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TXT下载隋唐大猛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隋唐大猛士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隋唐大猛士txt下载     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10章 万人难敌

    京口。

    这里是有名的渡口,同样沟通余杭的江南运河北端也是在这里。

    程咬金和裴行俨两人第一次搭档,都还有些陌生。程咬金更愿意跟秦琼或者是单雄信又或苏定方他们搭档,他也不明白为何罗成会指定与裴行俨搭档,其实心里,他对于裴行俨这些关陇将门子弟还是有些隔阂的。

    一路上,两人也都没什么交流。

    好在罗成交待过,两人搭档,以程咬金为主将,裴为副将,这让程心时稍得安慰了些。否则他一个三十岁的老爷们,要听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指挥,那也太没面子了。

    江水涛涛,夜风习习。

    他们是趁夜渡江,一切非常顺利,有江淮水手们操舟驶船,让他们顺利的渡过了长江。京口这样重要的渡口,叛军居然只派了区区一千人把守。

    而且还是缩在延陵县城之中。

    跳上岸,踩在踏实的土地上,程咬金长松口气。

    既然已经过了江,那就没有谁能拦住他们了。

    留江淮水兵占据渡口,程咬金与裴行俨默契的率步骑继续进发,直趋延陵县城。

    到达城下时,城中居然黑灯瞎火的还睡的正香,丝毫不知朝廷王师已经杀过江来了。

    城门紧闭。

    裴行俨哼了一声,“架刀梯!”

    架刀梯也算是个技术活儿,摸到城下,然后把横刀插入城墙之中,硬生生的在城墙上插出一道刀梯来。

    多数的城墙都是夯土制成,只要守军不注意,架刀梯没问题。

    这一般是斥候或细作们的拿手本领,结果裴行俨居然也精通,他带着一队人马直接摸到城下,一路悄无声息。

    “将军,能行吗?”一名手下问程咬金。

    “应当能行,一会谁也不许给我掉裤子,只等那边信号一起,咱们就杀过去,明白吗?”

    “放心吧,咱们绝不会给裴将军比下去的。”

    有些漫长的一段时间。

    当最终城门缓缓打开的时候,其实时间也才过去了不到小半个时辰,看到城门打开,火把晃动。

    程咬金叹道,“没想到这裴元庆还真有几分本事,上!”

    延陵城中的叛军还在熟睡之中,结果官军已经涌入城中,另外几座城门也被堵住,来了一个瓮中捉鳖。

    许多叛军被刀抵在喉咙上时,都还迷迷糊糊的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若不是罗成有令,不许滥杀百姓,不得杀降,这些人估计早就成官军们腰间请功的首级了。

    “元庆老弟,一个叛军也没逃掉,咱们伤亡不过数十,就拿下了延陵城和京口渡,还降俘一千叛军,多亏了老弟你亲率部下入城打开城门啊。”

    裴元庆倒是不以为意道,“区区千把叛军,之前不过是群农夫走卒,哪算什么兵,这样的小县城,破了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程咬金点头,“是啊,这么一座小城,千把叛军确实没什么称道的,你说,要不咱们兄弟杀到丹阳去,那里可是有叛军数万,还有叛军重要人物朱燮呢,若是能击败叛军,生擒朱贼,可是大功一件。”

    裴元庆愣了下,没料到程咬金这么胆大。

    “可是大帅给我们的军令是攻占京口啊。”

    “军令是那样没错,可这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嘛,我们之前任务是占京口,可不也把延陵拿下了吗,现在京口、延陵在手,咱们顺便去把丹阳拿了也可以嘛,反正贼人还不知道我们渡江了呢,正好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样不太好吧?”裴元庆虽如此说,可却也心动了。

    “咱们把京口和延陵城交给江淮兵来守,我们六千步骑杀去丹阳,立他个大功。”

    “好,走!”

    程咬金拍着裴元庆的肩膀,“这才是好兄弟好搭档嘛,你今天要是不去,那我今后肯定没法再给你搭档了。”

    丹阳郡城,江宁。

    江宁便是以前的金陵,当年隋军攻破南陈都城金陵之后,便拆毁了金陵城,后来又在这里设丹阳郡,在旧址旁边一点重建了一座城。

    新城便是江宁城。

    从京口到江宁,不过一百余里路。

    自古以来,金陵多做为南方割据之时的都城中心,但因为金陵紧靠长江,所以要想割据南方,也必须得依靠长江防线。

    但守江必守淮,唯有占据了淮南甚至是淮北,金陵的北面防线才算是安全的。如果淮河防线失守,则金陵就危险了,若是整个江北都丢失了,那金陵就更凶险。

    仅守着一条长江时,就必须确保京口以及当涂这左右两处渡口要害的安全,否则随便突破一处,金陵就没了。

    可惜叛军并没有重视这点,或者说,叛军还没有攻占江宁城,所以他们在占据京口后,也没有怎么太重视。

    他们在京口附近安排了一千人马,可这一千人马却连报信示警的作用也没起到,就被一端锅了。

    六千步骑,骑兵皆是一人双马,步兵也都拥有坐骑一匹和驮马一匹,其机动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从京口到达江宁,一路十分平坦,此时又恰好是秋季,天高云淡,并没有连绵的雨季,更没有暴涨的河水拦路。

    只用了一天时间。

    程裴二将就行军一百二十里路,赶到了江宁。

    此时叛军围攻江宁已经近两月时间,但久攻不下。

    叛军也已经有些懈怠,江宁城下,军营连绵,叛军进进出出,十分随便。

    程咬金裴行俨率六千步骑赶到,没有丝毫停歇,就立即趁其不意,向叛军大营发起了强攻。

    六千步骑,兵虽远不及五万叛军。

    可官军人皆有马,六千步骑此时完全当成了六千骑兵使用。

    当六千骑兵冲锋时,那气势却根本不是缺少骑兵的叛军能够抵挡的。

    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程裴二将就已经大破了朱燮的主力部队。

    东吴左仆射朱燮一看,连忙逃入另一处营地,希望招集败军来个防御反攻。

    他们逃入营栅背后,拿着弓箭乱射,希望这一招能够有效,可惜他们面对的并不是三吴之地的那些柔弱郡兵,而是自辽东归来的百战北地府兵。

    一鼓作气,趁胜猛攻。

    裴行俨更是亲冒箭矢,直接纵马跃过了栅垒,带头冲进了敌营。

    一骑又一骑冲入,叛军最后一点希望破灭。

    朱燮于营中被裴行俨追上,一槊刺死。

    五万叛军全军溃败,六千官军冲杀,大战一天。

    最后只有数千叛军得以逃脱,余者皆被程裴二将以及江宁城中杀出来的守军击杀、俘虏。

    当程咬金派回去报捷的使者到达京口时,罗成还刚刚率大军登陆。

    两封捷报几乎是前后脚送到。

    单雄信、徐世绩送来特快加急捷报,‘已攻破吴郡,生擒刘元进及其伪朝百官,降五千伪吴禁军,大捷!’

    程咬金和裴行俨的捷报只晚一步,‘百里奔袭,江宁城下大破叛军朱燮五万兵马,阵斩朱燮,斩杀叛军三千余,降俘四万余,大捷!’

    看完两道捷报,罗成不由的举起了右手。

    “全军停止前进!”

    “大帅,可是前锋出了意外?”鱼俱罗问

    “嗯,意外,大意外,单徐二将已经攻破吴郡,生擒刘元进,把伪吴朝百官和禁军一网打尽了。程裴二将也百里突袭江宁,将朱燮斩杀,还将他的五万叛军击溃。”

    消息一出,无不哗然。

第511章 混世魔王

    本来准备前往吴郡的罗成,也只得临时改变计划,准备先去江宁,然后再去宣城。可等罗成带着大军路上走了三天,到达江宁城时,裴程二将却已经不在江宁了。

    询问了丹阳官员才得知,原来程咬金和裴元庆攻破叛军大营,斩杀朱燮后还没满足。两人在丹阳城下伤亡不过数百,实力犹存,于是一合计,干脆杀到宣城郡去,那里还有叛军右仆射管崇率领的五万叛军在攻城呢。

    两个家伙,胆大包天,根本也没想过要先请示罗成准许之后才行动。

    他们直接稍事休整,便率军西进。

    江宁到宣城,二百余里路。

    程咬金和裴行俨率五千余部下,骑马只骑了两天,便杀到宣城。

    依然还是上次的战术,趁其不备攻其不意,直接就发起猛攻,而这一次,程咬金更胆大,直接在黄昏之时发起突袭。

    当时叛军一天攻城结束,已经鸣金收兵,各自回营,正在忙着生火做饭休息呢,谁知两个杀神冲了过来,一顿砍瓜切菜。

    叛军崩溃。

    简直就是不要太轻松,面对不过区区五千余骑的冲锋,叛军足足五万余人,结果硬是没能拦的住,当几次集结的军阵被冲破后,再无人来拦。

    裴行俨更是只盯着管崇的帅旗,一路冲杀过去。

    一直杀到了帅旗下,最后被弩箭射倒战马。

    一群管崇亲兵围住裴行俨和他的亲兵,

    形势急转直下。

    裴元庆连杀数人,可没了马的他被团团围住。

    又是数支长矛刺来,裴元庆荡开。一槊刺死一人,那人临死之际死死的握住了槊杆。

    数把长矛再次刺来,已经无兵可挡,

    裴行俨勉强避开几支长矛,可依然被一支长矛洞穿腹部。

    此时他手下一队亲兵也几乎尽皆战死,眼看着裴元庆要被围杀在此。

    这时,程咬金终于赶到。

    千钧一发之际,

    程咬金杀进了重围,连杀数人后,他把裴行俨抢下来,背在自己背上。

    结果一边的管崇趋机出手偷袭,纵马杀到,一槊自程咬金后腰刺入。

    程咬金也是凶悍无比,居然回身一拳就把马槊杆给硬生生砸断了,然后拿着那半根槊杆策马回身猛冲过去,一杆狠狠的插进了管崇的脖子。

    管崇本来还得意洋洋,没料到程咬金都被马槊洞穿,还能暴起伤人。

    这下死的极不甘心,一双眼睛怒目圆睁。

    半支槊杆杀死管崇,浑身浴血的程咬金跟个疯子一样。

    “魔王,这是魔王。”

    “大魔王!”

    被称为大魔王的程咬金哈哈大笑,更加疯狂,大笑之中,他伸手握住还刺在身上的半截马槊,狠狠一拔,竟然就这样拔了出来。

    血狂飙不止。

    幸好此时裴行俨终于醒转过来,看到程咬金的伤势,他咬牙道,“程将军,是我连累你了。”

    “有力气帮老子先止下血,其它的留到以后再说。”

    裴行俨扯下管崇帅旗,撕成几长条,草草替程咬金包住伤口。

    “来啊!”

    战马被几支乱箭射倒,程咬金拉着裴行俨有些狼狈的背靠着背,两人浑身是血,可气势却依然不倒。

    “来吧!”

    裴行俨也高声吼道。

    可结果居然半天都没有一人敢上前。

    就在这时,一支骑兵终于又杀透重围进来。

    越来越多的骑兵杀到,叛军四散而走。

    “娘的,差点就栽在这了。”程咬金痛的直咧牙。

    “是我太过冒失了,只想着不能放跑了管崇,却不料差点还连累程将军。”

    “说这屁话干嘛,咱们是搭档嘛,再说经此一战,咱们也算是有过命的交情了,以后你就喊我程哥,我喊你裴弟就好了。”

    程咬金看着被撕扯的还剩下一半的管崇帅旗,然后还有倒在自己面前死不瞑目的管崇,看着他脖子上那半支马槊,哈哈大笑。

    可一笑又牵扯到伤口痛。

    “值了,他娘的。”

    当日,裴程二将大破宣城叛军大营,杀敌五千余,降俘四万余,程咬金于万军之中斩将夺旗。

    不过裴行俨和程咬金也伤的不轻,裴行俨被长矛刺穿腹部,程咬金被马槊洞穿腰腹,不过两人都是运气极好之人。

    居然没怎么伤到五脏六腑,虽看着吓人,可除了失血过多,创口吓人外,倒还是非常幸运的。

    罗成赶到宣城时,程咬金和裴行俨两人已经义结金兰了,难兄难弟两个趴在宣城的病床上都养了好些天伤口了。

    “你们让我说什么好呢?”罗成看到这两人,也只能叹声气了。

    “大帅,我们也是看战机稍纵逝啊。”老程厚脸皮,笑呵呵的道。

    这话也说的没毛病,战场上有时就是如此,做为一军主将,不能处处都要靠上面来指挥,否则跟个提线木偶有什么区别。

    这一次裴程二将胆大归胆大,但立的功也确实是大。

    本来任务只是占据京口,为大军渡河保障,谁知道先破京口再夺延陵,然后又破丹阳城下五万叛军,再败宣城五万叛军,还先后斩杀了朱燮和管崇这两个叛军贼首。

    若不是他们行动迅速,说不定两处叛军就会南窜逃跑,到时真要追击围剿,还不知道这仗打到什么时候去。

    现在则情况大不一样。

    刘元进在吴郡被擒,朱燮江宁溃败,管崇宣城大败,这叛军的皇帝和左右仆射都没了,十万叛军主力也尽没,于是其它地方的叛军顿时做鸟兽散。

    这些天,徐世绩、单雄信、秦琼、杜伏威、辅公、翟让、黄君汉、周新等一群将领四下出击,几乎都是兵马一到,被占领的郡县立即就收复了。

    所到之处,叛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开门而降。

    “安心养伤吧,这次也算是你们歪打正着了,不过你们两个身为一军主帅,这战阵之上,不要总想着率头冲锋,你看这一次,吃大亏了吧?”

    罗成无奈的道。

    “其实也不亏,要不是元庆追的紧,这回那管崇肯定跑了,这家伙比较狡猾不似上次那朱燮,朱燮还想着反击呢,结果这个姓管的只想逃。若是让他逃了,再要抓回来就麻烦了。”

    罗成道,“逃就让他逃,他又能逃到哪去,可是若是折损了你们中任何一个,那我都要后悔莫及的,别说一个管崇就是十个八个百个管崇,在我心里,也不及你们任何一个的。”

    “大帅,你这话也太肉麻了点,我们可不是娘们。”老程不要脸的道。

    “得,当我白说,总之你们安心养伤,至于你们的功绩,我们不会遗忘的,向陛下奏捷的表章上,都已经一五一十的写着呢。”

    “那些叛军喊你大魔王,我看你其实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混世魔王还差不多。”

    从渡江到如今,前后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罗成已经把叛军攻陷的七郡都收复了,另外还斩杀降俘叛军近十五万人,更别说什么吴国皇帝、吴国宰相、大将军等这些有名有姓的叛贼,一个都没能逃掉。

    算是从洛阳出发的时间,这场江南平乱也都没到两个月时间。

    接下来就是一点善后之事了,但都无关紧要了。

    这场叛乱平定之块,其实都超乎罗成自己的预料,本以为怎么也得弄到年底的,谁料前后不到两月,就一扫而平。

第512章 弑君夺位

    辽东。

    鸭绿江畔,国内城。

    王宫。

    国王高建武的桌案上摆着一封请柬,这是渊太祚送来的。随着这封请柬送来的,还有渊太祚的另一封奏表。

    渊太祚以自己年老病危为由,向国王请辞高句丽莫离支一职,他向国王请求由自己的长子渊盖苏文接任。

    而那封请柬,就是渊太祚请国王和乙支文德等大臣到自己府赴宴。

    “渊太祚又打的什么主意?”乙支文德跪坐在国王面前,面带疑惑。

    “我听人说渊太祚好像要不行了,已经数天没有下床,据说饭都吃不了,每天只能喝点粥,估计是要死了。”高建武说到渊太祚要死时,脸上没有半点的遗憾之色,反是一种兴奋之情溢于表面。

    自当年五部之乱后,控制着东部的渊氏家族其实早就控制了鸭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而王室只能龟缩于鸭绿江以南的朝鲜半岛北部,名义上国王依然是五部共主,可实际上渊氏一直把持着莫离支这个职位,长期把持高句丽国政。

    高元努力多年,建起了王室的禁卫军,但也依然没能压过渊氏。

    若非渊氏如此夺权,高句丽也不可能打不过隋朝,这是高建武和许多王室以及保王派的想法。他们认为上次隋军夷平平壤,就怪渊氏。若是渊氏能够稍阻拦一下,也不至于如此。

    “如果渊太祚真死了倒也好。”乙支道。

    “既然他要死了,孤凭什么让他儿子继续做莫离支?”

    渊氏把持莫离支这个职位已经好几代了,渊氏借此职位以掌控朝政,压制王室,篡夺王权。现在渊太祚要死了,高建武认为正是收回莫离支之职的时候。

    “孤以为,莫离支之职位,理当由元帅你来担任。”

    乙支却没有吭声。

    他在考虑的是,如果真这样做,可能引起的后果。当年五部之乱后,勉强形成了北方由渊氏控制,南方保王的微妙平衡局面。

    渊氏一族世袭莫离支职位,也是这个平衡局面的保证。

    如果现在打破,谁也不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

    “无帅何必担忧呢,渊氏连丧新城、辽东诸城,损兵折将,如今所在手之大城也唯有扶余、安市以及乌骨而已,其兵马相加还不到十万。”

    高建武认为,只要老家伙渊太祚一死,到时就不必再忌惮渊盖苏文了,毕竟渊盖苏文年轻,没有其父的威望,又刚丢了辽东城,嫡系损失惨重。

    等渊太祚一死,到时王室可以争取的支持,那时完全可以夺制住渊氏。

    “还是先慢慢来,大王莫急。”乙支道。

    夜幕降临。

    国内城中渊氏的莫离支府张灯结彩,渊太祚今日宴请国王和百官贵族,据说是要向国王求请让渊盖苏文继承莫离支一位。

    门前车水马龙。

    渊盖苏文今日身穿的袍服上皆饰以黄金,身上还佩了长短五把刀。他个子高大,满脸的络腮胡修理的很精致,这副装扮往那一站,也确实很豪奢。

    越来越多的宾客前来。

    虽然渊太祚要死了的传闻到处都是,渊氏这两年在辽东也折损了数座大城,实力大降,但渊氏依然拥有不下十万之兵在手,依然是诸部中最强的。

    就算是王室,现在也只有不过八万之兵,还不如渊氏呢。

    等到差不多所有的宾客都到了,依然还没见乙支文德和国王的身影。

    渊氏府中。

    渊太祚坐在书房里,身披戎装,哪有半分即将病死的模样。

    “还没来吗?”

    “还没有,不过除了他们,其余的贵族大臣都到了。”

    “他们没到就不行,继续等,再派人去请,让男生去请,他是我们渊氏长孙,他去请比较有诚意。”

    “父亲,如果他们真不来呢?”渊建土问。

    渊太祚抚摸着手里的一把横刀,这是自隋朝高价采购而来的宝刀,锋利无比,遍布珠宝金饰。

    “如果不来,那就先杀尽王室成员和保王大臣,然后我们杀进宫去。”

    渊建土咽了咽口水,“可是父亲,现在国内城内外,都是王室的禁卫之军,咱们就靠这千八百的死士和家丁,能行吗?”

    “虽然凶险,可不拼不行,咱们渊氏已经到了要毁灭的边缘了,当年达成的平衡如今已经彻底的打破了,王室也一直在谋划着算计我们,想着如何灭掉我们。而我们还挡在辽东前线,隋军随时有可能再杀回来,所以再等下去,我们就是死路一条,唯有先发致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姜总是老的辣。

    渊太祚不是那种肯坐以待毙的人。

    渊盖苏文的长子亲自入宫去请,请了三次后,国王高建武和元帅乙支文德终于来赴宴了。

    渊盖苏文在门前迎接,“请!”

    乙支文德看着渊盖苏文身上的五把刀,“今日酒宴,为何要佩刀?”

    “元帅莫非忘记了以前在平壤时,国人称为我五刀公子,这五把刀可是我收藏的最好宝刀,每把都价值千金呢,今日这般重要的日子,当然得拿出来佩带了。”

    高建武呵呵一笑,“是啊,渊老要把莫离支之位传给你,只怕你现在已经激动难耐吧?”

    “呵呵,还得大王准许。”渊盖苏文笑道。

    “先赴宴,其余的他日再说吧。”高建武道。

    当高建武抬着高傲的头走进府内时,却没看到高建武那脸上的阴狠之色。

    国王入席,一众大臣和贵族们都纷纷起身行礼。

    “坐吧。”

    渊盖苏文身佩五刀进来,他进来后并没有马上向高建武行礼,而是扫了一扫厅中众人,然后笑着道,“很好,既然大家都到齐了,那么我就送大家上路吧。”

    说完,他从身上佩带的五把刀中,拔出了最长的一刀。

    “动手!”

    随着他的喊杀,庭院里刹时涌进来一群群的死士,他们端着弩提着刀冲了进来。

    “杀!一个不留。”渊盖苏文狠狠的说道。

    一支弩钉咻的一声射入了乙支文德的胸膛,这位高句丽战神一脸不可置信。

    “你们敢谋乱?”他难以相信,这国内城的城内城外,可是有好几万忠于王室的禁卫军。

    这时渊太祚缓缓自外进入,身披着铠甲手持着长刀的他,精神抖擞,“等我把你们都杀光了,那些军队自然也就效忠于我渊氏了。”

    弩箭横飞。

    大厅里上百个忠于王室的贵族大臣纷纷倒地,最后,厅中只余高建武一人还站在那里。

    渊盖苏文提刀上前,“请大王传位于我父亲!”

    “逆贼!”高建武气的浑身发抖,手指着他。

    渊盖苏文一刀砍落他一条手臂,“我最讨厌别人拿手指着我,再问你一遍,传不传?”

    “休想!”

    渊盖苏文举起刀,一刀砍下,高建武的人头滚落在地。

    “你以为不答应我们就没办法了吗?不给,我们自己取!”

    砍死高建武,渊盖苏文走到父亲面前跪下,“请父亲继承高句丽大王之位!”

    渊太祚点下头,从此,高句丽王室高家七百年的王位算是到头,顺奴部的渊氏家族正式取而代之。

    “我,高句丽顺奴部大人,渊氏家族的族氏长,渊太祚,今日在此,正式即大王之位,改国号朝鲜。”

    兵变,成功弑君夺位!

第513章 江淮之王

    江宁城。

    罗成出,叛军尽。

    七郡收复,降俘叛军十五万之众,更还有叛军家眷等不下三四十万。

    身为江东江西招讨抚慰大使,罗成不仅要平乱,还要抚慰地方,恢复战后秩序。

    如今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这些降俘的叛军和其家眷如何处置。

    “尽杀之!”

    前来参会的江都郡丞王世充直接说了三个字。

    罗成白了他一眼。

    “王郡丞可知你这三个字是多少条人命?是五六十万条人命,一个字二十万人命啊,比起那些富豪一掷千金还要大手笔啊。”

    王世充扭了扭那肥胖的体,讨好的对罗成笑笑,“罗帅,既然这些人敢从贼附逆,那自然当杀一儆百,否则江南从此无宁日也。”

    “那也不能滥杀无辜,五十万人口,亏你说的出口。你知道生养一个人有多困难,让一个孩子长到成年又有多困难?生十个都未必能养活五个,活下来的五个里,可能还有一两个是残疾怪胎,不是傻子可能就是瞎子聋子瘸子什么的。”

    “不瘸不拐不瞎不聋的,也可能小时候玩水给淹死,或者走路摔死。又可能遇上饥荒饿死,再可能生病病死,碰发大水淹水或遇火灾烧死可以说,能长到成丁,那都是九死一生,这是上天赐予的造化,多么的不容易,你随口就杀五十万?”

    “那大帅你以为该当如何处置?这些都是叛逆,是十恶之罪,罪在不赦的。”王世充被罗成说的没法了。

    他向来嘴利,倒是不怕罗成能说,关键是罗成那是大帅,他是属官,可不敢在罗成面前耍嘴皮子,就算说过了罗成,更是坏事。

    “要不这样,对于那些附逆从贼中的骨干,可以甄别一下,对他们严加惩戒,就发往辽东给驻守边军为屯田奴吧。至于其它那些被裹挟的,可以流放到辽东去实边屯田。而他们的家眷,可以留下赦免不株连,也可以选择随家人去辽东屯田。到那边,授给他们田地,让他们重新开新。”

    “这太便宜他们了吧?”

    “背井离乡,远走边塞,辽东苦寒之地,重头开始,还得随时面临着战争劫掠,如何能说的上是便宜呢?”

    江南七郡近五十万百姓涉及附逆谋乱,这个数目还是极大的,如果全迁去辽东,估计也太惊人了。哪怕就只迁那些叛军,那也是十五六万之众。

    但比起王世充一句全杀了,无疑这种办法更仁道也更实用,正好朝廷夺了辽四郡后,现在还空虚着呢。

    而对罗成来说,自然更有好处。

    现在存孝是旅顺太守,他是辽东太守,他可是很愿意发展下辽东,把那里当成一个根基之地的。

    辽东不是什么好地方,现在还跟高句丽是犬牙交错,那是个火药桶,随时可能还会有大战。但天下之大,想再找个地方发展,也不容易。

    毕竟中原之地,朝廷不会轻易给你机会。

    如果罗成愿意留在辽东镇守,朝廷那边也是很乐意的,再有罗艺帮忙推动,则许多事情罗成都可以去做。

    他现在有兵,但光有兵不行。

    辽东那四郡,现在什么都没有,就算驻军在外,也得完全依仗关内粮草军械补给,短时间还行,长时间朝廷也承受不了。

    到时唯一结果,则只能是缩减驻军,或干脆在那边设立军府,驻派府兵,闲时为农战时为农,以此削减军费开支。

    养一个战兵,至少得二十个农民耕种上缴租赋。

    而一个骑兵,得一百个农民耕种的租赋。

    这只是寻常算法,大概数目。

    真要维持一支精锐战兵,平时得多训练,装备要好,花费更高。如果在辽东一日不能灭高句丽,则战争随时会有,这开支更要增加。

    几十万的叛军及其家眷,罗成早就瞄上了。

    如果真能弄到辽东去,那可不得了。

    不说四郡,光是个辽东郡,就有最肥沃的辽河平原,安置个四五十万百姓,还真没问题。而如果有四五十万百姓,那么就能拥有供军两三万的潜力。这还是寻常百姓的供军能力,如果是流放去边关的屯田罪民,租赋肯定能收更高,那么理论上供个五六万甚至是十万兵都有可能。

    这就是战争潜力,这就是霸业根基。

    “王郡丞,既然这边战事已定,我也不会久留。不日我就会返回东都,然后去辽东,这里的善后事宜,要尽快处置。”

    结束会议,罗成立即给罗艺去信。

    他说明了自己对那些叛军和他们家眷的处置意见,希望罗艺帮忙,能够推动促成这件事情。

    最后,他犹豫了会,还是在信尾写上,希望罗艺帮忙,能够让杜伏威出任丹阳郡丞,让辅公出任宣城郡丞。

    本来他是想安排还在养伤的程咬金和裴行俨两人留在江南的,甚至都想举荐二人出任太守,可这两个家伙一根筋,连太守居然都说不愿意当,更愿意跟着罗成去辽东,还说愿意去那边打高句丽人,不愿意在江南。

    无奈。

    罗成问了其它人,都不怎么愿意留下来,他们甚至奇怪罗成为什么要留两个兄弟在这边。

    这事情,目的比较隐晦。

    当然明面上的理由是因为这边叛乱刚定,人心未稳,所以留两员战将在这里看着,实际上则是罗成想在这里布两颗棋子,他比谁都清楚,就算这次江南叛乱两月而平,可这并不会解决什么根本性问题。

    杨广已经往那条孤家寡人的路上越走越远了,他不肯妥协,那么反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之前一直被打压的贵族豪强们,以前是天下安稳他们不敢动,如今天下一乱,自然就要纷纷起来了。

    别人都不愿意留下,杜伏威最后却说愿意留下。

    这几年,杜大和辅三对罗成算是忠心耿耿,随他东征西讨,立功无数。但在罗家军中,他二人始终是统领步兵,而且现在罗家军中又来了秦琼单雄信裴行俨来整等这一大票猛人,杜伏威也知道自己与他们还是有些差距的,他也不愿意到时反落到他们下面。

    如今有机会独立一方,还是愿意试一试的,毕竟嗣业、存孝等也都已经单独出去了。

    不过两人资历比较差点,保举他们出任太守还是太难,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让罗艺帮忙保他们为郡丞。

    放下笔。

    罗成心里感叹,也不知道自己这一步棋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留下杜伏威这个历史上的江淮之王在江南,他不能再起来吗?如果真起来了,那将来还能受自己控制吗?

第514章 赖封不赏

    洛阳。

    罗成快马加鞭让人送的捷报一抵京,整个洛阳都沸腾了。

    “刘元进让罗成斩杀了?”

    “嗯,已经被罗成在江宁公开斩首以慑天下宵下反贼。”

    “江南七郡都收复了?”

    “全收复了,不到一月,就七郡全复。”

    “叛军呢?”

    “全干完了,斩杀了大约七八千吧,然后降俘了有约十五万多。”

    “这是罗成杀的第二个伪帝了吧?”

    “嗯,伪楚帝杨玄感、伪吴皇刘元进,之前还生擒了个高句丽王高元。”有人惊叹连连。

    “不止呢,你还没算之前罗成在平原郡也杀了八王十三公呢。”

    “你要这么算的话,那就不得了了,上次罗成平伪楚枭氏,可也杀了十几个王几十个公侯的呢。”

    话题没法接下去了。

    这罗成确实不愧杀神之称,不提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伪王,他都杀了两帝擒了一王,算是一人破灭三国啊。

    “天杀星下凡啊。”

    “何止啊,明明是白虎星下凡。”

    洛阳百姓津津乐道的是罗成如何能打,算他杀了几皇几帝擒了几王几公。

    但是在朝堂上,却在讨论的是另外的事情。

    首先,是如何安抚江南。

    降俘了十几万叛军,还有叛军几十万家眷,这要如何处置?

    罗成上奏说要将这些人流放到辽东去实边。

    但朝中有人反对,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宇文述,他认为这些人都是叛逆,如今辽东都还未平定呢,你把这几十万叛逆弄辽东去,这辽东岂不成了叛逆窝?

    再一个,弄这么多人过去,得耗费许多人力物力吧,得给他们分田授地吧,等等等等,总之就是太划不来,直接杀了干净。

    反正大隋最不缺的就是人了,如今大隋到处都是人口,地狭人广,人多的没处安放了,杀掉一点也好。

    不过除了罗艺亲自站出来支持罗成外,还有位宰相也公然支持罗成,就是裴世矩。

    裴世矩上次被免了兵部尚书后,依然当他的黄门侍郎去了。他是外交方面的专家,征辽就是他力主的,他很赞成罗成的提议。

    他认为,现在朝廷在辽东设了四郡,但四郡只有城池只有驻军,却没有百姓,不能自给自足,不能供军,长期以往,会有很大压力。

    如果把叛军送去辽东种地供军,是个不错的方案。

    杨广想了许久,他对于叛乱现在是零容忍态度,尤其是居然敢称皇称帝的人。

    “对于那些附逆谋乱之骨干,绝不可轻饶,应当加以甄别出来,然后处死。至于其它附逆者和他们的家眷,朕看可以按罗成的建议,全都抄没家产,然后流放到辽东之去。到那边后,也不能直接授田分地,而是应当让他们成为军屯的屯民,负责为军队屯田满十年,方可给予自由身份,授田分地。”

    皇帝一句话,这个事情算是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陛下,罗成率军两月平定江南叛乱,如今两万五千左五军将士,以及江淮征召的两万五江淮水手,也请至尊颁下赏赐,然后好班师。”

    满殿大臣都在等这事呢。

    可杨广却皱眉了。

    无他,罗成出征之前,皇帝可是承诺过,平定叛乱之后,对有功将士重重有赏。

    可是现在,罗成两个月就平定了叛乱,而且平的干净彻底,光是俘虏就抓了十五万多,还不说斩杀的叛军首级有八千多。

    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数字,若按皇帝之前开出的赏格,那可是非常不得了的赏赐了。

    可是现在皇帝却不愿意兑现了。

    杨广不吭声。

    宇文述便马上跳出来。

    “陛下,臣以为为奖励将士们的功勋,可重开勋官赏赐,授给有功将士们相应勋官。”

    之前,皇帝把勋官跟散阶合并了,只剩下散官没了勋官,现在宇文述为了帮皇帝免掉那大笔赏赐,居然又提出重设勋官。

    可皇帝之前又有旨,授了勋官的也不再是正途,一般情况下没资格出任官职,这就是坑爹了。

    如此一来,这勋官除了是个荣耀称号,还有什么作用呢?

    还是宇文述想的周到。

    他早就想到如果光授个勋官名号,那平叛将士肯定不服。于是他就提出来,按勋官授一份勋官永业田。

    就是你得什么勋官,对应授一份勋田给你。

    比如之前没撤之前,勋官是十一转。

    最低为都督,视为正七品,也就是说相当于是正七品的荣誉称号,能享受一些七品规格的礼遇,但无俸无禄的。现在宇文述说,给授一转的有功将士赐一块勋田,就赐五十亩。

    勋官越高,授勋田越多,最高的上柱国,就授最高三十顷。

    当然,中原地狭人多,也没这么多田可授啊。所以宇文述又想出一个折衷方案,把勋田划到辽东辽西去,那边地广人稀。

    这样一来,就完美的解决了。

    其实这都是皇帝早跟宇文述商议好的,可此时却一番做作,皇帝还假意考虑许久。

    “好,那就重设勋官,对平叛有功将士授勋官,赐勋田。”

    “罗成平乱有功,特授勋上柱国,比正二品,赐辽东勋田三千亩!”

    “其余有功之将士,各按功授勋,赐给勋田。”

    对于在此次平叛之中,表现最佳的裴行俨、程咬金、徐世绩、单雄信四人,皇帝则分授四人虎牙郎将之职,并各授勋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

    原本勋官十一转,不过因为其中的开府仪同三司之前已经并进了散阶,所以皇帝另搞出来一套新的勋官体系,并且增加为十二转,最高依然是上柱国,然后是柱国,但下面不是上大将军和大将军,而是上护军和护军,下面的上开府仪同三司和开府仪同三司这些,也改成了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

    接下来依次是上骑都尉、骑都尉。

    然后是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和武骑尉四尉。

    一转的武骑尉授勋田五十亩,二转的云骑尉授勋田百亩。

    授勋官,给勋田,然后就没了,没有实物赏赐,没有钱没有帛,更没有中原的田地。而对于其中部份特别着著功绩的将士,则是授职。

    比如裴程等四人俱授虎牙郎将,但更多的则是授些比如副校啊副旅帅副队正这些,都是些副职,而且皇帝实际上是要一个正职后增加副职位置,其实除了原本第一点副职外的副职,就是有名无实,专为打发这次立功将士而授。

    且一旦结束东征,解散归府,到时这副职也没了。

    这算是皇帝变着法子在耍赖不肯兑现封赏了。

    “陛下,酬功授赏,不可大意小器啊。”裴世矩说了句公道话,可皇帝只是瞪了他一眼。大隋的国库倒是挺丰的,可建东都修长城挖运河,又两征高句丽,然后又是平乱,也有些吃不消了。

    另外皇帝也觉得这次平乱太简单了,因此根本没必要赏赐太多。

    罗艺只是静静站在那里,罗成是这次平乱主帅,他不适合站出来为平叛军讨封赏,否则更容易说不清楚。

    但心里头,罗艺对皇帝所为,也是非常不满了。

第515章 军生怨气

    江宁。

    金陵山上,居高临下,可俯视江宁城。

    江宁城也称为金陵城,楚威王因山立号,置金陵邑。此处临江控淮,形势险要。

    “自东吴孙权在此建都,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此有六朝都城之名。”

    魏征笑道,“在此建都者莫不是偏安一隅,并且短命之王朝。”

    “确实啊。”

    “据说当年秦始皇东巡,有术士告诉他在金陵那地方有王者气,于是始皇帝很担心,他便命令术士想办法消灭王气。术士用了两个办法,一是挖断紫金山,按风水的说话,紫金山龙盘虎踞,是王气来源。对付这种情况,就要斩断龙脉,杀死猛虎,所以一定要挖断紫金山。”

    “同时,这术士还在紫金山山上挖了许多金玉宝物,据说能够镇压龙虎。”

    “最后,术士还让人挖了一条秦淮河,据说这条河的作用是可以泻掉这里的王气。”

    罗成对魏征的说话呵呵一笑。

    虽然说金陵六朝建都,六朝都不强,但并不能说因这是因为龙气被秦始皇斩断了。如果以唯物的角度来看,大致的原因还是在古代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的文化和经济更先进,人口更多,军事能力也自然更强。

    而在古代,南方一直都是比较落后的地方,落后就要挨打,这可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再有一个,金陵立都,还是缺少足够的战略纵深,守金陵,必须先守江淮,然后还要守住西面的荆襄上游。

    不管怎么说,江陵都是居于下游,在防御这块还是天然弱势的。

    更何况,在古代,骑兵是这时代最强的军队,南方天然缺马,自然难以抗衡。

    罗成捡起一块赤色的石头,这种石头其实也算是金陵的来由,陵为高山,金,古代的金有时也指铜,金陵又名紫金山,便是因为这山的紫金石,而这紫金石其实就是铜矿石。

    很明显,紫金山是一座铜矿。

    “其实金陵比辽东好。”魏征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话。

    罗成呵呵一笑,“你不是说这里龙脉断开,王气不足吗?”

    “哈哈哈。”魏征哈哈大笑,“你可真是什么都敢想。”

    “你敢说,我当然也敢想,想想也不犯罪不是吗?”

    “想也是犯罪的。”

    “可人无远虑近有近忧啊。”

    “真打算选辽东?”魏征认真问。

    “金陵虽然也是个不错的地方,但是吧,这里确实先天不足,而且我们在这里毫无根基。”

    一个主帅一个司马,两人就在紫金山上有些肆无忌惮的说着这大逆不道的话,这话若是让人听去奏给皇帝,两人都逃不过一个谋逆之罪。

    可两人却跟在聊闲天一样。

    “大帅,圣旨到。”

    皇帝的旨意传到江宁。

    罗成授勋上柱国,赐勋田三千亩。

    鱼俱罗授余杭太守、吐万绪授吴郡太守,而杜伏威授丹阳都尉,辅公授宣城都尉。

    丹阳太守由历阳郡丞赵元楷接任,这位赵元楷是开皇年间宰相赵芬之子。

    单雄信、程咬金、徐世绩、裴行俨等皆授护军之勋,进虎牙郎将之职。

    “辽东生变,陛下令上柱国立即率平叛所部前往东莱,乘船往辽东就任。”天使说道。

    “辽东生变,发生何事?”

    原来就在大隋接连出了杨玄感和刘元进叛乱称帝之事时,高句丽那边的邻居也没消停。

    先是渊太祚之子渊盖苏文在扶余川中集结了数万兵马,声言要南下国内城。国内城的大王高建武与乙支文德商议过后,便给渊盖苏文加官授职,宣他入京。

    渊盖苏文还真来了,但是带着五万大军而来,就驻在国内城外三十里。

    于是国内城外,十万高句丽军对峙。

    渊盖苏文奉诏入京,再然后两边协商许久。

    最后传出渊太祚快要病死消息,渊太祚说临终有个遗愿,想让国王同意让渊盖苏文继承东部大人和莫离支的位置。

    国王表面同意,暗地里却已经在联络诸部,想要等军一到,到时就先诛渊氏父,再收降东部军。

    可未料到,渊氏父子也早就有了计划。

    他们假以宴请谢恩为名,请国王和乙支等一众大臣到府赴宴,然后却突然在酒宴之上,尽杀保王派大臣贵族百余人,又杀死乙支文德和国王高建武。

    然后渊太祚篡位为王,国号改为朝鲜。

    渊太祚还是狠辣的,这边先下手为强,兵变杀光保王一党,并弑君。然后他居然单身进入禁军大营,凭着一番话语就把禁卫军的将领们都说服了。

    本来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可渊太祚愣是以几百死士家兵就改朝换代了。

    渊氏篡位后,一面派人去安抚北面的诸部,一面又派人来大隋,他姿态摆的很低,请求大隋朝册封,还自称愿意永世附藩。

    这个消息传到洛阳,杨广十分震惊。

    对于渊氏要建国朝鲜,他当然不肯。

    杨广可是铁了心要灭高句丽,设郡置县的,岂允许渊太祚半路来摘桃子。鉴于眼前高句丽肯定还有混乱,杨广于是让罗成马上回辽东。

    他那边也在准备进行第三次东征,在东征开始之前,辽东由罗成这位猛将负责镇守统御。

    “陛下说,江南这块,就交由江都郡丞王世充接手,关于叛军移民辽东之事,也由他来全权负责。”

    王子明在旁边忍不住问了一声,“平叛将士们的赏赐呢?之前陛下许诺应承的那些钱帛赏赐?”

    “陛下不是已经给将士们授勋赐田了吗,对有功将士还都升迁职位了。”那官员笑的有些勉强。

    这话一出,许多将领都面色难看。

    罗成一挥手,大家都闭了嘴。

    “罗成接旨,请回京后替某与诸将士代谢君恩。”

    或许是因为觉得爽约食言有些不好意思,皇帝给的勋官还是比较大方的,军官们几乎都授了勋,许多表现极佳的士兵也有些得授勋官。

    另外,皇帝还对那些没有授勋的平叛将士也表现格外‘关怀’,每人特旨在辽东赐勋田三十亩。

    等传旨官一走,一众将校立即围上来,“大帅,弟兄们如何能服?”

    “这是圣旨,没的讨价还价的,难道你还想来个哗变不成?”

    “可也不能就这样啊?”

    “算了,反正我也从来不指望会有什么赏赐下来,我们平叛时也有不少的缴获,这些拿出来都分赏给将士们吧。让弟兄们做好准备,明日便起程北上。”

    旨意传递下去,果然军营里怨声四起,没承诺过还好,承诺了却做不到,大家就不高兴了。好在罗成的威望高,几道军令下去,大家也就没再有什么出格举动。

    “将士们对皇帝心生不满了。”魏征道。

    “应有之事,毫不意外。”

    魏征呵呵,“对大帅来说,这其实是好事。”

    “别说这些了,准备一下,我们去辽东,不用先回洛阳也好,就是将士们许久都不曾回乡,估计心里也更加不满了吧。”

第516章 再临沧海

    离开之前,罗成召杜伏威和辅公谈了许久。

    最后,又特意与鱼俱罗和吐万绪两员老将聊了许久,拜托他们今后多照顾下杜大和辅三两个年轻人。

    本来罗成还是比较想把这两员老将带去辽东的,毕竟年纪虽老,可经验更足。军中有这样的身经百战的老将坐镇,也是一宝。可皇帝让两人留在江南当太守,罗成也没法子。

    最后,他又去了俘虏大营,对那些忐忑不安的俘虏们谈了些关于去辽东移民之事,罗成许诺到了辽东之后,都能够重新开始,哪怕皇帝说这些叛军移民去辽东后,必须为军队屯田满十年才能重获自由,并均田授地,可十年时间就能洗脱叛逆之罪,其实也是值的。

    “大帅,世充在此恭送大帅北上。”

    王世充从江都赶来,他被皇帝授了个江南安抚使头衔,负责善后事宜,原本那两万余征召起来平乱的江淮兵,现在也都隶属于他。

    连杜伏威辅公他们现在也一样得听他指挥。

    “王兄何必如此客气。”

    王世充特意为罗成准备了许多礼物,装了足足几大车,都是些好东西,甚至有许多江淮美人,罗成不收都不行。

    “大帅若是不收,你这就是瞧不起我王世充了。”

    “哈哈哈,这话说的,好,那我就收下了。”

    等罗成一走,王世充却只是冷笑。

    两万五千人马南下平乱,三个月时间,又北上前往辽东,来时两万五,走时却依然还是两万五,中间折损了几百人马,都已经就地补充起来。

    为了赶时间,这次自江宁出发,到京口乘船,却没再过江都,不走运河,而是直接从长江出海,然后沿海岸北上到东莱郡,经庙岛群岛到旅顺,再到辽河口。

    长江的楼船上。

    罗成看着搬上来的那一堆的礼物,瞧了瞧,确实是些好东西,各种珍玩奇物。

    “把东西都记到军中账上,回头发卖了,钱帛用来给咱们军中的义儿侍从们发津贴。”

    “那美人呢,这王世充可是十分豪爽,一送就送了十八个美人,全是二八佳人,我看都还是处子之身呢。”

    “十八个,这是想我****吗,军营之中不适合留女子,这样,等到了辽东,我把她们分送给单二哥他们去吧。”

    “得给老程和元庆一人两个,也安慰安慰下这两个家伙。”侯莫陈笑着道。

    “给他们,也用不了现在。”王子明笑言。

    船帆远去。

    王世充脸上的笑容已经完全收了起来,他转身道,“去江宁。”

    一到江宁,王世充便召集了鱼俱罗、吐万绪、杜伏威、辅公、赵元楷等一大票军政要员们。

    然后他当即宣布,要谨遵圣旨,严格甄别叛逆骨干。

    这一甄别,就立即自十五万叛军中甄别出了五万余人,另外还牵连出上千家七郡地方豪强大户。

    一时间,人心惶惶。

    这时,王世充又宣布,可以赎罪。

    所谓赎罪,自然就是出钱。

    那些被牵连的上千豪强大户,其实多只是跟有些叛军有点亲戚关系而已,绝大多数都是无妄之灾,可王世充不管,要赎罪,出钱。

    甚至还明码标价,自称童叟无欺。

    给了钱,就可赎罪脱身,不给,就是叛逆骨干,就得处死。

    最后,无数七郡豪强大户被王世充敲诈的破产,但最后依然凑不足够的钱来赎罪。

    鱼俱罗和吐万绪等出来劝说,可王世充根本不管,只说奉有皇帝旨意。

    于是,最终折腾了大半个月,王世充家无数,搜刮了无数钱财,最后依然还杀了三万余人。

    本来按罗成跟他交待的,就算要杀点骨干,可最多也就杀个百来人或者再多点,可王世充却一下子杀了三万余。

    七郡杀三万余,还抄没千余家。

    最后,王世充才算放过其它人,让他们移民辽东,可王世充却极狠,每个人除了身上穿着的能带走,其余的一针一线都不许带走。

    十几万叛军,还有三四十万的叛军家眷,都被王世充勒令迁移辽东。

    不管家中贫富,一上了他的迁移民单,那么一切家产都充公,只能孤身上路。

    他派兵押送上路,路上每天只提供一点粮食,至于其它的,生死由命。

    这样一搞,本来被罗成一击即平的江南叛乱,立马又沸腾起来了。

    无数的江南百姓都愤恨难平,他们拒绝听从官府的安排,拒绝交出自己代代积累的财富,拒绝背井离乡要饭一样的去辽东。

    他们逃亡,他们杀官,他们劫掠。

    虽然暂时还没有再出现如刘元进这样自称天子的人物,可是江南各郡,却已经到处都是逃亡的百姓,无数山林水泽,都有聚集的逃民们。

    而就在这种时候,皇帝居然还又下达一道诏令到江南。

    “三征高句丽!”

    如上两次一样,皇帝再次征召天下府兵,并从江淮征召水手船员从征。

    同样的,江淮的百姓,也接到了交粮和运粮的任务。

    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本来经过刘元进叛乱,再加上王世充的‘安抚’,江南各郡现在已经是水深火热了,皇帝还要征兵派夫,谁受的了。

    于是逃亡更多,从贼叛乱者也更多了。

    王世充敲诈搜刮了大量钱财,每天派船只一船船的往洛阳运送,大部份送给皇帝,一部份送给公卿贵族们,当然,他也给自己留下许多。

    江南已经一片沸腾,可东都洛阳的皇帝根本不知情。

    原本说要迁往辽东的四五十万百姓,王世充折腾许久,连一个都没能送过长江去。

    就在九月底。

    罗成率领一军将士抵达东莱港。

    一进港,便听到一个消息。

    东莱太守周法尚病危,听闻罗成抵达,请罗成过去相见。

    罗成赶到太守府中,周法尚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他拉着罗成的手道,“吾再临沧海,却未能利涉,时不与我,将辞人世,立志不果,命也如何。请大帅暂接东莱郡,待陛下旨意。”

    说完,这位五十八岁的名将,眼中带着无限的遗憾辞别了人世。

    一生征战百千回,最终却死在三征开始之前,始终未能灭亡高句丽,一雪辽东之耻。

    在东莱任主簿的老爹告诉罗成,周法尚听闻三征令起,积极备战,谁知转眼就没了。

    大隋又倒下一根顶梁柱。

    来护儿此时还在洛阳,罗成现在也管不到河南的事情,只能让老爹先帮着打理下,然后他写了封奏章,奏明东莱太守周法尚病逝,让皇帝派大将来接任太守之职并水师总管之职。

    不出意外,肯定还是来护儿前来接任。

    不过他也给罗艺去了封信,让他看有没有机会,把老爹这个主簿扶上东莱郡丞的位置,这样一来,来护儿统兵出征后,老爹这个郡丞二把手,依然可以顺势接管东莱郡。

    皇帝已经下旨三征高句丽,但现在已经有九月,辽东开始降温。所以今年是没法打了,只能是开始动员,估计也要等到明年正月再正式出兵。

    在此之前,罗成这个辽东太守,兼知辽东辽西诸军事的大将,便算是辽东战区的最高指挥了。

    在大军出征前,会不会就先爆发几场局部战役,这却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但罗成只能说,杨广这个时候还敢马上发三征高句丽旨意,这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这天下都乱成什么样了,也不说休息休息,哪怕休养个三五年再打也好啊,可他却马不停蹄的,相隔半年,居然再次诏令征辽。

第517章 嫡庶

    “你把阎氏接进家门了?”

    东莱郡,蓬莱城中,罗家。

    大妇单彬彬的腹部已经高高隆起,她已经有了近十个月的身孕。怀孕后的女人情绪总是容易起伏,上次丈夫回来在家过个年,总算是没辜负公婆的关心,她这个大妇是终于怀上了,但罗成在家没呆多久,便又二次东征去了。

    上次回来平叛,更是只回家看了一眼,连一晚上都没住就又走,这一走就是小半年。

    如今总算丈夫又回来了,可他居然说又要走。

    单彬彬确实有些忍不住了,直接拿阎氏发飚说事。

    罗成看她气鼓鼓的样子,觉得还挺可爱的。过去拥住她在怀,一手抚摸着那高高隆起的肚子,“孩子在肚子里闹腾不?”

    “闹腾的很,整天拳打脚踢的,不对,别转移话题,说阎氏呢。”

    “喜欢拳打脚踢好,肯定是个儿子,将来也要当大将军的。”女人都喜欢儿子,尤其是对于单彬彬来说,更希望能得个嫡长子。

    不过她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你当然喜欢儿子了,都已经有个儿子了。说吧,阎氏怎么回事?”

    “其实你也不用担心她,是叔父安排的。你也知道,叔父无子,之前奏请陛下把我过继到他名下,如今正好阎氏生了个儿子,所以叔父就说不让她回来扰你,而是把她接到燕国公府去,那孩子呢就算是燕国公府的了。”

    “那阎氏倒是好命,这么一来,岂不成了燕国公府当家的孙媳妇了?”

    “燕国公府哪轮的到她当家呢,崔氏厉害着呢。”

    “厉害更好,恶人就得恶人磨。”单彬彬还是有些不太高兴,丈夫已经过继到燕国公府名下,虽如今丈夫有个楚国公爵位了,但将来自己长子可以继承这楚国公爵位,次子可以继承燕国公爵位啊,凭什么让那阎氏也做大,还让她孩子继承爵位?

    “这个事情是叔父安排的,就算了,这样一来,叔父也算是后继有人,我们呢,继续过咱们的日子。彬彬,这孩子名字想好没?”

    “孩子名当然是你这个当爹的取了。”

    “那你看叫他嘉文如何?”

    “两个字啊?”

    “两字名也好啊,罗嘉文,我觉得挺好听的。”

    “可你不是说孩子将来当大将军吗,这名字好文。”

    “儒将,出将入相的大将军。”

    单彬彬一下子就高兴了起来。

    女人有的时候就是如此,虽然不高兴,但只要丈夫愿意哄她,便能很快忘记烦恼。

    “李氏也快生了,如果她也生个儿子,那叫什么?”

    “哲威,或绍武,这看如何?”

    “你说好就好。”彬彬突然又有些不高兴起来,罗成一头雾水,搞不懂女人怎么说变脸就变脸。

    “哎呀。”

    “怎么了?”

    “我好像破水了。”

    单彬彬捂着小腹,惊呼。

    “破水了?那估计是要生了,你先坐好,我马上去叫人。”

    罗成连忙喊人,好在家里有两个即将临盆的孕妇,所有家里早就请好了稳婆,此时闻讯马上赶来。

    稳婆经验丰富,一下子就看出是要生了。

    “请楚国公先出去,在外面等着,要生了。”

    罗家上下顿时忙碌起来,婆子丫环们都围了过来。

    烧水的烧水,准备剪刀的准备剪刀。

    “公爷,三娘子要生了。”

    这边忙做一团,结果李三娘屋里的丫环赶过来,说李秀宁也发痛了。

    这下倒是事出意外,让人措手不及。

    “赶紧再去请接生婆。”

    那边红线听到这消息,赶紧进屋告诉单彬彬。

    “姐姐,那三娘也发痛了。”

    正痛的满头汗的彬彬一听,立即道,“产婆,赶紧帮我接生,我一定要先生下来。”

    产婆也算是接生无数,自然清楚大宅门里的这些事情,大妇和妾侍一起生孩子,尤其这还是楚国公府的头胎,如果正妻先生,那就是嫡长子,又嫡又长,自然是最好的。

    若是让妾侍先生,那这长就让他抢去了。

    “夫人请放心,我一定努力。”

    “若是帮我先生,我赏你一万钱。”彬彬咬牙。

    相比起大房这边的热闹,李三娘的院子明显要冷清一些,这也是大妇和妾侍的区别。

    就连仆人也更愿意去大房那边帮忙。

    罗成过来时,李秀宁正在咬牙发力,一头汗水。

    “怎么样?”

    “胎位不太正,一时不好生。”

    另一个仆妇道,“好在咱们三娘身子骨结实,是练过武的,这生孩子有力气。”

    “准备好了参汤吗?”

    “没有,厨房只给正院那边准备了,没给我们院备。”一名丫环道。

    “马上过去,就说我吩咐的,让他们到我书房去拿那支百年的老山参,立马炖汤,炖好了两边房里都送来。”

    参汤最重要的还是能给产妇提精神,毕竟生孩子就是个大难关,这年头又没剖腹产,全靠顺产,危险性极大。

    罗成要进去瞧,仆妇拦着。

    “公爷,女人生孩子,没有男人进去的道理。”

    可罗成懒得理会他,直接就闯了进去。

    屋里,李秀宁正蹲坐在一个奇特的椅子上,下面还放了个木盆,这是产妇专门准备的生孩子工具,她们认为女人生孩子最好是蹲或坐着生,这样更好发力,很少让人躺在床上生的。

    “公爷?”

    李秀宁身着一件轻薄的长衫,蹲坐在那椅子上正累的浑发是汗,看到进来的罗成,惊讶不已。

    “三娘,我已经给孩子取好名字了,就叫哲威,你看如何?”

    “男孩名字。”李三娘握住罗成伸来的手。

    “嗯,肯定是个男孩子的。”

    “你不去陪着大娘子?”

    “我听说这孩子调皮,所以特意来看看,等他生下来,我一定要先打他两巴掌。”

    产婆看着罗成,有些无奈,接生这么多个,还是头次碰到这样的情况呢。

    “好了,公爷,不能耽误的。”

    罗成道,“我就在这握着三娘的手陪着她。”

    “公爷,没这样的。”

    “让五郎留下吧。”李秀宁道。

    或许是罗成在给了三娘动力,又或者是老山参的功效,李秀宁用了近一个时辰后,终于成功产下一个男孩子,而单彬彬则比她还早了小时时辰同样产下一个男孩子。

    “嘉文、哲威,好名字。”

    老爹看着罗成抱来的两个大孙子,非常高兴,不论嫡出庶出他都喜欢。

第518章 纳叛

    秋日里红叶越发的鲜艳,蓬莱码头,却越发的热闹起来。

    再次东征令下,东莱又一次做为水师大本营,无数的水手、府兵、粮草都在往这边集结。

    而因为旅顺已经成为大隋的一个新占之郡,旅顺和建安驻扎的一万隋军,也都完全依赖着从东莱港运去补给。

    “现在开始集结,但估计正式出征得等到明年三月之后,甚至是四五月的时候。”

    老爹跟儿子走在蓬莱港的码头上,看着无数的人流。

    “年年征东,到现在已经不知道征东到底为什么了。”老爹感叹着。

    罗成没说话。

    最初,征东的计划是没有错的,毕竟高句丽的威胁是实打实的,大隋不打高句丽,早晚高句丽就要来袭大隋。错只能说错在一开始的战略上有些差错,第一次出兵太多,或者说指挥方面没能统一。

    然后第二次东征就有些勉强了,中原动荡不安,皇帝却急着二征。这二征终于遇到大叛乱,结果叛乱虽然很快平定,但皇帝马上三征,皇帝的目光只是盯着辽东,却不知道形势早已变化。

    高句丽固然是一次比一次虚弱,可中原也一天比一天不安稳啊。

    “父亲什么时候进京?”

    罗贵摇头,“嗣业都已经成婚了,我还进京做什么。”

    嗣业是在八月的时候完婚的,皇帝对出云公主确实是相当的宠爱,据说大婚当日,十里送嫁。

    皇帝不但给公主三千户的封邑,另外还拿出来一百万贯的钱帛等来做为婚礼以及赏赐所用,皇帝还直接把李敏和宇文娥英在洛阳的宅第产业都转赐给了嗣业。

    “现在你们兄弟六人,就剩下小六还没成亲了。”

    “爹,我之前跟世绩商议过,他也跟他父亲说过,徐伯父对于小六与徐家小娘的亲事是同意的。”

    “同意就好,徐家同意我自然更没意见,我就一条,早点办婚礼,早点成亲。”老爹对小六的事情比较操心,这小子虽然还才十七,可妻还没娶,屋里女人却不少,现在孩子都生了四五个了,大的都已经四岁,委实有些胡闹。“徐家知道小六有庶出子女的事吧?”

    “知道,他们没什么意见。”

    娶妻之前先纳妾,甚至是先生儿育女,在这个时代都算的上是极普通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大户名门家,对此也没什么反对的,反正嫡庶有别,庶长也比不过嫡出。

    “连年征战,也不得停歇,哎。”

    老爹感叹着。

    罗成也只能苦笑,东征开始,他几乎常年在外打仗,每次回来也就是呆个一两天,上次甚至连一天都没呆过。

    眼下,刚从江南过来,又要去辽东了。

    好多将士们都希望能够放个假,让他们回家团聚一下,可旨意是让他们直接去辽东,罗成也没办法。

    “但愿这次杨玄感叛乱平定后,河南能够稍安稳一段时日吧。”

    第二天,罗成告别了妻妾儿子,再次出发。

    码头。

    李玄霸骑马赶来。

    “姐夫,等等我。”

    罗成看着玄霸,“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好让你留在东莱照顾你姐吗?”

    “我姐好着呢,我要跟姐夫去辽东,姐夫你看我这一年,按你给的药方天天调理身体,又每天早上跑步,还在铁作坊拉风箱抡铁锤抡了快一年了,你看我如今身体多结实。”

    说着,玄霸还拿出一把锤子来。

    “这锤子跟姐夫你的一样重,你看我舞的很顺手。”

    罗成看着这小子,这一年的功夫,确实大变了样。

    之前他身子弱,罗成倒是知道个土方给他,然后又让他多锻炼身体,这小子很听罗成的话,每天跑步,还真去了铁作坊里学打铁,从拉风箱开始,到后面抡大锤。

    每天还拿不少名贵药材药浴,到了夏天时,又在海里游泳。

    练来练去,这小子硬生生的从一个病秧子大变了样,如今个头长高了不少,身子更结实了许多,手臂上居然都是肌肉。

    一把铁锤挥地来呼呼有风。

    “你姐知道你要来吗?”

    “知道,三姐说让我跟着你就行。”

    “好吧,那你就加入我的白马义从,跟在我身边好了。”

    “谢谢姐夫。”玄霸十分欣喜。

    在东莱港,罗成一行换乘了东莱的大战船,其中不少能乘八百人的五牙大战舰,还有能乘五百人的黄龙战舰,这些都是楼船,其实并不太利于海上航行,好在他们只是沿海岸航行,并不进行深海航行,此时季节也没有什么大风暴。

    除了这些大楼船,还有不少适合海上做战的艨艟以及斗舰还有一些行动迅速的快艇等。

    这些船只都很新,是近年专为东征打造。

    船员水手,则基本上都是来自江淮等地的青壮,这些人多是沿江沿海居住的渔民船员们,善于操舟。

    船队除了运送罗成的两万五千人外,后面还跟着一支不小的船队,其中部份船上装着往旅顺、建安补给的物资,还有部份船则是装着流放往辽东的罪民,这些多是上次杨玄感之乱时从贼的,此时被陆续从东莱流放到辽东去。

    多达近十万人被处以流放辽东之罪,离开东莱港后,途经的庙岛群岛上,就已经陆续有人被放到沿途岛上。

    早几年还比较荒凉的群岛诸岛上,现在居然到处都是人,这些流民,只能在岛上垦荒、打渔,以及做些为路过船只修补、补给等事。

    “士诚,后面船上有个熟人,王薄也在。”

    秦琼过来跟他道。

    “他没死?”罗成有些意外,毕竟他可是伪楚的齐国公,算是重要骨干头目了。结果秦琼说因为王薄投降较早,又是直接率部下五万人一起投降,所以这次他运气较好,没被处死,只是被抄没所有家财,然后全族一起被流放辽东。

    “把他叫过来吧。”

    再次相见,王薄已经苍老许多,整个人须发半白。

    罗成给他倒了杯酒。

    王薄一饮而尽,满是苦涩。

    “此去辽东有什么打算?”罗成问。

    “能有什么打算,流放辽东,监视垦荒。”

    “不如你来我军中吧,随我征讨高句丽,也算将功赎罪。”

    王薄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如果你不愿意就算了。”

    王薄怔怔出神许久,方道,“我愿意。”

第519章 裂土封疆

    旅顺。

    大连港。

    旅顺太守罗存孝带一众将校前来迎接。

    “我听说你居然把王薄收编了?”

    “嗯,不但收编了王薄,我还要从那些流放的叛军中招募那些精锐能战者编入军中。”

    “你胆子也太大了吧,这些人可是叛军,他们本来要被处死,是你一力保下来,才让他们改为流放辽东。你现在又马上要收编他们入麾下,你就不怕有人弹劾你?”

    罗成拍了拍兄弟的肩膀。

    “老四啊,你也不看看如今是什么情况了。虽然陛下已经下达了三征高句丽的圣旨,但我看,这三征只怕未必能成,你看看中原现在,虽说杨玄感和刘元进都平定了,但地方并未安宁,相反,越发动乱的厉害。”

    皇帝说三征,但如果天下不从,皇帝也没法。

    而他罗成在辽东,却可能要独自承受高句丽的压力,甚至可能最后皇帝中原派不来大军,反要他独自征战。

    “早做些打算为好。”

    “本来江都平乱之后,会有几十万人流放来辽东,可我得知,王世充在江南胡乱非为,现在整个江南之地都乱起来了,那几十万流民估计根本来不了几个。”

    整个辽东现在兵马不算少。

    旅顺有六千兵,建安有四千兵,另外在辽东有罗艺留下的一军,新城也有李渊率领的一军镇守,此外,屈突通镇守柳城,王仁恭镇守辽西。

    六郡加起来不止十万兵,但其中辽西和柳城两镇在辽河以西。

    李渊驻新城,统一军,宋老生驻建安,统四千,罗存孝驻旅顺统六千。

    罗成这个辽东辽西诸军事,节制六郡兵马,不过除了宋老生和罗存孝两军,估计其它几个都不太好节制。

    其实辽东辽西现在兵不算少,但问题在于补给完全依赖关内,地方根本无法自给。

    一旦中原动荡继续,那么这补给就怕会很困难,到时就算有十万兵,也撑不住,极可能到时就会撤调回部份军队。

    他现在收编叛军流放者,有两个打算,一个是尽可能的增强下自己的实力,二来也是借此安抚那些没流放者,毕竟许多流放者都是整家人流放,现在有人在军中当兵,总能拉近点关系,而不完全是对立。

    “存孝,现在旅顺有多少人口?”

    听到这事,老四摇了摇头。

    “哪有什么人口,也就是我们这六千驻军,然后就是还有大约三万高句丽俘虏了,另外约有几千的渔民商人,但他们只是来打渔做买卖的。”

    那三万俘虏是上次留下来修城筑堡的。

    罗成想了想,“之前流放过来的人呢?”

    “还在旅顺港口呢,来了几批,大约万把人,我还不知道如何安置呢,暂时让他们一起修城堡。”

    如今这个时候,已经是秋天了,这个时节还是可以种下冬小麦的。

    “我这次带来约两万流民,加上你这里的,也一共有三万流民三万高句丽俘虏,现在这季节,还能赶种冬麦,你得暂停修筑城池,得抢着把麦子种下,这样来年春天也有收获。”

    “咱们现在有粮食啊,一直从东莱运过来。”

    “再过不了多久,东莱港就要上冻了,到时就会停航。再说,那边送来的也只是军粮,这些俘虏和流民,他们的口粮怎么办,到冬天饿死吗。得做长远准备,现在就赶紧秋种。”

    “怎么种?”老四对这些不感兴趣,也不知道要怎么开始。

    罗成来时已经想过这方面的问题,心里有了计划。

    “这样,驻守旅顺的六千士兵,你给他们每人先分个一百亩地,那些流民和罪俘,按每丁也分一百亩。士兵的地,由军士们集体耕种收获,种子农具等都由你们旅顺衙门出,所收获的粮食,到时则一半分给士兵,一半归官府为军粮。”

    “那些流民和罪俘耕种的地,农具耕牛种子等则由衙门租给他们,所收获的粮食,则是种子农具耕牛等租两成,流民罪俘得三成,剩余五成也都归衙门。”

    这算是半军屯,军屯是由军人耕种,所得全归军营,但罗成为了能够发挥下大家的积极性,也给大家谋点好处,所以衙门最后只收一半。

    “那租庸这些要收吗?”

    “当然不用,这是军屯,军屯所得为边军所需。”

    “若是田地还有剩余,则可以做为公廨田、职分田,让人佃种,一半收入归佃者,一半归入公廨或职官所得。”

    三万俘虏加三万流民,其中青壮者估计有三分之一,每丁按百亩算,则能耕种约两万顷地,六千驻军再军屯六千顷,总不到三万顷。

    土地还是有多的。

    “剩下的田地,给军官和士兵们分勋田永业田,每个士兵先给五十亩做为永业田,剩下部份,给有勋者为勋田。”

    “剩下的则为公廨田和职分田。”

    “这么多地,才这么点人,分下去也种不了啊。”

    罗成可不管种不种的了,没分,那就是块荒地。

    但如果分下去了,那就是属于将士们的田地,对于这些家在中原,来到海这边驻守的府兵们来说,这无疑是能够增强他们对这块土地感情的。

    “现在种不了,将来还可以种的。我也会想办法,继续从中原移民过来,到时,手里有田,就可以佃给那些流民耕种,坐等收租就好,这样对弟兄们来说,难道不是个好事?”

    现在许多人还没有真正把辽东之地,当成是中原所有,高句丽未亡,没人知道辽东会有怎么样的反复。

    所以朝廷也好,勋戚贵族们也罢,手都还没有伸过来。罗成现在就要打这个时间差,既然他先来了,那就得先得。

    把田地先分下去,给麾下的将士们分到手,管现在种不种的了,地分到手,就是自己的。

    “对了,还有一个事情你也要办一下,那些俘虏里也有不少女子,你把其中适龄未婚的挑出来,然后给驻守的弟兄们安排,也让他们在这里纳个妾。”

    “纳妾?”老四搞不懂罗成脑子里在想什么。

    “嗯,让驻守弟兄纳高句丽女人为妾,有田地有女人,将来还会有孩子,那么他们才会用心在这里驻守,明白吗?”

    老四一脸的惊叹,“你这是打算以后都不回去了?”

    “以备万一!”

第520章 驱赶李渊

    要说这段时间,辽东确实还是比较安静的。

    杨玄感叛乱,皇帝大军回撤,高句丽人没有趁势反攻,结果却是在平静了段时间后突然爆发了兵变内乱。

    渊太祚杀死国王高建武,还杀了保王派的军方大帅乙支文德,这位因为在上次东征时大败隋军的将军,被高句丽人称为战神。

    可惜一代战神,没有死在隋军铁蹄利剑之下,最后却死在了自家人之手。

    高建武和乙支文德一死,保王派贵族也差不多被杀光,渊太祚只身入禁卫军营,成功的把禁卫军收入麾下。

    高句丽地方上的保王党,于是陷入艰难选择之中。

    要么向新的朝鲜国王称臣,要么就只能被渊氏来剿。

    不少保王党最终选择承认新朝,拥立新君,但也有部份人死硬。比如只剩下了一只手的杨万春,他便拒不承认,不但如此,这位还跑到朝鲜半岛上,到处招兵买马,如今已经在平壤旧址上拉起了一支几万人的勤王军,虽然是一支乌合之众,可高句丽七百年的余威还是有的,不少人还是很忠于王室。

    而杨万春不但在平壤起兵,他还派人去联络部落,希望他们继续派兵南下。好几个部落的首领,都娶的是王氏之女。

    高句丽表面上已经改朝换代,如今为渊氏朝鲜,但实际上,暗流涌动,一场内战即将开始。

    当然,新城太守李渊对这个不太感兴趣。

    他巴不得那些高句丽人打起来,打的越凶越好。他更关心的还是中原,还是朝堂。

    相比之下,罗艺入朝拜相和罗成接连擒斩两伪帝,这个消息比较刺激他。罗家算是真正的崛起了,一门两公两侯,还尚了位公主。

    更别说如今罗艺在朝为相,罗成镇守辽东,罗嗣业还是骁果统领。

    而曾经煊赫无比的八柱国家,如今却已经凋零了。

    就因为一个李氏当有天下的谣言,皇帝居然就把太师李穆一族连根拔起,当年的李家是何等的煊赫啊,他唐国公李渊看到李浑、李敏这些人,那都得点头微笑的。

    可现在,一句李氏当有天下的谣言,皇帝就将这一大家子直接弄死了,在朝为官者一百多个子弟啊,一句话就灭了,这可是当年的八大柱国和十二大将军中各占一席的李家啊。

    同样同为八柱国家的李弼家族,也因为李密参与杨玄感谋逆而受牵连,这次李弼一族,所有子弟的爵位削除,官职罢免。

    还有于家,上次于仲文被杀,这次结果于家又因为有子弟在东都城外降了杨玄感,而受牵连,整个于氏家族的子弟,官职爵位全都被削除。

    唐国公府也是八柱国家之一,李渊的祖父李虎曾经是柱国大将军,到他这一代时,李家子弟众多,为官者不少,但以前比起李穆李弼于谨等家族还是差的远。

    毕竟他祖父死的早,父亲又早死。

    在新城,听到几大家族被抄没的消息传回,李渊是整夜不能眠啊。

    这段时间,李渊十分的安静,整天就呆在新城太守府中,闭门谢客,更不敢出入军营,与将校们交谈过多,生怕一个谋乱的罪名落到头上。

    李渊坐在书房里,怀抱着一把琵琶,轻轻的拔弄着。

    他的琵琶还是弹的很不错的,有大家水平。

    李建成快步进来,在门口站定。

    “父亲,罗成到了。”

    李渊放下琵琶,抖了抖衣袖。

    “记住,以后不得再直呼罗成二字,于公,你得尊他一声楚国公或罗帅,于私,你也要叫他一声五郎。”

    李建成黑头脸,“一朝得势的暴发户而已。”

    “放肆,以后莫再让为父听到你这样的混账话,赶紧收拾一下,随我出城迎接。”

    “父亲,他已经入城了,马上就要到衙内了。”

    李渊听了,赶紧整理了下衣衫,“那还不随我赶紧到门口迎接。”

    刚出书房,结果就看到罗成一身铠甲带着一票将校大步进了院里,“外舅,我一来就听说你最近身子不太好,好多天都没出门了,可是让我担心不已啊。不知外舅身子哪里不适?”

    隋人新妇称公婆往往为姑舅,而男子称丈人也往往称外舅。

    罗成是当今最得势的新贵,而李渊却是已经过气的老贵族,虽然李渊把女儿许给罗成,但只是为妾而不是为妻,因此其实他都算不得罗成的外舅。

    要罗成这般热情的样子,还是让人惊讶的。

    “不想一点小疾,竟然劳烦大帅亲来新城,听闻大帅平乱归来,我本来是要去襄平拜见的。”

    罗成上前拱手行礼,“你是长辈,我来看你才应当。”

    “你是大帅,应当由下官前去拜见的。”李渊拱手。

    “就算不论私礼,你也是前辈。”

    两人客套半天,罗成才把玄霸招上前来。

    李玄霸拜见父亲,这时李渊才发现他,他擦了擦眼睛,一年多时间不见,怎么这个病儿子却居然这么结实了。

    “爹,都是姐夫帮我调理的身体,你看我现在多强壮。”

    李渊忍不住眼里闪过泪水,这孩子打小不容易,费尽心思求遍名医也不得好,想不到跟着罗成一年多,身子居然好了。

    “好好好,既然好了,那以后就留在爹身边。”

    “爹,我现在是姐夫白马义从亲卫呢。”

    “进去坐。”

    李渊无奈道。

    客厅。

    罗成留下一众兄弟喝茶,然后拉着李渊到了他书房。

    “最近洛阳有句谣言,叫李氏当有天下,外舅听到没?”

    李渊忙摆手,“不信谣,不传谣。”

    罗成呵呵一笑。

    “外舅应当知道,李浑李敏这对叔侄谋反一案吧,李穆家族被连根拔起了。李弼家族,也因不孝子李密谋反,如今全族被株连,全除籍为民成了白丁了。”

    “还有于家”

    李渊一脸的难看。

    罗成终于打住。

    “其实陛下对于这句谣言可是非常在意的,尤其是对于朝中姓李,又是如八柱国家这样的名门大阀,更是十分警惕啊。外舅如今虽然只是一地太守,可毕竟坐镇边疆,手握着数万兵马,而且外舅家族可也是八柱国家之一啊。”

    “士诚啊,三娘刚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你还满意吧?”李渊道。

    “满意,非常满意,那孩子长的极好,我给他取名哲威。”

    “这名字好。”李渊点头。

    “外舅,咱们是姑丈两,所以我呢也不跟你弯来绕去。现在呢,皇帝对姓李的很不放心,外舅你现在处境有些微妙啊。虽然陛下如今还没有说要动你,可你不能等陛下动手了再想法,那时就迟了对吧?”

    “我这段时间呢也一直在为外舅你谋划呢,我以为当下这个节骨眼上,你实在是不太适宜继续在辽东统兵。外舅,你不如主动上奏,请求皇帝调你回京,这样一来陛下也就放心了对不?”

    “如果你愿意回京,六部九寺,除了兵部吏部外,其余诸部寺,你想去哪,直接说,我一定帮忙给你想办法。”

    李渊暗暗打量着对面的罗成。

    “六部可不敢想,九寺五监三台,随便能去一地方就行,说实话,这辽东天气,我也确实不太适应,眼看着又要入冬了,我这腿啊都怕了,能回京最好。”

    “那我跟我叔父说下,让他帮忙给你谋个鸿胪寺卿之职如何?”

    “可以。”

    “那好,我回头就给罗相去信,不过我这里也有一点小事想麻烦下外舅,你看你能不能在辞新城太守时,向陛下举荐一位新太守人选呢?”

    “士诚你有合适人选吗?”

    罗成微微一笑,新人选他自然是有的。

第521章 三兄弟

    “请外舅帮忙荐举长史侯莫陈接任新城太守一职。”

    罗成笑着说出了自己的人选。

    李渊微微一笑,他立时完全明白罗成一到辽东就跑来新城的缘故了。

    “这样会不会太明显了一些?”李渊问。

    “侯莫陈长史本就是一员老将,忠心耿耿仕隋二十余年,不论是资历还是功绩,都完全足够接任太守一职。”罗成也笑着道。

    这事情本就是心照不宣的。

    罗成不是真那么好意要来帮他李渊避祸,不过是要借机让他离开,好安插自己的心腹罢了。

    说来,罗成并没有把他李渊这个丈人当成是他的心腹了,否则,又何须让他回京呢,真要帮忙,也可以帮他留下啊。

    鸿胪寺卿,那是真正的清水衙门,管着接待外番使者进贡等事宜,完全没有实职,新城太守虽说品级不如九卿,但这是实权要职,不说现在战时,还能统领一军。

    “好的,我回头就写。”

    “外舅不如现在就写,我还可以帮着参详一下。”

    李渊无奈,只得取了笔墨开始写辞职奏章,末尾大大为侯莫陈美言一通。

    “士诚你帮我看看。”

    罗成接过,看了一遍,笑着道,“嗯,写的很好,相信陛下看了一定能够理解外舅你的情况的。”

    李渊叹声气。

    “你说我回京后,就能够安全吗?”

    “未必,但如果外舅你回京后,能够安于寂寞,相信陛下也不会怎么为难你的。”

    本来说老丈人当新城太守,对罗成肯定是个助力。可罗成却不放心李渊,既然不放心,干脆请走,如果能安排侯莫陈任新城太守,肯定对自己大有好处。

    李渊叹息一声。

    “其实我现在也是心灰意冷了,京中也怕不安宁啊。若是可以,我更愿意去地方上,不管是关中还是河东,都可以的。”

    罗成呵呵一笑,你个老家伙倒还挺会谋算,去河东或关中?那岂不是跟历史上一样,一个不好,最后还要让你拣桃子了。

    这样的事情,罗成可不愿意。

    “外舅你糊涂了,你知道现在陛下对旧阀豪门十分猜忌,现在又有这个李氏当有天下的谣言,便对李姓贵族越发敏感。这个时候外舅你主动请求回京,任一闲职,就呆在陛下眼皮底下,陛下还能放心。你现在说要去地方上,你去地方,最起码也是个太守,而又想去关中或河东这样的要地,你说陛下岂能放心?”

    “万一陛下以为你有什么其它心思,又或者有那奸邪小人在陛下那里说你几句话坏,只怕你连个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就落的跟李浑一样下场了。所以,还是安心的在京呆几年,憋屈也没办法啊。”

    李渊一惊。

    这一下子就惊出一身冷汗来,罗成说的没错啊,眼下这种时候,万一谁进个谗言,以皇帝那种猜忌的性格,只怕真的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爱教了,多谢士诚你提醒。”

    “外舅啊,我纳了三娘,三娘又刚给我生了儿子,咱们两家自然是一荣俱荣的,我又岂会害你呢。让你回京,并不是我真的贪图你的这个太守之位,你是我外舅,你来做这太守,对我总是更有好处的,只是现在朝中局势不明,你留在外有些不安全,我也是为你考虑的啊。”

    李渊长叹一声,“是我一时糊涂了。”

    “士诚啊,我老了,也不求什么仕途上进了,只是建成世民他们年纪还轻。我回京混吃等死没关系,可他们这么年轻,总不能跟着我回京混日子。咱们也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自家人总还要帮自家人的,你就帮个忙,把建成他们三兄弟都安排到你这边,也给他们点机会。”

    罗成摆手,“一家人确实不说两家话,只是大郎二郎他们怕是不太服气我的。我之前跟大郎在通定时也算是搭档过,可他却跟我闹的不太愉快的,就算到了现在,见我这个妹夫也没啥好脸色,刚才我进来,甚至都不冷不热的,留下来,只怕他也不见得高兴。”

    “还有二郎,我觉得他也是个心气高的。”

    “也不知道哪里学来的臭脾气,我也是疏于管教了,不管越是如此,越应当交给你帮忙调教一下。就他们现在这臭脾气,回京后,我也怕他们惹事。尤其是老三,更加胡闹,我让他们跟着你,你好好调整调整。”

    当天晚上。

    李渊把三个儿子叫进自己的书房。

    “为父已经决定了,过些天就回京。”

    “回京?”李世民惊讶,“三征令已经下了,这个时候父亲怎么要回京。”

    “我已经向陛下请辞,入京后或许会当鸿胪寺卿吧。”

    “鸿胪寺卿?”李建成惊讶的道,“那不过是个闲职啊,父亲,是不是因为今天罗成说了什么,难道是他逼你离开?”

    “不是逼我离开,而是他让我明白,我若继续留在这个位置上,就太危险了。你们也应当知道,李浑李敏被诛,就因为一句李氏当有天下的谣言。”

    “父亲,李敏叔侄不是因为谋反才被诛的吗?”

    李渊冷笑几声,“若说其它人谋反,我相信,可李浑和李敏会谋反?那是天大的笑话,李浑和李敏都是那种只知玩乐的家伙,他们又不是杨玄感,他们绝不会造反的。”

    “可不是说审问证据如山?”

    “建成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你看看罗成,比你年轻多了,可他多了得,你呢,还这么幼稚,皇帝说他们谋反,自然就能弄出如山的谋反铁证来。”

    “我今天找你们兄弟三个来呢,是要跟你们说,我已经跟罗成说好了,我单独回京,你们三兄弟留下来,到时跟着罗成,他会给你安排,跟着他好好学一学,不要光学了那些纨绔的臭脾气,却没学到半点真本事。”

    一直没吭声的李世民道,“我不去。”

    “这事没的商量,我都已经跟罗成商量好了,你们三兄弟从明天开始,就到他那里去报到,好好跟他学习,要认真谦虚,别还总自视甚高,跟罗成相比,你们还什么都不是。”

    “好了,你们回去早点休息吧。”

第522章 割据辽东

    辽东城被皇帝亲率骁果攻破之后,复名襄平。

    辽东,在战国时代属于燕地,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

    站在这座刚刚修复不久的雄城上,魏征为罗成介绍道,“战国之时,燕国的燕昭王姬平置辽东郡,郡治襄平,便是此城。西晋时改为辽东国,后复郡,十六国后燕末被高句丽占有,直到如今,终于再为我汉家光复。”

    秦统一天下后,设辽东郡,当时设县十八。

    “这是一片沃土啊,你看这可是最肥沃的辽河平原,只要疏通一下河道,开挖渠道,那便能灌溉这辽河两岸无数的平原沃土,使之成为一座大粮仓。”罗成也感叹着道。

    魏征这时有意无意的对罗成讲起一场大战。

    “那是在三国之时,襄平遭遇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大战,由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大军,长趋四千里,远赴辽东,征讨当时叛逆背反,自立为王的辽东太守公孙渊。”

    “我好像也读过这段历史,不过记的不太清楚,跟我讲讲。”

    襄平之战在三国史上,也是一场极有名的战役。

    当时司马懿挥师远征,以四万之兵,趋四千里,却一役彻底铲除了公孙家的势力,使曹魏永久解决了后顾之患,完全了北方的统一。

    在这一战上,司马懿的用兵,不论是战略还是战术,都堪称古代军事战争史上的远征战役典范。

    “当时的辽东公孙氏,是由公孙渊在位,公孙渊是辽东公孙氏政权四代君主中最有野心的一位。公孙渊即位之时,所面临的天下局势是魏国与吴蜀联盟的南北对峙,虽然中原的魏国是辽东名义上的宗主国,可公孙氏一直控制着辽东脱身其外。”

    “历三朝之后,前人积累的国力,和当时南北对峙的僵局正好为公孙渊的野心提供了施展的空间,他试图左右逢源,以便在三国间渔利,恰好东吴的孙权也想在曹魏背后插刀,利用公孙家的辽东对其形成威胁。”

    也正因此,公孙渊即位后,辽东和东吴之间就接触频繁,眉来眼去,曹魏当然不愿意看到辽东脱离自己,并成为威胁,可当时魏国主要集力都还集中在祁山和淮南战场,也无余力处理辽东。

    直到后来公渊氏彻底背反,魏明帝才不得不决心先灭掉公氏孙。

    魏明帝选了司马懿统兵四万远征,司马懿用兵如神,他避实击虚,既示弱以稳敌之心,以便合围,又血战以折其锐,并收歼敌之功。

    罗成知道襄平之战,还是因为读过***评注的资治通鉴,这一战是他圈点最多的三国时期战役,也是实现统一的一次重要战役,此役过后,东北边塞再次安定,重纳入中华版图。

    直到南北朝时代,鲜卑慕容氏最后失陷给高句丽一直到如今。

    不论是当年的公孙氏,还是后来的慕容氏,他们都曾经长期割据辽东,只不过最强盛时期也只能偏居一隅而已。

    而在经过高句丽人二百余年的统治后,整个辽东更是大变了样,想要在这里建立统治不容易,如果罗成这样的大将,想要割据辽东,则更难。

    魏征是提醒罗成,割据有风险,称王需谨慎。

    此时已经是十月下旬了。

    罗成回到辽东也已经有一个多月,李渊请辞的奏折呈到皇帝面前后,最终还是通过了,李渊如愿以偿回了京,不过没有当上鸿胪寺卿,而是做了殿内少监。

    新城郡太守空缺,最后还是由侯莫陈接任了。

    一切都如罗成期待的那样。

    在第一场霜降之前,从中原陆陆续续一共流放过来约十万人口,其中青壮约三万左右,另外辽东还有约二十来万的俘虏。

    驻军方面,辽东郡现在驻军三万六,旅顺郡驻军一万二,建安郡驻兵一万二,新城郡驻兵两万四,另外柳城和辽西各驻军一万二。

    关外六郡,共驻军十万零四千人马。

    其中战兵六万,辅兵四万余。

    赶在霜降前,罗成各郡巡视督促,总算是把冬小麦抢种下去。

    按照他在旅顺的安排,罗成把各郡的地都分了下去,每个驻守士兵都分到一百亩的永业田,另外的田则做为军屯,以及公廨田、职分田等。

    现在各郡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人少地多。

    于是虽然粗粗分了下去,但也只能粗耕,简单翻耕一下,然后把种子撒下去,没功夫没人手精耕细作,甚至水渠等也只能种下去后再来修。

    这样种产量肯定低,只能是广种薄收,但也没办法,总比荒着好。

    不过总的来说,士兵们分到那么多田地,哪怕暂时还不会有收获,可也军心安稳不少。

    连那些流放来的罪民,以及那些俘虏,现在相当于是佃户,佃种士兵们的永业田,佃种公廨田、职分田,五成的租虽不少,可他们现在还不是良民身份,不需要交正租纳调,如果没其它征派,倒也还是能够生活下去的。

    辽东的隋军都在忙着种田耕地,高句丽人现在退居辽东山中的城堡里,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倒算是比较安宁。

    不过谁都知道这种安宁持续不了多久。

    “要下雪了。”

    “嗯,要不了多久,辽河也会结冰的。”

    “各郡的驻军以及流民的屯堡,都修好了地龙火炕没,还要多储存一些柴火,否则这大雪一下,千里冰封,这辽东的寒冷可是会冻死人的。”

    “请大帅放心,最近天天在抓这个呢。我还是比较担心高句丽人,怕他们会在这个时候出动。”

    “我们不去打他们就好了,他们敢来打我们?再说就算来也不怕,反正我们的士兵和百姓都呆在城池和屯堡里面,我唯一担心的,还是这粮食问题啊。这马上就不会有粮食再供应了。辽河以西的两郡还好,他们本来就存粮较多,离关内也近,可我们这辽东四郡,就得全靠自己了,眼下还没下雪,我觉得咱们应当想办法再搞点粮食。”罗成道。

    “怎么搞?”

    “趁着下雪之前,把安市城打下来如何,那里据说可是储存了不少粮食。”罗成笑着道。

第523章 十八道金牌

    辽东边塞。

    秋高马肥,正是用兵的好时节。

    数骑奔驰而来。

    “无令不得入城。”守门的军士拦住李世民。

    “我要见罗帅。”

    “可有传召?”守门军士依然是那副冷面。

    李世民恼怒,“你叫什么名字?”

    一名年轻将领走过来,“在下玄甲骑偏将段志玄,不知有什么可帮到李兄的?”

    李世民指着拦在他前面的几个士兵,“我要见罗帅。”

    段志玄笑笑,“李兄勿恼,他们也是职责所在,要不你在这里先等会,我入城去通传大帅一声?”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世民也知道铁甲重骑的这些个统领偏将那都是罗成的心腹,当下也只得压着怒火点头。

    辽东城,牙城。

    罗成正在跟魏征下棋,听段志玄禀报后只是笑了笑,“我这几个小舅子终于还是坐不住了。”

    魏征一边盯着棋盘一面道,“唐国公府四兄弟都还挺不错的,堪称一时俊秀,这大郎建成稳重,二郎勇烈,三郎彪悍,四郎也是十分凶猛,安排的好,也是大帅你的一大助力啊。”

    可罗成却只是笑笑。

    事实上李渊已经离开辽东一段时间了,他走时把几个儿子都留了下来,要罗成安排。但这段时间,罗成却连见也没见那几兄弟,只是派人把他们安排到斥候营中,整天巡视辽河。

    “我以为他们应当还能再沉住气一段时间的,看来我高估了他们。”

    “估计是听说要用兵了,所以想来求个位置。”魏征笑道。

    罗成让段志玄让他们兄弟过来。

    李世民一身明光甲,腰佩横刀,走在四兄弟最前面。

    “大帅,李世民请求为大军前锋。”

    罗成继续下着棋,他的棋艺很一般,魏征跟他下棋,完全就是在教学。

    他头也没回的道,“我麾下猛将如云,为何却要用你为前锋呢,难道就因为你是我小舅子?”

    李世民不服气的道,“我知道大帅麾下猛将如云,可我李世民也绝不会差,新城一战时,我也一样立了大功。”

    “可你却少了只眼睛,我答应你父亲和三娘,要好好照顾你们兄弟几个,若是你再出点什么差错,我没法交差。”

    这么一说,李世民越发羞怒。

    新城那一战,是他永远的痛。

    “我不需要特别的照顾。”

    罗成呵呵一笑。

    “李世民,你虽是唐国公府的二公子,但你在我这里,也只不过是鹰扬郎将之职而已,如果你不要特殊照顾,你以为,你是凭你的职位,还是凭你的战绩,还是凭你的资历,能够担当我的先锋呢?”

    “我这里随便拎一个出来,也不比你职位低,更别说,他们许多人就算年纪没你大,可战绩却比你耀眼的多。”

    “我很佩服你的骨气,但既然如此,你也应当明白,这里是军营,不是市场,不是你讨价还价的地方。我之前安排你带斥候巡营,看来你做的不太尽职啊。既然如此,从今天开始,你去辎重营,我给你两千人的辎重团,你管带好,为即将的征战安市做好准备,若是到时有差错,可别怪我不念亲戚关系。”

    李世民没料到居然是这么一个结果,原本还是在斥候营里,现在倒好,被踢到辎重营去了。

    他紧咬着牙关,可罗成却连看也不看他一眼。

    “李建成,你就留在我的中军,跟着魏司马,负责文书。”

    “李元吉,你去找秦琼将军,到他麾下去做个校尉吧。”

    “玄霸,你继续回我身边做亲卫。”

    “有意见吗?”

    李建成本来也想统兵,可被罗成几句话一说,最后只得应下,那边李元吉倒是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白马义从的精锐他是知道的,虽然他之前是想去重骑兵,可留到白马义从也不错。

    至于玄霸,他对于如何安排没什么意见,罗成让他去斥候营他就去,现在让他回他就回。

    唯有李世民,觉得很不公平。

    “世民做错了何事?”

    “你没做错什么。”

    “既然没做错什么,为何让我去辎重营,连老三都可以进白马义从?”

    “辎重营也需要有人统领啊,我觉得你是个不错人选,怎么,不愿意吗?如果你不愿意的话,现在可以提出来,你也可以回洛阳去。”

    “我愿意。”李世民咬着牙把三个字一字一字的吐出来。

    “那就出去吧。”

    魏征看着李家四兄弟离去的身影,皱着眉头道,“大帅这样做,李二郎好像真生气了,为何呢?”

    “你难道没看出来,这李二郎一直对我这个姐夫很不满意吗,反正我怎么做他也是不满意的,既然如此,我何必要去讨好他。对这种桀骜不驯的年轻公子哥,你不能一味顺毛摸,有时适当的敲打敲打,他才会知道谁才是那个话事者。”

    魏征笑笑,“之前听人说唐国公府世子年轻俊彦,但是今日这一见,这李建成看着可大不如李世民啊,你看他刚才,明明对你安排有些不满意,可犹犹豫豫最后也没吭出一个屁来,倒是这李世民,有什么就说什么,是个直爽人。”

    至于老三李元吉,魏征懒得点评,不过是个年轻的小莽夫而已,而老四玄霸,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孩子。

    “真准备打安市?”魏征问。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再说了,眼下这秋高气爽的,趁着冬天下雪前,咱们先把高句丽人拉出来溜一溜,折腾折腾,把他们折腾的精疲力尽了,这个冬天自然也就不会再来烦我们了,再说,万一咱们把安市打下来了呢,这不也是意外收获嘛。”

    罗成呵呵笑道。

    魏征却不相信罗成这位辽东统帅,会这么轻率。

    “皇帝又下旨来催了?”

    “嗯。”

    其实自罗成回到辽东之后,皇帝就隔三差五的下道旨意来,千篇一律都是速进,拿下安市。

    能够扛到现在都没动手,这也是罗成辽东杀神人屠的威名在了,否则皇帝早就换帅了。

    但已经连续收到第十八道催兵诏令,罗成也扛不住了。

    “打吧,现在打起码这决策权还在我们手上。”

第524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我觉得你最近有些焦躁?为何?”

    从新城过来的新城太守侯莫陈不解的问罗成,在他看来,罗成不过二十一岁刚成丁的年纪,如今已经算是少年新贵,风光无比的,而且今年又新添了两儿一女,正应当是春风得意才对啊。

    “侯莫陈兄,你觉得如今天下形势如何?”

    “有些乱,但还算好吧。”侯莫陈道。

    侯莫陈是鲜卑人,当年西魏八柱国家中便有一位是侯莫陈崇,甚至当年宇文泰能成为关陇之主,其实也是由于另一位侯莫陈。当时侯莫陈悦受高欢挑拔,杀当时镇守关陇的贺拔岳,这才让宇文泰成为关陇集团的新领袖。

    侯莫陈是鲜卑拓拔氏的别支,做为老牌关陇贵族,侯莫陈觉得如今的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比起当年周齐对立之时好的多。

    可罗成却不这么看的。

    “中原已经乱起,不但杨玄感这样的顶级贵族叛乱,还有如刘元进这样的地方豪强叛乱,更别说无数升斗小民为一口饭而叛乱,如今中原之地,遍地烽火。据我所知,陛下之前下达三征动员令,令各路兵马集结,可现在各地的府兵却都争相逃役,本来原本是要征召四十万府兵在涿郡集结,但据说现在连十万人都还没有集结起来,无数人都在逃亡。”

    “许多百姓为避辽东夫役,甚至自己砍断手砍断脚,还把断手断脚称之为福手福足,你可以想象,百姓是有多畏惧逃避这征辽了。”

    府兵不想入辽打仗,百姓为愿为东征服役。

    征四十万人,几个月,却只集结不到十万人。

    形势是非常的不乐观,这说明外表强大的隋帝国,他的执行力已经不行了,朝廷的威信已经不行了。

    当政权连政令都推行不了的时候,这个政权也就快完蛋了。

    而罗成现在虽说是统领辽东六郡之兵马,可实际上,辽东现在完全无法自给,全部都得靠中原输血供给,不但驻守的士兵全是中原征召的府兵,就是粮草等也全要自中原运来。

    他们孤悬关外,一旦中原断供,这十万兵马就得玩完。

    粮食不能自给,军械不能自给,连兵都全是中原的府兵,罗成这个大帅如何能安心的了,他现在的权力也好,地位也好,甚至就是兵权实力也罢,都是虚的。

    没有一点点是稳固的。

    罗成虽然想着办法要给府兵们分田授地,要给他们纳妾,可短时间里,都还是太过于难有成效。

    没有个三五年时间,军屯和民屯都难以见效,难以自给。

    可已经没有三五年时间给他了。

    这些天罗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隋朝最后几年的时候,杨广困在江都不得返回,虽然身边有十几万骁果军,但这些以关陇地区子弟为主的骁果,却一心想着返回家乡,哪怕皇帝给他们配江南女子为妻,给他们分田置地等等,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归乡想法,最终爆发了宇文化及等人率骁果军叛乱弑君,然后西归的结果。

    现在他罗成想经营辽东为根基,但手下的兵都是中原府兵,最终会不会也跟杨广一样?

    “如果我们能够早点灭掉高句丽,那么东征结束,天下百姓是否能够安心呢?”侯莫陈问。

    “问题是,想灭掉高句丽不容易。”罗成没有如皇帝那么乐观,虽两次东征已经大伤高句丽元气,但隋也是元气大伤,如今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了。

    而高句丽起码还有十来万人马,甚至能拼起来二十万之兵。

    还有那么多的山城堡垒,而大隋却已经很难真正的发大军来征高句丽了。

    “侯莫陈兄,我打算这次打安市,以打促降。”

    “以打促降?”

    “嗯,想一口吞掉高句丽不现实,我们六郡虽有十万之兵,可却没有能够支撑十万大军灭高句丽的后勤辎重能力了,趁现在高句丽人也还在内乱,我们围安市,然后迫高句丽投降,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投降,也总能得到一个让大家稍满意的结果,起码能够体面的先暂时结束这场东征,否则这样没完没了的三征四征下去,真的会崩掉的。”

    对于侯莫陈,罗成没有太多的隐瞒,毕竟一起并肩战斗多年,如今侯莫陈也算是他这个山头的嫡系之一了,大家是一荣共荣的关系。

    “可高句丽人会降吗?”

    “现在就让他们降肯定不会,我们还得取得一场大胜,要让高句丽人感觉自己要完蛋了,然后逼迫他们求降,这才行。”

    去年杨玄感叛乱,不但动摇了统治阶级,而且还把黎阳这座东征粮草转运大仓里几百万石的粮食,全都放光了。

    要重新再积聚满粮草,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行的。

    而另一方面,如今各地沸腾,皇帝的三征令下达,兵员都集结不满,明年如何再征?

    搞不好,明年粮草都难以再如需转运过来,罗成身为辽东的最高统帅,必须提前考虑好这些情况,不能等到明年崩盘的时候再去挠头。

    “从辽西、建安、旅顺,各抽调一万人围安市,迫高句丽从石城、乌骨、国内发兵来援,然后我们想办法打援,干他一票,打痛高句丽人,然后让他们投降。”

    “当然,只要不攻破国内城,他们肯定不会真降,但没关系,我们只要他们肯上表称降,只要肯接受朝廷在辽东设置郡县就行,哪怕仍由他们统治实控地盘,给他们太守县令等职位也无妨,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然后呢?”侯莫陈问。

    然后?

    罗成心道,然后当然就是可以获得一些从容的发展时间,可以在辽东军屯种地,在这边移民,想办法把这里的驻军转为辽东的府兵,在这边设立军府,迁来府兵家眷,把这里经营起来。

    唯有那样,他才有机会真正的成为辽东王。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大隋这幢大厦就要倒塌,这个时候罗成也没敢想着能一人扶大厦于将倾,他也只能想着早做点谋划,为自己寻找点根基,以求在乱世来临之时,手里多点实力。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31/ 第一时间欣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隋唐大猛士》为转载作品,隋唐大猛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隋唐大猛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隋唐大猛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隋唐大猛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隋唐大猛士介绍: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
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隋唐大猛士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隋唐大猛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