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六百章伸张正义

    李九华只得拱手继续感谢:“感谢您的盛情款待。”

    接着莎菲波斯的国王就看这李九华的大氅问道:“你这个大氅是大明皇帝陛下赏赐给你的么?是什么材质的?”

    李九华现在能够确定了,这莎菲波斯国王家的大明文化家教应该只是一个二把刀的水平,可能就是个普通人出身。

    因为他只知道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礼仪,而没有交给莎菲波斯国王大明的外交礼仪和官方礼仪。

    莎菲波斯国王以为自己这样聊天就跟和欧罗巴人聊天气一样一定能拉近距离,还能显示自己并不是一个不知道天下大势的人。

    但是在李九华看来,跟一个国王聊这个,有些尴尬的让人想用脚扣出一个乾清宫出来。

    咋得看我的大氅好看你还想抢还是咋地?

    可人家既然诚心诚意的问了,咱也不能不……告诉人家不是。

    李九华微笑着解释:“这个确实是我大明皇帝御赐,这是一件北极熊皮的大氅,是陛下感觉我身为外交官要在很多场合代表大明,所以破格赐予。”

    莎菲波斯国王哦了一声点点头:“那也能看出贵使在大明皇帝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啊!

    对了,贵使者不远数万里从大明京城而来是为了何事呢?”

    李九华松了一口气,终于到正题了,拱手之后:“我这次代表大明是为了加深大明跟莎菲波斯的友谊而来,也是为了莎菲波斯的王位稳固而来。”

    莎菲波斯国王听李九华说的第一个理由感觉还正常,为了两国友谊,虽然是套话,但是大家不都是这样套路的么。

    例如一个人去另外一个人家里,你为什么来的?我是来找老朋友聊天的,聊着聊着感情不就加深了么。

    但是第二个话题就让莎菲波斯的国王感到奇怪了,大明为什么要讨论莎菲波斯的王位稳固?难道大明知道谁要抢他的王位?还是大明要支持谁抢他的王位?

    这个时候大明跟奥斯曼帝国开战的消息已经传到莎菲波斯这边,但是具体的原因莎菲波斯这边还不知道,毕竟连巴士拉的守军自己都不知道大明为什么突然对他们发难。

    莎菲波斯国王不动声色的看着李九华:“还请贵使详细说说。”

    李九华站直了身体:“想必国王陛下已经收到大明和沙俄对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的消息,但是您知道大明和沙俄要对奥斯曼帝国动手么?”

    莎菲波斯国王摇摇头:“我们听到巴士拉的奥斯曼人在抱怨说大明无耻的偷袭了他们,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外交照会,也没有人跟我说过这件事的原因。”

    李九华拱手拿出大明的外交信函:“我来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想莎菲波斯递上大明的外交信函,告知大明为什么要对奥斯曼帝国动手。

    原因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太后长期把持朝政,国中一小撮利益集团妄图控制朝政,而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已经成年,但是迟迟拿不回来皇帝的权利。

    一部分有志之士就为支持皇帝发动了政变,然后遭遇了残酷的镇压。

    大明为正义而来,要为奥斯曼帝国国王主持这个正义。所以大明已经在大明历复兴十四年正月十六日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要求对方立刻还政于皇帝,惩治那些镇压维护皇权的有志之士的人,并且太后不得再干政,那些鼓动太后干政的人也必须要得到惩治!”

    莎菲波斯国王感觉大明这是在搞笑么?另一个国家的皇帝有没有实权干你大明屁事?你这开战的借口用的也太烂了吧?

    这借口还不如直接说奥斯曼帝国歧视大明商人算了,反正有没有歧视还不是大明说了算,斜眼看了你一眼都能算歧视嘛!

    莎菲波斯国王不好直接吐槽,但是还是很委婉的说道:“这事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内政吧,如果大明强行干涉,那岂不是要造成更多的生灵涂炭?”

    李九华站直了问莎菲波斯的国王:“那么您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的事情将来发生在波斯,您的子孙因为外戚干政失去了对波斯的控制。

    而这件事情国内有人想管确被残忍杀害,国外一个愿意帮您的子孙说话的人都没有,那您是什么心情?

    作为皇帝国王中的一员,您难道不应该天然的维护自己的王权稳固么?并且要禁止任何对王权的挑衅行为。

    如果您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王权威严,那么谁还会在乎您这个国王呢?”

    这个问题虽然大明到处再用,听着有点老套,但是对于每一个王室来说,这都是不能避而不谈的问题,作为利益既得者,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是他们理所应当的选择。

    不过莎菲波斯可不想在这场战争中轻易站队,莎菲波斯的国王还等着两国都许诺出好处之后看看谁给的更多才能决定站在哪边。

    莎菲波斯国王沉吟着:“王权的威严自然不容挑衅,但是莎菲波斯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王权更替中有外人插手。

    我们把这种心情放在奥斯曼帝国身上,我想对方也不愿意这样的事情由大明来插手解决。

    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冷静的协商,通过外交途径表明我们的态度,如果对方迟迟不肯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么我们就可以断绝跟对方的往来来表明我们的怒火。”

    李九华觉得这莎菲波斯的国王就是在瞎扯淡,狗屁的协商,要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情都能协商解决,那你莎菲波斯干脆把军队都解散了吧,然后多聘请一些外交官等着跟邻国协商就是了。

    当然想要来了就谈成,几句话就让对方改变态度坚定的支持大明的作战,显然也是不可能的,真要是这么简单,大明给他的任务就不会是拖延了,而是直接变成劝对方出兵了。

    李九华拱手:“正义必须要得意伸张,而身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明有义务有责任为地球的长期繁荣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可能有些人能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大明不能,为了避免奥斯曼帝国将来陷入内战的混乱旋涡,大明必须纠正这种错误!”

    无弹窗

第一千六百零一章兵力困境

    李九华在莎菲波斯谈判的时候,红海地区阿拉伯半岛战场上,明军遇到了一个难题。

    麦加城的城墙破了,很轻松的就破了,大明拉出师级重炮轰击了不到半个小时,城墙就倒下了一大片,豁口一个连着一个,以至于守军都没有修复的信心了,干脆都退到了城里。

    现在大明面临的问题就是,到底要不要进城,打不打巷战?

    进攻阿拉伯半岛的是大明陆军第六师,这是一支精锐部队,在崇祯九年的时候就已经建立,参加过大明歼灭建奴叛逆的战役,也参加过对付流寇和进攻莫卧尔的战役。

    可是精锐归精锐,对于巷战的经验,第六师还真的不多,尤其是西亚这种建筑形式跟大明不一样的街巷,第六师可是根本没有来得及训练。

    大明上下没有人想到进攻奥斯曼帝国还要打巷战?就算是打巷战还要专门训练?

    按照大明这边的习惯,一旦破城,对方要么就投降,要么就溃逃了,至于躲在城里打巷战企图反败为胜的思维,大明这边还真的没有过。

    大明这边默认的战争习惯城破了,守军崩溃,然后进攻方去占领对方的指挥中心,抢占府库粮仓等地方之后就可以肃清城内的乱兵乱民恢复秩序了。

    但是麦加城可不是这种情况,麦加这边城墙虽然破了,但是城内的士兵一副跟大明死磕的架势,城内的百姓也都拿着刀枪一副跃跃欲试,好像不是等着跟大明打仗,而是等着获得神的赞扬一样。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这阿拉伯半岛仅有那么几座城市,这些人离开麦加城也没有地方可去。麦地那虽然也是圣城,规模可不如麦加。

    第六师不是打不过,就是担心在城内耽搁的太久,怕影响整个作战计划。

    而且这要是对方真的悍不畏死,那大明拿下来的可就是一座空城了,到时候消息传出去,指不定说大明残暴屠杀呢。

    其实早在开战之前就有军事情报部的人提醒,对方因为精神控制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军队和百姓一起抵抗的情况,让第六师务必重视。

    但是对于这种没有见过的国家形式第六师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大明这种不就是白莲教乱匪或者张角的黄巾军的水平?

    这样的国家形式军队能有啥战斗力?也就是欺负欺负老百姓而已。

    现在果然应验了第六师的猜测,这些军队水平确实一般,甚至都不算一般,一个字形容那就是菜的抠脚。

    可军队不行,百姓的抵抗意志确很强烈,这就是一个中间地带的灰色问题了,最后要认定这些人到底算是武装人员还是平民百姓?

    第六师解决不了,师长决定上报给李信,然后自己这边留下一个团监视,其余的军队继续进攻就是了。

    反正以麦地那的那点城防力量,自己这边少一个团多一个团完全没啥影响。

    等拿下麦地那完全控制了阿拉伯半岛,李总兵的回复也到了,是打是围有了准话,就算两个城一起动手也不怕,第六师甚至还可以抽出一半的兵力进攻大马士革。

    李信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很棘手的,他也有点后悔没有重视军事情报部的那份情报。

    现在问题卡在那里,他也不好送信去问皇上,皇上为啥要设他这个战区总兵官?不就是方便指挥,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的?

    这要是等皇帝决定再打,这一来一回至少要七八天的时间了,黄花菜都凉了。

    现在摆在李信面前的好像就两条路,要么进攻被阿拉伯世界的人仇恨,可能导致更多的地方激烈反抗。

    但是要是怀柔包围不进攻,那岂不是要消耗至少一万兵力看守两座城市。

    本来大明的进攻兵力就不多,甚至不够,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分兵,半个师的兵力可不是小数目,足够李信用来守住一个方向的进攻或者拿下一座要塞了。

    大明这一万虽然动员了五十多万大军,可是五十多万不过就是二十七个师而已,其中两个还是骑兵师。

    其中苏伊士运河这边放三个,尼罗河那边一个,红海东岸一个,西岸一个。

    在波斯湾战区,巴士拉那边投入了两个师,在波斯湾西海岸投入一个。

    中亚战区,现在已经投入三个师。

    这第一波的进攻大明就已经投入了一半的兵力,看着还有一半后备,但是真的等到第二批运送过来,可能只能加强一下后方的守备力量,能分出多少投入到一线作战还是未知数。

    按照李信估计,大明能够投入一线作战的兵力可能不超过十五个师,而且随着占领的地盘的扩大,对方百姓抵抗意志强烈之后,很可能十五个师的进攻兵力都保障不了。

    就像埃及这样的地方怎么也要放一个师防守吧?亚历山大港和开罗和整个尼罗河流域,那都是大明留给自己的,不派兵守着怎么行?

    这么大的地盘一个师都不够,不过还可以招募靖安军还有藩国军队的协同防守。

    还有苏伊士运河这边怎么也要留下两个师吧,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总不能在被人偷袭偷家了。

    阿拉伯半岛得一个吧,这里东海岸西海岸有这么大的地方,留下一个师,实际上每个成立守军也就一两千而已,甚至很多小城都只能派出靖安军防守。

    伊拉克地区要留两个,这里以后是大明靖安军的大本营,也是西亚地区重要的粮食供应地,是后勤的基础,这里可不能乱。两河流域陛下说过整个波斯湾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大马士革和耶路沙冷这一片至少要留两个吧,这边的形势复杂,民族众多,信仰冲突严重,而且这一片的地方并不小,无论是大马士革还是耶路沙冷等城,也都是交通要道,重镇中的重镇。

    伊拉克和莎菲波斯的边境要留两个,高加索地区至少要留一个。任何时候,边境防守都不能松懈,高加索地区那么大的地方,一个师不多,莎菲波斯那边需要震慑,以防止对方想不开。

    这样一算就要十一个师了,这后面还有小亚细亚半岛没算呢,那些地方以后是前线,暂时还不担心没有兵力防守。

第一千六百零二章杨继德的打算

    本来兵力就不足,再这样浪费兵力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是要是真下令进攻,这背上骂名的事情可不好干啊。

    就像白起一样虽然奠定了大秦统一六国之基,但是照样被骂几千年。

    很显然李信要是这命令一下,至少在西亚这一片土地上,李信的名声好不了,作为一个年轻的总兵官,军部更高的位置还在等着他呢。

    陛下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显然如果背上污名,那么以后想要进入军部阻力就非常大了。

    李信的随身参谋是参谋部新四杰之一的杨继德,就是杨嗣昌家的那个外号杨阴险的家伙,大家都喜欢叫他杨缺德。

    杨继德自然是知道李信在担心什么,看着李信的眼神看过来,杨继德嘴角上翘,就是那种‘来自战神、龙王、龙婿、仙医等的不屑的那种嘴角上翘。’

    李信看到这个笑脸都有忍不住上去撕烂他的嘴的冲动,不过陛下把这个人配给自己,自然是有陛下的高瞻远瞩。

    李信知道自己,谋略上有些偏正,所以陛下派出一个阴险的给自己搭配,是想自己学一点阴险?

    李信淡定的问道:“对于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杨继德摊摊手:“这事当然是站着看喽……总兵大人不要生气,这个事情大明自有定例我们不用操心照章办事即可。”

    李信疑惑:“定例?什么定例?什么时候定的?”

    杨继德这个时候非常想拿出一把羽扇装上一波,可是无奈没有啊,当然一个穿军装的参谋在那摇羽扇也不合适,不伦不类的。

    杨继德背着双手:“总兵大人觉得大明为什么要成立赏金猎人组织?还有陛下为什么要在波斯湾开战第一阶段就邀请那边重视靖安军的招募工作?难道只是为了人多好看么?

    还有大明有那么多藩国,总有几个不是那么听话,喜欢杀俘虏虐待俘虏的,我们对于这样的国家要斥责要鄙视!”

    被杨继德一提醒,李信就恍然大悟了,是啊,大明可是已经准备好了干脏活的人,自己还是被限定住了。

    这思路一打开,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麦加和麦地那两城,完全可以先看守着,等招募来赏金猎人和靖安军就是了,至于最后发生了什么不敢言之事,那么大明一定会追查到底,给当地人一个交代。

    至少要把参与的人流放到另一个大陆上,并且终身不得在踏入西亚地区!

    李信再次打量了一下杨继德,不得不说,这家伙还真的不愧他杨阴险的称号,自己觉得棘手的问题,他短时间就想到了三个解决办法,杨嗣昌真是后继有人啊。

    这杨继德的性格不能说跟杨嗣昌像吧,简直就是一毛一样啊!

    杨继德还不知道李信在那吐槽杨嗣昌,对于能参与这样一场作战,杨继德还是很兴奋的,苏伊士战役能在他的履历中成为浓墨重彩的那一笔。

    只要这一战表现突出,那么接下来担任一地总兵官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毕竟陛下是一个念旧的人,他家的老杨打完这次奥斯曼帝国也就该光荣退休了,陛下为了照顾老杨家的情绪,肯定要重用他这个小杨。

    当然前提是他在战场要表现的足够突出。

    这样一个献策显然不能满足杨继德的野心,杨继德更想得到的是一次单独领军的机会。

    整个苏伊士运河战区总共有四条战线,准确来说是五条。

    首先运河正面战场杨继德就不想了,这地方李信亲自坐镇,陛下要求运河的战场态势必须一天一报告,整个大明都在看着这里,杨继德根本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红海东岸的阿拉伯半岛上,没有啥意思,那里就两座城市,一个麦加一个麦地那,实际上也就麦加算是个大点的城市,在大明也就相当于一个府城而已,麦地那相当于一个县城。

    这地方虽然大,但是没啥仗打,自然也就没啥立功的机会。

    最后就是智慧赏金猎人和靖安军打两场攻城战而已,没啥意思。

    红海西岸那边,人家使用的是跳港战术,是海军的地盘,海军配合海军陆战队一个个的清理,根本没有陆军的机会。

    杨继德一个是不想插手海军的事情,另一个也是海战他虽然略懂但是并不擅长。

    至于尼罗河战区,这里确实是一个立功的好地方,战区打,敌人有一国之地,打着需要谋略智慧,功劳也大。

    但是这地方大明就派了一个师,人家师里面有师长有参谋长,凭啥让你去指挥?

    这四个战场都不好插手,那只剩下最后一个战线了。

    对于大明来说这边确实只有四条战线,但是对于整个战场来说,这边应该是五条战线,因为这里还有最后一支力量,那就是藩国军。

    对于藩国军,大明对他们的评价就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没错,就是很袁绍的意思。

    这样的军队要是没有人看着,指不定给搞出多大的乱子呢!

    而且大明的意思是让他们顺着尼罗河西面打,一直往西打,能打多少算多少。

    这就等于什么,这就是随便发挥啊,打仗怎么打那全看自己的心情。

    藩国的兵力少么?第一阶段确实少一点,只有那么几万人而已,但是对面的敌人也不多啊。

    指挥更少的军队取得更大的胜利,这不就是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么!

    而且藩国军队乱,才能显出自己的指挥水平不是,这么乱的军队都能指挥着打胜仗,那要是换成大明的军队那还得了!

    后面随着藩国那边准备完成,增援的军队肯定是源源不断啊。自己往西打,那要是能够到直布罗陀海峡,那可就是惊天大功劳了啊。

    这并不是不可能,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不出一个半月苏伊士运河就会到大明的手中,到时候这些藩国的援军就能进入地中海,从地中海南岸的任意地点登陆了。

    补给线变成了海上的,那补给难度就大大缩短了,以各国的国力,对付不了奥斯曼帝国的主力,还对付不了北非这些王国么!

    当然想要提出去指挥这支军队还需要一个契机。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有了马的游牧民族

    杨继德要等的这个契机就是这帮藩国军犯错的时候,这时候预计不会太远。

    埃及以西的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要是这些藩国有所准备,那肯定是能拿下的,但是这些藩国显然并没有准备好。

    可这些人不会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大明已经出手帮他们处理了面前最难对付的敌人,他们的初期作战会非常顺利。

    以这些人贪得无厌的性格,肯定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一定是能占领多少地方就占领多少。

    本来这些人手里就没有多少兵力,再分兵占领大量地盘,可以预见,要不了多久,这帮人就会因为战线拉的太长,前线进攻的兵力不足遭遇挫折。

    搞不好还会被奥斯曼人来一波反攻。

    再有这帮人是只要没有大明指挥,他们是百分百会闹内讧然后一团散沙。

    大明这次是打算用他们,但是确没有想大用他们,而且军部让他们随便打,也有让他们自己积累一点矛盾的意思。

    毕竟藩国要是都团结一心了,那岂不就成为了大明的威胁?而且他们要是能够协调得当,那还要大明有啥用?

    所以初期的时候,大明并没有像以前一样派出指挥人员,而是让他们各自随便折腾。

    而一旦这群人在战场上失利,大明已经取得了苏伊士运河要进行下一步战略的时候,大明就需要人指挥这群人快点行动了。

    一个是清理残余的奥斯曼军队,另外也是让这些藩国西进尽快抢占地盘,避免欧罗巴国家趁虚而入。

    别看这地中海南岸好像跟欧罗巴那边没有关系,实际上作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这些都以罗马正统自居的欧罗巴国家天然以为这里就该是他们的领土。

    而且越往西,那是离西班牙就更近,离直布罗陀海峡越近,西班牙的不安就更厉害。

    大明为了防止欧罗巴因为这种不安进行大范围的结盟,就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停止西进。

    既然过段时间就要停止,那对于下面的军官来说,他们理解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占能占多少是多少。

    大明军功最高无非拓土,这边好歹几百万平方公里,肯定有一大波军官愿意指挥这一战。

    虽然这边主要是藩国出兵打仗,但是只要大明出手支持,最后瓜分战利品的时候大明一般都能分到几个最肥美的地盘,这个就像是抽佣。

    各个藩国也乐意让大明指挥,首先有些协调指挥没有大明指挥真的不行。

    第二个就是,一旦大明出手,就体现了大明的重视,无论是后勤供应还是军备的采购都会方便很多。

    第三就是只有大明出手,他们打仗才能用上大明的情报优势,军事情报局的实力可是很强的,这个世界上除了南极北极的某些地方,就没有军事情报局没有去过的。

    哪怕是撒哈拉大沙漠的腹地,或者是亚马逊雨林的深处,大明军事情报部都有人活动。

    对于藩国来说,他们可没有这样完善的情报系统,当然他们也没有建立这种情报系统的实力和想法。

    有这么多好处之后,拿一部分利益不过分吧?

    对于这些藩国来说,反正给谁不是给,给大明获得大明的好感不香么。

    杨继德打算在苏伊士运河被全面拿下之后向李信提出自己指挥藩国军的计划。

    当然这跟现在给李信出主意让他调赏金猎人和靖安军关系不大,虽然杨继德也打算用一部分赏金猎人和靖安军,但是这些人始终只是协助,不能作为主力。

    大明在非洲还活跃着二十多万赏金猎人,这边的部落地区、热带雨林,南非前线等地需要不少人去靖安和巡查,在兵力不足的时候非洲这边需要大量的赏金猎人补充。

    因为这一战高度保密,所以这群赏金猎人在开战前都不知道这边的事情,就算现在要是没有官方的主动宣传,很多人可能也不知道这边的好事。

    目前大明北疆地区和新大陆那边的赏金猎人少了很多,大明现在跟沙俄是蜜月期,沙俄也主动的约束了自己的边民的越境行为。

    所以北疆地区现在还在那边的赏金猎人就是那种真正的猎人了。

    好在大明对于皮毛的需求一直都是大宗,几乎是来者不拒,毕竟光人手一件大氅就需要多少皮毛了。

    新大陆北方也是一样,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猎杀各种野生动物,尤其是野牛。

    后世欧罗巴人来到新大陆这里的时候,这里并不是一片空白,实际上整个新大陆地区有文明有古国,也有数不尽的部落。

    就例如新大陆北方,这里生活着几千万上亿的印第安人。

    欧罗巴人不仅屠杀他们,还带去了大量的疾病,黑死病、天花等等。

    新大陆的印第安人因为没有见过这些疾病,自然也不存在什么抗体,所以大量死亡,甚至一场新式感冒都要了他们的命。

    这样死了很多人,可是欧罗巴人还不满足,他们恨不得杀死每一个印第安人。

    于是欧罗巴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屠杀野牛,很多印第安人是捕猎加上种植两个方法来获得食物的,甚至有很多干脆全靠捕猎。

    而他们捕猎的最大猎物来源就是美洲野牛了,这玩意数量多,杀一头就够吃好久。

    欧罗巴人认为,只要杀光这些野牛这些印第安人就会被饿死,没有食物来源,印第安人的数量自然而然的就下降了。

    而且失去食物来源的印第安人劳动力还能雇佣过来开矿干活,把这片土地的主人变成他们的奴隶。

    这个办法非常恶毒,大明现在也杀野牛,但是并不是为了让印第安人绝种,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游牧的印第安人改土归流。

    要知道农耕文明出身的大明看到这么多肥沃的土地不用来种庄家这简直就是犯罪。

    而且游牧民族可不是啥好事,对于农耕文明一向都不友好。以前他们是没有马,但是现在欧罗巴人已经为新大陆带来了马。

    那么这帮人要是一直演变下去,岂不是又成为新的游民骑兵?

    大明奉行的国策一直都是改土归流,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内一直存在这种不安定因素。

第一千六百零四章前往南海子

    为了顺利的实现改土归流,还是要杀掉多余的野牛,不过还好,因为大明这片土地上牛一直都是禁止随意杀的。

    故而牛肉不管再多,他依旧是高端肉食,价格就是比猪肉贵。

    无论是风干的牛肉还是烟熏的,又或者腌制的之类的,运回大明都能卖上不错的价钱。

    而且牛皮也是好东西,现在大明虽然不流行皮甲了,可是军部还是需要跟多皮革制品。

    例如皮带皮鞋皮枪套之类的,这个不仅仅是因为审美的问题,而是这玩意确实更耐磨更坚韧,可操作性更好。

    所以新大路上猎杀野牛和加工野牛也是一项稳定的生意,足够养活很多不愿意打仗的赏金猎人团。

    大明的赏金猎人现在分为了三种,一个是喜欢打仗的,喜欢接军部任务的。

    这种赏金猎人闻战则喜,哪里有冲突他们就去哪里,武器装备和人员上多使用退役士兵加上青壮年为主,在辅以非公民的大明百姓。

    这种赏金猎人平时收入一般,但是一旦有战争,那就收入暴增,不仅是军部给的赏金,还有光明正大的劫掠,击败敌人的战利品等等。

    因为战争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去年年底,就有一个赏金猎人团,在战争中发现了一个非洲古国的一座陵墓,在里面得到了价值十多万两的黄金物品。

    这些暴利驱使着一部分想要出门搏一搏的喜欢好勇斗狠的国民参与。

    第二种就是开发型游猎赏金猎人团,这种实际上就是一种垦殖公司的缩小版,因为一家人的实力有限,所以大家主团到关外地区寻找机会。

    这样的赏金猎人团往往拖家带口,男人打猎种植甚至开矿,女人则做一些协助的工作,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多采用股份制。

    可以说这种完全就是根据垦殖公司的章程学着来的。

    最后一种就是财团扶持的赏金猎人了,财团在关外地区开矿、种植、贸易等等事物需要一定的武装力量保护,往往都会选择成立自己的赏金猎人团。

    这种赏金猎人团实际上就是上班而已,不过因为利益争夺,关外地区大明统治力薄弱等等,很多财团商会往往会使用一些盘外招。

    加上财团商会的经济支持,武器装备精良,人员配置上也更多的选择退役军人。

    故而这一部分赏金猎人其实有一部分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不过大明对于这种赏金猎人限制也最严格,对于数量还有武器上都有限制,甚至会派驻锦衣卫监督。

    防止这帮人别在国外搞叛乱了。

    可以预见到要不了多长时间,整个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区至少会有一二十万赏金猎人会过来。

    这也是大明比较倚重的力量,地位甚至超过靖安军。

    大明的靖安军不可以随便派,但是赏金猎人团确可以随便调用,理论上来说,这帮人也就是拿钱办事的商人而已。

    在兵力不足的时候,杨继德能够依靠的就是赏金猎人了,至少他们都是大明公民,心里向着大明的,比起藩国的那些人更加靠谱。

    李信的消息送出去了,苏伊士运河战区的战斗还在继续,波斯湾那边,火车飞速前进,一路上路过某个车站偶尔一趟军列停下然后派人控制车站。

    对于大明来说,能够在铁路沿线建立车站的奥斯曼帝国城市,都有进攻价值,不是战略要地就是商业发达人口众多。

    而有车站的地方都有大明的工匠营地,顺利的解救这些工匠也是大明军队的工作之一。

    一路上看着疾驰的火车,很多奥斯曼的军队都是蒙圈的,想要派人去报信,可是马匹还没有火车跑的快,感觉这不是去报信,更像是去看笑话的。

    也不是没有人试图破坏铁路阻止大明进军,大明这边也防着他们,留在各车站的兵力就是干这个的,自己老巢都快没有了还关心铁路?

    不过可惜大明第一批登陆的军队并不多,这一路留下的兵力也不多,主要是解决工地牵制各城敌人保护铁路线的。

    下一步的作战要等后续部队到了才行。

    大明的京城里,朱慈烺才收到大明已经占据苏伊士运河红海入口堡垒群四个外围堡垒的消息。

    这已经让朱慈烺乐了半天了,至于后面的战况,只能等着了。

    正月二十日,一早,朱慈烺带着太子朝着京城南郊而去,京城南部南海子以东,有一个飞艇基地,也是空军的主要基地之一。

    在空军基东面还有一个大院子,那里也有四面高墙围着,上面挂的牌子是皇家科学院飞行器研究院。

    在普通人看来,飞行器不就是飞艇和热气球么?其实并不是,这里研究的正是大明的飞机。

    因为空军的催促,朱慈烺决定年后带着太子来这里看看,一个是关心一下研究的进度,另一个就是带着太子来见见世面。

    路上太子好奇的看着路边的景色:“父皇,我们这是要去看马球还是打马球?”

    朱慈烺神秘的一笑:“都不是,这次咱们去看一项高科技,也是大明的未来。”

    太子哦了一声,心中满是期待,路上无事,朱慈烺问道:“最近都学了什么?”

    太子回头:“我们正月十六刚开学,这四天主要就是复习去年的知识,还有一些从新分班分组的事情。”

    朱慈烺眉头一皱:“分班?你上了半个学期分什么班?”

    太子解释了一下:“因为我们这边学区里突然转来很多新同学,听说都是藩国那边过来的新公民。

    老师说为了让新公民尽快适应大明的教学进度,所以就把一部分新生安排到各班级的成绩好的同学身边,有些班级来了一部分人又走了一部分人不就相当于分班了么。”

    朱慈烺这才想起,因为自己允许公民担保让自己的非公民亲属进入关内,又减化了公民入籍条件,所以年后确实有一大波新移民过来。

    小学教育阶段,大明现在也不藏着掖着了,主要是这种关内普遍都是学校的教育环境,对方想要获得大明的教材和教书方法简直太简单了。

    当然也是因为大明的科技发展,大学里面的知识多了起来,这些基础的知识已经没有那么高的价值了。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墨水滴入大海

    太子转过身好奇的看着朱慈烺:“父皇,我听不少人议论说大明允许藩国继续参与战争是错误的,这样只会给大明增加不确定因素。

    如果将来有一天,藩国要是闹起来,那么大明肯定要再进行一场甚至多场战争才能解决这些藩国。

    儿臣想,大明是注定要统一世界的,那世界统一之后这些藩国不就成为了其他国家,大明是不是也要对这些藩国动手?

    一旦对他们动手,那么他们在大明附近,在南亚和北非都有土地和驻军,现在更是朝着西面延伸。

    这不是给将来的战争增加了难度呢?”

    朱慈烺乐了:“这后面的真的是你自己想的?”

    太子恩了一声:“就是瞎想一下,父皇,我说的不对么?”

    朱慈烺摸摸他的头,发现孩子现在确实长大了,个子也到自己的肩膀上面了。

    想了一下,朱慈烺举例道:“这个事情就像现在的大明一样,大明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人口也不过两亿多而已。

    现在大明控制着全世界大部分的土地,三亿人够用么?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大明分为了关内关外,开发的时候也是先开发一些容易开发的湾区等地方。

    以前人多的时候还鼓励百姓移民到各地,现在连移民也不鼓励了,正是因为害怕人口被过分稀释。

    大明尚且如此那些藩国就更是了。

    这个就像一滴墨水,滴入酒杯里,能把一杯酒染黑,要是滴入水缸里呢?

    要是滴入江河湖海里呢?还会有办法么?

    很多藩国高端人才被大明吸收,低端人才有迁移往各地,本来自己国内就是民族成分复杂,时间久了,那就像一滴墨水滴入大海一样。

    这些人占的地方越多,人越分散,他们就会越忘记自己是谁。

    而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推行大明的文化、文明、科技这些不断前进。

    然后全世界范围内推行汉化教育,要不了两代人这些藩国就会彻底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太子眼睛一亮:“那大明为什么不对奥斯曼帝国和欧罗巴那边使用这种办法呢?”

    朱慈烺呵呵一笑:“因为他们有独立的文明,独立的思想,而且他们所占领的土地足够他们搞一个自己封闭的闭环把大明的渗透排除在外。

    这样大明的射透就会变得很麻烦而且需要长期坚持,甚至对方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还会有意识的抵制,让大明的计划失败。

    还不如直接动手,毕竟现在优势在我们,不趁着这个机会收拾他们,等他们的科技进步了,武器的代差消失了,那大明再想动手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太子哦了一声:“可是父皇,您把所有的仗都打完了,那以后我干什么啊?”

    朱慈烺哈哈大笑:“除了打仗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啊,例如这次要看的东西,就是很有意义。

    不断的指导科技进步,让大明始终走在科技的最前沿也是你将来的任务之一,甚至是最主要的任务。”

    马车缓缓前进,太子对于要看的东西期待了起来。

    进入大门之后,研究院管事早早的等在门口:“陛下,太子殿下,您两位请。”

    朱慈烺看着这里长长的水泥跑道,远处的大型厂房飞机棚等等感慨着,还别说这机场修的是像模像样,就是没有飞机啊。

    管事带朱慈烺和太子来到的是一个发动机研制车间:“陛下请看,这就是我们研制的八卦式发动机。”

    所谓的八卦发动机就是星型发动机,一种航空专用的发动机,而战的时候那种飞机头上一个大扇叶子在那转啊转的那种飞机用的就是这种发动机。

    大明这边觉得八个气缸分别在八个面,正好像一个八卦图一样,所以就叫八卦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的特点就是气缸围绕着主轴排列,然后各气缸容易把力传递到主轴上。

    但是因为大明现在内燃机技术还在起步阶段,这个星型发动机也是需要一大堆问题等着解决。

    管事的招收示意,一帮技术人员开始尝试启动发动机,管事的给朱慈烺介绍:“目前这个八卦发动机就是技术验证装置。

    技术验证是可行的,但是功率提升上我们还在想办法。”

    他正说着,机器突突的转动起来,朱慈烺是看不出好坏了,但是只要能启动,那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朱慈烺看着机器稳定的工作了一会之后又慢慢停了,好奇的看着:“怎么停了?”

    管事的擦擦汗:“这个技术还不成熟,怕出问题,说以停了,不过现在我们实验最久的一次运行了四个多小时无故障。”

    朱慈烺哦了一声:“不错,这个比当初蒸汽机第一次试机的时候强多了。

    技术是可行的,剩下的就是多试验多改进了,其他东西呢?”

    管事的带着两人继续往前走:“机身和机翼现在也已经在研究了,目前空气动力型机翼已经试制成功,就等着发动机定型就能进行机身尺寸确定了。”

    朱慈烺看了很满意:“那发动机什么时候能出成品?”

    管事的有点为难:“我们现在根据八改丙方案已经向皇家机械厂定制了零件,不过因为我们需要的零件精度较高,只能有大明现在最好的机床一点点的加工。

    效率还不高,我们也不知道这次改进内够将功率提升多少,所以还给不了具体的时间。”

    朱慈烺也无奈,机床是工业母机,大明的机床现在一直在改进,但是最好的机床一直都是用来生产机床的机床。

    因为更新一代的机床就意味着更高的精度,更稳定的工作效率,显然要想精度高一个数量级,那自然要现在精度最高的机床来加工。

    只有下一代机床生产出来,那么这台机床才能用来加工其他机床或者高精度零件。

    大明现在研究项目多,生产任务也多,特别是海军那边,帝国级战列舰上的蒸汽机零件加工难度可不比飞机上的零件低。

    所以能够腾出来给飞机生产零件的机床不多,科研是重要,但现在打仗正需要军舰呢,总不能为了未来现在都不要了吧。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飞机起飞

    想要提前二百五十年的时间搞出飞机,这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是挑战。

    而且朱慈烺要的可不是一个大玩具,而是能真正实用的飞机。

    所以朱慈烺没有想过一蹴而就,大明现在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

    因为大明的教育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已经跟后世相差不多了。

    要知道这套教育体系可以说是人类工业文明三百年的结晶,学会了这些东西,很多理论性的东西都有了基础。

    剩下的就是依靠天才的灵光一闪和科学工作者不断的研究探索了。

    大明并不是没有聪明人,人类进化了几百万年也不是最近两三百年的时间才变聪明的。

    古人的智慧并不亚于现在人,只不过是他们没有这种思想没有接受过这些知识。

    一旦教育水平上去了,那么科技的水平必然会有一波爆发。

    最近这几年大明吃光了朱慈烺开金手指的红利整个科技的发展都陷入了停滞。

    这种停滞并不是全社会都马放南山不发展了,更准确的说是大明这个时候正在积累自己的底蕴,各个学科都在补全自己的短板,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这个补短板的行动需要的时间又长又短,但是大明对于内燃机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好多年了,现在汽车也能跑了虽然速度不够快。

    至少证明了内燃机的成功,而这些星型发动机说白了还是内燃机而已,只不过是形状比较特别的内燃机,并不存在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太子看着这一个个的奇怪零件,在他的认知里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拼装起来是什么样的。

    后世人们知道那是飞机,那是从小看图识字开始,大家就不断的学习这是飞机那是轮船,但是这个时代的人确不知道。

    太子也不理解父皇说的这个改变大明的发明有什么特别之处。

    看着太子的迷糊朱慈烺问道:“有没有可以飞起来的实验品?”

    管事的有点为难:“飞起来倒是能飞起来,不过危险性大,只能飞几十米高,几公里远。”

    朱慈烺想了想:“那就在跑道上飞起来,简单的围着机场转一圈。

    你需要让太子知道这是什么,以后你的项目才能继续有投资不是。”

    管事的疑惑,这计划是什么意思?难道太子要管飞机研发?还是以后飞机研发的钱太子出?

    不过他也不好问这么细致,躬身行礼之后去安排人试飞去了。

    管事的走后太子疑惑的问道:“父皇,这个研究以后要东宫掏钱来搞么?可是东宫属官都说,最近东宫没钱了?投资这个要多少啊?”

    朱慈烺笑着摇摇头:“朕的意思是,这个飞机的研究啊以后要几十年甚至一两百年的持续投入,到时候等你当了皇帝肯定要知道这帮人造的是什么才能决定给不给他们投钱。

    这个很重要,别因为不知道是啥,随便就把研究项目给砍掉了。”

    太子尴尬的摸摸鼻子:“这个也太远了,不过父皇这玩意到底是什么?刚才听管事的意思这东西也是天上飞的?跟飞艇比怎么样?”

    朱慈烺看着远方从机库里拉出来的飞机笑了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怎么样一会看一看就知道了。”

    其实得知陛下要来视察的时候,这帮人怎么可能真的啥都没有准备,这架试飞样机早早就在机库里坐好了准备。

    不过因为技术不成熟,所以管事的采取的策略是能不上天就不上天,万一给陛下展示的时候再掉下来,那丢面子是小,要是项目搞没有了就麻烦了。

    大明版本的第一代飞机采用的是双层机翼的布局,这样可以提供更大的升力。

    全身木制机身加上牛皮的蒙皮,因为能工巧匠的加工显得很有那种感觉。

    这个可不是莱特兄弟那种小作坊出品,虽然技术不成熟,但这可是集中大明全国之力搞得,细节上面做的还是很好的。

    准备妥当之后,所有人都离开跑道,管事的也跑过来:“陛下,还请您到观察塔观看。”

    朱慈烺没有拒绝,这玩意真落下来,他这个皇帝要是被飞机砸死就搞笑了,更何况身边还带着太子,要是都玩玩,大明也就乱起来了。

    来到观察塔,管事的递上两个望远镜,然后搬来凳子让太子踩着凳子看。

    观察塔上面有顶盖,下面是半截水泥墙,如果飞机撞过来,只要往下一躲,就能避免被碎片击中。

    朱慈烺准备好示意管事的开始,管事的亲自挥动小旗,机场上飞机的螺旋桨开始转动,然后飞机也开始在跑道上缓缓滑行,然后越来越快。

    看着渐渐离开地面的飞机,太子有些激动:“父皇,他飞起来了!”

    飞机在天上飞拉伸,然后旋转盘旋了三圈才开始降落,整个过程结束管事的松了一口大气。

    太子放下望远镜有些意犹未尽,朱慈烺看着他问道:“现在你觉得这东西跟飞艇有什么区别?”

    太子认真的想了想:“比飞艇快,不仅跑的快,升空的速度也更快,飞艇还需要朝里面充气充好久才行,这飞机一下子就飞上天了。

    但是这个好像没有飞艇那么大?还有没有飞艇那么飞的高。”

    朱慈烺点点头:“这个东西刚刚开始研制,你说的那些东西,以后都会慢慢的实现,将来他不仅会比飞艇载重多,也会比飞艇飞的更高,加上他更快的速度和更快的准备时间,将来一定会取代飞艇。”

    太子哦了一声,对于自己的父皇,他是盲目崇拜的,既然父皇说将来能取代,那一定能取代。

    朱慈烺满意的看了一眼管事:“很不错,这个成果已经能够载入史册了,以后再接再厉!”

    管事的送了一口气,他最怕的是陛下来这里对他们的研究速度不满意,看完之后把他们骂一顿,然后限期多久多久要完成。

    要知道大明这个时候正在打仗,这种要求不是没有可能,没想到陛下很重视但是确并没有催促,很多人都说陛下其实是大明最厉害的科学家,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只有科学家自己才知道科研的普遍规律。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陆军第一师请战

    大明帝国陆军第一师是这次主攻苏伊士运河堡垒群的主要力量,大明对于苏伊士运河是给了足够的重视的。

    帝国陆军第一师,那可是禁卫师不出大明最强大的陆军部队了。

    师长罗素,山西防疫军的老兵,一路走来参加了长城守卫战,草原之战,辽东之战,红河之战,对莫卧儿帝国之战等一系列的重大战役。

    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功劳走到今天的。

    罗素虽然没有成为总兵官,但是在他看来,那不过是是他想不想的事情,而不是能不能的事情。

    故而面对李信这样的战区指挥官,罗素还是能直着腰杆子说话的。

    “我们第一师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实力三天内拿下中段堡垒群!

    我都敢给你打包票,立军令状都行!拿不下,我立马脱了军装退伍,这将军我不当了!”

    李信无奈:“罗师长不要着急嘛,再等一等,等重炮运上来,我们一鼓作气拿下中段堡垒不就好了嘛!

    这中段堡垒之下,总要休息的嘛,养精蓄锐才好打下一战不是。”

    罗素拍着手急道:“我的个乖乖唻,还等,等陆军炮运过来,海军那几条船都把对方的堡垒都削平了。

    我们上去还打个锤子的仗!我们去捡破烂去吧?”

    李信哈哈一笑:“海军再厉害,他还能长腿上岸不成?还不是要靠着你们陆军来做最后的收尾。

    再说了,海军哪有那么厉害,就那三条船够得到,就是轰上三天,也顶多搞定一些明显的炮位,剩下的还不是要你们陆军一个个的去清理。”

    罗素摆摆手:“你这话好说,但是说出去不好听哦!

    其他的不说,我们第一师有自己的炮,不必再等重炮过来,小口径的我们打的过,大型的也不过是多几个炸药包的事情嘛。

    至于那些我们的炮解决不了的炮位,后面的重炮就是上来不也是白搭嘛!

    再说了,咱们完全可以先试探一下,等重炮来了我们在总攻嘛!

    你这里等等重炮,到末端再等等重炮,那这仗还要拖多久?咱们要是能不到一个月结束战争,那至少也是个集体一等功不是。

    到时候咱们面上有光,你到时候也能封个爵位不是。”

    李信无奈的捏捏眉头:“可是伤亡啊,陛下最忌讳重大伤亡,你们第一师拿下中段堡垒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要是到时候一下子阵亡了几千,陛下一生气,让咱们挨个去给家属道歉,那谁受得了?”

    罗素摆摆手:“怎么会!陛下说了,咱们这次进攻苏伊士运河区,不计较伤亡,而且现在的伤亡,那不也是为了更快的拿下苏伊士运河嘛。

    苏伊士运河有多重要不用我多说了吧?

    你放心,我又不是没人性,不会拿的海口?

    如果伤亡超过两千,不用陛下惩罚,我自己拿枪自裁在第一师的师旗之下!”

    李信有些无语:“罗师长,这打仗呢,别动不动死啊死啊的挂在嘴边多不吉利。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这个命令真的不能下。

    陛下是说过苏伊士运河之战可以不计较士兵的伤亡,但那不是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陛下的无奈之举么。

    现在大明这几年靠着先进的舰炮,武器的更新换代,已经对苏伊士运河地区的敌人形成了绝对的优势。

    按照参谋部的估计,咱们打初段,至少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咱们不是不到五天就攻下来了,加上后期打扫战场也不过七天而已。

    比预计提前了一半的时间。

    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这一战,咱们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更小的伤亡来取得胜利。

    这本身就是咱们的荣耀,不需要任何的花哨装饰。

    可要是这一战到处都是亮点,但唯有伤亡居高不下,那么大家会怎么看?

    他们会说,咱们这一战的所有成果都是靠着人命堆出来的,他们会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咱们多少的光辉都会被伤亡数字掩盖。

    我们两个也会被人打上为了功劳不择手段,为了自己肩膀上的星星不把士兵的生病当回事。

    这将会是一辈子都洗刷不掉的污名,甚至遗臭万年,您真的想好了么?”

    罗素脸都黑了:“你要是这样说,那还是算了吧,这个骂名我可背不起!

    不过你这些话都是听谁说的,这阴谋人心啥的不一直是你不擅长的么?”

    李信没有说话,看了一眼一边侧耳倾听的杨继德,

    然后罗素也跟着打量了过来,这下子明白了。

    罗素打量着杨继德:“确实有你叔叔的风格,不错,对敌人多阴险都不会有人说你什么,相反谋略不仅不丢人,还会大家都夸赞。

    但是这心思可不能用在自己人身上,这样会遭天谴的,你可懂?”

    杨继德摸摸鼻子:“罗师长说笑了,我这不是谋略,只是给大家讲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已。

    您看,要是您现在不等重炮部队过来,那是不是到末段也不等?

    您可记得,这后面可不只是重炮部队没跟上,后勤也甩在后面呢。

    咱们依托运河的目的是什么?打运河的目的又是什么?是航道,是为了方便补给。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等着海军舰队突破了对方的堡垒群,这样后面的后勤船队才能跟上来。

    您的第一师要是直接进攻,那舰炮为了避免伤到自己人,只能暂停射击了。

    本来对方再轰击个一天半天的就能过去了,然后直接去轰击尾端一段了。

    要是您的陆军一上,那对方还要等三天等你的陆军拿下堡垒群他们才能过去,这不是耽误了对方的效率了么?

    这也耽误了后面的后勤部队和重炮部队的事情不是。

    这要是因为这几天的误差奥斯曼人再把运河给堵上了,那咱们的罪过可就大了,大明的整个计划都因此受到影响,您看划算不?”

    罗素转着圈的走来走去:“这重炮多久才能卸完,这玩意可是真费事啊!还好当时预先准备了三份,要不然光着重炮上上下下的都要浪费多少时间!”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吴启晨的生意经

    最终李信还是用帝国号战列舰加上四艘轮番上阵的巡洋舰轰炸了三天之后,等陆军的重炮到位之后才开始发动总攻。

    而总攻的这一天,朱慈烺是刚刚接到苏伊士运河初段已经攻破的消息。

    朱慈烺就差手舞足蹈了,真正的好消息啊:“宣周遇吉、朱姬润、吴启晨来宫里,贵喜去备下酒菜,朕要和三位爱卿痛饮庆祝。”

    贵喜下去喊人了,朱慈烺高兴的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波斯湾那边黄得功已经打到巴格达城外,苏伊士运河这边又拿下了初段的入口。

    这都是好消息啊,当然要好好的喝一杯。

    不一会三人中的周遇吉先到了:“陛下,臣听闻最新军报,苏伊士运河初段告破,可喜可贺,臣建议乘胜追击,尽快拿下运河,同时国内要加快预备部队的征召。”

    朱慈烺摆摆手:“这个先不着急,等他们几个来了大家一起讨论。”

    不一会吴启晨也来了,不过吴启晨并没有说话,只是行礼之后坐在一旁,朱姬润最后到的,看到另外两个人朱姬润疑惑:“陛下,可是前线有什么重大情况么?”

    朱慈烺笑着解释:“没有什么大事,就是苏伊士运河战区已经拿下了运河初段堡垒群,打通了运河的入口。”

    朱姬润哦了一声:“这个的确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当初军部不是计算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拿下苏伊士运河初段堡垒群么?怎么差了这么多啊?”

    周遇吉解释道:“这个差别主要是大明的最新战法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的功劳,信息的通畅能够让各部发挥出最大的作战效能。

    尤其是军事电话系统的布置,能让重武器的使用效率提高至少一倍!

    打仗这个事情,谁也不能准确评估不是,咱们也没有想到对面防守的兵力这么不经打,对面的炮兵也没有发挥出炮台的最大威力。

    这个参谋部计算推演,唯有这军心士气最不好评估,误差在所难免嘛,当然这时间比预见的短也是好事嘛!”

    朱姬润摇头:“我可不认为都是好事,战线推进过快给后勤造成了更大压力,弹药消耗过快给后面的工厂造成了压力。

    这后面要是苏伊士运河两个月内结束了战争,那么就意味着大明的整个作战计划都要提前一个半月以上。

    这可不是随便提前计划就行的,包括后勤,生产,经济,人力等等很多因素都因此需要调整。”

    周遇吉不乐意了:“那按照你的意思是,我们打仗打赢的快,还是个错不是?那要不要停下来等你们的工厂把东西生产出来我们再打仗?为什么你不能提前生产,提前留有余量?”

    朱姬润没有被对方的气势吓住:“怎么没有提前生产,这些年准备的物资不都送到前线去了么?

    大胜仗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后面后勤跟不上,您难道让士兵饿着肚子拿着烧火棍上战场么?

    打仗要控制节奏,不能盲目突进,小心被围困吃掉。”

    周遇吉刚想反驳,朱慈烺连忙站起来:“好了,不要吵了,这有啥好挣的,李信是一个有脑子的人,朕相信他知道量力而行。

    你们只需要坐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给前线拖后腿就是。

    就算后面后勤供应不足,那也是拿下苏伊士运河之后的事情,大明为了拿下苏伊士运河做了这么多年的准备,就差这一点了,那必须万无一失!

    等大明的军舰可以进入地中海之后,陆军就可以缓一缓等等后勤了嘛!”

    朱慈烺本来就是想喝个小酒庆祝一下,没想到上来就碰到一个泼冷水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心情。

    两人见朱慈烺打圆场也就不再抬杠,朱慈烺看着一边的吴启晨:“启晨最近在干什么?

    听说你最近打算开一家新商会?”

    吴启晨拱手:“回陛下,臣没有筹建商会,那个是宗族的商会,官员不得经商这个是祖制,臣可不敢违反。”

    朱慈烺听到这句祖制还有点发愣:“祖制?这个祖制朕已经忘记好久了,好像很多大臣也忘记了。

    不过也不怪他们,这件事可不是就是从朕开的头,注意不要以权谋私就是了。”

    这个事情朱慈烺还真的不好说什么,因为现在大明从上到下经商氛围很浓郁。

    就说高层之中,多少人都投资某些商会的股份,包括明面上的京城商会,军部的商会等等。

    当初朱慈烺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大家一起发财的方式凝聚人心,所以一直没有管,甚至是鼓励的。

    后来大明的经济发展了,官员就算不自己经商,也会让自己的宗族和家人等经商。

    这个是从古到今都存在的问题,历代都没有解决,朱慈烺也没有办法强行禁止。

    朱慈烺是觉得要是这些人挣钱的办法多了,这贪污的想法不就少了么。

    要是官员个个都有钱,过着优渥的生活,那么他们就更知道警醒,要是自己贪污,那可是啥都没有了,为了那点东西可至于?

    这个不是后世骑着自行车存一屋子钱不敢花的那种官员,大明的官员,那可都是一个个富贵荣华,华服美食大宅一样不少。

    而且朱慈烺还觉得,官员多挣钱,要是敢贪污,抓起来抄家都能多抄一点,反正你不让他做生意他也贪污偷偷做生意,你让他做生意,他也顶多继续一边做生意一边贪污罢了,没啥影响。

    不过朱慈烺特意问吴启晨这个就是因为这家伙的新成立的商会比较奇怪,叫做领地开发商会。

    见朱慈烺没有要追究的意思吴启晨也放开了说了:“陛下可是说的那个领地开发商会?”

    朱慈烺点点头:“你这个商会是什么意思?为自己将来的封地开发做准备么?”

    吴启晨呵呵笑了:“不止是这样,臣还打算将来赚一笔,因为这不是最后一战开始了么,这一打大仗,那肯定是封侯封地的人会增加一大批。

    这些人没有开发领地的经验,到时候东买西凑的不仅多花钱,还没头没尾的。

    我从几个成熟的领地里面招募了一批有经验的人员,又在商会中搞了一些基建工坊和机械制造工坊,也开了采购商行,将来肯定不少人都需要。”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那可是第一师

    贵喜这个时候恰好开口:“陛下,膳食已经备好。”

    朱慈烺大手一挥:“走,吃饭!”

    几人拱手谢朱慈烺赐宴。

    大明的宴会可不是一帮人围着圆桌一起吃那种,这种赐宴一般都是分桌分餐而食。

    朱慈烺觉得古代的分餐制是好事,最起码能避免传染病从嘴里进去,而且还更省粮食和给下面的人更多的人文关外。皇宫又不是没有地方摆下这么多桌子。

    当然你要是家里地方有限,或者感觉这样没有气氛就另说了。

    之所以说省粮食和人文关外是因为,朱慈烺发现,每次吃饭准备个十几样菜,总有人喜欢吃,有人不喜欢吃,喜欢吃的小份的能吃完,不喜欢吃的,筷子都不动。

    你要是大盘装的,你不吃别人也会尝尝,这样一来,等菜撤下去就是剩菜了。

    而这种分餐制之后,你要是没有吃,那么剩下的菜端下去还是新菜,下人们至少吃的体面一点。

    虽然贵喜安排的菜都是朱慈烺喜欢吃的,但是菜多了,朱慈烺自己也不一定个个都能吃一遍。

    朱慈烺坐下,剩下的三个人分开坐下,虽然吴启晨和周遇吉关系也不算好,不过两人还是都坐在了朱姬润对面,一副不想搭理他的样子。

    朱姬润毫不招呼,他一个内库大总管,跟内阁和军部不对付,这时坏事么?不是,这时好事!

    陛下可不希望看到自己即的民心又交游广阔,八面玲珑的人反而干不了这个活。

    要不然陛下还不得天天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想造反,或者是天天在贪污皇家的内库。

    不结党不营私,朱姬润自然是无所畏惧,虽然现在他主动退出来王室,但是战后封个公侯还是很有希望的。

    到时候自然就不怕有人在背后给他使用手段了。

    再说了,他们即使有矛盾那也是政挣而已,又没有上升到私仇的地步,也不会有人闲的因为这个找他麻烦。

    这场宴会有点沉闷,首先吴启晨是个不爱说话的人情商超级低,而朱姬润又是不受待见另外两个人都不爱怎么跟他说话。

    周遇吉这家伙朱慈烺又不愿意把话题朝他身上引,这家伙三句话不离打仗,五句话不离要钱,聊着聊着就没劲了。

    朱慈烺端起酒杯:“大明有今日之成就,全赖各位鼎力协助,朕在这里敬你们一杯,你们辛苦了。”

    “我等些陛下隆恩。”

    朱慈烺放下杯子又被贵喜满上,再次端起来:“不容易啊,这一战准备了十年的时间,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过十年而已。

    我大明励精图治,十年生聚十年报复,终于在今天一朝得以震惊世界。

    这一战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朱慈烺停杯:“各位尝尝这北疆送来的熊掌,这个可是一道好菜。

    这一战既然初段运河以通,只要舰队赶到中段,那就意味着一半的运河已经成为通路。

    即使奥斯曼人破坏,那也顶多毁坏一半的运河了。

    而最新的消息显示,奥斯曼帝国那边目前还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破坏运河。

    只要李信能保持这个效率,相信再奥斯曼帝国做出决定之前,大明就能南下中段堡垒群,到时候苏伊士运河大事就定下来了!”

    周遇吉摇头:“陛下,恐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初段堡垒群之所以能这么快攻下,海军的舰队功不可没。

    但是进入运河中段之后,海军只有三条船左右能够攻到中段运河的堡垒群,这火力压制优势一旦失去,敌人的抵抗力度就不是成倍增加这么简单了。

    陆军的重炮部队虽然当时备了三份,但是进入运河装卸整理炮位等等,最少也需要三天到四天的时间。

    而这个时间足够初段运河被攻破的消息传到伊斯坦布尔,应该说,这个时候伊斯坦布尔跟大明一样到已经接到这个消息了。

    如果他们今天能讨论出结果,下定决心破坏运河,那么三天之后奥斯曼帝国苏伊士运河中段堡垒群就能收到回信。

    也就是说,李信他们进攻中段运河堡垒群如果三天后没有突破,对方就有可能破坏中段往后的运河。

    而李信能够在三天内击破中段堡垒群的可能性并不大,陛下还是坐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为好。”

    朱慈烺愣了:“你刚刚跟朱姬润吵架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感觉你那气势好像李信能够几天时间就拿下运河似的,现在怎么又说拿不下了?”

    周遇吉拱手:“陛下,臣那么说只是有备无患,又不是能够保正,臣是怕万一李信真的做到了,咱们国内没有准备好,那岂不是成为笑话。”

    朱慈烺哈哈一笑:“看奥斯曼人那边的情况,估计想要一个朝会就定下破坏运河的计划,根本不可能。

    不要忘了,运河可不是奥斯曼帝国的运河,那是不少人投资的私人运河,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下令破坏运河的。

    军事情报部在努力努力,给李信多争取个三五天的时间还是很容易的。”

    周遇吉也跟着拱手:“臣也是怕陛下期望过高给前线太大压力,其实臣觉得李信最多五天的时间一定会有好消息传来!”

    朱慈烺也高兴了:“按照你这个意思,攻破中段堡垒只需要两天?”

    周遇吉自信的笑笑:“陛下,虽然陆军重炮没有准备好,但是海军舰队的射击可是一直没有停。

    连续三天的射击,足以摧毁明面上的炮台,然后后面陆军重炮到位之后,海陆空协同,相信敌人能够拿出的抵抗力量也不会太强。

    敌人这边也不过一万多人的守军而已。

    进攻方可是大明帝国第一师,第一师在兵力优势一倍的情况下,要是两天还拿不下来这个堡垒群,那就不配叫第一师了!”

    朱慈烺也感慨了一句:“是啊,那个可是第一师啊!”

    大明的军队师的番号是要大比的,每次大调防之前,各师都会进行大比,然后根据比试的成绩从新排番号。

    排番号之后在进行大调方,能在大比中成为第一师,那就是大明陆军最强的一个师,而且第一师这些年还从来没有丢过师旗,朱慈烺也没有理由不信。

第一千六百一十章为名而来

    朱慈烺端起酒杯:“吴启晨,最近内阁可有什么意见?民间可有什么议论?”

    吴启晨拱手:“内阁没有什么意见,在大是大非面前这些人还是能认清形势的,战争既然已经开始,只有打赢了咱们才能再谈其他。

    虽然因为军工生产影响了一部分民生攻城和工商业的运行,不过内阁已经在努力想办法协调解决了。

    最近这二十多天大明关内的入关人数每天都在增加,陛下年初新发布的圣旨非常有效,大明的用工荒应该在三月之后就会缓解。

    至于民间的议论,臣就不清楚了,陛下可以问一下锦衣卫,或许他们知道一些。”

    因为战争的原因,锦衣卫指挥使那边已经被朱慈烺派去巡视各战区和各藩国去了。

    越是打仗的时候,越要注意这些前线军官的言行,多少古代帝王就是忽视了战场上的军队,一味的放权,最后被人欺骗丢了皇位性命。

    就像安史之乱,安禄山就是靠着养寇自重一步步掌握了大唐三分之一的兵力。

    有一个词叫做拥兵自重,还有一个词叫做养寇自重,朱慈烺可非常注意这件事。

    眼看着全球统一在望,朱慈烺可不想自己在被人偷家了。

    至于监视藩国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是督促他们用心出力,另一个就是防止这些人别背刺了大明。

    有些藩国这些年一直不老实,尤其是倭六国那边,偷偷的研制蒸汽机,研究造蒸汽船的技术,还有后躺枪技术。

    要不是朱慈烺觉得反正欧罗巴也在研究了,而且对方也还在皮毛阶段不想搭理他们,这帮人早就被收拾了。

    但是战争期间这件事就不能不重视了,战争从来就是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要是不看好,对方来个科技大爆炸在背刺了大明就麻烦了。

    锦衣卫在那边会适当的时候安排一些意外,例如一些关键的科学家突然病逝或者是研究机构失火爆炸等等。

    吴启晨不愿意聊民间的事情朱慈烺也没有介意,毕竟这只是随便找个话题聊聊,也不是上朝问政。

    朱慈烺点点头:“从报纸上来看,大家对于这一战还是很支持的。”

    朱姬润拱拱手:“陛下,只要大明一直在大胜仗,百姓自然没有理由不支持,虽然战胜了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不大,但是战败了,那一定是丢大家的脸。

    大明百姓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国民思维,这时陛下坚持不懈的爱国教育的结果,这件事才是真的可喜可贺。”

    朱慈烺品着这句话怎么感觉话里有话一样,转头笑着看朱姬润:“都说你富可敌国,这一次你的货运集团陆运海运都已经成为大明第一,你是不是很开心。”

    朱姬润正色道:“陛下说笑了,臣的货运集团只能算是民间第一而已,大明的第一货运集团其实是军部后勤,第二货运集团是皇明货运,第三货运集团是邮驿集团。

    臣的货运集团只能排第四而已。

    至于富可敌国那更是瞎扯,大明无论是内阁收入还是内库收入都是动辄几十亿两,臣那区区几千万两的收入连零头都不到,怎敢比。

    至于高兴,臣当然高兴,能为陛下为大明分忧,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朱慈烺摸摸鼻子,咧嘴笑笑:“你这心可够大的啊,朕说的是富可敌国,指的是一般的藩国而已,咋的,你还想跟大明比?”

    朱姬润想张嘴,看着朱慈烺的笑脸知道陛下是开他的玩笑,当即也跟着笑了:“要是跟那些藩国比,臣确实富可敌国,甚至这些藩国几个加在一起都没有臣挣的多吧?”

    一边一直没有开口的吴启晨突然说道:“不是几个加在一起,而是全部,大名的所有藩国加在一起一年的税收也不过几千万而已,仅仅只相当于你收入的七成而已。

    而且今年因为战争的原因,你的集团今年的收入可能要破亿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富可敌国,大明崇祯年间以前,肯定不如你的收入。”

    朱姬润呐呐的看着吴启晨:“那首相是什么意思?要我充公么?”

    吴启晨看看朱慈烺:“那个倒不是,主要是因为你是大明第一大纳税大户,内阁打算跟你做点生意,所以就看了你的资料。”

    朱慈烺也摆摆手:“你的钱是你自己凭本事挣得,谁也抢不走,大明不会干出那种卸磨杀驴的事情。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们的钱来路正规都受到法律保护,你不用担心,朕只是随便问问而已。

    朕只是好奇,明明你的生意能够从战争中获利这么多,那么你为什么还那么反对打仗?

    明明货运生意越多越好,你为啥还要反对军部加快后勤补给运输速度?

    明明这军部越有钱,你的生意赚的才越多,你确一直对军部抠抠搜搜?”

    朱姬润拱手:“陛下,您的这些问题不正是臣的答案么,朕就是为了大明而已。

    至于自己的生意,臣没有考虑过,其实陛下最明白,钱多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臣不喜欢钱,对钱没有兴趣,甚至都很少碰钱。

    臣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而已,臣既然应承下来为陛下管理内库,自然就要坐到最好。

    臣不图利,不爱权,所图者不过一个名而已。”

    朱慈烺对这个回答很满意,朱姬润要是真的说自己啥都不图,就是为了大明的未来,朱慈烺反而觉得对方是在说假话,说套话。

    但是对方直接说自己为了名声而来,朱慈烺反而觉得真是,确实,朱姬润想要的钱朱慈烺给不起,权力更是不会给,只有名这个东西朱慈烺能够给的起。

    朱慈烺再次端起酒杯:“来,我们预祝接下来的战争一切顺利,争取在六月份之前结束这场战争!”

    三人满饮之后,周遇吉再次开口:“陛下,接下来就全看苏伊士运河了,波斯湾那边打到巴格达后面的路就难了,无论是后勤还是战线推进都会慢下来,杨嗣昌那边也只能牵制奥斯曼西北的敌人而已。

    唯有苏伊士运河那边突破,大明才有快速结束战争的可能。”

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破坏运河

    和大明君臣预计的一样,大明这边喝酒庆祝的时候,苏伊士运河初段失守的消息也到了伊斯坦布尔城。

    这个消息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如同晴天霹雳,就像原本以为的两个势均力敌的拳手,结果一上场被对方ko了一样。

    除了无法接受之外,更多的是恐慌,

    那个号称固若金汤的要塞群,那个号称敌人就是十年也休想打破的要塞群,竟然连七天的时间都没有撑住。

    准确的说只是五天的时间,要塞就丢了。

    奥斯曼帝国的君臣都傻眼了,为此太后特意下午把一帮大臣叫过来,一起讨论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大臣们到了殿上的时候也是吓得一个个的不敢说话,

    沉默了有半个多小时太后终于忍不住了:“怎么不说话了?平时你们一个个不是挺能说的么!

    大明不是根本攻不破苏伊士运河么?

    不是要叫嚣着反攻大明么?现在怎么不说了?”

    一旁的拿波将军硬着头皮站出来:“太后,

    这一战是因为我们准备不足,大明无耻的偷袭了我们,

    如果我们准备充足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

    而且丢掉初段堡垒群并不意味着我们丢掉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分为三个堡垒群,面相红海我们称为红海段堡垒群,中段堡垒群和地中海段堡垒群。

    大明只是攻陷了其中一个而已,我们还掌握着三分之二的堡垒。

    而且初段堡垒群明军能够发挥出他们偷袭和海军的优势,到了中段,因为运河狭窄,战舰根本无法掉头,敌人的侧舷炮根本无法攻击到中段堡垒群。

    大明就失去了最强的攻击手段,而且我们也已经准备充足,这一次一定能守住。”

    太后盯着他:“是么?你敢保正?到时候中段堡垒群要是不能守住你拿脑袋担保么?”

    拿波将军不敢吭声了,这个话他可不敢说,初段只坚持了五天,中段有那么多优势不过是只能多坚持几天而已,谁敢保正?

    到时候要是中段堡垒丢了,要是真的被太后拿来杀了泄愤他找谁说理去?

    西奈大公摇了摇头:“太后,臣倒是觉得,苏伊士运河那边不容乐观。

    首先运河初段的兵力已经是整个运河防御兵力的一半,

    剩下的中段和地中海段,

    无论是兵力和堡垒群的火力强度都不可跟初段相比。

    其次就是增援的军队现在还没有调派出来,奥斯曼是时候做出取舍了。

    现在奥斯曼帝国四处都受到大明呃沙俄的联合进攻,但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其他战场一两场失败敌人不过是推进几十上百公里而已。

    可当苏伊士运河被攻破,敌人的下一站就是进入地中海进攻伊斯坦布尔了。

    第三就是大明的军舰,按照前线的描述,通体钢铁制造,军舰大如山岳,火炮虽少,但没轮射击必有中者。

    海军估计其大小有数万吨,奥斯曼无一船可挡。

    这样的船要是进入地中海,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所以臣建议立刻致电运河中段和地中海段毁坏运河,尽可能的破坏,防止大明有修复的可能。

    同时让其他地区的战场,破坏所有的公路,桥梁,填埋水井等等基础设施,准备打一场不计成本不计损失的阻止侵略的战争。”

    其他大臣都不乐意了:“太后,臣觉得西奈大公就是危言耸听,

    苏伊士运河战场只不过丢了一个入口而已,这个时候就破坏运河。

    这不就相当于敌人刚到你家门口,还没有准备抢劫呢,你为了防止敌人来抢劫,先把自己家里值钱的东西给砸了,把房子烧了,以期望敌人因为看到你家没有好东西而放过你了。

    听着像是殊死抵抗,其实不过是被明国吓怕了的表现。

    明国为什么要进攻苏伊士运河,那自然是因为这里的展露位置了。

    他不仅是明国进军的方向,也是将来我奥斯曼帝国军队反攻的重要方向,海军从这里进入红海,从后面截击波斯湾。

    到时候被切断后路的明军来多少就死多少。

    而明军那所谓的万吨大船,不过是前线为了逃避责任的吹嘘而已。

    就算是事实又能如何?大就是厉害么?船大了就一定能赢么?以前欧罗巴的那些海军就是这么想的,最后还不是被我们奥斯曼帝国海军一次次击败?

    要是船大就是赢,那干脆不用打仗了,直接大家拿船来比一比谁的大谁算赢好了。

    这样的重要航路,我奥斯曼帝国反攻的重要通道岂可说毁坏就毁坏?”

    “不错臣也以为,苏伊士运河不能轻易毁坏,大明虽然现在进攻犀利,不过是仗着我奥斯曼帝国主力都在黑海北岸,后方空虚。

    然后以有准备的偷袭取胜而已,一旦我们的主力回援,大明宵小还不旦夕可灭?

    苏伊士运河战场也是如此,我们的失败只是暂时的,敌人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保留苏伊士运河,我们就能派海军截断敌人的后路,甚至进攻敌人的莫卧儿地区。

    但是要是我们一旦破坏了苏伊士运河,将来反攻,只能依托陆军从陆上一点点的进攻,到时候一场歼灭战就成为消耗战。

    所以西奈大公的方法不可取,这是让奥斯曼帝国付出更大的代价。”

    “臣也觉得不可取……”

    随着一个个大臣的发言,西奈大公被怼的哑口无言,甚至大有他在开口就是奥斯曼帝国的罪人的趋势。

    不怕敌人来自境外,就怕敌人来自朝堂,不怕敌人跟你单面对决,就怕敌人把他们的观点包装成一堆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让你无从辩驳。

    当然西奈大公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战场,他也无法理解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跟明军的差距。

    他只是靠着一个战略家的战略直觉,你要是让他说出多肯定的话,那自然需要实地调研。

    可是他还不敢离开伊斯坦布尔,朝堂上有坏人啊,现在当着他的面都能说出这样的话,要是他离开中枢,几个月的时间,这帮人还指不定使出什么昏招来呢。

    奥斯曼帝国现在可不能再错了,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啊。

    rgrg

    统计大明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北方的犹豫

    沙俄这边,这帮人总算体会到了抱大腿的好处了,当接到大明已经发起进攻的消息之后,沙皇高兴的当晚喝的酩酊大醉。

    虽然大明承诺了一定会一起跟他宣战,但是在沙俄眼里国家跟国家之间的承诺,那不过是用过的抹布而已,谁会真的在乎。

    大明万一只是为了忽悠他让他不要跟奥斯曼尽快签约停战而已呢!

    这么损的招数又不是不行,至少沙俄就干得出来。

    显然他低估了大明对于信誉的重视,并不是个个国家都像欧罗巴那样一个承诺必须要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还要抠准所有的字眼才能防止对方作弊。

    大明不少人就讥笑过,什么时候写纸质合同成为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大明可不崇尚这个,大明讲究的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大明在商定的时间宣战了,而且在宣战当天就已经动手。

    沙俄这边的压力可以说是立刻减轻了,至少他们知道奥斯曼那边从这一刻开始,后面就再也不会有援军了。

    以前他们何曾有过这种抱大腿的感觉,以前他们自己就是大腿,在东欧这一块也是没有朋友。

    不过在最初的高兴过后,看着大明节节胜利,这帮沙俄人就高兴不起来了。

    那真是看着大明一步步胜利比他们自己战败了还要难受。

    敌人的土地是有限的,要是照着大明这个占领法,沙俄还能分到多少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沙俄也是老玩家了,他自然知道,要是自己抢不到指望盟友在战后把该属于你的分给你,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偏偏沙俄对面的又是奥斯曼帝国军队的主力,虽然得到了大明的支援,那也不过是一比一的均势而已,根本不具备碾压的优势。

    这种情况下敌人三十多万军队横亘面前,沙俄必须击破当面之敌才能谈下一步行动。

    而且这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那边,谈判进行的并不顺利。

    大明把谈判的权力交给沙俄,沙俄吃相太难看了,差点几次就要谈崩了。

    为此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甚至在边境集结了军队,目的是为了给沙俄示威,让对方知道他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其实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本来就不是好欺负的,这个时代的沙俄可不是后世的那个红色毛熊,也不是后来的大毛。

    用朱慈烺的话说,这个时候的沙俄,也顶多算是一个国中哈士奇而已。

    有用不完的精力,这也想占一点,那也想咬一口,但是实力呢,不过是虚胖而已。

    跟北欧三国打,打不过。认怂签约那也不是一次两次,往波罗的海发展,跟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打仗也不是一次两次,那也是被堵了几百年没法露头。

    跟奥斯曼也是如此,几次战争想要打通通往地中海的航路,那也是输了又赢赢了又输,根本不像个大国。

    也就是朝着西伯利亚发展这个方向没有强敌,他们占尽了便宜,靠着整个西伯利亚和中亚的资源补给,沙俄才能一直这么浪下去。

    但是西伯利亚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开发程度低啊,虽然细水长流的给沙俄补给还行,要是想要打仗的时候提高供给,那就是瞎想了。

    更何况现在大明还从东边堵住了他东进的道路,中亚和东西伯利亚都已经丢了。

    沙俄现在的整体实力不过是奥斯曼帝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即使加上大明的支持之后也不过是相当于奥斯曼帝国的一半而已。

    这才导致沙俄在大明没有插手的时候被奥斯曼压着打。

    所以现在想要一下子熊起,在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拖后腿的情况下一举吃下奥斯曼帝国三十多万精锐,那肯定会被撑死。

    就算没有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拖后腿想要吃下都够呛。

    沙俄就是这样,干着急没有办法。

    这一着急,就有人出了损招,有人建议沙皇,不如沙俄这边降低进攻烈度,放一部分奥斯曼人回去,让他们抵御大明去。

    这样一来大明那边的进攻速度被迟滞了,沙俄面前的敌人也变少了,到时候在一举吃下,整个形势不就对沙俄有利了?

    凭啥大家都是盟友,沙俄确要扛着奥斯曼的主力让大明在后面吃好处。

    你还别说,他这个想法沙皇还是很意动的,但是一件事情不能只从眼前的利益考虑。

    首先沙俄需要大明的支持,别忘了,大明是后来参与的,如果大明不动手所有的压力都是在沙俄这边的。

    现在为了利益直接坑帮助过你的盟友,那沙俄的名声就毁了啊,以后谁还敢跟你结盟?

    第二这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还在一旁盯着呢,之所以一直没有动手你以为是因为沙俄在跟对方谈判所以对方再等谈判结果么?

    当然不是了,对方只不过是在等一个动手的时机而已,对方现在还在判断谁的赢面更大一点。

    然后等着痛打落水狗好趁机沾点便宜呢。

    之所以一直没有对沙俄动手,正是因为沙俄的强势表现,要是自己这边一降低攻击烈度,那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会不会以为沙俄不行了,萎了,要不要上去咬一口。

    到时候别来一个弄巧成拙了,你总不能提前跟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提前通气说自己是为了坑大明吧。

    第三那就是面前的奥斯曼军在沙俄降低进攻烈度之后,是会去抵御大明还是会在这边增兵打算一举击败沙俄这边都是一个问题。

    明摆着的道理,现在奥斯曼帝国两个方向都有敌人,如果两边进攻强度一样,奥斯曼帝国自然只能一起抵抗。

    可是要是其中有一个要是突然打不动了,奥斯曼帝国看到了胜利的契机,这个时候当然是选择派出优势兵力先击破弱势的一方,把两线作战变回一个方向作战。

    因为大明现在进攻虽然攻势强力,但很明显战场还都在奥斯曼帝国的边疆区,只要明军不攻击到奥斯曼帝国的心腹之地,那么对方就不会放下沙俄全力去进攻大明。

    除非大明攻破了苏伊士运河进攻到伊斯坦布尔城下,但是大明多久能突破苏伊士运河呢?这还是个问题。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战场形势

    杨嗣昌的突然袭击给整个高加索地区的奥斯曼人都整懵了,敌人竟然从海里面直接过来了?

    这无疑是让奥斯曼这边的人措手不及。

    虽然大家都知道里海的另一边驻扎着明军,但是明军自己在里海没有啥存在感,即没有明国百姓大规模捕鱼,也没有军队开船巡逻。

    故而一直以来里海这边一直相安无事。

    而且整个高加索地区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这边是不设立总督的,各城之间没有从属关系,自然在防守的时候也就各自为战。

    现在杨嗣昌突袭拿下两城截断了他们的后路,这让他们非常难受。

    大家都知道这是个问题也是个大事,但是偏偏谁又都不能动,也不是一个人能解决这些问题的。

    想要等到伊斯坦布尔的命令,那至少也要等上五六天的时间,甚至更久,而等待新的总督上任调配军力之后,那至少也是半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

    整个边疆区的粮食等物资储备非战略要地一般都只有一个月的量而已。

    这个也是伊斯坦布尔那边为了防止将军在边疆拥兵自重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

    如果是传统战争,一个月半个月的时间不过是弹指之间而已,这点时间敌人甚至一座城都没有攻下。

    伊斯坦布尔就算反应慢一点,但足够应对。

    可这次对上大明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大明有攻城利器炸药包,城墙在大明眼里就形同虚设。

    而且登上城墙的军队被对方一阵迫击炮打击,那也是伤亡两三成之多。躲在女墙后面都没有用。

    所以当还是传统思想作战的奥斯曼帝国碰上近代化的大明军队,那简直是处处受制。

    各城没有得到命令之前都选择了紧守城池,防止自己别被明军袭击了。

    这个结果跟杨嗣昌估计的有很大偏差,他还想围点打援呢,结果谁知道身边趴了一群的缩头乌龟。

    杨嗣昌也没有想到最后自己算计了一圈发现军部的预测是对的,就应该快速的截断高加索地区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联系。

    好在问题发现的不算晚,既然对方不动,那么杨嗣昌就调兵继续西进,继续执行军部的计划直插黑海沿岸。

    至于伊斯坦布尔那边确认了总督人选然后在调配好兵力准备反击的时候,根本就不用现在的进攻部队操心,直接后面的第二批第三批过里海的军队出手就行了。

    杨嗣昌也是郁闷,原来以为自己聪明,谁知道只是自作聪明,人家几十上百个参谋研究的,结合各种情报汇总分析的,你一个人在那瞎怀疑个啥。

    这一战让杨嗣昌彻底的知道了自己的斤两,大明打仗确实已经从依靠某一个将领自己的水平的时代进步到依靠群体智慧的时代。

    他这个旧时代的将领确实已经过时了,自己现在还赖在这个位置上,那已经不是德不配位了,简直就是在耽误大明的未来了。

    原先对于陛下要让他退休,他还有那么一丝丝的不满现在看来,陛下还是仁慈的信守承诺的,自己这个水平,陛下还是咬着牙用了,当真是仁慈啊。

    大明的后方,第二批军队正在登船,大明这次出兵五十万,但是真的能够第一批投入战场的也不过是一半的兵力而已。

    当然真正的从海上投入的军队也就那三四个师而已。

    这也是大明海上投送能力的极限,五十万人的战争,不是一窝蜂的堆上去,也不是全部都放在船上一船带过去。

    战争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就像进攻麦加城和麦地那城方向,其实放几个师乃至十几个师都放的下。

    但是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方向的敌人大明一个师就搞定了,没必要用这么多人。

    为了进攻下一步的地方方便?你让十几万人走陆路穿越沙漠上千里方便,还是从海上运过去直接从苏伊士运河河口的地方登陆方便?

    就像现在,第二批部队走海路一半从西奈半岛登陆杀运河地中海段和向大马士革进军。

    另一半从埃及方向进军直插开罗和压力山大港,截断奥斯曼帝国对埃及支援的可能。

    这不比从陆路走方便的多了,还节省了时间节省了物资。

    当然大明也没有一次能投送五十万军队的船只。以大明现在的能力能够同时运送四到五个师的兵力那都已经是征集了一部分民船了。

    按照原定计划,大明这边会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把五十万兵力陆续投入战场。

    根据计算,一个半月的时间,奥斯曼那边只能集结二十到三十万军队到达一线。

    大明需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占领埃及、伊拉克地区、阿拉伯半岛、大马士革耶路撒冷、高加索等地区。

    这样一来奥斯曼帝国将会失去一半以上的领土,战争潜力将被最大限度的削弱。

    这种情况下,对方即使想扩军全面动员,因为失去了埃及、苏伊士和伊拉克地区这些钱袋子,也会陷入财政窘境。

    在沙俄的持续进攻之下,其在巴尔干半岛也会面临同样的窘境。

    那么剩下的地方被攻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个时间问题的关键核心就是苏伊士运河被攻陷的时间。

    如果大明能在两个多月攻破苏伊士运河,那么奥斯曼帝国将会没有后方。

    到时候对方的海军被歼灭之日,就是伊斯坦布尔被包围之时。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好像有点保守了,敌人比大明预想的脆弱,苏伊士运河甚至连一个月都未必撑的住。

    而大明这边的进攻节奏就完全被打乱了。

    不说其他的,这要是再过十几天打通苏伊士运河,那大明波斯湾那边的分舰队可能都来不及调过来。

    李信这边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中段堡垒群已经被舰炮轰击了三天,虽然断断续续,但是整个堡垒群能看到的大炮都已经是毁坏的状态了。

    李信也发现了,如果在海军有优势的情况下,这种海岸城市防守起来真的很吃力。

    这种情况下就算苏伊士运河换李信来守,都未必会好多少。

    你炮没有人家射程远,没有人家威力大,你打人家你够不着,人家打你一打一个准,这不就是站在那里挨揍么。

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波斯湾格勒之战

    波斯湾前线,黄得功到达了巴格达南郊四十里处,这时候一列列的火车正在这里卸货,铁路工程人员正在那里紧张的进行铺路。

    铁路没延伸一里,那么就能让大炮少走十分钟,海军的护卫舰正在河道中小心的前行。

    海军不是没有更大的巡洋舰,只是无奈这里的水位,巡洋舰随时有搁浅的风险。

    巴格达的守军本来并不多,只有区区一万两千多人。

    但当得知大明要进攻的时候,这里的奥斯曼官员立刻征召了五万的青壮,并且把附近几个小城的守军都集中了过来。

    现在巴格达城内的防守力量已经到达了七万。

    而大明这边集结过来的兵力还不到一万人,一比七的比例,这应当是一场苦战。

    黄得功打算等集中了一个师的兵力之后在进攻巴格达。

    巴格达守军在为集结了兵力沾沾自喜,其实黄得功倒是希望对方把兵力集中在这里,好为下一步作战节省时间。

    大明的铁路仅仅修到这里,也就是说,跟敌人在巴格达决战是对大明最有利的选择,比起一个个小城的去打要容易很多。

    因为一路上要留下军队占领沿途城镇,所以黄得功这边的进攻兵力不足。

    按照预计至少要七天到十天的时间,等第二批士卒到达的时候,黄得功这边才能发起新的攻势。

    而面前的巴格达城,正是大明最好的目标,再往前战争就进入新的方向了,失去了海上运输的优势又失去了铁路运输的优势,黄得功需要搞定后勤问题之后才能发动接下来的攻势。

    收集马匹骆驼马车等的人员正在努力寻找,可是缺口很大,后勤部跟黄得功说了,预计收集的马车,只够支持一个师的兵力在巴格达附近五百里的作战。

    要想增加作战范围,那就需要等大明这边从莫卧儿地区调运马匹等交通工具了。

    所以黄得功更不能失去现有的铁路优势了,把敌人引到巴格达,然后一战而胜之,那么整个伊拉克地区就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抵抗了。

    不过敌人的集合效率比起黄得功预见的要低的多了,预计最快也要半个月,最慢可能需要一个月敌人才能集结完成。

    到时候自己这边从陆路出发的那一个师也该到了,而且敌人第一批部队准备好,第二批部队也快到了,总不能一直等着吧?

    经过战区参谋的研究,决定采用以大促对方集结的思路,敌人来的慢是因为大明的威胁不够。

    只要大明持续不断的对巴格达发起进攻,那么敌人感受到压力之后自然就会拼命的催促援军加快速度。

    战区参谋部的意思是先把巴格达包围了,然后敌人到时候援军一来,肯定会把咱们这一万多人反包围了。

    到时候大明的援军到了,在包围敌人一举歼灭。

    朱慈烺看到这个计划的时候,直接就慌了,这不是某格勒保卫战么?这样一圈一圈的,玩脱了怎么办?

    不过总参那边看完计划之后认为可行,朱慈烺觉得专业的事情还是要相信专业的眼光,所以也就批准了。

    黄得功这次到前线就是指挥这次作战的,要说一区区一万多兵力包围对方七万士卒加青壮守军的城市感觉好像有点不靠谱。

    其实仔细想你就会发现,这个并不是完不成的任务。

    首先巴格达虽然召集了五万青壮,但是这五万人不过是帮着守一守城墙而已。

    青壮没有进行军事训练,没有组织纪律性根本无法出城作战。

    只要大明不直接攻城就不用担心这五万人。

    而为了指挥这五万人,巴格达城内不得不分出几千乃至上万的军人看着他们。

    所以巴格达真正能出城跟明军打仗的军队也就是万人左右而已。

    虽然同样是万人,但是明军战斗力可是奥斯曼军队的几倍,一万对七万没有把握,一万对一万那还不把对方吃的死死的。

    看着一门门火炮被明军喊着口号慢慢从火车上卸下来,黄得功看了一眼:“炮兵还有多久才能准备好?”

    一边的参谋回到:“炮兵团保正将在凌晨五点之前完成炮位的设置,绝对不耽误明早的进攻。”

    黄得功看了看四周:“给我搞匹马,我去敌人的城墙下看看去!”

    一边的参谋没有动,而是认真的看着他:“将军按照大明战时条例,将军不得亲自前往一线,尤其禁止将军前往一线观察窥视敌情。

    主要将领不得带头冲锋,不得……”

    黄得功摆摆手:“好了,你不用背了,我不去了还不行么!地图室在哪?我要去看地图。”

    参谋领着黄得功进入火车站,这个时候火车站只是建成了一个大体的框架,这里也不是巴格达的车站,而是巴格达东面的一个货运站而已。

    在货仓内,几个参谋正在忙碌的制作着最新的地形沙盘,不断的有人把最新的地形和距离信息汇报过来,各部的位置也都在不断的更新变化。

    看到黄得功到来,一帮人并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按照战时条例,手中有任务的士卒在没有被主将召唤指派任务的时候,应当优先以自己现有的任务为主。

    不必为了表示尊重行礼列队欢迎什么的。

    黄得功走到地图前,看着整个波斯湾的形势,目前波斯湾地区分为三个战场,一个就是两河流域的从巴士拉到巴格达的主战场。

    第二个就是沿着伊拉克和莎菲波斯之间边境线的边境战场。

    这里因为没有直接开战所以只是派兵占领而已。

    第三个就是从阿曼地区北上的军队,这个时候这边已经进军到阿布扎比和迪拜附近的地方。

    这里是阿拉伯半岛伸向波斯湾的一个小半岛,占领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霍尔木兹海峡的一半,另一半虽然在莎菲波斯手里,但莎菲波斯的海军自然没有被大明放在眼里。

    现在这个时代的迪拜可不是后世的迪拜,这里不过是一片荒漠而已,一群阿拉伯的酋长们在这一片当着自己的土皇帝,控制着名下的部落,这里甚至连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

    完全看不出这里将会出现一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