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TXT下载隋唐大猛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隋唐大猛士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隋唐大猛士txt下载     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60章 背水一战

    麦铁杖战死东岸。

    他面对千军万马,丝毫不惧,一跃而上东岸,站在那里为身后无数将士鼓舞。虽然他死在了万箭之下,可也激励着一个又一个的隋军跳上东岸。

    没有人后退。

    或许他不上,也许其它人就会犹豫,或许今日的渡河就会夭折。

    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隋军冲上了东岸。

    另一边,工匠民夫们又在辽河中开始架设第四座第五座第六座浮桥。

    “放箭!”

    东岸。

    背靠浮桥。

    后面就是涛涛辽河水,无路可退。

    过河的隋兵们迅速的结阵。

    大盾长枪在前,一把把长枪斜指前方,他们三五十人结一阵,弓弩手在中,枪盾兵在外。

    面对着奔驰的高句丽轻骑,他们咬牙放箭。

    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

    可没有人退缩。

    更多的隋军还在浮桥上冲过来,每过河一个隋兵,隋军就又强大一分。

    三五十人的小军阵,慢慢的扩大成百人阵。

    然后几个小阵再组合成数百人的阵。

    最后他们联合一起,再向前推进。

    林立的长枪越来越多。

    盾墙也越来越坚固。

    轰隆隆的马蹄声响。

    “重骑,高句丽的具装甲骑上来了。”

    有人高呼。

    但没有人后退。

    高句丽人出动了重装骑兵,他们的轻骑兵虽然仗着马快箭利,游走在隋军步阵边缘,无情的在收割着隋军的生命,可一边倒下,一边马上有人补上,隋军死死的护住三座浮桥东岸登陆点,而且人数越来越多。

    高句丽人急了。

    他们出动了重装骑兵。

    人马皆披甲的重装骑兵排着数排,猛的冲了过来。

    一名府兵将手里的长枪狠狠的刺入地中,然后半个身子都抱住了长枪,盾兵整个人直接半蹲在地上,把大半个身子抵在盾后。

    “杀!”

    大地震动。

    铁骑冲锋的威势,能把人惊的心脏都跳出来,面对着人马皆是铁甲包围的重骑,步卒便显得十分的脆弱渺小。

    可依然无人后退。

    砰。

    天地冲撞。

    府兵们只觉得天崩地裂,耳中被那巨大的震动声充塞,重骑终于撞了上来,巨大的冲击力直接撞断了长枪,撞飞了盾牌。

    军阵被撞开口子,步卒被铁蹄践踏。

    “死!”

    一名长矛断裂的府兵,抽出横刀死命的刺向一名重骑。

    可是锋利的横刀,居然没能刺穿那重甲。

    刀断,人亡。

    又一名府兵红着脸膛喊叫着举起长矛刺过去。

    一名府兵拿刀砍向铁骑的马蹄。

    虽全身重甲,可战马的四蹄依然没有甲。

    一刀断蹄,重骑倒地。

    千斤重的人马倒下,巨大的冲势,依然撞倒几名府兵,往前冲撞了几丈远。

    一个又一个的军阵被高句丽重骑冲破,虽然高句丽人的重骑明显不如隋军重骑装备的好,可毕竟依然还是重骑。

    远远看去。

    东岸的隋军军阵,一个接一个的被撞碎冲破,重骑去势不止。

    几骑重骑终于冲到了岸边桥前。

    那里,麦铁杖依然傲立不倒。

    高句丽重骑直接撞过来,数名府兵高喊,“保护大将!”

    他们明知麦铁杖阵亡了,却依然不容高句丽人亵渎大将的尸体。

    一把铁锤挥来,那名府兵被直接击飞,落到,身亡。

    可马上又有人悍不畏死的冲上来,他们誓死守护麦铁杖的尸体。

    击飞。

    撞倒。

    刺穿。

    在全身是甲的重骑面前,单个的府兵丝毫不是对手。

    一队高句丽轻骑冲至,他们趁机飞索套住麦铁杖,然后拖走了他的尸体。

    隋军府兵看的眼眶欲裂。

    “夺回大将!”

    无数人大喊,然后义无反顾的冲向高句丽人。

    这一刻,整个东岸战场上的隋军似乎都再次奋发,他们疯了,不要命的拿刀砍,拿枪刺,不但不退,反而在前冲。

    高句丽人本以为能够一举冲垮隋军的东岸守兵,把他们赶下河去,然后烧了浮桥,击退隋军的渡河。

    可是隋军没溃,更没人转身跳河。

    面对着强悍的高句丽骑兵,他们宁可战死,也不后退。

    高句丽的重骑已经冲不动了,也没处可冲了,他们的前面就是滚滚的辽河。

    失去冲击的重骑却没能把隋军赶入河中,自己却陷入了隋军疯狂的包围砍杀之中。

    冲不起来的重骑,连个重步兵都不如。

    隋军疯狂的撕咬着他们,刀劈矛刺,砍马蹄,抢头盔,高句丽重骑陷入绝望之中。

    高句丽轻骑拼命的在冲杀,可任他们怎么冲杀,隋军就是不退。

    桥上,隋军还在源源不断的涌来,他们没有犹豫,没有退缩。

    右七军大将杨义臣,也率着精锐轻骑登上了东岸。

    连新任的右五军大将裴世矩这样一个文臣,也顶盔贯甲手持横刀冲上了东岸。

    越来越多的隋军上岸,很快,第一支轻骑集结起来。

    杨义臣扬槊策马,率军发起反冲锋。

    战斗从早晨一起杀到了黄昏之时,血战一天。

    隋军已经先后搭起了七座浮桥,过河的兵马也达到了六七万之众。

    高句丽人终于顶不住了。

    虽然他们倾城来战,来了五万步骑,可隋军先有麦铁杖的奋勇表现,后有皇帝亲自战场督战,这气势是高句丽人不能比的。

    又有几座浮桥已经快完成,更多的隋军踏上东岸战场。

    高句丽人死伤惨重,可他们却没有隋军那种血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当他们看到再无力阻挡隋军渡河之后,终于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号角一响,高句丽军全军撤退。

    他们一刻也不愿停留,疯狂的奔逃。

    “杀!”

    杨义臣浑身是血,连马都换了三匹,见到高句丽军败退,丝毫没有放过的意思,率领着部下奋起直追。

    无数隋军,也嗷嗷叫的追了过去。

    今天这一战,血债必须血偿!

    高句丽军狼狈奔逃,隋军势如猛虎追击。

    一路追杀数十里,一直杀到了辽东坚城之下。

    高句丽人逃进了辽东城,杨义臣这才下令停止追击!

    皇帝杨广终于踏上了辽河东岸的土地,脚下的土地完全被鲜血染红,沿岸数里,没有一寸不被鲜红染红。

    “陛下,我军大胜,阵斩高句丽一万八千余人,俘虏三千余。”

    杨广却高兴不起来,“麦铁杖呢,他的尸身找到没有?”

    “回陛下,还没找到,据说被高句丽人带回辽东城了。”

    “派人去要回来,告诉高句丽人,就算是黄金千两,朕也要赎回来。”

    兵部尚书左侯卫大将军右五军大将段文振刚死,这左屯卫大将军左七将大将又战死了,一连折损两员上将,杨广心痛万分。

    这可是他的心腹大将啊。

    “该死的高句丽人,把那三千俘虏,全杀了!”

    本来各军都设了受降使,一直说要优待俘虏的杨广也恼了。

第361章 昏招迭出

    三千高句丽俘虏被押到辽河边斩首。

    尸身被推入辽河中喂鱼,首级则被拿来和土垒成了一座京观。

    “此战,我军共战死一万五千余人,伤者无数。左七军大将麦铁杖战死,亚将钱世雄战死,前厢都将孟金叉战死”

    一仗就死了一万五千余人,还没算伤残的几千。

    可以说,这一仗就打没了半个军。

    杨广面沉如水,之前在后方,总听到罗成一路高奏凯歌,又是破武逻厉,又是拔玄菟城,左歼灭一个万余人,右阵斩个几千的,他都以为高句丽人非常的弱了。

    可是今天这一战,他亲眼观战的这一战,却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他还是太过低估高句丽人了。

    能立国七百年,傲立辽东不倒的高句丽,确实还是有些本事的,他们并不全是靠着山城龟缩苟活到今天,就算是大军团野战,他们也一样有凶悍的战斗力。

    今天,虽然隋军胜了,可也是惨胜。

    十万对五万,二比一的兵力,结果最后的战损比差不多,而他还折了一员上将。

    左七军几乎打残了。

    主将副将都战死不说,连尸体都被抢走了。

    “若今日罗成为渡河先锋,朕定不会有此折损。”杨广这个时候想起罗成来了,想想罗成一路攻城破池,屡败高句丽,虽然之前耍了点小聪明,但这也没影响皇帝对他的好感。

    同样是渡河,罗成渡河一点事都没,还把新城打残了,而他亲率十万大军过河,结果第一仗就打成了这样。

    隋军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掩埋阵亡者尸体。

    然后趁胜兵围辽东城。

    隋朝使者与高句丽辽东城主渊盖苏文几番交涉,最后渊盖苏文提出了交回麦铁杖尸体的条件,用其弟渊建土交换。

    “换!”

    辽东城下。

    杨广阴沉着脸答复。

    罗成辛苦俘虏的渊建土,于是又得以回到了辽东。

    从隋军阵前走到辽东城下,渊建土回首,一种逃脱升天的感觉油然而生。

    入城。

    渊盖苏文亲自过来迎接自己的兄弟。

    “兄弟你瘦了。”

    “我以为这辈子都再回不来了。”渊建土想哭,鼻子发酸。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大哥为你准备了十几个年轻美人,回去好好洗漱一下享受去吧。”

    渊建土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

    “哥,隋军之强,大出乎我等先前之预料,我觉得我们这一次,只怕会输。”

    渊盖苏文沉默。

    “不说这个,你先回去好好洗个澡吧。我晚上为你举行接风宴,为你接风洗尘。”

    城外。

    麦铁杖的尸体被送回。

    杨广站在铁杖尸体前大声哭泣。

    皇帝的哭声,引得全军一片肃穆。

    “铁杖志坚气勇,平素以功著称,这次陪朕讨伐贼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节高义烈,虽身死而功存,他的誓言至忠至诚,追怀他的平生,让人伤感不已。应赐他特殊荣誉,以表彰他的功德,可追赠光禄大夫之职,追封宿国公,谥号武烈。”

    杨广又下诏,让铁杖长子麦孟才降等袭辽东侯爵位,授银青光禄大夫阶,其弟仲才、季才两个弟弟,都被拜为正议大夫,各授鹰扬郎将之职。又赐钱巨万,为铁杖办丧事,赐丧车,配吹鼓手,让王公以下官员勋贵都为铁杖送行。

    一连几日。

    辽东城下,隋军不攻,高句丽军也不出。

    皇帝与裴世矩、苏威等议事。

    “朕伐高句丽,为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说着又道,“此次渡河一战,可知高句丽人虽处偏远,可却野蛮凶悍。为防各军将领轻兵掩袭孤军战斗以争夺功名邀请赏赐,所以朕以为各军应当分为三道,但凡有军事行动,需三道互相通报,各为支援,不许轻军独进。且不论进止,都需要先奏闻于朕,等侯回复方可行动。”

    杨广是怕各军都看到罗成那般屡建功绩,以为高句丽人真的很弱。而他这一次亲自督战,十万打五万还打的这么惨胜,深知高句丽人并不弱。因此,便又特意想出来这么个命令来。

    苏威、裴世矩、虞世基、裴蕴四人在御前与议,可四人都不懂军事。虽裴世矩现任右五军大将,苏威也兼了个十二卫的大将军之职,可根本不懂这些。

    他们想想,觉得也有道理。

    反正现在负责扫荡辽东的七个军,本来就是分成三路,再把这三路兵马,各分三路,互相支援也挺好。

    至于皇帝说各军行动要先奏报,他们觉得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皇帝御驾就在辽东城下。

    “若高句丽人欲降,应当安抚接纳,不要再纵兵进攻。”

    皇帝又加了一句。

    他认为如果愿降那就受,不要无谓的牺牲伤亡。

    一道道旨意就这样传给诸军。

    在辽东城下休整了十天。

    杨广派人向城中劝降。

    渊盖苏文说要考虑考虑,希望杨广给他十天时间。

    于是杨广还真的就给了他十天时间,十天后,渊盖苏文回复就还没考虑后,杨广又给了他三天时间。

    三天后,渊盖苏文依然不愿意降。

    于是杨广这才下令右五、左七、右七三军展开攻城。

    三军近八万人猛攻一天,双方都死伤惨重。

    渊盖苏文树起白旗,说要投降,然后让隋军停止进攻,说派人来谈投降之事。

    于是杨广下令停止进攻。

    “陛下,渊盖苏文不过是诈降,今日我军猛攻一日,给予守军极大杀伤,几处都看着要守不住了,现在若暂停进攻,则之前一日猛攻白废了。”右七军大将杨义臣直言进谏。

    “陛下,不能让高句丽人有喘息之机,攻城之要,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啊!”工部尚书郑果也大声进谏。

    可杨广却听不进去。

    今天白天攻城,高句丽人伤亡惨重,隋军一样伤亡惨重,一天攻城下来,已经伤亡两三千,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倒下。

    如果高句丽人真降了,那得少伤亡多少人。

    “或许渊盖苏文诈降,但也不能不信,朕给他一个机会。传令,停止攻城,撤退十里休整!”

    杨义臣和郑果等人气的脸都青了,可最后只能无奈遵旨。

    结果渊盖苏文派人来跟皇帝商议投降议了三天,三天后却又翻脸不降了。

    于是恼羞成怒的皇帝下令再次攻城。

第362章 拦路虎

    乌骨江边乌骨城。

    乌骨城下十万兵。

    乌骨江是鸭绿水的一条大支流,可以迟缓凛凛骑兵飞驰。而建立在乌骨江边的乌骨城,看上去酷似一个大大的簸箕,穿过低矮平坦的簸箕底,乌骨城便在山上。

    平坦的路面翘起。

    层层叠叠的石头墙扑面而至,乌骨城既有内城墙又有外城墙,外城和内城之间还有两个瓮城,可各容兵千人。

    宇文述遥望山城,眉头紧皱。

    此城地处辽东东南交通要道,西南交白岩城,东接鸭绿江水路,可直通鸭绿江上游的高句丽腹地纥升骨城、国内城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时也可以顺河抵达鸭绿江,然后过江直抵高句丽王都平壤。

    乌骨城因此规模宏大,全城周长十六里,比起曾经的王都国内城都还要大上许多。

    此城扼住了宇文述兵马前进的道路。

    白日狼烟,夜晚烽火。

    高句丽人防范森严,想要悄然路过是不可能了。

    乌城骨有许多望台,有如一双双眼睛一直注视着山城周边。

    “大将,乌骨山城采用的是石筑,底部用大石块彻,石块打出了尖锐角,互相交插咬合砌成壁心,然后与城墙两面的墙壁石相插,墙壁石也是打制整齐大头小尾的楔形石,尾端与墙内填石交插,固结一起,成一整体石墙。

    城墙砌筑时无需泥浆勾缝,全凭石块插合形成拉力,各个部份的石墙又与整个山体咬合成一体。巧用了山脊,悬崖为壁,依托山体,凹处垒墙,沿山环行,坚固异常。”

    “城墙外部还多筑有马面,马面底部外侧有很大侧角,既加强防御能力,同时也使石筑城墙更为坚固。”

    宇文述哼了一声,“你说这么多,不就是想说这乌骨城坚固无比,易守难攻?”

    “确实如此。”

    那员将领回道,这乌骨城如一个巨大的簸箕形状,其实就是把一座巨大的山谷整个包了进去,城墙就是建在山谷四周的山坡峰顶上,而谷口还建了城门和瓮城,扼守交通要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有其它路绕过去吗?”宇文述问。

    “路肯定有,但得绕很远,我们兵马众多,且携带了大量辎重,有许多车马,若是绕路,只能走大路,这么一来,估计得多绕几倍的路,而且就算绕路,其它路上也一样会有许多山城。”

    宇文述眉头皱的更紧了。

    这样的城池可不好攻。

    巨大无比,可四面险要,就算他有三军人马十万之兵,可也无法展开。尤其是这城墙本就为山石垒就十分坚固,这还修建在山坡上,许多地方直接借了断崖、峭壁,一般攻城器械都难以推进到城墙前。

    “这根本就是一座长城啊。”

    宇文述骂道,这山城跟中原修建在北方的长城,确实很像,修建于崇山峻岭之间,十分险要。只是不同的是,高句丽的山城不是连绵不绝的长段,而是一圈圈的山城。

    但险要却是一样的。

    “乌骨城里有多少守军?”

    宇文述问。

    “据侦察,乌骨城城周十六里,平时常驻万人,如今我大隋征讨,各山城都把人口牲畜撤入城中,所以乌骨城中人口应当很多,兵马或许有所增加,我们预计可能有两到三万人。”

    十万对两三万,数量上完全有优势。

    可只要考虑到这山城的险固,宇文述却并没有什么乐观的,十万兵攻两三万兵马守的乌骨城,他并没多少自信。

    尤其是现在他们距离辽河已经足足四百里了。

    这一路上,宇文述带着左一军以及左二左三,三军共十万人马,一路南下,逢城则过,高句丽人倒也没有敢拦截的。

    这一路深入了四百里,现在卡在这乌骨城下,却是有些进退两难了。

    乌骨城不比其它山城,这里首先很大很坚固,兵马也很足,再一个这座山城不是建在山坡山顶上,而是包了一个山谷,把他们的通道也给拦住了。

    “辽东城情况如何?攻下来没有?”宇文述又问。

    一名军官回道,“先前右五左七右七三军渡河,遇辽东城守军半渡而击,我军奋勇争渡,麦铁杖大将军战死,钱世雄亚将战死,损兵近两万。虽背水一战,也歼敌两万,杀到辽东城下,可高句丽人婴城固守,还几次诈降,获得喘息之机,虽然此后陛下不再相信辽东城诈降,令制作飞楼、云梯、冲车攻城,并地道四面俱进,昼夜不息,可高句丽人反抗十分顽强,如今已经二十余日依然不得拔。”

    “伤亡呢?”宇文述又问。

    “据说,辽东城内高句丽守军伤亡近两万,我军则伤亡倍之。”

    这下宇文述也不知道要如何开口了,皇帝亲自指挥,八万人围攻辽东城,结果打了二十多天了,却死伤近半,依然没破辽东城。

    沉默了一会。

    宇文述缓缓开口道,“传令三军,乌骨城下十里安营立寨,休整待命。”

    一众将校不解。

    “大将,我们距离鸭绿江西岸不过百里路程了。”

    “我说等。”

    “可是,陛下令我等务必于五月底前于鸭绿江西岸与诸军汇合,一起渡河进攻平壤。”

    “我说了先等等。”

    宇文述依然是冰冷的道。

    “大将在担忧什么?”一人问。

    宇文述冷哼一声,“右五左七右七三军,三军十万人马渡河攻打辽东城,费时近一月,到现在折损了六万人马,却依然没攻下辽东城,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后方不稳,攻不下辽东城,那么那七个军就无法继续推进到辽东腹地,更无法为他们提供可靠的支援。

    “可是陛下已经急调御营六军过河,现在御营二十万已经在渡河,正往辽东城下集结。辽东城顽抗多日,但也伤亡四万,城中也是山穷水尽了。”

    可宇文述却不相信辽东城中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只看到了辽东城依然未下,辽东城下大隋三个军实际已经折了两个,就算御营六军过河,一时半会也未必能攻下。

    也许能攻下吧,但他宇文述却不想冒险在这个时候强攻乌骨城。

    等辽东城攻破的捷报传来,他才会考虑攻打乌骨城,否则,他不会硬攻强打乌骨城的。

第363章 李三娘

    新城自罗成率部解围离开后,便又撤下了树起的降旗。

    城头依然是高句丽旗帜飘着。

    自打渊建土率部反攻玄菟城兵败之后,新城地区的守卫力量可谓十分虚弱,而罗成路过一次,又让新城损兵折将不少。更别说,罗成心狠手辣,驱赶上万周边百姓来填壕逼迫新城守军射杀他们,更让他们士气大减。

    此时的新城中,守兵已经不多,唯八千卒,另有百姓大约五万人。虽然其中青壮不少,新城也不缺器械,可毕竟大多原本只是普通的农夫牧民工匠们,缺少训练,不懂战阵。

    所幸的是罗成那个活阎罗只是打了一阵,便收下了降书,带着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粮食牲畜和美人,猖狂得意的离开了。

    杨万春从城中青壮中精选了大约一万青壮,发给器械,日夜教练战阵。

    转一个月过去,新城无战事,日子倒还算安稳,总算又给了他们一点喘息之机。

    李渊和宇文士及几次来城下交谈,让杨万春开城。

    可每次杨万春都说出千万般理由来,总之一句话,他承认他是已经降隋了,但是他还是不放心开城,最后说来说去,就是不打开城门,甚至说要等天子来了后,再出城来亲拜大隋天子。

    言外之意,你李渊宇文士及算老几?

    后方皇帝日夜派人催促,尤其是在辽东城久攻不下的情况下,皇帝更加需要新城这边的好消息。

    宇文士及蹲在新城外不远的隋营里,唉声叹气,旁边坐着唐国公李渊,同样是愁眉不展。

    “该死的罗成,他收下降书,拍拍屁股走了,可却留下这烂摊子给我们了。”

    好脾气的李渊现在都有些出离愤怒了,真是罗成吃肉,他们却在后面擦屁股。罗成收下降书,一封捷报奏上,结果这王八蛋升官发财,直升虎贲郎将,还得了许多黄金绢帛奴隶,可这后尾却要他们来。

    李渊已经被罗成坑了两回了。

    上一次,罗成把玄菟诸城的钱粮牲畜都差不多搜刮一空带走了,留给他的是一个个空空如也的库房,结果皇帝和百官却都还记着罗成打下诸城得到的大量钱粮装备呢,搞到最后,他拿不出东西交差,皇帝没责怪罗成,却责怪起他办事不力来。

    裴蕴更是直接参奏他办事不了,弄的他差点下不来台。

    这次来新城受降,本以为能沾罗成点光,可谁料又是个坑,还是个天坑。

    “唐公,陛下又派人来催了,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若是三天内我们不能接管新城,唯我们是问。”

    “唯我们是问?问什么,罗成说新城降了,你看这新城降了吗,降了吗?”

    宇文士及也很无奈,“唐公啊,谁都知道杨万春是诈降了,可现在麻烦的是皇帝好面子,根本不肯承认之前杨万春是诈降,更不可能去责罚罗成,反正就是自打脸面。现在皇帝不问罗成,就问我们,你说我们能怎么办嘛。”

    李渊比宇文士及更清楚皇帝的品性,这是个极好脸面的人。

    让皇帝承认自己错误,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现在结果嘛,自然这板子还是要落到他们屁股上,除非他们能够在三日内把新城拿下。

    “没其它办法了,只能去找李景和罗艺,新城城虽坚,可兵却少,李罗二将手里七万兵马,真要硬打,三天时间未必拿不下来。”

    “可是罗艺是罗成叔父,李景是罗成叔父,这二人未必肯帮咱们啊。”

    “这不是帮我们,这是帮罗成擦屁股,真要新城打不下,我们到时固然逃不掉责罚,可他罗成也别想着就置身事外。”李渊气恼的道。

    .......

    罗艺面对着十分客气的李渊,只是笑呵呵的打着哈哈。

    最后李渊实在没法了,只得道,“罗成因降新城而升虎贲郎将,可如今新城却依然还在高句丽人手里,这事情若是不能妥善处理好,只怕最后对罗成也不利啊。罗右卫你是罗成之父,他是你的继子,你应当帮他善后的。”

    “新城受降事宜,陛下不是交给唐公了吗?”

    “燕国公说笑了,我不过是来给罗成擦屁股的,可现在这屁股难擦啊,陛下只留给我三天时间,可我手里就那几百人马,能做什么?还得燕国公出马啊!”

    罗艺却摇头,“唐公啊,不是我不帮这个忙,原本攻夺新城也是我左六右六两军的任务,可是之前陛下已经改换军令,令我两军北上攻夺扶余、金山诸城,我们也是有军令在身,耽误不得啊。”

    “不耽误不耽误,新城如今也就五六千人马,还是数败之兵,士气低落,只要燕国公出马,到时定是一战而下。”

    “呵呵。”罗艺却道,“可陛下却没让我去攻打新城。”

    “帮我个忙,我一定记得这个人情。”李渊拉下脸皮道。

    “唐公啊,能帮我一定会帮的,我听说唐公家有个三娘子,打小就十分英武,文武双全不下男儿,今年好像是芳龄二八?”

    李渊脸色变了。

    罗艺却继续道,“我好像还听说三娘还未婚配?”

    “燕国公何意,难道想为我家三娘做媒保婚?”

    “确有此意,其实我之前觉得我家五郎跟你家三娘是极好的一对,可惜五郎已经成亲了。不过我罗家三郎却还未成婚,现在是左五军前厢都将,陛下授封的鹰扬郎将,也是十分骁勇英雄,唐国公不妨考虑一下,若是两人能成,那我们罗李两家,以后可就是亲家了。”

    李渊心里道你罗家算什么,也敢跟我李家攀配,想我唐国公府李家,那可是八柱国家之一,虽说在北周时便不免开始衰弱,在隋初更是势弱,可瘦死的骆驼它也比马大,岂是罗家这样的暴发户能比的?

    三娘是他李渊的三女儿,虽排行老三,却是嫡女,比另两个年长的庶出女儿尊贵的多了。他李渊联姻,非富即贵,要么是关陇名门,要么就是五姓七宗,罗家也配?

    “呵呵,时候不早了,某就不久留唐国公了,送客。”罗艺见李渊不吭声,直接就喊送客了。

    “等一下。”李渊无奈出声。

第364章 结燕唐之好

    听到李渊喊等一下,罗艺脸上又恢复了笑容。

    “唐公?”

    “燕国公,我李渊生有五子六女,其中与正妻窦氏共生四男一女,这三娘打小就被我们宠坏了,所以性子比较奔放。从小就当成了男孩养,因此骑马弓射样样精通,可是说到这女红烹饪却是懂的极少,要不也不会说到了十六都还没许人家。”

    李渊搓了搓手,“我也听闻罗三郎勇烈,号称烈虎,一把陌刀可谓是骁勇无双。你看要不这样,我家大娘二娘都先后嫁人,如今适婚的除了三娘还有四娘,四娘今年十四,跟三娘倒是完全相反,虽说是庶出,可从小学习琴棋书画,工于女工烹饪,性格也温柔贤淑,是个挺好的女子。若是罗家不弃,我愿意把四娘许给罗三娘,以成两家秦晋之好。”

    李渊也是下了血本了,原本他心里是一万个瞧不起罗家的,哪怕如今罗艺封为燕国公,还升了右卫将军,可李渊依然瞧不上他。

    但现在也实在没办法。

    之前他嫁给太原王家家主的妹妹,有一个女儿送到宫中给皇帝做婕妤,比较得杨广的宠幸,经常能知道些皇帝的最新情况。她之前悄悄派人送来一个口信给他,说皇帝对他已经是万分不满,这次若是再不能进入新城,皇帝就要罢他的职,贬他的爵。

    他这个唐国公爵位,可是七岁就袭的爵,李渊可不想被贬,他还想着将来再传给长子建成呢。

    李渊六女,但长大的就四个,大女下嫁冯少师,二女下嫁窦诞,三女虽还未婚,但其实已经是选定了柴绍,柴绍将门出身,他祖父是北周骠骑大将军,爵封冠军县公。他父亲曾为隋太子右卫率,爵封巨鹿郡公。

    柴绍虽年轻,可在勋戚子弟中十分有骁勇且有才名,年纪轻轻便已经是太子千牛备身,前途无量。

    四女儿虽才十四,可李渊也已经在为她物色女婿人选,他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人选,分别是长孙家的长孙孝政和段家的段纶。

    长孙氏是北魏皇族,就算到了如今,也算是老牌贵族勋戚。而段纶的父亲段文振,不但是将门,也还是皇帝极重用的兵部尚书。

    只是如今段文振刚死,所以李渊本来已经决定把四女许给长孙家。

    谁料这个时候罗艺横插一脚。

    罗艺却并不怎么买这个账。

    不管李渊说的如何好听,可嫡庶之别还是很大的。

    尤其是那些豪门贵族之家,嫡庶之别,天地之差。十个庶女拍马都顶不上一个嫡女,李三娘就算再不会女工,可只要不是太丑或太放荡太傻这些,那么再贤惠的李四娘也顶不上李三娘的。

    “唐公,这岂有三娘未婚,却要先嫁四娘的道理。”

    李渊满了,这不是得寸进尺吗,他愿意把四娘嫁给罗家,那都是思量许久之后的事情。

    “燕国公啊,你们三郎未婚,可四郎五郎不都是先成了婚嘛,这有什么。”

    “可我倒觉得三娘跟三郎挺配的。”

    “不妥。”李渊终还是拒绝了。

    罗艺呵呵一笑,也没恼,只是端起茶杯,“送唐国公。”

    李渊起身,甩袖离开。

    出了南苏城,李渊直接去了苍岩城。

    城主府里,李渊把跟罗艺说过的话又稍改换了下对李景说了一遍,希望李景出兵攻夺新城,为罗成擦屁股。

    可李景虽然一直笑呵呵的,但这事情却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不瞒唐公,我明日就要拔营起程,即将前去攻打金山城,陛下给我下了命令,让我限期拿下金山城,实在是没空啊。”

    “滑国公,请帮下忙,新城只几千兵马而已,你一战定能下。”

    可李景依然拒绝,“抱歉,军令如山,军情如火,我也没办法。”

    最后李景亲自把李渊送出城。

    再次回到新城城下,李渊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了。

    他骑马来到新城城下,让随从向城上喊话,要求杨万春出城来见。

    可杨万春却只是派了个小兵回应,说愿请唐国公入城一见。

    而且高句丽人并不开城迎李渊进城,却是放了个竹筐下来,要吊他入城。

    看着那个小小的竹筐,李渊如此肯去?

    于是便又还是骑虎难下,进退不得。

    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时间又过了一天,离皇帝的限期只有两天。

    李渊没办法了,第二天,只得又备了许多礼物再次前去找罗艺。可是这次却吃了个闭门羹,罗艺手下回复说他已经出城去了。

    说是右六军奉皇帝旨意,兵分三路,要分道北上扫荡扶余周边外围诸堡。

    李渊只得又骑马去追,好不容易才追上罗艺。

    见面后,李渊不敢再拿捏。

    “燕国公,若是罗三郎愿意与我家四娘联姻,我愿意拿出一千亩田,一百万钱做为陪嫁。”李渊直接开口。

    罗艺呵呵。

    “若是唐国公愿意将三娘子下嫁我家三郎,那们我罗家也愿意拿出一千亩田,一百万钱做为娉礼。”

    又僵住了。

    “非要三娘?”

    “也不是说非要三娘,若是唐国公实在是太爱三娘子,不愿意他这么早嫁人,那不如咱们换一下。唐国公把四娘子许给我家五郎,如何?”

    “罗成?”

    “就是他,当今陛下最欣赏的年轻骁将,不满二十就已经爵封襄侯,还是虎贲将军,将来我一走,这燕国公爵位自然也还是他的。”

    “可罗成已经娶妻!”

    “是啊,可男人嘛,尤其是有本事的男人,三妻四妾总是寻常的。”

    虽说北周皇帝曾经立过五个皇后,可在民间,却没有哪个能重婚娶妻,三妻四妾那不过是说说而已。

    就算如李渊这样的顶级勋戚,也不过是一妻多妾。

    “你让我家四娘给罗成做妾?”李渊声音提高了几度,已经带着极为不满。

    “你家四娘毕竟是庶出,就算给五郎做妾,那也是贵妾,到了家中,地位也是很高的。”罗艺呵呵道。

    “罗艺,你莫开玩笑?”

    “没开玩笑,要么,三娘子嫁给三郎,要么四娘子给五郎做妾,除此外,我觉得其它的都不好。”罗艺直接放话。

    “当然,我罗艺不是那种强求的人,一切全看唐公意思,若是唐公无此意,那么自然不用再提。”

    三女儿嫁给罗嗣业为妻,还是四女儿给罗成做妾?李渊陷入沉思!

第365章 赐剑

    号角呜咽。

    暮色下,隋军再次如潮水般的从辽东城下撤退。

    城下,伏尸一地。

    皇帝杨广眉头紧皱,神色里有不耐烦。

    “新城可开城而降?”皇帝喝问。

    接任兵部尚书的裴世矩低声答道,“还未有消息,杨万春迟迟不肯开城出降,只怕是根本不会降了。”

    “李渊呢,这个婆婆面究竟在搞什么,为什么一个月的时间了,他都没能进入新城,不是说新城只有五千守军了吗?”

    裴世矩帮李渊辩解了一句,“李卫尉身边只三百人。”

    “他还要多少人,要千军万马吗?无能,废物,传旨,罢去李渊卫尉寺卿之职,转殿内少监,告诉李渊,朕再给他三天时间,若是三天后他依然不能进新城,那他就永远不要回来见朕了。”

    “陛下,如今杨万春摆明是不肯降了,不如调罗艺李景先回头攻打新城?”

    “朕已经派李景北上攻打金山城,派罗成去打白岩城,现在再让他们回攻新城,岂不是朝令夕改?”

    “可是若不派大将,光凭李渊一张嘴,根本不可能夺下新城啊。”

    “派郭衍率御营两军去打新城。”杨广想了想,便道。虽然辽东城久攻不下,可御营六军全围在辽东城下,却也并不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倒不如分兵去打新城。

    “九军进展如何?”

    杨广又问。

    裴世矩知道现在皇帝心情烦躁,于是连忙先说了个好消息。

    “陛下,九军那边,左五军由罗成率领,目前一路东进数百里,已经抵达了纥升骨城下。罗成至城下,派人向城上挑战,高句丽人高挂免战牌,婴城自守不出战。罗成便派人四处扫荡周边,俘得高句丽人口数千,将他们在城下斩首,高句丽人怒而出城来攻,罗成纵兵大战,一战歼敌千余,差点趁机夺下纥升骨城,经此战后,高句丽人再不敢战,于是紧闭城门。”

    “罗成在城下骂战三日,然后大摇大摆率全军从城下经过,如今罗成回报,他部已经抵达国内城下,国内城守军因纥升骨城之败,虽城中兵马万余,可却不敢出城一战,罗成骂战三天后,继续往东南而行,目前已经抵达鸭绿江边。”

    听到这个消息,皇帝果然精神大振。

    “果然还是罗成最为骁勇,最让朕欣慰。可惜纥升骨和国内城的高句丽贼都太懦弱,否则出城而战,定能让罗成趁机夺得城池,可惜可惜。”

    皇帝兴奋的手舞足蹈,这段时间的辽东攻城战,打的他是心疲力尽,本来拉着各番尊长们前来观战,是为了让他们看到大隋的强悍战力,结果却让他们看到隋军精锐于辽东城下损兵折将,顿兵城下而无寸功。

    “宇文述呢,于仲文呢,他们到哪了?”

    “罗成都到鸭绿江边了,他们怎么还没到,论理他们的路线比罗成还要近不少。”

    裴世矩告诉皇帝,宇文述所率三军现在顿兵于乌骨城下,而于仲文率三军在石城下,另有两军则被阻于白沙城,距离鸭绿江都不过二三百里,可已经多日未能前进一寸了。

    皇帝脸色由晴转阴。

    “马上就到五月底了,他们还在等什么?就算前面有刀山火海,也得给朕趟过去,罗成都已经到了集合点,他们为什么就过不去?”

    苏威在下面道,“估计诸将是见辽东、新城、安市、卑沙诸城未下,所以担心后路不稳,于是迟缓不前。”

    “朕之前的旨意已经说的明明白白,趁五月底鸭绿江水浅之时,九军一起渡过江去,直攻平壤。现在都马上到月底了,他们却停在一二百里开外,他们是想抗旨吗?”

    “给朕传令宇文述、于仲文等,让他们必须立即赶到鸭绿江,六月初一以前,未到鸭绿江畔之军,大将就地免职,押回辽东交由朕处置,由亚将接任。”

    皇帝发起火来,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海路那边消息如何?”

    “回陛下,东莱郡海军大营来护儿大将回报,船队即将启程,第一批由四万水手船工护送三军十万人马浮海东渡,船队将沿庙岛群岛横过渤海,抵达辽东半岛,然后再沿辽东海岸继续航行,最后抵达贝水江口,由江口率舰队直抵平壤附近,安营等候九军汇合,一起攻打平壤城。”

    “多久能到?”

    “大约六月下旬能抵达贝水江口。”

    “这么说来,来护儿的第一批海军,再过半个多月就能抵达平壤城下了?宇文述他们现在却还没到鸭绿江口,王八蛋。”

    这个时候,杨广甚至恨不得直接派人把宇文述罢免了。

    “派人拿朕的剑前去给宇文述、于仲文,再犹豫不前,直接赐死。”

    “这两个浑蛋,早知道朕当初就应当让罗成统领九军。”

    “陛下,可万万使不得,罗成不论是年纪还是资历、威望,都不足以统领九军,若以他为帅,必出大乱。”裴世矩连忙劝阻。

    不说九军之帅,就是现在担任左五军大将,都已经不知道让多少人不满了。

    为了表示自己拿下辽东城的决心,杨广下令在辽东城附近修筑一座城池,名为六合城,是为皇帝的临时行宫所在,随驾百姓皆随他在此城中,皇帝亲自指挥攻城之战,每日将领们的攻城都要向皇帝请示汇报。

    为了能够早日成功,杨广在辽东城下只留了十万人马继续围攻,然后又派出数万人马四出扫荡附近的堡垒山城,以期先剪掉辽东城的羽翼。

    皇帝旨意传到宇文述诸将军中。

    “大将,现在怎么办?”

    宇文述也十分头疼,他本来想等辽东城拿下再走。或者辽东城一直拿不下,则皇帝到时或许就会改变旨意,让他们回去。

    可谁想,结果却等来这么一个旨意。

    “他娘的,就他罗成能,既然这么有本事,那他罗成怎么不单独率着左五军直接打到平壤城下去?”

    骂归骂,骂完了之后,宇文述面对皇帝送来的御剑,还是只得下达命令,拔营出兵,杀到鸭绿江边去。

    “乌骨城坚,我们绕过去。”宇文述最后加了一句。

第366章 十万伏兵

    罗成带着大票将校们走在鸭绿江边。

    看看涛涛鸭绿江水,罗成心神起伏,鸭绿江啊,对左五军的许多将士们来说,这条江一点也不稀奇。虽然江水清澈,有许多湍流险滩,可又如何?这就跟他们一路过来跨越过的许多河流一样嘛,平平无奇。

    可对来自后世的罗成来说,这条江还是有很复杂的意义的。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历史上,隋唐两世数位君王无数名将才最终平灭了高句丽,灭了百济,可最后没几年,这数千里土地,却被新罗窃取了。而那时的大唐却因为忙于应付北边的铁勒、西北的吐蕃入侵,而被迫放弃了这片辛苦打下的土地。

    可以说,这或许是唐王朝犯下的最大一个错误了,让后世华夏为此买了单,此后千余年,华夏再没有能把半岛纳入华夏了。

    再后来,明王朝跨过鸭绿江,援朝抗倭。新中国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虽半岛做为中原藩属千年,却失去了成为华夏一部份的机会。

    现在,他罗成饮马鸭绿江畔。

    鸭绿江不算窄,但不算深,此时并非雨季,所以江大半都是石滩浅水。

    不少左五军的将士们正赶着牛羊在江边放牧洗涮,还有一些士卒正在江上放排。

    从上游砍下树木,扎成木排,顺江而下,然后在选中的地点靠滩,由随军的辎重车兵们负责把这些树木砍伐削砍,做成桥板木船,以供搭建浮桥过江。

    江水虽浅,可毕竟左五军家大业大,带了许多辎重器械,还有不少的战车。

    “这辽东苦寒,哪都荒凉,但不得不说,这里的山好水好,这山里的鸟兽,这水里的鱼,都份外的鲜美。”

    魏征叹道。

    老四在旁边接嘴,“这里的蛮女也都挺漂亮的,一个个的极苗条,有种骨感美。”

    “你懂什么叫美?”老三反驳,“都是些大饼子脸,有什么好看的?”

    “你懂美?领兵在外,时间一长,看着老母猪,都觉得眉清目秀的,前不久,不就有个狗日的契丹骑兵,居然摸到辎重营,把一头母羊给日了,好家伙,真不要脸。现在弄的我吃羊肉,都有心理阴影了。”

    罗成在旁边听的很无语,老四也没说谎,确实有这种奇葩的事情发生,而且据查,根本不止一件。

    当兵三年,老母猪都赛貂蝉。

    中原带来的兵还好些,可那些契丹、突厥、室韦兵里,就有些很吓人了。那些男的跟男的偷偷好的,就算了。

    可有些家伙,居然不要脸的搞起了人兽恋。

    甚至猥亵、强奸母羊的。

    太不要脸了。

    “要我说,咱们在这大敌后,确实挺辛苦的。要不还是搞个妓营吧,好歹也慰劳慰劳下将士们,要不然,经常出这种事情,以后还让不让人吃羊肉了?”杜伏威提议。

    罗成也知道妓营这东西,其实早已有之。

    秦汉时代就存在了,现在也一直都有,可是他心里总还有点障碍,觉得打仗归打仗,可是你打仗要是掳掠妇人过来做军妓,那就有点太那啥没人道主义了。

    这就好比罗成养狗,可也吃狗肉,但他肯定对自己养的狗下不了口,更不会去做虐杀狗的变态事情。

    “是啊,弟兄们憋的挺辛苦的。”

    一群将领们发言都很积极踊跃,都一致赞成弄个妓营。

    弄到最后,罗成便成了那唯一的少数派了。

    “我可以答应你们弄一个妓营,但要约法三章。首先,不得掳掠女童为妓,其次,要善待她们,不得虐待伤害她们,其三,要给钱。”

    “啥?还要给钱?”老四疑惑。

    “对啊,这些人是咱们抓来的,为何还要给钱?”

    罗成冷着脸,“我不管你们那么多,总之,这些可怜的女人,我会专门成立一个女营,派专人看护管理,派给他们大夫定期检查身体,在她们来例假的时候,可以休息。平时,也五天一休,每天每人接待不超过十人。你们过去寻找抚慰,得温柔,不得野蛮粗鲁,更不得有身体伤害,精神侮辱,另外,每次要给钱,一次一人,一次收一百钱。其中一半为女营的管理费,用做医药等开销,另一半归那些女人所有。每个女人,如果能上交十贯钱,则可赎回自由,任其离去。”

    老四等人觉得罗成很莫名其妙,居然还给她们制定出这样的保护条例来,居然还给钱。

    一次还收这么多钱,一百钱啊,太贵了。

    “嫌贵,那就不要去。”罗成脸色不豫道。

    大家只得小声嘀咕,也不知道罗成今天哪根筋搭错了,不过嘀咕虽嘀咕,但在左五军,却没有人敢于挑战罗成的威严,他们很清楚,罗成是说到做到的人。

    “十六岁以下的,不得带回女营,年满三十的,也不要。还有一个,既然有了女营,那么以后还要重申不得奸淫的条例,违者严惩。”

    抛下那些兴奋的家伙,罗成回到军帐。

    “侯莫陈长史,魏司马,你们说为何我们自纥升骨城下一战之后,一路如此顺畅了呢,再没有遇到一个高句丽兵敢拦截我们,就算如今我们到了这鸭绿江边,这已经算是平壤北边最重要的门户了,依然还没有遇到高句丽人来战,为何?”

    “这不是好事吗?高句丽人被大将吓倒了。”侯莫陈笑道。

    罗成摇头,“说真的,不开玩笑。”

    侯莫陈收起笑容,“最大的可能,就是高句丽人在跟我们玩阴谋诡计,而我若预料的不差,这最大的诡计莫过于诱敌深入,然后伏击。”

    “我也是这么觉得,我觉得国内、乌骨、都丸、纥升骨等辽东腹心的诸城,其实早就空虚了,但他们的兵马绝不是调去了辽河一线,辽河一线一直就有十五万重兵云集。而据朝廷多年的侦察得知,高句丽是起码有三十万兵马的,所以说,除去辽河一线的十五万人马没动,高句丽腹心应当还有十五万人的,但是现在我们一路过来,却瞧不到几个人,所以最大可能是高句丽人起码集结了一支十万人的重兵集团,正不知道藏在哪里等着我们呢。”

    罗成很赞同魏征两人的话,“最大的可能,这十万大军就在平壤附近。”

第367章 减负藏粮

    夜幕降临。

    山脚下,一顶顶营帐立起来。

    辽东山区的夜晚虽然比较凉爽,可因为绕路,每天在群山里兜兜转转数十里,还要携带着大量粮草,一到营地,每个人都累的要死。

    白天身上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上早就是又沾又酸。

    “实在是不行了,明天还要背着这么多东西,谁受的了。”

    营帐里,一名府兵报怨道。

    从怀远出发的时候,他们携带了大量粮草辎重,每人差不多是三石粮食,再加上数十斤的装备,凑足了百日的粮草军需。一开始还好,毕竟还有驮马骡车。可是自从宇文述大将决定绕过乌骨城后,他们原本离鸭绿江边只百余里,现在这一绕,却得绕上四百里,最要命的是,由于地理不熟。

    经常绕了半天,又发现绕错了,或者前面塌方堵路河水暴涨堵路而又不得不再次绕路。

    实际上,路越绕越远。

    而路越绕越难行,最后马车骡车都难以再携带,仅靠马驮人背。

    一人一马,要背三石粮食,以及数十斤的装备。

    别说人吃不消,马都吃不消。

    好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别说废话了,赶紧埋吧,别让巡营的发现了。”

    一名府兵说道。

    于是大家也不再报怨,都开始在营帐里偷偷挖起坑来。

    他们挖坑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偷偷的把携带的粮食埋起来一点。

    每天宿营的时候,他们都会埋掉一点粮食。

    一天埋掉一点,便能减轻一点负担。

    至于说这是他们百日之粮,将来万一没粮了怎么办,大家没空却考虑那么多。再携带这么多负重绕下去,人还没到鸭绿江,他们就要累死了,更别说打到平壤城下去。

    再说了,到了鸭绿江离平壤也就不远了。

    到时六十万海陆大军集结于平壤城下,高句丽再顽强也挡不住啊,等攻下平壤城,还怕缺粮吗?就算一时攻不下,不也还有海路水师那有粮食嘛。

    天亮。

    兵马再次拔营起程。

    士兵们肩上和马背上的粮袋都轻了不少,可惜宇文述却根本没有发现。

    或许这个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将也发现了这些情况,只是他没有点破罢了。因为距离皇帝限定到达鸭绿江的日子越来越近,可他们却离鸭绿江还很远。

    宇文述必须加快速度行军,才有可能在限期前赶到江边。

    于仲文等其余几军的情况,跟宇文述这边差不多,面对坚城,他们都没有选择破城而过,而是选择了绕远路。

    绕路导致时间不够,于是只能增快速度,多赶路,士兵们越发疲惫,且绕的路难行,辎重车过不了,于是士兵们负担加重,最后各军各营都出现了悄悄埋粮食的情况。

    将领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求能早点到达鸭绿江边。

    鸭绿江边。

    罗成的左五军已经架起了几座浮桥,嗣业和赵贵,甚至已经在江对岸立起了两座大营,一万兵马已经进驻江对岸。

    罗成在等着其余八军的到来。

    他已经等了有十几天了,每天很轻松,没有高句丽人来打扰他,这附近也没有高句丽人可让他打扰,他好像来到了一片世外之地。

    每天钓钓鱼打打猎,搞搞野炊。

    左五军很悠闲,每天训练训练,然后去渔猎,晚上再搞搞篝火晚会。

    不愁吃,不愁喝,又没有敌人,天气虽热,可白天在树林乘凉,傍晚在鸭绿江里游泳。

    原本许多不会游泳的将士,最近在这江里练了十几天,居然都被练出了不错的游泳本事。不少士兵不止一次喊叫着要直接杀到平壤城下去。

    只是罗成依然在耐心等待着。

    赵贵也多次派出他斥候轻骑前出打探,最远都抵达了萨水,距离平壤不过百里,可一直没有发现高句丽大军的痕迹。

    不过罗成坚信,高句丽肯定有一支大军在平壤附近。

    这个坚信并不如魏征他们只是猜测,而是根据历史推算。历史上宇文述九军大败,可不就是在萨水。

    能大败九军三十万人马的高句丽军,肯定不会少于十万人。

    罗成试图找出这十万大军,可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

    斥候轻骑最远也只敢距离平壤百里,便不敢再往前了。

    毕竟,他们也没嚣张狂妄到直接冲到人家都城之下。

    罗成现在所在位置,距离平壤,还有五百里。

    一天行百里,需要五天,若一天行五十里,需要十天。

    王子明拿着一封信过来,“南苏城燕国公的信。”把信交给罗成,他在旁边道,“只等八军一到,咱们一路平推过去,过江后到平壤,一路上也就没有什么紧要的名山大川了,三十万大军啊,咱们杀过去,谁能挡的住?而到了平壤城下,还有海路三十万大军呢,这六十万大军攻一座城,天啊,淹都能把平壤淹没,还不是马到功成的事情。”说着,他在那里计算着回家的日子,等八军十天,再杀到平壤城下也算十天,然后破平壤城再算十天,善后再十天,那么四十天后就差不多可以回家了。

    “现在是六月,四十天后才七月初呢,我们路上再走两个月,到家的时候不到十月,天气还好,还能赶上秋收呢。”

    “去年正月出来的,今年秋回,这一出来都快两年了,也不知道家里那几个小兔崽子有没有好好听你姐的话呢。”

    罗成拆信仔细观看,信上罗艺写了不少东西。首先就是皇帝攻辽东城,猛攻难下,死伤惨重,辽东城下先后伤亡了八万余兵马,本来之前有几次是有机会攻下的,可高句丽关键时候就说投降,然后皇帝还真信了,便让停止进攻,结果等高句丽人喘息好了,便又继续反抗,如此反反复复,攻城将士们早就没有了半点士气。

    他还告诉罗成,罗李两家结亲了。

    唐国公李渊跟他谈好了,李三娘许给罗嗣业,而李渊还把庶出的李四娘许给罗成为妾。

    “这是搞什么名堂?”

    罗成摇头叹道,也不知道李渊怎么就跟罗艺谈好了这么离奇的两件婚事。

    “哦,李渊免去卫尉寺卿之职,转任殿内少监了啊。”

    “啊,罗艺原来是答应帮李渊攻打新城,可刚攻打了两天,皇帝派了郭衍率御营两军来攻打新城,罗艺便去打白岩城,李渊则回六合城任殿内少监了。那这婚事居然还有效?”

    “李渊什么时候居然这么好说话了,贵族的傲气呢,他们八柱国家的荣耀呢?”

    “什么八柱国家的荣耀?”二姐夫王子明问。

    罗成扬了扬手中信,“罗艺自作主张,帮嗣业定了门亲事,对方是唐国公府的三娘子,嫡女。”

    “好事啊!”王子明惊喜道,“唐国公府可是八柱国家啊。”

    “所以说八柱国家的荣耀嘛,罗艺还帮我也定了门亲呢,唐国公府庶出的四娘子,许给我为妾。这不扯淡嘛。”

    “这天大的好事啊,还有什么好不高兴的,马上回信去感谢燕国公啊,你要不好意思写,我来替你写。”

    罗成看着王子明那兴奋的样子,好像是他娶到了八柱国家唐国公府的嫡女千金一样。

    “李渊最近运气不太好啊,估计是有点火烧屁股的感觉,所以连八柱国家的脸面也不要了,居然要跟我们罗家这种暴发户人家结亲,还一结结俩。”

第368章 新贵

    李渊最终还是没能攻下新城。

    带着皇帝贬降的旨意,李渊回到了辽东城下。

    距离辽东城不远,是太府卿设计修建的六合城。六合城有两重,外围一重为土墙,围十里长,内一层则是板城。

    城方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二尺,以木为之,方六尺,外面一方有板,离合为之,涂以青色,垒六板为城,六三丈六尺,加上六尺高女墙,因此有四丈二高。开南北两门,又于城四角起两座敌楼,门观、门楼槛皆丹青绮画。

    这其实是一座机关巧妙可以移动的轮宫,整座轮城下面还有许多巨轮,马拉人推便可移动。当年杨广出塞巡视长城时,便筑了一座。

    李渊到了六合城,先去轮宫拜见皇帝。

    结果足足候了四个时辰,最终也没见到皇帝,还是外甥女王氏派人过来告诉他,现在皇帝很生他的气。

    坐了四时辰的冷板凳,连口热茶水也没喝上,李渊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之炎热。出来,六合外城中,遇到不少随驾官员,结果都远远的避让,装做没有看到他。

    气的李渊脸色越发的铁青。

    最后李渊好不容易才找着皇帝给他安排的一处院子,本来皇帝给随驾百官皆安排有院子,还派有民夫使役,苏威等宠臣的院子极大,家具器物应有俱有。可是李渊找着自己的院子,却发现是在远远一角,而且院子极简陋,除了几样最基本的家具,里面啥都没有。

    看的出来,他接下来的日子估计不会好过。

    殿内少监,是殿内省的副长官,虽然殿内省也称省,可比起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来,那就只能算是边缘的机构,不过是皇帝的侍奉机构,说白了就是打杂的,跟卫尉寺卿相比,远远不如。

    “伴君如伴虎啊。”

    屋里,李渊坐在那张粗糙的原木新制榻上,不由得感叹。

    “父亲,这一切都是罗成那小贼害的,若不是他,爹也不会接连受陛下责怪。现在爹都贬成殿内少监了,咱们已经没必要再搭理那小贼了。”

    李建成看着坐榻上的父亲,似乎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加的多了。

    李渊扭头看着自己的长子,断臂还没好全,依然吊着膀子。长子长的很高大,可是越看李渊越皱眉,他觉得儿子跟罗成相比,还是太稚嫩了,之前他对这个长子很满意的,可是现在才发现,儿子还有太多的不成熟之处。

    “大郎啊,你也知道这世上锦上添花的多,可雪中送炭的少。尤其,世上还偏偏有许多落井下石之人,爹本来就不受皇帝待见,这次在宫里坐了四个时辰的冷板凳,只怕明天,便会传遍整个辽东城下,到时谁都知道皇帝恼我了。”

    李渊很喜欢建成,喜欢他的成熟大气。

    但现在,他不得不提醒这位世子,李家的地位并不稳固。虽说他们家是八柱国家,听起来很响亮。可自家事自家清楚,其实他祖父死的早,他爹也死的早,所以导致李家其实衰败的很快。

    当年杨坚为何能够篡夺北周皇位?

    皆因在北周后期,八柱国家中好几家其实都已经不行了,相反,本来只是十二大将军的杨忠杨坚家族,却一直幸运的躲过了王朝数次严重的内斗,实力不降反增。

    尤其杨坚娶了独孤信的女儿,当独孤信内斗失败,独孤家族的势力其实大多被杨坚给继承了,比如开国宰相高颍便曾是独孤信的家将。

    李家的失势缘由李虎死的早,李渊的父亲又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还又死的早。

    所以等到北周末年,其实八柱国家里真正掌握有实力的只剩下了李弼家族、李穆家族、于谨家族而已,而曾只是十二大将军的杨坚家族却成功的成为实力最强者。

    最终,杨坚得到了较多人的支持,而取代了北周宇文氏。

    李家跟大多数贵族一样,做了墙头草,因为跟杨家也算有亲,而家族又没有多少权力,所以在新朝还保留了爵位,看上去还不错,可实际上却是远离了政治的中心。

    直到他李渊成年,努力的这么些年,家族才算是重振了点声势,但距离朝堂顶级门阀依然还是有很大差距。

    现在,皇帝对他的恼怒,无疑是对这些年来一直处于重新上升阶段的李家一次重击。

    李家既是八柱国家,也曾是关陇集团的核心。

    可是八柱国家的权力不是一直不变的,关陇贵族内部一样斗争激烈,多少家族倒下,多少家族破败,又有多少家族新兴而起。

    李渊自顾自的继续道,“咱们家族虽然也是关陇名门,可那都是过去的荣耀了。虽然你曾祖父子女众多,开枝散叶,但到现在,也没有出一个像样了得的人来,各家还是为父的职位稍高些。”

    “相比起来,罗家当年虽然只是杨家的一马前卒亲兵,但他们本来就是杨家的心腹,这罗艺脾气差人缘不好,但能打能冲本事强,现在偏偏又有了罗成这样更猛的继子。罗艺如今是燕国公,右六军大将,罗成是襄阳侯,左五军大将,一门两大将,一公一侯,这等荣耀,十足新贵,放眼满朝,如此得宠的可不多了。”

    自从皇帝改勋官阶官,改爵位后,过去的老贵族们可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压。

    一门七八个十几个爵位的家族已经很少了,许多过去曾是郡公县公的,如今好多都只是个侯,许多曾经侯和侯以下的,甚至连爵位都没保住。

    而偏偏罗艺原来只是个郡公,却升到了国公,罗成一年轻人,却也能授侯爵。

    “这次征辽,除了罗成罗艺打了几个大胜仗,其余各军进展都不太好,皇帝亲自指挥攻辽东城,都折兵损将,更别说其它诸将。可以说,此次征辽后,罗家肯定还能更进一步。想当初麦铁杖三十五岁封国公,来护儿三十六岁封国公,而这罗成,极可能二十岁就要封国公了,本朝又新贵家族诞生。”

    李建成仍然很不服气,“那又如何,就算麦铁杖来护儿等早封国公,可我们李家也没拍过他们马屁。”

    “不同的。”李渊感叹着道。

    “父亲难道还真要把三妹四妹嫁给罗家?”

    李渊点头。

第369章 拿下罗成

    “我已经去信家里,让世民送你三妹和四妹来辽东,顺便把三郎四郎一起带来。”李渊轻轻敲打着榻床。

    “世民今年十五岁了,眼疾也已经好了,是时候让他出来见识一下世面。元吉今年也十四,整天在家胡闹,倒不如送来辽东吃点苦头。倒是玄霸,都十二岁了,可身子骨一向不好,可我又不放心他一人在家,便让他也一起来。”

    李建成依然是很坚决的反对这桩亲事。

    可李渊告诉儿子,联姻是一种最好的权力交换方式。就算心有不满,也得习惯并接受。当年他父亲娶的便是柱国独孤信的女儿,而他娶的也是窦氏女,他妹妹嫁给了太原王氏,他还给建成定了荥阳郑氏女。

    “二郎今年十五了,原本我还想着看能不能为他求尚公主,可是现在看来公主是尚不到了,长孙家倒是有个不错的姑娘,或许应当去找人向其舅父高士廉提亲。”

    李家这些年若不是靠着联姻,也撑不到如今。而现在李家想撑下去,必须得继续靠联姻。

    “大郎你记住,世家门阀子弟的婚姻,必须为家族利益考虑。我们身为世家门阀子弟,打出生就享受着家族带给我们的好处,享受着各种高人一等的待遇,那么每个人成年后也都得为家族利益出力。”

    李渊起身,“我去殿内省看看,你好好思虑下为父刚才的这番话,还有,爹不反对你跟宇文化及继续走在一起,但以后你不得再跟罗成做对,记住,过不了多久,罗成就会是你的妹夫,到时跟我们是亲戚,你应当想办法让罗成成为你的助力,而不是你的敌人。”

    罗成在鸭绿江边又等了半个月,这才等到了其它八路兵马陆续到来。

    最先到的反而是本来距离较远的于仲文三军,本来距离最近的宇文述三军,却赶到了最后,其它两军都到了,他们才珊珊来迟。

    等宇文述兵马赶到,都已经是六月十二。

    距离皇帝定下的过江日期过了十二天。

    九军汇集,鸭绿江边驻满军队。

    好在罗成早有准备,让辎重团提前为他们准备了营地。

    “这些家伙怎么这么狼狈?”罗成带着兄弟伙一起去宇文述的大营参加九军军议。

    九军各有大将,但皇帝指派了宇文述与于仲文协统九军,宇文述负责左路五军,于仲文负责右路四军,一些重要的事情,则两员大将一起协商解决。

    于仲文便是八柱国家之一的于谨的孙子,他父亲曾袭爵燕国公,到他这一代时,降等袭爵为郡公,然后改爵后,只得了个延寿侯爵位。

    不过于家三朝重臣,特别是隋朝开国时,于家的表态支持至关重要,所以在隋朝时,于谨封国公,他九个儿子,两个国公四个郡公三个县公,满门公爵,可谓荣耀无比。

    但到了如今,于家也算是没落了一些。

    虽然于家子弟众多,于谨九个儿子,每个儿子都生了七八个,如于仲文父亲生了九个,还有一个叔父生了十三个,加起来,于仲文这辈从兄弟一百多个。只是人虽多,但大都出息不大。

    当年于家拥有燕国公、齐国公等十个公爵爵位,但现在却只有于仲于一个侯爵而已。

    可不管怎么说,于仲文毕竟是八柱国家于家的嫡孙,自身本事也挺强,所以也还是在朝任大将军,这次出任一军大将,同时也以其资历威望担任了右四军的统帅。

    不过罗成是左五军的,属于宇文述麾下。

    这次便是在宇文述军中议事,兄弟伙一路过来,看到宇文述的左一军士卒,大多十分疲惫瘦弱。

    “怎么看着还有点面带饥色?”

    嗣业也疑惑不解。

    “不是出来时都带了百日之粮吗,这才六月中,出兵不过一个半月不到,他们怎么就把百日之粮用尽了?”

    罗成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吃肯定是吃不完的,一人三石粮,四十来天怎么可能就吃完了,估计是扔掉了。”

    “扔掉?他们怎么这么大胆,不要命了,这深入敌境,可没有补给的。扔掉粮食,岂不就是不要命了?”

    谁都知道军粮的重要性,宇文述不可能不知道。

    “鬼知道他们怎么想的。”罗成摇头。

    一路来到左一军中军大帐。

    九军诸将齐至。

    “左五军大将襄阳侯罗成到!”

    “左五军亚将宋老生到!”

    随着卫兵高喊,罗成一众顶盔贯甲,精神抖擞的入帐。

    “罗成率左五军将校参见宇文大将军,参军于大将军!”

    宇文述只是哼了一声,而于仲文则起身,亲自来到帐口迎接。

    “早听闻罗大将年少而骁勇,入辽以来捷报无数,今日终于得见真人了,年轻,真是太年轻了。”于仲文挽起罗成的手往里走,“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等众人落坐。

    宇文述开口第一句话便是直接问罗成,“左五军现在军中粮草几何?”

    “我军粮草尚充沛。”罗成答道。

    宇文述一听,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如此甚好,现在诸军都粮草不足,罗成你马上拿出一半粮草来分给诸军,以解决眼前难关。”

    罗成哈哈一笑。

    “宇文大将军,罗成有一事不解,诸军五月初自怀远镇出发,出发之时,朝廷拔给了武器辎重以及百日之粮,到现在才过去一个半月时间不到,怎么却说无粮呢?应当还有一半多的粮食才对啊?”

    “让你分粮你就分,你废话这么多做什么?”宇文述没好气的道。

    罗成可不依他。

    “好教大将军知晓的是,我左五军出发之时,也跟宇文大将军一样,都只带了一军之粮。而当时卫尉寺卿给我们的粮草,还并不足够百日之粮,只有九十日之粮,许多粮食还是陈粮坏粮。”

    于仲文在一边笑着打圆场,“襄阳侯,我等之前半路遇阻,不得以绕远路而来,山路难行车马,于是好多辎重粮食为了赶时间,都只得遗弃,所以现在诸军缺粮,还请襄阳侯分粮救济一下诸军。”

    “既然于大将军如此说,那我们左五军肯定不能坐视兄弟诸军断粮受饥的。这样吧,朝廷给了我们九十日之粮,我们已经用了四十五日之粮,用了一半。还剩下一半,大概就是四万石粮,我罗成愿意拿出一半来分给诸军,于大将军以为如何?”

    “两万石粮,也好。”于仲文皱了皱眉头,但还是答应了。

    八军二十六万多人,一人一天两升粮,就要五千多石,这些粮食八军分,只够食用四五天的。

    可有总比没有好。

    宇文述却不乐意。

    “你军既还有四万石军粮,那便应当九军平分,你给每军四千五百石粮。”

    “凭什么?”罗成直接反问?

    这一问,问的宇文述怒不可遏!

    “就凭我是陛下所授左五军指挥!”他拍着桌子大声喝问,“罗成你想抗命吗?”

    那杀气腾腾的样子,让人相信,只要罗成真敢再说一句不从,他就真敢派人把罗成抓起来然后砍了脑袋。

    “宇文大将军好大的威风啊,可我罗成接到的旨意却是九军齐发平壤,左路五军由宇文大将军协统,右四军由于大将军协统。协统一词,我没理解错的话,应当是协调诸军,而不是直接统领诸军吧,否则,陛下何不任命宇文大将军为左路元帅,却要任命你为左一路大将呢?”

    “放肆,来人,把罗成拿下!”

    罗成也一巴掌拍在桌上,“谁敢!”

第370章 将帅不和

    宇文述气的胡须乱抖,提起巴掌又狠狠的往桌子上拍了一桌。

    “姓罗的小子,别真以为打了几个胜仗,就不知天高地厚了,想老子上阵杀敌的时候,你小子他娘的还没投胎呢。”

    罗成也重重的又拍了一掌。

    “宇文老匹夫,我尊你一声大将军,别真以为自己就有多了得,不过是多吃了几碗干饭,虚长了点岁数罢了,可你这一把年纪那都是活到狗肚子里去了?还真当你罗爷爷是好欺负的不成?我告诉你,我敢把宇文化及揍的鼻青眼肿,也照样敢揍你个七萦八素。”

    于仲文在一边抱着双臂看好戏。

    其实于仲文也挺瞧不上宇文化及,他于家当年可是八柱国家之一,而宇文述家族呢,十二大将军家都不是,只不过是匈奴破野头,鲜卑宇文氏的奴隶。宇文述老匹夫,要不是当年押宝晋王杨广,各种阴司事做多了,哪有如今的地位。

    可此次兵出平壤,宇文述却统左五军,他反而只统右四军,这明显就是让宇文述压他一头了。

    至于其余的六位大将军,也一个个看的目瞪口呆。

    罗成这么个毛没长齐的家伙,居然敢拍宇文述的桌子。

    荆元恒、张瑾、薛世雄、辛世雄、赵才、崔弘升六人一个个都忘记出声了。他们那也一个个全是各卫的大将,哪个不是四五十岁一把年纪,在军中混大半辈子,可是十分清楚军中有军中的规矩,比如说军中虽重战功,可也极重资历。

    不管罗成再怎么能打,再怎么得皇帝欣赏,可毕竟才是二十出头毛头小子,在他们这干大将面前,怎么也得放低下姿态才对。

    “老子就不信了,今天还治不了你。”宇文述气的一点风度也没了,直接就去拔剑。

    罗成却反应比他还快,宇文述的剑刚抽出一半,罗成却已经把剑直接拔出指到了宇文述的胸前。

    “宇文老匹夫,你先想强夺我左五军军粮,现在又想跟我比剑吗?”

    于仲文见闹得不像话了,这才连忙过来制止。

    “士诚,不可胡来。”

    罗成便笑着借坡下驴,收起了剑。

    “我还是那句话,军粮我可以拿出两万石来给兄弟诸军,但最多只有两万石,多的没有。如果宇文不服,可以向皇帝奏报,我倒要问一问陛下,宇文连自己的粮食都保管不住,还有何资格面目协统诸军。”

    说完,罗成一甩袖,“告辞!”

    “来人,给我拿下此贼。”宇文化及怒吼。

    于仲文却哼了一声。

    两位主帅意见不和,虽然这里是左一军,可却也没有哪个敢硬扣罗成。况且,罗成一行,一出帐,就已经全都拔出了佩剑。

    几十号彪悍将校,个个拔剑在手,却也没有谁直敢硬拦。

    于是乎,最后宇文述只能眼睁睁看着罗成带着自己的人扬长而去。

    “你是何意?”宇文述怒目而视于仲文。

    “许公,切莫动气啊。难道你还真要扣下罗成?可你想过后果没?这渡江在即,你先自乱起来,这岂不是成笑话。再说,万一,我是说万一,你弄的左五军哗变,你想过后果没?”

    “他们敢!”

    “可不好说啊,据说左五军上下可是对罗成相当遵从服气的,罗成在部下中威望极高,这真万一弄出哗变,你我都无法向陛下交差。”

    “气死老夫了,狂,狂妄。罗艺狂,可这罗成比罗艺还狂十倍。”

    “人家狂有狂的本钱,何况毕竟年少嘛。”于仲文劝道。

    等宇文述虽平息了点怒火,摆在众将面前的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就算罗成肯拿出两万石粮食来,可我们二十余万大军,也吃不了几天。现在各军手里的粮食,都只有不到十天。加上两万石,也于事无补。就算罗成把他的那点军粮全拿出来,可三万来人一月半的粮食,给我们三十万人吃,那不过是四五天就能吃完。”

    距离平壤还有五百里,如果一路不耽误,有五六天能到。

    可问题在于,现在不只是赶路,而是要去攻城。

    还是攻打一座王都。

    谁也不能保证说手里这半个月的粮草,能够支持他们杀到平壤城下,并攻下平壤城。

    “那些浑蛋,一路上居然遗弃了这么多粮食。”宇文述骂道,他早知道士卒路上扔粮食,可没料到居然差不多扔光了。

    到了鸭绿江边,全军就积剩下不过十日之粮。

    “等到达平壤城下,到时可以从水师那边取粮。”宇文述最后只好道。

    不过于仲文却并不赞成这么冒险的计划。

    “许公,万一这五百里路上,有任何耽误,到时我们这三十万人可就将断粮啊。军无粮则必溃,我们现在前距平壤五百里,后距辽东也数百里,中间还隔着无数高句丽兵马城池,这一断粮,后果不敢想象。”

    “那依你之意,又当如何?”宇文述不满。

    于仲文让人取来一副地图。

    “我的意思,咱们现在必须想好进退之路。不能急着去平壤,那样太冒险了。我们不如先挥兵顺鸭绿江而下,攻夺江口一两座城池,一来先夺点粮食解决燃眉之急,二来嘛,据夺江口也能有个安身之处。而且这江口就是海边,我们夺下江口之城后,暂守此处,然后派人从海上去找水师取粮,让他们运粮过来,起码得有一两个月的粮食,我们才好再次出击平壤,否则,无粮而行,太过冒险,一个不好,就有全军覆没之危。”

    于仲文的计划还是比较老成持重的。

    现在全军的粮食就够半个月的,这还是把罗成左五军的粮食算在里面,虽说距离平壤不过五六天路程,可万一路上遇到敌兵拦截呢?

    又或者到达平壤城下,一时攻不下城?

    再水师不能及时汇合提供粮食?

    太多的可能会出现,所以他坚决反对那么冒险继续南下。

    “可是陛下的旨意在,我们若是迟缓不前,那么水师就要孤军作战。”到最后,宇文述依然坚持要立即南下。

    “诸位将军意下如何?”宇文述问其余六位大将。

    六大将你瞧我我瞧你,好一会,最后有三位支持宇文述,三位支持于仲文,基本上左路的支持宇文述,右路的支持于仲文。

    “不如问下罗大将之意。”于仲文见两边意见各一半,便道。

    “不便问那小贼,陛下先前有旨,那么就按计划进行便是,于将军,你说呢?”

    宇文述表面是问他,可实际上却已经拿皇帝旨意压于仲文。

    见此,于仲文也无奈,最后只得同意全军继续过江南下。

第371章 薛家五虎将

    出了左一军营帐,魏征长松口气。

    老道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回头看了眼森森军营。

    “还以为要出不来呢。”

    罗成笑道,“量宇文述也没那个狗胆。”

    嗣业不解的问罗成,“你也不是那种鲁莽之人,刚才为何一言不和就跟宇文述拍桌子翻脸?”

    罗成骑上马,头也不回的催马前行。

    “翻脸当然是有原因的,其实一点粮草并不是什么事,我们现在粮草充足,出来时带的肉松炒面这些,足够我军四万人食用半年之久,一点都还没动用。这一路上,清野缴获,又获得许多粮草补给,其中不少还做成了易储易带的肉松炒面,另外还有不少牲畜还是活的,一直赶着随军呢,就算现在把我们全部的那些谷麦肉干等都给诸军,我也不会心疼。”

    “那为何翻脸?”

    “自然是因为宇文述等人在犯错,我们不能跟着他们一起犯错,所以找个理由跟他翻脸,然后我们就有理由分开行动了。否则,跟这种愚蠢的人一起,到头来就要一起翻船。”

    那边魏征也道,“宇文述等确实不是能成事之人,出来时带百日之粮,可这才一个半月,一仗未打,好家伙,到这鸭绿江边超期半个月,然后这百日之粮只剩下了十天之粮,你说这种人连点军粮都看不住,你还能指望他能千里破灭敌国王都?”

    侯莫陈哼了一声,“狗屁破都,十日之粮啊,现在这深入敌境之中,全军上下居然只扔的剩下十日之粮,这已经是败军之像了。就算今天士诚不跟宇文述翻脸,我都要建议咱们别跟他们呆一起。”

    回到军营,罗成让人给准备了几万石军粮。

    八军都派人过来取粮。

    右翼第二军来领粮的是大将薛世雄的几个儿子,薛家五兄弟,万述万淑万均万彻万备,老大万述已经三十多岁,老二也年近三十,老三万均和老四万彻则都二十来岁,老五万备刚十八。

    兄弟五个远远望去,就知道都是猛人,全都是小一号的薛世雄,长的人高马大,虎背熊腰。

    兄弟五人一人骑一匹骏马,持一杆马槊。

    “这兄弟五个真精神。”

    罗成赞道。

    “京都之时,薛家兄弟可是号称五虎的,其中老三老四最猛。”

    侯莫陈在一边道。

    “都是将才啊。”罗成赞道,读过隋唐史书的人都知道,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可是很猛的,尤其是那个万彻,唐初开始是太子建成的心腹,玄武门之变时,还带着人杀到秦王府,差点抄了李世民的后院。

    后来降李世民,还成了附马,被李世民晚年称为当时四大猛将之一。

    “给右二军五千石粮食。”罗成走过去道。

    薛万述有些惊讶,“不是两千五百石吗?”

    罗成笑着道,“其它军确实是两千五百石,但我向来佩服薛大将,所以特多给一倍。几位少将军回去后跟薛大将说一声,若是薛大将愿意把五位少将军借到我麾下调用,我愿意再给两千五百石粮。”

    老大万述比较沉稳,半信半疑。

    而老三万均却有些沉不住气,“借调我们兄弟五个?一人换一千石粮?”

    “难道小将军以为不值?”

    薛万彻打量着罗成,“罗大将有这么多粮食吗?”

    “当然有。”

    “那我们换了,只要罗大将现在拿出七千五百石粮食交给我的人带回去,那我们兄弟五个直接就留下来不回去了。”

    “可要说话算话。”

    “当然,只要你能先拿出粮食来。”

    罗成笑笑,一挥手,王子明过来。

    “给右二军兄弟,拿七千五百石粮食,嗯,再给他们五百头羊。”

    王子明转身而去,一会便已经让辎重团运着大批粮食赶着五百头羊出来了。

    薛万述将信将疑的清点一遍,果然只多不少。

    “怎么样,我罗成说话算数吧。”

    这下薛万述倒一时有些不知如何回应了,倒是薛万彻大方的道,“既然罗大将兑现承诺,那我们兄弟自然也说话算话,我们留下。”他叫来随行的一员校尉,跟他交待一番,让他运粮食赶羊回营,然后把这里情况跟父亲说明。

    “少将军不必如此,你们可以先把粮食运回去,然后跟薛大将说明情况,若是薛大将不肯,也无妨。”

    “不必了,我们留下了。”

    薛万彻说来比罗成还年长两三岁,他们兄弟几个也向来以骁勇闻名,以前听说罗成的事情还总不服气,现在看罗成行事,却不由的真有几分佩服了。

    “既然少将军如此痛快,那我也就不矫情了,那我现在就任命你们为左五军团偏将之职,先屈才一下,可行?”

    兄弟五个在他父亲的右二军里,其实还只是个校尉。薛世雄将门出身,他的父亲也是关陇将门,入隋以后,为舞阴郡公。

    小时侯,薛世雄非常喜欢玩骑马打仗的游戏,画地为牢,互为攻守,带着一群小孩子玩打仗,自己做将军,若有小伙伴不服从他的命令,他就会毫不留情的加以鞭挞,时间一长,没有一个孩童不畏惧他的,每次玩游戏,大家都规规矩矩的听他的指挥,他爹十分高兴,常说此儿当兴吾家。

    后来薛世雄十七岁便第一次上战场参与北周灭齐战争,表现出色,战为因功授为帅都督。此后常年征战,入隋后先后任通议大夫、左监门将军,如今任右翊卫将军。

    说来,罗成也是右翊卫的,跟薛世雄还同属一卫。

    薛世雄将门出身,战功着著,可为人廉洁,每次率军出征,破敌之处秋毫无犯。大业四年,薛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出兵进击伊吾,当时东突厥的可汗本来奉旨与隋军采取联合行动,可薛世雄出兵后,可汗却没发兵。

    薛世雄孤军无援,退则不能,进又兵少,却依然当机立断,孤军西进,越过沙漠,独力攻下伊吾。

    在征辽之战开始前,皇帝又把他从西域的伊吾调到辽西的燕郡任太守,镇守怀远。

    他为人十分廉洁公正,哪怕自己的五个儿子十分骁勇,可在他军中,最大的长子也不过是个营校尉而已。

    他们一来罗成这里,罗成就给他们授团偏将之职,兄弟五个自然是喜出望外,大叹没有来错。

    那边,右二军大将薛世雄见去取粮的人运回来七千五百石粮食,还赶回来五百头羊,也是大为意外。

    这么多粮食,比他现在军中存粮还多,一人一天两升,差不多够右二军半月之粮了。

    等听说罗成是拿粮食换他五个儿子借用后,薛世雄笑了。

    都说罗成年少轻狂,可人家明明就是很懂事,知道要照顾自己这个右翊卫的上司,却还又没有简单的给粮,而是借口拿粮换人,多会办事啊。

    “去回复罗大将,就说既然他看的上我的几个无用犬子,那就让他们留在他那里,也好跟罗大将多学学本事。粮食和羊我就收下了,多谢罗大将。”

    罗成给了薛世雄七千五百石粮,然后给了于仲文五千石粮,其余各军也都给了三千石粮,唯狂左一军宇文述那里,罗成只给了两千石。

    气的宇文述牙直咬,差点就要点兵去踏平左五军大营。

第372章 分兵独进

    右一军大营。

    罗成提着两壶好酒过来拜访于仲文。

    “还要谢你的粮食呢,这又提了酒来。”

    “一点自酿的酒水而已。”

    两人对坐。

    一老一少相视而笑,一个是八柱国家的荣耀,一个是新兴贵族红人。

    “其实我们不应当再南下了,我敢肯定,在平壤附近,高句丽人已经集结了一支十万人甚至十五万人左右的重兵集团,他们在等着我们。”

    “我也能估测到。”于仲文直言不讳,“我之前跟宇文大将军提过,暂不南下平壤,而是先往鸭绿江口进攻,先在江口夺下一两座城池,先取粮救急,同时占据海口,可以等水师运粮过来,等补充了粮食再从容南下,可宇文述搬出了圣旨催促出兵,我也无奈。”

    罗成无奈摇头。

    “说实话,我军中的粮食,已经尽皆分给诸军了,只剩下了我们自己的一点口粮而已,但这点粮食,三十万大军分,也增加不了几天的粮食。千里孤军,决战于敌都王城之下,这场决战绝不会简单。”

    “我明白,可九军无帅。”于仲文说出了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

    是啊,九军无帅,这就意味着群龙无首,真出了分歧,三十万大军,连个能真正拿主意做决定的人都没有。

    “现在已经是六月中了,也不知道来护儿大将军的第一批舰队,是否已经到达平壤附近海上。”

    “还没消息,谁也不能确定是否会如期抵达。”

    现在的形势,就是在做一场大冒险。

    辽东城到现在都还没攻破,新城、安市、扶余、金山、白岩、卑沙、乌骨、国内、纥升骨、都丸城,这一座座坚城要塞,依然还卡在他们的后方,把后续的十三个军卡在辽河一线不得过来。

    而海路的八个军,却要受限于茫茫大海,就算船舶运输,也不可能一次性把三十万人运输到平壤去。

    要知道,虽然从东莱到平壤,直线距离极近,可这个时代的航运技术,却使得直航深海是件赌运气的事情,水师的路线并不是直航,而是沿着海岸线航行,从庙岛群岛跨越渤海湾,抵达辽东半岛,然后再沿辽东的海岸线经过鸭绿江口,再沿朝鲜半岛的西海岸南下到平壤附近的大同江口逆江而上登陆。

    于仲文计划先打到鸭绿江口去夺一座城,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毕竟海军的航线,其实是要经过鸭绿江口的。

    如果能在那边攻占一座城,确实能等到粮食支援。

    哪怕将来进攻平壤不利,后退也有一个据点,到时直接从江口乘船撤回中原,不必再怕被辽东的无数山城阻隔退路。

    可惜这么有见地的意见,宇文述却不肯采纳。

    “于帅,我愿意率左五军为先锋,为九军打头阵。”

    罗成直接说出了此行的目的,他不想跟着九军一起行动,因为他们会是个大坑。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跟着宇文述这样的猪头统帅,罗成可不愿意被他坑。

    “一起行动岂不更好?你也说了,在平壤附近肯定有一支十到十五万人的大军。”

    “可现在这支大军还不知道隐藏在哪,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支大军并不在平壤城内和平壤城下,他们是隐藏在平壤附近,但不知道具体在哪,我想带兵单独行动,好去寻找他们的踪迹。”

    于仲文犹豫。

    “还请于帅帮我一下,否则以宇文老贼小肚鸡肠的品性,肯定会故意反对。”

    “你一军另出,我们八军齐进,倒也合了一正一奇之用兵法则,不过你可要小心,万一被高句丽大军围住,你一支孤军,有可能会被歼灭。”

    “放心吧,能吃掉我左五军的高句丽人,还没出生呢。”

    从右一军营地返回左五军营地,罗成马上把消息告诉了诸将。

    “于帅已经答应了我,在九军军议上帮我们单独出兵。”

    “为何要单独行动呢?”新加入的薛万彻不解问。

    罗成只是笑笑没有细说,实际上罗成担忧的是宇文述还有抚慰受降使刘士龙那样的人,宇文述毕竟除了是左一军大将,还有个左五军协统的身份在,这到时南下,如果遇到高句丽人的一些诡计,就算罗成提醒,估计宇文述也不会理他。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分开行动,免的受他们影响。

    有的时候,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我宣布一下这次行军的路线和计划,我们左五军单独行动,目标一样是平壤,要到平壤城下汇合。不过我们不直接南下,而是先去鸭绿江口,我们先突袭江口的大行城,夺下此城之后,我会留下四千车兵以及六千辎重兵驻守,然后我率余下三万人沿西海岸南下,赶往平壤与诸军汇合。”

    “打大行城?”

    大行城就在鸭绿江口,其实罗成他们去大行城,路上还要经过泊钓城,泊钓城是在鸭绿江与乌骨江的交汇口。

    只是现在罗成没那么多时间去一一攻城,而且泊钓城的城防和守军明显比大行城的要强,所以柿子挑软的捏,罗成先去打大行城。

    一来大行城兵弱,二来大行城在鸭绿江口,万一到时还免不了如历史上的兵败,他们也还有机会撤到这里,有个临时休整的地方,这里还能储存点粮食军械。再一个,这里靠海,还有机会从海上得到补给,以及从海上撤退。

    所以罗成看来,这个据点很有必要。

    六月十五。

    宇文述、于仲文率左翼一二三四军右翼一二三四军过鸭绿江南下。

    而罗成率左五军却沿鸭绿江西岸往下游前进。

    两支人马分道扬,各奔东西。

    六月十六日,宇文述等在鸭绿江东,终于遇到了来阻击的高句丽军,约三万高句丽兵出阵拦截。

    两军交战,高句丽军大败,宇文述率军追击。

    一日之间,七战七捷,高句丽军屡战屡败,最终一路南溃。

    宇文述率军乘势追击。

    二十日,宇文述率军越过萨水。

    就在同一天,罗成四万兵马,经过五日夜的奋力攻城,终于将只有三千守军的大行城攻破。

    此战,罗成所部伤亡千余。

    战后,罗成留下亚将宋老生率四千车兵,六千辎重兵驻守大行城,并留下许多器械粮草牲畜车马等,全军只携带肉松炒面以及所用武器,然后轻装简行,越过鸭绿江口,一路向平壤奔去。

    依然是在同一天。

    来护儿与周法尚,率领的水师第一支舰队抵达平壤附近的贝江入海口,满戴着三军十万人的庞大舰队,由几万江淮水手操船入江。

    白帆点点。

    船头甲板上,荣国公,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顶盔贯甲,手按长剑,“直驱平壤,攻破敌都,生擒高元!”

    他身后,来六郎与费青奴两员猛将目中都透露着浓浓战意,恨不得能够直接飞上平壤城头,杀他个痛痛快快。

第373章 攻入平壤

    十万大军乘坐千余艘战船,浩浩荡荡跨海而来。

    贝水江中,千帆破浪。

    两岸到处都是升起的烽火,无数奔逃的高句丽百姓。

    “大帅,是否先在江口靠岸,设营筑垒?”副帅周法尚问来护儿。

    来护儿此时想的却是直捣高句丽王城,根本没想过要做什么其它打算。“按圣上计划,宇文述的九军应当已经到平壤城下了,我们路上耽误了些时间,已经延期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上岸立什么营垒了,直接到平壤去,与九军汇合。”

    宽阔的贝水江面,见不到一艘高句丽人的战船。

    平壤城距离贝水入海口约二百里左右,虽然平壤距离海边直线距离很近,但贝江曲折蜿蜒,倒是大大增加了距离。

    “据说当年商朝灭亡之后,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平壤为都城,是为箕子朝鲜。平壤城,也因此被称为箕城。

    到西汉时,燕国人卫满逃到朝鲜,取代箕子朝鲜,建立卫满朝鲜。后汉武帝派兵灭亡卫满朝鲜,占据平壤,在半岛北部设立四郡,使半岛直接纳入中原的管辖之下。

    其中平壤一带即为乐浪郡,是为汉四郡的中心,乐浪郡治朝鲜县,在贝江南面。”

    来护儿指着那块宽广的平原道,“这里可是块好地方啊,山川水美,土地肥沃,比起辽东来气候温暖的多,而且土地肥沃的多。只要海路通畅,其实距离中原倒也并不是很远。等我们拿下半岛,到时便能重新恢复乐浪郡了。”

    来护儿原来是南陈人,水性是极好的,他看着这贝江两岸的土地,感觉好像回到了江南一样。

    拥兵十万,来护儿便豪气冲天。

    船队浩荡前进,一直抵达平壤城处六十里之处的江西湾原。

    来护儿第六子来整大步而来,低声禀报,“父帅,费青奴派人回报,就在前方,发现了高句丽人铁索拦江,他们在西岸平原上,聚集了五万人的大军。”

    “哈哈哈,想不到高句丽人也还有点种,我还以为,我一直杀到平壤城下,都看不到一个抵抗者呢。来的正好,居然敢出城来浪战,那就杀他们落花流水,到时正好一举乘胜拿下平壤城。”

    来护儿心情大好。

    五万高句丽人,也敢出城浪战?

    他可是带着千余艘船,船上满载三个军十万人马,更别说还有几万人的水手船员。

    “大帅,当心高句丽人有诈。”副帅周法尚提醒,在他看来,高句丽人确实没有理由在这里来野战。

    “可知高句丽主帅是何人?”

    来六郎道,“据说是国王高元之弟高建武,高建武是国王高元的异母弟,据说骁勇好武,有些本事。”

    “哼,王室子弟,再有本事,又能强到哪去,高句丽居然不派出名将宿臣统兵,反而派了个王子来,这是自寻死路。传我命令,舰队准备在西岸登陆。”

    周法尚亲自阵前督战,结果高句丽人并没有来守滩。

    来护儿等率兵轻松登上西岸。

    “报!”

    “高句丽国王高元亲自阵前,高句丽列阵十里。”

    来护儿眯眼打量前方,江西原上,高句丽军密密麻麻,一个又一个的军阵摆在那里。

    “看样子,高元是打算拼死一战了,这根本不止五万人。”

    “约摸得有八万人。”前锋将领费青奴禀报说。

    “就算来十万我都不怕,原以为高元会坚壁清野,这样我等野外所获,只能攻坚。可现在硬是要来浪战送死,我们一日之内便能歼灭他们,杀入平壤城。”

    那边,高句丽人乘隋军还未立稳阵脚,便主动的发起进攻。

    高元之弟高建武亲率着数千敢死队率先来攻,后面一个又一个的高句丽军阵紧随出击。

    来护儿哈哈大笑。

    “谁愿为王师前锋,摧锋破阵?”

    来六郎和费青奴一起高声请令。

    “好,本帅就令你二人为左右先锋,各统兵马迎战。”

    面对高句丽的主动出击,来六郎和费青奴两人的反击却很简单,他们直接率领一万轻骑冲杀。

    或许是高句丽人根本没有想到,跨海而来的隋军,居然还能有一万轻骑兵。

    高建武率领的死士虽悍不畏死,但步卒对轻骑,却毫无胜算。

    来六郎今年不到二十,可一身骑射本领却不在其父来护儿之下,是来家诸兄弟中武艺最出色者,他和父亲一样不用马槊,而是使一杆铁枪。

    他带着五千轻骑如狂飙突进,边骑边射。等眼看着就要冲进高句丽步兵枪阵时,却又率轻骑两翼分开,继续围绕着高句丽人拉弓放箭。

    如此反反复复,就是不冲高句丽的步阵。

    高建武的敢死队被削皮一样的越削越薄,而后面跟进的高句丽军阵,也一样只能疲于应付。

    一支高句丽骑兵从两翼杀到。

    这时来六郎和费青奴率轻骑后退,连往回骑边回头射箭。

    高句丽轻骑追到隋军步兵阵前,结果迎接他们的是漫天的箭雨。

    这种打法,让高句丽人吃尽了苦头。

    本以为能够痛痛快快的杀一场,谁料隋军居然用出了这种无赖打法。

    “旗语传令,让来六郎、费青奴再冲!”来护儿下令,“让具装甲骑准备突击。”

    鼓声如雷。

    戏弄了高句丽人半天的两员年轻骁将,接到命令之后,重整轻骑,再次杀向高句丽人。

    他们边冲边射箭。

    “把所有骑兵都调上去,灭了他们!”

    高句丽中军,国王高元亲自下令。

    无数高句丽骑兵杀出本阵,迎向隋骑。

    两军越冲越近,箭矢乱飞,不断有人中箭落马。

    眼看着高句丽骑兵以多胜少,可这时突然自隋军轻骑后面杀出一支三千人的重装骑兵。

    这支骑兵清一色的乌黑铁甲,甚至马都是浑黑一色。

    人马俱着铠甲。

    三千重骑排着数排,横冲直撞过来。

    在三千重骑的突击之下,高句丽人的骑兵顶不住了,而来六郎和费青奴两人乘势从两翼绞杀过来。

    “哈哈,胜局已定,让步卒全军掩杀,活捉高元,阵斩高建武!”

    来护儿提起铁枪,挥军掩杀。

    三千重骑在前突击,一万轻骑两翼掩杀。

    八万余步卒乘势掩杀。

    高句丽军大败。

    来护儿令舰队就在江西湾等候,然后让周法尚率四万辎重兵,两万战兵留守江西湾,在江西湾平原上树营立垒,扫荡周边。

    然后他亲率四万战兵步骑,追击着败兵直趋平壤城下。

    六十里追杀,斩杀俘虏高句丽军五千余人。

    杀到城下,高句丽人退入城中,坚闭城门不出。

    来护儿率四万战兵来到平壤城下,并没有看到宇文述等九军。

    “九军竟然还未到?”

    “父帅,高句丽新败,龟缩不出,九军未到,现在是否先扫荡平壤外围?”

    “平壤外围的扫荡,已经交给了周副帅了,咱们此来的目的就是平壤城。来人,给我去骂城。”

    一群隋军府兵来到城下破口大骂,还有人直接脱了裤子对着城上拉尿的,这般辱骂半天,终于城上有反应了。

    “出来了,高句丽人终于忍不住,出城来战了。”

    “来的正好,给我杀,来多少杀多少。”

    来整、费青奴再为前锋冲杀,高句丽出城之兵没多久便大败,往城中逃回。

    来六郎乘势率军掩杀,跟在败兵后面杀进了平壤外城。

    来护儿在后面看的大喜,“破城了,全军跟我上!杀进平壤城,活捉高元!”

    几万将士,无不兴奋万分,攻破敌都的泼天大功啊,顿时个个奋勇争先,齐齐杀向平壤城。

第374章 萨水

    萨水。

    后世的清川江口。

    罗成眉头紧皱,虽然他在大行城耽误了点时间,可是他的左五军人皆有马,机动速度比起八军要快的多,可现在他居然追不上八军的速度。

    前锋斥候来报,说宇文述等七战七捷,已经早杀过萨水去了。

    过了萨水,到平壤已经是一马平川,不过两百里路而已。

    “高句丽主帅是谁?”罗成问。

    “据我们前锋斥侯捉到的舌头讯问得知,七战皆败的高句丽主帅是乙支文德,他率两三万人马迎战,结果七战皆北,已经一路败往平壤。”

    罗成一听这个名字,总感觉有些耳熟,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以前他对隋唐的历史虽有些了解,但了解的不多,经常是记的这里忘了那里,对于高句丽就更是知者甚少了。

    “舌头有带回来吗,我要亲自讯问。”

    罗成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这个乙支文德的七战皆败肯定有问题。毕竟他记忆里,宇文述的九军根本就没能杀到平壤城下,就遭遇了大败。

    几名高句丽士卒被带到面前,这是前锋斥候好不容易才捉回来的活口。

    早有通译负责翻译,罗成一个个的审一个个的问,花费了半天的时间。最后,他与自己记忆里的一些地方相印证,然后他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

    “侯莫陈长史、魏司马,毫无疑问,高句丽人在诈败。而据我推测,乙支文德正是那支我们一直想要寻找的高句丽大军主帅。”

    据俘虏交待,乙支文德是高句丽朝廷保王派里最有名的将领,是国王心腹,也是南部褥萨,国王在年初,就已经让乙支文德负责统领鸭绿江一带以及平壤王都的所有力量,让他负责保卫平壤。

    而据他们的交待,现在平壤一带共集结了十五万人马。

    主帅正是乙支文德,不过乙支文德并没有把十五万人马全放在平壤,而是平壤放了八万,萨水一带放了七万。

    “诸位,现在有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来护儿率领水师已经到了平壤附近,正沿贝水向平壤进发,其率领的舰队载有府兵十万。而坏消息则是宇文述七战皆捷,实际上是中了乙支文德的诡计,乙支文德早已经打探到了九军缺粮,所以故意连败,引诱宇文述等深入,尤其是让他们不得休息,不断追击,使得诸军疲惫。”

    “消息准确吗?”侯莫陈问。

    在战场上,尤其是这千里敌境腹心之中,可以说是两眼一摸黑的状况,对于外面的情报,是很难及时掌握的。

    有的时候,得到的消息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而每一步决定,都需要有充足的情报佐证,若是情报错的,则据此做出来的决策自然也是错的。

    很多时候,兵败就是缘自于情报的不足或错误。

    战争迷雾之下,谁也无法清楚的看清楚局势,进而做出足够准备的对策。有的时候,怕的还不是没情报,而是有无数的情报,真真假假,难以判断。

    聪明老道的主帅,必须有足够的经验来判断出真假情报,并且能够随时的根据形势,审时夺势的调整部署决策。

    “应当八九不离十。”

    罗成也不敢保证他的推断完全正确,虽然他是从结果来推断过程,但也有无数的变化可能。

    只能说,可能性极大。

    如今情况是,在平壤附近,有五支军队。

    隋军有来护儿海路十万大军在平壤之西南,还有宇文述等二十六万余大军在平壤北数十里外的萨水南。

    另外还有罗成的这三万人在平壤北面二百多里的萨水江口。

    而高句丽人有十五万大军,兵分两路,平壤八万,萨水附近七万。

    从兵力推断上来看,隋军完全占据优势,足足有四十万人马。

    但隋军的弱势在于,水陆两军现在还完全隔断,没能够建立起联系,无法有效协同作战。

    甚至,宇文述他们八军,军中粮草不足,而且一路追击乙支文德,已经成为一支疲兵。

    罗成军虽兵精粮足,机动力量也强,可兵少。

    相反,这里是高句丽人的主场,这里还是他们的都城,高句丽人不论是地利还是人和,都明显占优,特别是他们对整个战场局势的把握来看,明显是强过于隋军的。

    “我们现在离宇文述他们有多远?”

    罗成问。

    “大约一百四十里,宇文述他们距离平壤城下,只有六十里了。”

    罗成算了算时间,宇文述他们过鸭绿江到现在,已经行军四百四十里,这才六天时间而已,平均一天七十多里。

    要知道,一天七十里可不少,尤其是现在九军没有后勤补给,全是靠自己携带粮草器械,又是完全在敌境腹心,一天七十里,还六天打了七仗,这就不得了了。

    “那我们距离他们还有一百四十里之远。”

    魏征摇头,“太远了,追都追不上了。”

    “是啊,追不上了。”侯莫陈也叹气,既然乙支文德是在诈败,那么很明显,这都要到平壤城下了,反击也就该是时候了,背依平壤坚城,而且平壤还有八万大军呢。

    再一个,宇文述他们六天跑了四百四十里,已经是强弩之末。

    这个时候反击,那真是时候。

    “就是不知来护儿现在究竟到哪了,若是他们现在就能够出现在平壤城下,那起码也能牵制住平壤的那八万人,哪怕只牵制住一半也好。”

    罗成也感觉麻烦了。

    想了想,他道,“先派一队轻骑快马加鞭去追上于仲文,告诉他,就说我得到情报,乙支文德是诈败,他手握重兵要反击了。让他们先不要追击,让他们先停止追击,就地休整,说我正赶过去。还有,告诉他们说,来护儿的十万水师,马上就能到平壤,我们先与他们联络上,再一起协同进军,会师平壤城下。”

    然后罗成又道,“再派一队人马赶到平壤南去寻找来护儿的水师,想办法跟他们接上头,说明这边的情况,让他们帮我们分担些压力,牵扯住平壤的兵马。”

    说完,罗成下令全军即刻拔营,“全速前进,赶往平壤!”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31/ 第一时间欣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隋唐大猛士》为转载作品,隋唐大猛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隋唐大猛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隋唐大猛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隋唐大猛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隋唐大猛士介绍: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
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隋唐大猛士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隋唐大猛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