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盛唐太师TXT下载盛唐太师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盛唐太师全文阅读

作者:tx程志     盛唐太师txt下载     盛唐太师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零五章要出大事了

    第三零五章要出大事了

    贞观九年夏历四月中,吐蕃已经开始有了些许春意,小草吐露出嫩芽,冰雪开始融化,牛羊马匹也开始繁育后代。

    勤劳的吐蕃人也开始了播种,他们将青稞的种子,随意的撒在地上,用木锄随意的扒拉几下,算是播种。

    没有办法,原始的耕作技术,让他们还没有精种精收的观念,在他们心中,有没有收成,有多少收成,都是万千神佛的庇佑,与他们努力或不努力无关。

    在三月的时候,李靖与杨天保已经正式班师回长安,他们虽然离开了吐蕃境内,却在吐蕃留下了三个折冲府。

    这三个折冲府其实并非从河源军抽调,而是由临洮、河源、积石、莫门、白水、安人、振武、威武七军抽调精锐而组建的,每个折冲府拥有五个越骑团,每个团三百人,共计四千五百人,马匹九千。

    这些驻军驻军分别是逻些城,打箭炉(既康定)日喀则三等,三个折冲府全部采取波兰翼骑兵战术,以突击为主,以唐军的战斗力,这个三个折冲府足以维持吐蕃的平稳。

    当然,以唐军的给养水平和吐蕃的落后生产力,要供养这四千五百唐军,压力其实不小。不过,杨天保安排这些唐军将士,平时驻军屯田,战时负责维持治安。

    在逻些河河畔的米拉山下,这里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

    杨天保将逻些折冲府划下约三万亩坡土,可以利用逻些河的河水进行灌溉,哪怕唐人的种植技术落后,这三万余亩坡地,也可以产出三万余石粮食,基本上可以满足逻些折冲府的自给问题。

    逻些折冲府的士兵们,他们本来就是优秀的农民,放下刀枪,拿起锄头与农具,一点也不含糊,这些坡地关系着他们未来的生计,所以,所有人不敢有任何大意。

    他们使用的铁滑犁,是杨天保根据隋唐的曲辕犁加以改进和完善,使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镵等部件,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这种耕犁一直使用到了清代晚期,由于冶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些耕犁改用铁辕,省去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来固定铁辕和调节深浅,使犁身结构简化而又不影响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坚固耐用,既延长了使用时间,又节约了生产成本,也是一种进步。

    在骡马的拉动下,新式曲辕犁翻过泥土,在微风的吹拂下,空气中散发出一股股泥土的芬芳。

    杨天保虽然走了,他与李靖深入交谈,任为吐蕃的唐军不能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于是,逻些城也是整个吐蕃唐军的指挥中心。

    无论是打箭炉的折冲府还是日喀则的折冲府,统一归逻些城指挥,在逻些城设立吐蕃都护府,而第一任都督,则是由薛仁贵担任。

    虽然,这个级别与河源军副将相比,算是下降一等。不过,由于辖境更大,职权更多,反而更加重要。

    薛仁贵打着赤脚,手扶着新式曲辕犁耕地,速度又快又好。

    已经晋升折冲都尉周青有些诧异的望着薛仁贵:“都督,听说你出身河东薛氏,这耕地的手艺不错啊!”

    薛仁贵回过头,他原本白皙的皮肤变得有些黝黑,仿佛吐蕃的普通百姓一样,又黑又粗。

    他正准备说话,结果前面的骡马放了一连串的长屁,差点没把薛仁贵给熏死,他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河东薛氏以耕读传家,这是看家本事,丢不得,丢不得!”

    按照杨天保与李靖初步商议的结果,吐蕃都督府的三个折冲府驻军,统领整个苏毗国所有的仆从军,是苏毗的太上皇。

    只不过,责任重大,让薛仁贵有些踌躇万分。

    ……

    杨天保倒是没有理会吐蕃的事情,他与李靖按照原路返回,最大的遗憾就是仍旧没有捉住松赞干布,有人说他逃向了泥婆逻国。

    不过,以泥婆逻国的生存智慧,他们才不敢隐匿松赞干布,如果松赞干布真跑到泥婆逻,肯定会被绑起来送到李靖面前换一个小小的功劳。

    也有人说他逃亡了戒日王朝,无论真假,杨天保都知道无法成全功了,最终只能返回长安。毕竟大军在外将近一年的时间,众将士思乡心切,而且时间太久了,李世民也不会放心。

    就这样,他们在三月初离开逻些城。

    四月中旬抵达平蕃城,在平蕃城休整十天,然后又用了半个月的时候抵达鄯城县。

    在大军抵达鄯城县的时候,河源军将士正在进行一场艰苦的战斗。

    远远望去,经过冬雪的掩埋,春阳的照耀,杨天保去岁出征吐蕃之前种下的冬小麦已经成熟。

    麦浪像金黄的地毯,铺在平坦肥沃的土地上,一阵风吹过,甚至能闻到空气中泛着的麦子的清香。

    河源军的垦荒四十五万余亩,这些小麦的收割却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除了河源军战兵,以辅兵,留下收割麦子的老弱病残不过一万人左右。

    这些士兵每个人要收割将近四十多亩,在没有机械化的时候,想想都非常酸爽。

    丰收也有丰收的烦恼啊,人均四五十亩地,看着就非常吓人,那些晒得黝黑的河源军士兵们,人都手持铁镰弯着腰,把麦搂在腿上,只听到割断麦秆的“沙沙”声。

    割完一捆后扎好,扔到田埂上,立刻就有人扛上板车,拖到打谷场,围着打谷木桶,挥动麦捆拍打,“乒乓乓乓”的声音不绝于耳。

    李靖望着连绵不绝的麦粮,异常欣慰的笑道:“这些粮田足够支持陇右都督府再打一场大战!”

    “打不得咯!”

    杨天保笑道:“再打陛下就急了!”

    众将领也是开心的大笑起来,其他各军虽然不如河源军垦荒的成绩出色,但是他们多多少少也垦荒数十万亩不等,整个陇右都督府辖下的粮田不下两百万亩,也就是说,哪怕不用朝廷运输一粒粮食,他们也有超过两百或三百万石粮食。

    就算敞开肚子皮,他们也吃不完。

    冰雪的融化,河流水源增大,在河岸边树立一座座水流磨坊,这些磨坊正在将打谷场上打下来的麦子,磨成面粉。

    西北这个地方不比中原,夏日短,冬天长,能够利用水力资源的时间有限,所以一刻也不能浪费。

    归胜大军将手中多余的肉干,从河源军将士手中换了大量的面粉,众将士也高兴坏了,天天吃肉,吃得他们鼻子眼睛到处都是肉,他们看到面粉,简直比他们遇到亲爹还要亲。

    面粉可以做的东西很多,做汤饼,做胡饼,也可以做包子、馒头。

    随着河源军的丰收,这让一直与杨天保有着充分合作关系的徽州商人们也有了谋利的可能性,在西北这个地方,粮食可金贵了。

    在丝绸之路的关键卡点上,河源军的地利优势非常明显。更何况,河源军还是军队,就算粮食再多,也没有人敢不开眼过来抢。

    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在河源军的地盘上,任何人都要守规矩。

    杨天保汇合了李婉宁等人,然后继续上路,沿着官道继续向长安进发。

    六月下旬,杨天保等人终于抵达关中。

    还没有等杨天保随李靖进入长安城,就看到一队小黄门站在路边翘首以盼。

    他们看到杨天保的大燾,急忙朝着杨天保而来。

    李靖诧异的望着这队小黄门,不解其意。

    只见杨天保与李婉宁脱离大队,将部队扔下,轻装简从,朝着长安跑去。

    李靖望着杨天保的背影,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要出大事了吗?”

抱歉!

    最近一直忙,忙着糊口。

    大家也知道,其实太师没啥订阅。作为老男人,上有老下有小,必须养家糊口。

    为了糊口,老程只能切了。

    写太师,也是老程一个反思的过程。那么作为一个老鸟,如果说不知道什么是毒点,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

    任何问题都有多面性,就比如我们在看一个美女,假如是杨贵妃,喜欢他的人,会把她喜欢到骨子里,可是不喜欢她的人,她一身的缺点,比如她肥,比如她有狐臭。

    其实网文也是一样,真正的问题缺点,喜欢的人会包容,不喜欢的人会无限放大。

    太师这个设定,老程有着自己的考虑。主角的名子问题,复杂吗?在后世,他叫杨天保,在苏凤收养的时候,他叫苏建武,在弘农杨氏,他的正式名字叫杨思慎,就是因为这一点,会被骂得非常惨。

    另外的是身份,一个养子,读者都是上帝视角,可以看穿问题的本质,如果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在真实的世界中,一个孩子与父母失散多年,他的师傅养育他,教育他,让他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那么,再回到本家,他会与亲生父子有着非常亲密的交流吗?

    关键是主角的身份,他是一个贵族,说一句孩子丢了,没有找到,主角就会相信了?难道有钱就是有理?贵族的孩子能随便被抢走?不会考虑豪门恩怨?

    当然,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反正,这本书,老程决定切掉。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和重启被锁定有关,那本因为涉政问题,作者权限被锁死了。

    老程真的怂了,不好意思,敏感的话题不去碰了。

    本书到此结束,请以后叫我公公。

第三零六章大结局

    第三零六章

    贞观九年,太上皇驾崩于长安大安宫。

    贞观十年,皇后长孙无垢崩逝于立政殿。

    随着这两个对李世民非常重要的人逝世,李世民渐渐开始变了。

    其实,李世民并非一个能容四海的大气度男人,相反,他的脾气暴躁,一直在克制掩饰着自己。

    李渊活着的时候,他要证明给李渊看,李渊错了,他选择李建成作为继承人是最大的错误,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就是比李建成强。

    但是李渊已经死了,李世民还能证明给谁看?

    特别是李世民最大的贤内助,每当他失去理智的时候,李世民都会被长孙无垢劝下来,比如魏征顶撞他,他气得想杀掉魏征的时候,是长孙无垢让他有脾气发不出来。

    在这个世界上,能让李世民有脾气发不出来的人,只有长孙无垢一个,就连李渊也不成。

    可是,长孙无垢却死了。

    谁还能劝他?

    李世民假装宿醉发酒疯,大小杨氏都不敢管他。大杨氏既杨妃,杨广的女儿,小杨氏则是李元吉的王妃,二人一直都是做小的命,哪里还敢触这个霉头?

    李世民非常不喜欢没有人顶撞自己,与自己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感觉,在这个时候,他想起子前河源军经略使,现如今的冠军大将军杨思慎。

    在河源略攻灭吐蕃之后,朝廷按照制度,给予杨思慎增食邑八百户,以及担任户部左侍郎的官职。

    杨天保却以旧伤发作,乞归为由,在长安城内开设学院。自娱自乐。

    杨天保非常清楚,随着长孙无垢去世,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也将彻底扯破脸,斗争开始变得没有下限。

    杨天保撂挑子不干,李世民倒不没有多想,反正大唐从来不缺当官的人。

    杨天保平静了度了了大半年,然而因为一件小事,却让武二娘武元华像历史上一样进宫,成为了李世民的才人。

    武元庆在外面到处播种,有一名暗娼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找上门,其实这名暗娼只是想讹诈一笔钱。

    武元庆就气炸了,命人乱棍打出去,这时杨氏看不下去,认为女人才不守妇道,孩子无过,武元庆气愤之下,将杨氏推倒在地上。

    杨氏的后脑摔得鲜血直流,杨天保得知这个情况,带着数十名亲卫上门,直接让人绑着武元庆的四肢,挂在旗杆上。

    如果不是杨氏替武元庆求情,杨天保会直接把武元庆挂着旗杆上晒成人干,在这期间,武元爽也向官府报官,可惜,冠军大军将军,驸马都尉杨思慎的事情,他们不敢管。

    武二娘则是通过这件事,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权柄的重要性。

    她想要权力,她想要掌握所有人生死的权力,于是,她不听杨思慎的劝阻,执意进宫。

    杨天保也非常无奈,最终历史又返回了原来的轨道上。

    武元华在皇宫内苦心钻营,只是非常可惜,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好糊弄的角色,在历经杀马事件以后,武元华被冷落了。

    在经历李靖病逝之后,大唐出现青黄不接的情节,冠军大将军杨思慎被迫出镇西域,杨天保借着通利钱庄,与商人买办合作,一边积极开扩领地,一边开发西域的钢铁、煤炭、玉器、以及种资源。

    在贞观二十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之争,落下帷幕。

    这个时候,作为李世民唯一的嫡子李治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不过,太子只要一天没有登基,那只是太子,李治虽然有长孙无忌支持,只是可惜的是,他没有军方的支持。

    基本上处于冷藏的武元华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皇太子李治对武元华百般讨好。

    武元华也明白,自从杨恭仁病逝之后,整个天下,值得杨天保重视的人不多,李治也只是通过她,来间接向杨天保示好。

    贞观二十三年三月,李世民病重,按照惯例下旨贬黜安西大都护、冠军大将军、营国公杨思慎为安南大都护,并下旨皇太子之女,生母徐妃长兴县主李令平与杨思慎之子杨嘉定婚。

    五月,李世民驾崩。刚刚走到成都的杨思慎接到新皇李治的诏书,改封杨思慎为左卫大将军、兵部尚书、特进。

    杨天保只好回京,这时,他发现武元华已经成为了李治的昭仪。

    在李治登基的同时,位于漠北的阿史那斛勃举狼州造反,自称车鼻可汗,他欲统率诸族,为了树立微威,但凡向李治进贡的诸部,皆被阿史那斛勃举族灭掉。

    一时间人人自危,李治的脸很不好看。

    杨天保向李治举荐了旧部薛仁贵担任漠北道行军兵马大元帅,率领高侃、单道真等三万精锐步骑,北出漠北,经过长达四十五天的艰难行军。

    薛仁贵上演将军三箭天山,降服薛延陀、铁勒、铁佛与后突厥诸族,共计二十五万人马。

    薛仁贵众率众降军返回长安,结果,契丹小王孙渤翰私自逃跑,引起连锁反应,二十余万降军降而复逃。薛仁贵大怒,再次发兵,尽数围歼灭,随既坑之。

    薛仁贵班师回朝,举朝皆惊,怒骂、痛斥,整个朝廷乱作一团。

    杨天保一句轻飘飘的话,吃的谁家粮,忠的那个君,屁股不要坐歪了,结束了这场纷争,薛仁贵被册封为代国公。

    随着杨天保的强势,引起了长孙无忌的忌惮,他伙同其他文臣,向杨天保发难。

    杨天保随即以退为进,向李治请求致仕归养,李治本不想同意,受长孙无忌胁迫,最终同意,随着杨天保荣退,单道真、薛仁贵等旧部也大都受到打压,杨天保写了一副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杨天保的纵容下,长孙无忌越来越嚣张,越来越跋扈。

    武元华好不容易击败了王皇后,却成了长孙无忌的眼中钉,武元华看破杨天保的计策,他决定火上浇油。

    长孙无忌有意与李治联姻,继续他与李世民的佳话,可惜李治不是李世民,而武元华也不是长孙皇后。

    在武元华的算计下,长孙无忌居然狼心不死,意图对武元华不轨,哪个男人愿意忍这个?

    于是,李治决心除去长孙无忌。

    李治与褚遂良等商议来商议去,没有一个结果。最终,武元华向李治献计,何不请杨大将军出山?

    杨天保再次复出,当着朝堂文武百官的面,指责长孙无忌十二大罪,长孙无忌面对诬陷,自然引群臣反击,反而给李治造成了文武百官,大都是长孙无忌同党的假象。

    李治授意杨天保出动监门卫大军,将长孙无忌羁押,交三司会审。

    在墙倒众人推之下,长孙无忌倒台,杨天保荣升太子少师。

    而武元华则成为李治的正宫皇后,外有表哥杨天保称腰,武元华混得风声水起。

    武元华与其他后宫嫔妃不一样,她聪明,有大智慧,兼年龄比李治要长,靠姿色毕竟不长久,她涉猎文史,又在杨天保的百草堂接受了新式教育,精通各种庶务,短短几年时间,她就成了大唐的内相,帮助李治批阅奏折,处理政务,又有利民银行的财务支持,武则天在文武百官中以贤后闻名。

    永徽六年(655年),李治册封年仅两岁的长子李弘为皇太子,而杨天保则同时晋封太师。同年六月,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

    李治问计杨太师,杨太师以苏定方为平壤道行军大元帅、薛仁贵、刘仁轨副之,以水陆步骑十万精锐大军,分别从朝鲜半岛的永宗岛(仁川)外岛、大同江口、以及南口分五路进攻高句丽。

    唐军经过杨天保二十年的发展,早已今非惜比。

    正所谓穷则穿插迂回,富地地毯轰炸,面对高句丽山地部队的层层防御,唐军依靠水路运输的大量物资,以八牛弩配合猛火油、火药,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推高句丽。

    刘仁轨以海军铁甲舰,大破倭**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

    就在李治以为灭掉高句丽就可以万事大喜的时候,从战争中获得巨大收益的商人们干了,他们联合江南百姓,向李治上万言书,充斥倭寇惨无人道,毁村灭寨无恶不作。

    起初,杨天保还吓了一跳,经过事后发现,所谓的倭寇纯属莫须有,主要是与倭国通商的商贾,意外发现了石见银山。

    随着大唐的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原来的货币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的需求,此时的大唐货币以银币为主,一个银币重达三十七克,可以兑换一贯钱。

    石见银山的白银可以解决大唐的货币银荒。

    李治不明真相,认为两线开战国力吃不消,结果全国商贾纷纷捐献钱粮和舰只,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大唐朝廷共收到各商贾士绅,与百姓的捐款总计四千六百万枚银币,相当于大唐一年半的财政收入。

    李治与杨天保都同意了这场自卫反击,在杨太师亲自挂帅出征,以江南道、河南道、山东道、河北道、广州道、广南道六个道,二百七十四军镇,合计兵马三十余万。

    战舰、运输舰共计一万三千余艘同,浩浩荡荡扑向倭国。

    在临行前,杨太师与武皇后私晤。

    经过长达三年的战争,倭国灭亡,石见银山也有了真正的归属。

    杨太师班师时,遇到倭国细作刺杀,伤重不治而亡。

    李治惊闻噩耗,悲愤交加,大唐三军将士请命,“拒不接受投降!”只要倭国还有一人,战争不会结束。

    李婉宁卖出利民钱庄的股份,发出亿银悬赏。

    太平洋深处,有座小岛,杨天保还是杨天保,他的容颜不变,不老之身,身边则是死了多年的天后武元华。

    武元华与杨天保一样,还是年轻时的样子。

    看着邸报,武元华一脸感慨:“四郎(李隆基)还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这么厚的家底,这么快就败光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用管他!”

    “不,你必须管!”

    武元华望着杨天保道:“别忘了还有安禄山!”

    “我就是劳碌命!!”

    (全书完)

    这本书的计划是非常宏大的,准备从贞观写到安史之乱,这部书的灵感来源,就是以前有本很火的书《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不过,画虎不成反类犬,结果就这样了。

    这本书从上架的成绩就不理想,一百多均订,老程还是坚持写到了一百多万字。

    烂尾了,对不起支持本书的朋友,但愿还有人能看到这个。

    光靠爱发电,毕竟不长久,我真不是因为爱好写书,我的爱好其实就躺着赚钱,如果有钱,我愿意当个米虫,可惜,没有那个条件。

    新书《我在明末有套房》希望大家支持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296/ 第一时间欣赏盛唐太师最新章节! 作者:tx程志所写的《盛唐太师》为转载作品,盛唐太师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盛唐太师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盛唐太师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盛唐太师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盛唐太师介绍:
李世民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国泰民安。渭水之耻如鲠在喉,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威加四边。仗义每多屠狗辈,位卑也能擎天!太师,辅弼国君,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治国兴邦。这是一个草根到太子太师的传奇故事,小人物的逆袭。书群:617604339盛唐太师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盛唐太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盛唐太师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