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大太监TXT下载三国之大太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大太监全文阅读

作者:愤怒的扑街     三国之大太监txt下载     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11章 说服孔融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还不是因为他袁家私相授受了很多孝廉名额?连袁术这种不忠不孝的东西十几岁便入孝廉简直就是讽刺。”

    “文举公在北海多年,想必也深以为然吧?”

    孔融有些尴尬。道:“这个孝廉名额确实有限,一个郡,三年才那么俩三个名额。的确是不够用。汉王说的情况也基本属实。”

    刘苟笑道:“所以啊,这举孝廉取士不能再这么干了。唯才是举,能者为贤才是正道。”

    “文举公,你信不,只要朝廷采用开科取士的办法取才。那么天下读书人会成倍的增加。孔孟之道才能更加发扬光大。”

    “因为读书能考科举做官,读书人才有劲头。有目标,有希望。而举孝廉怎么也落不到他们头上,谁还愿意去读书?读了也白读。”

    孔融身为孔子的嫡系子孙,当然希望孔孟之道发扬光大。

    道:“汉王说的对,举孝廉是很难轮到普通百姓家。这些年读书人越来越少了。与举孝廉是有关系的。老夫赞成你这开科取士之法。”

    刘苟心想,有你这老家伙赞成就好办了,有你这么个天下大儒站台吆喝。科举才能更顺利的推行下去。

    刘苟道:“文举公,这科举的主考官便由您老来担任。您是孔圣后人,又是当代大儒,由您老来做主考再合适不过了。这不光是对您的尊重,更是对圣人尊重。”

    孔融道:“汉王有此意,老夫就勉为其难了。不过老夫有个条件。所有士子在科考之前必须先祭拜圣人。”

    刘苟笑道:“那是当然,儒家士子当然得拜圣人。”

    刘苟身为帝王,儒家思想提倡忠君爱国这一套,他当然不会反对,这也是为什么汉武帝听董仲舒那一套罢免百家,独尊儒术。其核心思想就是忠君爱国。说白了就用忠君思想洗脑。让天下人忠于皇帝。要是没有忠君思想董仲舒早让刘彻砍了。

    刘苟现在早就变了,对带兵打仗一点兴趣也没。完全变成了政客,开始玩政治。等这批科举士子一出来,便开始培养新的势力。

    以后还得给这些士子洗脑,作为后来人,采用文人治国这是肯定的。像唐末,军人治国,天下不大乱才怪。几十年间,搞成了五代十国。赵匡胤采用文人治国南北两宋也坚持四百来年。经济文化都到了汉文化的鼎盛。

    北宋让石敬唐卖掉了燕云十六州。搞成无险可守才导至被金国所灭。后世很多说宋代军事很弱。其实有点片面。两宋对北方的战事,其实80%以上是赢了。可由于没有北方燕山山脉做屏障,大片国土无险可守。又缺乏养马之地,造成赢十次,也不能输一次。就像潭渊之盟。本来打赢了最后还得割地赔款。若两宋真的很弱的话,早就亡国了,根本坚持不了三四百年。

    “失去北方屏障,不光是无险可守,每年还要费很多军费养兵防守。北宋的常规兵力上百万。是历朝历代最多的。可见朝廷负担很重。

第512章 无条件投降

    “失去北方屏障,不光是无险可守,每年还要费很多军费养兵防守。北宋的常规兵力上百万。是历朝历代最多的。可见朝廷负担很重。哪怕强如汉唐鼎盛时期,也没有这么多常规兵力。而且宋代的弓弩很先进的。所以说宋代很弱是不客观的。

    所以刘苟对这次科举考试特别重视,这可是选自己的嫡系文臣系统。以后治理天下还得靠他们。如今对于一统天下,刘苟已不再有怀疑了。这一点他自信的很。天下已占三分之二。养马地全占了。益州又占了长江上游。曹操刘备,再怎么折腾,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最多是迟几年的事。

    刘苟打算花三到五年时间,把各郡县官员换个通透。确保自己称帝,不出现**和平交接权力。

    天下一统后,这些武将基本上都要裁撤的。不说学朱元璋杀功臣,但起码也得学学赵匡胤吧。

    …………

    幽州上谷怀县,诸葛亮的大军终于到了。

    轲比能见汉军主力到了,心里也有些打鼓,百年压制可不是开玩笑的。异族趁乱打打草谷还行,但真的举倾国之力开战,胡人没有赢的可能。强汉绝非是吹出来的。

    诸葛亮刚扎营。小兵来报,:“大将军,轲比能派使者来了。”

    诸葛亮笑道:“胡人到也懂得蛮多的嘛!这时候派使者来,明显是懂得双方交战,不斩来使。”

    “让他进来吧!”

    鲜卑使者,单手扶胸,弯腰道:“鲜卑使者沙溪拜见大将军!”

    诸葛亮见这家伙穿的不伦不类的。既像汉人又像野人。

    道:“你是步度根派来的,还是轲比能?”

    沙溪道:“我是轲比能大人的使者。步度根与我们不是一个部落的。”

    诸葛亮想笑,胡人就是胡人,一句话就把什么都问出来了。这鲜卑三大部落不和看来是真啊!

    道:“轲比能叫你来何事?”

    沙溪道:“我们大人已经派使者去长安了,与你们汉王讲和。我们愿意放弃幽州等地,只请你们把怀县的族人还给我们。”

    诸葛亮皱了皱眉头。心想,轲比能到有些能耐,到知道去长安服软。

    道:“汉王有令,只要你们投降,我们可以给你们土地。给你们做官。还可以还给你们族人。让他们像汉人一样生活。”

    沙溪道:“我们可以称臣,但绝不能投降,我们愿意回草原,只要汉人可以开边市,我们绝不南下。”

    诸葛亮道:“只有投降,接受汉王的安排。才可以还你们族人,否则一切免谈。”

    “你现在可以走了,告诉轲比能不投降,就洗干净脖子吧!”

    沙溪道:“是你们先到草原杀我们的族人的,我们才会反抗,如今又要我们投降,好不讲道理,有失大国风范。我们也不会就此认输的。”

    说完这家伙就走了!

    回去后对轲比能道:“汉人大将军只让咱们投降,只有投降才肯放我们的族人,如今只有打败这些汉人才能换回族人。”

    轲比能怒道:“欺人太甚,如此咱们就打败他们。”

第513章 激战

    “来人,通知下去后。让勇士们做好准备。”

    怀县外,诸葛亮近八万余人摆开阵势。

    鲜卑轲比能部近十万之众,可以说是全军压上。举倾国之力。

    庞德道:”大将军,鲜卑多骑兵,如在此平原地形作战我军怕不占优势啊!不如派一支偏师深入鲜卑后方去,逼迫鲜卑退兵。”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阎柔张辽他们把鲜卑的王廷都给毁了。本将再派人去也没什么意义。漠北草原何其大也。对付这些胡人,怕的不是他们集中。而是怕他们分散。”

    “胡人若是化成小股部分,深入草原咱们很难找到他们决战的。如此一来想消灭他们,不知要费多少时间。如今轲比能要决战,亮求之不得。”

    “打败了这支主力,轲比能部也就废了。再击败步度根所部,这鲜卑主力就没了,亮再派一两万人深入草原。不用太久就能平定鲜卑。”

    “打败鲜卑,咱们还得去乌桓,时间紧迫啊!亮也不愿在此浪费时间。曹操前往荆州。若让他得到江东,将来威胁更大,亮哪有时间在此浪费。必须速战速决。”

    “传令下去,摆阵!”

    “诺!”

    “布圆阵,骑兵两头回撤,形成四门兜底阵。长抢兵互相穿插,变成五虎群羊阵。弓弩手伏于俩翼,准备射杀。”

    “诺!”

    诸葛亮这家伙脑子全是阵法。打仗那是一套一套的。鲜卑人哪知阵法的历厉害啊,只见汉人数万人组成一个圆形。

    轲比能也给鲜卑人打气,高喊,:“勇士们,汉人杀我们的族人,劫走我们的女人。我们要想抢回女人,就必须消灭他们。”

    “如今汉军就在前面,勇士们们随我杀!”

    “呜!呜!呜!”

    牛角号吹的呜呜响。

    鲜卑人终于发动攻击了。

    汉军前面是盾牌兵,再就是长枪兵,再就弓弩兵。互为相助。

    ”轰”!两军相撞,前面盾牌兵被撞得人迎马翻。

    “顶住,双方士兵都士气高涨。

    鲜卑人实在太多,一哄而上,前面在打了,后面还不知什么情况。

    诸葛亮胸有成竹。他对自己的阵法还是有信心的。

    “擂鼓!”

    “嗵!嗵!嗵!”鼓声就是命令。

    “轰”!鲜卑人的战马倒地,割韭菜一般。

    骑兵冲不动了,诸葛亮知道机会来了,骑兵一旦失去机动,比步兵还不如。骑在马上,战马不能跑起来,长枪兵一捅一个。而骑手刀不够长根本就没还手之力。

    “让开阵门,放鲜卑人进阵。”诸葛亮道。

    鲜卑人见到处都通道,能杀进去了。挥着马刀冲进去!

    突然鼓声一阵急促。

    “变阵”!突然长枪兵身后盾牌兵往通道一堵。

    无数鲜卑人就感觉像是迷路包围一般,战马又跑不动了。

    战马一停,骑手便成了活把子。片刻被杀。

    诸葛亮这招对付骑兵是真绝,要是刘苟来绝对想不到。四门兜底阵,长枪兵互相穿插。配合盾牌兵堵道,让对方骑兵跑不起来,变成长枪兵的把子。一捅一个。

    轲比能大惊。见鬼了,骑兵对步兵都打不赢。这是怎么了回事。汉军这摆的这叫什么阵啊!自己的勇士冲不动啊!

    沙溪喊道:“大人不行啊,汉人太卑鄙了,他们不动,让我们的勇士停了下来,这样不行的。骑兵必须跑起来。”

    “这伤亡太大了,先撤吧!撤离接触才能动起来嘛!”

    轲比能高喊:“吹号,撤!”

    “呜呜呜,只有鲜卑人才听得懂的号声响起!”

    鲜卑人突然开始后退!

    诸葛亮高喊:“传令,张辽马超,开城迎敌,给我出城追杀!”

    “诺!”

    “嗵嗵,嗵嗵!”

    奇怪的鼓声响起,怀县城门大开,马超等人像一支脱缰的野马。快速向鲜卑人冲去。

    虽然怀县离战场好几里,但平原上奔跑片刻便到。

    轲比能见怀县开门了,喊道:“沙溪,你带人去挡住城内的汉军,不要让他们冲过来。”

    可惜,马超哪是鲜卑人能阻挡得住的。

    沙溪带兵冲过去,马超一枪便把他给刺死。

    双方骑兵开始混战。张辽,马超更是勇不可挡。一路冲杀向鲜卑中军。

    方原十数里的平原都成了战场。诸葛亮站在战车上。指挥着十来万大军。而身边数张牛皮大鼓。就是指挥的指令。

    这一战打了小半天,鲜卑人为了救族人,也是死战不退。

    汉军士兵更是勇猛,这是打胡人,人人不畏死。

    “大人,撤吧,汉人太强了,咱们的勇士伤亡太大了,这样下去会全军覆没啊!”一鲜卑小部落首领喊道。

    轲比能,心在滴血,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族人是救不回来了。

    喊道:“撤兵!”

    随后自己打马往北逃走!

    “角号一咱,鲜卑人开始撤退逃命。”

    不愧是马背上的民族,鲜卑人撤得很快。不久就向北方逃走了。

    马超等人,身上都是鲜血。高兴道:“痛快!”

    来到诸葛亮战车前。拜道:“拜见大将军!”

    现在这些家伙对诸葛亮那是更加佩服了,十万鲜卑人啊。用步兵打赢了。

    诸葛亮不理他们,直接下马车走了。

    留下俩人相互看着对方。

    马超道:“他这什么意思?”

    张辽道:“哎,咱们擅自行动,又杀了这么多俘虏,大将军不高兴了。”

    马超道:“没事找事,不行动,怎么灭鲜卑人?”

    张辽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诸葛亮帐中,韩暹道:“大将军,伤亡出来了,鲜卑人伤亡大概有五万有余。我军伤亡近二万。其中鲜卑人留下有近万伤兵与俘虏怎么了处置?”

    诸葛亮道:“这是一幽州,交给阎刺史处理。”

    “诺!”

    诸葛亮这小子也玩心眼,这家伙明显是想杀了这些伤兵俘虏,可又不愿自己下令。

    交给阎柔去办,阎柔这家伙恨鲜卑人入骨,不杀才怪。再说,不留俘虏可是汉王说的。杀了也不犯错。

    庞德道:“大将军,接下来怎么了办?”

    诸葛亮道:“轲比能一时不敢来了。把这些女人带回蓟县。有这些女人在,轲比能会投降了。”

    “咱们休息两天,便回蓟县,也不知右北平怎么样了。”

第514章 胡人也玩套路

    就在诸葛亮率军大战轲比能的同时。轲比能的使者突韩到了长安。

    这些鲜卑人到把汉人那一套礼仪学了去。知道先去驿馆休息,然后找驿臣,再请上报汉王求见。

    刘苟正在想科举考试题目的事。

    太监来报,鲜卑使者求见。

    刘苟心想,鲜卑派使者来长安了?莫非诸葛亮输了?鲜卑人来谈条件?这也不可能啊!

    由于关心战事。道:“让鲜卑人进来!”

    “慢,让鲜卑使者去宣室殿。怎么说也是接见异族使者得讲点排场。”

    “诺!”

    不久刘苟便到达宣室殿。

    “下臣鲜卑使者突韩拜见汉王!”突韩右手扶胸弯腰拜道。

    刘苟道:“使者免礼。”

    “不知使者来长安找寡人何事?”

    突韩道:“前不久有一支汉人军队,对我族人残加杀害,有数个部落死伤惨重。我轲比能大人才起兵去追击,从而进入幽州地界。我鲜卑无意与汉王为敌。我们愿意向汉王称臣。请求大王对我部进行封赏。把抓捕我们的族人还给我们。”

    刘苟寻思,这么说来诸葛亮他们抓了不少鲜卑人啰,这轲比能明显是急眼了啊!

    道:“你们轲比能部可是真心投降?还是只想要回族人?”

    突韩道:“汉王,我们大人是真心向大汉称臣。愿意成为您的子民。只求把族人还给我们。”

    刘苟明白了,这鲜卑人也会玩套路啊!只称臣,不投降。称臣说白了只是名义上接受册封,实际上内部还是鲜卑人自己管理。就像是明清时期的朝鲜棒子。明义上也接受册封,实际上毛都不管。

    可投降就不一样了,投降就得接受战胜方的安排。尤其是无条件投降,那更是任由对方宰割。

    刘苟道:“寡人对你们所谓册封不感兴趣。寡人只接受投降。你可以回去告诉轲比能,寡人愿意给鲜卑人一个很好的前途。”

    “你记好了,只要你们投降,寡人可以册封轲比能为将军,太守。给你们鲜卑人钱粮,农具,牲口。给你们的小孩像汉人一样的待遇。可以上学读书,可以做官。”

    “但是你们得迁到中原来。你们鲜卑贵族不是向往中原吗?寡人给你们找块好地方,让他们都迁到洛阳来。每个鲜卑人都可以分到土地。这不比生活在漠北草原吃苦会冻好的多?”

    “啊”!突韩大惊,全迁到中原来那不等于丢掉鲜卑族的根吗?

    “汉王,我们鲜卑人在草原上生活习惯了,不会耕种,只会放牧。”

    刘苟笑道:“这个没关系,寡人可以派人教他们。你们这些贵族,寡人也会妥善安置,不会让你们吃苦。你们以后也可以穿丝绸。享受汉人的生活方式。这不是很好吗?草原上多苦?”

    突韩道:“小臣只求大王放我们族人回去。我们感激不尽,以后每年向大王进贡美女,牛羊马匹。”

    刘苟心想,鲜卑女人丑的一比,老子可不感兴趣。

    道:“使者,你可以回去与轲比能商议。寡人只接受投降后再册封你们。你们若成了寡人的治下百姓,寡人自会善待你们。其余不必再言。寡人把战事交给了大将军。你回去后可以去找大将军谈。”

    突韩没办法,只好回去找轲比能商议。他到现在还不知道,轲比能已经大败一次了。

    而突韩刚走不久,步度根所部使者秃乌也到了长安求见。

    刘苟笑道:“这到有意思了,鲜卑使者到此起彼伏了。让他进来!”

    “下臣鲜卑使者秃乌受大单于之令前来拜见汉王!”秃乌右手扶胸拜道。

    刘苟道:“步度根派使者来何事?”

    秃乌道:“我们大单于愿与汉王讲和。我们愿意退兵草原。但是请汉王把雁门关以外几个小县赐给我们。”

    刘苟道:“你是说割让几个小县给你们?寡人没听错吧?”

    秃乌道:“不是割让,是赏赐,我们愿意对汉王称臣。”

    刘苟内心大怒,靠,到想让老子割让国土?你他妈当我是石敬瑭啊!老子别的没有的赐,只有赐死。

    但刘苟现在成熟了,喜怒不言于表。

    道:“寡人只接受无条件投降,其余一概不允。至于你说赐你们几个小县,这到也不是不可以。寡人可以给你们找个好地方。让你们的族人迁到中原来。赐你们土地,钱粮,给你们授官。步度根可封将军,太守,封候。”

    “啊!”秃乌大怒,他们还没有失败呢。”

    道:“汉王,如今我们已经占领雁门等地,只要汉王愿意讲和,我们可以退兵。只要打开雁门关,我们便回草原。”

    刘苟多精,一听这不对啊,原来雁门关给占了啊!难怪步度根派使者来谈和。司马懿这小子行啊。这雁门关给堵了,鲜卑人就回不去了。不急才怪。

    刘苟道:“你回去告诉步度根,寡人不是商人,不谈条件,只接受投降。投降后,寡人才会赏赐,到时你们可以提要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你们。如若不愿意投降,那就继续打下去,总有一天,步度根会投降的。”

    “你可以回去了!”

    秃乌见刘苟态度坚决,根本不给机会。这可怎么办?

    道:“汉王,您乃天下大英雄,大汉乃礼仪之邦,怎可如此不讲道理,我们已经愿意称臣了。也愿意回草原。大王怎就不能和平相处呢?”

    刘苟想笑,这狗日的到会给老子戴高帽子。

    笑道:“寡人不是英雄,英雄都死了,寡人愿意接受你们投降,愿意善待你们族人,这便是给你们机会了。请你回去告诉步度根,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别失去了才知道后悔。回去吧!”

    没办法,刘苟油盐不进,秃乌只能回去。

    秃乌走后,刘苟仔细想了下,老是打杀异族也不是办法,鲜卑人说汉话。与汉人没什么俩样。都是黄种人,一个祖先。草原也是中国的国土。如果愿意接受汉化。也不是不可接受。

    “来人,把李恢找来!”

    “诺!”

第515章 平胡策略

    不久李恢到了。

    刘苟道:“德昂,本王派你去一趟并州、再去幽州。”

    “你记一下,本王的平鲜卑之策。”

    “第一,只接受鲜卑人投降,不接受什么名义上称臣和谈。”

    “第二,所有鲜卑人,一律迁往中原,远离草原。以后对鲜卑人作战,抓捕其人口迁往中原,亦是作战之一部分。”

    “第三,鲜卑的军队投降后,只要不哗变,不要再杀俘虏。让他们放下武器变成普通鲜卑百姓。一起迁往中原。”

    “第四,所有投降的鲜卑人,易发(理汉人发型),易服(穿汉服),全面接受汉化。教他们耕种土地。学习汉文化,允许他们与汉人相互通婚。”

    “第五,对于鲜卑一些部落首领投降后,可以授一些官职,根据其部落大小实际情况安排。鲜卑人将来可以考科举入仕做官,与汉人一视同仁。”

    “另外,这条国策,同样适应于乌桓,匈奴。但目前只要匈奴人不惹事,暂不理会。”

    李恢道:“主公,如此一来不需几年,这些鲜卑人就汉化了。此计高明,比老是打打杀杀要强。只是鲜卑人口加上乌桓怕是不下百万啊!迁往中原放哪呢?”

    刘苟道:“没那么多,真正的鲜卑人最多不过50万。而且很多是抓的汉人奴隶。这些人本就是汉人。”

    “这点人口,洛阳周边就能安置得下。迁一部分去颖川,一部去洛阳,一部分去弘农。”

    “其实别说不到百万,就是一千万也有地方迁。如今淮南更是赤地千里。南阳36县自黄巾之后人口不知少了多少。大汉现在不缺地,缺人口。”

    “诸候连年征战,死的人口不知多少。黄巾之前全国有近六千万人口,如今只怕也就两千万多万了哟。少了三分之二。”(历史上三国一统时,全国人口只剩下五百多万。五胡乱华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汉人太少了)

    李恢道:“臣这便去太原,把您的命令送到杨奉他们那。”

    刘苟笑道:“若只是传令,本王随便派人就可以了,用不着你。本王是让你去传令的同时,也去见见步度根他们。发挥你的特长,说服鲜卑人来投降。”

    李恢道:“臣定不辱命。尽力而为。”

    刘苟道:“在强大的实力面前,鲜卑人别无选择。以上是本王的意思,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你可看着办,比如可以给步度根他们几个首领封候。但迁走接受汉化这一条绝不能变。”

    “诺!”

    “臣明白了,臣马上动身!”李恢道。

    “嗯!早去早回。本王等着你好消息。”

    …………

    就在刘苟诸葛亮忙着与鲜卑人开战之时。曹操刘备也正在对江东准备开战。

    刘备留下陈宫糜竺守襄阳,带着蔡瑁、庞统、徐庶,关羽、张飞,其六万主力来到江夏与曹操会盟。蔡瑁如今学乖了,听了蔡氏的话,不与刘备起冲突。听命行事罢了。等候刘苟南下。

    “孟德兄,多年未见没想到如今你我兄弟又会在江夏会盟。”刘备拱手拜道。

第516章 水战

    曹操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织席贩履之辈,在徐州让吕布打的成了丧家之犬,如今到咸鱼翻身,到成了气候。

    曹操的枭雄本性也是拿得起放得下。

    也拱手道:“玄德公多年未见到风采依旧啊!”

    曹操突然看到蔡瑁了,曹操以前与蔡瑁到是相识的。

    道:“德珪贤弟可好?这对付周瑜可要靠你的水军啊!”

    蔡瑁道:“孟德兄言重了,瑁才疏学浅。只怕有失众望啊!”

    曹操笑道:“德珪过谦矣,周瑜小儿绝非德珪对手。”

    “来,诸位,里面请!”

    为争取早日拿下江东,曹操刘备,这俩家伙第二天便发水陆大军十万。杀向江东。首指柴桑(江西九江)。

    由于古代道路难行,攻打江东主要还是靠水路。其实荆南长沙郡东部与豫章郡是交界的,也就是后世湖南与江西完全可以通过陆路走通。

    曹操的士兵陆上对江东士兵是有优势,可这水上开战,很多士兵连坐船都受不了,直接晕船。

    柴桑,江东吴候孙权正式拜周瑜为大督都。时年26岁。原先周瑜只是校尉。孙策也只是个杂号破虏将军。

    周瑜帐下也是人才济济,黄盖、韩当、太史慈、甘宁、凌统、徐盛、蒋钦、丁奉、潘璋、陈武、等等。

    有这么多人才,可见江东不弱。注定曹操刘备与江东开战是个悲剧。

    周瑜道:“曹操刘备让刘苟给打怕了,居然敢打我江东的主意,我等定叫他有来无回。”

    黄盖道:“曹操欺软怕硬,以为伯符去世不久,我东吴便好欺负。如今我等不光是要打败曹操刘备,更是要正明我东吴不可欺。”

    “大督都下令吧,我等定叫贼军有来无回。”

    周瑜道:“于其坐等贼军来攻,不如主动迎战。蔡瑁小儿,初识水战,我定叫他葬身长江。”

    “众将听令!”

    “整军出发,前往乌林!(后世赤壁)”

    “诺!”

    当双方在乌林岸边相遇。上千艘大少战船是何等雄壮。

    周瑜道:“凌统、徐盛,令你二人率百般艨冲战船给我对着蔡瑁的前面冲杀一阵。本将到要看看这蔡瑁有几点能耐。”

    “诺”!

    “嗵!嗵!嗵!”

    战船一开,便向荆州水军冲来。

    蔡瑁高喊:“艨冲迎敌!强弩准备。”

    “冲!”

    双方战船开始撕杀!这些水军也是老油条,双方斗的旗鼓相当。

    “啊!不时有人落水惨叫!”

    这只是小试牛刀,双方观战的可都是些牛人。

    郭嘉、荀攸、徐庶、庞统都是一等一的谋士,但他们其实都是旱鸭子都不太懂水战。

    郭嘉、荀攸、徐庶都是颖川人。游泳都不会,哪会什么水战啊?庞统好点,但也没什么经验。

    曹操刘备俩人也没谱了。原来水战跟陆战完会俩回事。如果不能打败对方水军,这怎么去江东?就算过了河,对方一封锁那也是完玩。

    蔡瑁对付这些小战斗自是不在话下,江东士兵没占到便宜。

    周瑜令人收兵。道:“蔡瑁有些本事的,有此人在,想全胜,不易啊!”

第517章 血染长江

    一战下来,蔡瑁到成了宝贝,刘备更加器重他了。没办法水军人才少啊!

    曹操也恨不得抢过来。要是刘苟在这肯定会说,蔡瑁老子已经内定了。

    荀攸感叹道:“哎!江东水军不弱,只怕这仗不好打啊!”

    取江东是郭嘉定下的策略,如今他也有些怀疑人生了。这水战跟自已想的完全不一样。

    郭嘉道:“蔡将军,可否绕道而行直接把士兵运到柴桑城下?”

    蔡瑁看傻子一样看着郭嘉,道:“把士兵运到柴桑去送死吗?”

    “柴桑城不大,但很坚固,城外有水道连接城池。能直通长江,其扼守长江咽喉。若没有消灭周瑜的水军,把士兵运到城下。连个攻城器械都没有,怎么攻城?战马更是一匹都没。”

    “而周瑜若用水军战船断了这些士兵的退路,那不是前有坚城,后有水军战船围剿?”

    “那时士兵要想杀敌,就得要么下河,要么爬上城墙。郭军师以为哪个容易?”

    郭嘉也没想到柴桑是这么个情况。

    道:“若放弃柴桑,直接去秣陵(南京)会怎么样?如今秣陵肯定是空虚。”

    蔡瑁道:“如果晚上偷偷顺水而下,数日后可达秣陵,但是周瑜会派战船追击啊!小船追大船更是容易。”

    “即便是追不上,到达秣陵也难以一时攻下城池。秣陵城墙高大。这么多船不可能同时上岸,这便会有先后。一旦城门关闭,想强攻可就难了。”

    “再者,周瑜肯定会一路追杀,到时一定是水战,运输船,水战没太大作用。不打败周瑜的水军根本没法去偷袭秣陵。搞不好会全军覆没。”

    听完蔡瑁的分析,众人也是皱眉头。

    曹操道:“德珪,你有几成把握打周瑜的水军?”

    蔡瑁道:“周瑜有四万水军,人数咱们占优,但并不是太多,而周瑜的战船可能更多。在下只有五成把握。尽力而为吧!”

    五成把握太少了,众人都担心。

    第二天双方又大打一场,又是不分胜负。

    各自回营后,双方不再隐藏实力。曹操把所有水军都交给蔡瑁指挥想毕其功于一,凭人数忧势取胜。

    周瑜也像是知道对方目的。

    第二天早晨开始,双方便摆开阵势,准备决战。

    “嗵!嗵!嗵!”

    战鼓一响,双方战船冲杀。”

    长江中最残酷的水战爆发,蔡瑁这家伙对输赢无所畏,反正他心不在刘备曹操这。知道自己的姐姐跟刘苟好上了,想当国舅爷了。双方死光了对刘苟有好处。所以不在乎伤亡,哪怕死得再多他也不心痛。

    正因为蔡瑁不在乎伤亡,周瑜吃了大亏,双方死战不退。蔡瑁把所有战船都压上去。所谓无欲则刚,蔡瑁挥着指挥令旗更显名将风范。

    长江都被染红了。双方战船已经沉了一半。江中浮尸一眼看不到头。即便是曹操这么个狠人也心惊。

    荀攸道:“这么打下去会死光啊!”

    蔡瑁心想,死光就对了,死光了我姐夫会夸奖我的,到时封列候多好。

    蔡瑁道:“这时候要是退兵示弱,那就全完了。”

    “传令,给我冲,后退者处死。”

    蔡瑁玩梭哈,周瑜气的大骂。没办法也只能死战不退。舍命陪君子,因为退了,就会被追杀溃败。打到最后根本就没什么战法战术,纯粹是死拼。战船不好掉头。想逃都难。这跟陆战调头就跑完全是俩回事。战船调个头,对方早已追上来了。

    这一战打了大半天终于安静了。双方快死光了。冲不动了,这才收兵。

    蔡瑁内心蛮开心的,天下人知道老子的厉害了吧!江东小儿,以后听到吾名,便会吓哭不可。

    清点人数,刘备曹操,死了三万。周瑜少了两万多。战船少了五分之三。周瑜也差不多。

    刘备有些肉疼,道:“德珪,这伤亡太大了。死伤一半啊!这要是打到江东,那不得死光了?”

    蔡瑁道:“这也是没办法啊,周瑜不退,咱们也不能退,只有拼消耗了。如今周瑜也没占到便宜。再打一场就能彻底击败周瑜了。”

    “损失的战船,只能再补上了。荆州造船工匠不缺。”

    蔡瑁这么说刘备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毕竟蔡瑁也没错,不可能半途撤军的。

    周瑜帐中,周瑜也破口大骂蔡瑁不是东西,居然拼消耗。一接触就是全军压上。这完全是不顾伤亡。

    “子敬,快派人通知吴候,让他再派一万人过来,另外征调战船,把这情况告诉他。”

    “诺!”

    又道:“子敬,这蔡瑁水战还是有一套,此人不除,对咱们江东是个威胁。能不能想办法除掉此人?”

    鲁肃道:“只怕很难啊!蔡瑁听命于刘备。要想杀他除非是刘备动手。否则太难。”

    周瑜道:“能不能让蔡瑁通敌刘苟?”

    鲁肃道:“这个到是个办法,可需要时间啊!如今双方交战,哪有机会?”

    曹操帐中,郭嘉道:“主公,咱们不能再这样迷恋水军了。嘉有一计没有水军照样能拿下豫章郡。”

    曹操道:“何计?”

    郭嘉道:“主公,您看地图,只要从江夏渡江便是荆南四郡,也就是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而从长沙郡往东便是豫章(南昌)完全可以绕过柴桑。”

    曹操道:“可这陆路难行啊!咱们也不熟。”

    郭嘉道:“豫章长沙两郡这么大,又紧紧想连数百里,不可能一条陆路通道都没。咱们不能随便听信江夏这些人说。得实际派人去打探。”

    “再者,路是人走出来的,即便没有路,我想也能打通一条道。这荆南再险要总比不上蜀道吧?”

    曹操点了点头,道:“嗯,这水战咱们学不会。我们北方战士根本玩不来。若有陆路一战可灭周瑜。”

    郭嘉道:“主公,下决心吧!前往荆南。先打下荆南四郡,再夺豫章。再往东一直走陆路,照样有机会杀到秣陵、何必在此浪费时间?”

    曹操道:“善!”

第518章 曹操取荆南

    照样有机会杀到秣陵、何必在此浪费时间?”

    曹操道:“善!”

    “曹仁,夏侯惇、于禁,我令你三人返回江夏带兵四万,渡江前往荆南。夺取荆南四郡。令黄射亲自驾船送你们渡江。”

    “诺!”

    原来曹操还留了一手,并未把所有船只都开到乌林来,而是留了一些渡船在夏口。如今双方在乌林大战。曹军从夏口渡过长江便是荆南。(后世湖南岳阳地区)

    一场水战下来双方也很受伤,暂停了下来舔食伤口,周瑜也不进攻了,开始对峙。

    刘备一心想赶跑曹操,好占领江夏。如今水军伤亡过半都拿不下周瑜的水军,也有些着急了。

    这时斥候来报,曹操大军开始在夏口渡江了。夏口在乌林上游百里之外。曹操渡江明显是冲着荆南四郡去的。

    刘备叫来庞统,徐庶,道:“军师,曹操派人渡江去荆南了,这是何意?”

    庞统道:“曹操是想先占荆南,也许是想从荆来从陆路出兵豫章。”

    刘备道:“荆州乃是刘景升的基业,如今刘琦继位,这荆州理应是刘琦的。可曹操却在结盟时去占领荆南四郡。咱们要怎么应对?”

    张飞怒道:“那还等什么,直接拿下江夏。”

    刘备道:“可如今还结盟着呢?如何能撕破脸?”

    庞统道:“主公,开战肯定不行,曹操已经派兵去荆南,就算开战荆南也保不住。主公可以让曹操让出江夏。只是这样一来,曹操以后只怕是不愿再让荆南了。”

    刘备有些肉疼,道:“若只收回江夏,不拿下荆南。岂不有亏?曹操若拿下豫章,则控制江南大部,若继续向东则拿下鄱阳,再取丹阳。我等岂不困守荆北?”

    庞统道:“如今这情况也只能这样了。若主公也去荆南这结盟也就完了。不如先逼曹操让出江夏。然后再图他处。江夏南郡连成一片,其实也不少了,荆南四郡人口不多,除了长沙郡,其余三郡不值一提。主公不用太过纠结。”

    “就人口来说,荆南四郡也比不上南郡。主公占领江夏后,便让云长去江陵(今湖北荆州市)驻守南郡。”

    刘备道:“曹操往东夺取江东,备能不能往西夺取西川?”

    庞统道:“西川道路难行,若没有内应接应,难啊!”

    刘备道:“刘苟拿下益州并未在益州停留多久,其治下官员多是刘璋父子留下的。刘苟取益州本就是夺刘璋父子基业。未必就得人心”。

    “那些忠于刘璋父子的旧部也许咱们能拉拢过来也未必不可。刘苟杀赵韪等人,赵韪应该也有旧部。这些人都有可能希望有人取刘苟而代之。”

    庞统也点了点头。

    刘备最爱干的就是拉拢别人了,挖人家的墙角。

    道:“如今刘苟身在长安,其主力又在北方。益州并未重视,我等如今困在此处。不如去西川试一试?”

    徐庶道:“主公若想取西川,可先派孙乾前去西川打探一下。主要是找原刘璋的一些旧部,看能否寻得他们的支持。若在江州一带有人接应,取下西川也未必不可行。”

    刘备道:“元直所言甚是,公偌(孙乾字)善辩才。让其去一躺西川最好不过。即便是毫无收获,探探路也好嘛。”

    众人点头。

    随后刘备下令让孙乾前往益州。孙乾本事一般,但是口才不错,历史上刘备每投靠谁,先总是让孙乾去打前站拉关系。

    庞统道:“主公可与曹操商议一下,让他让出江夏。就说愿一同进兵荆南。曹操定会拒绝,这时主公便可要求曹操让出江夏。”

    “善!”

    随后刘备来找曹操。身边带着赵云,关羽到也不怕曹操玩阴的。

    “孟德兄去荆南走陆路,怎不通知备啊,备也好派人与之同行。”

    曹操想骂娘,你什么东西,凭什么,让孤通知你?

    道:“走陆路去豫章道路难行,有没有路,也未知也。怎敢派太多人前去?”

    刘备道:“孟兄兄,继然你去取荆南了。这江夏便还给楚王吧!你可把战船都带走。这江北还是由备来守为好。”

    曹操想杀人,他娘的,什么东西。

    道:“曹仁刚刚去荆南,一时还没有消息,操怎能现在放弃江夏?玄德若不想破坏盟友关系,暂且等待,若曹仁他们取下荆南四郡。操可以让出江夏。不过荆南不富裕,玄德得给些钱粮战船来换。”

    刘备道:“善,既如此,那便就这么说定了。”

    ………………

    幽州,从轲比能大败后,诸葛亮便派人把怀县的数万女人带回蓟县。

    张辽道:“大将军,如今轲比能逃了。可步度根部却还在并州,未将以为应马上去并州。

    诸葛亮道:“不急,本将来时,已经让李蒙率军从井陉口入并州。想来这时候李蒙应该到太原了。并州不像幽州,只要夺取雁门关便可关门打狗。太原乃是死地,鲜卑人进入太原,也就受困与太原。故,不必担心并州。”

    “如今轲比能逃了,并未投降,终究是个威胁。”

    “孟起,我给你一万骑兵,你现在就去平城(大同)给我守住平城,再南下往雁门关迂回。若能偷袭雁门关便是胜利。”

    马超道:“才一万人啊,还要守城。”

    诸葛亮道:“此时只怕平城已是让鲜卑夺了去。你带一万人前去,不是攻城。若是平城让鲜卑人占了,你直接放弃攻城,转而南下雁门关。若是平城未丢你留三千守城足矣!”

    “孟起,夺雁门关靠的偷袭智取,若是强攻,给你三万人也未必能攻下。明白吗?所以你带一万与三万人是一个样。”

    “诺!”我马上就行动。

    诸葛亮也还不知道雁门关早让司马懿给占了。否则也不会这么安排。这年代通讯太差,很多事全凭猜测。

    “韩暹,你带一万人守在怀县,防备轲比能来攻。”

    “如今咱们没时间跟轲比能在此浪费时间,有那些女人在,他早晚得来投降。”

第519章 剑指乌桓

    “现在重要的是对付乌桓,乌桓部已占了石北平大部。现在是应该找他算帐的时候了。”

    “这些年乌桓发展很快,自公孙瓒与袁绍开战后,乌桓就没有人管了,名义上向我大汉称臣,实则早已反叛。这次先对付乌桓,暂且把鲜卑放一放。”

    阎刺史,你说说乌桓的情况吧!让大家也了解了解。

    “诺!”

    阎柔道:“乌桓与鲜卑一样,原都是东胡部落。匈奴人攻破东胡后,一部分迁往乌桓山。乌桓王廷也叫柳城。(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一部分迁鲜卑山。就成了后来的鲜卑族。”

    “乌桓其实早已投降我大汉,朝廷设有护乌桓校尉,管理乌桓。灵帝时乌桓大人丘居力。拉拢中山太守张纯反叛,寇略河北。朝廷派兵平叛。骑都尉公孙瓒更是立有大功。后朝廷派刘虞到幽州任州牧,丘居力又复降朝廷。但刘虞采取温和的政策。到也没怎么生事。但公孙瓒暗恨刘虞。”

    “丘居力死时儿子楼班年幼,于是让侄儿蹋顿总摄乌桓三王部。”

    “袁绍与公孙瓒相争之际,蹋顿曾出兵协助袁绍,击破公孙瓒。袁绍称帝后赐予蹋顿单于之号,并封难楼、苏仆延、乌延三人为王。后来,难楼、苏仆延率其部众奉立楼班为单于,蹋顿于是退位为王。但实际上乌桓还是蹋顿为主,其实力也最强。只所以蹋顿让出单于之位不过是不想分裂乌桓罢了。”

    诸葛亮道:“看来要想消灭乌桓重在蹋顿啊!此人能让出单于之位,就凭这点就不是一般胡人能做到的。轲比能步度根他们要是有蹋顿这样的觉悟,鲜卑也不会分裂。”

    阎柔道:“是的,刘虞曾言蹋顿有三百年前匈奴单于冒顿的影子。可见此人不简单。”

    诸葛亮笑道:“不管他是冒顿还是谁,如今乌桓可不是当年的匈奴。容不得他。”

    “张辽,你带兵两万轻骑,快速去石北平。协助田畴防守好右北平。亮随后就到。”

    “诺!”

    …………

    并州,秃乌出使回来了,步度根原以为刘苟会同意他称臣,会打开雁门关,放他们回草原。谁知秃乌带回来的消息是只接受投降,不肯开关门。

    步度根大骂:“刘苟欺人太甚。”

    秃乌又把刘苟让他们迁去中原的事一说。步度根当然不干,迁去中原,那还叫鲜卑吗?

    这时扶罗韩也从匈奴回来了。

    步度根急道:“二哥,呼厨泉答应了吗?同不同意借道?”

    扶罗韩道:“哎!好话说了半天,最后还是同意了,但是他要五万石粮食,五百石盐。”

    步度根道:“只要答应便好,粮食咱们可以抢汉人的,盐也不是难事。只要回草原便好,把奴隶带上,到时用奴隶换也可以嘛!”

    “来人,通知下去,明日向河西撤离。咱们渡河去朔方(河套)。

    步度根撤退后,司马懿没多久就接到消息了。

    司马懿道:“好,呵呵,步度根让你这胡儿,尝尝老子的厉害。”

    “来人,通知下去,前卫营集合。”

    “诺!”

第520章 嫁祸鲜卑

    随后司马懿带上一千前卫营骑兵,把鲜卑人的兽皮衣服穿上。又把几名鲜卑俘虏带上。”

    这家伙是学程昱,化妆成鲜卑人去匈奴地盘上大杀一通,嫁祸给鲜卑人,逼着匈奴与鲜卑人开战。

    司马懿如今还只20出头,到还没有滋生造反夺权的野心。刘苟可不是曹操,自起用司马懿时就想好了,自己要带司马懿去见上帝的。对于这个家伙千万不可只看表面。

    李恢到达太原。本想去见见步度根,可就在这时,接到鲜卑人渡河往西去朔方,进入匈奴地盘去了。

    杨奉、张荀、严敞等人见李恢到了连忙迎接,这可是汉王身边的红人,又是汉王宫大总管。

    杨奉道:“李总管,汉王派您来并州何事?”

    李恢道:“杨兄叫我表字便可。”

    “汉王派恢来并州是传达平定鲜卑的方略。随后李恢把刘苟的六点对鲜卑的策略说了出来。其实核心就是迁走汉化。”

    太守严敞道:“李大人,汉王这六条,可以说是永远的消灭鲜卑这个名族。只怕步度根不会接受啊!到目前为止步度根并未受太大损失,是不会接受的。”

    李恢道:“现在不接受,总会有接受的时候。这是国策,不容鲜卑人选择。”

    杨奉道:“司马懿这小子也不知有没有去匈奴,他让咱们给鲜卑人准备渡船,如今渡河都怕是完成了。也不知他的计策灵不灵。”

    李恢听了杨奉等人说了司马懿的计策,笑道:“高明啊!这司马懿不简直啊,难怪主公能让他领兵。这招驱虎吞狼之计高明。”

    “匈奴人愿意借道给鲜卑人不过是怕唇亡齿寒罢了。目的嘛当然也是希望鲜卑人能给咱们汉人造成些困难。”

    “但是匈奴跟鲜卑也是世仇,只要司马懿去乱杀一通,定会让双方打起来。”

    “也罢!杨兄,诸位,并州的事就派托你们了。在下去幽州了。去见见大将军。”

    ………………

    河套草原,司马懿带着一千骑兵的。突然冲入一支匈奴部落,大杀一通。

    杀掉男丁,故意留几个活口。让随军的几名鲜卑俘虏,说着鲜卑话。

    这些鲜卑俘虏听话的很。司马懿让他们强、奸、了几名匈奴妇人。这些家伙更是爽歪歪了。压根就没想到是在陷害自己族人。

    司马懿专门选一些小部落下手,得手之后立马逃走,绝不久留。

    “将军,前面是匈奴左贤王刘豹的部落。”

    司马懿高兴道:“太好了,刘豹是原匈奴单于,于扶罗的儿子。于扶罗死后单于传给了弟弟呼厨泉。呼厨泉封其为左贤王。”

    “只要杀了刘豹的部落之人,不怕刘豹不去报仇。”

    军候道:“可刘豹部落很大啊,咱们只有一千,只怕难以胜利。”

    司马懿道:“有心算无心,杀一通,快速退走。不怕。”

    “准备突袭!”

    “诺!”

    “片刻,司马懿便带兵杀入刘豹的部落,见人就杀。一时匈奴人没有准备。被杀者无数。”

    几名女子也让鲜卑俘虏给强、奸了,这都是司马懿有意为之。

第521章 胡人惨案

    可司马懿不知道是这些女人中有一人是刘豹的妃子。

    “点火把一切都烧了。”司马懿喊道。

    这时也有些匈奴人开始追了过来。

    司马懿突然对身边亲兵道:“把那几个鲜卑人杀了。把他们的尸体与匈奴人放在一起。”

    “诺!”

    几名鲜卑俘虏先前睡匈奴女人还很爽,片刻就被杀了。

    司马懿见差不多了,道:“撤!咱们回上游渡河回雁门。”

    司马懿走后。

    匈奴人向呼厨泉报告,鲜卑人开始在杀自己的族人。

    呼厨泉吃惊,道:“这不可能吧!鲜卑人说好只借道的啊!”

    这时刘豹的部下来了,道:“左贤王,您快去看吧。咱们死伤惨重,帐篷也给烧了。您的爱妃也让鲜卑给……强、奸了。”

    “什么?你确定是鲜卑人干的?刘豹大怒!

    “千真万确,我们的勇士也杀了几名鲜卑人,尸体就在那,您去看吧!”

    刘豹对自己的部落当然关心。

    立马过去看,只见到处是尸体。大帐篷也给烧了。

    查看地上尸体,其中有几具是鲜卑人的。

    从衣着发型肤色一看就是鲜卑人。但是呼厨泉还是有些怀疑,所以也跟了过来。

    道:“把这尸体裤、子,脱、下。”

    “诺!”

    亲兵一拔下尸体的裤子,呼厨泉道:“真是鲜卑人。这些人屁、股上都有老茧。是长年骑马所至,汉人没这样的。”

    几名女子跪在刘豹面前,刘豹怒道:“强、暴你们的可是鲜卑人?”

    女子道:“是鲜卑人,他们说鲜卑话。见人就杀。”

    刘豹怒道:“步度根,我不杀汝,誓不为人。”

    “来人,通知下去,所有部落集合。”

    呼厨泉道:“豹儿,鲜卑有十万人啊!若就这么攻打,占不到便宜啊!”

    刘豹道:“叔父,步度根有意来我匈奴,现在目的很明确,他得罪了汉王,如今无家可归。所以想抢占我匈奴的地盘,如若不杀了他们,我们的地盘就会变成鲜卑人的了。我们的牛羊女人都是他们的。”

    “鲜卑人见人就杀,不分老少,叔父想想若让鲜人得成,咱们匈奴就完了。如今汉王势大,我们若是抓住步度根送到长安,汉王只会封赏咱们。”

    呼厨泉道:“可如果只是误会呢?或者是轲比能手下私自所为呢?”

    刘豹道:“误会?有杀人误会?还有强、奸误会?”

    这时另外两个小部落首领也来了。道:“大单于,左贤王,鲜卑人来了,我部落死伤惨重啊!”

    “什么?”

    刘豹道:“大单于,你若不去,我便自己去。”

    呼厨泉的单于之位本就兄长给的,刘豹又是兄长的儿子,从这个上来讲,单于本应该是刘豹的。

    道:“也罢,那就打吧!”

    “咱们去鲜卑人回五原的毕经之路上设伏,争取一战捉住步度根。”

    “来人、通知众勇士集合。”

    “诺!”

    呼厨泉发火了,虽然他也有所怀疑鲜卑人为什么这么干,但鲜卑人杀他族人,身为单于不可能无动于衷吧!

    匈奴人集结队伍,开始设伏,呼厨泉在河东等地多年,会汉话,会写汉字。也学过兵法,对怎么埋伏当然很清楚,而鲜卑人对呼厨泉设伏还毫不知情。

    第二天,呼厨泉刘豹等人集结了六七万勇士在一处凹地等待鲜卑人到来。

    中午时分,当轲比能带领鲜卑人进入伏击圈后。

    一声号角声响,数万匈奴人快马从四面合围过来。

    步度根大惊,高喊,“准备御敌”。

    “杀啊!匈奴人为了报仇,士气高涨!”

    “噗嗤!一名鲜卑人脑袋被砍掉。”

    面对匈奴人不宣而战。步度根也只能强行应战。

    双方开始撕杀!

    两大胡人部落开始惨烈拼杀,河套草原变成血染的沙场。

    匈奴人兵马要少一些,但是埋伏,有心算无心,鲜卑人吃了大亏。

    刘豹亲自带队冲杀。鲜卑人死伤更是惨重。

    从中午拼杀到傍晚,战场才安静,轲比能终于冲出了包围圈。

    一战下来了,轲比能近十万人,其中包括不少劫去的汉人奴隶。一场大战下来轲比能只逃走了三万多人,其余不是被杀就是被俘。

    轲比能逃远了,但是他并未离开河套。因为想离开河套必须渡过黄河。

    “左贤王,这些鲜卑俘虏怎么办?”一部落将领问道。

    “刘豹见自己族人也是死伤惨重,他对鲜卑人也是恨之入骨。百年恩怨,需要发泄。

    道:“把汉人奴隶选出来,带回去给族人做奴隶,鲜卑人全部处死。”

    “诺!”

    刘豹一声令下,近两万俘虏全部被杀。

    这一战匈奴人也死了三万多。刘豹也心疼死了,鲜卑人战力也是很强的。

    但这一战还远没有结束,因为轲比被黄河困住了,河套是个“几”字形。在“几”字中要北上去草原必须过河,可匈奴人不提供渡船。他一时过不去。

    再者死了这么多人,步度根还得留下来报仇。

    夜晚,鲜卑人在一处无人草原休整。

    步度根道:“匈奴人不讲规矩,对我等设伏,如今我等只剩下这么点勇士了。此仇不报,我绝不回去。”

    扶罗韩很自责,这借道匈奴可是他一手策划促成的。如今却害得族人死了这么多。

    道:“匈奴人已经答应借道,可为什么要对我们设伏啊,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我实在想不通。”

    轲比能不想再搞不团结了。道:“二哥,汉人有句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匈奴人百年前一直对我族管辖压制奴役心生仇恨。”

    “如今我们强大了,他们当然不干,匈奴人早已投靠汉人,漠北草原已经大部让我们占领了。他们当然想夺回来。”

    “如今说这些已经没意义了,不杀光匈奴人,我是不会回去的。”

    秃乌道:“单于,咱们也学汉人,杀了就跑,不再与匈奴人决战。咱们如今只有三万多人。如果决战可能打不过匈奴人。但是偷袭那就不一样了。我们杀光他一个部落就撤,不与他们过多纠缠。等把匈奴人杀光了,咱们抢了船再回漠北草原。”

第522章 卢龙塞

    轲比能普:“对,就学汉人。今晚先休息,明天开始寻找匈奴人报仇。………”

    该死的司马懿,他这一计实在太毒了,现在鲜卑人开始对匈奴进行种族灭绝计划。专杀匈奴各部落,这些鲜卑人,杀完就跑。三万多人在河套平原。对匈奴各部实行惨无人道的灭绝计划。

    步度根没有粮食补给,全套抢劫匈奴人。双方杀红了眼,都是绝不留俘虏。所过之处,都是杀光一切。

    诸葛亮带兵回蓟县,这时张辽骑兵先行来到右北平郡治土垠。(今唐山)西汉时右北平郡治在平刚城(今内蒙古宁城县西)

    刘苟任命的右北平太守田畴。见援军到了,这才开城。这时乌桓其实早退兵回无终县(今河北省玉田)

    田畴道:“你们可算来了,乌桓已经来过好几次了,但见城墙高大便没有攻城。”

    张辽道:“鲜卑众多,我等也是从上谷赶来。”

    田畴道:“是汉王亲自来了,还是大将军领兵?”

    张辽道:“汉王哪有时间来幽州啊,大将军领军,如今就在蓟县。”

    田畴道:“对付乌桓我有良策。我这便去蓟县找大将军。张将军,这土垠城不用守了。你可跟我回蓟县,咱们去乌桓。”

    张辽道:“这是为何?本将这干来怎又回呢?”

    田畴道:“我原以为你们未到,所以期盼援军,如今大将军带主力到蓟县了,乌桓人就不会来土垠了。在蓟县定有乌桓的细作。大将军到了瞒不过乌桓人。所以他们现在想的是怎么守好占领的地盘,而不是再来攻打土垠。”

    张辽道:“嗯,言之有理。但兄弟们幸苦了,怎么也得休息一晚吧,明日再走吧!”

    田畴道:“到是在下心急了,也罢,那明日回蓟县。”

    第二天一早田畴与张辽又急着往蓟县赶。

    诸葛亮与田畴几乎只相隔一天到达蓟县。

    田畴求见。

    诸葛亮也听过田畴之名。道:“子泰兄回蓟县,是否打算随亮去出征乌桓?”

    田畴还是第一次见诸葛亮,谁知诸葛亮这么年轻,这汉王可真敢用人。

    道:“属下的确是有平乌桓之策。另外畴还带来俩人,助大将军击破乌桓。”

    诸葛亮道:“不知是何人?”

    田畴道:“原刘虞部下骑督尉鲜于辅,鲜于银。此二人复姓鲜于,但却是汉人。刘虞死后,一度投奔袁绍助袁绍打败公孙瓒,但袁绍称帝后,又离开了袁绍。如今在我帐下任职。此二人对乌桓非常熟悉。”

    诸葛亮高兴道:“对乌桓熟悉便好。子泰,你刚说平乌桓之策说来听听。”

    田畴道:“若想切底灭掉乌桓,就必须灭其老巢柳城。”

    “但是去柳城,要走滨海道,经碣石山,燕山海道(后世山海关),此路虽是平坦,但是滨海道泥泞不堪,每年只有几个月可以通行。而且有不下千里之遥。”(这条道就是后世辽西走廊)。

    诸葛亮道:“这么远啊!”

    田畴道:“畴是无终人,知道有一条200年人迹罕至的废弃道路——卢龙塞,(后世喜峰口一带)从那里过去后可以翻过徐无山,避开乌桓的防备,直达柳城。对蹋顿发动突然的袭击。”

    诸葛亮高兴道:“当真?有此道?”

    田畴道:“千真万确,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只要敢走,一定能走通过去。”

    (历史上曹操也是听田畴之计,轻装翻过徐无山,经卢龙塞,进入滦河上谷,然后越过白檀之险,穿越鲜卑游牧区,在平冈转而东向。取道白檀直扑柳城。

    曹军自西向东行军,在距离柳城百里外被乌丸骑兵发现,随即蹋顿集结袁尚、袁熙,等数万骑迎击曹军。曹军到达白狼山时,与乌桓主力发生遭遇战。

    当时乌桓骑兵强大,而曹操骑兵少。曹操临危不乱,登上白狼山观阵,看到乌桓军阵容不整,果断出击,并赋予张辽全权指挥。张辽令先锋虎豹骑冲击敌阵。乌桓骑兵准备不足,加上虎豹骑冲击力强,乌桓阵容开始混乱,混战中,蹋顿被曹纯统领的虎豹骑斩杀,乌桓群龙无首,全面崩溃,曹军大获全胜。

    ?但曹操没有继续北上,打消了辽东公孙康的顾虑。公孙康将逃到辽东的袁尚袁熙斩杀,首级送给曹操。曹操收编三部乌桓骑兵,发展壮大了自己的骑兵部队,同时解救了二十余万汉族、乌桓人口。

    曹操从柳城回中原,走滨海道,曹操终于看到了曾经想去而没有去的碣石山,于是策马挥鞭,登山观海,留下千古名篇《观沧海》。)

    诸葛亮道:“善!”

    “既如此那咱们就走卢龙塞,直奔乌桓柳城,另外为迷或乌桓,派一支兵马大大方方的的走滨海道。让乌桓人以为咱们是从辽东方向杀来。”

    就在诸葛亮准备出兵时,李恢到了。

    “见过大将军。”

    诸葛亮对李恢还是很熟的了。

    道:“德昂先生客气了。大王派您来蓟县,是不是有什么要交待亮?”

    李恢笑道:“还是大将军了解啊,大王有六条平定鲜卑方略。对乌也适应。主要是…………”

    随后李恢把刘苟交待的事情一说。

    诸葛亮道:“汉王是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

    “也罢,亮马上要去乌桓了,德昂先生不妨先去一躺怀县。然后再让韩暹派人带先生去找轲比能,看能不能让轲比能投降。”

    李恢道:“也行,恢就去一躺草原,劝说轲比能投降。但愿能成功。”

    诸葛亮道:“有这些女人在这,轲比能应该会投降了。”

    ………………

    长安,各地读书人汇聚,科考取士的通告早已帖了出去,刘苟的地盘宽广。益州、西凉、关中、河北、并州、中原等地都粘贴了开科取士的消息。很多人对科举不太懂。有些读书人只是好奇而已。

    但既便是这样了,长安还是来了有近千读书人。很多以前还是太学院的士子。

    刘苟的书房中,荀彧道:“主公,各地读书人,来的也差不多了,荆州、扬州没什么人来,其余各地都有。是否可以开始考试了?”

第523章 科举(一)

    刘苟道:“哎,本来这科举要分开进行。先在各州郡进行初考。成绩优胜者成为举人,才有资格到长安来会试。如今这情况各州郡初试也不实际。也只好统一考试了。”

    荀彧道:“主公放心,天下读书人多矣,只要今年科举成功,有这些人做榜样,明年参加考试的人会多得多。等到科举取士以常态化。到那时各州郡初试才能进行。”

    刘苟道:“嗯,说的也事,万事开头难。慢慢来吧!等造纸业,印刷业推广开了。书籍便宜了,天下读书人必定会增多,科举也就能更好的推广下去。”

    刘苟寻思,隋朝推行科举。由于隋朝时间不长,真正把科举发扬光大是唐代开始,到了宋代更是推向**,考上进士如得到免死金牌。士大夫共治天下。

    刘苟道:“好,荀彧,你通知下去,三日后。开始考试,为公平起见,考场就设在汉王宫广场。你准备好桌椅、笔墨纸砚等等。”

    “为保证考试的安全进行,让伯达调一千士兵去维护安全。保证考试期间不会有人捣乱。”

    荀彧道:“主公,为了公平起见这考卷要不要糊名(遮住名字)?”

    刘苟笑道:“文苟啊,公平没有绝对,世界上从来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科举考试糊名,这是必然。但不是现在。糊名的目的是防止阅卷时考官作弊。但是这是第一届,根本没这个必要。”

    “我相信,你们几人阅卷不会作弊。二来,如今的纸张,质量还有待提高。糊名时容易搞坏试卷。也多了些工作量,完全没必要。”

    “等过了两三年,考试的人多了,才采用糊名的办法,并且要对科举的制度,考试流程进行规范。”

    荀彧道:“诺,我彧明白了。”

    刘苟道:“先考第一场,寡人亲自查看考生的质量才决定录取多少进士。总之考完第一场后。寡人才能知道这些读书人是个什么货色。”

    “主考官为孔融,你与田丰为副考官。”

    “另外,考试之前,先让士子们拜一下孔圣人。这是我答应孔融的。”

    “诺!”

    三日后长安,迎来了历史上重要的一天,近千名全国名地的读书人齐聚在汉王宫广场前。

    广场四周全是披甲执戟的王宫卫士。

    这些人看着巍峨的宫殿台阶。从来没有这么多普通读书人齐聚一堂过。原洛阳太学院是有很多士子。但是能进太学院的都是非富即贵,普通士子哪有机会啊!

    这些人当中大多是世家大户的庶出子弟。家中条件不错才读得起书,但是庶生子又没有地位。举孝廉那是八辈子也轮不到他。听说汉王搞什么科举考试,考上了便可授官。

    这些士子也是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的态度。其实考试取才刘苟当年在太原搞过一次,只是当时没什么影响力。搞个招贤令也没招到几个人。

    刘时孔融、荀彧、田丰等人到了。

    众士子对孔圣后人,那是相当尊重。孔融既是孔圣后人,又是当代大儒。

第524章 科举(二)

    众士子拱手弯腰拜道:“拜见文举公拜见荀尚书!”

    孔融还礼拜道:“诸位免礼,融受汉王嘱托,特为各位士子主考。希望各位士子都能高中进士。”

    随后孔融让人把他的老祖宗给请了出来。一尊大木雕刻,刻着孔子的样子。

    礼仪官高喊:“拜圣人!”

    孔融带着众人,立马弯腰拜向木雕。

    三拜之后。

    礼仪官高喊:“诸位士子入座。”

    由于没有专用的考场,所以刘苟干脆让士子在广场上考,初秋季节天气到不错,不冷不热。又没什么风,适合考试!

    工作人员不够,刘苟便在宫中调一些宫女太监。

    广场上临时做的简陋桌子就是考生的书桌,一人一块软垫跪坐着考试。

    这时分发试卷,每人两张二尺长宽的白纸。纸上并没有题目。完全是白纸,当然这白纸跟后世没法比,但在这个年代那也是绝品,其极珍贵。

    这些士子拿着白纸惊讶不己,原以为是竹简,没想是这么好的的纸,这可比蔡候纸好多了。

    只见田丰,喊道:“诸位士子,请在纸上最右边写上自己的姓名,惯籍。如果不写,那么就不知道是谁考的,这试卷也就作废了。每人两张纸,若写错了可以再写另一张,如里考完,剩下一张,士子们也可以带回去。”

    随后又道:“请看题目”。

    这时,俩名太监,抬着一块二米长,一米多高的木板。木板上写着三道题。

    第一题:“默写《礼记》三礼,之其中一礼。”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成书于西汉,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古代中国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是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这一题是孔融出的。题目不难,一般读书人学过都会。

    第二题:“论天下长治久安!”

    这个题目可就大了去。这是刘苟亲自出的题,就是看看这人到底有何见解。是不是酒囊饭袋。这个题一试便知。

    第三题:“以阿房宫为题,赋诗一首。可诗,亦可赋。”

    刘苟出这个题目是有深意的,阿房宫代表秦朝,这里面学问大了去。秦为何会灭亡?项羽火烧阿房宫结果为什么又会失败?这是个几千年的大问题。

    当刘苟出这个题时,荀彧就反对,言太难了。

    刘苟笑道:“诗词歌赋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作的好不好都没关系。就算不理解真正含义,夸奖一下宫殿漂亮总会吧?”

    第四题:“默写九章算术之算法。”

    这个题不难,是做官的基本知识,如果九章算术都不会,那也就别做官了。钱粮赋税都不会算,做官也就是开玩笑了。

    题目一出来,有些士子拿笔就答题,可有些士子只能摇头。

    刘苟站在宫城楼上,也远远看着广场。他是真希望这些士子都有本事。他没有限制名额。也没有说录取多少人。就是想看看这些士子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他恨不得这一千人全是大才。这样全部录取也无妨,如今他缺的就是各郡县治理人才。

第525章 科举(三)

    培养心腹文官集团,才能真正掌控天下。这种打下来一个地方又留用降官,不是长久之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不是空话。只有大大重视文官集团才能做到长治久安。文人讲究知遇之恩。从一介庶岀书生一跃成为地方父母官,是谁都会感激。

    历朝历代都用文人治国,不是没有道理的。没有那个帝王会傻到去用武将治国,除非嫌命长了。刘苟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加速培养忠于自己的文官集团。只有这个文官集团强大了,自会有人劝进称帝。

    四道题目,整整考了两个时晨才开始收卷。

    收上来的卷子放到几个大箱子封存。这些卷子让荀彧他们看过打分后,刘苟还要抽查的。

    礼仪官高喊:“众士子去驿馆休息。三日后放榜。”

    随后众人回驿馆,长安驿馆为了接待这次考试。临时花钱征用了几栋房子。士子一切吃喝都是免费。刘苟可是下了血本。

    考卷一抬到汉王宫军机处,刘苟便马上就去亲自阅卷。他是等得有些心急了。

    孔融、荀彧、田丰、杨松、周洪等人都是悉数来到军机外,就在军机处议事房间现场阅卷。

    只听孔融骂道:“狗屁,狗屁,胡说八道,庸才尔!”

    刘苟笑道:“文举公啊,您也暴粗口啊?”

    孔融道:“哎,这个叫王源的士子,这写的什么啊?“三礼”都不会,这读的什么书嘛。老夫这题又不难,他却答非所问。”

    刘苟笑道:“您消消气,这是第一次科举,没有事先在各郡县举行过乡试初考,有些士子可能也就识几个字。读过几本《论语》,《孝经》就不错了。您不能期望太高。过几年这情况就会好转的,您老就放心吧!”

    周洪惊道:“主公,您请来看,此子好文笔。”

    刘苟走近,一看字,我靠,这字写得比自己都好。

    “三礼,刘苟看都不看,这个没有意义。主要看看他答的,论长治久安。”

    “若国欲久安,重在法度明,官吏廉,礼乐兴,重教化,民保国,四海宾服,四荒乡风,百姓素朴,狱讼衰息,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故长治久安也。”

    “嗯,不错,有见地,刘苟道。”

    往后看。

    “灭六王,统九州,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我靠,怎么跟杜牧的阿房赋差不多啊!不过这也不奇怪,谁叫阿房宫原本就是这样呢。”

    不过后面写的刘苟不太喜欢,把嬴政写成昏君,把项羽说的有些高大上。这又是让史记洗脑了。赢政要是昏君,世界上就没有明君了。

    刘苟再一看名字惯籍,平原,宗平。

    刘苟道:“这宗平不错,录取了。”

    上千张考卷,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刘苟一连守在军机处两天。比他平时带兵打仗都累。

    回到房间,倒下便睡。

    傍晚蔡琰过来,拿着张纸。

    道:“子民,你看看。”

    刘苟笑道:“你这是干嘛”。打开一看。

    靠,原来是答题。刘苟仔细看完四道题。

    笑道:“不错嘛,这谁写的,有这本事,我看做个县令没什么问题了。要是这一千人,谁都能答这么好,我全录取了。”

    蔡琰笑道:“当真?你也这么觉得?”

    “当然,这有什么好骗人的嘛,是谁做的呢?”

    蔡琰笑道:“是你的宝贝女儿呢。”

    “女王?是她?有点意思。”

    “琰儿,还是你教的好,才十岁出头啊!这丫头还有这本事。我到小看了她。

    蔡琰笑道:“你这四道题,也就是第三道难点。其余都简单。读过几年书的都能会。要都按这难度,我能考个状元。”

    “哈哈哈哈”!刘苟大笑!

    “琰儿才高八斗,乃当今天下第一才女,这些士子有几个能跟你比啊!”

    蔡琰高兴道:“当真?”

    刘苟笑道:“当然,我自认为再找不出第二人。”

    蔡琰道:“我比成功燕如何?”

    刘苟搂着蔡琰,道:“燕儿是个侠女,智谋也深,但论文学方面,比你差远了。”

    “就是我也甘败下风,琰儿,你要是男子,那定是一代大儒。”

    “琰儿,找我什么事吗?”

    蔡琰道:“没事就不能找你啊!姨娘病了,我想让华佗给她去看看,可华佗天天躲在医学院研究死人骨头。人都见不着,你派人把叫到宫里来呗。”

    刘苟道:“行,我这便让人去叫化佗。”

    “哎,俩位姨娘年事已高,你父亲不在了,她们跟着我们这么多年。如今到了晚年,我理应尽孝的,可我对她二老关心不够。哎!真是不孝。”

    “子民别这么说,你对她们二老已经很好了。父亲的墓我想让人去修一修,将来二位姨娘百年了,让她们随父亲身边。”

    刘苟道:“应该的,这事等李恢回来了,你直接让他去办。”

    “琰儿,来,你坐,马上就要考第二场了,这题目我还没想好。你给点意见呗!”

    “啊,这个我可没有,后宫不得干政。我可不想授人以柄”。

    “没事,你说说嘛,我让你说怕什么。”

    蔡琰道:“你是想招人才治理地方。需要的是真才实学,能治理内政,不是夸夸其谈的浪荡公子。”

    “什么诗词歌赋,其实没必要重视,治理地方需要懂大汉律法,懂得百姓所需。如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这些都要考。另外九章算术也要考。对大汉的钱粮税赋政策总得知道吧?所以这个也得考。”

    “另外得让他们忠于你,如果不忠,宁愿不要。”

    刘苟道:“嗯,你说的对,夸夸其谈之辈没什么用。要的是能干实事。你这么一题醒我到有些头绪了。”

    “只是要让这些人忠于我,这可难办啊,所谓人心隔肚皮,别人所想,咱也不知道啊!这世上忘恩负义之辈多矣!”

    蔡琰想了下,道:“我到上有个办法,只是有点太难看了。”

    刘苟道:“什么办法。你说说看。”

    蔡琰道:“文人士子讲究一诺千金,你逼迫他们发誓啊!让他们对着黄天厚土,对着孔圣人发誓。永远忠于你,忠于大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079/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 作者:愤怒的扑街所写的《三国之大太监》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大太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大太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大太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大太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大太监介绍:
简介:后世娱乐城洗浴中心经理魂越汉末,被人陷害稀里糊涂成了皇宫中一名小太监。看他如何在宫中混得风声水起,权倾天下。袁绍骂其是“嫪毐。”曹操骂其是“赵高!”……迷人的何太后说:“你眼里泛起山河,碧浪里却不是我。”而他却说:“十年挣扎,十年撕杀,却因你一方绣帕,戒了争打!”三国之大太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大太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