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TXT下载隋唐大猛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隋唐大猛士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隋唐大猛士txt下载     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434章 飞夺那津城

    “呀!”

    姬武士立花双手持着横刀就砍了过来。

    这一刀又快又狠。

    宝枪立在堂上,却是不急不徐,待刀都已经快到近前,才迅猛拔出腰间横刀,一记刀光闪现,他的刀以一个很刁钻的角度砍在立花的剑上,巧妙的卸去了她横刀的力度,甚至还缠住了她的刀,转手一挑,立花的横刀就已经被挑的向天。

    宝枪轻笑一声,直接大步欺身而进,一下子就撞进她的怀里。

    一记膝撞,直接把娇小的立花撞的腹内翻江倒海,紧接着宝枪直接拿头往她头上又是一撞。

    凶猛的立花直接就被撞晕了过去。

    宝枪伸手一拍,立花的横刀落地,再一抓,就把立花给拎在了手里。

    “宝枪哥好武艺!”

    大家纷纷叫好,王宝枪年纪不算大,但武艺却是众人中最好的,艺高胆大心还细,故此平时深得徐小凤的信任,也被一众斥候尊一声宝枪哥。

    将晕过去的立花扔到一边,宝枪伸手出指对那一伙壮汉武士勾了勾。

    “你们干脆一起上吧!”

    几个魁梧大汉似乎被震到了,可看了眼被扔到一边地上的姬武士,又只得互相对视一眼,咬着牙大喊一声挥刀攻过来。

    这立花可是筑紫村上的护卫队员,村上的护卫队有五十名女子,清一色的姬武士,个个年轻且又漂亮,深得村上的喜爱。

    若是在这里折了一个,怎么交差?

    “宝枪哥,俺来助你!”

    石头也拔刀而上。

    一时间,两人战八个。

    赵老三他们还在后面看热闹,继续搂着怀里女人喝酒叫好呢。

    不过宝枪两人却丝毫不弱下风,虽只一人一把横刀,可两人背靠着背,却是刀刀凶猛,招招要命,这完全就是战场上琢磨出来的杀人技。

    两人反而是压着那八个大汉打。

    眼看着人多反而打不过,那几个大汉只得连连喊叫,招呼外面的人进来帮忙。

    “还叫帮手?真当爷们只会看戏呢?”

    赵老三大叫一声,跟其它八个兄弟一起提出下场,也加入战团。

    “当心冷箭!”

    王宝枪大喝一声,一刀磕飞一支长箭。

    “他娘的,居然还敢放箭,干死他们。”差点被一箭射死的石头大怒,这下也再不留半分余地,刀刀要命。

    两边都打出了真火。

    一声惨叫。

    一个武士被石头砍开了半边脖颈,鲜血直喷。

    城外。

    码头上。

    徐小凤正跟一大群倭人谈着交易,他带来的货物很抢手,倭人们甚至在看过货后,自己商议了一阵后,就决定全部吃下。最好的货由筑紫国造府拿下,其余的货,也是各家先定好了。

    价格嘛,倒也挺不错。

    国造府的管事正跟徐小凤谈着,想让徐小凤下次帮忙弄几船铜钱过来。

    “有多少我们收多少,我们拿黄金和白银换。”倭人给出的交易汇率也确实不错。

    徐小凤不停的点头,这买卖几乎不比直接抢钱差了。

    “好买卖啊,可惜这铜钱是朝廷禁止出境的啊。”

    “我们可以把价格再提高一些!”

    “我说啊,我要是走私铜钱给你,还不如我自己找个小岛把钱运上去直接融了铸成铜器或铜佛像等,你知道把这些铜器铜像若是运到藩国去,能赚多少吗?起码七倍之利啊,这可比运来跟你换金子赚钱的多。”徐小凤呵呵道。

    一名水手跑过来。

    “当家的,宝枪兄弟出事了。”

    徐小凤那双凤眼一眯,“出什么事了?”

    “随他们入城的向导回来了,说宝枪他们在城里转过一圈后,想进个酒馆喝点酒,结果那酒馆是国造府的,后面就出了点事,现在宝枪兄弟他们已经直接打进酒馆里去了,而那酒馆也已经叫人围住了酒馆,他们叫嚣着要干掉他们呢。”

    徐小凤哈哈一笑。

    “好大的口气啊,干掉他们?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是我徐小凤的兄弟,是大秦人?”

    “知道,可他们说筑紫村上马上就是筑紫郡太守了,咱们这些海商到了筑紫,以后都得归他管呢。”

    “哟,这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筑紫太守?”

    “当家的,现在怎么办?倭人已经有很多人围住酒馆了,宝枪他们知道出不了城,所以干脆就留在酒馆了。”

    “还能怎么办,召集兄弟们,咱们入城喝酒去。”

    “直接闯进去?万一?”

    “没什么万一的。”

    徐小凤直接起身。

    那村上府上的管事还莫名其妙呢,“徐郎君这是要去哪,我们的买卖还没谈好呢,价格好说啊。”

    徐小凤对旁边的翻译道,“告诉他,就说我兄弟在城里被人围住了,我得去帮帮场子。”

    哨声响起。

    本来还在甲板上吹着风晒着太阳的船员们,全都扭头过来。

    “集合,操家伙,入城!”

    “要干仗吗?”

    “没错,王宝枪他们被倭人围住了,帮场子去!”

    这些骠悍的船员动作极快,刚还懒洋洋晒着太阳呢,结果一听哨令,纷纷转回舱里,迅速就披挂起来。

    三人一组,九人一火,五十人一队。

    五条船上五百多人,只留了一百人看船,直接拉出了四百来号人。

    刚刚还谈的好好的,大家都对船上的货十分满意,正准备交接呢,谁料到秦船上突然就冲出这么大队全副武装的船员。

    他们也不理会码头上发呆震惊的倭人。

    直冲向城门。

    城门的守卫想要关城门,可是此时码头上许多人,看到秦人突然杀过来,许多倭人都吓的纷纷往城中逃,城门处挤满了倭人,一时根本关不上门。

    徐小凤带头冲到城前,那门还被堵着呢。

    一名守兵直接向徐小凤放箭。

    徐小凤冷哼一声找死,抬起弓就回了一箭,那人应箭而倒。

    城门处的倭人吓的更是惊叫连连。

    “冲进去!”

    徐小凤可不跟他们客气。

    手下几百号兄弟这个时候更不客气,他们这两年可没少登陆突袭,虽说以前都是突袭的一些村庄小城,多数时候还是先伪装成商入混入城做内应,或是半夜偷袭。

    但这个时候大家依然是毫不客气的拔刀就砍。

    本来城门处拥护堵塞,结果一顿刀光砍过,出奇的就通畅了。

    “留下一队守住城门,其它人跟我继续冲!”

    “遇有敢持刀阻拦者,直接杀!”

第1435章 我好难啊

    骠悍的队伍一路杀进城中,码头上的倭人们还没闹明白怎么回事呢。

    几个倭商你望我我望你,又看了看码头上已经卸下了小半的货物,全傻眼了。这些秦国海商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海贼呢?

    村上派来的那个管事,这时才忽然一拍大腿。

    “哎呀,不好,这些人根本不是秦商,他们是海贼,不得了了,他们杀进城去了。”

    海贼。

    倭人们都不由的变色。

    筑紫这个地方,历来是座港口,也因为航道港口的重要性,故此这里以前既出船员水手,也是个出海贼的地方。

    过去紫筑的海贼也挺有名,他们劫掠新罗,甚至抢劫高句丽,也不时的会去打劫倭国其它地方的沿海百姓。

    可这几年,秦国海贼的到来,才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海贼。

    那些秦国海贼,船坚兵多,速度又快。

    来去如风。

    还神出鬼没的。

    经常一两条船就敢直接登陆袭击村子,若是聚起一二十条船,有个几百号人,更是直接敢攻打城池。

    本来嘛,听说天皇与执政大臣去中原朝拜天子,与秦达成了和议,倭国归附大秦为藩属,大秦天子也下诏秦船不得再劫掠倭地,大家还挺高兴,以后总算不用再面对这些凶狠的秦国海贼了。

    谁知道,这刚刚还是热情的海商,突然就成了凶恶的海贼了。

    “这些人,不讲究。”

    一个倭商手指颤抖了半天,最后也只是说出了这么一句,实在不知道要如何说了。

    “赶紧跑!”

    既然秦人已经入了那津城,那么这那津肯定就不安全了,还是跑向山城躲一躲吧。

    至于码头上那五条船。

    看着船上那提弓端弩的秦人,他们也不敢有半点想法。

    徐小凤带着人一路所向披糜。

    那津虽然挺热闹,可这里是个商港,筑紫村上真正的老巢在山城,他的兵也主要驻于旁边的两个山堡。

    城里虽也有些兵,可也不过几百人。

    被徐小凤他们搞了个突袭,防不胜防啊。待他们冲入城中后,那些防人也试图阻挡,可被一阵强弓硬弩射倒一片,再接着盾击枪刺刀砍,又倒下一片,然后其它人就一哄而散,四处而逃了。

    拿着铁刀、竹枪,身披着皮甲、竹甲甚至是布衣的筑紫国防人,哪干的过黑旗团的人,他们之前可是有正规劫掠许可证的,因此也是弄到了不少武器装备。黑旗团的都是以前的禁军府兵,他们现在也还是挂名在渤海舰队下,是朝廷的水师预备役,登记拥有许多军械。

    装备碾压,武艺经验又强,这还打什么。

    等徐小凤他们冲到那酒馆前,发现王宝枪他们根本没什么事。

    王宝枪跟手下九人都好好的站那呢,王宝枪手里一杆不知哪抢来的长枪,居然站在那里侮辱着倭人。

    “谁能在老子枪下撑过十个回合,老子就放你们一马。”

    倭人虽众,可围在外面,却没一个敢上去的。

    事实上,刚才不服冲上去的,都被教作人了,现在酒馆门口还躺了一地人呢,都是枪下之鬼。

    “宝枪老弟,没事吧?”

    徐小凤见状,倒也不急了,笑呵呵的喊道。

    “船长,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在这里跟人干架,过来帮下场子。”

    宝枪见徐小凤后面跟着众多兄弟,又看他们披甲持刃的,知道这次事情真是弄大了。

    “你们怎么入城的?”

    小凤后面一人道,“自然是杀进来的。”

    倭人本就骑虎难下,这时见又杀来这么多杀神,一个个都腿软了。

    “还有谁?”宝枪持枪在地上重重一顿,大声喝问。

    一个倭人武士直接把手里的铁刀扔在了地上。

    不打了,打个屁啊,他们一群人打十个都打不过,现在来了几百个,那还怎么打。

    “船长,我是不是给大家惹祸了?”王宝枪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站在徐小凤面前问道。

    “也没什么。”徐小凤呵呵笑道,“这里面的酒怎样?”

    “马尿一样,没味道。”

    “哈哈哈!”

    “接下来怎么办?”宝枪问。

    徐小凤倒是个乐天派。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啊,怕啥。反正本来咱们也是要来打那津的,现在不是打下来了?”

    说归说,但徐小凤和王宝等几个首领倒是很快做了番商议,既然事情搞了,那就干脆搞大点,只有搞大了才能收场。

    “把那津城和港口码头先占了再说,常老四,你回码头,跟船上的兄弟负责封锁那津港,若是有倭人的船只想走,直接给我击沉他。”

    个头高高的常老四呵呵一乐,“这差事好,我去了。”

    “宝枪,你和刘猛、张进,带人各去控制一座城门,咱们先把城门拿到手。”

    徐小凤以前干过都头、营副指挥使,行事果决。

    几百杀神也都是见惯大场面的了,接到任务后,马上各行其事。

    等山城里的筑紫村上得到消息时,这边那津城和那津港都被徐小凤他们控制了。

    他们占据四门,控制了衙门和府库,派人巡守街道,倒也有模有样,这完全就是过去在军队里学到的那一套占领城池后的行事条例,如今倒是用的挺好。

    筑紫城。

    “这些秦人根本就是群海贼!”

    “马上出兵攻打!”

    一群人在村上面前喊道。

    可村上却迟迟没有下令派出集结起来的那千多兵马。

    “国造还在犹豫什么?”

    “千把人能夺回那津城吗?”村上反问。

    这下几个将领都不吭声了。

    秦人不多,也就五百来人,还有些留守港口船上,城里估计就四百多人。可这些秦人夺城的速度极快,他们的战斗力很强悍,根本不是筑紫的防人可比的。

    谁都没信心说凭千把防人,能把四百多秦国凶悍海贼占据的那津城夺回,何况他们还有港口的五条大船以及一二百人可随时支援。

    “谈,派个人去跟他们谈!”筑紫村上最后吐出这么个决定。

    “谈?”

    “别忘了,大和朝廷已经向中原秦国称臣,如今我们皆是大秦藩镇了,我也马上就是东瀛道筑紫郡的太守,这个时候难道我们要跟秦人打仗?”

第1436章 割地赔款

    那津城门上。

    徐小凤和王宝枪嚼着咸鱼干。

    “筑紫村上要和谈,不会有诈吧?”宝枪问。

    “诈不诈的怕什么,如今我们占据了港口和那津城,稳着呢。先听听他有什么提议吧!”

    “船长,你是怎么打算的呢?”

    徐小凤无奈的揉了揉脑袋,朝廷已经颁下诏令,禁止再劫掠倭国。因此他们黑旗团之前虽有朝廷颁发的劫掠许可证,可其实现在也是进退两难的。

    真要跟倭人开战,那就是违抗了朝廷的旨意,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若是可以,这最好是一个小误会,这样咱们就能跟朝廷交待了。”徐小凤不怕倭人,他担心的是朝廷的追究。当然,其实他们也可以直接撤走,但他又不甘心,好不容易打下了那津城呢。

    徐小凤倒也没想过要跟李世民一样,就此占了那津不走,毕竟这那津不比狮子城,那津港城虽然不小,但防御一般。真正占据战略优势的是那山城和堡垒,那一城二堡立在后面险要处,只要这能拿下这一城二堡,则他就算占了那津也没用。

    况且现在朝廷又有那样的诏令,想占了那津不现实。现在只能是看看能不能敲村上一笔了。

    筑紫村上还是很有魄力的。

    明明是秦国海商突袭夺了港城和码头,结果村上派来的人去先送上了十几颗人头。

    王宝枪认出,这些人赫然便是先前酒馆里逃走的家伙。

    前来传话的是先前跟徐小凤接触交易的那管事。

    他愁着一张苦瓜脸。

    “徐郎君,我们家主说了,都是一场误会,是下面这些天杀的不开眼。如今家主已经将他们尽杀了,他们的妻女也都被主人贬为奴隶,回头就送来给诸位带走,是留用还是发卖听随自便。”

    “别外,我们家主还让我带来了一点点陪罪之礼。”

    一个箱子打开。

    里面是一箱子的黄金。

    虽然这些金锭不怎么纯,但皆是真金,这么一箱子黄金,还是值不少钱的。

    徐小凤微微笑道,“误会么?若是我来的晚点,只怕我兄弟们就要被围杀在这城中了。”

    那管事心说你骗鬼呢,我又不是不知道这城里发生的事情,就算你不来,那些家伙也杀不掉那几个家伙,而且家主当时已经听闻了这边发生的事情,已经派人要来制止,只是晚了一步而已。

    “还请徐郎多担待一点,原谅则个。”

    徐小凤却摇头。

    村上的态度让他有些意外,可也越发让他打定主意要狠狠的敲村上一笔了。现在两边都有些投鼠忌器,都比较顾忌大秦朝廷。可相对来说,徐小凤他们这一伙秦人,自然依仗更大一些。

    “既然要赔罪,就得态度诚恳一些,我希望村上国造能够亲自前来会晤,具体详谈。”

    倭人管事还想把事情就此了结,可徐小凤马上就开始端茶送客。

    “开启战端,并非难事,我兵船泊于港口,船坚炮利,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就算是筑紫山城和堡垒,也并非不可攻下,我船上有神机将军,乃攻城之利器也!”

    这话,直接让那管事吓的面色又白了几分。

    现在筑紫村上最担心的就是跟秦人把事情闹大,事情要是真闹大了,到时成了秦倭两国交战,这事可就不是他能够解决的了的。

    而偏偏现在天皇和皇太子都还在大秦,大和又刚归附秦国,苏我马子上前经过时,也透露了现在大和朝廷对秦国的态度,那就是要尊奉秦国,尊奉天子。

    管事回到筑紫山城,向村上报告。

    “这徐小凤究竟想怎么样?”

    “跟他们打!我筑紫已经是大秦藩属,他徐小凤不过一海商,居然敢攻城袭港,大秦也不会容忍他们!”

    “奏告大臣,让他向大秦天子奏明,请求处置。”

    可筑紫村上却不发一言。

    这事情若是闹到要上奏秦天子,他认为,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如他们所愿,秦天子岂有不维护秦人而维护倭人的道理。

    “明日,我约徐郎君到那津城外一会!”村上最终决定。

    那津城外数里,筑紫村上与徐小凤各带了百余随从,会商。

    村上还是一口咬定这是因为语言不通导致的误会,他希望能够揭去这个误会。

    徐小凤却不肯轻易松口,屡次以战争威胁村上。

    谈了半天。

    村上不断提高对受惊之秦商的赔礼金,但徐小凤并不接受。

    “徐郎,有什么要求,尽管直接提出,我们也好尽快解决此事,否则事情继续闹下去,对你对我都没有好处的啊。”村上也是有些急了。

    “黄金万两!”

    “另外,我可以带我的人马上撤出那津城,但我的人受惊了,得暂时休整。我希望村上国造能够将那津湾的志贺岛和能古岛划给我,做为休整之地。”

    “哦,对了,联结志贺岛的那条海之中道也希望划归于我。”

    这些要求,让村上沉默了。

    黄金万两有些多,但不是掏不起。

    可要求把那津湾里的志贺与能古两岛划给徐小凤,他就不愿意了。两座岛倒是不算大,甚至现在只有几个小渔村在上面,可志贺岛由一条二十里长的沙洲连结筑紫,这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延伸出去的半岛,卡在那津湾的出口东边。

    若是让徐小凤控制此岛,那他就能控制那津湾。

    而能古岛更是直接就在湾中的一个小岛,距离那津城极近。

    “我可以让徐郎带船队到湾外的玄界岛上暂做休整。”村上提出愿意在那津湾外的一个小岛上给他们暂借休整。

    “不,我要志贺岛,还要海之中道。还要能本岛。”

    村上摇头。

    扯了半天,最终松下也不肯松口。

    “看来村上没有诚意啊,那就不谈了,那津城其实也挺好的。”徐小凤笑着就转身往回走。

    村上皱着脸。

    “等一下。”

    “我把玄界岛给你暂做休整!”

    徐小凤摇头,玄界岛周长才九里,一座小荒岛,他才不想要。

    “我也表示下诚意,志贺岛,加上海之中道,我都要,能本岛可以不要。”

    “志贺岛暂借给你!”

    “也行,志贺岛划给我做补偿。”

    海之中道长约二十里,狭窄处不过一里多点,甚至涨潮时还会淹没在海水之下。但这岛毕竟位置重要,也大的多。

    徐小凤想要把这岛让倭人割让给他,这样这座岛他就能够向朝廷申请为开拓殖民地。

    不过村上不肯割让。

    最后又谈了半天,村上仅愿意租借给徐小凤。

    村上最终只同意把志贺岛租借给徐小凤,徐小凤在志贺岛上有居留权,也有自治权,但志贺依然属于倭国筑紫,每年徐小凤向倭国象征性的上交一枚金币做为租金,而租约,村上本来是打算定个三五年。

    可徐小凤要定三百年。

    最终约定了一百年。

    徐小凤租下小岛后,可以在上面休整船队,也可以在上面建房子城堡,也可以建立市场等,岛上也由徐小凤他们自己进行内部管理。

    最终谈好,村上对徐小凤的船队,每个人赔偿十枚金币,徐小凤收到钱后便带人退出那津城和那津港,退往志贺岛休整。

    原来跟徐小凤他们谈好的交易买卖,依然做数,继续完成。

    说到底,这次筑紫村上当然是吃了大亏的。

    徐小凤他们最终敲走了村上五千多个金币不说,攻入城后,城里库府里的钱帛自然也是被他们抢掠一空的。

    最终,还又搭上了一个岛。

    哪怕那座岛现在只是一座荒岛,可毕竟一座岛就这样租借给秦人一百年,终究是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的。

    徐小凤向村上挥手道别。

    “金币送到,我就带人撤出那津城!”

    村上咬着牙,强装笑颜。

    “我会尽快送来的,当然,我手里没这么多金币,会以金银和其它绢布等物折换的。”

    “没问题,只要值那么多金币就行。”

    徐小凤笑的轻松,村上却强压着怒火。

    回到城里,徐小凤把谈判的结果一说,大家都还挺高兴。

    也没干什么,一人就能得十个金币,这可不是笔小钱啊,能直十万钱呢。

    “趁那津城还在咱们手里,抓紧时间把城里的东西都搜一搜。不能便宜给小倭狗!”

    徐小凤笑笑,“把府库里的东西带走就好,至于那些倭人的,就不要再去动了,我们已经租了倭人的志贺岛一百年,以后咱们还要常在这那津湾里混呢,不要把关系搞太僵嘛。”

    王宝枪则有些不太理解。

    “咱们为何要租他们一个荒岛呢?那志贺岛虽然位置挺重要的,进出那津湾的必经之处,可这么一个破荒岛,咱们又带不走!”

    “搂草打兔子,也是顺便嘛。”徐小凤道,再说了,我觉得以后这那津港肯定还能更热闹,咱们提前抢占一个岛,以后肯定不会亏的!”

    “说来这次你们打一架,还挺值呢,一下子进帐五千多金币,我们这趟船,五船货都没这么多收益。”

    “哈哈哈!”众人大笑。

    “坐等收钱吧!”

第1437章 守护大名

    倭国。

    飞鸟京,净御原宫。

    苏我马子在大极宫中正在谋划一件大事,他准备在飞鸟净御原宫东北建立一座新的皇宫。

    不过也有不少人反对,认为新宫离净御原宫太近,不如干脆修建一座新京。

    倭国传统,每个天皇继位后,都会修建一座新皇宫,不过倭人皇宫无法与中原的皇宫相比,甚至连中原皇帝的行宫都比不上。一座倭皇宫,其实也就是不大的一个建筑群,除了天皇的宫殿外,还有朝廷的办公场所,而官员百姓的居所却并不在旁边。

    倭人皇宫与百姓居然的地方虽然统称为飞鸟京,可这京城却与中原完全不同,皇宫和城坊却是分开的。

    “我们应当仿大秦的洛阳、长安两京,也营建一座新京,以里坊制建设,把皇宫和百姓里坊建在一起!”一名苏我马子的心腹道。把皇宫建在京城中,那么也有利于控制天皇。

    数天商议后,苏我马子决定营建一座新京。

    新的京都,将建在飞鸟京北面百里处,此地位于大和岛中西部,坐落于腾原盆地北部,东距倭国第一大湖琵琶湖仅十里,东西北三面都有山地环绕,新京城随腾原盆地向西南湾敞开为巨型口袋形状。

    “腾原京南北长十里,东西长九里,大小相当于中原大秦长安城的五之一!”

    一名在中原学习过建筑的倭国大匠向苏我氏等陈述新京的营建规划。

    “南北共建十二条大路,东西以朱雀大路为中心分为左右两京,各设四坊。朱雀大街建成后将成为我倭国最宽广的道路,宽达六丈,西侧还有一丈多宽的侧测用以排水,路尽头就是朱雀门,由此往南则是京城南大门罗生门,各大路之间设以小路相通,大路和小路一起围城坪町。”

    六丈多宽的朱雀大路,这么宽的城中道路,让苏我氏等一众倭国官员们都大为惊讶,这真是大手笔啊。

    有人道,“长安和洛阳城里也没有这么宽的街道吧?”

    苏我马子脸色不太好看,“长安的朱雀大街长十里,宽五十丈!”

    这下那人惊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宽五十丈?

    而他们的朱雀大路宽六丈,他就觉得不得了了,五十丈啊,这得多宽啊。

    这么宽的城中街,岂不是太浪费了。

    苏我马子倒也知道倭国和大秦的差距,没有盲目的想要复制一座长安或洛阳城。

    “城中大小路边,都要修建侧沟,以利于排水,新京不要再跟从前一样,到处都是污秽横流了。另外还有一点,仿长安城,皇宫建于京城之北,宫城外则是皇城,里面为朝廷诸司衙门,再外则是坊区民居。”

    “大臣,腾原京东有青龙香具山,西有白虎亩傍山,北有玄武耳成山,南有朱雀吉野山,四神守护,可佑长久兴盛!”

    苏我马子听了很是高兴。

    “营建新都,以后万象更新。以后,大家不要再称为我大臣,今后要叫我大将军。”

    苏我马子有意想要去天皇化,故此他现在想借大秦的影响力,重建一套制度。

    下设四郡五十四县,上设节度使衙门和三司使衙,原大和朝廷的百官将都改换成节度使统领的三司使衙门,不过节度使由倭王担任,故此苏我氏不可能真的把权力交到节度使衙门手里,他以朝廷所授征夷大将军印,开设幕府。

    由他的幕府代节度使衙来控制三使司衙门以及地方的四郡五十四县。

    过去,物部氏代表守旧势力,一心维护部民制,后被掌握军事的苏我氏所击败。后来,厩户皇太子一边的皇室派一心想要尊崇,以加强皇权,削夺贵族和地方豪强势力。

    如今苏我马子独自回国,自然要借机清洗保皇派。

    “秦天子对佛道有很好的管理制度,这很好,我认为,我们当学习。”苏我马子说如今倭国的佛教过于兴盛,甚至不受管控,这很不好。因此也要把中原那一套拿过来,要设立度牒考试制度,要禁止僧人在城坊村集修寺居住等。

    抑佛同时,苏我马子则崇儒。

    对于中原的制度,他几乎完全照搬。

    废除部民制,废除皇室的屯仓和贵族的庄园制,仿中原均田令行班田制,同样征收两税。

    并建立府兵制。

    地方郡县,一样设立太守郡丞都尉以及县令县丞县尉主簿等官,甚至还要大力推行郡县官学。

    另一方面,苏我马子为了争夺贵族和地方豪强们的支持,也还是对他们的利益多有保留照顾,他也仿大秦,在倭国设立九品十八阶官阶制度。

    倭王兼任节度使为从二品,倭王世子也视为从二品。而征夷大将军也为从二品,三司使为正三品。四郡太守为正四品,五十四县县令为正七品。

    所有官阶皆奏请天子授封,三品以上为公卿,四五品则可以上殿议事,为殿上人,五品以上都皆为贵族。

    贵族可以世袭职位。

    五品以下为流官。

    贵族们不但拥有世袭职位特权,还能拥有许多其它特权。

    对于地方实力豪强们,苏我马子则以幕府之名,授给他们太守、县令等职,并令他们统领府兵,守护地方,赐为守护大名。

    朝廷的贵族公卿,与地方的守护大名,其实都是为了争取这些实力派的支持,故此对他们原有的利益给予保留。

    公卿和大名们,都各有封邑,可以拥有自己的规定数量的食邑庄园,以维持他们的利益。

    而苏我色也通过这种分封赏赐,换取这些实力派们的支持,以达到取代天皇控制倭国的目的。

    这么一来,苏我氏的幕府便能架空倭王的节度使衙门。

    “将军!筑紫那边送来急信!”

    苏我氏的改革很顺利,推出全面计划后因为照顾到各方实力派的利益,倒是得到拥护。

    这时一封筑紫送来的急信,让苏我马子有些意外,仔细看过信后,他沉默许久。

    “这些秦商太过嚣张!”苏我虾夷说道。

    苏我马子摇头。

    “筑紫村上还是很识大体顾大局的,他的处置很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赔点钱了事,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苏我马子想了想,“替我起草一封表奏,我要表奏筑紫村上为征夷大将军幕府司马,正三品阶,表奏其子筑紫松下任筑紫郡太守,正四品阶,为筑紫守护大名,封筑紫家一万石食邑。”

    “父亲,村上如此懦弱无能,为何还要如此重用他?何不趁机夺了他的官职,另派我苏我氏族人接替?”

    苏我马子却摇头。

    筑紫家可是筑紫岛上的世代豪强,实力不弱,再说了,筑紫氏的处理很合他意,大事化了不惹大秦,正是他们现在需要的。

    “不必再说了,就这样写吧!”

第1438章 满载而归

    “那个徐小凤!”

    苏我马子皱眉摇头,“待我亲自向天子表奏一封,就请以志贺岛设为筑前县志贺乡,志贺岛上土地委任徐小凤代理经营,请朝廷授封其为志贺大名,岛上土地为其名田!”

    苏我马子要在倭国推行班田制,所谓班田制,自然是把所有土地收为公有,包括皇帝的屯仓和贵族的庄园,然后把这些田班授给百姓,百姓再交租服役。这些班田,名义上当然是朝廷公有,只是让百姓耕种而已。

    当然,为了取得豪强贵族们的支持,苏我氏又不得不保留贵族们的庄园,他们占有的这些庄园名义上也收为国有,但转头苏我氏再以幕府的名义,给这些庄园主们再颁发委任书,他们的田为名田,小豪强们就是小名主,那些大豪强自然也就成了大名主。

    志贺岛并不算大,这也不是倭国头一回割让土地了,之前已经把肥国的一部份割让给朝廷管理,不过把土地割给私人,这还是头一回。

    既然是租,那就得搞清楚点。

    故此苏我马子主动要向天子表奏徐小凤为大名,把志贺岛上的田地委任为徐小凤的名田,就是要强调这块地主权还是在倭国手里,与肥前不同。

    “把那二十里的海之中道也一起划做徐小凤的名田封邑吧。”苏我马子主动道。

    虾夷很不解。

    “志贺岛被那徐小凤强租了一百年,现在还要再白送他海之中道?”

    “一些荒地而已。”苏我马子道,他也有自己的考虑,现在他要开设幕府,取代倭王掌控大和,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他们苏我氏虽说代代豪强,可以前也从不曾有过这样的机会。

    而要维持这份权力,就离不开大秦天子的支持。

    半个肥国都割让给大秦天子了,一个小小的志贺又有什么舍不得的。

    “眼光得放长远!”

    不过苏我马子还是留了一手,他没有把二十里长的海之中道沙洲租给徐小凤,而是封给徐小凤,这么一来,这块地方到了徐小凤手里,则依然还是幕府的。

    海之中道长二十余里,但并不都是一线狭长,有两大块突出部,宽有五六里长,这两大块沙洲远比志贺岛平坦,还能耕种。

    “虾夷,你抽个空,代表我去趟那津,跟村上好好谈谈,再去见见徐小凤,就说之前的误会我向他道歉赔礼,希望此事就此过去,以后我们欢迎他能够不计前嫌的多贩货来贸易,也欢迎他在志贺和海之中道沙洲上建立采邑城池!”

    那津。

    徐小凤一伙最近过的很潇洒,每天到处搜刮那津城中的钱财,不过盗亦有盗,他也顾念着以后往来,因此只是搜刮寻找原来城中官府的钱财。钱财搜光,干脆就开始拆衙门公宅,能搬的都搬到船上去。

    那筑紫村上很不痛快,每天都会派人送来一批钱帛,或是金银或是些绢帛,到后来,甚至还开始送来咸鱼。

    徐小凤倒也不急,你这样拖,那他就赖在那津城里不走。

    反正大家每天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既有酒喝还有倭女相陪,有些家伙已经乐不思蜀了,巴不得这村上永远凑不起那几千枚金币陪偿。

    不过这天一早,村上却亲自来到城下,所差的赔款一次付清,还多付了点。

    徐小凤有些意外。

    “徐郎,这位是天子钦封的东瀛道征夷大将军之子,东瀛道左布政使兼伊予太守苏我虾夷,他代表将军前来,对此前的误会表现歉意。”

    徐小凤不认识苏我虾夷,可也知道苏我马子如今成了倭国第一当权者。

    “原来是苏我太守,失敬失敬!”

    苏我虾夷对着徐小凤一叉手,“见过徐郎君了,我这是来给徐郎君致歉兼贺喜来的。”

    何喜之有?

    苏我虾夷先让人抬上来一箱子黄金。

    “黄金三百两,略表歉意!”

    徐小凤心中惊讶,好大手笔啊,三百两黄金,可是价值三千贯钱呢。苏我马子如今专掌倭国,也是妥妥地方实力派了,在皇帝那里也是讲的上话的,居然对他一小小海商如此客气,可是令他很警惕。

    可接着虾夷又拿出了一封委任书。

    却是把志贺与海之中道的西户崎与雁回巢两块地方委任给他,还授他为大名。

    “七品志贺县令,兼志贺守护大名?”

    徐小凤真的有些不太明白了,这苏我马子没理由对他这么客气啊。

    “船长,这里面是否有诈?”

    徐小凤听了宝枪提醒,也是怀疑。

    可那虾夷却是客客气气的,甚至还说出以志贺岛和海之中道组成志贺县,下辖志贺乡、西户崎乡和雁回巢乡,上面的田地皆委任为徐小凤的名田,甚至名田所收之租,皆封做徐小凤的食邑,不必上缴。

    不过虾夷也提出,幕府将在志贺县设一营府兵,徐小凤那支船队将编为志贺营,将隶属于幕府指挥。

    “这不可能!”徐小凤摇头。

    “呵呵,只是名义上而已,徐郎君勿忧,志贺县以后都可以自治,幕府不干涉。”

    “哈哈哈,想不到苏我将军如此豪爽,这提议我还真是无法拒绝呢,也罢,盛情难却,我就应下了。以后有事,可以招呼一声,能帮忙的我一定帮忙。”

    “好说好说。”

    两人在那里打着哈哈。

    这次的那津事件,就算至此结束了,双方都很满意。筑紫村上也挺高兴,两块荒岛而已,并不值钱,他虽然也损失了些赔款,还有那津城里的一些财产,但是换来的是幕府将军苏我马子的欣赏与看重,还直升为幕府三品司马,儿子也得以接任筑紫太守,担任筑紫守护大名,这一切很值了。

    虽然苏我虾夷以那津港今后将为贸易重地为由,让虾夷带了两千士兵过来驻扎协防,这是对筑紫的渗透,但最终村上还是接受了,毕竟马子也给了他不少好处,这是利益的交换,聪明人知道该如何回应。

    徐小凤也是痛快人,带着大箱的金银钱帛,如约的领着手下几百杀神从那津城里撤了出来。

    他们一路大摇大摆的出城,村上和虾夷远远目送,很识趣的没靠太近。

    一行人出城到了码头,顺利的登船。

    “起锚,扬帆。”

    “去志贺岛!”

第1439章 汉委奴国王

    “真是上了那虾夷和村上的道了,这什么破志贺县,根本就是一个破荒岛嘛,一个海中荒岛,全是荒山峭壁,能落脚的也就这南面一小片地方!”

    五条大船终于离开了那津港,来到了那津湾北面出口的志贺岛。

    可登陆依靠后,许多兄弟都不由的破口骂了出来,这里实在是太荒僻了,整个岛也就只有一块稍平整的地方,这里现在有个三十来户的小渔村而已。

    徐小凤从船上跳下,远处一群倭人渔民警惕的打量着他们,两股战战,随时想要逃跑。

    他目光扫了一圈,笑道,“挺不错啊,不管怎么说,这地方现在属于咱们兄弟伙了,咱们也有了一块真正属于咱们的地盘了。志贺,名字一般,但终究是咱们的了。”

    几百号人从船上陆续跳下来,沿着海岸东瞧西逛。

    刚才还觉得很看不顺眼,现在却又觉得挺不错了,毕竟现在这岛确实是属于他们了。

    “兄弟们,虽然我现在是名义上的志贺岛主,还是这劳什子县令、大名啥的,但这岛就是咱们兄弟伙大家的,是咱们五百多兄弟一起的。”

    “船长,那些渔民,以后也是咱们的人了?”

    “嗯,村上把地和人都划给我们了,这些人以后就是我们的人了,大家对他们客气点,别吓到他们了。”

    徐小凤带着人沿着海岸漫步,渔村往东便是海之中道,志贺岛与西户崎之间,有大约两里长的一条细细的沙带,宽不过二三十丈,狭窄处甚至只有五六丈宽,一遇涨潮,甚至直接就淹在水下,使志贺岛成为一座孤岛。落潮,那线沙带又出现,联结西户崎和雁回巢,并联结筑紫本岛,使志贺成为一座半岛。

    西户崎和雁回巢地势更平坦,志贺是一座山岛,而西户崎和雁回巢则是两块大沙洲。

    两处有数个渔村,这些渔民不但打渔,还垦田种地。

    “还真是块不错的地方呢!”徐小凤道。

    王宝枪听着浪潮拍打着沙滩声,吹着有些冷的海风,问徐小凤。

    “船长你真相信这些倭人?咱们这次可是又打又抢的,换一般人也不可能这样啊?”

    “一般人确实不太可能,可这些人是倭人嘛。其实你也不用太担心,咱们在这可不是孤军,筑紫西面的肥前,如今可都是我们大秦的地,那里马上会有朝廷派驻的舰队和驻军,也会有移民,还会新开几个商贸港城,距离咱们最近的地方才二百里,你说咱们怕啥?有这靠山在,倭人敢动我们吗?”

    “再说了,这志贺岛其实挺不错,易守难攻,咱们只要在那渔村修上一座要塞堡垒,就进可攻退可守了。”

    “咱们以后真就留在这了?”

    “倭国既然已经归附,而且看现在这苏我马子的态度,是铁了心归附的,故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估计这边都会比较太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打仗、不劫掠,那么必然就是开海贸易,倭国人还是不少的,现在这那津是最大的港口,又靠近百济和新罗,离咱们中原也是最近的港,故此以后这里肯定极热闹,咱们占着这里,当做一个据点经营,只赚不亏的。”

    “船长,你说现在这岛既然是咱们的了,那能不能向朝廷申请为开拓的海外殖民地,能不能请封爵呢?”

    徐小凤也有些心动,“也许可以,也许不行,不知道,不过可以试一试,成也行,不成也没多大关系。”

    接下来几天,徐小凤和王宝枪他们把志贺三乡逛了个遍,最终决定在志贺岛南面与沙洲相连那个渔村处修建一处要塞。

    拿出了村上赔给的一些钱帛咸鱼大米,倒是很成功的招募了三乡几个渔村的渔民来修要塞,这些渔民半信半疑,可在弓弩横刀面前,又不敢拒绝,只好苦着脸过来。

    徐小凤倒没多大野心,暂时只打算修一座周长二里的小要塞就行,以免哪天万一被倭人给包抄了。

    米饭配咸鱼,还管饱。

    这让来修要塞的倭人渔民们惊讶万分,当他们猛吃胡塞,吃的肚子溜圆后才真的相信这些秦人原来挺好的。

    徐小凤顺势宣布,把三乡的耕地佃给这些人耕种,佃户所得,只需上交一半收成就好。

    这些土地本也不是这些渔民的,是筑紫豪强的,这次被全都授给了徐小凤为名田,他自然可以再佃给这些渔民们。

    按收成收五成租,这都算很良心了,深受倭人的赞叹。过去他们给贵族豪强们佃种,租可比这高的多,有的是七三,有的是六四,都是在五成以上。

    况且,徐小凤还宣布了,除了五五分成外,不需要这些佃户额外承担其它负担,这可是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徐小凤让这些渔民来修要塞,不但管馆,甚至还给工钱,这就让那些倭人更惊讶了,居然还有这等好事。

    他们纷纷感叹,怎么秦人没早点来啊。要是早点来,大家早就能吃上饱饭过上好日子了。

    因此没几天,这些倭人渔民们,马上就对他们的新主人徐小凤他们感激不已,更是十分忠心,干起活来也勤快了许多。

    伐木取石,挖壕垒墙,勤快的很。

    “主公,主公!”

    几名倭人兴奋的跑向徐小凤。

    “何事?”赵老三喝问。

    一名渔民双手高举着一样东西,“主公,我们刚才挖土时,在地下挖出了这个东西,赶紧来献给主公!”

    赵老三帮徐小凤翻译了下。

    “什么东西?”

    赵老三接过,“好像是个大印。”

    “金的?”徐小凤接过,很沉,上面还有许多土,好像是在土下埋藏了许久。可擦拭过后,还是很快认出,这居然是一颗黄金之印。

    徐小凤出身将门,虽说后来没落,可毕竟小时候也是受过不错教育的,他一下子意识到这印不简单,毕竟印章用料,很讲究的,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可能逾越乱来。

    能用金印者,一般为王者。

    “没听说过倭人有用金印的啊?”

    “是没听说过。”

    “好像有字,写的是啥,船长?”赵老三看的不太清楚。

    “这是阴刻篆体字,我认认,汉委奴国王,嗯,就是汉委奴国王这五个字。”

    “莫非这是国王之印?”赵三惊叹。

    徐小凤也沉思,汉委奴国王之印,国王两字不用想,那前三字是何意思。汉委奴,难道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汉委奴国?

    他拿起金印仔细的擦拭起来,这时金印的面目渐渐完整呈现出来,印体方形,长宽和约一寸不到,高七分左右,印章上有一个蛇纽。

第1440章 自古以来

    熊津江畔,泗城。

    安东道宣抚使兼安东左都督指挥、熊津郡太守长孙无忌细细的打量着面前的这枚金印。

    越看是越兴奋。

    “好东西啊!”

    “真正的好东西。”

    右都督单雄信不解问,“不就是个印章吗,有什么可稀罕的?”

    “你来看这上面的字,这个汉字,看到什么不一样了吗?”

    单国舅也是地方豪强出身,阴篆倒也不是不认识,经他这么一指倒是发现了个特别之处,“这个汉字的右下角是个火字,一般印章篆文汉字右半部是连写的,这有些奇特啊!”

    “你以前可还看过其它地方有这样的写法?”长孙无忌问。

    “似乎没有。”

    “哈哈哈,没有就对了,其实仅凭这个汉字的写法,就可以确定这个金印绝对是真的,而不是假的。”长孙无忌做为北魏皇族后裔,虽说是个鲜卑人,但论这方面的学识却是要强于单雄信许多的。

    长孙摸着那枚已经完全清理的干净的金印越看是越喜欢。

    “其实啊,这汉字右下角这个火字的写法很少见,但并非没有,一般都只出现在两汉朝的一些印章之上。比如我家原来就收藏过几个汉代印章,有枚汉匈奴破虏长和一枚汉归义氐佰长印,上面的汉字也是这样刻的,右下角都是个火字。

    汉字的右下角的这个火字,而且还是特意隔断的,不是连写。

    至于为何出现这种情况,他幼时曾经问过自己的父亲长孙晟。当时父亲是这样告诉他的,说因为汉是火德之国,古人认为天地间万物都是由五德组成。汉代初立时,刚开始是水德,后来也有过一段时间是土德,但最终还是定为了火德。

    故此后来汉朝刻印章时,有时会特意把汉字右下角写成火字,并隔断开来,以示火德。

    这是汉字的一种特殊写法。

    “你再来看这蛇纽,这也是很有讲究的。”

    “皇帝玉玺、国王金印、臣子铜章。”

    印的材料极有讲究,都有规格制度限制。

    “汉制,赐给太子及诸侯王,金印,龟纽。而赐给臣服国国王的印虽也是金印,但印纽则多用蛇、骆驼等造型,这颗印是金印蛇纽,篆文又是汉委奴国王,可以断定,这是一颗汉代赐给倭国王之印,十分宝贵。也不知道这印怎么就被遗落埋藏于荒岛之上,还让徐小凤给获得了,只能说是天意吧。”

    单雄信还真不知道汉代时就赐金印给倭国王了。

    “这么说来,倭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原王朝之臣藩了?”

    “算是,也不完全是。”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都有记载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也就是距今大约近六百年前吧,当时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因此,这一枚金印很有可能就是当年汉光武帝所赐的那枚金印!”

    “不过当时朝贺的那个倭奴国并不是现在的倭国。”

    “难道还有其它倭国?”

    “东汉初年,当时的东瀛列岛上有许多土著部落走向国家过渡,结成了不少部落联盟,形成了大大小小数百国,其中在现在的筑紫岛上,有一个较强大的部落联盟势力较强,为了能够凌驾于其它部落王国之上,于是遣使朝见汉朝皇帝。当时的光武帝了解到东瀛诸岛部族的风俗后,嘉许其远来恭敬之情,授以金印,赐名以倭。”

    “倭国,其实国名正是来源于我天朝所赐。不过当时的这个倭国,只是东瀛诸岛中筑紫岛上较强的一支势力,而如今的倭国朝廷,其实是后来在大和岛上诸国中的大和部,击败其它部落,最后建立起的大和朝廷,包括原先筑紫岛上的这受汉天子所赐的倭国,也被并入其中。后来我中原与东瀛往来,依然以倭称呼其名。”

    “原来此倭非彼倭啊!”单雄信这才有点搞明白了。

    “可这金印上刻的却是汉委奴国王印啊!”

    “委也可通倭,另也有委任之意,另外当时筑紫岛上确实有个奴国,人口数万户。”

    《说文解字》中,委表示随从之意,加上人字偏旁表示顺从、恭敬的人。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

    三国曹魏时期,筑紫岛第一大国邪马台国曾在九年时间内五次向洛阳的中原王朝进贡,中原王朝也首次向倭国派出使者宣抚。

    “这几天我又翻看了不少史书记载,也问询了不少有学问者,查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其实不仅汉光武帝曾赐金印给倭国王,在曹魏时,倭国王也曾献派人经朝鲜赴洛阳,献奴婢布匹等物与魏帝,获魏帝赐《亲魏倭王》称号,并金印、铜镜等物。而当时这个倭王,还是个女倭王,其本国名原为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其实就是当年派使者朝东汉光武帝的那个国家,在筑紫岛北部,也就是现在的那津一带。后来该国发生内乱,乃共立女子为王,到曹魏时,这个女王名叫卑弥呼,在筑紫北部的邪马台之地为都,由她弟弟帮忙治理国家,实际上这时的邪马台国,是筑紫岛上三十多个倭人小国的盟主。”

    只是这个邪马台国,后来被大和击败征服,并入了大和国。

    但中原对统一东瀛诸岛的大和朝廷,依然称为倭国。

    “当年倭国派使者入中原朝见天子时,曾自称其祖上为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其俗断发纹身黔面,以避蛟龙之害,后避战乱渡海到邪马台!”

    单雄信越听越玄乎的感觉。

    “先前薛延陀人说什么他们是夏朝天子派去塞北的夷正金天氏之后,现在这倭人居然也自称是夏后少康之子了。”

    长孙无忌却是笑道,“真真假假又何妨,真的也是有可能的。就算是假的,可他们愿意攀附我华夏不也是好事嘛,这样一来,咱们以后统治这里也就名正言顺了。”

    单雄信哈哈笑着,“你们这些人啊,就喜欢弯弯绕,要我说直接打服就好。”

    “这个文化认同也很重要的,从肉体上征服,哪里比的上从根源上同化呢。”

第1441章 护犊子

    “这徐小凤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居然能惹出这么多事来。”

    “可也都是好事啊,徐小凤以前毕竟曾在卫府做到营司马的,也是条军中好汉。这次他们虽然胆子大了点,但终究一没丢咱们大秦的脸,二来也没吃亏,所以咱们也就没必要再去追究他什么,何况,他还献上了这枚金印,正好可以让朝廷以后对倭人倭地的统治有据可言,也是大功一件了。”

    单雄信道,“可他徐小凤虽说已经退役了,但也依然是我大秦子民,也还有个水师预备役的身份在,他现在却接受了苏我马子的封赏,做了这东瀛道筑紫郡志贺县令,还他娘的成了什么志贺守护大名,这他娘的是要改换门庭,投靠倭人了?这算什么,有奶便是娘?”

    这位国舅爷似乎对徐小凤他们的行为很看不懂。

    “我觉得倒没这么严重的,志贺岛他是以一年一金币的代价租了一百年,至于这什么志贺县令,那也是苏我氏表奏天子请封的,他就算当了这县令,那也是大秦朝的县令,又不是他苏我马子的县令。”

    长孙无忌跟单雄信两个都是皇戚,一个是皇后兄长,一个是贤妃兄弟,不过两人一文一武,却也性格不同。

    如今安东主持大局的却是长孙无忌,他做事比较看重大局。

    现如今朝廷趁倭国内部皇室与贵族争斗之机,扶持了贵族苏我马子回国掌权,开设幕府,架空倭王,同时利用他带领倭国归附,设为内藩,并趁机索要了肥国大部,已经算是正式渗入倭国,开始布置经营。

    但现阶段,也仅仅是刚开始。

    这个时候,徐小凤他们那伙人蛮冲横撞,却硬是在倭国最大的海港那津港海湾弄下来一片地盘,虽然不大,但战略位置很重要啊。

    朝廷完全可以扶徐小凤他们一把,然后加强志贺,在这里建上一堡,增派点兵,那就是一条绳索套倭国的脖子上。

    “我打算向朝廷表奏,以徐小凤他们开拓海外殖民地有功,为他请封求赏。另外,我也打算从我们百济道拔派些人马过去帮他建设这志贺。”

    单雄信捻着胡须,“有这必要吗?咱们百济道现在也还事多着呢!”

    “我们百济道确实百废待兴,但倭国距咱们这么近,这那津港和志贺岛更是处于中间,咱们百济道要发展,必然也是离不开贸易的,咱们提前布局,也就早收益。”

    百济道的长孙无忌插手东瀛道事务,单雄信认为是多管闲事,可长孙无忌却认为这是当管之事,维持东瀛的安稳,有利于百济道的发展,而若是能够加强与倭国的贸易,那么处于中原和倭国之间的百济,就必然也会被带动起来。

    山东,蓬莱港。

    皇帝封禅过后,并没直接回京,而是先回了章丘老家,呆了几天后,便继续东巡,到了青岛、烟台、蓬莱三港。

    皇帝下一步,还计划从蓬莱港出海,经庙岛群岛到旅顺、大连港,再前往辽阳奉天府。他还将北上到辽北,去那巡视北疆,接见奚契室韦等诸部藩属,巡视边市情况。

    再然后经辽西走廊回到顺天府范阳,然后经军都关去云内、马邑、太原等巡视,最后再往河套五原、朔方灵武等,再到河西武威、张掖,直出玉门关,然后到达伊吾、高昌、最后还要去伊丽,然后到焉耆、且末,再回到青海、陇右,再回长安、洛阳。

    这个行程几乎将绕大秦北疆一圈,虽然安东、百济、新罗、东瀛几道不会去,海东诸郡也不去,可依然是十分惊人的。

    虽有百官劝阻,皇帝还是打算巡视这一圈。

    今年会在辽阳过年,但是在蓬莱出海前,许多随驾官员和后宫嫔妃便都会一起先回洛阳,其它自愿跟随东巡的那些人,也不会允许跟随。

    皇帝只会带少量官员,和两三万将士北巡。

    “圣人请三思,当年杨广西巡张掖,遇暴风雨,冻死将士宫人数万啊。”

    罗成却道,“杨广巡边,喜欢讲排场,动不动带着数十万人,整个宫廷和百官都随驾,远巡边关当然不便。朕只带几万将士巡边,不带他人,不会有这些麻烦,沿途也不需要太多的补给供应。”

    “朕去看看边关,慰问下将士,看看移民边疆的百姓,不亲眼走一走看一看,哪里知道边关怎么样了。更何况,朕也要去跟边塞的那些藩属的胡夷诸侯们会会面。”

    “只带几万将士巡边,怕有万一啊。”

    “能有什么万一呢,边塞如今也就一个薛延陀敢作死,但朕不是已经派了罗克用和尉迟恭他们北上吗,年后就能出兵了。朕也正好可以去北疆慰问下将士们,激励下士气。”

    “可万一要是薛延陀几十万骑南下,就怕惊扰圣驾!”

    “他们还没这样的本事,如今可不是隋时,大秦的北方边防固若金汤,薛延陀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突破到阴山燕山一线来,朕巡边,也只是在长城内线,惊不到。”

    三五万精锐的将士,怕什么?

    三五万人虽不多,可地方上到处都是卫营府兵,六京重镇还驻于禁军精锐,随时可以招来。

    罗成还是想要多走走,亲眼看看外面的情况。

    这次东巡,中原沿途所见,都还不错,可是边疆之地如何,他还是没有什么直观印象。听下面人奏报,都不如自己去看看瞧瞧。

    “此次北巡,后宫一个都不带,皇后和太子等都回洛阳去。诸王也各自回藩,宰相里就留中书左侍郎侯莫陈和门下左侍郎魏征,大学士里留温彦博与孔颍达,另外内三省监随驾,再皇城司提督李宪和锦衣卫都督指挥使贾润蒲随驾,其余大臣都不用随驾。”

    就算皇帝不在京,可有一众宰辅在,有太子监国,也不用担心了。

    “圣人,百济长孙无忌奏章。”秘书监王进来。

    “很重要?”

    “有些意思。”王道。

    罗成接过看了,果然露出了笑意。

    “这个徐小凤,朕若记的不差的话,他过去也在朕的亲军里当过侍卫吧,后来外放了?”

第1442章 海外殖民地

    “回圣人,徐小凤之父原为隋之太守,后归附圣人,与突厥决战时战死,圣人记其功,特收其子徐小凤入亲军为七品侍卫。后叙功外放为都头,再升为营司马。然后是遇裁军,他所在部队都裁了,他也退役了。退役后召集了一部军中旧部,买了几条船,这几年一直在百济和倭国沿海劫掠,这次也不知道怎么的,居然还在倭国那津搞出这事来。”

    王话里话外,其实都在替徐小凤说话。

    “挺会搞事的,我记得这家伙个子瘦高,平时总是笑呵呵的,但下手极狠,戾气重了点,有些脾气。没想到居然退役了,更想不到,如今在长孙无忌的奏章上看到他,还惹下这么大事。”

    “年轻人嘛,比较冲动,本来诏令已下,不得再劫掠倭国,他也就从耽罗港采购了五船货物,去那津贸易,生意做的挺好,却起了误会,好在如今误会已消。”王道。

    “你也别替这兔崽子说话,朕知道这绝不是什么误会,就是这些人太胆大妄为了。不过这事毕竟是发生在东瀛,结果也还好,朕也就不过于计较了,若是他的人敢在中原任意一地干出这事来,朕绝不轻饶。”

    “那圣人看怎么处置?长孙宣帅之意,是要嘉奖他,志贺列为海外殖民据点!”

    罗成笑笑。

    “又是一个李世民,能惹事的主,好在也有收拾善后的本事。”

    “他献上的那颗金印送到没?”

    “已经到了,要呈献陛下御览吗?”

    “不用了,不过是一颗金印而已。东汉时的奴国也好,曹魏时的邪马台国也罢,虽然派使进贡,中原则册封授印,可说到底,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性的统治。真正要纳入疆域,实行统治,对这样地方,唯有一个办法,就是移民换种,而不是靠什么册封羁。”

    册封羁根本不可能有用的,这就如同是云南和越南的例子一样。

    云南之地因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在古代中原王朝对其控制还不如越南早,可是最终越南依然还是脱离了中原,云南却反而成了不可侵害的一部份,为何?

    “原因就是在古代,虽然交州之地,可通过海上抵达,但当时北面的岭南之地,始终是汉人人口稀少,朝廷开发岭南,都是十分缓慢的,一代双一代的努力,才渐渐的把两广稳固下来。

    但是更南边的交州,却始终存在着汉人人口数量太少的问题,补充又隔着岭南,因此当地虽有流官,可下面的百姓却更多的是当地的蛮人,他们不断的吸纳着中原的文明,却始终没有被同化,一旦实力强大,而中原内乱,他们便会趁着脱离自立。

    而云南恰相反,在很长段时间,云南这片高地,中原王朝也是难以深入统治,于是地方蛮人自立,可中原王朝虽迟至明朝时,才真正的开始清洗土人上层,实行大移民,可这一招却十分有效,源源不断移过去的汉人百姓,最终超过了土人,于是汉家成功的稳住地位,并最终再没让土人翻过盘。

    云南和越南的例子在前,使的罗成始终坚信,要对高句丽、百济、以及岭南、林邑、甚至是云南、黔中、西山、青海,以及安西北庭等地,实现真正的控制,只有一条途径,移民换种。

    除此之外,想要征服同化,基本上很难有可能。

    汉代时倭人就向中原称臣了,也接受册封了,可有什么用呢?岛上都是倭人,那么就算他们也接受汉文化,接受儒家文化,但最终他们依然是倭国人。

    “让吏部给徐小凤颁发志贺县令告身,授他县令之印。另外,朕也按此前诏令,将志贺县中的志贺岛划给徐小凤,做为他的封地,授他志贺县开国男爵,赐他一百户真封食邑。志贺县做为海外殖民地,其地的所有税赋收益,他可享有三之一,其余三之二上缴朝廷。”

    志贺岛处于那津港湾的出口要地,控制住这个岛在手,是很有益处的。

    罗成这样的战略高手,一眼就看到这个岛的重要性。

    那津港,接下来必然能够快速发展更加繁荣,则志贺岛的重要性越来越强。

    徐小凤又曾做为皇帝的亲军侍卫,这就是一颗忠心的钉子。

    更不必说,海外殖民地政策,本就是皇帝一手推出的,现在徐小凤这个典型当然值得立一立,推一推的。

    东瀛的苏我马子为了得到朝廷的支持,连半个肥国都愿意的共手让出,更不要说什么小小的志贺岛,他就算知道这岛的作用,可也还是送出了,就表明了他的态度,他要向朝廷表明忠心。

    皇帝当然也乐得收下这份忠心。

    这就比如,苏我马子不但把自己年轻的女儿送入了皇帝的宫中,甚至一回倭国,就马上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也送到中原,名为随驾护卫,侍奉天子,实际上就是质子。

    “从山东给志贺岛迁五百户人口过去,另外从百济给移百济和高句丽人各两百户口。既然志贺设县,那就得有几分县的样子,虽说这县是在东瀛道下,但也可以由朝廷让百济道代管嘛。”

    王立即心领神会。

    这就跟从肥国分出来的肥前县一样,名义上是东瀛道筑紫郡下,但实际上却是由百济道和东明郡代管。

    移民换种,肥前和志贺先行吧。

    王领命退下,心中暗道,这个徐小凤真是好命,跟李世民一样能惹事,但皇帝却偏偏就是欣赏这样的人。

    李世民夺了狮子城,如今成了林邑道宣帅兼太守。

    徐小凤抢了那津,占了志贺,现在也成了志贺县开国男爵。

    有了这两个榜样在,只怕接下来,会有无数胆大之人,也会沿着这条路走了。

    王不知道这个头一开,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不过想想一个大秦的退役士兵,如今却占着倭人的土地,打造殖民据点,接下来还要移民殖民,想想倒也挺兴奋的。

第1443章 打秋风吗

    转眼已经到了腊月,百济道多山,腊月时的气温远比东面的山东要冷的多。尤其到了腊月时,还开始了三寒四暖反反复复的奇特天气。冷三天,然后暖四天,整个腊月里都是如此的反反复复。

    日落的也更早了,昼短夜长。

    这天早上。

    地上还结着一层厚厚的白霜,地面也冻的硬梆梆,一行人打北面路上过来,停在了礼村前。

    寂寞的小山村,一下子被狗吠之声所惊醒。

    村栅后隐约闪过几个人影,他们躲在栅后,远远的警惕的打量着一行人。

    东明郡古龙县丰川乡的亭长老赵站在栅门前,他的身边则站着几个百济人,不过这几个百济人都改为汉人发式,也换上汉式衣襟,但是与老赵他们还是区别很大的。

    老赵身披一件红色的军大衣,羊毛翻领,里面衬着羊毛,外面是羊皮子,直到腿肚,很暖和。

    尤其是这赤红色,与秦军的军服色一般,使的穿在身上,凭白增添了几分气势。

    几个百济人则穿的是土黄色的布袄。

    做为本乡亭长,老赵原本是一个征讨百济的府兵,后来因为腿受了伤,便转为文职,因其之前也是一名旗手,因此转为亭长,虽还没入流,但已经是上吏了。

    “这就是礼村了?”老赵问。

    一名黑袄的百济人立即上前,“这就是咱们丰川乡的礼村,村子约有一百多户人!”

    老赵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有一火九个乡上汉移民民兵,个个扛着红缨枪挎着横刀,再后面还有四火百济民兵。

    加上几个吏员,他们这一行人刚好五十。

    “村里有几户土豪大户?”

    “村里有三户大户,分别为福家、高家和沙家。其中福家最富,这村里七成的地都是他家的,高家和沙家则合占了剩下的三成。”

    整个村子的一百多户百济百姓,其实都是这三家大户的佃户或奴仆。

    “进村吧!”

    老赵道。

    今天天气虽然暖和一些,可大清早的站在这外面依然还是很冷的,脚都已经有些僵硬,手也麻木,脸都没啥知觉。

    身着黑狗皮袄的一名乡亭百济联防副队长便立即上前。

    他用百济话向栅门后的人喊话,说县里的大秦皇军到了,让村里人都出来迎接。

    栅门后的人这才赶紧上前来开门。

    一行人持枪挎刀入村,村里的百姓也都陆续出门。

    很快就都聚集到了富家的大门前晒场上,他们小心的打量着身着赤袍的赵亭长,还有他后面的那一火秦人民兵,至于那几火百济民兵,他们倒没怎么畏惧,反是有些羡慕。

    富氏的家长原来也是百济的一个官员,曾经还当过十一品的文督,后来致仕归乡,在家悠闲的当着地主。

    富氏是本村大户,家里世代都是这里的地主。

    “富常拜见亭长!”

    富常虽然之前任过十一品的文督,这在百济官阶十六品中只能算是低阶小职,可怎么说也应当是比如今的乡亭长大些的,因此老头虽口称拜见,却只是直着腰站在那里说的,连个叉手礼也没。

    “不知亭长前来,有何贵干啊?”

    老赵打仗的时候膝盖曾中了一箭,虽然那条腿保住了,但走起路来就不免一瘸一拐,没法留在军中。这大冬天的,伤腿越发的不舒服。

    他手里拄着一支拐杖,不过这是一支特制的拐,拐杖里暗藏了一支剑。

    拔出可当剑,不拔也可当棍杖,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份量。

    “奉郡里命令,前来再核查一下情况。”

    “亭长有事直接派个人过来交待下就行,我们自当办好。”富老头说着,一挥手,他儿子马上就奉上了礼物。

    一小锭银子,约摸着有二三两的样子,另外还有几匹布帛等。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请笑纳。”

    礼村之名中有个礼字,皆因富氏家族在此多年,富家还是诗礼之家,他们家世代习儒,因此自然是精通汉文化汉话的。

    老赵看到送到面前的东西,呵呵一笑。

    这是把他们当成下来打秋风的了?

    富老头见老赵不接话也不接东西,还以为他嫌少,心里厌恶,表面继续笑着,对儿子做了个眼神,于是他儿子回到宅中,一会出来,又送上两坛酒和两只鸡。

    这下老赵真的很不高兴了。

    “富家这是何意?”

    “亭长辛苦,一点心意。”

    黑狗皮袄百济民兵副队长一看,知道亭长是真生气了。

    当下便上前,“富老,外面这么冷,要不请亭长等先到屋里厅堂里,坐着烤会火,喝会茶,再慢聊?”

    老赵却打断他道,“没这必要,让人弄点柴火来,就在这里烧几堆火,再抬几张桌子来,咱们就来个现场办公。”

    富老头却也不请老赵入自己屋,只是问,“不知道要办什么公呢?”

    “一会你就知道了!”

    村里沙家的家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瞧见气氛不太好,便上来打圆场,“要不去我家坐会吧,亭长不管要办什么公,只管吩咐,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老赵从怀里掏出一道公文出来。

    笑呵呵的道。

    “这是由百济道宣帅长孙公签发下来的公文命令,让全道各郡县乡等地方官员全面核查治下户籍、土地等情况,要求我等地方官员积极执行土地改革的工作!”

    “看看吧!”

    富老头听到土到改革四个字,心里莫名一慌。

    “黑皮,这是何意?”

    黑皮就是那个身着黑狗皮的乡民兵副队长,这人名字就叫黑皮,和许多普通百济人一样,连个姓都没有。不过这家伙在大秦征讨百济时,曾被征召去当民夫,后来凭着把力气和卖力表现,被编入了地方民兵中,最后甚至当上了乡民兵副队长。

    可在富老头这些人眼里,黑皮那就是不上台眼的狗腿子。

    “富老,土地改革嘛,就是要均田授地,让大家都有田可耕。”

    富老头一听更加不妙了。

    礼村的田地七成都是他富家的,剩下三成差不多都是沙家和高家的,其它人都是他们的佃户奴仆,根本没有田地,现在却说要均田授地,这田地从哪来?

    “赵亭长,差要办,可也不急于这一时,大家从乡亭过来,走这半天,肯定是又冷又饿,还是赶紧先到我屋里去暖和一下。老三,你赶紧让厨房生火煮茶做饭。老五,你赶紧带人到圈里宰只羊,再杀几只鸡。老六,你马上去县里买几坛好酒来!”

    老赵呵呵一笑,伸手制止。

    “办差要紧。”

    “老六,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县里买酒再买点糕点!”

    老赵眼一瞪,“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跨出村门一步。黑皮!”

    “到!”

    “你马上带人封锁村门,谁敢擅自出村,直接拿下,若敢反抗,杀!”

    黑皮大声应令,点了两火人,各守一门。

    村场上,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就如这清晨的霜风一般。

第1444章 金光破晓

    富老头脸色阴沉,有些难看。

    晒场空地上,很快就抱来了柴火,生起了几大堆火,乡上来人和村民们围着火堆站着。

    还有人搬来了几张桌椅。

    老赵坐在桌前,沙家还特意让人给老赵端来了一盆炭火,这炭火没烟直接放在脚下烤的还暖和,他甚至还特意让人把他自己平时烤火的暖手炉也送到老赵桌上。

    高家则差人赶紧烧了一壶好茶,又下了一大盆的面条端上来。

    老赵脚下有炭盆,手里有暖炉,又吃了碗热面条,倒是身上很快暖和过来了。

    “乡亲们也都饿着吧?”老赵笑呵呵的对着那些看着他们吃面而咽口水的百济村民道。

    那些村民们却只是暗里流口水。

    “富翁、高郎、沙郎,你看咱们倒是吃饱了暖和了,可大家都冻着饿着呢,要不给大家也下碗面条如何?”

    三个土豪地主,心里哪管这些人的死活。

    可刚才见到老赵发飙的样子,心里畏惧,这个时候摸不清楚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也不敢怎么做对,只好招来人让他们去煮面条。

    富老头叫过儿子到面前,“煮十斤面,多放水。”

    全村一百多户人,五六百口子人呢,结果老头却只让儿子煮十斤面,可他儿子还嫌煮的多了,十斤面也不少呢。

    “放两斤就行了,煮面还要浪费水浪费柴火呢!”

    “别废话,煮十斤吧。”

    老赵手里捧着个暖炉,打量着面前的村民。

    很明显的分为了两拔人,一边是富沙高三家土豪地主们,三个地主穿着貂,身上暖和着,衣着光鲜,个个面色红润,还有不少胖子。而另一边的那几百号村民,则个个面有菜色,衣服单薄还尽是补丁,甚至有大冬天还光着脚的,站在寒风里,弓着背缩着腰。

    有些人表情麻木,目光呆滞。

    做为从府兵中退下来的亭长,老赵对眼前的这一幕并没多少什么同情之类的感情。

    他此趟大冷天的下来,也仅仅是上面的要求。

    现如今,百济道的各营府兵基本上已经部署到位,而且百济国原上层的贵族官员们,也基本上被控制了。

    朝廷也移了几批移民过来。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现在朝廷要求百济道开始深入下面,全面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土地改革,当然就是要均田授地,实际本质则是打击百济国原来地方的豪强地主大户势力,要把这些人的土地收归到朝廷官府公有,然后再将其中部份分授给原来无地贫穷的百济底层人民。

    当然,更多的土地,其实还是要留给汉移民们。

    说到底,他们这些乡亭长们就是处于土改的第一线。

    上面的态度很明确,对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们,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刀切,通通打倒。

    而对于底层的贫苦百济民,则是要先争取拉拢团结。

    前段时间,老赵还被郡里点名前去郡城参加了一个土改工作培训班,学习如何做好这一新政。

    现在,老赵脑子里装着很多新学到的政策和办法。

    礼村是乡里的大村,也是老赵挑选的土改第一站,必须得打响。

    老赵坐在那里慢慢喝着茶,茶只能说是一般。

    他没急着马上开始做什么。

    清晨的寒风中,一缕金色的阳光洒下,太阳出来了。

    面条终于煮好了。

    三家都派奴仆挑着几大桶的面条出来,老赵起身,亲自给村民们分面条。

    一勺下去,结果只看到汤汤水水,面条没见几根,更别说油花了。

    老赵摇摇头,却也没说什么,只是让百姓回家拿来碗盛面。

    村民们的脸上有了笑容,高兴的跑回家,他们拿来木碗、陶碗,有的甚至直接拿来了陶锅木盆。

    有的家里五六口人,却拿不出一人一碗。

    面条汤水倒进一个个碗里,这些人赶紧喝了起来,连烫也顾不得了。

    老赵带着乡亭的吏员、民兵们,给几百号村民都打了面条。

    “富翁,你不吃吗?”

    富老头当然瞧不上这种面汤,笑着说不饿。

    场上喝面汤的声音很大。

    虽然三家的面汤里,加起来都没二十斤面条,可好歹这不是白水,每人碗里总是有几根面条的,这汤也是有面条味。

    吃了大碗面汤,总算也没那么冷了。

    看他们这个样子,老赵心里也清楚这些村民的日子以前过的不怎么样。老赵是河北清河人,这是出了名的地狭人多的地方,他家以前一大家子人就一点点田地,平原上还总容易有个旱涝灾害,一遇灾便是青黄不接。

    到现在老赵童年时的记忆里,还尽是饥饿。

    直到后来迫不得已,举家成了流民,再被裹挟着成了流贼,再然后被官军招安,成了府兵,再然后受伤退役,在这安东当了一个亭长。

    如今的日子还是不错的,他移驻安东为府兵时,已经把家小都带来了,他自己分了百亩军田,另外他是旗手,享受队副级待遇,又给他分了五十亩田,然后家里每人分了二十亩永业田,一家子人总共分了三百多亩地。

    虽说新家还很简陋,可却让人充满希望。

    “大家先申报一些产业吧,富翁先来?”老赵笑着对富老头道。

    富老头心想该来的终究要来了,有些不安的过来。

    “坐。”老赵指着桌前的那把长凳。

    “富翁家有几口人,奴隶多少,部曲多少?家中宅子几间,田地几亩,牲畜多少?”

    一名书吏开始提笔书写。

    富老头眉头都拧成了一个川字。

    “富翁,这都是朝廷的要求,咱们百济道要来一次大普查,清量田地,登记宅产,田地和宅院、商铺、奴隶以及大的牲畜、车船,都要登记造册存档,并颁给契证,以后就以这契证为准,无契证就不能证明这些属于你,无契证的可就要列为无主之物,要被朝廷收为公有的。”

    富老头进退不得。

    报了,又怕里面会有问题,不报吧,这赵亭长早就打好了埋伏,一旦被发现隐瞒不报,到时就会被当做无主之物收走。

    沉默。

    老赵也不催,坐在那里悠闲的喝着茶。

    这次的土改不是请客吃饭,对土豪大户们是不会留情的,但在郡里培训的时候,上面也讲过这差事得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直接硬来。

    得一步步的来。

    而这核查清量登记就是第一步。

    其实老赵来前,已经对全乡各个里村的豪强地主大户们摸过底了,乡亭早就对各村情况做了摸底,对治下百姓划分了类别。有豪绅、地主、富户,也有小自耕农和佃户贫民,以及奴仆、部曲。

    不过这些情况,多是通过黑皮等这些归顺朝廷的百济人提供的,现在老赵还要亲自下来做个核查,以免被黑皮等这些百济人糊弄。

    上面早说过,要治理百济,得打击一批人,利用一批人,团结一批人。这打击的那批人自然就是原来的王室贵族官员们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富商们,要利用的就是那些对朝廷恭顺的一些原小吏、自耕农、小产业者等,吸引这些人到百济衙门里充当吏员,充做土团协从军,以及地方治安队等。而要团结的,则是原来那些无产的底层贫民,甚至是奴仆部曲们。

    老赵也清楚朝廷的大政策肯定是移民换种,这是朝廷对多个征服之地的基本策略,但这只是大方向,不可能一蹴而就,得一步步来,毕竟百济有几百万人口。

    富老头开始汇报情况,那边书吏一笔笔记录。

    “还有吗?不要有遗漏。”老赵不时的提醒一声,然后富老头皱着眉,停顿一会,又汇报了一些。

第1445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按上级衙门的指示,我们安东道要健全乡村组织,要实行保甲联防,防匪防盗防反贼!”

    老赵看着面前登记的册子,富家一家的产业就登记了满满一大本,而其它村民们除了有个没姓的名字外,基本上就是一无所有了,他们居住的也只是简陋的草屋茅棚而已,没有田地没有宅院也没有牲口,甚至没有一技之长。

    “十户为甲,十甲为保,保甲联防连坐!”

    乡下五里,每里下辖若干村,里设里长,村设村长。

    每户还要设一个户长,由家长充任。

    保甲长名义上由保甲内各户长、甲长公推,但实际上乡亭长、县令若查明不能胜任,或认为有必要更换时,便可令另行改推。

    县里还颁下了保甲规约,所有户长都要签名按押加盟,甲内户长还要共具联保连坐。

    “如有为匪通匪纵匪情事,联保各户,实行连坐。保甲长受乡亭长里正监督、负责维持保甲内安宁秩序。”

    保甲的基本组织事务,就是实施管教养卫等,管就是清查户口、查验武器,实行连坐切结等。教则包括办理儒学,训练壮丁等。养则包括创立合作社,清量田地等。卫则是设立地方治安队联防队等,实行巡查、警戒等。

    大的村子,若有是多个保,还要设立一个保长主事,从保长中推一人主事。

    “按上面的要求,咱们丰川乡南沙里礼村,将要设一位村长,一位村副,一位保长主事,两位保长,十六位甲长,十百六十三位户长。”

    “另外还要设民兵队长一人,农会主任、小学校长各一人。”

    富老头站在一边,手笼在貂皮大衣的袖子里,细细的听着老赵的话,越听越觉得心惊。

    秦人攻灭百济后,已经正式设道,紧接着是设立了五郡。然后每郡下又设了县乡里,如今居然还又要在乡里搞保甲联防连坐。

    一个村,居然要设村长、村副、保主事、保长、民兵队长、农会主任、小学校长等,还有十六个甲长。

    村里居然还要设立村公所。

    在过去百济国统治下的数百年里,可从没有过这种事情,就如这礼村,世世代代都是他富家说了算的。

    有事情,也顶多是跟高家沙家商量一下,主要是他们富家拿主意。

    可现在,乡里的手也伸的太长了。

    “瘦猴!”

    老赵招手,黑皮旁边一个瘦的跟猴一样的百济民兵过来。

    这个瘦猴正是礼村人,现在是乡民兵队员。

    “诸位礼村村民,从现在开始,乡里任命本村村民瘦猴为礼村村长兼保长主事。”

    瘦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落在头上,之前他不过是被征去当民夫,后来表现好,被纳进了乡民兵队,也算是吃了份皇粮。他是礼村的,家里穷的叮当响,爷娘死的早,靠哥嫂才帮忙拉扯大的。

    “瘦猴啊。”

    “赵亭长!”瘦猴激动的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你现在是村长了,再叫瘦猴就不免影响身份,这样吧,我给你取个姓名,就姓侯,叫卫礼好了。侯卫礼,守卫礼村!”

    “侯卫礼,我有姓有名了,谢赵亭长赐姓名。”

    瘦猴激动万分,在百济过去,一般人是没资格有姓氏的,但凡有姓氏的,多是有身份来历的。

    富翁看着过去给他家打短工的瘦猴居然成了村长,眉头皱的更深了。

    他认为,不管怎么说,这礼村村长都应当由他来当才对,就算他不当,那也当由他的儿子来挡,换谁来当,都不好使。

    可现在赵瘸子居然让村里一个穷的草棚都没有一家的光棍当村长,这什么意思?

    可紧接着,老赵在询问了瘦猴一会后,居然又从村里那些穷汉中间挑了一个四十多岁叫长山的家伙当了村副。

    紧接着是保长、民兵队长、农会主任、学校校长等,全都是任命的那些穷汉。”

    富老头和沙高两家的人,全都阴沉着脸了。

    再接着十六位甲长,也尽是那些穷汉们。

    在瘦猴和长山两个村长的带动下,这些穷汉居然很热烈的推选起保甲长来,一个个人选很快推出。

    本来也有人推选他们三家的,可结果就是赵老三居然认为不合适给否了,让他们重新推选。

    这他娘的什么意思?

    富老头脸阴沉如水,而沙家和高家两家人却已经双腿战战,感觉到大事不妙了。

    一份保甲约规摆在众人面前,新推选出来的甲长保长们开始按手印,在书吏的示范下,举手盟誓。

    五十人的民兵队,很快也都挑选出来了。

    这些新当选为村长、民兵队长、保长甲长等的村民,一个个居然脸上放光,他们排队来到老赵面前,由老赵授给他们一个刻着他们职事的木牌。

    “咱们村里的民兵队终于建立起来了,不过还缺少武器啊。”老赵笑呵呵的扭头望向富老头他们三家,“听说富老你们三家有不少武器?”

    富老头面色变的更加难看。

    富高沙三家做为地方豪强,本身自然也有家丁部曲的,当然也是有些弓刀长矛等武器,而之前百济大乱,三家更是各找途径购置了一批军械等,富家甚至还买了些铠甲,也养了些马。

    “富老,朝廷律令,禁百济民间私藏军械铠甲,违者严惩。私藏大刀长矛一把者,徒三年。私藏强弓硬弩一把者,流千里。若敢私藏马槊铠甲者,甲一领槊一把即绞立决!”

    “富老等家中若有军械铠甲战马,还请如实告之,现在上交官府衙门,则不予追究。若是隐藏不交,后果严重啊。”

    富老头犹豫许久,依然是摇头。

    “没有?”

    “没有。”

    老赵笑着招侯卫东和侯长山过来,“你们都是本村人,应当清楚富老家的底细,如今你们又是村吏,这管控武器也是你们的职责之一。两位,带上村民兵队,去三家搜查一下,些许有可能是老爷子他们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给忘记了,好好找一找!”

    侯卫东和侯长山两个村长瞧了瞧脸黑的富老头,有些犹豫。

    “怕什么?你们有五十人,更何况,我们乡民兵队也在这里给你们撑腰呢,谁敢阻拦,便是图谋造反,可立即格杀勿论!”

    侯卫东激动起来,“民兵队,跟我来!”

    五十个新选出来的村民兵,这个时候个个兴奋起来,能够闯进以前高高在上的富高沙三家搜查他们家,这有种莫名的刺激快感呢。

    “赵亭长,我想起来了,我家还有几把刀枪,这就让人去取来。”高家家主一看情况不对,连忙认怂了。

    可是老赵却只是笑道,“不用劳烦了,还是让民兵队去瞧瞧吧。”

    侯卫东带着五十村民兵如狼似虎的开始搜查三家,老赵依然坐在村中晒场上,手里捧着茶杯,脚上烤着火,身上还晒着刚出的朝阳,惬意万分。

    而富高沙三家人,却如丧考妣的呆立在那,犹如坠入冰窟之中,体寒心凉!

第1446章 推波助澜

    富老头跟儿子们急忙跑回家,生怕那些穷鬼把他们家糟踏了,更要防他们趁火打劫。

    等侯卫东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到中午了。侯卫东跑来报告,说从三家搜出了许多武器,还有铠甲和战马。其中富家有十几套甲,虽只是皮甲,可毕竟是甲。

    老赵看着民兵们兴奋的抬着一捆捆武器铠甲等过来,笑着问,“还发现了什么?”

    “粮食,很多粮食,而且金银钱帛不少,有各种首饰器物。”

    老赵点头,翻看着面前刚才富老头他们报的田宅等。

    “富家一家就有五千多亩土地,高家和沙家各有一千多亩地,其余的多是无地佃户,仅有十几户人家手里有几亩或十几亩不等,加起来也不过二百来亩地,这礼村的地绝大多数都掌握在了这大家手里头。”

    “就是。”侯卫东马上道。

    “圣天子很关心我们百济的百姓啊,下诏要分田授地,让百姓能够有田可耕,有饭可食。但没有地,又如何耕,如何食呢?”

    侯卫东等一干刚才去搜查了富家等的民兵们,亲眼看到了这几家的富裕,心里很是不平,被老赵这么一说,更加不平了。

    “要是富高沙三家能够把地拿出来分就好了。”

    老赵笑着让侯卫东把三家人又重新叫出来,然后当着那一众村民问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主动把地拿出来分。

    三家都是一声不吭。

    “大家先回家吃午饭,等饭后咱们再继续开会商议。”

    一众村民的心都有些乱了,哪有心情回家吃饭啊,再说了,早上都已经吃了一顿地主家的面汤了,这中午可以省下这一顿。

    老赵一伙中午在富家吃的饭,煮面条配上泡菜和咸鱼,富家倒没敢小气,五十多人,足足用了五十多斤面粉,下了血本了。

    等他们吃饱了出来时,不少村民都开始询问侯卫东和长山这两跟着吃饭的村长。

    “他们答应了么?”

    “没有,饭桌上亭长提了一嘴,结果富老头和另两家的都没搭话,后来就没提了。”侯长山站在那里,摸着肚子,刚才这顿,他吃了好几大碗面条,真正吃了个肚溜圆。“富家那老太婆倒是哭了,在后面说什么朝廷要强抢他们的。”

    侯长山的父亲叹气道,“哎,富高沙三家世代都是咱们这的地主,这地啊也是一亩一亩置起来的,如今要让他们这样白送出来,怎么舍得呢。”

    “哪怕就是分给咱们一点,一家给个一二亩,咱们的日子也会好过的多啊。”有的村民们说道,以前他们当然不提有半点这种非份之想,但如今朝廷不是支持他们吗,主动提出了这事,就是给了他们希望了。

    虽然这希望看似渺茫,但谁都希望能落下点实处。

    “舍不得有啥用,朝廷要真要收地,他们三家敢不给?先前咱们那大王和朝廷的贵族官员们不也对抗?可现在不全被打服了?我觉得这事有希望,既然提了,肯定就会成的。”一个刚加入了村民兵队的年轻后生道。

    日子苦,日子穷,穷则思变,人心如此。

    那边一个民兵过来喊侯卫东和长山过去,“亭长叫你们过去。”

    过了会,两人又回到村民们这边。

    “说啥了?”

    “亭长说,下午要接着开村民大会,要大家忆忆苦!”

    “忆苦?”有些村民不解,这日子尽是苦了,还忆啥?

    “若是大家认为有人欺压村民,横行乡里,有不法行为的,可以在会上举报。”

    “有欠了三家债务的,也可以提出,现在朝廷有规定,年息不得超过三分六,利息不得超过本金的一倍,否则朝廷就将以高利贷罪惩治放贷者。”

    午后,大会还没开。

    可是越来越多的消息在满天飞。

    侯卫东和侯长山等村长、保长、队长等开始奔走在村民中间,不时的传递一些消息给大家。

    “检举、批斗!”

    “收田,分地!”

    这些话不断的刺激着那些村民们,寒风呼啸,可也不觉得冷,心头火热着。

    分地,减息

    等到日头已经偏西,大会终于开始了。

    场地中间,摆着许多从三家搜出来的武器装备,既有刀枪长矛,也有弓箭盾牌,甚至富家还搜出来十几副皮甲和弩,还有十几匹战马。

    “这可和几位此前说的情况不符啊,你们不是说没有吗?”

    老赵呵呵一笑。

    富家等一时无话可说。

    “我等愿意将这些武器尽皆上缴给官府。”富老头说话了。

    “还有没有呢?”

    “都在这了。”

    老赵摇头,“我不信。”

    “我们家里都被搜了一遍了。”富老头道。

    “也许还有什么密室地窖之类的地方还没发现呢。”

    “的确都没有了。”

    老赵挥手。

    乡民兵队长过来。

    “常威,你带乡民兵再去搜一下,记得搜仔细了。”

    富老头变色,“赵亭长,这为何如此不信任我等呢?”

    “信任是相互的,你们之前可是辜负了我的信任。”

    那边常威带着民兵继续去搜家,这边侯卫东等已经开始带着村民开始诉苦举报了。

    一开始还只是诉说自己日子苦,后来终于有人开始把自己欠三家的高利贷报出来。

    再然后,有人受过三家的欺负什么的也开始说。

    这话头一开,可就犹如黄河之水涛涛不绝了。

    “我家以前也有几亩地,可是人多,日子也过的辛苦,便也佃种了富家的田,可富家为了吞并我们那几亩地,硬是污我弟弟偷了他们家的金银。我家日子那么苦,别说金子,就是银子都没见过,家里女人连个银钗都没,而我那小弟更才十岁,向来老实本份,怎么可能偷他们家金银呢?可他们却硬是污我弟,最后甚至栽脏嫁祸,把我弟打死了,还把我家的那些田也都抢了去,连我妹子都被抢去抵债做了他家的奴婢。”

    一个汉子越说越激动,泪流满面,他们家因父亲以前外出学了点手艺,因此赚了点钱辛苦积攒请人垦荒置办下几亩地,谁知最后都还被富家夺去,还弄的家破人亡。

    也有人开始诉说富家的高利贷是如何的坑害人,逼的他们卖妻典女,家破人亡,到现在利息都已经滚的记不清了。

    有人因为借贷,最后被迫全家都卖给富家抵债,从此沦为富家的奴仆的。

    这时常威他们搜了半天,终于又回来了。

    “亭长,发现了密室,找到许多私藏的武器铠甲,三家皆藏有甲和弩!”常威说着,让手下民兵把找到的甲弩摆到了大家面前。

    富老头看到这些东西,一下子晕了过去。

第1447章 请君入瓮

    老赵呵呵一笑。

    能搜出这些东西来,他一点不稀奇,既然侯卫东他们随便一搜,都能搜出武器铠甲来,没理由就只有表面上这一点。

    事实上,就算真搜不出来,他也有第二套方案。叫常威出手,便是万一搜不到,就直接给他们栽脏一点。

    反正,他这次来,就不是来讲客气的,虽然没直接动刀动枪,但他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给我把这些私藏军械铠甲,图谋不轨的反贼通通拿下!”

    一声令下。

    民兵们一拥而上。

    三家虽然人丁不少,甚至还有家丁奴仆,可是眼下这些家丁奴仆都没有动作,他们之前已经听到不少的消息,说若是三家的田收上来,将给他们也恢复自由之身,甚至是给他们分田授地。

    所以这些人的心里,早就已经不再跟他们继续在一起了。况且,还有不少人就是被三家坑害,最后才被迫卖身为奴的呢。

    “刘书吏,按朝廷律令,这些人该当何罪,要如何处置?”

    “亭长之前已经给过他们一次机会了,让他们主动上缴私藏之军械铠甲等,可这些人却谎称没有,拒不上缴,被搜出之后,亭长再问,还是坚称已经没有了,现在再搜出来了,就不能怪我们没有给过他们机会了,这些人实是冥顽不灵,当按律重治。”

    私藏甲一件,都是绞立决,而这里搜获的军械铠甲战马等可不止一件。

    当即,书吏建议按律定他们一个谋反之罪,然后统统拿下,押送郡城,交由上面处置,对于他们的田宅产业浮财等,统统抄没归公。

    “好,正合我意!”

    三家虽还想反抗,可现在刀架到了脖子上,还拿什么反?

    接下来就是大抄家。

    民兵们带着村民开始彻底抄查三家,每一件物品都朝廷登记入册。

    钱粮等搜出许多,田宅等自然也尽皆归公。

    村民们干的很积极。

    看着堆积如山一样的钱粮,众人都忍不住咽口水。

    老赵把这些人的心思都看在了眼里。

    “大家都静一下。”

    礼村共计七千多亩地,有平地也有山地,有水浇地也有旱地,这地说来还算是多的了。

    “我现在代表乡亭,宣布过去大家欠富高沙三家反贼的债,不管积欠多少,不管还了多少,也不管利息滚了多少,现在起,统统都作废,不用还了。这是圣人的恩赏,大家当牢记。”

    侯卫东帮着给村民们翻译。

    欢呼声四起,村子里不少人多少都欠着三家点钱粮呢。

    紧接着,对村民们最关心的分地问题。

    老赵提出,说分地这是大事,得请示郡县,不过在处置下来前,他可以作主,把地暂时交到村里的农会代管,村民们组成合作社一起耕种这些土地。

    “地现在就是朝廷的公田,暂时交给村农会代管,由合作社租佃耕种,合作社里按保甲分队,一甲十户为一个小组,一保为一个大队。我们村现在是一百六十多户,因此编的是两个保,八甲一保。因此八户村民组成一个村小组,八十户组成一个村大队,大家把耕牛农具等按小组分,每个小组合租五百亩地,村民们结社合作租佃耕种。”

    “田地所得之收益,六成上缴归公,余下四成归合作社所有,再分给队组村民们。”

    侯卫东在村民们的推选下来到老赵。

    “亭长,为何不直接把地分给村民,或者是直接租佃给村民,而是要搞这个合作社,要搞队组一起租佃同耕呢?”

    老赵便告诉他,“这一来呢,主要是因为耕牛挽马和铁制农具较少,如果租田到户,那三家的那些耕牛农具等肯定不够分。再者,好多村民家壮丁少,劳力不足,所以合作结社,一起租佃耕种,能够互助互惠,保证收成。”

    不过实际上,除了这些理由外,就是朝廷并没有打算真的就直接给百济村民们分田授地。

    长孙无忌定下的政策是先分租。

    收回来的土地,是要统一规划,要先为即将到来的汉移民们留好。

    长孙无忌在百济规划修建几条纵贯线道路,沿着这几条线,也正是此前部署的卫营府兵军营驻地,同时也是正在修建的驿站和烽堡等路线。

    因此,移民们也会优先安置在这几条线上,因此这几条线上的百济人,最终都是要移到其它地方去的,这里的土地最终是要留给汉移民的,现在分下去,将来汉移民来了又要收上来,就没必要多此一举。

    再者,就算是不在这线路上的村庄田地,百济村子就算不会动,可也不会真的全分给他们,依然还是先租,然后过几年再慢慢的一点点分些田地给他们。

    不能一步到位,就得卡着他们。

    “卫东啊,我也知道大家很迫切的想分地,但是田收回来了,可以后皇粮也还是得保证的,我们不能减了产,更不能荒了地。不过,我也知道大家想拥有自己土地的心情,故此呢,村民结社同佃之外,乡里会给每户村民两亩地,这两亩地属于分给村民们的自留地,当然这地依然还是公田,但是种什么怎么种由村民自己说了算,所得之收成,也只需交收成的一半为租。”

    本来还有些小失望的侯卫东一听,马上又兴奋了起来。

    果然,回去跟大家一解释,大家都能接受这种处置,对于自留地更是十分满意。

    有两亩自留地,租子还减了一成。

    分田最后成了租田,可依然让这些原本无地的佃户甚至是奴仆们高兴万分,尤其是原来三家的奴仆们,老赵不但没有追究他们为三家反贼的同谋,甚至还真的给他们放良入籍,答应现在就把他们登记起来,回头就正式入籍。

    将来分田授地,也肯定有一份,而现在合作社承租以及分自留地,都是与其它村民一视同仁,一点不少。

    为了调动侯卫东等这些村吏们的积极性,保证他们忠心,老赵还跟他们说,等合作社收获后,会给他们拔一笔粮做为他们的月粮。

    这让几个村吏很兴奋。

    “当然,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有谁干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官府,对不起圣天子的事情,那么也要罪加一等。而且,若是村里有人敢暗里背叛朝廷,你们若不能及时发现阻止,也要承担连坐之罪!”

    瘦猴一样的侯卫东立即拍着胸脯,面红耳赤的表示。

    “谁敢辜负圣天子的仁恩,我就第一个宰了他,把他全家老少都砍了脑袋,插到村口上,让他们下地狱十八层,永世不得超生!”

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蝼蚁

    山东道东莱郡,蓬莱行宫。

    冯力士将百济道长孙无忌的奏章呈上。

    “圣人,百济道已经全面开始了。”

    单雄信已经派兵押送第一批百济王室和贵族百官们前来中原,海船满载十万人西来。

    这十万人若是在黄海上遇到风暴,那百济国原来的上层统治阶级就真的将全军覆没了。不过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翻掉那么多船,朝廷还损失大了。再说,那些百济上层来中原,可不是来给他们享福的。

    事实上,青岛港,现在已经云集了无数奴隶商人,都在翘首以盼这些船入港。

    那些人到了青岛后,会有一些王室贵族中的年轻美丽的千金,会送到皇帝的宫中,最终,皇帝会留下几个,然后再把其余的分赏给藩王、诸侯,已经大臣们。

    而其它人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他们只能沦为奴隶。

    有姿色的年轻女人,也许还能下场好些,会被卖给士族官员或是商贾为妾,而那些会说汉话能写汉字的官员士人,也许能够卖做随从仆人之类的,但其余人或许就只能成为马夫车夫或是庄园奴隶,矿场奴工等了。

    这些人不管曾经是王室子孙也好,还是贵族子弟也罢,他们现在都只剩下了一个身份,奴隶。

    他们在那些奴隶商人的眼里,已经只是一些货物,等同于一笔钱而已。

    故国已经难回,家乡的一切,身份地位名声财富,一切的一切,已经与他们再无瓜葛了。

    胜者为王败者寇,而亡国之人,只能沦为奴隶了。

    皇帝的神色很平静。

    帝王无情。

    在帝王的眼里,天下亿万生灵都是他的子民,子民太多了。而敌国之人,连子民都不是,他们在帝王眼里,不过是一穷蝼蚁而已。

    “进展还顺利吧?”

    “长孙奏章中说,五郡全面推行,如今正在让县乡发动百济贫民百姓,打土豪斗地主收田地呢,很顺利。”

    拉一批斗一批,这招确实效果挺好的。

    对朝廷来说,百济统治的敌人,其实并不是所有百姓人,而是百济中的一小部份人而已。

    只要区分开来,那么敌人也就少了。

    “绝大多数的百济人,以前过的可算不上好,多数人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一寸自己的土地也没。所以只要我们适当的给他们些好处,让他们能过的比以前好,那么他们自然就会拥护我们。”

    在温饱面前,对这些底层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家国种族,他们也理解不了这些,他们只有眼前的苟且,没有什么诗和远方。

    谁当皇帝都一样。

    长孙无忌给他们免去债务,还给他们地租,虽然也还是佃种,可租却比以前减了许多了,也没有了其它的各种负担后,这些百济人是能比以前过的好的,甚至能够温饱的。

    朝廷巧妙的通过打土豪斗地主,把原来百济地主豪强们的地拿来重新租给百济百姓,但减租了。

    这就意味着,百济的底层百姓,跟百济的那些中上层的地主豪强们已经割裂开来了。

    他们成为了一对死敌。

    百济底层百姓的新福利都来自于抢地主豪强们的,他们不可能再跟这些地主豪强们再走到一走,走到一起,就意味着他们新到手的福利将没有了。

    地主豪强数量少,他们虽然有钱有势力,可现在百济朝廷被端了,他们能利用的也只有下面的百姓,可百姓又跟他们割裂了,就意味着他们再无翻身的力量了。

    罗成抬头。

    “移民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到现在为止,已经向百济故地移了十余万人过去,主要是从山东和淮南还有河北迁过去的,但现在马上过年了,因此已经暂停移民了。等年后,将组织第二批移民,第二批也有十万人左右。只要一切顺利,基本上每个月都能移十万人过去,到明年末,就能移过去至少一百万。”

    “百济那边接收的过来吗,能否妥善安置呢?”罗成又问。

    “长孙无忌和单雄信搭档的挺好,没什么矛盾,现在那边的军府已经部署好了,第一批十万移民,差不多都是安置在五个郡城和下面的县城。下一批移民,则会安置到郡县交通线上。”

    “房屋呢?田地呢,这些都准备好了吗?吏部是否把官吏也都配齐了?还有移民过去后,各个屯庄是否能够马上建立起小学堂,能否配齐先生,是否能保证初小三年的免费教育?”

    “我相信长孙无忌他们的能力,目前来看,一切都还是很顺利的。而且,安东的徐世绩,这几年在安东已经初具成效,现在也开始帮带百济。”

    罗成便对他道,“我老师已经又向我上了道乞骸骨的致仕表章,说年纪大了,身上伤病多,已经没有精力主持枢密院了。我本来想要强留,可据太子说,这段时间老师已经卧病不起,门都出不了,军医院长孙思邈奉旨前诊治,上奏说虽大碍,但不能操劳,得将养。”

    皇帝有些感叹,张须陀也是当世之猛将,当年在河南,简直就是救火队长一样,扑灭了无数的农民军,曾经五骑万两万,几百破十万等,然则创下不败神话的同时,也终究是负伤无数,如今老了。

    “我准备让宋帅接任枢密使,再把徐世绩从安东调入朝中,任枢密副使!”

    宋老生打仗本事未必很强,但他之前一直是罗成的副帅,资历老,也是开国元勋,现在张须陀离开枢密院,罗成便让他来接掌。

    枢密院另两位副使周德威和程咬金,都是大将之才,但却并非名帅。其实论起来,最适合接任枢密使的应当是李靖,或是罗艺,可李靖还在岭南,现在岭南局势虽稳,但俚僚也并未真正归顺,朝廷还在酝酿着一波改土归流,离不开李靖这样的大将坐镇。

    “那安东由谁来接管?”

    “王君廓如何?这家伙本事还是挺强的。”

    “臣坚决反对用王君廓掌安东道,圣人莫忘记此人先前曾谋反。”冯力士大声反对。

    “那柴绍呢,他也有些本事。”

    “不妥,柴绍原是李渊之人,虽如今归附也立有功,但时间未久,人心难测。”

    罗成点了点头,又思考了其它人选。

    “不如就调来整任安东道左都督,调段志玄任右都督,再调翟让任左布政使,调宇文士及任右布政使,调东莱太守牛方裕任安东左按察使,鸿胪寺少卿赵德楷为安东右按察使。侯君集任乐浪郡太守,杨师道任带方郡太守。”

    冯力士注意到,原本徐世绩在安东,是任左都督兼乐浪太守,并加宣抚使衔的。可现在,来整只任左都督指挥使,并没有加宣抚使衔,也没有兼乐浪郡太守。

    这意味着,安东道将重新回归到三司衙门各司其职的分权格局,不再有人加宣抚使或经略使等使职凌驾于其它三司使之上,也不再兼任太守,增重其权了。

    这种变动,似乎也意味着皇帝认为如今的安东道,正式步入常态,已经没有必要再额外授权。

    “臣马上召中书舍人前来草诏!”冯力士道。

    皇帝只是点了点头,重又把目光移到面前案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31/ 第一时间欣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隋唐大猛士》为转载作品,隋唐大猛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隋唐大猛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隋唐大猛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隋唐大猛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隋唐大猛士介绍: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
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隋唐大猛士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隋唐大猛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