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农家小福女TXT下载农家小福女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农家小福女全文阅读

作者:郁雨竹     农家小福女txt下载     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460章 未来

    最先到达京城的还真是恭王,毕竟洛州距离京城不是很远。

    只不过他到的时候周满正关在皇庄里呢,种痘事业依旧在有序的进行,而且太医院开始将技术下沉到太医署,周满和卢太医一人带了五个学生,从培育牛痘,判断牛痘毒性开始学起。

    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过两次手就会了。

    太医署的学生也开始种痘,等他们都对天花免疫了,再对天花做研究时就要方便许多。

    萧院正和刘太医周满商量着,等过一段时间还要召集京城中各药铺医馆,若是没有意外,太医院还会将种痘技术教授给他们。

    这是周满的提议。

    因为中秋将至,满宝在带刘三娘的时候不免想念自己的另外两个徒弟,尤其郑辜和郑芍送她的中秋礼已经提前送到家里了,于是周满就更想他们了。

    于是提议让地方医署的人员回京培训,她道:“陛下既然有意让更多的人接种牛痘,那这项技术肯定要要交给地方医署的。”

    萧院正自然也知道,但他不想那么快就教底下的学生,他的计划是万人之后再教习。

    满宝却道:“禁卫一接种,距离万人的目标也就不远了,而且,现在我们人手不足。”

    皇庄这边,太医院给了她和卢太医派遣医助,但人手依旧是不够的。

    而且,培育牛痘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这件事一直是她和卢太医在做,被占去了大量的时间。

    她道:“将人召回来也需要时间,而且地方医署不可能不留人,分两批,甚至是更多批次的回来学习,所耗费的时间更长了,一回一去的花销也高,所以我觉得计短不如计长。”

    而且既然已经计长,满宝不介意更计长一些,直接道:“天下之大非我等能双足踏遍的,天下人之多,也不是我们几个人能顾得过来的,所以我认为若真想将种痘一事做好,势必需要专门负责此事的人。”

    满宝道:“而且,天下新生,国力日渐强盛,人口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孩子,这些孩子长到一定岁数都需要接种痘苗,因此这一行业是不会衰减的。因此我建议在太医署中增设种痘科,专门负责学习、培育痘种、接种牛痘,还有对更安全的牛痘的研究。”

    刘太医和诸多太医们目瞪口呆,萧太医也目瞪口呆,然后他目瞪口呆后总算是想起了自己的正职——太医院院正。

    他终于思索起防治天花的前景来,说真的,对于皇帝说的,将来天花绝种的话他是打心里嗤之以鼻的,因为政治稳定很艰难,一朝皇帝一朝臣,他估计,陛下活多久,种痘之事就维持多久,而将来……

    萧院正看了一眼周满,继任者要真是太子殿下,那继续此事的可能性倒是极大,可要是换了一个继任者……

    反正,萧院正是不会计划那么远的事的,他最多计划明年的事。

    而他对太医院明年在种痘一事上的规划是种痘满一万人,得到一万人的数据。

    但周满已经计划到三年开外去了,她甚至悄悄和萧院正道:“刘太医都和我说了,院正您是担心那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摊子铺得太大,将来遭受反噬的是我们太医院。可您要知道,作为大夫,我们最厉害的不是太医这个职责,而是脑子里关于治病救人的东西。”

    “如今我们借用国力和陛下的内库做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可以传承的,大不了将技术交给更多的人,将来就算太医署不在,地方医署也都被取消,甚至太医院也不在了,可我们的技术是存在的,那就不算亏。”

    于是周满撺掇萧院正招募民间大夫,将种痘法和治疗天花的方子及针灸法传授给他们。

    说真的,萧院正和周满谈过后,整个人都是恍惚的,他忍不住看着周满,半天说不出话来,其实他也不知道该和周满说什么,因为实在是出不了口。

    同僚多年,俩人来往又多,彼此间算是很了解了。

    萧院正知道周满喜欢与人交换医术,她就拿了不少方子和理论医学与他换了两本书,这两年,他的医术也有所进益。

    说是交换,可有时候周满并不计较得失,比如她交换给他们的针灸之法,转头就写进了医书了,直接刊印成册,教授给太医署的学生。

    有时候,她授课时,若是提到以前和他们请教过的疑难病症,她也会把好容易从他们手里交换来的东西教给学生们。

    太医们上前请教,她也从不吝惜。

    所以,说是交换,她不过是想从他们那里学到东西,但其实并无据宝之心。

    太医院里的每一个太医现在都知道这一点儿,所以他们很纠结。

    想要不付出代价的从周满这里学到东西,也简单,不要让她知道你手里有好东西就行。

    因为她不知道,你请教她,她多半会教你;她若是知道,她就一定要你把东西拿出来交换,不然她绝对不教,也不乐意教别人……

    可周满交际太广了,又话唠,太医院里谁家有什么好书,祖上出过什么厉害的大夫,她全都一清二楚。

    而且,要将这些藏匿起来,那你岂不是没有长处了?

    他们吝惜自家的医学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不至于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

    可若是都不叫人知道自己手中有这样的本事,那何来饱腹之说?

    他知道,以她如此的心境,再加上如此的天赋和聪慧,将来整个太医院里的人都及不上她。

    却原来还是低估了她,他以为她是大江大河,结果人家是汪洋大海一样的心胸,这就要把辛苦两年的成果拱手教给所有人。

    萧院正只是略一想都心痛不已,坐在椅子上半晌不说话,最后道:“此事得问过卢太医。”

    关于痘种和种痘的研究,周满是首功,那卢太医就是第二功臣,尤其治疗天花最重要的那张方子还是卢太医给的,所以一定要问过卢太医的。

    卢太医自然是不愿意的。

第2461章 同意

    卢太医多辛苦呀,那张方子现在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可好歹换来了一点儿东西。

    他去年升官,一半是自己到一线的功劳,一半则是药方的功劳。先祖留下的东西好歹没有白费。

    可这次培育痘种的过程和关于种痘的各种问题,皆是他和周满一点一点的摸索出来的。

    从一月底到现在,他整整在皇庄里呆了半年,这半年来,休沐日只修了三分之一不到,剩下的时间基本都耗在皇庄里。

    一天十二个时辰里除了睡觉和吃饭,他基本都在研究这个,不然就是去药堂里琢磨药方,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因为是皇帝注资,太医院统筹,又是周满打头,所以他不拒绝教授太医院里的同僚,也没有吝惜授以太医署的学生,可连民间的大夫都教,这就有些过分了。

    什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那就是他这个前人栽树,他的后人能够得到技术,在他种的树下乘凉呢。好比他学了先祖留下的技艺进入太医院,又拿出方子来在太医院里更进一步。

    满宝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在他拒绝了萧院正后就和他坐在小凳子上一起看着天边的夕阳。

    卢太医知道这个提议是周满提的,应该说,整个太医院会提出这样建议的也就周满一个了。

    换做其他人,他能直接啐到人脸上,骂对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的觊觎人家的祖传。

    不过因为是周满,他忍下来了,天知道她那颗心是怎么长的,可能天然就没心,所以根本不是觊觎,而是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看到她坐过来,卢太医就把小凳子一提,坐到了另一边,不屑与周满同席,不,是同排。

    增添了手下,并且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医助们都小心翼翼的挤在窗口那里看。

    今天卢太医和萧院正的争执有医助听到了,然后就传得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此时萧院正和其他太医都离开了,整个皇庄里又只剩下卢太医和周太医两位主事的太医了。

    满宝见卢太医闹脾气,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有将凳子挪过去,照她原来的脾气,那一定是他挪到哪里,她就挪到哪里,不气死对方,也要把人给气晕。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卢太医年纪也不小了,她还是别去气人了。

    满宝就坐着没动,中间和卢太医隔了三丈远,如果院子再大一些的话,估计能有天上的银河投射下来那么远。

    满宝斟酌着说辞,憋了半天,还是憋不出来什么好的劝慰,干脆直接道:“您要怎样才能答应呢?”

    卢太医瞥了她一眼,沉默半晌后还是没忍住冷哼一声道:“周太医,你总要让我们给后人留一条生计不是?”

    满宝不解,“是人都会生病,天下人不绝,那生病的人就不会少,就算学得医术的人多了,你的后人也能看得到病人的。”

    卢太医道:“但通天的梯子只有那么宽,人少,和他们挤的人就不会太多。”

    他道:‘周太医,不是谁都能和您一样有天资的,我们这些后人的长处就是祖宗积累下来的东西,我们能给后人留的,也只有这么点东西了。“

    满宝张了张嘴,想要说和她娘一样的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她想,我们连自己将来的前程和身体康健与否都不能保证呢,怎么就能计划到子孙后辈的前程里去呢?

    但看了眼眉头紧皱的卢太医,满宝还是将这话咽了下去。

    天下有心宽的父母,自然也有为子孙们操碎了心的父母。

    满宝虽然不太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但还是没反驳,而是道:“卢太医,如今与我们一起学习种痘的医助,将来与我们学习种痘的太医署学生,还有会回京城的地方医署人员,他们将来也会将技术传出去的,只是与我们今日主动教学会慢上几年,或者是十几二十年,等到您的子孙后代需要用到这些技术的时候,它们说不定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

    卢太医脸微黑。

    满宝继续道:“这就和稻子麦子一样,在人类知道这东西可以食用,可以通过人工种植以后,它们就传播开来了,现在整个天下,我们所知道的所有地方,能种稻子的种稻子,能种麦子的种麦子。”

    卢太医骄傲道:“医术并不是想学就能学,且能学会的,还是比种地复杂的。”

    满宝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您要知道,医术是关乎生命的技术,它不似其他的匠技,人对生命的追求从来都是最大热情的,不论于何时,所以一项医学,我们藏着掖着,将来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断绝传承,湮灭于历史之中,要么就是传播得大江南北,众医者皆知。”

    满宝能有此认识并不单是她比一般人聪明,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在医学上的师承——莫老师。

    莫老师是站在星际文明中往回看,往回来的路上教授满宝。

    在寻找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药方时,他知道,消失的东西比留下的东西更多,他不止一次的和满宝感叹过这些技艺医学的消失,许多的东西成了历史之谜,后人再怎么耗费心力的研究都不知其中之意,很是惋惜。

    如果是别的东西,满宝不敢轻言传承,因为有的东西,消失比存在更好,小范围的流传比大范围的流传更有利。

    但这是治病救人的医术,尤其是天花,这算是一历史难治之症,千年来,几乎所有的医者面对它时都束手无策,他们可以做的就是给一些药,剩下的听天由命,再靠病人自己打熬。

    在已经有了防治天花方子的情况下,满宝不愿这样的事再发生。

    她道:“卢太医,我想既然将来都要流传开去,何不我们主动些,这样还能得些美名。”

    她诱惑道:“说不定将来还能名留青史呢。”

    卢太医不是很心动,“我又不是文官,要什么名留青史?”

    他喜欢切实的利益。

    满宝一听,有些生气,就想说那我干脆拿东西与你换,结果话还没出口,卢太医就叹息道:“算了,你们想传就传吧。”

    满宝到嘴边的话立即就咽回肚子里去,好奇的问道:“您怎么突然就同意了?”

第2462章 告状吗

    卢太医郁闷的道:“我们记录的数据,试验的所有过程都在太医院的档案中,太医院的人能学到,太医署的人也能学到,将来会这门技艺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我的子孙后代都已经和这么多人的子孙后代相争了,再多上外面民间大夫的子孙后代又有多大区别呢?”

    满宝忍不住道:“您才想到这一点儿呀?”

    其实她老早就想这么问了,可觉得这话出口有点儿想吵架,毕竟是有求于人,所以没好出口,谁知道卢太医是没想到这点?

    卢太医就瞥了她一眼,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起身就回屋。

    满宝一呆,立即蹦起来追在后面道:“卢太医,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绝对没有小瞧您的意思……”

    见他气呼呼的进屋就要关门,满宝立即抵住门,“真的,我真的不是那个意思,您还是挺聪明的,就是可能一时想不到这点……“

    总觉得越解释越糟糕,满宝当机立断的放弃解释,直接道:“要不这样吧,等太医署增开种痘科,我推荐您为首官如何?”

    卢太医的门就没有关上。

    满宝大松一口气。

    太医署里的太医虽然都是老师,但老师的工资也是有分别的,因为职位不同。

    太医署令自然是萧院正兼职,工资也最高,然后就是医、针等各部门的首官,其中医的首官是刘太医,而针的首官是周满。

    医之下又有体疗、疮肿、少小等科目,太医们只领课程,然后分班教学,并不论哪科。

    即便周满这近两年的时间来没有在太医署任教了,但她还是针这一部门的首官,依旧领着这一份工钱。

    因为就是现在,太医署中学习到的针灸术几乎都是她在编撰,今年出产比较少,只编撰了一本而已。

    卢太医也领了不少班级的课程,可他不是首官,在太医署内就低了周满一头。

    卢太医将关了一半的门打开,问周满,“种痘之法你还是首功呢,你要把这首官的位置让给我?”

    满宝:……她又不是三头六臂,虽然有钱拿很好,但她也不想揽这么多差事在身上好不好?

    满宝是真的一点儿不心痛,但卢太医不信,因此一连几天都对她很和颜悦色。

    连萧院正都忍不住侧目。

    不过他也没敢问,卢太医好容易才答应,他可不敢再挑起话头,万一引起他的心事就不好了。

    然后满宝就问起太医署增设科目的事。

    萧院正道:“这事儿倒不难,回头我和太常寺上书增设就好,既然是教授种痘之法,那实际学习时就不能在太医署内,到时候肯定还是要到皇庄里来的,额外增添的钱倒是不多。”

    所以不难开。

    但是太常寺拒绝了。

    萧院正收到太常寺批复的公文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又没让太常寺额外拨太多的款项,怎么能够不答应呢?

    萧院正气得不轻,于是他去找周满,带上周满就要去找太常寺讨公道。

    满宝难得进宫一趟,正满宫乱转着给各宫的娘娘请平安脉呢,被萧院正派人找过来时还有些懵,问道:“所以您找我去太常寺是为了?”

    “自然是问原因,然后据理力争了。”

    满宝满头雾水,“那不该是找刘太医或是卢太医吗?”

    刘太医是副手,卢太医是新增科目的主官呀。

    萧院正:“他们口才没你好。”

    满宝一听便停下了脚步,萧院正回头看她,微微眯眼,“怎么,周太医不愿为太医署出力?”

    “不是,”满宝道:“公文上是怎么批复的?”

    萧院正:“还能怎么批复?直接写了不同意。”

    满宝便道:“那还找他们做什么,去找陛下呀。”

    她拽上萧院正就转身回头,往另一个方向去,她道:“太常寺连理由都没写上,显然就是不想我们增设,既如此,找他们也是白吵架,一点儿用处也没有,去找陛下吧。”

    太医院的上司部门就是太常寺,萧院正有事也习惯找太常寺禀报,也就天花之事涉及太大,皇帝会经常过问,他这才每每一有成绩就要给皇帝禀报,可是,可是……

    这种事也要直接找皇帝吗?

    而且还是告状……

    萧院正还没理出思绪,满宝已经拉着他走了一半的路,一抬头前面就是太极殿了。

    没办法,萧院正就深吸一口气,和周满一起往太极殿里去。

    其实他内心深处也知道周满说的对,他们去找太常寺,就算有用,那也得费很大的功夫和时间,还不如直接找皇帝。

    就是一心给皇帝看病,连太医署都是赶鸭子上架才开起来的院正大人还是头一次干这种暗搓搓和皇帝告状的事。

    暗搓搓?

    那是不可能的,满宝光明正大的去告状。

    到了太极殿外,满宝就和守门的内侍说要见皇帝。

    皇帝刚结束了一轮问政,此时正和他的爱卿们喝着下午茶放空大脑说些闲话。

    对了,恭王也在,他自然没有资格参与这些政务,但他是来给他亲爱的父皇送果盘和点心的。

    太子也在,他就是来参与政务的,此时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啃瓜。

    是真的啃瓜,如今刚入秋,各种瓜果丰收,皇宫里的瓜果每天都很新鲜,种类和份量都很有保证。

    刚才说了不少话,他喉咙有点儿干,听见周满求见,他就扫了一眼和起居郎坐在一起的白善。

    耳边就传来皇帝的笑声,“让他们进来吧。”

    于是萧院正和周满一起入内,行过礼后才发现在的人不少,基本上属于,只要在场的这些人答应他们增设科目,那太常寺的反对意见就无效的情况。

    于是满宝给了萧院正一个鼓励的目光,却没想到萧院正也正给周满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大一小默默对视,片刻后移开视线,一起抬头看向皇帝。

    皇帝见他们久不说话,也正有些郁闷呢,见他们看来便问道:“怎么,是大明宫那边有什么问题吗?”

    不错,大明宫那边正在布置,皇帝决定过完中秋就让适合种痘的皇子女和皇孙们一起到大明宫里去种痘,在此之前,皇庄那边暂时不会进新的种痘人员。

    皇帝让太医院趁此时间督促大明宫的改造,而萧院正想趁此时机增设科目。

第2463章 同意

    萧院正不开口,满宝只能主动开口了,当然了,她没有直接告状,白善说过,皇帝其实并不喜欢朝臣在他面前吵架,每次招待,不,是见完吵架告状的臣子后皇帝都要默默地生气好一会儿。

    所以满宝直接提起他们的目的,先提了一下牛痘法的效果,然后提了一下它的前景,最后才说要在太医署中专门培养种痘人。

    毕竟太医院的太医总不能一直来往皇宫和皇庄,一年两年还没问题,但十年二十年的,因为兼职而需要额外花费的时间就很多了。

    皇帝略显惊讶的看了他们俩人一眼,问道:“所以你们太医署要增设专门培育痘种和防治天花的科目?”

    满宝应了一声“是”,还道:“陛下,世上的疫病应该都有办法防治,以现在的医术很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潜心研究,终有一日会出成果的,所以种痘科不仅只针对天花,将来还能针对其他时疫。”

    疫病也有很多种的,而不管是哪一种危害都很大,每每出现都要死很多人。

    不仅皇帝,连在殿内的其他大臣都不由坐直了身体,认真了几分,魏知就问,“增设新部花费多少?”

    作为大晋的宰相之一,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满宝就看向萧院正。

    这一点儿萧院正最清楚,毕竟他才写了公文交给太常寺没多久,上面就列有花销的明细。

    因为是下属部门,而且太医院和太常寺不太亲近。

    这是因为太医院的特殊性决定的,宫里的太医院直接听命于皇帝,当然,太常寺的命令也要听,但太常寺敢命令太医院吗?

    太常寺连查询太医院里的医案记录都不敢。

    太常寺卿要是敢看,只怕他前脚刚出太医院,后脚御史台就能告他窥视帝王。

    这是大忌。

    而且太医院的花销,一半是通过太常寺和国库申请的,还有一半则是皇帝的内库补贴的。

    像一般药材的采买之类的就是列了单子交给太常寺盖章后送到户部,由户部拨款。

    但如果要买很珍贵的药材,比如天山雪莲,几百年的人参和灵芝之类的东西,走户部拿钱太麻烦,需要来回好几道手续,皇帝的内库基本上就直接拨款了。

    所以太医院和太常寺不亲近

    太医署是太医院一手办起来的,自然也如此,所以因为不亲近,在写单子的时候,萧院正就很虚心的尽量节约款项,以免太常寺找诸如花费太多,经费不足之类的借口回绝掉。

    可谁知太常寺还是给他回绝了,而且都没给借口,简直过分!

    此时,萧院正也不抬高物价,直接禀报,“因天花特殊,因此培育痘种和种痘都不宜在太医署内进行,所以臣想着继续使用皇庄。”

    他道:“皇庄里的东西也都是现成的,并不需要额外的破费。”

    皇帝微微点头,反正皇庄是他的,拿皇庄来研究天花也只是占一些地方而已,人工什么的除了工部给人,皇庄也能抽调,省钱省力,这个不错。

    萧院正继续道:“至于太医署这边,只要再建两间课室和两间舍监就可,教学所用的书籍,针灸等在太医署里都能与其他部共用,除此外就只有购买防治天花的药材的花费了,单子之前都上交过,并不十分贵重。”

    诸位大人这才微微点头,魏知代表大家出声,“陛下,如此倒可增设,只不过太医院里的太医们忙得过来吗?”

    萧院正立即道:“卢太医对防治天花很有心得,臣想提其为此一部首官,专门负责此事,介时周太医等几位太医再从旁协助授课,虽辛苦些,但应该还能负责。”

    一直坐着的恭王就插嘴道:“不是说防止天花的痘种研制上周满是首功吗?怎么让卢太医来当首官?”

    满宝只抬头看了他一眼便道:“回恭王,首功不敢当的,卢太医这两年来兢兢业业,对防治天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这半年来呕心沥血,上交给陛下的每一项数据他都亲自参与,且有大功劳,所以他为首官臣心服口服。”

    哼,恭王才不会好心的提点呢,他不是在挑拨离间就是想累死我,不论是哪一种,她都不会让他得逞的。

    满宝吹了一下卢太医的马屁,将他的形象塑造了一下,萧院正瞥了她一眼后道:“卢太医的确在防治天花的研究上贡献很大,他的其他医术也不差,这一点儿上恭王殿下应该是知道的。”

    满宝眼睛一亮,立即炯炯有神的看向恭王,对呀,以前恭王最喜欢用计太医,后来计太医致仕,他最喜欢请的太医就是卢太医了。

    哼,你在皇帝面前拖卢太医后腿,卢太医知道吗?

    恭王噎了一下,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很不屑。

    他一个皇子还不至于去收买医者,只能是医者主动投靠。

    只是不论是以前的计太医还是以前的卢太医,他们都没对他表达出臣服,只不过他用惯了他们,毕竟看病嘛,也要找相熟的大夫比较好。

    而一般大夫们也喜欢给同一个人看病,就是满宝,她虽然喜欢各种各样的新鲜病例,但其实也喜欢给同一个人看病,那样病情的变化很容易做到了然于胸。

    不过这种事做大夫的是不会说出口的,毕竟不吉利。

    人家去逛银楼金铺可以对着说贵客下次再来,但药铺和医馆能这么说吗?

    皇帝见儿子吃瘪,忍不住瞥了他一眼,不明白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每次对上周满都要吃亏,他却总不长记性,下次还是要去撩拨人家。

    太子已经在静静地喝茶了,根本不理会这个以前每次见到他都会暴跳如雷的弟弟。

    皇帝心中思索了一下,干脆将压了几个月的事拿出来处理了,“既如此,那就增设吧,嗯,取名‘疫苗科’好了,以后就专门研究像痘苗一样的防治疫病的方子。”

    皇帝道:“如今只有天花一种病症可防治,那就从天花开始。”

第2464章 升品

    皇帝继续道:“如今你不仅要管着太医院和太医署,还有各地方医署也归你管理,将来地方医署只会越开越多,以便牛痘种植,如此一来,你们太医院的品级就有些不够了。”

    皇帝沉吟片刻后道:“拟旨。”

    一直和起居郎跪坐在一起的白善立即将起居郎右手边的砚台拿过来,提笔沾墨等着。

    起居郎看了他一眼,念在他这几个月来没少替他研墨的交情上没说话。

    将太医院从太常寺中分离出来,皇帝这个心思已经存了四个月了,朝中的大佬们自然也知道,背着萧院正,朝臣也和皇帝讨论过这事儿的,有反对的,自然也有支持的。

    理由各种各样,但不可否认,太医院要是想像周满白善的那封折子上描绘的那样发展,那就不可能再在太常寺的手下。

    因为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历代都没多少改变,它自有自己的范围。

    太医署若在它的手下,扩张太大,势必会占去它本身的资源和精力,那太常寺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为避免尾大不掉,遏制太医署的发展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所以太医署要发展成周满和白善白诚折子上所描绘的那样,不仅大量的培养从医人员,还要将医署开遍大晋的每一个县,那自身就需要更大的权力才行。

    历经四个月的心理建设,加上这段时间太医院接种痘苗的成绩斐然,诸臣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是大家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而已。

    皇帝也在等。

    本来以为要等到他们接种达到万人,定下可以向全国推广牛痘法之时,却没想到时机来得这么快。

    皇帝当即下旨,将太医院从太常寺中分出,设立太医署,与尚书六部平级,太医署令为正三品,掌管天下医署。

    同时在宫中设立太医院,受辖太医署……

    这就将现在的顺序颠倒了过来,现在是太医院下辖太医署,太医署令算是个没品级的老师,当初设立的时候只是粗暴的让萧院正当着,同时让萧院正管理地方医署……

    他当着太医署令,其实和周满这些老师一样,只拿了额外的一份俸银,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了。

    但现在是反着来,但……

    萧院正的眼圈一下就红了,他激动不已,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升官升到三品,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他又没有弃医从文的资质,他一直以为他当到四品的院正就到头了。

    萧院正想哭,然后就低下头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真心实意的给皇帝磕了一个头,大声喊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磕完觉得旁边很空虚,于是微微抬头看了一下也眼睛闪亮的周满,伸手拽了她一下,让她也跪下。

    满宝愣了一下,便也跪下,学着萧院正的样子大声道:“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萧院正愣了一下,不由羡慕的瞥了一眼周满,觉得跟着文人读书还是很有好处的,至少说话都比他好听。

    皇帝也觉得周满说话好听,高兴的笑眯了眼,抬手道:“起来吧,此事还要经过门下省的审核,你们二人先回去准备吧。”

    一个人升官都是不小的工程,毕竟要接的任务都会不一样,更不要说整个部门的升品了。

    头一条,他们太医署得在皇城或是别的什么地方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吧?

    一些事务再不能和太常寺混在一起了。

    更不要说部门升品之后,各种官员的配置,职责也都会有所变化,自然,待遇也有变化。

    不过这些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能解决的了,得中书省和门下省两部来共同商议,还是细细地商议。

    萧院正高兴的又磕了一个头离开,满宝也磕了一个头,然后爬起来要和萧院正一起走,皇帝却叫住她道:“皇后也许久不见你了,甚是想念,一会儿你随朕去见见皇后吧。”

    满宝茫然,她上午不是才去给皇后请平安脉吗?怎么就许久不见了?

    满宝重新回到宫中,后宫里一些不严重,却又有些难以启齿的毛病便让嫔妃们不自在了,于是纷纷召见她要请平安脉。

    既然是要请平安脉,那当然是从皇后开始啦,于是上午满宝就先去见了皇后,再顺便给在那里请安的太子妃看了看,还摸了明达和长豫的脉象,然后就满后宫溜达了,基本上每个嫔妃的宫殿她都进去了。

    要不是萧院正突然叫人,她还想去一些昭容的院子里看一看呢。

    所以,她才不是许久不见皇后呢,恐怕上次见面,她比皇帝见皇后还近些。

    虽然心里无限吐槽,但满宝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退到一边。

    皇帝就看向大臣们,端着茶,用行动表示他们可以告辞了。

    于是魏知等人知趣的起身告退。

    他们一走,白善便也拿着写好的旨意起身,上前奉给皇帝。

    皇帝看了一遍,觉得白善遣词造句很得他的心意,于是微微颔首,道:“送去中书省吧。”

    虽说白善已经拟定旨意,但这道旨意不小,这注定只能是草稿,中书省那边肯定还要再研究过一遍的,不然被门下省打回来就不好了。

    白善应下,拿了草稿后微微抬头看了周满一眼,然后垂下眼眸退了下去。

    皇帝就带着太子恭王和周满往后殿去,嗯,还有一直形影不离跟着不走的起居郎。

    到了皇后殿中,里面一片热闹,巧了,太子妃和恭王妃以及几个孩子也都在。

    起居郎找了自己的熟悉的角落,继续掏出自己的小本本和笔蹲着,抬起头来无悲无喜的看着皇帝一家人。

    皇帝让周满坐下,问她,“大明宫那边朕想全权交予你来管理,你可能办?”

    满宝一怔,问道:“此事不该萧院正来管吗?”

    皇帝道:“太医署要升品,萧院正必定忙得很,朕倒觉得你挺适合的。”

    满宝:……她更忙好不好?

    皇帝心中想到却是,这一次种痘的皇子女和皇孙们女眷占了三分之二,当然要交给一个女太医来办了,长豫可也在其中,萧院正虽好,但到底是男子,过于粗心了,只怕照顾不到姑娘家的心思。

第2465章 收受贿赂

    皇室的孩子岂是那么好照顾的?

    尤其这里面还有一个八岁的小皇子和小公主,算是皇帝最小的两个孩子,虽然他们母妃不太受宠,但皇帝一向疼爱自己的孩子,即便是庶子庶女,他只要有空就会找过来过问一下,因此一个都不好得罪。

    更不要说还有各位王爷送来的皇孙了,那真的是孙子孙女一大堆。

    除了太子的儿子还小外,二三皆有皇子女在其中,而以前皇帝的庶弟弟们为了表达忠心,把自己适龄的儿子闺女孙子孙女都送来了。

    满宝看到过报上来的名单,说真的,以她杰出的记忆力,现在也没能把人都记住。

    可见人数之多。

    她不太想受累,但皇帝是她上级的上级,更不好拒绝他的要求,于是她在心里叹息一声,脸上沉稳的应下了。

    皇帝满意,就指了恭王妃道:“你们这些孩子呀,歹一阵好一阵的,这次恭王从洛州来还让恭王妃给你准备了礼物呢。”

    满宝没有受宠若惊,她只有惊悚。

    恭王也愣了一下,更是扭头去瞪恭王妃。

    恭王妃有些尴尬,但在皇帝和恭王的目光下,她还是起身走到周满身边,拉着她的手笑道:“我听两位妹妹说周大人已经定下婚期了,所以从洛州来的时候就给周大人准备了一些贺礼,权当做添妆吧。”

    其实她想的是她儿子就要在人家手底下种痘了,虽然皇帝说种痘很安全,但她还是有些害怕。

    太医尽心些和只是尽职或者疏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太医院周满的位置高,她有点儿担心。

    所以来时特意准备了礼物,本是想托明达转送的,可她和明达说悄悄话时被一旁的姑姑听到了,皇后也就知道了。

    皇后便告诉了皇帝,谁知道皇帝直接点出来了?

    皇后也没想到,所以瞥了皇帝一眼,见他还一脸满意的看着“相谈甚欢”的恭王妃和周满,皇后就收回了目光。

    算了,这男人除了在朝堂上还有些本事外,其他的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恭王妃拉着周满去看礼物,一妆盒的首饰,一共三层,每一层拉开,里面的首饰……

    嗯,见识过不少宝石珍珠的满宝倒不至于目瞪口呆,但心脏也蹦蹦跳个不停,可见这首饰有多好了。

    其中又以珍珠首饰和精巧的金饰最多。

    恭王妃直接打开最上面一层,将一支金钗取出来给周满看,笑道:“这是金凤,我特意让人做了一对,周大人看看可喜欢?”

    满宝回神,连忙推辞道:“无功不受禄,怎好收恭王妃如此重的礼物?”

    恭王妃笑道:“怎会是无功?你之前助恭王减重,还照顾王爷的伤腿,这都是功劳。”

    满宝汗颜,这两样提起来于恭王来说都不算是好事的样子,真的不是记恨吗?

    “何况,你喜事将近,便是没有这些前因,这份礼物你也是受得的,我家象儿也要入住大明宫了,以后还需周大人多多照顾。”

    满宝心内瞬间明白过来,这是在贿赂我呢,而且还是当着皇帝皇后的面贿赂的。

    她纠结起来,那她是收呢还是不收呢?

    不收的话,皇帝和皇后会不会觉得她不想和恭王交好?

    满宝不住眼的去看妆盒里的首饰,虽然觉得收受贿赂不好,但过了皇帝明路的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她思索时,明达就轻轻地推了她一下,笑道:“三嫂大老远的给你从洛州拿过来,你总不能再让人拿回去吧?”

    长豫也道:“既是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没看她父皇频频看过来吗?

    满宝努力的压住脸上的笑容,但还是没忍住眉眼间带着笑意的点头,“那就多谢恭王妃了。”

    满宝顿了顿后道:“也谢谢恭王。”

    恭王妃看得出周满是真的喜欢,眉眼间都掩饰不住笑容呢,这才松了一口气,笑起来道:“周大人喜欢就好。”

    喜欢自然是喜欢的,凡是值钱的,好看的东西她全都喜欢。

    于是满宝抱着一妆盒的东西喜滋滋的回太医院。

    太医院里还算宁静,因为正式的旨意还没颁下来,所以他努力的忍住和手下们分享的心情,一回到太医院就把自己关在办公房里不出来了。

    满宝抱着妆盒回来就被郑太医等人拉住了,他们蹙眉道:“周太医,你们去太常寺吵架没吵过?”

    刚才萧院正回来的时候眼圈都是红的。

    满宝脸上依旧是喜滋滋的笑容,摇头道:“我们没去太常寺啊。”

    连刘太医都忍不住皱眉了,“你们不是去太常寺讨公道去了吗?”

    “哦,我们中途改去太极殿找陛下了。”满宝见他们似乎还一无所知的样子,便打算和他们分享这一好消息,突然萧院正的办公房就打开了,他走出来看着周满道:“周太医,旨意还未正式下来,这事儿还是暂时别宣扬了。”

    满宝就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和郑太医几个微微点头道:“行吧,那你们再多等两天,等旨意下来你们就知道了。”

    郑太医:“……同不同意我们增设科目不就是一句话的事,为何不能说?”

    卢太医紧盯着周满,对于能不能增设种痘科他最为关心,因为这可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

    满宝道:“这个我能告诉你们,可以增设。”

    萧院正阻止不及,张开的嘴巴合上,算了,就告诉他们吧。

    刘太医盯着周满喜盈盈的脸看,再回头去看萧院正,不由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真是老眼昏花,观色都观错了,那哪里是伤心,分明是激动嘛。

    既然是好事,他便也不打探了,直接转身回自己的办公房,还道:“周太医,今儿大明宫那边轮到你去检查了。”

    想到才答应皇帝的事,满宝应了一声,“我一会儿就去。”

    郑太医这才看向她手里的东西,“这是什么?”

    满宝喜滋滋的道:“恭王妃送我的礼物,嘿嘿嘿……”

    大家或羡慕或嫉妒的看着她抱着的高高妆盒,这就是女医的好处了,收受后宫女眷的贿赂都要比他们方便很多。

    满宝将妆盒拿回自己的办公房锁好,这才背着手坐船去大明宫检查工程进程。

第2466章 吵架(给书友“思倾岚语”的打赏加更)

    坐船进入大明宫,满宝发现大明宫看着更……蛮荒了一些。

    大明宫在皇帝太后带着恭王和明达几个皇子女来避暑后迎来了短暂的修缮时机,可惜很短,没两个月就又因为资金问题断了,而两个月的时间也只不过把其中一个建了一半的宫殿建好了而已,然而宫殿建好也是空的,里面家具啥的什么也没有。

    后来皇帝一直很穷,内库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国库被朝臣们把得很严实,他只要流露出修建大明宫的意思,上至魏知,下至六品的御史都会上书劝阻,认为如今才算民安,离国泰还有很远的距离,实在不好在此时大修土木。

    皇帝听劝了,后来就把大明宫丢在了脑后。

    再后来守孝,不好大兴土木;去年更是西征,国库没钱了,所以大明宫……嗯,别说建造了,连修缮都少了,所以草啊树啊长得就有点儿肆意,满宝站在船上看着两岸的野草,微微摇了摇头,觉得皇帝家就是好,房子好多,竟然能把家给荒废成这样。

    到了渡头,内侍停下船,让周满下船。

    满宝上岸,就徒步去看工部正在改造的宫室。

    这里人不是很多,现在基本都是工部的人和役丁在此。只不过这一次皇帝也没能修建宫殿,而是要改造。

    皇帝让工部挑选了两个最大的宫殿,直接砌墙封起来,到时候皇女们在一个宫殿,皇子们在一个宫殿,男女分开种痘,里面的人只能进不能出。

    而两所宫殿之间则砌了一条很长很长的巷道以供太医来回两间宫殿。

    所以一旦皇室中的人住进去,两所宫殿就会被封死,连吃的都是用吊篮送进来的。

    之所以这么谨慎,全因这是大明宫,距离太极宫太近了,为避免天花流露出去。

    本来种痘都应该拉到皇庄里去的,那里最安全。

    可惜皇帝舍不得他的子子孙孙们受委屈,皇庄那边一个房间里住六个人,还是紧急加建的土石混合的房子,哪里比得上大明宫这里的宫殿。

    在这里,至少能保证一人一间房。

    没错,这里就是一人一间房,皇帝特别豪气的让人做了长长的屏风,将大房间隔成两间,一间房里不仅能住个小公主小郡主之类的,公主和郡主们还能带一个伺候的宫女。

    嗯,选的宫女也都在十六岁左右,她们也都要和她们的主子一样种痘,将来若无意外,她们回一直伺候她们的主子。

    满宝来检查,就是检查两座宫殿是否真的封死了,别有什么暗道可以内外传递东西,这种事在皇庄没太大的问题,但在皇宫里却是大忌。

    还要检查给他们太医院准备的药堂等是否合规,以及宫殿的卫生等。

    满宝检查完今日份的工作,就抓着手抬着脖子看工匠们忙碌,看着看着,她觉得以他们今日份的细工,想要将剩下的大明宫建起来,估计得花用好几年的时间,那还是在皇帝很有钱的情况下。

    要是供不上钱,恐怕十多年也修建不上。

    满宝摇了摇头,记下他们的工程进展后便走了。

    她下衙时间快到了,等坐船回到太极宫,应该差不多就是下衙的时间,嗯,还得走回到太医院,好远呀。

    不过想到太医院里的妆盒,她又充满了动力。

    满宝喜滋滋的抱了妆盒出宫,还没出门就看到了等在宫门外的白善。

    满宝立即笑着上前,侍卫们检查了一下她的妆盒,目光炯炯的盯着看。

    满宝就大方的道:“这是恭王妃送我的。”

    当然,侍卫们不觉得这是贿赂,而是赏赐。

    周满算是他们知道的受赏赐最多的外臣之一了。

    恭王和曾经的益州王不算。

    侍卫们羡慕的投给她一眼,记下她今日带出去的东西后便放行了。

    她一出来白善就伸手接过妆盒,入手一沉,他稳住,问道:“恭王妃怎么会送你礼物?”

    满宝道:“上车说。”

    大吉来接他们下衙回家。

    到了车上满宝才揉了揉自己泛酸的胳膊道:“这是恭王妃贿赂我的,不过说是给我的添妆。”

    满宝顿了顿后道:“恭王肯定不知道这事儿,我觉得他们夫妻回去后肯定要吵架。”

    白善不解,“为什么要吵架?”

    满宝想了想后道:“我要是私下送鲁越很贵重的礼物,还说是你要我送的,你生不生气?”

    白善和鲁越的关系不是很好,基本是因为同为崇文馆学子而维持着面上的和睦而已。

    嗯,还有赵六郎居中调和。

    满宝要是私下送鲁越东西,还说是他送的,落在鲁越的眼中,那就是白善在和他求和,白善肯定生气!

    白善瞥眼看她,“你会送鲁越礼物吗?”

    满宝摇头,“我们与他又没有利害关系,不说我们没有求他的地方,就是有,我们处事的态度不和,自然也不会求。”

    她顿了顿后道:“不过恭王妃是个温柔的人。”

    就是太温柔了,因此做不了恭王的主,甚至很难影响对方。

    周满想的不差,恭王和恭王妃的确吵架了,应该说是恭王单方面的把恭王妃给骂哭了。

    另一边太极殿正殿里的夫妻,却是皇后在骂皇帝,“三郎媳妇要送周满礼物,你为何要当着三郎的面点出来?”

    “不是你说的三郎媳妇想要缓和他们和周满的关系吗?”

    皇后:“……可你看三郎像是情愿的样子吗?他什么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点明之后他只觉得难堪,到头来受委屈的还是三郎媳妇,关系也未必能缓和下来。”

    她道:“还不如让三郎媳妇悄悄的送,周满和三郎关系好不好有什么要紧,她和三郎媳妇关系不差就可以了。”

    这就是后宅的生存智慧了,除了一些不可能解开的仇怨外,其他的过节都是你们男人自较劲你们的,我们也自有自己的交情。

    其实说起来,周满和恭王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深仇大恨,只不过是因为太子之位而有些立场不一样罢了。

    周满从未输出过伤害,她做的一直是治病救人的事,只是救的是太子而已。

    所以皇后认为时间只要够长,他们之间的恩怨就能减淡,而不管是否存在,周满都是个正直的人,不会为此害人,所以不如顺其自然,皇帝横插一手,完全是好心办了坏事。

第2467章 圣旨

    因为收了人家的礼物,满宝便在心里担忧了一下恭王妃的夫妻关系,不过也只是一下而已,她转头眼睛亮晶晶的问白善,“太医署升品的旨意送去中书省了?”

    “是,”白善道:“我只是初拟,这张圣旨份量重,肯定还要大人们再拟,门下省还要审核,速度再快也得等明天了。”

    满宝拉开一旁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碟点心,一边吃一边道:“你说太医署升品,我会升官吗?”

    白善想了想后道:“半数之分吧,你若是不升官,朝廷肯定要往太医署里添置一些官员的。”

    与尚书六部同品级,连官职都要向六部看齐,有些职位不是医者也能担任的。

    满宝点了点头,也在等。

    但第二天圣旨并没有颁下来,而一连推迟了三天,等到萧院正都要以为有变故时才颁下。

    圣旨一出,满宝和萧院正都大松一口气。

    要不是这三天白善都有内部消息回来,她也要忍不住了。

    先是中书省拟定圣旨时顺便将太医署的规制官职等细节都罗列出来,一并发往门下省,被门下省打回重拟。

    后来皇帝就召开小朝会,此次萧院正和刘太医也列席,但其间就为了太医署的办公场所是建在内城、皇城和宫城里吵了半天。

    等好容易定了太医署和国子监一样,就在其教学的边上设立一个专门处理事务的场所时,太常寺总算姗姗来迟的表示反对太医署独立。

    礼部尚书附议。

    嗯,礼部和太常寺一向要好,其实要满宝说,其实礼部和太常寺有很多的职责是重叠的,可以融合一下,然后取掉太常寺。

    然而她不敢说,萧院正听了也只当没听过,小孩子的抱怨是不能当真的。

    在来回审核了三天,开了三天的小朝会后,门下省终于批复了中书省送来的旨意和公文,然后旨意和公文送到礼部,再抄送一份送到户部、吏部和工部,以及太常寺,这事儿就算定下了。

    萧院正提前知道了消息,这一天就特意穿了一身崭新的官服进宫。

    和往常一样的满宝忍不住看了又看,还是没忍住问:“萧院正,您的新官服哪来的?”

    她今年长得快,年初发下来的官服有点儿短了,虽然不太看出来,但她的手腕的确是微露的,和别的官员的长袖有点儿不一样。

    萧院正瞥了她一眼道:“外面有专门做补服的绣坊,周太医没找绣坊做过官服吗?”

    满宝摇头,她前几年因为常住在宫中,所以除了大朝会外,很少会穿官服,不然就两套官服,换不过来怎么办?

    算起来还是今年穿得最多,因为她不住在宫里了,每次出了皇庄要进宫当差的时候她就要穿官服。

    满宝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袖子,悄悄的将袖子抚平,嗯,穿得太多,洗得多,有点儿褪色的,反正绝对比不上萧院正今天的精神和好看。

    满宝就好奇的问他,“在哪个绣坊做的?”

    “大月布庄,里面还卖各种布料,朝中有不少官员都在那里做的补服。”

    一旁的刘太医就道:“我也是在那里做的。”

    郑太医笑眯眯的:“我家也是找的大月布庄。”

    卢太医:“我也是。”

    满宝就觉得自己落后了,竟然只有她一个人没找人做过官服,全穿的是朝廷发的。

    还不知道有圣旨的郑太医好奇的看着萧院正,“院正今天脸色红润,精神抖擞,这是有喜事吗?”

    萧院正就扬起笑脸道:“同喜,同喜,大家都有喜事。”

    大家精神一振,难道是朝廷诸公觉得他们这半年多来辛苦了,决定再奖励他们一些银子?

    升官是不可能升官的,并不是每有功勋就会升官,毕竟,那也是你们的职责所在不是?

    超过职责所在的功勋一般是奖励金银米面布匹。

    这些东西也是很诱人的。

    正想着,礼部侍郎亲自捧着圣旨来颁旨了。

    众太医一惊,什么奖励呀,竟然让礼部侍郎亲自来颁旨?

    大家跟着萧院正跪到了太医院正门的大门口那里听旨。

    周满和白善白诚当年上折子规划太医署时是按照国子监的职责和规制来上的。

    国子监统领全国各地的教学机构,还负责刊印书籍,教化万民,反正教育的事都归国子监来管;

    同理太医署则是要负责全国的医药机构,将来要如国子监一样在全国各地设立官方医署,负责万民的部分医疗保障,以及传播医药知识等,同时负责教导出合格的各方面医者,为全国各地输送医者。

    皇帝和朝臣们又不傻,自然看得出他们是借鉴了国子监,因此设立官职时也就借鉴了国子监。

    这也是这三天来他们吵架的原因,门下省一直打回重审,和中书省一来一回的辩论,有时候跑腿的小官一天要来回跑五六趟,直到中书省设定出门下省认为合格的规制。

    中书省将太医署令从皇帝说的正三品降为从三品,同时在其下的设两位太医署丞,为正四品……

    圣旨很长,礼部侍郎洋洋洒洒的念了好长时间,而除了太医署令定了萧院正外,其他职位全都没定,或者说是暂时没定。

    除了萧院正和满宝外,其他太医都惊呆了。

    很少参与朝政,一心只在后宫和医药及天花上打转的太医们突然得知这一消息,都惊得不知作何反应好。

    萧院正代表太医院接了圣旨,然后送礼部侍郎出去。

    礼部侍郎笑着和萧院正行礼,“恭喜萧大人了。”

    从今天开始他们就不是平级了,唉,真是羡慕啊。

    萧院正笑盈盈的道谢,然后将人送出去,回来时就看到大家都围着周满问话,没办法,她表现得太淡定,一看就是知道内幕的,不围她围谁?

    可她一个字都不说,大家没办法,看到萧院正就围上去,“院正,太医署怎么升品,反而我们太医院落下一品了?”

    萧院正:“没有落,太医院还是四品衙门,只是不再归属太常寺,将来归属我们太医署而已。”

    “那我们怎么办?”有人问道:“我们以后是身兼两职,还是只能在太医院或太医署?”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萧院正也不肯定。

第2468章 班底

    太医们在太医院里的品级不变,萧院正依旧是四品院正,不过以前四品是正职,太医署令是没有品级的兼职,现在四品才是兼职了。

    周满依旧是五品太医,身上还挂着崇文馆编撰之职,她在心里计算着,她要是还能在太医署中兼职高官,那岂不是身兼三职?

    三个职位都是实职,实职就意味着不仅有俸禄,还有职田。

    大晋给官员的俸银其实不多,以满宝为例,她现在外面药铺医馆的坐堂银子可以达到一个月十吊钱到十二吊左右,而出外诊的诊金基本归她自己所有,药铺只会要求药材从他们药铺里出就可以。

    但她现在太医的俸银一个月才三千六百文而已,远低于外面的坐堂价格。

    因为对于官员来说,他们的收入并不主要来源于俸银,甚至也不是禄米,而是来自于职田的收入。

    一般来说,有官品的实职一般都有职田,如果没有,那俸禄一定高,其他待遇也会相应跟上,比如国子监里的博士等。

    虽然想一想身兼三职可能很辛苦,但貌似很赚钱呢。

    满宝有点儿心动。

    于是和其他太医一起目光炯炯的看着萧院正。

    萧院正挥手道:“你们别看我,百废待兴,如今太医署不同之前,我也不能一人做主的,不过我会替你们争取的。”

    以前太医署就是太医院底下一个培养医者的机构,连品级都没有,全靠太子和太医院撑腰,所以大臣们除了在他们需要用到国库的钱时会讨论几句外,太医署里的事基本都是由太子和他自己决定。

    但其实太子不太管太医署,所以四舍五入全是萧院正做主。

    现在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萧院正就去找皇帝一起开小朝会,嗯,他现在也有资格,只要想就能每天参加小朝会了。

    其实萧院正对上这些与他同品级的大人有些底气不足,所以心底并不太想来参加。

    然而他没有别的选择。

    太医署现在除了定下他一个太医署令外,其他官员都未定,所以他不得不来参加。

    怎么说也要先定下太医署丞,这样才好招兵买马……不对,是填补空缺。

    因为是他的手下,所以就先由他来举荐,萧院正在去的路上就已经将太医院里的人都想了一遍,所以到御书房的时候就直接和皇帝推荐了两个人,“刘太医和周太医可为臣副手。”

    与会的大臣们表示反对,倒不是和萧院正唱反调,而是因为:“两位太医署丞,不能俩人皆出自于太医院,只需一人精通医术便可,另一人还是要懂御下之术,太医署丞是要协助太医署令管理太医署的。”

    魏知提议道:“臣认为该当从他处调来一人协助萧院正建设太医署。”

    其他人,尤其是吏部尚书附议。

    一个部门的管理岂是那么简单的,太医署里并不只需要懂得医术的太医,否则那和只会给人看病的太医院有何不同?

    论口才,论讲理,萧院正是说不过这些老大人的,于是他也被说服了。

    论计算各地药材的所需数额,采购药材支出的合理规划,每年新增医署的建设及最佳数量,以及对太医署和地方医署关系的管理等等繁杂事务,到底是你们太医院里的太医厉害,还是有过地方官历练经验,管过州县,苦读十数年的进士或明经厉害?

    其实要不是太医署实在是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部门,他们连一个太医署丞的位置都不想给萧院正留着。

    因为这些老大人们从心底不太信任这些医匠的管理水平。

    所以,刘太医和周满,您选一个吧。

    但其实大家并没有给萧院正选择的机会,周满如今已经身兼两职,不管是从技术上,资历上,还是从个人精力的考量出发,都是刘太医最为合适。

    倒是有人提议可以将周满从崇文馆里调到太医署去,反正都是四品,而太医署丞还是正四品呢,算是升官。

    但别说魏知和老唐大人了,连萧院正这个在众人心里不太机灵的人都强烈的表示反对。

    他不傻,知道周满在崇文馆的好处要远大于太医署。

    先不说太医署是才成立的部门,仅官场地位和社会地位一条就有不同。

    崇文馆里都是文官,其官场地位和同品级的翰林院、国子监一样的,属于清贵,什么是清贵呢?

    就是清廉,没有什么油水却又地位尊贵的地方。

    周满在那里面可比在太医署要好太多了,别说太医署丞只是高半品,就是高一个品级也不换呀。

    于是萧院正直接定下了刘太医为太医署丞。

    满宝和太医院里的众位太医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正在太医院里热烈的讨论今年中秋朝廷发的节礼呢。

    嗯,节礼是要去户部那里领取的,不过有单子给他们,取了单子再拿去领,照单子领东西。

    节礼是按照职位发放的,而不是人头,所以满宝有两份。

    她喜滋滋的看着。

    郑太医凑上前看她的单子,羡慕不已,“周太医竟然有一坛竹叶青。”

    满宝道:“去年是菊花酒,今天怎么是竹叶青?”

    “竹叶青比菊花酒好太多了,”郑太医连忙道:“周太医要是想要菊花酒,不如我跟你换?”

    “算了吧,我不喝酒,”满宝道:“这些酒都是拿回去给我爹和我哥哥们喝的。”

    刘太医道:“看这样子,今年国库收获应该不少,待遇比往年要好。”

    满宝略一想便道:“今年京郊和雍州一带都风调雨顺。”

    至少她的两块大职田全都收获不少。

    刘太医知道的多些,笑道:“听说今年只有太原一带闹了一下干旱,还有荆州一带有水患,不过都是特别严重。”

    每一年都会有水涝和干旱的,毕竟天下这么大,怎么可能每个地方都风调雨顺?

    只是不是特别严重的水患和干旱,地方就自己承受罢了,严重一点儿的京城才会出手帮忙赈济。

    所以今年总体来说是风调雨顺的。

    因为今年各方面都顺利,所以皇帝挺开心,他一开心,朝臣们便也喜气洋洋起来,除了皇家还在孝期外,民间已经决定今年中秋好好的乐呵乐呵了。

    才八月十二,外面就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第2469章 对答

    满宝拿了条子跑去皇城里领东西,发现排队的人好长好长,她预估了一下时间便垂头丧气的转身。

    白善也拿着条子来想领东西,俩人就撞上面了。

    白善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长长的队伍,提议道:“要不拿回去,明天让人来取吧。”

    满宝叹息,“本来还想自己领一次呢。”

    她感觉领礼品是一件让人很高兴的事。

    白善也如此认为,不过他们没有那么宽裕的时间排队罢了,俩人肩并肩的往回走,白善左右看了看,就和她说悄悄话,“太医署丞定下来了,一个是刘太医,还有一个是从户部调过去的施大人,他叫施斌。”

    满宝一怔,问道:“怎么从户部调,我们太医院没人了吗?”

    她也左右看了看,很小声的道:“我也可以的呀。”

    白善眼中闪过笑意,压低声音道:“大人们说,你已身兼两职,要是再兼一职只怕忙不过来,你要是出任太医署丞,那就得从崇文馆里调过去。”

    满宝也不傻,立即道:“那还是算了吧,我以后就修书看病好了。”

    白善却摇头道:“肯定不至于此,你医术这么好,萧院正还想让你将医术传授下去呢,我被换出来时,他们正在讨论是让你做太医署博士,还是做主簿。”

    满宝一凛,立即道:“我不要做主簿,我要做博士!”

    博士品级虽然比主簿低很多,但属于学官,只要教学就好,其他杂事很少,她又不指着太医署的官职升迁,因此不想管理杂务,只想教书就行。

    白善点头,“我也是如此想的,可惜我插不上话,不过不要紧,旨意未下之前都可更改,回头陛下要是问我,我替你说。”

    这就是皇帝面前有人的好处,白善是御前行走,皇帝总会和他聊天的,聊天的时候吐露一两句这个意思就可以了。

    至于会怎么发展,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白善回到翰林院,将手上的事情处理完以后就去接满宝下衙。

    俩人拿回三张条子,交给家里道:“明日让下人去排队领东西吧。”

    已经领过好几次节礼的老周头立即道:“我亲自去。”

    他笑道:“反正我们没事做,这种事交给我们就好。”

    白善闻言,干脆把自己的条子也交给了老周头,由着他一起去领。

    刘三娘还没有品级,因此没有节礼,但老周头很有信心,觉得将来她和立如都能领到节礼的。

    第二天,老周头就特意换了一身新衣服,然后和白家的下人一起去领东西。

    而满宝和白善照常上班,今天白善运气不错,才到翰林院就被叫进宫里参加小朝会,嗯,他是作为旁听者,偶尔给皇帝做笔录的。

    当然,小朝会结束后他也不会离开,而是和起居郎躲在一边吃个快速的工作餐,然后就继续看着皇帝发呆。

    起居郎刚才吃得急了点儿,觉得有点儿噎,就不住的看向白善。

    和他共事几个月,已经彼此了解的白善心领神会,悄悄的起身摸了一杯茶来给他喝。

    起居郎笔耕不停,见目前没什么太大的事情发生,能够以一言概括后便端起茶来抿了一口。

    他不敢喝多,不然还得跑茅厕,他们起居郎要尽量控制离开皇帝视线的次数。

    不对,是让皇帝离开他们视线的次数。

    暂时用不上白善,白善就在砚台里倒了一点儿水,默默地给起居郎磨墨。

    等到下午,皇帝将折子批得差不多了,感觉有些疲惫,便起身出去逛一逛,嗯,随手叫上了白善。

    于是白善起身跟上,起居郎慢悠悠的起身,默默地跟在后面。

    皇帝打算和白善下棋,他发现白善年纪虽小,棋艺却是不错的,比他差一点儿,正好可以一起下。

    像魏知,他就不喜欢和对方下棋。

    所以那么多御前行走,他为什么就喜欢找白善呢?

    因为经过几个月的发展,他们两个还是棋友。

    白善也喜欢和皇帝下棋,因为目前他还下不过对方,但每次下棋过后他自觉都有些进步,这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所以他很喜欢。

    古忠带着人摆下棋盘便退后两步,笑着立在一旁看。

    皇帝很大方,让白善先手。

    白善也习惯了,将装着白色棋子的棋罐拿过来,先捻了一颗白色的棋子落下。

    皇帝喜欢边下棋边说话,“朕听说你们家在内城给你买了一套房子做婚房?你和周满的日子定在哪天来着?”

    白善应了一声“是”后道:“定在十月初八。”

    皇帝就点了点头,算了一下时间,等周满从大明宫里出来,那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婚事,足够了。

    皇帝一边下棋,一边忍不住调侃他,“成了亲就是大人了,不过你现在官职可比周满小多了,等成了亲,你们家是谁做主呢?”

    白善认真思考了一下后道:“自然是我们二人一起做主了,不过我会让她的。”

    皇帝没想到他那么认真的回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随口道:“不错,不错,你们皆是良臣,不要在家里闹矛盾便好。”

    白善便抿嘴笑了笑道:“臣与她素来要好,不会闹矛盾的。”

    皇帝就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是吗,不过朕还记得在益州初见你们时,你们二人可没少拌嘴。”

    白善一怔,然后不好意思的道:“我们那不是在拌嘴,只是意见不同,所以在辩论。”

    连古忠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皇帝也笑了一阵,干脆与他道,“周满是个能臣,她在医学上的天赋无人能及,朕很舍不得她啊,所以想要她再在太医署中兼一职,你觉得是主簿比较合适,还是博士合适?”

    白善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索了一下后道:“陛下,朝中不缺为官之臣,您也说了她最厉害之处在于医学上的天赋与成就,既如此,自然是博士最合适。”

    “可朕看她之前上的折子,对太医署显然是有很好的规划的,萧院正尚且不及她十分之一。”

    白善道:“陛下,她还是崇文馆的编撰,是太医院的五品太医。前者,她修撰的是医书,后者,她听命于萧院正。”

    皇帝挑眉,明白过来,如果是只是大局一样的规划,周满就算不做主簿也能向萧院正提意见。

    但主簿品级比博士高呀。

    皇帝上下打量白善,笑问,“怎么,你是担心她又兼一个比你高的官职?”

    太医署的主簿是六品,不巧,还是比白善高一品。

    白善就认真的道:“陛下,她还小呢,还要长身体的,不能太过劳累了。而且,我们成亲后要生宝宝的。”

    皇帝愣了一下,然后就仰天大笑起来,第一次伸手拍白善的肩膀,拍得啪啪响,“好好好,好小子!”

第2470章 无耻啊

    老周头拿着条子排队在一群人中,来领东西的有各家的管事,自然也有官眷亲自来领。

    这一二年满宝的俸禄都是老周头亲自来领的,现在都已经不用家中的孙子孙女给他看条子,他闭着眼睛都知道每个月能领的俸银和禄米是多少,因此每次都是他独自带着人来领。

    也因为来的次数多了,他在这里认识了不少人。

    他们这些领俸禄的也是有圈子的,他的圈子就是一群官员的家人。

    这一群人里有和他一样是当爹的,还有当伯伯叔叔的,也不乏弟弟。

    他们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里资产不是特别丰厚,官品从六品到四品不等。

    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京城本地人。

    因为不是京城本地人,又因为家产不丰,而京城的消费太高,因此他们家里请的下人就少,来拿俸禄这种事就是家人亲自来了;

    也是因为和他们来往多了老周头才知道,很多人当了官以后会带上家里的兄弟和子侄上任,这样不仅能帮忙管理家务,还能给自己跑跑腿,有一些事情交给下人是不放心的。

    同时,也是培养家人的意思。

    要不怎么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

    老周头带着一个下人拉了一辆车过来,目光一扫就找准了队伍,于是上去排队。

    大家很自觉的排成两排,一排都排的各家管事下人,一排则是老周头这样的官眷。

    一看到老周头,立即有人热情的招呼他,“老周来了呀,快来,快来。”

    老周头让下人牵着骡车排队,他则上前和他的朋友们挤在一起说话,其实勉强还算成队形的。

    “周大人有两份节礼吧?”

    “不止吧,不该是三份吗?周大人现在还有爵位呢。”

    老周头就笑道:“我家满宝说了,爵位的节礼是列在崇文馆编撰这一张条子上的,算是一张条子上两份礼。只有那些有爵位却无实职的人才单独列条子。”

    大家这么一听,恍然大悟,纷纷恭维老周头见多识广。

    老周头得意的笑了笑,虽然这里比不上村里自在,但他们说话还是很好听的,这也是为什么老周头总是抢着来领俸禄的原因。

    “你家的条子上有什么?”

    “两匹布,还有些喜米喜面罢了,这些都不要紧,主要听说这次给的月饼是宫里做的,老大一个呢,我家得了两个,到时候祭过月娘娘就分了给孩子们吃。”

    老周头就悄悄看了看自己的条子,艰难的辨认出来,他认得几个数字,但不认识月饼,对了,昨天晚上满宝说他们家有几个月饼来着?

    老周头苦思起来,发现记忆有点儿模糊,就有点儿发愁。

    一旁的老翁看到老周头手中的条子,就探头去看了一眼,然后哎哟了一声道:“乡主的月饼有四个呢,咦,你怎么有三张条子?”

    老周头瞬间回神,就笑道:“这一张是我那女婿的,我一并给领了,来,你给我看看,这条子上都有些什么东西?”

    老翁有点儿羡慕和嫉妒,但还是接过来给他念,“细麻一匹,粗绵一匹,喜米喜面各一小袋,月饼一个,咦,你这女婿的东西不多嘛。”

    老周头就道:“他才当官呢,官职不高,你看下面的,他还是县子呢,看看下面的东西有什么。”

    老翁噎了一下,往下展开,果然看到下面写有两行小字,“细棉两匹,绸缎两匹,喜米喜面各两袋,月饼四个……”

    老翁:羡慕……

    众人:好羡慕……

    老周头小声的念叨了两遍,暂时记住了,然后就赶紧把他闺女的条子给老翁看,眼巴巴的看着。

    老翁展开道:“我就是念了,一会儿到了跟前你也记不住呀,你家带来的人不识字?”

    老周头道:“今早出来的时候太高兴,忘了叫上识字的了。”

    老翁就道:“那算了,一会儿我走你后面,和你一起进去,看着你领完了我再领。”

    “哎呀这多不好意思,”老周头笑得眼睛都弯起来了,和他道:“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下次来领俸禄,我请你吃豆子。”

    偶尔老周头嘴馋了,他会让小钱氏给他炒一些豆子带着,就是炒豆子,那也比别人的好吃些,他认识的这些朋友都挺喜欢吃的。

    “多久的交情了,客气什么?”

    大家和老周头说闲话,“老周啊,周大人和你那女婿年纪也不小了吧?是不是要完婚了?”

    老周头就乐道:“可不就是要完婚了,都已经定好日子了,十月初八。”

    “好日子呀,恭喜恭喜啊,到时候我们可要讨一杯喜酒喝。”

    “同喜同喜,”老周头笑眯了眼,话就脱口而出,“别说一杯,到时候你们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有老实的当客套话听,但也有人目光闪了闪,拉住老周头笑道:“那到时候我们可要上门叨扰了,对了,出席喜宴要帖子的吧?”

    老周头一怔,还真去啊。

    他倒是不介意的,可吃席要给礼钱的,他们又不是特别亲近的亲朋,怎么上赶着给礼钱呢?

    不过念头也就一闪,老周头就笑道:“下次领俸禄我给你们带来。”

    给老周头看条子的老翁没说话,等队伍越来越往前,上前领了东西离开的人多了,围着他们的人就少了,他这才拉着老周头低声道:“老周啊,这上门的客人是有讲究的吧?你不得问一下家里孩子?”

    老周头也跟他比较说得来,左右看了看后压低声音道:“当然要问了,我媳妇早说过了,我们没读过书,知道的不多,外头的事不能自作主张,都得问过孩子们。”

    “那你还一口应下了。”

    老周头无所谓的道:“怕什么,等我回去问我闺女,要是能请就请,不能请我下个月就不来领俸禄了,让我家的五郎来领,他可什么都不知道。”

    老翁:……无耻啊。

    不过他什么都没说,只钦佩的看了老周头一眼,“到我了,走吧,你先进去领,我给你看着。”

    老周头高兴起来,立即叫了自家的下人赶车上来,然后拉着老翁一起进去。

    发放节礼的也是放俸禄的吏员,他们对这些人早熟了,反正每家每个月来领俸禄的都差不多是他们,每个月都要见一次,想不认识都难。

    看到老周头,吏员也扬起笑容,这一位的闺女和女婿可是陛下跟前的红人,尤其是现在。

第2471章 你们加油

    老周头领了满宝和白善的节礼,跟进来的下人也拿出了庄先生的条子一起领了,都搬上车后就要出去,不过老周头还是等了等那老翁,等他出来后就一起肩并肩,两车同行的出皇城去。

    老翁很羡慕他,“你家庄子里的地秋收了吧?”

    老周头道:“收了一大半,还差一些,不过也不久了,过了中秋用不了几天就能都收上来。”

    “今年可风调雨顺吗?”

    老周头脸上就差点笑出话来,“就是才插秧的时候有点儿小旱,不过很快就下雨了,算得上风调雨顺。”

    老翁家里也是地主,只不过是小地主,虽不亲自下地,但每年也要亲自去看着长工和佃户种地的,因此对农事很了解。

    “丰收好啊,过了中秋,你们家又有一笔大收入了。”

    “哎呀,你们家不也有吗?”

    “我们家哪能跟你们家比?”老翁道:“我们家那小子的职田是交给户部来管理的,每年就吃固定的租子。”

    老周头就提议,“你们就申请自己经营呗。”

    老翁摇头,“我家不似你家,我就两个儿子,这一个当着官,另一个还在读书呢,那职田可不好打理,所以不如只取定租。”

    不然他怎么会那么羡慕老周头?

    实在是他闺女出息,儿子又多,不管他闺女在前面打下多少东西,后面都有人能守住。

    出了皇城,老翁和老周头告辞,他和老周头不同路,他儿子在内城边上租了一套两进的院子,而周宅就在出皇城的第三个坊上,往前走,再右拐一段路就是了,近得很。

    都是外乡人,甚至他儿子还比人家闺女提前一年到的京城呢,结果人家都有宅子了。

    老周头顶着众人羡慕的目光回到家里,他吩咐下人,“快把庄先生的节礼送到他院子里去。”

    又从满宝的节礼里挑了好几样东西一起放上去,算是满宝送给庄先生的。

    对庄先生,周家上下最为尊重,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若不是有庄先生带满宝识字,那满宝的这一生都走不出这一步来。

    白家那边收到了节礼,刘老夫人问了一下老周头额外给庄先生的添的东西,便也笑着添了一样的。

    等满宝他们四个下衙下学的回家时,家里已经在热热闹闹的准备过节了。

    满宝扶着庄先生进门,白善和白二郎在后面给他们提东西,陆氏出门看见他们便一乐,“先生和满宝回来了呀,先生,今晚我们一起用饭吧,我婆婆说饭菜就摆在正堂那里。”

    庄先生就笑问:“那得摆几桌呀?”

    “要摆五桌呢,”陆氏道:“白老爷和白太太也请过来了,晚上大家一块儿吃团圆饭,我们家孩子多,到时候就分两边吃,以免他们闹腾。”

    今天十三,大家先热热闹闹的吃个团圆饭,等到了十四再各家吃各家的,至于十五,那当然是出去玩啦。

    身居京城,还是在内城之中,要是不去看灯市,不去与万民同过中秋,那也太可惜了。

    庄先生自己都约了同僚,那天出去吃饭喝酒作诗。

    其实白善也有人约,都是翰林院里的人,他不好直接拒绝,因此决定那天去晃一圈凑个份子就出来,没办法,朋友太多了也是烦恼。

    周满就没有这样的烦恼,“我们太医院很少在外应酬。”

    白善看了满宝一眼,不,他们有应酬,只是没叫你而已。

    就好比赵六郎他们去春风楼应酬时从不会约上她一样。

    两家的厨房一起准备,指定了菜单后一边厨房负责几样菜,因此饭菜做得很快,端上来时还是热热乎乎的,尤其是小钱氏做的蒸肉,肉香味很霸道。

    钱氏带着小钱氏几个和刘老夫人郑氏白太太一桌,根本就没有满宝的位置了,她只能转身去和白善他们坐在一起。

    白大郎年纪最大,率先夹了一块粉蒸肉给白二郎,一脸和蔼的道:“二郎,下个月就要考试了,今天多吃点儿。”

    白二郎就也给他夹了一块肉,“大哥,你也多吃点儿,听说去年你距离上榜就差两名了。”

    去年进士取得少,只取了十二个,一般落榜的不会排名,但国子监有关系,便打听了一下参考学生们的答题情况,就有阅卷老师说起白大郎很可惜,因为他距离取中就差两名。

    不过白大郎并不是很伤心,因为他前面还有一个人更惨,距离取中只有一名,那个人叫王艺,是太学的学生,和白大郎同一届,当时消息传出时俩人都差点儿吐血。

    不过白大郎到底没有吐,因为他看到了更惨的王艺。

    白善和满宝一看,立即也殷勤的给他们夹各种肉,直接把碗给填满,“是要多吃,这一次你们都要努力,争取考中。”

    白善觉得白大郎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他去年就差点取中,经过一年的沉淀,应该更厉害才是,而且……

    白善压低了声音道:“今年取士名额会比去年多一点儿。”

    每一年取士的数额都是不同的,取多少进士是吏部根据现有的数据和去年到今年的官场变化计算出来的。

    比如益州王一系被清算后第一次开科和第二次开科取用的进士就比往年多,因为官场损耗了就得填补。

    白善在御前行走,没少听大人们和皇帝谈论这些事,内幕消息知道的多,不过他也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说起进士考,他也就只有这一点儿鼓励而已。

    白大郎和白二郎心领神会,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心里都很激动,取士多了,他们的机会就更大了,特别是白二郎,他的心有点儿虚,他是知道自己的,他比他大哥还差着好远呢。

    周立君也和他们同桌,见他们都聊完了,她便说起自己的话题来,“小姑,我在东坊里看中了一间铺子,想买下来。”

    满宝一怔,问道:“那里铺子很贵吧?”

    周立君点头,“我谈了许久,但还需要八千六百七十两,少一两都不行了。”

    白善几个也都吓了一跳,问道:“什么铺子这么贵呀?”

    “主要是在东坊里,那一条街卖的都是绸缎和胭脂水粉,京城有名的银楼也都在那里,所以很贵。”

    满宝问:“买来做什么?”

第2472章 算账

    周立君目中生辉,道:“卖家里做的药膏,润白霜和祛痘的那些霜。”

    她道:“小姑先吃饭吧,吃完了饭我给你算一笔账。”

    满宝不由问:“我们家里现在有这么多钱吗?”

    “公中没有,”周立君道:“现在家里公中的钱大部分在四叔手上。”

    但周四郎现在草原上,对了,向铭学也跟着周四郎去草原上了,才去了一个月呢,现在估计还在草原上收各种货物呢。

    他至少得九月底才能回来。

    所以周立君想要各家拿出钱来,这事儿小姑要是同意,那就成功了一半。

    满宝问:“公中现在有多少钱?”

    周立君:“三百多两。”

    不少了,毕竟前段时间周四郎上京城来时就把账本拿出来将去年秋后到今夏赚的钱都拿出来分了,现在公中的钱还是这几个月卖药膏,以及饭馆经营应该归到公中的钱。

    满宝想到今年她分到的钱,以及她带回来的那些宝石香料换的钱,顿时大气起来,“行,买吧。”

    满宝给周四郎的那些宝石香料,周四郎连辛苦费都没留,基本上卖出去多少钱就给她带回来多少钱。

    先在京城卖,后来一路南下,去益州赚了一圈,将手上的东西全都出手,赚的钱可不少。

    加上周满今年从公中分的钱,更多了。

    不过周立君怎么想着买铺子呢?

    要知道他们现在外面租了一个专门做药膏和各种霜膏的院子,老客户都是直接上门购买,有时候还带着新客户呢,他们赚的并不少。

    吃过饭,周立君就捧了一杯茶和周满在院子里说话,“本来五婶她们做的有限,京城里能买得起这些润白霜和祛痘膏的也就这些人,所以我想着用不着买铺子,但这段时间因为种牛痘,来和我们买淡印药膏的人多了许多,甚至还有外头的药商特意找上门来,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铺子,还得是一个好铺子。”

    满宝琢磨起来,“可我们就只有这几种霜膏,会不会太少了?”

    周立君道:“我以前也觉得少,但现在不觉得了,这两年用我们润白霜的人可不少,不仅娘子用,一些郎君也用呢,特别是祛痘膏,销量很好,所以我想着能做好这几样也很不错,而且以小姑现在的能力和年纪,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方子的。”

    满宝觉得有道理,于是点头,“行吧,我要出多少银子?”

    周立君道:“我算过了,这些方子都是小姑你给的,因此你拿一成的银子,其他各房,我单算一房,那除去您这一房就是七房,一家分担一成三的成本认领一成的份额。”

    满宝一怔,“一房一成?”

    周立君点头,“不错,一房一成,那一共是八成,剩下的两成算公中的,每年分红都要留下一成经营铺子,剩下的一成给爷奶。”

    也就是说,他们七房负责分担公中的那份。

    满宝想了想,没反对,“其他房会答应吗?”

    周立君就笑道:“只要小姑你答应,那其他房就会答应。”

    大伯和大伯母是不用说了,他们肯定跟着小姑,她娘不用管,她可以说服她爹,三叔会听爷奶的,四叔五叔六叔和小姑最要好,也不会反对。

    周立君笑道:“到时候我立好规矩,四婶和五婶可以去铺子后面做管事,专门管着熬制药膏的事,每个月就拿工钱。”

    这样大家也都没闲着,照样能算钱。

    满宝问:“你预计一开始投入的成本是多少?”

    周立君迟疑了一下便道:“一万两。”

    满宝这么壕的人都忍不住咋舌,实在是太贵了。

    “我倒是没什么,其他房会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吗?”

    她觉得这就差不多掏空各房的家底了。

    虽然这几年周四郎赚了不少钱,一年一趟刨除所有的成本后大概能赚个大几百或者一千多两,满宝记得账本上记录的,前年算是赚得最多的,一下赚了两千八百两,但那时候是周四郎冒险买了珍珠,但后来他就不再做这个生意了。

    一来是怕做得太大要改商籍;

    二来,进珍珠的确要更危险的。

    然后这么多钱是分成好多份的,毕竟大家都有份子在其中。

    不过,这份钱依旧很多,至少是老周家以前全家攒上七八年才能攒下来的钱。

    所以连老周头都忍不住感叹,“难怪有本事的人都想着去经商,而不是种地。”

    但经商,尤其是像周四郎这样的走商也的确是辛苦,看周四郎的面向就看出来了,他这几年老得可比周五郎周六郎快多了,风吹日晒之下,还差一点点就不是满宝那个最俊的哥哥了。

    满宝出一千两没压力,因为她来钱的途径多,但其他房,出个一千三百两困难呀。

    尤其是大哥和三哥。

    晚上,满宝就悄悄的溜过去找她大嫂。

    周大郎看到她来,便起身去外室,将内室交给她们姑嫂说话。

    满宝就悄悄问小钱氏,“大嫂,你和大哥攒了多少钱呀?”

    小钱氏问她,“你缺钱花?”

    满宝摇头,小声的将立君要买铺子的事儿说了,然后小声道:“立君私底下算过了,买下铺子后大概一年后就能把买铺子的钱赚回来了。”

    小钱氏咋舌,“这么赚钱呀?”

    满宝矜持道:“主要是正赶上种痘,好多人都因为淡印的药膏知道了祛痘膏和润白霜这些霜膏,有些郎君比女子还要爱买,现在生意好做了很多,立君私底下算过,现在的销量起码比之前涨了一倍。”

    所以他们还得请人。

    小钱氏就往外看了一眼,然后小声问:“那我们大房要出多少银子?”

    “您先说您有多少。”

    小钱氏道:“八百多两吧。”

    满宝一怔,问道:“怎么这么少?”

    小钱氏就笑道:“你忘了,大头才刚成亲没多久呢,当时我们就在京郊给他买了二十亩地做聘礼,加上其他的东西,陆陆续续就花了不少,三头现在也不小了,最近我们正在给他说亲呢。”

    小钱氏说到这里叹气,“京城和我们村不一样,现在我们家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在村里娶个媳妇只要五六两,加上酒席,顶天了七八两就够用了,看现在,最少也得百两才可以。”

第2473章 开会

    小钱氏道:“三头不算,他以后未必会定居京城,但大头这里,他媳妇是太医,以后还是要在京城买个房子比较好。”

    而京城的房子太贵了,他们家起码得攒上许多年才能买到。

    小钱氏再次问道:“买个铺子要多少钱啊?要不要两千两?”

    现在他们家的饭馆当时买的时候就差不多是这个价钱。

    满宝就道:“不止这个价,算上所有的成本大约是一万两吧。”

    小钱氏就张大了嘴巴,这哪里是买铺子,简直是要买金山呀。

    满宝安抚她道:“赚的也很多,我相信立君的目光。

    小钱氏也相信,可他们家没这么多钱呀。

    她小声道:“可以少买些吗?要是出八百两能买多少份额?”

    满宝就笑道:“大嫂,这个份额可遇不可求,我看过立君算的账,若账目真如她所算的,那我们第一年就能把投进去的成本赚回来,往后铺子便是除去做药膏的成本便是净赚了。”

    小钱氏不太相信,“我们家做的药膏我知道,偶尔我也去帮把手呢,我听立君说过,一瓶润白霜也就赚个两三百文,你一天得卖出多少瓶,一年才赚足一万两?”

    满宝道:“立君和四哥都找了走商,只要我们的铺子能开张,他们立即能拿了钱上来求货。”

    这也是周立君要求一万两成本的原因,除去买铺子所需的八千六百七十两,剩下的装修和架子之类的东西耗费并不多,她看过立君算的单子,她用在装修上的钱只十八两,剩下的全部拿来购买原材料。

    而大规模的制造药膏白霜,为的就是卖给来进货的客商,也就是说,他们家的这个铺子不仅仅是为了零售,还能批发给那些走商,就跟那些布庄一样。

    周立君显然不是临时起意,她计划很久了,她和周四郎不一样,周四郎是属于说干就干的人,她不一样,从有这个念头到提出来,她准备了整整三年。

    在怀揣着润白霜走门串户的给各个夫人小姐推荐时,她就想买个铺子或者租个铺子了,但因为当时买的人少,一罐润白霜对方可以用上三两月,而有的人用的不勤,一罐用一年的也有。

    所以她不敢冒险做。

    她一直等着,在此期间,她有空就和认识的客商推荐他们家的润白霜和各种药膏药霜,还拉着周四郎一起,在俩人的推荐下,再加上周满的名声,现在外面已经有不少人知道周记的药霜和药膏了。

    再加上此次种牛痘产生的淡印膏,周立君就知道她的机会来了,同时,他们家的机会也来了。

    她要开一个铺子,一个专门售卖这些药膏和药霜的铺子。

    只要能赚钱,而且还能让侄女一展抱负,满宝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她对此很有信心。

    她悄悄和小钱氏道:“这个药膏和药霜是不愁销路的,立君和四哥为此都运筹两年了,您要是不买足额那就太亏了。”

    她道:“您信不信,您要是前脚说您的钱不够,四哥后脚就把您漏下的那点份额抢购过去了。”

    小钱氏就道:“我不给他,我给你。满宝,你不是有钱吗?到时候你出钱来买。”

    满宝就笑道:“不用,我借钱给你和大哥,等到时候你们赚了钱再还我。”

    小钱氏要说话,满宝就小声道:“我算过,如果大哥大嫂你们的钱不够,那三哥的钱肯定也不够,到时候你们缺的那部分我都给你们补上。”

    小钱氏就不说话了。

    满宝低声道:“您和大哥是长房,在这一点儿上就不能比别人少了,不然现在哥哥们关系还好,看着不显,等将来就要低一头了,你和大哥还怎么管弟弟妹妹们?”

    小钱氏叹息道:“你三哥老实,家里的地现在都是他管着呢,按说,该我和你大哥留在家里的……”

    满宝就笑道:“所以呀,三哥的那份钱我也补上,到时候等你们赚了钱再还我。”

    至于其他几房,钱肯定是够数的。

    因为个人赚的钱都只交公中四成,像周二郎、周四郎、周五郎和周六郎夫妻,他们都有各自的本事,因此每年赚的不少,剩下的才是分的公中的钱。

    相比之下,同是老实人出身的周大郎和周三郎,他们基本都在田地上打转,而田地都是属于公中的,所以他们自己赚上的私房就很少。

    老周头和钱氏也知道大房和三房在分钱时是吃亏了的,因此私下偶尔会偷偷的补贴一些,只是他们还有个闺女没出嫁,所以补贴的也有限。

    就是偶尔塞几块碎银子,或是让周四郎回乡时多带点儿肉回去就是了。

    满宝摸出了大哥大嫂的私房,对三哥的家底也就有了个大概的预估。嗯,三哥比大哥还不会赚钱呢。

    主要是大哥有大嫂,大嫂去饭馆做的蒸肉等也是拿钱的,一来二去就攒了点儿私房。

    三哥就真的是几乎没有私房收入了。

    满宝心中定下主意后就召集家里人开了个会,当然,远在七里村的周二郎和周三郎,以及在草原上的周四郎未能与会。

    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儿子作为代表。

    周立威是没什么意见啦,周立固更不会有,爹娘走前叮嘱过,让他照顾好弟弟,剩下的听奶奶和小姑的话。

    大家都被一万两给镇住了。

    周立君就抱了个算盘给他们算账,并将她目前已经谈好的渠道拿出来给他们看,意思是只要做出来就有人买。

    老周头最先提出疑问,“既然找好了销路,我们直接作出药膏来卖给他们就是,何必要花八千多两买个铺子呢?”

    方氏她们也疑惑这点,这个周五郎他们都知道,和老周头道:“爹,你要是没个铺子,这种摸脸上的东西,外面的客商是不敢大量买的。”

    周立重点头,更详细的解释道:“现在我们家这些药膏最多还是卖给京城的人,这些人一开始就是小姑的病人,是因为信任小姑才买的,后来觉得好用一个推荐一个,这才有了现在的销量,但若是没有铺子,外面不认识的人是不敢买的。”

    一开始,周立君可是跟在满宝屁股后面进出那些高门大户,一瓶一瓶的推销出去的。

第2474章 同意

    周立君道:“现在我和四叔找的那些商人,他们之前都是用过我们东西药膏和药霜,知道我们的东西好,可若是我们没个铺子或者登记在朝廷那儿的作坊,他们也是不敢大规模买的。”

    “我想着,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好了,”她道:“我们的药膏和药霜都不便宜,面对的本就是资产微丰的人家,既如此,这铺子就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内城东坊那边有专门卖胭脂水粉和绸缎的街道,那里还有银楼和书铺,可以说,全大晋最赚钱的铺子就在那里了,我挑中的这一间铺子其实不算贵,我问过更贵的铺子,可能需要两千万钱才能买下。”

    老周头就觉得心脏剧跳,问道:“两千万钱是多少钱?”

    满宝道:“就是两万两。”

    周立君点头道:“因为我说我们有白银,才说下来这个铺子的,要是给的铜钱,低于九百万钱他们不卖。”

    白银还是少,黄金更少,前者还能流通,后者是根本不在民间流通,只存在于特别大宗的交易之中。

    白银比较便利运输,所以走商特别喜欢,这也是铜钱兑换白银总是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而且白银还能做首饰,更少了。

    其实周家的铜钱也不少,只不过更多的是白银,这还是多亏了周立君,她一直让周四郎,只要有机会能以低价换到白银,那就换。

    做生意时,能用白银结算就绝对不要铜钱。

    加上她常在京城,总是能留意到银楼、当铺和官府这些地方的白银兑换价,只要银价稍低,她就会拿家里的铜钱去换白银。

    不仅好储存,现在需要白银时,她就能快速的拿出来。

    当然,经过她的手分到各家去的最多的也是白银。

    老周头算数不是很好,本来就觉得八千多两的铺子贵了,现在换算成九百万钱的铺子,他觉得更贵了,于是没说话。

    钱氏就看向他们,“你们各房是什么意思?”

    周立君先道:“小姑已经答应,她会认下一成的份额,我的意思是,其他各房也都认一成,只不过除了小姑外,包括我在内,一成的份额要出一成三的钱,算是把公中的那两成给分摊下去了。方子是小姑的,她不用出这个钱。”

    这个大家没意见,周立威举手问,“只能一房一房的认,我能不能独个人认?”

    “不能,”周立君严肃的道:“就算其他房不打算要,那也要平均分到各房,有房头不愿意要的,那就再分,只能一房一房的分。”

    周立威琢磨了一下,反对他亲姐姐,“那你怎么能一个人认购,你也是我们二房的。”

    周立重轻咳一声,“你要跟二妹打架呀?”

    周立君道:“我出嫁了。”

    “那大姑……”

    周立君道:“家里的生意起码有一半是我管着的,我不可能白管着,光要工钱我也不服气,我要认购的权利的。”

    满宝连连点头,就是就是,白给你们干活儿呀。

    周立威颔首,“好吧。”

    钱氏一直不说话,等他们说完了便看向她在场的儿子和儿媳们,问道:“你们是什么意思?”

    方氏沉吟片刻后道:“孩子他爹走前说过,要是家里要买铺子,我们跟就行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也没意见,他们从小时候带着满宝和周立君他们姐弟玩的时候就知道了。

    家里最聪明的就是满宝,然后是四哥和立君,四哥不说了,他最滑头,立君却是算账的一把手,比四哥还要稳重,跟着她走至少很难亏本就是了。

    钱氏就点了点头,二房的周立威和三房的周立固也都说了没问题,她的目光就落在周大郎身上。

    周大郎道:“我没意见。”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周立君神清气爽,道:“既然如此,各房把钱凑一凑,我明天去交定金,十六那天就要收够钱把铺子买下来,争取在重阳前把铺子开起来。”

    人群散去。

    钱氏就叫住了周大郎,让他留下说话。

    等人都出去了,她就问他,“你们夫妻有多少私房?”

    周大郎就挠了挠脑袋道:“八百多。”

    钱氏就叹息,“那还差不少呢,老三的钱一直是我拿着呢,也才八百多,我想着之前大头娶媳妇花了不少,你们应该也差不少,缺的这点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周大郎道:“满宝昨晚来找过孩子他娘,说是缺的五百两她借给我们。”

    钱氏就微微皱眉,“满宝就要出嫁了,她是要准备嫁妆的。”

    她不由扭头问老周头,“你知道满宝手上有多少钱吗?”

    老周头摇头,“不知道,立君估摸着知道。”

    钱氏沉吟片刻后道:“罢了,既然她要借你们,那你们就收着吧。”

    周大郎点头,退了下去。

    等儿子走了,钱氏就和老周头道:“那些钱不用存着了,都给满宝置办嫁妆吧。”

    老周头就瞥了她一眼道:“我早准备好了,你还真想把我们的私房借给他们呀。”

    钱氏就拧了他一下道:“你酸什么,我为的什么,还不是这个家?一碗水要是不端平,以后这家迟早要散。”

    她道:“你没听二丫头说吗,这铺子赚钱着呢,现在拿钱的时候不觉得,等以后赚钱了,哪一房要是少了,回想起今日之事肯定会心生怨气,甭管是对是错,有了怨气就容易吵架,吵架一多就伤了人心,人心伤了这家就散了,不然你以为二丫头为什么不让个人认份额?”

    “要是能让个人认,满宝能一口气把他们不要的都拿过去,还有四郎、立君、立威,就是五郎和六郎也有余力,那样大房和三房就弱了下来,将来铺子的生意越大,差距就会越大,不说下一代,怕是这一代都要吵起来了。”

    所以她要平,至少,其他房有多少份额,大房和三房就要有多少,尤其是大房,他们将来是要管着家里的,那就不能弱于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不然说出来的话要被当成屁放了。

    感情很重要,周家几兄弟的感情都不错,但也要利益摆得正。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512/ 第一时间欣赏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作者:郁雨竹所写的《农家小福女》为转载作品,农家小福女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农家小福女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农家小福女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农家小福女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农家小福女介绍:
周家的四哥赌输了钱,母亲病重,赌场的人还想让满宝偿债。
村里人都说周家的宝贝疙瘩好日子到头了,老娘也握着满宝的小手哭唧唧。
满宝却手握系统,带着兄弟嫂子们开荒,种地,种药材,开铺子……
日子越过越好,嫂子们却开始忧心满宝的婚事。
满宝抿嘴一笑:“我早就想好了,就选被我从小揍到大的竹马白善宝。”
书友交流群:307547705,回答问题进入
坑品有保证,已完结的作品有《林氏荣华》《重生娘子在种田》等六本书。农家小福女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农家小福女,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