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游戏竞技余下的,只有噪音TXT下载余下的,只有噪音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余下的,只有噪音全文阅读

作者:沉默的爱     余下的,只有噪音txt下载     余下的,只有噪音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余下的,只有噪音全文阅读

第一章 迷惘的家伙

    卢若何在一个混乱的地方醒来。

    他很难用语言描述这个所在,四周灯光昏暗,远方的站台上,DJ播放着音质糟糕的乐曲。

    而卢若何的面前,一名衣着暴露的女子就像个妖怪般爬到他的身上。

    她要把我吃了吗?

    脑中的空白持续了几秒钟,很快,卢若何意识到面前这个女人的面孔,似乎不该出现在他的世界里。

    当对方以暧昧的方式越发逼近他的腹部,他不由得喊道:“保持安全距离!”

    当他喊出来,他愣了,对方也愣了。

    他刚刚说的是英语,而面前的女子,也不像是国内的,而是一位纯正的白人。

    “你想要一个怎样的安全距离?”女子挑逗地问着,身体已经落到卢若何的身上。虽然他们的姿势这般的亲呢,却没有任何突破底线的深入接触。

    卢若何终于反应过来,他正在接受正宗的、标准的、全方位一体化的脱衣*娘的1V1服务。

    她会想尽办法挑逗自己,而他只能凭借触感来想象那些美妙之事。

    为什么在国内会有这种服务?

    想到自己说的是英语,对方又是白人,卢若何认定自己正在做梦。

    既然是梦,就尽情享受。

    往常他意识到自己做梦的时候,无论美梦还是噩梦,都会立即醒来,但今天没有。他没发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毕竟除了能够操控梦境的少部分人,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如此春梦是可遇不可求的。

    再怎么享受,最大的副作用不过是明天醒来发现自己的内裤湿漉漉,仅此而已。

    迷幻的氛围中,卢若何渐渐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绪。

    他的记忆一闪一闪,有古老的,不属于21世纪20年代的摇滚乐,有留着金色大波浪的表演者,还有他们度过的美好的夜晚。

    显然,他所做的梦,非常体贴。

    按照他在电视里所看到的,这种服务应该没有突破底线的灵魂交流,可是当服务结束,女人邀请他到外面去喝一杯。

    卢若何是个成熟的男人,他不会读不出个中暗示,自然欣然前往。

    这个梦也太真实了吧?

    然后,他喝醉了,后半夜发生了什么,他无从得知,他只知道自己醒来的时候,所见所闻,都不是他熟悉的环境。

    他听见了枕边有其他人的呼吸,他敏感地起身。

    他还没成家,暂时是单身状态,床上不应该有第二个人。

    他看清了这个还在熟睡的女人的模样,当她的脸进入卢若何的视线,昨晚发生在那家俱乐部里发生的一切,清晰地浮现出来。他顺着记忆宫殿直走,可是,这条寻求真相之路在他们离开俱乐部后中段了。

    后面的部分好像是付费内容,但他不知道要如何向自己的大脑付费才能解锁那部分片段。

    “我是谁?”

    卢若何快速地走向洗手间。

    “我在哪?”

    他睁大眼睛看着镜中的自己:“这是怎么回事?”

    镜中的自己让卢若何恐惧,这不是他,这是一张陌生,又熟悉的脸——因为这具身体,所自带的双眸,已经透过镜子看过千千万万遍,当然会觉得熟悉!

    可是,这个人不是他。

    他没这么年轻,也没有这么高的个头,更没有一张冷峻的脸——他总是喜欢笑——更没有一对似乎会说话的眉毛...该死,你到底是谁?

    当卢若何仔细回想,他便知道镜子前的人是谁了。

    他叫路易,生于1960年,是后移民潮时代来到美国的中国人——此事并不由他做主,大概3岁的时候,和父母从香港来到美国,就像那个年代所有前往美国的外国人一样,他们渴望在人类社会的灯塔之所成就自己的梦想。

    就像所有美国励志电影所传递的价值观: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便能在此扬名立万,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好日子不长,路易的父母会说英语,因此不存在沟通问题,限制他们在美国安身立命的是文化认同和本身并不出色的才干。

    路易15岁时,父亲死于车祸,于是脾气暴躁的母亲不得不扛起家庭的重担。软弱的路易没少挨母亲的打,有时候,母亲打他不需要理由,他不知道有多少次无故挨揍。

    现在他18岁,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在读学生,母亲希望他往医学院的方向努力。因为谁都知道,当医生能挣大钱。

    卢若何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穿越?

    可是为何这种事要发生在他身上?他并不是一个需要穿越来获得重新开档机会的人,穿越前的他衣食无忧,工作稳定,经济自由,父母安康...除了年过而立还没成家,简直不能更完美。

    他记得作为“路易”醒来之前,他的头很晕,吃完药睡着后,醒来世界就变了。

    卢若何希望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场梦,可是他已经做了很多的事情来迫使自己醒来——基本都是体感刺激,却统统没有用,他无法醒来,他可能真的得接受这身份,在这个他完全不了解,也根本不想了解的世界里活下去。

    现在是...1978年的4月。

    好极了,来自未来的他能做什么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很遗憾,他不像其他通晓发财密码的穿越者,他不知道这时代能做什么致富,因为美国和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

    他对70年代末,以及80年代,乃至90年代的美国的了解,可能是仅限于那些经典的电影,或许以后他还会想起来其他的事情,但现在,他的脑子在剧烈的刺激下,完全没有想法。

    他再次审视着路易的脸,这张焕发青春气息的脸,本身是挺帅气的,但他平时过于愁眉苦脸,就营造出了让人难以形容的气场。

    他没工夫多想,从洗手间里走出来的时候,与他共度一夜的脱衣*娘醒来了,她光着身子毫无避讳地穿着小内内。

    路易——他被迫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的双眼虎视眈眈地望着那些非礼勿视的所在。

    “昨晚没看够吗?”她一点都不害羞。

    “我可以永远看下去,”

    路易逐渐摸清了情况,他们昨晚的确喝了一杯,孤男寡女,深更半夜彼此都看得顺眼,关系自然是顺其自然地发生了。由于路易身上的经费有限,他不可能带对方去酒店,因此他们找了家半日制的旅社入住。

    俄亥俄什么都缺,就不缺这个。

    “你饿了吗,要我帮你带一份早餐吗?”路易问。

    “你真体贴,如果不麻烦的话,我是个素食主义者...都可以的。”她温柔地说,“对了,我叫罗莉。”

    “了解,叫我卢...路易。”路易摸了摸口袋,全身上下只剩下10美元,他回想了下当代的物价,应该够吧?

    罗莉说她是素食主义者真是出乎路易的意料,就冲她的胸器,真的是吃素吃出来的吗?因此,他觉得对方更有可能是受到各种社会运动的影响才成为了素食者。

    70年代的美国是60年代那愤怒10年的延续,各种社会运动层出不穷,黑人要民权、女人要女权、保守主义要抵制所有自由主义、环境保护者开始觉醒,素食主义者由此诞生。

    路易想到同时代的中国还处于精神富足但物质贫乏的时期,能吃饱就不错了,美国人却已经开始抵制吃荤,真是特么身在福中不知福。

    旅社提供早餐服务,但卖的比外面的熟食店要贵,路易多赶了几分钟的路,帮罗莉买了炸玉米饼,自己则要了个三明治,居然只花了4美元。

    回到酒店,罗莉已经收拾完毕,她穿着衣服,路易差点没认出来,脱离了俱乐部的暗色调和夜晚的掩护,他看见了对方最真实的模样。

    “谢谢。”

    不得不说,她很漂亮,这种资质当脱衣舞娘真是浪费了人才。

    因为路易前世的工作,他对于那些浪费自己天赋的人总是抱有遗憾。

    “路易,这是你的吗?”罗莉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张写满内容的纸。

    可是她看不懂。

    路易接过来看了眼——第一行清楚地写着:“约翰·朗(JohnLongSG/SF),非常出色的技术能力,可以在罚球线位置投篮,值得持续追踪。”

    此前,路易就像60-70年代的美国人,是个迷惘的家伙,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虽然他成为了路易,却不代表他就能轻易掌握路易所拥有的一切。因为大脑不像U盘接口,不是你得到它就能看到里面的所有内容,往往需要一个媒介,才能唤醒那部分记忆。

    而这部分记忆,路易的小秘密,勾起了卢若何的兴趣。

    好家伙,总算他妈找到一件和前世的专业挂钩的事情了。

第二章 三省吾身

    路易和罗莉边吃早餐边聊天,然后就分开了。

    他们没有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昨晚只是一场恰到好处的露水之缘。

    路易自认还是个开放的人,但在70年代,他那套21世纪20年代现代逻辑不管用。这是个延续着***,鼓吹着性开放的时代,在抗生素可以治愈大多数性病的情况下,年轻的婴儿潮一代尽情地放纵自我。

    路易拿着那张被罗莉发现的纸,如果他没有猜错,这是一份简陋的球探报告。

    这让他感到兴奋,通过回忆,他发现了路易的秘密。

    路易的母亲希望他考上医学院,而这并不是他想从事的工作。先说难度,他所在的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医学院排名全美前40,但录取率只有5%,加上审查者对有色人种刻板的歧视,想要考进医学院,不是光努力就可以成功的。

    路易表面上答应,背地里则做着他最想做的事情——他喜欢打篮球,也曾想过成为职业球员,尽管拥有190公分的身高,但他的天赋太差了,跑不快也跳不高,虽然瞬间爆发力不错,但没有职业球队会要一个球风偏软的矮个大前锋。

    球探是他的新方向,美国作为篮球之国,在70年代,职业篮球还在苟延残喘,这混乱的十年让ABA破产,奥斯卡·罗伯森案让保留条款成为历史,但大批量涌入NBA的ABA明星几乎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被CBS取消的电视直播(改为延时录播),黑人太多,暴力,毒狗成堆...种种让人皱眉的负面形象正在伤害联盟的商业价值,同时代的其他三大体育联盟,都在70年代实现了腾飞,只有NBA苦苦坚持着。

    尽管球员的收入相比60年代有了巨大的提升,但球队的行政人员,教练,球探,他们的收入提升有限。

    如果路易告诉母亲他想做个职业球探,为此放弃当医生,那就只有几种结果:母亲怒火攻心被当场气死;怒火攻心但没有气死,于是将全部的怒火转变为对路易的物理伤害;怒火攻心之下先对路易进行物理伤害,再将他赶出家门。

    路易觉得,在取得成果之前,不应该让母亲知道自己的秘密。

    而卢若何,也就是新生后的路易,则认为不应该继续瞒下去。

    路易的秘密之所以让他兴奋,是因为前世的卢若何,是CBAXJ队的总经理助理。

    虽然同时期NBA的高度职业化是CBA望尘莫及的,但卢若何却不是个只负责记录和给总经理端茶送水的助理。他管理着XJ队的球探网络,哪个省的体校、高中出了好苗子,他就会过去看一眼,若是真材实料,就想办法签下来。

    他最得意的两个手笔,一个是2014年背后筹谋多月,帮助XJ签下辽宁青年队的周奇;另一个,则是以“允许完成学业”这一其他俱乐部都无法满足的条件,签下了清华大学的“第一高中生”齐林。

    他是负责站在幕后出谋划策的人,所有的赞美都属于总经理,所有的成功都属于球队,但他得到了每年六位数的薪水,生活圆满,无忧无虑,直到穿越至70年代,成为路易。

    卢若何相信,路易一定不希望有人夺走他的人生,就像他也不愿放弃功成名就的人生来到这个时代。

    可是,他们不能控制这些事。

    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成为职业球探是路易的梦想——或者短期目标,那他就将其实现。这可能是他在当代唯一有把握实现的事了。

    他不想成为愤怒的群众,去大声抗议,反对一切;

    不想像随处可见的嬉皮士一样留着放荡不羁的长发,开着面包车,随意拉走想要搭便车的女人在装着窗帘的后座巫山云雨;

    他不想去为了战力非凡的远古拳师的合理诉求去到处走动;

    这些人的世界离他太远,他无法感同身受,他现在只能踩着满地的烟头,回到学校,好好理理路易的生活,再决定如何进行下一步。

    俄亥俄州立大学(OSU),是一所老牌公立研究型大学。它是全美面积最大的校园之一,有着优质的硬件设施以及丰富的校园资源,并被誉为“公立常春藤”。

    路易能考上这种学校,说明本身具备不俗的学习能力。

    而且,他的母亲还希望他去考医学院,如果对他的能力没有信心的话,应该不至于提出这种目标。

    路易回到了学校,OSU有几个校区,他的校区在哥伦布,四十年后,这座城市被评为全世界最宜居城市的第二名,而现在,它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城市。

    路易的宿舍里,还有个舍友,来自中国台湾省,叫吴三省。

    此人除了是个好学生之外,还特别热衷于收藏观看70年代的每一期《花花公子》和《阁楼》杂志。

    “路先生,你骂醒我吧,这样的生活不能再继续了,我是带着成为亿万富翁的梦想来到美国的,现在却沉醉于纸质的美色之中!”吴三省非常喜欢用行动诠释自己的名字。

    他的名字取自典故“吾日三省吾身”,因此每天他都会想办法反省一顿。如果实在没有事情可反省,他就会随便找个缘由,比如“我究竟造了什么孽,才会被安排进一个连女人都没有的班里。”。

    “你确实应该适可而止了,纸质的美色永远比不上肌肤之亲的快感。”路易想到昨晚——他喝醉了,关键剧情一点都想不起来。

    闻言,吴三省放下手里的《阁楼》。

    “你不说我都快忘了,你昨晚去哪了?纪律主任让你回来之后去一趟!”吴三省竟然拿出了另一本杂志,最新一期的《花花公子》。“路先生,我记得你不喜欢自由派那一套啊,怎么也夜不归宿了?”

    “因为我昨天晚上去了B-B-B,那里随处可见杂志上的美女,那感觉嘿...”

    “你去B-B-B了?”吴三省将杂志扔床上,“甘霖俩真不够兄弟!”

    他的乡音没能传进“路先生”的耳中。

    路易被迫前往纪律主任的办公室解释昨晚为何彻夜不归。

    尽管自由主义席卷了70年代,但反扑的力量也很强大,美国各地到处都有强硬的保守派。而学校就是保守派最坚固的堡垒。

    只要是上课日,他们不允许学生随意外出,尤其限制学生的家属,他们想要来学校探望自己的孩子得像探视囚犯一样选择特定的时间。

    因此家长开玩笑说毒贩都比他们更容易接近自己的孩子。

    如果是假期,学生虽然出行自由,但不能夜不归宿,大部分的学校实施宵禁。

    在纪律主任那,路易按照以往的经验,表示他卷进了自由主义和保守派的冲突中。

    这让他蒙混过关,毕竟他是所有人眼里的乖乖仔。

    确切的说,他的肤色,就是乖乖仔的代名词。

    回到宿舍里,吴三省一脸谄媚,“兄弟,汉堡吃不?饮料喝不?腰酸背痛不?有我能办到的,您只管开口。”

    “滚到你的床上看杂志好吗?”路易恶心地说,“你让我不寒而栗。”

    “只要你答应下次带我去B-B-B...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此刻的吴三省可以套上一切佞臣的模板,太下贱了。

    路易问:“你不是纪律主任眼里的模范学生吗?怎么,也要跟我学坏吗?”

    “放心,纪律主任不会拿我怎么样的,她每次都拿异样的眼神看我,摆明对我有意思...”吴三省滚到他的床上,“就这么说定了嗷,路先生!”

    路易被迫答应,便开始回想路易选择成为球探的由来,以及他如何写球探报告,如何观察球员。

    DSU是体育强校,虽然校篮球队的鼎盛时期得追溯到60年代,那支由哈夫利切克和杰里·卢卡斯领衔的常胜之师,但多年来一直不乏好球员加入。

    因此,要现场观察顶级的NCAA球员并不是难事。

    问题是,这个约翰·朗所在的密歇根大学今年并没有和DSU交手。

    如同蚕蛹般不断被推开的讯息涌入路易的脑海。

    路易是通过录像带看的比赛,然后做笔记录下了球员的特点。

    宿舍里就有密歇根大学今年在全国锦标赛的比赛录像。

    路易找到了比赛录像,他根本没见过这种盒式录像带。

    “又看比赛啊?”吴三省妩媚地侧躺着,嘴里的话却刻薄得很,“这帮人未来就是打上职业,不是被人在场上打死,就是嗑药把自己搞死,要是脑子不好使,没准扛枪去乌干达帮食人魔打仗⑴呢!”

    吴三省是体育绝缘体,他拒绝一切和性无关的体育活动,可惜的是他至今还是个处男,也就是说他长这么大可能都没有正经运动过。

    这样个人连NBA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职业篮球很糟糕。

    而这就是路易不敢告诉母亲他想做什么的原因,至少在1978年,NBA在所有了解它,或者不了解它的人眼里,都是个没有前途的商业机构。

    ⑴约翰·布里斯克(JohnBriskerSF/SG),在ABA进过二阵,去了NBA感觉生活不如意,又赚了点钱,决定去非洲看看,1978年失踪后再无消息。经过记者的夸张宣传越传越玄乎,成为当时NBA少有的出圈事件。然而当时没有流量一说,这种事只能增加别人对NBA的恶感。

第三章 同仁

    约翰·朗在密歇根出生,高中与大学都在底特律打球。

    路易不认识他,这不奇怪,前世的他虽然从事职业篮球的工作,但他是个80后。

    他对NBA的了解,还是从乔丹那个时期开始的。

    即使是90年代,他也只认识那些个大牌球员,一直到21世纪10年代,出于帮助球队引进美国外援的需要,他对NBA球员的了解才全面了起来。

    90年代他尚且了解不多,何况是70年代?

    他只能用他在前世还算得上专业的眼光来审视约翰·朗。

    在他看来,朗从身材来说,具备不错的职业前景,1米96,投篮能力出众,就像路易之前做好的球探报告——能在罚球线位置出手。这在70-80年代的职业篮球,有很大的价值。

    他可以为那些喜欢在低位作业的内线拉开一定的空间。

    对了,现在是没有三分线的。

    也就是说,这些能在禁区外投篮的人,理论上能起到和未来那些在外线拉扯空间的投手一样的作用。

    然后,路易发现自己错了。

    让这样的人当空间射手有些浪费,以大学的强度来说,他能运球突破和背打,但他最具特点的技巧是在左右四十五度切出接球投篮。

    如果要给他找个模板,路易无法从他最熟悉的CBA着手。不是CBA没有无球跑动接球投篮高手,而是CBA很少有角色球员为了中距离的空位这么跑,因为他们在三分时代打球。

    如果要从NBA下手的话,他没看过汉密尔顿打球,因此他认为某种程度上,朗的左右两翼切出接球投篮很像科比、乔丹这些锋卫摇摆人。

    他是场上最出众的球员,尽管没有成为巨星的底子,但这样的人肯定能够打进NBA。

    他会是个不错的角色球员。

    路易心里想着。

    要制作一份专业的球探报告,光有球员的技术分析是不够的,他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人。

    他不能大老远跑到密歇根打听,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学校里的密歇根人,或者在密歇根有关系的人。

    结果还真让他找到了。

    非常好,对方和他一样都是大一新生,而且是个留着时下流行的蘑菇长直发型的漂亮女孩。

    当时他正在俄亥俄体育场健身,刚好,她也在。

    这年头,有健身意识的美国人不多见。他们之所以会有交流,是因为有人在健身房里抽烟。

    来自现代的路易当即呵斥道:“可以请你到外面抽吗?”

    下一个瞬间,路易的大脑给了他信息,烟民遍布美国,由于《室内环境法》和《公共环境法》还有待完善,或者还未颁发,烟民们有权利在任何他们可以点火的地方抽烟。

    这包括了餐厅、电影院、体育馆、飞机上——没错,飞机上——当然,健身房不是万金之地,凭什么不能抽烟?

    被无故训斥的人面色不善地转过头来:“别多管闲事,东方人!”

    当时路易刚刚完成一组卧推,坐在角落休息,因此,对方并不知道他有一米九的身高。当他站起来,冷峻的脸像看死人一样看着那个人的时候,对方的脸上出现了惧意:“我再说一遍,别在这里抽烟。”

    然后,莎雅——那个挽救了一场冲突的天使出现了,她把那人劝开,和路易交流了几句。

    路易得知她是密歇根人,

    脸色顿时灿烂了起来,他试图让自己看着友善一点:“其实我不是一个主张暴力的人。”

    他们交流了下,路易发现他的身材和脸在这似乎很吃得开,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他们当晚就在床上完成了灵魂的共鸣,更值得高兴的是,莎雅是个篮球迷,她认识约翰·朗,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小镇。

    当路易拿出笔和笔记本的时候,莎雅被他郑重其事的样子吓了跳。

    “你在做什么?”

    “只是记录,请继续。”

    莎雅给了朗很高的评价,从球迷的角度来说,有点太高了。

    她把朗形容为“一个斗士”,对于他的比赛态度,更是以“永远知道努力和拼命”来描述。

    “他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了,连印第安纳大学的鲍勃·奈特(BobKnight)教练都向他送去了邀请信。”莎雅点了一根香烟,“但他是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且忠于家乡的人。”

    鲍勃·奈特?路易感觉耳熟,脑海中再次传递出了一些信息——两年前,奈特率领印第安纳大学夺取NCAA冠军。但这则消息对路易用处不大,他单纯觉得这人的名字耳熟似乎和乔丹有关。

    建议开拓者选乔丹打中锋的貌似就是这位吧?

    “嘿,路,要不要抽一根?”莎雅很上道。

    而路易前世今生都没有抽烟的习惯,他拒绝了:“不用了,谢谢。”

    “如果我没有出现,你会和那个人打架吗?”莎雅好奇地问。

    “老实说,这取决于他。”路易谦虚地道,“如果真的打起来,也很难说谁会占便宜,我大概有六成胜算吧。”

    这像是一个身长一米九,且有健身习惯的人说得出来的话吗?

    尽管路易很享受他们方才所经历的事情,可是他无法忍受莎雅泰然自若地在密闭的旅社里抽烟。

    所以他把笔记本收起来,穿上衣服说:“抱歉,我还有点事,退房时间是下午6点,房钱已经交了。”

    “路!”莎雅喊道,她一边用手拿出嘴里的烟,喷云吐雾地走到路易的面前,“这是我们宿舍楼的通用电话,有需要打给我。”

    烟雾环绕下,她看起来更性感了。

    但路易必须要走了。

    “再见。”

    路易知道他回不去了,他试着融入路易所在的世界。

    他来过美国,但不是70年代的美国,当代美国与2020年那个崩坏的美国有些相似之处但却大有不同。

    他就像接受一个新世界一样试着接受这些老电影里才有的事物。

    满地烟头、成群结队的社会运动团体、因嗑了太多迷幻药而在街上抽搐的披头士,和莫名震动起来的面包车。

    一眼望去,70年代的风情尽收眼底。

    路易站在路边,等待好心人送他一程。

    他不能像个呆子一样在路边站着,他得伸出自己的大拇指,这是一种信号。

    这个手势会向那些开着车,闲来无事又有好心的自由主义者们传递一个讯号“那里有个同仁需要我的帮助!”

    很快,路易的“同仁”来了。

    “朋友,你到哪?”

    对方留着不修边幅的长发,如果放到未来,任何人留这种头发都会被家长视同魔鬼。

    这是甲壳虫乐队的“遗产”,他们就像未来的迈克尔·乔丹一样,成功地向全世界推销出了这种邋遢的发型(乔丹的秃头),让当代的人们以为这很酷。

    “俄亥俄州立大学哥布林校区,方便吗?”

    “上来吧,朋友!”

    他们都没互通姓名,好像这就够了。

    更离谱的是,他自己就嗨起来了,用盒式磁带放着《永远的草莓地》(StrawberryFieldsForever)

    “朋友!”他突然大喊,跟着节奏唱到,“Letmetakeyoudown(让我带你去追寻)~~”

    “CauseI'mgoingtoStrawberryFields(因为我要去草莓地)~”

    只能说,这首歌还挺应景的。

    后面他还打算在有汽车来往的公路上重播歌曲,因为现在播放磁带的工具还没循环播放的功能。

    路易惜命地热情地说:“我来吧,朋友!”

    “那就有劳了!”

    这时候,他需要路易的记忆。

    幸好,路易会使这玩意儿。

    他成功地切回了歌,这场旅途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终点,路易都不知道司机姓甚名谁,对方挥着手致意,狂放地笑着开车驶离。

    路易还在习惯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搭便车无疑是个让人喜爱的风潮。

    当然了,你必须选择性地忽视有多少连环杀人犯借此犯罪。

    如此,才不会影响到心情。

第四章 母慈子孝

    五月下旬,路易大一的第二个学期结束了。

    他完成考试,并迎来两个多月的暑假。

    考试结束的夜晚,他和吴三省,以及校区里同年段的几个亚裔结伴前往B-B-B狂欢。

    他们纵情玩乐,到最后神志不清,路易在一张陌生的床上醒来,身边躺着个不认识的女人。

    他们一起吃了早餐,到分别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对方叫什么。

    这种快乐至死的生活,好像约翰·列侬那句著名的话⑴

    路易不确定吴三省是否失去了他的处男之身,这不重要,他要启程回家了。

    他在香港出生,但他对那个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因为他3岁的时候就和父母来到美国。

    由于家里有亲戚在克利夫兰安家,所以,他们一家也选择在克利夫兰落脚。这一待就是15年。

    如果非要给路易找个家乡,克利夫兰可能是比较接近的答案,虽然他不生于此,但他长于此。

    当下的克利夫兰,不是未来被詹姆斯球迷所嫌弃的穷乡僻壤,1977年的今天,这里是美国第五大城。

    随着美国的传统工业式微,而日本和西德等外国工业大国崛起,以更优秀、更出色、更便宜的产品冲击美国本土,以及70年代初的科技革命,让美国的本土工业逐渐衰弱,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克利夫兰、底特律这些传统工业重镇。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挡是挡不住,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少在70年代末,克利夫兰还是一副繁荣景象。

    机场里到处都是传教的宗教主义者和乞讨的流浪汉。

    问题是这些乞讨者从穿着打扮上比路易还要帅气。

    他为了风光回家,可是挑选了最满意的行头。

    一开始路易对于主动前来乞讨的人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但随着他见到的乞讨者越来越多,他们的打扮也越来越突破他底线的时候——看起来比我还帅气你乞讨你吗呢,去卖屁股没市场吗?——于是,当他的手伸进口袋又什么都没掏出来并摇头说“没有。”的时候,对方厌恶地骂了句:“吝啬的东方人!”

    最初的时候,路易不知道“东方人”是涵盖了所有亚裔的歧视性称呼,现在他知道了。

    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回了句:“恶臭的流浪狗。”

    受到路易本身的影响,他对“东方人”这一称呼开始有了本能的厌恶。

    “东方”(Oriental)一词源于拉丁语“oriens”,意思是“东”或者“太阳升起的方向”。罗马人把他们帝国的东部叫作“伊里利孔姆行”(PraefecturaPraetorioOrientis)——包括巴尔干半岛东部和如今的叙利亚。而西方人理解的东方则扩展到西方探险家深入的亚洲地区。直到后来,欧洲人用这个词表示欧洲以东一直延伸到太平洋的广大地区。东方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一,包括中国、埃及、尼泊尔、朝鲜、土耳其、蒙古、印度尼西亚、黎巴嫩、印度和日本。

    欧洲人占领大部分东方地区时,普及了“东方”的概念。殖民者对东方思维、东方性格和东方社会进行学术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用于征服和管理占领的地区。可见,概念和征服是息息相关的。

    这其中的潜在假设是,东方比西方低一等:东方是阴柔的、被动的,而西方是阳刚的、专横的;东方是感性的、内向的,西方是理性的、外向的;东方因循守旧,西方与时俱进;东方原始、粗俗、无防御之力,西方是文明的灯塔、优雅的标杆,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东方需要文明开化。

    除了发展迟缓,东方人顺从,很有外来人的气质,神秘莫测,而且奸诈狡猾,乞求被别人识破。东方人注定要听命于刚健、理性、有活力的西方人。

    对于东方人来说,黄色是最适合他们的肤色。这是关于肤色的最表面的描述。而对颜色的文化解读则和西方人对东方人的看法产生共鸣。高加索人或欧洲人是白色——是纯洁和能力的象征;尼格罗人或非洲人是黑色,因为他们无知、粗野;蒙古人或东方人是黄色,这是代表病态与怯懦的颜色。

    在美国称呼亚裔为“东方人”,和称呼黑人“尼哥”的性质,是一样的。

    路易身材高大,体格强壮,流浪汉即使愤怒也不敢有所作为,只能愤恨不平地看他离开。

    路易搭便车回家。

    这个夏天,他要好好利用。

    因为他手头上的球探报告是有时效性的,约翰·朗已经大四毕业,即将参加选秀,并且大概率会被选中,等他进入NBA,他的报告就是一张废纸。

    正好,在克利夫兰就有一支NBA球队。

    他们的赛季已经结束,就像许多追求进步的球队一样,他们在招募次级球探。

    这是最低级的球探,类似于临时工,如果短期内不能做出成绩,就可能被开除。

    如果要当职业球探,路易需要搁置学业,风险虽然很大,但值得。他相信,这是他在当代唯一有优势的领域。

    不过,在这之前,他要先获得母亲的支持。

    那个记忆中无比暴躁的母亲。

    她渴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从事体面的工作——医疗行业是最佳选择。

    路易的家在东欧几里得街的第34街,当年他们搬来的时候,这里还很繁华,经过十几年的改造,附近的居民已经少了一半。

    有经济学家预言未来这里会沦为郊区或者贫民窟。

    不过,路易的母亲李轩冰从不相信专家的话。

    今天她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迎接圆满结束大一学年的儿子回家。

    和一般的美国家庭动辄吃肉汁猪排、鸡肉酱、酱汁热狗不同,李轩冰的手艺还是传统的中餐,丰盛的家常菜和颗粒分明的米饭——她和路易都不喜欢吃黏糊糊的软米饭,要稍微干硬一点才合口。

    进门之前,路易纠结该如何打招呼。

    进门之后,就像发生在他身上所有的条件反射。

    路易不受控地喊道:“妈,我回来了。”

    尽管路易的回忆里,李轩冰经常以暴躁的形象出现,但此时,她就像所有许久不见孩子的母亲一样喜笑颜开,“快,把东西放下,趁热吃吧!”

    路易发现这不难,一点都不,难的是如何告诉李轩冰他已经放弃了考上医学院的梦想,从而去致力于成为职业篮球的次级球探,最初的几个月极有可能因为工作做得不到位失业,即使工作稳定下来每个月的薪水也只有1000美元出头。

    这与医生差距极大,在李轩冰的眼里,球探绝对算不上是体面的工作。

    如实招供很有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从生理上来说,路易是年轻人。

    但心理上已经不是了,向母亲坦白百害而无一利。

    无法理解自己的母亲只会带来麻烦和困扰,无论怎么描绘职业篮球的前景,此刻,她的想法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那是个没有前途的商业机构。为了起薪1000美元的工作放弃成为医生的可能,简直是疯了。

    而且,此次“求职”的成功几率不高,何必自寻难堪呢?

    种种考虑下,路易决定放弃提前招供的想法。

    即便他求职成功,他也不能即时坦白。

    在他的收入足够“体面”之前,妈妈最好什么都不要知道。

    能够吃到熟悉的中国菜让路易颇为感动,过去的一个月,他既要在学校里每天领略70年代的疯狂,又要专心准备球探报告,还得忍受好吃但很腻的垃圾食品...这些都给了他不真实的体验。

    而李轩冰的中国菜,放到穿越前也不合他的口味,但现在,这是最美味的佳肴。

    不能更完美了。

    儿子连声称赞自己的厨艺让李轩冰难以置信地产生了一种叫害羞的情绪。

    印象里,路易是很内敛的一个人。

    他最多只会说“好吃”,而不会说“太好吃了”,“我快哭了”,以及“妈我爱死你了”这种话。

    果真是距离产生美吗?出去一年就整了个大变样。

    她最初还担心路易被哥布林县的花花世界给蒙住双眼,她听说那里的夜店和各色俱乐部很有特点,女孩也普遍比保守主义的大堡垒克利夫兰要奔放得多。

    她担心自己的孩子变坏了。

    现在看来,出去一年这小子比过去更成熟了。

    “妈,你老看着我干嘛?”路易笑道,“动筷啊!”

    “唉,我不饿,这汤凉了吧,我去给你热一热...”

    看李轩冰手忙脚乱生恐招待不周的模样,路易大感自己决定的正确性。要是一上桌就坦白,哪来这母慈子孝的场面?

    暂时就这么着吧,让妈妈知道真相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明知她不支持还要破坏眼前的美好逼着她支持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那怎么可能呢?没准这会儿已经被赶出家门了。

    ⑴老师问我长大想做什么,我说“做快乐的人”,老师说我不懂问题,我告诉老师,是他不懂人生。五岁时,妈妈告诉我,人生的关键在于快乐。上学后,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我写下“快乐”。——约翰·列侬

第五章 看门狗

    路易的篮球情结始于童年,那是60年代末的时候,当时,所有克利夫兰人都不知道他们即将拥有一支NBA球队。

    而早在NBA球队入驻克利夫兰之前,辛辛那提皇家队就在克利夫兰打了四场主场比赛⑴,票价分别是5美元、4美元和3美元。他记得这么清楚的原因是,这四场比赛,父亲都带他到现场看了。

    他有理由相信是父亲买了5美元的座位——尽管他可能是从他的老板,同时也是他的好朋友那里得到了免费的票。因为有上面有球员的亲笔签名。

    1968年,一个并不是非常富有的克利夫兰商人尼克·米莱蒂得到了机会。最初,他想在NHL的扩军中分一杯羹。但NHL的加盟费是600万美元,这大大超出了他的预算,因此,他选择了自己更喜欢的NBA。

    当米莱蒂向NBA谈起克利夫兰时,另一件事显现了出来。这是NBA和ABA之间的战争。NBA匆忙推动联盟扩张之事,只是为了将ABA挡在一些城市之外。克利夫兰就是其中之一。1970年1月20日,NBA宣布由14支球队扩大到17支球队。想想看。为什么要增加三支队伍?谁想要一个只有奇数支球队的联盟?这会造成赛程安排的困难。

    但NBA担心ABA将版图扩张到克里夫兰、布法罗和波特兰这样的重工业城市。因此,NBA授予这些城市特许经营权。

    1970年,波特兰没有一支大联盟球队。布法罗很有钱,在国家冰球联盟的扩张中增加了一支属于他们自己的球队——布罗法军刀队。而在当时,克里夫兰是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城市”,他们已经有了印第安纳人(MLB)和布朗(NFL)。NBA希望抢在ABA前面把版图扩张到这些城市里。

    米莱蒂在原始资金只有不足200万美元的情况下筹集到了500万美元的资本,然后将职业篮球带到了克利夫兰。

    路易记得在骑士队元年赛季开始前,球队还通过报纸向球迷征集名字。其中“灯塔”、“森林人”、“总统”、“骑士”获得了最多的支持,而骑士队的支持率排在第四位。最终,他们选择了骑士。

    可惜的是,骑士队进入NBA后的前五个赛季全部惨淡收场,最高不过40胜。没有成绩,自然没人关注。

    1975-76赛季,球队将主场搬迁到花费重金建造的里奇菲尔德体育馆。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在常规赛打出49胜,成功进入季后赛,并在季后赛首轮淘汰同区死敌华盛顿子弹。要知道,子弹队拥有韦斯·昂塞尔德和埃文·海耶斯两位巨星。而骑士队全队没有一个称得上明星的球员,他们胜在人手众多,全民皆兵,总共有七人得分上双。

    他们在新球馆的神奇历程,被浪漫地称为“里奇菲尔德奇迹”。

    但在东部决赛上,他们面对的是东部的老牌强队波士顿凯尔特人,天王山之战上折损了队内首席得分手,也是唯一能与考恩斯抗衡的中锋吉姆·琼恩斯(JimChonesC),于第六场惜败,结束了这个神奇的赛季。

    在勒布朗·詹姆斯2007年单枪匹马带队将那支不属于总决赛的球队带进总决赛之前,这一年被骑士球迷普遍认为是队史上最伟大的一年。

    正是这一年,路易的心中打下了坚不可破的骑士情结。当时,他的父亲因车祸去世不久,骑士恢弘的赛季历程挽救了他破碎的心。

    只是,来年NBA与ABA合并,大量新鲜血液涌入联盟,改变了NBA的版图。1976-77赛季,尽管骑士再次打进季后赛,但在首轮被淘汰。

    1977-78赛季,也就是今年,他们重复了同样的历程。

    许多老骑士球迷不承认,但事实胜于雄辩。1976年的NBA,是历史上竞争力最弱的年份之一。而1977年,ABA并入NBA,让联盟突然加入了至少30位具有竞争力的球员,包括了J博士为首的多位巨星,球队数量从18支增加到22支。

    同样在1975-76赛季打进总决赛,和凯尔特人打得不死不休的太阳,在保留全部精英球员,没出现重大伤病的情况下,在1976-77赛季只有34胜。

    时代真的变了。

    联盟合并和奥斯卡·罗宾逊案带来了开天辟地的效果,现代NBA的雏形由此诞生,但最初的几年,他们依然处于暗不见天日的地窖中,随时可能被压垮。

    骑士队的球探面试在克利夫兰体育馆进行。

    尽管面试的是次级球探,程序却一大堆。

    首先要经历一轮搜身,弄得好像会有恐怖分子盯上骑士队的教练组一样;

    然后提交自己履历。

    可是,路易的履历并不好看,因为他只是在校大学生,虽然参加过校队,但没有取得任何成就,现年18岁,法律上还不能喝酒,尽管70年代是个没有规矩的时代,但一个18岁的孩子放着大好的假期不去享乐还跑来这应聘职业球探——如果路易是审查者,他也会怀疑这人是来捣乱的。

    “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应该还在上学吧,小子?”审查者是个中年白人,他的脸上写满了刻板的偏见与傲慢的态度。

    路易说:“我已经做好了为这份工作搁置学业的准备。”

    “别闹了,回家去吧。”他根本就不看路易的履历,那是他花了几个小时写的。

    “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明白,假期很难得,这是你人生中难得的机会,你应该干一点年轻人该干的事。”对方把路易当成了只有几分钟热度的小鬼。

    明明事先已经考虑到会因为年龄被轻视,但情况真实发生的时候,属于路易自己的不满情绪,还是取代了他的意志,出现在脸上。

    “我写了一份履历,而你连看都不看,我还准备了详细的球探报告希望给比尔·菲奇教练过目。”路易拿出了球探报告的复印件,“今天有很多球探来面试,我们都想要一个机会,而且,在你们的招募广告上,我并没有看到这份工作对年龄有限制。”

    除了那些从事职业篮球无望又不想完全离开这项运动的待业青年,还有哪些18岁的小鬼对这份工作有想法呢?

    审查者失去了耐心,对亚裔的偏见浮于脸上:“不要用东方佬的口吻跟我狡辩,这没有意义,我不知道你有什么目的,但我的工作就是禁止错误的人去浪费菲奇教练的时间。”

    路易自认为计划很周全,但第一步都还没实施就失败了。

    他以为他会失败于球探计划不严谨、没有名人推荐信、当然年纪轻轻也是一个因素——但他没想到,阻拦他进军职业篮球的,是一个可能根本不了解这项运动的所谓狗屁审查者。

    “如果你还不离开,我可能要让保安请你出去。”审查者已经没有耐心了。

    路易只能将他完全没有派上用场的球探报告收好,转身要走。

    突然,他停下来问:“还未请问你叫什么?”

    “迪克·诺迪。”

    “人如其名。”路易刻薄地笑骂,“你真是一根短视的烂吉巴。”

    ⑴在当时,除了湖人这种自古以来就是土豪当家的队伍,大部分的球队都没有稳定的主场。所以经常要拿中立场地来当主场用。

上架之前的更新以及关于这本书

    今天应该是没办法把状态改成签约了,所以为我预留月票的热心书友,把票给别人吧,在此谢过。

    和以前一样,预计两个月后上架,期间每天两章,上午10点一章,下午两点一章。

    新书期间不加更,月票加更的话,先暂定为100票+更一章,但具体还要看我上架的成绩。如果扑街了,这个月票加更比例自然没问题,如果像翻山那样看的人多一点,我会稍微把比例调高一点。打赏的话,还是和以前一样,万赏加更,嗯。

    目前还没改状态,所以要投资加紧了,越早投资收益越高。

    然后就是这本书——其实根据我之前的书,你们应该能猜出来我很喜欢NBA的历史。所以写一本年代这么早的小说,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应该不是“哦他疯了”,而是“呀这扑街终于开始了”。

    所以这会是一本有一点点门槛的小说,不了解80年代NBA的人会对某些名字感到陌生,没有代入感,我对此完全可以理解。这是预之内计的风险,因此扑街我也认了,因为我有必须要写的理由。

    从公牛-篮下-莫蒙尘-巨星-翻山,五本书,1500万字,基本是个乔丹—奥尼尔/科比——詹姆斯——杜兰特/库里的循环。我有点腻了,想找点新鲜感。因为这次是教练文,所以后面这些人依然会出现,但肯定不会像写新世纪的那样,写着写着突然涌出一种“怎么TM又是你啊”的不耐烦,魔术师、伯德、贾巴尔、托马斯、滑翔机、巴克利、摩西马龙...这些人会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

    至于这本小说的品质,我没有把握,我唯一能保证的就是不太监。

    动笔之前我看了不少的教练文,多数都是以快节奏为主。但你们了解我的,我总是很慢热,所以主角依然需要一些时间发育,但不会很长,我不打算花几百章去写他如何从无名小子成为顶尖球探再转助教出谋划策之类的!!#%。他是要来搞事的,最终会完全改变未来40年的NBA。

    由于1978-1984这个时期,联盟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一件事看似和主角无关联,却又在无形中帮助他上位,所以会用一定的篇幅介绍其发展过程以及最终结果(没错,这是一剂预防针),但这些都会在免费章节内完成。

    最后回答一个问题——“主角会干乔丹吗?”

    “主角会干死乔丹。”

    因为我已经想象到未来主角执教全时空队的时候和莫蒙尘发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此教育他了。

    路易:“你特么连老乔丹都干不过,而我带队把乔丹干的屁滚尿流痛哭流涕,所以你这个该死的澳大利亚崽种跟我狂什么?”

    莫大概无言以对,要么鲨了路易,要么承认对方说的是对的。

第六章 美国雅典?大概吧

    虽然媒体们在50年代便以严谨的态度宣布空调已经是美国居民的常用家具,他们的证据是全美有100万个家庭有空调。

    当然,这并非不可能。

    50-60年代是美国国力的第一次巅峰,犹如公牛队的前三连,而70年代是迷惘的10年,这个十年之初的通货膨胀导致了更为恶劣的通货滞涨。

    对于中下家庭来说,即使有空调,也用得不多,因为电费很贵。

    路易的家里没空调,但他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知道在哪里可以吹免费的空调。

    被那根带着偏见的烂吉巴拒之门外后,路易带着一肚子火来到超市。

    他装模作样地闲逛,实际上是在想对策。

    他的次级球探之梦——高级球探之梦——首席球探之梦——晋升管理层之梦...等等远大的梦想都还没开始呢,能就这么断了?

    还是断在一条长着烂吉巴的看门狗手上?

    路易正在反思他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问题是,除了离开前他非常不礼貌地骂了对方一句,他全程并无失礼之处。

    如果问题不在自己身上,那显然是在对方身上。

    如果是对方身上,那很有可能是带着某种偏见。

    年龄是个摆在台面上的问题,没人相信18岁的年轻人会想成为职业球探。路易自己也不信,可这是真的。烂吉巴那句不耐烦的“东方佬”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无论他有没有歧视,当他那么说的时候,本身就带着偏见。

    而这种偏见在美国是扎根于民众心底的,普遍的,路易无力改变。

    如果他会在骑士队遇到这种事,就可能在任何一支球队遇到同样的事情。

    为骑士队效力是路易的梦想。

    可惜的是,现实无情地打碎了他的梦。

    这种情况下,骑士不能再成为他的首选。

    虽然将他拒之门外的不是骑士队的主教练比尔·菲奇,可是他不能肯定菲奇是个怎样的人,如果费尽周折见到菲奇,结果发现对方和那根烂吉巴差不多,只会引来更大的失望。

    “先生,需要帮忙吗?”

    女服务员见他驻足良久,友好地询问道。

    “我不确定你们这里有没有我要的东西。”路易笑道。

    不可否认,长得好看的人在哪里都吃得香,原来的路易还喜欢板着苦大仇深的苦瓜脸,大大浪费了他的样貌,而如今的路易的身体里住着一个30岁的灵魂,他太知道“魔术师”约翰逊那种阳光贱笑有多大的杀伤力了。

    当你长得很好看的时候,即便是带着猥琐的笑容,别人也不会在意。

    搞不好还觉得你很可爱。

    “哦,你要什么?”服务员问。

    “去波士顿的机票,你们卖吗?”路易打趣地问。

    服务员玩味地说:“如果你可以在超市买到机票,那我就能在熟食店买到博洛尼亚香肠!”

    “其实我觉得亚洲香肠也不错,你介意试试吗?”

    ※※※

    路易的心里出现了罪恶感,才“过来”一个多月,他已经和两位数的女人发生了亲密的接触。

    可是,他并没有到处聊骚,他只是顺水推舟。

    或者说,他是在追求成为次级球探梦想的道路上和那些可以或者不能给他提供帮助的女人发生了故事。

    一觉醒来,或者连睡觉都不必,因为有半数发生在白天——事情办完,她们大多会点一根事后烟来回味,而路易还想着球探的事...然后,有的会留下联系方式,有的不会,此后他们大概也不会再相见了。

    那么70年代的美国就是道德层面的崩坏。

    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双管齐下,就不说那些夸张的社会运动和对未来造成深远影响的种种事件——尽管只来了一个多月,但在这大背景下,路易自然而然地觉得他所做的事情很正常,大家都这样。

    尽管他在成为球探的路上先在女性经验上完成达阵两位数,但他的梦想仍然坚定得不可动摇。

    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下一站——波士顿。

    如果说,全联盟有一支球队可以跳出种族的框架,放下所有的偏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求职者。

    那么,肯定是波士顿凯尔特人。

    但波士顿并不是个种族开放的城市,1976年以前,这座城市宣扬着包容、自由、和谐、关爱、平等种种美德,以智慧之城,美国雅典自居。

    然后,一个叫约瑟夫·雷克斯(JosephRakes)的白人少年用挂着美国国旗的旗杆攻击街上的黑人律师和社会活动家泰德·兰德斯马克(TedLandsmark)的画面被记者拍下,就此撕下了这座城市的面具,他狰狞的面目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那一幕被称为“旧荣耀的污秽”。

    从那时起,包括波士顿的球迷在内,他们都可以理解1969年比尔·拉塞尔的不告而别,以及几乎所有效力过凯尔特人,却对这座城市毫无归属感的球员的想法。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座城市的骨子里有多么傲慢和排外,凯尔特人就有多么包容和博爱。

    球队主席兼总经理里德·奥尔巴赫是个实用主义者,他不在乎雇员的肤色与出身,他只在乎他们的能力。

    尽管亚裔处于歧视链的最底层,但在大部分时期,黑人的愤怒才是白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亚裔不懂得反抗。

    在60年代启用全黑人首发,让拉塞尔成为四大联盟第一位黑人主教练...种种让波士顿白人精英们痛心疾首的做法都给球队带来了成功。

    路易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以奥尔巴赫为首的凯尔特人应该不会像骑士队那么极端。

    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他没有过关,说明他的球探报告不合格,他作为球探的业务能力也不够,需要继续学习。这没什么,他才18岁,有大把的时间提高和完善自己。

    NBA不行他就去CBA(美国当时唯一的次级联赛),CBA不行就出国去其他国家的职业联赛。他相信他总会闯出头。

    路易经费有限,他得先找个住所,再打个临时工。

    李轩冰以为他是来波士顿找朋友玩,没有给他太多的钱。

    亚裔家庭和其他族裔的区别就在18岁这个阶段,其他族裔在这阶段,往往会想办法和家人闹翻,然后独立自主(指的是70年代)。亚裔往往会保持与家人的联系,在工作之前依然依赖家人的经济支持。

    如果他们要想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家人一百个不同意。

    用一个众所周知的口吻和语气:“读书重要还是挣钱重要啊?”

    路易没发现凯尔特人有招募球探的广告,他小心翼翼地打听着消息。

    这里充斥着分辨种族、阶级的分界线。

    路易不想惹事。

    他打听到了附近有个凯尔特人球员常去的酒吧,于是好好打扮了一番。

    可是,凯尔特人的赛季早已结束。

    波士顿这地方不值得留恋,没有球员会把假期放在波士顿,因此他不可能在这里遇见球员,这也不是他的目的。

    合并时代以来的两个赛季,凯尔特人进入历史最低谷。他们的票卖不出去了,球队和球馆亏损在70年代前期是罕见的,而在这几年,亏损成了一种常态。

    那些胸前戴着三叶草、穿着黑色高帮运动鞋围着球场无所事事的球员,更容易受到球迷的嘘声,而不是欢呼,因为他们的投篮和传球往往偏离了预定的目的地。像柯蒂斯·罗(CurtisRowePF)、西德尼·威克斯(SidneyWicksPF/C)和马文·巴恩斯这样的名字并没有重新唤起人们对萨姆·琼斯、鲍勃·库西和比尔·拉塞尔的美好回忆。

    球场上的失利只会让球迷们更加沮丧,他们来到球场是为了躲避波士顿街头的混乱。休赛期的酒吧,没有比赛可看,披头士、朋克、愤怒的抗议者们在疲惫的时候会涌入其中。

    路易会选择落单的人“下手”。

    “嗨!”路易找到了目标,是个朋克女孩,她大概不到20岁,乱蓬蓬的金发和黑色口红以及深深的眼影都表明了她的身份。

    他往往是从轻松的话题开始,再批判下时局,路易总是会赞同对方的三观和倾向,尽管大多时候他是不在乎、甚至是反对的。

    “西德尼·威克斯是史上最糟糕的凯尔特人!”

    路易当然同意:“没错,真不敢相信他来自传奇的UCLA。”

    “得了吧,UCLA甚至能让卡里姆那个混蛋看着像好人!”

    “嗯,你说得有道理,是学校的问题。”

    从篮球,到政治,以及肤色。

    “这个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你说得对。”

    “黑鬼索要的太多了,他们的愤怒让人难以忍受!”

    路易莫名喜欢这个美国人可以在夜店大声将N字开头的单词宣之于口的时代。

    他并没有种族歧视,他只是所有中国网络上那些会以黑鬼二字辱骂懒惰、不负责任、野蛮的黑人,但现实中遇见了却完全不在乎他们的人之一。

    “你说得太对了,他们让街上变得乱糟糟的!”路易喊道,“嘿,再来一杯!”

第七章 颤抖吧影帝们

    值得庆幸的是,路易这次没有和朋克女孩搞到床上去,他们在洗手间就把问题解决了。

    最后,他们都没有互通名字。

    路易从她身上获得了一些本地人都知道,但外地人若不是从业者就很难弄清楚的事。

    他更加确定了奥尔巴赫不是一个会根据肤色和身份背景来做判断的人。

    现在,他要做的只是创造一个合适的见面机会。

    凯尔特人没有招募球探的需求,但每个球队都需要球探。

    因为现在没有高度职业化的球探系统,婴儿潮一代正在茁壮成长,具备出色篮球天赋的美国人层出不穷,有的天赋之强,难以被掩盖,而有些珍珠则深埋在NCAA。

    只有优秀的球探才能把他们挖出来。

    不招募球探,不代表不需要球探。

    凯尔特人的训练馆原来属于一家希腊语学院,后来学院关门,但学院内体育设施齐全,便被凯尔特人的现老板欧文·莱文低价收购。

    赛季即将走到终点,选秀大会马上要开始。

    凯尔特人的队史常青树约翰·哈夫利切克于上赛季退役,这是球队的损失,如果说,这几年破碎的绿军还有什么可以吸引球迷,那就永不停息的哈夫利切克。

    他的退役,代表着“凯尔特人荣耀”的终结。

    凯尔特人需要一个救世主,他们已经锁定了目标,但球队上上下下都在奔走,希腊体育馆每天进出的人,难以计数。

    路易观察了几天,他每天分三班倒。

    上午在超市当服务员,可以吹免费的空调。

    下午则蹲守在希腊体育馆外,看看有没有机会和内部人士结识一下。

    晚上则流连于酒吧和夜店,更加积极地打探消息。

    三天过去了,路易等到了机会。

    当凯尔特人的首席球探K.C·琼斯被全副武装的警察无缘无故地拿住盘问并搜身,他看见K.C有些文件遗落在四周。

    他等到警察离开,扮演热心市民上前帮忙捡起地上的文件。

    “都他妈什么事啊!”看来他已经习惯了。

    “波士顿无疑是全美城市的典范,条子们都武装到了牙齿,却只敢对身无长物的你下手,随处可见的游行队伍和抗议组织造成的破坏足以让很多家庭破产,而他们却只会拦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凯尔特人球员进行盘问。”路易将文件放到K.C的手上,张嘴就来的彩虹屁让K.C一飘。

    “孩子,谢谢你!”K.C不好意思地说,“但我还真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凯尔特人。”

    路易没看过一场K.C·琼斯的比赛。

    事实上,在三天前,他不认识K.C琼斯这个人。

    实际上,他对K.C的了解在一天前才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他对K.C的了解仅限于此人是凯尔特人的首席球探,以及,是那支八连冠凯尔特人的一员。

    “你太谦虚了,K.C,我是你的球迷,你在场上的激情与活力激励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他们不该这么对你,那帮警察就是混蛋!”路易愤愤不平地说。

    “我真不是最伟大的...”

    “好吧,那我委婉一点,你是最伟大的之一,你一定是!”

    K.C越发不好意思了,他问了路易的名字,算是短暂的记住了他。但他没要联系方式,毕竟只是萍水相逢,路易的帮助也是举手之劳,他要是在警察没走的时候站出来执行正义,那K.C一定会在他被就地正法,或者就地正法之后问清楚他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嗯,他得把这孩子的英勇事迹告诉他的家人,让他们永远为此感到骄傲。

    如果路易不使点手段,他和K.C可能就此别过了。

    他不能让机会溜走,趁着事情还在可控范围内,他一定要做点什么。

    突然,K.C听到路易的尖叫。

    他转身看过去,发现路易不知怎的摔了一跤。

    “AreyouOK~~?”

    “只是破皮了而已,没事,一点都不疼...”颤抖吧杰克·尼克尔森,他在《飞跃疯人院》里的封神表演在路易面前如蝼蚁般弱小,“虽然有可能感染,引发其他足以致命的并发症,但我还年轻,应该没事,K.C,不用管我,你忙你的吧,我可以的,真的,虽然我已经开始头晕了...”

    “跟我来吧!”

    “不会妨碍到你的工作吧?”

    “你再这么磨磨唧唧的才会妨碍到我的工作。”

    如果K.C要带他去小诊所或者更夸张点——直接去医院皮肤科——路易到时候还得继续贡献让奥斯卡影帝都自叹不如的表演。

    还好,K.C不知道是为了省事还是方便,直接把路易带到了希腊体育馆里找队医。

    这简直是一箭双雕的妙计!

    路易发觉他竟然向奥尔巴赫靠近了一大步。

    队医帮路易的伤口消了毒,贴上创可贴,并送了几个创可贴给他。

    “记得把创可贴一天一换,如果伤口红肿发炎或者流脓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告诫道。

    “好的,谢谢你,医生!”路易兴奋地说。

    “我叫阿尼·舍勒(ArnieScheller)。”

    “谢谢你,舍勒医生!”

    K.C在医务室外认真地做笔记,显然是在对训练场上进行试训的应届球员进行快速记录。

    现场观察球员,和录像里观察球员,是两种感觉。

    在现场能看到更多细节。

    路易靠近看,K.C观察的是一个叫杰夫·贾德金斯(JeffJudkinsSG/SF)白人,他看起来平平无奇。

    从身高上来说,也是摇摆人的样子。

    可是他的投篮不够稳定,喜欢切入,防守强硬可免不了白人侧翼又软又慢的桎梏。

    K.C仿佛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也不太能投篮,得分很依赖空切袭击篮筐,但他的防守没这么烂。

    “我觉得他不是那个位置的最佳选择。”路易并不知道贾德金斯会在第几顺位被选中。

    K.C笑了:“年轻人,不要对你不了解的事情妄下结论。”

    “我并不是在胡言乱语,我也打篮球,对于这项运动有些了解,而且,我也做观察笔记,如果你们需要补充二三号位的人手,他不是最佳的选择。”路易知道,K.C对他的说法不以为意。

    在K.C的眼里,路易就是个自大的年轻人,就像那些吼着要征服世界的中二少年没有两样。

    “那你说说,谁是最佳选择?”

    “拉里·伯德。”

    “这件事全美都知道。”

    “好吧,那我还有个备选。”路易缓缓放出了他的诱饵,“密歇根的约翰·朗,如果你欣赏杰夫,我想你也一定会欣赏约翰,他的身体更加强壮,速度更快,更有攻击性——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在两个翼角进行跑动后的接球投篮。”

    路易和刚才不一样了,他似乎很有信心。

    K.C不知道他的信心源自何处,他只有18岁,真的具有球探级的观察力吗?

    最适合K.C的职位并不是球探,他没有顶尖球探的嗅觉。

    但球员时代以防守起家的他,深知不能错过一切可以带来胜利的机会。

    相信一个18岁的年轻人的一面之词若是被红头知道,免不了被臭骂,可他现在也找不到更好的人选。

    就连他都对杰夫·贾德金斯没有信心。

    如果到时候奥尔巴赫用那双可以洞穿人心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问:“这是我们在那个位置上的最佳选择吗?”

    他必定无法信心满满地给予肯定的回答。

    “你说你也做了观察笔记,是关于那个约翰·朗的吗?”K.C问道。

    “是的,他是我重点关注的球员。”

    “这份笔记你有带在身上吗?”

    “不,我留在旅社了。”

    K.C笑嘻嘻地收拾东西说:“不早了,我先送你回旅社吧。”

第八章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路易上了K.C的车。

    K.C给他的印象,是一个正直、平易近人的好人。

    在车上,他没像其他的司机一样放音乐,而是和路易聊起了自己。

    “你知道吗,在旧金山大学的时候,比尔是我的舍友。”K.C想起那事就忍不住笑,“我当时被尖锐的种族矛盾弄得很敏感,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因此我一整个学期都没和比尔说过话。”

    想想吧,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的舍友一个学期不和你说话。

    路易不能想象那种生活,因为他在DSU的舍友吴三省每天都至少要说三句话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实际上,他也不可能只反省自己。

    他总是会开口说话。

    用英语、中文、家乡话,路易到今天都不知道“甘霖俩”到底是啥意思。

    明明是相互介绍自己,K.C好似觉得路易的故事会很无趣,便一直说自己的。

    而且,他把最该大说特说的球员时期跳过了。

    似乎对他来说,教练生涯才是他人生的最高光。

    他在退役后立即开始了他的教练生涯,从1967年到1970年,他在位于波士顿郊外的犹太布兰迪斯大学执教。1970年至1971年,他在哈佛大学担任助理教练。

    70年代,他作为比尔·沙曼的助手进入湖人队,并帮助那支湖人赢得了队史第一座总冠军,然后他又作为圣迭戈征服者队的主教练前往ABA任教(1972-73)。

    此后,他于1974年被聘为华盛顿子弹队的总教练。在他的第二个赛季,他带领子弹队在1975年东部决赛中以4比2击败卫冕冠军凯尔特人队,进入总决赛被里克·巴里的勇士队横扫,使人忘记了他带领那支子弹队常规赛拿了60胜。

    1976年,他带着子弹队遭遇“里奇菲尔德奇迹”。

    “我在现场!”路易突然说。

    “什么?”

    “你们被骑士淘汰的时候,我就在现场!”路易兴奋地说,“迪克·施耐德(DickSnyderSG/SF)在第七场最后关头命中那记打板抛投之后,我听到了有生以来最喧闹的噪声!”

    K.C意外地说:“你是克利夫兰人?”

    “算是吧。”

    “怎么来了波士顿?”

    “我来这里追逐我的梦想。”

    K.C戏谑地说:“梦想?什么梦想?不会是当个职业球探吧?”

    该死,他怎么一下子就说出了我的梦想?

    路易想说不是的,但气氛已经烘到这了...

    “好了,这就是你的旅社?”K.C看起来并不喜欢这儿,“不怎么样啊,而且临近波克大街,那里经常有抗议活动。”

    “没事,这影响不到我,你等一下。”

    路易快速下车,跑进旅社里拿出约翰·朗的球探报告,和那仅有的比赛录像。

    这与他的计划不太一样。

    他本来是想直面里德·奥尔巴赫,将这份精心制作而成的球探报告交到对方手里,但现在看来,给K.C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因为K.C已经对他产生了一丝信任,哪怕他不相信18岁的年轻人能做出像样的球探报告,他也亲自来到了这里。

    奥尔巴赫固然是全联盟最精明的总经理之一,但在路易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前,他能有多看重一个18岁的小鬼呢?

    路易设身处地地想一下,换作是穿越前的他,一个在校大学生打电话给他说做了一份球探报告,他难道会感兴趣吗?

    “就是这些了。”路易说。

    K.C意外地道:“还有VHS?”

    “你以为我是闹着玩的吗?没有录像怎么制作球探报告呢?”路易无奈地道。

    “好吧,谢谢你支持我的工作,我该怎么感谢你呢?”

    K.C以为这是一次等价交换。

    “我是来追梦的,K.C。”路易笑道。

    K.C不认为他可以为了一份质量难以保证的球探报告去帮一个小鬼完成他的梦想。

    “说说看。”

    “我想成为职业球探。”

    路易话音一落,他与K.C之间所在的空间,空气好像停止了流动,一切都凝固了。

    他们看着彼此,一动不动。

    “你的梦想...就是成为职业球探?”K.C突然觉得婴儿潮一代是没有未来的,这真是颓废的一代,怎么有年轻人会想成为职业球探呢?

    既然话已说开,K.C又不像其他人一样觉得他在开玩笑,路易不妨把话题更深入一些。

    “当然不只是职业球探,我想进入职业篮球的圈子,但我球技一般,所以作为职业球员是不可能的,但我依然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做到这件事。比如成为球探,这是我的起点,但不是我的终点。”路易所做之事,与他的名字含义背道而驰,“不瞒你说,我之前参加了骑士队的球探招募面试会。”

    既然路易出现在这里,并且向他索要一份球探工作,K.C便知道结果了。

    “他们怎么说?”

    “我连比尔·菲奇教练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审查员赶出来了。”路易自嘲地说,“他们认为我太年轻,觉得我是闹着玩的,但是,K.C,请你相信我,我是认真的。”

    路易只有18岁,如果是想恶作剧,大可不必做到这个地步。

    如果只有三分钟热度,也不会从克利夫兰赶到波士顿。K.C知道他为什么选择波士顿,这的确是他这个年纪还想成为球探的怪胎唯一有机会成为球探的地方。

    “我会在这家旅社再住三天,这是旅社的电话,除了上午和晚上,其他时间我都在旅社里,如有结果,请打电话给我。”路易将旅社的联系方式一并交给K.C。

    K.C收下了它,“我回去会好好看这份球探报告,即便你这份报告没有过关,我也会以正规球探报告的标准支付给你报酬。”

    “谢谢。”

    每个新进者都需要引路人,路易对职业篮球不陌生,但70年代末的职业篮球,尤其是美国的职业篮球,于他而言就是一团迷雾。

    他知道联盟处境很难,他知道入行很难,他知道许多人都以为联盟摇摇欲坠,但他知道联盟的未来是可期的,即使他不太了解70-80-90年代的NBA,他也能用穿越者的先知优势,和前世在XJ队积攒下来的工作经验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一切的前提,是K.C·琼斯要将他领进门。

    K.C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并不是打开球探报告,而是播放路易给他的VHS录像带。

    他想知道自己看中的球员和路易是不是相同。

    很快,他锁定了密歇根大学那个不断在两翼接球投篮的二号位。

    他的速度很快,投篮动作虽然不漂亮,但起手式迅猛,不拖泥带水,且能应付高强度的防守,打球卖力,侵略性强...

    K.C一边看,一边看路易的球探报告。

    “约翰·朗是一个得分机器,尤其在罚球线左右两翼的火力非常强劲,由于校区实力偏弱,球风不够劲爆且对家乡忠诚(对于被密歇根地区的球队选中有强烈的愿望),他很有可能不会大规模地参加试训提升自己的选秀顺位。”

    “约翰的速度很快,运动能力不俗,拥有成熟的投篮技术,他的的跳投特点在于出手速度,非常快,让防守人很难防范。另外,他的篮板球能力在同位置里非常优秀,敢于和内线拼抢争夺,总是场上最努力的球员。”

    “不足之处:力量方面需要加强,需要增加自主创造投篮机会的能力。”

    K.C知道为何不足之处会只有短短一句,因为路易只有这场比赛录像,而这场比赛里,朗的发挥无可挑剔。他需要更多的录像才能看到他的其他问题。

    就这场比赛,和路易提供的球探报告...K.C从事篮球行业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份这么详细的球探报告。

    当代的球探工作还很原始,通常只会列举明显的优点和弱点。

    其他的毛病由试训结果来检验。

    球员的品质和其他隐患,往往是由他们所在大学的主教练口述。但是这些人为了帮助自己的弟子提高顺位,信口开河是常有的事。因此,每一支善于选秀的球队,往往在NCAA都有自己的人脉。他们可以根据无利益相关的第三方对球员的评价进行判断。

    而路易不只是列举了他的种种优势,和短板,还强调他是个努力打球的人。

    这是一份充满诱惑力的球探报告,没有定力的教练看见这报告可能都要下决心选人了。

    最让琼斯意外的,是球探报告的结尾处。

    “他的最佳发展前景:萨姆·琼斯。”

    “他的最差发展前景:他自己。”

    “发展前景”的概念在当代绝对是个创举,通常球探为了让人了解球员特点会说XX像XX,而发展前景则给了个概念,又不是肯定的概念。

    K.C睡不着了,一方面,他要更多地了解约翰·朗,另一方面,他得把这份报告抓紧上交,并且向里德·奥尔巴赫申请扩编。

    18岁就有如此洞察力,此子断不能被其他球队所收啊!

    K.C仿佛看见了18岁的卡里姆·贾巴尔跳过大学阶段来参加选秀一样心里痒痒。

    路易太年轻了,球探绝不是他最终的落脚点,许多他所熟悉的教练,许多成功打造出冠军之师的优秀管理层人员,在最初,都是从球探开始做起的。

    因为这些优秀的球探往往最清楚一支成功的球队需要由什么样的人员组成。

    当天晚上,路易正在跟旅社的老板娘讨价还价,希望房价能便宜一点,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也不是不能献出身体帮忙做一些体力劳动——请不要想歪,虽然他穿越以后有点乱性,但老板娘的年纪和长相以及虎式坦克般的身材都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

    这是他所不能承受之重啊!

    突然,旅社的电话响了。

    路易莫名感觉,这是打给他的。

    老板娘接了电话,聊几句就把电话挂了。

    “你是不是很有钱啊。为什么会有骗子打电话找你?”老板娘不善地问。

    “骗子?”

    “对啊,那个骗子自称是K.C·琼斯,还让我通知你,说欢迎你加入凯尔特人。”老板娘不屑地说,“这不是骗子是什么?K.C能给你打电话?小子,发什么呆?你是不是露富被骗子盯上了啊?”

    几秒后,老板娘见证了一个风华正茂的成年男子在她的旅社里发疯。

    他一边跑一边嚎叫。

    “吖~~~~!!吖吖吖吖!!!”

第九章 唯一天选

    路易一直想表现得成熟些,理智告诉他,他已经30岁了,但他现在进入了一个18岁的肉体。

    成熟与稳重是自然而然的表现吗?不尽然。

    只因为青春一去不复返,大多数人都被要求做符合自己年龄的事情,即使他们不喜欢,也得照做,没有人想惹来异样的目光。

    后姚眀时代的男篮领袖易建联年轻的时候有个著名的黑梗“易帝永远18岁”。

    现在路易真心认为,只要他的心态足够年轻,为何非要被心理年龄所拘束,从而放弃他的本性呢?

    嗯,他决定了,永远18岁。

    这就是他在旅社兽性大发前的几秒钟里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他就这样成为了一名向K.C·琼斯负责的次级球探。

    成为次级球探的待遇比路易设想的还要略好一些。

    每个月有1400美元的薪水,赛季期间一切用于观察球员的旅程、球票、住宿费用均可报销。

    但也是有条件的。

    比如坐飞机只能是经济舱,住宿和三餐一切从简。

    和未来的球探各种商务舱、五星级酒店下榻比起来虽然是天差地别,但对现在的路易来说,足够好了。

    据说,他的球探报告得到了凯尔特人内部许多人的认可,但不包括里德·奥尔巴赫。

    并不是说他的球探报告不好,而是奥尔巴赫不喜欢通过录像来做判断。

    问题就在于,路易对于约翰·朗的主要判断,都来自于那卷VHS录像带。

    可是奥尔巴赫对于观察球员有自己的信条,那是一句著名的话:“我不看数据,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可以给我呈现一个拿到16分,15篮板,10个助攻的家伙,但他还可能会将球随意乱扔,慢慢腾腾的移动,还有错误百出的卡位,无所顾忌的浪投,打乱队友的节奏,再加上糟糕的防守以及关键时刻毫无作为,当你可以把这些量化出来的时候,我就会有兴趣去看看数据。”

    实际上,奥尔巴赫所担心的事情都可以在录像里看清楚。

    但他很难用录像去对球员做判断,他宁愿相信NCAA的老友的一面之词,再亲自去看场比赛。

    不得不说他慧眼识珠,凯尔特人能有过去这几十年的辉煌,奥尔巴赫在功劳簿上要占九成九。

    路易之所以受到认可,以及尽管奥尔巴赫不太信服,但依然同意K.C把他纳入绿军大家庭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准备用来选择约翰·朗的顺位,是一个非常低的顺位。

    因此,可以试试。

    如果选了个水货,也没有损失,如果朗在凯尔特人站稳脚跟,那便是一份属于路易的成绩单。

    路易搬出了旅社,在距离凯尔特人的训练场希腊学院不远的一个白人社区里安家。

    他并不喜欢那个社区。

    里面住满了没有因为波士顿取消种族隔离政策而出逃的“最伟大的一代”。

    他们虽然没有恶意,但经常用“东方人”来称呼路易。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无论路易怎么更正他们,他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叫法。

    路易只能去适应这群“最伟大的一代”,他们中有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二战、从事李轩冰所认定的体面工作,在社区里有极大的影响力。

    他初来驾到,最好低调些。

    之后的几天,他往返于波士顿和俄亥俄,办理了休学手续。

    吴三省听说路易为了当职业球探居然要休学,对此大为震惊,虽然劝了他一天,但木已成舟。

    他们只能吃一顿散伙饭。

    “希望我毕业的时候,你能成为顶尖球探!”吴三省祝愿道。

    路易在DSU的朋友不多,吴三省是唯一一个可以交心的。

    “你未免太小看我了,没准那时候我已经当上了总经理。”路易异想天开地说。

    从俄亥俄回到波士顿,是5月26日。

    距离1978年的选秀大会还有14天的时间。

    今年的选秀大会是凯尔特人的头等大事,他们渴望重生,因为他们在上赛季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侮辱,奥尔巴赫屡次在输球后冲进球队的更衣室向球员灌输“要感到羞愧”和“不要放弃”的字眼。

    这使得汤姆·海因索恩压力过大,在赛季期间被奥尔巴赫解雇。

    混乱而且看不到方向的球队不是一个教练员可以拯救的。

    凯尔特人名宿,同时也是海因索恩的助理教练——汤姆·桑德斯接手了绿军,同时也埋葬了他在NBA的执教前景,他做的一团糟。

    “很白很漂亮”的凯尔特人在70年代前期与公众和媒体的恋情似乎也结束了。

    在主场,球迷们的嘘声如瀑布般倾泻而出,《波士顿环球报》中,以锐评闻名的鲍勃·瑞安(BobRyan)则猛烈抨击了这支球队。他说威克斯“没有作用”,考恩斯“防守时不知道在干嘛”,哈夫利切克“像是个雇佣兵”,“这个团队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瑞安写道。“在过去的20年里,凯尔特人一直代表着一些东西。现在他们唯一能代表的就是国歌。”

    然后,身为这支白化病严重的球队里难得一见的黑人明星,乔-乔·怀特屡屡被当成替罪羊数落,终于使他崩溃,连连缺席训练,要求被交易。

    凯尔特人就在这种种混乱、绝望的氛围中等待来了哈夫利切克的退役决定,从而给这个赛季盖棺定论。

    他们需要一届成功的选秀。

    问题是,自1970年选中戴夫·考恩斯以来,奥尔巴赫在选秀大会上的收获寥寥无几——说他搞砸了1971-1977期间的每一个选秀权也并无不可。⑴

    1977-78赛季的春天,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拉里·伯德成为篮球界的焦点。

    虽然他才大三,却是当届选秀大会上五位可以在选秀大会上被球队提前选中的其中之一。

    根据奥斯卡·罗宾逊案的结果,NBA将开放自由球员、提供医疗和退休保障,且允许低年级的大学生参加选秀。但在最初的十几年,精英球员上三年到四年的大学,以成熟的身体、技巧和心理状态进入联盟仍然是常态。

    如果不主动报名参加选秀,美国本土大学生理论上在读满大学四年以后都可以被NBA球队选中。而部分球员,比如在1973年以前因为参加义务兵役的人,他们往往在大学毕业之前就获得了被NBA选中的资格。还有些人,像今年的伯德,他大一的时候本是印第安纳大学的一员,为名帅鲍勃·奈特打球。

    印第安纳大学的校园生活对于来自乡下的伯德来说异常艰难,他无法忍受,因此只在学校待了三个半星期就退学了。随后他打过工,修过车,然后转学到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根据规定,他在新的大学需要先坐一年的球监,然后才能打上比赛,但坐球监的一年仍然被视为是有效的一年,所以他在大三那一年,即1978年便拥有了被NBA球队选中的资格。

    尽管他在球探的口中享有“百年一遇”的声誉,但NBA各队的总经理还是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好。

    包括奥尔巴赫在内,如果说他们早就知道伯德会像未来那么好,那肯定是胡扯。

    1978年的首轮第一顺位属于伯德的家乡球队印第安纳步行者。

    这故事本该像2003年克利夫兰喜迎天选之子那样进行。

    可是,伯德听了妈妈的话,坚持回到学校打第四个赛季,完成他的学业——眼熟的剧情有没有?

    步行者的主教练和总经理约伯德见面,当时还没有NBA禁止与大学生接触的条款。步行者希望伯德在被选中之后立即加入球队,而且,他们只能给伯德50万美元一年的薪水。这并不是一个低价,只是对于伯德这种级别的新秀来说,只能算是一份“刚刚好”的合同。

    步行者处于破产的边缘,他们为了加入NBA支付了巨额的加盟费,由于战绩差,主场上座率惨淡,和其他几支并入NBA的ABA球队一样,他们在加入联盟的前四年没有转播合同分成——这是需要勒紧裤腰带的四年,他们渴望立竿见影的改变。

    然而伯德想要一份巨星级别的顶薪,而且,他已决心回到学校打第四个赛季。

    步行者只能挥泪别鸟,把状元签送到开拓者。

    然后又开始相同的剧情。

    开拓者愿意给伯德他想要的合同,但必须马上加入球队。

    伯德想要完成学业的决心是不可撼动的。

    按理说,渴望救世主的球队选择伯德是无需多想的决定,但,没有开天眼的世界,谁会冒着用状元签选空气的代价去赌呢?虽然伯德已经具备被选中的资格,但根据规定,等到他在1979年正式毕业以后,如果对去年选中自己的球队不满意,是可以重新参加选秀的。

    届时,今年选中他的球队将血本无归。

    因此,尽管大家都不知道伯德的未来有多好,但他的确是1978年的唯一天选,可是种种客观的条件约束下,敢于冒险的球队并不多。

    路易听说了伯德的事,也知道凯尔特人已经决心用第六顺位选择伯德。

    这都是历史,即便他不了解这年代的NBA,也知道伯德是凯尔特人球员,更知道他经常在场上装哔。

    伯德的事情他管不着,眼下他正在仔细筛选K.C·琼斯给他的一叠球探报告。

    ⑴其中一个有机会开花结果的1972年第十顺位的保罗·韦斯特法尔在成才之前被交易,当然,那笔交易带来了冠军。不过,公平地说,1971-1977期间,凯尔特人的首轮签没有一个前九顺位,最高的两个顺位,72年的第十顺位(韦斯特法尔),77年的第十二顺位(马克斯韦尔1984FMVP)都选到了对的人。

第十章 中国式家长

    包括中锋位置在内,凯尔特人每个位置都缺人手。

    K.C主要负责的是后卫线人选。

    除了已经敲定的约翰·朗,球队还需要他提供一个一号位选择。

    K.C和另一位首席球探约翰·基里利亚(JohnKililea)正在进行更为重要的观察。

    路易需要在六月初的球队会议到来前整理出最合适的人选。

    本届选秀最有天赋的后卫无疑是蒙大拿大学的米切尔·雷·理查德森(MichealRayRichardsonPG/SG/SF),此人有196公分的身高,被誉为更高大的沃尔特·弗雷泽。

    想想弗雷泽在纽约的所作所为,这番称赞绝不一般。

    另外一位是北卡罗莱纳大学的菲尔·福特(PhilFordPG),速度飞快,攻击性很强。

    但这两人都与凯尔特人无缘,他们大概率掉不出前五,而凯尔特人只有首轮第六顺位,且已经决定拿去赌伯德了。

    路易面对着一叠球探报告,总共有几十份。

    现在的球探报告很简短,一页就是一份了。

    他不能从球探报告上看出这些人的成色,但他可以从名字上着手。

    他不了解这个年代的球员,但只要是成名的球星,就有可能在他的脑海里留下印象。

    任何一个让他觉得耳熟的名字,都要仔细留意。

    然后,他看到了这个名字:莫里斯·奇克斯(MauriceCheeksPG)。

    奇克斯?路易很肯定他以前听过这个人的名字,就是不知道他在NBA打得怎么样。

    他也是个大四毕业生,在西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场均16.8分,命中率54%。

    问题是,他的球队太弱了。

    西德克萨斯大学前两年还能在一级联盟打打,今年直接降到二级联盟。

    二级联盟里场均16分,54%命中率会有人在意吗?

    在德州的一个小镇打了四年的球,在一支总是输球的球队里,奇克斯很难引起球探的关注。

    然而,路易注意到这份球探报告是K.C花了大价钱买来的。

    这份球探报告出自顶级球探杰克·麦克马洪(JackMcMahon)之手。

    麦克马洪欣赏他的斗志和防守态度,并且认为他是可以在NBA打上球的球员。

    这份报告很简短,看得出来,麦克马洪还有很多话没说,或者,这根本就是一份被阉割过的残缺版。

    路易其实并不相信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球探,除非开天眼,否则再高明的球探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路易可以开天眼,但他开的不是这个时代的天眼,他看上奇克斯的原因,只是因为对方的名字耳熟。

    他不应该轻易地放过任何一个让他觉得耳熟的当代球员。

    为此,他打电话给K.C,索要西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比赛录像。

    “什么大学?”

    K.C没有,别说他没有,任何一个球探都没有,包括第一个认识到奇克斯潜力的麦克马洪。

    大学体育先于四大体育联盟率先在商业价值上实现了腾飞。

    但大学篮球,一直到1968年UCLA与休斯顿大学的一场常规赛里,才首次进行了全美直播。在那UCLA12年10冠的统治里,1974年,“天行者”大卫·汤普森带着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打破了他们对冠军的垄断,由此创造出疯狂三月的概念。

    从那时起,大学篮球开始腾飞,但想达到其他几项大学运动的高度,还需要足够吸引到全美关注的传奇对决。他们最好一个是黑人带队,一个是白人带队,最好都带领球队打到全国锦标赛的决赛...

    大学篮球比赛的录像并不难找,难的是那些实力弱小的球队的比赛。

    莫里斯·奇克斯的球队被降级到二级联盟,想找到他们的比赛录像,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没有,只能去现场。

    问题是大学赛季早已结束,没有现场可看了。

    路易坐在办公桌上,想转椅子,突然发现现在还没有未来的转转椅。

    他更苦恼了,以前想不出主意的时候总喜欢原地转几圈,虽不一定有用,但这个糙蛋的时代把他那点娱乐都给夺走了。

    他走出了球探办公室。

    像他们这种次级球探只有一间通用的办公室,但通常没有人在里面。

    路易找到了还在岗位上唐苦苦坚持的汤姆·桑德斯。

    他戴着眼镜,看起来很严肃。

    “萨奇⑴,有这几天的试训名单吗?”路易笑问。

    桑德斯认识路易,虽然刚入职几天,却几乎天天来找他。

    “给。”他将手里的名单递过去。

    路易看了眼名单,基本都是那些具备首轮前景的球员。

    他问:“选定这份名单的人是谁?”

    “这有点复杂,有的是我,有的是里德,有的是约翰,有的是K.C...”桑德斯说,“而且球员不一定愿意接受我们的邀请。”

    “那么,明天的试训名单可否多邀请一个人?”路易问道。

    桑德斯没想到路易这么“得寸进尺”,他可从来没听过次级球探拟定试训名单的事...

    “你想看谁?”

    “西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摩奇斯·奇克斯。”

    “谁?”

    路易不得不复述一遍。

    桑德斯不算是一个高明的教练,但也不是眼高于顶的人,他知道路易现在需要想方设法地观察某些球员,因此,能帮的忙他一定会帮。说到底,他不够强势,赛季期间,他算是救火队长,虽然带队打出43%的胜率但没有像海因索恩那样被开除。

    奥尔巴赫对他最大的一个担忧,来自于他的性格。

    他过于弱势了,当球队惨败,被人屠杀,奥尔巴赫往往会跟着进入更衣室。桑德斯的前任海因索恩往往会痛骂队员,而桑德斯从来没有发过火。于是上赛季奥尔巴赫多次闯进更衣室代替主教练做了这件事。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会有许多球员认为桑德斯只是奥尔巴赫的傀儡。

    “今天有发现什么好球员吗?”路易面带笑容。

    “那个55号不错。”桑德斯点名道。“内达华大学的雷吉·瑟乌斯(ReggieTheusSG/SF),很成熟的一名球员,可惜行情太高了,而且,球探与我有不同意见。”

    现今大多数球队的教练员对于球队的引援是有建议权的,但桑德斯没有这项权限。

    “谁有不同意见,K.C吗?”路易看了眼瑟乌斯。

    他的持球能力让路易印象深刻,一旦接近油漆区,抛投动作千奇百怪,但很准。

    “约翰不认同。”桑德斯说,“他觉得这家伙打球过于自私了。”

    桑德斯说的是另一位首席球探约翰·基里利亚,路易对他的印象并不好。此人极为自负,而且不听别人的意见。

    “总有人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高明。”路易知道桑德斯想听什么。

    闻言,他认同地应道:“谁说不是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

    基里利亚不满地走过来说:“今天来试训的这帮人真是一无是处。”

    包括桑德斯很喜欢的瑟乌斯在内,他觉得都一无是处。

    桑德斯忍而不发,路易没那么多顾虑,都是球探,虽然对方是首席球探,但自己不归他管。

    “是啊,尤其是穿黑色训练服的那些人,看起来真的没有特点,不知道是谁选的。”路易像个18岁的年轻人一样大胆发言。

    桑德斯沉着脸说:“路,别这么说,那些都是约翰选的。”

    “失敬了先生。”路易笑道,“我不是在针对你,我只是觉得那些人很差劲。”

    基里利亚不满地说:“小鬼,别以为你成了球探就可以随便做出评价。”

    路易的脸上既有天真,也带着无邪:“球探的工作不就是做出评价吗?”

    基里利亚冷笑出声,“凯尔特人变得越来越糟糕的原因如此明显,连你这种人都能成为球探!”

    他要是这么说,路易的意见就更大了。

    特么凯尔特人烂成这样跟他有什么关系啊?

    是他让奥尔巴赫把韦斯特法尔交易的?

    是他让凯尔特人在1976年的合并中颗粒无收的?

    是他让奥尔巴赫为了省钱不给考恩斯的好基友保罗·塞拉斯(PaulSilasPF/C)一份体面的市场价,从而使他离队并且让考恩斯“痛失我爱”从此失去了竞技状态开始了又退役又复出又退役又复出...的历程的?

    “基里利亚先生言重了,凯尔特人近年来的失败怎么能怪到我身上呢?上个月我还是个享受暑假的大学生呢。”路易笑嘻嘻地看着对方,“不过,如果在我之后,凯尔特人仍然一蹶不振,作为一名球探,我肯定负有相应的责任。只是不知道,哪位球探应该为球队这几年的失败与挫折负责呢?”

    路易的笑脸与带着敌意的眼落到了基里利亚的身上。

    “萨奇,你说哪位球探该负责?”

    基里利亚怒发冲冠,“东方人,你越线了!”

    “约翰,你和孩子较什么劲。”看见基里利亚在路易面前碰的灰头土脸,桑德斯大感舒畅,当场扮演中国式家长息事宁人。

    基里利亚最后愤愤不平的眼神落在了路易的心里。

    他知道他给自己招了个敌人,不过,他不是疯狗,也不是不知道刚刚入职要低调,只是有些类人犬不懂得尊重的含义,基里利亚每天都在冒犯别人,这只是他积攒了几天的愤怒的一次微弱的爆发。

    未来还会有更多。

    “你太乱来了,路!”桑德斯看爽了不说,还真要把家长当到底,竟然教训起路易了。

    ⑴桑德斯的原名是托马斯·欧内斯特·“萨奇”·桑德斯(ThomasErnest“Satch“Sanders)。

    PS:请大家持续追更,不要养书,追读数据和推荐是挂钩的。

第十一章 小子,你这是在做什么?

    “你太乱来了,路!”

    “事实上,我还有更乱来的时候。”

    路易看得出桑德斯没责怪他的意思,只是担心他和基里利亚处的不好影响到以后的工作。

    如果路易是基里利亚手下的次级球探,他刚才非但不会出声嘲讽,还会附和他的话。

    但他不是。

    没有什么比球探这门行当更考验人的眼力见,只有成功挖掘出好球员的球探,才有上升的空间。

    因此,路易完全不担心得罪基里利亚的事。

    “难怪K.C说你是个滑头!”桑德斯无奈地道。

    路易没想到K.C还有背后说人坏话的好习惯。

    那么忠厚的一个人,不像啊。

    最好把这话跟主教也说说,说不定主教喜欢他这“人设”呢?

    “对了,萨奇,你在费城有认识的人吗?”路易问。

    对手的情报,同样可以提供参考。

    “我认识他们的主教练比利·康宁汉姆(BillyCunningham)。”桑德斯总是直来直去。

    路易好奇地问:“据我所知,莫里斯·奇克斯的球探报告来自费城,是谁搞到的?”

    “K.C,他认识杰克·麦克马洪,杰克很喜欢甩卖手上的球探情报,但他也很精明,从不把好货露出来。”桑德斯对麦克马洪的评价不低。

    路易突然觉得事情有趣了起来。

    “你说,莫里斯会不会拒绝我们的试训?”路易突然想到一个可能。

    “难说,如果这份球探报告是杰克提供的,那就说明他没有首轮,甚至次轮的选秀前景,这样的球员应该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推销自己的机会。”桑德斯苦笑道,“但是,在比尔‘捅破窗户纸’以后,以及那个拿着国旗杆殴打黑人的蠢货被拍下之后,波士顿对黑人球员来说已经声名狼藉了。”

    为了在波士顿更好的工作,路易用这几天睡觉前一个小时了解凯尔特人的历史。他知道桑德斯在说什么,1969年拉塞尔宣布退役却没有通知球队,让奥尔巴赫很狼狈;1972年他在节目中宣称宁愿住在萨克拉门托的监狱里也不想当波士顿的市长,并且在那年三月要求把球衣退役仪式设置在比赛前,不让任何球迷进入花园,这被球迷视作侮辱。

    同年11月,他在接受《波士顿环球报》的采访时表露心迹:“我在波士顿打球的那些年非常痛苦。我不喜欢呆在这里。到处都是种族歧视、偏见、种族隔离。我不能一辈子呆在球场上,生活在真空里,一天只有48分钟。”

    波士顿人不肯承认,但拉塞尔在球员间所享有的声誉却足以关上凯尔特人的引援之门。

    可以说,凯尔特人在1976年的合并中颗粒无收,财政是一方面,没有人愿意来这里打球,是另一方面。

    如果有其他选择,波士顿也不在路易的选择范围内。

    但他认为,莫里斯·奇克斯这种没有选秀行情的球员,不至于这么“高傲”。

    人总要恰饭的嘛。

    如果他拒绝了凯尔特人的试训,便只能说明,他的未来已经有了保障。

    为此,路易联系了K.C·琼斯,详细询问了球探报告的由来。

    他因此得知麦克马洪卖给了他二十几份球探报告。

    “每年的休赛期都是他的敛财旺季!”K.C愤愤不平,因为麦克马洪提供的球探报告没有一份有路易所提供的那份报告里一半的详尽。

    好歹是老球探了,就算拿出来骗钱也做得专业一点啊。

    “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路易问。

    “你想联系他?”

    “嗯,有些事情需要找他确认。”

    “那你可得小心了!”K.C叮嘱道,“他的话你最多只能相信一半。”

    只能相信一半?K.C还真是善良啊,这种人的话连一个标点都不能信。

    “放心,我心里有数。”

    “对了,还有件事...”

    “长途电话队里给报销吗?”

    “算我头上!”

    路易乐开了花:“我他妈真想给你一个吻啊K.C!”

    “你他妈最好不要在我面前说他妈!”

    “是是,再见,祝你今天愉快!”

    由于家庭电脑还没有出现,所以不可能有邮件这种东西。

    远方的人想要联系,只能写信或者打长途电话。长途电话很贵,所以一般人只会写信,而大部分的家长对于接近电话的熊孩子总是表现出虎视眈眈的模样,因为他们担心孩子不小心打出长途电话给自己送上一份大额电话账单。

    讲究办事效率的NBA,不可能写信。

    路易虽然很相信K.C的人品,但为了让“电话费算他头上”的事情落到实处,他摸进了K.C的办公室,用他的电话打给杰克·麦克马洪。

    电话里充满静电干扰,对于路易这个来自未来的人而言,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哈喽,哪位?”嗓子很粗糙,听起来不像是奸商啊。

    果然以音取人的蠢蛋最后都会跌进乔碧萝陷阱吗。

    “你好,杰克,我叫路易,是K.C·琼斯手下的球探,他让我向你确认一些事情。”路易彬彬有礼地问,“不知道你现在方便吗?”

    “问吧,我和K.C是老朋友了。”麦克马洪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路易一手拿笔,随时准备纪录下麦克马洪的语气变化。

    “是啊,K.C经常在我面前夸赞你,他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球探,你手上的球探报告无人能比,简直是业界良心,他将你当成偶像和目标,他说如果未来能有你1/5的观察力,他就死而无憾了。”事实上K.C一句都没说过,对麦克马洪的唯一评价就是“他的话你最多只能相信一半”。

    麦克马洪听着这隔着490公里的彩虹屁很是喜悦。

    “K.C言过其实了,我根本没那么优秀...”麦克马洪笑问,“你想确认什么?”

    “是这样的...”

    路易张嘴就说:“K.C在你交给我们的球探报告上发现了一个不错的人选,但大学赛季已经结束,我们也找不到他的比赛录像,所以只能找世界上最好的球探多多了解一下他了。”

    “哈哈!没问题!”就冲这张比蜜还甜的嘴,麦克马洪就已决定,只要不涉及76人的补强,他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建议。“你想了解谁?”

    “西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莫里斯·奇克斯...”电话里面传出了咳嗽声,麦克马洪很有可能在抽烟,被突如其来的爆弹呛到了。“您了解他吗?”

    “我太了解他了!”麦克马洪万万想不到K.C·琼斯会在那么多张质量低劣的球探报告中选中奇克斯,这也太倒霉了吧?

    “听我说,这家伙不值得选,他在一支平庸的球队打球,却没有好的数据,在场上总是犹犹豫豫,看不到队友。”

    “可是他的助攻数很高啊。”

    “我亲眼看过他的比赛...我认为他们主场的统计员存在作假或者错算数据的可能。”麦克马洪简直比凯尔特人的球探还尽职尽责,能说的都说了。“而且,前几天他参加了我们的试训,表现得极为糟糕,更糟糕的是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态度蛮横霸道,竟然向我们索要首轮选秀承诺!”

    路易听明白了,这就是球探间的电报。

    麦克马洪的话说明奇克斯所在的球队影响了他的发展,因为表现得太过团队所以数据不起眼,他前几天参加了76人的试训一定赢得了满堂彩并且获得了次轮选秀保证。

    他的职业态度一定非常好...

    麦克马洪还真是“职业”啊!

    “可是...”路易想再折磨对方一下,“K.C真的喜欢他,我感觉他快失去理智了。”

    “那你最好阻止他,除非你们想选择一个没有用的球员。”麦克马洪担心自己的意图被路易看穿,还特意压低声音说,“我是把K.C当成朋友才跟你们说这件事,这是秘密,也是我最后的忠告——莫里斯的左脚有严重的伤病隐患,他在试训的时候试图隐瞒这件事,但他没想到费城是最先拥抱核磁共振技术的城市之一!”

    “好的,这些资料真的很重要,非常感谢你,杰克。”

    路易真的要感谢麦克马洪,他最后的忠告解决了另一个疑问:奇克斯的左脚曾经受伤,但现在恢复良好。

    看看他这一通电话所获得的资料,写满了一页的情报。

    想想当初他为了约翰·朗的资料是如何牺牲色相去和女人们鬼混的?这不比出卖肉体容易多了?

    路易转着笔,仔细回想他有没有什么疏漏。

    当他的视线提到正常的地平线上,猛然看见办公室门口站着一个发际线已然越过脑袋,且满头白发丝的老头身上。

    路易不禁产生惧意,他当然知道这个充满威严的老头是谁。

    “小子,我全听到了!”里德·奥尔巴赫的脸上带着邪恶的笑容,“你这是在做什么?”

第十二章 极具分量的认可

    路易加入凯尔特人已经有半个月,这是奥尔巴赫第一次见到他。

    之前,他听K.C·琼斯说从一个18岁的小鬼那买来了一份球探报告,并且他声称这份报告很专业,详细到前所未见。

    但当他听说路易是通过录像带来写球探报告的时候,他的兴趣直降到最低。

    然后他就把这个人给忘了,包括他成为凯尔特人的球探一事。

    对奥尔巴赫来说,队里的员工分两种,一种是他记得名字的,一种是他不记得的。

    这听起来像是废话,但背后却有两种含义。

    除了那些退役后直接转入幕后继续为凯尔特人工作的球员,没有球员经历,因专长而加入球队的外来者,如果他们在三个月内让奥尔巴赫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则说明他们的工作干得不错。

    反之,即使不能说把工作干得很糟糕,但也可以说是没有亮点。

    奥尔巴赫没想到他来K.C这拿一份球探报告,却撞见路易像是诈骗犯一样用让人恶心的语气和肉麻到让奥尔巴赫想把雪茄塞进他喉咙里的口吻和人通话。

    奥尔巴赫的突然出现让路易猝不及防。

    他很清楚奥尔巴赫在球队里所拥有的权威,如果他想往上爬,就必须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没想到彼此的第一面,是在这种情况下。

    “阿...阿诺德...不,里德...”路易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老人家。

    奥尔巴赫见怪不怪了,“就叫我里德吧。”听说这小子才18岁?真是疯了,放着大学不读跑到这当球探。

    他开始怀疑路易可能没他想的那么有趣。

    “是,里德。”路易相信这是在奥尔巴赫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很高兴见到你。”

    “别说这些没用的。”奥尔巴赫直指问题的核心,“你刚才在和谁打电话?”

    路易干笑道:“这事说来话长...我向杰克·麦克马洪询问了一个球员的信息。”

    “杰克·麦克马洪?你认识他?”

    “不认识,我是借K.C的名义和他通话。”

    “你凭什么认为他会给你正确的建议?”奥尔巴赫发现招募18岁的大学生当球探是一件离谱到极致的决定。“你不会以为我们和76人的关系很好吧?”

    凯尔特人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了吗?奥尔巴赫突然觉得球队的未来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美好。

    “恰恰相反,波士顿和费城在体育方面是世仇。”路易知道奥尔巴赫在想什么,他故意让对方产生这样的第一印象,“我本来也不打算从麦克马洪的手上得到正确的情报。”

    奥尔巴赫发现这个年轻人没他想的那么愚蠢。

    “那你打电话给他是为了什么?”

    “您应该知道,K.C有找麦克马洪买球探报告的习惯。”

    奥尔巴赫意外之极:“这件事我还真不知道!”

    那瞬间,路易快窒息了。

    “别说是我说的。”

    奥尔巴赫维持着他的邪恶笑容,他当然知道K.C会用经费去买球探报告,他只是不知道卖家是谁。

    “K.C让我整理今年的球探报告,我从中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球员,我在现场看过他的比赛。”路易当然没看过奇克斯的比赛,他最最多多是在前世听过此人的名字就断定此子定不能错过。“我知道他是一个出色的球员,但我还有一些不解的地方,所以我需要打电话向麦克马洪请教。我知道他不会实话实说,因此这个电话只是一个例行公事的试探,让我没想到的是...”

    路易突然停下来喝了口水。

    “该死,继续说啊!”奥尔巴赫暴躁地道。

    “当我提到那个人的名字,麦克马洪变得很紧张,很激动,他像是和对方有仇一样倾诉对方的缺点,虽然他每一个发音都很虚伪,但我却借此得到了许多的情报。”路易举了个不恰当的例子,“他简直是把莫里斯·奇克斯的衣服脱光了扔在我面前。”

    路易将他方才一边打电话一边写下的速记交给奥尔巴赫。

    路易所有判断,看起来都是基于麦克马洪电话里的反应。

    奥尔巴赫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他说的不是实话?”

    话是这么说,但奥尔巴赫收起了路易的简报。

    “我没有证据,也不能肯定,这是我的初步判断。但是,如果莫里斯·奇克斯拒绝了我们的试训,那我就有十足的把握肯定,他是费城想要的人,而且已经得到了费城的选秀承诺。”

    奥尔巴赫面前站着一个风采飞扬的年轻人。

    经过此事,路易给奥尔巴赫留下了深刻印象。

    就像K.C·琼斯在他面前对这个年轻人所称赞的那些话,今日一见,他的确是有真才实学。

    奥尔巴赫将他的欣赏藏在心底,脸上平静无波地说:“如果莫里斯·奇克斯接受了我们的试训呢?”

    “那只能说明,他想要获得更高的选秀顺位,他一定会将费城的选秀承诺告诉我们,借此抬高他的声势。”

    不过,路易很怀疑奇克斯和他的经纪人有没有这份坐地起价的志气。

    他相信,费城和杰克·麦克马洪成功地在奇克斯身边营造了一种“你这个没人要的废物,来我们这吧”的氛围。

    出身糟糕的学校,隐姓埋名般的四年大学生涯,以及或许并不喜欢争斗的性格,让奇克斯安于接受费城的安排。

    无论是什么,都是可能的。

    路易只知道一点,奇克斯可能比约翰·朗更加不容错过。

    “过几天我们会就今年的选秀大会举行一场队内的通气会。”奥尔巴赫走之前说,“到时候你和K.C一起来参加。”

    主教走了。

    那个穿越以来第一个让路易觉得很有压力的人。

    听到他让自己参加通气会,说不激动,那是骗人的。

    通气会上,会聚集全队的高管,教练组,以及两位首席球探。

    这就相当于一场大仗前的战略会议,这场会议会直接决定凯尔特人选秀大会的出招顺序。

    而路易一个刚加入凯尔特人不到半个月的低级球探,竟然被主教点名加入,这算是个极具分量的认可。

    PS:求票票,求追读,养书是很正常的,但对我这种读者有限的作者来说,每个追读都很重要。在竞争不激烈的时期,体育区的新书如果有稳定的700追读,就大概率能去三江上玩一玩。可是,我和茄子、葛洛夫街兄弟两位体育区的大神,以及另外几位人气不俗的LV4作者一起撞车了。所以,这个追读对我很重要,因为每周的推荐就那么多,我虽然没法和这些大佬争锋,但如果追读数据可观的话,应该也能有不错的推荐,所以拜托大家了——不要养书!不要养书!!不要养书!!!(我这波高调致敬《三体》)

第十三章 通气会,基里利亚的反击

    那之后的一天,路易从白天到下午,再到傍晚,都待在希腊学院里。

    直到“萨奇”·桑德斯告知:“不用等了,莫里斯的经纪人打电话告诉我,他的雇主不喜欢波士顿,他忌惮这里的种族冲突,因此,他不会来试训。”

    “嘿嘿!”

    桑德斯没想到他会笑得这么不正经。

    “路,你让我毛骨悚然。”桑德斯认真地说。

    路易现在唯一要确定的是,奇克斯有没有计划前往其他球队试训。

    如果没有,那么76人给他选秀承诺的事,便是事实。

    一个没选秀前景的人,拒绝波士顿的试训邀请,在费城试训完之后突然自暴自弃了?这种不符合逻辑的故事只有唐探系列脑瘫粉才能接受。

    “萨奇,我还想让你帮我一个忙...”

    路易想知道奇克斯的动态。

    但这对他来说很难,他的人脉并没有那么大,无法远程获得消息。

    “什么忙?”

    “我想知道奇克斯的下一步计划。”

    “这怎么可能?”

    “我相信他的经纪人绝不只有他一个客户,如果他的工作重心突然转移到其他人身上,那我们就有答案了。”路易笑道,“我需要关注他的经纪人的动态。”

    桑德斯感觉他在越陷越深,好家伙,连个低级球探都能随意使唤他了。

    可是,路易也是为球队着想。

    如果他没有能力,K.C不可能让他成为凯尔特人的球探。再加上,路易这人并不让人反感。

    如果他能减少咋咋呼呼和邪笑的频率——老是让他想起奥尔巴赫和拉塞尔——桑德斯还是很乐意和他做朋友的。

    “我尽量吧。”

    “谢谢你,萨奇。”路易假惺惺地问,“你这么帮我,我该怎么回报你?”

    他用眼神暗示了下:要钱没有,要命也不可能给。

    “如果对球队有好处,如果你看上的球员真的能派上用场,那帮你就是帮我自己。”桑德斯自嘲道,“我怎么会和自己过不去呢?”

    他说得有道理,虽然前途暗淡,但他还是凯尔特人的主帅。

    可是对于菜鸟教练来说,最悲催的命运就是接手一支承载着厚望又落到深渊里的球队。

    内部的压力、外部的期望,足可毁灭菜鸟教练的雄心壮志。

    路易很喜欢桑德斯,但他着实不看好对方的执教前景。

    确定奇克斯不来,路易开始准备通气会的发言稿,主要是给K.C的。他感觉自己到时候应该没机会发言,只要借K.C的口说出他的想法就可以了。

    有了正式的工作,路易的生活规律了许多。

    不再像学校里那样每天为了情报和消息到处奔波,也不必再和各种陌生女人发生奇怪的关系。那种情况下,他压力太大了,胯下的龙王都达不到最佳状态,很难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他确信,现在再给他来一次,他肯定能攻城略地,保准给对方一个猛男的印象。

    可现在他得着眼于几天后的通气会。

    1978年6月6日,距离选秀大会还有三天时间,凯尔特人已经完成了试训工作,球探准备好了自己的资料,集中到自己的上头手里,准备在通气会上交流学习。

    通气会的举办地点还是希腊学院。

    通气会里,球队主席兼总经理奥尔巴赫坐在C位。

    他的左边挨着主教练拉里·桑德斯,右边挨着球队的运营总裁盖里·拉尔夫,然后是首席球探兼助理教练K.C·琼斯、另一位首席球探约翰·基里利亚、助理教练鲍勃·麦金农(BobMacKinnon),几位路易不认识的高级球探,主场播音员约翰尼·莫斯特还有球队老板欧文·莱文的秘书。

    “既然都来了,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关于三天后的选秀。”奥尔巴赫开了个头。

    老板的秘书首先发言:“关于用首轮第六顺位选择拉里·伯德的事...欧文先生希望诸位再考虑考虑,他不想要一个不能立马为球队效力的球员,如果他明年拒绝和我们签约,我们将血本无归。”

    “如果他拒绝和我们签约,”奥尔巴赫淡漠地笑道,“我们就再选他一次。”

    听起来是不可能的,但似乎没有奥尔巴赫干不出来的事情,他是规则的学生,又是规则的投机者,他总喜欢钻规则的漏洞。

    秘书无言以对。

    凯尔特人是一支奇怪的球队,即使球员通过自己的斗争使其地位越来越高,老板还是球队的主宰者,而管理层人士不过是一帮打工的下属。虽然他们的专业性远超老板,但老板的话就是圣旨,即使他的决定不专业,管理层也要坚决执行。

    76人的前教练吉恩·舒(GeneShue)就是因为不肯以新老板马首是瞻,就被当成了立威的道具,说撸就撸掉了。

    可是在凯尔特人,奥尔巴赫的地位隐隐盖过了老板,在凯尔特人初代老板沃尔特·布朗病逝之后,球队的所有权多次变更,难免遇到糟糕的老板。而只有奥尔巴赫能以“要么我走人,要么你走人”的方式,逼迫无法合作的老板卖掉球队。

    没有一个凯尔特人老板愿意背负“赶走奥尔巴赫”的骂名。

    这极有可能是致命的。

    要知道,这可是70年代!

    想想大街上那些人吧!

    “除了第六顺位的人选,其他的都可以讨论。”奥尔巴赫笑道,“开始吧。”

    桑德斯发表了他准备多时的演讲稿:“我们经历了一个混乱的赛季,这是我从中总结到的几件事...”

    这就是他不适合当主教练的原因,他把执教当成了上课,将带队比赛当成带学生考试,搁这做期末总结呢?

    尽管他说了一堆屁话,但还是鲜明地表示了球队目前的缺陷,概括起来就是啥都缺,每个位置都缺,再不补强下赛季战绩烂成什么样都别找他背锅。

    “是的,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全位置的补强。”

    约翰·基里利亚自信满满地说:“除了拉里之外,还有一个人我们必须得到——波特兰州立大的弗里曼·威廉姆斯(FreemanWilliamsSG/SF),他是个不可阻挡的进攻手,大学四年总共拿下了3249分,只有皮特·马拉维奇的大学得分比他更多。他带领维京队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击败了拥有拉里·伯德的美国队赢得金牌。他的能力得到了许多大学教练的认可,其中包括了肯塔基的鲁普教练(AdolphRupp)。鲁普教练认为弗里曼能够在NBA取得完全的成功,正如他在大学赛场上所做的一样!”

    “你确定我们能用第八顺位选中他吗?”奥尔巴赫听过威廉姆斯的名声,他知道这人很好,也看过他的比赛,但基里利亚显然把他说的太好了。

    乍听之下比伯德还好。

    “有机会,”基里利亚并无保留,“虽然弗里曼的攻击性让人心动,但他的精神属性值得担忧,在球场上容易走向极端,球风比较自私,需要耐心的调/教。”

    基里利亚所说的问题触目惊心,但这是首轮第八顺位的选择。

    在这个位置上,可以选的人不多。

    因此,他有明显的长处,自然也有明显的短处,而且基里利亚还准备了几个备选名单。

    他不只是给出了两个前十顺位的人选(基里利亚是第一个追踪伯德比赛的凯尔特人球探),更包办了K.C的部分,而且,他公然在这个场合打种族牌。

    他支持球队选择被路易推掉的杰夫·贾德金斯,因为此人是大学白人明星,选他可以吸引球迷。

    这让在场的不少人都看向K.C。

    只有奥尔巴赫和基里利亚知道推掉贾德金斯是路易的决定。

    想到路易和基里利亚的私人恩怨,后者能提出这个建议,桑德斯实在不感到意外。

    当他看见K.C要进行发言的时候,他更意外了。

    发言的竟然不是路易?

    但转念一想,区区个低级球探,凭什么在选秀通气会上发言啊?

    PS:求票票,求追读

第十四章 球探不是瞎子

    K.C·琼斯作为凯尔特人王朝的一员,在队内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可是,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堪忧。

    当他像名人堂演讲那样打开一张纸,现场的同僚们脸上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色彩。

    “有鉴于我们刚刚经历了一个失败的赛季,我认为我们需要在各个位置上进行提升。”K.C认真地说,“在后卫线的人选上,我有两个建议。而且只有这两个,没有备选。”

    K.C首先说出约翰·朗的名字。

    “他来自密歇根,是一位可以适应NBA级别比赛的足尺寸后卫,在大学他打三号位,但他的投篮能力可以在NBA打二号位。”K.C简化了路易的球探报告,“根据我们手头上的多场密歇根大学的比赛录像的观察,我发现他打球很卖力,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符合我们的传统。”

    K.C还说了个路易不知道的情况:“我听说底特律对他很感兴趣,虽然他们没有首轮选秀权,但他们有两个位置靠前的次轮选秀权,如果他们在我们之前选择了约翰,我们应该想办法与他们进行交易。如果他们要价过高则选择后备人员。”

    路易没想到K.C把莫里斯·奇克斯当成是后备人员。

    在他看来,应该同时选下朗和奇克斯。

    “莫里斯·奇克斯,来自西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他是一名迅疾的后卫,有出众的大局观和组织能力,并且速度迅猛,防守能力强悍。”K.C说到这不无得意地说,“他简直就是年轻一代的我。”

    奥尔巴赫打趣道:“他的投篮没你那么臭吧?”

    K.C尴尬地说:“他不怎么投篮...”

    主教拿K.C的投篮打趣,大家都乐了。

    K.C接着往下说道:“由于西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竞争力薄弱,莫里斯的名字鲜有人知,他的选秀行情黯淡,但他无疑是一颗遗珠,如果有机会,我们应该同时得到约翰·朗和莫里斯·奇克斯。如果不行,至少要得到其中的一位。”

    K.C没有约翰·基里利亚那么意气风发,他只是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

    他的发言完毕,刚进入讨论环节,桑德斯自然站在老队友的一边,教练组的立场一致。

    秘书没什么好说的。

    看起来,这就是奥尔巴赫听完大家的意见拍板的事。

    但是奥尔巴赫看出基里利亚有话要说,因此没有早早下结论:“约翰,有话就说,这里都是自己人。”

    基里利亚笑了笑,他端坐着,听到主教问话,便说:“K.C的报告很有价值,我也认为约翰是一个被埋没的好球员,但他很有可能被底特律用次轮第一顺位选中,如果做交易,我们会付出额外的损失。至于莫里斯·奇克斯...我认为,这名球员在球探报告上被夸大了。”

    K.C不动声色,路易早知道这厮会发难。

    大家都看着他,想知道他如何说。

    “球探报告上说,莫里斯具备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大局观,从他大学四年的场均助攻数来看,并不错。但根据我得到的反馈,莫里斯的助攻数并不像数据统计上反应出来的那么优秀,西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所在的赛区的数据统计员的名声臭名昭著,他们并不负责任,而且,莫里斯有独占球权的自私名声。”

    基里利亚举了个例子:“当球权过分集中在某一名球员身上的时候,刷数据是很简单的。”

    “他和约翰·朗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带领自己的球队取得好成绩,他从来没有打进过全国锦标赛,他在一支默默无名的球队里打了四年自私的篮球。”基里利亚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如果他真的很优秀,球探不是瞎子(我们都看得到)。”

    以K.C的口才,若是让他来和基里利亚辩论,没准就黄了。

    “咳咳...”路易发出了声音,“不好意思,莫里斯·奇克斯的球探报告是我写的,K.C对此非常了解,但他对于莫里斯没有我那么了解,关于这件事,我有几句话要说。”

    一个次级球探出现在这里已经很奇怪了。

    现在这个次级球探要求发言,还要跳过他的主管球探。

    “如果K.C没意见的话。”奥尔巴赫知道那个小子要作妖了。

    K.C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路易的工具人,他耸耸肩,无奈地道:“你随意。”

    “约克(Joker/小丑)的说法让我很意外。”路易刚开口就被基里利亚恼怒地打断,“我叫约翰!”

    “喔,是吗?那我真是不小心。”路易自嘲道,“难怪我的球探报告会出现这么大的纰漏,我竟然把你的名字都记错了,抱歉约克。”

    ...通气会很安静,路易看起来在蓄意挑衅。

    “别说这些没用的。”奥尔巴赫出声打断。

    路易随即转向奥尔巴赫,以及球队的运营总裁拉尔夫,他开始说道:“有些人说莫里斯很自私,但他数据上所呈现的却不是这么一回事。除去每场只打几分钟的大一赛季,剩下的三个大学赛季,他每场出场35分钟,只出手7.6次,命中率却很高,达到56%。如果他是一个自私的球员,绝不可能在命中率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却有如此之低的出手。”

    “另外,他的场均助攻数并不像球探报告里描述的那么多,我强调的是,他的大局观和无私,他是一个本分的球员,不会乱打,只是规规矩矩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路易强调道,“我重视的是他的纪律性和被许多人低估的防守,大四赛季,他场均可以送出3.1个抢断,这在对于手部动作吹罚极其严厉的NCAA里是非常惊人的数据。”

    基里利亚质疑道:“如果他有那么出色,杰克·麦克马洪怎会将他的球探报告卖给K.C?”

    “这个嘛,大概是他老人家觉得像约克(小丑)一样的球探太多了。”路易一发阴阳怪气的双关让基里利亚脸色滚烫。“莫里斯没有选秀行情,他理应接受一切摆在他面前的机会,但他却拒绝了我们的试训邀请。”

    “更有趣的是,在拒绝我们的试训之前,他曾在费城落脚。”路易笑道,“不可否认,对黑人球员来说,费城比波士顿更有吸引力,但如果费城不能保障他的未来,他有什么理由拒绝我们?”

    路易字字珠玑,并且还没完。

    “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当我以K.C的名义向杰克·麦克马洪打电话询问莫里斯的情况,他在电话里却将莫里斯形容为一无是处的球员,他表现的过于激动,极为焦躁,我简直不敢不相信他...”路易接着看向奥尔巴赫,“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里德曾在1969年现场观看戴夫·考恩斯的比赛,可是里德在半场结束前就退场了,这让很多人以为里德对戴夫的表现很失望,后面发生了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

    桑德斯和几个助理教练连连点头,完全被说服了。

    就连里德身边的总裁拉尔夫,和副总经理简·沃尔克,都一面倒向他的说辞。

    基里利亚的脸色越发难看。

    “最后,多亏了萨奇,他的经纪人正好认识莫里斯的经纪人,借由这条渠道,我们得知了对方的动态。”路易笑道,“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这几天,莫里斯的经纪人多尔夫·盖伦一直在为他手下的其他客户奔走,他似乎完全把莫里斯抛弃了。”

    说到这里,结果已经明朗。

    “我认为莫里斯·奇克斯身上拥有巨大的潜力,结合他最近的种种动态,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费城已经给了他选秀承诺,因此,我们不能等到第三轮再选择他,而应该在第二轮的前中段发动交易获得合适的签位得到他!”

    “我们不应该惧怕交易,凯尔特人历史上的每一次崛起,都与交易有关。”路易的视线终于和基里利亚平视,“当然,部分眼神有问题的球探是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这一点的。”

    “你!”

    基里利亚气得嘴角抽搐。

    新的一周,求票票,求追读٩(๑•ㅂ•)۶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412/ 第一时间欣赏余下的,只有噪音最新章节! 作者:沉默的爱所写的《余下的,只有噪音》为转载作品,余下的,只有噪音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余下的,只有噪音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余下的,只有噪音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余下的,只有噪音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余下的,只有噪音介绍:
大鸟和魔术师代表着一个时代,那就是职业篮球在篮球之国变得受欢迎的时代,他们为飞人君临、OK称霸、詹皇、杜兰特、库里等人把篮球变得如此美妙奠定了基础。让他们所有人都成为了亿万富翁,拥有自己的商业帝国,社会地位崇高。

但若是把时光回溯40年,这根本不堪设想。
联盟并不受到欢迎,当今第一人是个疯狂的种族主义者;
鲍勃·库西的完美继承人在队友的嫉妒和酒精的侵蚀中饱受痛苦;
拥有有史以来最优雅的挑篮,却也具备史上最让人不理解的个性;
有机会成为迈克尔·乔丹,但混乱的私生活让他把一切可能拒之门外;
伟大的白人希望在膝盖爆炸后陨落了;
洪多和Dr.J是绝无仅有的偶像,但他们一个赢的太多,说的太少,一个赢的太少,说的太多。
70年代的颓势还在继续,暴力冲突、药品泛滥、黑人太多,球员薪水过高,无数的问题将这个未来价值上百亿美元的职业联赛推向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危机就像机遇的代名词,越是险恶的处境越会有人杰崛起。
且看那个来自未来的家伙,如何在这个群星闪耀的时代,成为最特殊的一员。
他非常清楚,赢得一切,便万事皆休。
余下的,只有噪音。
PS:如果你是张嘴就是黑白双雄拯救NBA的球迷,这本书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余下的,只有噪音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余下的,只有噪音,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余下的,只有噪音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