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都督TXT下载大明都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都督全文阅读

作者:奔叔     大明都督txt下载     大明都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418章 米价上涨和战争的因果

    新任的满清户部尚书德格类,拿着一个账本,在向皇太极诉苦:“万岁,鞍山前线的岳托,请求调运一万石粮食。如果再加上沿途运输消耗,共计需要2万石。”

    虽然天灾和战乱,让满清的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匮乏,但由于从蒙古地区转运过来的物资还算充沛,两万石的粮食对于满清来说,还真就不算什么。皇太极就一面批阅奏章,头也不抬的对着德格类说道:“这样的事情你完全可以做主,没有必要来询问我,你看着办吧。”

    这是皇太极对这个兄弟的信任,本来德格类应该感激涕零的下去办理,结果他却没有走。

    皇太极感觉到事情不对,就抬起头来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德格类就痛苦的回报:“经过头年一直到今年三月的战争,国库已经打空了,所以我们没有钱来购买这两万石的粮食了。”

    皇太极就一皱眉,国库的确打空了,但也不至于空到这种程度,但最终还是说到:“还差多少?从我的内务府出吧。”

    满清的制度承袭前朝后金,也就是说,每一次发动战争所缴获的,四成归大汗,也就是现在的皇帝,三成归各旗,两成归旗主,一成归公用。

    但其实这一成也就够整个国家的行政运转了。

    因为诸位王公贝勒是没有俸禄的,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出战时的缴获,还有就是皇帝的赏赐。而皇帝的赏赐,是由皇帝出。

    军队是没有军饷的,更没有后勤,因为部队里的将士们出征,都是自备刀枪粮草。当然,国库也有开支,那就是修缮皇宫,整治皇陵,皇上一家的开销,还有就是下级各个官员的低廉的俸禄,还有就是城池的修建。不过城池都是抢大明的,即便让他们修,他们也不会。

    而只有像上次对东江镇的战役,因为是在国内打的,没有抢掠缴获,才由户部出。不过,还是临时强征汉人的,也不需要花钱。

    但战争结束了,皇太极也知道,后续的物资再经过强征的办法,是行不通的,那会激起民变,会让他好不容易推行出去的满汉一家的政策彻底的崩溃。所以在鞍山战斗中所需要的粮草,就用购买的办法,好在那一面,只不过是防守,所需要的粮草并不多。

    德格类就小声的禀报:“还差一半,三万五千两。”

    皇太极就满不在乎的挥挥手,准备继续批自己的奏折,因为要想加强皇权,就必须事倍功亲,什么事情都要皇帝亲自批阅审定,没经过皇帝批阅的请示,都算是废纸。

    眼前的这个奏折内容相当关键,是阿敏和代善辗转递上来的,向他汇报现在朝鲜的状况,他需要亲自批示。

    但笔刚刚要落下,皇太极感觉的事情不对,就带着怀疑的眼神看着德格类:“我们承袭了明朝的官员制度,但是我们不能承袭明朝的腐朽的做法,层层加价,层层苛扣,中饱私囊,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德格类立刻诚惶诚恐的跪倒:“奴才知道,但奴才绝对没有贪墨和中饱私囊的意思,尤其我怎么敢在睿智的皇上面前这么做?”

    皇太极就思想了一下,这个十弟德格类为人老实厚道,做事很有分寸本分,的确不应该明目张胆的在自己面前玩贪污。

    “但是就朕可是记得,在今年春天的时候,米价应该是全年最贵,但也不过是二两五钱银子啊。但这怎么就突然长了一块银元?”

    当时由于大明的封锁,天灾和战乱,后金的米价一直比内地高一倍,最高时候达到了四两一石。但在皇太极上位之后,推行了种种改善汉人地位,和禁止女真人兼并土地的政策,使得辽东的汉人生产兴趣增加,粮食的产量有所提高。还有一点,就是整个蒙东东部的蒙古被皇太极征服,也就等于变相打破了大明在北面对满清的封锁。蒙古人通过部落交换的方式,悄悄的将许多物资,转运进了满清。这倒并不是边军封锁不利,因为既然要怀柔蒙古人,就并不能对蒙古封锁的太紧。虽然已经归顺大明的蒙古人和归顺满清的蒙古人是敌对的双方,但毕竟是同根同族,亲戚朋友的亲戚,封锁是实在封锁不住的。

    所以在这双方共同的作用下,皇太极登基以来,满清的物价反倒降落下来,就如皇太极登基之后,和袁崇焕悄悄通好,借着扯皮的和谈时机,袁崇焕借着拯救蒙古人的名义,在高台堡设立互市,前后卖粮150万石,以及其他各种物质无数,让满清的物质慢慢的丰富起来,这个价格反倒降了下来。

    但不过是半年的时间,怎么突然又涨价了呢?而且现在已经接近秋收,今年又没有明显的天灾,收成还算不错,价格不降就已经不错了,这事情有点违反常识。你说这下面人不贪污谁能信?

    德格类再次磕头解释:“不知道为什么,从5月份开始,大明的物价突然间悄悄的飞涨,南方原本三毛一石的糙米,涨到了五毛,而大明京师的精米,从原先的八毛涨到了一块二。我们这里也只能是被迫涨价了。”

    皇太极立刻感觉到不妙,有些焦急的学问:“其他的物资呢?”

    德格类知道皇帝已经不再怀疑自己贪污了,悄悄的抹了一把冷汗,紧急的汇报:“小到油盐酱醋,大到钢铁马匹牛羊,全部都已经上涨,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呆愣了半天,最终不得不站起来谨慎的考虑这件事情。

    自己的财政收入有限,如果物价飞涨,那么原先自己积攒的那些钱,所能够买到的物资也就大大的减少,如果在没有收入,只有加大支出的情况下,不出两年,自己的内务府就将被彻底的掏空。这是一个不好的前途。

    自己该怎么办?皇太极焦急的在暖阁里踱步,因为他明白,经济和战争是把鸳鸯剑,无论是哪一方出现崩溃的现象,这个国家就立刻崩溃了。

    物价的这种上涨,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虽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的消化能力太大了。但自己的国家太小了,底蕴也太薄了,只要一个小小的物价波动,就会彻底打垮自己的经济。

    怎么样才能转嫁这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呢?对于皇太极来说,经济大道理不懂,最直接的办法只有战争。

    皇太极站住了脚步,对着长随太监吩咐,立刻召集在京所有的王公贝勒,五品以上的官员,到大政殿开朝会。”

第1419章 应对危局

    大清建立了,但对整个大清的臣民官员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改变,原先的自由散漫的经济和政治体系,依旧按照巨大的惯性在向前滑动延伸。对于上层的大臣们来说,所改变的不过就是原先大家和皇帝商量事情的时候,是坐在一起,你一嘴我一嘴没上没下的争吵,最终是凭借嗓门高,拥护者多决定谁胜出。这样的制度习惯,不但体现在国事的决定上,就连谁当这个大汗,也是这么弄出来的。而现在的改变就是,那个老八坐在高高在上的椅子上,他一个人说,大家就规规矩矩的站在下面,听他一个人说。然后他决定了该怎么做,大家就乖乖的执行就行了。

    虽然有一种失去权利的沮丧失落感,反倒大家更轻松了。于是在正常早晨站在那里听他一个人说完一顿之后,大家就乐呵的回家睡个回笼觉。

    结果今天突然间被从回笼觉的热被窝里叫出来,大家就都窝着一口没睡醒的气,心不甘情不愿的重新回到了大政殿。

    等大家到齐了,内侍,也就是太监,高声宣布皇上驾到。

    然后大家就跪下进行三拜九叩。

    对于这种传至于汉人的礼仪,这些满族人实在是不习惯。但是制度变了,而且有强力的军队做后盾,保护这种制度的执行,大家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执行下去。

    倒是那些投降过来的汉人官员,对这样繁琐的三拜九叩,反倒乐此不疲,而且还有甘之如饴的意思。

    等这种过场做完了,大家回到了自己的队伍里站好,等着今日皇上给出的议题,接受皇上给出的答案。

    “诸位王爷贝勒,诸位爱卿,现在我们大清国,三面环敌,东面是苦寒的山区,北面是荒凉的大漠。而现在,阿敏和代善被隔绝在朝鲜,从头年到今年的这场与东江镇的战争,虽然我们给敌人已重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损失要大于敌人,而且我们丢了相对来说最富庶的凤凰城和镇江地区,丢掉了从朝鲜走私的口岸。这不但在军事上,我们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经济上更让我们损失惨重。就在刚刚,朕接到了德格类贝勒的报告,现在民间的粮食已经达到了三块五一石了,大家说说,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的这些王爷贝勒一个个只懂得厮杀享受,谁也没有和柴米油盐打过交道。再说了,2块5一石和三块五一石的粮食,这有什么区别吗?不就是多了一块钱吗。想一想前年大旱的时候,粮食的价格涨到了4块钱,而且还买不到。当然,这和自己无关。因为自家的粮食都是自己土地里佃户们生产出来的,不需要花钱。而长了那么多,反倒把自己的粮食拿出去卖,换回了大笔的银子。所以大家今天得到了粮食又涨价的消息,不但认为无所谓,反倒有人暗暗高兴的在心中盘算着,是不是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将原先压在仓库里的沉米卖出去。

    而汉臣们却深深的体会过粮食价格上涨的可怕,一个个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皇太极看着一脸迷茫和无所谓的满族大臣,和一脸沉重的汉族大臣,心中坚定的决定:“这真应了那句话,满人打天下,汉人才能治天下,自己一定要努力的招降那些汉人。”

    轻轻的敲了敲桌子,“不单单是粮食涨价,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也都涨价了,这样的后果就是,高昂的物价会掏空我们存储的银子,而我们自己的生产能力远远的不足,绝大多数的物资都要通过蒙古的盟友转运进来,这又再次推高了物价。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所以,我们需要尽快打破这种封锁,让外面的物质更多的流入,并且在战争中,增加我们的国库储存,否则我们会被这样慢慢的憋死。”

    一听说打仗,一向以战争为乐的满族王公贝勒们,也不再跃跃欲试了,纷纷低下头默默无语。

    上一场战争的损失太大了,满洲八旗的所有旗,损失最少的也在一半,蒙古八旗编制要比满洲八旗大,但也损失了五万。这样的损失是伤筋动骨,短短的半年时间休整,大家就根本没有缓过神来。

    领兵部尚书莽古尔泰不得不站出来,谨慎的回报:“辽西战役和辽南战役,让我们伤筋动骨,现在大家还没缓过劲儿来。而洪承畴的关宁铁骑占据了广宁咽喉,那是一块硬骨头,想要再进辽西,就必须拿下广宁,恐怕现在不现实。

    而辽南——”然后就尴尬了,嘿嘿一笑。

    这还用说吗?全胜的时候都不能战胜对方,现在更不用提了。

    “而蒙古,曹文诏赶走了林丹汗,也拥有十五万大军,三个方面我们真的都动不了。所以还请皇上三思,我们需要恢复元气,我们再坚持个两三年,再和大明战斗才最稳妥。”

    莽古尔泰的建议,立刻得到了包括汉臣在内的所有人的赞同。

    皇太极就耐心的解释,“不成啊,如果我们休整喘息两三年,那么大明也会休整喘息两三年。但我们的底子太薄,即便两三年之后,我们也不能恢复多少。而大明的底蕴太深厚了,不要两三年,只要给他们一两年,他们就能彻底的恢复元气,那时候,我们之间的差距就更小了,我们的状况将更加艰难。”

    领刑部尚书的多尔衮站出来,帮助皇太极道:“皇上说的对,现在我们艰难,但敌人更艰难,我们就算不能和大明再次决战,也要在三个方向对大明进行骚扰,消耗大明的力量,慢慢的给大明放血。”

    今年才20岁的多尔衮,17岁时候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他是满清年轻将领中,最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记住,是战略家,比军事家高一个级别。为此,深得皇太极的器重,每有大事,多询问于他。他对皇太极也是忠心耿耿,出入皇宫如出入自己的家一样随便。

    皇太极对这个想法很满意:“多尔衮贝勒说的对,但我们内部的物资该怎么解决呢?”这才是皇太极一直担心的。

    多尔衮就淡然一笑:“臣弟这里倒是有个办法,不过——”

    皇太极当时就明白了,于是对着多尔衮道:“多尔衮留下,其他的人散朝吧。”然后直接回了自己的暖阁了。

    大家就愣了一下,这算什么事吗,把大家从回笼觉里拉过来,结果就这么莫名奇妙的就散了,这不是逗你玩吗。

    不过抱怨归抱怨,就当是皇太极这个皇帝位了显示他的皇帝威仪,折腾大家吧。

    这事没少干,动不动就闹这出,但不管刮风下雪,人家一声招呼你还就得来,要不然就是夺爵罚款,绝对不含糊。

    大家纷纷散去,一个太监走到多尔衮和没有去,在观望的范文程面前,笑嘻嘻的传达皇太极的命令:“十四贝勒还有范大人,皇上请二位东暖阁见架。”

    多尔衮对汉臣也非常尊重,所以,对皇上的心腹汉臣范文程更是尊重有加,听到皇上召唤自己两人,多尔衮弯腰请范文程先行,范文程诚惶诚恐的谦让一番,最终两人并肩进入了皇太极的暖阁。

第1420章 打开封锁

    朝会散去,皇太极回到了东暖阁,换了衣裳之后,吩咐清多尔衮和范文程觐见。不大一会,看到这满汉英才一文一武并肩进来,皇太极不由得欣慰的点头。还不等两个人跪下见礼,皇太极就一手一个将他们拉住:“都是朕的左膀右臂,不必如此,坐下,坐下说话。”然后对着外面道:“把茶壶拿来。”

    内侍太监将几个茶杯和茶壶拿来,皇太极接了,边给两个人亲自倒茶,边对内侍太监吩咐:“把门带上,在外面看着点。”

    “喳。”内侍答应着往外退。

    “记住,今日我们君臣三人所说的如果他日朕在外面听到一点风声,第一个掉脑袋就是你。”

    这个内侍一激灵,赶紧退出去,然后将东暖阁的门带上,再在大殿里转了一圈,最终走到西暖阁门前站住,保证自己什么也听不到,也能看着四周没有一个人进来。

    放下茶壶,皇太极对着多尔衮道:“刚刚朕看到你想说什么,但却欲言又止,现在没有一个外人,你可以把你想说的事情,如实的说出来,咱们三个人商量商量。”

    多尔衮喝了一口茶,然后抬起头盯住皇太极:“皇上,难道代善和阿敏两只人马就不要了吗?”

    皇太极就皱了一下眉头。

    对于被隔绝在朝鲜的阿敏和代善,皇太极的心中一直是忌惮的。代善是这个位置的正常继承人,是自己用了各种手段,才弄到手的。但不管怎么说,依旧有一群人,明里暗里的围在他的身边,虽然代善表现出他足够的忠诚和老实,那必须是在自己的实力强大之下才出现这样的状况。而一旦自己出现实力虚弱,就比如说现在,自己两次战役都打败了,就有许多人在暗地里说,自己的能力不如代善。

    而阿敏,虽然自己几次将他从父亲对他的愤怒中拉出来,让他不得不加入自己的团队。但这个人的确是太桀骜不驯,而且还有太大的野心。这两个人其实就不是一个稳定的因素。

    这就是这次之所以派他们两个人进击朝鲜,而在毛文龙收服了凤凰城,镇江,铁山之后,让他们两个人直接隔绝在朝鲜,而皇太极不积极救援的原因所在。将这两个货还放到朝鲜去,一来能牵制毛文龙,二来也是将祸水撇出去。

    这一次十四弟进来不提朝堂上关于怎么样解决财政问题的事,却突然提到了这件事,皇太极心中就真的不太高兴了。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什么意思?

    “阿敏和代善已经占领了除了汉城之外的整个朝鲜,现在来看没有什么太大的危险。而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我们物资匮乏和财政困局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倒是想听听十四弟的想法。”皇太极这样回答,就是明显的告诉多尔衮——别扯闲篇儿,说正事。

    结果多尔衮却郑重其事的道:“我提那两个人,和我们解决眼前的事是一个事。”

    皇太极沉吟了一下,就不得不顺着弟弟的话说:“在朕看来,这却是两个事,我们要想解决财政和物资问题,就应该打破大明三个地方对我们的封锁,其实只要打破两个中的一个,就解决了根的问题。”

    多尔衮却淡淡的道:“获取物资和金银的不单单是大明,还有一个朝鲜。”

    范文成也迷惑了:“朝鲜已经被东江镇彻底的和我们割裂,现在连走私都不可能了,那一条路已经断了。”

    多尔衮就淡淡一笑,从马蹄袖子里拿出来一叠纸张,然后展开来,铺在了皇太极的桌案上:“臣弟不这么认为,因为现在朝鲜已经是我们的了,我们还何必走私,只要让两位贝勒爷,对了,现在是两位王爷,将他们掌控的朝鲜物资运回来,一切不就都万事大吉了吗?”

    这话说的,让皇太极和范文成都糊涂。

    “阿敏和代善虽然已经掌握了整个朝鲜,也就是说,朝鲜已经是我们大清的一块国土,但范先生说的也对,即便是我想让他们两兄弟将物资上缴到国库,可是也运不过来啊。”

    多尔衮就弯一下腰,指着刚刚摊开的那张纸。纸张不大,但展现在上面的却是一幅地图。

    范文成对整个朝鲜和辽东东部地区并不熟悉,但皇太极熟悉,他立刻看出来,这张地图是鸭绿江东部的一段地图,而且绵延着进入了朝鲜。仔细端详了一下,却发现,这不是山川地理图,这是一条河流交织图。

    多尔衮就指着这片小小的地图说道:“这是臣利用一年的时间,走访了原先无数走私的商人,还有这一片地区的朝鲜人,满族人,并且派心腹亲自查看,才有了这一个地图。”

    皇太极就皱着眉看着:“14弟,你费这么大的劲画出这一幅地图,目的是如何?”

    “联通朝鲜,获取物资。”说完之后,指着鸭绿江上游的一条河流,向两个人介绍道:“在我们的临江以东,有个叫十二道沟的鸭绿江上,有一条巨大的分支,直接流入了朝鲜,当地的朝鲜人,叫他长津江,一直蜿蜒向朝鲜西南,汇合成一个大湖,当地人叫他长津湖,然后往南一折,和大同江汇合直到阿敏王爷的国都平壤。”然后就不再说话了。

    皇太极和范文成就趴在这个小小的地图上,仔细的琢磨,很久很久之后。皇太极带着疑惑询问道:“真的有这一条河吗?”

    这倒并不是说皇太极对自己国土的不掌握,而是辽东地区人口实在是太稀少了,本来就少的人口在经过这接近10年的战乱,人口就更少了。而满清占据了辽阳辽中沈阳,面对着一片肥沃的大平原,他更需要人手开发,所以将他们认为是不毛之地的长白山等地彻底的放弃,将那里的人口全部迁徙到了这片大平原上来,现在从白山往东,那里是野兽的天下。

    多尔衮郑重的点头:“的确有这么一条江,不是河?”

    范文成眼睛里就闪动着激动的光,声音微微颤抖:“水流如何?”

    “从鸭绿江到长津湖,可行五百料的江船。”

    范文杰的气息就变得沉重起来:“长津湖之后呢?”

    “河流变浅,水量减小,水深只有膝盖左右,船不能行。但五十里后,就进入了大同江。”

    范文杰就双手一拍:“老天保佑大清,万岁万岁,大明的封锁崩溃了。”

    皇太极当然知道这条江的重要性,在兴奋了一阵之后不由得皱眉:“可惜那五十里路不能通船。”

    范文成就信心满满的道:“臣可以让他顺利通航。”

第1421章 多出来的运河

    皇太极和多尔衮听说范文程能让长津江和大同江之间的一段连接通航,立刻来了兴趣。

    皇太极兴奋的道:“若是先生能解决这五十里路的通航问题,那我们大清就掌握了一条大运河,从此朝鲜的物资就会源源不断的运过来;而我们的主力军,也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过去,就可以将朝鲜稳稳的抓在我们手中。不但给我们引来无数的物资,打破大明的封锁,而且还能在朝鲜,彻底的牵制住东江镇,让他也尝尝我们北面进攻,南面牵制的痛苦。”

    多尔衮询问道:“先生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两条江连接起来?”

    范文程就胸有成竹的道:“既然皇上和贝勒说到了大运河,大运河在水最浅的地方,其实也不能通航,但自打秦朝开始,就在各个运河上使用了篱笆竹席拦水逐级抬升法。”看看两个人不懂,范文成干脆激动的不顾规矩,直接扯过了一张纸,拿起了皇太极使用的御笔,就在纸张上开始给两个人讲解这个办法的道理。

    道理很简单,就是后世最常用的逐级船闸法。

    看到如此简单而且实用的方法,即便是聪明天下难有的皇太极和多尔衮,最终也不得不咂舌,佩服汉人的聪明才智。

    皇太极激动的在暖阁里来回的踱步:“只要这条运河开通,现在咱们大清所有的困难都解决了,若论恢复元气,咱们满族人吃苦耐劳,恢复的比他大明要快得多。到时候趁他们还没有恢复元气的时候,我们再将他们加以痛击。到时候,笑到最后的就是我,就是咱们大清。”

    对于这一点的野望,多尔衮和范文成都表示衷心的赞同。

    站住脚跟:“十四弟,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你懂得朕的意思吗?”

    多尔衮翻身跪倒:“臣弟明白,您是让臣弟主持这条运河,打通和两位王爷的联系,将朝鲜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过来,并且支持两位王爷在朝鲜站稳脚跟。”

    皇太极对这个聪明的弟弟理解自己的思想相当欣慰,但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将这个同样威胁自己统治的阿济格多尔衮多择小集团的核心人物,多尔衮,赶出中央权力中心,这真是一举多得。

    “万岁,这是一个非常机密的任务,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那么多尔衮贝勒此次行动,当有借口。”

    皇太极沉思了一下,决定道:“我现在允许你扩充到三十个牛录,然后将白山临江两地划归你的旗地,带上你的族人和奴才,去那里为朕,为大清屯垦,为朕,为大清生产粮食。”

    被允许增加兵力,这就等于解开了多尔衮脖子上的枷锁,而扩大了白山临江地区,虽然那里现在是不毛之地,但经过这一次勘察,多尔衮可知道,感情跨越那一片大山森林,那里不但有鸭绿江,而且还有松花江,嫩江。那里可是一片广袤的冲击平原,只要将野草烧光,翻起来,那可就是最肥沃的土地。只要有足够的人手,不出三五年,就是一个巨大的粮仓。再占据大清和朝鲜的转运物资枢纽,不出一两年,那里就是东北的天堂。

    “为了显示您屯垦的决心,请皇帝再赐给我3万奴才。”

    皇太极就看了一眼范文成。

    范文成对多则对自己的尊重有着非常好的好感,当时接口道:“这个是必须的,毕竟上千里的运河行线,转运物资海量,没有充足的人手是不行的。”

    皇太极认为也的确是这样,于是在谨慎的思索了一下之后:“好吧,因为你屯垦需要人手,我就赏赐你3万奴才。”

    多尔衮笑嘻嘻的提醒:“因为那里江河纵横,就请原先辽河和鸭绿江的渔夫们为主吧。”

    皇太极就双手一拍:“正是这个道理,我希望你将那一片地区建成鱼米之乡。”

    于是三个人就相视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皇太极凝视着自己的弟弟:“两个月,最多三个月,我希望在盛京,看到你“屯垦”运过来的粮食。”

    多尔衮就看向了范文成。

    范文成就抖了抖身上的袍子:“因为屯垦事情关系到大清国运,原则上满族人是不太懂得农耕的,皇帝对这事又非常重视,所以当然就派我这个还懂得一点的汉臣亲自主持了。”

    多尔衮就一把拉住范文成的双手:“有先生相助,最多两个月,我就可以让皇上看到我屯垦的结果。”

    范文成就毫不忌讳的向皇太极道:“若是我们再放出一些流言蜚语,比如说万岁对十四贝勒顶撞自己,非常非常不满,为了加强纲常礼教,这是将十四贝勒踢出去种地,以示惩戒。而之所以将我也派去,是因为我对皇上忠心耿耿,变相的让我监视贝勒爷。”

    皇太极哈哈一笑:“东江镇侦缉队无孔不入,只有用这个办法,才能瞒天过海。”然后就痛心疾首的道:“其实不用咱们去故意的散布流言蜚语,只要咱们这个动作一动,自然而然就有人这样误会我啊。”然后眼角泛起泪花,双手拉住多尔衮的双手:“为了大清的千秋万代基业,请你相信哥哥我。”

    多尔衮也眼含热泪,再次翻身跪倒:“哥哥对我之心,我怎么能不知道?天下人皆可误会哥哥,唯独我不误会。”

    大家打开了心结,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然后皇太极吩咐将御宴端到屋子里来,三个人就边吃边喝,对着地图仔细的研究,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黑了。

    点上了蜡烛,秉烛夜谈,不知不觉间,外面已经鸡叫三遍,朝霞满天。

    皇太极吹熄了手中的蜡烛,轻松的舒展了一下身体:“该想的我们全想到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计划,马上就要开早朝了,然后我就宣布施行。”

    “然后皇上就三催我走,然后我就屁滚尿流的带着人滚到不毛之地去种地去了。”

    今天的早朝传来了一个重磅的消息,因为昨天会议上说的粮食价格上涨的问题,皇上有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将白山临江等地划给多尔衮正白旗封地,让他去那里屯垦戍边,为大金生产粮食。但因为多尔衮不懂得农事,皇帝特意派他的最亲信党羽范文成陪同指导。三日,只给三日的时间,必须离盛京赴任,如果敢于逗留,将重重治罪。

    这样的安排,下面的人虽然一个个冷漠看着,但所有的人都为多尔衮感到悲哀,这就等于变相的发配,多尔衮,完了。

    当然多尔衮也不甘,于是就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要求增加30个牛录编制。

    似乎是皇太极想尽快让他滚蛋,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他了。

    多尔衮还不甘心,再次请求赏赐给他3万个奴隶,以此拖延不去。

    皇太极咬咬牙,竟然也答应。

    实在没有什么条件可提了,多尔衮在第4天的早上,带着临时给他凑出来的3万奴才,悲伤的向东而去。但大家明显的看到,他得到的3万奴才,竟然全是失去家业的渔民。让他去屯垦,却给他渔民,皇太极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呀。

    这么重大的消息,当然传到了东江镇,毛文龙对皇太极这样安排多尔衮,他是深信不疑,因为他知道历史,历史上皇太极在有生之年,就打压多尔衮。尤其据说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媳妇还有一腿,皇太极要不把多尔衮踢出去,那才出鬼了。

第1422章 满清的希望

    当风尘仆仆的一老一少两个商人,出现在代善和阿敏面前的时候,当他们将裹在脸上的围巾打开之后,这兄弟两个人简直惊掉了下巴。

    阿敏磕磕巴巴的确认:“是范文程先生和十四弟多尔衮?”

    多尔衮爽朗的大笑:“分别不过一年,难道哥哥就忘了小弟了吗?”

    代善就指着他们俩个结结巴巴的道:“先生和小弟是怎么过来的?”

    范文程笑眯眯的回答:“坐船来的。”

    这样的消息让两个人手中的酒杯铛啷一声落到了地上,然后不相信的再次询问:“毛文龙那小子就让你那么大摇大摆的过来啦?”

    多尔衮笑着摇头:“我是从大同江上下来的,是下来的。”

    两个人彻底的懵了,赶紧一人拉着一个,将他们按在了饭桌前:“一路一定受了千辛万苦吧,这穿山越岭的,沿途猛兽出没,又没有道路,赶紧的好好歇歇,然后说说咱们大清国内的状况,可把我们兄弟两个憋死了。”

    潇洒的端起酒杯,范文杰却笑着到:“一路坐船顺流而下,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真正领略了诗仙的意境,何来辛苦?不过酒水倒是要喝,休息就免了。”

    挥退了左右,多尔衮和范文成,两个人说出了这个惊天的秘密。

    这样出乎意料的道路,简直让阿敏和代善大喜过望,在多尔衮提出要运走阿敏抢掠的大部分钱粮之后,阿敏竟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阿敏虽然有自立为王的野心,但他明确的知道,现在还不是时机,朝鲜并不是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东江镇。就凭自己这的实力,和东江镇相抗衡,是绝对不行的,他还需要国内的支持。但他苦于和国内断绝,没有办法联系。

    但这下好了,通过这条密密的水道,就可以和国内连成一体。尤其是多尔衮提出来的,南守北攻,北守南攻的战略,更让阿敏两兄弟欢喜无比:“这简直是太好了,大明就是用这个办法对付咱们的,才让咱们焦头烂额,南北不能兼顾,现在也让毛文龙吃一吃这个苦头吧。”

    对于阿敏如此畅快的答应了要求,范文程和多尔衮还愣了一下。

    阿敏粗中带细,当时拍着自己的大腿哈哈大笑:“你们和老范一定认为我不会给,我有自立之心吧。”

    范文程和多尔衮就尴尬的一笑,多尔衮坦言道:“兄弟我的确有这个想法,至少我认为会费一番口舌的。”

    阿敏就大度的哈哈大笑:“老十四,都说你聪明,但你却小看了哥哥我。大局我还说有的,在这非常时刻,只有兄弟抱团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只有南北呼应,才能战胜我们最大的敌人东江镇。其实老八就没有像你们想的那样想我。”

    多尔衮就纳闷他是如何判断的。

    阿敏就道:“你知道为什么皇上允许你增加三十个牛录,还大方的答应给你三万奴才吗?”看着疑惑的兄弟:“那不单单是让你转运物资,其实是准备在我受到毛文龙攻击的时候,你顺着这条水道冲过来帮助我的。”然后意味深长的拍了拍多尔衮的肩膀:“其实,在咱们这些兄弟里面,除了老八,你是最聪明的。但你是当局者迷啊,也就是说,你的心胸限制了你的聪明发挥啊。以后在这一点上,你要多像老八学啊。”

    被这么一提点,多尔衮如醍醐灌顶,这次是真的明白了自己的缺点了,当时心甘情愿的给阿敏施礼:“多谢哥哥提点,兄弟我为此将受益匪浅。”

    从这一刻起,多尔衮的心胸才真正开阔起来,放弃了谨小慎微,放弃了对皇太极的戒备,一心一意的为大清尽心尽力了。

    这也就是历史上,多尔衮都被尊为皇父,真正的大清皇帝了,但依旧没有一脚将小皇帝踹翻,自己当皇帝的原因。

    当然,这个历史,他是没有机会当皇父了。

    围坐在原先朝鲜国王坐过的胡床上,吃着烤肉,喝着美酒,阿敏对多尔衮道:“说吧,你都要什么。”然后转头对着自己的领议政佟普汉道:“十四爷要的,只要我们有的,立刻给他装船。”

    佟普汉欢喜阿敏的识得大局,当然欢喜的应下了差事。

    多尔衮就在袖子里拿出了一份清单,双手交给了阿敏。阿敏看了那个清单,上面只有各种物资的名称,却没有数目。

    阿敏就哈哈大笑:“这个清单开列的好,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锅碗瓢盆,金银珠宝,粮食铁料,武器刀枪还有炸药,凡有能想到的都有了。难道咱们大清穷到了这个份儿上?”

    多尔衮就痛苦的回答:“比你想象的还穷。”

    阿敏拿着清单对着代善道:“哥你看,咱们老爸带着的就是强盗,结果抢到家都揭不开锅了,需要黑吃黑了,这是什么世道。还让不让咱这帮强盗们活下去啦。”

    代善嘿嘿一笑:“这叫大鱼吃小鱼,老八是吃定咱们了,有什么办法?那就给呗,反正这一次咱们抢的也实在是太多了,咱们就全力供应老八。”

    “好,那么咱们就这么定了。你带来多少条船?”

    “三百,每一条船能装一百石。”

    “太少了,兄弟,再给他调拨二百吧。”代善向阿敏请求。

    “没有一点问题。”阿敏拍着大腿爽快的答应。

    “太感谢哥哥的鼎力相助了。”多尔衮这一次是真的感动了。

    代善立刻说明:“我们兄弟两个帮助的不是你,是咱们整个大清。”

    “二哥说的对,你说说还需要什么?”

    多尔衮略微沉思了一下,也就放开了原先的小心思,开诚布公的对阿敏和戴善道:“现在我占据的临江,那里是一片广袤的冲击平原,土地肥沃的一把能赚出油来。而且那里有嫩江和松花江贯穿其中,河流分布密集,即便是在这天下大旱的时候,也能浇灌出大片的良田,只要有足够的人手,放火烧荒,明年秋天就是一个丰收年,就会为咱们大清供应源源不断的粮食,就能彻底的解决咱们大清的粮食后顾之忧。”

    代善和阿敏当时眼睛一亮:“咱们的老家里竟然还有这么样好的地方吗?”

    “这也是小弟在勘察这一条水道的时候意外发现的。”然后感慨:“其实咱们占据的辽东实在是太富饶了,只是我们人口太少了,少到我们已经顾及不了那么广袤的土地,其实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即便大明封锁死我们,我们也可以足够的自给自足。”

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

    听到有这么富饶的地方需要开垦,想一想开垦出来之后,对大清的国力增强的前景,代善和阿敏一起拍板决定,“你说吧,你需要什么才能开垦这片丰富的土地?”

    “我要奴才,足够的奴才,我要耕牛,要农具,要种子。”

    阿敏和代善这次对视了一眼,然后阿敏道:“现在整个朝鲜,经过我们一年辛辛苦苦想尽各种办法减丁之后,还有一千多万人口。说句实在话,用4万人去杀两千万人,我们实在是尽了全力了,而还有这么多人口让我们这4万人去统治。说句良心话,我们每日都活在战战兢兢的火山口上。那么现在好了,我可以将大批的朝鲜人,转移到你那里去,但前提是你能不能镇压住他们。”

    多尔衮和范文成互相看了一眼,当时眼中充满了兴奋,范文成就胸有成竹的回答:“两百万,我有足够的信心,带着三万汉人奴才,就管理好两百万朝鲜人。”

    佟普汉就拍手:“战争打的就是钱粮人口,将两百万朝鲜人移居到那里去,将那个松嫩平原变成一个巨大的粮仓,为我们大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产出,同时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奴才。尤其是那些朝鲜人,他们骨子里是凶残的,他们对自己的同胞,可能还下不去手,但是他们对汉人的凶残,那是有目共睹。只要给足他们好处,将他们编炼成军队,放出去,就是一群疯狗,他们的战斗力绝对要比汉军要高上许多,大明的末日也就到了。”

    这件事情一经决定,他们就发挥了满族人那种做事绝不拖拉的习惯,立刻紧锣密鼓的开始运转起来。

    一批批物资,在平壤大同江码头,被装上了五百条江船,让每一条船都达到了吃水线的最深。

    然后带着慈悲之心的代善出面了,他带着两千满族八旗骑兵,向朝鲜人展现出了他的慈悲,宣扬着上帝的仁慈:“我的受苦受难的羔羊们,我代表上帝向你们展现上帝的仁慈,这一片土地早已被蹂躏殆尽,而未来大明的军队会对你们进行无情的报复,为了你们能够安稳的过上好日子,我代表上帝向你们宣布,为了大多数被上帝爱着的朝鲜人远离颠沛流离的战争,上帝委托我们,给你们一个新的伊甸园。”

    然后将圣经捂在胸口,将十字架高高的举起:“以上帝的名义承诺你们,只要跟着我们,到了新的垦荒区,只要明年开春,你们开垦出来的土地,都将是你们的,在明年秋天,每一亩土地只收你们一石粮食,其余的全是你们的。而在这期间,政府将给先借给你们,每一个人一石粮食,并且每5户给一头牛,以及相应的农具种子。”

    这样的政策简直优惠到让人不能相信,就在大家疑惑的时候,新任的领议政佟普汉直接拿出了成山的粮食,成堆的银元:“现在我宣布,凡是参加报名的,立刻兑现每一个人一石粮食,一块银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上帝算什么个东西,大家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见过。尤其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更没看到过他的出现。

    不过那成堆的粮食,亮花人眼睛的银元,却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

    一个朝鲜的汉子,畏畏缩缩胆战心惊的上前,跪在地上悄声的说道:“奴才接受迁移。”

    代善就将手放在他的头上:“你就是上帝的羔羊,上帝接受了你的恳求。”

    佟普汉二话不说,拿起了账册:“你叫什么名字?家有几口人?”

    这个朝鲜汉子就紧张的报了自己家的人口数。

    “好了,6口人,你现在就领取六石的粮食,六块钱。”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放在哪里都是如此。当这个汉子切切实实的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粮食和银元的时候,无数的朝鲜家庭就接受了这个现实。

    这样的政策,这样的安排,是佟普汉提出来的。他主张,既然要开发那里,就要保证那些迁移过去的朝鲜人不再反抗,并且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开发,让那里变成真正的物资生产基地。用怀柔的方式来让这些朝鲜人,心甘情愿的为我们去耕种,而不是心生叛乱之心,那么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怀柔,成为真正的牛马,成为我们真正的顺民,所以我们要善待他,这样才方便管理,便于剥削。

    这样的道理,立刻被所有人接受。因为松嫩平原需要开发,而不是需要暴乱。而那个地方是大金的后背,绝对不能出现暴乱。现在先付出一些,反正给出去的都是原先从他们身上抢过来的,不过是还给他们一点点罢了,却能收买他们的人心,让他们对大清死心塌地。

    大同江码头上,范文程对着一个跟过来的汉人奴才道:“现在分到你手下,是5户朝鲜人家,其中7个汉子,二十一个女人,老人和孩子,现在你就是他们的主人,你就是他们的主子了。”

    这个汉人奴才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跪在地上感恩涕零的给范文成磕头。

    范文成接受了这种感恩,然后脸色突然一冷:“但是我可告诉你,在明年开春的时候,这5户朝鲜人家必须开垦出50亩土地,到明年秋天必须上缴五十石粮食,如果少了一石,我就杀你全家。”

    从奴才变成奴才的主人,这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这个汉人奴才怎么不感激涕零?5户人家开垦出50亩土地,只要鞭子和刀子准备好了,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到秋天,五十石的粮食,即便饿死这些奴才,也一定能凑足的。这是有成熟的经验可以遵循的,那就是原先女真主子加在自己身上的规矩。

    一家又一家朝鲜的百姓,在新的主子引导下,带着他们新得到的家当走向了码头,老人孩子被安置在了船上,这是新主子的恩典,但交换的前提是,那些汉子,成为拉纤的纤夫,他们背起了粗大的绳索,拉起了那沉重的船只,逆着大同江的水流,开始向东,想他们未来的希望前进。

第1424章 恢复实力的满清

    盛京,风尘仆仆的多尔衮,骄傲的向皇太极禀告这一次的行动过程和收获。

    “朝鲜王和扶桑王,接到您的圣旨,没有片刻的犹豫,立刻组织装船,我们带去的300条船不够,他们还额外的组织了200条船。”

    “不错,真的不错。我原先以为他们会推三阻四,但现在看来,咱们的这两位哥哥对这个大清真的是忠心耿耿。有了他们这样的态度,从此之后,我们的物资就有了保障,明朝想要封锁死我们的计划就彻底的破产了。”然后询问到:“这一次你运回来多少粮食?”

    多尔衮就骄傲的回答:“往返一个月,臣弟和范先生合计为咱们运回来五十万石粮食,还有其他物资无数。”

    皇太极就欢喜的一拍手:“真没想到,这一次的收获如此丰富,这就大大的缓解了我们的经济压力,你和范先生做的不错。”

    多尔衮笑着继续说道:“我在给八哥一个惊喜,那就是随着这次回来的,还有20万朝鲜的移民。”

    惊喜倒是没有,皇太极就一皱眉:“你弄这些朝鲜人来干什么?这会增加我们的负担。”

    多尔衮这时候才真正给了皇太极一个巨大的惊喜,于是他就将发现松嫩平原的事情和盘托出,最终总结到:“那里可以开发出的土地何止百万亩,据范文程先生评估,最少可开垦土地两千万亩,只要我们最终移民过来200万朝鲜百姓,到明年秋天,臣弟最少向您供应百万石的粮食和其他的物产,而且是源源不断。即便未来朝鲜丢失了,我们有了这个巨大的粮仓,从此之后,咱们大清再也不会为粮食问题而发愁。”

    听完了整个报告,皇太极已经激动得浑身发抖,不由自主的向东方跪倒:“我的萨满大巫啊,没有想到,您早已给我们这个可怜的民族留下了如此丰厚的赏赐,大清有救了,您的子孙有救啦。”

    等皇帝平息下来,多尔衮再次说道:“在臣弟回来的时候,佟普汉特意和臣弟深谈了一番。”

    “他说什么?”皇太极好奇的询问。

    多尔衮道:“他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毛文龙是绝对不会放弃朝鲜的,在主要干道隔绝的情况下,即便我们通过这条水路,可以派遣大军支援他们,但朝鲜早晚是要丢失的。所以他请臣弟上奏,恳请皇上,趁着现在的机会,尽可能的将朝鲜人用优惠的政策,将他们迁移到松嫩平原那里去,为我们建设那个大粮仓。同时,按照佟普汉的提议,在朝鲜人中征兵,组成朝鲜军。据佟普汉观察,在内斗里,朝鲜人的战斗力并不强。但在对外上,朝鲜人的凶狠其实比咱们满族人更加强。有了这一只军队,我们即将天下无敌。”

    “佟普汉,这个人我知道,是佟养性的儿子,平时我看他很机灵,却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远见卓识,他说的非常不错,现在我们的状况是,全力以赴保住辽东,不能再开辟第2个战场,这是大战略,大眼光。但是,在两年之内,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朝鲜,将朝鲜的人口和物资尽可能的搬光,加强我们的同时,也让毛文龙在重新占领朝鲜之后,对他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皇上睿智。”

    对于兄弟的马屁,皇太极只是微微一笑,“既然我们有了这个战略,就要抓紧行动,就按你的办法,不惜钱粮,将更多的朝鲜人迁移过来。反正也不花咱们的钱。”然后背着手踱步之后决定:“你们用汉人奴才管理他们办法是不对的,为了显示我们和他们是一条心,现在就开始宣布我的圣旨,整个大清民族分为4等,一等是咱们满族人,二等是蒙古人,三等是朝鲜人,四等才是汉人。要让朝鲜人感觉到,只要来到了我的大清,他们就是人上人,这样就更能让他们归心。”

    多尔衮不由得拍手叫好:“如此,有几百万归心的朝鲜,有二三十万归心的朝鲜军队,我们战胜明朝就更加轻松了。臣弟现在就去办。”

    皇太极叫住了急匆匆就要走的多尔衮:“你的主要任务依旧是战争,而范文成先生是不能离开我的,你这一次再去朝鲜运输物资,将整个战略目的先不要和朝鲜王说,但可以和佟普汉说明。并且告诉他,好好的干,等朝鲜的军队迫不得已退回来的时候,我加封他为松嫩平原督恳总督,让他好好的为咱们大清征战天下,打下最坚实的物质基础。”然后直接对多尔衮的:“你对蒙古熟悉,朕现在就加封你为和硕睿亲王,为现在诸王之上,总督蒙古诸部以及蒙古八旗。”

    撤销了他后背那巨大的物资基础,就要给他一个巨大的甜头。封他为大清第一个亲王,并且直接掌握整个归附的蒙古诸部,是对他的补偿。但是,即便他掌握百万雄兵,只要掐断了他后勤物资,转眼也就灰飞烟灭。

    现在整个大清别人还不知道后勤的重量,但皇太极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后勤的重要性,这才是决定兴亡的根本。

    多尔衮听到自己被如此重用,多尔衮感激涕零,跪倒连连磕头。

    而当他明白自己实际是被明升暗降的时候,大清已经完了。

    多尔衮领了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朝鲜的物资通过这条水道源源不断的运输回辽东,这条水道日夜不休,成为滋养辽东满清的大动脉。

    而更多的朝鲜人在被提升为第三等公民,地位在汉人之上之后,更是踊跃的向辽东松嫩平原进发,即便水陆拥堵,他们就翻山越岭的向辽东进发。

    在这种自发的情况下,仅仅一年半的时间,朝鲜人向松嫩平原迁徙人口不下四百万,造成朝鲜十室九空了。

    而比历史闯关东早开发三百年的松嫩平原,给满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彻底的解决了满清粮荒的同时,又有二十万的朝鲜仆从军,成为了满清的炮灰,让毛文龙准备喘息之后五年灭清的战争,最少要拖延十年了。这在毛文龙明白了状况之后,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让皇太极实现的。

    明清战争,拖不起那么长的时间,毛文龙一定要有所行动。

第1425章 前功尽弃

    满清财政改变的状况,首先从满清的粮食价格大幅度的下降让毛文龙感觉出来不对。当初,他还认为,自己打死的晋商八大家死灰复燃了,结果经过调查,却发晋商八大家的后代,都已经成了坐吃山空的蛀虫。

    那就一定是南方的商人通过阿敏占领的朝鲜走私过来了,那么这一道道关卡,最终必须走铁山。于是毛文龙,就将镇守铁山的毛有德叫过来大骂一顿。结果毛有德就叫起了撞天屈,为此不惜拔刀要自刎以证清白。

    然后毛文龙这条疯狗就直接咬向了曹文诏,对毛文龙感恩戴德的曹文昭,立刻邀请毛文龙的侦缉队进行监视,结果一根针都没有从这里过去。

    已经彻底疯了的毛文龙,就直接向洪承畴兴师问罪,因为前任的辽东巡抚是有前科的。

    结果被蓟辽督师孙承宗一顿拐杖打了出来

    “好吧好吧,我相信你们的人品。”揉着屁股的毛文龙就跑回了大连,对着负责侦缉队的许杰大吼大叫:“赶紧给我查,查陈忠是不是吃里扒外?”

    陈忠就夜以继日的,严防死守海岸。其实不用他这样做,经过这两年的战争,辽东半岛已经成为了毛文龙的根本,除了毛文龙自己走私之外,别人是没有人敢这么干,也干不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必须知道。许杰,你不要以为咱们兄弟两个交情深厚,我就可以原谅你的失职,如果在两个月之内不给我查出原因,我就我就。”一番我就之后,毛文龙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罚许杰,最终气馁的摔门而出。

    这件事情就在毛文龙上蹿下跳之下,到了第2年的春天。

    当张盘申请反攻,重新收复朝鲜的时候,范文杰向毛文龙,发来了一个公文,说出了一个怪现象。

    整个朝鲜,在建奴的可劲屠杀之下,当年损失的至少五百万人口,那么按照正常的道理来说,朝鲜最少还有一千五百万人口。然而当他和张盘带着大军进行反攻的时候,张盘倒没有注意,因为他只负责打仗。而范文杰却发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状况,大军所过之处,虽然敌人武装起来的朝鲜军队的抵抗依旧猛烈,但是沿途是十室九空,并且所有的物资都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朝鲜的人口莫名其妙的又丢了最少五百万。

    如果这些人被屠杀了,那他们的尸体会存在的,阿敏绝对不会好心的将他们屠杀的尸体掩埋,这不合情理。

    在最终抓了几个朝鲜当地,被阿敏任命为官员的朝鲜人之后,他才询问出来,那500万的朝鲜人,已经被迁移到辽东去,并且终于找到了迁徙的道路,那就是沿着大同江东去,进入长津江入了松嫩平原,成了满清的农民。

    接到这个战报的时候,毛文龙一下子掀翻了面前的桌子,而且狠狠的扇了自己几个大大的耳光。

    之所以扇自己耳光,是毛文龙深深的自责,自己被历史,确切的说是被自己熟悉的历史给带沟里去了。

    历史上的满清,那是兵峰犀利,所向披靡。他们根本不顾及后勤问题,因为他们可以抢朝鲜,但是朝鲜已经归附了满清。可以剥削蒙古,因为蒙古也成为了他的一部分,可以不断的抢掠辽西,因为大明太虚弱了。

    三次进入京畿,单单第三次入寇京畿,一直打到了山东,在账面上的收入是,抢掠汉人奴隶五十四万,抢掠银子二百四十万,其他物资珠宝不胜枚举。所以他们根本没必要转而进行农业生产,也没有听说他们转而进行农业生产的计划。

    但由于自己的存在,整个大明都因为自己而改变了。最起码,今年是天启九年了,天启皇帝不但没死,在自己的广播体操和慢跑的养生之道下,那小子身体越来越棒,和皇后又生了一个女儿,看那情形,活个七老八十是没问题了。

    而同时也因为自己的存在,逼迫的这个皇太极都快上吊了。

    那既然如此,满清皇太极还怎么能像历史那样发展呢?还怎么能没有改变呢?

    而最让他扇自己嘴巴的,是他对这个时代的气候认知。

    其实毛文龙一直认为,朝鲜地形多山,河流纵横,原则上运输是便利的。但正因为大旱,所以朝鲜的江流,都应该枯水而不能行船。

    但他却忘记了,在这个年代,即便是天下大旱,凡是能称为江的,水流依旧丰沛。就比如说,在后世风调雨顺的年代,黄河早已经断流,黄河运输只能称为记载在古纸堆里的传说。但这个年代,就在天启六年,黄河就曾经4次决口,可见水流之丰沛。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对满清的封锁的前功尽弃,毛文龙并没有怪罪任何人,因为这实在是怪别人不得。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我们只能结束休整,全力以赴拿下朝鲜,掐断通过水路给满清运输物资的根基。”毛文龙在新的大会上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结束对鞍山的进攻,将鞍山前线的所有将士,调拨给张盘,将阿敏和代善彻底的歼灭在朝鲜,然后全部占领朝鲜,掐断从朝鲜向满清的物资和人员的运输,再一次封死满清。”

    齐飞就松了一口气,这一年的时间,从夏天打到冬天,再打到现在的开春,齐飞一直没有打下鞍山。究其原因,还是齐飞这个人的性格和指挥策略不好。

    当初和张盘互调的时候,大家考虑的是齐飞善于进攻,张盘善于防守,为了休整,不再打大的战争,张盘和范文杰只要守住汉城就行了。

    但齐飞的确善于进攻,但他善于的是打野战,对于攻坚却没有什么经验。而最要命的是,齐飞这个人非常爱惜自己手下兄弟的生命,他的每一场胜利,都是用自己的策略来取得的,而不是拿兄弟的生命换来的。

    还是那句话吧,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他就将这个习惯带到了鞍山的前线。最终和同样足智多谋,满清的后起之秀岳托,打成了拉锯战,将战争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却并没拿下鞍山。

    “全部占领朝鲜,不再给他们弄一个国王,我们对朝鲜进行托管,就由我们大明来统治,至于什么时候让朝鲜重新真正独立,几百年之后再说吧。”这就是毛文龙现在的决定。

第1426章 目标朝鲜

    齐飞灰头土脸的回到了铁山,没有拿下满清严防死守的鞍山,这对齐飞来说是一种耻辱。

    将队伍安置在了铁山之后,齐飞回到大连领受新的任务。

    在大帅府,看到了志得意满的张盘,因为张盘守住了汉城,他算是功德圆满。

    看着眼前的俩个大员,毛文龙笑着给他们倒水,一面安慰齐飞:“这次没有收复鞍山,过错不在你,应该是我还没有看透你的长处,同时我们也是想休整一段,不想和朝鲜的阿敏再次决战,所以将你们俩个对调了。”

    齐飞就坦诚的道:“我适合野战而不适合攻坚,我这个人实在是太心慈手软,看不得自己的兄弟死伤太重。”

    张盘也自责:“都是属下习惯防守,总想在敌人进攻我时候消耗敌人,结果我让阿敏在朝鲜做大,站稳了脚跟,结果才出现了现在的局面。”

    毛文龙点点头,赞同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所以,现在出现了新情况,皇太极在辽东东部,开发出一条运河水道,获得了朝鲜巨大的物资。现在他们不但彻底的解决了他们的财政和物资,打破了我们对他的封锁,而且还迁移走了不下五百万的朝鲜人口,进入松嫩平原进行开发,为他们的后续,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这样的局面我们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松嫩平原的开发,我们现在鞭长莫及,我们还拿他没有办法,但我们必须夺回朝鲜,让他们失去除了粮食之外其他物资的供给基地。”

    说明完了即将的战略目标,许杰站出来开始说计划:“所以我们中枢就决定,将你们俩个再次对调。张盘依旧干他的老本行,去防守凤凰城,看好我们的北大门,让整个辽南以及辽东半岛继续安稳的生产修养。而齐飞将军南调,和宣州面前的沈其荣老将军汇合,拿下宣州,然后和范文杰先生南北对进,将阿敏部,歼灭在朝鲜。”

    齐飞这次就直接反对了:“沈其荣老将军牵制住宣州汉军就行了,我还是不善于攻坚,所以我请求将我的大军转而坐船,直接进入汉城,然后和范文杰先生合兵出击,去打野战的好。”

    许杰就看向了毛文龙。毛文龙就点点头:“就依照齐飞将军的提议办吧。正好,给毛可喜打造的新战船商船也已经全部完工,他也要带着舰队再回美洲去了,继续为我们开疆拓土,搜刮银子去。顺便把你们运过去。”

    许杰就道:“这次的朝鲜战争,就全权交给你和范文杰,有什么事情你们两位全权处理,不必请示。但战争的结果,必须是将代善和阿敏留在朝鲜,绝对不能让他们逃回满清辽东去。”

    齐飞并没有像其他东江镇将士那样,大声保证:“保证完成任务。”只是轻轻点头:“我明白了。”

    只要他说他明白了,那就好办了:“但是,请将刘兴贤小将军给我。”

    毛文龙就点头:“他本来就是你的参军,还给你是必须的,等这场战争结束,我还需范文杰先生回到辽南去,那里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也正好能帮助卢象升主政一方呢。”

    然后站起来,对着齐飞道:“这次战争结束,原则上你不必再回来了,我已经向朝廷申请,在朝鲜暂时不再扶持新的朝鲜王,而是以托管的形势,由我们大明托管一百年,以后看情形再说。朝廷已经看到了朝鲜的反复无常,所以同意了我的建议,所以,我已经请求交卸了我朝鲜总督的职务,将这个职务交给你了,现在,你就是朝鲜的总督了。”

    齐飞面色波澜不惊的道:“感谢大帅的信任抬爱,但我不能接受这个任命。”

    毛文龙就吃惊的问道:“为什么?”

    不再设立朝鲜王,大明对他进行托管,齐飞被任命为朝鲜总督,其实就是朝鲜王了。放着这个天大的官爵不干,这个人是傻子吗?

    齐飞就郑重的解释:“我是一个武将,就会打仗,对管理一地实在是不行。按照我的理解,既然托管百年,其实大帅就是希望,在这百年里,就让朝鲜族归心,认同我们的统治,成为我们华夏民族一员,最终成为我们大明的一个省,那么,这第一任总督一定要给朝鲜人留下一个好印象。”然后指了下自己的鼻子:“而我的名声在朝鲜已经臭大街了,在以后我做总督,朝鲜人是会反对厌恶的,这对未来大业不利。”

    毛文龙就不言语的听着,也在思考着。

    “而我们对满清还要战斗,我适合野战,所以,我认为未来的复辽更需要我。”

    深思了好久之后,毛文龙站起来感慨:“好一个富贵不能淫,初心不忘的伟丈夫,既然如此,便依了你,你就继续当你的丘八吧。”

    大家就哄堂大笑。

    “不过这朝鲜总督的人选,按照齐飞的观点却有点难。”

    齐飞就再次郑重的提议:“卢象升大人,能当此任。”

    “卢象升?这个人选很合适,但我舍不得这能文能武的干才,这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毛文龙还真舍不得,现在在东江镇为恢复建设而满天飞的好官,同时,现在的东江镇在他的治理下,真的是一片兴旺发达,民间对卢象升的好评如潮,这里也缺不了他。

    至于用谁,就不是下面的人能说的了,大家也就不再为这个事情操心了。

    毛文龙总结了一下:“这次你回朝鲜,对付阿敏,你的步军对付他骑兵,虽然你善于野战,但步兵追骑兵,还是有难度的。现在我们的枪兵的缺点就是,战胜,不能扩大战果,战败,逃跑都难。”

    这是上次齐飞和毛仲明在镇江城外大破多择时候的教训,要不是多择必须为了士气和齐飞主动打一仗,而多择选择直接扬长而去,齐飞根本就拿多择一点办法都没有,谁让骑兵的特点就是来去如风呢。

    “所以,我将骑兵师派给你,让毛承禄给你当副手。”然后扭头对毛承禄道:“承禄,记住,你是配合齐飞将军的,一切听齐飞将军差遣,即便让你当鱼饵你也得当。”

    毛承禄就满脸兴奋的冲着齐飞拱手:“将军,从今以后,我这块就给你了,只要让我有仗可打,什么都听你的。”

    齐飞微微一笑:“委屈二将军了。”

    毛文龙将手一挥:“这事情就这么定了,大家动起来吧。”

第1427章 大封功臣

    皮岛的码头这么长时间来,再次出现了樯帆如林遮蔽海面的盛况了。但这次不是商贾云集,而是大军出征。

    三百条崭新的战舰,上面武装成了刺猬。经过一年训练新征募的一万陆战队将士更是武装到了牙齿。

    三百条商船上,装上了尽可能多的南北美洲急需的货物,以及顺带着出征朝鲜的齐飞部队两万将士。

    毛文龙拉着毛可喜的手絮絮叨叨的嘱咐:“此去,一定要听刘兴祚将军指挥,告诉刘兴祚将军,一定要好好的和李旦合作,一定要将所有的什么牙,什么兰,什么斯坦,对了,还有什么颠,反正只要不是汉人,都给我从南北美洲撵走。”

    “爷爷放心,我们正在这么做呢。这次您给了我三百战舰,而李旦也要求颜思齐和郑芝龙给他增派战舰千条,虽然没有咱们的犀利,但架不住他们多。这么大的舰队,绝对能让什么牙,什么兰,什么斯坦,什么颠的灰飞烟灭,让他们看一眼南北美洲都要瑟瑟发抖。”

    “要对土著宽厚,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被我们剥削,要榨取,对,这个词好,要压榨,还要全部索取他们的剩余价值,就是黄金白银。”

    “孙儿明白。”

    “记住,下次回来多带点白银啊,黄金啊,爷爷穷啊。至于那些什么珊瑚啊,珍珠啊什么的就不要让他们白白的占地方了,其实,你带回来我也只能将他们送人,不值当的啊。”

    正在絮絮叨叨的嘱咐呢,远处传来了一阵出征令的乐曲,一行仪仗辉煌而来,大家赶紧放下话题跪迎。

    例行巡查的天启皇帝和珍妃,并肩站在了码头高高的阅兵台上,向全体将士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之后,对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毛可喜宣布:“按照你的战功,按照你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功勋,现在,朕完成你的心愿,正式册封你为镇南王,为朕,为大明守护海江,让你的舰队火炮所及之处,都是大明的势力范围。”

    毛可喜兴奋的咚咚磕头,这可是天大的荣誉。自己的几个伯伯现在不过是副将,而自己一跃而成王爷,这是多么大的威风?

    磕头之后,毛可喜提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要求:“臣感谢陛下恩典,但臣不能接受,请陛下亲授臣为参将即可。”

    天启就一愣:“怎么弄出这个要求?”

    毛可喜就郑重道:“启禀陛下,臣的老爹和几位伯伯都还是参将,臣的干爷爷才是国公,小子怎么敢超越老子爷爷?”

    天启不由得哈哈大笑:“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小子胜过老子,才证明我们有希望。如果按照你的说法,那大家的官爵只能一个比一个低下去,最终功劳再大,也只能是个小兵。这不可取,也不能取,那样,就没了进取之心。”

    然后看了下毛文龙:“你干爷爷的功劳早应该封王,但可惜,按照规矩,大明外姓,只能最高是国公。封王得死后。”

    “那臣——”

    “你不一样,给你封王了,朕就立刻赶你上船,然后给朕滚的远远的。在海外,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哪怕你自己称帝我也不管。只要你承认,你是汉人,你承认,大明是你的母国就行。”

    可以海外称帝,这个话一出,当时震惊了所有的人,这可不是随口一说的,这是有史官跟着的,要记入起居录的。

    但也细思,还真就是这样。人家在外,天高皇帝远,你想管也管不了,如果非要拘泥于此,到时候一个野心家想要当当皇帝,过过皇帝瘾,到时候,你是去灭不灭他去?不灭他,显不出你的权威;灭他,不要说鞭长莫及,即便打了一下,也让本来属于大明汉人的疆土,就可能因为怨恨而分崩离析。

    现在天启这么一说,就等于给大家划定了以后的规矩,只要你承认是大明的臣子,承认大明是你的母国,谁你便,反正你也不会称呼自己为大明太上皇。最后的底线是,只要你承认是汉人就万事大吉。

    得到了这个解释,大家松了口气,毛可喜也就欢喜的接受了镇南王的封赏。

    然后,天启再拿出一道诏书:“封颜思齐为开台王,总督台湾。”然后将诏书交给一个太监,由他去台湾宣旨。

    “封郑芝龙为扶桑王,总督扶桑。”

    “封刘兴祚为南美王,总督南美。”

    “封李旦为北美王,总督北美。

    ”封卢象升为朝鲜总督,代替大明托管朝鲜。”

    然后大声勉励:“以上诸王,克勤克勉,为大明守护海外疆域,造福大明子民。”

    然后转过身,面对身后无数东江镇将士。“诸位为国恢复辽东,几次大战生死瞬间,功劳极大。但因为复辽大业为完成,朕怕最终赏无可赏。朕想要与诸位善始善终,所以不能过多封赏,还请诸位理解。”

    所有的将士一起跪倒,三呼万岁。其实,有这句话,就足够了。大家也理解皇上的苦衷,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当功劳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时候,只能荫蔽其子,本人赐死了。

    “但朕不能寒了诸位爱卿为国征战之心,因此。”拿出了一道圣旨。“朕加封毛文龙为一等辽国公。”

    大家明白了,复辽之后,天启封毛文龙为王的心没有死啊,他上次可说了,大功告成,天启将赐姓毛文龙。

    “封毛承禄,毛仲明,毛有德,毛承勇,张盘,齐飞,刘兴沛,刘兴业,刘兴基,单荩忠,戚军为大明提督,子爵,挂二品都督佥事职衔,恩加武阶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诸位山呼拜受。

    “封,许杰,毛学礼,范文杰,卢象升,刘兴贤,朱明,吕一学为内阁参议行走,二品职衔,子爵,挂二品御史职衔,恩加文阶从二品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几个人赶紧跪拜谢恩。

    “其他营官,依次递加副将,加恩从三品,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一大群二十个营官跪倒一片谢恩。

    “其他各级将士依次递增,不再赘叙。朕,赏赐全军以及各级官吏银元五十万。当然,由毛帅垫付。各级官吏俸禄散阶俸禄待遇,东江镇自行解决。如有克扣俸禄待遇事,大家尽管通过监军锦衣卫东厂以及御史上报给朕,朕将以贪墨克扣罪,重重处罚东江镇毛文龙,钦此。”然后看着一脸愤愤不平的毛文龙道:“好了,朕的恩典完毕,诸位再接再厉,朕走啦。”然后拉起珍妃一溜烟的跑回京城了。

第1428章 树倒猢狲散

    齐飞的军队在汉城的码头被放下,镇南王毛可喜带着他的舰队和扶桑的舰队汇合,一支足可以横扫天下,世界最先进的舰队,浩浩荡荡的向美洲进发了,他们将开拓世界上最广大的疆土。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他们每日传回来的信息,让中原王朝的士子百姓的眼界不断的打开。当多少年之后,毛可喜从东面出发,结果在西面回归的时候,让无数中原人认同了大地不再是天圆地方,而是地圆天无限的时候,中原第一个人制造了望远镜,让他知道,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皇上。

    紧接着又一个人推翻了这个人的理论,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然后再一个人提出了银河系中心说。然后又有人推到了银河系说,也宣告,这个世界上没有老天爷。当时引起了整个大明天下一片大哗。但也就是一片大哗罢了。而皇后站出来,坚定的支持了他的学说。

    但这些人很幸运,他们没有像黑暗的欧洲中世纪一样,被教会统治而被当劈柴烧死。因为,不管是在中原的佛教,儒教,道教乃至在汤若望孜孜以求传教下,在大明站稳脚跟的基督教,都是包容的。没有人认为一个哪怕是梦呓者的胡说八道,都是离经叛道而应该被烧死。哪怕是梦呓者莫名奇妙的观点,只要他不是邪教,那么他就有传播自己学说的自由。

    烧死的只有那些后来的穿越者而不是思想者。毛文龙对又一个穿越者被架上篝火成为烧烤是这么说的:“这个历史,有我一个就够了,再多,就是搅屎棍了。”

    而当那个穿越者在篝火上惨叫怒吼:“毛文龙,我是看奔叔大明都督而追随你来的,你放了我吧。

    毛文龙不由得掩面痛哭的将一根劈柴加到了篝火里:“吃独食是人的天性,我的秘密还是我自己保留吧,你这个穿越者去死吧。并且奔叔正告后来者,再写穿越者,下场就是这样。(纯属意淫,不要见怪)”

    齐飞带着大军进入了汉城,汉城的朝鲜百姓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因为他们知道,齐飞是一个进攻型的将军,收复被满族蹂躏的朝鲜指日可待了。

    “多亏先生决断,才有了现在的好局面。”齐飞这样肯定了范文杰的贡献。

    现在的好局面就是,任由建奴在朝鲜施虐屠杀,让原本两千万的朝鲜人口,现在不足一千万了,这对以后的统治极为有利。

    “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全力出击了,将代善和阿敏以及那个古灵精怪的佟普汉留着朝鲜,并且以最快的时间歼灭在朝鲜,砍掉满清继续搜刮朝鲜补充基地,同时砍掉满清的一支左膀右臂。”

    范文杰哀叹:“怪我啊,就一味的躲在汉城,却没有发现敌人开辟了水运航线,才让满清最少得到了五年所需的物资。”

    齐飞就摇摇手:“大帅说了,你做的很好了,这事情的确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包括大帅的意料,所以,大帅请你不要自责。”然后道:“不自责但不等于没有做为,既然事情我们已经明白,就要掐死他。所以,现在我决定,刘兴贤。”

    “末将在。”

    “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我给你一个营五千兄弟,立刻出发,进入山区敌人的运河线,给我掐死运河,堵住通过运河南下增援阿敏的满清八旗,堵住北归的阿敏满清八旗。这个任务你能完成吗?”

    “为什么不先打一下阿敏,然后再放进来一些满清八旗,在朝鲜将他们彻底的歼灭呢,这样岂不是更有利于我们?”范文杰胃口很大,他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多吃点。

    刘兴贤淡然的微笑道:“我们的任务是掐断朝鲜的物资人口再向松嫩平原流出,如果按照先生的意思,我们虽然可以多歼灭敌人,但和更多流出的物资和人口对比,后者对建奴更有利。”

    齐飞就欣慰的点头:“是啊,这才是关键啊。所以,我们只能吃眼前这点残羹剩饭,而不能有太大的胃口。”

    范文杰就不再说什么了。

    大局,似乎刘兴贤这个小子比自己更看的远。

    “对了,皇上对你的封赏你知道了吧。”

    范文杰就激动的冲着北京的放心施礼:“皇上恩典过大,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齐飞一笑:“但你先必须跟着我打完这一仗,你的新附军我带不了,还得你带。等打完这一仗之后,你将升任东江镇巡抚,而原东江镇巡抚卢象升,将升任朝鲜总督。”然后意味深长的道:“皇上只给了我们空头荣誉,实打实的俸禄和利益,却是毛帅给我们的,这一点,范先生可要分明啊。”

    范文杰当然知道齐飞的意思:“吃谁的饭,为谁做事,这本来就是本份,拿着毛帅的俸禄,就得好好的为毛帅这个东家办差,这也是天经地义吗。”

    齐飞就站起来,云淡风轻的道:“知道就好啊,现在我们研究一下怎么出击,怎么在最快的时间里,干翻阿敏。”

    齐飞回来了,这就证明,毛文龙要收复朝鲜了。在这个关键时刻,阿敏派人请佟普汉和代善过来,商量怎么样应对。

    派去的人不大一会就回来了,代善来了,但佟普汉却没有来。仆从告诉阿敏,佟普汉在得到齐飞归来的第一时间,就换装,坐上北归的船只,去松嫩平原上任松嫩平原垦荒总督去了。

    阿敏当时大怒:“孺子岂敢如此?”

    结果这个下人恭敬的对着阿敏说道:“我们家小主子临走时说过,由于是皇上的旨意,十万火急,所以来不及和王爷告别,还请原谅。我家小主子,会回到松嫩平原之后,尽其所有,支持王爷在朝鲜打败复辽军。”说完这话,就一副引颈就戮的样子。

    阿敏不得不佩服佟普汉豢养的一群奴才,个个都是忠心耿耿。杀了这个奴才,并不能让佟普汉回来,也就没有了杀他的兴趣。“那你的主子跑了,那3万汉军交给谁了?”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一定要问问明白。

    这个奴才就小心的回答:“在小主子走的时候,并没有说他要走,所以现在王爷派出心腹去接收还来得及。并且我们的小主子已经告诉心腹,一切都听王爷的,即便是死,也要坚守宣州三个月。”

    阿敏看了下代善:“这个小家伙聪明,还知道能拖一些就拖一些,估计我去松嫩平原抓他,皇帝也不能同意。现在咱们兄弟商量一下,怎么样面对东江镇对咱们的打击?”

    代善就凄苦的一笑:“最聪明的小家伙已经看到前途渺茫,那么这个朝鲜还能守住吗?毛文龙对朝鲜一定是势在必得,我们何必还当这个炮灰。”然后看了一眼阿敏:“如果你要坚持的话,我将我的所有手下都交给你,然后我也赶紧走了。”

    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被隔绝在外,唯一的一条水路能够派来援军,但是在那面的是多尔衮,是兄弟中最狡猾的一个,他真的能来救援自己吗?鬼才知道。

    最终阿敏长叹一声:“我们一起回辽东吧。”然后看一看这原先朝鲜王庭,虽然没有雕梁画栋,但住了这么久,还是感觉比刘东自己的所谓王府要强很多。

第1429章 代善阿敏的结局

    “丢弃吧,这些金银珠宝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必要了,如果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耽搁了我们回去的时间,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那一条水路,早晚是要被毛文龙发现的,一旦他派出兵马隔断,我们就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代善在规劝着还在打包那些金银珠宝的阿敏。这个家伙的确是太贪婪了,不但贪婪权利和名誉,更贪婪金银珠宝。他现在打包的金银珠宝足足可以装上百条船,但也因为如此,决定直接撤回辽东到现在,已经浪费了5天的时间。

    在战争中,5天的时间是要命的,代善一再的催促。

    将最后一枚铜板丢在一个箱子里,阿敏亲自写上封条,然后站起身来,对着代善苦笑的解释:“其实哥哥你不知道,在南下的时候,老八封我为朝鲜王,然后封你有名无实的扶桑王,其实他内心的想法难道你还不知道吗?不过是将咱们兄弟两个踢出来。”

    代善就闭着眼睛默默的念叨着圣经。

    “不要给我装了,咱们就是老八丢弃出来的,这条水路一通,在范文成和多尔衮那个小子的迷惑下,其实我也想着在我们和东江镇毛文龙死战的时候,老八会通过这条水路,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支持,让我们在朝鲜和毛文龙进行南北配合。但从佟普汉这个小子突然逃跑来看,我们是一厢情愿了,老八已经明显的知道,在朝鲜这块土地上,大清即便投入多少兵力,最终我们依旧失败,所以他们放弃我们了。”然后看着一箱一箱子的金银珠宝:“所以我们回去也会获罪,再想掌握兵权是不可能的了,那我们就安安生生的做个富家翁吧。”

    代善波澜不惊的回答:“你分析的相当对,因为在朝鲜和东江镇决战,我们是一点胜算都没有的。第1点,朝鲜几条大江横贯东西,水量丰沛,陈忠的舰队随时可以将复辽军运送到任何一个地方。同时,朝鲜多山河河网密集,又限制我们骑兵的机动。还有,留下的朝鲜人对我们恨之入骨,他们天生就是我们的死对头。在这多种的不利条件下,在我们不能得到后方不少于10万大军的增援下,即便是个傻子都能看出来,我们是必败无疑。”

    “是啊,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尽快的开溜,希望还能来得及。”

    来不及了,因为一个新腹跑回来汇报,这条水运线路最狭窄的地方,已经被炸药爆破,彻底的将长津江和大同江隔断了,也就是说,阿敏和代善现在连退路都没有。

    “复辽军竟然动作如此之快,真的让我们措手不及。”

    结果那个亲信咬牙切齿的回答,炸断水运道路的不是东江镇复辽军,而是那个该死的佟普汉。”

    这才是晴天霹雳,阿敏和代善谁也没有想到,一直被自己不断重用提拔的小家伙给出卖了。

    要说是佟普汉出卖了自己,他其实是绝对没有那个胆子的。在老八皇太极的眼中,他们兄弟只有一万三千人马,回去了,对增强满清的实力几乎没有,但他们兄弟回去了,却会让朝局政治多了许多变数。利弊之间是一目了然的。

    两个人就无语对视,最终还是代善道:“现在我们已经无路可走,面对源源不断到来的复辽军,我们只能拼死一战了。”

    阿敏就惨笑:“不死战又能如何?我们杀的朝鲜人太多了,朝鲜人是绝对不会让我们活着的,我们杀辽东人太多了,辽东人也绝对不会让我们活着的。后路已经断了,我们唯一的就是死战了。”

    “报——宣州留守的汉军全部投降,复辽军沈有容带着的一万复辽军已经越过宣州,向平壤杀来。”

    “报——汉城复辽军合计六万,有朝鲜军民无数,协同向平壤杀来。”

    “报——平壤周围群山中原先的朝鲜抵抗军,集体出动,人数不详,向平壤杀来。”

    阿敏和代善笑了,是最凄苦的笑:“这就叫虎落平阳被犬欺,那我们就做最后一战。”然后阿敏大声的宣布:“全体的满族勇士,拿起我们的战刀,出城和敌人野战。”

    代善淡淡的吩咐:“大家四处放火,将平壤烧光。”

    代善和阿敏一万三千满清八旗走出城门的时候,他们的身后的平壤,第二次彻底的毁在了一片大火之中。

    周围全是朝鲜人,他们两眼血红,手中拿着最原始的武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但每一个人的头上,都统一的扎着一条象征着仇恨的白布条。

    他们就血红着眼睛,静静的包围着建奴,虽然是几百万人,却是鸦雀无声。

    齐飞的队伍,排着三段射击的横队,脚步铿锵的走进了战场,毛承禄的骑兵,排着冲锋的阵型,进入了战场。沈其荣的军队,端着已经上了刺刀的步枪,来到了战场。无数的朝鲜百姓,汉人百姓,如潮水一样的涌向了战场。

    阿敏代善一万三千建奴就好像大海中的孤岛,无数的滔天巨浪在涌向这个小小的孤岛。

    阿敏冷冷的看着围过来的敌人,慢慢的抽出了他杀人无数的宝刀。

    代善丢弃了十字架,丢弃了圣经,用宝刀的刀柄在自己的胸前缓慢的划了一个十字架,然后泪流满面的哭泣起来。他不是因为恐惧而哭泣,是因为被利用,被抛弃而哭泣。

    然后,这个八旗子弟将带着自己旗主鲜血的钢刀高高举起:“正红旗的兄弟们,杀啊——”

    齐飞的大军慢慢的压过来的时候,代善艰难的举起了他手中的宝刀,然后——松手,然后滚到马下,跪在了地上:“齐飞将军,我,代善,向东江镇,向大明,投降啦。”

    一个正红旗的骑丁看着如一条打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一样的旗主,猛的打马冲了过来,手中的钢刀飞舞中,代善的人头飞舞而出。

    “我们正红旗,可以战败到全军覆没,但我们可以重整旗鼓再来,我们可以接受无数次的战败,但绝不接受屈辱的祈活。”然后举起他带着旗主鲜血的钢刀,冲着身后正红旗的兄弟们大吼:“八旗的英雄们,为了洗清代善那条狗给我们带来的耻辱,杀啊——”

    正红旗的所有骑丁大声响应,率先打马冲向了敌阵,冲向了那无边无际的敌人。

    阿敏冲着代善的尸体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然后声嘶力竭的大吼:“八旗子弟,杀啊——”

    天启九年春,满清的正红旗,以及正红旗的旗主代善,满清的镶蓝旗,以及旗主阿敏,全军覆没于朝鲜。朝鲜新的总督,仁慈的卢象升代表大明,进入朝鲜,正式对朝鲜施行托管。

第1430章 蒸蒸日上的满清

    代善该死,因为代善一直是皇太极皇位最大的威胁,更因为父子掌两旗,更是最大的威胁。

    阿敏该死,因为其性格桀骜不驯,同时一直有自立野心。

    但这两个人的死,却让皇太极感觉遗憾,遗憾的不是他们的死,而是他们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利用骑兵来去如风的优势,在朝鲜广袤的地域里,和复辽军缠斗,最起码为大清牵制住毛文龙的大部分精力,让他最少在三年之内,无暇再顾及大清。

    其实皇太极也明白,自己做的事太绝了,让阿敏和代善再也不愿意为自己卖命,不让自己最后的利用他们。

    在装模作样的地祭奠了一番之后,皇太极宣布,重新建立正红旗和镶蓝旗。

    正红旗旗主由老实的三哥阿拜统领,镶蓝旗由自己的长子豪格统领。

    到这一刻,皇太极和毛文龙的辽南之战,才算彻底的结束,历时三年,双方打的是精疲力尽,胜败各有说辞。

    表面上毛文龙胜了,因为他得到了辽南地区,向辽东地区又深入了一步。

    但在这一战中,他前前后后损失了将近5万最精锐的将士,真的是伤筋动骨。而且还弄出一个朝鲜的烂摊子,让他焦头烂额。

    皇太极失败了,因为他不但丢了辽南,而且还损失了10多万精锐。但他却稳住了防线,让毛文龙在三年之内再也难以发动对他的进攻。同时他借助这一场战役,完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整合内部,坐稳了这个大清皇位。而最让他收获巨大的是,他得到了朝鲜500万的人口,并且得到了一个松嫩平原的大粮仓。从此之后,皇太极不但人口增加,训练出来如狼似虎的10万朝鲜兵,而且再也不为粮食发愁。

    总的来说,谁胜谁败,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茶壶里煮饺子,大家心中有数罢了。

    等稳定了后方之后,在天启九年的开春时候,皇太极亲自赶到松嫩平原,视察开垦的状况。

    当他的脚步跨进这片广袤的平原的时候,看着那一望无际国贸的新开垦的土地上,无数的朝鲜农夫,在满清主子的皮鞭监视下,正在热火朝天的耕作着。从纵横交错的河流里引来的河水,正在水池里流淌着,灌溉着那些肥沃的土地。而更让他欣喜的是,东江镇那独有的风车,也在这一片平原上处处树立起来,没日没夜的将清冽的江水,提到高地上去,保证了旱涝保收。

    “你这个屯垦都督做的不错,真的不错,朕心甚慰,甚慰啊。”皇太极夸奖着眼前恭顺的佟普汉:“尤其你弄出来的这些风车,解决了大旱的问题,保证了这片平原沃野的灌溉。说一说,你是怎么弄到这些风车的图样的?”

    佟普汉恭顺的回答:“荒凉贫瘠的皮岛,山地纵横的辽南和辽东半岛,之所以能有那么多的产出,全是依靠毛文龙发明的这个风车。奴才为了这个风车,不惜花费千金,才买了一个打造过风车的木匠过来。然后经过几番研究试验之后,才成功的。”

    “重赏之下有汉奸哪,你算真正的贯彻了朕招揽汉人为我所用的政策,好好的干,朕不会亏待你的,你不是费千两黄金吗,朕加倍还你,给你两千两。”

    佟普汉咕咚跪倒:“谢陛下隆恩。”

    皇太极看着趴在地上的佟普汉,蹲下身子突然压低了声音道:“炸毁水道,这个动作非常好,做的也果断,但你不可擅自揣摩上心,记住了,下次再这样,你死定了。”

    佟普汉听到皇太极这么定语自己提前炸毁阿敏代善后路的事,反倒放了心。于是诚惶诚恐的道:“都是臣擅作主张,才——”

    “好啦,站起来吧,咱们继续说屯垦的事情。开垦多少土地啦.”看着眼前这一望无际的田畴,皇太极已经很满意了。

    “回皇上,现在五百万朝鲜百姓和五万多奴才,经过头年一个下半年的努力,在奴才的督导下,合计开垦六百万亩。”

    提到这个数字,皇太极的脑袋不由得一迷糊。他知道应该很多,但绝对没想到会这么多。强制压住自己心中的激动,面色依旧波澜不惊,这是上位者必须的涵养,“按照这么算,今年秋天能收上多少粮食?”

    “因为是第一年,都是生地,而且为了将养收拢这些朝鲜人的心,奴才恳请皇上对原先规定的一亩收取一石的数量给予减少,请皇上每亩收半石。”

    皇太极对这样的建议虽然肉疼,但想一下收拢民心比多收点粮食重要的多。自己的满族人毕竟稀少,而辽东的汉人实在是反骨子,根本就不可靠。但这些朝鲜百姓就不同了,他们的国家据情报说,已经没有国王而是被毛文龙托管了。所谓的托管,其实就是已经灭了。那么这些朝鲜人就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大清的子民了,这才是自己最可靠的人口根基,应当加以安抚收买,以使得他们更加安心忠心。于是就点头道:“这些朝鲜百姓已经是朕的子民了,当然要体恤,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即便只收半石的粮食,一年也是三百万石啊,这对大清来说,紧一紧,已经足够了。

    佟普汉立刻命手下的奴才将这个恩典传遍四野,只是转眼之间,田野里的那些朝鲜百姓就跪倒在地大声欢呼磕头。

    皇太极不懂朝鲜语言,他就问佟普汉:“他们喊什么?”

    佟普汉就坦言回禀:“这些朝鲜百姓呼喊,皇恩浩荡,督垦公侯万代。”

    皇太极闻听当时开心的哈哈大笑:“哈哈哈,如此一个举措,朕得了民心归附,你得了拥戴爱护,你小子好计策,好计策啊。”

    佟普汉就一脸谄媚的回答:“皇恩浩荡,是皇上应该得的,奴才这被拥戴,却是沾了皇上的光。”然后也半开玩笑的道:“公侯万代,还不是要皇上封赏不是。”

    皇太极就更开心了:“你可不像你爹,你这个油嘴滑舌的小家伙,这就顺杆往上爬,讨封赏啊。那好吧,就随了你的心,只要今年你上缴四百万石粮食,一个松江候就是你的了。”

    佟普汉咕咚跪倒:“皇上顺应民心,小子汗颜无地,谢主隆恩。”然后爬起来谄媚的笑着道:“皇上施恩百姓,却让奴才捡了一个便宜,皇上放心吧,奴才绝对给您上缴四百万石的粮食回报,明年六百万石一粒不少。”

    “明年朕能得到六百万石的粮食,那大金的粮食问题就彻底的解决了,到时候,朕就再赏赐你一个国公。”

第1431章 朝鲜新附军

    皇太极在佟普汉的陪伴下,走向了十万朝鲜新附军的大营,他要检查一下多尔衮为大清训练的新附军。

    按照范文程和多尔衮的建议,大清决定用一批从朝鲜抢掠来的粮草,在这里悄悄的训练十万朝鲜大军,准备出其不意的拿出去,给毛文龙和洪承畴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支军队原则上应该交给佟普汉带领的,这小子激灵而果断,是个带兵的好材料。

    但佟普汉这次却坚决的拒绝了。

    自己掌握五百万朝鲜人,如果再掌握十万朝鲜新附军,自己这半个女真,现在的满族血统的人,就不是被重用,而是离死不远了。所以,他还是将这十万新附军交给了多尔衮。

    在欣慰佟普汉不贪恋权力的同时,皇太极对多尔衮也不放心,于是,就将这支新附军的后勤权力交给了佟普汉,如此让他们俩个人互相制衡。

    结果进了大营,却只看到多尔衮带着五千朝鲜军在操练,整个巨大的军营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

    看到这样的状况,皇太极不由得一皱眉:“不是说有十万大军吗,这怎么只有五千?难道截留了无数的朝鲜运过来的粮食刀枪,却是多尔衮贪墨欺君?”

    这时候早就得到了皇上要视察军营报告的多尔衮,从远处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正听到这话,赶紧气喘吁吁的跪倒磕头:“臣弟见过万岁,兵营人少,并不是臣弟贪墨欺君,是因为这时候正是春耕时节,我派将士出外耕作去了。”

    得到这样的解释,皇太极转怒为喜,亲手拉起了这个弟弟:“这倒是朕错怪了你,一年之计在于春,时令荒废不得。没有战争的时候,10万劳动力最少可以耕作30万亩土地。到秋天就给我们一个大喜的丰收。你做的对。”然后看了一下那五千将士:“这些将士为什么不让他们去种地呢?”

    多尔衮你就得意的向他解释:“万岁,臣弟仔细的研究了毛文龙的办法,却有了一个心得,尤其是在阿敏和代善进攻皮岛的时候,明明皮岛里已经没有一兵一卒,凭借咱们精锐的2万左右人,完全可以一举拿下。但没想到,毛文龙却从他的兵工厂里直接拉出了2万工人,转眼就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这个道理在什么地方呢?”

    皇太极也皱眉思索起来,在当时的战斗状况下,按照正常的状况来说,拿下根本没有一兵一卒的皮岛,简直就是探囊取物一般轻松。结果却被2万工人给挡住了,而且他们训练有素,调度有方,简直就是天下少有的强军,其战斗力并不比真正的复辽军弱多少。对于这样的状况,皇太极一直不解。现在听到自己的弟弟提出了这个问题,就说明他已经有了心得。

    “那你说说,问题出在哪里了?”

    “教导营。”多尔衮就一字一句的说出了这个名字。

    皇太极当然知道毛文龙的手中有一只独特的军队,叫做教导营。

    “据臣弟所知,这个教导营的成员,并不是招募来的,而是从历次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有功将士里选拔出来的,只要进入教导营,原先立功的小兵,转眼就是把总。然后在这个营地里进行训练培训,一年之后,将这些人放出去,只要给他们添补上新兵,转眼就是一支军队。现在的战争已经不是看谁的手中掌握的军队更多,而是看谁更训练有素。兵多将广,兵多将广。其实并不是看谁的兵多,而是看谁的将多啊。”

    皇太极就背着手,感叹道:“是啊,上一次我们和毛文龙在辽南的战役,我们的兵是毛文龙的三倍,结果实际我们却打输了。究其原因看来,就是你刚刚说的,平时毛文龙花费不多,却养了一大批将,只要战争一起,就能拉出一只强悍的部队。”

    “所以,臣决定学习毛文龙的办法,在征召的朝鲜十万大军中,选择精明强干者五千,不让他们做任何事情,专门对他们进行训练,然后将这些人再充实到那10万大军之中,一支能争善战的军队就算成型了。”

    皇太极高兴的拍拍兄弟的肩膀:“兄弟里你最聪明,对治军也的确有方,好好的做,只要这次军队训练有成,我就封你为亲王。”

    多尔衮立刻翻身跪倒:“臣弟谢主隆恩。”

    拉起多尔衮,在两个人的陪伴下,皇太极检阅了这支五千人的军官队伍,果然是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真的是难得的一支强军。

    现在的皇太极已经彻底改变了他老爹的那种战法。

    努尔哈赤的兵种单一,就是骑兵。靠的是飘忽不定,来去如风,靠的是骑射功夫,才将大明的军队打的是节节失败。

    但是骑兵的来去如风适于进攻,却不适于防守。既然要占领大明的锦绣江山,也就必须要攻城拔寨。而用骑兵去攻城拔寨,不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最主要的是骑兵的攻城根本就是外行。这也就是原先为什么大金拿下一座城池,依靠的都是内奸。而只要没有内奸,要想拿下一座城池,根本就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长期的包围,困死里面的人。但那的确太过耗时耗力。如果都依靠这种办法,要想拿下整个大明,估计没有个千八百年是绝对完不成的。

    所以,一只能攻善守的陆军,已经是势在必行。

    其实这个状况,在原先的历史上,是在三顺王和吴三桂投降之后,带着汉军攻城略地,满清骑兵野战灭敌的情况下,才拿下了大明江山。从这一点上看,其实,灭亡大明的不是八旗铁骑,而是那些投降满清的汉军的队伍,灭了大明。

    现在,皇太极还没有得到那个汉人大批投降的好处,所以,他在幻想着,用满八旗和蒙八旗骑兵,呼啸来去打野战。用这只未来建成的朝鲜军队,去攻城拔寨,然后守卫住他。未来就会用这种办法,重新夺回辽西辽南,打到山海关去,打到北京去,夺取全天下。

    现在毛文龙,你已经精疲力尽,辽西洪承畴虽然有进取之心,但他还是舍不得那银子堆积起来的关宁铁骑,而蒙古的曹文诏,在没了复辽军核心支撑下,其实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等我今年秋天收上粮食,在明年,我们再掰掰腕子,看看这个天下到底是谁的——宿命不可违反,既然老天给我安排下了三百年江山,那么,我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1432章 穷兵黩武的底气

    接到侦缉队千辛万苦传回来的松嫩平原的情报,毛文龙很痛苦也很沮丧。松嫩平原也叫三江平原,是后世中国最大的粮仓之一,在低标准的困难时期,才由百万知情开发出来,和北大荒一起,一下子就解决了八亿中国的粮食问题,也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的命。

    “那时候开发出来是救命,你这时候开发出来,这不是要命吗。”毛文龙沮丧的捂着脸,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该说什么好了。

    毛承禄建议:“父帅,既然敌人能沿着两江水道突进朝鲜,将朝鲜的物资几乎搬空,那我就带我的骑兵师,也在两江水道突进去,给满清来个黑虎掏心,烧了那些庄稼,打他个措手不及。”然后洋洋得意的道:“反正这事咱们没少干,那真的是轻车熟路,一干一个准。”

    对于这个义子的异想天开,不是幼稚,毛文龙简直无话可说了。

    许杰不得不替毛承禄的干爹教育教育这个猛张飞。

    “且不说人家已经在那水道上建城筑垒,驻扎军马,你就过不去。即便是过去了,杀进了三江平原,你面对已经心向满清的五百万朝鲜人,你面对的是十万正在训练的朝鲜兵,你面对的是一万五千的正白旗,就是一个堵住你的后路,你怎么回来?”

    毛承禄就直接闭嘴了。

    沉思了好一阵之后,最终毛文龙想开了:“好吧,既然你皇太极和我来一个恢复生产,那我就给你来一个穷兵黩武。”然后一脸坏笑着看着东北方:“农业上,我拿你没办法,那咱们就搞一个军备竞赛吧,看我不挤兑你个倾家荡产。”

    之所以毛文龙这么说,说因为他有这个底气。

    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原先的大明了,通过穿越人士毛文龙,三战赞朝堂,他已经彻底的改变了大明的命运,解脱了财政的窘迫。

    那个将大明带进深渊的东林党已经被彻底的扫进了历史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有着旺盛精力,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年轻官员。而那个急功近利,刻薄寡恩的朱由检再也没有机会上位了。天启皇帝,这个宽厚仁德善于用人纳谏的皇帝,也不再不着调的做他的木匠,真正承担起了这个大明的重担。最主要的是,逃过了那场掉水里而心灰意冷的宿命,现在都已经是天启九年了,打开了心结,而且在毛文龙的引导下,积极锻炼。现在他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精力旺盛充沛。看现在这个架势,如果没有人刺杀他,他别响他爷爷那样瞎吃药,活个七老八十是没有问题的。大明至少在四五十年内,局势不会再有反复。

    而正是因为他的稳坐皇位,由毛文龙推行的内阁制度的改革,土地改革,税收改革,海洋贸易改革,户籍改革,工商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都会在这几十年之内缓慢的推行并且稳固。等四50年之后,哪个皇帝在上位,想要再让他们改回来,那绝对是一种异想天开的梦想。有着这样先进的制度,稳定的推行,大明想不兴旺发达都难。

    而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海洋贸易拉动了工商贸易,工商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放开的户籍制度,让没有土地的流民有了工作,从而培养出了一个新兴的阶级——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的兴起,就为许多农民腾挪出土地。而工人阶级的壮大,带动了粮食和农产品价格的提升,让种地的农民也得到了富足生活,变相的又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固定的承包费和没有徭役的土地承包政策,让百姓的生产更加灵活。现在,即便天灾害继续发生,但放眼大明,几乎就没有再出现饿死人的现象了。

    北面的蒙古人彻底的融入了大明,南面的奢安之乱已经平息,西面的流寇已经不复存在,原本四面楚歌的窘境,被彻底的打破,一个面临大海,三面开放的大明开始展露出他蓬勃的朝气。

    而灭了日本,兼并了朝鲜,开发了台湾美洲,又为大明的人口输出,为大明的工商业的发展,打开了更大的市场。

    在这样的大境况下,和满清比什么休养生息。他皇太极需要休养生息,但大明已经不需要了,毛文龙已经不需要了,只要他有钱,什么物资都可以在大明内地购买得到,而且还是那种被双手欢迎他购买的那种。

    对内战争,的确可以将一个国家打穷,打破产。但像毛文龙这样对外进行的掠夺半掠夺的战争,只能刺激内地的经济更加加速发展。就如同后世的美国,美国要是几年不打仗试试?反倒直接就破产了。

    那么,正好趁着皇太极休养生息的时候,毛文龙决定自己直接跳过休养生息的阶段,直接大搞穷兵黩武。一来是快速的恢复军力,在皇太极还没恢复兵力的情况下,碾压他;二来,内地出现了微小的通货膨胀,也需要军费来消耗掉,同时,继续拉升大明的GDP。噢,当时还没这个说法,好吧,那就是继续刺激工商业航海业的产量吧。

    如此,希望在这种刺激下,大明慢慢的从一个农业国家,成为一个农业工业商业中衡平衡发展的大国。让这农工商三驾马车,拉着这个大明烽烟滚滚的冲向辉煌吧。

    不过,自己可以不用在生产上休养生息,但现在大明已经出现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不好苗头,就是因为钱发行的多了。根本不懂的金融的皇帝魏忠贤,户部尚书,尤其是那个张继先,现在正在为国库殷实,内帑丰满,银行收放宽裕而沾沾自喜呢。他们根本没有感觉到一个巨大的通货膨胀的危机正在悄悄的袭来,一场可能彻底打垮市场,打垮大明经济,将大明一下子打回原形的灾难正在悄悄的酝酿形成。之所以这么快就出现了这种危机,也叫金融危机,还不是因为大明当初的底子太薄,刚刚形成不到十年的市场,根本就吸纳不了这么多突然涌入的热钱,形成了货币也就是金银的大量涌入造成的。

    所以,现在大明出现了物贵钱贱的通货膨胀的苗条。

    既然钱多了,那就消耗掉他,而天下最消耗钱的手段就是军备竞赛,正好利用军备竞赛,拖垮皇太极的满清,消耗掉产生通货膨胀多余的银子,一举两得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041/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都督最新章节! 作者:奔叔所写的《大明都督》为转载作品,大明都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都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都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都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都督介绍:
和魏忠贤称兄道弟,对天启指手画脚,对东林磨刀霍霍;保天启不死,建万世基业,斗东林,兴工商,扭转毛文龙的宿命开始,再经历一次他传奇而争议的一生。
大明都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都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都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