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烟火TXT下载大明烟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烟火全文阅读

作者:阳光下写字     大明烟火txt下载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六百零二章 下旨

    韩度回到家里。

    韩德看见韩度回来,脸上喜色一闪而逝,板起脸来,面带不善的问韩度,“你怎么连出海这么大的事情,都不和家里知会一声?”

    韩度知道当初自己走的急,“爹,当初我是秘密出海,是去清剿倭寇的,这如何能够知会家里?”

    听到韩度是奉旨秘密出海,韩德的脸色好了一点。

    一旁的刘氏见气氛缓和,便打骂了韩德一句,“儿子能够回来就是好事,老爷板着脸给谁看呢?”

    韩德懒得搭理她,不过听了韩度的解释,他心里的气也消了,叹息一声不再多说什么。

    刘氏倒是眉开眼笑的将韩度拉到身边,“度儿,你这次回来,不会再出海了吧?”

    “恐怕不行,”韩度谄谄的笑了一下,咬着牙说道。“过几天,我可能还要再出海一次。”

    河南离京城可不近,如果通过陆路想要将几十万担粮食运过去,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需要多少时间。恐怕等粮食运到了,河南的百姓早就完了。

    所以,想要在最短时间内,耗费最少的情况下,将粮食运到,就只能够通过海运,转黄河,直抵河南。

    “还要出去?为什么?”刘氏刚才还一脸笑意,现在却陡然尖叫起来。显然,她对韩度还要再次出海,是极力不赞成的。

    不仅是她,韩德也是一脸的不耐,看着韩度等着解释。

    韩度叹息一声,“河南闹饥荒了,朝廷想要赈灾,皇上已经决定......”

    听到皇上下旨筹集粮食,整个京城百官只能够留下一个月的口粮。刘氏不禁心里一紧,慌张的问道:“那咱们家,是不是也只能够留下一个月的口粮?”

    韩度凝重的点点头。

    “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这岂不是明抢吗?”刘氏眼睛里面充满了不忿,嘴上不禁骂道。

    韩度摸了摸鼻子,尴尬的说道:“娘亲,这个办法是儿子想出来的,你要骂的话,那就骂我吧

    听到是韩度出的主意,刘氏顿时就闭上嘴了。不仅如此,甚至还连忙嘱咐韩度:“这样的话,你可千万不要说出去。要不然,咱们家还不被人给骂死?”

    韩度连忙点头答应下来,自己原本就没有想过让人知道这是自己出的主意。人心复杂,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

    第二日早朝,老朱刚刚坐在龙椅上,就有人站出来。

    “皇上,臣有本奏。”

    老朱却是反常的挥手将他的话打断,没有让他说下去。

    “今天朕不听奏事。”

    顿时就将此人的话给堵了回去。

    各部尚书听到,不由得心里一紧。要知道,刚才此人站出来所奏请的事情,可是他们商量好了的。皇上对于百官奏事,向来都是非常重视的,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直接不听这种情况。现在被皇上给堵了回来,都不禁担心,难道皇上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目的?

    昨天韩度大张旗鼓的将金银宝物运到宫里,百官见了可是无不眼红。几位尚书连夜商议,怎么才能让皇上把钱拿出来呢。现在被皇上这么一堵,几人心里自然有不好的联想。

    老朱没有管几位尚书心里在想些什么,直截了当的问道:“河南饥荒的事情,众位爱卿以为应当如何赈济?”

    户部尚书曾泰站了出来,回道:“回皇上,朝廷国库空虚,但是皇上昨日所获丰厚。臣等正想奏请皇上,调拨银钱购买粮食,赈灾河南。”

    老朱听到果然有人打自己银钱的主意,脸色顿时黑了下来。人人都以为朕昨天发了大财,现在这是把朕当作是土财主呢?人人都想要在朕的身上,咬下一口肉来。

    老朱压下心里的不忿,直勾勾的看了曾泰一眼,问道:“这种时候,有钱就可以买到粮食吗?如果朕把钱都给你,曾尚书能不能够保证解河南之厄?”

    “这.....”曾泰闻言,不禁谄笑着退缩了,“臣只能保证尽力而为。”

    尽力而

    为......这就是一句屁话。

    曾泰也知道他的话占不住脚,说完之后,就退了回去。

    老朱淡淡的看了曾泰一眼,直接忽略了他的话,眼神示意了一下老太监。

    老太监直接站了出来,拿出一道圣旨打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一道圣旨念完,奉天殿内一片哗然。

    “皇上,这,怎么可以这样?”曾泰不仅高呼出声。

    老朱冷冷看了他一眼,不由得说道:“怎么就不可以?朕说过,一个月以后,就会有百万担粮食到达京城。众位爱卿平日里,不是口口声声都说要以天下苍生为念吗?现在河南百姓正在忍饥挨饿,众位爱卿将各自府上多余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朕又不是白拿你们的粮食,等到一个月后百万担粮食一到,朕即刻就还给你们。难道就这样,你们都还不愿意?”

    百官被问的哑口无言,以为都是他们拿着天下苍生的牌匾,来向皇帝施压。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这里应该如何,那里应该如何。反正,只要对他们没有利的地方,他们都会以天下苍生来压迫皇帝。

    但是现在,却轮到他们被皇上拿天下苍生来压他们。

    他们敢说不吗?不能。这个时候,要是说不,就算是皇帝不处罚他们,天下百姓的口水也能够把他们给骂死。

    “皇上既然有粮食,那为何不现在就拿出来赈灾?”曾泰咬牙问道。

    老朱淡淡的扫了他一眼,解释道:“朕说过,现在粮食不在京城,运到这里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那皇上何不直接将粮食运到河南去赈灾,何必要运到京城?”有官员不禁说道。

    老朱压着脾气,耐心的解释:“运到京城还要近一些,运到河南更远。更何况,你们以为河南的百姓还能够撑到一个月后?”

    “皇上,老臣以为此事不妥。若是京城只留一个月的口粮,那万一要是一个月后粮食不到,岂不是天崩地裂?”

六百零三章 老朱的宣言

    老朱脸陡然黑了下来,他想过百官不会是什么君子,但是却没有想到有的还是伪君子,连真小人都算不上。

    “朕说过,一个月后粮食必到。再说了,朕也只留了一个月口粮,有朕陪着你,你在怕什么?”

    “正是因为如此,皇上才不能够啊。”

    “是啊,皇上身系天下安危,岂能够如此冒险行事。”

    “恳请皇上,以天下万民为念!”

    冠冕堂皇的话被百官说了一大堆,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在劝皇上不要冒险,其实就是他们自己不愿意为此冒险。

    若是换一个软弱一点的皇帝,说不定百官就会得逞了,但是他们偏偏遇到的是老朱。

    老朱有多强硬,百官可是深有体会。

    “朕不用你们来教朕该如何照顾天下万民,朕现在是下旨,不是在和你们商议。若是有谁不肯交粮食出来,那就自己辞官吧。退朝!”

    老朱没有从龙椅后面离开,而是下了丹陛,直接朝着奉天殿外走去。

    留下的朝臣站在原地面面相觑,辞官?这怎么可能。

    辞官是万万不可能辞官的,他们寒窗苦读,为了能够引起皇帝的注意,还为了博一个好名声而不断的照顾乡里。费了这么大的劲,现在仅仅因为一点粮食就辞官?

    谁也不傻。

    虽说在这个时候把粮食交出去有些冒险,但是既然皇上都只留一个月的口粮,那他们还是有勇气跟着赌一把的。

    老朱离开了奉天殿,直接来到承天门。

    承天门这里,原本是昭告天下、宣读圣旨的地方,原就被百姓所津津乐道。今日的承天门却又格外的不同,大量的亲卫军早早的就来到了这里,隔离出一片空地出来。

    百姓一见这架势,就猜测会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因此出于喜欢凑热闹的本性,不过是一个早晨,承天门外就挤满了百姓。

    等到看见一身明黄龙袍的老朱站了出来,百姓顿时激动的浑身颤抖。

    连皇上都来了,今日是有什么大事么?

    “草民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乌压压的一片百姓,顿时就跪了下去,虽然不敢抬头,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

    “免礼!都起来吧。”

    百姓在老朱洪亮的声音下,规规矩矩的爬了起来。只不过,出于对皇帝的畏惧,没有一个百姓敢抬头注视皇帝的。

    “都抬起头来,看着朕。”老朱继续命令道。

    百姓心里好奇涌动,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恩许他们抬头。不过既然皇上特许了,大家都把头抬起来,看了过去。能够亲眼看见皇上样子的机会可不多,以前普通百姓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天颜,也就是新宝钞发放之后,百姓才有机会在宝钞上面看看皇帝的样子。但那毕竟只是一副画像,和活灵活现的人比起来,还是差的太多。

    “朕,朱元璋,你们的皇帝,你们的君父。”老朱站在城门楼上,声音虽然洪亮,但毕竟是离的远了一点,声音传到百姓当中,其实已经不大了。

    但此时此刻,所有百姓都屏住了呼吸,聆听着皇帝的话,因此,反而所有百姓都将皇帝的听的清清楚楚。

    “今日朕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有一件事,朕想要恳求你们帮忙。”

    听到皇帝有事情要他们这些百姓帮忙,所有人都非常的惊异起来。在他们看来,整个天下都是皇帝老儿一个人的,还有什么事情需要他们帮忙?

    老朱拿出河南灾情的奏折,举在手上,“河南饥荒,现在已经断粮。朕欲救河南几百万百姓,但是运粮需要时间,粮食要一个月以后才能够到。但是河南的百姓等不了一个月,他们连半个月都等不了。因此,朕恳求你们,留下一个月的口粮,将多余的粮食拿出来,让朕去救河南几百万百姓的命。”

    听到河南的灾情这么严重,所有人心里都是禁不住一紧,饥荒言传身教给所有百姓的恐惧实在是太过巨大。今年早早就有传说今年会有干旱,而且粮食的价格从开春之后便一直在稳步上涨,到现在更是涨价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

    因此,百姓对于粮食、饥荒等字眼,极为的敏感。现在得知河南百姓已经没有粮食吃了,所有百姓无不感同身受,以及心理涌起巨大的恐惧。

    几百万人啊,若是没有粮食,不需要太久,再过一个月,就会变成几百万白骨。

    “朕已经将宫里的粮食拿了出来,宫里只留了一个月的口粮。朕允诺,凡是现在拿出粮食来的,一个月后,朕加倍还之。”

    连皇帝都只留了一个月的口粮?还有三个月才是秋收,若是一个月后没有粮食,岂不是连皇帝都要饿死?

    这是在以命相搏啊,以皇帝的命来搏河南几百万百姓的命。

    “吾皇~万岁~”

    一个老学究眼眶里面老泪纵横,念叨了一句,便直挺挺的跪了下去。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

    一个,十个,百个,一片连着一片,无数的百姓心甘情愿的朝着老朱跪拜下去。最后,整个承天门外,除了亲卫军,再也没有站着的人影。

    “朕恳求大家把多余的粮食拿出来,愿意拿出来的一个月后朕还你们双倍,不愿意的,朕也绝不勉强。”

    老朱说完,一挥袖袍,转身就此离开。刚强了一辈子的老朱,在刚才那些百姓跪下去的时候,心里竟然忽然有些变软,竟然有些怕承天门外那些朝着他们跪倒下去的人。

    刚才那一幕,不仅老朱看到了,百官也看到了。

    原本他们绝对不会同意抽走京城粮食救济河南的,但是在那些百姓跪倒下去的时候,他们也怕了。连他们也不知道,究竟是在害怕什么。

    “韩度!”老朱淡淡扫了百官一眼,将目光留在韩度身上。

    “臣在。”

    “即刻在这承天门外开始收粮,明天一早不管收多少,你必须要出发前往河南。”

    “臣遵旨。不过臣以为,在定淮门外收粮更好,可以直接装船起运,节约时间。”韩度连忙应下,建议道。

六百零四章 宗泐的佛心

    承天门在整个京城偏南的位置,远离长江。既然要通过海运前往河南,那自然是要经过长江的。那还不如直接就在定淮门收粮,一来可以立刻装船,节约时间,要不然百姓将粮食拿到承天门来,还需要朝廷再次运到定淮门,这样一来,还不如直接就让百姓自己把粮食拿到定淮门去。二来定淮门外可要比这承天门宽敞的多,便于粮食收集。

    “准!”

    ......

    皇帝下令朝百姓借粮的消息,好似一阵强大的风暴,瞬间朝着四面八方扩散而去。

    天界寺。

    宗泐正在禅房里潜修,一阵敲门声响起。

    “进来。”

    “师傅。”释智聪双手合十一礼。

    “什么事?”宗泐慢慢睁开了眼睛,看了自己这个弟子一眼。

    “皇帝今日在承天门外,向百姓筹集粮食,以救河南......”

    宗泐听了之后,以他的定力都禁不住身躯震动。皇帝向百姓借粮,这可是自古以来未有的事情。

    “灾情,恶劣到这种地步了吗?阿弥陀佛~”宗泐脸色有些惨淡,心怀不忍的慢慢闭上眼睛。

    释智聪今日不过是觉得这件事闹的太大,有必要让师傅知道,但是却没有想到,师傅竟然受到如此巨大的震动。

    “师傅~”释智聪不仅惊呼一声。

    宗泐猛然睁开眼睛,好似下定了一个决心。

    “智聪。”

    “弟子在。”

    “传令下去,寺里留下一个月的粮食,其他的全都拿出来随贫僧去皇宫。”

    “师傅!”释智聪忍不住惊呼一声,咬了咬牙,忍不住劝道:“师傅,皇帝说一个月后归还粮食,但是若一个月后不能归还呢?今年干旱,到处都缺粮食,寺里已经三番五次的送粮食出去了。现在留下的这些,也不过是为了寺里备着的。若是拿了出去,一个月后没有粮食,岂不是毁了全寺?再说了,皇帝连寺里的田产都要收去,又何必......”

    宗泐见此,摇头叹息道:“你啊,跟着贫僧学

    佛十几年,定性却是连一个不学佛的人都不如。”宗泐回想起当初韩度笑语盈盈的样子,心里忍不住一声惋惜。

    “有人曾经告诫过贫僧,与其把我佛金身塑在大雄宝殿里面,不如将金身塑在天下百姓心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百姓,你我又如何能够在这禅房里吃斋念佛?”

    宗泐不给弟子反驳的机会,直接挥手说道:“去办吧。另外,将寺里捐粮的消息告诉其他两寺和所有善信,并且告诉他们,这是大功德,不可不为。”

    “是。”

    当天响午之后,宗泐便带着两万担粮食进宫。

    老朱今天出奇的没有批阅奏折,而是就这么静静的坐在龙椅上。一坐就是一整天,饭也不吃,水也不喝,让一旁的老太监担忧不已。

    宗泐来的时候,正好看到皇帝愁眉苦脸的样子。宗泐是少有的几个,能不需要通禀,便能够出入皇宫的人。就连韩度想要觐见老朱,即便是有着腰牌,那也需要站在殿门外等候通传。

    “贫僧,拜见皇上。”

    老朱这才回过神来,看见是宗泐来了,勉强笑了一下,叙旧口吻说道:“泐秀才来了?”

    装模作样的摆弄两下奏折,让他看起来好似在批阅奏折似的,老朱掩饰了一下自己的愁苦,笑着问道:“泐秀才今日怎么有空来,是要向朕讲经吗?”

    宗泐摇摇头,宣了一声佛号,说道:“贫僧今日前来,既不为讲经,也不为说法。贫僧今日带了三万担粮食进宫,虽然杯水车薪,但也能稍解危局。”

    老朱神色凝重的看了宗泐几眼,片刻过后,才叹声说道:“你拿出这么多粮食,天界寺里的存粮恐怕不多了吧。”

    宗泐微微一笑,毫不在意的说道:“既然皇上都只为自己留了一个月的粮食,贫僧也只给天界寺留下一个月的粮食。”

    老朱心里甚是感动,不过脸色未变的问道:“你难道就不怕~”

    “皇上都不怕,贫僧怕什么?”宗泐丝毫不惧的笑道,“再说了,这人间贫僧早就待够了,若是能够早登极乐,那也是一大幸

    事。”

    “好气魄,真不愧是真的泐秀才。”老朱哈哈大笑。

    宗泐只是低头微微一笑,什么气魄不气魄的,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老朱也觉得用气魄来形容宗泐,好似反而有些贬低的味道。便岔开话,道:“泐秀才,如此良机,不如为朕说一段法如何?”

    这都什么时候了?皇上竟然还有心情听说法?宗泐先是一愣,随即忽然笑了起来。

    点头应道:“好。”

    想了一下,宗泐说道:“那贫僧就和皇上说说佛祖割肉喂鹰的事......”

    ......

    韩度在定淮门外摆出阵势开始收粮。

    百姓听过了皇帝在承天门外的宣言,出于对皇帝的信任纷纷开始慷慨解囊。不过是半天功夫,定淮门外就开始出现人山人海。

    韩度安排了上百个书吏在不停的收粮,就这面对京城百万百姓,都完全忙不过来。看似忙碌不堪,但其实粮食却没有收多少。

    原因就在于百姓自己也没有多少粮食,即便是有,能够拿出多少来,也是一个问题。

    百姓不过是你一升我一斗的在出粮,虽然积少成多之下,最后能够获得的粮食一定不少。但是麻烦就在于,实在是太过耽搁时间了。

    而现在,河南百姓最缺的就是时间。

    就在韩度心如汤煮,暗暗焦急的时候。

    一队长长的车队,满载着粮食,从城墙里出来。一车车的粮食排成一道长龙,在百姓肩挑背磨当中,简直就和鹤立鸡群一样。

    就连韩度都被这些马车吸引,心里不禁疑惑,谁这么大手笔啊,一下子拉来这么多的粮食。

    傅雍招呼着马车,走到韩度近前。笑着拱手说道:“草民傅雍,拜见伯爷。”

    “你是?”韩度看着傅雍有些熟悉,疑惑的问道:“咱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傅雍笑了笑,说道:“伯爷是贵人多忘事,去年伯爷高价采买棉花,小人等载着棉花回京,被巡检司的人给拦住了。最后,还是伯爷来解的围呢?”

六百零五章 商贾的担当

    被这么一提醒,韩度脑海里顿时有了印象。指着傅雍说道:“本伯想起来了,你是傅......傅雍?”

    “难得伯爷还记得小人,小人正是傅雍。”傅雍还礼笑道。

    韩度不禁疑惑,指了指他身后的马车,问道:“那你这是?”

    傅雍顿时哦了一声,解释道:“伯爷上次帮我等解围,我等虽为商贾,但也铭记在心。此次听说朝廷缺粮,伯爷急需粮食。我等便将铺子里的粮食都拉来了,聊表心意。”

    “好,”韩度喜形于色,高兴的对傅雍等人说道:“诸位的心意,本伯领了。若是能够度过此难关,本伯一定在皇上面前为诸位请功。”

    十几位商贾,傅雍他们原本就是做各种生意的。今年因为看好粮价的原因,早早的就准备了大量的粮食,原本是想着大赚一笔的。现在,却是仅仅因为河南百姓需要粮食,朝廷需要粮食,就心甘情愿白白的拿了出来。

    有了这近五万担粮食的加入,韩度收粮总算是有了一点阶段性的效果。

    韩度谢过傅雍等人之后,即刻进宫,求见老朱。

    “皇上,定淮门外已经收到六万多担粮食。”

    “哦?这么快?”听到韩度仅仅半天时间就收到六万多担粮食,连老朱都惊讶起来。

    韩度连忙解释道:“百姓虽然积极交粮,但是收到的还不多。主要是有十几位小商贾,合力出了差不多五万担。”

    “什么商贾,竟然拿出这么多的粮食?”老朱闻言更是惊奇的问道。从老朱心里讲,他是从来就没有把商贾放在眼里过的。在他看来,商贾不事生产不说,还囤货居奇谋取利益。在老朱眼中,那些商贾和养着的猪没有什么区别,若是等养肥了,也未必不可以宰了吃肉。

    但是,就是这些在他眼里见利忘义的商贾,竟然在这个时候拿出了五万担粮食。

    韩度将傅雍等人略微和老朱介绍了一下。

    老朱点点头,记在心里,便继续和韩度说道:“既然你那

    里有六万担,朕这里有三万担,天界寺又送来了三万担,加上百官和公侯府上清出来的十万担,一共有二十多万担。”

    说着,老朱又抽出一封奏折,“水师来报,明日一早就四万担海鱼干会到达京城。朕把这些全都交给你,你准备一下,明日即刻启程前往河南赈灾。”

    “臣遵旨。”韩度恭敬一诺。

    “你准备走漕运,还是......”老朱随口问道。

    韩度抬头,神情郑重的回道:“臣准备走海运。”

    老朱既是意料之中,又不免有些担心的问道:“海运,海运可是有风险的啊。”

    “皇上,走漕运一样有风险。而且海运即便是遇到风暴,臣还可以勉力挽救一下,臣能够保证,至少有二十万担以上的粮食会到达河南。若是漕运出了问题,那才是万事皆休。”

    听了韩度的话,老朱心里不禁一惊。神色凝重的指着韩度,厉声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说?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臣刚从海外回来,能够知道些什么呢?”韩度无奈一笑,老朱就是这样,疑心病太重。一有点不对劲的地方,就容易浮想联翩。

    老朱一想也对,如果是韩度想要做些什么的话,那他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将筹集粮食的办法说出来。若是没有这个办法,河南的百姓不也没有办法得救么?

    “臣只是为了以防万一,”韩度解释道,“大海茫茫,就算是有人想要做些什么,也不可能办到。但是漕运就不同了,一旦被堵塞或者是被拦截,那就全完了。”

    老朱听的点头,最后说道:“好,就按照你说的办。”

    韩度见老朱同意,便告退离开。

    原本还以为至少也要在京城带上两三天,才能够将粮食收集好,没有想到竟然一天之内就收集妥当。韩度现在快步回家,准备和家人吃顿晚饭,告别一下。

    二十几万担粮食和海鱼干,装了整整六百多艘船只。

    浩浩荡荡的沿着长江而下,出

    海之后便借着海风,沿着海岸北上。

    河南开封府,承宣布政使司衙门驻地。

    朝廷八百里加急在一天前已经到了这里,可是布政使丰庆却挥手将传令士卒安置下去休息,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便合上。

    “大人,朝廷是何令谕?”顾琨心急如焚,顾不得上下尊卑礼节,连忙直言不讳的问道。河南的灾情之严重,现在已经到了每天都要饿死人的地步。若是再没有粮食赈灾,恐怕河南就会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了。

    河南的灾情早就报上去了,不知道为什么却迟迟没有丝毫消息。现在好不容易朝廷派人来了,顾琨自然迫不及待的想要朝廷有没有调拨粮食来河南。

    丰庆轻声一笑,说道:“朝廷说了,已经调拨粮食起运,最多三日之后,就能够到达开封。要让咱们将各府各县的百姓集中起来,方便朝廷赈灾。”

    “太好了,河南有救了。”顾琨高兴的就要跳起来,豁然朝着京城的方向,五体投地跪下,“臣代河南三百多万百姓,叩谢皇上天恩。”

    “顾大人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一旁的右参议李程却笑着说道。

    顾琨顿时站了起来,本想发火,但是想在百姓就要得救了。在这个高兴的关头,他不想和这李程闹出什么矛盾来。

    “李大人,朝廷既然调拨了粮食过来,百姓有救了,本官自然高兴,为何不能高兴?”

    顾琨是左参政,论官职比李程要高一级,不过看在大家同司为官的份上,顾琨也不和他过多的计较。

    对于顾琨的好意,李程心里却是不领情,反而对他充满了敌意。在李程看了,若是没有顾琨这个老顽固在一旁作梗,他早就坐上右参政的位置了。

    只见李程笑了笑,说道:“顾大人请看清楚,这是八百里加急。从京城到这里,即便是八百里加急也需要两天时间。河南现在的灾情,没有几十万担粮食,根本就压不下来。大人以为朝廷能够把几十万担粮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送到开封府?”

六百零六章 安抚

    顾琨顿时语塞,八百里加急都要两天才能够到达。几十万担粮食,有什么办法能够在三日内到?即便是走漕运,也不可能。

    “朝廷这是在欺骗咱们呐,”李程见顾琨色变,不由得冷笑道,“若是咱们将百姓召集起来,到时候若是拿不出粮食,咱们这些人还能活吗?”

    顾琨心里虽然起了疑虑,不过出于对皇权的敬服,他还是愿意相信朝廷一次。

    “李大人,你说的这些都只是你的猜测。万一若是真的呢?咱们不把百姓召集起来,岂不是耽误了朝廷的大事?”

    “没有万一,朝廷的粮食三日之后不可能来的。”李程脸色有些难看。

    顾琨却不同意,坚持说道:“本官以为,不管三日后粮食来没来,咱们都应该按照朝廷的要求,将百姓召集起来。”

    “顾大人,你没有看到布政使大人都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么,显然连大人也不信这是真的。丰大人,您说是不是?”李程转头向丰庆求助。

    丰庆微微一笑,朝顾琨说道:“顾琨啊,你也知道三日内将粮食运过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就别忙活了,安心的歇着吧。”

    “大人,下官现在心急如焚,如何能够安心歇着?”顾琨不仅叹道,“朝廷既然能够下这样的命令,想来应该是有办法将粮食按时送到的。下官这就去告诉百姓,将百姓召集起来。”

    顾琨自知自己势单力薄,论嘴皮子说不过两人。说完话之后,便直接退了出来。

    “大人,你看他这~他这也太不把大人放在眼里了。”李程见顾琨直接转身走了,心里顿时怒不可遏,转头就朝丰庆告顾琨的黑状。

    丰庆倒是没有半点生气,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随口说道:“无妨,就像顾琨说的那样,万一朝廷能够将粮食按时送到呢?他去将百姓召集起来,若是粮食能够送到,岂不是皆大欢喜?若是不能,那朝廷和百姓也怪不到咱们头上。”

    “这......好像是这样~

    ”李程听了,只好答应下来。

    随着顾琨一声令下,朝廷已经派出粮食赈灾,三天后就会到达开封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去传遍了河南各府,然后继续朝着下面的各县传播,各府各县的百姓,顶着饿的发昏的脑袋,开始自发的一步一步朝着开封府走去。

    而各府各县的官员,也按照朝廷的令谕将行动不便的百姓组织起来,一起朝着开封府赶去。

    无论是谁都知道,现在只有走到开封府,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从消息传出来的当天开始,开封府周边各县的百姓,就自发的到来。接下来两天,陆陆续续的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聚集到开封府。

    短短三天,开封府周围就聚集了大量饥饿的百姓。

    顾琨这些天忙的焦头烂额。

    百姓都是被饿了好多天了的,来了之后才不管什么三日后朝廷的粮食才到的问题,来了之后就找官府要粮吃。

    可是顾琨现在手上也没有粮食,他都几天滴米未进了,那里能够拿的出粮食来?只好派人不断的安抚着百姓,并且向百姓保证,三日后朝廷的粮食一定会到。

    这个时候顾琨心里的惶恐,是可想而知的。三天后粮食能不能到,他也没有把握,只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若是说三日后粮食不一定能够到,那恐怕这么多百姓聚集在这里,现在就要乱起来了。无论如何,他也只能够咬牙保证。

    可是三日后粮食就能够到吗?顾琨只能够在心里期盼。

    一日前,韩度的船队就已经进入了黄河。从京城到黄河入海口的距离,被韩度在两日之内就走完了。这只能够说是老天给面子,一路顺风顺水丝毫没有耽搁。

    原本韩度还以为自己会不会在海上遇到点倭寇什么的,可是不知道是被韩度清剿的太过厉害,还是运气好没有碰到的原因。反正这一路走来,韩度什么突发情况都没有碰到。

    “伯爷,再有一日,咱们就能够到开封了。”张超见韩度一脸的焦急

    ,便来到韩度身边,轻声安慰道。

    张超没有跟着汤和去吕宋,而是被留了下了。这次运送粮食,韩度怕遭遇不测,因此便请求老朱,让张超带着五百水师将士一路跟随。

    “本伯知道。”韩度点点头,“可是本伯更知道,河南现在每时每刻都会有百姓在死去。”

    “伯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张超不禁开解道,“咱们能够在两天之内就来到这里,已经是最快的结果了。”

    韩度心里也清楚,自己再急也没有办法瞬间飞到开封府。

    “河南的百姓还等着粮食,传令下去,全力前往开封。”

    第三日,又是一个艳阳天。太阳早早的便升起,洒下万道金光。

    刺目的阳光将百姓从睡梦当中惊醒过来,而有些则就此睡去。

    没有下雨,让百姓不禁习惯性的感到失望。而更加让他们失望的是,现在已经是第三日了,但是朝廷的粮食却还没有来。

    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躁动起来。

    这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原本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百姓只是指望着朝廷来救他们,只要朝廷没有不管他们便好。现在得知朝廷会在三日内运送粮食过来之后,却没有看到粮食,百姓自然开始焦躁起来。

    百姓的动静,很快就被下面的官员反馈到了顾琨这里。

    “顾大人,现在已经日上三竿,而朝廷的粮食迟迟不来,百姓已经开始骚动。朝廷的粮食究竟什么时候才到?若是朝廷的粮食再不来,下官怕会闹出事端来。”

    顾琨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不得片刻安宁。他也不知道朝廷的粮食究竟能不能及时赶到,不过谁都可以犹豫,就他不能。

    只好硬着头皮,怒吼道:“今日还早的很,朝廷的粮食一定到,你们下去安抚百姓。另外,这个时候敢胡说八道为非作歹的人,杀无赦!”

    “下官领命。”下面的官员匆匆离开顾琨,下去安抚住百姓。

六百零七章 粮食来了

    太阳挂在天上一点点的移动,等过了响午还没有看见丝毫朝廷粮食的身影。顾琨不由得焦急起来,频繁的抬头张望,以及频频看向天上的太阳。

    就在所有人都等的越来越焦急,人群当中有了躁动迹象的时候。一阵越来越大的吼声,从黄河边上传了过来。

    “怎么了?”顾琨听到了之后,脸色就是一变,连忙问左右。

    难道真的是百姓开始按奈不住,激起民变了吗?想到这里,顾琨不由得冷汗淋漓。若是真的激起了民变,不仅是他的脑袋保不住,他全家都跑不了。

    “快去,快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顾琨再也管不了许多,连忙招呼左右的人前去查看。

    可是还没有等到左右前去,远处一个县官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

    顾琨连忙上前去,“前面是怎么回事,难道发生了民变?”

    来人愣了一下,连忙笑道:“没有,前面没有民变。”

    没有民变!顾琨的心总算是放了下去,不过既然不是民变,那前面为什么闹的这么厉害?

    “前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县官听了,顿时笑了起来,说道:“顾大人,大喜啊,朝廷的船队来了,咱们有救了。”

    “朝廷是走黄河来的?”顾琨顿时惊呼出声。既然说到是船队,顾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开封地界能够通船的,也只有黄河了。他原本以为朝廷会走漕运,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走黄河来的。想要走黄河,那就必然是通过海路来的,朝廷禁海怎么会让船队走海路?

    算了,不管了,只要粮食来了就好。

    “来了多少粮食?知道吗?”

    县官摇摇头,笑道:“不知道,太多了,船只遮天蔽日的,一眼望不到头。”

    “好,来了就好啊。”顾琨兴奋的连连赞叹,“走咱现在就去看看,另外,来人,去通知布政使丰大人,就禀报说朝廷的粮食到了。”

    左右站出一人,连忙转头朝着布政司衙门而去。

    传信的人走进布政司衙门,连忙就去向丰庆禀报。

    “卑职拜见布政使大人,拜见右边参议大人。左参政顾大人命卑职来禀报,朝廷的粮食来了,就在黄河上面。”

    “你胡说什么?朝廷的粮食来了?还在黄河上面?”李程第一个不信朝廷的粮食能到,连忙质问。

    “回李大人,千真万确,很多人都看见了,朝廷的运粮船队,正在黄河上朝着开封赶来。”

    “好了,本官知道了,你下去吧。”这个时候,丰庆一脸平静的出声,挥挥手让官员退下。

    李程见此地没了外人,不禁皱起眉头,说道:“朝廷怎么就把粮食运来了?”

    丰庆看着李程,翻了翻眼帘,长长嘘出一口气,说道:“粮食到了,也是好事儿啊。至于怎么运到的,既然是从黄河来的,那自然是走的海路。”

    “朝廷明明禁海,怎么可能走海路?”李程心里十分不甘,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尖厉。

    “事实就在眼前,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咱们当初谁也没有想到朝廷会走海路,漕运那些布置算是白费劲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丰庆不禁叹息一声。

    “那现在咱们该怎么办?”李程一时之间没有了主意,不禁问道。

    丰庆笑着看了他一眼,叹声说道:“还能够怎么办?本官刚才说了,朝廷的粮食能来是好事。咱们该如何赈灾,就如何赈灾便是。”

    “大人不愧是河南父母官,此言甚是有理。”李程也听明白了丰庆的话中之意,顿时笑着附和。

    事已至此,既然朝廷的粮食到了,无论他们有什么想法,都不可能轻举妄动。反正不过就是赈灾吗?只要有粮食,赈灾还不容易?若是能够成功赈灾,他们反而还有功劳呢。

    韩度站在船首上,看着黄河岸边跪倒着不断欢呼的百姓。

    “总算是到了。”

    张超也松了口气,感叹着,“是啊,不容易。紧赶慢赶的,总算是赶到了。”

    韩度朝他笑了一下,吩咐道:“去告诉那些船夫,本伯重重有赏。”

    “谢伯爷。”张超朝韩度抱拳,代船夫

    致谢。

    船只缓缓靠岸,韩度举着望远镜看着站在河边等候的官员。

    片刻过后,韩度放下望远镜,若有深意的问张超,“你说,这饿极了的人,会是什么样子?”

    “那还用说?肯定面黄肌瘦。”张超不明白伯爷为什么要问这个,但是他已经习惯了韩度会突然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因此,也没有多想。

    韩度再次举起望远镜朝着人群看了一眼,冷笑着说道:“百姓到是面黄肌瘦,有些官员也是一样,但是有的官员却是一副唇红齿白、脸色红润的样子,可不像是饿了很多日的模样。”

    见张超一脸不信的样子,韩度伸手将望远镜给了他。

    张超看过之后,不由得沉默。

    韩度拿过望远镜收好,吩咐道:“船上的粮食先不要卸下来,先把海鱼干给卸下来。”

    “伯爷是想~”

    “百姓们饿了这么多日,本伯要给他们好好补一补,请他们和鱼肉粥。”韩度微微一笑。

    韩度等士卒搭好跳板,便背着手走了下去。

    “本官河南布政使丰庆,见过伯爷。伯爷千里迢迢把粮食运来,本官代河南百姓谢过伯爷。”丰庆一脸又是松了口气,又是欣喜的说道。几句话说的中规中矩,谁也跳不出刺来。

    “丰大人客气了,本伯韩度,来此也是职责所在。”韩度一脸和煦,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见过之后,韩度也不耽搁,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丰大人准备好开始施粥吧。”

    “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伯爷的粮食了。”丰庆笑着说道。

    韩度点点头,朝着身后挥了挥手。

    一筐筐的海鱼干被抬了下来,不断地堆积在河岸上。

    看着一筐筐黑不溜秋的东西,丰庆的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指着问道:“伯爷,这些是?”

    “这些啊?这是海鱼干,可是好东西。”韩度笑着解释了一下,即刻吩咐道:“布政使大人还是赶紧吩咐人将这些都煮了吧,多加点水,熬成粥给百姓吃吧。”

六百零八章 吐了

    “好,好的。”丰庆咬着牙回了一句。说完,不着痕迹的往后退了两步。

    这些东西的味道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冲了。

    海鱼虽然是被盐腌过之后,再挂起来晒干的。但是由于百姓技艺还不熟练的缘故,导致晒出来的海鱼味道极大。不习惯的人闻一口,就好似灵魂要升天了似的。

    丰庆根本就受不了这种味道,要不是韩度眼睛一直在盯着他,他都想要找个机会就此溜走。

    这股味道虽然难闻,但是对于饿极了的百姓却根本不算什么。饿极了的人闻到食物的味道,哪里还顾得上其他?想法,在食物味道的引诱下,反而会感觉到一股奇异的香味。

    一口口大锅架起,装满水,生起火。一把一把的海鱼干倒进去,大火猛煮,很快整个黄河边上,就弥漫出极大一片肉香。

    但是这让所有百姓垂涎欲滴的肉香,在丰庆几人闻来,却是如此的让他们五脏六腑翻滚扭曲,再联想当那些海鱼干黑不溜秋的样子,就要坚持不住吐出来。

    丰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实在受不了了,只好强忍恶心,谄笑着和韩度说道:“伯爷,有伯爷在此坐镇施粥,实在是再好不过。本官还要去继续通知各府县召集人手来搬运粮食,就此告辞。”

    丰庆说完,转身就想要离开。

    却被韩度笑嘻嘻的一步拦住,“布政使大人,这眼看着就要开饭了,何必急着离开呢?还是吃了再去吧。”

    “这~”丰庆一听说韩度要请他吃那锅里的东西,顿时脸都绿了。只是他又不敢表现出来,让韩度发现端倪。

    只好笑着说道:“不了,还是百姓的事情重要,若是现在不赶紧通知各府县来搬运粮食,迟片刻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韩度面无表情的说道,“通知各府县嘛,派一个小吏足以,何必要劳布政使大人的大驾呢?河南上奏朝廷,已经断粮一月有余,想必布政使大人体恤百姓,也不会私自偷偷存粮吧?

    “这,这怎会,怎会?”丰庆连忙义正言辞的说道,“本官自然是和百姓同甘共苦。”

    丰庆一句话说的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就连周围的百姓听了,都不禁对他流出热泪。他们有着这样的父母官,哪怕是苦点累点也觉得值得。

    韩度眼睛里面闪过一丝冰冷,刚才韩度在船上看见唇红齿白满脸红光的人,说的就是一丰庆为首的二十几个官员。也就是,现在想要跟着丰庆离开的这些人。

    好听话谁都会说,而且这个世上言行一致的人少,更多的却是言不由衷。

    就连张超都能够看的出来,丰庆这些人和周围百姓面黄肌瘦的样子差距极大,他的话,也就能够偏偏无知百姓而已。

    韩度岂会相信?

    “大人既然和百姓同甘共苦,那么这么多天来,想必也是饿的急了。”韩度没有丝毫让丰庆等人混过去的意思,朝张超喊道:“来人,给诸位大人盛粥。”

    张超连忙招呼着士卒将肉粥端来,笑嘻嘻的和丰庆等人说道:“诸位大人,这可是海里的好东西,吃了可是大补的。”

    士卒将一碗碗肉粥分别端到丰庆等人面前,示意他们接下。

    可是丰庆等人看着碗里黑乎乎黏稠黏稠的东西,加上让人作呕的味道,差点没有吐出来,没有一个人敢伸手去接的。

    倒是韩度笑嘻嘻的接过一碗,端着碗朝着丰庆等人示意了一下,说道:“诸位大人,请吧。”

    在这众目睽睽之下,面对韩度带着寒意的眼神,一众官员不得不硬着头皮接下。可是接下虽然是接下了,但是要让他们去吃,却实在是为难他们。

    韩度哈哈大笑,说道:“布政使大人,本伯就以粥代酒,敬你一杯。”说完,碗口和丰庆手里的碗碰了一下。韩度将粥水吹凉,一口一口的喝了下去。

    这肉粥的味道其实不好,海腥味极重。不过毕竟是肉嘛,喝下去顿时就有一股暖意从胃里升腾而起,让人

    十分舒服。

    再说了,这点海腥味能够算的了什么?韩度出海清剿倭寇的时候,为了节约淡水,连泡过烂木头的水都喝过。那味道,更是让人终生难忘。

    见韩度一口一口的将黑乎乎的肉粥喝下,所有端着碗的官员都被韩度逼到了墙角。刚才丰庆还在口口声声的说要和百姓同甘共苦呢,现在韩度一看就是有爵位在身的贵人都喝了,难道他们还能够不喝?若是不喝,在百姓的眼睛里面,会如何看待他们?

    可是丰庆是真的不想喝,端着碗的手都不禁开始微微颤抖。河南百姓断粮一个月,又不是他这个布政使大人断粮一个月。就算是每天都有百姓饿死,他这个布政使还是能够锦衣玉食的。现在要他喝这么恶心的粥水,他怎么能够喝的下?

    一旁的李程见躲不过去了,便以袖袍遮住脸。暗地里捏住自己的鼻子,想要一口气将肉粥喝了,好度过此关。可是这肉粥给他的刺激,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一口肉粥入口,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形容这肉粥的气味。就好似被裹脚布,裹着腐烂的臭鱼,混合起来的味道。

    “哇~呕~”

    李程明显是高估了他自己,肉粥刚入口他就再也坚持不住顿时吐了出来。不仅如此,呕吐就好似触发了一个机关,绷断了原本的神经一样。一吐就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将肉粥吐了出来,甚至好似要把三天内吃过的东西,都要通通吐出来才肯罢休。

    李程一崩溃,其他人好似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弯腰呕吐不止,就连丰庆也没有能够绷住。

    韩度看见众人吐出来的东西,不仅不觉得恶心,反而脸色浮起笑意,只是眼睛里面的冰寒,却是再也掩藏不住,也不需要再掩藏。

    “这,这些都是肉啊。”有人指着一众官员吐出来的呕吐物,愤怒不已。

    “好啊,咱们这些百姓已经饿了二十几天了,每天只能够吃些草根树皮,实在是饿的受不了了,连泥土都吃。”

六百零九章 圣旨

    “狗官!狗官......”

    一时之间百姓群情激愤,大喊狗官的声音甚嚣尘上。

    “放肆!”丰庆气急败坏一股脑从地上爬起来,朝着周围的百姓一声怒喝。

    百姓虽然愤怒,但是面对布政使这样的高官,他们还是心怀畏惧。在丰庆的一声大吼之下,百姓们都由不得后退几步。

    丰庆脸色铁青,看着韩度狰狞一笑,说道:“伯爷何必要与本官为难呢?论官职本官乃是正三品,朝廷一方大员,本官与你客气,你可不要不识好歹。”

    赤果果的威胁韩度,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而已,那些呕吐的官员也擦了擦嘴,恶狠狠的将韩度团团围住。甚至丰庆等人的心腹,也察觉到这里出了事情,不断的在赶来。

    “韩度,这河南怎么说也是本官的地盘。强龙不压地头蛇,你贵为伯爷又如何?敢对本官如此放肆,你知罪吗?”丰庆见自己人多势众,顿时抖了起来。

    丰庆一点都不担心韩度会将他如何,虽然韩度带来的将士不少,但估摸也不过是几百人而已。几百人,对于一个布政使司来说,不过是些疥癣之疾而已。

    至于说刚才自己等人呕吐的狼狈不堪的一幕被不少百姓看到,那又如何?死人是不会开口说话的,而且到时候正好可以把韩度的死给推到暴民身上。

    而丰庆剿灭暴民为靖海伯报仇,说不定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呢。

    韩度见丰庆眼睛里面透露出杀气,顿时便猜到他打的什么主意。一把抽出左轮,顶在丰庆的脑门上。

    “别动!”

    丰庆眼睛瞪大,里面透露出极大的恐惧。

    韩度微微一笑,看到丰庆的表情好似忽然明白了什么,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你认识这左轮啊,可是你乃是河南布政使,根本就不可能见过左轮,你怎么会害怕呢?除非你在京城有耳目,通过耳目的嘴,你知道了左轮的样子。或者说,根本就是有人故意告诉你的?”

    “你,你血口喷人,本官何时害怕过?”丰庆听到韩度

    的话,顿时心里暗道不好。他没有想到韩度竟然如此的机敏,仅仅是他一个害怕的动作,就推测的八九不离十。若是他背后的秘密被韩度给挖出来,那他才真的死无葬身之地。

    “韩度,你放肆,你这是以下犯上。”丰庆故作镇定的和韩度针锋相对。

    韩度一个字都懒得说,枪口一垂。

    “砰!”

    子弹打在丰庆两脚之间的地面上。

    “噗通~”丰庆再也没有丝毫的硬气,两腿不受控制的一软,就此跪坐在地上。一脸惶恐,两手不断的在身上摩挲。

    什么都不用说了,就丰庆刚才的样子,无论是谁都知道他必然知道左轮究竟是什么东西。要不然,他岂会怕成这个样子?

    “火铳~”

    “原来这是火铳......”

    周围有见识过火铳的百姓不禁一个个惊呼出声,他们虽然没有见过左轮的样子,但是对于一般火铳各种故事却听的太多。火铳最大的特点就是,开火的时候会有火光闪现,和伴随着爆竹般的轰鸣。

    丰庆再也顾不上布政使大人的威仪了,“韩度,韩大人,伯爷,咱们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伯爷又何必如此?放本官一马,就当今日什么都没有看到,本官来日必有厚报。”

    丰庆语气软了下来,开始求韩度,希望能够放他一马。

    放你一马?

    韩度心里直摇头,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异样的味道,忍不住屏住呼吸。两眼一扫,就看见丰庆官服下面有水渍在扩散。

    眉头一皱,冷哼一声,韩度直接高呼道:“圣旨到!”

    圣旨!

    无论的百姓,还是大小官员,顿时就地跪了下去。

    韩度从袖袍里面拿出老朱给的圣旨打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韩度前往河南赈灾,并调查清楚河南布政使司灾情拖延一月之久一事......若有阻拦、瞒报,自布政使司以下所有官员,不论品级,即刻拿下。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最高兴的要属百姓了,原来朝廷并不是不管他们的死活,而是有人瞒报灾情,导致朝廷根本就不清楚这里的情况。而且,朝廷一旦得知这里的情况之后,第一时间就送来粮食了。

    能够被朝廷如此对待,没有百姓再有丝毫怨言。纷纷高呼,以感念皇上的恩德。

    只有布政使丰庆、李程等人,脸色白的像是刮上了石灰一样,白的渗人。心里不断的念叨完了,全完了。

    皇上对待天下官员的手段有多么酷烈,天下皆知。他们这些人若是被押解回京,岂会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念完了圣旨,韩度一脸笑意的看着失魂落魄的丰庆等人。这些人现在就好似被抽走了骨头一样,像一摊烂泥一样瘫坐在地上。

    韩度谐谑的说道:“本来,本伯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呢?没有想到你们竟然不打自招,如此一来,倒是省了本伯的功夫。”

    “伯爷,本官没有拖延瞒报灾情啊。虽然本官私藏了一点粮食,但是真的没有隐瞒灾情啊。”丰庆哭丧起来,大喊他冤枉。

    “这话,你还是留着去和皇上说吧。只要皇上愿意相信你,本伯是无所谓的。”韩度笑着说道,只是脸上的笑容笑的格外的冷。

    “不是你们这些官员,难道还能够是他们?”韩度朝着人群中一指,只见几个面黄肌瘦的官员站在一起。

    手里还拿着一个碗,看样子是想要去盛肉粥的。

    “张超。”

    “末将在。”

    韩度朝着丰庆等人一指,“将他们拿下,押到船上,带回京城,听候皇上发落。”

    “遵命。”

    “韩度,你不能这样.......”丰庆被两个士卒架着拖到船上,一路走一路不断地嘶吼。

    张超将这些官员全部单独看管起来,反正船只够多,一只船关一个都完全没有问题。

    一下子亲眼看到拿下二十几个布政使司官员,百姓自然是格外兴奋的,但是其他布政使司的官员,却不免心有戚戚起来。

六百一十章 小丫头

    顾琨见此不得不站了出来,他不出来也不成了。整个布政使司,从布政使到右参政和左右参议,全都被韩度给抓了。

    现在整个布政使司里面,最大的官,就只有他这么一个左参政。

    “下官左参政顾琨,见过伯爷。”

    “顾大人,客气。”韩度和善的朝着顾琨一笑,眼带深意的问道:“顾大人是想要说些什么?”

    “伯爷,”顾琨不知道该怎么说,语气一顿,片刻过后继续说道,“伯爷虽然有圣旨在手,但是丰大人毕竟是布政使,朝廷一方重臣。伯爷此举,是否轻率了?”

    韩度对顾琨的话颇为意外,要知道顾琨既然也是一副饿极了的样子,那么就能够说明他不是和丰庆等人一伙的。

    在这同伙都要赶紧撇开关系的时候,他竟然出来为丰庆说话。

    韩度不知道顾琨为什么要为丰庆说情,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将百姓集中起来,有条不紊的施粥,这是最重要的。

    “顾大人,好像你刚才没有听清楚,皇上的圣旨是布政使司,阖司上下都有罪。不过本伯看在河南百姓还需要安抚,粮食还需要你们调度到百姓手里,因此,才让你们戴罪立功而已。”

    见韩度脸色冷然,一旁的布政使司官员连忙上前致歉,“伯爷息怒,顾大人就是这个脾气,还请伯爷见谅,我等自然全力协助伯爷赈灾。”

    说完,几个下属官员,就要拉着顾琨离开。“顾大人,现在百姓要紧,有什么事,以后再说吧。”

    顾琨看了一眼周围眼巴巴望着他的百姓,心里一软,朝韩度低头说道:“本官刚才冒犯了,请伯爷见谅。”

    “无妨。”韩度摇摇头,叹声道:“先将百姓安顿好吧,饥荒这么严重,可再也耽搁不得。”

    “本官明白。”说到百姓,顾琨不禁脸色凝重。虽然现在粮食来了,但毕竟不可能瞬间就发到全河南百姓手里。全河南的百姓,也不可能集中在开封府。各府县还有大量的百姓呢,就等着

    粮食运过去救命。

    现在每时每刻,都有百姓饿死,多耽搁一会儿就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撑不到那个时候。

    这里刚才的动静挺大,周围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但等到一切平息下去之后,百姓便急不可耐的拿着碗,去大锅边等着施粥。

    船上的船夫早就掂着大勺,站在过边大声的吆喝:“所有人排好,不准争抢,每个人都有。不过你们饿了太久,伯爷有令每个人小半碗,谁也不能多吃。多吃,会要了你们的命。”

    一个还没有锅边高的小丫头,两只小手捧着一个粗瓷碗早早的就在锅边等着。她还没有锅高看不到里面的东西,只能够看着锅边冒出的渺渺烟气,贪婪的闻着味道。

    船夫啪的一下,大勺敲在锅边上,把小丫头吓了一跳,红红的眼眶里面顿时又泪水在打转。

    “别怕,叔叔给你肉粥。”

    “谢谢叔叔,”小丫头怯生生的回道,“不过我爷爷在那边饿的走不动了,叔叔能不能多给我一些?

    船夫朝着小丫头指出来的方向看去,之间一个老头浑身上下破烂不堪泥土满身,靠在一个石头上有气无力的仰着头。

    “可以,”船夫笑着摸了摸小丫头的头,嘱咐道:“不过记得千万不要多吃,会出人命的。”

    “嗯~”

    船夫见小丫头乖巧,顿时舀了一大勺慢慢倒在碗里面。

    小丫头捧着碗,一小步一小步的朝着她爷爷那里走去。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碗里的肉粥就洒了出来。

    旁边的人看见,饿了太多天的他们不仅双眼发红。好在人人都有份,才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更重要的是,韩度除了留下几个人守在自己身边之外,将其他人分成三人一队,全都派出去巡视。在水师将士的威慑之下,无人敢造次。

    小丫头一步一挪,总算是走到了老人身边。

    “爷爷,这是肉粥,快吃吧。”

    老人听到熟悉

    的声音,艰难的睁开了眼睛,看见孙女将碗口放在他嘴边,下意识的便张嘴喝了起来。

    喝了几口肉粥下肚,感觉到一团温暖的气从肚子里散落到四肢百骸,快要冰冷的身子再次有了温度。

    “爷爷多吃点。”

    休息了片刻,老人觉得精神好了许多,勉强能够说话了。

    “不,剩下的你喝吧。”

    小丫头看了碗里还剩下的大半肉粥,小声说道:“爷爷,那叔叔说了,不能够多吃,吃多了会没命的,这么多妞妞吃不了。”

    老人无奈,原本想多留一点给孙女,没有想到官府的人还专门提醒不能吃太多。只好在孙女的注视下,又喝了几口,只给小丫头留下一半。

    小丫头也是饿的急了,看着肉粥不能喝更是一种煎熬。现在看爷爷不喝了,她也不客气,捧起比她脸还大的粗瓷碗,一小口一小口欢快的喝了起来。

    每人半碗肉粥,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吃的饱。有人还不服气,喝了半碗之后,还想要喝,船夫不给,还想要明抢。

    对于这些看不清楚形势的人,自然有水师将士和衙役教训他们。杀鸡儆猴,狠狠收拾了几个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抱怨了。

    再加上从船里搬出来的粮食,从头至尾就没有听过。看到堆积如山的粮食摆放出来,百姓肚子里虽然还饿,但是心里却平静下来不急了。

    有这么多的粮食在,总归是有他们一口吃的。饿就饿吧,现在还能够混个半饱,要知道前些日子他们饿的连草根树皮都吃的下。

    天色暗了下来,百姓虽然只吃了半饱的,但是饥饿感却慢慢消失。连日来的疲惫,让所有人很快就沉沉睡去。

    干旱也有着好处,那就是不会下雨。百姓在荒野地里睡下,只要有一堆篝火,周围的人也不用担心其他。

    布政使司衙门,韩度在大堂上坐下,下首位置是顾琨等官员。从这大堂内的空着的座椅来看,就知道布政使司衙门,差不多被韩度给一扫而空了。

六百一十一章 以工代赈?

    偌大一个布政使司衙门公堂,就只有顾琨一个人还在。

    “伯爷这次究竟带来了多少粮食?”刚才在外面的时候人多眼杂,顾琨不好问。

    现在这里只有他和韩度两人,自然迫不及待的将心里压抑着的疑惑,问了出来。

    “三十万担。”

    顾琨听了不禁皱眉,三十万担看起来不少,在这个时候三万担粮食都不知道能救多少人的性命。但是和河南三百多万灾民比起来,三十万担也不是很多。即便是再怎么节省,也用不到秋收的时候。

    估摸算了一下,顾琨的脸色不禁凝重起来。“伯爷,三十万担粮食可不够。”

    “本伯当然知道不够。”韩度没好气的说道,“你以为这些粮食是怎么来的?”

    “难道,难道不是朝廷调拨的吗?”顾琨不解的问道。

    “朝廷?”韩度不禁冷笑一声,“朝廷了根本就没有粮食,这些粮食还是皇上只为宫里留下一个月的口粮,把多余的拿出来的。还有就是寺庙、商贾和百姓捐献出来的。”

    “臣代百姓谢过皇上以及精彩百姓,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但是,朝廷真的没有粮食了吗?那可如何是好,三十万担粮食,可支撑不了多久。”

    韩度叹声说道:“所以,每个人的粮食必须定量,一个月只有十斤。”

    “这倒是个办法,十斤粮食虽然不可能吃饱,但也不会饿死。”顾琨点点头叹息,不过随即他又问道:“即便是如此,三十万担粮食,也最多只能够支撑一个月,那一个月之后该怎么办?”

    “一个月后朝廷就有粮食了,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皇上会只留下一个月的口粮?”韩度随口说了一句,但却没有和顾琨详细解释。

    毕竟现在吕宋的粮食,还是一个秘密,能够不透露就不透露,以免节外生枝。

    “本官明白了,”顾琨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虽然他也想知道究竟为什么一个月以后就会有粮食。但是对于韩度

    给出的信息却是深信不疑,毕竟连皇上都只留下了一个月的口粮,到时候不可能会没有粮食吧。

    顾琨将粮食的事情暂且放下,随后朝韩度抱拳提醒道:“伯爷,下官以为,这粮食不能够直接发到百姓手里。”

    “哦?为什么?”韩度沉吟一下,觉得即便是直接发到百姓手里,也没有什么问题啊,这样一来,反而会少了中间商赚差价。

    “伯爷,十斤粮食吃一个月,根本就吃不饱。如果把粮食发到百姓手里,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闹出事端来。”顾琨解释道。

    韩度听的连连点头,的确是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毕竟就算是吃得饱穿得暖,都还有人会眼红别人呢。更何况是在这种大家都吃不饱的时候,这种人必然会更多。

    如果将粮食直接发放到百姓手里,到时候偷盗抢劫必然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别说韩度只带了五百将士,就算是带五万,也不可能把三百多万百姓完全看住。

    到时候,事情闹大了,发生民变都有可能。

    “那你想要怎么做?”

    “本官准备将粮食放到各府县衙门,然后以工代赈发放粮食。要不然,这么多百姓整天无所事事,那是要出乱子的。”顾琨不禁铿锵有力的说道。

    以工代赈!韩度不是不知道这个办法。

    虽然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是韩度还是觉得应该因地制宜,不可能什么时候都用以工代赈来解决问题。

    时移世易,或许以前的问题可以用以工代赈来解决,可是眼前的事情却未必也可以。

    “以工代赈......”韩度叹息一声,说道:“顾大人应该知道,每个人一个月只十斤的口粮,这么少的粮食怎么能够支撑的住百姓做工?出力越大,消耗就越大,若是因此而增加了粮食的消耗,倒是有些得不偿失。”

    以工代赈,好不好?当然好。既能够解决百姓无所事事生出事端的问题,又能够让赈灾粮食发放的有价值

    可谓是,两全其美。

    但是那也要看是什么时候,如果粮食充足,那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即便是顾琨不提起,韩度都会以工代赈来督促百姓。但是现在的粮食根本就太少,若是原本能够支撑一个月的粮食,以工代赈之后却只能够支撑二十天。这样一来,岂不是本末倒置?

    让百姓安安稳稳的活到一个月后,这才是目的。

    “伯爷放下,本官不会让百姓做重活的,只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用出太大力气的事情。”

    “这样的话,那倒是可以。”韩度闻言,不禁点头。如果强度不大的话,那倒是无妨。

    “你准备让百姓做什么?”

    顾琨见韩度同意,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本官准备让他们道路休整一下,将路上的坑填一填,这样的事情很轻易就能够做好。”

    韩度想了一下,说道:“不过,发放粮食的事情,还是需要改一改。”

    “请伯爷吩咐。”顾琨也想听听韩度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粮食不能够放到各府县衙门手里。”

    韩度一张嘴,就让顾琨感到为难。

    粮食不放到各府县衙门,难道放在自己手上?这些粮食不通过各府县来发放到百姓手里,难道就靠着自己等人,便能够将粮食发下去?

    韩度却是有不同的想法,自古以来官字两个口,总是要先喂饱上面一个口,才能够去喂下面一个口。若是平日,韩度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毕竟自己也是当官的,能够让自己获利的事情,为什么要反对?

    当然,不信这个邪的人也有。而且韩度还不是第一个不信这个邪的人,第一个是老朱。老朱从来都是对百姓宽宏,而对官员苛刻。在老朱看来,你身为官员就应该为老朱家的江山做牛做马。还想要先喂饱你?你试过朕的钢刀不利否?

    在老朱屠刀的威胁下,官员过的苦不堪言,论生活水平真心和平头百姓差别不大。

六百一十二章 查!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若是先把各府县的官员都给喂饱了,那下面的百姓不知道要多饿死多少。因此,粮食必然不能够通过各府县发下去。与其相信下面官员的节操,不会雁过拔毛,还不如直接从源头将其堵死。

    “这样,你安排人手,每隔十天,便向各里派发粮食。粮食不用经过府县,直接派发到给里百姓手中,粮食统一由所有百姓自己监管起来,需要使用的时候,也在众目睽睽之下使用。当然,以工代赈的想法也很好,可以让同一里的百姓一起干活,同出同入。你以为如何?”

    韩度将大集体开伙的办法拿了出来,这办法虽然后来被很多人所诟病。但它只要出现在那个时候,那就不是没有道理的。在韩度看来,这种办法最适合在,粮食很少完全不够吃,但又想要尽可能让更多的活下去,这种特殊的时候。

    顾琨沉吟片刻,也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把粮食放到百姓手里,而且大家都同一里的乡里乡亲,大家一起看管,一起使用,谁也别想多吃多占。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也不是没有问题。

    “伯爷,如此一来,那运送粮食的事务就太过繁杂庞大了,光凭布政使司恐怕不行。”

    “无妨。”韩度摆摆手,“可以让各里派出一定的百姓,自己来运粮。咱们只需要派出一个人监督一下,便好了。”

    “这倒是可以。”顾琨下意识点头,十里为里,全河南也不过几百个里。即便要派人出去,那也不过几百人就足够了,布政使司完全安排的过来。

    “既如此,那本官就告辞,先去安排了。”顾琨站起来,和韩度道别。

    韩度点点头,说道:“接下来,就要辛苦顾大人了。”

    “职责所在,本官自然当仁不让。”顾琨微微感叹了一句,“倒是伯爷,不远千里为河南送来粮食,本官代全省百姓再次谢过伯爷。”

    “无妨,就像你说的那样,本伯也是职责所在。”韩度说完,和顾琨对

    视一眼。两人彼此竟然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顿时大笑起来。

    顾琨就要离开,韩度却忽然说道:“还有一件事。”

    “伯爷请只管说。”顾琨大气的挥手。

    韩度语气一变,问道:“河南的灾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开始一点消息都没有,等到不可收拾了,才报给朝廷?”

    顾琨闻言,不由得眉头紧皱。犹豫了片刻过后说道:“各府县早就把灾情报到布政使司了,而且布政使司也及时处置了。这件事当初本官专门问过布政使大人,得到的答复是已经报给朝廷。至于朝廷为什么没有收到,那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路上出了问题?”

    “是丰庆亲口告诉你,已经报消息报给朝廷了的?”韩度不由得追问一句。

    “是的,这样的事情,只有他亲口说出来,本官才会放心。”顾琨心里也有着疑惑,不过却没有想太多。他本就是一个直肠子的人,对于这消息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些猜不透。

    韩度却是不一样,对于别人的话,哪怕是亲耳听到,也是不会完全相信的。相反,对于别人如何做的,倒是要更加相信一些。

    “有可能是路上出了问题,但是也有可能是丰庆等人根本就没有将消息报给朝廷。”

    “这~”顾琨顿时惊疑不定,小声的说道:“应该不会吧?事关河南三百万百姓的事情,他不至于会如此轻忽。再说了,这灾害和他的关系不大,就算是禀报朝廷。朝廷也不会因此而责罚他啊,他又何必隐瞒?”

    隐瞒灾情,在顾琨看来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相反即便是上报了情况,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谁会做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可是在韩度看来,却是不一定,只是有些话不好和顾琨细说。

    “顾大人去仔细查查究竟是怎么回事吧,皇上的旨意是查个水落石出,这件事就要劳烦顾大人费心了。”

    “这......查倒是可以。但是丰庆等人都被

    伯爷给关押起来了,本官就算是想要查,也无从查起啊。”顾琨不免叫屈。

    人都被韩度给关起来了,才让他查。除非把人交给他,否则他怎么查?

    韩度笑着看了顾琨一眼,也不清楚顾琨说这话,究竟有没有什么用意。不过无论顾琨有什么深意,韩度都是不会把丰庆等人交给他的。

    “没有丰庆等人,也不是不可以查。”韩度笑了笑解释道,“全省受灾这么大的事情,如果下面各府县早就把消息报上来了的话,那就一定有文书存档。只要沿着这条线查下去,最后文书到了谁的手上,不就是一目了然了?”

    如此一来,即便是查不到确切的证据,也至少知道是在谁的身上出了问题。

    “而且,布政使司发往朝廷的公函,应该都是有着记录的,把记录拿出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的,由谁送的。”

    “本官明白了,这就去办,一有结果就立刻来告知伯爷。”

    韩度笑着应下,和顾琨一起,走到堂外,两人才分别告辞。

    第二日,顾琨天色刚明就将属官和百姓召集起来,宣布了两件事。

    首先就是以工代赈,让百姓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必然修修道路和水渠之类的事情。另外就是,粮食不再经过府县,而是直接发放到百姓手里。由百姓各自看管,共同使用。

    百姓对于第一点没有意见,现在粮食就是命,只要朝廷肯给他们粮食,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能做的。更别说,只是做些修修补补的轻松活计。对于第二点,百姓更是欢呼着赞成。

    甚至有人大呼顾琨是清官、青天大老爷等。

    大灾之年,百姓最怕的灾祸,还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最怕越是这种时候,越是有当官儿的上下其手,侵吞他们的口粮。

    现在顾大人既然让百姓自己看管粮食,那就完全杜绝了官员伸手的机会。百姓能够完完全全得到属于他们的粮食,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六百一十三章 粮食到了

    至于说,要麻烦一点,需要他们自己来将粮食搬运回去。这对于百姓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相反,让别人给他们运回去,他们还不放心了呢。自己的东西,自然要从头至尾都亲眼盯着才妥当。

    喝过半碗粥,百姓便开始自发的组织起来,准备搬运粮食。

    而顾琨昨夜已经连夜派人调阅鱼鳞黄册,将每一里该有多少百姓,按照十天该需要多少粮食,给全部计算出来。

    每一里都派出一名衙役跟随,对于没有人来的里,顾琨更是直接派人将粮食送过去。

    百姓协助朝廷,将剩下的粮食存放好。看着五百水师将士带着火铳威风凛凛的看守,都无比的放心。

    开封府聚集的百姓,如蚁而来,现在又顷刻散去。来的时候前路渺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地不起。回去的时候,却是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脚步带风,归心似箭。尤其是距离开封府远的府县,更是焦急。巴不得,立刻就能够把粮食带回去。

    接下来的时间,整个河南都好似变成了一个大工地,纵横交错的路上,到处都是百姓在修整坑洼的身影。

    十几天之后,朝廷的第二批粮食送到了。

    带队的不是别人,正是方孝孺。

    “伯爷,别来无恙。”方孝孺一脸哀叹的看着韩度。

    韩度不仅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问道:“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御史吗?难道御史还会干这个?”

    监察御史风闻奏事韩度能够理解,但是却不能够理解,让一个御史来押送粮食。

    方孝孺只是一个七品监察御史而已,虽然权力不小,但是官职真的不大。押送粮食这么重要的事情,难道就不能派给有分量的大臣吗?

    “伯爷,我带着十几万担粮食。一路风尘仆仆,紧赶慢赶的好不容易才赶到这里,水都不让我喝一口,就开始问这个?”方孝孺说着朝四周少了一眼,见百姓一个个的筚路蓝缕,语气不由得带着几分哀叹。

    韩度顺着他

    的目光看过去,顿时明白了他在看什么。没好气的说道:“别看了,现在已经好了很多了。要是你和咱一起来,你看到百姓饿的走不动道,只能够坐在地上的场景,还不让你眼泪都出来?”

    “不看可不成,”方孝孺没有回头,就这么说道:“你不是想知道我为什么会来的吗?皇上说了,专程让我来见见世面。”

    老朱让你来的?

    韩度不由得皱起眉头,怎么感觉老朱好似有些不待见方孝孺的意思啊。原本韩度还没有察觉,但是现在想来。老朱虽然嘴上赞叹着方孝孺的才学,不过却赏赐了一些东西,就让他回老家。

    这事现在看起来,却又几分怪异。

    要知道胡惟庸才刚刚倒下不久,朝廷被牵连的官员不少,朝廷官员的缺额很大。这种时候,看见方孝孺这样才学的人,老朱不赶紧用起来,反而是让他回老家。现在又让方孝孺不远千里的跑出来,美其名曰见见世面?

    方孝孺又不是笼子里的金丝雀,从老家一路走出来的他,需要来这里见所谓的世面吗?

    韩度百思不得其解,忽然看见方孝孺那张俊秀的脸,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老朱不会见他长的太过好看,才不待见他的吧?

    还别说,以老朱的小心眼,还真有这个可能。

    老朱自己本身长的并不差,不仅没有弯曲的下巴和满脸的麻子,反而是相貌堂堂,年轻的时候算得上是一表人才。要不然,以马皇后当时的地位和姿容,岂会下嫁给他?

    但是凭良心说,老朱的样貌和方孝孺比起来,不管是年龄和相貌,都有着差距。

    方孝孺的相貌,那是真正的貌比潘安的那种。要不然,他住在教坊司的时候,岂会把一种歌姬给迷得七荤八素?

    俗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像教坊司、青楼这种地方的女子,张口闭口都是谈钱,不谈感情,谈感情伤钱。当然,你要是有潘安之貌,那自然能够例外。

    想到这里,韩度不由得干咳两声,试探着问道:

    “那个,你们监察御史风闻奏事,听说皇上会经常召见你们的?”

    “的确如此,”方孝孺不知道韩度为什么会突然问起这个,不过他还是如实说道。“我在都察院当差这段日子,经常看到有御史被皇上召见。”

    “那,皇上有没有召见过你?”韩度两眼紧紧的盯着方孝孺,生怕错过他脸上任何一个表情。

    方孝孺听了不由得眉头一皱,若是韩度没有问起,他都还没有察觉,好似自从他任监察御史以来,皇上的确是没有召见过他。

    据方孝孺所知道的,就算是从他当值开始算起,到现在有人都被召见了两三次了。

    “这个......”方孝孺语气微塞,找了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或许是因为我才去不就吧,现在我在都察院里面也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文书往来的事情,皇上也没有什么需要询问我的。”

    文书往来的事情。

    这是文气的说法,简单一点就是俗话说的跑腿的呗。

    懂了!韩度顿时心里面就明白了,不由得叹息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提醒道:“那个,听咱一句劝,以后没事不要往皇上面前凑过去。皇上没有召见你,千万不要去找不自在。”

    方孝孺不知道韩度为什么会说这样奇怪的话,不过出于对韩度的信任,他便点头应下。他在教坊司里厮混的那段时间,可是每天几乎都和韩度在一起。对于韩度的为人,他不敢说完全了解,但至少也了解七八分。

    既然韩度如此郑重的嘱咐他,方孝孺自然要记在心上。

    “京城里现在怎么样?”嘱咐了方孝孺一句,韩度便问起京城的情况。

    河南这里现在算是安稳下来了,韩度就开始担心京城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不怎么样。”方孝孺叹息一句,说道:“自从皇上在承天门外说了要救助河南之后,刚开始百姓捐粮倒是踊跃的很,可是随着几天的热闹过去,捐粮的人便越来越少了。等到我出发的前一天,已经没有百姓肯捐粮了。”

六百一十四章 人心难测

    韩度闻言也没有感到奇怪,老朱的话的确是激动人心。可是再激动,经过了十来天,早就该冷静下来了。人一冷静下来,便很难会冲动,相反理智和长远的考虑便会占据上风。

    能够经过十来天,百姓才冷静下来,这已经算得上是老朱的魅力够大了。

    “皇上还担心你这里的粮食会不够呢,现在看起来你这里倒是还好。”

    “好什么啊,不过是半条命吊着。”韩度有些叹气,随即一笑说道:“不过有了你送来的这十几万担粮食,河南再撑一个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月后,若是吕宋的粮食回来了,那自然就不再愁没有粮食。若是吕宋的粮食没到,那京城都会倾覆,这河南有没有粮食,也就无所谓了。

    简单的给方孝孺接了一下风,其实也算不上接风,就是一些粗茶淡饭而已。

    “这点粮食,还能够撑一个月?”河南有多少人,方孝孺可是清楚的。就算是加上自己带来的十几万担,现在韩度的手里也不过是三十万担粮食而已。原本以为只能够撑十几天而已,没想到韩度竟然说能够勉强支撑一个月。

    “是撑,不是你想的那样。若是正常的吃喝,那这点粮食自然不够。”韩度解释道,“现在不过汤汤水水的凑合着罢了。”

    两人一路走来,正好看见修葺完了道路,正在吃饭的百姓。

    方孝孺陡然看见几百人一起吃饭的场景,顿时大为震惊。

    “这,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吃饭都跑到一起了?”

    “没有什么奇怪的。”韩度语气平静的解释道:“你知道,为什么自古以来赈灾,都相当困难吗?”

    “为什么?”方孝孺仔细想了一下,没有得到答案,便直接问道。

    “因为人性。”韩度笑了笑,看着方孝孺解释道:“人很奇怪,哪怕是普通的东西,很多的时候,谁都不会在意。但是一旦这东西变

    得稀少,人们反而会疯狂的去追捧。”

    所谓饥饿营销,就是利用的这个弱点。

    “粮食更是如此,平时粮食够吃的时候,不过几百文一担。咱记得,前年粮食价格最低的时候,大概是三百多文吧。但是你看看,今年的粮价。”

    “今年的粮价的确是高,但这不是因为干旱的缘故吗?”方孝孺疑惑问道。

    韩度笑了笑,“干旱自然是一个原因,粮库被毁也是一个原因,但是人们对缺粮的恐惧,也是一个原因。”

    说着,韩度再问了方孝孺一个问题,“方兄觉得,这自古以来,是贪官多,还是清官多?”“这还用问?”方孝孺叹息一声,“自然是贪官多,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这黄河之沙。”

    “没错。”韩度笑了笑,叹息说道:“这就是自古以来赈灾的难处,想要赈灾,就需要官员把粮食发到百姓手中。但是在粮食极度欠缺的时候,人们对粮食又会非常的贪婪。所以,一直以来但凡是赈灾,就没有一次官员不会上下其手的。这就导致百姓能够得到的粮食大大减少,进一步加大赈灾的难度。朝廷就算是派下再多的粮食,也填不满这个无底的窟窿啊。”

    方孝孺听了之后,不禁问道:“那你为什么用三十万担粮食,就可以支撑一个月?”既然韩度都知道再多的粮食,也填不满赈灾的窟窿,那为什么有把握用这点粮食支撑一个月?

    韩度没有直接解释,而是继续说道:“所以想要赈灾,那就不能够让粮食经过上上下下官员的手。”

    “可是不经过他们,又该如何将粮食发放到百姓手里?”方孝孺继续追问。

    韩度微微一笑,“自然是让百姓自己把粮食带回去。”

    没有让方孝孺疑惑太久,韩度笑着解释道:“我让各里百姓自己组织起来,没隔十天来这里领取粮食。另外粮食的看管和使用也完全交给他们自己决定,只派一个衙役盯着

    百姓人多势众,衙役必然不敢胡作非为。而有衙役盯着,百姓里面也不会有人敢仗势欺人。”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韩兄对于人心的把握,真是妙到毫巅。”方孝孺听了之后心里大受震动。别看这个办法简单,但是效果却是极好,若是没有非常高深对人心的把控,根本就想不出来。

    韩度干笑一声,这那里是自己的本事?自己要是有这样把控人心的本事,上辈子又何必活的那么碌碌无为?自己早就轻描淡写的说出那句“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么经典的话了。

    接下来,方孝孺就留在了河南,没有和水师船队一起回去。按照他的说法来说,那就是既然皇上想要他来好好走一走看一看,那他自然要好好看看。

    尤其是方孝孺对韩度赈灾的方法感到非常的好奇,因此经常跑到下面的各府县去,查看赈灾情况。

    韩度也正好利用方孝孺的身份,来进一步震慑下面的官员,因此由得他到处跑,根本懒得管他,就当他是去巡察了。

    方孝孺可是都察院监察御史,虽然只是正七品,但是就凭他监察御史的身份就能够让下面四品、五品的官员见到,浑身上下都要狠狠地抖一抖。

    监察御史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奉皇命出京的时候,那就是正儿八经的钦差大臣。风闻奏事上达天听的特权让下面的官员又畏又惧,生怕一个不好被记上一笔告到皇上御前。像他们这些地方官,若是被监察御史告到御前,那几乎就完全翻不了身了。

    虽方孝孺此次不是钦差大臣,但是谁能够说他往后就没有奉旨出京的机会?而且方孝孺还这么年轻,将来的前程不是他们这些地方官敢想象的。

    因此,没有一个地方官敢得罪方孝孺。更加不敢在方孝孺的眼皮子底下,搞些小动作。

    十几天时间,方孝孺几乎是把开封府周围的各府县给跑了一遍。

六百一十五章 术业有专攻

    方孝孺一路风尘仆仆的回到了布政使司衙门,一进门就看见韩度坐在树荫下,优哉游哉的躲避着阳光。

    方孝孺没好气的一屁股坐下,端起桌上的茶壶就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口闷下。

    “喔~”茶水入口,方孝孺顿时眼睛一亮,不由得频频点头。

    “这茶不错啊,你那里弄来的,河南还能够找到这么好的茶?”

    韩度见方孝孺喝的啧啧有声,有气无力的白了他一眼。“河南连树叶子都被吃光了,哪里还有什么茶叶?这是我从东宫顺来的,离京的时候正好带上。”

    “顺?这话你倒是说的脸不红心不跳。不过也就你敢从东宫顺东西,这要是换个人,谁敢啊。”方孝孺摇着头看向韩度。

    伸手提起茶壶,又倒了一杯。

    韩度见了一反懒懒散散的状态,一骨碌爬起来,将方孝孺的手按住。不满的说道:“你少喝点,这东西要细品才有滋味儿,你这样和牛嚼牡丹有什么区别?”

    方孝孺不乐的松开手,朝着韩度指指点点,撇嘴说道:“我才发现,你这人竟然这么小气。”

    “这要是还多我当然大方,但这不是不多了嘛。”韩度骂骂咧咧的解释了一句。

    方孝孺也不在意,笑着看了韩度一眼,忽然脸色一变,不由得感叹道:“以前我喝茶,也是小口细品,也觉得这样才能够品尝出茶的滋味儿。可是这次去府县跑了一圈,却让我变成了这样,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韩度心里有些明白,却还是顺着方孝孺等到话问道。

    “和百姓待在一起,时间长了,也喜欢学着他们的样子喝茶,因为这样喝茶才够痛快。”方孝孺深有感触的说道。

    “韩度。”

    “嗯?”

    “你知道吗?我虽然从小就在乡下老家长大,但是从小就被爹娘严格教育,一直都是专注于读书,对于农桑之事根本就毫不了解。”方孝孺声音有些叹息。

    韩度听了反而笑了起来,双手又交叉枕着头躺下,扭头一脸好笑的看着方孝孺。

    “你这是什么表情?”方孝孺被韩度看的有些不自在,不禁沉声问道。

    “没什么,”韩度笑着解释了一句,“只是我忽然觉得,你这几天在下面跑一趟,感觉你收获很大,看来你没有白费皇上让你出来的苦心。”

    “是啊!”方孝孺长叹一声,眼睛空洞的望着虚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先贤果然诚不欺我。”

    片刻过后,方孝孺猛然回过神来,见韩度一脸戏谑的看着他。不由得脸色一沉,大声说道:“所以我现在想大口喝茶,就大口喝茶,谁也管不着。”

    说完,好像赌气似的,又一口将茶水喝干。啪的一声,重重的放在桌子上。

    韩度也不在意,这次反而是笑嘻嘻的主动给他倒满茶水,说道:“以前我也是和你一样,就喜欢大口喝茶,也觉得这样喝茶才够痛快。”

    “那你现在怎么变得假模假样的了?”方孝孺眼神里面充满了对韩度的鄙视,好似韩度改变了以往的作风,就是离经叛道似的。

    “我什么时候假模假样?你可不要冤枉好人呐。”韩度笑着反驳了方孝孺一句,随即叹声说道:“我现在只是变得想怎么喝,就怎么喝了。”

    说完,韩度先是喝了一小口茶,抿了两口,好似觉得还不过瘾,又喝了一大口。转头看着一脸呆滞的方孝孺,朝他笑了笑。

    韩度的话让方孝孺心里大受震动,见到韩度朝他笑,他才回过神来。不过一回神,方孝孺就一阵苦笑道:“原本以为能够和韩兄并驾齐驱了,没有想到这养气功夫,还是差了韩兄一筹。”

    “你误会了,虽然我也是读书人,但是对所谓的养气功夫不感兴趣。”韩度真的对这时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养气功夫不感兴趣,甚至还觉得有点好笑。

    养气功夫是什么?在韩度看来,这就是一个读书人当中,考取科举成功出仕的人拿来装

    逼,而失败的人拿来维持自己脸面的一个东西。说白了,正是因为这养气功夫契合了所有读书人的需求,才会如此被读书人所推崇。

    方孝孺见韩度说的轻描淡写,脸色不禁有点绷不住,不由得问道:“那韩兄对什么感兴趣?”

    韩度认真的想了一下,才回道:“我对利国利民的东西感兴趣,对于像养气功夫这样的空谈不感兴趣。”

    所谓的养气功夫,在韩度看来就是空谈。

    “养气功夫也是干系着治国治民的,怎么会是空谈?”方孝孺不服气,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养气功夫的重要性。现在却被韩度说的一文不值,方孝孺十分难以接受。

    韩度伸手安抚了一下,见方孝孺还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便笑着说道:“养气功夫怎么会和治国有关系?治国靠的是官员的见识能力,能够带着百姓吃饱穿暖,这才叫治国。你自己说说,养气功夫在这个过程里面,有什么用处?”

    方孝孺顿时语塞。

    “还有一个问题,我问你,最重视养气功夫是什么时候?”韩度继续追问。

    这个方孝孺倒是十分清楚,不假思索的回道:“那还用说?自然是前宋的时候。”

    “那前宋是如何被灭了的呢?”韩度笑意盈盈的问道。

    顿时就好像打在了方孝孺的要害上一般,让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久久说不出话来。

    大宋是读书人最为辉煌的时代,但同时也是读书人最为沉痛的时代。

    如果按照读书人的说法,养气功夫能够有利于治国的话,那大宋就不应该灭亡。因为纵观古今,再也找不到那个朝代读书人的养气功夫,有大宋那么浓厚了。

    但现实就是现实,既然大宋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灭亡了,那就说明读书人所推崇的养气功夫,其实就是空谈,没有什么用处。

    “大宋的灭亡,绕不开一个问题,那就是贪腐。”韩度伸出一根手指,一针见血的说道。

六百一十七章 回来了

    “大宋之时,读书人的养气功夫都不低吧?”韩度忍不住感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先生的这四句话,可谓是独占养气功夫的鳌头,光耀千古。可是即便如此,也阻止不了大宋官员的贪腐。”

    “因此,我以为养气功夫嘛,自己能修身养性自然是好的。但是将它和治国连起来,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头重脚轻。”

    方孝孺被韩度说的哑口无言,他很像出言反驳韩度,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引经据典。相反,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反而有些觉得韩度说的是对的。

    “你这么看不上养气功夫,可是我也没有看你如何治政啊。”方孝孺难以反驳韩度的话,只好另辟蹊径,从另外一个角度反击。

    “来了河南这么多天,没有看见你如何理政,反而每次看到你悠闲的时候颇多。反倒是顾大人,从早忙到晚,就没有看到一个歇息的时候。我到下面去看的时,各府县的官员,都在指挥着百姓修缮道路,有的甚至还会亲自下场帮忙呢。”

    听到方孝孺指责自己偷懒,韩度更是在躺椅上蠕动了一下,稍微换了一个让自己更加舒服的位置。

    见方孝孺脸上有怒火就要爆发出来,韩度不禁笑道:“术业有专攻,我在这里一动不动,就是对全河南百姓最大的贡献了,难道你还想我去亲自修路?论力气,我比不上一个最瘦弱的民夫。论技巧,我比不上一个最小的学徒。我要是亲自去修路了,除了给当地添乱之外,不会有任何好处。”

    “懒就懒吧,还找这么多借口。”方孝孺撇撇嘴,他也不是真的要韩度亲自去修路,他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韩度笑了起来,说道:“你看看,你这话说的就太过狭隘,带着偏见。什么叫偷懒?这叫享受生活。”

    方孝孺懒得再和韩度瞎扯,沉吟片刻之后,问道:“你准备怎么办?难道就这么让百姓修路,然后靠着粮食吊着命?”

    “不然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你有什么办法?”韩度两手一摊。

    越是缺乏条件,受到的各种掣肘便会越多、越大。韩度心里倒是有想法,想把整个河南的道路,全都趁此机会给它修成水泥路。

    但是这明显不现实,就现在每天都不敢让百姓消耗太多,都是活动一下筋骨为止。没办法,粮食不足的情况下,若是拼命的驱使百姓做重体力的活计,那是会活活累死人的。

    方孝孺闻言顿住,许久都没有开口。显然他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许这个时候他才对韩度整天无所事事,有了一丝半点的了解。

    ......

    奉天殿,老朱如往常一样在批阅奏折,可是心里却不如往常般平静。

    距离一个月之期,已经只剩下不到五天。随着宫里的粮食一点点的减少,老朱心里的焦虑也一点点的积累起来。

    心浮气躁之下,明明手里拿着奏折,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长长叹出一口气,老朱随手扔下奏折,走到殿外,朝着南边远远望去,久久无语。

    老太监端着一碗热粥过来,轻声说道:“皇爷,喝完粥吧。”

    老朱也觉得肚子空空,下意识的就想要伸手接过,却忽然想到宫里已经为数不多的粮食。叹息一声,朝着老太监摆摆手,说道:“先放着吧,等夜里朕饿了再用。”

    “是。”

    老太监眼睛陡然一红,正好被老朱看见。

    老朱不满的训斥道:“苦什么?朕还没死呢。”

    “奴婢就是,就是觉得委屈了皇爷。”

    身为皇帝本应该坐拥天下予取予求的,现在却到了连一碗粥都要节省的地步。怎么能够不让老太监感到委屈?

    “奴婢告退。”

    “去吧。”老朱头也没回,继续望着南边,不知道是思索什么。

    ......

    长江出海口,距离上次此地被千帆遮蔽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里又再次被一眼望不到头的海船给占满了水面。

    汤和双眼通红,一脸疲惫,在透过夜色看见长江口的时候不禁

    一屁股坐在甲板上。

    嘴里喃喃自语道:“总算是回来了~回来了......”

    “来人!”

    “大帅。”

    “即刻派人将消息传回京城,皇上恐怕等急了吧。”汤和望着京城的方向,不由得咧嘴一笑。

    三名将士得到命令立刻下船,直奔县城里的驿站。

    “嘭~嘭~嘭~”

    密集的敲门声,震天响。

    “来啦,来啦。谁呀,催命也没有这个催法啊。”驿站里面的人早已睡下,此刻被惊醒过来自然十分不满,嘴里骂骂咧咧的就走出来开门。

    嘎吱~

    门打开,驿卒一看是三位士卒,心里不禁一惊。还好刚才自己没有嘴烂,说些得罪人的话,要不然今晚恐怕吃不了兜着走。

    “三位军爷,这么晚了,不知道有何要事?”

    “有何要事,是你该问的?”为首一人顿时沉声喝道,“去,把你们驿丞叫来。”

    “是是是,小的鲁莽。小的这就去叫我家大人。”驿卒连忙小心陪着不是,说完一溜烟的就跑进去找驿丞了。

    很快驿丞一边穿衣衫,一边走出来。来到三人面前顿时拱手问道:“三位请里屋说话,不知道三位有何要事?”

    进了里屋,为首一人才沉声说道:“我等奉信国公之命,需要星夜赶往京城,你帮我们准备一下。”

    说完,拿出令牌展示给驿丞看。

    驿丞飞快的检验完令牌,恭敬的还了回来。立刻朝刚才的驿卒吩咐道:“快去为三位军爷准备马匹,将咱们最好的三匹马给军爷们牵出来。”

    不过片刻,三人结果缰绳,谢绝了驿丞提供的饭食,即刻翻身上马,连夜朝着京城赶去。

    等到嘀嗒的马蹄声越来越远,直到消失不闻。一旁的驿卒才好奇的问出声,“大人,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

    驿丞狠狠地的瞪了驿卒一眼,教训道:“你这说的不是屁话?若是没有大事,这三人岂会冒险连夜赶往京城?”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15/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烟火最新章节! 作者:阳光下写字所写的《大明烟火》为转载作品,大明烟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烟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烟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烟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烟火介绍:
朱元璋:“一群贪赃枉法之辈,朕要杀光他们。”
韩度:“陛下息怒,与其杀了,不如废物利用,压榨干净他们的剩余价值才好。”

朱元璋:“韩度,朕要把公主嫁给你。”
韩度:“娶了。”

太子:“请韩师收我为徒。”
韩度:“太子,这辈分可乱了啊,我是你的妹夫。”

公主:“夫君,你觉得人家美嘛?”
韩度:……大明烟火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烟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烟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