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舌尖上的大宋TXT下载舌尖上的大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舌尖上的大宋全文阅读

作者:呼啦圈大神     舌尖上的大宋txt下载     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089章 从军

    在场的人听了杨怀仁的话感到又惊讶又兴奋。

    兴奋当然是因为杨怀仁对女真人的态度上显得非常霸气,而惊讶,则是因为这些话还透露的另一个意思——将来大宋出兵辽东,已经可以不在乎契丹人的想法了。

    今年武德军水师出征辽东,实际上还是借了耶律跋窝台向大宋朝廷声讨杨怀仁援助女真部的势的。

    结果是让大宋和杨怀仁这边非常满意的,但在耶律跋窝台和许多契丹人看来,是有点不爽的。

    在他们心中,作为强者的大辽,竟然靠宋朝的力量赶跑了女真人,光是从颜面上讲,他们就非常难受了。

    如果他们发现他们那些自尊也好自信也好,在杨怀仁眼里竟狗屁不是,可以想象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也许说这些话显得杨怀仁太过狂妄,但杨怀仁却觉得他这种狂妄,并不是没有事实基础的。

    正是因为大宋和宋军的实力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样子,杨怀仁才有这样的胆气去说这样的话。

    这一点大家心中也许才意识到,却也忽然觉得这已经逐渐从早先的想象,变成了一个事实。

    看看几年女真部南下侵犯辽东的事,便可以知道,契丹铁骑虽然依然强大,但受到的限制也很多。

    辽河发大水了,阻隔了两岸的交通,契丹铁骑不论多么厉害,确实有劲使不上的。

    女真人南下打劫一番又回到了太白山里,契丹铁骑同样没有什么办法,这更说明了这一点。

    骑兵确实厉害,比步兵厉害很多,但也要看战场的所在,骑兵的优势在于能在平坦的地面上驰骋作战,但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也非常大。

    山地就是很典型的限制骑兵发挥实力的例子,而水域,就更是骑兵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了。

    辽国的军事建设上最注重的便是骑兵,所以对于其他兵种,都不太在意,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方式,终于暴露出了他们的短板。

    杨怀仁也越来越意识到,契丹铁骑也许还抱有不少的战斗力,可如今的宋军在战法和战略上,是有相应的办法来限制他们的。

    何况杨怀仁也很谨慎,并没有今年就准备出兵北上,而是等着强大的契丹铁骑先内耗上一段时间,等原本很强大的实力也逐渐被消磨掉的时候,才会真正发起北伐的战争。

    这么多年来对辽国实行的美食战略,同样是出于这么一种战略思路。

    当时的想法也许还只是一种试验性质的,从多年以来产生的效果来看,结果是成功的。

    如今辽国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胖子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寿命也越来越短。

    可以想象一下,当那些曾经能征善战的武将和契丹勇士们,都变成了肥肉横生的大胖子,他们骑上战马把战马压得跑不动几步路,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没有了这些曾经英勇的人作为榜样和领导,剩下的人又会有多少战斗力呢?

    辽国同样面临和之前的大宋同样的问题,和平的太久了,安逸享受的太久了,不论是将领还是将士们,已经渐渐没有战斗的心了。

    酒桌上的诸位将领也从杨怀仁的这些分析和霸气的话语里得到了许多信息,也许众人想的不会完全一样,但大概的意思却一定是相似的。

    大宋的军队沉寂了太久了,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战斗力和士气早已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对他们这些将领来说,眼前就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他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

    而且杨怀仁说的并不仅仅是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么简单,他看的很远,也很宏大,如果整个辽国都覆灭了,成为大宋版图的一部分,那会是什么光景?

    把整个北方的草原纳入中原国家的版图中来,那可是历朝历代的先贤们梦想了数千年却从来没有人办到的事情。

    如果在他们这一辈人生活的时代实现了,那可不就是名垂青史嘛。

    酒宴吃了差不多,诸将告辞离去,他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回去继续加强麾下军队的训练,争取在未来的战争中建立功勋。

    杨怀仁看着他们一个个志气满满的样子,心中自然是欣慰又高兴的。

    等他转身准备回书房休息一下的时候,正看见大官躲在门外,一脸心潮澎湃的样子。

    杨怀仁的长子已经十三岁了,马上就要十四岁,也许后世这个年纪还是个半大孩子,可在这年代,已经算是一只脚迈进成年人的门槛了。

    尽管大官脸上仍旧稚气未脱,可这两年他开始迅速的长个子,连脸型也渐渐褪去了孩童的青涩,瘦削的脸型也有了青年人的雏形。

    见杨怀仁走向他,大官施礼道,“父亲,孩儿想……”

    大概是话说到一半想到了母亲,大官心里忽然变得纠结,所以后半句没说出来。

    “你想从军对吧?”

    杨怀仁一脸慈爱的样子,让大官稍稍放松,他点点头,“嗯,是的父亲,我想从军。”

    杨怀仁知道大官刚才听到了他们在酒桌上说的一些话,出于少年人的热血,忽然有了要从军的想法。

    只是大官想到父亲母亲和祖母这些年来对他的培养,担心他长子的身份如果冒冒然说要从军,会被父母误会有不孝之嫌。

    杨怀仁心里最多就是担心,倒不至于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但在这个年代的文化背景和风气之下,单是从募兵的制度上,就不允许大官这样的人从军。

    孝,是这个时代最被大众所重视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家有独子的,是不能从军的,家有多子者,长子也不从军。

    也就是说,作为长子,不论是独子的家庭还是多个儿子的家庭,除非是犯了罪被发配从军的,从正常渠道的话,都是很难进入军队的。

    当然大官的情况也有些不同,如果家中长辈是军伍出身,或者家庭本身就是将门,那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唯一的限制,就是他现在的年龄了,虽然军中也有不少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可人家情况和大官也不同,所以大官忽然提出这么一个要求了,怕是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失踪人口回归,新书《我不做赘婿》已发布

    这两年我本人和家庭经历的事情有点多,我也做了两年失踪人口。

    现在一切事情基本稳定下来,呼啦圈也从新踏上追梦之旅。

    架空历史类新书《我不做赘婿》已于6月6日发布,欢迎诸位书友收藏养猪,顺便求票。

    老书其实只差收尾,得空我会把最后几章写出来,算是有始有终。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呼啦圈没齿难忘!

第149章:一寸光阴一寸金

    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杨府的婚宴,看上去办得并不是多么奢华,但是如果论起食物的质量来,倒真是算的上大宋第一。

    近千人的宾客流着水一样进进出出,从中午到晚上,不知消耗了多少美食,单单随园春,就喝光了二百多坛。

    二百多斤的一条大鲔鱼吃了个精光,随园里更是像一群蝗虫路过了一样,凡是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得干干净净。

    时至三更的天,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了,宾客们才慢慢散去。

    随园的厨子们和杨府的丫鬟仆子们都累的跟二梭子似的,收拾完了一片狼藉,回房倒在床上便起不来了。

    杨怀仁不心疼为了办婚宴消耗的钱财,他心疼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送走了赵頵父女这最后一拨客人,杨怀仁转头就往洞房里狂奔,心里呐喊着:“媳妇儿,我来啦!”

    吱呀一声,洞房的被杨怀仁推开,深夜中的洞房,一对龙凤蜡烛依旧在噼啵作响,忽明忽暗的烛光,让整个洞房显得更加朦胧暧昧。

    回身栓好房门,杨怀仁的心脏抑制不住的狂跳起来,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好似有个人在唱歌:“终于等到这一天,等到这一天……”

    何之韵枯坐了这许久,却并不焦躁。蒙在大红盖头里,她回忆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最早的记忆便是跟着她师父,也就是她亲生母亲四处漂泊,三岁走路刚有了样子,就被迫着去习武。

    那些日日夜夜,师父太严厉了,她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女人,没有一日的歇息,她更是从来没感受到一丝丝的母爱。

    十三岁被师父送上了山寨,跟着一帮粗鄙的老爷们们打家劫舍,她原本觉得,这就是她的一生了。

    直到她遇见了杨怀仁,这个小冤家。辣椒苗圃里那一幕,她终生难忘。

    她觉得这个小冤家总是变着法的惹恼了她,可她总是不能对他生气,她心里知道,他做的一切,都是真心为了她好。

    何之韵第一次有了被爱的感觉,她第一次感到幸福,可是她不敢去幻想未来,她还是犹豫了,踟蹰了,因为她的身份是假的,她自卑,她恨她只是一个山贼。

    直到冰窖里发生的一切,让她明白了,什么是爱。

    她愿意为了小冤家放弃一切,只要能看到他活下去;而那个男人,同样从来没有在乎过她的身份,他同样愿意为了她献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那种爱恋,她不知道怎么表达,那种感觉,就像是暖暖的春风轻拂过柔软的心灵,就算原来的她是坚冰一块,也被这春风给吹的慢慢融化了。

    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遇到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

    何之韵觉得有了杨怀仁,她的一生就足够了,从此可以什么都不要,无怨无悔的追随着他的脚步,和他携手共度一生。

    一个女人,最难忘的一天是自己的婚礼。

    何之韵把今天的一切来回想了不知多少遍,把每走过的一步都深深刻在了记忆里。

    被杨怀仁一条扎了连心结的红绸牵着进家门的那一刻,她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盖头里的她看不见宾客们脸上洋溢的欢乐,却听得见他们送上的祝福。

    她可以看得见杨怀仁的脚步,每一步,都走得那么俊逸,想想最初见到他的时候,他那副流着鼻血的猪哥样子,她忍不住笑开了怀。

    两个人的青丝同样结成了同心结,放在一个红布包里,被何之韵紧紧的攥在了手心里,好似这便是攥住了两个人一生的幸福一样。

    怕自己挨饿,他还偷偷嘱咐丫鬟送来了吃的东西,何之韵想起来就心中满是甜蜜,他做的东西是那么好吃,总是那么回味无穷,他总是时刻想着她,不愿意让她受一点点委屈……

    杨怀仁走到床边,双手激动的有些颤抖着轻轻揭开了新娘的红盖头。

    一副美丽的容颜出现在他眼前,杨怀仁分不清是洞房里的红绸在烛光里的反射给何之韵俏白的脸上染上了一层红晕,还是因为她的娇羞烧红了脸蛋儿。

    手指轻轻抬起了她的下巴,那娇艳欲滴的一张粉红小脸儿整个展现在他面前。

    这简直太美了,杨怀仁忍不住感叹道,数遍了世上所有的鲜艳的花朵,也没有韵儿美丽的万一。

    无声的四目相对,没有语言,眼神里交织的浓情蜜意无法用任何语言去表达出来。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最是娇羞,便是那含情脉脉的一颦。杨怀仁所有的激动心情都化作了如丝细雨,他不忍破坏了这唯美的一刻……

    此时此刻,杨怀仁感觉他的一生都别无他求了,只是能够与心爱的韵儿能够举案齐眉,岁月静好,平平安安恩爱一生便是最好了。

    夜深了,秋风渐起,窗外似是簌簌吹过了几多寒意,青罗帐内,却是……意盎然,一对璧人心里反是渐生情意。

第337章:女人是用来疼的

    (五一放三天假,争取这几天多更一点,这期间有双倍月票活动,投一张等于两张,月末了,月票不要浪费哦,望兄弟姐妹们多多支持呼啦圈,多谢了!)

    吴勇见她还有些犹豫,立即换了一副凶恶的样子出来,“怎么?你不愿意?”

    莺儿小姐和小丫鬟见吴勇目露凶光,心中不禁戚戚然哀叹,像她们这样的女人,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弱势了,根本没有选择命运的权力。???

    她们还能怎么样?对于命如浮萍的她们来说,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自从她们委身青楼的那时候起,她们的命运就不再自己手里了。

    在男人眼里,他们都是性感的尤物,不过也仅仅是“物”罢了,恩客们也只把她们这种女人当做泄欲的工具,即便一掷千金,即便也曾一夜夫妻,可之后呢?

    当初大秃子把她从青楼里赎出来的时候,她也曾经幻想过,不管大秃子多么丑陋,他肯救她出苦海,只要以后的日子他能对她好一些,她能过上平静安详的日子,也就满足了。

    可是大秃子给她赎身之后买了个小院养在郓城县,也只不过是当是投资了个免费的“青楼”罢了,每次他匆匆的来,一番快活之后匆匆的走,不曾真心对她过,没有一句贴心的话,甚至没有一次眼神的交流。

    那时候她就明白了,这世上没有一个男人是好东西。大秃子是如此,吴勇跟他也没有什么区别,哪怕对他稍有违逆,看他眼神中的戾气,便能猜到他会做出什么事。

    她没有选择,只有遵从,不管心中多么的悲戚和无奈,也只能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强挤出一丝笑容去迎合他。

    看着莺儿莞尔一笑,吴勇心中大喜,一股野兽般的狂躁在胸中升腾,强烈的野性从下身快扩散至全身,也不管小丫鬟也在屋里,他猛地一把拽了莺儿过来,张口向着她白皙润滑如新剥的蛋清般的脖颈上咬了下去。

    莺儿小姐心中一万个不情愿,可惜如今的她也是身不由己,她天生一副狐媚样子,从小就委身青楼,即便她觉得自己心中仍是冰清玉洁,又有何人能了解?

    她眼睛红润了,一滴清泪在眼角里缓缓的变大,最后顺着白嫩的脸颊流了下来,她厌恶这些粗暴的男人,他们根本不懂女人,更不懂怜惜女人,想着极力地去推开他,可是她有没有勇气,只能任凭他在自己身上粗暴的揉虐。

    吴勇余光看到莺儿小姐儿梨花带雨的可怜模样,心中更是兽血沸腾,双手猛地把她抱起来,直接按在了堂中的团桌上,桌上的茶壶和茶碗像秋风扫落叶般的被扫落,摔碎了一地。

    小丫鬟见状也是无可奈何,他心疼姐姐,可是他瘦小的身躯又能做什么,难道去阻拦吴勇的暴行?这只会招致一顿无情的暴打,也只好眼含泪水默默地退出了门,一个人坐在屋门前的石阶上哭泣。

    躲在屋顶上的小七实在看不下去了,心中暗骂了吴勇他祖宗十八代,他女良的好萝卜都让猪拱了,若不是怕坏了侯爷的计策,他真想下去教他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不过转念一想,郓城县其实并不大,这里离杨怀仁他们入住的客栈并不远,不如……

    杨怀仁他们几人刚进了客栈不过刚喝了一壶茶的工夫,小七就回来了,简单说了下情况,何之韵就先怒了。

    不管莺儿小姐是不是青楼出身,但是她既然不愿意,吴勇这么霸王硬上弓,确实招人怨怒,何况莺儿本来还是他大哥的女人,大秃子这死了还没一整天,尸骨说不定还热乎着呢,这就要勾扯大嫂,这样真的合适吗?

    杨怀仁看着何之韵地里呱啦骂了一通,心里觉得好笑,韵儿自从嫁入杨家,一直都是恭谨温顺,听了吴勇干了这样的事情,竟也把消失已久的江湖豪气给找回来了。

    他轻抚着何之韵的后背让她顺了顺气,“别生气,吴勇这小子由官人来整治,绝对让你满意。”

    在小七的带领下,六人很快便到了莺儿的住处,小七飞过院墙打开了门闩,几个人就这么冲了进去,吓呆了正在石阶上伤心落泪的小丫鬟。

    屋里的莺儿还在苦苦哀求,这个小院是二进的,这个屋子是迎客的前厅,就算要在白日里行周公之礼,是不是去后院的卧房里,这里,毕竟是客厅。

    莺儿也知道她这么哀求一个野火烧身似的男人,指望他能温柔起来是不现实的,可是她心里就是有一万个不情愿,可又能如何呢?

    吴勇早已失去了人性,当他的下身控制了他整个身体,哪里顾得上眼下这是在哪里?整个时空仿佛都不存在了,他脑子里只想着他能劫后余生,就要把自己所有的野性释放出来,好好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

    他已经在莺儿娇嫩的身子上揉捏够了,粗暴地扯烂了她的外衣,然后开始麻利地脱自己的衣服,当他扯落了裤腰带,裤子落到脚腕上的时候,屋门被撞开了。

    确切的说,天霸弟弟这一脚踹得太重,门闩都没有来得及断开,便连着屋门直接被踹飞,杨怀仁几人就这么跨过了空洞的门框走了进来。

    何之韵见莺儿衣不蔽体哭成了泪人儿,忙扯下了一片门帘把她的身体包住,然后带她离开了这里。

    吴勇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三魂丢了七魄,当他看到杨怀仁脸上那两撇小胡子的时候,就那么像一头赤条条的大黑猪似的站在原地,傻了。

    “唉……”

    杨怀仁摇了摇头,从地上拾起一块碎门板上的长木条来,一棍子抽在吴勇光着的大屁股上,出一声脆响,嘴里突然来了句山、东的方言骂道:“你这个小死孩子,你干么泥(干什么呢)?嗯?

    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啊,你他姥姥的就扎捣鼓法(就这样)对待一个良家,呃……是曾经失足的小滚(闺)女?

    女人是用来疼的你顿(懂)的不?你良心都喂了蛇虎流子(壁虎)了?”

    吴勇下意识的去捂他的屁股,杨怀仁又作势反手要打他的前边,吓得吴勇又赶紧去捂自己的二弟,没料想杨怀仁迅的有一棍子“啪”地抽在了他的屁股上。8

第378章:面条的历史(下)

    如果说五代时期露出了饮食变革的苗头,那么到了北宋,饮食的大展或许就是一种必然了。

    这又要说回到北宋扬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上来。文人有了至高无上的法定地位,还真是让人觉得喜忧参半。

    文人有思想有抱负有能力有创新,这样的四有新人在北宋还真是涌现了一大批。精英人群数量上的爆,注定了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展。

    同样的道理,武人被压制的同时也导致了北宋军事力量的薄弱,这就是治国政策上的偏颇了,在那样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下,竟然没人站出来建立个“平衡与和谐”的新思想出来,现在看来还真是既可惜又遗憾。

    文人中最高地位的那些大佬们都忙着去证明老赵家皇帝作为天子的合理合法性,搞出如茅房的垫脚石一般又臭又硬的什么理学基础来,还搞得后世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破四旧,真是吃饱了闲的蛋疼菊紧。

    相对没有那么高地位的文人们,没有资格去和那帮老家伙们掺和一脚搞搞理学,于是他们便寄情山水风月,所以弄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出来,害的后世的孩子们背不出挨了不知道多少板子。

    越是觉得自己有文化的人,就越是不能闲着,诗词歌赋天天作,也会累,也会审美疲劳,无聊的时候喝喝酒吃点好吃的,也是一种消遣。

    反正北宋物产丰富了,粮食起码可以做到不缺,放羊的养猪的都开始了财,这么多好食材,自然就要想办法把它们做成美食。

    所以想苏东坡这种又会吃又会做的大吃货就出现了,而且出现了不单只有他一个,只不过他的光芒太盛,掩盖住了另一些腕儿没有他那么大的小吃货们而已。

    有些人现了如何从豆酱里分离出更好吃的酱油,有人想办法把油量含量大的植物种子压榨除了植物油。

    植物油的普及,即便放到世界范围内看,也是人类饮食文化的巨大革命。

    以前产量有限的动物油老百姓吃不起,后来更便宜的植物油来了,当人们吃过了油烹法制作的美食之后,很快就厌倦了以往千篇一律的白水蒸煮的单调的食物制作方式。

    于是一种更有滋味的汤饼出现了,当面条和用油炒或炸过的肉食或者蔬菜豆腐搭配到一起,再浇以酱汤或者卤汤,便赋予了原本清汤淡泊的汤饼以新的生命。

    东京城里饭馆酒楼数不胜数,如果算上早市或者夜市里摆摊的小食摊贩,还有那些游弋于街头巷尾挑着担子零售的行脚贩子们,提供汤饼或者类似汤饼的小食者的数量是最多的。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不是深更半夜,在东京城里只要你走出门去,百步之内一定会有出售汤饼的铺子或者小贩。

    大概是因为汤饼这种简单的食物实在是太方便了,有面有汤,后来又有了卤有了菜有了油水,成为最流行的快捷食物就成了必然。

    可随园牛肉面的出现,虽然没有跳出汤饼的主要特性,但是从食物展进化的角度看,牛肉面无论从制作还是味道上,比起以往的汤饼来说,这种进步是跨越性的。

    之前的汤饼都是切面皮得到的,虽然刀切的制作方法也能把汤饼制作的有款有细,有长有短,可是谁也没有想过把面用抻拉的方式同样可以做出类似的效果,甚至在口感上,因为这种特殊的制作方式让面条有了更强的韧性。

    自古以来,中国人吃面条就讲究面条要又长又瘦,取谐音“长寿”之意,而拉面正是暗暗附和了古人的这种有点小迷信又赋予了食物表达美好祝愿的心理。

    一个优秀的拉面师傅,一碗拉面拉出来,能够通过自己高的手法,让整个碗里只有一根又长又瘦的面条。

    这种到清朝中后期才渐渐出现的拉面技法,由杨怀仁提前七八百年带到了北宋,不由得随园牛肉面不火了。

    做面条的业内人士里有句俗话,一碗面好不好,关键在那一勺汤。随园牛肉面的汤汁,才是它美味的关键所在。

    复杂的熬制过程,繁多的配料配比,这些让一碗拉面美味的秘方,直到二十世纪初才逐渐被人们调配出来。

    当北宋原先最美味的汤饼铺子刚刚开始在面汤中加入卤子和酱汤的时候,随园牛肉面的汤汁已经用复合式的香料熬制了,这其中的差距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另一方面,随园牛肉面一开始的市场定位,无形之中也压过了其他汤饼等同类产品一头。

    牛肉面风靡之前,高档的汤饼有羊肉搭配,中档的有猪肉搭配,低档的连肉都没有,因为汤饼这种食物的大众特性和北宋时期牛肉的高昂价格影响之下,谁也没想过用牛肉来搭配普通的一碗面条。

    随园牛肉面刚出现的时候,也有很多同行和竞争对手不看好牛肉面的前景,五十文一碗的价格,基本是底层百姓两天的收入了,他们吃不起,而收入高的群体在他们眼里不屑于用一碗面条来做正餐。

    如果换另外一种食物,这种想法确实也是有道理的,可对于牛肉面来说,正是杨怀仁最初给它的这种高端产品的市场定位,让人们对高价的一碗面条产生了好奇心和新鲜感。

    一种新产品也好,一种新食物也好,如果要它出名,先进的营销方式自然会起到一个打响第一炮的效果,但是要让它持续的火起来,成为一种现象级的存在,关键还是它们自身的品质,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原本随园的地理位置,对于从事饮食业来说,算不得什么好地方,比起内城的汴水大街和东西两市,人流量都是明显不足的。

    可牛肉面的火爆,又一次印证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真理。随园南临大宋两座最高学府太学和国子监,北邻外城著名的风月之地,成了牛肉面快火爆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助力。8

第734章:牧场也是马场

    杨怀仁的计划里,最开始建设牧场蓄养牦牛,目的是为了他的餐饮业联盟能有足够的牛肉供应。

    后来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特别是分别接触了边军和禁军,对大宋的军队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之后,他才发觉大宋军事羸弱,是多方面的。

    将士们进行刻苦的训练,是可以提升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协同作战的实力,但这些也只是一方面,对于整个大宋军队的实力提升,也是相当有限的。

    杨怀仁自然还不会妄想到用后世的知识制造出什么坦克大炮之类的现代化武器那种程度,因为这是完全不现实的,只会出现在YY的小说里。

    杨怀仁也并不是一个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就算是专业人士,也不可能真的造出坦克大炮来!

    后世的军事工业,也不可能是一个专业人士就能造出一件现代化武器的,就说一门大炮,从外表上看好似很简单,可深究起来,其中所包含的科学领域是多方面的。

    比如显而易见的材料学,铸造学,结构学,要制造炮弹,那又需要化学等多门类的科学,怎么可能是一个人就能全部掌握所有这些制造一门大炮所需的学科的?

    火药的最基本的三样配方,后世的人大都知道,可是那样的配方造出来的火药,做个烟花炮竹大概没有问题,做炮弹?开玩笑呢?火药和炸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好不好?

    这里边同样是包含很多科学的知识的,最基本的从矿物中提炼出火药的那几样主要成分,就很是问题。

    所以说造一门大炮,并不是想象里那么简单。

    当然,大宋并不是没有大炮这样的火器,只不过结构相对简单,用后世的眼光看,就是非常落后,具有大炮的基本能力,但是射程非常近,爆炸力也很小,而且是不可控的,非常容易出事故。

    朝廷之所以把研究和制造火器的军器监这个部门取消,除了担心火器是凶器的考虑外,技术的不成熟,无法在真实的战场上稳定发挥作用,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杨怀仁的想法里,大炮这东西,一定是要研究,一定要造的,不过要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不能强求造出来就一定能用,如果真有一天拿到战场上,能起到一点作用也行。

    至于想把这种大炮当做一种大杀器,横扫各国精锐的想法,他是不会这么幼稚的去幻想的。

    既然重生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就要尊重这个时代的发展规律,不能空想。

    所以大炮的事情只能当做锦上添花,造出来更好,造不出来也不强求,而是去做其他的准备,绝不能当做唯一的办法。

    那么要想让大宋的军队强大起来,就要考虑其他的途径了。从制度上去改变,杨怀仁是完全没有这个能力的,大宋扬文抑武的国策毕竟已经推行了一百多年了,那种影响力,是根深蒂固的。

    整个朝堂上的人都是这么想,那些武将出身的勋戚们虽然不服,不过一直以来也是十分遵守这一套太祖的国策的,任凭杨怀仁口灿莲花,也无法改变这样的局面。

    既然走改变制度的路途走不通,那么只能从加强军队本身的软硬件素质来提升军队的实力了。

    软件上来说,自然就是提高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训练的加强是必须做的,因为战争是人来打的,士兵的训练水平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指望少数武功高强的将领,那也是白搭。

    不论是领兵作战的将军还是被他率领的士兵,基本的军事素质必须达标,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战争的需要,训练特有的作战能力,比如山地作战,夜间作战能力等等。

    兵种的划分也必须更加细化,责任和职责也更加明确,除了原有的步兵和骑兵的划分之外,后勤保障的各色兵种也要有详细的划分。

    除此之外,还要有诸如工兵在内的,应对战时特别情况的特殊兵种,多兵种相互搭配,相互配合作战,才是合理的。

    硬件上来说,就是提升军器的质量和数量了。强弓硬弩,长枪短剑都要进行优化和改进,像杨怀仁铸造厨刀的铸造工艺,他是不会当做祖传秘方藏起来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用他的相关知识,能把大宋军队的兵器水平提高一个档次,那么对于大宋整个军队实力的提升,将士巨大的。

    而军马的数量增加,意味着在将来对阵主要的潜在对手大辽、西夏,以及将来的大金和蒙古,就不会在骑兵上处于一个绝对的劣势。

    从战略上讲,大宋也不会因为步兵多骑兵少的巨大限制,只能选择城市防守战,无法做出主动的出击,就更别提对这些对手进行战术性的进攻了。

    所以杨怀仁便想到了把他的牧场计划升级的主意。

    环州的牧场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那也是从经济效益上来说的,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环州牧场养一些牦牛和羊也还可以,要养马,地方就完全不够了,而且位置也不好。

    于是杨怀仁想到,既然未来和西夏要开战,而且结果他事先是知道的,所以在西北和西夏、青唐以及唃厮啰搭界的地域里,新建一个大型的牧场,就是必须的了。

    牧场可以蓄养牛羊,自然还可以蓄养马匹,特别是从西域引进的优良西域马种,在地理环境不会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繁育,成功的机会将会非常大。

    将来有了马,也就意味着大宋将会有更多的骑兵,当骑兵的数量和主要的敌人想比不再处于劣势的时候,主动的出击作战,就会从梦想走进现实。

    只要能打败契丹人,如今还没有崛起的女真人和蒙古人,就不会有机会壮大自己,成为新的威胁的机会了。

    这样的话,杨怀仁其实不用细说,游师雄自然是一点就明,顺着杨怀仁的计划,他也会想到这些。

    当所有的蓝图都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游师雄忽然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激动感觉,恨不得抓住杨怀仁的手说,“你小子咋不早生三十年呢?!”

第1073章:比武招亲(十六)

    萧忽忽确实是在玩心理战术,说白了他身份上是个契丹军人,深谙两军对垒,除了双方的军事实力之外,心理状态也十分重要,对结果有很深远的影响。

    在摔跤比试之前先喷一些垃圾话,跟战场上先骂阵差不多一个道理,目的都是为了起到震慑对方,让对手心惊胆寒的作用。

    别看萧忽忽样子是个粗鲁的军汉,但他同样也是个非常有心机之人。

    第一场比试骑射的时候,他自负自己的箭术,认为他会轻松胜出,但结果是有几个对手箭术并不在他之下,这让他从新审视整个比武招亲的形势。

    当骑射比试他吃了暗亏输给女真部的完颜阿骨打之时,他心中如何也咽不下心中这口气,但他并没有违拗主子萧撒弼的意思法做出来,而是冷静下来,去想如何在第二场比试中取胜。

    第一轮的时候,凭萧忽忽的实力,本来可以轻松的把对手摔倒或者扔出场外便可以取胜的,但他并没有用简单的方法获胜,而是选择一种更残忍,也更能震慑对手的方式。

    他这么做的目的,第一是把第一场骑射比试中吃了暗亏败北的那种怨气发作出来,第二是在契丹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勇猛,对得起他北院第一勇士的称号,第三便是用折断对手手臂这种残忍的方式,来震慑他们的心理了。

    萧忽忽预想的是,经过了第一轮摔跤比试中他那种残暴的表现之后,接下来无论第二轮谁遇上他,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畏惧感。

    只要对手未战先惧,这场比试便已经输了一半,人在恐惧之下,很容易出现慌张和混乱,哪怕是心理上有一丝的怯意,便很容易造成精力不集中,反应能力和动作变得迟钝。

    但萧忽忽如何也没想到,宋朝的这个高大个,竟然一点惧意也没有,反而感觉上心里憋着什么乐似的,完全没有把他的残暴和狂妄放在眼里。

    天霸弟弟本来也没想到这么多,更不会在意萧忽忽用了什么战略战术,在他心里,角抵这种较量终归就是个比试谁的力气大的游戏,没有其他那么繁琐的事情。

    其实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这么个道理,越是在意越是做不好,越是把问题看得单纯简单了,反而做起来没有心理压力,这样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铜锣一响,比试开始!

    看台上众人心中也明白,尽管这是第二轮,还不是第三轮最终的较量,但凭着场上二人第一轮的表现,谁都明白这两位很可能就是最强的两人,所以精神头很足,都想知道谁才是唯一的最强之人。

    而天霸弟弟和萧忽忽也忽然有了默契似的,也不用去摆架势玩那些多余的动作了,直接就双臂交缠架在了一起,互相用力推对方,就是单纯想在力量上一决雌雄。

    萧忽忽本来也是想玩上一轮那一套利用手上的猛力直接扭断对手的手臂的,但是天霸弟弟可不是那个无名小辈,别看他外形显得有点胖,但其实肌肉很扎实。

    光他那两只常人大腿般粗的胳膊,就不是萧忽忽一只手能捏的过来的,他就算想用力扭,可手连一半胳膊都抓不过来,如何用力呢?

    更不用提天霸弟弟用力的时候,胳膊上肌肉忽然间变得如钢似铁一样的坚硬,萧忽忽心中大惊,他根本无从下手,只得揪住他的衣服用力推。

    天霸弟弟其实也有点惊讶,按照他的力气,普通的习武之人别说跟他角力了,他只需要用出一二分的力气,对手就得被推飞出去,若是力气用了五成,怕是要出人命的。

    平时举磨盘耍铁锤跟玩儿似的轻松,众兄弟里谁也不是他的对手,唯独黑牛哥哥能和他较量一番,但他年轻,体型又比黑牛哥哥大了一号,所以比力气,他还是比黑牛哥哥略强一些。

    可他跟萧忽忽乍一交手,便感受到了萧忽忽的力气也非常之大,起码暂时不在黑牛哥哥之下。

    他心中暗忖,萧忽忽这家伙虽然性情残暴,但他的实力,也不愧对他大辽北院第一勇士的名头。

    不过天霸弟弟到没有怕什么,因为他渐渐感受到从萧忽忽这边传过来的力气有渐渐变小的趋势。

    从这一点上看,萧忽忽可能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他瞬间里使出来的爆发力很强,这也是他异于常人之处,但要论持久力,就比不上黑牛哥哥了。

    天霸弟弟想起仁哥儿常说的一句话,判断一个好男人的标准,不一定在乎大小长短,最关键的还是持久。

    而天霸弟弟就觉得,他便是一个超耐久的好男人,而萧忽忽嘛,就那么一会儿的爆发力,算什么男人?!

    果然,很快萧忽忽就有点坚持不住了,他颤抖着身体,似乎很想坚持下去,可面对对面从天霸弟弟铁柱一般坚硬的胳膊上传过来源源不断的猛力,他根本就抵挡不了!

    千万不要小瞧了萧忽忽,此人非常阴险,他已经知道他不是宋朝选手的对手,可他并没有觉得他会输掉这场比试,反而心生一计,要扭转乾坤。

    萧忽忽眼神里闪过一丝诡异,他装作力有不逮,渐渐向后退去,一步,两步,三步……

    天霸弟弟见萧忽忽快要泄了这股劲头,信心更强了,更是蓄了一口气,加力猛推了过去,想一举把萧忽忽推出场外。

    萧忽忽一步步后退,眼看一只脚已经踩在了场地边缘的界限上,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萧忽忽即将被推出界外输掉比试之时,他忽然收了手上向前推的力道,而是反过来用了最后的力气猛拉了天霸弟弟一把。

    他把身子向后一躺,在倒下去的瞬间双脚同时腾空,并顶在了天霸弟弟的小腹上,想顺势接着天霸弟弟向前推的猛力,用蹬摔的技巧把他摔出去。

    这样一来,结果会是两个人都会出界,但按照契丹式摔跤的规矩,两人同时出场,被摔出场的一方判做失败,而使用技巧的一方获胜。

    萧忽忽果然精明,他知道角力一定不是天霸弟弟对手的时候,便想到了这个计策来逆转取胜!

第1323章:驻兵扬州

    张六合立即忙活了起来,立即派人去联络各地的风神卫,传达了**仁的命令。

    原本在江南地方上的风神卫,心中感激**仁把他们从黑暗组织的杀手改编成对国家社会有用的秘密组织的密探,都想着这次在**仁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所以命令一到,整个江南的风神卫都动了起来,从各地官员的私人财政状况上开始查起,果然找到他们很多来历不明的巨额财产。

    但是光查到地方官员的不明财产,还不能让**仁把他们贪腐的事情和赵献球扯上关系,所以现在这些材料,还用不上。

    两天后小七收到**仁的秘密书信,首先来到了江阴和他会面。

    小七先说了一下兄弟几个这段日子带兵剿匪的事情,听得**仁开怀大笑。

    "好,大家做的都很好,就是天霸弟弟这么闹下去,恐怕他就得改名了,他也别叫陈天霸了,直接叫陈霸天好了。"

    小七笑道,"哈哈,天霸弟弟身上,确实有那么一股子混世魔王的劲儿,这天底下,恐怕也只有你能压的住他了。"

    "哎,不对不对,"**仁道,"天霸对咱们几个,那是属于对兄长的尊重,要说真能让他害怕,又这能降得住他的,还是只有小雅妹子。

    等他回来见到小雅妹子,恐怕小雅得问他,'你剿了这些日子的匪,就没遇上个貌若天仙的女土匪啊?';哈哈..."

    两人说笑一阵,小七才重新聊起正事,"你真打算铲除赵献球了?"

    **仁笑着点点头,什么也不用说,小七会意,也不再多问什么,更不去想这件事做起来有点难,直接问道,"那你说咱们怎么做吧。"

    **仁把大致的计划说了一遍,小七道,"办法还行,但具体的操作上,确实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你派杨世虎去江州赈灾,确实是个好选择,虽然这么久了,咱们也把他当做自己兄弟来看待,只是这种冒险又得罪人的事情,就不用他掺和了。"

    "是啊,这件事说起来还是有点冒险的,咱们搞砸了大不了跑路,就算是去占山为王,也不怕朝廷,可杨世虎前程大好,要是耽误了他的前途和名声就不好了。"

    两人正说着,门外笑声传来,"两位哥哥笑得如此开心,可又什么好笑话,说来给小弟听听?"

    话音未落,天霸弟弟已经推门进来,一身的风尘仆仆,脸上却带着机灵的笑容。

    **仁示意他关了门过来坐下说话。

    天霸弟弟把他剿匪的经历绘声绘色的描述一番,还抽出一把大金刀来显摆,"哥哥请看,这就是那个什么狗屁金刀大王的金刀。

    可惜啊,刀是好刀,就那个什么金刀大王太蠢了,叫我一锤结果了他的性命,其他的山贼一见他们大王死了,立即就投了降。

    小弟心里那个不爽啊,寻思着老子筋骨都还没动开呢,就没的打了,真是无趣。于是又把他们赶回山上,才又带着人冲杀一阵,砍的那帮子山贼满山走投无路,还有的跳了山崖,想想真是可怜,唉..."

    **仁笑骂道,"你叹气个屁啊,逼得人家跳崖,还不是你闹的?"

    天霸弟弟笑道,"嘿嘿,那种人,要是早点投降,说不定我还能放他们一条生路,可惜他们却装投诚来算计老子,老子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本来我是想把他们的山寨一把火烧个精光的,后来一想,那个什么山寨修得还挺好的,号称有上山十二关,易守难攻。

    我琢磨着一把火烧了可惜了,于是留下些人接手了山寨,把山上抢来的财物又给抬了回去。"

    小七其实一路走过来,也是和天霸弟弟差不多的方式做的,什么盗匪山贼的一个不留,但他们的山寨却还保留着,留下几十个人看守财物,留作后用。

    小七知道他们兄弟几个,大多都会这么做,而这样做也是为了**仁好,大家伙既然来了江南,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有个什么意外,总要多留几条后路。

    天霸弟弟试着问道,"哥哥,你觉得我们几个,做的对吗?"

    **仁笑笑,他早就想到了兄弟们是怎么想的,也不说对不对,只说,"多谢兄弟们了。那些地方,将来派咱们自己信得过的府卫带人去接手。"

    小七和天霸弟弟相视一笑,这才说道,"其他兄弟们,我估摸着两三天之内应该都能把人带到扬州附近,然后以借粮和修整的名义留在扬州附近。"

    **仁点头表示赞同。

    古时候军队出征打仗,如果是去境外,自然会有专门的后勤部队和民壮负责配送粮草和辎重,这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的由来。

    不过如果是国内的调动,就没有这么麻烦了,就像这次**仁奉旨带两卫人马巡狩江南,龙武卫和虎贲卫会随身携带一些基本的口粮。

    而将士们到了地方上,会从地方上的粮仓先"借粮"满足正常的粮草需求。

    大宋的各走各县也都有官仓,粮食储备十分充足,军队从地方官仓接了粮食吃饭,会按照实际数量给一个凭证,地方官府再用这个凭证向朝廷提出申请,朝廷相关机构会再调配同等数额的粮食来填补地方上的官仓。

    小七的提议,便是说让龙武卫和虎贲卫的将士们重新集中后,驻扎在扬州附近,直接从漕运衙门的大仓里借粮吃饭。

    这都是符合朝廷的规矩的,所以赵献球也必须照章办事,而这样一来,**仁把龙武卫和虎贲卫放在扬州附近,将来若是真动了手,也完全不怕赵献球会怎么样。

    天霸弟弟想起一件事来,"哥哥,小弟在带兵进扬州之前,听说在扬州和高邮军搭界的黄头泊有一股顽劣的水匪。

    听附近百姓说,黄头泊里住着一帮很厉害的水匪,他们打劫周边的百姓不说,还经常从黄头泊里驾船出来去打劫大运河上的过往船只。

    但当我带着人马在一个向导的带领下找到水匪的老窝之时,却发现水匪窝刚刚被一帮漕军给剿灭了..."

第1442章:怪异的圣旨

    很多人以为交趾这种小国敢侵犯天朝上国的大宋,是不是有点不太可能?

    其实历史上这种事太普遍了,别说是宋朝,就是军事强盛的汉唐,周边的小国试图占中国便宜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这样的侵略在史书上简直多如牛毛,他们的入侵,也并不是以侵略土地为目的,而是以打劫汉人的财富和人口为主。

    原因是这些小国人口不多,其实并不缺乏土地,他们也没有多少真正的兵马,所以即便暂时抢夺了中国的土地,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守住天朝的反攻。

    所以他们只是打劫财物和人口,天朝的钱币在他们的国家同样流通,甚至是超过他们本国的货币的硬通货的存在。

    于是抢劫财物才是这种小型战争的主要目的,等事后天朝问起罪来,他们便假借本国蛮夷不通礼法为名搪塞过去。

    天朝自然不会和不通礼法的蛮夷计较,等这些小国再次俯首称臣,天朝有了面子,往往不会过分追究。

    另一方面,从人种上来讲,古代中国人干净,高大,白皙而且懂礼,而除了北方游牧之外,东边的高丽半岛和倭国群岛的人种,以及西南的诸多小国的人种则肮脏和矮小。

    特别是西南诸国,因为人种相近,和汉人模样差异不大,只是身材矮小而已,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这些国家的统治者抢劫汉人人口,来提高自身人种优异性的习惯。

    这种事史书上也有记载,其实从另一些记载里也可以从侧面来证明。

    比如很多东南亚小国的统治者家族,他们的模样和汉人更加相似,身高都比本国普通百姓高出不少,皮肤也白皙一些,就是因为他们长期主动和汉人通婚,结合繁育下一代子孙而形成的。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和想法确实没什么错的,古代中国人人种确实优秀,璀璨的文化礼仪等更是周边蛮夷国家所景仰,并纷纷效仿学习的。

    就说交趾,皇族李家就喜欢娶汉人女子为妻,就是为了提高家族血统的优异性。

    在北宋建国的百余年里,和大宋之间上规模的战争就有数次,其余小型的摩擦不胜枚举。

    很多时候也不是交趾自己出兵,而是利用生活在大宋**的僚人,用各种各样的理由鼓动他们跟大宋朝廷作对,然后他们从中牟利。

    交趾越李朝跟大宋的关系现在看来非常的诡异,一方面交趾皇族李氏为了证明自家对交趾统治的合法性,表面上和宋朝通好,请求大宋皇帝册封。

    这样做也是当时东南亚小国政权更迭后新统治者常用的做法,只要得到了宗主国大宋的册封,就意味着天朝认可了他们在本国的统治地位。

    不光本国百姓会毫无保留的承认他们的王权,连周边的其他国家也会认可他们的国际地位。

    而另一方面,越国李氏皇族又不断给大宋带来边患,宋朝也很是头疼,这种侵略你说大宋的损失大吗,也不怎么大,**本来就是穷地方,被打劫能失去多少东西?

    可烦就烦在他们不断的来骚扰侵袭,跟契丹人打草谷倒是有些相似,让大宋不胜其烦。

    不仅如此,交趾国别看国土面积不大,但在当时的中南半岛上还属于军事强国,从立国之后就不断四处开战。

    侵袭大宋那还算是小的,欺负周边的占城、真腊、哀牢等国家那才是如家常便饭一般。

    同时交趾也不是一个统一民族国家,国内也是各种雨林部族密布,这些国内的野人,也是交趾劫掠的对象。

    朝廷给**仁的圣旨里,说的是交趾国出兵五万,从东北沿海的苏茂州入侵大宋的钦州。

    大宋边地的僚人聚居地的古森峒、如昔寨等被劫掠一空之后,交趾军还有向北继续抢劫的打算。

    本来这种事只是交趾和大宋关系中的常态,动用广南厢军就能把交趾人逼回去。

    是的,不是打,而是逼,交趾军很少与大宋厢军正面交锋,一般就是一路来打劫,打劫够了在**赶来之前就退回去了。

    这么说倒也不是说交趾军就怕广南厢军,而是不愿把事情闹大,本来就是来打劫,目的达到了就走而已。

    广南厢军战力如何,**仁想想也知道了,连江南的厢军都没有多少战斗力,还指望广南厢军能打仗?

    **仁奇怪的是就这么点事还给他专门来了一道圣旨,让他带武德军南下示威,是不是天小题大做了。

    本来皇帝和朝廷是知道**仁这一年来一直在打造战船,目的就是为了带武德军南下去征伐交趾的。

    根本也不用专门下一道正式的圣旨,等战船打造好了,水军训练的差不多能熟练掌船了,他自然会向朝廷请旨。

    可偏偏在这种时候皇帝给他下了这么一道圣旨,在时间上似乎也太怪异了。

    具体什么原因,**仁也搞不清楚,但绝不会单纯以为皇帝很支持他的做法,所以提前给下一道旨意,让他出兵出的名正言顺。

    等恭恭敬敬接了旨,传旨的公公又给了他一封赵煦的信,他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信的内容很简单,大致是问候一下**仁和安国公主,先表达对一个臣子的看重之情,然后便直说要在武德军中安插六十名赵氏皇族中的年轻后辈。

    **仁这下明白了。

    这一年来,**仁的钦差头衔就一直没被皇帝收回去,让他可以一直整肃江南厢军,江南厢军这一年来的变化,皇帝是看在眼里的。

    东京城的禁军自从打了胜仗之后,就骄纵的没了个样子,朝堂上的大佬们也清楚如今的禁军并不是能战之辈。

    所以皇帝和朝廷都希望大宋能出现一支能打仗的军队,也借此让这只军队和禁军来抗衡和比较。

    谁都想知道精挑细选出来的禁军,和用**仁式的训练方法打造出来的地方军队,究竟哪一个才更强。

    如果**仁的整肃地方厢军的法子经过了一次战争的检验证明是可行的,那么将来的大宋无疑将多出来一支数量百万的军队。

    至于安插皇族子弟,便是皇帝的私心了。

第1496章:打扫战场

    征服的感觉,其实并没有那么爽。

    征服的快感持续的很短,接下来要面对的,只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残忍。

    五千交趾骑兵全完了,除了最外围的两三百的骑兵在宋军开第一轮炮的时候见势不妙赶紧逃跑之外,剩余的四千余人都被淹没在了火海之中。

    见交趾骑兵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力,杨怀仁觉得没必要再浪费弹药,于是下令舰队掉头向西,在格金河西岸登陆。

    先是数百的水军将士从战舰上吊下去登陆的小艇,然后顺着绳梯下船上艇,先行靠岸肃清障碍。

    等大船靠岸,这才放下栈桥,让步军登陆。

    宋军登陆后立即开始打扫战场,有的人负责灭火,有的人负责补刀。

    听起来很残忍,但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交趾人被火炮轰炸之后已经变得疯狂,没被炸死或者烧死的交趾人举着刀乱砍,眼睛里一片红色。

    这也是正常的事情,经历了炼狱一般的折磨,很难保持清醒,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在疯狂的状态下,但凡看到有移动的物体向自己靠近,都会认为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威胁。

    所以有很多的交趾人是在疯狂状态下自相残杀而死的。

    宋军见状也没法淡定了,河岸上的场面太残忍,无数被炸得身体不全的交趾骑兵和大食马,血肉飞溅的到处都是,几乎染红了整个河滩。

    剩下的还活着的交趾人,要么在疯狂的劈砍,要么在痛苦的呻吟。

    宋军也不用靠上去和他们搏杀,远远的一支箭射过去,交趾人便应声倒地,那些身体不全痛苦呻吟的,直接补上一刀结束了他的性命。

    或许这才是对这些交趾人最大的仁慈,与其让他们痛苦的在煎熬之中多残喘一会儿,都是最难以承受的折磨,只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才是仁慈的。

    比起人来,大食马健全而且存活的数量还比较多,在一开始炮击的时候,这些受了惊吓的大食马便四处奔逃。

    把它们身上骑乘的交趾骑兵甩在了身后,加上逃跑了的交趾二三百骑兵,在交趾骑军的后阵里,竟然有不少交趾人是被活活踩踏而死的,那场面并不比被被炸死或者烧死好看多少。

    而不少的大食马,并没有跑远,而是跑出去没多远便停了下来,有的纯粹是因为受了惊吓而瘫倒在地。

    宋军将士们看见这么健壮的大食马,还是非常稀罕的,将士们跑着去收集这些散落的大食马,竟然收集了身体健全的近千匹之多。

    他们可不管将来如何把这些大食马带回大宋去,武德军里实在是太缺马匹了,这些健壮的大食马,他们可是当宝贝一样的看待。

    或许是有点让将士们开心的事,能缓解残酷的战场画面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压力。

    杨怀仁是个有心理洁癖的人,虽然作为主帅,他不能在将士们面前表现出对战争残酷场面的恐惧或者恶心的神色,但他内心里,还是很抗拒的。

    人的内心里总是很矛盾的,是他主动要征伐交趾,也是他把先进的火器带进了武德军,但是对于战争的结果,他还是不愿意面对。

    这也跟他是个厨子有关系,看到肉、蔬菜这样的食物,他心里总是不由的幻想该把这些食材做成什么样的美味。

    当厨子的人不怕血,更不怕那些碎肉,但是战场和厨房里不同,即便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但他内心里还是有些抗拒。

    所以他没有立即下船,而是回到了船舱里坐了一会儿。

    吴监军也没有立即下船,这时候他也不在乎新的军功计算方式施行的如何了,跟在杨怀仁身后进了船舱,坐在杨怀仁的下首,两个人就默默的喝着茶,一句话不说。

    舱室里很安静,只有一点点吹着茶叶和啜水的声响,当然,还有舱室外黄公公一直停不下来的呕吐声。

    杨怀仁斜睨了一眼吴监军,发现老人喝茶的时候,嘴上的胡子还在颤抖着,他明白,在这种时候,大家表面平静,但在吴监军的内心里,一定是比他还要战栗的。

    对,是战栗,只不过这种战栗里不仅仅是恐惧,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未知的惶恐。

    战争的残忍程度在这一天里爆发了出来,不论是战败者还是战胜者,都在经历心理上的煎熬,血与火,能让人更深层次的去思考。

    思考战争,思考人生。

    就这么安静的近半个时辰,战场被打扫的差不多了,杨怀仁这才起身准备下船,吴监军也默默地跟着他站起身来,然后跟了上去。

    黄公公病了,无论如何都不肯下船,杨怀仁能懂为什么,也不用强迫他要怎么样,或许黄公公这样的表现,才显得他更像是个正常人。

    黑牛哥哥更懂得战场上的尸体应该如何处理,特别是交趾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必须把那些尸体和血肉尽快焚烧并掩埋掉。

    否则林莽的各种野兽和毒虫都会窜出来,把那些尸体当做食物,然后散播传染人的瘟病。

    河岸上土地松软,将士们挖了一个巨大的埋骨坑,不管是人的还是马的尸体血肉都被扔到里边,洒上些火油,点燃了烧了,最后在掩埋起来。

    河滩上的无边血迹其实也不用怎么处理,将士们踩踏过后,血迹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除了远处大坑里熊熊燃烧的大火和一股难闻的焦臭味道,似乎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宋军成功登陆,然后立即在沿河二里的平地上安营扎寨。

    之所以没有着急进攻,也是杨怀仁给麾下的将士们一个调整和休息的时间。

    比起体力上的调整和休息,他们的心理上,也需要调整。

    中午的时候,杨怀仁安排火头营烹制了丰盛的食物,但奇怪的是,一向无肉不欢的将士们,似乎更喜欢青菜豆腐。

    火头营的营官气急败坏的大骂军汉们不知好歹,大帅安排了这么丰盛的饭食,他们竟然无动于衷。

    杨怀仁走到他身后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停下来,将士们这时候正在进行蜕变和进化。

    只有经历了这一切,他们才能渐渐成长成真正英勇无畏的战神。

第1292章:一路扫荡(中)

    再说能立山头当老大雄踞一方的山贼,大多也是有些真本事的,在江湖上也能混了个好听的诨号。

    比如什么啸山虎、过江龙、飞天阎罗和金刀天王之类的,若是来了几个官兵就吓的尿了裤子,他们也就不用在绿林上混了。

    所以一时间里他们也表现的很镇定,甚至放出了大话来,说什么不管是哪里来的官兵,又是挂着谁的名头,胆敢招惹他们的,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对杀一双。

    对于绿**汉们的叫嚣,其实也是想起到一个震慑作用,让来围剿他们的官兵知难而退。

    只不过龙武卫和虎贲卫的将士们大场面还是见过的,根本不吃这些贼寇们这一套,天霸弟弟就霸气地回了一句,"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

    这都是从**仁那里学的,**仁就经常说"我的金枪已经饥渴难耐",天霸弟弟就琢磨,没看见仁哥儿的打造一柄金枪啊,他老是饥渴难耐又是什么意思?

    不管理解不理解,反正跟着学,听起来就很牛比就是了。

    龙武卫和虎贲卫虽然都是**仁这个挂名大将军的麾下,其实两卫之间的将士们,也是有一些竞争关系的。

    大家同在山谷里训练,平时也少不了竞争,**仁定下的的制度里,就有逼着大家竞争的作用在,比如每天的越野长跑,落在后边的人就是管饭不管菜。

    不过这种竞争总体来说是良性的,大家比着赛的训练,也知道只有你自身强了,在龙武卫和虎贲卫里才会得到尊重,他们的作战水平也大幅提升也就顺理成章了。

    **仁觉得这样的气氛很好,这样的竞争也的确给了他很多意外的惊喜,如果龙武卫和虎贲卫的军事素质自称第二,恐怕整个大宋也找不出第一来了。

    兄弟们之间关系好的不得了,用**仁的话说,那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不过既然大家分头执行剿匪的任务,不论谁心里也是有些小九九的。

    大家带一样数量的官兵,剿灭哪个山头的山贼是抽签抽的,自然就会有个谁先谁后的问题,先完成了任务的,可以接下一个任务,到最后大家凑起来一比较,你剿灭了八个山头,我才剿灭了七个,面子上就过不去了。

    所以不知怎么搞的,大家一分散各自为战,就跟放了羊似的,哦,应该说跟放了老虎出笼一般,直奔山贼窝而去。

    将士们也不用做动员什么的,一个比一个跑的快,好像生怕那些山贼得了风声真的跑了似的。

    杨世虎的风格是带兵严谨,还是先考察地形,找了当地的山民向导,一步一步向山贼窝逼近。

    等布开阵势把山贼窝围住了,才发起进攻。因为准备工作做得滴水不漏,这个山贼窝也没抵抗了多久,便缴械投降了。

    杨世虎立即命人把山头搜刮一遍,搜回来的金银粮食都如数交给了当地的县衙,让县衙负责把这些年收了这股山贼抢劫或者绑票勒索的财物还给了受害者。

    黑牛哥哥就没有这么斯文了,他抽的是一帮水匪,因为上次有了经验,黑牛哥哥还是用火攻。

    先在水匪窝的一头放火,把水匪逼出来,然后在另一头撒网,把水匪们一网打尽,到最后算算人头,才三十多个人,真是不够看的。

    何小川抽到的这窝盗匪则是藏在一处山洞里,本来人数也不多,可惜山洞的位置比较隐蔽,搞得他派人拉网式满山的搜索,足足搜了三天才找到盗匪的藏匿山洞的所在。

    但想直接带兵杀进山洞,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盗匪们仗着地利的优势,在山洞口用大石头堵了门不出来,而且山洞内部结构也相对复杂,冒然杀进去,怕会落入了盗匪们早早设好的陷阱或者机关里。

    将士们遇到这样的难题,开始有点愁眉苦脸,心说怎么遇到这么一棒子属老鼠的,躲在山洞里不出来你说气人不?

    听着从别处传回来的消息,其他的几队人马已经有所斩获,他们还被堵在山洞外想不出办法来,谁心里都着急。

    柯小川望着黑漆漆的山洞口琢磨了半天,忽然想到了什么,便对手下将士们问道,"兄弟们,咱们都想复杂了,看见洞口,我们作为男人第一反应应该是什么?"

    将士们议论纷纷,也提供了几个不靠谱的答案,但最终也没有说到柯小川心里去。

    最后还是他站出来道,"你们这帮单身汉,真是不懂生活啊,一个男人看见洞口还能想到什么?打炮呗!来人啊,把老子的意大利炮拉出来!"

    大炮拉出来瞄准了洞口,什么高爆弹燃烧弹轮着往洞口里招呼,刹那间山上全是"轰隆隆"的闷响。

    山洞被轰了几炮,有种要塌了的意思,洞里本来躲的好好的盗匪们,这下也吓傻了,纷纷收拾了盗窃和打劫回来的财物准备杀出来。

    可外边的柯小川早就下了令,看见人往外跑,直接给开炮打回去,洞口炸塌了也不要紧,留下记号,等什么时候有空了再回来挖宝。

    结果往外跑的盗匪一个个被炸得哭爹喊娘,最后让柯小川打炮打过了瘾,才命人进洞把被炮声惊傻了的最后几个盗匪抓了出来。

    小七算是个倒霉的,他腿最短,却抽到个距离最远的山贼窝,别人都取得了成果了,他才刚到了目的地。

    而且他面对的这帮山贼据说占山为王好几十年了,当地官府多少年来一直拿他们没办法,听说他们前头三代就是打家劫舍的山贼,山贼头子的诨号也响亮的很,叫做什么太上真尊。

    小七觉得好笑,一棒子世代打家劫舍的山贼,还信上宗教了,起个诨号这么牛比,也不怕那些真神仙们怪罪下来,一道天雷把他给灭了。

    结果发生了一件怪事,小七带兵好不容找到了山窝窝里,发现只不过是一个村子,村子看着也不像山贼窝,反倒好山里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差不多。

    不过小七仔细观察,还是发现了奇怪的地方...

第2090章 我只是个厨子(大结局)

    湖边小镇的清晨,阳光慢慢驱散了湖面上的薄雾,面馆的橱窗里飘起新的浓雾。

    一个村民打扮的汉子牵着一个四五岁模样的小童路过面馆,小童指着那个招牌问道,“爹爹,牛肉面是什么东西?”

    汉子抬头看了一眼,耐心给儿子解释,“牛肉面,就是汤饼,加了牛肉。”

    小童疑惑地望着橱窗,“爹爹,先生说过,牛是百姓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不能吃的。”

    汉子看着儿子这么可爱,忍不住欢喜,“先生说的呢,没有错,但现在不同了,大宋控制了草原,有源源不断的火牛供应,牛肉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小童面露喜色,“爹爹,爹爹,我们今天能吃牛肉面吗?”

    汉子笑着把小童抱了起来,转身走进了面馆。

    杨怀仁拉着面团,透过橱窗看着这一切,朝旁边喊了一声,“有新客喽。”

    赵飞燕忙缠上围裙去接了父子俩进来,“客官要牛肉面?”

    一旁的兰若心一边起锅一边小声埋怨着,“你一个王爷,跑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开面馆,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她虽然埋怨,却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杨怀仁知道她就是这副性子,总是絮絮叨叨,却也仅仅是絮叨而已。

    “让你们离开繁华的东京城,离开锦衣玉食,跟我到这里来开面馆,还要亲自动手做工,是辛苦你们了。

    不过对我来说,王不王爷的不重要,我一直觉得我只是个厨子。现在草原平定,国泰民安,咱们的面馆生意也好,这样不也挺好吗?”

    “挺好挺好,就你最好行了吧?你开面馆好好开也行啊,我们跟着你受点累那也不算什么,养尊处优的反而身体都渐渐不好了。

    可你动不动就给人家免单,还有点做生意的样子吗?”

    杨怀仁越来越觉得他们之间的谈话,有了老夫老妻的样子。

    “那个,咱又不差钱,人家还陪我聊天了呢,送人家一碗牛肉面,不算什么的。”

    兰若心吐槽,“是啊,你大方,怕是这个镇上的人都知道你是个傻子喽。”

    杨怀仁笑嘻嘻的,完全不在乎。

    三年之前,大宋北伐,准备了那么多年,谁能想到北伐竟那么顺利,大辽多年内斗,已经毫无抵抗之力。

    关键是杨怀仁从经济上和民心上暗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大辽早已被掏空了,真到了动武的时候,辽国已经没有了任何根基。

    就像一副多米诺骨牌,只需要推到最开始的一块,整套骨牌便会很快全部倾倒。

    契丹人的朝廷一个月都没撑住,就完全垮了。

    这也没办法,连契丹皇帝都是杨怀仁的儿子了,不倒都难。

    当然,大宋皇帝也不会慢待了他,封了他这个弟弟做了镇北王。

    契丹人的统治垮了,蒙古和女真,以及其他部族中也有不少势力开始抢地盘,准备割据,成为一方霸主。

    但杨怀仁很早就想到了这些,面向远辽国统治的疆域下了一道命令,耕者有其田,牧者有草场。

    那些部族贵族几乎在一瞬间被贫苦百姓推翻,然后接受大宋的招抚。

    很简单的道理,打土豪分田地,普通老百姓当家做主嘛,他们有了主观能动性,根本也不需要大宋出兵,便迅速统一了北方草原。

    大宋的朝臣们认为大宋实现了前无古人的成就,自然不会再骚扰杨怀仁,而是忙着用汉法治草原。

    而后倭国,高丽,以及几乎整个东亚,都在向大宋称臣纳贡,大宋真正实现了万国来朝的壮举。

    但就在这时候,杨怀仁请辞王爵,还权于朝堂。

    养子皇帝自然不允,只是放任养父做他喜欢的任何事情。

    杨怀仁知道他孝顺,也不好太过为难他,于是带着几个老婆南下,来到太湖边的一个隐匿的小镇子,买下了一套房产,开了家面馆。

    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何这么做,但他的几个老婆其实懂他,有些心中的责任,他已经做完了,那么往后的余生,杨怀仁要做他真正喜欢的事情,那谁也拦不了他。

    事实确实如此,天下太平了,没有了战争,长城内外已经没有了以往的界线,贸易自由,往来通达。

    草原的火牛甚至可以走海路南下到江南,江南百姓吃上新鲜的牛肉,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尽管如此,湖边这家叫随园的牛肉面馆,仍旧是镇子上生意最火的饭馆了。

    饭馆生意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饭馆提供的食物好吃。

    杨怀仁乐在其中,他一直保持着初心,把不同的食材制作成美味的食物,这才是他一生永远不会改变的追求。

    因为吃饭嘛,不论过去还是未来,对一个人来说,那都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了。

    他做好了两碗牛肉面,亲自给那父子俩端了上去。

    “客官,牛肉面好了。”

    他放下面,自己也坐了下来,和汉子攀谈着,也不忘提醒那个小童,“娃儿,慢点吃,记得吹一吹,小心烫。”

    小童嘿嘿一笑,却有些着急,“这面真是太好吃了。”

    杨怀仁早已经不在乎,也完全没有必要再去守着他牛肉面的制作方法和熬汤的秘方,便说起了牛肉面的做法。

    小童不以为意,继续沉浸在牛肉面的美味之中,那汉子却好奇问,“掌柜的,你就这么把你家牛肉面的秘方说给我听了?

    你难道就不怕我偷学了你的手艺,开一家一样的面馆和你抢生意吗?”

    杨思源笑了笑,“一碗面才十文钱,这点生意你抢能抢到多少?咱们镇子虽然不大,可人多了去了,一人一天哪怕就吃一碗面,这是一家面馆能供应的过来的吗?”

    汉子本来也是开玩笑,但一听老板的话也觉得在理,“你说的对啊,现在比起前几年来,不管粮价还是肉价,都降下来了,可我们收入却涨了。

    要不怎么说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呢。”

    杨怀仁笑道,“好事啊,老百姓吃肉不用心疼钱了,那就真是好日子来了。”

    (全本完)

完本感言

    舌尖上的大宋,今天完本了。

    这是我第一本书,至今我还记得五年前发了第一章时的忐忑,收到站短的兴奋,这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体验和财富。

    关于书,能说的并不多,我想表达的都在书里了。

    这里我想说,很多书中的食谱,都是经过我亲自验证过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我很享受创作的过程,虽然保持更新很累,但说起来是很有趣的。

    写这本书,我认识了很多人,有的是厨师,给了我很多专业知识上的帮助。

    有的是作家朋友,在交流中,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也感谢给了我推荐的诸位大神小神们,这些我都记在心里。

    也感谢三组的编辑们,真的是每一位,在我遇到困难时,你们都第一时间回复我的疑问,帮助我成长了很多。

    有的已经离职了,比如徐徐,希望你在新的职业岗位上也能取得新的成功。

    有的换了组,比如虎牙,我记得有一次牙姐给我讲了好多,也许我当时没懂全部,但后来想起来,那些创作思路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还有锐利主编,不管是不是您负责的作者,您都有问必答,感谢有你,三组的气氛一直都让人很舒服,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感谢一直以来,支持舌宋,也支持我本人的那么多书友们,正是因为你们,让我真正爱上了写作。

    在我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你们一直在鼓励我,帮助我,我会一直记在心里的。

    最后感谢起点这个平台,让我这样的普通人,可以实现我创作的梦想!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62/ 第一时间欣赏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作者:呼啦圈大神所写的《舌尖上的大宋》为转载作品,舌尖上的大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舌尖上的大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舌尖上的大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舌尖上的大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舌尖上的大宋介绍:
天才小厨子穿越到大宋,开动头脑风暴忽悠到万贯家财开了家饭馆。
杨怀仁看着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宋子民大声宣布:“哥来拯救你们了!”
百姓们说:“吃了他做的面,腰不酸腿不疼了,上楼都不费劲了!”
皇帝说:“吃了他做的菜,朕觉得龙体康泰,一夜十八次郎不再是梦!”
将士们说:“吃了他做的饭,砍起胡人来如砍瓜切菜,爽!”
番邦蛮子们说:“我要做宋人!我再也不要做胡人!”
烹东西南北四方菜肴,品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友情提示: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打妖妖灵。
书友群:567,499,926,欢迎各路吃货前来指教。舌尖上的大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舌尖上的大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