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都督TXT下载大明都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都督全文阅读

作者:奔叔     大明都督txt下载     大明都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403章 改变风气

    毛文龙之所以没有赶回东江镇去,指挥争夺鞍山的战斗,指挥剿灭朝鲜阿敏的战役,是因为他在等两个人,一个是洪承畴,一个是曹文诏。对皇太极的三巨头需要坐在一起,好好的商量商量未来的大格局。

    结果这一等一个多月就过去了。

    不过好在毛文龙并没有闲着,他每一天早上的第1件事,就是进宫见皇上。

    太阳刚刚升起,毛文龙站在御书房的院子里,站在皇上和八贤王的前面,开始喊:“第1套广播体操,第1节,上肢运动,预备——开始,123422343234”

    带着一个皇上和一个差点成为皇上的家伙做学生,的确很有成就感。

    一套广播体操做完,三个人的额头上都微微见汗,小太监们就赶紧的送上温热的毛巾给三个人擦汗。

    天启一边擦汗一边对毛文龙道:“毛帅的这个广播体操,真的是一套太完美不过的养生锻炼之法,不过是刚刚锻炼了十日,朕就感觉身子大好过从前,而且还神清气爽了,每日的饭量大增。”

    朱由检也道:“自从本王学习了这个法子之后,每日从日出到日落,坐在兵部值班房落下的腰酸背痛的毛病也没有了,现在真是腿不酸了,腰不疼了,走路也有劲儿,睡眠也好了起来。所以本王已经在兵部推行了这个办法。每一天早中晚三次,要求所有的官吏跟着我学做。结果大家齐声夸好,只不过最不喜欢的却是食堂,因为原先的食堂伙食费已经不够了。”

    三个人一起开心的大笑,毛文龙道:“其实只要大家身体好了,精神头上来了,办事的效率也就更高了。原先你看看咱大明的官员,一个个整天昏昏沉沉病怏怏的,做什么事都丢三落四,现在怎么样?比以前强多了吧。”

    天启皇帝是深有体会的:“不说别人,就说朕,现在朕感觉批阅奏折的时候,那是精神十足,脑子也灵活了。原先批一份奏折,最少要两刻钟,还总汇聚不起精神,现在一刻钟就完全搞定。”

    “这就是身体是工作的本钱的道理,既然我们君臣三人要和老天爷掰掰腕子,没有一个粗壮的胳膊是不行的。”

    自打毛文龙在寝宫里,将他所知道的后世历史告诉了天启皇帝之后,天启皇帝彻底的顿悟了。和毛文龙相约,这是属于自己两个人的秘密,晚上睡觉都必须戴上口罩,以防说梦话时候泄露了天机。

    同时两个人相约,君臣合力,要和这个老天爷掰掰腕子。

    自打顿悟之后,不再敢将这个江山交给超切的弟弟,自己准备好好的活下去,活到自己的儿子,能够接替这个江山,实现祖宗宏伟遗愿。做事不但兢兢业业,而且更加勤恳。

    对于毛文龙说和老天掰腕子必须有个好身体之后,就放下了九五至尊的身段,每日三次,做毛文龙交给他的体操。

    “好了,我们再围着太和殿广场跑上一圈,然后,万岁上朝理政,王爷兵部坐镇,我,回家带孩子去。”

    说完,毛文龙打头,压着脚步,皇帝和八贤王,再后面是一群宫里的太监,随后,按照毛文龙说的慢跑节奏,开始围着太和殿广场慢跑。

    当跑到金水桥的时候,那些事先放进来等着早朝的文武,看到皇上在毛文龙的带领下慢跑过来,为了拍马屁也好,为了锻炼也好,纷纷的加入了慢跑的大军。

    天启特意吩咐:“凡是五十五岁以上的爱卿,请在太和殿广场做操或者是散步,打太极。其余的自愿。”

    于是,一群老臣在得到了皇帝恩典和照顾之后,去广场中间打太极,做广播体操去了,于是,这个本来大明帝国最严肃的地方,就出现了,皇帝带着一群臣子慢跑,跑着跑着还要喊上几句口号,一时间气氛热烈无比,精气神也就上来了。而在广场中间,一群老臣慢慢悠悠的打着太极,或者是吐纳养生的生动场面。

    后来,毛文龙干脆将广场舞带到了这里,。虽然没有音响,但后宫不缺能歌善舞的宫女啊,还有皇家乐队啊。于是一个个当代流行的广场舞歌曲,就热热闹闹的开始在广场上传播,那些老臣们随着舞蹈,最终那是乐此不疲。每天早上不跳上一段,简直浑身难受的要死,而跳上一段,在酣畅淋漓里,早朝的精气神就大不一样了。

    因为某天早上大雨,外面不能跳,难受的要死,结果这些老臣直接占领了太和殿,在太和殿里大跳特跳,简直让坐在上面的天启哭笑不得。在几次不能制止的情况后,天启也加入了广场舞的大军,而且半威胁半炫耀的成了领队。结果的结果就是,君臣的关系从此融洽的一塌糊涂。

    不过效果也是明显的,年轻的官员变得精力充沛,年老的官员变得老当益壮。潜移默化之中,整个朝堂充满了活力,办事效率是成倍的增加。这不得不让毛文龙感慨,当年***全民健身,不单单是增强人民的体质,更是增强了凝聚力啊。伟人就是伟人,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着深远意义的,我辈就应该全力以赴的——剽窃啊。

    看着每天早朝前热火朝天的锻炼场景,看着正式朝会大家精力旺盛的争吵,毛文龙就捏着下巴想,这,算不算是穿越人士的金手指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将阴霾沉闷换成朝气蓬勃,这就是改变。

    洪承畴和曹文诏,第一次感受了朝会的不同气氛,在午间再次做完了体操之后,本来需要午睡缓一缓精神的他们两个,竟然精神无比的参加了天子的平台召对。

    看向一起被召对的老臣也一个个精神头十足,不由得不佩服毛文龙不顾体统瞎闹的结局,好,非常好。

    主官离开前线是非常难的,在两个人接到回京述职的圣旨之后,两个人安排自己离开的这一段时间的事情,足足用了一个月。

    他们实在是没有毛文龙的那种潇洒,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好帮手好班子。其实,说穿了,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大家各行其事的好规章条例。

    这也就是毛文龙这些年的努力结果。大家不必所有的事情都要事必躬亲,只要让下面的人按照详细的规则条例做事,其实就已经足够了。按照毛文龙的说法就是,自己很懒,那么,自己就看住几个人就行了,然后让这几个人去看住下面的人,大家一切按照规矩来,那么,这个天下就万事大吉了。

    就比如现在的平台召对,就是这样了。

第1404章 平台召对

    上午早朝,下午学习之后集英殿平台召对,天启翻看着手中的报告,对着下面的人询问:“江西巡抚来了吗?据报,你那里又有一股土司造反,不服王化,你是怎么决定的?”

    江西巡抚就站出来道:“臣和各地知府,以及卫所指挥使商定,调集闵山周围四府十四县卫所以及民夫,进行全力围剿,一定要在两个月内扑灭叛乱。”

    “钱粮如何解决?”

    “分给地方的三成税收难以应对。”

    “户部主事来了吗?”

    “臣沈有荣在。”

    “能不能调拨一些?”

    “江西上报需要五十万银元,户部只能汇兑三十万。”

    “内帑出三十万,。”然后对着江西巡抚:“六十万够不够?”

    “臣感激涕零。”

    “延绥巡抚上报说残余的蒙古因为生活无着,再次骚扰边地,缓解了吗?”

    “边军力战,但边患难平。”

    “你有什么想法?”

    “臣认为之所以再发边患,是蒙古人在上次大战之后,断绝了生活来源,只要再次放开商路,不但能平,而且还能对我们感恩戴德,如果适当救济效果更好。”

    “礼部如何看?”

    “臣认为,霹雳手段要配合菩萨心肠,给于王化恩典,才能收蒙古残部之心。”

    “派使节去蒙古宣扬王化,内帑出五十万银元购买他们需要的物资赏赐。”

    “臣认为,赏赐之余,刀兵震慑,命令三边总督杨鹤,加大打击力度。”

    “爱卿之言可行。就这么办吧。”转头:“河道总督,枯水期的黄河如何治理,能不能将夺淮入海的黄河归回正道?”

    “不可,若让黄河归回正道,那就又是一个天灾,臣和同僚以及钦天监研究,两岸修河堤,夹河攻沙,当是良法。”

    “需要多少钱粮?”

    “一百万。”

    “交内阁研判,若是可行,户部出一半,内帑出一半。”

    “张慎言太傅,西南四省现在状况如何?”

    “西南已经太平,四川已经恢复,剿匪大军已经裁撤,安稳。”然后提出:‘土司不服王化,总有蠢蠢欲动者,是否趁着这个机会,加大推行改土归流。”

    “霹雳手段之后,正当推行菩萨行动,内阁——”

    杨嗣昌站出来:“臣附议,一味的杀戮并不能收拢土人之心,这时候最应该怀柔,所以臣和内阁已经研究,将因为战争而空闲出来的土地,留出一部分来给那些走出大山的土人,然后交给他们耕作和纺织织之法,让他们融入到我们的汉人之中,这才是百年大计。”

    “内阁的想法不错,多造杀孽有碍天和,一切靠镇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决对那些蠢蠢欲动者进行围剿,而对于归附者,给予宽容。等一会儿会议结束,张巡抚和内阁商量一下,三天内拿一个可行的条陈,然后我们举手表决。”

    “臣遵旨。”

    “两广——好,举手表决,通过。”

    一个个事情就在这种雷厉风行中不断的被提出来,被解决掉,效率出奇的高了。

    “毛帅,洪承畴,曹文诏,御书房问对。”天启收拾着自己面前的文书奏折:“其他诸位爱卿,克勤克勉,回去办公理政吧。还是那句话,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三,散了吧。”

    大家一起恭送皇上退出,然后纷纷急匆匆赶回自己的衙门,落实今日的决断,研讨其他事情。

    回到御书房,换了常服,重新走了过来,朱由检,孙承宗,袁可立,杨嗣昌,孙元化,毛文龙,洪承畴,曹文诏,还有特意找过来的大明私房钱钱袋子魏忠贤,特务头子骆思恭一起起立迎接。这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朝会。

    见皇上进来,大家一起躬身施礼,再次拜见。

    天启笑着抬手:“诸位爱卿平身吧,在座的诸位都是朕的师傅和倚重的,没有必要这么拘谨,之所以叫大家到御书房也就是这个意思。”然后吩咐上茶。

    端着茶杯喝了一口之后,命令小太监将茶壶放下:“骆爱卿,叫几个托底的,看着四周,今天会议的内容绝对不能传出去一个字。”

    之所以让锦衣卫男子进宫守卫,实在是因为今天这个会议的内容太重要了,而皇宫中的消息历来就像破渔网里的鱼,你这里还没有说完呢,外面就已经知道了个真真切切,比实况转播还要速度快。

    骆养性答应一声,到外面安排去了,在这期间,他就直接站在院子的门口,警惕的戒备着。

    “首先我说一下今天召集诸位来的目的,就是专门谈一谈辽东的局势。”

    所有的人都端正了身躯,放下了茶盏,仔细的聆听。

    天启就背着手在众臣面前一面踱步,一面语气平和的说:“这一次,首先是辽东督师府取得了难得的宁锦大捷,这次大捷朕认为应该分做两个阶段。收复广宁也算在其中,这次战役,关宁军前后歼敌达到了两万,这是自打萨尔浒之后,第2场大捷,不但歼灭了众多的敌人,最关键的是我们扭转了和建奴的战略格局,让我们从被动变成主动,这才是一场真正的大捷,孙师傅和洪巡抚功不可没,事后将有嘉奖。”

    这才是这次宁锦大捷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杀敌多少,而是在于收复了广宁。想当初辽东经略的王在晋对广宁沦陷痛心疾首,他说:“东事一坏于清抚,二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

    明朝向来将辽东比作京师左臂,广宁一失,左臂彻底被斩断,明在辽东统治的基本结束,大明江山已不再是一个完整之躯。而后金政权将实力范围推到了辽西,对稳定后金政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事隔5年之后,大明再次占据了广宁,恢复了糜烂的明金局势,再次对建奴满清在战略上,实现了威力压迫,整个战略形势为之一转。原先是大明处处被动,一日三惊,现在轮到皇太极睡不着觉了。

    孙师傅谦虚了一番,然后看向了洪承畴:“老夫老了,还是由洪大人说一说下一步的打算吧。”

    洪承畴当仁不让的站起来道:“广宁恢复,等于我们给辽西山海关上了一道保险,未来进攻防守,还听内阁和皇上安排,但现在,臣已经将辽东巡抚衙门再次迁移到了广宁,臣亲自坐镇前线,保证广宁再无失去之危。”

    广宁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是辽西的咽喉,是镇守山海关的门户,是保卫京城的屏障。明朝自建朝以来,辽东总兵必驻守重兵于此,它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事机关驻地,是控制蒙古弹压女真的军事重镇。洪承畴再回广宁,这向天下宣示着,大明对满清,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出击了。

第1405章 整治辽西

    洪承畴亲镇前线,天启很满意“爱卿亲自坐镇前线,朕心甚慰,甚慰。”天启为这个勇敢担当的属下赶到非常满意,连说了俩个甚慰,可见其心情。“那么后续你将如何办理?”

    洪承畴就继续侃侃而谈:“有臣坐镇广宁,辽西就算太平了,臣准备再辽西实行屯垦政策。第1点,臣将向辽东百姓大力宣传,招募辽东人开发辽西挖皇太极的墙角,将原先荒废的土地重新开垦出来。正所谓,我收一人,皇太极就损失一人,而我多一人则多一份力量,皇太极少一人则少一份生产,此消彼长之间,不出5年,最多10年,即便我不战,皇太极也将被彻底掏空。

    而实行屯垦之后,所产出就可以供应我关宁铁骑,就可以减轻朝廷对我的供应负担。同时,因为我有广宁在手,原先的筑垒徐徐推进之法也可以停止,每年所节约的四五百万银子,也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去。”

    这个提法一出,先拍手叫好的是魏忠贤。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每年自己带着骂名辛辛苦苦的搂钱,结果依旧不够支持着辽东。

    现在好了,总算一年少在内帑里往外拿钱了,这笔钱,可以挪到更彰显皇家恩情的救灾上去啦,自己也可以闹一个好名声了。

    八贤王朱由检高兴了:“这下好了,我整顿卫所的资金就有着落了。”

    魏忠贤就一咧嘴,好吗,这还新出来一个吞金兽等着呢。

    卫所当初是洪武爷鼓捣出来的,现在收拾这个烂摊子也必须是他的子孙。按照内阁的意思,改革卫所,是不能解散拉倒的,是要给那些军户以适当的遣散费的。但这个费用应该皇上出,以显示皇恩浩荡吗。

    结果现在的朱由检办起这个事情来就有点为难。现在好了。全国一百万卫所士兵,最起码需要每人十两银子的钱粮安置,正焦头烂额呢,这辽西给省出来四五百万银子,正好用在这个地方,真的是及时雨啊。

    对于辽西能给自己省下修城的四五百万银子,天启是高兴的,于是天启就笑着询问:“事情不能太过超切,不知道爱卿怎么施行?”

    “臣准备用一半的毛帅的办法。”

    天启就饶有兴趣的问道:“怎么是一半,而不是全部呢,要知道,毛帅之法才使得东江镇兴旺发达啊。”现在,天启已经对毛文龙迷之信任了。

    洪承畴微微一笑:“各地有各地特殊的情况,各地就应该在大明朝廷律法之下,有各地自己的独立办法。开矿山修水利通商贾开港口,这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但是毛帅那种坚决不给百姓减免地租的办法,我认为确是有失厚道。”

    对于文人骨子里被圣人教化的那种东西,让自己提拔起来的洪承畴拿来变相的批判自己,毛文龙表示了嗤之以鼻,但这个时候也没必要去争执。这按照他所说的,在大明的法律框架之下,你有你的打算,我有我的想法,就看最终结局如何,一味的照搬也就没有意义了。

    “为了吸引更多的辽东难民过来,臣决定,将那些无主之地,收归国有,不许任何人买卖,然后我们承包出去。”

    将战乱造成的无主土地,还有就是罚没贪官酷吏的土地收归国有,这不但抑制了土地的兼并,再不触及固有阶层利益的情况下,让更多的百姓有田地可耕,安定百姓。而最关键的是,通过这个办法,实实在在的增加了国库和内帑的收入,等于是变相的搞了一场土地革命,缓解了这个末世怪圈的最根本的问题。

    现在,这个承包制度,经过5年时间的运转,成效是显著的。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原先八成被士绅地主和王公贵族占据的土地,现在竟然有了一半,重新回归到了国家的手中。而这一半的土地,加上皇庄掌握的土地,全国已经有了6成的土地,归还到了百姓的手中。

    而承包制度,不但让那些贪官污吏没法在其中上下其手,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更让国库和内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这样利好的政策,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正在全国快速的施行,不但打击了贪官污吏,而且让吏治焕然一新。同时这种打击贪污犯罪的行为,也换来了百姓的拥戴,这样几个利好加在一起,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毛文龙将这个政策发挥到了极致,他将土地承包给百姓,但坚决按照他的说法,不养懒汉的原则收取地租,而他宁可以政府的名誉做担保,给百姓贷款,也不免除。这在文人士大夫眼中,他虽然不是贪官,但绝对是酷吏。

    “我之所以不执行毛帅的方法,是因为辽西战乱不断,银行不接受土地的抵押去帮助百姓贷款。”

    这的确是事实,大明的银行已经成了唯利是图的一个机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辽西的土地今天是大明的,明天就可能是满清建奴的,根本就没有一点保障,所以那个股东理事会,坚决拒绝辽东巡抚以辽西的土地做担保。这也是无可奈何。

    “而我为了用利益引诱那些辽东的汉人百姓逃向辽西,我必须给他们最大的诱惑,所以臣才决定,承包给那些逃过来的辽东百姓的土地,免除地租三年。”然后歉意的看了一下魏忠贤:“所以,魏公公以为您会节约一大笔对辽东的投入,恐怕要失望了。”

    魏忠贤就一咧嘴:“感情我是空欢喜一场。”

    “不过我不筑城了。”

    “还算给咱家留个念想。”

    天启却高兴的道:“根据当地的状况制定当地的方针策略,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嗯,这才是好政策。”然后看了一下自己的弟弟,歉意的说道:“实在对不起,你的希望也破灭了,不过好在这次草原战争,我所获颇丰,就将那省下来的四百万两银子,双方一家一半。”然后对魏忠贤道:“大伴,只要我们挺过三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魏忠贤就在袖子里紧张的计算着,最终只能沮丧的长叹一声:“咱家这个家,难当啊。”

    大家就不由得理解的哄堂大笑。阉党是倒了,魏忠贤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为国理财的能力,大家也不得不承认。如果真按照当初东林党人的那种幼稚的幻想来治理这个国家,不用估计,大家就已经知道这个国家的财政必将崩溃。

    所以当初毛文龙对魏忠贤并不是穷追猛打,现在看来他还是有先见之明的。

    人用其长,避其短处,这才是真正用人的最好办法。

第1406章 新老交接

    洪承畴说了这么多,将自己的规划公布在大家面前,但这在事先并没有和他的顶头上司,辽东督师孙师傅详细谈过,今天有一些越庖代俎的嫌疑,于是就歉意的看了一眼孙承宗。

    孙承宗就轻松的微微一笑:“我刚刚说过,我老了,已经没有精力和力气再做什么了,在局势危急的时候,我凭着这把老骨头镇一下那些骄兵悍将。但是经过这一场战役,你洪大人已经威名远扬,让三军折服。你的能力也让人放心,而且超出了大家的期望。所以我已经写好了致仕的折子,昨天就送到了内阁,并且保举你继任我的辽东督师的职位,让你可以不受掣肘的自由行动啦。”

    洪承畴当时大吃一惊,赶紧施礼:“孙师傅万万不可,小子年轻学浅,怎么能当如此大任?没有您老坐镇,小子心中没底。有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小子去做,您只要坐镇在山海关,在关键的时候提点一下就行了。”

    自称小子,这不为过,因为自古至今,中原王朝都是老人政治,今年洪承畴不过虚岁三十七岁,的确是一个小子,能做到辽东巡抚已经是出类拔萃,如果再直接做到辽东督师的位置上,的确太过异类。

    袁可立站出来化解了尴尬:“你不要一口一个小子小子的,你放眼现在整个朝廷的中枢,有几个是七老八十的啦。”然后指着杨嗣昌道:“首辅今年也不过虚岁40,曹文诏也不错,才刚刚39,还有那个正在为帝国考察各地的马维忠,也就是定下来的首辅接班,不过是三十一。”然后再指了一下八贤王:“坐镇江南的八贤王,稳定了江南和西北的局面,今年不过刚刚17。”然后看向了天启皇帝。

    天启哈哈一笑,骄傲的道:“朕今年也不过十九。”

    孙承宗就感慨道:“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原本一个多灾多难的大明帝国,正是有你们这一群年轻人,才力挽狂澜,走向了中兴之道。我们这一群人老了,没有了进取之心,也没有了新的思想,我们应该让位给你们这些年轻人。”

    然后看着踌躇满志的皇帝和他这帮年轻的臣子,和几个老人互相对望了一眼:“我们都已经商量好了,我把我的担子子交给洪承畴,袁可立将他的担子交给王东,沈光祚准备将他的顺天府的担子交给来宗道。”

    王东,直隶人,幼年好学,万历年三元,曾经任过山东督御史,因为为人刚正不阿,因厌烦党争而退隐,今年四十一。

    来宗道生活简朴,深谙为官进退之学。万历三十三年奉使肃藩,曾考察黄河,登陟泰山、华山、嵩山,遍览胜迹。天启元年,来宗道补经筵讲官,算是天启半个老师,敷陈恳切,深得朱由校重用,他今年五十四。

    张慎言也道:“西南大事已经结速,也不需我再操心,而且湿气太重,现在弄的老臣百病缠身,想再干几年也力不从心了,所以臣请回京养老,将我的担子交给四川巡抚朱燮元。”

    朱燮元,今年五十九,算是这次大家举荐中最年纪大的了。他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大理评事、苏州知府、广东提学副使等职。任内平反冤狱,革除民弊,又抚定织工事变。其后为陕西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天启元年,受命征讨“奢安之乱”,“底定”西南。后来,累加至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务,赐尚方剑,再进少师、左柱国。是明末少有的名臣,军事家。

    骆思恭喘着气道:“王洪亮可接我的班。”

    王洪亮,纯属借了毛文龙的光。不过这个人做事稳重而守规矩不僭越,没有权力野心,是个四平八稳的人,正适合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的职务。

    张维贤有些尴尬:“臣想让我的儿子张之及接替。”

    现在的小胖子已经是战功累累,而且继承了他的家族的传统,对皇家是忠心耿耿。更在各地历练中,军事才能得以显现,绝对是大明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这些条件下,没有人认为张维贤是搞子承父业,这个京营都统的位置,交给他,皇家放心,大家也安心。

    魏忠贤也轻松的道:“咱家也老了,我看好了八贤王手下的王承恩。他这个人,对皇家绝对的忠心,也没有老奴的野心和贪婪,将三宝库的钥匙交给他,老奴是再放心不过了。然后我去香山太监忠烈祠,做一个闲散的老家伙,如果不配,或者直接回老家去,让老奴的侄儿给我养老,也让老奴有个寿终正寝的善终。”

    对于魏忠贤的求去,天启非常不舍,但他听见他所推荐的,正是当初寝宫毛文龙当初悄悄的和他说,陪着自己弟弟唯一上吊的人,只有那个王承恩的时候,想一想那个对皇室千古的忠仆人的时候,感动的认为,自己还是没看走眼魏忠贤这个忠心的大伴。

    看到大家都推掉了现在的职务,毛文龙认为自己该表现一下,于是就凑趣:“臣的担子准备交给张盘或者是齐飞,但我更看好张盘。”这纯属是趁机表忠心。但现在天启皇帝已经不需要毛文龙表忠心了,于是就直接打住。

    对于这些老人纷纷让位年轻中的佼佼者,让大明彻底的掌握在一群有朝气有进取之心的强者手中,天启被彻底的感动了。

    天启悄悄的擦干眼角的泪水:“诸位师傅不要这样,如此朝堂——”

    孙师傅淡然一笑:“皇上放心,我们并不是撒手不管,我们这些老家伙准备还要拿几年朝廷的俸禄喝酒,于是决定请求皇上成立一个顾问宿老院,我们还得看着你们这些小年轻几年,看着你们别折腾。”

    天启就高兴的拍手:“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果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宿老院,有您这些老人给我们作阵监督,修订我们的得失,大明中兴指日可待。”然后对着毛文龙道:“不过你没必要跟着瞎掺和,七老八十的宿老里,有你这个五十几岁的家伙了,是不是不恰当?”

    大家就轰然大笑,袁可立当时就定下了规矩:“年不满六十不得进入。”

    就在这轻松的谈话中,就在不久之后,大明的老一代英杰退出了历史的前台,是前台。新一代年轻力壮富有闯进的精英走向了历史的舞台,顺利而悄悄的完成了新老的权力交接,这才是真正的推陈出新。只有在这一刻,大明才真正的走出了原先老大帝国的阴影,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1407章 新的战略

    一场三个方面对建奴的大会,竟然跑题成了新老交替,八贤王敲敲桌子:“跑题儿了,又跑题了,咱们还是说正题吧。”

    天启就有些恍惚,自从毛文龙站到了朝堂之上,无论是刚开始的党争,后来的皇权与臣权之争,再到后来的种种不带烟火的改革,都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跑题里实现的。

    而就像这种最让朝廷头疼的新老交替问题,竟然也在这种跑题之中,轻飘飘的实现了。

    这种跑题我喜欢。

    放下这有的没的心思,天启将这次会议跑偏的主题拉回来。

    “既然洪爱卿有了这么完美的计划啊,我会全力支持的,不过我却没有听到你积极进取的想法。”

    既然孙师傅已经决定将重担交给自己,洪承畴也就放开了思想:“臣的总体思想是,5年之内,我将配合东江镇,请毛帅南攻我做骚扰,五年之后,我粮草充足,并且在对满清的骚扰中锻炼了部队,然后我们两面夹击,最多10年时间,我们大明的旗帜将插遍整个辽东,将那个伪皇帝皇太极,献到陛下的面前。”

    天启沉思了一下:“这个计划非常稳重,不急功近利,不超切,这才是好的计划。”

    听到这样的回答,毛文龙也是长出了一口气,这个皇帝自己是救对了。不过10年时间太久,哪一天自己再好好的和这个洪承畴商量商量,五年,就五年,解决满清。

    这时候,天启在桌案上拿起了一个文件,向着在座的诸位晃了一下:“这是我刚刚接到伪皇帝皇太极的和谈条件。”然后也没有打开,慢慢的将他一下一下撕碎,丢到了废纸篓里:“有在座诸位,我就没有必要和他逗着玩儿,他也不配和朕对等对话。”然后冲着杨嗣昌:“你代表大明帝国回他一封书信。”

    “还请皇上陛下示下,该怎么回复?”

    天启就豪迈的道:“就一个字,呸。”

    结果就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就让所有的人精神振奋的无以复加,热血因此而沸腾。

    “有了豪迈的决心,没有实际行动是不成的,今天我们就要制定一个宏伟的计划,十年复辽。”天启豪迈的说出了这个会议的宗旨。

    然后示意自己的弟弟,在屏风后面拿出了一个巨大的地图,挂到了屏风之上。

    这是一幅巨大的大明全舆图,那上面已经被用红纸和蓝纸做的箭头勾勒出了战略意图,当然红色代表正义的大明帝国,蓝色就代表邪恶的皇太极了。

    天启示意了一下自己的弟弟。

    朱由检当仁不让的拿起了指挥棒,指点着地图说道:“这是我们两兄弟,经过两个多月仔细研究,制定出来的天下战略图。”

    天启皇帝就微微一笑:“事先说明一下,朕的弟弟八贤王经过几场征战,略略的懂了一点军事知识,而朕不过是凭借着想象,纯属于闭门造车。我们兄弟两个制定的这个计划,只不过是一个想象,算是抛砖引玉,其他的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研究。”

    对于皇帝的谦虚,大家欣慰之余仔细的观察这个地图上的形式,看看这个闭门造出来的车是不是方形的轮子。

    大明的红色箭头分为三个,北面的草原,中间的广宁,南面的东江镇。还可以,轮子还是圆的。

    朱由检骄傲的向大家解释:“原先咱们对满清的进攻,是以辽西为主,东江镇为辅助,草原,根本就放任不管。

    但自从上次皇太极借道蒙古,越过长城,偷袭了丰润,让咱们大明知道北方的长城并不是固若金汤,而是连条狗都能钻进来的篱笆。好在毛帅及时洞察了这个漏洞,对草原进行了重新进攻和整合,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也正是从这一次开始,对辽东的满清现在的满清,我们就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开辟了一个战场。”

    就是形势的变化,一个官员的建奴背叛,彻底的糜烂了整个辽东地区,慢慢的将战火燃烧到了草原,不得不再一次开辟出一个战场。

    “原先的策略是,毛帅利用蒙古人来抑制满清对蒙古的侵吞,但那个计划彻底的失败了。”

    天启看到毛文龙有些尴尬,就连忙解释:“在那个时候,我们自顾不暇,实在是没有能力亲自操刀上阵。同时蒙古特殊的原因,也让我们鞭长莫及。毛帅当时采取的策略,是恰当的,也是迫不得已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对于天启皇帝对毛文龙刻意的维护,大家看在眼里,只有羡慕,没有嫉妒恨。大家都知道,毛文龙是一心的为这个老大帝国好,他无时无刻不表露出对这个大汉民族的忠诚。对大汉民族忠诚就等于对大明忠诚,对大明忠诚不就是对皇上忠诚吗。

    只要君臣一直这样两无猜忌,大明的中兴绝对指日可待,这一对君臣的关系,也一定会成为后世的楷模,怎不让人羡慕?

    朱由检没有哥哥的这种宽宏,也没有哥哥这种四面照顾的性格,在他的心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借口,不能解释。

    “好在我哥哥及时堵住了这个漏洞,任命曹文诏挂帅,趁着林丹汗不备,出兵草原,将林丹汗撵到青海去了,剩下的两三万人马已经不足为患。不但为大明朝廷向北拓展了上千里,而且东西达到万里之遥,完成了列祖列宗的夙愿。”说这话时,年轻的脸庞上充满了骄傲和激动的红。

    “但这样一来,在蒙古的方向,我们就又和满清针锋相对,直接碰撞了。如此,就出现了咱们大明帝国和满清的三个战场。”

    这是实际情况,大家都心中有数。

    “这三个战场,虽然经过了各自的战役,都有损失,但根据仔细分析,最强的是东江镇,中间的是辽东巡抚,而最弱的是草原。”这样的实力分析的确恰当。

    朱由检就再次道:“所以我和我哥哥研究决定,将以往咱们大明的整个战争策略做一改动,仅供诸位参考。”说是参考,却毫无征求大家意见的意思,继续自己的侃侃而谈:“第一,将原先由辽西进攻或者防守,东江镇只作为牵制,改变为以东江镇为主要攻击力量,辽西进行配合,这是主动的战场。而草原上,由于那一块实力最弱,就此作为戒备防守,避免满清再次绕入蒙古威胁京畿。这就叫南攻,中拉,北守。”然后就停住了话语,看向了自己的哥哥。

    天启就站起来,带着谦虚的表情向在座的诸位大佬请教:“这不过是我们兄弟两个人痴人说梦,妥与不妥,具体状况,还请在座的诸位师傅爱卿指点。”

    经过上一次事情之后,重新恢复了精力和活力的天启皇帝,变得越来越谦虚谨慎起来,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第1408章 重新调整

    毛文龙歪着脑袋看着地图,心中盘算着兄弟两个改变的战略方向。不过这时候他不能说话,因为有一群大佬在,还轮不到他说话。

    当仁不让站出来的第一人,是兵部尚书孙元化,虽然资格不是最老,但他职位在这儿,他必须表个态,否则就是尸位素餐,白吃干饭。

    其实现在的兵部有朱由检坐镇,虽然他朱由检是整顿天下卫所督办,干涉不了兵部的,但他的身份实在特殊,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兵部的太上皇。而朱由检也喜欢军事,喜欢对军事指手画脚瞎参和,所以,兵部就很尴尬了。

    现在,孙元化必须表现一下自己的存在,目的不是为了夺回权力,而是想夺回兵部的主导。

    “皇上和八贤王制定的战略,的确是正确无比。而这三个战场的实际情况,却并不容易乐观。据三个地方主官报上来的军事力量,人马最多的,是曹文诏大人的蒙古兵团,出征的时候合兵17万,经过和林丹涵死战,共计损失了7万,但是,他们同时接受了真正投降大明的部落的加强,精挑细选之后,现在掌握兵力依旧达到15万,而且身后还有几百万彻底投降大明的蒙古人做后盾,兵源绝对没有问题。

    关宁集团,原先有兵十四万,经过宁锦大捷和突击新民,总计损失4万,现在有兵十万。而东江镇,原先有兵八万,经过辽南战役,不算汉城范文杰新附军,现在有兵只有三万五千。他的工人师已经解散恢复生产,旅顺紧急征召的预备役也放归田园。而这里,他还需要兼顾着朝鲜,镇守着凤凰城,压迫着鞍山。从这一点上看,东江镇反倒是最弱的。”然后就不说话了,放下了指挥棍,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他不说话不等于没有表示他的态度,那就是非常明显的说,皇帝和他的弟弟两个兄弟闭门造车,虽然没有将车轮造成方形,但绝对不是圆的,他是反对这个南进攻中牵制北防守的方法的。

    孙师傅站起来道:“孙大人说的对,从军事力量对比上来看,最强的是蒙古集团,然后是关宁铁骑,最后而且烂摊子最大的是东江镇。皇上和王爷虽然对东江镇寄予厚望,但也不能不考虑现在的事实。如果让东江镇继续做主攻,估计在5年之内,毛帅还没有恢复过元气,是实现不了这个战略构想的。”

    然后看看属下洪承畴,洪承畴站起来表态:“我的关宁铁骑虽然还有十万,对满清只能进行浅纵深的进攻,因为在野战上,我们还不能和同等数量的敌人相提并论。而出了广宁,就是一马平川的辽河大平原,和敌人在平原上打野战,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

    他的话非常实在,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让我打主攻反击,我还是没那能力。

    朱由检就显得非常失望,按照自己的战略,那就是南面不能攻,中间不能攻,就只能看北面的了。

    结果曹文诏也毫不犹豫的提出来:“臣虽然掌握着15万大军,看着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兵源,但臣不得不提醒皇上和王爷,臣所率领的队伍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不,其实确切的来说应该是5部分组成。第1部分就是东江镇的毛承勇和刘兴贤的复辽军,他们掌握着最核心的战车和火器。但四轮马车虽然便捷,在行军和作战中却怎么也比不上骑兵的速度,而且他们的后勤需要绝对庞大。第2部分就是臣在张家口招募的义士募兵,虽然他们奋勇敢战,但他们的作战经验却绝对不足,在这次我们对于林丹汗的战役里,损失最大的就是他们这一群人。

    首辅交给我的西北军,虽然吃苦耐劳,也绝不怕死,但他们对骑兵的战术实在陌生的很,那场战役中损失第二大的就是他们。”

    杨嗣昌就痛苦的闭上了嘴,自己带出来的子弟兵,牺牲在遥远的草原,让自己怎么和他们身后的父老们交代?

    “而第四部分,是王爷带来的信阳兵,虽然他们也算身经百战,但是他们实在不能适应草原的气候,冻伤和病伤,比他们在战争中战死的还要多。”

    朱由检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水土不服是一个军队最要命的弊端,谁也不可能忽视这一个关键要素。

    “而战场临时招募来的蒙古骑兵,做战上勇敢归勇敢,但他没有经过训练,也实在难以约束,本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再加上和其他的几个兵种不能配合,往往是作战作用不大,拖后腿的能力却比别人强。”

    不必再说什么了,在皇帝和他的弟弟这个恢宏的规划里,战略目标是对的,但他们并不懂得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战略目标,而是能够达到战略目标的将士。

    朱由检当然愤愤不平,而天启总算是明白了,自己兄弟的这个闭门造车,轮子虽然不是四方的,但却是三角形的,根本就行不通。

    尴尬的看着毛文龙:“大家都已经表示了态度,毛帅有什么意见?”

    毛文龙施施然站起来,然后看着地图道:“万岁的规划是正确的,我坚决支持。”

    这话一出,所有的人看见毛文龙的眼神都变了,现在不是拍马屁的时候,现在是决定未来十年战略的时候,你怎么能如此胡说八道?

    毛文龙微微一笑,解释道:“大战略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我们略微改一下细节,就可以实现皇上和王爷想要实现的目的。”

    然后也不等群臣的疑惑,皇帝和朱由检复杂的表情,就站到了那幅巨大的地图前面。

    “我东江镇现在虽然烂摊子太多,损失过大,但是,我有决心和信心在一年之内解决朝鲜问题,让朝鲜再一次成为我稳固的后方。而再给我一年的时间,我会彻底激发我东江镇所有的战争潜力,恢复我复辽军最少7万人马。诸位也知道,在我恢复战争潜力之后,用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我复辽军将士,在我所有的将士高昂的恢复家园的信念下,战斗力将成倍的增长。”

    这一点所有人都没有反对。东江镇从一群难民发展到现在,毛文龙的敛财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最主要的,就是他手下的辽东将士,那前仆后继坚定不移恢复故国家园的信念,是没有人能够比拟的。

    但经过上一场大战,却打伤了毛文龙复辽军的元气,最主要的是,打没了毛文龙积攒的钱粮。

    只要给毛文龙充足的时间,给他充足的钱粮,他就会很快的再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军。

第1409章 大设总督

    “朝鲜经过这一场战乱,已经彻底的被建奴糜烂,我东江镇所需要的物资,在短时间之内将不会再从朝鲜获得,所以——”毛文龙有所指的提出条件。现在不要说原先自己的后院,自己的物资供给基地不能再向自己提供物资了,自己不往里面扔就不错了。

    袁可立立刻站起来:“我登莱保证,你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你提供什么。”

    魏忠贤也站起来:“从前都苦了你了,现在在关键时候,你需要多少钱粮,我请求皇上拨给你多少,中间绝对没有人敢给我贪墨克扣。”

    天启皇帝当时表态:“从现在开始,你东江镇所需要的所有钱粮,不必再自行筹措,户部出三分之二,其他内帑出。”现在内帑有钱,所以说话底气十足。

    毛文龙感谢的冲着诸位拱手:“既然草原军团不能够进行进攻,而且成分过于复杂,难以让曹大人统一。那么我申请皇上,将我放在草原的一万五千复辽军将士,将毛承勇和刘兴贤调回我东江镇。”

    这样的请求立刻让御书房里的人沉默起来。草原军团的核心其实还是复辽军,如果将这个核心调出去,虽然能够快速的加强东江镇的力量,但草原军团的实力将会被大大削弱。

    所以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曹文昭。

    曹文诏低着头,仔细的算计了一下,最终抬起头:“既然我的战略就是防守,那么就将毛承勇的军队还给东江镇,让这两位将军发挥他更大的作用。”

    这是一个绝对艰难和有担当的决定,为此,天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没有了这个核心,你能不能最终守住长城一线?保证京畿的安全?”

    这已经是退步之后的再退步,达到了底线。

    曹文诏坚定的保证:“如果有一个建奴跨过长城,就只能说明,我的草原集团已经全军覆没,臣曹文诏已经殉国。”

    毛文龙就再次面向了洪承畴:“我得到了我一万五千将士的回归,但在短时间之内我还要解决我的烂摊子,还要恢复一下元气,所以。”

    洪承畴站出来,对着毛文龙拱手道:“我每一个月最少派出1万人马出广宁骚扰满清,让他绝对无暇南顾。”

    这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天启道:“以辽人防辽东,你每一次出战损失多少,报上来,我允许你足额补充,所需要的钱粮,户部没有,朕有。”

    这是最有力的保证,之所以各地的将军每战未战先逃,根本原因还是以武将地位低下,只能拥兵自重,保住自己的本钱。自己手中掌握的部队打没了,自己也就什么也不是了。你看看京城满大街,二品的武将沦为乞丐并不稀奇,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为这个国家打光了自己的属下将士,国家再也没有给他整补,手中已经没有一兵一卒,那你还是什么将军?

    得到了皇上这样的保证,洪承畴就心中有了底气,就不惜拼装自己现在手中的所有人马,反正拼光了还会有补充,那就拼吧。

    先是从南到北,然后变相被大家否决,这一次是从北到南,进行调整,结果就这简单的一调整,就等于毛文龙又支持了皇帝和朱由检的大战略大方针,这不是面子问题,也不是拍马屁,这是从实际出发。

    “如此调整,给诸位三年时间能不能完成各自分配的任务?”

    杨嗣昌站了出来,郑重的询问。他这么一问,也等于同意了皇帝的战略。

    毛文龙洪承畴曹文诏三个人低头默算了很久,最后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坚定回答:“三年,三年后开始施行这个战略。”

    杨嗣昌就冲着天启启奏道:“东江镇,毛帅已经事权统一,没有必要进行官员的调整。辽东,臣请恢复孙师傅蓟辽总督,下面设立辽东督师,蒙古督师,奴儿干都司。任命洪承畴大人为辽东督师,任命曹文诏蒙古督师。”

    这不是分权,而是在扩大洪承畴和曹文诏的自主性,但用孙承宗适当的约束他们也是必要,再加上这两个军团需要协调,正好用德高望重的孙师傅处理,可谓事半功倍。

    天启点头:“善。”

    “为了协调山东登莱与东江镇的物资人员调配,请设东山总督,协调东江镇,登莱,朝鲜,扶桑诸事,任命袁可立大人为总督,山东巡抚不变,任命王东为登莱巡抚。”

    “好。”

    “为了增加内阁力量,任命沈光祚为内阁阁员,任命来宗道为权顺天府尹。”

    沈光祚非常满意,他总算实现了文官的最高目标,入阁拜相。

    “可。”

    “任命张慎言为两江两广云贵川总督,任命朱燮元为云贵四川巡抚。”南方刚刚安定,但土司大事还需要整理,需要一个人站在最高处,协调南方诸省共进退。

    “非常正确。”然后天启皇帝也站起来慎重的说道:“将你刚刚的人事任命做一个条陈,说明各自职权范围,等级,十日内拿出来,然后咱们拿到大朝会上讨论,进行举手表决,表决通过,就可以实行了。”

    杨世昌之所以这么提,是想这些老人都想直接辞官不做,将真正的实权交给年轻人,以免自己掣肘他们。但杨嗣昌却认为,新老交替需要有个缓冲过程,设立这些总督,主要就是起到协调底下各个政权的作用,正好发挥他们的余热和威望,保证前方几个新人做事能够得心应手。这样让新任命的这些年轻人,能够独立的完成他们的任务,又能在老人的适当指点约束下,不至于走入偏差,同时也能通过总督和各个方面互相联合,少浪费许多精力。让运转的效率更高效。

    这的确是大事情,除了孙承宗恢复了蓟辽督师之外,另外几个人是额外加出来的总督。他们的权限是什么,他们应该管多大的面积,应该管什么,这非常重要。他们的权限原则上不能和当地各省布政使从叠,否则就有可能互相扯皮,这必须由内阁和吏部以及各个部门必须协商好。

    如果再加上三边总督,山陕总督,面积广大的山西巡抚不是总督的总督,信阳八贤王的三省督办,其实,现在大明已经按照地域,划分了在各省之上内阁之下的几大块了。之所以这么划定,将几位总督的管辖之地扩大数倍,也是因为这几年,大明的疆土扩大了数倍,按照原先的组织架构,中央有些鞭长莫及了。以总督代行中央职权,管理一地,已经是势在必行。

第1410章 治蒙策

    大政方针定下来了,细节的问题不是在这里说的事情,于是,大家就准备散会回去执行安排。

    结果天启却命人整治了御宴,请大家吃饭。

    看到这样的安排,大家知道,还有大事要说。于是,大家在休息了半个时辰,在院子里做了广播体操提神之后,御宴开始,正式话题公布。

    天启开了筷子,大家先吃喝了一点,然后天启说明了留下大家的目的:“这次草原战争,将大明的心腹大患解决了。但外族对中原的侵略一直是中原王朝不能解决的死结。征服了再叛已经成为规律,这从秦朝统一天下到现在已经数不胜数。这次,朕拿出不下五百万再次征服蒙古,虽然这次再次征服了蒙古,但朕真不忍将那些甘心投降,承认我们大明为祖国的部落斩尽杀绝。”

    说这话的时候,神情不由得一黯。但转而就从心结里挣扎出来:“但死灰复燃,依旧不能避免,今天咱们君臣大战略说完,大家就说说怎么样才能让蒙古长治久安。”然后端起一杯酒,冲着大家宽厚的道:“这不是真正的朝会,可以放开了说,然后首辅爱卿将大家的意见整理一下,再拿到朝堂上去讨论。我们必须想出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最终还是认为自己的要求有点高:“最起码,也得拿出一个百年的计划来。”

    百年的安定,就已经足够了,像大汉前后两朝,在三国鼎立的情况下,依旧打的外族没脾气的事情,天启自认为是一种奢望。

    这其实对诸位大臣看来,这比下午讨论对满清大战略,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大家就都开动脑筋苦思冥想,却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看到大家沉闷的喝酒,天启只能将目光看向了一项有奇思妙想的毛文龙:“毛帅,还是你说说吧。”

    我说说?我能说什么?对于长城以外的异族,要想让他们几十年,或者是上百年臣服大汉民族,只能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像大汉那样,一直出能臣猛将,对异族采取打他个舅子的,而且还能将这个舅子打的满地找牙趴在地上唱征服,并且将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几百年。

    但是,以现在大明的实力,现在不可取,以后呢?以后谁知道。

    大汉是以实力收复了异族,但似乎,对,似乎满清也让异族臣服三百年,其中虽然也有反叛,但在全国之力,不惜御驾亲征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震慑,臣服者居多,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呢?

    于是,毛文龙就将酒杯放下,开始冥思苦想了。

    穿越者,其实都是最关注的一个朝代的兴衰,从而生出改变的想法,很少有纵观古今的全才。要是真有这样的家伙,那他就不会是历史迷,而是历史专家了,历史专家是不会穿越的,因为他们富有而且没那个闲。

    但凡是明末的历史迷们,都有一个与众不同,那就是在研究明末的时候,不得不,是的,是不得不被迫研究满清的历史。因为这两个朝代的纠结太深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朝代更迭的历史,而是一部两个朝代的纠结历史。

    大明,汉人的江山因为满清灭亡,而反清复明的思想一直贯穿着整个满清的历史,纠缠着直到民国。

    所以,对大明历史,尤其是明末历史有想法的,不得不被动的研究一下满清的历史。而同理,对满清感兴趣的历史迷,也不得不研究明末的历史。

    这两个朝代,无论最终的文化传承还是社会制度,不像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割裂,反倒更像是一种传承。

    蛮族窃据了大汉的江山,但却最终被大汉逼迫熏染着传承了大汉的历史。

    看着毛文龙陷入了沉思,大家就一起看向他,因为这个家伙的确总有奇思妙想,说不定就真的能解决这个千古难题。

    足足一个时辰,御书房里鸦雀无声,就等着毛文龙说话。

    当毛文龙感觉到自己的沉思太久,感觉到御书房里的寂静,毛文龙猛的醒悟,抬起头时候,看到大家都带着期望的看着自己,最终毛文龙整理了下思路,放下已经僵硬的手。

    “毛帅可有什么感悟?”天启充满了期待的询问。”

    毛文龙整理了下思路,慢慢的,一字一句的道:“若想收复异族,不如说是收复他们的心,若要收复他们的心,不如我们制定出一套让异族归心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大家和平相处。”

    大家就眼睛一亮,所有的人都知道,毛文龙就爱鼓捣制度。也正是因为他鼓捣出的制度,让他活得轻松,让东江镇兴旺发达。

    “对于蒙古,臣认为,不过是七个办法,总结出来是——”

    朱由检就大呼小叫:“哇,这个困扰了无数朝代的死结,就这转眼之间,你就弄出七个办法,曹植七步成诗也不过如此吧,天才啊,天才。”

    所有的人其实和朱由检一个心思,这个几千年没有解开的结,你不过是短短的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有了想法,而且一下还七个,这足以说明,要么你是天才,要么,你就是一个神棍。

    毛文龙皱着眉一个个说:“第一,恢复驿站;第二彻底解禁,第三,编制部盟,第四,分封诸王,第五,定期会盟,第六,推行佛教。”

    然后长出了一口气:“先说这第一。”

    朱由检直接拦住:“别别,你不是说七个办法吗,这才是六个啊,那第七呢?”

    毛文龙就直接怼回:“第七我还没想好,怎么,不行吗?”

    朱由检直接被噎得差点背过气去。

    “别打岔,要不六个都没了。”天启直接否定了朱由检还有争辩的想法。“毛帅,有几个说几个,以后想起来再说。”

    毛文龙就得意的冲着朱由检撇了下嘴:“小样,跟我使性子,摆王爷的谱,你连门都没有。我连你的皇位都给你鼓捣没了,你再敢和我唧唧歪歪,小心我吧你的王爷也弄没了。”

    结果天启就安慰被毛文龙一顿的弟弟:“你这急切的性子不成啊,等你将整顿卫所的事情办完,让哥哥我怎么放心将你放到南京做南京留守,替哥哥掌控江南,你还需磨砺啊。”

第1411章 裁撤驿站 没门

    放南京留守?这是怎么个想法?当时毛文龙和所有的大臣都蒙了。南京,就是大明的二朝廷,南京留守其实就是大明的备用朝廷,历来有名无实,也不敢有实。这到好了,直接弄个亲王当留守,那不就是将大明彻底的割裂吗。

    “看来,天启还是没死心,或者是愧疚得到了宿命天机之后,没让自己的弟弟当上皇帝,这是一种补偿啊。结果你这么一补偿,就完全可能造成汉人江山的分裂。看来,我得想办法把那个南京二朝廷打倒,否则后患无穷啊,看来,自己还真是任重道远啊。”最终毛文龙下了定论,天启,这个皇帝不靠谱。原先是,现在是,以后更可能是。不成,我不但要将南京留守整没了,我还要让太子早点登基,你去做个太上皇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是不是应该再鼓捣出一个倒皇党?

    “毛帅,毛帅,你说啊。”

    “啊?啊,说什么?啊,说蒙古事。好吧,那我就说说蒙古事的五要点吧。”

    “是七个。”朱由检不得不再次提醒这个实在不靠谱的毛帅。

    “好吧,那就七个,这第一,恢复驿站问题。”

    杨嗣昌接口道:“当初大明设立奴儿干都司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驿站,后来因为蒙古人脱离了大明,这驿站就再次荒废,难道你设立的这个驿站就和原先的不同吗?”

    毛文龙道:“原先的驿站,只是过往官员食宿所需,不过是官员们的一种福利,但我们这次的驿站,是披着这样的外衣,行加强蒙古管理的实际。这次,我们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对蒙古地区实行有效的控制,在蒙古地区的军事要冲、山川所在地出入隘口以及边境地带,遍设台站、卡伦、哨所,并以驿道连接。

    注意,是我们派出大明的军队,设立台站、卡伦、哨所,并以驿道连接,这是关键。这时候驿站就不是单一的官员福利,而是连接蒙古驻军和朝廷的纽带了。改变驿站制度,使得我们对蒙古幅员广大地区绝无鞭长莫及之感。”

    朱由检立刻反驳:“大明苦驿站制度久了,我已经请皇上哥哥进行裁撤了,你这不是逆道而行吗?”

    毛文龙当时就激灵一下打起了冷颤,好小子,你果然想对驿站动手啊,这还了得?必须将你这不顾后果的想法一泡尿浇灭。

    大明承袭元朝制度,在全天下布置了驿站的制度,但驿站交通的开支,是百姓的一项沉重负担。驿站的站丁由百姓担当,他们不仅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还要付出巨额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站丁要为过往人员提供所需的车、马、牛、驼等交通工具,还要无偿提供食宿。

    而各地的官员往来,最后连官员的家属亲戚往来,也要占据驿站的便宜,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所谓的有识之士就强烈要求革除这一弊政,政治激进的朱由检,当然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王爷,您知道天下驿站有多少吗?站丁多少吗?”毛文龙毫不客气的询问。

    朱由检就一脸迷茫。

    “臣知道。”杨嗣昌站出来解围:“全国驿站合计一千五百,分支驿站三千。”

    毛文龙就不看他,继续询问朱由检:“那您知道驿站多少人吗?”

    杨嗣昌不等朱由检回答,直接回答:“总驿站每站有管理者三人,驿站的工作人员,包括驿丞、侍者、轿夫、马夫、兽医等人的住所也都在驿站当中。站丁最少二十,合计七万五千,分支有管理者二,站丁不少于十人,全国合计四万,加上通衢大邑和京师管理者,合计不下十五万。”

    毛文龙就逼视着朱由检:“而按照每一个人身后六口之家,天下就有依附驿站生存的,就有百万。”

    “而驿站勾连天下主要军情传达,如果裁撤,军情十万火急当由谁传递?”骆思恭也不干了:“还有,每一个驿站中,都有我锦衣卫探子,他们收集各地情报,收集往来官员状况,一旦裁撤,我们的情报网就没啦,锦衣卫的责任也就不能完成了。”

    毛文龙嘿嘿一笑:“而驿站站丁却和军户匠户不同,当初就没有分给他们田地,哪怕是名义上的都没有,那么,一旦裁撤,这些无依无靠的站丁将如何安置?需要朝廷怎么样安置?”然后郑重的道:“一旦这些脚无立锥之地,生活没有着落的十五万站丁和他身后不下百万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且经过平时训练,懂得组织,习惯纪律的站丁和他身后近百万的家属揭竿而起,那么请问王爷,您该如何善后?那大明将是一个怎么样的结局?”

    随着毛文龙追问一句,朱由检的脸就白了一分,而诸位大臣的心就坠了一下,最终,所有的人都坠入了冰窖。其实,朱由检建议裁撤驿站的事情必须通过内阁的,内阁的诸位都知道这事情,他们也认为应该裁撤这些弊政中的弊政了,只是谁也没往毛文龙说的这方面想。

    大家想的最多就说拿出多少钱粮,一次解决这个问题。

    但被毛文龙这么一番诘问,大家真的被未来可能,不,是一定会出现的可能吓到了,即便一直秉承乐观的杨嗣昌也已经冷汗布满了脸颊。

    而最终击垮天启的是毛文龙一字一句的说出了一个一直让天启担心的名字:“站丁李自成”

    别人不知道李自成,但天启现在可是知道的,他从毛文龙的嘴里知道,灭了这个大明,逼着自己弟弟上吊的,可就是这个李自成。

    当时,天启紧紧的拉住了已经被毛文龙追问的走投无路的弟弟的手:“既然毛帅如此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看来,这事情还是你我兄弟超切了。”然后直接对杨嗣昌道:“裁撤驿站条陈立刻作废。”然后骆思恭:“赶紧通知各个驿站的锦衣卫,立刻消除影响。”

    骆思恭就松了一口气,赶紧答应连夜办理。

    打消了大家裁撤驿站的想法,毛文龙就道:“所以,我们要在蒙古地区恢复驿站,在没有的地方设立驿站,用驿站,将蒙古和我们的大明紧紧的捆绑在一起。

    看到毛文龙不再纠缠裁撤驿站的事情,天启和朱由检不由得暗暗的松了一口气。他们兄弟到是没有怪罪毛文龙刚刚的态度有些跋扈,而是暗暗庆幸,是因为毛文龙的这种不给面子,没有让自己兄弟办了直接灭了大明的错事。只是裁撤驿站,或者怎么改革驿站,等以后想出一个妥善的章程再说吧。操切啊,这时候,连朱由检都感觉自己的确是做事操切了。

    不能弄的太僵,关于裁撤驿站的事情,丢出后果,然后让他们兄弟的脑袋降温,至于以后怎么解决,自己也不是万能的,他们爱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吧。

第1412章 贸易与和平

    “第二点,彻底放开大明对蒙古的商贸。”毛文龙说出了第二点。

    听到这个想法,沈光祚皱眉道:“历朝历代对反复无常的异族,我们都采取的是物资禁运的办法,以此来限制他们的战争潜力。最多也就是在边界开放几个易市,而如果一旦全面放开,会让异族更有能力对中原用兵。此法当谨慎。”沈光祚初入内阁,就显示出他办事稳重的特点,这让首辅次辅都是年轻人的内阁,变得稳重起来。

    魏忠贤当然也坚决反对,虽然他在这里其实没有说话的份,但人家虽然已经不再是祸国殃民的阉党魁首,但人家依旧是管着皇上钱袋子的大伴。人家没有说话的份,但他却有代替皇上说些皇上不能说,不该说的话。“百队皇商,那是内帑和锦衣卫,户部以及大家族,包括你毛文龙在内的人的钱袋子,也是边军军饷的来源。一旦放开,也就失去了我们曾经的垄断,就会让许多人失去了收入。”然后加重语气:“一旦边军没了税收收入做为军饷,那是会出大乱子滴。”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他每年要损失二百万的皇商资格费,商队里那两成的干股几百万的收入,这可是现在内帑里一笔主要的收入啊。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自己虽然已经提出准备告老还乡,但给后面的打下好底子,主要是给皇家打下好底子才是关键,不管怎么说,无论自己在哪里,都是皇家的人啊。

    对于这个皇家忠仆,毛文龙没话说,但对于自己的舅舅的问题,自己必须回答:“舅舅,经济封锁,是历朝历代对异族的办法,但舅舅想过没有,放开那些野心家们不说,因为他们侵略中原是想要占领中原,那是需要我们国家军队给与打击的。”

    沈光祚就骄傲的道:“异族蠢动,窥视中原,兵戈对之,战而胜之。”

    毛文龙承认这个观点,“历朝历代也是如此,草原民族一旦出了野心家,我们就会给予讨伐,而每战,中原几乎没有失败的。即便历史公认的弱宋,对外战争,其实胜利也在八成。但我们为什么总是被异族的入侵所困扰?”

    对啊,不要说弱宋的战绩,现在铁血大明,除了土木堡之外,哪一次不是打的异族满地找牙?

    但是,即便是这种中原绝对对异族的优势,却是怎么也不能改变中原王朝受困异族的局面,这是为什么呢?

    征服了再叛,再叛再征服,历史上。中原王朝和异族,就这样陷入了一种谁也不得安生的怪圈,互相伤害,互相削弱,互相不断的流血,却没有一个尽头结局。这对两个民族来说,都是一种痛苦。

    无数的先贤能士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却怎么也不能得到解决事情的办法。难道这个丘八毛文龙就能解决吗?难道这和现在所探讨的经济商贸问题有关吗?

    毛文龙看懂了大家的迷惑,因为他们一直迷惑于表面的军事问题,而忽略了深藏内部的经济问题。

    其实,世界上有种说法,那就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但政治是什么?说穿了是一个又一个集团之间的利益纠葛问题。

    而利益是什么?还需要解释吗?那就是经济问题。小的不说,世界上两次世界大战,哪个不是因为工业发展,互相争夺市场,让自己赚最多的钱的最终结局?而中东连绵不绝的战乱,哪个不是喊着什么打倒独裁,争取人权自由高大上的解放全人类的借口,但还不是为了石油为了钱,那些口号其实都是个屁。

    所以,要想真正的解决战争问题,只要解决经济平衡问题,就足可以让世界万世和平。

    当然,这样的让世界和平的妄想,比让葛优长头发比让世界和平更难的事情,所以,最终还得用战争解决。

    既然不能用一劳永逸的解决经济的不平衡,那就暂时缓解吧。

    “不是那些野心家需要发动战争,而是那些异族的百姓需要对中原发动战争,是不得不发动战争。”

    这样的提法让满屋子的人迷茫。发动战争的都是野心家,哪个百姓愿意放弃安稳的日子去送命?

    百姓们被带进战场,他们是没有目标性的,他们不过是被上位者裹挟,不过是身不由己。他们只能被驱策,只能成为随波逐流的身不由己。

    从来听说的都是官逼民反,听说的是跟随君王野心家走上战场,没有一次听说,老百姓主动要求上战场的。毛文龙这样的思维和理论,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毛文龙微微一笑,摇动着自己的手指,否定了诸位的想法:“经济和生活,才是驱动百姓愿意参与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比如九边每年的异族侵扰,都是异族百姓成群结队的入寇,让我们不得不在九边漫长的防线上设置重兵防守。但九边漫长,处处设兵,却处处虚弱,处处漏风。前几年,人家就直接打到了延绥巡抚的驻跸之地了,结果是防不胜防,而越来越多的军费以及设施的开支,却几乎拖垮了我们大明的财政,坑害苦了徭役的百姓。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事实,但这为什么呢?

    “野心家成吉思汗的子孙一次次被打败,就如林丹汗,被我们朝廷剿灭打败。但草原民族百姓每年秋季或者草原出现灾害,草原的牧民会自发的拿起刀枪再次入寇。主要的是,九边百姓依旧会是因为草原除了出产牛马之外,就没有其他产出。哪怕是一粒米,一根丝麻,敬佛的一滴香油都没有,更别说能吃上熟食,熬一碗热粥的铁锅,宰杀牛羊的小刀,防备虎狼的武器。所有的这一切,他们只能靠从我们内地输入。

    但是,我们的皇商也好,还是边关易市也好,我们添加了各种限制禁运,而且量更是极少,根本就没有办法让他们满足最起码的生活。

    没有生活用品怎么办,买不到生活用品怎么办?那只有一个办法,拿起刀子抢。其实中原控制他们铁料希望他们没有刀子不能战斗。但杀人非要用刀子吗?其实,板砖也行,正所谓,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英雄再吊,一砖撂倒。蒙古人手中的粗大的牛腿骨,比刀子威力还大,锋利的狼牙,比铁箭头更实用,所以,控制他们的物资,不但不能消减他们的战争能力,反倒逼着他们为了生活而对我们发动战争。”

    大家再次陷入了沉思,思考着这个崭新的观点。

第1413章 经济与战争课

    毛文龙继续说着自己的观点,继续希望能改变大家的思维,认清经济贸易在这个世界上比战争还重要的重要性:“反过来,这样的禁运,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没有伤到敌人,但却伤到了我们自己。”

    此言一出,大家再次哗然,大明物产丰富,没有和异族的贸易,自给自足也活的滋润,怎么就伤害了我们自己了呢?

    毛文龙微微一笑:“由于禁运,我们中原需要的牛羊驴骡,羊毛皮张,战争用的各种军需也得不到充足的满足。结果中原百姓即便人人有钱,却也不能满足大家对羊肉的需求,更让农业最大的工具耕地的黄牛,价格高的离谱。即便小地主,都无能为力承受不起。‘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为了天下百姓最高的奢望。其实这不是美好的幻想,是悲哀的现实。”

    听到这个浅显的说法,大家不由得长叹无奈。

    要想成为中国的官员士大夫,他有一个前提,必须走仕途,走仕途就必须读书,但读书也要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必须家底殷实。在这个年代,读书是一件成本非常高的行业,不是谁想读就能读得起的。虽然科举考试,能让寒门子弟步入朝堂,但你没有钱读书,也只能是一种妄想。放眼大明几万名官员,真正寒门出身的能有几个?一个人为读书科举,也不知道让多少殷实之家破产。这就是所谓的穷书生酸秀才的出处。

    然而即便是这些殷实之家,买上几头黄牛耕地,提高土地的生产量,也因为黄牛的价格而望而却步。为了招待亲朋好友,饭桌上有一碗羊肉汤,那就是很体面的事情。至于牛肉,你悄悄的吃一点,没有问题,但只要有人告发你,你就是罪。看小说演义里那豪侠大吼大叫的招呼小二:“切二斤牛肉,打两角酒。”那都是吃不着的幻想安慰,真要在酒楼野店你这么喊一嗓子试试,牢房饭你是吃定了。

    想当年,宋仁宗为了吃一碗羊肉,听说包拯进来,也不得不藏在桌子底下,生怕这个耿直的大臣,斥责他奢侈。

    而看看眼前的这个所谓的御宴,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样样皆有,但唯独大家最想吃的牛羊肉,却没有一点踪影。而人所共知,牛羊肉是这个世界上最养人的肉食,却连皇帝都舍不得拿出来宴请功臣,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中原不能大面积的饲养牛羊。牛羊是吃草的,一味的给他粮食吃,反倒害了他。

    但是一头羊所需要草的面积,最少需要10亩土地,牛则更多。如果大力在中原地区发展牛羊业,就会出现牛羊和人夺取粮食的灾难性后果。这在农业为主的国家里来说,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看到大家理解了自己的说法,毛文龙继续侃侃而谈:“同时,我们中原不产战马,需要从草原引入,也正是这封闭的商贸往来,让我们的军队没有战马,让我们建设不起来一支支足够强大的骑兵对抗骑兵的异族。

    为了能够获得充足的战马需求,大明不得不为之施行马政,结果呢?结果就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农业土地,让国家的粮食产出减少,而且害苦了西北百姓,逼迫着他们不得不成为马匪,让我们朝廷更加焦头烂额。”

    这个教训是深刻的,重新走向中兴的大明,已经发现了这一个弊政,正在想方设法的根除。但是马正却不能废除,因为军队需要战马,这是没有办法平衡的事实。

    “而一旦放开与草原的商贸往来,不但让我们获得了上面所有所需要的,让我们有了低廉价格的牛驴骡马耕地生产,让我们大明的土地产量更高,让个多的人丰衣足食,让我们有了充足的战马建设一支又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打败敌人,让马政彻底废除,还西北百姓太平。而且让我们蒸蒸日上的手工业的产品有了销路,让我们各地的铁厂又可以复工有了销路,还能安排更多的流民工作稳定社会,如此种种,舅舅,诸位大人,王爷皇上,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太多的信息灌输下来,让这个大明帝国最顶尖的一群聪明人,也一时难以消化理解,所以对于毛文龙的询问,没有人立刻给予回答,是错还是对。

    但这已经不是毛文龙所需要得到的答案了,因为思想传播出去,就一定会对有心人产生触动,只要有的人往心中走动了,改变就会出现。

    毛文龙一直坚持,能用经济解决的事情,就不需要用战争解决;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更没必要用人命去解决。就比如说他一直没有放弃的杀奴令,这就是一直贯彻他的思想,用钱能消弱敌人,消灭敌人,尽量不用大兵团作战。其实这个命令的效果相当好,因为从整个的人头收取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在战场上杀敌的数目。让建奴满清,八年来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倒下落了。不过这样的结果和战争比,不过就是一个需要细水长流,一个显得辉煌壮烈。往往就是这样,轰轰烈烈辉煌壮烈的小小的成绩,却能掩盖住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究其原因,就是埋在人们骨子里的急功近利在作怪。总是一味的认为,只要战争发动,只要自己有足够强大的军队,足够锋利的刀枪,再加上足够充足的物资,就会让樯橹灰飞烟灭。

    但岂不知,这不过是解决了表象问题,这次我可以失败,只要我的经济不崩溃,被歼灭的军队我可以再招募,短缺的军械我可以再补充,然后找个机会,咱们继续操练。

    所以,战争,打的就是人口钱粮。

    人口就是战争潜力,钱粮就是国家经济。远了不说,唐朝薛仁贵征服朝鲜就是最鲜明的例子,隋唐征服朝鲜,打的是单一的战争,因此才有几大征高丽,最终也没征服的了。薛仁贵打的是经济,一战定乾坤,让朝鲜臣服中原王朝近千年。

    站在后世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两族之间的战争原因,这说这个年代最新鲜的理论,也说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后世,蒙古和内地自由往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巨大经济互补圈子,再后世,你让蒙古人独立造反,你逼他他都不干,大家有吃有喝的,吃饱了撑的造反啊。其实,历朝历代,官逼民反的根子就在于,百姓们生活不下去了,再不反,就是死路一条啦,否则,更多的是吃糠咽菜,哪怕吃观音土,百姓也不会造反的。

第1414章 临门一脚的共和

    毛文龙由彻底放开与草原的商贸,转而改变周围敌对局面,增强大明经济发展,从而消弭战争的课上完了,不去管那些已经陷入深思的群臣和皇帝的学生们自习思考,而对着一脸肉疼的魏忠贤道:“老魏,至于你说的内帑收入减少的问题,我就得说说你的目光短浅了,我给你算笔账你就明白了。其实只要让蒙古和中原正常的进行贸易,蒙古的商品消费市场,相比现在咱们变相禁运控制,要扩大百倍千倍。而流入中原物资所收取的税收也是百倍千倍,而这样一来,整个国家财政税收,增加百倍千倍,那就足可以弥补你的损失了。这里最关键的是,这增加了百倍千倍的往来税收,补足了国库。但你不要肉疼,老魏,你不是不知道,咱们国朝的分配制度是,国库的财政收入有三成要归到内帑供养皇室,百倍千倍的三成,总账算下来,是不是要比你那100个皇商向你提供的钱财要多得多?”

    魏忠贤虽然没有文化,但越是没有文化的人,却莫名其妙的对金钱和数字非常敏感,只是被毛文龙这么简单的一提醒,魏忠贤立刻看到了利弊得失:“哎呀呀老毛,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毛文龙就一撇嘴:“看一看,没文化多可怕,这么浅显的道理,还需要我这个丘八来提醒你,我真感觉到咱们兄弟两个白活了这一辈子。”

    说自己没文化,但又说他毛文龙自己是丘八,这不但没有让魏忠贤感觉到懊恼,反倒感觉两个人的心更近了。

    “你还没算过另一个账。”毛文龙再次鼓动这个代表皇帝敛财的魏忠贤:“只要户部丰盈了,户部就有足够的钱去支付全国各地应该他们支付的费用,而不是每一次有什么事情,都要向你伸手。户部向你伸手,要钱的次数少了,你的支出就少了,要是有一天,户部再也不向你伸手,那么皇家收入的每一分钱,哪怕是一分钱,都是实实在在的皇家啦,也就不会你再背着一个敛财的骂名,皇上背一个奢侈的恶名,其实却外手进,里手出,钱是一分没剩花在了国家,却没落到好的里外不是人的地步。”然后用筷子扒拉着眼前的菜,“到时候,也就不会皇上招待诸位大臣,连碗羊肉汤都拿不出。”然后再瞄了一眼皇帝和八贤王的衣衫:“也就不会出现,皇上龙袍的袖口都磨破了,却舍不得更换,八贤王的内衣都已经缝补了,却只能悄悄的隐藏,这是我们做臣子的不孝啊。”

    就这一句话,让天启悄悄的将袖子退了退,让朱由检将袖口掩了掩,让群臣眼圈发红羞愧无地。

    诸位大臣们这时候不由得羞愧的掩住了面庞,因为大家这时候才感觉到,自己这些臣子们,逼迫的皇家太苦了。

    大明朝廷和皇家的经济往来,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比如后世的满清,几乎继承了大明朝廷的所有制度,但他却没继承大明最优良的一个制度,那就是家国分家。

    大明和皇家财政的制度是这样的,供养皇家的是皇庄和几个分给皇帝的税源收入,还有就是财政收入的三成提成。然后就是你怎么过活是你的事,与朝廷无关。这也就是明朝从始至终出现了一个怪现象,皇家从来没有大规模的修建园林,即便是皇宫的三大殿,被焚毁了十几年之后,才重新修建。

    究其根本,那就是,在内阁和户部认为,这些东西都应该是你皇家的家产,你有钱你就修,你没钱就休想,想要拿国家的钱为你修建,门儿都没有。

    这就和后世的满清直接不同,在明朝以前和明朝以后,是彻底的家国不分,皇上想修园林别院,那是需要国家掏钱的,有钱要修,没钱也要修,才有了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的事情,才因此而亡国。

    但是在明朝的大臣们还有一个别扭的想法,那就是,这个天下是你老朱家的,虽然国家的钱不能给你老朱去使用,这是理所当然,但是国家需要钱的时候,你还必须拿出来给国家使用,这也是理所当然。所以国家每每没钱的时候,就名正言顺的向皇家伸手,而明朝的皇帝都有这个好脾气,我需要钱的时候你不给我,我不好意思管你要,但你需要钱的时候,我却不能不拿。这其实是家国分家,但只是没分利索的结局。从封建向共和走,是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彻底的家国分家,一切的人,都拿俸禄为国打工。而大明朝廷,却莫名其妙的在几个懒惰的皇帝推动下,走在了历史的最前面,离着君主立宪制大明共和只差了临门一脚。结果就被野蛮的满清彻底的打回了原形。

    有时候有许多人询问,为什么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恨满清,更甚于后来侵略中国的日本。

    日本侵略中国是两国之战,说实话,打败了,让人按在地上摩擦,那是你技不如人,不过是哪天缓过劲来,学了点什么秘籍的,大家再对阵打过。今日他侵略了你,明日你也可以侵略他啊。

    但满清取代了大明,是彻底的文明的倒退。将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政治格局都已经走向了历史其他国家最先锋的大明,彻底的拉下世界第一的位置,拉回到了大明以前的状况,让藐视一切的大汉民族,变成了被世界所有的国家欺凌的弱者。这才是根本原因。如果历史上大明不被野蛮民族取代,即便是改朝换代,依旧沿袭着大明的政治体制制度,估计300年后,世界老大依旧是中国,小日本只能跟着中原国家的屁股后面摇尾乞怜。而所谓的西方列强,不要说他们坚船利炮逼迫我们签订屈辱条约,咱们厚道,不欺负他他们就偷着乐吧。

    听完了上一堂课,再旁听了毛文龙给魏忠贤的补习课,年轻的天启皇帝站起来,八贤王也站起来,杨嗣昌,曹文诏,洪承畴,孙元化也都站起来,跟着皇上的身后开始绕圈,于是,御书房里形成里一个走圈队伍,那真的是浩浩荡荡风风火火。

    走圈的都是年轻的,老年的都在闷头长思。大家不得不长思,因为这是一种改变几千年中原王朝对异族的传统政策,改好了,皆大欢喜,改坏了万劫不复。

    只有毛文龙悠然自得的喝酒吃菜,自己说的口干舌燥,真得吃点喝点了。至于怎么决断,思路给你了,办法提出了,用不用是你的事了。但那个走圈的队伍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接受事物就块,因该没有太大问题通过。

第1415章 歹毒的计策

    带着大臣浩浩荡荡的走圈,走的是热汗淋漓之后,天启站住了,身后的群臣就和碰碰车一样的连串撞击之后站住了脚跟,所有的人都看向了这个大明的主导者,这个政策施行利益最关切者。

    “毛帅说下一个。”这是天启的说法,对于彻底放开边贸的事情,既不说不行也不说行,但没说不行,那就等于是行了,不过是需要再考虑再研究下罢了,毕竟这是改变几千年成法的大事,利弊关系一定要考虑周全。

    吃的是有滋有味的毛文龙,就恋恋不舍的放下筷子,继续说着自己的第四个服蒙策:“编制部盟,这个和我们大明编制保甲乡县一个道理,将异族一直没有纳入我们大明管理体制的实际,变成纳入我们的编制体制。”

    “那为何不直接采取我们的县乡保甲制度呢?”袁可立不明白的询问。

    毛文龙立刻换上一副恭敬的脸:“异族就是异族,他们散漫惯了,一时半会还不能忍受约束,管束太严不能一刀切,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张慎言就痛苦的道:“毛帅说的对啊,当初对奢安等土司,国朝张居正强势推行了改土归流的一刀切,结果才激起奢安之乱,虽然现在评定了匪首,但南方土司,不能彻底的稳定,最终还是留下后患啊。如果用云南沐家之法,虽然让南方安定百年,但也却一直让土司游离于王化之外,也是不可取啊,如此两难也是没有办法,毛帅倒是说到了根子上了。”

    毛文龙立刻解释:“下官的这个却与土司又不同。”

    “哪里不同?”

    “南方土司是各行其事,朝廷派去官员,结果大明的官员总是以大明的思维去管理,自然就出现了水土不服。我的这个却是以大度的联盟为基础,名义上归大明皇帝管辖,但其实他们还是各行其事。但我们不让他们有所谓的大汗,设立各个部落总管,大家都平起平坐,谁也管不了谁。一旦有有野心的出现,也聚拢不起太多的部落,趁着他弱小,咱们大明第一时间灭了他。

    其实,大家平起平坐,几乎就不会再有有野心的人能再聚合一起了。大家平等,干嘛我要听你的,被你奴役?这样,人心就散了,队伍也就带不起来啦。而大家定期坐在一起开会,有什么事情大家商量着来,就采取我们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谁也别想搞一言堂。”

    张维贤不由得的拍手:“对,对,这个办法好,一支军队一旦没有一个更高级的将领带着约束,再想让大家被别的人指手划脚,得到的结局不是服从,绝对是刀子拳脚。”

    天启点头:“也就是说,我们在草原就推行一个平级的,相当于各个部落,也就是相当于镇长的职位,上面没有按照我们大明这样层层的阶梯管辖,就不会出现我们中原朝廷的所谓藩镇,是不是这样?”

    毛文龙就欢喜的道:“皇上睿智啊,正是这个道理,只是委屈了皇上,您在草原上,管辖的地域之辽阔简直让人发指,但您的官职大约只相当于一个乡长,下面直接管理村屯了。”

    天启就快乐的哈哈大笑:“这样一来,我可是咱们大明最大的乡长啦。”

    大家跟着凑趣哄笑,原本的一点点拘束就彻底的没了。

    “再这个基础上,我们施行五的第五个服蒙策,分封。”

    “这又是怎么说?”

    “光有平起平坐的村长还不行,这样也难以抑制大家的野心。好吧,既然大家都有称王称霸的野心,那我就让你们一次达到目的野望,那皇上就封他们所有的人为王,而且世袭罔替,让他们达到人生的巅峰。”

    所有的人都被毛文龙这种疯狂的举动震惊了,这一下,在草原上得封多少王啊,那王爷还金贵吗?还不烂大街啦。

    但想一想也真的是个好办法,大家不就是要达到人生巅峰吗,那就直接让你达到得了,省事啊。然后大家都是平等的王,干嘛我听你的,我还想让你听我的呢,到时候自己就散了。

    “第六:就是大力的在蒙古推行佛教。”

    “这又怎么说?”

    毛文龙就坏笑:“皇上,诸位前辈,诸位同僚,知道为什么草原人总是不安分的杀杀打打吗?不但和中原人打,而且还跟内部打,其原因动力到底是什么吗?”

    是啊,为什么啊?倒是曹文诏在草原上战斗过,回答了这个莫名奇妙提出来的问题:“穷的呗,草原其实贫瘠的很,他们要是不这样杀杀打打的,他们就会穷死。”

    毛文龙就摇晃了一下脑袋:“你错了,打打杀杀是因为他们的人口繁衍的太快了,快到让贫瘠的草原,根本就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口。所以,他们就会变穷,变得不能生存,然后他们不得不杀杀打打的让人口变少,让草原再次能养活起他们,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老要侵略中原的原因根本。”

    “你说的有道理。”天启皇帝想了想之后,肯定了毛文龙的说法。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家也都懂,这个道理是血火中总结出来的。只要草原上人口过剩,只要草原上出现灾难,那么,中原的灾难也就来了。

    “而诸位知道为什么草原的人,总是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还那么的能生吗?”毛文龙就又抛出一个问题。

    天启就摇头,大家就一起跟着摇头。他们实在是跟不上毛文龙的脑袋思路。

    毛文龙就一拍桌子:“因为他们信奉的神不好。”

    大家就迷糊了,朱由检就一脸迷茫的询问:“这能生和他们的信仰的神有毛关系。”

    “太有关系了。”毛文龙坚定的回答:“长生天是草原民族永远的神,他教导人们的思想之一就是繁衍,所以,他是鼓励人生的。”

    “啊,是这样啊。”大家恍然,似乎毛文龙说的是对的,他们信仰的长生天不但保佑牛羊的繁衍,可能也许,顺带着也就保佑了人的生育了。其实也的确如此,草原苦寒,其医疗条件也的确原始,不靠多生,死剩下算,估计几千年前,草原民族就已经不存在了。

    “而人口多了,食物就不够啦,战乱就来了,所以人性就慢慢的变得暴虐了。这虽然是一个悖论,虽然是一个怪圈,但也的确如此。”

    “是这个道理。但你跟我们说这个干什么?”

    “因为我要在草原推行佛教。”然后毛文龙就无限神往:“佛教好啊,他首先宣扬的是不杀,不争,吃苦和忍让,这样来生才能富贵平安。如果人人都是佛教徒,那么整个世界就没有了纷争,世界就将大同。”

    这是佛家的根本。

    “然后佛教宣扬禁欲,大家都出家,大家不再争斗,以忍耐为主,更不娶妻生子。诸位看看大家都秉承不纷争,忍耐了之后,也就不打架了。再不生了,那这人口也就当然不会再增长了,是不是这样?”

    天启就有点明白了,所有的人都明白了。然后所有的人就不再喝酒了,而是一口一口的抽冷气了。

    “如果我们动用国家的力量,在草原推行佛教,让每十个草原人必须有一个出家当和尚,而我们给这个和尚俸禄供养,先吸引他们当和尚,那么,那些男人就会认为,与其打打杀杀四处抢吃的,哪里有坐享其成好?于是,我们就可成功的消灭了草原人的暴虐心性,也不用担心养儿防老了。人变得温顺了,人口也不增长了,一切就都太平了。”

    大家已经不是吸冷气了,简直直接掉进冰窖了。

    这计策也太歹毒了吧。

    魏忠贤就期期艾艾的问:“那我们要世世代代的养活那么多的和尚,我们的财政怎么负担的起啊。”

    毛文龙就断喝一声:“错,我们只是先期投入,以后一个大子都不需要。”

    “为什么?”

    毛文龙就微笑:“适当的宽容各种教派传播,是有用也是必须的,但按照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出家的数目,这个教派就会在那个地方快速的传播并被坚定的笃信。而佛教是让人忍今生之苦求来生之福的,今生越苦,来生越福。估计不出十年,你再给他金银,他都不要了,他会抱怨你没有让他们接受苦难的磨砺,用金银这种天下最肮脏的东西引诱他,他会恨你的。”

第1416章 穷困潦倒

    金银可能会在一群宗教的笃信者中被鄙视,但毛文龙被一大堆,其实是用一个船队装着的不知道多少的金银,简直引诱的已经三天不吃不喝,就剩下傻笑了。

    毛文龙在京师并没有停留太久,和洪承畴曹文诏三个人相见,然后研究了未来的攻守战略。于天启八年的三月,就带着被调回来的毛承勇和刘兴贤的一万两千将士,急匆匆的赶奔到了天津。然后留下两千兄弟在这里休整,带着一万将士,坐着登莱水师的战舰,急匆匆的赶回了大连老巢。

    他回来有两个任务,第1个就是将刘兴贤的一万人马,重新归回给齐飞的第一军第三师。加强对鞍山的进攻,这是重中之重。因为鞍山的媒铁对自己太重要了,对满清也太重要了,这是后勤储备力量此消彼长的关键。

    而最关键的是,他是被东江镇的核心集团给逼回来的,回来的目的就是让他解决经费问题。

    现在的东江镇,已经到了兵穷财尽的地步。

    朝鲜和日本的战争,已经将东江镇的家底消耗殆尽,虽然当初获得了朝鲜足够的补偿,但那都是不动产,不能变现,所以才逼迫着毛文龙削减了军队,放出一部分劳动力恢复东江镇的生产能力,减轻军费开支。

    然而皇太极这突然的一场全国之战,逼迫着本来想要休整个两三年,恢复下实力的东江镇,不得不动用全部的力量迎接这场战争。这其中所花费和消耗的金钱物资是无法计算的,将本来就不多的一点财政底子,彻底的掏空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总算是赢了,但是却欠下了外债。这还不算,因为这场战争造成的财政支出还没有完。

    参战的将士需要奖励,参加战斗的民夫和工人,更需要奖励。战死的四万七千将士,至少需要百万银元的抚恤还没有着落,牺牲的1万工人矿徒和接近2万的百姓,他们同样需要抚恤。

    而打烂了的凤凰城镇江地区,需要重建,需要投资进行以工代赈。而大连的建设正在节骨眼儿上,单单靠引进的外资是不行的,但这时候绝对不能停工,只要一停工就会出现烂尾的现象。

    而在鞍山和朝鲜,战斗还在继续,每一天都要往里投进海量的银钱。

    支出在不断的扩大,但是收入呢?皮岛转运朝鲜物资的港口,因为朝鲜已经被满清占领,商路早已断绝,所以那个港口的税收就急剧减少,而每一年从朝鲜搜刮剥削来的银子,也没了。

    大连港口的物资转运,收上来的税收根本就是杯水车薪。铸币厂,由于没有银子做原料,也已经停工了。究其原因就是,大明本来就银子缺少,经过这几年日夜不休的铸造银元,毛银几乎都已经变成了银元,你总不能疯狂的将原先的银元收集上来再铸造一遍吧。

    至于银行的股份收入,的确非常可观,毛文龙也找了张继先,准备先抽出一笔来应急。

    结果张继先给他抱来了一个火盆:“你在银行里现在的股份利息,实在是太Hello.可客观了,按说呢,填补上你所需要的钱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然后就提起一桶凉水,狠狠的泼在了他的脑袋上:“但是按照咱们当初定下的规矩,不到年终岁尾,是不能提取红利的。即便提取红利,按照咱们的规矩,像你这样的大股东,也只能提取一半,否则银行就没有办法继续发展。”然后郑重的道:“这是规矩,你说的,规矩是不能破的。”

    “那我贷款总行了吧?”

    张继先就直接在他的怀里塞上了一块冰:“现在大明的工商业发达,正在扩张期,天津的建设在不断的扩张,尤其你闲着没事,贷款给朝鲜一千万,已经将近一年没有收回,哪怕是利息。而民间的银子基本都被我们挖掘出来了。现在贷款已经大于存款了,现在银根吃紧,我们不能再往外放贷了。一是没钱,二是如果再放贷,万一哪里再爆发一个挤兑风潮,我们的银行就彻底的崩盘了。”然后一脚将他踹进了寒风凛冽呼啸的严冬里:“你还是去想别的办法吧。”于是毛文龙就在艳阳高照的天启八年四月份,感觉到浑身上下拔凉拔凉的。

    找皇上要钱,皇上倒是满口答应,不过为难的说道:“现在的内帑,接受了从蒙古的缴获,的确是丰厚的很,按说你要这五六百万银子并不是难事,但是。”

    只要一听说但是,毛文龙刚刚缓过来的心,就又开始发凉。

    “但是,缴获的大部分都是金银珠宝,还有古董皮毛,牛羊,这都需要变现,这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间,等我将他们变现了,我就——”看着愤然出去的毛文龙的背影,天启真的是充满愧疚的追出去许诺:“要不我还有点儿体己钱,你先拿去花花?”

    毛文龙就撇嘴的扬长而去。

    到了登莱化缘,新上任的登莱巡抚王东,对这个变相提拔自己的恩人倒是大好,在东山总督的大力协调下,最终只给他挤出了五十万,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即便是这样,王东在交银子的时候,期期艾艾的说明:“总督大人说了,这是借,带利息的。”当时把毛文龙气的简直晕过去,若是自己有一点点骨气,恨不得上去一脚将这些银子踹翻。但人到穷的时候,骨气那个东西也就灰飞烟灭,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结果自己空手回到了皮岛,吕一学和许杰以及毕懋康卢象升,就像讨债的恶鬼,连上个厕所,门外都排着一队等着他要钱。

    就在毛文龙穷途末路的时候,毛可喜的美洲舰队回来了。

    当一面面千疮百孔的风帆,带着残破不堪的战舰开进皮岛的港口时候,毛文龙看着那深深的吃水线,莫名其妙的鼻子一声,抽抽搭搭的哭泣起来,这让毛可喜激动的嚎啕大哭。

    毛文龙直接对着这个孙子道:“你不要感动,我是在为我而哭,我的苦日子到头啦,我的不求人的好日子来啦。我——又——是——一个——有钱人啦——”

    然后也不等毛可喜陪伴,直接一脚踹开了一个船舱的门,看到那里面杂七杂八的堆着各种各样形状的银块,毛文龙就张开双臂扑了进去,然后又痛哭流涕,转变为嘿嘿傻笑。

第1417章 美洲归来

    在座的诸位,总算是全剧看到一个人,从没钱到有钱,再到没钱,再到有钱波澜壮阔的转变人生和人性丑态了。

    将毛可喜按在自己的对面,仔细的询问了毛可喜和刘兴祚此次美洲之行的过程。

    过程在毛可喜枯燥的诉说里,大家却在感受一场无比惨烈而波澜壮阔的开拓历程。

    刘兴祚带着毛可喜三百战舰和两百装满物资的商船向美洲航行,沿途上,和海盗厮杀,和欧洲所有的什么牙,什么兰,什么斯坦的舰队厮杀。但好在,这个时代虽然是大航海时代,世界各国的舰队已经遍布了世界的海洋,虽然大明的舰队因为明神宗的战略收缩而没落了。但大明的舰队依旧天下无敌,即便最后一条战舰在南明灭亡之后凿沉在大海里,大明的水师依旧没有一次战败的记录(历史就是如此)何况已经被加强的毛文龙的舰队。

    一路上,和李旦的舰队汇合之后,互相配合,冲破重重险阻,最终到达了毛文龙给划出的目的地。

    然后两方一直合作,又和早就占领了南北美洲的西方列强什么牙,什么兰,什么斯坦的驻军打,和当地的土著打,和当地的疾病打,和当地不同于大明的气候打。那真是打入打鬼打野兽,打天打地,打空气,除了自己不打,那是逮谁打谁。

    现在李旦和刘兴祚按照当初的约定,他们占领了南北美洲,并且真的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金山银山。

    但当初李旦的五百战舰,五百商船,加上刘兴祚的三百战舰,三百货船,现在只剩下了四百战舰,四百商船。出征的十万将士船夫水手水师,剩下不足五万。好在李旦和刘兴祚都是汉人,在外就抱团取暖了,双方已经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由李旦主政地方,由刘兴祚指挥舰队,将南北美洲死死的占据了。

    “运送回金银的时候,出发的是一百条双方的战舰,一百条商船,到达扶桑的只有三十五条李旦的战舰,二十条商船。而孙儿也只剩下四十条战舰,四十一条商船。所以,我方,孙儿只给干爷爷带回来一千七百万两金银,剩下大约五百万两金银和四百七十七个将士以及三百水手,永远葬身在了茫茫的大海之中了。”

    看着满脸胡须,黑瘦黑瘦的毛可喜,毛文龙含着热泪问到:“这次回来,你还回去吗?”

    毛可喜的双眼立刻闪动着狂热的火苗:“大海才是我的战场,美洲,才是我埋骨之地。”

    “好,这次,我让你再带回去五百最先进的战船,五百最大的商船,装载上我们大明的物资和愿意去美洲的女子,二十年后,我希望美洲是我养老之地,在两百年后,我希望美洲是我们汉人的天下根基。”

    一千七百万银子,在毛文龙的铸币厂夜以继日的铸造下,两千万银洋被铸造出来,不但立刻解决了毛文龙的所有问题,更是给建设银行注入了资金流。而建设银行再次放宽银根贷款,让大明的现洋短缺的局面暂时得到了巨大的缓解,再次给大明的工商业注入了活力。

    而毛文龙订购的五百条最大最先进的战舰和五百条商船,以及填满这五百条商船所需要的难以计算的工农业产品,让沿海的贸易和工业有了一个巨大的开工,大明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结果就是,大明的银根再次枯竭,世面现洋的流动再次出现了短缺。

    于是,毛文龙紧急约见了留守扶桑的郑芝龙:“把你刚刚得到的毛银借给我。”

    “一分利息。”

    “要爱国啊。”

    “我爱国,但我更爱钱。”

    “友谊万岁啊。”

    “亲兄弟明算帐。”

    “我难啊,就等着我为你铸造银币这点钱息买米下锅呢。”

    “我看到别人用我的钱赚钱买米下锅,我馋啊。”

    “当初我就不该放你儿子和媳妇走。”

    “你后悔也没用用啦,咱们还是谈钱吧。”

    最终,毛文龙还是在郑之龙的手中,在他认为是屈辱的条件下,借来了1700万两银子,在铸造成两千万银元之后,他将大明的经济彻底的盘活。

    将士们得到了头一次被拖欠的军费,死难的烈士得到了,他们久久没有下来的抚恤,军工厂又得到了充足的购货款,前方的将士们又拿到了崭新的武器。

    由于前后4000万银元的投入市场,大明的经济有了让人目眩的繁荣。

    工商发展了,百姓们有钱了,再也看不到饥馑和饿殍了,于是,大明,彻底的走出了他十六年后灭亡的阴影了。

    银行的存款大大的增加,大明的工商业主们,也再次获得了充足的贷款,工人们又得到了足额的工钱,然后去购买他们想要购买的各种物品,从而又拉动了商业的运转。大明各地的税收在稳步的增长,地方的财政宽裕了,户部的收入增加了,虽然没有达到南北宋那种恐怖的每年户部收入1亿多贯的规模,但一年实打实的税收达到了五千万银元。户部已经有足额的钱来给边军,给各个地方的守备军队发放饷银,来给草原集团,给关宁铁骑,拨付源源不断的军费。

    钱出去了,又流入市场,经济就再次增长,然后税收就继续增长,然后就继续发放,并且开始以国家的力量修整河道,建设道路,等等等等。现在整个大明的户部和内帑,不再为银子发愁,而是为怎么将他们花出去发愁。

    然而就在这空前的繁荣之中,大明产品的主要输出国,欧洲,却因为不断的被迫向大明朝廷输入银子购买物资,而南北美洲的金银却被大明垄断,欧洲就出现了金银荒,在双方不能发动战争抢掠的情况下,金银缺少,最终导致了购买力的萎缩,大名输入欧洲及其他各国的货物,开始减少。

    但这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的事,以物价为最基本衡量的粮食,在大明京畿,由原先的八毛(按照银洋比例)一石的精米,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的长到了1块2。

    百姓们收入多了,但他们却慢慢的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改变更大,似乎还有点不如以前。

    这时候一个巨大的危机,已经悄悄在大明埋伏下来。

    而首先感觉受到这种危机的,就是刚刚建立的满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041/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都督最新章节! 作者:奔叔所写的《大明都督》为转载作品,大明都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都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都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都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都督介绍:
和魏忠贤称兄道弟,对天启指手画脚,对东林磨刀霍霍;保天启不死,建万世基业,斗东林,兴工商,扭转毛文龙的宿命开始,再经历一次他传奇而争议的一生。
大明都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都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都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