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兴汉使命TXT下载兴汉使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兴汉使命全文阅读

作者:开先洞人     兴汉使命txt下载     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90章 兴汉提案

    刘正站在行宫的最高处,望着遥遥相对的韩信楼。

    据说是按照左校的建议迅速的规划出来之后,在当年兵神韩信主帐的位置上修建起来的。楼中不仅供奉了韩信的石像,还收集整理了他一生中所有的传奇经历,以便于后人参观学习。

    刘正不由自主的感慨万分,一代兵神,为国而生,为国而死。抱犊寨上韩信楼,将楚汉争霸中的汉军,送上了荣耀的巅峰,却又让那些追随兵神的人含恨而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到了韩信那样的位置上,不能更进一步,就只能死于非命了,他挡住了身后武将们的晋升道路,还引起了文臣们的羡慕嫉妒恨。

    武将的位置一直都很尴尬的,乱世英雄,到了太平盛世,就只剩下嚣张跋扈了。

    功高盖主的悲剧,迫使武将们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取而代之,不成功就得死。

    站在抱犊寨行宫的高楼上,刘正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武将与君主,真的就没有办法和平共处吗?

    兴汉军将星荟萃,当华夏一统之后,将帅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没有仗打的武将,就像是没有地方可以治理的执政官,都是一副空架子而已。

    尽管刘正在有意识的放慢统一华夏的步伐,可是和平的主流,依旧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如何安置兴汉军中的将帅们,是时候提上议事日程了。

    陷入反省状态的刘正,忍不住的冒出了一个念头——或许贾诩等人的安排是对的,限制兴汉军扩张的速度,从削弱提案权开始。

    只不过刘正暂时还没有打压武将集团的想法,华夏尚未一统,武将仍需努力。

    即便是将来完成了华夏一统,刘正也不打算压制兴汉军的发展,而是安得猛士兮攻四方。

    五湖四海皆华夏,兴汉旗帜永不落。这是刘正的梦想,也是兴汉军永不止步的契机。

    庞统说:“王爷,他们都到会议室里了。”

    庞统口中的人们,就是刘正设计好的七人提案团。

    青州沮授,所提交的议案就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宁愿兴汉军休兵息战,也要让孩子有学可上。

    徐州杨修,所提交的议案——彭城熟,天下足。兴修水利刻不容缓,治理徐州水患,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唯一办法。

    兴汉国预算有限,十几年来,兴汉军的开支占了五成以上的预算,以前有战场缴获进行补充,倒也不至于影响地方建设。

    可是随着兴汉军占领徐州,兖州,冀州和一部分司隶以来,需要建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高昂的军费开支,就是巨大的财政压力。

    随着攻占黑山的战役不断的打响,如何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

    兴汉军的缴获越来越少了,根本就不足以抵消巨大的军费开支。

    新占领的黑山地段,成了吞金巨兽,兴汉国已经把原本属于徐州治水的预算,转拨给黑山的基础设施建设了。

    随着兴汉军的缴获收入日趋稳定,拆东墙补西墙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了。

    贾诩也拿出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可是神补刀。黄河是什么,华夏百姓的母亲河,历代都有治理黄河的壮举,可是黄河太长了,随便一动工,刘正就得卖裤子了。

    这还只是文臣集团的三个提案,其实只涉及到了两个问题——教育和治水。

    至于武将方面,黄忠提出了兵农合一的民兵思想,全民皆兵的构想让老人殚精竭虑了。

    刘正可不糊涂,为了兴汉国的长治久安,这个提案是无法拒绝的。

    吕布的提案倒是简单,就是单纯的想要增加抗寒技术研究方面的预算。

    姜维和吕玲绮已经到了狼居胥山,防寒抗冻的研究必须要加快速度了。

    陈到也拿出了提案,就是建设黑山,巩固根基,让冀州发挥中原腹地的作用。

    赵云是最后一个拿出提案的,代表着司隶方面鼓捣出了——河洛大桥可行性方案调查报告。

    这件事情由郭嘉牵头,张宁担纲,黄舞蝶主持,甘若男亲自在河内怀县到东郡的白马城一带的黄河上,考察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写出了这份报告。

    为了预算,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刘正不敢想了,难怪明君不好当,这七份提案,否定哪个都不行。

    可是真的敢一齐上马,那是要把兴汉国折腾成穷光蛋的节奏,刘正一想到这些,浑身上下就不寒而栗。

    人穷志短,要是兴汉国陷入了财政危机,兴汉军的锐气还能继续保持吗?

    刘正问:“士元,你说我的心是不是太大了一些呀?”

    庞统没有回答,七份提案,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管出言否定哪一个,开口说话的人,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刘正回到会议室的时候,七个拥有提案权的文武代表一齐向他见礼。

    然后就等着刘正宣布最后的结果——第一个三年计划。

    庞统代表着刘正宣布了最终的决定草案。

    关于徐州的水利工程,兴汉国梅园政事堂采取出售十年通航权的办法,让糜氏集团负责疏通泗水,为此刘正还专门抽时间,画出了京杭大运河的草图,交给糜氏集团的负责人去操作。

    至于沮授提出的义务教育,刘正也有了对策,就是让忠勇集团和刘左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一支教育基金,再号召献金侯损款,同时每年献金侯收入的一成,用于投资教育。

    至于黄忠的民兵提案,刘正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协助糜氏集团修筑大运河,兵源问题由沿途的郡县解决,资金问题让糜氏集团报销。

    民兵也是产业工人,既达到了练兵的目的,也解决了吃饭问题。

    吕布提出的防寒抗冻,由并州铁骑牵头,轲比能等人的羊纺集团共同出资,南山大学和西山大学负责提供技术人才,基地就设立在弹汗山城,由吕玲绮负责监督。

    建设家乡,义不容辞。关于黑山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人来源就是归降的黑山军,目前已经有十万人了,至于资金来源,由女儿国负责。让商人参与地方建设,这是刘正的一大壮举。总好过让斗富的人用兴汉币煮粥吧!

    至于河洛大桥,刘正决定由兴汉军总部进行投资,这可是沟通黄河两岸的伟大壮举,也是兴汉国的立世根基。

    至于河洛大桥的选址,刘正脑袋一抽,一巴掌拍在了中牟县北面的官渡位置上。

    就剩下治理黄河的难题了,刘正决定分三步走:

    一是以官渡为中心,让百姓家家户户沿河种树,种一棵奖励兴汉币十元,活一棵奖励兴汉币一百元。

    按照刘正的想法,兴汉国拥有三千万人口,黄河两岸的人口占了三成。

    每人每年都种树,很快就会扼制住土地沙漠化。

    二是统一规划,同时建设,内河舰队参与监督,努力的实现千里长堤的伟大构想。

    从东莱开始,沿着黄河水道往上修,一步一个脚印,修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堤,至于是用浇铸的办法,还是勾砌的办法呢?

    刘正仔细的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用浇铸的办法,千里长堤连成一体,能够承受的压力就大得多了。

    好在水泥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可以烧制特殊用途的水泥了。

    同时焦煤的推广使用,冶铁技术登上了新的台阶,让钢筋混凝土长堤的构想变成了现实。

    三是让内河舰队抽调人力物力财力,组织黄河挖沙。上下五千年的母亲河,黄河淤沙可是上好的建筑材料。

    推广万吨沙船,黑山建设需要太量的沙子,让海军内河舰队主持挖沙,实行集装箱式的运输。

    集装箱式运沙,不仅可以避免装卸的麻烦,还可以降低雨后沙流的风险。

    至于重量标准,以兴汉国目前的运载能力,刘正统一规定了十吨标准化集装箱。

    驷马拉载,行走在宽阔的冀州大道上。

    同时采取就近运沙的原则,由内河舰队组织挖沙集团,海军总部负责每吨沙补助兴汉币十元,这样一来,治理黄河的关键问题就解决了。

    刘正甚至在想,是不是让铁轨马车提前问世,为了治理黄河和兴汉军的发展两不误,什么样的办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391章 内部整饬

    刘正把关于七份提案的处置结果,向在座的各方要员仔细的做了介绍,然后又将汇总之后的意见整理成册,分发给了他们。

    完事之后,贾诩等人陆续退了出去。缺钱的事情找刘正,不用一个时辰,不用一刘钟,甚至不需要一柱香时间,灵光一闪就能解决问题。

    有那么多大集团不使用,非要耗尽自己的生命,急白自己的头发,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在刘正看来,让商人参与兴汉国的复兴建设,既可以有效的清除广大百姓对于商家的误解,还能培养商人的主人翁意识。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至于排商提案,简直就是狗屁不通。

    当赵云起身离开的时候,刘正叫住了他:“子龙,关于河洛大桥建设期间的安保问题,你们打算怎么解决呀?”

    赵云说:“王爷,河洛大桥是兴汉军手中的屠神之剑,一旦修好,魏王曹操就只能回长安城养老了。这就不难以想象了——不甘心失败的诸侯,一定会想方设法的阻止修桥的。”

    刘正想了想,只得让赵云先进行修桥的准备工作,至于剩下的事情,等拿下虎牢关再说,没有豫州在手,修河洛大桥那就是自寻死路。

    如今冀州未定,无法成为兴汉军的后勤保障基地。一旦河洛大桥动工,大量的物资进入怀县,财帛动人心,难保晋王袁绍和魏王曹操不会见财起意。

    河内温县,被司马家经营了无数年,表面上服服帖帖的,其实暗中与长安城中的司马家,还有晋阳城中的王家,都在不断的眉来眼去,甚至是变着花样的出卖着兴汉军的情报。

    刘正说:“子龙,如今冀州内部,还有心腹大患黑山军,要是不先解决内部问题,外有晋、魏强军攻城掠地,内有黑山军大闹天宫。兴汉军将会有近二十万的兵力,被牵制在冀州西部,这接下来的仗就不好打了。”

    在刘正看来,兴汉军拿下河内,向西可以威胁箕关,向南可以震慑颖州,西南而望,洛阳城也得瑟瑟发抖。

    兴汉军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横扫黑山,经略冀州,开拓草原,巩固河内。

    拿下黑山一半之后,兴汉国的储备人才已经消耗一空了。一旦再次迅速的扩张地盘,就得把治理地方的权限托付给当地的世家。这可是后患无穷的事情,兴汉军一直都是走亲民路线,要是在一夜之间与世家同流合污,那是在自毁长城。

    刘正给赵云定下了一个基调,河洛大桥可以进行物资储备,在怀县周边进行产业布局,确保将来修桥的时候,可以就近的调运物资。

    除此之外,三年之内不得施工修桥,以免引发超大规模的中原混战。

    赵云拿到了筹备河洛大桥的授权,就已经替河内争取到了发展机遇,至于什么时候动工,倒也不急于一时。

    庞统代表刘正把六位封疆大吏送走之后,就带着陈到走了进来。

    刘正问:“叔至,士元,拿下抱犊寨,整个黑山战区是战是和,就得由兴汉军说了才算。”

    陈到点了点头,如今黑山军失去了关键节点抱犊寨,就等于被人掐住了脖子,是死是活都只能听天由命了。

    兴汉军主力进驻刑台,下一步打哪里,还得靠陈到和庞统商量着办。

    至于刘正,正在琢磨着兴汉军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金钱的短缺限制了他的想象,更是阻碍了兴汉国的复兴。

    参与诸侯讨董获得的财富,已经完全消化完毕,近些年来大草原上的战争红利,也在逐年的减少。

    如今支撑起整个兴汉国的经济来源,就只能依赖于商业税赋和海外贸易了。

    要是兴汉军无法找到新的稳固财源,恐怕庞大的兵力,将会带给兴汉国沉重的财政压力。

    想要降压,就得调整内部的兵力结构,特别是黑山一带的驻军,要是用来加强前线,一定可以迅速的完成新一轮的扩张。

    正在这个时候,高利带着一个瘦弱的青年走了进来。

    在高利的介绍下,刘正得知了青年的名字叫做郭小贤,是逢山里山军小王郭大贤的儿子。

    他来抱犊寨,是代表着逢山的黑山军,向兴汉军主力请降。

    兴汉军先攻武始,再夺刘石寨,巧收涉县,定苏人亭,克马岭关。

    抱犊寨左校负隅顽抗失败,然后主动请降,如今黑山八小王,已经有五位成了历史,剩下的三位,在鸟不拉屎的黑山深处,既没有粮草,也没有武器补充。

    郭大贤名震逢山,一向以爱护百姓为荣,“大贤”这两个字,就代表着逢山一带的民心,这也是郭小贤敢堂而皇之的上抱犊寨的底气所在。

    郭小贤说:“逢山郭小贤,拜见王爷。”

    刘正说:“不必多礼,咱们还是先谈正事吧!逢山是黑山的腹地,也是冀州的心脏,兴汉军势在必得。你们父子要是有什么别的要求,可以找逢山将军高利去谈,只要不违背兴汉国的大政方针,都可以商量。”

    庞统想要说什么,被刘正挥手制止了。高利攻打马岭关长城的表现,已经得到了认可,委以逢山将军的重任,就是想要看一下高顺的这个儿子是不是真的有资格独挡一面。

    郭大贤能够深得民心,肯定有过人之处,高利如何避免被架空的命运,才是刘正对他的考验。兴汉军始终都要把百姓摆在第一位,然后再考虑在逢山打上兴汉国的烙印。

    庞统出去给高利调拨兵马了,拿下逢山之后,兴汉军就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黑山的问题。

    刘正揉了揉太阳穴,军中一代将领们的势力,已经有尾大不掉的趋势了。

    兴汉国可以容忍的带兵上限,只有五万人。吕布虽然说激流勇退,但是并州铁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四个大分支,总兵力二十万几万人。

    其中吕玲绮和姜维两人,统领十万大军,曹性和成廉,各带五万大军,还有陈宫可以调度的归化城守军。

    至于已经调离并州铁骑战斗序列的止啼军和陷阵营,都没有计算在内。

    超神吕布是军中第一人,估计只有海军大将甘宁,才有资格在统兵权限与数量上与他分庭抗礼。

    赵云,典韦和太史慈,比起两人来始终差了一些。

    河内驻军二十万,陈留驻军十万,都是兴汉军的陆战精锐。为了解决山头林立的问题,刘正已经想出了让赵云的弟子姜维加入并州铁骑的战斗序列。大力的提拔军中二代,与父辈们分庭抗礼,从而逐渐的把兴汉军锻造成一个整体。

    马超升任右将将军,与刘正的义妹刘婵在高柳城中大婚,甄宓代表梅园方面亲自前往,替他们主持了婚礼。

    至于空下来的左将军位置,由征南将军太史慈接任。

    为了补偿大将典韦,刘正把典满调到身边,做了亲兵都尉。

    东方月问:“王爷,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抑制父亲,大力的提拔儿子,这会不会在兴汉军中形成新型的裙带关系呀?”

    刘正说:“兴汉军已经骑虎难下了。就拿并州铁骑来说,纵横大草原的唯一结果就是尾大不掉,可是咱们总不能因噎废食,错失良机吧!现在大草原定了,如何化解并州铁骑这个隐患,就成了当务之急了。”

    东方月问:“王爷打算如何处置超神吕布呢?”

    刘正沉默了,让吕布到南山军校教书,却又给让他担纲大草原上的提案权,这就是传说之中的无冕之王。

    东方月的问话让刘正清醒了,如何解决拥兵自重的问题,就成了兴汉军的当务之急,他愿意相信麾下大将的忠心,可是那些大将们的麾下,愿意长时间的忍受没有出头之日吗?

    将军无法更进一步,下面的将领也难以出头,这是一种很严重的身不由己。

    就拿白马军来说,五万编制十几年了,根本就没有扩编的余地,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些不愿意调离的校尉都尉们,就只能高爵低职,这就形成了一种将军见了都尉,还得赔着笑脸敬礼。

    如何解决高爵低配的问题,已经成了兴汉军总参谋部的重大研究课题。

第392章 兵困张燕

    高利顺利的接掌逢山,又热情周到的协助郭大贤和郭小贤父子组建了逢山工程队。为了迅速的打响名声,还委托魏续的高柳集团把基建交给了逢山工程队。

    这样一来,拿到了预付款的郭大贤父子,欢天喜地的带着工程队到定县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职业培训,从而永久的离开了逢山,钱越赚越多,人越走越远。

    刘正收到高利的战情通报之后,心满意足的笑了。顺利的接掌逢山,这标志着兴汉军的冀州攻略进入了收官阶段,也意味着兴汉国将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

    主动掌控冀州局势,不仅可以解放二十万兴汉军的总兵力,还可以提升整个兴汉国的安全级别。特别是承载着兴汉军复兴希望的五大山城,再也不会遭遇到任何形式的外部威胁了。

    就在高利完成接收逢山的同时,屯兵井径的钟会也向井径山发起了总攻,黑山王张燕想要出兵救援,却被右将军马超兵进行唐,拖住了黑山军的主力。

    盘踞在井径山的李大目部,面对优势兵力的钟会,主动放弃了防守,打算向牛饮山方向撤退。只不过他在撤退的时机上选择错误,深夜进山的唯一结果就是掉下了深涧,一代豪杰,竟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天亮之后,离开了井径山的黑山军将领才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作为主心骨的李大目,号称看得最远的黑山军小王,居然神奇的消失了。

    群龙无首的井径山黑山军主力,竟然为了路线之争分成了两派,相互之间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可能大打出手。

    只不过距离井径山的距离并不算太远,双方都是心存顾忌,更害怕万一动起手来,兴汉军再从背后杀出,那就得不偿失了。

    钟会站在不远之处的小山坡上,身后一万大军偃旗息鼓。看着不战不和的黑山军,终于决定强势杀出。

    处于对峙状态的两股黑山军见祸不单行,立即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们把手中的刀枪扔掉之后,双手抱头原地蹲下了。

    正准备冲杀的兴汉军将士,只得放弃了厮杀,转而结阵警戒。钟会的心情很不爽,可是对于乖宝宝一般的黑山军俘虏,他也是有气没地方出的。

    大局底定之后,钟会也没有心情奚落眼前的对手,只是让副将收拢俘虏,又在井径山屯兵千人,由一名都尉统领,然后就带着俘虏和战利品回到了井径,立即着手新一轮的备战。

    李大目不知所踪,对于井径山来说始终都是一个隐患,钟会让人在周边城池发布通缉令,打算来一个打草惊蛇,迫使他逃离井径山,从此不再构成威胁。

    井径山完全落入兴汉军的掌控之中,黑山军的生存空间再一次被压缩。

    李大目用金蝉脱壳的办法避过了钟会的通缉,辗转进入了冀州西北部,上了牛饮山。

    当于氐根得知李大目的遭遇之后,立即放弃了大军,悄悄的离开了牛饮山,带着心腹五百向屯兵五台的晋军高干部投诚。

    高干假意接纳于氐根和李大目,却在接风宴上安排伏兵,于氐根力战而亡,李大目却夺得了一匹战马,杀出了重围,从此就失去了消息。

    可惜那于氐根部的五百精锐,被恼羞成怒的高干直接坑杀了。

    邓艾杀到牛饮山的时候,寨中已经乱成了一团,一个冲锋,有天险之称的关卡,居然就变成了兴汉军的地盘。

    牛饮山的另一侧就是五台,晋军大将高干屯兵五台县城,与牛饮山隔山相望。

    为了确保冀州的安全,邓艾亲自坐镇牛饮山,与抱犊寨南北呼应,构筑起了冀州西面的牢固防线。

    历时六个月,兴汉军从兵进武始起,直到攻占牛饮山,整个冀州攻略执行得很成功。

    只不过黑山城拥有重兵十万,人口近百万,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兴汉军拿下牛饮山,就相当于把百万黑山军困在了方圆百里的范围之内。

    西有邓艾、钟会,两支部队总兵力十万。

    东有华雄,李蒙,王方,高顺,总兵力八万。

    北面是右将军马超,兵力五万。

    南面是抱犊寨主营,拥有兵力十五万。

    兴汉军集结了近四十万的兵力,对黑山城进行了战略包围。

    刘正任命:

    陈到作为南线总指挥,成骁、高利作为大军先锋,由南向北压向黑山城。

    马超作为北线总指挥,由北向南展开对攻。

    至于东线指挥,由高顺负责,至于是牵制还是主攻,得看南北两路的战况。

    西线一分为二,邓艾驻军牛饮山,专门监视晋军高干部,以免被对手来一个突然袭击。钟会带领山地军,堵住黑山城的西线,为兴汉军瓮中捉鳖拿下黑山王张燕创造出最为有利的条件。

    为了就近指挥战斗,刘正把中军大帐迁到了灵寿,一时之间,灵寿内外将星云集,二十万大军气冲斗牛。

    东方月和轩辕无双似乎也感应到了大战的气氛,纷纷进入了备战的状态。

    兴汉八年七月,刘正进入灵寿大营,马超,陈到,高顺,钟会四人前来觐见。

    庞统主持召开了战前会议,对于如何攻打黑山城,各方的分歧很大。

    高顺和马超是强攻派的代表,认为应该速战速决,四十万大军围攻黑山城,多拖一天都是巨大的损失。

    陈到不反对强攻,只是一旦把黑山城打烂了,那么城中的百姓该如何安置呢?

    那可是百万人口,是围城的兴汉军总兵力的两倍还要多。破坏容易建设难,黑山城的位置太重要了,重建对兴汉军来说就会形成巨大的包袱,对于已经全力以赴的治理黄河中下游水域的兴汉国政事堂的超额预算,将会形成新一轮的财政压力。

    冀州攻略到了收尾阶段,如何减轻重建压力才是第一要务。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兴汉军攻克黑山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是如何拿下一个完整的城池,才是对各路大军的考验。

    钟会说:“王爷,各位将军,罪冢依旧在,张燕只能负隅顽抗了,不管未来会怎么样,先得把眼前的战斗打好。”

    刘正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也不用计较仗该怎么打,兴汉军上下都只有一个目的——张燕必须死。

    这个前提没有更改的余地,也是兴汉军上下对复仇女神的一个交代。

    罪冢的核心位置,已经给张燕留出了一块墓地。

    哪怕是付出惨重的代价,刘正也要把黑山王张燕埋进罪冢,这才是兴汉军集中优势兵力攻打黑山城的真正原因。

    庞统说:“各位将军,兴汉军上下欠复仇女神一个承诺,是时候兑现了,大家分头去准备吧!十天以后,对黑山城发起总攻。”

    陈到,马超,高顺,钟会,立即领了将令,陆续的离开了灵寿。

第393章 梅花张萍

    黑山城西南的街市就是传说中的贫民窟,豆腐西施张萍一如既往的摆摊营业,廖峰扛着一大桶豆腐脑儿,摆在了她最顺手的位置。

    张萍正在准备小葱,以及一些简单的调味品。这样的忙碌她已经习惯了,倒也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天还没有大亮,周围的邻居和街坊们却还没有出门吃早餐,暂时的还没有能够开张,倒也可以轻松自如的进行准备。

    黑山城西南街的百姓都喜欢在出门买菜的时候,顺带着买块豆腐回家炖汤,这才是廖家豆腐坊的日常经营,只是后来菜豆腐的销量不足,这才兼职做起了豆腐脑儿的生意。

    廖峰改了个名字,叫做廖青山,在西南街市的身份是豆腐坊的老板。从外表看,人老实巴交,做生意也实诚,最关键是做豆腐用的原料,可是东边兴汉国中最优质的黄豆,物美价廉,味道也是一等一的好。

    还有就是老婆张萍人长得水灵,与街坊们相处也挺不错的,豆腐西施的名号一出,在西南街市一带成了买豆腐和吃豆腐脑儿的额外福利。

    曾经有地痞流氓想要调戏豆腐西施,直接被西南街市的男人们追了好几条街,追回来之后磕头认错,有一位硬气的地痞不服气,直接被敲断了三条腿。

    每天早起看美女,那可是要心情愉快一整天的节奏,再加上豆腐脑儿的口感也挺不错的,还可以幻想一下,这简直就是幸福的代名词嘛。

    地痞流氓们调戏良家妇女,那可是涸泽而渔,要是把人吓走了,这最后的福利也就没有了。这才成了男人们的公敌,保护漂亮的豆腐西施,是每一个西南街市的男人最喜欢干的事情。

    廖青山每天帮忙上早市,赶在早市之前就离开了,以免被街坊邻居们所针对,引出不必要的麻烦。

    梅花张萍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组合,来黑山城三年了,每天都能体会到众星捧月般的感觉,时间过得久了,人也就麻木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豆腐西施的名号传出,让张萍成了黑山城西南街市的一面旗帜。

    曾经西南街市和东南街市的流氓打架,起因就是两个流氓吹牛皮,东南街市的流氓说:“珍珠翡翠玛瑙,东南街市满街跑。”

    西南街市的流氓不乐意了,这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西南街市是贫民窟,比不上东南街市的人有钱,可是输人不输阵,总得争一口气吧!直接抬出豆腐西施,压了东南街市一头。

    山青水秀出美女,豆腐西施甲天下。东南街市的流氓无言以对,可是人家有拳头,一顿拳脚相交,两个鼻青脸肿。双方都不满意这样的结果,直接呼朋唤友大打出手,好在巡城的黑山军出手了,一阵箭雨,留下了几个倒霉蛋。

    事情算是暂时悄无声息了,只不过豆腐西施的名字却传入了黑山都尉张方的耳朵中。

    明珠蒙尘,这可是张方的第一印象,让一个水灵灵的大美女卖豆腐,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作为一个有护花使者责任的男人,张方决定拯救豆腐西施。每天巡逻的时候从西南街市经过,顺便喝上一碗豆腐脑儿,再要上一盘小葱拌豆腐,算是混个脸熟,也是给心怀不轨的地痞流氓一个警告。

    说来也是奇怪,以张方的都尉身份,想要强抢民女也没有人敢拦着他。他居然愿意乖乖的坐在摊边吃豆腐脑儿,尝小葱拌豆腐,身边还跟着一群顶盔束甲的将士,这样的组合令人拍案惊奇。渐渐的就成了西南街市上的一道风景,倒也让原本混乱不堪的西南街市,摇身一变就成了治安模范第一街。

    张萍面对张方,那可是恨屋及乌,从来都不给好脸色。却是阴差阳错的对了张方的脾气——有个性的女人才是好女人。

    又是一个艳阳天,张方按照老规矩带队巡逻,打算照例去西南街市,张燕的亲卫找到了张方,传达了一个奇怪的将令。

    张方的心情顿时就不好了,只是老爹相召,他也不敢抗命,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回了家。

    张燕有些未老先衰了,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居然让白发统治了他的头,很多白发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添上的。

    八小王的覆灭,直接让黑山城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绝境,四十万兴汉军泰山压顶,仗还没有开打,人心就散了,再怎么维持也是一盘散沙,张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白头发就嚣张无极限了。

    张方看着苍老的父亲,忙上前扶住了他:“父王,孩儿奉命前来报到。”

    张燕看着张方,觉得军中的历练,让儿子拥有了几分男子汉气概,于是就说:“大郎,豆腐西施就是梅花张萍,她是复仇女神的人。”

    张方愣住了——好不容易才喜欢一个女人,居然是最致命的生死大敌,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哪?

    张燕见到儿子的状态,也是吓了一跳,原来所谓的爱情,才是摧折心智的罪魁祸首。当爱情遇上现实,痛不欲生就是唯一的结果了。

    张方问:“父王,是不是弄错了呀?”

    在张方看来,豆腐西施每天日出开市,卖完豆腐就收摊,从来都是风雨无阻的,怎么可能是间谍呢?

    张燕没有说话,直接把复仇女神的相关情报丢给了张方,还丢下了一句话——抓还是不抓,你自己看着办吧!

    张方纠结了一柱香的时间,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爱情,决定抓捕豆腐西施和廖青山。

    黑山军迅速的整队,在张方的带领之下直奔西南街市。廖青山正要转身离开,却被黑山军堵在了铺子之中。

    张方说:“廖校尉,神交已久,今天总算是见面了。”

    梅花张萍不甘心束手就擒,正订算拼死反击,廖青山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

    廖青山说:“张都尉说笑了,我一个磨豆腐的,哪里当得起这样的高贵称呼。”

    张方没有跟廖青山废话,直接走向了豆腐西施,缓缓的开口说:“老规矩,一碗豆腐脑儿,一盘小葱拌豆腐。”

    豆腐西施也是见过大阵仗的人,既然躲不过,那就坦然面对,习惯性的替张方送上了吃食。

    简单的吃食,张方足足吃了一刻钟,豆腐拌上小葱,似乎多了一些苦涩的味道,这吃东西也得看心情,心情好了才能吃出美味。

    好歹算是吃完了,没有浪费,张方站了起来,用拿刀的手擦掉了嘴角上残留的豆腐汁,然后一字一句的说:“复仇女神,豆腐西施,梅花张萍,真的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嘛。两位,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这几句话,似乎耗尽了张方的所有力气,大战在即,他没有理由网开一面。

    廖青山突然动了,不过目标并不是张方,而是张萍。

    张萍遭遇了突然袭击,整个人就晕了。

    廖青山扛起张萍,回到了豆腐坊中,张方愣了好一会儿,才下令追击。

    豆腐坊中早有暗道,廖青山严格按照训练的要求储备食物和饮用水,以备不时之需,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安顿好张萍之后,廖青山扛起了豆腐西施的替身,故意从张方眼前一闪而过。

    张方见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当然是怒不可遏的穷追不舍。

    廖青山扛着豆腐西施出了城,还找个机会放出了信号,通知东南街市的菊花去豆腐抢救梅花张萍。

    张方也是发了狠,居然盯住了廖青山不放,发誓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第394章 张萍的情

    廖青山逃出城外十里,肩膀上的豆腐西施虽然是假的,可是用了真材实料,那重量与真人一般无二,只不过没有真人那样柔软,扛起来更费劲儿。

    他打晕梅花张萍,一是怕她意气用事,坚持同生共死;二是避免在逃跑的时候让张方看出破绽,毕竟扛着一个人跑路,对于军中将士来说,那是家常便饭,是真是假一看便知,这真人重量,可以很好的骗过张方。

    就算是张方真的看出问题,凭他对豆腐西施的那份感情,也会就坡下驴的放过她。

    一片乱石林,最好的藏身之所。廖青山为了拖延时间,决定与张方的人誓死周旋。

    毕竟张方已经出手了,肯定不会甘心无功而返,再者说廖青山也在千方百计的替菊花争取时间,双方就以乱石林作为阵地,开始了长达两个时辰的争夺战。

    其实就是张方的巡逻队围着廖青山一个人打,只不过乱石林那复杂的地形,让巡逻队的人不断的分兵,真正可以与廖青山对战的,也就三五个人。

    廖青山是兴汉军特战营的精英,同时对付几名巡逻队,那杀敌的效率也是很快的。

    两个时辰,杀敌八十一个人,不仅让廖青山重新恢复到了临战时的亢奋状态,还让他有余力分析对战的态势。

    躲在一根石笋背后的廖青山,听着不远处传来的脚步声,心中开始了计算,已经超额完成任务的他,没有必要跟张方纠缠到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廖青山这一松懈,可就倒了大霉了。一条不知名的毒蛇,给他的左小腿上来了一口。不太致命的蛇毒,直接让他的左腿失去了运动的本能。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要是没有张方和巡逻队,廖青山还有机会自救。可是左腿不能使用了,单靠一条右腿,整个人就成了活靶子。

    廖青山的战斗本能,让他避过了要害,可是一根利箭却穿透了他的肩膀,陷入了身后的石笋之中。

    张方站在十米开外,不给廖青山反击的机会,只是叫五人一组练习齐射。

    廖青山笨拙的左躲右闪,身上的箭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根接着一根的在增加。

    半个时辰之后,负责搜寻豆腐西施的巡逻队,直接把假人摆在了张方的面前。怒不可遏的他,终于向身负重伤的廖青山射出了致命的一箭。

    廖青山在弥留之际,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对不起,我食言了……”

    张方命人收下了廖青山的人头,至于剩下的部分,随便挖了一个坑埋起来,也算是另类的英雄惜英雄吧!

    就在张方斩首廖青山,得胜回城的时候,黑山城东南街市的黄金楼中,梅花张萍突然惨叫一声,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痛呼一声:“峰哥!”

    菊花摇了摇头,不过还是实话实说:“廖校尉为了引开张方和巡逻队,已经出城了。”

    张萍摇了摇头,她的梦境实在是太可怕了——廖峰浑身是血的站在她的面前,说了一句话——对不起,他食言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说完话之后,廖峰的头也没有了。张萍不敢怀疑梦境的真实性。

    菊花安慰张萍,复仇女神的校尉廖峰,可是兴汉军特战营出身。再说出城十里就有一片乱石林,不仅地形复杂,还有蛇虫出没,是摆脱追兵的天然场所。

    以廖峰的身手,张方和巡逻队肯定是没有办法的。相信过不了多久,廖峰就会回城与大家会合。

    张萍终于恢复了平静,她只是让菊花去安排人,专门监视张方的动静,同时找到廖峰。

    在距离兴汉军总攻黑山城还有七天的时候,菊花终于看见了廖峰的人头,就挂在南门的城门楼上,还派了一队专门的巡逻队负责看守。

    张萍见菊花的样子,就知道大事不妙,只是她还是想知道廖峰的消息:“说吧!我受得住,黑山城西南街市的幸福,是我这一生的永恒。剩下的日子,就用来复仇吧!”

    原本菊花是想隐瞒的,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她也只能如实相告,可是她还是高估了张萍的承受能力,当廖峰悬首南城的消息出她的口,入张萍的耳之后,心神激荡的张萍直接喷了一口鲜血,重新倒在了床上。

    距离兴汉军总攻还有五天的时间,张萍终于苏醒了过来,醒来之后的她,像是变了一个人。

    她并没有吵着要去给廖峰报仇,而是冷静的下达了集结令。

    距离兴汉军发起总攻还有四天的时候,张萍终于集齐了黑山城中的五位复仇女神。除了她和菊花之外,还有负责另外三个区域的杨花,金花和银花。

    张萍说:“姐妹们,当年的痛苦刻骨铭心,为了复仇,咱们改头换面进了黑山城。如今四十万兴汉军兵临城下,咱们必须要完成最后一个任务。”

    众女没有说话,复仇女神的总负责人廖峰战死,梅花张萍自动升任总负责人,负责领导黑山的复仇女神,向黑山王张燕展开最后的复仇。

    张萍掌握黑山城中的复仇女神之后,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决定破釜沉舟,烧掉黑山军的草料。

    距离兴汉军发动总攻还有一天的时间,张萍终于查明了草料的所在地。

    菊花问:“头儿,咱们真的要豁出命去拼吗?”

    张萍说:“四十万大军强攻黑山城,胜利是板上钉钉的。可是会付出多大的代价,谁也说不清楚。我们要发挥最后的余热,尽量的减少大军的攻城损失,哪怕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众女不再说话,专心的听起了张萍的安排。没有撤退的预案,复仇女神誓死如归。

    张萍留下杨花继续潜伏,打算给复仇女神留下一丝火种,然后就带着剩下的人出发了。

    城北街市靠近西门的角落,有一片方圆五里的禁区,那里就是黑山军的草料存放区。

    金花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挖通了直接进入草料场内部的地道。

    进入地道之后,五个女人都用火油把自己浇了一遍,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身体作为武器,完成火烧草料场的任务。

    十万大军的草料,一定会让黑山军士气大跌。

    顺利的出了地道,银花伸手就去开门,一阵箭雨袭来,猝不及防的她身中两箭。

    火石亮起,银花顶着箭雨冲锋,一个火人凭借着惯性,居高临下的闯入了张方的巡逻队中。

    金花与银花姐妹情深,用同样的办法闯入了张方的军阵。

    张萍和菊花沿着另外一条道路,推着火油沿途放火。

    张方好不容易才摆平了金花和银花,跟在张萍身后救火。

    黑山军的援军赶到,对着正在放火的张萍放箭,菊花来不及提醒,直接撞开了她,自己却中了数箭,身上燃起了熊熊烈火,菊花用尽最后的力气闯入了一堆草料之中。

    就剩下一个张萍了,复仇女神的牺牲,让她有机会靠近草料场的火油存放区。

    张方追到门口说:“豆腐西施,你放弃吧!”

    张萍没有回答,只是用几乎不可闻的声音说了一句:“峰哥,我来陪你……”

    人往后倒,火石亮起。张方大惊,想要射灭张萍手中的火石,只可惜箭头与火石交错而过,让他失去了最后的补救机会。

    草料场的大火终于烧起来了,这一把熊熊烈火,直接烧掉了黑山王张燕守城的底气。

    张方如丧考妣,垂头丧气的说:“黑山军,完了!”

第395章 提前总攻

    黑山王张燕见草料场火起,情知大事不妙。见张方失魂落魄的回家,只得让心腹带着张方,抄小路离开黑山城,到长安城投奔魏王曹操,换取一条生路和张家的存续。

    一失足成千古恨,要不是复仇女神的悲剧发生,黑山军也有机会成为兴汉军中的一员,和赵云陈到等人一起纵横天下。

    可是复仇女神的悲剧发生之后,黑山军成了众矢之的,就连用人不拘一格的魏王曹操,也不敢接纳黑山军。

    张燕望着火光冲天的西北方向,忍不住的说:“是时候尘归尘,土归土了。”

    黑山城的大火,不仅让黑山王张燕陷入了绝望之中,还惊动了屯兵灵寿的兴汉王刘正。

    才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要宽衣就寝的刘正,刚靠在寝帐大床的柱子上,东方月习惯性的替他揉着肩膀。

    轩辕无双猜拳输了,只能捏着鼻子去脱刘正脚上的靴子。在她的身前还摆放着一个红木盆子,盆里面的水还冒着热气。

    正在这个时候,庞统闯了进来,吓得轩辕无双的小手一抖,靴子就掉进了木盆中,溅起了一片水花。

    刘正忙站了起来,替庞统解围,大声喝问:“士元,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让你慌乱成这个样子呢?”

    庞统一见三人的样子,也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之中得罪了轩辕无双,只好说:“王爷,黑山城出大事儿了!”

    刘正无奈,只得从水盆中捞起湿透了的靴子,胡乱的套在了一只脚上,跟着庞统出了寝帐,登上了望楼。

    两人登上了望楼之后,东方月和轩辕无双则是手忙脚乱的安排警戒。

    庞统指着起火的位置,又根据战略态势图,进行了一番周密的计算,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里是十万黑山军的草料场。

    刘正看着火光冲天的草料场,情知总攻的最佳时机,已经提前到来了。他直接对身边的庞统说:“士元,传我命令:吹响进军的号角,提前发起总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底定冀州,成败得失就在此一举了。”

    代表着最高命令的号角声响起,从被窝里爬起来的陈到等人立即传令进攻。

    也不讲什么秩序了,以屯为单位,准备好一个屯,就压上去一个屯。

    反正是总攻,也不用讲什么先后秩序。

    华雄算是最幸运的一个,居然阴差阳错的跑到第一线去视察军务。军中禁酒可是铁律,让接待的人只能以茶代酒。

    这茶喝多了,睡不着觉还是轻的,关键是尿多,活人总是叫尿憋醒。

    当华雄第三次起床去茅房的时候,黑山城起火了,一人屁股踹两脚,把几个负责的前线都尉全部踹醒了。迅速的上完茅房,前线阵地已经集结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

    就在这个时候,灵寿城方向响起了总攻的号角,没有秩序,直接乱中求胜。

    高顺的将令也通过号角声传出了,只是陷阵营的位置距离黑山城东门有十里远,有些鞭长莫及了。

    华雄带着还算神智清醒的两千人马,直接扑向了东城门,守城的黑山军都尉才冒头,眼前就亮起了一道刀光,稀里糊涂的就做了鬼。

    偷袭得手的华雄,迅速的冲下了城墙,分出五百人堵住了城门洞,打开了东门。

    号称固若金汤的黑山城,居然大大方方的送了华雄一个破城首功。

    黑山王张燕的援军到了,一员大将带领一万人马压向了城门洞。他一见到华雄,就知道大事不妙,立即挥军进攻。

    华雄见没有机会斩将,只得命人死守。

    五百人对阵一万人,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一柱香的时间,五百兴汉军将士打退了黑山军三轮的进攻。只不过在血战之后,五百人只剩下二十几个人了。

    眼看城门洞就要失守了,一支神奇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了城门洞中。

    高顺提着大刀,沉着冷静的吩咐说:“方圆阵,绞杀!”

    一个巨大的圆盾阵闯入了黑山军中。

    时隔多年,再次见识了陷阵之威的华雄,终于发现了如今的陷阵营,可是威力加强版。

    一百人一个小阵,八个小阵组成了一个大阵。当八个小阵全部挤入黑山军的时候,一面倒的屠杀就形成了。

    高顺说:“华雄将军辛苦了,命令你部迅速的清理东门城墙上的敌军,接应后续部队进城。”

    华雄说:“得令!”

    黑山军在互相呼应的陷阵营面前,那就是纸糊的,就连那个诡计多端的统兵大将,也在丢了战马之后被绞杀了。

    用高顺的话说——在八百陷阵营面前,超神武将也得低下高贵的头。

    增援东门的黑山军终于崩溃了,高顺带着陷阵营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南门外的红衣卫,与守军陷入了胶着状态,毕竟兴汉王刘正就在距离南门不远的灵寿。黑山王张燕亲领三万大军屯守南门,陈到算是撞在枪口之上了。

    只不过黑山军军心浮动,挡住了南门,却丢了东西北三座城门。

    马超的大军从北门进城之后,一面分兵与钟会的山地军会合,一面带领主力赶往草料场方向,能救火就救火,即便是无能为力,也不能让火势蔓延。

    正在救火的两万黑山军,本来已经分出五千人准备厮杀,突然发现兴汉军是奔灭火而去的。为了自己的家园,也不好意思背后捅刀子,双方很有默契的擦肩而过,迅速的将大火扑灭。

    马超等到对方整饬完毕之后,正要下令进攻,怎料黑山军大将却做起了投降总动员——兄弟们,面对跟咱们并肩灭火的兄弟,你们下得了手吗?兴汉军是仁义之师,咱们也不是忘恩负义之徒,降了吧!

    就这样,灭了草料场的大火之后,负责灭火的两万黑山军,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武器,等待着兴汉军的全面接收。

    有了并肩灭火的情谊,神威军对两万降军并没有采取侮辱性接收,只是在草料场的旧址上整饬营地,先让人马安顿下来。

    钟会的山地军爬城是一把好手,越过城墙之后,并没有与守军纠缠,而是主力直指黑山城的西大营。

    五千守军望风而降,气得西门守将吐血而亡。本来前后夹击的妙招儿,突然之间变成了攻坚战。山地军以营寨作为依托,把尾随而来的西门守军残部给包圆儿了。

    高顺带着陷阵营由东向西,当了一回干净利落的清道夫。会合了神威军和山地军之后,立即与马超,钟会一起压向了南门。

    黑山王张燕的王宫,也在南门附近,整个黑山城南面,集结了五万大军,其中南城上的守军有三万,王宫戍卫两万人,更有三十万百姓,可是当年黄巾军残部的后代,对于黑山军的忠诚,那可是百分之两百的超级忠诚度呀!

    兴汉军主力推进,沿街架起了盾墙,将南城完全的隔离开了。

    由于兴汉军灭火得力,投降的黑山军主动配合,黑山城落入兴汉军掌控的部分,迅速的恢复了秩序,治安状况良好,并没有引起城中百姓的反弹。

    南城居然变成了最硬的一块骨头,黑山王张燕也让兴汉军虎将陈到尝尽了苦头。

    刘正看着庞统,听着前方传来的喊杀之声。太阳终于从大山的背后挤了出来,那刺眼的光芒告诉一夜未眠的兴汉军将士——天亮了。

    刘正问:“士元,各部的进展情况怎么样了呀?”

    庞统拿起几面代表着兴汉军的绿色旗帜,先插在了东门,接着是北门和西门。停顿了一下之后,又插在了草料场和西大营上。完事之后,才认真的说:“王爷,各部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只剩下南城还没有打开局面。”

    刘正看着光亮的天空,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响鼓还得用重锤。

    打定了主意的刘正,直接对庞统说:“士元,你去告诉叔至,躺在功劳簿上数星星,是要不得的,红衣卫是主力,不是泥菩萨!”

    庞统走了之后,刘正也对陈到余怒未消——害怕牺牲的人,注定是难成大气的。

第396章 攻克南城

    庞统走进陈到的中军大帐的时候,红衣卫正在不温不火的组织进攻,陈到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对于战斗的进展漠不关心。

    红衣卫转战冀州多时多日,上上下下都有些疲惫不堪了。

    陈到努力的睁开了双眼,望着庞统,细声的问:“庞参谋长,王爷有什么指示吗?”

    庞统说:“红衣卫久战疲惫,这件事情你知道,兴汉军上下也知道,可是攻占黑山城,事关兴汉军的冀州大略,容不得半点闪失。保存实力也得看时候,不能在关键的时刻掉链子。王爷对红衣卫的进展很不满意,你自己看着办吧!想要当一个老好人,是成不了大气的。这是王爷的原话。”

    陈到知道,兴汉军提前总攻,对于其余三路兴汉军来说都不是问题,可是负责攻打南门的红衣卫,才刚整饬好营地,还没有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就只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抢攻南门,却又碰上了负隅顽抗的黑山王张燕,这就陷入了胶着状态。

    可是陈到根本就没有办法解释,红衣卫的存在,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理所当然的现实,而不是替攻城失利找借口。战争拼的就是意志,谁松懈了就会收获失败?

    红衣卫久负盛名,如今却在黑山城的南门折了锐气。或许导致这种战况的原因很多,只不过再多的理由,也改变不了南线的兴汉军被动的局面。

    战争就是这样,对于一支冉冉升起的军队来说,一旦士气受挫,那就是致命的打击。红衣卫的将士很累,那还只是身体上的。然而黑山城的守军,却可以在绝境中反戈一击,以同等的兵力与兴汉军对抗,这就是意志的较量,现在看红衣卫的表现,略逊一筹是肯定的。

    陈到找来高利和成骁,直接向两位年轻的将军传达了兴汉王刘正的不满。

    成骁是个直性子,当场就反驳说:“将军,我们已经尽力了。”

    陈到说:“成将军,在战场上只有胜负,没有什么尽力还是不尽力的说法。王爷对攻城的进度很不满意,拿不下南门,说什么都是在虚张声势,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高利本来也想声援一下成骁,毕竟红衣卫持续作战很长一段时间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消耗,已经达到了极限。

    只是战争的规则很简单,要么胜利,要么失败。从来都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红衣卫的作战任务是攻克黑山城的南城,部队攻势受挫,就是失败。再多的理由,也不能让守军弃械投降。

    高利说:“将军,距离王爷规定的最后期限只剩下半个时辰了,红衣卫的荣耀必须要努力的捍卫,咱们只剩下拼命一条路可以走了。”

    成骁还是不服气,可是面对这样的僵局,所有的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陈到说:“黑山王张燕独木难支,咱们把红衣卫的兵力优势发挥出来,一定可以打开局面。”

    三人立即准备进攻,特别是成骁,憋了一肚子的火气,不能向陈到抱怨,就只能找守城的黑山军撒气了。

    陈到亲自上阵,一马当先的爬上了城头,桃花枪下红光点点。很快就杀开了一条血路。黑山王张燕带着亲卫顶住了陈到,双方展开了一场男人之间的碰撞。

    成骁和高利也没有闲着,两支箭头狠狠的扎进了守军之中。一刻钟之后,成骁阵斩三名校尉。高利也活捉了一名副将。

    黑山王张燕也在后将军陈到的攻击之下左支右绌。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失去了大将作为支撑的守军,很快就会崩溃的。

    距离最后期限还剩下一柱香的时间,陈到终于找到了一个进攻的机会,桃花枪在黑山王张燕的胸前开了一朵桃花。

    黑山王张燕养尊处优多年,如今却要面临着生死考验,他心中那潜伏已久的胆怯,在一瞬之间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他掉头就想跑下城楼,不想跟陈到拼命。

    成骁横刀立马,挡住了黑山王张燕的退路,高利也从侧翼杀到,把张燕迫回了城门楼中。

    最后的五百黄巾力士,在城门楼中抱团防守。陈到也是豁出去了,直接对城门楼展开了强攻。

    自行弩砲的一个屯,顺利的在城门楼的一侧结成了阵势。陈到亲自指挥,直接炸开了一个缺口。

    成骁一马当先,冲进了黄巾力士的方阵中,高利迅速的集结了八百人,以简易版的陷阵营,从后面协助攻打城门楼。

    红衣卫的部分战马也被送上了城墙。骑上战马的陈到,带着骑兵小队冲开了黄巾力士的方阵。这支纵横华夏二十年的精锐部队,终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黑山王张燕仰天长啸——凡是欺负女人的人,终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成骁手起刀落,大刀砍向了张燕的头顶,高利眼疾手快,挡住了致命的一刀。黑山王张燕,不是谁都有资格斩杀的。要是在乱战之中,还可以混水摸鱼。

    如今摆开了阵势厮杀,很多规矩就得讲了。

    陈到说:“黑山张燕,裂土分茅,也算是一代雄杰了。如今穷途末路,也不能失了身份,你自裁吧!”

    张燕问:“关于我的身后事,兴汉军打算如何盖棺定论呢?”

    陈到没有回答,张燕终于觉悟了——罪冢的核心位置还空着呢?城门楼附近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无力回天的张燕,终于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高利问:“将军,成王败寇,这就是失败者的下场吗?”

    陈到摇了摇头,一字一句的回答说:“不,这是与百姓为敌的下场。”

    张燕的尸首被收敛在了一口棺材之中,等待着兴汉王刘正的最后处置。

    陈到让高利负责看守棺材,又让成骁带兵清剿溃军,再派心腹到灵寿大营报捷,最后才带着主力压向了城南的黑山王宫。

    四方会师,黑山王宫的两万戍卫,终于顶不住压力弃械投降了。

    冀州的最后一支黄巾军主力,终于在兴汉军的强势打压之下灰飞烟灭了。

    兴汉王刘正收到了红衣卫的捷报之后,立即起程进了黑山城。

    黑山王张燕的王宫,变成了兴汉王刘正的黑山行宫。

    刘正在论功行赏之后,立即开始了新一轮的调兵命令。

    后将军陈到带着五万红衣卫主力南下徐州,坐镇彭城主持抗吴大计,高利和成骁随行。

    徐州集团军压力最大,兵力最雄厚。督帅陈到,辖周泰,魏延,张辽三部,参谋长杨修。

    右将军马超屯兵上艾,负责督帅西线大军对抗晋军。首破黑山城的大将华雄,接替邓艾驻防牛饮山,涉县依旧由将军郭淮主持大局,受神威军管辖。

    西线集团军,督帅马超,辖华雄,庞德,李蒙,王方,郭淮,张南六部,至于参谋长,刘正把庞统留在了上艾城中,打算让两个年轻人搭班子。

    至于邓艾和钟会,带着部队南下陈留,归左将军太史慈节制。

    张虎和曹飞也起程南下,加强陈留方向的力量。

    陈留集团军,督帅太史慈,辖邓艾,钟会,张虎,曹飞四部,参谋长依旧是贾诩。

    最后是河内郡的驻军,也称河内集团军,督帅赵云,辖黄叙,甘若男,黄舞蝶,方悦,张绣五部,参谋长郭嘉。

    为了减轻兴汉国的财政压力,兴汉王刘正决定精兵简政,其中冀州方向主力十万,预备役八万。

    河内方向主力十万,预备役五万。

    陈留方向主力十万,预备役十万。

    徐州方向主力二十万,预备役五万。

    大草原上主力二十万,预备役不限。

    辽东方向主力八万,预备役十万。

    主力部队为脱产部队,预备役以营为单位负责生产或者是赚钱。

    兴汉军精兵之后,一线主力部队控制在一百万之内,预备役同样在一百万之内。按照兴汉国最新的人口统计,兴汉军控制范围之内的总人口达到了四千万。

    平均四十个人养活一个专职的军人,这样的比例让兴汉军拥有了足够多的后备兵源。

    为了加强军队的建设,刘正让于禁带着人到酸枣大营,负责筹建酸枣军校,替中原主力提供优质的预备役。

    兴汉军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狂潮。

第397章 警钟长鸣

    刘正下达的整饬命令,还是二十年来第一次裁军命令。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兴汉军内部优化的结果,军队年轻化,是为了战争的需要。

    如今兴汉军中的老将和老兵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四成,再过十年,恐怕会有更严重的问题。

    借着平定冀州郡县的东风,刘正决定整饬三军,争取将老将和三十岁以上老兵的比例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众人分头离开之后,黑山行宫突然变得冷清了。

    典满走了进来,小声的回报说:“王爷,联系上黑山城中的复仇女神了。”

    刘正大喜,就要传召廖峰,可是典满接下来的话,让他如坠冰窟——复仇女神的总教官廖峰战死。梅花张萍带领菊花,金花和银花火烧草料场,全部壮烈牺牲。

    如今的黑山城中,只剩下杨花一个人了,她终日以泪洗面,甚至是多次自寻短见。大家都走了,她一个人活着,这份压力对于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女人来说,简直就是比泰山还要重呀!

    刘正见到了面容憔悴的杨花,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带着她到负责收拢烈士遗体的野战医院走了一遭。

    看着数千张年轻的面孔,杨花终于觉悟了——她没有资格浪费战友们替她争取到的生命。

    刘正说:“杨花,罪冢还没有完工,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任何的颓废,都是对烈士的不尊重。黑山王张燕已经战死了,是时候葬入罪冢,让天下人引以为戒了。由你来负责监督罪冢的工程,你愿意吗?”

    杨花愣住了,仇恨是无法忘记的,面对罪冢,就会一遍又一遍的翻新那段痛苦的记忆,这对她来说是一种煎熬和折磨。

    可是战友们已经牺牲了,她必须要有直面痛苦的勇气。面对罪冢,算是一种灵魂的洗礼吧!

    杨花说:“王爷,我愿意看守罪冢,让天下人都知道黑山军作恶多端。”

    刘正没有说话,杨花作为复仇女神的一员,守护罪冢是她的责任,人们总是习惯好了伤疤忘了痛,只是有些罪恶,是不应该被天下人遗忘的。

    这对杨花来说是一种折磨,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她必须要经受住这样的考验。

    刘正决定让杨花押送黑山王张燕的灵柩入罪冢安葬,这是他对复仇女神的承诺。杨花的伤疤被再一次揭开,她的心很痛,可是比起牺牲的战友们,她已经是最幸运的人了。

    下葬的那天,天空下起了雨,黑山王张燕的灵柩就那样泡在墓坑之中。

    杨花亲自捧起一把泥水,浇在了棺盖上面,算是定下了一个基调——黑山王张燕,必须要到九泉之下向牺牲的复仇女神赔罪,根本就没有资格人死债消。

    刘正在罪冢的对面修起了女神冢,将牺牲的复仇女神葬入其中。杨花自愿充当女神冢的扫墓人,日复一日的向前来拜祭的人们讲述那个悲惨的故事,同时宣扬复仇女神的英雄事迹。

    黑山王张燕埋骨罪冢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远在长安城中的张方,在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哭晕了过去。醒来之后的他,在曹丕的府邸外跪了三天,成功的进入了世家商会的会长司马懿的视线。

    司马懿盯着张方,一字一句的问:“你很恨兴汉王刘正,你想要报仇雪恨吗?”

    张方说:“为了报仇,我什么都不怕。”

    司马懿笑了,世家正需要一个对抗兴汉军的急先锋,张方就上赶着送上门来了。

    只不过该如何使用这把新出炉的大刀,司马懿也没有想好,最好的办法是将张方与张春华的家族合并,扩大司马家在世家商会中的话语权。毕竟荀家,陈家和戏家都是首屈一指的世家,占据了了世家商会的三成力量,司马家,卫家和张家,始终略逊一筹。

    要不是荀彧等人的重心在朝堂之上,世家商会也轮不到司马家出头的。如今兴汉商会携海外贸易之威,压得时断时续的丝绸之路喘不过气来。

    这也是为什么魏王曹操会支持晋王袁绍全力西进,为了丝绸之路,一直喜欢窝里横的世家商会,居然也抛弃了成见,从而推波助澜,确保整个魏国上下不会拖晋军的后腿。

    司马懿说:“张方,现在摆在黑山张家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投效公子曹丕,跟兴汉军死磕到底,不管魏军胜负如何,黑山张家都会衰败甚至是消亡;二是加入世家商会,开拓丝绸之路,从而远离中原,远离兴汉军,忘记仇恨,重新生活。”

    张方犹豫了,黑山王张燕埋骨罪冢,黑山张家有着无法洗刷的耻辱。除非打败兴汉军,才有机会给黑山张家正名。

    只是兴汉军已经拿下整个黑山,将整个防线向西推移了两百里。

    依托黑山建立起了坚固的防线,右将军马超督帅黑山,麾下大将无数,又有神谋庞统作为参谋长,整个西线集团军,拥有了独立作战的能力。

    同时与河内集团军督帅赵云互相呼应,将冀州经营成了固若金汤,冀州内部的世家,要么转行经商,要么拿了一笔补偿款之后离开了冀州。

    如今整个汉室天下的老牌世家,除了江东的张顾朱陆四家以外,都把总部迁到了长安城。

    魏王曹操已经集齐了八大世家:田王戏陈,荀曹杜李。至于司马家,根本就没有资格入围。

    司马懿联姻张春华,就是想要挤入魏国八大世家,成为其中之一。如今有机会收服黑山张家,他倒是想要试探一回张方的情商。

    只可惜张方会错了意,一心想要替父正名,让司马懿的谋算落了个空。

    张方说:“黑山张家身负污名,兴汉王刘正欺人太甚!这个仇必须要报,为了正名,黑山张家愿意誓死抗争到底!”

    司马懿听了之后,也没有心思接纳黑山张家了,只是按照常规推荐给了曹丕,又不着痕迹的给他留下了一个张方不可靠的第一印象。

    曹丕对司马懿深信不移,直接把张方推荐给了魏王曹操。

    曹操得知张方来投,直接委任张方为官渡守将,关内侯。

    戏志才建议让张方自行募兵,自行养兵,曹操同意了,决定把黑山张家当冤大头,敲骨吸髓的榨干最后一滴油水。张方只拿到了一封委任状,至于别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张方无奈,只得带着一名老管家到官渡走马上任。

    黑山张家移驻官渡,居然开始了大兴土木,打算建起一座对抗兴汉军的桥头堡。

    刘正收到消息之后,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官渡可是南北咽喉,黑山张家又与兴汉军有解不开的仇怨,魏王曹操让张方到官渡,又不调派一兵一卒,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轩辕无双说:“王爷,官渡或许是魏王曹操划出的缓冲之地。黑山张家的实力不值得一提。”

    东方月说:“无双,官渡是南北咽喉,拿下官渡就等于掌控了攻略中原的主动权。”

    刘正摇了摇头,楚王孙策依旧在与保汉王刘表争夺江夏,还没有下定决心整军东征。

    兴汉军在徐州与吴王袁术全线对峙,一旦进攻官渡,那是要逼迫魏王曹操狗急跳墙。

    只不过放任不管也不行,刘正让高顺带着陷阵营进驻白马,负责监视官渡的张方,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主动出击,倘若张方敢出兵挑衅,往死里打。

    刘正想要休养生息,却也不能让张方蹬鼻子上脸。该打的时候,绝对不会含糊,高顺是统兵多年的老将了,对于陷阵营的战斗力,大家都信得过。

    无极县城已经恢复昔日的繁华,刘正站在军营之中,也感觉到了一种压抑的气氛。红衣卫的疲于奔命,已经给兴汉军敲响了警钟。

    官渡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说是魏国的咽喉要地,兴汉军太累了,强行展开中原大战,不利于休养生息。

    维持现状才是兴汉军的当务之急,待到各军整饬完毕之后,才是决战中原的最佳时期。

    兴汉军的战线推向了中原一带,标志着卢门出身的四大诸侯全面决裂的开始。

第398章 思想教育

    面对张方的挑衅式筑城,刘正让河内集团军的督帅赵云保持克制,又严令陈留集团军的督帅太史慈按兵不动,不能把兴汉国拖入战火之中。

    毕竟拿下整个冀州之后,兴汉军必须要进入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给魏王曹操等人合纵连横的机会,同时开展大练兵活动,让南山军校的毕业生迅速的融入基层,同时进行磨合训练。

    刘正其实很清楚,南山军校已经进入了量产基层将领阶段了。兴汉军的思想教育体系也进入了成熟期。军中将领的大丰收,让刘正有勇气和条件进行改革。

    特别是当初黄巾军俘虏的后代们,更是把服务百姓的思想刻入了年魂之中。

    当初百万黄巾军大起义,先后被卷入其中的百姓多达一千五百万。其中有三百万的百姓逃难幽州,成了五大山城的第一批原住民。

    后来平定南阳,颖川,东郡和冀州之后,由于继任的地方官员不愿意接收俘虏,是刘正将近七十万的黄巾军俘虏送到了北山劳动改造营。

    这些黄巾军俘虏可是以青壮为主,再加上逃难的人口中也有大量的孤儿寡母。

    当黄巾军俘虏完成改造之后,迅速的成了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在梅园政事堂的牵头组织下,七十万产业工人与孤儿寡母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相亲大会,一共组建了五十多万个新的家庭。

    百万新生儿,让兴汉军看到了一股全新力量的诞生。

    在神谋郭嘉十三岁成才的英雄事迹的激励之下,南山军校也迎来了二十万考生。

    十里挑一,每年新生两万,再加上军中子弟,南山军校的规模突破了十万人,每年有近两万的毕业生送入军中,这刺激了兴汉军蓬勃发展。

    在回梅园的路上,总执政官鲁肃派人送来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提案。

    这是关于筹建中山城高级执政官员思想再教育中心的书面意见。

    兴汉国已经拥有了冀州,幽州,兖州,徐州,青州,河内和大草原。拥有郡县无数,执政官的任命和选拔就成了重中之重。

    按照以往的经验,都是地方察举,然后由梅园政事堂出具任命书,再由情报部和刑部交替监督,就算是完成了基层执政官的任用。

    然而这样粗犷的管理办法,不利于上下交流,甚至会出现欺上瞒下的奇怪现象。

    执政官升职再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特别是在关键位置的任命上,兴汉军都是采用先入梅园做个见习官员,混个脸熟之后才携带印信到地方任职。

    兴汉国政事堂没有养闲人的习惯,各部的见习职位有限,无法让所有待选官员得到见习岗位。然而省略见习期直接升官,又有可能造成政令不统一,毕竟大家各有千秋,理念难以统一。

    一直以来,梅园政事堂的任官方略都很独特,对升职官员的政务培训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只有开拓视野,才能批量出产合格的执政官员。

    大量的闲官滞留在中山城之中,要是不加以引导,很有可能会形成一颗毒瘤。鲁肃召集各部负责人合计之后,决定成立中山城高级执政官员思想再教育中心。不仅可以更好的规范管理闲官,还能组织论辩,合理的搭配各级执政官员体系。

    刘正看完之后,把提案交给了东方月。

    东方月说:“王爷,梅园小学的事情就够我烦的了,这个就不要强人所难了嘛。”

    她说完之后,就把提案递给了轩辕无双。

    轩辕无双看过之后,并没有学东方月推脱,而是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思想再教育中心的办学目的是有效的管理那些等待着升官或者是即将升官的县令及其以下级别的官员。这办学的经费得梅园政事堂调拨,实行专款专用制度。

    二是可以把思想再教育中心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理不辩不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学校的底蕴。让每名升任郡守的县令都有为期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考察期,尽力的避免言过其实的事情发生。

    三是关于思想再教育中心的校长,必须要由刘正及其后继者来担任,这是官帽子,要让所有的受训官员弄清楚效忠的对象。彻底的打破世家对执政官员的垄断,从而避免出现世家的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情景。

    刘正有些为难了,作为兴汉国的最高象征,军政一把抓会导致独裁,可是放弃对执政官员的掌控,后果又难以预料。

    轩辕无双的建议确实符合眼前的利益,可是从长远看是不利的。刘正不想形成一个以个人喜好用人的观念。

    在高层来说可以统一思想,提高办事的效率,可是延伸到基层,那就是祸非福了。

    刘正觉得只要抓住军队就够了,至于执政官员体系,就交给总执政官鲁肃来管理吧!不能做一个领导内行的外行,从而坏了军政分立的老规矩。

    一直以来,执政方面都是刘正的弱项,甚至是一窍不通。总执政官鲁肃可以管理好整个兴汉国,最关键的是没有掣肘,这种默契不应该被人为的破坏。

    如今思想再教育中心的筹建,就得秉持鲁肃的施政理念。要是刘正的突然介入导致了思想混乱,很有可能破坏兴汉国的休养生息战略。

    刘正说:“这个校长我不能当,刘家的子孙,专注于军权就好。至于执政的权力,就交给天下人自主选择吧!”

    这个所谓的天下人,其实就是新兴的世家。如今兴汉国一统华夏的底蕴已经储备完成了,是时候开始进行利益划分了。

    商人经过二十年的精心锻造,已经具备了挑战世家的力量,允许商人子弟做官,就是为了冲击世家的绝对权力。

    至于商人组织会不会吞没世家,刘正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对付世家可能会后患无穷。对付商人很多人都会拍手称快的,绝对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后遗症。

    为了抑制传统的世家,刘正会大力鼓励经商,那些顶不住压力的世家一旦改了行,再想获得曾经的政治资源,就难于上青天了。

    保持兴汉军的独立性永不动摇,刘家人对军权的掌控绝对不能有丝毫的让步。

    只要抓住军队,刘正的话语权就不会被削弱,在五大山城之中,已经有近三成的世家子弟投身商旅。

    最关键的是——投身商旅的世家子弟不用依附于嫡系而生存,反而让那些财大气粗的商人,对嫡系出身的穷书生指手画脚。这样一来,这依附关系就来了一个华丽的超级转身。

    那些成功的商人在世家之中掌握了话语权之后,肯定会千方百计的提升自己的地位,把嫡系踩在脚下蹂躏,是每一位庶子商人们心中的宏图大愿。然而家规已经定了,想要掌握主动权,就只能分家了。

    庶子商人成了新的主脉,没有钱的旧主脉就会举步维艰了。他们一定会发奋图强,从而与庶子商人竞争。这样一来,抑制世家的目的就达到了。

    庶子商人不会放弃到手的权力,要让穷困潦倒的主脉依附商人,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书生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骨气。

    刘正没有办法消灭世家,那就抬高庶子商人的地位,让穷困潦倒的主脉无法理直气壮的从庶子商人们身上吸血。

    穷则思变,世家想要抱残守缺,得问那些给主脉提供资源的支脉答不答应。

    借力打力消除世家的威胁,其实不需要做太多,只要让庶子商人扬眉吐气,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兴汉国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了,就拿糜家来说,作为主脉的糜竺专心从政,糜威也与太史慈的儿子太史亨一起考进了南山军校。

    至于糜芳的儿子糜武,反而考入了南山大学。

    如今糜芳已经完全掌控了糜氏集团,糜竺的影响力只在梅园政事堂。

    这样一来,让糜芳拱手让出糜氏集团再回糜家,让儿子糜武做糜威和太史亨的附庸。

    糜芳又不傻,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糜家分家已经成了必然,以此类推,凡是商政并行的世家,唯一的结局就是分家。

    至于那些不愿意经商的传统世家,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兴汉国中,穷不过三代已经成了必然。道路千万条,抱残守缺死路一条。

    刘正想通了之后,立即派人传信,批准了鲁肃的提案,并且亲自任命鲁肃为思想再教育中心的校长,同时形成一个定制——梅园政事堂的总执政官,必须要兼任思想再教育中心的校长。

    刘正只抓军权,放手梅园政事堂,给了世家一个争权夺利的机会,再加上庶子商人的冲击,世家就不足为虑了。

第399章 五相制度

    顺利的回到梅园之后,刘正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安抚后宫,而是召集各部的负责人,提出了五权并立的构想。

    所谓的五权即就是医权,法权,军权,政权,商权。

    医权即就是医疗卫生体系的有限独立,所有的百姓都享有平等就医的权利。在生存面前人人平等,就需要医权独立,即就是医生对病人拥有绝对话语权。

    法权就是立法和执法方面的绝对权力,毕竟兴汉国一直都是依法治国,法的地位必须要得到巩固。百姓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这与性别无关,也与年龄无关。不懂事可以原谅,犯了法就必须要接受制裁,保护一个坏人,可能把千万个好人置入危险的境地,从而降低百姓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确保法权的地位永不动摇,这是实现兴汉国长治久安的唯一办法。

    军权是五权中最重要的核心,也是其他四权的根本保障。军队的实力决定法权的尊严,其作用就是对内保障秩序和稳定,对外威慑和抗击敌对势力的袭扰。

    然而军权又是五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无法彻底的分割开来。兴汉军是为了保护百姓而存在的,除非已经脱离了百姓的范畴,否则的话,不应该受到区别对待。

    接下来就是政权了,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被兴汉军保护的百姓有四千万,四千万个大脑就会出现四千万种意志,总不能让每一个人的意志都得到充分的展现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梅园政事堂梳理各级的情况,从而制定出符合大众要求的标准,从而约束和规范少部分人的行为。

    政权其实就是在兴汉军的武力保障之下制定出一个标准和大框架,来执行兴汉军所保护的四千万百姓的集中意志。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与四千万百姓的意志背道而驰,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至于最后的商权,则是伴随着兴汉军成长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权利。

    从有人开始,就会有不同的需求。最简单的分工,直接导致了社会交换的萌芽。

    如今甚至出了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奇才,梅园政事堂之下,已经分出了十八部,分工越来越细致,这就导致了商业的繁荣。

    专精于种田的人,是没有办法制造出精美的绸布。擅长捕渔的人,也没有时间和能力种田。个人能力的单一化,从而分出了农民,猎人,渔夫,书生,织女,工人,医生等职业。然而串联这些职业的人,就是商人。

    商人向农民购买粮食,向猎人购买猎物,向渔夫购买海产,向织女购买布匹,然后再把这些东西卖给需要的人,从中赚取差价,获得相应的利润。

    其实商权的进步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催生了行业人才的精英化。农民需要不断的钻研种田技术,从而提高产量,获得更多的金钱和认可。其他行业也是一样,质量和效益直接催生了新技术的诞生。

    没有质量就没有竞争力,没有效益就无法占领市场。确保商权就是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推动兴汉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谁最先认识到商权的威力,谁就可以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农业是根本,然而小富即安的思想会严重制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土地有限,而人口增长无极限。

    按照当前的水平,兴汉军的控制区域可以养活一亿以上的人口。

    然而按照兴汉军人口增长速度,十年之后就会达到饱和状态,那之后应该怎么办呢?

    要是没有商业的刺激,农民一直靠天吃饭,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就是兴汉国百姓的灭顶之灾。

    整个汉室天下,粮食高产地区都集中在中原一带,那里有足够天下人吃的粮食,想要运到幽州,甚至是大草原上,就得依靠商人。

    很多书生都习惯了拿着从商人手中买来的笔墨纸砚,写下锦绣文章来痛骂商家身上的铜臭味儿,这是多么可笑的行为呀!把忘恩负义说得理直气壮,这得需要多么丑恶的嘴脸才敢于信口开河。

    兴汉军推崇商业,商人的存在不仅解决了后勤保障上的难题,还解决了虚耗的问题。

    安排民夫运粮,不仅会有组织管理上的难题,沿途消耗更是一个大问题,千里运粮的直接后果就是战争成本虚高。交给商人来解决就省事多了。

    借助商伍不仅可以降低损耗,还可以有效的避免百姓抗拒战争。闻战则喜的关键在于后勤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可以合理的减少战争对普通百姓造成的伤害。

    商权上升为五权之一,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商业活动作为社会分工的润滑剂,可以通过商业手段来调节各行各业,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这部分职能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只能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

    二是引入了竞争机制,让各行各业都能够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通一行。各行各业共同进步,从而提升兴汉国的综合水平。

    要是依旧保持着男耕女织,再自产自销,自给自足,大家都只能在温饱线上勉强的挣扎,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更是不堪一击。

    刘正看着与会的众人,决定成立五相制度,用来强化五权思想,同时提名了五相进入政事堂。

    医相华佗,负责研究长寿项目,尽最大的可能抑制疫病,延长人的寿命,又称长生立项。就算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也可以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当百岁老人可以正常生存,就是一种成功。

    法相沮授,专注于法律的修订,兴汉国成立二十年,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很多前所未见的问题,也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用法律来规范百姓的行为,就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有法可依,从而避免新案配旧法的不适,引发新式的信任危机。

    军相吕布,毕竟超神吕布就是一面旗帜,也是兴汉国上下对并州铁骑的认可。

    刘正很欣赏吕布,纵横大草原二十年,树立了汉家儿郎的光辉形象,是兴汉国中那颗最闪亮的将星。

    政相鲁肃,二十年来,一直作为总执政官的鲁肃,已经向兴汉国的四千万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他应得的荣耀。

    商相甄宓,这是刘正所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商业的规划一定要秉承他的思想,让别人上位都无法让人放心。

    再加上刘正想要挑战世家,男女平等就是当务之急,谁得到了妇女的支持,谁就可以拥抱成功。

    五相之中有一个女人,就标志着妇女可以正常的任官,一旦妇女在梅园政事堂的官员体系中站稳了脚跟,世家的威胁就消弥于无形了。

    刘正推出五相制度和甄宓,就想要让兴汉国的高层架构不会被世家掌控,同时还定下了一个硬性指标——商相的位置只能由女人担任。

    这样一来,世家还会费尽心思谋夺商相的位置吗?

    在重大提案的表决上,实行五相投票制度。其中计票办法是刘正拥有两票,五相各占一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在刘正看来,要是有人可以说服五相,也就意味着后世子孙的不肖。

    为了确保后世子孙的地位,刘正还推出了一票否决权,这就可以避免不利于刘正一脉的提案通过。

    五相制度,七票规则再加上一票否决权,这让兴汉国最高权力机构诞生了,同时也给了世家可争夺的位置——政相。

    至于法相,医相需要专业的人才担任,世家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抢,也没有能力抢夺。

    军相是兴汉军的代言人,世家想要获得这个职位,先与武将竞争去吧!

    商相是预留给女人的位置,按照刘正的设想,先让甄宓当着,至于接班人就是辛宪英了。

    世家唯一可以争取的位置就是政相了。谁想要脱颖而出,先超越鲁肃再说吧!

    这是刘正回梅园所做的第一件事情,确立五相制度,成立兴汉国最高权力机构。

第400章 大婚提案

    梅园五相的诞生,直接明确了兴汉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既给了天下世家一线生机,又让他们陷入了惨烈的竞争之中而无法自拔。

    法相沮授很快就制定了五相制度的相关法律,从根本上确保制度的实施,同时把该法案定性为永远不可修改的法案,从而保障五相制度的持续性。

    五相制度与兴汉国同在,这句话写入了法案之中,就是要告诉后来的人们,这是兴汉国的根本。无论是谁,都没有资格动摇这个基本制度。

    刘正回到梅园兴汉王宫之后,立即召来林小妖等人,召开了家庭会议。

    为了安抚闹情绪的郭颖,刘正直接让她来起草大婚提案,同时迎娶五个女人,并且举办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

    本来五个女人的名份早就定下来了,这次大婚就是想要借机诏告天下,让天下百姓认可五位王妃的地位,同时确立长子刘立的世子地位。

    郭颖找到甄宓,两人一起商议了大婚提案的相关细节以及预算。

    郭颖说:“阿宓,不如按照古制的三妻四妾,给大家排定名份吧!”

    甄宓说:“女王,你这是在玩儿火。王爷最讨厌高低贵贱之分了。更何况东方月和轩辕无双都大有来历,小妖姐也是母凭子贵。咱俩替王爷管钱袋子,却是最势单力薄的家庭成员了。不如一碗水端平,大家都是平等的地位,至少不能自己给自己添堵,逼迫王爷偏心吧!”

    郭颖一直都是有野心的女人,可是面对刘正的一碗水端平,她也有心无力。有心想要借着大婚提案做文章,又得不到甄宓的认可,只能偃旗息鼓了。

    其实刘正对于郭颖,一时之间也难以抉择,一个不安分守己的女人,这就是埋在后宫的定时炸弹。只是当初已经有了承诺,这么多年以来,兴汉王宫已经有了她的位置,突然放弃她就会毁掉她,这样的事情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所作所为。

    好在有甄宓帮忙压制郭颖,倒也不至于后院起火。倘若温情无法改变郭颖,刘正就得另想办法了。

    兴汉王宫的安宁最为重要,这就是刘正一直把东方月和轩辕无双带在身边的主要原因。两个女人的身后都有着强大的家族,交给别人看管实在是不能让人放心。

    更何况除了个人战力之外,东方月和轩辕无双都有着超级谋士般的智慧,与其留在梅园宫斗,不如在军中出谋划策。

    如今她们已经在兴汉军中证明了自己,算是在梅园站稳了脚跟,甄宓的地位也得到了强化,郭颖反而成了五女之中最弱势的一环。

    刘正为了平衡五位女人,这把大婚提案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郭颖来操作,这可是一辈子的回忆,要是做好了,她在梅园的地位就稳固了。

    郭颖果然不负所望,很快就拿出了草案,并且获得了与刘正单独对话的机会。

    刘正看完草案之后,就问郭颖:“女王,你认为在大婚提案中,梅园的立场应该是什么呢?”

    郭颖回答说:“王爷,婚姻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东西,这其中的商业价值十分巨大。”

    在郭颖看来,专门以婚庆为纽带的产业链还没有成型,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要是能够借助兴汉王大婚的东风,趁机让婚庆相关的产业链崛起,整个兴汉国将会受益无穷。

    一个新兴的产业,不仅可以带动百万级别以上的人口就业,还能刺激消费,带动内需。让百姓把积蓄投入市场,梅园政事堂就可以创收,投身该产业的工人就可以获得养家糊口的资源。

    人都是有攀比之心的,要是让世家为了面子而把家底掏空,从而迫使世家不断的转型,就可以有效的抑制世家的野蛮生长了。

    郭颖跟着甄宓,也从百科全书中了解到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世家想要传承,对外靠的是名声,对内则是嫡长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家规。

    想要打破世家的文化垄断,必须要分几步走:

    一是大力兴办教育,尽量的让普通百姓之家的孩子崛起,缩短与世家子弟之间的差距,逐渐的削弱世家的文化优势。

    二是提高庶子商人的社会地位。重农抑商的唯一结果,就是把商人变成了世家的附庸,从而让世家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世家给予庶子商人的,除了轻视,还是轻视。

    世家子弟从庶子商人身上吸血,还可以理直气壮的喝骂庶子商人操持贱业,从而在话语权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

    为了对抗世家,就必须要把庶子商人拉起来,对主脉形成经济上的冲击。

    三是通过大婚提案,让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世家为了面子,肯定得加大社会投入,而不是门当户对的内部交换。

    三媒六聘和嫁妆制度的主流婚配思想已经过时了,关键的是兴汉国无法从婚庆活动中分一杯羮。

    如今大力发展婚庆,让男女双方把钱拿出来,不仅可以养活婚庆从业人员,还能给兴汉国的财政创收。同时扩大社会影响,让婚礼变成一种宣传手段,传承一种商业精神。

    四是给世家一个光明正大的斗富机会,而不是用票据煮粥,拿黄金铺地,又或者是又丝绸缠树的荒唐之举。

    世家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到底囤积了多少财富,谁也无法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灾年粮价飞上天,要是没有世家推波助澜,谁信呢?

    粮食可不比别的东西,一旦进入了市场,就无法回收了。一部分人买不起还可以理解,要是大部分的人都买不起,那就是严重的滞销了。

    与其让世家留着钱在灾年囤积居奇,不如想个办法促进消费,至少让世家无法在关键的时刻有足够多的现金捣乱。

    让财富变成活水,不仅可以降低世家的破坏力,还能让流通领域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

    郭颖侃侃而谈,将刘正的想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提案。

    只不过为了兴汉国的光辉形象,还得在文字上下功夫,让五相都明白促进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世家直接掌控的财富比例降低,从根子上断绝世家操纵粮价影响大略的机会。

    郭颖心领神会,立即把从世家口袋里掏钱的行为描绘成了提升影响力,从婚庆开始。

    刘正笑了,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是得在宣传上下功夫,等到世家由于打肿脸充胖子而变成空架子的时候,再怎么后悔也已经晚了。

    梅园兴汉宫的大婚,就是刘正向世家吹响了婚庆竞赛的号角。至于会有多少世家掉入陷阱,没有人会在乎。

    刘正与世家斗智斗勇,就是想要破坏世家的守财能力,从而巩固兴汉国的政权。

    至于会不会引发新的问题,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比起削弱世家的财富能力的大计,其中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婚提案,就是世家的催命符。

第401章 论战群相

    郭颖的大婚提案及其相关预算草案,很快就送到了五位大相的书案上。

    五相制度施行以来,大婚提案是第一个需要审核的议案,刘正决定召集五相到梅园会议室,由郭颖主持答辩。

    政相鲁肃首先提出了异议,兴汉国一直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如今这份大婚提案关于婚礼的预算,居然达到了千亿元兴汉币。

    鲁肃同时出具了上一年度梅园政事堂的财政收入,共计是十万亿元。千亿元的预算已经达到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虽然这钱有兴汉王麾下的兴汉集团和女儿国共同分担,但是总金额实在是太大了,让政相鲁肃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超额预算。

    郭颖再次详细的介绍了预算的相关用途,同时向鲁肃说明了一件事情——钱留在兴汉钱庄之中,已经让兴汉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市场上流通的兴汉币明显不足,这是储蓄习惯导致了兴汉币落入了世家的口袋之中。很多世家都有囤积兴汉币的举动。据兴汉国统计部门估计——大约三分之一的兴汉币进入了世家的仓库。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是没有办法抑制世家囤钱,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加印兴汉币的手段来稀释世家手中钱币的价值,肯定会得不偿失。毕竟世家赚钱的能力不容小觑,囤钱也是一把好手。

    据说还有很多人囤积了大量的一代兴汉币,如今已经不流通了,到时候就得梅园政事堂出面回收,不能让百姓吃亏,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一旦碰上天灾人祸,再加上世家推波助澜的挤兑,梅园政事堂的财政压力就会很大,甚至是崩盘。

    为了减少世家仓库里的兴汉币数量,必须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从世家仓库里掏钱。

    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世家之间的联姻,通常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内部交换,很有可能一笔钱转了一圈,又各回各家,各归各仓。这就有可能导致世家的钱烂在仓库里,市场上永远都处于一种钱荒状态。

    梅园政事堂想要解决钱荒,只有两个办法,两种举措都是有利有弊。

    世家囤积的钱不能有效的进入市场,肯定会导致虚假的钱荒,从而导致通过加印的手段来解决货币压力,从而增加普通百姓的生活压力,降低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准。

    世家拥有大量的赚钱渠道和能力,加印兴汉币的冲击会有,只不过不会很大,还能通过商业手段转嫁给普通百姓。

    现在的兴汉国与五年前相比,普通百姓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可是加印的兴汉币却直接让普通家庭的生活开支上涨了一倍。

    要是不能有效的抑制世家囤钱,梅园政事堂就得留着足够的预算来应对世家的挤兑冲击。普通人的经济能力有限,可是世家却会在天灾人祸的时候大发国难财,抛钱囤粮,或者是抛粮囤钱,都会动摇兴汉国的国本。

    商人手中的钱大部分都在流通,然而每逢天灾人祸,都会有不法商人囤积居奇,他们的后备资金从哪里来呢?

    其实真正有能力推波助澜的人,只有躲在幕后的世家。商人只不过是在错误的时间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从而代人受过。

    这样一来,世家不仅可以达到扰乱市场的目的,还能借机向梅园政事堂施压,把重农抑商的提案重新推上政坛。

    如何解决世家囤钱的问题,这已经成了梅园政事堂的当务之急。这份大婚提案的真正用意,主要是推动婚庆产业链的蓬勃发展,给兴汉国创收,这其中消费的主体会是大大小小的世家。

    让钱从世家的仓库流入市场,不仅可以缓解钱荒,还能抑制物价上涨的速度。

    鲁肃听了之后,又仔细的审阅了一番郭颖提供的统计数据。青州的世家囤钱最多,规模最大。已经超过了三万亿兴汉币。以青州的财政能力,一旦出现世家挤兑,那就是灭顶之灾。

    梅园政事堂除了输血之外,根本就没有办法使用暴力的手段阻止世家挤兑。要是整个兴汉国的世家同时出动,把仓库里的钱同时投入市场,普通百姓就得易子而食了。特别是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面对世家的钱币冲击,物价就会直线上升,导致了普通人买不起粮,吃不上饭。

    世家不会在乎成本,囤积居奇也只不过是把手中的钱币换成粮食。哪怕是粮价下跌,也可以通过在世家内部流通来解决问题。面对突然暴涨的粮价,吃亏的还是普通百姓。

    鲁肃觉得婚庆产业链大有可为,可以有效的削弱世家,一旦世家斗富跟风,就会削弱他们在粮市上兴风作浪的本钱。于是就同意了这份提案。

    医相华佗觉得婚庆产业链的形成,会增加医疗卫生体系的压力,各类标准都得重新出台。郭颖趁机提出了安全保证金的办法,让医院也可以在婚庆事业中分上一杯羹,从而换取了医相华佗的一票支持。

    军相吕布觉得,豪华大婚可以刺激军队的功利之心,毕竟能够赚钱的兴汉军,才能迅速的站稳脚跟。梅园政事堂只是在军工技术上加大投入,至于军费就需要各军自给自足了。

    军中可是年轻人的天下,适婚男儿得有九成以上。一旦婚庆产业链成型,就会刺激兴汉军将士消费,这可是让将士们手中的钱流动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钱进入各家的仓库。

    毕竟兴汉军对有功将士的奖赏,都是一经核实,立即兑现,很多世家一次性提供成百上千的合格兵源,甚至一营三千人由同一个世家提供,这在战场上赚钱的能力,实在是不容小觑。

    要是按照世家内部婚配,三千对夫妻根本就不用花钱,就完成了婚姻大事和传宗接代,还会对世家的家主感恩戴德。

    如今推出婚庆产业链,从兴汉军的将士们开始,让他们的钱从世家的仓库里回流出来,从而削弱世家的经济来源。

    法相沮授则是提出了一个问题——相关法律如何制定?

    郭颖也做了回答,总的来说是分三步走:

    一是立法规范婚庆产业链的商业行为,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这是确保婚庆产业链健康发展的根本。

    二是制定打击贪腐的相关法案,强化刑部的职能。毕竟世家斗富可能会让执政官员们铤而走险,监督就是唯一的手段了。

    三是各级学校加强思想教育,推崇理性消费。

    沮授觉得大张旗鼓的办婚礼,人为的引导婚庆产业链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也对郭颖的提案投了赞成票。

    至于商相甄宓,也例行公事的提出了关于纳税的问题。

    郭颖觉得可以采取实际消费抽税的办法,由婚庆产业链来承担相应的商税。不必单独立项,婚庆产业链也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活动。

    刘正最后总结说:“诸位,兴汉国富裕了,兴汉军将士也有钱了。可是赚了钱没有及时的消费,反而落入了身后世家的口袋。”

    刘正觉得很痛心,兴汉军将士在前线拼命,赚到了丰厚的奖赏,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以世家的名义投军的,钱也被集中保管。

    在军中的时候倒也还好,可是退役回家之后,世家内部婚配,直接贪没了将士们的军饷和奖金,从而导致了英雄流血又流泪。

    然而清官难断家务事,兴汉军总参谋部就算是想要主持公道,也是费时费力,处于弱势的退役将士,有那份精力和时间追求公道吗?

    到最后只能离家出走,大骂遇人不淑。

    刘正认为,让兴汉军将士拥有独立的户口和经济能力,从婚庆开始。

    让婚庆产业链和兴汉军总参谋部通力合作,从而避免世家内部婚配。

    沮授乐了,这婚庆产业链兼具了婚姻登记的功能,对于女人来说也是一种保障。

    六人七票,全票通过了郭颖的大婚提案,并责成她筹建兴汉婚庆公司。

    关于婚礼的具体日期:兴汉九年三月初三。

第402章 兴汉婚庆

    郭颖顺利的拿到了授权,从甄宓手中拿到了预算。

    对于大婚的事情,五个女人都很上心,积极的出谋划策。

    在甄宓的协助之下,婚庆公司的架子很快就搭建起来了,下面分设登记处,筹备处,服装处,礼乐处和婚宴处五大分支机构。

    婚庆公司的第一桩业务就是在西山城中替兴汉王刘正筹备大婚,并且向天下诸侯广发请贴,邀请他们到西山城中共同见证辉煌的一刻。

    五女共同参与,筹备婚礼的第一项就是请柬的安排,军中将领部分由东方月负责,隐族世家由轩辕无双负责,商人部分由甄宓负责,政事官员方面由林小妖负责。诸侯道贺人员由郭颖安排接待。

    为了保障婚礼的顺利进行,刘正让典韦,邓艾和郭淮三人负责安保工作。

    至于相应的接待人员:郭嘉,太史慈,陈到,吕蒙,吕玲绮。

    卢植夫妇和太史慈的母亲作为家长接受新婚夫妇的敬献,同时诏告天下:尊孔氏为睿德夫人。

    关于婚礼的流程和礼服的规制,严格按照古礼的标准执行。只不过在五女的名份上略作改动,地位平等,分工不同。

    毕竟后宫的安宁也是国事,刘正也不能保证五个女人可以和睦相处,只能尽可能的让她们习惯后宫中的平等。

    鲁肃幸运的被刘正抓了壮丁,做起了婚礼的迎宾。

    兴汉九年三月初三,西山城兴汉婚庆公司总部,刘正带着五女从登记处拿到婚礼的回执之后,就变成了婚庆从业人员手中的提线木偶。

    五女进入了更衣室,开始了漫长的化妆,刘正也被挤进了一间辉煌的房间,被一群年轻的女人在脸上胡乱的折腾。

    至于政相鲁肃,点卯之后就开始了尽心尽力的迎宾工作。

    第一批到达的是赵云,马超,姜维,贾诩,杨修和甘宁。

    赵云的礼物是黄河锦鲤,据说是他亲自到黄河中抓的,鱼长三尺三寸,鳞片泛着金光,是难得的珍品,更是满载了常山赵子龙的诚意与祝福。

    马超的礼物也不同凡响,是太行山中的一树红豆,由于保养得当,红豆上面春露欲滴,礼物的价值或许不高,可是也是充满了创意,特别是在春天这个季节,能够找到硕果累累的一树红豆,这份心意让刘正十分感动。

    姜维的礼物是五件羊绒大衣,据说是吕玲绮自己纺布,再请女儿国的名家定制而成。女人的心思果然细腻,五件衣服都是针对五女的风格定制而成,在价值上几乎一模一样。

    贾诩的礼物就更简单了,陈留一带多名士,他居然求了五幅字画,算是给足了刘正的面子。

    杨修的礼物是五谷丰登,彭城附近的试验田中,第一代杂交水稻终于有了眉目,亩产提升了三成,这可是巨大的成功。

    甘宁的礼物可是最著名的三件套,辣椒,花椒,西红柿。

    这可是青州海军基地生产的最新产品。

    至于执政官员,都是土特产一份,同时奉上诚挚的祝福。

    鲁肃看着堆积成山的礼物,心中也是充满了骄傲。兴汉国的廉政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蕴发挥到了极致。

    接下来就是兴汉商会的代表了,兴汉集团的礼物是一箱方便面,这可是糅合了罐头技术,熟肉制品技术的最新产品,还注入了能量升级技术,让方便面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同期军用食品相比,这箱方便面的营养价值提升了五成。由于采取了扁平包装,在便携程度止也有所突破。

    女儿国的礼物就是婚礼所用的服装,已经送到了刘正等人的更衣室中,剩下的就是按照程序奉上礼单了。

    刘左集团和忠勇集团,分别拿出了最新科技成果作为献礼。

    兴汉商会的礼物是五副波斯毯,据说来自于一个叫做波斯湾的地方,价值万金。

    接下来就是东方家族的五颗东海夜明珠,每个女人一颗,具体价值不详。

    轩辕家族则是五副金丝软甲,据说可以刀枪不入,不过没有人试过。

    最后就是诸侯贺礼环节:

    魏国的代表是曹丕,礼物是魏王曹操的心爱之物——倚天剑。

    晋国的代表是袁尚,礼物是一箱红枣花生加桂子,不过却是用宝石雕刻而成的,价值连城,无法做出具体的估量。

    凉国的代表马云禄,据说是女扮男装来的,打算见了马超就不走了。礼物是一株天山雪莲,至于年份尚不清楚,价值不菲。

    蜀国代表是张松,刘正让庞统负责接待,两人倒是一见如故,礼物是蜀锦二十匹,西蜀地形图一份。

    保汉国代表是刘琮,礼物是不知名古琴五副,倒也是匠心独具。

    楚国代表是孙权,礼物是洞庭湖特制竹席五副。

    交州赵氏也差人送来了礼物,香蕉,波箩还有椰果。

    吴王袁术派长子袁耀前来道贺,礼物是松江丝绸十匹,越女剑五柄。

    当礼单献上之后,刘正更加坚定了一统华夏之心。

    吉时已到,刘正携五位王妃进了礼堂。

    五女的身后,跟着五对金童玉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刘立和辛宪英,两人站在林小妖的身后,丝毫没有被母亲的风采盖过。

    陈达和甘若男也做起了金童玉女,不过这对组合却有点儿阴盛阳衰,好在两人都没有自由恋爱的觉悟,倒也相处得不错。

    赵统居然牵上了鲁珍的手,第三对金童玉女也步入了礼堂。

    庞会和徐荣的女儿徐婷两情相悦,倒是成了幸运的第四对。

    郭奕和董奉的孙女董芸,欢喜冤家一对,一个天真无邪,一个沉默寡言,即便是这样庄严的时刻,董芸也不时的挑逗一下郭奕,脸红的小男孩最可爱了。

    好在董芸的小动作并没有惊动其他人。婚礼的各项流程都进行得很顺利。

    礼成之后拜家长,随后就是婚宴环节。刘正算是第一次体会到了千杯不醉的好处。就连刘立,也成了响当当的酒桌英雄。

    曹丕、袁耀,还有袁尚仗着自己是刘正的晚辈,居然以大欺小的想要灌醉刘立。

    刘立一拍桌子,站在椅子上就跟三人干了起来,先是糜氏米酒暖胃,被曹丕拿话一刺激,四个家伙就拼起了范阳烧酒。

    袁耀体质最差,酒过三巡,第一个趴下认输了。

    袁尚有几分袁绍的气度,可是酒量不行,再过三巡,只得装怂认了输。

    唯独曹丕不信邪,一个青少年居然喝不过一个小孩子,他可丢不起那个人。

    刘立第一次喝酒,估计是有些断片了,居然抓住曹丕的头按在了桌子上,直接开封一坛范阳烧酒,猛灌了一阵。

    曹丕本来想要反抗,只是头重脚轻,挣扎两下没有成功就放弃了。

    直到曹丕彻底的趴下了,刘立才摇头晃脑的说:“智商欠费,还敢找人拼酒,自作孽不可活!”

    说完,他伸手解开自己的外衣扣子,把一个贴身系好的皮囊解了下来,拍在了曹丕的头上,混合的酒液酒在了桌面上。

    刘立灌倒了曹丕三人,然后向刘正邀功请赏之后就离开了。

    曹丕努力的揉了揉沾满了酒液的眼睛,看着刘立的背影,发誓再也不轻敌了,要不是他再势不妙直接装醉,还不知道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曹操的儿子果然阴险狡诈,袁耀和袁尚两兄弟,在酒桌上可是吃了大亏。

    刘正看着眼珠了转个不停的曹丕,直接给姜维,邓艾和钟会一个暗示,让他们围攻曹丕,在酒桌上建功立业。

    这场婚礼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兴汉婚庆公司也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第403章 九品官制

    婚礼结束之后,刘正安排陈到护送袁耀回秣陵,又让赵云护送曹丕回长安,最后让马超护送袁尚回晋阳。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到的交接对象只能是纪灵;至于曹丕,只能让夏侯渊接手;关于袁尚,只能与高干直接对话。

    毕竟三家内斗十分厉害,要是三个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四大诸侯之间就算是不想拼命,也得拼命大战一场了。

    解决了终身大事之后,为了便于管理,刘正和五相决定——在文官之中设立九品官制,从而确立各级官员的品级和职权。

    总共分为低级官员,俗称父母官,分水岭是县令,定为正七品;再往上是中级官员,以郡守为终点,定为正五品;地方官员的最高级别为州刺史,定为正三品。其他各部那些负责地方的主官们,参照对应的县郡州级别,减一等配置,即就是县级为从七品,郡级为从五品,州级为从三品,一律由地方执政主官和上一级对应的机构双重领导。

    从县开始,必须要按照梅园的十八部构造搭建班子,努力的避免一言堂,或者是贪污腐败案的频繁发生。纵横交错的管理体系,也能让十八部互相牵制,从而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一个正七品的县令,再搭配上十八个从七品的辅官。要是有人可以腐蚀整个县的官员生态结构,梅园政事堂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加以惩处,甚至是全盘换血。

    十九要员的基本配置,可以有效的避免昏官,增加监督的力度。至于执政官的任免,采取越级调控制度,绝不允许郡守私自更换县令,只有州一级别的主官,才能对县一级的七品主官进行调动或者是任免。

    把任官的权力缩小,就是为了避免天高皇帝远的恶事发生。

    州刺史才能决定县令的任免,郡守没有资格插手。为了避免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同时维护上级的权威,郡守对辖区内的县令拥有考评权,和为期一个月的停职待命权。

    这样一来,县令可以向州刺史申诉,从而决定去留。这就可以避免任人唯亲。

    同时,郡守要是不满意州刺史的决定,还可以向梅园政事堂申诉,这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县一级别官员的稳定。

    至于郡守级别的官员,由梅园政事堂考察之后,报经五相会议批准,再由兴汉王刘正亲自颁发任命书和官印。

    从郡守起,新郡守一旦完成交接之后,旧郡守的相关印鉴一律销毁,以此来避免无印郡守的存在,从而破坏了地方府衙的信誉。换人的同时也要换印,人与印相符,就可以完成交接。

    为了避免狸猫换太子的情况发生,刘正会安排情报部跟踪了解郡守的到任情况,同时做好相关的记录。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会逐级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失职。

    至于州刺史,必须要有十八部主官的任职经历,才有资格提起任命。刘正想要把州一级的最高长官打造成“识大体,懂战略,知进退”等三位一体的综合型人才。

    对于文官体系,九品十八级,垂直交叉管理,坚决杜绝低品高配现象,或者是五相门人七品官的闹剧发生。

    品级的压制不允许出现混乱和无序,更不能存在那种七品压制五品,五品刁难三品的乱象。即便是行使监督权,也必须要采用对等监督的原则。

    而不是钦差横行天下,一言决定地方主官的生死,更不允许以下犯上的情况存在。

    刘正想要尽力的掌握官帽子,郡守和州刺史的任命,他必须亲自颁发任命书到具体的个人。

    也就是说五品郡守之中,不允许出现不认识兴汉王本尊的官员存在。

    这次大婚,所有的郡守都到了,也拿到了任命书和印鉴,与此同时,刘正也把所有郡守的相关资料送到了情报部,由情报部和刑部负责调查落实。

    这种例行调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绩官声;二是廉洁程度,三是地方规划。

    梅园政事堂必要全盘掌握各郡的发展进度,有什么问题及时处理。按照刘正的想法,地方官员不能变成铁板一块,否则就会变成两个极端,要么廉洁奉公,要么贪腐成群。

    用抓大放小的办法治理贪腐,那就相当于割草而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年年岁岁治贪腐,岁岁年年腐成灾。

    倒不如用一个健康的机制来约束各级县令郡守们,从严从重治理贪腐,一经发现,举家流放海外,不允许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解决了文官的品级制度和限贪办法之后,兴汉军改制就成了刘正的下一个目标。

    经过周密的论证之后,刘正决定实行军衔制。

    新兵,老兵,伍长,什长,队长,屯长,都尉,校尉,副将,督帅,大将。

    新兵是从酸枣训练分配进入各军预备役的人称为新兵,进入正规军编制的就是老兵。

    新兵的编制是以一千人为单位,接照班排连营进行编制。进入正规军之后,一律按照伍什队屯都校进行编制。

    正规军编制为屯长及其以下五五进制。一个伍五个人,一个什编制二十五个人;一个队一百二十五人;一个屯六百二十五人。

    都尉及其以上实行三三制,一个都的编制一千九百人;一个校六千人,副将统兵一万八千五百人,督帅兵掌控的兵力为六万。

    吕布为陆军大将,兴汉军陆军的最高军衔。

    海军舰队的规模按舰队计算,共拥有四名督帅,分别是甘瑰,徐盛,吕蒙,邓当,甘宁为海军大将。

    具体的编制参照陆军的基础编制,至于都尉对应船长,校尉对应编队,副将对应支队,督帅对应舰队。

    甘宁是海军的总负责人,拥有指挥作战的权力和海外调动的一切权力。

    陆军共有十大督帅:

    白马督帅赵云,镇守河内;红衣督帅陈到,镇守彭城;神威督帅马超,镇守上艾;陈留督帅太史慈,镇守陈留;兴汉督帅姜维,兵进狼居胥山;辽东督帅徐荣,镇守通辽;中山督帅典韦,主持五大山城的防务;新兵督帅于禁,坐镇酸枣训练营,主持新兵训练;蓟城督帅黄忠,继续执掌屯垦团;南山督帅蒋钦,十万青年十万军,南山军校是军官的摇篮,必须要打上军人的烙印。

    刘正知道,还有很多优秀的将领没有得到任命,只是十大督帅位置有限,只能暂时的让做出杰出贡献的将领担任。

    九品文官,军衔制度的同时实施,标志着兴汉军的各项制度逐渐的完善和正规划。也让兴汉国逐步的走上了标准化管理。

    文武制度的齐备,让法相沮授在制定相关法律的时候有了参照的标准,切实的做到了有法可依。

    敲定了十四位督帅的任命之后,刘正又起草了相关副将的任命,兴汉军的主体架构就搭建起来了。

第404章 世子教育

    刘正拟定好各项任命之后,立即派出了快马特使,向各大督帅传达了新的任命书和印鉴,同时让督帅们自上而下的规范编制,拟定新式的号令和作战标准。

    同时完善后勤保障制度,使其符合新式军队的需要。同时协商新的合作计划,最少要让各大商家适应军制的改革。

    好在兴汉军一直都有储存粮草的习惯,倒也给了兴汉商会和后勤保障机构协调的时间。

    军制的进一步完善,分工进一步明确,再加上裁汰老弱,让兴汉军的战斗力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配套的后勤保障体系。

    刘正让刘义负责牵头,组建梅园后勤保障管理中心,实行垂直管理,责任到人。

    比如说张氏集团负责神威督帅的后勤保障,要精确到每一个屯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这样一来商业化管理后勤,争取做到标准透明化,既让军队无后顾之忧,又可以避免仗势欺人的恶性事件。从根本上保障合作双方的核心利益。

    为了调节兴汉商会的内部矛盾,刘正划定了各大集团的后勤保障范围,同时决定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由督帅与各大集团的负责人签署供需协议,梅园后勤保障管理中心,只是负责见证和监督。

    白马督帅的后勤保障供应商为兴汉集团;兴汉督帅的供应商为并州集团;红衣督帅的供应商为糜氏集团;陈留督帅的供应商为刘左集团;辽东督帅的供应商为忠勇集团;至于中山督帅的供应商,就落到了女儿国的头上。

    剩下的三位辅助性质的督帅,由于其特殊性,后勤保障由各地的优秀商人负责,不做硬性规定。

    大婚之后的刘正,在解决了军队的后勤保障问题之后,就开始着手拟定关于兴汉王世子刘立的培养计划书了。

    梅园兴汉宫赏月亭,刘正召集了七位家庭成员开会,年近十岁的刘立,也像模像样的坐在了圆桌上。

    作为会议的召集者,刘正率先进行了发言:

    刘立作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必须要担负起相关的责任和义务来。这是他作为兴汉王世子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与年龄没有任何的关系。

    如今刘立的基础教育已经完成,是时候实行第一个三年计划了。

    刘正总共提出了五个“三年计划”:

    第一个“三年计划”就是进入海军舰队学习三年,了解大海是兴汉国世子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

    兴汉国非常注重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海军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刘立的年龄,恰好是培养军队意识的关键年龄。

    因此,刘正把教育孩子的第一个“三年计划”放在了海军,就是要培养继承人刘立的海权意识。

    第二个“三年计划”是进入兴汉集团供职三年,了解商业运作,兴汉国各行各业对商业都有一定的依赖性,必须要了解商业的一些基本规则。

    第三个“三年计划”是进入北山大学学习三年,了解传统文化,明白做人的道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第四个“三年计划”是进入南山军校学习三年,争取拿到统兵带兵的资格证书。当乱世来临的时候,百无一用是书生。作为兴汉国唯一的世子,必须要把军队是核心的理念牢记于心。

    第五个“三年计划”就是到狼居胥山,让刘立亲自感受一下边塞军人的生活,同时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磨练。

    完成五个三年计划之后,刘正打算亲自培养刘立十年。

    而立之年的刘立,有辛宪英作为贤内助,刘正就可以顺利的退休了。

    刘正说:“各位娘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刘立作为兴汉王的儿子,就得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

    厚达十页的培养计划,把林小妖吓得面如土色。只是她已经习惯了顺从,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只能用求助的目光看着甄宓。

    甄宓无奈,只好问:“王爷,继祖还小,能不能推迟几年呢?”

    刘正摇了摇头,只是讲述了培养刘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就交给了五女来决定。

    作为母亲,林小妖实在是舍不得,可是作为兴汉王后宫的一员,她也知道刘立没有选择。她把金丝软甲留给了孩子,然后就离开了。

    甄宓则是整理出了一部海洋知识指南,算是替刘立饯行。

    郭颖只是给了刘立一个令牌,关键时刻可以用来自保。

    东方月和轩辕无双同时取出了战王刀和仁王剑,据说持有者可以自行悟出一套功法,真假还有待验证。

    赏月亭中,就剩下刘正和刘立了。

    刘正说:“孩子,不要怪父王心狠,生在梅园,你就只剩下唯一的选择了——努力的成为人上人。这需要你付出汗水与血泪,甚至是年轻的生命。”

    在刘正看来,雄才大略的背后,是直系子孙一代又一代的持续牺牲,直到家毁人亡为止。从来都没有万全之策,也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

    刘立作为兴汉王的世子,在这个吃人的乱世,不努力会死,努力的程度不够依旧会死。进一步是生,退一步就会死。

    刘正来到这个乱世之后,总算是悟透了——活着就得努力,努力就是为了活得更好。从刘立成为兴汉王世子的一刻起,就已经没有选择了。

    刘立说:“父王放心,真正的强者,永远都不会有失败的一天。一代人强不算强,后继有人才算真的强。”

    刘正又说了很多话,最后告诫刘立——作为兴汉王的世子,可以相信友情和爱情。同时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利益之争,没有朋友。

    刘立离开了,刘正安排了一队暗卫相随,剩下的事情就得孩子自行闯荡了。

    刘正作为兴汉王,必须要对世子严格教育,十五年的时间,让刘立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至于到底能不能成才,就得看孩子的造化了。

    活下来的刘立,才有资格继承兴汉王的荣耀,这就像赶考一样,考的是生死和前程,活着通过就会风光无限,要是夭折了,就只能在兴汉国的史书上,留下一句不痛不痒的话。

    这是刘正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想瞪大眼睛好好的看一看,到底有多少世家会失去做人的底线。

    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刘立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和阴谋诡计打交道了。

    当穷人的孩子在光着脚丫子玩儿泥巴的时候,刘立已经在闻鸡起舞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

    当普通人家的孩子进入学堂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刘立已经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走上了探索真理的道路。

    当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自由的选择拿笔或者是拿锄头的时候,刘立却只能在充满了荆棘的道路上孤独的摸索。

    别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刘立退一步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万丈深渊。

    选择决定命运,没有选择的刘立,就只能勇往直前,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刻。

    刘正只能给刘立一个机会,却没有办法替换他的命运。

    刘立作为兴汉王的世子,一旦放弃,就等于死亡。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35/ 第一时间欣赏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作者:开先洞人所写的《兴汉使命》为转载作品,兴汉使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兴汉使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兴汉使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兴汉使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兴汉使命介绍:
科技进步,基因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MK基因研究基地在比对唐代古尸与汉代古尸基因时发现:唐代古尸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为了探寻基因变异的真正原因,助理研究员刘正乘坐兴汉1号穿越时空,前往汉代。由于电磁风暴的突然爆发,时空机发生故障,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且看刘正在群英荟萃的架空三国里收赵云,战吕布,劝贾诩,得郭嘉。勇斗豪强世家,开启兴汉使命!
为华夏打下一座铁桶江山,让汉字大旗成为永恒。兴汉使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兴汉使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兴汉使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