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三国之谋伐TXT下载三国之谋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全文阅读

作者:玩蛇怪     三国之谋伐txt下载     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十七章 重要讲话

    “哦?函谷关拿下来了,下一步要兵进弘农县?”

    十一月,青州乐安郡,正在海边看海的陈暮接到了关中来到战报。

    看着手中的战报以及刘备后续的行动方针,陈暮轻笑一声,摇摇头,他就知道老大哥会这么做。

    跟老大哥相处多年,陈暮太了解刘备。

    实际上刘备之所以会选择轻兵冒进,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冬季天冷,刘备军新到了一批中式棉衣装备,御寒能力比之董军强得多,有了冬季作战多条件。

    二是老大哥一心向汉,牵挂着长安的天子,想要尽快除掉董卓,匡扶汉室,有些着急。

    三是洛阳到长安其实并没有大家想到那么远,满打满算,也不过四百多公里。换算成汉朝的距离,就差不多是一千里左右。

    这段距离以每日行军五十里来算,大概要二十天左右,哪怕等后勤补给,差不多三十天,就能杀到长安。

    此时依旧是冬季,雪未化,关东联军依旧有装备上的优势。董卓就算知道关东联军杀过来了,但大概率还是难以准备起那么多军队冬装,无法与关东军抗衡。

    反倒要是听田丰的,再磨蹭个两三月,就到一二月春天了,雪化了,天气回暖,那么关东联军到棉衣优势就荡然无存,更加陷入苦战。

    所以从当时到角度来说,刘备曹操他们之所以这么选择,完全不是什么降智低能行为,反倒是非常高明的战术。

    正如德国闪击波兰,不就是因为德国全机械化部队,波兰还是一战游骑兵,有装备领先吗?

    但有一点肯定也算是兵行险招,汉末毕竟不是二战,步兵走路也不是机械化部队可以开车,一旦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关中,战线确实会拉得很长,那么后面的补给问题,就是个老大难题。

    像后来李世民征高丽,七月出发一路势如破竹,都快打到平壤了,结果到第二年九月份天气开始变冷,士兵难以继续进攻,而且战线拉得太长,导致补给困难,迫不得已退兵。

    而且过了函谷关后,还有弘农县、湖县、华阴县、郑县等多处险要关隘。

    看谷歌地图的话你就会发现,过了函谷关就是一处小平原地区,在后世,这里属于灵宝市西阎乡。

    而在汉朝,这里就是弘农县,又名恒农县,为弘农郡的治所。

    这地方,就是一路往关中去的唯一一块平原。

    过了弘农县后,后面的湖县、华阴县、郑县等,都处于茫茫秦岭之中,道路艰难险阻,一不适合大型作战,二不适合骑兵作战。

    公孙瓒的幽州骑兵,在这里跟摆设没什么区别,需要进入关中平原才有用武之地。

    所以三十天杀入长安,其实是理想状态。

    如果沿途的郡县拼死抵挡,刘备无法短时间内攻克这些郡县,那么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

    既,在无法快速攻下的情况下,只能一步步前进。

    因此站在战略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实际上田丰的稳扎稳打确实是正确的策略。

    至少步步为营,赢了就继续去闯下一关,输了也不至于溃败,退回上一关继续驻守等补给就行。

    但从战术角度上来考虑,刘备曹操他们的打法也不是完全行不通。

    利用冬季作战对于董卓的不利,利用各郡县守军没有想到联军敢于发动冬季作战,可以势如破竹一路打入关中。

    运气好的话,一路望风而降也说不定。

    通俗对比来说,田丰的策略上荀彧诸葛亮式的稳健阳谋型,刘备曹操他们是郭嘉贾诩式的诡谲奇谋型。

    正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还有程咬金的莽夫三板斧。

    如果能够在冬天尽快三板斧砍下去,把董卓砍死,那一切都好说。

    要是三板斧没有把董卓砍死,让他勉强挡住了,那就是三刀结束,你不结束我结束。

    所以这一战,至关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董卓能不能挡住这三板斧。

    “去,把这份东西送去临淄给郑君。”

    陈暮招来侍从,让他去把战报送去齐国,交予郑玄,完善一下《讨董记》的内容。

    当然,假如这一战刘备失败了,那肯定不能写是他的策略失败。

    单单渲染一下董卓的残暴就行,不然世人就有可能指责刘备轻敌冒进,是他害得这次讨伐董卓失败,取得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所以将来书写出来,还是得陈暮研究,经过一定删减之后,再发表出去。

    主要还是以宣扬刘备的光辉形象为主,塑造一个不畏艰险,屡败屡战,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英雄人物。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这海好美!”

    等陈暮处理完事情,罗敷披着白色狐裘,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喜欢吗?”

    陈暮笑了笑,远处海浪翻滚,虽是隆冬十月,按照阳历就是十一月,海边阳光暖暖照射,徐徐海风轻抚,沁人心脾。

    “喜欢。”

    罗敷穿着白纱长裙,手里拎着鞋,罗袜生尘,洁白的脚踩在沙滩上,踩出小巧玲珑的脚印。

    陈暮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那这片大海,就送给你了。”

    “啊?”

    罗敷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小嘴张成o型,羞涩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陈暮遥望着大海彼岸,我要全世界都知道,这片东海,被你承包了。

    “哈哈哈哈。”

    罗敷捂嘴偷笑道:“这算是郎君给我的聘礼吗?”

    “不算。”

    陈暮轻轻将她相拥在怀里。

    和罗敷的婚事已经定了,明年年初。

    聘礼已经下了,秦家庄的人,也都纷纷开始搬迁到了青州。

    毕竟乱世将至,各地豪强世家甚至底层百姓,都已经能够感觉得到变化。

    治安开始变差,生活更加贫困,山贼强盗逐渐变多,世道不好,首先会从各地的治安与生活环境中体现出来。

    在这乱世之中,能找到一个喜欢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女孩不容易。

    年纪越大,也更希望有个家。

    这样。

    或许也会明白什么叫责任,什么叫负重前行。

    看着远方的天空,陈暮心里想着。

    ......

    ......

    乐安的海边如今密密麻麻,全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晒盐场。

    不止是乐安,包括东莱的海边,同样是如此。

    蓼城县,位于今山东省利津县南,也就是黄河的出海口,利津县在黄河北岸,而如今的蓼城县在黄河南岸,古今两县,南北对称。

    自从汉孝康帝去世之后,陈暮就已经开始在青州布局。

    首先是赚钱,以苏双张世平为代表的商业集团大力发展商业渠道,不仅与天南海北的各路商团都有交集,还有青州周边地区,各大世家、豪强、财团等等。

    既然沟通了销售的门路渠道,那么大力发展商品也是必不可少。

    之前青州主要出口粮食为主,但随着战乱将近,粮食作为储备物资,必须减少出口,那下一步当然就得发展取代粮食得商品出来。

    古代最赚钱的生意是什么?

    粮草和盐铁。

    民以食为天,所以食物是首位。

    而盐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是次位。

    汉朝百姓用盐以井盐、池盐为主,海盐需要用水煮,春秋齐国时虽然靠海盐富强一时。

    但那是因为春秋时整个中国的人口也就那么一千万人不到,各国的井盐加上齐国的海盐,产量低可以满足需求。

    到了汉朝大一统,人口剧增,海盐的低产量就没有意义,所以汉朝就开始大量发掘井盐、池盐等。

    只是相比于明朝以后,食盐依旧紧缺,如果能够大量生产食盐,将为青州带来巨大财富。

    毕竟食物是生活必需品,盐同样也是。

    陈暮用宋朝才会出现,明朝才会普及的晒盐法,在山东沿海边境大量铸造盐田,经过今年一年的努力,收获了大量粗盐,成吨的白色有杂质的盐块被送入海边仓库。

    这些盐块取出来后,后面的工序其实就跟井盐和池盐的工序差不多,都要通过水煮,过滤等方式,去除杂质,变成精盐。

    也许有人说,既然这么麻烦,为什么不直接搞井盐池盐,岂不是少了一道工序?

    但先不说山东本身就不产井盐池盐,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单说海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东西。

    做海盐耗费的只有人工成本和粮食成本,汉末天灾**不断,无数人流离失所,只要给口饭吃,根本不缺工人。

    所以哪怕多一道工序,海盐依旧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陈暮陪着罗敷去乐安看了海,就让秦家人送她回了临淄,接着在荀彧氏仪孙绍简雍孙乾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东莱郡的盐田情况。

    在汉孝康帝驾崩之前,陈暮就已经在青州做了实验盐田,先检验晒盐法是否真的有效。

    毕竟相隔千年,谁也说不好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差距。

    不过经过实验,晒盐法肯定是有效的。

    区别只是在于因为工业水平较低,制取方法没有后世那么快。

    可能从晒盐到出粗盐,需要长达一个月的时间。

    中间如果遇到下雨天气,还得把盐水引入盐田旁边的蓄水池里躲雨,等雨过后再用虹吸效应引回盐池,很麻烦。

    所以在初平元年,也就是今年一整年中,整个乐安与东莱二郡靠海,都开始进行食盐屯田。

    现在看来,取得来显著效果。

    这也正常。

    往后推两千年前,我国海盐的主要来源,就是来自于山东。

    往前推八百年,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称霸的时候,就是靠着海盐富甲天下。

    现在陈暮不过是承上启下而已,不算创新,顶多算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一点后人的智慧而已,并不算什么科技进步工业革命之类的玩意儿。

    “我这句话,你要记录下来。要想富,先修路。我青州山脊不算多,多丘陵和平原,大路和主道也还算好修建,盐做出来,是要给青州百姓用,同时还要卖去别的地方,路不好,就是耽误销量,你们明白了吗?”

    陈暮身边人环绕,发表着重要讲话。

    氏仪作为合格的秘书,立即动笔在一旁记录起来。

    孙绍简雍孙乾等人听的频频点头,表示已经记在心里,以后会办。

    荀彧听了之后,提出意见道:“尚书令,修路是一件大工程,青州是否有足够的钱来修路呢?”

    陈暮笑着摇摇头:“没有。”

    “那......”

    “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吃,步要一步一步迈。”

    陈暮缓缓说道:“今年各地盐田产量都还不错,先用来平抑青州盐价,满足百姓需求,然后扩大生产,再拿出来卖钱,有钱,才能修路。”

    荀彧若有所思地道:“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粗暴,力道太大,或者步子迈得太大,容易伤到自己,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错。”

    陈暮看着海边的实验盐田,说道:“修路是为了让盐卖得更好,可现在我们手里只有商品而没有钱,那就先辛苦辛苦,用最原始的办法把商品卖出去,等有了钱,再完善它的配套设施。”

    万事开头难,盐田虽然前几年就已经试验做得很好,顺利产出了盐。但直到今天才开始大规模推广,可以说之前一直是在付出,而没有任何回报。

    现在青州在打仗,财政压力也大,没有钱修路。那就只能发挥最原始的办法,用人工将盐背出去,等有了钱,再考虑修路。

    路修好了,就可以跑马车,人也能推板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因为道路不好,难以大规模运输。

    “我明白了。”

    荀彧点点头,经济学道理他不懂,但任何道理只要不说得那么玄妙,说话的方式简单点,聪明人都能领会得通透。

    陈暮又道:“荀子曾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因为人跑不快,驯服了马匹,替我们代步。因为路远,发明了船,顺着河流飘荡。所以发明创造,才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你们明白吗?就是能够产出的方式,先古时期,我们刀耕火种,到了春秋时期,我们慢慢学会了用牲畜耕田,用犁耕田,让铁变成锄头,这就是提高了生产力。我们只有继续发明,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可是我感觉发明的东西,已经被先贤们发明完了,已经没有什么可发明的了怎么办?”

    简雍摸着脑袋,想想自己会发明什么,发现自己什么也发明不出来。

    陈暮笑道:“那是因为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哦?”

    简雍不服气道:“难道子归有天赋?”

    “还行还行,会亿点点。”

    陈暮谦虚地点点头。

    简雍笑道:“那就把你发明的东西取出来瞧瞧。”

    陈暮看向氏仪,问道:“我之前让你们做的脚踏车做得怎么样了?”

    氏仪点点头:“已经做好了。”

    “有成品否。”

    “使君问得正好,那东西我甚是喜欢,刚巧带了一台来。”

    氏仪向远处的侍从招招手,侍从领命而去。

    过了片刻,他就推了辆自行车过来。

    这车前轮巨大无比,后轮极小,像个大头娃娃。

    但不管是现在还是历史,世界上第一台自行车,确实是这模样。

    因为自行车的传动链条必须要有一定工业能力才能制造,靠纯手撸是很难撸出几百个一模一样的铁片。

    所以只能前轮驱动,将踏板按在前轮上,带动后轮滚动,在省力方面比后世正常自行车差很多。

    不过其它东西,在古代就很容易制造了。

    轮胎用动物皮革缝制,打气也简单,风箱原理大家应该明白,同样原理弄个小型风箱打气筒足矣。

    其它的车架,车轱辘,直接铁匠手撸出来,基本没有什么制造难度。

    “这就是我发明的东西。”

    陈暮指着那自行车说道。

    众人围拢上去,简雍纳闷道:“此物有何用?”

    “去试试。”

    陈暮让推车过来的侍从上车演示。

    那侍从有经验,翻身上车,用出吃奶的力气开始蹬。

    虽然前面比较困难,但速度起来之后,很快就在海岸边的草地上撒欢一般奔驰起来。

    由于前后**小不一,而且是前轮驱动,无法做到在山坡上如履平地,但在平地上,还是能跑得飞快,比人走路快得多。

    “这......”

    简雍看得目瞪口呆,不得不心悦诚服地道:“子归之才,我不如也。”

    “呵呵。”

    陈暮轻笑一声,说道:“前人说学无止境,如果只把古人留下的东西学完就满足,那永远都不能进步。而且先人都能发明创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这一步,让下一代生活变得更好呢?”

    “使君之言,真如神音入耳,令人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氏仪快速地写下来,边写边道:“我一定要记录下来,将来说不准也会变成如《论语》一般的经典。”

    “哈哈哈哈。”

    陈暮打趣道:“你呀,少拍马屁,多干实事,还有你们,都是如此,知道吗?”

    “明白。”

    氏仪孙绍孙乾等人都郑重地点点头。

    “不过我的人力是有限的,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陈暮倒是忽然想起了那些民间发明家,比如马钧,那可是个人才,便沉吟道:“传令全州,官府鼓励百姓多发明创造,若发明的东西真的对百姓有益,对提高生产力有帮助,官府将大力奖赏。”

    “具体如何奖赏呢?”

    氏仪询问。

    陈暮道:“自然是看发明的东西好处有多大,若能惠及天下,即便是赏千金,亦是不无不可。”

    “我明白了。”

    氏仪点点头,这些事情他会去找沮授来商量具体奖赏等级。

    “你们也要多想想,看能不能发明创造,不管是能不能做出来,都要大胆地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比如发明一个天上可以飞的东西,哪怕它无法实现,说知道再过几百年,它就能真的出现呢?”

    “唯!”

    荀彧氏仪孙绍孙乾简雍等人拱手遵命。

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

    陈暮在青州大刀阔斧地做一些事情,远在函谷关外,刘备大军已经攻下了弘农县。

    之前说过,弘农县其实是黄河南岸很小的一块的平原地带。

    再往西,就是连绵不绝的群山以及山坳。

    像后面的湖县、华阴县,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间只有一块地方是平地,位于湖县与华阴县的阌乡以西,后来曹魏在这里修建了潼关。

    这意味着如果关中早就做好了准备,这连绵起伏的山坳当中,任何一处都有可能会是埋伏,随便一处都有可能是一座函谷关。

    而且刘备其实最担心的是太华山这一段,也就是后来的华山,千难万险,绝不是简单的地方,很有可能设伏。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他会选择一路莽过去的缘故。

    兵贵神速,就是要趁着现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快速地通过这些险要地带。

    要是步步为营,等敌人缓过神来,四处设伏,反而更加难打。

    “大家看,过了弘农县,就是湖县,这一路过去地势还算平坦,等到了湖县之后,沿河岸就被山岭阻隔,再也不能继续顺着大河往上走,只能绕道太华山以东,走潼河。湖县我不担心,我怕的就是这个潼河。”

    曹操在舆图上将大概的地形跟大家说一说,他自然不知道自己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曾经于潼河修建了一座著名的关隘,此时将自己所知和盘托出。

    “这潼河有何奇妙之处吗?”

    鲍信好奇问道。

    曹操思索道:“此地背靠南山,西面是太华山,东面是一片高原与山沟,唯有中间潼河流通之处,有一小道,地形极为狭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很难强攻过去。””

    这里孙坚其实就去过关中,当年跟着张温讨伐韩遂,他就在场,勉强算是知道点地形,但还是比不得曹操这样有大家族出生资料齐全。

    所以听到曹操的话,孙坚也是说道:“不错,玄德,如果要说哪里最难打,我也觉得这潼河不好走,确有可能埋伏。”

    刘备看着舆图上,潼河是黄河支流,处于两座大山之间,与黄河呈现一个t字形。

    形象一点概括的话,联军是从东往西打,遇到了大山阻隔,而这个t字的上面那一杠,就是黄河,下面那一竖,就是潼河,而潼河左右两边,都是连绵山脉。

    由于从东往西打,道路被潼河右侧的山脉隔断了,所以联军就必须从下方绕过去,来到潼河正下方,顺着潼河向黄河的方向往北走。

    董军要是聪明的话,就在潼河中间设伏,也就是后来曹操设立潼关的地方打埋伏,保证一打一个准,让联军寸步难行。

    事实上董卓确实是这样做的,历史上他就派段煨屯兵于华阴山,位于潼河西侧,眼下段煨就伏兵于此。

    看着这艰难险阻的模样,刘备沉吟道:“我觉得应当做两手准备,一者令探子探路,看看是否设伏。二者若真的难以打过去,就像绕过函谷关一样,看能不能从大河边上绕过去。”

    “冬季大河很多地方结冰,确实是有绕过去的可能。”

    曹操点点头,若是以往,这个地方亦是极为险要之地,不比函谷关差多少。但冬季黄河河面很多地方结冰,说不准真的会有地方绕过去呢。

    “孙子言,兵之主速,事不宜迟,我们明日就继续前进,拿下湖县之后,便先在湖县等几日,一来等待后方补给辎重,二来先探明潼河两岸情况,确定没有敌军,再开始继续往前。”

    刘备毕竟打了那么多年仗,跟着陈暮学了不少东西,也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莽夫,哪怕确定要强行突袭,但该怎么打,如何打,还是知道一点。

    孙坚说道:“既然如此,我便率领五千人为前军先行一步,若事有不对,你们或接应,或撤离,皆可。”

    刘备心中感激,握着孙坚的手道:“文台兄真乃大汉庭柱也!”

    当下,第二日,孙坚的部队休整一夜,开始往湖县方向急行军,五千人一路狂奔一日,几乎是到天黑的时候才抵达湖县。

    湖县守军是胡珍部,这个时候他甚至还没有得到关中联军已经攻下了函谷关与弘农县的消息。

    因为联军是从黄河绕到了函谷关背面,也就是从西面往东面打,并不是正面击溃了函谷关,所以溃兵只能往东跑,没法往西跑。

    而弘农县就更惨,是在小平原上,被联军四面包围起来,连逃跑的余地都没有,城破之后守军立即投降。

    因此当孙坚摸到湖县城下的时候,胡珍此时还在县府邸之中与部下饮酒作乐。

    “将军,祸事了,城外打进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传令兵十万火急地闯进来,向胡珍禀报。

    “什么?”

    胡珍一蹦三尺高,大惊失色道:“怎么回事。”

    “城外,城外忽然来了一标人马,弟兄们没有防备,已经杀入城上了。”

    传令兵气喘吁吁地回报。

    孙坚因为是轻装简行急行军,带的云梯不多。但架不住湖县是个小城池,城墙不到二丈高,不像虎牢关与函谷关那么险要。

    所以二三十架云梯架上去,孙坚身先士卒,勇猛无匹,士兵如蚁附,很快就杀到了城墙上。

    “杀!”

    “给我冲!”

    “活捉了守将!”

    还没等胡珍下令如何应对,城内就喊杀声遍地。

    显然孙坚杀入城墙后,城墙上的守军猝不及防,几乎没有任何抵挡,就被孙坚的人马杀进了城。

    “走走走!”

    胡珍毫不犹豫地往门外冲,在数名副将与十多名侍卫的保护下,骑上马往城西跑去。

    此时孙坚已经杀入城内,城内守军没有任何反抗,望风而降。

    远远的众人见到城内有奔马,部将程普道:“将军快看,那边有人骑马逃跑,必是守将!”

    孙坚大喜,挥舞着古锭刀说道:“追!”

    当下撒腿狂奔。

    只是孙坚是通过云梯爬上来的,胯下没有马。

    而胡珍是董卓麾下的重要将领,坐下是西凉好马,跑得飞快。

    出了城后,一路向西疯跑,很快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孙坚没有追上,恼怒道:“可恶。”

    部将黄盖道:“将军,贼去了,追不上,还是先处理城中贼军再说。”

    “好。”

    孙坚也明白两脚追不上四脚,当下又引兵回城处理城内没有跑掉的董军。

    一夜杀伐,湖县被攻破。

    到第二日晚上,刘备的中军才姗姗来迟。

    也许有人奇怪,既然弘农县是大军围攻,没有放跑一人,那为什么这次却不是大军一起围攻,放跑了胡珍呢?

    这是因为弘农县,就在函谷关背面,几乎过了函谷关,就到了弘农县城。

    所以打函谷关和弘农县,是顺带一起的,不存在军阵问题。

    函谷关北面是一片平原,地形开阔,大军抵达之后,就立即把弘农县城团团围住。

    而打湖县就不一样。

    湖县离弘农县有六十多里,道路狭窄,地形不好走。

    古代行军打仗,当然不是一声令下,十多万人马就一窝蜂往前冲那么简单。

    在传话基本靠喊的年代,一名优秀的将领可以指挥的人马,顶多也就是几千人到几万人之间。

    像韩信那样能够一次性指挥数十万人马的兵仙,几千年才出一个,属于个别例外。

    因此正常的行军打仗,都会分得特别细。

    各部门将领各校尉以及中低层军官,还有前军中军后军,某个部分由谁负责,谁管多少人,上下等级分明,规矩森严。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军令层层下达,方便管理。

    所以在行军打仗的过程当中,特别是那种地形较为狭窄的道路,战线会拉得很长,就需要一个统率能力比较高的将领来指挥。

    在函谷关可以围攻,是因为地形开阔,适合大军一起行动。

    到了湖县地形狭窄,如果还是大军乱糟糟地一起行动,那军阵就成了问题,因此必须要按照正常的行军秩序进行规划。

    如先锋军孙坚在最前面,那么在他的后面,就是谁谁谁的部队,由谁统领。

    接着后面再是哪个部分,与前面的部队相距多远。

    这些都会分得很仔细。

    简单来说,那就是当军队在某地停留的时候,是可以大军聚集在一起,因为大军都已经按照各自的规划,井然有序地进行。

    而在进军过程当中,因为个体的走路速度快慢不一,很容易导致军阵不整齐,显得乱糟糟的。

    这个时候敌人要是突然袭击,阵型大乱,一下子就会演变为大规模溃败。

    所以部队都要前后分开,不能全部拥挤在一起。

    关东联军的部署很简单,孙坚作为前锋军,率领五千人马在队伍最前面。

    刘备的五万人为中军,其中又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分由关羽率领,总计一万五千人,麾下有管亥高顺等各级校尉,每部校尉有三五千人不等,同样是分散前进,相互之间隔了一定距离。

    中部分由刘备亲领,总计两万人,麾下有典韦臧霸王朗黄忠等人,各领自己一部分人马,按照队列行进。

    后部分由张飞统领,同样一万五千人,麾下有张辽武安国等。

    而刘备的后方,就是曹操鲍信他们的后军,跟刘备一样,也都由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分散领军,并不是统一集中在一起。

    所以当他们行军的时候,从天上看,就会看到官道之上,密密麻麻,一条条长龙蜿蜒蛇行,井然有序。

    这些长龙首尾是不相接的,基本最少都要隔一里左右,形成无数支队伍,缓缓前行。

    孙坚攻下了湖县,当天夜里,休息一夜之后,他就选择继续进军。

    因此当刘备进入湖县的时候,孙坚早就走了。

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个男人不在

    “后军第一批粮草已到了何处?”

    刘备大军晚一天入驻湖县,傍晚时分,县府会议,刘备询问辎重情况。

    “已到陕县。”

    王朗回禀。

    陕县?

    刘备皱起眉头,他们出发只带了十日粮草,结果没有想到孙坚的攻势会这么快,几乎势如破竹一样就把湖县攻破了。

    比预期的速度还要快很多。

    这样的话。

    恐怕后续粮草可能会接应不上啊。

    要知道现在他们大军已经走了一半,也就是接近五百里。

    洛阳到谷城到新安再到渑池,这一段是洛阳范围内的安全距离,总共有三百多里。

    然后是从渑池到陕县,最后从陕县进山打函谷关。

    粮草从洛阳到渑池就已经不好走,已经属于山区,等从渑池进入秦岭以后,道路就更加狭窄逼仄,运送粮草的马匹车队速度慢了下来。

    战兵靠走路,行军速度可以保证。

    但辎重部队严重依赖于马车之类的工具,道路颠簸就有可能导致车辆损坏,一旦损坏一台车,都会让队伍难以通行。

    他们从函谷关出发的时候准备充足,现在也不过是两三日就把湖县攻下来,大军身上还有七八日粮草。

    问题是行军速度快,粮草跟得慢,确实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嗯。”

    刘备思索片刻,对王朗道:“让后军尽快赶上,大军明日继续出发。”

    这本就是他们原定的计划,现在攻势快得超出了预期,那就是一件好事,说明他们的奇袭有效果,不能因为粮草慢,而放弃这次突袭。

    前方孙坚经过两日行军,在莽莽秦岭之中跋山涉水,终于抵达了太华山以西,就是潼关附近。

    现在潼关当然还没有设立,但险要陡峭的山势,还是让孙坚这个莽夫都觉得确实难以攻破,所以他抵达潼关口之后,就原地休整,等待后方大军上来再说。

    第二日,关羽军先行抵达,两军合一,总共两万人向着潼河由南往北进发。

    段煨的大军驻扎在华阴县,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在潼河设伏。

    当孙坚与关羽一同向北面进攻的时候,段煨也率领伏兵就位,胡珍逃回华阴,消息就传给了后方。

    从湖县到长安也就二百多公里,差不多五百东汉里左右,对于大军来说,也就是十日路程,甚至腿脚快的,两三天就走到了,已经不算遥远。

    潼河两侧山林陡峭,左侧太华山,百里绝壁,右侧是起伏不定的山峦群峰。

    道路深陷于群山之中,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最窄的地方仅容一车一马,可谓极为险要的绝地。

    关山夜幕,林鸟惊飞。在傍晚时分,夕阳还没下山的时候,远处丛林之中,忽然惊起了无数飞鸟。

    “有埋伏!”

    孙坚也是老将,一眼看出里面的不对劲。

    关羽抚须道:“意料之中。”

    “如何对敌?”

    孙坚其实是莽过去,但关羽毕竟是刘备的大将,他好歹要问问人家意见,礼貌一下。

    关羽眯起眼睛,说道:“自当是勇往直前,逢山开山,遇水劈路!”

    孙坚大喜道:“云长之言,深得我心也。”

    当下,命韩当管亥二人为先锋,率领千人向前去探路。

    两万人又细分为前中后三军,韩当管亥二人领兵沿着潼河岸向前进发。

    就在此时,两侧山林喊杀声遍地,箭雨劈头盖脸砸下来,落在刀盾手的盾牌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杀!”

    孙坚一马当先,挥舞着古锭刀杀了过去。

    关羽其实不太喜欢这么莽。

    但刘备他们既然选择了这样的方式进攻,那自然是勇往直前,有去无回。

    所以从洛阳往长安去的一路,必然是要打不知道多少次硬仗,没有退路可言。

    沿岸两侧的士兵如潮水一般向着山林里涌去。

    西侧华山绝壁,山林高耸入云,段煨的弓箭手全都站在悬崖上,占据了有利地形。

    而东侧的山林虽然不如华山绝壁那么陡峭,却也是林木森森,里面埋伏的都是悍勇的近战兵马。

    前锋军不得已冒着西侧箭雨艰难前行,在损失了不少人马后,终于攀爬上了东侧山坡,与段煨的士兵战在了一起。

    山林作战,不管是对于敌我双方来说,都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战争。

    经过两个时辰的激战,段煨虽然前期取得了不小优势,杀伤了两三千人,但由于人少,这次出来只带了五千人,硬碰硬的情况下还是难以抗衡。

    最终结果是在死伤近千人的情况下,段煨不得不撤军,士兵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孙坚和关羽也赢得不轻松,战损比达到了3比1,在他们的人马是段煨四倍的情况下,自己的损失还比人家多三倍,可见一路上艰难险阻,绝不是那么容易。

    但不管怎么样,这一战,先锋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为后续大军,打通了至关重要的潼河通道。

    一夜休整,第二日,先锋军继续出发,走了一日,在天黑之前,终于抵达了华阴县。

    段煨的军事能力比胡珍靠谱得多,逃回华阴县后,就立即坚壁清野,准备据城而守,打持久战。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关中那边,却有了新的命令过来。

    “象征性抵抗,然后撤兵,诱敌深入?”

    看到这份来自郑县的指令,段煨陷入了沉思。

    “徐将军说,现在北面战场也很紧张,不能再和关中军继续打下去,必须想办法毕其功于一役。”

    传令的士兵回应。

    “我知道了。”

    段煨点点头,说道:“去告诉徐荣,记得接应我就行。”

    “唯!”

    传令兵转头离去。

    第二日,徐荣就从华阴县接到了段煨同意的消息。

    得知这个情况后,徐荣也是松了一口气。

    没办法,他和段煨是同样级别,除非段煨答应,不然的话,他是不可能命令段煨。

    现在能够商量好战术,就再好不过了。

    郑县府邸中,徐荣看着桌面上的关中一带舆图,细细思索。

    关东联军那边其实并不知道董卓到了长安之后,处境也不太好。

    并州中部鲜卑去年闹腾了一年,跟朱儁在雁门一带打得水深火热,最终僵持不下,于是选择不再去与朱儁硬碰硬,而是跑到了冀州北部,幽州西部的代郡一带搞事去了。

    朱儁抽开了身,也是马上回头就准备从并州进入河东郡,联合了白波军的人马,总计十余万大军,从河东郡往长安方向进攻。

    董卓得知消息后,立即派牛辅屯兵河东郡的安邑县,防备从并州来的敌军。

    安邑县位于后世的山西运城,就在陕县的正北方。

    可以说,如果当时候刘备不选择从黄河以南沿岸的陕县——函谷关——弘农县——湖县——华阴县这条路进攻,直接北上,就可以找朱儁汇合,从河东杀进长安了。

    然而可惜的是一来黄河天堑,哪怕河面结冰,也无法支撑起那么多人马过河,即便过河了,等河面融化,后续的辎重也无法过来。

    二来黄河北面,就是中条山,横在了关东军面前,翻山越岭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别说刘备不知道这事,就算知道,也没法与朱儁会师。

    因此董卓实际上是在两面作战,如果他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秦岭一线,那么关东联军这边必然是要碰个头破血流。

    包括昨日在潼河一战,段煨五千人,就让战损达到三比一,要是五万人,刘备十万兵马全来都白搭。

    可惜的是董卓大部分兵马都在北面防御朱儁,东面战场可用的兵马少了太多。

    要不然徐荣绝不会放弃在秦岭一带设伏。

    不过徐荣也不是完全没有策略。

    也许是拿下函谷关和弘农县太轻易,刘备这边的行军速度就极快,根本没有稳扎稳打的意图。

    徐荣在发现短短四五日的时间,刘备就已经从函谷关杀到华阴县的时候,他就立即明白了,敌人的战术是要打快攻,根本没有想过停留和后勤问题。

    从洛阳到函谷关这一带是没有防线的,那么实际上刘备出兵的起点,就是陕县一带,这里应该会成为刘备运送粮草的大本营。

    但过了陕县,进入了南山群山之后,辎重运送速度必然会放缓。

    哪怕从陕县到长安,也就七八百里,但徐荣根据当初董卓退守长安时的经验来判断,光这段路,辎重部队就得走一两个月。

    所以徐荣也是马上调整策略,干脆诱敌深入,放弃华阴县,将敌人引入关中平原来进行大决战。

    对于董军来说,这也是个险棋。

    为什么?

    因为深陷于两面作战的情况下,董军的兵力其实是不够的。

    一旦刘备穿过了秦岭,选择在华阴县驻扎,等待后方辎重源源不断地送过来,和徐荣打持久战,那最终的结果就是又一次长平之战,就看谁能够坚持更久。

    别看刘备军只带了十日粮草进攻,但只要道路打通,第一批粮草续上,那么后面的粮草同样会不断地送过来,维持军队开销。

    而北面朱儁步步紧逼,东面又在和刘备两军对垒,这样的情况下,长安能够坚持得住才怪。

    所以徐荣也是在赌,赌刘备会选择继续冒进,而不是见好就收。

    要是刘备继续西进,那么他的后勤辎重跟进速度必然跟不上军队前进速度,只要将刘备迎头痛击,阻拦住他的攻势,那么这场战斗,就赢了五成。

    是的。

    只有五层。

    这里面,依旧有很大的变数。

    徐荣摸着下巴思索。

    剩下的五成变数,就在陈暮身上了。

    作为老对手,徐荣太清楚如果陈暮在的话,他的计策未必能成功。

    不过.....听说陈子归回了青州?

    想起自洛阳得到的线报,徐荣的眼眸中,就闪烁出了莫名的光芒。

    只要那个男人不在,那他的策略成功率,就能升到九成了。

第六十章 入驻华阴

    这一场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场决战。

    两边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刘备是在十一月初,于洛阳进发,往西走了约一百多公里,来到了陕县。

    然后以陕县为根基,向函谷关与弘农县进发,一日之内,就连克一关一县,进军速度奇快。

    而这个时间段,由于陕县到谷城这一段,已经属于秦岭山区,像后世的渑池县,就被秦岭团团包围,深陷于群山之中。

    所以实际上当刘备抵达陕县的时候,大军所携带的剩余粮草,确实只有十日之用,后续粮草没有跟上。

    没办法,古代就这交通条件。你粮食再多,群山里也没法飞过去,只能慢慢地运送。

    诸葛亮为什么发明木牛流马,还不是因为蜀中地形不好运粮。

    因此正确的情况下,刘备打下函谷关与弘农县之后,就应该在弘农县驻军,等待洛阳堆积如山的粮草送过来。

    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如果说刘备大军每天可以以五六十里速度行军,那么粮草运输的时间,大概在每天十多里左右。

    稍微有点数学常识的人,应该都能算出来,刘备每次攻克一县,要等多久时间。

    只是时不待刘曹孙,三人都觉得,一旦冬天过去,春季到来,对于他们的棉衣优势,就会造成很大打击,所以干脆选择一路平推过去。

    等从陕县出发的第五日,关羽和孙坚的前锋军,就已经逼近华阴县,实际上华阴县离函谷关,也就二百来里。

    要不是中间在湖县与潼河被胡珍段煨耽误了一天时间,他们早就在华阴县城下了。

    从潼河西岸,沿着黄河继续往西走,所有人都看到了一处平原。

    华阴县,可以说已经属于关中平原的一部分。

    古代把秦岭称为南山,关中平原,就位于秦岭与桥山山脉之间,是一片广袤之地,被称为八百里秦川。

    所以当联军穿过秦岭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在太华山山脚下,那座耸立的城市,以及这座县城身后,一望无际的平地。

    “终于到华阴县了。”

    看着这座县城与平原,程普松了一口气,从谷城进入新安县开始,这十多天来,天天在群山中打转,人都快看吐了。

    韩当双手叉腰,对孙坚说道:“将军,现在进入平原地带,我军是不是要就地驻扎,等待后方大军?”

    在山区里大军要排长蛇阵,分开行军。

    到了平原上,就可以集结大军,准备攻城了。

    孙坚回头看了眼士兵们,问道:“军中士气如何?”

    “正盛。”

    黄盖回答。

    一路上连战连捷,到现在还没打过败仗,可不正盛嘛。

    “既然如此,何不一鼓作气?”

    孙坚拔出古锭刀,对身边将士喊道:“传我命令,原地休息两个时辰,然后攻城!”

    对于一名愣头青,莽夫,铁头娃来说,休息?不存在的。

    一路走来,先锋军连克函谷关、弘农县、湖县、阌乡以及潼河,连战连捷,士气极为旺盛,孙坚自然是想继续闯关夺城,立下不世之功。

    很快,孙坚的士兵就跑到后方还在往这边走的关羽处报告。

    听闻孙坚还要进攻,校尉高顺说道:“二将军,华阴县城池较高,地势险要,恐怕没那么容易拿下,不如劝说孙太守就地安营扎寨,等待大军到来再做商议。”

    关羽却摇摇头道:“我军先锋出战,气势恢宏,接连击败了函谷关的董越,湖县的胡珍,又在潼河击溃了段煨,一座小小的华阴县,怎么能阻挡我们步伐,孙文台要打,那便打就是。”

    “可是,我们尚不知敌人虚实。若董贼将大量兵马布置在此地,我军人少,恐怕难以取胜。”

    高顺也还算有点头脑,想得比较多。

    但关羽的统率能力,也是跟着陈暮学了不少,笑着说道:“仲达,我问你。如果你是董卓,听闻关东军进攻长安,你会是在华阴县布下重兵,还是在南山沿途布下重兵?”

    高顺回忆起这一路穿山过岭,跋山涉水的艰辛,毫不犹豫道:“自然是在南山之中设伏,至少若我是董卓,绝不会让我们轻易就过了湖县阌乡潼河这等险地。”

    “不错。”

    关羽点点头,说道:“那你说说,为什么董卓不这么做?”

    高顺想了想,摇摇头:“我想不出来,将军以为呢?”

    关羽抚须笑道:“我看是那董卓吓破了胆子,他的大军,必然在长安集结,根本不敢派出来,华阴县的兵马,绝不会太多。”

    “原来如此。”

    高顺觉得关羽说得有道理,点头应是。

    这就是信息差的问题。

    关东军不知道朱儁那边也在攻打长安,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董卓不是不想在秦岭一带设防,而是兵力不够。

    且除了兵力不够以外,关东军在冬季忽然发动进攻,也确实是件让董卓想不到的事情。

    就连徐荣,也是在湖县被破以后,才知道关东军打过来了。

    所以两边都有巨大的信息差。

    不过徐荣这边的信息差,已经随着湖县被攻破,现在已经弥补回来。而联军这边的信息差,却一直存在。

    因此当关羽孙坚的前锋军发现这沿途兵力居然这么少,守卫居然这么松懈的时候,就想当然地以为董卓害怕了,把兵力龟缩在了长安,根本就没有想到是朱儁在帮他们吸引火力。

    这样的情况下,孙坚想要继续进攻,关羽自然觉得没有问题。

    于是,在休整两个时辰之后,十一月中旬,朔风吹拂的严寒之中,先锋军向着华阴县发起了猛烈进攻。

    在孙坚关羽的带领下,士兵士气高涨,奋勇拼杀。

    关东军的衣服都是棉衣,极为保暖,再加上长时间行军,血气保持旺盛,手脚都是极为灵活。

    反观守城军,穿的是普通麻衣,比之棉衣差了许多,在冷厉的朔风中吹得瑟瑟发抖,拿着冰冷的武器反击,手都冻出疮来,士气极为低下。

    一列列云梯架上,联军士兵英勇地攀登城墙,几次险些冲到城楼上。

    段煨亲自指挥作战,滚石檑木石灰,不断地往下倾倒。

    “杀杀杀!”

    孙坚和关羽身先士卒,冲到城下,架好云梯后开始向上攀爬。

    城上箭雨簌簌地下落。

    普通士兵中箭之后,立即倒下,血流如注,哀嚎遍野,但很快又有新的士兵冲过来,跨过之前的尸体,继续往上攀登。

    孙坚关羽身边有刀盾手举盾帮忙挡箭,箭簇打在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倒石灰,倒石灰,檑木准备,一,二,三,扔!”

    段煨高声叫喊。

    石灰倾倒下去,哪怕盾牌也挡不住,孙坚被迫跳下云梯。

    关羽则被一块檑木打断了梯子,不得已也撤了下来。

    但紧跟着二人继续进攻,没有一刻停留。

    段煨虽拼死抵抗,可压力也极大。

    在孙坚关羽的带领下,联军士气如弘,蚁附般向上攀登。

    不得的情况下,段煨只得让所有兵马全部出动,底牌尽出,将城内所有力量全部放在城墙上,这才勉强抵挡住联军的攻势。

    这一战打了一个多时辰,段煨足足打退了三次联军登上城墙,才将这一波进攻给瓦解掉。

    看着联军丢下数百具尸体,如潮水般退去,段煨气喘吁吁,目光充满了担忧。

    虽然徐荣要求他尽量保存实力,象征性抵抗一下即可。

    但段煨觉得,戏要做全,若是完全不抵抗,直接弃城逃跑,说不准会让敌人起疑心,反而是一件坏事。

    结果没想到敌人的攻势这么猛,差点直接把城给打破。

    要不是孙坚关羽是先锋军,轻装简行,带的云梯数量极少,只有几十架,恐怕华阴县已经没了。

    “将军,不能再打了,我军人少,天气又寒冷,再打下去,城就要破了。”

    左右校尉向段煨苦劝道。

    目前在东线战场,董军布置的兵力只有三万人,函谷关与弘农县是董越驻守,总兵力只有五千,已经全军覆没。

    湖县的胡珍部也是五千,同样损失惨重,所以段煨和徐荣手里的兵力已经不多。

    而且大头兵力在徐荣手里,段煨手里总共只有八千人,之前在潼河还与孙坚关羽打了一仗,损失千余人,现在只有七千。

    虽然历史上著名的睢阳之战,张巡也是依靠七千人,抵挡尹子奇十多万大军一年。

    可问题是睢阳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城池高,城墙厚,有抵抗大军的条件。

    而华阴县就是汉代的一座普通小县城,城高不过二三丈,差不多四五米高,根本没法与睢阳这样做的重镇相比,所以再这样打下去,城破确实是迟早的事情。

    段煨苦笑道:“我也不想打,只是想抵抗试一试,哪知道对方如此凶猛。”

    左右问道:“既然如此,现在该如何是好?”

    “关东军的前锋军就已经这般凶猛,等到他们大军压进,恐怕我等都要葬身城内。”

    段煨毫不犹豫道:“传令下去,今夜就撤兵,往郑县去。”

    “唯!”

    左右校尉大喜,连忙去传令。

    天色已经暗下来,远处联军就近砍伐树木,准备安营扎寨。

    段煨悄无声息地带着自己的人马,从西门撤离。

    而在离开之前,段煨的所有兵马,都站在了华阴县粮仓前,每个人手里都举着火把。

    随着段煨一声令下,无数火把向着粮仓里丢了过去。

    火光冲天,照耀在段煨严肃且紧皱眉头的脸上,阴晴分明。

    即便要撤军,也万不能把粮草留给联军。

    当天夜里,孙坚关羽看到城中起火,知道事情有变,便派了斥候去查探情况。

    得知城内守军已经撤兵,二人立即尽起大军,将华阴县拿下。

    两日后,刘备大军抵达,入驻华阴县。

    七万大军通过了最险要的秦岭,而这个时间,仅仅花费了七八天左右,如果算上从洛阳到陕县的时间,也才半个月而已。

    现在是十一月下旬,冬季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气候极为苦寒,至少这个天气,对于刘备曹操孙坚等联军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最主要的是。

    过了秦岭,离长安已经非常近。

    从华阴县到长安,已经只有不到三百里路程,一路上都是一马平川,再也无险可守!

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

    刘备大军抵达华阴县,入驻城内。

    从陕县到华阴,沿途各县都留了兵马把守,为粮草护卫。

    而公孙瓒的兵马由于是骑兵,走崎岖山路实在太难了,目前还在大后方,正缓缓向西运动。

    别看函谷关到华阴县,总共也就二百多里,但对于骑兵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特别是冬季大雪纷飞,道路湿润泥泞,不仅运粮草的马车通行极为艰难,就连公孙瓒的幽州轻骑,也跟蜗牛没什么区别。

    所以到第八日,刘备大军入城之后,七万大军就地驻扎,几名诸侯与重要将领聚集一起,商量起对策。

    县衙府邸,大厅之中,刘备孙坚曹操鲍信四人聚齐。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有喜色。

    即便是知道冬季打仗占了便宜,心里有所预期,他们还是没有想到事情居然如此顺利。

    一路上就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孙坚五千先锋军,加上关羽的前军总共两万人,就将原本以为十分难走的秦岭给打了个通关,实在是太简单了些。

    坐在厅堂内,所有人都压抑不住脸上的喜悦。

    曹操抚摸着自己的爱须,微笑着说道:“看来董卓果然不出我等所料,完全没有想到我们居然会在冬日作战,沿途竟是没有任何重兵把守,怕是所有兵马,都龟缩在长安。”

    孙坚看了眼关羽,点点头:“不错,我与云长也是这般作想。董贼最少有十万兵马,一路杀来,却只见到一两万,确实不同寻常,也只有这个解释。”

    “若是董贼将兵马龟缩在长安,倒是个麻烦。我听闻长安的城墙比洛阳还要高,靠我等兵马,怕是围困一年都不一定拿下。”

    刘备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嘴角的八字胡一动一动地道:“而且即便董贼不死守长安,出城与我等决战,怕也是不太好打。我军虽有棉衣优势,但毕竟人少,且西凉铁骑名闻天下,公孙瓒的幽州骑兵却赶不过来。”

    关东军加上还没来的公孙瓒才十万兵马,如果不算公孙瓒,现在也才七万。

    而董卓有十万大军,人数上关东军其实是处于劣势。

    他们之所以敢打,就是因为士兵有棉衣可以取暖,冬季不再那么寒冷,在作战的时候,身体也会更加灵活,不那么僵硬。

    只是这样的优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无限变小,十二月就是深冬,到了一月份,春天到来,雪化开,天气回暖,那棉衣的优势就会毫无意义。

    此时西凉军人多势众的优势就会无限扩大,到时候即便公孙瓒赶来,最终的结果怕也是两败俱伤,难以取胜。

    因此听到刘备的担忧,曹操也是这么觉得,思索道:“我军目前还有几日粮草?”

    这些事情是王朗在管,他说道:“还有十一日。”

    出发前只带了十日粮草,结果打到现在,居然还比出发前的粮草多一日。

    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他们沿途击破了函谷关弘农县以及湖县华阴县数处隘口,除了湖县的段煨把存粮烧毁了以外,董越和胡珍的存粮全被联军俘虏。

    只是董越和胡珍的存粮,其实是够所部五千人吃两个月用,到了刘备大军七万人手里,自然也就是七八天的事情,再加上之前还剩下的粮草,最后统计得出剩余的粮草是够大军十一日食用。

    这些粮草其实不多,很多都是干粮揣在士兵身上,方便携带。

    但同时也侧面证明,关东联军确实难以久战,只要后续的粮草没有跟上,也许不用打,联军就要撤退。

    孙坚也很关心粮草的问题,又问道:“那第一批粮草,要何时才能运到?”

    “大雪封山,道路湿滑,遍地都是泥泞,车队实在难以通行,根据后方运粮的牵招来报,第一批粮草不过是刚运到弘农县,在往湖县的路上,只是行进缓慢,每日前行十余里,等第一批粮草到,怕是要等十天左右。”

    刘备倒是知道情况,将问题给众人说了一下。

    几个人算了算,发现粮草并没有中断。

    不要以为弘农县离华阴县很远,实际上这一段路,总共不到九十公里,差不多二百汉里左右。

    每天走十多里,省着点吃,勉勉强强等到现有粮草吃完后,后续就跟过来了。

    想到这里,众人就放心不少。

    鲍信笑着说道:“看来我等只要在华阴等些日子,粮草就能源源不断地运来。而且公孙瓒的兵马,也能赶到。如此十二月深冬,必然比十一月更冷,对于我等来说,却是最有利的局面。”

    “不错。”

    曹操赞许地点点头:“我们决定不等辎重,急行军强攻,就是因为冬季作战对于我等有利。现在攻势简直是势如破竹,顺利得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也确实该缓一缓,等粮草抵达之后,再攻打长安,这样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刘备想了想,说道:“那既然如此,我们便在华阴县驻扎,等粮草与公孙伯圭到了之后,再做计较。”

    现在是十一月下旬,哪怕再等十多天,也不过是十二月上旬。

    而洛阳离长安,总共不到五百公里,其中还有二百多公里,是洛阳到陕县这一段不设防的区域,所以实际上关东联军要打的地方,就是函谷关到长安这一段二百多公里的距离。

    原本刘备曹操孙坚鲍信公孙瓒五路诸侯是认为在冬季两个月内拿下这一段路,就已经是极限,哪知道一路过来,太顺利了,反倒让他们有了充足时间等待粮草。

    可现在到了华阴县,从这里去长安,不仅是道路相对好走的平原地带,且距离也已经只有一百多公里,差不多三百汉里,五天左右就能到,确实让他们有了充足的底气等待粮草抵达。

    商量好了对策,刘备就命令士兵就地驻扎,等待后方辎重。

    这一等,就是两天过去。

    而在郑县,此时的徐荣,却在府邸之中与段煨胡珍等人,一起静待前方探马斥候的消息。

    两个时辰过后,探马风尘仆仆地会来了,进来就单膝叩首:“将军!”

    徐荣坐在主位上,焦急问道:“关东军有何动静?”

    “毫无动静。”

    斥候汇报道:“这两日城内十分寂静,每日也不见车马出来,关东军像是全都驻守在城内。”

    “什么?”

    徐荣皱起眉头,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许多。

    东线战场最大的劣势就是兵力不足,所以他才选择诱敌深入,试图利用关东联军后勤薄弱点进行打击。

    因为关东联军的攻势,其实是依仗每名普通士兵背负一定干粮换来的。

    由于道路不通畅,哪怕陕县到华阴县这么短的距离,也得十多天才能抵达,因此只要把关东军现有的粮草消耗光,断了他们的后勤,关东军就不足为惧了。

    甚至为了迎接关东军到郑县,徐荣已经准备撤离郑县,回灞桥驻守,这样才能让关东军走出华阴,不让他们背靠秦岭有退路逃窜。

    哪料到人家过了秦岭一线之后,就不再进军,看样子明显是在等后勤辎重抵达,完全没有继续进军的意图。

    这是徐荣最害怕的事情。

    毕竟华阴后方就是秦岭,你的兵马是没办法越过华阴县去断人家的粮道,唯有将他们引诱进郑县,利用浩大的关中平原,才能做到这一点。

    可现在......

    “我早就说过,将所有兵马集中在南山之中才能阻隔敌军,现在搞什么诱敌深入,人家的直接堵在南山口子上,等到他们的粮草援军抵达,我们两万多人打人家十万人......”

    胡珍阴阳怪气地嗤笑道:“呵呵,这不是嫌命长吗?”

    徐荣脸色青一阵紫一阵,没有说话。

    段煨却说了句公道话:“就算把兵马集中在南山,我们人少也够呛,而且冬日在山里作战,我等士兵哪个不冻得受不了?那什么绵衣你也是穿过的,我军如何在冰天雪地中与他们在山里打仗?”

    之前潼河设伏,段煨从击杀的联军士兵身上扒了几件棉衣回来,现在大家才明白为什么关东联军居然敢在冬天出兵找他们的麻烦。

    那棉花做的军大衣不仅暖和,而且很厚,毕竟是青州集团下血本从印度进口来的好东西,里面再套件札甲,普通的刀兵甚至都不一定能刺穿,山区作战,董军确实难以为继。

    别看段煨依仗潼河地利,打了个三比一,但那也就是短时间内的事情。正要长期对峙试试?不出三四天,董军就得冻死人,军心直接涣散溃败。

    “那照你的意思,我军必败,既然如此,还打什么?”

    胡珍两手一摊,语气已经极为不耐烦。

    段煨皱眉道:“若非朱儁与白波军调走了我们大半兵力,我们又怎么可能如此狼狈?”

    “哼。”

    胡珍冷哼一声:“但愿牛辅能击败朱儁吧。”

    “等会......”

    徐荣忽然看向段煨:“你刚才说什么?”

    段煨一头雾水,试探道:“就算把兵马集中在南山,我们人少也够呛?”

    “不是这句。”

    “我军如何在冰天雪地中与他们在山里打仗?”

    “也不是这句。”

    “若非朱儁与白波军调走了我们大半兵力?”

    “就是这句!”

    徐荣噌一下站起来,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我知道该怎么击败关东军了。”

    段煨忙道:“什么办法?”

    “关东军现在必然是粮草不足,所以在等待后续辎重。”

    徐荣猜测道:“而且他们依仗着那棉衣,自信等辎重到齐之后,便可以与我们在深冬决战。”

    “不错。”

    段煨和胡珍都点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徐荣继续道:“所以,如果我们要诱敌深入,就必须要给关东军找一个理由。”

    “什么理由?”

    “一个.......”

    徐荣转头看向北方,喃喃自语地道:“一个如果他们不出兵,就会失败的理由......”

第六十二章 奇袭长安

    当刘备得知朱儁的兵马居然在北面河东郡与董军作战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

    这份消息是军中斥候截获的消息,因为华阴县与郑县就是后世的华阴和华县,两地相隔仅七十里地,所以刘备自然会派探马与斥候去查探那边的情报。

    而这份情报就是张辽率领了十多名斥候,埋伏在郑县城外的交通要道,抓获了一名从郑县往北去临晋的信使处截获。

    情报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徐荣的求援信,说是他的兵力只有一万多人,郑县已经很难防守住关东联军猛攻,所以他打算退守灞桥与长安守军汇合一起抵抗。

    同时徐荣希望牛辅在击败朱儁后,尽快赶来支援长安,因为长安现在的总兵力只有两三万人,一旦联军围攻长安,长安将朝不保夕。

    看到了这份信件,直到这个时候,刘备才知道为什么一路过秦岭居然这么轻松顺利,甚至都没有打什么大仗。

    原来是有人在替他负重前行,将董军的大半兵力都吸引去了河东郡。

    当下刘备马上召集来了曹操孙坚鲍信三人以及所有亲信将领,在华阴县的府邸之中召开了军事会议。

    信件给大家一一呈阅。

    曹操恍然大悟地说道:“我道之前一路走来,如此顺畅,还以为董贼是怕了,将兵力龟缩在长安。却没想到原来是卫将军已经与鲜卑休战,同样在攻打董卓。”

    刘备点点头:“我军兵力不多,原本以为攻打长安必然困难重重,却没有想到还有卫将军为援助,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董卓残暴不仁,为祸天下,世人恨不得生啖其肉,现在看来,日子不会长远了。”

    孙坚想得比较简单,搞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问道:“我有点奇怪,这封信怎么恰好落在了我们手里,而且信上不仅告诉了我们卫将军在与牛辅交战,还暴露了敌人兵力,这不太符合常理。”

    曹操回答道:“这确实挺奇怪的,不过此事应当做不得假,不然的话,又如何解释敌人为什么不在南山设伏呢?”

    “这......”

    孙坚一时语塞,也没有想明白原因。

    鲍信点点头:“不错,虽说确实有疑惑的地方,但董卓也是积年老将,怎么会不明白南山天险的宝贵之处?如果董军所有兵力全在南山,恐怕我们绝不会那么容易来华阴。”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信是真的,卫将军确实在与董卓交战。董卓的大部分兵马,也确实都在河东。”

    刘备做了个总结。

    事情的逻辑很清楚,也非常简单。

    包括五路诸侯一直在疑惑的一点,那就是秦岭一带防线为什么这么拉胯。

    光潼河设伏一战,联军有人数优势和装备优势,段煨仅仅靠着地利,就打了个三比一的战损。

    可见要是董卓能派五万人过来,估计就能把关东联军封死在秦岭耗个一两年。

    因此他们想破脑袋都没想不明白,为什么董卓不好好防守秦岭。

    所以到了最后,他们得出了一个十分牵强的结论——那就是董卓害怕了,不敢和联军打,选择把兵力龟缩在长安。

    只是这个解释确实站不住脚,毕竟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看出秦岭一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董卓也是南征北战,打了那么多年仗的老将,不可能不看出这一点。

    所以一路上,几个人都挺奇怪这件事。

    但现在看到这封求援信,众人一下子就想通了里面的原因。

    原来不是董卓不想放手这一带,而是一者他没有想到关东军会在冬日袭击,二者北面朱儁居然打过来了,他不得不调派兵马去防守。

    如此,那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再加上众人想起了当初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杨,找的借口离开联盟,就是因为白波军和鲜卑部的侵扰。

    从这里也能够侧面佐证朱儁已经确实没有和鲜卑再继续作战。

    不然的话,鲜卑不可能跑去上党搞事。

    “既然你们这么说,那看来这件事情确实是真的,卫将军真的在河东与牛辅作战,只是......”

    孙坚皱起眉头,说道:“从这信上来看,董卓将大部分兵力都派去了河东,卫将军那边,恐怕已经支撑不了太久。我等是不是应该也兵发河东,去援助卫将军?”

    去援助朱儁?

    众人一时沉默。

    他们现在的任务是杀入长安,营救天子。

    去帮朱儁的话,会不会破坏计划?

    毕竟他们的优势就是冬季作战,耗费的时间一久,冬季过去,那可就难打了。

    刘备想了想,转头看向关羽道:“二弟,你是河东人,你怎么看?”

    关羽摇摇头道:“太远了,从华阴去河东安邑,要经过临晋、蒲坂、解良、猗县,还得过大河,相当于从此地再回一趟陕县,正常走都得十余日,沿途还是董军腹地,一旦陷入战事,浪费的时间就更久,恐我军粮草不济。”

    从陕县到朱儁所在的安邑大概也就一百多公里,问题是黄河跟中条山脉横在那里,不可能过去。

    所以刘备要想跟朱儁会师,确实就只有走关羽说的这条路线。

    关羽本就是河东解良人,安邑就在解良旁边,周围的地形他自然一清二楚。

    可要绕那么一大圈,时间上就来不及,毕竟他们手里现在只剩下七八天的粮草,没有食物的话,肯定是没法打。

    众人松了一口气,如此就不用浪费时间去河东,那么他们依旧可以按照原计划等待粮草之后,就趁着隆冬十二月,继续攻打长安。

    曹操看了众人一眼,缓缓说道:“如果不去援助卫将军的话,那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剩下两条路。”

    “两条路?”

    众人看向他,难道不继续执行原计划了吗?

    “不错,第一条路,就是按照原定策略,等待后勤粮草辎重,然后再出兵攻占郑县,往灞桥进攻,再徐图长安。”

    曹操点点头,颇有种指点江山的意思:“可是大家想一想,卫将军在河东与董贼作战,从信件上看,卫将军处于不利条件,随时可能会败。一旦牛辅将他击败,再回师长安,那董卓的兵力就远高于我等,到时候要是没在冬季拿下长安,春天天气回暖,我军就会陷入劣势了。”

    “当初先帝派卫将军去并州与鲜卑作战,是调集了冀州约三万郡兵,再加上丁原之前留下的一些人马,并州的兵马恐怕最多四万,以长安现在只剩下两三万兵马来看,董卓至少派了六七万兵马去河东,那卫将军确实处于不利状态。”

    刘备接过他的话茬提了一句。

    “孟德所言有理,天气回暖,绵衣的优势就荡然无存,而且长安城高墙厚,里面的粮草必然也是堆积如山,哪怕围困三五年,恐怕都不一定能破。”

    “卫将军的兵马都是郡兵,守雁门关打打鲜卑还行,遇到如狼似虎的西凉军,又是人少,确实讨不了好。”

    “那照孟德与玄德的意思,北面卫将军难以为继,我军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攻下长安,等牛辅回防,我军岂不是必败?”

    众人议论纷纷,对前景十分担忧。

    曹操继续道:“所以我觉得可以兵行险招,用第二个策略。”

    “什么策略?”

    众人好奇不已。

    曹操看着众人,一字一顿道:“奇袭长安!”

    奇袭长安?

    听到他的话,众人细细思索起来。

    从现在得到的情报来看,那就是长安兵少,只有两三万人。

    而且冬日作战是联军优势,这一点至关重要。

    如果能够在牛辅击败朱儁回防长安之前,七万大军突袭长安,那么有很大机会,他们真的可以破城击败董卓。

    如此,这击杀国贼,营救出天子的泼天大功,就全记在五人身上,到那个时候.......

    想到这里,包括刘备在内,所有人都开始呼吸急促,心动起来。

    扬名立万,飞黄腾达的机会,可就在此时!

    唯有王朗勉强还算稳住了头脑,出言提醒了众人一句:“可是我军粮草已经不足,在华阴留守,还能勉强等到第一批粮草抵达,要是奇袭长安,那就是置身于险地,成功了,便是霍骠骑,失败了,那就是李陵了......”

    这句话如一盆凉水泼在众人心头,让众人冷静下来。

    的确。

    现在大军已经算是孤军深入,别看华阴到陕县就那么点距离,可道路太难走,辎重来得缓慢。即便是在华阴,大军也得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才能等到第一批粮草。

    要是直接奇袭过去,那就意味着直接是放弃粮草,人是铁饭是钢,一旦在长安城外僵持几日,士兵没有粮草,必然军心大乱,直接溃败。

    到那个时候,联军就真的危险了。

    孙坚沉吟片刻,说道:“从华阴去长安已经不足二百里,若脚程快的话,三五日就能到,现在军中尚能够支撑七八日,也就是说,留给我们攻城的时间,不足两三天,确实是一步险棋呀。”

    曹操苦笑道:“可若我们不打,即便留在这里等粮草,那等牛辅回师,就更加没有胜算了。董卓只要依仗兵力固守长安,春天到了之后,我军就只能退回洛阳。”

    “如此看来,奇袭长安,就是我们唯一取胜的办法。”

    刘备目光坚毅,拍案道:“天子还在长安等着我们,我可不想浪费这个机会。既然如此,那就奇袭长安,定要将天子救回来!”

    看他拍板决定,三名诸侯互相对视,点点头,拱手道:“那就尊盟主令!”

第六十三章 进军

    十一月中旬,河东郡,安邑县。

    上午隅中前后,雪终于停了,天也开始放晴,温暖的阳光驱赶走漫天的乌云,让久违了的太阳重新出现在碧蓝如洗的天穹上。

    和煦的阳光带着融融的暖意,洒在安邑县城的大街小巷里。树枝上、屋檐边、茅堆柴垛上垂挂下来的冰条子根根晶莹剔透,闪烁的绚丽光彩直晃人的眼睛。

    城内纵横交错的街道中,三三两两的士兵不断地用长矛试探敌人的尸体,战死的兄弟被人抬走准备埋去城外的乱葬岗,敌人则随意丢弃。

    至少在冬日,暂时不用担心瘟疫的发生。

    从上空俯瞰,七横八纵的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雪,一片白色的世界突兀地点染出无数鲜红的斑纹。

    朱儁在一名倒下的敌军士兵身上擦了擦自己染血的长刀,转头对杨奉说道:“城中粮草是否清点,能支撑我军几日?”

    杨奉回答道:“禀卫将军,已经派人去清点了,应当很快就会有答复。”

    “嗯。”

    朱儁点点头,说道:“此战我军大获全胜,但也未能全歼牛辅,既然有了粮草,应当暂时驻军,等冬日过去之后,再考虑继续进军的问题。”

    杨奉附和道:“是啊,天气越来越冷,很多将士都生了冻疮,手都龟裂开,武器都拿不稳,确实不能再继续作战了。”

    “可惜啊,要不是粮草供应不上,我必能一战克平长安。”

    朱儁望向长安的方向,满眼都是惋惜。

    徐荣在故意透露的信件中耍了个心眼,那就是夸大了牛辅的实力,缩小了朱儁的实力。

    所以刘备他们并不知道,朱儁与白波军联合在一起,军队人数已达十多万。

    在洛阳大变之前,朱儁与白波军其实是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当时白波军在河东白波谷,也就是今天山西襄汾县一带活动,而朱儁则在太原郡与雁门关一带抵抗中部鲜卑,二者隔了数百公里距离。

    双方知道对方的存在,但不会选择夸州过郡去找对方的麻烦。

    王芬还算厚道,在洛阳沦陷,无法给朱儁提供粮草之后,一直是他在资助朱儁,让他能够勉强支撑得住。

    而白波军则与董卓在河东郡不断交织,在逃到长安后,董卓就派牛辅李傕郭汜与白波军交战,打算一举将北面这个威胁给清除掉,没想到白波军战力相当强悍,居然将牛辅击败。

    但那一战白波军的首领郭太也同样战死,一时间白波军群龙无首,内部略微混乱。

    等到年末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中部鲜卑也支撑不住,选择不再与朱儁硬碰硬后,朱儁这才抽身回来,带领三万大军南下来到河东郡,打算带兵去攻打长安。

    路上官军与白波军相遇,由于白波军此时已经陷入了粮荒,所以当时候就已经饥不择食,面对朱儁的大军,蠢蠢欲动,想要攻打。

    朱儁与他们对峙了两日,从当地百姓那得知了白波军的处境之后,于是孤身入营,最终说服了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等白波军将领,两军合而为一,才形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简单来说,白波军虽然打败了牛辅,但也缺少粮食。而朱儁需要兵马,两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但如今能够打下安邑,已经是极限。

    因为朱儁手里不像刘备有棉衣,可以冬季作战。

    所以他的处境和董卓其实是一样的,士兵在冬天连武器都拿不稳,更别说英勇作战了。

    而且两军合一之后,朱儁原本的粮食就被消耗了大半,实在是太缺粮食,打下安邑之后,虽然有所补充,可是再想进攻,就得等待冀州王芬那边的把新的粮草运来才有可能。

    因此实际上,朱儁也是强弩之末,没办法继续进攻。

    只是不管怎么说,牛辅的五万人马,确实难以和朱儁抗衡,被打得狼狈逃窜,不知所踪。

    而朱儁此时同样不知道,关东军现在已经到了华阴县,与他不过二百公里。

    ......

    ......

    同样是十一月中旬,距离陈暮回到青州,已经有两个多月。

    但此时陈暮却并不在青州,而是在冀州。

    宽阔的官道上满是泥泞,两万大军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水洼中前进,很多士兵的脚都长了水泡,严重影响军队的行进速度。

    冀州今年倒是没有下雪,但魏郡、清河等地却下起了雨,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作响,阻碍了大军前行。

    等到雨停之后,再上路就慢了许多,陈暮骑在马上,眼眸里满是担忧地看着远方。

    原本他是想带兵去接应老大哥,但这场雨,确实是一个意外。

    之前说过,昆阳的陨石,上方谷的阵雨,白沟河的大风,是任何聪明绝顶之人都难以算到的东西。

    哪怕陈暮会看天气,但这是大军行进上的意外,不在计划里,你没法时刻关注气候。

    也许有人说,既然你要带兵去接应刘备,那为什么不早点出发?

    然而策划一场军事行动,哪那么简单。

    之前青州精锐全被刘备带走,剩余的这两万大军,还是陈暮费劲心思才凑齐,各项准备工作没有两个月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

    所以紧赶慢赶,到现在也才刚到魏郡,在邺城王芬那里休整一日之后,才继续出发。

    不过唯一的好消息是,刘备是十一月初从洛阳出发,而他一路攻克秦岭一线,也才花费了十多天的时间,所以此时他才刚抵达华阴县没多久,还没有准备攻打长安。

    而从华阴到魏郡足有五六百公里,以现在这样每日差不多三四十里的脚程,要想赶到华阴县,得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顺利的话,抵达华阴县的时候就是十二月中旬,应该是勉强可以接应到刘备。

    “使君,过魏郡了。”

    两日后,陈暮大军过了魏郡,进入河内郡。

    赵云遥望远处,司隶下了雪,远方山峦白茫茫一片,只要到了洛阳,就能够与留守洛阳的牵招汇合,很快就能继续向西支援盟主。

    陈暮心情略微凝重,点点头,说道:“嗯,马上就要到洛阳了。”

    到了洛阳,一切就会顺利许多。

    只希望老大哥现在还被困在秦岭一带,只要没有进入关中,那么一切都还好说。

    虽然这一切都是老大哥自己选择的道路,是他执意要继续攻打长安,陈暮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事后补救。

    但老大哥可是青州集团的主心骨,要是他出什么意外的话,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

    .......

    十一月下旬,刘备已经等不及后勤和公孙瓒。

    当命令下达的时候,原本休整了几日的联军再次行动,战争机器轰隆隆的运转。

    一列列士兵从城内走出来,踏着坚定的步伐,向着西方缓缓行进。

    冬季惨白的日头悄悄爬上头顶,关中平原上的地面一片干枯的迹象,有阳光,却令人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黄河两岸枯草丛生,在凌厉的朔风中飘荡摇曳,联军士兵们走上了官道,向郑县出发。

    刘备骑在马上,遥望着远方浩瀚的平原,一望无际,除了杂草遍地的田地以外,更多的是早已经没有了人住的破烂房屋。

    董卓不仅把洛阳人口迁移进了关中,就连华阴、郑县等地的百姓,也全都迁入了长安,一路上坚壁清野,像是来到了一片荒山野岭,早就已经没有了一丝人烟气味。

    华阴县到郑县拢共不过七十里地,大军早上出发,几乎傍晚就到了。远远地看到了那座城市,在傍晚的夕阳下,城市空洞洞的,仿佛一处苍凉的废墟。

    “盟主,孙太守信使来报,郑县的敌人确实已经撤离,城内空无一人,连一名百姓都没有,我们找到一名躲藏起来的山中猎户,他说董卓将华阴郑县等地的百姓全都迁移去了长安,现在郑县就是座空城。”

    先锋军的信使回来向中军的刘备报信。

    得知郑县情况,刘备立即问道:“县中可还有存粮?”

    “全都被搬空了。”

    “看来徐荣也是做好了坚壁清野的准备。”

    旁边的王朗叹息了一声。

    “无妨的,只要我们能打下长安,那一切都会好起来。”

    刘备宽慰了一句。

    说完之后,他看向长安的目光就更加炙热起来。

    长安只有两三万兵马,而他们的军队有七万,虽然长安城高墙厚,但至少目前来说,联军不是完全没有优势。

    最重要的是,他们截获的情报来看,徐荣是打算在灞桥驻守,并没有选择固守长安。

    所以刘备曹操他们制定的策略,根本不是在灞桥与徐荣硬碰硬。

    而选择从左冯翊,绕道安陵长陵阳陵一带由北向南攻击。

    灞桥就是后世的临潼,是长安的东大门。

    长安最险要的地方,其实是三条河。

    泾河渭河以及灞河。

    其中以灞河最难打,因为灞河位于灞桥身后,右边是山岭,徐荣只要守住桥梁和山川,居高临下,联军就会被阻拦在灞桥外。

    而根据情报分析,如果守军主力都在灞桥的话,那长安的兵马可能也就几千人不到万人。

    那么渡过泾河之后,就能占领阳陵,阳陵对面就是渭河,过了渭河,就是长安。

    以长安现在的守卫力量来看。

    这次奇袭行动,将必然给董卓一个巨大的惊喜!

第六十四章 惨幕

    刘备并非没有派人去联系朱儁。

    他一边进军,一边派了信使前往安邑,以确定朱儁是否真的在拖着牛辅。

    可惜时不待我,他没办法前往安邑支援,只能继续进军。

    原因也说了,距离和时间不够,去找朱儁就意味着失去一个偷袭长安的机会,粮草也不足以支撑联军抵达安邑。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往长安进军。

    大军从郑县北面的渭河过河,抵达了下邽县,这地方就是后世的渭南市北部,只要从下邽县西部过了泾河,就抵达了左冯翊县。

    下邽县的百姓并没有撤离干净,长安的人口本来就不少,忽然又涌来百万洛阳百姓,周边就显得更加拥挤。

    哪怕徐荣想要坚壁清野,也得看看长安周边还有没有地方可以给他挪。

    除非他搞大屠杀。

    但即便徐荣丧心病狂到学曹操,可也没那么多兵力去做这件事,所以包括下邽、左冯翊、阳陵、长陵等地都是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下邽县城内得知联军杀来,守军直接逃跑。街道上一片兵荒马乱,有钱人家早就逃走了,剩下的都是走不掉的穷人。

    联军士兵步入城内,看到的是一副相当凄惨的景象,各处街巷里,墙根下,密密麻麻,坐着躺着逃难过来的人;这些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面无表情,空洞的眼睛也完全没有任何神采,只是呆滞地望着前方。

    城内遍地都是污水,污水里连只老鼠都没有,因为城内能吃的已经吃完了,除了腐烂发臭的死尸以外;还活着的人,也如行尸走肉一般活着,没有一丝丝人身上应该有的活力与气味。

    董卓将洛阳百姓迁到长安,却完全不管他们的死活,随意将他们丢弃在长安周边的城市里,京兆尹一夜之间涌现出那么多人口,不管是从任何角度都难以消化。

    哪怕是地主庄园经济,关中平原的田地就那么多,而且又是冬天,根本不需要这些人,大量的人口如牲畜一样,最先死的是老人和小孩,然后就是妇女。年轻力壮的也许还能参军或者当奴仆,可更多的人却悄无声息地死在了这个冬天。

    在守军撤离之后,城内仅剩的一点秩序也被打破。街上到处都是打砸枪杀,哪怕是联军进入城里,很多人都对他们视而不见,与其在这个冬天冻死或者饿死,还不如在临死之前做点什么,不至于死得太惨。

    刘备脸色极为难看地四处扫视城内如末日般的景象,他完全没有想到董卓把人口迁移到长安之后,会是眼下这般光景。到处都宛如人间地狱一样,小县城里,充满了惨剧。

    他就不明白,既然董卓完全不需要这些人,那为什么一定要强行将他们迁移过来,任其自生自灭?

    就为了不让关东军得到这些人口?

    如此行径,跟禽兽有什么区别?

    “大哥,你看。”

    关羽忽然拉住刘备,指向不远处。

    刘备寻声看去,看到在东面的墙根下,有一个女人。

    那女人屈着腿跪坐在墙边的泥地里,披散着漆黑肮脏结绺的头发,一身的袄裤早已经滚得烂污糟,一手掀着扯线爆絮的黑袄子,一手把个干瘪瘪的胸脯朝怀里的孩子嘴里塞。

    那孩子细得篾条一样的小手曝露在寒风里,手指就象鸡爪一样蜷缩着,细得像是骨头,两眼紧闭,没有血色的脸蛋和嘴唇都泛着一层青灰色。

    任凭母亲如何撮弄,他都没有半点的反应,黑黑的乳投一遍遍地塞进他的嘴里,又一遍遍地从嘴角滑出来......

    “这......”

    刘备被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

    愣在原地许久,嘴巴张开,想发出声音,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唯有一双眼睛,早已经被泪水浸透,模糊了视野。

    恍然间,扑鼻的肉香传来。

    附近麻木的人像是一下子活了过来,双眸露出贪婪的神色,循着肉香找了过去,却是一扇木门内,有人熬煮着一锅汤。

    见有人闯进来,肉汤主人拿着刀红着眼睛,恶狠狠地道:“滚,这是我用我儿子换来的。”

    所有人都看到那汤里上下翻滚着惨白的小儿手臂与大腿,人油花漂浮在水面上,肉香四溢,甚至有半个头颅随着翻滚的开水上下起伏,两只眼睛空洞洞地,森然地看着他们。

    易子相食!

    刘备呆呆地看着这一切。

    在他有限的记忆里,也就记得《左传》《史记》中有记载,如楚伐宋,“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还有三家分晋,韩、魏、赵把晋哀公围在了晋阳一年多,“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除此之外,隐约还记得桓帝时,河内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易子相食。

    但不管是从史书里看到这些,还是听闻桓帝时的那场灾难,都是冰冷的几个文字而已,又如何有亲眼见到来得更加令人震撼人心。

    直到此时此刻,刘备才明白,从洛阳被迁移走的百姓,日子过得到底有多艰难。

    或者说,他们已经连牲口都不如,连野草都比不了。

    牲口至少有人喂,野草还能生根发芽。

    “大哥,大哥。”

    关羽轻轻地推了一下他,将刘备惊醒过来。

    “啊?”

    刘备有些茫然地看了他一眼,直到此时才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

    “该走了。”

    关羽小声提醒。

    “哦。”

    刘备想夹马腹催促的卢离开,却发现腿在颤抖,已经动弹不得。

    还是关羽在的卢臀上拍了一下,才让马匹继续前行。

    可出了下邽很久,刘备都忘了那两幕。

    如烧红的烙铁,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如跗骨之蛆,挥之不去.......

    ......

    ......

    徐荣怎么可能不知道刘备绕道下邽。

    七万人马在平原上浩浩荡荡进军,只要不是瞎子,肯定会派斥候探马去监视。

    所以当探马回报,徐荣轻点下颌,说道:“意料之中的事情。”

    段煨道:“看来联军是要从渭河北部走阳陵,从渭桥而来,我等是否提前去设伏?”

    “设伏?”

    徐荣瞥了他一眼,问道:“靠我等这三万兵马去伏击人家七万兵马吗?渭桥又不是什么险峻之地,冬日水枯,就连大河都有能淌水过去之地,更别说渭河了。”

    “那......”

    段煨不太明白,既然选择诱敌深入,又不打埋伏,那诱敌深入还有什么意义?

    徐荣苦笑道:“我军兵少,只能据城而守,关东军粮少,只要坚守两三日,他们就会自行撤退。”

    段煨纳闷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还在灞桥,不赶往长安吗?”

    “长安自然是要去的。”

    徐荣思索片刻,蹭地站起来道:“我带一万人去左冯翊,你留下来守住灞桥,一定要守住这里,知道吗?”

    守灞桥?

    关东军不是从北面主攻吗?

    难道他们分兵了?

    段煨不是很清楚,但也是点点头:“好。”

    当下,徐荣领精兵一万,过灞桥,通过长安东郊,往北面左冯翊而去。

    董卓现在的部下兵马其实不止十万,面对关东军与朱儁的威胁,他同样在扩兵,兵力已经接近二十万。

    这些兵马主要集中在长安、左冯翊、阳陵、长陵、安陵、掫城、新丰、下邽等京兆周边城市。

    但新招的兵马战斗力并不是很强,像下邽守军也有三四千人,遇到刘备大军,直接连抵抗都不敢抵抗,弃城逃跑。

    所以董卓的主要战斗力,还是洛阳那点老底子,南军北军加上西凉军并州军等兵马。

    现在长安城中,说是有六万人,实际上只有两万人是老兵,四万的新兵,根本派不上什么大用处。

    牛辅去迎战朱儁的时候,带了八万人过去,其中一半西凉军老兵,一半新军,被朱儁的十余万大军打得找不着北。

    原本老兵有十万,在刘备打入关中的时候,函谷关、湖县、潼河等战役,就损失了近一万,所以徐荣加上段煨,手底下只有三万老兵。

    徐荣的兵力部署很简单,他决定在左冯翊、阳陵、长陵等地分段阻击,拖延关东军的路线,最终决战地则选择在长安城北。

    第二日,上午隅中刚过,左冯翊县城外,苍凉的地平线上,乌泱泱的人海缓缓向着城池靠拢过来。

    徐荣脸色不悲不喜地望着远方,麾下张绣李蒙等人表情却是十分凝重。

    城内只有两万人,且战斗力极低。

    没有一点前奏,也没有一点准备,战争就这样打响。

    密集的鼓声轰隆隆敲打,号角长鸣。

    刘备军兵分三路,向着城南城北方向移动,这是要兵围左冯翊,从四面攻城。

    等到兵马都准备好之后,仿佛一声令下,全军出击。

    虽然在华阴县的时候,刘备也打造了一些攻城器械,但比不得虎牢关外的情形,云梯总共不到千架。

    艰难苦战半日,联军丢下千余具尸体,如潮水般撤去。

    看着远处撤离的关东军,徐荣毫不犹豫地道:“撤兵,去阳陵!”

    部下张绣不解道:“将军,今日守城并不算艰辛,为何要弃城而去?”

    “不弃城,关东军直接绕过左冯翊,占领阳陵和长陵,补充了军粮,我们就算出城去偷袭他们后方,打得过吗?”

    徐荣瞥了他一眼,西凉人头脑就是简单,一点都不考虑实际问题。

    他现在在左冯翊拖延时间的任务已经完成,关东军的脚步又被耗了一天,但继续待在左冯翊,兵力不够的危险总归是要暴露出来。

    一旦关东军回过神,直接绕开左冯翊去打阳陵,那他到底是出城去追击,还是继续守城?

    出城追击,野外作战打不过。

    守城的话,那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阳陵和长陵失守。

    这二城中还是有不少粮草,若是被关东军缴获,那这次计划就会严重受损,这是徐荣不能允许的事情。

    只希望,吕布能够早点回来!

    徐荣看向西方。

    董卓最重要的那支部队,西凉铁骑,也应该快回来了。

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

    对于董卓来说,这个冬天过得很不好。

    让他忧心的并不是长安周边嗷嗷待哺的百万人口,也不是朝堂诸公时不时给他找点麻烦。

    民众与公卿在残暴不仁的董卓眼中,跟一群随意可宰杀的牲畜没什么区别。

    他真正在意的,是眼下四面楚歌的处境,周围到处都是敌人。

    除了南面的益州没有打过来了以外,东面是关东联军,北面是朱儁,而西面,就是韩遂与马腾。

    这两人倒不是想学刘备朱儁进京勤王,而是老规矩了,一旦凉州地区到冬天日子过得艰难的时候,就开始劫掠三辅地区。

    偏偏韩遂马腾的部队以西凉羌骑为主,步兵上去就是送菜,董卓不得已,只能把最精锐的西凉铁骑派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长安城兵力捉襟见肘的缘故。

    实际上,如果刘备军真的抵达长安城下,哪怕董卓集结长安周边的所有军队与他决战,胜负都犹未可知。

    因为长安城作为西汉首都,和洛阳一样,分为内外城池,内城确实有城墙防御,但外城可没有,一旦刘备军入驻了外城,城外百万人口,总归是有办法弄到粮草。

    只要刘备大军挺过了这一个月,从秦岭运送过来的粮草源源不断送过来,那么到了最后,就会又演变为一场持续好几年的围城之战。

    所以包括董卓和徐荣在内,都很清楚,现在最要紧的是解决刘备迫在眉睫的关东军,再慢慢处理朱儁与韩遂马腾。

    为此,早在前几日,董卓就派人去把吕布召回来,虽然这样做必然导致右扶风一带遭受韩遂马腾的西凉军劫掠,但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先守住长安再说。

    徐荣坚守了左冯翊一日之后,就立即撤离,留下了一个触目惊心,跟下邽县一样,没有一粒粮草,到处都是洛阳难民与满目疮痍的城市。

    一直到半夜,斥候发现了徐荣军撤离的动静,这才报告给刘备,刘备立即下令追击,但为时已晚,让徐荣撤回了阳陵。

    当徐荣军撤出左冯翊之后,城内的百姓宛如被从牢笼里放出来囚犯,成百上千,然后就是上万还能够行动的百姓冲向渭河,冲向周围的树林、草地、平原、荒芜的田地里。

    他们像是蝗虫一样,枯萎的树皮、残存的草根,河里可以抓的鱼虾,在缺少粮食的冬季,一切能吃的东西都拼命往嘴里塞——包括泥土。

    这次刘备甚至已经不用进城,就能够看到这末日般的景象,饿疯了的人已经不是人,就是牲口,就是杂草,就是尘埃。

    刘备一定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在百年之后的五胡乱华,就不仅仅是在长安周边地区。

    而是在整个华夏,在我们的任何一处汉土。

    仅仅只是吃树皮,吃草根,吃泥土,已经算是克制。

    在逼急了之后,人,也仅仅只是一头可口的两脚羊而已....

    但亲眼见证这样的事情在眼前发生,又何尝不是一个民族的不幸?不是一个仁者的不幸?

    刘备的眼中有些茫然。

    在这一刻,他忽然在想,自己一门心思,只想拯救的那位少年天子,到底值不值得令他残忍地放弃这些无辜的百姓。

    用千千万万的人,来换取一个象征着汉室江山的人,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吗?

    哪怕他身份尊贵。

    哪怕他实际意义远远大于象征意义。

    因为只有将刘辩迎回洛阳,才能稳定住天下人心,才能恢复大汉江山。

    可是......

    这些百姓,又何其无辜?

    因为这场战争,而变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自己。

    明明可以不发动这场战争的呀。

    那样的话。

    他们也不会变成今天这般模样,如此痛苦而又艰难。

    刘备哀伤的目光看向长安。

    痴痴地望着。

    也许。

    自己做的这一切,是一场错误。

    他。

    不该来。

    ......

    ......

    “玄德已经打到阳陵了。”

    长安城中,太中大夫府邸,赵琳略微兴奋地对阎忠道:“现在董贼四面作战,兵力捉襟见肘,正是击败他迎回天子的时机。”

    阎忠瞥了他一眼,到现在,赵琳还不知道陈暮的策略和套路,还以为真的会迎回天子呢。

    却不知道,在离开之前,陈暮早就对他暗中吩咐了结果。

    那就是可小败,不可大败。

    小败是为了让刘备知难而退,等待长安内部静观其变。

    要是大败的话,乱军之中真的让刘备死在这里,恐怕陈暮心中的野兽,谁也控制不住了。

    这乱世,还不知道得死多少人。

    想到这里,阎忠摇摇头,说道:“玄德公虽然势如破竹,但一路行来,强令急行军,后续粮草必然跟不上,他们顶多战个几日,若拿不下长安,还是得退去。”

    “啊,粮草不足?”

    赵琳如被凉水淋头,他并不在董卓谋士的核心圈子,到现在李儒与阎忠已经是秩比两千石的侍中,他才是个千石太中大夫,根本不知道董卓高层内部掌握的情报。

    徐荣早就以后向董卓报告过这件事情,包括李儒阎忠在内,对他的计划都是表示认可,认为确实可以诱敌深入,利用刘备粮草不足进行打击。

    所以回来之后,阎忠也很清楚,一旦刘备粮草完全不足,那就会真的演变为一场大败,因此他才找赵琳来处理这件事。

    “不错。”

    阎忠点点头:“这就是我来找你的原因,我是想让你暗中联络一些人手,帮玄德公运送一些粮草过去。”

    赵琳犹豫道:“长安军情司人手严重不足,且城内粮价已经涨到一千四百钱一石,这个价格想凑齐七八万大军的粮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能弄到一些,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八千石能让一万人吃七到八天,那么七万大军,哪怕省着点吃,维持一周的粮草,也最少要五万石。

    刘备军如何准备的十日军粮?

    就是靠每名士兵自己背一个约十五公斤重的布袋,里面会装大量可以长期保存的胡饼、豆子、炒熟的粟米等粗粮,这才能够撇开后放的辎重部队,一路杀到长安来。

    但这些粮食总有吃完的那一天,以现在长安暴涨的粮价,凑五万石粮草,需要七千万钱,就算把赵琳阎忠卖了都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因此听到阎忠的话,赵琳愁眉苦脸,在这样的大势面前,他这样的个体力量实在太小,根本帮不了什么忙。

    哪知道阎忠却笑了笑,低声道:“我们没有,可城内的豪强、世家有。”

    “你是说?”

    赵琳想到自己是以投靠董卓换来的身份,平日里那些朝中同僚都鄙夷自己得很,一时迟疑道:“可是以我的身份去接触他们,恐怕会被认为是董卓在试探他们,没人会信。”

    “所以就必须要找一个人。”

    阎忠微微一笑。

    赵琳问道:“谁?”

    “刘虞!”

    阎忠平静地说出那个名字。

    刘虞历史上是担任幽州刺史,后来被公孙瓒杀死。

    但他去担任幽州刺史的契机是因为张纯张举叛乱之后,幽州鲜卑与乌桓人作乱,汉灵帝必须派他去镇场子。

    然而公孙瓒借烈酒发家致富,有了钱之后,很快摆平了鲜卑与乌桓人,甚至征召他们来作战,幽州自然也就平静下来,不需要再派刘虞去了。

    所以刘虞就没有回幽州,在刘焉走后,一直担任九卿之一的宗正,又被董卓裹挟来了长安。

    阎忠继续说道:“刘虞素有清名,与杨彪等人威望甚高,若他们能够出面,联合王允杨儒士孙瑞第五儁魏杰等京兆尹名门世家豪强,一起出手助力,则大事可定矣。”

    赵琳从席子上站起来,大喜道:“还是诚汉兄聪明,若有他们相助,此事必成。那我即刻派人去找宗正商议此事,助玄德渡过难关。”

    “等等。”

    见他急吼吼地要出去,阎忠连忙叫住他道:“相衡糊涂呀,贸然去找刘虞,万一引他狐疑怎么办?必须要让他相信这是玄德在找他帮忙,切不能让他以为是董卓之试探。”

    “那该如何是好?”

    赵琳一想也是,现在长安城风声鹤唳,董卓因为刘备朱儁韩遂马腾的围攻而心烦意乱,已经在未央宫杀了不少人,百官战战兢兢,人人自危,这个时候找上门去,也许刘虞为图自保,不一定会选择帮。

    “你派人以你的名义去玄德营中一趟,让他休书一封即可。”

    阎忠笑了笑。

    这样的话又得耽误一天功夫,刘备的粮草逐渐见底。

    到时候仓促之间,哪怕刘虞他们选择帮忙,也不可能弄到太多的粮草。

    所以只需要控制住时机,让刘备军中的粮草处于见底,却又完全断的情况,暂时稳住军心就行。

    而根据军情司和阎忠在朝堂上李儒徐荣的分析来看,刘备的第一批粮草,大概要在五六日之后,才会抵达华阴县。

    从华阴县再到左冯翊,又得花几天时间。

    这几日如果刘备猛攻,打不下长安,就必须要撤兵了,不然士兵饿个两三天,恐怕就会变成一场溃败。

    所以阎忠就得想好怎么把握这个度,既要刘备的粮草勉强可以供应,又让他不能吃饱。

    为了完成陈暮交代的这个任务,阎忠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主意。

    那就是利用刘虞他们,想办法让刘备多撑几天。

    几天之后再给他断了粮。

    这样刘备军中就有个两三天要断粮,那么军心涣散,刘备只要明智,肯定会选择撤兵。

    而徐荣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肯定会选择追击。

    一边军心涣散,一边士气正旺,那么刘备必然会出现败局,即便再如何应对得当,小败在所难免。

    但由于多拖延了几天时间,关中军的第一批粮草已经运过来,那么等到刘备撤回郑县的时候,粮草差不多刚好能供应上。

    如此,就能完成陈暮交代的只能小败,不能大败的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得不说,阎忠还是有点本事的,想出了个不错的主意。

    这一策的核心,就是时间!

    我们来重新梳理一下从刘备进攻函谷关的时间线。

    打下函谷关后,刘备抛弃了辎重,只带了十日粮草,一路奔袭,每日行军四五十里,过五关斩六将,连克函谷关弘农县湖县潼河华阴等地,只花了七八天时间。

    而在路上由于打胡珍董悦有所补充,到华阴的时候,还能让他剩十一日食物。

    这些粮草省着点吃,是能够支撑个十二三天的。

    因为陕县到华阴,总共约二百汉里。运粮队每天以十多里速度龟速前进,穿过秦岭的时间,约二十天左右。

    而刘备抵达华阴的时候,他们身上还有十一日粮草,所以运粮队那个时候同样是走了大概七八日路程,离华阴还有十二三天路程左右。

    十一日粮草坚持十二三天。

    刘备军完全可以安安心心在华阴等,有充足的时间等到后续的第一批运粮队抵达华阴县。

    但徐荣用计,将长安空虚的情报故意传给了刘备,利用刘备救汉少帝刘辩急切的心理,再给予牛辅回师的压力,引刘备来长安强攻。

    这个时间节点,是发生在四天之后。

    那个时候运粮队离华阴还有**天路程,刘备身上同样也只有七八天粮草。

    所以奇袭长安计划,就彻底让他走了一条九死一生的绝路。

    因为刘备去打长安了,运粮队才刚到华阴,这样从刘备断粮,到运粮队抵达,就有了一段华阴到长安的时间差。

    华阴到长安的距离同样是二百里,但由于已经处于平原地区,不像山区路途那么难走,所以刘备只用了三天就到了左冯翊,杀到长安,应该也就四五天左右。

    此时刘备军还有两三日粮草,运粮队还要五六日才能到华阴。

    但运粮队抵达华阴,还得往长安走,且运粮队肯定比不得轻装简行的步兵,所以要慢一些,以每日二三十里速度来行走,那么等运粮队到长安的时间大概在十二三天左右。

    从刘备断粮,到运粮队开始往长安送粮食,这中间的十二三天,就是致命的十二三天。

    虽然长安确实空虚,但要守住几日,还是可以做到。

    如此一来,只要拖住刘备五日左右,刘备的粮食会提前用光,粮食才刚到二百里外的华阴,哪怕刘备此时撤兵,华阴的粮草也开始往长安运,两方同时移动,缩短距离和时间,也得四五日。

    这个时候刘备军都饿了一两天了,又如何还能跟西凉军作战?

    要是徐荣再聪明一点,继续选择防守,等到刘备军开始撤离的时候再衔尾追击,只要再拖个一两天,等关东军饿个三四天左右,那时候都不需要打硬仗,没准关东军自己就会哗变。

    人只要饿个两三天就没力气,再加上徐荣不断侵扰,刘备百分百会是一场大败。

    那么阎忠该如何避免这个情况发生呢?

    当然是缩短刘备军饿肚子的时间,比如原本会饿个三四天,现在只让他们饿一二天的时间就行,差不多帮刘备筹集个两三万石粮草,就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这个策略,其实是和当初陈暮给卢植献的计策是一样的,都是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

    但陈暮是因为数学好,懂得逻辑思维,知道该怎么利用时间换空间。

    而汉朝人的数学水平嘛......

    所以要不是阎忠九章算术学得还不错,恐怕他真的要束手无策了。

    想到这里。

    阎忠抚须微微一笑。

    幸好自己学识水平不低,不然就要出大问题。

    子归弟。

    侥幸侥幸。

    目前的一切。

    暂时都在我的计划中。

    至少眼下。

    没有让你失望。

    不知道我这一策。

    又是否惊艳了你的眼眸呢?

第六十六章 朝廷诸公的援助

    赵琳早就被陈暮拉入了军情司,目前在长安的地位,仅次于阎忠。

    太史慈和侯栩虽然在八月份,就被陈暮派往关中来,目前是在隐藏于暗处,只跟阎忠单线联系,甚至赵琳都不知道他们在这里。

    没办法,赵琳就是个普通人的智力,比不得阎忠,自然也无法担当起陈暮将来要做的一些重任。

    但长安也不是完全没有军情司的人手,只是比较少,也就那么几十人而已。

    所以赵琳就派人出了长安城,去左冯翊寻刘备。

    刘备入驻左冯翊已经两天,军中的粮草,也只剩下那么两三日。按照原定计划,这个时候应该是让大军出现在长安城下。

    但徐荣的阻击,对关东军确实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今日刘备曹操鲍信孙坚,就在商议要不要撤军的问题。

    “以我之见,还是得撤兵。我们的粮草已经见底,再不走的话,恐军心不稳,怕是要哗变了。”

    “长安近在咫尺,只要攻入城内,立即就可以就粮,到时候接管了长安,迎回天子,则天下可定,我等怎么能疑而不进,错失良鸡呢?”

    “可是这太冒险了,一旦几日之内不能攻破长安,我们怕是......”

    “诶,二位兄弟多虑了。牛辅被困在河东,与卫将军交战正酣,董卓手中兵少,必然难以维系,长安城如此之大,总有难以防守的地方,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

    “更何况诸位没有来过长安城,不知道具体情况。”

    “孟德知道?”

    “早年跟随叔父来过几次。”

    曹操微微一笑,说道:“与洛阳一般无二,长安也分为内外城。城中以明光宫、长乐宫、未央宫三宫为主,占了绝大多数土地。其次就是北宫与桂宫,剩下的便是西北隅的东西二市,然后就是东北隅的宣平门百姓区。”

    “诸位可能不知道,长安东西二市,加上宣平门百姓区,所处占地甚至仅仅只有明光宫那么大,虽然长安比不得洛阳有百万人口,却常年也有五六十万口,诸位想想,光一个宣平门住得下否?”

    “孟德的意思是?”

    鲍信问道:“真正的百姓和集市,是在城外?”

    “不错。”

    曹操点点头:“宣平门外,直城门外,清明门外,便是主要住区,若我们能攻到长安城下,便可以就地取粮。”

    就地取粮?

    那不就是劫掠百姓吗?

    几人面面相觑。

    三月前在洛阳,还说天下五君呢。

    眨眼间就劫掠百姓,怕不是要名声臭大街哦。

    沉默片刻。

    孙坚忽然注意到刘备有些心不在焉,便问道:“玄德,玄德?”

    “哦。”

    刘备回过神来,茫然道:“怎么了?”

    鲍信有些不高兴地道:“我们在商议退兵还是继续进攻,此危机存亡之刻,玄德怎么能分神呢。”

    “额。”

    刘备歉意道:“在想些事情,诸位兄长以为现在该如何?”

    鲍信道:“孟德说可以继续打,我与文台都觉得退兵为上计,玄德以为呢?”

    刘备想了想,苦笑道:“我军已经没有粮草了,必须要撤兵了。”

    现在军中还有两三日粮草,马上撤兵的话,勉勉强强可以回到华阴县,等到第一批粮草过来。

    再打下去,就真的会出大问题。

    曹操不满道:“不是说过了吗?只要打到长安城下,就可以就地取粮。”

    “就地取粮?”

    刘备脸色微变,道:“这是何意?”

    “我......”

    曹操一时迟疑,这才想起来刘备素有仁义,要是就地取粮,怕是根本不会同意。

    现在关东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要是内部分歧,怕是当场要分崩离析。

    一时间,曹操没有说话,场面陷入了沉默之中。

    好在沉默很快被打破。

    典韦一头闯入厅堂,大喜道:“明公,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刘备忙看过去,难道朱儁取胜了?

    典韦看到厅内众人,一时犹豫,因为这事关军情司这个秘密机构。

    但他脑子也不算太笨,想了想,马上改口道:“长安朝廷诸公听闻联军打来,派人来联络,我想军中缺粮,是不是能找他们帮忙。”

    “果真是好消息。”

    刘备眼睛一亮,问道:“人在何处。”

    “刚进城。”

    “唤来。”

    “唯。”

    典韦去把人叫过来。

    那人其实是军情司的探子,路上被典韦吩咐,知道如何应对。

    片刻来到厅中,那人行礼道:“见过诸位使君。”

    “你是谁的家奴?”

    刘备询问。

    那人回答道:“吾为宗正家奴仆。”

    “原来是族叔。”

    刘备点点头,他被录入宗室,有资格叫刘虞族叔了。

    那人又道:“宗正言,想联络朝堂内诸公助诸位一臂之力,恐不能信服,希望诸位使君能休书一封,陈述要害,看我等能否帮得上忙。”

    “粮草!”

    曹操迫不及待地道:“若有粮草,则我军可以很快就攻进城中。”

    “请休书一封。”

    那人应道。

    “我来。”

    曹操当即命人取来纸笔。

    由于青州产左伯纸,现在军中记账与文书转送,都是用纸来写。

    作为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的家,曹操的文学素养还是非常高,只片刻功夫,就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信。

    当下,众人盖上了印章。

    刘备的青州牧印章在陈暮手里,大鸿胪印章还没领取,一时间居然无法盖印。

    好在青州牧印章没带,但他的诸侯印章带了。

    要知道他还是县侯,印章是金的,可比青州牧这个银色印章更有说服力。

    大印盖上,那人小心翼翼收好,拱手道:“请诸位静候佳音。”

    “多谢壮士!”

    刘备回礼道:“请向宗正说明我等困境,若能多拿到一些粮草,就最好。”

    “明白。”

    军情司探子表面很稳,心里却是一惊。

    刘备可是军情司**oss陈暮的老大哥,现在居然向他这样的低级司卫行礼,着实让他惊讶。

    心中想起传闻中刘青州礼贤下士,仁义有加,不由确信了几分,果然如此。

    只是现在既然东西到手,他也完成了任务,该回去复命了。

    长安目前处于战争时期,可不管怎么样,现在的长安已经变为了一座极为臃肿和混乱的城市。

    军情司在其中如鱼得水,因为像他们这样的外乡人,在城内外多得数不清楚。

    董卓没时间,也没能力去管这些,而且他甚至不敢关闭城门。

    因为城内宣平门住的都是富贵有钱人,东西市也都是繁华的商业区。

    一旦关闭城门,整个城市都要瘫痪,城外将近百万的灾民人口,如果不能全部杀掉,或者赶入城里来,等关东军打到城下,就近可以补充大量的兵力与粮草。

    所以徐荣不敢将战火引到长安来,只希望在阳陵再拖一天之后,再转战长陵,然后就是洛阳北面的渭桥附近,进行最后的决战地。

    但这一切早就都在徐荣的计划里,因为到了决战那一天,差不多也是关东军军粮用尽的时候。

    到时只要抵挡住一两天的时间,那么徐荣,就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可惜徐荣仅仅只是想到了战术安排,却忘了人心向背。

    至少不管是满朝诸公,还是洛阳百姓,乃至长安百姓,在他们眼里,董卓的残暴不仁,早已经深入人心,若非畏惧于他的凶残,或许长安百姓早就箪食壶浆,来到左冯翊城外喜迎王师了。

    左冯翊已经离长安不足七十里,一个位置在后世的高陵,一个则在后世的西安市西北十多公里左右。

    但从长安到左冯翊去很麻烦,可回长安却快得很。

    只要从渭河坐船,沿着潏水南下即可。

    短短一个多时辰,探子就已经回到了长安,此时接近傍晚,长安东北宣平门街道上人影稀疏。

    宣平门宅区本就是各路达官贵人,王公大臣的居所,从洛阳迁来的朝堂诸公,基本都居住于此,探子并没有先去找刘虞,而是先去找了杨彪。

    杨彪是陈暮的师兄,他的府邸之中也有军情司的探子,这样至少可以有人去禀报,而不用担心在门外就被拦住不让进去。

    这个时候杨彪正在家中教导杨修,听闻消息,心里一惊,连忙请人进来。

    探子这次又冒充刘备的信使,将信件送上去。

    杨彪看到这封信就已经信了十成,因为汉朝的官印可不是萝卜印,每个官职都对应一枚印章,且都有独特样式,董卓就算想要复刻,也做不出一模一样的来。

    其实董卓哪怕封锁了消息,但诸公自有耳目,早就听闻关东军势如破竹,已经快打到长安,只是苦于董卓淫威,不敢主动联络。

    现在既然联军主动求助,且已经陷入粮草危机,杨彪也不敢怠慢,马上去找好友刘虞,商量问题。

    二人商议之后,决定由弘农杨氏出钱,先购买第一批粮草帮联军渡过难关。

    但如何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将粮草运出城就是个很大的麻烦。

    长安九市,根据后世考古,包括宣平门内外,都有大量遗迹可以证明百姓当时主要居住于城外。

    而除了内城东西二市以外,与洛阳一样,外城清名门、直城门、霸城门等地,都有商市。

    如今长安粮价飞涨,很多人都只能少量买粮,要是陡然大批买,一旦被有心人注意到,报告到董卓那里,就有可能出现大问题。

    所以两人商量后,决定联合一批正直派官员,一同买粮草,化整为零,然后通过渭河给关东军送过去。

    刘虞与杨彪商议好决定,立即行动。

    一夜之间人口暴增,现在长安正是混乱的时候,他们浑水摸鱼,根本不会有人想到在这混乱的背后有人正在偷偷摸摸为关东军运送粮草。

    实际上以董卓的兵力,已经没办法再进行封锁,徐荣手里总共才两万人,驻军阳陵,段煨一万,驻军灞桥。

    阳陵灞桥与左冯翊的地形构建成了一个三角形,其中又有渭河与灞河流淌其间。

    而阳陵与灞桥之间,还有三十公里的纵深。

    这可是在冷兵器作战时代,就算董卓把长安留守的几万人全部派过去,也无法拦住所有人。

    因为这片地区就是后世的湖北庄,山西庄一带,属于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哪怕守交通要道,走荒郊野岭一样可以到渭河边,根本防不住。

    所以刘虞与杨彪的计划极为顺利,仅仅两三天,第一批粮草,就已经收集,开始运送出城,向着左冯翊而去。

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

    刘备这两天显得心事重重,哪怕拿下了左冯翊,与长安近在咫尺,每天都紧锁着眉头,沉默寡言,一言不发。

    不仅仅是关羽王朗典韦等身边人看得出来,就连开会时,曹操孙坚鲍信三人,也是见得分明。

    众人还以为他在担心粮草问题,压力过大导致,几人便好生宽慰,劝了几句。

    实际上关东军的粮草日益见底,确实是悬在每个人头上的剑。

    好在如今雨过天晴,总归是有一线希望。

    各路诸侯自然不知道这是陈暮留下的后手,他早就料到以老大哥的性格,必然会急功近利,一门心思想打进长安营救天子,所以提前让阎忠关注战局,时刻准备出手相助。

    到了十一月底,接近十二月初的时候,关东军的粮草彻底见底。

    阳陵县城楼上,徐荣不时远眺左冯翊县城的方向。

    天色渐暗,已近黄昏,远处的地平线上,依然没有看到敌人的身影,仿佛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继续进攻一样。

    这几日其实徐荣很纳闷,不明白关东军莫名其妙停在左冯翊做什么。

    如果他们现在就撤兵,徐荣还能够理解。

    毕竟粮草不济。

    可现在撤又不撤,打又不打,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后续粮草跟上来了?

    不可能啊。

    根据探马斥候来报,这几日华阴县那边完全没有动静。

    作为沙场老将,徐荣早就在左冯翊周边以及华阴县附近安排了大量探子。

    不仅华阴县没动静,连左冯翊这几天都风平浪静,实在不同寻常。

    徐荣一头雾水,转头问传令兵道:“探马回来了没有?”

    传令兵无奈道:“将军,上一小队探马才刚向您禀报过,下一小队还要一些时候。”

    “哦。”

    徐荣这才想起来好像是这么回事。

    一直盯着某个地方看得久了,就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其实也才过去一会儿而已。

    “算了,随便他们吧,反正浪费的是他们的时间。”

    徐荣眼见天色越来越暗,太阳都已经下山,便懒得再继续巡视城头,转身准备离去。

    就在此时,远处尘土飞扬,在冷厉的朔风之中,有几名斥候奔驰而来。

    “紧急军情!”

    为首的斥候小队队长来到城下大喊。

    城门打开,徐荣此时才刚下城墙,听到斥候回来,便在城门口等着。

    “如何?”

    斥候冲进城内,还没等斥候下马,徐荣就已经问话。

    几名探马翻身下马,小队队长单膝下跪叩首道:“将军,傍晚日入三刻,关东军忽然倾巢而出,往渭河而去。”

    “什么?”

    徐荣大惊失色道:“莫非他们要直接渡过渭河,强攻长安?”

    探马答道:“因天色已暗,周围全是关东军斥候,我等不敢靠近,不知其虚实,故不敢耽搁,立即回禀。”

    “此时冬季水枯之际,渭河确实有一些地方可以通行,原来关东军打的是这个主意。”

    徐荣背着手,皱起眉头。

    但片刻后,紧锁的眉又舒展开来。

    呵呵。

    关东军既然自己找死,那就怪不得他了。

    这世上哪有这么打仗的。

    直接忽略了两翼,想要直捣黄龙?

    然而长安城坚,守个几日还是没有问题,只要阳陵与灞桥兵马一起出动,前后左右夹击,则必然能够全歼敌人。

    原来徐荣还想着击败关东军就已经是极限,哪料到关东军居然会完全不顾自己后路,这是取死之道呀。

    想到这里,徐荣对传令兵道:“向长安方向预警,派人去跟段将军言语一句,一旦长安出现战事,则立即从右路进攻。”

    “唯!”

    传令兵立即去报信。

    这世上无数场战役,也不是没有那种绕开某处难打的关隘去奇袭它处的打法。

    比如乌巢之战,其实就是曹操绕过官渡,直接烧了官渡后方的乌巢。

    但这里面的前提条件是首先你得能够攻破你要奇袭的目标。

    长安不比乌巢,这样一座重镇短时间必然无法拿下,而且关东军军粮已经见底,只要能够疏散百姓,不让他们就地取粮,坚守个一两日,则关东军必然军心涣散。

    此时再三路进攻,以两翼钳形攻势猛打关东军左右两侧,长安兵马再倾巢而出,恐怕都不需要等吕布回来,他们就足以击败关东军了。

    然而徐荣还是想多了,每到一城一路打过去,至少能保证身后有退路,这种十死无生的打法,即便曹操都不敢玩。

    所以徐荣根本没有想到,这不是关东军在破釜沉舟殊死一搏,纯粹是他们去渭河边接应粮草而已。

    一车车的粮草在夜色的掩护下送到了渭河边,关东军四面八方派了探马,防止敌方斥候侦查到,可谓小心翼翼地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其实朝廷诸公现在也不容易,能够凑到的粮草不多,总共七八百车,不到四万石,只能维持关东军四五日食用。

    不过这是正常情况下,省着点吃,撑个五六日还是没有问题。

    看着一斛斛的粮草运往军营,曹操大喜道:“有了这些粮草,我们的胜算就又大了许多。诸位,我有一计,必能破敌军。”

    鲍信问道:“孟德计将安出?”

    曹操微微一笑:“我军粮草不足,长安那边也必然清楚,此时若我军假装军心涣散而撤兵,董贼必然派人追击,我们提前埋伏人马,以逸待劳,等他们追击过深,忽然杀出,主力再回头反击,则大事可成矣。”

    “此计甚秒。”

    孙坚夸赞道:“我觉得可行。”

    “如此,就依孟德所言,玄德以为如何?”

    鲍信看向刘备。

    刘备紧锁眉头,一言不发,这种沉默已经维持了几日了。

    “玄德?”

    鲍信又问了一遍。

    “哦。”

    刘备似乎才回过神来,踌躇片刻,低声道:“就依孟德兄吧。”

    “那我们明日就安排撤兵。”

    曹操只觉得意气风发,想到若能够击败追兵,再一路反击回长安,攻破城门,迎回天子和满朝诸公,这功劳大得逆天。

    这才是真正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恐怕整个大汉天下,都得传唱他们的英雄事迹。

    当下,众人回到军营,安排士兵生活做饭,休整一夜,第二日准备出发。

    翌日清晨,曹操在营帐中休息,被一阵嘈杂的声音吵醒来。

    “外面发生了何事?”

    曹操睡眼惺忪,出来问守卫士兵。

    曹洪从不远处走来,说道:“孟德,盟主吩咐,拔营起寨,准备撤兵。”

    因为左冯翊是个县城,里面生存了很多难民,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联军只有少量士兵在城中维持秩序,大部分兵马都在城外。

    听到是刘备下令撤兵,曹操点点头:“嗯,那就撤兵吧。”

    这是昨日定下的计策。

    由孙坚率领伏兵,于左冯翊撤往下邽的官道上,一旦阳陵的敌军追出来,则立即伏击他们,一战将阳陵敌军打溃。

    曹操的兵马也开始整顿,纷纷拔营起寨,向着刘备那边的主寨方向靠拢,准备往下邽撤离。

    但在路上,曹操远远的忽然看到左冯翊城中,无数百姓扶老携幼,缓缓走出了城,在刘备军营门口,摆了数百口大锅,锅中煮了粟米粥,百姓争相抢食,刘备带领人马正在维持秩序。

    这?

    曹操看到这一幕,瞪大了眼睛,立即策马往营寨门口而去。

    来到营前,曹操翻身下马,急匆匆地走到刘备面前,质问道:“玄德,这是何故?”

    刘备正在搀扶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城中的老人小孩死得差不多,现在能够活下来的,多是成年人,但也饿得十分虚弱,面黄肌瘦,连路都走不稳。

    看到曹操过来质问,刘备一边亲自给灾民端了一碗粥,一边回答道:“孟德没看见吗?我在救济灾民。”

    “可是,这是我们的军粮!”

    曹操忍不住说道:“若是给百姓吃了,我们的士兵该如何处置?”

    刘备回头瞥了他一眼,摇摇头:“我算过了,这些粟米若是煮粥,应该能多食几日,分给灾民一些,总归是可以救活一些人,现在若我们能撤回华阴,我们可以救回更多的人。”

    “撤回华阴?”

    曹操皱起眉头:“不是佯装撤兵,实际设伏吗?”

    刘备抬头看了眼天,长叹一口气:“孟德知道,现在长安还剩下多少从洛阳迁移过来的灾民吗?”

    “我怎会知?”

    “我差人问过,百姓也不知。可他们知道,冬季以来,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尸体被运送出城,人口一天一天地在减少,那董贼,根本就没有管过他们的死活。”

    “这与我等又有什么关系?

    曹操向着长安方向一拱手,气愤地说道:“我们的任务是攻下长安,迎回天子,难道为了这些灾民,玄德要弃陛下于不顾吗?”

    “万民何其不幸?”

    刘备沉默了片刻,只是低声说道:“也不是不打,只是我想派人把左冯翊与下邽的百姓护送至华阴,再集中兵力打长安。”

    “可这又得浪费多少时间?我军粮草本来就不济,你还要分兵,此乃大忌!”

    曹操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我不忍弃百姓于不顾,今日撤兵,本就是引董军来袭,只需要埋伏好人马,总归是能够取得胜利的。”

    刘备只是摇头。

    “哼!”

    曹操冷哼一声,拂袖而去:“玄德妇人之仁,不足与谋。”

    这句话已经相当于骂人。

    但刘备却置若罔闻,又过去背了一名奄奄一息,残存下来的老者,亲自喂他服食粟粥。

    过了很久,曹操已经走了,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凌厉的朔风还在吹拂。

    长安城周边暂时没有下雪,却万物俱寂,百草枯萎,寒风像是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生疼。

    所有的百姓都喝了一口热粥,勉强恢复了一些气力。

    刘备也要走了。

    他要带这些百姓离开。

    晌午过后,地平线上,无数的百姓拖家带口,就好像他们来时的样子,在军队的保护下,缓缓地向东迁移。

    不打了。

    这一仗,死得人也够多了。

    刘备回头望向长安的方向,忽然惨笑了一下。

    眼神中充满了落寞与哀伤。

    陈留王薨之后,先帝就只有少帝一个子嗣。

    若自己没能救回他,又惨遭了董卓的毒害,先帝就算绝嗣了。

    终究是没有做到一个为人臣子的本份。

    自己没有辜负江山与天下百姓。

    唯独辜负了先帝。

    若先帝在天有灵,恐怕也会降罪于他的吧。

    刘备转过身,落寞的背影朝着远离长安的方向离去。

    那步履,却是有些蹒跚。

第六十八章 我带你回家

    阎忠什么都算到了,却唯独忽略了人性。

    刘备从洛阳过来,一直背负着他的使命——救出刘辩,匡扶汉室。

    徐荣在利用他的这一点,故意引诱关东军奇袭长安。

    阎忠也在利用他的这一点,布下策略。

    可人算又如何抵得上天算?

    一路走来,见到了长安周边等地人间地狱般的惨象,刘备亦是开始动摇起了他的决心。

    他头一次开始反思起来,自己发动这场战争,真的是对的吗?

    哪怕洛阳百万百姓受到的苦难,并非出自他手。

    可真要追究起来,若非十八路诸侯讨董,董卓也不会为避锋芒而选择迁都,也不会将百姓迁移来关中,造成眼下的局面。

    人就是这样,一旦去想这个问题,就很容易钻牛角尖。

    几日来,刘备每次想起下邽看到的那位母亲,看到将自己的儿子与别人的儿子交换成肉汤的父亲,心里就仿佛刀割一样痛苦与难受。

    这种情绪,最终演变为与曹操的冲突。

    刘备是想,趁现在手里头有了一点粮草,就带着百姓先往华阴县撤离,等抵达华阴县的时候,后续粮草就能跟上,补充了军粮,救了百姓,再回头攻长安。

    但曹操不想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相比于这些没有作用的草民,长安高贵的天子,以及满朝的公卿,才是汉朝天下的重中之重。

    很多人说,人类的历史进程,永远都是精英阶层在推动。与庶民无关,与广大而又卑微得像草一样的百姓无关。

    曹操是这样想的,刘备却不同意。

    这或许,也是两个人最终决裂的原因。

    战争是残酷的。

    同样充满了波谲云诡与令人难以想象的不可预知性。

    正如滑铁卢的那场大雨以及迟到的四个小时,一次错误的判断,就有可能葬送全局。

    徐荣的判断也谈不上葬送,因为他通过联军忽然向渭河集结,错误地以为联军要开始绕开阳陵与灞桥,直接从中间突袭长安。

    所以做的准备工作是打算从两翼包抄过去。

    但联军的斥候却阻拦了他的斥候,导致第一时间没有发现联军的动向其实并不是过河攻击,而是过河取粮草。

    如此徐荣错失了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趁着刘备带着百姓撤离时,突袭取得胜利的机会。

    因为带了数万百姓,刘备行进的速度很慢,每天只能走三四十里路。

    跟长坂坡不同的是,当时刘备带了十万百姓,辎重粮草非常多,导致每天只能走十里路。

    而现在只带了几万百姓,粮草辎重几近于无,所以速度要快一点。

    但实际上也快不到哪里去。

    一个体力不错的人哪怕是散步,一个小时也能走3-5公里每小时,走十个小时,30-50公里没有问题。

    只是很多百姓都饿了数天了,陡然进了一些粥,依旧有气无力,慢吞吞地挪动。

    所以每天走十多公里已经是极限。

    广阔的关东平原上,人群像是迁徙的牛群一样,缓慢地前行。

    从高空俯瞰,苍茫大地上,有人在艰难地行走,有人缓缓地倒下,再也起不来。

    人们挣扎在生与死之间,但至少这一次,他们有了回家的希望。

    ......

    ......

    曹操不会知道,哪怕这次设伏徐荣也不会上当。

    因为徐荣根本没有派人追,在发现关东军去渭河后,他还以为敌人去长安了。

    所以曹操跟孙坚鲍信商议的利用刘备携带的百姓为诱饵,伏击董军的计划纯粹是不可能实现的战术。

    因此只要选择佯装撤兵打伏击,不管刘备如何做出选择,最后的结果其实是一样的。

    区别只是在于如果他带百姓,撤退会慢一点。

    不带了百姓,撤退会快一点。

    仅此而已。

    所以或许曹操会骂刘备是妇人之仁。

    但从结果论上来说,即便是选择他的策略,依旧不会对结局产生任何影响。

    蒲坂县。

    长安虽然没有下雪,可河东郡靠近并州,下起了鹅毛大雪。

    十二月隆冬,朱儁的兵马与白波军同样也在艰难前行。

    虽然在接到关东军在打长安的消息后,朱儁已经第一时间出发,同样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不仅将原本准备过冬的辎重粮秣全都备齐,还征集了所有能征集到的驮马,并且物色了最好的向导,可现实的情况依旧远比他预料的还要艰难十倍。

    两天一夜的鹅毛雪飘过,到处都是厚茸茸的积雪,一脚踩下去轻易就能没过脚踝,人只能在雪地里拖着脚步蹒跚而行;一天的行军下来,队伍往往连四十里地都走不到。

    这还是河东附近的平原地区,若是秦岭一带的山区,道路狭窄逼仄的同时,路况还糟糕到了极致,可见在冬日行军,到底有多艰难。

    朱儁艰难地走在路上,并州军其实有几千骑兵,但这样的大雪天气,骑兵反而已经没有了作用。

    遥望着远处蒲坂县城,杨奉低声说道:“卫将军,此地离长安,还有五百里,按照这几日行程来看,怕是要十多天才能到,我军粮草只够一月,兄弟们冻死冻伤不计其数,代价太大了。”

    朱儁愁眉苦脸,苦笑着摇摇头:“时不待我,关东军已经攻入长安。董贼的兵力已经扩充了不少,若是不能与关东军汇合,让董贼各个击破,怕是再也难以打下长安。”

    一旁的胡才不像杨奉那么悲观,颇有些兴奋地道:“卫将军,你说,若是我们能攻下长安,救出天子,立下那么大功劳,天子会如何封赏我们?”

    朱儁微微一笑,说道:“尔等虽是反贼出身,但天子向来敦厚,宽与待人,尔等若能立下这不世之功,一个中郎将必然少不了。”

    听到他的话,胡才就更加兴奋,一头向着前面队伍跑去,卖力的吆喝着,让士兵们走快一些。

    初平元年十二月,注定是不平凡的一月。

    关中长安,风起云涌。

    曹操献计佯装撤兵,以来设伏。

    刘备却带着左冯翊的百姓,想要撤回华阴去。

    朱儁还在向着长安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行进。

    陈暮已经进入了秦岭,一路跋山涉水,大概需要七八天才能抵达华阴。

    基本上当刘备撤回华阴的时候,第一批粮草与陈暮,应当是差不多的时间节点抵达。

    这是因为陈暮是轻装简行,道路虽狭窄,但不会困住步兵,所以步兵行走的速度,肯定会比运粮车队要快。

    毕竟从弘农到华阴,总共也不到二百汉里。

    而在雍县,吕布看着如潮水般撤去的西凉叛军,眼中冷厉的光像是刀子一样摄人。

    跟并州一样,凉州今年也在下大雪。

    鹅毛大雪冻死了无数牲畜,导致许多羌族人无法生存,最终加入到了韩遂马腾的叛乱之中,开始浩浩荡荡向着关中三辅之地进军。

    董卓在这个冬天过得同样艰难,也就是益州的刘焉没那胆子来勤王,不然的话,他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都两说。

    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董卓只能派吕布带着最精锐的西凉铁骑去对抗凉州叛军,又令牛辅去对抗朱儁,徐荣去迎战关东军,城内除了几万新兵以外,几乎所有兵力全被他派了出去。

    吕布,就在雍县与韩遂马腾进行了最后的决战。

    都说西凉出猛将,但除了那名叫阎行的,还有那个叫庞德的,其他人,不足为惧,三两招便是一地尸体。

    哪怕是阎行庞德,一样被他击败。

    西凉人不过如此!

    “嚯嚯嚯!”

    无数的士兵挥舞着武器,以西凉人特有的姿态高呼着胜利。

    唯有吕布在一名敌人的尸体上擦了擦方天画戟月刃上的血,抬戟振臂一呼道:“走!”

    两万西凉铁骑,转身奔腾如雷,在地平线上滚动着尘土,向着长安方向而去。

    大人物们不会知道,长安附近的穷苦百姓过得有多辛苦。

    董卓利用武力逼迫洛阳民众迁都,稍微有些家财的,还能够在长安活得下去。

    可更多的是那些本就贫困的普通百姓,在洛阳时,全靠家长几亩田地度日,虽然前些年朝廷放宽了收税政策,普通百姓生活好了一些。

    但也仅此而已,即便是现代社会,一场病,一个灾难,都有可能让一个普通小康家庭瞬间家破人亡,更何况古代?

    当初被迫迁离故土,来到下邽县的百姓有四五万之多,可一个县的土地容纳有限,他们这些外来者又怎么能够分得到土地?

    到了最后,被本地人排斥,官府没人会管他们,自生自灭,犯罪率和死亡率飙升,整个长安附近全都乱成一团。

    当街杀人、偷盗、劫掠,层出不穷的犯罪就连董卓都没法控制。

    眼下的长安京畿附近,混乱成了世间的主宰。

    下邽县,同样如此。

    小巷子很臭,到处都流淌着浓稠、深绿、总是散发着浓厚腐臭的污水。

    污水积聚成的汪汪水潭中,看不清本来颜色的碎布、浮在水面的头发以及隐隐约约像是人体碎片的残肢腐肉尸骸,遍地都是,各式各样的污物或浮或沉。

    随着战火蔓延,有钱的人早就离开,留在这里的,都是没有明天的人,街上到处都充斥着杀戮,肉香充满了整个城市。

    人们在自相残杀,死掉的人最终会变成其他人的食物。到了最后,活着的人越来越少,骸骨越来越多。

    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也是最绝望的一刻。

    屈着腿跪坐在地上的妇人奄奄一息,她能活下来,是因为有个男人在她身上发泄之后,随手喂了她一口人肉,想留着她,还能多发泄几次。

    那死孩子已经腐烂发臭,没人会想吃这种东西。

    但那个男人在两天后,就被人敲碎了脑袋,同样成为了锅里的一顿肉。

    不远处的一个人眼睛猩红,连续两天都没有找到食物,他只好来这样死寂般的小巷子碰碰运气。

    墙角已经与黑泥几乎融为一体的女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仔细看了一会儿,才确定那是个活人。

    他狞笑着向她走了过去。

    人肉可是好东西。

    虽然柴了点,但管饱。

    女人的怀里依旧抱着死孩子,似乎是听见了脚步走在污水里的声音,眼皮子微微动了动,模糊的视野里,已经能看到一个男人拿着尖刀缓缓向她走来。

    她又把眼睛闭上了。

    这地狱般的人世间,没什么好留恋的。或许,阴冥比这里更美。

    砰!

    隐约听到一声闷哼。

    然后是重物倒地声,污水泥花飞溅。

    女子一动不动,像是死了。

    但她的耳侧,听到了一个醇厚的嗓音温柔地说道。

    “我带你回家。”

第六十九章 崩溃

    关中平原,苍凉的地平线上,密密麻麻的人缓缓向前而行。

    他们的速度很慢,如蚂蚁般蜿蜒,人头攒动。

    百姓穿着破烂的袄衣,面黄肌瘦,很多人像是竹竿一样,仿佛风一吹就会倒。

    徐荣直到第二天才反应过来,关东军居然不是在准备渡河强攻长安,而是携民往东,带着左冯翊与下邽县的百姓准备往华阴方向撤。

    这让徐荣又惊又喜。

    惊的是他手里没有骑兵,因为晚一天才反应过来,如果关东军撤的快的话,他恐怕追不上。

    喜的是刘备居然带了那么多没有战斗力的百姓撤离,一旦他追上,乱军之中,哪怕他只有两万人,也足够制造大量混乱,让百姓冲散关东军阵型。

    所以第二日徐荣就命令部队全速追击,幸运的是由于携带了大量体力不支的百姓,关东军撤退的很慢。

    大概是在三天后,也就是过了下邽县,准备渡江去郑县的时候,终于追到了刘备。

    实际上现在的关东军已经分崩离析,孙坚曹操鲍信自己离开,如今只剩下刘备还在坚持向东。

    数万百姓加上刘备三万多军队,总共有十万人,渭河北岸乱糟糟一片,数不清的人从河面踏水过河,因为冬季枯水期,渭河很多地方可以泅水过去,河面全是人。

    徐荣见到这一幕,不由大喜,他的军队每日行军接近六十里,而刘备军每日行军只有四十里,差不多也就是三天的时间刚好追上。

    这还是徐荣有意保持体力,不然的话,极限行军每日一百二十里都能做到。

    刘备早已经从探马那里得到消息,组织起兵马矗立在渭河岸边,遥望着远处缓缓而来的徐荣大军,每一名青州兵的脸色皆有菜色,朝堂诸公援助的粮草只够七万大军几日食用,分食给百姓后,他们每日也只有粟米粥喝,根本不能保持体力。

    “大哥。”

    关羽握紧了青龙刀,骑着爪黄飞电矗立在刘备身边。

    “嗯。”

    刘备脸色坚毅,对于现在的局势他早已料到。

    之前说过,刘备并不是不想打长安。

    而是粮草不济加上看到了百姓疾苦,他终于醒悟过来,想要回华阴接应了粮草之后,再来稳着打。

    曹操的计划太冒险了。

    刘备之前敢去赌,是因为他拯救天子与满朝公卿心切,再加上徐荣那封信,表明长安空虚,又有牛辅回师的压力,让他觉得可以一试。

    但等他看到长安周边无数百姓凄惨的模样之后,心态与想法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在想。

    也许曹操的计划会成功,那样的话,确实可以一战而胜。

    可万一失败了呢?

    这世上哪有百分百成功的谋略。

    终究是一场豪赌而已。

    一旦失败,关东军将彻底葬身于此。

    不仅这次远征长安的计划彻底落空,长安周边的无数百姓亦是同样将堕入暗无天日的地狱之中再也看不到希望。

    很多人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可责任,也代表着压力。

    背负的东西越多,压力自然也会越重。

    做出决定之前的那一瞬间,刘备的身上像是有一座大山压在头顶,让他喘不过气来。

    这些年,过得太顺风顺水。

    他发现,一旦自己失败了,作为盟主,远比作为提出计划的曹操背负的压力要大得多。

    世人只会去说,刘玄德明明可以稳扎稳打,慢慢攻下长安,救出天子。却一定要去冒险奇袭,最终落得个失败的下场。

    不会去说曹操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计划。

    因为刘备作为盟主,是可以否决曹操的计划,他却偏偏同意了。

    正如魏延提出的奇袭子午谷,诸葛亮进行了否决。

    而邓艾提出偷渡阴平,钟会却同意。

    二者都有自己的考虑。

    或许刘备不会在乎这些舆论。

    可他在乎如果不能成功,那么长安的天子和百姓又该怎么办?

    他不敢去赌了。

    因为他发现,赌输了的代价,实在太大。

    在这个时候,刘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把田丰关了起来。

    如果他能够早点听田丰的话,一步步稳扎稳打,每到一处,都等待粮草过来。

    那么到长安的时候,他就有足够的能力将长安周边的百姓迁移走,至少不会让他们在这个冬季过得如此艰难。

    可是陈暮曾经说过,这世上最没有意义的情绪,就是后悔。

    毕竟这于事无补。

    所以刘备很快就把这些负面情绪从脑海中刨除,目光森然地看着远处的敌人。

    双方隔了约有二里之地,互相遥望,默然不语。

    战场上除了冷厉的朔风以外,就只剩下急匆匆的脚步声,以及弓箭拉弦,中层军官不断地呼喝,勒令士兵站好队伍,列好方阵的声音。

    “将军。”

    校尉李蒙问徐荣道:“打吗?”

    徐荣远眺着观望刘备军的军容,看到他们的阵容排列参差不齐,士兵有气无力,轻笑一声:“再等等。”

    “等到何时?”

    李蒙又问。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他们的粮草早在三日之前就已经消耗一空,现在关东军的兵马都饿着肚子在打仗。”

    徐荣淡淡地道:“只是如今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传令下去,敌不动,我不动。”

    李蒙伸长了脖子,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百姓正在艰难地泅水过河,便说道:“如果他们等百姓过河之后,就从河滩撤离呢?”

    “那就追上去,只追不打。”

    徐荣沉声道:“郑县离华阴尚有百里,最快也得两天才到,哪怕他们进入郑县据城而守,没有粮草,看他们能怎么办。”

    旁边另外一名校尉张绣赞叹道:“将军好计谋,我军只要跟着他们,他们就必然十分紧张,本就饥饿,恐怕撑不了多久,关东军就得崩溃哗变。”

    徐荣只是微笑,从诱敌深入开始,至少目前来说,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天色越来越暗,傍晚夕阳开始下落的时候,刘备军发起了进攻。

    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长鸣。

    没有一点点前奏,也没有任何开场白。

    在凌厉的朔风之中,刘备军的各级军官呼喊吆喝下,一列列长枪兵在阵前先列好了阵势。

    典韦张辽高顺黄忠等人站在阵前,漠然地看着远处列阵的敌人。

    砰砰砰砰!

    第一排的刀盾手不断地用环首刀敲打着盾牌,一步步向前而行,后方的弓箭手弯弓搭箭。

    随着刘备的一声令下,所有人开始发了最猛烈的冲锋。

    “撤!”

    徐荣骑在马上,转身就走。

    士兵们井然有序地撤退,离了二里地,差不多就是八百米的距离,足够他们完美地保持距离。

    但在此时,异变突生,徐荣的背后,骤然出现了无数人影,向着他们袭来。

    张飞!

    关东军的军事部署当然不是一窝蜂就往长安冲那么简单。

    在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主力迂回左冯翊,由北向南进攻。

    分出张飞一万五千人,自灞桥方向由东往西。

    一旦战事有变,则两头同时进攻。

    随着刘备忽然改变了策略,张飞的兵马自然也就没有了进攻意义,便调回来以做伏兵。

    刘备是从渭河北岸撤离,张飞则在渭河南岸,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渭南市的位置。

    借着天色已暗,夜色掩护,以及冬季枯水期,从渭河中间的沙洲渡河而来,潜伏于北岸的河堤坡下。

    此时正有了他们的用武之地。

    “杀!”

    刘备双股剑在手,向前一挥。

    “嚯!”

    列在阵前的刀盾手汹涌地冲刺了出去。

    前狼后虎。

    徐荣军的形势处于极为险峻的地步。

    看到这一步,张绣连忙对徐荣道:“将军,怎么办?”

    徐荣咧嘴一笑:“还能怎么办,打!”

    “杀!”

    一声令下,徐荣军同样发起了进攻。

    然后紧接着就是两股洪流汹涌地撞在了一起,从高空俯瞰的话,就像是最锐利的矛,遇上了最厚实的盾。

    兵刃交接,火光迸溅。一个个人仰马翻,成片成片的人倒下,消失在了战争的泥潭里。

    董军的问题在于人少,只有两万人,但他们装备精良,吃饱喝足有体能优势。

    刘备军的优势在于人多,虽然体力不支,但身上的棉衣比之董军的衣服更加保暖,在冰冷的北风吹拂中,虽然饿着肚子,却不至于瑟瑟发抖浑身充满寒意。

    双方都有他们的优势,而且从实际意义上来看,刘备军的优势显然会更大一点,前后夹击之中,徐荣军在短时间居然有崩溃的架势。

    可这种情况,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刻钟。

    渭河北岸的地平线上,同样冒出了无数人影,向着这边快速靠拢。

    当初徐荣让段煨驻守在灞桥,现在他的作用同样体现出来。

    段煨并不是跟在张飞身后来的,他是直接越过了渭河,跟在徐荣身后来的。

    所以张飞的斥候根本没有发现他们。

    张飞从渭河南岸渡河袭击了徐荣的后方,段煨又袭击了张飞的后方。

    原本就缺少粮食的张飞部同样面临着两面夹击。

    这场战斗仅仅持续了两个多时辰。

    双方死伤加起来超过了五千人,巨大的伤亡使得本就饥饿疲惫的刘备军终于坚持不下去,濒临崩溃。

    夜幕下,士兵们丢盔弃甲,仓皇奔走,最终演变为了一场大逃杀。

    在关羽张飞典韦张辽黄忠等人的拼死掩护下,刘备最终率领数千人突围。

    第二日天明,收拢士卒,除了死伤的以外,还有上万人走散,只得了三万多人继续东归。

第七十章 长安城下

    击溃了刘备之后,徐荣并没有趁胜追击,而是选择立马回长安。

    这个时候曹操鲍信孙坚在哪里?

    他们的部队加起来总共是两万人马,趁着徐荣追击刘备,他们悄然渡过渭河,直接从长安西北的平原杀向了长安。

    但当他们抵达长安城外,看到那座巍峨高大的城池时,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宣平门外已经是化为一片火海,无数百姓在火中哭嚎,有些人面对被烧毁的家园不知所措,有些人拖家带口,缓缓向着南方而去,还有些人则奋力地与破坏者抗争。

    无数士兵穿梭在火中,有些在屠戮百姓,有些在四处纵火,一片兵荒马乱,整个长安外城,各里坊街巷之中,当初充斥着杀戮与灾难。

    当发现关东军的兵马悄然靠近,在各级军官的呼喊下,董军纷纷撤回了城中,一列列士兵井然有序地往城内。

    吊桥拉上,城门紧闭,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所有的防御设施上都密密麻麻站了士兵,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警惕地看着远处的关东军。

    那高达五丈,也就是十二米的城墙仿佛一道天堑一般拦在关东军的面前。

    看到这种情况,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凝重又苦涩的表情。

    曹操鲍信孙坚为什么认为可以奇袭长安?

    一者,长安空虚,兵力不足。

    二者,牛辅可能会随时回师增加长安守军力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三者,就是他们的粮草压力,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古代行军打仗,粮草很重要。

    当时关东军所谓的还能保证供应七八天的粮草,实际上是指军队每名士兵每天吃12-14汉斤,管饱的情况下。

    然而大家都应该知道,官渡之战,曹操缺粮,便开始用小斛散粮,就是每天给士兵吃6-8汉斤,给个半饱让他们勉强维持体力。

    紧接着曹操再斩了运粮官,稳定军心,最后在许攸的帮助下,奇袭乌巢,将袁绍的粮草烧毁,这才击败了袁绍获得胜利。

    此事很多人以为是《三国演义》虚构,但实际上是记载在《三国志》里的事情。

    只是当初被斩的运粮官没有姓名,而《三国演义》则为他取名王垕。

    所以如果省着点吃,七八天粮草,完全可以吃十多天。

    到时候奇袭长安,要是觉得情况不对,仍旧可以选择撤退,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但那是指长安确实可以攻进去的情况下。

    曹操来过长安,他很清楚,长安城与洛阳一样,大部分建筑物,都是皇宫,唯有小片区域,属于达官贵人与富豪的生活区域。

    真正的平民百姓,则普遍居住于没有城墙保护的城外,也就是所谓的外城。

    只要兵临长安城下,他们就可以就地取粮。

    哪怕暂时攻不进长安也无所谓。

    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董卓居然做得如此地绝,竟然直接将长安大量百姓,或是迁进城内,或是往南驱赶,又将城外所有的建筑物付之一炬,根本不给关东军就地取粮的机会。

    看到了这一幕,曹操也该明白,他的计策算是彻底失败了。

    他们敢奇袭,董卓做得比他们还狠。

    要知道,洛阳的百姓迁移到长安,他们过来之后,没有土地,没有钱财,坐吃山空,手头的粮食很快就会消耗光。

    所以从洛阳来的百姓,手里头是没有粮草的,除非关东军把这些百姓杀了当军粮用。

    而不同于这些百姓,长安本身就有五六十万人口,刨除掉存在于城中的豪强、世家以及他们的奴仆,住在宣平门外的长安常住人口达三四十万。

    他们的手中,大多都有粮食。

    曹操最开始打的主意,就是七万大军直扑长安,不管是用买还是别的办法,从这些人手中取粮。

    可现在看来,显然董卓技高一筹,比他们想象地还要狠辣十倍。

    只是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董卓似乎也不是没有做过。

    在洛阳的时候,就曾经焚烧了整个城市,把所有的百姓迁移到了长安。

    如今,不过重演了一遍而已。

    曹操铁青着脸色,叹息道:“可惜刘玄德妇人之仁,若他在的话,七万大军现在就猛攻长安,胜负未尝不是五五之数。”

    “孟德,也不能怪玄德,他应当也只是不敢再冒险,想要等粮草抵达,与卫将军会合再一同出兵。”

    孙坚帮刘备说了句话。

    曹操却摇摇头:“长安城宽,董贼兵力空虚,不可能把所有城墙全部守住,只要他在,我军分兵而击之,则事尽可成矣,刘玄德瞻前顾后,怎么能大事!”

    鲍信说道:“话还是不能这么说,玄德还是吸引了徐荣段煨的兵马去追击,方才有我们能到长安城下,不然徐荣段煨守城,怕也是难攻。”

    “所以我才说是五五之数。”

    曹操解释了一句:“即便徐荣段煨的兵马入城,城内的守军依旧不如我们,若能联系上朝廷诸公为内应,则事半功倍,打下长安,五成之机足矣。”

    这就是要把锅甩给刘备。

    但刘备却不得不接这个锅,因为曹操说得没错。

    如果他们集中兵力,七万大军立即猛攻长安,在长安兵力十分空虚的情况下,确实有五成机会打进去。

    徐荣是觉得他们的粮草已经到了极限,这才设计诱敌深入,想要拖垮关东军。

    可朝廷诸公的援助,让他们最少能支撑四五天。

    要是能够打到长安城下,兵力对比要强一些,再加上长安城里有内应,以及其它各种各样多方面因素,关东军不是没有机会。

    但现在.......

    当然。

    若是虎牢关那样的地形,或许曹操就不会这么说了。

    只是长安毕竟比不得虎牢关。

    虽然城池高大,城墙纵深极长,可这是长安的优点,也是长安的缺点。

    不像虎牢关只需要防御一面,假如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围攻,那么以董卓现在手里的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将所有城墙面面俱到,很容易就被破。

    毕竟长安城的城墙长度,是以公里来计算的。

    根据史料记载,西汉长安城墙的长度加起来达25.7公里。

    这意味着整个长安城,东南西北每面城墙平均下来,长度能达到6.4公里。

    想要在这么长的城墙上进行防御,而没有任何漏洞的话,城内守军力量最少要在二十万以上。

    像西汉末年赤眉军打长安的时候,就是因为更始帝刘玄的兵力太少,难以防御,最后又有城门校尉打开城门投降而满盘皆输。

    所以这次事情,刘备确实要负很大责任。

    因为如果他不走的话,那关东军就有七万人,长安城内董卓的老兵只有两万人。

    兵力对比情况,基本就是董卓两万人守卫七万人,顶多加上徐荣的三万兵马,差不多是五万对七万。

    因此在如此长安城兵力空虚,关东军在牛辅和吕布回师之前,是真的有五成机会打下长安。

    现在他走了,面对已经有所准备的长安城,曹操鲍信孙坚兵少,就一成机会也没了。

    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确实招募了一些新兵。

    比如城内目前有两万西凉军老兵,以及四万三辅之地的新军。

    可这些新军其实是不稳定因素,他们没有任何忠诚可言,且很多士兵都为了一口饭而参军,甚至恨董卓的也不少。

    一旦关东军打过来,这些新军说不好就会立即投降叛变,打开城门给关东军引路。

    所以徐荣根本不敢把战火引到长安来。

    一旦关东军抵达长安城下,也许城内到处都有可能出现暴动,到时候董卓手里的五万人马,又得防御城外七万关东军,又得防着城内随时可能出现的叛乱,确实会出现内部问题。

    当然。

    这一切的前提是关东军真的能够顺利抵达长安城下。

    毕竟徐荣的计划是在渭桥做决战,只要能够多抵挡几天,关东军缺粮的问题,总归会暴露出来,到了最后关东军还是会败退。

    所以刘备的忽然撤退,不管是打乱谁的计划,最后的结果,大抵都不会改变。

    “孟德,如今董贼已经有所防备,徐荣段煨虽追击玄德而去,但随时可能会回师,我等应当如何?”

    现在曹操已经隐隐是三人之首,鲍信忍不住询问。

    曹操叹息道:“到了长安,怎么能不打一场。先在城外砍伐树木,制造云梯。长安的护城河只有两面,位于北部横门与西部直城门,我率本部人马与文台从东城宣平门进攻,允诚率本部人马从南面的西安门与安门进攻。”

    “也只能这样了。”

    孙坚也叹了口气,摇摇头:“玄德这次......”

    几个人都不说话了。

    刘备这次决定,确实让人出乎意料。

    瞻前顾后,没有了雄主之姿。

    有点像是袁绍。

    前期逆风超神,后期顺风浪成狗。

    可仔细想想,刘备的性格,似乎也跟袁绍有点类似。

    历史上颠沛流离多年,越挫越勇,坚韧不倒。

    结果好不容易发家致富,占领了西川图谋天下,夷陵一战,直接葬送全局。

    如今的刘备在陈暮的帮助下,一切都太顺利了。

    反倒没有了最初那种光脚不怕穿鞋,敢于豁出去的勇气。

    至少在这一点上,当初在曲梁的时候,陈暮早已经预见了这一点。

    他曾经想过,在自己的干预下,刘备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是会变的。

    历史里的刘玄德勇敢、无畏、屡败屡战,咬定青山不放松。

    现在的刘备,拥有的太多,顾虑的太多,反而摇摆不定。

    若是陈暮知道,或许也会感叹自己的失职,没有好好培养好自己的这位老大哥吧。

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墙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唐时,王维曾写下波澜壮阔的诗句,来歌颂大唐长安的繁华。

    汉代的长安城,却远不如唐时长安城的巍峨宏伟。

    作为十分之八,都是皇室宫殿的一座城市,它在汉朝的历史意义,其实与洛阳一样,仅仅只是帝王的一处皇宫而已。

    但随着长安周边数十万百姓被迁入城内,本就拥挤的宣平门与东西市,就变得更加杂乱无章。

    混乱充斥着整个城市,就连皇宫当中,此时的气氛亦是相当凝固。

    关东军虽然分兵,主力刘备的五万大军并不在这里,但董卓面临的压力依旧很大。

    他在城中的兵马只有两万,城外的关东军兵马也是两万。

    可长安城内部却是暗流涌动,新的那一批新军根本不足以信任,人心隔肚皮,董卓除了自己的本部人马,已经没有可以信任的人。

    在关东军与朱儁的日益逼迫下,董卓越发的暴躁,几日间已经杀了数名官员,整个朝堂局势,无比的紧张。

    有点像是一个无解的环,自进入长安以来,有数名官员曾组织死士几次刺杀于他。

    董卓还曾经听闻,有官员暗中勾结关东军,秘密训练奴仆死士,约定一旦等关东军杀入,就立即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甚至包括长安本地的豪强在内,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随时准备背刺。

    诸多压力齐聚于身。

    现在董卓已经是骑虎难下,退无可退了。

    因为他的老家西凉被韩遂马腾占领,往西去凉州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任职多年,有治理基础的河东郡又被朱儁拿下。

    就连牛辅都被赶走。

    东面更不用说,他才从洛阳跑出来。

    除非他南下打刘焉。

    然而刘焉不来打他就算烧高香了,更别说跑去招惹。

    所以董卓只有死守长安一条路可走。

    朝堂之上死气沉沉,所有的官员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朝议结束。

    今日朝议,董卓是想看看百官公卿有没有什么退敌之策。

    毕竟这些人,在名义上,可都是已经投靠了他。

    没想到临到此时,所有人却是一言不发,什么策略都想不出来。

    也许。

    他们根本不是没有策略,而是都在盼着他死。

    “怎么,都哑巴了?”

    董卓冷眼地看着他们,漠然说道:“平日里你们一个个都说为朝廷敢效死命,现在逆贼都快打到长安来了,怎么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见到这样的情景,董卓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右手已经缓缓地伸向了自己腰间的刀。

    看到这一幕,作为新任司徒的王允,不得不站出来,硬着头皮说道:“太师,关东军皆是狼子野心的乱臣贼子,就连天子诏令,都已是枉顾,与他们一战,势在必行。但卫将军素来忠君爱国,不若敕一道诏书,令他来长安。”

    “哦?”

    董卓看向不远处站着的李儒阎忠,见他二人微微点头,便说道:“好,那就请天子下诏,让朱儁来长安!”

    “散朝!”

    随着这句话一出,诸多公卿官员如释重负,从宫中依次退出。

    出了宫阙之后,杨彪皱着眉头对王允说道:“王子师,你怎么能出这样的主意呢?万一朱儁真的应诏,岂不是葬送了一路忠君爱国的兵马?”

    王允苦笑道:“文先,你也看到了,若我等再不说点什么,做点什么。那董卓必然会把我们杀个一干二净。此人之残暴,举世罕见,你也不希望死吧。”

    “哼。”

    杨彪冷哼一声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贪生怕死?”

    王允摇摇头:“我倒不是怕死,是怕那董贼丧心病狂,伤害到陛下。”

    “这......”

    一下子就拿捏到了杨彪软肋,长叹道:“唉,也只能希望关东军这一战能够攻入城内了。”

    旁边包括刘虞马日磾种拂等几名三公九卿,亦是喟然叹息。

    自从关东军打到长安周边以后,董卓就开始严格管控整座城市,不仅焚烧了城外的大量居民区,将长安城周边的里坊、街道,烧得一干二净,还封锁了城门。

    由于内城大部分土地是皇宫,所以董卓的兵马只需要控制住宣平门的居民区以及横门与雍门旁边的东西二市,就能保证城内安稳。

    因此朝廷诸公这个时候就算想要趁机搞事情,也已经很难。

    一来他们没法联系城外,二来城内反董力量不足。

    使得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关东军的身上。

    曹操孙坚鲍信三人此时已经分兵于城外,从城外的山林,也就是后世的洪庆山一带砍伐树木,制造攻城器械,主要是云梯。

    长安城很高,但同时也很大。

    即便只攻打东面和南面,董军要守卫的区域,也长达十多公里。

    西汉赤眉军打长安,更始帝单骑远逃。

    唐时安禄山打长安,唐玄宗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所以为什么很多关隘特别难打,而像长安、洛阳这样的宏伟城市,反倒更容易?

    两万人听上去很多,但相比于巍峨高大的长安城,渺小得像是无数只蚂蚁。

    攻城的人少,守城的人就更少。

    董卓必须要留一部分力量守住城内,使得他能够派上去守城的兵马居然只有一万多人。

    这一万多人还得分到南城和东城去,每面城墙,足足数公里的长度,稀稀拉拉站着守卫的士兵,双方不像是在一场攻城战,反倒像是一幕舞台剧的演出。

    到了晌午过后,攻城终于开始。

    孙坚一马当先,率领着丹阳五千死士,向着宣平门外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一架架云梯搭建在了城墙上,开始向上攀爬。

    董军的弓箭手如雨点一般往下砸落,惨叫声,哀嚎声,不断涌现,城下遍地都是尸体。

    曹操则率领自己五千本部人马,分散登城。

    由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各率领一千人,在纵深极长的长安城外,各自寻找突破点,不断发起进攻。

    城墙上的董军疲于奔命,不断地来来往往组织抵抗,战斗虽然不算密集,但厮杀尤为惨烈,甚至董卓亲自在城墙上督战。

    因为长安的城门太多了,一旦有任何一股关东军登城,随意打开一座城门,造成了后果将会极为可怕。

    战斗持续了一个下午,到了傍晚的时候,在巨大的伤亡之下,关东军才不得已撤退。

    今日孙坚几次差点登上城墙,但都被董卓亲自带人打退,四部将当中,个个都带着伤,就连孙坚本人,都差点战死。

    而曹操那边的战况也不是很好,他们的攻城器械实在是太简陋了,虽然云梯经过改良,上面有个钩子可以勾住城墙,然而十二米的城墙是什么概念?

    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普通人光攀爬云梯,都得花数十多秒的时间。哪怕经过训练有素的士兵,最少也得二十多秒才能爬上去。

    可城墙上的守军也不是木头人,不管是丢滚石檑木,还是用弓箭射,用长枪捅,总归是有办法能够守得住。

    所以说长安城的城墙,是优点也是缺点。

    对于里面的守军来说,缺点在于城墙纵深实在太长,要防守的面积太多。

    优点就是城墙很高,缓解了很大的守城压力。

    至少他们不用担心稍不留神敌军就已经攻了上来。

    强攻不成,曹操又想智取。

    休整一日,第二日夜晚,就率领士兵想趁夜色继续攻城。

    这一招确实难防,因为曹操选择的是连接着长乐宫的复盎门与安门之间的角落偷偷摸摸爬上城头。

    如此大的城墙,光靠城内的两万人根本守不住,居然真的让他找到了机会。

    等董卓接到消息,长乐宫都已经沦陷了。

    安门被打开,鲍信的兵马最先冲进去,然后是孙坚与曹操的本部大军,两万人一窝蜂涌入了长安城内,整个长安都陷入了暴乱当中。

    压抑已久的愤怒像是一夜之间被点燃,最先出事的就是驻扎在未央宫外武库附近的董卓新军。

    相比于董卓的西凉军和后来接受的南北二军,新军的组成是由当初在洛阳的时候招募的三河士兵以及后来到长安之后,招募的三辅士兵。

    这些士兵很多都与董卓有深仇大恨,又逐渐被朝廷诸公渗透,一被煽动,立马家仇国恨一起算,纷纷鼓噪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城内像是个炸药桶,到处有人点火制造混乱。

    听到未央宫外已是一片杂乱,又听到报信的士兵说关东军杀入了城里,董卓还以为关东军已经打进了未央宫,不由觉得肝胆俱裂,如天塌地陷一般绝望。

    最终还是在李儒的提醒下,董卓急急忙忙领数百亲卫带着天子准备从西面的章城门逃出去。

    而杨彪马日磾种拂王允刘虞等公卿,也因为心系刘辩,不得已连夜赶往皇宫,刚好遇到董卓的兵马,被胁迫着只能跟着董卓往章城门而去。

    出了章城门,就是一片辽阔的关西平原。

    便在这夜幕下,满天繁星的月光之中,像是地动山摇一般,无数的兵马向着这边涌来。

    杨彪等公卿面露喜色,以为是关东军的伏兵。

    心里暗暗兴奋董卓这下完蛋了。

    而董卓则呆呆地站在原地,愣了许久,脸色面如死灰,以为大限将至。

    片刻后,他的目光忽然露出凶厉之色,看向身边的刘辩。

    孔武有力的手摸向了刀把,瞪着统领大的眼睛,凶相毕露,缓缓地向着刘辩走去。

    即便自己要死,也要带上大汉天子为自己陪葬!

    这其实也是刘备最害怕的情况。

    他之所以选择撤离,不敢跟着曹操孙坚鲍信一起再打长安,就是怕董卓狗急跳墙,对刘辩起杀心。

    可是没想到曹操居然还是打破了长安,引得董卓最终决定对刘辩下手。

    刘辩胆子本来就小,看到这一幕,登时吓得两腿颤颤,面色惨白,竟是说不出话来。

    “董卓你想干什么!”

    杨彪等公卿大惊失色,纷纷抽出身上的宝剑。

    但身边都是董卓的亲信侍卫,足有数百人,他们虽然也带了几个奴仆过来,可哪里是董卓侍卫的对手,很快就被团团包围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董卓对着刘辩举起了手中的刀。

    一旁的阎忠看到此景,急忙呼道:“明公莫急,事有转机!”

    “什么转机!”

    董卓骤然回过头看向他,双眼猩红,显然已是到了穷鼠啮狸的地步。

    阎忠还未说话,李儒却已喃喃道:“明公,吕布回来了。”

    在苍茫的大地上,西凉铁骑奔涌如雷,向着长安而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126/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作者:玩蛇怪所写的《三国之谋伐》为转载作品,三国之谋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谋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谋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谋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谋伐介绍:
这是一个现代人,与刘关张桃园结义,为他们做谋划的故事。PS:本书大部分遵照史实,人物性格会发生变化,并不依赖演义。不过会少量截取演义的精华,比如青龙偃月刀之类的武器等等,不影响历史。三国之谋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谋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