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农家小福女TXT下载农家小福女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农家小福女全文阅读

作者:郁雨竹     农家小福女txt下载     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972章 互帮互助嘛(7月17的补更)

    “你也太小看我了,我是没什么功夫,但我是大夫啊,不信你问大吉,她是不是很适合习武?”

    白善就扭头看向跟在后面的大吉。

    大吉:“……是。”

    白善瞪圆了眼睛,“还真是?她适合什么功夫?”

    大吉道:“其他还未知,但她一定很适合硬功。”

    顿了顿又道:“她要是练习郎主从戒嗔大师那里学来的功夫,会比郎主你更适合,就看悟性怎么样了。”

    周满道:“她……很单纯,我觉得天尊老爷素来公平,她既然心思纯净,那必定另有天赋造化,所以我赌她悟性不错,十碗酸梅汤,赌不赌?”

    白善:“一天半碗的喝吗?”

    周满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憋屈的应下了。

    她最近很喜欢喝酸梅汤,要不是心里告诉自己孕妇不宜多喝,她恨不得一天两碗的喝,但她觉得一天一碗还是可以的,但白善认为解暑的方法有很多,所以剥夺了她喝酸梅汤的乐趣。

    白善也觉得她应该赌对了,但依旧点头,“行吧,那就赌十碗酸梅汤。”

    不过这也不是马上就能知道的事,要考她在习武上的悟性,最少要等她的伤好了再说。

    俩人并肩走到一扇门前,大吉上前敲了敲门。

    门房打开门看见是他们,立即将两扇门打开,躬身笑道:“周大人,白县令,公主和驸马爷已经到了,现在都在后院呢。”

    白善点了点头,牵着周满的手进去。

    这是殷或刚买下来的宅院,他大概是嫌弃县衙太吵,所以干脆买了院子搬出来,离县衙也不远,距离白二郎他们买的院子更近,就在隔壁。

    现在白二郎就在和他商量着是不是在两家的墙上开一道门,“这样进出也方便些,你一个人住,要是不想做饭了,还能到我家来吃。”

    殷或很淡然,“厨娘做饭,我不麻烦。”

    “吃不完不浪费吗?”白二郎极力劝说。

    “还有下人呢,不会浪费的。”

    殷或搬出县衙后院就是嫌吵,又怎么会在墙上开门?

    要不是北海县的房子实在少,又难买,他其实更想和白二郎住对门,而不是住墙靠墙。

    再开一道门,那和同住一个府苑有什么区别?

    见周满和白善到了,殷或立即转开话题,“听说你今天收了三十多个人?”

    “对,”白善笑道:“都已经安排下去了。”

    明达其实有些不理解,“你近来招募的人也不少了,还要再招多少人?”

    现在城外官田上的人已经快两百数了,这样的架势,要不是正值太平盛世,主事的又是白善,她几乎要以为他心怀不轨了。

    白善道:“来多少我收多少,不过我自己预估过,除了听到消息过来的流民数量不可控外,其他县过来的人应该不会超过五百人。”

    不仅明达公主,连白二郎都忍不住严肃了些,他看了看明达,又看看白善,代替她问道:“那算上流民和本县的人,岂不是有可能上千人?”

    “对。”

    白二郎眨眨眼,“你该不会想着把县衙的官田都耕作起来吧?”

    白善道:“是这么打算的,但这一千人也未必能种完,所以我说我来者不拒。”

    “当地百姓不会有意见吗?”便是白二郎都知道,“那些官田本来应该是分给他们成丁的。”

    白善道:“我也没说不分给他们,只是现在他们还没有成丁分地,而我不想土地荒废,所以先叫人耕作起来。”

    “可是……”白二郎隐隐觉得哪儿不太对。

    殷或放下了茶杯,问道:“可是这些长工在这里做久了,将来他们耕作的官田要分给成丁,他们又该去往何处呢?”

    白善道:“所以我还每年还需要一部分役丁去开露地养地,将生地养成熟地。”

    殷或恍然大悟,然后便忍不住笑起来,“你倒是算计得够长远,就不知下任县令能不能如你这般坚持了。”

    要是能继续白善的政策,那么自然是不怕新生儿成丁后无田可分。

    周满道:“现在过来投奔的人,要么是已经到了绝路,要么是快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们总也要顾念他们的。”

    当下的人,有勇气离开家乡的人不多,而一无所有背井离乡的人更是少,能找到北海县这里来打长工的,多半是没别的活路了,他们总不能为了将来可能长成的成丁就把不管这些人吧?

    白善道:“虽说我当下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北海县,看着似乎是在和其他州县争利,但最后获利的却是到这里来的每一个百姓,他们也都是大晋的子民。”

    “甚至等北海县稳定下来,周遭州县也会因北海县受益,”他道:“我素来认得清自己的位置,我是北海县的县令,但也是大晋的官员,公主大可放心。”

    明达笑道:“你的忠心我自然是放心的。”

    她不过是害怕他过于年轻,因为好大喜功,摊子铺得太开,若是掌握不住崩了,到时候受罪的还是治下的百姓。

    周满却对白善很有信心,和她道:“这也不是他一个人在做,你们不是在帮忙吗?”

    她道:“你、殷或和白二,谁没有握国之才呢?我不信我们这么多人还管理不好一个县。”

    明达:“我?”

    “对啊,”周满理所当然的道:“你上次还帮我们看账本了呢。”

    明达:……她不是帮的白二吗?

    哦,对,白二是帮的白善。

    看着笑眯眯的周满和白善,明达这才想起来,他们似乎是不知不觉间插手了很多东西。

    明达想扶额。

    白善则鼓励他们道:“等江南盐场稳定,我一定在陛下面前为你们请功。”

    皇帝的女儿和女婿:“……谢谢?”

    并不想要功名,也不会出仕的殷或:……

    周满觉得肚子饿了,忍着没去摸肚子,而是左右看了看后问:“我们晚上吃什么?”

    殷或回神,和她道:“我知道你最近嫌弃热,今日有道人拿了些野菜来看我,我让人拌了凉菜,酸酸脆脆的,你可以尝一尝,或者开胃。”

    周满立即连连点头。

第2973章 花费巨大

    北海县穷,连带着道士也不多富裕,殷或前段时间到山里游玩顺便避暑的时候在山里看到了一家小道观,当时就住在了道观里。

    他捐了一笔钱,倒不是很多,但他和观主相谈甚欢,临走前还派下人回县衙,从白善和周满那里搜刮了两本经书送给观主。

    于是他收获了包括观主在内所有道士的友谊。

    此时正值秋收,道观的田地不多,道士们将豆子水稻等都收割了,留下了足够自己吃的粮食,剩下的就给扛到了县城卖。

    进城时就顺便掐了一点儿野菜来看殷或。

    他们觉得其他的东西殷或也看不上,也就这些野菜或许还能对他的胃口。

    殷或果然很喜欢,不仅他喜欢,周满和白善四人也很喜欢。

    此时虽已入秋,但天气还是热得很,吃着清脆的凉拌野菜,五人都觉得胃口大开。

    吃得高兴了,白善便宣布了一件事,“待秋税收上来,我便开始发役令了。”

    之前他就想着在夏收和秋收之间的那短短二十天农闲时候发役令的,但那时一是发生了小刘村劫匪案,二则是天气渐热,他猛然发现青州比京城还要热。

    所以一是为了安定民心,二是为了百姓的身体健康,他才没有依照计划发役令。

    他眼睛亮晶晶的,扭头看向白二郎,“到时候他们的饮食由县衙负责,你所要做的就是巡察,确定底下的人没有克扣饮食。”

    白善道:“给他们安排的工作量和饮食都比照着我们小时候的那篇文章来,我也想对比一下历年劳役的效率,若是能行,我会上报陛下,改善劳役服役条件。”

    他看向周满。

    周满颔首道:“我会提前准备好一些应急的丸药,以及汤方的。”

    白善道:“还得便宜,不然便是我们县有钱给,别的县未必愿意花销这么大来弄。”

    白二郎,“只是饮食的花销就很大了吧?别的州县能答应?”

    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小时候写的那篇文章设想很好,但花销可不少。

    白善却道:“不能只看花费,而不看他们的劳动成功。役丁好歹不用工钱,若不是役丁,除了饮食外还要额外付出工钱,那才叫高呢。”

    他觉得役令的价值远高于他们付出的那点代价,所以他们就算成本提高,衙门和朝廷依旧收获很大。

    当然,役丁们建设的基础设施最后还是会回馈到他们身上。

    虽然是为他们自己干活儿,白善也不愿意委屈了他们,反正饮食的花销也是从县衙的库房中出的,他觉得他还是擅长经营之道的,不至于连一群役丁都养不活。

    白善只是开口给出了条件,然后去写计划案的是方县丞,具体实行自然也是手底下的人。

    方县丞就很犹豫,看了眼白善役令的条件,问道:“大人确定了吗?”

    白善颔首,“确定了,这两日秋税就要收上来,各里里正也要来县里,便先和他们知会一声,今年需要修的路和水利工程不少,尤其是进出大家洼和龙池的官道,这两条路一定要修好。”

    那两条路现在可不太好,尤其是大家洼那条路,那是坑坑洼洼,每次进出白善都骑马的,能不坐车就不坐车,实在是太颠簸了。

    要修好这两条路恐怕要耗费不少人力。

    方县丞应了下来,想了想还是提醒了一句,“大人,若按照您给的单子提供饮食,花费只怕不少,库房那头……”

    现在库房已经不是宋主簿在管了,从白善拉着一堆盐去青州城卖出后,库房就由白善完全控制了,别说方县丞,连宋主簿这个主官都不知道县衙现在到底有多少钱。

    虽然方县丞不知道,但也能大致猜得出来,因为最近县衙的花销太大了。

    现在他们还在源源不断的接收过来找工作的人,出了外县的人外,还有本县的百姓。

    一些人家里的秋收已经结束,或者快要结束,所以也都有了空闲时间,听说县衙这里招工,工钱还是三日一结,便兴冲冲的跑来了。

    当然,也不是来的人县衙都要的,首先便声明他们是招收长工,所以只打算干上几天或者一二月的,不收;

    然后是因为衙门要发役令了,所以家中只有一个成丁的不收。

    但就是这样,被选中的人也依旧不少。

    方县丞有时候去城外看到那么多劳力都心惊,这摊子铺得太大了,他生怕第二日县令就告诉他库房没钱了。

    这么多劳力在县城外,一旦鼓噪起来,那是会出大事的。

    白善却微微一笑道:“你放心,如今钱还还够用。”

    方县丞沉默了一下后便点头,然后出门拿了一张单子进来,递给白善道:“当然,既然钱足够,不如给县衙添置一些东西吧。”

    白善便接过单子看,微微皱眉,“这种东西不是应该找宋主簿添置吗?”

    方县丞道:“宋主簿打回来了,他说没有钱。”

    白善不悦,“本县每个月都给他掌管的户房拨了一笔钱银的,就是专门支付县衙支出。”

    现在,长工们的所有支出都从白善这边走,他交给了赵明主管。但像官吏们的俸禄,县衙的各类花销,还有底下各里各村的一些常规支出还是找的宋主簿。

    白善翻了以前的账簿,直接每个月拨款给宋主簿。

    相当于现在县衙有两个库房,一个是白善管着的,一个是宋主簿管着的,像这种笔墨纸砚办公用品的采购,直接找宋主簿啊。

    方县丞难得为宋主簿说了一句话,“大人,纸张很贵的,您这五个月的纸张花费是以前北海县两年的量。”

    不仅因为最近涌入的大量的人,还因为之前他让各里里正清点人口,这些都要纸张。

    白善:“……花费这么大?”

    方县丞点头,而且以县令什么都要留档核查的习惯,接下来劳役所用的纸张肯定也不少,所以他才在这时候提起要买笔墨纸砚。

    “上个月,崔大人拉走了一箱子的纸,前天又让人过来拉了一箱子过去。”更不要说各色笔和墨条了,花费也不少。

    崔巍现在住在龙池那里不动弹,每天丈量的数据还有画画都需要大量的纸张。

    白善能在这种事上委屈了千辛万苦请来的工部大佬吗?

第2974章 洛阳纸贵

    钱先生也正拿着一张单子去找周满,“周大人,这是明日我们要去青州城采购的清单,您看还需要添置什么?”

    周满接过扫了一眼,直接提笔在纸张后面加了一倍,她道:“秋收快要结束了,秋税一收上来,医署的病人会增多,而且我和文大人也商量着在医署里开几次医理宣讲,需要的纸张不少,多添置一些吧。”

    钱先生接过单子,还是道:“大人,最近纸张偏贵,而且您没发现吗?医署在纸张上的花销太大了。”

    都超过一般县衙的花销了。

    在周满的记忆中,除了刚开始认字,科科很穷没有积分外,其他时候她从没有因为纸张而忧心过。

    因为商城里的纸张真的很便宜。

    就是现在,她偶尔懒得出去书铺买纸,也会从商城里买一些纸,而且不能否认,有些纸张这儿是没有的,但商城有。

    好在他们书房都是自己收拾管理,五月她们除了送些吃喝的东西,对书房里的事基本不过问。

    所以除了白善,没人知道书房里总是多出一些纸张来。

    或许大吉会察觉一些,但他们两个都不开口问,周满便自动认为他们不知道。

    所以……“纸贵?”

    钱先生道:“进士考在即,而且荥阳郑二郎做了一篇新赋,纸更贵了。”

    周满:“……骗人的吧,现在纸张还会因为一篇赋贵起来吗?”

    又不是以前产量很低的时候。

    钱先生却一脸严肃的点头道:“就是真的。”

    周满摸了摸下巴,“说起来荥阳的郑二郎……不会是叫郑斐吧?”

    钱先生惊讶的看着她,“正是郑二郎君,大人不认得他吗?”

    郑斐的名气也不小的,他以为嫁到世家里的周满便是没见过,应该也是知道的才对。

    “你没说名字,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周满道:“不过说起郑斐,我熟啊。”

    他的脑袋她可是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呢,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他现在京城,还是在荥阳?”

    “这篇赋是在荥阳做的。”

    那看来他没有参加今年的进士考啊。

    周满若有所思起来,陛下显然是想用他的,去年就过问此事,她还以为今年他会参加进士考呢。

    不过她很快就没心思想郑斐的事了,她问了一下青州城书局里纸张的价格后便去逛了一下县城里的书铺。

    书铺里的纸比书局里的还要贵一点儿,虽然郑斐的那篇赋对偏远县城的影响不是很大,但青州城的纸贵了,和青州城拿纸的书铺就只能跟着涨价了。

    周满正觉得那篇赋的影响不是很大呢,一转身就见一群书生挤进书铺,张嘴就要最好的纸。

    “郑二郎的这篇赋须得最好的纸才配得上。”

    “有道理。”

    “我们北海县的消息还是滞后了许多,要不是宋兄从青州城里抄了回来,我们都不知道郑二郎竟写出了这样一篇赋。”

    周满不由回去问白善,“郑二郎写了什么赋,似乎很厉害的样子。”

    白善就在书桌上翻了一下,随手翻出一篇赋来给他看,“前两天路县令写信来与我分享的,的确是一篇好文章,文采斐然,见之忘俗。”

    周满接过,看了一遍却觉得有点儿不太好,“他这是……想隐世?”

    白善点头,“我也有此感觉,郑二郎有个叔叔,现在便沉迷于求道,而听说郑二郎小时候就是他教导的。”

    周满就叹气,“难怪他不在京城,看来是真的不参加今年的进士考了,陛下一定很伤心,失一良才矣。”

    白善也惋惜,不过这是各人选择,他虽然认识郑斐,但和他还不是很熟,所以他更关心当下的事。

    “殿下来信,他要启程回京了,他断了江南往太原一带输送官盐的路,现在这条路是他接管,我要开始给他们供盐了。”

    “钱怎么给?”

    白善道:“虽然有太子牵线,但为了抢占这片市场,我决定将官盐的价格略微下调一下。”

    周满点头,那看来县衙不缺钱了,但她的医署缺呀。

    奈何两边的财政是分开的,虽然白善也乐意支持一下医疗事业,但其他地方医署显然是不能够的。

    她来青州建医署是为了将地方医署正规化,所以也不和白善开口求援,她决定先自己想着解决。

    但出出主意还是可以的,“你说我们医署做些药丸子来卖怎么样?”

    “可以啊,不过你打算卖给谁?不担心会抢了医馆药铺的生意了?”

    周满道:“我做他们没有的药丸子。”

    论药丸子的种类,这世上怕是任何一个药铺医馆都比不上太医署吧?

    他们拥有的药方一定是全天下最多的。

    但是,卖给谁呢?

    周满思考起来,忍不住叹息,“纸张也太贵了。”

    白善便忍不住看她,“你竟也有此感叹,巧了,我今日也感叹了一下纸张很贵。不过……”

    他往门外看了一眼,见大吉也不在,就附到她耳边小声问道:“你不是有办法弄到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的纸张吗?”

    周满心中一动,“你也觉得我可以大量购进纸张转手卖到医署去?”

    现在他们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势力,做这种事遮掩的方法有很多种,哪怕不用白善帮忙,周满自己都能做好,多花费两分心力便可。

    白善忍不住笑眯了眼,压低声音道:“既然是好东西,何不学了来,我们自己来做,不然每次都要耗费心力和东西去与人交换,多麻烦?”

    他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周满,小声道:“好东西可以留给小岳父做他用,没必要费在这种东西上。”

    他也用过周满的纸张,大部分与他们现在用的差不多,但也有少部分很不一样。

    从满宝用纸的态度来看,这东西应该不贵,加上她从那一个世界拿出来的远胜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他觉得那边的制造工艺更强一些。

    虽然满宝从不谈到那个世界,但白善也推断了解出来不少,他现在已经不愿将它称之为阴间,而是另一个世界。

    他觉得或许志怪话本上说的有可能是真的,那个世界不仅有鬼神,可能还有妖精之类的,所以构成很丰富,就和他们这个世界一样。

    白善想到这里还感叹了一句呢,“不知道将来我们百年后能不能进入那个世界……”

    周满:……这个有点儿难,她也回答不出来。不知道人死以后是什么样的。

第2975章 一起呀

    周满听进去了,于是抽空就问科科,“纸怎么造?需要买什么书?”

    科科:“……不用这么麻烦,百科馆有词条,宿主可以直接搜索,当然,你要想更了解纸张的发展过程和更具体的制造方法,买书也可以。”

    它就给周满找出了两本书,看着都不是很厚的样子,它道:“纸张并不贵,就算现在书籍多是电子的,人类的习惯行为也是电子书,但依旧喜欢收藏大量的纸质书籍。”

    所以纸张的制造从来没有退步过,甚至有的人追求复古,还照着古法将以前的纸张都复原出来。

    以科科的数据来分析,它很不能理解人类的这类行为的,因为那些纸张的书写质量看着并不如现在他们制造的工艺。

    而且花费还大。

    不过人类喜欢就好。

    只是词条搜索就能出来具体的制作方法,纸张也分为很多种,输入名字,每一种的制作工艺都有些差异,但大致的步骤是一样的。

    周满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这东西……不是只有书局和世家大家在会有的吗?

    她愣愣的,然后再次感叹起来,“真好啊,技术都分享的。”

    科科现在也更“聪明”了一些,分析过宿主这句话后道:“百科馆内是有很多技术,囊括了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基本上所有基础和略微高深的东西都可以在百科馆内学习,但更机密一些的东西就不行了。”

    没有主系统盯着,它话也更多了,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莫老师的复原药剂,虽然在给你的教学过程中他将其列为教学材料,但整个百科馆,除了你外,没有谁能在百科馆内学习到这个知识。”

    虽然她学了也没用,因为她没有工具能做出来。

    “这是属于高深的机密知识的一种,一般是在现实中私密教学,你在百科馆内也只能查找到莫老师为制造药剂写的论文,但要想了解更多,至少百科馆明面上是没有的。”

    周满若有所思,“而现在纸张的制造在当下就是高深的机密知识,但在你那个世界却是和现在的咸菜一样,不说家家户户都会做,至少你随口一问会做的人,大家都会说的。”

    科科应了一声,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可以直接搜索出制造方法,但周满还是花积分买了这两本书。

    书并不是很贵,她买下来后便又付了一笔积分将之打印出来,拿到手里后就兴冲冲的去找白善。

    晚上两个人就挤在床上看书上的造纸技术。

    白善一边翻一边感叹,“我从前只在一些书上看到过零星记载,说书可从竹子、渔网和木片中制作而出,却不知道原来连稻草都能做纸。”

    周满道:“看描述似乎质量不太好,对水质的影响也很大。”

    白善:“所以造纸的地方得好好选择。”

    周满就问他,“我们自己造?”

    白善想了想后道:“叫上白二和殷或。”

    但这么多的造纸方子……

    白善若有所思起来,“我们先赚一笔,等以后再选出几个好方子来送给陛下和太子。”

    “什么样的方子算好?”这上面这么多方子呢。

    “对陛下和太子来说,成本低,步骤少的方子就是好方子。”

    这样的方子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质量很一般。

    但是也是这样的纸张才适合推广,皇帝和太子面对的是全天下的人,不像他们,他们可以选择美好的纸张方子。

    不过当下的确是以便宜为主。

    白善在挑挑拣拣,最后挑出了两个方子,“先用这两个试试。”

    于是第二天白善和周满又去殷或府上蹭饭吃,顺便还叫上了隔壁府上的白二郎和明达。

    殷或正在窗下写东西,看到他们便停下笔,“今天没有野菜了。”

    周满道:“没关系,随便吃点儿就行。”

    殷或就将笔放在了笔山上,“也是稀奇,你们两家成了亲的却总是到我家来蹭饭。”

    “这不是怕你一人孤单吗?”白善道:“大家一起吃饭也热闹。”

    殷或无奈,将才写好的东西递给他,“你要的,每日役丁的粮食消耗预计,还有银钱预估。”

    白善接过扫了一眼便先放在了一旁,“这个明日再说,我们今天说纸张。”

    白二郎:“荥阳纸贵?”

    “咦,”这倒是让白善惊讶了,他扭头去看白二郎,“你知道郑斐的事。”

    白二郎就看向明达,“嗯,这事儿传得挺广的。”

    明达道:“荥阳离鲁地不远,郑二郎在这一片很有名望。”

    京城也是人才辈出,之前最有名的是杨和书唐鹤几个,后来则是白善几个,而现在王家和卢家的郎君在京城扬名,相比之下郑二郎在京城的名声没那么大。

    但他在这一带却是很有名的。

    殷或看了看他们,将话题扯回来,“纸张怎么了?”

    “哦,我打算建一个造纸作坊,你们要不要一起?”

    殷或:“……因为纸贵你就造纸吗?”

    白善就叹气道:“当然不至于,这天下的物价起起伏伏,总不能稍有起伏我就做什么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纸张牵连很大。”

    他道:“衙门的文书,各村各里记录人口,这些都需要纸张,尤其核对人口时,更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纸张。”

    “要是纸张不够,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今年北海县是我当家,我在纸张上没亏过属下,这才看不出来,但我昨日翻看以前的花销,衙门为了节省纸张,许多东西都没有记录,”白善道:“北海县要不是有盐场在,我恐怕也不能如此豪气的大手一挥说买一百刀就买一百刀,所以为天下计,纸张也得便宜下来,不然长此以往,公务荒废,人口隐匿不报,很多政令都难以下乡。”

    殷或道:“造纸的法子,朝廷的书局有,但据我所知,成本并不低,除此外,会造纸的便是一些世家豪族了。”

    他顿了顿后道:“我家也有一个书铺,但也只能雕刻些书籍印书,纸张都是从外头购买的。”

    白善道:“我有方子。”

    殷或挑眉。

    “而且成本很低,当然,高的也有,不过我现在还不打算做更好的纸张,北海县现在有盐场,我们不宜太过张扬。”

    原来你知道啊?

    殷或若有所思起来,“那你要将造纸坊放在北海县吗?或是放在他处?”

    “就在北海县,”白善道:“虽然不宜扎眼,但北海县好歹是我能控制的地方。”

第2976章 要人

    要建造纸坊,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白善和周满都忙,抽不开身,而殷或不能过于伤神,所以事情最后交给了白二郎,其余人则帮他出主意,参详参详。

    周满就和他说了,“首先你得找些匠人,最好是有造纸经验的,没有也没什么,心灵手巧也可以,然后让他们照着方子钻研钻研。”

    白善颔首:“这边琢磨工艺,那边我们可以找适合建坊的地方。”

    白二郎:“我上哪儿找这样的人?”

    殷或想了想道:“得找信得过的人,所以若不是家仆,找了人后也要签卖身契。”

    不然前脚把东西钻研出来,后脚就泄密出去就不好了。

    白善:“倒是可以从下仆中寻找,再有便是让人出去寻摸是否有这样的匠人,若有便买下来。”

    周满:“不容易吧,据我所知,有这样本事的匠人,便是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原来的主家,朝廷也会收没,不会再往外卖。”

    换句话说,就是往外卖,也轮不到他们去买。

    一直没说话的明达道:“我来想办法吧。”

    大家一起看向她。

    明达道:“我可以和父皇从书局里要一些奴隶和匠人。”现成的人手,连方子都是现成的,根本不用再琢磨。

    所以她道:“定下地方后就可以建造造纸坊了。”

    白善和周满就想到他们之前的打算,赞道:“那就麻烦明达公主了,不过还是等方子研究出来再建作坊。”

    明达听出了些,好奇的问:“你们手上有方子?比之现有的纸张如何?”

    白善道:“有两张方子,其中一张据说要比现在的粗纸略差一些,一张则和现在的细纸差不多,或许要好一点儿。”

    明达迟疑了一下后道:“我可以和父皇多要几个擅长造纸的匠人,这样可以造出和书局差不多质量的纸来。”

    白善摇头道:“公主,我们的目的是让纸张便宜下来,所以我们不用书局原来的方子,我和满宝手上的方子成本更低。”

    明达总算是明白了,沉吟了一番后道:“那和父皇要人就不方便了。”

    白善却笑道:“陛下肯给人,那是陛下对公主的慈心,至于造纸坊里的方子,传到陛下那里也没什么的。”

    现阶段他们只打算做这两种纸,价格便宜,易以推广,他和满宝本来就打算将这方子送给陛下和太子的。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

    等以后这方子送出去了,造纸坊里也能培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工匠来,到时候再选几个比较好的,贵重的纸张方子重新开始就是。

    对于他们来说,建造造纸坊的难处从不是金钱和原材料,一直是工匠和方子。

    而现在他们不缺方子,只是缺人而已。

    明达立即给皇帝写信要人。

    皇帝收到信,想也不想就吩咐古忠,“从宫中的书局里挑选一些会造纸的匠人和仆从送去青州。”

    他想了想,觉得这样还不够,干脆道:“朕记得京城有东西书局?将西书局记在明达名下吧。”

    前者还罢,后者的话……

    古忠忍不住道:“此事陛下要不要和娘娘商议商议?”

    其实古忠想说的是,是不是应该和朝臣商量一下,但他临时改成了皇后。

    皇帝想了想,中午休息时就入后宫去找皇后。

    皇后一听便索要明达的信,等看过后就替明达拒绝了,道:“陛下要是心疼明达,给她一些人,让她自去造纸就是,书局虽是皇室的产业,但一直是为天下学子印制书籍,岂能专门交给一位公主?”

    “光造纸有什么意思?书局里最宝贝的是雕版,新店要想有此积累,没有几十年是办不到的。”皇帝道:“朕有现成的书局,给她一个怎么了?太子也不会介意的。”

    皇后:“……可明达没想办书局,她想做的是造纸坊。”

    “一张纸才赚多少钱?”皇帝道:“最最赚钱的是印书。”

    皇后又看了看明达的信,和皇帝道:“我虽不知明达为何要建造纸坊,但我知道,此举一定不是为了赚钱。”

    知女莫若母,明达从小生活富贵,但并不奢靡,她心性旷达,也不是爱财之人,所以绝对不会单纯为了钱便去建造纸坊。

    而且她要钱多的是法子,何必如此费心力的建造纸坊?

    皇后收了信后道:“陛下不如先去信问问她,为何要建造纸坊,她属意的要不是书局,陛下送她,不过是给她丢一个负担罢了。”

    她知道皇帝的七寸在哪儿,直接道:“要是为了钱,我们直接给她钱又何如?难道我们的女儿还会缺钱吗?”

    皇帝觉得皇后说的有理,于是道:“行,朕写信问她。不过她既然开口要人了,便先给她送一些人去吧。”

    这一点儿皇后没有反对。

    书局……

    说是皇室的产业,但其实也不算是。

    因为书局印制的书是要送到国子监,翰林院,崇文馆,甚至是地方的书局和府学县学里,所以关系重大;

    皇帝之所以那么大大言不惭的说书局是皇室的产业,不过是因为书局赚的钱是归到皇帝的私库里。

    皇后可以肯定,皇帝要是说把西书局记在明达名下,朝中大臣一定会将书局撕到朝廷名下的。

    这对皇室来说一定不是好事,皇后不想闹出这样的纷争。

    但她对女儿也是疼爱的,书局不能送,但人是可以送的,大不了她自己建一个就是。

    哪怕她不只是想建造纸坊,也想印书卖书也不是不可以,回头再送一些雕刻的匠人过去,甚至送她一些雕版也可以。

    这种事私下进行都可以,但若是一口气送出一整家书局就太打眼了。

    皇后说服了皇帝,皇帝暂时略过了这件事,只是也忍不住疑惑,“奇怪,此时明达不是在养胎吗?怎么想起建造纸坊了?”

    又皱眉,“朕派去的人还没到青州吗?”

    古忠忙道:“陛下,他们人多行李多,行程自然缓慢,不似送信,快马加鞭几日就可到达京城。”

第2977章 太子,你背锅吧

    皇帝勉强听进去了,只是还是不太高兴,叹气道:“唉,早知道就不让明达出去了,像长豫多好,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也不会被欺负了。”

    皇后就笑道:“有驸马在呢,谁敢欺负了她去?而且青州有周满,她在那里也安全。”

    皇帝近来也一直如此说服自己才没那么懊恼,但心底是什么感受也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那么多孩子里,他最疼爱的三个孩子都是嫡出的,其中明达又最可疼,他对恭王都能够那么宠爱,但其实恭王在明达面前还要再退一步。

    皇后也知道他素来疼爱明达,因此不再提起这事让他烦心,而是问道:“太子何时回来?”

    皇帝道:“已经密信回来,此时已经在归程,应该不日就能到达京城。”

    但此时太子归途并不平静,他们这一次虽未曾深入江南,但也胆大的在江南边界几个州县晃悠了一圈。

    跟着的两位御史虽然稳重,却是嫉恶如仇的人,更不要说当中还有唐鹤这个不怕事的,太子自己更是胆大包天,所以他在整治了一下走过的吏治,断绝了江南往北输送官盐的路,已经给青州和京城去信要返京时,路过海州,他就没忍住钻到江南巡察去了。

    虽然只在海州附近几个州县,但他奔着盐税去的,又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他就查出了不少东西。

    听说杨和书在江南行事多受阻挠,于是太子就拿着查出来的东西替他砍了几个人。

    嗯,作为太子,又是代天子巡察,他还是有这个权利的。

    但他抄家时还翻出来一些不得了的东西,太子一行人当即准备返京。

    夏御史见他们损失了八个侍卫,不由劝太子,“殿下,我们应该改换路线进京,不如兵分两路,臣带着人将追兵引开,殿下快马加鞭回京。”

    太子刚看着身边的亲卫挖了坑将才断气的三个侍卫埋好,闻言冷哼道:“天下莫非王土,孤躲他们作甚?一群魑魅魍魉,也配孤舍了良臣逃命?”

    他道:“我们连夜赶路,去汴州,直接让驻军护送孤回京。”

    夏御史虽然很感动太子不抛弃他们,且把他们列为良臣,但依旧道:“焉知追杀的人没有与中原之地的世家勾结?一旦他们互相勾结,我们进城只会越发危险。”

    太子直接看向唐鹤,“你说呢?”

    唐鹤刚才打架时要护住两位御史,胳膊也被划了一剑,问题不大,此时正在包扎,他想了想后道:“夏御史所虑不无道理。”

    太子嗤笑一声,“世上会有这样的荒唐事吗?孤是储君!”

    唐鹤不在意的道:“这天下的荒唐事太多了,连父杀子,子弑父这样的事都有,何况谋刺储君呢?他们现在不就在谋刺吗?”

    他道:“殿下如今手里的东西可置不少人于死地,而谁也不知道除了那本子上写的人外,背后还有多少势力牵涉其中。”

    “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他们有什么不敢的?”唐鹤道:“我们运气若好,进的城池中没有他们的同伙,自然可以召集驻军护送太子入京,但要是正碰巧遇上的是他们的同伙呢?”

    两位御史也连连称是,劝道:“殿下的安危为重呀。”

    太子紧抿着嘴唇,半晌后才问道:“那如何才能两全?”

    “两个办法,我们转道去兖州,”青州往南,海州以北的地方被太子清理了一遍,掌握了陆路交通,兖州就在其中,而且现在距离他们不是很远,其实是可以信得过的。

    “兖州的驻军可用,就是……”

    “太弱了,”太子面无表情的道。

    “是,他们未必能扛得住渐多的刺客,但肯定能拖延时间,我们再派人与京城传信,江南要是不想反,他们就只能收手。”

    唐鹤其实不太想闹到这一步,一旦江南反了,不仅江南重掀战火,生灵涂炭,就是杨和书都别想活着了。

    他们跑前派人给杨和书送信去了,不知道他收到了没有,能不能及时跑掉……

    “还有一个办法,殿下将东西交给臣,臣带着人先一步回京城,”唐鹤道:“危险的是带东西的人,而不是殿下。”

    太子垂眸思索,半晌后抬起眼眸看他,“你倾向哪一条?”

    “第一条,”唐鹤脸色渐渐严肃起来,道:“殿下进兖州可招驻军护送,再到下一个州县继续招驻军护送……”

    夏御史闻言觉得不好,立即问道:“若刺客混迹其中怎么办?”

    唐鹤:“殿下贴身有我们护持,便是刺客混迹其中,我不信刺客的人数还能比为国效忠的士兵还要多。”

    一直沉默不语的宁御史突然道:“过一州便召一府驻军,先不说殿下没有兵符,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便是能调动,跟随的士兵必定不少,一旦传进京城,只怕有逼宫之嫌。”

    太子瞪大了眼睛,“孤吃饱了撑着了,这时候逼宫?”

    宁御史噎了一下后道:“殿下,这是假设。”

    这世上的事谁能说得清呢?

    他暗示道:“戾太子生前和汉武帝也是父慈子孝,但江充谗言,时帝不也疑心他巫蛊吗?不然戾太子又何以造反自尽?”

    太子:……曾经有过造反准备的太子觉得他说的特别有道理。

    不过他此时却对他爹多了两分信任,略一思索后道:“孤相信父皇,父皇也必定信孤。”

    他老婆孩子还在皇宫里呢,就算要造反,也得先把老婆孩子带出来不是?

    他现在又不似从前真的孤家寡人一个。

    而且还有母后呢,太子对皇后很信任。

    当下的确是第一个方法最保险,不过……他瞥眼看向唐鹤,问道:“你如此建议孤是有何计谋?”

    唐鹤就深吸一口气道:“殿下,臣是想主动造谣您要谋反。”

    两位御史对唐鹤怒目而视,这不是离间天家父子吗?

    唐鹤连忙道:“这也是迫不得已,这件事我们从一开始就做错了,我们就不该去海州,更不该杀了海州刺史,虽说事已做了,我等不该懊悔,而是应该想补救之法,但我等也应该知道,一个处理不好,江南是要重掀战事的,臣不愿百姓受苦,所以只能请殿下冒险了。”

第2978章 传言

    唐鹤是有私心的,这是他想留给杨和书的第二条生路,当然,他也的确是为了江南的百姓和大晋的社稷。

    江南能不起战事是最好的。

    太子沉吟半晌,最后还是决定冒险行事,于是决定去兖州。

    杨和书收到了唐鹤送来的信,第一个想法就是,他们也太能作了,不是说好了将江南交给他吗?

    然后就是思虑起来,难道他真的也要逃吗?

    他才到扬州不到两月,此时逃走……

    扬州是江南中心,想从这儿逃出去可不容易。

    杨和书点着手指沉思起来,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不过他依旧叫来了人布置一二,“八叔不是说领略一番扬州的风景吗?请他过来吧,便说我扫榻相迎。”

    而此时,什么都不知道白善几人正惊喜的迎来郑氏和小钱氏一众人等。

    周满惊喜的抱住小钱氏,高兴的道:“大嫂,你怎么也来了?”

    小钱氏也高兴,却担心她这样过于活泼,万一摔了怎么办?

    “我来给你做饭的,”她牢牢的扶住周满,“娘担心你有孕吃不惯这边的饮食,所以让我过来照看你。”

    周满道:“有贺嫂子呢,做的都是合适我口味的东西,但大嫂能来我还是好高兴,谁做的饭菜都没有你做的好吃。”

    小钱氏便笑眯了眼。

    白善也高兴的接了母亲,郑氏则是看了一眼儿子后就盯着周满看,等她们姑嫂两个说完话便伸手拉过她,上下打量过后松了一口气,问道:“我们来的路上一直担心你反应大,我怀善宝的时候吐得可厉害了……”

    周满表示她除了饮食上有些任性挑剔外,现在什么问题都没有。

    另一边,白二郎和明达公主也迎来了更多的人。

    不仅有宫女姑姑、内侍,还有来为他们建造房屋的匠人,更不要说他们带来的大批东西。

    那是囊括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据说皇帝还给未来的外孙准备了一箱子衣服。

    姜姑姑笑道:“都是小皇孙穿过的小衣裳,陛下也知道刚出生的孩子皮肤娇嫩,所以穿旧衣赏最好,因此特特和太子妃要了小皇孙剩下的旧衣服……”

    自太子妃生下小皇孙后,他的衣裳一直是吉祥物,一些有面的勋贵,还有太子妃娘家,若有嫡出的新生儿出生就会和东宫求一件衣裳。

    这是很有福气的一件事。

    现在太子妃手上还有的就是小皇孙常穿的一些贴身衣服了,更有福气。

    皇帝亲自开口,太子妃当然不会拒绝,所以她把能收拾的都给收拾来了。

    明达半晌无言,问道:“万一是个女孩呢?”

    姜姑姑便笑眯眯的道:“那更有福气了。”

    便是明达也不由笑起来,看到他们这么多人便道:“你们先住下吧。”

    这些事交给了底下的管事,自然不用他们去操心。

    可房子建在何处却是需要他们操心的。

    要皇帝说,自然是想建在哪里就建在哪里,大不了城里建一栋,海边建一栋,山里再建一栋,想去哪里住就去哪里住。

    明达和白二郎却不喜欢这样奢靡伤财,他们之前想在龙池建房子,也只是打算从本地请工匠的,从没想过陛下会千里迢迢的从京城给他们派建造房屋的工匠来。

    所以他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只在龙池建一栋房子。

    不过,既然工匠们都来了,那自然要建得好看一些才不辜负他们千里迢迢的过来。

    白二郎大手一挥道:“我回头再和白善买一块地,我们把房子建大一点儿。”

    明达没什么意见,只盯住,“别占了耕地就行。”

    “放心吧,我选的那块地就没有耕地,全是露地。”

    因为距离海边近,所以土质并不好,要不是再往前一些便有可能被涨潮淹没的风险,其实他想把房屋再往前建一些的。

    建房子这种事不用他们操心,白二郎只要给足了钱就行,剩下的工匠们去干,连请人也自有管事们去做。

    皇帝派来的人也很能干,用不着他们干什么,只要看看图纸,再提一些药材就行,省心得不行。

    白二郎就懒散的坐在躺椅上和白善道:“干脆我们选了地方,将造纸坊也交给他们来建好了。”

    白善没意见,“好啊。”

    周满也懒散的靠在躺椅上,和明达靠坐在一起,一起在一旁捏了蜜枣吃。

    这是小钱氏根据郑氏给出的方子蜜制的,甜滋滋的,特别好吃,用的红糖来蜜制,还补气益血。

    连郑氏都喜欢吃。

    白善也只坐了一会儿便有人来请他,“郎主,崔先生和方县丞从乡下回来了。”

    白善便晃悠悠的起身,一扭头见他们四个都在树下躲荫凉,便摇了摇头后离开。

    白善发的役令已经开始执行,今天崔先生便和方县丞巡视回来,顺便回来和白善禀报。

    “各地都按照县令的要求保证役丁的饮食,按照您的吩咐,粮食三日一添,保证供给……”

    白善微微点头,正要说话,一个护卫突然从外头飞跑进来,正在大堂里说话的白善三人抬头看去,见他神色惊惶便问道:“怎么了?”

    护卫却忍住没说,而是道:“郎主,您快回去吧,娘子有急事找您。”

    看到他眼中的着急,白善便对方县丞和崔先生点点头,“时间不早了,你们也下衙回去休息吧。”

    方县丞和崔先生连忙应是。

    白善和护卫离开,等过了小门才问,“什么事?”

    “是刘贵回来了,还有公主殿下的侍卫,说是外头……天变了。”

    白善瞳孔一缩,什么叫“天变了”,难道是陛下他……

    白善连忙跑到正院去,正院里伺候的下人大多都退了下去,留下的都是心腹。

    周满正蹲在明达身侧,手指在她几个穴道上按着,安抚她道:“这一定是流言,你不要相信。”

    白善疾步进来,见殷或一脸严肃,而白二郎在一旁急得团团转,问道:“怎么了?”

    白二郎看见他,立即压低了声音道:“外面传说太子起兵谋反了!”

    白善:!!!

    他下意识的反驳,“不可能,他图什么?”

    这会儿他地位稳固,去年才监国,得到了满朝文武和皇帝赞赏,也有了儿子,他为什么要造反?

    而且造反去年不是更好的时机吗?

    皇帝在外面的时候他都没造反,现在皇帝稳坐京城,他造反是奔着找死去的吗?

第2979章 进京一

    院子里的人,就是殷或都不相信太子会谋反,因为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此时谋反得不偿失。

    但外头的确是这么传说的。

    白善问道:“民间尽知吗?”

    “不,”侍卫回禀道:“是京城和河南道来的消息,说是太子领着大军往京城去,京城有人上书陛下,说太子无诏集结大军,意图谋反。”

    他看向明达公主,微微躬身道:“朝中此时有些混乱,郭詹事来信求公主回京。”

    白善松了一口气,“所以民间并不得闻?”

    “是。”

    白善便和明达公主道:“此事还不知真假,便是太子真带着大军往京城去,只怕也是因为别的事情,而不是为了谋反,公主大可不必有心。”

    他道:“我们能猜得出来,陛下应该也能猜出来才对。”

    明达也缓过神来了,只是依旧心中惶惶,“可太子哥哥能有什么事需要带着大军进京呢?”

    她不觉得这事是假的,朝廷有驿站,有通报的令兵,有没有大军进京,难道朝廷诸公还查不出来吗?

    她忧虑的是太子有苦衷而不能言说,若是朝中反对声高,父皇疑他就不好了。

    周满想了想后道:“为了安全?”

    大家一起看向周满。

    周满理所当然的道:“带着大军进京,不是为谋反,总不能是勤王吧?所以只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了,难道有人想在路上杀太子,太子的人手不够,于是和驻军要人?”

    勤王是不可能是勤王的,殷礼在京城了,禁军都在皇帝手里,除非殷礼自己造反了,不然用不着调兵从外头勤王。

    太子心中就有不好的预感,“不对呀,太子殿下早来信说他返京了,按照他们的脚程,再慢此时也该在京城了,怎么还在外面?”

    明达精神一振,“对,太子哥哥一定是遇险了!”

    她立即动起脑筋来,道:“快来人,我要给父皇上折。”

    侍卫说的没错,此事并没有传开,不仅外面一片安详,连青州刺史也一无所知,他正看着白善递上来的公文沉思呢。

    “北海县最近动作很大啊,看白善给役丁的待遇,加上他近来招募的长工,他那盐场是赚了多少钱?”

    “大人,要不要派人去查查账?”

    盐场虽是北海县的,但买卖也是要交税的,俗称盐税。

    只不过盐税也是北海县收,到年底时汇账,留够自己县的花销后便要上交给刺史府。

    郭刺史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小子够机灵的呀,他这是打算把盐税一块儿花光,不给我上交一文吗?”

    心腹瞪大了眼睛,“不至于吧,这,这岂不是太过分了?”

    郭刺史皱着眉头想了半晌,还是决定暂时观望,“也没多久了,等到十月他报上账来再说。”

    十月县衙要把一定税收上交给刺史府,刺史府统计过后还要上交给国库,一般为了过好年,各州刺史府会在十一月递前将账目和东西全部交给国库。

    户部再核算,可以说年底是各级衙门最忙的时候。

    而现在秋收已经结束,连秋税都大部分结束了,离十月也就不远了。

    地方上是一片安详,连拱卫在太子身侧,跟着太子一起进京的两千兖州军也和和睦睦的,根本没有听到什么流言。

    他们这些人都是从兖州驻军里挑选出来的精锐,功夫和打仗那都是一等一的好,就算在行军路上偶尔有混杂在军士中的人突然朝太子的车架发起攻击,但往往也近不了身。

    此次带军跟随太子进京的是温将军的嫡长子温小将军。

    他大概也害怕有刺客混在大军中,所以围在太子车架边上的士兵全是他和温家信得过的心腹,他们是绝对不会背叛的人。

    在经过两次刺杀之后,队伍中安静了许多,看着风平浪静,似乎对方已经黔驴技穷。

    但不管是太子一行人,还是温小将军,他们都没有放松警惕。

    温小将军不知道是谁要杀太子,也不想知道,正如他爹说的,他们只要知道这是太子,而太子手上有兵符,那他们就只要听命行事就可以。

    其他的事一概都不要管。

    他们一路上还算顺利,朝中的纷争并没有影响到地方,看到有大军拱卫太子进京,他们也没多想。

    两千人而已,太子的排面应有的。

    所以他们一路和路过的县衙州府征集粮草,倒是顺利的往京城去了。

    就是人多,所以速度有些慢。

    但京城就没地方上这么安静了,五天前,地方上突然有驿报,说太子领着两万大军往京城来了。

    朝中一片哗然,相信的人有,但质疑的人也不少,于是大家提议派人去查看。

    但派出去的人一直没有消息回来,似乎是消失了。

    于是朝中议论声更大了,太子领兵进京逼宫的传言甚嚣尘上。

    连一直沉默的魏知都忍不住进宫去觐见皇帝,但皇帝没见他,也没给出处理意见,只是听说太极殿里砸碎了几套杯盏。

    到今天,终于有人明着上书质疑太子领兵进京的意图,他的建议是从河北道调派大军将太子拒在河北道外,不能让他进关陇。

    皇帝没答应,而是放声怒道:“让他来,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然后拂袖而去。

    回到太极殿后的寝宫,皇帝怒气冲冲的抄起一个杯子,抬手要砸时看了一眼,古忠立即躬身小声道:“便宜的,这两日都换了便宜的。”

    皇帝就面无表情的往外砸,“啪叽”一声清脆声,别说,听着还是挺舒服的,砸的要不是自己的杯子就更舒服了。

    古忠将殿里殿外伺候的人都遣下去了,不多时殷礼进殿来,回禀道:“陛下,秦书已经带着禁军候在了郑州,太子一到就能接应。”

    皇帝问:“洛州如何了?”

    “洛州没有异动。”

    皇帝就松了一口气,和殷礼道:“你去别宫里将恭王一家接回来,就说朕想他了,重阳将之,朕要和他一起过重阳。”

    恭王今年开春进京减重养身体后就一直留在京城,除了别宫,偶尔还会进宫来看我帝后,一家子其乐融融。

第2980章 进京二

    腿瘸后,恭王基本不过问朝政了,所以别宫突然门庭若市起来,他还是挺惊讶的。

    还没等他打听出内情,他就被殷礼给带进皇宫了,等在宫里住下才知道太子要造反。

    恭王先是翻了一个白眼,“哪里来的谣言?父皇对他还不够好吗?他为何要造反?”

    得知朝中真是这样怀疑时,他就转了转眼珠子,有些高兴起来,“那太子岂不是要完了?”

    说完却又皱起眉来,“他要是完了,那以后皇位谁来做?”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腿,有点儿不甘心,“总不能给那些庶子吧?那还不如就给他呢。”

    虽然他很不喜欢这个大哥,但如果他当不上,自然还是太子当的好,倒不是因为他们一母同胞,而是因为,他看不起庶子。

    所以恭王难得在皇帝面前为太子说了一句话,“父皇,这不定是谁污蔑,父皇慈爱,太子为何要谋反?”

    皇帝心情好了些,颔首道:“等太子到了京城就知道了。”

    皇帝也不相信太子会谋反,虽然派出去的令兵都没有消息回来,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有人不想他和太子联系上。

    哼,以为他们能拦得住他所有的人吗?

    既然想让他当瞎子,那他便让他们知道他让他们知道的事。

    皇帝和恭王道:“最近外头乱得很,太子和明达都不在京中,你母后身体不太好,你便安心留在宫里陪伴你母后,宽慰宽慰她。”

    恭王乖巧的应下,“是。”

    下午就带着他儿子去看皇后,太子妃也带着孩子在那里,她一脸愁绪,看见恭王便起身,然后让到了一边。

    皇后笑着和象儿招了招手,象儿就甩掉他爹的手跑向祖母。

    皇后摸了摸他的头发,“怎么一头的汗?”

    象儿用力的缩了缩肚子道:“不是胖的。”

    皇后失笑,“是是是,今年象儿的确瘦了一些,好像长高了……”

    恭王立即道:“是长高了,现在都到儿臣的肩膀了。”

    皇后很满意,见恭王脸色红润,也瘦了一些,最主要是精神好了不少,她便道:“看来周满说的不错,匀称一些是最好的。”

    皇后没有提起朝中的纷争,当着孩子们的面,她只当不知道这件事。

    朝中的大臣现在对太子进京逼宫一事也是半信半疑。

    有人觉得太子没必要,但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天家无父子,古往今来这样的事还少吗?

    所以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没有定论,大多数人都等得起,但也有人想提早定好论调。

    一入夜,唐鹤便穿着太子的衣裳继续稳坐中账,太子则和两个御史坐在一旁,皱着眉头问,“京城还是没消息过来吗?”

    唐鹤:“没有。”

    太子虽然决定了选第一条法子,但并不打算自污,所以到了兖州后,他就在唐鹤和两位御史的见证下见了温将军,然后拿出了一块兵符。

    不说唐鹤,就是皇帝的心腹——两位御史都惊呆了。

    他们不知道太子有兵符啊,本还在犹豫的心瞬间坚定了。

    温将军看到兵符,立即便在军中选出两千兵马来护送太子。除此外,他们还先派了令兵回京。

    一是求援;二是言明此事,他可是为了安全才调兵的,是合法合理的。

    快马加鞭的送信,按说这会儿也应该有消息回来了,还没有,那就是他们设想的事情发生了。

    果然有人攻讦他造反。

    太子冷哼一声,“正好,这一次把他们都引出来,孤把他们一锅端了。”

    这是不可能的,江南的官员和世家也不傻。

    虽然京城距离江南遥远,让他们难以控制那边的情势,但既然已经布置下去,成或不成就要看天意了。

    成功与否要看天意,但他们却可以先做好失败的准备。

    扬州暗流涌动。

    杨和书身在其中,自然察觉到了,他什么都没说,依旧每日在府中处理公务,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不再出扬州城去巡察,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的官邸都不出。

    借居于此的杨八郎忍不住道:“你怎么比以前还闷了,侄媳妇也不在这里,每日呆在府中不无聊?”

    杨和书翻着手中的公文看,不在意的道:“八叔要是闷了可以出去走一走。”

    “我一人出去有什么意思?”杨八郎邀请他道:“你与我一同去吧,不然我让人去逢春楼里叫些人来,再请上一些世交,我们晚上饮酒作诗?”

    见杨和书不应,他便正色道:“长博,你来扬州也两月有余了,可才见过几个世交?上次他们约你登高你也没去,到底是世交,不好总是驳他们的面子。”

    杨和书这才从公文上抬头,叹息一声道:“八叔,我是巡察使,上次与你提醒的那一句已经是多嘴了,若让朝公知道我徇私怠公,我这仕途也走到头了。”

    “到头就到头,难道我们杨家还巴着他李氏吃饭不成?”杨八郎冷笑一声道:“当年打天下的时候说的是千好万好,我们替他说服江南豪族世家归顺,他也网开一面,但这才多长时间,不足四十年的时间他就要对我们下手。”

    “现今他能对江南动手,以后就会对中原世家和关陇贵族动手,谁能逃得过?”

    杨和书垂下眼眸,心中纵有驳斥的话却不出口,而是面色冷淡的道:“我不问前情,我只知怎样做对杨氏才最好,八叔,我是杨氏的宗子,若我被朝公和陛下厌弃,将来杨氏就难出头了。”

    “只要我们联络有亲,还怕他?”

    杨和书明白他的意思,皇室就算不用杨氏的人,用的人才中也一定会有与杨氏有亲的人。

    世家贵族,数不清的联姻关系,皇室是不可能完全将一家族摈弃在外的,除非灭族。

    但……

    “可是八叔,亲疏有别,就好比父亲的人脉是偏着我的,然后才是别的有才华的叔伯兄弟,再然后才是姻亲,甚至族中的弟子也会排在姻亲之前,”杨和书道:“依靠联络有亲来保证家族荣光,像现在崔氏这样吗?”

    杨八郎说不出话来。

    “崔氏现在未必不知自己的问题所在,听闻这两年崔氏的弟子都热爱游学,族中十四岁上的弟子都开始出门远游,可见他们对入仕不是没想法的。

第2981章 进京三

    杨和书声音稍冷,带了些威势,“既然八叔也是为家族好,那就该想得更长远一些。”

    “天下的富贵荣华从来都与钱权分不开的,两者我们缺一不可,而钱的来路可以又去千万条,权势却只在一个地方有。”他道:“上次三房行差踏错,我们杨氏在江南的经营大半数归了陛下,此时又何必为了这么点小钱与他,与朝中诸公闹得太僵?”

    他知道,自三房出事后,家族便将江南这边的事情全交给了杨八郎来负责。

    得到他的支持,杨和书在江南的行事和安全都更有保障。

    他道:“或许别家还乐见我们如此呢。”

    虽说现在面对皇帝,各家联合了起来,但大家并不是一条心的,其中有怨有仇的不少,更不要说彼此间还有利益相争的关系了。

    杨和书的目的很明显,杨氏要为这些暂时合作的竞争对手,甚至是仇敌冲锋陷阵吗?

    杨八郎沉默了下来。

    杨和书垂下眼眸,将处理好的公文都放到一边,“八叔不如等一等,等等看各家的动作。”

    他轻声道:“虽说太子殿下手里的东西很要紧,但各家也不是不能脱身,不过是要舍弃一些人,放弃一些东西罢了。盐税关乎社稷,江南又是大晋的一个粮仓,朝廷诸公不会眼看着他生乱的。”

    杨八郎心思一转,抬起头来认真的看着他,“长博,你到底是哪边的人?”

    杨和书微微一笑道:“八叔,我是大晋的臣子,是杨氏的宗子,还是杨和书。”

    杨八郎似有所悟,半晌后起身道:“我希望你记得今日说的话。”

    杨和书目光幽深的看着他,“我知道您在想什么,族中有很多人对我不满,但我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身份,我是杨氏子,也是家族培养出来的宗子。族人皆是我的亲眷,难道我会眼看着他们去送死吗?”

    杨八郎一想也是,杨和书从小就优秀,他的优秀不仅在于学识,也在于品格,他是做不出来为自己仕途葬送族人的事的。

    杨八郎大松一口气,脸上的笑意也真诚了许多,笑道:“是八叔想多了,你别和八叔一般见识。走走走,这公务是处理不完的,我们先去吃饭,我来的时候带了一坛好酒来,今晚我们把他开了。”

    杨和书微微一笑,应下了。

    他也需要杨八郎往外传递一些消息。

    杨和书旁观着江南的世家豪族,都知道他们的结盟不是很牢固,身在其中的人自然也知道除了自己外,其他人都不是很值得信任。

    所以京城那边布置下去了,他们便开始各自留后手。

    兖州刺史已经死了,谁也不知道他那册子上记了多少人,都有些什么人。

    但不管有谁,京城那边能不能起作用,他们已经尽人事,接下来就是听天命了。

    若是不成,总是和兖州刺史联络的那些人就只能放弃了。

    而放弃了他们,那就得扫清尾巴。

    所以最近各家各族都在约束子弟,开始悄悄的扫清尾巴,不仅不能让杨和书及朝廷查出来,也不能让同盟抓住把柄。

    嗯,与此同时,最好能抓住他们的把柄,说不定将来会有用,就算不能从他们手里得到些东西,迫不得已时死道友不死贫道也是好的呀。

    除了从杨八郎这里透出些信息外,杨和书还花了大价钱悄悄的接近那些人家的幕僚,或直接,或从旁影响挑拨。

    如此努力了半个月,随着太子进京的消息传来,来刺杀他的人越来越少,到现在,已经连续三天没人来杀他了。

    杨和书悄悄松了一口气,和万田道:“重赏此次有功的护卫,战死的,厚待他们的家人。”

    “是。”万田顿了顿后道:“郎主,八郎君今儿也问我此次我们带了多少护卫前来,此次伤亡的人有多少,小的含混过去了,八郎君看着不太高兴。”

    “你现在就去回他我们伤亡的人数,至于我们带来多少人就不必说了。”杨和书淡淡的道:“总要让族里知道,其他家并没有念多少与杨氏的交情,对我这宗子手下留情。”

    果然,杨八郎听说了最近伤亡的人数后便很不悦。

    不错,对于杨和书替皇帝办事站在他们的对立面族里很不高兴,可不代表其他家就可以如此欺辱他们杨家的宗子。

    杨八郎思索起来,或许杨和书说得对,此时和朝廷硬碰硬并不明智,他们杨氏的根基本来就不在江南,之前又被皇帝拿走了不少东西,还不如趁此机会离开。

    只可惜,进来的时候不容易,想要离开更难。

    不过,之前三房出事,皇帝从杨氏手里拿走的那些东西其他家并不知,因为还是照常运作,又有杨氏的旧人,所以其他家还当他们是杨氏的人。

    若是送与皇帝……

    杨八郎只是想了想便摇头,不行,退出是退出,若是背叛盟约,只怕将来会惹来许多仇敌……

    杨八郎这才觉得这族长和宗子也不好当呀,要考量的也太多了。

    此时,太子也在和他爹说悄悄话,“父皇,我们没必要考量这么多,有这本册子在,直接派兵过去将人全围住拿下就是。”

    太子前几日带着两千兵马到了京城下,不过没有让他们进城,而是留在了城外,不等前来问责的御史开口他就带着唐鹤几个进城去了。

    吵了许久,闹哄哄要来责问太子是不是真的要造反的人见他就带了这么几个人就进城,完全不惧怕他们带来的禁军,便知道太子没有谋反的意思。

    于是大家簇拥着太子进宫,结果他还没跟皇帝说上话呢,前几日不断上书认为太子是在起兵谋反的两个官员在家中自尽了。

    殷礼动作快,但也只救下一人,直接被下了下巴后扔到了天牢里,于是满朝文武瞬间噤若寒蝉,根本不谈起这事了,好似前段时间在两种可能性中来回争吵,吵得整个朝堂都快要翻的人不是他们一样。

    到今天,那位大人总算肯开口,虽然招出来的人不多,但配合太子手上的册子,还是很能问罪一些人的。

    皇帝却将册子丢到一旁道:“上面是个人的名字,他们完全可以弃车保帅。”

    “株连!”

    “只是贪污,株连家人也就算了,你还想株连族人?”皇帝道:“你要提前当暴君吗?”

    太子涨红了脸道:“构陷太子可以吧?”

    “构陷你的,目前招供出来的只有一家,也株连不了那么多家族。”

    太子瞪眼,“那儿臣就白被构陷了?”

    皇帝淡淡的道:“你被构陷最重要的目的是不逼反江南,给他们动作的时间,还有,保住了杨和书。”

    太子这才回神,“原来唐鹤是在徇私。”

第2982章 波及

    皇帝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不过你说的也没错,此事是不能轻轻放过,册子上的人全都抓了吧,着大理寺、御史台和刑部共同协理此案,太子,这册子既然是你拿回来的,便由你主管。”

    太子躬身应下。

    皇帝这才脸色一沉,问道:“闭门思过了几天,可想清楚自己错在何处了?”

    太子迟疑了一下便很干脆的认错,“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儿臣不应该以身犯险。”

    皇帝便冷哼一声道:“原来你知道,等此案办完,你禁闭一月,罚俸一年。”

    太子:……有本事你倒是现在就关我禁闭啊。

    此事闹得不小,借着太子被刺杀和构陷的事,以太子为首的三部带着禁军前往江南,由淮南道杨和书配合彻查。

    起兵造反也和打仗一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他们在得知太子砍了海州刺史,从他家里抄出一本要命的册子时可以脑袋一热去刺杀太子,在发现杀不了人时,他们也是考虑过反了皇帝的,反正他们又不是没反过,现在各家当家的家主,谁不是从那个乱世过来的?

    他们要是直接反了,那也就反了,可当时他们寄希望于能挑拨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父子关系,也就按捺了下来。

    此时再要反,他们考虑到后果,也就踌躇不前,不敢了。

    既然不敢再造反,那就只能壮士断腕。

    江南掀起了腥风血雨。

    按说江南和青州距离很远,应该影响不到青州,但太子才带着人出京往江南去便让人给青州刺史和白善送信,他们还没进江南,白善他们就收到信了。

    太子要白善准备好足够量的官盐,户部直接将去年江南往外输送的官盐数据给青州送去了。

    郭刺史收到一封太子的信,还收到了一封户部的公文,不由叹息一声,和心腹道:“把各县告状的公文原样发回去吧,如今什么事都没有北海县的盐场和渡口重要。”

    “只怕他们会说大人偏心。”

    “是我偏心吗?分明是朝中诸公和太子偏心,京中这么大的事,尘埃落定了我才听到一些风声,”郭刺史道:“江南这一次肯定不能善了,他们手中拿捏的两样东西,一是粮食,二是官盐。”

    “粮食也就罢了,今年各地都没有大的灾祸,又有中原和两湖地区的粮仓,问题不大,但官盐却是不可替代的。”郭刺史说到这里,有些骄傲的摸了摸胡子,“任是谁都想不到青州会是陛下和太子的底牌。”

    这件事结束,他肯定会算一功的,所以他不能让其他县打扰了白善。

    郭刺史也知道白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缺人嘛,北海县之前太穷了,这是没办法的事。

    他若有所思起来,“我不好太偏颇白善,不然可以从别的县迁移一些人过去给他,但青州境内不好迁移,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迁移来呀。”

    心腹:……

    郭刺史从白善那里得到了灵感,立即道:“正好,秋税已经结束,本官可以和附近几个州治的刺史聚一聚,或许能为他们分担一下境内的流民和佃农压力。”

    心腹:“……您高兴就好。”

    也不怕被人打出来吗?

    白善也正在思索这个问题,崔大人已经画出了码头的图纸,白善看过,他看不出来什么问题,但依旧请了几个大匠来看,初步来看问题不大。

    所以没有意外的话,十月初他们就可以开始招募工匠建造渡口码头了。

    这是一个大工程,崔大人说,这个码头最少要建设三年才能完工,在此期间他们倒是可以先建出一个能用的简易渡口,然后再从旁完善主体。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招募的长工可能要在工地上干三年,这需要的人可不少,加上他要做的官田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他现在极缺人。

    白善就问周满,“你说我主动和隔壁几个临海的县传授晒盐法怎么样?”

    “让他们给你人?”

    白善点头,“整个江南提供的官盐可不少,现在我们要补上他们的缺,光靠我们北海县还是有些困难。”

    “但青州只有两个县临海。”

    “听说沧州那边人也不少,还有莱州,”白善道:“我们在龙池建了码头,和莱州的关系肯定会恶化,若是有盐场缓和一下关系……”

    周满眼睛微亮,“和莱州也不一定要人,我们可以让他们让一些海船的生意给我们。”

    白善连连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但这么大的事,尤其是设计外州,只他一人是不能决定的,他得去找郭刺史。

    只有他答应了,事情才好办。

    白善道:“过两日我休沐,我去看看郭刺史,许久不见他了,我还怪想他的。”

    周满道:“替我和他问好,让他多照顾一下文天冬。”

    白善应下。

    秋税收完后,青州那边的医署也整理好了,周满总算是雇到了两个大夫,虽然对方医术不怎么样,但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周满让文天冬全都带去了青州城,这段时间他正带着人下乡,宣传青州城医署。

    虽然走的是周满走过的老路,但不能否认,这个方法是最好的。

    就是很多女子并不愿意与他求医,他就只能和村子里的人约定,从初五开始,每过五天医署都有署令坐镇医署,署令是女的。

    可能是因为秋收结束了,冬小麦他们也种下了,正是农闲的时候,而且限定了时间,显得周满“很贵重”,所以上次周满去时,求医的女病人很多。

    青州医署的推广效果比之前北海县的要好太多了。

    白善应了下来,和她道:“放心吧,不说文天冬的医术和医署的作用,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郭刺史也不会为难文天冬的。”

    周满想一出是一出,“不然我与你一起去吧,反正休沐后一日便是该我去医术坐堂的时间。”

    白善则看了眼她微微隆起的小腹,直接拒绝,“不行,上旬你就没休沐,便是工作也该劳逸结合。”

    又道:“你不是还要和公主去看织造坊吗?”

    周满这才没说话。

第2983章 管理

    只是半年的时间北海县便变化巨大,白善在城西那一片租了几间比较便宜的房子,主要就是给女工们织造和做衣裳,再后面则是给她们住的房间。

    随着来投靠的人越来越多,还有本县一些听到了风声,壮起胆子过来问工的小娘子,现在北海县中的女工已经很多了。

    这些人本来是崔先生和方县丞管着的,但现在各个地方都要人,尤其现在各地还在服役。

    明达公主养胎闲着无聊,育善堂那边已经上了正轨,只要把规矩定好,给足钱粮,又给孩子们请了教授各种技能的先生,有之前育善堂的管事在,用得着她和白二的时候少之又少。

    他们只要偶尔过去看看就好了。

    马车在一条巷子前停下,侍卫上前看了一眼后道:“公主,巷子太小,我们的车进不去。”

    宫女便下车,转身将明达和周满扶了下来。

    巷子里的人第一次看到这样华丽的马车,都好奇站在屋檐下看,只是因为有带刀的侍卫,所以他们不敢靠近。

    地上有些湿,大宫女看了一眼,不敢让公主和周满走这样的地,真要人拿木板来垫上,还说负责探路的内侍们,“公主有孕,尔等如此轻忽,要是滑了脚,看宫里不剐了你们的皮。”

    内侍们连忙低头应下,赶忙让人去取木板来垫上,然后瞧瞧瞪了一眼赶来的里正。

    里正心中委屈,他不似内侍宫女训练有素,便是受了冤屈也不敢说,所以他便弓着腰讨好的道:“大人公主可冤枉小的了,自织造坊建在这处,我便遵县令的吩咐让人打扫干净巷道,如今已经好很多了,之前这别说水,那什么碎菜叶子,菜根,凡是家里用不着的东西都往路上扔。”

    “周大人以前也是来过的,当知道的,这会儿比之前可好太多了。”

    周满:“那都是因为之前做得太差了。”

    里正:“……是是是,之前是做得不好,但这次我却是不敢怠慢的,自知道贵人们要过来,我一早就叫人打扫街道了,两刻钟前我打这儿走过,这路还是干的呢,谁知道一个错眼,不知道哪个天杀的就往路上泼水了。”

    他咬牙切齿的道:“周大人放心,我一会儿就去调查,查出来是谁干的,我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反正肯定是左右这几家,最多不超过六家去,门对门,大早上的,肯定会有人看见的。

    周满便好奇的问:“我发现你们都喜欢往路上泼水,院子里没有往外排水的小沟吗?”

    他们不管是在京城租住房子,还是在益州城时,院子里都是有排水沟的,根本没人往路上泼水,要是有,那多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想泼水,而是想泼人水的。

    里正尴尬的笑了笑道:“有的人家有,有的人家没有,还有的人家虽有,却不大,混些东西就容易堵住,不好出来,所以就……”

    反正院子也就这么大,在院子里洗东西,顺手往外一泼就是了。

    周满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道:“既然没有,那就挖一条吧,外面便有排水的沟壑,连通了就是,总往路上泼,再好的路也坏了。”

    又道:“找到了人也不用怎么严惩,看到这条路上几个坑坑洼洼不太平整的坑了吗?”

    里正点头。

    “让他家去挑些石子和泥土回来,将这些坑坑洼洼给天上,以后谁家再往路上倒水倒垃圾就这么干,除了打扫好街道外还要自己挑泥填路。”

    里正问:“那要是路上的坑都修好了呢?”

    “那就让他们打扫路面,”周满道:“我听说现在这条巷子每天都是织造坊的人在打扫,以后再有违规的,一次罚扫一个月的路,扫不干净再罚。”

    里正:……好狠!

    他本来想罚钱和罚粮食布匹之类的东西的。

    他扭头去喝边上看热闹的人,“听到大人的话没有,再往路上乱扔东西,以后这条路就得你们来修、来打扫!”

    侍卫们找来了几块木板,垫在了地上,然后宫女们便扶着明达公主走过这湿漉漉的一段路。

    西饼有样学样,伸手要去扶周满。

    周满自己就能走稳,但见她扶,便也把手伸给她。

    巷子的尽头是一条河,这里已经是河的下游了,因为是织造坊,住的人多,所以白善当时租房子时特别考虑了这一点儿。

    左右两边的好几间房都是他们租下来的,正好都在巷尾。

    周满问里正,“我看这儿的居民都很不开心的样子,怎么,他们不喜欢织造坊在此处吗?”

    里正生怕说“不喜欢”周满便要将织造坊迁走,连忙道:“并没有,大人也知道,白县令给的租金多,又是一付一年,所以这儿的不少人家都想把房子租给县衙呢,只是租不出去,不免生了些怨气,并不是不喜欢织造坊,而是太喜欢了。”

    不说周满,连明达都对这个解释服气了,愣了好一会儿才问道:“租了房子他们去住哪儿?”

    “他们再到别处去租房子就是,而且也可以回乡下去住,再不济,在外头露地上搭个草棚子也能住。”

    周满:“……草棚子可以随便搭的?而且白县令给的租金有这么高吗?竟然能让他们宁愿出去住也要租房子?”

    里正便不好意思的笑,“比外头给的略贵一些,但要紧的不是这个,要紧的是,房子租出去了,家中的娘子说不定能招上工呢?”

    “哦,”西饼用出了最近才学会的成语,“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里正尴尬的笑。

    周满道:“她们要是想进,直接去县衙应征就是,现在织造坊还需要人呢,并没有招满人。”

    就是去了人家没看上,这才想了这样的办法啊。

    不过里正没说出口,这样的办法还不知道管不管用呢,最主要的是,他们不服管教还往路上倒东西还是因为嫉妒和不服气吧。

    不过他是不敢说出这个理由的,万一县衙一生气,真的把织造坊给搬走了怎么办?

    所以他只能尽量往自己想出来的理由上扯,觉得自己找的这个理由真的是太好了。

第2984章 宫女

    织造坊里有两个管事,都是女子,皆是白善从青州城里挖回来的技术型人才,一个织术最好的织娘,一个刺绣最好的绣娘,白善给她们的工钱可不少,还应承了以后要给她们养老的。

    倒也不难,现在的织造坊是属于北海县衙的,她们的身契在他手上,将来她们要是愿意,他可以带她们走,或是在北海县里置办一个产业,就让他们在铺子里养老就是,她们有本事,这并没有什么难的。

    她们也知道今天有贵人过来,本想去巷子口接人的,但她们一早便被绊住了,为了让贵人们满意,她们就先处理好事情,所以她们就来不及去前头接人。

    门户大开,看到周大人和公主相携而来,虽然她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俩人,她们心里还是有些激动。

    俩人立即带了人快步迎上去,屈膝行礼,“拜见公主,拜见周大人。”

    明达微微抬手道:“不必多礼,我们先去看织造坊吧。”

    她好奇的左右看看,问道:“这左右两边都是织造坊?”

    “是。”江织娘介绍道:“一开始白县令只给我们租了两个院子,都是在巷尾临着河边的,这一边放织机,那一边则是绣娘们做衣服的地方。”

    其实因为长工们急需衣服,一开始他们需要的是大量会裁剪和缝补衣服的绣娘,跟着江织娘的人很少。

    就是现在也是,“这一边三个院子都是绣娘们的,这边还有一间,只有那两间是我们织娘的学习之所。”

    她道:“很多过来的人都不会织布,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便能学会的,所以产量极低,现在绣娘们裁剪衣服用的布料还是从外头买的。”

    周满和明达点了点头,进去看织娘们踩着织布机织布。

    周满看得很认真,她家也有一台织机,但和这里的很不一样。

    织机在三嫂的房间里,家里就她织的布最好,所以每年他们交的调都是她织的麻布。

    有时候有多余的布料便会拿来给大家做衣服,在她的记忆里,她每年都能做一件新衣裳的。

    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周满笑道:“我家里也有一台,不过不是这样子的,而是手摇的,就是人这样坐着,然后拿着综杆一拉一推……”

    织娘愣了一下后道:“那是腰机,现在民间也有许多人家家里有,只是腰机速度比不上踏机,据我所知,各地织坊早就都换了脚踏的。”

    周满微微点头,“你们现在做的是比我见过的要快很多。”

    她三嫂织布的速度在村子里算快的了,但现在不太熟练的织娘用脚踏机,速度看上去就差不多了。

    更不要说熟练的织娘了,一旁便有从青州挖过来的织娘,手与脚一起动作,做得飞快。

    周满看着这织布机若有所思,不过她什么也没说,开始问起女工们的生活来。

    她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不仅是来应工的新女工,就是被从青州挖过来的织娘也觉得过得不错。

    在这里,她们不仅有很高的工钱,每个月还能拿到红包,红包的金额就是根据她们教出来的徒弟数量和质量来决定。

    也因为有这个红包在,她们对这些学生都很尽心。

    看完织坊,她们去看对面的绣坊。

    里面的人则是一人一张台子,正坐着裁剪衣服。

    岳绣娘道:“她们现在做的都是最简单的衣裳,没有绣样,用的是最普通的青色麻布……”

    也是因为她们做出来的衣裳都是提供给长工们的,用不着刺绣,绣娘们也想让她们先据此掌握针线的妙用,等熟练了再刺绣。

    但刺绣其实和做衣服是不一样的。

    会刺绣的一定会做衣服,但会做衣服不一定会刺绣。

    这么多人,绣娘能教她们也只是基本的,要更想进一步,那不仅需要更多的努力,还需要她们的精英教导。

    但那多是一对一的教导了,目前还没那个条件。

    岳绣娘带她们去看一下新绣娘们做出来的衣裳。

    周满和明达都不太会女工,但看还是会看的,而且边上还有几个顶厉害的宫女和西饼呢。

    她们都会。

    所以将衣服拿起来检查了一下,周满和明达觉得还不错,连连点头,至少没看到之前白善说的,一只袖子长一只袖子短的衣服。

    宫女们却皱了皱眉,小声道:“针脚有些松啊……”

    “针法也不太好,很容易就绷断了……”

    一旁的岳绣娘听到,脸上有些尴尬,点头道:“是,她们都是初学,所以针法都是基础的,对了,这边是第一批绣娘,她们做出来的衣裳就不错了。”

    周满很干脆的从筐里拿出衣服给宫女看,她这个外行还是不看了,听就好。

    宫女们检查了一下针脚,勉强点头,虽然还有许多问题,但质量的确比刚才那批好,勉强可以穿吧。

    明达目光在她们脸上流转,半晌后微微笑起来,和她们道:“我身子若不方便时,这织造坊你们就替我管着吧。”

    宫女们立即推脱,“奴婢还要照顾公主呢。”

    明达却道:“照顾我哪用得着这么多人?你们也该多学一些本事了,以后要是放出去,有一技之长也能自己养活自己。”

    正要推脱的宫女们立即不说话了,而是看了一眼周满后屈膝行礼,恭敬的应道:“是,谨遵公主教诲。”

    周满便道:“你们针织女工都好,我想这方面已经没什么要学的了,但经营好一家织造坊,除了针织女工外,还要会记账、会与人打交道谈生意才是。”

    周满和宫女们关系好,轮到她在皇宫里值守时,她就常与宫女内侍们聊天。

    其中没少谈到以后。

    皇后仁厚,宫女到一定岁数都可以放归,只是她们被放出宫时年级已经不小了,大部分都在二十五岁以上,有一些比较得用的,会一直留用。

    比如尚姑姑,她现在就年近四十了,照常理,她会一直陪着皇后,等皇后西去,她也有几个选择。

    一是殉葬;

    不过皇后应该不会喜欢,所以不会有人要求,除非尚姑姑心存死志,不然大概率不会选择这条。

    二是下一任帝后会荣养她,但荣养也分等级,一种是直接封个诰命,赐下宅子和下人,可以让她颐养天年;一种是送到庄子上荣养,也有下人照顾,只是没有前一种自在尊贵罢了;

    第三种就是下一任帝王想不起她来,甚至和她关系不太好,那她就要想办法放归了,不然留在宫里只有死路一条。

    以尚姑姑的资历,她放归后,若是不回娘家,那就会在权贵世家中流转做教养嬷嬷,赚一些钱养家糊口;

    更或是找别的活儿,比如接些针织女工,依靠以前的一些积蓄过日子,基本上,大部分宫女都是这一种选择。

    年轻时还好,越年老,生活就会越困顿。

    所以宫女们和内侍们一样,也很喜欢存钱的,要是存不住养老的钱,那她们就要想办法嫁人了。

    只是就算她们能够踩着二十五岁的线出宫去,这个年纪在外面也很大了,很难找得到相配的男子,多半是鳏夫,甚至还带着孩子,日子更不好过。

    尤其在宫里见过各色男子的宫女们,那是宁愿单身辛苦些,也不会想要糊涂的把自己嫁掉,陷入更深的泥淖中。

    所以明达和周满的话让她们很是心动。

第2985章 信心

    多一个技能,有一天她们要是不在公主身边伺候了,也没有嫁人,出去后也能更赚钱,好歹日子会好过点儿。

    公主每一个院子都转过,对她们一天的产量就心中有数了,她不免好奇,“这些衣裳都是要卖给长工们的吗?”

    岳绣娘忙道:“差不多,因为县令有要求,长工们最少三天得洗浴一次,所以每个长工都会多准备一套衣裳。”

    “除此外,还有服役的役丁们,现在乡下的一些人家,因为我们的成衣不是很贵,所以偶尔也会有人买。”

    明达问:“这岂不是和布庄成衣铺子抢了生意?”

    “那就没办法了,不过我们也去打听过,我们现在的衣裳,出了我们这几个绣娘做的以外,其他的都比不上布庄里的成衣,他们价格也比我们高。会到我们这里来买衣裳的,绝大多数都没在他们家那里买过。”

    所以不算抢生意。

    明达这才颔首,看向身侧的几个宫女,“你们记住了吗?”

    宫女们愣了一下后立即高兴的屈膝行礼应了一声“是”。

    明达便点点头,扶着宫女的手出门,“这样说来,织造坊现在还是亏损的?”

    岳绣娘和江织娘不好意思的道:“县衙出钱买的布匹麻线等倒是不亏,偶尔生意好了,也能赚些工钱回来,就是……”

    俩人对视一眼,还是小声禀报道:“现在账面上还是亏损的,主要是除了工钱,还有每日的饮食,这也是不少花销。”

    周满不太在意这一点儿,她还安慰明达,“放心吧,总能赚到钱的。”

    明达和长豫不一样,她道:“我不意官府与民争利。”所以她既想要织造坊赚到钱将此继续保持下去,又不是它太过庞大与民争利。

    周满却觉得她想得太多了,她道:“世上难有两全法,既要养活他们,那将来织造坊势必会和民间的布庄成衣铺子争夺利益,这是不可避免的。”

    她道:“我们能做的便是将更多的利益让到普通百姓身上,难道这些女工就不是百姓了吗?”

    明达问道:“现在还是亏损的,等所有的长工都买上两套衣裳,那他们手上就有三套了,以他们的节省程度,只怕三四年内不会再买衣服,那这些衣裳要怎么办?”

    她实在看不到前景,也就是织造坊现在算半公益,基本上是亏本在让长工们得到实惠。

    而这也比让长工们出去外面买衣裳,长工和县衙双方都省钱,这才没人反对。

    周满道:“等他们都有了,这些织娘和绣娘的手艺也练出来了,到时候可以把她们做好的衣服卖到县外去。”

    她指了岳绣娘道:“你们做的衣裳不是就一直收着吗?”

    岳绣娘眼睛一亮,立即道:“是这样的,听县令的吩咐,做出来的衣裳,质量只要和外面成衣铺的相比不差就另外收了起来,以后他还有用处。”

    周满颔首道:“这就是了,而且说真的,再过不久天就要冷了,便是长工们干的苦力活也得再加衣裳,放心吧,短时间内我们织造坊的衣服都不会滞销的。”

    明达却越听越觉得不靠谱了,总不能一直逮着长工的羊毛薅吧?

    岳绣娘她们却想不到这些,只要知道织造坊的衣裳能卖得出去,这两个作坊继续开着就好。

    周满见到了思静几个,不由将她们叫过来问话,“在这边可还习惯?”

    “很习惯,”思静几人深深地行了一礼,崇敬的看着周满道:“多谢大人为我们说情落女户,打发走我们的家人,不然我们也不能继续留在织造坊里。”

    随着北海县招募的长工越来越多,思静他们的家人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本来他们虽然气恼这十几个女孩逃家,觉得她们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到底不是家里从小养着的,又跟着以前的贵老爷贵太太吃香的喝辣的,现在就瞧不起家里,过不了苦日子,但因为不知人跑去了哪里,而且找人也需要花销。

    所以他们只在附近几个村里找了一遍,发现找不到人后便骂骂咧咧的当做没生过这些女儿。

    却没想到她们是去了北海县。

    听人说现在去北海县做工可赚钱了,不管是男工还是女工都赚钱,于是他们这几家跑了女儿的就忍不住相约一起过来北海县找人。

    可惜他们几家分开得很散,虽然同在一个县,却不同村,有的甚至还不同里,所以也就找到了七家,七家都出了一个人过来北海县。

    他们觉得他们一群大男人要抓几个小娘子还是挺简单的,事实上找到她们不难,难的是,他们还真带不走人。

    来北海县的女工,要么去了庄子里种菜养鸡或者煮饭煮菜,要么就在织造坊里做织娘和绣娘。

    他们想也不想就去织造坊里打听了,他们家的女儿(妹妹)都是从小卖去当丫头的,是学过一些针织女工的,应该就在织造坊里。

    然后门一敲开他们就找到了人,但他们才伸手要抓人,那些娘子就挥舞着大棒把他们碾了出去,还报了官。

    然后北海县以他们寻衅滋事为由,将他们丢到庄子里干了半个月的活儿才放人。

    每隔三天他们就看着和他们一起干活儿的人去领工钱,而他们什么也没有。

    十五天期满,白善百忙之中特意在县衙大堂上又见了他们一面,和他们道:“这些人来我北海县时都是报的流民,所以本县不管你们是不是她们的家人,她们既然已经在我北海县记了女户,那就是我北海县的人,你们休得再去骚扰,更不要说强制将本县子民带离北海县。”

    白善一脸威严的道:“而且尔等有证据证明她们是你们的女儿或妹妹吗?”

    除了极个别人外,大多数人还真没有,因为当时县衙放归,直接把卖身契还给了女孩们,但她们回家后,除了个别人家外,其他家都没有拿着户籍去上户,也就是说,她们只是消了奴籍,却没有入籍书下。

    她们跑的时候还把已经注销的卖身契给带上了,所以除了极个别人家外,没有谁能拿出证据来证明他们的女儿是他们的女儿,他们的妹妹是自己的妹妹。

    当然,除了籍书外还是有别的办法的,比如左邻右舍和里正前来作证,但北海县距离他们家不远,他们要是请人过来作证,不得给人包吃包住啊。

    光是想想他们就不想打这个官司了,更别说这还是和一个县令抢人。

    所以他们考虑了一下,有三人准备回家,还有四人则是选择了留下来,打算去庄子里干一点儿活儿,赚点钱再回家。

    白善欢迎不已,转身就把人交给了赵明,重新登记后送到庄子里去。

第2986章 蹦出来

    岳绣娘等人将周满和公主送出门外,还要将他们送到巷口,要不是将人送回县衙显得她们过于巴结,她们也是不介意把人一路送到县衙的。

    毕竟,公主可不常见呢。

    将人送到巷口,周满正要扶着西饼的手上车,斜刺里就冲出两个人来,只是没等他们靠近,侍卫便伸脚一踢,刀一抽,直接架在了人脖子上。

    对方只喊了半句,“周大人……”一下就被架在脖子上的刀给吓尿了,她本来被踢倒在地腹痛不已,但此时却不敢喊疼了,战战兢兢的看着脖子上的刀道:“大,大人,我,我没恶意,就是想求公主和大人大慈大悲而已。”

    周满和明达都被她吓了一跳,幸亏有人扶着,俩人只是心脏提了一下而已。

    看到软倒在地的俩人,一个年青妇人手里牵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俩人都倒在了地上。

    小姑娘是被年青妇人带着跌倒的,此时也苍白着脸仰头看着她们。

    周满蹙眉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江织娘和岳绣娘赶忙跑上来,又恨又怕的瞪了地上的人一眼,这才跪在地上和周满明达道:“大人恕罪,这母女二人是来求工的。”

    江织娘顿了顿后道:“但我们二人试过她们母女二人的手,都不适合做织娘和绣娘。”

    妇人连忙道:“大人,我们可以学的,我们不怕吃苦,真的!”

    江织娘愤慨,“这不是你们愿意吃苦就可以学的,你们的天赋比别人差些,那我们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教你们,你们废的线和布料也会更多。”

    她们有这么多选择,又不是缺人,为什么有天赋的人不要,却要用她们呢?

    这要是她们自家的麻线布料也就算了,可这是县衙的,是公家的钱。

    妇人没理江织娘,而是继续盯着周满和明达看,一双眼睛里含着泪水,“大人,公主,求您二位大慈大悲,就让我们进织造坊吧,我们真的很能吃苦的,我们可以用比别人十倍百倍的时间去学习和练习,真的!”

    和岳绣娘她们一起跪在地上的思静闻言愤怒,只是她是下人出身,开口前先习惯性的抬头看一眼主子。

    所以她此时便悄悄的抬头看了一下周大人,见周大人脸上的表情有些奇怪。

    不是同情,也不是生气,倒像是……兴味,所以她垂眸想了想后还是开口道:“我们织造坊里的绣娘和织娘也都是贫苦出身,每日都是天亮以后开始学习和练习做衣裳和织布,天黑方歇,别说你们母女二人想要比我们多出十倍百倍的时间来,就是两倍都不可能,难道你还能不睡觉,不吃饭吗?”

    妇人立即道:“我可以不睡觉的。”

    思静冷笑,这样的人她当下人的时候见得多了,“你不睡觉,难道还能摸黑织布做衣裳吗?总不能点灯吧?你有钱买蜡烛吗?”

    妇人一噎,果断的又丢下思静,继续抬头看向周满和明达,眼中的泪水一滴一滴的往下落。

    不说周满,连明达都察觉到不对了。

    她不由扭头看向周满,就见她看得兴致勃勃的,不由伸手推了推她。

    “哦,”周满回神,连忙道:“你既然如此能吃苦,那与我回县衙吧,我让赵明给你登记,既然你在针织上没有天分,那可以去庄子里种菜,养鸡嘛。”

    周满顿了顿后目光幽深的看着她问:“对了,你会种地和养这些家禽吧?”

    “会的,”妇人迟疑了一下,但还是道:“可是大人,我只想进织造坊,并不想去庄子。”

    “这是为何,你不是来求工的吗?”

    “大人不知,”妇人跪在地上哀戚道:“我如今守着夫孝,孩子她爹死后,我公婆嫌弃我生了一个女儿,所以将我家的田地房屋都收了回去,我们实在是没了去处,听说北海县招工,这才赶了过来的。”

    周满点头表示明白,等着她继续说。

    见周满不搭腔,她只能微微低头摸了摸眼泪,继续道:“也不是奴家好高骛远,不愿意种地,实在是我一个年青寡妇,带着一个女孩儿不好进庄子里混在一群男人中间。”

    周满微微一笑道:“原来是这样,你大可以放心,我可以叮嘱赵明,让县衙里的吏员给你分在一群女人中间。”

    她道:“官衙的田庄里,现在总计招收女工一百二十八人,已经陆续分到各里各村,现在城外的田庄里剩下的男工只有三十八个,倒是女工还有四十二个呢,女人比男人多多了。”

    明达忍了忍,没忍住,用帕子遮住嘴巴,眉眼弯弯起来。

    妇人:“……”

    她顿了好一会儿才轻轻的往后一坐,想要躲开脖子上的刀,只是她往后一寸,刀便也往后一寸,始终牢牢地按在她的脖子上。

    这下她是真的哭了,她用一张素帕子捂住眼睛,哭道:“大人慈悲,我实在是不忍心女儿跟着我去庄子里吃苦,她已经没了父亲,我就想她学一些本事,将来便是离了我也有立足的本事。”

    她越说泪水流得越多,主要那一串一串的泪珠快速的从脸颊上滑下,配上她苍白的脸色,众人怜惜不已,周围的人,就是同为妇人都被她哭得心软起来,不由看向周满和公主。

    她继续哭道:“她没有父兄撑腰,我也没打算再嫁,以后就她一个,若是没点本事,以后嫁出去到了婆家也是要被人欺负的,还请大人善心,网开一面,让我等进织造坊里学习吧。”

    周满便叹息一声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妇人和围观的人以为周满同意了,谁知道她转而道:“但规矩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妇人:……

    连围观的人都忍不住替她说起情来,“周大人,您一向善心,便答应了她吧,反正就母女两个人。”

    “就是,就是。”

    周满笑吟吟的道:“是这样说,但天底下如你母女一样可怜的人不知凡几,我若是都不计得失和规矩将人收了,那这织造坊只怕开不到一个月就停了。”

    “但你慈心可悯,所以我决定另辟蹊径成全你们,”周满话一出口,所有人都和母女二人一样眼睛发亮起来,她笑眯了眼睛道:“这样吧,我在育善堂里开一个班,专门教人针织,就由岳绣娘和江织娘去授课,每三日一课,凡是想学的,自带上针线和布料去学,每月再交给善堂四十文的学费即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512/ 第一时间欣赏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作者:郁雨竹所写的《农家小福女》为转载作品,农家小福女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农家小福女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农家小福女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农家小福女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农家小福女介绍:
周家的四哥赌输了钱,母亲病重,赌场的人还想让满宝偿债。
村里人都说周家的宝贝疙瘩好日子到头了,老娘也握着满宝的小手哭唧唧。
满宝却手握系统,带着兄弟嫂子们开荒,种地,种药材,开铺子……
日子越过越好,嫂子们却开始忧心满宝的婚事。
满宝抿嘴一笑:“我早就想好了,就选被我从小揍到大的竹马白善宝。”
书友交流群:307547705,回答问题进入
坑品有保证,已完结的作品有《林氏荣华》《重生娘子在种田》等六本书。农家小福女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农家小福女,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