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兴汉使命TXT下载兴汉使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兴汉使命全文阅读

作者:开先洞人     兴汉使命txt下载     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60章 仙峰夜校

    刘正与贾诩和杨修经过激烈的辩驳之后,决定在仙峰及其周边地区,筹建驻村夜校。争取让所有的寒门之家,都能接受基础的蒙学教育。

    “庄主,决定寒门子弟命运的人是寒门家长。”贾诩说道:“仙峰夜校针对的群体,应该是寒门家长。至于那些寒门子弟,应该接受系统化的蒙学教育,以应对世家在知识层面上的优势。”

    “文和,你的建议很有道理,也具有可操作性!”刘正说道。

    刘正决定在仙峰一带创办驻村夜校,对寒门家长进行扫盲教育。

    只是由谁来执行这个计划,倒成了新的问题。

    杨修向刘正推荐了杨水。

    刘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任命杨水为仙峰七十二村驻村夜校的总校长。

    杨水奉命觐见刘正,领受任务之后问道:“庄主,想要寒门百姓接受夜校教育,就得宣传先行!宣传驻村夜校,得拟定一个通俗易懂的口号。”

    “杨校长,既然驻村夜校的目标是说服寒门家长,那就得围绕孩子做文章!”刘正说道:“宣传口号就拟定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是!”杨水答道:“我这就去制定驻村夜校的开办计划!”

    杨水回到黄土坡之后,立即派人到村里教孩子们唱歌,着重宣传驻村夜校。

    三天之后,仙峰第所驻村夜校在黄土坡挂牌成立了。

    令杨水绝望的事情发生了,夜校开办之后,到夜校参加学习的寒门家长寥寥无几,居然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第二天天亮之后,杨水急冲冲的赶到碧云寺,把夜校的第一次教学情况跟刘正汇报。

    刘正让杨水先回黄土坡主持夜校运转,随后就带着甘卓化妆走访当地的村民,掌握第一手资料。

    甘卓化妆成行商的伙计,敲响了一处庄户的门。

    开门的是一位中年男子,长得短小精悍,对有客到访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

    刘正进门之后,发现院子里到处都挂晒着新近采摘的野菜。

    经过攀谈,庄户主人的名字叫黄松,是土生土长的黄土坡人。家境一般,有一个老婆,三个半大不小的孩子。

    刘正也把伪装的商人身份直言相告,在不知不觉之中渐渐的取得了黄松的信任。

    三人熟络之后,甘卓假装无意间问起黄土坡夜校的事情。

    “我小的时候,也到黄土坡的私塾里进过学!只不过才三天,就跑回家放牛了。”黄松说道:“我自认为不是读书的料,也就不敢去夜校丢人现眼了。”

    “黄大哥,那你有听过村里的童谣吗?”甘卓问道:“我和掌柜推着车走进村子的时候,发现孩子们都在唱: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对此,你怎么看?”

    “马上就要土改了,家里恰是需要劳动力的时候!”黄松说道:“我家这三个娃儿,长得身强力壮的,好赖也能顶半个老子。要是去了什么劳什子蒙学,老子还不得累死。若是学有所成还好。假如不中用,还不成村里的笑话。”

    甘卓闻言,忙开始讲述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理。

    黄松摇了摇头,想要娃儿读书认字,那也得先填饱肚皮再说。家里没米,兜里没钱,进的哪门子蒙学呀?

    甘卓还要再劝,黄松却显得不耐烦了。话不投机半句多,刘正也受到了牵连不好开口。

    黄松的态度很明确:既不接受夜校扫盲,也不打算送三个娃儿进蒙学读书识字。

    离开黄松的家之后,甘卓反复念叼“愚昧”之类的话。

    刘正说道:“甘卓,你得理解黄松的行为。既然读书识字在人家心中无利可图,人家不愿意配合也就理所当然了。”

    “庄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黄松他怎么就不明白呢?”甘卓愤愤不平的问道。

    “天下大道,利则趋之,害则拒之。这是世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刘正答道:“想要说服黄松那样的人,关键在于一个利字。”

    甘卓摇了摇头,对刘正的解释听得是一头雾水。驻村夜校明明是一项惠民工程,怎么就不能得到百姓们的积极响应呢?

    刘正倒是明白黄松的选择。教育之利,少说也得十年才见功夫。以黄松一家的经济条件,根本就撑不到那个时候。一家老小要吃饭,仅靠一个人劳作,那是要饿饭的。

    学习和生存比较起来,生存才是第一位的。黄松每天都得为家人的生计奔波,根本就没有精力上夜校接受扫盲教育。

    至于那三个娃儿,也是黄松认定的种地帮手。想要他改变主意,除非彻底的改善黄家的生存条件。

    回到碧云寺之后,刘正让甘卓去找杨水,把了解到的情况直言相告。

    “甘营长,庄主有什么具体的指示吗?”杨水问道。

    “黄松认为上夜校无利可图,这代表着大多数村民的观点。”甘卓答道:“庄主说:要让村民觉得上夜校有利可图。具体怎么做,你自己开动脑筋好好的想想!”

    甘卓离开之后,杨水开始琢磨刘正的指示精神——如何把上夜校的好处,让黄土坡的村民看得见,摸得着?

    杨水望着夜校外面的土地,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当前黄土坡唯一的大事,就是土地改革。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就是重新分配的土地了。

    杨水找到土改工作组的负责人杨花进行协调,打算把驻村夜校与土改流程直接挂钩。

    “杨校长,土改与夜校挂钩,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呀!”杨花说道。

    “为什么?”杨水问道。

    “首先,土改的好处,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次,村民在分到土地之后,估计就会放弃继续上夜校!”杨花说道:“土改不能随便延期,杨校长还得另寻他法!”

    杨水突然想到了土改工作组还有另外一项基本职能,那就是向村民发放基本口粮。于是就提出了由驻村夜校代发的请求。

    杨水的这一请求,涉及到了钱粮的支配。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杨花也不敢随便应承。

    两人一起到碧云寺觐见刘正,提出了驻村夜校和土改工作组联合办公的计划。

    刘正突然发现:联合办公不仅解决了夜校的尴尬,还解决了夜校的师资力量问题,更是拉近了土改工作组与当地村民之间的距离。

    积极从事夜校教学的土改工作人员,也是村民们的老师。按照天地君亲师的五常,老师也是有一席之地的。自古以来就有严师若父的传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土地分配过程中的扯皮。

    刘正觉得联合办公好处多多,于是就批准了杨水和杨花的计划。

    杨水回到黄土坡之后,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总算是完成了具体的计划。

    按照刘正的要求,村民接受夜校培训的时间不得低于半年。杨水就把土改工作组替村民分配的口粮平均分成一百八十份。每天限制由户主本人,到夜校完成教学进度之后,领取次日的口粮。

    同时为了刺激村民认真学习,杨水还制定了严格的驻村夜校村民学员的学习成绩奖惩制度,并准备上报刘正批准。

第961章 奖惩制度

    刘正看着手中的报告,忍不住的对杨水刮目相看。

    关于黄土坡驻村夜校村民学员的奖惩制度。

    为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特制定如下条款:

    第一条:村民口粮按户逐日发放,限制由接受夜校教育的户主本人领取。不得冒领,代领。

    第二条:除户主之外,该户每增加一个学员,将获得额外的半份口粮,没有封顶。

    第三条:学员进入夜校学习之后,实行每周考评。成绩合格者,按照既定标准发放口粮;成绩良好者,按照既定标准增加二成核准发放;成绩优秀者,按照既定标准增加五成发放;成绩前三甲,按照既定标准的双倍发放。周考的成绩有效期为七天。

    第四条:对于不合格的学员,口粮标准一律减半发放。

    第五条:对于一个家庭拥有多名学员的情况说明:若是该家庭有人周考不合格,则所有良好及以上学员的奖励增幅一律取消。一个人强不算强,一家人强才是真的强。

    第六条:所有中途退出的学员将不再享受口粮增幅待遇。

    刘正看完之后,觉得杨水的奖惩制度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如何让村民相信周考和口粮发放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刘正提笔写下了第七条:每次周考,将由上一周的前三甲配合夜校老师负责监考。倘若没有发现作弊者,则按既定标准增加五成发放口粮;若是抓住了作弊并经过核实无误者,则按照既定标准的双倍发放口粮。

    第八条:为了避免监考学员干扰考场秩序,凡系误报者,则按照不合格处理,口粮标准减半发放。

    第九条:十五周岁以下的儿童一律不得成为夜校学员。必须要到正规的蒙学接受启蒙教育。若是家有儿童却瞒报者,一经核实,该户口粮暂停发放。

    刘正把修改好的夜校计划交给甘卓,准备送到黄土坡夜校立即执行。

    杨水收到夜校计划之后,立即按照步骤展开宣传。

    有了土改工作组的支持,黄土坡的百姓总算是看到了上驻村夜校的好处。

    黄松两口子为了获得口粮,不仅主动报名到夜校学习,还把三个娃儿送到仙峰蒙学接受正规教育。

    刘正为了考察驻村夜校的真实情况,决定作为夜校速成班的普通学员,全程参与学习。

    “黄老哥,嫂子,你们也来参加学习呀?”刘正忙上前跟坐在前排的黄松两口子打招呼。

    “刘老弟,你也来上课呢?”黄松忙起身问道。

    “唉!响应官府的号召嘛,能多识得几个字,也是挺好的!”刘正笑道:“听说学好了还给免税,也就来取个巧!”

    “听说到驻村夜校读书识字还有粮食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黄氏问道。

    “管他呢?”黄松答道:“要是下课之后领不到粮食,咱们明天晚上不来就是了。好赖也就一个晚上的时间,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邻桌的几位村民七嘴八舌的表示赞同。大家到驻村夜校上学,就是冲着粮食来的。要是受了骗,那就罢学。

    刘正安静的坐在座位上,听着村民们大声的闲聊,静静的等待上课时间的到来。

    上课铃响,杨花抱着一摞本子进了教室。她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每人挑着两大箩筐五颜六色的书本。

    嘈杂的声音并没有停止,反而闹得更厉害了。

    杨花似乎是第一次给成年人上课,给刘正的感觉是有些怯场。

    刘正悄悄的用手语通知杨花,在夜校班上选出一名班长,协助老师管理学员的同时,还可以深入的了解学员们的思想动态。

    杨花得到提点,立即高声宣布选举班长,并且把刘正列为第一候选人。

    既然是选举,总不能只有一位候选人。杨花就让学员们自己推荐两位候选人,与刘正一起竞争班长之位。

    候选人名单很快就确定好了,就是黄松和杨莲。

    黄土坡的人凑在一起商议,一致认为选自己人当班长,到时候想闹都抹不开面子。不如选择不太熟悉的刘正,有什么话都不用顾忌。

    就这样,刘正全票当选了黄土坡驻村夜校,速成班一班的班长。

    “既然大家选我当班长,那就代表着速成一班有了规矩。我觉得尊师重道是当务之急。”刘正说道。

    刘正强调了三条课堂纪律,同时制定了简单的惩罚措施,那就是在一班执行课堂违纪扣分制度。

    速成一班的学员,勉强的同意了刘正的要求。

    十分钟之后,刘正协助杨花开始分发书本,同时发放做笔记用的小本和碳笔。

    刘正倒是想要从南山城调运铅笔。只不过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就临时组织了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以压制碳芯裹上硬纸为生产工艺的碳笔。

    碳笔技术的革新,不仅可以解决原料问题,还可以解决铅笔粉对学员身体的伤害。

    书本和碳笔发放完毕之后,杨花立即拿起小刀,当场示范了削笔的动作。

    待到学员有所领悟之后,又开始示范碳笔的书写动作。

    刘正提议,让杨花先教会十个人碳笔的书写姿势,再让十个人分散开来,每人教五个人。这样由点及面,不仅可以刺激学员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增强学员们的荣誉感。

    杨花在自制的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字:天下。

    刘正,黄松和杨莲作为努力学习的代表,有板有眼的跟着抄写了三遍。

    接着,三人向身边的学员示范书写动作。

    待到所有人都领悟了“天下”两个字的书写规范之后,杨花接着开始解释: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黄土坡乃是黄土坡人的黄土坡,而非世家的黄土坡。

    “杨莲,你来说说看。既然这黄土坡是咱们自己的,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守住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呢?”杨花问道。

    “老师,你是说读书可以让咱们拥有保卫黄土坡的能力吗?”杨莲反问道。

    “你试想一下,世家想要名正言顺的侵占地土。是不是得拿到官府提供的地契呀!”杨花循循善诱的说道:“要是大家伙都识文断字,世家还能把咱们的地契骗走?”

    杨花苦口婆心的劝说速成班的学员们好好学习。知识才是保护家乡的永恒利器。若是文学鼎盛,村民就不会受欺负。

    村民想要保卫到手的胜利果实的话,就必须要掌握知识。让黄土坡走出更多的读书人,用读书人撑起整个村子的名望。最后再以名望守护地方。

    一个优秀的读书人,足以撑起一个地方的优秀传统。好的榜样,都会凝聚成永恒的传承文化。

    村民们识文断字之后,下一代想要超越父辈,就得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如此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改变黄土坡的现状。

    学习推动黄土坡进步。一个识文断字的家长,绝对会培养出一个识文断字的儿子。

    “大家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读书人不会被欺负。即便是受欺负了,也知道该如何有理有节的反抗,而不是忍气吞声。”杨花说道。

    “老师说得对,有一句老话叫做莫欺少年穷,其实是指穷少年拥有学习成长的能力,总有一天会找到并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刘正接着说道:“至于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年轻人,有什么资格让其他人敬畏?”

    速成一班的学员望着慷慨激昂的刘正,总算是萌芽了一丝主动学习的心。

    学习不仅可以获得米粮,还能赢得其他人的尊重和敬畏。这使得黄土坡人的学习热情被彻底的激发出来了。

第962章 夜校生活

    刘正成了黄土坡驻村夜校速成一班的班长,总算是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杨花以现身说法让一班的学员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彻底的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第一天的夜校学习,让刘正对生命有了一种全新的领悟。刘正从速成一班学员的态度中,看到了普通百姓对知识的渴求与敬畏。

    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之后,速成一班的学员在杨花的带领之下排队走向了米粮发放点。

    “想不到这上夜校领米粮的制度居然是真的!”黄松感慨着说道。

    “我听说晋国官府,从来都不会欺骗老百姓。”杨莲说道:“直到这一刻,我终于知道武侯大人失败的真正原因了。”

    “大家听说了吗?”刘正故作神秘的说道:“我去汉中经商的时候路过柏谷,听说武侯大人在那里布置八阵图与晋军交战。后来蜀军撤退之后,八阵图图却没有拆除。”

    “是嘛!”杨莲也说道:“据说那八阵图图威力巨大,吃人还不吐骨头呢?生活在柏谷的百姓可怎么办哪?万一误入八阵图,那还有命活着吗?”

    “大家不用担心,蜀军从柏谷撤退之后,晋军野战医院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总算是把八阵图给彻底的拆除了。”杨花说道。

    “我就纳闷了,武侯大人都撤退了,为什么不安排人把残留的八阵图给拆了?”黄松问道:“难道他不知道,柏谷的村民误入其中会有生命危险吗?”

    “得了吧!”杨莲说道:“要是没有八阵图挡住晋军,武侯大人也很难全身而退。至于柏谷百姓,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呗!”

    黄土坡的村民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八阵图的事情,在心里渐渐的偏向了晋军。

    黄松望着义愤填膺的乡亲,也把从佛泉村表弟家听来的铁蒺藜阵的故事公诸于众。

    如果说柏谷的八阵图太遥远的话,那么佛泉村的铁蒺藜,可就危及到了黄土坡村民的人身安全。

    “据说那诸葛尚将军为了撤退,在佛泉村外面的道路上撒下了数不清的铁蒺藜。”黄松说道:“可怜我那表弟从山上弄柴回家,一个不小心就踩上了。害得我那表弟媳妇连夜南山,到我们家借钱。”

    “不是说晋军野战医院收治了受伤的村民吗?”杨花问道。

    “那我就不清楚了!”黄松讪笑着说。

    速成一班的学员领了粮,然后就各回各家,洗洗睡了。

    刘正听了佛泉村百姓受伤的故事之后,反而睡不着了。大名鼎鼎的八阵图没有祸害到百姓,想不到一堆铁蒺藜,却让佛泉村深受其害了。

    刘正回到碧云寺之后,立即召集众将开会研究对策。

    “庄主,看来这打扫战场,才是下一阶段晋军的战略重点。”杨修说道。

    “百姓安全无小事,蜀军不打扫战场,咱们晋军可不能粗心大意。这可是关系到地方稳定的大计。”刘正说道:“至于如何去做,大家讨论出一个章程来。”

    贾诩似乎早有准备,刘正的话音刚落,他就提交了一份关于战后打扫战场的指导方案。

    按照贾诩的计划,整个指导方案分为三大块:

    其一,在制定作战计划的同时就得考虑打扫战场时,必须要有责任到人的片区管理制度。这是为了避免因为贪功冒进,所以放弃打扫战场的人为事故。

    其二,就是野战医院要设计预算,建立一支专门替打扫战场的战士保驾护航的专职医疗队,同时兼职战争结束之后的战场环境安全评估工作。

    其三,就是建立武器碎片回收制度。对参与武器碎片拾捡的军民进行严格的体检,并建立一份健康档案以备追溯。

    “没有百姓参与的打扫战场,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细致的。”贾诩说道:“在战争时期,晋军各部都有繁重的作战任务,不可能在某个地方停留太长的时间。让当地百姓参与打扫战场很有必要。同时战争武器碎片的回收,也是拉近军民关系的有力举措。”

    “文和,既然你已经注意这个问题了,那就由你负责跟进。”刘正说道:“为了交战区域内百姓的安全,必须要尽快的落实。晚一天落实,都有可能给地方百姓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刘正特别强调,打扫战场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建立一套独立的运行机制。把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之后,还要有相应的后续保障。

    至于杨修,则腾出手来制定攻打战旗的作战方案。

    刘正继续以速成一班学员的身份,在黄土坡驻村夜校调研考察。

    平凡的夜校生活,让刘正看到了黄土坡村民不平凡的努力。为了获得口粮加成,上了年纪的人也在拼命的学习。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速成一班迎来了第一次周考。

    刘正望着入学蒙童水平的考题皱起了眉头。他倒不是怕考砸了,而是怕考得太好了,会打击其他学员的学习热情。

    人们在面对不可抗力的时候,很有可能破罐子破摔的放弃。刘正可不能成为黄土坡村民学习的拦路虎。

    略微关注了一下速成一班学员的答题状态之后,刘正终于开始了绞尽脑汁的奋笔疾书。

    按照刘正的估算,总分为一百分的试卷,他把分数控制在了八十分左右。大概名次在前八名,至于具体的分数,就只能看判卷老师的心情了。

    刘正并没有提前交卷,而是等到两小时的考试时间结束之后,才与速成一班的学员一起离开教室。

    在前往米粮领取仓库的途中,速成一班的学员三三两两的挤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进行讨论对题。答对者如释重负,答错者神情沮丧。

    毕竟事关米粮发放的大事,那些自认为没有考好的学员,都觉得惴惴不安。只不过考试已经结束,后悔晚矣!

    “刘班长,你考得咋样?”黄松底气不足的问道。

    “还行吧!”刘正说道:“就是那几道关于造句的题,横竖都是没有把握的。我看你发挥得不错,估计得有个好成绩?”

    “唉!我在前面的填空题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后面还有两道造句的题没有做呢?”黄松惋惜的说道。

    “等考试结果出来了,一切就清楚了。”刘正说道:“咱们后面还有得学有得考,为了让老婆孩子填饱肚皮,怎么着也得努力学习。一周拿不到口粮加成不算啥,半年拿不到口粮加成,才是真的丢脸。”

    黄松望着头顶的圆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对于刘正安慰他的那些话,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读书认字的痛苦,让黄松忍不住的想放弃。然而在米粮发放处签名领取的口粮,又让他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

    刘正站在队伍的末端,看着某些学员抱着米袋,拖着沉重步伐的学员,心中也充满了担忧。这样的速成教育,估计一个村子只有一次的机会。要是村民们破罐子破摔的话,那就无法实现扫盲目标了。

    领完米粮之后,刘正到教师办公室找到了杨花。他在提出了心中的隐忧之后,又责成校方制定相应的预案,谨防村民的学习热情瞬间消失。

    刘正也怕大部分村民进行自我否定,从而打消学习的热情。一旦学员们在惰性的驱使之下放弃了学习,就有可能让驻村夜校的教学计划胎死腹中。

    此时此刻的刘正,已经完全站在速成一班班长的角度,开始考虑学员们的学习问题了。米粮刺激只是给了学员们动力,却没有办法保证人人都可以学好。

    刘正以为,想要让大家保持学习热情,就得让更多的学员看到脱颖而出的希望。

第963章 成绩公布

    刘正的担忧,并没有改变黄土坡驻村夜校速成一班,第一次周考的结果。

    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杨花当众宣布了周考成绩。

    杨莲以九十五分的成绩拿到了第一名。

    刘正居然以八十三分的成绩位居第二名。

    第三名是黄土坡世家的远房亲戚,叫黄平。

    至于黄松两口子,一个只拿到了七十一分,勉强的达到良好;另一个幸运的得到了六十分,算是及格了。

    整个速成一班七十二名学员,其中优秀两人,良好十二人,及格二十四人。其余的人均不及格。最低分是杨莲的男人,居然只拿到了三分。

    刘正望着惨不忍睹的成绩单,心中生不起任何的情绪。整个黄土坡驻村夜校有三个速成班。速成一班是唯一的那个及格率超过半数的班级。

    全校最高分杨莲在速成一班,最低分杨莲的男人,同样在速成一班。这一对走了两个极端的夫妇,让刘正忍不住的头痛。

    有了成绩就会出现口粮领取差异化。刘正也无法把握口粮发放的时候会出什么夭蛾子。只不过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成绩公布完毕之后,速成一班的学员便迫不及待的冲向了米粮发放处。

    杨莲领取完粮食之后,她的男人望着毫无变化的粮袋嚎啕大哭。本来可以拿双份的,却被拖累成了减半发放。

    “行了,我从来都没有怪过你!当年选择跟你,也是看中你的老实本分,并不是你的才学。”杨莲低声说道:“咱俩是夫妻,你无法撑起这个家,就交给我来。”

    “可我会责怪我自己。帮不上忙也就罢了,反而成了拖后腿的。这让我情何以堪哪?”男人哽咽道。

    “相信我,你是我选定的男人,你一定可以学好。”杨莲安慰说。

    “阿莲,你放心。为了咱们的孩子,我一定要学好!”男人承诺说。

    刘正站在队伍的后面,望着杨莲夫妇离开的背影。他也很期待夫妻双双把学上的终极效果,会是什么样的?

    终于轮到不及格的家庭领取口粮了,看着减少的份额,无论男女都伤心欲绝。

    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周考成绩决定了一家人未来一周的生活状况。原本得过且过的村民们,终于端正学习态度了。

    黄土村百姓的表现,让刘正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可以把讨厌的事情,转变为喜欢;然而没有利益的爱好,注定会是空中楼阁。

    黄土坡驻村夜校的奖惩制度,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百姓对学习知识的态度,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仙峰蒙学的布局。

    通过第一次周考的结果,刘正仿伟看到了学海争流的盛况。

    杨莲的男人上课的时候不再吊儿郎当,而是拼命的学习。

    一周之后,杨莲的男人居然在周考中拿到了四十分。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杨莲协助杨花监考,破获了一起恶性作弊事件。按规定应该获得口粮奖励。可是摊上了一个不及格的男人,她的奖励份额就被当众取消了。

    杨莲夫妇第二次与口粮加成奖励失之交臂,这让杨莲的男人非常痛苦。甚至生出了弃学之心。

    “阿哥,你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学好!”杨莲劝道。

    杨莲的男人抱着脑袋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的盯着地面。

    刘正走过去的时候,杨莲的男人突然站了起来,快步迎上前,惴惴不安的问道:“班长,你觉得我可以学好吗?”

    “这个你可不能问我,得问问你自己的心!”刘正答道:“有志者,事竞成!你要是对自己有信心,就一定可以取得进步;你要是对自己没有信心,那就万事皆休。”

    “班长,我黄狗剩讨了个好堂客呀!眼瞅着都拖了两回后腿了,怎么着也不能出现第三次。”黄狗剩说道:“为了粮食奖励,咱这个榆木脑袋也豁出命去拼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黄狗剩开始拼命的学习。笨鸟先飞,飞不动也要努力向第一梯队的杨莲靠拢。

    黄狗剩的努力学习很有成效,当成一班的学员迎接第三次周考的时候,他成功的迈入了及格者的行列。

    杨莲的周考成绩依旧保持在前三甲。这一回,他们夫妇终于领到了额外奖励的口粮。

    黄狗剩看着身边的学员们那种羡慕的眼神,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是一种成就,更是一种荣耀。

    从此之后,黄狗剩的学习态度就更加的积极了。

    刘正对于杨莲和黄狗剩的学习态度非常欣赏,还特别指示杨花和杨水紧急磋商。在第四周的周考结束之后,黄土坡驻村夜校召开了表彰大会,把杨莲和黄狗剩两口子树立为积极学习的典型,并且当众授予“模范夫妻”的称号。

    速成一班是一个矛盾的集体。既有杨莲和黄狗剩那样的先进家庭组合,也有黄松夫妇式的破罐子破摔的反面教材。

    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速度一班学习的难度也在逐渐的加大。一开始黄松倒还可以勉强的跟上杨花教学的进度。可是随着他的老婆杨芯的周考不及格,他们一家的学习氛围就崩溃了。

    杨芯放弃努力的举动,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黄松。

    在第六次周考的时候,黄松也破天荒的不及格。本来和和美美的一个家庭,居然在领完米粮之后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是差点儿动起手来了。

    “为什么吵架?”刘正指挥周围的学员把黄松夫妇分开之后,认真的问道:“驻村夜校可是一个讲文明的地方,更何况你俩是一家人,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

    “班长,你来评评理!”杨芯扯着嗓子喊道:“这点粮食,还不够家里孩子造的。我早就说过了,咱们老黄家祖坟上没有冒青烟,肯定出不了什么秀才。黄松这口子愣是不听劝,坚持要把半年的夜校学制完成。不仅自己不退学,还得拖着我一起熬灯油。这回好了,丢人现眼了吧?”

    刘正总算是听明白了,黄松的家里有一个拖后腿的婆娘,能学得好才怪呢?

    杨芯的精明,似乎并没有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了扯黄松的后腿之上。夫妻不同心,结果就是越学越差,甚至丧失了学习的勇气。

    “杨芯学员,你怎么能够这样做呢?”闻讯赶到的杨花问道:“你不想学本来就是一错,再影响黄松学员就是错上加错了。”

    “老师。老话说得好:不是家人不进一家门。”杨芯辩解道:“我杨芯都学不了的东西,黄松可是一个半截身子埋在黄土里的人了,也有本事学好?”

    杨芯的话,似乎掀起了速成一班的厌学高潮。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的杨花,居然无法做通学员的思想工作。

    一旁的黄松,似乎是一个妻管严的男人。面对杨芯的责骂,只能低着头生闷气。

    刘正望着越来越乱的现在,只得以速成一班班长的身份出面,大声的说道:“学员们,咱们参加驻村夜校的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学习的好坏是能力问题。可是能努力而不努力,那就是态度问题了。官府给了咱们读书识字的机会实属难得,就这样放弃了不觉得可惜吗?”

    周考成绩已经迈入良好之列的黄狗剩,也站出来现身说法,鼓励学员们认真学习。不求成为名震乡野的秀才,但愿可以识文断字,从此不受世家欺负。

    速成一班的学员受了黄狗剩的刺激,总算是重新燃起了学习文化知识的信心。

第964章 信心之源

    黄松夫妇的闹剧,让刘正发现了驻村夜校的问题。

    杨芯扯黄松后腿的行为,在整个黄土坡驻村夜校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刘正虽然说协助杨花暂时性的平息了事态,但是发生在米粮发放处的事情,却给夜校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致命的挫伤。

    黄土坡驻村夜校的管理层紧急召开会议,准备集体讨论学员厌学的问题。刘正也作为学员代表列席会议并做了发言。

    刘正在发言中指出:黄土坡驻村夜校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家中无粮的穷苦百姓。他们白天得担负起沉重的劳动任务,晚上还得参加夜校学习文化。

    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劳作模式,只想通过熟悉的生活方式解决温饱问题,并没有太多改变现状的想法。

    总的来说,夜校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很低,甚至可以说是无限接近于零。米粮的刺激,虽然说在一定程度上诱使学员努力学习,但是却无法打破学习困难的桎梏。

    黄土坡的夜校学员,大多都是为了米粮而读书。当他们发现读书识字获得的米粮,根本就无法弥补上学造成的损失,也就没有人愿意坚持了。

    刘正觉得夜校的教学计划,在难度方面存在着重大的问题。须知道,夜校的学员没有底子,第一次周考,只有不到六成的学员超过及格线。

    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就有越来越多的学员跟不上了。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就让三分之一的学员有了厌学之心。

    倘若不及格的学员越来越多,就会导致那些人信心崩溃,从而弃学。

    “各位,夜校速成班不是启蒙教育。咱们只是要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扫盲。”刘正说道:“我提议降低教学难度,让九成以上的学员可以轻松超越及格线。”

    “庄主,若是九成以上的学员及格的话,驻村夜校的米粮开支将会成倍增加。这会超出咱们的预算,还请三思!”杨花说道。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百姓的学习积极性问题。你们一定要尽快拿出新的教学方案。至于米粮方面的缺口,我来想办法协调解决。”刘正说道。

    刘正也是没有想要,杨花为了节省粮食,居然忘记了开办驻村夜校的初衷。

    夜校教学一个多月,居然有超过四成的学员,无法拿到足份的口粮。这样的结果,怎么可能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呢?

    刘正从来都没有想过,他眼中小儿科式的教学,对黄土坡驻村夜校速成班的学员来说,却是老大难的问题。

    夜校学员没有基础,学习起来十分的吃力。再加上周考制度和米粮奖惩制度的推行,很多人都开始知难而退了。

    杨水无法否决刘正的提议,只好责成杨花重新拟定教学计划。最大限度的调动夜校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速成一班的学员突然发现,课堂教学的内容变简单了。学习起来也不费劲了。就连一直吵着要退学的杨芯,也重新燃起了学习的兴趣。

    “班长,这是怎么回事呀?”杨莲问道。

    “夜校教学计划的修改,是为了让更多的学员掌握文化知识。”刘正答道。

    “班长,这不公平。我和狗剩哥整宿整宿不睡觉,才达到了现在的水平。这教学难度一降低,咱们家可就亏大了。”杨莲吼道。

    “杨莲学员。别人考一百分,是受到能力水平所限;你考一百分,是受到总分所限。”刘正说道:“你所掌握的知识并不会欺骗你。只是你现在面临的竞争对手,层次太低而已。”

    刘正告诉杨莲,知识水平的层次,与咱们身边的竞争对手息息相关。与什么样的人竞争,就表现出该层次的能力水平。

    比如说一个书生与农民竞争,想要让农民心服口服,就得在种地上做出一番成绩。倘若以己之长击农民之短!虽然说可以收获尊重,但是却没有办让作为对手的农民心悦诚服。

    黄土坡驻村夜校的开办,只是为了扫盲,而不是超越层次的改变夜校学员的命运。

    杨花降低教学难度之后,速成一班的学习氛围更加的浓厚了。整整七天的时间,所有的学员都卯足了劲要拿到足额的口粮。

    刘正望着连走路都在复习的学员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相比前一段时间不绝于耳的哀声叹气,眼前的这一幕才是积极学习的标准体现。

    例行周考,刘正发现很多学员的答题速度都有所提升。

    成绩公布之后,速成一班只有两个人不及格,良好的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二。这是黄土坡驻村夜校开办以来的最好成绩。

    刘正并没有跑到优秀学员扎堆的地方去凑热闹,而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不合格的学员身上。那两名不及格的学员就是黄叶和杨青。此刻正扎堆在一起窃窃私语。

    “黄叶,咱们退学吧!”杨青垂头丧气的说道:“速成一班就咱俩不及格,实在是丢人现眼哪?”

    “退学?”黄叶惊道:“这次考不好还有下次。要是退学了,就得一辈子顶着不及格的名声。咱们还得在黄土坡过日子,可不仅仅是一辈子的事情,甚至是祖宗十八代都会跟着蒙羞。学,拼了命也得努力学习。别人可以考及格,咱也可以。”

    黄叶的一番话,着实把杨青吓着了。想不到顶着不及格的帽子退学,居然会让家里的老老少少都抬不起头。

    前一阵子不及格的人多,大家吵着闹着退学,那也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情。反正大家都是一个样,退了学也不至于辱没家声。

    现在大部分人都及格了,黄叶和杨青反而不敢轻举妄动。退学损失的不仅仅是口粮,还有无法摘掉的不及格的帽子。

    大家都落后的时候,不及格的人不会觉得丢脸。现在大家都过了及格线,黄叶和杨青才发现,原来学习成绩垫底真的很丢人。不仅丢自己的脸,还会连累家人。

    到时候黄土坡的人谈起黄叶和杨青,第一时间就会想要夜校学习期间的不及格,接着就是以讹传讹的编排两人的祖宗十八代了。

    “黄叶,你说得对。咱们不能顶着不及格的名声过日子,这样会辱没祖宗的。”杨青说道。

    刘正站在黄叶和杨青的背后,听了两人的对话之后,默默的走开了。

    杨花跟在刘正的身后,亦步亦趋。

    “庄主,我有些搞不懂——为什么不及格的人多了,反而会丧失学习的信心?”杨花问道。

    “有一个词语叫做法不责众,意思是说即便是法律,也无法约束某些集体的行为。”刘正答道:“大家都表现得很差劲,那就是大哥不说二哥,哪个都差不多。然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不及格的只有黄叶和杨青,那就引人注目了。这就是所谓的响鼓不用重槌。”

    刘正的解释,也就是速成教育的小窍门。让绝对多数的人合格,就会刺激不合格的学员加倍努力,从而提高速成班的教学质量。

    用少数人的委屈作为典型,可以促使所有的学员加倍努力。落后就要丢脸,这就会形成良好的竞争习惯。

    黄叶和杨青没有办法逃避,就只能想方设法的努力学习了。谁都想要成为他人记忆之中的一部分,却没有人愿意成为屈辱的笑料。

    刘正很同情黄叶和杨青。只是他不会再次推动修改速成班的教学计划。速成一班,总得有人成为反面典型,才能让其他人引以为戒。

    米粮的诱惑,只不过是把人聚集到了教室里;荣誉的鞭策,才能激发所有学员的积极性。

第965章 学习荣耀

    刘正想起一句老话——人穷志不穷!

    黄叶和杨青的选择,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情。即便是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也有一颗追逐荣耀的心。

    黄土坡驻村夜校的教学手段,总体来说效果是不错的。只是还需要加强细节方面的设计,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降低教学难度的效果,虽然说立竿见影,但是却会在百姓心中,形成一个学习文化知识轻松简单的错觉。一旦越来越多的家庭热衷于自学成才,就会引发新的问题。

    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就成了刘正调研考察的新课题。既要保持学员的学习热情,又不能人为的制造漏洞,使得学员们骄傲自大。

    不及格的学员多了,会造成大面积退学的负面影响;优秀的学员多了,也有可能导致广大的家长拒绝天长日久的蒙学教育。

    速成班存在的意义,其实是为了让家长主动把孩子送进蒙学。若是让夜校学员自大到比老师还厉害的话,估计很多家长为了缩短孩子的学习时间,从而选择在家自习。

    刘正很担心大面积的隔离式自学机制,容易导致蒙童们失去竞争的乐趣。军队的令行禁止源自于纪律和榜样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居家自学完全依靠蒙童的自律。这简直就是缘木求鱼。

    速成班只能充当扫盲的职能。只要让百姓们深刻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算是达成目标了。绝对不能把速成培训当成精英计划,否则就会影响地方蒙学的正常秩序。

    刘正知道,晋国在仙峰推广的全日制蒙学,每天的上课时间是八小时;然而黄土坡驻村夜校速成班的授课时间,仅仅是两小时而已。

    要是家长们认为学习知识轻松简单,就会按照夜校速成班的学习时间要求蒙学。这将会是整个晋国教育的政治灾难。

    想到这里,刘正又召集杨水和杨花开会讨论。如何让夜校学员认识到学习的困难,从而保障全日制蒙童的学习时间。

    表面上的尊师重道,相信所有人都办得到。然而发自内心的尊重老师,或者是说在思想层次上与老师高度的保持一致。这样的要求,估计很少有人达标。

    特别是作为蒙童的家长,那些自认为比启蒙老师强的个人,恐怕很难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的老师。

    不如老师的家长,才会心甘情愿的把孩子的命运交给老师掌控;即便是有人愿意把孩子交给不如家长的老师,估计也会在孩子的培养方向上产生分歧。

    家长需要望子成龙,老师也想桃李满天下。家长与老师对蒙童前程的影响,必将以一方彻底的败退而告终。

    刘正以为,老师掌握着晋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要在蒙童的前程方面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多一些不如老师的家长,少一些不如家长的老师,才是晋国的教育之幸。

    “庄主,到底什么是不如老师的家长呀?”杨花问道:“什么又是不如家长的老师呢?我怎么感觉这两句话太拗口了。”

    “杨花,这其实很好理解。在家长们望子成龙之心的驱使下:一部分家长完全信任老师,把老师的话奉为金科玉律,不折不扣的执行;另一部分人则有着充分的见识和阅历,在孩子的前途上只会把老师的意见作为参考,甚至会背道而驰。”

    “庄主,您的意思是说:有的家人自认为比老师厉害,就会在孩子的培养方面取代老师的位置吗?”杨花问道。

    “不错!这就是所谓的外行领导内行。”刘正说道:“说句实在话,接受金日制蒙学教育的蒙童,与家长呆在一起的时间,肯定没有老师多。互相交流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让这样的家长来引导孩子的成长,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庄主,这其实也不能怪家长。据我所知,老师只会提供参考意见而不会对孩子的人生负责;家长需要孩子尽孝道,这就涉及到了安度晚年的问题。”杨水说道:“个人出发点不同,对孩子前程的关注程度也就不同。”

    杨水的话,让刘正明白了——从某种程度来说,孩子的老师在家长心中的地位十分尴尬。老师培养孩子,讲究的是提点,搏的是名声。再加上老师面对的孩子数不胜数,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某一个孩子的成长。

    家长的孩子是固定的,好坏都得一力承担。这就导致了老师和家长,在优秀孩子培养方向上,会反复的争夺。家长胜利,老师罢工;老师胜利,父子反目。这些都是有史料可查的。

    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其实十分微妙,甚至可以说是矛盾对立的存在。

    刘正也怕驻村夜校速成班的降低难度,会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一批自以为强大的家长。毕竟可以让大多数家长心悦诚服的老师,绝对是凤毛麟角。

    黄土坡驻村夜校速成班,在刘正看来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说句实在话,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在任何时代都能通用。

    给老百姓扫盲,的确可以提升基层建设国家的能力。然而教育大众化的后果,就是降低知识分子的含金量,最后催生一批自高自大的家长。

    刘正始终记得,前几天经过黄松家门口的时候,杨芯训斥三个娃儿说:“你们三个兔崽子,咋就这么不中用呢?老娘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到速成夜校上上课,考试的时候也能有七十来分。学习知识不是挺简单的嘛,更何况你们几个一天学习八个钟头,有什么理由学不好?再者说了,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别人能学好,你们三个怎么就不行?”

    刘正本来打算拜访黄松的,听了杨芯的话之后,顿时就打消了原有的念头。

    杨芯的话,基本上代表着黄土坡大多数家长的态度。对蒙学一知半解的村民,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家庭教育投入,更对各阶层教育资源的差异一无所知。

    同一个班级,落后于人就是不努力,不专心。一旦孩子的成绩达不到家长的预期,后续的教育投入就会戛然而止。这种家庭的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想要脱颖而出的难度也是同龄人的无数倍。

    说起教育资源的家庭差异,黄土坡驻村夜校的学员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就拿杨莲和黄狗剩来说吧!杨莲作为一个家庭的女主人,拥有知识不仅可以言传身教的培养下一代,还可以鞭策家里的男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黄松和杨芯,同样是好与差结合的一家人。杨芯作为家里的女主人,由于知识层次的差异,在追求进步方面肯定是不如杨莲的。

    女人的妒忌心,会让杨芯把争面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至于她本人,反而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味道。这样的母亲,带出来的孩子肯定也是千方百计的推卸责任。

    刘正知道,即便是黄松有能力学好,也无法带动杨芯共同进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会让男人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从属地位。

    杨芯要操心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努力学习。

    反观杨莲和黄狗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落后的是男人,在女人的监督之下肯定会主动学好。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女人,肯定会带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老公和一群识文断字的孩子。反之,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男人,对同床共枕的文盲女人,可就束手无策了。

    刘正也不知道,降低夜校速成班教学难度的利与弊,只能不断的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第966章 夜校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正对黄土坡驻村夜校的考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总的来说,夜校速成班的开办不仅完成了扫盲任务,还促进了百姓之间的有序交流,加深了百姓之间的同学情谊。

    半年的同学情谊,将会影响百姓的一生,甚至是下一代。上一代的亲密关系,基本上都会顺理成章的传递给下一代。

    地方百姓的情谊,有血缘关系的可以论亲戚。这样就会对外来户产生一种本能的排斥。现在多了一层夜校速成班的同学关系,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原住民与迁居者之间的隔阂。

    刘正的商人身份,令他切身体会到了速成班培训前后,黄土坡百姓对他的态度变化。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同学半年,刘正的商人身份,靠着同学关系,在黄土坡站稳了脚跟。杨花等土改工作组的成员,也在夜校的教学中,走进了黄土坡一带老百姓的心里。

    近距离的聆听百姓的心声,有利于制定出一套符合黄土坡实际情况的土改政策。

    晋国在仙峰的新政策,得到了绝对多数百姓的拥护。

    半年的时间,晋军不仅在仙峰站稳了脚跟,还获得了大量的优质兵员,补充进入了一线作战部队,迅速的提高了晋军在益州山地作战的能力。

    黄土坡驻村夜校的成功,不仅为接下来的大扫盲行动提供了参考方案,还给梅园政事堂提供了一个了解百姓的窗口。

    刘正决定对驻村夜校进行经验总结,同时让杨水负责益州北部数郡的扫盲计划,因地制宜的宣传晋国的政策。

    仙峰土改进行得很顺利,这与杨花等土改工作组成员的老师身份密不可分。再加上深入的接触与了解百姓的需求,使得土改工作组在具体的分配方案上,做到了合情合理又合法。

    各种捷报雪片般的飞到了碧云寺。

    “庄主,仙峰的土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动一动了?”杨修问道。

    “德祖,驻村夜校的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是时候把杨水调回碧云寺,替咱们训练一支先头部队。让一批拥有军事常识的当地人作为向导,可以更好的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刘正说道。

    在刘正的竭力主张之下,信使带着命令,快马加鞭的赶赴仙峰最偏远的村子。

    收到命的杨水把驻村夜校的事情交接给了杨花,连夜赶回碧云寺待命。

    与此同时,甘卓也收到了碧云寺的命令,准备筹建一个适应益州地形的两栖作战督。

    杨水被任命为营长,负责组建一支编制为一个连的向导支队。

    杨莲,黄松,黄平,三人成了向导一文队的排长。

    “营长,我们这些人,将来也就是替主力部队带带路而已,又不用上阵杀敌,有必要系统的学习军事知识吗?”黄平问道。

    “大家可不要掉以轻心。一旦进入作战区域,短兵相接的战斗,随时都有可能打响。”杨水说道:“万一发生险情,咱们也得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杨水告诉向导支队的成员:晋军南下,平原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山地作战就差强人意了。一旦进入山区与蜀军短兵相接,向导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向导的能力将直接决定一支部队的生死存亡。

    毕竟晋军将领的本能,依旧处于平原作战模式。纵观华夏历史,很多在北方纵横驰骋的将帅,到了南方水网密布的地带,突然之间就不会打仗了。

    同理,南方将领到了北方,也会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吃大亏。这是对战争的地域特性评估不足,更是对敌我行军速度的判断有误。

    杨水的话,算是统一了三位排长的思想。整个支队很快就进入了作训状态。

    一个月之后,杨水向碧云寺汇报了第一阶段的作训成果。

    刘正对向导支队的期望很高,闻报之后,就带着指挥部的人前往黑石咀训练营,视察向导支队。

    看完向导支队的训练之后,刘正决定:与向导支队的排长杨莲进行对话。

    “庄主,我不明白,晋军战士骁勇善战,晋军将领也是身经百战。为什么在战旗一带的战斗,晋军一线部队会频频吃亏?”杨莲问道。

    “道理很简,就是对速度的把握出了问题。”刘正答道。

    刘正坦言:晋军主力南下益州作战,大多数晋军将领的作战思维依旧处于北方平原。平原行军,日行百里更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北方的道路都是一条大路,平原无遮无挡的环境,也很难对大部队的行军加以牵制。

    因此,北方将领对于行军速度的了解,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如今到了益州腹地的东安和仙峰,再按照传统的行军速度制定作战计划,布置作战任务,就会在具体的衔接上出现问题。

    益州地理环境复杂,不为人知的小路比比皆是。更何况蜀军的武器多是单兵作战装备,更利于走小路进行穿插。

    晋军的战斗,一向依赖重型武器,大军行进对道路的需求十分严格。这也就是说,蜀军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晋军的动向。晋军却无法判断蜀军的位置。

    武器的特性决定行军路线,这是特殊武器对道路的特殊需求决定的。

    晋军重型武器的存在,直接圈定了晋军攻打战旗的路线。这样就会给蜀军可乘之机。

    对于兵家必争之地的判断,是一名将领最基本的素质。之所以有人可以进行预判,也是基于对敌军装备与编制的了解。

    装备决定行军路线,也是判断大军动向的重要依据。也许有人可以出其不备的轻装。然而轻装突击就必须要承担风险。小打小闹可以冒险,大型战役就不存在冒险的可能。

    山地作战,晋军的人数优势难以发挥作用,重型武器也会成为蜀军的活靶子。最关键的是晋军将领在短时间内,既做不到知己,也谈不上知彼。盲人骑瞎马,根本就不知道问题的所在。

    向导支队的存在,一来是协助先头部队建立交通线;二来是让主力部队尽快适应山地战,做到知己知彼。

    向导支队收集的数据,可以成为晋军将领制定作战方案的重要参考。毕竟北方战场的数据已经不合时宜,就得因地制宜的找到新的战争数据。

    西蜀地形图只是解决了晋军的方向问题,却没有办法给晋军主力额外的选择。蜀军完全可以分析出晋军主力的位置,从而决定是打是撤。

    “庄主,我们向导支队也就是一个连的编制。相对于整个战场来说就是杯水车薪呀!”杨莲说道。

    “不,你们的存在,只是为了给晋军主力制造出其不意的可能。”刘正说道:“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可以更加合理的进行布局。尽量不给蜀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刘正对向导支队的要求,就是给晋军将领换上一副山地作战的思维模式。从而实现对各部行军速度的切实掌控。

    再有就是主力行军的后勤保障也会有南北差异。北方行军,需要注意敌人的骑兵突袭。因此警戒部队当以快速成阵的枪兵为主。

    然而进入山地战场之后,敌军的偷袭必定是弓兵为主。若是再让枪兵部队承担警戒任务,防御薄弱的枪兵,很有可能成为敌人的弓箭打击下的活靶子。

    因此,山地作战,担任警戒任务的部队,只能是刀盾兵。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警戒兵种的转变,也就意味着山地作战需要全新的作战思维。然而晋军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参考。

    向导支队的存在,就是提供各种数据的原始单位。

第967章 东安练兵

    刘正视察黑咀石训练营期间,晋军东安作战部队连续吃了好几次大亏。

    负责东安前线的魏延,派儿子魏昌赶到碧云寺求援。

    贾诩无奈,只好派人把魏昌送到黑咀石。

    刘正了解到东安的战况之后,决定把向导支队的后续训练转移到东安。

    杨水命令部队拔营,急行军赶到东安。

    刘正与向导支队一起行动,魏昌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成了唯一的随行人员。

    刘正赶到东安之后,立即命令魏昌负责安排向导支队的训练营地以及协调相关的后勤保障。随后就快马加鞭的赶向了魏延的指挥部。

    魏延见到刘正之后,一面准备午饭,一面让参谋吴兑介绍战场拉锯的情况。

    双方拉锯的金龙场,位于梓潼西北部,东邻梓潼双板,西接江油战旗、新安,南与梓潼黎雅接壤,北至江油东安。

    金龙场属丘陵地带,全境由纵穿南北的三道山梁,以及两条小河组成。特别是位于中段乌龙罐、魏家山、秤砣山、凤凰山、青龙庵等地,海拔最高。从而形成蜿蜒起伏的低山区,是天然的伏击地形。

    蜀军依山托水,与晋军前线部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晋军的重型武器根本就施展不开,轻装上阵又无法抗衡蜀军的单兵弓弩,完全是一副被动挨打的局面。

    “文长,你们就没有想过改变被动的局面吗?”刘正问道。

    “庄主,我们也想过佯退诱敌。可是没有重型武器的掩护,行军速度又处于相对劣势,好几次佯退都弄巧成拙,搞成了真败。才形成了如今困顿的局面。”魏延答道。

    “吴兑参谋,你们现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刘正问道。

    “庄主,金龙场的拉锯战,最大的困难,是战场节奏无法把握!”吴兑答道:“以前北方大战,可以居高临下的观察各部的位置。想要及时调整部署,只需要摇动令旗就可以完成指挥。然而金龙场的战斗,每一个命令都得靠传令跑步通知。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被蜀军刺候截杀。”

    吴兑的话,让刘正明白了,金龙场大战的两大困难:一是将领无法关注战场态势,只能凭借着前线的战报生成新的命令;二是新命令的传达也是问题,复杂的山地环境让蜀军刺候肆意妄为。

    魏延告诉刘正:东安前线指挥部也安排刺候部队进入山区,清剿蜀军刺候。只可惜战斗习惯存在着问题,效果很不理想。

    晋军刺候的标配钢弩,由于准头较差,进了山就成了摆设。蜀军刺候的竹制短弓,反而成了刺候战的远程打击手段。

    指挥部也考虑过更换装备,只是刺候营已经忽略了弓箭的训练,临时抱佛脚也无济于事。再加上军中没有制作弓箭的材料,魏延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正一时之间也无法解决刺候营的问题,只好让吴兑去找魏昌,通知杨水到指挥部开会。

    “庄主,魏将军:刺候营的问题我已经听说了。我认为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装备更换,即便是紧急换装弓箭,也是无法与蜀军刺候正面抗衡的。”杨水说道。

    既然临时换装不可取,就得转换新的思路。

    杨水建议魏延:针对金龙场的地形,选择战场节点。以刺候为先导控制战场节点,再派出连排为单位进驻,源源不断的增加兵力,一步一步压缩蜀军的腾挪空间。

    刺候控制一个战场节点,就在该节点派驻一个连。把整个金龙城弄成一个蜘蛛网,最后再通过增加兵力厚度的办法连网成片。

    蜀军的小规模偷袭,肯定无法对战场节点构成威胁。若是敌军想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晋军有战场节点作为支撑,一定可以拖着蜀军打消耗战。

    一旦进入消耗战,拼的就是交战双方的后勤保障了。蜀军轻装远道突袭,后勤保障十分脆弱。肯定不敢跟晋军打消耗战,这是咱们的唯一优势。

    刘正决定听从杨水的建议,在金龙场大搞战场节点。可是如何选择战场节点,就成了当务之急。晋军将领不熟悉金龙场的环境,倘若在地图上勾画战场节点,很有可能闹出笑话。

    杨水决定,把向导支队以三人战斗小组为单位,分散编入一线作战部队。专门负责战场节点的选择和具体的战术安排。

    魏延立即命令作为预备队的一个督,抽调三十六个连执行战场节点的作战任务。

    刘正想要亲自考察战场节点的战斗模式,于是就提出了加入战场节点计划,还选定了凤凰山作为考察的对象。

    魏延苦劝无效,打算亲自陪同刘正前往凤凰山。

    杨水也怕刘正有什么闪失,只好积极请命。

    “文长,你是金龙场战场的指挥官,必须要坐镇指挥!至于杨水,向导支队编入作战部队之后,就得掌握大局。”刘正说道:“你们必须要留在指挥部协调大军,前往凤凰山的事情,由我带一个连进驻那里就可以了。”

    魏延无奈,只得安排魏昌带领警卫营的一个连配合刘正。

    杨水左思右想,最后决定派出杨莲小组编入魏昌的警卫连。以柔克刚,或许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负责执行战场节点计划的三十六个连编制完毕。

    刘正和魏昌的警卫连也完成了战前准备,随时可以出发。

    魏延被刘正盯着看,心里直发毛。犹豫再三之后,毅然下达了出击的命令。

    刘正站在警卫连的前面,习惯性的召唤梨花枪。连续三次都没有成功,他的心中就有了不祥之兆。只是剑在弦上不得不发,万般无奈之下,随手就从武器架上抽了一杆红缨枪装装样子。

    魏延见状大吃一惊,忙看向了刘正。

    刘正挥手打出了军中无戏言的手语,不许魏延更改作战命令。

    魏延无奈,只得拉过魏昌叮嘱一番。

    为了避免魏昌玩忽职守,魏延特别强调了刘正基于某些原因,被限制使用武力。至于是否可以拥有自卫的能力,也没有个准。

    魏延的叮嘱,让原本把进驻凤凰山节点,当成武装出游的魏昌,顿时就觉得压力山大。

    “将军,我建议立即改变战场节点的作战计划!”魏昌低声的说道。

    “魏督将,这朝令夕改乃是军中之大忌,庄主是不会同意的。”魏延说道:“咱们魏家的命运,就拜托给你了!”

    魏昌的心里没有底,刘正为什么要以身犯险,难道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打击当阳魏家的理由?

    魏延也是忐忑不安,毕竟刘正的行为着实怪异。单独行动,还要孤军深入进驻凤凰山,又表现出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这可是明目张胆的给魏昌施压。

    刘正情不自禁的握紧红缨枪,原本脆弱无比的枪杆,居然在一瞬间变得韧性十足。

    东安发生的事情着实诡异,刘正也不知道,究竟是世家的反噬,还是天命削弱魏家?

    凤凰山的存在,难道真的会殒落真龙吗?

    刘正无法理解天命,只不过削弱世家是兴汉使命的根本前提,即便是身死道消,也要坚定不移的执行。

    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刘正体会到了久违的感觉。

    汗流浃背的滋味,不断的刺激着刘正的神经。

    这样的感觉太真实了,似乎让刘正有了一种大限将至的错觉。

    魏昌亦步亦趋的跟在刘正的身后,那带着节奏感的脚步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杨莲望着凤凰山的模样,心情格外的复杂。

第968章 四女救夫

    刘正艰难的行走在凤凰山上,那一滴滴的汗水,似乎错乱了天地间的声音。

    魏昌的情绪十分复杂,似乎迈出的步伐格外的费劲。

    刘正的异样,似乎被遥远的禹村总部感应到了。

    几乎就在同一个瞬间,华夏所有的兴汉别院,都得到了相同的讯息——续命有疾,天人亦衰;四女救夫,凤凰和鸣。

    禹村总部,甄宓脑海中的兴汉小精灵发出了红色警报,似乎预示着刘正处于极度的危险。她忙跑去找轩辕无双。

    “无双姐!”甄宓痛苦的喊道。

    “你不用说了,我已经知道了。世家传承,受华夏气运庇护。庄主这回是逆天而行所受到的反噬!”轩辕无双说道。

    “这可怎么办呀?”甄宓问道。

    “叫上东方月,咱们一起去凤凰山。即便是不能逆天改命,也可以同生共死!”轩辕无双答道。

    三女没有耽搁,快马轻装赶往西南。

    久病缠身的林小妖,似乎也接到了消息。她立即取出封存已久的四圣器,紧赶慢赶的追上了三女。

    战王刀,仁王剑,霸王枪,智羽扇终于重见天日。

    东方月接过战王刀,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轩辕无双轻弹着仁王剑,一颗晶莹的泪珠滑落。

    林小妖提着霸王枪,一言不发的专心赶路。

    “大家不用着急。庄主志在济世安民,亦有天道守护。大道之争,不会在片刻之间分出胜负。”甄宓说道。

    “弱肉强食,人间至理。庄主逆行,同道者寡!”林小妖说道:“凤凰山上落凤凰,绿水青山战豪杰。”

    四女把速度提升到了极致,想要尽快抵达凤凰山。

    益州梓潼,金龙场凤凰山。

    原本阳光明媚适宜出行的好日子,居然在刘正踏上凤凰山的山路上的一瞬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不到十分钟,大雨倾盆。

    雨中行军,险象环生。

    “庄主,天降大雨,山路难行。咱们是不是找个地方避雨,待到天晴再继续行军?”杨莲问道。

    “军令如山!”刘正大声说道。

    刘正为了大部队准时赶到凤凰山节点,拒绝了杨莲的提议,命令所有的人的雨中行军。

    一小时后,刘正和警卫连走到了凤凰山最险要处。

    突然,山上密林中射出数百支长箭。

    魏昌已经被大雨折腾得高度紧张,立即指挥警卫连强势反击。

    蜀军似乎浅尝辄止,稍微接战一番之后立即退却。

    魏昌闻报大喜,刘正却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刘正等人赶到凤凰山节点的时候,突然发现那里已经插上了刘字大旗。

    简单的营地里,八百精锐蜀军由四名大将带领。

    为首之人,手持双股剑,头顶承天冠;身穿龙袍,胯下的卢马,乃是蜀汉至尊刘备。

    诸葛亮羽扇纶巾,侍立于刘备之左。

    再有二将,一人手持青龙偃月刀,一人倒提丈八蛇矛。

    “关云长,张翼德:你们不是死了吗?”刘正惊问。

    “我们兄弟若是不死,蜀汉焉有今天!”张飞笑道。

    刘正听了张飞的话,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骄兵必败。

    关羽死,张飞殁,晋军对蜀汉的压制瞬间放开。又给了蜀汉五十年的发展时间,时至今日才挥师入蜀。更是借助战争削弱世家,盲目的推动两线作战。

    “刘庄主,朕受命于天,永远都不会被压制。你狂了百年,终究还是要埋骨凤凰山。”刘备说道。

    “玄德大兄,九十年前你做了公孙家的狗;九十年后的今天,你又成了上官门的狗。你说你这一生,还有做人的时间吗?”刘正问道。

    “辱我大哥者,死!”张飞咆哮道。

    张飞手持丈八蛇矛,驱使乌云踏雪冲向了刘正。

    魏昌上前阻拦,却被张飞一矛拍飞。

    杨莲似乎受到了惊吓,整个人不受控制的趴在了地上。

    刘正竭尽全力的举起红缨枪,迅速的迎向了飞驰而来的张飞和丈八蛇矛。

    红缨枪一触即溃,丈八蛇矛直击刘正面门。

    眼看刘正就要伤在张飞的丈八蛇矛之下的时候,天空忽然裂开一道口子,林小妖手持霸王枪,敌住了对手。

    关羽见张飞受阻,立即带着身后的蜀军冲击警卫连。

    东方月拖着战王刀,杀入了蜀军的刀阵。

    战王刀斩下,并没有想象中的成就。刀刃触及蜀军战士身上的怪甲,居然被弹回。

    东方月也受到了反震,五脏六腑瞬间移位。

    “藤甲兵!”随后赶到的甄宓惊呼道。

    “阿宓,你快说说,藤甲兵有什么弱点吗?”轩辕无双护住了东方月之后,着急的问道。

    “据说怕火,一点就着!”甄宓抺了一把额头上的雨水,大声的吼了出来。

    轩辕无双闻言,绝望的摇了摇头,护着东方月后撤。

    林小妖终究不如张飞,陷入了劣势。

    诸葛亮羽扇纶巾,邀甄宓单打独斗。

    刘备没有对手,提着双股剑追着刘正砍。

    晋军警卫连遇上蜀汉藤甲兵,打得格外的憋屈。

    “兴汉护民,平生之志;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刘正避开了长驱直入的双股剑,拼尽全力吼道。

    也许是天命所至,一声惊雷,乌云尽散。下一刻,烈日炎炎,雨水入泥。

    诸葛亮久战不下,居然打出了真火。

    火星四溅,让左右的藤甲兵受到了误伤。

    凤凰山的激斗,震惊了整个华夏。

    远在龙城的兴汉山庄成员,紧急支援凤凰山。

    赵云找上了刘备,吕布敌上了张飞。

    陆逊赶到之后,立即接替赵云继续攻击刘备。

    紧接着,碧云寺方面展开了全线反攻。邓艾挥师直下梓潼,郭淮带兵突破江油。

    甘卓奇袭战旗,猝不及防的诸葛尚退守绵阳。

    甘宁绕道攻击德阳,准备合围绵阳蜀军。

    凤凰山上,刘正终于突破自身的桎梏了。

    梨花枪上散发出圣洁的白芒,让近在咫尺的刘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益州,是华夏的益州,如今晋国代表华夏。此番凤凰山决战,你等大势已去,还要负隅顽抗吗?”刘正喝问。

    “我有藤甲兵,天下大可去得!更有仁义双股剑,统御万民不在话下!”刘备答道。

    刘正为了打掉刘备的幻想,示意陆逊施展本命技能,准备火烧藤甲兵。

    藤甲兵结阵而战,才足以威胁晋军战士。陆逊用火,恰好可以打乱蜀军的阵形。

    刘正的梨花枪顶在藤甲上,并没有发动刺穿的效果。只不过暗劲涌吐,令碰触的藤甲兵受了严重的内伤。

    诸葛亮缓缓的向刘备靠拢,气喘吁吁的说道:“主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今刘庄主已经躲过了宿命之疾,再战无益。”

    “孔明,朕不甘心哪?”刘备愤怒的吼道:“此番退却,前路又在何方?”

    “主公,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伤。”诸葛亮说道:“藤甲兵没了,咱们还可以训练更加强悍的兵种。我坚信天无绝人之路,只是咱们都得活着。”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当机立断传令撤军。路过绵阳的时候,带着诸葛尚收容的残部退守新都。

    邓艾陈兵广汉,准备敲开成都的门户新都。

    刘正命令魏延集结主力,奋力抢占安县一带,肃清蜀军残余。

    一个月之后,晋军各部陆续赶到广汉集结,准备发起新都决战。

    凤凰山的战斗,把兴汉山庄的一干成员吓得不轻,开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对刘正实行禁足。

    为了束缚刘正,甄宓四女被特批留在军中,专门负责监督。

    由于东方月的伤势严重,刘正也找不到理由把四个女人赶回禹村总部。

    刘正望着甄宓四人,总感觉少了什么!只不过在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只得作罢。

第969章 郭颖之谋

    “四个人,为什么是四个人,为什么只有四个人?”刘正问道。

    “夫君,小颖可能,也许,好像是生病了!”甄宓解释道。

    “同床异梦,简直就是同床异梦哪?”刘正怒不可遏的吼道:“世家之于国,就是吸血鬼一般的存在。看来我还是有些心慈手软了。”

    “庄主,华夏的新兴世家凝聚成了晋国!折腾世家,就是自毁长城的不智之举。”杨修劝道:“郭大人于国有功!”

    “德祖,奉孝之功,就是她郭颖就挟功自傲的本钱吗?”刘正问道。

    贾诩也不同意刘正公开处置郭颖影射郭嘉,毕竟家事不能与囯事混为一谈,得分开处理。

    刘正无奈,只得暂时搁置郭颖的事情。

    刘正刚回到住处,甄宓就走了进来,小声的问道:“夫君,小颖来广汉了,你打算见她吗?”

    “见!”刘正心中有火气,咬牙切齿的说道。

    甄宓转身离开。

    五分钟后,郭颖走进了刘正的房间。

    沉默良久,刘正问道:“小颖,你就不想说点什么吗?”

    “我们之间,早就无话可说了。你还要我说什么?”郭颖低声泣道。

    “凤凰山的劫数,都没有把我和阿宓她们四个弄死,你是不是很失望呀?”刘正问道:“你是不是还在幻想着垂帘听政呢?”

    “凭什么?”郭颖吼道:“为了你所谓的理想,我就得骨肉分离。这样的日子我已经受够了,你想怎么处置,自己看着办吧!”

    刘正可以理解郭颖的愤怒,但是为了华夏的有序传承,他不后悔当初的决定。若是时光可以倒流,他依旧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华夏实在是太小了,不够所有的孩子们瓜分。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用一个人凝聚家族的追随者。

    纵观华夏历史,作为统一的国度,兄弟分家掌权的后果就是国破家亡。

    秦始皇仅仅是两个优秀的儿子就导致了家族内乱,连讨伐山东六国贵族之乱都得启用囚徒。胡亥虽然杀了蒙恬,逼死扶苏,却也直接让边军将士寒心。

    刘正很难理解大秦边军的种种做法。一统华夏的大秦铁骑,居然无法应对项羽的孤注一掷。将士们对胡亥的怨言,居然可以坐视国破家亡。

    只是史实告诉刘正:一个家族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幸运,拥有两个以上的优秀孩子就是严重的灾难。倘若拥有三个以上的人杰,那就是灭顶之灾。

    袁绍和袁术分家,一个掌控河北数州,一个掌控河南粮仓。结果就是袁术亡了,并州的袁绍也远遁西域,到了波斯湾。

    至于曹昂,曹丕,曹彰,曹植和曹冲。兄弟五个都是有资格青史留名的人杰。兄弟几个的一番明争暗斗,好好的一个魏国,终究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前车之鉴犹在,刘正也不敢掉以轻心。保住了梅园的传承,就守住了其他支脉的荣耀。若是也学曹操,以世家的钻营能为,梅园的支脉还有传承的余地吗?

    刘正记得有一位大人物曾经说过——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梅园的这份基业事关重大,更是要小心谨慎的决策。

    刘正不想冷血到杀害子孙后代的那种地步,就只能让支脉的孩子受委屈了。

    梅园发展至今,遇到的对手都是实力强劲之辈。若是把家业让所有的孩子均分,纯粹是自取灭亡。为了传承秩序,支脉的委屈也就不可避免了。

    面对郭颖的质问,刘正引经据典的说道:“小颖,我知道你一直都很恨我无情。可是卢门七郎的后代们的下场,仅有梅园传承无恙。你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吗?一个家庭出现两个人杰,家族传承者的选择就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灾难。失败者的反复纠缠,会消耗大量的资源。等到没有力气挣扎的时候,胜利者也是强弩之末了。咱们的对手可不会闲着。”

    说到这里,刘正也想起在成都苦苦挣扎的刘备。

    刘备只不过是收了刘封当义子就引发了蜀汉的继承者之争。

    当然了,刘封在蜀汉的影响力不大,只有一个追随者孟达。

    刘封靠着自宫逃过一劫,却是令孟达反了蜀汉。想来两人的同袍之谊不似作假。

    若是刘封与孟达有怨,蜀汉处置完刘封,孟达应该感恩戴德,又怎么会主动向晋军靠拢?从这一点足以证明:兄弟阋墙可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事情,还牵扯到了追随者的站队问题。

    刘正心里清楚,以当前兴汉山庄的实力,一旦发生站队事情,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贾诩,杨修,郭嘉,庞统四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的后代也不是吃素的,都有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

    刘正不能给世家站队的机会,就只能委屈自己的孩子了。

    为了确保梅园的传承秩序,就不能给世家操纵太子废立的机会。

    刘正心里清楚,所谓的太子谋反事件,世家才是其中的推手和罪魁祸首。甚至度闹到了父子相残的地步,这就是世家操纵皇帝的确切证据。

    世家为了争夺皇室的权力,不断的增加顺位继承人的数量。从嫡长继承制到嫡脉继承制,最后扩大到了支脉也同等享受继承权。

    世家中意谁,谁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者。

    曹丕为了上位,居然可以煽动曹操更换正室。这才闹出了五杰争鼎的闹剧,严重的削弱了曹家的力量。夏侯渊的后代弃国而走,曹仁和曹洪的后代也逃之夭夭。

    以宗族为核心立国的曹家,到最后竟然无人可用。一门多人杰的危害猛于虎。

    刘正可不想辛苦一辈子打下的江山,却被后来者不费吹灰之力的夺走胜利果实。让孩子受委屈,总比一大家子人都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要好得多。

    “我的孩子也不差,为什么没有资格继承梅园?”郭颖问道。

    “有你这样的母亲,一旦老三继承梅园。我真不知道梅园的基业,究竟是咱老刘家的,还是你们老郭家的资源仓库。”刘正冷笑道。

    世家就是吸血鬼,居然有人为了声名与魔鬼做交易。刘家老三的行为,简直就是崽卖爷田。刘正当然无法容忍这种行为。

    郭颖绝望了,她赌错了。本来就是想利用刘正的歉疚召回刘家老三。只要老三的后人回到华夏,凭借着郭家的底蕴,不出三代就可以与刘立一脉争夺梅园的继承权。

    然而刘正以史为鉴,坚决不同意召回刘家老三,不肯放开支脉回归的口子。

    毕竟主脉的一脉传承,召回支脉就得分润继承权。一代,两代人也许影响有限。若是七代,八代之后,恐怕就会冲击梅园的继承制度了。

    即便是短时间内无法更改主脉独大的格局,也会造成家族内部分裂,从而诱使世家站队。一旦梅园的继承由唯一性变成了多重选择,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世家在梅园继承者方面的话语权。

    世家为什么热衷于替皇室开枝散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凭借着外戚的身份,名正言顺的拿到皇室继承人的话语权。

    刘正可不想梅园的继承人,也是世家眼中所谓的明君。一旦梅园的继承人让世家满意了,晋国也就离灭国不远了。

    郭颖无法改变刘正的态度,终于彻底的死心了。只不过她还是想要替老三那一脉的人争取一番。

    束手无策的郭颖,想到了用死逼宫的办法,迫使刘正让步。以守孝的名义召回老三一脉。

    郭颖害怕自己一个人死无法撼动梅园的基本国策,决定拉上刘家老二的母亲东方月一起死。

    郭家联合东方家,肯定可以在梅园的继承人上拿到足够多的话语权。

第970章 郭颖之殇

    从刘正的住处离开之后,郭颖就去找东方月。

    “月姐姐,你难道就不想咱们家的老二吗?”郭颖问道。

    “想有什么用,梅园支脉出海发展,是基本国策。再说这是夫君的意思,闹来闹去也没有什么意思。反而把一家人的情分弄淡了。”东方月答道:“即便是咱们闹了,夫君也不会同意召回支脉的。”

    “月姐姐,你说咱俩要是死了,夫君会不会同意以守孝的名义召回支脉?”郭颖问道。

    “把他们召回来做什么?”东方月反问道:“再学曹子建作一回七步诗吗?小颖,梅园支脉,现如今已经分出去近五十支了,召回来之后怎么安置,你有想过吗?总不能让一大家子人成为世家的棋子,把晋国搞得乌烟瘴气的吧?”

    东方月的话,算是回绝了郭颖的提议。

    毕竟召回支脉可不简单,肯定会对梅园的传承制度造成冲击。一旦开了口子,就会导致支脉出海的囯策形同虚设。

    若是梅园继承制度发生变化,那些虎视眈眈的世家,肯定会趁虚而入制造梅园的内部分裂。只要梅园继承人的唯一性受到影响,晋国的功勋世家就有说话的余地了。

    一旦梅园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继承人参与竞争,那么主导继承权争夺的力量,就只能是躲在他们背后的世家了。

    刘正苦心孤诣经营的唯一继承人制度,将会在世家的摧残之下变成历史。想要不给世家话语权,就得保证基本国策不会发生更改。

    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旦孩子们发生内斗,作为家长的刘正,就很难站队了。

    刘正不想给后人的内斗站队,就得坚持支脉出海的基本国策毫不动摇。

    东方月可以理解刘正的难处,郭颖却想着如何让梅园更改基本国策。同样的世家女子,却选择了不同的处世态度。

    东方月拒绝了郭颖以死相逼的提议,只不过她在是否向刘正汇报的思想斗争方面产生了动摇。

    郭颖回到房间之后,害怕夜长梦多,于是就选择了吞金自杀。

    东方月自从郭颖离开之后,心里就忐忑不安。不仅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还总是在脑海中浮现郭颖死亡时的模样。

    三十分钟之后,饱受折磨的东方月终于受不了了。连忙披上衣服去找刘正。

    东方月刚走到半路上,就与刘正撞了个满怀。

    “小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怎么慌里慌张的?”刘正问道。

    “夫君,快去看看小颖吧!我怕她会做傻事。”东方月催促道:“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刘正听了东方月的话,心中的那份不安就更加强烈了。

    转过拐角,刘正和东方月就到了郭颖的门前。

    房间里没有点灯,也没有任何的动静。只有院子里树上的鸣蝉,在不停的叼扰着夜的宁静。

    刘正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手搭在房门上的时候,门居然开了。

    走进里间,发现绣床居然被浅粉色的纱帐包裹。

    郭颖平躺在床上,似乎没有听到刘正进屋的脚步声。

    “小颖!”东方月惊呼一声,快步扑到床前,掀开纱帐,不到两秒就松开了手,任凭纱帐回归原位。

    东方月低声泣道:“你这又是何苦呢?”

    “我……”刘正张开嘴,想要向东方月解释什么,却发现面对躺在床上的郭颖,所有的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小月,你也认为我做错什么了吗?”刘正伤心的问道:“骨肉分离和手足相残,咱们总得面对一样东西呀?”

    刘正不敢看郭颖的脸,一个绝望的女人,留下的全部是痛苦。他更不敢看东方月,毕竟郭颖生命中的绝望,她也能够感同身受。

    “庄主,召回支脉,真的有那么严重吗?”东方月不解的问道。

    东方月不懂刘正的坚持。晋国解决世家问题只是时间问题。以梅园的力量,应该可以轻松的维护华夏的秩序。上阵父子兵,亲人聚在一起才是最强大的。

    晋国席卷天下之势已成,作为梅园的支脉,应当具备享受荣耀的资格。刘正的一个决定,就断了好多孩子回家的希望。

    东方月也希望与孩子团聚,老三很可怜,一向老实的老二也受到了池鱼之灾。

    面对郭颖的绝望,东方月的心格外的痛。

    “召回支脉,就得修改梅园继承人制度。一旦世家介入梅园继承人之争,就会导致咱老刘家的人骨肉相残!”刘正说道:“世家想要拿到话语权,就得挑动梅园纷争。即便是回归的支脉愿意充当绿叶,也没有人会相信,更没有人敢相信。”

    刘正以大秦扶苏之事为例。胡亥已经登基成为二世皇帝,为什么还要假始皇帝之诏赐死兄长?从扶苏奉诏的情况看,他根本就不可能造自己亲弟弟的反。

    其实扶苏的死是必然的。有蒙恬和王离等死命效忠扶苏的边军世家存在,胡亥根本就不可能拿到边军的指挥权。

    即便是扶苏死了,边军依旧对咸阳若即若离。项羽的破釜沉舟之战,其实是大秦边军借刀杀人的策略。

    项羽坑掉的二十万秦卒,其实是忠于咸阳的最后一支力量。这就是边军世家操控天下局势对大秦皇室的报复。

    可怜的扶苏,即便是死了,依旧是世家对付咸阳的棋子。

    楚汉相争不过五年,凭借的不仅仅是兵仙韩信,还有大秦边军的老底子。项羽坑杀的秦卒,只不过是咸阳方面囚徒成军的秦卒。大秦边军的骨干力量,最大限度的得以保存。

    汉承秦制,继承的不仅是文治律令,还有边军武功。

    刘正从来都不敢小觑世家的力量,是以不给他们介绍继承人之争的机会。

    梅园传承制度的稳定,皆得益于晋国世家没有站队的机会。

    世家没有胆子鼓捣刘正对付自己的孩子,至于鼓捣孩子们造反,没有威胁的继承人,哪有胆子冒险呀?

    孩子跟长辈调皮捣蛋,只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梅园的继承人只有一个,根本就没有争的必要。

    世家没有站队的机会,更没有制造机会的胆量。

    刘正亲自培养的继承人,世家想要对付也没有那么容易。

    只是召回支脉,世家就有人上下其手的机会。一旦动手的是梅园的血脉,刘正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杀鸡儆猴?

    按律处置,家族内部分裂不可避免;姑息放纵,自家人杀自家人根本就没有底线。

    “小月,以史为鉴。倘若不接受骨肉分离的命运,就得面临手足相残的现实。”刘正说道:“即便是有人想要兄友弟恭,广大世家也不会答应的。”

    刘正的话里充满了无奈,光宗耀祖把世家拖入了无底线的竞争之中。利益动人心,皇室的存在就是旗帜。

    刘正不想让支脉的人成为世家对抗的旗帜。名正言顺,是世家制度奉行的基本原则。

    世家为了所谓的名正言顺,根本就没有底线。一旦刘正放开对支脉的限制,就会有无数的世家推出所谓的梅园继承人。这纯粹是无本的买卖。

    “夫君,世家真的会随便找一个人。然后打着梅园继承人的旗号名正言顺的打击对手吗?”东方月吃惊的问道:“这也太无耻了吧?”

    “顶着梅园继承人的旗号做事,是多么方便的事情呀!”刘正冷笑着说道:“即便是事情败露了,损失的也只不过是一面旗帜而已。至于躲在后面的世家,只要一个受人蒙蔽失察的借口,再推出具体操持的那个人,就可以全身而退。”

    刘正继续解释:梅园现有的继承人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世家乱打旗号的可能。

    为了晋国的长治久安,刘正准备竭尽全力的说服东方月。

第971章 凤凰山陵

    “夫君,你是怕召回支脉之后,世家会打着梅园继承人的旗号,名正言顺的四处征伐吗?”东方月哽咽着问道。

    “不错!”刘正说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对于梅园来说,召回支脉就是那条缝。”

    刘正的话很形象,世家就像是苍蝇。一旦梅园继承人制度发生变化,就会给世家可乘之机。

    召回支脉不仅关系到梅园的安宁,更会对晋国的稳定构成致命的威胁。

    世家的竞争没有底线。一旦有人扛着梅园继承人的旗帜祸害天下苍生,梅园政事堂就会进退两难。无论是处置,还是不处置,都会后患无穷。

    刘正心里清楚,当年老三的事情,是以公孙家为首的幽州世家故意嫁祸。

    然而一场祸乱波及数以百万计的苍生。无论老三是否冤枉,都成了公孙家祸乱幽州的旗帜。更有超过五十万的人口,因为那场祸乱死于非命,所以他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罪责。

    刘正觉得这么多年了,郭颖一直都在意气用事。她只是觉得老三委屈,却没有考虑过幽州动乱中,那五十万遇难百姓的委屈。

    事情的真相就是公孙家的人利用刘家老三的名义,弄出了祸害百姓的行动。虽然说刘家老三并没有做什么,但是却有了祸害百姓的事实。

    “那你也不能冤枉老三呀!”东方月说道:“小颖这些年一直都有解不开的心结,想不到她为了老三的事情,竟然付出了生命进行抗争。”

    “小月,很多事情不能看证据,关键的是要尽快的消除影响。不处置老三,难道要给公孙家留下一个继续祸乱幽州的借口吗?”刘正痛心疾首的问道。

    刘正也知道老三冤枉,处置老三没有道理可言。然而不处置老三的话,公孙家就有理由随时随地的打出旗号祸乱幽州。

    为了断绝公孙家的念想,处置老三就成了政治事件。这样做不仅可以稳定幽州的人心,还可以巩固梅园的继承人制度。于公于私,老三的牺牲都是很有必要的。

    “夫君,既然世家可以假借老三的名义行事,咱们也可以来一回以假乱真嘛!为什么非要跟小颖过不去呢?”东方月问道。

    “胡闹,幼稚!”刘正怒不可遏的吼道:“小月,想不到现在的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话,你当天下的人都是傻子吗?老三的冤枉,在于他并没有参与公孙家的叛乱;梅园处置老三,是基于公孙家冒用了他的旗号。老三的名字,成了幽州百姓的灾难,不处置不行呀!”

    刘正突然觉得好累,郭颖为了替老三平反,一直闹得不可开交,直到付出了生命。东方月为了老三的事情,竟然失去了应有的理智。

    可是谁又能理解刘正,作为老三的父亲,为了顾全大局而牺牲自己的孩子。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心中的痛又有谁知道?

    召回支脉容易,压制世家的野心何其困难。

    若是让老三的后人到益州替郭颖守陵,以益州世家的复杂,老三一脉根本就没有希望全身而退。

    “庄主!”郭嘉跌跌撞撞的冲进房屋,失声道:“小颖,她……”

    “奉孝,凤凰山是小颖的遗憾,她的后事你负责安排!”刘正说道。

    “夫君,守陵人如何安排?”闻讯而来的甄宓问道。

    “不必了!”刘正说道。

    “夫君!”甄宓喊道。

    “够了!”刘正吼道:“我会亲自守陵的,你们都退下!”

    众人离开之后,刘正望着郭颖痛苦的遗容,心中像刀割一般疼痛万分。

    孩子就是母亲的命,郭颖为了老三,吃了太多太多的苦。

    “小颖,苦了这么多年,你终于可以休息了!”刘正抚摸着郭颖零乱的秀发,呢喃着说道:“剩下的那些痛苦,就让我一个人承受吧!”

    刘正抓住郭颖的手,此刻的心中格外的痛恨世家。只不过当初那些并肩战斗的伙伴,如今都成了蓬勃发展的世家。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对于老三的事情,刘正的心中有太多说不出口的恨。不召回支脉守陵,他只为老三一个人痛。倘若召回支脉给了世家捣乱的机会,他就得为更多的梅园血脉痛了。

    “小颖,对不起!我还是不能召回老三的后人,原谅我!”刘正哭着吼道。

    郭颖并没有动弹,似乎对刘正的请求不屑一顾。

    刘正很珍惜这最后的与郭颖相处机会。此时无声胜有声,他总算是找到了与她心平气和的说话白机会。

    这最后的一次谈话,凝聚了太多刘正说不出口的顾忌。

    “小颖,你放心。解决世家乱国的问题,就从益州开始!”刘正平静的说道:“我总是幻想着世家可以配合我走得更远,却没有想过世间诸事皆有代价,既然如此,那就来一场不破不立吧!”

    在郭嘉的安排下,郭颖的葬礼转到了金龙场,墓地选址就是当初的凤凰山战场节点。

    刘正在陵墓边上盖了一座院子作为守陵之用。

    众人离开之后,刘正靠在墓碑上面,含糊不清的说道:“小颖,凤凰山破蜀之战你没有参与,肯定会觉得遗憾。这回在凤凰山吹响对付世家的号角,你总得与我并肩战斗吧?为了咱们的老三,你肯定会无条件支持我的,多谢了!其实我不应该跟你说这个谢字的。只是觉得有些对不起你,情不自禁就说出来了。要是觉得见外的话,你得替我多担待一些。”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刘正每天都到郭颖的墓前说说话,顺带着思考抑制世家的办法。益州世家的复杂性,成了晋国研究新策的试验田。

    凤凰山的宁静,给了刘正潜心思考的机会。

    “世家还真是贪得无厌哪?”刘正自言自语的说道:“我已经给了他们竞争五相的机会,想不到他们居然得陇望蜀,竟然想要修改梅园继承人制度。世家为了一己之私,居然可以拿国本开玩笑。”

    刘正很痛心,晋国给了世家光明大道,世家依旧想要得到更多。长此以往,终有一天会满足不了世家的胃口。

    面对孤零零的郭颖墓,刘正总算是觉悟了——梅园既然打算抑制世家,就得有彻底的站在世家对立面的思想准备。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拉一批世家打一批世家,终于一天会无法满足追随者的利益诉求。

    世家对百姓盘剥之后,受过的却是梅园。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对世家心慈手软呢?

    世家发展到了瓶颈就会冲击现有的秩序,这样的弱肉强食是刘正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梅园已经拿出五相制度供世家博弈洗牌。现在看来,世家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利益格局。世家已经不满足于参与牌局了,而是想要取代梅园当一回庄家。

    “小颖,你放心。我一定会找到新的办法,那些世家只有参与牌局的资格。”刘正冷笑道:“谁想要坐庄的话,得问我手中的梨花枪!”

    刘正认为,世家的存在,有没有反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具备造反的能力,就得打击谁!至于世家释放的烟雾弹,根本就不用理会太多。谁忽略了这一点,谁就只能迎接灭亡。

    刘正终于想明白了——咬人的狗不叫,暗中蓄力的世家才是最危险的。特别是借助国战蓄力的世家,更是不可饶恕。

    “看来多路进攻益州是很有必要的。把所有的后勤保障交给一个世家统筹安排,肯定会挨上致命的一刀哪?”刘正的手指划过墓碑上的名字,咬牙切齿的说道。

    山下传来了马蹄声,打断了刘正的思绪。

    刘正起身,弹了弹衣角上的草籽,摇摇晃晃的朝着院子走去。

第972章 拒绝谈判

    “庄主,成都世家代表吴乔,已经到广汉了。”甘卓飞身下马,快速的说道:“邓将军派我来凤凰山,就是想请庄主回广汉主持大局。”

    “益州世家,根深蒂固;长此以往,天下难安!”刘正说道:“甘卓督将,你回去告诉士载。晋国的每一寸土地,还是实实在在打下来的比较让人放心。”

    甘卓望着刘正一言不发,始终不敢奉命。

    刘正见甘卓的模样,苦笑着跳上了马背。

    烈马长嘶,带着刘正离开了凤凰山。

    凤凰山上,只有空荡荡的院子陪伴着长眠的那个人。

    回到广汉之后,刘正拒绝了邓艾的接风洗尘。

    第二天,在杨修的安排之下,刘正与吴乔在广汉的英雄酒肆正式的会晤了。

    “好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甘卓,你也是咱晋国的青年才俊,得做好这个东道主才是。”刘正意兴阑珊的说道。

    刘正很欣赏吴乔,只不过他已经打定了在益州进行世家消耗战的主意,当然不会给年轻人发挥的余地。

    “刘庄主,我代表的可是益州世家,享受对等待遇不过分吧?”吴乔愤怒的质问道。

    “对不起,我最近精力不济,可比不得你们年轻人。”刘正气喘吁吁的说道:“甘卓,你小子一定要照顾好咱们的客人。”

    刘正说完,转身就离开了英雄酒肆,不给吴乔再次开口的机会。

    吴乔急了,迈开腿就要追赶刘正。一旁的甘卓眼疾手快,捞住吴乔的手臂就打开了话匣子。

    吴乔挣脱不得,只好耐着性子听甘卓讲废话。

    负责安排吴乔与刘正见面的杨修,本来打算掐准时间介入会晤促成友好交流。

    怎料杨修刚迈入英雄酒肆的大门,就看见走下楼梯的刘正。

    “庄主!”杨修忙上前打招呼。

    “德祖,人我已经见过了。吴乔是个不错的年轻人,我让甘卓负责接待,也不算辱没了两个孩子。”刘正笑道。

    “呃!”杨修欲言又止。

    刘正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杨修已经告知了吴乔的身份,也向刘正转达了益州世家打算和平谈判的意愿。

    刘正让甘卓负责接待,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彻底的关闭了和谈的大门。

    甘卓只是一员将领,根本就没有资格代表晋国,向益州世家承诺什么东西。

    刘正不愿意与益州世家谈,杨修也没有办法发挥和事佬的作用。

    回到广汉指挥部之后,杨修愤怒的说道:“庄主,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大治蜀未治!”刘正说道:“德祖,这就是我的解释。想要解决益州问题,先得解决益州世家。我的主意是以打为主,当然就没有必要谈了。”

    “庄主,益州世家盘根错节,打恐非良策!”庞统说道。

    “两权相害取其轻,打吧!”刘正说道:“谈完之后,晋国只得到一个名义上的益州,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庄主,益州地理复杂,打的话恐怕会付出巨大的牺牲!”邓艾指着益州沙盘侃侃而谈:“自古以来征伐益州,都是以打为辅,以谈为主。晋军与蜀军在山林地带打消耗战,着实不划算。”

    “我需要的是有着天府之国美名的益州,而不是晋国的财政包袱。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我这里可是行不通的。”刘正说道。

    刘正旗帜鲜明的表达了打的态度,想要用武力解决益州世家尾大不掉的问题。

    刘正的意志,就是邓艾等人的行动方向。兵不血刃固然好,也没有自己打下来的土地值得守护。

    英雄酒肆,万福楼中。

    陪甘卓扯了半天皮的吴乔,终于意识到了刘正对待益州世家求饶的态度。

    吴乔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之后,就不愿意继续在广汉浪费时间。益州世家需要一个整体的行动方案,迫在眉睫的选择,必须要尽快的做出决定。

    吴乔的本意是支持益州世家向晋国靠拢。世家的骄傲,令他主动请缨北上谈判,最大限度的替益州世家集团争取利益。

    然而刘正的态度,表明了晋国改造益州的决心。益州世家想要名义上归附晋国,实质上维持现状的梦想破灭了。

    吴乔不想继续浪费时间,趁着甘卓酒醉的时候告辞离开。

    吴乔回到成都之后,直接前往征北将军府找吴班。

    “你去广汉了?”吴班端坐在主位上,居高临下的问道。

    “是!”吴乔昂首挺胸,中气十足的答道。

    “为什么?”吴班问道。

    吴班的声音里充满了瘦惫,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原以为吴乔是吴家后人中最有出息的青年才俊,想不到也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强得有限。

    世家的噩梦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后继无人。此刻的吴班,总算是见识到了父亲吴医当年的无奈。

    吴匡的原话:乱世是英雄崛起的机会,也是豪杰的绞肉机。吴家没有扛鼎人物主持大局,只能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等待明主的接收。

    吴班当时很不服气,他与大哥都是吴家的青年才俊。一门双杰,文武兼备。进一步可拜将封侯光宗耀祖,退一步亦可保守家业静待时机。

    然而时隔多年之后,吴班和大哥吴懿只能靠小妹改嫁支撑大局,才明白老父亲的先见之明。吴家的年轻人,总想做一些飞蛾扑火的愚蠢举动。

    吴班看着堂下的吴乔风尘仆仆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

    “以我们吴家的名望,代表益州世家正当其时。”吴乔强词夺理的辩解。

    “胡闹!”吴班吼道:“咱们与陛下数代联姻,已经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你这样做吃力不讨好。益州世家不相信吴家的诚意,陛下也会对娘娘失望。你去广汉的事情,真的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爷爷,我不服!”吴乔说道。

    吴乔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凤凰山决战失利之后,益州世家群龙无首。以刘备和诸葛亮为核心的荆州势力集团,肯定会全面退出益州翻越鬼门关。

    刘备退走,吴家要么追随而去背井离乡;要么留在益州等待晋国的裁决。所有的益州世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命运,都迫不及待的需要一个新的主心骨。

    吴乔的出现,就是那根救命稻草。一旦广汉谈判成功,吴家就可以在新的益州世家集团中拿到更多的话语权。

    吴班觉得吴乔还是太天真了,且不说以刘正的老谋深算,晋军参谋部无与伦比的分析能力,就可以堪破吴家的打算。

    晋国根本就不需要铁板块的益州世家,也不需要借助世家的力量稳定益州。吴乔团结益州世家北上广汉谈判,其实犯了刘正的大忌。

    再者说益州世家也不是那么好代表的。吴家的力量根本就无法与晋军抗衡,吴乔的善良只会让吴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即便是吴乔侥幸争得一星半点的好处,那些无力抗拒晋军大势的益州世家,也没有胆量接受他的好意。

    “孩子,咱们没有谈判的本钱,就得识时务。”吴班说道:“英雄的确可以创造时势,前提是咱们得有当英雄的本钱。”

    吴乔懂了,谈判需要筹码。晋军强势,就可以不用在意益州世家的想法。

    吴乔只是看到了晋军灭蜀的决心,却没有注意晋国的总体战略布局。

    “爷爷,倘若益州世家主动归附晋国,晋军不是可以兵不血刃的夺取益州全境吗?”吴乔问道。

    “愚蠢!”吴班怒道:“兵不血刃的结束灭蜀之战,且不说益州世家会不会心甘情愿的接受新主,就是拿什么赏赐入蜀的有功之臣都是一个问题。”

    晋军的战车已经启动,就得满足晋军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不打只是省事,却会留下后患。

第973章 吴家自立

    吴班只是想让吴乔知道——从他离开成都北上广汉的那一刻起,吴家就被刘备和诸葛亮势力集团彻底的抛弃了。

    先是吴班的征北大将军职务被免除,改授绵竹侯。百战封侯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失去兵权,对吴家来说就是淡出权力核心的象征。

    刚开始的时候,吴班还不以为然。毕竟吴家与刘备牵扯太深,只要妹妹吴苋没有问题,就不会担心其他的状况。

    然而三天之前,吴苋独自回家省亲的举动,却让吴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吴乔从广汉返回成都,吴班总算是找到了症结所在。

    正在这个时候,征北将军府的司马上堂禀报说:“侯爷,安北将军黄崇求见!”

    “传!”吴班说道。

    五分钟之后,黄崇气喘吁吁的跑上大堂。

    “黄崇,快说蜀山的陛下怎么样了?”吴班问道。

    “将军,蜀山已经空了,陛下不知所终。咱们这些益州老牌世家,已经被抛弃了!”黄崇哭着。

    “什么!怎么会这样?”吴班惊呼道:“陛下……”

    吴班急火攻心,这情绪激动牵扯到了旧伤复发,一口心血喷出之后就积重难返了。

    吴班的死,令吴家的顶梁柱倒塌了。

    吴乔陡闻变故,总算是彻底的清醒了。

    墙倒众人推的道理,吴乔早就领教过了。若是益州世家拿吴家讨好刘正,吴家就万劫不复了。

    吴乔成了吴家唯一的话事人,如何带领吴家走出困境,就成了他的当务之急?

    送走黄崇之后,吴乔就开始以代理家主的身份召集族人,发布举族迁移的命令。

    吴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对吴班秘不发丧,替吴家的转移争取时间。

    紧急着就是将姑奶奶吴苋连夜送到汶山郡的茂县,主持吴家的大本营建设。

    吴家子弟最优秀的百人,跟随吴苋历练。

    派出家族商队,携带益州特产翻越雪山,打通茂县与松潘和黑水之间的商道,同时在黑水建立秘密基地以备不时之需。

    吴乔留在成都,争取拖延益州世家的发难时间。

    黄崇离开吴家之后,由于亲眼目睹了吴班的死,再加上成都蜀山发生的种种变故,就知道蜀汉大势已去了。

    黄崇连夜出了成都,快马加鞭赶到广汉,向黄忠报告了蜀山的事情。

    黄忠不敢怠慢,忙领着黄崇去见刘正。

    刘正听完黄崇的讲述之后,饶有兴致的问道:“黄崇,那吴乔准备做什么?”

    “庄主,我出城的时候,吴娘娘的马车也出了成都,似乎走的是绵竹方向。”黄崇答道。

    “绵竹?”刘正沉吟道:“通知郭淮和鲁淑,派一个督将到绵竹截劫并顺势控制城池。”

    刘正取出一面代表晋军的龙旗插在了绵竹的位置。

    “庄主,我觉得吴乔的目标应该是茂县!”杨修指着益州沙盘说道。

    绵竹是益州世家的大本营。吴班死后,吴家就是一块肥肉。益州世家被吴乔坑了一把,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的。

    吴乔是吴班指定的家主,又吴家年轻一辈的第一人,肯定会想到回绵竹的凶险。

    吴家想要自保,就得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同时又不能离绵竹太远。汶山的茂县就成了吴乔唯一的选择。

    吴家有了茂县,就可以倚仗地利与晋军周旋,同时还可以避免益州世家的笑里藏刀。

    “庄主,不如让甘卓将军连夜出发,趁吴家立足未稳攻占茂县。”邓艾说道。

    “邓将军,打下茂县,益州的战事就结束了。”贾诩说道:“奉先他们千里迢迢赶到凤凰山救驾,总不能空手而归吧?呵,呵!”

    贾诩的笑声格外的刺耳,邓艾竟然被吓出了一声冷汗。

    杨修终于明白了——刘正不愿意和益州世家谈,其实就是想要给广汉集结的大军,提供足够的立功机会。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要是真的谈判成功,杨修可就要犯众怒了。鸡肋对于饱食者来说确实是食之无味。然而对于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的晋军战士来说,可就大不一样了。好赖也是带着一丝丝肉的骨头,怎么着也算荤腥。

    杨修开始反思自己。的确,对于家大业大的杨家,有理由看不起小打小闹的微末寸功。可是对于最广大的晋军战士来说,只要是立功受赏的机会,就不容错过。

    养贼自重,是名将生存的必备技能。一来是为了练兵;二来是为了调教和提拔人才。

    茂县,就是刘正留给邓艾练兵的地方。

    吴家到了茂县,肯定会扛起对抗晋军的大旗。当然了,那些口服心不服的益州世家,也会有兴趣出钱出力的推波助澜一番。

    刘正要的就是益州世家暗中搞小动作,一来可以锻炼晋国情报部门的能力,二来可以让军功世家有继续立功的机会,三来可以证明益州晋军的存在价值。

    和平年代,军功世家最为憋屈和虚幻。没有经历实战,所有的功劳都是吃老本的空中楼阁。老牌军功世家不断的腐朽,新晋军功世家的概率几乎为零。

    当军功世家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挑起新一轮的内部纷争。战争是证明军功世家存在价值的重要手段。

    此刻的刘正再次回首当年的黄巾军大起义,似乎看到了努力刷军功的各大世家。卢师,朱隽和皇甫嵩三位,似乎靠着与黄巾军对阵的机会重新进入世人的视线。至于袁曹孙刘陶,也是靠着大战拿到了第一份军功。

    军功世家尝到了甜头,自然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刘正觉得,让吴家经营茂县,恰好可以成为益州晋军的磨刀石。没有对手,利剑的存在感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堕落成为世家的棋子和帮凶。

    为了维护军人的荣誉与尊严,保留足够份量的对手,似乎很有必要。

    黄崇战战兢兢的听着刘正等人谈论茂县的地位,忍不住的对晋军的战略布局感到惶恐不安。

    “庄主,茂县百姓是无辜的!吴乔和益州世家想要螳臂当车,总不能让汶山郡的百姓买单吧?”黄崇问道。

    吴家的人愿意怎么样,那是吴乔的事情。晋军故意放纵益州世家绑架茂县百姓,那就是居心不良。

    没有谁愿意成为交战区的百姓忍受战争的痛苦。

    “黄崇,汶山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以益州之大,接纳那么三十几万百姓还是很容易的。”贾诩说道:“至于那些不愿意走的人,那就对不起了。”

    “黄崇,文和说得对。茂县的战略价值,就是替晋国筛选心怀不轨的益州世家。至于茂县百姓,要么逃离,要么玉石俱焚!”刘正说道。

    刘正以为,世间诸事皆难两全其美,有得选择就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凤凰山的那场巅峰决战,以及郭颖的决绝,都让刘正的心开始变硬了。

    广汉指挥部里,一众武将都在围着沙盘调配兵力部署;文士们则挤在茂县沙盘的位置上,七嘴八舌的讨论磨砺晋军的细节。

    黄崇作为见证者,总算是亲历了晋军参谋部的强大与冷酷无情。

    刘正并没有被黄崇的话干扰。随着益州战局进入尾声,被迫归附的益州世家,肯定会心怀鬼胎。吴乔的存在,就是把晋军的敌人,从暗处弄到明处。

    “庄主,我觉得晋军可以给茂县百姓创造一个选择的机会。民心争夺也得讲策略,至少不能给吴乔绑架百姓的机会。”郭嘉说道。

    刘正听了郭嘉的建议之后,原本打算让贾诩前往绵竹的念头顿时就打消了。

    “奉孝,既然你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就由你全权负责茂县的事情。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尽量给那里的百姓一线生机!”刘正说道。

第974章 成都事件

    郭嘉为了消除郭颖的死对郭家造成的不良影响,主动请缨到绵竹主持战斗。

    刘正决定由邓艾和贾诩先期进入成都,着手恢复益州的秩序。

    十天之后,刘正带着甄宓四女前往成都。

    马车刚入成都北门,一群黑衣人突然杀出。重剑无锋,砍砸毫无章法。

    刘正站在马车上,似笑非笑的望着黄崇。

    “庄主,这是北地王刘谌的无锋战队。”黄崇说道。

    “一进城就闹出这样的事情。看来文和是真的老了,心也软了!”刘正平静的说道。

    赵云和吕布从马车两侧杀出,在十米之外截住了无锋战队。

    龙胆亮银枪弹射而出,点在了重剑尖端。劲力暴吐,一带一引,持剑的黑衣人沉腰收剑,却无法卸除剑身上传来的巨力。

    黑衣人蹬腿抗力,用身体硬扛了劲道。他的内腑瞬间受到冲击,一口鲜血洒落。

    赵云御马加速,拖枪而走。

    黑衣人阵形零乱,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再看吕布,赤兔马一声长嘶,人立而起顺势踢飞了斜刺而来的重剑。方天画戟带起的碎石,挟雷霆万钧之势砸入黑衣人的队列。

    长街驰骋,腾挪不便。

    吕布腾空而起,方天画戟砸进了黑衣人的队列,借力弹跃,落在赵云身侧。

    黑衣人冲锋之势受阻,立即由锥形阵化为雁翎阵。

    “重剑!”为首的黑衣人以剑点地,拖剑高喝。

    “无锋!”黑衣人步调一致,齐声应喝。

    “杀!”为首的黑衣人提剑,丹田真气化作龙吟,声震云霄。

    吕布和赵云被黑衣人纠缠,为首的黑衣人竟然脱离大队,剑指马车方向。

    黄崇点在马背上,迎头而上准备截击黑衣人。

    黑衣人扭动腰肢,避开了黄崇的格挡。

    黄崇冲势难抑,在惯性的驱使之下与黑衣人错身而过。

    黑衣人平举重剑,直指行进中的马车。

    刘正皱了皱眉头,伸手揽过梨花枪。枪走龙蛇,在电光火石之间切断了马身上的束缚。

    马车倾斜,护卫队结阵护住马车两侧。至于一骑绝尘的黑衣人,入眼却是梨花枪上的红缨。

    刘正平举梨花枪,一寸长一寸强,直指黑衣人的咽喉。

    黑衣人奋力掷出重剑,对于梨花枪的威胁不管不顾。

    重剑擦着刘正的大腿没入石板之中,石板炸裂。

    梨花枪也顺着黑衣人的脖子透出。

    刘正抖动手腕,梨花枪受力弯曲,弹向侧避的黑衣人。

    混战只在顷刻之间,兴汉山庄护卫队就对失去了御马的马车完成了守御。

    赵云和吕布大展凶威,打得黑衣人节节败退。

    为首的黑衣人见势不妙,一声呼啸就想退走。

    刘正冷笑一声,梨花枪点在了坚硬的石板上。借力一跃,旋腿一踢踹落了黑衣人。

    黑衣人就地翻滚,蹿入街边的民房。

    不到两分钟,街面上的黑衣人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刘正蹿上房顶,准备搜索黑衣人的位置。

    前方拐角不到百米远的街口,贾诩带着五百精锐严阵以待。

    黑衣人散而复聚,恰好撞上了晋军。

    吕布和赵云各带一队人马从背后压迫黑衣。

    “杀!”为首的黑衣人吼道。

    “射!”贾诩喊道。

    弩阵之威,重现成都街头。

    为首的黑衣人伤而不死,其他的袭击者命殒长街。

    “庄主有令:留活口!”赵云飞枪挡开了射向幸存者的弩矢,大声吼道。

    “原地待命!”贾诩吩咐道。

    黑衣人望着三面合围的晋军,拼尽最后的力气咬碎了毒牙。毒液入喉,瞬间蔓延全身。

    黑衣人并未气绝,弥留之际却感觉到屁股底下有什么东西。死命的挪开身体之后,一块黑漆漆的令牌映入眼帘。

    “啊!”黑衣人肝胆俱裂,不甘心的吼道。

    毒药发作,黑衣人瞪大了眼睛气绝身亡。

    刘正回到马车上的时候,护卫队已经换上了备用的御马。

    马车离开长街,直入蜀山。

    蜀山大殿,刘正望着一言不发的贾诩,冷笑着问道:“文和,这就是你梳理之后的成都吗?”

    “庄主,成都已经拿下了,可益州世家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贾诩说道:“名正才能言顺,咱们需要继续发动攻势的理由。没有什么比兴汉山庄重要成员遇刺更严重了。”

    贾诩的做法,让刘正觉得很不爽。蜀汉的无锋战队,本来应该是守护益州的中坚力量。长街喋血成了弃子,着实可悲。

    贾诩的布局,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益州世家问题。晋军此番进入成都,并没有经历太多的硬仗,也就没有机会铲除暗中潜伏的力量。

    长街喋血,就是贾诩把益州世家拖入战争的杀手锏。这是阳谋,益州世家避无可避。

    黑衣人屁股下面的那块令牌,上面刻的是“吴”字。

    贾诩让成都情报站的人把刘正遇刺的图文消息带到成都的每一个角落。

    深夜,蜀山西亭。

    “十三号,欢迎回家!”刘正抓住来人的手,热泪盈眶的说道。

    “庄主,十三号情报员刘封,向您复命!”刘封望着西亭外的万家灯火,激动的说道。

    刘正望着白发苍苍的刘封,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当年楼桑村的那场大火。

    刘封的复仇之路,到最后依旧没有成功,反而让刘备三兄弟牵着鼻子走,葬送了楼桑一脉。

    晋军打碎了刘备的梦。

    “兴汉山庄决定放走刘备等人,你可有怨言?”刘正问道。

    “当我亲眼见到刘备吐血三次之后,再无怨言!”刘封说道:“有什么比这样的复仇来得痛快。”

    刘封望着刘正,饮下了桌上的酒。

    “十三号呀十三号,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你的心,还是被刘备打动了!”刘正说道。

    “当年庄主有能力救楼桑村,为什么不救?”刘封问道。

    “楼桑村抛弃了我,我找不到救楼桑村的理由!”刘正答道。

    刘封终于懂了,所谓的复仇,到头来却为仇人效力一生。

    刘正不能理解刘封的心思,也许从麦城之后,晋国就永久的失去了十三号情报员。

    刘封倒下了,化成了一堆粉末散落到了蜀山西亭的泥土中。

    刘正从来都没有想过,刘封自宫陪伴刘禅,居然是为了不再替成都情报站做事。

    更深露重,山风袭人。刘正望着石桌上的空杯子陷入了沉思。

    处决刘封,是刘正想要替凤凰山上战死的警卫连讨回一个公道。关羽和张飞的假死,让兴汉山庄的决战计划损失惨重。郭颖的死,必须要有人承担责任。

    刘正找不到放过刘封的理由。再说梅园只能有一支刘,刘封的存在会让世家找到破坏传承制度的借口。

    甄宓缓缓的走进西亭。

    “夫君,你变了!”甄宓说道。

    “现如今我身边的人,都变成了世家,我别无选择!”刘正说道。

    刘正终于体会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当年一起披荆斩棘的伙伴,毫无例外都变成了世家。如今支撑晋国格局的主流力量,依旧是底蕴深厚的世家。

    到底谁可以相信,刘正根本就找不到答案。即便是有人提供了参考答案,他也无法判断正确与否。

    “大家一起奋斗了这么多年,应该值得信任吧?”甄宓问道。

    “阿宓,秦始皇信任李斯,葬送了大秦江山;汉高祖信任萧何,外戚干政贯穿两汉始终。”刘正说道。

    刘正的心情十分矛盾,李斯有私心,萧何也有私心。外戚必死的政治格局,决定了皇室的孤独。

    刘正无法想象,那些愿意替皇室承担压力的世家,毫不例外都成了活靶子。五相与梅园的关系只不过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难道就不会分道扬镳吗?

    “夫君不相信合作双赢?”甄宓问道。

    “华夏就这么大,世家的贪心却没有止境。”刘正说道:“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世家日益增长所带来的利益诉求。”

    刘正以赵家为例。当年南山城创业的时候,赵云的赵家只有十几个人。

    现如今的赵家,家族的核心嫡系就超过了八百人。要知道像赵家这样的世家,开枝散叶的速度格外的惊人。梅园根本就没有办法为赵家提供足够的公职岗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35/ 第一时间欣赏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作者:开先洞人所写的《兴汉使命》为转载作品,兴汉使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兴汉使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兴汉使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兴汉使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兴汉使命介绍:
科技进步,基因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MK基因研究基地在比对唐代古尸与汉代古尸基因时发现:唐代古尸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为了探寻基因变异的真正原因,助理研究员刘正乘坐兴汉1号穿越时空,前往汉代。由于电磁风暴的突然爆发,时空机发生故障,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且看刘正在群英荟萃的架空三国里收赵云,战吕布,劝贾诩,得郭嘉。勇斗豪强世家,开启兴汉使命!
为华夏打下一座铁桶江山,让汉字大旗成为永恒。兴汉使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兴汉使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兴汉使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