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黑太子TXT下载明末黑太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黑太子全文阅读

作者:牛笔老道     明末黑太子txt下载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20章:水落石出

    对面的狗蛮子在皇上御驾亲征之前,多半是灭不掉了,信是发出去了,不过让多尔衮焦虑的事情还有一件。

    由于烈日炎炎,旅顺周边虽有强劲海风吹拂,可是仍旧无法大幅度降低气温,由于处理不当,受伤清兵的伤口开始快速化脓感染。

    涉及规模极大,各部均有,即便随行医师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但无奈铁珠与铳弹都含有铅粉,无法迅速遏制伤势。

    非但如此,之前天助军尚可喜所部的伤兵不少都已经不治身亡了,这些大夫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将近六千旗兵也因伤丧失了战斗力,多尔衮在亲自视察了一番伤情之后,眉头不展,甚至情况不妙,更是让各旗旗主痛心不已。

    根据医师的报告,这些伤兵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伤口无法愈合。其次便是随时间推移伤势将会恶化,这个过程非常迅速。最后要么截肢,要么直接不治身亡。

    这些还只是四肢中弹的轻伤之人,对于重伤的,医师都依然不抱多大希望了,即便是将领级别的,医师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狗蛮子定然是刻意如此!

    这是多尔衮唯一所能想出来的合理解释,其目的就是要通过铅粉令成千上万的大清勇士不治而亡。

    此乃何等歹毒之计???

    莫非也是蛮明狗太子从狗头军师刘伯温那里学到的?

    多尔衮都不敢往下接着想了,这要是王师大举入关,说不定狗太子还有更加荫损的招术准备使用。

    对于这方面,多尔衮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他既希望王师不要遭到重创,又想让皇太鸡不要太过顺利地打下京城。

    从目前看来,此番王师入关,想要一举攻陷京城,貌似可能性已然是微乎其微了。

    若是皇太鸡有恙,大阿哥豪格势必会接替其位。

    有阿巴泰、杜度、济尔哈朗等人的支持,自己还是当不了皇帝。

    除非豪格与其阿玛一起……

    但这种可能性简直太过渺茫了,比大清在三个月之内夺得蛮明的万里江山还要小得多。

    多尔衮也就是那么一想,旋即就打消了这个荒谬之极的念头。

    对于皇位,他不是没有觊觎,只是排行靠后,当时年纪尚小,实在正不过老谋深算的皇太鸡。

    最让多尔衮感到耿耿于怀的事情,莫过于生母阿巴亥被逼陪葬,这是让其终身难忘的奇耻大辱。

    能够让三兄弟牢牢控制住两白旗,已然是最为有利的结果了。

    至于报仇雪恨,多尔衮只得将这个想法深深的埋藏在心底。

    皇太鸡的会的,多尔衮都会。

    与皇太鸡的差距,在多尔衮看来,无非是膝下无子而已。

    但那是后话,起码要登基大宝之后再说。

    只要多纳妃子,还怕生不出儿子么?

    这些事情,原本多尔衮是不愿多想的。

    只是眼下战事不利,除了稳固营盘之外,也无事可做了。

    这一仗,大清不但输了面子,而且输了里子。

    没灭掉狗蛮子不说,折损兵力还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多尔衮不知道对面的狗蛮子伤亡几何,但仅凭直觉,便猜出不会多于己方。

    这老铁山貌不惊人,可在王师上下看来,就感到犹如泰山一般难以撼动。

    从天助军开始,连番进攻,每战必然攻坚,导致伤亡过大,最后功败垂成。

    再得到五万援军,多尔衮有信心将狗蛮子打败,可己方依然会蒙受巨大的战损。

    面对三款火器所形成的障碍,多尔衮暂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当面之敌。

    “启禀王爷,抓获的狗蛮子俘虏醒了,只是说了一堆蛮语,谁也听不懂!”

    “哦?先带上来!”

    八旗兵不是傻子,为了探得明军的虚实,在战场上抓了数个狗蛮子,都是打晕之后扛下山的。

    多尔衮也想知道对手的情况,这才命手下若发现动静,可随时向其禀报。

    没过多一会儿,四个被捆得结结实实的俘虏被带进了大帐。

    亲兵一脚踹到他们的膝盖后方,令俘虏对主子下跪施礼。

    “尔等可懂蛮明官语?”

    多尔衮也会说明语,只不过学的是北方官话,对于南方的方言就完全听不懂了,更不会说。

    一个俘虏见到面前之人好像是敌军的将领,还有意跟自己攀谈,便“哇啦哇啦”地讲了一堆,听得多尔衮一头雾水。

    “二哥,莫不会真是白杆军吧?”

    多铎没有回营,反正回去也无事可做,就暂时赖在多尔衮的大营里,还能蹭饭,见到俘虏说出如此蛮语,便想起了先前硕托所言。

    对于白杆军,三兄弟都见过,可貌似所部的穿着打扮也不像眼前这样,莫非是秦良玉那老泼妇新招的土司兵?

    多尔衮从俘虏的表情上判断,对方好像也有意与自己攀谈,可语言是最大的障碍,这该如何是好?

    “二弟,莫不如从大军里找些南人?”

    王师这边也有不少来自蛮明南方地区的人,譬如在天佑军与天助军里便有不少,阿济格便想到了这点。

    “也好!来人!通知恭顺王与怀顺王,命其将随军出征的南人唤来一些,就说本帅要令其询问俘虏口供!”

    “嗻!”

    两白旗的南人很少,两红旗的情况也相类似,只有投靠大清的异姓王那边的南人很多,但愿能派上用场。

    三兄弟只得在大帐里静候佳音了,只要有一个南人兵士会说这等土话,多尔衮也会重赏此人。

    过了一会儿,恭顺王孔有德与怀顺王耿仲明各带了数十名来自南方的兵士前来报道。

    睿亲王有能用到他们的地方,两位异姓王自然非常愿意配合。

    “将俘虏押到大营外,让所有兵士都听一听,但凡有人能够听懂,本帅便赏其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算是重赏了,哪怕当今皇上,若无重大利好,赏个人也不过是三五十两而已,无非是再加些其他物件罢了。

    多尔衮非常急切想要知道明军那边的大致情况,俘虏所言是真是假其次,首先己方得有人能够听懂对方所言才行。

    “尔等可懂北方官话?”

    多尔衮当众又对四个俘虏讲了一句,目的就是引他们开口说话,好让众多来自南方的兵士听一听他们的口音,以便辨别一二。

    为了达到目标,多尔衮特命人拿来四个香气扑鼻的鸡腿作为诱饵,俘虏也是饿了,见到美味当前,果然开口说话了。

    然而众人兵士听得是一脸茫然,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戳在原地,表情跟两白旗这边的高层如出一辙。

    “可有人听懂了?”

    多尔衮让这些人过来,就是为了翻译对方的土话,真要是全军上下,没有一个人能听懂,真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也。我爱

    对面顿时鸦雀无声,没人敢上前搭话,孔有德与耿仲明更是面面相觑,这两位异姓王对此也是爱莫能助。

    “启禀王爷,小的有话!”

    “上前来说!”

    对于人丛中忽然发出的声音,多尔衮立刻有了兴致,不管行与不行,都要试上一试。

    “启禀王爷,小的名叫齐山,来自福健,早年同乡有人家里与做倭国往来贸易,会说倭语,小人听了适才的话,觉得很像是倭语!”

    “……哦?那你可会说?”

    “小的罪该万死,还不曾会!”

    “……无妨!来人!赏其……五十两银子!”

    这么一解释,那就合理了,怪不得这支蛮子大军都身着奇装异服,原来是倭国来的人马。

    对于倭国,多尔衮了解不多,只是听说过名字,知道其在东海那边,与蛮明曾打过一仗。

    硕托所部被聚歼,尚可喜所部遭到重创,王师经过受挫,皆是倭军所为。

    多尔衮深知蛮明军队的战力与意志,远远达不到如此地步。

    莫非让倭国出兵也是那狗太子的奸计不成?

    既然处了他之外,也没人懂倭语了,多尔衮便让两位异姓王带人返回各自大营了。

    等送走人了来客,多尔衮立刻陷入沉思之中……

    真要是倭国出动大军帮助蛮明,事情便立刻变得复杂起来。

    倭军只出动一次,显然对蛮明朝廷的帮助不大。

    若是反向思索,那蛮明必定与倭国有所勾结。

    能是开出何等条件可令倭国远道而来呢?

    思来想去,多尔衮便只能认为是真金白银了。

    联想到报纸上说狗太子抄没出大量的家财,积累了不下五六千万两银子。

    此番倭军出战,必定是为了大把的银子!

    之前蛮明朝廷给辽西诸部开出的标准是斩获一首可得一百两银子,对于倭军,这条件想必很有诱惑力。

    真若是如此的话,只怕倭军年年都会登陆辽东了。

    最可怕的是,今年倭军已然尝到了甜头。

    明年就……

    多尔衮不知道倭军此番来了人马几何,可能是五万、八万,甚至十万。

    不过来得越多,对大清的威胁也就越大。

    这里不是关内,是属于大清国的地盘。

    而倭军像王师那般在此地大肆劫掠,对大清国的破坏力是相当之大的。

    洗劫半岛倒是其次,关键在于岂能放任倭军大张旗鼓地进兵半岛沿岸?

    让己方更为难受的是,这个新发现的对手还很会打仗,也不深入大清国的腹地。

    就是沿海岸线进行劫掠,只要闻听王师的消息,便会迅速靠岸集结。

    如此一来,王师根本就无法切断其退路。

    倭军还能利用水师优势,进行固守,用以消耗王师兵力。

    结合那些会爆炸的棒槌与包裹,以及众多猛火油,这种战法真是让王师无比难受。

    多尔衮陡然发现,己方根本就无法聚歼这股倭军,因为要付出的代价早已超出了王师的承受范围。

    由于无法切断对手的后路,倭军可以通过海上源源不断地获得补给支持,也就不会军心散乱,急于突围了。

    一旦固守山区,还装备了大量的火器,等待王师发动强攻,首先承受不住的,必然是伤亡过大的王师这边。

    多尔衮觉得自己掉进了对方实现布置好的陷阱里,境遇跟硕托大同小异,只是对方的招术稍微变了一些而已。

    通过实战表明,倭军的战力远高于意志薄弱的蛮明军队,能够死战不退,与王师正面抗衡。

    在倭军战术得当,王师又极其不适应这种战术的情况下,多尔衮甚至认为己方已经无望取胜了。

    莫说自己作为主帅,变得束手无策,换作他人,哪怕皇上御驾亲征,多半也会落到如此境地。

    “二哥,即便是倭军前来,又有何惧哉?无非是之前杀狗蛮子,现在要杀倭奴而已!”

    多铎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只要清楚了对方的身份,这仗便容易打了。

    “……而已?哼哼!一年致死致伤王师两万士兵,五年呢?十年呢?你以为倭军就来这一次?”

    这个弟弟在皇阿玛在世时就受宠,由于自己的呵护,从来就没吃过多少苦,今番损兵折将,算是给他一个教训,多尔衮也只能通过此事来点一点多铎。

    “二哥,你是说倭军明年又会来???”

    听了多尔衮的推测,多铎大吃一惊,这辽东半岛远不如辽北富庶,也没啥玩意,来这里干嘛?

    “你以为倭军来此地是抢劫的?用你那脑子想想!真要是如此,倭军在王师大军抵达之前,便早已登船离开了!”

    多尔衮已经猜出了倭军的意图,只是知道的太晚,木已成舟,无法亡羊补牢了。

    “难不成真有意对抗我王师大军?”

    多铎仍旧不相信倭军的真实目的,他觉得倭军是迫不得已在此固守,分明是来不及登船撤退。

    “不然为何沿着山脊挖设壕沟?如此费时费力之举,若非有意为之,焉能实施?换作你是倭军主帅,蛮明朝廷给你开出每杀一人,便可得一百两银子的条件,你可否会心动?”

    “这……”

    多铎被噎得无言以对,他也知道蛮明朝廷已然有钱了,可万万没想到会使出如此卑鄙无耻的伎俩,居然请倭军前来助战。

    “此为其次,只怕王师以后连锦州都围不住了,更无法打下山海关了!”

    这正令多尔衮担心的是这个事情。

    “二弟何出此言啊?”

    阿济格不懂倭军出兵辽东半岛,关乎辽西何事。

    “倭军可借用蛮明水师战舰登陆此地,为何不能登陆辽西?真若是十万倭军登陆锦州外围,王师还可否能够继续围困住锦州守军?若是倭军卷土重来,再次登陆此地,王师还能奔驰千里,前来驰援旅顺守军?仅派两旗八旗兵,可否打得过十万倭军?”

    阿济格与多铎可以不想此事,但作为带头人的多尔衮却不能不想。

    一旦倭军借助蛮明水师通过海路四面出击,真是能将大清搞得焦头烂额。

    半岛沿岸的守军战力低下,最强的硕托所部也被倭军聚歼了。

    等倭军卷土重来,又有何人可以抵挡如此劲旅之攻势?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你想追还没有船。

    这简直就是一群悍勇又奸猾的海贼啊……

第621章:俘虏买卖

    “二弟,为何不调集左右两翼水师夜袭海面上的蛮明水师?”

    阿济格认为大清虽然在水师方面逊于蛮明,可若是调集全部水师,再行采用夜袭,尤其是火攻的话,也有取胜的可能,起码能够摧毁大量的蛮明战船。

    只要可以得手,岸上的倭军的军心便会动瑶,或许对固守不再坚持,这样王师便可趁机大破敌军了。

    “唉~!看吧!”

    多尔衮不愿多言,只是拿出两封信摆在桌案上,这是日前收到的,他一直没有当众告知,就是害怕影响到全军。

    “这……”

    阿济格与多铎不明所以,拿过来一观瞧,里面的内容便让其大为惊骇,原来大清左右两翼水师都已然遭到了蛮明水师的偷袭,损失惨重。

    看样子当是无法出战了,这就意味着采用海上夜袭的办法已经失效了,因为连船都没了,还夜袭个屁……

    多尔衮起初也没想过在岸上作战还打不过狗蛮子,可一交锋才发现真就打不动对方,这时候再想调集左右两翼水师前来助战,便为时已晚。

    现在说甚子都没用了,“被重创”的意思便是聚歼,完全失去了对蛮明水师的作战能力,陆师就别指望海上了。

    “我能想到的,只怕大清的敌人都能想到。先行围困旅顺,然后引硕托来援,再将硕托所部歼灭。之后顺势袭取复州,便迅速收缩兵力,固守此山,引我军来攻。看似打得有章有法,然而我总觉得一切都是事先计划好的,只有这样才能滴水不漏,让王师找不出任何破绽。”

    多尔衮越来越觉得自己掉进了对方事先布置好的圈套里,若军中没有懂得倭语之人,只怕自己这会儿还被蒙在鼓里。

    “二哥,那狗蛮子……倭军下一步该当如何?”

    听过了兄长的解释,多铎便急不可耐地追问了一下。

    “说句实话,我也猜不出。既然倭军已将王师重创,那此番作战目的应该是达到了。而后要么返回倭国,要么就近驻扎山东。”

    多尔衮目前只能想出两个可能,对方能不能按照他的设想离开还未曾可知。

    “倭军去山东作甚?”

    多铎认为倭军杀了不少宝贵的旗兵,还不滚回老家去,跑到蛮明境内便不合情理了。

    “王师去岁今春曾叱咤山东境内,还攻破过首府济南,蛮明朝廷若是要有所防范,除了召集本地兵马之外,或许还会雇佣数万倭军协助防御。”

    光凭数万蛮明兵马,怎么可能守住山东?

    要想守住,要么多招兵马,要么请来倭军。

    想必蛮明朝廷也看出各地的明军难堪大用,这才有了启用外军防御本土的念头。

    “……或可如此!”

    阿济格捋着胡子认可了多尔衮的推测,蛮明朝廷都能请倭军来进攻辽东半岛,为何不能请他们协防山东?

    “当真?”

    多铎对此有些不大相信,主要是因为通过此战,他觉得倭军实力是高于蛮明各部的,真要是又碰到这伙人马,也不容易对付。

    “蛮子的报纸上说狗太子在山东大规模开矿,尤其是金矿甚多,真若是如此的话,必然要对矿区多加保护,王师前去征讨,极有可能遭遇守军的顽抗,自然也可能遇到倭军!”

    聘请倭军来保护金矿,这个理由是合情合理的,如今蛮明朝廷有了大把的银子,自然舍得花钱请人。

    在多尔衮看来,若是山东矿区驻有十万倭军,那王师就不要打金矿的主意了,否则便是用命换金子了。

    矿区也有山,想攻陷矿区,首先便是要攻山,就今昔这个打法,还有那些奇葩火器,王师还得战损旗兵几何?

    再有一两万旗兵的伤亡,只怕大清真是要大伤元气了,十年之内都难以恢复,就别想着鲸吞掉蛮明的万里江山了。

    “我写封亲笔信,让俘虏带回去,顺便探探对方的虚实!”

    让亲信跟着俘虏回去,这样好能亲眼看看山里面的情况,真若是一面明军的旗帜都没有,还听不到一句北方官话,当面之敌便很有可能真是倭军。

    多于齐山的话,多尔衮只是相信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通过遣人实地考察来核实相关情况,只有两边都对上了,这才能将敌军的身份大致确定下来。

    四个俘虏吃过了鸡腿,不过还没吃饱,每人又吃了一碗米饭,但也只是吃了六七分饱而已。

    对于生死,他们早已看淡了,既然被清军俘虏,那就悉听尊便好了,被枭首也是交战的规矩,在本土也是如此。

    结果先被抓出来的一个没想到对方居然要释放了自己,还塞到自己手里一封信,从信封上的字体来看,与倭国的字体很是相似,或许是要让自己当作信使。

    足轻就是文盲的代名词,只能从字体的形状上来推测对方的目的,考虑到即将回到本阵,还是非常高兴的。

    随行的有两个人,一个旗兵,一个汉人。

    旗兵名叫喀吉,是多尔衮身边的一个亲兵头目,办事还算干练,最重要的是会说汉话,也能听懂汉人互相之间闲聊的绝大部分内容,多半不会被蒙蔽。

    汉人叫张选,是辽东本地的汉人,还是个穷秀才,不过中不了更高的榜,也就做不了官,见到睿亲王府邸上招人,便去应征,没想到还真被征上了。

    一个月二两银子外加半石精米的待遇不算高,可总算过上了体面的日子,尤其是在沈阳本地的汉人眼里,能在睿亲王府里当差的汉人,都算是绝对的能人了。

    张选不是旗人,但由于当差之后一直兢兢业业,也没有投机取巧,多尔衮鉴于身边可以重用与信赖的汉人不多,便收齐做了奴才。

    瞬间就得到了抬旗的待遇,对辽东本地当包衣的汉人来说,那简直相当于祖坟冒青烟了,当天张选可是对这位主子爷千恩万谢,脑门磕的都鼓起了大包。

    原本孔有德与耿仲明也能干这种事,可多尔衮总是信不过这两位异姓王。

    在汉人里面,也就像是宁完我、范文程、鲍承先这些少数汉人官员能信得过。

    剩下的,只能任用,不可重用,做这种刺探的事情,就更要加以防范了。

    此番南下,文官也没有跟着前来,多尔衮只能从随行的奴才里找个汉人出来。

    两个人压着一名倭军俘虏离开了大营,径直向山上走,走了好一会儿,才来到了山脚下。

    一直爬到半山腰,才听到有人喊话。

    对方说的话,让喀吉与张选都完全听不懂。

    身前的这名俘虏倒是很自觉地开始搭话了,互相对喊了几句之后,这才被允许继续往上走,不然一行人就会得到猛火油与箭矢的招待了。

    到了山顶,双方的身份立刻便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俘虏成了主人,而喀吉与张选则成了俘虏。

    守军先是上来便喀吉解除了武装,然后仔细地对两人进行了搜身。

    两人不知道俘虏对守军头目说了些甚子内容,只看到将睿亲王那封套着锦缎的亲笔信交给了头目。

    紧接着,两人被一群敌兵五花大绑起来,眼睛被黑布蒙住了,嘴也被塞住了,之后便顿觉自己悬空了,好像被人举了起来,这些人貌似还在移动。

    喀吉便明白了,这便是要将自己送到后方去,说不定会送给敌军的主将来裁决生死,喀吉倒是不怕的,他的命就是主子爷的。

    张选倒是产生了莫名的恐惧,不知道将会发生甚子事情,或许被杀,或许被放,但到了对方的地界上,自己的性命已经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两人才被放了下来,虽说省去了腿脚,可被当成架子猪一样被抬着进山,总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小的名叫大阪二郎,拜见将军阁下!”

    这名曾被敌军俘虏的家伙能够回到本阵,甚至有幸前来拜谒征虏将军,自然非常高兴,一见面就跪倒在地,深施一礼。

    足轻都是贱珉,本来就没有姓氏,大阪二郎的意思就是出生在大阪,家里排行第二,顾名思义。全本

    “跟本将军说一说之前看过的事情,尤其是在清军营寨里你的经历,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漏过!”

    阿部重次面沉似水,从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他先要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参考这封来信的内容,再行定夺。

    “是!”

    大阪二郎虽然不认识字,但五官都好使,脑子也很正常,所以并不妨碍他将之前的经历细细赘述一番。

    将来龙去脉说了能有一刻钟才停下,也不知道将军阁下能够听懂多少,对此大阪二郎还是很担心的,心里有些忐忑。

    阿部重次又低头看了看这封来信,对于上面说要交换俘虏的事情,他也是同意的,而且自己手里的清军俘虏很多。

    兵换兵,将换将,一个换一个。

    阿部重次倒是要看看多尔衮手里能有多少筹码可供挥霍,等输光了筹码,他还有什么新招术可用。

    对于交换俘虏的事情,某太子没有严加要求,因为知道这种事根本就阻止不了,连监视的可能性都没有。

    只要能够缴获某位将领的印信,那就算是此人被当场格杀了,不然身份也无法核实,临时上找人哪刷脸去呀?

    阿部重次也想一手托两家,中间吃差价,一边交给明廷缴获的印信,一边将俘虏私下放掉。

    不过这种放掉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清国开出的价钱必须等于或者大于明廷那边才行,否则他便无需考虑了。

    牛录章京一万两!

    甲喇章京五万两!

    梅勒章京八万两!

    清国愿意出钱是一回事,能不能承受这个价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正阿部重次现在知道明廷是不差钱的,他带来的倭军只认钱,不认人!

    出于一名武士的尊严与荣誉来考虑,阿部重次不能允许自己销售打折战利品……

    这种事万一走漏了风生,让德川大将军知道了,回去便要被惩罚了。

    本来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此事一下子被清零,在心理上也是无法接受的。

    “从俘虏里挑一名士兵模样的让来人带走!”

    等阿部重次遣人写完自己口述的回信,便吩咐手下做了礼尚往来。

    天气如此之好,自己有的是时间陪对方玩,除非清军大量援兵赶到。

    这次还算非常顺利,无所畏惧的喀吉与提心吊胆的张选最终毫发无损地返回了己方大营。

    虽然啥都没看见,但耳朵没被堵上,一路上听到的都是完全听不懂的话,便向睿亲王汇报。

    张选先说,喀吉所言作为核实,多尔衮听罢也不置可否,待看过来新之后,心里有火,却不好发作。

    因为一名大清勇士竟然被标价三百两银子!

    再往下看,头衔越大,价钱就越高。

    这是买卖牲畜么?

    为了换到更多的自己人,多尔衮只得下令各部将俘虏都送到自己的大营里。

    经过一番清点,发现总数还不到三十!

    而且都是士兵模样的,根本就没有类似将领外形的。

    难不成真要自己掏银子买人???

    不过这也能够从侧面印证对方是倭军的身份。

    换作明军,是决计不敢私放俘虏的,更别说卖了。

    只是这个价钱令多尔衮难以承受,三百两一个人,未免有些太高了。

    买一百人便须三万两!

    这还是寻常的士兵,买个牛录章京需要五千两!

    对方当自己是不识数傻子么?

    最可气的是,对方开出了交换条件,要一人换一人,甚至还直接威胁自己,不要讨价还价。

    考虑时间只有三天,过期不侯,对方会将俘虏悉数卖给明廷!

    注意!

    是卖给明廷!

    这分明就是一笔买卖!

    落款标明的是“倭国征虏将军阿部重次”!

    向大清国睿亲王介绍自己是“征虏将军”……

    还有比这落款更嚣张的么???

    换作另外一人如此轻视自己,多尔衮都想拔出宝刀将其劈成两半!

    然而冷静下来之后,多尔衮也意识到,对方的确有这个本钱。

    对战三番,己方死伤两万有余,相当于一次大败。

    多尔衮不知道倭国人口几何,但总应该比大清国要多。

    倭国能够承受十万人的伤亡,大清就做不到了。

    这么打下去的话,大清连两败俱伤的目的都达不到。

    然而就算是接受买卖俘虏的提议,对于价钱也没有异议,筹钱总需要时间吧?

    大军也不是来给倭军送钱的,哪能那么快就把十万两银子拿出来了?

    赎吧?

    价钱太贵!

    不赎吧?

    很多被俘的都是旗人,此事传扬出去,定然有损大清颜面。

    多尔衮顿觉非常为难,想了好半天都没拿定主意。

    想要用手里的倭军俘虏来压价,又苦于筹码数量不多,偏偏质量又不好……

第622章:凯旋而归

    揭暄虽然暂时的品级还不高,但作为钦差大臣,还是有资格和权力来进山视察倭军伤亡情况的,因为涉及到调配药物来抢救伤员,这是事先与阿部重次商量好的事情。

    考虑到双方目前非常愉快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如此大的斩获还未能套现换成白银,阿部重次便将之前见到清军信使,以及自己开出价钱的事情都跟揭暄简单叙述了一遍。

    揭暄听罢并没有出言反对,因为太子爷已经提前叮嘱过了,但凡受伤的鞑子,都可以卖给对方换银子,不受伤的鞑子,那就得在受伤之后才能卖掉。

    太子爷在注意事项里写的很清楚,这些鞑子伤兵,大明是不可能白白养活的,一刀砍了就是便宜他们了。让他们去挖矿,工作效率又不高,搞不好还得倒搭进去伙食费。

    唯一可行的办法,那就是卖给原主,让原主来养活这些伤兵。反正即便是治好了也是一群残废了,还能吃掉“大清国”的不少粮食,顺便赚一堆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这招也就是太子爷想得出了,换成朝廷里的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用好不容易抓来的俘虏去套现的,未免过于有损朝廷的颜面了。

    太子爷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一切都从实际出发,只要不给大明这边增加负担,同时能给“大清”那边添一堆累赘,太子爷是特别乐意做这种善事的。

    只要原主子愿意出钱赎人,那就都可以打包卖掉,一个不留。这些人又不是王公贵族,一点对外宣传的价值都没有,想被朝廷恩养起来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卖!

    不但要卖!

    而且还要打折卖!

    按照朝廷定价的五折销售!

    走过!

    路过!

    不要错过!

    上好……

    呃……不算太好的“大清勇士”,只要一百两银子一只!

    你买不来吃亏,更买不来上当!

    都瞧一瞧,看一看啦~!

    太子爷都将销售文案写在上面了,看得阿部重次顿感不明觉厉。

    德川大将军曾评价明国皇太子天赋异丙,才智过人,可谓举世无双。

    阿部重次原本觉得德川大将军的评价实在是太过夸赞了,完全是在客气。

    通过此番征战辽东半岛,阿部重次已经对这位皇太子有了重新的认识。

    有治国理政之才,又有经商贩货之能,还懂得兵法韬略,懂得雇佣帮手来御敌。

    纵观古今,也算是千年未有之人了。

    往后若是能有机会抵京,定要亲自接触一番。

    揭暄说太子爷已经允许其向清军出售俘虏,可以薄利多销,而且照样可以走账,也就是说,战果数量照旧,银子照领。

    从清军那边多赚的这份钱都归倭军所有,具体怎么分,明军不会加以干涉,就相当于给倭军奋战多日的额外奖励了。

    有了明国皇太子的支持,就等于消除了一切后顾之忧,便更加坚定了阿部重次做生意的信心和决心。

    经过仔细清点与身份核实,现拘押的俘虏之中,有甲喇额真一人、牛录章京四人,还有一堆不值钱的骁骑校,总数为六百二十五人。

    绝大部分都是负伤的,腿脚利索的早就溜之大吉了,没受伤的都是被炮火当场震晕过去,等到醒来就成了俘虏。

    按照打五折的价钱,以及将领的标价,这些俘虏总价值为九万七千两银子!

    凑整要多尔衮十万两并不多!

    明码标价,合情合理!

    若是清军那里还有大量的倭军俘虏,大可以从这些人里进行数量充抵。

    从清军营寨里返回的大阪二郎说跟他关押在一起的只有三个人,其他营寨里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不过阿部重次对此很有信心,倭军作为防守的一方,并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

    在作战时也没遭遇过大败,故而自己手里的俘虏数量绝对比多尔衮手里的要多得多。

    这项生意细算起来,己方是占有优势的,这才敢安排如此的交易方式。

    原本还可以俘获更多的清兵,可是在反击的时候,倭军上下过于激动,将大部分伤兵都给当场“啪啪”死了……

    早知道伤兵还能卖钱,阿部重次就会通知下面点到为止了,这下损失了好几十万两银子,这是何等的悲痛啊……

    关于是役,揭暄在视察过各处战场之后,表示自己能够接受的战果为一万,也就是倭军可以从明廷兑换二百万两银子。

    另行追加三十万两银子的击毙清军高奖励的头衔赏金,总计二百三十万两,抚恤金另算,决计算是对得起连日来倭军如此卖力的奋战了。

    这笔钱数量巨大,揭暄手里也没有,需要在战役全部结束之后,去天津领取,阿部重次倒是没有异议,毕竟事关那么大一笔钱,自然要审慎对待。

    关于明廷是否赖账不给钱,阿部重次倒是并不担心,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是自己能够干涉的事情了,这里面还关乎德川大将军的切身利益。

    只要明廷认为还需要倭国,特别是需要倭军继续出战,那双方再次合作的前提条件便是把欠款一次结清,否则下面的事情就很难谈妥了。

    听过明国皇太子在监国初期便清理掉了一大批蛀虫,国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程度,可能有五六千万两银子之巨,那就意味着支付这点“小钱”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明国皇太子是聪明人,不会因小失大,再次让明国陷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倭军对明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帮手。

    只需要付出一点银子,便可以对清军起到很好的牵制作用,这是目前明军所达不到的。既然双方都彼此需要,那实现长期合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凑齐了?”

    “回王爷,凑齐了!”

    “这便好!”

    多尔衮不清楚倭军的脾气秉性,也不敢擅自托大,万一惹恼了倭军主将,将手里的俘虏悉数卖给蛮明,那自己就太被动了,大清国也会被连累到。

    于是将全军携带的银子,包括贝子硕托的家当,以及金州守将镶红旗梅勒章京桑固里和旅顺守将镶红旗梅勒章京劳萨出逃携带的银两,全部勒令交出。

    加在一起总算是凑齐了十万两银子,希望对方不会做地涨价,否则自己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再募集更多的银子了。

    倭军已经派人事先过来通知过了,他们手里总计有六百二十五人,作价十万两,而且要求无条件释放所有在押的倭军俘虏。

    考虑到自己手里的筹码的质量和数量都处于绝对劣势,多尔衮在思索多次之后,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地接受了这个不对等条件。

    拿十万两换回来两个牛录的官兵,大不了回头再用他们入关抢来十万两银子。

    用狗蛮子的俗语来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总之大清不会太亏。

    人命要紧,先得把人给赎回来,这时候也顾不了太多了。

    根据约定,双方在山脚下钱货两清。

    清军一供搬来五十箱银子,每箱两千两,总计十万两,外加所有倭军俘虏。

    倭军将俘虏押到山脚下,走不了路的就被抬下来,很快便可以清点完毕。

    确认人与钱都无误之后,双方便进行了当场交易。

    多尔衮害怕遭到倭军的炮击,故意在两里地之外观察前方的动静。

    不过全套交易都很平稳,并没有出现吃独食的情况发生。

    在俘虏回营之后,多尔衮发现多有人都带伤,根本就没有毫发无损的。

    据俘虏们如实禀报,倭军说一分钱一分货,你家王爷购买的是打折商品,故而……

    多尔衮闻言立刻为之气结,倭军分明是不讲信用,故意残害大清勇士!

    这时候咋生气都没用了,人家已经卖完货了。

    自己这边拿出的可是真金白银,不是铁锭子。

    多尔衮有心诓骗倭军,想向对方透露自己手里还有额外的倭军俘虏。

    可转念一想,万一对方手里还有大量的大清勇士,自己又该当如何是好?

    没人知道倭军到底俘虏了多少大清勇士,一旦对方还有后手,自己岂不是弄巧成拙了?

    尤其是听说留守在旅顺城里的奴才兵全都向倭军投降了,这里面应该没有包括多少。

    奴才兵不值钱,多尔衮手里没钱,更不在乎这些人的死活,直接选择忽略不计了。

    考虑到这点,多尔衮才感到投鼠忌器,不敢节外生枝了,事情这样便算是结束了。

    在这受的窝囊气只能去找蛮明发泄了,起码狗蛮子是决计打不过大清勇士的。

    与此同时,倭军开始分批登船走人,一部分撤往庙岛列岛北部休整,另一部分则奔赴广鹿岛,汇通固守在该岛岸边的倭军,要一鼓作气,歼灭岛上的残余清军。

    本次作战到此结束,收尸的差事就交给对面的清军来做了,倭军也懒得挖坑了,觉得意犹未尽的话,大可以在明年春季卷土重来。

    战殁倭军官兵的尸体变成灰之后,都被装载桶里带回本土安葬,是役全体将士的奖金与抚恤金将会随后发放。

    原本广鹿岛上有三千倭军,但清军兵力也在一千五百人左右,倭军并未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所以一直没有发动强有力的进攻。

    在结束了老铁山一带的战斗之后,大约一万精锐倭军搭乘郑芝豹舰队的战舰,开始扑向广鹿岛。

    两部汇同之后,兵力至少达到了敌军的六七倍之多,辅以大量的各型火炮,尤其是罗三也带着他所率领的迫击炮营登岛助战,倭军在兵力与火力上都占据绝对优势。

    岛上的清军最高将领——梅勒章京马福塔,企图凭借手里的三四百八旗兵,以及千余奴才兵负隅顽抗。

    马福塔虽然从探马嘴里知道了对方得到了大量援兵支援,己方的胜算已经陡然直下了,但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仍然率部负隅顽抗。

    清军此前唯一所能倚仗的优势便是骑兵,不过在郑氏舰队持续向岛上运输战马以及马战武士之后,岛上倭军的骑兵也达到了五百之多。

    虽然无法孤军深入,但掩护大量足轻部队对岛上敌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是完全没问题的。

    广鹿岛倒是不小,不过说破天,也就是一个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岛而已,刚好相当于两个老铁山地区。

    但明倭联军拥有兵力、火力、战舰这三方面的绝对优势,上万人在岛上进行大涤荡行动,外加大规模的放火烧山,清军根本就没有多大可供闪躲的空间。

    梅勒章京马福塔带着千余清兵与前来进剿的一路倭军阵战了一番,在损失了将近三百人之后,发现毫无胜算可言,便夺路而逃了。

    不过很快又遭遇了从侧翼迂回上来的另外一路倭军,经过二番战之后,清军仅剩原来一半左右的人马,余下或死、或逃、或被俘。

    三天之后,曹绍中与白登庸两位甲喇章京,携本部人马对残余的八旗兵反戈一击,生擒受伤的马福塔,将其作为投名状,率部向倭军乞降。

    广鹿岛之战就此落下帷幕,俘虏三十五只八旗兵,投诚奴才兵达到两百九十六人,包括两位甲喇章京与四个牛录章京。

    倭军仅仅战殁二十一人,主要原因便是迫击炮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通常是隔着两三百步的距离便陡然开火,大量榴弹轰得清军猝不及防。

    硬冲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在意识到盲目冲锋无果之后,清军士气瞬间低落下来,只能狼狈逃窜,随后被倭军一路掩杀。

    整个辽东半岛战役前后历时十七天,包括四次陆战与三次海战,最后在老铁山算平手的话,明倭联军取得了六胜一平的佳绩。

    倭军战绩三胜一平,登莱水师一战一胜,郑氏舰队二战皆胜。

    总供击毙敌兵一万六千七百九十四人,俘获四百零七人,投诚一千五百三十五人。

    海战摧毁清军大小战舰三百一十二艘,俘获战舰四十四艘、商船二十七艘,征调渔船八十六艘,几乎将东西两侧的辽东半岛沿海的清军海上力量一扫而空。

    不论是陆战还是海战,都达到事先制定的战略目标。特别是海战,是役之后,没有十年时间,清军根本就无法恢复元气,因为有经验的水手已经要么喂鱼,要么被俘了。

    某太子说当初大清就勒令寸板不得下海,这下算是帮其提前实现了这个夙愿,让辫子连带鱼都吃不到才好!

    从广鹿岛凯旋而归之后,征虏将军阿部重次、登莱水师总兵官茅元仪、钦差大臣揭暄以及郑芝豹,全部乘船驶往天津,然后转为漕运,再行抵达京城……

第623章:大清颓了

    在飞骑来报一群宾客所乘坐的船队已经抵达通州之后,某太子也收拾妥当了,准备率领文武百官在承天门外迎接他们。

    薛国观作为大明帝国的首辅,此番受某太子也是准女婿的委托,负责在朝阳门外恭迎外宾与功臣。

    出迎二十里这种事,某太子是懒得做的,由于自己年纪小,所以在这方面就可以撒娇耍赖了,虽然已经入秋了,可是大太阳还很厉害的。

    细算起来,真要是像战报所说的那样,倭军在辽东半岛将多尔衮所部一顿曝打,估计皇太鸡最多再有一个月就要率军入关,好找补回来。

    这才是自己即将面临最大的考验,皇太鸡算是本时空某太子的头号竞争对手,不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在皇太鸡面前都是渣渣而已。

    哪怕在快递李哥巅峰时期,拥兵四十万,也扛不住十万八旗兵的猛冲猛打,快递大军最后还得被辫子军活活拍死。

    比较起来,倒是张大粽子的人马多少还有些战斗力,要不是八大王被偷袭,还能多扛一阵子。

    至于大明王师,那就是一支专捏“软柿子”的部队,只有辫子军收兵撤退的时候,或许还敢出去一战。

    某太子之前还在发愁,倭军将奴才军一顿胖揍,大明王师眼中的“软柿子”岂不是已经成了“柿子饼”了?

    王师的猎物已经变成倭军的斩获了,这下就剩下全线龟缩了,一旦出战,遭遇穷凶极恶的辫子军,王师就极有可能被杀得大败而归。

    细算下来,王师也就是与汉军这种二狗子部队还有得一战,说不定还无法速胜对手,两大臭棋篓子或会杀得难解难分……

    某太子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各部的战斗力的,新军倒是守纪律,但没打过实战,光靠鸡血式的鼓励毕竟比不过对面的辫子老兵。

    像其他同行那样,当众放一堆狠话,所部就能杀得辫子屁股尿流。那这会儿某太子就不是站在承天门外,而是站在沈阳皇宫外了。

    训练四个月的部队能有多大战斗力?

    某太子也不指望他们能主动出战,只要能龟缩、固守、不投降,就万事大吉了。

    打赢基本靠苟!

    自己也算是穿明末的苟活第一人了!

    近十万大军龟缩在畿辅一带,绝对能让皇太鸡另眼相看。

    南方的夏收粮食已经通过漕运与海运陆续运抵京城,秋收估计够呛了,不过也无所谓。

    只要皇太鸡敢来攻城,哪怕不攻城,仅仅是围城,某太子也对打退辫子军很有信心。

    大明!

    掌握玄学科技!

    没错!

    就是如此犀利!

    害怕不?

    不害怕就过来试试好了。

    保证让你爽歪歪了!

    这可不是狠话或者大话。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厉不厉害就看到时候的一哆嗦了。

    哆嗦好了,那就直接能把皇太鸡的辫子军打崩。

    哆嗦不好,大不了继续龟缩呗,反正已经不打算要脸了。

    这又不是第一次被辫子军围城,老子被辫子军吓尿过一次。

    作为崇祯大帝的长子,不被辫子军围一次,怎么对得起已经移驾南都的甩锅爹?

    子承父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围城!

    外面的辫子想进来!

    但是里面的明人不想出去!

    基本情况大致就应该是这样滴!

    你有本事,你就打进来。

    不然老子就一苟到底,瞪眼气死你!

    某太子有一群年轻又漂亮的歌姬,又有一位身材极为魔鬼的准太子妃,怎么可能主动出城送死呢?

    人非圣贤,谁不苟活?

    好吧!

    项羽没选择苟活,所以在江边抹脖子了,直接成就了刘邦称帝。

    南宋残部在崖山也没选择苟活,然后被檬古海军司令张弘范所灭,沦为千古笑话。

    某太子就不明白,当时宋军坐拥庞大舰队,还有十万军珉,退守到吕宋不好么?

    无需苟活太长时间,在吕宋发展五年,宋军舰队就有反攻沿海地区的实力了。

    一千艘战舰,一万宋军带着五万土著部队,就能把海边的檬古军队玩的焦头烂额。

    结果可倒好,一次全都梭哈了……

    这“大礼包”送得叫一个痛快啊!

    真是猪一样的统帅!

    实力不济的时候,就是要戒急用忍,又不是钻裤裆,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即便是钻裤裆,只要能活下来,就有机会咸鱼翻身。

    你家韩大爷就是这么玩的!

    生生将废铁帐号完成了王者帐号!

    檬古海军司令又不会追杀到吕宋,真要是那样,还可以逃到澳洲去。

    说不定还能成立一个“澳宋帝国”!

    现在说啥都没用了,被檬古海军司令所灭就是天大的耻辱!

    细算起来,我大檬古海军从生到灭,貌似就打赢过一次海战!

    打倭国一顿襙作猛如虎,登陆之后变成二百五,被人家给砍瓜切菜了……

    陆秀夫后知后觉的话,肯定一拍大腿。

    早知道这样不用打,耐心“借神风”就行了!

    曹军水师被东风所灭,檬古海军被神风所灭。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曹丞相与忽必烈肯定在下面把酒言欢!凌渡电子书

    周都督能掐会算,导致曹军水师是被烧没的。

    相比之下,檬古海军更惨,是被活活吹没的……

    张弘范的继任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反正就记得当初来了一阵风,然后他的舰队就废废了!

    在风帆时代,能不能打赢海战,前提就是风向,譬如进攻英国的无敌舰队,那就是典型的脚气上佳!

    某太子在等待来宾的时候就是容易胡思乱想,因为本时代也没有智能手机可玩呀!

    话说这都入秋了,怎么就没点风来解热呢?

    马丹!

    小冰河时期连天然空调都舍不得开机么?

    可恶!

    就这时候,东长安街北侧,应该是十王府街那边忽然聒噪了一起来,因为承天门这边鸦雀无声,所以某太子能够听得很远。

    没过多一会儿,一队人马便出现在东长安街上,由于提前进行了道路清理,队伍走得十分顺畅。

    与首辅薛国观并肩而行的一名身着和服之人,年纪大约四五十岁,留着典型的月代头,没有穿倭式盔甲,倒是显得文质彬彬。

    “鄙人阿部重次,受德川大将军委托,特来拜见太子殿下!”

    就是这句明语,便让阿部重次学了好久,这会儿才能流利地说出来,下马之后,立刻施礼,然后向明国太子问安。

    “将军阁下客气了,将军阁下率军征战辽东半岛,取得了辉煌胜利,可喜可贺,更是证明明倭联手,所向披靡!”

    对方说了明语,某太子也就投桃报李地说了倭语,虽然语速还不如阿部重次,但大致的意思还是能说明白的。

    别问这是在哪学的,是男人都能会几句,譬如……

    简单的日常对话,某太子还能勉强对付一些的,更深入的,那就只能让翻译来负责了,好在阿部重次也带了翻译,这样双方沟通起来就毫无阻碍了。

    由于难得出一次国,明国还是比倭国更为先进和发达的国家,所以各地随军出征的大名与带队的将军都慕名而来,这算是为数不多的出征福利了。

    光是被阿部重次带到京城的将军以上级别的要员就高达五百人以上,规模达到了大型使团级别。

    由于之前斩获颇丰,这群人一个个都是腰包鼓鼓,打算将好玩、好吃、好用的物件,都打包买回去。

    刚到京城外围,一群人便被京城宏伟的轮廓给惊呆了,这比大阪城要大多了,而且入城之后,大家发现城里也比大阪城繁华得多。

    尤其是一种往来穿梭的由人来拉的载客车,让众人非常的惊讶于新奇,都想坐上去试试,不过碍于初来乍到,还不能贸然造次,只能暂时忍耐下来。

    明国的皇宫,众人也是第一次见到,之前只是听商人们说过如何的壮观,今日得见,才感觉与本土的天守比起来,后者根本就不值一提。

    “承蒙殿下的大力支持,供给众多武器、药品、粮食等物资,这才使联军不论在陆地,还是海上,均能屡战屡胜,最终凯旋而归!”

    该说的客气话,阿部重次还是要说的,因为后面还要找这位小太子要银子呢,这才是不远千里来到京城的真正原因。

    “贵军悍勇善战,举世皆知,今我国有难,德川大将军能当机立断,伸出援手,本宫感激不尽。将军阁下更是不负众望,数败敌军,真是难能可贵。请将军阁下放心,本宫事先已经看过了揭暄呈递上来的银两数额,兑现自然毫无问题!”

    这伙人就是来找自己要钱并且旅游的,某太子对此非常清楚。

    人家先干活,后要工钱,本身就非常懂礼数,自己不给钱还砍价就不厚道了。

    老铁山一役,战果奖励二百万两,头衔奖励三十万两,合计二百三十万两。

    随后的收官之战——广鹿岛战役,倭军又击毙、生擒、迫降了大约一千五百清兵,价值四十五万两银子。

    人虽然不多,但抓获了东虏梅勒章京马福塔,迫降了甲喇章京曹绍中与白登庸,下面还有好些个牛录章京,这些高级将领是很值钱的。

    揭暄递交的倭军伤亡情况大致为全部战殁人员一千八百九十一人,重伤一千九百二十二人,中度与轻伤一万一千六百零三人,抚恤金达六十一万余两。

    三项相加,总计为三百三十六万两!

    这是尚未支付的部分,算上已经支付的六十九万两银子,此番请倭国出兵五万征战辽东,朝廷总供需要拿出四百零五万两银子,而且不能摸零……

    户部之前从某太子手里借了五百万两银子,照这个花钱速度,李侍问陡然觉得自己手头又有些紧了。

    辽东军费之前是每年四百万两银子,这下可倒好,雇佣倭军居然花了四百零五万两银子,比辽东军费还多出五万两出来!。

    问题在于那是一年的军费,而同用样多的银子,倭军仅打了十七天而已!

    当然,李侍问也明白,不能用时间长短来做比较,毕竟倭军的战果就摆在那,无法否认。

    这下擒获了梅勒章京马福塔,迫降了甲喇章京曹绍中与白登庸,又有王国栋等牛录章京主动来投,还击毙了一堆东虏的高级将领,这笔银子起码花得不算亏。

    光看战绩的话,绝对称得上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胜了,更别说一举歼灭了东虏左右两翼水师,等于剪除了对方的海上爪牙。

    顺带威慑了助纣为虐的泡菜国,而且大明王师根本就没死几个人,死的也是郑氏的水手。

    没死人就能打胜仗,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

    就是花钱速度实在是太快,快到李侍问现在想起来还心疼不已。这么下去,不用等到年底,户部就还得向太子借钱度日了。

    一年来这么一次的话,户部每年都得准备出四五百万两银子,不然根本就无法兑现定好的承诺。

    李侍问做梦都没想到,除了既定好的各项支出预算之外,还得拿出额外一笔钱来支付给倭军。

    山东金矿总算是有一点产出了,不过目前的产金量并不高,对朝廷庞大的开销来说,不啻于杯水车薪。

    就照太子这么搞下去,能不能撑到年底都是个问题,因为朝廷上下已经知晓了,入秋之后,东虏又会大举南下。

    崇祯皇帝移驾南都的事情想必早已传到关外去了,皇太鸡是何等聪明之人,能放过这种天赐良机?

    一些持悲观态度的官吏甚至觉得没等户部把账上的银子花完,京城就要被东虏给攻破了。

    到时候大家一起跪地,高呼“大清皇帝万万岁”……

    没人能事先知晓能够大败东虏的仙界武器到底是何模样,据太子爷说,竟然比飞艇还要厉害十倍不止。

    这事连杨进朝等贴身内侍都不知道实情,外人就更无从知晓了,只能用自己所学知识来揣测而已。

    首辅薛国观也不曾知晓,更猜不出来,不过从自己准女婿信誓旦旦的表情来判断,此物当真是件前所未有的大杀器。

    自己这位准女婿素来诡计多端……应该是极富韬略,更不会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开玩笑,哪怕看在还没过门的太子妃上,也不会以身试险。

    “鄙人谨代俵德川大将军,多谢太子殿下!”

    能够听到明国皇太子的亲口应允,算得上不虚此行了,阿部重次顿时感觉心花怒放一般舒畅。

    三百多万两银子,可不是想要就能轻易要来的,这下明国皇太子主动开口,就为阿部重次省去了一系列铺垫的潜台词。

    “鉴于今年的成功,本宫相信明年两国还继续合作,不如请将军阁下入殿内细谈!”

    雇佣倭军打辫子是既定战略,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那就更要坚持下去了。

    假设一年斥资五百万两银子,十年不过五千万两而已。

    然而一年打死打伤一万只辫子,皇太鸡能承受十万人的损失么?

    所以说这买卖对大明来说绝对是划得来的,某太子已经把明年的钱都预备好了!

    大宋亡于檬古海军司令之手!

    大清颓于倭国雇佣军……

第624章:三个条件

    多了不敢说,最近这几年,每年拿出五百万两银子来雇佣倭军去打皇太鸡,某太子还是拿得出来这笔钱的。

    因为是计件式的合作关系,所以倭军想要赚取银子,必然要给予辫子以大规模杀伤,就像这次一样。

    要赚走五百万两银子,起码能杀伤两万辫子,只要能用这种办法硬抗三四年,那首先吃不消的就是“大清”那边了。

    倭军又不会专挑奴才兵打,基本上是活物就一顿“啪啪”,皇太鸡倒是精明,可光派奴才军过去打仗,就会发现都会被对方捏爆的。

    在同等数量情况下,缺乏战马的倭军基本上不是辫子骑兵集群的对手,但是利用特殊地形,还是能够抵消掉对方的优势的。

    像这次,就是先趁其不备,占个便宜,等辫子想要找补回来的时候,就迅速后撤,逼着对方打山地战。

    学会使用堑壕之后,装备大量油桶与手榴弹的倭军就能挡住辫子军所发动的一轮又一轮的疯狂冲锋。

    只要能挺过今年,到了明年开春的时候,某太子还打算这么玩。

    俗话说,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这么玩倒是非常烧钱,可倭军的性价比就摆在那。

    同样花钱,给辽西的明军四百万两银子,可得不到相同的战果。

    打死打伤千人就算是“大捷”了,很明显,倭军这次取得了“超捷”,完全跨越了中间的“巨捷”!

    按照这个比例折算的话,倭军能毙伤三万余只辫子,某太子就愿意拿出八百万两银子,人家有这个本事,赚钱就理所应当。

    阿部重次对明国皇太子能够从善如流,印象非常之好,对于明年仍旧出兵辽东半岛之事,他还不能做主,但相信只要德川大将军收到了白银,事情就很容易办妥了。

    “将军阁下,本宫以为,通过是役,已经证明贵军所拥有的勇气与战力,足以打击东虏的嚣张气焰,并执行这一任务。对于帮助鄙国的这一义举,本宫对德川大将军、贵国以及贵军将士,深表最为诚挚的感谢和问候。本宫希望从明年春季,大概四月份开始,贵军可以提早重返辽东战场,如若德川大将军许可,出兵规模可提高至十万,以避免在兵力上处于下风。若无异议,出兵费用于条件,可仍按本次标准来核算。”

    让倭军出动兵力比这次多一倍,看看皇太鸡还能不能吃得消,说不定这次就吃不消了,那下次就让他兜着走好了。

    某太子就不相信倭国那么多穷困潦倒的武士和足轻不想赚钱,出国打工可是一条快速致富途径。

    相信赚到白银的大名们会积极踊跃地撺掇德川二货大将军出兵的,再说二货大将军本人也从中赚到了提成,没理由反对,反对的话,那白糖生意就要停止了。

    出兵打辫子,倭国从上到下都能得到相当大的好处,哪怕是最低贱的足轻,只要能活着返回本土,赚到的钱也能够大吃大喝好几次,甚至更多。

    某太子要做的,就是让对方形成消费习惯,明白钱花光了,还可以再赚,这样自己手里的大把银子就能够对目标产生足够的诱惑力了。

    “贵国与鄙国是邻国,贵国有难,鄙国自然不能冷眼旁观。鄙人谨代俵德川大将军,以及全军将士,多谢太子殿下的关心与赞美。鄙人将把殿下提及之事,呈报给德川大将军,相信德川大将军会尽快答复殿下,鄙人也期待明年可以再次帮助贵国与太子殿下。”

    明国提出的条件对于己方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比一些大名在战国时候提供的待遇要好很多。

    各地无力养活手下武士与足轻的大名都愿意出国用打仗的方式来赚钱,此番也证明了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即便明国皇太子没有提高己方出兵的规模,相信本土也会有人会向德川大将军提议,这样也就解决了各地的隐患。

    以为你倭国与明国的情况不同,倭国表明的国主是天皇,而实际上采取的是幕府制,实际控制者是幕府将军。

    幕府将军与各地大名表面上是从属关系,实际上是合作关系,幕府将军也无法通过杀戮的方式将全国的大名都变成自己的嫡系。

    为了牢牢控制住全国,幕府将军必须持续削弱那些与自己貌合神离的谱代大名与外样大名。

    想削弱很容易,譬如削减其石高,迁移其封地。但要做到持续削弱就很难了,因为即便是幕府将军,也无法频繁作出针对一些大名的举动。

    而明国皇太子的提议,对德川大将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削弱与自己关系薄弱的大名的机会。

    只要将这些大名的兵马持续派往国外,便可以起到直接削弱其实力的作用,而且名正言顺,无可厚非。

    像阿部重次这样的老中,当然是积极支持实施此举的,不但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还能从中受益。

    “这便好,那本宫便静候将军阁下的佳音了!”

    一般来说,不论是做什么生意,只要初次合作让对方尝到甜头,合作双方也没有太大根本性的分歧,那就很有机会继续合作下去。

    银子本宫是早就准备好了,至于想不想赚钱,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商量好了就过来拿,商量不好,那就继续商量呗……

    “殿下,鄙人还有三件事,还望殿下能够考虑!”

    阿部重次此番抵京,除了要拿到既定的白银之外,还看上了三件明国的“宝物”。

    “哦?将军阁下直言无妨!”

    某太子暂时还猜不出对方看上了什么,只要不是自己的老婆,其他东西都可以考虑,包裹甩锅爹在内。

    “殿下向鄙军提供了一种烟雾很小的火药,效果很好,鄙人想代德川大将军获得其配方,以便于鄙军更好的对付清军。鄙人还看过贵军装备了一种类似于铁桶的火炮,威力极大,鄙军火炮稀缺,在对阵清军时非常吃力,还望殿下可以转让此款武器。再有便是特效药的药效非凡,鉴于鄙军受伤将士很多,可否向鄙国再免费提供若干?”

    在阿部重次看来,能够要到赏银,那就是可以了。若是能将火药配方、铁桶炮与特效药都拿到手,那就更好了。

    至于明国皇太子是否同意,阿部重次就不知道了,但最起码自己要先从嘴里说出来,否则对方也不可能同意。

    “无烟火药制作流程复杂,其配方尚属于我大明最高机密。但向贵国转让配方也不是不行,可以考虑两个条件。其一,贵国出价一千万两白银,用以购买配方。其二,贵国可提供十万东虏斩获,无需拿出真金白银。迫击炮亦是我大明的绝密武器,鉴于目前双方的合作关系,本宫才向辽东派出一个炮兵营,不过非常抱歉,目前还不能出口,不过贵军再次出兵的话,本宫便还会派出炮兵营予以支援。若是贵方愿意,或可在三年之后优先获得。对于特效药,本宫可再向贵国免费提供一万盒,价值两百万两白银。用以治疗贵军伤员,这是鄙国最高的承受范围。若有不周之处,还望多多包涵。特效药的销售权,本宫以将其转让给了德川大将军为贵国总代理,市场销售价为每盒二百两。”110文学

    向倭军提供无烟火焰,就是某太子事先计划好的,目的就是为了钓鱼,只要倭军上钩,那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条件了。

    要么拿出一千万两银子出来,要么拿出十万个斩获出来,一个斩获刚好价值一百两银子,就看对方如何抉择了。

    无烟火焰制造流程复杂,即便得到了配方,没有专人指导的话,想要仿制的难度也很大,不过发射效果自然好过寻常的黑火药。

    使用无烟火药的倭军铁炮足轻就可以不受自身产生的烟雾干扰,长时间对目标实施火力压制了,这点在战场上非常重要。

    至于特效药,一万盒的成本价不超过五千两。对外销售价,那就价值两百万两银子了。由于其他人都不会做,某太子便可以堂而皇之地赚取暴利了。

    “多谢殿下体恤鄙军伤员,鄙人将会把殿下条件呈递给德川大将军!”

    阿部重次也料到了对方不会轻易答应,不过能白得一万盒特效药,已经算是大赚特赚了,那可是价值两百万两银子的一堆药品,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买不到类似的药物。

    那种叫做“迫击炮”的铁桶炮,阿部重次特意派长门六郎打探过,但碍于明军炮兵十分警惕,只能远远的观望。

    长门六郎没弄明白具体的构造,只能照猫画虎,拿回来一张亲手绘制的粗略图纸,阿部重次也只能凭此来推断此款火炮的内部结构。

    就这么一种其貌不扬的火炮,偏偏炮弹的爆炸威力极大,比倭军装备的火炮大太多,而且由明军普通士兵背负便可上山,说明重量极轻。

    考虑到能够快速装填并开火,这种武器简直就是一种任何将领都梦寐以求的火炮,所以阿部重次才想要尽快得到,以呈现给德川大将军。

    “将军阁下初来我大明,鄙国还有很多好看、好玩、好吃的物件还没露面,也包括若干新奇武器,想必将军阁下会很乐意接触的,若是将军阁下方便逗留数日的话,本宫自然愿意为将军阁下介绍一番。”

    对迫击炮与无烟火药感兴趣了?

    简单!

    让你们这群土包子看看飞艇,那就能顿时忘掉前面那俩款物件了。

    以空制地,可是我大明王师未来的主要战术。

    天上几百艘飞艇,配合地面上千辆坦克,老子就不信还有人不服!

    这种逆天武器组合,完全可以把那些弓马娴熟的家伙硬生生地打到能歌善舞……

    “鄙人计划在此地逗留十日,若是殿下时间方便,鄙人非常乐意学习贵国的新鲜事物,若有叨扰之处,还望殿下见谅!”

    阿部重次大致猜出对方还有没有拿到明面的特殊武器,真要是可以观看一番,也算没有白来。

    不管是任何方面的物件,只要对方允许销售,而且自己又买得起,阿部重次都打算趁此次出国的机会,带回到本土去。

    “无妨!无妨!此时正值午膳时间,莫不如将军阁下与来宾一道尝尝我大明的面条,名曰‘冷面’,此面酸甜可口,解暑降温,乃是烈日下的佳品。”

    说是这么说,实际情况是这旅游团的规模实在太大,用佛跳墙来招待,某太子实在是舍不得。

    真要这么做的话,只怕“佛跳墙”的用料就得变得螃蟹、河虾、鳜鱼、田螺等食材了……

    对方应该还没吃过冷面,那就刚好可以糊弄过去了。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爽口的冷面可是高温下的第一选择,连向来喜欢肉类的某吃货弟弟都爱上了这款面条。

    “殿下如此热情,鄙人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阿部重次也想尝尝明国的面条味道如何,居然还有清凉解暑的功效,不知道是否像皇太子说的这般神奇。

    就算不好吃,刚刚拿了人家价值两百万两银子的特效药,嘴上也不能加以抨击,反而还得称赞有加。

    要一次招待如此多的宾客,对尚膳监的供应压力是很大的,只有烧烤、面条、卤肉饭可以同时满足这种规模的需求。

    后邸虽然人多,可用膳也是分期分批的,皇帝、皇后、贵妃这些人自然可以享受优先待遇,其他人都是附庸,只要不饿着就行了。

    面条不论是哪种,某太子都可以保证量大管饱,要是这种食物还不能让来宾吃饱,传扬出去,某太子真就是颜面扫地了。

    每个大瓷碗都能盛放半斤面条外加半斤汤汁,汤的作用除了喝之外,就是保证面条不会黏在一起。

    倭军上下也是头一次见到这种暗色的面条,看得啧啧称奇,皇极殿面前的广场已经变成了吃货现场,摆满了长条桌。

    由于事先替对方保管了随身携带的武器,所以这些人数量很多也对后邸造不成多大威胁。

    再说在大快朵颐之后,这些人会吃得沟满壕平,连走路都费劲,根本剩不下多少战斗力了……

    大明冷面跟后来的一样,有蛋、有柿子、有辣椒、有黄瓜,最重要的就是每碗里都有几片肉。

    当然,碗里的主角是面条和汤汁。将近三十度的天气,换成热汤面的话,人吃完基本就废废了。

    冷面就不同了,吃过之后,较于之前萎靡不振的模样,说是神清气爽也不过分,所以才能成为夏日首选,虽然如今已经到秋初了。

    某太子给众人提供的标准是每人标配两碗,若肚子里面还有空的话,也可以继续供应,不过相信那些能吃的家伙初来乍到,也不会好意思舔脸继续吃。

    好几百人同时吃面条是什么模样,某太子之前是见过的,今天倭军又演绎了一遍,考虑到对方的级别都不低,吃相还算是比较斯文。

第625章:购物游玩

    “冷面”顾名思义,但也只是个形容词名字,不是能达到冰牙的地步,在高温季节食用要比热汤面更能让人凉快一些。

    比冷面更冷的是御史,因为在得到辽东取得二次大捷之后,这些御史对某太子花高价雇佣倭军的事情就弹不动了。

    有斩获与旅顺城为证,这些御史也就直接哑火了,除非他们能够证明自己的照片拍的不是自己,而是一条见谁咬谁的疯狗。

    这已经是御史2.0版了,在他们之前,1.0版御史里的一些到处乱喷的人,已经被发配到山东挖矿了。

    现在在山东巡抚颜继祖的监督下,挖矿挖得可开心了。这些人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么?乐善好施的某太子就给他们找点事干好了!

    因为外宾要来,这会儿2.0版御史都被放假回家了,某太子不想听到一些疯狗的狂吠,即便不是疯狗,狂吠也不行。

    倭军上下不知道这个情况,反正有吃的就行,一个个吃得是津津有味,明国的“冷面”确实独具一格,与本土的面条大不一样。

    不但面条软糯,汤汁酸甜,而且吃完也不像本土面条一样大汗淋漓,在燥热的季节食用的确特别合适。

    由于一路奔波,很多人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了,面条一上来,便两眼直勾勾地瞅着碗里的情况发愣。

    在明国皇太子与阿部重次允许之后,一群人便低头忙于就餐,全然不顾周遭的情况了,狼吞虎咽,不亦乐乎。

    看得某太子都有些为之侧目,倭人身材矮小,食量可一点不小,上了第二碗,居然还能被吃得溜干净,他们这是来吃冤大头来了?

    好在不管是大名开始带队的将军,基本上都是武士出身,对菜肴的花样通常并不讲究,只要可口并且能吃饱就行了。

    所以一群人都对明国冷面表示赞许,认为非常好吃,要是以后有机会,希望还能吃到这种美味。

    吃完饭,某太子便将一群外宾给打发到会所去休息了,要谈的事情基本上都谈完了,而且再在殿前逗留下去的话,那就要上厕所了。

    五百多倭人在皇城里上厕所,那画面真是美不胜收……

    招待使团属于礼部的事情,为此忙前忙后的自然是礼部尚书冯铨。

    大致的日程是今天到此为止,外宾在会所里可以休息,以便恢复体力。

    明天带着五百多人的大团去逛街购物,后天的内容是参观京城里的各处景点。

    之后是浏览明廷各衙门、观看飞艇升空、到总汇去欣赏歌舞表演等等。

    如果天气不佳,安排完这些内容,十天的时间就差不多了。

    京城比江户的人口要多,所以城内热闹很多,也繁华很多。

    一群倭人初到外国,眼下身体虽然有些疲劳,可在精神上都处于亢奋状态。

    明廷为一行人提供的下榻场所也非常别致,足以容纳所有人下榻休息。

    最让大家感到新奇的并非是大气的别院与优美的园林,而是厕所……

    因为里面有一种众人都未层见过的东西,根据翻译的解释,这叫“坐便器”。

    意思就是可以让人“坐着方便的器皿”,看上去极其精美雅致,让人不忍方便。

    不禁让大家联想到在本土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那就跟野人差不多了。

    整座会所的公用厕所里里整整有五十个坐便器,套间里还有供重要人物专用的。

    大家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明人真是太会享受了,随后第二个念头则是自己要把这个坐便器买到手带回家!

    众人通过打听得知,一个坐便器算底座,总价需要一百两银子。如果可以排队,那就仅需八十两,二十两算是插队的费用。

    这个价钱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承受不起的,但是倭军抵京的绝大部分都是有钱人,特别是刚刚赚到了一大把钱,正渴望消费呢。

    对于客厅摆设的六部双人沙发,他们也是兴致盎然。还有那种用人来拉的车,只要视野所及的物件,都产生的浓厚的购买欲念。

    由于今天已经没有外出活动了,一群人便开始洗漱。到了傍晚时分,明国皇太子也没有再次折腾众人,而是遣人送来了另一种美食——匹萨饼。

    每人的标配套餐是一盒猪肉匹萨饼,外加一罐竹筒装的凉茶。阿部重次作为最重要的宾客,额外得到了十道小肴来佐食。

    用过晚餐差不多就快到了掌灯的时候了,在这里,阿部重次发现自己的照明用具不是蜡烛,而是一种新式的玻璃油灯,使得房间里分外明亮。

    据说这款灯用的是从火油提炼出来的一种油,在明国也是刚刚上市,极为抢手,堪称供不应求。即便是朝廷官吏,也被限制采购数量。

    至于铅笔、白纸、牙刷、肥皂这些玩意,阿部重次从未见过,一群下属更无从得知,一个个摆弄得很是欣喜。

    在这些新奇物件的诱惑下,到了第二天,逛街购物便成了一群人的诉求,几乎都是迫不及待地等候出门的命令。

    要接待外宾,千奇百货商店暂时停业一天。对此,城内的顾客倒是有些怨言,不过出于礼节,也就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友人开开眼界好了。

    现在畿辅周边已经形成了一则约定,那就是不到千奇百货商店,就不算来到了京城,可见这家商店在顾客心中的地位。

    倭国使团刚进店的时候,也被里面所销售的物品给震惊到无以复加了,很多人都没想过这世上还有一堆他们没见过的精美商品。

    堪称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让大家一时间都难以了解全面,单逛一层就需要一个小时以上。

    家里有孩子的,自然要购买玩具。

    家里有女人的,则要买些衣服与化妆品。

    贪吃的家伙则戳在奶油蛋糕柜台前,再也不愿意动地方了。

    除了食品与饮品之外,由于购买量巨大,其他用品都是需要先行订货,才能送货上门的。

    每个人都需要留下姓名、数量、款式、型号,这样才便于商店在汇总之后,从库房调配货品。

    千奇百货商店上下员工对于这些优质客户自然非常欢迎,会不会说明语并不重要,反正有翻译帮忙。

    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腰包鼓鼓的土豪,而且比城里的富绅出手更为阔绰,通常买物件都是十份起步,甚至可达百份之多。

    接待这些外国顾客一天的销售额就堪比开业当天,要是能经常接待类似的使团,哪怕每月只有一次,也能让员工们高兴不已。

    等接待完毕之后,核对订单发现库存几乎被清零了,难怪太子爷之前下令各个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各类商品,真是高瞻远瞩的决定啊!

    大到沙发、人力车,小到玻璃球、铁皮青蛙,倭人什么都想买,一买就是一大堆,就跟兜里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一样。

    某太子对此很清楚,这些都是对价格不太敏感的高端客户,只要服务到位,他们兜里的银子最终还会流回到自己的口袋里。

    自己把银子借给户部,户部拨给倭军,倭军高层再拿银子采购自己工厂制造的商品,最后户部还倒欠自己一大笔钱,这才叫“良性循环”呢!

    倭军上下还觉得自己占到了大便宜,回去转卖出去还能净赚一笔,所以一直认为明国皇太子宅心仁厚,对他们照顾周到。

    作为领队,阿部重次自然也掏钱买了一堆物品,因为他了解到这家商店的东家便是明国皇太子,自己多掏钱买物品也算是一种示好方式。

    不过他也认同下属的看法,那就是只要能将这批商品运抵本土,势必还能大赚一笔,所以也就没有加以限制了,大家都能赚到钱也是件好事。

    但最让阿部重次心动的则是被明国翻译说成是仙界利器的飞艇,据说可以翱翔于蓝天,乃是当时独一无二的飞天武器。

    除了风筝,阿部重次还没见过什么人造的物件可以飞天呢,更别说这飞艇可以载人上天了,对此他是将信将疑的。

    可明国皇太子与翻译都是言之凿凿,不由他不信,据说飞艇已经不止一次当众表演升空了,城内的百万百姓都亲眼看过。

    但听说准备时间很长,几乎要等待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之久,不过对阿部重次来说,这种等待自然是非常值得的,哪怕等待四天也可以。

    很快,倭国使团就知道为什么明军在辽东战场上连吃败仗了,倒不是他们看到了同行,而是来到了美女总汇和靓女总汇……

    就这种美仑美奂的地方,能让大部分男人都迷失在美女们的怀抱里。久而久之,明军将领痴迷于此,也就无心恋战了。

    可这里的节目倒是精彩纷呈,即便很多大名不懂明语,光是听歌曲的节奏与舞蹈的动作,也能让他们陶醉不已。

    毕竟武士也是人,大名更是有性情且不差钱的武士,清修冥思是必要的,可时间一长就会让人感到平淡乏味。

    倭国本土的娱乐节目本身就极少,比起明国这边精彩纷呈的表演,钓鱼怎么就能被归为娱乐活动呢?

    而且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便学会了打麻将,倭人不傻,来到大明的更是倭人里的聪明人,打麻将这种活动属于脑力博弈,一经接触便得到了大名们的欢迎。

    武士不得参与博彩,但身为一方霸主的大名却不受这个限制,完全可以跟家人一道享受快乐时光,更别说这种游戏实在是太好玩了。

    京城难得下雨,一堆大名便窝在会所里打起了麻将,一个个都是聚精会神,极为认真地盯着桌面。

    本土的战国时代虽然结束了,但现在桌上就是新的战场,一个大名便代俵了一方势力。在彩头不高的情况下,输赢都不伤和气,比拼的便是各自的脑力。

    到了抵达京城的第四天,阿部重次与数百下属终于见到了那款名气极大的神奇武器——飞艇!

    望着逐渐膨胀起来的气囊,倭国使团全都看得目瞪狗呆,他们大致猜出明人正在往里面充气,可充气的物件就一定能飞上天么?

    某太子百无聊赖地扇着手里的小扇子,要不是为了出于礼貌,自己才不会顶着大太阳出来陪同使团观看飞艇升空呢。

    科学院每周都要向某太子汇报工作进度,尤其是正在研发的武器,包括飞艇在内,任何问题都要及时上报,不能存留。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实验进度,大致可以确定已经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余下的都不足以阻碍量产,最早在今年冬季,飞艇便可以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也就是说,大明王师可在明年春季便接受第一批飞艇,明年秋季之前,飞艇部队便会形成战斗力。

    上有飞艇,下有坦克,由于新式装备的妥善率很低,出关是够呛。但附以大量的装甲火枪兵,保住畿辅这一亩三分地还是可以实现的。

    眼下最大的问题是充气速度还很慢,因为蒸汽机的进度还不如飞艇,使用机械进行鼓风暂时就无从谈起了。

    一艘飞艇升空之前,需要八个人进行手摇式鼓风,而且动作要快,不然热空气就凉凉了,摇累了就换一批人,持续四个小时,才能让这个庞然大物拥有足够的升力。

    包括指挥、机械、运输、警戒在内,每艘飞艇的地勤人员要达到五十人,一百艘就是五千人,正好可以编为一个旅。

    只不过这个旅的造价堪称天文数字,要不是某太子财大气粗,也绝对养不起这支“飞天神兽部队”。

    飞艇部队能否形成战斗力,还得取决于蒸汽机,靠手摇慢慢升空,毕竟是不靠谱的事情,战场上可不能等。

    蒸汽机倒是早就做出来了,运转过程正常,运转时间很不正常。

    这货晴天发脾气,雨天也发脾气,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十七八个小时以上处于歇菜状态……

    对倭国使团来说,令某太子惆怅的问题他们无从得知,他们只知道这个神奇的大祥瑞真的可以升空,而且能够载人上天。

    望着越飞越高的飞艇,使团上下被震惊到无以复加,很多人都联想到了此物的军事用途,若是天上有数百个这样的祥瑞,天下还有何敌人可以阻挡?

    有了飞艇之后,己方便能先敌发现,先敌布阵,先敌攻击,获胜岂不是唾手可得?

    阿部重次很想求购这一飞天利器,不过想到明国皇太子都委婉地拒绝了自己购买迫击炮的事情,此事只能以后再做打算了。

    不过只要双方在今后数年里合作愉快,想必明国皇太子也不大好一直拒绝己方的购买意向。

第626章:周王拓土

    能把自己借出去的银子在赚回来,这也应该算是一种本事。

    用了几天时间,某太子便从倭国使团手里赚取了不下五十万两银子的纯利润。

    在阿部重次分发了从明廷领取的银两之后,一群大名便开始疯狂消费了。

    主要是不想白白便宜了本国的商人,与其让他们大赚特赚,还不如自己做个兼职代购。

    尤其是诸多本土尚未贩售的商品,只要能带回去贩卖,便可连本带利都能收回来。

    有一种商品暂时只能带,不能卖,那就是坐便器。

    每人限购两个,要是回去卖掉的话,自己就享受不到这种无以伦比的舒爽感觉了……

    虽然坐便器与木桶的作用是一样的,但毫无疑问,前者更能体现出使用者的尊贵地位。

    只要自身的财力允许,谁都希望可以使用高大上的坐便器,而不是简陋的木桶。

    抢购坐便器?

    嗯!

    看起来这群倭人真的是很有眼光,也很有品位!

    眼光很独到,品味很独特……

    这也难怪,在畿辅地区,坐便器都是热销商品,需要预先订购才能买到。

    在某太子饥饿营销的刺激下,坐便器的受追捧程度直追元代的青花瓷!

    这年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钱最实惠。

    倭国使团也很会钻空子,利用两国的银铜差价,在大肆兑换铜钱,连很爱面子的武士都加入了套现大军。

    一下就能净赚数千甚至上万铜钱,弄得大明百姓都觉得倭人天生智障,用比市场价格高的价钱来换铜钱。

    趁这次抵京要钱的机会,倭国使团购买了一千多个坐便器、两千余辆人力车、三千多部沙发、一万余套铁皮玩具、两万余罐玻璃球以及其他商品。

    算上郑芝豹为福健郑氏上下的大采购,这两伙人几乎将某太子库房里的囤货一扫而空,也没让工人们白白赶工,众人也对太子爷的深谋远虑极为钦佩。

    郑芝豹虽然只是郑氏兄弟之一,但却是财大气粗的纯土豪,出手极为阔绰,光是购买以及下定的商品总价值便超过了一百万两银子。

    之所以买下如此多的商品,一来是之前在海上将泡菜水师给抄了,除了大米之外,其他商品都装进了郑芝豹的口袋里,金银都能消费,其他的泡菜特产抵京也能套现。

    二来则是俘虏与战果都能领赏,郑芝豹实际掏出的银子并不多,区区几十万两而已,在郑芝豹看来就是小钱。

    首先,郑芝豹也打听到千奇百货商店的东家就是太子爷,自己买的越多,太子爷自然就越开心。

    其次,这些稀罕的物件运抵福健老家也能卖钱,而且还能把本钱赚回来,郑氏本来就从事海商生意,这算是看家本领。

    最后,郑森就在京城接受太子爷的训练,郑芝豹看过新军的演练之后,也动了恻隐之心,留下三百随从,请太子爷代为训练。

    这些人在外征战许久,虽然很想回福健老家看看亲人,但能跟世子爷一起训练,毫无疑问,便无须为今后的前程发愁了。

    为了安定军心,郑芝豹还特意给每人发了五十两银子的生活费,让他们老老实实留在京城,一切都得听太子爷的,若有违背,便会被军法从事。

    郑芝豹是行家里手,看了看大哥郑芝龙请太子爷训练了数月的人员,再对比自己手下的这些土鸡瓦狗,那就顿感相形见愧了。

    哪怕是尚未成年的郑森,在经过这种新式训练之后,浑身上下也焕然一新,已经变得跟一头蓄势待发的小老虎一样。

    在见识过新军之后,郑芝豹也佩服起大哥郑芝龙的远见卓识了。自家有了这支能征善战的精兵,往后郑氏不论海战还是陆战,均可以克敌制胜了。

    郑芝豹打算再从所部抽调一些手下派过来接受太子爷这里的训练,并想回去建议大哥再派两千人过来。

    若自家有三四千这样的精兵,哪怕是红夷真的从巴达维亚派大军杀过来,郑氏也全然无惧了。

    除了商品,郑芝豹还采购了两万枚手榴弹与五千桶石油,订购了一万盒特效药以及五千瓶医用酒精,还有包扎用的纱布等用品若干。

    之前缴获的泡菜土特产除了留下一些供自家使用之外,全部套现用来采购诸多用品。

    此番率郑氏水师北上,郑芝豹歼灭东虏左翼水师,虽并非博得爵位,但却让正妻得了一个二品诰命夫人的头衔。

    这也很好理解,郑芝龙之前冒着得罪红夷的风险,率郑氏上下倾力攻取东番,也不过得了个伯爵而已。

    由于歼灭东虏右翼水师的登莱水师总兵官茅元仪也得到了相同的赏赐,所以已经身为朝廷总兵官的郑芝豹也没什么不满。

    此番北上,在海战时没吃多大亏,没死多少人,就缴获了一堆战利品,还取得了丰硕战果,眼下为贱内拿了个二品诰命夫人头衔。

    通过贩售京城出产的商品,未来还能赚取一大笔银子。大侄子在京城也平安无事,而且精神头很好。这下里子面子都有了,郑芝豹心里倒是很舒坦。

    令郑芝豹担心的并不是自己这边,而是老家那边,因为根据太子爷得到的最新情报,郑军仍旧在围攻红夷的热兰遮城堡,可谓是久攻不下。

    当初郑芝豹便知晓最多三个月,红夷的援军便会赶到东番,这都过去了多长时间了,己方再拿不下来的话,便要腹背受敌了。

    想到这里,原本还打算在繁华的京城多逗留几天的郑芝豹便归心似箭,决定向太子爷告辞,率领水师迅速回援老家。

    不论如何,只要能在红夷援军抵达之前打下热兰遮城堡,那红夷援军即便抵达东番,也失去了最后的落脚点,其舰队必定会成为无根之水,不能长久盘踞于此。

    ********************************************************

    “此地便是马加丹?”

    “当是吧!”

    “甚冷哉!”

    “还好!”

    “听说此地没有鞑子!”

    “自然!自然!”

    一群郡王聚在郑氏战舰的甲板上,望着不远处出现的大陆指指点点。

    经过二十天的航行,由郑芝莞船队负责运输藩国兵马终于抵达了马加丹地区。

    此地狱大明本土的气候截然不同,即便还未入秋,仍能感到扑面而来的阵阵冷风。

    船队里有四分之三运输的是周国的兵马与家眷,余下部分则是要去往东方的崇国的。

    周王朱恭枵望了一眼岸上的情况,又低头看了看地图,心里萌生出一种释然的感觉。

    此地虽然气候不比开封,但胜在幅员辽阔,无拘无束,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府练兵了。

    移藩海外是当初小太子与诸多藩王达成的条件,只要藩王同意移藩,到了海外属地,便可自行建国了。

    用开封城里的一座王府换来海外面积数千里的土地,这笔买卖在周王朱恭枵看来,自然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虽说地方是偏北了一些,气候也不大好,可此地没有流寇,更无须担心东虏入侵,只要周军所到之处,便是周国领土了。

    为了这个目标,朱恭枵命令每个郡王拿出一百家丁,后来鉴于还需要自保与建设,便降低到三十。

    即便如此,三十七位郡王加上周王朱恭枵麾下的兵马,合计便轻松达到了一千五百人,在马加丹地区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由于最先登岸的马卒尚未发现敌情,郑芝莞便让船队开始靠岸卸载人员与物资,这样可以尽快去往堪察加,帮助崇王登岸。

    上百艘商船同时靠岸,让岸边立刻变得无比热闹起来,与之前此地孤寂与空旷的风景截然不同。

    郡王们是亲戚关系,如今也变成了竞争对手,岸边自然是好位置,变成了大家竞相争抢的肥肉。

    由于互不相让,很快便发生了郡国之间的械斗事件,最后由朱恭枵决定抽签来安排各地的位置。

    为了便于保护与补给,一个郡国暂时拥有一里宽的沿岸地盘,即便如此,整个藩国也长达三十七里……

    原本并不需要这么大,但诸多郡王在坐船时亲如一家,等到登岸之后,便露出了真正的嘴脸了。

    三十七位郡王早已分为泾渭分明的若干小集团,只不过之前大家同舟供济,如今可以分庭抗礼了。

    周王朱恭枵对此心知肚明,不过也没有频繁调解,暂时与自己的几个儿子住在一起,到了北地,一切都要自力更生。

    聪明的郡王都忙于指挥手下赶紧砍树盖房子,一定要赶在冬季来临之前便要造好木屋,而且要多多捕鱼,这样才能熬过寒冬。

    因为据说八月份北地便开始下雪了,这让久居中原的郡王们都感到不可思议,之前觉得小太子在危言耸听。

    等自己真的感受到了北地的气候,大家也就不敢多言了,保不齐过些天真的就能下雪了,届时必将迅速降温。

    与男人们争抢地盘不同,女眷们则对一片荒芜的北地半点好感都没有,若不是朝廷执意移藩,她们根本就不愿意来这种没有人烟的鬼地方。

    望着眼前的树林、苔地、草场、河滩,女眷们心里顿生哀凉之色,莫说偌大的开封城,此地恐怕连府县都比不了。

    没有集市,也没有商家,放眼望去,全都是忙于卸货、运输、砍树的仆役,由于连木屋都没有,最近几天众人也就只能住在帐篷里了。

    “父王,孩儿是这么想的,先遣人为父王盖一座大木屋。若是可以,便在外层涂上泥土,屋里修筑火炕,用以抵挡严寒。”

    朱绍烱是嫡长子,也是世子。其父朱恭枵已经年近六十,具体事宜都交给年富力强的朱绍烱来办。

    修筑火炕的砖都是从大明本土运来的,再多的话就无能为力了,实在攒不出盖房子的数量,因为众多郡王也要修火炕,船上还要运输人员与物资。

    “……嗯!如此便好!”

    即便是涂了泥巴的大木屋也决计比不上开封城里的奢华府邸,但朱恭枵明白,这会儿不是讲排场的时候。

    在短时间内能有木屋住就不错了,是年冬季必定无比寒冷,若是住在帐篷里,只怕要被活活冻死了。

    只要屋里有火炕,那就会很暖和。此地有的是树木,反正都属于周国所有。尽可砍伐,用来盖屋或烧柴。

    朱恭枵决定先试试今年的冬天,若是实在太过严寒,自己难以抗住,明年开春便可搭乘商船去往惠王、襄王、楚王那里暂居。

    这是太子特许的,并不违反移藩的相关规定。听说那些藩王的地盘四季如夏,风景秀丽,自己也好顺势去瞧瞧。

    户外暂时还不太冷,即便住帐篷也没多大关系,再说木屋在一周左右便可建好,不会拖延太长时间。

    “报~!启禀王爷、世子,下属在距离此次三里处发现一条河,于河内捕获鲑鱼六条,特来呈现!”

    “哦?呈上来吧!”

    家将周通将六条大鱼献上,这算是来到封地之后所获,算是个好彩头了。

    “嗯嗯!甚是肥美!”

    朱恭枵端详了一番,看其青褐的模样,再估量了一下,只怕每条鱼都有五六斤之重,在中原算得上是上等大鱼了。

    “父王,儿臣听太子爷说,此鱼有健脾、暖胃、补体虚之功效,肉质鲜嫩,且少骨刺,莫不如让厨子炸制,再做些小菜,恭贺父王驾临封地。”

    “如此也好!”

    朱恭枵是位务实的藩王,朱绍烱作为嫡长子,自然非常清楚,换作在开封,堂堂王爷用膳如此寒酸,未免有些贻笑大方了。

    此地不比开封,没人跟你讲排场,能吃饱就不错了,捕获大鱼便是喜事。若是今明两天能猎取一头野猪或者麋鹿,那就更好了。

    鲑鱼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油炸,而且刚出锅的炸鱼非常香嫩,口感上佳,对于坐了多天的家小们来说,不啻于一种滋补。

    周王一家近二十口人,吃六条鱼外加几道蘸酱的野菜,看上去无比落魄,有的女眷甚至在黯然神伤。

    不过朱恭枵对此却毫不介意,甚至非常满意,这里的一切都属于自己,出来之后便是海阔天空,无拘无束了。

    往后可以多捕鱼,多狩猎,争取在入冬之前将肉食积攒起来,等明春再行北上开矿,届时的日子便会大为转好了。

    “娘!我还要吃……”

    几个孩子倒是吃得津津有味,根本不考虑其他烦心事,不管在哪里,只要能吃饱喝足,再美美的睡上一觉,那就可以了。

    吃完饭之后,朱恭枵便在周通的指引下,率部来到了河边。见到河水清澈,与中原的黄河截然不同,连水里的鱼都清晰可见,便心情大好。

    新成立的周军首次巡弋国土,便所有斩获,猎取了一头三百余斤重的野猪,士卒们喜气洋洋地抬着这头猎物归来。

    根据报告,据说有人听到了虎啸,说明附近有老虎出没,大家外出当须结伴而行,一旦有事,可立即呼喊求救。

    不过在有心人看来,只要猎杀了老虎,献与周王,那便可以领取从本土运来的不少物品了。

第627章:猎熊之战

    此地虽冷,但胜在幅员辽阔,周国在此地开府倒是可以无拘无束,随意拓土,想来自己百年之后,也算是可以名垂青史,有幸进入祖祠被供奉起来了。

    朱恭枵望着沿河流域热火朝天的捕鱼场面,在享受其乐融融的同时,也开始畅想起来,兴致到了,便开始与珉同乐,身为大明藩王,便在岸边找了一块石头,坦然垂钓。

    在这之前,家将周通封王爷之命,率领亲兵策马巡视河岸,主要是告诫众人,决计不准往河里尿尿,一旦被抓获,必须得鞭打十下!

    按理说这才没到秋季,可河水依然是冰冷刺骨,一经触碰,便顿感扎手,靠近北地就是这点不好,温度太低,不过比起中原久旱不休,已经是好太多了。

    起码在这吃鱼是不愁了,一网撒下去,便能捞起来数条鱼,虽然大小不一,可最小的也有成人巴掌那么大,极少有空网的情况。

    此地的鱼貌似也有些傻,甚至见到岸边有人影闪动,还不知道立刻逃跑,这要是在大明本土,早就游得没影了,哪还等到撒网的时候。

    没有鞑子,也没有流寇,甚至连传说中的土著都没有,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捞鱼捕猎,要不是天气冷了些,都以为是在桃花源了。

    “王爷威武!”

    一群拍马屁的狗腿子见到周王朱恭枵钓上来一条尺余长的鲑鱼,立刻奉上贺喜之词来讨好主人。

    “快用布兜网住!”

    朱恭枵对此也很是高兴,毕竟算是自己初战告捷了,说是运气颇佳也恰当,不过在欣喜之余,还是急忙命令手下将钓到的大鱼兜住。

    这种名为“鲑鱼”的鱼不同于本土的江鱼,不但肉嫩肥美,而且少刺,特别适合女眷与孩童来食用。

    听太子说马加丹地区的鲑鱼多不胜数,连狗熊都以此为食,那藩国上下便无须客气了,既然那来了,便可来个“鱼与熊掌”兼得了。

    朱恭枵觉得只要藩国子珉齐心协力,在寒冬来临之前,盖好木屋,再捕鱼百万尾、猎鹿上万只,再加上朝廷运来的粮食接济,想来度过漫漫冬日也不算太难。

    此地乃是藩国土地,之内不论蕴藏何等食材,藩国子珉尽可取之,作为藩王,朱恭枵自然是有这个发号司令的权力的。

    具体计划便是在半月之内盖好木屋,一个月之内修起城寨,两月之内囤积到往后四个月所需的肉食与野菜。

    由于此番运来的都是成年男女,年轻力壮,孩童与老人很少,故而这个事先拟定好的计划落实起来并不算太难。

    在视察过沿海的地形以及河流里的物产之后,朱恭枵觉得还是这个计划极有可能成功的,熬过是年冬季问题不大。

    根据周王发布的命令,每个郡国出一支小队,下辖以三十人,加上周王派出的十支小队,总计四十七支队伍,深入内陆二十里之内进行捕猎。

    光靠捕鱼那是肯定不行的,效率太低,而且途径单一,必须尽可能地在气候尚可的时候,多收集肉食。

    有运气极佳的小队已经先行归来,猎到不少野猪与麋鹿,虽然野猪凶猛,在垂死挣扎的时候,战力堪比老虎,可架不住人类的围攻。

    在长枪、弓箭、鸟铳的轮番招呼下,任何落单的野猪最后的下场都会沦为架子猪,到了晚上,连骨头都会被狗啃得干干净净。

    在非王室成员里,猎人、木匠、铁匠、瓦匠、厨子,这五种手艺人是最吃香的,被周王特许可以优先带着家眷登船。

    余下就是当过兵的仆从,甚至连捕快都算是正规军的一员,只要不是罪犯,但凡拿用刀混过饭吃的人,点头愿意周国的一分子,便可以来到北地。

    周王朱恭枵之前招募了五百壮士,每月发饷二两,外加粮食三斗。看着是不高,还没兵部募兵的待遇好。但胜在不用去打流寇或者鞑子,这差事没多大危险。

    故而很快就招齐了人马,再多的话,财大气粗的朱恭枵养活起来也有些吃力了,好在下面的郡王众多,一家拿出三十家丁,加起来便是上千人。

    马加丹地区不同于受东虏北上威胁的滨海地区,这里完全无需担心东虏,只要对付当地的土著就行了。

    对于这个新敌人,朱恭枵倒是毫不在意,土著的战力远逊于东虏,甚至连本土的流寇都不如。

    若是拥有鸟铳与火炮的堂堂大周军队,连野人一般的土著都打不赢,莫不如直接跳海喂鱼算了。

    就在朱恭枵打算再接再厉的时候,忽然经身边仆人的提醒,看到天边升起了一枚红色信号弹,顿感疑惑不已。

    这是预警的标志,若无危及生命之事,严禁发射。按理说每队足足编有三十武装家丁,配备了冷人兵器若干,哪怕遇见了老虎,都无需如此。

    “过去看看!”

    “末将遵命!”

    在朱恭枵吩咐之后,周通立刻率领一百铁骑朝着事发地疾驰而去,目测估计,那里距离河边起码有十里地以上,骑马过去倒是不太远。

    要是谎报军情,周通一定要将为首的队长狠狠抽上几鞭子才能解气,胆敢打扰王爷钓鱼的雅兴,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策马疾驰了近十里地之后,周通见到前方跑过来一行人,一个个都是惊慌失措,有的甚至是空手,说明连兵器都给弄丢了。

    “站住!尔等之中,适才是何人施放信号弹?”

    周通坐在马上大喝一声,用长枪点指对面的一群失魂落魄的家伙,哪怕遇见了老虎,也不至于把你们这群兔崽子吓成这番模样吧?真是丢人现眼。

    “启禀将军!在下乃是此队队长,我等在前方树林里遭遇敌军偷袭,故迫不得已而为之!”

    一个带队的家伙急忙向周通抱拳施礼,他也不想这样,但敌人下手太狠,他们被打得猝不及防,这才狼狈不堪地逃了出来。

    “哦?敌军?兵力如何?是何模样?可有铳炮之兵器?”

    听到来报,周通不禁有些感到愕然,本地的土著都嚣张到这个地步了?竟然无视大周王师?桀骜不驯,不服教化?

    “适才交战时据在下观察,敌军或备有数十支鸟铳,放铳之声甚是密集,伤我王师数人,倒是未见有铳炮!不过敌兵或光头高鼻,面目狰狞,或金发碧眼,满脸钢髯,身形魁梧。一人便可占我步卒数人之多,战力极高,甚是可怕!”

    这队长也是被对方给杀得吓破了胆,不过好在将之前观察到了情况报告了上来。

    “……金发碧眼?”

    “正是!正是!”

    周通摸着下巴寻思了半晌,也没想过有狗鞑子长着这副面孔的,随后茅塞顿开,想到太子爷叮嘱自家王爷时的内容。

    说这世上在极西的地方有一国,名曰“俄国”,俗名“罗刹”,罗刹人便是如此面目,身形也极为符合,想来约是罗刹人来了。

    只是这些罗刹人不远万里,从极西来到东方,所为何事?难道真是来侵吞大明藩国之土地的?

    既然太子爷已得太祖高皇帝之点拨,又获仙界军师刘伯温的真传,已然料事如神,或许此事定然如此。

    周通急忙掏出周王赐给自己的手册翻看,虽说是遣人摘抄的,但与原本内容一模一样,这可算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了。

    上面说正统罗刹人,原被檬古人管辖,而后檬古人败亡,罗刹人便拜托了原来的主人,自立为王,顺势扩张。

    后来罗刹人收服了一个名叫“哥萨克”的部落,用其作为马前卒来使唤,关系与当下的东虏和漠南檬古的主仆关系相类似。

    罗刹人常为金发碧眼或褐发蓝眼,高鼻宽额,身材壮硕,多用斧头与鸟铳,性情暴戾,贪婪无度,每到一地,必定大肆劫掠。

    而哥萨克仆从兵多为光头,头顶仅存一撮毛,善用弯刀,马术上佳,与关外蛮族相近,然而大多不学无术,嗜杀成性。

    来到其称之为“远东地区”即大明的“北地”探险的队伍,通常每队人数不会太多,在五十至一百人左右,而且兵力分散,若是己方将其发现,可以伺机擒杀。

    看到这里,周通大致便明白了对方的身份与意图,太子爷如是说,肯定是没错的,自己只要照办即可。

    “发三枚信号弹!出响唢呐与号角!传我将令,调集各郡国兵马,将这片林子围起来,若是无法发现罗刹人,便可放火!”

    为了将这支罗刹小队尽数歼灭,周通立刻派人联络附近的郡国兵马,同时派亲兵将此事禀报给周王。

    在周通看来,罗刹人犹如虎狼一般可怕,只要其多活一天,便会时刻威胁大周王师的安全,必须尽快予以根除才行。

    己方有上千人,罗刹军的兵力最多不过百余人而已,坐拥近十倍的兵力优势,周通不相信自己会吃败仗。

    “科罗廖夫,咱们还要进攻这些野蛮人?”

    “为什么不?看看他们穿的衣服,与我们之前见过的那些既然不同,甚至比我们穿的还要好。他们的武器也是崭新的,据我判断,有的刀甚至连血渍都没有,这说明什么?”

    “什么?”

    “说明他们里的很多人可能连人没杀过!对付这样的敌人,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我们的人在一具尸体身上搜出了很多白银,说明这些人很有钱!我们一定要找到他们的营地,让他们交出所有的钱财!这样我们才能南下,返回营地,与佩尔费耶夫的队伍汇合!”

    科罗廖夫便是这支小队的队长,奉叶尼塞斯克督军之命,他带着四十一个哥萨克,以及六个俄国人前往太平洋沿岸。

    口号是“为沙皇陛下造福”!

    目标是“为沙俄帝国拓土”!

    当然,不论是是手下的数十个哥萨克还是科罗廖夫本人,都觉得口号与目标不如抢到的东西来得实惠。

    在东进的一路上,科罗廖夫的小队臣服了六个土著部落,征到了八捆貂皮、一张熊皮、两匹布,外加一口铁锅!

    这些东西都是献给沙皇陛下的赋税!

    穷困的土著让科罗廖夫与手下的哥萨克们很没兴致,哪怕是偶尔见到的金银,也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因为没人能吃得惯风干的牛肉,即便是新鲜的鹿肉吃久了也让人觉得恶心,如果能有女人……

    好吧,这鬼地方哪来的女人,肮脏不堪的土著女人让他们看了都想吐。

    根据原计划,科罗廖夫的小队现在便要南下,一直到阿穆尔河的营地才能休息过冬。

    阿穆尔河便是被东方土著称之的“黑水”,那里是佩尔费耶夫小队的目的地。

    作为同行,科罗廖夫并不想诅咒佩尔费耶夫,但此时此刻他就是这么想的。

    想起自己努力挣来的这点可笑之极的税,科罗廖夫不想就这样回去被佩尔费耶夫嘲笑,他要干一票大的。

    眼前这伙土著虽然人数也不少,不过战斗力简直不值一提,刚才己方只是放了一阵火枪,他们就吓得四散奔逃了。

    还有比这更胆怯且无能的敌人么?

    科罗廖夫自认为是没有了,起码之前是没见过。

    他们昨天才从北方的海边返回内陆,准备南下,在树林里休息时便遭遇了这股土著。

    既然对方已经送上门来了,科罗廖夫便决定顺势歼灭这股土著,再摸到对方的营地。

    “呜~!”

    这时,整个小队忽然听见了悠扬的号角声,这声音当然不是他们发出来的,说明敌军开始预警了,说不定正在向援军求救。

    “镇定!英勇的哥萨克还会害怕土著么?”

    见到小队里的哥萨克都在茫然无措,科罗廖夫便沉声喝令众人,自己率领的这支队伍也算是百战精锐了,完全没必要担心土著的进攻。

    东方土著看着挺吓人,其实也就能打打野猪什么的,要与所向无敌的沙俄帝国部队较量,他们最终只能接受失败的命运。

    哥萨克与土著一样,也是生活在黑海沿海的猎人,只不过东方土著猎的是野兽,哥萨克猎的是活人。

    由于信念不同,哥萨克并不愿意接受波兰立陶宛联盟的控制,也不愿意被奥斯曼帝国驱使。

    然而在强大的波兰翼骑兵面前,哥萨克骑兵几乎不堪一击,只能依靠精锐的步兵与坚固的车堡勉强招架。

    为沙皇陛下效力就成了一部分倔强的哥萨克们唯一的活路,跟克里木的鞑靼人一样,大家都是凭本事吃饭,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被派到东方“为沙皇陛下造福”,哥萨克只能领命行事,起码不需要在跟波兰骑兵死磕了,对付当地的土著可谓是手到擒来。

第628章:大败而归

    到东方世界来探险,伟大的沙皇陛下自然不会给哥萨克配备武器,全都是自备,基本上每人都携带一把弯刀和一支火枪,外加锁字甲与圆形盾牌,附议少许弓箭和长矛。

    战马都是来自顿河地区,如果中途有伤病导致不能随军前行,才会在各个据点进行补充。唯一的好处就是,各地的督军会免费为哥萨克提供必要的口粮。

    在没有发现东方土著的时候,各支探险队都会以狩猎和捕鱼为生,目标就是鹿和鱼。如果猎杀了老虎、熊、狼之类的猛兽,那一定是为了毛皮。

    探险的时候,每队最多吃掉三分之二的口粮,余下的时候基本上以肉类和野菜为主食,剩下的口粮作为应急之用。

    好在东方世界物产丰富,鹿群到处可见,野猪也不时出没,河里的鱼更是多不胜数,让探险队完全不用为食物而发愁。

    骁勇善战的哥萨克也并不害怕当地的虎、熊、猪、狼,这些野兽遭遇哥萨克的下场就是皮被剥下,肉被吃掉。

    让哥萨克感到难受的仅仅是当地的土著,不但不愿意遵从沙皇陛下,而且一个个部落还很穷很落后,让他们很难获得像样的战利品。

    波兰骑兵异常悍勇,哥萨克们自知难以抵挡。东方土著战力孱弱,可是穷困潦倒,甚至比他们的生活还要悲惨,这让选择来东方探险的哥萨克们心里非常矛盾。

    如果能有一个地方的土著有钱又胆怯,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下手目标了,听了科罗廖夫队长的分析,似乎眼前的这些人就很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

    虽然大家都认为这股土著不堪一击,但还是有条不紊地做好了战斗准备。

    戴上头盔,在里面穿好锁字甲,给火枪装填弹药,将战马牵到后方。

    科罗廖夫将整个队伍分为三路,在正面部署二十人,两翼各安排十个人,余下七个负责看守众人的物资和马匹。

    根据以往的战斗经验,通常来说,对付东方世界的土著野人,只要用火枪齐射两三次,对方及时兵力占优,也会被打得抱头鼠窜。

    由于还不了解这里的地形,以及敌军的兵力,所以科罗廖夫并未掉以轻心,而是决定在这片树林里埋伏,等待猎物主动送上门来。

    按照从尸体上搜出来的白银来计算,假设一个土著便携带了这么多白银,那么一百个土著身上的白银累计起来,势必将达到一个非常可观的数额。

    这是让科罗廖夫最为心动的目标,如果能缴获土著所拥有的其他物资,那就更好了,起码没算白来一趟北方的荒地。

    对于土著野人部落的兵力,科罗廖夫暂时还没法预估,不过应该不会太少,怎么也会过百,不然土著也不会贸然组织兵力前来复仇。

    但在精良的装备,尤其是强大的火枪面前,土著所用的弓箭便显得非常简陋,完全无法与热武器相抗衡了。

    随队前来的哥萨克都是富有经验的士兵,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这也是科罗廖夫所倚仗的最大资本。

    “看!野人来了!”

    助手卡拉耶夫低声提醒科罗廖夫,不需要望远镜,因为探险队就在树林里大概五十米左右的位置上埋伏,加上白桦林并不高,所以通过光线很容易观察到敌兵。

    “准备!”

    科罗廖夫让麾下的十八个哥萨克先行瞄准目标,等野人们走到距离己方足够近的距离,他便可以一声令下,让哥萨克们大肆射杀猎物了。

    刚开始走进树林的只有零零散散的十几个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罗廖夫陡然发现对方居然有数百人,而且队伍还未到头。

    这种荒芜之地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土著野人呢?

    真是让科罗廖夫感到不可思议!

    但是敌军已经快要将他们包围了,也容不得科罗廖夫继续思考这个问题了。

    科罗廖夫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似乎这些野人手里的一些武器也跟己方的火枪外形类似。

    野人怎么会有火枪呢?

    这好像比前一个问题还让他感到奇怪。

    哥萨克们也看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不免有些紧张,这是他们从未遇到的事情。

    “射击!”

    科罗廖夫陡然大喊一声,麾下的哥萨克立刻点燃了火绳。

    一缕缕灰白色的烟雾旋即升起,对面也传来了阵阵惨叫。

    “罗刹人在对面!”

    “放箭!用鸟铳!”

    周军只来了三百周王的亲军,余下七八百都是各个郡国的家丁队伍,武器也是五花八门,腰刀、斧子、长枪、鸟铳……乃至流星锤与飞爪都有。

    实际上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除了少量当过官军的士卒,其他连人都没杀过,很多家丁杀过的最大动物就是野猪了,而且还是十几个人合伙才猎杀成功的。

    对于硬碰硬的战斗,他们一点经验都没有,面对敌军用鸟铳陡然向他们开火,这些家丁既不知道躲避,也不知道反击,只是吓得在树林里瞎跑。

    好在周通以前是官军的千总,多少还有些带兵的本事,作为是役的主将,并没有慌乱,而是命令下属立刻实施反击。

    “速速将炮给本将推上来!”

    在周通下令之后,四个亲兵无比吃力地将一门装载四轮小车上的小佛郎机推到了阵前,为了能够从火力上压制住罗刹人,周通丝毫不敢轻敌大意。

    见到己方有多名士卒应声倒地,周通便心生怒意,这里是周国的地盘,不是罗刹人的,这些混帐跑到东方来,那便是死路一条。

    这是周王花大价钱从太子爷手里买的,不是甚子旧货,可是新出厂的物件,而且太子爷还遣人为周王培训了一批炮手。

    考虑到佛郎机能够迅速装填并开火,无需等待太长时间,非常适合藩国兵马来使用,太子爷才特许藩王采购一批全新的佛郎机。

    不算那些郡王,光是周王自己便采购了五门,一门五百两银子,五门便是两千五百两,算上培训与弹药,总价高达五千两。

    你还不能嫌贵,若不是太子爷支持,朝廷都不会同意向藩王销售这种火力强劲的武器,出再高的价钱也不行。

    一门小佛郎机的价钱几乎相当于五六十支鸟铳了,不过贵有贵的道理,用这武器来轰击敌军,即便对方藏在粗壮的树木后面,也可以连树带人,一并打穿。

    “装填子铳!”

    “装填完毕!”

    “对准罗刹人!点火!”

    “嘶……嘭~!”

    小佛郎机第一次发射,便轰断了一棵大腿粗的白桦树,虽然好像没有打到罗刹人,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己方士气。

    对面的科罗廖夫与手下的哥萨克们几乎被这种状况震惊到无以复加,土著野人有火枪也就算了,怎么会有火炮?

    有火炮的野人那还算是野人么?

    怎么会这样?

    对方到底是不是野人?

    难道己方走错了方向?

    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那这里到底是哪里啊?

    哥萨克们脑子里画了一堆问号,可是无人能够解答,对方根本就不给他们继续思考的时间,很快便打过来第二枚炮弹。

    是役周通总供携带了三门小佛郎机,适才是第一门炮先行开火,除了校正之外,也为其余两门炮来指示炮击目标。

    达到周通的既定方位之后,他才下令另外两门炮也开火,罗刹人不是有鸟铳么?

    那就看看到底是自己的佛郎机厉害,还是他们手里的鸟铳厉害!

    佛郎机系列火炮最大的优势便是使用子铳发射弹药,装填速度非常之快,甚至比鸟铳还要快两三倍。

    三门佛郎机抵近之后相继开火,威力自然不容小觑,没过多一会儿便将对面的树木打得纷纷折断,不满苔藓的石头都被炸开,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尽管哥萨克已经事先找好了掩体,但他们万万没料到野人居然还有火炮,而且射速非常之高,让他们猝不及防。

    躲在白桦树后面的几个哥萨克还以为自己很安全,没想到在对方炮击之后,自己和身前的树干都被打成了两截,再也粘不到一块去了……

    残肢断臂就落在不远处,鲜血喷涂了整片苔地,其余的哥萨克见到此情此景都变得怒不可遏,打算尽可能多地射杀这群不知死活的野人。

    可科罗廖夫观察的很清楚,对方不但比自己兵力多得多,而且火力更胜一筹,不但有火枪,还有能够快速装填弹药的火炮。

    己方已经在这场较量中落于绝对下风了,火枪再厉害,在对射的时候也绝对打不赢拥有火炮的敌军。

    再这么打下去,只怕自己这支队伍便要被眼前这群野人给团团包围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撤退。

    “全体都有!立刻后撤!上马向西北方向突围!”

    事不宜迟,在损失了十六七个哥萨克之后,科罗廖夫立即决定带着其余手下实施突围,继续犹豫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生命。

    哥萨克也知道凭借己方的实力已经难以抵挡这群野人了,便遵从队长的命令,快速跑向后方战马所在的位置。

    “罗刹人败了!”

    “追啊!”

    “杀光他们!”

    “速速冲上去!”

    郡国的家兵部队秉承了大明官军一贯的作风,敌强他们就撤,敌退他们就追,总之要与敌军保持一定的距离……

    虽然周通所率领的是一群乌合之众,可在绝对兵力优势的前提下,打顺风仗还是没多大问题的,更何况每个人都怀揣着一颗打算领赏的心。

    太子爷下令,一个罗刹人价值一百两银子,死活不论。周王也很是大方,只提取每个斩获二十两的抽头。

    各个郡王再提三十两之后,自己还能剩下五十两,这可是一大笔钱,能买好些个本土出产的物件呢。

    毫无疑问,在家丁们看来,罗刹人就是银子!

    将他们打死,或者腿打折,这银子就跑不了了。

    只是这群乌合之众的枪法可谓是烂到家了,箭法勉强凑合。

    面对背后朝着自己的罗刹人,也仅仅在追击的时候,射杀了三四个人而已。

    最影响追击速度的不是别的,而是哄抢战果。

    不是一个郡国的家丁会发生争执,为同一个郡王效力也是如此。

    倘若不是对方兵力实在太少,趁此机会,完全可以返杀回来,将周军打得一败涂地。

    为了争抢为数不多的战果,整个战场上都乱作一团,比适才与罗刹人打仗还要热闹数倍不止。

    更有甚者,三个郡国的家丁,总数超过五十人,就为了争抢一具罗刹人的尸体而大打出手,上演了北地的微缩版“三国演义”。

    因为争抢战果而受伤的家丁甚至还要多余打罗刹人的伤亡,周通见状也无暇阻止,当下还是要以追击罗刹残兵为重。

    带着如此一群难堪大用之兵,还能击退罗刹人,周通真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生气,心里只能祈祷附近没有罗刹人的主力,否则周军必然将遭到一场大败。

    “快撤!取消原计划!向西!去雅库茨克!”

    一心跑路的科罗廖夫根本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这时候不死就算是万幸了,他也不打算再带队南下阿穆尔畔了。

    只要抵达雅库茨克据点,不管这股备有火炮的野人是否追击,他们都算是安全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有些远,大概超过了五百公里。

    但先要给大伙定个大致的目标才行,先带着手下脱离险境,等发现身后没了追兵,再行更改也不迟。

    然而在这片树林的西侧,他们又发现了数量不少于两百的野人武装,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发动冲锋式的突围。

    好在对方战斗力不高,队形又很松散,好像完全没料到这里会出现敌人,仅仅损失了五个哥萨克,科罗廖夫便带着手下成功突围。

    一口气跑出去大约七八公里之后,在观望了一段时间,没看到追兵,众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气,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

    这里怎么会有如此多的野人?

    这些野人还备有火枪与火炮?

    科罗廖夫和一群哥萨克怎么想都想不通。

    在清点之后,这支探险队算上他,就剩下二十个人。

    其余要么当场战死了,要么在撤退的时候走散,要么被野人给俘获了。

    科罗廖夫已经料想到了被野人俘获的境遇,不由深吸了一口气,但愿上天可以保佑那些可怜人。

    他也只能如此祈祷了,就剩下这么点兵力,连反击的可能都没有,能活着到雅库茨克就是胜利了。

    连之前征缴上来的貂皮都被弄丢了,算上损失的这么多哥萨克,这趟探险算是彻底失败了。

    如果想要击败好几百拥有火炮的野人,恐怕需要上百哥萨克才行,那就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才能行动了……

第629章:知己知彼

    特别感谢“华夏联邦皇帝小号”同学的打赏!

    非常感谢“红颜青年”、“好好读天天上”、“xcore”、“13711004523”、“书友20180509181438315”、“落叶归道”、“书友20180308135305862”等同学们的月票!

    还要感谢“红颜青年”、“13711004523”、“好好读天天上”、“书友20200125121137051”、“徐小明先生”、“AN明哥”、“混元大罗金仙360”、“书友20200121152805991”、“xcore”、“书友20190529174343521”、“辉煌忧伤念思情”、“我是一新兵”、“看破集”、“迷糊的书袋”、“书友20200314073055856”、“龙中龙”、“jqfang607”、“书友20170329210757111”、“Benjamin0807”等同学的推荐票!

    顺便感谢粉丝榜前20名同学!

    1华夏联邦皇帝小号舵主

    2斗气风暴舵主

    3书友20200323200157799舵主

    4书友20180308135305862舵主

    5书友20200121131244620执事

    6书友20200305203822545执事

    7书友20200206004927892执事

    8书友20180803213534984执事

    9书友150430162822897执事

    10书友20180430115233472执事

    11书友20170518133012453执事

    12zgy907执事

    13狂人xml执事

    14书友161123003046564执事

    15小小菜哦执事

    16一剑斩情丝V执事

    17meilinyu执事

    18书友20170928033522379弟子

    19书友20180731214016862弟子

    20乱踩弟子

    ********************************************************

    就这么灰头土脸地回雅库茨克?

    已经损失了大量兵力的科罗廖夫是非常不甘心的!

    可是掉头杀回去,那就意味着要吃第二次败仗,而且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不过出于好奇与刺探的心理,科罗廖夫在审慎思索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回去看看。

    主要是为了得知这群野人部落的规模与大致兵力,为明年的进攻做好情报方面的准备。

    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所以打是肯定不能打的,只能在远距离观望一番。

    探险队绕了一个大弯路,先跑到了位于战场西南方向的位置。

    发现这里没有土著野人之后,这才小心翼翼地缓缓前进。

    这样还不够,先到了海边,然后沿着海岸线向北摸索。

    果然有了重大收获,或者说发现了让众人无比惊讶的情况。

    只见海边停靠了数百艘船只,上万水手在往来穿梭,搬运货物。

    这说明他们的真正身份并不是本地的野人,土著是不可能拥有规模如此庞大的船队的。

    科罗廖夫用望远镜观察了差不多一刻钟,也没弄明白对方的来历。

    对于旗帜上的符号,他也完全清楚其中的含义。

    无奈之下,只能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鹿皮本子。

    打开之后,里面记载着关于东方的一些说明。

    其中一个非常繁琐的符号与船只上的旗帜符号相类似,科罗廖夫反复核对了多遍之后,才确定二者的形状是一样的。

    那就是——明!

    沙俄帝国早就知道了东方世界的南侧土地已经被明帝国所控制,派出探险队就是为了占据明帝国无力控制的北侧土地。

    这片无比辽阔的土地被称之为“西伯利亚”,源于檬语“西波尔”,即“泥泞之地”!

    连檬古人都看不上的地方,自然不会是什么好地方,不过志在为“沙皇陛下造福”的奴仆们对此并不介意。

    西西伯利亚是大平原,可以种植麦子,将会成为帝国的粮仓。中西伯利亚与东西伯利亚虽然地形不好,可也能收获大量的毛皮。

    为帝国平添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帝国的实力必将大增,届时这些为帝国开疆拓土的奴仆都将成为帝国的功臣,得到沙皇陛下的嘉奖。

    整个西伯利亚曾经属于檬古帝国,沙俄帝国摆脱了这个野蛮帝国的残曝統治,自然有权继承其曾经的土地,至少沙皇的奴仆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征服这片荒芜土地的过程是比较顺利的,因为沿途的土著部落都非常落后,只有弓箭与长矛,根本不是装备火枪的哥萨克骑兵的对手。

    但是到了太平洋西岸,正打算返程的科罗廖夫探险队便遭遇了他们从未征服过的一个强悍敌人——明军!

    这还是在探险队在吃了败仗之后,去而复返才探明的情报,否则连对方的身份都搞不清楚。

    根据莫斯科的估计,明帝国至少有七八千万人口,几乎是整个欧陆人口的总和,兵力也达到五六十万,与欧陆各国常备军的总规模相当。

    而眼前发生的事情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明帝国也看中了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始在这里大规模派兵登陆。

    要对付上万明军,科罗廖夫都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哥萨克才能将这些可恶的敌人给赶下海去。

    如果一个哥萨克能战胜十个明军士兵的话,那也需要募集一千个哥萨克才有胜利的把握。

    但眼下在整个东西伯利亚都不见得能迅速找到这么多哥萨克,更何况还需要督军大人的授权。

    与明帝国开战这种大事,督军还得先行向莫斯科请示,得征得沙皇陛下的批准才能实施。

    在这之前,还得调集大量火炮,因为明军已经携带了火炮登陆。

    没有火炮,光凭哥萨克的弯刀与火枪,打野战还可以。

    如果对方龟缩在据点里,那么己方也只能瞪眼没辙了。

    科罗廖夫认为要打赢此地的明军,起码要募集到一千个哥萨克骑兵,外加二十门火炮。

    指挥如此大的兵力进攻明军,恐怕只有督军大人才有这个资格和权力。

    他作为区区数十人的探险队队长,届时最多只有配合主力作战的份了。

    不管怎样,都要先返回雅库茨克,将刚才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看到的情况迅速上报。

    如果莫斯科打算征服整个东西伯利亚,那就一定会派兵前来,击败也想吞掉这里的明军。

    “启禀将爷,是役王师一举击毙罗刹人十只,生擒十一只!”

    “好!我军伤亡如何?”

    “战殁十三人!伤……八十七人!”

    “岂能如此之多?”

    “多半是因哄抢战果而受伤……”

    “一群混帐!”

    连死带伤正好凑足了一百人,真是把周通给气坏了,这群郡国废柴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仗打得一塌糊涂,抢战果倒是一把好手。打罗刹人瞻前顾后,涉及到分银子的事情,就跟匹夫一样勇猛。

    根据目测,此番前来的罗刹人最多六七十,而己方调集了上千士卒,结果就毙伤了二十一个人,战损却是对方的近五倍之多。

    倘若不是对方兵力太少,难以发动有效进攻,只怕这群混吃等死的家伙都要被罗刹人打得屁滚尿流,最后被赶到海里喂鱼了。

    “将罗刹人带上来!本将要询问一二!”

    “遵命!”

    被捆成了粽子一样的几个罗刹伤兵一脸的愤怒,仍旧想要挣扎,但是被周通的亲兵死死按住。

    “尔等可懂我大明话语?”

    “5W¥0H……”

    俘虏啰哩罗嗦地说了一堆话,听得周通以及手下一头雾水,看样子他们说的是罗刹语,也就是太子爷提及的俄语。

    王爷此番并未携带会将俄语的翻译,准确的说,会将其他外语的翻译也没带,因为没有一个翻译愿意来北地定居。

    双方无法沟通,想要询问的情况根本就无法得知,这就难办了,周通只能先行将其呈献给周王千岁来圣裁了。

    这算是旗开得胜?

    好吧!

    也只能这么说了。

    “周军大胜罗刹兵”!

    想必《京师日报》应该如此刊载是役的标题!

    在这暂时看不到当天出版的《京师日报》,起码要延迟二十余天才能运抵,不过好处就是有鱼有肉,飞禽走兽都可以随意捕猎。

    “启禀王爷,末将不负圣命,率军击败罗刹军,击毙十人,擒获十一人,敬请王爷圣裁!”

    周通也没有夸大是役的战果,选择了如实上报,罗刹人要是不知死活,还敢凑活来,那他也不愁没战果可拿了。

    “哦?甚好!有劳爱卿了!先将罗刹俘虏带上来!让本王瞧瞧!听说罗刹人都是高鼻深目,犹如厉鬼,本王还没见过呢!”

    周王朱恭枵虽然上了岁数,可好奇心却是一点没减少,看惯了本土的明人,来到北地,见识一下罗刹人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世子朱绍烱与一群郡王也没见过罗刹人,听说王师大胜而归,立刻策马跑过来看热闹,反正他们每人也出兵三十,功劳也有他们一份。

    “果然如此!”

    “面相狰狞!”

    “丑陋无比!”

    “不堪入目!”

    没等周王发话,一群郡王见到罗刹俘虏被带上来,便开始对其品头论足起来。

    在他们看来,不服王道教化的便都是蛮夷,檬古与东虏便是如此。

    比较起来,二者的面相好歹也与明人相似,但这罗刹人可就与明人的五官截然不同了。

    面相决定地位,故而在众多郡王的眼里,罗刹人还不如东虏,属于最低贱的存在。

    东虏脑后留着猪尾巴,罗刹人头顶留着一撮毛。

    从发型上来推断,说不定二者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罗刹非但见到周王朱恭枵不跪,还说了一堆鸟语,听上去口气傲慢,神态嚣张,分明没把大明藩王放在眼里。

    朱恭枵倒是想跟这些俘虏沟通,可惜双方都听不懂更不会说对方的语言,于是只能作罢,将他们送往京城,交给太子惩处。

    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太子知道了罗刹人已经将国土推进到了北地的海边,势必会加大对北地藩国的支持力度。

    这便意味着周国可以得到更多的人口,也可以购买更多的武器了。

    毕竟周国也是大明的藩国,藩王更是大明的王爷。

    “北地”属于大明,那就要抵挡住罗刹人的进攻。

    “爱卿以为罗刹人兵力如何?当下王师又该当如何?”

    朱恭枵是不懂军事的,这种事只能倚仗手下的武将来解决。

    “回王爷,末将以为罗刹人此番前来,只是小股人马,兵力不及百人。眼下王师可迅速建造木屋,在外构筑栅栏,挖设壕沟,用以防备罗刹人的偷袭。不论白昼黑夜,多派巡逻之兵,往复盘查,方可确保营盘安危!”

    周通知道手下的战力,也就没有进言出兵追击罗刹人,万一再遭重创,那就不好收场了。

    只要罗刹人不敢进攻己方营寨,那便可以安然度日,再打仗也是明年开春以后的事情了。

    根据太子爷所绘制的地图,距离此地最近的俄军据点便是千里之外的雅库茨克。

    若是福王、徽王、潞王这三位王爷所率之师能够在年内登陆周国以南地区。

    那么还会分散俄军的兵力,令其难以对周国发动全面进攻。

    潞王朱常淓的封地就在紧邻周国南侧的萨哈,双方可以互为犄角,随时支援彼此。

    太子爷说俄军在“北地”的总兵力不会超过三千,这些人分散在偌大的北地,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迅速集结起来。

    只要固守海边的定居点,今年向内陆拓展的领土不太深的话,每个大明藩国便可以高枕无忧。

    周通不谙俄军战术,不知俄国情况,更不懂俄语,但只要按照太子爷叮嘱的内容行事,多半是不会出现太大差池的。

    最起码首战告捷,令周军信心大增,不再惧怕面目可憎的罗刹人了,往后的仗也就好打一些了。

    “嗯!爱卿言之有理!烱儿!”

    “儿臣在!”

    “你在遣人砍伐树木、修建木屋同时,也须尽快修建栅栏篱笆,一来可以阻挡罗刹人的偷袭,二来也能防止野兽窜入!除正门之外,在栅栏之外挖设壕沟,壕沟里竖起木刺,当作陷阱!”

    “儿臣遵命!”

    周国国都还在建设之中,即便建好了,也没有城墙,更没有护城河,唯一的办法就是挖壕沟,在里面弄上一些钎子。

    此地无比开封,眼下也只能如此了。好在己方人多势众,海边还有配备了大炮的战船掩护,以此为凭,朱恭枵才没有露出忐忑焦虑之色。

    周国已经位于“北地”偏北的位置了,即便如此,罗刹人都不打算放过周国的国土,说明这些狰狞之鬼真如太子说言,实在是贪得无厌。

    难不成罗刹人也知晓了北地的这座金矿?

    想到自己的金矿,朱恭枵这才紧张起来。

    这座金矿可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也是周国今后发展的最大倚仗所在,万不能有失。

    不过转念一想,知晓金矿位置之人不足十人,还都是大明的皇室成员,岂能轻易泄露出去?

    罗刹人真要是得知了金矿的情况,明白周军就在金矿不远处,为了独吞金矿,定会派大军前来进攻自己。

    仅仅派来一小股人马,多半是罗刹人还不清楚金矿的秘密,朱恭枵这么一想,心里便踏实多了。

    这一小股人马也不像是罗刹大军派来的侦骑队伍,想来罗刹人也懂得半渡而击的道理,等周军在沿岸站稳脚跟,再想击败就太难了。

    只要万众一心,不出月余,周国都城便能建得有模有样,在辅以数门火炮与上百支鸟铳,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了。

    届时哪怕罗刹国王派来数百铁骑,一时半会也难以攻陷大周的都城。

    朱恭枵不相信罗刹人能携带火炮走数千里地,来专门打他的周国的。

    此地的气温比南边的黑水沿岸还要寒冷,即便打赢了,甚子玩意也得不到。

    比较起来,还是福王朱常洵与徽王朱翊铖的封地位置更好一些,对罗刹人的吸引力也更大。

    虽然嘴上不说,但在朱恭枵心里还是非常希望这两位藩王为他来分忧的……

    原本以为周国的位置是最差的,经过是役之后,朱恭枵对自己的封地有了新的认识。

    那两位藩王的封地,西边是檬古人,北边是罗刹人,南边是东虏,真是三面受敌。

    岂不是要天天挨打?

    想到这里,朱恭枵便感觉舒服多了。

    周国冷是冷了些,可总比每天提心吊胆要好。

    虽然不懂兵法,朱恭枵也知道周军实际的战力如何,那几个藩国想必也是如此。

    除了飞禽走兽之外,藩国兵马真就是谁都打不过……

第630章:发展计划

    是役虽然算是重创了罗刹人,将其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不过己方士卒的伤亡数量也颇大,周王朱恭枵只能拨发抚恤银两与物资加以安抚。

    通过此番较量,已经显现出三个问题。

    其一,周军战力孱弱,若非占据绝对优势兵力,则难以获胜。

    其二,岸边的定居点亟需修建,相应的防御设施也要搭建起来。

    其三,由于无人会说罗刹语,导致询问俘虏,故而敌情尚不明朗。

    对于第一个问题,朱恭枵只能命令周通,以及诸多郡王对手下勤加训练,即便无力进攻,也要固守有余,否则早晚会被罗刹人给赶下海去。

    第二个问题最容易解决,不论罗刹人来与不来,定居点都要赶在冬季之前建好,不然“北地”的气温可不是在帐篷里就能硬撑过去的。

    最后一个问题最为棘手,但眼下也无法解决,只能将这些面目狰狞的罗刹俘虏交给太子去处置,但愿路上不会因伤因病而死掉……

    算上各郡国的兵马,周军的现有兵力可达一千五百人以上。

    若是罗刹大军压境,形势严峻,经过总动员,兵力能超过五千。

    但不能指望其战力等同于五千官军,顶天能达到一千官军的战力就不错了。

    五千人打五百罗刹,配合十余门各型火炮以及数百支鸟铳,起码能够利于不败之地。

    罗刹国王派来上千铁骑的话,那周国也就只能向朝廷求救的同时,寄希望于周边的藩王派兵驰援了。

    不过既然太子说北地的沿海地区是罗刹国鞭长莫及的地方,那此地的情况应该是有惊无险的。

    某太子给朱恭枵的战略建议就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给俄国人以可乘之机,这样周国的安全形势便能大为改观了。

    这样襙作的话,周国的发展速度必定很慢,短期内的圈地范围也不会很大,但今年都这时候了,也不能指望种地了。

    某太子送给就藩新封地的藩王一堆农作物的种子,包括麦子、青稞、土豆、地瓜、水稻、玉米。

    能种什么就种什么,不要让封地的作物单一化,以免因为某一种农作物不适应气候而导致收成大幅度减少。

    “北地”适合种植麦子、青稞、土豆、地瓜,具体情况得等到种下之后细心培育,得到收成才能下定论,某太子也只能向藩王提供种子而已。

    产量不用太高,一亩地产三五十斤土豆就行了。因为“北地”的各个藩国的土地都无比辽阔,以广种薄收的方式就足以实现大丰收了。

    一个成人分得一百亩土地,即便每亩只有三十斤收成,总计也高达三千斤之巨,刨去上交给藩王的部分,也足够度过寒冬的了。

    周王朱恭枵在诸多藩王里算是比较开明的一位,明白善待百姓就是富足藩国的道理,故而对百姓还是很慷慨的。

    事先规定但凡愿意来周国的百姓,成人不分男女,均可得到一百亩土地,老人与小孩可各得五十亩,且三年之内,赋税全免。

    譬如某位铁匠的一家,算上头上的两位老人,膝下的两个孩子,以及妻子在内,总计可领取四百亩土地。

    这种规模在大明本土决计属于羡煞旁人的大地主了,而在“北地”仅仅达到普通百姓的家财标准而已。

    不过有一点,那就是领到手的土地得自行开垦,眼下亟需等待解决的琐事众多,藩国是不会派人帮忙的。

    短期内完全不用上税,这里还没有流寇和鞑子,凶神恶煞的罗刹人还被王师给打跑了,领到荒地的百姓们便完全放下心来,憧憬其来年的收成了。

    不管怎样,都要先把荒地里的树给砍了,再趁着天气较好地时候,放火将荒草给烧光,等明年开春之后将地里的雪全给融化掉,就可以播种了。

    此地除了较本土的中原地区寒冷一些之外,似乎其他方面都要好不少。最起码不缺水,还有走兽与河鲜可供食用,这是最重要的。

    朱恭枵下令,除野马、野驴、野牛这些可以作为耕作与骑乘的牲畜之外,其余走兽、飞禽、河鲜皆可猎杀。

    光是在登陆的第一天,周军与百姓的单日捕鱼便超过了三千五百斤,猎杀野兔一百零二只、鹿二十七只、野猪十四头、狼十二只、狐狸九只、黑熊三头、老虎一只。

    另射杀各类飞禽四百余只,主要是野鸡和野鸭,顺便毙伤了二十一只罗刹,这算是意外收获,就是没法下锅……

    见到种类繁多的收获,不禁让朱恭枵大为满意,这马加丹看似偏北,气候欠佳,其实物产还是挺丰富的。

    朱恭枵命令自己的亲军以及各个郡王的队伍要尽快探得周边河流的情况,并及时上报,这样便能开始大规模的捕捞作业了。

    此番带来的粮食有限,太子说要尽量多吃副食,也就是肉类和野菜,但要注意毒蘑菇,切勿食用。

    对于不是专业猎人的百姓们来说,飞禽走兽很难捕获,打渔摸虾就很容易,只要有鱼网,甚至网兜,都能有所收获。

    在慢慢寒冬里,户外寒风凛冽,鱼肉可以滋补,鱼汤能够暖身,实在是对藩国百姓们来说,再合适不过的佳品了。

    朱恭枵也知道海里的鱼更多,据太子说,这里是著名的渔场,渔业资源甚至比渤海地区丰富数倍以上。

    不过郑军的舰船都是来负责运输藩国的人员和物资的,无暇捕鱼,隶属于藩国的船只非常有限,最多只能在近海捕捞。

    朱恭枵认为与其坐以待毙,莫不如将捕捞的重点放在封地里的诸多内河上,在一条河每日捕捞五百斤,十条河便是五千斤,二十条河可达万斤之巨。

    若是在本土,如此计算等到实施之时便会发现是一场空想,但“北地”不同中原,此地连土著野人都很少,绝大部分河流都无人问津。

    各种鱼类可谓是应有尽有,而且数量众多,不论是钓还是捞,只要忙活一个时辰,都能有所收获,决计不会空手而归。

    朱恭枵根据太子所赠手册上面的规划,将除特殊工作之外的百姓们的差事分为“内业”和“外业”两部分。

    “内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岸边的定居点里工作,“外业”的工作场所则正好相反。

    从事“内业”的百姓眼下的主要任务就是盖房子、建栅栏、挖壕沟、做饭菜,顺便从船上卸货,再将本地的土特产搬上船去。

    “外业”分为五种,第一类就是搜索队,以周王的亲军与各郡国的人马为主,专门负责寻觅周国境内的河流、山川,探知附近的罗刹人以及土著野人。

    第二类则是狩猎队,与搜索队的活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主要由猎人组成,外出的目的就是负责猎杀飞禽走兽。

    第三类则是捕鱼队,队里都是渔夫,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捞鱼,不管使用任何手段和办法,只要能带回来鱼就算是完成本职工作了。

    第四队则是伐木队,由木匠和苦力组成,少量的木匠负责挑选适合建造房屋的树木,苦力则用来砍伐与搬运树木。

    第五队则是由妇女组成,就是采集野菜,而且配备了认识众多植物的医师,以免妇女误摘有毒植物。

    在今年初来乍到,地也种不了的情况下,某太子只能建议就藩“北地”的各位藩王如此行事了。

    等安顿下来,基础设施建的差不多了,明年夏初开始,就能大规模耕种荒地了,起码第二年多少也得有一些收成才行。

    周王朱恭枵也不急于从百姓的地里收到税费,因为某太子已经建议他改行了,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比收租赚地多得多。

    朱恭枵起初对改行经商的顾虑重重,毕竟商业是最低贱的行业,商人是最低贱的一类人,但看过了京城的商业繁荣之后,之前的顾虑也就被消退了大半。

    周国的国都的名字都已经起好了,名曰“周全城”,“周”就是周国的国号,“全”即人王。朱恭枵便是大明的藩王,如此起名,无可厚非。

    以后在城里建起来的客栈、茶馆、酒楼、商店、当铺、赌坊、码头、医院,乃至某楼,全都属于朱恭枵所有。

    这些地方每天都在经营,经营一天就能赚一天的钱,日积月累下来,“周全城”里的大部分银子自然都会流入朱恭枵的口袋里。

    而其他郡国也是如此,但远不如朱恭枵这里富庶与繁荣,算上金矿与硫磺的收入,朱恭枵很快便能恢复之前的财力,甚至成为整个“北地”最为阔绰的藩王。

    用太子的话说,这叫做“独家经营权”!

    周国本身就属于朱恭枵,再说又没欺压百姓,自然可以随心所欲的赚钱了。只要不造反,藩国的事情连朝廷都管不着。

    不论百姓从事狩猎、捕鱼、耕作,乃至做苦力的活计,得到的物件与银两都需要通过流通才能获取所需的物资。

    这些从大明本土运抵的物资都控制在朱恭枵手里,只要保持正常的流通状况,那么朱恭枵每天都可以躺着赚钱了。

    怎么赚钱?

    当然是赚差价喽!

    谁都不会傻到用进货价卖出去的。

    一盏在大明最新上市的油灯,市面价格十两银子。

    到了马加丹,就可以标价五十两,甚至更高。

    就这你还别嫌贵,大有人在排队侯着呢。

    一大张马加丹出产的熊皮,出货价五十两。

    朱恭枵可以用一百两银子收购,然后以二百两卖给本土来的商人。

    啥也不用干,左手捣右手,便能净赚一百两银子。

    太子说过,“北地”有三样赚钱的营生。

    其一便是皮毛,其二是硫磺,其三才是金矿。

    根据某太子的叙述,仅仅在两年之后,雅库茨克督军进献给罗刹国王的貂皮便高达八千余张。

    十二年后,进献的貂皮更是攀升到了无比惊人的十四万张之巨,而貂皮则是兽皮里的上品,堪称“软黄金”。

    可以说在沙俄快速向远东扩张时期,主要就是利用毛皮生意来实现军事武器更新换代,并养活大量消耗军费的射击军的。

    既然这项生意如此赚钱,某太子便不能熟视无睹,坐视俄国人跑到远东地区来刮地皮了,莫不如交给大明的诸多藩王来做。

    若是雅库茨克地区的土著们不愿意再受俄国人的欺压,就完全可以向大明藩国这边靠拢嘛。

    大明讲究互惠互利,而且公平买卖,可以选择兑换现银或者诸多商品。

    比起物资的种类、款式、价格、做工,别说俄国,全世界都比不过大明。

    某太子对这方面是绝对有信心的,光用贸易手段便能挤垮沙俄在远东的統治。

    贸易竞争不行,沙俄就肯定会动用军事手段,这就更容易解决了。

    大明本身就比沙俄距离东西伯利亚更近,还能利用海运的便利条件。

    不论是兵力还是武器,藩国兵马都比俄军更具优势。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只能苟赢……

    苟赢就苟赢,反正横竖不丢人。

    被一群苟且之辈打败,那才叫丢人呢!

    这就跟玩射击游戏一样,活着就是赢家,死了说啥都白扯。

    苟赢也是实力,被苟活的对手给荫死,只能说明死者枪法没问题,智商有问题!

    藩国兵马的战斗力明显如不沙俄的哥萨克,所以只能选择防守反击的战术。

    这根本土明军所采用的战术如出一辙,外出作战就是送人头,打仗只能靠苟。

    短时间内,某太子对于“北地”境内的藩国的形势还不会过于忧虑。

    沙俄暂时也组织不起来单支超过千人的哥萨克远征军去攻打某一大明藩国。

    哪怕是在清、俄、明三方争夺的热点地区——黑水流域,也是如此。

    根据关于著名侵略者哈巴罗夫的记载,他曾在顺鸡年间向雅库茨克督军建议组织一支规模达到六千人的军队远征黑水流域,并永久控制这一地区。

    然后就被雅库茨克督军给否决了,因为整个远东地区,算上充军的农奴、犯人以及哥萨克,也凑不齐六千人。

    部署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每支“探险队”,其规模也就在五十至两百人而已,规模最大的斯捷潘诺夫团伙也才五百人。

    再说大明藩国不是当地的土著部落,是拥有火炮和鸟铳的,与俄军对射也不会在火力上落于下风。

    只有百余人的小股俄军想要进攻规模上万人的大明藩国,那就跟自取灭亡差不了多少。

    在防御时,藩国的步卒也可以躲在木墙背后投掷手榴弹这种溅射型利器。

    别说哥萨克,就算是强悍凶猛的老虎与野猪挨了两三颗手榴弹也得被活活炸死。

第631章:郡王结盟

    大哥好生休养,俺今日随大队出去即可!”

    陈百中对躺在帐篷里养伤的大哥陈百发好生安慰,眼下也只能如此这般了,若不是前日那仪封王朱恭枥的家仆公然争抢大哥所猎取的黑熊,大哥也不会落得如此了。

    陈百发腿部中箭,虽然被同伴及时送到了海边的营帐里医治,拔出了箭矢,也敷上了草药,可短时间内决计不能痊愈,像健全人一般活动了。

    暂时只能由小妹陈百灵与做铁匠的妹夫刘大卯来照料,他们兄妹三人原本早年失去了双亲,只能相依为命,全靠大哥打猎赚钱度日。

    由于中原大旱,连山中的飞禽走兽都日渐稀少起来,日子只能算勉强糊口,好在汝宁王朱肃澲招募家丁,这才应征过来。

    在上岸当天,陈百发用箭射死了一头黑熊,正想让同伴们抬着回去领赏,不料仪封王的家丁却扑了上来,非说这头黑熊是他们猎取的。

    双方争执不下,便爆发了冲突,随后罗刹人来袭,双方都得听从周王牙将周通的命令,故而暂时将此事压了下来。

    不料仪封王的家丁以为汝宁王的家丁好欺负,为了争抢被射杀的罗刹人,开始变本加厉起来。

    陈百发即便性子再好,此时也已经忍无可忍了,便开始愤然反击,结果被对方冷箭射中了大腿。

    仪封王那边的家丁被射死一人,射伤五人。汝宁王这边战死两人,有四人受伤。

    虽然周王闻讯之后也规劝了一番,但双方此前已经结下了梁子,都不会因此而善罢甘休。

    “我等已是王爷家丁,不可鲁莽行事!”

    陈百发还是语重心长地劝说这个性情不稳的弟弟,现在自己受伤了,成了半个残废,全家就指望他与妹夫刘大卯来搭理,万不能有失。

    “大哥放心,小妹好生照料大哥,俺去去便回!”

    陈百中自认为阅历不如大哥,但箭法却不逊于大哥,只要山中还有野兽出没,猎杀一头想来也不算太难,起码能够给大哥挣得一些肉食与鲜鱼以供滋补了。

    若是还能碰到仪封王手下的狗腿子,他们不来则以,胆敢靠近一步,那就莫怪自己手里的弓箭不客气了,届时连兽带人一起杀!

    由于捕猎队需要向内陆搜索近二三十里的距离,故而辰时(早七点)不到便要启程,所用之餐也是这两天捕捞上来的鲜鱼。

    此地气温较低,故而即便不用盐来处理,也不会轻易腐烂,可以长时间保存。不过对于他们这些下人来说,只要是肉食,当天就能消灭得干干净净,一点不剩。

    启程之前,每人都可以领取一张饼,再将身上的水袋灌满水,这样午饭就有了,能在天黑之前赶回来就行。

    在山林里迷路也不要紧,每个猎人都随身携带有一支烟花,点着便可让附近的同伴们看见,便于定位与营救。

    周王刚刚就封,周国的国都还在建设之中,故而要让众人吃饱之后干活,除了捕鱼之外,便要倚仗狩猎了,派出的猎人非常之多。

    根据周王的规定,每个郡国都要至少出十人狩猎,十人捕鱼,十人伐木,余下的才能兴建自己郡国里的房屋。

    周王朱恭枵也不强行要求,只是宣布了规定,意思就是本王不向郡王索要鱼肉,但郡王也别指望藩王可以施舍。

    来到新封地,不论藩王还是郡王,一律都得自力更生,不干活就得坐吃山空,下次郑氏船队抵达周国,那就不知道是何时了。

    郡王不如藩王的地位显赫,来到新封地,权力自然也不如藩王那么大,可是财力却丝毫不逊于一些富绅商贾,起码太子没有抄没他们的家当。

    汝宁王朱肃澲是周王一系里实力上佳的郡王,在离开本土之前,便招募了上百身怀本事的家丁。

    “朱恭枥这个混帐!真以为本王会怕他?”

    连吃两次亏的朱肃澲正坐在自己的大帐里喝闷酒,身边是心腹军师于和贵与家将李在兴。

    一张头上好的黑熊没得到也就罢了,朱恭枥麾下的那些家丁还敢狗仗人势,欺负自己的家丁,真是活腻了。

    “王爷息怒,切勿因此而有损贵体。如今各王都在大兴土木,王爷务必戒急用忍,此事当须从长计议!”

    于和贵急忙规劝了一句,犯不上在此时与仪封王大动干戈。

    “本王忍不了!如今闹得沸沸扬扬,其他郡王都已经得知,本王再忍下去,那朱恭枥岂不是要骑到本王头上来出恭了?本王颜面何存?”

    朱肃澲想到这里便怒从心头起,握着拳头用力一锤桌面,将上面摆着的两道小菜都给震翻了。

    除了周王朱恭枵与世子朱绍烱之外,偌大的周王系便要数身为汝宁王的自己实力最为强悍了。

    实力就是财力,财力便能演化为军力与战力!

    如今自己被朱恭枥那个老糊涂蛋给欺负了,这还能忍?

    真要是忍下去的话,自己岂不成了整个周国的大笑话了?

    细算起来,麾下的可战之兵有近百人。

    若是再拉拢几个与自己关系较好的郡王的话,势必能够事半功倍。

    “王爷,我国与仪封国并非接壤,尚且隔着两个郡国,若是兴兵讨伐,只恐……”

    于和贵先要陈明利害关系,心里暗自庆幸,若不是两个并非比邻而居,只怕早就大打出手了。

    “只恐如何?当年晋国上可以假途灭虢,我国为何不可如此?”

    朱肃澲真想一把掌拍死朱恭枥,让他之前目中无人,放纵家丁,即便念及宗室的情份上,也要好好教训他一顿。

    “王爷,如今我国立足未稳,若先行大动干戈,只恐日后国力会逊于其他郡国。若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于和贵的秉性并未名字那般以和为贵,只是从大局出发,让主人不要意气用事,只要安心发展,往后两国的国力会愈发悬殊,届时再行报仇也不迟。

    “哼~!本王并非要一意孤行,更不是为了那张熊皮。只是如此一来,让下人们寒心,岂非摒弃了大义?往后还如何号令众人?”

    朱肃澲是不会承认就是为了面子而开战的,更何况说的也是实情,自己手下被欺负了两次,对方还是同一伙人,这不表示一番就说不过去了。

    “王爷,莫不如这般,王爷以宴请为名,先行邀请与王爷关系较好的几位郡王前来赴宴,从中探察其态度。若是赴宴郡王愿意出兵,哪怕每国仅有十余人,几个郡国的人马加起来也能有五六十之多。如此一来,加上王爷的兵马,便可让仪封王主动求和了!”

    于和贵的意思就是先看看能不能拉来一些盟友,让盟友出点兵,这样己方便可占据兵力优势,最终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登陆“北地”,自然要以发展为先,能不动兵刃就再好不过了,实在不行,再打也不迟,反正汝宁国实力谈不上雄厚,也有上百可战之兵,自保还算容易。

    “……嗯!如此也好,便依你的意思办!本王可邀遂平王、内乡王、颍川王、海阳王前来赴宴!”

    这四位郡王平素与朱肃澲关系较好,若是自己有难,也可以说与他们。

    借此机会,也好看看他们自己真心交往,还是虚情假意。

    “在兴!”

    “末将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届时本王便看你的本事了!”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以报效王爷提携之恩!”

    “这便好!”

    李在兴之前是个千总,不过就是汝宁守将之下的一个小头目而已,汝宁是军事重镇,守将自然是副总兵级别的将领,不会跟朱肃澲来这人迹罕至的破地方就藩。

    但身为千总的李在兴就不同了,为了能够有出头之日,便答应了汝宁王。由于可以手下的吃空饷,上司便做了个顺水人情,也犯不上因此而得罪汝宁王。

    藩王在本土是不能拥兵的,否则将被朝廷视为谋反,跟郡王最亲近不过是锦衣卫的藩子,将领与一些能一技傍身的家丁都是花大价钱临时招募的。

    对于这群手下的斤两,朱肃澲虽然平素锦衣玉食,可也不会报以太大期望。幸好仪封王朱恭枥的手下也是乌合之众,质量不行,那就比拼数量,好在自己这边人多……

    早知如此,在离开本土之前,就应该再招些兵马,要不然还能让朱恭枥那个老糊涂蛋在自己面前耍威风?

    朱肃澲现在狠透了那个同宗,不来道歉也就罢了,还刻意不归还掠取的熊皮,分明就是目空一切。

    就算自己不能一刀剁了他,今年冬天也要将他活活冻死才好!

    有熊皮保暖就冻不死?

    是不是还要放把火?

    既然周王摆明了不愿意处理此事,那自己就可以放手来做了。

    大家平素井水不犯河水,如今你不能伸出筷子将本王嘴里的肉给夹走!

    明抢了一头熊,还致死致伤六人!

    这个过节,可不是随口说说便能过去的。

    最重要的是,朱恭枥一点道歉的意思都没有,属于典型的理不直也气壮!

    收到请柬的四位郡王自然也不是傻子,知道汝宁王邀请他们是何用意。

    不过这并非是鸿门宴,要对付的人也不是他们,便安心起来吃请。

    在偌大的周国之中,汝宁王的实力可是仅次于周王,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只是对于席间汝宁王要求自己出兵的请求,四位郡王都不置可否。

    刚到北地就开始同室操戈?

    这未免有些……

    但汝宁王执意要挽回颜面,那就一定会出兵攻打仪封王。

    自己不出兵,那就在无形之中得罪了汝宁王,往后大家还要抬头不见低头见。

    考虑到这点,四位郡王便商讨了一番,这才勉强同意了如宁愿要求他们出兵的提议。

    每家拿出来的兵马也不多,就二十人,而且都是步卒,没有马卒。

    加起来八十人,站叫助威是足够了,真打起来的话,那就两说了。

    此番是汝宁王要求报仇,他们只是出于面子来帮衬而已。

    有了这个人情之后,就等于是五家同进同退了,往后也好有个照应。

    大周之下的郡国众多,势单力孤的郡王必定不会长久存活下去。

    要么必须向周王靠拢,要么就得像眼下这般互帮互助。

    想到这层关系,其他四位郡王才同意出兵,否则即便婉拒,汝宁王也不会将其如何。

    有鉴于此,汝宁王朱肃澲便趁热打铁,提议五国结盟,也好便于保护,这样能免遭邻国欺凌。

    海阳王朱在镇、颍川王朱在鏶、内乡王朱在角、遂平王朱绍焜审慎思量一番之后,也就同意了。

    毕竟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汝宁王虽然势大,却也不会在短时期之内吞并他们,最多只能当个盟主而已。

    而自己有了汝宁王这个盟友,起码让其他郡王知晓之后,对方也会投鼠忌器,无法悍然攻击自己了。

    除了周王之外,即便其他郡王也开始结盟,但也找不到比汝宁王实力更为强悍的郡王了,比较起来,自己还是占了些许实惠的。

    来到“北地”,那就是个凭本事了,谁也不会因为大家都是同宗的份上,而一再作出实质性的忍让。

    爆发类似眼下汝宁王与仪封王这样的冲突是早早晚晚的事情,故而晚结盟不如早结盟,多一个盟友便可多一分实力。

    更何况连汝宁王这样实力超群的郡王都希望与其他郡王结盟,实力不如汝宁王的郡王们再想单打独斗,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这跟战国时候的天下形势如出一辙,秦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在函谷关以东,先是魏国崛起,魏国能当一时的霸主,那其他弱国就先且跟他厮混好了。

    汝宁王能威风多久,其他四位郡王都说不好。不过有一点,只要汝宁王一直不败,那实力便不会被削弱太多。

    若是汝宁王吃了败仗,只能说明要么是仪封王也找了其他郡王结盟,而且盟友更多。要么便是周王看不下去,直接派兵干涉了。

    眼下周王选择息事宁人,忙于遣人建他的都城,一时半会还顾及不到诸多郡国这边的事情。

    那么是胜是败,便要看仪封王能不能找来盟友或者靠山了。

    找不来的话,面对五家兵马的联合出击,仪封王便必败无疑了。

    四位郡王也不想这样直接动武,可如今诸多郡王手里都有了兵权。

    要么被人打,要么去打人,只有这两种选择。

    他们也不清楚为何仪封王会主动招惹汝宁王,难道真是年纪大了,脑子糊涂了?

    就算是要公然立威,也不应该去用脑袋撞石头吧?

    汝宁王是多大一块石头,你脑子不好使,眼神还不好使么?

第632章:郡王大战

    在周王朱恭枵的大帐里,世子朱绍烱向其汇报了一件刚刚得知的事情,那便是有手下见到海阳王、颍川王、内乡王、遂平王,这四位郡王去了汝宁王那里。

    若是一两位郡王前去,或许还说得过去,四位郡王都过去,说不定在密谋甚子事情,朱绍烱觉得还是提早向父王禀报才是。

    “烱哥儿,你也知晓汝宁王与仪封王之间的争执吧?为夫虽然希望他们以和为贵,息事宁人,不过郡王自有打算,为父也不便过多干涉!”

    朱恭枵的态度很明确,也很简单,只要不公然扯旗造反,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最好打得两败俱伤才好。

    “父王,如此一来,若是汝宁王纠集其他郡王的兵马进攻仪封王,父王不加以阻拦,两边势必将会爆发一场恶战!”

    朱绍烱担心刚到北地没多久,连各位王爷的木屋王府都没建好,便开始刀兵相见,同室操戈了,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烱哥儿,此地不似本土,太子已然说过,不论是藩王还是郡王,只须移藩海外,即可开府整军,至于其他事宜,太子与朝廷一概不管。我大周不同于其他藩国,国内所辖郡国众多,即便是为父手握数百兵马,也难以控制全国之形势。此事倒是发生得及时,若是诸多郡王因为此番争斗而消耗实力,其他郡王见状,也就不会轻易动武了。”

    朱恭枵是有心无力,真要是惹得很多郡王不满,联合起来讨伐自己,岂不是弄巧成拙了?届时他的这个藩王就要当到头了。

    比较起来,还是“无为而治”的成本最低,闲来无事,在一边坐山观虎斗是何等的快哉啊!

    自从太子要求众多藩王移藩海外以来,当时藩王们便分成了两拨,一拨是需要前往“北地”就藩的,另一拨则是要前往“南地”就藩的。

    其中,“北地”就藩的还分成了三个小团伙。

    一个是苦兀岛的晋王与代王,一个是在“北地”北方马加丹的周王与堪察加半岛南部的崇王,另外一个便是以南的潞王、徽王与福王了。

    南边那三位完全是因为周国的实力强大,迫不得已才选择了抱团自保,但朱恭枵也没什么心思去欺负同宗。

    可以说在“北地”就藩的三个藩王集团里,周王朱恭枵与崇王朱由樻联手之后的实力最强,无可争议,虽然这里气候最为恶劣,但架不住有价值连城的金矿可以开采。

    之后便是就藩萨哈的潞王朱常淓、就藩哈巴罗与滨海的徽王朱翊铖、就藩阿穆尔的福王朱常洵,这三位藩王的地盘最大,不过因为藩国里的郡国较少,故而实力稍逊。

    在苦兀岛的晋王朱审烜与代王朱传齎的封地面积最小,但是气候比马加丹与堪察加好太多,而且由于隔着一条海峡,安全形势也比对岸的三个藩国要好。

    周、崇集团相当于曹魏,潞、徽、福集团相当于蜀汉,晋、代集团便相当于东吴,这算是在“北地”诞生的新版《三国演义》了。

    若是再放眼全局的话,东西伯利亚地区还有更大规模的“三国演义”,那就是明、清、俄三方的博弈!

    往南是明、清、菜三方的博弈!

    往东是明、菜、倭三方的博弈!

    再往南是明、西、荷三方的博弈!

    西南方向是明、安南、缅蜔三方博弈!

    西北方向是明、土默特、吐鲁番三方的博弈!

    取交集之后,大明无比幸运地一直呆在交集里面……

    说好听是四面出击!

    说不好听就是四面受敌!

    这还能有好么???

    不过“北地”隶属于前朝的岭北行省与辽阳行省,既然大明灭了暴元,这两省版图内的土地自然应归大明所有,无可厚非。

    太子说俄国东侵“北地”,那就是公然的侵略行径,是注定要失败的!

    朱恭枵不知道那么多,只知道“北地”里面有一块是自己的地盘。

    罗刹人要来霸占,那就决计不能妥协和退让!

    必须抗争到底!

    一尺之地也不能送给罗刹恶鬼!

    其他藩王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好不容易有了新封地,还让罗刹人给抢走了,颜面何存?

    “北地”是大明国土,他们身为大明藩王,来此地就藩无可厚非。

    罗刹人既没有资格,更没有权力从他们手里夺走新封地。

    他们打不过上万的东虏铁骑,还打不过几百罗刹人么?

    罗刹人从万里之外的西方跑到大明的北地来撒野放肆,必须教训其一番才是。

    至于藩王之间如何拉帮结派,某太子自然是知道的,但根本就没管,连说都没说。

    周王朱恭枵是聪明人,而且很有胸怀与眼光,自然猜到了太子的用意。

    既然如此,那来到新封地之后,朱恭枵也懒得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了。

    一堆郡王爱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不来打他的大营就行了。

    藩王之间都能因为争地盘而差点上演全武行,郡王之间就更不用多说了。

    口舌争不过的话,那就只能动武了。

    自古如此,司空见惯!

    能通过厮杀的方式来消耗诸多郡王的实力,朱恭枵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横加阻挠呢?

    只要将自己这五百精兵牢牢控制住,不轻易参战,那么其他郡王便会投鼠忌器,不会对自己下手了,自己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了。

    仪封王也不傻,听说汝宁王公然宴请四位郡王,便猜出了其险恶用心,于是便仿效其缘由,也请来了原武王、鄢陵王、河阴王、义阳王、临汝王。

    汝宁王请了四位郡王,而仪封王则请了五位,稳稳地压对方一筹。而这五位郡王也担心遭受实力强大的汝宁王集团的欺负,愿意与仪封王结盟。

    “王爷!”

    沈丘王、上洛王、鲁阳王、堵阳王、义宁王、曲江王这六位郡王,生怕两大集团的厮杀波及到自己,先后赶到朱恭枵的大营里,请求周王的保护。

    “本王自知尔等前来所虑何事,只要尔等不擅自参与双方的厮杀,便不会有事。若是有人胆敢趁火打劫,本王自会严加惩处!”

    想来还是自己的实力最强,这六位郡王选择在这时候来投靠自己,也是希望能够得到自己的庇护,让朱恭枵不免有些得意,他们到底是识时务的。

    这时候有郡王与汝宁王结盟,有郡王站在仪封王那边,自然有人要来寻求周王的保护,这才是整个周国最粗的大腿,只要抱定就可以转危为安了。

    七家兵马加起来不下九百,合兵一处的话,当是周国最为强悍的武力存在,不惧任何一方的威胁,更别说周王这里所拥有的火炮数量最多了。

    不过还有一些郡王选择观望,没决定站在哪边,还要等事情水落石出之后,才能下定决心。

    “仪封王!速速前来给本王致歉!”

    兵贵神速,事不宜迟。汝宁王朱肃澲根据军事于和贵的建议,翌日便决定立刻集结五家的兵马,前去讨伐朱恭枥那个老匹夫。

    若是再过几日,让仪封王的营盘扎稳,有了木墙最为保护,再派兵前来攻打就没那么容易了,势必会陡增士卒伤亡。

    有了四家兵马支持的朱肃澲觉得己方已然是稳操胜券了,便亲自带兵围了仪封王的营盘,当众喝令让朱恭枥出来给自己道歉。

    “汝宁王!别来无恙啊?今日领兵围我大营,所为何事啊?”

    仪封王朱恭枥躲在手持盾牌的士卒身后,仅仅露出半截戴着金盔的脑袋,笑吟吟地询问起来。

    “哼哼!仪封王!前番贵府家丁抢本王的黑熊,本王并未与你计较。贵府家丁反而变本加厉,公然抢劫本王府邸家丁所得之罗刹人战果。更是致死两人,致伤四人,仪封王难道不应该对本王有所交代么?”

    一提起这事,朱肃澲便越想越生气,在大明本土没受过这种欺负,来到“北地”反而被同宗给算计了。

    抢了本王的黑熊不说,还致死致伤本王的家丁,最后想让本王咽下这口恶气?

    抱歉!

    本王嗓子不好,咽不下去!

    若是事情发生之后,仪封王主动前来道歉,汝宁王也不会因为死伤了数人便公然与其翻脸。

    可是时至今日,仪封王非但没有愧疚之心,好像就跟甚子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真是着实可恨!

    此番朱肃澲前来,不为别的,就是要讨回一个公道!

    都说公道自在人心,但对于一些黑心之人。

    若是不愿意认错,那就打到其愿意认错为止!

    “汝宁王切勿听信一面之词,本王以为此事原委定是一些小人所说之谗言,委实不可相信。倒是汝宁王家丁致死致伤本王家丁数人,难道不应该向本王致歉么?”

    当众认错?

    那是不可能的!

    仪封王也不打算那么做。

    在朱恭枥看来,此事都是汝宁王手下的过错,要说致歉,也应该是汝宁王向自己致歉才对。

    “仪封王!本王真是看错了你这厮!在此地公然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家丁狗仗人势,家主恣意妄为!今日若是不向本王致歉,本王定要讨回一个公道!”

    不听对方的说辞倒还好,听罢之后,朱肃澲就更加生气了,这朱恭枥就是一个堪比市井无赖一般的老匹夫。

    “哈哈哈哈!汝宁王!此番兴兵前来问罪,何患无辞啊!你要战便战,无须赘言!本王与你奉陪到底,就怕你这些手下都是废柴啊!哈哈哈哈!”

    对于汝宁王的行事,仪封王早有准备。今日根本就没让家丁外出,而且暂时也放弃了修建木屋,全都用来挖设壕沟,兴建木墙。

    “仪封王!莫要以为如此障碍便可阻挡本王大军推进!届时,你便是想要给本王认错致歉,本王还要依心情而定了!”

    朱肃澲可是让李在兴将此前购买的一门小佛郎机带来了,有了这么火炮,甚子木墙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而已。

    “汝宁王!你光呈口舌之利!当真是酒囊饭袋乎???”

    “点火开炮!”

    朱恭枥这边也有小炮,威力虽然不大,但对付敌军的家丁是足够了,便低声吩咐身旁的炮手,立刻轰击对方的大军。

    两边几乎同时开炮,只不过汝宁王这边的炮手将炮弹打进了泥土里,而对面仪封王的炮手则把炮弹打得不知踪影了……

    事情与某太子所预料的一样,就是“村长大战”加“菜鸡互啄”!

    “开火!给本王冲上去!”

    汝宁王朱肃澲见到一门炮即便打中了也起不来多大作用,而且对方也有火炮助战,便下令鸟铳手与弓箭手在刀盾兵的掩护下,抵近敌军大营开火。

    四路受各自郡王命令前来助战的援军也跟着过去,他们近距离厮杀不行,但远距离为友军提供火力支援还是可以的。

    “给本王顶住!身后便是大海!后退者斩!攻破敌军,每人赏二十两银子!”

    见到汝宁王发了狠,形势急转直下,仪封王朱恭枥也有些惊骇,立刻命令所部务必死死顶住,一旦崩溃,那就全军都得喂鱼了。

    只不过汝宁王这边的兵力很多,几乎是守军的三倍,即便仪封王朱恭枥下令所部拼死抵抗,也难以阻挡敌军的强势推进。

    “杀啊!”

    就在情况岌岌可危之时,忽然从进攻一方的背后杀来一路人马,那便是与仪封王朱恭枥结盟的五家联军。

    汝宁王大军这边立刻被对方前后夹击,腹背受敌,由于担心敌军从自己背后杀过来,军心开始动瑶了。

    “王爷!敌军有备而来!还请王爷速速下令后撤吧!来日方长啊!切不可将我大军主力在此地折损啊!”

    李在兴并没有恋战,见到形势急转直下,立刻向主人进言,只要保存实力,日后便可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你……唉~!撤!”

    出师未捷,反倒吃了一次大败仗,汝宁王纵然再不甘心,眼睛又不瞎,自然明白己方大军已然难以战而胜之了,只能下令撤退。

    结果便被对方一路追杀,被杀得丢盔卸甲,幸好大营由于和贵带兵负责驻守,击退了来犯之敌。

    回营清点之后,发现己方居然死伤不下五十人之多,气得朱肃澲差点当场昏厥过去。

    千算万算,没想到居然被朱恭枥那个老匹夫给算计了!

    可恶!

    失了黑熊,折了家丁,又吃了一场败仗。

    想到这里,不禁让朱肃澲有一种壮志难酬的感觉。

    不过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定然要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自己家大业大,即便先折一阵,也没有伤及根本。

    你个老匹夫不是找了帮手么?

    好!

    本王也找,要比你这老匹夫找得多得多!

    朱肃澲认为既然自己联合四个郡王还打不过对方,那就再找四个!

    大不了送给其他郡王一些珠宝、瓷器、绸缎甚子的,只要能为自己出了这口恶气便好!

第633章:联姻制衡

    吃了败仗就要去找周王评理,汝宁王朱肃澲自认为乃是无能之举,更会被其他郡王所耻笑。

    此时周王朱恭枵摆明了是要坐山观虎斗,收取渔翁之利,才不会在双方大打出手之后再予以干涉呢。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由于自己这个盟主当得很不称职,这才导致了联军遭遇了一场惨败。

    朱肃澲在大帐里也反思过自己的过失,想来无非是轻视了朱恭枥那个老匹夫也还有点人脉关系。

    自己能找盟友帮衬,那老匹夫也能找,听说还玩得更邪乎。

    自己与四位郡王结盟,而那老匹夫更是与五位郡王结义。

    很显然在这时候,结义的实际作用要高于结盟。

    虽然二者都存在形式上的虚伪,但毫无疑问,个人结义比郡国之间结盟要更为牢靠一些。

    起码看上去是这样,而且人家首次交锋还真的打赢了,这让朱肃澲感觉更加的郁闷了。

    “相符啊!可有办法破那老匹夫的结义之策?”

    于和贵字相符,作为参谋军师,如何打破敌军的战略就是他负责的事情了,朱肃澲是懒得想,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

    “回王爷,结义之策看似牢靠,不过也并非坚不可摧,只不过……”

    首战失利,让于和贵也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好在汝宁王朱肃澲虽然心高气傲,可也不是利令智昏之人,回来乱发了一通脾气,砸了一些瓷器也就冷静下来了。

    “勿要吞吞吐吐!但说无妨!”

    都到这个地步了,为了扳回一局,顺带挽回颜面,朱肃澲什么策略都愿意聆听,不管是良策还是歪招,只要管用就行。

    “回王爷,自古以来,若是自身实力有限,难以击败对手,便须找盟友相助。而盟友愿意前来助战,无非须用三个策略,即结盟、结义、结亲!结盟便是像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国抗秦,结义之范例便是《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而结亲则譬如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当时吐蕃虽然军力强盛,唐朝却通过结亲的方式抵消了这种军事隐忧!结亲无非是外嫁或内娶,全凭王爷圣裁!”

    不得不说,仪封王朱恭枥是老谋深算,棋高一招,结义确实比结盟更为妥当,不过于和贵也有对策,就是想用结亲的办法将汝宁王周边的盟友团结得更为紧密。

    “……嗯!似乎可行!”

    朱肃澲捋着胡子沉吟了半晌,在简单思索之后,便微微点头,结亲倒是个不错的办法,确实比虚情假意的结义更让自己感到可靠一些。

    郡王之间结义与桃园结义迥然不同,在诸多郡国里便不大适用了。唯一能让盟友想自己靠拢过来的办法,就是结亲了。

    想来自己有几个芳龄年华的女儿,尚未许配与婚嫁,儿子即便已然结婚了,也能再娶,实在不行还可以用孙子、孙女顶上,结亲这条路便用得上了。

    而且两边也是门当户对,大不了嫁妆多给一些,其他郡王好歹也能给自己一个面子,不会婉拒这门亲事。

    “报~!启禀王爷!修武王与安吉王朱肃泉来访!”

    “哦?速请!”

    修武王朱恭捆与安吉王朱肃泉没去周王朱恭枵那里,更没恭喜获得一场大胜的仪封王朱恭枥,而是选择这个时候来探望汝宁王朱肃澲。

    对于他们来访,不论是朱肃澲还是于和贵,都想不明白,不过也可以在闲谈的时候试探一番,摸清对方的来由再行决断。

    “不知两位郡王前来,本王有失远迎,失敬失敬,还望两位莫要怪罪!来人,备一桌酒菜,本王要宴请两位郡王!”

    这时候能来看自己的都是客人,朱肃澲当然要笑脸相迎,起码在吃了败仗之后不能得罪其他郡王,犯众怒的事情决计不能干。

    “汝宁王客气了!本王与修武王带了些补品,特来探望,不过看汝宁王起色上佳,想来是用不上了!”

    安吉王朱肃泉虽然嘴上没直说对方吃败仗的事情,可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这样,否则也不需要带补品前来了。

    “是啊!本王见汝宁王身体康健便放心了,北地不比中原,气温低了甚多,千万要保重身体!”

    修武王朱恭捆也找了一个很合时宜的理由,绝口不提两大阵营之间的冲突。

    “呵呵!两位好意出于好意,本王自然甚感安慰。不过若是两位是受仪封王之托,逼迫本王求饶,那就莫要提及了!”

    在输光手里的筹码之前,朱肃澲是绝对不打算向那个老匹夫低头认输的,只要自己奋起直追,反败为胜便可水到渠成。

    “汝宁王误会了!我二人虽与仪封王无怨无仇,可也不是受仪封王之托的说客。实不相瞒,仪封王联合原武王、鄢陵王、河阴王、义阳王、临汝王,实力颇大。而我二人刚好与鄢陵王与原武王有罅隙,原因与汝宁王相类似!”

    修武王朱恭捆是因为自己与原武王的矛盾,这才去找了安吉王朱肃泉。

    后者则是与鄢陵王无法调和,而原武王和鄢陵王都与仪封王联手,他俩也就只能来找汝宁王了。

    “修武王所言非虚!当日争抢罗刹人之战果,并非汝宁王一系人马受损,事后我等虽想找补回来,可忌惮原武王与鄢陵王一伙势大,便只能暂时选择隐忍,这才前来与汝宁王商议!”

    因为争夺战过,安吉王朱肃泉的手下被鄢陵王的家丁打伤了七人之多,其中的一个重伤不治,今天刚死,这让朱肃泉非常恼火。

    在船队再次靠岸,补充人手之前,这些家丁死一个就少一个,而且受伤无法干活的话,那就是实实在在的累赘了。

    朱肃泉可以养着这些受伤的家丁,但这个气一直憋在心里是非常的难受的,他也就与汝宁王感同身受了。

    可事主已经与仪封王等五位郡王联手,光凭自己与修武王的实力,根本就打不过对方,这才想出了仪封王联军的敌人——汝宁王。

    “两位可知本王去找仪封王理论,那厮非但不承认手下恶行,反而倒打一耙,要让本王向其致歉,真是气煞本王了,想来那原武王、鄢陵王与仪封王成了一丘之貉,也绝非等闲之辈吧?”

    朱肃澲简单一想,就明白过来了,这是对面两位受了欺负,打算找自己联手了,貌似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大家都是受害的一方,起码要比此前与其他四位郡王貌合神离的结盟要实际一些。

    “正是如此!原武王与鄢陵王放纵手下,其恶行决计不低于仪封王!”

    朱肃泉可算是找到了知音,自从出事之后,鄢陵王大营便戒备起来,貌似是做贼心虚,生怕自己打击报复。

    吃亏之后,朱肃泉有心如此,可听说鄢陵王那厮与仪封王等郡王联手了,便只能投鼠忌器了。

    不过忍气吞声也是有时限的,听说汝宁王等人与其有过节之后,朱肃泉的心思便活泛起来了,与修武王朱恭捆一说,后者也有类似的打算,便结伴前来试探。

    “本王此前与其他四位郡王结盟,不过四国合计出兵不过八十,可谓是杯水车薪,这才导致前番败北!”

    朱肃澲也要提前知晓这两位的诚意,不能光靠一张嘴,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还派二三十人来敷衍自己。

    “汝宁王大可放心,我们此番是真心联手,只要涉及出兵,我两家可同出五十人!”

    修武王朱恭捆知道朱肃澲的实力,这才找上门来,换成一个没实力的同宗,纵使有这个打算也是白费口舌。

    “是极!是极!若无真心实意,又何故称之为结盟?”

    安吉王朱肃泉也认可了这个人数,兵力太少还打个甚子的仗,莫不如直接龟缩在大营里算了。

    “非本王不信任两位,只是前番之事实在令本王寒心不已。倘若两位真有诚意,可否同意结亲?”

    被那四个玩一次也就罢了,朱肃澲也认倒霉了。

    这次可是要做好准备,不能再被盟友玩了。

    看在亲戚关系的份上,怎么也得卖卖力气才行。

    “哦?”

    “……”

    修武王朱恭捆与安吉王朱肃泉闻言不禁对视了一眼,之前他们并没有想到汝宁王会出此计策,此时此刻脑子里还在盘算此举可行与否。

    联姻便意味着亲上加亲,双方的关系将变得更为紧密,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三家联姻能否敌得过仪封王联军,两位郡王都是没有把握的。

    “两位无需如此,稍后本王邀请之前与本王结盟的遂平王、内乡王、颍川王、海阳王这四位郡王前来,当众提及此策,便可知晓谁是真心实意,谁是虚情假意了!”

    都说真金不怕火炼,这联姻的办法便是烈火,到时候谁是废铁,一烧便知晓了。

    不真心实意结盟的郡王,对付敌军一点用都没有,倒是己方打赢,会跳出来争抢战果。

    那还要这种盟友何用?

    不如早日踢出去算了!

    “如此也好!”

    修武王朱恭捆也暂时附和了一句,他也要看看其他郡王对于联姻的态度,再决定是否加深与汝宁王的合作。

    汝宁王是众多郡王之中实力超群之人,即便是新败,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否则他与安吉王也不会前来打探情况了。

    尽管首次抵达的人手较少,不过汝宁王在大明本土还有不少等待登船的下属,都运来的话,眼前这点损失对汝宁王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郑氏船队运输的原则是先紧着周王与崇王这两位藩王的人马来,然后才是诸多郡王,平均下来,每家也就得到数百个登船名额而已。

    今年虽然抵达北地的时间较晚,不过计划里应该还能运一次,届时谁的人马更多,便可水落石出了,但要再等近两个月才能有结果。

    修武王与安吉王膝下倒是不缺未许配的适龄子女,联姻毫无对象上的困难,顾虑所在便是其他郡王是否也同意用这个办法夯实这个集团内部的多边关系了。

    没过多久,四位郡王便先后前来,等众人到齐,汝宁王朱肃澲便将之前的联姻提议又重新说了一番。

    新来的四位郡王倒是对联姻之策没有多少异议与抵触情绪,因为这时候拒绝此策便等于得罪了汝宁王,更是放弃了与众人联手的可能。

    出门之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去寻求周王的庇护,要么直接投奔仪封王联军的阵营,想要观望的结果只能是两边挨打。

    于是经过七位郡王仔细商量,一致同意了这个亲上加亲的办法,算上新到北地,有了实实在在的封地,这边算是双喜临门了。

    每家出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两家郡王的儿子,这样便可结成较为牢靠的姻亲联盟了,比之前的口头协议要稳固得多。

    在第二批人员抵达北地之前,要想不受仪封王联军的欺负,就只能采取如此手段,起码不会连大营都保不住了。

    即便要全力防范敌军的轨迹,观察对方的动向,无力派人外出打渔捕猎,七家也可以筹钱从周王等人手里购买鱼肉。

    以在场郡王的财力,仅仅熬过一个冬天是较为容易的事情,待明年开春之后,周国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仪封王等歹人即便可以得意一时,不论如何也得意不了一世,更不可能在周国称王称霸,真要如此,周王也不会允许。

    对于周王的心思,众人也很清楚,不过周王又没有仗势欺人,恃强凌弱,眼下大帐里所锁定的敌人只有一方。

    最大的问题在于七家的大营并不全挨着,只有内乡王与颍川王两家是比邻而居的,其他都是被另外的郡国给隔开的。

    有的更是挨着敌军其中的一家,情况并不乐观。

    形势要是犬牙交错倒还好办,当下是一字排开。

    最远的海阳王大营距离汝宁王这里有十二里之遥。

    单看距离到不远,可众人手里绝大部分都是步卒。

    一旦其中一家有事,援军跑路可是得一会儿才能到。

    “莫不如围魏救赵?”

    于和贵想到了一个折中办法,只要有一家大营遇袭,其他相距事发地较远的盟军便可攻击距离自己最近的敌军大营。

    “此策甚好!”

    你打我的盟友,我够不着,我就打你的大营!

    这是目前最好、最简单,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海阳王打算去跟周王请示一番,将自己的大营搬到汝宁王这边来。

    大不了不要之前定好的国土了,这时候自保都成问题,还惦记甚子国土啊?

    等打败了仪封王一伙,令其吐出一些位置较好的土地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嘛。

第634章:崇王就藩

    为了能够享受抱团取暖的待遇,海阳王也是豁出去了,郡国国土都是以后的事情,若是连吃败仗,最后剩不下几个百姓,那还要上万顷土地有个甚子用?

    其他郡王也觉得海阳王这个提议不错,现在自己的大营里的木屋与栅栏都尚未建成,搬运起来也无需太过繁冗,到了一个较为安全的位置还能迅速搭建起来。

    换作几天之后再实如此之举,那就有些费时费力了,还得权衡一番之后才能定下来。于是众人便一起去求见周王,希望能够允许他们迁移自己封地的位置。

    “诸位心意,本王已知。之前本王如此安排,也是出于公平考虑。如今几位郡王希望重新请本王安排位置,并自愿放弃已然得到的封地。出于同宗且同国的考虑,本王表示理解。不过两国在一处封地,只能各得其半。三国同理,不能因郡国众多而扩张沿岸土地范围,只得向西部内陆延展,除非可以迁移至北方尚未设有郡王封地之处。”

    周王朱恭枵自然猜出这是汝宁王一伙遭遇惨败之后,想出来的对策。

    即便自己不同意他们移动封地,那些郡王也会相处其他办法。

    莫不如顺水推舟,先设下规定,再送对方一个人情。

    眼下汝宁王一伙与仪封王一伙已势如水火,后者刚刚赢得一阵,不能让其太过得利。

    维持两大郡王团伙之间的均势,才能让自己在这场争斗中始终占得上风优势。

    朱恭枵不希望看到一方迅速获胜,更不希望看到出现一个威胁到自己地位的郡王集团。

    两伙人斗得越久越好,最后斗得两败俱伤,失去折腾下去的资本,这样周国才能长治久安。

    “多谢王爷宽宥!”

    七位郡王闻言大喜,纷纷起身向周王拱手施礼,表示感谢,能得到周王的支持,那便大事可成了。

    “至于诸位之间联姻之事,只要事先互通有无,商议妥当便好。婚后男方不得打骂疟待,当须相濡以沫。女方不得撒泼耍赖,当须相夫教子。本王赐予每对新婚夫妻一百两银子,寓意百年好合,不周之处,还望诸位莫要见怪!”

    朱恭枵之前还奇怪这么多郡王怎么一并前来,原来是想出了对抗仪封王集团的新招术。

    联姻倒是的确可以将诸多郡国的关系联系地更为紧密,比之前形同虚设的联盟要好不少。

    不过鉴于已经允许这些郡王挪窝了,那在贺礼上就可以给自己省下不少的银子了。

    每家出两人,总计便是十二对,朱恭枵要拿出一千二百两银子出来。

    幸好没说给每对新人赏赐一千两,否则开了这个先例,往后其他郡王子嗣婚配,上百对新人的贺礼总额那就高得不可想象了……

    虽然太子罚没了自己的大部分家当,不过好歹还是反馈了一点,没让朱恭枵空手来封地就藩,而且靠近极北之地的那座金矿尚未开采。

    对朱恭枵来说,一百两银子也是钱,赏给郡王也得不到立刻的回馈,无非是碍于面子才给的贺礼而已。

    往后自己的儿孙结婚,兴许还能见到回头钱,但也是明年开春的事情了,今年朱恭枵是不打算马上收回撒出去的份子钱了。

    “多谢王爷赏赐!”

    能得到二百两银子的喜钱,郡王们还得假装感谢一番,数额是不大,但要看是谁给的,换作是太子殿下,哪怕只有五十两,众人也得叩谢圣恩才行。

    只要同意移动封地,就算是送周王大把送礼,这些郡王们也愿意。眼下自己没出血,还得了二百两银子,里外里那就是大赚了。

    “王爷,小王有个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

    “在下斗胆,想在王爷的大营里举行婚礼一事,如此也无需劳动王爷金躯移步了!”

    汝宁王朱肃澲可是不希望仪封王朱恭枥那个老匹夫坏了自己的事情,这才想出了这个法子。

    “原来如此……嗯!也好!本王也想沾沾喜气,刚到北地不久,须讨个好彩头!对了,可曾选了良辰吉日?”

    朱恭枵捋着花白的胡须想了想便答应下来,他也不想连去好几个郡王的大营,一通折腾下来,新人没甚子事情,自己倒是被累个好歹。

    “回王爷,还不曾选吉日,臣斗胆请王爷开金口择日举办婚礼!”

    既然周王都同意在他这里举办婚礼了,那选日子的事情也一并送给他来做好了,朱肃澲是不会主动给这座大山添麻烦的。

    甚子时候方便就甚子时候办,总之不能推到降雪的时候便好,一切从简,只要走个过场就行了,关键就是结亲事毕,七家联姻就算是成了。

    “好!且容本王择吉日,再行遣人通知诸位!”

    虽然北地的冬天来得很早,不过再等上个十天左右,待周全城初具规模,届时举办婚礼也不迟,无需太过匆忙。

    当下从藩王到百姓,都住在帐篷里,藩王好歹还能每家一顶帐篷,百姓则完全是分男女在群居度日。

    即便是郡王的子嗣,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新人无非是可以享受先行得到一座小木屋的待遇而已,这便等同于大明本土的豪宅了。

    新封地的情况便是如此的寒酸,谁不愿意任劳任怨,大可以跳海,即便淹不死,也能清醒一下头脑,省得再次犯混。

    属于朱恭枵的豪宅,也就是一座居住面积约为二百平米的小木屋,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

    小木屋有九个房间,分别是四个卧室,一个客厅,一个饭厅,两个厕所,一个厨房。

    木匠们正根据某太子提供的设计图纸,有条不紊地进行建设,工期预计二十天。

    不同于普通木屋,周王的木屋的卧室里都铺设了火炕,在冬日也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厕所里有浴缸和坐便器,客厅有沙发和麻将桌,除了面积不大,陈设甚至要比本土还好。

    面积更大的木屋的设计图也有,但朱恭枵担心天气将会迅速变冷,来不及建好。

    这种两百平米的木屋对自己来说已经够用了,再大的木屋等明春再行建设亦不迟。

    本土有流寇与东虏威胁,北地有罗刹人和天气,后者才是众人所面临的最大敌人。

    下雪之后,气温将会迅速降低,到了冰点,大地都将开始封冻。

    那时候木屋还没建好的话,不论何等身份之人,都要挨冻了。

    有鉴于此,朱恭枵才选了一套工期较短,面积够用的木屋,让木匠们建造。

    谁觉得这座木屋太小,配不上自己的高贵身份,大可以去住帐篷!

    一旦进入初冬,甚子款式的帐篷,哪怕里面有一堆火炉也不会暖和。

    再小的木屋也好过撒气漏风的大帐篷,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而给王府建造的木料也不是寻常的白桦,而是中原罕见的冷杉。

    朱恭枵见到这种质地结实、树干粗壮的参天大树,便喜爱有佳,将其定为搭建自己木屋的物料。

    只是运输与加工冷杉太过费劲,苦力和木匠的效率几乎达不到预定的工期时间。

    迫不得已,世子朱绍烱只能改为木屋内层墙壁采用冷杉,外层用白桦。

    有双层木板保护,加上外墙涂满泥巴,屋内还有火炕,便可抵挡冬日的刺骨寒风了。

    为了表示孝敬,朱绍烱自己的木屋面积为一百五十平米,刚好比其父的房子小一号。

    不过也就仅仅少了两个卧室而已,其他功能都是如出一辙的,陈设也丝毫不差。

    在北地漫漫冬日无所事事,温度低到外出打猎都不允许,只能窝在木屋里打打麻将了。

    看过了太子所撰写的防寒手册之后,朱绍烱也知道了盖木屋的重要性。

    如今周王大营内外就两件事,在外要多收集鱼肉,在内要尽快盖好木屋。

    有吃的食物,有住的地方,是年冬天就能熬过去了,否则就看不到明年开春了。

    不过来到新封地,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飞禽走兽到处都是,捕来便能下酒了。

    之前上洛王派人送来一张上好的老虎皮与两条硕大的老虎腿,令朱恭枵非常开心。

    在开封的时候,朱恭枵也不是吃不到老虎肉,不过比起中原的老虎,似乎北地的老虎更为美味一些。

    撒上一点细盐、辣椒与孜然,放在火上烤制,当油脂被烫出的时候,便差不多熟了,吃到嘴里真是回味无穷。

    此物可谓是滋补的不二之选,其次才是熊掌与鹿茸。至于老虎身上的宝贝与虎骨,则被朱恭枵泡酒了,等冬日饮用最佳。

    朱恭枵并不缺类似的东西,只不过北地的老虎光看虎皮的外形,便明显比中原的老虎大一号,想必药效也非同一般。

    虎皮先须下人打理,等过些日子便可以穿在身上用来防寒了,此物暖身之效不亚于三四层棉衣。

    若是还能猎取若干老虎,朱恭枵还打算将虎皮铺在自己的那部沙发上,想来也是非常的好看,顺便送给太子当作礼物。

    据太子说,马加丹北部在冬时有白熊出没,白熊是一种比黑熊与棕熊体型更为庞大的熊,而且其皮毛防寒能力最佳,甚至胜过虎皮。

    朱恭枵觉得若是能有机会猎杀一头乃至数头白熊,那便再好不过了,太子对自己如是说,莫非也想求得些许白熊的皮毛。

    在穿过虎皮之后,朱恭枵几乎感觉不到从海面吹来的冷风了,真不知道换成白熊皮,会是何等的感觉。

    转念一想,即便自己这里不便猎取,听说崇王那里乃是白熊经常出没之地,或许猎杀更为容易一些。

    比较起来,崇王那里真是个“好地方”!

    没有流寇,没有东虏,甚至连罗刹人都不愿意过去。

    堪称与世隔绝,只是每年能有两三支船队会运输物资与硫磺。

    马加丹东北部与堪察加半岛都存在不计其数的活火山,更盛产硫磺。

    朱恭枵是不愿意再派人去封地的北部探险了,那等于是让下人们过去送命。

    想来崇王算得上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可以就地取材了。

    “……”

    这便是自己的新封地???

    崇王朱由樻望着内陆上的一座座尖顶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大山,神情不禁有些呆滞。

    世界的尽头?

    划外之地?

    朱由樻顿时感觉自己不是来就藩的,而是被发配到了此地。

    都说琼州偏僻穷困,比较起来,琼州真是个风景秀丽之地。

    听随从说岸上原有百十来个土人,见到船队就被吓跑了。

    据《新唐书——东夷传》记载:流鬼国,去京师一万五千里,三面阻海,有鱼盐之利,地气早寒……

    流鬼国在唐朝时便是向大唐朝贡,太子说今其国不在,则大明有权将堪察加半岛纳入大明版图,成立藩属崇国。

    在上岸之后,经过朱由樻的一番实地考察,怎么看此地都不像是有流鬼国存在过的模样,连一些残垣断壁都没剩下。

    考虑到流鬼国原本是由一群土著野人建立起来的国家,距今已有千年之遥,落得如今这番模样也情有可原。

    自己此番前来,在建国之后,自然负有传播王道,教化众生的责任,今后崇国百姓必定会懂得文明礼数。

    这么想倒是不错,只不过从藩王到百姓,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得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偷懒就得挨冻。

    据太子说,堪察加半岛的气候与大明类似,每年只有一个冬季,只不过冬季是半年之久……

    朱由樻暂时无力更改自己的封地,要不来堪察加,就得去东地,也就是传说中的美洲大陆。

    那里气候虽好,物产也较为丰富,可船队从大明出发,一年最多才能抵达两次而已,远不如在堪察加可以享受四次左右的待遇。

    听太子说东地已经有西夷定居了,朱由樻也害怕自己得不到朝廷的及时支援,而遭西夷攻打后被灭国。

    与其那样,还不如老老实实留在堪察加,冷是冷了些,但除了本地的土著与白熊之外,一个敌人都没有。

    庄稼只能在半岛的最南端试种,能不能有收成还两说,而且明年才能耕种,今年也就是遣人捕鱼、打猎,顺便拣一些硫磺了。

    在卸下崇王的人马与物资之后,船队也就空载了,郑芝莞并未马上下令船队返航,而是要在岸边等候崇王派人给自己送来硫磺。

    这些硫磺是太子爷指定的物件,不论船队运抵天津码头数量几何,朝廷都会一律买入,而且可以让自己选择现银或其他紧俏物资。

    航行了快一个月,郑芝莞怎么可能空手而归?

    反正也不差这两天了,耐心等着就行了。

    由于附近没有敌军的战舰,除了必要的警戒战舰之外,郑芝莞便下令船队的水手们都可以上岸休息了。

    除了不准叨扰崇王的人马之外,不论是打猎还是捕鱼,都可以结伴而行,但在三天之后,务必要归队,否则船队会按时起航。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55/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 作者:牛笔老道所写的《明末黑太子》为转载作品,明末黑太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黑太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黑太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黑太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黑太子介绍: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明末黑太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黑太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