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末世从封王开始TXT下载末世从封王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末世从封王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飞花逐叶     末世从封王开始txt下载     末世从封王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01章 表彰大会2

    (各位,难道都没有票了?)

    外面雪花飘着,赵延洵乘坐辇轿,在十几名侍卫护送下,一路往校场方向赶去。

    “大贵……”

    听到赵延洵互换,走在前方的林大贵立马转过身,说道:“臣在!”

    “胡大彪你可认识?”

    只听林大贵答道:“回禀王爷,他与臣皆是禁军侍卫出身,在京城时就认识了!”

    “这厮脾气暴躁,一般上官压他不住,最近在王宗手底下倒老实了许多,可还是轻狂冒进……”

    林大贵答道:“王爷,他就是这个暴脾气!”

    从一旁随行的霍安手中接过官帽,赵延洵沉声道:“暴脾气也怕人磨,你性格沉稳……资历上也不输于他,调他在你手下做个总旗如何?”

    说实话,林大贵不想找这些麻烦,可他偏偏也不好拒绝。

    “臣领命!”

    只听赵延洵接着说道:“孤打算将这些投降的禁军,过几个月选出一批精锐且忠心的,由你任指挥使统领,你意如何?”

    听到这里林大贵算是明白了,让胡大彪过来不是为的磨他脾气,而是准备让其接过自己的位置。

    从殿前卫百户出去做指挥使,这毫无疑问是高升,但却离权力中枢要远。

    只听林大贵答道:“臣听王爷指令,就怕自己本事不够,辜负王爷厚望!”

    赵延洵笑着说道:“孤相信你!”

    设立新的卫所,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升级的士兵根本不够用,地方卫所机动能力也不足,在陇右北地二郡赵延洵兵力其实捉襟见肘。

    这次为应对禁军卫所南侵,赵延洵调集了王府七成战力北上,南边就靠地方卫所防护,仅在镇西关有王宇镇守。

    他俩聊到这里,对话就结束了。

    很快辇轿进入校场,最终在高台东侧停下,赵延洵起身下了轿子,此刻乐工奏起祥和的乐曲。

    看着赵延洵迈步走上高台,后方的“百姓”们个个激动无比。

    看着有人已在乱动,维持秩序的礼官连忙提醒:“不许跪……现在不许跪!”

    “刚刚跟你们说的都忘了?都听我招呼!”

    说话之间,赵延洵高台之上赵延洵已经落座,乐曲也在此时停下。

    现场安静肃穆,只见有礼官走到前方,大声喊道:“殿下升座……跪!”

    有了礼官这句话,现场所有人都跪到地上,而后山呼道:“叩见殿下!”

    “起!”

    现场所有人尽皆起身,站在前方的两班大臣,此刻调整队伍相向而立,把中间空了出来。

    不得不说,在这冰天雪地里站着很冷,所以现场众人个个都冷得打哆嗦。

    此时赵延洵开口道:“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这一年时间诸位都过得不容易……”

    “军士们在前线作战,生死相搏……”

    “王府治下的百姓匠户们,也没日没夜的做工干活儿,支撑着王府各部运转……”

    这是赵延洵的开场白,当然也是他的真心话,王府管辖下的每个人都有功劳。

    “陇右二十多万军民,个个都有功劳,而今日到场的诸位……更是其中佼佼者!”

    你们“是王府的功臣,本王向来赏罚分明,既然有功就必须重赏……”

    说到这里,赵延洵目光扫向一旁的霍安道:“宣诏吧!”

    霍安点头应是,只见他转身从小太监手中接过诏书,然后迈步走向了前方。

    只听霍安朗声道:“各匠户农户上前接诏!”

    先受封的是匠户和百姓们,这是提前商量好的,所以此刻几名礼官带着他们上前。

    众人来到前方,在礼官指示下跪在地上,向高台上的赵延洵叩头。

    礼官在前方高声道:“各匠户农户接诏……”

    霍安摊开诏书,念道:“大王诏……”

    “孤闻之,有功者赏,是以长久,有劳者赐,才益勤奋……”

    “故今召尔等于此,王府赏汝功也……”

    霍安念了很长一大段,才开始念出受表彰众人的名字。

    受赏名单念完,前后总共用了四分多钟,霍安的嗓子都快冒烟儿了。

    清了清嗓子,剩下的几句他还得念完。

    “尔等有功,赏粮一石,布两批……”

    银子啥的没太大用,粮食物资是硬通货,每个人都得到了比较丰厚的赏赐。

    “所有赏赐,已派发至各府县衙,尔等可凭誉册领取……”

    “授册……”

    所谓的誉册,是赵延洵捣鼓出的荣誉证书,之前已经有使用过。

    粮食布匹可以用完,但荣誉却可借证书一直保留,用来激励其他人努力。

    授册二字念完,只见左右各走出四面太监,端着托盘来到了队伍前方。

    前面几名礼官立刻起身,已赵延洵的名义向这些百姓授予册书,后者则按教导叩头谢恩。

    一百份册子很快发完,这些百姓满怀喜色,被礼官带着返回了原位。

    接下来,霍安开始宣读第二份诏书,这是专门奖励到场军士的。

    在军官口令下,一众军士被带到了前方,整个过程和刚才的差不多。

    霍安宣读嘉奖诏书,最后念完受赏之人的名单。

    军士们的奖励和前面一批人相同,都是粮食和所需物资,毕竟在厉害的军人也要养家。

    站在队列之中,听着自己能得的赏赐,胡小林已经在盘算着,今日放假后全带回家,给妻子丈人一家个惊喜。

    不得不说,在甩掉包袱开启新生后,胡小林的日子已越来越有盼头。

    “臣等叩谢殿下隆恩……”

    随着众人叩拜,今日主要仪式结束了,前后用了不到十五分钟。

    待军士们被带回原味,赵延洵才站起身来,双臂环抱看着前方众人道:“诸君……今日对你们的嘉奖,是奖励你们一年来的功绩!”

    “但再过两天,便是新的一年到来,王府上下又要开启新的征程,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干出新的功绩,来年……本王还会在这里,给有功之士嘉奖授册!”

    在下方军士百姓们激动的目光里,赵延洵语气越发慷慨激昂:“诸君……只要你们努力做事,在王府统领下,你们的日子会过得更好!”

    说到这里,赵延洵的话讲完了,只见他跟霍安打了个手势,后者立马通知前方礼官。

    “仪式结束,恭送殿下……”

    赵延洵背着手走下了台阶,现场众人纷纷跪拜在地,山呼“恭送殿下”四字。

    当赵延洵坐上辇轿时,只听县城军士们高呼道:“雍王殿下,万岁……”

    “雍王殿下,万岁……”

    这句话,在训练点名前,在吃饭前他们都要喊,可以说已刻入了军士们骨髓中。

    随着他们这一喊,显现百姓们也跟着山呼“万岁”,校场内顿时气氛反而更热闹了。

第602章 观摩归来

    雪更大了,受赏的百姓和军士们可以里面,长史司给他们安排了丰盛的午饭。

    吃过午饭后,会由卫所军护送他们回家,除夕之前赶回家是没问题的。

    而参与典礼的官员们,则将返回各自岗位上,年关来临差事只会更多。

    级别最高那几位,此刻已来到谨身殿外,跟在赵延洵身后进入了东偏厅。

    谨身殿内安有空调,进去之后暖和得很,赵延洵取下了乌纱翼善冠,将其递给了随行的霍安。

    进入东偏厅内,赵延洵直接落座王位上,几位大臣要行礼也被他免了。

    “就在刚才,本王收到了奏报,说押送去宁阳的禁军哗变,两百号人死的死逃的逃……”

    押送禁军是由卫所军负责,而如今卫所是由枢密院管辖,听到这话两位枢密使直接跪下。

    只听陈安民说道:“殿下……臣有失职!”

    具体兵力部署是陈安民在管,所以这个时候该由他说话。

    赵延洵抬手示意这两人起身,只听他说道:“跟你们说这件事,不是要你们认罪……”

    “禁军毕竟新降,有反叛也属正常,至于押送的卫所军士有无过错,也要细细查证……”

    卫所军对禁军降兵抱有敌意,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毕竟两方才打了一仗。

    若非有赵延洵的绝对权威压制,这些禁军士兵肯定会遭虐待,然后会有更多哗变事件发生。

    “前两天罗伦传回消息,说陇右都司指挥使丁弘,愿意归附……此事该如何应对,你们可议出了对策?”

    赵延洵开启了新话题,刚才提出的这些话,只是给枢密院的两位提醒。

    大殿寂静几息后,只听关和泰说道:“殿下……此事臣二人详细议过,他们想要归附,先就要过北安府,恐怕北地都司不会愿意!”

    “再有一个,即使北地都司和禁军都不捣乱,此事也绝非易事……毕竟路途遥远,中间和隔着无尽多的怪物!”

    道理虽是这么个道理,但在赵延洵看来,北地聚集了太多兵力,实在是太过浪费,尤其是他现在手下很缺兵。

    “你这话的意思,这事儿还办不成?”

    关和泰硬着头皮道:“殿下,此事非得收复北地都司才能办,总不能让兵马司两个千户所的人专职护送他们……”

    兵马司两个千户所,主要任务是威慑北地都司和禁军,他们一动可能搅动整个北地局势,打破眼前平衡也不是没可能。

    这时成文光说道:“殿下,当下虽不能收复陇右都司,但既然他们有心归附……在北地一样可以为王府做事,而且还能做更多有用的事!”

    “做那些事?”赵延洵问道。

    “首先,可以让他们游说其他都司归附王府,他们都是自己人,相互之间肯定好说话!”

    “其次,他们可以帮王府牵制禁军和北地都司,必要时还可以协同作战!”

    说道这里,成文光露出笑容道:“若他们愿意做这些事,也能证明殿下对王府的忠心!”

    赵延洵点了点头,成文光这法子确实有操作性。

    目光扫视众人,赵延洵问道:“你们认为此计如何?”

    众人皆点头应是,眼下没有更好的办法,照这样来也不错。

    “既然他们愿意归附,那就得接受王府调度,枢密院可选派几名官吏,常驻隆威府传达王命!”

    只听关和泰答道:“遵命!”

    端起茶杯,赵延洵喝了一口热茶,那滋味儿别提有多美了。

    瞅了一眼旁边站着的霍安,赵延洵笑骂道:“霍安,给几位爱卿看座上茶,今天要议的事还多……你想累死他们?”

    “奴婢这就去准备,王爷恕罪……”

    接下来要议的事确实很多,近期王府的各项差遣,各地物资调动情况,各地军民的过年情况……

    要议的事大小不一,但重要性和必要性都不差。

    在谨身殿内议事不断时,龙潜坊的某处仓库内,几名中年男子被一小吏带了出来。

    走出仓库大门,只听这小吏问道:“几位,这里看完了,隔壁坊还有几个仓库,你们要不要再看看?”

    “多谢,不必了!”庞国兴答道,此刻的他格外谦逊。

    小吏点了点头,说道:“那……你们自己转转,我还有点儿事!”

    “兄台请便!”

    待这小吏离开后,一直少言的周清忍不住感慨道:“这可真是……厉害!”

    他是武人,想不出花里胡哨的形容词,只能用“厉害”二字表达自己的惊讶。

    蔡永昆接腔道:“确实厉害……一年多的时间,以元阳一座城为根基,将整个陇右手各府县城收入囊中,这简直非人力所能及!”

    庞国兴感慨道:“雍王本非常人,秉承天命,他是当世圣人!”

    “百姓没见识瞎说,你也……”

    周清话还没说完,庞国兴里面打断:“若非如此,陇右的一切如何解释?正如老蔡说的,这些非人力所能为!”

    “堆满库房的粮食军械,这些还可以说人力能为,可那些高级士兵、电话、手电和探照灯这些神异之物,你该如何解释?”

    一番话,说得周清哑口无言。

    这些他何尝不知道,只是他不愿意承认而已,因为那仅有的一丝自尊心。

    蔡永昆适时开口道:“若非当世圣人,如何能得众军拥戴?这样的人物,别说这些深受其恩的军士,便是我也想跟着雍王干了!”

    听得这话,庞国兴立马附和道:“这话没错,跟着雍王干……说不定咱真能打进镇西关去!”

    “你们也知道,如今镇西关内怪物横行,跟着雍王扫平乱世……日后咱说不定也能名垂青史!”

    归降之后的这几天,他们三人没有被分流安置,更没有被关起来,而是被派往各处观摩。

    府县城内百姓生活,军营里面士兵操练,只要不是太过机密的地方,他们都看了一遍。

    这一趟下来,让他们对雍王府有更全面的了解,更让他们生出了敬服之心,对赵延洵的敬服之心,

    这也是赵延洵的目的,非要把这三人傲气打掉,用起来才更顺手。

    事实上,在他们观摩各处的同时,林全派出的密探也在盯着他们。

    他三人的全部言行,都会呈报给赵延洵。

    三人沉默了一阵,却听周清说道:“这里看完,咱们也该去王府,拜见雍王了!”

    听到这话,另外两人皆是一阵,神色变化复杂。

    “正是如此!”蔡永昆叹息道。

    此刻,他竟感到一丝紧张,甚至还有些负罪感。

    长舒一口气,庞国兴说道:“走吧!”

    他三人有通行令牌,随时可以进入王府,可见赵延洵对他们的礼遇。

第603章 类聚

    仓库与王府都在龙潜坊,他们三人走出仓库所在院落大门,就碰上了从王府出来的受赏众人。

    这些人从侧门出来,都把册子拿下胸前,一个个喜笑颜开。

    显然走出王府后,他们心态已经放松下来。

    “咱可没想到……能亲眼看到王爷!”

    “只是有点儿可惜,王爷隔得太远,那些礼官又不让咱抬头看……连王爷啥模样都没看清!”

    “王爷是神仙降世,跟年画里的仙人怕是差不多……”

    这话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年画里的仙人模样已是他们认知上线。

    “王爷可说了,只要咱好好干……明年还能得到赏赐!”

    “这还要你说?明年我一定好好干,一定要再来元阳!”

    就在众人议论间,却有人感叹道:“就跟做梦一样……”

    这话引得众人稀奇,立马有人问道:“啥就跟做梦一样?”

    “现在的好日子就跟做梦一样!”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点头。

    有人跟着感叹:“是啊……没有鬼物的时候,咱连饭都吃不起,天天被那些老爷们欺负,饿不死也被打死困死,那日子才叫苦啊……”

    “所以……要跟着王爷,才有好日子过!”

    周清几人站在路边,过路百姓们的谈话内容,全都听在了他们耳中。

    话里话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对雍王本人的无限崇敬,虽已在陇右听过无数遍,但每次听到都让周清三人震撼。

    万众一心,十万众一心……这是多么伟大的存在。

    输给这样的团结一心的对手,才真正让周清三人心服口服。

    正当他几人思索之际,王府大门内响起了整齐的番号声。

    “一二一……一二一……”

    下一刻,一队军士迈着整齐的步伐,从王府大门内走出。

    只听庞国兴说道:“这些是今年战功卓著的军士!”

    “和刚才那些百姓匠户一样,他们也是来受表彰的!”

    这些情况,在场几人都有了解,但明显庞国兴所知要多一些。

    “他们手里拿那册子,便是雍王殿下给的誉册,上面写着他们的功劳和赏赐!”

    这时蔡永昆疑惑道:“看这些人衣着不同,好似普通士兵和军官都有!”

    “正是如此,不论贵贱,赏罚分明,才使全军归心,誓死对雍王效忠!”

    他二人议论之间,却听周清说道:“听说咱们的人,被分到各卫所之后,也会学这整齐行走的规矩?”

    雍军虽强,但最让周清印象深刻的,是其全军上下整齐划一的队列。

    就如眼前这队人,乃是从不同军队抽调来的人,却依然配合默契如一个整体。

    这也意味着,雍军组织能力非常可怕,只要不能将其全歼,溃兵也能从新结成军阵。

    “正是如此,咱们人也会按这模样训练,据说此训练法子还是雍王指导编出来的!”

    说到此处,庞国兴不由感慨道:“恐怕要不了几个月,咱们手下那帮兄弟,恐怕也和雍军一个模样!”

    此刻,雍军队列已经走远,积雪地面上只留下大批脚印。

    只听蔡永昆说道:“咱们该进王府了!”

    三人此刻不再多言,在他们来到王府大门时,另一头的军阵也走出了龙潜坊。

    “诸位兄弟连番征战,在外委实是辛苦了,尊王爷之命……年关将至,诸位可回家与家人团聚!”

    说道此处,带队千户语气陡然提高道:“解散!”

    “是!”一众军士尽皆大喊。

    看着众人解散离去,张子明脸上露出了笑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朱晋璋兵败时张子明被俘,赵延洵宽宏大量没有杀他,还给他委派了各种差事。

    虽为降将,但赵延洵用人不疑,并在张子明需要时给予他支持。

    这样对自己绝对信任的君主,让张子明有了真正效忠之心,与投奔朱晋璋的情况完全不同。

    既然千里马遇到了伯乐,那他就要奋力奔腾,不辜负赵延洵的信任。

    最开始,张子明接手的是长史司的各种巡查任务,后期张子明逐渐干回了老本行,帮枢密院训练新兵。

    干一行爱一行精通一行,要说雍王府如今对军训操典理解最透的,除了赵延洵就是张子明了。

    如今,张子明是枢密院专门负责军训的千户,还兼着检查各地卫所军训情况的差事。

    张子明正想着明年要接的差事,肩膀却被人拍了一下,然后耳边响起老友的声音:“老张,啥时候你也挣一份荣誉!”

    来人是黄天衍,如今他屡立战功,已晋升为兵马百户,如今在汪成手下当差的。

    黄天衍与张子明的交情,在经过中间挫折之后,如今变得更深厚了。

    “黄兄弟,刚刚就想叫你了……走,去我住处喝酒?”

    酒很珍贵,但如今粮食较为充足后,王府会专门酿制一批,用来赏赐有功的臣子。

    显然,张子明差事办的好,才会被赏赐酒水。

    “兄弟你请我喝酒,本来不该推辞……可你也知道,我那些兄弟还在北地郡熬着,我得回去陪着他们!”

    汪成和方胜所部,如今还驻扎在北地郡吃苦,黄天衍可不好留在元阳享福。

    眼前的黄天衍,在加入王府后改变了许多,如今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官,再也不是当初那山匪头子。

    “所以,你是来跟我道别的!”张子明笑着说道。

    黄天衍点了点头,张子明说道:“你有王命在身,我就不多留你了,往后咱多的是机会喝酒!”

    “正是……”

    他二人道别之际,已经四散离开的众军士里,却有人相互结实。

    “总旗大人也往南城去?”胡小林问道。

    李三秋笑了笑,答道:“没错,我就住在南城!”

    将誉册揣进怀着,胡小林笑着说道:“那咱俩正好同行!”

    两人一路同行,相互之间聊了起来,最后不约而同聊到了女人。

    李三秋如今只是订婚,胡小林却已成婚,在这方面胡小林却走在了前面。

    见李三秋把未婚妻形容得天花乱坠,胡小林忍不住问道:“不知嫂子是哪家姑娘?”

    这问法很唐突,但李三秋不以为意。

    “她呀……就是普通人家女儿,如今在王府玉妃娘娘宫里当差!”

    听到这话,胡小林赞道:“玉妃娘娘最为和善,嫂子在娘娘手下当差,定不会受了委屈!”

    “这是自然!”李三秋答道。

    又往前走了一阵,李三秋问道:“这次,小林你可要进讲武堂?”

    胡小林坦然答道:“三秋哥,我才升了小旗官,讲武堂那有我的份儿!”

    事实上,他对现在的情况已很满意,并不奢求太多。

    “尽心做事,后面还有机会!”李三秋略带失望,好容易有个聊得来的朋友,可惜没法一起学习。

第604章 觐见

    (章末彩蛋!)

    "殿下,往北地委派教导队,臣二人已议过了..."

    谨身殿东偏厅内,议事还在持续中。

    好在赵延洵给极为大臣赐了座,否则这大半个小时,一直站着回话也挺累。

    陈安民细细说着,在场几位大臣都认真听着,唯有赵延洵此刻神游物外。

    开启系统感知的他,已知晓外面有人到。

    几息之后,小太监王金出现在东偏厅外,见此情形霍安小心走出了大厅,听了这小太监的禀告。

    紧接着,霍安转身返回大厅,勾着腰轻声禀告道:"王爷...禁军那三位来了,在大殿外候着!"

    "让他们去西偏厅等着!"

    "是!"

    领了王命,霍安来到了东偏厅外传话,大厅内的议事还在继续。

    "把人带到西偏厅去!"

    "是!"王金答道。

    随即王金转身离开,走出谨身殿大门后站定,目光扫向了台阶下的三人。

    "你们三个跟我来!"

    在谨身殿内是奴婢,但出了大殿之后,他王金就代表雍王,自然要端起架子来。

    周清三人上了台阶,一个个此刻小心无比。

    进王府时,他们心情其实没这么紧张。

    可越往里走,看到宫墙大殿,他们心跳就在加速,一切都不由自主。

    二人迈步走进大殿,被王金带到了西偏厅外。

    "进去吧,王爷真在议事,你们先在这儿候着!"

    周清三人进入厅内,只见正北主位上正空着,上头悬挂着"有容乃大"匾额。

    大厅内,此刻有两名太监低头候着,没有理会进入大殿的周清三人,仿佛他们根本不存在。

    被晾在这里,让周清三人手足无措,竟有些入宫面圣时的惶恐。

    当然了,他们几位久经战阵,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而东偏厅议事的声音,也陆续传进他们耳中。

    只听一个年轻声音说道:"往北地派出教导队,就按你们的法子来,如此...也可鉴定他丁弘是否忠心!"

    "说一千道一万,他若真是忠心耿耿,就不该阻挠教导队行事!"

    教导队?是个东西东西?有什么用?周清三人有些疑惑。

    就这样听着议事,时间缓缓流逝着,差不多过了二十几分钟,东偏厅的议事才结束。

    "臣等告退..."

    听着众人离开的声音,周清三人知道马上要见雍王了,平复下的心情又开始激动起来。

    几息之后,有脚步声在靠近,周清几人知道是赵延洵来了。

    "王爷驾到!"

    听着太监这一声提醒,周清三人连忙跪在地上,连脑袋都磕在了地板上。

    踏进西偏厅的赵延洵,只看到三个撅屁股趴地上的人。

    周清三人连忙叩头道:"罪臣叩见王爷!"

    虽是降臣,但经过几天的观摩,陇右的一切折服了他们,而这又都是赵延洵的功劳,所以他们对赵延洵是服气的。

    进入大殿,赵延洵没急着说话,而是绕着这三人走了一圈。

    毫无疑问,此举给这三人带来了极大压力,雍王一言可决其生死,由不得他们不敬畏。

    "有人劝孤杀了你们..."

    即便是脾气最硬的周清,听到赵延洵冷不丁冒出的话,此刻也是后背发凉冷汗直冒。

    或许原先,他们可以视死如归,因为他们没什么可失去的,甚至连对未来的希望都没有。

    可如今到了陇右,知道了更多消息,他们不但可以好好活下去,甚至还能回乡见到亲人...

    这个时候,是个人都会惜命。

    "你们带兵南侵,让延峰县死了不少人,死的都是孤的子民..."

    地上三人忐忑无比,此刻却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

    如果他们冷静一些,就明白若真要杀他们,那需要废这么多事,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很多时候都难保持冷静。

    "为了杀不杀你们,孤可是伤透了脑筋!"

    声音是从背后传来,赵延洵此刻又绕到了后方去。

    咬了咬牙,庞国兴开口道:"臣有罪,愿意领死!"

    蔡永昆跟着说道:"臣也是,只愿王爷不要难做!"

    把话说到这份儿上,周清也只能跟着说这话。

    "如此说来,你们倒也光明磊落,颇有些慷慨就义之气..."

    说完这话,赵延洵走回了王座前,转身看着地上三人,语气严肃道:"你们罪本王不会赦免..."

    听到这话,三人心情顿时哇哇凉,难道今日真的要死?这是他们完全没料到的。

    可紧接着,赵延洵说道:"但本王给你们将功折罪的机会,接下来枢密院会给你们安排差事,本王希望你们尽心去做!"

    听到这话,周清三人方才长舒一口气,如此命算是被保住了。

    不过是几句话,他们三人就被整得惊魂不定,也让他们三人对赵延洵更加敬畏。

    只听蔡永昆答道:"多谢王爷宽恕..."

    "都起来吧!"

    "是!"

    三人这才站起身来,虽然对赵延洵极为好奇,可终究没一个人敢抬起头看。

    "本王一向赏罚分明,只要你们尽忠王事,该有你们的绝不会短缺,你们也不必因降将的身份看轻自己!"

    说到此处,赵延洵语气严肃道:"本王与你们推心置腹,只望你们莫要辜负本王一片真诚!"

    实打实的说,赵延洵最后两句话确实够真诚,已让周清三人动容。

    此刻,周清也顾不得什么礼数不礼数的,只见他抬起头说道:"王爷如此抬举,臣这条命...就交给王爷了!"

    这虽是大白话,却能直抒胸臆,周清可算是硬气了一回。

    "好...很好!"

    赵延洵面带微笑,看着周清说道:"你们回去吧,孤等着你们立功的消息!"

    这就完了?周清三人皆感疑惑。

    确保自己没听错之后,周清三人躬身答道:"臣等告退..."

    "去吧!"赵延洵挥了挥手。

    听这三人说话的内容和语气,赵延洵便知他们已经服气,想来是愿意为自己做事的。

    既然如此,也就没什么可多说的,敲打一番也就可以了。

    对赵延洵来说,这是微不足道的事,在周清三人心头缺如泰山一般重。

    一直到走出永安门外,三人才长舒了一口气,可见刚才在谨身殿他们压力有多大。

    只听庞国兴说道:"不管怎么说,最难的一关过了!"

    周清忍不住感慨道:"雍王之威,犹如雷霆万钧,让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这一点,另外两人绝无异议。

    许多人只觉雍王年轻便加以轻视,作为对手是最要命的,偏偏徐龙升那些人还不明白。

    三人沉默一阵后,只听蔡永昆说道:"王爷说,枢密院会有差事安排,我们何不现在就去看看?"

    周清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第605章 纸笺

    出了永安门往西,就到了枢密院的官署。

    这里原本是左长史官署区,在成了枢密院之后,左右长史司合为一处搬走,给枢密院腾了位置出来。

    周清三人进了枢密院大门,只看到内部吏员来往频繁,一片忙碌景象。

    才走下了台阶,就有小吏迎了过来,询问道:"你们找谁?"

    庞国兴答道:"我三人奉王爷之命,来此听候差遣?"

    打量眼前三人后,小吏问道:"你们是谁?"

    "在下原神武右卫指挥使周清..."

    "在下原武骧右卫指挥使蔡永昆..."

    "在下原龙腾右卫指挥使庞国兴..."

    三人自报名号,听起来牛皮哄哄的,可这小吏眼里却露出了一丝轻蔑。

    这让周清三人极为不爽,连雍王本人都没有轻视他们,这厮算个什么东西,也该蔑视自己这些人。

    "就在这儿等着,我去向大人通禀..."

    待这小吏离开,周清怒道:"这厮混账!"

    但另两人却平和一些,只听蔡永昆说道:"不是所有人,都有王爷一样的心胸!"

    只这一句话,就让周清心态平和了许多。

    自己这些人给陇右带来了战争,却又被人轻易大败,人家轻蔑也很正常。

    正当他三人安抚自己内心时,却见前面大堂内走出一人,正是枢密右使关和泰。

    走下台阶,关和泰说道:"三位,你们可算来了!"

    只见跟出的小吏介绍道:"这位便是枢密右使关大人!"

    "见过关大人!"

    微微点头后,关和泰沉声道:"殿下说...你们出身勋贵之家,以兵法战阵传家,所以想让你们去讲武堂授课!"

    赵延洵建立讲武堂,这件事周清三人清楚,相当于武人的国子监。

    但让他们三人去授课,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毕竟他们是才归降的"罪人"。

    没理会周清三人的异样,关和泰接着说道:"这些选拔出军官,虽只是总旗百户一级,但是些野性难驯的主儿,若没有真本事可降不住!"

    关和泰这是在提醒周清三人,千万不要起藏私的念头,到时候只会弄得自己没脸没皮。

    当然了,这话反过来的意思就是,有真本事便可以混得如鱼得水。

    "三位可明白了?"关和泰微笑着说道。

    只见庞国兴上前说道:"多谢关大人指点!"

    ......

    王府内禁宫,永福宫偏厅内。

    薛宝筠坐在书桌前,在她面前摆放着各种单据,左右各设有一张小桌,两名侍女正拨弄着算盘。

    "禀告娘娘,四百五十三加三百二十六,合粮食七百七十九石!"

    听到这话,薛宝筠在面前纸笺上写上了数字。

    这时其中一名侍女起身道:"娘娘,已经全部算完了!"

    薛宝筠放下笔,揉了揉自己的肩膀,说道:"总算事完了!"

    刚好玉竹从外面端着茶走进来,只听她说道:"娘娘辛苦了,喝口茶吧!"

    薛宝筠面前的纸笺上,已经列好了所有物品的数额,这都是她初五慰问赏赐用的。

    东西极为繁杂,先要计算出受赏人数,然后各种赏赐种类不同又得分别计算,然后再一项一项汇总数目。

    接过茶杯,薛宝筠微微笑道:"忙活了一上午,才把各项开支算出,本宫这功劳...在王爷那里讨一份誉册,不过分吧?"

    玉竹笑着说道:"这自然不过分的,要不...奴婢这就把娘娘的意思禀告王爷?"

    薛宝筠微微摇头,说道:"算了,这点儿辛苦就别到王爷跟前儿现眼了,谁让本宫头上顶着凤冠呢!"

    玉竹在一旁匣子里翻找东西,同时说道:"王爷被世人尊为神圣一般的人物,娘娘您做圣人正室夫人,可不得要辛苦些!"

    事实上,玉竹这话可谓投其所好,薛宝筠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正室位份。

    薛宝筠含蓄笑着,透露了她的心情。

    这时玉竹已捧出一个小匣子,将其放在薛宝筠桌案上打开,里面是一枚纯金打造的凤印。

    "娘娘...请用印!"玉竹递出了印章。

    纸笺上只要盖上王妃之印,就可以拿到库管所提东西。

    结果印章,薛宝筠正要盖上去,可她犹豫了一下又放了回去。

    玉竹正疑惑间,只听薛宝筠说道:"不着急,还是等王爷过目之后再说!"

    玉竹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恰好就在这时,只听外面有侍女禀告:"启禀娘娘,王爷来了!"

    薛宝筠立马起身,同时对玉竹说道:"把单子带上!"

    "是!"

    永福宫院子里,赵延洵站在一棵梅花树前,左右分别是侯诗筠和周兰芷。

    薛宝筠在宫里算账,侯诗筠二人则在外面赏雪,正好先一步"截住"赵延洵。

    "赏雪?这雪可没啥好看的!"赵延洵笑着说道。

    周兰芷便问道:"那王爷您说...那里的雪好看?"

    赵延洵背着手说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样的雪景才好,在王府在城内,都是看不到!"

    这时侯诗筠说道:"王爷胸怀宽广,自然看得万里雪飘,臣妾等妇道人家...看看宫里的雪也就够了,岂敢和王爷相提并论!"

    听到这话,赵延洵还觉得没啥,反倒一旁的周兰芷心中诧异,她没想到侯诗筠拍马屁的功夫如此厉害。

    周兰芷本以为,侯诗筠只会逢迎王妃,当真人不可相貌。

    当然了,这样的马屁听着很舒服,尤其是配合着侯诗筠崇敬的目光,以至于赵延洵笑出声来。

    这时正殿方向传来薛宝筠的声音:"什么事儿这么高兴?说出来让臣妾也高兴高兴!"

    "见过娘娘!"

    侯诗筠二人向薛宝筠行礼,后者眼睛里却根本没他们,直迎着赵延洵走了过来。

    "臣妾拜见王爷!"

    眼见着薛宝筠要行大礼,赵延洵连忙上前扶起道:"爱妃何必如此大礼!"

    薛宝筠说道:"王爷几天不来,臣妾只怕是怠慢了王爷,岂敢不小心翼翼!"

    这话是在开玩笑,但也能听出其中幽怨之意,于是赵延洵安抚道:"爱妃...孤这不是来了!"

    玩笑开过,薛宝筠说起了正事。

    "王爷,有关慰问赏赐的单子,臣妾已经列出来了,只等王爷过目之后即可用印!"

    说完这话,薛宝筠向身后的玉竹使了个颜色。

    玉竹勾着腰连忙上前,捧起手中纸笺道:"请王爷过目!"

    接过纸笺,赵延洵正看着,只听侯诗筠说道:"王爷...娘娘这几天都在忙活这事儿,今天更是把自己关在寝殿里忙活了一上午,臣妾看着都心疼呢!"

    薛宝筠转身,看向侯诗筠佯怒道:"就你话多!"

    侯诗筠主动上前,挽着薛宝筠衣袖道:"臣妾不是为娘娘鸣不平嘛!"

    这一幕,看得周兰芷更是别扭,这些话她可说不出。

    这其实也说明,在柳山驿直面末世的周兰芷,要比侯诗筠更独立坚强一些,所以不想去过多巴结跪舔别人。

    将纸笺递给一旁的玉竹,赵延洵说道:"爱妃着实辛苦了,就按这个办吧!"

    "臣妾遵命!"

    薛宝筠欠身行礼,还搞得非常正式,引得赵延洵失笑摇头。

    "走...进去看看看宏儿去,几天没见了,也不知他还认不认得我这当爹的!"

第606章 逃跑者

    十二月三十,大雪。

    宁阳北面连绵大山里,一队人正小心走着,人数差不多有五十多号。

    队伍前面,石雄提着刀满是警惕,目光打量着周围情形。

    "石千户,我们都在山里转了一天了,怎还没找到出去的路!"

    "你不是说,只需二三十里,就能找到一处庄子...可现在庄子在哪儿?"

    "弟兄们可都饿肚子了,石大人...你可得赶紧想办法!"

    听到身后的抱怨声,石雄感到烦躁无比,本来他的心情就不是太好。

    "都别吵...小心再把怪物引来,你们不要命了?"

    石雄抓住了关键,在这野外别的不怕,最怕的就是遇到丧尸。

    他们逃离时,本来有一百多人,可如今只剩下五六十人,其他人一部分是走散了,更多却是死在丧尸爪下。

    众人随即闭嘴,更为警惕看向四周,生怕真有的丧尸杀来。

    他们该感谢这冬天和大雪,在这种天气条件下,丧尸活性变得极低,才没有到处游荡。

    可一但运气差碰上了,还是会给他们带来极大麻烦,要是丧尸数量太多那就更糟了。

    事实上,即使没有下面人抱怨,石雄也知道自己迷路了。

    这两天连个太阳都看不到,周围全是白茫茫的一片,且有山脉阻挡视线想,让他很难分辨出行进方向。

    "再往前面走...只要出了山,咱们就能活!"

    "各位兄弟,咱杀这么些人...已经没有退路了!"

    "被雍军抓住会死,被怪物发现会死,咱们只能继续逃!"

    一味恐吓手下人肯定不行,石雄还得聚拢人心。

    只有把人聚拢在一起,他才能逃得更远。

    这次哗变,其实就是石雄在捣鬼,路上他一直渲染恐怖气氛,说自己这些人肯定是拿去当肉盾,会死在清剿鬼物的路上,甚至可能直接被雍军杀掉。

    士兵们初降,本就有些疑神疑鬼,石雄长期挑唆众人自然相信,最终导致哗变发生。

    一但走上这条路,许多时候就身不由己,只能一错再错。

    在石雄一行后方五里处,正有一队人在搜寻他们,他们是宁阳卫的士兵。

    带队的是千户王钊,往宁阳的押送任务,总体上是由他来负责。

    进入宁阳共有五队合计一千人,其他四队安全到达预定地方,偏偏最后一队出了问题。

    虽不是王钊直接押送,可毕竟负有"指挥"责任,所以在得知情况之后,王钊亲自带了人来"评叛"。

    "这些脚印踩出来不久,看来这次咱们找对了方向!"王钊脸色阴沉。

    虽然要找到人了,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已得知王府将会严查此事情。

    王钊很难受,只听一旁的百户义愤填膺道:"大人,这些王八蛋,杀了几十个村民...抓到了定要叫他们生不如死!"

    "没错!"一众卫所士兵同仇敌忾。

    王钊沉声道:"他们是该死,可照枢密院的军令,人抓到要带回府城受审!"

    为免众人继续追问,王钊接着说道:"先别说这些废话,把人抓到才是要紧!"

    "许三斗,你带一队人走山里小路,我们前后包抄!"

    王钊身后一名百户当即领命,然后他就带着另三十人,进入山林小路之中。

    小路虽然快,但却更有危险,非得善于"山地战"的人带兵不可。

    这几个月来,各地卫所成立之后,所有士兵除了日常训练,也都陆续到野外击杀丧尸,所以积累了丰厚的山地作战经验。

    事实上,如今陇右境内清剿丧尸,卫所军也成了主力选手,并不仅仅只负责防御地方。

    一路追击下,许三斗带的人终于发现了石雄一行,但他没有立即出手阻击,而是奋力继续往前赶。

    他要在前面拦住这些叛军,然后与王钊前后夹击。

    "前面有人..."

    "石千户,前面有人..."

    听到手下人呼喊,石雄立刻往前方看去,果然看到前路有军士集结。

    "是雍军,他们追过来了!"

    "怎么办...往哪儿逃!"

    禁军众人惊慌无比,他们差不多已是惊弓之鸟,基本没有和雍军作战的勇气。

    两侧都是大山,唯有中间有面前通行的道路,前面走不了就只能掉头。

    "不要慌,往后撤..."石雄大声喊道。

    没有人会四散乱跑,在这山里要是跑散必死无疑。

    "撤...撤!"

    众人掉头后撤,后方王钊等人则相隔二三十米跟着,并保持了基本作战阵型。

    石雄一行闷头往前冲着,却听前方传来呵斥声道:"石雄,你要往哪里跑?"

    却见前方又有一队人马,已列好军阵徐徐赶来,个个目光之中都泛着寒光。

    石雄一行顿时停在,此刻前后都有拦路虎,他们唯一能逃的就是两侧。

    偏偏这一段地形,两侧都是高大岩石,他们根本没法逃走,显然此地是王钊精心选择。

    "你们这些王八蛋,王府给你们吃喝,绕你们罪过...你们却恩将仇报!"王钊破口大骂。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的行径会影响他的仕途,他就更无法忍受了。

    "今天都特么跨年了,弟兄们本该好好在城里待着,偏偏让你们这些狗崽子害得,在这山里吹风顶雪...你说说,这笔账又怎么算?"

    在王钊说话时,前后两军还在行进,已将石雄一行困死在前后五十米范围内。

    随着王钊一声令下,前后大军全都停下脚步,或许下一刻就是总攻时间。

    只听王钊说道:"都听好了,现在放下武器,可以宽大处理,负隅顽抗者...死!"

    这一句话,让本就一盘散沙的禁军众人,此刻战斗力更是极速下滑。

    "别信他的鬼话,投降我们必死..."

    没等石雄把话说完,一支箭矢呼啸而来,直接命中了他后腰。

    这厮把自己藏在人群里,防的就是雍军箭矢,可他身后那人发现雍军有人放箭,就只顾自己离开了。

    石雄惨叫一声倒地,让禁军众人更是惊慌无比。

    见此情形,若非有枢密院军令在,只需要一个冲锋的王钊就能灭掉这些人。

    "再不投降,定斩不饶,放下兵器!"王钊厉声呵斥。

    一众卫所士兵尽皆呵斥道:"放下兵器!"

    在这声浪之中,禁军众人肝胆俱裂,于是纷纷放下兵器投降。

    石雄此刻还没死,箭矢虽已命中他的腰部,但并未伤到要害处,只是现在疼得他受不了。

    "把兵器全都扔到前面来!"

    "全部趴在地上,双手双脚分开!"

    王钊的话,在场禁军一一照做,他们只希望自己能少受点儿罪。

    雍王士兵拿着绳子,将一个个禁军士兵捆了起来,局面依然被控制住。

    看着表情扭曲,已塞住嘴的石雄,王钊说道:"给他止血,可别让他死了,回去了还要审问!"

    这时许三斗迎了上来,说道:"大人...现在往回赶,怕是后天才能到府城!"

    王钊阴沉着脸说道:"先去附近县城,先将此事上报!"

    接下来,审问的事也很糟心,这个年他过得只会更糟心。

第607章 除夕前

    夜幕降临,今晚太安二十五年的最后一天。

    遵赵延洵的诏命,陇右各府县今晚取消宵禁,各地衙门可自行组织庆贺新年。

    劳作了一整年的陇右百姓,也确实需要好好放松一下,毕竟一年来连续不断的劳作,确实带给了所有人极大压力。

    各地府县庆贺方式不一,但最热闹必属于元阳城内。

    街道上,府衙办起了灯会,还有耍龙舞狮等杂技表演。

    "三秋哥,我就说这边的灯火热闹,你还要待在家里做什么..."

    被女孩儿拉着走在大街上,虽然并未有人注意自己,但李三秋还是觉得有些尴尬。

    虽然他已是兵马司总旗,虽然他已砍杀了无数丧尸,但遇到心爱的女孩儿,他便还是李家的腼腆老三。

    "小七,娘娘好容易准你一天假,咱该在家和长辈说话才是!"

    多余未婚妻小七的大胆,李三秋一时间适应不了。

    "我说,我爹娘他们也出来凑热闹了,谁还待在家里面..."小七语气中带有不满。

    末世爆发后,对旧有礼制形成了冲击,眼下没人会对青年男女交往鄙夷视之,除非做得太过分了。

    "你要嫌弃我,那我现在就会回王府去,说不能还能跟着娘娘混一顿火锅儿!"

    眼见未婚妻不高兴了,李三秋再敢乱说什么。

    好在他脑袋转得够快,便问道:"小七,啥是火锅儿?"

    "火锅儿你都不知道?还说自己见多识广呢..."

    小七炫耀似的介绍着,一边扯着李三秋的衣角穿进人潮,最终淹没在灯火之中。

    普通百姓图个热闹,当官儿却很少愿意凑热闹,尤其是品级比较高的。

    比如此刻枢密右使关和泰,他便和家人待在屋子里,喝了几口小酒心里美得不行。

    放下酒杯,关和泰忍不住说道:"殿下说,去年众乐乐,今年放大家回家独乐,前后竟已过了一年时间..."

    "虽只一年,但却让人觉着...已有三五年之久!"

    只听这说话的声音,关唐氏便知道,丈夫已经不太清醒了。

    可这一年时间,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时候,所以关唐氏并未劝丈夫少饮酒。

    偏偏此刻房间内只有他们两人,一儿一女已经出了家门,去城里街道上凑热闹去了。

    眼见自己说的话没人接,关和泰也自觉没趣儿,沉默几息后便从凳子上起了身。

    眼见丈夫往门外走去,关唐氏仍不住问道:"老爷要去哪儿?"

    "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去老周去!"关和泰答道。

    "周长史?你找他做什么?妾身记得...以前老爷可没少抱怨过他!"关唐氏极为不解。

    "与他共事难受,与他做朋友还是不错的,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说到这里,关和泰自己都笑了起来。

    周承平脾气又臭又硬,即便现在回想起在长史司共事的情形,关和泰都觉得憋屈难受。

    但又不得不说,周承平这人非常实诚,当朋友还是很不错,至少可以推心置腹...

    偌大的陇右,能让关和泰推心置腹的,却也仅有周承平一人。

    当关和泰去找周承平时,谨身殿西偏厅内还挑着灯火。

    今晚王府之内,除了当值的侍卫太监和侍女,其他人都被放了假,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赵延洵可以给整个陇右放假,可却没法儿给自己放,毕竟这份家当是他自己。

    此刻在他面前,摆放着一份一份报告,是有关叛逃禁军的奏报。

    刚刚才通过电话,从宁阳传回了谨身殿,被太监记录下来进呈赵延洵面前。

    这份调查报告,是林全和宁阳府衙,以及宁阳卫三方会审的初步结果。

    报告之中,讲述了石雄等人审讯结果。

    "原来这个石雄,却是徐龙升安插在神武卫的暗子,此人竟起了投奔徐龙升的心思..."

    赵延洵叹息道:"徐龙升将死之人,竟还有人要投奔他,当真是遥不可及!"

    事出反常必有妖,还得继续追查才行,于是赵延洵提笔写道:"严格审讯,追问同党!"

    虽对击败徐龙升有信心,但如果禁军之中藏有他的棋子,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或许还会导致大麻烦。

    最要命的是,禁军的这些百户千户们赵延洵要用,他就必须保证这支队伍不会有二心。

    所以,必须要挖出里面的双面绒人。

    写完放笔尖,赵延洵沉声道:"把这句话传给林全!"

    "是!"霍安应答之后,立刻向一旁的小太监安排了下去。

    一身单衣,赵延洵走出了谨身殿,听着外面欢乐的喧闹声,他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如果真查出了什么同党,有可能在各地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初降的禁军又有反叛。

    若要应对,就得下令各地卫所,加强对这些禁军的约束,可如此有何赵延洵的怀柔政策相抵触。

    就在这时,谨身殿一侧出现一名小太监,蹑手蹑脚来到霍安身旁耳语了一番。

    霍安面露为难之色,眼下可不是打搅的时候。

    一旁的小太监提醒道:"公公,让您递话...这可是几位娘娘的意思!"

    没办法,霍安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勾着腰说道:"王爷...几位娘娘还在玉琼苑等着呢!"

    "知道了!"

    这句回答,让传话的小太监不明就里,"知道了"是啥意思?王爷到底啥时候过去?

    来回踱步几圈,赵延洵终于站定,然后往谨身殿内走了去。

    来到西偏厅落座,赵延洵再度提笔书写。

    "命令各卫所,将所辖禁军士兵再次分流,每地人数不多于十人,且教导士兵为其三倍!"

    现如今,禁军在分到卫所后,是由各卫所自行安置,分开的禁军人数多少不一。

    把禁军细分,尽可能减小他们的规模,即便有人包藏祸心想要挑事儿,也就没法形成合力了。

    "立刻发给枢密院,让他们即刻传达下去!"

    "是!"

    安排完了这些,赵延洵往寝殿方向走了去,他得换一身衣服再去敷衍。

    他的两道手谕,在传达到枢密院后,可把当值的官吏忙坏了。

    而当枢密院匆忙把消息传达下去,也让另一头各卫所忙碌起来,这个除夕夜终究是难安稳。

第608章 吃火锅

    内禁宫,玉琼苑,此刻亦是灯火通明。

    这里是王府举行宴会的地方,今日亦是赵延洵一家团圆处。

    和以往宴会的热闹不同,今日此处未曾设舞乐,倒显得清净了不少。

    此刻玉琼苑正殿内,只设有一张大长桌,圆桌中间被掏了洞,正好安放下了两口锅。

    桌上摆有各种新鲜食材,在这末世着实显得珍奇,整个西北也只有雍王府能拿得出来。

    长桌顺着南北方向摆放,北端设有两张椅子,此刻薛宝筠坐在靠右位置。

    长桌东西两侧,又各设有两张椅子,林静玉和黄蓉蓉靠北相对而坐,侯诗筠和周兰芷则在下首位置。

    大殿内坐的五个女人,此刻气氛极为融洽,三三两两各自闲聊着。

    "妹妹可得多注意身子,平日里饮食要周全,我怀宏儿的时候...那可真是操碎了心!"

    拉着林静玉的手,薛宝筠极为暖心道:"妹妹宫里若是有什么短缺的,只管派人来告诉我...我这里有的都可以帮衬你!"

    虽然知道这是场面话,林静玉还是很配合的演戏。

    "多谢姐姐挂念,日后怕是少不了劳烦姐姐!"

    "说这话就见外了,什么劳烦不劳烦的...说到底,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别说两家话!"

    林静玉适时道:"姐姐说得是,是小妹说错话了,还请姐姐万勿怪罪!"

    前前后后的谈话,林静玉都一直捧着薛宝筠,给足了她正妻的面子,这让薛宝筠很是满意。

    既然林静玉如此识趣,那往后未必不可以多走动,把内宅和睦这场戏演深演实。

    偏偏这时候,黄蓉蓉打岔道:"王爷怎么还没来?"

    "都什么时候了!"

    侯诗筠立马递话道:"蓉姐姐,已经派人去请了!"

    "都请了三遍了,王爷却还没来...怕是这些奴婢糊弄咱们!"

    一听黄蓉蓉这话,前两次派去传讯的小太监,吓得直接跪在了大殿门口。

    "蓉娘娘,奴婢等确实去了谨身殿,可王爷在翻阅公文..."

    眼见黄蓉蓉责问奴婢,薛宝筠却没出来说话,她倒乐得看黄蓉蓉出洋相。

    好在一旁还有林静玉,只见她冲殿外吩咐道:"你们先下去...别在这儿叫苦了!"

    说完这话,林静玉目光扫向黄蓉蓉,对她使了个眼色,后者才不情不愿坐下。

    这时薛宝筠笑着说道:"王爷日理万机...一时半会儿来不了,蓉妹妹可要多担待!"

    拿起汤匙把玩着,黄蓉蓉瓮声瓮气道:"我只是发发牢骚,也没说不担待!"

    听到这话,殿内几人都笑了起来,也只有黄蓉蓉会觉得,自己可以担待赵延洵了。

    "启禀娘娘,王爷已从谨身殿动身..."

    示意传话的小太监退下,薛宝筠对左右站着的侍女说道:"开始吧..."

    几名侍女立刻上前,围绕着长桌忙了起来。

    火锅在这个时代,不是什么新鲜吃法,所以众人也算熟门熟路。

    侍女们给炉子里添活,并往锅里下着各样食材。

    "诸位姐妹...我们去迎迎一家之主?"

    说完这话,薛宝筠径直起身,其余众人也都跟上前去。

    见林静玉也跟着起身,薛宝筠连忙停下,扶着她的肩膀说道:"妹妹就不用起身了,你已身怀六甲...可不能出了什么闪失!"

    听到这话,林静玉也没多做理论,而是小心翼翼做了回去,听从了王妃的安排。

    再说他们几人来到大殿门口,正好看到几名小太监提着灯笼出现,下一刻赵延洵披着黑色斗篷来到宫门口。

    事实上,以赵延洵如今被改造后的视力,不要灯笼他也能看得清楚。

    但为了感受古时独有的氛围,赵延洵还是让人掌灯,否则若真声想照明,他可以直接让人拿手电和探照灯。

    薛宝筠几人走下台阶,在距赵延洵五步远的位置停下,欠身行礼道:"臣妾恭迎王爷!"

    赵延洵连忙上前,对几位后妃拱手回礼道:"让诸位爱妃好等,本王向诸位爱妃请罪,还望爱妃海涵!"

    薛宝筠走上前去,扶着赵延洵手臂道:"王爷这话可言重,我们几个女人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等等也没什么,无非...是饿饿肚子罢了!"

    薛宝筠开了个玩笑,在场几人除了黄蓉蓉,包括赵延洵都笑了起来。

    "走吧走吧...外面凉,进去说话!"

    路过黄蓉蓉身边时,赵延洵顺手拉住了她的小手,后者顿时喜笑颜开。

    一行几人进入殿内,却见林静玉在左右侍女搀扶下,已经起身要向赵延洵行礼。

    赵延洵连忙说道:"坐下坐下...赶紧坐下!"

    薛宝筠跟着说道:"妹妹...我都说了让你好好坐着,你怎么就不听话!"

    来到林静玉身侧,赵延洵略带责问之气问道:"爱妃,我不是跟你说过了,怀孕期间不必多礼,你怎么就不听话!"

    这份责问,让其他几个女人极为羡慕。

    此刻,薛宝筠亲自给赵延洵拉开椅子,说道:"王爷请坐!"

    几人落座,已有侍女为众人布菜。

    赵延洵身旁的侍女正要忙活,却听薛宝筠说道:"你退下!"

    侍女退后一步,薛宝筠已亲自为赵延洵夹菜,一副贤妻模样。

    众人吃得斯斯文文,也就赵延洵"狼吞虎咽",与此间显得格格不入。

    众人一边吃一边聊着,气氛和谐而温馨。

    没过一会儿,赵延洵注意到黄蓉蓉话少,便问道:"蓉蓉?咱们都说说笑笑...你为何愁眉不展?"

    "王爷...臣妾想爹娘了!"从小被父母宠大,黄蓉蓉自然和爹娘感情深厚。

    只这一句话,就勾起了在场众人愁思,现场气氛黯然了许多。

    侯诗筠更是直接掉下了眼泪,她亲历了全家丧生过程,此刻已被愁思勾起了回忆。

    这时黄蓉蓉接着问道:"王爷曾说过,臣妾和爹娘会有重逢那天,如今一两年过去了...不知臣妾还要等多久!"

    类似的话,赵延洵确实说过几次,就连薛宝筠也记在了心底。

    如今黄蓉蓉提出这个问题,于是薛宝筠也安静听着,想从赵延洵这里得个答案。

    这个问题,赵延洵还真不好回答,因为他也说不准。

    "嗯,这个...that..."

    语无伦次之间,赵延洵竟把前世的单词蹦了出来。

    最终赵延洵安抚道:"爱妃...会有那一天的!"

    返回关内,本就不是件容易事。

    一方面前有丧尸拦路,其次赵延洵还得考虑清楚,该以何等身份回去。

    是大晋的雍王,还是陇右的雍王。

    若是前者,那他可能就得放弃已有的权力,不然朝臣们绝容不下他。

    若是后者,他就得做叛贼了。

    一但和朝廷起了冲突,能不能打赢是个问题,打出了烂摊子如何解决也是个问题。

    但有时候,事情发展到一定地步,走向不是人力可控制的。

第609章 夜哭太庙

    除夕一过,时间进了新的一年。

    新君继位,新年伊始,自当改元。

    正月初一,便是靖平时代第一天。

    京城,大内后宫,夜色暗沉。

    时间刚过寅正(凌晨四点),延寿宫内燃起了灯火,大殿内太监宫女跪了一地。

    "太皇太后...您这是怎么了?"

    "传御医了没?"

    "已经有人去了!"

    "狗奴才,还不再去几个人催..."

    寝殿内,太监宫女忙成一团,一个个都尽可能在做事。

    也不怪他们慌张,实在是当下的情绪太吓人。

    只见太皇太后李氏,此刻躺在床上睁着双眼,嘴里不断念道着:"皇上...皇上...皇上..."

    一旁的太监磕头道:"太皇太后...已经派人去请皇上了,皇上一会儿就来!"

    但李氏好像没听到一样,此刻还嘴里还在呼喊着,只是声音越来越小。

    最终,李氏闭上眼睛,整个人昏睡过去。

    现场众人吓得半死,生怕李氏出了意外。

    近侍嬷嬷连忙靠近床边,伸出手去探李氏鼻息,深怕李氏有个什么好歹。

    可这手才伸出去一半,床上躺着的李氏突然睁开眼,吓得这嬷嬷赶紧把手收了回来。

    "扶哀家起来!"李氏语气严肃。

    此刻的李氏恢复了正常,根本不像刚才"中邪"的样子。

    靠近的几名宫女连忙上前,将李氏从床上扶了起来。

    "更衣,其他人都退出去!"

    "是!"

    在这延寿宫内,李氏拥有绝对权威,不相干的人全都退出了大殿。

    很快,李氏换好了袍服,独自一人走向了正殿大门。

    "开门..."

    显然李氏心情不大好,所以此时没人敢多说话,宫殿大门被缓缓打开。

    夜色漆黑,外面悄悄的,只有呼啸的风声。

    有宫女拿来了斗篷,小心翼翼批在了李氏身上。

    "摆驾...太庙!"

    太庙,顾名思义是供奉历代皇帝,举行祭祀的地方。

    "太皇太后...现在这时候..."

    李氏眉目一挑,语气严厉道:"哀家说的话你们没听见?再敢多嘴,杖毙!"

    众人再不敢多劝,很快找来辇轿,抬着李氏就往太庙而去。

    太庙虽在城之内,但却在皇宫大内之外,要出去还是费了一番功夫。

    乾安宫内,赵维隆已经起身,几名太监正在替他穿戴。

    "皇上,刚传来消息...太皇太后往太庙去了!"有太监站在寝殿外禀告。

    这个时候去寝殿做什么?赵维隆心中满是狐疑,同时心中警惕大起。

    他和太皇太后之间,始终有着隔阂,所以赵维隆对其一直防备着。

    "太医们可瞧过了?"

    "回禀皇上,太医们还没到,太皇太后就出了延寿宫!"

    这个时候,赵维隆冠服已快穿好,只见他回头说道:"摆驾...去太庙!"

    "遵旨!"

    另一头,李氏已来到了太庙外,迈步走下了辇轿。

    太庙香烛日夜不停,当值的二十几名太监,此刻全都跪在雪地里,迎接着李氏的到来。

    "你们都在外面候着,本宫一个人进去!"

    "遵旨!"

    李氏迈着脚步,徐徐往台阶上走去,通过大殿正门可看到大晋太祖的画像。

    李氏走进大殿,没在临近的太祖太宗神位前停留,而是直接来到了太安帝灵前。

    太安帝的画像,悬挂在神龛之上,前方灵位书写着"大晋神宗显皇帝之位"几个大字。

    烛光摇曳,使得太安帝的画像明暗不定,整个太庙里的氛围格外森冷。

    拿起三根香,李氏在烛台上点燃,随后插在了香炉内。

    看着前方画像,李氏徐徐说道:"皇上...臣妾就要出手了!"

    画像上的人自然不会说话,所以李氏此刻没有多说,而是自顾自跪在了蒲团上。

    然后,李氏就开始了她的表演。

    "皇上...你在天上孤独,臣妾心里都明白,臣妾也是痛心疾首啊..."

    李氏的哭诉声很大,外面跪着的一众太监宫女都能听到,但他们完全不能解其中意。

    众人正疑惑间,却见太庙宫门处来了一队人,却是皇帝的仪仗到了。

    辇轿落在宫门内,赵维隆此刻也听到了哭嚎声,他也不明白这是唱那一出。

    但毫无疑问,在正月初一夜哭太庙,此事注定会引起风波,甚至于是狂风巨浪。

    赵维隆站在原地,他在思索一切可能,但终究没有啥头绪。

    于是他打算进去,亲自把事情问明白。

    "太皇太后在里面?"赵维隆问道。

    "回禀皇上,太皇太后在先帝灵前!"

    迈动脚步,赵维隆往前方走了去,很快他便出现在了大殿前。

    站在大殿外,赵维隆欠身行礼道:"太皇太后,孙儿来了!"

    李氏抬起头,看向赵维隆道:"皇上你来了,你来了就好!"

    "太皇太后何故如此?"

    "夜哭太庙,惊扰祖宗神灵,本是失礼之行,可今晚先帝托梦,却让哀家情难自已..."

    一听提到先帝,赵维隆瞅了一眼前方画像,而后问道:"不知皇祖所托何梦?"

    赵维隆已能猜到,事情关键就在托梦的内容。

    "你皇祖托梦来说,他一个人在天上,很孤单很寂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天天饱受煎熬,如临水火..."

    一听这话,赵维隆当即变色。

    若依李氏所说,太安帝在极乐世界一点儿都不快乐,已经到了神灵不安不宁之境。

    作为后嗣之君,致使先帝神灵不安,道一声失德也不为过,而这将影响到了赵维隆的统治基础。

    所以,这件事必须要尽快处理。

    知道事情烘托得差不多了,李氏接着说道:"先帝在梦里告诉哀家,他在人世已享尽富贵荣华,珍宝贵器陪葬他不稀罕..."

    "眼下,他只想有个能说话的人!"

    "先帝生前最宠端妃,为让先帝在天之灵安息,哀家觉着...不如皇上就赐端妃殉葬,如此便可解去先帝烦忧孤苦!"

    这句话,已是图穷见匕,暴露出了李氏的真实目的。

    赵维隆大受震动,他却没想到李氏会玩儿这一手。

    要端妃去死很容易做到,毕竟端妃在朝堂上的势力已被打垮,可这不仅仅是一条人命的事。

    他赵维隆能得帝位,端妃在其中起了巨大助力,杀端妃便极显他刻薄寡恩。

    更何况,在朝堂上倒端妃势力同时,赵维隆也接纳了不少端妃系官员,杀端妃这些人会如何作想,也是赵维隆要考虑的问题。

    正当赵维隆思索间,只听李氏说道:"皇上...端妃与先帝情深似海,想必她也是愿意随先帝而去的!"

    但听着这话,赵维隆心里想的却是,该如何清掉李氏在朝堂上的势力。

    太皇太后颐养天年就好,天天整幺蛾子他可受不了。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第610章 长守斋内

    赵维隆早就猜测,李氏不会安于现状。

    眼下他在朝堂上,斡旋南北之争已经很辛苦,不想后宫在起什么事。

    所以殉葬端妃这件事,赵维隆便想着将其压下,所谓"从长计议"只是个幌子。

    但皇宫大内,夜哭太庙这种事根本压不住。

    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得知消息的朝臣们就陆续赶到。

    正月初一,乃是休沐日,朝臣们本该在家里歇着,会见宾客走亲访友才是。

    "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端端的,怎就哭太庙去了?"

    有人随之叹息道:"国家不宁,历代先帝神灵不安呐!"

    这话引来一阵附和声音。

    朝廷面对丧尸侵袭危机力有未逮,如今不过堪堪稳住局面而已,各地战线随时都可能崩掉。

    为了加固防线,朝廷不止要维持大批军队,还得要抽调大批民夫到前线开挖沟渠。

    没错,朝廷方面也发现丧尸怕水,所以开外沟渠来稳固防线。

    而这也极大消耗着国库实力,整个国家处于超负荷运转中,不但朝堂上纷争不断,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本以为新帝新气象,谁知改元的第一天,就发生了夜哭太庙这种事。

    "好像是先帝托梦给太皇太后,说自己一个人在天上孤单,想要有人陪着说话..."

    "太皇太后说,端太妃最受先帝宠爱,可让其为先帝殉葬..."

    "真有此事?"

    "我也是听监门卫的禁军在议论,具体情况还是等消息吧..."

    众人议论之间,消息传到了陶阳伯曹嘉盛耳中,这让他大惊失色。

    若此事为真,明显是剑指端妃。

    最要命的是,一但端妃被打倒,他这端妃树上的枝干,也得跟着倒霉。

    正当曹嘉盛着急时,却见宫门缓缓打开,大太监陈长河从里面走了出来。

    "皇上口谕..."

    听到这话,在近百名官员纷纷跪下,准备聆听皇帝圣训。

    "皇上说...今日太皇太后身体不适,众爱卿不必惊慌,今日朝仪照旧..."

    听到这话,众人心里都嘀咕起来,而有人却已在心头冷笑,这件事没这么容易罢休。

    当然了,表面上一切都很和谐,朝仪也按既定方案开展。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当一切仪式结束之后,曹嘉盛迫不及待出了宫去。

    这次既是冲着端妃来的,太皇太后必定是准备充分,狂风骤雨极可能还在后面。

    所以在出了宫门后,曹嘉盛直接往皇陵方向去了,这事儿他要第一时间告诉端妃。

    平日里为免让人以为端妃有弄权之心,曹嘉盛没有不直接与端妃联系,可眼下也顾得不那么多了。

    曹嘉盛是骑马来的,和几名小厮纵马疾驰之下,花费了近一个时辰才赶到了皇陵。

    因为陵建从简,如今陵寝工程已接近尾声,在所三五个月时间,太安帝也就能入陵安寝。

    来到皇陵一侧的长守斋,这里有陵卫守备,大门紧紧关闭着。

    来到长守斋外停下,曹嘉盛直接来到大门处。

    "谁?"陵卫中有人问道。

    曹嘉盛答道:"端太妃胞兄,陶阳伯曹嘉盛,开门..."

    "原来是伯爷,只是太妃娘娘清修,伯爷要进怕是..."

    说话这人还没说完,却比一旁的同伴骂道:"你个死脑筋...伯爷要见太妃,你还要阻拦?"

    "可是..."

    后者大有深意道:"可是个屁,赶紧开门...咱俩别惹事儿!"

    一听这话,刚开始说话那人顿时愣住,然后也就不多言了。

    自己一个小人物,跟这些权贵老爷们较什么真儿呢!

    长守斋的大门被打开,曹嘉盛在路过帮腔那陵卫时,两人目光对视了一眼。

    待曹嘉盛进了大门,便见里面清幽寂静无比,在穿过第二层大门后,才在里面见到了人。

    七八个小尼姑在院里忙碌着,有人洒扫、有人进香...整体看来很和谐。

    但曹嘉盛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份和谐。

    一众小尼姑慌乱间,只听曹嘉盛道:"禀告太妃娘娘,就说愚兄曹嘉盛拜见!"

    院内众人都望着,却没有一个人动,让曹嘉盛有些不解,难道这些人都是聋子。

    还是从厢房里跑出两个小尼,径直往里面大殿里去了。

    没一会儿,进去的小尼姑出来了一个,站在台阶上对曹嘉盛喊道:"伯爷...娘娘叫你进去!"

    长守斋里面气氛有些怪,但眼下曹嘉盛没多想,而是迈步往大殿内走了去。

    在小尼姑的引领下,曹嘉盛进了大殿之中,便听里面传来木鱼声。

    来到静休室外,曹嘉盛大礼参拜道:"臣陶阳伯曹嘉盛,拜见太妃娘娘!"

    木鱼声戛然而止,端妃身穿灰色袍子,背对着曹嘉盛,说道:"你怎么来了?"

    "娘娘,大事不好了!"

    "若非有大事,你也不会来,说吧...什么事!"

    曹嘉盛低着头说道:"太皇太后夜哭太庙,说是先帝托梦,先帝一个人在天上太孤单,太皇太后提议说...要让娘娘为先帝殉葬!"

    端妃平静说道:"终于还是来了!"

    端妃反应和曹嘉盛所想不同,等了好几十秒,也没听到端妃多说什么,曹嘉盛才追问道:"娘娘...该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你说如何应对?左右不过去死罢了!"端妃语气依旧平静。

    这还是自己拿要强的妹子吗?难道说修佛半年,当真让她无欲无求了?

    即便端妃看淡生死,但曹嘉盛却做不到,他还有一大家子人要护着呢!

    只听曹嘉盛沉声道:"娘娘...即便是死,也不能死得无声无息!"

    终于,端妃转过身来,看向曹嘉盛问道:"那你说说...该如何是好?"

    曹嘉盛抬起头道:"臣...就是来请娘娘的示!"

    兄妹二人对视着,从曹嘉盛的表情端妃知道,自己哥哥确实已被逼得没法儿了。

    端妃冷笑道:"请我的示...我让你叫人来见我,一两个月你都没办,我的示你还听吗?"

    端妃几次跟曹嘉盛传话,让他安排刘德过来有事吩咐,可因长守斋被严密监视,所以曹嘉盛一直没有落实。

    此刻被端妃点出,倒叫曹嘉盛不知如何辩白。

    "娘娘,臣...也是有苦衷的!"曹嘉盛再度叩头。

第611章 大逆之事

    看着眼前兄长,鬓间已生有白发,端妃也不忍逼之过甚。

    端妃淡然道:"五十多的人了,久跪着身子骨儿也受不了,兄长还是起来吧!"

    "谢娘娘!"

    言罢,曹嘉盛从地上起身,带路的小尼姑立刻搬了蒲团过来。

    "我这里没有椅子,你就坐蒲团吧!"

    曹嘉盛没有多说,眼下他那有功夫计较这个。

    "娘娘...此事该如何应对?"曹嘉盛直接问道。

    端妃要是死了,曹家一大家子都得完蛋,所以他心急如焚。

    端妃面色肃然,说道:"这事儿...还得让刘德来!"

    "为何要让他来?"曹嘉盛分外不解。

    端妃却没有多说,但曹嘉盛可忍不了了,面带愠色道:"娘娘...有什么话不能跟臣,跟我这个兄长说,偏要跟一个奴婢说!"

    端妃仍旧不疾不徐,说道:"兄长当真要听我这法子?"

    "妙音...你就说吧!"

    情急之下,曹嘉盛竟叫出了端妃的闺名。

    "那好..."

    说道这里,端妃对外面侯着的小尼姑吩咐道:"你们两个,守在大殿门口,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

    刚才报信的两个小尼姑,得令之后退出了佛堂,顺道还把门给带上了。

    只听端妃叹息道:"我这里耳目众多,从咸福宫带来的奴婢,如今也就剩这两个了!"

    一听这话,曹嘉盛就明白了,为何外面那些小尼姑很奇怪。

    "那贱人不断想着法子,把自己的人换进来,如今这长守斋已是她的天下!"

    "别说什么先帝托梦了,即便没有这个,我也指不定那天就摔死病死饿死了..."

    曹嘉盛默然,太皇太后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是很容易的事情。

    "可她偏不用这些鬼蜮伎俩,而是想着正大光明杀我,报仇心切...可见一斑!"

    眼见端妃仍态度平淡,曹嘉盛耐心已被磨光。

    "妹子,眼下这情形如何应对,你倒是赶紧拿个主意!"

    端妃慢悠悠道:"我只怕说了,你没胆子干!"

    "你且说来!"

    沉思一番后,端妃也像是下了决定,便对曹嘉盛招了招手。

    "以防隔墙有耳,你且过来!"

    顾不上太多,曹嘉盛立刻靠近了去,眼睛直勾勾盯着自己亲妹妹。

    端妃压低声音说道:"眼下这处境,我们凭自己想要翻身毫无可能,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道理曹嘉盛懂,于是他追问道:"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儿在西北兵强马壮,可以引他领兵进京,勤王救驾,到时候便可置之死地...而后生!"

    "勤王救驾?"这话反倒让曹嘉盛不明白了。

    "让刘德给我儿传信,就说赵维隆弑君篡位,戕害诸王,窃夺帝位,皇帝密旨,让他领兵平叛!"

    "一但我儿杀入京城,曹家就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听完端妃这番话,曹嘉盛差点儿惊掉了下巴,只因这计划实在太**了些。

    "这...这不就是造反?"

    端妃冷笑一声,说道:"什么造反?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如今可有人说太宗皇帝是反贼?"

    当朝太宗皇帝,文治武功震古烁今,如今乃是人人称颂的明君圣君,虽然谁都知道他夺了自己哥哥的帝位。

    眼见曹嘉盛目瞪口呆的样子,端妃不由讥讽道:"亏你还是个男人,却连这都看不明白!"

    "可这...可这实在是...实在是太..."曹嘉盛心跳加速,一时间语无伦次。

    造反这种事大逆不道,曹嘉盛一时间根本没法儿消化。

    端妃失笑道:"我就说了,这事儿不能和你说,如今事还没做...兄长就被吓得只剩半条命了!"

    曹嘉盛面色一寒,随即说道:"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难道你不做,曹家就没有灭族之祸了?别忘了...那贱人的孩子是怎么没的!"

    这一句话,又给曹嘉盛心头来了一刀。

    曹家和李氏乃是不共戴天之仇,这仇必须要一方死绝才能罢休。

    曹嘉盛无奈道:"延洵那点儿兵马,岂能和朝廷大军相抗争?"

    端妃答道:"刘德说过,我儿手下兵强马壮,且扩张势头良好,如今已有半年过去,恐怕又已更进一步!"

    曹嘉盛又说道:"可一但延洵起兵,朝廷会立刻控制咱们,我们还是必死无疑!"

    "所以在他起兵之前,你就得尽可能躲得远远的,一但延洵起兵...你就带着族人销声匿迹!"

    "他若功成,你便可重复家族荣光,他若失败...你就带着永远族人隐姓埋名吧!"

    如果这样说,那干脆也不用造反了,自己直接带着族人隐姓埋名,岂不更省事儿?

    谁知端妃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难道你就甘心...让那贱人得了便宜?"

    "你若真的直接逃了,我还是会另想办法,让洵儿起兵!"

    佛堂变得沉默,看着端妃坚定的神情,曹嘉盛一时间不知说些什么。

    一直以来,整个曹家都是端妃的提线木偶,为她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今是越玩儿越大,竟谋划起了造反。

    看着自己这要强的妹子,曹嘉盛无奈问道:"妹子,难道那皇位,真就非得不可?"

    谁知端妃神色一沉,语气冷厉道:"我儿本就该是皇帝!"

    这是端妃一声的执念,为此她已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眼见端妃已铁了心,曹嘉盛提醒道:"我们可以隐姓埋名,可你却走不了,延洵兵峰一起,妹妹你可能就..."

    端妃神色间露出几分阴狠,说道:"所以你还得告诉延洵,赵维隆不但杀了他的父皇,而且还伙同李氏杀了他的母妃!"

    "要让他为我报仇,屠尽李家九族!"

    这番决绝之言,听得曹嘉盛更是心惊,这个妹妹让他感到可怕。

    ......

    从长守斋离开家中,曹嘉盛眼前仍浮现端妃阴狠模样,再想到端妃给他想的法子,曹嘉盛更是魂不守舍。

    他这样子,其妻刘氏发现了异常。

    当曹嘉盛坐到书房,刘氏便跟过来问道:"老爷...怎么了?"

    曹嘉盛没有答话,此刻他正天人交战,正在思索自己该怎么做!

    难道真的要造反?

    想到造反两个字,曹嘉盛就觉得胆寒,偏偏这还是端妃一个妇道人家提出来的。

    "老爷...到底怎么了?"

    曹嘉盛仍旧没有回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后,他开始客观权衡起这件事。

    反正自己家要亡命天涯,正如端妃所说赌这一把也没啥损失,何况自己不干端妃也会另想办法。

    虽然道理就是这样,当一想到要参与造反,曹嘉盛还是冷汗直冒。

    见丈夫焦急冒汗,一言不发,曹刘氏就更担心了。

    "老爷,到底怎么了?"

    一把拉住妻子的手,曹嘉盛说道:"你让辉儿过来,我有要事吩咐!"

    "什么要紧事?"

    曹嘉盛有些不耐烦,大声道:"快去!"

    "妾身这就去!"

    待妻子离开,曹嘉盛惨然一笑,喃喃道:"妙音啊妙音...咱这一大家子,都被你逼成反贼了!"

第612章 教导队

    靖平元年正月初五,元阳的大雪已停了三天。

    枢密院大门外,有军士陆陆续续到来,站在原地三三两两交谈着。

    "这次去北地,也不知是福是祸啊!"

    "是死是活咱不知道,但只要咱能活着回来,到时候说不定就是百户千户了!"

    "你小子别吹牛了,千户岂是那般好当的?百户说不定还有机会!"

    他们这些都是普通士兵,从基层士兵一跃而当百户,等于是连升三级。

    连升三级绝对是稀奇事,但此刻在这些士兵口中,却好像不是啥大不了的事。

    "既然他们愿意归顺,想来咱们的安全是有保障的,杀了咱们对他们可没啥好处!"

    "有道理!"

    众人议论之际,枢密院内亦有几人正在谈话。

    "老高,这次殿下给你机会,你可一定要把握住啊!"陈安明语重心长道。

    站在他面前的是个老头儿,实际上年龄比陈安明小几岁,但看起来却比他苍老许多。

    此人名叫高永发,乃是原陇右都司都指挥佥事,却因为当初赵延洵夺权时站错了队,于是被剥夺了一切官职地位。

    好在高永发只是站错队,没在关键时刻给赵延洵添乱子,否则他一家人就会跟那批权贵一样被诛杀。

    如今做了平头百姓,高家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辛,左邻右舍皆对其疏远,谁让他们犯过错呢!

    原本高家人都以为,自己一家永远翻不了身时,初三枢密院发来了一份公函,又让高家在新年迎来了希望。

    "我明白!"高永发沉声道。

    在过去的一年里,高永发先是对雍王府无尽仇视,认为是因王府才让他失去了一切。

    可随着王府实力不断壮大,随着赵延洵的种种神奇传说流出,高永发的仇恨转变成无奈。

    雍王秉承天命,他高永发逆天而行,落到这一步田地也属活该,要怪也只能怪自己。

    如今,既然雍王给他机会,那他便会拼尽一切把握住机会,让高家在陇重新站起来。

    陈安明接着道:"这次去北地,你要想尽法子,让陇右都司和其他都司归附殿下,一旦事称...这是多大的功劳,想必你非常清楚!"

    高永发在陇右都司位列高官,与丁弘带去北地的千户卫使们相熟,让他去干这差事很合适。

    指着一旁的张子明,陈安明接着说道:"这位张千户,便是和你一起去北地的,有事你们可以商量着办!"

    张子明向高永发拱手致意,高永发回礼后两人就算认识了。

    站起身来,陈安明说道:"想必教导队的成员已到齐了,你们可以出发了!"

    三人这才起身走出大厅,外面已有几名小吏等候,这些人是给高永发配的属官。

    往外走着,只听张子明说道:"我是降将,高大人你也算是降将...如今此重任交于我们,殿下真可谓用人不疑!"

    高永发叹道:"殿下胸怀宽广,非我等凡人能揣度!"

    枢密院大门外,已经到场士兵们,看到大厅里有人出来,便有军官开始了整队。

    "全体都有,列队!"

    听到军令,士兵们立马化身机器人,在原地排好了队列。

    一共三十人,此刻站成了三行,所有人都寂静无声。

    整个集合过程不超过五秒,被大厅里出来的几人看在眼里。

    众人对此司空见惯,唯有高永发忍不住心中感慨,雍王治军确实厉害。

    负责集合军官转过身,对到场张子明报告:"枢密院教导队集合完毕,请大人训示!"

    张子明走上前来,看着在场列队的军士,这些人全都是生面孔,是从个个卫所选拔而来的。

    选拔这些人只有两个要求,一是对王府绝对忠诚,二是自身能力足够强。

    所谓教导队,就是被派去北地郡训练各卫所军,在训练过程中让他们接受王府的统治。

    他们的训练内容,有队列军阵,更有思想方面的改造。

    如果说,对北地都司治下的改造是在悄悄进行,那么教导队就是明着进行的。

    丁弘说愿意归附雍王府,正好可以用教导队去实验,如果他拒绝或阻挠就说明他有异心。

    "弟兄们,我们这次去北地郡,是要替王爷将各都司卫所拿下,我们的任务是光荣的!"

    "王爷信任咱们,所以得这次任务的一定要完成,才不辜负王爷的信任!"

    目光扫视众人,张子明接着说道:"所以哪怕是死,我们也要把任务完成,你们...有没有信心?"

    张子明的问话极为严肃,在场士兵皆神色肃然,统一答道:"有!"

    从这些士兵的回答中,高永发看到了视死如归之慨,这让他大受震动。

    有如此强兵在手,哪怕北地那些人不投降,王府大军也能将他们打个稀烂。

    "很好..."

    张子明极为满意,紧接着下令道:"全体都有...向右转,齐步走!"

    士兵们依令而行,他们将从王府大门离开,外面已有马匹备好供他们赶路。

    他们一行人走出王府大门,马匹果然已经备好,远处却有妇孺观望着。

    见此情形,张子明叹了口气,对一众士兵说道:"给你们一刻的假,最后有什么话赶紧说!"

    那些妇孺,是此行士兵的家属,显然他们是来送别的。

    当然了,也有一些士兵是从其他府县抽来的,此时就留在原地等候。

    "张千户家里人没来?"高永发平静问道。

    "家里已经没人了!"

    "老朽失言了!"

    两人毕竟才相识,一时间却找不到话说。

    就在这时,王府东侧一处便门外,陆陆续续有妇人从里走出,个个穿着平民服饰。

    最关键是,这些人络绎不绝出来,最终走出了近两百多人。

    "这些人是?"高永发满是疑惑。

    张子明答道:"这些是战死着家属的代表,来王府接受王妃赏赐,想必此刻仪式结束出来了!"

    高永发恍然大悟,这件事他有所耳闻,却不知已发生在眼前。

    "看来王爷对抚恤烈属极为上心!"

    张子明答道:"这是自然,除了年终的赏赐,只要过节各府县也有慰问,烈属们至少都能活下去!"

    "如此,将士们便可安心在前线杀敌了!"

    时间逐渐过去,一刻钟时间很快到了,与亲人道别的士兵全部返回。

    "上马!"

    众人纷纷上马之后,张子明回望了王府大门上的匾额,而后下令道:"出发!"

第613章 慰问

    (章末彩蛋,下一卷的预告片,很燃哦!)

    回到永福宫,薛宝筠坐在镜子前,玉竹正替她取下凤冠。

    "还别说...这差事可真不好干,顶着凤冠半个时辰,本宫脖子都酸了!"

    看着镜子里蟒袍凤冠的自己,薛宝筠嘴里虽抱怨着,但脸上却带着笑意。

    只听玉竹说道:"娘娘可别急着叫苦,接下来还有的忙呢!"

    薛宝筠敛去笑容道:"所以啊...这凤冠也不是这么好戴的,偏偏总有些人眼热得紧!"

    玉竹答道:"娘娘,位份已定,皆为皇命...可不是谁眼热就能变的!"

    "你却是比旁人看得明白!"

    这时,只见一侍女端来衣物,那是一件银灰色加绒袄裙。

    看着侍女端来的衣物,玉竹问道:"娘娘,这衣服委实旧了些,要不要换一件?"

    薛宝筠淡然道:"旧些无妨,只要恰当就好!"

    虽说是旧衣物,其实也就裁剪出来两年,只是薛宝筠少穿压在箱底而已。

    但这衣服的做工和用料,依然是上上等之选,寻常权贵家难得一见。

    在赏赐完烈属之后,薛宝筠还要去慰问生活格外困难的烈属,这是她自己向赵延洵提出的。

    因是去寻常百姓家,因要突出自己亲和一面,薛宝筠才没穿蟒袍霞帔,穿"旧衣物"只为更亲民些。

    更换衣物时,薛宝筠问道:"仪仗可都准备好了?"

    玉竹答道:"回禀娘娘,早就准备好了,已在东便门外后者,要去的那地方,也派了人过去了!"

    "嗯!"

    穿戴完毕,薛宝筠走出了大殿,坐着辇轿出了永福宫宫门。

    一里来到东便门外,在几名侍女陪同下,薛宝筠上了停在门外的马车。

    作为王妃,薛宝筠很少出门去,活动范围基本在内禁宫。

    她对外面的了解,基本来源于侍女们口中。

    马车开动,这次薛宝筠出行,仪仗侍卫加起来有一百多号人,整个队伍看起来气势不凡。

    从东便门往外,队伍直接往南,又走了几百米出了道大门,才算真正离开王府区域。

    今日他们的目的地,是在东城的永定坊,距离还是有些远。

    街道上本就少有行人,再加上有元阳卫士兵戒严,所以此刻周围很是安静,只有整个队伍行进发出的声音。

    当然了,薛宝筠对外面仍很感兴趣,让人撩起窗帘缝隙足足瞧了十几分钟。

    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薛宝筠便道:"传下去,让侍卫们不要驱赶百姓,我们是去慰问的...不是去打仗!"

    "是!"

    这时马车内侍奉的玉竹说道:"娘娘...侍卫们也是为了您安危着想!"

    "本宫知道...但你别忘了,我们出来就是要让人看到,让所有人知道王府记挂着每一个烈属!"

    薛宝筠压低嗓音道:"如今若把人百姓拦住,我们做这些给谁看?"

    倒也是这么个道理,玉竹连忙说道:"娘娘说得有理!"

    让玉竹把帘子放下,薛宝筠问道:"对了,让你去问霍安,王爷几时回来,你可去问清楚了?"

    玉竹答道:"奴婢问了霍安,他说这次王爷出去,恐怕至少也得七八天...甚至更长时间,也不是没可能!"

    "要去这么久?"薛宝筠有些惊讶。

    时间陆续过去,马车来到了永定坊外。

    此刻坊门处,已聚集了大批妇孺,除了元阳卫和殿前卫的人,根本看不到一个男丁。

    王妃要来,提前两天元阳府衙就打了招呼,今天一早所有男丁都被请出了家门,去城内其他地方闲逛去了。

    马车来到坊门处停下,在玉竹的搀扶下,薛宝筠走出了马车。

    街道两侧,几百名妇人看了过来,所有人都想目睹王妃风采。

    虽衣着"朴素",但薛宝筠亮相的那一刻,依然惊艳了在场所有人。

    紧接着,有七八名衣着较好的妇人迎上前来,叩拜道:"叩见王妃娘娘..."

    她们这些人,是元阳府衙官吏的内室,此刻是来陪同薛宝筠慰问的。

    随着她们几人参拜,坊内街道左右七八百号人,跟着跪在地上叩拜,让薛宝筠身处人声鼎沸中。

    见此情形,薛宝筠也不免心感震撼,说到底她还是个不满十八的姑娘。

    努力平复心情,薛宝筠在几名侍女搀扶下,徐徐走下了马车。

    薛宝筠看向四周,对面前几位官员之妻道:"免礼!"

    紧接着薛宝筠又对玉竹吩咐:"让她们也都起来,地上怪凉的!"

    玉竹毕竟老成许多,此刻也不大怯场,往前走了几步对四周喊道:"娘娘说地上凉,让你们都起来,莫要跪坏了身子!"

    玉竹添油加醋一番,更让现场众人感受到了王妃的关怀。

    "娘娘真是菩萨心肠..."

    "也这样菩萨一样的娘娘,与王爷才是好姻缘..."

    "老天爷保佑娘娘长命百岁..."

    听着耳边不断传来的声音,虽然其中不乏粗鄙之语,但众人的祝福却是真心的。

    走在街道上,左右是随行的侍女太监,薛宝筠左右张望着,脸上表情随和而慈爱。

    "必要时,你还可以向百姓招手,说两句家常也可以!"

    四下张望时,薛宝筠耳边回想起赵延洵的话。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薛宝筠还是鼓足勇气,对街道两侧翘首观望的妇人挥手。

    "王妃...王妃娘娘向我招手了!"

    "胡说...娘娘明明是跟我招手..."

    仅是挥了挥手,现场众人就激动得不行,这是薛宝筠没想到的,却也让她长了见识。

    "王妃万福..."

    "娘娘新年好..."

    "娘娘长命百岁..."

    在这连绵不断的祝福声中,薛宝筠停到了一处巷口。

    玉竹在一旁提醒道:"娘娘...徐家就在里边!"

    这个徐家,一家两个男丁都已战死,留下连个遗孀带着五个孩子,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娘。

    虽然有衙门抚恤,但日子一样过得艰苦,作为典型薛宝筠才来慰问。

    她这次来,带了几石粮和其他吃用之物,足以改善徐家的生活。

    巷子里的路狭窄许多,只有士兵守卫两侧,路边并无妇孺围观。

    巷子里的积雪已被清扫干净,但地面有些凹凸不平,薛宝筠的绣花鞋走在上面有些硌脚。

    好在距离不远,前后不过五十米,薛宝筠就来到了徐家门口。

    这是一个简单的小院子,里面两名妇人已在等候,背上各自背着一个孩童,另有三个孩子跟在母亲身后站着。

    院子门口,也站着两名妇人,见薛宝筠到来她们也都迎上,这两位也是府衙官员的妻子。

    行礼之后,其中一人指着小院道:"娘娘...这就是徐家了!"

    "左边是徐家老大的媳妇,右边是徐家老二的媳妇,徐家的老母亲,我病在床难以起身,还请娘娘多担待!"

    院子里的妇人孩童,衣服上打着补丁,个个此刻都紧张得不行,就跟木头一样杵在原地。

    门口另一妇人冲院子里提醒道:"娘娘到了,你们还站着干什么?"

    按照昨日官府的教导,两名妇人连忙跪下磕头:"叩见娘娘..."

    走进院子,看着这简陋至极的住宅,薛宝筠想起了王府的马棚。

    此刻她不由泛起一丝怀疑,这真是人能住的地方?

    院子里虽洒扫过,可依旧布满了泥土灰尘,连个可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当然了,眼下薛宝筠也只能忍着不适,走进了这平民的院子。

    来到院内妇孺面前,薛宝筠本想将这二人扶起,但迟疑一霎后说道:"免礼...平身吧!"

    眼见这些人还跪着,薛宝筠又心感疑惑,难道这些人没听到?

    这时站在后方的妇人提醒道:"娘娘叫你们起来,还不赶紧谢恩?"

    一听这话,地上妇人再度叩头,说道:"谢娘娘!"

    薛宝筠面露微笑,语气和煦道:"今日本宫待王爷过来,就是看看你们过得如何,有什么不如意之处,你们尽可向本宫直言!"

    徐家俩媳妇此时慌得不行,那还能说得出话来,都支支吾吾说不出囫囵话。

    薛宝筠又问道:"家中可缺粮食?"

    这时玉竹端来锦凳,放在了薛宝筠身后,说道:"娘娘请坐!"

    锦凳和院子里的陈设显得格格不入,而薛宝筠主仆出现在此,更是显得突兀。

    面对薛宝筠的问话,徐家长媳磕磕绊绊答道:"近些日子有吃喝,只是家中没有劳力...所以饥一顿饱一顿!"

    她这一句话,让薛宝筠身后十名官太太脸色大变。

第614章 延峰县

    饥一顿饱一顿,这等于是说府衙没有照顾好他们。

    这要是传回王府去,那还得了?

    "娘娘,其实..."

    眼见这些官太太要出言打断,薛宝筠回过头去,表情平静道:"本宫没问你们!"

    "是...臣妾多嘴!"说话那妇人连连告罪。

    薛宝筠这才转过头去,面带微笑对徐家媳妇道:"你们接着说..."

    然后,徐家媳妇就接着说了起来。

    在薛宝筠来之前,官太太们给徐家媳妇上过课,但现在一紧张后者全忘了,所以一切只能照实说。

    听着徐家媳妇讲述,薛宝筠心下震惊无比。

    她是万万没想到,这一家人住的差穿得差也就罢了,哪知道吃的也是如此"清贫"。

    一边听着,薛宝筠也没闲着,在玉竹等人陪同下,来到了徐家的厨房。

    厨房内环境极差,而且透着一股子怪味儿,但薛宝筠忍住了逃走的冲动。

    "把盖子揭开!"

    听到这话,玉竹对一旁的侍女使了个眼色,后者立马揭开了灶台上的锅盖。

    锅里放着白面馒头。

    这时徐家长媳道:"娘娘...这是昨天官府送来的!"

    听到这话,薛宝筠转过身问道:"昨天送来的?本宫记得,府衙的新年慰问在年前就该派完,为何昨日才送?"

    这只能说明,要么是年前没办完差事,要么是为应付今日慰问,府衙的人做了临时补救措施。

    看来这慰问,自己体察不到什么...薛宝筠暗暗道。

    而面对她的质问,厨房门口的一众官太太,一个个都尴尬无比。

    徐家孩子多劳动力少,虽有抚恤也会过得很差,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要搁在正常年景,这一家人根本没法儿过活,眼下其实已经算很不错了。

    可王妃要来慰问,府衙的人为展现太平,所以才临时做了些"修饰",但这些话是不好明说的。

    薛宝筠也知道,这些事挑明了没意思,所以此刻也就没多问。

    接下来,她又是看了米缸,又看了徐家的其他情形。

    即便是已经"修饰"过的情形,依然看得薛宝筠心惊不已,甚至让她感受到了绝望。

    此刻她才真正明白,王府高墙内外是两个世界。

    为了看得更真切些,在慰问了徐家之后,薛宝筠还去了隔壁两家,这再度刷新了她的认知。

    原来普通人家的生活,竟是如此艰辛困苦...薛宝筠坐上马车时,脑子里想的全是这个。

    这样毫无生趣的活着,薛宝筠难以想象需要多强的承受能力,反正她自觉是活不下去的。

    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确实很难想象平民百姓的生活,所以历史上出现"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也就显得不奇怪了。

    当薛宝筠感怀之时,陇右北方延峰县内,赵延洵已结束对军队的检阅。

    年前一战,延峰县驻军顽强抵御,挡住禁军两个卫所进攻,让王府上下重新认识了卫所军的战斗力。

    在年前,枢密院就对延峰县驻军嘉奖过,而赵延洵这次亲自到场,更是对他们的极大认可。

    检阅结束,当赵延洵要离开校场时,校场上"万岁"声此起彼伏。

    能得到他的认可,对所有延峰士兵来说,都是极具荣耀的事。

    在一众文武官员陪同下,赵延洵从列队的士兵前方经过,面对呼喊声他也不断挥手致意。

    他的威望无可比拟,所以每一次挥手,都迎来了现场巨大声浪。

    现场气氛热烈,赵延洵面带笑容,同时对随行官员说道:"延峰县驻军,精气神饱满勃发,马山...你这个千户当得着实不错!"

    跟在后面的马山连忙上前,对勾着腰禀告道:"王爷赞许...臣..."

    屠户出身的马山那能想到,自己会有被赵延洵当面夸奖的时候,所以此刻面对夸奖,他都不知该如何回话。

    看着马山语无伦次,赵延洵笑着说道:"行了,你有功就是有功,带兵带得好就是好,过段时日讲武堂二期开班,也让你做个教授去!"

    这一句话,又让在场众人惊讶了,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一期讲武堂已经开班,除了枢密院的官员任教授,还有从各卫所和兵马司选出的指挥使和千户任教。

    马山极为尴尬道:"王爷...臣那会儿给人讲课!"

    继续往前走着,赵延洵说道:"你就不要自谦了!"

    这时天金卫指挥使方同提醒道:"王爷看重,你还不赶紧叩谢王爷?"

    "臣叩谢王爷!"

    接下来,赵延洵没有再多说什么。

    很快,赵延洵出了离开了校场,其余官员一道跟着离开,马山要安排部下所以留下。

    "老弟,你已入王爷眼中,往后前途无量啊...恭喜恭喜!"

    听到这话,马山转过身说道:"大哥,这事儿我也没想到,老话怎么说来着...我这也算因祸得福了!"

    孟海点了点头,提醒道:"今日之荣耀,是过去的成绩,往后你可别志得意满,小心栽跟头!"

    也只有真正关系好的兄弟,才会在此时跟马山说这些。

    马山点了点头,答道:"咱当初就是个卖肉的屠户,王爷看得起抬举咱,可咱不会飘到天上去,大哥你就放心吧!"

    马山说出这番话,证明他想得通透,这让孟海放心下来。

    再说另一边,离开校场后这些去了县衙,全面了解延峰县战后恢复情况。

    经过一场大战,延峰县死伤了不少人,这些人的安置抚恤,赵延洵肯定要亲自过问。

    今天他给自己任务排得很满,在了解百姓情况之后,他还得深入基层亲自查看。

    虽说官员们不敢捣鬼,但这事儿他得亲自看了才放心。

    当然了,这样深入百姓之中,也能传播他雍王的贤名,增强陇右军民凝聚力。

    太阳西斜之时,赵延洵忙完了在延峰县的一切,但这不等于着他的任务结束。

    这次从元阳离开,他自辽平一路到天金,接下来还得去北地郡前线看看。

    为了节约时间,赵延洵今天还将继续赶路,今晚他要到长右县的码头歇脚,顺便看看码头的情况。

    赵延洵赶路,随行者是三十名殿前卫,由总旗胡大彪统领。

    离开延峰之前,赵延洵郑重告诫道:"战后的恢复,你们要多上心,切不能让百姓流血又流泪!"

    天金知府**辉上前答道:"殿下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安置好受难军民!"

    点了点头,赵延洵说道:"你为官为人,孤还是信得过的,莫要辜负本王信任!"

第615章 码头上

    从延峰县到大河北岸的码头,需要跨过大半个天金府,距离差不多有一百多里。

    从太阳西斜时开始赶路,赶到大河岸边已是夜幕降临,前后用了一个半小时。

    在赶路过程中,赵延洵顺道检查了天金府的丧尸清理情况,总体来说做得很是不错。

    他们一路赶来,虽不时能遇到丧尸,但基本没有形成尸群,所以他们才能畅行无阻。

    否则这一百多里的距离,恐怕走到半夜都不一定能走完。

    看着远处的灯光,赵延洵便知是码头的人来接,于是又加快了脚步。

    远处的灯光是手电发出,所以赵延洵一眼认出了对面身份。

    他虽能认出对面人,可人家却不知来者是谁,所以拿起手电照向了官道上的来人。

    于是官道上响起了胡大彪的呵斥声:"混账...把灯放下去些,王爷来了!"

    对面一听果然是赵延洵来了,于是纷纷放低了手电。

    眼见赵延洵靠近,迎接众人跪迎道:"叩见殿下!"

    勒住缰绳,待胯下骏马停歇下来,赵延洵看向为首官员,问道:"你是何人?"

    地上官员禀告道:"回禀殿下,臣库管所河北粮仓大使张扬!"

    "起来吧!"

    "谢殿下!"

    "河面封冻,可否渡江?"

    张扬答道:"回禀殿下,河面已陆续解封,需得乘船渡河!"

    赵延洵本以为,河道还处于冰封状态,结果已经开始解封了。

    赵延洵又问道:"依你估算,河冰融化还得多久?"

    张扬答道:"回禀殿下,恐怕也就在这几日了!"

    "走吧,先渡河!"

    "是!"

    两艘大船停在岸边,可以轻松装下他们几十人。

    夜晚行船本来危险,但有探照灯一切都不是事儿,在赵延洵上船之后便开船了。

    大河之上寒风呼啸,在让众人深感难受时,也助力了船的行进速度。

    只用了十几分钟,船就停在了北岸码头。

    经过一两个月完善,码头旁已修起了几个大货仓,并配有完整的防护措施。

    说是码头货仓,其实此处也是个小型军事基地。

    驻防此处的,乃是天金卫的一个百户所,就是他们守着这里的大批粮食。

    一百人的兵力,守着这里的大批粮食,听起来似乎很不保险,毕竟北地的"敌军"实在太多。

    北地敌军多确实不假,但北地的丧尸更多,大军想要调动很难,而且很容易被发现。

    禁军渡河作战之所以没被发现,是因为避开了丧尸密集区,但码头所在的位置他们没法儿避。

    若真有人偷袭这里,要嘛从尸群里杀出一条路,要么再度从天金府绕路,而目前看来这两条路都不可能行。

    到了码头上,赵延洵没着急去仓库观看,而是让部下众人各自歇息。

    第二天一早,赵延洵起身吃了早饭后,才在张扬陪同下进了货仓。

    麻袋装的粮食整齐摆放着,每袋差不多是一百斤,一个货仓差不多有两千石。(一百斤等于一石)

    走在粮食间,只听张扬介绍道:"殿下,如今码头四个货仓,有存粮将近一万石!"

    赵延洵问道:"给北地都司的粮,已送出了多少?"

    张扬答道:"回禀殿下,已输送了三批,加起来有七百多石..."

    北地都司已和王府媾和,为表合作诚意所以雍王府开始送粮,到如今也不过送出七百石,这点儿粮食作用基本不大。

    当然了,后期要加大粮食运输,赵延洵会让北地的人去陇右取,让他们看看陇右是个什么情形。

    根据枢密院的谋划,虽然北地都司没有媾和的意思,但只要将北地残余禁军击溃,他们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经过两个月的时局变化后,当初议定的应对北地诸军方案,到了如今已经改动且新增了不少法子。

    只听张扬补充说明道:"殿下,码头这里的粮食,主要是供应兵马司前线军队!"

    如今,为尽快将北地郡拿下,兵马司剩下两个百户所,也已开赴北地前线。

    不但如如此,侍卫司两个二级百户所,由王宗徐宇和刘恩福率领,也在前日进驻北地郡。

    换句话说,如今整片陇右大地上,全靠各地卫所保护安全,高阶战力仅有驻扎镇西关的陈玉和,以及元阳的殿前卫。

    这次北上,除了沿途考察外,赵延洵去到北地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亲自观摩前线情况,以决定是否直接对禁军用兵。

    "每天都有人来运粮?"

    张扬答道:"基本每天都有,每次运粮不过几百石!!"

    "今日会不会来?"

    张扬答道:"想必会的...应该就在上午!"

    赵延洵笑着说道:"那正好...今日可随他们一道过去!"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胡大彪的声音:"王爷,驻防此地的卫所军...已列队完毕!"

    听到这话,赵延洵对张扬说道:"这里也看得差不多了,出去看看此地驻军!"

    张扬自然不会多言,两人往外走时,此地驻军正在调整队形。

    人才被召集过来,胡大彪就通知了赵延洵,可把整队的百户急得够呛。

    "一二一,一二一..."

    看着整齐踏步的部下,杨一同才心安了些,至少队伍整体上是能看的。

    当然了,这得益于他没放松训练。

    听着外面整齐的踏步声,赵延洵便知这支军队差不了。

    "立...定..."

    啪啪两声,整个队伍踏步停下,动作依旧整齐划一。

    转过身来,杨一同单膝跪地,向台阶上负手而立的赵延洵禀告道:"参见王爷,遵王爷的示,码头驻防官兵已集结完毕!"

    "免礼!"

    随即,赵延洵目光扫向列队士兵。

    毫无疑问,士兵们精神饱满,个个目光激动看向赵延洵。

    "全头都有..."

    这是赵延洵亲自下命令,现场士兵皆是身形一紧,准备执行赵延洵的命令。

    "前方有怪物,列阵..."

    应对丧尸的阵型,是卫所士兵训练最多的,赵延洵要看他们的反应速度,毕竟队列只是基础动作。

    突然到来的列阵命令,现场士兵反应迅速,只用两三秒时间形成初步阵型,几息之后列阵完毕。

    "还算不错..."赵延洵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方向右转..."这是他的第二道命令。

    整个军阵转向,难度无疑变大了不少,这得需要百人有极好的协同能力。

    而这第二道测试,这些士兵也通过了考验,足可见平日里训练没落下。

    当赵延洵在考验士兵时,北边一支队伍正往码头赶来,他们赶着二十几辆大车。

    这些是刘恩福手下的人,他们是来运送粮食的。

    让这支队伍显得奇怪的是,这些大车上海坐着老百姓,以及穿着和雍军不同服装的军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273/ 第一时间欣赏末世从封王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飞花逐叶所写的《末世从封王开始》为转载作品,末世从封王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末世从封王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末世从封王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末世从封王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末世从封王开始介绍:
太安二十四年,赵延洵成了大晋皇子,可却得知末世即将来临。“末世?别闹了,古代哪来的末世!”这个问题来不及多想,前身夺嫡失败导致他即将封王,被朝臣赶出京城就藩去。天高皇帝远,逍遥自在王!系统傍身,赵延洵的末世生活还不错!…………古代版末世求生,作者的第三本书,大家多多支持!!推荐已完本书《锦衣血途》。末世从封王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末世从封王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末世从封王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