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规则系学霸TXT下载规则系学霸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规则系学霸全文阅读

作者:不吃小南瓜     规则系学霸txt下载     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章 你就不能让我安静的自恋一会儿吗?

    等阮文烨说完以后,会场又迎来新一轮的沸腾,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听错了,后来又继续做相关的发言,他们才确定没有听错,确实是物质传送的研究,就更让人感到惊奇了。

    物质传送技术已经很惊人, 涵盖范围还包括整个太阳系,而且说到确定包含太阳系。

    换句话说,不说是否能传送到其他星系,只是因为没有办法做实验而已。

    这就实在是太惊人了,可以肯定的是,相关的技术绝对是人类最前沿,已经超脱了地球的范畴。

    如果放在科幻的分级中, 物质传送也许属于最顶尖儿文明,才可能会拥有的技术。

    虽然听起来技术才刚刚做研究, 还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参与,慢慢的去研究完善,但仅仅是发现,也已经相当了不起。

    至于什么能量、空间的关系,绝大部分记者都直接忽略了。

    这种理论物理的复杂内容,显然没有物质传送技术吸引人,因为物质传送技术一听就明白,至于什么能量、空间关系,普通人大概率是不感兴趣的。

    现场的记者都感觉参加新闻发布会真的是知道了,他们有的人是听到消息,就特别乘坐飞机来的,采访到这样的消息, 跑的再远都值得了。

    “这肯定会成为今年最重磅的科技新闻!”

    “物质传送,根本不敢想象呀,我觉得根本不是现代人类应该掌握的技术。”

    “除非是等到人类征服了很多宇宙的星球, 真正进入大移民的时代, 可以自由在星系航行, 才会开启类似的技术研究。”

    “这种技术真的研究的出来吗?”

    “没听到刚才那个地中海秃头说吗?他们可以把六成以上的物质进行传送,具体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但肯定已经完成了传送。”

    “技术肯定是不成熟的,才需要大量的科学家乃至于全世界的科学家,一起努力做研究。。”

    “这项技术发展起来绝对非常惊人,我们可以直接把物资传送到其他星球,就直接省去了运输的环节。”

    “或许也可以把人直接传送过去,直接坐空间魔法阵去火星,上帝啊,我觉得是生活在魔法世界。”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这项技术走向成熟——”

    好多记者都争相讨论着。

    物质传送技术听起来实在太吸引人了,另外,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还确定邀请国际机构一起进行,说明研究绝对是个非常重大的项目,规模最少不比粒子对撞研究差。

    但是,研究肯定比粒子对撞吸引人,甚至比宇宙飞船项目还要吸引人。

    无论是粒子对撞还是宇宙飞船,都是能大致看得懂的研究,大家明白基本的规律和技术。

    物质传送的研究,给人的感觉只明白结果。

    原理?

    大概和神秘的z波有关系吧?

    仅仅是z波都足够吸引人了,更不用说由此产生的物质传送技术,肯定会有一大堆的机构争相参与其中。

    会上喧哗了好一阵才平静下来。

    新闻发布会只是刚刚开始,阮文烨也只是起了开头而已。

    第二个开口的就是高层领导了,他在国际合作研究方面进行了表态。

    这很重要。

    因为z波技术牵扯到绝对机密,其他国家和机构也知道,不可能开放z波技术,那么由此产生的物质传送技术,是否会在研究过程中做限制就不确定了。

    高层领导表态的意思,就是说欢迎所有的国际机构前来合作研究,释放一种友好对待科学研究的信号,等于是在政策上让其他国家和机构放心。

    当然了。

    高层领导的讲话也是最没有意思的,一大套一大套的,说下来让人昏昏欲睡,现场记者都是强忍着昏睡的**在听着,他们都是很专业的记者,没有其他采访人的情况下,肯定会认真听领导的讲话,可有其他采访人,顿时就觉得很没有意思了。

    接下来就轮到了最关键的技术说明和提问。

    赵奕和张祁灿负责技术讲解的内容,大家都以为赵奕会站起来讲话,实际上第一个站起来的是张祁灿。

    张祁灿对着麦克风,语调平静中夹着一丝紧张,他不是很适应万人瞩目的环境,“下面我就说一下这项研究。”

    “实际上我们做的是能量与空间的研究,希望能找出能量与空间的关系,或者说找寻物质、能量与空间的关系,希望能把物质,能量和空间联系在一起。”

    “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比如,说反重力技术,我们现在已经都知道这项技术了,而内部的原理就是通过能量的旋转,来制造一种隔绝引力波的切面。”

    “我们找出了制造切面的方法,却不知道为什么切面会产生作用,这就是因为我们缺少底层理论。”

    “所以我们需要做相关的研究,搞懂最底层的原理,才能够让技术有突破性发展。”

    “现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我们发现了一個突破口,就是物质传送,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了物质传送现象,而这就让我们找到理论研究的突破口。”

    “我们可以以此去做实验,检测实验中详细的数据,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去研究能量与空间的关系。”

    张祁灿连续说了很多。

    在不断解释的过程中,好多记者们都只能把内容记下来,因为他说的比较深入,到后面都有些听不懂了。

    但是反应快的记者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张祁灿会坐在中间的位置,有关能量与空间的研究,他肯定是重要参与者,也许是灵感的发起者。

    无论是什么样的研究,灵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显然。

    张祁灿在研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才会被安排坐在赵奕的旁边,一起参加如此重大的新闻发布会。

    这时候,好多记者都开始打听起了张祁灿,他们觉得张祁灿身上有可做报道的亮点,因为他是重要研究的参与者,并且还非常的年轻。

    张祁灿的信息并不是秘密,只要到网络上一搜索都能知道个大概,他曾经是科学院的数学研究员,是非常著名的数学天才,博士毕业没多久,就进入科学院工作,并且发表过不少数学成果。

    哪怕是继续留在科学院,他也很快能够得到研究员职位,而他选择了跟随着一起做研究,并加入到燕华大学,获得了数学教授职位,后续获得数学中心主任研究员的职位。

    在赵奕有关最新科技理论的内容中,张祁灿一直都是二作、三作,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

    往往大家都关注赵奕,而忽略了其他的研究人员。

    现在大家注意到了张祁灿。

    这次的新闻发布会,赵奕是希望张祁灿出头的,但显然记者们不会放过他,后续的提问好多都希望他来回答。

    赵奕干脆做了物质传送理论逻辑的简述,“我知道大家都对这个技术感兴趣,同时也对于理论的东西没有兴趣。”

    这句话让会场出现了笑声。

    赵奕也微笑道,“但我还是必须要说理论的东西。”

    “因为有关技术、实验的概况,你们可以去问阮教授,而不是我。”

    好多人都看向阮文烨,也知道阮文烨是z波组负责人,是主要负责做实验的人,他对于实验肯定很了解。

    赵奕继续道,“针对能量、空间的关系研究,我和团队的其他人,一起做了一种空间的假设,名字叫做空子假设,意思就是说空间都是有空子组成的。”

    “以空子假设的内容为基础,我们联系做了很多的实验,并以此解决了波粒二象性的问题。”

    赵奕一开口就是‘解决’,他也做出了解释,“并不是直接说明波粒二象性,而是以空子假设的理论为基础,如果假设是被证明是真的,那么我们可以说就破解了波粒二强性的问题,否则理论依旧只是理论。”

    “我相信大家肯定会对实验感兴趣,在这里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

    “我们的实验首先是见到一片没有空子的区域,理论上来说等于是连空间都不存在。”

    “随后我们就发现了物质传送现象,后来我们的实验利用高强度光能填充那一片空间,就发现物质传送现象消失了。”

    “因此我们推断出存在能量的就存在空间,或者是以空子假设来说,存在能量就存在空子。”

    “这些我们会在后续发表相关的论文,全世界感兴趣的科学家可以看看。”

    赵奕很淡定的做了表述,随后就关闭了麦克风。

    会场顿时又变得嘈杂。

    他叙述的似乎非常简单,但说的都是重磅大消息,其中透露出了实验的内容,还透露出会发表论文。

    这就等于是公开成果。

    实际上,赵奕只是简单做了叙述,并没有说的很清楚,因为可能牵扯到一些机密的内容,也不可能说的太清楚。

    哪怕是去发表论文、公开成果,也会在内容上做一些保密性的考虑。

    新闻发布会最后开口的是科技处的刘部长,科技处负责项目整体的问题,包括经费、参与人员、前期的建造等等。

    刘部长说的内容就比较有针对性了,都和项目开展有直接关系。

    比如,怎么加入项目。

    比如,经费有多少,其他参与的机构,是否要拿出一定的经费。

    比如,项目会在哪里进行。

    等等。

    刘部长对此都有准备,做了表述以后针对记者的提问,一一认真的给出回答。

    然后,发布会结束。

    新闻发布会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中途宣布的都可以说是大消息,而发布接受也只是刚刚开始,国际舆论马上针对性的做出了反响。

    大量的媒体作出了报道,报的内容都和物质传送研究有关。

    全世界媒体评论人都感到非常的惊讶,好多人针对这项技术做出评论,各种说法不一而足,但绝大部分都看好相关的研究,也有很多顶尖科研机构、数学家、物理学家的表态感兴趣。

    同时,报道也围绕着技术的研究人,不仅仅涉及到了赵奕,还涉及到张祁灿、阮文烨。

    张祁灿被报道是‘顶尖天才’,数学物理能力,被认为达到了世界最顶尖水准,是最新科技相关理论研究的‘第二人’。

    很多媒体都对张祁灿感兴趣,对他的报道甚至比对赵奕还要多。

    主要是因为赵奕的名气太大了,被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有些人看到赵奕有关的新闻都感到疲惫,因为内容不外乎就是各种赞叹、惊叹。

    阮文烨也频频的被报告,说他是国内最重要的科技工作者之一,主要是因为他是z波组的负责人。

    z波,被认为是最重要、最神秘的技术。

    作为z波组的负责人,位置可以说是相当的关键,阮文烨自然就成了z波研究的核心人物。

    看着一系列针对自己的报道,阮文烨都感觉自己的重要性,甚至都有些赶超了赵奕,觉得自己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他坐在电脑前,就不断刷着新闻,还在搜索栏里输入自己的名字,然后看着一大片新闻嘿嘿直笑。

    赵奕站在后面看到这一幕,嘴角都忍不住撇了起来,他好心的提醒一句,“桌上都是口水了!”

    “啊?”

    阮文烨下意识抽出一张纸,随后低头才发现什么也没有,顿时黑着脸扭过头,“赵奕啊,你就不能让我安静的自恋一会儿吗?”

    “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能这么直白的说这种话!”

    赵奕很用力的说道。

    “哈哈——”

    阮文烨全然不在乎,他笑道,“你知道我年轻的时候,也被认为是数学、物理天才,后来又加入科学院,但等到四十岁的时候,我就知道,这辈子不可能有什么大成果了,最多就是带队到处做做研究。”

    “现在你看看,我要比那些诺贝尔奖得主更有名,我就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

    “——好吧!”

    赵奕仔细想了想,发现阮文烨的状态,也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老了!

    阮文烨在学术研究上已经不能追求什么了,当然对个人声望、名气之类非常的重视。

    现在他一下子成名了,变得十分激动也情有可原。

    “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快点儿开始工作吧。”赵奕摇头说道。

    理论组和z波组的工作还是很多的,他马上要开启大的项目,需要针对项目做详细的评估。

    这个评估直接关系到项目经费,参与的机构,以及研究的国际合作模式,开放的技术、理论领域,等等。

    每一项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七百零一章 微型光路管嵌入技术

    理论组和z波组的工作是很多的,其中最忙、压力最大的还是阮文烨,他是z波组的负责人,也就成了能量空间研究项目的直接负责人。

    能量空间研究项目,肯定会成为超大的项目,最初预期投资国内就有五十个亿,保守估计项目规模也超过百亿。

    这个规模肯定赶不上宇宙飞船, 但两者也不是同一类型的项目。

    宇宙飞船是属于制造项目,分成好几个小组,专门去攻关核心技术,最终制造出宇宙飞船,而能量与空间的研究是超过百亿的科研项目,和粒子对撞项目是类似的。

    这种项目的学术性质更高一些,而不是专门用来制造什么东西。

    阮文烨作为项目组的负责人, 就需要参与很多的工作了。

    首先, 就是选址。

    项目只是刚刚进行了论证, 并对外公布了消息,肯定要快速的选址。

    项目进行的地方不能是z波组的实验场地,主要还是因为规模问题,好多机构都会派来科研团队,粗略估计物理学家需要求两百人以上,计算机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光学工程师等,需要五百人以上,再加上其他的工作人员,参与项目的人员轻松超过一千人。

    要保证过千的顶尖学者、工程师的生活、工作,再加上物资、材料、建造供应等等,项目直接覆盖的人数最低也会超过五千人。

    五千以上人员的规模,都足以形成小城镇了。

    所以选址还是非常复杂的,场地最好距离首都中心远一些, 但出于便捷性考虑也不能太远。

    最终, 通过一系列的考察,项目地点选择了首都南部两百公里的一个景区,景区内部是个小湖泊,三面环山风景优美,环境还是非常不错的。。

    能量空间研究项目决定在这里进行,项目牵扯的不仅仅是物质传送,也牵扯到关联的另一個大项目--

    z波覆盖区域的物理特性研究。

    这个项目已经论证了很久了。

    因为需要很多物理学家参与工作,需要非常大的投资,再加上保密性的问题,是否对国际开放还在讨论中,一直都没有能够进行。

    现在选址建造做能量空间研究的场地,后续也可以做z波物理特性研究,投资建道上还是非常认真的。

    各种规划都迅速的完成,建造工作也很快开始了。

    除了一些必要的建筑和生活设施以外,主实验场地需求的核心设备,包括各类型号的z波发生器、大型反重力设备、单侧反能量屏障装置以及大量的检测装置。

    后者才是最耗钱、最麻烦的,因为检测牵扯到粒子相关的内容。

    各种微小的检测装置,需要顶级物理学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并做针对性的采购、制造。

    粒子分析需求检测精度太高,基本都是实验室标准的,价格上自然不便宜。

    最让人郁闷的是,实验会牵扯到爆炸,也许一次实验,就会损坏很多精心设计制造出来的装置。

    阮文烨想想都很心痛,他投入工作中以后,就发现真是花钱如流水,而且好多事务都会找上自己,真的有些烦不胜烦,他朝着赵奕抱怨道,“你们就轻松多了。看我,这一个月我都快跑断了腿。”

    赵奕正在看资料,甚至都没有抬头,“你也可以选择不干。比如说,你就向上级打报告说身体不舒服,让其他人来接手工作,相信很多人都愿意过来受累。”

    “——!!”

    阮文烨被恁的差点吐血,身为z波组的负责人,被认为是神秘研究最核心的人物,他就算真的生病了,也必须要坚持下去,否则一大堆资历雄厚的人物,都会争抢着当这个负责人。

    累,是当然的!

    但是,工作也必须要做啊,让出位置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想了半天,满是坚定的说道,“我这是为了科技发展,为了祖国和人民,必须要有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就算哪一天,身体真的垮掉了,我也要坚持下去!”

    “——!”

    赵奕终于抬起了头,朝着阮文烨比了个大拇指。

    有觉悟啊!

    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类似的话说出来,听着还真是有感染力,怪不得好多领导——

    咳、咳!

    实际上,阮文烨朝着赵奕抱怨也是有道理的,项目最开始的时候,理论组和z波组一起工作。

    后来就不一样了。

    因为理论组只是负责实验设计工作,设计完成以后,最多就是参与检测装置的设计,而科学院派来了量子物理团队,接受了很多相关工作。

    然后,理论组就轻松了。

    赵奕的工作就是看看报告,简单的一下审核,邱成文、爱德华-威腾,再包括张祁灿,干脆就一起做研究去了,根本不用为了项目烦恼。

    与此同时,好多的国际机构也都在和国内沟通,商谈加入到研发工作的事宜,说起来也是很简单的,其他机构想要一起做研发,就是交钱、进入、被分配工作,他们能得到的好处就是共享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非常珍贵的,会让他们了解一些空间理论的内容,同时也会包括一些z波的特性。

    国外有些机构可以制造z波,是通过反能量屏障高效激发的方式,就能够得到稳定方向的z波。

    这种激发出来的z波,就是最初始的状态,传递距离最高不超过十公里,z波效能也并不高。

    其他机构主要是缺少底层的空间理论,通过不断的实验来研究,效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如果能够对空间理论多一些了解,他们就可能会提升相关的技术。

    实际上,想要真正去控制z波,短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还存在直接的理论断层。

    比如,磁场理论。

    z波发生是通过磁场快速变化激发的,好多国外的科学家,意识到z波和磁场有关,但他们缺少空间相关理论,很难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因为看起来磁场和z波,就完全是两个东西。

    现在其他机构参与到能量空间项目的研究中,也是希望能在理论、技术上,能有一定的收获。

    仅仅是‘可能’,都足够吸引人了。

    ——

    这天赵奕离开了z波组,去了首都的奕星技术部大楼,他需要去主持一段时间的工作,主要是和新制定的飞船出-口审批政策有关。

    高层会议确定了太空飞船出-口策略,但想要真正实现出口,还必须要通过技术审批,提交详细的方案以及参数等。

    之前奕星提交了观光船、运输船相关的文件,一段时间以后,就被上级部门要求修正打回,主要问题出在反重力系统、空间链接设备的性能上。

    这次上级部门做了明确的三条规定,一个是出口的飞行装置,反重力系统的最高性能参数不能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第二是运输船的运载吨位,最大不能超过三百五十吨。

    最后一条则是空间链接设备,性能只能高出正常售卖民用标准一个等级,否则空间科技信息公司,不被允许制造相应的部件售卖。

    在三条详细的参数规定下,奕星出口的飞船就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赵奕来到技术部大楼,就召集所有负责人,进行了内部的技术会议,针对各种参数限制,进行设计的方向调整。

    有关参与的设计调整还是简单的,只不过把相应的技术标准降低,飞船改的稍稍缩小一些。

    另一个问题就很头疼了,就是建立完善的安全性。

    不管是出口还是自用的飞船,都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上级要求保证安全性,要远高于民用飞机。

    这主要是因为太空飞船,出现问题就会是超大型事故。

    有关安全性能的问题,技术部门连续召开了三天的会议,最终拿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一个是距离地球表面三十公里范围,反重力系统失灵的情况下,用以保证安全的方案,就是在下方增加四座大型固体燃料推进器。

    当反重力系统失灵,大型固体燃料推进器就会运行,大量消耗燃料保证飞船的垂直着陆。

    另外,就是挂式降落伞设计,也是安全着落的搭配措施。

    最后就是建造庞大的‘应急救援飞船’,任何的飞船在太空出现了问题,就可以使用‘应急救援飞船’,来提供第一时间的快速救援。

    宇航局新建了一座‘救援飞船’,技术可以和火星-1飞船相媲美,甚至还要更高端一些。

    奕星也要建造属于自己的‘救援飞船’,而不需要依靠宇航局提供支持。

    在做了详细的技术规划以后,奕星就再次提交了设计方案。

    这次上层召开会议讨论,并邀请好几个专家团队,进行详细的论证以后,确定不存在技术泄露的可能,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证,满足了出-口标准。

    奕星设计的y-101观光船,是率先拿到了出-口审批的飞船。

    在拿到了出口审批文件后,公司马上对外发布了消息,并开始接受来自全世界的订单。

    太空飞船和普通汽车不同,和民用飞机是类似的,因为每一艘飞船的制造,都涉及到大批量的资金投入,就不需要先进行制造,而是拿到订单以后,再进行相应飞船的制造。

    当消息发布出去以后,奕星就接到了大量的咨询,直到一个多星期以后,公司才发布了y-101观光船的参数和售价--

    y-101观光型太空飞船,载客人数最高191,最高载重217吨,最快九十七分钟升入两百公里太空,环地球最高速度3.8公里/秒。

    参考售价:一百八十亿人民币。

    y-101观光型太空飞船的详细参数以及售价发布出去以后,前来咨询的公司就更多了。

    一百八十亿人民币,听起来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过百亿的资金可不是轻易拿出来的,但相比开拓太空观光市场来说,过百亿的资金就不算什么了。

    但想要确定订购y-101太空飞船,还需要了解很多其他的信息。

    比如,维护费用。

    太空旅行之所以费用高昂,最重要的就是好多的部件不可重复使用,就会带来非常高昂的维护费用。

    y-101太空飞船的维护费用也不低,每一次上太空,返回就需要两百万以上的维护费。

    这是非常高昂的。

    在飞船不出现任何问题、不需要更换任何部件的情况下,都需要最低两百万人民币以上,最主要的损耗,还在于飞船表面的压缩材料涂层。

    这一涂层保证飞船不受到宇宙射线、太阳磁场风暴、辐射等影响。

    奕星向高层压缩材料公司,订购相应的图层材料,每一艘飞船也需要二十万人民币以上,因为涉及到相应的专利问题,专利权属于奕星公司、航天局共同所有,高层压缩材料公司,是不能独自售卖的。

    想要的涂层材料,转卖给其他公司,肯定要有一定的利润,考虑到专利费、中途的损耗、人工等问题,一百多万的售价,其实远算不上昂贵。

    比如,汽车行业来说,4s店汽车喷漆材料,收费也许能高达几千元,而相应的成本是非常低廉的。

    飞船的维护、保养,也是奕星科技未来盈利的方向之一。

    在奕星的技术部大楼,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星期,解决了出口技术标准问题后,赵奕没有回到z波实验组,而是跨越一千多公里,去了新辉光电集团公司。

    新辉光电是赵奕主要收购股份的公司之一。

    近年来,伴随着最新科技的发展,新辉光电的发展态势非常好,以及成为世界最顶尖的光能管、光学设备制造企业之一,他们还和各种实验室合作,投入大量的经费在研发上。

    最近新辉光电公布了一条研发消息,让公司的股价再次迎来大涨--

    新辉光电联合微震动与光学实验室,以及d国的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攻克了微型光路管嵌入技术,让技术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我们利用纳米光学技术,能在一个光盘大小的面上,嵌入超过一百条同向光路管道。”

    光路管道,也就是能够让光束传递、转变路线,同时能量损耗非常微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管道。

    在光盘大小的面上,嵌入一百条光路管道,技术比之前提升了五倍以上。

    之前空间信息科技公司,所用的卫星光路管道技术,最多在光盘大小的面上,嵌入十七条光路管道,由此制造出最小的空间链接设备,直径只有二十厘米上下。

    如果使用全新的技术,能制造出最小的空间链接设备,甚至可以缩小到直径五厘米以下。

    这么微小的设备,都可以直接放在手机里,由此可知,微型光路管嵌入技术的提升是有多重要了。

第七百零二章 飞行汽车

    新辉光电技术部。

    作为公司的ceo,娄胜一直坐镇一线研发,他的工作是很忙碌的,但微型光路管嵌入技术,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

    微型光路管嵌入技术的提升,标志着光路嵌入技术进入了纳米时代。

    现在制造业中, 电子芯片制造早已纳米时代,主要还是因为需求的影响,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就会有投资研发。

    微型光路管技术的研发,是伴随着反重力技术发展起来的,每一个了解反重力技术、空间链接技术的人都知道,把光路管道缩小是有多么的重要。

    新辉光电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是国际最顶尖的光电企业之一。

    但是, 也仅仅是之一。

    现在的娄胜非常有斗志, 他希望能够带领公司发展成全球第一,就像是国内的最新科技一样,他把很多的利润都投入到研发中,才有了现在的技术提升。

    当身处在技术部的时候,他就在关心制造问题,不断询问着技术组,“这种技术想要投入到制造中,需要对车床进行怎么样的改进?”

    “我们大概需要多久才能真正应用起来?”

    “到现在项目总花费有多少?列一个详细的清单。”

    “很多公司,包括最新科技的公司,都肯定会对这样进入感兴趣!”

    娄胜正说着的时候,真正感兴趣的人来了。

    赵奕。

    赵奕的工作时间很紧张,知道消息来的很匆忙,到了以后才打了个电话。

    娄胜知道赵奕到来,赶紧安排一系列招待, 还去技术部大楼门口迎接。。

    如此隆重的对待, 可不仅仅是因为赵奕的声望,还因为赵奕是新辉光电最大的个人股东,他掌握着公司十个点的股份,比娄胜这個公司负责人,还要多出好几倍。

    赵奕到了技术部以后,和娄胜寒暄了几句,就直奔主题问起了微型光路管嵌入技术。

    技术部的王荣华经理,认真的做起了介绍,“赵院士,我们是用纳米技术联合光路技术,实现的光路管嵌入。”

    “我们所制造的嵌入光路管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管道的外层材料,是一种特殊的纤维塑料构造,中间层是塑胶材质,含有一定的金属成分,但是不具备导电性和吸热性。”

    “最内层嵌入了平滑内膜。”

    “这一层内膜的技术含量是最高的,平滑内膜需要保证光路来通道平滑,同时也必须要保证误差范围。”

    “我们的每一个光路管道的内径,误差在三纳米以内。”

    王荣华说了很多技术标准的问题。

    赵奕听着不断的点头,“这是很了不起的提升,微型光路管嵌入技术,就是要向着芯片技术看齐。”

    “但是,微型光路管嵌入的要求,要比芯片负责很多,不可能做到几纳米,也不需要那样做。”

    “在空间链接技术方向上,对于纳米级的光路管道,还是有很高需求的,针对其他方向,更多是要研发更好的材料,比如,保证管道完全不吸热以及追求内径变得更加平滑、误差更小。”

    赵奕说的最新科技对于光路管道的技术要求。

    比如,反重力技术,并不是管道越小越好,因为太小的光束发生器功率跟不上,而纳米级的高功率光路直径,等于是发射激光,管道材质也根本包不住。

    但是,空间链接技术的需求没有那么高,就可以不断降低光路管道内径,让链接设备能做的更小一些,才能应用在更多的场景上。

    赵奕走到了技术部,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把光路管道的内径扩大一倍,以你们现在的技术,管道的直径会扩大多少?”

    “计算一下。”娄胜吩咐了一下王荣华经理。

    很快,结果出来了。

    “内径扩大一倍,整体扩大三分之一左右!”

    赵奕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计算出了反重力技术的需求。

    原本的反重力体系,最低需要直径十米左右,反重力系统内部大大小小的光路通道十分复杂,而依靠现在的技术,可以大大的缩小光路通道,就可以把直径大大的缩小。

    “如果改善了大型的通路,再进行细节化设计,大概两米就够了吧?”

    这个结果非常的惊喜。

    赵奕一直都希望能设计一款民用的飞机,他只参与过涡扇发动机、战-斗机的设计,f-40就是最完善的设计产品了。

    在做反重力技术的研发以后,飞机的设计似乎就和他无关了,主要是因为反重力技术非常庞大,很难运用在民用领域的航空飞行上。

    最开始反重力技术出现的时候,对民用航空的冲击力还是非常大的,很多民用航空领域的企业股价都受到了重大影响,主要是因为反重力技术的发展,似乎就会给民用航空带来直接的冲击。

    一直到现在,市场已经消化了反重力技术的影响。

    事实上,反动力技术的发展对于民用航空市场的冲击力并不强,最少没有想象中的大。

    比如,民航飞机,几乎就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反重力飞行器非常的庞大,每次飞行的消耗也非常大,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反重力飞行器更擅长垂直起落,横向飞行的速度并不快,根本不可能赶得上,专门针对空气流动为动力,设计出来的各种涡轮式飞机,因为阻碍飞机横向速度的主要是空气阻力,而不是重力。

    现在能够大大做要反重力装置,就可以在民用飞机上,采用反重力的设计,可以让飞机阻碍的对抗重力,就可以减少一些为了上升而形成阻力的设计。

    比如,双翼。

    民用飞机的双翼主要是用来借助空气实现上升。

    如果有反重力系统提供引力隔绝,飞机就可以无阻碍的上升,根本就不需要再设计横向的机翼。

    等等。

    再不考虑飞机上升的前提下,就可以做很多灵活的设计,能保证飞机的速度、灵活性,还能大大提升运载量。

    赵奕思考着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奕星科技想要使用这项技术,我们该怎么进行合作呢?”

    这就涉及到专利使用了。

    娄胜顿时笑了起来,他们做研发的目的,一个是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另一个也希望获得收益。

    毫无疑问,专利授权就能够获得直接的收益。

    奕星是航天科技公司,掌握着相当先进的技术,肯定会使用很多光电技术,自然就是新辉光电的主要客户,而且是超级大客户。

    这方面,就需要仔细谈了。

    ——

    赵奕不会亲自上场去谈专利收取,他只是和娄胜聊了几句,再对技术进行一番了解,就让奕星科技派出团队,专门过来谈一下专利授权问题。

    作为一家航天科技公司,他们必须要使用反重力、空间链接等技术,对光路管道有直接需求,最高端的纳米级光路管嵌入技术,肯定是要使用的。

    不过现在需要不需要,直接谈下专利肯定没有错。

    赵奕回到了首都以后,还是在奕星的技术部工作,他没有参与其他工作,而是着手进行了汽车设计。

    他要设计一台‘飞行汽车’。

    当反重力系统能缩小到直径两米,不做飞机汽车的设计,实在是太遗憾了,他完全当成是兴趣在工作,主要是因为,从小的时候开始,他就想过未来有一天,能乘坐直接飞行的汽车。

    现在梦想就要实现了。

    赵奕是以无限动力汽车为基础进行的设计,目的是能设计一台,‘无限动力飞行汽车’,也就是在原本的设计中,添加一些部件。

    比如,风扇式推进器。

    之所以用风扇式推进,而不是喷射式推进,主要是考虑到民用问题,喷射式的设计显然不能随意上路,会直接影响到后面或下方的汽车。

    但是,风扇式推进有个问题是动力不足,也就是汽车依靠反重力系统飞起来,也不可能有太快的飞行速度。

    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李建华走过来看到电脑上的设计图,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汽车?怎么底下还带着圆盘?还带着拉拽式风扇?看起来怪怪的。”

    “飞行汽车。”

    赵奕抬起头问向李建华,“除了风扇和喷气,飞机还能有什么动力?”

    “——?”

    李建华思考了好半天,都没有想出第三种方法,历史以来的飞机都只有风扇和喷漆两种方式。

    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也是前面有个风扇螺旋桨,推动空气形成向前拉拽的力。

    后来的飞机想要追求速度,就必须采用喷气式、增压喷气式。

    看着电脑上的设计图,李建华忽然问道,“下面这个圆盘是反重力系统?”

    “对。”

    “也就是说,你设计的这个飞行汽车,可以正常漂起来,对不对?”

    “是啊?”

    李建华笑道,“我觉得你可以参考轮船的设计,当不用考虑重力的时候,不就等于是在空气中游动吗?”

    赵奕听罢恍然道,“有道理啊!就是一艘在空气里的船!”

    顿时,好多想法就来了。

    不过赵奕没有继续做设计,李建华谈起了奕星的拆分问题。

    这是最大的问题。

    奕星打断分割奕星无限动力公司,让无限动力公司单独上市,奕星无限动力公司的拆分是很负责的,主要涉及到很多的技术专利以及资金等问题。

    对于奕星来说,奕星科技是技术母公司,而无限动力公司则是使用母公司技术,独立出去能实现大批盈利的子公司。

    子公司要独立出去,未来就会独立运营,肯定要把技术专利、资金等划分个清清楚楚。

    这不仅仅是‘分家产’的问题,还包括未来发展的问题。

    无限动力汽车使用的是太阳能传输动力技术,而太阳能传输动力技术属于奕星科技所有。

    另外,聚能卫星同样属于奕星科技所有。

    这两部分就是大头了。

    无限动力公司拆分出去以后,肯定要源源不断的支付技术专利费,奕星内部一直都在讨论着。

    有两种支付方式,一种是定额的支付,一种是销售分成的支付。

    多数人倾向于后者。

    因为销售分成就直接和无限动力公司的业绩挂钩,同时也不会因为大额的专利费,拖累无限动力公司的发展。

    这种支付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卖的多、付的多,卖的少、付的少。

    另外,一个焦点就是聚能卫星的使用问题。

    这方面倒是争议不大。

    奕星无限动力拆分已经确定,内部组建了个团队,专门负责和奕星科技谈判,他们把太阳能传输动力的使用,分成了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原有卫星的使用,使用费用价格大概是,二十万千瓦转化能量传输,每一年支付一亿人民币。

    后续的合同重新签订,价格上涨一倍以上,差不多每一台聚能卫星,每一年支付两亿人民币的使用费。

    这个价格可以让奕星科技在七年左右的时间,收回发射聚能卫星的成本,同时,也可以让奕星科技,对于发射的聚能卫星拥有独立运营权。

    比如,最新发射的聚能卫星,所传输的太阳能,可以租借给奕星无限动力公司,也可以租借给其他公司。

    这样一来,奕星无限动力公司,就成为了完全自主运营的公司,而不是依靠奕星科技运营的公司。

    自主运营的公司才能够完成上市,后续的发展才能够自主负责。

    等等。

    无限动力公司的拆分公司还是非常复杂的,公司一直都在做这件事情,但拆分是肯定的,因为奕星科技主要负责研发,而无限动力公司,主要是做汽车销售。

    两者,已经走在了不同的方向。

    如果继续混淆在一起,内部都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技术部。

    他们需要为无限动力汽车相关的研发工作,却不知道类似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因为无限动力汽车的发展,与他们不存在直接关系。

    赵奕只是关心了一下无限动力公司拆分工作,实际上,工作都是其他专业的人来做,他只负责审核最终结果。

    无限动力公司拆分上市,好处还是有很多的。

    最直接的是,不管是奕星科技,还是无限动力公司,都能够拿到一大笔的资金,可以直接投入到研发或扩大发展上。

    这就是最直接的好处。

    另外,上市运营也会受到市场监督,运营会变得正规很多,而不像是现在有些混乱的情况。

第七百零三章 月球基地计划开启第二阶段

    无限动力公司的上市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奕星已经对外放出了消息,好多人都在等待着、讨论着,绝大部分人都对无限动力公司非常看好,主要是无限动力公司,国内外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最少暂时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未来几年扩大式发展是可以预期的。

    这样一个肯定赚钱的公司, 只要完成上市股价就会飙升。

    但是,无限动力公司暂时还没有向提交上市申请,主要是因为公司内部拆分工作还没有全部结束。

    即便如此,上市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比如,已经邀请审核机构入驻监督。

    公司的拆分、管理工作,就不用找赵奕太操心了,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兴趣爱好中--

    飞行汽车。

    赵奕已经完成了整体框架的设计, 李建华说可以参考轮船在大海中行驶,确实给了他一些灵感启发。

    虽然轮船的动力来说,本质上也是用轮机把海水向后推,但因为海水的密度比较高,轮船使用的轮机比起飞机的风扇就要小太多了。

    换句话说,赵奕的想法就是设计转动的轮机,而轮机的规模可以设计的很小,就可以和轮胎结合在一起。

    他的设计是轮胎内层,换做可以展开扇叶的模式。

    当汽车漂浮到天空上时,就可以把外层的轮胎收回,让内层的扇叶展开,运用同样的电动机,就可以带动四个轮机(车轮),不断的转动,来让汽车真正实现向前加速飞行。

    这一种动力支撑还是有些不足的。

    设计又在汽车下方,增加了两个微型涡轮增压式喷气孔, 大体上就是简化了战斗机发动机的设计, 只是燃烧室并不是用燃油, 而是直接利用太阳能传输技术,直接把太阳周边的光能传输进来,高效光能根本不需要转化,就足以对空气进行加热了。。

    “这种设计,汽车上在陆地上行驶的时候也可以使用。”

    “只是陆地行驶的速度并不快,效果很差。”

    赵奕思考着。

    他有些得意的设计还是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太阳能传输的高效光能,直接来加热空气使用,甚至可以推广到民用飞机领域。

    这样就能让民用飞机,也同样拥有无限动力。

    唯一就是,功率很低。

    哪怕是太阳周边传过来的太阳能,温度和功率也是不够的,最高就只有几百摄氏度,加热高压缩空气的效率很低,用在民航飞机上,就会让飞机的速度严重受限,飞机吨位过大甚至都飞不起来。

    当然,用在飞行汽车上,做辅助飞行动力使用,已经是足够了。

    赵奕简单做了计算,“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再加上四个转动轮机,差不多可以让飞行汽车,最高维持300公里以上的速度了。”

    “这個速度大概能赶上高铁吧?”

    “也不差了!”

    民用来说肯定是足够了。

    赵奕精神意义的看着自己的设计图,他还是第一次对自己的设计如此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设计的内容更加的贴近生活。

    之前设计的发动机、战斗机,哪怕设计的再完善,好像也与自己无关,而现在的飞行汽车制造出来,他是可以上去试试的,甚至未来可以拥有一辆,就当做使用的常备汽车。

    整个设计过程花费了将近三天时间,主要时间还是消耗在小型涡轮增压发动机上,对于战斗机所用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简化起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消耗了很多时间在上面。

    这时候,邱成文忽然发了一条信息,“赵奕,你最近一直在奕星的总部吧?那边儿的工作什么时候结束?”

    赵奕回复道,“暂时接受不了,但是我没什么工作。怎么?需要我过去?”在研究什么?”

    “那倒是没有,距离实验开始还早,只是问问,你没有工作,是在干什么?”

    “设计东西。”

    “什么东西?”

    “飞行汽车。”赵奕很淡然的打出四个字。

    邱成文发过来语音通话,开口就说道,“你怎么去设计汽车了?是打算拓展无限动力公司的业务?还是什么?我还以为你是在做研究呢!”

    最后一句说的明显有些失望,大概是觉得赵奕做汽车设计是浪费精力。

    按照邱成文的想法,赵奕这种级别的天才,肯定要一心一意的做理论研究,而不是把精力花费在技术层面上。

    理论,才是根本。

    技术?谁都可以来做!

    邱成文说完忽然反应过来,“对了,你刚才说设计什么汽车?”

    “飞行汽车。”

    “飞行汽车?”邱成文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真的是飞行汽车?是可以飞行的汽车?”

    “对!”

    “完成了吗?”

    “刚完成?”

    “老天!”邱成文甚至惊讶的说出感叹词,旋即马上道,“能给我看看外形吗?不要设计图,看看外形就可以。”

    “好吧。”

    外形倒是没有什么不能发的。

    赵奕给邱成文发过去了,过了一会儿得就听到对面说道,“这个设计已经完善了,对吧?也就是说你们公司可以很快制造出来?”

    “差不多吧。”

    赵奕有些不确定,“我估计想要制造出来,最少需要两个月以上,因为牵扯到很多方面,好多部件都是全新的设计,每一样都要进行定制,尤其是底盘上的微型发动机,制造起来就更是麻烦了。”

    “如果想尽快做好,里面很多部分甚至要手工来造。”

    他简单做了解释。

    邱成文马上道,“两个月也很快了。你赶紧做这个工作,让你的公司赶紧制造出来,我真是想坐一下这个汽车。”

    “——!!”

    赵奕愣了好半天,才说道,“我还以为你不支持我做设计呢。”

    “没有,绝对没有!哈哈!”

    邱成文赶忙笑道。

    实际上,他确实认为赵奕做设计是浪费精力,但是做飞行汽车的设计就不一样了,绝大部分人都畅想过飞行汽车,尤其是遇到堵车的时候,更是希望自己的汽车能够直接飞起来。

    另外,很多科幻电影里也都有飞行汽车。

    现在最新科技研究的很深入,已经成功实现了各种先进的技术,但民营领域还没有飞行汽车出现。

    邱成文同样也期待飞行汽车。

    虽然他不太支持赵奕做设计工作,但是不影响他希望能够体验一下飞行汽车,甚至说拥有一辆飞行汽车。

    那可比什么豪华跑车酷炫太多了!

    与之相比,赵奕有些‘不务正业’的做设计工作,就可以暂时性的遗忘了。

    ——

    飞行汽车的设计出来,制造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飞行汽车并不是影响巨大的战-斗机,公司也只能通过上下游合作企业来制造,好多新设计的部件,就必须要特别的订购。

    另外,还涉及到专利问题。

    专利不仅仅是反重力、空间链接传输等技术,还包括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或是汽车的其他部件设计,都可能牵扯到专利问题。

    虽然设计是自己的设计,但国际规则就是这样的,有一些设计构造申请了专利,其他公司拿出了同样的设计,哪怕是自己想出来的设计,也根本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申请使用,并缴纳一定的专利费。

    这也是国内汽车领域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国内可以制造出顶级的飞机发动机,却没有制造出高端的民用汽车发动机?

    专利,是影响之一。

    哪怕是费劲了心思,设计出了高效的发动机,也会有很多内部构造牵扯到专利问题,要么就是无法使用,要么就需要缴纳高额的专利费。

    当然也不能诟病国际专利保护规则,国内拥有的专利,国外也同样无法随意使用。

    规则就是用来保护专利权的,所有的公司、机构,都在规则内行事,规则才会变得有意义,否则所有人都进行抄袭,专利不受到保护,就不会再有人去创新。

    专利规则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赵奕做完了设计以后,也希望能够尽快看到样品,他特别召集人员组成了‘飞行汽车制造组’,专门研究涉及到的专利、技术保护以及负责制造问题。

    “飞行汽车制造相关一切优先,哪怕多花一些代价,也要尽快的制造出来。”

    “我希望能用这台飞行汽车,参加年底港城的汽车展。”

    “让它来代表奕星的民用技术。”

    最后一句话还是非常重要的,奕星的员工都有自己的骄傲,他们在太空探索技术上全球领先,甚至可以说是全球第一,就连航天局都要借鉴他们的技术。

    但是,公司的影响力只覆盖太空探索领域,就连无限动力汽车所使用的主要技术,也和太空探索技术直接相关。

    现在有了一台代表未来的飞行汽车,代表公司去参加国际汽车展示会,肯定会让奕星在国际上大出风头。

    赵奕考虑的就是先制造一台样品,用样品来参加展示会,并且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再去沟通政策上的问题,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就可以去论证批量制造生产。

    但奕星科技不会去生产汽车,而是会授权专门的汽车厂商。

    比如,无限动力公司,或者是其他的汽车公司。

    这种飞行汽车的造价是非常高昂的,也不会和现有的汽车市场相冲突。

    赵奕继续留在技术部一个多星期,无限动力公司的拆分工作,差不多进入到了后续的收尾阶段,大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他就可以离开休息一阵。

    他给自己放了个假,回家休息了一阵子,随后就不得不去航天局。

    月球基地有了消息。

    两个宇航员开着月球基地车,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合见到基地的地方。

    这个地方距离着陆点大概有三十公里,看起来像是个小型的陨石坑,面积在十平方公里左右,因为所处地带相对低洼,昼夜温差比其他地方小,另外,有一个好处在于地面坚硬。

    大概和陨石撞击有关,地面非常的平滑、坚固,适合制造基地所用。

    赵奕到了航天局,和月球基地车连线通话,也看了坑洞的一些照片,确定找到的地方很符合建造基地的条件,就找到了相关负责人员开了会。

    然后,决定了基地建造位置。

    这个决定是非常重大的,听起来确实有些仓促,实际上在赵奕来之前,相关人员已经做过详细的分析论证。

    赵奕只是最后做决策的人而已,他不认为自己在专业方面比其他人强。

    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地方适合,他也就直接点头同意,并决定开启下一步的月球基地计划。

    下一步就是发射运输船,运载大量的材料和人员过去。

    这次就不是几个宇航员了,而是二十人成规模的团队,专业的宇航员只有五个,他们有的负责运输船的往返,有的负责设备的操控,有的这负责人员的安全,等等。

    在太空工作领域,他们还是比较专业的。

    其他都是经过宇航员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会负责建造临时的小型基地,以便让人员能够在小型基地里生存、工作,有了临时的小型基地,才能够让更多的人登陆月球工作。

    那就是下一步计划了。

    在确定了开启下一步计划以后,赵奕就去了宇航局的基础训练中心,召集了所有经过训练的技术人员们,告诉他们月球基地计划开启第二阶段,让他们有个去月球工作的心理准备。

    好多人都是期待已久了,他们报名参加了宇航员的培训,自然就希望能登上月球工作。

    当然,真正听到消息以后,有些人还是非常的忐忑。

    他们后悔还来得及。

    如果临时决定不登路月球工作,也可以直接选择退出。

    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哪怕是有些担心害怕的人,也不会临时决定退出,失去了好的工作机会不说,临时退出的影响也很不好。

    就像是李仁喆的考虑一样,都已经来参加了,有了很好的工作机会,再决定退出等于是让自己的事业倒退。

    李仁喆也是接受培训的技术人员之一,他和奕星公司同样签订了合约,和航天局、科学院所属人员类似。

    但是,李仁喆的训练还没有结束,他只是刚经过第一阶段训练,肯定是不能去月球工作的。

    “你,延后!”

    赵奕对李仁喆说道,“你的工作也不着急,因为这个阶段,实验室不会建出来,你去了也没办法工作。”

    “好好训练,争取能快速达到标准,放心吧,只要你能坚持住,就肯定会成为第一个太空微生物学家!”

第七百零四章 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月球基地计划进入到第二阶段,运输船也已经准备。

    第二阶段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让运输船搭载物资设备、人员等,登陆月球基地附近的区域。

    运输船第二次抵达月球以后,会持续停留在月球大概一周时间。

    这一个星期的时间,登陆月球的人员就会快速建造临时的生活基地,等临时生活基地建造好以后, 运输船就搭载月球基地车的两名的宇航员以及其他完成工作的人员返回地球,还有一部分人员会持续留在月球工作。

    继续工作的人员,主要还是以专业的技术、建造人员为主。

    这一次登陆月球的,不只是物资、设备、材料、人员等,还包括两台特制的挖掘机以及一台特制的起重机,可以称作是月球挖掘机、起重机, 三台设备会帮助工作人员建造基地。

    在运输船第二次返回地球以后, 会在地面持续保养维护一个月左右, 然后就会第三次登陆月球,运送第三批的物资、材料、设备和人员。

    第三批运送上月球的就比较专业了,还包括整体的实验舱和医疗仓,以及工作所用的运载车、特制无限动力汽车,等等。

    等第三批物资、舱室、人员运送上去以后,第二阶段的工作就结束了,直接进入到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开始建造太阳能传输接收设备,为月球基地持续提供能源动力。

    这个工作会持续很长时间。

    等太阳能传输接收设备,能维持一定功率的电力供给以后,月球基地也可以正常的运行了。

    月球基地计划就进入到第四阶段,也就是开启见到射电望远镜、z波装置等大型的科研、航道设备,等等。

    这都是后续要进行的了。。

    当前第二阶段的工作是非常复杂,不只是奕星的运输船会参与, 航天局也会排出新建造的飞船登路月球,并运载意见建造好的生活上以及射电望远镜,也少不了专业的宇航员、技术工作人员等,他们的运动名单还包括一名专业的天文学家。

    这名天文学家的名字叫做应仁永,毕业于哈佛大学物理系, 是国际非常著名的天文学工作者,长期参与地面基站观测宇宙的工作。

    现在应仁永则会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天文学家’,他会负责射电望远镜的安装工作,持续工作半個月左右的时间,直到奕星的运输船在登陆月球,才会随之返回到地球。

    月球基地计划第二阶段工作有序进行,运输船很快就装载物资、人员升入天空,赵奕是在室外看着运输船升空,直到成为小黑点再也看不到,才放下挥着的手,和其他人一起返回高一继续留下来。

    赵奕没有继续留下来,而是返回了z波实验基地。

    理论组一直都在z波的实验基地工作,中途只有邱成文回了首都一趟,爱德华-威腾和张祁灿都像是永动机一样。

    前者还可以理解,因为爱德华的妻子,干脆就跟着住在附近的小镇里,爱德华-威腾是个好丈夫,总是抽空回去和妻子团聚在一起。

    张祁灿就有些不能理解了,仿佛就是永动机一样一直工作。

    当然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张祁灿努力工作还是能理解的,因为他在国际以上已经非常有名,甚至成为最近一段时间,被媒体报道提及次数最多的物理学家。

    这主要得益于理论组发表了有关能量与空间关系的论文,论文的名字就叫做《能量与空间--空子假设》。

    《能量与空间--空子假设》论文的一作就是张祁灿,赵奕是二作,爱德华-威腾与邱成文都是三作。

    事实上,张祁灿对研究的贡献确实很高,但肯定是赶不上赵奕的,再多也只能说比爱德华-威腾、邱成文强一点,但差距肯定没有一作和三作那么大。

    张祁灿能成为第一作者,还是因为赵奕、爱德华-威腾、邱成文都不会去争取,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根本没有必要争取一篇论文的著作权。

    张祁灿就不一样了,他的国际上基本没有名气,哪怕是国内知道他的人也不多,一起发表重量级的论文,就干脆让张祁灿当了一作。

    另外,这也是其他人对于张祁灿能力的认可,而他确实在能量与空间研究过程中,提供了非常关键的灵感。

    《能量与空间--空子假设》,说起了能量和空间的关系,认为有能力就会有空间,而空间并不是一片虚无的,是空子的存在支撑空间存在。

    论文说了一大堆能量与空间的理论关系,并且做出了详细的数学相关计算,后续都添加了具体的实验内容。

    数据,就是来自物质传送实验。

    在论文的中间部分,以空子假设说明了波粒二象性问题,并以理论破解了神秘的双缝干涉实验。

    在双缝干涉实验的过程中,当有粒子检测装置参与的时候,粒子就会表现出粒子态,而没有检测装置参与的情况下,粒子就会表现出波的性质。

    为什么呢?

    因为空子的参与。

    有能量出现就会有空子出现,能量和空间是共同存在的,有空子参与的时候,粒子就会表现出离子态的性质。

    这是其中之一。

    论文后续则论证了空子的属性,比如空子和能量存在某种固定关系,并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

    比如,宇宙中的空子存在上限密度。

    当有能量存在的地方,空子就存在上限密度,空子的密度或活跃度在某种影响下,大大增强的时候,空子就会发生湮灭的现象。

    “这是空子假设的一种可能性,用来解释引力、磁场以及压缩空间问题。”

    论文中直白的阐述观点,“我们认为空间压缩的出现,是因为z波使得空子活跃度得到了指数级倍率的增强,从而出现快速湮灭的现象。”

    “同时,我们认为,空子常态的表现是有规律的,当固定密度的时候,空子会按照固定的规律进行跳转。”

    “爱德华-威腾认为,空子跳转的方式和维度有关。”

    “赵奕和张祁灿都认为,空子跳转只是正常的空间规律,遵循的是一种比三维正常波形度还要有序的质数逻辑。”

    “邱成文则认为,空子跳转遵循能量规律,他们总是向着能量或反能量方向跳转,而不是无序的——”

    后面一段就是阐述个人观点了。

    后续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空子运动的推测,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

    爱德华-威腾更相信维度理论,邱成文则相信能量理论。

    赵奕和张祁灿更相信数学,而不会结合其他理论进行思考。

    《能量与空间--空子假设》论文的发表,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巨大的震动,在大众舆论领域,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因为他们所说的实验,真正实现了物质传送。

    大众舆论更关心的是物质传送实验,能够实现物质传送,听起来就非常的神奇。

    当然,这种神奇在学术界也是一样的。

    物理学界有很多理论相关的论文,阐述着各种各样神奇的观点,有的物理学家甚至会把物理学和魔法、神学结合在一起,类似的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能量与空间--空子假设》,同样是非常的神奇,脑洞上来讲,最多也只能排名中游。

    但是论文很多的推断,是以真正实验为主的。

    他们确实实现了物质传送。

    在物质传送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推断,显然要比没有来的理论可信的多。

    虽然空子假设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因为有物质传送实验的佐证,意义和方向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论文发表了以后,作为第一作者的张祁灿就变成非常有名了,他被好多国际顶尖的媒体,认为是国际物理学界升起的一颗新星。

    他一跃成为了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同时,还被认为在最新科技领域的理论研究方向,他仅次于赵奕,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

    “一人之下啊!”

    阮文烨站在张祁灿身旁,打趣道,“感觉怎么样?小张?能对你做一下采访吗?你是不是开始期待诺贝尔奖了?或者期待什么其他奖项?”

    “或许今年的自然科学奖会是你的,就像是前几年的赵奕一样。”

    阮文烨的话音有些酸溜溜。

    前一段时间的实验新闻发布会后,,他和张祁灿一样变得有名,最少国内报道是这样的。

    现在论文发表以后,国际舆论就根本没提到他的了,因为他是实验物理学家,和理论研究根本无关,他也只是在论文里署了个名,勉强有个‘四作’的名头。

    实际上,学术界很清楚的是,‘四作’基本都是友情奉送,而不是真的对研究有什么贡献。

    当然,实验物理学家也是很重要的,但针对物质传送实验来说,理论研究本身比实验重要的多,因为实验设计肯定是以理论为基础的。

    很多顶尖的物理研究,实验物理学家之所以能成名、能拿到重要奖项,是因为他们着手去做实验设计,从而验证了某一项理论。

    物质传送实验的设计,显然和阮文烨无关。

    所以,最少在国际学术圈子里,阮文烨只能算是研究的‘陪衬’,只是因为担任z波研究负责人,才会与研究产生关系。

    当面对阮文烨调侃的时候,张祁灿只能露出腼腆的笑,他不太擅长和其他人打趣,而调侃他的不止阮文烨一人,爱德华-威腾则说了个好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或许对张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研究、不是成名,而是先要找个女朋友,最好是能结婚、生子,把他的优秀基因传给下一代。”

    “哈哈哈——”

    爱德华说完好多人都笑了。

    最近一段时间里,张祁灿的个人生活问题确实有很多人关心,就连科技处的刘部长有一次打电话都问了起来,“我听说小张还没有女朋友?他都快过了三十五吧?”

    赵奕直接打趣道,“让张祁灿自己找女朋友,估计是不太可能,还是你们给发一个吧。”

    “只要小张愿意,肯定有很多女孩子想和他在一起的。”

    现在更是如此了。

    趁着理论组还能清闲一段时间,赵奕下定决心要给张祁灿解决个人生活问题,毕竟张祁灿是他的助理,也是非常有能力的物理学家,他们长期一起工作。

    他觉得给张祁灿找女朋友的事情,比理论研究工作还要重要。

    显然。

    让张祁灿自己去谈恋爱、约会,就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赵奕仔细思考了一下,干脆直接发了条微博,“我们的张祁灿研究员,一直都是单身,有没有哪位姑娘能喜欢上张祁灿?下面是他的照片、资料。”

    “我会专门做统计,微博下方发资料报名。”

    赵奕的影响力非常大,一条微博被好多的媒体转发,甚至让‘张祁灿找女朋友’登上了热搜榜。

    然后,一大群人报名。

    主要是因为张祁灿长得确实不差,一心做研究的物理学家,而且已经在世界上很有名气,条件是非常好的,就像是刘部长说的,找个女朋友根本不是问题。

    张祁灿看到了赵奕的微博,同时也看到了热搜消息,他都感觉有些羞于见人,在办公室里看的时候,脸颊都有些发红。

    赵奕笑道,“张哥,别担心,我会让人专门做统计,找个你看的最顺眼的,直接约会。”

    “最近也没什么工作,你也放一阵子假,好好的约会,解决一下个人生活问题。”

    “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张祁灿放假去约会了。

    其他人则还是要工作,他们的工作并不是做研究,而是和其他要参与的国际机构进行沟通。

    能量与空间的研究,会让好多国际机构参与,科技处要对参与机构、团队进行审核,而理论组和z波组,则会做最后的审核,他们要和参与机构沟通,说明实验相关的问题,并确定参与团队和人员数量,还要进行实质工作的安排。

    这些都是要处理的工作。

    好在z波组才是工作的核心,理论组只需要复杂研究相关的沟通就可以了。

第七百零五章 飞行汽车组装完毕

    月球基地计划进入到了第二阶段,运输船很顺利的再次登陆月球,相关的人员都到了月球上开始工作。

    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建造临时的生活基地,还有一些专业的科学人员,会在运输仓或其他舱室,培养一些生存力强的植物,或是做一些其他生活舱所需的准备。

    月球基地上的工作一切进展顺利, 但地面上对于月球工作还是比较担心的。

    好多人都随时关注月球工作情况,唯恐会出现什么安全问题。

    这可是超级大时间。

    在月球上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因为月球的环境非常的恶劣,只要出现一点点差错,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另外,月球基地计划只是刚刚开始, 之前人类并没有在其他星球长期登陆、工作的经验,距离地球最远的也就是空间站, 但空间站是封闭式的,并不需要宇航员长期待在太空环境,而在月球上工作则不同,因为有安装很多的设备,建造生活、工作的区域,就需要长期处在月球表面的环境。

    月球表面的环境昼夜温差高达一百多摄氏度,并且是接近真空的环境,重力也和地球上有所不同,环境还是非常恶劣的,他们唯一的保障就是宇航服。

    最近几年的科技快速发展,让宇航服也跟着更新换代,表面上涂抹了最先进的压缩材料涂层,可以帮助宇航员抵御高低温、辐射等环境,但不管再先进的宇航服保护,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一点差错。

    赵奕也稍微有些担心,他也随时关注月球上的情况。

    但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是, 他能够利用《因果率》,对于风险进行一定的预测。

    虽然月球距离地面非常的遥远, 但通过传输过来的画面,消耗大量的精力还是能够进行一定的判断,最少技术层面是不担心的。

    如果出现什么技术层面的问题,他就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出来。。

    反之,操作层面、特殊危险情况就没办法了。

    比如,工作的过程中有人操作失误,导致宇航服内的氧气储备泄露,或是内部与外界直接接触,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特殊情况指的是无法预料的风险,假如突然有允石撞击月球,并且直接撞在了工作的场地,当然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不过放在任何任务工作上都是如此,人为的操作和特殊风险情况,是根本就无法应对的。

    他们能做的只是在训练的过程中,尽量让每一个要到月球工作的人,都熟悉操作的详细步骤,最好是不出现一点差错。

    最近一段时间,赵奕每天关心一下月球基地的工作以外,就都投入到能量与空间的研发项目中。

    z波组和理论组做了很多工作,项目进展的也非常顺利,一切都在准备中,设备也逐步的到位,实验基地也已经成型。

    同时,参与的研究团队,也进入到了中期的审核过程中。

    因为是最为顶尖的科研项目,而且是有关空间的最新研究,好多物理学都希望加入其中。

    空间物理研究,对他们的诱惑是非常大的。

    物理研究到了顶尖的领域,是最需要实验环境的,因为单单是凭借想象,根本不可能去研究出东西,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物理学家,积极加入到粒子对撞的研究中。

    当拥有大型实验提供的数据报告以后,他们参与其中才能以此分析出一些东西,否则光是凭借想象,想要物理研究的成果实在太难了。

    另外,物理学界最容易出成果的就是新领域。

    就像是过去几十年对于微观物理的研究,粒子对撞实验方面就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单单是粒子的标准模型一项,就有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发现。

    比如,希格斯粒子。

    比如,中微子。

    等等。

    现在的空间物理研究就是最新的领域,而相关领域的研究只有在国内才拥有最好的环境。

    像是m国的力学研究所,也在反重力技术、反能量屏障技术方面有一定的成果,他们甚至可以发射出z波,但他们对于z波的控制,研究的非常浅显,也根本做不到完善的控制。

    另外在其他最新科技相关领域的理论层面,力学研究所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甚至大到他们以反重力技术所制造的飞船,都远远赶不上奕星、航天局所制造的最初始的飞船。

    这就是理论和技术的差距。

    但有很多物理学家都希望参与到空间与能量的研究中时,就反应到了国际各大顶尖学术机构的动作上,几乎有影响力的机构,都申请了加入到能量空间的研究中,并希望能派出团队参与。

    现在国内的时候已经批准了六个机构加,其中包括e国物理研究所、牛顿研究院、d国物理研究所、加州理工大学研究团队,等。

    后续还会审批更多的机构加入,同时也会对于工作进行分配。

    比如,加州理工大学研究团队,规模相对是比较小的,就需要和其他团队合并进行工作。

    z波组的想法是,把合作机构分成三个大组,每一个组进行一部分的工作,再加上国内团队的两个大组,总共五個大组就能对实验数据,进行非常详细的分析测算,会让每一次实验都能够得到更精准的结论,以此就能让实验更快的得出结果。

    时间又过了一个月,实验准备工作进行的差不多,好多团队已经来到了实验基地,准备进行第一次正式实验。

    第一次正式实验计划是在两周后进行,因为缺少一些检测装置,实验规模相对还是比较小的。

    所以,这次实验只是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测,保证设备能在实验中正常运行。

    尽管只是一次检测性质的实验,但各大国际机构还是非常的感兴趣,因为实验中会真的出现物质传送,他们会用双眼看到这一幕,并且能真正的参与其中。

    因为还有两个月才会进行测试实验,理论组相对就比较清闲了。

    赵奕一直都在基地里,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并且和各个团队进行接触,对实验进行一些介绍。

    这天有一个好消息。

    他所设计的飞行汽车,所订购的配件都制造完毕,并且运输到了奕星所属的航天基地。

    赵奕听到消息就决定过去一趟,他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我要回首都一趟,大概要三四天时间吧,也许要一个星期。”赵奕想了想还是扩大了时间范围。

    他突然要离开一个星期,倒是不会影响到实验计划。

    因为在实验开始前的时间短,赵奕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理论组其他人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大部分时间就是在等待着。

    邱成文有些奇怪的问道,“赵奕,你去干什么?要开会?还是月球基地那边的事情?”

    “都不是。”

    赵奕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是飞行汽车。之前我设计的飞行汽车,零件都已经到了,我想着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就过去看看。”

    “飞行汽车?”

    邱成文眼前一亮,顿时来了兴趣,他从手机里找到了飞行汽车的图片,是当时赵奕发给他就直接储存好的,“是这辆汽车吧?真是太酷炫了,反正我最近很清闲,要不一起去吧?你不反对带我去看看飞行汽车,对不对?”

    “——好吧。”

    赵奕想了下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爱德华-威腾忽然走了进来问道,“你们刚才在说什么?我听到说飞行汽车?”

    “对。”

    赵奕道,“我设计了个飞行汽车,正准备回去安装。”

    “你确定不是玩具吗?”爱德华-威腾感到很是诧异。

    “当然不是。”赵奕道,“是真正的飞行汽车,就和你想的一样。我们制造了这辆汽车,准备参加两个月以后的国际汽车展览会。”

    爱德华-威腾都听愣了,他觉得自己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个问题,可看着赵奕和邱成文都在收拾东西,他马上说道,“算我一个,好不好?”

    他说完没有等回复就立刻收拾起东西,嘴里还说着,“我知道,赵奕,这种有趣的事,你肯定会带上我,对不对?”

    “——好吧。”

    赵奕的回答和刚才应对邱成文是一样的,他实在是想不出拒绝的理由,就干脆让两个人一起跟着去。

    等正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又想到了张祁灿。

    张祁灿的恋爱还是比较顺利的,他只约会了三次,似乎就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对方是个首都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据说还是个经济学博士。

    很难说,经济学的博士和物理学博士究竟有什么共同的话题,但他似乎和对方很谈得来,约了几次会不说,还带了对方去见了家人。

    到现在,其他人都没有见过那个女生,只是简单的看过照片,知道是个矮个子、有些乖巧的女孩,主要因为对方不能进入实验基地。

    现在张祁灿也在实验基地,过去一阵子工作还很忙,赵奕干脆想着带上张祁灿,等于是给他几天休息时间。

    最后去奕星发射基地的就是理论组的全员。

    每个人都非常的感兴趣。

    张祁灿甚至问着赵奕,是否能带着女朋友去发射基地,最主要是因为,他也想亲眼看看飞行汽车。

    有一句话说的好,男人至死是少年。

    飞行汽车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尤其是世界第一辆飞行汽车,只是听起来就非常的有意思。

    不过当真到了奕星的发射基地以后,几个人的第一感受还是很失望的,因为飞行汽车还是一大堆的零件,最多就只能看到摆放在一边的外壳。

    赵奕道,“正因为是零件,我才来的这么快,你们不觉得动手制造一辆飞行汽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好像是啊!”

    “确实!”

    “我们也可以参与这个工作吗?”

    “当然!”

    赵奕很确定的点头,就让几个世界最顶点的理论物理学家,兴致勃勃的参与了组装汽车的工作中。

    因为是组装第一辆飞行汽车,好多的零件都不标准,需要不断的做修正,有一些设备和设备之间,甚至会出现接口无法对接的情况,都需要手动进行调整。

    组装工作进行的非常缓慢,难度最高的还是微型涡轮发动机。

    微型涡轮发动机出自赵奕的设计,因为内部构造比较复杂,个头儿也是非常小的,里面的零部件都很小,好多样子都差不多,却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十几个奕星的技术人员也一起帮忙组装,中途还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如此,他们完成飞行汽车的组装也花了三天时间。

    三天后。

    赵奕亲手拧好了最后一个螺丝,站起来看着非常酷炫的飞行汽车,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兴奋的笑。

    这辆飞行汽车外皮是红色的,看起来和红色跑车差不多,只不过两侧有可以延展的翼,尾部也设计了翼,四个轮胎看起来非常有科技感,轮胎的中心部位,表面看起来就非常的复杂。

    因为是测试版的飞行汽车,考虑到修正的便捷性,汽车外皮并没有完全覆盖,车子前后露出了一些内部的结构,但露出的部分并不影响整体的审美。

    爱德华-威腾忍不住赞叹道,“赵奕,你真是天才设计师。我觉得这辆车的外观,完全不比那些世界顶尖的跑车差。”

    “拍照是允许的吧?”他马上跟着说了一句。

    赵奕点头道,“当然可以。不过现在最好不要发布出去,我准备测试后再公布消息。”

    “当然!”

    爱德华-威腾喜滋滋的站在汽车旁边,让其他人帮忙拍照,还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动作。

    邱成文也马上过去了。

    其他人也都非常感兴趣,但并没有他们那么着急,因为他们都一直在发射基地,有很多时间进行拍照。

    当飞行汽车组装好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测试了。

    他们在安装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内部部件的测试,整体性能测试要从固定汽车让轮胎变换运转开始。

    这项是最重要的。

    固定汽车让飞行装置启动,就可以通过数据测算汽车向前的最大力,以及汽车的平衡性等问题。

    另外,微型涡轮发动机也需要进行测试。

    微型涡轮发动机单独的测试进行完毕,但搭载在汽车上有什么功效,还是需要实践来进行检验。

第七百零六章 飞行汽车被曝光了!

    飞行汽车组装完毕以后,就开始了正式的测试。

    第一项就是进行固定测试。

    固定测试的过程要进行一整天,主要是测试变换车轮的性能,当飞机开启反重力体系上升以后,车轮就会收回车胎的部分,散开四周的叶片,变成一台波动空气的轮机, 轮机有非常高的转速,不断转动就会给汽车形成一个向前的力。

    与此同时,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也会同步启动。

    车轮变换的轮机和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一起形成向前的力,拽着汽车加速向前飞行。

    这个力是有上限的,并会在一定速度上,和空气流动以及汽车受到的阻力达成平衡,以此来计算飞行汽车飞行状态时的最高速度。

    虽然只是理论上的最高速度, 但也非常具有参考性。

    经过一天的测试以后, 飞行汽车的各种参数达到了标准, 内部一些部件的性能也进行了调整,而飞行的最高速度,每小时接近了五百公里以上。

    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速度。

    虽然和飞机的最高速度还是存在差距,但飞行汽车的建造,本身就不是为了高速飞行,每小时能够达到五百公里,也就表示从首都到魔都,也只需要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飞机也差不多了。

    “就汽车的动力来说,当飞行速度超过百公里每小时,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才是主要的动力来源。这时候,变换车轮的效果已经很小了。”

    通过风力测试后, 技术人员得出了结论,“因为轮机的转动速度会被飞行速度所抵消, 而当飞行速度超过350公里每小时,轮机甚至会对于速度形成阻碍。。”

    “所以, 在速度超过两百公里时,实际上,就可以直接关闭轮机了。”

    “但是在最初的加速阶段,轮机是非常重要的。”

    “这时候,涡轮发动机提供的动力非常有限,甚至说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这也是飞行状态加速的最大问题,因为轮机提供的加速度有限,飞行状态最快的加速度,也只有十七米每秒左右。”

    这个加速度确实不快。

    哪怕是普通的民用轿车,五秒加速到百公里的也比比皆是,像是无限动力汽车,能够在三秒就加速到百公里。

    飞行汽车的飞行状态,需要六秒才能够加速到百公里,加速速度可以说是很小了,但考虑到飞行状态时,多数时间并不需要减速,对于使用影响并不大。

    飞行汽车的各项性能,还是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在经过一整天的固定测试以后,第二天就进行试飞。

    第一次试飞并不需要人员操作,而是依靠一套简单的系统,让飞机在空旷的场地,垂直上升以后,慢慢的加速飞行,环绕一周再返回原地。

    这是试飞的第一個测试。

    第一个测试结束以后,就是第二个测试,也就是让汽车加速到百公里每小时,随后直接开启反动力系统,来实现高速运动中飞行。

    普通的民航飞机都是加速超过三百公里每小时后,才会去抬头起飞升入高空,但飞行汽车依靠的是反重力系统,可以实现垂直升空,并不需要加速的太快,百公里每小时的加速后,升空以后甚至都不需要让车轮变换,依靠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就可以实现继续加速飞行。

    这次测试飞行的最高速度,将会达到每小时两百五十公里,智能系统会控制汽车环绕一个大圈,随后返回到原地。

    不管是第一次测试还是第二次测试,驾驶舱还是会有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会穿着抵抗物理碰撞的安全服,即便汽车在空中出现了故障,穿着安全服的工作人员跳下来,理论上都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

    当然了。

    在面对安全性的问题时,没有人能够保证不出现任何问题。

    所以,在测试开始之前,赵奕还是对上去的技术人员交代了很多事情,提醒他安全最重要。

    在飞行汽车上的工作人员,穿着厚厚的安全服,肯定做不了精微的操作,但可以做两个最重要的操作。

    一个操作是关闭其他能耗装置,让电能全力供给反重力系统,保证反重力系统的运作。

    这是保证安全的方案之一。

    另一个就是减速,就像是汽车踩刹车一样,飞行的过程中也可以控制减速,方式就是展开阻力翼,关闭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太阳能传输供给。

    当飞行汽车失去了发动机动力,自身产生了大量的阻力时,自然就会快速的进行减速。

    后者是普通飞机做不到的。

    普通飞机所使用的涡轮发动机,燃烧时都是燃料供给的高热,发动机可以做到隔绝燃料供给,但因为有燃料已经输送过去,燃烧室的高温也不会因为切断燃料,就直接变成正常的温度。

    新设计的微型涡轮发动机就不一样了,燃烧室的高热来源是太阳能传输供给,关闭两个小型的空间传输接收设备,自然就可以迅速降低发动机动力,甚至可以直接让发动机成为飞行的阻碍。

    很快。

    测试准备开始了。

    邱成文、爱德华-威腾等人,早早的就来到了测试的空旷场地,最开始他们还是以为是真正的试飞,两人都喊着要直接上去试试。

    他们当然知道试飞是有风险的,但因为昨天的基础测试,一切数据都非常正常,就觉得试飞也没有问题。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我也想上去试试。”赵奕扯着嘴角说道,“但是你看,我们的试飞人员都要穿上厚厚的安全服。”

    “——也对。”

    邱成文顿时有些失望,还是继续道,“赵奕呀,眼前就是我儿时的梦想,我记得七岁那年,和我的父亲站在路边,看到一辆很漂亮的汽车开过去。”

    “当时我很羡慕坐在汽车里的人,就和父亲说,以后我一定要开一辆更酷炫的汽车。”

    “我的父亲问我,什么才是更酷炫的汽车?”

    “你猜我的回答是什么?”

    “会飞的汽车?”赵奕直接说出了答案,也让邱成文感到更加郁闷,他被憋得好半天没说话,然后才憋住一句,“你说的对,但我当时说的是,我会操作汽车飞起来,到时候,我就带着你去环球旅行。”

    “当时父亲很高兴,但他高兴的不是我说出来的梦想,而是他觉得我终于表现出,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的童贞。”

    其他人都听着沉默了。

    本来都觉得邱成文说的是一件童年的趣事,结果到最后听着听着,感觉都变得不一样了。

    赵奕的理解是装x,他对故事的解读是,“我从小就和其他同龄人不同,是个超级天才,并没有孩子的童真。”

    他这样理解的原因大概是,完全没有类似的经历。

    年少的他非常的平庸。

    准确的说是,上辈子的他一直都非常的平庸。

    爱德华-威腾倒是心有感触,对邱成文的心情非常理解,他们同样都是少年就被认为是神童的存在,到现在年纪也差不太多,偶尔回忆过去就会非常感慨。

    但是,不管有什么样的想法,飞行汽车确实是很多人都畅想过的。

    现在是世界第一辆飞行汽车,就要在眼前开始进行测试,每个人都感到非常的期待。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汽车缓缓的升了起来,随后慢慢的进行加速,过了大概有十几秒钟,速度大概有五十迈左右,着天空转了一圈返回地面。

    在汽车飞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开启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完全靠着汽车变换轮机在飞行,而且运转功率并不快。

    这是一个速度设定。

    只有在每小时以上时,擦灰开启涡轮增压发动机。

    等技术人员下了飞机以后就做了报告,“整个测试过程中,平衡性没有任何问题,但加速比预计还是要慢一些。”

    很快有技术人员过来,提供了具体数据。

    赵奕仔细的看了看,数据在偏差范围内,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第二天就是加速测试了。

    这一次邱成文还是非常想上去体验一下,赵奕都感到非常的头疼,但还是把他劝阻住了,然后说道,“如果这次测试没有问题,等一会儿,我和你一起上去,但是必须要穿安全服,而且是慢速飞行。”

    “——好吧!”

    邱成文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次测试可要比第一次危险多了,因为汽车需要加速到百公里每小时,就会开启反重力系统起飞,最高速度会达到两百五十公里没小时。

    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如果中途出现什么问题,导致汽车忽然间停止运作,绝对会是一次大事故,上面的技术人员都可能会受重伤,甚至可能会遭遇死亡的危险。

    好多人都感到很紧张。

    但是测试过程还是非常顺利,飞行汽车加速到百公里每小时后,开启反重力系统立刻上升飞行,随后汽车开启了微型涡轮发动机,继续加速行驶,绕了一整个大圈,最远几米,甚至有些看不到,才慢慢的转了回来,减速落到了地面。

    “这次测试非常好。”

    技术人员报告说道,“飞行最高速度为263公里每小时,高度为五百一十米,整个过程非常的平稳。”

    “一切数据都很正常。”

    在第二次测试结束以后,其他人都感觉到安心了。

    赵奕也有些期待的准备上去试试,其实他要比邱成文更希望上去,因为是自己一手设计的飞行汽车,而且外表看起来非常的酷炫。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他判断出飞行汽车没有任何的问题,也就是没有技术上的安全隐患,只是进行低空慢速的飞行,就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只可惜,其他人不可能让赵奕,没有任何安全安全的情况下上车。

    最后赵奕和邱成文每人穿了一套安全服,厚实的防护服甚至把脸部都遮盖住,到汽车上也根本没有任何体验可言。

    飞行汽车在空中慢慢悠悠的转了一圈,地面操作人员甚至打算以不超过三十迈的速度飞行。

    整个过程就像是做了个旋转木马,稳稳当当的升上太空,然后稳稳当当的下落,等汽车下落以后,赵奕赶紧摘下了头盔,吐槽的说道,“还不如让你自己上去呢,太没意思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邱成文有些失望的摇头。

    两人对视眼哈哈大笑。

    赵奕道,“别着急,还是等下次吧。连续进行测试,大概再过上几个月,就能够保证安全了。”

    “现在汽车的性能已经达标了,接下来汽车的主要改进方向就是保证安全性。”

    “我实在太期待了!”

    邱成文叹道。

    ——

    在返回实验基地的路上,几个人都一直在说着飞行汽车,邱成文一直在说要提前订购一辆,但他的想法想要实现却不容易,因为飞行汽车距离上市还非常遥远。

    现在阻碍飞行汽车上市的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上级部门的审批。

    想要拿到飞行汽车的审批,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因为国内暂时没有相关的法律,更不用说什么交管问题了,能飞行的汽车是否在交管职权范围内,都是一个可以论证很久的问题。

    另外,飞行的航道也是个问题。

    如果只有一辆飞行汽车,自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正式售卖以后,路上就可能有很多的飞行汽车,到时候汽车的飞行航路就是个问题了。

    所有汽车都是低空飞行,不可能是在空中乱飞一通,必须要确切的航路。

    航路怎么规定呢?

    很困难。

    这一条是最耗时的,向上级申请以后也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一年能解决就已经相当了不对起,也许需要等待的时间更长。

    第二点就是安全性的审核问题。

    现在的飞行汽车的安全性肯定是不过关的,虽说做了一些保证安全性的设计,但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飞行汽车还无法达到普通汽车的安全标准,就不可能通过安全审查,也就是相关的安全性设计,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升级,甚至在原始的设计上,都需要很多的改进,并添加很多的装置进去。

    现在不要说是进行安全审查,甚至都不敢让人员随意的试驾,出现任何的问题都会是大事件。

    飞行汽车也只能暂时放置,慢慢的进行完善,暂时只能当做是展示用的汽车。

    ——

    当赵奕几人返回实验基地的时候,却不知道舆论上已经有了消息。

    虽然测试地点是一片空旷的,但距离十公里外就是一个小镇,有不少人拍到了飞行汽车,甚至还有清晰的视频。

    这引起了舆论热议。

    有一条热议是最有意思,也是最火爆的--

    哈利波特和罗恩迷路了!

第七百零七章 第一次测试实验

    “哈利波特和罗恩迷路了!”

    “他们本来是想去霍格沃茨,不知道怎么中途用了个移形换影,就带着汽车到国内了。”

    “你们把镜头拉进看一看,就知道里面做了一个大块头,可能是海格?”

    “我猜肯定是海格,那个大块头快把驾驶舱装满了,也就是海格才能能有这个体型, 现在进入了新世纪,海格也不骑他那辆破摩托车了!”

    “搏一搏!摩托变汽车!看来海格也发财了!”

    “——”

    飞行汽车拍摄到的视频,引起了网络上大量的热议。

    哈利波特的说法是热议中的焦点,因为带有魔幻色彩的讨论更吸引人,而哈利波特剧情中出现的飞行汽车,也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网友们倒是没有质疑什么外星人之类, 因为已经有了反重力技术,最新科技发展的势头非常好,突然出现一辆飞行汽车似乎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 不得不说,比起反重力飞船来说,显然飞行汽车更受到大众欢迎,最主要是因为贴近生活。

    反重力飞船再高端,也不是普通人能上去的,甚至不是普通人能接触的。

    现在的飞行汽车就不一样了。

    所以舆论也正在做各种各样的猜测,讨论着是什么公司制造了汽车,什么时候真的可以买到这样的汽车。

    好多的网友对于汽车的外观,给予了百分百的赞叹,“这辆飞行汽车实在是太好看了,相比来说,那些高端跑车简直是弱爆了。”

    “外形很难比较出差距, 每个人的审美是不一样的, 但是再高端的跑车也不可能飞起来。”

    “从视频上来看, 汽车飞行的速度肯定超过两百公里, 也许未来真能看到汽车追火车——”

    “真是太期待了。我做梦都想拥有这样一辆飞行汽车,以后就再也不怕堵车了,什么节假日堵车都和我无关,我会在天上看着长长的队伍,留下一個单人的微笑,然后开着我的飞行汽车洒脱的离开。”

    “楼上别做梦了,快醒醒!快醒醒!清醒一点儿吧,看看你刚到账的两千块钱工资,能买下那辆汽车的方向盘吗?”

    “连方向盘套都买不下来!”

    “清醒一点儿吧,你还是考虑晚上吃白菜还是吃芹菜比较实际。。”

    “哈哈哈哈哈——”

    ——

    在网络的一片讨论声中,奕星公司也发布了一条公告,大体的意思就是对飞行汽车事件负责。

    “这是赵奕院士最新设计的飞行汽车,采用的是最高端的反重力技术,以车轮轮机以及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新技术为飞行推动力。”

    “网络上有关飞行汽车的视频,是飞行汽车制造出来以后,第一次做飞行测试,上面驾驶舱坐的是,穿着厚重安全服的技术测试人员。”

    “很抱歉占用了重要的舆论资源,有关飞行汽车的研发制造进展,可以关注我公司的技术公告来了解。”

    奕星公司发布了公告以后,立刻引起了舆论关注,最火的热搜就变成了‘赵大神的酷炫飞行汽车’。

    “原来是赵大神的设计,这就一点儿都不奇怪了。”

    “看视频都感觉很先进啊。更重要的是,哪怕是一台最初的测试机,看着都非常的酷炫!”

    “满满的科技感啊,果然,我看一下视频,就猜测和赵大神有关!”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正式售卖这种汽车?我真的很想拥有一辆,就拿我车库里十几辆跑车来换!”

    “楼上,赶紧醒醒吧,你家院子里就只有一辆自行车,还是带二八大杠的,没准儿卖个古董价,能换个汽车轮胎。”

    “——”

    之后奕星公司就没有再出公告了,但舆论的热议依旧持续,因为大众对于飞行汽车太感兴趣了。

    想想眼前飞过几辆汽车的场景,就感觉生活好像进入了未来科幻时代。

    哪怕自己不拥有飞行汽车,也会期待飞行汽车的正式上市,期待能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的汽车。

    不止是大众舆论关心飞行汽车,就连高层都特别问题了飞行汽车的事情,他们都感觉太有意思了。

    当然了。

    做决策的高层很清楚,飞行汽车要上市,还要解决很多的问题,但不妨碍他们对于飞行汽车很感兴趣。

    哪怕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讲,飞行汽车可不只是娱乐性质的,国内的交通一直都是个问题,好多城市道路都需要限号,利用各种方法保证交通通畅。

    如果汽车都能够飞起来,在规则下飞行的话,堵车似乎就不是问题了。

    当然飞行汽车也会制造新的交通问题,就不是暂时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赵奕回到了实验基地以后,耳边还是不断的听到飞行汽车有关的讨论,就连国外团队的科学家们,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起飞行汽车。

    每一次实验相关的问题谈完以后,就会有人问起飞行汽车的问题。

    d国团队负责人盖德乐-约克是个有想法的家伙,他在实验会议结束以后叫住了赵奕,问道,“我看到了新闻,说你的公司制造了飞行汽车,我相信你们想售卖汽车肯定存在一定的困难。”

    “当然。”赵奕不知道盖德乐-约克想说什么,就只是带着微笑看着对方。

    盖德乐-约克笑道,“但是在d国就不一样了,我认为你们应该考虑把飞行汽车卖到o洲,或者进行对外单独出售,就可以规避很多法律规则问题。”

    赵奕思考了一下说道,“这确实是个办法,但如果不是大批量生产,成本肯定会非常的高。”

    “那不是问题,售价再高也有人买,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兴趣,就像是我。”盖德乐-约克用力指着自己说道。

    赵奕思考着点了点头。

    盖德乐-约克说的意思就是,让奕星公司以外售的方式,把制造好的汽车单独卖给私人,只要是不在国内进行销售,汽车不在国内飞行,就不会有限制问题。

    这不算是出口,也不是正式售卖,就只是单独的简单交易,就好像有人拿出一笔钱,打算买下某公司的某个测试品,可以规避很多规则问题。

    私人购买以后,就可以运送到自己的国家。

    好多国家对于汽车、飞行器的限制没有那么大,汽车到了这些国家以后,因为没有相关法律的限制,就可以随意的进行飞行,执法机关也无权过问。

    当然了。

    有很多飞行汽车出现在某个国家以后,管理机构肯定会讨论相关的管理问题,就等于是给他们出难题了。

    飞行汽车不同于普通的无人机,上面可是载人的,而飞在天空中不受到普通的交通管理范围,等于是游走在法律边界。

    有意思的事情是,因为购买飞行汽车的肯定都是富豪,或者是有影响力的人物,想要制定针对这些人生活的法律,在很多国家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类似的法律出台会等待很长时间,而等待时间里飞行汽车可以自由的飞行,而不担心会出现问题。

    这就是盖德乐-约克的意思。

    虽然盖德乐-约克的想法确实挺好,他买到飞行汽车以后,也确实不会受到什么约束,但赵奕不可能为了一点点的收入,单独把飞行汽车卖到国外,增加的时候,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哪怕一辆汽车能创造千万人民币的利润,卖出一千辆也只是百亿而已。

    百亿人人民币的利润,对成为世界首富,资产还不断快速增加的他,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这些利润还不是进入赵奕的腰包,他只能拿到一部分专利费,大头还是奕星公司的利润,而他的分成是非常小的部分。

    所以,根本得不偿失。

    赵奕还是一心的准备实验,第一次测试实验就要开始,每个团队都变得非常忙碌,整个实验基地都陷入一种紧张的气氛。

    第一次测试实验的时间实际上是延后了,比最初的计划延后了一个星期,主要是为了等待最新的空间连接设备。

    新辉光电的纳米光路管技术,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最直接影响到的就是空间链接技术,能够制造出更精细的空间链接设备,而精细的空间链接设备,能够给实验带来更精确的数据。

    对新技术让空间链接设备的终端,映射范围大大的缩小。

    之前只能控制输出端的范围,而终端的映射范围,最低也要超过八立方米,现在最低能控制在三立方米以下。

    第一次测试实验和之前相比,整体上是没有差别的。

    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因为空间连接设备的升级,终端的传输范围缩小到三立方米以下。

    第二个差别就是终端传输的物质了。

    这次测试实验的物质是‘水’,尽量减少杂质的水,整个终端空间都被水所充斥,传输过去的大部分只能是水,只会有极为稀少的其他杂质。

    而在封闭的传输端,内部空间内运行着各种检测仪器,还有很多微小的检测仪器,好多仪器都是最新设计出来,专门是来做粒子检测的。

    事实上,在实验的准备过程中,终端传输物质有两个提案,一个提案就是全部用单一的金属。

    这个提案最终还是被延后了,相比单一的金属来说,水的杂志相对更少一些,而且可控性更高。

    如果传输的是金属,就可能会发生大爆炸。

    很快。

    测试实验开始了。

    和之前的实验是一样的,核心的科学家们都待在一公里外的控制室,赵奕和张祁灿站在一起,旁边还有d国团队的负责人盖德乐-约克以及hl团队的本-布拉德-切尔米基。

    他们都是世界最顶尖儿的理论物理学家,而且拥有丰富的物理实验经验,盖德乐和切尔米基,也是o洲粒子对撞机的评委会人员,同时也带领团队负责很多的实验分析项目。

    这次来参加物质传送的研究,他们都非常的感兴趣,甚至比粒子对撞还要感兴趣,哪怕是对于顶尖的物理学家来说,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实验,总要比什么都看不到的实验有吸引力。

    毫无疑问的是,物质传送实验就是能看到的实验,而且是非常惊人的实验。

    他们都对于实验非常的期待。

    实验开始以后,所有人都盯着屏幕镜头,镜头对准的是终端的水,因为‘能量与空子’的研究,证明空间和能量是相互关联的,不管是空间链接设备,还是摄像机的采光,都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所以输入端封闭空间内,并没有开启相关的设备。

    伴随着实验开始,指挥人员发布了命令,随后实验相关的设备都被打开。

    十几秒后,输入端检测装置,传输了爆炸信号。

    爆炸信号显得有些微弱,但还是有一个精小的检测设备,受到影响发生了故障。

    另外,还有十几个检测设备,疑似被水流冲击,导致直接发生了短路,或是发生传输损坏,检测数据就变得没有意义。

    但是,这些都不在多数人的考虑范围内。

    第一次参与到传输实验的国外机构科学家们,都在对着镜头惊叹着,“真的发生了传送!”

    “水突然运动了起来,好像是中间被抽空了一半。”

    “终端是全封闭环境,突然少了一半以上的水,就出现了巨大的真空区域,水好像沸腾了一样。”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真是太惊人了。”

    “真的发生了传送啊!”

    “实验结束了吧!快打开输入端的镜头看一下!”

    很快。

    z波压缩封闭区域的摄像机以及链接设备都被打开,明显能看到地上有一大片水,就更是引起了惊呼。

    “这次我相信了,真的发生了物质传送。”

    “好像出现了爆炸?但是影响很小。”

    “爆炸结果出来了吗?”

    “真希望能近距离的看一看,最好是能在终端的下方。”

    赵奕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也希望近距离的看一看,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另外,近距离的看也没有意义,因为封闭空间内不存在光线,实验进行过程中,肉眼是什么也看不到的。

    另外,想要建造能近距离看的区域,就必须对实验场地下方进行大改造,需要的时间多不说,还需要很高昂的投入,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实验结束。

    有很多的人员穿着防护装置,进入到实验场地内部,进行详细的信息采集,除了提交到电脑上的信息以外,还有很多单独运作的检测装置,都需要对内部进行测算,才能够得出结果。

    数据的分析工作会持续一个星期时间,才能得到相应的结果。

    第二次实验就会根据第一次实验的数据,设备功率以及实验内容,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这就是实验方向了。

第七百零八章 不愧是赵奕啊!

    现在的能量与空间研究,是国内和国外机构一起合作进行的,理论组全员都进入能量与空间研究中心,并成为研究中心的技术骨干。

    能量与空间研究中心是新成立的机构,专门负责能量与空间相关的研究,研究不止包括现在的物质实验,还包括一直要进行的z波区域物理特性研究。

    两者加在一起是非常大的范围, 包括了空间链接传输技术,z波发生技术以及反重力技术,等等。

    能量与空间研究中心,可以说就是各种最新科技的研发机构。

    在能量与空间研究中心下,包括z波实验组、空间信息科技的研发团队,以及物质传送实验委员会。

    现在进行的物质传送实验, 就归属物质传送实验委员会负责, 而理论组的核心四人,都是物质传送实验委员会的委员, 赵奕则是委员会的负责人。

    因为是国际合作的研究,其他团队也会有代表担任委员会的委员。

    实验委员会并不是政-治意义上的,而是和实验直接相关的,委员会负责实验相关的设计工作,实验结束以后则负责听取各个团队对于数据检测的报告,对于各个团队整体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分析等。

    在实验数据研究的过程中,各个团队也可能会根据得出的数据,研究得出一些结论。

    这些结论的归属是发现的团队,其次才是物质传送实验组。

    做个比喻来说,物质传送实验组,就相当于一个科研机构,各個团队包括参与的科学家, 就像是科研团队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发现有一部分归属实验组,但荣誉还是属于各个团队以及个人的。

    这也促进了各个团队,以及各个参与的科学家,对于研究投入百分百的热情, 希望能在新领域的研究中有发现,获得一些团队或个人在研发中的成果。

    在第一次测试实验结束以后,各个团队都投入到对于数据的分析工作中,理论组的几个人都是实验组委员会的委员,他们以及其他实验组委员会的委员,最初都不需要做什么,只是等待审核各个团队提交的报告就可以了。。

    现在报告还没有出来,几个人都非常的清闲。

    其他委员也是一样。

    实验委员会有八个人,除了理论组的四个核心成员以外,还有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本-布拉德-切尔米基、伯特伦-布罗克豪斯以及杰拉德-特-胡夫特,他们并不是竞选担任的委员,而是由各个核心团队推举出来。

    其实也根本不用推举,他们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是物理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其中三个都是以量子物理相关研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剩下的切尔米基也是菲尔兹获得者。

    理论组四个人中,倒是没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但赵奕本人的影响力就不用说了,邱成文和爱德华-威腾也是菲尔兹获得者,也就是张祁灿的名气稍微小一些,但因为上一次的研究论文,他在世界范围内也变得很有名气,被认为最新科技的理论研究水平仅次于赵奕。

    实验组委员会的八个人都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也足以说明物质传送实验有多么吸引人、多么说重要。

    要知道,有好几个机构和许多顶级物理学家想要参与实验,都没有能够通过审核,被直接拒之门外。

    实验,不是想参与就能参与的。

    在各个团队进行数据工作的同时,委员会的几个人也都在做着工作,他们有的是帮助自己所在的团队进行数据分析工作,有的则是在做自己的研究。

    比如,爱德华-威腾。

    国内有科学院、z波数据组,两个大团队参与到数据分析工作,还有理论组旗下的其他人,也在进行相关的工作,理论组核心四个人是委员,不用直接参与到数据工作中,实验结束的短时间,就比较清闲了。

    爱德华-威腾就开始了自己的研究,或者收拾自己的学习,他对于最新科技相关的理论,还不是很了解,就希望加强相关理论的理解。

    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爱德华也会直接询问赵奕。

    这天就是如此。

    赵奕的工作还是比较忙碌的,实验结束以后,他就在和空间信息科技公司的团队交流,希望能够继续缩小空间连接设备的传输范围。

    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也和实验直接相关。

    爱德华-威腾找到了赵奕,问出了一个让赵奕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知道反能量屏障的出现,是因为空间瞬时大量的能量,吸收速度快,到了一个极限值,就会开启隔绝空间的屏障。”

    “另外,当反能量屏障开启,吸收能量的速度,达到了另一个极限值时,就会以z波的形式喷发。”

    爱德华-威腾说着感叹道,“听起来就像是太阳黑子的爆发,真希望能现场看看。”

    赵奕点头,“你说的没错,大致就是这样的。”

    爱德华-威腾继续道,“但是,在空间链接技术上,我并没有看到类似的记录,或者理论。我的意思是说,空间连接技术也会溢出能量让空间吸收,对不对?”

    赵奕犹豫了一下,随后点头,“是的。”

    “在进行空间连接的过程中,如果溢出的能量,也就是空间吸收能量的速度,达到了一个极限值,会发生什么呢?”

    这个问题把赵奕问倒了。

    空间连接技术和反重力技术并不相关,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空间技术,空间连接技术是在反重力实验过程中发现的。

    反重力构造的过程中,溢出的能量达到一个极限值,就会出现反能量屏障。

    那么空间连接构造的过程中,溢出能量的速度达到了一个极限值,理论上来说也会发生一些事情。

    但是,会发生什么?

    赵奕仔细的思考了一下,发现这个问题非常的奇妙,因为他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类似的问题。

    这大概和研究过程有关。

    在空间连接技术的理论研究过程中,他还要进行很多其他方向的研究,因为空间技术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可研究的方向实在太多了。

    在构造出空间连接的理论以后,理论就直接转化为了技术,可以生产出相关的空间连接设备,后来慢慢发展,技术逐渐的提升,并越来越成熟,再后来又出现了空间能量传输技术。

    一切进展的都非常顺利,并没有碰到直接阻碍的困难。

    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能量溢出会产生的问题,大概主要的原因也是,空间连接设备相对比较小,不会产生设备过热,导致链接出现问题的情况,就没有去思考相关的问题。

    现在仔细的想一想,爱德华-威腾说的非常有意思。

    赵奕认真的说道,“我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这个,爱德华,你真是天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是吗?”赵奕的说法让爱德华感到惊讶,“也就是说,我的问题,你从来没有想过?”

    赵奕很用力的点头,坦然承认。

    爱德华-威腾顿时感兴趣道,“那就让我们一起研究吧!”

    “我觉得肯定会有发现。”

    接下来的一整天时间,两个人就一起闷在办公室里,讨论的相关的理论问题,他们不断的进行论证,但想论证结果实在是太难了。

    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任何实验参考。

    反能量屏障的发现依靠的并不是理论推导,而是实验中发现了反能量屏障,之后依照实验进行相关的理论推导。

    现在则是没有任何实验参照,并不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没有任何实验发现,理论研究就没有方向。

    但是,赵奕这变得更加重视了,他还干脆叫上了邱成文、张祁灿,一起做相关的研究,每个人都提出各自的想法,后来张祁灿提出了个建议,“现在根本没有方向,无论怎么说,都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任何说法都没有依据。”

    “我觉得可以这样,我们找一个方向,比如,空子假设,我们在空子假设的构架下去做分析。”

    赵奕当即点头,“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可以找一个更准确的方向,比如说,空间连接过程中,溢出的能量都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

    在空子假设的规范下,溢出的能量都被空间所吸收,并转化成大量的空子,也就让空间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这也是很好理解。

    听起来空间得到一点点能量,就被大大的扩张很不可思议,实际上,考虑到宇宙不可想象的庞大,以及太空中压缩空间,倍率甚至能达到十亿、百亿,甚至更高的数量级,扩张再多的空间,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不能理解的地方在于,当如此多的空子充斥空间的时候,并没有发生空间压缩现象。

    显然。

    这一点想要用空子不具备空间性的特性,是无法做出解释的,因为是反重力构造的过程中,空间吸收能量会达到了一个极值,说明空间吸收能量速度是有上限的。

    那么空子去了哪里?

    新问题出现了。

    连续几天的研究都没有任何进展,邱成文干脆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觉得这样去做理论研究没有任何意义,一切都是我们的凭空猜测,以猜测的方式去构建相关的数学,想要得到答案完全是碰运气。”

    “可以这样,我们做理论假设,去寻找实验方向。”

    “我们可以去试图去构造更稳固的连接,在进行相关的实验,希望能看到一些东西。”

    这是很实际的建议。

    邱成文的想法很直接,就是构造更稳定的空间信道。

    比如,同样是十立方米的链接,连接的可以是一万个空子,也可以是十万个空子,甚至可以是一亿个空子。

    这就是增强信道。

    就好像是修路一样,同样是标准两车道的公路,有的建造的非常简单,甚至可以是坑坑洼洼,但只要道路相对平整,就可以让汽车通行。

    有的则是修建的非常华丽、宽广,地面非常平坦不说,中间还设置有栏杆,道路两侧有很多的树木,环境也变得非常好。

    同样是让汽车通行的道路,修建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不断的增强信道以后,达到了一个临界值,就可能在实验中看到一些东西。

    这就是邱成文的想法。

    虽然已经确定了研究的方向,但因为要进行物质传送实验相关的工作,研究只能被暂时搁浅。

    接下来理论组就非常忙了,他们参与到实验委员会的工作,连续听取了几个团队的数据研究相关报告。

    在工作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hl团队汇总的数据,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偏差,被赵奕当即指了出来。

    “你们的最后结果有偏差。”

    赵奕很确定的说道,“在你们的报告第三页,收集到了粒子数据计算,求解的结果不完全正确。”

    会场顿时出现了议论。

    各个团队做数据报告是在中心会议厅,团队代表会进行相关的发言,解释提交的数据报告计算过程,并阐述对数据计算结果的分析。

    报告会提前一天提交上去,但因为其中的数据和计算非常的复杂,需要团队派出代表作出细节的讲解。

    但牵扯到某一个步骤的计算,就不会有人看的那么精细。

    哪怕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一般也很难被指出来,报告会传输到网络上,信息会对合作机构进行公开。

    往往到了这一步的时候,有专门的人对单独的报告进行详细研究,才会发现某一个计算结果出现的偏差。

    粒子对撞实验数据工作,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赵奕在会议上就直接指出来,给人的感觉就非常震惊了。

    “他是怎么看到数据错误的?”

    “难道前一天他仔细校对了数据?但是,不可能啊?这么多数据,一天怎么看的完?而且还挨个去计算?”

    “太惊人了吧。”

    这时候,好多人才想起赵奕是世界上最天才的数学家,他完成了好几项顶级数学猜想的证明,而在数据计算领域,他拥有绝对的权威。

    实验委员会的几个人,都不由得惊叹道,“赵奕,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好像对数据天生敏感,一点点错误都能够看到。”

    “我完全没有发现。”

    “一直到现在,我都不能确定那个数据是错误的。”

    “不是错误,是不完全正确,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来就是个范围数据。”

    “但是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后他们只能感叹,“不愧是赵奕啊!”

第七百零九章 肯定是发生了什么!

    物质传送实验的数据审核工作持续了一个星期,几个团队都分别在会厅做了报告,中途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整体上却没有什么问题。

    很快。

    随着所有的结果都出来,数据汇总后也有了最终结果。

    其中最重要的几条,一个是物质传送的整体比例,确定为百分之六十三点七九二, 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比原来的数据要精准太多了。

    另一个是物质传输实验中,发生的粒子破坏度,粒子破坏度反应的是实验过程中,组成物质的分子被破坏的比例,数据为万分之零点三。

    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值了。

    但并不是所有被破坏的分子, 全都参与了核聚变反应,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分子被破坏到了微小粒子程度,大部分都只是被分解成了原子, 到了原子的级别被破坏量就非常微小了。

    实验中传输的物质主体只有水,一半儿以上的水被传送过去,发生了很复杂的反应,有的是被直接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传输瞬间就合成了水分子,有的则是变成了氢气和氧气,还有的被分解成了微小粒子,从而参与了核聚变反应。

    虽然核聚变爆炸非常的微弱,但还是一楼了很多产物,实验之后甚至发现了放射性的氢原子。

    “最终结果证明,证明物质传送对于分子、原子的破坏,和实验传输能量没有关系,是实验的方式激活了水分子发生分裂, 发生分裂的分子就参与到了后续的反应。”

    “在反应的过程中,被传输后的粒子, 发生了一系列反应, 从而损失了极为微小的质量。”

    “但其中的关键是发生了核聚变反应,我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引导核聚变反应方式。”

    “在此之前, 我们只能利用特别方式提取到的粒子为原料,并点燃激活核聚变反应。”

    “现在的引导更高一筹。”

    “或许,我们可以以此发现研究出新型的核能源——”

    对于国外的团队机构来说,实验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都非常的有意义,最后的核聚变爆炸同样很有意义。

    本-布拉德-切尔米基认为可以研究最后的爆炸,并且尽量的去放大爆炸,就可能会发现新能源的制造方式。

    这個提议并不被接受。

    现在已经有了技术非常高端的传输太阳能,可以说是最为清洁的能源,同时也有可控核聚变,所以实验最开始发现核聚变爆炸,也根本就没有往能源的方向去考虑。

    显然,国外机构考虑的角度和国内不同。

    国外很多机构也一直在研究可控和局面,但因为反能量屏障持续时间受到限制,他们也没有压缩材料技术,就根本无法制造出可控核聚变装置。

    如果没有国内技术的相关支持,哪怕再过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加久远的时间,他们也不可能制造出可控核聚变装置,更不用说把可控核聚变作为能源来使用了。

    传输太阳能技术,对他们来说就更加先进了,甚至先进到根本不可想象。

    所以他们对于能源还是非常执着的,发现一种新型制造核聚变的方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能源。

    但是,以传输物质的方式制造核聚变爆炸,控制起来难度实在太高,进行相关深入的研究,需要花费非常高额的投入,暂时也有些得不偿失。

    本-布拉德-切尔米基的说法,听起来确实很有意思,但实验组直接就拒绝了,因为能量和空间的研究更加重要。

    会议讨论的核心还是物质传输相关的研究。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传输比例。

    国外机构团队,首先想到的也是输出端,也就是传输比例和z波压缩有关,但实际上,以往的各种实验都证明,传输比例和z波压缩关系非常小,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关联的。

    “也许是因为,z波压缩后的空间,已经提供足够空旷的场地。”赵奕做出了简单的解释。

    这就好像是在一片空旷的篮球场,放置一平方米面积的物资。

    一个空旷的篮球场,想要挪出一平方米面积,就实在是太容易了。

    换句话说,空间只要被压缩一点点,就足以提供足够多的‘场地’,给传输过来的物质、空子使用。

    想证明这一点也很简单,之前的实验早已经调整z波的功率,哪怕是功率调整到最低标准,对于实验结果也没有任何影响,而有影响的是空间链接设备建造的信道,稳定的信道能够有效减少最微小粒子的比例,也就是降低爆炸的强度。

    这是被实验证明的结果。

    实验的总结会议得出了几条结论,要说真正的进展几乎没有。

    实验组倒是也不意外,因为只是一个测试实验,等于是刚刚开始研究,甚至说还没有开始做研究,测试实验的目的只是让各个团队熟悉一下实验和工作。

    仅此而已。

    现在能得出一些结论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测试实验结束以后,一些团队就可以返回了,但还是有好多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工程师留下来工作,其中有一部分是各个团队的代表,有一部分则是直接被聘任,将会长期在实验基地工作。

    这些被聘任的人员,有的是负责数据工作、检测工作,有的是负责计算相关的工作,还有的加入了软件支持团队,负责提升软件的性能。

    等等。

    展开国际性的大项目,好多之一就是能够留下人才,项目会提供很多顶尖的工作岗位,也能够吸引顶尖的人才来工作,并且是长期性的进行工作。

    接下来就是对于测试实验数据的后续分析,以及准备进行第二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的讨论会在一个月后开始进行,实验就不是测试级别了,而是会正式进行大型的实验。

    为了第一次的正式实验,还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首先一点就是要升级、更换设备,还需要对于实验场地附近进行建档工作。

    另外,实验内部放置的检测设备也会更加精细,还会多出两个团队参与。

    等等。

    现在都是对于测试实验的数据,进行后续的研究,因为数据分析结果并不是确定的,分析过程可能会出现错误,甚至是采集数据的阶段都可能会出现错误。

    所有的信息都会被公开到各大合作机构,他们可以在电脑上查看信息,并通过信息进行数据收集以及分析工作。

    好多科学家都已经摩拳擦掌了。

    这是物质传送实验第一次公开数据,而数据中存在着很多的信息,也许有些信息根本没有发现,有些信息都隐藏着非常有价值的内容。

    他们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一些东西。

    这些数据就是珍宝。

    就像是粒子对撞实验中,粒子的标准模型就是根据实验数据一步步构建出来的,新粒子的发现也是根据数据分析出来的。

    现在的物质传统实验是一项新的研究,就肯定会有很多探索的方向。

    他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去分析数据,从而找出一些可研究的内容,并且认真的研究出来。

    ——

    从实验开始到分析工作结束,总计花费了三个星期时间。

    等各个团队离开以后,工作才相对轻松了一些,理论组的几个人也清闲下来,但他们没有去放松休息,而是迫不及待的开始另一项工作,也就是研究空间链接技术,争取能构建更加稳定的空间信道。

    这是一个设计性的工作,但想要参与设计,要有相当的理论基础。

    不只是理论组的四个人参与,空间信息科技公司的团队,也派出了四个人参与到设计工作中。

    其中包括两名顶尖的光学专家,还有两个是原科学院量子物理实验室的顶尖研究员。

    赵奕是研究团队的核心,他首先做出了一个基础框架,其他人根据框架的每一个位置,进行细节化的完善工作。

    听起来很简单,参与进去就知道有多复杂。

    一个完善的空间连接构造,需要两百三十三个光束发生点。

    两百三十三的数字是很奇怪的。

    这是一个质数。

    质数个光束发生点,也就意味着无法形成完美的闭环,不能够让信道一直持续下去。

    正因为如此,不管是空间连接还是能量传输,都无法构建出完美的信道,也就需要持续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来把信道长时间维持住。

    即便是有不断能源供给,信道也并不是完善的,无论是什么时间点,都会有一到六个点的缺失。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的进行完善,但完善的并不是缺失的点,而是构造每一个光束发生位置的通路,以便能在固定范围的空间内,捕捉更多的点位或空子。

    在设计的过程中并不能够扩大光路点的数量,因为扩大光路点也就意味着扩大覆盖空间的范围,范围增大并不会让信道稳定,反而可能会让信道不稳定。

    搞得更稳定的信道就需要增大光束发生点的能量,增大能量的同时还不能够增加宽度。

    这样就需要更好的管道材料。

    最主要的方式则是通过建立新的分支传播,光束发生点的链接,并不是一点连一点,有的点位会连接一个点,有的点则会连接几个点甚至十几个点。

    这些连接都是在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连接分支点位数量越多,就能够让信道变得更加稳定。

    同时,所有的连接都必须要处在一个圆盘上,也就是一个平面上,换句话说,连接的管道不能够有交叉出现,否则就会让连接无法构建。

    以上就是两个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他则包括打磨光路管、增加光路管的平滑性等技术问题了。

    在仔细的商讨以后,参与研究的八个人被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有两个人负责一块区域,两个光学专家没有被分组,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光学相关的建议。

    构造更稳定信道的工作花费了一个星期时间。

    在一个星期之后,最终的设计方案被定型,就到了制造验证的阶段。

    每一个参与研究的人都是忐忑和期待的,他们希望以最新设计制造出来的设备,连接以后能够出现异样,异样就代表了会有新的发现。

    当然最重要的是首先能够制造出来,而正常流程的制造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赵奕向上级做了申请,他们拿着方案直接去了一家光电生产的工厂,让附属的实验室帮忙制造材料。

    因为是新的设计,新的制造,就连最基础的制造都要进行指导,说明制造的需求,制造需要进行的很精细,所用的材料和光束设备,也都是全新的。

    最困难的还是光束设备。

    普通的高能光束发生器的功率不足,就需要制造新的光束发生器,而光束发生器就像是灯泡一样,功率太高就会出现烧毁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更换内部元件材料。

    赵奕直接找到了高等压缩材料公司,让他们专门进行一次高强度z波压缩覆盖,来制造出所用的材料。

    这一次z波压缩的功率非常高,所有的金属材料,压缩倍率都超过五倍,甚至接近六倍的程度。

    只有这样高倍率的金属,安装在光束发生器内部,才能够提供足够高的功率。

    在解决了一系列制造相关的难题以后,时间都已经过了两个多星期,各种材料终于被制造出来。

    大量的高强度光束发生器,堆在操作室的正中间,还有好多材料被运送过来。

    参与研究的人员,包括其他的技术辅助人员,就开始用机器制造新的空间链接设备。

    很快。

    两台全新的空间链接设备组装了起来,其中有一台被放置在两百米外,另一台则放在原地。

    然后链接工作就开始了。

    把两台全新的空间链接设备,链接在一起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空间链接设备运转最主要就是进行复杂的调试,只要设备内部有一个光束发生器的方向存在偏差,就根本无法链接在一起。

    市场售卖的空间链接设备,之所以建立链接相对简单,是因为内部有修正系统辅助。

    现在全新的设备,并没有针对性的修正系统,就只能手动进行链接,而新的设备内部非常复杂,甚至比普通设备复杂三倍、四倍,单单是连接工作就花费了六个多小时。

    终于。

    两台设备链接在一起。

    理论组的研究认为,当建立的信道非常稳固,并达到一个极值的时候,就一定会发生些什么,就好像反重力系统运转,被空间吸收足够多的能量后,就能够开启反重力屏障一样。

    但是,实验开始以后,什么都没有发生。

    “连接正常!”

    “光路通畅,接收信息通畅。”

    仅此而已。

    一切都正常才是最坏的结果。

    “难道是信道的强度还不够吗?”邱成文疑惑说道,“我们只是在技术上做改进,也许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就无法达到那个所谓的极值。”

    “失败了吗?”爱德华-威腾的话音有些遗憾。

    赵奕深吸了一口气,很认真的点头,“不,我相信,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只是无法被检测到。”

第七百一十章 真正的龙卷风制造器

    “我相信肯定是发生了什么!”

    赵奕的口气非常的坚定,坚定到令其他人感到诧异。

    旁边的几人都看了过来。

    赵奕并没有去解释,只是站在原地思考着,《因果律》得出‘有新发现’的结论,但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发现。

    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还是需要继续去探索。

    “重新做链接!”

    赵奕想了一下说道,“这次的链接在封闭区域进行, 不管是输出端还是终端,都要封闭起来,并把范围固定化,看看是否会出现物质传送。”

    这个解释让其他人恍然,他们也非常的有干劲,就开始准备第二次实验。

    封闭实验并不是真空实验, 准备相对还是很简单的,只是在两个完全密闭的小屋子里,阻止任何的空气流通,实验覆盖范围内,只放置单一的材料。

    有了一系列的准备,一旦出现了物质传送的情况,就能够马上判断出来。

    实验准备了两个多小时,参与实验的人员们也都非常的期待。

    爱德华-威腾非常感兴趣的问道,“赵奕,真的会出现物质传送吗?这太神奇了。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做了连接,如果还是出现了物质传送,肯定是个超级大发现。”

    邱成文也点头道,“是啊,真的会出现了物质传送,就实在太惊人了, 这会让我们的理论,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奕道, “你们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不一定会发生物质传送, 我只是想试试看, 这是一种可能性。”

    虽然赵奕强调说只是‘可能’,但还是让其他人抱以很大的期待,他们很希望真的发生了传送。

    这会让物质传送实验研究,出现非常大的进展,同时也会让能量与空间研究、空子假设理论,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

    很快。

    实验开始了。

    在封闭区域内把两台设备调试好,就直接进行了链接,等待了大概十分钟左右,链接关闭就开始做检测。

    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检测以后,工作人员报告了一個遗憾的消息,“什么也没有。”

    “赵院士,我们对两个区域分别做了详细的检测,一切都很正常,并没有出现传送,也没有出现其他情况。”

    “这样吗?”

    赵奕眉头紧锁的听着。

    如果新的发现不是物质传送,还能是什么呢?他有点儿想不出来了,甚至有点儿着急了。

    新的发现就在眼前,却根本想不到。

    这种感觉太糟糕了。

    参与实验的几个人也讨论起来, 光学专家周恒说道,“也许还是功率不足。我们制造的新型光束发生器, 单位面积的功率已经很高,但想要达到影响空间的程度,感觉还差着数量级。”

    邱成文也跟着道,“确实是这样。里面的发生器,单位面积光强和太阳表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也许在继续提高光束的强度,就可以达到那个临界值。”

    爱德华-威腾则是拍了拍赵奕的肩膀,劝道,“也太在意了。只是一次实验而已,什么都没有发现也很正常。全世界大部分新探索相关的研究都会失败,只有极少数才会成功。”

    另一个邓佳成教授也说道,“是啊,赵院士,不用太在意了,物理的研究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已经很厉害了,突破了理论物理,以理论构造新的实验,还能取得一个个的成功。”

    “任何科技的发展,都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不是说有想法就能成功。”

    两人不断的做着鸡汤。

    赵奕的表情并没有变化,他只是眉头紧锁的看着眼前的设备,继续说道,“我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只是我们没有发现。”

    爱德华-威腾和邱成文对视一眼,他站出来继续道,“赵奕,很多时候,第六感是错误的,如果有新的情况发生,我们为什么没有看到呢?一切的检测数据都是正常的。”

    他说完看一下张祁灿,似乎是想让张祁灿也劝上一句。

    张祁灿却说道,“我相信赵院士的判断。”

    “——??”

    爱德华-威腾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闲没有想到张祁灿会支持赵奕,他马上问道,“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张祁灿坦然说道,“因为赵院士的判断每一次都是对的。”

    “——”

    爱德华-威腾感觉无话可说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这是在做物理学研究,而不是在追星。”

    张祁灿摇摇头没有说话。

    最近几年他一直都在跟着赵奕做研究,几年时间的研究经验告诉他,只要赵奕做出什么判断,就肯定是正确的。

    错误?

    根本是不存在的。

    什么第六感、错误正确之类,他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只要相信赵奕就可以了。

    当赵奕强调说‘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张祁灿也跟着想这个问题,和爱德华-威腾说话的时候,就干脆道,“不然这样,我们再想想怎么去设计实验,或者想想什么地方,可能存在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

    “——好吧。”

    爱德华-威腾不抱什么希望,但还是跟着想了一会儿,可他明显是不相信,肯定什么也想不到。

    邱成文和其他人也一样。

    最后还是张祁灿说了一句,“要不试试把两台设备拉进一些?”

    “什么意思?”邱成文问道。

    “就是拉近距离呀,现在两台设备距离太远了,有几百米,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一起观察,也许就能有新发现了。”

    “哈哈哈——”

    爱德华-威腾都听笑了,“张啊,空间链接和距离无关,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了。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试试也没关系,不是吗?”张祁灿耸了耸肩说道。

    “也对!”

    其他人也表示同意,反正只是试一下,让两台设备进行连接,只是消耗一些电能而已。

    赵奕也点头说道,“是个好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爱德华-威腾默默摇头,明显是完全不看好实验,但一切也和他没有关系,操作是工作人员的事情,他们只是在旁边观察而已。

    很快。

    两台设备都被放在了一起,距离就只有十米左右。

    赵奕打算就近的看,却被工作人员劝着远离一些,只是很普通的空间链接,但因为设备都是全新的,实验也许就会真的发生什么,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

    不过赵奕还是坚持上前,只站在十米外观看,最后不得不穿上了防护装置,以防出现爆炸等意外情况。

    其他研究人员也跟着穿上了防护装置,和赵奕站成了一排近距离观看。

    很快。

    第三次实验开始了。

    实验就只是让两台设备近距离的进行链接,进行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只用了两分钟的时间就已经链接完毕。

    然后大家就静静的看着。

    爱德华-威腾穿着厚重的安全服,他是个大块头,站在人群中也很显眼,他的安全服都是特制的,比其他人都要大上一号,看起来有些怪异。

    此时,爱德华正扯着嘴角左右看着,他感觉稍稍有些郁闷,安全服穿着可不怎么舒服,二十多公斤的装备挂在身上,让身体感觉很沉重。

    爱德华感到非常的闷热,他干脆摘下了面罩,扭过头的时候,就发现旁边的邱成文,惊讶的张大了嘴。

    周围变了一片安静。

    这时候就听到指挥员喊道,“远离,大家都远离!”

    邱成文紧跟着就往后退,左脚踩到了右脚,差点儿摔倒在地,还好爱德华及时扶了一把,他这才扭过头看向实验场地,就发现中间出现了一团小旋风。

    “小旋风而已。”爱德华下意识的这么想,但仔细一看才发现不对劲,旋风出现在两台设备最中心的位置。

    如果说是巧合,也太巧合了,而且刚好是在链接开始的时候。

    所以这是很不正常的。

    爱德华-威腾终于意识到了问题,他赶紧和邱成文一起往后退,其他人也做了同样的动作,有的是往后慢慢的退,有的是直接转身往后跑,但是他们都不断的扭过头看一下实验场地,就发现旋风似乎越来越大了,直径已经有两米左右,而且在不断的扩大。

    爱德华-威腾往后退的过程中,惊叹的说了一句,“我们制造出了龙卷风控制器?”

    其他人也有类似的看法,他们来不及多说什么,只是不断往后推着。

    实验所在区域是一个开阔的平地,大家往后退了大概五十多米,才感觉说说安全了一些。

    邱成文直接脱掉了安全服,他气喘吁吁的说道,“都把安全服脱下来吧,要是真的出现大型龙卷风,穿着安全服,我们就跑不掉了。”

    这句有些打趣的话,并没有引起欢笑,所有人都继续看着旋风,也跟着把安全部脱了下来。

    旋风越变越大。

    很快直径就达到了十米以上,甚至把两台设备包在其中。

    这时候,指挥员终于反应过来,大喊着发出命令,“关掉设备!关掉设备!”

    当设备被关闭以后,所有人都继续看着中间的旋风,就发现旋风不再继续扩大,而是慢慢的减弱,速度也越来越慢,很快就消失了。

    “呼——”

    这不是后怕的呼声,而是惊叹的呼声。

    每一个人都感觉非常的惊讶,实验出现的旋风完全超出了认知。

    “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旋风?”

    “附近是山区,旋风是很少见的,而且我发现,这个旋风很不一般,吹的方向好像是中间向下的。”

    “难道和实验有关吗?”

    “当然了。”

    “我可不相信这是巧合!”爱德华-威腾忽然喊了一句,还强调的说道,“绝对不是巧合!”

    他严肃的表情,仿佛是在重大发现面前做出的判断。

    邱成文小声嘟囔一句,“你刚才不是说,都是在浪费时间吗?”

    “嗯?”

    爱德华-威腾继续摆出严肃表情,完全就当做是没听见。

    张祁灿都看的笑了出来,但他的年纪最小,笑出来似乎有些不太好,就硬憋着说道,“这可能就是赵院士说的情况了。”随后他提出了意外,“但是为什么呢?怎么会出现旋风呢?这确实是个大发现。”

    “绝对是大发现,超级大发现!”其他人都很认真的跟着说道。

    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打趣,但每个人都非常的激动,利用两台空间链接设备,就直接制造出了旋风,其中肯定有不明白的科学原理。

    这个发现会是超越诺贝尔级的,研究出其中的原理,就更会超越诺贝尔级。

    赵奕也感到非常的激动,他知道有没有发现的问题,却不知道具体什么。

    现在他知道了--

    扭曲空间。

    两台空间连接设备一起近距离的放置,制造出了扭曲空间的效果。

    这个说法似乎有些复杂,直白的来说就是制造出特殊的引力。

    爱因斯坦的理论认为,质量会引起时空扭曲,才会有引力波的出现,而空子假设认为,空子整体的运动方向,就代表着空间扭曲的方向。

    其实是一个意思。

    比如,地球的存在,就引起了周边的空间扭曲,从而产生了地球的引力。

    现在两台空间链接设备,就制造了一种和引力相似效果的空间扭曲,两台设备的中间明明什么都没有,却出现了一种向上、向下的特殊引力,引力的强度并不高,只有地球引力的十分之一左右。

    虽然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但因为上方的空气变得沉重,也就让周围其他空间对上方进行填充,从而导致了旋风的出现,因为旋风的推动力在于特殊引力,关掉设备以后,旋风没有存在的基础,就慢慢的消失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确实可以算作是龙卷风制造器。

    最开始进行反重力实验的时候,也让设备上方出现了旋风,但效果远远没有现在的好。

    现在是让旋风从无到有,而不是让中间的空气飘起来,直接制造出对流强风。

    这个发现实在是太惊人了。

    赵奕都感到非常的惊讶,他没有想到自己一直研究,却没有任何头绪的重力体系,却会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

    “龙卷风制造器?”

    “重力制造器?”

    “有意思!”

    赵奕深吸了一口气,待众人平静下来,马上指挥道,“马上准备下一次实验,把两台设备放的更近一些,控制在五米左右,我们再试试!”

    这次和上一次完全不同,每个人都变得积极很多,眼中也散发着期待的光。

第七百一十一章 制造时空扭曲

    “为什么会出现龙卷风呢?诱因是什么?”

    “我真是不敢相信,既然能看到龙卷风,我相信我们确实制造出了龙卷风发生器,这会是很可怕的武器!”

    “为什么你会把它当成武器呢?它存在的原理,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谁都知道。”

    “我们这是有了大发现!超级大发现呀!”

    参与实验研究的人全都兴奋起来,包括实验的指挥员、工作人员, 每人都是干劲儿十足。

    理论组的人也同样如此,爱德华-威腾就惊叹的说道,“稳定空间链接的信道,竟然会影响到物质层面?”

    物质传送实验,已经证明空间链接可以影响到物质层面,但物质传送实验是特殊情况, 首先是要建造一片无空子存在的区域,没有无空子存在的区域,粒子传送也可以发生, 但需要终端的空间被压缩,就会有极少量的粒子,被传送到另一端。

    这个极少量是真的非常少,甚至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都是已经证实的实验,而眼前的实验没有空间压缩发生,只是正常的连接两台设备,而且是近距离的做连接,两边的环境都是差不多的,再影响到物质层面,就实在有些惊人了。

    爱德华-威腾再也说不出颓丧的话,他甚至比其他人都要激动和兴奋, 好像之前不看好实验的根本不是他。

    或者说,那是过去的他,过去的他和现在的他, 是思想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爱德华-威腾忍不住兴奋说道, “这绝对是个惊人大发现, 我们要搞明白其中的原理。”

    “我认为,可能出现了神奇的事情, 比如分子交换。”

    “也许是两边的物质发生了分子交换,这种直接的交换,就形成了互通的风力,从而慢慢的形成了龙卷风。”

    “持续性的分子交换,就可以把龙卷风慢慢的变大、慢慢的变大,也许能几公里直径的超大龙卷风!”

    赵奕都忍不住为爱德华-威腾的脑洞点了个赞,他竖起了大拇指,仿佛是对爱德华的赞同。

    邱成文却在旁边泼了个冷水,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可不这样想,分子交换完全没有凭据。我认为现在出现的龙卷风可能会重力有关。”

    “不可能!”

    爱德华-威腾直接摇头,“现在所做的空间连接和反重力体系完全无关,我一直都在研究最新科技相关的理论,反重力体系和空间连接,根本是截然不同的两套内容。”

    “现在的实验是做空间连接,不会产生和反重力类似的情况。”

    邱成文摇头道,“我只是说可能。现在还没有详细的检测, 只是看到了龙卷风,谁也无法肯定原因是什么。”

    “那你也不能朝着重力方向去想, 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你说的分子交换就有道理了?如果不是听到, 我还以为是在看科幻小说!”邱成文讽刺道。

    爱德华-威腾顿时反击道,“但是也比你说的有道理的多。”

    “我可不这么认为。”

    赵奕在旁边都快听笑了,两個家伙不断的说着,甚至口气都有点儿擦出了火花,他正巧没什么事情干,只是等待第二次实验开始。

    然后,他攥起了拳头,小声喊着,“加油、加油!”

    “——!”

    爱德华-威腾和邱成文脸色同时一黑,左右看看眼神似乎很有杀伤力,做物理研究的人都非常有自信,而且大多都是执拗的人,哪怕是自己没有道理,也要想方设法的说出个道理,最好是让别人认同自己的道理。

    恰好。

    爱德华-威腾和邱成文都属于这类人,他们感到郁闷,就都不说话了,然后一起看见了赵奕,似乎是想听一下赵奕的看法。

    赵奕道,“我觉得和时空有关。”

    “时空?”

    “你在开玩笑吧?”

    “我指的是时空扭曲。”赵奕只说了四个字,就让其他人明白了。

    时空扭曲,出现在电影和小说里,似乎非常的玄幻,似乎和穿越之类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这是一个物理学的词汇,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认为质量会引起时空扭曲,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引力波,万有引力也是在时空扭曲的规范下起作用。

    当赵奕谈到时空扭曲的时候,其他人都静下来思考,但还是不同意他的观点,爱德华-威腾说道,“你认为是制造出了引力?但引力可不是这么容易制造的吧?”

    “如果能制造出引力,这个发现会被放大无数倍!”

    邱成文道,“它或许要价值一百个诺贝尔奖。”

    其他人都听着很有意思,什么时候诺贝尔奖成了计算单位了?

    邱成文继续道,“我希望是这样,这项技术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我们拥有它,就可以让宇宙飞船真正像电影里那样,而不是人要漂在里面,宇宙飞船会变得长期适合人类工作生活。”

    “其他飞船也一样。”爱德华-威腾道,“这会是突破性技术,你的公司的飞船,也能直接运用这项技术,因为它实在太简单了。”

    “那可不一定。”

    赵奕道,“我们并没有进行测定,并不知道制造出来的引力有大。”

    他的口气好像确定制造出了引力,其他人则是听着感觉事情已经确定,仔细想想却非常不可思议,因为他们只是看到了龙卷风,并没有做出任何检测。

    很快。

    第二次实验开始了。

    赵奕的要求是让两台设备近距离放置,中间只间隔五米左右。

    这次实验一开始就吸引了所有人,两台设备正式连接以后,中间马上出现了小型的旋风,随后旋风慢慢的扩大,当扩大到覆盖两台设备以后,指挥人员看了赵奕一眼,收到指令就让时间暂停了。

    “这次是确定了。”赵奕道,“我们可以肯定,空间连接过程中,稳定信道可以影响到物质层面,但具体还要详细的检测。”

    他马上决定要做第三次实验。

    这次实验会在中间添加一个重力测定器。

    重力测定器是反重力团队研发制造的设备,是专门用来测定重力的,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标杆,能够立在地上,中间有重力浮标。

    当浮标处在中间位置的时候,也就表示重力没有什么异常。

    如果浮标向上浮动,就说明出现了反重力效果,因为并没有考虑到能够增加重力的情况,浮标向下只有很短的距离,并不能够测定出什么。

    但是,在测定的过程中,浮标向下滑动到地步,基本上就可以确定,重力是有所增加的。

    第三次实验浮标被立在了中间,当特定的高度位于两台设备中间时,就发现浮标没有任何的变动。

    然后赵奕让实验人员,把测试位置调整到设备上方,结果就发现了浮标向下明显的滑动。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结果,但看到浮标向下滑动的情况,每个人都非常的激动,他们通过浮标的位置确定了重力增加,说明他们确实制造出了引力,但引力具体是什么情况,还需要具体的进行测定。

    z波实验基地并没有重力测定相关的设备。

    在确定了重力增加的结果以后,赵奕直接打电话给了反重力团队,要求他们把测定重力的测定器拉过来。

    “最好来上十几个。”赵奕一句话几乎要走了全部。

    反重力团队依旧是董利平负责,董利平听到了赵奕的话感到很诧异,“你们在做什么实验?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重力测定器?”

    “保密。”

    赵奕就给出了两个字回答。

    虽然回答的非常简短,但董利平也知道了重要性,他马上就派出专门的卡车,把重力测定器直接运送过去。

    反重力团队的实验基地和z波试验基地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卡车开了大概有五个多小时才到,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实验只能第二天进行。

    董利平还直接跟了过来,大概是想了解一下,究竟是什么高科技,竟然还需要大量的浮标。

    因为担心被拒绝参与实验,他还叫上了高层领导,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叫来的,反正高层领导就和董利平一辆车,一起就到了z波实验基地。

    他们来的很突然,让基地的人没有任何准备。

    第二天赵奕早上七点出门,出去就被警卫员告知,“高层领导来了。”

    “这么早?”

    “半个小时以前就到了。”警卫很确定的说道。

    赵奕叫上张祁灿,一起去了实验基地,他们休息的地方距离基地有三公里左右,开车过去也要几分钟,等到了的时候,就发现爱德华-威腾、邱成文以及其他研究人员,都已经在实验场地里,大家正聚在一起说着什么。

    “赵院士来了!”

    “是赵院士。”

    “终于来了,今天还挺早的,赵院士平时都是九、十点才到。”赵奕听得脸一黑,高层领导就在旁边,都感觉是在告自己的黑状。

    高层领导笑嘻嘻的拍着赵奕的肩膀,“辛苦啦!你们年轻人就是要多睡一会儿,我还以为要等一阵子呢。”

    赵奕笑道,“我平时习惯晚起,现在有了发现,不一样,我昨天一个晚上都在想实验问题。”

    其他人也不以为意。

    来的晚、来的早,对于赵奕来说,都没有任何关系,其他人也只是说笑打趣而已,他和其他人可不一样,不是需要付出辛苦、努力去工作的,而是付出脑力做研究的,他做出了这么多顶尖的研究,哪怕一天只工作一个小时,也没有人会多说什么,因为赵奕工作一个小时,或许比他们努力上几个月、一年,还要有价值的多。

    高层领导都不在意,马上问起了实验的发现。

    赵奕看向了董利平,都想在对方屁股上,狠狠的踹上一脚,肯定是董利平想来看热闹,结果就告诉了高层领导。

    这件事根本不用想就知道。

    实验确实有很大的发现,但他们还没做完研究,可不想闹得有多大,还是希望安静的做研究,等差不多测定完毕以后,才向上级做报告。

    当有高层领导在,还得到很多的支持后,实验规模都变大了许多。

    重力测定器全部都用上了。

    反重力团队支援了十一台重力测定器,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就连高度都有所不同。

    两台链接设备也被架了起来,被放置在十米的高空,目的是想测一下,设备下方的重力情况。

    如此多的重力检测设备,一次实验就能测出很多结果了。

    这次实验发现设备下方的区域,重力,或者说引力反倒是减轻了,减轻大概十分之一左右。

    中间区域的重力还是没有变化。

    上方的重力明显增加,但因为重力测定器并不能测定增加的重力,具体数值是多少不能确定,但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推断,“下方的重力减轻了十分之一,上方的重力,应该是增加了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实验制造出了一块引力为十分之一地球重力的区域。”

    “上方五米的重力测定器,数值和上方两米是一样的,但上方十米的测定器,数值几乎没有变化,就说明,制造出的引力是固定区域的,并不会对区域外造成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实验是制造了时空扭曲,而不是制造出常规的引力。”

    就像是一个星球产生的引力,哪怕只有球重力的十分之一,影响的范围也是非常广大的,引力的影响直接能够拉着远距离的物质。

    现在实验制造出来的引力就不一样了。

    哪怕没有进行详细的测定,只要深入思考一下也知道,影响的范围肯定是有限的,否则制造的就不是简单的龙卷风,而是直接改变地球了。

    想想——

    月球的引力散发到地球,都能够引起海洋潮汐,而地球表面制造出十分之一重力的引力,影响范围绝对是非常大的,甚至足以瞬间改变天气、改变环境。

    参与实验的人仔细的想一下,都觉得有些后怕了。

    如果真是制造出了影响范围巨大的引力,有极大可能会瞬间引发灾难性后果。

    好在,不是。

    现在影响范围有限的引力,不仅仅没有任何的后果,未来肯定能运用在很多科技领域,绝对是个物理学界的超级大发现,所有人顿时感到兴奋不已。

第七百一十二章 托妻献子?还是算了!

    当天的实验确定了制造出空间扭曲,引发的引力效应,大概是地球重力的十分之一。

    每个人都知道是大发现,也是最超前的科技研究。

    等实验结束以后,一大群人就聚在一起开了个会,马上确定了两件事,第一就是制造新型的重力测定器, 可以反向测定增加的重力,并且要求测定器更加的精细,做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这个工作就交给反重力团队完成了。

    另一个就是继续实验,研究空间扭曲的覆盖范围。

    第二个工作也是很简单的,因为已经确定能制造出空间扭曲,而且空间扭曲能够长期的维持住,想要不受到龙卷风的影响,只要在内部环境下进行就可以了。

    当空间扭曲能够持续维持,要测定覆盖范围就太简单了, 会议进行过程中就想到了很多的方法。

    这個工作要组建实验组来完成,因为后续还肯定要进行其他相关的实验、研究,有专门的实验组也方便一些。

    阮文烨当即就提出z波团队全权负责,但马上就被董利华反驳说,反重力团队也应该参与实验,因为针对引力、隔绝引力的实验,他们才是最专业的,而且他还说了一个非常充足的理由--

    目前,反重力团队做的研究很少,而且他们的研究工作似乎和航天局、奕星公司发生了重合,团队大部分人都很空间。

    反观z波组的工作就太多了,单单是规模宏大的物质传送实验,工作就已经足够多了。

    这个理由让阮文烨无法反驳。

    最后还是高层领导拍板决定,让反重力团队、空间信息科技公司以及z波组, 分别派出队伍组建实验组, 人手还是以反重力团队为主,主要是因为z波组确实非常忙,而空间信息科技公司的研发团队,也参与到了物质传送实验,他们能派出的人手也并不多。

    阮文烨听得脸都黑了,他心里对董利华骂了无数次,感觉马上到手的学术成果,就要从眼前消失了。

    好在高层领导还是决定,实验相关的一些还是z波组负责,也就是阮文烨依旧是实验组的负责人。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里本来就是最多的实验基地,不可能让反重力团队反客为主。

    这些实验的问题和理论组就无关了。

    因为接下来只是研究空间扭曲覆盖的区域,以及具体空间扭曲的程度,产生多大的引力效应等,都是实验上的问题,并不需要理论组去负责,他们有更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实验的结论,来研究相关的理论。

    这才是理论组的工作。

    说白了就是对实验发现的问题进行解释,解释可是非常不容易的, 因为新发显示非常惊人的,任谁也没有想到,稳定的空间连接会产生扭曲空间的作用, 想要研究明白其中的原理,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

    当然了。

    理论组本来就是做理论研究工作的,每一个理论组的人都非常期待论证工作。

    第二天他们就全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实验研究参与人有八个,但理论研究工作,主要还是以理论组的四个人为主,工作开始是赵奕就直接定下了基调,“我们以空子假设来论证这个问题。”

    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空间相关的数学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各种作用去诠释空间本身,就像是描述一头大象,对于大象的理解只是,‘大象走过的地方,会留下巨大的脚印’、‘大象发出的叫声很刺耳’、‘大象过了水池后,水池里的水少了一部分,疑似是被大象喝掉了’,等等。

    现在的空间数学进度就是这样的,并不能利用现有的空间数学,去对空间进行了解、解析。

    所以空子假设才很重要。

    虽然空子的存在只是假设,并没有完全的被证明,但空子假设能够直接以粒子类的形式描述空间,让人可以对空间有个直观的了解,同时,还没有任何的实验发现,或者物理现象,能够直接推翻空子假设,空间假设就可以一直研究下去。

    以空子假设去研究稳定信道制造空间扭曲现象,也大大降低了研究的难度。

    接下来的几天工作,都是大家分别做研究,然后再一起做讨论。

    第二天又是如此。

    研究持续了有一个星期时间,实验测试也出了结果,新成立的引力实验组,发现制造出的引力区域,是个横向圆柱型的区域,巧合的是,总体积正巧是空间链接设备覆盖区域的两倍。

    这个结论对于理论研究非常的有价值,同时也让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当天晚上的时候,理论组内部进行了讨论,就完善了以空子假设为前提,对于稳定信道制造空间扭曲区域的解释。

    首先是一个判断,“空子整体跳跃方向和空间方向正相关。”

    空子整体跳跃方向,也就是对于一个区域空子整体去做判断,从而得出的空子整体运动方向。

    比如,地球的存在本身,会引发空间扭曲效果,从而形成了对其他带质量物质的引力。

    那么地球表面空子跳跃的大方向就是向下的。

    当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的时候,就可以理解为,空间扭曲覆盖区域内,空子的运动方向是朝着中间部分运动的,下方产生向上的引力,上方产生向下的引力。

    ‘空子整体跳跃方向和空间方向正相关’,简单的一句诠释,第一次把空子和引力,直白的联系在一起。

    之前哪怕是做过类似的判断,也无法去肯定控制整体跳跃方向和引力的关系,因为针对单个空子来说,运动方向也许是无序的,而对待整体和对待单个控制是不一样的。

    就好像是一束光中一个光子,根本无法判断这个光子下一刻的方向,但整体的光束却是有方向的。

    在有了空子跳跃大方向,和空间方向正相关的判断后,空间扭曲的产生就可以理解为,中心区的空子对于空间连接区域传输后的空当做补充,而周围区域的空子,则会对中心区域的空子进行补充。

    同时,输入端有大量空子进入,就会产生空子湮灭现象。

    第二点则是根据实验结果,最新做出的判断,“信道连接过程中,空子的补充效应,只会在固定区域内进行,不会扩散到更广阔的区域。”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其中存在影响很大的一点是,空间连接设备运转的过程中,会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新的空子,但这一部分空子是从哪里制造出来,又会影响多大的区域,制造出来以后,会如何去运转,都是不确定的事情。

    现在只能根据空子假设对实验做出可以理解的解释,并以空间数学的方式,对于问题进行描述和计算,还是有一些搞不明白的点,就需要慢慢去研究了,因为有些问题不是单独一个实验,就能够全部论证出来的,有关空间吸收能量制造空子的问题,反重力技术、z波技术等都会存在,甚至带质量粒子以及能量,理论上都在源源不断的制造空子,相关的问题也就非常的负责,不是一时间就能弄明白的。

    在解决了实验相关的理论问题以后,相关理论还是要继续完善的,引力实验组也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并非实验结束后就解散,而是需要继续做研究。

    这个研究就是继续增加信道强度,来制造出强度更高的空间扭曲。

    制造更高强度的空间扭曲,也就是制造更高的引力,相关的技术是非常重要,想要真正让新发现的引力制造技术,投入到应用中,最好就是能制造和地球表面同样的引力,就需要去不断的增加信道强度,比现在要增强十倍。

    现在的信道强度,是赵奕等人一起,努力研究很久,还有好多实验组、制造工厂配合,才制造出来的。

    所以,接下来引力实验组,要做的研发工作确实难度很高,好在理论组也会参与到技术研究中,并提供一些非常可行的建议,赵奕也希望引力制造技术能够大大增强,引力制造就是太空飞船的技术缺失,能制造出引力就弥补了相关的技术空缺,会让飞船变得更适合人类长期生存。

    ——

    理论组的工作确实很多,包括物质传送实验、引力实验,还有空间数学的解析,等等。

    赵奕还要关心奕星的月球基地计划以及公司的发展,偶尔还要去参加技术发展相关会议,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个研发工具人,而不是正常的人类。

    这天有个很大的消息,就是李仁喆‘上天’了。

    赵奕整个人忙成了一团,还是抽出了一个上午时间,专门去了一趟航天局的发射中心。

    等到了发射中心以后,赵奕就见到了所有参与工作任务的宇航员、研究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

    这次搭载运输船上月球的有六十三人,绝对是个规模超大宏达的数字,其中一大半儿都是建造人员,他们会负责基地的扩大、建造,以及太阳能传输转换装置的扩大、建造。

    现在月球基地已经有一定规模了,建好的区域可以供百人左右生活所用,太阳能传输转换装置也建造了一部分,可以直接转化传输电能,来供给基地使用。

    月球基地上也有四十人左右的团队,他们中有一半儿左右,都已经工作超过两个月,需要返回地球表面,做健康检测以及正常的休息。

    但是月球基地还是要继续扩大,并不是要求供给太多人生活,或者是建造专门的生活区域,而是要建造专业的实验室,来做科学研究使用,同时,航天局也要建造超大射电雷达,奕星则是按照计划,准备建造超高功率z波卫星。

    这些都是需要高能源支持的。

    实验室运转需要人手,扩大太阳能传输转换装置的规模,来供给更充足的能源,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所以月球基地还是要继续扩大,传输能源建造也要一直进行下去。

    这一批上月球工作的人中,有十几个都是专业的研究人员,其中有一半儿是天文学家,还有几个是做其他研究的。

    比如,植物学家。

    有专门做植物研究的,申请上月球去做植物培育。

    李仁喆也是很特殊的一个,他是一名微生物学家,上太空的目的也很有针对性,就是做变异红螺菌的研究,希望让变异红螺菌适应月球的光线,甚至是射线,不要求能在月球的超恶劣环境生存,但希望能在生活区正常繁殖。

    即便只是要求生活区繁殖,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空间站培育过很多的植物、微生物,大部分都会出现问题,从而慢慢的失去生长繁殖能力,甚至会直接死亡。

    李仁喆的工作任务还是很重的。

    赵奕见到了上太空的人员,就站在台上鼓励一番,差不多就是跟着做了个誓师大会。

    随后,他找到了李仁喆,仔细上下的打量一番,忍不住赞叹道,“可以啊!”

    李仁喆被看的浑身别扭,还不由得缩了缩脖子,“你那是什么眼神!”

    “瘦多了!”赵奕做了个点评。

    “废话!”

    李仁喆笑骂道,“我可是锻炼了好几个月呢,每天都感觉生不如死,真是,我现在超级想吃猪肉,或者黑椒牛肉也行,来个火腿热狗都行——”

    “你饿了?”

    “我馋了!”

    “理解!但是,不行。”赵奕笑道,“你还是正常饮食吧,等到了月球,都是专门定制的餐食,现在吃一顿好的,可不是好事情。”

    “——也对。”

    李仁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临走大吃一餐的想法,倒不是怕上了月球想吃,让生活变得难熬,而是想到了死刑犯,临死前是要吃一顿好的吧?

    现在大吃一顿就是不祥之兆啊!

    他是个无神论者,但还是感觉很不吉利,想到马上就要上月球,也顿时笑不出来了。

    虽然早就已经有心里准备,还为此辛苦训练了半年时间,心里上还是有些期待的,但毕竟马上就要上月球,还是感到非常的紧张和担心。

    李仁喆深吸一口气,语调忽然变得沉重,“赵奕啊,我这次上了月球,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如果——”

    “我是说,如果!发生了什么意外,你一定要记得——”

    赵奕顺着接了下去,“帮你照顾你的妻儿?”他用力拍着李仁喆的肩膀道,“放心吧,我会的!你安心的走吧!黄文倩——咳咳,算了,我觉得,还是你自己来照顾比较好。”

    “滚!”

    李仁喆怒骂一声,“我是说让你照顾我的父母!他们不知道我去月球,还以为我是去国外出差呢!”

    赵奕直接回了一句,“我可没时间管,你还是自己来吧!别说这些废话了,上个月球,没什么大不了,又不是让你去打仗,没准过一阵子,我就去看你。”

    “真的?”

    “哈哈哈,也许吧,还不确定!”赵奕笑道,“反正,别想那么多,安心上去工作。现在技术这么高端,没事的。等伱再回来,就是第一个太空微生物学家了!”

    “加油!”

第七百一十三章 科技和人类和平

    运输船上天了。

    李仁喆和其他的月球工作者,也跟着一起朝着太空飞去,他们将会在二十三个小时以后降落月球。

    看着运输船在天空中变成一个小黑点,赵奕的感触也非常的深,倒不是为了这一次的任务,或者是李仁喆,而是感觉自己带来的变化太大了。

    现在的科技和前世完全不一样, 一切的变化可以说都是自己带来的。

    这让赵奕颇有成就感。

    在回去的路上想到月球基地计划,想到上月球的李仁喆,他也感觉有些好笑,李仁喆确实是很有意思,害怕担心的级别,估计是所有上月球的工作者中排第一的, 实际上, 上月球基地工作的风险并不大,或者可以说很小很小。

    月球基地计划最初是有风险的,因为最初是从无到有的建造月球基地,而且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言。

    现在就不一样了。

    月球基地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运输船和其他的太空飞船往返月球好多次,经验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了。

    另外,月球基地一直都在加强安全性,包括生活、工作区域,就有好几个临时避险舱,还停靠着一艘应急飞船,应急飞船被输入了智能指令,只要进去打开开光,就可以自动启动,并在提供封闭氧气环境后,自动启动快速返回地球。

    宇航服也在不断的升级。

    现在的宇航服变得轻便很多,还分成好几个种类, 包括普通的宇航服,以及为了方便各种工作定制的宇航服, 每一种宇航服的安全性都非常好, 可以抵抗各种恶劣的环境,材料强度也非常的高,哪怕是放在几百度高温环境下,都能保证里面的温度不受到影响。

    等等。

    这些都能保证月球工作者们的安全。

    实际上,月球工作最大的风险是来自工作者本身,或者是身体不适应环境带来的疾病,或者是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风险,前者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后者则一直在极力的避免。

    每个月球工作者在登陆月球之前,都会接受非常严苛的安全培训,他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操作,是绝对不能做的,只要避免‘绝不可行’的操作,其他小的失误并不能带来直接性的生命危险。

    有了这么多的安全保障,月球工作者还是相对安全的。

    当然了。

    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月球的环境是安全的,哪怕是再多的安全保障,也不可能确定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

    所以每一個月球工作者,身上都会有高额的保险, 出现了生命问题,不仅可以得到奕星公司或者航天局的赔偿, 还可以得到大笔的保险赔付。

    比如,李仁喆。

    如果李仁喆去了月球回不来,奕星公司会赔付六百万左右,他身上还有一千万的生命安全险,燕华大学会赔付六十万左右,保险公司会赔付一千万人民币,加在一起就是一千六百六十万。

    所以,他根本不用担心太多。

    黄文倩和两个孩子获得大笔的赔偿,他的父母也可以获得大笔赔偿,钱能轻松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他的父母才五十岁,拿到了上千万的资金,也许会考虑要个二胎——

    咳咳!

    赵奕赶紧停下来思考,考虑铁哥们的身后事,可实在是有点缺少道德了。

    “祝福他吧!”

    他带着祝福的想法去了燕华大学,到医学科学中心的实验室转了一圈,了解了一下研究的最新进展。

    实验室的研究进展还是很可观的,细胞寿命相关的研究锁定了四种蛋白质和两种酶,确定六种物质和细胞的生命周期直接相关。

    艾立新说着最新进展,“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确定四种蛋白质和两种酶,与细胞的生命周期存在直接关系。”

    “我们研究了小白鼠、蝙蝠以及兔子等六种哺乳动物,在持续接受几种物质的注射以后,它们的机体都会变得年轻一些。”

    “最明显的就是小白鼠了。”

    “小白鼠生命周期相对很短,我们做了几次重复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这四种蛋白质和两种酶,能够用无效的做到抗衰老,而它们起作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可以有效的增加细胞活性,从而增加细胞的寿命,延缓细胞分裂时间。”

    最后说的就是细胞分裂的问题,哺乳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次数都是有上限的,能够延缓细胞分裂时间,就延长细胞的生命皱起,从而起到延寿的作用。

    艾立新继续道,“但是,这几种蛋白质和酶,只能进行实验室提取,无法做大规模的生产,所以我们材料一直不多,实验进度也受到影响。”

    赵奕理解的点头,“没关系,研究可以慢慢儿来做,进度已经很不错了。研究到这个阶段,可以把结果发表出来,但要注意,不要引起舆论问题。”

    “这个肯定注意。”艾立新说道。

    每一个人都会关系寿命的问题,多数人也都会希望能够活的更久一些,有关延寿相关的研究一直都是焦点,实验室的进展能够到这一步,就包含了很多经济利益在其中了。

    比如,有的富豪可能会希望,注射几种延寿的蛋白质和酶。

    这是肯定会发生的。

    但是,想提取指定的蛋白质和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艾立新就说起了这个问题,“我们本来是想多提取一些,但很难,因为材料严重不足。”

    “一般的哺乳动物,包括猪、羊、牛等动物,只能在血液和造血干细胞中进行提取,但是含量非常的少。”

    “我们每一次实验,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血液,而且过程非常的负责,耗费也非常多。”

    “一直到现在,我们提取的总量,大概也只够一个人进行两次注射,而且效果还不一定明显。”

    这就是问题所在。

    研究的几种酶和蛋白质,对延寿肯定是有作用的,但因为几种都是非常稀少的蛋白质和酶,其中四种都是不稳定性态,不能够长期的保存,想要提取注射给人类,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当然,也可以做到。

    比如,成立一个专门的实验室,让十几个顶尖的生物专家,专门帮一个人去提取相关的酶和蛋白质,也许就能做到一个月注射一次。

    但是耗费实在太高了。

    倒不是说维持实验室耗费高,而是提取过程耗费的材料,要知道,实验室为这个项目,已经投入了过亿人民币,还是几个顶尖生物专家、二十多个其他研究员参与,才有了现在的成果。

    普通的富豪肯定耗不起如此高昂的投入。

    另外,因为没有长久的实验,也很难说长期注射几种蛋白质和酶,就能够真的做到直接的延寿。

    或许,让身体机能焕发活力,也只是暂时性质的,就像是换血实验一样,暂时的效果似乎很好,是否能真的延寿,还是要看几十年后,而且是很多人进行实验,才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不管是蛋白质、酶,或者其他什么,都只是生命体内的一种物质而已,即便是有延寿效果,也不会太大的。”

    “真正有效果的手段,还是要从基因角度进行研究。”

    赵奕思考着。

    基因的角度就很难了。

    虽然研究也拥有了基因实验室,还聘请了国际最顶尖的基因专家,但在延寿方面的研究,只能配合主研究来进行,而不是单独能研究出什么。

    基因,还是太神秘了,生物技术控制基因的手段,也非常的匮乏。

    人体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基因角度去做延寿相关研究,想要有进展实在是太难了。

    ——

    在关心了实验室的工作以后,赵奕在家休息了几天,就重新回到了z波实验基地,z波实验基地的每一个项目,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都需要他亲自参与。

    等他回去的时候,就听到好多人在讨论一个消息---

    “今年诺贝尔要在国内颁奖?不是开玩笑吧?”有个研究人员很夸张的说道。

    其他人也跟着道,“诺贝尔委员会公开的消息?”

    “不是。”

    说出消息的是爱德华-威腾,他咧着大嘴正八卦着,“我认识诺贝尔委员会的人,是打电话说起来的,他们内部已经做出了决定,还没有公开,因为先要联系国内这边,才能够确定下来。”

    “另外,还有个很有意思的消息,有人提名张为诺贝尔物理学家候选人。”

    “张?”

    “张祁灿?”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爱德华-威腾笑着回道,随后他才注意到赵奕,喊了一声,“赵奕,你回来了!”

    “你们在聊什么?”赵奕走过来问道。

    “诺贝尔。”

    爱德华-威腾道,“诺贝尔委员会今年准备更换颁奖地点,他们选在了国内,准确的说,是首都。”

    “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增加影响力了。”爱德华-威腾有些不屑道,“他们自己都知道,影响力很小了,尤其是物理学奖和医学奖,这是他们拿的出手的两个奖金,结果最近几年都没有国内的人获得过。”

    “全世界都知道,国内的物理学才是最先进的,是有最多成果的,结果物理学奖竟然会颁发给研究中微子的家伙,这不是可笑吗?就连国外都不认可。”

    其他人也跟着说道,“是啊,我们的物理才是最前沿的,结果从来没有获奖者,我看了很多国外针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讨论,说他们就是故意这样做,但是也大大降低了奖项的影响力。”

    “这个结果是国外都不认可的。”

    “这次诺贝尔委员会还算聪明,知道应该提升一些影响力,就干脆来国内颁奖,是打算把物理学家颁给赵院士?”

    “不是。”

    爱德华-威腾继续说道,“他们直接排除了赵奕的名字,因为赵奕已经宣布不再接受任何科学奖项,不过,我倒是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还是和奖项有关。”

    “什么?”

    “是和平奖!”

    “和平奖?”

    “对!”

    爱德华-威腾大笑道,“你们永远也想不到,这件事是多有意思,竟然有人提议把和平奖颁发给赵奕,哈哈哈,我听到的时候,笑了一个多小时!”

    “——!!”

    “——??”

    赵奕是一个数学家、物理学奖、医学研究工作者,同时也是世界首都,掌握着最先进航天科技的奕星公司,但是,和诺贝尔和平奖有什么关系吗?

    其他人听到赵奕的名字,和和平奖联系在一起,顿时都感觉十分的迷茫,但是仔细一想,似乎是有关系的。

    赵奕的研究促使国内拥有了最有威慑性的武器,同时也促使国际上出现,大量有关‘销毁反人类武器’的声音。

    和‘核’字有关的武器,都在销毁的行列中。

    近20年时间以来,有好多类似的声音,呼吁销毁所有的反人类武器,但说出来就和没说是一样的,根本不会有任何同意的声音。

    现在就不一样了。

    因为国内掌握了超越反人类武器的z波技术,任何的反人类武器都能够被直接原地销毁,反人类武器不再具有威慑性,甚至还成为了自己地盘上的危险,一旦发生了什么冲突,也许自家地盘的反人类武器,就会被对手直接引爆?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哪怕发射出去的反人类武器,依然没有任何的威胁,能够在发射到高空时,就直接被引爆,到时候威胁的是全球环境,而不是单一的对手。

    这个技术已经确定了。

    z波发射出去到击中目标,根本不需要时间,都是在瞬间完成的。

    所以国际上有关销毁反人类武器的声音,还得到了相应国家的支持,反人类武器的维持,也是需要消耗大量资金的,武器失去威慑作用还成为了自家的危险品后,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吗?

    赵奕的第二项‘和平’相关的贡献就是研发了反重力技术。

    当顶尖的科技机构和公司,都获得了制造大型浮空飞行器技术的时候,一些存在硝烟的落后地区,立刻就会变得平静很多,因为他们会用生命感受到技术差距,哪怕反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以前是战斗机过来投下几颗导弹威慑一下就走了。

    现在是一个大型的浮空装置,长期的飘在了头顶上,看得见、够不到,还怎么反抗啊?

    然后,就和平了。

    有专门的机构做出了数据统计,近五年时间,因为战争、炮火死亡的平民人数急剧降低,也没有出现任何大的战争。

    有媒体甚至称,“世界迎来了真正的和平,人类引来了真正的和平!”

    这个角度仔细的思考一下,赵奕确实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空飞船编队

    诺贝尔委员会希望在国内进行颁奖仪式,仔细想想一点儿都不意外,因为诺贝尔奖近年来影响力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公正性受到了质疑。

    最近十年的国际学术研究,不管是数学、物理,还是生物、医学等方面,国内毫无疑问都是领先的, 可国内就只拿到了一个医学奖,还是凭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成果,听起来就有些不能接受了。

    这方面不只是国内这么看,国际上也是这么看的。

    当一个科学奖项掺杂了政-治因素以后,它就变得不再公平,就像是和平奖一样, 全世界都知道没有意义。

    诺贝尔委员会希望在国内颁奖,也等于是发出了一个信号,今年的奖项中肯定会有国内获奖者。

    而且,可能不止一个。

    比如,张祁灿。

    爱德华-威腾只是谈起了张祁灿被提名,同时被提名的候选人有几十个,但特别说起了张祁灿的名字,就说明张祁灿是非常有可能获奖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竞争。

    虽然张祁灿成名的时间并不长,但好几個最新科技有关系的粒子物理、光学物理、空间物理成果,都标注上了他的名字,有些研究他是二作,有些则直接是一作。

    在赵奕拒绝科技奖项的背景下,无论拿出哪一项成果,都足够张祁灿获得一个诺贝尔奖了。

    另外,在物质传送方面的研究中,张祁灿有一个重要研究是一作,也就是说他是主导研究人。

    物质传送的研究,足以早就好几个诺贝尔获得者,而作为主导研究人,几乎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其他候选人相比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 因为任何的物理研究项目,也不可能比物质传送更有影响力。

    国内来说,实际上,也并不太看重诺贝尔了。

    现在国内最看重的奖项是‘赵氏科学奖’,赵奕个人组织科学奖基金会,每一年都会公布候选人和获奖名单,而优秀的获奖者会获得奖项的同时,还能获得大笔的奖金。

    当一个奖项有大笔奖金的时候,吸引力就会更强一些,而赵奕的个人影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每一个‘赵氏科学奖’的获奖人,都因为获奖而获得巨大的声望。

    最近几年国内科技的快速发现,让国内学术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国内的科技才是最先进的,正因为如此,国内的奖项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赵氏科学奖的影响力,也因此变得非常大,放大到国外也很受重视。

    可以说, 赵氏科学奖已经对诺贝尔形成了挑战,而且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 诺贝尔委员会决定把颁奖地点放在国内,也是希望能以此增加影响力。

    这些赵奕就不关心了。

    事实上,就连赵氏科学奖,他也只是偶尔关注一下,只有颁奖的时候,才会过去转一圈看看,忙起来甚至颁奖都不会去,他只是个人赞助成立了基金会,奖项评选、基金会运作,就交给专业人员了。

    现在赵奕则是继续做理论研究,希望能找到继续增强信道的方法。

    这是以反重力团队为核心的技术组要做的工作,但技术组的理论能力有限,就希望理论组能提供一些理论基础上的建议。

    赵奕也希望能让信道继续增强,才能够制造出更大的引力,就一直在研究空间链接相关的内容。

    这个方向可研发的内容非常多。

    就好像是科技发展一样,空间连接是一个新的技术,人类的科技史证明,新的技术都会有很高的前景。

    比如,火车。

    第一台火车制造出来的速度非常慢,甚至还比不上马车的速度,而现在的火车每小时能轻松跑几百公里。

    比如,计算机。

    计算机刚发展的时候,建造出来就像是个钢铁怪兽,性能还非常的差,而现在的计算机,制造的个头很小,速度还远超以前的想象。

    这些都是证明信技术拥有广泛的潜力。

    现在的空间链接设备制造的稳定信道,最多能支持制造十分之一地球引力,也许未来就能轻松制造出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引力,甚至说,制造出远超太阳引力的强大引力场。

    未来,很难想象。

    赵奕和理论组要做的就是,一点点的进行研究,希望能找到技术突破的理论方向,从而引导技术发展实现跨越式的革-命。

    与此同时,物质传送项目还在继续,并已经准备进行大型实验。

    这一次大型实验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还特别订购了最先进的空间链接设备,以便让信道变得更加稳定。

    大型实验会连续进行三次,三次的总投入超过三十亿人民币。

    只是进行三次实验,就要耗费超过三十亿人民币,耗资来看就知道规模有多大了,参与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的数量超过五百人,相关的计算机工程师以及其他技术人员,数量超过两千人。

    同时,做辅助数据分析工作的合作机构和实验室达到了十三个,参与的大型科研团队扩充到了八个。

    还有一些个人报名参加实验的人员,包括一些顶尖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或者是计算工程人员,等等,他们也获得了批准,能参与到实验并被分配工作。

    因为是公开进行的国际合作项目,个人申请也是被允许的。

    这并不会影响到技术保密问题,因为z波技术才是关键,物质传送是以z波技术为基础的。

    任何外来人员,包括国内人员,都不会接触到核心的z波技术、z波装置,就不会有技术泄露的可能。

    物质传送实验可以说是规模宏大,受到了全世界科学界的瞩目。

    在实验开始之前,赵奕都不知道见到了多少人,需要他出面接待的,都是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或者各大科技机构的领队、负责人,等等。

    终于等到了实验当天,他倒是清闲了很多。

    因为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毕,只是等待实验结束就可以了。

    当实验进行的时候,赵奕甚至没有去指挥中心,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等待着工作人员把结果提交上来。

    三次实验进行很快。

    当天上午九点钟,进行了第一次实验,实验的光功率强度设定,比上一次稍稍增强了一些,结果还是引起了爆炸。

    之后,十一点,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然后是下午两点,进行了最后一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结束的时候,简单查看就知道,肯定是有了大收获,因为实验只发生了极为微弱的传送,好多的检测装置,甚至都没有检测到粒子,只有中间几个检测装置,检测到微弱的粒子反应。

    这就是找到了非常接**衡点的光强功率。

    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时间,就是不断的对三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尤其是最后一次实验的数据非常关键。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物质传送实验组得出了一个数值,代表了光子和覆盖空间区域面积的比关系,被命名为‘临界k值’,k值的范围为‘6.’,阈值涵盖的区域已经非常小。

    在实验全部结束以后,物质传送实验组召开了大型会议,好多大型团队代表、顶尖的科学家以及实验负责人等参加,赵奕作为实验组负责人之一,定下了接下来的实验计划,“接下来,我们的实验会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研究如何增加物质传送的比率。”

    “从物质传送的发现,一直到现在,最高传送比率是固定的,没有任何变化,但我和一起工作的同事们都确信,一定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加物质传送的比率,甚至让比率变成百分百。”

    “另一个工作,就是继续现在的实验,围绕k值,要把k值的取值范围进一步的缩小,要精细到,以取值范围内的任何数字为基础进行实验,发生传送的粒子数字,都可以忽略不计。”

    赵奕说的内容并不多,但每一句话都非常关键。

    在他全部说完了以后,会场就响起了热议声,好多科学家都讨论起来,他们对‘k值’的研究,兴趣并不是那么太大,因为已经参与过类似的实验,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缩小范围,肯定会是个繁复的工作。

    ‘增加物传送比率’,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像是赵奕所说,自从发现了物质传送以来,最高传送比例一直是百分之六十多,从来就没有提升过。

    实验组想了很多的办法,可却没有任何的进展。

    但是,所有人都相信,物质传送比率肯定能够继续提升,只是没有找对方法而已。

    现场的人也都是这么想的,不可能说一个现象的发现,比率直接就被固定住,肯定会有什么方法能够提升比率。

    寻找这个方法是非常吸引人的,直白来说,找到增加传送比率的方法,意味着获得非常巨大的学术名望、个人成就,能够轻松获得各种学术奖项,甚至会包括赵氏科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家奖。

    等等。

    这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

    在物质传送第一次正式实验结束以后,赵奕和理论组其他人,继续稳定空间信道的研究。

    他们已经找到了研究方向,是赵奕直接提出来的,“我们以空子假设为基础,重新构建空间链接的基础理论,也许以此作为突破,就可以找到新的方法。”

    这个工作的耗时非常长。

    因为空子假设并不是完善的,否则也不会在称作‘假设’,以‘假设’的理论去作为已存在技术的基础,研究的过程就会碰到各种问题,想要进行完善并且找到新的方法,难度自然就可想而已。

    在进行持续性的理论工作同时,赵奕也关心了一下航天局‘玄黄号’飞船和‘k02护卫船’的测试工作。

    ‘玄黄号’飞船和‘k02护卫船’,是一起建造的两艘中型太空飞船,建造过程中有军-方的参与。

    ‘玄黄号’是主体飞船,再加上两艘护卫船,就组成了太空飞船的编队,计划将会作为领导层和重要人士乘坐的飞船,而三艘飞船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把赵奕和高层领导送上月球,他们将会一起对月球基地工作进行视察。

    这是个紧张的挑战。

    ‘玄黄号’,作为主体飞船,技术也相当的先进,采用了核动力装置为核心,配合太阳能传输技术,一起作为能源供给,拥有核动力装置为能源,飞船的功率就相当高了,可以撑起三层反重力系统,并可以五秒内开启空间罩,贴地最高横向行驶速度,达到两百米每秒,同时,宇宙中最高速度,理论上可以超过十公里每秒,可以以自身能源,在十小时内抵达月球。

    两艘k02护卫船,是普通的化石能源,配合太阳能传输动力,并不能开启空间罩,却带有临时性的z波发生装置,以及全方位的武器系统,技术上还是非常先进的。

    k02护卫船,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但只是相比‘玄黄号’而已,实际上,放在全世界范围内,绝对是最为先进的,因为外壳都采用高压缩材料,还可以做到自主升空,装配了先进的武器系统,可以做到长时间高空悬浮,一艘k02护卫船,用在战-争中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想想——

    这样一艘中型的舰船,最长可以连续一个月,浮在几十公里高空,拥有完善的能源系统、雷达侦查体系,并能够携带大量的武器,还可以发生临时性的z波,有多可怕就可想而知了。

    k02护卫船,有如此多的功能,造价当然也很昂贵,基础造价就超过了三百亿人民币。

    ‘玄黄号’,就更加可怕的,甚至超过了千亿人民币。

    三艘太空船组成的编队,用‘金子做的’都是非常谦虚的说法了。

    现在三艘飞船都在测试中,测试过程还需要大概两个月左右,完成测试以后,就会执行第一个任务,就是把赵奕和高层领导送上月球,对月球基地进行视察工作。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579/ 第一时间欣赏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作者:不吃小南瓜所写的《规则系学霸》为转载作品,规则系学霸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规则系学霸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规则系学霸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规则系学霸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规则系学霸介绍:
【已知,校花林晓晴能搬动八十斤重物,问林晓晴同学的臂力是多少?】答:左臂49斤,右臂67斤。【已知,一加一等于二,问491乘以709的结果是?】答:348119。其他人的逻辑是推导;我的逻辑是因果。再困难的问题被提出时,答案已经显而易见。过程?抱歉,结果才重要!规则系学霸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规则系学霸,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