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代县令TXT下载明代县令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代县令全文阅读

作者:风南轩     明代县令txt下载     明代县令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三十一章 搜查

    徐秋涧此时可没心情去管庞德有多生气,这老阉狗心狠手辣,几次想至他于死地,难得找到机会气他一气,他自然不会放过,两手不停的在庞德官轿里一阵乱翻。

    还别说,庞德的官轿不仅外表奢华,而且里面也十分宽敞,一个人在里头,无论是躺是卧,都不成问题,这老阉狗当真懂得享受。

    然而这轿子里面虽够宽阔,但内部结构与其他轿子也没什区别,除了一处坐人的位置,便无其他设施了,可谓是一目了然。

    当然徐秋涧本就没奢望在庞德的轿子里找出什么东西来,无非就是想借此刁难戏耍他一番罢了,本是抱着这种心态,但庞德的轿子角落上多出的一个箱子还是引起徐秋涧的主意,这箱子不大,宽高不过尺余!上面还上了一把小锁,似乎装着很精贵的东西。

    徐秋涧下意识将其拿了起来,令他有些意外,这箱子还挺沉,不下于二三十斤,但终究还是被他拿出了马车;

    “庞公公,这箱子里装的是何物啊?”徐秋涧将箱子取出,下意识瞧向了庞德,开口问道。

    庞德自然也眼尖,一见徐秋涧将那小箱子拿了出来,顿时眼皮一跳的道:“徐秋涧,你大胆!这是咱家的私人物品!你也敢动!”庞德说话间,还冲到了徐秋涧面前,准备抢回那箱子。

    徐秋涧下意识避开了庞德的双手,“庞公公这是干嘛?瞧你这么心急的要夺回去,这箱子里一定装了好东西,还请公公将其打开,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你……”见徐秋涧躲开了他的手,庞德气愤不已,许久才稍有平复的道:“咱家刚才说了,这箱子里装的只是咱家的一些私人物品罢了!没什么可看的。”

    “庞公公此言差矣!徐某既是要例行检查,自然不能放过蛛丝马迹,即便是庞公公你的私人物品,也不能例外。公公还是将箱子打开看看,也好让徐某求个安心不是!”徐秋涧并不买账,这老阉狗越想掩饰,他越是好奇了。

    “是啊!即是一些私人物品,又有何不能打开看看的!”杨荣也接话道。

    “你们……哼!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因为咱家今儿个没带钥匙!”庞德冷眼道。

    徐秋涧暗自冷笑,这老阉狗想蒙混过关,没门!“如此,那徐某也只好命人将这锁砸开了,还请庞公公勿怪!”说着就将箱子交给了一个民兵,命他准备找东西砸开这锁。

    “住手……”庞德一见,面色不由得一惊,赶紧开口阻止道。“这……这把锁做工十分精细,是当今技艺最高的铸锁大师所铸造的,仅此一把,你……你要是让人把他砸坏了,你赔的起么?”

    徐秋涧闻言,不禁想笑,这老阉狗找些理由当真堂皇之极!他刚才也大致注意了一下那把锁,虽然做工算得上精细,但在市面上,这种锁也随处可见,根本值不了几个钱。显然还是在找借口而已。

    虽然知道庞德是在撒谎,徐秋涧却并未拆穿,反而装出一副很是吃惊的样子,“若按庞公公所言,这锁岂不是价值连城,砸坏了,徐某当真怕是赔不起!”

    “如此,你还敢叫人砸!赶紧把箱子还给咱家,咱家也不想与你们一般见识!”庞德还以为徐秋涧当真怕赔不起,不禁出言道。

    徐秋涧下意识露出一副很是为难的模样,道:“这可为难了,这锁既不能砸,可也不能不查啊!那徐某只好将这箱子交由皇上发落了!”

    一听徐秋涧说要把这箱子交给皇上,庞德顿时心里一跳,“你……你这未免小题大做了吧!为了一个箱子,你竟还想惊动皇上!”

    “这不是没办法么,庞公公既没带钥匙,又不让我砸锁,我只能交给皇上了!”徐秋涧一副很是无奈的样子道。

    虽知道徐秋涧是在故意激将他,可庞德也拿他没办法,因此对徐秋涧恨得牙痒痒,最终一咬牙,气道:“行了,你既然想看,咱家给你看便是,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显然,庞德还是服软了,说话间,已从宽大的袖袍见取出一把亮晶晶的小钥匙。

    徐秋涧暗笑不已,就知道这老阉狗在耍花招,一番威胁下,终究还是逼其乖乖就范了。

    庞德取出钥匙后,随即很不情愿走到徐秋涧身边,将那小箱子打开了。

    只见满满一箱金银玉器程现在徐秋涧眼前,而且这些东西,件件都异常精美,市面很是少见,尤其是其中一只白绿相间的玉质饕餮十分惹眼,这饕餮不过三寸来长,无论材质和做工都是甚是罕见,显然价值不菲,但这饕餮只有半块,一面具有饕餮特征,另一面却平滑整齐,像是被什么东西由头到尾从正中心破开的,跟战国时代所用的兵符很是类似,如此这应该是一对玉器才是。

    没想到这老阉狗私底下弄了这么多好东西?难怪见他拿出这箱子时,这么紧张,必想是来路不正。

    庞德像是猜到徐秋涧心中所想,随即冷笑道:“怎么,徐大人此时莫不是在怀疑咱家的这些东西来路不正?当然你要怀疑也没办法,咱家虽俸禄不高,但毕竟也为官多年,积攒下这点家资,也不为过吧!”

    这老阉狗的话,自然不可信,但此时徐秋涧也找不到合适的证据证明这些东西来路不正,而且他相信,即便查下去也没什么意义,毕竟这老阉狗身居要职多年,在朝廷颇有势力,暗自谋些私利,也是异常平常的事情,想必明宣宗也是看在眼里,但碍于对方的势力,不好处置!

    大概是见徐秋涧若有所思的样子,庞德不禁有些不耐烦了,“怎么?难不成你又想以此为借口,到皇上那污告咱家贪污受贿了么?”

    既然想清了个中厉害,徐秋涧也没再打算继续追究下去,这才望向庞德道:“庞公公说笑了,既是庞公公的私人财物,我又岂能捏造事实,继续为难公公!”

    “如此,你还不将东西还给咱家,放咱家进宫!”庞德很是不满道。

    “这是自然,如此就物归原主,请公公自便!”徐秋涧说着,将手里的箱子重重将庞德手里一放。(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 得胜回来

    徐秋涧这一放不要紧,但这箱子本就有些沉重,庞德猝不及防,险些没接住,差点一下栽倒外地。

    “你……” 庞德不由得恼火万分,怒瞪向徐秋涧。

    徐秋涧则一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心里大为痛快,显然刚才他是有意为之。

    然而生气归生气,但庞德似乎此时不愿跟他继续纠缠;最终只重重的冷哼了一声,随即小心翼翼的抱着箱子,重新迈进了轿子!

    “起轿回宫……”

    回到轿中,庞德便未再显露身影,只在里面冷冰冰吩咐了一声,几个轿夫和随行太监闻声,这才赶紧抬着官轿,疾步进宫去了。

    待庞德走后,久久未说话的杨荣,这才走了过来,对徐秋涧道:“徐大人今日何必要有意开罪于这庞德,他毕竟是司礼监的第一太监兼东厂长督,况且又是三朝元老,就连老夫尚且都还得让他三分,你刚来京城任职不久,就不怕他伺机报复你,要知道,这庞德心胸十分狭隘,且阴险狡诈,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啊!”

    徐秋涧苦笑道:“多谢阁老好心提醒,只是我与那庞德早有宿怨,并非是我想躲就能躲的!”

    “这……唉!”杨荣闻言,微微愣了愣,许久才一声长叹的道:“老夫虽不清楚你与那庞德是如何结怨的,但也看的出来,这庞德之前确实有意无意的针对过你!记得去年徐大人调查顺庆府知府黄岛明贪污一案时,因私开粮仓救济灾民一事,就是这庞德在皇上面前参奏于你,才惹得皇上震怒,还欲拿你问罪,最后还是老夫和其它几位大臣向皇上替你求情,皇上才对你从轻发落的!”

    徐秋涧暗暗点了点头,这事他听华月提起过,所以至今他对这杨荣都还蛮是感激的。

    “阁老的恩德,下官铭记于心!”徐秋涧下意识感激道。

    “徐大人见外了,去年处理顺庆府一案子,你行事果断,不拘一格,可见你本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老夫既为内阁辅臣,自然不能眼睁睁见你被庞德所陷害!救你也是理所当然,况且你上次在皇城街道遇袭,若不是你和赛大人的千金出手相救,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早就一命呜呼了!所以要说有恩,你对老夫的恩德更甚!”杨荣道。

    “阁老也见外了,这都是下官应该的!”徐秋涧也拱手回应道。

    “好了!你我就不要再这么客气了。皇上有事传我进宫,我也就不多待了!至于最近京城正处于高度警戒的时期,就辛苦徐大人你了!还有,那庞德若今后再有事针对或陷害于你,你尽可来找老夫,只要有老夫和一帮朝中大臣维护你,相信他庞德也拿你没辙!”

    “阁老的话,下官记下了!”

    杨荣点了点头,“如此,那老夫就先进宫去了,你继续巡查京城的情况吧!”杨荣说着,便也进了自己的轿子,命随行轿夫抬他进宫去了!

    “阁老慢走……”看着杨荣缓缓离去的官轿,徐秋涧对其深深一拱手。之前他便对杨荣一直心存感激,今日对方的这番话,不禁让他对其更多了几分敬意。

    不知不觉,时间又过了两天,值得庆幸的是,京城依旧没什么大事发生,而且更令徐秋涧高兴的是,老将军张辅得胜归来,已于昨夜领兵回京。

    据悉此次出征,由于张辅作战有方,带去的十万京军折损不到一万,可谓是大获全胜。

    如此,京城又有了京军,便再无后顾之忧了,徐秋涧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心中疑虑却未消,按照他和樊忠之前的猜测,京城必然还未等张辅回援,便会出事!可这几日,京城却相安无事!究竟为何?难道是他们臆测错了?又或许樊忠对他撒谎了?

    徐秋涧下意识摇了摇头,他相信樊忠应该不会对自己撒谎,这个热血男儿,他虽认识不久,但了解对方的为人,在他身上发生过的事情必然是真的!根据他所说,他坚信自己的推断不会出错。

    这背后之人处心积虑陷京城于险地,必然是冲着京城而来的,但不知是发生了什么缘故,才未得逞!

    总之,此次京城之危算是平安化解了,但这背后之人他必然要揪出来,否则以后难保不会再生事端。

    暗自陈沉思间,徐秋涧已来到朝堂外;大概是昨晚京军已然回京了,所以一大早明宣宗便让王振来通知徐秋涧参与今天的早朝!而张辅昨夜领兵回京的事,也是王振在路上告诉他的。

    来到朝堂外时,只见人山人海,满朝文武已经到齐,候在外面了!只等明宣宗宣旨进去了,这倒让徐秋涧略感意外,本以为今日自己来的够早了,没想到其他大臣比他更早,看来也是明宣宗早早便派人通知他们了。

    徐秋涧曾因朝堂献策和升任锦衣卫指挥使两件事,令不少大臣都对其刮目相看,所以每次到场都会引得其他人的侧目,然而今天他的到来却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因为他发现在场有一个人今天比他还受欢迎,这人须发夹皆白,沧桑的面容也也爬上丝丝岁月的痕迹,显然上了些年岁,但此时自身军戎作装,令其看上去很是威武和精神,不是别人,正是老将军张辅。

    此次在开平击退鞑靼,大获全胜,张辅功不可没,如今得胜而归,满朝文武莫不对其敬仰有加,自然引得了不少大臣的前去慰问攀谈,其中杨荣,杨士奇和蹇义等一干元老级人物也赫然就在其中。

    “张老将军此次击退鞑靼,可谓是挽救我大明于为难之中!请受我等文臣一礼!”蹇义当先开口,说话间,带领一干文臣对其拱手施礼道。

    张辅赶紧一把扶住了了蹇义,望向众人道:“真是折煞老夫了,各位大人都是当世治世之能臣,老夫不过一介武夫,如何受的起各位如此大礼!”

    “张老将军过谦了!我等既是一心为国,张老将军此次功在千里,理当受我等一礼才是!”杨荣也开口道。

    “是啊!就算抛开此次战事,老将军以前所历战事也莫不所向披靡!曾为我大明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可谓是我朝当之无愧的战神!受我们一礼,纯属应当!”又有大臣接话道。

    听了一干人恭维之声,张辅更觉得不好意思了,但又不知怎么拒绝。

    徐秋涧远远望着,看来这张辅为人道也谦和,下意识走了过去;

    “恭贺张老将军旗开得胜,荣归京师!”徐秋涧来到张辅近前,毕恭毕敬对其一拱手,朗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和与不和(一)

    大概是徐秋涧的声音起到了作用,一干刚准备给张辅施礼的大臣,随即朝他看了过来。

    “原来是徐大人来了,昨夜张老将军班师回朝!今天皇上便急着唤我们早朝!多半是要表彰张老将军此次击退鞑靼!说来此次战事,你也功不可没,想来皇上必然对你也会大加赏赐!”一见是徐秋涧,当即就有大臣开口道。

    “是啊!此次居庸关之危,好在有徐大人和于大人你们俩力主皇上御驾亲征,才得以化解!况且连张老将军能得以出征,也是徐大人你向太后推荐的,可谓是功勋卓著啊!”又有大臣开口道。

    徐秋涧暗道,这些人之前还为避战祸在朝堂上主张明宣宗迁都南京,现在见战事结束,就立刻便转变了话风,当真是望风驶舵。

    可见他们此时的话不免有溜须拍马之嫌,徐秋涧自然不会理会,目光一直正对着老将军张辅。

    张辅显然也知道徐秋涧,曾在朝堂上他们已经有过数面之缘了,但对于这个年轻的后生,他一直抱着褒贬参半的看法,毕竟对方实在太过年轻,就深的皇帝信任,而且还成了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锦衣卫指挥使,再者他是武将,对文官本就存在先天性的看法!因此对徐秋涧,他谈不上讨厌,但也说不上喜欢。不过刚才听说此次自己出征,是徐秋涧向太后举荐的,多少还是有些感激。

    “据悉此次御敌,徐大人也出力不少,其功劳亦是不小,真可谓后生可畏!介于你对我这把老骨头的推荐之举,老某深切感激!但老某一向不喜欠人恩情,所以一会朝堂上,皇上若真对老某有所赏赐,老某一律不要,并向皇上请示,将我的赏赐尽数归徐大人所有!”张辅望着徐秋涧,侃侃说到。

    徐秋涧微微一怔,哪里听不出这张辅话里有话,显然对方不愿自己打交道,这么说,无非是急着跟他撇清关系呢!这让徐秋涧心里很是无语,正想说些什么,突然朝堂内传来一个太监声音;

    “早朝开始,请列位文武大臣进殿!”声音尖锐悠长,一听就知道是王振的。

    一干大臣闻声,随即纷纷步入了朝堂,徐秋涧也只好跟着一起迈步而入了。

    跟之前一干大臣预料的差不多,早朝之初,明宣宗面带喜色,对张辅此次得胜回来,大加赞赏了一番,无非是说其老当益壮,风范不减当年之类的话,顺便捎带也夸奖了徐秋涧一下。

    然而对赏赐之事,明宣宗却是只字未提,这倒让一干大臣为之大跌眼镜,尤其是老将张辅,自己此次好歹也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回来,多多少少也应该得些赏赐才是,况且刚才在朝堂外,他还信誓旦旦许诺过徐秋涧,要把自己的赏赐尽数给对方,如今看来,岂不是成了天荒夜谭,这让顾惜面子的他,老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几次都想出言向明宣宗索要赏赐,但每次都是欲言又止,不好开口。

    徐秋涧在朝堂上对张辅的言行举止自然看得真切,心里不禁对张辅有些同情,对他来说,明宣宗苛扣赏赐的行径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他早有心里准备了。

    都说明神宗视财如命,在明朝历代皇帝中最是抠门,看来这明宣宗似乎也不比明神宗逊色多少,大概是其一生功绩盖过了他这点小毛病,并未被史书所记载。

    徐秋涧虽也对明宣宗未提及奖赏之事感到有些失望,但随后明宣宗却也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说于谦派人从居庸关送来信涵,鞑靼大军既然全部撤回漠南,同时鞑靼大汗也急着送来国书,承诺在他有生之年绝不和大明再动刀戈,只希望尽快与大明恢复互市。

    “如今鞑靼大军已退,我大明此次算是挺过来了,鞑靼既有心与我大明再度修好,朕也打算同意了!不知各位爱卿意下如何?”明宣宗心情大好,端坐在龙椅上询问起一干大臣的意见。

    “不可啊!皇上,此次鞑靼兵犯开平,不仅掠我财物,杀我百姓,更害的五万将士一去不返,如此血海深仇,若此时答应与之再度和好,置那些死去的亡魂于何地啊!”当即就有大臣反对道。

    “是啊!皇上,此次鞑靼求和,完全是因内部经济不足,无力再与我大明开战!若答应与之恢复互市,难免不会让其死灰复燃,以后再度攻我大明!”又有大臣附议道。

    “这……”明宣宗闻言有些为难,显然这些人的建议违背了他的想法,随即望向了杨荣道:“杨阁老,你觉得呢?”

    “老臣也觉得刚才两位大人所言有理,毕竟我大明乃天朝上邦,鞑靼侵我领土,理亏在先,绝不可如此轻易就答应!”杨荣应道。

    “杨阁老说得好!此战全因鞑靼挑起,如今打不过我大明,便想求和,当真以为我大明想打就打,想和就和么?”兵部侍郎张嵩脾气略带火爆道。

    明宣宗下意识皱了皱眉,看来这些大臣并不大希望他此时同鞑靼和好,虽然知道这些大臣说得有理,但作为帝王,自然是希望双边尽快达成共识,避免再度发生战争才好。

    “徐爱卿!你不会也跟列位爱卿所想的一样吧?”最终明宣宗还是把这个问题扔给徐秋涧。

    徐秋涧早料到明宣宗会问及自己,毕竟当日是他让明宣宗应承帖脖尔,只要鞑靼退兵,便对鞑靼既往不咎,再度修好的!因此他们之前就达成了共识。显然明宣宗也相信自己会站在他那一边,选择这时问他,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能说服其他大臣,同意和鞑靼重归于好!

    尽管猜到明宣宗的意图,徐秋涧还是不禁在心里暗骂了起来,这皇帝当真打的好算盘,他自己不好违背满朝文武的意愿,却要自己来背这个黑锅。

    但想想也是,明宣宗自下旨命他接任锦衣卫指挥使后,便不希望自己和一帮清流大臣走得太近,毕竟他还需要自己的锦衣卫势力来制衡清流势力,巴不得自己和这些大臣就此交恶才好!

    想清个中厉害,徐秋涧不禁再次被明宣宗的帝王心机所折服。(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 论辩

    尽管知道此时站出来帮明宣宗说话,会令满朝文武不高兴,但既然明宣宗已经发话了,他也不敢违背,只得醒着头皮上了;

    “微臣……微臣并不赞同各位大人刚才所言……”徐秋涧下意识回应了一句。

    果不其然,徐秋涧此话一出,顿时引得很多大臣投来不满的目光,但明宣宗则略带笑意的点了点头,显然对徐秋涧的回答,他很是满意。却故意装出一副诧异的神情来,“噢!那徐爱卿有何高见呐!”

    见明宣宗那副‘虚伪’的面孔,徐秋涧恨不得直接脱掉鞋子朝其扔过去,当然这事也只能想想,人家可是皇帝,他怎敢造次?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开口道:“微臣并无什么高见,只是听闻刚才诸位大人一味反对皇上与鞑靼再度修好,却没一人提及具体建议!因此想问问各位大人,我大明接下来到底应当如何处理和鞑靼的关系呢,是言辞拒绝鞑靼的求和,继续对鞑靼用兵,还是怎么着?”

    显然徐秋涧的这个问题问得很是尖锐,满朝文武莫不知道当今的明宣宗是一位和平天子,不喜战事。

    “这……那试问徐大人对此又有何看法?”

    “徐某不才,看法倒说不上,但据我所知,此次鞑靼入侵我大明皆因有奸人在背后挑唆,所以……”徐秋涧侃侃而谈,但还未说完,就被一阵火爆的声音打断了。

    “胡闹!鞑靼此次在开平烧杀抢掠,所行之事皆是不争的事实!徐大人此言不免对鞑靼有开脱之嫌吧!难不成你同意鞑靼所递来的议和请求?”说话的张嵩,此人脾气有些火爆。

    “张爱卿切勿着急,何不等徐爱卿把话说完……”见张嵩怒斥徐秋涧,明宣宗下意识开口帮衬道,然而这张嵩性格直爽,连他也未把话说完便被对方直接打断了;

    “皇上!此时万万不可同鞑靼议和啊!若皇上此时答应议和,难道……难道对鞑靼之前在我边境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就此算了么?要知道,我大明好歹也是天朝之帮,若就这样被鞑靼牵着鼻子又走,说打就打,说停就停,那我大明以后还有何颜面服众,以后那些番邦小国岂不都能对我大明指手画脚!”

    “张大人放心,这笔账,我大明当然不会就此算了!”徐秋涧下意识回应了一句,随即又接着道:“但眼下我们先暂且不说如何算这笔帐!先说说我大明接下来于鞑靼是打是和的厉害关系!若遂诸位大人所愿,我大明拒绝鞑靼的求和,甚至继续对鞑靼用兵,确实能扬我大明国威!然而诸位可曾想过,凡涉战事,莫不有伤亡,我大明势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况且即便打败了鞑靼又能如何?到时只会耗空国库,徒增伤亡!而我朝历代先皇所开辟的盛世局面也将不复存在,我大明要的是真正的强大!而不是番邦邻国所片面认知的强大!”

    “好!徐爱卿说得好,相信只要我大明真正足够强大,又何惧那些番邦小国的蔑视呢!”明宣宗闻言,当先拍手叫好,也不知是真心叫好,还是装出来的。

    尽管徐秋涧这番话很有说服力,但还是有大臣反对道:“徐大人这些话有些言重了吧!我大明国力殷实雄厚,反观鞑靼,历经此战,已经实力大损,即便再度对鞑靼用兵,又怎会耗空国库呢?”

    徐秋涧认识这说话的人,是吏部的侍郎,姓姜名怀,下意识对其摇了摇头,“姜大人所言亦有道理,一个实力大损的鞑靼是不足以耗空我大明国库,然而你却似乎忘了漠北还有瓦刺在对我大明虎视眈眈,此次鞑靼既是诚心求和,若我大明不但不应,反对其用兵,只会将鞑靼重新逼回瓦刺的怀抱,到时我大明所面临的局面可想而知!”

    “这……”姜怀闻言,顿时也若有所思起来。

    徐秋涧趁热打铁道:“相反,若我大明此次能答应鞑靼求和,鞑靼必然对我大明感恩戴德,重新对我朝俯首称臣!届时,我大明与鞑靼再度修好,漠北的瓦刺即便对我朝有窥视之心,也当三思而后行!”

    “没错!多一个朋友总强过多一个敌人!况且据朕所知,此次鞑靼侵我大明,皆因有瓦刺人在从中挑事,可见瓦刺对我大明窥视之心已久,只要鞑靼不再与我大明为敌,区区一个瓦刺,我大明根本不放在眼里!”明宣宗也重重的点了点头,本只奢望徐秋涧找个理由说服这些大臣,答应鞑靼求和的请求便是,没想到对方的一番言论令他听了都有些喜不自胜起来,看来自己真没看错这年轻人。

    “哼!这说来说去,徐大人还不是主张此时跟鞑靼议和!”张嵩闻言很是不高兴,但又不知怎么反驳。

    “是啊! 本官记得当初徐大人和那于谦可是极力主战的,为何此时却又畏首畏尾!劝皇上求和呢?这话风可变得真快啊!”又是一阵不太和善的声音传来,显得阴阳怪气的。

    徐秋涧下意识皱了皱眉,因为他知道这声音是谁的,不是别人,正是曾在朝堂上缕缕针对过他的户部侍郎苟钱,此时竟又对他落井下石起来。

    “苟大人何出此言?徐某别无长处,但也懂得权衡利弊,正所谓此一时而非此一时,当初我极力主战,那时因为当时对鞑靼开战利大于弊!而当下开战则弊大于利!我自然是希望不要开战的好!至于其中利弊,方才我已经和列位大臣做了简单分析!难不成刚才苟大人你一句都没听进去!”徐秋涧下意识回应道。这姓苟的缕缕针对他,看来以后非的想个办法好好惩治他一番才是。

    “哼!不过都是些危言耸听之言罢了……本官又何必记在心里!”见徐秋涧避开了自己的问题,苟钱不禁冷哼道。

    “够了!苟爱卿,朕听闻当日你向太后进言,调走京城十万京军北上同鞑靼作战,令京城几乎成为一座空城,好在有徐爱卿等人辅助朕才将鞑靼大军成功抵御在居庸关外,否则我京师岂不危矣!朕尚且没治你个不是之罪,现在还敢对徐爱卿如此不敬!朕看你当真是老糊涂了吧!”明宣宗在上面自然看得出苟钱在有意针对徐秋涧,要知道徐秋涧是在帮他说话,这苟钱却站出来反对徐秋涧,无疑是在反对他的意思!自然恼火了,不禁怒声呵斥起来。

    苟钱见状,不禁双腿一软,咚的一声跪在了地上,“皇上息怒,微臣当初如此提议,实是为了大局着想啊!再者也是经过太后首肯了的!微臣何错之有,冤枉啊!皇上……”

    明宣宗深皱眉头,对这苟钱,他并没有真心处罚的意思,毕竟是朝廷二品大员,不好轻易处置,对其动怒,无非是看不惯他针对徐秋涧,责令几声便也罢了,随即冷眼道:“哼!京军之责乃护卫京城安危,你进言太后远调关在作战,还说没错?好了,朕念在夏老(夏元吉)尚且病危,户部诸事你一人打理的份上暂不与你追究!以后你休要再无故针对徐爱卿!否则再有下次,朕定不轻饶!”(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两全其美

    见明宣宗已然动怒,苟钱哪里还不敢听,当即叩首道:“微臣记住了,微臣方才并非针对徐大人,确实只因徐大人战前和战后的主张不同略感好奇,才固此……”

    “住口!徐爱卿一心为朕,你竟还敢对他心存猜疑!”明宣宗自然看得出这苟钱还在有意针对徐秋涧,不禁又怒斥道。

    苟钱见状,身子不禁一哆嗦,赶紧闭口不言了。

    见死胖子苟钱遭明宣宗训斥的不敢言语,徐秋涧心里大是痛快,随即对明宣宗拱手道:“微臣多谢皇上厚爱,言归正传,对于目前是战是和的利弊关系,微臣已经于列位大人做了分析,综上所述,以微臣之见眼下我大明确当与鞑靼冰释前嫌,再修盟约得好!”

    “这……”听了徐秋涧的话,明宣宗虽心里高兴,但面上却显得有些为难了,因为满朝文武似乎仍对徐秋涧刚才那番话保留着意见,此时正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

    也就是说,在场官员中目前只有徐秋涧一人支持接受鞑靼议和,身为皇帝,他自然不能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仅听取徐秋涧一人的建议!当然他也想过力排众议坚决支持徐秋涧,但这无疑将他和徐秋涧陷入众矢之的,日后少不了被朝臣非议!

    徐秋涧在朝堂下,似乎也猜到了明宣宗的难处,随即面向正在议论纷纷的满朝文武,开口道:“徐某知道列位大人多少对我的主张存在些看法,也知道诸位大人之所以不愿此时和鞑靼再度盟好的缘由!归其症结,是诸位大人不甘我大明在受番邦欺凌后,如此随便就与之议和!说来也为我大明天朝的声誉着想,如此,徐某倒有一法可以两全,不知各位大人可愿意听啊!”

    徐秋涧的话显然说到一干大臣的心坎里去了,不禁都好奇的望向了徐秋涧,明宣宗更是面色一喜的道:“徐爱卿就别卖关子了,快说来听听!”

    “其实很简单,鞑靼不是想与我大明尽快言和么!皇上只需对鞑靼大汗下一道圣旨,让其亲自进京与皇上你面谈议和之事即可。”徐秋涧说道。

    “咦!这倒不失一个好办法,鞑靼大汗虽是番邦之主,但我大明本就是天朝上邦,皇上若召他进京商议议和之事,确实能彰显我大明天朝的身份,如此也顾全了我天朝声誉!”听完徐秋涧的话,当即就有大臣点头道。

    “没错,而且这法子还能试探鞑靼大汗是否真心与我大明求和,若他肯来,定然是真心与我大明言和,到时再与他谈论恢复互市之事也不迟,若他不肯来,必是无心求和,到时我大明又何必再与之恢复互市,直接切断其一切物资来源,让其永远难有东山再起之日。”又有人说到。

    徐秋涧闻言,心里不禁一阵暗笑,这些官员大多只图一时口快,怎知说得轻松做起来难,这所谓互市,无疑就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来往,但凡两国有战事发生,波及生意往来,必然都是互伤的,此时的大明朝虽是政通人和,百姓富庶,但相对于唐宋时期,明朝的经济仍旧很是凋蔽。而身处漠南的鞑靼,虽然地脊民贫,可也曾为大明朝带来了不少利益,若长久中断互市,对大明的损失也必然不小。

    当然,这只是徐秋涧心里这么想想而已,他可没傻到讲出口来,因为此时他还要说服这些大臣,同意跟鞑靼议和呢!

    见有大臣开始赞同他的方法了,徐秋涧这才下意识开口道:“既然诸位大人已猜到了徐某这法子的妙处,想必也觉着可行吧!如此,若这鞑靼大汗真亲自来我京师,还请诸位大人到时勿要心存迟疑,务必要协助皇上促成与鞑靼的议和之事!”

    “这……”

    听完徐秋涧的话,众人又陷入了一阵嘈杂的议论声中,但很快杨荣便站了出来,当先对徐秋涧开口道:“徐大人之前一番言论,老夫确实不太赞成,但你后来提议让皇上下旨召见鞑靼大汗,倒令老夫很是认同!既如此,老夫也没什好说的了,其他大人的意见老夫不知道,但老夫可以向你保证,若果真如你所说,那鞑靼大汗亲自来我大明京城与皇上面谈,老夫必然极力促成议和之事。”

    杨荣本是是清流大臣中的灵魂人物之一,连他都不反对了,其他大臣还有什么可反对的,也纷纷表示附和。

    徐秋涧见此,自然很是欣慰,当即对杨荣一拱手道:“如此,就谢过阁老与诸位大人了!”

    除开徐秋涧,在场最高兴的自然要数明宣宗了,徐秋涧丝毫没令他失望,这么快就想出法子,说服了一干大臣,当真又为他这个当皇帝的了却了一桩烦心事。不禁欣喜道:“既然列位爱卿已然同意徐爱卿的主张,那朕退朝便叫人拟旨,传召鞑靼大汗入京!如此,今天各位爱卿可还有事禀奏?若是无事,今天的早朝就到这里吧!”明宣宗说着,就要宣布退朝,但就在这时,朝臣中有人说话了;

    “微臣有事启奏……”

    但听清声音,明宣宗不禁眉毛都拧在了一起,因为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刚才因针对徐秋涧而被他训斥的户部侍郎苟钱。

    徐秋涧也同样一皱眉头,这死胖子又想干嘛?只知他一肚子坏水,想来要禀奏的也不是什么好事,徐秋涧暗想到,。

    明宣宗端坐其上,下意识冷撇了苟钱一眼,微带不悦的问道:“苟爱卿有何事禀奏啊!”

    “回皇上!陕西都指挥使程麟已去世多日,但朝廷却迟迟未调派接任官员,还请皇上速作决断,尽快调派接任官员才是!”苟钱拱手弯腰,口里说得振振有词,丝毫没注意明宣宗略带不快的神情。

    “是啊!皇上,陕西都指挥使一职向来极为重要,确实当立极调派接任官员前去才是!”有大臣附议道。

    “这……朕心中也有数,只是目前,朕还没找到合适官员前去接任,所以给耽搁了,但朕已经在物色当中了,一但物色到合适人选,便立刻调派过去接任!”明宣宗点头应到。

    “其实无需皇上物色,臣道有一合适人选向皇上举荐!”要是其他大臣说的,明宣宗必然还会有所期望,但说话的则是苟钱。

    之前他便听太后说其起过,苟钱曾向她推举过陕西都卫同知章兆名,但此人劣迹斑斑,直接被太后回绝了,显然苟钱今日又要向他举荐此人了,既然猜到对方所举荐之人,明宣宗自然是兴趣索然了,但还是下意识回应道:“那苟爱卿欲向朕推荐谁啊?”

    “回皇上,陕西都卫同知……”

    “行了,朕知道你想说谁了,但此人既被太后一口回绝,朕又岂能用之?”

    “皇上!那章兆名为人忠厚,恪尽职守,确实一个难得的人才,那些有关于他的流言蜚语,无非都是些市井之言罢了,不足为信的,还请皇上……”

    “成了,这章兆名为人如何,朕自会叫人去查,若真如你所说,他是个人才,朕必然用之!”

    苟钱两次开口,最后都被明宣宗直接打断了,显然,明宣宗听到跟他预料的一样,便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质

    见明宣宗毅然反对,甚至略带不满了,苟钱只得悻悻住嘴了。

    随即明宣宗宣布退朝,徐秋涧也随一干干大臣步出朝堂,但从朝堂出来后,徐秋涧并没离开皇宫,因为在今早王振传唤他时,就告诉他,明宣宗有事单独召见他,叫他早朝后先不要离开。

    因此,徐秋涧在朝堂外等候了一会。很快,就见王振满脸笑意的朝他走了过来;

    “今日徐大人在朝堂上的一番言论,当真是令咱家大开眼界啊!瞧那一个个的文武大臣,之前还极力反对议和之事呢!但听了你徐大人一通说辞后,硬是被呛得没话说!徐大人的口才可谓是神言鬼辩呐!怪不得皇上会对你如此器重呢!”王振一过来便对徐秋涧先拍了一通马屁。

    “王公公过奖了,为皇上分忧,本是徐某的分内之事!”徐秋涧心里虽对这死太监嗤之以鼻,但面上却未动声色,下意识回应道。

    “没过奖,没过奖,一点都没过奖,咱家说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咱家现在对徐大人你佩服的可是五体投地呐!咱家……”

    王振一副娘娘腔,徐秋涧听了很是不舒服,当即打住了王振,道:“王公公还是谈正事要紧吧!既然皇上说早朝后有事单独召见我,想必是皇上叫王公公来传唤我的了!”

    “是是!皇上已在御书房等候徐大人了,如此,徐大人就跟咱家赶紧过去吧!”王振这才点头道,说着领着徐秋涧一路去了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只见明宣宗正坐在龙案旁,细细观察着他养的那只蛐蛐,一副心情大好的样子,见徐秋涧到来,这才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爱卿来了!”显然,对于徐秋涧今天在朝堂上的表现,明宣宗还是很满意的,见徐秋涧正孤零零现在那里,不禁对王振吩咐道:“今日早朝耗时甚久,想必徐爱卿腿脚也站疼了,赶紧给徐爱卿赐坐!”

    “皇上,这……是!”王振微微一愣,但随即点头称是,说着就要下去为徐秋涧准备凳子了,然而刚要下去,便被徐秋涧叫住了。

    “王公公且慢!”徐秋涧下意识叫住了王振,随即才望向明宣宗,道:“皇上的厚爱之情,微臣受宠若惊!只是皇上为君,我为臣,同堂议事,岂能不顾君臣纲常,与皇上你对坐而谈?”

    “咦!爱卿无需顾忌,你我虽是君臣,但经此居庸关一战,你我亦算结下同袍之情,今日就当你我私下相谈,不必在乎朕的身份!”明宣宗说着,还是让王振搬来了一张椅子。

    明宣宗今天的这一举动,确实差点让徐秋涧感动得掉下眼泪,然而他心里清楚,这眼前之人可是皇帝,而且还是一位被后人歌功颂德的皇帝,其城府之深,可想而知!谁知道他是真爱惜自己这个做臣子的,还是假装做给自己看的?

    但总的来说,明宣宗既然能给他赐坐,足以说明自己在他眼里还是举重轻重的,心里多少有些欣慰,但王振搬来椅子后,徐秋涧并没去坐,而是言归正传的望着明宣宗道:“不知皇上今天单独召微臣,所谓何事?”

    见徐秋涧问起,明宣宗这才略带郑重的开口道:“今日在朝堂上,爱卿虽说服了其他大臣同意与鞑靼议和,但爱卿所提议让朕下召传鞑靼大汗亲自来京议和,朕委实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呐!毕竟这鞑靼大汗好歹也是漠南之主,若朕下召让其进京,难免他不会觉得屈辱,万一他不同意来京怎么办?难道真要一直中断和鞑靼所有的商贸往来么?”

    对于明宣宗的焦虑,徐秋涧自然也能猜到,首先他是皇帝,一切要以大局为重,与鞑靼再度修好,恢复互市,于国于民都是好事,自然不希望闹崩了!

    “若……若皇上确实不放心!微臣到有个法子,就是不知皇上肯与不肯了?”徐秋涧一阵犹豫后,才开口道。

    “徐爱卿当真是朕的智多星啊!如此,你快说说看,什么法子!”明宣宗闻言很是高兴的催问道。

    “办法就是皇上可先质太子或质一皇子前往漠北,以安鞑靼大汗之心!然后再下召命其来京议和!”徐秋涧略带笑意的道。

    “什么!你让朕将太子或皇子送去鞑靼为质?”明宣宗听闻后不禁很是惊讶,但随即一皱眉头,道:“不行!我大明朝好歹也是天朝之帮,自太祖开国以来,还从未出现过用太子或皇子做人质的事情,如此屈辱之事,朕决不能开了先例!况且太子和皇子事关国本,岂能儿戏?”

    见明宣宗最终严词拒绝了,徐秋涧这才忍俊不禁道:“皇上英明睿智,克己守成,微臣深感钦佩,刚才微臣之言纯属胡诌,还请皇上恕罪!”

    明宣宗这才瞧向徐秋涧,略带不满的道:“如此低劣建议,徐爱卿不得再提!”

    “微臣遵旨,其实不瞒皇上,微臣刚才之言也深有寓意!”徐秋涧道。

    “深有寓意?”明宣宗不禁目光一闪,“有何寓意?”

    “皇上既希望鞑靼大汗心甘情愿来我大明京师商议议和之事,确实能派一名人质前往,但不一定是太子和皇子!”

    明宣宗点了点头,“只要不是太子和皇子,派遣其他人前去为质,也不是不可以!那你说,派谁去为质最好?”

    “回皇上!这为质之人无需他人,皇上派去传旨的天使便可为质!不过这天使人选,必是皇上最为器重之人,最起码身份得不一般!”徐秋涧应到。

    明宣宗下意识点了点头,随即微微一惊的道:“难不成徐爱卿是想毛遂自荐?”

    徐秋涧微微一愣,哪里不知道明宣宗话里的意思,显然是说自己就是他最器重的人!不禁心里一苦,没想到把自己圈进去了!

    当然,徐秋涧心里虽觉得委屈,但面上得做做样子,下意识跪在了地上,嘴里振振有词道:“微臣谢皇上厚爱,若皇上真将此重任交托微臣,微臣定不辱使命!”然而,此时要哭的心都有了。

    明宣宗略带笑意的望着徐秋涧,似乎看出了徐秋涧一直在故作镇定,随即笑着将徐秋涧一把扶了起来,“哎!徐爱卿你虽是朕最器重之人,但朕对你尤为看好,此次前去鞑靼为质,本就充满凶险,朕日后还需要你这左膀右臂来好生辅佐朕呢,岂能让你前去犯险!再说朕这身边,为朕所看中之人也不在少数,随便指派一人即可!就是一时还不知派谁为好?徐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徐秋涧闻言,心里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好在明宣宗无意让他前去为质,否则他还真难免落得个去当人质的下场。(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太监最合适

    见明宣宗又问起自己的意见,徐秋涧这才所有所思的开口道:“回皇上!若要问具体指派谁,微臣也不好说,不过这天使之职向来为宫中太监所担任,所以……”徐秋涧说话间,有意朝端站在龙案旁的死太监王振看了一眼。

    王振自然也注意到徐秋涧那大有深意的一眼,心里陡然感觉一阵不妙,哪里不知道徐秋涧在有意跟他使坏,不禁在心里对徐秋涧暗骂起来。

    然而他暗骂也无用,明宣宗眼神可不差,显然也看到了徐秋涧那有意无意的一撇,下意识也朝他看了过来;

    面对明宣宗投来的目光,王振心都蹦到嗓子眼了,此时他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立马从明宣宗面前消失,免得被对方‘惦记’上。当然,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得在心里默默祈求,希望明宣宗别再注意他了。然而事与愿违,明宣宗终究还是对他开口了;

    “王公公!你跟随朕也已经十载有余了吧?”明宣宗望着王振,下意识问道。

    “回……回皇上,老……老奴已经跟随皇上十年零三个月二十一天了!”王振很是紧张,连声音都有些结巴!

    “噢!你记得这么清楚?”明宣宗略感意外,“那平日朕待你如何啊?”

    “皇……皇上平日待老奴不薄,从……从未有半点亏待老奴,老奴心里亦是对皇上感激万分!”王振颤声道,心里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是啊!这些年来,朕见你本分老实,也从未将你看成外人,如此,也算深得朕的信任,要不,此次你就委屈一下,替朕前往鞑靼……”

    王振闻言,心里顿时一凉,还不待明宣宗将话讲完,便咚的一声跪在了地上,道:“皇上…皇上如此信任老奴,老奴深感惭愧啊!只是……只是老奴年事已高,近来身体也顿感不是,只恐难以担此重任,有负皇上所托啊!”说着还使劲咳嗽了起来,但怎么看都像是装的。

    “噢?王公公近来身体抱恙?”明宣宗下意识皱了皱眉,显然不以为意。

    “是啊!皇上,老奴近来老是感觉头晕目眩,腿脚疼痛,只恐时日无多了,老奴别无所求,只希望这把老骨头能一直侍奉在皇上身边,日后即便是死,也瞑目了,还请皇上成全!”王振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还刻意眨巴出了两滴眼泪,但依旧不是很专业,任谁都看的出来是故意装出来的。

    徐秋涧不禁一阵暗笑,这死太监为了拒绝明宣宗,居然说自己年事已高,时日无多,当真也不害臊,要知道,他现在才四十来岁,十多年后,他还要权倾朝野,唆使英宗御驾亲征呢!

    看着跪在地上装模作样王振,明宣宗亦是将脸拉的老长,显然已经面带怒色了,眼看又要出言呵斥王振,这时,徐秋涧开口了;

    “皇上!既然王公公身体抱恙,确实不宜前去,那便另换他人吧!”徐秋涧对明宣宗拱手说道。

    明宣宗微微一皱眉,连他都看出来王振是假装的,他不相信徐秋涧没看出来?却不知徐秋涧为何还要帮王振说话,只淡淡的回应道:“怎么,徐爱卿又有合适人选了?”

    徐秋涧下意识点了点头:“没错,微臣确实认为有一人比王公公更合适胜任此次的传旨天使!”

    “谁?”明宣宗目光一闪。

    “东厂督主庞德庞公公……”徐秋涧直接回应道。

    “庞德?”明宣宗眼睛不禁转动了起来,“可庞公公不仅是东厂厂督,更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让他前去传旨合适么?”

    “正因如庞公公位高权重,身份特殊,让其以天使的身份前去鞑靼为质,才显得更有说服力!不是么?”徐秋涧下意识反问道。

    “这……”明宣宗一阵迟疑。

    “是啊!皇上,相信鞑靼大汗也不傻,若我大明不派一位颇有身份之人前去为质,反倒会令对方怀疑我们没有诚意求和,只怕鞑靼大汗不会轻易答应来我大明京城的!而庞公公不仅身兼东厂厂督和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而且更是我大明名符其实的三朝元老,此时让他前去,再合适不过了。”见徐秋涧建议明宣宗让庞德前去,王振顿时高兴不已,不禁也极力支持道。因为他知道,若让庞德去鞑靼传旨,他不仅可以得以幸免,而且也十分符合他的自身利益,要知道,他对东厂厂督的位子可是窥视已久,这些年来他跟在皇帝身边,想尽千方百计想获得皇帝信任,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顶替庞德的位置!再说此去鞑靼本就危险,若是庞德就此死在鞑靼,他便有机会上位了。

    “你且跟朕住口,朕刚才叫你去时你为何推三阻四,现在听徐爱卿建议庞公公前去,你倒是第一个站出来称是。真是胆怯如鼠,太令朕失望了!”显然明宣宗对王振刚才的表现,很是不满,现在又见其惺惺作态的极力支持庞德前往,不禁怒上心头,劈头盖脸的对王振一阵痛斥。

    王振见状,不禁身子一哆嗦,赶紧悻悻住口了。

    见明宣宗对王振一副大失所望的的样子, 徐秋涧心里倒是极其很乐见,这死太监城府极深,在明宣宗身边蛰伏多年,竟丝毫不显山露水,连明宣宗都被其虚伪的外表所蒙骗,是时候让明宣宗对其改观一下了,这也是徐秋涧今日为何要对王振下绊子的原因。

    起初徐秋涧确实有心让明宣宗派王振前去鞑靼为质,这死太监一肚子坏水,本就不是什么好人而且以后他的所作所为,还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衰落!若是就此死在塞外,最好不过了。但一番思量后,他最终还是决定先放过王振,毕竟王振真正走向权利巅峰的时间是十数年后,以后还有时间惩治他。

    比起王振,现在更令徐秋涧讨厌的庞德,这老阉狗心狠手辣,几次都想将他置于死地,而且他相信,直到现在对方或许都想将自己除之后快,只是限于如今自己受明宣宗器重,对方还不敢对他行凶,但倘若以后他不在受明宣宗重用,对方岂不是还是要加害于他,所以这颗毒瘤一定要先拔了再说。况且他之前还答应过白如凤,要帮我她想办法除掉庞德。

    因此徐秋涧才临时向明宣宗提议,庞德比王振更合适前去鞑靼为质。

    尽管知道徐秋涧的建议并非没有道理,但明宣宗仍旧有些犹豫,当然,并不是他顾惜庞德;

    这些年来,庞德仗着他是三朝元老,又是先帝亲命的司礼监太监和东厂的厂督,手底下更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势力,有时连他这个做皇帝的都不放在眼里,平心而论,明宣宗巴不得让庞德前去为质,而且最好一去不回的好。

    然而让他担心的是,庞德真会乖乖听他的话?老老实实前去鞑靼为质吗?(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怒无常

    “徐爱卿,你可知这庞德他……唉!” 明宣宗犹豫不决,本想告知徐秋涧他心里的苦衷,但话到嘴边又住口了,最终化作重重的一声叹息。

    尽管明宣宗没说,但徐秋涧又怎会不知明宣宗面对庞德的尴尬境地,之前他就听华月透漏过两人关系,可见正如华月所说,对于庞德的势力,明宣宗多少还是有些忌讳的,否则也不会这般为难。

    “皇上放心,你是君,他是臣!常言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明日早朝,皇上可将庞德传唤至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任命他为此去鞑靼传旨的天使,相信他庞德即便再怎么大胆,也不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忤逆皇上你的意思。”徐秋涧淡定道。

    “此法管用?”明宣宗下意识转动了几下眼镜。

    “皇上不试一试又怎会知晓?再者,若那庞德真不知死活,敢拒绝皇上的任命,到时皇上便可名正言顺治他个欺君之罪!趁机罢了他的职务并将其下狱!如此,对皇上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徐秋涧一副大有深意的道。

    明宣宗闻言,深深的在徐秋涧身上打量了起来,看的徐秋涧都有些不好意思,这才略带笑意的开口道:“朕曾听说你与这庞德素有旧怨,你今日之举难逃有排除异己之嫌哦!”

    徐秋涧下意识跪在了地上,叩首道:“皇上明鉴,微臣一心只想为皇上排忧解难,未曾有过其他想法!”显然这话有些昧着良心了。

    明宣宗撤动了一下嘴角,显然不以为意,但却并未对这件事继续追问下去,而是转移了话题道:“好了,这件事就先搁着,容朕再想想吧!朕今日叫你前来还有一事,想和你谈谈!”说话间,下意识冷撇了一旁的王振一眼;

    王振精明圆滑,哪里不知道明宣宗这是在示意他赶紧退下,当即说了声老奴告退,便麻溜的离开了御书房。

    徐秋涧暗笑,看来自己今日之举已然奏效,明宣宗向来将王振视为心腹,以前所谈之事都是主仆共享。但此次却让王振离开了,显然是经过刚才的事情,让明宣宗心里对其有所介惕。

    “不知皇上还有何事要微臣相谈?”见王振离开,徐秋涧这才开口道。他知道,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才是明宣宗真正想和他说的。因为刚才他们谈论的都是今天早朝上的事情,而在早朝之前,明宣宗便叫王振来只会他了,显然是因为其他事情才叫他来的。

    明宣宗略微一阵迟疑,开口道:“既如此,朕也就直说了,当日在居庸关,你对朕说,恐有奸人意在京城,叫朕回京坐镇皇宫,可如今这么多天过去了,也并未出现过什么意外!对此朕深表疑惑!莫非是徐爱卿你多心了?”

    徐秋涧一阵警觉,明宣宗似乎话里有话,微微一阵沉吟,才讪讪回应道:“皇上说的是,或许……或许真是微臣多心了吧!可能这背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图谋之人!是微臣臆测错了。”

    明宣宗下意识皱了皱眉,“不会吧!以朕对徐爱卿的了解,你绝非那种信口开河之人,况且当日你语气如此肯定,显然不像是说假话,因此,朕深信爱卿的这番猜测并非空穴来风!那天当着众人的面,你说有难言之隐,朕也不好细问,所以今日朕特意支走王振,就是想单独问问徐爱卿,你是如何猜测出有奸人想图谋京城的?有何依据?”说话间,明宣宗还刻意抵近了徐秋涧几分。

    “这……”徐秋涧心里不禁一跳,明宣宗果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又向他问起这事来。可这事必然要牵扯上樊忠,樊忠此时又不愿公开身份,该如何向明宣宗解释呢?徐秋涧不禁一阵为难,不断在心里思量起来。

    然而明宣宗也不傻,见徐秋涧迟迟没有回应,又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哪里还不知道对方又在想办法糊弄他,顿时有些不耐烦了,不禁出言道:“行了,徐爱卿!既然朕有心问起,你觉得现在对朕说谎有用吗?”

    对啊!明宣宗是何许人也!一定不是这么好糊弄的,即便自己想出一个借口来,对方会相信么?难道真要说实话?

    徐秋涧不由得犹豫起来,最终一咬牙,开口道:“皇上英明睿智,微臣又怎敢欺瞒皇上,皇上所言不错,微臣的这番猜疑确实并非空穴来风,至于有何依据,微臣此时真不便言明,但微臣可以告诉皇上,这背后图谋不轨之人可能牵连甚广,远至边关,近至朝堂,都可能有他的人!而且连樊将军的死,和开平城沦陷,都与此人脱不了关系!!”

    “什么?此人爪牙竟如此之长么!都伸到了朝堂和边关?而且你说连开平城失守的事也与他有关?他当真有这么大神通?”明宣宗闻言很是动容。许久,才怔然的望着徐秋涧,“这些不会又仅仅是你的猜测吧!你到底是如何知道的?”看的出来,明宣宗面上已隐带温怒之色了。

    徐秋涧下意识跪在了地上,“皇上恕罪!微臣只能告诉你这些了,而且这些有的确实只是微臣一时猜测,没有真凭实据!”

    “又是猜测……又是猜测,难道不能告诉朕一些有真凭实据的东西么!朕只想看看,在这太平盛世里,到底是谁还想反朕!”明宣宗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一阵厮声竭力的怒吼道,丝毫没注意到将徐秋涧也顺带训斥了一顿。

    徐秋涧略显尴尬,但也没理由生明宣宗的气,因为他理解对方此时的心情;作为一国之君,听到有人图谋不轨,心里怎能高兴?更何况这图谋不轨之人神龙见头不见尾,这无疑让他这个做皇帝的,时时刻刻都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自然希望快些将其揪出来。

    “还请皇上息怒,此事绝不可对外声张,否则传入那图谋不轨之人的耳朵里,必然心生警惕,以后要揪出他来,可就难了!”待明宣宗稍稍平复心情后,徐秋涧这才环顾了一下四周,开口劝谏道。

    明宣宗显然也意识到刚才的行为有些过了,不禁对徐秋涧缓和语气道:“想必近来发生的事情太多,朕这几天心情有些紧张,刚才无心之言,还请徐爱卿不要记在心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心思

    “皇上忧心社稷,或恨或怒,实乃性情中人,微臣又怎会怪您!只是当下,皇上一定要沉住气,务必使那背后之人没有防备,到时我们也好打他个措手不及!”徐秋涧道。

    “徐爱卿说得极是啊!朕此时确实不能心急!”明宣宗下意识点了点头,随即又郑重的望向徐秋涧,道:“徐爱卿!若以你所说,这不轨之人必然所图甚大,这事着实让朕寝食难安啊!所以朕就将此事交给你了,你务必要将此人给朕揪出来。”

    “皇上放心,事关大明社稷,即便皇上不提,微臣也会竭尽所能,将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只是……只是这其中确有一些事情不便和皇上言明,所以微臣还请皇上暂时不要追问微臣如何猜到这图谋之人的,但微臣保证,待到水落石出时,微臣必然给皇上一个圆满的交代。”徐秋涧重重的点了点头道。

    “也罢!朕相信徐爱卿你,要是你觉得不便明言的事情,朕不会过问,另外,之前朕承诺你和于谦两人,待战事结束,便让你们官复原职,如今也是时候了,你且回去,一会朕便下旨,命你官复原职,顺便将尚方宝剑也一并归还于你。”明宣宗点了点头的道。

    “微臣多谢皇上!那微臣便先行告退。”徐秋涧叩首谢恩后,便起身准备离开了。

    “徐爱卿,且等等!”明宣宗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了,一下叫住了徐秋涧。

    徐秋涧下意识止住了身形,回头望向了明宣宗,“皇上还有何事叫微臣?”

    “徐爱卿是否认识一个叫沈婉馨的女子?”明宣宗突然问道。

    徐秋涧闻言,心差点从喉咙里跳出来,当然这是激动的,都过去这么久了,终于又听到有人提起这个令他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女子了!

    自从顺庆府别离后,沈婉馨便消失不见踪影,至今是生是死,他都不知道,他也无时无刻在派人在全国各地的寻找,可依旧下落不明。

    如今突然听到明宣宗提到她,怎能不叫他激动,不禁下意识扶住了明宣宗的双肩,急切道:“皇上你知道此女下落?”

    明宣宗也被徐秋涧这激动的举动惊了一下,随即孤疑的在徐秋涧脸上看了起来。

    徐秋涧大概是也看到了明宣宗的神态,这才发现自己的举动有些太激动了,赶紧收回了手,随即拱手致欠道:“微臣冒犯了,皇上恕罪!”

    “瞧徐爱卿这般着急,难不成真认识这女子?”明宣宗皱了皱眉,下意识怀疑的在徐秋涧身上打量起来。

    徐秋涧心里一紧,这明宣宗怎么会突然问起沈婉馨来?而且似乎不大高兴自己认识沈婉馨的样子!赶紧下意识清了清嗓子,应道:“微臣确实认识此女,此女出生烟尘,身姿卓越,容貌过人,是顺庆满江红花船的头牌花魁,还与另外的十一位女子合称为十二金钗!在当地也算颇有名声!微臣曾在顺庆府与之有过几面之缘!”

    “仅仅如此?”明宣宗一副大有深意的看着徐秋涧,看得徐秋涧全身发嘛。

    “仅……仅此而已!”面对明宣宗的目光,徐秋涧心里不禁有些心虚。

    “可朕曾听说,这沈婉馨不仅异常美貌,更通音律,实是一代佳人呐!难道徐爱卿就没对其动过心?”明宣宗有意无意的问道。

    明宣宗话里有话,徐秋涧如何听不出来,莫非明宣宗知道他和沈婉馨的事情了?正不知该如何回答时,明宣宗突然笑了起来;

    “朕和徐爱卿开个玩笑,爱卿还当真了么?”明宣宗用手拍了拍徐秋涧的肩膀,笑道。

    徐秋涧也只能假装赔笑了笑,随即开口道:“不知皇上为何提及这沈婉馨呢?”徐秋涧很是关心这个问题。显然明宣宗突然向他提到沈婉馨是有意之举。

    “是这样的,这宫里每三年便会从民间挑选一批美人进宫,今年恰逢选美之年,而这沈婉馨便在今年这批人的名单中,之前朕曾听说,你与那沈婉馨相识,所以不免有些好奇,固此一问!”明宣宗坦然道。

    徐秋涧心里微微一跳,不禁想起去年在离开顺庆府前,那十二金钗中的第二美人吕小小跟他说过的话,说当地东厂的人威胁满江红要让沈婉馨进宫,不然就要将其他十一个金钗全部送进宫里,可那时沈婉馨已经离开满江红,不知所踪!而吕小小毅然决定要顶替沈婉馨进宫,以保全他十位金钗。

    难道吕小小真顶替沈婉馨,要进宫了?若真是如此,恐怕明宣宗此时口中的沈婉馨必然就是吕小小了。

    徐秋涧不由得一阵庆幸,好在自己刚才没有说漏嘴,如果让明宣宗知道真正的沈婉馨已经失踪了,吕小小的冒名顶替之罪,可是要杀头的。

    对于吕小小,徐秋涧心里始终觉得有一种愧疚感,去年离开顺庆府的当天,此女携其他十位金钗亲自为他清歌送行,而歌词中,字里行间都透着对他的倾慕之情,无奈自己身边红颜众多,实在无法再接受她的这份感情。听到她要冒名顶替沈婉馨进宫,更是令他十分惋惜。

    因此,若此女真进宫了,他当然不希望见其出事。

    “徐爱卿……徐爱卿……徐爱卿……”

    正当徐秋涧沉思之际,传来了明宣宗的声音,而且是接连叫了三声,徐秋涧这才有所发觉,赶紧回过神来,赶紧拱手致欠。

    “徐爱卿为何走神啊?”明宣宗略带孤疑的在徐秋涧脸上看了看。

    “微臣失态了,还请皇上赎罪!”徐秋涧自然不能回答,下意识岔开了话题,“不知皇上为何会知道微臣与那沈婉馨相识的呢?”

    “不瞒徐爱卿你,正是刚才你向朕建议任命他为传旨天使的东厂长督庞德,告诉朕的!除此之外,他还对朕说,你与那沈婉馨似乎还关系不浅,而且曾多次出入对方住处,不知他所讲是否属实啊?”明宣宗说话间,下意识朝徐秋涧面上看了看。

    徐秋涧暗暗点了点头,他一猜就知道是又是庞德这老阉狗在背后捣鬼,他去年就听华月提起过,东厂威胁满江红,要沈婉馨进宫就是他暗中指使的,而让沈婉馨进宫的真正目的,就是想通过明宣宗来除掉自己,可恨之极。

    没想到这‘沈婉馨’还没有进宫,这老阉狗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在明宣宗面前搬弄是非了。还好华月跟他说过,这老阉狗并没见过沈婉馨,就算吕小小冒充沈婉馨进宫,这老阉狗也不知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 官复原职

    想清此中环节,徐秋涧心里放心了不少,当即跪了在了地上,对明宣宗叫屈道:“皇上明鉴,我与那‘沈婉馨’虽有过几次来往,但微臣那时只是与其询问案情,坦荡交往,绝非皇上所想的那样!再者,这庞德与微臣素有旧怨,在皇上面前对微臣颠倒黑白,必然是居心叵测,皇上万万不可相信这阉人之言!”

    见徐秋涧这样,明宣宗当即笑了,“徐爱卿误会朕了,朕不过就那么随口一问,你何必当真!再者你与那庞德孰是孰非,朕岂能不知?快快起来!”说着一把将徐秋涧扶了起来。

    “微臣谢皇上信任!”徐秋涧站起来后,一副愣愣的模样望着明宣宗,心底不禁暗自一阵佩服,皇帝果然是皇帝,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透着心机,刚才明宣宗对他的一番问答,不仅在巧妙的套他话,同时也成功的激化了他跟庞德更大的矛盾,可谓是用意之深。

    当然这已经不重要了,至少在他和庞德之间,明宣宗还是站在他这边的,打击庞德,也符明宣宗的利益。

    随即明宣宗便冲徐秋涧挥了挥手,开口道:“好了,你且先回去候着吧!一会朕命你官复原职的圣旨就到!”

    徐秋涧闻言,这才点头离开。

    离开皇宫,徐秋涧直接回了住处,如今他的住处只有几个下人,唯一能和他说说话的也就只有蔡宏了!当日在和明宣宗前往居庸关之前,徐秋涧便叫他把自己交给他的那封家书保管好,在他府上等他回来。

    那段时间,蔡红可谓是度日如年,生怕他真一去不返了,不好跟自己远在曲江县的家人交代!后来见他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当即将徐秋涧让他保管的那得家书还给了他,还叫他以后不要再冒险行事了!日后出远门一定要带上他,徐秋涧也只有苦笑着应允了。

    徐秋涧孤身一人走在偌大的汉王行宫之中,望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新家,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分!

    眼前一栋栋楼阁,一座座亭台,看上去大气雄伟,满目琳琅,比起曲江县那年久失修的破县衙实在要奢华百倍千倍!然而住着这样大的房子,他真的开心么?徐秋涧不由得在心里暗问自己;

    显然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他并不高兴,反而这房子还带给他一种莫名的孤独和压抑!有时他都开始怀疑,自己来京城为官到底对不对?

    想想从前在曲江县的时候,他身为一方土知县,虽然官职不大,但却也是当地的地头蛇,加上他锦衣卫副特使的身份,在地方上几乎不用怕谁?日子也算逍遥自在,更何况身边还有一干红颜知己相伴。

    然而自从到了京城为官后,看到的都是些当朝重臣,见到谁都得低头三分,还要面对那些琐碎的朝堂政见之争,弄不好还可能得罪皇上,犯下杀头之罪!可见,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徐秋涧不由得缅怀起以前在渠江县的日子了,那时候有王怜香,雯儿和萌儿三个善解人意的女子陪在他身边,自己有什么苦恼都可以和他们苦诉衷肠,可如今这偌大的汉王行宫,除了几个丫鬟仆人外,就只有蔡宏了,想找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

    徐秋涧如此想到,不由得摇头叹息起来。不经意间,他来到了白如凤曾所住的房间外,看着紧闭的房门,徐秋涧不禁又想起那晚华月偷偷钻进这房间,欲偷白如凤的武功秘籍和剑谱的场景来;

    华月生性活泼,古灵精怪,她的一颦一笑都让徐秋涧记忆犹新,想着想着,徐秋涧不由得面露伤感起来,这次居庸关一战,若不是这丫头不要命的两次替他抵挡伤害,他恐怕已经魂归天外了,然而这丫头也几乎丢掉了性命!虽然白如凤告诉了他一个唯一能救华月的办法,然而希望实在太渺茫了,若白如凤不能在两年内学会那能起死回生的易筋决,恐怕今生他再也见不到这天真活泼的小丫头了,如此,他将抱憾终身。

    “圣旨到……”

    正当徐秋涧伤怀之时,园外一声悠长的声音传来,将他惊醒!看来是明宣宗的让他官复原职的圣旨到了,徐秋涧下意识暗想到,随即收拾了面上的悲伤,朝前院走去。

    显然这声音也惊动了他人,很快蔡宏和其它家丁也纷纷赶到了前院,随即毕恭毕敬站到了徐秋涧身后,准备接旨。

    不时,便见王振单手举着圣旨,腰间挂着佩剑,大步走进了前院。只见他是孤身前来,并未带什么随从。徐秋涧面带笑意,下意识迎了上过去,准备和王振攀谈几句。

    但刚要开口,便见王振已经来到他面前,直接冷不零丁道:“徐大人,下跪听旨吧!”声音阴阳怪气,显然带着丝丝不悦。

    徐秋涧微微一愣,随即了然的笑了笑,下意识率领一干人跪在地上,道:“臣接旨……”

    见徐秋涧已经跪在了‘自己’面前,王振面露一丝痛快,这才缓缓展开圣旨,开始宣读起来。

    并无意外,王振所宣读的内容,无非是让徐秋涧从新官复锦衣卫指挥使,并归还尚方宝剑的意思!

    很快,王振便宣读完圣旨,冷撇了徐秋涧一眼,才将圣旨交到了徐秋涧手里,道:“徐大人可接好了,别再弄丢了,此次好不容易官复原职,若再被你弄丢了,下次皇上恐怕就没这么好心,再下一道让你官复原职的圣旨了!”庞德语调轻谩,与之前每次和徐秋涧见面都是笑脸相迎的态度截然相反。

    “多谢王公公提醒!徐某记下了。还请王公公内堂休息,我命人为王公公沏一杯热茶!” 徐秋涧接过圣旨,站了起来,下意识开口道,心里却忍不住一阵暗笑。

    “哼!不必了,咱家还要回宫向皇上复命呢!喏,这是皇上要咱家交还给你的尚方宝剑,你且收好!”王振一副并不领情的样子,下意识取下来挂在腰间的尚方宝剑,一并交到了徐秋涧手里,说完就已经转身,准备离开。

    “王公公可是为今天在皇上御书房的事情和我生气?”见王振要离开,徐秋涧直接在后面开口道。说着,还下意识遣散了身后的一干仆人,连蔡宏也被他一并支开了。

    王振闻言,身躯微微一动,下意识止住了身形,显然徐秋涧的话问到了要害。

    见王振一下停住了脚步,徐秋涧不禁暗暗点了点头,看来这死太监果然是因为今天自己在明宣宗面前摆了他一道,对自己心生不满,从他一来,就开始对自己横眉冷眼,徐秋涧早就看出来了。

    ps:觉得还行的书友们,请加一下qq群,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里问我……(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秘密

    “徐大人哪里话!如今皇上可是对你宠信的很呐,仅仅因你一言,便让咱家辛辛苦苦十余年,在皇上面前建立起的信心一下付诸东流,如此广大神通,咱家又岂敢怪你?只是咱家自问以前素来与徐大人交好,还不惜触怒皇上帮助过你,可怎想徐大人却如此对咱家!着实让咱家心寒呐!”王振背对着徐秋涧,一阵阴阳怪气的道。

    “听王公公这般口气,必然还是在生徐某的气啊,我就知道,今天的几句无心之言,会令公公误会!”徐秋涧一副唉声叹气的样子道。

    大概是听了徐秋涧的话很不高兴,王振下意识转过了身来,冷撇着徐秋涧,道:“误会?你徐秋涧今日对皇上故意提到传旨天使向来由太监担任,目的不就是想引起皇上对咱家的主意么?”

    “公公何出此言?你是知道的,我与那庞德水火不容,今日之所以这么说,本意是让皇上任命他去鞑靼为使的,怎料皇上竟会错了意,点到了王公公你,再者最后徐某不是也向皇上替公公说话了么?”徐秋涧一副略带委屈的模样道。

    “哼哼!咱家虽有些愚昧,但不瞎!你徐秋涧是什么样人,咱家能不知道么?”王振冷眼道,显然不相信徐秋涧。

    徐秋涧见状,不禁做出一副很是失落的样子,叹息道:“唉!既如此,徐某也无话可说了,本想等皇上罢免了庞德的职务后,我再向皇上提议由王公公你接替庞德的,怎知公公对我误会甚深呐!”说话间,还下意识瞟了瞟王振;

    只见王振听闻徐秋涧的话,不由得目光一闪,但又略带几分孤疑的道:“你……你刚才说什么!你要向皇上推荐咱家接替庞德?”看的出来,王振还是微感惊喜的。

    “对啊!放眼整个宫里,现如今除了现在的庞德,还有哪位公公能与你王公公相提并论?若那庞德倒台,最合适接替他的非你王公公莫属啊!我当然得顺应时势,向皇上举荐你啦!”徐秋涧故意将王振抬高道。

    “可徐大人别忘了,东厂还有一个秉笔太监陶荣陶公公,这陶公公办事老练,也深得皇上器重,况且在宫里的资历也此咱家久,你就不怕向皇上推举我之后,得罪了他?”王振大有深意的盯着徐秋涧道。

    “王公公多虑了,陶公公虽资历老,也深得皇上器重,但王公公你却跟随了皇上十余年了,而且近乎日夜相伴,算起来,他与你陪伴皇上的时间却相差甚远,要说信任,皇上自然还是信任你多一点。”

    王振下意识转动了几下眼珠子,随即又变得不悦的道:“信任?可今日拜你徐大人所赐,如今皇上对咱家哪还有什么信任可言呐,哼!”

    徐秋涧微微笑了笑,道:“王公公言重了,公公好歹也跟了皇上十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因此皇上对你的信任岂能因这一朝之事,所没就没的,公公以后只需在皇上面前恪尽职守,来日我再为公公在皇上面前说些好话,这东厂长督之职和司礼监的大总管必然都是你的了,但若王公公此时便对我心有误会,徐某真害怕王公公你坐上高位后会对我司机报复啊!”徐秋涧说到后面,故意做出一副很是担心的样子。

    “这……徐大人多心了,咱家岂是那种斤斤计较之人,你若真能像皇上举荐我接替庞德,咱家必然对徐大人感激不尽呐!”王振十分欣喜,全然忘记刚才还和徐秋涧赌气的事了。

    徐秋涧暗笑不已,这死太监当真是变得快啊!不愧是大明朝未来的大奸宦,“那王公公现在对徐某……”徐秋涧下意识提点道。

    “好了,徐大人,刚才的事就别提了,咱家之前本就对你没什么偏见,你我还是跟以前一样,以后若有什么事需要咱家帮忙,咱家一定竭尽全力相助!”王振一副十分慷慨的样子道。

    “如此,那就先行谢过王公公了!”徐秋涧拱手道。

    “……”

    两人又虚以委蛇了一会,王振才告辞离开。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又过了三天,经过这三天时间,徐秋涧又步入了锦衣卫指挥使的日常任务中,而且这三天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明宣宗当真在次日的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任命庞德为前去鞑靼传旨的天使,正如他若料,这老阉狗十分聪明,虽然不怎么怕明宣宗,但也知道自己顶不住朝堂上文武百官的压力,所以还是乖乖答应了,已经于一天前,前往了鞑靼。

    尽管明宣宗没能借此将庞德治罪,但还是值得高兴,此去鞑靼名为天使,实为人质,这老阉狗很有可能将一去不返,死在塞外,如此也算除去他心里的一块心病了。

    树木青盈,蝉虫奋鸣,六月的天气已经稍显炙热了,北镇抚司内,徐秋涧坐在自己处理公务的地方,迎着从窗户投进来的阳光,不禁额头上已经流出了丝丝汗迹,但他并未注意,依旧很是认真的翻看着手里的一张卷帛。

    这张卷帛是徐秋涧在镇抚司案宗房里翻阅宗卷时,无意在书架下的一块空心砖里面发现的,发现时,这绸缎折叠得十分整齐,还用一个锦囊装着的,可谓是异常隐秘,显然是有人故意藏在这里的。所以徐秋涧一时好奇,便取了出来翻看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惊一跳!这卷帛上竟记载着一个惊天秘密,说是大明朝的前任皇帝明仁宗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人下毒害死的,而且连下毒之人的名字都提到了,说是一个叫海涛的宫中太监所为!

    对于明仁宗之死,明史上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说法,那便是暴疾而亡,就是得了疾病死的很突然,然而很多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他被气死,有的说他纵情声色过度而死,也有的说他长久服食丹药中毒而死,更有人猜疑是他的儿子明宣宗为早日登上皇位,将他谋害而死!总之不管怎么说似乎都符合暴毙一说,也正因明史只给了这么一个模糊的说法,反而更多人相信明仁宗之死并非偶然。

    尽管徐秋涧也知明仁宗之死带着很多谜团,但都没有确切的历史依据,不足为信,但如今看到这份神秘卷帛上的记载,他不由得有些怀疑了,此时距离明仁宗过世也仅仅几年,时间并不长,若真有人目睹明仁宗被害,并记在了这卷帛上,也不是不可能。(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选闲(一)

    这卷帛并未记得很详细!只说明仁宗去世前的一段时间一直希望再次将大明朝的京城迁往南京,并让太子(如今的明宣宗)前往南京准备迁都事宜,但不久,因一位大臣在朝堂上当众指责明仁宗因在为明成祖服丧期间亲近美色,从而气病,而且一连三天卧床不起,而当时哪位名叫海涛的太监不知为何对其死了歹心,在明仁宗的药里下了毒,将其谋害!

    徐秋涧不由一阵沉吟,写这卷帛的人会是谁呢?还能这么隐秘的藏在镇抚司……莫非写卷帛的人就是锦衣卫的人?若真是如此,想来在锦衣卫担任的职位绝不小,毕竟镇抚司的案宗房可不是一般百户千户所能进入的。

    正当徐秋涧暗自陈思之际,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徐秋涧赶紧将卷帛收了起来;目前他不敢确定卷帛上记载的是否属实,但他知道,这卷帛的事决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否则宣扬出去,必然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徐秋涧刚收好卷帛,就见刘勉从外面迈步走了进来;自从自己杀了孙彤被明宣宗撤职的这段时间,刘勉暂时顶替了他这一把手的角色,锦衣卫的事务全权由他一个人在打理,前天前他官复原职,刘勉又只得退居二线了,也不知这家伙心里是些什么滋味?

    总的来说,徐秋涧并不反感刘勉,此人在行事上虽没有他果敢,但尚算诚实稳重,面对自己这个比他年轻许多的上司,也从未耍过心机,可见心里还是对他有几分敬畏的。

    “刘大人突然过来,找我有事么?”望着走来的刘勉,徐秋涧下意识开口问道。

    “是啊!指挥使大人,有一件事两天前本就该跟你说说了,但前段时间大人一直为边关之事操劳,便想等大人缓两天再说,今天也是时候跟大人商议一下了!”刘勉恭敬道。

    “你且说吧!有何事找我商议?”徐秋涧道。

    刘勉赶紧点了点头,道:“说来锦衣卫的前任佥事孙彤已被大人处决有半月时间了,如今这佥事一职已然空缺,也是时候找人替补上了!所以下官认为,此时应从众锦衣卫千户中挑选一位,奏请皇上叕升为锦衣卫佥事!不知大人觉着意下如何?”

    徐秋涧下意识点了点头,“确实应当如此!只是佥事一职在锦衣卫中举足轻重,上任佥事孙彤,违法乱纪,已然成了本官心里的阴影,所以在选择上,我等必然得十分谨慎!想来刘大人在镇抚司任职比我要久得多,对各千户也深知根底!你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这……下官有道是有,就是不知大人觉得如何了?”刘勉微微有些尴尬道。

    “噢!那你且说来听听?”徐秋涧略带好奇的问道。

    “不知大人觉得那徐恭如何?”刘勉试探性问道。

    徐秋涧微微点了点头,就知道刘勉首先会提到徐恭,毕竟这徐恭也是之前他推荐给徐秋涧的,而且经过诛杀孙彤一事来看,这徐恭表现确实令徐秋涧很满意,此人为人正直,不畏强权,徐秋涧打心底里对徐恭很是欣赏,若要徐秋涧现在选择提拔,必然也会想到徐恭的。

    “对于徐恭的为人,刘大人想必比我更清楚,你若觉得应提拔他,本官也自是没什么异议!”徐秋涧下意识回应道。

    “这……是啊,这徐恭行事果断,很有魄力,当时下官正是看到他这份刚正和胆识,因此对之很是欣赏,但欣赏归欣赏,在择官上,下官不敢马虎,据我观察,我锦衣卫千户中还有一人能力不比这徐恭差,而且资历也在徐恭之上!所以现在下官也很是为难,正好前来问问指挥使大人的意思!”刘勉略带为难的道。

    “噢!还有一人能跟徐恭相匹?”徐秋涧闻言微显意外,随意重重的点了点头,“你说对,在官员的选择上,我们不能有所偏见,一切以能力和官品来衡量!对于你说的这位能和徐恭相能力相当的人,本官倒是很有几分好奇!此人叫什么名字啊?”

    “此人姓马,字博远!来我锦衣卫已有足足十余年了。”

    徐秋涧微微一阵沉吟,道:“那好!反正明日我们也闲着没事,明日就上他家去瞧瞧他吧!顺便考察考察他。”

    “如此也好!就依大人所言!那下官就先行告退了……”刘勉当即点了点头,随即就要告辞离开。

    “刘大人不急,我还有一事想问问你!”徐秋涧下意识叫住了刘勉。

    “大人请问!”刘勉恭敬应到。

    “刘大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可知道宫里又一个叫海涛的太监?”徐秋涧下意识想起那卷帛上提到毒害明仁宗的人,不禁开口问道。

    “海涛?”刘勉下意识思索了起来,许久才道,“我记得六年前先皇身边有常侍好像就叫海涛吧!不过听说他在先帝驾崩后,就自杀给先帝陪葬了,大人怎么突然问起此人来了?”

    徐秋涧下意识点了点头,但见刘勉问起,随即开口道:“没……没什么!我只是听到有人提到他,一时好奇就随便问一下而已。”

    刘勉似乎有些不大相信,孤疑的在徐秋涧身上看了看,但又不好问,最终告辞离开了。

    遡日,徐秋涧和刘勉相约来到了城内一处占地不大的房宅,这房宅地处城西,不仅人流量少,而且异常破旧,所以看上去异常清冷,不过房子倒是收拾的异常干净整洁,根据刘勉所说,这就是昨天他提到的那能与徐恭相比的马博远的家;

    徐秋涧不由得暗暗点了点头,这马文博远好歹也是锦衣卫千户,却住着贫民家的房子,着实有些难得。

    很快,徐秋涧便见到了这马博远,此人三十有余,虽是锦衣卫官员,但样貌倒有几分书生气质;

    “不知指挥使大人和同知大人到来,下官未曾远迎,还请两位人大人勿怪!”见到徐秋涧和刘勉两人到来,马博远当先拱手施礼道。

    “马千户多礼了,本官今日也是和刘大人闲逛至城西,突听刘大人说你家在此,我们便顺便过来看看了,你不会怪我们搅扰吧!”徐秋涧笑道。

    “岂敢岂敢!指挥使大人说笑了,您能和同知大人光临寒舍,那是寒舍蓬荜生辉啊!下官高兴还来不及么呢!只是下官屋舍简陋,怕让两位大人难以下榻!”马博远赶紧恭敬的应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选闲(二)

    “不妨事的,指挥使大人与我都不是那等鄙俗之人,你也无需介怀!”刘勉开口道。

    “没错,今日我与刘大人都是变装出行,马千户此时也不必就将我们视为你的上司了,就当成两个普通客人招呼吧!”徐秋涧也点了点头道,说着又下意识看了看马文博这破旧的房屋,道:“我虽听闻刘大人说过你马博远家中甚是清贫,竟不想清贫如此啊!这倒让我很是费解了,你说你堂堂一个正五品千户,以你的俸禄,置办一处好的房宅也不算难事吧!怎还会住着如此破旧的房子?该不会是你将所有俸禄拿去养小妾去了吧?”徐秋涧半开玩笑般的道。

    “指挥使大人说笑了,下官自幼家中贫寒,贫民房已经住惯了,若真要让下官住进大房子,道还真不习惯,而要说小妾,那更不可能了,下官成婚十余年,与拙荆伉俪情深,实在无心纳妾了!”马博远摇了摇头苦笑道,说着还将屋里的妻子叫了出来,给徐秋涧和刘勉见礼。

    当两人看到马博远的妻子时,都不禁有些大跌眼镜,按理说马博远相貌堂堂,找个妻子也应该十分貌美端庄才是,可这女子虽举止得体,但却相貌平平,甚至还带着几分丑陋,与马博远站在一起,完全不搭调。

    马博远大概也是看到了两人有些大失所望的神情,不禁有些尴尬道:“贱内貌丑,难登大雅之堂,让两位大人见笑了!”说着便让自己的妻子进屋去了。

    “尊夫人虽算不上貌美,但温文尔雅,大方得体,马千户能有如此贤妻,也实属难得了!”徐秋涧下意识回应道。随即又问道:“我观尊夫人谈吐举止都透着大家闺秀的风范,倒像是大户人家之女吧!”

    “指挥使大人当真是慧眼如炬,贱内本是出自经商世家,只是家道中落,岳父岳母相继去世,家中仅剩下她,也只能和下官屈居于此了!”马博远点了点头,回答道。

    就在这时,突然见十多个老百姓,敲锣打鼓的抬着一块方方正正的东西朝这里走了过来,徐秋涧微微愣了愣,下意识朝他们看了看,准确来说应该是看他们所抬的东西,只见那东西被一块大红布盖着,只看出是一块方形之物,却看不出究竟是何物,正当徐秋涧暗想之际,一干人已经直径来到马博远的的家门口,随即停了下来。

    这下将徐秋涧和刘勉一下弄糊涂了,倒是马博远像是认识这些人,当即对为首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开口道:“李老伯!你们这是要干嘛啊?”马博远说着,也略感好奇的在他们所抬的东西上看了看。

    那被马博远被称为李老伯的人,随即开口道:“马大人呐!这些年来,感谢您对咱们村乡亲们的关照和爱护,乡亲们实在无以为报,所以集资为大人你特意做了一块这个给您送来,希望你不要嫌弃才是!”李老伯说着,转身将那所盖之物上的大红布一扯,顿时,一块亮晶晶的牌匾展现在几人眼前;

    这牌匾长足有两米,宽也近尺余,只见其上写着‘高风亮节’四个隶书大字。

    见到如此场面,徐秋涧不禁想起去年自己在渠江县时,也有老百姓联名为他送过一次牌匾,然而比起这副牌匾,自己那副牌匾就有些差的远了,这副牌匾无论大小,做工,以及字体的工整度都不及这一副,甚至这牌匾的字体都襄了金色字边。总之给徐秋涧的第一印象,做这副牌匾一定花了不少钱。

    徐秋涧不禁好奇的在马博远身上看了起来,这家伙当真这么受老百姓爱戴!连老白姓都自发给他送起来功德牌匾了!

    “好一个高风亮节啊!看来马千户真是美名远播呐!”徐秋涧下意识开口道。

    刘勉则看了看这些老百姓,直接对马博文问道:“这些百姓是哪里的?这到底怎么回事?”

    马博远闻言,随即恭敬应道:“回同知大人,这些人都是城外莲塘村的村民,至于为何会送下官这东西,可能是因为这些人曾经受过下官的一些小恩惠吧!”

    “恩惠?什么恩惠?”徐秋涧下意识问道。

    “马大人曾给过我们村很多穷人的银子,帮助过我们,是不折不扣大清官呐!”这次还不待马博文开口,就有个村民开口说道。

    “是啊!马大人曾经常拿出自己的银子帮助我们这些穷人,我们都十分感激,所以给他做了这副牌匾给他送来。”又有村民道。

    徐秋涧和刘勉听了都略带意外,许久徐秋涧才下意识点了点头,笑着对马博远开口道:“好你个马博远呐!你不会告诉我和刘大人,这些年来的俸禄,你都捐赠给了这些村民了吧!”

    马博远闻言,略微有些尴尬的回应道:“回两人大人,下官俸禄确实不高,但对于我和娘子两人,确实也花不完,所以还不如将剩下的钱银拿去给那些穷苦人家,也算为我马博远积攒了功德吧!”

    “难得马千户如此高风亮节,看来这些相亲们给你送来的这牌匾,当真送的是名副其实啊!”刘勉闻言,都不禁下意识夸赞道。

    徐秋涧也暗自点了点头,听这马博远言谈举止,此人确有几分清正之风,怪不得刘勉会说此人与徐恭有得一比。

    “同知大人谬赞了,这都是这些乡亲们的抬爱!”马博文谦虚回应道,随即又向一众老百姓开口道:“各位乡亲的一番好意,马某心领了,只是你们送的这牌匾,我实在受之有愧,还请各位拿走!”

    “可是这都是乡亲们对马大人你的一番心意,大人莫要推辞啊!”

    “是啊!马大人,你为官清廉,爱戴百姓,这牌匾你无论如何都受的起,还请你收下吧!”

    “……”

    当即就有几个乡亲开口说到,马博远见之很是为难。

    徐秋涧不禁拍了拍马博远的肩膀,开口道:“既然是乡亲们的一番心意,我看你还是收下吧!你总不能让他们辛辛苦苦抬来,又叫他们辛辛苦苦他抬回去吧!”

    “没错,难得这些老百姓这么念及马千户你的好,难道你忍心辜负他们,再说能有百姓给你送功德牌匾,本就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你还能不要?要换作是本官,本官必然欣然接受,并将之高挂于门庭之上,供他人瞻仰,如此多好?”刘勉也道。

    “这……既然指挥使大人和同知大人都这样说了,那下官也就不再矫情了,收下便是了。”见徐秋涧和刘勉都这样说,马博远一番犹豫后最终点头同意了,随即让这这村民小心将牌匾抬进了屋,又和这些村民们聊了会家常,最后才客气的将他们目送离开。(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选闲(三)

    将一干村民送走后,马博远赶紧将徐秋涧和刘勉请进了一间摆设简单的客堂,又让她的妻子为徐秋涧和刘勉端了两碗茶水。当然,虽说是茶水,里面却并无茶叶,显然是白开水。

    “说来惭愧,下官平日习惯喝白开水,所以家中尚未备有茶叶,也只能请两位大人喝白开水了,还请两位大人不要嫌弃才是!”马博远大概是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不禁开口解释道。

    “马千户谬言了,俗语有云:人正如水清,马千户洁身自好,亦有这喜欢白开水的嗜好,不正应证了这句话么!我等自然理解,况且刚才刘大人也说了,我们都不是什么鄙俗之人,在我们面前,你无需这般拘节!”徐秋涧开口道。

    “是是!指挥使大人说得是……下官记住了!”马博远随即点了点头。

    “……”

    接下来,徐秋涧和刘勉又同马博远闲聊起来,既然是来考察他的,自然得问他一些关于对为官之道的看法和见解,经过一个多时辰的相谈,徐秋涧大致对这马博远有了些了解;

    这马博远很有几分口才,能言善辩,这一点确实要比徐恭强,而且还可以肯定一点,他要比徐恭精明许多,对于他刚才的问题,马博远回答的十分精准,甚至徐秋涧还问过他几个很是敏感的问题,他都很是巧妙的回避了这几个问题!而徐恭则性格刚正,不善心机,对于他的问题怕是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

    徐秋涧不禁在心里开始衡量起来,两人到底谁更合适升迁锦衣卫佥事了。

    当然,若要徐秋涧这时候做选择的话,徐秋涧可能还是会选择徐恭,徐恭刚正不阿,不畏强权这种风骨本就十分难得,况且在在处死若彤这件事上,他立场鲜明,个人能力也有所体现。

    反观马博远,自己今天才第一次见到他,还不算多了解,虽然对其一番谈话他很是满意,但尚且不知此人个人能力如何?若此人仅能承口舌之利,那便令他失望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马博远在言谈上也并不像无用之辈,若真是如此,他在处理事情上必然要比徐恭精明很多,毕竟徐恭正直诚实,在有些事情上根本不会考虑太多,而锦衣卫佥事在锦衣卫也算要职,相比较,马博远可能更合适。

    徐秋涧一时间也不好选择,准备回去和刘勉商量一下再做决定!于是就想告辞离开了,但几人一阵闲谈,已经时至午时了,马文博的娘子将午饭都做好了,马博远便叫他们吃过午饭再走,两人本想推辞却,但见马博远十分盛情,两人只得盛情难却的同意了。

    不时,马博远的娘子便将饭菜端上了桌,马博远热情邀请了徐秋涧和刘勉入座,徐秋涧大致看了看,这座饭菜十分清淡,别说肉,连像样的菜都没有,就一碗粗面馍和一盘咸菜,另外还有一盅稀粥,说是稀粥,却清的连米粒都没见着。

    刘勉见了也下意识挑了挑眉,还特意问道:“你们平常就吃这个?”

    “是啊!同知大人,粗茶淡饭,让您见笑了!”马博远大概也有些尴尬,随即又道:“不过这馍和着我娘子做的咸菜一起吃,味道还是挺好的,不信请两位大人尝尝!”马博远说着,下意识给徐秋涧和刘勉各夹了一个馍,随即自己才拿起一个馍,并用筷子夹了一丢丢咸菜放在馍上,之后便裹卷起来开吃了,样子还十分享受,一副很是好吃的样子。

    徐秋涧本就是穿越过来的,什么没吃过,自然不可能嫌弃,也下意识学起马博远一样,夹了咸菜在馍上,裹着吃了起来,不过还真如马文博所说,这馍和咸菜和起来吃,味道酸甜带香,极为可口;

    “咦!尊夫人制作咸菜的手艺还当真不错啊!味道极好!刘大人,你也快尝尝看!”徐秋涧不禁开口赞叹道,随即又提醒起旁边的刘勉。

    刘勉微微一阵犹豫,显然没吃过这些粗食,但见徐秋涧这么说,也只能学着他们的样子来吃起来。

    正所谓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这刘勉大概是吃惯了山珍海味,不知道农家之食的妙处,今天突然一吃,当真让他感慨不已,后来吃了一个又一个,惹得一干人笑意不止。

    “没想到尊夫人出生名门,竟也懂做这些农家土菜!当真乃奇女子也!”刘勉一连吃了五个,这才摸着有些胀痛的肚子,开口赞叹道。

    马博远的娘子闻言,面色微微变了一下,但没说话,倒是马博远开口道:“同知大人过誉了,贱内虽出身名门,但不幸家道中落,早也不是什么小姐之身,这些年来,跟随下官清贫度日,学一些腌制土菜之法也是纯属无奈!”

    徐秋涧眼镜很是锋利,刚才马博文娘子那面色微微一变,他自然看到了,却不知为何?不过这女人从一见面都不爱说话,马博远几乎成了他的代言人。当然徐秋涧也没多想。

    一顿饭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足足花了半个时辰,吃完饭,徐秋涧和刘勉便又准备告辞离开了。

    得知徐秋涧和刘勉要走了,马博远和他妻子连碗筷都没来得及收,便准备送送他们。但刚到门外,便见一女子快步朝这边走来;

    “老爷……老爷!紫彤姑娘又发脾气了,哭着闹着叫你过去看他呢!”那女子一边走一边道,目光则一直盯着马博远这边。

    徐秋涧和刘勉都不禁一阵愕然,都下意识瞧向马博远,却见马博远看清这女子后,面色一连变了数下,连同他旁边的妻子也同样面色很不好看起来。

    “马千户,这女子是?”徐秋涧下意识问道。

    见徐秋涧问起,马博远这才回过神来,略显惊慌的道:“这……这下官也不认识她!”说话间还故意避开了那女子的投来的目光。

    徐秋涧微微一挑眉,显然这马博远没说真话,还不待他继续问,旁边的刘勉便先开口了;“胡说,这女子分明是在叫你,为何说不认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沽名钓誉

    “大人!下官真不认识她,可能是认错人了吧!我这就去问问!”马博远虽矢口否认,但神情极不自然,说着大步向前,走到了那女子跟前,“姑娘!你认错人了吧!你好好看清楚,我是你家老爷么?”说话间还下意识对那女子挤眉弄眼的,显然在向她暗示着什么。

    然而这女子似乎有些呆头呆脑,并未会意,还一阵迷糊道:“老爷,你……你今天是怎么了?我是紫彤姑娘的丫鬟呀!你不认识我了么?”

    马博远闻言,不由得对那女子一瞪眼,似乎有些怒意了,刚要开口,后面的徐秋涧便先开口了;

    “好了,马千户!你这点小动作是瞒不过我和刘大人的!你如此想撇清与这女子关系,莫非是有什么事不好当着我和刘大人的面说吗?”徐秋涧略有孤疑的道。

    “是啊!马千户,这女子是谁,还有她口中紫彤姑娘有是谁?”刘勉对马博远的表现也十分不满,略带不快的道。

    “这……”

    马博远面色犹豫不决,却依旧没作言语,倒是那女子听到刘勉问起,随即回答道:“我叫冬梅,是老爷未婚妻的丫鬟!”

    “未婚妻?”徐秋涧和刘勉都微微一愣。

    “对啊!就是我刚才说的紫彤姑娘啊!她是我们老爷的未婚妻,你们又是谁?干嘛在我老爷的家……”女子傻头傻脑,全然没注意到马博远已经面色铁青了。

    “够了,你这贱婢真大胆,站在你面前的乃现任锦衣卫指挥使和同知大人,岂容你这般无礼?”马博远涨红着脸,直接怒声打断了这叫冬梅的女子。

    “啊!贱婢该死,请大人赎罪!”丫鬟冬梅闻言,吓得身子一哆嗦,顿时咚的跪在了地上,不敢再说话了。

    “马千户终于承认认识这女子了?”徐秋涧不咸不淡的回应了一句,这马博远刚才一再敷衍,显然有什么事瞒着他们,不禁令他有些不满。

    “这……嗯!”马博远见徐秋涧步步紧逼的目光,最终还是点了头嗯了一声。

    “如此说来,这丫鬟口中所说的紫彤姑娘也真是你的未婚妻了?你不是已经有了妻子么?怎么又突然多出个未婚妻了?”徐秋涧说到,说话间,还下意识看了看马博远的娘子!只见其则是一脸无奈和凄楚。

    “这……”马千户面露为难,但不待他说话,跪在地上的丫鬟冬梅则又开口了;

    “大人有所不知!我家老爷的原配夫人李氏与我家老爷成婚近十余年,至今膝下无子,咱们家老爷早就想休掉李氏重新娶我们紫彤姑娘了!”那丫鬟说话间,还有意无意的冷撇了马博远的娘子一眼,眼神中满是不削。

    “你这贱婢住口!”马博远闻言,顿时对那丫鬟怒声呵斥了一句,随即立刻跪在了徐秋涧和刘勉的面前,“两位大人切不可听信这贱婢之言!下官与娘子成婚是无子嗣,也有过纳妾之心,可从未想过休妻啊!”马博远言语急促,似乎生怕徐秋涧和刘勉误会他什么。

    “马千户这话此刻应当说于你家娘子听最为合适吧!你讲给我和刘大人听,又有何用?”徐秋涧下意识皱起了眉头,这马博远似乎并没像刚才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好,看来这人有些沽名钓誉了。

    马博远闻言微微一愣,这才点了点头,象征性起身来到了他娘子面前一番解释起来,只见他娘子李氏并未言语,只是一脸凄苦的流着泪,将头撇向了一边,并未理会马博远的解释。

    显然此时无论马博远的解释是否为真,刚才这丫鬟的话都对她造成了一定性的心里阴影!徐秋涧不禁在心里为之一阵摇头。随即又将目光转移向了那丫鬟;

    “你说说看,你口中的紫彤姑娘是哪里人士?她怎么和马千户认识的?你今天来找马千户又要干嘛?”徐秋涧一眨不眨的盯着这丫鬟,结连问道。从刚才她说话针对马博远娘子可以看出,这丫鬟也不是什么善类,徐秋涧自然也没给他好脸色。

    见徐秋涧发问,丫鬟冬梅不敢不答,随即回应道:“回大人,紫彤姑娘是那里人奴婢也不知道,只听说她家就她一个人了,至于她与我家老爷是如何认识的,我也不清楚,我只是我家老爷花钱顾去伺候紫彤姑娘的!而今天我来找我家老爷,是紫彤姑娘想见老爷,所以叫我来找老爷的回紫彤庄园去看她!”

    “紫彤庄园!这是哪里?”徐秋涧下意识问道。

    “紫彤庄园原名叫山水庄园,在皇城以西两里地的位置,以前是富商王老爷的一处产地,后来被我家老爷买下来送给紫彤姑娘的,并以紫彤姑娘的名字为其命名的,可见我家老爷对紫彤姑娘的疼爱!”丫鬟冬梅一脸羡慕的样子说到。

    “竟不知马千户还有一处庄园,看来真是想做个隐形的富豪呐!”徐秋涧皱着眉头,冷撇了一眼旁马博远一眼。

    马博远自然也听到两人的谈话,顿时面色一变,当即又跪在了徐秋涧和刘勉的面前,急切解释道:“两位大人,你们千万不要听这贱婢胡说,这庄园虽是下官从李老板哪里购买的,但并未花多少银子!”

    见马博远这么说,那丫鬟也赶紧解释道:“是啊!我们老爷说得没错,奴婢曾听紫彤姑娘说起过,当时李老板直接开价要五千两白银!结果听说我家老爷在锦衣卫做官,所以给了我家老爷一个最低价,一千两便买给我家老爷了,可谓是赚大了!”丫鬟冬梅浑然不知自己的一番解释却是越抹越黑!

    马博远面色铁青,不禁怒喝道:“你这贱婢住口……”

    “你住口……好你个马博远,枉费本官以前还对你如此器重,今日道真是让本官大开眼界啊!你守着偌大的庄园不住,却住着这破旧不堪的民房,难道你这一切都是做给外人看的么?”久久没说话的刘勉,终于忍不住爆发了,怒气冲天的打断了马博远。

    在选择提拔锦衣卫佥事上,刘勉打心里是比较偏向马博远的,不然昨天也不会对徐秋涧刻意提到他,然而今天的一番考察,确实太令他失望了。(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0790/ 第一时间欣赏明代县令最新章节! 作者:风南轩所写的《明代县令》为转载作品,明代县令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代县令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代县令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代县令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代县令介绍:
他是一名法医,一次意外的事故让他的灵魂意识穿越到了五百多年前的大明朝,并与一名快要死去的知县相结合了,他彻底的取代了他,命运的交响曲正式奏响;做了知县的他,利用出色的逻辑推理和刑侦手段破获了一桩又一桩疑难迷案,为民洗冤,伸张正义!因此也让七位绝色佳丽的女子为之倾断了芳心。明代县令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代县令,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代县令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