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大太监TXT下载三国之大太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大太监全文阅读

作者:愤怒的扑街     三国之大太监txt下载     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31章 临沅

    刘苟站在北岸,看着一队队士兵过了江,面无表情。

    李全道:“陛下,江面风大,您还是回城吧,有大将军在,一定会胜利的。”

    “哎!朕到也想过江去看看啊,朕还未去过江南。到有些向往啊!”

    李全道:“如今大军过了江,不用多久便可取胜,陛下想去随时都可以嘛。不必急于一时。”

    刘苟笑道:“哎,只怕以后难有机会走开了,朕快老了。罢了,你让人把蔡瑁叫过来吧!”

    “诺!”

    蔡瑁很忙,也刚刚休息。接到陛下要见他,立马赶了过去。

    “陛下,您找臣?”蔡瑁道。

    “德珪,孔明大军过江了,可如今曹操自己的兵马都养不活,江南哪有多余的粮草啊。你得多运粮草去荆南,周瑜在江中还有不少战船,孔明这个家伙用兵一向求稳。这一路南下定是步步为营,朕到是知道他不会输,可这样也太慢了。”

    “所以保证后路粮草的安全尤为重要,你的责任重大呀,一定要保证后路粮草不绝。”

    蔡瑁道:“末将明白,末将还想去襄阳一趟看看家姐。”

    刘苟道:“见家姐不急,随时都可以去,战事要紧。等拿下了荆南后你直接去长安看她也行嘛!”

    “大老爷们别老想着儿女情长。先把周瑜灭了再说,朕可不光只打算在长江中建几条小船。等国家条件好一点了,朕要组建海军,什么三韩、东赢,朕都要降服的。”

    “你把眼光放远一点,朕希望你能去收复这些地方。”

    “啊!”

    “行了,让蒯良再运十万石粮过来,你立马运往武陵。朕明日回长安了,你还得在这里坚持一段时间。等天下太平了,朕给你赐块食邑。”

    蔡瑁高兴道:“谢陛下。”有食邑那便是封候啊。

    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区)诸葛亮主力已包围临沅城。

    可城中守军却没有开城投降。

    李蒙道:“大将军,咱们要不放弃攻城,直奔长沙?只要拿下长沙,荆南就差不多了。”

    诸葛亮道:“不可,荆南缺粮,咱们近10万人马,到达长沙哪还有余粮?曹操的主力还在,若他一未死守城池,咱们一时拿不下长沙,若断了粮草,军心崩溃。一旦败了,多年的努力白费。还是稳打稳扎,步步为营。”

    李蒙很想骂娘,老子打了十多年仗。还从未像你这么个玩法。直接打下长沙,战事便都结束了。哪来那么多事?

    可诸葛亮是大将军,他也不敢骂人。只得直接退下。

    “伯道,准备攻城吧,打下临沅,咱们就占领了武陵,粮草军械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此处。与曹操对战不要想着一战而定。”诸葛亮道。

    赦昭其实是赞同李蒙的打法的,直奔长沙。可诸葛亮的说法也对。稳扎稳打,步步推进。逼着曹操在长沙与自己决战。

    道:“诺!”

    而守临沅的主将正是曹操的大将车胄,这家伙是曹操的死忠,历史上守卫徐州让关羽给砍了。

    城中只有五六千守军,曹操其实也打算放弃武陵了。他的目的是拉长诸葛亮的补给线路。让车胄守在这里,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

第632章 免得尴尬

    由于攻城要准备工程器械,这样又耽误了一天时间。

    等到第二天时开始攻城,又给曹操多了一天时间。他的主力也全部撤往长沙。

    …………

    刘苟在江夏呆了这么久,早就烦了。第二天便起程回长安。战事有孔明去指挥他也用不着去担心什么。10万大军过了江。何况还有张辽在东边夹击,这要是还拿不下,那干脆别打了。

    回到襄阳,休息一天。便直接回长安。所谓的御驾亲征不过是做做样子。实际上自己一直远离战场。对于打仗,现在刘苟一点兴趣都没有。

    马车上,蔡氏道:“陛下,刘琮在襄阳,以臣妾看来已经不合适,不如把他送回老家山阳高平。我看到他现在这个样子,心里也不舒服。他的死活臣妾本不想管,可是臣妾的侄女嫁给了他,臣妾也不忍视而不见。”

    刘苟道:“刘琮朕又没有难为他,他想去哪都行。回长安后你写信给他,随他自己办吧,其实他去陪刘琦也可以,听说刘琦现在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连个儿子都没有,要是刘琦将来死了,爵位可以让他来嗣。朕还没那么小心眼。不管怎么说也是宗亲嘛。”

    几日后刘苟回到长安。

    这时孙权一行也刚到长安。

    周洪来见刘苟,道:“陛下,张辽向朝廷请示派谁去治理江东?还请陛下明示。”

    刘苟道:“你有没有人选?”

    周洪道:“臣以为江东本为扬州所管辖,不如重新任一个扬州刺史主管政务?”

    刘苟道:“可以,但是要把淮南分开治理,否则扬州就太大了。你可知江南有多大?”

    “这样,就让法正任扬州刺史,让他治理江东。”

    周洪道:“张辽举荐诸葛谨任丹阳太守,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行吧,就怎么办?另外任张昭为淮南太守。这老家伙治理地方还是有点本事的。既然已经投降了嘛,该用的还是要用。”

    “诺!”

    “陛下,孙权怎么安排?他的家眷妻儿老小全部都到长安来了。陛下要不要见一下他?”

    刘苟笑道:“朕就不见了,免得尴尬,再说朕的心很软,一见了搞不好又得封块地给他。”

    “不过曾经也是一方诸侯,又是主动投降的,朕也不能太亏待了他。这样,就在关中封个关内候吧,也不能太寒碜了,他的那些仆人也送给他,只要他不插手政务,就别去打扰他,也用不着监视,这件事你去安排。”

    “陛下,如果不监视的话,只怕孙权又不安分啊!”

    刘苟笑道:“你呀,就是缺乏政治自信。孙权这家伙可不简单,脑袋聪明的很,他既然放下武器投降了,就不会去寻死。他现在手下又没有兵马,还能怎么着?不安分只会留下把柄,这不是孙权的性格。你放心吧,他比谁都安分。”

    “对这样的聪明人,你根本用不着监视。反过来说,他如果真的不安分,你监视也没有用。他根本就不会让你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这样,李全,你替朕去看一下孙权母亲,顺便送给她一些礼物,你再去皇后那里,让皇后拿一些首饰什么的。顺便替朕说几句好话,安抚安抚这孙权这小子。不管怎么说,他父亲孙坚对朝廷还是有功的。朕也不能亏待他的遗孀。”

    “诺!”李全这家伙马上想到了二乔!

第633章 关内候

    周洪道:“陛下,二皇子与小女的婚再,臣完全赞同,只是能否再留他们在长安住一段时间啊!臣就这么一个女儿,这去徐州了以后还不知能不能见着呢。”

    “哎,老实讲朕也不愿他们离开,可番王就番乃是国策,若不去也不行。这样吧,再留两年,到时20了。再去就番,不过晋儿大了不能住在宫里,可一时朕也找不到好房子,就让他住你府上吧,给你当半个上门女婿,两年后再去就番。”

    周洪高兴道:“臣谢陛下。”

    刘苟笑道:“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咱们累了一辈了,享福的却是他们这些晚辈。朕要是有个当皇帝的老子,用得着这么拼死拼活的打天下嘛。”

    “行了,你没什么事就回去吧!”

    “诺”!

    长安驿馆,孙权一家人都住在驿馆。其中包括孙策的儿子,孙坚的几个妾室。当然还有二乔。

    李全来传诏,又带来了不少礼物,刘苟封孙权关内候。汉代关内候仅低于列侯。有封号,但无封国。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百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大汉很多名将都是关内候,如李敢、卫青、陈汤、苏武等等。足见关内候也不是太差。当然了比起吴候这样的一方诸候那差远了。

    孙权听封关内候,不但不生气,还高兴坏了。他知道自己的小命保住了。刘苟若想杀他,起码会先给他封个列候。对他越小气表示越不会杀他。这家伙聪明的很,作为一方诸侯兵败被俘。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越是给你封的越高越是会杀你。

    李全又奖励了他几句。

    最后道:“候爷,听说周瑜的夫人与令嫂也在长安。皇后娘娘想见见她们。不管怎么说,周瑜虽然造反,但他夫人是无辜的。咱家一定替她美言几句,不知候爷意下如何?”

    孙权当然明白,这是刘苟看中了二乔的美色。孙权这家伙内心还是暗喜,这样一来刘苟更加不会杀他了。

    道:“皇后娘娘能看得起她们,那是她们的福气,臣这就去跟她们说。”

    李全道:“很好,候爷能深明大义老奴一定替候爷向娘娘请功。不过皇后娘娘身边缺人,二位夫人进宫后可能暂时不能出宫。候爷可先行去封地安顿。好生生活。”

    “诺!谢娘娘!”

    随后孙权来到二乔房间,道:“二位嫂嫂,皇后娘娘请二位进宫。不知二位嫂嫂意下如何?”

    大乔道:“我们与皇后娘娘素不相识,她请我们进宫干嘛?”

    孙权道:“嫂嫂,小弟怀疑是陛下看中二位嫂嫂,想让你们进宫伺候。”

    “啊!二女大惊!这可怎么办?”

    孙权突然双膝跪地。道:“权弟无能,不能保全江东。如今我为鱼肉,人为刀俎,若不听皇后娘娘旨意,孙氏全族皆可能被屠矣。还请二位嫂嫂搭救,若二位嫂嫂不愿意,权弟绝不敢勉强,只求嫂嫂在权弟死后,照顾好母亲。别让他老人家再受惊吓。”

    大乔道:“叔叔请起,妾身知道你的难处,若有他法,咱们也不至于到长安来。”

第634章 二乔进宫

    “叔叔,妾深受孙氏大恩,亦是孙氏之妇,如今族人有难岂能不救。只是一旦入了宫,以后恐怕没有机会再出宫了。我儿孙绍还年少,还请叔叔代为抚养。妾身就拜托叔叔了。以后也不能再在母亲身边尽孝,还请叔叔多多照顾。”

    孙权道:“谢嫂嫂成全!小弟一定谨记。”

    小乔一声不吭,孙权也有些脸红,不敢与她对视,只得缓缓退出房间。

    房间就剩下二乔俩人,小乔道:“姐姐你真的要这样做吗?”

    大乔道:“我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若不进宫,刘苟恼羞成怒孙氏族人定然不保。就算不为族人,我也得为绍儿着想。小妹,你不是还想与周瑜团聚吗?或许求得刘苟放过公瑾也未可知也。”

    小乔道,:“从小到大我俩姐妹就没有分开过,如今要死也死在一块。小妹陪姐姐便是。……”

    随后李全马车上带着二乔,向皇宫出发。

    一进皇宫,便有宫女搜身,二女连头发上的簪子都不许带。

    宫中的女官开始盘问二女身子是否干净,什么时候来的月事。俩人感到有些羞辱,但这是所有女人进宫的规矩,谁也不敢反对。

    刘苟书房,:“陛下,您休息会吧,别这么累了。”李全道。

    刘苟道:“几个月没有批奏折了,这刚回来事多着呢。”

    “李全道:“陛下,您曾说过,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奴婢恭喜陛下,奴婢把二乔给找来了。”

    “什么?你把二乔找来了?怎么回事。”刘苟问道。

    李全道:“奴婢去见孙权,顺便说皇后娘娘要见二乔。便把她们带进宫了。孙权这家伙聪明的很,奴隶看他是很乐意这样的。”

    刘苟盯着李全看,这狗奴才肯定在中间安排不少事。怎么小乔没有去周瑜身边?孙权肯定是早就有预谋,所以把小乔给扣下了。否则干嘛不送给周瑜?带到长安来干嘛?张辽法正他们知不知道这事?

    他娘的,这狗奴才忠是很忠,只是这擅自做主的毛病可不能惯。

    道:“李全,这事你在中间可帮不少忙吧?朕知道你对朕很忠。但这是最后一次,下次有什么事你自己再擅作主张。朕让你尝尝车裂的滋味。”

    李全立马跪下,道:“谢陛下!”

    “行了,二乔呢?”

    李全道:“女官在检查,教宫中礼仪规矩。”

    刘苟道:“行了,来都来了,今晚就这二乔侍寝吧!”

    “诺!”

    当晚,二乔让太监宫女带到刘苟寝宫。

    “见过陛下!”二乔道。

    刘苟看向二女,长的果然美色,鼻梁高挺,瓜子脸,一双眼眸闪闪发亮。修长的身姿丰盈窈窕,外罩一件丝织的白色轻纱,腰系一根白色腰带,乌黑的秀发,挽着流云髻,如玉的肌肤透着绯红,月眉星眼,却放着冷艳,真可谓国色天香。

    俩女有点像双胞胎。长得有八分相似。只是大乔长得稍微有点丰腴,算是带点婴儿肥。

    刘苟道:“免礼,抬起头来。”

    “不瞒你俩,朕也是刚知道你们俩进了宫,所以才立马召见。既然你们进了宫,以后便是朕的女人。朕不是什么好男人,但也绝不是什么负心汉,以后咱们就互勉吧!”

第635章 侍寝

    俩女不出声。

    小乔眼中带着怒火,像是有话要说。

    刘苟笑道:“怎么?你有话要说?说吧,没事,就是骂朕也没关系,反正朕脸皮厚。”

    小乔道:“陛下如此做作与强抢民女有何两样?”

    刘苟笑道:“嗯,你说的对,虽然你们不是朕亲自抢来的,可是朕的手下干的,这个责任还是朕来背。”

    小乔道:“既然陛下知道这样,那不如放过我姐妹,小女子感激不尽。”

    刘苟笑道:“不好,要是平常女子朕也就放了,可你们俩不行。谁叫你俩天生丽质呢。朕现在舍不得放了你们。”

    “陛下,小女子已经是蒲柳之姿,陛下宫中佳丽无数,何必强人所难?”

    刘苟笑道:“朕不在乎,朕就喜欢这样。再说,朕现在放了你,你们也永远嫁不掉了,谁敢娶朕的女人?”

    小乔道:“小女子愿终生不嫁。”

    刘苟道:“那不行,太浪费了,这么美丽的女子守寡,暴殄天物,朕舍不得。”

    “你!”小乔想发火。

    大乔道:“陛下,臣妾愿侍奉陛下,陛下可否让小妹回乡。”

    刘苟笑道:“不好,她会去找周瑜的,朕已经派兵去捉拿周瑜了,如果抓到了周瑜朕是要处死他的。怎么能让她出宫呢?”

    小乔急了,道:“陛下可否放过周瑜?若陛下放过周瑜,小女子愿意终生不再出宫。也不再见周瑜。”

    靠,这娘们说来说去是为了救周瑜。才故作正经,看来是爱周瑜爱的很深啊。

    刘苟无耻的道:“哎!朕从来不跟人讲条件,更不受威胁,但是你是利外。这样,你们要把是朕伺候舒服了,朕就放了周瑜。”

    “当真?”小乔道。

    “君无戏言,你不必怀疑。”刘苟道。

    小乔道:“谢陛下!”

    刘苟笑道:“呵呵,你先别谢,你要伺候的不舒服,朕不能保证哟!”

    俩女脸一红。

    大乔道:“请陛下怜惜!臣妾替陛下更衣。”

    刘苟笑道:“嗯!”

    小乔走向灯前,把蜡烛给吹灭了。

    古代女子就是放不开啊!还得关灯办事。

    刘苟躺在床上,俩女向前,明显能感觉到俩女全身发抖。毕竟是第一次与丈夫以外的男人。

    刘苟闭着双眼躺着,突然全身传来一片温润。

    “哦,oh,mygod!舒服。冰火九重天,活不错!”

    “片刻,嗯,不错不错,难怪曹阿满念念不忘,一生所求。九曲十八弯啊。真是天下极品。”

    “一会转来激烈的交战声!”

    “一会像是婴儿啼哭,一会又像是老猫发春。”

    李全在房外摇头,寻思,难怪陛下想得到此二女,原来果正与众不同。…………

    第二天一早,刘苟睁开眼,发现二女躺在身边。

    哎!真是一夜风流啊,这二女果非常人。一般人根本顶不住,尤其是大乔。也许是孙策死了多年,没有男人滋润过。真是欲壑难填。

    也许是刘苟惊动了她,大乔先醒,见刘苟眼睛看着她。脸一红。

    刘苟轻声道:“真是天生尤物,朕很高兴拥有你,以后会加倍珍惜你。”

    大乔害羞,道:“陛下好生厉害!臣妾全身酸痛。”

    刘苟笑道:“是吗?”

第636章 张燕

    “朕政务繁忙,能陪你们的时间并不多。宫中女人众多,朕也不可能独宠你们。你们两姐妹就别分开了,朕给你们俩安排一个小宫院。会有宫女太监伺候你们生活起居,以后你们都是朕的女人。身份不同了,以前的事就忘记吧。”

    “朕一会下诏免周瑜一死,你们就放心吧!另外你们的父亲可以在长安的书院教书。朕给他应有的地位。”

    大乔道:“谢陛下恩典,不知陛下可否让臣妾出宫一躺。臣妾想见见他们。”

    刘苟笑道:“行,你随时都可以出宫。但是你切记,你现在的身份出宫了是代表皇家。是朕的妃子,可不是以前的身份。你可以带上太监,宫女,侍卫一起陪同出宫。保持低调,但又不可辱没了皇室的面子,懂了吗?”

    “臣妾明白了。”

    “嗯,你懂得就好,身在这个世界不光你们无奈,朕有时候也很无奈。咱们一起共同面对吧!”

    “诺!”

    李全到门口,道:“陛下,是否早朝?”

    刘苟道:“李全,你去传诏,今日让太子主持早朝,朕就不去了。另外派人传令给孔明,就说放过周瑜,不可杀害。”

    “诺!”

    “奴婢告退!”

    “等等!”

    “朕封乔氏姐妹为贵人,赐南香宫,你派人去整理一下,告诉皇后,安排一些宫女太监。”

    “诺!”

    李全走后,刘苟笑道:“行了,朕再陪你们睡会。”

    “谢陛下!”

    刘苟笑道:“就嘴上感谢啊?”

    “大乔会意,脸一红,爬**子,小刘苟传来一阵湿热包裹!…………口活真棒!”

    …………

    两个月后,上书房。

    司马懿道:“陛下,黑山贼张燕向魏郡太守荀堪送来一万百姓,说是养不活了。另外还说他已经裁剪军队,请陛下开恩免罪。”

    刘苟实在找不到人才,还是把司马懿拿来管情报工作,先试试再说。

    刘苟笑道:“张燕在黑山太行山脉中。朕几次想派人去消灭它。可最后都放弃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司马懿道:“黑山贼躲在太行山脉中不好剿。”

    刘苟道:“这只是其一,但这不是真正的原因。朕主要考虑的是灭了张燕,他手下那十几万百姓怎么办?朝廷哪有那么多钱粮来养他们?张燕这个人还是很有本事的。他占领黑山,其实很少打劫周边的。”

    “其实想想也知道,十几万人靠打劫过活,那怎么可能?哪个地方一次能养这么多人,有这么多东西给他劫。他在太行山脉中开荒种地,朕求之不得,所以对他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况且他也算不上是一方诸侯,威胁不了朝廷。故而朕也就没去管他。”

    “如今天下一统,也是该管管他了,仲达,你说朕怎么对张燕才好。”

    司马懿道:“安抚为主,若不尊诏,再派兵剿灭之。”

    刘苟道:“嗯,朕也是这个意思,这样,封张燕为太守。让他放弃军队,另外朕还可以给他赐个爵位。”

    司马懿道:“太守?哪个郡?”

    刘苟笑道:“朕一时也没想好,所以打算派你去一趟,你跟张燕谈一谈,中山,常人,上党都可以。朕对他没有恶意。只要他放弃军队,什么事都好办。朕看重的是他开荒治理的能力。但是他如果不放弃军队,朕还是要把他剿灭的。

第637章 又是种红薯

    司马懿道:“那臣什么时候去?您还有什么要交待臣的吗?”

    刘苟笑道:“你明日便可起程,反正朕只有一条,张燕的那些黑山贼要变成百姓,而且不能出乱子。他的军队要解散。”

    “如今朝廷也不富裕,朕再拨五千万钱给这十几万百姓做安家费。告诉张燕,钱虽不多,但每一个铜板都要花在百姓身上。否则休怪朕无情。”

    司马懿道:“陛下仁慈,不杀他还给钱。”

    刘苟道:“哎,拿起刀枪便是贼,放下刀剑便是百姓。朕一视同仁。你去忙吧!”

    “诺!臣告退!”

    “陛下,如今是四月下旬了,汉薯是不是要育种了。”李全问道。

    刘苟笑道:“你到是好记性,你不提醒,朕也打算去地窖看看。”

    “走吧,今天气不错,去地窖里看看。”

    随后刘苟来到地窖,几名太监还守在洞口。

    “打开吧。”

    诺!

    搬开石头,李全直接钻了进去。把一框红薯拿了出来。

    刘苟拿开包裹的纸,查看了一下。

    道:“还不错,没有坏。”

    “好了,你们不用守在这里了,把洞口堵死,冬天还要用。”

    “诺!”

    “李全,这几个守卫汉薯有功,每人奖励十金。”

    “诺!”

    “谢陛下。”几名太监道。

    刘苟把十几个红薯,放到房间。道:“李全,这汉薯先放这房间,让他醒醒。不要让人碰到它。你再准备十几个火把。”

    “诺!”

    来到御花园,还是去年种的那块地。刘苟拿了把锄头开始翻地。翻的比较深。然后混上干马粪。

    “李全,把火把点上。”

    “诺!”

    十几个火把,刘苟拿着火把放在泥土上,烧翻过好的地。

    李全道:“陛下,您这烧土干什么呢?奴婢还从来没见过拿火把烧土的。”

    刘苟笑道:“泥土里,马粪中都可能有虫卵,烧一烧就没有了,懂否?”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奴婢真是学到了。”

    刘苟笑道:“你跟着朕种汉薯,把这些步骤记录清楚,以后再传给那些士子。以后让他们去推广种植方法。”

    “诺!奴婢记下了。”

    由于房间温度比较高,才放两天,有些红薯到发芽了。刘苟高兴坏了,这说明这些红薯完全能育种。

    “李全,你找一桶温水过来。”

    “诺!”

    刘苟把十几个红薯分成两堆。一堆浸泡。一堆不敢浸。

    科学证明红薯浸泡育种,更容易发芽。但是水温度不能太高,不能超过45度,否则就烫死了。

    这年头没有温度计,不敢冒险。所以分成两半。哪怕就烫死一半了,还有一半。起码不会全军覆没。这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

    用手摸了一下水温,跟体温差不多,应该不到40度。

    浸泡10分钟后开始育种

    把烧过翻好的土,挖几条小沟,把十几个红薯,摆放在沟中,浸泡过的放一边。没有浸泡的放一边。然后覆盖大约八厘米厚沙土。再浇上水。

    道:“李全,找一些干麦草过来。”

    “诺!”

    用麦草盖上一层,增加温度。白天打开,晚上盖住,当地膜用。

    再插上篱笆,围了起来。

    道:“李全,安排四个人,轮流守卫。任何人不得动这个地,再旁边放只猫。以防老鼠偷吃地下种子。”

    “诺!”

    【作者题外话】:ps:上一章,一不小心,开了段车,还被封了……哎!

第638章 四轮车

    刘苟只所以四月下旬才育种,主要是古代北方天气比后世还要冷。红薯最低发芽温度是16度,少于这个温度就会休眠。

    十天后,红薯全部破土发芽。刘苟高兴坏了。这些红薯如果全部活的话。起码可以移栽两百多株。可以收100多斤红薯。明年就可以种两亩地了。而且今年可以试一下用薯藤过冬育种的方法。要是薯藤放在地窖过冬。也能存活的话,那就更快了。

    两亩地可以产几千斤红薯。一亩地有60多斤薯种就够了。后年起码可以种几十亩地。只要坚持下去,不用五年,再也不用为军粮发愁了。

    …………

    长沙,诸葛亮大军已到长沙城下。曹操站在城门楼上。而曹操身边有,荀攸、程昱、周瑜、鲁肃等人。

    诸葛亮不知在哪找了个四轮车,坐在四轮车中,身穿道袍,手拿羽扇,十足装逼形象。

    这时周瑜突然喊道:“城下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亮道:“本将正是诸葛亮。大督都可还好?”

    周瑜道:“大将大军围城,瑜岂能安好?大将军蕴大才、抱大器,自比于管仲、乐毅,何要助纣为虐,背人情而行事?”

    诸葛亮道:“亮奉诏讨逆,顺天应人,平乱世而兴刘汉,救黎民于水火,何为背人情而行事?”

    “古人云:天下分久必合,此乃天数,非人力而可阻也。今江东孙权已前往长安任职。大督都祖上世受国恩,令尊曾为洛阳令,令祖父官至太尉,可谓满门汉室忠臣。大督都更乃天赐良将,本应框君辅国,安汉兴刘。如今却想割据一方,对抗朝廷,分裂国家。岂不有负祖上之德?”

    周瑜道:“刘子民窃居汉廷,逼迫天子禅位,瑜怎能服他?瑜忠汉之心从未有变,但忠的是洛阳大汉正统,而非长安刘子民也。”

    诸葛亮道:“山阳王自认才智不足以奉宗庙,主动禅位于汉王,乃是为天下百姓计。况且三让而行,可谓用心至诚。而非汉王以权势夺之。更应古语,有德者居之。

    自古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亮率兵百万,良将千员。横扫荆襄。大督都若去刀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侯爵之位。天下一统,共享安乐,岂不美哉!若执意反叛,不旦害己,亦祸及众位将士。”

    周瑜道:“孔明,汝休要强词夺理,大丈夫何惜一死?某定要与汝一决高下。”

    诸葛亮笑道:“大督都,昨日陛下传诏,令亮不得伤害周瑜。亮怎敢抗旨,你且放心,没有陛下旨意,没人敢取你性命。”

    “不过亮要告诉你,你家眷如今都在长安。尊夫人向陛下求情饶你一命,还望你别辜负了她的一番好意。”

    说完后诸葛亮四轮车便后往退去。

    周瑜更加恼怒,小乔去了长安?刘苟会怎么对他?周瑜内心悲痛。

    而曹操等人,看向周瑜,感觉周瑜的脑袋上顶了个大草原。刘苟向来好色,天下闻名,而且更喜欢人妇,这都成了公开的秘密。小乔去了长安,岂能逃出魔掌?

    黄盖道:“大督都不必介怀,大丈夫何患无妻?再娶一个便是。”

    周瑜脸色青,咬牙切齿!

第639章 对峙

    而诸葛亮回到营寨,也有些头疼,长沙城墙高大坚固,不好攻啊。而且曹操周瑜兵并不少,在长沙可能就有五六万。

    “伯道,你可有攻城之法?”

    郝昭道:“难啊,曹操兵力足够,长沙城池坚固,若想强攻几乎不可能。”

    张郃道:“大将军末将以为强攻不可取,不如困死曹操,逼迫他投降。”

    诸葛亮道:“你说说具体的。”

    张郃道:“大将军请看,城外有座小山(岳麓山)离城门很近,可派兵进驻此山,占据地利。另外令蔡瑁的水军封锁湘水(湘江)。再到城外驻扎重兵与之对峙。另外派兵把长沙周边几个小县全部拿下,断曹操的补给。命张辽继续攻打豫章。步步蚕食曹操的地盘。”

    “总之,咱们绝不攻城,只断曹操周瑜的粮食补给,逼迫他出城与咱们决战拼消耗。最好是让他来攻击咱们,这样咱们的伤亡更少。城中这么多百姓士兵,曹操能有多少军粮?最多一年半载,他便会饿死。到时他要么出城逃跑,要么找咱们决战,没有第2条路可走。”

    诸葛亮笑道:“张将军不愧是一代名将,如此困守,虽然慢了一点,但也不愧是一个办法。如今中原以定,河北早有余粮。益州离此也不太远。多费几十万石的粮食,完全没什么问题。”

    “也罢,为安全起见,咱们就采取困守之法,逼迫曹操让出长沙。”

    “来人,传令去江州,令徐晃从江州带兵两万,再从益州运20万石粮食过来。”

    “诺!”

    “从益州运粮是顺水而下很方便。”

    “令蔡瑁水军沿洞庭湖进入湘水,阻止周瑜的水军破坏粮道。”

    “诺!”

    “用八百里加急。”

    “诺!”

    “伯道,由你带兵两万去守岳麓山。”

    郝昭道:“大将军,只怕山上已经有曹操的驻军,另外驻军山上,也要防备火攻,末将以为没有太大必要。我军只是想逼迫曹操出城,主要的办法是采取断粮。占不占领此山没有多大关系。”

    诸葛亮道:“你带兵去看看,若不可为便到山下扎营,防备对方来攻。”

    “诺!”

    “田柾,你带两万士兵,去把长沙周边各县拿下,不许各县运粮往长沙。”

    “诺!”

    李蒙,你调三千骑兵,到城外游动,断绝城中与外面的联系。

    “诺。”

    “张郃,继续安营扎寨,坚固营寨防御,逼迫曹操出战。”

    “诺!”

    “庞德,你带骑兵随时准备出击,防备曹兵出城破坏咱们安营扎寨。

    “诺!”

    随着诸葛亮的命令传下去,长沙城外一时成了个大工地。到处是安营扎寨的木槌声。

    “岳麓山,于禁带兵一万,早就驻在上山居高临下。郝昭带兵去了一次,山上弓箭齐发,郝昭只能放弃攻山。转而山下扎营,岳麓山又不缺水,郝昭一时没有边法,只能这么对峙着。”

    数日后,徐晃在江州接到诸葛亮的命令。徐晃内心一喜,终于可以动一动了,守在益州快十年了。一直没有战事,都快憋坏了。如今起码可以走动走动了。随后调动船只,立马装粮上船,前往荆南。

第640章 知进退

    诸葛亮这家伙让徐晃来参战,根本不是兵力不够,他有十万兵马在长沙外围,只要不强攻城池,兵力是足够的。他目的是调走徐晃,防止徐晃在益州久了,成了一方诸候。这家伙心思鬼得很。他也明白,调动徐晃陛下不会反对。身为天子,也得防备尾大不掉。

    巴郡太守王累把粮食装上船后来送徐晃。道:“公明兄,只怕你我这一别以后怕难以再相聚了啊!”

    徐晃道:“曹操兵力不足,一战可定。长则一年,短则数个月,我定回来怎会难聚?”

    王累道:“公明兄啊,你咋就没看出来呢?大将军真的差你这两万兵马吗?他如果缺兵?怎会只让你带两万人去?他从哪里找不到兵?”

    徐晃道:“你这是何意?”

    王累道:“公明兄,你我相处近10年,老弟就实话实说吧。如今天下已经基本平定,曹操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朝廷这些年一直在裁军。如今各地统兵大将,唯公明兄独自领兵十几万,而从未裁减。这是陛下对你的信任,也有益州周边环境的原因。”

    “可公明兄也要明白,如今大将军统兵还没你多,况且10年未动。他能不起心思吗?老兄这次出川,只怕想回来是不太可能了。”

    徐晃道:“你是说大将军欲加害我?不会吧?”

    王累道:“非也,没有陛下的旨意,谁敢加害公明兄。我的意思是说老兄出川后,等打完了曹操,只怕会调到长安任职,不可能再让你回川。陛下可不是常人,他带兵经验丰富,政治手段高明,绝不会让带兵大将十几年不调动。老兄明白了吗?”

    徐晃点了点头,道:“老弟所言晃明白了,到了荆南我会主动请调。哎!”

    王累道:“既然如此,公明兄何不先让家眷直接去长安,以表忠心?如此一来,陛下便会明白老兄的用意,将来封爵行赏老兄定是独占鳌头。”

    徐晃道:“谢老弟提醒,晃明白了。”

    随后徐晃先行回府,第一件事,就是派一支亲兵送妻儿老小回长安。身为带兵大将,他当然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只有自己知进退。才能让陛下安心。

    …………

    长沙城中,太守府内,曹操召集众人议事。

    道:“诸葛亮来此数日,既不攻城也不邀战。想来是打算与孤长期对峙下去,消耗我军的粮草。逼迫我军投降或者放弃长沙。”

    周瑜道:“孟德公,瑜以为咱们还是应该想办法在城外击败诸葛亮,否则长期对峙下去,我军只会被拖垮。诸葛亮可调北方粮草支援,咱们可坚持不了太久!”

    曹操点了点头,道:“大督都所言极是,那怎么打?”

    周瑜道:“瑜看过了,孔明在城外,扎有三座大营,其中岳麓山下郝昭有座大营只有两万兵马。咱们可先行拿掉这座大营。拔掉这棵眼中钉。”

    曹操道:“怎么拔?我听闻这郝昭善守,白帝城一战,打得刘备等人不敢前往江州。”

    周瑜笑道:“营寨可不是城墙,瑜自有妙计,一战可破。”

第641章 大败

    曹操虽有些不信,但也算死马当活马医。

    当天夜里,周瑜带两万多人马偷偷岀城。

    由于诸葛亮只是就地驻营断曹操补给,并未围城,周瑜很容易便出了城。

    周瑜一行来到郝昭营寨前,却没有立马攻营,而是开始推干草木柴。在营寨前用柴火围了个半圈,然后把灯油倒在干草上。

    周瑜一挥手,突然后面的士兵牵来了几十头大水牛。把水牛赶到干草围圈中。而只有营寨一面没有干草。

    这时营寨中的守军也发现了情况,高喊:“敌袭”。

    可他们还是发现晚了。

    周瑜道:“点火。”

    几十支火把一扔,所有的干草都着火了,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火圈。

    这些水牛受到惊吓,拼命的往没有火的地方冲,而没有火的地方只有营寨。

    “轰!”一声巨响,营寨木栅栏倒塌。

    几十只大水牛冲入营寨横冲直撞。周瑜拔剑高喊:“杀啊!”

    “黄盖,太史慈等人率军冲入营中。郝昭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也惊到了。立马组织人手反扑。可惜准备不足。大半夜的很多士兵还在睡觉,立马爬起来,晕头转向。片刻之间队伍全部被冲散了。一时间被杀得狼狈不堪。只得率军往后逃跑。”

    这时曹操的骑兵也冲了进去,犹如无人之境。郝昭的部队,被杀的溃不成军!两万人马,大多不是死伤就是被俘。

    第二天一早,诸葛亮派兵来接应。郝昭只带着三千多人逃了出来。除了冲散的一些四散逃脱,其余可谓全军覆没。

    郝昭见到诸葛亮,单膝跪地,道:“末将死罪,两万人马,就剩这么点了,还请大将军治罪。”

    诸葛亮也很无语,你不是天下名将吗?善守吗?怎么一仗下来打成这个样子?几十头水牛就把你们给解决了。真是饭桶。可郝昭是陛下的爱将,自已还不能动他,再说这件事也有些突然。

    道:“郝将军起来吧,罪责之事等陛下以后定夺。这件事亮也有责任。亮自会向陛下请罪。”

    “哎!咱们还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有些轻敌了。”

    郝昭道:“败军之将实在惭愧,末将也没想到周瑜会用水牛把营寨给撞开,晚上光线又不好,准备不足,以至混乱不堪,军心突变。”

    诸葛亮道:“诸位,周瑜不可小瞧。咱们虽占了优势,但对方是穷途末路,拼死反抗,不可大意呀。”

    张郃道:“大将军,损失一点兵马到没什么,主要的是不能让他们得到粮食。接下来怎么做才行?”

    诸葛亮道:“周瑜的水牛阵,可一不可再。但是老是这么被动防守也不是个办法。尤其是晚上要防止对方偷袭。”

    “伯道,亮再给你五千骑兵,你们白天睡觉,晚上巡逻专门负责防止他们偷袭。”

    “诺”!

    众人一时也没什么好的办法,也只能先这么着,攻城是实在不可取。

    长沙城中,曹操在府上与众人高兴坏了。终于大胜一场,而且还拔掉了一颗钉子。

    曹洪道:“这郝昭也不过如此嘛!就差点没被活捉了。”

    众人哈哈大笑。

    只有鲁肃道:“哎,我们赢了这一阵,却输了大仗,有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甜瓜。未必是胜啊!”

第642章 冷静的鲁肃

    周瑜道:“子敬,你这是何意?”

    鲁肃道:“大督都水牛冲营之计,可一不可再。诸葛亮之所以会中计,主要原因还是敌方将领轻敌无备所致。如今大败一场,接下来肯定会小心谨慎。以后这种机会就不会再有了。”

    “我军虽然大胜了一场,可并没有劫到多少粮食。敌强我弱的态势也并未改变。

    而抓了上万俘虏,咱们有粮食养这些俘虏吗?明天还是全部放掉吧!”

    “啥,放掉?那不是支敌吗?既然是没有粮食养,不如全部坑杀之。”曹洪道。

    鲁肃道:“子廉将军,坑杀上万俘虏?你真想自绝于天下吗?若杀了这些俘虏,刘子民接下来会怎么做?你可有想过?”

    曹洪也只是嘴上说一说他又不傻,这时候杀俘虏,那可真是帮了诸葛亮大忙。那以后就好办事了。

    鲁肃不再理会他,跟他这种粗人较劲那就是自降身份。

    道:“公谨,孟德公,咱们最重要是要找到诸葛亮的屯粮之处。放火烧之,或夺之。可如今诸葛亮吃了一次亏,只怕接下来难以再有这等机会啊!”

    曹操点了点头,道:“子敬之言极是,要想打败诸葛亮,最好是毁其粮草。”

    “多派细作斥候去打探,一定要找到屯粮之地。

    又道:“子敬,咱们能不能拿这些俘虏做点文章?能不能跟诸葛亮换一些粮食?”

    鲁肃道:“难啊!这时候诸葛亮吃定了咱们不敢杀俘虏,更知道咱们没有粮食养俘虏。再想去谈能有什么结果?这些俘虏就是个烫手的山芋。”

    曹操有些头大,杀又不能杀,放了不就是支敌吗?

    程昱道:“能否把这些俘虏送到交州去,交给刘备?”

    鲁肃道:“那更加万万不可,先不说这一万多俘虏这一路吃喝需要多少粮食。更不去管诸葛亮会不会追杀,就算送到了交州,刘备敢用吗?”

    “刘备一来会怕这些人是曹公去夺他交州的内应。更怕这些俘虏将来会投降。咱们就别去找这个麻烦了,别再害刘备了。”

    曹操道:“可咱们没有粮食养啊?当真就这么放了?”

    一时之间大厅安静的出奇。谁都知道俘虏是不能杀的。可又没有粮食养,放了又是支敌,这可真是难办。

    片刻过后。

    鲁肃道:“孟德公,公谨,咱们撤兵放弃长沙吧!”

    “什么?子敬,你疯了,长沙是荆南最后的屏障,也是最重要的城池,丢了长沙荆南就全完了。”周瑜道。

    曹操冷静一些。道:“子敬,说说你的理由。”

    鲁肃道:“孟德公,久守必失,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池,只有攻不破的关碍。长沙粮草最多坚持半年。半年之后怎么办?诸葛亮绝对不会看着咱们去秋收。周边的各县城根本就不可能来支援,早晚会被他们分兵拿下。

    他守在城外,举全国之力,有源源不断的粮草补给。每拖一天,咱们的粮草就消耗一天。半年之后,咱们除了弃城逃跑,要么投降。”

    “诸葛亮的本事你们也知道,其人用兵本来就不喜欢弄险,上了这一回当,以后很难再会上当了。”

第643章 岒南

    黄盖道:“子敬,你老是说撤,都这个时候了,咱们还往哪里撤?就不能想办法切底打败诸葛亮吗?”

    鲁肃道:“公复将军,在下何尝不想打败诸葛亮?昨夜不是大胜一场吗?可咱们不是没有粮食嘛。接下来诸葛亮肯定还是不会攻城。如果拉开阵势野战,咱们不占优势。他目的就是等咱们断粮,如今离夏收还远着呢。周边各县又支持不上。等到粮食收获的季节。诸葛亮肯定会抢先下手。咱们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长沙是一座孤城,岂能久收。”

    黄盖道:“那撤去哪?”

    鲁肃道:“岭南!”

    “诸公,岭南山脉延绵两千里,道路曲折难行。赵佗建立南越国仰仗的也是岭南山脉隔断中原。如果我们全部撤往岒南,扼守岒南关隘,还可以加固岒南长城。整个交州便是大后方。现在的南海郡可谓物产丰富,人口稠密,足可养兵十万。”

    “另外还可以屯田,南海天气温暖可一年三熟,并非是蛮荒之地。守关不像守城,守城没有外援,没有后方。而守关隘却不一样,可有后方补给增援,故而才可以久守。”

    曹操道:“子敬,如今交州可都是刘备的地盘,他会让咱们进入吗?不瞒你说,他去交州正是因为孤在武陵把他打败了,他才逃去交州的。”

    鲁肃道:“刘备内心当然不愿意,但是现实会逼着他同意。明公若是没了,刘备想独守自住交州也难。刘备如今大概也就三四万人马。明公等人若到了交州,这样合兵起码有10万人马。足可守住岒南。在下愿前行番禺,与刘备好好谈谈,我想他会同意的。”

    “诸公,桂阳郡郴县(湖南郴州),到曲江(今广东韶关)中间两三百里是岭南山脉。道路难行,只要守住曲江则交州便安稳。前往交州虽然是偏安一隅,但总好过在这长沙孤军奋战吧。”

    鲁肃讲完,众人都不出声,曹操也一时难以下定决心。

    道:“诸公且先回去休息,孤再想想。”

    “诺!”

    众人都走后,曹操身边只有长子曹昂在。

    曹操道:“昂儿,你说为父怎么办?是前往岒南还是投降算了?”

    曹昂想了一会,道:“父亲,投降现在还不是时候。父亲现在投降,刘苟会软禁父亲,甚至可能会杀害父亲。这风险太大了。但是孩儿愿去长安做人质。”

    “你这是什么意思?”曹操道。

    曹昂道:“孩儿与刘苟见过几面,他对我的印象还不错。孩儿若去长安,他不会加害我。有我在长安便能缓和父亲与他关系。父亲前往岭南,只要不称帝,刘苟便不会倾全国之力来攻打。”

    “另外,孩儿前往长安,可与朝中大臣交好关系,特别是荀彧、诸葛亮、田丰等人。让他们不至于仇恨父亲。另外就是辅佐刘平,孩儿辅佐他,将来的事便好办多了。若将来他能顺利继位,这便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曹操道:“不行,让你去长安,风险太大了,为父舍不得。为父还想把这个基业交给你。”

第644章 偏安一隅

    曹昂道:“父亲,孩儿去长安不会有任何风险。您也知道刘苟其实并非什么嗜杀之主。从目前来看确实有点像刘秀。”

    “再说,就算要杀我,他也得先把您抓到,否则绝对不会杀孩儿。至于您的基业,二弟已经成年,足可继承您的事业。您没有发现吗,二弟其实比我更适合干大事。二弟为人低调,骨子里却有阴险狡诈之风。比孩儿更适合做主公。”

    曹操没想到自己的长子曹昂会这样评价曹丕。

    道:“那植儿呢?”

    曹昂道:“文采斐然,心地仁慈,聪明异常。按刘子民的说法,此公什么都能干,就是不能为君。”

    曹操想笑,他发现自己这个长子越来越厉害了。对两个弟弟的点评可谓一针见血。就像郭嘉说的一样,昂儿内有乾坤啊!

    曹操道:“好吧!那你去长安,把这一万俘虏也送给诸葛亮。咱们没有粮食养闲人。”

    曹昂道:“鲁子敬出使番禺去见刘备,父亲可让二弟跟着同行。以孩儿之见刘备肯定会同意的。再说,您与刘备虽然有些过节,但您又把他夫人还给了他。诸侯争霸,重在利益,并非私怨。刘备乃世之枭雄,他不会不懂这个道理的。唇亡齿寒,形势所迫,刘备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曹操点了点头,道:“也罢,为父听你的。你去长安之后,千万保重,如果过得不舒服可以去岒南找为父。”

    曹昂道:“孩儿记下了。您还有什么话要对莹妹说吗?”

    曹操道:“没什么可说的,你她自己好好保重就行。”

    “诺!”

    第二天,曹操叫来了鲁肃,又叫来曹丕。如今的曹丕已经21岁了。让他们俩人出使交州,前去见刘备,让刘备放他们去岒南。

    随后俩人带着十几名保镖,快马加鞭向岒南而去。古代从长沙到番禺(广州)有近二千里。来回要一个月左右。

    鲁肃他们走后,曹昂送还俘虏,前来诸葛亮大营,面见诸葛亮。

    诸葛亮道:“大公子送来俘虏,亮很是感激,周公瑾妙计,亮偷了一阵矣!为了公平起见,这些俘虏亮将全部送回中原。绝不让他们再参战。”

    曹昂道:“不知大将军还有什么话要带给陛下吗?在下明日便起程去长安,到可以代劳。”

    “哦!昂公子打算去长安?这倒有些意外。”

    曹昂道:“没有什么好意外的,不过是去陛下那求求情罢了,形势所迫啊。众将士都怕一旦投降,便死无葬身之地。”

    诸葛亮道:“也好,公子要不要亮帮什么忙?”

    曹操道:“谢谢大将军,不必了,在下告辞!”

    曹昂走后。

    诸葛亮满是疑虑,曹昂去长安,莫非曹操真的想投降了?还是派儿子去长安求一个承诺保障。

    这时斥候来报,先前有十几匹快马向南跑去。穿着清一色的衣服,不知道是谁。

    诸葛亮笑道:“只怕是曹操又打算撤退了,只是这次打算是撤往桂阳呢,还是直接撤往岭南?只怕是想偏安一隅找条后路了。”

第645章 闹分手

    曹昂去长安后,曹操开始紧守城池,不再出战。而周瑜内心是很不甘心的,而且一想到小乔就心痛的不行。整天喝酒买醉。

    任何军队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周瑜颓废,众人也看在眼中。

    甘宁军中,几名原锦凡贼头领坐在一起。

    其中一人道:“大哥,咱们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从益州到江东,如今孙权都投降了,我们却陪着曹操反抗朝廷,这能得到什么好处?”

    “曹操是我们什么人?如今他被围,听说还想撤往交州,咱们难道也去交州?落个客死他乡?”

    众人不说。甘宁内心也有些迷茫了,他只不过是当时意气用事,不肯投降罢了。如今再想想确实有些离谱。曹操周瑜又不是他的主公。替他们卖命目的是什么呢?孙权都投降了,自己这是干嘛呢?

    一人道:“大哥,我家中老娘身体不好,我打算回巴郡孝敬老娘,还请大哥成全。”

    另一人道:“大哥,若要死战我不会皱一下眉头,但是要去交州那蛮荒之地,恕小弟不能前往。小弟打算回乡,还请大哥成全。”

    甘宁不出声,内心也不好受,想了一会,道:“好吧,兄弟们愿走我不强留,你们走便是。”

    “谢大哥成全。”

    第二天,原锦凡贼,带着三四千人便打算开城回乡。

    这时,城门守军却不肯开门。

    锦凡贼大怒,道:“开门,否则别怪老子杀人。”

    这些守城官兵是曹操的人,当然不愿意开门。双方正准备开始厮杀。

    这时周瑜到了,见这些人要逃。大怒,道:“汝等想开城投降吗?”

    锦凡贼头领王相,道:“大督都言重了,我等是益州人,死也要死在家乡,要去交州恕不能相陪。”

    周瑜怒道:“我命令你们马上回去!”

    王相大怒,道:“周瑜,你算什么东西?凭什么命令我?主公都投降了,你还想以大督都自居,东吴都没了,你大督都个屁啊。我是吴候的兵,却不是你周瑜的兵。你要投降曹操,你自己去好了,恕我不能奉陪。”

    周瑜脸上火辣辣的。还从没有谁敢这样对他说话。拔出宝剑,道:“汝敢造反乎?”

    王相也拔出佩剑,道:“周瑜,造反的是你,主公已经投降了,你还是反抗。你这是违抗主公的命令,便是造反。你要反是你的事,老子恕不奉陪。你有什么资格命令我?是你不忠在先别怪兄弟们。”

    周瑜大道:“高喊,来人,把王相给我抓起来。”

    周瑜的亲兵想动手抓人,而王相也不是吃素的。身边兄弟,拔剑便上。

    就在双方要火拼的时候。

    一个声音高喊。“都给老子住手!”喊话的正是甘宁。

    众人见甘宁来了,都停下。

    甘宁道:“大督都,您这是何意?”

    周瑜道:“兴霸,你来的正好,王相想造反出城。”

    甘宁道:“大督都,王相与兄弟们要走,我是同意的。”

    周瑜怒道:“兴霸,你这是何意?”

    甘宁道:“吴候已经投降,兄弟们都是吴候的兵。他们听从吴候的命令回乡省亲,何错之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079/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 作者:愤怒的扑街所写的《三国之大太监》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大太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大太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大太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大太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大太监介绍:
简介:后世娱乐城洗浴中心经理魂越汉末,被人陷害稀里糊涂成了皇宫中一名小太监。看他如何在宫中混得风声水起,权倾天下。袁绍骂其是“嫪毐。”曹操骂其是“赵高!”……迷人的何太后说:“你眼里泛起山河,碧浪里却不是我。”而他却说:“十年挣扎,十年撕杀,却因你一方绣帕,戒了争打!”三国之大太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大太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大太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