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奋斗在沙俄TXT下载奋斗在沙俄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奋斗在沙俄全文阅读

作者:马口铁     奋斗在沙俄txt下载     奋斗在沙俄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八十八章 缅什科夫的攻势(四)

    朱阿夫师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回了被俄军占领的英军炮台,然后一直追击俄军到山脚下的圣克莱门山沟。甚至由于奔跑势头太猛,法军还冲过了头,径直冲进了采石场山沟。

    这里挤满了从山上撤下来的塔鲁京斯基团士兵,当他们看到朱阿夫部队朝自己冲过来,便惊恐地挤成一团,有的士兵试图向法军开火,结果却打中了自己人。

    好在朱阿夫师士兵见俄军人数众多,担心不是对手,赶紧选择撤退,否则光是这场冲锋就能让塔鲁京斯基团崩溃。

    返回炮台之后,朱阿夫师发现英军面对帕夫洛夫部队夹击的右翼处境十分危险。

    丹嫩贝格正指挥鄂霍次基团、雅库茨基团和色楞金斯基团以及索伊莫洛夫残存部队的夹攻。

    战斗非常残酷,冷溪近卫团的威尔逊上尉回忆,一波又一波的俄军端着刺刀朝他们冲过来,如果没有被子弹打倒,就和他们展开手对手、脚对脚、枪口对枪口、枪托对枪托的搏斗。

    面对人数远远超出自己的俄军,冷溪近卫团的守军得到了卡斯卡特第四师下属的、由托伦斯将军率领的六个连增援。

    新来增援的英军急于参加作战(他们错过了阿尔玛河之战和巴拉克拉瓦之战),当接到命令向炮台附近的俄军发起进攻时,他们沿着山坡一路狂追下去,完全忘记了听从命令,结果在近距离被俄军雅库茨基和色楞金斯基团从高处袭击,卡斯卡特在一片弹雨中被击毙,他的埋葬地点后来被称为卡斯卡特山

    这时,炮台里的剑桥公爵的近卫团就剩下最后一百人,弹药也打光了,但外面仍有两千俄军。

    于是剑桥公爵提议在炮台坚守到最后——为这个没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据点做出愚蠢的牺牲。

    好在他手下的参谋及时劝服了他:如果女王的侄子和她的近卫军军旗被带到沙皇面前,对英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于是近卫军开始后撤,士兵们慢慢向后退,保证正面对着敌人,手握刺刀做好接敌准备。当一名士兵倒下,不论是死是伤他的同伴必须马上顶上他的位置。

    近卫军人数虽然越来越少,但一直保持着紧密队形,眼睛眨都不眨地护卫着军旗……好在地形非常陡峭,阻止了敌人从侧翼发起袭击。

    当然,时不时还是有勇敢的俄军冲上来试图抢夺军旗,这时两到三个掷弹兵就会挺着刺刀冲出迎战,直到将其击退。

    关键时刻,博凯思的人马总算赶到了,对英国人来说法国人的身影从来没有这么受欢迎过。近卫军士兵向着赶来的法军士兵高呼:“法兰西万岁!”

    法国士兵则回应道:“英格兰万岁!”

    俄军则被突然出现的法军士兵吓到了,立刻开始撤退,慌慌张张地往炮弹山跑,有部分比较勇敢的俄军试图留下来巩固阵地固守,但俄军整体的士气遭受重创,在遭到法军和英军联手攻击的情况下固守阵地感觉胜算不大。

    于是乎不断有人在军官注意不到的时候偷偷溜走,很快炮台里就剩不下多少俄军了。

    有一阵子丹嫩贝格认为他依然能够凭借炮火优势取胜,他手里有近一百门大炮,包括十二磅野炮和榴弹炮,数量比英军多得多。

    但到了九点半时拉格伦下令调来的两门十八磅重炮终于运抵了现场开始向俄军猛烈开火。

    巨大的炮弹在俄军炮位炸开,迫使俄军炮兵撤退。

    不过哪怕此时俄军也没有完全失败,在高地上他们还有六千人,山脚下还有一万两千人预备队,如果好好组织并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

    只不过最终丹嫩贝格决定放弃进攻撤退,因为他发现己方的组织和指挥序列完全崩溃了,就是人数再多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只不过当时在丹嫩贝格主力后方五百米位置观战的缅什科夫和受尼古拉一世命令赶到克里米亚督战的尼古拉大公和米哈伊尔大公并不喜欢这个决定,他们一致要求丹嫩贝格收回撤退命令。

    但丹嫩贝格辩解道:“殿下,如果不让部队撤下来,那么就是要让他们死战到最后一人。我认为这对于奋战了一个早上的士兵来说极为不公平也极为残忍。如果您认为我的命令不对,那么不如从我这里收回指挥权,由您亲自继续指挥战斗!”

    这番对话结束之后,两人间激烈争吵了很长时间,结果互相都不爽对方,都把战斗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对方,都不愿意承担失败的责任,因为不管怎么看俄军兵力都占据绝对优势,完全不应该输。

    于是缅什科夫怪罪丹嫩贝格,而丹嫩贝格则把责任推给了索伊莫洛夫身上,毕竟后者已经死了,死人是没办法为自己辩护的。最终黑锅被甩给了士兵,将军们一致认为是士兵纪律不严乱成一团才导致失败。

    其实吧,要说俄军为什么会失败,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缺乏指挥。高级指挥官一团混乱,中低级指挥官又缺乏控制力。尤其是缅什科夫这个名义上的总指挥,讲实话,这厮在战斗期间什么都没做,他主意全无没有做出任何指挥也没有人决策,简直就跟路人甲一样。

    连尼古拉大公都在给亚历山大皇储的信中说:“战斗打响后,我们在因克尔曼桥附近等待缅什科夫亲王,但是他直到六点半才离开屋子,那时候我们的部队已经占领第一个阵位。我们和亲王一直待在右翼,没有见到哪位将军向他汇报作战进展……士兵们不守秩序,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他们……一切紊乱都源自缅什科夫。更加难以想象的是,他竟然没有作战指挥部,他身边一共只有三个人。以他们的工作方式,如果你想了解什么情况,都不知道该问谁!”

    收到撤退命令后,俄军开始在恐慌中溃逃,军官没有任何办法阻止这场人肉雪崩,而英法两军还在后面不断用炮击骚扰,让俄军的混乱更是无以复加……

第七百八十九章 损失惨重

    经此一战俄军损失了大约一万两千人,英军公布的伤亡数字是两千六百一十人,法军是一千七百二十六人。

    这么多人在短短四个小时的战斗中阵亡,着实有点恐怖!

    这种人员损失速度几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有得一拼。

    死伤的士兵被堆在一起,被炮弹打飞散落的肢体到处都是。英国战地记者尼古拉斯.伍兹在战地通讯中写道:

    有些尸体的脑袋不见了,就像被斧头砍掉了一样。一些大腿连根都被炸飞,另一些手臂不见了,

    更有些胸口或是腹部中弹的,就像被机器压烂一样。

    其中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一排五名俄军士兵,他们横躺在道路上,脸朝下肩并着肩以同样的姿势趴着,双手还紧紧地握着滑膛枪,脸上严峻的表情一模一样,

    都痛苦地皱着眉头。

    不过牺牲的俄军大部分都是被刺刀刺死的,

    法国人路易.努瓦尔则回忆说:“有些俄军奄奄一息,但大部分都已经死去,叠在一起横七竖八地躺着。从一堆泛着黄色的血肉之躯中,有时能看到伸出的手臂,仿佛在祈求怜悯。仰面躺在地上的尸体,一般双臂伸出,看上去要么是在抵挡危险,要么是在祈求宽恕。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奖章,或者是小小的铜盒,里面是圣徒的画像。”

    在死人堆下有时候还能发现活人,因为受伤倒地,后来阵亡的士兵就压在他们身上,有时候你还能听见堆在尸体下面有人在呼吸或者呻吟,因为他们太过于虚弱根本没有力气将压在身上的同伴的躯体移开。

    只不过哪怕是听到了这些微弱的声音,这些可怜的士兵也不会马上被救出来,因为英法军队首先要关照自己的伤兵,而且他们还忙着洗劫尸体身上的财物,根本没工夫管俄国伤兵的死活。

    英国轻步兵师的科德林顿少将就被自己士兵的行为惊呆了,

    他说:“最令人感到恶心的是,你发现那些在战场上转悠着偷抢东西的人在你之前已经来过了,

    尸体身上的口袋被翻开了,包裹也被割开了。这些家伙的目的就是找钱,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搜刮一空——军官的衣服都被扒光了,因为他们穿得比较好。”

    联军花了好几天时间掩埋了自己军队的阵亡者,同时把伤兵送往战地医院。俄军的死伤者则要等待更长的时间,因为缅什科夫拒绝了联军提出的停战清理战场的建议,因为他担心俄军士兵看到己方死伤人数远远多于敌人会影响士气甚至引发哗变。

    于是死伤的俄军就被丢在战场上好多天甚至几个星期,比如战斗结束之后的第十二天,法军上校克莱尔还在采石场山沟底下发现了四名还活着的俄军伤兵。

    这些可怜的家伙躺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下面,当我们问他们这些天是怎么熬过来的时,他们打着手势先直指天空,是上天给他们送来了水,然后又指了指几块发霉的黑面包碎块,这些是从周围躺着的众多尸体的背囊中找到的。

    有些尸体甚至直到三个月后才被发现,用克莱尔的说法,这些尸体看上去就像干枯的木乃伊。

    对相持的两军来说,这场战斗都很残酷,

    哪怕是联军方面,这场胜利也很是空虚。是的,

    虽然他们打退了俄军的进攻,

    肃清了侧翼俄军对补给线路的威胁,但因为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连他们国内的舆论都难以接受这一事实,特别是公众了解到伤员们在军医院的糟糕待遇之后,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明智性遭到了严重质疑。

    11月7日,联军在拉格伦的指挥部召开了联席会议,法军开始接管英军的部分阵地,这意味着法军开始取代英军成为联军的主导。

    在会议上康罗贝尔坚持在明年春天之前暂停任何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攻击,到时候联军应该会有更多的有生力量加入。

    他指出俄军的防御工事非常坚固,根本不是联军现在能应付得了的。而且随着乌克兰方向俄军的援兵抵达,加上塞瓦斯托波尔原有的驻军,总兵力可能在十万上下。

    他担心“只要奥地利对东方问题的态度不明朗,俄军很可能会从比萨拉比亚方向抽调部队继续增援克里米亚。”

    康罗贝尔的结论是在英法两国同奥地利结成军师联盟并且向克里米亚派来数量巨大的援军之前,联军没有必要冒险强攻。

    拉格伦和他的幕僚同意了康罗贝尔的分析,但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是联军不得不要面对的,那就是他们缺乏足够的过冬物资。要知道俄军一向只有两个最能打的将军——一月将军和二月将军。

    当年拿破仑的兵力那么强大都干不过这两个将军,更何况是他们这群臭鸟蛋!

    要知道联军的状况还不如当年的拿破仑,用的帐篷是轻薄的夏季帐篷,军装也是秋装和夏装,根本就没有冬装。

    只不过康罗贝尔却说:“只要在现有的帐篷下面垫上一层石头就能抵御寒气,他还认为黑海沿岸气候健康,除了北风比较冷之外,冬季的寒冷并不严重。”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法国人那么头铁,总是不吸取教训。比如德莱茜.埃文斯就请求拉格伦考虑放弃围攻塞瓦斯托波尔并将英军撤出。而剑桥公爵也说应该将部队撤到巴拉克拉瓦,那里至少容易获得补给而且周边至少还有点民居可以抵御寒风。

    只不过拉格伦断然否定了两人的建议,坚持让部队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渡过冬季。于是乎埃文斯和剑桥公爵认为这样做简直就是犯罪,双双向拉格伦辞职在冬季到来之前,满怀对拉格伦的厌恶和失望返回了英格兰。

    这两个明白人的辞职在英军军官中引发了一阵离职浪潮,此战结束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英军在克里米亚的一千五百四十名军官中有二百二十人离去,其中后来仅有六十人返回。

    至于士兵,当他们意识到必须在塞瓦斯托波尔过冬之后,士气开始变得极端低落。

第七百九十章 冬天来了

    寒冷的冬季到了,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联军士兵开小差的人数急剧上升,几百名英军和法军士兵主动向俄军投降了。

    只不过对俄军来说缅什科夫冒失进攻的失败则是沉重的打击。老太监一瞬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之前他还信心百倍认为可以歼灭联军,但现在却认为塞瓦斯托波尔陷落已经不可避免。

    在11月9日写给战争大臣多尔戈鲁科夫亲王的信中,他建议放弃塞瓦斯托波尔,以让俄军集中力量防御克里米亚的其他地方。

    而这直接就激怒了尼古拉一世,他在御前会议上咆哮道:“我们部队的英雄主义在哪里?付出了这么惨重的代价,他竟然让我接受失败!”

    随后他在给缅什科夫的信中写道:“我们的敌人也一定遭受了重创吧?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不要低头,也不要鼓励其他人这么想……上帝在我们这边!”

    不过尽管在言辞上不依不饶,但因为缅什科夫的失败让尼古拉一世陷入了深深的忧郁之中,宫廷中所有人都看得出他的懊恼,而在过去,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最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

    “加特契纳宫既阴郁又沉寂,”秋特切娃在日记中写道:“到处都是忧郁的情绪,人们几乎不敢说话,看到君主的样子就足以让人心碎了。最近他越来越忧郁,脸庞憔悴了无生气。”

    和阴气沉沉的加特契纳相比,托尔斯泰的日子还算不错,因为身份高贵,他在俄军指挥部任职,在那里他生活舒适每天就是跳跳舞打打牌,不过很快他就厌倦了。

    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对缅什科夫的失败很是愤怒:“第十和第十一师进攻敌人的左翼……敌人大概有六千人,而我们有三万人——结果却是我们被击溃了,损失了一万多勇敢的战士……我们不得不撤退,原因是一半的部队没有炮火掩护——因为路不好走,大炮运不上来,而且——天知道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像海军步兵那样装备新式来福步枪。”

    “可怕的屠杀,这一失误会重压在许多人的灵魂上!老天,饶恕他们吧,战败的消息让人情绪失控,我看到老人在放声大哭,年轻人发誓要杀了丹嫩贝格……”

    出于为军中战士做点事情的想法,托尔斯泰和一群军官计划出版一份期刊,他管其叫“军队公报”,目的是教育战士鼓舞士气,并将将士们的爱国与人性展现给俄罗斯各界。

    为了提供资金,托尔斯泰把家里出售亚斯纳亚波利亚一幢宅子的钱给挪用了,这本来是让他用来偿还赌债的。

    而托尔斯泰最早的几篇小说就是为这份刊物些的,其中就有他揭露军官残暴殴打士兵不是因为士兵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仅仅是个大头兵,大头兵就活该挨打。

    不过托尔斯泰也不是小白,他知道这么写肯定不可能通过审查,于是在将出版刊物的计划提交审查的时候将类似的文章抽走了,只不过这个计划最终还是被尼古拉一世给否决了,因为他不愿意有一份非官方的士兵报纸来挑战自己政府主导的《俄军伤兵报》。

    无奈之下这位大文豪只能请求离开司令部去一线任职,不过上头却只是给他晋升二级中尉,并给他分配到了第十四炮兵旅第三轻炮连。

    也就在这个时候,11月的第二个星期冬天到了!

    三天三夜,冰冷的风雨席卷了塞瓦斯托波尔周边地区,吹到了英法联军的帐篷。冰冷的大雨中,团坐在泥泞中的士兵只能抱在一起取暖。

    他们全身湿透瑟瑟发抖,能用来遮风挡雨的只有薄薄的军毯和湿透了的大衣。

    紧接着克里米亚沿岸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帐篷开始像纸片一样飞向天空,盒子、木桶、箱子和篷车被刮得四散飞舞。

    帐篷支撑杆、毯子、帽子和外衣以及桌子、椅子在空中打转转,受惊的马匹挣脱缰绳在营地里狂奔踩踏。

    树木被连根拔起,窗子都给打烂,士兵们东奔西跑追着自己的衣物和物品,或者焦急地寻找任何可以躲避的地方。

    没有屋顶的谷仓和马厩,土岗背后或者是地上的洞穴都成为他们的藏身之所。

    狂风刮了一个上午,下午两点才停止,士兵们终于可以从藏身之所钻出来搜寻自己被吹得七零八落的东西。

    泥地上满是湿透了的脏衣服和毯子。摔碎了家具碎片,还有锅碗瓢盆各种杂物。

    到了傍晚时分,气温开始下降,雨也变成了大雪。士兵们试图重新搭起帐篷,但手指全都冻僵了,而且也没有几顶帐篷是好的。于是有些人干脆继续躲在谷仓和马厩里过夜,所有人抱成一团徒劳地寻求一丝温暖。

    其实联军的地面部队遭受的打击还不算什么,暴风雨对港内的联军船舶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巴拉克拉瓦港口的水面漂满了白沫,就像海水沸腾了一般,舰船剧烈摇晃,浪花飞溅起来越过悬崖从几百英尺的高空落到港口,就像下大雨一样。

    因为担心俄军会继续攻击巴拉克拉瓦港,联军的大批供给船都锚泊在一起。二十多条英军船只因为撞上岸边的岩石被摧毁,导致几百人丧生。

    其中损失最大的是蒸汽船亲王号,整条船被撕成了碎片,一百五十名船员仅有六人生还,顺带还损失了刚刚运抵的四万套冬服。

    另外果敢号也被摧毁,损失了一千万发米涅步枪子弹。

    法军舰队则损失了亨利四世号战列舰和蒸汽船冥王星号。

    这给本来就供给困难的联军造成了更大的麻烦,以至于英军一直都没缓过气来,整个冬天都在为食品、住宿和药品短缺发愁。

    倒是法军表现稍好,只不过也只能算及格。

    不过这场暴风雨倒是给俄国人送来了意外福利,从沉没的英法舰船上漂出来的罐头被海浪送到了塞瓦斯托波尔港内,让俄军白票了不少英国的腌牛肉,让俄军士兵是喜悦不已……

第七百九十一章 执拗的英国佬

    不管是俄军还是联军其实都没有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因为双方最初的估计都差不多,都认为这场战争最多几个月就可以结束。

    可是谁都没有料到这场战争将会演变为一场消耗战。尤其是联军方面,这方面的准备不是一般的差,大概在他们看来只要联合对俄国宣战,俄国很快就会屈服。

    可是谁想到尼古拉一世竟然如此头铁,硬是跟他们杠上了,骑虎难下的他们也只能勉力支撑了。

    所以塞瓦斯托波尔外面的联军士兵就遭罪了,尤其是英军士兵,英国军官虽然一个个自诩为绅士贵族,但这仅仅适用于他们自己,对士兵的保障他们完全是漠不关心。

    所以根本有给士兵提供合适的冬装,大部分英军士兵是穿着军礼服来克里米亚的,一开始连大衣都没有,第一批运抵的冬装又随着亲王号沉入了海底,所以可怜的英国佬被冻惨了。

    法军这方面好不少,他们给部队配发了羊皮外套,后来又陆续配备了衬着皮毛带帽子被叫做克里米亚人的斗篷,虽然最先只是发给军官,但后来还是配给了所有士兵。

    法国高层还允许士兵想穿多少层衣服就穿多少层,哪怕是裹成粽子也无所谓。不像古板的英国军官,始终要求所有士兵如“绅士”般着装完全不顾他们都被冻成了狗。

    进入深冬之后,为了抵御严寒法军士兵穿得杂七杂八,搞得像丐帮似的,虽然不好看但比英国士兵暖和得多,法军士兵给家人写的信中就对此非常满意:

    我身上穿着很多层衣服,从里到外分别是一件绒布马甲、一件衬衫、一件羊毛背心、军装、外套(短大衣),脚上是靴子,如果不执勤的话,我会穿皮鞋和裹腿——所以根本没什么可抱怨的。

    我有两件外套,一件是师部(朱阿夫师)发的,另一件又大又重,是我在君士坦丁堡买的,就是为了防寒,差不多有五十斤重。

    当我在战壕执勤时,我就穿着他睡觉,如果它被浸湿了的话我提都提不动,更别提带着它行军了。如果可能的话,我会把它当成一件好玩的东西带回法国。

    我们营的战士,特别是那些从非洲来的,在冰冷的气温中存活了下来,非常让人钦佩。大家都穿得非常好,一般在军装外再穿一件很大的带帽子的斗篷,要么是一件克里米亚人,再要么是由羊皮剪成看上去像外套一样的衣服。腿上穿着的是衬着皮毛的裹腿。然后每个人还发了一顶暖和的羊皮帽。不过我们没有统一的军装,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风格穿衣服……

    而此时,可怜的英国佬还穿着夏天的军装,他们非常羡慕法国人的羊皮衣和克里米亚人,不少军官都开始抱怨:

    我希望我们的士兵也有差不多的东西可以穿……许多人几乎没有鞋子也没有衬衣,他们的风衣全部磨烂了,因为不仅白天要穿,晚上也要睡在里面,最多再加一条从堑壕里带回来的潮湿的毯子。

    不仅仅服从成问题,英军军官对自己士兵住在哪里也没有好好想过,他们带到克里米亚的帐篷都是不防风的,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起不到什么保护作用,而且大部分都在暴风雨中被打坏了,还根本没办法修。

    不断地有士兵抱怨:“它们不防水,下大雨时漏水的情况非常严重,帐篷里一片汪洋,我们只好围着撑杆站着度过整个夜晚。”

    视察营地时卢肯勋爵发现大量的帐篷不适合住人,因为它们都被磨烂撕破了,士兵们几乎都被冻死了,而且腹泻严重。

    而英国军官的居住条件比士兵要好得多,大部分甚至还有仆人伺候,可以让他们给帐篷铺上模板或者在地上挖洞再铺上石头。有些干脆挖一个大坑,壁上砌着石块,顶上盖上树枝。

    比如在11月20日,第二十团的威廉.拉德克利夫上尉就在给父母的信中说:“我的小屋进展很快,希望在这个星期结束时我就能住进去。工程一开始是挖一个坑,三英尺六英寸深,八英尺宽十三英尺长。在两头中间位置各竖起一根杆子,上面放一根横梁,用绳子钉子或者是其他任何可以找到的东西绑紧,然后在横梁和地面上搭起木杆或者是各种能求来、借来、偷来或者抢来的木片固定好。山墙位置用石头和泥巴砌起来……”

    在当时的情况下位居社会高层的英军军官却依然能够享受各种特权,这在饱受煎熬的士兵们看来实在令人发指。

    比如卢肯勋爵的死对头卡迪甘勋爵就住在伺机的私人帆船上,享受法国大餐招待了一批又一批来自英国的客人。

    还有些军官被允许在伊斯坦布尔过冬,或者是自己出资在附近的村落找住所。比如查尔斯.戈登中尉家信中就说:“亲爱的,我想你保证,我在英国都不会这么舒适!”而这位就是后来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中国戈登。

    萨克森派驻伦敦大使菲茨图姆.冯.艾克施泰德伯爵后来对朋友说:“度过了那场严冬的英军军官中,有几个后来笑着跟我说,‘部队’遭受了那么大的罪,他们还是从报纸上听说的……”

    与之成对比的是法军军官跟自己的部下就很亲近了,与英军高级军官舒适生活成了鲜明对比。

    军官和士兵都住在一个帐篷里,在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或者在行军中,这样的安排很不错,但是在长期寒冷的季节里,军官就比较遭罪了。

    好在法军住宿条件比英军好,不仅帐篷更加宽敞,而且他们还会在帐篷外建起木头栅栏或者是用雪砌墙来挡风。

    法国人建起了各式各样的临时住所,比如鼹鼠丘或者帐篷小屋,法军士兵还在住所内自己砌炉子取暖,这给英国士兵羡慕坏了。

    反正法军普遍开始看不起英军,认为这个盟友实在缺乏野外生活适应能力,而且从军官到士兵一个个固执得跟蠢驴一样。

第七百九十二章 思维问题

    不光是在穿和住这两方面两军有天壤之别,在吃饭问题上两军的待遇更是天差地别。

    英军辛普森将军在给潘穆尔勋爵的信中说:“营地里的英军和法军相比,让我非常痛心,我们的盟友装备真是奇妙,我看到连绵不断设备齐全的大车和篷车在运送物资和补给……法军中,军队所需要的任何东西都运行良好,他们甚至每天都烤面包,

    一切都在部队的管制下有纪律的进行着。而我们什么都缺而且什么都是一团糟!”

    法军每个团都有自己的面包师和厨师,另外还有女辅工和女厨工,她们身着经过改进的军服负责从移动厨房向部队售卖食品和饮料。

    法军集中准备食物,集体开餐。而英军的口粮直接配发给个人,每个士兵都得自己做饭。所以哪怕法军的配给口粮只有英军的一半、肉只有英军的三分之一,但是健康状态却可以吊打理论上配给更充足的英军。

    一直到12月英军才开始学习法军集中准备食物,

    只不过做饭的水平实在太差,

    做出来的东西往往都是黑暗料理。

    不光是食物配给制度更加科学,法军的后勤系统也远远比英军优秀,

    开始围困塞瓦斯托波尔后,法军首先就开始修路和修缮被科尔尼洛夫破坏的卡什米港。

    很快源源不断地物资就从卡什米上岸,各种仓库、屠宰场和私人商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甚至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卡什米就焕然一新甚至超出了战前。

    码头上到处是酒吧、旅馆和餐厅,甚至还有女支院,其中有间餐厅甚至只要交一笔钱就提供吃饭、睡觉到玩妹纸的一条龙服务。

    而英军控制的巴拉克拉瓦则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污水横流,英国人自己都说:

    “巴拉克拉瓦是世界上最恶心和最污秽的村子。一旦下雨,整个地方就变成齐脚踝深的泥泽。找一千多身患瘟疫的土耳其人,将他们胡乱扔到村子里充当劳力,然后每天都会死掉一百个……掩埋尸体的时候仅仅盖上少许泥土,让他们慢慢抵腐烂——注意,每天都会有新鲜的尸体填进去。”

    “然后再把所有精疲力尽的矮马、濒死的枯牛、快要累死的骆驼都赶到海滩一角,随它们饿死。一般这个时间长达三天,然后尸体很快腐烂散发出浓烈的气味,让港口水面上漂满各种动物的内脏,

    有的来自附近的船只,

    有的则是镇上的人吃掉的动物,再时不时加上几具尸体,缺胳膊少腿的都算正常,最后是随处可见的沉船碎片——这些加在一起就是巴拉克拉瓦的全貌了。”

    英军所要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和环境差,最主要的还是要命的官僚主义。所有物资要离开巴拉克拉瓦港必须得到后勤部文书的批准。

    这是一套极其复杂的程序,包括各种各样的表格和授权,而且所有的文件必须一式三份。

    一箱箱的食品可能在岸边待上几个星期,等正式开始向前线运输的时候可能已经腐烂了。

    而且英军根本就没想过在巴拉克拉瓦和塞瓦斯托波尔之间修缮道路,于是乎每箱子弹、每条毯子、每块饼干都必须由马或者骡子拉着大车沿着一条陡峭的泥路送到十几公里之外的营地。

    而且在最初的两三个月里,大部分物资不得不靠人力输送,因为英军的牲畜因为没有草吃全都饿死了。

    并且英军不仅仅是后勤组织差,士兵本身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英军士兵大多来自没有土地的阶层,或者干脆就是罪犯和贫民,不像来自法国农村的士兵有各种捕猎技能,甚至连最基本的烧开水都不会。

    康罗贝尔都说:“英军士兵已经养成了习惯,他们只管打仗,每顿饭都得装好了放在他们面前才会吃。更糟糕的是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改变!”

    因为没有最基本的生活能力,英军部队必须依赖一支庞大的随军家属队伍为他们煮饭、洗衣服或者是一些法军士兵随手就能处理的琐事。

    比如第二十八步兵团的玛丽安娜.扬就抱怨英军士兵“手里拿着分配到的口粮也会饿个半死,有三块石头和一个锡罐,

    他们却没能力把口粮变成可以吃得下的食物,而法国佬就不一样,

    只要是能吃的,没有什么是法国佬看不上的,他们抓青蛙和乌龟,然后按照自己的口味煮了就吃,他们还会挖海龟蛋甚至能将老鼠变成美味!”

    当然啦,虽然能吃会吃是好事,但乱吃东西也不会有好结果。很快在联军当中霍乱就爆发了,成千上万的士兵病倒然后痛苦死去,而英军这方面就更加糟糕,别说治病救人,甚至连死亡统计都做不到。

    大部分死去的士兵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一个个都变成了不存在。不少家属足足等了一两年才能从家人幸存的战友那里收到死讯,而这时英国有关部门还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乎英军的士气是肉眼看见的崩盘了,连军官们都开始批评军事当局无能之极。

    英国公众是通过《泰晤士报》才知道英军的待遇是如此恶劣,而这才间接触使医疗保障工作有所进展,包括后面的南丁格尔都是看到了那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之后才前往克里米亚。

    可以这么说,就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表现出来的组织水平,实在是跟世界第一号工业强国的身份不配。

    当然,最主要的不是工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英国人压根就不重视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自然是一团混乱了。

    不要说跟法国比,就是跟更加落后的俄国比,他们的重视程度也比不过。

    简而言之,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思维问题,大概英国的精英们打心眼里就没把贫民为主的陆军当做人,完全是当做牲口使唤。对他们来说消耗掉这批牲口或者说社会垃圾,反而是一种净化,毕竟将社会不稳定因素直接肉体清除了嘛!

第七百九十三章 皮罗戈夫

    在联军被糟糕的天气和后勤、卫生问题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俄军这边也迎来了一位重要人物的抵达。

    他就是尼古拉.皮罗戈夫,此人不是将军,也不是权贵,而是一名外科医生。

    可能在世界范围内,知道南丁格尔的人比知道他的名字的要多得多,甚至在俄国他也没有太多人知道,

    但是他之于俄军的意义绝对在南丁格尔之上!

    皮罗戈夫1810年生于莫斯科,十四岁就进入莫斯科大学学医,二十五岁便成为多尔帕特(今爱沙尼亚塔尔图)德语大学教授,后来担任圣彼得堡军事医学院的外科手术教授。

    1847年他在高加索地区担任随军医生,在那里首创使用乙醚进行战地手术。同时在1847年至1852年间在几分俄语刊物发表文章介绍乙醚麻醉技术。

    他在这些刊物上强调让刚被送到医院的病人吸收乙醚除了可以缓解疼痛和惊恐外,还能让他们保持镇定防止昏迷,

    这样有助于外科医生判断哪些病人需要立刻进行手术。

    当然啦这些东西很粗浅也不一定正确,

    皮罗戈夫最重要的成就还是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首创的伤病员分流系统。

    抵达塞外斯托波尔后,皮罗戈夫立刻被当地处理伤病员时的混乱和不人道激怒了。

    他看到几千名伤员被放在毫无遮蔽的大车上向彼列科普疏散,

    许多人半路上就被冻死了,活着的不少也被严重冻伤需要截肢。

    因为缺乏运输工具,不少伤员就被丢在肮脏的谷仓里或者干脆遗弃在路边。

    而且药品奇缺,因为不少医生和医护人员偷偷将药品卖掉,然后随便用劣质替代品敷衍,伤员想要获得真正的救治就必须向医生行贿。

    此外俄军的战地医院规模太小,一共只有两千张床位,结果老太监莽了一波送人头之后一口气涌进来一万两千名伤员,顿时就人满为患了。

    不光是人满为患,医院的条件还十分简陋,而且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是半吊子,与其说是医生还不如说是“江湖郎中”。他们做手术用的是屠夫肮脏的砍刀,对卫生的要求感染的危害一点概念都没有,甚至皮罗戈夫发现有的伤员在自己的血泊中躺了足足两个礼拜!

    抵达塞瓦斯托波尔后,皮罗戈夫就开始向医院发布命令,逐步实施他创建的伤员分流系统,

    当时的情形十分混乱,每次一遭到炮击所有的伤员就一股脑地被送往医院,

    不光是毫无秩序,更重要的是已经死去的、濒临死亡的、需要急救的、以及只蹭破了点皮的都混在一起。

    期初,皮罗戈夫马上处理那些受了重伤的人,让护士他们直接送到手术室,但当他还在集中精力救治伤员时,其他各种情况的伤员源源不断送过来让他根本没办法做手术。

    尤其是当他救治那些伤重几乎没有医治希望的伤员时,原本有机会得到救治的伤员却因为等待太久恶化死去。

    “我终于认识到这么做毫无意义,因此决定更加决断、更加理智!”皮罗戈夫回忆说;“在拯救生命上,包扎站简单的组织工作比医治伤员重要得多!”

    他的解决方案是一个简单的分流系统,伤员被送到医院之后,立刻由有经验的医生负责甄别,分为三个组别,重伤能救的赶紧送去手术室,轻伤的则让他们领一个号让后送到一边的包扎站让初级医生清创包扎,至于伤重没有希望的,则送到另一边的教堂,让护士和神父负责照顾他们直到死去。

    托尔斯泰就亲眼目睹了战地医院的变化,

    后来在《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中向读者描述了其中的情况,着重表扬了皮格罗夫的贡献。

    此外皮格罗夫还大力推广麻醉术,这极大的提高了他和其他外科医生的工作效率,他们有三个手术室每天工作七小时,一天可以完成一百台截肢手术。

    此外他还发展了一种新技术,比如在脚踝处截肢,他会留下部分跟骨给脚部一点支撑。

    一般来说他做截肢手术时,截口都比其他医生选得更靠下,尽量把创口和失血降到最低,因为他知道手术后失血是严重的威胁。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知道感染的威胁,虽然他以为伤口感染是因为空气里的污秽物质,所以他特别将那些手术后伤口干净的伤员和另一些伤口化脓有坏疽的伤员分开。

    通过这些首创措施,皮罗戈夫实现了比英军和法军医院高得多的存活率。在他那里手臂截肢的伤员中65%的都能活下来。大腿截肢是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最危险也是最常见的手术,皮罗戈夫的生活率是25%,而法军和英军那边连10%都没有。

    不得不说这对理论上医疗技术应该更发达的英法两国来说简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尤其是英国人,这帮硬脑壳的绅士一个比一个不合时宜,也一个比一个古板。

    比如在对待麻醉技术,俄国和法国都较为支持,但英国那是竭力反对,比如英军军医总管约翰.霍尔医生就专门签发备忘录,警告他手下所有的外科医生:“不要在治疗严重枪伤和其他开放性损伤时使用氯仿……因为不管看上去多么野蛮,受到刀扎是一种强大的有效刺激,听到一个人疯狂喊叫比看着他静静沉入坟墓好得多!”

    只能为可怜的英国伤员掬一把泪,本来受伤就够受罪了,还得在屠夫医生那里再受一遍摧残,相当数量的伤员可以说是活活疼死在了手术台上。

    只不过那些霸蛮的英国医生却不管那么多,他们更多的是宣扬自己的病人是多么的英勇是多么不畏惧痛苦,说什么还没有人能真正描述战士的胆量,他们笑对痛苦极少会因为面对死亡而屈服。

    还说精神战胜肉体,在克里米亚不断有带着一只晃荡的手臂或者打烂的手肘走进医院的士兵,告诉他们自己的情况还不错,请他们快点做手术,因为他们还急着回去继续战斗之类的鬼话。

    讲真的,这样的人可能有,但那绝不是因为英勇,而是惧怕他们这些屠夫般的医生,他们泼辣的作风让伤员们都害怕留在医院,都迫切地想要逃离!

第七百九十四章 悔之晚矣

    冬季的降临让对垒的两军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休战,英法联军忙着做过冬准备,而俄军高层却吵成一锅粥。

    为什么争吵呢?

    还不是为了下一步的走向,之前缅什科夫信心十足,以为可以消灭或者将联军赶下海。但是经过一场鏖战,他的信心就跟被扎破的气球一样直接就炸没了。

    此时此刻老太监满心沮丧,对战争前景不是一般的悲观,

    他认为联军根本不可战胜,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放弃塞瓦斯托波尔,甚至放弃克里米亚进行战略收缩。

    按照他的想法,最好的击败敌人的办法就是像1812年对付拿破仑那样大踏步后退让后坚壁清野,用一月将军和二月将军拖死联军以争取胜利。

    这个提议不出意外地遭到了上上下下一致反对。比如米哈伊尔和尼古拉两位前来督战的大公就猛烈地抨击了缅什科夫,说他是逃跑主义思维。认为现在的形势跟1812年完全不一样,

    而且在塞瓦斯托波尔还有近十万军队,怎么就要放弃这座要塞逃跑呢?

    这两位年轻气盛的大公认为虽然俄军前一阶段损失惨重,但联军的伤亡也不会小,而且客场作战他们的补给很成问题,俄军不光不应该逃跑还应该继续主动出击给联军一点颜色看看。

    他们认为只要能打一两个胜仗联军很可能就崩溃了,所以接下来应该继续主动出击狠狠地教训联军。

    米哈伊尔和尼古拉这两位大公的意见其实就是尼古拉一世的意见,这位沙皇对缅什科夫和塞瓦斯托波尔周边的战斗结果很不满意,认为老太监完全辜负了他的信任,已经完全被逃跑主义所控制,如果不是因为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替换的人选,尼古拉一世真心想立刻给老太监换掉!

    不过就算忍住了这个冲动,尼古拉一世也不能容忍放弃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论调,他认为现在形势还没有恶化到那个地步,如果能打一两个胜仗,还是可以挽回局面的,所以他就责成两个儿子给缅什科夫以及克里米亚的将领们施加压力,看能不能设法继续进攻。

    只不过这个要求很难实现,因为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出来俄军根本不是联军的对手,不管是装备还是士气都跟对手差一截,而且随着联军增援部队的抵达,

    连数量上俄军都没有优势了,这还怎么主动进攻?

    在这一点上,哪怕是主张死守塞瓦斯托波尔的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都不赞同那两位大公的意见。他们认为当前没有任何可能击败敌人,继续盲目发起进攻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为今之计只能死守塞瓦斯托波尔,利用坚固的城防同敌人周旋,我们应该继续加紧修筑和整修工事,储备更多的物资,尤其是粮食和药品。如果我们能够坚守一到两年,绝对可以拖垮敌人!”

    对于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的建议,缅什科夫和那两位大公也没办法赞同,因为他们觉得这太被动了,一味死守算什么英雄。更何况俄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形势都是一团糟,死守待变万一等来的又是坏消息呢?

    这种担心也不是杞人忧天,因为国际形势确实对俄国相当不利。先是奥地利跟英法两国勾勾搭搭似乎有结成同盟的趋势。

    这一点让俄国是既痛苦又愤怒,因为不管怎么说几年之前都是俄国的帮助才让哈布斯堡家族走出了困境,可是一转身奥地利人就在背后捅了自己一刀。

    如果说之前假模假式的装中立暗中在边境线上大量屯兵牵制俄国还有点偷偷摸摸的。现在跟英法直接眉来眼去那是一点儿都不避讳人了。

    给尼古拉一世气得差点将桌子都给掀了,反正他是再也不信任奥地利人,发誓一定要找奥地利人讨回这笔血债。

    只不过嘛,暂时俄国没这个能力,

    奥地利人只要能维持现状他们就阿弥陀佛了。

    可是奥地利人怎么可能保持现状,之前对尼古拉一世他们也是一肚子气,并且巴尔干地区也是他们数百年来重点经营方向,之前瓦拉几亚被俄国横刀夺爱他们就很恼火了,如今有了卷土从来的机会,他们怎么肯放过。

    于是乎奥地利驻英法两国公使那不是一般的忙,天天忙着跟英法两国外交部讨论结盟事宜。

    不过有一说一,奥地利人想通英法结盟到并不是准备真的把俄国怎么样。他们也很清楚英法并不是善茬,一旦极大地削弱了俄国在黑海和巴尔干地区的力量,那英法肯定会趁虚而入。

    他们的目的是一定程度上削弱俄国,打断俄国伸向巴尔干地区的手臂,同时又不完全开罪俄国,最好是充当和事佬,借助英法的军事压力迫使俄国就范夺回自己在该地区的利益后就开始调解纠纷劝和。

    只不过奥地利人并没有料到,他们自以为做得很公平合理的手段被尼古拉一世和俄国深深地记恨上了,两个皇室以及两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完全没有调和的可能,别说什么恢复关系做朋友了,没有直接宣战开打那是俄国被英法压着没办法。

    反正这笔账尼古拉一世和俄国已经记住了,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除开奥地利之外,俄国的另一个传统盟友普鲁士也跟英国勾勾搭搭,不久之前弗里德里希.威廉.尼古拉斯.卡尔也就是未来那个没做两天皇位的倒霉的弗里德里希三世刚刚跟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维多利亚长公主订婚,这极大地拉近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考虑到这个敏感的时间点宣布这个消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俄国的一种拒绝,神圣同盟中这个曾经的小弟真的准备开始自立门户了,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不说不复存在,但也已经变质了。

    反正尼古拉一世举目四望,整个欧洲大地他是一个朋友都没有,国内国外的压力倒是越来越大,再有任何变化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七百九十五章 做样子

    俄国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这总算是稍稍打醒了尼古拉一世一点,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不应该那么莽撞发起这场战争的。

    只不过这个时候才后悔已经迟了,作为一个死要面子的人,尼古拉一世又不能公开承认自己错了然后放下身段向英法求和。

    这么做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所以一天天的他憋在书房里生闷气,

    整个人的精神头是一落千丈,短短几天就像老了一二十岁似的。

    只不过他现在还有最后的一点坚持,那就是寄希望前线的将领们打一个胜仗,只要能英法一点颜色,让他们知道俄国不是好惹的,让他有个台阶下,再进行和谈他是不反对的。

    甚至,

    他可以在和谈中做出一定的让步,不管是放弃巴尔干的部分利益还是赔款他都认了。

    可问题是前线的将领完全没有信心,

    米哈伊尔和尼古拉两位大公咨询了不少将领的意见,但包括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拒绝继续发动进攻。

    这就让尼古拉一世很尴尬了,他真的只想下台阶而已,你们怎么就不能帮他实现这么一个卑微的愿望呢?

    一怒之下他撤销了缅什科夫的全部职务,命令远在布加勒斯特的米哈伊尔.戈尔恰科夫公爵暂代指挥。

    当然谁都知道这是扯淡,因为米哈伊尔公爵多瑙河那一头都顾不过来,这段时间还要忙于应付奥地利方面越来越频繁的挑衅,根本不可能去克里米亚指挥战斗。

    尼古拉一世也知道这不可能,之所以要这么任命,一方面是要惩罚一下不听话的缅什科夫,谁让你这个老东西不乖乖地主动进攻的!不听话当然要修理!

    至于为什么任命米哈伊尔公爵当总指挥,而不是让科尔尼洛夫这个副总指挥扶正,原因也是科尔尼洛夫拒绝了继续进攻。这也是不听话对不对!

    尼古拉一世肯定不能让一个跟自己唱反调的人当克里米亚当面的总司令。哪怕是让米哈伊尔公爵暂管实际上克里米亚的战事还是得让科尔尼洛夫负责,其实还是那么回事。但为了面子他就是要坚持到底。

    当然,尼古拉一世也没有忘记给米哈伊尔公爵下命令,

    他要求米哈伊尔公爵尽快再组织一次攻击行动,目标就是在阿尔玛河以北盘踞的联军少数部队。

    根据侦察发现,

    这里只有不到两万联军,大炮也只有区区五十门,如果能够集中兵力突然袭击完全是有可能击败甚至消灭他们的。

    从这里也能看出尼古拉一世其实也没信心了,他知道联军很不好对付已经不寄希望能够打败联军主力,如今只敢拿联军的偏师下刀子了。

    只不过他的命令让米哈伊尔公爵很是为难,因为他不可能去克里米亚指挥战斗,而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又强烈反对,还根本不接受这个任务。

    那他能派谁去指挥战斗呢?

    思来想去他只能给自己的老哥写信,要求彼得.戈尔恰科夫中将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

    因为一来这位毕竟是亲大哥,怎么都会帮兄弟分忧解难,二来米哈伊尔公爵能信任的将领不多,彼得.戈尔恰科夫虽然能力一般般但至少信得过不是。第三嘛就是彼得.戈尔恰科夫一直驻扎在电报山防线,对那边的情况比较熟悉,让他出战也比较合适。

    可是彼得.戈尔恰科夫对老弟突然交代过来的任务是哭笑不得。因为只有亲自跟联军交过手才知道他们多么厉害。之前在阿尔玛河跟敌人对垒的时候他就发现俄军想要击败联军,要么占据有利的地形优势有坚固的防御阵地,要么至少就得集中十倍的兵力才有可能。

    可问题是,这一次他要主动进攻自然就没有坚固的阵地可以依托,而且米哈伊尔公爵能交给他的兵力也不过区区三万人的样子。

    这点儿兵力够干什么?

    可他还不能拒绝,只能硬着头皮上。也就是说战斗还没有打响,作为指挥官的彼得.戈尔恰科夫就信心不足。

    这自然极大的影响了他的作战部署,

    在攻击正面他仅仅安排了五千人,

    包括三千轻步兵和两千哥萨克,在渡过阿尔玛河之后,这些人负责建立桥头堡掩护主力过河。

    这点人马够干什么的?在阿尔玛河对岸,联军经过两个月的经营,构建了较为坚固的防线。这五千人冲过去恐怕只能给联军挠痒痒。

    不过这也是彼得.戈尔恰科夫的聪明之处,他本来就没信心,又真心不情愿接下这个任务,所以唯一能做的也只能装装样子了。

    随便派点人马冲过去意思一下,如果受挫就赶紧后撤,然后告诉尼古拉一世打不过失败了,也算是尽到了责任。

    这么一个极尽敷衍之能的作战计划肯定不会有好结果,负责第一批强渡阿尔玛河的那三千轻步兵才走上河岸就遭到了联军猛烈地炮火打击,仅仅一刻钟他们就全盘溃散下来,这时候后面的哥萨克骑兵正准备过河,两拨人马撞成了一团,顿时一片混乱。

    两个小时候,在电报山上观战的彼得.戈尔恰科夫就收到了一份让他哭笑不得的战报,渡河的轻步兵死亡一百二十人,受伤四百五十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被哥萨克踩踏弄得。

    至于哥萨克,跑得飞快的他们一股脑地就逃没了影子,连彼得.戈尔恰科夫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少损失。

    望着这个烂摊子他只能长叹一声,命令重炮轰击阿尔玛河对岸,理由是掩护己方部队撤退以及打击敌人可能存在的追兵。

    为什么是可能存在的追兵呢?因为联军根本就没追,这大冷天的谁愿冲去挨冻啊,更何况渡河追击那不是找罪受,打退了俄国人也就行了,至于追击谁愿意去谁去,反正他们是不去的!

    至于彼得.戈尔恰科夫明知道没有追兵还要开炮,哪也不过是做样子,到时候好跟尼古拉一世交差嘛!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妙

    阿尔卡季将自己的分析讲给了弗拉基米尔伯爵听,但后者却并不太相信,因为这不符合他的世界观。

    那么弗拉基米尔伯爵的世界观是怎样的呢?

    在他的世界观里,阿列克谢就是个没卵的小人,因为畏惧他的权势,这才企图用钱收买他,但没有料到他弗拉基米尔伯爵竟然视金钱为粪土,所以他的企图很快就破灭了。

    无计可施的阿列克谢无比的惶恐,如今正惶惶不可终日地等待着末日的降临。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弗拉基米尔伯爵大大咧咧地表示,“你加紧去调查瓦拉几亚铁路公司的情况,一旦我掌握了相关证据,那他的末日就来临了!”

    这让阿尔卡季是哭笑不得,他实在不明白弗拉基米尔伯爵是哪里来的自信,凭什么就认为阿列克谢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但是面对明显不耐烦而且心不在焉的弗拉基米尔伯爵他也没啥好办法,因为他还没确实掌控这位伯爵,虽然赢得了一定的信任,但主动权还在弗拉基米尔伯爵那边,只要这位伯爵不高兴了,分分钟就可以不鸟他。

    阿尔卡季知道自己必须赶紧加快动作,一方面加紧收集瓦拉几亚铁路公司的相关情报,另一方面也得赶紧抓住弗拉基米尔伯爵的小辫子,得乖乖让这位伯爵听话才好。

    “什么?一个礼拜你就调查了这点东西?”

    只不过阿尔卡季的第一个愿望很快就破灭了,当他追问奥列斯特最新进展的时候,后者几乎拿不出一丁点儿有用的新东西。

    “抱歉,我也没想到这些家伙的保密措施如此严厉,外围调查几乎没获得什么有用的东西,我正在收买瓦拉几亚铁路公司高层,而且和本地第三部的高级官员联络好了感情,相信要不了多久您就能收到好消息了!”

    阿尔卡季皱了皱眉,然后盯着一脸正色的奥列斯特看了半天,他知道这家伙的话其实靠不住,但是暂时他也没有更好的人选,而且他对某人能赢得本地第三部高级官员的友谊非常感兴趣。

    “乌里扬诺夫?”

    阿尔卡季对这个名字很陌生,因为在他印象中第三部在布加勒斯特能够谈得上有实权的高层只有那么几个,比如阿德里安.波格丹诺维奇。而这个乌里扬诺夫是什么鸟人?

    奥列斯特自然看出了阿尔卡季的疑惑和不高兴,赶紧解释道:“这位乌里扬诺夫少校是布加勒斯特第三部档案科的负责人,他手中有全瓦拉几亚的户籍资料,而且所有进入布加勒斯特的外国人都要在他那里备案,想要调查法国人的情报,肯定要做通他的工作!”

    阿尔卡季的脸色这才稍微好看了一点,只不过也只是好看了那么一点点而已。因为在他看来一个管档案的资料管理员根本无足轻重,根本不值得花大价钱去拉拢收买。

    只有阿德里安.波格丹诺维奇上校那样的实权人物才值得关注,而奥列斯特竟然连这么屁大一个人物都当成一回事,能做得成什么大事!

    “这样的小虾米你就尽快搞定他,最好还是拉拢几个真正的高层,让他们站到我们这边,在关键时刻能够帮我们对付斯佩兰斯基总督才好!”

    奥列斯特自然是点头哈腰的承诺下来,至于能不能做得到他暂时顾不上,眼下他是走一步算一步,先过了这一关再说。

    而这时阿尔卡季的注意力终于转移到萨拉多夫那边,他问道:“布加勒斯特的基本情况摸清楚了吗?”

    萨拉多夫不敢大意,赶紧立正微微颔首回答道:“请您放心,我已经将布加勒斯特的基本情况完全搞清楚了,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胡同我都铭记于心!”

    阿尔卡季心里头暗自点头,果然如他所料萨拉多夫比奥列斯特靠得住得多,只不过他并没有表扬萨拉多夫的意思,因为他始终觉得上级如果过多地表扬下属很容易让对方骄傲懈怠,所以该敲打还是得敲打。

    “一个礼拜就做了这点事儿,只能说你的能力实在平庸!”阿尔卡季毫不客气地挖苦了一番,“你最好加紧努力,因为我可不是让你来当车夫的,光熟悉路有什么用!”

    阿尔卡季的教训让萨拉多夫有点郁闷,布加勒斯特这么大,想要做到熟门熟路很简单吗?像他这样一个外人这么点时间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了好不好!

    只不过萨拉多夫也知道上司都是这个鸟样子,对于下属的努力总是习以为常,觉得下属无论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完全不需要大惊小怪。

    讲实话,他已经不失望了或者说对俄国的上司完全绝望了。所有的上司都是这个鸟样子,叶罗辛如此、阿尔卡季亦如此。他现在只想尽力做事以免除牢狱之灾,至于其余的他已经懒得在乎了。

    “你们俩要加快步伐,尽快搞清楚瓦拉几亚铁路公司的情况,斯佩兰斯基总督已经注意到弗拉基米尔伯爵了,不排除双方很快会发生冲突,我们必须在冲突爆发之前为伯爵储备足够的弹药,最好能一举击垮斯佩兰斯基伯爵,为弗拉基米尔伯爵赢得总督的宝座!”

    阿尔卡季觉得自己的话是打气,但听在萨拉多夫和奥列斯特耳朵里却是另外一个概念了。对他们来说,斯佩兰斯基伯爵是很厉害的大人物,是瓦拉几亚当之无愧的土皇帝,在这里他是老大。而弗拉基米尔伯爵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户,还没来几个月就想着谋朝篡位,怎么看都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和操之过急,这么搞真的稳当吗?

    当然奥列斯特和萨拉多夫的感觉还有细微的区别,前者虽然认为阿尔卡季和弗拉基米尔伯爵有点操之过急,但既然他们真的要搞,那就帮着搞呗。谁让他们是老大呢!只要不短了他的工钱,随你们怎么折腾都好,反正最后也不用他去面对斯佩兰斯基伯爵的怒火。

    至于萨拉多夫,他的心思就更加复杂了……

第七百九十七章 有办法吧?

    电报山之于塞瓦斯托波尔意义非常重大,之前如果不是在此处挫败了联军的攻势,恐怕联军早就挥师南下直取塞瓦斯托波尔了。这一线的阵地迫使联军不得不二次登陆,间接为塞瓦斯托波尔争取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不光如此,电报山在俄军手中,那意味着塞瓦斯托波尔和辛菲罗波尔之间的联系并没有被切断。塞瓦斯托波尔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克里米亚纵深乃至乌克兰和俄国其他腹地获得援军和补给。

    而这是塞瓦斯托波尔能够坚守的关键所在。可以想象一旦电报山失守,联军就能切断塞瓦斯托波尔同辛菲罗波尔的联系,彻底地将塞瓦斯托波尔变成一座孤城。

    那样一来,塞瓦斯托波尔的形势就更加不妙了,甚至可以说失守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这一次康斯坦丁大公等人执意进攻,只能抽调电报山一线大量的兵力,一旦这些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那电报山还怎么坚守?

    想到这里,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都寝食难安,有心再去找康斯坦丁大公好好说说,让他不要抽调太多兵力,可那货的态度摆明了是不听的。

    反正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是又气又急怒火攻心,满嘴都是燎泡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骁抵达了塞瓦斯托波尔。

    “大公阁下,您怎么来了?”

    科尔尼洛夫既奇怪李骁的突然抵达,更奇怪的是他怎么来的,走陆路来的话,山高路远不好走都不说,风险还不小,毕竟联军在阿尔玛河一线的部队并不是蹲坐不干事,这一两个月来他们的轻骑兵四下出击不断地骚扰俄军的补给和通讯线路,以俄军当前的士气碰上了就是一触即溃。

    而且看李骁这红光满面的样子一点儿都没有风尘仆仆的意思,怎么看都不像一路颠簸过来的。

    “我坐船过来的!”李骁笑呵呵地回答道。

    此言一出纳希莫夫和科尔尼洛夫都惊讶得合不拢嘴,原因很简单,自从黑海的制海权易手之后,别说黑海舰队就是俄国渔民出海都成问题,英法的舰队还不断地在海上巡逻封锁,可以说片舟都别想下海。

    除非是某人能够游过来,否则怎么可能走海路。

    “为什么不能?”李骁笑呵呵地反问道,“我不光是走海路,还是从卡米什上的岸,这一路联军给我招待得还不错啊!”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卡米什可是在法军手里,某人从那里上岸不用说就是在联军的地盘上活动了一遭,这怎么可能?

    难道法国人是瞎的?

    法国人当然不瞎,只能说李骁的身份伪装得太好了,他拥有大卫.勒伯夫帮忙弄的护照和其他证明文件,直接冒充法国人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其实没有假护照也无所谓,法国人查得根本不严,希腊人、甚至俄国人只要是向卡米什运输他们所需要的物资的统统都欢迎。我上岸的时候就看到不少俄国人在那边混得风生水起很是愉快啊!”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某人竟然会带来这么一个劲爆消息。

    “联军的补给问题很麻烦,”李骁告诉他们,“法军稍微好一点,基本上能吃饱能穿暖,英国人那边就遭罪了,虽然巴拉克拉瓦我也走了一趟,程序上检查是很严格,但英国佬人浮于事,也就是做样子罢了!”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这个消息该怎么评价。说它好吧,又跟他们没太大的关系,毕竟李骁能够做的事情不代表其他人也行,很有可能换个人去当场就得给逮了。

    说它不好吧,得知英法那边的实际情况也是难得的情报,毕竟他们自己这边的侦察兵,尤其是那些该死的哥萨克一个个屁用都不顶,看见敌人就逃得飞快,导致他们所获得的情报经常错漏百出是屁用都没有。

    “您对现在的形势怎么看?我们有可能守住塞瓦斯托波尔吗?”

    李骁的回答很直接:“很不乐观,虽然联军现在的麻烦和问题很多,甚至英军可以说基本上废了,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只要他们缓过劲来,一旦到了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

    不用李骁说完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也知道春暖花开意味着什么。那时候一月将军和二月将军就回老家了,轮到俄军品尝联军的铁拳了。

    “我建议你们尽可能多囤积物资,不管是粮食还是弹药,对了!还有关键性的水资源,好像塞瓦斯托波尔的供水完全依赖城外那条水渠吧?”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吃了一惊,因为他们还真没怎么特别关注过水渠的事,可现在李骁提起来了,他们仔细一想不由得心中一惊!

    塞瓦斯托波尔其实就是乔尔纳亚河的出海口,这座峡湾是天然良港不假,但港区的所有淡水都依靠乔尔纳亚河的供应。

    如今因克尔曼高地还在俄军的掌控中,所以从乔尔纳亚河引水是没有问题。但联军也不傻,接下来他们攻击的重点很有可能就是因克尔曼山。

    只要拿下了因克尔曼山,一来可以占据有利地形从因克尔曼山直接炮击塞瓦斯托波尔港,二来还可以切断塞瓦斯托波尔的供水。

    没有粮食部队还能坚持,但没有水喝那谁能扛得住?

    塞瓦斯托波尔城防军满打满算有四五万人,再加上城里的老百姓,这么多人喝水可是大问题啊!

    纳希莫夫脱口而出:“必须加强城外高地的防御,必须确保供水安全!”

    科尔尼洛夫却摇了摇头道:“以我们现有的兵力,想要守住根本不可能。只要敌人愿意,他们迟早有办法拿下我们城外的阵地。”

    “那怎么办?难道像那个老太监说的只能放弃塞瓦斯托波尔吗?”纳希莫夫急了。

    科尔尼洛夫并没有回答他,而是转头问李骁:“大公阁下,您既然指出了问题,那应该有办法解决吧?”

第七百九十八章 没信心

    李骁有办法吗?严格意义上说没有,因为形势摆在那里,康斯坦丁大公是个头铁的,而且这会儿他们父子都像输红了眼的赌徒,一门心思的想要设法翻盘怎么肯收手?

    而俄国能够动员的力量基本上已经动员得差不多了,除非是多瑙河那边的情况有大的改变,否则俄国根本没有更多的兵力可以用于克里米亚。

    一旦康斯坦丁大公这次进攻失利,将克里米亚最后一点机动兵力消耗殆尽,那基本上可以说塞瓦斯托波尔沦陷不过是时间问题。

    就算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做再多的准备结果不外乎就是推迟但不能避免。讲实话这个坑换谁来都不可能填得平,根本就是死棋。

    李骁叹了口气道:“如果仅仅只是解决饮水问题,我还能帮帮你们,但从长远看想要守住塞瓦斯托波尔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可以说比较让人绝望!”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对视了一眼,对这个答案他们并没有非常吃惊,当联军登陆克里米亚之后他们对此就有心理准备。尤其是缅什科夫等人不顾一切地不断送菜之后,他们知道想要守住塞瓦斯托波尔难度不亚于登天。

    对他们来说能不能守住的问题已经不做考虑了,他们现在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多坚守一天就多坚持一天吧!

    “那您说说饮水问题怎么解决吧?”科尔尼洛夫叹道。

    “赶紧设法在城内打井吧!暂时看来你们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李骁回答道,“最好再设法建一些蓄水池,尽量多储存点水吧!”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顿时就蛋疼了,因为塞瓦斯托波尔这个地方如果适合打井抽取地下水,那何必费那个劲建什么引水渠。至于建蓄水池,尼玛,城里哪还有这个空间?

    大几万人喝水那得多大的蓄水池?这不是开玩笑么!

    “打井的问题我可以帮你们想办法,我那边倒是有些这方面的专家,至于蓄水池,尽量建吧,有总比没有强!”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对视之后叹了口气,如今也只有这样了,不过他们很好奇李骁的来意,他们可不相信某人甘冒奇险就是过来叙旧的。

    “我这一趟的主要目的,一是看看二位这边的情况……二就是希望二位能够配合我们开展一些袭扰作战,必须打击联军的海上交通线,否则一旦开春,你们这边的情况将急转直下,到时候全盘战局就会崩溃!”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露出了严峻的表情,他们自然知道前景很是不妙,春暖花开之时就是他们要命的时刻。一旦塞瓦斯托波尔被联军攻陷,那对俄国的打击将极其致命!

    他们也不愿意当民族和国家的罪人,哪怕是勉力支撑他们也希望能坚持更长时间。

    “打击联军海上交通线?这谈何容易!”纳希莫夫叹了口气。…

    其实他这个负责指挥黑海舰队的人如今是最郁闷的那个,开战之前十几年他们就不断地跟海军部和尼古拉一世要求多建造蒸汽船。可老太监和沙皇都固执至极是根本不听。

    结果现在战争打响了,面对人家的蒸汽舰队黑海舰队处于全面的下风。虽然撤入了亚速海暂时避免了全军覆没,但这样的存在舰队跟全军覆没有多少区别?

    根本就是摆设嘛!

    想到这个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就是一肚子气,如果他们当年的建议能够实施,现在至于这么被动吗?

    不过现在说这些毫无意义,他们比较好奇的是李骁拿什么去袭击联军的海上交通线。

    李骁很有信心地回答道:“海战并不只有大舰队决战一条路子,虽然现在我们失去了制海权,拿联军舰队毫无办法。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李骁走到黑海的地图前面,说道:“联军的主力舰队虽然很强大,但是

第七百九十九章 多瑙河舰队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没信心并不能打消李骁的计划,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只靠单一战术是没办法奈何英法舰队的。

    毕竟他们优势实在太大,不要说两家一起上,就是英国皇家海军一家就足以吊打俄国那个半吊子海军了。

    但是实力上拼不过不代表就完全没得打,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新武器新战术对老旧海军强国的冲击那是相当巨大。

    比如说以前想要大搞海军,那首先一条就得满世界去找木头。没有合适的型材压根就没办法造船。哪怕是皇家海军这种不缺技术更不缺钱的狗大户,在找木头上也是满满都是泪。

    尤其是随着合适的树木被砍伐得七七八八,这些年连皇家海军想要大造战列舰也是比较困难。

    但是随着技术发展,随着钢铁在造船上的大规模应用,这一切很快都将变得不是大问题。只要有钱有技术有矿,想怎么造就怎么造,别人根本拦不住。

    李骁的优势就在这方面,作为穿越者,他当然知道钢铁的优势,所以当其他列强还在满世界找木头拼龙骨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试验用钢铁做龙骨建造铁骨木壳船舶。

    虽然因为瓦拉几亚也没办法大规模量产钢铁,更没办法制造足够长的钢铁龙骨,但是造点小船问题并不是特别大。

    他的多瑙河舰队,有一大半的船舶都是钢铁龙骨,甚至还有部分连船壳都是熟铁的。

    所以他的舰队别看小,但技术含量真心并不低。而且这些船舶都是蒸汽动力,按照他的要求最大航速必须不低于13节。

    为什么要这么快呢?主要原因还是海上袭扰战术的要求,当前英法的蒸汽动力军舰航速普遍都在10节上下,甚至大部分实际上都只能维持八九节的航速。

    只要速度够快遇上了英法的蒸汽船哪怕是打不过总能跑得掉。

    可以说多瑙河舰队从一开始就是歪门邪道,有点当年土共空潜快的特征。反正就是不正面交锋,做得就是打家劫舍的买卖。

    当然啦,想要做这种买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面对强大的英法联合舰队的时候,这两家海军实力实在太强大了,将主力摆在黑海这个澡盆里就相当于两头暴王龙跳进了浴缸里,将这片海域撑得慢慢地,让蝼蚁一般弱小的多瑙河舰队根本都出不了多瑙河,被堵在内河里动弹不得。

    这就要求黑海舰队帮忙牵扯一下英法舰队的注意力,让多瑙河舰队能够顺利出海。只要出去了那就是海阔任鱼跃天空任鸟飞。

    所以在这件事上李骁说什么也得让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帮忙,只不过这两位显然不相信蚂蚁能咬死大象,对多瑙河舰队毫无信心。

    “就算你们能出海,又能做什么呢?”纳希莫夫有些丧气地问道,“你们那些小船根本不是英法舰队的对手啊!”

    李骁有些无语,刚才他明明说了多瑙河舰队的任务是袭扰补给线,怎么滴纳希莫夫还想着跟对方硬碰硬呢?

    不过这也正常,这个年月俄国海军将领的思维普遍还是向英国皇家海军学习,毕竟当年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海军也玩过海上袭扰战,但结果被证明并不成功,对英国的伤害真心不大。

    自然而然纳希莫夫们认为李骁的袭扰战不外乎是当年法国海军的翻版不会有什么卵用。

    有一说一,法国人当年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有组织实施上的问题,己方的士气和航海技术不如英国也是关键性原因。很多时候明明法国人的船更加坚固但是遇上了敢于拼刺刀玩命的皇家海军分分钟就怂了。这才导致袭扰战术没什么大的战果。

    但是李骁觉得那是法国人太菜所致,而且法国人的船舶跟皇家海军半斤八两拉不开差距,大家算是同一个起跑线出发,自然难分上下。

    但他的多瑙河舰队则完全不同,那是按照海上袭扰战术专门打造的袭击舰队。专门优化了这方面的性能。

    可能这些船只火力很弱,顶多也就是能欺负一下英法的商船,遇上了英法舰队哪怕最弱小的舰只都会被吊打。但是咱们打不过却跑得过啊!

    多瑙河舰队不光速度快、转向灵活,续航力也不低。足以保证让英法舰队只能在后面吃灰。

    “这么说的话,多瑙河舰队岂不是只能对付商船了?”科尔尼洛夫若有所思的问道。

    李骁摇摇头道:“不,还可以充当侦察舰和布雷舰,只要能冲出多瑙河河口进入大海,能做的事情很多!”

    科尔尼洛夫摸了摸下巴,说道:“倒是可以试一试,只不过就算你们冲破了封锁进入黑海,未来怎么补给呢?据我所知蒸汽船舶需要补充煤炭和锅炉水,更何况就算是袭击商船也需要补充弹药吧?”

    “这并不是大问题,”李骁笑着回答道:“亚速海还在黑海舰队的控制下,我们可以去刻赤补给,相信您应该不会不帮这点儿小忙吧?”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吃了一惊:“续航力有这么大?”

    是的,他们始终有点看不起多瑙河舰队那些百十吨的小船,以为他们顶多也就是在多瑙河口打转转,可现在某人却说他的舰队能抵达刻赤。

    当然啦,就算从多瑙河口直接开到刻赤那也没多远,主要问题是某人还说了,多瑙河舰队的主要任务是袭扰,袭扰可不就得到处跑,所以这续航力就不能只看直线航程了。

    这么算起来的话多瑙河舰队的续航力还是不错的,确实足以完成袭扰作战了。

    而科尔尼洛夫还想起了某人说过多瑙河舰队的主要任务还有布雷。自从发现水雷的妙处后,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不止一次试图派遣布雷舰去英法主要航道上布雷,但是因为制海权易手这些小船能逃不过英法舰只的截杀,每每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如果多瑙河舰队能帮着黑海舰队去布雷,这个忙还真可以帮一帮了!

第八百章 交换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对多瑙河舰队没信心但对水雷却很有信心,因为当前黑海舰队对英法造成的杀伤几乎都是水雷和暴风造成的。

    其中暴风这种天灾可遇不可求,能遇上一次已经是老天爷给面子了,别指望老天爷天天给你开挂。

    而水雷虽然没炸沉过地方战列舰,但对战列舰一下舰只的杀伤可是杠杠的。一共炸沉了英法七八艘巡防舰和巡洋舰。

    如果多瑙河舰队能够跑到英法舰只活动的航道上布雷,可以想象毫无防备的他们将会遭到怎样的打击。

    一想到这儿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就觉得兴奋,真希望快一点看到英法目瞪口呆的样子,

    自打制海权易手之后他们算是受够了英法舰队耀武扬威,真心想出一口气啊!

    李骁也没想到最后说服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的竟然是布雷能力,从这儿也能看出俄国海军有多么窘迫。他们始终都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总是离世界最强有段距离。

    遇上了真正的海军强国从来都只能被吊打,费尽力气打造的庞大舰队每每都只能用来欺负一些杂鱼,效费比真心是一塌糊涂。

    更搞笑的是俄国人还乐此不疲,

    海军是破了建建了破前前后后折腾了不知道多少次,每每他们刚刚搞出点模样以为可以大展鸿就突然一朝回到解放前。

    李骁都对他们这种折腾精神佩服不已,换做是他恐怕早就被折腾得没脾气了。

    且不说俄国海军的破事,敲定了黑海舰队配合多瑙河舰队突破封锁的各项事宜后。李骁他们的关注焦点又重新回到了陆上这一块。

    “做好最快的准备吧,”李骁叹了口气:“科斯佳这回估计会踢到铁板,你们最好提前做好应对失败的准备,我看塞瓦斯托波尔守军的士气已经低到了谷底,再来一次恐怕……”

    科尔尼洛夫也担心这个问题,之前在阿尔玛河之战积累的那点士气已经被缅什科夫挥霍一空,现在全军上下普遍很是悲观,尤其是那些游牧成性的哥萨克更是一点作战的意念都没有了,除了划水就是四处打劫自己人,能给人气死!

    “哥萨克的表现确实很糟糕。”李骁点了点头。

    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到,大家都是轻骑兵,但哥萨克这群乌合之众和英国轻骑兵比起来就是天上地下的感觉。不客气地说一个英国轻骑兵能打至少五个哥萨克,这群货简直就是来坏事和凑人头的。

    “那你就稍作调整,跟科斯佳好好商量下,用你这边的哥萨克和龙骑兵换他手底下的步兵,

    反正那些渣渣对守城毫无意义,

    还不如交给科斯佳去给英法送菜好了!”

    科尔尼洛夫和纳希莫夫好一阵无语,

    因为这个主意太损了,简直就没把哥萨克当人看。不过嘛,到确实可以做一做。

    现在他们手底下还有近六千骑兵,留着他们守城派不上用处,还得往里头搭粮食和草料,不如用来交换康斯坦丁大公手里的步兵。

    “六千骑兵换一万两千步兵?”

    康斯坦当大公也被科尔尼洛夫提出的条件高懵逼了,他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搞的。

    不过对于这个提议他也有些心动,按照尼古拉一世的要求,他如今手头上大概有近六万人的部队,其中包括一万多骑兵,其余的都是轻步兵。

    如果能多一点骑兵,那冲击力绝对不一般,就是六千换一万二让他觉得有点贵了。

    “怎么会贵呢?”科尔尼洛夫按照李骁的提示可劲的忽悠,“骑兵的战斗力是轻步兵能比的,不客气地说一个骑兵能顶四个步兵,若不是看殿下您这边兵力紧张,六千骑兵怎么也得换一万八千步兵!”

    不过康斯坦丁大公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他哼了一声:“既然骑兵这么厉害,

    那你干嘛还要跟我换步兵?”

    科尔尼洛夫摊了摊手万分沮丧地回答道:“陛下将进攻任务交给了您,

    我只负责守备塞瓦斯托波尔,

    骑兵能有什么用处?与其放在我这里闲着,

    还不如交给您让他们驰骋疆场帮您建立功勋!”

    康斯坦丁大公斜了科尔尼洛夫一眼,虽然他并不相信科尔尼洛夫有那么好心会帮他,但多一点骑兵确实更加有帮助,毕竟他这次的战略就是侧击联军,骑兵多一点机动性更强更能达成突然性。

    只不过他依然认为这个要价太高了,他当即落地换钱:“六千骑兵最多只能换八千步兵!这是我的……”

    他话没说完科尔尼洛夫已经转身就走了,他只能将没说完的话咽回去提高了出价:“换一万,再多就不可能了,毕竟我那边兵力也很紧张!”

    科尔尼洛夫咬牙切齿地点了点头答应了条件,看上去好像吃了大亏。可走出了康斯坦丁大公的会客厅他就完全变了脸色,就跟吃了喜鹊翔一样乐开了花。

    “果然跟你所料不差,六千换了一万人。”科尔尼洛夫美滋滋地对李骁说道,“你怎么知道这是他的底线?”

    “猜的。”

    李骁轻蔑地撇了撇嘴,对他来说康斯坦丁大公的鸡贼脾气实在不难猜,想要占他的便宜你首先就得装作吃亏,而且一开始就得把价格往上提。

    你看,果不其然他就上当了吧!

    “你得快点去办手续,科斯佳虽然傻但身边并不是没有聪明人,赶紧把人要回来,省得过一会儿他就后悔了!”

    只不过这一次李骁却是猜错了,康斯坦丁大公身边的聪明人并没有发现这是个坑,对康斯坦丁大公用一万步兵换六千骑兵的行为他们还是比较认可的。

    所以科尔尼洛夫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人要了回来,搞定之后赶紧将这些人马攥在手里分配好任务,根本不给康斯坦丁大公反悔的机会。

    有了这多出来的一万步兵,科尔尼洛夫顿时觉得手头上充裕了不少,至少比那些光吃饭不干活的骑兵在手里时好多了,那时候骑兵们真心是啥忙都帮不上,还尽制造麻烦,现在他终于可以好好地加强防御等待联军下一轮攻势了……

第八百零一章 一停再停

    联军新一轮攻势真没有那么快,毕竟这寒冬腊月的是人都不愿意动弹。尤其是英国佬,此时又饿又冷根本没办法出去搞事情。

    至于法军倒是吃得饱穿得暖,但这寒冬腊月的让他们单独出门跟俄国人掰腕子他们也有点犯怵,毕竟几十年前他们已经被坑过一次了。

    这一次说什么也不会单独行动,哪怕是上厕所也绝不落单!

    联军不动,科尔尼洛夫倒是动作频繁,一方面加紧修筑工事储备物资,另一方面还挤牙膏一样抽出了三千机动兵力放在了电报山一线,他实在担心康斯坦丁大公那边会大溃败,一旦电报山有失会连带着塞瓦斯托波尔一起倒霉。

    尤其是这寒冬腊月塞瓦斯托波尔的给养还指望着这条生命线呢,所以是万万不能有一丁点闪失。

    按照科尔尼洛夫的估计,康斯坦丁大公这一把梭哈就算是大溃败,伤亡顶天了也应该只有三四万人,他剩下的那一两万人只要电报山还有兵力兜底,应该还是能继续守住电报山的。

    如此一来,就算是惨败也不至于演变成全军覆灭。

    那么康斯坦丁大公究竟准备得怎么样了呢?

    就他自己来说算得上是只欠东风了,11月21日,他命令麾下的一万六千骑兵乘着夜色突然北上,目标直指辛菲罗波尔。

    按照他的作战计划,这些骑兵抵达辛菲罗波尔之后立刻转入隐蔽和休整,等待他的主力部队北上,然后就可以直取联军阵地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这次作战就是要突出一个快字,要用最快的速度开进,最快的速度发起进攻,大有一鼓作气推平联军的意思。

    只不过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快就能快得起来的,比如说这种深冬季节,一场不期而遇的暴风雪就能打乱你的全盘布置。

    俄国骑兵星夜北上然后就一头撞上了暴风雪,那叫一个惨!

    不少哥萨克直接被冻成了死狗,连带着马匹也是冻死大半。等到这一万六千抵达辛菲罗波尔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足足三天!

    要知道平日里这点路也就是一天多就能搞定,哪里要这么久?

    不光是时间拖得长,更主要的是非战斗损伤高达三千!也就是说康斯坦丁大公从科尔尼洛夫那里换来的六千骑兵一瞬间就搭进去了一半!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更重要的是剩下的骑兵一个个人困马乏精神不振,根本没办法投入作战,必须先休整。

    挨了这当头一棒康斯坦丁大公也是有点郁闷,他正准备大展拳脚,结果开门就遇黑,简直太不吉利了。

    虽然一肚子都是火气,但康斯坦丁大公并没有泄气,更没有放弃原本的计划,按照他自欺欺人的说法,多准备几天也不是坏事,至少是更充分了嘛!

    只不过这个更充分是不是真的那就很难说了,反正俄军骑兵抵达辛菲罗波尔之后一个个就去掉了半条命,见天的躲在营房里猫冬根本就不愿意再动弹了。

    至于其他后续部队,因为天气恶劣以及道路难行,不得不继续留在塞瓦斯托波尔周边地区等待天气好转。

    这一等就是十几天,当骑兵部队终于缓过这口气了,康斯坦丁大公才带着两个弟弟率领后续主力部队开始北进。

    其中米哈伊尔大公负责指挥一万两千名步兵和八十门大炮,而尼古拉大公则负责指挥一万六千名步兵和一百门大炮。至于康斯坦丁大公自己则率领一万两千步兵和一百二十门大炮。

    按照康斯坦丁大公计划他这一万两千人首先和骑兵汇合,然后立刻向西急进像尖刀一样直插联军的胸膛。

    而米哈伊尔大公和尼古拉大公则后续跟进支援,当他打开了胜利之门后这两位就立刻冲进去扩大战果。

    只不过康斯坦丁大公并不知道他的计划其实已经走漏了风声,问题就在提前行动的那一万六千骑兵身上,这帮人抵达辛菲罗波尔之后,不可避免的会被辛菲罗波尔居民察觉。

    原本按照康斯坦丁大公的计划,他们留不了两天就会投入进攻,自然不用担心泄密问题。

    可谁让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多留了一二十天,这么长的时间不管是联军的密探还是心怀不轨的鞑靼人都能刺探到这个情报。

    联军方面虽然指挥官也很平庸,但这种情报还是能引起关注的,毕竟这一万多骑兵不可能是跑到辛菲罗波尔过冬的是吧。突然北上你说不是搞事情的谁信啊!

    很快这个情报就传到了拉格伦和康罗贝尔的案头,虽然联军并不是特别关注北面的情况,将进攻的中心完全南移,但这不代表他们就不关心北面驻守的那两万多人死活。

    康罗贝尔和拉格伦一致判断俄军这是想偷袭他们北面的守军,所以特别命令守军加强防御做好应对准备。

    什么,你问为什么不派人增援?

    原因太简单了,天冷而且路途遥远,南边的联军不愿意动弹。而且他们认为北部的守军防御工事已经做得比较扎实了,俄军只要不是压倒性的优势应该占不到便宜。

    这个判断还是比较正确的,北部守军这一两个月就没做别的事情,光顾着加强防御了。在他们的努力下,阵地不是一般的坚固,就俄军那技战术以及武器装备想要打穿他们的防线谈何容易!

    又过了五天,康斯坦丁大公终于带着一万多步兵抵达了辛菲罗波尔。这一路让他吃了不少苦头,雪天路滑道路不是一般的泥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才挣扎地把部队带到了辛菲罗波尔。

    只不过如此一来,他的突袭计划不得不再次推后,因为他的步兵也需要休整,否则根本没办法投入战斗。而且后面跟进的米哈伊尔大公和尼古拉大公也是叫苦不迭,因为道路被康斯坦丁大公犁了一遍之后就变成了泥潭,他们行军是更加困难。

    于是乎这一停又是一个礼拜,等米哈伊尔大公和尼古拉大公抵达辛菲罗波尔的时候离原计划发起进攻的时间差不多迟了个把月……

第八百零二章 愤怒

    康斯坦丁大公三兄弟在泥泞中向叶夫帕托里亚进军的时候,李骁和纳希莫夫轻车简从直奔刻赤。

    作为穿越者,李骁非常清楚当联军发现塞瓦斯托波尔难以攻克之后会立刻转移注意力,以拿破仑三世和帕默斯顿为首的这一波认为应该全面占领克里米亚,将塞瓦斯托波尔变成一座孤岛。

    这波人竭力主张对辛菲罗波尔等克里米亚核心地区发起攻击并占领之。只不过这个计划遭到了拉格伦的强烈反对,这位平庸的英军主帅主张继续围攻并攻克塞瓦斯托波尔。

    只不过这两拨人意见分歧极大,始终没办法统一,

    最后相持不下后只能进行妥协,那就是转而攻占刻赤。

    在历史上刻赤对塞瓦斯托波尔守军很是重要,这里不光是亚速海的门户,而且还能向塞瓦斯托波尔补给物资。攻克这里就关上了俄国在黑海的最后出海口,而且还能断绝塞瓦斯托波尔的物资补给,算是一举两得吧。

    历史上刻赤这里并没有被俄军重视,守军不过是及格营罢了,

    根本不是联军海陆军的对手。

    但现在不一样了,

    刻赤对黑海舰队极为重要,

    毕竟黑海舰队的主力几乎全部躲入了亚速海,一旦刻赤沦陷,那黑海舰队就真的再没有卵用了。

    所以从一开始不管是科尔尼洛夫还是纳希莫夫都非常重视刻赤的防御工作,在这里布置了大约六千人的防守力量,并且构筑了极为坚固的防御工事。

    不过就是这儿李骁还是觉得不太放心,因为刻赤太重要了,一旦这里有任何闪失将影响他全盘计划,所以他就拉上了纳希莫夫前去视察。

    三天之后,当他们一行人抵达刻赤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情况和报告中看到的存在较大差距,这座极为重要的海港防御松懈,几乎可以说不设防!

    “该死的,马克西姆.阿列克谢耶维奇这就是你说的防御森严一切井然有序!”纳希莫夫暴怒地抓住刻赤城防司令官马诺舍维奇少将就是一通狂喷。

    因为这位少将喝得醉醺醺的连冷水都泼不醒,而他的部下也是一个个都变成了醉猫,城防司令部里除了一个打瞌睡的少校还算正常执勤之外,其余的军官不是不见踪迹就是宿醉不醒。

    可以想象如果联军真的打过来了将会发生什么,纳希莫夫很怀疑这些醉鬼会不会直接就当了俘虏。

    军官都是如此,

    可以想象士兵们是什么样子了。反正军营里除了可怜巴巴拥挤成一团抱团取暖的几个垂暮老兵之外,根本看不到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根据老兵们的说法,小伙子们都出去打猎了,因为配给的食物根本吃不饱肚子。

    纳希莫夫震惊了,因为据他所知,配给是绝对足够的,而士兵们之所以吃不饱肚子恐怕是有些军官在喝兵血!

    一怒之下他直奔储备仓库,果不其然,这里空空如也,除了少部分准备发往塞瓦斯托波尔的物资外,本来应该有的那些粮食全部不见了踪迹。

    这下他真的爆发了,当即就命令宪兵逮捕了以马诺舍维奇为首的一众军官,一番审讯之后,这些渣滓交代了他们做的好事。

    这些混蛋竟然将宝贵的粮食倒卖给了希腊商人,这些人的商船从刻赤出发直驶卡米什和巴拉克拉瓦,将粮食卖给了俄军的敌人。

    好家伙,纳希莫夫好悬没被气死,就在他鼻子底下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丑闻,

    忍无可忍的他立刻给科尔尼洛夫和康斯坦丁大公写报告,

    要求严惩马诺舍维奇等人,最好是将他们公开枪毙,

    以肃军纪!

    不过在此之前,纳希莫夫还有不少事情要做,首先就是整顿刻赤守军,就现在他们这个状态那碰上了联军恐怕只会望风而逃。

    接下来的半个月纳希莫夫就留在了刻赤,一方面抓军事纪律,另一方面也是督促官兵加强防御设施。之前马诺舍维奇等人修筑的所谓工事根本就是一堆渣滓,徒有其形罢了,根本就不顶事!

    在这里就不得不感谢联军方面的墨迹了,冬天到来的时候,英法两国高层都知道短时间内想要攻克塞瓦斯托波尔是不可能的。所以一部分人就主张向克里米亚其他方向进军。

    比如辛菲罗波尔,比如刻赤。不过最初辛菲罗波尔是重点目标,毕竟这里是克里米亚的首府。

    只不过前面说了,联军内部意见不一致,哪怕是英法两国高层已经达成了一致,决心向辛菲罗波尔进攻,但到了拉格伦这里,这位固执的元帅却拒绝执行,说两国高层达成的备忘录仅仅是建议,作为联军的最高统帅他有权力拒绝。

    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拉格伦就直接选择了拒绝,这给法军统帅康罗贝尔气得要跳脚,因为他是比较支持攻击辛菲罗波尔的。可英国人死活不合作,他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唯一能做就是向拿破仑三世投诉:

    “陛下制定的野战计划,已经被拒不合作的英军总指挥搞得无法操作了!”

    哪怕是多年以后,法国人对英国没有执行向辛菲罗波尔进军占领克里米亚其他地区的作战计划依然耿耿于怀。

    不过他们的愤怒也是有道理的,拉格伦确实没权力拒绝这个作战计划,不客气地说这是公然违抗最高统帅部的指挥,严格上说算是哗变了。

    作为英国首相帕默斯顿完全可以立刻将其解职,但让人想不通的是这位一贯支持占领克里米亚甚至肢解俄国的首相却什么都没做!

    于是乎攻占克里米亚全境的计划就无疾而终了,无奈之下联军只能退一步,选择对刻赤下手,就在纳希莫夫紧张加强刻赤防御的时候,联军舰队已经做好了准备,打算运载一万两千名士兵在刻赤登陆。

    只不过这项计划也是一波三折,磨磨蹭蹭的搞不利索,原因还是联军内部的问题,只不过这一次出现状况的是法国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01/ 第一时间欣赏奋斗在沙俄最新章节! 作者:马口铁所写的《奋斗在沙俄》为转载作品,奋斗在沙俄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奋斗在沙俄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奋斗在沙俄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奋斗在沙俄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奋斗在沙俄介绍:
穿越成为落魄沙俄大公一路逆袭成为最伟大沙皇的故事。奋斗在沙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奋斗在沙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奋斗在沙俄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