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庚子猎国TXT下载庚子猎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庚子猎国全文阅读

作者:西门晓生     庚子猎国txt下载     庚子猎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42章 不许拖欠稿费

    自从报纸出现之后,人们忽然发现一件好玩的事儿,那就是给报纸写稿还能赚稿费,而最近的报纸上的话题最多的就是猜考题,也就是押题了。对于考生们以及其他人在报纸上押题,朝廷是不禁止的,甚至朝廷鼓励百姓们押题,进行全民参与科举考试,充分调动老百姓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不但北京地区的报纸,其他地区的报纸也与时俱进第出现了猜考题,这种破天荒的全民参与着实让很多人兴奋不已,不少自诩为儒门圣人学生的官员们也纷纷参与其中。

    新科举考试三项中的体育考试内容已经非常清晰了,所以大家猜测不已的是关于分数最高的杂学内容和传统的八股破题猜测。

    首先就是八股,考什么题目。

    天下间的官员和学者都是学习八股文的,可以说所有读书人都是八股文高手,大家纷纷猜测起来张之洞做主考官,会出什么题。有人说是考圣学,有人说是考忠义,有人就开始分析起来张之洞来,认为张之洞主持新政改革,必定会考一些新政的内容,而还有人猜测说如今朝廷反腐,考题必定会考一些关于清廉的内容,甚至有人说会不会考如何与蛮夷(洋人)接触。

    猜考题成了很多人的乐趣,报纸行业抓住了这次时机,推动了报业的大发展,许多报纸在这个月里销量翻了十几番。

    另外就是杂学,所谓的杂学包括历史、地理、科学、医学、农学、天文等等学科,甚至包括宗教,其中曹跃出了一道关于宗教的题目,就是大清朝的国教是什么宗教,甲乙丙丁分别是佛教、道教、喇嘛教、萨满教。这道题目其实很简单,满清的国教是萨满教,但是满清政府并没有要求所有人都去信萨满教,相反满人中不少人相信佛教和喇嘛教,例如慈禧就是一个佛教徒,康熙相信喇嘛教,而乾隆还研究过回教,只不过因为三十年前甘陕大仇杀,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道题里不可能出现回教选项。曹跃觉得这道题就是送分题,用排除法就可以知道,满清入关前,只有萨满教,但入关之后很多皇帝才改了信仰。

    可是当新科举考试结束之后,在对杂学统计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半的人在这道题上折戟了,因为慈禧信佛的原因,使得很多人误以为满清的国教是佛教。张之洞在得知这道题之后,顿时气得指着曹跃说以后再也不让他再掺和科举考试,曹跃一共只出了五道题,结果这稀奇古怪的五道题没有一个人能拿满分。

    曹跃出的第二道题是关于中国历史的,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甲乙丙丁四个选项分别是天方(麦加)、阿丹(亚丁)、曼巴萨(肯尼亚的蒙巴萨)、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正确答案是甲选项天方,可是很多人在印象里认为爪哇是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于是选择了爪哇。

    曹跃所出的第三道题居然是关于军事方面的,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火器是什么朝代,分别是南宋、唐朝、元朝和明朝,正确答案是唐朝。但是火器在明朝达到巅峰,明史之中有很多战役都记载着明军如何使用火器大获全胜或者失败,甚至清太祖努尔哈赤也是死于明军的火炮之下,对于一些书呆子来说,他们相信是明朝最先使用火器。

    至于第四题和第五题,都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更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了,所以张之洞才对曹跃大加指责,说曹跃这么出题,简直就是故意难为人,不是来选拔优秀学员的,而是踢走学员的。

    曹跃反驳说我就是为了大浪淘沙去芜存真,但张之洞是坚决再也不允许曹跃碰科举考试了,否则他就立即辞职,曹跃见老张头态度坚决,只好同意不再掺和。

    其实很多人都在报纸上开始重视杂学,并且普及杂学方面的知识,可是由于这个杂学是在太杂了,包罗万象,不知道要考哪一方面,所以学子们尽管每天都看报纸,还是摸不着头脑。

    但是百姓们却因此受益,为什么呢?

    很大的原因是现在百姓们的消息封闭,基本上只能知道身边发生的事儿,最多是县里发生的事儿,根本就是不闻天下事儿,就算是改朝换代,百姓们只要知道头上有一个新皇帝就行,大不了换一个年号嘛。

    而报纸上刊登各种杂学的知识,即是一种文化普及,也是一种知识传播,很多百姓在听到报纸上的内容之后才意识到,原来天下是这样的,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原来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其他国家,原来如此啊……

    曹府的女人们现在也没事儿端着报纸喜欢看着报纸上的关于杂学的文章,甚至有一篇文章是曹跃用笔名写的,关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以及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屠杀当地人,为美洲大陆换种的故事。让曹跃没想到的事,他写的这个故事还有一小片市场,但很多百姓都将他写的故事当做小说演义来读。

    报社还给他送来了10元钱作为稿费,并请他继续写,下一篇稿子涨价到15元。曹跃打听了其他人的稿费,发现别人都是20到40之间的稿费,有名气的一篇稿子100到1000元不等,明显自己的稿费低了。

    然后曹跃不服了,跟人家反复讨价还价,最终确定了价格,一篇稿子1000字,25元,买断。曹跃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写了一万字,让何顺送过去,何顺郁闷地说:“哥,你至于嘛?你在大清帝国银行里的股份分成,在你拉泡屎的工夫就能赚几十万元,这一下午……”

    曹跃摇摇头,故作深沉道:“你不懂,我是体仁阁大学士,我们文人的事儿,你懂个屁!赶紧去给我要稿费!他娘的,看书不给稿费,看盗版啊?本中堂最恨盗版!另外你告诉报社,不允许他们拖欠任何作者的稿费,否则——我砸了他们报社。”

    “是。”何顺心说刚才你还自诩为文人呢,现在又要砸人家了,又琢磨着什么是盗版,怎么给曹跃惹得如此生气,问了很多人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何顺来到报社将曹跃的250元稿费给要了回来,曹跃非常高兴,拿着250元跟自己的夫人们好生显摆一顿,自己不负体仁阁大学士的名望啊,惹得陶悦与陶怡娇笑连连。

    不过曹跃左想右想觉得不对劲儿,稿费居然是——250?

    250!

第543章 洋人也能参加科举

    几天之后,忽然有洋人来找曹跃,说既然大清朝科举,广开言路,一改旧传统,甚至允许商人的子女参加科举,应该也准许外国人参加科举。

    曹跃吃惊的下巴都掉下来了,心说什么玩意?你们洋人也要参加科举,我没听错吧?他赶紧问这些洋人是什么人,没想到这些洋人还真不是外国的洋人,是国内的洋人,他们都是出生在中国的洋二代,一个个都是中国通,很多人的父辈都是鸦片战争时候留在中国租界的英法联军士兵,他们有的母亲是中国人,有的母亲是外国人,总之这么一群洋人,你说他们是中国人吧,不是,要说他们不是中国人,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的,又算什么呢?

    曹跃只好说:“科举乃礼部负责,我虽然是军机首辅,却不能干涉礼部科举大事,诸位还是请便吧。”

    其中一个洋人忙说道:“我们找了张之洞张大人,他说这件事需要军机首辅大臣的特批。”

    尼玛,这不是踢皮球吗?曹跃心中大骂,好你个张之洞——老师,你也太能踢皮球了,要是我特批,好嘛,报纸上还不得口诛笔伐把我用吐沫星子给淹死?他转眼一想,忽然想到了一个人来,如果这个人能同意,他就同意。

    “你们知道我们是大清帝国吧?”

    “知道。”

    “所以这件事不好办,我得请示吾皇陛下,所以请耐心等待。”曹跃道。

    几个洋人听了,说道:“我们就在此等待。”

    曹跃道:“今天不行,我还有其他公事。”

    洋人们忙道:“我们就在大人家门口等着。”

    看来这几个洋人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曹跃让他们去门口吧,这大冷的天气里,也不知道这几个人能不能等得起了。

    晚上的时候,几个洋人轮着等在曹跃家门口,一刻不停,就算是天寒地冻,也会有一个洋人青年多多嗖嗖跑步等地啊。。

    着不久之后因为有人风传了此事,大家全都跑过来看热闹。好嘛,也不知道是那个好事之徒将几个洋人希望参加科举求军机首辅大臣曹跃网开一面的事儿说了出来,连洋人都要参加科举,这事儿可真是太有意思了。这科举考试是给朝廷选拔官吏的,洋人凑什么热闹来?你们就算考上了,还能做官不成?

    越来越多的百姓跑到曹府门口看守着曹府大门的洋人们,甚至有人在报纸上发明了“曹门伫心”这一成语,来形容别人诚心登门请求,曹跃都哭笑不得。甚至家里爱看报纸的大夫人陶悦也惊动了,连忙问曹跃是否有这件事。

    曹跃对陶悦说道:“是有这件事。”

    “跃哥哥,你就答应了他们呗。”陶悦求道,“曹门伫心呢。”

    曹跃摇头苦笑道:“我也想答应,只是这样一来,少不得多少人骂我咯。”

    陶悦笑道:“跃哥哥你主持新政改革,骂你的人还少了吗?但是夸你的人更多,而且越往后夸你的人就越多,因为你让更多人收益了啊。将来你再允许女子参加科举,那就更好了。”

    曹跃哈哈大笑道:“怎么?你也想参加科举?”

    陶悦道:“怎么不能?我虽然八股文不怎么样,但是体育和杂学我可不比你差呢。”

    “是,是,是,你是大才女。”曹跃抖着胡子笑道,“好吧,既然你帮着他们求我,我就答应了,不过以后你可不能再求我了。”

    “好的,跃哥哥。”陶悦吐着舌头笑道。

    几个洋人在曹跃家门口守了三天,终于曹跃走出来,说:“你们等着我的消息吧,我进宫请命,若是陛下不允许,我也没办法。”洋人们和其他看热闹的百姓们顿时兴高采烈起来,曹跃心说你们一群老百姓高兴什么啊,好像是你们参加科举一样。

    既然答应了这几个洋人,曹跃只好去了宫中,来到养心殿暖阁之后请求面见皇上,小德张赶紧传报,光绪皇帝正抽着大烟呢,听到之后狠狠地吸了两口,这才召见曹跃。曹跃立即向光绪报告了洋人也想参加科举一事,并说如今内无战事四海平静,四夷臣服,我泱泱天朝上国自然应该海纳百川,不拘一格降人才。

    光绪想了想,要是让洋人参加科举,是不是犯了祖宗规矩?

    曹跃忙说祖宗规矩里也没有写不让洋人参加科举啊,光绪立即说言之有理,既然祖宗没有不让洋人参加科举,这几个洋人就准了吧。

    曹跃恭送光绪皇帝回宫,等到曹跃走出养心殿之后,张玉峰前来报告,经过他半年多时间的盘查,让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光绪皇帝会和一个叫做王崇振的太监私下里见上一面,虽然两三个月才见一面,但是当光绪见到王崇振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第三个人在场,甚至连兰妃也不在身边,而不管是兰妃还是小德张,都不知道王崇振这个人。

    曹跃立即警觉起来,问道:“王崇振是什么人?”

    张玉峰道:“王崇振是三北口人,也就是张家口人,自幼父母双亡,被亲人送入醇亲王府里做太监,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调入宫中,不过一直以来都不显山不露水,甚至连慈禧都没有怀疑他。我们查到这个人是宫中御膳房里的厨子,陛下曾经在半年里三次招他,据说是问他一些菜的做法,但是周遭是没有别人的。”

    “你们监视王崇振没有?”

    “监视了,但是王崇振接触的人太多,尤其是作为御厨,他经常会受到一些宫外的王公贵族们的邀请给他们去做家宴。”张玉峰道。

    曹跃道:“那就下令王崇振不得去任何地方,只能在厨房和寝室,憋着他,憋他三个月,看看他什么反应。如果他身上有事,一定按耐不住要向外传递情报,或者外面的人想要向他传递情报,这时候你们就可以收线钓鱼了。”

    “是。”张玉峰道。

    曹跃紧锁眉头,这个王崇振身上一定有故事发生,而且这个故事应该不会小,曹跃敏感地察觉或者猜测,这件事应该和自己有关。帝党或者后党,不甘心失败,希望联络皇帝,将自己推翻。

    曹跃冷笑起来,双眼充满着杀机,远远地看向养心殿方向,遥遥一拜说:“陛下,小心一些,日行夜行,万勿闪了腰。”

    当曹跃将皇帝的特许告知这些洋人学子之后,顿时引起了洋人们的欢呼,其实他们的目的并非一定要考取功名利禄,他们是在争取更多的权力,由洋人担任中国官员的权力。

    对此,批评者甚多,有人公开质疑其实这不是皇上的特许,而是曹跃的主意,曹跃打赢了八国联军却“割地赔款”,实乃卖国贼也,国人当共同声讨,要求曹跃下野。

第544章 《曹郎传》

    北京,湖广会馆。

    梁启超握着报纸略带一丝不快走到三楼的文墨轩,康有为正在此与一些广东士子讨论起来科举改革,尤其是康有为见识广泛,很多广东士子都向他请教外国知识,康有为侃侃而谈,尤其是说到自己在国外受到的欢迎,简直手舞足蹈起来。

    梁启超在一旁恭敬地等大家说完,士子下了楼,他才走进老师,说道:“老师,您怎么看这次洋人参加科举?”

    “国之将乱,必出妖孽!”康有为不屑一顾道。

    梁启超忙道:“可是老师,此举不能理解为万夷来朝,我中华之天下蒸蒸日上吗?”

    康有为道:“荒唐!荒唐!卓如,你怎么能这么想?想我堂堂大清帝国,乃袭成华夏先祖之文化,何时曾出现碧眼金毛之秀才?太过荒唐,太过荒唐!此例一开,国之妖孽辈出,过十几年后,坐在庙堂之上的全都是洋人,将来我们全都信上帝了,哪还会尊崇道德纲常伦理?”

    梁启超反驳道:“老师,我常常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如今我大清国闭塞落后,远不如西洋发达,甚至连东洋也超过我们,此乃我之不足。张香帅曾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我大清国每年源源不断向国外派出人才学习西方长处,聚天下之所长,实乃为国为民利于子孙千秋万代之良策也。然而我天朝上国不如西洋者为技艺,在文化上我中华之文化源远流长,远远超过西洋东洋。因此,天下有识之士纷纷宣扬以洋为术以化为根。”

    “然也。”康有为点头道,“我中华之文化,岂能是蛮夷之地所能领略得到的?”

    梁启超道:“老师,洋人有所长,我们自然要学习,我们有所长,为何洋人不能学?”

    康有为摇头道:“洋人学我文化为假,实乃侵蚀我大清国之骨髓,若洋人做了我大清国的官员,必定会为外国服务,到时候我们便是想拦也拦不住。卓如,若有朝一日,我们头上的父母官是一个洋人,你说他会不会将我中国当做外国?”

    “洋人毕竟见识有限……”

    康有为摆摆手,道:“防患于未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卓如你应该比我懂得。曹跃准许洋人参加科举,便是在挖我大清国的根基,想要让我中华换成洋人鲜血。你看过西班牙与葡萄牙如何占领美洲大陆的故事吧啊?写此文章的笔者西门足夭生动地描写了洋人如何血腥暴力地掠夺征服土地,如何奴役当地人,如何杀光当地男人给女人换种。唉……对洋人,我们岂能不防?”

    梁启超道:“老师,我不同意,洋人视我大清国为蛮荒之地,在国外时我深有感触,洋人是看不起我们中国人的。若不是曹跃打赢了八国联军,打赢了德国人,哪能有现在中国人的风光?哪里会有洋人主动想要参加科举?我以为……”

    康有为怒发冲冠一拍桌子,发出啪的一声巨响,瓷杯跌落在地上,哗啦一声摔得粉碎,他瞪着眼睛,从来没有这么生气过,说道:“卓如,你如何替曹贼说话了?你是不是背叛大家了?好好好,你若是想要功名利禄,大可拿我们人头去献上,作为你的老师,能为你最后一次服务,我也含笑九泉死而无憾了。”

    梁启超连忙跪在地上说不敢不敢,康有为道:“卓如,你定要记住,曹贼是我们的敌人,切不可再为他说话,也不可想他的好,此人人面兽心,狼子野心,迟早有一天中华将因他而堕落。迟早有一天,大清国就会断送在他的手中。”

    梁启超从湖广会馆走出来之后,心中一阵迷茫,他实在是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因为康有为是自己的老师,因为康有为反对曹跃,所以自己一定要反对曹跃。然而梁启超自己却认为,不管曹跃是多么狼子野心,可是他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不能因为反对敌人,便反对了敌人的一切,因为反对而反对,岂不成了强盗流寇,文化流氓了吗?

    他心情郁闷,来到一家茶社,一个说书的正在茶社中央说书,其他人坐在一旁台下喝着茶吃着瓜子听着说话,打发着这冬日的无聊一天。

    梁启超也随便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跟小儿要了一壶小酒,一碟花生米。古人云,一醉解千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小店里面没有杜康,喝一壶本地烧酒解一解自己的忧愁吧。

    “啪!”

    说书人的惊堂木一敲,吓得梁启超差点把酒洒在桌子上,只听得那说书人说道:“上回书咱们说到财神爷赵公明大闹天宫,遭到玉皇大帝鞭笞,令他降落凡间拯救黎民苍生,待功德圆满之后返回天庭。这回书咱们讲了,潼关曹公老来得子,八岁曹郎智斗恶霸!”

    “啪!”

    “好!”

    众听客顿时高声叫起好来,鼓着掌,喝着茶水,瞪大眼睛伸长脖子仔细听着这最近这一年来流传在天下的《曹郎传》来,曹郎又名曹二郎,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天下间皆知这曹二郎就是当朝一品军机首辅大臣,本朝开国以来唯一的一位汉人执宰,谢天自已令诸侯的曹跃了,可是并没有多少人认为曹跃有什么不妥之处,甚至有许多百姓对曹跃心生崇拜,因为曹跃是当了满人的权。

    梁启超喝了一口酒,看着周遭兴高采烈的人,眉头紧锁,老百姓想要什么?老百姓能够得到什么?为什么曹跃现在能够得到如此之多的老百姓支持,甚至有人将他的画像挂在家中?

    “现在动曹跃,会不会引起天下间更大的混乱呢?”梁启超暗暗心想道,他长叹一口气,曹跃的存在已经关系到国家的命运,那么他们再反对曹跃,是否会只是因为反对而反对?因为反对而反对,梁启超感觉自己现在所作所为走入了一个误区,自己的老师梁启超也走入了一个误区。

    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心里都是由满汉之争的,一直以来朝廷表面上满汉平等,可是实际上汉人要矮上半个头,以皇家血统来说,汉人女子是不能入宫内的(一直到光绪皇帝才因为兰妃改了规矩),皇帝所有的嫔妃只能是蒙古人或者满人。当年咸丰皇帝喜欢四个汉女,都只能将她们养在圆明园,还不能给她们封任何封号。而且一直到太平天国乱起,皇帝不得不重用汉臣,这才改变了满蒙男子不能娶汉女做福晋的历史,否则只能做妾。

    所以曹跃一介汉人,做了满清的宰相,还掌握了天下的权力,在绝大多数汉人百姓看来实在是一件扬眉吐气的事儿。历史上曹操窜了大汉的权被骂千年,但是曹跃窜了满人的权,反倒被百姓们交口称赞。

    今天这茶社里人还不多,有那说书说得好的,说一场《曹郎传》,下面座无虚席,人们挤都挤不进去。

    那说书的又说道:“诸位,话说同治十三年,同治先帝病逝,一颗尊黄色的流星飞逝而去,天下皆哀。龙虎山上,袁天罡第十七代玄孙袁成谋夜观天象,突然发现西北方一个赤色新型闪闪发亮。袁道士掐指一算,心想不妙,西北地方必定有大异响出生。就在此时,陕西潼关安乐乡桃家村里,曹公喜得一子。

    诸位,这曹公是谁人呢?且听我仔细说来,这曹公乃黄河边一忠厚老实的纤夫,一****在河边救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则女子貌若天仙,说当报答曹公大恩大德,便与他生活三年。生下这曹郎,三年之后,女子缓缓走入黄河之中。有人说此女子乃黄河老祖之女,也有人说此女子乃西华仙女,不一而足。

    但不管传说云云,曹郎出生才两岁,便没有了娘,曹公辛辛苦苦将他拉扯大。这曹郎天生聪慧,心思过人,可是有看官说了,为什么后来有人称之为傻子呢?这要从一则故事说起,话说某一日一个当地恶霸叫曹郎过去,然后拿出一枚铜钱和一串铜钱问当时年八岁的曹郎,说你要哪一个?你要哪一个我都给你。此时曹郎便拿那一枚铜钱,众人纷纷嘲笑曹郎为呆子傻子。以后每每有人如此戏弄曹郎,曹郎总是选那一枚铜钱,不选那一串铜钱?诸位,要是你们,你们怎么选?”

    一个看客叫道:“自然是选一串铜钱,一串铜钱十几个咧。”

    “是啊,傻子才选一枚铜钱。”

    “对啊。”

    “说书的,你快说,你快说。”

    那说书的微微一笑,看抻得差不多了,才说道:“选一串铜钱的才是傻子!”

    “哗?”

    众人不服了,顿时纷纷叫嚷起来,那说书的冷笑道:“诸位可否想过?若是曹郎真的选了一串铜钱,还会有人用这种方法戏弄他了吗?”

    “这……”

    说书的又道:“每每有人都拿这个方法戏弄他,看似他吃亏了,实则他占了大便宜,一个人戏弄他便赔了一个铜钱,一百个人便赔了一百文,一千个人便赔了一千文,你说你是要一千文钱,还是要十几文钱?”

    “原来如此啊……曹郎果真聪明,国珍聪明啊!”众人纷纷点头称赞道。

    梁启超忍不住笑了起来,百姓们倒是很会编故事啊,只要他们认为好的人,就会把无数个好故事编排到那人身上,自古以来名人的故事,又有多少是真的呢?

第545章 康梁分道扬镳

    “啪!”说书人又一拍惊堂木,吸引了大家注意力,等大家不再说话了,然后他才说道:“各位看官,我们再说那恶霸,那恶霸几次逗弄曹郎,后来终于感觉不对了,前前后后让他拿走了三四十文钱了。那恶霸回家之后怎么想怎么不对劲,我这是让人家给耍了啊?原来傻的不是他,是我啊,于是着恶霸气愤不已,准备教训曹郎。所以他第二天就找到了曹郎,让他把钱全都叫出来。曹郎说我的钱全都放在观音庙里了,在观音庙观世音头顶上的帽子上。这恶霸心说观世音哪里有帽子,但是还是去了。结果真看到帽子。他一去抓,你们猜他抓到了什么?原来是一个马蜂窝!这恶霸被马蜂蜇得这个惨啊,养了足足半年才好。

    这恶霸养好伤了,又要去打曹郎,曹郎只好装傻子躲着他,你想想,曹郎才八岁,那人都三四十岁了,能打得过吗?曹公又是一个老实忠厚的纤夫,曹家是打也打不过,得罪也得罪不起。诸位,曹家从此之后被恶霸欺负得翻不了身了吗?”

    “啪!”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梁启超笑了起来,这等给曹跃歌功颂德的段子,现在是越来越多了,百姓们都拿曹跃当做救星了,老师的反抗有用吗?

    他叹了一口气,正要起身,只听得旁边的两个考生说起考试来,尤其是洋人要参加科举考试一事。他便忙坐了下来伸出耳朵听,听一听现在考生们都怎么说的,别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

    一个学子笑道:“这洋人也要参加科举,当真幼稚可笑,尽管来参加吧,他们能写八股文吗?哈哈哈,可笑可笑。”

    “你不反对?”另一个考生问道。

    “这有什么反对的,你说牵一条狗进入考场,这狗就能考上举人了?那别的人还不如狗了?”

    “哈哈哈……”

    “咱们中国人有本事,自然他们考不出来,要是咱们中国人自己没本事,哪能怪得了谁?连一条狗都不如,你还有什么资格去参加科举。反对者嘛,无非就是自己没本事,还害怕别人本事比自己大的嘛。”

    梁启超会心一笑,这年轻人说话虽然直接粗鄙了一些,但是并非全无道理可言,洋人便是参加科举,能搞出什么名堂?他们还能考一个状元吗?自己不强,就害怕别人强过自己,典型的小国寡民心态。

    想到这里,梁启超心中忽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其实我们怕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怕自己弱小,我们不能正视对手。而曹跃这么做,其实也是在给腐朽的儒生们一点警示,如果我们不奋起而直追,恐怕洋人学了我们的东西,比我们还要强。中国人,当自强。

    梁启超高喝一声:“拿笔来!”

    由于邻近科举考试了,一直都有考生在这里,店小二很快就拿过来纸笔递给了他。梁启超大笔一挥,写下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文,最后才写了名字:国人当自强!

    “好一篇《国人当自强》!”曹跃读罢报纸,感慨不已,梁启超啊梁启超,不愧是湖广才子梁启超,名满天下的梁启超。

    “主公,这个梁启超其人不错,若是能收复了他,当真是一大助力。”王宇说道。

    曹跃点点头,道:“此人深受康有为影响,且效忠于皇帝陛下,恐怕不能为我所用啊。”

    王宇阴阴一笑道:“那倒未必,我试探他一番。”

    曹跃笑问:“我一看你笑,准没好事儿,你准备怎么试探他?”

    王宇道:“我且不说,留个悬念。”

    曹跃道:“不能耽误了你的科举。”

    王宇道:“属下不会耽误,请主公听我的好消息。”

    梁启超一片洋洋洒洒千字的《国人当自强》写的酣畅淋漓,最终发表在《河北时报》上,并被广大士子所见到,后来又传到了南方,被南方士子传遍,人们纷纷争论起来。反对洋人参加科举的人,是不是真的自己不努力,心理自卑,又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比自己强?中国人应当怎么做?不是碌碌无为等着别人不如自己,而是要自己超过别人。洋人来了怕什么?只要我们比他们强,他们就是我们的垫脚石,相反,我们自己是废物,难道还怪别人强过自己了?

    梁启超的这片文章让许多人茅塞顿开,也惊醒了许多人,在科举考试上,不要做缩头乌龟,要用于面对改革。

    这篇文章,是一片分量极重的支持科举改革的文章,尤其是梁启超的身份,作为维新党曾经的魁首之一,梁启超在学子们的心中分量不轻啊。梁启超都支持现阶段的科举改革,否定四年前戊戌变法中要求取缔科举考试,说明当年的无需变法的确有让人反对的地方。

    戊戌变法,如开水浇花。

    然而梁启超的这篇反思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文章却激怒了一个人,他的老师康有为。

    康有为立即找到梁启超,对梁启超说你我今日开始,师生之情恩断义绝,我再也不能做你的老师了。梁启超也感觉到康有为做事越来越偏激,越来越闭塞,甚至为了反对曹跃而反对新政这种激进的做法都做得出来,他觉得康有为再也难以成事了,随即跪在地上,最后一次行拜师礼,转身离开。

    康有为几次想要拉回来梁启超,但是梁启超却义无反顾,头也不回地走了,其他人想拦也拦不住,只好作罢。

    翌日,康有为在报纸上刊登,梁启超被逐出师门,从此之后再也不是康门子弟。

    这年月被逐出师门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儿,正所谓天地君亲师,老师和父亲一样重要,如果一个人被爸爸赶出家门,肯定也不会被外人所认可了。尊师重道的大环境影响下,梁启超苦闷不已,饮酒埋醉自己。

    这日梁启超又去饮酒去了,王宇找来一个小乞丐,说让他找一个小偷儿,去把这位先生身上的钱包给偷走。小乞丐很快找到街边一个叫做三角蛇的小偷儿,得了王宇的200元赏钱,前去偷梁启超的银子。三角蛇说其实偷银子好弄,但是店家不好糊弄,店家不允许在店里偷钱。

    王宇说你尽管去偷,店家我来应付,三角蛇便赶紧去了。王宇找到店家,向店家展示了一面腰牌,店家吓得差点跪在地上,鹰扬卫腰牌,连忙说大爷要做什么。王宇说等一会儿我让一个小偷儿把那位先生的钱给偷了,你去催促他结账,然后他没有钱,你就大骂他是个骗子,要带他去警局。此时我出面,把他揪出来,替他结账。

    “老总,我一定配合!一定配合!”老板忙道。

    今天梁启超并不是酗酒而醉,而是因为师傅康有为在报纸上登报将其逐出师门而烦闷不已,他叫了两壶小酒,几个小菜,尽管此时的梁启超又因为《国人当自强》这篇文章名满天下,可却又发生被逐出师门一事而名声一落千丈。

    当真是一寸天堂一寸地狱啊。

    喝了酒吃了东西,梁启超准备结账了,但是一抹口袋,忽然发现钱包不见了,他连忙上下翻查,却始终不见钱包,钱包呢?

    那小二冷言冷语地说道:“怎么着客官,今儿是来吃霸王餐的啊?”

    “不是,不是。”梁启超忙说道,“我命名是带钱包出来的,今天带了五百块钱出门,怎么会不见了呢?”

    小二吊着膀子说道:“那行,我就等你翻出来,可别真吃霸王餐。我看你细皮嫩肉,一嘴湖广口音,穿着也挺利索的,应该是湖广那边的考生士子吧,我就等你,省得事情闹大了,去了官府,你的科举资格没了。”

    梁启超苦笑道:“我不是学子。”其实梁启超是有资格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的,他也是秀才之神,在十一年前他就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只是没有中举,后来陆续参加都没有中举,一直到他在上海办理《知新报》才名满天下,最终被光绪破格召见赏赐六品官衔,办理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译书局管事。但是总体说来,梁启超的译书局管事有点类似于皇恩泽及,被主流读书人所不屑一顾。

    其实梁启超能参加科举,知识受到康有为的影响,拒绝参加“这等异类科举”,所以梁启超也便没有在广东会馆中报名,广东会馆也没有去礼部给他报名,从而失去了今年的科举资格。梁启超内心其实是并不甘心的,他非常想证明自己,尤其是如今的科举改革之后,他觉得这次科举改革,正是为他准备的。一是八股文做得好,二是学古通今,三是学贯中西,四是身体强壮,而他梁启超恰恰是符合这四点要求,他想不成功都难。

    可是……

    一切都晚了。

    今天更让他尴尬的是,连喝酒的酒钱都没有,那小二喊道:“掌柜的,有人吃霸王餐了。”这一嗓子叫喊的让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梁启超尴尬不已,连忙说:“等一等我,等一等我,马上就找到了。”

第546章 康有为被判刑

    那掌柜的走来了,见到梁启超尴尬的模样,忍不住冷嘲热讽道:“哟,先生,是不是掉衣服里了?”

    “是吧。”

    “那行,那你脱了吧,脱光了找,方便。”

    “你……”梁启超气得够呛,指着掌柜道:“有辱斯文。”

    “我还有辱斯文,是你有辱斯文吧?吃霸王餐,你这读书人也干得出来?人家山东河南来的乞丐,顶多就是来我这儿讨要一点儿剩菜剩饭,咱好心,也会给他们送去。可你呢?居然吃霸王餐,要么这么着吧。”掌柜的说道,“等一会儿我喊一嗓子,谁是广东人,看人不认识你,让他替你结账吧。小二,去门口喊一声去。”

    “好咧。”

    “不要……”梁启超急得脸都红了,这要是让人传出去他梁启超吃霸王餐,尤其是让报纸上看到了,他的脸放在哪,他还怎么活啊。

    “掌柜的,他的酒钱我付了。”忽然一声带有西北口音的话语传来,算是彻底解救了梁启超。

    “多谢兄台。”梁启超忙拱手。

    来者身体单薄,但是双目炯炯有神,身材略高,比梁启超大概高了半个头,一米七六左右,身穿土黄色的棉袍,带着棉帽子,一脸善意的微笑走来。

    “江湖救急而已,都是读书人。”这人说道,“这位兄台看起来也是读书人,不妨移座到我那里小酌一下如何。”

    “你在……”

    “三楼雅座。”这人笑道,“笑看京师雪景,美谈天下纷争,兄台,请。”

    “请。”梁启超见着人着实大气的很,便与他一起上了三楼雅座。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曹跃智囊坏透水的王宇了,他设计陷害梁启超,不过是为了拉拢他。等两人上了三楼唯一的一间雅座之后,两人坐下,王宇说道:“我姓洪,名宇,乃陕西西安考生,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梁启超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性命,便将自己曾经用过的笔名拿出来,说道:“我姓梁,名新民,广东人。”

    “先生也是考生?”

    “不是,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报名,甚为遗憾,打算过几日回广东老家了,三年之后再报名吧。”

    王宇摇头道:“其实朝廷能够给洋人开特例,肯定也能给兄台这般考生开特例,兄台何不去礼部请求一番呢?功名利禄虽然如过眼云烟,但人生一世,求的不是碌碌无为庸人苟活,而是壮志凌云达济天下。是不是?”

    梁启超很不好意思地说道:“算了,算了。”

    “此言差矣。”王宇道,“兄台是否看过梁卓如(梁启超字卓如)的那篇《国人当自强》,只有国人内心强大起来,迎接种种困难挑战而不气馁,中国才有希望啊。兄台,距离科举还有二十天,兄弟不争取一下怎能轻易放弃?从广东到北京,千里迢迢,兄台走了大概半年吧?风餐露宿,就这样回去了?兄台能甘心?我都替兄台感到不值,不值啊。”

    梁启超内心苦闷,如果换成一个普通人,或可以请求礼部临时赐予科举资格,甚至如果是以往还可以通过贿赂获取科举资格,但是现在新政之下,是绝无可能的,尤其是他作为维新党的一名骨干成员,有是名满天下的梁卓如,去参加科举不是明目张胆地站在他的老师康有为等人面前了吗?

    王宇敬了一杯酒,说道:“我看先生器宇轩昂,有文武星曲之资,不去科举着实可悲。今年科举取士与以往截然不同,以往科举要参加各省的乡试,然后参加会试,最后参加殿试,但今年乡试会试殿试三试合一,一局而定胜负,先生若是失去这个机会,怕是三年之后又不知道该如何改革了。”

    “这……”

    “先生还是去礼部试一试吧,免得这三年内后悔不已。”王宇淡淡地说道。

    梁启超回到住处,仔细考虑了一番洪宇(王宇)今天对他所说的话,其实字字句句不都是在直指自己的内心吗?他是为了什么而活,是为了党政,政见之争,还是个人意气用事?都不是,大丈夫形于天地之间,应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人伦纲常,对得起祖先儒门,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政见之争便放弃了理想,放弃了为国出力的理念,真的值得吗?

    梁启超忽然发现,现在的老师康有为已经走火入魔了,他完全听不进去任何意见,只要是曹跃的一切行为,康老师都会反对,根本见不得一丝丝好和进步。而自己也固步自封地认为只要是曹跃所做的就不对,可是科举有错吗?科举是礼部和军机处上百人上千人共同制定下来的规则,是为了适应现代的形式而立下的新形势,尽管科举考试改革未必尽如人意,未必就算成功,但是既然朝廷做了改变,做学子的是去为了反对而反对,还是让它更加完美走向各方满意的途径?

    是了,大丈夫活在天地间,便是为了改变天地,而不是苟活于人间,然后对别人指指点点。梁启超顿时大为感悟,他觉得自己应该为天下尽一份力,为了自己的面子,难道比天下还重要吗?

    参加科举,必须参加科举,连新科举都没有参加过的人,岂能随意评判科举的利弊。

    于是,次日,亮起来到礼部衙门,请求特许其参加科举。

    梁启超是名人,大大的名人,梁启超参加科举,礼部岂能怠慢。衙门差役通报之后,礼部左侍郎李经述亲自接待,李经述与梁启超认识,当年李经述曾经在京师大学堂与梁启超一起主持过洋文翻译工作,因此他们算是老熟人了。

    不过梁启超到底应不应该参加科举,李经述也不敢拿主意,他是维新党党首之一,跟一般的学子肯定不同,其影响力甚至大于那些洋人学子。李经述赶紧然人快马加鞭向曹跃汇报,曹跃想也没想,说:“好,就让他参加科举。”

    随后,李经述亲自为梁启超批文,准许他参加今年科举。

    梁启超参加科举一事,立即如同一股飓风吹动了整个北京城,当年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写《国人当自强》的梁启超,居然也参加新科举考试,当真是让天下震动。作为维新派魁首之一,尽管梁启超和康有为两人分道扬镳,甚至康有为在报纸上公开宣布将其逐出师门,可是梁启超毕竟是曾经名满天下的学子,是多少年轻学子的榜样,也是不少维新党心目中的支柱之一。

    但如今他也参加新科举考试了,他居然在最后关头申请参加考试了,难道他也认为新科举考试比当年戊戌变法的做法要好的多吗?

    进一步来说,梁启超支持张之洞与曹跃的科举改革,从而否定了当年戊戌变法中关于取缔科举的行为。

    当年帝党们拼死拼活,甚至戊戌六君子的死,都是错误的枉死,而如今张之洞和曹跃主持的新科举改革,才是正确的?

    学子们哄动起来,纷纷叫嚷着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以,这太不可思议了。

    而梁启超参加科举,着实让康有为气得够呛,康有为在报纸上大骂梁启超,背叛维新变法,背叛维新志士,尤其是对不起死去的戊戌六君子。

    梁启超原本对康有为是不好意思,但是康有为咄咄逼人,让梁启超大感此人人品低劣,随即闭门不出,准备科举考试。

    王宇的这一计策让帝党内部不稳定起来,康有为的脾气越发暴躁,许多年轻人因为梁启超的离开而选择了离开,康有为感觉自己孤立无援,又担心梁启超出卖与他,于是打算出国,尤其是去日本,组建新的保皇党。

    但是康有为没等到康有为离开北京城,他首先便被大理寺传唤了,六扇门起诉康有为在日本期间,骗取海外华人们的资助组建保皇党,但是募捐资金却都进了自己家的腰包,要求康有为公开募集资金人员名单、金额、流向、用途等所有开支。

    康有为吓得够呛,这些钱除了部分用于支持组建保皇党之外,大部分被他用来购买私人财务了,只是在日本康有为就有十几套房产,而且他纳妾的钱都是从募集资金中出的。康有为再怎么抵赖也无法辩驳,不过康有为想出了一招诡计帝党别人的攻击,他提出这是自己募集的资金,自己有权使用。

    这件事被报道在报纸上,顿时引起了全国轰动,康有为以保皇为名骗取海外资金高达300万两,却用于自己的个人奢侈消费,的确让他的名声扫地。

    但是有日本人保举他,要求抱住康有为一条性命,因康有为已经加入日本国籍,属于华裔日本人,因此大理寺最终以假传圣旨欺诈海外华人财产供自己享受为罪名,判处康有为五十年监禁,并没收全部资产。

    如果不是因为新科举考试马上就要来了,康有为假传圣旨欺诈海外华人财产一案必定是全国讨论的核心,但也幸亏了新科举考试马上来临,掩盖了康有为一案。

第547章 新科举考试(上)

    随着科举的临近,整个北京城仿佛都充满着文化气息。大家讨论的气氛更加浓厚了,由于朝廷鼓励办报,且颁发办报的牌照,许多受朝廷控制的报纸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人们有了一个新的途径了解外面的一切,也了解当下的一切。

    文人墨客们有了一个新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大家也通过报纸来讨论文学、讨论学术、讨论人生、讨论政局、讨论世界。

    终于,科举考试时间到了。

    1901年12月1日,科举考试正式开始,第一科体育考试,近万名考生的考试地点不是别处,恰恰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紫禁城下。

    体育考试考试公开公正不容作假,考官也没有办法徇私舞弊,因为负责记录考生成绩的是朝廷的禁军,曹跃的心腹第9集团军士兵。而且为了表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当朝首辅军机大臣曹跃亲自监考,哪有人敢作弊,再说这实打实的体能考试也无法作弊。这年月有没有兴奋剂,考生们早早地来到考场,看热闹的百姓们也早早地来到此处,中外记者们前来一探消息。

    新科举考试是否成功,成为了全面的大话题,这第一场考试仿佛成为了一个大party一样,惹得许多人兴奋不已。

    考生们要跑下来3000米的距离,但这个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考生需要从紫禁城外廷的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四个地点出发,绕着紫禁城开跑,跑下一圈的路程3000米。在路上有禁军士兵严格把守监视与保护,最后由礼部官员测定成绩。

    而近万名考生分别以省为单位,在四个城门分别考试,例如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福建五省考生便在天安门考试,而山东、江苏、江西、浙江、安徽五省考生在东安门考试,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五省考生在东安门考试,其余考生在地安门进行考试。

    这其中以在东安门考试的考生最为多,自古以来江西、浙江、江苏、山东与安徽便是才子佳人辈出的地方,五地学风日盛,基本垄断了明清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明朝江西状元多,清朝变成了江苏状元多,因此在东安门考试的考生达到三千人。

    而人数最少的是地安门,主要考生多是陕西山西学子,不过今年甘肃学子也突然多了起来,大概是因为曹跃在西北发展河西走廊的结果,使得河西士子重新走向众人,陇西文坛渐渐复苏了。

    名满天下的毒士王宇便被安排在地安门考试,曹跃很担心王宇能否挺下来,万一王宇跑不下来3000米,可会自动丧失接下来考试的资格的,也不知这一番考试他会有什么结果。

    不过让曹跃欣慰的是尽管王宇身体依旧不咋地,可是王宇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得了一个算是不上不下的成绩,42分。

    另一个让曹跃牵挂的考生虞立民出身浙江,所以在东安门考试。他的考试时间被安排在下午,最终出身富贵家族且身体强壮的虞立民考出来一个46分的优秀成绩,着实让王宇一番眼红。

    王宇随后抱怨说咱们这考试吧,体育分数太高,以后得降一降,虞立民却说凭什么降啊,我们身体好还有错了,敢情好以后取缔体育考试得了。

    两人回到曹府依旧吵个不停,一直到龙廷芳前来问询王宇成绩,两人才停止吵架。王宇和龙大家两人你情我浓,只可惜明日继续考试,两人只好匆匆分开。但是龙廷芳显然对王宇今天的表现很满意,能够坚持下来不说,还考出了42分的高分,太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了。

    杨彦卿将功劳归于自己每天的督促——为了让王宇跑步,杨彦卿特地买了两条半人高的烈犬,专门训练它们来咬王宇,然后他拉着狗在王宇身后跑,只要王宇跑得慢了跑不动了,那狗便能咬到王宇的屁股——王宇对此深恶痛绝,发誓科举完后,不管考成什么样子,一定要把两条狗炖了吃。

    但是真的考完试了,王宇反倒喜欢上了两条烈犬,说要不是这狗帮助自己,自己体能真练不出来。杨彦卿琢磨琢磨,忽然大叫一声,他娘的这鸿鸾先生是不是在变着法的骂自己?该死的读书人,没一个好东西!

    本次科举体育考生近万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的,有一些考生甚至还吸大烟,但是早上报名之后第一批还好说,第二批乃至后面的就不得不等待了,如果发现吸大烟的考生,一律被取缔科举资格,而身体不好连3000米都跑不下来的或者少于一个小时的考生,则被取缔明日的科举杂学考试资格。

    一番考试下来,有7500名考生通过考试,而其中有一个考生居然让人吃惊地考出了体育考试最高分,50分的成绩。这个考生同样来自民风彪悍之地,贵州铜仁府的一名考生尚兴汉,此人长得瘦小精干,而且是铜仁的客家人。用他的话来说,他们汉族客家人从小跟当地苗人彝人等各土司寨子发生冲突。汉人在当地属于少数民族,但这些西南山里的汉人骨子里才有汉人的最原始的那种骁勇,客家人以少数屡屡打赢其他民族,在朝廷的支持下成为西南地区的主导人。这尚兴汉虽然是书生,可是从小就拎起刀剑土枪就参加过乡斗鞋都,在多民族的居住地,客家人要是没有一股子狠劲和强壮的身体,早就被人给弄死了。

    另外在本次科举考生之中也有一些丑闻,居然有三百多人被查出来是抽大烟的书生。大多数人都是因烟瘾犯了而被发现,这也让曹跃和张之洞感到非常气愤。

    而曹跃除了气愤外还感到郁闷和后悔,因为曹跃的手下有一支部队,专门负责种大烟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将洋鸦片赶出中国,可是曹跃现在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了,难道除了用土鸦片赶走洋鸦片,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鸦片终究是害人的东西,就算是一时用了它,可是未来呢?将来呢?当自己成为一国主宰,难道还要教导国人吸烟片吗?

    想到这里,曹跃连忙召见了魏风琛,此时的魏风琛在北京可算是风流快活至极了,天天在八大胡同勾栏瓦砾中厮混,身边女人是一天一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能睡三百六十五个女人。所以曹跃见到他之后吓了一跳,魏风琛这太过风流了,导致身体都脱型了,以前做陕西总兵的时候身子骨起码有一百六七十斤,现在看看他估计只有一百二三十斤了。

    曹跃将自己的担忧说给魏风琛说,魏风琛淡淡一笑道:“其实这东西吸一口容易,但是拿下去真难,主公,我觉得吧,您现在禁烟不妥,但是可以禁止官员吸大烟,禁止学子吸大烟。对了,我最近得了一个新玩意,您要不要看看。”说着,翻出来一个东西,曹跃看了之后哈哈大笑,因为魏风琛拿出来的,赫然是雪茄。

    魏风琛道:“主公,外国人管这个叫做cigar,它抽起来也挺来劲。这些日子我也考虑了着,种大烟的确是缺德,咱们大清国就是因为鸦片被英法联军打开国门。可是咱们不种大烟,那些大烟鬼们还是要抽的,没有了咱们的大烟,还有日本的,还有各个地主士绅私自种植的大烟,甚至还有英国人的大烟膏子。这禁烟一事呢,不能一竿子买卖,得一步一步来。而且大烟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很多士兵做手术的时候怎么办,疼啊,只能抽大烟,手术完了之后感染疼痛怎么办?还得抽大烟。所以咱们逐步禁烟,别一下子禁烟。这个cigar就是逐步取代大烟的,我打听了一下,这玩意挺好种植的,咱们可以慢慢种它创收。一来收入不会降低,二来也有个过程。”

    曹跃想了想,说道:“好,就按照你说的来,我们用十年的时间,在全国实行禁烟。”

    魏风琛担忧道:“主公,十年时间足矣,但大烟这东西,必定禁不绝啊。”

    “禁不绝也得来。”曹跃叹气道,“国人健康,不能让大烟毁了,先前我们争霸天下可以用这种下三滥的方式,可是现在我们坐江山,就要把这些东西全都剔除。”

    “是。”魏风琛道。

    次日是新科举考试的第二部分,杂学考试。

    京师专门为考生们在国子监的考间准备了火炉取暖,且早早地关上了门,早上4点多就开始陆陆续续放考生进入国子监考场里,主要是因为考生们需要检查是否在身上有夹带私藏,负责检查的依旧是禁军。以往负责检查的是顺天府的衙役,如今没有了衙役只有警察,但警察负责在外围维持秩序。

    礼部还担心一些考生起来的太早没有来得及吃早饭,早上七点的时候给进入考场的考生们发了一碗稀粥一个鸡蛋两个白馒头以及一碟本地本地的小菜盐白菜当做早餐,很多考生们顿时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原来朝廷如今这么体贴人……须知曾经有新参加科举的考生不知道带干粮,在可就考场里活活饿死的。

第549章 新科举考试(下)

    在12月10日这一天,杂学考试答案又刊登在报纸上,又记性好的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育考试成绩和杂学考试成绩提前算出来自己的分数,两科考试成绩是150分,但是能够得150分的人没有,即便考上140分的也几乎没有。

    不过虞立民却很是兴奋,他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分数,如果没错的话,他的分数应该是134分。他的体育成绩是46分,杂学成绩是88分,远远超过大家的平均分。而王宇就稍微惨一些,王宇的体育成绩只有42分,杂学成绩是90分,总分是132分,比虞立民少了2分。曹跃为了安慰他,特地举办酒宴庆祝他们考试完毕,席间龙大家也来了,为大家献唱一首贵妃醉酒。但很明显龙大家是真的醉了,曹跃为了王宇的颜面,让赵雅将龙大家送了回去,王宇也着急了,不等众人离开,先行离开,看看龙大家到底如何。

    但是王宇却一夜未归,众人担心不已,早上曹跃派何顺去查看,何顺回报说:“鸿鸾先生昨天晚上睡在龙大家的闺房之内。”

    曹跃顿时瞪大眼睛,道:“趁人醉酒,发生关系,此乃强奸也。鸿鸾啊鸿鸾,怎么如此迫不及待,这么早露出色狼本色呢?”陶悦陶怡等人不禁莞尔一笑。

    翰林院在紧张地批改着八股文,他们要在十五天内批改7500份试卷,且要评出分数,其中试帖诗30分,八股文120分。考官阅读之后批出自己认为的分数,三个考官的分数相加的平均值为考生最后的分数,如果考官给出的分数相差太多,则由主考官判定最终分数,不取平均值。

    张之洞又忙得脚打后脑勺了,甚至连许应骙和王文韶也临时被调派过去批阅考卷,乃至于曹跃又不得不承担起军机处的重任,恢复了早上睁眼去军机处上班,晚上下班回家累得就睡觉的单调生活。

    不过今天的奏折之中有一处建议让曹跃眼前一亮,有人建议御史台应更多代表民意,如今很多御史全都是朝廷委任的官员,他们做学问能力超过做官能力,很多御史为了一己之私弹劾其他官员,御史台的作用全无,甚至他们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流故意反对改革。

    曹跃立即召见了这位写奏折的御史,此人叫做海吉,广东琼山人,据说祖上是海瑞,一直以来在御史台默默无闻,此人性子也的确耿直,不受同僚待见。而且海吉的官话说的不好,在京城这么多年了,只能听得懂却不能说官话,一口琼山口音官话,听得曹跃别扭至极。还得曹跃身边的广东籍官员帮着翻译,才听得懂他说什么。大概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以来不受重用的原因之一吧,你都没有办法和别人交流,自然别人也不会待见你了。

    曹跃对海吉的建议很感兴趣,让他用白话文再写一篇御史台改革的计划书,海吉非常兴奋,回家之后闭门不出,三天内写成了御史台的改革方案来。

    海吉的改革方案是给御史台的御史们更多的权利,让他们去各地巡视,与如今的朝廷指派巡视和地方御史的监督不同,御史台的御史更像是手持尚方宝剑的中央巡查组成员。不过曹跃最终还是否决了御史台的这项改革,他要求御史台的御史们要充分体会民间疾苦,百姓们需要什么,既然御史们是为了百姓说话的,就要深入百姓之中。他要求御史们先要去各地生活,了解各地情况,所有御史先当一名百姓做起。所谓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那是书生们自己夸自己,实在是当不得真。

    海吉的建议让其他御史们大骂不已,要不是你咱们还在京师老老实实地待着呢,你倒好,出什么幺蛾子,弄得很多御史不得不放弃绫罗绸缎,穿起了百姓衣裳,前往全国各地体会民间疾苦,真正了解百姓想要什么,了解各地发生什么,一年之后再回来——读书人却去做贩夫走卒,当真是有辱斯文。

    可是你不听吧,那好,朝廷真好没有借口把那些光吃饭不干活的官员拿下去,谁要是不听命令依旧以清流自居标榜自己,便回家去吧。连老百姓的苦都吃不了,你还做什么御史,你还怎么提老百姓说话。

    有一部分御史立即弹劾曹跃专权云云,没等他们的奏折递到光绪勉强,这些人已经在报纸上被人批得体无完肤。曹跃想要整人,不需要自己动手,杨度掌控着礼部的国宣司,负责对外宣处工作,只要在舆论媒体上压倒一切,谁反对曹跃,就是和舆论对着干。

    谁和舆论对着干,谁就是新时代的反面教材。

    舆论黑人方法可多着咧,从个人生活入手,从学问能力入手,从做人原则入手,从做官道德入手,从过去经历入手,从身边家人入手……

    杨度也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国宣司的重要性,只要是国宣司的口径和要求一致,想要整一个人,将其整的身败名裂易如反掌,白的也能说成黑的,更何况很多人都不白。人总是会犯错的,人也总是优缺点的,就算是他本人没缺点,他的家人也不可能是完人,因此人们发现,朝廷之中反对曹跃的人越来越少了,曹跃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了。

    张之洞也感觉出来了,曹跃凭借着反腐和舆论两大武器,已经将反对者逐渐从朝廷之中清除出去了,尽管现在表面上新政改革是由他负责,可实际底下官员们,已经全都投靠了曹跃,他张之洞成了曹跃的大管家了。

    12月20日,新科举改革后放榜了,国子监外一面专门用来公布学子的大榜赫然被高高地挂了起来,每一个字都拳头大小,并且用金色的漆刷在红色的墙面上,有眼神不好的,远了看不着,逆光了也看不清楚,还得凑过去伸着脑袋瞪大眼睛仔细看。

    本次科举考生便有7500人,而看热闹的百姓,抢新闻的记者,关心科举成绩的考生家人,准备看洋相的反对派们,贩卖东西的小贩子,偷东西的小偷,想着谁一旦中举会发钱的乞丐们,甚至还有不少洋人都将国子监外墙围得水泄不通,比八月十五庙会还要热闹,这大冬天里人们都不觉得冷了。

    本次考试取士510人,不再分为甲榜和乙榜,510人只有一个大榜,用金色漆将考生的资料刷在考院的红色外墙上,禁军士兵把守,别人不得靠近三米之内。那名单是从右向左读,分别是最后一名到第一名,也就是说状元的名字写在最左面的位置上。

    大榜书写格式是从上到下,分别写着考生的名字、籍贯、总分数、三科分数。

    以被取中的虞立民为例,他排在八十九名的位置上,写着:虞立民、浙江慈溪、总分贰佰叁拾玖分(239),体育肆16分(46),杂学捌拾捌分(88),八股文壹佰零肆分(104)。

    而今年的状元,不是别人,正是王宇王鸿鸾,榜单上赫然写着:王宇、陕西西安、总分281分,其中体育42分、杂学90分,八股文149分。

    排在第二名的榜眼则是年仅二十五岁的山东人王寿彭,他的总分仅仅比王宇少了1分,而在历史上,王寿彭恰恰是倒数第二次科举的状元,此人文采非凡,还创建了山东大学,是民国的大学问家。王寿彭则这个人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学霸,他家境贫寒,但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且寒窗苦读,而且因为他出身贫寒,从小要做工养活自己和家人,以至于身体强壮的很。(山东人身体基本都非常强壮)王寿彭的体育成绩达到了47分的成绩,而八股文成绩与王宇同为149分,而且根据礼部的考官们说,之所以没有给满分,是主考张之洞觉得给他少一分,让他清楚认识到人无完人,岂料到就是这区区一分,便让王寿彭失去了状元。

    而探花郎则被贵州人尚兴汉得到,这个唯一一名体育满分的贵州学子的总分是275分,比状元郎少了6分,的八股文做的也非常好,尤其是文章并不空泛,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今年的考题果真如很多人所料,出的是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也是暗指新政改革。尚兴汉虽然用八股文来回答,但是他巧妙地将贵州当地的民生与发展和南北大铁路联系在一起,提出一条让曹跃都没有想到建议:要想民族和谐,就要全民富裕,要想全民富裕,就要先修铁路,总而言之,要想富先修路……

    这是一位实干家!

    曹跃打听得知这个客家人尚兴汉家境中等,在贵州这等穷乡僻壤算是富裕人家了,这三年在西北大学堂求学,实则是曹跃培养的人才之一。

    而梁启超则排名第八,这个成绩算好也不算好,梁启超的杂学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八股文优秀,但是体育成绩甚至不如王宇,排名第八无可厚非。

第550章 中举

    通过这次考试分数的分析,人们发现老儒生们八股文一般分数都在120分以上,而杂学和体育分数低得多,反倒是西北大学堂出身的陇西人才们,体育和杂学分数非常高。就南北方的体育考试来说,北方考生的体育成绩明显比南方考生好得多,除了尚兴汉这个特例外,南方学子们的体育平均分居然要比北方学子们低了10分。而吸大烟被剔除考生队伍中的考生,也是南方多与北方,尤其是广东学子多一些,由此可见广东深受鸦片毒害至深,而广东学子们对鸦片之憎恨尤甚。

    第一届新科举改革考试结束,510名学子中榜,另外七千多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回家乡了。但朝廷也没有亏待了他们,在曹跃的要求下,户部给每个考生拿出了2000元钱(20两银子)的路费让他们回乡,算是对学子们仁至义尽了。

    510名录取士子兴高采烈,进入了国子监太学院学习,但他们不是来学习八股文的,而是学习法律,这些人就要学习新的《大清律例》。

    如果做官不懂法,何谈守法?

    后世的很多官员,连最基本的法律都不懂,还言之凿凿要求别人守法,甚至不知道守什么法,身边绕着一群拍马屁的顾问专家,自己却屡屡生事,包二奶买官卖官,哪一件不涉嫌违法违纪呢?可为什么他们却乐此不疲且屡禁不止,那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所谓党校上课成为了他们交流贪污受贿经验,拉关系的地方,而某种身份的庇护更是催生了他们以为自己身背免死金牌,从犯错走向犯罪的保护伞。

    所以,不懂法如何能执法,不懂法如何能做官,曹跃要求的是从现在开始,所有官员要想军队牢记军规十三条一样,牢记大清律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会不会做错,会不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曹跃要逐渐剔除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接下来510名士子就要暂时住在太学里了,甚至过年也不能回家了,幸好之前国子监做好了准备,准备了充分的卧室,十个人一间,房间内用点灯照明,煤油灯备用。510个人分为十个班,每个班50人左右,每个班由选出一名班长。众举人们要在太学学习半年的《大清律例》,并且还要义务在京师的各个小学担任小学老师,每人必须做满10天的义务老师,教授孩子们学习基础文化。

    当然,中举之后的他们是有薪俸的,所有人中举之后的薪俸以从九品为标准,每个月的薪俸是3000元(约为30两银子),足够他们生活,还够他们养活家人的了。

    今年七月份开始,太学会进行考试,考察大家对《大清律》学习的情况,考试不合格者,朝廷会直接让他们做官,去全国各小学堂担任小学学正。小学学正(校长)在官阶上属于不入流,不及格的考生一下子从从九品官员被贬到不入流,将来做官恐怕就难之又难了,这也意味着他的个人仕途的终结。

    而大清律考试合格的人则会仕途坦荡,随后他们要准备了解各衙门的工作内容,其余人会被分配到各衙门实习,而且每个举人必须要经过三个衙门的学习,每个衙门工作半年,为期一年半的时间。其中实习部门除了朝廷六部之外各衙门之外,还有军机处、警察局、地方县衙、州府、省衙门等。

    前后算下来,他们要用两年的时间来学习如何做官,两年之后才算是从太学毕业,从太学毕业之后他们将面临着再一次的分配工作了。

    两年之后的工作,将会让这些人或者平步青云,或者仕途坎坷,或者从此泯然众人,如果表现好的直接被分到了军机处,这人的未来不可估量,如果表现得不好被分到哪一个偏远地区去做县衙录事,这辈子想要出头难之又难。

    而且两年之后朝廷还打算从这510人中选择150人送到国外留学,为期两年,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回国之后好应对中国与西方全面接触的新局面。可以说这150人的未来更加辉煌,随着朝廷和外国接触越来越多,许多重要衙门都需要新的人才,能够和外国人对得上话的人才,因此这150个人回国之后必定会被分到沿海地区担任官员或者在朝廷中央担任与洋人接触的官员,甚至有些人还会被委任担任外交官,其前途不可估量。

    总而言之,510名举人,不再是过去科举制度下,考中之后留在太学苦苦等着候补的学子了。那种花钱买官的旧例一去不复返,举人们不会虚度光阴苦苦等待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要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和培训前往各个岗位,有的甚至还要再学习数年去国外才能回来做官。

    举人们从此之后的身份变了,不再是举人了,而是国子监实习官,这个身份可不得了,甚至远远比八旗子弟的身份还要重要。曹跃给顺天府的批示就是,如果国子监实习官犯法违纪了,你们抓人之后不得上刑,不得审判,一切交给礼部由礼部左侍郎李经述直接负责,礼部会堂之后商议如何处置,如果此人让国子监名声扫地,则剥夺一切功名交给衙门。

    可是各衙门一向护短,尤其是礼部是培养朝廷后备官员的地方,他们岂能轻易便惩罚自己的学生,这明显是在维护国子监实习官。

    12月22日,510名举人穿上了官服,进入国子监,开始了自己正式的实习官的生涯,等待着他们的,便是充满未知的仕途。只要众人努力,不愁他们的未来不会辉煌,但如果有人自甘堕落,那么等待他们的便是庸碌的一生。

    由于三科同考,没有了会试与殿试,也不需要光绪来出题,最后考生们跪天子当天子门生,其实天子能够记住几个人呢?除了状元,恐怕天子也不会记得别人的,所以510名举人暂时无法面见天子。

    不过这次科举的前十名还是有机会面圣的,在12月25日的时候,本次科举考试的前十名考生代表着510名举人进宫面圣表示对皇恩浩荡的感谢之恩。

    但是这次面试却没有给大家带来愉快的感觉,前十名学子见到的光绪是一个面脸蜡黄打着哈欠的干瘦皇帝,大家纷纷心中猜测咱们的皇帝应该是一个大烟鬼。

    一直以来效忠的皇帝是大烟鬼,这让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随后他们拜访张之洞,感谢张之洞点他们取士。张之洞再一次病倒了,的确,强撑着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对于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实在是难为他了。张之洞祝福他们在太学好好学习,不负皇恩,大家心里犯嘀咕,效忠一个鸦片鬼吗?

    离开皇宫之后,梁启超叹了口气,以前的光绪不是这样没有精神,可是现在看看他,和那些碌碌无为的八旗大爷们有什么区别?人活着是为了做事,不是为了混吃等死的,而皇帝现在就是在混吃等死。

    他看了一眼王宇,心中猜测着王宇在想什么。

    梁启超是后来在报纸上看到状元的照片才知道那个洪宇其实就是王宇,但是梁启超没有怨恨他,相反梁启超挺感激王宇的,因为若不是王宇的一席话,梁启超现在肯定会非常后悔。当然梁启超也不是没有怀疑过,王宇骗自己去参加科举,从而打击了维新党。但他内心也坦然,对于王宇骗自己,他并不怨恨他。

    当两人见面之后的确是有一些尴尬,王宇没想过自己会成为状元郎,但是对于梁启超能够考取好名词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两人走到最后,慢了别人两步的距离,梁启超道:“你骗得我好苦。”

    王宇尴尬一笑道:“抱歉,卓如兄。”

    梁启超挥挥手道:“罢了,罢了,若不是你,我也不会接触到如此之多的新奇。除了房子,仿佛一切都是新的,却是有趣得很。”

    “卓如兄不觉得无聊?”

    “不无聊。”

    “卓如兄,接下来你还有什么事要做?”

    梁启超想了想,道:“接下来的事儿便是安顿好我的妻儿吧,我儿梁思成才出生半年,准备从日本回来,我想将他安顿在京城。”

    王宇笑道:“此事我来帮你。”

    “不用,不用。”梁思成忙拒绝道,“我身上盘缠还够,况且还有奉银,足够我开销。”

    王宇摇头道:“卓如兄,在京师买买房子安家,可不全是钱的事儿。”

    梁启超点了点头,道:“诚然,但我还想自己找一找,免得麻烦了你。”

    王宇摇头道:“我们是朋友,麻烦什么。”

    朋友……梁启超被这个词感动了,他梁启超朋友不少,但是想王宇这样侠骨热情的,还真是没有多少,王宇说不定还真是自己的一生贵人啊。

    “鸿鸾贤弟,你有什么打算?”梁启超问。

    “成亲!”王宇神秘一笑。

    梁启超忙恭喜起来,问是哪一个大家闺秀,王宇再一次神秘一笑,道:“过些天你就知道了。”

第551章 状元辞官

    梁启超与王宇回到国子监太学院不久,忽然得到讲师们的通知,军机首辅大臣曹跃接下来要来太学宣读圣旨,众人准备一番等着曹中堂的到来。

    大家对曹中堂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曹中堂武将出身,自古文官看不起武将,可是在曹跃入主朝廷之后,大力推进各种改革,并且极力支持新科举改革,又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这才让现在这些举人们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脱离普通百姓的待遇。

    尤其是新科举考试,使得许多原本没有一辈子不可能中举的人,成为了举人,曹跃更是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尽管张之洞主持新科举考试,可是如果不是曹跃的极力支持,张之洞绝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魄力来完成这千年以来的巨大改革。

    于是众人议论纷纷,再加上现在大家没有什么事儿,一个个坐在地上讨论了起来,说的都是关于曹中堂的一切。当然,大家说话的时候小心翼翼,因为大家都知道,状元郎王宇便是曹跃的首席幕僚。

    不过大家私下里也有一些非议,尽管鸿鸾先生才华名动天下,可他毕竟是曹跃的心腹幕僚,他中了状元,是不是里面有很多内幕?

    尽管大家不敢明面上说出来,可是私下里讨论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去往那方面想。梁启超自然是知道王宇的才干,对这一点非议,他非常愤怒,便要去跟人家争论一番。但是王宇拉住了他的手,轻笑道:“卓如兄,不必如此,清者自清吧。”

    “这些人才能不如人,嫉贤妒能倒是有一套,以后还怎么做朝廷的官。”梁启超依旧气愤难当,为自己的这个朋友而感觉冤屈。

    王宇哈哈一笑道:“朝廷需要的是能吏,能做事的官员,不需要圣者。如果只会读书和做人,却不懂得处理政务,岂非尸位素餐?”

    梁启超便反驳道:“道不正,祸害更甚,若心长歪了,官越大,祸害越广。”

    王宇道:“好官难求,能吏难求,往往能吏非好官,好官非能吏。明朝海瑞海青天便是一位好官,但你能说他是一位能吏吗?《明史》有云,瑞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海瑞是好官不假,但不思变通,动辄以己标人,将其他官吏得罪全,最终落得闲散,还饿死了家人,这样的官员,于朝廷除了有榜样作用,于事无补。”

    梁启超听他以海瑞反驳自己,便以《宋史蔡京传》反驳道:“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屡罢屡起,且择与京不合者执政以柅之。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扣头,无复廉耻。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诗,阳寓不可之意,冀事不成得以自解。见利忘义,至于兄弟为参、商,父子如秦、越。暮年即家为府,营进之徒,举集其门,输货僮隶得美官,弃纪纲法度为虚器。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卒致宗社之祸,虽谴死道路,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由此可见,能官固然重要,但其心性邪恶,遗祸朝廷几十年,败坏朝政,蛀我根基啊。”

    两人于是就有能无德还是有德无能哪一个做官对朝廷更加有益有害辩论起来,不一会儿虞立民也来了,站在一旁笑孜孜听着,时不时地点头。在虞立民身旁是两位浙江同科举子,奚呈钟与褚施杰,奚呈钟是浙江绍兴人,褚施杰是浙江温州人,两人的官话说的不太好,所以也无法插嘴,倒是与虞立民一起饶有兴致的听着。

    梁启超与王宇名声太大,他们两个人的辩论立即吸引了别人的注意力,不一会儿榜眼山东人王寿彭与探花贵州人尚兴汉也一并走了过来,问起来辩论源头,听闻是关于德才孰轻孰重的辩论,便也参与其中。王寿彭支持梁启超,认为人品更加重要,而尚兴汉从实际出发认为若天下无官不贪,能力重于品性。

    四个人说了一会儿,虞立民与奚呈钟、褚施杰也忍不住插嘴,七个人开始一番辩驳,俨然忘记曹跃曹中堂到来了。

    直到曹跃来到太学院,众人才停止讨论,一起迎接曹跃的到来,并恭迎圣旨。曹跃是武将出身,虽然如今看得懂文章,也写的一笔不难看却也不好看的毛笔字外,还真不符合他体仁阁大学士的名号。所以他来到太学之后,见到满屋子都是大学问家,便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恭贺大家,然后宣布圣旨,公布了510名举人接下来的任务。

    朝廷对于这些新科举子们有一些要求,第一要学习好《大清律例》,为期半年,接下来要如何如何,然后两年后将如何如何,众人其实都知道此事,但是毕竟这是圣旨,相当于以后的规矩,如果朝廷朝令夕改,实习官们可以拿着圣旨去皇宫门口和各衙门门口闹事,谁也不敢管。

    宣读完毕之后,曹跃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所有考生琢磨许久,他说:“新科举改革是新的,新时代是新的,一切都是新的,所以你们的头脑也要新的。”

    这句话怎么理解都行,一切都是新的,难道说朝廷也要变成新的吗?

    曹跃走后,梁启超连忙看向王宇,却见王宇皱着眉头,似乎对曹跃的鲁莽行为表示不理解,虞立民走到王宇跟前,耳语道:“主公此举,未免过了。”

    王宇点了点头,低声道:“晚上我去劝一劝他。”

    到了晚上,王宇向国子监祭酒请假,由于王宇是状元郎,将来祭酒们也得看着他颜色,所以对他的放行非常顺利。

    王宇回到曹府之后,得知曹跃此时在军机处商讨国事,便耐心等待。倒是曹跃的大夫人和二夫人托二管家金敬送来一些礼物恭贺王宇高中状元郎,王宇微微一笑,让金敬转达自己的谢意多谢二位夫人盛情款待,也希望二夫人能够早日康复。

    待曹跃回到府上之后,王宇上了前来,曹跃非常惊讶他回到府中,道:“鸿鸾,你怎么不在国子监太学院?”

    王宇道:“主公,我有一个决定,希望你能够支持我。”

    曹跃笑道:“是不是要迎娶龙大家?”他从书桌旁拿起了一张礼单,道:“我早就给你准备好了,给你的贺礼,你看一看。”

    王宇接过来礼单,却没有打开,而是放在了桌子上,认真地说道:“主公,我要辞官,继续做您的幕僚。”

    “什么?”曹跃大吃一惊,“你要辞官?”

    王宇态度坚决道:“是,我愿意做一辈子幕僚,不愿意做官,操那些许烦心事。”

    “你……”

    “主公,我意已决,只希望您能重新收留。”王宇道。

    曹跃苦笑起来,长叹一声道:“历史宁可记下来一个微薄的小官,也不会记住一个出色的幕僚。”

    王宇道:“我宁愿不被写进历史。”

    “好吧。”曹跃呼了一口气,道:“只要是你的决定,我都支持,曹府欢迎你。”

    在1901年年底1902年年初发生了一件让天下人瞠目结舌的事儿,大清国新科举考试状元郎,鸿鸾先生王宇,毅然决然地辞官,重新当起了他的曹跃的幕僚来。

    王宇参加科举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官,他想做官有很多种方式,何必通过这种方式做官?

    王宇不过是想证明自己,想证明当年他被取缔科举资格是朝廷的错误,他这个西安神童,是有能力中状元的。如今,他得偿所愿,成为朝廷的状元郎,这就足够了。

    得偿所愿,功成身退,王宇依旧回到了曹家,重新成为曹跃的私人幕僚。

    王宇辞官一事当真是轰动天下,首先王宇这个状元郎就足以震惊世人了,天下谁不知道王宇王鸿鸾,鼎鼎大名的智者,曹跃身边的诸葛亮,居然连状元郎都不做了,当真是一个奇人。

    曹跃很高兴他能够回到自己身边,他想要对王宇表示感谢,但王宇只是淡淡地说:“功名利禄如浮云,且看本心能否风轻云淡罢了,大丈夫做事凭内心,而非其他人说什么。”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因为就在次日,他想曹跃表示,希望能够娶龙大家龙廷芳为妻,龙廷芳既是戏子又是死了丈夫,王宇想要娶身怀着克夫之名的龙廷芳,的确让曹跃都意想不到。

第552章 曹李联姻

    状元辞官,震惊天下,却也同样名动天下,接连几日,报纸上全都是写着鸿鸾先生王宇的消息,只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没有任何报纸刊登王宇的照片。

    有人说王宇沽名钓誉,也有人说王宇早有后路,更有人说王宇视功名如粪土云云。总之,王宇一下子火了,凭借着报纸的传播,鸿鸾先生天下扬名,甚至比他中了状元还要让人耳熟能详。

    王宇的离经叛道很显然遭到了陕西西安王家的申饬,王宇高中状元算是给西安王家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也让这个一直以来受人小觑的家族一跃之间成为陕西名门望族。不过王家却没有过多地责骂与他,毕竟王宇辞官却顶着状元郎的身份重新成为曹跃的幕僚长。曹跃是当今天下执宰,王宇此举并非自甘堕落,反倒成就了天下第一智囊的美誉。西安府王家面子上虽然折损了一些,可也并不算是为过。

    可是,王宇居然要娶一个二婚的克夫的戏子龙大家龙廷芳为妻——还不是做妾做婢——做妻子将来可是要进王氏祠堂的,这的确是让王家上下忍无可忍了。

    陕西西安王氏族人连夜开会,在祖宗祠堂里决定,要么王宇离开这克夫的戏子,立即娶一个正经人家的女子,要么就从此不是王家人。岂料到王宇离经叛道惯了,居然为了一个女人选择离开王家,气得其老夫大病一场。

    王宇给曹跃的解释就是他这个人是凭着心活着的,如果娶别的女人离开龙廷芳,他会一辈子不开心。

    西安王家在西安城绝对是有头有脸的书香门第,尤其是王家三子,天下第一智囊之称的鸿鸾先生王宇。

    然而此事却让王家在西安城抬不起头来,娶一个戏子做妻子,王老爷子的脸都丢尽了,气得老爷子要将王宇开除王氏祠堂。两个哥哥和王宇的老母亲竭力劝止,王家的其他族亲也前来劝阻。

    最后老父亲耐不住劝说,终于说出自己的底线,将来王宇和龙廷芳有了孩子,不管儿女皆可以回老家,唯独戏子的妻子龙廷芳不可以。并立下家训族规,西安王氏族人,无论嫁娶皆不准与戏子来往,永为族规,不得违背。

    王宇在京师跪谢老父亲,尽管龙廷芳心里有一些委屈,可是能够几经波折最终成为王宇的妻子,倍感幸福,曹跃代表西北军阀官员们向他伉俪二人表示祝福。

    曹跃对于这段婚姻没有做什么评价,毕竟这是王宇自己的决定,但王宇和龙廷芳大婚的时候,曹跃作为他的主公送上了一件大礼物,便在周遭不远的地方送了一个宅子,又送上八千万(价值80万两银子)做红包,还给他安排好了家庭仆人管家护院,王宇只需要拎包带媳妇入主就行。王宇本来就不关心这些俗物,而龙廷芳是女人也不好出面打理,曹跃的关心让他伉俪二人感激不已。

    为了保护王宇的安全,曹跃还让杨彦卿出面聘请河南陈家沟的四位武师做王宇的护院,杨彦卿立即将自己的四个师弟引入京城,全面保护这位状元幕僚。

    而替曹跃操办这些事儿的何顺也红眼了,说哥你看我的事儿咋整,曹跃说给王宇如此之丰厚是因为他是我的属下,但你是我弟弟,所以我肯定不会给你太多。何顺说不用给太多,曹跃直接花钱在北京城买了一块地,然后请法国设计师设计了一座法式的大饭店,有六层楼高,每一层大概有五十多间房子,成为了北京城最高最豪华的大饭店,曹跃将其取名为望京大饭店,送给了何顺做礼物。这座望京大饭店实际上的价格超过五千万了,拿它做礼物,留给何顺子子孙孙,可见曹跃对何顺的良苦用心。

    王宇娶龙廷芳准备只请两桌朋友来吃饭,他本来就是一个低调的人,王宇自认为自己朋友不多,也不需要大家前来恭贺,不过显然王宇结婚的时候来的人比他想象得多的多,甚至梁启超、王寿彭、尚兴汉、庞家成、郝文景、虞立民、奚呈钟、褚施杰等同科学子们。

    而在王宇的婚宴上,梁启超还和曹跃喝了一杯酒,因为康有为被下狱一事,让他非常担心,毕竟师徒一场,虽然如今已经恩断义绝,可还是割舍不了先前的情谊。

    曹跃见到梁启超之后大大地夸奖了他一番,说梁启超是当代大学问家,夸耀了几句之后,又与其他人说话去了,倒是梁启超跟在曹跃身旁。曹跃见到梁启超似乎有话说,便道:“梁先生你是不是有事?”

    梁启超难为情道:“些许小事,麻烦中堂大人。”

    曹跃指着一旁的僻静角落道:“去那里说去。”

    曹跃带着梁启超,身后跟随者杨彦卿和薛旺财两个保镖,来到角落之中,这里并不吵杂,曹跃问道:“梁先生有话请讲。”

    梁启超拱手道:“中堂大人,学生有一事相求。”

    “你先说说。”曹跃大概猜到了什么。

    梁启超说道:“关于家事康……”

    曹跃一摆手,道:“梁先生,你知道康有为贪墨海外华人捐款的事吗?”

    梁启超道:“我在日本的时候,并不接触资金一事,所以不知道这其中的使用。”

    曹跃道:“他私自挪用,罪大恶极,咎由自取,已经被刑判了。”

    “啊?”

    “梁先生,我知道你是他的学生,但是他做学问是一个大家,做人却不是一个好人。我听鸿鸾说,你曾经与他辩论,做官要先做人,做不好人不配做官,是不是?”曹跃反问。

    梁启超苦笑着点了点头,王宇啊王宇,你这家伙,原来那天与我辩论,便是给我挖了一个大坑啊,原来在这里堵我的嘴呢。

    曹跃笑道:“所以,做人都有问题的人,你何必帮他。不过我给你提示一下,大理寺没有判他死刑,因为他的罪行是欺诈,只是一个月后就要被流放,今年的流放者全都被流放到南藏省和西藏省,你去看看他吧。”

    “是,中堂大人。”梁启超道。

    王宇的婚宴最终来了十桌人,家里热闹得很,龙廷芳感觉上很有面子,更加觉得王宇的不一般了。当然,龙廷芳也表示,从此之后他再也不会唱戏了,相夫教子三从四德,与王宇白头偕老。

    王宇因为娶了龙大家的原因,再加上他的性格比较低调,所以他的娶亲是非常低调的,而何顺的娶亲却不一样了。

    何顺作为曹跃的表弟,对曹跃忠心耿耿,且何顺暗地里发起的“保皇党”实际上就是公举曹跃称帝的组织,他作为组织的发起者,自然受到其他人的支持。如果说有人反对曹跃,那么没有任何人会认为何顺反对曹跃,他们兄弟二人的感情无人能及。

    而何顺迎娶的不是别人,李鸿章的孙女,李国灵,清末改革派领袖李鸿章!何顺与李国灵的婚姻,其实就是曹跃的曹家和李鸿章的李家的一次结亲,曹李同盟的新篇章。

    李鸿章虽然辞官了,但李鸿章的改革派官员势力还在,两家的这次联姻让曹跃彻底掌控了改革派官员。虽然李鸿章的手下大多数是南方人,可是改革派官员反而代表着北方官场,尤其是其核心淮系官员大多数都在北方做官,可以说曹李联盟之后,曹跃势力完全控制西北、西南、中原、华北、华东各地了。

    如果曹跃能够接收张之洞的势力,那么天下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反对曹跃了。张之洞是曹跃的老师,曹跃起码表面上也能够统一全国官场,这也是曹跃在主政的时候大胆改革的基础。

    现在,何顺的大婚更是让曹跃的实力上了一个台阶,这表示西北系与清末改革派的联姻,所以说何顺的大婚是世纪婚姻了。

    迎亲队伍,用了足足一百匹纯白色的马做队伍,娶新娘子的大花轿是十六人抬大花轿,而且迎亲的队伍前后左右保护,并且动用了顺天府警察和禁军沿路保护戒严,一支护送到李经方的家门口。

    那李家放的鞭炮足足响了一个时辰,何顺骑着白色的高头大马,将新娘子迎到轿子里,然后一路走回家一路让人撒钱,尽管都是一角钱(价值约1文钱),可这一道上组组撒出去20万元红钞,整个北京城的百姓都疯了似的讨喜钱。

    回到何家之后,门口的爆竹又放了一个时辰,甚至拜天地的时候大家都听不清。

    何顺的父母远在西北老家,且老父亲双腿残疾,老母亲也身体不好,不宜出门,因此给何顺做家长的自然是曹跃这个表哥了,所谓长兄为父嘛,而陶悦也难得第一次长嫂为母坐在曹跃身边,接受者何顺夫妇的跪拜。

    接下来,数千宾客开始吃喝喧闹起来,何家热闹非凡,如果不是曹跃控制,何顺还想摆一个一个月的流水席,饶是曹跃控制,何家也摆了三天的流水席,供人吃喝。

    何顺的婚宴只是礼金便受了足足4千万元红钞(40万两),而且何顺这个上校军官,居然在结婚当天请到了几乎朝廷的所有官员,明眼的自然之道大家是来看谁的,何顺代表着他的表哥,当朝军机首辅大臣曹跃曹百川。而且西北系和淮系的结合,宣告了朝廷之中出现了一个最强大的派系,那就是曹党的成立。

    从此之后,朝廷里不但有帝党、后党、湖广派系(张之洞),曹党以泰山压顶的姿势,横扫所有。

第553章 曹家有难

    公元1902年的农历新年是在2月8号,而2月1日这天,即何顺大婚的十天之后,曹跃的小二夫人陶怡要生孩子了。这本来是大喜一桩,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稳婆说陶怡难产,已经生了两天,孩子还是没有生出来。

    曹跃心急如焚,尤其是陶悦更是揪心不已,如果姐姐因为难产出事,自己必定会内疚一辈子。人说女人生孩子,犹如鬼门关前走一遭,后世或许还能借助现代医学剖腹产母子平安,可是这个年代往往有女人因为难产而死亡,孩子因为难产而夭折。就算是医学再如何发达,后世也有女人难产而死在医院的少数事件。

    “这可如何是好。”陶悦揪着曹跃的胳膊急得哭了出来,她因为身体好,生麒麟儿的时候虽然受了一点苦,可是却没有像姐姐这样遭罪。

    陶怡因为身体弱的原因,没有力气生了,几次稳婆帮助,都生不出来,那些稳婆已经用尽了毕生的能力帮助曹中堂的女人,可岂料到依旧如此,急得跪地求饶。曹跃自然知道这件事不能怪稳婆,他不知道现在西方医生能不能帮得上忙,便让何顺去请西医,然而洋人在这个时候在妇产方面也是没有太大的进步,大家只能焦急等待。

    何顺说我去叫御医过来,陶怡问:“御医有能助产的医生吗?”

    “应该有吧,皇宫里那么多皇子……”

    “试一试总比不试好。”曹跃道。

    何顺立即跑到不远的太医署请御医过来,御医们得知是曹中堂家出事,连忙跑来,只是面对难产,御医们都束手无策,有个御医说:“为今之计,只能保大保小。”

    曹跃咬牙道:“保大!”

    “我劝大人还是报小。”这御医叹道,“尊夫人的身体,便是保得住,也……活不过几年了。”

    “那也保大。”曹跃道,“难道你们都不能母子一起保吗?你们可是御医,是全天底下医术最高明的医生。”

    御医们一脸的羞愧,纷纷低下头去,就算是皇帝家的女人生小孩,御医们也只能远远地等着,助产都是稳婆的事儿,哪里会让一大帮男人去助产,所以大家对助产一事着实是无能为力啊。

    此时有一个年纪大的御医忽然说,在笔墨胡同有一个叫做陈三针的怪医,传说这陈三针只需要三针下去,如果治得好就好了,治不好人就死了。如今二夫人这般痛苦,还不如找陈三针来试一试。

    “当真?”听着陶怡痛苦的叫喊,曹跃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急问道。

    那御医道:“当真,只是此人用针古怪,我们不敢轻易说他好坏,当年前太医署正卿听说他医术高明,本打算将他招来太医署。可是此人手下治病要么起死回生要么就把人给扎死,我们是太医署,治病的都是阿哥格格王公贵族福晋贝勒,哪敢让他进太医署啊。万一他治死了一两个格格贝勒,我们太医署不跟着倒霉嘛。”

    曹跃皱着眉头,听到里面陶怡痛苦的叫喊,陶悦紧紧地抓着他的胳膊,不由得问道:“他能助产?”

    那御医道:“属下的确听说过,说他曾经帮过豫亲王的一个小妾助产,剩下了现在的豫贝勒,得了银子散尽家财治病救人去了。”豫亲王就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啃老王爷,如今蓝祺儿格格住在原豫亲王府中。

    曹跃一拍巴掌,毫不犹豫地喊道:“顺子,备马,找人!”

    “哒哒哒哒……”

    汗血宝马跑得飞快,身后三百骑兵也尾随而至,来到笔墨胡同的时候吓得众人以为官军来捉贼。一路上不知道吓了多少人,打翻了多少摊子,找来多少骂声,幸好没有人横穿马路死于马蹄之下。

    曹跃跳下马,抓到一个街边的小贩,喊道:“陈三针在哪?”

    “钱钱钱……噶……”小贩吓得昏了过去。

    曹跃哭笑不得,赶紧抓住下一个人,那人倒是没有被吓到,带他来到陈三针的家,这户人家是一间小四合院,住着五户人家,

    陈三针的家便是其中之一,此时陈三针正在和另一个人写字的喝着小酒,冷不防有人推门而入,冷风灌入屋子里,两人冻得一阵哆嗦。

    曹跃一把抓住一个人,说道:“你是不是陈三针?”

    另一个人哈哈大笑道:“他是状元郎,不是陈三针,我才是。”

    曹跃放下那人的手,道:“原来你不是陈三针。”他又转头道:“陈大夫,跟我走一趟。”

    “作甚?”

    “救人。”

    “不救。”

    曹跃冷笑一声,道:“由不得你,来人,绑了去。”

    那陈三针放下酒杯冷冷地说道:“你让我救人,我就去杀人。”

    曹跃瞪着眼睛,看着那陈三针,只见此人贼眉鼠眼一点精气神都没有,偏偏医术高超,当真是人不可貌相。曹跃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说:“陈大夫,是我的错,我向你道歉,我心急如焚。”

    “你心急如焚你却毁人生计?”陈三针瞪了曹跃一眼。

    曹跃道:“我如何毁人生计?”

    陈三针指着一旁的那个揉着手的书生说道:“此人右手本来就受了伤,还没好,便被你捏坏了。”

    曹跃道:“不可能,我怎能捏坏他?”

    陈三针反问:“你是大夫还是我是大夫,此人要恢复写字,起码还要养伤半年。这半年他一家拉小都要靠他写字画画卖钱,你说你是不是杀了一家人?”

    曹跃道:“好,我赔他钱,他半年能赚多少?我赔他一年的钱。”

    陈三针上下看了看曹跃的穿戴,点头道:“看来你倒不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人,好吧,他一年字画能卖出5万元,你先赔钱吧。”

    曹跃怒道:“陈大夫莫不是在耍我?5万元,岂非500两银子?写字先生一年能卖出五百两银子?”

    陈三针冷笑道:“你知道他是谁?他是同治三年科举状元,广西十大状元之一,刘福姚。状元郎的字画,你说值不值钱?”

    曹跃道:“陈大夫,你不要蒙我,状元郎能在这里卖字画为生?”

    陈三针道:“你这就不知道了,我这朋友刚正不阿,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戊戌年间遭到小人报复,被诬陷为维新党,能捡一条命已然大幸运。”

    曹跃看了看那人,道:“先生真是状元郎?”

    刘福姚苦笑着摇了摇头,道:“陈大夫,你不是喝醉了吧?你去救人吧,我等你回来继续和你喝酒。”

    曹跃从口袋里掏了掏钱,没有5万块钱,只有2000,于是放在桌子上,说道:“等我将陈大夫送回来之后,一并赔给你。”

    刘福姚将钱塞了回去,身旁的杨彦卿本打算要出手保护,但看到刘福姚的确是右手受伤而且脚步虚浮不是武林人士,便站在一旁。曹跃正要拒绝,那刘福姚道:“陈大夫不过是气你失礼,我这手还要养半年才好,这位军爷万万不要在意他说什么。这钱你拿回去,家人病了,用这钱给家人买一些补品才好。”

    曹跃道:“算是我借你的。”随后对陈三针说道:“陈大夫,走吧,快点,晚一些若是内子出事……”

    “怎么样?你想弄死我啊?”陈三针冷笑道,“我偏不怕死。”

    难怪太医署不收他,就陈三针这脾气,在太医署非得跟其他御医们打起来。曹跃知道这人就属于那种吃软不吃硬的人,于是说道:“若是内子出事儿,就是她没福气,若是一尸两命,她们母子在底下还有一对伴侣。”

    “你怎么不早说是难产。”陈三针瞪起眼睛怒道,“赶紧备车。”

    曹跃带着陈三针直接坐上了自己的汗血宝马,当陈三针走出四合院的时候才发现,好家伙,整条街全都是身穿黑色军装手持快枪的士兵,这些士兵杀气腾腾,都是一些能够给曹跃随时随刻准备献出生命的年轻人。

    曹跃坐在另一批马上,然后带着陈三针直接回到了曹府,陈三针立即拿出来自己的针,说道:“一针天上一针地下,若是我治不好,全天下的人都治不好了,我需要两个稳婆帮忙,其余人不要进去,免得打扰。”

    “好。”曹跃道。

    随后陈三针走了进去,屋子里七手八脚帮忙的人全都被赶了出去,只留下两个稳婆和丫鬟。众人焦急地等待着,御医们也在门口彷徨反复。他们虽然是御医,可是关于妇产方面的确没什么经验,而且又是将军夫人,他们就算是想帮忙也不敢,你看了将军夫人的老婆身子,将来还能活吗?

    也只有陈三针这种艺高人胆大的人才敢吧。

    “哇哇哇……”

    忽然,一声小孩子的哭声传来,众人顿时瞪大了眼睛,小丫鬟跑出来报信,说道:“恭喜老爷,恭喜老爷,是个女孩。”

    曹跃激动地说道:“好,好,好,女孩好,女孩好啊,我有闺女了,我有闺女了,哈哈哈哈……”

    那丫鬟说;“老爷,大夫说你现在不要进去,其他人也不要进去,夫人折腾了两天了,累得不行了。大夫给二夫人扎了针,二夫人睡去了。”

    此时只见一个稳婆端着一盆带血的热水出来了,倒了水之后没说什么就回去了,害得曹跃和陶悦好生担心。

第554章 大太监徐雁(上)

    次日,曹跃才看到自己的女儿,小家伙长得很是好看,倒是像妈妈一样水灵灵的,曹跃为其取名为仙儿,以后就叫做曹仙儿。而那陈三针陈大夫,虽然嘴上得理不饶人,但是护理其陶怡母女二人尽心尽力,丝毫没有半分懈怠,着实令曹跃感动不已。稳婆说,夫人产后大出血,若不是陈大夫三针下去止血,怕是夫人已经失血过多而死了。

    曹跃喜得爱女,二夫人陶怡又平安无事,这其中怪医陈三针功不可没,曹跃特别感激陈三针并说自己可以担保陈三针进入太医署担任七品太医官,当然,凭借着曹跃的能力,甚至可以让陈三针当上物品太医署正卿,但是人家太医署的正副卿又没犯事,总不能无缘无故把人家给开除了,倒是挂名医官可行。

    不过陈三针想了想之后,拒绝了曹跃的官位的感谢,陈三针说道:“我一辈子行医,所求的不过就是针灸百姓,今天我救了她们母女一条命,并非因为你是军机首辅,堂堂一品相国,而是因为她们若是不被我所救便是一尸两命。我陈三针救能救活的人,救不活的人,我陈三针也会让他安详地走,这就是我的行事方式。”他倒是收了钱,说用这些钱可以救很多人,买很多药材。

    曹跃觉得金钱难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非要陈三针再提出条件不可,陈三针想了想说:“刘状元是个好人,当年他被罢官,如今在笔墨胡同写字卖画,实在浪费人才。虽然他脾气温和,但是这个人骨子里是个倔驴,只要认定的事便绝对不会更改。当年他在河南担任河南乡试副主考官,便因为不允许有些官员二代作弊而得罪一大批人,这才最终被罢官。若是您能让他官复原职,我想天下又会多了一名好官,少了一名贪官。”

    曹跃点了点头,说道:“好,你重情重义,却不为自己求什么,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了。”

    陈三针眼睛一转,说道:“其实我还有一个小忙,我有一个亲外甥叫做徐二狗,他父母当年生了孩子太多,唯恐他饿死了,便将他送去了宫里做了太监。大人若是能帮我找到我这个侄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好,这件事我一定能帮。”曹跃立即说道。

    当年陈三针的外甥徐二狗进宫的时候才7岁,那些年天灾人祸一家老小天天挨饿。眼看着家里几个孩子就要饿死了,爹娘一狠心让几个兄弟姐妹抓阄,有的送给大户人家做长工,有的送去戏班子学唱戏,陈三针的这个外甥便送去宫里做太监。其实兄弟姐妹之中,要属他的待遇是最好的,给人家做长工的孩子太太挨打受虐赖赖巴巴地活着,而学唱戏的那个却因为在练功的时候偷懒,被师傅罚跪在雪地里活活冻死了,陈三针做太监的这个外甥徐二狗如今已经有十七岁了,如果他安分守己,应该在那个宫里做事。

    曹跃让大内侍卫统领章程去查一下,很快章程就查到了陈三针的这个外甥在哪,徐二狗进了宫之后必须抛弃原来的名字,便有一个太监给赐了一个名字叫做小雁子,据说是这个老太监赐名的时候一抬头看到天上一行大雁南飞,便区了这个小雁子的名字。

    小雁子平时还算是机灵,甚至曾经是被李莲英选出来培养的100名小太监之一。

    当然,小德张也是那100名之一,只是小德张混出来的早,再加上年纪大。而小雁子还小,再加上外甥长得像舅舅,这陈三针长得猥琐难看,所以小雁子徐二狗也是外貌难看,但内心侠义的性格。所以在李莲英进行培养的100个小太监当中,徐二狗看上去毫不起眼,可私底下朋友却很多,名声也不错。如果按照正常发展,徐二狗最终能混成一个那一房的管事太监。

    可还没等到徐二狗长大,李莲英重用与他,曹跃率军入京,其后李莲英为自保辞职出宫了。李莲英倒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了一个田舍翁,而小德张又攀上了曹跃的这个大树,随后小德张得到重用奉假公公黄然之命,监视着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成为皇宫内最有权势的大太监之一。

    而小雁子徐二狗等那100个小太监则树倒猢狲散,少部分人受到李莲英的连累而受到迫害,有的被贬去了御膳房,负责给皇宫里的妃子公公太监宫女们吃剩的饭碗洗碗,有的去刷马桶,有的干重体力活,有的被赶到戏园子里当搬运。

    徐二狗则被安排到了御膳房伺候御膳房的大太监,他毕竟受到过李莲英的培训,再加上是管事太监身边的人,所以徐二狗在后厨也算是主事儿之一,平时替管事太监管理其他二十多个洗碗的小太监们。再加上徐二狗将伺候得御膳房的管事太监很好,所以在御膳房倒也没受到苦,没事儿的时候还能吃上皇上妃子的剩菜剩饭。

    但徐二狗机灵的很,说以后皇上的剩菜剩饭嫔妃们的剩菜剩饭,洗碗的一律不得偷吃,他年纪虽小可毕竟在宫内十年了,什么风浪没见过也听过,他敏感地意识到太后、皇后和长公主最近变得痴呆和饭菜有关,尤其是黄公公接手检查饭菜之后,他更加怀疑,黄公公就是特地入宫来害皇上的。

    一想到这里,徐二狗就感觉到不寒而栗,看来这皇宫也非安全之地,想要活命,一定要攀上一棵大树。

    大树在哪呢?

    大树就是当今的宰相曹跃啊。

    可是就凭他一个御膳房洗碗的头儿,就能攀上人家那一棵大树,太过痴心妄想了,徐二狗赶紧摇头晃脑抛开不切实际的想法,管好自己手下的人再说吧。

    说曹操,曹操到。

    次日徐二狗被人叫到了紫禁城外城的太监佥事房,他内心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罪谁了。在皇宫里想要弄死一个人太容易了,万一自己得罪了谁还不知道,那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忐忑不安中,来到佥事房里,却见佥事房里坐着一个岁数不大长相精干的人,但凡皇宫内的人都能认出来此人,他就是皇宫里鼎鼎大名的黄公公。黄公公是个假太监,此人突然冒了出来,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可是此人权势通天,可以说是紫禁城内的太监宫女头领,却又不是皇帝身边的人。

    徐二狗非常惊讶,黄公公为什么要召见自己,难道自己得罪黄公公了,但想了一下又觉得不可能,自己应该和黄公公挨不着边。就算是自己当年是李莲英培训出来的100名太监也好,可是当年自己不显山不露水的,也没有得到过重用,更加没有听过当年那100个太监被清算,应该不是因为这事儿。

    难道因为自己发现了他给皇上和太后下毒……

    一想到这里,徐二狗就不寒而栗,莫非今天就是自己的死期?

    “你本名是不是叫做徐二狗?”黄然忽然问道。

    徐二狗茫然地抬起头来,想了一下,终于想起来自己七岁以前的一些事儿,点了点头道:“公公,我……我以前是叫徐二狗,我……我现在叫做小雁子。”

    “那就好。”黄然点点头,道:“你本名徐二狗,是河北肃宁莫家村的人,你父母生了八个孩子,你是其中的老五。十年前肃宁闹蝗灾,你三哥为了吃玉米,跑去地主家偷玉米被发现给打死了,你爹娘带着你们一家人来北京讨饭,路上你家饿死了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是不是?”

    徐二狗一听到过去种种,尤其是得知家里人的消息,顿时想到了这些年受到的苦,哭了起来,说道:“是的,公公。”

    黄然点了点头,道:“好,你记不记得你有一个舅舅叫做陈三针?”

    徐二狗皱着眉头犹豫道:“我娘姓陈,是肃宁高塔村的,我小时候隐约硬说我外公应该是当地的大夫,好像是我外公治死了人,被发配到宁古塔去了,我小时候就记着这些,那时候年纪小,而且天天挨饿,每天想着明天吃什么,许多事儿都记不清了。”

    黄然笑了起来,道:“行了,那就是你了,以后你就跟在我身后吧,小雁子。”

    “多谢公公垂青,奴才必定誓死效命!可是……为什么?”徐二狗奇怪道。

    黄然哈哈一笑道:“该让你知道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回去收拾一番,晚上的时候就过来吧。”

    “是,公公。”徐二狗道。

    小雁子徐二狗以为自己在做梦一样,这人生起起伏伏实在是太惊心动魄了,真让人难以适应,不过幸好他还算是镇定,回去交代了一番,又向御膳房推荐了自己的一个小兄弟小平子接替自己,那御膳房的管事儿太监听说徐二狗以后要跟在黄公公身边伺候左右了,自然要极力巴结与他,万一以后徐二狗飞黄腾达了,自己也跟着沾光不是。而对于徐二狗的推荐,管事太监哪敢拒绝,他连巴结还来不及呢,连忙让人给小平子录上洗碗的管事儿一职。

第555章 大太监徐雁(下)

    次日小雁子徐二狗便随在黄然身边做事,一直也不敢问为什么自己忽然被重用,但是对于他被重用,很多人私下里传说是因为徐二狗的舅舅是当朝宰相曹跃的救命恩人。徐二狗虽然有所耳闻,可不敢确认,只能让小平子偷偷打听,但小平子也所知有限。

    在黄然身边服侍了一个月之后,徐二狗确认了黄然的假太监身份,但是他聪明地装作糊涂,依旧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一直到有一天黄然再一次召他单独对话,与他解释自己为什么重用于他,说道:“小雁子,你一定非常奇怪,为什么我在万千人中选你在我身边。经过这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你做事沉稳有度,待人处事虽然有时幼稚,却已经非常老练,值得培养。而我之所以重用与你,是因为你舅舅救了当朝军机首辅大臣曹中堂的妻子女儿性命,你可知道曹中堂?”

    “奴才当然知道。”徐二狗忙道,“大清战神曹百川曹中堂,天佑大清,降下来一个曹中堂,我大清才得以中兴。”

    黄然冷笑起来,心说这还真说不上是大清的幸运还是不幸了,他又问道:“你知道我和曹中堂的关系?”

    “奴才不知道。”徐二狗又忙说。

    黄然浑身一震,骄傲地说道:“当年我跟随在曹中堂身后,从陕北起兵开始,我们并肩在甘肃平叛宁夏十三家、安西十九团、俄国哥萨克、四川之乱,可以说如果我出宫,想做官,二品以下任意挑选。”

    徐二狗一脸的敬仰,连忙跪了下来说:“原来公公你是功勋!”

    黄然得意地说道:“但是我却选择留在宫中行事,你可知道原因?”见徐二狗摇头,黄然道:“因为除了我,中堂大人信不过别人,我留下来要来监视这个皇宫里是否有人反对中堂大人,如果有人反对中堂大人,我就是中堂大人手里的三尺白绫,让谁死谁就得死。”

    “是,是。”徐二狗正色道,“奴才愿意做公公手中的宝剑,谁惹公公不快,奴才就杀到哪里。”

    黄然嘿嘿一笑道:“好,既然你全都明白,你也跟在李莲英身后学了一些事儿,就知道你现在应该是的人了吧?你舅舅既然是中堂爱女也就是我侄女的救命恩人,你呢就跟着沾了光,从此之后就是曹中堂的人,我们也算是一个战壕里的曹党,知道了吧?”

    徐二狗抬起头道:“小雁子一定唯黄公公马首是瞻。”

    黄然说道:“接下来我给你一个任务,看你有没有胆子接了。”

    “有。”徐二狗立即抬起头,说道:“有公公在我身后,我就敢胆大包天。”

    黄然哈哈一笑道:“这就好,从今儿开始,你负责慈宁宫,一个月之后,我要听到荣寿公主上吊自绝的消息。”

    徐二狗内心剧烈震动起来,脊梁骨一阵冷汗,杀了荣寿公主,这件事非同小可啊,但看到黄然审视的眼神之后,立即意识到自己如果不答应,什么救命恩人的外甥,自己下一秒就是一具尸体,于是他重重地点了点头,道:“奴才这就去办。”

    “不急,不急,给你一个月的时间。”黄然道,“你身边有没有用得顺手的人?”

    “小的以前和御膳房的小平子,洗漱房的简泽,德妃身边的小凳子玩的熟。”徐二狗道。

    黄然摸了摸下巴,说:“德妃身边的小凳子你不能用,不能和他有任何瓜葛,其他人都可以用,记住了,带好你的人,办好你的事儿。”

    “奴才全都记住了。”徐二狗道。

    黄然说:“你有大名吗?”

    “没有。”

    “你本姓徐,宫里取名小雁子,以后你就叫徐雁吧。”黄然说道。

    “多谢公公赐名,奴才永世不忘公公的大恩大德。”徐雁再一次跪地上磕头道。

    徐雁被调到了慈宁宫,负责看着三个有点痴呆的女人,又将自己的朋友小平子、简泽都调到自己身边。这两人之中小平子比较老实木讷,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而简泽虽然是一个结巴,但是为人机灵,心里有数。

    徐雁将两人叫到一起,然后推心置腹地说自己如今已经是曹党的人了,你们如何选择,是忠于皇上,还是忠于中堂。

    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你跟谁,我们就跟谁。”

    “那好。”徐雁大笑不已,说道,“我们就跟着曹中堂了。”

    小平子说:“雁哥儿,那小凳子呢?咱们就扔下他了吗?”

    徐雁道:“小凳子在德妃身边更好,他替我们监视德妃,咱们四个将来要在这紫禁城又自己的一片天地的,必须有人潜伏在别人的身边,小凳子是最适合的人选。”

    “可是小凳子也最危险啊。”小平子忙说。

    徐雁道:“我相信他,一定会化险为夷,当年就是他救的我,他有这个能力。”

    几天之后除夕之夜,徐雁还是不放心,又找到了小凳子。

    小凳子没名没姓,因为有一膀子力气,在德妃下面抬轿子。徐雁当年年纪小在宫中被人欺负,一直都是小凳子跳出来替他出气,所以两人感情很好,徐雁也不愿意自己富贵了小凳子却还是差役。但另一方面,徐雁也再想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因此他打算请小凳子监视德妃。

    小凳子一听,顿时说道:“小雁子,能行吗?中堂就算再怎么能耐,他也不能伸手入宫啊。”

    徐雁冷笑道:“那你说黄公公是怎么回事?”

    “这……”

    “我跟你说,我猜测黄公公就是假公公,他就是进宫来监控皇上的,所以你一定不要糊涂。”徐雁抓住小凳子的手臂说道,“咱们兄弟四人,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那小德张凭什么能够青云直上,还不是因为他抓住机会?现在机会就在咱们眼前,还不抓住的话,咱们就真的一辈子被人欺负了。”

    小凳子点了点头,说:“我听你的。”

    大年初三,徐雁便趁着荣寿公主晚上睡觉的时候,用一根绳子套在她的脖子上,然后拴在房梁上,他带着小凳子、简泽和小平子四个人猛地拉起绳子,将荣寿公主硬生生吊了起来。

    那荣寿公主虽然吃了药变痴呆愚钝了很多,可是却又不是完全的傻子,被吊在半空之中后拼命挣扎。但无奈四个大小伙子力气大得很,很快荣寿公主挣扎了半天之后,终于被吊死了。

    四人第一次杀人,每个人都累得精疲力尽,等了好一会儿才战战兢兢地走过去检查荣寿公主是否已死。

    小凳子胆子最大,走过去摸了摸荣寿的身体,已经凉了,回头冲大家点点头。随后四个人先是将荣寿公主放下来之后,赶紧把绳子收好,然后换成了一条三尺白绫,将她重新吊上去,然后为了掩饰又将荣寿公主的被褥铺好整齐,擦干了脚印手印,甚至还在荣寿公主脚下放上一张被踢到的凳子。仔细检查完毕之后,几个人这才蹑手蹑脚地走了。

    次日,荣寿公主的丫鬟走了进来,尖叫起来。随后整个皇宫都知道,荣寿公主上吊自杀,御医来检查,虽然看着疑点颇多,可是御医也不是傻子,联想到能够在皇宫之内毫无声息地勒死废物一样的荣寿公主,并且不留下痕迹的人,必定不能招惹,于是便说荣寿公主是上吊自杀。

    徐雁长呼了一口气,而他也因为将这件事办的非常出色,赢得了黄然的信任。黄然升他为养心殿理事公公,徐雁通过各种手段,将慈禧身边的忠诚丫鬟与太监给弄死了,全都换成了黄然的人或者自己人。

    不久之后,慈禧不知怎地,行走的时候摔倒瘫痪了,而且头磕在地上,昏迷了三天三夜。这件事是瞒不住的,内务府通报给了各个王爷大臣,王爷们哭着喊着前来探望。徐雁趁机将慈禧身边的心腹太监宫女们杖毙了,全都换成了自己的人。

    曹跃还代表百官亲自来探望一番,暗中见到徐雁,并且叮嘱需要好好用心在宫内,将来少不了他的荣华富贵。三天之后,慈禧终于醒来,但口眼歪斜显然是中风了,被移出养心殿,去了颐和园,连带着皇后也去了颐和园。

    黄然由给徐雁升了官,在颐和园做管事儿公公,慈禧的小名进一步掌控在徐雁手中了。但徐雁聪明地没有啥慈禧和隆裕皇后,慈禧若是死了,自己一定难逃责罚,隆裕若是死了,皇上必定要重新立后,而新册立的皇后一定会是那个精明无比的兰妃。徐雁不知道兰妃的身份,可是徐雁却知道兰妃深受很多宫女丫鬟爱戴,若是她做皇后,变数太多了,所以徐雁聪明地留下来隆裕的性命。光绪皇帝几次暗示黄然,他要让兰妃当皇后,都遭到了徐雁的暗中阻止。

    陈三针的外甥在宫中表现非凡,但陈三针在外面则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又惹下了麻烦,给一户人家治病的时候医死了人,被病人家属抓住暴打一顿不说,还给送到了顺天府衙门。顺天府衙门不知道陈三针和曹家的关系,收了死者家属的银子之后,判了陈三针一个秋后绞刑。

第556章 英日同盟改变亚洲局势

    几天之后,曹家去找陈三针,这才得知陈三针的遭遇,曹跃连忙派遣杨彦卿去询问。杨彦卿是曹跃的贴身侍卫长,人称天下第一高手,虽然平日低调,可是京师的大官哪个不认识他。见到杨彦卿之后,立即端茶倒水,在得知前后因果后,连忙说马上将陈三针放了。

    原来曹跃的女儿小仙儿出生之后,虽然给这个家的欢乐,但是对于陶怡的病来说反而加重了。

    陶怡生下小仙儿之后一直缺少奶水。也恰好麒麟儿吃着母乳,小仙儿吃着陶悦的奶水,赵雅建议给家里请两个奶妈来带孩子,曹跃和两个夫人商量了一下,带孩子的确是太辛苦了,家里有这个条件,所以便让金敬去请两个奶妈。

    金敬便找了两户相熟的,都是旗人的普通人家,丈夫虽然在旗,但是家里并不一定有钱,八旗子弟中绝大多数还是普通人家,随着外国的大量白银流入,通货膨胀的原因,旗人的旗饷始终不变,便没有办法养活一家子人。所以很多有志气的旗人开始自己做生意,或者干点什么事儿赚钱贴补家里。这两户人家的女主因为出身贫寒,知恩图报,进了曹府做奶娘之后伺候得两个小家伙极好。

    但是曹跃却担心陶怡有一天忽然去了,这才想要让陈三针给自己做家庭医生,住在自己家里,时时刻刻能给府上看病。

    陈三针被救出来之后,婉拒了曹跃的邀请,他说自己的毕生抱负是给天下人看病,而不是一个人。

    曹跃虽然被拒绝,但是面对陈三针的义正言辞,唯有支持。

    陈三针仔细检查了一下陶怡的伤病之后才说:“这是陈年旧伤,再加上新伤,一并复发了。虽然没有性命之虞,但是的确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我陈三针不说大话,能救得下就救,不能救得下就不救。夫人的伤,我救不了。”

    曹跃叹了一口气,心中一阵悲痛,都是自己的错,要不是自己去年逞能……

    陈三针道:“不知大人可否相信天命?”

    “怎么?陈大夫话里有话?”曹跃问。

    陈三针道:“我讲话直接,是曾经学过观人之术,但我只学了寿成。”

    “你的意思是寿命的长短?”

    “是。”陈三针喝了一口茶,才说:“尊夫人从面相上来说,命不过四十,所以大人好生对她吧。”

    “谢陈大夫指点。”曹跃送走陈三针之后,让人在太医署给陈三针挂了一个七品太医的官衔,并给陈三针一副腰牌,陈三针想要拒绝,但是传话的杨彦卿说我家主公的意思是将来大夫要是遇到蛮不讲理的人或者奸商,便拿出腰牌,免得诸多烦恼。陈三针一想的确方便了许多,而一个月后朝廷派人送钱来了,七品薪俸是一个月4万元红钞(40两银子)。

    陈三针平日用不上什么钱,每个月忽然多了4万块,却不知道怎么花了,他看到街边流浪的儿童很多,便用这钱救济儿童,从中选了一些人教他们如何帮着学医,算是一件大功德了。

    陈三针的医馆受到诸多照顾,在曹跃的建议之下扩大规模,建议建立第一所中国医学馆。陈三针没有想过那么多,但既然曹跃的建议,他还是听得的,于是曹跃给他在北京西郊划了一块地,建立起中国第一所医学专业学校,并派遣军医前去帮助。而为了保护医学校将来免受政府干涉,曹跃将陈三针的这所医学校命名为中国第一军医大学堂。

    因为待遇优厚,许多太医纷纷前往第一军医大学堂担任教授。

    陈三针为第一军医大学立下了第一条校规就是,师不藏私,倾囊相授。这条规则为中医精华的保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人历来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陈三针虽然书读得不多,可是却深受其害。

    他的师傅当年教了他一半的医术,却把全部医术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然而他的儿子吃喝嫖赌抽,最后抽大烟抽死了,金针救人的医术到他的手中只留下一半。陈三针多年来苦苦专研,终于大器晚成,可是他对于师傅的敝帚自珍依旧极为在意。

    在曹跃的建议下,第一军医大学堂半年之后聘请洋人前来教授医学,本来就是怪医的陈三针并不拘泥于中医,对于西医也十分感兴趣,与洋医生讨论起来。军方随后提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战地医生和护士,并首次引入了女护士,使得女人第一次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学校。(彼时京师女子大学堂尚未建立)

    陈三针可谓大器晚成,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因为救了曹跃的妻妾,得以受到支持实现了自己毕生的抱负。

    曹跃在听到陈三针在顺天府的遭遇之后,又让大理寺好好整顿了一番顺天府的吏治问题,许多贪官污吏纷纷落马。

    今年(1902年)年初的时候,英国南非殖民地的布尔战争终于结束了,尽管英国取得了布尔战争的最后胜利,但是布尔战争给英国人带来的巨大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在布尔战争中,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焦虑中去世,爱德华七世担任英国国王,维多利亚女王象征着大英帝国最强盛的顶点,她的去世也意味着英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将要走向没落。

    布尔战争结束之后,英国遭到了全世界各国的一致孤立,这也是英国加强与大清帝国的关系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德法俄三国暗中组成联盟对抗英国。

    这个时期的英国外交是非常不利的,他们甚至为了拉拢德国,放弃了太平洋上的两个岛屿给德国人。但接下来,英国又与俄国达成协议对抗德国,随后又拉拢法国对抗俄国。大英帝国外交官自作聪明的做法,让他们成为欧洲最不受欢迎的国家。而英国还做了一件极其错误的事,为了拉拢美国,他们将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交给了美国。

    爱德华七世这位在英国风评上非常风流的国王,用他短浅的战略眼光,使得英国完全丧失了控制美洲的机会,也使得英国再也没有办法插手美洲,让美洲成为了,美国的后花园。

    曹跃却抓住了英国混乱的时机,与英国人达成一揽子协约,英国人为了拉拢大清对抗俄国,私下做出了许多让步,包括放弃了江西九江租界等,仅仅保留着香港租界作为英国和中国的贸易终点。但即便如此,曹跃要求在香港必须使用《大清律》,而非《大英法典》等海洋系法律,这让英国很为难,不过所幸此时的香港是一个只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县城,英国人处于拉拢中国对抗俄国的原因没有太过在乎。

    而为了对付中国,英国还拉拢了日本……

    1902年2月30日,英国忽然在没有通知中国的情况下,与日本在伦敦签署《英日同盟条约》,该条约总计六条,分别是:针对俄国的扩张,双方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倘使双方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受到别国侵略或因内部骚乱造成损失时,任何一方均可采取必要的措施;缔结国的一方如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同盟国一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国家作战时,另一方应给与军事援助,媾和时也须与同盟国协商;双方还保障英国在中国、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非法利益。

    英国人的突然举动说明了尽管中国接连取得了战胜八国联军和战胜德国军队两场战争,可是在英国人都眼中他始终是一个军事弱国和巨大的市场而已。

    这给了曹跃等朝廷大臣非常重的心理打击,曹跃本以为凭借着过去的种种,自己带领的中国摆脱了清王朝二等帝国的命运,然而现实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在没有通知中国的情况下,日本与英国擅自签订了合约,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傻子”。

    礼部右侍郎兼鸿胪寺卿(外交部)宋育仁向英日两国愤怒地抗议,可是中英日的经济关系复杂,宋育仁的抗议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中国不可能抛开日本的合作以及英国的经济支持,所以“抗议”“谴责”在英国和日本看来,只是中国政府的无病呻吟罢了。

    曹跃连夜召开军机处会议,商讨英日同盟的建立对中国的好坏,不管英日意什么方式结盟,对中国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英国在中国南方的影响和日本在中国北方的影响,有可能会导致中国陷入内乱,他们趁机瓜分中国。

    王文韶说英国一直以来都是两面三刀的搅屎棍,英国人为了巩固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不惜挑唆全世界对抗和开战。

    陶模说道:“我们千万不能再与英国人合作,被他们坑骗了。”

    作为朝廷保守派的许应骙也建议,暂停与英国人的合作。

    宋育仁提出:“既然英日公开同盟,我们也可以抛弃不结盟承诺,与其他国家结盟。”

    “谁?”曹跃问道。

    宋育仁站起来,说道:“德国!”

第557章 中德关系再度升温

    众人瞪大眼睛不能相信宋育仁居然提出这个建议,毕竟如今中国与德国可以说如今是死敌,双方的外交关系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两年前的血战让双方数万士兵付出生命,尽管战争结束之后中德双方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条约,可是在后来施行的过程之中双方因为对对方心怀戒备,导致这个合作一直以来都有名无实,最后不了了之。

    德国人在中国吃了一鼻子灰,中国也在战争之中损失颇大,反倒是英国人和俄国人见到德国吃亏,兴奋得大叫起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经在皇宫里发誓,一定要让中国好看,而为了对付中国,他宣布要建立一个世界远洋海军,能够保护自己的殖民地,能够全球打击。不过德国的借口非常可笑,报复中国需要建立一支全球海洋舰队吗?很明显德国人并不是为了对付中国,他们的目的是实现威廉二世口中的德意志全球计划。

    德国人的海军计划引起了英国人的不快,在德国妄图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同时,英国也宣布了自己的造舰计划,那就是德国人舰一艘战列舰,英国人就要建立两艘战列舰,总之英国海军对德国海军的时候,要有压倒性的优势。

    德国与英国在欧洲,已经势如水火,而德法百年恩怨,也促使英国和法国这对为了争夺埃及殖民地而大打出手的老冤家也联合起来,对抗德国和奥地利。

    在1902年,欧洲各国之间的联盟关系已经初现倪端,曹跃明白,英日同盟是为了对付俄国划分中国而建立的。作为中国实际上的最高执政官,曹跃绝不允许中国成为英日的口中肥肉,所以与德国合作,成为了他必然的选择。

    “我不同意。”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王文韶说道,“中德之间仇恨许久,恐怕德国人不会同意,而我等此举非但遭到拒绝,还会激怒英日两国。”

    礼部左侍郎李经述说道:“石公(王文韶字夔石)有何高见?”

    王文韶道:“这一年来,国家百废待兴,不宜大动干戈,国家需要休养生息,绝不能再一次涉险了。”

    兵部左侍郎冉东虽然年轻,但是作为血军的代表,他反驳道:“石公,现在不是我们想打想挑衅挑事儿,而是洋人想要欺负我们。先前打疼了他们,但是他们还不够疼,因为只是踩在了他们的脚上,他们除了叫两声之外,依旧狼子野心想要瓜分中国。所以,即便冒险,也总比坐以待毙强。我帝国陆军新军才区区三十万,如果没有盟友,根本无力保护国家。”

    “冉将军所言极是。”兵部满尚书成俊自然是个老好人了,打着哈哈说道,“可是石公讲得也有道理,这打仗吗,毕竟是动刀子的事儿,一个不小心伤人伤己,可是低着头自己只顾着自己的发展,等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脖子上被人架着一把刀,到那时候为时已晚啊。”

    宋育仁见冉东支持自己,倍感欣慰,正要说话,李经述忽然说道:“我们能不能与俄国人合作?”

    冉东再一次站起来,说道:“与俄国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从中国身上割肉最多的国家,就是俄国,外东北与外西北才丢失二十年,此仇不共戴天。”

    宋育仁忙道:“彭公(李经述字仲彭),俄人贪婪,与他们合作,他们必定更加谋划中国之领土。”

    “是啊,俄国老毛子,一定会以满洲土地为要挟,来换取与他们的合作。”这会儿,连张之洞也说话了,他非常讨厌俄国人,当年便发誓要夺回被俄国人侵占去的外东北与外西北,所以才说道:“与其和俄国人合作,还不如找德国人。”

    见张之洞支持与德国人合作,曹跃心中有数了,便笑着站起来态度坚决地说道:“与德国人合作,可行!英日之所以结盟,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我们绝对不会与俄国和德国结盟。俄国一直以来对中国野心勃勃狼子野心,我们自然不会和他们结盟。而我们与德国的战争结束之后双方依旧各自记着仇恨,在英日眼中仿佛我们之间也不会结盟。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中国在世界上孤立无援,没有盟友,因此英日才能够肆无忌惮。这时候我们需要破冰,德国人同样需要我们来让他们进入亚洲。”

    众大臣看了看,王文韶担忧说道:“德国人一直以来都桀骜不驯,对我们的仇恨依旧保留,他们会这么轻易的答应吗?”

    曹跃冷笑道:“英国前任首相帕麦斯顿勋爵曾经说过:‘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我们的利益,才是永恒不变的。’英国佬很明白地说了,外交关系,没有什么友谊长存,没有什么信誉,更没有什么面子问题,一切面子问题都要围绕着我们国家的利益。只有国家利益至上,才是一个政府该做的。”(注:外交无友谊这句话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丘吉尔所说,但实际上却是19世纪末的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说说)

    曹跃又道:“与德国破冰的开始,要从我们开始,不用怕丢脸,我们这一代丢脸了,我们的下一代才能不丢脸。”

    很快,鸿胪寺卿宋育仁开始与德国人接触,首先以洽谈生意的模式进行接触,随后开始重新向德国购买武器,尤其是机械,如拖拉机、火炮,甚至于德国人洽谈建设铁路。

    中德关系重新升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尽管依旧对中国深恶痛绝,对曹跃恨的咬牙切齿,可是对于与中国重新合作,德国政府是抱着支持的态度的,这影响了威廉二世的决策。威廉二世不得不选择和中国合作,双方为了遏制英国人的势力扩张,重新向对方派出外交大使。德国向中国派来了雷克斯担任德国驻华公使,而中国清政府在仔细斟酌之后,重新委任吕海寰担任中国驻德全权公使。

    吕海寰,山东掖县人,年幼时参加乡团包围掖县与流寇捻军大战,虽然家贫又遭到自幼订婚的舅父家人陷害,但依旧坚持读书不辍。吕海寰20岁时因为舅父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屡遭迫害,被迫远赴京城,一面教人读书一面寒窗苦读,第二年考中童生,并因此获得顺天府大兴县籍贯,落户大兴。落户当年,吕海寰参加府试获得第一,但是因为吕海寰是外地人(清代高考移民……),顾被降为第三。吕海寰因此名声大噪,然而秋闱时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不懂得准备干粮,居然进入考场之后连饿三天,走出考场后昏厥倒地,并未中举。两年后,吕海寰第二次参加科举,终于高中第七名,回乡之后光明正大从舅父家迎娶了指腹为婚的表姐李乃心,名动山东。但吕海寰尽管高中,却只能做一个候补小吏,每月领取微薄不足以养活自己的奉银,在京城中等候,迫不得已他重新教书给人当私塾为生。

    其后吕海寰得朋友相助,纳资捐了一个官吏,为官十年之后,因人品方正得到李鸿章的赏识,被任命为大清国驻德国大使。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八国出兵讨伐,中德关系陷入冷淡。有人劝吕海寰逃离德国,但吕海寰认为自己代表朝廷,绝不能在此时不顾国家利益落荒而逃,坚守在柏林中国大使馆内。后来中德战争,德国战败,中国大使馆牌子被取下来,但吕海寰依旧坚持留在大使馆内,帮助其他来德国中国公民。这其中就包括曹跃的心腹爱将辛洛,辛洛主动捐给他十万两银子,帮助他渡过难关,并向曹跃主动说起吕海寰的功劳和坚持。

    曹跃深受感动,因此中德恢复外交关系之后,曹跃立即委任吕海寰担任中国驻德全权公使一职,以资鼓励。

    德国对中国深恶痛绝,但德国人却对吕海寰深表敬佩,吕海寰在德国几次遇险,却依旧坚持在原大使馆内帮助同胞,此情行为便是德国人也自认为做不到。所以吕海寰担任驻德公使之后,中国在德国的行事得以极大的方便。

    一个好外交官,堪比一支军队,毫无疑问吕海寰就是这样一个外交官。

    在吕海寰的努力之下,中国清政府与德意志帝国的外交关系迅速恢复正常,并迅速达成一系列合同,中德关系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升温。

    中德的关系升温让英国人和日本人坐不住了,日本国立即向中国询问意思,礼部右侍郎鸿胪寺卿宋育仁表示,英日同盟让中国深感不安,中日密约中共同对付俄国人的事,也因为英日同盟有所忌惮。以今年的扩军为例,扩军速度减弱许多。中国害怕,当中国对付俄国人的时候,日本人和英国人反过来瓜分中国。

    日本代表立即表示绝无可能,但是中国却不肯相信日本的话了,小日本和中国达成密约却又和英国人秘密瓜分中国,岂能让中国政府相信他们。日本内阁对此愤怒异常,撤掉了驻华公使矢野文雄,派遣新的驻华公使宇多一郎,重新修缮中日关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64/ 第一时间欣赏庚子猎国最新章节! 作者:西门晓生所写的《庚子猎国》为转载作品,庚子猎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庚子猎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庚子猎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庚子猎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庚子猎国介绍:
关于庚子猎国:
【2o14星创奖“传承”主题季参赛作品】
庚子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西北王曹跃率二十万西北健儿进京勤王,力战列强后忽然发难推翻大清,建立大中华帝国。
看此曹贼,如何一跃成为西北之王,如何应对八国联军,如何戏弄日本,如何征服亚洲,如何攻取非洲,如何搅乱欧洲,如何率领中华民族成为世界霸主。
曹跃道:“富士山下赏花,克里姆林宫看雪,华盛顿郊狩猎,白金汉宫内宿夜,凡尔赛宫中调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我中国人之所,便是我中华之领土!”
庚子猎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庚子猎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庚子猎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