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都督TXT下载大明都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都督全文阅读

作者:奔叔     大明都督txt下载     大明都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0章 分赃方案

    建奴三颗重要的人头分完了,剩下的就是女真八旗的人头了。这一下,所有的人眼睛都是血红的,等着大帅分到自己脑袋上几个了。

    毛文龙就淡然的分配:“给山东官吏留出一百颗。”这话一出,当时屋子里就炸毛了。

    凭什么呀,自己在前苦苦死战,没得到山东一粒粮食一把菜刀,而当初答应的援军更是没有,要不是自己大帅亲自上阵,扭转了局面,现在大家尸骨已经寒冷了,这绝对不行。是大家纷纷抱不平,表示反对。

    也不亏大家有怨气,自从被分配到了登莱手下,登莱巡抚府迟迟不愿意接受这个野孩子,不但不在名义上承认他,而且没有给他一点的粮食器械的支援,现在毛文龙能有如此的成就,全靠他自己和他手下的这些将士,拼死拼活打拼出来的。

    结果这次战功有了,却要分配他们,让他们借光,这放在谁的心里都觉得很难受。

    毛文龙早已经预见到了这种结局,于是就苦口婆心的相劝,从官场规则讲起,再到利益均沾的必要,当然,前世里毛文龙五颗人头,不但没成就他的功业,反倒成了他与山东文官集团彻底闹僵的导火索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发生,要不毛文龙绝对会第一个拿出来以血淋淋的教训,给大家上一堂什么叫利益不均粘的恶劣后果的课。

    苦口婆心最终讲到了眼前情况:“通过我们这一次的胜利,登莱巡抚府一定会接受我们这些人马,将来我们要获得朝廷的支助,拨付的粮饷,都要经过山东登莱的,如果我们不和他们打好关系,让他们看到支持我们,他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那么他们就会继续对我们不闻不问,当地筹措的粮草是不用想给我们了,即便是朝廷拨付的,也会层层扣留,最终损失的还是我们,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最终毛文龙说服了众人,众人就捏着鼻子认了:“好吧,山东对我们有帮助,但我们没看到。”

    “真的没看到吗?”毛文龙就很认真的问。

    好吧,好吧,我们看到了。

    “皇上那要给一百颗。”

    “为什么啊。”

    “因为是皇上坚决的支持我们,这理由怎么样?”

    不怎么样,好在大家还都知道,皇帝是这天底下自己最大的顶头上司,抱住了这个大腿还是有必要的。

    “内阁那也要给上五十。”

    将士们当场大哗,自己辛辛苦苦厮杀拼命,内阁凭什么坐享其成?

    “诸位未来的前程,还要内阁票拟确认的,这个有必要。”

    “兵部那里要给五十颗。”

    “凭什么?”

    “因为兵部在那里运筹帷幄,对我们指挥有方。才让我们取得了这场巨大的胜利。”

    “他们运筹帷幄,指挥有方?我们怎么没有看到?”

    毛文龙就郑重其事的说:“我是接到过兵部战略规划图的,你们没有看到?当然了,那是机密,你们是不能看到的,你让我拿出来看看,当然了,一番战乱,我丢了。”

    面对毛文龙的无耻,大家只能干瞪眼。

    毛文龙就坦然的说:“只要因为我们被兵部领导,为了打好关系——”

    好吧,好吧,那就五十颗吧。

    “工部要给五十颗。”

    “凭什么?”

    “因为我们获得了兵部的刀枪,什么?没有?不,比如说我们当初来的时候拿二百把刀枪可是兵部发的,没有兵部的大力支持,我们怎么能取得这样的胜利?”

    好吧,好吧,因为我们要打好关系。

    “吏部要给五十颗。”

    “他凭什么,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吏部慧眼识珠,才有我们上阵杀敌的机会,这虽然扯的远了点儿,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将来连升三级,可就看吏部了。”

    “好吧,好吧,为了打好关系。”

    “都察院御史台还有礼部要给五十颗。”

    这是不是出圈啦,这和他们怎么也挂不上关系啊。

    “没有都察院,没有御史台的耳提面命,我们哪里来的令行禁止,没有礼部的圣人教化,我们哪里懂得杀敌报国?这作用,大了去了。”

    好吧,好吧,你说有用就有用吧。

    “顺天府要给五十个。”

    “这是为什么啊,这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顺天府尹是我舅舅。”

    啊,是这样啊,那当然有关系了,没有舅舅就没有毛文龙不是。

    “我听说有个叫魏忠贤的,当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总管。所以他也要给五十。”

    一个太监,和这场大胜有关系吗?这是不是给的太远啦。

    毛文龙就解释:“因为魏公公日夜在后园焚香祷告,祈祷各路神明保佑我们,才有了我们这场大胜。”然后毛文龙就郑重其事的指着吕一学道:“记上,记上,就是这个高大上的理由。”

    大家哀叹一片,这也成?

    “因为未来我们的犒赏军饷要从内帑出,魏忠贤可是三店总管啊。”

    好吧,好吧,为了打好关系。

    “客氏也要给十个。”

    一个皇帝奶妈,一个深宫女人都要给了,大家已经无力吐槽,于是就一片鸦雀无声。

    “京城曹粮转运使要给五个。”

    “信王要给五个。”

    一个不受待见的小屁孩也要给,好吧,随你便吧,大家已经无力问为什么了。

    最后连御膳房都被提上来了。

    说到最后,懒洋洋的毛有德提议:“那这个朝鲜铁山的李光道要给几个吧。”

    毛文龙立刻将脖子一梗:“他凭什么呀,接下来我还要找他算账呢。”

    最终,一千人头,送出去了六百,好在还剩下四百,其实这已经足够大家达到自己的目的了,也就没人再说什么了。

    看着一脸委屈的属下,毛文龙也是无奈的很。

    为了生存,现在毛文龙已经没有骨气的四处舔了,就连自己都恶心,但又有什么办法?自己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军头,在大环境如此的情况下,不这样,怎么能在夹缝里生存,怎么能完成自己不被砍脑袋,自己剿灭后金的大任?

    最终毛文龙咬牙切齿的下定决心:“等我以后有钱有粮有精兵了,你们再也拿我没办法了,到时候我砍了一万建奴的脑袋,我宁可喂狗也不给你们一个,大明的官员,一个个的,都是什么东西呢。”

第131章 对待朝鲜

    “现在我们说说和朝鲜的关系问题。”说完了人头军功,说说自己眼前情况已经非常必要了。

    “我们在这里,还算是借住,所以我们一定要打好和朝鲜的关系。”毛文龙定下了基调。

    “如何打好和朝鲜的关系呢,我决定,立刻行文义州,颉问他,为什么放建奴入朝鲜,让我们损失巨大。立刻行文李光道,责问他为什么对我们如此怠慢,行文议政院,告义州节制使潜通奴酋,引兵杀害我大明将士百姓,告李光道阻挡大军进入,与奴酋配合意图绞杀天朝王师,告议政院和朝鲜国王,背弃大明平倭保国之恩,残害大明百姓,屠杀大明将士,告——”

    “没的告了,这国王你都告了,这是最大的了。”毛学礼小声的提醒。

    “他们的神是谁,我也要告。”

    毛文龙现在一转刚刚还对国内的那些官僚的各种舔,转而连朝鲜神明都要告了,这种小人心态,简直让大家目不忍睹了。

    这时候吕一学赶紧上前小声的谏言:“如此逼迫朝鲜,是不是有些过了?”

    毛文龙就一敲桌子:“怎么是过了呢,我认为这还不够,你让我想一想,大家也想一想,再给对方捏造几个罪名,不但要将这个文书传到朝鲜的国王那里去,而且告诉他,我还会将这些罪名,上报到我们的大明朝廷,请我们的皇帝降旨问罪。”然后就气愤的连连敲着桌子:“一帮忘恩负义的家伙,给他们些颜色看看,还真就不知道北了呢。”

    大家就张口结舌,真的是无言以对。

    看看所有的人的表情,毛文龙突然哈的一声笑了:“好啦好啦,大家也不必过分紧张,吕参军,你将我说的给朝鲜的文书,立刻拟定出来,你一定要给我记住,措辞要严厉,语气要理直气壮,绝不可以拿出你文人的那种云山雾罩,含含糊糊的,就给我简洁明快。”

    吕一学就只能俯首接令。

    “但是我刚刚跟你说的,递送给我们朝廷的文书,你就当没有这回事,千万别写出去。”

    这样的处置,立刻让所有的人脑袋里一个两个大。

    毛文龙就得意的道:“这也是兵法,叫做欲擒故纵。”

    张盘和吕一学立刻就明白了。

    毛有德难得的聪明了一回,就在地上跺着脚:“也叫做倒打一耙,是不是这个意思?”

    大家就哄然而笑。

    毛文龙就笑着点头:“话糙理不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然后抬起手,阻止了大家的笑谈,郑重其事的解释道:“现在,朝鲜执行的是侍明不怒金,这就是骑墙,这就是两面三刀,两面都要占便宜。更何况,在我们的大明朝廷,对后金展开经济封锁的情况下,他们还大发国难财,是大发我们的国难财,不断的将重要的粮食铁料等战略物资贩卖给后金,增强后金的实力,让我们无数的大明将士血洒疆场,这样的癞皮狗二小人,我们坚决要给予打击。”

    一提到这件事情,所有的将士都义愤填膺,大家也深深的为朝鲜的这种无赖行径,感受切肤之痛,如果这次不是朝鲜人有意的纵容女真人追击自己,何至于有林畔自己近万父老惨死,何至于象关前三千兄弟为国捐躯。

    “虽然这种国家大事,我暂时没有权力和能力去管,但是我必须为我们现在的处境考虑,这些真小人,其实就是欺软怕硬,我们现在暂时落脚在朝鲜,终究不是一个长久的事情,如果我们显示了软弱,朝鲜人就会立刻冲我们翻脸,将我们扫地出门。这样的结局是相当严重的,也是我绝对不能看到的。”

    然后看了下属下将士期待的表情:“所以我们必须要理直气壮的站在她这里,拿出主人的架子来,和他们先入为主,让他们在气势上就弱我们三分。然后我们再漫天要价,等待他就得还钱。”

    “对,义父说的太对了,对这些真小人伪君子,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就要狠狠的教训教训。”一群义子纷纷七嘴八舌的吼着。

    毛文龙再次敲敲桌子:“其实这样做,最终的结果我们就是互相让步,达到一个我们希望的平衡,这也就是所谓的外交理念,但这种高大上的东西也并不是很高深,也就和做买卖是一个道理,大家互相谈论自己的价格,最终达成一个互相能接受的,也就天下太平。”

    苏其民就伸出头来,小心的问道:“毕竟是两国大事,真要捅出篓子来,遭殃的还是我们,却不知毛帅的底线是什么。”

    做为变相的监军,这一点必须拿在手里,否则将来出个一差二错,自己这两个人绝对逃不了干系。凡是涉及到外国友邦的,在现在的大明国朝的规矩是,不管是有理没理,一顿板子,毕竟要落到自己人的屁股上。这和当初的大明朝廷,已经是截然相反了。

    毛文龙很理解这两个老人的心思,于是就耐心的向他摊牌:“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说的第三件事情,我们的根据地在什么地方。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撤回山东的,无论从为国家牵制后金的战略目标来看,还是为了我们自己这些人将来的发展,这一步是绝对不能走的,这已经取得了所有人的共识。”

    然后转脸面向大家道:“既然我们不能走这一步,那就必须要在朝鲜这个地方,寻求一块我们的根基,然后在这里站稳脚跟,徐徐发展。所以,这一块根基有几个先决条件。”毛文龙就再提根据问题。

    于是毛文龙就掰着指头述说着这块根基的条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是朝鲜人心甘情愿送给我们,以后不至于为这件事情扯皮,这也就是在法理上占一个制高点,也算是名正言顺。

    第二一点,这个地方不能离我们的辽东太远,否则我们就对辽东后金的牵制鞭长莫及,起不到我们这支队伍该起到的作用,那就是对我们祖国的背叛。

    第三一点,这个地方一定要能够联系到山东我们的根据,随时能得到山东我们的顶头上司的支持,让我们有一个坚定的后盾,真正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第四一点,这个地方也要离开朝鲜,否则朝鲜地方官员总在眼前晃的,今天给你出个幺蛾子,明天给你找找毛病,左一个弹劾,又一个上报,那么我成天为这件事情就会烦的不可开交,这会严重的牵扯我的精力。

    第五一点,这一个地方要有足够大的面积,让我们能够源源不断地接收从辽东逃过来的人口,巨大的人口基数,这才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让我们这些人现生现育,大家还一个个都是单身汉,找个媳妇都难,等到我们的儿子长大了,接我们的班,那可真是连热狗都凉了。”

    将五个手指头收拢,自然而然就攥成了一个拳头:“这五个条件我们必须满足,只有这五个条件满足了,我们才能攥成一个有力的拳头,将来将它挥出去,砸烂那个狗屁的后金,成就我们不世的功业。”

    只要一提这句话,所有的人立刻都变得热血沸腾,即便是两个老将也满脸酡红跃跃欲试。

    但想一想这五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大家又咋舌不已,这五个条件缺一不可,但是满足其中的一两条还是可以,全部满足,那绝对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直闷声不响的李光春伸出了头:“大帅的意思,是不是还是那个皮岛?”

    毛文龙就一拳砸在桌子上:“正是皮岛,只要我们在朝鲜合法的拿到皮岛,我们的一切条件就都得到了满足,那才是我们将来发展的根基。”

第132章 议政裕安来人

    朝鲜一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小中华,继承了在中原早已失去的中原文化的正统,所以春节这个节日,也自然而然的被朝鲜所看重,成为朝鲜最大的节令之一,其重视程度,都要比中原人更甚。

    但现在的李光道面对着一个重要的节日,却没有一丝轻松和欢欣鼓舞,反倒是一脸愁容,就好像刚刚死了老子娘一般。

    就在刚刚,大明的那个毛文龙派人来送来一份上书议政院的文本副本,叫什么备忘录,上面就有一条自己的大罪,阻止明军进城避难,有与奴酋勾结,要害大明王师之嫌疑。

    这个罪过可大了,真要是国王和议政院顶不住大明宗主国的压力,那时候就是自己背黑锅脑袋落地的时候啊。

    现在李光道很后悔,后悔当初要么就是大方的违背议政院的文告,直接放大明毛文龙的军队进城,要么就是拼死也不放大明军队进城。

    上面的两种办法,不管是自己当时施行了哪个办法,最少会讨好一面。

    现在好了,两面都得罪了,不管是哪一方面,都要自己背黑锅受处分了。

    打发仆人去叫自己的难兄难弟,倒霉蛋金全石,到现在也没有过来,这更让李光道怒火中烧,是不是那小子看到势态不好,直接跑路了。

    现在,自己必须把这个倒霉蛋儿找回来,黑锅就是要大家一起背,正所谓有难同当,有福我享,这才是官场最颠扑不破的规矩。

    “去找,那个腌臜的汉子就是猫在老鼠洞里,也给我掏出来。”李光道站在大堂上暴跳如雷,现在到处都是婆婆,唯一能拿得出去的也就是这个小媳妇了,谁让当初在城门洞里的时候,这小子在人家的脚底下先熊了呢,要不也不至于走到今天的这个地步。

    正在那个仆人慌慌张张继续出去寻找的时候,金全石捂着头盔兴高采烈的跑了进来。

    看到这小子笑的和茉莉花一样,李光道就气不打一出来,都什么时候了?你竟然还有闲心笑,这是明显的没心没肺,这是明显的想让我这个上司来给你顶缸,你想得到是美,今天我一定要拉你下水,最好在我们一起掉水里的时候,我再踩你两脚。

    结果正在算计的时候,金全石却对着李光道连声道喜:“给大人道喜了,我们的春天来了。”

    给我道喜,给我道什么喜?这倒霉的事情一件连着一件,东边的那一批瘟神就在那里,眼巴巴的想着自己去死,哪里还有喜事可谈?

    结果金全石却大喜的道:“我刚刚接到议政院的文书,请我们出城迎接议政院的通官朴红文大人,难道这不是大喜的事情吗?”

    议政院通官来啦?他来做什么?当时李光道没转过弯儿来,但是只呆呆的愣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这件事情的头尾。

    顶缸的来了,议政院派来人给自己擦屁股善后来了。

    想明白了这件事,李光道不由得神情一阵恍惚,一阵晕旋,这几天压在肩膀上的千斤重担,突然间卸掉了,让他浑身轻松得就像散了架子一样,摇摇晃晃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那种心情,简直想哭。

    想一想这几天自己如地狱一般的生活,竟然不由悲从中来,就像一个妇人哭坟一样,拍打着地面嚎啕大哭,没有了往日的那种斯文文雅,简直就像一个泼妇。

    院子里所有的丫鬟仆妇看到这个场景,全部悄悄的躲得远远的,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来规劝。

    金全石理解自己这个上官此时此刻的心情,当时也不由得鼻子发酸,眼泪也陪着下来了。

    但这时候他还算明白,不是哭的时候,于是就紧走几步,拉起这个李光道,一边规劝着一边提示:“通官大人要求我们去十里长亭迎接,我们赶紧去吧,要是晚了大人怪罪,你我可就吃罪不起了。”

    被这么一提醒,李光道才缓过神儿来,从地上爬起来,对着外面连声吩咐:“赶紧的赶紧的,摆开仪仗队形,迎接朝廷上官。”

    结果就在那些仆妇们开始忙乱起来的时候,金全石却一把拦住了李光道:“大人,大人,上官可是事先通知下官,他们要求我们便装潜行,不可声张。”

    李光道闻听立刻就明白过来了:“对对对,还是朝廷上官明白事情,这是不想惊动了东面的那群瘟神啊。”

    于是赶紧吩咐:“赶紧的找来一辆轿车,我和金将军悄悄出行。”

    这样的轿车家里有,不过那是给内宅妇人预备的,骄帘一放,外面就再也看不到里面的任何状况。

    现在也顾不得两个大男人在一辆乌漆抹黑的车里是一种怎么样的暧昧委屈,两个人不等着马车套好,直接就钻了进去,然后连连跺脚催促:“快,快去南门十里接官亭。”

    车夫答应一声不敢怠慢,马鞭挥动,马车就急匆匆的冲上了街道,然后一溜烟的冲出了南门,向着十里外的接官亭跑去。

    大车颠簸摇晃,里面昏暗漆黑,而且空间狭小,两个人挤在里面,偶尔互相碰撞一下,弄得是灰头土脸,但这个时候已经顾及不得这么多了,大家只要接待了这个上官,将这里的事情一股脑的推给他,那两个人的性命也就保住了,也就是万事大吉了。

    接官亭转眼就到,马车停下来,两个人跟头把式晕晕乎乎的下了车,金全石搀扶着李光道就往接官亭跑。

    进了被青布围起来的接官亭,没有看到威武的仪仗,只看到接官亭里一张矮几放在中间,一个清瘦的官员坐在那里面容冷峻的等待着二人。

    毕竟这个朝鲜实在太小,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李光道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人,这正是议政院的当红通官朴红文。

    按照品级,自己这个铁山节制使是堂下三品(朝鲜官职,三品以上分堂上堂下,说白了就是,堂上三品以上,可以面对国王,堂下的就没有这个待遇,只能有事情召见才能上堂)而这个议政院的通官,不过是五品,跟自己最少差了六级,按照规矩,这个家伙见到自己,应该站起来下跪的。

    但现在这个五品小官连屁股都没动一下,李光道也在这时候丢了上官的规矩,直接冲过去,拉住这个朴红文的手哀求:“朴大人,救命啊。”

    结果这个小官就直接抽出了手,声音冷冰冰的道:“李光道,你可知罪?”

第133章 摸清底细

    朝鲜议政院派来的通官的官职不大,其职责就是和外邦沟通联系的,在城外十里会见节制使和镇营将,这样做就说明,议政院,国王,他们想探查一下现在毛文龙的真实状况,以便采取应对。

    三人见面,这个通官一句你可知罪,当时就将李光道的心弄的拔凉拔凉的,这已经非常明白的说明,议政院已经将一口黑锅带来了,这个通官就是要轮起来,给自己脑袋上来一下。

    李光道二话不说,也不顾自己的品级比这个家伙大,咕咚一声就跪下了,连连磕头:“下官真的不知道自己罪在哪里,还请通官大人明示啊。”

    “明示?这还要明示吗?你在王师危难时刻不予协助,不放王师进关,这个罪还不大吗?”

    侍明不恶金的大政方针,那是暗地里大家互相体会的,是不能摆上桌面的,表明上还是要继续全力跟紧大明宗主国的步调的,自己挡住毛文龙入铁山,任凭他后有追兵陷入危机之地,在明面上来说,的确说大罪。

    不过这时候说,也说无奈,因为毛文龙已经进关了,这是在找人做替罪羊。

    “但我奉来议政院的——”李光道就直接喊冤。

    当时这个通官朴洪义断喝一声:“你不要命啦?”

    就这一句话,李光道就将在嗓子眼已经绝望的心就塞回到了肚子里,然后干脆站起来,直面这个通官了。

    看来自己的怀里的这张保命符起作用了,看来自己是死不了了,黑锅,爱谁背谁背吧,反正我是不背了。

    金全石见李光道起来,自己也爬起来了,他也听明白了,这个锅我也不背。

    通官一见自己的下马威在这个官场老油条面前没起作用,也就不再拿捏,指了一下桌子的对面:“李大人,坐下说吧。”

    李光道就施施然在朴洪义的对面坐下了,金全石就站在了李光道的后面,听着这位通官的下文。在文官面前,武将是没有坐着的资格的。

    “前日得到毛文龙确切的消息,事情已经如此,议政院和国王连夜召开了会议,决定对毛文龙行安抚之策,于是就派下官来处理这事情,做为当事人的您有什么办法吗?”

    李光道就笑着道:“刚刚,我再次得到了毛文龙的文书,言辞非常激烈,大有咄咄逼人之势,下官正愁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应付,这下上面有了章程,下官执行就是了。”皮球就这么轻飘飘的踢了回去。

    在这个非常时期,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干脆什么也不说,才是正经的处理办法。

    朴洪义见怎么的也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只能长叹一声,态度就再变一下,然后小心的询问:“那么李大人,你认为毛文龙的战斗力怎么样呢?”

    这是处理事情的关键,自己来的时候,议政院给出了两个方案,要求自己随时见机行事,最终目的一个,那就是将这个瘟神送走,否则的话,万一后金以追击毛文龙为借口继续南下,攻破铁山,那就是北方粮仓宣川了,而一旦大金到了宣川之后赖着不走,就会让朝鲜的北半部几乎失去,所以,这件事情非常严重,处理起来也一定要非常谨慎。

    提起毛文龙的战斗力,李光道立刻张嘴要说,结果这个通官立刻加了一句:“李大人,事关国家安危,你一定要据实说,否则由于你的错误汇报,造成议政院和国王的错误判断,到时候即便是你有老天爷的护身符,也绝对不能让你幸免。”

    “下官这次也知道事关严重,绝不敢胡言乱语,我一定会据实禀报的。”李光道郑重的说道,然后和金全石对望了一眼,略一沉吟之后,谨慎的回报:“毛文龙手下之兵,是我从没有见过的,大明最强悍的队伍。”

    看到朴洪义皱眉不语。这时候懂得兵的金全石接口道:“要说毛文龙的队伍如何的精锐却也说不上,和内地大明军队相比,没有铠甲刀枪,没有后勤辎重,一个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要说士兵都是勉强。”

    朴洪义很是赞同这个评语,因为即便他坐镇后方,也能想象被大明朝丢到辽东敌后的毛文龙的窘迫。

    “但这支队伍,却绝对可以用强悍来说明,因为,每一个士兵都有必死之心,敢战之气,有着一个复仇杀敌的目标。”然后金全石的脸上就不由得露出羡慕的神色:“一支队伍,有了上面这三个条件,即便粮饷缺乏,装备简陋,但也完全可以称之为强悍之军,精锐之师了。”

    朴洪义点点头:“那么你认为,在象关一战,毛文龙倒底死伤多少才让阿敏撤军?”

    金全石就肯定的道:“据末将所知,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派出000人占据了我们的象关,这是我在向逃回来的象关守军反复询问之后得到的数字,绝对错不了,当时,他们就这000人,然后就在第三天的时候,我在城头上观看,他们又派出一千人马北上增援,如此,凭借着低矮的关城还有我们遗弃的一些装备,就在象关,挡住了阿敏七千镶蓝旗的主力,一万汉人组成的奴才军四天。”

    这样的结局,不得不让朴洪义倒吸了一口冷气。三千人马,就阻挡住了阿敏大军于象关四天,逼迫一向骄傲自负的阿敏不得不回军,这绝对是一个奇迹。也通过这场战斗,可以评估出毛文龙的战斗力是如何强悍了。

    顿了一下,朴洪义谨慎的问道:“现在毛文龙的手下还有多少军队?”

    金全石就默算了一下:“有真正的战斗兵员,八千,老弱妇孺五千。”

    这样的数字,让朴洪义很是疑惑:“毛文龙不是一项兵民不分吗?”

    李光道接口道:“原先的确如此,据我所知,在镇江的时候,毛文龙一共收拢了辽东难民4万,于是他曾经向大明的巡抚王化贞禀报,说是他有兵4万,请求王化贞拨付他4万人马的钱粮。”

    朴洪义就讥讽的笑着道:“这件事情我知道,当时山东的回复是,以民充数,大言不惭,拒绝了他的请求。”

    虚报人数,这在大明的军队里是司空见惯的,但像毛文龙这样,带着00人进入辽东,不过是半年时间,就发展成4万大军,能站住脚就已经让人无法接受了。结果这个气泡吹得大了,不但给上司留下了善于谎报军功的恶名,变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其影响非常恶劣。

    不过毛文龙这个人就是爱吹大气,这也算是他咎由自取。

    李光道继续道:“但据说,在林畔一战,毛文龙性情大变,不但没有将那些老弱百姓驱赶上战场,反倒将百姓组成一个老营,将它们放在了后面,这才让那些士兵认同了他为身后百姓死战不退的口号,取得了林畔大捷。所以,现在在咱们铁山城里,他的队伍就分作两个部分,一个是百姓的老营,一个是真正的战兵,这才有了刚刚金将军说的数字。”

    朴洪义点头:“看来毛文龙取胜还是有些道理的,倒不是一个莽汉。”然后话题一转:“他经过了这一番连续的战斗,丢掉了辽东根基,他是否有回到山东去的想法?”这非常关键,一定要问个仔细,以此才能让议政院做一个最明智的决定。

    李光道和金全石互相看了一眼之后,面对朴洪义一起摇头:“毛文龙不但没有退回大明的想法,而且还正式的提出,鼓励士兵们努力训练,准备反攻辽东。”

    “这是不是欲盖弥彰?”

    “不是,绝对不行,因为我从士兵们的情绪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是不准备回山东大明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毛文龙的手下全是辽东人,正所谓故土难离,如果毛文龙要是回到山东,估计也只能是他那原先过来的百多个手下,其他的人是绝对不会跟他走的,如果就他这几个人回去,那他毛文龙就废了,以毛文龙现在的心机来看,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一个武将,手下没有兵,在大明那就是狗屁不如,在京城里,二三品的武将赋闲在家,混的快沿街乞讨的也是大有人在的,而现在毛文龙手下有兵有将,在这里可以一手遮天,也就绝对不会蠢到这个地步。

    该了解的都已经了解了,其他的一些琐事也就没有必要再说,于是朴洪义沉思了一会道:“你们二位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我这次来也只是为了掌握着第一手情报,并不想直接面对毛文龙,所以我这就回去,向国王和议政院禀报情况,请国王和议政院定夺。”说完了,就站起身,冲着两个人略微的拱拱手,转身就要走。

    李光道可急了,一把拉住天使:“那我等该怎么办呢?”现在问明白,否则又一口锅会飞过来的。

    朴洪义摔开李光道的手,略一沉思,还是交代道:“不要慢待,等待消息。”然后就扬长而去,简直是个烫手的山芋,直接丢给了这两个倒霉蛋儿。

第134章 过年最大

    年三十儿的会议结束了,该安排的都安排了,将领们的工作也做通了,于是毛文龙决定,到军营里去,到百姓中间去,给大家拜个早年,也安抚一下刚刚稳定的军心民心,这可是众将的基础,懈怠不得啊。

    带着两个小的,一面往外走,一面吩咐着张盘:“过年了,这是咱们中国人最大的节日,一定想方设法让将士和百姓吃出一个年的样子,以此来让百姓和将士安心。”

    在中国,吃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同时,吃也能体现一切的关怀,这很重要。

    张盘领命:“我准备下午的时候,将库里剩余的马肉再付出一半,保证大家吃饱吃好。”这已经是毛文龙集团所能做的一切了。

    现在还没有一个根基,因为没有根基,所有的一切来源也就如无根之萍,根本没有保障,好在现在还是冬天,那些在林畔缴获的马肉还冻的住不至于腐烂,这才有现在比至于揭不开锅的局面。

    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啊,现在的马肉已经不多了,下一步,一定要为一万五千多张嘴操心了。

    但这是中国人最大的节令,一定要舍得啊。

    毛文龙点点头:“光有马肉还不行,以前蔬菜和粮食也要分发一些。”

    这样的提议,那张盘一咧嘴,马肉是现成的,还有一些,但是粮食和蔬菜,自己手中真的没有,如果要是必须分发的话,那就要动用那些不多的储存资金,那可是最后的根底,如果花光了,以后有个措手不及,可就难办了。

    看出了张盘这个公库总管的为难,毛文龙就道:“既然已经有义商捐了我们一船布匹,就按照你们说的,给将士们做一身像样的军装,然后将剩余的,也分发给百姓,别的人可以不说,但给孩子们做一件体面的新衣裳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必在这上再花一分钱了,所以,就拿一部分钱出来,到集市上去购买些粮食还有蔬菜,让大家吃一顿真真正正的年夜饭。”说这话的时候,毛文龙特意将购买两个字说的很重。

    现在是非常时期,虽然直接对朝鲜那是喊打喊杀,但在内里,大家知道,绝对不能做出过份的事情让朝鲜驱赶自己。这是一个度,一个微妙的度。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手头就再也没有储存了,一旦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将更加困难。”

    身处外番,还要掌握好这个度,结果就出现了军队既没有当地官府的钱粮支应,又没有放任士兵抢掠的习惯,整个队伍其实就是没有根本的,所以,掌握在手中的那一点点珠宝财富,是最后就急,无论如何不到了火上房,是不能动用的。

    好在现在还是冬天,普通的百姓手中还多少有些余粮,沿途来的时候,有百姓还拨了树皮的,而一到了开春,那才是真的灾难开始,现在手中的这点余钱,当初是准备敬奉给铁山官员的,而张盘带着十个勇士冒险,也不愿意将这笔钱拿出来的原因也在这里,为即将到来的春荒做些准备。正所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自己的这个大帅,就这么轻飘飘的将未来的应急储备拿出去,一旦灾荒来了,大家将束手无策。

    毛文龙也知道这个道理,在这个时代,百姓有两大难过的日子,一个是春天,一个是秋天。

    春天青黄不接,饥荒就会流行,这是天灾。秋天,官吏上门催逼,敲骨吸髓,这是人祸。

    时代就是这个时代,上下五千年,一直到后世的80年代都是这样,这已经成了一种自然规律,等到不久的将来,大明财政再难支撑之后,就要对农民三大征了,一亩只能出产两钱银子的土地,却要缴纳四两三分,那才是真正灾难的开始,哪里像后世八十年代后,百姓种田,国家不但不收取田租赋税,还要给予补贴呢。

    不过那都是后话,现在就要顾着眼前,士气民心是第一的。

    毛文龙就挠挠脑袋,想了想之后,还是坚定了自己的做法:“以后的事情以后说吧,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年,过好了,会给百姓将士们一个好的希望,就会让人们有士气有盼头,如果过不好,不但让百姓沮丧,也对我们失去信心,所以,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你下去办吧。”

    不知不觉之间,毛文龙又恢复了他原先的那种一人独断的行事作风。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些事情需要民主,但有些事情,你跟他们解释,他们也不理解,那只有自己乾纲独断了。

    看到大帅神色坚定,张盘也就不能再说什么,拱一拱手,急匆匆的回到自己的办公点,开始盘算手中的余钱到底有多少,在这个兵荒马乱米价腾贵的时候,到底能买多少粮食?

    现在的市面很紧张,本来这铁山北面有龙川南面有宣川这两个巨大的产粮地,按常理来说,这里的粮食应该非常丰富,价格也应该很低了。

    但是因为朝鲜国王的态度,这两个地方不但要供应朝鲜北方的粮食,而且变相的,还要供应着后金,如此一来,粮食就显得不足了。而这一次,一下子涌进了1万多口,这当然也就引起了市民的恐慌,于是粮食价格也就自然上涨,原先五钱银子的糙米,这时候已经都翻了倍了,所以张盘手中的那点钱,的确是让张盘头疼。

    毛文龙不去管张盘头疼的事情,打发走了他之后,转头对着毛学礼道:“百姓的安抚你一定要注意,而且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们这一场战争的胜利的消息已经开始传遍北方,我想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大量的辽东难民向我们涌来,我们的人口将急剧扩大,你的老营规模也将爆发式的增长,所以,民心的安定就全靠你了,我对你的要求不多,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让百姓饿死在我们老营的现象发生。”

    毛学礼就一咧嘴:“就这要求还不多,这已经是顶了天的要求了。”紧追父帅几步:“既然父帅已经看出了未来我们人口的爆发增长,就应该收紧我们所有的物资为将来做准备,所以,我还是比较赞同张盘的建议,能省一些就省一些吧。”

    毛文龙就皱眉:“张盘是管着钱粮的,他的小心眼是因为他的工作逼迫的,然而你怎么也这么说?难道我刚刚说的还不明白吗?将来的事将来再说,这个年,一定要过的红红火火。”

    毛学礼就不再吭声了。

    正在两个人闷声往前走的时候,吕一学又急匆匆的回来了,对着毛文龙拱手施礼:“参见大帅。”

    毛文龙就站住了脚步:“你不是刚刚才走吗?怎么又回来了?”

    吕一学就神色凝重的禀报:“刚刚我们的一个派去监视李光道和金全石的兄弟回来禀报,他们俩个就在不久前悄悄的出了南门,到十里接官亭见了一个人,然后三人密谈了一番之后,又分头走了。”

    因为在人家的地盘,就要随时掌握人家的脸色,以便随时采取应对措施,这一点相当重要。

    于是毛文龙在进入铁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吕一学教学的时候最精明强干的兄弟,对铁山所有的文武官员进行监视,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立刻向自己汇报。

    现在得到这个消息,毛文龙就皱眉思考,好久之后,抬起头问吕一学:“那个第三个人向哪个方向去了?”

    吕一学回答:“向南去了。”

    “李光道俩个人呢?”

    “他们回了铁山城,然后开始寻找人手在街上大肆采购。”

    毛文龙点点头:“看来那个陌生人是朝鲜京城来的,而李光道俩个一定是得到了什么指示。”

    吕一学肯定的点头:“大帅应明,一定是这样的。”

    “看来风向变了,既然这样。”毛文龙就叫过王小二:“小二,去告诉张盘,不要再心疼他的那点私房钱了,让他等着接收物资吧。”

    然后对毛学礼和吕一学道:“人就是这样,对一些人,我们要用尊重来换得友谊,而有些人,你给他点脸色,他就跟你装逼,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一顿之后,就乖的和狗一样,就是一个贱。”然后神色轻松的道:“天大地大,过年最大,走,我们去看看百姓去。”

第135章 百姓的年

    “天大地大,过年最大。”王老太太嘀咕着走进了自己破败的“家”:“孩子,看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一个半大的小男孩就欢叫着从士兵帮助搭建的窝棚里迎了出来,张开双手抱住了奶奶:“奶奶,今天晚上我们吃什么?”

    王老太太笑着拍拍孩子的小脑袋:“今天是大年三十,今天我在菜市场捡到了一小把菜叶,今晚就可以炖上一锅马肉了。”铁山菜市场的菜叶也成为了稀罕物了,因为难民去那里捡的太多了,王老太太能有如此收获,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小子原先的高兴就立刻一扫而光了。“还是马肉啊,奶奶,就不能吃点别的吗。”

    奶奶就笑着一拍小孙子的脑袋:“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托了大帅的福,吃了今天肉,竟然就说出了这样忘本的话,真的不行啊,你忘记了来的路上我们的艰难了。”

    一面说,一面往窝棚里走,神情也黯然了。

    从老家听说镇江有王师,一家子就拖家带口的往镇江赶,也好不受那些野蛮人的欺辱,结果刚刚到镇江还没安定下来,建奴就杀了过来了,一家子就跟着毛帅接着跑,结果自己一家是幸运的,听说那些还对建奴心存侥幸的百姓邻居,据说就都死了。

    一路跑一路厮杀,自己的儿子死在了战场上,自己就准备和孙子一起被驱赶上战场的时候,毛帅开恩了,让自己这些老弱妇孺躲到了后面,然后在一场大胜之后,大家继续跟着毛帅向南跑,这一路跑下来,就到了朝鲜的这个地方。

    好在毛帅恩德,没有饿着大家,每天分给大家一斤马肉,自己心细,将马肉和着沿途挖到的树皮啊,草根什么的煮着吃,然后将省下来的留着以后没有的时候应急。

    今天早上的时候,公库那里说是今天过年,又多给了一斤马肉,领来之后,老太太去集市上捡了点菜叶,准备煮上半斤马肉,省下的还是留着,现在,自己已经悄悄的攒下了不下十斤马肉了,这是将来青黄不接时候应急的,谁知道公库那里还有多少呢。

    马肉是好,但这东西硬,吃多了不成的,应该让孩子吃点粮食。可是,公库那里没有这东西分发,自己也根本没有钱去买,也是没办法。

    一瓦罐菜叶马肉炖好了,香味弥漫了整个漏风的窝棚,是吃三十饭的时候了。

    于是,打了一下心急的孙子,老太太先将瓦罐向着北面摆好,也没香烛,只能用三根树枝代替了,摆放好了,老太太洗了手,拉着小孙子小孙女规规矩矩的向北跪下,然后双手合十,没说话呢,眼泪先流了下来:“老王家的列祖列宗啊,年三十了,我向您汇报一下,托毛帅的福,列祖列宗在天保佑,我总算把王家这最后的两根苗拉扯到这里了,大的没了,小的还在,没吃饱过,但也没饿死,也没在战场上丢了,我嫁给你们王家,也算对得起您了,还希望您在天之灵继续保佑我们,让王家的根苗好好的活下去吧。”然后不断的给祖宗磕头。

    这些都做完了,王老太太又拉着小孙子转身,冲着毛文龙住的方向跪下:“感谢大帅让我们这老的老,小的小活下来了,我祝您长命百岁公侯万代。”

    百姓是最淳朴的,他们不会去探究这样的日子是为了什么,他们只会感恩在这样的年月里,是谁能让他们活下来的。

    “哈哈哈,长命百岁不敢,公侯万代不敢,但您老的祝福我受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在窝棚的门口响起,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那里。

    老太太抬头看去,却不是自己的大帅还是谁?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上前一步又要跪下:“大帅新年吉祥,大帅新年好。”

    毛文龙连忙拉住了老太太:“让您这么大年纪的人跪拜磕头,我可不敢承受,那会要了我的命的。”

    老太太赶紧朝地上呸了几口:“可不敢这么说,可不敢这么说,大帅,赶紧呸两声,和神明说您是无心的。”

    看着一脸焦急惶恐的老太太,毛文龙不得不赶紧跟着呸了两声,然后拉着老太太的手找了一个树墩坐下:“早上发的过年肉领回来了吗?吃饱了吗?”

    老太太赶紧回答:“领了领了,两份,我和小孙子的都有,托大帅的福,吃的饱的。”然后一指那个还没动的瓦罐:“我在菜场捡了菜叶的,熬了一锅马肉粥,准备拜完了祖宗,就和孙子孙女好好的吃个年夜饭。”

    这时候那个小孙子扬声问到:“大帅,有米饭吃吗?我想吃米饭。”

    老太太忙打了一下孙子:“别听小孩子胡说,没肉吃的时候想肉吃,这有了肉吃了,又想米饭,这都是惯出来的毛病,大帅不要介意。”

    毛文龙哈哈一笑,拉过这个小子:“年夜饭还早,现在不是吃的时候,再等一等,一会就可能有米分了,到时候吃上一锅米饭,那才叫年夜饭呢。”

    正说着呢,去张盘那的王小二风风火火的跑了来,难得一脸兴奋的大喊大叫:“大帅,快过去看看,朝鲜人送来东西了,送来好多好多东西。”

    能让这个苦难深重而变得抑郁了的王小二如此欢呼雀跃,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毛承龙就焦急撑着脖子问:“都什么好消息?”

    毛文龙就施施然站起来,神色平淡的打了掸身上的尘土,然后对着王老太太娘三个说道:“年三十要吃上一顿真正的饭,我现在就可以向您承诺,您只要呆一会儿,到公库那里去,去领上好的白米。”

    这样的喜讯,让王老太太娘三个实在是欢欣鼓舞,王老太太却连连说道:“这已经很好了,这已经非常好了,就不必麻烦大帅破费了。”

    毛文龙就哈的一声:“你老人家就放心,这一次不是我破费,而是有人心甘情愿要破费的。”

    然后就让两个小的迫不及待的连拉带拽的拽了出去,留下了娘三个充满了疑惑。他们实在是弄不明白,还有谁愿意这么破费呢?

第136章 好东西是敲打出来的

    毛文龙被两个小的拉到公库前,迎接他的不是张盘,而是满面春风的李光道还有金全石。

    这两个人老远就打躬作揖:“毛帅新年好,毛帅新年吉祥,给您拜年迟了,还请毛帅不要怪罪。”

    毛文龙也是脸上笑的和茉莉花一样,连连拱手回礼:“大家新年同好,我祝二位新年发财,升官大吉。”当官不打送礼人,抬手不打笑脸客,再说了,这都过年了吗,即便有天大的仇怨,在这时候也都应该放下,不给对方添堵,也不给自己添堵,这是人情规矩。

    看到一向疾言厉色的毛文龙,对自己两个人如此谦恭有礼,当时两个人笑得更欢畅了,“借大帅吉言。”两个人欢喜的拜完年,然后就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礼单:“难得天朝上官在我这个小地方落脚过年,真是荣幸之至,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点点薄礼,犒赏一下大军和百姓,还望大帅不嫌弃东西鄙薄,敬请笑纳。”说着,双手递给毛文龙。

    毛文龙就恭敬的接过来,展开来瞄了一眼:“精米三千石,豆五百石,各色蔬菜鱼虾一千石。”然后后面还附上一个小单子,上面是一些古玩玉器等等,还有五十坛子美酒,一看这就是给自己的。

    “东西粗疏,还望大帅不要推迟,正月初二,我们两个在醉春楼设下酒宴,宴请诸位上官大家一起过年。”

    对于这些礼物,毛文龙表示了非常满意,对于给自己的东西,当然也欣慰的笑纳。至于宴请的问题,干脆就免了,因为双方虽然现在笑脸相对,但心中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恨不得直接上去扇对方几个大嘴巴,要是真坐在一起,难免相看两相厌,别双方在酒桌上再打起来,那可就不美了。

    于是毛文龙就笑着道:“两位的礼物,本帅就收下了,至于酒宴的问题,我们这些粗汉实在不是什么高雅的人,别丢了的诸位的脸面,再者说了,我们的士兵百姓刚刚经历大难,还需要我们这些人安抚,到时候我们去酒楼高歌欢饮,而让百姓将士清锅冷灶,容易造成将士和百姓的反感。”

    看到两个人还要邀请,毛文龙就道:“大过年的,我已经决定带着我的属下们,坐镇在军营之中,看着每一个人不能出营地半步,以免出了什么乱子,给铁山百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此话一出,李光道和金全石互相望了一眼,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

    其实两个人最怕的就是毛文龙物资奇缺,在这过年的时候,不愿意弹压这些手下,让这些人上街,到时候,这些骄兵悍将在街市上进行抢掠,那样的麻烦可就大了。

    但是毛文龙承诺了,他将亲自坐镇在军营之中,不让这些骄兵悍将和那些无路可走的百姓上街闹事,这真是天大的好事。于是两个人再次拜谢。

    这时候李光春小心的提道:“前些时候,你我双方有些误会,尤其是我在没有得到朝廷发来的公文,让毛帅在外面担惊受怕。”然后就一脸痛苦的解释:“都是职责所在,下官实在是没有办法。”

    毛文龙就大度的挥挥手:“事情都过去了,那就让它过去吧,现在你我两家一家亲,还提那些做什么?”然后看着两个人期期艾艾的还是不肯走,就再次大度的道:“我一会儿就命人行文,将关于二位的那个文书撤回来,都是一场误会吗,解释清楚了,也就是了。”

    得到了这个承诺,两个人才算是彻底的松了一口气,于是千恩万谢的约了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好好的聚一聚之后,放下了物资带着手下人,一溜烟儿的跑了。

    毛文龙就走进了公库的院子,院子里果然是堆积如山的粮食,还有各色蔬菜。张盘正忙得满头大汗,和抓了劳工的吕一学李光春在清点整理,计算着应该发放的数目,准备向老百姓们发放。

    一见到毛文龙进来,三个人赶紧过来,一脸欢喜的向毛荣道喜:“有了这一批物资,这个年总算能应付过去了。”然后张盘一指放在角落里的几个小箱子:“这是那两个家伙单独给您的,一会儿我让两个小的抬回到你的住处去。”

    毛文龙就走到这几个小箱子跟前,随便打开一个,却是一箱子的头面首饰,看来这两个家伙是真的急了,估计是将他们家家属的首饰都拿出来了。

    看到箱子里有一只精美的玉簪,毛文龙就顺手拿了起来,然后将箱子盖上,对着张盘道:“我还是那句话,现在是非常时期,我必须以身作则,不管是我缴获的,还是别人送给我的,都要归于公库,将来我需要的时候,我不过是在支取一下,你现在就将这些东西记上账目吧。”

    然后就吩咐毛承龙:“你去把毛学礼喊来,咱们现在就计算一下,看看这一次给百姓发多少米为好。”

    毛承龙就一溜烟儿的将这个消息向毛学礼报告去了。

    李光春走到身边,感慨的对毛文龙的:“上午的时候,我们还多少担心您刚刚发出的那个文告,会让我们和这个铁山的官员们关系更加僵化,却没想到,这转眼之间,对我们怀有敌意的一帮家伙,就将如此丰厚的物资送过来,这人啊,真的是没法说。”

    毛文龙就笑着道:“对人就要出于坦诚尊重,对奴才,就要皮鞭木棍,而那些两面三刀的,你不拿出霹雳手段,怎么能显得我们菩萨心肠?像这种白眼狼,我们就应该时常拿出棍棒来,随时的敲打敲打他们,让他知道知道我们的厉害,才能对我们恭敬有加。”

    李光春对于这样的点评,表示不置可否,在他书呆子的脑海里,友邦是需要大度宽容的,即便是自己吃亏,也要在面子上显示出自己天朝上国的风度,哪里像这个大帅一样,对人家呼来唤去,还要腹黑一顿?

    “其实,我那措辞严厉的一份给他的文书,就是在敲竹杠,你看一看,轻飘飘的一纸文书,就获得了这么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决定,这一次就放过他了,但是出了正月,我一定还要找个借口,再狠狠的敲打敲打,有时候,利益是逼出来的。”

第137章 百姓之心

    晶莹洁白的大米,如珍珠一般流进王老太太那个破瓦罐里,让王老太太因风霜凄苦而布满皱纹的脸,难得的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每一个人一斤米,这娘三个就有三斤,就完全可以喝上三五天的米粥了。

    这样的精米粥,自己得有多少年没有喝过了?自己快连它的味道都忘记了。

    领完了米,从队伍里走出来,远远的看到毛文龙带着两个小的,背着一个小小的口袋正在往外走。

    王老太太不由得双膝跪倒,声嘶力竭的发自肺腑的喊道:“毛帅大军常胜,毛帅公侯万代。”

    领到米和正在领米的人,看到了毛文龙的身影,也一起发至肺腑的跪倒,发自肺腑的向毛文龙喊出了这样的祝福。

    毛文龙的脚步就顿住了,慢慢的转过身,眼角不由的湿润。

    这就是大汉民族的百姓,他们是坚韧的,只要能让他们半饥半饱,他们就能坚韧的活下去。

    他们是宽厚的,虽然自己的兵曾经盘剥过他们,欺凌过他们,视他们为草芥,但是他们却在这时候宽恕了自己所有的恶行。

    百姓们也是最懂得感恩的,不过就是一斤米而已,却换来了他们最真诚的祝福,不要以为这只不过是一句轻飘飘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话语,这一声声祝福,却恰恰是沉甸甸的,一颗又一颗百姓的心,从此以后,这些人将追随你从生到死。

    高高的举起手,两手握成拳头,举国头顶,然后深深的弓下腰,一揖到地,这是他对这些真心对待自己的百姓,唯一的回报。

    带着他们活下去,那不是自己对他们的回报恩赐,那是自己这个大明将官该尽的责任。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百姓感恩戴德声中,毛文龙带着两小逃跑一样的回到了自己的驻地。

    小院子安宁整洁,王强就门神一样站在门口,肩负着他警戒的任务,现在这里已经是中枢重地,轻易是不能让闲杂人等进来的。

    进了院子,看到灶台间热气腾腾,根本就看不到里面的情形。

    这肯定又是王语嫣姑娘在给自己几个人做饭。

    当初自己在林畔的时候,不过是顺嘴说了一声,让他们兄妹跟着自己,结果,他们兄妹就真的跟了自己,本来他们是希望能够跟在自己身边,增加一下活命的机会的,但是那个憨厚耿直的大牛,却战死在了沙场,这真是命运弄人。

    进了屋子,果然看到王语嫣在锅台边忙得乱转,毛文龙就提了提鼻子闻了一下,惊喜的发现,今天从锅里飘出的那个马肉的味道,竟然有了盐的滋味。

    盐乃百味之首,一锅美味的肉粥,没有八角花椒是行的,但没有盐,是万万不行的。现在整个团队施行的是公库制度,尤其紧缺的食盐,更是重中之重,每个人每一天的定量,只能让你知道盐的味道,剩下的根本就不可能如此奢侈。

    毛文龙为了以身作则,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给百姓和将士做一个示范,以便平息可能出现的混乱,所以每一天吃的饭,也是寡淡无味。

    今天竟然能在蒸汽里就闻到盐的味道,这让毛文龙真的是谗言欲滴,于是就伸长了脖子,将脑袋伸在蒸汽里,狠狠的吸了几口,还咂吧咂吧舌头:“如此美味,也不知道你放了多少盐。”

    王语嫣就推了一把这个谗言欲滴的家伙:“上面分下来的盐实在是太少了,今天我将分给我的一块布,拿去市场换了一包盐回来,你先进屋等一等,马上就开饭了。”

    得到了那个义商的捐赠,按照毛文龙的规定,将士们每人做一身统一的军服,这样能够让所有的将士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剩下的一部分,毛文龙吩咐给每一个百姓尽可能一块,哪怕只是能够做一双鞋面也是好的。

    王语嫣的身份有些特殊,一个女子,当然不是将士,所以她不能获得一身衣服的布料,但是王语嫣又给毛文龙做杂务,这也算军人系统,于是和毛学礼商量了之后,折中了一下,就给了她十尺布,让她自由决定。

    没想到这个细心的女孩,竟然将这十尺布拿到集市上去,换了一包珍贵的盐巴。这让毛文龙感觉到心里暖和和的。

    于是就站在锅台边,顺手从怀里拿出了那个玉簪:“今天李光道那个家伙给我送礼,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有女人的簪子,你看看我,也不能用这个,就给你吧,算作是抵尝你的十尺布,也算是在未来的一些时候,给我自己打个好牙祭。”

    王语嫣连看都没看一眼,依旧忙活着自己的事,嘴里说道:“我这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戴上这么珍贵的东西,别再是招贼惦记了,你还是留着吧,将来可能用得上。”

    这事情就比较尴尬了,毛文龙就站在那里,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真的是有些手足无措。

    好在这时候,毛承龙跑了进来,大呼小叫的拉着王小二,站在锅边捞肉吃,吃的是稀里哗啦,王小二拘谨,却是站在一边没有动。

    这样的举动,倒是岔开了这个尴尬的话题,毛文龙就掂了掂手中的玉簪,将它放到锅台上,然后让小二将米袋子打开:“今天我们好好的做一顿大米干饭,如果要是浇上肉汤,那真的是美味无穷,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我老家苏州的盖浇饭。”

    “如此美味,我倒是想尝一尝。”话到声到,李光春迈步进来。

    “大帅家乡的美味怎么能少了我的一份口福?”苏其民和丁文礼双双进来。

    “义父家的饭一定好吃,我们兄弟却要蹭上一顿。”毛承禄说完,身后的毛仲明和毛有德互相搀扶着进来,当然也少不了毛学礼。

    “下官刚刚忙完,正要汇报一下工作,正所谓赶口不如撞口,讨绕讨扰。”张盘和吕一学进来找着借口。

    刘继祖、官养栋、章得化、杨春、定有功、洪文贵等进来:“老家丁就是该吃东家的,这样的年夜饭,按照规矩是要和东家一起吃的。”

    就像变魔术一样,原先的00多幸存下来的兄弟二十几个人,就一起呼噜呼噜的进来,一面给毛文龙拜年,一面毫不客气的在屋子里找好了自己吃饭的位子,等着开饭了。

    原先毛文龙威仪也很重,大家见到他都如老鼠见到猫,当然不敢这样。但至从林畔之后,毛文龙像变了个人一样,在军事战阵上依旧勇猛威武无比,但在平时,却变得随和起来。

    本来都是粗鲁的汉子,就受不得这种威压约束,等到毛文龙略微改变,大家也就蹬鼻子上脸,将原先那种上下森严的等级都抛去了九霄云外。

    其实现在的毛文龙,很是喜欢现在的这种氛围,在军纪上,绝不含糊,但在平时,还是打成一片为好。尤其大家都是光棍汉,能在一起说说笑笑,也能缓解一下孤独寂寞不是。

第138章 扩展人脉

    过年了,一起厮杀,在血火里走出来的幸存兄弟,聚在一起好好的吃一顿,没有人能够拒绝。

    “肉有,饭有,只可惜没有酒,否则我倒是可以破个例,和大家喝上一口。”有肉有菜,但没有酒,这多少有些遗憾。

    结果王强在外面吆喝一声:“酒来啦——”

    王文龙就感觉到了惊讶,什么时候有了这种奢侈的东西?

    张盘解释道:“大帅你忘了?李光道那家伙额外送了五十坛子的美酒,这可不能充公,所以我就搬过来了。”

    毛文龙就大马金刀的坐到了炕上,敲着桌子喊道:“拿碗来拿碗来,我是大帅,特殊照顾些酒还是没有问题,今天我就请大家喝。”

    这样的决定,立刻换来了大家的一片欢呼。

    “光春兄弟,你叫你那手下的八个营头也叫来,我们一起痛饮。”

    李光春突然间面容严肃,深深的给毛文龙施礼。

    这个突然间生份的举动,倒是让毛文龙感觉到纳闷:“怎么了?”

    李光春站直了身子,郑重的道:“大帅,如果您依旧说我的手下,我的手下,那就说明您不将我当您的兄弟,当您的手下,既然如此,我现在就请辞。”

    毛文龙一愣,这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于是赶紧一把拉住李光春的手:“都怪我,都怪我,我这个大帅就是粗鲁的汉子,口没遮拦的,好吧,光春兄弟,你现在教我们那八个营头兄弟喊来,我们一醉方休。”

    李光春这才高兴的去了,不大一会儿,那八个矿徒营头呼啦啦的进来,但转眼之间,大家又尴尬了,本来屋子不大,就这转眼之间,已经挤得满满当当,大家别说坐着了,即便是站,都几乎没有插脚的地方。

    这时候,王语嫣进来对着大家说:“今天外面也不是很冷,星星也非常亮,大家不如到院子里去,一边数着星星,一边喝酒,也算是一个趣味。”

    毛文龙就击节叫好:“还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就将这一件事情说的如此文雅,既然有如此文雅的事情,那我们这些粗汉也就附庸风雅一番。”然后一面下地找鞋,一面说道:“既然是风雅的事情,一会儿一定要每人作诗一首。”

    结果苏其民第一个打趣的道:“诸位慢用,我营里还有些事情,告辞告辞。”

    他这么一说,所有的汉子都一起向毛文龙施礼:“我现在肚子疼,不想吃了。”

    “我现在想睡觉。”

    “我现在——”

    然后大家一起哈哈的开怀大笑。

    毛文龙就再次冲着大家笑道:“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大家的各种毛病都丢了吧,我们今天就是喝酒,谈杀人,谈打仗,谈快意恩仇,怎么样?”

    大家就一起轰然叫好。

    有酒当歌,不去谈那些战死的,如果一直谈论那些,大家只能变得沮丧而没了前进的动力。虽然那些战死的,是自己最亲密的兄弟伙伴袍泽。

    明朝其实已经有了烈酒,不过按照当时的酒的度数,还是和后世不能比的,尤其,当时的酒都是纯粮食酿造的,根本不是化工原料勾兑,真的是喝了不上头。

    伶仃大醉之后,毛文龙也不知道这些兄弟们什么时候走的,自己是怎么样爬到炕上去的,只是感觉被窝松软,火炕温暖,舒服得让人想哼哼,这是自从穿越过来,唯一没有军情战事,没有让人头疼的公务,让自己就这么轻松的入睡,于是就将手脚摊开,放开身上的每一个骨头,放松紧绷的神经与肌肉,转眼之间就鼾声如雷。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一,新的一年开始了,天启二年的大幕正式拉开。

    睡得舒服,浑身就显得无比慵懒,就更不想动了,睡觉睡到自然醒,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曾经是自己努力追求的奢望,现在可以实现了。

    翻了一个身,准备继续睡下去,远处却传来了鞭炮的声音,刚开始的时候,毛文龙不由得霍然起身,以为又是战场上火铳的声音,但猛的响起,这是过年的鞭炮,于是就一头栽倒,将被子扯起来,盖在自己的头上,准备再睡一会儿。

    还没等他迷瞪呢,毛承龙就推他起来,说是百官百姓都给他拜年来了。毛文龙就只得坐起来,在两个小的配合下洗漱了一番,然后就站在大门口,开始迎接那些给自己拜年的,送走了一拨又一拨,到了中午才算结束,结果又将毛文龙累的跟个狗一样。

    下午的时候,整个院子才彻底的清静起来,但毛文龙也不能再睡懒觉了,于是就坐在火炕上,对着王小二道:“去给我薅几只鹅毛来,我要写几封信。”

    毛文龙本来是武进士出身,可谓是能文能武,残存的记忆和习惯,让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书写功夫,不过现在拿起那个毛笔写信,让现在的毛文龙感觉是一种受罪,于是就开始偷懒,让两个孩子去给自己找几只鹅毛,做个鹅毛笔,这样写起来既省纸张,又能快捷。

    两个孩子不大一会给抱了一只鹅进来,因为毛文龙并没说清楚,自己到底要鹅的哪一只毛,结果两个孩子一商量,干脆弄一只鹅来,自己的大帅要哪个拔哪个吧。

    毛文龙就薅了几只翅膀羽毛,然后用小刀子削尖了,在纸上试了试,感觉到柔软度很适中,就开始写信。

    两个孩子看着新鲜,一个磨墨。一个给摊开纸张。

    毛文龙要写的第一封信,不是向坐镇广宁的王化贞报警,自己说的,那苏其民已经该派人去报告了,自己也就没有必要瞎操心。

    尤其这种操心,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与其如此,不如不做。

    现在他要写信给京城的舅舅沈光柞。

    自己的这个舅舅,虽然不太待见自己,但毕竟骨肉相连,在紧要的关头,还是能够支持自己一把的。

    前世的毛文龙之所以最终失败,是由他绝对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就比如过于自负和跋扈。

    跋扈是对同僚,最终上升到对文官集团,对朝堂上的那些大佬。

    而自负就是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比如说沈光柞,在毛文龙逆反的心里,自己就是想不依仗这个强势的舅舅,便能做出一番功业,其结果就是,放着朝中现成的奥援不用,最终弄的毛文龙众叛亲离,在袁崇焕杀自己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为自己喊冤,没有一个人为自己鸣不平,这是做人的失败与悲哀,包括自己的这个舅舅。

    现在,毛文龙已经改变了想法,就是要拉住所有能拉住的人,成为自己的奥援,在平时,在朝堂上给自己把把风,在关键时候,能出来替自己说话,比如现在的这场大功,如果没有朝堂的人替自己说话,最终的实惠还是要打折扣的,这是毛文龙绝对不能容忍的,这一次,一定要将这场功劳实现利益与功劳最大化。

    于是,现在的毛文龙就在修复和舅舅疏远的关系,让舅舅沈光柞成为自己朝堂的代言人。

第139章 请派监军

    毛文龙静下心来,给自己的舅舅,顺天府尹沈光柞写一封感情充沛的家书,这封信没有像当时的文人那样,写的是之乎者也,就是平白的话娓娓道来,从小的时候开始写,写自己这个舅舅如何对自己的照顾,那是亲情满满,煽情无限,就算是铁石心肠看了这封信,也会被这种浓浓的亲情所感动的。

    亲情叙述完来,那就要谈一些正事了,继续提笔前,警惕的看了看屋子里的人,还好,就两个小的,毛承龙虽然认识字,但他没心思看自己写信,现在蹲在地上逗鹅呢。

    王小二依旧执行着他的任务,给毛文龙摊开书信烤干,但从他的眼神和表情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孩子不识字的。

    于是,毛文龙继续写下去,首先向舅父大人,叙述了这次连番战斗的经过,这次大战,屡经挫折,才有了这场最终的大胜,所斩获都是事实,但安费扬古的死,的确是自己的功劳,但不上报的原因,因为这个太过让人怀疑,让人嫉妒。如果上报上去了,不但对自己的现在没有好处,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好处,权衡利弊之后,才做了这个决定。但是还是在话里话外,请求自己的舅舅将这个事实作为闲谈的论调,在京城散播出去,这就叫虚虚实实,让大家在怀疑中,也能肯定自己的成绩,变相的在舆论上给自己加分。

    第二件事情,就是请求自己的舅舅代替自己,向天启皇上请求给自己派一个监军。

    大明向军队派监军的规矩早已有之,究其原因,还是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无论那个朝代的皇帝对武将都绝对不信任,尤其在这个大明发展到后期,对武将的鄙视与防范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几乎剥夺了所有武将自主的机会与权利,各地督抚全都是文官。

    而即便是这样,朝廷对武将依旧不放心,于是在各个军头的身边,堂而皇之的设立了文人监军(这个时候还不是太监呢)。

    结果这已经成了大明军队里最打击士气,也是最坏事的一个恶劣行径。

    当一个一心为国的人,却被明目张胆的监视,那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而这个监军,在原则上,只是负责监视将领的一言一行,然后将这些东西会报上去。

    但正是因为重文轻武,文官们有一种自来的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他们总感觉到自己的能力要远远高于这些粗鄙的武将,于是在军事上就开始指手画脚,干脆凌驾于这些打仗的将军之上,儿武将只要违拗一点,便是喊杀喊打。在大明,监军杀大将的事情时有发生,屡见不鲜。

    然而作为朝廷,却不为冤屈的武将做主,文官杀了武将,杀对了,当然是褒奖有加。如果杀错了,文官集团也会极力为他开脱,最终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刚开始还是杀一些小兵小将,最终发展到袁崇焕以十二罪杀了比他大了几级,独镇一方的毛文龙,结果崇祯还是出于对文官的信任,对这个严重的事情给予了事后背书。

    当然,最终杀袁崇焕的时候,崇祯又将这事情提出来,指出了这是袁崇焕最大的罪责,那就是没经过皇帝和内阁批准擅杀大将。

    但那都已经是于事无补。于是就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每一个文官被派出督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为了让自己统辖的这批军汉对自己畏惧,都要杀一个战功卓著的武将来立威,就比如后来,孙传庭杀了贺人龙是一个道理。

    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文官视武将为猪狗,武将对文官如寇仇,双方的对立越来越大,最终是军无战心,才有了后来大批的官军哗变,成为了各路起义军的主力,成为了埋葬以文官集团为支撑架构的大明。

    监军的弊端多多,但监军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是由文官集团组成的,代表了文官的耳目和皇帝的委托,于是在武将做了一些事情之后,通过他们可以得到承认,并且避免许多猜忌麻烦。

    还是那句话,毛文龙之所以被杀,十二条大罪竟然都被人相信,崇祯也默许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监军作证。

    在这里,毛文龙犯了两个最致命的错误

    首先,大明朝重文轻武,都已经达到了变态的地步,而皇帝对武将也是身怀戒备。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整个朝廷就形成了一个不是规矩的规矩,那就是所有在外征战的武将,都将家属安置在两京,也就是变相的在作为人质,这样才能让文官放心,让皇帝安心。

    结果自己这个前身开始进入辽东,在四面皆敌的情况下,却宁可将妻儿放置在战乱不断的辽阳,也不将妻儿老小送到皇帝手中做人质。后来,辽阳陷落,毛文龙的妻小被自己的亲兵舍命保护抢救出来,他还是没有将其家小送到京城去,而是直接送回了自己的老家杭州,这在还算厚道的天启朝时候,还没显现出巨大的危机,但在多疑成性的崇祯朝时候,在多疑的崇祯眼里,就成了最致命的毛病,这也就是为什么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崇祯皇帝还为袁崇焕在事后背书,虽然有崇祯急于要求袁崇焕五年复辽的操切情绪在,但对毛文龙的极度不信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此看来,袁崇焕杀毛文龙是不是也有讨好崇祯的意思在,或者是得到了崇祯的暗示,最终不管是毛文龙还是袁崇焕,都成了崇祯摆布的棋子呢?

    第二一个,就是毛文龙坚决的拒绝了朝廷向他派遣监军的事情,这就更加加剧了朝廷对他的不放心。

    在这个历史大环境里,有了这两个最致命的缺陷,毛文龙不死都出了奇了。

    所以这一次,毛文龙主动请求舅舅代替自己写奏折,向皇帝请求派监军一个,当然,也将自己将监军的看法说个通透,希望舅舅能从中斡旋,寻找一个老实的,不喜欢指手画脚的人派到自己这来,这个非常关键。

    还有一点,就是向舅舅事先说明,自己的儿子慢慢的长大,杭州虽然文风鼎盛,但终究没有京师这样的人文荟萃,尤其舅舅一家,本身就是诗书传家,正所谓家学渊源深厚,所以自己想将自己的家小接到京城来,请舅舅帮助教导自己的儿子。名义是冠冕堂皇的,但其中的内因,也是无可奈何的。

    谁让自己生在这个万恶的,令人发指的封建时代,谁让自己将来会摊上一个刻薄寡恩,多疑善变的崇祯,要想在这个大明活下去,并且能有一番作为,在自己不能撼动这个可恶的基础的时候,那就只能自己向这个制度妥协,正所谓,山不就人,那就只能人去就山了,要不还有什么办法呢?

    “等到有一天,我有足够强大实力,我的命运绝对要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绝对不会再去求人,而是让他们来求我。”毛文龙就这样聊了几次的安慰着自己。

第140章 独相的愤怒

    毛文龙大胜的消息,是在正月十六辗转山东递送到京城,当这份战报递到内阁的时候,被称为独相的首辅叶向高刚刚按照规矩,新年第一天坐班署理政务。当他在等待上朝的便房里接到兵部递上来的这个战报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那个好大言妄言的家伙毛文龙,在为自己刚刚的大败虚报战功,以掩饰他的死罪。

    于是叶向高就掂着这份战报,面带冷笑的对着屋子里的同僚,主要是对坐在一旁的那个沈光柞戏虐的道:“大明那些粗鄙的武将谎报军功也是有的,这也是一种你知我知,大家心知肚明的东西,每一次出战,要是不谎报一些军功,那反倒是出了鬼了。”

    今天是大朝会,所有在京的三品以上要员不论是文武都要上朝,要接受皇帝和内阁首辅最新一年的政事安排。所以现在等待上朝的人挤满了屋子,当然,能在这个房子里坐着等待上朝,而不是像其他文武官员那样,站在午门外那巨大的广场上,经受着呼啸的北风,这都是相当有地位威望的人。

    叶向高这么说,文臣们就嘻嘻哈哈的伸长脖子准备看热闹。而那些功勋武将,一个个就是闭目不语,脸上真的是波澜不惊,对于叶向高如此的讥讽,大家就当它微风吹面,任由它来去。

    沈光柞这时候还没接到毛文龙的家书,不知道事情的真伪,因此却是老脸通红尴尬无比,因为叶向高说这话的时候,目光是望向自己的,沈光柞就知道,这一定是自己的那个好大言,好虚报战功的好外甥在胡说八道了。

    “但是将一个刚刚的惨败,被建奴追的如丧家之犬的我们的毛大总兵,却上报说阵斩了一千个建奴,还收割了一个甲勒,三个牛录额真的人头。”然后还故意的看了一眼那个战报:“还有这个这个,缴获了认旗十面,刀枪器械无算,啧啧啧。”叶向高就故意啧啧有声,摇头道:“按照这样计算,原先的那个总兵,现在后面可以加个官了,要不然就委屈了我们这大明的第一天神。”

    按照大明的军制,总兵是临时授予的,就好像后世的前敌指挥,战争起来的时候,由朝廷颁发印信,等战争结束了,就要交还回去。但总兵官却是正式的封爵。算是军区司令,可以开衙建府独镇一方。就比如说现在的大明,真正的总兵官,只有九个,分别驻守云南九边以山陕,可见其权势之重。

    那些文臣听了,就嘻嘻哈哈的一阵感叹,语气里满满的都是讥讽嘲笑,

    “同时,还在林畔阵斩了五百汉军,在象关杀了汉军不下六千。”然后就故意长叹一声,面带悲凉的道:“也不知道这一次有多少辽中的汉家子民成为了刀下冤魂。”

    然后再仔细的看看战报,叶向高就被气乐了。

    “呵呵,一项刚愎自用目无余子的家伙,竟然转了性了,真是难得啊难得。”

    大家就立刻伸长了脖子稀奇:“阁老,却是怎么转了性,快说说,也让我们见识见识。”

    叶向高就将战报高高的举起,大声的将毛文龙分配人头,为诸部门请功的方案大胜的念出来,每念一个部门,那个部门里的尚书侍郎什么的就哈哈大笑,每听到一个理由,就击节评论,指出这种荒谬,于是这个候朝厅就似乎成了说书场。

    叶向高念完了,就满脸欣慰的道:“真没想到,我内阁也分了五十个建奴人头,名义上上我坐镇中枢,运筹帷幄。”

    大家就一起恭维拍马屁:“这个理由正当无比,内阁独相苦苦支撑,谋划这大明大事小情,真可当得坐镇中枢运筹帷幄,到是这个毛大总兵,在文采上也不属于我们这读了十几年圣贤书的人,有前途,非常有前途。”

    叶向高就长叹一声:“若是别人,在前面战功取胜,我得几个人头分润,也是理所当然,毕竟我为他们做足了后盾,但是这位毛大总兵,这一场酣畅淋漓,旷世没有的大胜,我的确是没有能够尽一丝一毫的力气,更何况,我就对这个战争根本就没有得到消息,恬不知耻的收取人家的功劳,那我为人的底线就彻底没了。”

    然后就激情愤怒的用眼睛盯住沈光柞:“人可以无耻,但无耻要有个底线,当一个人无耻到这种地步,那还叫人吗?”这话也不知道是说的毛文龙还是说的沈光祚,然后猛的将袖子一甩,大踏步出了房间,直接走到午门前的广场去了。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他是羞于和这个没了底线的舅舅站在一起了。

    之所以叶向高如此疾言厉色,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督抚之争的根子上。

    熊廷弼上叶向高推举的,而王化贞是兵部张鹤鸣支持的,如此一来,双方情绪对立严重,这次看到毛文龙如此委过为功,在他认为,不单单是毛文龙逃避死罪,一定也有王化贞在背后指使,用这个办法来证明他王化贞的策略是对的。

    这是一个绝对不能容忍的胡说八道,这是再对军国大政变相的指责,这是对国策的攻击,这是会危害大明帝国的。所以,叶向高站在为国的角度,坚决的要将这个以虚有而坏国策的家伙给于坚决的打击。

    见独相甩了袖子走了,其他的人也一起站起来,故意大声的道:“如此战功,我等实在是消受不起,还是留给他那个毛大总兵吧。”然后纷纷扬长而去。只留下尴尬的沈光柞坐在那里羞愧无地。

    久久之后,才不由得无奈长叹,自己的这个外甥,老毛病又犯了,但往日里吹些大气,也无伤大雅,但像今天这样,吹的实在是过了。

    在丢失镇江惨败之后,竟然来个大逆转,这本身就与理不合,若是说能够苟延残喘保得性命,在一个地方站住脚跟,这已经就算是不错了,结果他这一次竟然上报,阵斩建奴一千,阵斩汉军三千五,这绝对是太过过份了。

    那些汉军的脑袋还算了,但是那些真女生的人头你到哪里去找?大明朝廷可不像宋朝,底下报上个数字,上面如果不认真追究,也就默认了。

    现在大明朝不管官员多么腐败,武将多么贪功,但是在战功人头上,那可是非常较真儿的,不但要派有关部门的官员亲自核查,而且大内还要派出锦衣卫,东西内厂的番子亲自勘验,那都是一群有经验的家伙,对真假女真的人头,那是一眼就能看出真伪的,你想杀良冒功,那是绝对是过不了那关的。

    如此一来,自己的这个外甥,这一次算是吹大发了,其结果绝对是悲惨的。即便是在丢失镇江大败的情况下,由于皇上眷顾,应该不会杀你毛文龙,但这一次,皇帝绝对不会再保你了。这次,毛文龙你死定了。

    文人抢占武将军功,这已经变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有的时候,前方将士获得的一点点可怜的军功,都被朝廷各部瓜分的一干二净,最终那些真正血战的将士,只能是空欢喜一场。但这一次,从各部门的官员表情上看,大家都已经看出了这其中巨大的谎言,头一次洁身自好,破天荒的不要了前线军功,真的是不要吗?那是怕这虚无的战功而惹祸上身啊。

    沈光柞这时候也只能长叹一声:“这一次,我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你的性命了,可惜了,我那苦命的妹妹,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儿子呢?”

    沈光祚站起来想要上朝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一个人没有走,却是兵部尚书张鹤鸣,沈光祚就上前见礼:“见过张老公祖(老公祖是下级对上级的称谓)”

    张鹤鸣就苦笑道:“你的好外甥这次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沈光祚也只能苦笑哀求:“到时候还请老公祖多多美言照顾。”

    张鹤鸣虽然难做,但也应承了下来:“我会尽力而为的。”然后就走出了屋子。

    张鹤鸣是支持王化贞的,要不王化贞也不至于敢于和资深的熊廷弼叫板对着干,而叶向高是支持资深有谋略的熊廷弼的,这才有了经抚不和。朝廷外唱反调,朝廷内当然也要对着干,这就是现在的政治格局。

第141章 跃跃欲试的群臣

    明朝的朝会和其他先朝有着明显的不同,显得非常有个性,而这个个性就和当初的开国之君有着莫大的关系。

    第一个不同的便是一个早,那真是变态的早。

    这个习惯是源于当初的农民出身的朱元璋。

    在朱元璋要求的是,做人要勤勉,耕作要辛劳,天不亮就应该起床耕作劳动了,这是农民的本份,朱元璋就将这个本份带到了朝堂,最终发展到了变态。

    首先,朱元璋认为,天下百姓皆苦,那么当官的就要为民做主,作出表率。农民都天不亮就起床耕作了,那么你当官的就要比农民还要早。当然,这是原因其一。

    原因其二,身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自己早起已经习惯了,天不亮就开始上朝理政,这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作风习惯,那么作为臣僚,皇帝早早的就坐在了高高在上的龙椅上,等待大家朝见,而你却在家里酣然大睡,往小了说,你这是怠政,往大了说,你叫目无皇上。人家都在那坐着呢,你还敢迟到?所以,为了表现对皇帝的尊重,就必须早早的等在午门之外,不能让皇帝等待自己。

    当然,作为皇帝也不苛刻,也会体恤臣下的辛苦,没有像后世那些烂剧情说的那样,从一品大员到五品小官,半夜就站在午门外吃风喝露。朱元璋还是给诸位亲近大臣设置了直房的。

    第二个就是杂。

    原先各朝上朝是按照品级等级的,不是谁想上朝就上朝的。

    但大明却开了一个先例,品级不再决定内阁成员的进退,五品可以,一品不一定能进,进而延伸,上朝也是如此,一品不一定有资格上朝,但布衣也有可能堂而皇之的站列其中。

    能不能上朝主要是根据洪武皇帝给赐朝臣公服、朝服取得资格。当年朱元璋赐与者达81人。照理这些人都当朝参。

    当然,这不过是朱元璋的一厢情愿的愿望,那就是士农工商全上朝,然后让他听到所有阶层的声音。

    但是,这不但不被士大夫接受,认为那狠掉价,更不被后来的皇帝接受,那简直就是菜市场,根本就没了皇家威仪。

    于是,后来的皇帝都表示了无限的鄙夷与摒弃,比如宣德六年一次早朝,文武官不至者五百余人。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官员竟达1118人。

    所以后来慢慢的还是恢复了先朝惯例,大家还是按照官阶大小,讲规矩来吧。

    大佬们有直房休息烤火等待,那些小一点的就只能站在午门外喝风了。

    不过这是一种荣誉,你倒是也想站在这里吹风喝露,你哪儿来的你?你几品,品级不够,早就有人叉出你去了。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个早朝,有资格上早朝的各级官员全部待在午门外等待觐见皇上,就连平时一向请假不来的官员公卿,也悉数到场,在加上跟随他们一起到来的那些仆人车夫,更是有一种人灯火辉煌头攒动的感觉,如此一来,午门外就像菜市场一样,熙熙攘攘的热闹。

    但无论什么样的官员,按照习惯性,他们在和同僚打招呼拜晚年的时候,一个个眼睛都看着那些直房,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今天将有一个天大的笑话发生。

    在京城这个地方,你不要和我谈什么保守秘密。一般情况下是这样,只要你用心留意,不必刻意的去派人打探,你就会第一时间在街头巷尾获得你敌对对手的秘密。比如,你的敌手家里的母鸡准备要生蛋,请注意,是准备,这时候你绝对会掌握第一手材料,那只母鸡生出的蛋将是双黄的还是单黄的。

    在这个年代,人们是不以保密为荣耀,反而以消息灵通吃遍四方,包打听这行,更是大行其道。

    毛文龙上书报功的折子,独相叶向高还没看到呢,但其内容早已经在京城里的百官中传了个遍,其中几个错别字,正在被几个文化高深的官员,拿出来给予嘲笑点评呢。

    之所以大家这样关注这件事情,并不是因为毛文龙的大捷或者是大败本身,而是因为,这份折子关乎到朝堂里的两派之争。

    在现在的大明朝廷,虽然在叶向高刻意打压下还没有泛滥,但党争已经初露端倪,虽然没有三年后搞得那样如火如荼,你死我活,但为了在这个朝堂上生存下去,诸位官员,选边站队已经成了自然。

    现在的大明朝堂,已经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集中表现在就是支持辽东经略熊廷弼的首辅派,还有就是东林的兵部张鹤鸣支持的王化贞一派,为了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政治目标,两派已经斗到了水火不相容但地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大明的党争已经从正常的党派之争,变成了意气之争,从治国理念的争论,变成了为反对而反对。你说对的,我一定要反对。我说对的,你不反对就出了鬼了。你说大便是臭的不能吃,我一定要吃给你看,并且现场直播的向你宣布,这东西香得不能再香。

    但因为上面的两个人所支持的下面两个人,都有一定的实力,所以两派之间已经形成了势均力敌的态势,弄得大家每日里撕咬不断筋疲力尽。

    但是毛文龙的折子上来了,所有的人都在直觉的感到,打破这两派平衡僵局的节点到了。

    挺熊廷弼一派,现在就是跃跃欲试,看到毛文龙贪冒军功事,正可以通过这一点打倒王化贞,至于为什么毛文龙冒功却能打倒王化贞这个逻辑,那还用问吗,那就一个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就完全可以铺展开来,无限遐想,上纲上线吗。

    而以保卫王化贞一派当然看到了危机,同时更看到了整倒熊廷弼的希望。

    毛文龙虚报战功又怎么样,大家完全可以将黑白颠倒吗,比如很简单,毛文龙大败,不是王化贞的策略毛病,而是熊廷弼不救援的毛病所治。

    至于为什么王化贞派出去的人非要熊廷弼去救,这很简单,你熊廷弼是经略吗,这时候大家是承认往日一直不承认的辽东经略现在是经略,这就叫需要决定一切。现在,就是需要你这个经略是经略,所以你就是经略,所以你必须负责任,所以大家就要将这个经略弹劾致死。

    经略是干什么的,尤其是辽东经略是干什么的,就是送死的,按照惯例,辽东经略已经死好几个了,你熊廷弼就应该有这个任劳任怨的担当,就应该有这种觉悟。

    这是不是很绕?没关系,大家在朝堂撕咬,就是一个绕字,从三皇五帝都能给你绕到三百年后去,这才是撕咬的艺术,这才有意思吗。

    所以正常的一份折子,就带有了不正常的一份内涵。大家都期待着这个早朝,都希望在这个早朝上干掉对方。

    “来了,来了。”一个官员小声儿兴奋的通知大家,做足了包打听的职业操守,于是,所有的人都看向了直房。

    大家看去,当时心思不同,叶向高满面漆黑,气呼呼大步走出。

    张鹤鸣隔了一段时间和沈光祚出来,脚步犹豫神情沉重。

    正在双方官员准备上前询问的时候,朝钟朝鼓声响,午门左、右掖门缓缓开启,文武官员在纠风队(御史)严厉的督查下,文武分两班入朝,文由左掖门,武由右掖门。入内后,于金水桥南依品级序立,候鸣鞭,各依次过桥,诣奉天门丹墀,文为左班(东班),武为右班(西班),在御道两侧相向立候,然后恭候皇帝降临。

    一场唇枪舌剑即将开始了,所有的人都开始积攒唾沫,要为自己的一派开始据理力争。

    没理?找呗。

第142章 无奈的早朝

    天已经放亮,执事的太监连番小心催请,天启皇帝才在一群太监和宫女的服侍下,穿上了隆重的大朝礼服,然后心不甘情不愿的命令起驾上朝。

    无论他如何的讨厌上朝,但这新的一年第一次朝会,即便是病倒在龙床上,让那群太监抬着也得去,否则群臣就会冲击内宫,他们的唾沫星子完全可以让你游泳。

    不过好在这是新年第一次正式朝会,原则上这不过就是一个互相道贺的过场,大家都会一番互相祝福歌功颂德,应该不会出现往日朝会上的那种互相撕咬,让人烦不胜烦的事情出现的。

    “早去早回吧,这样的日子过一天算一天,早晚要耗出头的。”

    闭着眼睛,坐在肩舆上,摇摇晃晃的向大殿走,但为了自己心中有些底气,事先掌握一下朝堂上会出现什么问题,避免自己难堪,于是就问身边的大太监魏忠贤:“大伴,今日朝会会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魏忠贤就小跑了几步,靠近了天启的肩舆:“据锦衣卫和东西厂的番子们汇报,今日朝会有四件事情,一个是江南米案结案的事情,一个是陕西大旱,请求减免赋税以彰显新年新气象,一个是山西弹劾陕西将流民驱赶到山西,以邻为壑的,还有一个就是辽东战事的。”

    这几件事,到还都算正事,天启就眯着眼睛点点头:“前边的那三个事情都好办,这辽东战事又有了什么变化吗?”

    “据锦衣卫密报,内阁叶向高得了山东急脚递送,说是毛文龙的战报。”

    天启立刻睁开了眼睛,吃惊的问道:“有了毛文龙的消息啦?什么消息?”

    锦衣卫无孔不入,像这样的事情事先都是有了侦查的,于是魏忠贤禀报道:“不但有了消息,还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说这话的时候,魏忠贤的脸色上没有天大好消息该有的兴奋,竟然还带了一丝鄙夷。

    天启看了一眼魏忠贤,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就纳闷的问道:“毛文龙身处敌后没有战死,这让朕很欣慰,又有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你先跟我说一说,让我心中有个底气。”

    魏忠贤就原原本本的将毛文龙折子上的内容说了。魏忠贤虽然大字不识,但这个人的记性奇佳,只要别人说过一遍,他就会立刻一字不落的记住,即便是在三五年之后,也会一字不落的复述出来,而且还能将当时的场景详细的描述,这也算是一个技能,若是参加后世那个超级大脑的节目,他绝对能够拿到冠军。

    天启眯着眼睛听完了魏忠贤的复述,没有暴跳如雷,只是淡淡的道:“急于推脱战败之罪,倒也情有可原,只是过犹不及,过了,过了。”

    然后就再也不说话,让一群太监抬着他直接上了大殿。

    随着魏忠贤洪亮的皇上驾到喊声,天启端坐在他那个高高在上的龙椅上,早就在大殿里按部就班等待的文武重臣,就一起三呼舞拜,一丝不苟的执行着朝会的礼仪。

    这绝对是一场程序化,习惯化的礼节,大家做的是一丝不苟,驾轻就熟,那么的敷衍了事。

    等到上面的天启淡淡的说了一声:“诸位爱卿平身。”

    于是大家就一起平身,有的那心急的,已经习惯性的还没等皇帝这句话说完,就已经站起了身。

    这样的表现,让天启不由的皱了一下眉,但却没有说什么,然后就给魏忠贤使了一个眼色,魏忠贤就程序化,习惯性的站出来,对着满殿的大臣高声宣布:“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于是,习惯性程序化的节奏就开始了。

    叶向高当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先对天启歌功颂德祝福一番,然后和诸位大臣一起等待天启的垂询。

    这个过程必须有,于是,天启就漫不经心的问到:“京城的治安如何?这正月里可有火灾?”

    沈光柞就站出来,躬身回禀:“赖万岁厚德,一切安好,百姓安居乐业。”

    天启就点点头,于是沈光柞起个大早巴巴的在午门外等了三四个小时之后的朝会,就算完事了,剩下的就等着一声:“万岁起驾回宫。”然后就和其他大臣一样,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没事的睡个回笼觉了。

    “山陕的大旱可有缓解?”

    山陕负责的御史就回答:“正月初二下了雪。”

    “黄河的修葺怎么样?”

    河道就站出来:“正月一出,就开始动工。”

    “前线战事如何?”

    兵部就上前:“缺粮,缺钱,缺兵。”

    “户部收支怎样?”

    “没钱,没粮,请拨付内帑。”

    “都察院——”

    “臣弹劾——”

    “臣反对——”

    “臣沙发——”

    “臣板凳——”

    “臣表情——”

    于是,并没有像天启希望的那样,大家恭贺一下新年快乐就散朝回家,一天朝会的撕咬依旧开始了,这是天启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的。

    于是,天启就双手拢在袖子里,闭上眼睛进入龟息状态,两耳再也不闻人声,一心开始想自己即将打造完成的那个马扎的工序,打造马扎可比听这群人莫名奇妙的吵来吵去有意思多了。

    上面的天启皇帝昏昏欲睡,下面的群臣是斗的兴趣盎然,这都憋了半个月了,总算又有了大家在一起吵架的机会,真的是让人感觉到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你还怎么管上面有没有一个皇帝?

    其实大明朝廷就是这么的奇葩,皇帝上朝的时候,大家就几乎对他无视,而且还巴不得这个皇帝不上朝,因此上就苦口婆心的规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到现在后宫还没有一个太子诞生,你就应该躲在后宫去好好的进行造人这个伟大的任务。

    但是皇帝要不上朝,群臣们还要进行三催四请,每天堵在宫门前,左一个奏折,又一个恳请,一定要你出来,坐在那个报告的位置上,然后被人忽视。

    于是天启就在心中默算着,魏忠贤给自己说的今日早朝的四件事情,已经说了三个了,虽然都是这样扯皮的没有结果,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毛文龙的事情,大家早说早完事。

    正在他痛苦煎熬的等待的时候,叶向高看看时候已经不早了,大家也该去吃午饭了,于是就咳嗽一声。

    在大明朝,其中几个皇帝要是在群臣面前咳嗽一声,那大家就只能喊太医了,而首辅要是在群臣面前咳嗽一声,那就是要有重大事情宣布,所有的人立刻闭上了嘴巴,等着今天的戏肉上场。

    “臣叶向高,弹劾毛文龙谎报军功,杀良冒功事。”

    天启就无奈的睁开了眼,该来的还是来了。

    于是坐正了身子,既然来了,那就听一听,然后说完这事,大家好回去吃午饭。

第143章 朝堂争论

    叶向高提出弹劾毛文龙的事情,让整个朝堂暂时走向了正轨。

    “臣弹劾毛文龙大罪五。”叶向高丢出了今天的主题。

    天启就一咧嘴,看来这个毛文龙真的做的过份了,能让首辅亲自弹劾,在非常荣幸的同时,也算是死定了。

    “哪五罪当死?”天启就懒懒的问到。

    叶向高就侃侃而谈,历数毛文龙种种罪责:“乱入辽东,搅乱三方布防之国策,死罪一。丢失镇江,死民无数,死罪二。战场惨败,虚报军功,死罪三,杀良冒功,屠戮百姓,死罪四,以假军功魅惑诸公,死罪五。”这真的是条条言简意赅,条条都是死罪当诛。

    看看底下群臣,竟然破天荒的没有你指出我反对,天启都开始哀叹:“毛文龙的人品的确是太差了,差到不但没有一个人为他请命辩驳,竟然连他的舅舅沈光柞也低眉顺眼的没有帮助的意思,看来,毛文龙这次算是死定了。

    但天启还是很在乎毛文龙的,毕竟上辽东敌后这事情,在天启看来是正确的,也是他首肯支持的,这回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不保一下,于良心还是说不过的。

    于是就漫不经心的问到:“如此五大罪状,各个都是必死之罪,也关乎到我大明一个将军,还是要仔细些才好,现在派出锦衣卫和都察院查清楚了,再定夺吧。”

    天启的意思是,既然不能保你,那就拖着吧,只要最终拖的大家忘记这事情了,这事情也就过去了。

    然后不由得暗暗怪罪毛文龙:“都是你坚决不要监军,结果只能任由别人乱说了,要是有个监军在,朕这里也多少能知道一些根底缘由,或许能帮你抵挡一二。”

    说到监军,天启就又气毛文龙,几次想要派监军随他去辽东,结果他都以各种借口推掉坚决不要,如此做事,怎么能让群臣和自己放心,别说这次你这五罪无监军佐证,即便是你真的有大功,也是不能独立大用的,就以他的那个脾气,真要大用,指不定给自己弄出什么幺蛾子,什么乱子来呢。

    当然,现在说这个也说没有一点用处了,还是拖拖吧,最终给他一个发配九边也就算自己仁至义尽了。

    结果叶向高对这个拖字诀当然是深喑其道,还不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不了了之的放了他毛文龙一马。

    这绝对不行。

    打击毛文龙,至毛文龙于死地,这是叶向高已经定下的了,原因有三,一来帮助熊廷弼站稳脚跟,二来打击自己不顺眼的沈光柞,将顺天府尹的这个炙手可热的位置换换人,当然,这次毛文龙这么吹大气,是对自己这个首辅的智商是绝对的次果果的侮辱,这样的事情必须彻底打击,如果不如此,将来大家有样学样,那自己的颜面威信何在?

    这次逮到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对于这五该杀,沈光柞的心是滴血的,但的确没有什么可以辩驳的证据理由,这时候听到皇帝的意思是施行拖字诀,沈光柞就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给皇帝站台,希望能敲定跟脚,给自己未来救一救自己的这个外甥留有余地时间。

    “首辅大人的五该杀,其实也算中肯。”沈光柞上来就是这么一句,当时听的众人一笑,这是想要辩驳人该有的程序开场白,大家就等着沈光柞这么说,就等着自己怎么站在首辅的身后,怎么辩驳。

    沈光柞掰着手指头对着天启道:“第一该杀,臣却认为不妥,三方之策,便是沿海各地协防,而毛文龙直入敌后,以孤军搅动建奴不安,并且给予辽东沦陷之大明忠心百姓以鼓舞,这不但没有破坏三方之策,同时也是在策应,在臣看来,毛文龙不但不该杀,反倒该奖赏。”

    天启点头:“辽东失陷已经很久了,这么多年来,只见我大明将士一退再退,却不见一兵一卒再过河(辽河)实在是让建奴认为我大明没有敢战能战之士,毛文龙带领二百猛士过河,深入敌后,本来就是牵制后金,让他们不能全力功我,沈爱卿说的有理啊。”

    叶向高立刻站出来大声反对:“万岁,如果我大明将士全不顾大局,一味的行匹夫之勇,辽东事怎么不糜烂?此例不可开,所以,毛文龙必杀之。”

    “首辅此言大缪,下官不以为然。”说这话的说御史刘国晋。兵部贊画受兵部尚书张鹤鸣指点站出来帮助沈光祚。

    刘国晋是辽东复州卫人,现在因为熟悉辽东情势,在兵部赞画,听到叶向高这么武断的说,当时站出来痛心疾首的道:“臣出身辽东,深知辽东百姓备受建奴杀戮欺凌,百姓望王师如久旱盼甘霖,但每年向望,每年失望,如此天长日久,辽东百姓已经对国朝失望灰心,为苟且偷生,不得不成为了建奴的顺民奴才。如果再没王师进入,辽东百姓就真的成为了建奴的帮凶。毛文龙百人入辽东,就让那些心向国朝的百姓再次看到了大明收复辽东的希望,再次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建奴,如此让建奴不安,才牵制了后金不能全力对我压迫,如此大事,首辅大人怎么就看不到呢?如果我大明每年都有无数如毛文龙这样的勇士进入辽东,带领辽东百姓抗争,那复辽还有何难?”

    然后跪拜于地,冲着天哭泣叩头:“这让臣想起当初李刚大呼三声过河典故,万岁,还请加勉毛文龙,号召大明忠贞勇士再入辽东,让辽东百姓有希望,让辽东百姓知道,我们大明没有抛弃他们啊。”

    这不是泛泛空谈,这是真情实感,当时让许多大臣不由得眼圈发红,感同身受。

    如此义正词严的理由,叶向高也感觉反驳无力,于是就默默不语了。

    沈光柞趁热打铁,再说第二:“镇江丢失其实也不能怪毛文龙,毕竟镇江在建奴腹心,文龙突袭成功,也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如此必失之城,占据了也不过是一时,失去了也是常理,如此加罪却是不公。”

    “这件事情上次以有定论,不必再说了。”天启直接打断了叶向高还要的争辩,直接下一个话题。

    “虚报军功或许有,但试问天下,哪个不这么做?但瑕不掩瑜,如果对将士上报的军功一味的不信任,便因此断了大家报功的心思,那未来武将还有谁愿意再战。杀良冒功这就更可笑,大家还没验看首级,就下如此决断,是不是太过武断?既然连验看考核都没有,这怎么就能定军功真伪?至于用军功魅惑贿赂各部,我倒是问问,往日有人头缴获来了,我也没见诸位亲自上阵杀敌,都在这高高庙堂之上安坐,诸位却谁不争抢?不得便百般挑剔。得了,谁不甘之如饴?”沈光柞这时候也算豁出去了,直接揭了大家约定成熟的潜规则,让满堂文武无不尴尬无比。

    既然说了那就干脆说到底:“而这次没有验看就说毛文龙虚报战功,诿过为功,如果要是真的,在场诸位就不争抢了吗?哼哼。”

    这哼哼两声,就如同一道道鞭子抽打在大家的脸上,当时让所有文武都义愤填膺,谁还没有面皮,再说了,一个被人家追的和个丧家之犬一样的家伙,就能反败为胜?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既然是没边的事情,那大家就坚决的表示了自己的硬骨头。

    于是纷纷慷慨激昂的表示,自己和毛文龙没有一毛钱关系,当然也不能凭白的贪占人家的军功,真的那么做了,那自己还是君子吗?

    就连什么事情都想插一脚的魏忠贤,在听说这里面也有自己一份功劳的,也感觉这不怎么靠谱,虽然在这朝堂上,他暂时还没有说话的份,但也对这事情倒是嗤笑一声。

    被一条条驳斥了,叶向高有些恼羞成怒,当时决断:“既然沈大人如此袒护,那么为显示公正,内阁现在就命人去毛文龙处点验军功,到时候毛文龙大罪做实,他是其罪难逃,你沈大人一个不顾朝廷而以私己袒护的罪也是逃脱不掉的。”

    沈光柞就将脖子一梗:“老夫既然有了这个外甥,当然就有教导之责,如毛文龙大罪做实,我自领教子无方之罪。”

    天启就摇摇手:“大家都别争了,就按照叶爱卿说的,派人去现场核实一下再说他的罪吧。”

    这也是个拖的办法,点验军功人头,那也要一段时间不是,只要拖上一阵,这事情也就凉了许多,那么事情就还有转圜余地。

    天启认为今天的事情就完了,于是无精打采的站起来,长叹一声:“辽事糜烂如此,朕倒是希望这个军功是真的,既然诸位爱卿难得的不要毛文龙的人头军功,朕倒是希望能得了这一份妙算庙堂的功劳。”然后还不忘冲着魏忠贤调侃:“大伴,你的人头功劳也不要啦?”

    魏忠贤就嘻嘻一笑:“老奴无功不受禄,只是侍候皇上好了就成了。”

    天启就长叹摇头,连一项有枣没枣三杆子的魏忠贤都不要这军功,看来,毛文龙是真的谎报啦,然后就准备回后宫。

    魏忠贤就盯着天启的脚步,准备按照规矩,他的脚一下第一个台阶,就喊上一嗓子“散朝——”然后大家该干嘛干嘛。

    结果魏忠贤深吸一口丹田气,就准备来这一嗓子的时候,突然殿外先来来一嗓子:“启奏万岁,属国朝鲜使节有急事求见万岁,请万岁接见。”

第144章 来至朝鲜的战报

    大明在开国之初,洪武朱元璋定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十五个方外之国不征,以显示大明的宽宏,(其实根本原因,也是当时大明打不动了)所以这些不征之国每年定期向大明朝贡,而为了更及时的掌握宗主国的动向,拉近与宗主国的关系,这些小国都在大明京师设立会馆,常年派官员驻扎,随时将国内的动向传回国去,等于是现在的驻华大使,按照级别,也算做是各地驻京办事处。

    这样,平时这些驻京办事处人员代表属国执行一些比如给哪个皇妃贺寿啊,和哪个部门沟通等事情,平时是不求见皇帝的。

    但一旦属国内部出现了紧急事情,他们就立刻请见皇帝,进行沟通。

    今天朝鲜使臣急匆匆求见,一定是他们那里出了大事了,天启即便是再懒得在朝,也只能再将屁股坐回去,接见这个朝鲜使节,听听他有什么话说。

    一声传见,好一会朝鲜使节被一个小太监引进来,跪倒在地,按照大明规矩,给天启三呼舞拜之后,等待天启垂询。

    天启有气无力的开口问到:“爱卿,今日面朝,可有什么事情吗?”

    这个朝鲜使节再次叩头,然后启奏道:“外臣刚刚接了本国国王和议政院的通文,为毛帅一事,请大皇帝定夺。”

    毛文龙?天启立刻来了精神,这毛文龙突然弄出请功战报,但真正消息却全无,这次却通过朝鲜传来消息,那得问问。

    一提毛文龙,满朝堂的官员也一起支楞起耳朵,准备听听结果,估计是他兵败逃进朝鲜避难了,应当是抢掠了朝鲜,人家打上门告状了吧。这下好了,五大罪暂时不能杀,但一个暴虐属国,破坏邦交的罪就完全可以杀他几十遍了。

    “毛文龙怎么啦?”天启就伸长了脖子问到,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看来这个毛文龙败进朝鲜,肯定是和国内一样,带兵抢掠了,这下,可捅了大娄子了。

    这个朝鲜使节立刻拿出了一份国内紧急送来的国书,一面递上一面说道:“毛帅大败建奴,却滞留铁山不去,行文责难小国议政院和国王,这是我们议政院和国王的辩解则子,请大皇帝行宽宏之心,安排毛帅行止。”

    一个属国的使节,在大明华夷心态严重的士子官绅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他们的话大家几乎就不做数的,但这次却与众不同,因为他说了毛文龙。

    叶向高立刻站出来,对着天启大声启奏:“毛文龙败退入朝,占据属国城邑,荼毒属国百姓,不杀不足以彰显我大明对属国的宽厚,不杀,不足以显示我大明法度威仪。”

    他这么一喊,大家纷纷上前喊打喊杀,朝堂立刻一片混乱。

    叶向高转身对那个还跪在地上的朝鲜使节大声的道:“您就大胆的说,我大明一定替你做主,毛文龙如此恣意妄为,我必奏请万岁,杀之以正视听。”说的那说义正词严,那表情那是大义凛然。

    被首辅如此垂询,朝鲜信使感觉到无比荣幸,不过也无比糊涂,于是就仰着脸,很是纳闷的问到:“毛帅大胜之后,严格约束军队难民,没有和我们当地百姓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虽然占据我铁山不去反击建奴,但就凭这就杀了毛帅,是不是有些过啦。”

    当时群臣大怒,真的是对这个使节怒其不争,纷纷给他鼓气,要求他当着大明皇帝的面,将毛文龙的种种罪状一一说出,大家坚决给他做主。

    结果这时候魏忠贤耳朵尖,总算听明白了什么,于是凑在烦不胜烦的天启耳边小声提醒:“万岁,这个朝鲜信使似乎是说,毛文龙大胜,占据铁山不走。”

    天启猛的一愣:“毛文龙大胜?真的是这么说的吗?”

    因为这个家伙一提毛文龙,大家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吵吵的大殿比菜市场还菜市场,也没太听清楚,于是就疑惑的左右观望。

    正这时候,一个特别响亮,带着哭音的声音在大殿上炸雷一样的响起:“臣恭喜万岁,贺喜万岁,毛文龙大捷啊——”

    就这一嗓子,绝对高八度,绝对有穿金裂石的效果,在这乱哄哄的大殿上,就好像平地起了一声惊雷,当时震的群臣是目瞪口呆。

    好半天大家才缓过味来,毛文龙大捷?开玩笑呢吧,癔症了吧,这谁啊。仔细看去,却是老泪众横的沈光柞趴在地上,一面嚎啕大哭一面大声疾呼。

    这时候天启才有机会插话,对着那个朝鲜信使大声的质问:“毛文龙怎么样了,怎么就大胜啦,快说,快说。”

    朝鲜信使才左右看了再看,虽然感觉今日的朝堂气氛比较诡异,但也不是自己这个小臣能问的,朝上磕头,小心谨慎的道:“据小国传来紧急文书通报,毛帅先丢镇江,退入我国,得我国庇护,在弥川堡避难,但建奴阿敏穷追不舍,绕过我义州,偷袭弥川堡,结果毛帅带五千镇江百姓在弥川堡前两战,但终因寡不敌众,退入林畔。”

    天启听了就泄气了,这说来说去,还不是连连惨败?

    沈光柞却听出了端倪,赶紧催问:“后来呢,后来呢?”这不问不行啊,真要是毛文龙倒了,自己妹妹的独苗没了,自己的官也快没了。

    这个信使就很纳闷,对着皇帝先问了句:“难道大皇帝没得到毛帅战报吗?”

    当时天启也急了,毛文龙当初深入辽东是自己支持的,也认为这是对的,现在被群臣逼迫着要杀毛文龙,第一是打了自己的脸,同时在厚道的天启来说,绝对是不能做,但又无可奈何的。这下,似乎是有了转机,当时干脆不顾体面威仪的站起来,连连敲着桌子大吼:“不要管我们接到没接到战报,你就说你们知道的,快快,快说。”

    和叶向高不对付的杨涟更是大急,直接上去就是一脚:“你个夯货,你倒是说啊。”

    这个使节这个郁闷啊,我这不正说的好好的吗,结果你们这些上国能臣嘴太快了,就不给我说话啊。

    于是,在一片惊讶,一片焦急中,这个信使接着叙述自己知道的:“毛帅退入林畔,带五千百姓难民,行破釜沉舟,先设伏杀整个牛录,再杀汉军五百,后亲手斩建奴甲勒与敌死战,逼建奴撤军。夜行一百五十里设伏鹰嘴崖再歼安费扬古一千五百援军,逼散五百汉军。象关一战,三千毛帅勇士,拒敌四天,杀汉军不下五千,杀建奴不下三百,火药爆破玉石俱焚,炸死大金五大理正大臣,镶蓝旗协理副都统安费扬古,让阿敏剪羽而归。但毛帅也损失惨重,进入我铁山休整,但却不说去处,因此我国国王行文天朝上国,请问大皇帝如何安置毛帅之军。”

    静,死一样的静,这事情的确出乎了包括沈光柞在内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这个信使每说一个,大家的心就跟着一变,每说艰险,大家的心就跟着一紧,象山三千勇士玉石俱焚,更是让所有人的心几乎从嗓子眼里跳出来,火药炸城,玉石俱焚,也让那些视士兵如草芥的人,也不由得热血沸腾,眼角含泪。当说阵前炸死大金开国五大臣,五大理政大臣之一的安费扬古,大家简直如在梦中,恍恍惚惚的,全部进入了难以置信的疯狂中。

    叶向高不顾体面的一把抓住了朝鲜信使:“你是不是在胡说,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沈光柞这时候也急了,一把推开叶向高,直接冲着使节大声质问:“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当然,这两个是不是真的,却是两种立场,两个心态。

    “别吵啦,让朕问。”天启在上面大力的敲着桌子代替了本该是御史整肃风纪的职务,大声的咆哮。

    这样一来,负责这个事情的御史才响起来都忘记很久的自己职责,上来施礼:‘臣弹劾沈光柞君前失仪。”

    当时天启大吼一声:“滚一边去,让朝鲜使节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041/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都督最新章节! 作者:奔叔所写的《大明都督》为转载作品,大明都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都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都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都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都督介绍:
和魏忠贤称兄道弟,对天启指手画脚,对东林磨刀霍霍;保天启不死,建万世基业,斗东林,兴工商,扭转毛文龙的宿命开始,再经历一次他传奇而争议的一生。
大明都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都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都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