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舰队TXT下载大明舰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舰队全文阅读

作者:铁血坦克兵     大明舰队txt下载     大明舰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六十五章 圣驾至开封

    第一批粮食已经送出,但从武昌送到开封,至少也得一个多月的时间。

    “大帅,南王那边第一批粮食已经从武昌送出了。可是路途遥远,能在四十日之内到,已经算是很快了。”夏国相愁眉苦脸的向吴三桂禀报。

    “我军救济灾民,粮食只剩下不到十日啊!剩下的三十日我们怎么办?难道我们和灾民一起饿死?”汪士荣皱起眉头。

    吴三桂也不知所措,转过头去,看着刘玄初。

    “先买粮食吧!我们攻下附近县城,不是收集了一些粮食?把这些粮食集中到兵营。学生对此地还算比较熟悉,愿意带兵去征粮。”方光琛抢先回答。

    刘玄初道:“大帅,学生已经查看过周围县衙州衙仓库,所存粮食也仅仅够我军和灾民食用十二日。各地粮商手中还有存粮,可是他们非但不肯放粮,反而高价出售,趁大灾的机会牟取暴利!”

    吴三桂勃然大怒:“这些奸商!为富不仁!既然不顾灾民,哄抬粮价!来人啊!给老夫传令下去,带兵把河南所有粮商全部给抄了!”

    “大帅!”汪士荣连忙劝阻,“万万不可!若是抄了粮商的家,您接济难民赚来的好名声可就毁于一旦了!这些商人多多少少和江南士绅有些瓜葛,抄了他们的家,那些读书人把白的都会给您写成黑的!”

    “那该如何是好?”吴三桂问道。

    也是吴三桂瞌睡遇见枕头,正当吴三桂为了钱粮着急的时候,外面有人来报:“禀报大帅,南京六百里加急到!”

    “快让他进来!”吴三桂道。

    信使走进吴三桂的中军大帐内,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了一封以火漆密封的绝密信件。

    吴三桂打开信件,当即眉开眼笑:“好!太好了!老夫正在为银子的事情着急呢,还是那个孙女婿孝顺,这就送来了银子了!”

    刘玄初等人凑上来看了一眼,只见信封内是一叠南洋银行的银票,有一万银元,也有五千银元、三千银元、一千银元的,加起来共计十万银元。银票的做工精美,带有暗藏的各种防伪标识,还有南洋银行的红色大印和南洋公司董事长潘六的亲笔签名。

    要知道南洋银行的银票可是响当当的硬通货,不仅可以兑换到南洋银行发行的各种纸币、金币和银币,甚至可以去别的票号换出白花花的纹银。即便是去兑换到纸币,南洋银行的纸币也有很高的信用度,完全可以当成银子用。

    “有了这些银子,就能购买粮食了!但是奸商想要抬高粮价,哼!这还得看老夫的刀子答应不答应!你们几个,拿着银票,按平价去采购粮食!”吴三桂大笑道。

    刘玄初、汪士荣和方光琛等人带上银票,四处采购粮食。由吴军出面,找各地粮食收购粮食,按照平日里正常的价格收购。看到杀气腾腾,手持钢刀的官兵,绝大多数的粮商都不敢哄抬物价,老老实实按照合理的价格把粮食卖给吴三桂。

    当然也有少数要钱不要命的奸商,嫌吴三桂给的价格太低了,执意要哄抬物价。对于那些奸商,吴军自然毫不客气,把他们的家给抄了,粮食全部没收。

    花钱购买,奸商不卖,非要哄抬物价结果被抄家,这样和吴三桂不由分说直接派兵抄了奸商的家完全不同,前者是不愿意公平买卖,非要发国难财,吴三桂砍了他们,也没有人敢说个不在。若是吴三桂不出钱,直接纵兵抢粮,那么就是吴三桂无理了。

    南洋公司的银票不用说了,是响当当的硬通货。这些粮商所在的地方,原本都是清廷统治的范围,他们被迫使用大清龙钞,虽然私下里用白银,却是成色不怎么样的银子。如今吴三桂拿了南洋公司银票来购买粮食,虽然价格低了点,却一点不吃亏,他们可以拿着银票去换信用度很高的南洋公司钞票,或者是成色做工极佳的银元,甚至可以换到金币,这些硬通货拿去北方,可是一块银元可以换到比一两二钱以上的银子!

    十万银元拿了出去,买到了五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足够吴三桂支撑一段时间了。按照一名灾民和一名士卒,平均每天消耗粮食半斤来计算,吴军自己有十五万兵马,加上接济的四十万灾民,五万石粮食可以多顶二十天时间。

    但是灾民们闻讯之后,都陆陆续续赶来开封北岸,甚至有灾民过了浮桥,去了南岸。随着灾民的增加,吴军熬的粥只能越来越稀。到了后面,开封一带的黄河南北岸,居然聚集了八十多万灾民!

    所幸的是,天气逐渐转暖。没那么冷了,人不需要多消耗御寒的能量,适当的减少口粮的供给,还能活得下去。

    一个多月后,从武昌第一批送来的五千石粮食运到了开封。

    “才五千石粮食?”吴三桂禁不住皱起眉头,“老夫这里都快断粮了!灾民还在陆陆续续赶来,五千石粮食,只能支撑两天!这点粮食能干嘛?”

    负责押送粮食的李锐道:“王爷,湖广总督周大人正在想办法,苦于人手不足,只能先送来这些粮食。最晚五日之后,还有一批粮食送来。”

    正当李锐同吴三桂交接粮食的时候,有人来报:“圣驾快到开封了!”

    次日一早。

    “大明天子驾到!”随着一声长喝,官道上出现了大明天子的旗号,最前面的是晋王李定国的骑兵,后面跟着一队队衣甲鲜明的步兵。前面的队伍过去,后面出现了数百名头戴无翅乌纱帽,身穿飞鱼服,腰间挎着绣春刀的锦衣卫。

    自从崇祯年间之后,锦衣卫就没有原来的威风了。而南明弘光朝廷灭亡之后,锦衣卫更是一蹶不振。如今老百姓见到锦衣卫,没有当年的惧怕,更多的只是好奇。

    李定国骑着一匹白马,看着跪了一地,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百姓,只觉得一阵痛心。他本来也是落难灾民家的孤儿,若不是张献忠收养了他,恐怕早就饿死在乱世中了。看到受难的百姓,李定国回想起自己少年时候,禁不住落下热泪。

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北难民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当永历乘坐的明黄色车子过去的时候,数万官兵齐呼万岁,难民营外的老百姓们跪满了一地。

    “中原大地已经沦陷了二十五年了啊!朕总算是回来了!”永历看到跪满一地的军民百姓,感慨万分的对皇后和太子说道。

    “二十五年过去了,百姓还是心怀大明啊!如今陛下回来中原,老百姓自然是夹道欢迎陛下圣驾。”走在皇帝车驾边上的锦衣卫指挥使邓凯说了句。

    “是朕对不起天下百姓,朕南狩缅甸,没想到今天还能回来。”永历感叹道。但他想起了自己连去南京祭拜明孝陵都不敢去,只怕一去就完全失去自由,真正变成了傀儡,想到这里,永历落下眼泪。

    “父皇,您怎么哭了?”太子问道。

    永历喃喃道:“皇儿,朕见百姓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十分凄惨,自觉得对不起天下黎民百姓啊!没想到朕回到中原,百姓还能夹道欢迎,实在是令人感动。”

    车队在开封城门口停了下来,吴三桂带着自己的部将站在城门口迎接。见到永历的车驾出现,吴三桂等人纷纷跪在地上三磕九拜,高呼万岁。

    “微臣吴三桂叩见陛下!”吴三桂叩拜道。

    永历进入开封城,在吴三桂给他安置的临时行宫住了下来。而李定国却坐不住,执意要去城外河边走走,还打算过河去对岸瞧一瞧。

    “晋王爷您旅途劳顿,还是先休息吧。”吴三桂道。

    李定国指了指北方,声音颤抖:“中原大地就在北岸,听说鞑子掘开黄河大堤,本藩只想去对岸看看,老百姓到底怎么样了。平北王爷,本藩也是穷苦百姓出身,当年也和这些百姓一样流离失所,差点就饿死了。如今见到百姓受难,本藩于心不忍啊!”

    “晋王爷仁心宅厚,爱护百姓,令小王敬佩不已!还请晋王爷放心好了,北岸受灾的百姓已经安置。小王虽然无能,却能保证百姓不会饿死。”吴三桂道。

    “你我打死打活,自相残杀了那么多年,如今却能走在一起,共同侍奉陛下,共同北伐,当年哪里想到有这一天呢!”李定国感叹一声。

    最终,吴三桂还是没拦住李定国,只好陪着李定国一起走过浮桥,去了黄河北岸。到了黄河北岸之后,见到的场景更加凄惨。大批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老百姓想要过浮桥,却被吴军士卒拦住。

    “为何不把百姓放过河去?”李定国问道。

    “灾民实在太多了,都涌过去,不知道多少人要挤入水中,恐怕浮桥都会断!小王只能每天限制放一点人过去。只有报名之后,领到了木牌的人才能过河。晋王爷,你到那边看一下便知道了。”吴三桂解释道。

    走到了北岸大堤上的难民营门口,只见门口排着十多条长队,大营外面搭起数个棚子,有人坐在棚子里面登记,外面的百姓伸长了脖子,耐心的等候。

    “这是?”李定国问。

    吴三桂回答道:“那不是小王的人,是南京的人。所有的百姓都能排队报名,只要能够领到一块木牌,就能过河去南岸。到了南岸,暂时安置在南岸大营内,过几日会有人来把他们接到江南去。”

    ……

    北直隶大名道广平府城,率军撤退到广平府城的巴海正坐在原本的道台府书房内。如今的道台从自己的府中搬了出去,道台府变成了巴海的将军府。

    “禀报大帅!”有亲兵进来禀报,“吴狗被阻拦了两个月了!吴狗大军虽然在开封一带渡过黄河,可是道路泥泞,洪水刚过,又是春雨绵绵,吴老狗的大炮辎重根本无法前进,每日又有灾民赶往吴老狗的大营去吃饭!吴老狗如今是寸步难行啊!”

    “哈哈哈!”巴海仰天大笑,“这雨继续下上一段时日,吴三桂只能夏天才能出征了!等到了夏天,气候炎热,又不宜作战,而且粮食不足,还得拖到秋后出征!”

    “这掘开黄河大堤,真乃妙计也!”和塔翘起了大拇指。

    萨布素却在边上说了句:“大帅,掘开黄河,制造的乃是人祸。末将听闻,京城王熙王大人在弹劾大帅!”

    “王熙那个狗蛮子?”巴海冷哼一声,“他还真以为自己是王青天,要替蛮子百姓说话?哼!这个狗蛮子得罪了那么多人,若不是皇上和太皇太后保着他,都不用我们满洲好汉出马了,恐怕汉人官员都恨不得把这个狗蛮子撕成碎片!”

    和塔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王熙那个狗蛮子,实在是可恶!他还以为,这天下还是他们汉蛮子的天下?我们大清的根基,便是旗人!”

    勒尔锦突然心生一计道:“大帅,灾民阻拦了吴老狗,末将倒是有了一计,只要我们在北直隶制造更多灾民,吴老狗必然寸步难行,给我八旗天兵创造更多机会!”

    “制造灾民?”巴海楞了一下。

    “我们把山东和北直隶的蛮子村民都抢光了,把他们的房子全部烧了,这些汉蛮子如果不想饿死,就只能往南跑!只要他们都跑去了南面,哼哼!吃都吃穷王逆和吴老狗!”勒尔锦冷笑连连道。

    “你疯了?”巴海大吃一惊,“把蛮子百姓都赶走了,谁给我们种地,谁给我们纳税?我们旗人吃什么用什么?”

    勒尔锦哈哈大笑道:“大帅,您觉得这中原和京师能否守在?”

    “尽力而为吧。”巴海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这不就是了?”勒尔锦道,“既然我们守不住,那就是迟早要放弃!我们都要放弃了,还指望有多少蛮子百姓跟我们去关外?能去关外的只有包衣奴才,其他的蛮子百姓还不是留在这里?既然带不走,还不如抢光他们,再把他们赶去南面吃穷王逆!”

    “哈哈哈!”巴海哈哈大笑道,“妙计!果然是妙计!反正都守不住了,还要什么人心不人心的?把蛮子百姓赶过去,给吴老狗和王逆制造点麻烦!”

    “不过这件事过于重大,还需禀报朝廷。”萨布素说道。

    “禀报朝廷?”和塔冷笑一声,“禀报了朝廷,朝廷那一帮蛮子穷酸书生又要说三道四的,到时候皇上和太皇太后一心软,就下旨不让我们干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朝鲜八旗出征

    朝鲜汉城景阳宫,满八旗低级军官,满八旗士兵,旗人,包衣奴才们忙忙碌碌,正在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他们已经居住了两年半的景阳宫。

    盛京大将军达都金刀大马的坐在王座上,他屁股下面这张原朝鲜国王的王座他已经坐了两年半了,这张王座是模仿龙椅做的,竟然也是五爪龙的龙椅,只不过略微低矮一些,所以不算僭越了。达都坐在这张山寨龙椅上坐了两年,今天要离开,还真有些舍不得。

    “主子爷,您既然舍不得这张王座,那么奴才们把王座打包了,给您一并带走。”一名忠心耿耿的奴才上来讨好的说了句。

    “啪”一记耳光打在奴才脸上,只听到达都咆哮道:“狗奴才!这可是五爪的龙座!虽然小了点,但带回关内,老子敢坐吗?动脑筋想想!”

    站在台阶下的朝鲜绿营将领李纪恒走了上来,拱手行礼道:“大帅,末将在此听命,不知大帅还有什么吩咐的吗?”

    李纪恒不敢自称奴才,之前他也曾经学过别人自称奴才,可是被达都前后扇过几记耳光之后,他明白自己没资格自称奴才,只有朝鲜八旗官员才能自称奴才。

    “你下去吧!收拾一下物品,准备出发了!”达都扬了一下手,就像是打发一条土狗一样把李纪恒打发走了。

    等到李纪恒退了下去,达都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景阳宫,感叹道:“这景阳宫,虽然破旧了点,可是老夫在这里住了两年半了,今天要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啊!”

    汉城清军大营,满八旗佐领额图浑正比手画脚,指挥手下的人收拾行李。大营内的清兵忙忙碌碌,拔营起寨,把一箱箱的货物搬上大车。额图浑不时喊来汉八旗佐领张阿四,对他吼了几句,张阿四转过去之后,又对朝鲜八旗的人大喊大叫。

    看着忙忙碌碌的朝鲜八旗,张阿四心中充满自豪感,他是个汉八旗佐领,虽然地位不如满蒙八旗,可是在朝鲜八旗面前,他却高人一等。

    “张阿四!”那边额图浑又在喊了。

    “奴才在!不知主子爷有何吩咐?”听到额图浑的喊声,张阿四连忙走过去。

    “张阿四,去检查一下,有多少粮草已经装车了!”额图浑下令道。

    “喳!”张阿四退了下去。

    张阿四走到一名朝鲜八旗佐领面临,喊了声:“金成柱!”

    “喳!”这个和后世某位名人同名同姓,名叫金成柱的朝鲜八旗佐领连忙跪在地上,打了个千,“奴才在!不知道主子爷您有什么吩咐?”

    “你带上人,去检查一下仓库里的粮食还剩多少,检查一下多少粮食装车了!检查好了,登记下来,送到我这里!”张阿四得意洋洋的下了命令。

    “喳!”金成柱打了个千,连忙退下。

    金成柱退下之后,又对自己手下的一帮朝鲜八旗指手画脚:“你们这些奴才,动作都快点!慢了主子爷不高兴的!”

    过了大约半天时间,金成柱回来了,跪在地上打了个千:“主子爷,您吩咐奴才办的事情都已经办完了,请主子爷过目。”

    说罢,金成柱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叠账本,毕恭毕敬的双手呈上:“主子爷,您要的粮食出仓和装车账本,奴才都已经给您办完了。”

    “嗯!你是个忠心耿耿的好奴才!”张阿四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阿四拿着金成柱做好的登记粮草的账本,走到额图浑跟前,毕恭毕敬的双手呈上。

    额图浑打开账本,看了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张阿四,干得不错!”

    出发的时辰越来越近,满蒙汉八旗、朝鲜八旗和朝鲜绿营兵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帐篷都被收了起来,装上了大车,各种辎重物资也装上车。这次出征,除了两万满蒙汉八旗之外,还有五万朝鲜八旗,十二万朝鲜绿营,另外清军还招募了二十万朝鲜民壮。

    已经是阳春三月,汉城附近气温上升,十分暖和。但是清军进入朝鲜北部山区之后,这里的气候仍然寒冷,农历三月份的朝鲜北部,温度还是很低的。

    不过所幸的是,朝鲜北部,农历三月份雨水还是比较少,要过了农历五月份之后,朝鲜北部才有大量降雨。冬季的冰雪早已消融,汇集成水流,流进河流中。原本泥泞的地面经过阳光照射之后,已经干燥,这个时候出征不影响行军。

    满蒙汉八旗驱使朝鲜八旗,朝鲜八旗又驱使朝鲜绿营,朝鲜绿营像是驱赶牛羊一样,驱赶着朝鲜民壮,赶着大车,推着小车,行走在朝鲜半岛北部山路上。

    ……

    农历四月,北直隶南部,广平府一带。

    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麦地,冬小麦已经开始结穗,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冬小麦收成的季节了。

    “今年的麦子收成不错!”骑在一批高头大马上的巴海手中的马鞭向麦田指了一指,“再过一个月,我们就可以动手了!把所有的麦子全部抢走!把村子全部烧了,把人全部往南方驱赶!哼!到时候几百万灾民去了南面,看吴三桂老狗怎么处理!”

    和塔道:“驱逐灾民,阻扰吴三桂,这一招也就是对吴老狗和王逆有用。若是对付闯贼,那刚好是给他们送人啊!”

    “对!”巴海点了点头,“闯贼是不顾流民死活,驱逐流民攻城。这种事情,吴老狗和王逆都做不到!”

    萨布素皱起眉头:“大帅,可是现在不是以前了,现在番薯到了北方,农民收了冬小麦之后,还能种植番薯、土豆和玉米,收割了这些作物,再种冬小麦。我们这样把麦子抢了,今年的番薯就无法收成了。番薯产量极高,可以提供多少军粮啊!”

    巴海冷笑一声:“萨布素将军,你觉得,番薯收成之前,吴三桂就打不过来?”

    “末将不敢保证!”萨布素低下头,表示无法回答。

    “这不就得了!”巴海冷笑道,“再留着这些蛮子农人种植番薯,岂不是都白白便宜了吴三桂那条老狗?还不如我们抢了麦子,就驱赶蛮子农人!”

    “可是大帅,皇上和太皇太后也有准备退守关外。我们回关外,总得带些蛮子农人去吧?要不然谁给我们种田?把人都赶走了,万一皇上怪罪下来?”萨布素问道。

第一百六十八章 移民营

    开封黄河北岸,浮桥边的吴军大营外。

    “长官,我们可以去南方了?”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衣衫褴褛,看起来就老实巴交的刘大保拿着新领到的木牌,激动万分的问一名坐在自己跟前,身穿红色白边军服,头戴铜黄色六瓣明光盔的军官询问。

    “对!你可以过去了!”那军官回道。

    刘大保把怀里的孩子放在一边,激动的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多谢皇上!多谢军爷!草民的儿子有救了啊!”

    “这位老哥,千万使不得!”边上几名士兵连忙上前来,把刘大保扶了起来。

    军官说道:“这位老哥,你可以过去了!过了浮桥,到了对面,走到一座写着移民营大木牌的大营跟前,你拿着木牌进去便是了。”

    刘大保满脸沮丧道:“长官,可是草民不识字啊!”

    “不识字?你怎么懂得签名?别人都是画押,按手印,你是签了名的。”军官问道。

    刘大保回答道:“草民就会写自己的名字,其他字都不认识。”

    “不认识也没关系,你跟着别人走吧,有几个也是读书人,他们知道怎么做。实在不懂,问下当兵的,都会告诉你的。”军官回答道。

    “多谢军爷!”刘大保再次磕了个头。

    刘大保抱着自己的儿子,跟着领到了木牌的人们,穿过黄河浮桥,往对岸走去。他怀里的儿子,可是他唯一的亲人了。刘大保是鲁西梁山人,曾经的八百里梁山水泊,到了景泰六年的时候彻底干枯,变成了陆地。但是这里是低洼地,一旦黄河决堤,这一带立即又会变成千里泽国。

    清军掘开黄河大堤,决堤的黄河水从沙湾流入,自己的老母亲和弟弟都被大水冲走,剩下父亲,媳妇,妹妹和一双儿女。可是洪水退后,他们面临着饥荒。听说南面有人救援灾民,于是一家人一路往南走。可是在路上没东西吃啊,为了保住自己和唯一的儿子,老父亲、妹妹、女儿和媳妇相继饿死,只剩下自己和唯一的儿子。

    因为没东西吃,媳妇没有nai水供给儿子,最后把自己的血喂给了儿子。

    媳妇死后,刘大保用仅存的一点粗粮和着野菜,熬成糊糊,自己都舍不得吃,喂给了自己的儿子吃。

    走了一个多月,好容易来到了吴军大营之后,刘大保每天可以领到两次粥。他把领到的粥给儿子喂一些。在这里,还有一些好心的女人,也给他的儿子喂几口nai水。就这样,刘大保和他的儿子活了下来。

    灾民们走到浮桥跟前,浮桥前面设了一座兵营,木栅栏拦住通往浮桥的道路,寨门口有吴军士卒在站岗,外面挤满了人。

    吴军士卒检查木牌,手里有木牌的人,都被放了过去。刘大保亲眼看到,有一名泼皮模样的家伙因为没有木牌,去抢一位小姑娘的木牌,结果当场就被吴军砍杀,人头被吊在寨门外的旗杆上。

    “保持秩序!有人胆敢抢夺他人木牌者,斩!”一名吴军军官站在大门口大喊道。

    刘大保战战兢兢的掏出木牌,递给了门口的吴军士卒。

    “好了,你可以过去了!”吴军士卒让开一条路。

    刚刚被泼皮抢了木牌的小姑娘也跟在后面,泼皮被斩了之后,吴军士卒把木牌抢回来还给这位小姑娘。

    刘大保转头看了一眼小姑娘,只见这小姑娘大约八到十岁的模样,眼睛很亮很大,但是因为身上衣衫破烂,面黄肌瘦,头发蓬乱,骨瘦如柴,看起来并不觉得好看。这个小姑娘刘大保以前也见过,是从鲁南一路跟着自己走过来的,好像没有别的亲人了,就她一个人。也算是运气好,灾民们还没到人吃人的地步,要不然她肯定活不了。

    过了黄河浮桥,前面有几名读书人模样的人带路。刘大保跟着大伙们,走到一座上面写着移民营三个大字的大营门口。

    门口站着几名身穿白边红色军服的琼州军士卒,看起来态度很和蔼,不像是吴军那般凶神恶煞,有人问路问情况的,琼州军士卒都耐心的向他们解释。

    “新来的,排好队,在里面登记,登记完了,安排住的地方,还能领到口粮和银子!”一名小军官模样的人站在门口拉开嗓门喊着话。

    刘大保抱着儿子,走进大营大门内,根据士卒们的引导,来到报名处。报了名后,那名军官看着刘大保怀里抱着的婴儿,说道:“你们两口人,一人领取十斤大米,二十斤番薯,另外一人还有一银元的钞票。”

    “我儿子也算?”刘大保大吃了一惊,“那么小的孩子,也能领粮食和银子?”

    “当然了!”那军官点了点头,“只要是出生的孩子都算!不过你的孩子太小了,我们是把粮食折算成牛奶给你。”

    话声未落,后面一名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就问:“请问,我的孩子算不?”

    “还没出生的不算。”军官看了女人一眼,“生下来的才算数。”

    那女人当即嚎啕大哭:“我的儿啊!你为何不早来几天?早来了也能领粮食了!”

    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连刘大保也笑了。

    军官又说道:“刘大保,你抱着一个儿子,不会让你移民海外的,我们会给你安排一个事情做,你在这里先等几天,等人齐了,我们统一安排。”

    “该到我了吗?”跟在后面的那名小姑娘怯生生的问。

    刘大保连忙抱着孩子退到一边,给这小姑娘让开一条道:“小姑娘,到你了。”

    军官看着小姑娘,问道:“小妹妹,你家里人呢?”

    那小姑娘的眼睛当即就红了:“军爷,我家里一个人都没了,就剩下我一个了。”

    “可怜的孩子!不过你年龄太小了,不能移民海外,就先送你去读书吧。”军官爱怜的看着这个可怜的小姑娘说道。

    “读书?我也能读书?”小姑娘瞪大了眼睛。

    “怎么不能?”军官笑着道,“现在女孩子也能读书了!”

    后面有人不解的问:“给女孩读书有什么用?”

    “怎么没用?”军官说道,“可以当医生,可以入伍当女兵,就算去纺织厂当织工,也要有文化的!”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丰收年

    刘大保手里拿着发下来的一瓶陶瓷瓶,放在手中翻看几下,陶瓷瓶上面写着几个字,他不认识字,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给刘大保发放物资的一名女兵道:“大哥,这是炼乳,其实就是浓缩牛奶,你打开后,加入八倍的开水,就可以泡起来给孩子喝了。这里还有一个奶瓶,把牛奶灌入奶瓶内,再拿起奶瓶给孩子喝。”

    奶瓶也是陶瓷做的,虽然现在南洋公司已经可以大批量生产玻璃,但是南洋公司故意不提高玻璃的产量,玻璃还是当成一种奢侈品卖,所以奶瓶也是陶瓷的,前面的奶嘴是用杜仲胶做成的。虽然现在南洋已经开始种植橡胶树,可是没有经过硫化处理的橡胶不能用,只能先用杜仲胶取代。

    三日之后,刘大保和难民们一起踏上了前往南方的旅途。因为东面的运河还控制在清军手中,难民们只能走陆路抵达武昌,在武昌再坐船前往江南。

    毕竟陆路难走,难民的队伍中又有不少妇孺老弱,走路的速度自然不可能快到哪去,每天只能走三十到四十里路。路途中,有从南方过来的琼州军战兵保护,也有武昌知府招募的民壮伴随同行,难民中的一部分青壮也被招募当了民壮。战兵负责保护难民,毕竟河南境内刚刚收复不久,还有残存的清军,以及各地层出不穷的山贼盗匪,有三千战兵保护,这些宵小之辈不敢靠近。

    民壮白天推车赶车,傍晚的时候,民壮们安营扎寨,挖掘壕沟,修筑营寨,所建造的营寨完全是按照兵营标准建造的,可以保护难民不会遭到袭击。

    从开封到武昌,难民们走了整整一个多月。到了武昌之后,难民们乘船顺流而下。上了船之后,速度就快多了,五日之后,头一批运送难民的船队便抵达了上海。

    刘大保当上了一名蒸汽机车厂的工人,他的儿子白天被送到新开办的托儿所去,他晚上下班之后,把孩子抱回家。而那个一直跟着他的小姑娘,也被他认了当女儿,小姑娘被送去一家学校上学。

    上海知府衙门内,上海知府姚廷遴向前来视察的王羽禀报:“王爷,近日来抵达上海的难民都得到了妥善安排,一些拖家带口的,都给安排到新开办的工厂去上班了。大部分女人也去了纺织厂。而且我们还建立了托儿所,没人照顾的孩子送到里面,一些难民女子被被我们雇佣,送入托儿所工作。至于有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难民,以及一些自愿远渡重洋去海外的女人,都送上船,送去海外了。”

    “安排得不错!”王羽点了点头,“鞑子制造了难民,其实也等于帮了我们一个忙!我们要工业化,需要大量产业工人。若是农民都被束缚在土地上,哪有人来当工人?是鞑子把农民赶走了,这也让我们解决了产业工人不足的难题。”

    ……

    千里之外,大名道广平府,已经是农历五月了,进入了炎热的夏季,这个季节正是北方冬小麦收成的季节。广平府一带地势平坦,因为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不仅是老百姓可以填饱肚子,而且这些农作物的叶子也能拿来喂猪养羊,这就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而猪和羊的粪便,又能提供给农田当肥料。

    可以说,原本历史上,康熙的运气是好到了爆棚,满清入关之后,小冰河期刚刚过去,气候转暖,农作物产量上升。到了康熙年间,那些美洲来的高产作物又在全国各地种植,使得明末的饥荒现象不再出现,所以满清才有两百多年的运气。

    由于大量的养猪养羊,牲畜的粪便又使得这些土地变得肥沃,去年又是风调雨顺,冬季还下了大雪,今年的冬小麦长势旺盛,又是一个丰收年。

    按照自然规律,连续几年风调雨顺过后,将会有灾年。真实历史上,到了明年的时候,将会天降暴雨,黄河决堤,黄河改道夺淮入海。不过夺淮入海的情况多半不会发生了,因为清军掘开黄河大堤,使得黄河淹没了北岸地区,曾经已经干枯的八百里梁山泊再次重新出现在华北大地上。

    除此之外,王羽的进攻机会是攻占洪泽湖大堤,然后兴建水利工程,进行河道治理。历史上的高家堰决堤现象也不会再发生。

    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们兴高采烈的收割冬小麦。虽然说他们的粮食只能被迫卖给清廷,换到手的是薄薄的大清龙钞,不过今年的冬小麦不会再卖给清廷了。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去年虽然丰收,可是被朝廷的龙钞给坑惨了!”一名中年农民对身边的其他农民说道。

    “大哥,你以为今年朝廷就不用龙钞了?只要是还用龙钞,我们就别想好过!听说出现了好多假龙钞!现在的龙钞想去兑换现银都换不到了!有人黑市交易,要十两银子的龙钞才能换到一两白花花的现银!”边上另外一名农民说道。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农笑着道:“南面的大军很快就会打过来了!我们还要卖掉麦子?还是等南面的大军打过来,我们再卖粮食吧!估计今年的税收是交给南面了!”

    边上一名青年农民道:“南面的朝廷买卖公道,听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不错,收上来的粮食我们不卖给朝廷了,就等南面的朝廷!”

    “对!”老农点了点头,“县衙里的县老爷都准备跑路了!那些小吏多半是准备投降,谁还顾得上收我们的税收呢?”

    “卖给南面的朝廷,肯定可以卖个好价格,不用受那八旗粮商的鸟气!”有人说道。

    但是这些善良的农民根本就不知道,很快就有一场大灾难等着他们。

    农民们收上了粮食,考虑到吴三桂的北伐大军马上就要到了,县衙里的小吏也没有再出来催着收税,农民们都把粮食暂时存放在自己家里,只等南面的北伐大军打过来之后,再考虑出售粮食,用南面发行的钞票或者银元来交税,交租子。

    也就在农民们囤积粮食等待北伐大军的时候,巴海的清军出动了。

第一百七十章 抢粮

    成安县县衙,清廷县令垂头丧气坐在县衙内。原本冬小麦收成的季节便是纳税的季节,但是大战在即,县令也没有心思去收税了。很明显,小小的成安县根本就别想挡得住吴三桂大军的进攻,县令已经打定了主意,吴三桂的军队一来,他就打开城门投降。既然准备向吴三桂投降了,那还给清廷收什么税?

    县令手底下的衙役们也都无精打采,他们不知道县令已经打定了投降的主意,这不是废话吗,吴三桂的大军还没到呢,县令若是太早暴露了自己的意图,说不定就被人砍了,人头送给清军邀功。

    如果是以前,县令和小吏们还会利用收税的机会捞一点,大战之前捞一点也好。可是现在捞钱,捞到的也只能是一文不值的大清龙钞,等到吴三桂大军一到,捞来的大清龙钞就全部变成废纸,虽然现在也和废纸差不多了。

    既然大清龙钞没有用,还不如等投降吴三桂之后,再去收税,那时候收来的是南洋公司发行的精美银元,即使是南洋公司的钞票,也比大清龙钞强得多。

    衙役小吏们不知道县令的心思,不知道县令是打算投降还是抵抗到底。若是抵抗到底,说不定脖子上那个吃饭的家伙都要没了。

    这时候,谁还顾得上去收税?反正城外的农民也没有进城卖粮食,城内那些八旗商人开的粮店都已经撤了,粮商跑光了,就算农民来卖粮食也没人收啊。

    正当县衙内的县太爷和底下的小官小吏们各自打着算盘的时候,城门口突然出现了大群清兵,前面是穿着号衣,头戴红缨斗笠的绿营兵,后面跟着一队队身穿鲜艳盔甲,骑着战马的八旗骑兵。

    看到八旗大爷们来了,门口的清兵不敢怠慢,连忙把八旗大爷们放入城内。虽说这些清兵都已经打算投降,但现在八旗老爷还没走,他们可是得罪不起的。

    巴海带着戈什哈,金刀大马的走近县衙内。

    “收税?”听说巴海要来收税,县令的脸拉得比苦瓜还长,“各位爷,不是下官不收税,是城内的旗人粮商都走了,可是朝廷规定,收税必须收大清龙钞。粮商走了,那些泥腿子种出来的麦子卖给谁?粮食卖不出去,怎么收税啊?”

    巴海哈哈大笑:“谁说收税一定要收大清龙钞的?老夫今天来,就是要来收麦子的!这里很快就要打仗了!还收什么大清龙钞?银子都不收!老夫要的就是粮食!今年你们县收成的粮食,老夫要全部收走,一粒麦子也不留给那些泥腿子!全部征为军粮!”

    县令大吃一惊:“大人,您这是要把那些泥腿子都逼反了啊?”

    “哼!”巴海冷笑一声,“逼反?就算老子不逼他们,他们和我们朝廷也不是一条心!这些泥腿子留着粮食不上交,吴老狗来了,还不是给吴老狗?”

    巴海亲自来催粮,县令无奈,肚子里暗暗骂人,嘴巴上却不敢说,只好答应下来:“请大人放心好了,下官一定想办法征集军粮。”

    “不需要你们征粮!只要你们派遣民壮协助!我们旗人自己去村里征粮!”巴海挥了一下手道。

    县令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答应派遣县城内的民壮协助清军运送粮食。

    成群结队的清兵往城外的农村赶去,前面是为虎作伥的绿营兵,后面跟着一队队骑着马的八旗骑兵。沿途过去,大部分的麦地都已经收割完毕,田地中只剩下麦秆。清军走了三里之后,前面出现一座小村子,村子内堆满了刚打下来的麦子。

    “儿郎们,我们抢光蛮子的粮食,烧光蛮子的房屋!但记住一点,尽量少杀人,把蛮子赶去南面吃穷吴狗和王逆!除非是反抗的,其他的不杀。”巴海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拉开嗓门大吼道。

    成群结队清兵呐喊着,冲入了村子内。前面的绿营步兵闯入每一户农民家中,挨家挨户的进行搜索,把所有的村民全部从家里驱赶出去。

    “出去!今年的税都还没交!八旗老爷来征军粮了!”绿营兵吆喝着,把屋子中的青壮年男子和妇孺老弱都往外驱赶。

    村民们虽然愤怒,却敢怒不敢言,在杀气腾腾的绿营兵面前,手无寸铁的村民们也只能老老实实走出房屋。

    绿营兵把屋子内的村民们驱赶出去之后,就在房屋内翻箱倒柜的搜索,虽然这些农民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这些如狼似虎的清兵却连一块铜板都不肯放过,从村民家里搜出来的铜板、银首饰、纸钞,甚至是还算过得去的一点家私,都被绿营兵装进自己的腰包里。不过绿营兵不敢乱动粮食,那是要上交给八旗老爷的。

    村民们被集中到打谷场上,一名八旗佐领拉开嗓门大吼道:“大胆刁民,纳税时日已过,竟然没有一个人上交税收!如今我大清天兵来征军粮,你们这些刁民,欠下的税收我们就当成军粮收走了!”

    “动手!”一名八旗参领挥了一下手。

    在八旗兵的指挥下,绿营兵开始从每家每户往外搬运粮食。绿营兵搬出了粮食,把粮食丢在大车上。

    看到从自己家里搬走粮食的绿营兵,站在打谷场中间的村民们一颗心直往底下沉,不过他们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只要清军按照正常税收的量搬走粮食,自己怎么说还能留下一点。可是看到绿营兵进进出出,搬个不停的时候,村民们开始感到绝望。

    终于有一名头发全白的老头子鼓起勇气站了出来:“大人,您的人搬走太多了,我们交税也不用交那么多啊,给我们留一点粮食吧。”

    八旗参领冷哼一声:“留一点粮食?哼!我们巴海将军慈悲于怀,留下你们这些蛮子的狗命,已经是很宽容了!粮食?今年所有的粮食全部上缴,当成军粮!为了不让你们饿死,巴海将军给你们指了一条活路:你们往南走,去投奔吴三桂!”

    看到自己活命的粮食即将被人全部搬走,有几名大胆的村民站出来反抗,都被清兵毫不留情的砍下脑袋。

    “大人,村内的粮食已经搬空!”一名八旗兵回来禀报。

    八旗参领点了点头:“好了,准备点火吧!”

第一百七十一章 底部扩张弹

    清兵丢出火把,猩红色的火苗燃烧起来,一间间农民、富农和小地主的房子被点燃,很快就燃成一片熊熊烈火,吞噬了整座村子。

    村民们试图冲出去救火,却被如狼似虎般的绿营兵拦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陷入熊熊烈火之中。

    亲眼看到自己的粮食被抢光了还不算,就连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也被烧毁,村民们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有几个勇敢的村民站出来,其中一人怒吼道:“还有没有天理?活不下去了!横竖都是个死,我们还怕什么?”

    十多名勇敢的村民从人群中冲出来,想去夺刀反抗。可是这些手无寸铁的村民又如何是绿营兵的对手?转眼之间,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落在地上。

    八旗参领指着地上无头的尸体和悬挂起来的人头,声嘶力竭的吼叫:“你们这些刁民,都看好了!我们巴海将军仁心宅厚,不忍杀害你们!可是你们不思恩图报,反而企图袭击官兵!这是造反!造反的首恶已经伏法!还有谁敢站出来试试的!看看这些刁民!有活路不走,非要走一条死路!”

    十多名青壮被当即砍杀,剩下的村民百姓都被吓住了,除了嚎啕大哭外,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

    火势越来越大,已经是到了无法扑灭的地步。亲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于一旦,村民们抱头痛哭,但又惧怕清军的刀子,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熊熊烈火映红了半边天空,浓烟直冲入高空。

    看到村民们都老实了,八旗参领喊道:“巴海将军给你们指明了一条活路!你们往南走!还想活命的,就一路往南,去找吴老狗去!”

    说完,八旗参领带着八旗兵和绿营兵扬长而去,留下跪满一地,痛哭流涕的村民。

    “我们没有活路了啊!还有没有天理啊!”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哭喊道。

    有人说道:“我们还算好了!官兵扒开黄河大堤,南面几个县才叫凄惨啊!多少人被洪水冲走了!活下来的人饿死无数。”

    “往南走吧,或许那是一条活路。”一名当地族长模样的人说道。

    等到火势逐渐变小,村民们冲入村子内,提起水来救火。火苗逐渐熄灭,最终村民们扑灭了大火,他们冲入废墟中,想要找到一点可以活命的东西,可是整个村子都已经被全部烧成一片废墟,从废墟下几乎就找不到什么可以食用的东西。

    “走吧,往南走吧。”族长含着眼泪说道。

    数百名村民踏上了往南的路途,他们身上除了少数人携带了一点干粮之外,大部分人身上一粒粮食都没有。沿途过去,只见无数村庄被烧毁,越来越多的村民汇入了逃难的人群,汇集成十多万人的队伍。人们拖着沉重的步伐,跌跌撞撞往南逃难。

    ……

    上海黄浦江对岸,后世的浦东一带。

    一栋被兵营和炮台拱卫的建筑物大门口,大门上面写着上海枪炮研究所几个大字,门口站着身披重甲,手持线膛枪,腰间挂着迅雷短铳的精锐士兵看守。这座研究所原本是东番枪炮厂下辖的研究所,现在全部搬来上海。随着研究所一起迁来上海的还有戴仓戴梓父子、徐正明、薛凤祚、梅文鼎、宋士慧宋士意兄弟等当代著名的科学家。

    王羽站在研究所的靶场边上,他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数支不同式样的枪械。王羽是听说底部扩张弹,也就是米尼弹已经研制成功,所以专程赶来。

    “大帅!”薛凤祚打开了一口盒子,指着盒子介绍说,“学生已经造出了可以定型制造子弹的机械,这种就是最新的底部扩张子弹。这种子弹比口径略小一些,这也就解决了线膛枪难以装填的麻烦!使用这种子弹,原本一分钟只能发射一发子弹的线膛枪,可以把效率提高到一分钟发射四发到六发。”

    边上的戴仓笑着拿起另外一支枪,指着枪介绍道:“一分钟四发到六发太慢了!我这支改良过的后装火枪,一分钟可以发射十到十五发!而且也是线膛枪!”

    薛凤祚哈哈大笑:“戴先生,您那后装枪一点都不好用!造价太高!因为漏气的问题,射程太近了!我这底部扩张子弹装填入线膛枪,精确射程可达一百五十步!有效射程都在两百步左右!最远射程可达四百步!你的后装枪,造价贵,漏气严重,射程太近,老夫也试过你的枪,精确射程只有七十步,只有我这底部扩张弹的一半!”

    “薛叔叔,可是您并没有改进火枪,只是改进了子弹!”戴梓不服气的说道,“我们父子研制的这是快枪,射速一点不比弓箭慢!”

    “哈哈哈!”薛凤祚大笑道,“正因为我只是改进了一下子弹,原来我军部分装备的线膛枪就能用了!射速提高了许多!而且很多普通燧发枪只要拉上膛线,都能成为线膛枪!即便是从鞑子那缴获的鸟铳,质量好,口径统一的鸟铳,拉出膛线,换上燧发机,再配上我的子弹,都是威力巨大的线膛枪!射速又提高许多,成本嘛,比你们低多了!你们的什么后装枪,价格贵还不说,射程不到我们一半!”

    底部扩张弹,就是米尼弹。之前的线膛枪无法使用米尼弹,是因为子弹制造技术不过关,子弹口径的精度太低,不同的子弹口径不可能都一样的,那时候还无法把误差降到最低。如今薛凤祚改进了机械,使用数学方法进行精确计算,加上宋士慧和宋士意兄弟在材料学上的帮助,又解决了挂铅的问题,使得米尼弹可以投入批量生产。

    王羽点了点头道:“使用底部扩张弹,有个最大的好处,不仅是我们目前使用的线膛枪可以用这种子弹来提高射速,而且我们目前服役的大量滑膛燧发枪都可以改成线膛枪,就连缴获的鞑子火枪也能拿来改!这个成本很低,可以马上大量投入使用!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火枪手方队全部装备上这种子弹,在两百步外就能对集群的骑兵射击了,鞑子骑兵能冲到跟前吗?”

    薛凤祚笑着抚摸着胡子:“还是我们的实用!”

    “不!”王羽却摇了摇头道,“这个未必!本藩以为,还是要大量生产后装枪!”

第一百七十二章 米尼弹枪VS后装枪

    被王羽当头一盆冷水浇下去,薛凤祚心中一凉:“大帅这话怎么说?既然学生的底部扩张弹成本低,射程远,而且可以马上大量投入使用,为何还要生产价格高昂,生产复杂,生产周期长的后装枪?”

    王羽拿起一支戴仓父子合作制造的后装枪,拉动一下枪栓,在联动枪机的作用下,枪机上面的盖板打开,露出了装填子弹的枪膛。接着他从戴梓手中接过一枚纸质弹壳子弹,这种子弹是使用雷gong底火的纸质弹壳子弹,和薛凤祚制造的纸质弹壳定装米尼弹不同,后装枪是击针枪,用lei汞底火发射。而薛凤祚的米尼弹,还是燧发机点火。

    其实早在三年前,戴仓父子就已经搞出了后装枪了,因为技术不成熟,漏气严重,加上枪管长了之后难以加工,那时候还没蒸汽机,所以后装枪的技术只能用在迅雷短铳上,射程近的手枪,对技术要求也低多了。

    那时候也造出了少量后装长枪,可是问题很多,因为漏气严重,造成膛压不足,子弹威力严重削弱。若是增加了装药量,则有可能导致炸膛事故。因此一开始很多后装枪又退回到滑膛后装枪,取消了膛线。

    真实历史上造出了连珠铳的戴梓,可以说是一个火器天才,让他和父亲联手,共同研制后装枪,确实是发挥了他的才能。经过三年不懈的努力,戴仓父子终于打造出可以真正投入使用,而且能够大批量投入生产的后装枪。只不过目前使用的子弹,还是只能是用纸质弹壳子弹,金属弹壳子弹技术太复杂了。

    虽然戴仓父子极力研制后装枪,但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限制,漏气问题还是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所以后装枪的膛压明显低于前装线膛枪,射程就近了一半。

    薛凤祚不服气的说道:“这种枪射程太近,虽然射速快了,可是用学生的枪,敌人用后装枪的话,恐怕敌人还没接近射程之内,都被打得只剩下一半了!同样的人数,用学生的线膛枪,肯定占了优势!”

    “就算用后装枪的人只剩下一半,但是我们射速快,只要进入射程,也能打得过你们用前装枪的!”戴梓也不服气的反驳道。

    薛凤祚拿起一枚手雷:“别忘记了还有这个!你的人进入射程,我们的人只要拼着顶住你们一轮射击,就能冲到四十步内,用这个东西招呼你们!”

    王羽突然哈哈大笑:“薛先生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前装线膛枪手,远的用枪打,靠近了还能用手雷!可是那是建立在双方面对面排队对射的基础上的!若是改变了一下战术呢?后装枪手进入射程内,也不会损失几个人!”

    说完,王羽突然趴在地上,端起枪来,缓缓往前爬行,爬到距离靶子七十步之内,端起枪扣动扳机,“砰”一声枪声,靶子上出现一个弹孔。紧接着王羽并没有站起来,而是趴在地上装填子弹!很快又是一颗子弹射出去,精确击中了靶子!

    “大家都看到了吧?”王羽提着枪走了回来,“这就是后装枪的好处!我们的人可以趴在地上爬行,可以趴在地上装填子弹!趴在地上,对手要击中就很困难!匍匐前进,从两百步进入七十步内,对手可以打死我们几个人?可是我们进入七十步,射速极快,而对手的前装枪能趴在地上装填子弹吗?所以说,未来的趋势肯定是后装枪!”

    戴仓戴梓父子大喜过望,王羽的这番话,也就意味着他们费尽了心血研制的这种武器得到了大帅的承认!

    薛凤祚和梅文鼎师徒有些垂头丧气,薛凤祚摇了摇头,看起来十分失望。

    但是王羽却走到薛凤祚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薛先生,你研制的底部扩张弹也没有白白浪费心血!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过渡性武器!毕竟我们的军队还是大量使用前装枪。前装枪改成前装线膛枪,总比重新生成后装枪快得多了吧?在大量的后装枪配备部队之前,必须使用前装线膛枪来过渡!”

    “多谢大帅,学生明白了!”薛凤祚拱了一下手回答道。

    王羽笑着道:“不错,目前就是要大量制造这种子弹,还有就是把滑膛枪逐渐都刻上膛线,改成线膛枪!等到我们的大军北伐的时候,至少可以有五千列队的线膛枪手,从此不再需要散兵,线膛枪可以列队使用,那威力有多大?”

    戴梓焦急问道:“那么我们的后装枪什么时候可以批量生产?”

    “不必着急!”王羽笑眯眯的说道,“可以先生存后装枪的生产设备和流水线,然后再投入批量生产!不过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你们父子必须尽快把金属弹壳子弹造出来!而且金属弹壳子弹,都必须使用无烟新式火药!”

    “金属弹壳子弹?”戴梓愣了下。

    “对!”王羽点了下头,“纸质弹壳子弹后装枪,也是过渡性的武器!只有金属弹壳子弹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金属弹壳子弹,就能造出射速更快的枪!甚至可以造出一种能够连续发射的枪!”

    一行人走回到研究所的陈列室内,王羽指着放在陈列室中间的一门迅雷铳火厢车,对薛凤祚和戴梓等人说道:“这种迅雷铳火厢车,射速是非常快,能够连续发射一百发子弹。可是这种武器的原理是一百根枪管镶嵌在木板上面,枪的重量十分沉重,装填麻烦,发射完一次,要好几个人才能把镶嵌了枪管的木板抬起来。另外,这种枪的射程太近,若是一百根枪管都刻上膛线,那么成本要多高?”

    “那么大帅的意思是?”戴梓问道。

    “只要能够造出金属弹壳子弹,我们可以造出一种六个枪管的枪,六个枪管全部都刻上膛线,枪后面带有一个摇动手柄,射手摇动手柄的时候,枪管转动,同时装填子弹,这样就能实现连续发射。”王羽向戴梓解释道。

    之后,王羽又让人取来笔和纸张,在纸张上画出一张草图:“你们看,这种摇动手柄也是通过齿轮和枪机联动的,摇动手柄的同时,枪管转动,装填子弹,同时抛出弹壳。要完成这些,就必须先制造出金属弹壳和无烟的火药。”

第一百七十三章 巴海受罚

    安置了灾民,被黄河水淹没地区也逐渐干燥,但因为适合作战的春季已经过去了,进入了炎热的夏季。

    当年作战,过于炎热的夏天不适宜作战。冷兵器时期的战争都是秋后出征,时间短的到了冬季就结束了;持续时间长的战争,从秋后出征打到来年夏季来临之前暂时告一段落。只有水战可以在夏天进行。

    试想一下,炎热的夏季,沉重的铠甲披着身上,铁甲在大太阳下暴晒,都可以变成铁板烧了,棉甲就更不用说了,大夏天穿着厚厚的棉甲,足以让人虚脱。皮甲和纸甲虽然好些,不过在大夏天穿在身上也很不是滋味。西南军队藤甲还好些,穿在身上不会太热,藤甲本来就是适合云贵一带的气候。不过说实话,云贵一带夏天也不热,毕竟海拔高。中原一带的夏季,才是炎热难当,烈日暴晒,根本无法行军作战。

    “夏季来了,只能等秋后出征了!”吴三桂看着高悬在空中的烈日,有些发愁,“但愿我那个孙女婿不要那么快北伐。”

    “大帅,您那个好孙女婿没那么快北伐!”方光琛上来一拱手,“他打仗向来不愿冒险,都是稳打稳扎。他要从东路北伐,洪泽湖地上悬湖悬在两淮头顶,他不敢贸然出征!所以修建从南京江北到凤阳的铁路,就是为了避开洪泽湖地上悬湖。铁路线未完工之前,此人肯定不会冒险北伐!大帅您放心好了。”

    刘玄初却摸着胡子笑道:“大帅,您那个孙女婿从东路北伐,不仅是等铁路完工,还要夺取洪泽湖地上悬湖,再打通运河,方可北伐。不过学生倒是希望铁路线能早日完工,这样琼州军便能从淮北过来,同我军联系成一片。”

    “淮北一带还有少量鞑子,局势尚未稳定。若是琼州军能够打上来,也是打通了我军的运输线,粮食辎重运输,可以缩短不少距离。”汪士荣道。

    正当吴三桂同自己的三名军师商议时,外面有人来禀报:“大帅,大事不好了!北方又有数十万灾民陆陆续续南下!”

    “又有灾民下来?”吴三桂大吃了一惊,“黄泛区的灾民不是都下来了?下来的我们不是都安置差不多了?怎么又冒出那么多灾民?”

    来人禀报道:“回大帅,北直隶南部的冬小麦成熟之后,鞑子竟然抢光百姓的粮食,连一粒麦子都不给百姓留下,还把他们的家园一把火都给烧光了,逼迫他们南下!有反抗的老百姓,都被鞑子杀了!”

    刘玄初愤怒的说道:“这是鞑子的毒计!清狗主将巴海知道我们王爷仁心宅厚,不忍伤害百姓,这才把百姓都赶下来,想要让灾民来吃穷我们!”

    “又来了那么多灾民,我们好容易才解决的粮食问题,又要不足了!”汪士荣皱起眉头,担忧的说了句。

    ……

    京城,紫禁城养心殿,王熙跪在康熙面前长跪不起。

    “王爱卿,快快起来吧!”康熙嘴里说得客套,屁股却一动不动坐在椅子上,不愿意站起来去搀扶王熙。

    “皇上若是不严惩巴海,微臣就跪死在这里。”王熙斩钉截铁的说道。

    康熙发火了,一下站了起来,转过身去:“朕要去御书房了!你要跪死在这里就跪吧!朕不拦着你!”

    “太皇太后驾到!”外面传来了李引证那尖细的嗓音。

    “皇孙叩见皇玛麽!”见到布木布泰进来,康熙连忙拍打了一下袖子,跪地打了个千。

    “乖孙儿!又是怎么了?怎么让王爱卿长跪不起呢?”布木布泰走进养心殿内。

    康熙有点生气的说道:“皇玛麽,王熙这个狗奴才有些太过分了!逼着朕一定要惩处对我大清忠心耿耿的巴海将军!这个奴才说,若是朕不严惩巴海将军,他就跪死在这里!这岂不是威胁朕?既然他要跪死,那就让他跪死好了!”

    布木布泰冷哼一声:“巴海的做法已经是人神共愤,岂可继续纵容他胡作非为?你立即传旨下去,撤了巴海的宁古塔将军一职,撤了他的都统,降为参领!至于兵权,巴海必须叫交出来,交由达都来接替!再罚巴海俸禄三年!”

    王熙闻声连连跪地磕头:“多谢太皇太后!只是巴海的做法,只是降职,罚俸禄,是否太轻了点?应该把他发配去关外。”

    布木布泰摇了摇头道:“哀家也看过别人的奏折,巴海虽然驱逐百姓,但他并没有滥杀无辜,除了少数反抗的百姓不慎被误杀之外,其余的百姓都不是好好的活着?”

    王熙磕着头道:“太皇太后,巴海驱逐北直隶百姓是杀人不多,可是他掘开黄河大堤,不知道祸害了多少百姓!如今又纵兵抢粮,还烧毁百姓家园,把我大清的子民往吴逆王逆那驱赶,这将使我大清完全丧失了民心啊!若是失去了百姓,谁给我大清提供粮食?谁给我大清上缴税收?皇上,太皇太后,这民心不能失啊!”

    布木布泰道:“巴海是有罪,可是如今是用人的时机,不可轻易发配了他。哀家已经令人八百里加急赶往广平了,令巴海停止驱逐百姓!”

    “谢太皇太后!”王熙连连磕拜。

    “好了,王爱卿,若是没事,你先回去吧!”布木布泰道。

    等到王熙离开,康熙焦急的问道:“皇玛麽,巴海做的一点错都没有,为何要停止驱逐蛮子百姓?把蛮子百姓赶去吴老狗和王逆那,能增加他们负担。京城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若是让蛮子百姓留在北直隶,岂不是给逆贼种植粮食了?”

    布木布泰道:“京城是快守不住了,可是我们要退守关外,也需要带上蛮子百姓出去!巴海这样胡作非为,把百姓全部驱走,还有谁能跟去关外给我们种田?适当驱逐一部分蛮子百姓,适可而止,其余的百姓留在这里,我们要从中挑选出一批青壮跟随我们去关外!毕竟朝鲜人口太少,供不起我大清啊!孙儿,我们退去关外只是暂时的!我们去了关外,又能恢复旗人当年的悍勇!加上罗刹人的帮忙,我们还能再次入主中原!”

第一百七十四章 生产军火

    上海枪炮厂,工人们正在根据薛凤祚的指导,制造蒸汽机驱动的冲压设备。之前薛凤祚和梅文鼎制造米尼弹的设备,是两人自己用手工打造的手工冲床。

    冶炼技术经过宋士慧和宋士意两兄弟的改进之后,子弹采用了铅和锡的合金制造,造出了子弹之后,再用石墨和石蜡的混合物涂在表面,这就接近了挂铅的问题。

    手工冲床效率低下不说,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还很高,不同的人操作冲床,因为每个人的力度不同,感觉不同,产生的误差也较大,所以手工冲床制造米尼弹,一台手工冲床每天只能生产两百发左右的子弹,远远无法满足大量装备线膛枪的需要。

    使用蒸汽机来驱动冲压设备,不仅仅是节省了人力,而且薛凤祚在蒸汽机上加上一个限压阀,使得蒸汽机的转速可以稳定,再加上齿轮变速,能够以固定的速度和力度,对需要冲压的米尼弹进行加工,使得误差缩小到零点零五毫米之内。

    米尼弹的口径比枪管口径小零点二毫米,子弹的尾部有个软裙子,受到膨胀气体的压力就会扩张开来,刚好卡住膛线,又密封气体,又能保证子弹高速旋转。

    设备安装好之后,随着薛凤祚一声开工的命令,工人把需要冲压的子弹放入模具内,把模具放在一条长形的移动滑槽上面。随后有人打开蒸汽机阀门,高压蒸汽驱动蒸汽机,开始运转起来。有限压阀的作用,蒸汽机达到一定转速之后不再加快速度。

    “可以开始了!”薛凤祚说道。

    工人推动放入了模具的滑槽,把需要加工的模具推送到工作台上。随着机械运转和冲压机撞击的声音,第一颗子弹加工完毕。接着工人又推动滑槽,把第二个模具送到工作台上,随着冲压机的运转,第二颗子弹又完工。

    送出来的模具落在里面铺垫了棉被的箱子内,负责检测的工人从箱子内取出模具,打开模具取出子弹,用游标卡尺测量了一下,合格的子弹就被放在一个圆形滑槽上,不合格的子弹就丢进废品箱内。有人缓缓推动滑槽,把合格的子弹推送到涂蜡工人面前。工人们从滑槽上取下子弹,以石墨和石蜡的混合物涂抹在子弹上,然后把半成品子弹再放在滑槽上,有人推动滑槽,把滑槽推送的组装工人面前。

    半成品的子弹送到组装工人面前。组装工人从滑槽上取下半成品子弹,取出装好了火药的纸筒,把子弹固定在纸筒上,这样一枚纸质弹壳米尼弹就宣布完工。完工的成品子弹,放在滑槽上,送往包装工人跟前。

    包装工人都是女工,其中很多是来自北方的难民,她们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女工们把成品子弹放入子弹盒内,一个子弹盒装十发子弹。

    根据需要,一名火枪手可以携带三到五个子弹盒。

    “有了这套蒸汽冲压设备之后,每天至少可以生产两千发子弹。”薛凤祚说道。

    “这是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确实高多了!如果加快点生产速度的话,每天可以生产三千发子弹。一个月后,就能造出十万发子弹。如果给一名火枪手少装备一些,一人装备二十发子弹,可以满足五千火枪手的需要。”王羽点了点头道。

    其实一名火枪手有二十发子弹就够用了,使用米尼弹的线膛枪射击,估计向对手开火五到六轮,就能彻底打崩对手。

    “我们还会加快速度,再生产第二套生产设备。”薛凤祚道。

    正当王羽饶有兴趣的看着米尼弹生产的时候,有人急匆匆的来禀报:“吴军送信来了,说北方又有大批难民南下!”

    “难民?怎么回事?不是黄泛区的难民都已经安排妥当了?”王羽吃了一惊。

    “是新的难民!鞑子把北直隶广平一带的农民都抢光了,连一粒粮食都不给农民留下,把农民的房子都烧掉了,把他们赶往南方!”来的人回答道。

    王羽身边的王余佑冷笑一声:“鞑子是故意制造难民,想要把难民赶下来,来吃穷我们啊!哼!鞑子打的如意算盘!”

    “有多少难民,本藩这里可以全盘接收!”王羽不屑的回答道。

    王余佑道:“就是有个难题,凤阳一带还在鞑子手中,从南京到开封最近的路还未打通,不管我们要运送粮食支援难民,还是把难民带回南方,都需要绕行武昌。”

    王羽点了点头道:“看来,当务之急是尽快攻占凤阳!夺取了凤阳之后,难民可以从开封到凤阳就不远了,到了凤阳之后就能乘坐火车南下。”

    “夏季进攻?气候炎热,不利于进攻方啊。”王余佑微微皱起眉头。

    “我们有了这种新型的子弹,完全可以夏季进攻了!”王羽笑着说道,“使用新型子弹,火枪手人数不用太多,五千火枪手,五千套藤甲本藩还是出得起。炮手不需要护甲,有五千火枪手,加上两千炮手,再加上两千龙骑兵,足矣打通凤阳到开封的通道了。”

    王羽最精锐的龙骑兵,将会部分装备上后装线膛枪。也就在薛凤祚的蒸汽冲压车间开始动工的同时,戴仓和戴梓父子的后装线膛枪车间也在同步开工。

    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戴仓和戴梓父子创建的后装线膛枪车间内的关键设备,蒸汽锻压设备,还是一直反对后装线膛枪的薛凤祚帮助他们安装的。毕竟薛凤祚是机械科学家,而戴仓和戴梓只是单纯的军火专家。

    后装枪的枪管较短,制造枪管的难度反而比米尼弹线膛枪枪管制造难度低,但是后装枪的关键位置是弹膛和枪机部件,解决漏气问题是关键。以这个时代的技术,还无法完全解决漏气问题,所以后装枪单发子弹威力,射程均不如米尼弹线膛枪。

    随着后装线膛枪车间的开工,原本给龙骑兵使用的双管长铳已经停止生产,将会逐步以后装线膛枪来取代。

    米尼弹车间完工的同时,后装线膛枪车间和后装纸质弹壳子弹车间也同步完工,投入到生产之中。只是后装线膛枪生产速度满,目前每天只能生产十支,估计在一个月后,琼州军开始北伐的时候,只能装备三百支后装线膛枪,全部配备给骑兵。

第一百七十五章 屠尽陕西旗人

    王羽刚刚接到吴三桂信使送来的急信之后不久,又有人送了一封信进入上海枪炮厂。

    “陕西战报!忠贞营攻克了西安!甘陕绿营三猛将全部投降!”来的亲兵把忠贞营从陕西辗转送出来的消息送到王羽面前。

    “甘陕绿营三猛将全部投降?赵良栋、王进宝和张勇?他们居然投降了?”王羽听到这个消息觉得很不可思议。

    真实历史上,这三人可是死心塌地跟着满清的铁杆汉奸啊!从镇压夔东十三家开始,到后来的吴三桂造反,由洪承畴亲自提拔起来的这三人可是给满清立下汗马功劳。没想到今天,这三人居然向忠贞营投降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王余佑问道:“甘陕绿营有多少假鞑子投降了?”

    信使回道:“甘陕绿营共计七万精锐绿营战兵投降,其中两万骑兵,五万步兵,全部放下武器向忠贞营投降了。”

    “原本以为赵良栋肯定会死磕到底,没想到也会投降!”王羽感叹了一声。

    “甘陕绿营是走投无路了,东面洛阳被吴三桂所占;西面宝鸡被忠贞营所占;南面又是晋王占领的汉中。七万甘陕绿营战兵,五万辅兵和十多万民壮,缺少粮草,没有吃的,就全部投降了。”信使回答道。

    王羽问了句:“也是奇怪了,赵良栋他们就不会想着进入山西?北面的路子并没有被我军切断啊。”

    信使也无法回答上来,倒是王余佑回答道:“赵良栋不傻,那么多人若是去了山西,他们吃什么用什么?鞑子伪朝自己的八旗兵粮食都快供应不上了,再接纳那么多绿营?他们去了山西不是被剥夺了军权,就是等着饿死。”

    ……

    时间追溯到五个多月之前,忠贞营攻克了宝鸡。当时在汉中的永历获得忠贞营大捷的消息后龙心大悦,下旨封李来亨为关中王,忠贞营其他各部将也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忠贞营趁着胜势,从宝鸡向东进攻。忠贞营大军沿途过去,清军根本抵挡不住。李来亨仍然采取了裹挟百姓的办法,忠贞营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大。陕西多有回回百姓,但是忠贞营才不管那么多,一路过去,回回的村子被毁,回回百姓被忠贞营裹挟。

    闯军裹挟回回百姓也不是第一次了,原本李自成时代的老回回马守应,本身就是一个回回,老回回麾下的兵大部分都是回回。

    李来亨攻克宝鸡之后,派遣郝摇旗,率领一批跟随了忠贞营多年的回回兵,直接进入陕北地区,直取绥德。陕北大批回回来投奔忠贞营。

    听说绥德被郝摇旗占领,赵良栋紧急调遣兵力进入陕北,企图围堵郝摇旗的回回军。可是郝摇旗并不同赵良栋接触,他攻克了绥德,洗劫了周围的村子,裹挟了大批流民,然后带着流民往西撤退,只留下少量精锐,利用地形节节阻击赵良栋。

    接下来,郝摇旗和李来亨南北呼应,席卷陕西全境,以流动作战,到处劫掠村子,越来越多的流民加入忠贞营。

    赵良栋疲于奔命,派遣兵力来回堵截,都无法堵住忠贞营,只能眼睁睁看着忠贞营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起来。接着李来亨又在宁州一带设伏,利用子午岭、羊圈山和六盘山一带的山区地形伏击了赵良栋的甘陕绿营。

    疲于奔命的甘陕绿营在三个月之内来回奔波,被忠贞营牵着鼻子走。等到遭遇了忠贞营伏兵的时候,甘陕绿营已经是人疲马乏,结果在宁州大战中惨败。

    赵良栋麾下的第二号猛将张勇,带着残兵败将逃回西安,带出去的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损失惨重,有五千多人被杀,两万多人投降,只有三千多人逃回了西安。

    经过宁州一战,甘陕绿营惨败之后,赵良栋已经完全无法同忠贞营野战。

    一个多月前,已经席卷了大半个陕西和甘肃东部的李来亨,率领大军包围了西安。

    赵良栋心中十分清楚,若是他放弃了西安,带兵进入山西的话,那么清廷肯定要追究他丢失陕西的责任,到时候不是老老实实的等着钦差上门剥夺他的兵权,甚至把他押去京城接受三堂会审,就是拒绝交出兵权。拒绝交出兵权的后果就是清廷断绝了甘陕绿营的粮草供给,最终他们只能饿死在土地贫瘠的山西山区。

    考虑到各种后果,赵良栋派遣了使者同忠贞营谈判,表示自己愿意投降。

    毕竟赵良栋是一员猛将,李来亨大营了赵良栋向自己投降,不过李来亨提出一个条件,必须屠尽西安满城!

    赵良栋答应下来,在上个月的时候,赵良栋打开城门,把忠贞营大军放入城内。

    古城西安城内火光冲天,哭喊声遍地,冲入城内的忠贞营大开杀戒,对城内的奸商、士绅挥动屠刀,无数人头落地。最惨的还是西安满城,居住在满城内旗人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未能挡住忠贞营和赵良栋的进攻。

    忠贞营用了三天时间,就攻克了西安满城。

    满城遭到了屠城,李来亨下令,杀光西安满城内所有男子。满城被忠贞营屠城,而刚刚投降忠贞营的赵良栋,下手比李来亨更狠,就连襁褓中的男婴,也逃不过一刀。经过三天三夜的屠城,满城所有的男人全部被杀光,女人变成了奴隶。

    赵良栋和张勇投降之后,逃窜去了甘肃的王进宝见到大势已去,也放下武器,带着自己的残部向忠贞营投降。

    至此,陕西和甘肃全部落入忠贞营手中,李来亨白得了七万精锐大军,还得到了三员悍勇无敌的猛将,一时间忠贞营的势力膨胀到极点,已经有了同吴三桂抗衡的实力。

    “没想到李来亨居然打得那么漂亮!如今的李来亨,得了赵良栋、王进宝和张勇三将,又得了七万甘陕绿营,其中两万骑兵啊!他们的实力完全可以同吴三桂抗衡了!若是李来亨不遵守我们的协议,向吴军发起袭击,恐怕又是一场内讧!”姚启圣担忧的说道。

    “不能让李来亨同吴三桂内讧!必须马上派遣信使去一趟陕西!让李来亨在陕西暂时休整三个月,之后就向甘肃出兵!”王羽说道。

第一百七十六章 凤阳之战之一

    上海枪炮厂的拉膛线车间内,蒸汽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支支滑膛枪被工人们拆卸开来,枪管放在炉子上加热之后,再仿制在机床上,由蒸汽机带动的机床转动,在枪管内拉出了膛线。

    米尼弹车间、后装线膛枪车间和后装纸质子弹车间内也是忙忙碌碌,崭新的枪支弹药走下流水线。

    新生产出的米尼弹、后装线膛枪、后装纸质子弹和刚刚拉出膛线的线膛枪,被暂时存放在工厂的仓库内,等到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这些新式武器将会被送往前线。

    除了生产新式火枪和改造老式火枪之外,枪炮厂还在生产大量的终极前装滑膛炮。

    ……

    凤阳珠镇,这是一座因为产河蚌采珍珠而命名的小镇,淮河从这里流过。宋朝时期的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淮河下游河道被泥沙填平。到了明朝,黄河回到原来的河道,但是淮河下游河道被泥沙填平,淮河水只能灌入洪泽湖,再通过多条小河流入大海。

    珠镇,就是后来的蚌埠市区所在地,这时候只是淮河边一座小集镇。

    清军探子早就探明了,琼州军修筑的铁路线终点就在这座小镇。经过清廷官员和清军将领的分析,一旦铁路线贯通,明军的水师就能乘坐火车抵达淮河,再把大小战船放入淮河中,即可顺流而下,攻占洪泽湖,先解除地上悬湖的威胁,然后打通运河通道。一旦运河被打通之日,就是琼州军大规模北伐之日。

    小小的珠镇,成为清军重兵集结地,五万多绿营清兵和十多万民壮集结在此地,被用来阻拦南方来的铁路线抵达此地。

    清军兵营大门口,刚刚用过午饭的清兵走出营门,前往河堤树林乘凉。地处副热带高压区的两淮,夏季天气异常炎热,大中午的时候,闷热的帐篷内根本无法住人,用过午餐的清兵只能去河边的树林子中乘凉。

    淮河边上,河堤上长着茂密的参天大树,清兵坐在树荫下交头接耳。

    “明狗的陆上战舰实在厉害!若是让明狗的陆上战舰来到这里,我们能挡得住?”一名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的清兵说道。

    边上一名满脸络腮胡的清兵道:“明狗的陆上战舰是厉害,可是离开了铁路,陆上战舰就跑不动了!只要我们阻拦住明狗修路,不让他们把铁路线修到这里,明狗的陆上战舰自然就无法过来。”

    “对!”一名什长模样的清兵说道,“通往我们这里的道路都被我们挖得坑坑洼洼了,到处都是壕沟土墙,明狗的铁路怎么可能过得来?”

    “若是明狗集结大军,全力进攻,我们能守得住吗?”刚才的一个说话的那个年轻的清兵战战兢兢的问了句。

    清军什长一巴掌拍在年轻清兵的后脑勺上:“你没长头脑啊?天气那么热,明狗会来打吗?等到明狗秋后出征,我们的援军也就到了!”

    秋季之前,将会有一批入驻朝鲜的满蒙汉八旗兵,朝鲜八旗和朝鲜绿营调来凤阳。不久前入关的驻朝鲜清军回到京城之后,图海进行了新的布置,他把主力调往保定,用来阻拦吴三桂北伐,再调遣一部分兵力,连同山东绿营来凤阳阻拦明军。

    珠镇以南十里内,清军挖掘了五道二十余里长,宽一丈,深六尺的壕沟,每一条壕沟的后面还有一堵土墙,土墙是用挖掘壕沟挖出来的泥土堆成的,土墙高六尺,宽一丈,上面还扎了木栅栏。土墙上面,每隔百步搭建了一座木头塔台。

    壕沟和土墙,构成了防御工事,用来阻拦明军把铁路线修到这里。

    距离清军大营十五里外,琼州军铁道兵已经把铁路线修建到此处了,但是前面的地面都被清兵挖掘得坑坑洼洼的,密密麻麻打下了梅花桩、鹿砦、拒马,再往前一点就是清军挖掘的壕沟,修建的土城,有五万多绿营清军和十多万民壮驻守此地。

    “前面的鞑子把防线修建得固若金汤的,我们铁道兵都没事可干了!”铁道兵士兵年遐龄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前面的清军防线。

    年遐龄虽然曾经是一名汉八旗兵,但他被俘两年多之后,经过洗脑教育和劳动改造,已经完全融入到铁道兵这个大队伍中。铁道兵也有放假的,在假期的时候,他乘坐火车来到浦口,又渡江去了南京,见到自己的父亲年仲隆。

    沿着铁路线,年遐龄所见所闻,对他感触极深,铁路线两边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得他感受到工业机器的无穷威力。

    休假结束,回到队伍之后,年遐龄就开始真正的反思自己,对北方的清廷,他从原来还抱着希望变成了鄙夷,他认为,北面的鞑子朝廷必败,最后得天下的肯定是王羽!

    虽然铁道兵的大营距离清军防线只有一线之隔,但明军的铁甲火龙就停在铁道兵大营中,清军惧怕这辆陆地战舰的强大威力,不敢来进攻铁道兵大营,更加上铁道兵大营外围有壕沟木栅栏,大营内有塔台工事,清军根本就攻不下。

    铁道兵把总看了一眼前面的清军防线:“鞑子是把防线修筑得固若金汤,不过我们的主力大军若是抵达,这防线也不过是不堪一击!”

    “两淮提督到!”正在此时,铁道兵的兵营外面传来一声长喝。

    王[辅]臣在一群亲兵簇拥下走了过来,走进铁道兵大营内,大营内的军官士兵们纷纷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各位弟兄们!大家不用着急,前面的鞑子堵住了我们的去路,但是我们的大帅执意要打通同吴军之间的联系,北伐之日已经为期不远!只要我们的主力大军到,对面的鞑子不过是土鸡瓦犬尓!”王[辅]臣拉开嗓门大吼道。

    王[辅]臣说完,转头对亲兵下令:“把发给铁道兵的新武器分发下去!”

    “诺!”亲兵拱手行了个礼。

    王[辅]臣带来的辅兵掀开了大车上的草席,取出一杆杆燧发枪、双管长铳等武器,分发给铁道兵。这些燧发枪和双管长铳,原本是王[辅]臣战兵的武器,因为他的步兵将会换上线膛枪,骑兵换上后装枪,所以把淘汰下来的武器发给铁道兵。

第一百七十七章 凤阳之战之二

    开封黄河浮桥北岸,吴三桂大营。

    冷兵器时代尽量避免夏季交战,烈日炎炎的夏季,吴军暂时休整,等待秋后出征。可是北面的难民不断的涌来,不仅给吴军带来了粮食方面的压力,还增加了吴军鉴别清军奸细的负担。在难民中混入奸细,是清军一贯做法。

    之前黄河决堤的时候,南下的难民中就混入不少清军奸细,幸亏吴三桂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譬如说难民不得随意进入吴军兵营内;难民不得随意过黄河浮桥进入开封城。后来琼州军又派遣了特工人员来鉴别,从难民里面抓出不少清军奸细。

    好容易把黄河决堤的难民给安置完毕,又一批新的难民涌来,这令吴三桂异常头疼。

    “粮食!粮食是最头痛的问题!后勤运输线在陆地上拉开得过长了!我们的粮食需要走陆路运送千里!路上消耗极大!基本上运一石粮食过来,路上就要消耗一石!也就是两石粮食运到了,只剩下一石!”吴三桂愁眉苦脸的说道。

    虽然目前是湖广总督帮助解决粮食问题,吴军所用的粮食都是王羽提供。可是长途的陆路运输,即便是王羽下令让周召南召集大批民壮,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

    “好容易解决了一百多万难民的问题,清狗又制造了一百多万难民!实在是可恶!”高得捷愤怒的说道。

    “从开封到江南,原本有水路可以走,可是水路却控制在鞑子手中!即便是走陆路到凤阳也不过数百里,但都无法通行!也不知道王爷您那孙女婿何时能拿下凤阳。”刘玄初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看着地图喃喃自语。

    ……

    “轰”第一发炮弹落在珠镇清军防线上,落地的实心炮弹飞溅起一阵泥土。

    “不要怕!明狗只是开炮袭扰!”清军阵地上,清军各级军官拉扯着嗓门吼叫,努力镇压住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的清兵。

    明军是昨天上午抵达的,成群结队的明军乘坐火车来到对面的铁道兵营内,下车之后,立即扩大兵营,挖掘壕沟,修筑各种工事,布置炮兵阵地。从昨天上午到今天上午,对面铁路线上的火车不知道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趟了,每一趟车都送来上千人,数万大军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就布置完毕,这不能不说是铁路的高效率。

    “不要慌!那么热的天,明狗不可能进攻的!”清军军官大吼大叫。

    虽然清军军官嘴巴上强硬,一直说服自己的士兵,明军并不是来进攻的,只是开炮袭扰自己的阵地,可是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对面布置了一天一夜,不仅带来了大炮,还有大批步兵和骑兵赶来,难道就是为了开上几炮,听听响?

    几分钟之后,又是几声炮声,几颗大铁球掠过天际,落在清军阵地中。

    “明狗在试射,估计再打上三轮炮,就会排炮齐射了!”一名清军游击说道。

    明军进行了五轮试射之后,正式的炮击开始了。共计六十四门新式前装滑膛炮和两百多门老式前装滑膛炮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声,成排的炮弹呼啸着,落在清军阵地上。头几轮炮击用的还是实心炮弹,砸在清军阵地上,木桩鹿砦粉身碎骨,土城上飞溅起一阵泥土,上面的木栅栏轰然倒塌。

    几轮炮击之后,明军便换上了开花炮弹。

    这时候的琼州军炮兵所用的开花炮弹,无论是新式火炮还是老式火炮,都已经全部换上了新式的药盘式引信,大威力炸药的开花炮弹,原来淘汰下来的老式开花炮弹已经全部卖给了吴三桂和李来亨。

    即便是老式前装炮,发射的药盘式引信新式开花炮弹,威力也也新式火炮一样啊!新式的终极前装滑膛火炮无非就是射速快了点,精度高了些,射程远了点,但是不管用新式火炮还是用旧式火炮发射的炮弹都是新式炮弹,炮弹的爆炸威力是一样的。而且琼州军的开花炮弹还划分为用来炸开工事的高爆弹和用来杀伤人员的人员杀伤弹。高爆开花炮弹的弹壳比较薄,里面的装药量大;人员杀伤弹的弹壳较厚,里面装药量少,填充了铁珠,用来增加对人员的杀伤效果。

    对清军工事群发起炮击,所用的炮弹全部是高爆开花弹。

    皮薄馅大的高爆开花弹落在地上,耀眼的火光顿时练成了一片,剧烈的爆炸声不绝于耳,整个大地好像发生了强烈地震一样剧烈的颤抖起来。

    遭到这种程度的炮击,不仅可以破坏清军的工事,而且对清兵的心理震撼力太大。后世的现代战争上,新兵上了战场,几轮炮击下去,就有可能心理崩溃了,只有久经沙场的老兵才能安安稳稳坐在防炮洞内,听着剧烈的爆炸声,感受着大地的摇晃还能不乱。

    这里的清兵大多数都是新兵,根本没见识过新式开花炮弹的威力。就算是清军老兵,也没有见识过如此密度的开花炮弹轰击。几轮炮击下来,很多清兵完全崩溃,有的人发了失心疯,不顾别人的阻拦,从壕沟中跳了出来,发疯似的大吼大叫,在壕沟和壕沟之间胡乱奔跑,结果不用说也知道,落下的炮弹一下就把这些崩溃的清兵炸成了碎片。

    已经开始工业化生产的硫suan和硝suan,使得明军的新式炮弹造价下降,不再像是以前那样把新式炸药当成奢侈品,只在关键时刻使用,现在的琼州军可以把新式炮弹当成主要压制火力使用,能痛快淋漓的向清军发射这些威力极大的炮弹。

    也不知道多少炮弹倾泻下去,明军的炮兵暂时停止了炮击,炮手们提起水桶,往炮身上浇灌下去,还有的炮手把水倒入炮膛内,给大炮降温。

    “谢天谢地,明狗的大炮要降温了!”清军游击从望远镜中看到这一幕。

    “明狗好像要进攻了!”一名清军守备说道。

    顺着那名清军守备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明军已经列好了阵型,成群结队身穿红色军服,外面披着藤甲的火枪手出列,一步步向清军阵地走上来。线列阵步兵的两翼,不少身穿绿色军服的散兵拉开散兵线迅速接近。

第一百七十八章 凤阳之战之三

    炮击结束之后,龚小大请缨出战:“将军,请让末将的三千新式火铳手上吧!”

    新式火铳手就是装备了线膛枪的线列阵步兵,全部装备米尼弹。

    王[辅]臣却拒绝了龚小大的出战要求:“新式火铳手是我军的撒手锏,不到关键时刻不能轻易示于人!还是让普通自生火铳手上吧,配上新式散兵。”

    琼州军大阵中鼓声喧天,一队队身穿红色白边军服的线列阵步兵排列着整齐的队形,从大营中走出,一步步往前压。两翼身穿绿色军服的散兵快速穿插移动。这些散兵远远的看起来和以前的散兵没什么区别,都是穿着绿色军服,但是他们手中的武器已经换了,更换成一种加长了枪管,使用新式无烟火药为发射药的米尼弹线膛枪,原来的散兵用线膛枪退下来,交给新式线列阵步兵使用。

    散兵专用米尼弹线膛枪,口径为十一点四毫米,枪管长度为一点二五米,子弹出膛的初速高达惊人的每秒四百二十米!有效射程可达一千步!

    这种散兵专用米尼弹线膛步枪,只要加上狙击镜就能成为狙击步枪。不过这种枪和子弹的造价都十分昂贵,只有少量装备,所以只有最精锐的散兵和夜不收神枪手,才能装备上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步枪。

    为了不暴露己方已经大量装备线膛枪,王[辅]臣并没有出动米尼弹线列阵步兵,而是仍然使用滑膛枪线列阵步兵。

    线列阵红衣步兵和散兵线绿衣步兵出动之后,铁道兵也出动了,成群结队的铁道兵推着一辆辆盾车,从铁路线终点的大营内推了出来,盾车上面载着沙袋。铁道兵们推着盾车,缓缓往清军的防线推去。

    “明狗进攻了!”清军阵地上呼喊声此起彼伏。

    一名清军游击焦急的大喊道:“快,把炮拉上来,不要让明狗的盾车靠近!”

    也就在清军炮手们七手八脚从阵地后面把大炮拉出来的时候,明军炮兵阵地上空缓缓升起一颗白色的物体。

    “该死!什么东西?”清军总兵王英目瞪口呆看着明军阵地上空升起的白色物体,只见那个物体十分庞大,足足有屋子那么大。真是想不通,房屋那么大的庞然大物,怎么能够飞到天上去呢?

    清军凤阳提督蔡毓茂还算是见过点世面,知道那是明军的热气球。蔡毓茂焦急的大喊了一声:“不好!那是明狗的大号孔明灯,大号孔明灯下面坐着人!明狗在天上,可以清楚看到我们炮队的位置!”

    清军的火炮已经推了出去,想要收回来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清军炮队守备只好硬着头皮下了命令:“架炮,轰击明狗盾车!”

    也就在清军的炮队守备发出命令的同时,琼州军铁道兵大营内,铁甲列车缓缓昂起了线膛炮的炮口,根据热气球提供的坐标位置,炮手们装填上炮弹。随着一声令下,四门线膛炮依次发出怒吼声,呼啸的炮弹掠过天际,落在清军炮兵阵地上。

    线膛炮发射的虽然是实心炮弹,可是精度极高,一排炮弹砸落下来,一门清军的火炮被炮弹击中,沉重的红夷大炮炮管从散开的木架上飞了起来,然后又重重落下,顺便还将两名清军炮手的脑袋好像西瓜一样砸得粉碎。炮管在空中旋转横扫,血浆、骨渣、木块瞬时四处溅射,即便没有被炮身扫到的炮手,也被飞溅的小木块打得遍体鳞伤,倒在地上惨叫不已。

    后装线膛炮的装填速度相当快,铁甲列车上的四门线膛炮刚刚完成了一轮发射,炮手们打开炮闩,清理了炮膛,再次装填炮弹和药包,关闭上炮闩,前后不过十五秒,又是一轮隆隆炮声响起。

    四门后装线膛炮发威的同时,明军的二十四门十二磅新式榴弹炮也发话了,二十四门榴弹炮的炮口依次吐出火舌,大威力开花炮弹带着呼啸声,落在清军炮兵阵地上。这种大威力的开花炮弹,弥补了滑膛炮精度不足的缺陷,炮弹落在地面,炸开了一大片。这些炮装填的炮弹都是人员杀伤弹,一发炮弹落地,弹片铁珠横飞,清军炮手惨叫连连。

    其中还有一发炮弹落在清军炮位后面爆炸,引爆了放置在炮位边上的火药桶,当即引发了剧烈的爆炸,沉重的大炮好像玩具一样飞上天空,周围的清兵血肉横飞。弥漫的硝烟散去之后,地面上只留下一个大坑。

    “快开炮!”清军炮队守备大喊。

    清军的火炮也发出了轰鸣声,炮弹砸向了正在缓缓推进的盾车阵。但是铁道兵的盾车阵型十分松散,清军一轮炮击,只击中了两轮盾车。

    其中一辆盾车是被红夷大炮击中的,当即被打得粉碎,六名铁道兵阵亡,七人受伤。另外一辆盾车是被一发将军炮炮弹击中,覆盖了湿毛毡的多重厚实木板挡住了炮弹,不过炮弹还是引起后面的木板破裂,扎死了一名铁道兵,横飞的碎片扎伤多人。

    双方均有损失,可是清军被摧毁了七门大炮,炮手死伤五十余人,明军不过损失一辆盾车,重伤一辆盾车,死伤铁道兵十多人,对比起来,清军的损失肯定更大。

    铁道兵把总俞振兴吆喝着,铁道兵们推着盾车缓缓前行。不断有炮弹落下,又一辆盾车被炮弹结结实实击中,歪在一边,推车的铁道兵多人伤亡。

    清军炮兵阵地上,明军呼啸而来的炮弹已经把清军的炮兵阵地炸成了一片火海,大批清军炮手阵亡,一门接一门大炮被摧毁。

    “弟兄们,加把劲!把铁路铺过去!”俞振兴拉开嗓门大喊道。

    铁道兵们吆喝着,推着盾车,抵近到前方的障碍物跟前,把车上的沙袋丢下去。随后铁道兵立即推着盾车撤退。在己方炮火的掩护下,盾车不断推进上来,丢下沙袋。经过一整天的作业,一条两百多步长的路基从明军大营内延伸出来。

    “不好!明狗是要直接把路基推进上来!一旦让他们完成了铺轨,他们的陆上战舰就能直接开上来炮击我们了!”看到逐渐延伸的铁路路基,清军游击吓出一身冷汗。

    

第一百七十九章 凤阳之战之四

    “必须阻止明狗把铁路铺过来!要不然,等明狗把铁路铺过来,陆上战舰开进来,我们都得完蛋!”负责驻守凤阳的清军提督蔡毓茂焦急的大喊道,“与其坐在这里等死,还不如杀出去,赶走明狗辅兵,挖掉明狗修的路基!”

    蔡毓茂,可是蔡士英的儿子,蔡毓荣的弟弟。蔡毓茂的父亲和哥哥都死在琼州军手中,他和琼州军之间可是有不可化解的血海深仇。正因为蔡毓茂对清廷忠心耿耿,所以布木布泰派遣他来驻守凤阳。

    “打出去?我们打出去还能打得过吗?”总兵王英问道。

    蔡毓茂拉长了脸说道:“不出去就能守得住?等明狗的铁路铺到跟前,陆地战舰出现在你我面前,我们还怎么打?坐在这里等死?王将军,你立即传令下去,重赏招募敢死队,召集人之后立即出击,务必破坏明狗的路基!”

    “喳!”王英单膝跪地打了个千。

    王英退下去之后,对几名亲兵交代了几句。过了不久,王英的亲兵和心腹军官站在各条战壕内,拉开嗓门大吼:“各位弟兄们!为大清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若是有人冲出去,驱逐明狗辅兵,挖毁明狗路基,每一名敢死队员赏纹银二两!是白花花的纹银,不是大清龙钞!斩首一级,赏纹银十两!摧毁明狗路基首功者,赏纹银百两,抬旗入籍!”

    也许是白花花的现银具有太大的诱惑力了,居然有三千要钱不要命的绿营清兵报名,愿意参加敢死队。

    王英站在敢死队面前,用尽丹田之气大声吼叫:“各位弟兄们!前面就是明狗的路基!若是被明狗辅兵把路基推进到我们的阵地内,陆上战舰一来,我们都要完蛋!如今是各位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机会!每一名敢死队员可得纹银二两!若是勇往直前,阵亡者,可得五两银子的抚恤金!斩首和破坏路基,另有赏赐!但本官丑话说在前头,既然加入了敢死队,凡畏缩不前者,无论何职一律处斩,全家为奴!”

    虽然说主动出击无异于自杀,去了九死一生,但是这些要钱不要命的家伙既然已经加入了敢死队,那就由不得他们了。这时候就算有人想打退堂鼓,退出敢死队也来不及了,退出的人会被军法处决,还会连累家人。

    散落在各条壕沟内的清兵从阵地上纷纷冒出头来,往中间汇集。从各条战壕赶来的清军越来越多,犹如一条条涓涓细流汇集成一条大河一般。

    其实蔡毓茂还是留了一手,第一批出击的绿营兵都是炮灰,后面跟着一千汉八旗兵,两千包衣兵和五千绿营火器兵,那些才是蔡毓茂真正的主攻力量。蔡毓茂的打算是,前面的炮灰用来吸引明军火力,破坏明军的防线,掩护后面的主力上来驱赶明军铁道兵,再破坏掉明军铁道兵堆起来的路基。

    “鞑子发起反击了!”王[辅]臣放下望远镜说道,“弟兄们,准备迎战!”

    龚小大拿起望远镜,看着清军队形。看了一会,他放下望远镜说道:“将军,鞑子这次可是送大礼来了!前面大约三千多人,后面还跟着至少七千人,啧啧,一万多鞑子!若是我们用一窝蜂火箭招呼,几轮下去,鞑子就全倒下了!”

    王[辅]臣摇了摇头:“这只是凤阳鞑子守军的一部分!本官得到最新消息,山东绿营的鞑子还会赶来,加上从京城赶来的八旗兵,至少会有二十万鞑子!等到那时候再用一窝蜂火箭招呼他们,那才是派上用场!现在就用了,到时候鞑子就不敢来送死了!”

    进攻凤阳的琼州军可是集中了三百多辆一窝蜂火厢车,可以快速发射出上万枚开化火箭,其威力不可想象。不过王[辅]臣并不打算过早暴露自己的实力,而是先示弱,利用铁道兵修建的路基当成诱饵,吸引更多的清军往他的火网上撞。

    明军的大炮完成了降温,已经装填完毕,只等上级军官一声令下,立即开炮轰击。明军的步兵也做好了迎战准备,线列阵步兵排列着整齐的队形,只等清兵前来送死。散兵和神枪手紧握着手中的新式线膛枪,死死盯住正一步步走上来的清兵。

    三千余清军敢死队走出了他们的阵地,排列着密集的阵型,向明军阵地压上来。

    “开炮!”龚小大一声令下。

    数发开花炮弹带着尖锐刺耳的呼啸声掠过天际,砸到清军阵型周围。炮弹落在地面,绽放出几团火光,弥漫的硝烟升腾而起。不过这是试射的炮弹,均为击中目标。

    接着又是数发炮弹呼啸而至,其中有两发炮弹落在清军人群中,火光一闪,弹片横飞,十多名清兵惨叫着倒下。

    “快,冲锋!明狗已经完成试射,接下来就是齐射了!快点冲过去,才能活命!”王英让亲兵发出旗语命令。

    战鼓隆隆,清兵摇动大旗,命令前面的敢死队加快步伐,向明军阵地发起冲锋。前面清军敢死队中负责传令的几个兵看到后面的信号,立即奔跑着摇动小旗,发出旗语命令,让炮灰队发起冲锋。

    “弟兄们,明狗马上要发排炮了!我们不能再慢悠悠的走动了!全部亮出兵器,向明狗阵地发起冲锋!冲上去,我们还能活下来!”一名清军军官拔出刀指向前方。

    清军的阵型已经乱了,变成了乱哄哄的人群。在各级基层军官指挥下,清兵散开,由原来密集的队形变成了散兵线冲锋。也就在这个时候,明军的大炮开始齐射,上百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喷出火光,流星火雨一般的开花炮弹呼啸而来,接连砸入清军阵型中。炮弹落地,轰然炸开连绵成片的火光,弹片和铁珠四处横飞,三千多人的清军敢死队队形变得更加松散,也不知道有多少清兵倒在人员杀伤开花弹之下。

    因为清军及时散开队形,落地的炮弹虽然对清军造成极大的损失,却无法完全拦住清军进攻的步伐。

    炮手们紧张的装填,还来不及发出第二轮齐射,清军就已经冲入到两百步内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0/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舰队最新章节! 作者:铁血坦克兵所写的《大明舰队》为转载作品,大明舰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舰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舰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舰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舰队介绍:
化工系的高材生,穿越到永历十四年,正值东南延平王北伐新败,兵部尚书张煌言损兵折将,晋王李定国又战事不利,缅甸莽白准备篡位,咒水之难在即。在这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主人公要如何力挽狂澜?
难道就这样接受命运?留着那难看的金钱鼠尾?
这都不是他想要的!
他想要的,是那广阔的海洋。
就在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手脚的时候,危险却悄悄降临。
最终如何化解危机?主人公又如何把心仪的女孩收进去?大明舰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舰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舰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