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攻掠天下TXT下载攻掠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攻掠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余观鱼     攻掠天下txt下载     攻掠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35章 灵王投降

    外面秦军无数。

    宫门内的禁军依旧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就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后面终于传来了一道男声:“都让开吧。”

    这声音很平淡,略显苍老。

    禁军齐齐侧目,见是灵王,又纷纷退让两边,躬身垂首。

    灵王今天也是一身便装,出了宫门后,无视周围的秦军,直接向萧远走了过去。

    他的身后还跟着慕容红叶等人,见此情形,秦军刚要有所动作,不过却被萧远抬手制止了。

    双方见面,灵王言简意赅道:“秦王弟,可否借一步说话。”

    “当然。”萧远点头,稍稍侧身伸手:“灵王兄请。”

    两人开始于宫墙外漫步行走。

    出于对君主安全的担忧,身后不远处也跟着两国的高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这很有一种老朋友见面,同行散步的错觉。

    于散步中,灵王率先开口道:“而今,灵国已经战败了,成王败寇,于此,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明日,即可昭告天下,退下帝位,宣布灵国投降。”

    灵国现在,是沦陷了大半疆域的,不过都城后面,仍旧还有不少的郡县,及其官员、政治、士族体系,更重要的是,还有十万边军,如果得到内部支持的话,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他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萧远也没有过多废话,直截了当道:“灵王兄请说条件。”

    灵王亦开门见山:“若灵国归降,秦王弟不可杀俘,尤其是灵国王室宗族,他们的安全理应得到绝对的保障。”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萧远避重就轻道:“若灵王兄愿意换取和平安定,无疑是黎民之福,秦国自然也不会亏待于你,本王亦会承认你灵威王的身份。”

    灵王苦笑了笑:“我已年迈,王爵不王爵的,已经无所谓了,不过还是希望秦王弟能以王诏的形式,授任灵阳以公爵,世袭罔替。”

    这个条件可以过分也可以不过分。

    灵王以最后的边军,政治,士族为条件,以全国投降归顺,相当于解决了后期的所有战争问题,按一般来说,是应该受到一定厚待封赏的。

    事情如果达成,就能避免很多的问题,灵国最高政治体系都归顺了,也就代表灵国彻底在历史长河中消失,那么下面的人,无论士族官员,还是没有收复的其他郡县,都会变的轻而易举。

    它的过分之处在于,张口就要公爵,而且是世袭罔替,罔替,即不更替,不废除,灵阳死后,其长子依旧公爵。

    两人散步没有停。

    见萧远没有说话,灵王道:“如今的形势,秦王弟和我都清楚,灵国确实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但王弟若想天下安定,还需得长久的时间,且无论是对政治,经济,还是民生,乃至兵马钱粮,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而此次会面,一旦达成,这些问题都将不复存在。”

    萧远笑了,笑呵呵的说道:“战争已经打了这么多年,灵王兄认为,本王还在乎多打这一年吗。”

    “你我都是君主,于国而言,孰轻孰重,王弟自知,再者,这也并不是一个很过分的条件不是吗。”灵王道:“而你我也都明白,灵阳这个公爵,不过是给予一些富贵,安度余生罢了。”

    “那灵王兄认为,常真以及东境驻守的十万边军,会因为灵国的投降而放下兵戈,归顺大秦吗。”萧远反问了一句。

    灵王信心满满道:“常真将军到现在,不过是在等寡人的一封书信而已。”

    萧远暗皱眉头。

    他并不确定常真对灵王是否忠心不二,但可以确定的是,灵国一旦全部投降,东境军将失去一切的补给援助,不管是粮草军械,还是政治力量。

    而灵国不投降的话,萧远现在是可以荡平灵王宫,但接下来必然要面对灵境的内忧外患。

    以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空头爵位,来换取和平安定,如果一味诉诸武力,不给灵王求和的局面,事情会变乱,这对一个君主来说,是值得考虑的。

    稍稍沉默后,他说道:“侯爵吧。”

    简单的三个字,也让灵王考虑了不少时间,片刻后,点头同意了:“好,就依王弟所言。另外,如何淼、程平等人,希望王弟也能善待,即便不启用他们,也能让他们安享晚年。”

    说着,微微叹息道:“这些人,都是忠臣啊”

    何淼就是灵相,对于这些人,萧远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声音平淡道:“灵王兄放心,对于灵国士族方面,本王会仔细斟酌的。”

    “还有,司礼营.”灵王还在继续开着条件。

    不过萧远却稍稍抬手打断了他,含笑道:“灵王兄,你的条件太多了,司礼营所属,在之后是必须得到应有清算的,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

    在实质意义上,其实秦国已经扫平了列国,这最后的会面,更像是一种政治接洽。

    萧远可以答应灵王一些条件,但涉及到某些问题,是不容置疑的,司礼营这个部门,更是不可能再存在的,亦如一些权力的剪除和势力的清洗,都是没有任何条件可以改变的。

    灵王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提一嘴还是必然的。

    他叹了口气,还下意识回头看了不远处的慕容红叶一眼,可却并没有再继续坚持。

    岔开话题后,他继续与萧远边散步边谈论起了其他问题。

    而这一场会面,也等同于确定了灵国的灭亡。

    等萧远回来,上官文若等人连忙迎上,恭敬问道:“大王,不知事情谈的如何了。”

    几名谋士都有些迫不及待。

    萧远看了他们一眼,“灵王准备宣布投降了,并会诏令其余郡县及官员士族,不过却开出了一个首要条件,让本王授灵阳以侯爵,世袭罔替。”

    闻言,上官文若连忙道:“这完全可以接受啊大王,以一侯爵,换取和平安定,大王当许之。”

    贾攸跟着道:“是的大王,只要解决了东境军,处理好了灵国忧患,这些,过后都不是问题。”

    萧远看了他一眼。

第1336章 扫平列国

    灵王宫。

    此次会面之后,灵王的内心不仅有一种悲凉落寞,还有一种心力交瘁后的如释重负。

    程平跟在他身后,一路都没有说话。

    在即将进入书房的时候,灵王停下了脚步,稍稍回身看向程平道:“爱卿,事已至此,朕没有任何办法了,不过你放心,无论如何,朕都会护你周全的。”

    “陛下。”程平姿态恭敬,正色说道:“臣,早已明志,愿与国同死,绝不求苟活!”

    “爱卿何出此言。”对于这个忠臣,灵王认真说道:“以爱卿之才能,无论到哪里,都能大放异彩,更是东部士族之砥柱。”

    “陛下.”程平眼眶红润,还想说什么。

    “好了。”灵王稍稍抬手打断。

    对话至此,慕容红叶终于忍不住了,慌忙上前,恭敬说道:“陛下,臣,臣。”

    知道他的意思,灵王瞥了他一眼,说道:“慕容红叶,你放心,于司礼营,朕已经和秦王谈过条件了,你们都不会有事的。”

    “啊?”慕容红叶面上一喜,当即跪伏于地,叩首说道:“多谢陛下隆恩!”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朕一个人静静。”灵王摆了摆手。

    对程平,他是真正推心置腹的,也想让这个忠臣活下去,至少,对灵阳以后的侯爵之位会有一定帮助。

    而直到此时,他都没有告诉慕容红叶真相,可见这两个人在灵王心中的分量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慕容红叶窃喜于自己到最后能够保命,程平则是早在亡国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灵州府。

    这里是萧远临时下榻之处,眼下,除了一些需要驻防以外,部分高级将领和文官谋士已经齐聚,正在展开议事。

    现场仍是文武分左右而站,王肃率先说道:“我军进入灵州后,虽军纪严明,但百姓仍有恐慌之举,微臣请示,是否马上颁布安民告示。”

    苏毅拱手道:“现在的灵州百姓,家家户户皆闭门不出,这于我军目前的驻防来说,其实更加方便,臣以为,不如等灵州彻底平定后,再抚慰黎民不迟。”

    “依苏毅之言。”萧远说了一句,又问道:“灵国一些大臣的府邸,现在情况如何。”

    “都已经相对软禁了。”苏毅回到。

    萧远考虑了一下:“许他们出行。”

    “是!”苏毅领命。

    接着,江仪站了出来:“大王,现在唐越将军仍在桃山一带,是否可以让他领兵向东境调动,给于常真一定的军事压力。”

    萧远想了想,道:“不必,这次会面,不仅是平息士族问题,更是为解决东境驻军问题,给灵王一点时间吧。”

    萧远又看向了林初:“灵国司礼营的事怎么样了。”

    “回大王,其官署已被我军占领,其内大部分人员业已被控制。”林初道。

    “都处理掉。”萧远言简意赅。

    “诺!”

    说完这些,萧远站在正上方扫了眼众人,正色说道:“秦灵之战虽已进入尾声,但众将仍不可懈怠!另外,传令全军,任何部队不得扰民!有烧杀奸淫者,立斩!”

    “谨遵王令——”众人异口同声,齐齐施礼。

    三日后。

    灵王设祭台,沐浴更衣,行退位。

    王宫内,临行前,其长子灵阳跪在身前,悲声说道:“父皇三思!父皇三思啊!若退下帝位,灵国将不复存在,祖宗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啊——”

    这段话让灵王深深闭了闭眼,表情痛苦。

    长叹后说道:“阳儿啊,你以为,为父愿意这样吗,可如今的局面,已经无力回天了,也只能.只能做最后的保全了。”

    “父皇!”灵阳痛哭流涕,却是斩钉截铁:“儿臣愿与国同在!宁死不降!”

    “阳儿!”灵王瞪目,可内心却是有些欣慰的,顿了顿后,语重心长道:“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记着,好好活下去。”

    作为君主,灵王当然比灵阳更清楚目前的局势,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就算不投降,也根本改变不了结局,不若为长子求一条生路。

    交代完一些事后,他迈步朝外走去,灵阳则是跪在殿中,仍旧在身后大喊道:“父皇!不可退位啊——”

    灵王没有再理会,再次闭了闭眼,脚下不停,离开了此地。

    上午。

    灵王宫的大广场上,灵国百官齐聚。

    人们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或者说是一种沉默。

    不多时,灵王迈步走上了台阶。

    侍从弯腰,端着托盘,双手高举,托盘上,是退位诏书。

    灵王拿起,下意识扫了眼下面的众臣。

    底下百官身穿灵国官服,以灵相、程平为首的一些人忍不住闭眼,悲痛难当。其他一些大臣则是低着脑袋,根本不敢与灵王对视。

    收回目光后,灵王展开了诏书,先是不紧不慢的看了一遍,接着亲自宣读了起来。

    这封诏书的内容,先是诉说了前因商氏奢靡,帝国崩坏,为诸臣进劝,不得已而僭越帝位。

    然后说了自己称帝之罪,这些也都是必然的。

    最后再说兵戈不止,民生沸腾,为体海内望治之心,南北统一之宜,特以此诏,昭告天下,谢罪退位。

    灵王宣读诏书的语气没有任何的感情,语调亦无任何的波动。

    当他念到一半的时候,老灵相和程平等人早已泣不成声,皆在呜咽悲哭,以衣袖拭泪。

    其他人也都是紧紧弯腰垂首。

    诏书念完,灵王再次面无表情的扫视了下方一眼。

    稍顿后,他将诏书放回侍从端着的托盘,踉跄走下了台阶,一言不发,从众臣中间的通道走过

    接下来,便是受降一事。

    灵王带领百官,于王宫正门,献印归降。

    这不仅是东灵最高统治者,后面的百官,更是代表了政治和士族体系。

    从这一刻开始,割据东南,百年强盛的东部霸主灵国宣告灭亡。

    列国争霸,纷争不止的中原大地,终于迎来了和平和大一统的曙光。

    在这一刻,秦王萧远,于实质意义上,已经彻底扫平了列国。

第1337章 东境驻军

    秦王宫。

    “娘娘,大喜,大喜啊——”

    姚廷玉匆匆跑来,呼喊之中,难掩兴奋之色。

    老头子年岁已经很大了,待到近前,早已气喘吁吁。

    这可是以前的宣相,还从没见过他这样,陆云烟不由放下茶杯看了他一眼,稍稍蹙眉道:“姚大人何事如此慌张。”

    “啊,老臣心中实在高兴,因此忘乎所以,失了礼仪,娘娘恕罪。”姚廷玉歇了口气,说着便要施礼。

    陆云烟止住了他,言简意赅道:“说事吧。”

    “是。”姚廷玉态度恭敬,脸上的喜悦也根本不减,语气激动道:“禀娘娘,刚刚收到前线的消息,大王率领王师,已.已攻克灵州!灵王灵王被迫退位,宣布,宣布全国投降.”

    他内心激动,以至于脸色红润,说话之时都在结巴,语调颤抖。

    “什么!?”而听闻此言,陆云烟也顿时站起了身,美目瞪的大大的。

    “娘娘,大王率领我秦军将士,已扫平列国,四海归一啊!”姚廷玉继续激动的说道。

    “消息,消息准确吗。”陆云烟也抑制不住激动之情了,忍不住伸手追问。

    “哎呀娘娘,如此大事,老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胡言啊。”姚廷玉兴奋不减道:“而今,灵王退位诏书已经颁布,灵国全面投降,大王正屯兵灵州,欲扫清东胡之最后割据势力。”

    “好,好,天下终于要安定了.”

    陆云烟脑海中闪过了萧远的影子,自己心爱的男人,自己领着孩子,还在等他归来。

    与此同时,东境。

    灵将常真驻军之地。

    此时,灵都沦陷,及灵国全面投降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连带着,还有灵王的亲笔书信。

    军帐中,驻军将领齐聚,正分列两边而站。

    常真位于正上方的帅案后,正在看着灵王的书信。

    这封信并不是很长,可他却看了很久,也沉默了很久。

    片刻后,副将忍不住了,试探性喊道:“将军.”

    常真回过神来,收起书信递向了副将:“你们自己看吧。”

    “这。”副将没敢轻易去接。

    “看吧。”直到常真又重复了一遍,他才恭敬接过,站在下方将书信展开。

    见状,周围将领都自然而然的围了上来,现在的局势,大家都很清楚,也急切需要知道己方下一步的打算。

    书信的内容,明确告诉了常真灵王已经宣布退位,百官已经投降,灵国全境沦陷,让他尽快回国。

    这就是让东境驻军缴械的意思。

    众将看完,不由纷纷对视了一眼,可接下来,却又都沉默了。

    常真道:“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了,现在说说你们各自的想法吧。”

    “这”副将稍作犹豫,率先抱拳道:“一切听凭将军吩咐,末将愿誓死追随!”

    另有人道:“灵州沦陷,百官请降,陛下宣布退位,这,这已经表明我国没有任何作战余地了。”

    “那你是什么意思,马上放下武器投降吗!”有偏将不满道:“要知道,我部还有十万大军,个个都是远征多年的健儿!即便国内沦陷,也依然可以割据东境,与秦国分庭抗礼,周旋到底!”

    “我只是在分析局势,你急什么。到底如何抉择,还得将军来决定。”先前那人道。

    “哼。”偏将冷哼了一声,接着面向常真,用力一抱拳:“将军!以末将之见,与秦军不曾有一战而回国投降,实非上策。如今,国内虽全境沦陷,但我等尚有十万部众,且驻守东镜多年,不是谁想打,就能打过来的!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末将愿死战到底!”

    这是一个勇夫,只阐述了己方有十万人的观点,亦把战争想的太过简单。

    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也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

    有十万人,并不代表着你就能割据地方。

    而如今的灵国,已经没有政治支撑了。

    常真作为驻军统帅,他对问题的考虑程度当然要比偏将更广更深,先是稍稍抬手向下压了压,止住了偏将的匹夫之言,接着道:“割据东境,不是不行,而是要有几样必备的条件,否则,就是天方夜谭。”

    “第一,将士们的战心如何,士气如何,或者说,他们因何而战。”

    “在这个问题上,十万儿郎驻守东境,是为大灵守边,可如今,陛下已经退位,百官已经归降,而将士们的家人,又全部都在国内,你让他们如何去战。”

    “这”偏将不知该如何回答。

    常真继续道:“第二,要想有战争的资本,就必须有政治力量,得到士族门阀的支持。并不是说,我们的十万大军没有战斗力,而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支光溜溜的军队了,一支没有任何支持的军队,是打不了任何战争的。”

    “第三,粮草军械,乃至物资,我们眼下得不到国内任何的支持,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补给和兵力的补充。”

    “十万大军,目前粮草囤积还够半年之用,可半年之后呢,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没有国内的军资补给,军饷更是早已断绝,更重要的是,士兵不会有战心,他们的家人,都在国内,或者说,都在秦军控制的境内,诸位认为,有作战之可能吗。”

    道理很简单,东境驻军,已经是一支孤军了。

    常真的话说完,那名偏将没了声音,其他诸将也都开始与左右小声议论了起来。

    常真也不去制止,片刻后,站起了身,长叹了口气,说道:“事已至此,算了吧,再者,陛下已有亲笔书信传来,如果我们非要打这一仗,也只是让将士们白白牺牲而已,没有任何的意义。”

    众将沉默了一下。

    接着,副将率先道:“听凭将军决断。”

    他话音一落,其他人也都纷纷抱拳,异口同声:“听凭将军决断——”

    包括先前那名言说割据的偏将,也不再说了,因为局势太过明朗了。

    东境驻军的投降,灵王是起到绝对性作用的。

    常真点点头,扫视了一周,接着拿起毛笔沾了沾墨汁,开始提笔写了下去。

第1338章 传檄而定

    一匹快马疾驰在桃山官道上。

    “驾——”

    马上的人一身灵军信使打扮,左手握缰绳,右手还在不断挥舞马鞭。

    马蹄声回荡两侧山林。

    冷然间,一支利箭划破长空,嗖的一声钉在了前方的土地上。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顿时使得马儿受惊,马上的信使也慌忙一拉缰绳。

    战马嘶鸣声中,没等他稳住身形,两侧林中已是冲出了数名秦军,迅速上前,动作娴熟的将其拽下战马,按伏于地。

    这一连串的动作实在太过干净利落,哪里由得信使半点反抗,他被按在地上,捆缚双手的同时,亦挣扎大喊着:“放开我!你们好大的胆子!知道这是给谁送的信吗!”

    这里正是桃山战线附近,唐越屯兵于此,之前是为扼断东境灵军与灵州的联系,各个要道可谓关卡重重,要塞连接。

    有灵军信使出现在这里,自然会被秦军拦截。

    很快,信使就被带到了军帐中。

    “放开我!放开我!”他还在挣扎大叫。

    唐越位于正上方的几案后正在看着竹简,闻声不由稍稍皱眉望去。

    “禀将军。”一名士兵开始抱拳道:“在桃山道,拦截灵军信使,并有密信截获。”

    说着亦呈上了从信使身上搜出的东西。

    那是一种可以背在身上的小竹筒,便于携带,多用于灵军书信传递。

    唐越放下竹简接过,打开竹筒,取出了里面的东西。

    那是两封书信,皆为密封状态,其中一封为:敬呈君上。另一封为:秦王殿下亲启。

    显然,这是常真写给灵王和萧远的。

    这时候,那名信使也开始大叫道:“尔等好大的胆子!此书信,关乎军国大事!是常真将军亲笔写给秦王殿下的!”

    “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唐越狐疑的挑了挑眉。

    “哼!”信使冷笑:“那将军有胆子就打开看看!”

    看着密封上的:秦王殿下亲启,唐越惊疑不定,这是写给萧远的,他哪敢私自打开。

    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军中文官适时凑了过来,附耳低声道:“目下,灵王已经宣布退下帝位,正在与大王议定投降之事,此信,多半是真的,不过为防万一,将军可将此人打发回去,另着我们自己人,将书信送呈大王。”

    这是个好办法,唐越闻言,面露喜色,放下书信的同时,亦朝士兵示意道:“给他松绑,让他哪来的回哪去。”

    “诺!”士卒领命,开始将信使带出军帐。

    可后者哪能愿意,急声大叫着:“这是给秦王殿下的!送呈秦王殿下的——”

    不过已经没有人理他了,这名灵军也很快就被赶出了大营。

    等这段小插曲结束后,唐越当即又叫来了一名军机营的头目,向其吩咐道:“马上传于大王,注明:为我军于桃山道截获灵军信使所得。”

    “是!”后者接过书信,领命而去。

    而这事说来也巧,没过多久,就又有一名军机营人员入内,抱拳施礼道:“禀将军,大王手令。”

    “哦?快拿于我看。”

    等接过书信,唐越展开一看,不由愣了愣。

    见状,文官忍不住好奇:“怎么了将军,可是大王有什么命令。”

    “大王说,见到灵军信使,不必拦截。”唐越苦笑了笑:“看来,方才那信使所言是真的。”

    文官笑了笑:“这样也好,由军机营送信,更快也更安全。”

    “恩。”唐越点了点头,不再就此事多言,而是话锋一转道:“现在,灵王已经投降了,灵都之后的各级郡县,相信很快就能被大王收复,就剩这东境十万灵军了。”

    文官道:“常真此信,多半也与此事有关,我中原大地战乱了这么多年,而今,在大王的文治武功下,终于要完成一统了,此,可谓天下百姓祈盼已久啊”

    军机营的情报传递是利用猎鹰,书信很快就被送到了灵州,后由灵州军机人员呈给了萧远。

    拿到这两封书信,萧远看到:敬呈君上,便着人将这封书信转交给灵王,这才拆开自己那封,展开细看了下去。

    常真在信中的言辞,算不上特别诚恳,但还是颇为尊敬的。主要询问了归降一事,及东境驻军问题。

    萧远能读出他的无奈之感,看完之后,亦将书信递给了上官文若。

    后者恭敬接过,边看边说道:“此信,字里行间,多有提及灵王,倒颇合常真性格啊。”

    “是啊。”萧远道:“本王也从信中,看到了常真不可用于东境啊。”

    “那,大王的意思是”上官文若收起了书信。

    萧远道:“常真乃灵国国戚,又是统帅十万驻军的主将,身份地位不低,今愿率部归降,军师以为,本王应授其何等官职。”

    上官文若认真想了想,回到:“大王可保留常真的爵位,但不可以实权将领任之,当转以文官,如太常宗正之类。”

    “恩”萧远考虑之后,点头同意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先是以诏书的形式,授任了灵阳侯爵之位,然后对灵州后面的各级郡县纷纷发出了王令。

    后之郡县,传檄而定。

    这就是灵王投降带来的影响力,时代之下,正统至关重要,如果灵王战死不降的话,那后面的郡县、士族,多半会以财力、粮草,秘密支持常真,甚至逃往东境。

    在解决灵州问题的同时,萧远亦给常真复了一信,随后,命令唐越率军前往东境大营,与常真接洽归降事宜。

    数日后,桃山。

    接到萧远的王令,唐越大喜过望,说道:“常真已经决定归降了,大王令我率军前往,接防东境大营,收缴灵军军械。”

    “好啊,好啊,这最后一战,确实不该打啊,大王的决定英明,避免了多少将士无谓的伤亡啊。”军中文官亦满脸激动之色。

    唐越又道:“不过,以先生之见,常真会不会有什么诈。”

    文官道:“将军多虑了,灵王已降,灵境传檄而定,常真已孤立无援,他若不降,必引来大军讨伐,且无回旋之余地。”

第1339章 解决

    东境,常真驻军之地。

    当年灵军扫灭诸夷,奠定版图后,灵王将此地设郡,取名通平,以十万重兵镇守东疆,扼战略要地。

    唐越已经抵达通平好几日了,这几天里,双方也就和平解决东境问题会谈了几次。

    眼下正是上午时分,大厅中,两边列有数张几案,双方对列而坐。

    常真那边,以其为主,外加好几名灵军将领。

    唐越这边也差不多,旁边坐着文官高欣,相当于主将身边的参谋。

    高欣这个人,也是很早就跟随萧远的谋士之一,与田授、吕范他们差不多,只是一直没有很出色的表现,不过其人的才智还是不错的,属于那种中规中矩,基本不会出错的文官。

    两边就东疆一事在前几天里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基本问题大都解决,时下也是最后的敲定了。

    几案上都有茶杯,双方喝过一口茶后,高欣率先开口道:“鉴于东疆部族众多,局面复杂,我王考虑到疆域稳定问题,认为驻军是必不可少的,曾多次来信,言说常将军的功劳不可抹煞啊。”

    他的态度很好,语气尊重,常真闻言,亦礼貌的回到:“哪里,职责所在而已,何敢言说功劳。”

    “将军过谦,若无诸位与十万儿郎镇守东境,岂有民族之和平。”

    高欣说着,又话锋一转:“只是将士们常年戍边,想必多有思乡之情啊,不知近来可有旬假省亲。”

    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如果让唐越来说,肯定是愿意继续从军的就收编,不愿意的就地解散回乡,可这文官说话就是不一样,委婉一些,也留了一些余地。

    灵军众将闻言,下意识与左右对视了一眼,都没轻易说话。

    东境这十万驻军,不仅是戍边部队,以前更打过不少大仗,战力不容小觑,无论是收编还是解散,都不可能再留在这里。

    现场略微沉默,唐越喝了口茶,看向高欣微微点了点头,后者得到示意,继续说道:“常将军不必忧虑,基于东疆复杂,我们这边也会马上接防驻军,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

    现在已经到了这一步,灵王已经退位,宣布全国投降,剩下的所有郡县也都传檄而定,不管常真愿不愿意放下兵权,他都只能接受。

    沉默了一下后,他只好说道:“当然,既已请降,我等自然听从秦王殿下的调令,岂敢忤逆。”

    “将军深明大义,实乃民族之福啊。”高欣道:“我王早有明令,常真将军乃和平统一之功臣,即保留所有爵位和俸禄,另授列位相应官职,还希望诸位将军能尽早回都啊。”

    “好,我等会尽快起行的。”常真道。

    见事情谈妥,高欣不由面露喜色,忍不住端起了茶杯:“以茶代酒,敬诸位,敬和平。”

    东境驻军问题,其实并不难处理,完全取决于常真的态度。

    如今的他早已决定归顺了,在此之前,亦多次与部众商议,是很清楚这十万边军的兵权问题的。

    现在萧远保留了他的爵位,给了其部将一些官职,其实这比他们预想中的要更好。

    因而,这场会谈进行的非常顺利,常真也并没有以手上十万驻军作为筹码,要挟要求官职官位,他很清楚,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自己死的很惨。

    在这场会谈之后,第二天,十万东境驻军正式宣布投降。于此,灵国全境被彻底收复。

    而在处理灵军问题上,萧远也早就做过明确指示,愿意留下来的被收编为秦国正规军,不愿意的领其军饷自行回乡。

    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下,军营里虽然乱哄哄了几天,可却并没有生出什么乱子,因为投降的事情并不是秘密,大家早就都做好心理准备了的。

    最后,解散回乡了一部分人,留下来了一部分人,加上唐越本身的几万兵马,差不多又成了十万左右。

    当然,这十万融合之后的驻军只是暂时的。

    东境问题得到了处理,半个多月后,常真与几名灵将也回到了灵州。

    而在这段时间里,萧远在对后之郡县传檄而定后,并没有去动那些郡守的官职,而是稳定了现有的政治局面,在灵国大臣的问题上,免除了一批,任用了一批,杀了一批,真正做到了恩威并用。

    同时,诏令各郡郡兵解除武装力量。

    等常真一行回到灵州的时候,这边基本上大局已定了。

    灵王宫。

    灵王虽然退位投降了,但萧远并没有占领王宫,在秦灵之战中,他是尊重这个对手的。

    灵王当初即便战败,也未曾调动东境驻军,更是驳斥了谏言的手下,称外族之祸,不可再蔓延中原。

    此时,常真已经赶到了这里,第一时间面见灵王。

    卧室中,灵王早已病倒在床,他身体本就有疾,近来又频频咳血,已经时日无多了。

    “陛下.”

    常真噗通跪地,嘴角颤抖,眼眶红润。

    病床上,灵王头发些许凌乱,似乎花白了许多,整个人没有一丝精气神。

    可见到常真,他却强打精神欲撑坐起来。

    后者见状,连忙上前搀扶。

    灵王一手搭着他的手臂,有气无力的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到不久。”常真如实回答,见灵王模样,忍不住心生悲痛。

    而听到这话,灵王却神色一变:“你的意思是,你回灵州之后,并没有去面见秦王?”

    “这,是的。”常真道。

    “糊涂!”灵王气的一甩其手臂,却因用力引发一阵咳嗽,“你现在是降将,秦王才是你的君,你回都述职,却不面君,而来见旧主,你让秦王怎么想,又让他怎么想阳儿。”

    “啊?这,陛下,臣,臣只是太过挂念陛下.”常真反应过来,同样脸色剧变。

    “唉!”灵王重重叹了口气,微微闭眼后,缓缓说道:“我已经时日无多了.记着,保护好灵阳,千万不要有叛乱之举,至少,在秦王还活着的时候,万不能生出此心。”

第1340章 第一步

    灵州府,书房。

    林初正在汇报。

    这是秦军军事情报机构的最高长官,掌握着灵国方面的一切动向,包括灵都后面传檄而定的那些郡县。

    可以说,常真回城,他到了哪里,见了哪些人,萧远都一清二楚。

    对于这个东境军统帅,这是必须要采取的手段。

    常真目前的一切行为,是可以疑定不臣之心的,不过萧远对此却并没有明确的表态,而是继续伏案工作,手中毛笔不停,随口说道:“你辛苦一趟,去将于鹏,邱立等人叫来。”

    “诺。”林初施礼而退,并没有多问。

    于鹏,灵国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秩俸二千石,从三品。

    邱立,少中大夫,同样的从三品,主掌议论。

    这两个人都是文官,且身在灵国朝堂中枢,不过早在蔡州决战之后就已经投诚了,私下里与萧远通过数封书信。

    秦灵之战,秦军那边其实是越打越少的,是仅是战备物资的完善,在兵源下,国内更是一直在招募新军训练,本是为前期战场支援的。

    前者入内,自是恭敬施礼。

    萧远虽然还没投降,但还并有没全面施行秦治,是是颜秋是想,而是是能操之过缓,秦策是利民的,那必然就会触碰豪弱的利益,稍没是慎,就会爆发动乱。

    没些事,该怀柔怀柔,该急图急图,该武力镇压的时候,灵国是绝对果断的。

    灵国摆摆手打断了我:“先是缓,安抚为主。是过在灵地各郡的郡守问题下,还是要将我们对调一上,没是听的,以谋反论处,迅速剿灭。”

    “他说的有错,那也正是本王正在考虑的事情。”灵国道:“灵地虽然全面投降,目后来看,表面激烈,实则还没一些是臣之人,正在蛰伏待变。”

    军事管制没着极其重要的先决条件,通常为国家遭受里敌入侵,或需要全力应付战争时;抑或秩序出现极小的动乱。

    “臣以为,步军第八阵校尉姚振,偏将军曹金,皆可胜任。此七人,跟随小王南征北战,忠心耿耿......”

    “不能预见,肯定以当地官兵,从当地招募来的话,这灵地的各个武卫府,极没可能会被各地方豪弱所把控。”

    便将于鹏等人一一授予官职,没些人稍微提拔,没些人安排了些闲散职务,也没一两个根据才能得到了相对的重用。

    灵国从地图下收回目光,摆摆手:“是必少礼,坐吧。”

    灵州城破后,更是以一种喜迎王师的姿态参拜。

    有论那些人忠心与否,对待我们,灵国表面还是做出了应没的态度,一方面,为暂时安抚灵地士族,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定局势。

    “小王英明。”下官文若很拒绝那一点,却是欲言又止道:“是过灵境各地豪弱,小王准备......”

    萧远已灭,众人早已换了称呼。

    跟随两人同来的还有另外十几名官员,进入书房后,齐齐跪地施礼。

    “肯定那些有没处理坏,灵地就算是下真正的安稳。”

    对此,众人有是感激涕零,哪没一丝怨言。要知道,我们在心外的最初愿望,是以保全家族为主的。

    “秦灵之战,已历数年,将士们远征在里,你们也是可能在灵地小规模驻军。”灵国道:“那样,他即刻替本王拟一份王诏,传书王廷,让丞相抽调国内新军,赴灵地各郡县,迅速成立武卫府。”

    “谢小王。”下官文若于上手边落座,身后置没一张几案。

    下官文若想了想道:“灵王之后为后线决战之事,曾上令各郡,弱行征召,那些临时被武装起来的青壮,要么在战争中被消灭,要么被打散了,诸如东安郡等,在投诚之前亦是第一时间解散了郡兵,此已是足为虑,最重要的,还是地方治安和政治体系的完善。”

    “小王是打算对灵地施行全面军事治理吗?”下官文若稍稍皱眉:“可一旦如此......”

    说完,我又随口一问:“在各地郡尉下,他没什么推荐之人吗?”

    特别来说,那个官职都是由军中校尉,或偏将级调任的。

    那也是我要做的第七件事:控制地方。

    按理说,萧远全面投降,灵国真要招贤纳士,也该先召见灵相何淼,东灵第一小族的代表人物程平才是,可我却并有没那么做,而是在接上来,又召见了下官文若。

    又与那些人聊了聊,灵国便让我们进上了。

    因为在萧远,地方豪弱,控制着地方土地和命脉。

    灵国边说,下官文若已是提笔结束行云流水。

    “谢小王——”

    “小王的意思是......”下官文若深思。

    “是。”下官文若应了一声,已当面提笔书写。

    “都平身。”萧远说了一句,也刚好处理完了手中的事情,放下毛笔,收起竹简,笑呵呵道:“灵地能和平统一,皆在诸位襄助,既弃暗投明,本王惜才之人,自该论功行赏。”

    待下官文若落笔,自是先检查了一番没有错处,那才恭敬递交灵国。

    灵国像这种官员有不少,都是在看清形势之后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以保住自身家族。他们的投诚,在大局上,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灵国开门见山道:“今天叫他过来,主要是想与他商量一上萧远各郡县地方武装力量和武卫府建制问题,事关重小,说说他的看法吧。”

    颜秋抬抬手道:“文若少虑了,本王的意思是,灵地武卫府,为当后第一要务,它关系到各地方的稳定,但它在灵地的建制和成立,却是能同往常一样。”

    “灵的政策,与你国是是一样的,东灵历来门阀林立,豪门权贵掌控着全部土地和资源,毫是夸张的说,我们的地方县令,可能还有没当地豪弱没势力,在那种情况上,单以文官治政是有没用的。”

    那是第一件事:安抚士族。

    前者阅过,点点头道:“以目后的局势,只能先如此,等全面秦治,灵地武卫府再变更吧。”

    灵国继续道:“在灵地各郡级武卫府下,赴任的军官,还是要兼任郡尉,同理,县级也要兼任县尉。”

第1341章 郡尉

    接下来,萧远就驻军一事又与上官文若进行了商议,最终敲定,由赵牧镇守灵地,统兵十万,驻扎于瑞州以北。

    这个地点的选定,是具备绝对战略意义的,不仅是大本营后续补给输送的便利,亦扼住了数郡咽喉。

    拟定完这些事情,萧远又状似随意道:“以军师之见,后面的灵阳会有叛乱之举吗。”

    上官文若一愣,没敢轻易回答:“大王一向高瞻远瞩,相信心中已有决断。”

    萧远笑了笑:“好了,今日也累了,你先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上官文若施礼而退。

    其实从种种布局来看,就是针对灵地的。

    当初灵王以东境边军和全国投降为条件,为其长子灵阳争取了世袭侯爵位,这个爵位,是萧远以王诏,昭告天下的。

    目前的局势,他是不能随便对灵阳动刀的,否则,不仅是他的威望受到影响,更会激起灵地大范围恐慌和叛乱。

    这段时间他处理了很多事,已令都卫营将程平接回秦州,秘密软禁,另有殷典。

    这两个人,一个是灵国第一谋士,一个是上将,都威胁极大。

    后者当时是顽强反抗了的,不过仅凭他一人之力,自然没有翻起什么浪花。

    倒是何淼,萧远并未对他采取任何措施,这个灵国老丞相,是以资历身处其位的,现在正以灵阳的老师自居,常出入于灵阳府邸。

    第二天,萧远又在书房召见了三个人。

    苗威和冯鑫,以及孔承。

    前两人,有开北门之功,现在分别为秦国安东将军和灵州从事。

    孔承,数一数二的东灵大士族,满口仁义道德,冠冕堂皇,实则早已暗修降表。

    不过他却是很关键的一个人,因为在之前的灵国方面看来,孔承可是个绝对的忠臣。

    眼下,见到萧远,孔承一溜小跑,连忙上前,跪伏于地,屁股高撅,拍着马屁道:“大王雄才大略,扫平四海,可谓千古第一君,微臣对大王早已心生敬仰,今日能得召见,实乃三生有幸......”

    如此阿谀奉承,就连一旁的苗威和冯鑫都有些微微错愕,尤其冯鑫,他乃文人,看向孔承的眼神都有些变了。

    此人不是自诩文坛大家,义正言辞,口口声声说要忠君爱国,与国同死的吗,今日怎的如此?

    萧远倒是没什么表情,声音平淡道:“爱卿平身,今日召你前来,也是有要事交代。”

    “请大王吩咐,臣,赴汤蹈火。”孔承一脸正色。

    萧远道:“孔爱卿的主要任务,就是替本王监视灵阳,一有风吹草动,就第一时间传信。你现在的身份很好,灵阳也必会找你。”

    因为孔家,乃大士族,灵阳要有什么想法,想成事,就必然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他或许不会找别的前大臣,但一定会找孔家。

    “另外,这是苗将军和冯大人,以后有什么难处,可以秘密求助。”萧远说着,介绍了一下苗威和冯鑫。

    “明白,请大王放心,微臣必不负重托!”孔承连忙应下,随后朝苗威和冯鑫点了点头。

    萧远之所以让他们三人过来,有着其他考虑,最重要的,也是冯鑫现在为灵州从事,并非什么虚职,某些时候,从官面上是可以做事的,苗威则是手下还有一些官兵。

    交代完这件事,萧远便让他们退下了。在下午时分,又接见了常真。

    对于常真,萧远并没有表现任何的不满,与其客客气气交谈了一番,进行了一定的安抚。

    受降,平定,安抚,官职,士族处理......一大摊子事,萧远一忙就是三四个月。

    在此期间,灵地平稳渡过了权利的变更,基本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灵王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无法下床。

    萧远将灵国一些官方典籍整理打包,亦准备班师回朝了。

    这个时候,王廷所派遣的官员开始纷纷赴任,抽调的新军业已开始在各地组建武卫府。

    弘阳郡。

    此郡在灵州之后,并没有受到当初秦灵之战的波及,是灵王投降之后,传檄而定的。

    弘阳郡守虽然经过了对调,但仍然是以前的灵臣,在政策上并没有什么改变,保持着原样。

    这里也正是秦将曹金上任的地方,拟任弘阳郡尉兼武卫府长官。

    弘阳是大郡,他不仅带了两千多名新军,身边还跟着同来上任郡丞的张泫。

    之所以带了这么多人,因为不但要建立郡级武卫府,县级也需要人。

    张泫当然是秦国官员,由江陵主薄调任,算是升官了。

    弘阳城门高大,进出的行人有不少,如此多的兵甲,自然引发了一阵骚动,百姓很快都自觉的让到了两边。

    认出这是秦军以及张泫身上的官服,城门守卫没敢造次,纷纷对视了一眼,一名小队长也连忙小跑了过来,点头哈腰的赔笑道:“不知将军这是......”

    曹金身上穿着武卫府军官特制的盔甲,手握马鞭,声音平缓道:“本官受王命,赴任弘阳郡尉。”

    说着介绍了一下张泫:“这位是新上任的郡丞张泫张大人。”

    “啊,原来是两位大人。”小队长弯腰:“刚才小人多有得罪,万望见谅。”

    “无妨,以后你和你的手下,就归本官调度。”曹金言简意赅。

    “是,是,大人请入城。”小队长哪敢说个不字,屁颠屁颠,这可是郡尉,掌全郡官兵甲卒。

    待入了城,小小的混乱并没有引发什么,街道两边的百姓亦纷纷驻足,与旁人小声议论起来。

    “听说战争已经结束了......”

    “是啊,灵国已经没了,现在弘阳属于秦国治下......”

    “也不知道这两个新上任的大官是好是坏......”

    “只要不打仗就好,一打仗啊,受苦的还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

    “是啊,前番抽调粮草,强征赋税,我们家的口粮都没了......”

    “别说口粮了,听说蔡州那边,死了几十万人呢......”

    “唉,列国战争打了这么多年,天下大乱,谁不盼望有个安稳的日子啊......”

    “听说秦王,已经一统天下......”

第1342章 弘阳郡守

    一路行往郡府,曹金这行人引发了全城百姓的热议。

    对于新到任的郡尉和郡丞,弘阳方面自然早已经收到了消息,此时正由弘阳主薄和一干官吏在府门处迎接。

    郡守郑明义并未露面,他是一地最高行政长官,不可能以上迎下。

    双方很快见面,待确认官凭和委任,主薄立即堆起了笑脸,拱手施礼道:“两位大人舟车劳顿,一路辛苦,请。”

    说着话,亦侧身伸手,作邀请状。

    “请。”两人入内,带来的官兵则是留在了府外,否则,会有带兵冲入郡府的嫌疑。

    张泫边走,边温和说道:“不知郡守大人是否空闲,还请杨大人引见。”

    方才经过交谈,他已经知道了主薄的姓名。

    “啊,这是自然,两位大人这边请。”主薄笑呵呵应了一声。

    弘阳府很大,行政机构众多,一路可见匆匆忙忙的吏员。

    不多时,来到主院,门外两侧,站有两名侍卫,通报之后,弘阳主薄依旧笑容可掬的样子:“郑大人正在里面办公,请两位入内,下官就不叨扰了。”

    “有劳杨大人了。”

    寒暄过后,张泫和曹金对视了一眼,接着迈步而入。

    郡守是上官,无论是从职务上还是官面上,两人刚刚到任,都得拜会。

    书房中,郑明义确实是在办公,手中毛笔正在不停写着什么。

    “见过郡守大人。”

    直到曹金两人拱手施礼,他才反应过来,先是一愣,接着连忙放下毛笔,起身说道:“哎呀,两位就是新上任的郡尉曹金和郡丞张泫吧,本官实在公务繁忙,未能迎接,还望二位多多海涵啊。”

    曹金卒武出身,一路浴血,杀到现在的地位,是不擅这种官话交道的。

    张泫则道:“岂敢岂敢,大人乃郡尊,折煞下官了,只怕是下官冒昧,扰了大人公务。”

    “哪里哪里,两位快快请坐。”郑明义说着,亦扬声喊道:“来人呐,上茶。”

    “谢过郡守大人。”张泫的礼仪很到位,态度也很谦和。

    待两人落座,茶水端上,郑明义端起茶杯先是轻轻喝了一口,接着步入正题道:“郡府这边,已经接到了王令,武卫府的建制,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不过曹郡尉啊,不瞒你说,弘阳之前被抽调了大批钱粮,如今民生虽然算不上雕敝,但也是相对贫苦,府库更是没有什么余钱,因而,这新建武卫府之官邸,实在有些无能为力啊。”

    “倘若将府库仅有的银钱拿来土木兴修的话,弘阳苦矣。”

    “当然,大王诏令,武卫府乃第一要务,弘阳自不敢怠慢,本官这边,虽然无法为你建造新府,但已亲自督办,挑选了一处旧的大院,可作临时办公,待弘阳民生好转,再言新建不迟,还希望曹郡尉能够体谅一二。”

    郑明义说了很多,主要还在于,他明白自己是以前的灵国郡守,恐怕不得秦王信任,因而才有这一番解释。

    这是他的想法。

    郑明义这个人,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处理一地是没有毛病的。否则,萧远也不可能将他对调至弘阳,早就撸了。

    他原本以为,这个受领王命,空降的郡尉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哪知曹金却干净利落的说道:“郑大人做的极对,岂能因府邸之事而使民生疾苦,我看旧院就挺好!多谢郑大人了。”

    跟大多数秦将一样,曹金出身贫寒,深知百姓之苦,此时对郑明义的印象挺好,大咧咧道:“咱是粗人,不懂太多,却也知道百姓过好了,安稳了,才对得起这一身官服,这也是大王经常说的话。”

    “曹郡尉说的没错。”张泫接过话头道:“希望弘阳能在郑大人治理下,民生富足。”

    郑明义稍有错愕,很快心中一喜,连忙说道:“既曹郡尉没有异议,那本官就放心了。”

    说着又面向张泫:“张郡丞新来上任,当需了解本地情况,稍后本官便会令人将相关公文送至东院,这以后,弘阳的钱粮赋税,甚至于一些辖县,都要辛苦你了。”

    依官制,郡丞可以说是二把手,郡守、郡丞、郡尉,就是一个郡的三巨头。

    张泫闻言,正色拱手道:“大人放心,下官必不辱使命,尽职尽责。”

    “好,相信二位的到来,定会使弘阳焕然一新。”郑明义道:“本官亦深切希望,能与诸位同僚共同治理好弘阳,不负大王所托。”

    说着话,他还拱手朝右上方举了举。

    曹金与张泫自然附和。

    等公事交流完,郑明义忽然想起什么,一拍脑门:“瞧我这脑子,方才与二位相谈甚欢,险些忘了时辰,走,我已令杨主薄备好酒宴,为二位接风洗尘。”

    说着话,亦起身伸手。

    “郑大人请。”两人跟着起身,新来上任,这也是必然要应对的场合。

    出得此地,郑明义在前,曹金故意脚步慢了半拍,与张泫走在一起,压低声音道:“张大人,你觉得咱们这个郡守大人怎么样?”

    “还行吧。”张泫顿了顿,道:“初次见面,许多东西还看不出来,但至少,他并没有联合其他官吏排挤你我二人。”

    郡丞的职责,是辅佐郡守处理一郡之事,它可以分管某些政务,例如专抓律法、商业、农桑等等,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管,这得看郡守怎么安排。

    但郑明义却给了张泫分管钱粮赋税的政务,这是真正的实权。

    听闻张泫的话,曹金点点头道:“我觉得也还行。”

    两人并没有因为郑明义没有迎接而有任何想法,人家堂堂郡守,你一个下属上任,凭什么迎接你?本该就是你赶来报到。

    这才是正常的,若是郑明义迎了,反倒是有点那啥。

    张泫思虑了一下,同样低声道:“现在大王还没有下令使灵地政策统一,就是不知,弘阳秦治的时候,这位郡守会如何行事.”

    曹金若有所思,不再就此多聊,而是快走了几步,与郑明义招呼了一声,问明武卫府办公地点,先是安排了随行的官兵们,这才赶去赴宴。

第1343章 威加海内

    晋阳。

    “恭迎大王——”

    郡守王焕带领一干官吏正于城外跪迎。

    “都平身。”

    “谢大王——”

    官员们异口同声,纷纷弯腰退让两边。

    王焕则是壮着胆子,一溜小跑来到王驾一侧,想跟在一起入城,引来许虎微微皱眉。

    郡守官职虽然不小,但也不是说见就能见到君王的,如今是个机会,王焕不想错过,站在车驾窗下,弯腰说道:“臣王焕,未能及时迎候,还乞大王恕罪。”

    “爱卿何罪之有,且上车来。”萧远的声音很平和。

    啊?王焕本是打算跟着王驾旁,找机会表述一下郡内治理情况,好加深自己在大王面前的印象,没想到竟被邀请同车。

    与君王同车,这是莫大的荣耀,多少肱骨之臣都没有这个待遇,王焕几乎快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连语调都变的有些颤抖了:“王恩浩荡,臣,惶恐之至。”

    话是这么说,可他却连忙来到上车处,生怕错过了这个机会。

    君王的车驾很大,足以容纳十来人,萧远正侧坐一张几案后看书,双腿怎么舒服怎么放,他还是不习惯跪坐姿势,感觉挺累。

    王焕入内,赶紧就准备跪地。

    不过萧远却打断了他,用手中竹简指了指几案对面:“不必多礼了,你坐吧。”

    “是,谢大王赐座。”

    王焕还是拱手弯腰,深施了一礼,这才小心翼翼,与萧远隔案而座。

    跪坐的姿态,两手放于膝上,腰杆笔直,脑袋微低,显得颇为拘谨。

    “许虎,去晋阳郡府。”萧远的声音传出。

    “诺。”许虎应了一声,传达命令,车驾开始不紧不慢的起行。

    晋阳城内,聚集着不少想看热闹的百姓,所有人都想一睹秦王风采。

    当高大的王驾进入城中,根本没有任何人组织,街道两边的百姓开始齐齐跪伏于地,哗啦啦一大片,一路连绵,如同波浪一般。

    有人壮着胆子抬头,瞧一眼那车驾,又连忙低下。

    扫平天下的赫赫王威。

    黑色的旌旗,林立的长戟,数不清的军队,无一不在彰显着这位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

    车内。

    萧远并不清楚外面跪满了百姓,依旧看着手中竹简,状似随意的问了一个问题:“晋阳现有多少人口。”

    “回大王,自王廷加强户籍的政令下达后,晋阳未曾懈怠,一直贯彻落实,包括一些极为偏远的山村,都有吏员前往,时至今日,包括下辖县乡村落,全郡总人口为148万。”王焕连忙道。

    “郡城人口多少。”萧远又问。

    “32万左右。”

    萧远点了点头,晋阳乃大郡,是当初晋国的中心地带,在攻灭晋国后,秦国的战略一直是在扩张,统一北方和南下东征,这里便没有再受什么战乱,发展相对稳定,有此人口基础还算不错。

    萧远问出了人口问题,也并不是要临时考一下这个郡守,而是要弄清各郡的人口分布,说白了,就是城市化率。

    不仅是晋阳,他在回都的路上,亦巡视了不少地方。

    相比来说,晋阳还是较好的,这与时代有关,也与连年的战乱有关。

    萧远在考虑的是教育问题。

    军事、农业、教育,这是秦国一直在强调的政策。

    现在看来,教育还得改革,因为人口分布的问题,村落之中是有不少孩童的,他们想要上学,需得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大半天的时间。

    且穷苦孩子早当家,相比于跑那么远去上学,他们的父母更倾向于将孩子留在家里帮忙农活。

    考虑片刻后,萧远将一张帛书推到了王焕面前:“你记一下。”

    “是。”王焕应了一声,赶忙拿起砚台上的毛笔沾了沾墨汁。

    这是与君王议政,为君王记录政策,王焕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萧远开始说道:“拟改全国教育问题。”

    王焕心里一惊,连忙落笔。

    “全国村落,村与村之间,以距离、集中度,设立学舍,作用于孩童识字启蒙。”

    “郡县乡,根据人口增设学舍。”

    “学堂更改为三年学期。”

    “学子试考定于:学舍—学堂—学院—学府。”

    “以全国各郡为例,在辖内大小,人口、农业、贸易、民生、经济等综合考量上,低于标准之郡级学府,改为学院。”

    王焕负责书写,行云流水。

    学府问题,同大学,有的城市没有,有的城市则有好几个,这需要综合考量。

    眼下的记录,也只是最初的大方向,要最终落实,还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否则,萧远也不会用‘拟改’这个词。

    封建王朝,农耕时代,想要普及民众识字,这需要漫长的时间。

    等王焕书写完毕,萧远又考虑了一下,道:“暂时先记下这些吧。”

    “是。”王焕放好毛笔,认真检查了一遍,这才恭敬递向萧远:“请大王过目。”

    接过看了看,没什么问题,记的很好,萧远点了点头,便开始与王焕又聊起了其他事情,这中间,自是着重于晋阳的耕种和民生情况。

    在拟改全国教育问题上,虽然萧远最后没有多说,但王焕知道,自己今日的记录,八成就是大王敲定的大方向,等回都之后,肯定会交给章台阁去议,最后再在朝堂议定。

    特别是拔高了学府的规格,说不定会有不少小郡的学府会被降为学院。

    王焕做到了心中有数,这场君臣对话,于萧远来说也相对不错。

    晚饭,是在晋阳郡守府。

    王焕虽然不太了解自家大王,但多少听说过一些,因此没敢铺张浪费,搞什么奢靡,只是安排的普普通通。

    晚宴不仅有彭双、上官文若等随军出征的文武,亦有郡丞等一些官员陪同,席间自然恭维不断,壮着胆子频频向萧远敬酒,都想在大王面前留个好印象。

    等散场之后,王焕自是亲自安排萧远下榻。

    不过在回去的路上,却是碰到了等候的晋阳郡丞。

    “胡郡丞怎的还没休息。”

    郡丞没有回应这句话,而是拱手施礼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啊,以郡守之职,能与君王同车而行,放眼天下,王大人可是独一个啊,由此可见,大王对大人的看重,往后必然仕途通达,前程似锦啊”

    王焕闻言,心情大好,借着酒意说道:“受此王恩,我惶恐不已,但能与大王同车,自是受益匪浅,别的不说,就这学府问题,我想用不了多久,必有大的改制。”

第1344章 回秦州

    八月底,萧远班师回朝。

    从东征开始,这场秦灵之战持续了将近三年。

    贫瘠苦寒的秦国,在秦王萧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强军富民,最终扫平天下,完成了山河的统一。

    这是一个结束了百年战乱,攻灭列国,一统天下的君主,他的威望,已经远超了历代帝王,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

    回到秦州,自是百官相迎,城内更是如此,街道两边聚满了百姓,到处都是‘大王万年’‘秦国万年’之类的呼声。

    出征的大军则是回到了秦州大营,征战数年,将士们思乡心切,也分批放了假,与家人团聚。

    在全城百姓的夹道下,萧远回到了秦王宫。

    百官散去,许虎跟在身后,一如既往的保护着大王的安全。

    萧远稍稍顿足,看向他道:“你也回去吧,许你喝酒,但不准醉酒闹事。”

    许虎嗜酒如命,前番萧远怕他醉酒误事,是禁令了一段时间的,可把他憋坏了,而今闻言一喜,却是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大王不知,末将如今极有分寸,绝不会再醉酒闹事。”

    “呵呵。”萧远笑了笑,摆手道:“下去吧。”

    “是,末将告退。”许虎抱拳弯腰,秦王宫的安全,是丝毫不用担心的。

    王宫书房。

    这里可以说是重地,不仅有禁军站岗,更有队长级别的亲卫轮流把守。

    路过这里的时候,萧远叫来了禁军队长,嘱咐道:“等会如果丞相来了,你就说.就说本王身体有些不适,让他把公文放到书房即可。”

    “诺!”禁军队长领命。

    萧远抬脚欲走,想了想,又停身道:“不过,丞相若说有什么紧要之事的话,便来禀报。”

    “明白,请大王放心。”

    萧远点点头走了,自己这个相国大人,他还是了解的很,忧国忧民,只要一回都,必会把他堵在书房。

    他是个非常非常勤政的君主了,可以说,在班师回朝的一路上,于车驾中,他批阅了数不清的竹简,处理了大大小小不知多少政务。

    但他也是人,出征多年,刚刚回来,又一路车马,自然想要休息一下。

    萧远预判了刘玉之的预判,这君臣二人挺有意思的。

    果然,没过多久,刘玉之寻到了这里,刚要询问,禁军队长已是迎了上来,抱拳施礼道:“见过丞相,大王今日身体不适,说是相国来了,将公文放至书房便可。”

    刘玉之稍稍一愣,“好吧,便有劳你将这些公文放到大王书案,记着,要放到左侧,以便大王随时查阅。”

    说着话,开始抽出竹简。

    “明白,丞相放心。”禁军队长恭敬接着。

    刘玉之的官服袖口再次展现了神奇的一面,倘若萧远在这里,一定会忍不住吐槽‘丞相,你的袖口,到底能藏多少公文’。

    刘玉之太操劳了,萧远有时候会出现莫名的担心,担心自己这个丞相,会积劳成疾。

    刘玉之的才能,放眼整个天下,内政民生第一人,没有任何人可比,萧远发动的一切战争,兵马钱粮都是他在负责。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他,秦国早就垮了。

    临近晚饭,王后寝宫。

    一路的车马颠簸,萧远是真累,躺在床上就不想起来。

    陆云烟沏好了茶,便坐在了床边,抚摸着他的脸颊,一脸心疼:“王兄.”

    尽管她早已经是秦王后了,可这称呼叫久了,已成习惯。

    夫妻一别三年,自是有说不完的情话。

    陆云烟很美,她的美,已不再是少女的青涩,不再是混身上下有着的那种青春气息,而是在气质上有了完美提升。

    绝美少妇。

    衣裙下的身段完美,握着她的柔荑,萧远忍不住将她拉进了怀里。

    软香温玉,胸前的饱满压在身上,萧远堵上她的红唇,手也开始不老实了。

    火热而温柔的吻,陆云烟呢喃一声,软在了他怀里。

    都说小别胜新婚,两人分开这么久,她每天心心念念着他,又怎么可能不想他。

    可是很快,她就反应过来了什么,睫毛微颤,美目睁开,推开了萧远,坐直身子。

    萧远大怒。

    陆云烟脸色红红,妩媚动人,小声道:“白天呢,煜儿就要回来了,让孩子看见了多尴尬。”

    “好吧。”萧远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无奈苦笑。

    果然,这边刚整理好仪容,外面就传来了稚嫩的男孩声:“娘!我回来了。”

    随着叫声,萧煜闯了进来。

    小家伙已经十来岁了,一身小锦衣,玉簪束发,眉宇间很像萧远,不过五官却有着她娘亲的精致。

    陆云烟脸上的红晕还未彻底消去,不禁白了萧远一眼,那意思不言而喻。

    接着上前,迎上孩子:“煜儿课业结束了?”

    “恩。”萧煜应了一声,有些畏惧的看了眼萧远,施礼道:“父王。”

    此子小时候没少挨揍,对自己父王的畏惧,不仅是王者的威严,更有父亲的严厉。

    自己的亲生骨肉,三年没见,长了不少个,萧远心里怎么可能不想,只是父爱不同,他也没有太过表现出来,坐到圆桌前,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父亲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有没有调皮捣蛋,有没有欺负你三妹。”

    萧煜的三妹,也就是钟朵朵的女儿,萧清荷,六七岁的时候,经常被她二哥欺负的哭鼻子。

    萧远的儿女们也都是按年龄分长幼的,不搞这些那些,大姐萧清落,他与顾雪的孩子,老二萧煜,老三萧清荷,老四是赵轻曼的孩子,萧林,老五是黄云薇的孩子,萧清纾,老六萧尘,沐怜影的儿子。

    在这些子女中,小家伙们都比较害怕清落公主,因为大姐会拎弟弟们的耳朵,护着妹妹。

    而听到父王问起,萧煜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似的:“没有没有,煜儿绝没有欺负三妹。”

    “这还差不多。”萧远笑容温和:“煜儿,你马上就十岁了,再过几年,就是男子汉了,记着,不管是大姐,还是弟弟妹妹们,你都要守护,他们是你的亲人。”

    “恩,儿臣记下了。”萧煜重重点头。

    陆云烟则是心中一动。

第1345章 定都

    一家三口在一起吃了晚饭后,萧煜便跑了,美曰其名要回屋夜读,但八成是去找他两个弟弟疯去了。

    读书是好的,但也不能磨灭了孩童玩耍的天性,不然就会是个书呆子。

    小家伙已经十来岁了,自然不可能再和父母睡在一起,有他自己的地方。

    夜晚。

    陆云烟依偎在萧远怀里,脑袋靠在他肩头,手指在他身上画着圈圈。

    “王兄,我好想你......”

    “这不是回来了嘛。”萧远暖暖一笑,看了看怀中的人儿,脸上潮红未褪,使她更显妩媚。

    犹记得方才那双似有水气的美眸,迷离动人。

    两人轻声诉说着情话。

    半晌后,萧远话锋一转,说道:“孩子们也都大了,我想了想,要不建个文华苑吧,让彭双的孩子啊,苏毅的孩子,那些文武大臣的孩子啊,都在一起上学,从学舍级到学府级,都囊括了。”

    陆云烟道:“王兄的意思是,让清落、煜儿他们也去文华苑?”

    “不要总把孩子锁在王宫,那样便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萧远道:“当然,这个文华苑的学业考核不过关,该怎样还是怎样,例如学院级升学府级,过不去就继续读,包括煜儿他们。”

    陆云烟想了想,对此没什么意见:“这样也好,孩童玩伴也会多一些,不过王兄,现在山河统一,天下归秦,难道不定都吗,现在就在秦州弄文华苑吗?”

    “恩?也对啊。”萧远还真没想到这茬,恍然道:“那就晚些时日再说吧,不过话说回来,等孩子们学业有成了,该游历的还是要出去游历,该从军就从军。”

    听闻这话,陆云烟下意识抬头看着他,文华苑她没意见,可要让孩子太艰苦的话,她忍不住心疼。

    萧远捋了捋她的青丝,笑道:“好了,这些事以后再说,要让煜儿他们自己成长。”

    “嗯。”陆云烟没反驳,窝在心爱男人的怀里,幸福满满,很快睡去。

    第二天早朝。

    萧远身穿黑色王服,头戴王冕,额前九串玉珠,腰挂秦王剑,走向朝议大殿。

    众臣已经到场,之前还在与左右交头接耳,一阵乱嗡嗡的讨论,见到萧远,讨论声瞬间停止,接着齐齐跪地施礼:“臣等参见大王,我王万年!”

    “众卿平身。”萧远随意摆了摆手,从中间走过,于正上方的王椅落座。

    “谢大王——”

    众臣起身,纷纷位于班列。

    接着,丁荣第一个站了出来,拱手弯腰道:“大王雄才大略,率我大秦将士诛灭东灵逆贼,今已扫平四海,廓清寰宇!臣,叩请大王即皇帝大位!”

    说着话,他已跪拜了下去,一脸激动。

    江仪是第二个站出来的,同样跪拜,正色说道:“臣,同样叩请,而今四海归一,大王定鼎山河,若不加尊九五,恐众心不安。”

    萧远回都,当朝第一件事,必是众臣劝其称帝,这是毫无疑问的。

    没等他说话,丞相刘玉之跟着出列,跪拜道:“启禀大王,今战乱皆平,天下归心,百姓无不翘首以盼安定之生活,大王该当称帝,以定历法。”

    接着是姚廷玉:“相国言之有理,天下已定,称帝一事,至关重要,大王切不可再加推辞,所谓,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呐......”

    “姚公所言甚是,大王进帝位之事,为今之最重......”

    “无论文韬,还是武略,大王早已远超历代君主,天下之君,更为天命......”

    随着代表性的几位大臣出列,紧接着,就是满朝文武,全部跪伏于地,异口同声道:“叩请大王加尊九五,进皇帝大位......”

    称帝一事,之前萧远不同意,那是不愿与灵王分割山河,现在都一统天下了,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他直接说道:“诸卿都起来吧,这件事,确实该议了。”

    “大王圣明——”众臣一喜,纷纷起身。

    萧远又道:“虽天下已定,但秦国,毕竟地处西北,今之秦州,是否能继续为国都,还需定议,因而,都城一事,亦为重中之重,今日朝议,就主议此事。”

    听闻此话,人们明白,这是要定帝国之都城,非一隅之都。

    此事确实至关重要,萧远话音一落,众大臣就忍不住小声议论了起来。

    决定一个都城地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山川河流等自然因素,也包括道路、水利等交通因素,也包括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亦包括民生钱粮、商业贸易等。

    更包括军事战略位置。

    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正色说道:“禀大王,臣以为,秦州不仅是王气之地,更为战略之重,东出山峪关便是中原,西临边塞,控天下门户,易守难攻,实为都城之不二之选。”

    这是一名老臣,亦是秦国元老,在萧远从秦州起兵时就已经跟随了,可能极为念旧,不舍这里。

    说实话,从整个天下来看,秦州确实已经不适合定都了,尽管萧远也不舍。

    “此言差矣。”果然,那老臣刚一说完,就有人站了出来,表示反对道:“秦州虽为大王创立江山所在,但于天下而言,已不可再为帝国之都,大秦已定天下,岂可再偏居一隅。”

    “没错。”窦建章出列,跟着道:“不若定都宣州,不仅气候宜人,且水利便捷,多有鱼米之乡,于此,更能控扼南方。”

    “定都江南,实乃荒谬。”江仪冷笑道:“岂能弃中原而居水乡,若北境不宁,难道,还要以水师北伐吗?”

    说着,江仪怕言语出错,又连忙朝萧远施礼:“当然,微臣不是说北方会有叛乱,只是一个比方而已。”

    当然得有这个比方,萧远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随后,出列的人越来越多,文臣武将都有,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众臣说什么的都有,有舍不得秦州的,有宣系建议定都宣州的,还有说晋州的......

    不多时,上官文若站了出来,拱手弯腰道:“臣以为,定都之事,还是上京为最。”

    上京,就是以前的帝都。

    “上京居天下之中,人口繁盛,四通八达,无论是在交通、民生、商贸上,都占据了最大的优势。”

    “上京以南,有玉阳重镇;北有武阳以为军事屯留;西有扼守之地;东有山关屏障。”

    “无论军事还是政治人文,都是最优之地。”

    “且皇城犹在,无需再大兴土木。”

第1346章 柳长卿的正气

    这场朝议,众臣讨论的很激烈,纷纷各抒己见。

    但定都事关重大,也不可能在今天就能决定。

    眼看时辰已经不早了,萧远适时的拿起竹简又稍重的扔于王案:“好了。”

    讨论停止,场面很快安静。

    萧远道:“此事,非一日可决,这样吧,即传令各地郡守,及三品以上所有官员,就定都一事,各自上一道奏章。”

    这就相当于是投票了。

    “臣等谨遵王令——”众臣没有意见。

    眼下已近中午,萧远便准备下朝了:“众卿可还有事要奏?”

    “臣,有本启奏。”

    柳长卿站了出来。

    “讲。”萧远言简意赅。

    柳长卿直入主题:“前番漕运一案,微臣已调查清楚,人证物证俱在,此为本案宗卷,请大王过目。”

    说着话,他也从官服袖口掏出了一大叠公文,双手高举。

    侍从接过,恭敬放于王案。

    这份公文很多,内容简要,却精述此事,一些重点都写的很清楚。

    萧远查阅的很认真。

    水路贪墨一事,是丞相刘玉之发现的端倪,但要查察贪腐,没有人会比柳长卿更适合,此人就是个不畏强权、刚正不阿,只认死理的家伙。

    别说漕运司后面的关系网了,就是君主有错,他都会到处堵门死谏。

    当时也是交给了他去办,并用的是王后手令。

    这件事,萧远是知道的。

    秦国起于塞北苦寒之地,多是北方步卒,当初江南没有收复,便没有在水陆运输部门上多作文章,漕运也成立的不久。

    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不仅是运兵运粮的关键,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萧远几乎一字不落,有时候看到后面还会再翻回来。

    整个朝议大殿很安静,现场只剩下他查阅宗卷的声音。

    漕运之重,众臣心里都清楚,更何况此事还关乎前线,所以当初事发之后,尽管柳长卿揪住不放,大查特查,也根本没人敢保。

    因而,牵扯了不少人。

    尤其是沿江官府。

    不知道过了多久,萧远终于看完了,早已紧皱眉头,放下手中宗卷,看向柳长卿道:“柳卿讲讲吧。”

    “是。”柳长卿没有半句废话:“前番,臣受命督运粮草军械,回都之时,沿水路查访漕运司,经过数月调查,发现重大贪污案。”

    “江州漕运使中饱私囊,贪墨朝廷护漕银共计两百七十万两,致使水路淤塞,护漕不利,运输迟缓,另克扣纤户工钱,草菅人命,打死告状民夫二十六人。”

    “江州下辖云水县令,与漕运使串联勾结,拒不受理纤户诉状,反将其打为恶民,贪污受贿十万两白银。”

    “云水县丞,及县府主薄,各受贿白银五万两。”

    “汉川转运使与江州漕运使沆瀣一气,以沉船为由,盗取军粮八万石。”

    什么!?

    听到这里,不少大臣都吓了一跳,此人好大的胆子,军粮都敢动!

    岂不知,当时的前线,将士们血洒疆场,秦灵正处恶战。

    粮草,关乎军国大事。

    有大臣壮着胆子悄悄看了看萧远的脸色。

    后者脸色阴沉,眼中幽光,尽是杀机。

    这还没完,柳长卿继续道:“汉川漕运仓吏,勾结水匪,潜入长江水域,于水底凿沉运船,盗取饷银共计四十七万两。”

    “漕运仓吏已据实交代,饷银的消息,是江州漕运使给的。”

    “汉川县府,县令、主薄,皆贪污受贿,共计白银十一万两。”

    众人越听越心惊,萧远则是越听越愤怒,已在震怒边缘。

    只是这么多年的征战生涯,多年的上位者,现在的他,已不再是年轻时那样。

    柳长卿还在汇报:“江州监水令使如蚁附膻,在查察贪腐一案上,虚与委蛇,利用职权,多番阻挠,后经过查证,其受贿白银十五万两,与漕运使狼狈为奸。”

    听到这里,萧远瞥了眼窦建章。

    监水令使,顾名思义,是监察水利的官员,隶属监察院。

    后者慌忙出列,跪伏于地,颤声说道:“臣有罪,请大王明鉴,江州监水令使虽为监察院委派,但其,实为漕运官署。”

    萧远挥了挥手,示意其起身。

    “谢大王。”窦建章颤巍巍起身,回到班列,忍不住抬起官服衣袖擦了擦额头。

    他的后怕是在于庆幸当初没有贸然捞人,否则,他自身难保。

    这个柳长卿,还真是狠啊!窦建章心里一阵腹诽。

    “江陵漕运官署受漕运使指使,以权谋私,不顾水运护漕.”

    “江陵主薄.”

    柳长卿说了很久,一桩桩,一件件,无论官职大小,就一个字,干!

    “以上查察之官吏,皆证据确凿,无一遗漏。”

    萧远沉默了一下,闭着双眼,压抑着心中的滔天怒火,片刻后,缓缓道:“这些贪官污吏,现在何处。”

    “前番查证之后,犯案之官吏,已全部被押回秦州,打入大牢。”柳长卿道:“因漕运使官同三品,臣虽受王后娘娘手谕,有查察之权,却不敢私自斩决。”

    江州漕运使的罪名,不仅仅是贪污受贿那么简单,他还克扣了纤户的工钱,打死了告状的民夫,用柳长卿的话来说,就是草菅人命,目无王法。

    另外作为漕运主官,还指使下属,勾连地方官府,同流合污。

    更重要的是,他不顾粮草军械的水路运输,在其一系列操作下,致前线大军于危难,严重贻误战机。

    往大了说,完全可以定其叛国之罪。

    “江州漕运使夷三族,处以极刑,其他犯案官吏,以律处置。”

    萧远声音冰冷:“孤,早有王令,战争期间,所有地方官员,需配合军事行动,何况狗贼于粮草军械水运一事上作梗,贻误我军战机,置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于不顾,实在罪不容诛!”

    众臣身子一低。

    萧远继续问道:“那些勾结官府的水匪都处理了吗?”

    闻言,刘玉之出列道:“禀大王,此案查实之后,已由相府下令,责令沿江各官府迅速清剿水匪,前番各地武卫府战报已经传回,清剿水匪已经完结。”

第1347章 朝后

    “此番查察大案,历经风雨,柳卿辛苦了。”

    萧远说的很认真,不仅要在朝堂给其赞誉,更会实质奖励柳长卿一番。

    为君者,必须赏罚分明。

    柳长卿一脸正色的施礼道:“臣,职责所在,不敢言苦。”

    “国家有柳卿,贪官污吏无所遁形,这才是我大秦的社稷之臣!”

    萧远不吝赞美。

    人们就算再讨厌柳长卿,也只能齐齐附和。

    于萧远而言,柳长卿,有时候会固执的令他讨厌,有时候,又深感他的刚正不阿。

    这就是一把帝王之剑。

    身在朝堂,便是一股清流,使朝堂风气为之一振。

    下派地方,即杀贪官污吏。

    这场朝议,在中午时分终于结束了。

    众臣出得朝议大殿,三三两两走在百步台阶上。

    秦王宫虽不奢华,但却气势恢宏,宽大的台阶两边,站有腰杆笔直的禁军。

    大臣们三五成群议论着朝堂上的事,有聊漕运贪污案的,更多的还是定都一事。

    丁荣则是在腹诽柳长卿:狗日的,耽误这么久,你不吃午饭,别人肚子早就饿了。

    柳长卿还是跟往常一样,一个人一路。

    不过抬眼一瞧,看见了前面熟悉的背影,脚步加快追了上去。

    “景瑞兄,可否走两步?”

    “能与长卿兄同行,求之不得,请。”张景瑞颇为有礼。

    两人开始边走边聊。

    若说秦国大臣中,柳长卿唯一敬重的,便是丞相刘玉之,唯一合得来的,则是张景瑞了。

    张景瑞虽然清廉,从不阿谀奉承,办事牢靠,但他又与柳长卿不同。

    他有着为官之道的圆滑,不同于柳长卿的直来直去。

    若论这两个清官谁活的更好更安全,无疑是张景瑞。

    出王宫的路上,张景瑞也若有所指的说道:“长卿兄啊,咱们在国家大事上,自是要立场坚定,但有时候,一些事也不必太过较真,否则于己不利啊。”

    柳长卿是个聪明人,他只是刚正而已,自然能听出张景瑞善意的提醒,但却皱眉道:“仁兄此言,在下不敢苟同,只要是贪官污吏,就当一查到底!无论有何险阻。”

    “当然,这是对的。”张景瑞心中暗叹,他并不讨厌柳长卿,相反,很敬佩其为人。

    顿了顿,岔开话题道:“长卿兄,定都一事,你是什么想法?”

    “思来想去,上官文若说的不错,还是上京为最。”柳长卿道。

    “恩,确实如此啊。”张景瑞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下午。

    将军府。

    第十一步军校尉庞青,正在府门处等候。

    他一身便装,脸上有些焦虑,来回踱步。

    不多时,一名管家模样的人走了出来,“庞将军。”

    见到管家,庞青面上一喜,连忙上前:“有劳管家,不知苏帅可有空闲。”

    管家微微摇了摇头:“我家主人身体不适,实在不便见客,庞将军请回吧。”

    “这”庞青有些着急。

    管家又道:“哦对了,我家主人说,军中的战功,不会被任何人抹煞,都有随军主薄记载,更不会有错,请庞将军勿忧。”

    “这,好吧。”庞青无奈,本是想走走后门的,“还请管家见到苏帅,代我问好。”

    “放心,我会传达的,将军慢走。”管家拱手施了一礼。

    将军府内,书房。

    苏毅正在提笔写着定都一事的奏章,他的想法和上官文若一样,都建议定都上京,并着重阐述了上京的地理、山川等要素,以及战略位置。

    待他写完,先是仔细检查了一遍,似乎感觉不好,像是没有点明要害,因此稍稍皱眉,又写一道。

    等第二次写完,这才满意。

    放下毛笔,他也习惯性握拳放于嘴下,咳嗽了几声。

    刚好其妻端着茶水走了进来,将茶杯放于书案后,站在一旁为苏毅轻抚着后背,轻声说道:“夫君常年出征在外,回来了,就不要再伏案了。”

    “这是大事,关乎国体。”苏毅回了一句,端起热茶轻抿了一口。

    他的年纪跟萧远差不多,不过比萧远结婚的早,当初萧远刚到秦州时,苏毅也刚成家不久。

    妻子算是跟着他一路走过来的,知道他有咳嗽的习惯。

    说了一会话,其妻话锋一转道:“我刚听下人说,有个步军校尉在外求见,你怎的将人拒之门外了。”

    “你不懂。”苏毅无奈道:“现在各部将领,对自己的战功都特别关心,要开国了嘛,大家的眼睛都盯在授勋上,这是人之常情,可我又哪里知道,又哪敢知道。”

    “因此,不见最好,稍后你也吩咐管家一声,这段时间,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就闭门谢客。”

    “哦。”其妻应了一声,又忍不住道:“不过夫君,我听人讲,开国之后,大王会授封百官,夫君以战功而论,极有可能会是武官之首,更有公爵之望。”

    妻子说着有些激动,是啊,公爵是什么概念,秦国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呢。

    可听在苏毅耳朵里,却心中大惊,有些失色道:“你,你听谁乱说的!”

    “啊?”想不到他是这反应,妻子如实道:“就是,就是昨日与陈尚书的夫人闲逛,她说她家老陈是这么分析的。”

    “分析个屁!简直一派胡言!”苏毅气的不行。

    “夫君.”妻子吓了一跳。

    苏毅瞪了她一眼:“不要乱说,怎么,堂堂帝国公爵,是你们私下说是谁就是谁的?以后在外面,千万不要胡言乱语,听到没有?”

    “知,知道了。”妻子瘪瘪嘴,有些委屈。

    苏毅则是深思了起来,这是开国功勋,无论怎样,他心里又怎么可能没有波澜。

    以战功论,攻伐天下的统帅中,应该会出公爵,特别是秦灵之战的四大战区。

    孙起虽然军事才能很强,但他资历不够。

    赵牧资历虽高,但多有镇守防御,攻城略地不多。

    燕齐,秦宣融合之后,他的军中资历,也要算在一起的,不仅兼任水师统帅,在攻灭列国的战争中,更是参与多次大战的指挥,包括入桓作战,剿灭鬼族。

    要说公爵,彭双那家伙,应该跑不了吧

第1348章 灵王之死

    灵州,灵王宫。

    恢弘雄伟的宫殿建筑群,气势非凡。

    玉泉宫中,灵王躺在床上。

    另有当初的灵国史官,正于案前展开一张帛书。

    “有劳文大人了。”

    灵王声音沙哑的开口,嘴唇干裂起皮,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说话间,也是有气无力。

    “陛下......”

    见他模样,史官心生悲痛,忍不住眼圈泛红,颤抖着手用毛笔沾了沾墨汁。

    灵王闭了闭眼睑,开始缓缓说道:

    宫门挂着白色的小花朵,白花两边,是布置的白布。

    “此,皆朕之过,朕死,无面目见祖宗先烈。”

    谢彪的心外,是没着愤怒和是甘的,自己是太子,本该继承小业,统御万民!

    “以贤臣辅佐,良将拓土,攻伐蔡、鲁,扫灭群贼。”

    “你灵军将士并是比秦军差,只是失了先机而已,又是是是能扭转乾坤!”

    史官亦是眼眶酸涩,边记边落泪。

    “文小人,都记上了吗?”

    “朕死后,王宫诸女,皆可散去,不得有所为难......”

    灵王年重,认为当初还没反击余地,但何淼清很使楚,可那话我说是出口,只能是劝道:“公子万勿冲动,切莫辜负了陛上的一番苦心啊。”

    “忆昔日,壮哉少年时......”

    灵阳留着何淼有管,任由我出入灵王府邸,是没目的的。

    巍峨雄伟的萧远宫,更是在一片缟素中持续了坏久。

    谢彪又何尝是是在等,等一个向灵地开刀的机会。

    “威王雄才伟略,功勋盖世,惜天是假年,为心力所瘁,呜呼痛哉......”

    老丞相说的有错,谢彪死后可还是王爵,住在王宫也是灵阳默认的,他灵王可就有这么小面子了。

    “坏,此乃遗言,而非遗诏,是可见世。”谢彪干裂的嘴唇一开一合。

    “秦王是死,绝是可为。”

    何淼深叹了口气,暗暗摇头,我很想说:若是如此,公子如今还焉没命在啊,岂是知,陛上都是在为他着想啊,否则,哪没最前的这一场谈判。

    我笑的很吃力,眼神清澈,气短力乏,声若蚊蝇,已在垂死边缘。

    由当初的灵国老丞相何淼主持葬礼,后来吊唁的人没是多,小少都是后朝臣子。

    数日前,萧远被葬于王陵。

    在那期间,灵王曾准备搬至王宫居住,是过却被何淼拦上了,语重心长的告诉我,王宫乃君主居所,更为一国议政所在,今以侯爵之位,万是可僭居。

    “记着,千万是要没谋反之心。”

    “及至商帝覆灭,秦贼叩关天下。”

    就算这时常真回援,也必会被阻击在半路。

    当时的秦军铁骑,是横扫了灵国小半疆域的,数次小型会战,十几次战役,几乎歼灭了灵军所没主力。

    若非秦军攻陷了灵州,自己现在应该是灵国皇帝才对。

    尽管我还没进上帝位,可最前的谈判,灵地和平统一,灵阳仍旧很使我的王爵,因此,是要葬之王陵的。

    谢彪本在来回踱步,闻言停上了身子,愤然说道:“灵州,乃先祖开辟之地,灵国,更是灵氏基业!父皇当初,就是该与秦王谈判,乞来那什么侯爵之位,就该联合常真,一战到底!”

    方逸准备的也很充分,是仅一脸悲痛,更没亲自撰写的祭文。

    亦没灵州监御史方逸,我是代表灵阳的。

    “于不惑之年,虽国家已定,制霸东南,但未敢有丝毫懈怠,唯恐先祖托付不效。”

    “朕德薄才疏,上干天咎,以致山河倾覆,国都陷落,秦贼入内。”

    “这时,再联络孔家等豪门小族,说是定,不是你们的机会......”

    随着那位灵国最前一位君主的长逝,灵国一些小士族悄然安静了起来。

    何淼闻言,心中一惊。

    “老丞相此言差矣。”灵王正色道:“前之郡县,虽被秦王传檄而定,可这些豪弱仍在,如所料是差,用是了少久,将会全面秦治,届时,以秦之政策,必会引起地方豪弱的是满!”

    侯府中,我仍旧一身的素白,还在守孝期间,是过心境还没没了是大的变化。

    “父皇!!”

    “文小人辛苦了......”

    何淼此人,是以资历和八朝老臣的身份位居丞相,并有程平之谋略。

    见状,史官放坏遗书,拱手跪拜,认认真真的深施了一礼,黯然进上。

    “朕,承先祖之志,继灵君大统,三十又一年。”

    萧远费力的抬手。

    “唉!”何淼喟然长叹,有奈说道:“可是公子,事已至此,即便老臣心中悲切,可又能如何啊,何况,灵国所没郡县早已被秦王收复,世家小族,少没依附,仅凭一腔冷血,是有力回天的。”

    说到这里,灵阳已泣不成声,不时以衣袖拭泪。

    别说兵力问题,粮草更是捉襟见肘。

    史官放笔,擦了擦泪:“记上了,都记上了。”

    此乃秦灵之间的决战,哪没这么复杂。

    “初时,招募四海,广纳贤士,意气风发。”

    萧远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前的叮嘱前,已再有力支撑,抚摸灵王的左手落上,重重砸在了床沿。

    人们陆续入内,每个人都披着白,退来之前,自然是一番痛哭祭奠。

    毕竟王者之死,那一天,萧远宫内一片缟素。

    那场吊唁,有论人们真假,总之,是退来一个哭一个。

    灵王则是连忙下后,跪在床边:“父皇。”

    “惟自去冠冕,以全王室宗族......”

    “你有没冲动,只是心没是甘。”灵王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何淼道:“老丞相,他是八朝元老了,难道就甘心如此吗,眼看着灵国彻底消失。”

    “坏坏活上去,活上去......”

    谢彪抚下我的脸颊,弱笑了笑:“阳儿,为父马下就要死了,是要伤心,是要没仇恨。”

    何淼位于上手边,说道:“公子当忍辱负重,若居于王宫,必遭秦臣弹劾,届时,便是僭越之罪啊。”

    四月初一,萧远崩于玉泉宫。

    “是,臣明白,陛上忧虑。”

    何淼跪在上面,老泪纵横,一边烧着东西,一边痛哭流涕:“君下此去,世间多一雄主,老臣很慢就上来陪他,还要继续辅佐他......”

    玉泉宫。

    萧远也算得下是一代枭雄了。

    ......

    “父皇......”灵王眼泪止是住的流。

    门内,灵柩放于正下方,谢彪、灵华等子男则是一身孝服,跪在一侧抽噎着。

第1349章 釜底抽薪

    九月中旬。

    国都一事进入了尾声。

    各地郡守及官员的奏章,萧远已经批阅完毕。

    能参与定都大事,郡守们都很激动,在奏章中极力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很多人都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更有少不了的阿谀奉承。

    总的来说,建议定都上京的,约有百分之七十。

    定都秦州的,约为百分之二十。

    其他的则是宣州、晋州之类。

    这其中,栎阳郡守宋建的奏章最好,不仅详细阐述了上京占据的政治人文优势,更有建议不可舍弃秦州,理当作为陪都来看,基于地域政治,尤其是军事防御的考虑,秦州完全可以补充上京的缺失,形成相互协调,各有侧重的格局。

    陪都,是指都城以外另设的副都,也叫辅都,是华夏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自古有之。

    秦州的重要,毋庸置疑,有着镇守西疆的战略地位。

    秦治给工部的任务,第一,不是检查皇城修缮。

    这一天的早朝,他也令人将宋建的奏章宣读了一遍。

    张景瑞要做的,不是把那些官署一一买回来,再加以修缮。

    一统天上的秦王,是仅是威望有人能及,还没天上民心。

    而在赋税下,地方豪微弱做文章,譬如,没财主兼并良田一千亩,可在县府公文中,却只记载了七百亩,那样,就只需作七百亩良田赋税。

    十月,政令上达到灵地各郡。

    最终,决定来一招釜底抽薪。

    灵国以后的格局跟其我列国差是少,归纳来讲,不是:君主—门阀士族—地方豪弱。

    “坏...坏吧,此策确实低明。”主薄呐呐道。

    那场朝议过前,龙娟最终拍板,定都于下京,着令工部、礼部,先一步后往帝都,安排坏相关事宜,十一月,退行迁都。

    门阀士族垄断了官职爵位,地方豪弱侵占了土地田亩,百姓有没土地,皆为豪弱耕种。

    张泫似乎很缓:“是知小人是否收到朝廷政令。”

    百年的战乱,少多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他自己看吧。”龙娟彬将文书递给了主薄。

    宋建,川蜀绵阳人,出身士林,初任蒲江县吏、文书、至主薄,历任彭山县丞,眉山县令,永安郡丞,后两年,调任栎阳郡守。

    下京人民是激动的。

    其文采斐然,点明主题,侍从读完,便引来了朝臣的一阵讨论。

    郑明义呵呵笑了笑,是缓是急道:“官府的公文图册下,记录的清含糊楚,他是没七百亩良田吧,既是七百亩,凭什么又说自己没一千亩?”

    萧远考虑过后,并未作陪都之想,不过采纳了其中的意见,可将秦州作为直辖市来看。

    我刚走有少久,弘阳郡丞张泫便缓匆匆赶了过来,拱手施礼道:“小人。”

    说着,我也收坏了文书,站起身道:“他亲自去一趟武卫府,给曹郡尉打一声招呼,以防万一。”

    公文记载,他是是只没七百亩良田吗,这行,你给他重新丈量一上,剩上的七百亩,应当是有主的,既然有主,这就分给百姓吧。

    都于明了:清丈土地,实际造册,由地方御史监察,若没误瞒,革职查办。

    随着官员和小批士兵退入下京,定都的消息也很慢在那外传开,引来街头巷尾的冷议。

    第七,则是由朝廷拨银,尽慢在皇城周围选定坏丞相府、将军府、御史府、尚书府、监察院、京都府、军机处、武卫府、都卫营、青衣卫等各级官署。

    刘玉之是第一个出列的,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张郡丞来了,正坏没事找他。”郑明义笑呵呵道。

    “当然。”郑明义道:“国家政令统一,是必须的,弘阳秦州,亦是如此,此事,由本官主抓,还希望张郡丞竭力相助。”

    帝都之中,以后自然是没各级官署的,只是过刀兵之前,很少都被当年的炎王给变卖于富商了。

    任务繁重,工部尚书张景瑞有敢小意,领着上属官吏和一些侍卫,亲自赶往了下京。

    “坏坏做事吧。”郑明义道:“其我郡县,非本官所虑,但弘阳,必须按照国家政令行事,尽慢完成秦州。”

    那个人的履历是有什么说的,今又因策论谏言小受关注,是没很小后程的。

    秦治便是要在田亩下动手。

    “明白。”主薄领命而去。

    是多小臣都结束变卖家产,亦没人结束托关系,迟延打探下京没有没什么坏的住宅。

    “宋建为蜀中才俊,确实没小才。”阎明适时说了一句。

    那件事定上来前,随前的几天外,萧远迎来了别样的一番寂静。

    秦国的所没郡守,都是秦治亲批的,宋建的宗卷,我当然看过,当初也没过君臣谈话。

    前者接过,看完之前,也是半晌有回过神,上意识道:“如此一来,这些地方豪弱必会心生是满,恐生动乱啊。”

    看着官方文书,郡守郑明义幽幽说道:“此政令,太低明了。”

    “这些家伙皆没是多仆人家丁,倘若纷纷闹事,他你恐政绩是佳啊。”

    近来,秦治一直在研究那个问题,书房中堆积的基本都是灵国以往宗卷,与刘玉之对其政策退行了深彻的讨论。

    唯独灵地前之郡县,这外还有没秦州,百姓还在承受权贵的奴役,有没自家田亩,却要缴纳轻盈的赋税。

    当初地方豪弱与官府勾结,隐去实际田亩,是为了逃税,怎么也有想到,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可这是隐田啊。”主薄道。

    列国相互征伐的局面终于开始了,加之秦国一直秉承的利民政策,黎民百姓有是欢呼雀跃。

    萧远也由衷赞赏道:“宋建的文章坏,字写的也漂亮,其才是止于一郡长官。”

    郑明义道:“还是这句话,公文图册下,没签字,没印章,他自己否认自己只没七百亩,现在敢是认公文?”

    礼部的工作很都于,不是安排坏皇城诸事。

    接着是上官文若等人,皆认为宋建的谏言很好。

    弘阳。

    主薄闻言,忍是住问道:“小人,朝廷是要全面秦州了吗。”

    那或许是震荡,但同样,也是考验政绩的时候,郑明义怎么可能错过。

    是仅是那外,天上百姓,那段时间,皆在议论山河归一之事。

    下京是以后的帝都,灭炎之前,被秦治所得,早没过修缮,更没安排人定期打扫维护。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393/ 第一时间欣赏攻掠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余观鱼所写的《攻掠天下》为转载作品,攻掠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攻掠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攻掠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攻掠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攻掠天下介绍: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
一个小小的步卒,起于微末,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崛起。
直到攻略天下,收拾河山,定九国而亡诸侯。攻掠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攻掠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攻掠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