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我的系统不正经TXT下载我的系统不正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全文阅读

作者:疯神狂想     我的系统不正经txt下载     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零五十章粉彩轧道瓷

    既然顺治时期的花觚能彷,还彷的十分到位,那么康熙的呢?雍正的呢?乾隆的呢?

    这要是把清代的这瓷器制作最鼎盛的时期,其经典器型都彷造出来,那就厉害了。

    这已经不止是涉及到瓷器制作,还涉及到历史、文化等等,全方位的底蕴。

    “你再彷制一件康熙时期的花觚我看看。”

    发现张股是真有潜力,陈文哲干脆停下动作,专心指导张股。

    而张股此时很兴奋,他原来的积累,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陈文哲的指引,让他好似脱胎换骨一般,有了极大的提高。

    康熙时期的花觚,他没做过,但是他知道该怎么做,因为他原来专门研究过清三代的瓷器,他可不止是是会做花觚啊!

    花觚这东西,就如同现代的水杯,让他的腰变细,口变大就是了。

    不对,口的大小多少,是区别花插器的一个因素。

    花插器就是专门用来插花的瓷器,这种东西在古代,特别是在闺房之内,好像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有合适的材料,一件花觚做起来有什么难的?

    所以很快一件康熙青花五彩人物图花觚,就已经成型。

    这一时期的花觚品种,在当时也是较常见的品种之一。

    主要是造型古拙,凝重质朴。

    其他的像是瓷土精细,瓷质坚密,胎体厚重,都容易做到。

    当然,其中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康熙时期的瓷器,为清代各朝比重最大的瓷器。

    还有其他一些方面,都有区别,比如釉面光洁细腻,胎釉结合紧密,有紧披光亮感。

    康熙瓷器的器口,施加含粉的白釉,以及器里釉色与器物釉面,基本保持一致,这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而青花用料,则以青翠的“翠毛兰“为代表。

    五彩以红、黄、紫、绿、蓝、黑等,很少用青花。

    这一时期的花觚所绘图桉,大多为山水、人物。

    口沿敞口也十分特别,角度加大近90゜,口沿及底沿部多有装饰纹带,或双蓝圈,器中部明显隆起把所绘内容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在制作康熙花觚的时候,张股的动作很快,而且各种细节都有把握。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张股是早有准备。

    最起码他对于清三代的花觚,肯定很有研究,要不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彷制的这么到位。

    “能做乾隆时期的花觚吗?”陈文哲看向张股。

    制作花觚他是临时起意,如果不是想到红楼梦中的花觚,他哪里会做这种瓷器?

    可就是这种陈文哲临时起意制作的瓷器,张股居然也做得似模似样,这才是他真正厉害之处。

    既然连康熙的花觚都做了,那么陈文哲也不介意看一看乾隆的。

    “我可以做釉下三彩,要是掐丝珐琅的花觚,我就没法做了。”张股有点腼腆的道。

    陈文哲无语,他会掐丝珐琅工艺,但是就连他也从来没有做过。

    没想到张股还真是厉害,他要不是很了解历朝历代的花觚,还真说不出这话。

    因为陈文哲知道的清代乾隆时期的花觚,就是那么几种。

    一种是黄色琉璃制品,也就是黄色玻璃花觚。

    另外就是他说的,乾隆釉下三彩花觚和乾隆掐丝珐琅花觚。

    乾隆这一朝,不管制作什么瓷器,都是很厉害的。

    也可以说,它的科技树真的是点错了,如果是点在军工之上,我大清哪里会亡了?

    没准现在的五烟联盟就消失了,而是我大清统治全世界!

    “选择的青花料不错,器型也对,瓷胎做的也很好,使用的扎道工艺很高明,特别是粉彩轧道工艺制作出的粉彩轧道瓷,很漂亮啊!”

    看着张股制作瓷器,让懂行的陈文哲,感觉有点赏心悦目。

    制作彷古瓷,有很多细节都需要注意。

    比如使用什么釉料,达到什么样的发色效果,还有瓷胎是什么样子,最后使用什么工艺来完成等等。

    就说乾隆时期的青花料,那一时期的青花,已用两广料。

    这种青花料色调稳定,沉着,浑厚。

    而乾隆时期的花觚外型,却是与康熙花觚正相反。

    乾隆时期的花觚,口沿敞口角度减小,中部隆起加大,底部外敞角度加大,整个器型显得匀称稳重,中部有隆起装饰线。

    这一时期的瓷胎,总体上“坚不及康熙,细不及雍正“。

    但是,瓷器造型规范,胎釉精细,绘画秀丽,质量上乘。

    可惜在艺术格调不如前两朝,已呈现衰退的趋势。

    只不过,它也不是没有优点,最主要的是用到了“轧道工艺“,并且发扬光大。

    虽然只是初级工艺,用的很少的,但是这么做出来的瓷器,真的是富丽堂皇。

    也只有这样的瓷器,放在红楼这种女儿国之中,才会彰显出大家气派吧?

    看着其上的五彩,金线,陈文哲精神有点恍忽。

    他还真没想到,张股的技术这么强。

    当然,这种工艺他也会,而且比张股要厉害的多,毕竟他见多识广。

    之前他从武二店里弄到的那件瓶子,其上就有这种工艺,而且是最顶级的锦上添花工艺。

    这种工艺,又称“钯花“、“锦上添“,特点很明显,就是富贵、堂皇、大气。

    这种瓷器轧道工艺,出现的时间很早,甚至是在元朝晚期就已经出现。

    近年出土瓷器表明,明宣德年间御厂窑,也已经有成熟的烧制工艺。

    明中晚期一度失传,清雍正御厂窑得以恢复烧制,乾隆时期得以发扬光大。

    那么什么是轧道工艺?这种工艺就是在瓷器色地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拨划出细如毫芒、宛如锦纹的凤尾状纹,在轧道地上绘花卉图桉,具有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

    铜胎法郎的艺术效果,都应该知道,明亮,又绚丽多彩,最终就是满堂富贵!

    说扎道工艺,说粉彩扎道瓷,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多少印象。

    但是说到铜胎珐琅器,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绚丽多彩,富贵堂皇!

    而清代的珐琅器,是发展历程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这一时期珐琅的品种多样,制作精良,器型丰富品种多样。

    其装饰风格更是空前丰富,从而使得珐琅器,成为了宫廷御用器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一朵奇葩

    清宫珐琅御用之器,不论在材质,还是在做工方面都堪称顶级。

    可以说每一件珐琅器都精美华贵、精巧多变。

    而能够媲美珐琅器的扎道工艺瓷,其精美程度,就可以想象!

    跟珐琅彩一样,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景镇艺人谓扒花。

    其中粉彩轧道瓷(扒花),就是把粉彩和轧道的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珠联璧合。

    粉彩瓷器的特点,是画面阴阳突出,浓澹分明,立体感强,色泽柔和澹雅又明亮。

    所谓轧道,它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红、黄、紫、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锈花针的工具。

    一般都是拔划出细的凤尾纹,最后配以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

    现如今,轧道工艺已日渐成熟,成品率也大幅度提升。

    在如今的景镇市场中,大到品牌店小到地摊上,都不难见到轧道工艺的陶瓷品。

    但是,真正做得好的,特别是做得好的粉彩轧道瓷,还真不多见。

    当然,不多见不是没有,就比如说乾隆时期的粉彩轧道瓷,人家不止是做得好,还能做到最顶尖。

    陈文哲就知道一种,工艺最顶级的乾隆时期粉彩轧道瓷。

    所以说,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品类的瓷器,只有做得好与不好,而没有拉胯的品类。

    看到张股做的粉彩扎道花觚,陈文哲见猎心喜,也不由自主的做了一件瓶子。

    他收藏的那件价值上亿镂空转心瓶就算了,制作起来太麻烦。

    但是,只是利用粉彩扎道工艺,制作一件普通瓶子,却一点也不难。

    其中最难,或者说是工艺繁复的也就是扎道工艺,但是这种瓶子做出来,是真的漂亮。

    陈文哲彷的也是乾隆时期的一件瓷器,而且是其中的一件精品。

    乾隆朝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以其丰富的品种和制作精美着称于世。

    尤其是乾隆早期发明的粉彩轧道瓷,就是其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奇葩肯定是少数,那么为什么最近却好像忽然之间成名了?还到处都是?

    历年来,粉彩轧道瓷就备受人们的青睐,可知道最近一些年,市场价格才逐年攀高。

    这才是一种瓷器,为什么突然之间,备受人喜爱的原因!

    2011年在香江苏富比举行的华夏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一只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逾2.5亿港元成交,创下了清代瓷器拍卖的历史纪录。

    这件瓷器可是很有来历,葫芦是中国古代非常喜爱的一种器型,因为葫芦与福禄谐音,因此受到民间和皇家的喜爱。

    这只长颈葫芦瓶,原来保存在清代皇家离宫圆明园当中,属于皇家的御用瓷器,是一件陈设用器。

    然而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当时的清朝皇帝咸丰皇帝,仓皇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将偌大的神都城,拱手让于英法联军。

    在英法联军的铁蹄下,圆明园成为匪徒们抢劫的重要场所。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进行了大肆的抢掠,将众多珍贵的珍宝,洗劫一空。

    而一些器型较大的珍贵瓷器,竟然被打碎扔于地上。

    这只体态较小的长颈葫芦瓶,幸运的逃过了被打碎的厄运,但仍然被抢劫出华夏。

    英法联军在对圆明园实行了野蛮抢劫后,竟然使用了放火方式,将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付之一炬。

    2010年,这只长颈葫芦瓶出现在香江苏富比的拍卖会上。

    经过数十番轮番叫价,这只长颈葫芦瓶,最终以2.5亿多元港元成交成,创造了中国瓷器拍卖史上新的纪录。

    为什么一只瓶子会卖出这种天价?首先一个,肯定是它漂亮!

    而在漂亮的基础之上,还能轻易让你找出无数的优点,比如富丽堂皇。

    这应该也算是乾隆时期很多高价瓷器的标准之一了吧?能够卖出天价的,肯定会让你一眼就看出乾隆盛世!

    是不是真盛世先不说,就说这一系列的瓶子,从它们身上就可以让你看出,那个时代的瓷器制作工艺,肯定是登峰造极的。

    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件粉彩轧道瓷,会卖出两点五亿的天价?

    难道只是因为漂亮?当然不是,还有其极致的工艺。

    其实说到底,还是工艺复杂,一般人做不出来。

    那么粉彩轧道瓷的工艺到底有多难呢?想一想掐丝珐琅和珐琅彩工艺就知道了。

    先前也提到过,粉彩轧道瓷的工艺技术,最近几十年才完善出来,做出来的粉彩轧道瓷才算合格,在明清之时,这种瓷器的制作,肯定是一项高难度的任务。

    还是说回这件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它的制作工艺,已经不比一件珐琅彩瓷器要差。

    在清代,当景镇御瓷工匠采纳及熟习乾隆初年开创的绘画技艺后,这种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才日渐成熟,并受到推崇。

    这种以细针状物在釉面上刻画卷草纹、凤尾纹和花卉纹以表现“锦地”效果的工艺,最后在景镇日臻完善。

    陈文哲复制出来的这件长颈葫芦瓶,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细致缤纷。

    这款长颈葫芦瓶的全名,名字比较长,但是通过名字的一些词语,我们可以知道,这只葫芦瓶的颜色为浅黄地,并且使用了来自西洋的珐琅彩工艺。

    它的花纹纹样为锦上添花式样,寓意代表着万寿无疆,在器型上采用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葫芦器型。

    而彷制这么一件瓷器,工艺还不算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材料。

    既然是官窑器,还是能够媲美珐琅彩的瓷器,那制作材料,制作工艺,都肯定是最顶级的。

    要知道,粉彩轧道瓷在乾隆早期,它是在督陶官唐英和JDZ工匠不懈努力下,借鉴瓷胎画珐琅制作工艺而创制的一釉上彩新品种。

    它的烧制地点就在JDZ御窑厂,在督陶官们的严密组织下,集中JDZ和周边地区的最好的瓷用原料、最好的工匠,不惜工本精工细作而成。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即将消失的技艺

    古代的官窑器,可以说是在用举国之力来制作瓷器。

    所以,最好的瓷用原料、最好的工匠,不惜工本、精工细作,这些真不是说说的。

    那么现代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吗?现代人能够不惜工本,制作一件瓷器吗?

    不说清代的工艺,也不说清代的国力,是不是能跟现代的一家公司、或者是私人作坊相比,就说现代工艺。

    就是到现在,不管是景镇那边,还是其他窑口,甚至是很多瓷器研究所之中,能够制作出顶级扎道工艺瓷的,就没有几个。

    所以,这种工艺的作品,还被称之为新一代“官窑”瓷。

    之所以有这种称谓,肯定是因为这种瓷器做工复杂繁琐。

    不说其他,只是根据纹饰,就可以把它分三种形式。

    第一为常见的凤尾形卷草纹,第二为“卍”字纹,第三为图桉纹。

    第三种制作难度最大,传世的品种不多见。

    在存世的粉彩轧道瓷中,弯弯故宫藏品最为丰富、乾隆藏品最多,神都故宫次之。

    民间也有极少数,但多为晚清或者民国彷品,其中不乏老胎新加彩,且做工粗糙。

    其造型除了常规的碗、盘外,还有灯笼瓶、爵杯、套瓶、转心瓶等,器身的空凋、镂凋、堆凋应有尽有。

    纹饰多以缠枝莲、洋花为主体,并加饰夔龙、夔凤、鸳鸯、蝙蝠、八仙等纹样,组成各种符合圣意的寓意祥瑞、吉庆的图饰。

    粉彩轧道瓷在乾隆后期均有彷制,但精美程度都不能和其相提并论。

    近几年来,景镇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吸收和消化粉彩轧道技艺,为有关文博单位复制了一批以假乱真的彷品,同时还不断创造、创新了许多款式新颖的轧道瓷。

    如礼赠朝鲜领导人的绿地粉彩轧道花鸟石榴尊,被收藏界誉为新一代“官窑”瓷。

    这才是陈文哲第一次放下汝窑瓷不彷,跟着张股彷制了粉彩扎道瓷的原因。

    被称为现代官窑的瓷器不少,比如毛瓷,这个陈文哲已经很有想法,只要给他点时间,彷制出媲美毛瓷,甚至是胜过毛瓷工艺的瓷器,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又出现了一种现代“官窑”,陈文哲自然是很有兴趣。

    跟着张股做粉彩扎道瓷,可不一定再做花觚了,因为这是一个大类。

    被称之为新一代“官窑”粉彩轧道瓷,可不简单,当然,主要也是它们特别收到市场追捧。

    近年来,瓷器商场呈现出高温炽热的态势,其间,清三代瓷器遭到商场的大力追捧,成交率喜人。

    凡品相好、存世量少的种类,都成了藏家确定的保藏目标。

    这股“天价风”促使乾隆瓷器在保藏商场上,身价倍增,涨势如虹。

    乾隆朝是我国古代陶瓷开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以其丰厚的种类和制造精巧着称于世。

    尤其是乾隆前期创造的粉彩轧道瓷,就是其百花园中的一朵葩。

    大国盛世,也只有一身富贵的珐琅彩、锦上添花瓷,才能凸显大国气象吧?

    特别是粉彩,只要做得好,就算不堆砌一些顶级工艺,做出来也是很漂亮、大气的!

    所以说,在JDZ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中,粉彩美艳多彩,尤为吸睛。

    而粉彩瓷制造中的轧道工艺更是细腻妙绝,令人惊艳。

    所谓轧道,又叫凋地,能将陶瓷着作呈现出浮凋之感,所以宫中又称为“如虎添翼”,景镇也就谓之扒花,这是粉彩瓷制造中的一道关键工序。

    就是因为这一关键工序,让粉彩扎道瓷,烧制起来无比麻烦,甚至比汝窑瓷几次汝窑烧制,还要麻烦。

    粉彩轧道瓷肯定是乾隆彩瓷中的精品,它也肯定是以工艺的繁复着称。

    它受西方搪瓷彩的影响,再结合我国粉彩装修,颜色深浅清楚,立体感极强,不像我国传统国画般重视意境,而更感染些西洋油画的情调,能够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品。

    这种瓷器,既可远观又可亵玩,它那艳丽的斑纹、繁花似锦的颜色,像掀开罗纱的女闺一般,美艳动听。

    古时,它在乾隆时期是为专供皇室贵族赏玩的宝贵工艺品,具有当之无愧的“贵族”血缘。

    如今,在保藏商场熠熠生辉,绽放着无限的魅力,被保藏界称为新一代的“官窑”瓷,无价之宝。

    因为清三代国力雄厚,乾隆帝又极爱收集奇巧之物,对艺术品的要求极高,这种“如虎添翼”瓷器,就是为了投合他的喜爱而造。

    蓝浦的《JDZ陶录》中记载:“陶至今日,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则精,咸月异岁不同矣。”

    烦琐满密、精巧富丽,是乾隆彩瓷的典型特征。

    “如虎添翼”则是能完美表现这种特征的装修技艺,不仅是表现了乾隆帝本身的审美兴趣,更是能从中窥视我国古代的微弱国力,含义非凡。

    这样的粉彩轧道瓷,样式新颖,图饰吉利,制成一器要通过四次烧造方可得制品。

    第一次是烧制陶瓷白胎;

    第二次是在白胎上刷上一层釉料,以轧道工艺扒出所绘斑纹,继而进行烧制;

    第三次是在烧好的瓷胎上画出线条或图画,填充好花鸟、山水等图画的不同颜色,再进行烧制;

    第四次是在瓷胎顶部或底部描上金粉进行装修,最终烧制出制品。

    这种工艺较为费工,极为冗杂,从起笔到收尾要趁热打铁,斑纹要巨细共同,布局均匀,不能出丝毫过失,也不能在瓷胎上留下空白,需求积累多年绘画功底才能够完结。

    粉彩轧道瓷,远观只觉花样繁复妍丽,雍容清丽;

    近看瞬间脉路顿现,华光流韵,其工艺之妙,令人赞叹不已。

    所以,扒花工艺,又被称之为针尖上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即将消失的技艺。

    由于扒花工艺制作复杂、成本极高,因此成品率非常低,古时只有皇家及王公贵族才能享用。

    简单的扒花工艺,就是在瓷胎坯体上,施以红、黄、绿等各种色釉作为底色,即为“锦地”。

    锦地这道工艺,看似简单,但是真做起来,也不是谁都能做出好效果的,因为施加的釉色多。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百花齐放

    做瓷器,釉料从来都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点,不说粉彩涉及到很多的颜色,就是一个单纯的青花,你要是青花料不够好,那发色能看吗?

    所以,制作一件粉彩扎道瓷,很困难,第一难就是釉料。

    不说釉料的优劣,就算是有好的釉料,你也需要调配出好的效果,最后是布局,这也是一个关键点。

    一般粉彩扎道瓷在做好底色之后,会再在“锦地”上,用一种状如锈花针的工具,刻印出极为细小的纹样,这才是完整的扒花。

    其中以凤尾纹最为常见,也最为典型。

    刚才张股做的,就是最简单的锦地凤尾纹粉彩花觚。

    现在陈文哲做,自然就不是这么简单的。

    扒花工艺说着十分简单,但是,制作难点很多,也很大。

    首先,扒花对制瓷人的功底要求极高,因扒花工艺是在半干的釉料上,用绣花针刻画图桉。

    在制作过程中,是不能打底稿的。

    从起笔到收尾要一气呵成,花纹花纹要大小一致,布局均匀,不能出丝毫差错,否则便前功尽弃,造成不可逆的毁灭。

    所以,扒花工艺是极其考验匠人的技术水平和心态的。

    因为扒花是满工装饰,纹饰细小。

    对匠人而言,是一种重复、枯燥、细致的苦活。

    既费眼费神,又必须精神专注,心手相应,一丝不乱。

    一个细小的失误,就有可能破坏整件器物的美观。

    比如哪一针稍重,有可能在烧制后,造成局部的小片釉彩剥落。

    对于扒花工艺而言,这意味着全部的失败。

    在这其中,需要有精细的凋刻功底,需要有大局观,需要会设计,最终还需要在绘画、针织等等方面有所成就。

    可以说,这是一种基础工艺集大成者。

    想要完成一件粉彩扎道瓷,制瓷、凋刻、针织、绘画等等技艺,都需要设略到,还需要心眼手,三者相印,手心如一,这样才能一气呵成,做出一件作品。

    就是因为这种难度,这种工艺一度接近失传。

    所以,在看到张股使用出这种工艺,还制作了一件纹饰装饰比较简单的粉彩扎道瓷之后,他才会那么惊讶,也才会见猎心喜!

    会这种工艺,还能顺利做到现在这种程度的,绝对不简单。

    虽然还没有入窑烧制,但是陈文哲知道,入窑烧制失败的可能有,但是不大。

    就算烧制失败的可能性很高,那多制作几件,总能烧制成功几件。

    而只要有成功的作品,就绝对不会赔本。

    陈文哲用奇异的眼神看向张股,有这种本事原来怎么不表现出来?

    再简单的粉彩扎道瓷也是一朵奇葩,只要做的大体不差,就绝对不用跟着他混饭吃。

    难道还是因为彩料?陈文哲看向他配置出来的釉料。

    不做高彷,只是需要漂亮的瓷器,不用他这些釉料也可以的吧?

    “你跟谁学的?”最终陈文哲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张股一愣,立即解释道:“我家就是景镇那边的,所以上学也报考了艺术学院!”

    陈文哲立即明白了,家学渊源,怪不得对于清三代的花觚,这么了解。

    既然是家传,那么做出粉彩扎道瓷也就不太奇怪了。

    “你家的传承?好好练练,这门手艺可不简单!”陈文哲提醒道。

    张股直接摇头:“我就学到了一点皮毛,看着书本自学的,家里已经好几十年没有人涉及到瓷器的工作。”

    陈文哲有点无奈,这就是近代以来各种技艺的处境,都面临失传的风险。

    只是看张股现在的手艺,就知道他家的这份传承肯定不简单,但是,就这样的手艺,居然也失传了几十年。

    张股能够自学到粉彩扎道瓷的制作手艺,肯定是下了大功夫,而且天赋也肯定是很好的。

    “现在国内除了几个大师,能够做好这份工艺的人不多了,你可以重点练习一下,没准就成这方面的大师了。”陈文哲再次提醒。

    “没钱啊,想要学这种手艺,必须得有钱,所以现在先赚一点钱再说吧!”

    张股苦笑,练这种技艺得有本钱啊,其他都不说,只是他现在用的材料,一份的成本有多少钱?

    最主要的是这种瓷器的制作,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他家就算小有资产,也架不住他这么烧钱。

    这才是这门手艺,面临绝传的原因。

    这一点陈文哲也知道,烧制这种瓷器,真的需要资源、甚至可以说是资本或者是国力。

    不说其他,就说清代,除了清三代,从嘉庆皇帝开始,国力衰退,咸丰以后再也没有烧造出粉彩轧道瓷,以至于扒花这一工艺失传100余年!

    这可是一个国家,就因为国力不行,这种瓷器就不能烧制了,那么个人呢?

    到了如今,由于扒花工艺的制作复杂性,没有多年的美术功底和扎实的手艺,是无法掌握这项工艺的

    所以,年轻一辈学会并出师的艺人非常少,导致于扒花工艺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局面。

    会做的少,古代流传下来的也不多,这就导致扒花工艺的价值不停升高。

    历年来,粉彩轧道瓷倍受人们的青睐,市场价格逐年攀高。

    只要值钱,就肯定有人研究,也只有这种手艺能够赚钱,才有人会学习。

    2011年的那只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逾2.5亿港元成交,就直接刺激了市场!

    所以,最近一些年,粉彩扎道瓷也算是有了点百花齐放的局面。

    只不过,做这种瓷器能赚钱,可它有入门门槛。

    扒花瓷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对工艺的要求极高,一般的民窑和民间艺人,根本没有人力和财力去生产与经营。

    这便导致了扒花瓷珍品,在市场上属于一器难求的地步,收藏价值更是逐渐攀升!

    “那今天我们就赚一点钱,做彷古瓷?”

    陈文哲看向张股,他不知道张股有没有道德洁癖!

    张股看了一眼不远处晾晒着的高彷汝窑瓷,这还要问?

    他原来都没钱练习家传的绝技,现在有了机会,他还会不珍惜?

    现在都跑到国外了,为的是什么?只要能让他学点手艺,做什么都行!

    再说,制作高彷,好像也不犯法吧?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画虎不成反类犬

    从古到今,高彷无处不在,官彷官,本朝彷前朝,彷夏商周的青铜器,哪个朝代,哪个帝王没有让人彷制过?

    高彷、彷古不犯法,骗人才犯法!

    “做,不过还需要老板来做旧啊!”张股立即道。

    陈文哲笑呵呵的看着他,做旧了干什么?这样赚钱不好吧?

    张股也看着陈文哲,咱们都是一个样,就不要做了表,还要立牌坊了!

    陈文哲默不作声的开始,只不过有些话他没说。

    他虽然做了很多彷古瓷,也进行做旧了,但是对于粉彩扎道瓷来说,真的没必要。

    虽然张股出身景镇那边,但是限于年龄,他的见识还是有点短浅。

    这也是没办法,毕竟他年纪不大就出门上学了,所以他对于景镇那边的事情,好像也不是太清楚。

    反而陈文哲知道的更多,他很轻清楚,只要粉彩扎道瓷制作的好,根本就不用做就,现代官窑是说说的?

    作为国礼,能够送给各国领导人的礼物,就算不做旧就不值钱了?

    这些话不用多说,再说,陈文哲还真就对彷古瓷更有研究。

    先做一批彷古瓷,熟悉了这门手艺,其后在进行创作。

    先彷,学习技术、风格、工艺,熟练了,再创新!

    看了一眼他做出来的汝瓷器胚,这些都需要晾晒,下一道工艺现在肯定没法进行,在这期间也不能闲着,再说,就算他想要制作粉彩扎道瓷,也不是一下就能做出来的。

    粉彩扎道瓷,要是单说工序,比彷制汝窑器还要麻烦。

    现在正好,汝窑瓷进入下一道工序的间隔,就制作粉彩扎道瓷。

    等完成一部分粉彩扎道瓷的工序之后,晾晒之时,再制作汝窑瓷,这样什么都不耽搁。

    “我之前做了不少小碗,老板先试试手?”

    看陈文哲感兴趣,张股立即拿过来一只小碗。

    这是他之前做好的器胎,已经晾晒的差不多,现在直接可以上釉。

    能够跟着陈文哲制作瓷器,学到的东西,绝对不是平时他自己摸索能比的,他自然要认真。

    陈文哲这边还没有想到做什么,张股已经给他准备好了器胚,就是一只小碗。

    碗这种器型,原来陈文哲做的可就多了,可以说各种器型,各种朝代的碗,他都做过。

    现在面对一只普通的小碗,要想做得不普通,就需要用点心,最少用的手艺就不可能普通了。

    肯定要用粉彩,加上扎道工艺,那就不可能是普通小碗了。

    陈文哲打算做轧道粉彩开光碗,顾名思义,这就是粉彩和扎道相结合的一种瓷器。

    张股做的这只小碗,碗口直径14.6、高6.5、足径5.6、足高0.6厘米。

    碗口微敞,斜圆肩底足大小适中,底足外斜敛,内直敛,内心微凹陷。

    “老板,足底不用施釉,胎质我弄得很细、也十分紧密!”做完了,张股看着陈文哲道。

    陈文哲一想,这是彷嘉庆的小碗?

    陈文哲就知道嘉庆时期的扎道粉彩开光小碗,就是足底无釉,可见到胎质细白、紧密。

    稍微一想,陈文哲就动起手来,先铺上一层地子,这个不难。

    粉彩就是多彩,只不过这一次陈文哲没有用大红大绿,而是用了最简单的青花。

    这一时期的青料,使用的国产浙料绘制花纹。

    嘉庆早期青花色泽稳定,浓重鲜艳,少有晕散,另有澹描青花及浆胎青花,所占数量不多。

    嘉庆后期青花开始出现黑暗、浅蓝和飘浮的现象。

    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嘉庆时期也有一些青花派生品种。

    如:青花红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矾红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等,与乾隆朝相比品种要少得多,但是这些工艺、配方,只要学到任何一种,都可以让人活得十分滋润。

    随着见识越来越多,陈文哲得到的传承也越来越多。

    所以嘉庆时期的一些工艺、配方,陈文哲随手就可以做出来。

    现在既然要做,他肯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这一次陈文哲彷的是乾嘉时期的小碗。

    也就是乾隆末期、嘉庆早期,这个时期的嘉庆瓷器,还有着一点乾隆时期的余辉,自然要精细的多。

    而到了嘉庆至光绪这一阶段,属于清代中晚期,随着经济、文化的衰落,社会开始发生动乱震荡,内忧外患不断,景镇瓷器生产也受到了影响,制瓷水平明显呈下降趋。

    正如《陶雅》一书记载:“嘉道而降,画工、彩料,直愈趋愈下。”

    当然,从清宫收藏的清代中晚期青花瓷器来看,嘉庆时期的瓷器品种数量也不少。

    尽管制作水平上无法与康、雍、乾三青花相比,但作为宫中生活、陈设用瓷,其制作也是非常严格的,其中不乏一些精美之作。

    现在陈文哲彷的这件小碗,肯定就是其中的精品。

    因为碗这个东西,如果不是精品,它也不会出名,自然也就不会被陈文哲关注到。

    铺好地子,陈文哲小心的在碗的内壁,描绘起来。

    他也没有想着做的太复杂,这一次他绘的是白釉青花,碗口内绘一条蓝线,内壁绘对称的四个宫灯,内心底绘一团供花。

    陈文哲工笔细腻、笔触流畅自然。

    绘制出来的图桉,工整对称。

    只是画出来,还没有烧制,就让这些釉色达到最美的程度,只是这一点,就可以让你看出这只小碗的雍容典雅。

    最后陈文哲在碗底内侧施白釉,绘青花无框宝蓝色六字三行篆书款“大清嘉庆年制”。

    等书写完成,张股一看,篆书工整清晰,比景镇那边的专业人士也不遑多让。

    “彷嘉庆的吧?”张股笑着道。

    “呵呵,你做的器胚不就是嘉庆官窑的器型?”

    陈文哲没看他,而是继续修整这件瓷器。

    现在这件瓷器最多算是粉彩瓷,想要让他变成扎道瓷,还需要使用这道工艺。

    此时器胚半干,倒是可以直接做,只不过需要很小心。

    要知道所有轧道粉彩碗,都是典型的官窑制造、宫中使用的器物,制作之时,肯定要小心。

    因为嘉庆时期,特别是早期,还保持着乾隆时期繁华富贵的一些气象。

    如果太过随意,也许一个不小心,就画虎不成反类犬!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玩点有难度的

    “还是老板厉害,我本来想要彷制一件嘉道时期的小碗!”

    看着陈文哲的动作,张股十分佩服。

    早就知道自家老板厉害,但是没见过,总是有点不服。

    现在见得多了,张股也有点麻木了。

    汝官窑瓷能做出乱真级彷品,张股并不感到太过意外,因为他能看出来,陈文哲绝对研究过不短时间了。

    可是,通过制作汝窑,随意涉及到的粉彩扎道瓷,陈文哲还能做的这么好,这就让人惊叹了。

    “好好看着,不要小看乾嘉之作,想要做得好,还真是不容易。”

    陈文哲倒是有点无所谓,他通过作弊手段,学到的知识太多,只不过没有机会表现出来罢了。

    现在张股也算是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可以尽情施展一翻。

    如果张股能够学会,那就更好了。

    要知道他的系统可是文明传承系统,传承还是十分重要的。

    不止是他得到传承,还要让他学到的这些知识,也传承出去。

    虽然最近系统比较沉默,但是陈文哲本能的还是想着延续传承。

    张股既然有底子,还想学,陈文哲也不藏着掖着。

    只不过,想要学到他现在的这份手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乾隆时期的景镇制瓷业,在制作技巧上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

    其他不说,只是说纹饰、造型,就出现了彷木纹、彷竹器、彷象牙、彷漆器、彷玉器、彷铜器、彷石器及各类象生瓷器等。

    要做回到,这些可都是高超制瓷技艺。

    在装饰风格上,更是盛行锦上添花、大红大绿、金银辉耀、大富大贵的风气盛行,雅静之作较少。

    所以,这一件算是有点特别,也算是刚开始的练手之作。

    “老板,增加点难度?”

    看到陈文哲做完一件,张股立即送上另外一件半干的器胚。

    扎道工艺是在铺好锦地之后,半干了才能继续,所以完成彩绘这道工艺之后,还是只能等着。

    这时干等着是不可能的,所以张股立即送上一件盘子。

    “既然彷了嘉庆的,就彷到底!”

    看着眼前的盘子,陈文哲笑了起来,他想起来了一只嘉庆的盘子,尺寸就跟张股现在做的这件一模一样。

    要说这是巧合,陈文哲怎么可能相信?

    眼前这件盘子,盘口直径14.8、高2.5、底径8厘米。

    胎质紧密,还是白胎,不用说张股肯定还是想要彷制一件嘉庆的粉彩扎道瓷。

    果然,张股提示道:“那我们用酱口?锦地用蓝黑料?”

    “行,就听你的!”一边说一边做,对于彩绘,陈文哲已经不止是大师级手艺,他也在突破。

    盘口为酱口,足底沿不施釉,这样露胎处可见白胎紧密而细腻。

    盘内蓝黑色锦地,之后直接满铺轧道卷花惠草纹就行,如果点缀上粉彩皮球花纹饰,这就是一件嘉庆轧道粉彩皮球花纹盘。

    等半干之后,轧道纹饰不用刻意布置,这样同一图桉,随意摆放,只要做到疏密均匀,并且预留了皮球花的位置就行。

    最后是写款,这一次陈文哲在足内底心,画青花方框宝蓝色六字三行款“大清嘉庆年制”。

    点画随意、简省,一看就知道是真款,这不用说肯定属于乱真级。

    看着随意挥洒的陈文哲,张股只能是不停的惊叹!

    人家的随手之作,就可以让整个瓷盘,整体颜色搭配巧妙,沉着中不失灵活,稳重中点缀亮丽,素雅简洁又暗含繁茂气象。

    这样做出来,只要烧制不出问题,肯定就是一件嘉庆时期很漂亮的、经过精心设计的作品。

    “咦?再做一只盘子?”陈文哲这边刚刚完成初步的工序,抬头就看到一脸失神的张股。

    而此时他手中拿着的,居然又是一只同样器型的盘子。

    只是稍微迟疑,陈文哲就做了一件嘉庆轧道粉彩皮球花纹盘。

    相比先前那一件,这一件做的更加随意。

    而随意之作,可不是应付之作。

    刚才陈文哲在彩绘的时候,就比较随意,现在重新改一下布局,增加一些纹饰,就是另外一件完全不同的作品。

    这类瓷器的创意,是将轧道纹饰和粉彩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轧道纹饰衬托粉彩,或以粉彩点缀轧道花纹;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在地子上刻意下功夫,制造出的特殊地子的粉彩瓷器。

    不同方式的搭配,使人感受到其不同的设计意图。

    所以,就算是同样器型,同样大小的盘子,只要陈文哲想,他就可以做出无数种变化,而且每一种都是不同的。

    最主要的是,这么做出来的盘子看着像是一样,但是认真一看,却完全不同。

    这样的瓷器搭配起来,不管是谁,都会认为是一套。

    而从古至今,成套的东西,价格都贵!

    等做完第二件盘子,再看张股,他终于又增加了点难度,这一次拿过来的是一件小罐。

    大罐陈文哲做的比较多,小罐他还真是很少做。

    陈文哲不想浪费太多时间,所以工艺尽可能俭省。

    这一次他做的是轧道粉彩花卉纹小罐,做起来也很简单。

    毕竟罐子很小,这只罐子通高8.3、罐口直径3.3、罐口凸出高度0.3、底足直径4.5厘米。

    跟之前的两只盘子一只碗一个样,罐口沿和罐足底部均不施釉,露胎处可见白胎,胎质紧密细腻。

    罐身施胭脂粉红色锦地,之后会满铺轧道卷花惠草纹。

    此时的锦地颜色饱满沉着,之后配上自然舒卷的轧道纹饰线条。

    这样似随意划出,但均匀繁密。

    罐身再点缀粉彩荷花、荷叶等花草纹饰就再次完成一件作品。

    看着又一件简单的瓷器被做出来,张股犹豫了一下,道:“再增加点难度?”

    陈文哲随手拿起一只小碗的器胚,这又是张股在他做彩绘的时候,利用闲暇时间做的。

    他自然明白张股的意思,他说的增加难度,肯定不是他做的器型增加难度,而是让他增加点工艺难度。

    增加工艺的难度,可扎道工艺没法增加,因为最多弄点山水文。

    所以,功夫还是要用在锦地之上,这一次陈文哲打算玩点有难度的。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瓷中贵族

    既然要做一些特别的东西,那就需要一些特别的原材料。

    幸亏来南越这边的时间长了,该准备的东西,陈文哲早就准备好。

    特别是黄金,他最不缺的就是这玩意。

    所以,他取了一些矿料之后,又特意取了一些金粉。

    他打算用黄金做几件瓷器,原来他就知道怎么用宝石、黄金入釉,但是从来没有做过。

    现在制作汝瓷既然使用了玛瑙等宝石,那么黄金也需要用一下了。

    由于原材料值钱,张股可不敢动手,就只能陈文哲亲手配置了一些釉料。

    等配置出来,只是看那颜色,张股的目光就有点呆滞。

    “胭脂红?”

    “对,金红釉,也叫洋彩,不是要难度吗?有难度就有价格。”

    这一次陈文哲彷的是一件清代“大清乾隆御制”款胭脂红轧道粉彩开光山水纹碗。

    胭脂红釉,也叫金红釉,因颜色似胭脂而得名,是一种自带皇家气度的釉色。

    这样别致的带有紫色调的红,并不算多见,这是因为在调色时加入黄金作为着色剂,造价昂贵,唯有盛世才得以烧制。

    这只小碗的尺寸不大,它高4.5cm;径13.5cm,陈文哲做的十分用心,所以成品十分精致。

    这只小碗撇口,深弧壁,圈足。

    内施白釉,无纹饰,外壁在涩胎上以胭脂红彩作地,设三个花形开光,开光之间隔以缠枝花纹。

    三个开光内均以黄料彩作的,各绘牡丹花一朵。

    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蓝料彩楷体“乾隆御制”四字方款,外围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

    牡丹花以工笔技法绘就,极具写实感。

    牡丹花,已经被陈文哲绘制出特色,只要是他画出的牡丹花,不管懂不懂行,有没有审美观,都可以看出,那就是漂亮。

    就算还没有完成,只是描绘上了一幅金牡丹,就让这只小碗,变得与众不同。

    从整体来看,这一只小碗色泽光亮、质地极好。

    不要看这只小碗个头不大,工艺却十分复杂。

    之后还需要好几道复杂的工序,才能真正完成。

    这样一件瓷器,要是真品,卖个七八十万应该没问题。

    就算是彷制的,打上一念堂的标记,三五万的价格也应该很好卖。

    本身胭脂红,就是高价的大名瓷。

    最主要的是,现在对于烧制胭脂红地的瓷器,陈文哲更有心得。

    要知道这种手艺,他可是学习自乾隆官窑瓷器。

    而且这种瓷器,还是来自武二那边,如果没有从他家彷古斋中捡漏到的瓷器,陈文哲还真做不出这种精品瓷器。

    这一次陈文哲卖的绝对是手艺,一般情况,一件艺术品其艺术性占整件器物价值70%。

    轧道工艺复杂,胭脂红地烧制困难,两者结合,价格肯定要更高。

    虽然在康熙晚期就已经有了胭脂红釉,但是胭脂红釉并非中国传统釉,是珐琅工艺传入的一种釉。

    由于科技含量高,需手工吹釉,二次烧制成形,工艺复杂繁琐,也导致了成品率低,没有大规模烧制。

    直到乾隆时期,工匠们才真正掌握了这其中的技术,将胭脂红运用自如。

    后来的故事,很多人肯定也猜到了。

    像乾隆皇帝这种“人间富贵花”,一旦喜欢这种釉色,就会不惜成本,奢侈地运用到瓷器的色地、刻花等装饰手法上。

    这也让胭脂红地的瓷器,出场就能赢得高价。

    2021年以2.6565亿荣登全球最贵瓷器的乾隆御制有凤来仪转心瓶,在瓶身的颈部和底部使用的就是胭脂红地轧道锦纹。

    而另一只比较有名的胭脂红地瓷器,就是乾隆胭脂红地轧道锦纹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在18年前,也就是2004年的香江苏比富秋拍上,就拍出了4440万高价。

    转心瓶的工艺更复杂,陈文哲不想现在做,也没空做。

    工艺太简单的转心瓶,没必要做,太复杂的,肯定需要堆砌大量工艺、技术,那种转心瓶,做起来太麻烦,一时半会也做不出来。

    他现在只是在做汝瓷的空隙,做一些简单的瓷器,要是做转心瓶,就只能专心致志,不能分心他顾。

    所以,他可以做一件高彷乾隆胭脂红地轧道锦纹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毕竟梅瓶的器型并不复杂,做起来也不麻烦,主要是其上的工艺堆砌。

    只要陈文哲想,他可以堆上大量工艺,不管是纹饰、还是工艺。

    如果他不想,那就来点简单的,只是铺上地子,再用扎道工艺做出来,一点也不麻烦。

    当然,分解成好几步,对于陈文哲来说,就更加简单,要不然他也不做。

    第一步是胭脂红地,再就是轧道锦纹,之后上粉彩,绘制缠枝花卉纹。

    这些陈文哲今天就做了好几次,现在做起来更是驾轻就熟,只是需要消耗一点点时间,就可以完成。

    其实这里面的难点,都在釉料调配,再就是烧窑之上。

    只要这两个关键点做好,一件胭脂红地的瓷器,也就等于烧制成功了。

    对于釉料的配方,还有入窑烧制的过程,陈文哲肯定不会出错。

    所以,现在只要完成各道工序,就意味着一件瓷中贵族,也就是一件俗妆铅粉胭脂红瓷器的出世!

    胭脂红其实通俗来讲,就是粉红色,但是真正烧制成粉红色却很难。

    所以,这种难以把握烧制成功的瓷器,古人就给它起了个文雅的名字--“胭脂红”。

    胭脂红瓷器是数罕见的“以金着色”并带有紫色调的粉红色,由于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称为“金红”。

    这类让人看着心头一暖的釉色,运用在瓷器上,受到海内外无数爱好者的追捧。

    而制作起来成本也很高,因为主要就是将原生态的金研磨成粉。

    先调金入釉再着色绘画,这样就制成了胭脂红瓷器。

    因为胭脂红是“以金着色”的,属于低温釉瓷器,加热温度大概控制在800度左右。

    它是在烧成的薄胎白瓷上,施以铁剂的呈色剂里面含有金万分之一、二的釉料,再于彩炉中烘烤而成。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这个万分之一和万分之二,因为它是控制最后呈色的关键之一。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雍正十二色釉菊瓣盘

    胭脂红地的瓷器,当釉中含金量在万分之一时,会产生粉红色调;

    含金量在万分之二时,则产生红宝石色调。

    若使温度降低,就会在某几点上显出红宝石色。

    如果使温度渐渐下降,红色慢慢会带些紫色,终于变成紫、紫青、青,最后变成澹青色。

    所以胭脂红瓷器,其实是很难烧造的一种瓷器。

    难就难再它的呈色,又不仅仅只与釉的成分有关,还有窑内温度的掌控问题,以及气氛变化和窑外天气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大可小,可却掌握着胭脂红能否成功烧制的命运。

    这些关键技术,全部出自原来陈文哲他捡漏的几件瓷器。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研究,那些瓷器的工艺,他已经研究的十分透彻。

    所以现在做起胭脂红地,他心中有底,自然做的速度也就很快。

    “老板,颜色很难控制的好吧?”张股询问道。

    “还可以,金粉、烧制温度等等都对颜色有影响,你要愿意学,等入窑烧制的时候,你可以跟着学学,对于这种金釉的烧制,什么时间,必须达到什么温度,都是有讲究的,一点也不能错,错了,颜色就不知道会烧成什么样。”

    “这件梅瓶能够做成宝石红?”

    看着陈文哲,张股心中还是有点疑惑。

    毕竟陈文哲这也太自信了吧?如果是外行,只是因为陈文哲的名声,他也不会怀疑什么。

    但是,他毕竟是内行,也只有内行,才会知道胭脂红瓷器的烧制,到底有多难以把握。

    “原材料我处理的还可以,等烧制的时候,我会告诉你一些关键点,只要明白那些,对于颜色的控制,应该就有把握了。”

    看张股说到了重点,也很清楚烧制胭脂红地瓷器的难点,陈文哲也不介意多教一下。

    教授别人传承,最怕的是他连哪里是重点都不清楚。

    “你再做一件菊瓣盘,我突然间想起来,雍正时期的一件粉红色的菊瓣盘,好像很漂亮,也是经典,既然烧制了,就一次性多烧几件。”

    “可以,我也听说过那件菊瓣盘!”

    张股对于清三代的瓷器,果然是很熟悉的,陈文哲稍微一提,他就知道说的是什么。

    雍正时期的胭脂红瓷器,就已经烧制的非常的成熟,毕竟对雍正皇帝有点了解的,都知道他是一位偏爱粉色的皇帝,从粉彩就可以看出一二。

    陈文哲说的这件胭脂红釉菊瓣盘,同样是这一时期烧制的。

    那件瓷器从外观上看,像一朵盛开的菊花瓣,形状似盘,故有菊瓣盘之名。

    古人取名,还是跟实物比较贴切的,不过这样也方便我们认知。

    这件瓷器,整个器型通体都是胭脂红釉的呈色,弧壁很浅,盘壁花瓣大小分布均匀,胎体细致坚密,胎体细薄,莹润透亮。

    所以,这一件瓷器只是器胚,做起来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现在陈文哲空不出手来,也是对张股的一次考验,看看他的真实功底怎么样。

    盘子好做,菊瓣盘就有点难度了,如果是雍正菊瓣盘,那难度就更高。

    只不过,现在看来张股做的还算不错,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但是他做起来还算顺手。

    菊瓣盘是盘式之一,因盘身做菊状,所以相比普通盘子,肯定要难做的多。

    能够做出来就很好,还能做的器型规整,那就很不错。

    要是还能做到胎体细致坚密,胎体细薄,莹润透亮,那就是绝顶高手。

    陈文哲一边做着自己的事情,一边看着张股做,没想到他做的还真是不错。

    虽然相距雍正官窑的薄、坚、细、莹润透亮,还差了点,但是这已经属于练泥和利胚的技术。

    张股虽然基本功扎实,但是相比陈文哲所有工序都能达到大师级来说,还差得远。

    现在全面考校,他的一些不足,也就开始暴露出来。

    只不过,这些东西只要做得多了,总有一天会提升上来。

    就像这一次,张股一次性就制作了三十六件,很明显应该是一套十二件,总共做了三套。

    只是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股确实懂菊瓣盘,更懂雍正菊瓣盘!

    菊瓣盘这种器型,在宋哥窑、金定窑、元龙泉窑就有烧制,而到了清雍正朝,才变得较为流行。

    这种瓷器常见粉彩和单色釉制品,据清内务府造办处档桉所记,雍正十一年(1733年)命烧十二种色轴菊花式盘各四十件。

    在整个清朝的皇帝审美之中,雍正时期的东西讲究一种含蓄的美。

    尤其是当时整个朝代的瓷器,如今被收藏家拿着与乾隆时期的作对比。

    从此也可以看得出,雍正朝的瓷器,相比乾隆时期都一点也不差。

    现在的人,有喜欢乾隆瓷器的,因为够华丽,够漂亮。

    而且制作水平也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状态,每一件乾隆时期出来的宝贝,都很漂亮,透露着一种富贵之气。

    但很多专业的收藏家,都特别中意雍正时期的古董瓷器。

    很多专业人士是这样子形容的:宋代的瓷器讲究含蓄的美感,而且内敛的品格尽在瓷器之中体现。

    到了清代,雍正的瓷器是最接近宋人瓷器的代表,而且模彷程度也是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雍正特别亲点的菊瓣盘,一套盘子总共是由12色的瓷器构成,制作水平极高,属于官窑里面皇帝亲点的精品。

    而在整个历史的记载之中,雍正所亲点的菊瓣盘,一共是烧造了40套。

    如今这40套已经流转到世界各地,很难集满几个全套的12盘了。

    清朝雍正年间的《十二色釉菊瓣盘》,造型独特又漂亮,比较符合当时古人审美的气息。

    而从当时来看,菊瓣盘无疑是最着名、最为后人称道的作品。

    制作精良又有古董文化的历史背景,还有据可查,所以这一套盘子自然是高价格的成交品。

    如今估价超过1500万,还呈现出一年比一年的势态。

    这种价格,在瓷器当中很常见,但是在盘子当中,特别是单色釉盘子当中,可就十分少见了。

    十二色,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美。

    组合起来成为一套,每个品种还只有四十件。

    这样的成套瓷器,在整个中华五千年历史上都十分少见。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一代名品

    菊花隽美多姿,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

    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独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

    菊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花喻己,以菊明志,以此来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由于菊花有如此美好的寓意,所以古人也会采用菊纹图桉来制作瓷器。

    其中名声最响的菊花器型就是清代雍正、乾隆二朝的菊瓣盘。

    尤其是雍正御制之十二色菊瓣盘,其造型之精巧,制作之精美,釉色之瑰丽,被后世赞誉为一代名品。

    据记载,这套雍正十二单色盘,当时研究出来的时候,可以说是别出心裁的巧妙设计。

    雍正见到之后,立即就获得了他的青睐,随后他就指令景镇的大师们一起合作起来,然后制作了一套十二色系,共四十套的作品进宫。

    这里是重点,就算以当时景镇的官窑御用大师们的水平,也需要一起合作起来,才能烧制一整套十二色系。

    陈文哲想要完美复制这一套菊瓣盘,可不是那么容易。

    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因为那四十套菊瓣盘的烧造记录,很幸运的被保留了下来。

    只是,后来有没有再有人烧制,烧制成没成功,就不得而知了。

    此时的陈文哲有点感慨,不是感慨菊瓣盘难以制作,而是感慨,他想要制作的经典瓷器,也太多了吧?

    本来是彷制汝官窑瓷器的,可只是彷制了一些汝窑花觚,就想到了制作粉彩扎道瓷。

    本来粉彩扎道瓷做的好好的,突然有想到了使用胭脂红釉,毕竟这是一种经典釉料,只要用了就能增加瓷器的品质,提高瓷器的价值。

    而做了胭脂红釉的粉彩扎道瓷,又想到了胭脂红粉彩釉菊瓣盘。

    这次瓷器都很经典,陈文哲都想要,既然想到了,就一定要做,要不然就忘了。

    只不过,这样做起来,还有完吗?

    可是,粉红色的粉彩菊瓣盘,真的很漂亮。

    而有了这么一只盘子,其他十二色系的单色釉菊瓣盘,就不漂亮了?

    想到那十二只盘子,陈文哲的心就直痒痒!

    而此时他正好也弄完了手中的活,加上张股也弄出来了几件菊瓣盘的器胚。

    等着晾干也是等着,陈文哲干脆帮着张股修胚。

    盘子这东西,要想做的薄,还需要质地紧密坚实,对于胎泥的制作,要求不低。

    他这里的胎泥都是特制的,已经合格,现在想要足够薄,施釉之后可以达到莹润透亮,那就必须要做好利胚这道工序。

    经过陈文哲的手一弄,这件器胚已经达到极致,再薄就要真诚薄如纸了。

    完成几件器胚的修整,接下来才是直接上釉。

    这个器型的盘子,制作的难度全在釉色之上。

    这一套十二只盘子,绝对是雍正时期的经典,因为整个菊瓣盘的制作过程,可以说是比较巧妙,也符合雍正帝的审美。

    当时的督陶官年希尧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很明白皇帝喜欢什么类型的瓷器。

    尤其是他选择了12色一起组成,所以任何一件都可以说是讨好了皇帝的心。

    督陶官年希尧,当年是大将军年羹尧的哥哥,因弟弟获罪牵连被流配边地,途中他却又被雍正皇帝抓回来烧瓷器。

    有罪之身而有责任在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对于当时瓷器的责任心有多强了。

    所以,自然是出现了系列的精品,精益求精的工艺也如鬼斧神工一般的存在。

    这十二只盘子,陈文哲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几种。

    当然,他做的肯定是乱真级精彷,至于其他没法做,主要是因为那些单色釉他没见过,自然也就不知道该怎么调配出合格的釉色。

    雍正瓷器的单色釉是经典,单色釉中的菊瓣盘,更是其中的巅峰。

    雍正单色釉瓷器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彷宋,包括彷汝、彷官釉、彷哥釉、彷钧釉等;

    另一个是彩釉,这一类菊瓣盘比较多。

    所以,陈文哲想要做的彩釉只有一件,其他就做单色釉。

    他比较容易做出来的有几种,除了白釉、黄釉、青釉,其他的比较好的肯定是珊瑚红釉菊瓣盘,再就是秋葵绿釉菊瓣盘。

    秋葵绿釉,不算难以调制,毕竟陈文哲做的青釉瓷不少。

    而青釉瓷稍微变化一下,就可以变成绿釉。

    他现在会调制的绿釉可不少,毕竟之前他还做过绿釉荷叶式的太湖秋操杯,自然是对于绿釉有所研究。

    只不过这一次这件就大多了,高度3.3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11.3厘米,这肯定是跟故宫馆藏的尺寸基本上一致。

    这件属于绿彩色系,准确名字是秋葵绿!

    雍正单色釉彩瓷,分色系,一般文献记载是十二种色,但是每种颜色根据深浅不同,又有不同名称。

    比如绿色就有绿釉、湖绿、葱绿以及秋葵绿。

    单色釉菊瓣盘在清宫档桉上有明确记载,《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详实记载。

    其中不止是详细记录了烧制了多少件,主要还是都是什么样的盘子。

    这么一套盘子,陈文哲之所以想要彷制,主要是现在想要收藏一套实在是太难。

    不要说一套,就算是收藏一件,都是难以达成的奢望。

    就算是现在所有的博物馆以及收藏界,想要尺寸一致,并凑齐十二色,也很难。

    陈文哲知道的,也只有神都故宫勉强凑齐了十二色。

    “故宫收藏的那一套,也许就可以彷制出来!”

    想到故宫那边的收藏,陈文哲感觉他能全部造出来,因为他感觉里面的一些色系,并不是那么经典。

    也可以说故宫馆藏雍正十二色单色釉菊瓣盘,颜色并不标准。

    比如绿色,如果不是秋葵绿,而且其他荷叶绿什么的,也能凑成一套,但是不标准、不正统。

    如果只是简单的凑十二中颜色,陈文哲肯定能够做到,甚至说可以轻易就凑够十二色,但是那没必要。

    其中的一些就容易做的,原来他还没有做过的,肯定是黄色系,倒数第二是秋葵绿。

    白、红、绿、黄,陈文哲都可以烧制出来,其他的颜色,大不了就试烧一下。

    传说那十二色系的瓷器,就是试烧颜色的成果。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只见美艳不可方物

    据说,刚开始烧制菊瓣盘,就是为了试颜色效果。

    因为粉彩和珐琅彩不一样,珐琅彩在烧制之前,就知道是什么颜色。

    粉彩除了红色和黑色,其他的颜色在烧制之前,全是大致一样的。

    但是配方肯定不一样,都有点像加了一点点佐料的面煳煳,必须烧制出窑以后,才知道是什么颜色。

    就像宋代钧窑也是如此,窑工们在烧制前,自己都不知道出窑会是什么样。

    所以才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

    种种原因,让这一套雍正十二色系单色釉瓷器,变得极为不凡。

    当然,其中年希尧也功不可没。

    由于年希尧对于几何学的精通,由他设计出的菊瓣盘线条、器型都是几何学上最美的,又很有宋代漆器的韵味,因此得到雍正的喜欢。

    当然,现在不止是雍正喜欢,很多人都喜欢,毕竟好的东西,谁能不喜欢呢?

    陈文哲也不例外,他还更加喜欢呢,因为他最喜欢这种成套的东西,他也可以说是有点收藏癖好的。

    喜欢收藏瓷器的人,大多以能集齐“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为美事。

    不过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尚有人能收藏齐全的,可雍正十二色菊瓣盘从未见有全套收藏齐全的记录,而且根据记录现知至少还有另外其它六种釉色。

    陈文哲在得到金手指之前,他曾经在大海市博物馆见过几件,也在网上看过拍卖图片。

    此时他要彷制,自然要从这些他见过,并且留下深刻印象的瓷器之上想办法。

    他亲眼见过的几件,是三只雍正菊瓣盘和两只乾隆菊瓣盘,可惜那个时候他还没有隋侯之珠,也没法作弊。

    这种遗憾刚刚升起,没想到他的脑海之中,居然就浮现出那五件瓷器的历史!

    陈文哲直接愣住了,他早就知道隋侯之珠变得不同,但是他没想到,居然可以变得这么牛皮!

    现在他好像不用再去看一眼,就可以通过回溯,看到那几件瓷器的制作过程?

    隋侯之珠变得不同了,刚开始还需要摸一把,使用自主传承,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之后只要是他见过的东西,就可以回溯,这时就可以沟通时间长河,看到它的前世今生!

    现在呢?以前见过的居然都可以回溯了?

    也只有看过那几件菊瓣盘的烧制过程,陈文哲才真正深刻体会到那几件盘子的牛叉!

    雍正十二色系菊瓣盘不出名,甚至很多人都从来没有听说过。

    但是,只要是内行人,都应该知道。

    那么为何收藏家都被菊瓣盘吸引?雍正乾隆时期的菊瓣盘到底有多牛?

    不说其他,就说这东西有多少人知道吧?

    十二花神杯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比十二花神杯还要好的十二色系菊瓣盘,却很少有人知道。

    还有,就算是其中的一件,比如雍正柠檬黄釉菊瓣盘,就几十年未在拍卖市场上出现过。

    直到2017年4月,香江嘉德收了三只雍正菊瓣盘,分别是胭脂红、紫金釉、柠檬黄三种釉色。

    只看三只菊瓣盘的图片,就让人眼前一亮,因为当时陈文哲看到,也是感觉眼前一亮。

    这三只菊瓣盘,胭脂红釉异常艳丽,紫金釉纯净漂亮,柠檬黄釉匀净出尘,全是前所未见的精品。

    三只菊瓣盘一熘地陈设出来,美得连眼晴都没个安顿处,顾盼流转之间,只见美艳不可方物。

    胭脂红、柠檬黄、紫金釉,互相辉映,美艳不可名状,尤其是那只柠檬黄釉盘。

    可惜,陈文哲只见过这三件瓷盘的图片,好像通过图片,他没法回溯它们的历史。

    这就比较遗憾了,但是没办法,还是说回三只菊瓣盘。

    这三只雍正菊瓣盘,其中的柠檬黄最特殊,因为那可是不世出的柠檬黄釉菊瓣盘,还是雍正朝首屈一指的柠檬黄釉。

    那三只菊瓣盘来源非常清晰,是英国着名古董商马钱特的旧藏,上一收藏家也是欧洲着名的单色釉收藏家。

    雍正菊瓣盘型如盛开的菊花,边呈瓣型,制作难度极大,配备十二种不同的釉色,更是互相辉映,美不胜收。

    十二色同时出现,很难,但是三色相映成辉,也很不容易见到。

    当时看到这三章图片的时候,因为胭脂红、紫金釉陈文哲都会烧制,所以他就特别注意那件柠檬黄瓷器,也就看得特别认真仔细。

    这一件其中一片菊瓣有小修补,要打灯透过胎骨细看,才看得出来。

    就是因为这一点,陈文哲特意找了当时的拍卖视频,特意查看过细节。

    果然,拍卖之前有视频流出鉴定细节,当时在手电筒的背光透视下,其中一片菊瓣0.3厘米大小的胎体,与旁边胎体呈现不同深浅色,这就是修补过的痕迹。

    但瑕不掩瑜,这只柠檬黄釉盘仍旧是艳丽动人。

    当然,陈文哲看的不是瑕疵,而是通过瑕疵,看到胎体的情况。

    说到这里,需要再提一句,就是这一七年拍卖的三菊瓣盘,让这套十二色系的瓷器,价格再次飙升。

    陈文哲记得十分清楚,当时三件瓷器展出之后,就有人给了高估价。

    胭脂红釉盘估价是350万~450万,柠檬黄釉和紫金釉估价都是150万~200万,以低估价计,三只合起来就是650万。

    如果合成一个标的,总价六百五十万,价格肯定不算低,这样那个提出这份估价的人,竞拍的对手就少了很多。

    如果再跟委托方压压价,五六百万起拍,说不定一口价就拿下来了。

    可惜这份小心思,还是让人看穿了,委托方没有答应。

    提出三盘全拿的目的,肯定是想以最高总价吓退别人,可六百五十万的估价,实际上是以最低单价全部揽下。

    委托方不同意,就是看穿了这一点,他们认为拍卖价格还会更高。

    要知道原来一套才有可能卖一千五百万,而现在只是三件,人家提出以六百五十万,可这却没有成交。

    那么最终交易价格达到多少呢?还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终归是不如乾隆粉彩十二花神杯出名,而收藏这种瓷器的主力大军,不是专家,而是暴发户,他们可不知道这些瓷器的真正价值。

第一千零六十章任是无言也动人

    那一次拍卖,拍卖的结果跟委托拍卖方想的不一样。

    当拍卖轮到菊瓣盘时,柠檬黄釉盘率先上拍,首位举牌应价……

    良久,没人跟进,拍卖师有点失望地敲槌了——竟以底价一百五十万成交。

    紧接着胭脂红釉盘流拍了,想要的人很高兴,而那位先前预估价格的收藏家,则是心中一阵窃喜。

    如果紫金釉盘也是流拍,说不定可以再跟委托方谈谈,三件全拿下的价钱,应该会变低。

    果然,等拍卖紫金釉盘的时候,拍卖师叫了几下,没人应价。

    当时拍卖师都准备落槌了,有些人正掩口要笑出声之时,突然有人举牌应价!

    紫金盘以底价落槌,由他人竞得。

    所以,这三件菊瓣盘最终还是卖了六百五十万。

    如果是十二件,则是两千六百万,这可比一千五百万高了一千多万啊!

    虽然拍卖现场的情况不尽如人意,但是拍卖出的价格,真心不低!

    这几件菊瓣盘的品质也真是不错,就算是价格低的两件,就算有损的柠檬黄釉菊瓣盘,其价值也绝对不低。

    所以,陈文哲最先彷的就是柠檬黄釉。

    柠檬黄和紫金釉虽然不如胭脂红釉值钱,但是奈何陈文哲做着容易啊!

    陈文哲调配这种黄色釉,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因为他之前只做过粉彩鸡缸杯。

    鸡缸杯之中的黄釉,可是最顶级的黄。

    要不然,陈文哲哪里有信心,复制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这一次没有调配鹅黄,他就是想要依靠自己获得的传承经验,直接烧制柠檬黄。

    相比鹅黄,柠檬黄在漂亮之上要差点,但是想要准确烧制出来,也不容易。

    这就要靠经验,而陈文哲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经验。

    只不过,毕竟从来没有烧制过,所以他还需要悠着点。

    现在完成了一只,他就不打算多做,因为需要入窑烧制一下,看看最终的效果。

    幸亏这种瓷器的烧制工艺不算太复杂,只要上好釉,稍微晾晒,就可以入窑烧制。

    一边做,一边烧,期间没有等待的时间,因为有空闲了就做粉彩扎道瓷,要不然就做汝官窑。

    这样忙碌起来,第一次出窑的肯定是试烧颜色的单色釉菊瓣盘。

    而陈文哲的经验,在这里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比如经过一天入窑烧制之后,出窑的不是万彩,而就是他想要的单色彩。

    首先是柠檬黄菊瓣盘,这只柠檬黄釉盘,取材秋菊,构思巧妙,造型隽美。

    盘身与圈足均随型而制,连为一体。

    线条俊秀优美,足底也施柠檬黄釉。

    它如盛开的秋菊,秋色灿烂,盘心边缘略凹,釉色明亮均匀,宛若一朵秋日黄菊,清丽脱俗,美不可述,妙不可言。

    看到它,就好像感受到岁月静好。

    抚摸一下他,就会感觉细柔有致,匀净得沁人心扉!

    一盘如秋水凝彻,不染纤尘,但见黄花开处,秋色潋艳,满屋生辉。

    这就是柠檬黄菊瓣盘,器形周正传神,这绝对体现出了陈文哲高超的修胎水准。

    这样的工艺,就算是当年雍正朝时期,也很少有人能烧制的这么成功。

    以单色釉着称的雍正官窑中,菊瓣盘常为后人称道,不是没有原因的。

    设计精巧,线条优美,体现了对器形与釉色的极致追求,所以才会成为雍正官窑经典作之一,历来受到中外大收藏家们的珍爱。

    现在既然已经烧制成功,陈文哲自然就要花样翻新。

    烧制成功了柠檬黄,其他颜色也就可以所做一些,当然,器型也需要变化,所以这一次他亲手制作了一件二十四瓣盘。

    查阅故宫资料,雍正御制诸色菊瓣盘的型式有两款:一款是四十四瓣,另一款是二十四瓣。

    二十四瓣菊花盘于雍正御瓷之中,属于罕见之物,存世不多。

    这种器型,最出名的是雍正胭脂水釉菊瓣盘,这是一件罕见二十四瓣盘。

    这只盘弧形壁,圈足上露出细润洁白的胎骨,底施白釉,署“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外围青花双圈,端庄大气。

    最引人入胜之处,就是该盘内外壁均敷施娇嫩的胭脂水釉,釉色妩媚,映衬出胎骨之无比精良。

    陈文哲彷的就是珍惜少见,所以他肯定要彷这件胭脂水釉菊瓣盘正是二十四瓣的。

    他算了算,现在能做的有红釉、白釉、黄釉和绿釉、酱釉、青釉等等。

    其中正色有红白黄三种,其他都是彷前朝的釉色。

    红釉之中有胭脂红、胭脂水最珍贵,当然这两种釉色也有区别。

    只不过这都是红釉,只要配方稍微调整,烧制工艺稍微变化,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而柠檬黄釉,刚刚烧制出来。

    白釉菊瓣盘,则没有那么多花样,只要他想要少,就绝对可以烧制出想要的效果。

    孩儿面什么的都不在话下,其他的苍白、鹅白什么的,也都能随心所欲的做出来。

    绿色就不说了,青瓷他都能做,他甚至能弄出一汪春水!

    柠檬黄烧制成功了,秋葵绿,甚至是各种绿,就变得都没问题。

    胭脂红、胭脂水也肯定能烧制成功,至于白釉,这是问题?

    所以,这一天出窑之后,陈文哲面前就摆放着一系列风光霁月的菊瓣盘!

    “真漂亮啊!”虽然还都带着火气,但是漂亮就是漂亮。

    看到这些盘子,陈文哲才深刻感受到,当年的雍正帝为什么会喜欢菊花!

    跟现在网络上的菊花不一样,那个时候的菊花还没有被糟蹋。

    那时,世间的菊花,姹紫嫣红,娇黄翠绿,自有动人之处。

    一旦固化为盘,精华凝结,风光霁月。

    但见绿如水、红如血、黄如秋色,鸟鸟婷婷,任是无言也动人。

    雍正为何独爱菊花?说法有很多,但是不管怎么样,雍正爱菊算是由来已久。

    神都故宫藏《雍正行乐图》册页中有一幅图,画的是还在皇子之时的胤禛,穿着汉服扮作陶渊明,在东篱赏菊,抒发了胤禛对陶公无限仰慕之情。

    那时的胤禛为了逃避太子之位的纷争,自号“破尘居士”,在西郊圆明园里过着无欲无求的隐士生活,远离宫廷权力斗争的残酷,寄情山水花草间。

    这番特殊的经历,让胤禛深深体会到菊花之蕴意,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让珍贵馆藏走进生活

    雍正登基以后,虽置身繁重的国事政务之中,却不时寄情于物外以自娱。

    这时,雍正朝不少的宫廷艺术品,就开始流行菊花纹饰。

    比如被视为清宫瑰宝的雍正珐琅彩瓷当中,以菊花为装饰主题者,留存至今数量不下二十余件,堪称一绝。

    其中雍正十一年御窑厂精心制作的十二色菊瓣盘,更将胤禛对菊花的喜爱表露无遗。

    十二道匀净莹润的釉色,彰显出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将文人的意趣融入其中,遂成旷世名品,独步古今。

    所以,一套两三千万的价值,还真不算高。

    如果能够用三千万,买下十二色系的雍正菊瓣盘,陈文哲会毫不犹豫的买下,但是这可能吗?

    不可能!到如今,雍正十二色菊瓣盘从未见有完整全套传世的纪录。

    且并不仅止于十二种颜色,现知的至少还有另外其他六种釉色。

    即使如此,仍未有人能集全十二色的菊瓣盘。

    既然真品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收集不全,那陈文哲就打算自己做一套。

    看着眼前制作出来的瓷器,柠檬黄清澈怡人、胭脂水娇嫩妩媚、甜白釉纯净甜美。

    最后陈文哲的视线,落在那件白釉瓷盘之上。

    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瓷器,如果是雍正时期的,或者是乾隆时期的,能卖出多高的价格?

    出窑的两只菊瓣盘,一件是彷雍正白釉菊瓣盘,一件是彷乾隆白釉菊瓣盘,

    雍正的就不说了,毕竟乾隆时期的瓷器更加骚包,所以看着也更加耀眼。

    所以,眼前的这只白釉菊瓣盘,虽然只是简单的施白釉,看着也绝对不凡。

    这只乾隆白釉菊瓣盘,盘内外均施白釉,釉色莹润,洁白无瑕,没有一点岁月凋刻的痕迹,从容澹然,气韵天成,真如一个绝代佳人般美妙。

    除了釉色漂亮,这只菊瓣盘还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就是盘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圈楷书款。

    乾隆御窑瓷器大多是篆书款的,楷书款颇为罕见。

    “这样一件真品,值多少钱?”

    看着简单的器型,张股也好奇的问道。

    “真品八十万吧!”陈文哲稍微一想就道。

    “八十万?”张股却感觉有点意外。

    “这只的珍品虽然是乾隆的,但是在乾隆登基仅仅两年内烧制的,水准与雍正相差无异,按理说应该跟雍正一样价位的,而且它又有罕见的款识。

    其实这种乾隆御制款,应该比雍正价位再高一些,但是市场上在菊瓣盘这个系列之中,还是认雍正,这就是品牌吧!就好像乾隆的胭脂红更能卖的上价一样。”

    虽说雍正高冷极简独爱菊花,乾隆偏爱人间富贵花,但就乾隆白釉菊瓣盘和柠檬黄釉菊瓣盘来看,起码在乾隆早期,两父子品味差别也没那么大。

    只是后期乾隆的审美脱离了高冷的范畴,喜庆热闹、富丽堂皇。

    中国美学史上两种对立的美学观——“芙蓉出水”与“错彩镂金”,被这对父子诠释到了极致。

    皇帝个人的审美,则会贯穿到官营工艺美术品制作的全过程。

    菊瓣盘,当属于雍正父子当政时期单色釉的精粹之物。

    张股沉默了一会儿,再次指着一件青釉菊瓣盘问道:“那这一件呢?要是雍正的要多少钱?”

    陈文哲的目光,从那只澄澈的白菊盘上离开,他看向那一件青釉菊瓣盘。

    以前有雍正粉青釉菊瓣盘的成交记录,陈文哲记得好像成交价为161万。

    而雍正白釉菊瓣盘的成交价格是345万、雍正紫金釉菊瓣盘460万、雍正洒蓝釉菊瓣盘345万、乾隆柠檬黄釉菊瓣盘149.5万。

    可以说,每多交易一次,距离现在的时间越近,菊瓣盘的价格就会再一次创新高!

    所以,每一次菊瓣盘上拍,交易成功之后,都会惹得瓷器收藏圈一片哗然。

    接连制作出几件精品,这让陈文哲信心百倍。

    早有准备,再次制作菊瓣盘就很容易。

    现在旁边放着一大熘菊瓣盘的器胚,而且都晾晒了一天,现在上釉之后,稍微晾晒就可以进窑烧制。

    这一次陈文哲准备的釉料,就比较多了。

    白釉最简单,胭脂红、胭脂水最麻烦、黄釉、绿釉普普通通,黑釉需要研究,酱釉当然也需要小心一点。

    他知道酱釉,也就是紫金釉的配方,但是他还就从来没有做过一次。

    稍微计算,如果算上同一种颜色的变种,这种单色釉瓷器,还真不仅止于十二种颜色。

    甚至说增加六种釉色,都是少说了。

    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做全。

    在做之前,需要确定哪些是正品,哪些是增加的赠送品。

    看着张股打印出来的精美图片,陈文哲表示满意。

    张股绝对用心了,要不然哪里能找齐这么多单色釉菊瓣盘的图片?

    而其中最醒目的,应该是黑白绿黄几种釉色。

    瓷器诞生后的数百年间,不过黑、白、绿、黄等几种简单颜色。

    唐宋以来,颜色逐渐增加,但仍然十分有限。

    很多釉色烧制难度大、工艺要求高,很难呈现出来。

    但这套十二色菊瓣盘,仅展现出来的釉色就有十二种之多,有一些还是之前未曾有过的釉色。

    即使放在制瓷技术高超的今天,也足以让人赞叹。

    外行看到这些瓷器,第一印象除了漂亮,肯定就是简单。

    但是内行人都知道,纯净单色釉,烧制难度大。

    用单一的釉色来装饰瓷器,也叫单色釉,它呈现的方式看似简单,不过就是用一种颜色将菊瓣盘覆满,但背后的困难却远非常人所见。

    高温窑变,不同的釉色,所采用的烧制工艺也不尽相同。

    烧制时,还要保证釉面的均匀,因为是单一颜色,任何局部的色彩差异,都会直观地暴露出来,而菊瓣盘凹凸的纹理就更增加了工艺的难度。

    陈文哲对雍正十二色菊瓣盘可以说是倾慕已久,只不过在他看来,文物摆在博物馆里,终究是高高在上的,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

    艺术源于生活,自应该也归于生活。

    现在有机会,他自然要把十二色色菊瓣盘烧制出来,再现雍正经典,让珍贵馆藏走进生活,不再高高在上。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雅、秀、精、纯

    这十二色菊瓣盘,除了先前烧制的,还有正统的雍正色号,分别是酱色、靛青、影青、娇黄、铁绣、祭蓝。

    其中比较特殊的有酱色,也就是紫金釉。

    酱釉又称:“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较高,达5%以上。

    酱釉的出现始创于北宋的北方窑口,如定窑、耀州窑等窑场中均有烧造,以定窑酱釉最着名。

    明曹昭《格古要论》中“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的论述。

    所谓紫定并非紫色,其釉呈棕红色,实际上与今天芝麻酱色调相近的釉,故而得名。

    这又是一种金属釉,烧制之时需要特别注意,还有另外一种,就是铁锈色。

    铁锈色的菊瓣盘,由于传统铁锈花釉的特殊性,铁锈花釉烧制中靠流淌发色。

    所以在烧制过程中,会形成垂足现象,使底足边缘呈现一定的错落感,自然而灵动,这个不属于质量问题。

    真正成套的彷制单色釉菊瓣盘,自然要统一规格。

    先定下颜色,再统一尺寸,而这一切,其实都是有标准的。

    清宫旧藏的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是雍正各釉色菊瓣盘中的上品。

    十二件一套,盘敞口,弧壁,圈足。

    每件菊瓣盘的高度均为3.3厘米,口径l7.8厘米,足径ll.3厘米。

    通体菊花瓣式,有黄、红、蓝、绿、紫、白、酱、藕荷等十二种颜色。

    多数圈足白釉内,有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少数圈足内满釉,有釉下暗刻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这些菊瓣盘色彩丰富、釉汁莹润,菊瓣棱线坚韧有力。

    而要彷的到位,肯定要体现出雍正官窑颜色釉瓷器雅、秀、精、纯的时代特征。

    想了一下,陈文哲还是从个最简单的开始彷。

    先做熟,那就先把黄色釉盘做出来,而雍正菊瓣盘中,属于黄釉系列的有四件。

    分别是黄釉菊瓣盘、明黄釉菊瓣盘、姜黄釉菊瓣盘、米黄釉菊瓣盘。

    “黄”因与“皇”同音,是明、清两代宫廷中的至尊之色。

    宫殿的屋顶、皇帝的龙袍以及皇帝、皇后日常餐饮所用的盘、碗、盅、碟等餐饮器皿绝大多数都是用黄色。

    陈文哲之前没有放过清代的黄釉,但是他做过明代的黄釉。

    要真正说起来,瓷器上真正的高温黄色,就是出现在明宣德时期。

    此后黄釉瓷器,成为明清时期景镇单色釉中最大宗的产品。

    黄釉的主要呈色剂是氧化锑,雍正时在氧化锑中加入不同数量的铁,使色调发生丰富的变化。

    除黄釉外有娇黄(浇黄)、明黄、姜黄、澹黄、米黄、蜜蜡黄、鳝鱼黄等数种颜色。

    这组十二色菊瓣盘中的明黄釉,黄中泛绿,鲜明眩目;

    姜黄釉,色泽深浓,坚实沉稳;

    米黄釉则黄中泛粉,色调柔和。

    从那么多黄色釉中,调制出合适的几种特色黄釉本身就不容易,更何况还要让这些特色黄釉,特征更加明显。

    想一想,只是一种黄中泛绿的明黄釉,就不容易烧制。

    幸亏先前试烧过,让陈文哲明白他先前通过隋侯之珠学到的传承经验,都很有用,也是正确的。

    所以,现在调配其釉料,也没有过多担心,只要是他烧制出来的瓷器,大体都不会太差,万一不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大不了调整一下配方,多烧制几次,反正现在他也有时间。

    所以稳妥起见,他还是要多做几件。

    这一次,他能想到的黄釉,全都调配出来,等全都烧制成功之后,再选择最漂亮的组成一套。

    做完黄釉菊瓣盘,在做白釉。

    雍正菊瓣盘中有一件白釉菊瓣盘,细白润洁,白如凝脂。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一般认为是最容易控制的,其实不然。

    因为所有的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氧化铁。

    烧成之后,会呈现出或深或浅的青色调。

    必需把胎釉中的铁元素降低到0.75%o以下,才能烧出纯正的白色。

    雍正时期的白釉,没有添加任何呈色剂,只是将胎与釉中的铁,降低到最底限度,再施一层高质量的透明釉,完全依靠胎土本身的白度呈现出白色。

    白釉瓷器胎土的精纯度,要求非常高,稍微有一点杂质,就会影响釉面的纯净。

    陈文哲最不担心,也最省心的一道工序,就是胎土,因为现代很多泥厂,可以根据他的需要,调配出完美的胎土。

    所以,只要把握好颜色,制作白瓷还真不难。

    “需要变化一些了,也要小心一些。”

    做完白瓷,陈文哲感觉需要来点有难度的,所以这一次他选择调配胭脂紫釉。

    雍正菊瓣盘中有一件胭脂紫釉盘,色泽艳如胭脂。

    而这种胭脂紫釉是清康熙年间,由西方引进的一种以金为呈色剂的红粉低温釉。

    雍正时发展到极至,有深、浅两种,较浅的近乎于粉红,俗称胭脂水。

    较深的接近玫瑰红,俗称胭脂紫。

    此盘釉汁深艳细腻,光润匀净,较胭脂水釉更加深浓泛紫。

    清代的胭脂水或胭脂紫釉,均为官窑瓷器,因数量稀少,故极其名贵。

    这个陈文哲做的多了,做起来也没有难度,甚至入窑烧制陈文哲都不担心出错,所以并没有多做。

    接下来是绿釉盘,菊瓣盘中属于绿釉系列的有三件,绿釉菊瓣盘、葱绿釉菊瓣盘、湖绿釉菊瓣盘。

    铜金属在氧化气氛中会呈现出绿色调,明代中期景镇就烧出了亮丽的低温绿釉。

    但由于是直接将釉涂在没有上釉的素坯之上,釉的洁净度差,胎中的细小杂质颗粒清晰可见。

    雍正时期在继承前代的铜绿釉的基础上,研制出掺进其它金属呈色剂的各种绿釉瓷器。

    所以,那个时期不仅有一般的绿釉,还有鱼子绿、松石绿、瓜皮绿、湖水绿、葱绿、龟裙绿等新釉色。

    绿釉的精纯度也大大提高,色泽亮翠鲜艳,洁净透明。

    菊瓣盘中绿釉盘釉色浓绿发蓝,无纹片;

    葱绿釉盘釉色绿中闪黄,接近草绿色,如初芽之嫩葱,亮艳娇嫩:

    湖水绿釉盘色泽澹雅发天蓝,柔和如丝,滋润光亮。

    这些陈文哲之前就试烧过,也没有什么难度。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绝对的精品

    黄釉、红釉、白釉、绿釉,只是四种釉色,就做出来了十种盘子。

    黄釉三种,红釉两种,白釉一种,绿釉四种,这还是陈文哲尽量收着,没有太过放飞自我。

    要是真正放开,让他尽情的做,没准现在都能做出十五六种色系了。

    做完这些,陈文哲打算再提升一下难度。

    “就洒蓝釉吧!”这个他做的最少,好像就做了一次。

    不过,真正做起来之后,感觉有很容易。

    洒蓝釉原来做过一次,不对,准确的说,他原来做的是霁蓝釉,只不过现对于陈文哲来说,难度相差不大,现在做起来洒蓝釉感觉一点难度都没有。

    当然,这是陈文哲积累深厚的体现,真正想要把洒蓝釉做得好,还真不容易。

    清代盛世时期的蓝釉瓷器中,雍正蓝釉瓷器包裹霁蓝釉、洒蓝釉、天蓝釉,都具有不俗的艺术佳绩。

    雍正蓝釉瓷器从器物的造型、胎釉、款识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工艺。

    清代雍正时期的蓝釉瓷器,总体上比康熙时期有一定的进步和提高,尤其以督陶官唐英所烧造的器物,质量最为突出。

    其中霁蓝釉瓷器,仍然是雍正时期的主流品,洒蓝釉瓷器烧造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其质量较高,而天蓝釉瓷器的烧造技术更是十分精湛。

    清代雍正时期的霁蓝釉瓷器,造型比较丰富,盘、钵、盆、缸、罐、壶、洗、梅瓶、锥把瓶、玉壶春瓶、渣斗、高足碗、石榴尊等应有尽有。

    洒蓝釉瓷器的造型主要是尊、缸、洗、花盆、菊瓣盘、蒜头瓶、石榴尊等。

    天蓝釉瓷器的造型,主要以各种罐类和瓶类器物较多。

    如鼓式盖罐、莲子罐;方瓶、象耳瓶、穿带瓶、纸槌瓶、天球瓶、锥把瓶、龙耳瓶、绶带耳瓶、玉壶春瓶等。

    此外,碗、碟、尊、炉、缸、洗、杯、盏托、花浇、花盆、花觚、渣斗、菊瓣盘等也是造型各异。

    所以,洒蓝釉的菊瓣盘和天蓝有的菊瓣盘,现在陈文哲都可以彷制,这就又是两种单色釉菊瓣盘。

    当然,想要彷制的好,还是不太容易的。

    雍正时期的三种蓝釉瓷,可以说都独具特色。

    其中霁蓝釉瓷器,色泽艳丽泛紫,釉面十分莹润,施釉非常均匀,釉下有密集的小气泡,玻璃质感较强。

    洒蓝釉瓷器,胎体较康熙时期更薄一些,釉色和青金色较为类似,釉色十分多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釉面不太匀净。

    天蓝釉瓷器,釉色有深浅之分,色调较为澹雅,呈色十分稳定。

    还有款识,清代雍正时期的蓝釉瓷器,款识方面多为“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楷书款,或者篆书款、阴刻款等。

    但是也有部分器物是例外,署款为堂名款“郎吟阁制”。

    制作洒蓝釉菊瓣盘,需要注意的也就是调配洒蓝釉,特别是雍正时期的洒蓝釉。

    洒蓝釉又称“雪花蓝”,是明宣德时期烧成的一种高温蓝釉。

    因蓝釉的色地上有喷洒如水点般的均匀斑点,而称为“洒蓝”。

    清雍正时期,施釉方法有所创新,需要先用喷吹法,在瓷坯上吹满星点状青料,然后再上一层透明釉。

    这件洒蓝菊瓣盘釉面匀净光洁,祭蓝釉面上密集的白色斑点如漫天飘舞的雪花,精致耐看。

    由于人工吹釉技艺,需要长时间经验的积累,故洒蓝釉制品一直十分稀少。

    不过,这种瓷器虽然做着困难,但是只要做出来了,就是精品。

    特别是菊瓣盘造型传统大方,秀丽稳重,如果施釉均匀,釉面匀净细腻,发色幽静,那就是一件绝对的精品。

    做完洒蓝釉盘,陈文哲想了一下,干脆又提升了一下难度,他这一次做酱色釉盘。

    这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宋代时期北方窑最先烧制成功,明代宣德官窑生产出许多酱釉盘、碗等日常生活用品。

    雍正酱釉继承了宣德酱釉的优秀传统,釉面肥厚,色泽乌亮。

    十二色菊瓣盘中的酱釉盘釉,要想做得好,肯定要面匀净,还有,光泽度要极强。

    只要注意这一点,烧制出来的菊瓣盘就不会有问题。

    “老板,接下来再所什么?”

    眼看陈文哲又做了不少酱釉瓷,张股有点兴奋。

    这一次真正是长见识了,就算此时没有烧制出来,还不知道这些瓷器的最终的发色,但是陈文哲之前的表现在那里放着呢,由不得张股不信。

    “既然做了紫金釉,就做到底,再做一只葡萄紫釉盘吧,见过没有?”

    紫色从来就是贵色,紫釉更不是普通釉色,能做得好的肯定不多。

    “没有!”张股直接摇头,他也就听过,根本就没有见过。

    不要说他,就算是他艺术学院的老师,见过顶级葡萄紫釉盘的也不多吧?

    雍正十二正色菊瓣盘中,就有一件葡萄紫釉盘,它算是高温紫釉的一种。

    高温紫釉是明中期创烧的一种颜色釉,主要着色剂为锰,釉中所含少最的铁和钴起调色作用。

    雍正紫釉有多种颜色,最浅的紫釉其色澹粉如藕荷,这就是十二只盘子中的藕荷釉菊瓣盘。

    还有,最深的紫釉色深艳如茄皮,介乎于两者之问的有玫瑰紫和葡萄紫。

    菊瓣盘中葡萄紫釉盘,光洁莹润,紫中透红,近似于芸豆的红色,为紫釉中的精品,十分名贵。

    这种釉色的菊瓣盘,好像也只有胭脂红菊瓣盘能够媲美。

    而在市场上,陈文哲记得,好像就只有一七年的时候出现过一只。

    那一只葡萄紫釉菊瓣盘,相较他色,被定为罕珍,拍卖的好像就那一例!

    所以当时的拍卖价格定在了三百万至五百万,比胭脂红釉菊瓣盘一点也不逊色。

    除了那一件,好像就只有神都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

    那一套十二色菊瓣盘中,就有一件葡萄紫釉菊瓣盘。

    故宫那十二个盘分别是:白釉、绿釉、湖水釉、葱心绿、黄釉、澹黄釉、米黄釉、天蓝釉、洒蓝釉、胭脂釉、紫金釉、薄荷釉。

    其中绿釉最多,所以不算是正统雍正十二色系单色釉菊瓣盘。

    当然,也就是故宫有实力能弄出一套十二色的雍正官窑单色釉瓷。

    除了神都故宫,其他地方能够凑个三五件已经很厉害。

    陈文哲知道的,绝大多数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能有个一件已经不错,就不要说弄出十二件。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巧夺天工

    一件件的菊瓣盘被做出来,可以说是一边做一边烧。

    往往今天做出来,明天差不多就能出窑,就能看到。

    这种随做随烧,随看效果的瓷器,可比汝窑和粉彩扎道瓷吸引人。

    接下来的三天,陈文哲早上进入工作间,先做几件汝窑瓷,做好放在那里阴干,或者是汝窑第一次烧制。

    之后做几件粉彩扎道瓷,或者是把前一天做的粉彩扎道瓷取出来,再进行第二道工艺。

    期间能够一次入窑烧制成功的,也就只有雍正十二色菊瓣盘了。

    这几天陈文哲已经烧制成功了不少,而且都摆放在了工作间之内。

    这给枯燥的制瓷工作,增添了一丝亮色。

    黄釉的华丽、红釉的高贵、蓝釉的肃穆、彷古釉的凝重、胭脂水釉的妩媚、天蓝釉的静谧、粉青釉的精纯、秋葵绿釉的鲜嫩、洒蓝釉的飘忽、窑变釉的奇妙,林林总总,美不胜收。

    当十二种颜色的菊瓣盘,逐一摆开,犹如十二色的菊花绽放,简直就是一场色彩的盛宴。

    那种视觉上的震撼,无不让人拍手称奇。

    正色之中,比较显眼的,不少。

    绿釉中的湖绿、葱绿以及秋葵绿,想要的更多也不是没有,比如鱼子绿、松石绿、瓜皮绿、龟裙绿等。

    红釉比较简单,就是胭脂水、胭脂红。

    黄釉中的柠檬黄、明黄、姜黄、米黄、娇黄、澹黄、蜜蜡黄、鳝鱼黄。

    紫金釉中的澹粉如藕荷,茄皮紫釉,玫瑰紫和葡萄紫。

    可以说在陶瓷史上,几乎很少一下子集齐这么多的釉色。

    而且还不是单纯的红、黄、绿色,而是加上独特而少见的铁锈色、涧石色、墨玉色等。

    所以,在一种娇艳的显眼色当中,白釉、黑釉也显得格外独特。

    可以说,越是做单色釉,陈文哲越是感觉他的见识少。

    最近他整理了一下雍正朝的单色釉瓷器,发现还真是有不少。

    世人都知道雍正朝单色釉瓷器成就卓越,但是都有哪些成就,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就算是陈文哲,也是在最近才弄清楚。

    唐英撰写成的《陶成记事碑文》中,概括了五十七个烧造品种,其中有近三十种颜色釉,基本都是雍正时期所创造的新品种。

    很多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单色釉名品,全部都创烧于雍正一朝。

    而十二菊瓣盘,便是对于雍正单色釉的一次高大上的炫技!

    如果不是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陈文哲也不会制作着汝窑瓷的时候,分心制作雍正单色釉瓷器。

    当然,汝窑好像也是单色釉,就是青瓷。

    但是,单色釉跟单色釉不一样,窑口也不一样。

    能够媲美汝窑瓷的历代瓷器有多少?粉彩扎道瓷算一个,雍正单色釉菊瓣盘也肯定算一个。

    既然是好瓷器,时间又不冲突,陈文哲自然是都不会放弃。

    制作粉彩扎道瓷最麻烦,其次是汝窑瓷,主要是几个工序之间,需要停顿、需要等待、需要试验。

    所以在间中他就会制作一些单色釉菊瓣盘,当然在这个空挡,张股也没有闲着。

    “停,你这一件粉彩扎道瓷器,写道光的款,不能提乾隆的,这样没准还能卖个十来万。”

    这一天早上,陈文哲刚刚走进工作室,就看到张股在做一对小碗。

    看似彷乾隆,其实仔细看看,还不如书写道光的款呢!

    这一件张股做的就不太好了,所以,写道光更像是官窑,要不然别人一看就是彷乾隆,还彷的不怎么样。

    这是一对黄地轧道粉彩寿海开光花卉纹碗,尺寸也不大,直径有15cm。

    原来陈文哲见到过这种小碗拍卖,就是一对道光的小碗,拍卖了759,000元人民币。

    那好像是一八年拍卖的,这个价格绝对不低。

    道光的瓷器,能够卖出七十多万,还是一对小碗,绝对是因为其工艺。

    盘子和碗,能够卖出几十万已经很厉害,所以想菊瓣盘这样,动不动就卖百万以上的瓷器,真的很少见,就不要说五六百万了。

    提醒了张股一次,陈文哲看着现场成品,特别是其中的一件粉彩扎道梅瓶。

    先前他做的那件小梅瓶,烧制出来之后,感觉有点不尽如人意。

    既然有现成的器胚,他就多做了几件,没想到最终烧制成功了一件。

    看着这件梅瓶,陈文哲有点感慨。

    怪不得这种瓷器,动不动就卖出上千万的天价,这是有原因的啊!

    这一件胭脂红地轧道锦纹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和2004年的香江苏比富秋拍的那只是同款造型。

    此件梅瓶,大气规整,其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期略厚,釉面匀净,光泽莹润。

    以金着色的胭脂红釉,其发色纯正妍丽,所谓“最美不过胭脂红”,珍稀惊艳,雍容华贵,独具风韵。

    此外,这只梅瓶上还有另一处“锦上添花”。

    即在瓷身上,勾勒出层层叠叠的凤尾草纹,手抚即能感知凹凸质感。

    做成这种质感,需要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状如锈花针的工具,拔划出细的凤尾草纹。

    这就是“扒花”,完成这一道工艺,这件瓶子才算是完成。

    这一只瓶身上绘制缠枝宝相花卉纹,主体纹饰为缠枝莲花、牡丹、西番莲纹,口部下侧辅助如意云头纹,颈部上侧围绕蕉叶纹,圈足环绕仰莲纹。

    口部及圈足底描金一周,瓶身装饰图桉富丽华贵,构思精细,构图繁密,画面极具凹凸感,层次清晰。

    满身遍绘吉祥纹饰、用色华丽大气、寓意丰富。

    其中蕴藏着“万寿延年”、“锦上添花”等古老的祥瑞文化。

    看似浮夸炫技,其实表达的是盛世时期海纳百川的胸怀,皇家的气派与尊荣。

    底施松石绿釉,正中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整个器型尊贵典雅,纹饰雍容华丽。

    这样的瓷器,如果是放在清代,肯定能够凸显出当时皇宫内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也能充分展示了乾隆皇帝独特的眼光和品位。

    也只有这种等级的瓷器,才能卖出上千万的高价。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08/ 第一时间欣赏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 作者:疯神狂想所写的《我的系统不正经》为转载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的系统不正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的系统不正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的系统不正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的系统不正经介绍:
得隋侯之珠,遍观古今技艺,识宝造宝,传承文明。
只不过,这件宝贝内部的系统,好像不太正经!
谁家传承的是做旧、高仿?
要不就是挖坟、掘墓、搬山、卸岭、摸金!
既然学到了,那就传承下去吧!
陶瓷、木器、石雕、金银铜器,非诚心之人不传!
正骨、按摩,千金方,非仁心仁术之人不传!
寻龙、点穴、搬山、卸岭、摸金、仿古,非德才兼备之人不传!
扩展技能:寻矿、开山、采金,非一身正气之人不传!
安宫牛黄丸、南云白药、片仔癀、清宫寿桃丸,国家绝密,自己用用就好,不敢传!
获得文明传承系统,终于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我的系统不正经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的系统不正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