快速的发展。

    奕星科技则是需要自主发展,希望未来能实现正收益,但毫无疑问的是,奕星科技以飞船为主要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广阔、可能性更多一些。

    对于奕星的发展问题,赵奕就交给其他人来思考了,他要做的只是接到报告、仔细的看一下,然后进行签字、审核、确定。

    仅此而已。

    因为赵奕清楚自己是学者、科学家,而不是金融人士、不是专业的企业高管、ceo,类似的决策必须要专业的人去评估,去认真研究以后做出决定。

    相对于公司上市的问题,他就纯粹是外行人士了。

    所以他还是一心做研究、做项目。

    高层会议做出决定的一周后,上级联合z波组以及理论组,一起对外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准备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公布。

    在三天以前,舆论上就有相关的消息,说神秘的z波组将会就最新的研究,对外召开新闻发布会。

    z波实验组,对普通人来说,绝对是非常神秘的,多数就只是听过名字,知道是最前沿、最保密的研究组。

    现在听到说z波组将会公开最新的研究,一下子就吸引了无数的注意力,国际上也有大量的媒体来采访,准备第一时间把消息报道出去。

    很快。

    新闻发布会在大型会议中心召开,前来的国内外记者有超过三百人,还有很多进不来的都在外面等待消息。

    正中央舞台位置,坐着的是五个人,包括赵奕、阮文烨、张祁灿,以及高层领导和科技处的刘部长。

    这次赵奕坐在了核心位置,旁边就是高层领导和张祁灿,刘部长和阮文烨分列两侧。

    从座位的次序上,就能看出重要和关键性了。

    赵奕、高层领导,哪一个坐在最中间都可以,但张祁灿坐在了中心右手边位置,还是让人感到惊讶的。

    平日里,张祁灿几乎不会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下,也很少记者能够采访到他,好多人都没有第一时间认出来,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所以新闻发布会开始前,有些记者都在打听张祁灿。

    “那个坐在这里旁边的人是谁?戴个黑框眼镜的瘦高个。”

    “好像是赵奕的助理吧。”

    “我记得有一次采访就看到他了,但为什么他会坐在那里?”

    “那个位置很关键吧?和高层领导齐平?”

    许多人都在讨论着。

    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站起来讲话的是阮文烨,多数人都以为他是来个开场白,没想到他首先说到的话题,就引起了现场哗然。

    阮文烨对着麦克风说道,“我是z波组负责人阮文烨。”

    “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目的,就是公开我们组研究的最新成果,是有关物质传送的研究。”

    “呼啦~”

    发布会现场顿时沸腾了。

    “物质传送?”

    “不是听错了吧?传送?别开玩笑了!”

    “不是z波组吗?z波,武器啊!怎么就变成传送了?他们是在研究魔法吗?”

    “我知道这个人,科学院的物理院士,好像是做粒子研究的,还带队参加过粒子对撞研究,他怎么去研究玄学了?”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质疑阮文烨的发言,但他们心里都清楚,如此重大的会场上,阮文烨开玩笑的几率非常小,大概率就是真的做相关的研究。

    等现场变得平静了以后,阮文烨继续说道,“我们是在研究能量与空间的关系,过程中忽然发生了物质传送,而物质传送的项目,和能量、空间研究直接相关。”

    “我們最新的技术,已经可以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物质,瞬间转移到既定区域,既定区域的范围,包含整个太阳系。”

    “而这次新闻发布会,主要就是公步这项技术,同时我们设立了专门的项目,先期投入六十个亿做研发。”

    “我们希望能够邀请国际机构和团队,参与到后续的研究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579/ 第一时间欣赏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作者:不吃小南瓜所写的《规则系学霸》为转载作品,规则系学霸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规则系学霸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规则系学霸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规则系学霸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规则系学霸介绍:
【已知,校花林晓晴能搬动八十斤重物,问林晓晴同学的臂力是多少?】答:左臂49斤,右臂67斤。【已知,一加一等于二,问491乘以709的结果是?】答:348119。其他人的逻辑是推导;我的逻辑是因果。再困难的问题被提出时,答案已经显而易见。过程?抱歉,结果才重要!规则系学霸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规则系学霸,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