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风是叶的涟漪TXT下载风是叶的涟漪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风是叶的涟漪全文阅读

作者:常山赵龙     风是叶的涟漪txt下载     风是叶的涟漪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72章 知识何止改变一代人的命运

    采访完冬梅父亲之后,卫国就回到了崔家村的家里,开始了专心的创作。

    老家农村的房子,经过改造之后,现在已经非常结实和漂亮了。

    卫国和冬梅住在里屋的老房子。

    那个房子,是当年为了给弟弟保国结婚,而专门的盖的房子。

    当时,当卫国和冬梅把这个房子,给盖起来的时候,可谓是全村最高,最豪华的房子。

    可是现在,这栋二层的小楼,已经变成全村,最矮和最简陋的房子了。

    如果不是保国和小芳,将前院的房子全部推到,然后重新盖了的话,卫国的房子,估计会变成村子里面,最简陋的房子吧。

    这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甚至,大家都普遍奔了小康,更有甚者,实现了富裕。

    每当卫国灵感来了的时候,他就喜欢端个小凳子,然后再端个大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写作。

    这样,卫国感觉写作的时候,灵感来的更快,

    而且,出现卡文的时候,卫国只要抬头望望透顶上的蓝天和白云,就能继续写下去了。

    而当村子里面的人知道,从单位退休下来的石油工程师卫国,是回来专程搞创作,而且写老家农村故事的时候,大家纷纷上门来,给卫国提供素材和线索。

    早上,正当卫国在院子里面写作,坡脚的伟伟父亲,走了进来。

    伟伟父亲和卫国,从小在一个村子长大,两人从小就是同学。

    可是,相对卫国喜欢学习来说,伟伟父亲却特别喜欢干活。

    所以,高考的时候,卫国走了出去,而伟伟父亲,则留在了农村,种了一辈子地。

    卫国父亲过来后,给卫国讲了好多他知道的,关于村子里面的故事。

    卫国在感谢伟伟父亲的时候,也问他说:

    ”你现在,几个孙子了啊?”

    伟伟父亲说道:

    ”两个孙子了。”

    听到伟伟父亲也是两个孙子,卫国便关心的问到:

    ”两个孙子,那你和你老婆,估计一天,都忙着带孙子吧?”

    听到卫国询问自己的老婆,伟伟父亲尴尬的说道:

    ”哎,老婆去县里,跟了老干部了,

    我现在一个人在家,帮两个儿子,带孩子呢。”

    听到伟伟父亲的老婆,去县里跟了别的男人,冬梅惊讶的问到:

    ”菊英和你离婚了吗?”

    伟伟父亲点点头,说道:

    ”哎,人家去县里打工去了之后,就认识了一个退休的老干部,

    然后,就回了和我离了婚……”

    说着,伟伟父亲就伤心的流下了眼泪。

    冬梅和伟伟父亲的老婆菊英,非常的熟悉。

    年轻那会,她们这些新媳妇,常在一起玩耍呢。

    冬梅知道,伟伟父亲因为坡脚,年轻的时候,在周围找不到媳妇。

    突然有一天,乡里一个喜欢说媒的老头,给伟伟父亲领回来了一个高个子,相貌还比较漂亮的女人。

    媒人告诉伟伟父亲,说道:

    ”这个女人是在乡里流浪,你要是愿意的话,就把她娶了,给你当媳妇。”

    这样,伟伟父亲就娶了菊英。

    可是,冬梅没有想到,老了老了,伟伟父亲怎么就和老婆菊英离婚了呢?

    正当冬梅纳闷的时候,卫国妈看到伟伟父亲出去了,便从房间走出来,说道:

    ”让我说啊,菊英走了,还走对了。

    要是呆在这个家里,伟伟父亲整天打麻将,不出去打工,

    伟伟整天打麻将,不出去打工,根本看不到未来,

    你说,菊英不出去跟男人,难道留在这个家里,受罪啊……”

    卫国妈虽然也八十多岁了,但是她一直是一个明白人,看问题,想事情,特别有自己的见解。

    当年,卫国高考失败,眼看就要放弃高考,回家当农民了,

    卫国妈愣是卖了家里的粮食,送卫国去临省参加高考,从而改变了卫国的命运。

    小儿子保国,第一年没有考上高中,就不想去上学。

    卫国妈就拿着扫把,将保国圈在屋子里面,打的你乖乖去上学为止。

    而保国在挨了打之后,便重新去初三补习,第二年顺利的考上了高中,并且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医科大学,当了一辈子的院长。

    可以说,如果没有卫国妈,这么给力的母亲,卫国就不会当一辈子钻井工程师,

    而保国,也不会当一辈子的医院院长。

    可是说,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改变人生的轨迹。

    中午,鳖牢又过来找卫国,给他提供素材和故事。

    鳖劳比卫国大几岁,可是,却和卫国在同一级念书。

    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卫国每天刻苦的学习,而鳖劳则喜欢到处跑着逛,并且还跑的挺远,不是去省城,就是去宝鸡。

    最后,高考的时候,鳖劳因为在外面逛,回不来,而错过了高考。

    而卫国则通过高考,走了出农村,成为了一名工人阶级。

    鳖劳逛够了之后,才回到农村结婚。

    有了孩子之后,才静下心来,在家里好好劳动。

    前些年,鳖劳家很穷,有时候甚至都揭不开锅。

    这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发展,以及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鳖劳在扶贫办的帮助下,不仅成功致富,而且还给家里盖起了三层的小洋楼。

    鳖劳羡慕的看着卫国,说道:

    ”卫国,我真羡慕你啊,退休了,有退休金,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

    卫国看着眼前,身体肥胖的鳖劳,说道:

    ”你也该退休了吧?”

    闻言,鳖劳笑笑,说道:

    ”我退休什么啊,我一个农民,一旦不工作,就没有任何收入,

    不像你们工人,工作了一辈子,退休了之后,衣食无忧。

    我现在啊,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当小工呢,

    一天一百块钱,一个月三千块钱……”

    听着鳖劳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当小工,卫国说道:

    ”你都快六十五了,还在建筑工地当小工,身体吃的消吗?”

    鳖劳笑笑,说道:

    ”还好,我有一个好身板,不然啊,我可真要喝西北风了。”

    话毕,鳖劳羡慕的看着卫国,他心想:

    要是自己当年,不要到处跑着乱逛,然后也像卫国一样,通过高考走出农村,当一辈子的工人,现在也退休了,也可以拿着退休金,安享晚年,然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了。

    可是,人生没有后悔药,人生没有如果,人生更没有可是……

    卫国关心的问鳖劳,说道:

    ”对了,你的两个孩子,书强和书妮,现在干什么工作呢?”

    鳖劳说道:

    ”大儿子在天津打工呢,女儿嫁到了鲁麻镇上,在家带孩子呢。”

    话毕,鳖劳问卫国,说道:

    ”对了,你的两个孩子,现在干什么工作呢?”

    卫国说道:

    ”我儿子涛涛,在采油队当采油工呢,

    我女儿娜娜,在省城的机关大楼里面搞资料呢。”

    听到卫国的两个孩子,都在卫国所在的国有企业工作,鳖劳羡慕的说道:

    ”哎,人家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让我看我,知识不仅改变一代人的命运,更有可能改变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命运呢……”

第1273章 孝顺婆婆,孝顺父亲

    不知不觉,卫国和冬梅,已经在老家呆了半个多月时间。

    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冬梅不仅感觉身体变好了,就是精神状态也非常的好。

    冬梅喜欢这种老家的生活方式,喜欢老家的这种安静,新鲜的空气,还有每天晚上,不用开空调,就能睡着的这种惬意。

    而老家唯一的缺点,就是蚊子太多。

    可是,当卫国从乡里,买回来一顶蚊帐之后,蚊子肆虐的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由于冬梅和卫国这些年,帮助了好多的亲戚。

    所以,当冬梅和卫国,回到老家居住之后,好多亲戚都过来拜访她们。

    卫国和冬梅回来的仓促,家里没有粮食。

    于是,小姑子小英,就从自家的粮仓里面,给冬梅和卫国,拉了一家子车白面过来。

    这白面,可是小英拿石磨磨出来的,不但没有任何添加剂,而且还纯天然。

    家里没有菜,冬梅的妹妹春梅,就从闫村,开着三轮车,拉了半车的新鲜蔬菜过来。

    家里没有油,卫国的姐姐,便将自家种的菜籽,榨成油之后,给卫国和冬梅提了一桶油过来。

    冬梅喜欢吃辣椒,可是家里没有辣椒面。

    于是,弟弟军华,就把家里种的辣椒,给磨成辣椒面,给冬梅和卫国拿了过来。

    就这样,空手回来的冬梅和卫国,没过几天,就拥有了一切。

    而当跟着小儿子住的卫国母亲,在听到保国和冬梅回来之后,也在第二天就让小芳开着车,把她从南阳镇给送回来了。

    卫国妈回来了,看着儿子和儿媳妇,她高兴的合不拢嘴,说道:

    ”哎,你们回来就好啊,

    终于不用你们,以孝敬我的方式,把我给带到城里的单元房住了……

    你们不知道啊,当我住在你们那个单元房里面的时候,我就感觉像坐监狱,简直度日如年啊……”

    话毕,卫国妈就哈哈大笑着。

    听着母亲的话,冬梅和卫国互相看着对方,额头上不由的滴下了冷汗。

    卫国知道,母亲无法适应城里的生活,

    可是,他没有想到,母亲竟然如此的厌恶城里的生活。

    于是,卫国便对母亲说道:

    ”妈,尽然你不喜欢城里的生活,那么我和冬梅就回老家来,和你住在一起,给你尽孝……”

    宝鸡人非常重视孝道,如果儿女不孝顺父母的话,不仅会被全村的人嘲笑,更会被大家鄙视。

    而卫国这次回来,一个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梦,

    另外一个目的,也是要好好的给母亲尽孝了。

    卫国妈看着儿子和儿媳妇,她突然担心的说道:

    ”那你们从城里,回到咱们农村住,像你们这种,在城里住惯了的人,还能适应咱们农村的生活吗?”

    听着母亲的担心,冬梅笑着说道:

    ”怎么能不适应呢?

    虽然我们已经在城里,生活了三十几年了,

    可是,这里毕竟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

    我们回来之后,不仅非常的适应,而且还感觉,异常的惬意和舒适呢。”

    卫国也在旁边,说道:

    ”是啊,当我和冬梅,回到咱们老家之后,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都变好了呢。

    尤其是冬梅,她以前,晚上老是睡不着觉,心烦意乱不说,还喜欢没事找事的和我吵架。

    可是,自从回到老家之后,冬梅的睡眠质量,一天比一天好,

    她晚上睡觉不仅打呼,而且磨牙,

    就是白天,也不和我吵架,不给我找茬了呢。”

    冬梅听着丈夫的话,她虽然感觉丈夫夸大了事实,

    可是她确实发现,自从自己和丈夫卫国,回到老家的院子住宿之后,两人好像还真的没有吵过架,就是脸也没有红过。

    对于这一点,冬梅也感觉非常的神奇。

    听到儿子和儿媳妇回来之后,竟然身体都变好了,卫国妈高兴的说道:

    ”那就好啊,只要你们回来感觉好,那我就放心了。”

    就这样,在老家的院子里面,冬梅,卫国,卫国妈三人,惬意的生活在了一起。

    对于冬梅来说,她生活在老家,不仅能够孝顺卫国母亲,同时,她也能孝顺自己父亲。

    由于崔家村和尹家村距离非常的近,所以冬梅十分钟就能走过去。

    父亲喜欢吃羊肉泡,冬梅就借个电动自行车,骑着去乡里的羊肉泡馍馆,给父亲把羊肉泡馍买回来。

    父亲想去县里看戏,冬梅就打电话叫个出租车,带着父亲去县里看戏。

    父亲的拖鞋坏了,冬梅就第一时间去乡里,给父亲重新买一双拖鞋回来。

    而这些生活的点滴,让冬梅和父亲感觉,虽然父亲和女儿都老了,但是还能生活在一起,真的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

    而卫国,虽然他天生是个木讷的人,

    可是,卫国还是学着冬梅的样子,也给母亲尽孝。

    母亲老了,牙齿不好,卫国就带着母亲,去县里的牙科医院,给母亲配了一副非常好的假牙。

    有了假牙之后,卫国妈吃饭吃的更多,更香了。

    卫国妈想吃西瓜了,卫国就拉着架子车去乡里,给母亲买一架子车的西瓜回来,

    平时,卫国把西瓜放在井水里面冰镇着,

    当母亲想吃的时候,她就从井里面,把西瓜吊出来,给母亲切西瓜吃。

    当母亲的衣服破了,母亲还不舍得扔,要缝缝补补的时候,卫国就偷偷的去县里,给母亲重新买一身新衣服回来,给她穿上,让她把旧衣服扔掉。

    同时,卫国告诉母亲:

    ”现在社会好了,国家富裕了,不仅工人有钱了,咱们农民也有钱了,所以衣服破了,缝缝补补上一两回,就干脆扔掉得了。

    不然,整天不消费,还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听着儿子的话,卫国妈用就再没有可惜,自己那件穿了,快十年的的确良衬衣,

    她把衬衣扔掉了之后,换上了卫国给她买的那件纯棉衬衣。

    当卫国妈穿上纯棉衣服后,她感觉好笑的说道:

    ”我们那会,都兴穿的确良的衣服呢,

    毕竟,的确良穿着凉快,没有人穿纯棉做的短袖。

    可是现在,怎么又反过来了,没有人穿的确良了,大家又都开始穿纯棉的短袖了呢?”

    说着,卫国妈就喜悦的笑着。

    笑完,卫国妈突然想涛涛的儿子骏骏娃了。

    她看着卫国,说道:

    ”卫国啊,你们什么时候有时间了,给涛涛和她媳妇打个电话,

    让她们有空了,把我的重孙子骏骏娃给抱回来,我都好久没有见孩子了,想的不行了。”

    听着母亲电话,卫国当即从口袋掏出了电话,拨通了涛涛的电话,让他和张伟,把孩子带回老家来……

第1274章 老家的生活

    此时的涛涛,正在山上上班。

    由于这段时间工作很忙,他已经一个礼拜多,没有给母亲打电话了。

    所以,他并不知道,父母放弃了城市里面优越的生活,而回到了老家农村生活。

    当涛涛在电话里面听到,父亲和母亲,已经在老家住下的时候,他非常的惊讶。

    他当即在电话里面问母亲,说道:

    “妈,你和我爸爸回老家农村,你们能适应吗?”

    话毕,涛涛心想,老家农村,既没有大型超市,也没有大药房,更没有老年人运动的广场之类的地方,

    就是医院,也要去附近的乡里,实在是非常的不方面。

    所以,作为儿子来说,他非常的担心,父母回家之后,很难适应老家的生活。

    可是,当冬梅听到涛涛的担心之后,她笑着说道:

    “哎,你们这一代人,虽然也是在老家出生的,

    可是,你们已经完全对老家没有感觉了。

    不像我们这一代人,老家生,老家长,从自己内心深处,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老家这块土地,

    不要说适应了,简直就不用适应,天然的舒适,天然的适应,天然的惬意。”

    听着母亲的话,涛涛感觉,如果把自己放到老家,去让自己扎根老家生活的话,过不了一年,自己就会疯掉的。

    卫国也在旁边说道:

    “哎,冬梅啊,我看除了咱们这一代人,喜欢老家农村之外,

    咱们孩子那一代人,已经完全适应和习惯了城市的生活,

    他们对老家的生活,已经无感了。”

    涛涛知道,父亲和母亲之所以回老家,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梦,而专程回老家搞创作的。

    于是,涛涛便在电话里面,关心的问父亲,说道:

    “爸爸,你没有感觉,这段时间写的怎么样了?”

    卫国想了想,自己这段时间的写作成果,他满意的说道:

    “这段时间,基本每天,能够写三千字左右。”

    听到父亲每天能写三千字,涛涛感觉父亲已经很厉害了。

    毕竟,父亲不会用键盘打字,是在用钢笔写字,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于是,涛涛告诉父亲,说道:

    “爸爸,你每天三千字,已经很不错了。

    接下里,只要持之以恒,然后坚持下去,就没有问题。”

    虽然,涛涛想和父亲卫国,讨论写作的问题,

    可是,卫国却着急的问涛涛,说:

    “对了,你几号休假回省城呢,

    你抽空带着你媳妇,抱着儿子回来转转,你奶奶想你孩子骏骏娃了呢。”

    涛涛也很想回老家,去看看父母的生活状态。

    于是,他说道:

    “我还有半个月就回来了,到时候,我和张伟开车回来。”

    听到开车,在卫国旁边的冬梅,当即不淡定了。

    她赶紧从卫国手里抢过来电话,紧张的说道:

    “涛涛,你和张伟回来,可千万不要开车,

    毕竟,一家三口人在车上,你们就坐大巴……”

    听到坐大巴,不让开车,涛涛不理解的说道:

    “妈妈,既然咱们买了车,那就开上呗……

    车那个东西,放不成,要是长时间放着不开,时间长了,还容易坏呢。”

    听着儿子的话,冬梅担心的说道:

    “哎,我实在不想让你们开车……

    你是不知道,如果你开车回来,那我就要操你们的心……

    如果你们坐大巴的话,至少我就不用操心了啊……”

    冬梅现在,每天担心最多的,就是儿女的安全问题。

    涛涛想了想,说道:

    “哎,妈妈,没事儿,现在我们单位,每个工人都有自己的车,大家都开着车,到处跑,也没见出个什么事情……

    既然咱们把车买回来了,那就要开呢,

    不然,整天放着,也不是个事儿。”

    听到儿子涛涛执意要开车,冬梅无奈的说道:

    “我说,不让你们开车,你们偏要开车,

    那你就让张伟开车,你坐在后面抱娃娃,不要开车……”

    冬梅对于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非常的了解。

    儿子学历高,比儿媳妇聪明,

    可是,儿子的动手能力,却很差……

    儿媳妇虽然高中毕业,也不是很聪明,

    可是,儿媳妇的动手能力却超强,

    她不仅车开的好,而且还会简单的修理,

    这一点,是儿子涛涛望尘莫及的。

    为了让母亲安心,涛涛便说道:

    “好的,我知道,回来的时候,我一定不会开车,一定会让张伟开车的。”

    ……

    半个月之后,涛涛从山上回来了。

    当张伟知道,婆婆和公公搬家回老家住之后,

    她最关心的问题,完全和涛涛不同。

    张伟看着涛涛,问道:

    “涛涛,既然爸妈都回老家住了,那明亮花园的房子,不是空下了?”

    涛涛点点头,说道:

    “是啊,怎么了?”

    张伟眼睛在眼眶里面转着,说道:

    “那他们没说,还回来,不回来?”

    涛涛也不知道的说:

    “应该回回来吧,毕竟城里的生活,相对与农村的话,还是要好很多的。”

    张伟不以为然的说道:

    “万一,他们不回来了呢?”

    涛涛无所谓的说道:

    “不回来,那就让他们,住在老家农村去呗。”

    张伟看了看涛涛,他马上说道:

    “如果你父母不回来,那他们把房子给谁?

    你说,会给你,还是给你妹妹娜娜?”

    随着省城房价的上涨,原本只有三十万的房子,现在已经涨到了将近一百六十万。

    所以,这笔资产,对于儿媳妇张伟来说,绝对是一块香饽饽。

    面对妻子的问题,涛涛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他说道:

    “房子嘛,不论给谁,都一样,

    咱们又都有房子住,又不是没有房子住。”

    听着涛涛的话,张伟严肃认真的说道:

    “按照我们高陵农村的规矩,房子一定是儿子的,跟女儿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呢。

    听着张伟的话,涛涛说道:

    “老婆,房子的事情,你也想的太早了吧?”

    突然,张伟突发奇想的说道:

    “涛涛,你说,既然明亮花园的那个房子,你父母不住了,

    那咱们把它给租出去,怎么样?”

    闻言,涛涛当即愣住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父母的房子,或者出租父母的房子。

    面对妻子的问题,涛涛彻底愣住了……

第1275章 一碗臊子面

    涛涛看了妻子半天,然后说道:

    “那我给父母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同意将明亮花园的房子出租不?”

    听到丈夫竟然打电话,要问这样愚蠢的问题,张伟当即制止了丈夫,说道:

    “你打什么电话呀?

    你这不是明摆着,让你父母生气吗?”

    涛涛看着被妻子抢走的手机,他莫名其妙的说道:

    “你不让我打电话,我怎么知道他,们如何处理明亮花园这套1,40平方米的房子?”

    张维感觉,丈夫简直就是个榆木疙瘩。

    她气的说道:

    “算了,这种事情,你要是打电话,那就别问了……”

    张伟觉得,有些事情,可以问,有些事情,不能问。

    对于婆婆和公公的这套房子来说,作为儿子的涛涛,他应该不用问,就能感觉出来……

    可是眼下,愚笨的丈夫,仿佛对这套房子,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看到老婆生气了,涛涛便说道:

    “好啦好啦,那我不打电话了,

    咱们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回老家吧……”

    听到丈夫要回老家,张维惊讶的说道:

    “回老家,干什么?

    难道你父母,搬回老家去住了,咱们也要搬回老家,去住吗?”

    听着妻子的话,涛涛感觉好笑的说道:

    “咱们这一代人,在城市里面生活惯了,根本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

    我怎么可能,带你搬回老家去住呢?

    实话告诉你吧,我奶奶,想她的重孙子骏骏娃了……”

    听到丈夫要将孩子抱回老家,张伟看着窗户外面炎热的天气,说道:

    “三伏天,咱们回老家,既受罪,也没啥意思……”

    涛涛知道,妻子张伟从小在农村长大,

    所以,她并不怎么喜欢农村,更对农村没有任何好奇。

    不像涛涛,他从小在城市家属院长大,

    所以,他对农村充满了好奇和喜欢。

    听着妻子,不愿意跟随自己回老家,涛涛软磨硬泡的说道:

    “咱们一路上开车,有空调,回到老家之后,咱们就住到里屋,最凉快的那个房间,

    同时,咱们也把蚊帐带上,不会很热的,你放心好了……”

    张伟还是不情愿的说道:

    “也不知道你们老家农村有什么好的,一提到回老家,你竟然这么兴奋……”

    涛涛憨憨的笑着说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你一个高陵人,嫁给我们宝鸡人了,那你就随着我回趟宝鸡,看看风景,吃吃美食,

    同时,也在我父母跟前好好表现表现,说不定将来,他们完全移居农村之后,还会把明亮花园那套房子,送给咱们呢,

    毕竟我是儿子,他们肯定会考虑的多一点的……”

    涛涛说了半天,终于说到了张伟的心坎儿上。

    她考虑了一会儿,说道:

    “行,那咱们就回吧,

    但是,最多只能呆七天,咱们必须得从你们老家农村回到省城……”

    听到妻子终于答应回老家了,涛涛高兴无比的说道:

    “行,那咱们就收拾收拾东西,吃了饭,就出发吧……”

    看到丈夫涛涛归心似箭的样子,张伟也便没有再多说话,默默的走到房间里面,收拾起了自己和孩子的东西。

    当两人开车上路之后,他们就给父母打了个电话。

    一路上,都是妻子张伟在开车,而涛涛则坐在后排,抱着孩子。

    但是,毕竟涛涛是父亲,他完全做不到像母亲那样,和孩子打成一片。

    而骏骏娃在车里,坐了将近一个小时,他就坐不住了,闹腾着要下车。

    没有办法,涛涛只能打开手机,点出小伴龙,然后让孩子玩手机。

    正在开车的张伟,他看到丈夫又让孩子玩手机,

    虽然,她心里面很不爽,也看不惯,

    但是,她也丝毫没有办法,毕竟自己在开车,丈夫一个人又管不住孩子。

    两个半小时之后,汽车抵达了崔家村老家的门口。

    当冬梅听到门口汽车鸣笛的声音之后,她赶忙叫上住在前屋的婆婆,说:

    “妈,肯定是你孙子,把你重孙子抱着回来了,咱们快去门口看看吧……”

    听到孙子,孙媳妇,以及重孙子回来了,卫国妈高兴的从床上下来。

    她拄着拐棍儿,一边蹒跚的走路,一边说道:

    “哎呀,我天天等,天天盼,早上念,晚上念,终于把他们给等回来了啊,

    我要看看我的重孙子骏骏娃,长到多高了,小几几长大了没有?”

    而正在院子屋檐下的阴凉处,搞创作的卫国,听到儿子和儿媳妇开车回来了,他便也放下手里的钢笔,走了出去。

    当卫国妈看到,涛涛抱着光屁股的骏骏娃,从车里出来的时候,她高兴的迎了上去。

    虽然,卫国妈十分想抱重孙子骏骏娃,

    可是,因为她86岁的高龄,实在无法抱孩子,

    她便也只能站在旁边,爱慕的摸着孩子的头,高兴得合不拢嘴。

    张伟下车后,则非常有心的,从后备箱拿出了,从省城带回来的水果,酸奶,饮料等等东西。

    张伟一边朝婆婆冬梅走去,一边说道:

    “妈妈,爸爸,奶奶,你们在农村受苦了,我回来给你们带了点儿水果和酸奶,你们快尝尝……”

    听着儿媳妇张伟的话,冬梅上前抱着骏骏娃,一边亲一边说道:

    “现在的农村,一点也不苦,生活可舒适着呢,

    我和你爸爸,这些天,呆在家里面,天天吃臊子面,

    咱们老家这个地方的臊子面就是正宗,就是好吃……”

    卫国也在旁边啧啧的说道:

    “咱们老家这个地方,水好,做出来的醋好,所以,臊子面才好吃……”

    说着,卫国就让冬梅进厨房,给涛涛和张伟,一人做了一碗臊子面。

    卫国母亲看到,冬梅把臊子面做好了,他忙走进厨房,端了一碗臊子面,然后给里面加了一勺醋,说道:

    “咱们宝鸡这个臊子面,专门吃醋呢,酸酸的,特别香……”

    说着,卫国妈就给孙媳妇张伟,端了一碗臊子面过去,说道:

    “张伟,你是高陵人,你没有吃过我们宝鸡的臊子面,香的很,

    只要你吃上一碗,我保证,你还想再吃十八碗……”

    看到奶奶给自己把饭端了过来,张伟赶忙站了起来,

    她从奶奶手里接过臊子面,笑着说道:

    “奶奶,你赶紧坐,我们孙子辈的人,伺候你们长辈才对,你怎么能给我端面呢?”

    说着,张伟就接过了面。

    卫国妈看着孙媳妇,越看越觉得她漂亮,

    她喜欢的说道:

    “你这么漂亮的姑娘,一定要多吃咱们宝鸡的臊子面……”

    闻言,张伟高兴的吃起面。

    可是,她刚吃可一口,就酸的直皱眉头,心说:

    我去,怎么这么酸?

    虽然难以下咽,但是张伟还是皱着眉头,将这碗臊子面,给全部吃完了……

第1276章 每个人的人生梦想

    老家的日子非常的惬意。

    张伟和涛涛住在里屋,最凉快的那间房子里面。

    他们专门买了一个特制的蚊帐神器,像一个罩子一样,扣在了骏骏娃身上……

    这样,就能保证孩子,不被蚊虫所叮咬了。

    而涛涛每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阅读父亲所写的小说,然后给他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见。

    可是,涛涛的苦口婆心,并没有换来卫国的认可。

    父子两人的写作方式完全迥异,各不相同。

    涛涛觉得应该这样写,可是,卫国却觉得应该那样写。

    一时半会儿,父子两人还说不到一块儿了,甚至争吵了起来。

    这时,冬梅从房子走了出来。

    她看着在院子里面争吵的父子两人,直接说道:

    “涛涛,你在实现你的文学梦,你父亲也在实现他的文学梦,

    虽然,你们两个人的梦想相同,可是你们的写作风格却不相同的,

    所以,你们两个就,一个不要给一个建议了,各写各的……”

    完了,冬梅就对涛涛说道:

    “你父亲拿钢笔,在纸上把小说写好之后,

    你就负责拿键盘,往电脑上敲就行了,

    其他的,你就不要管了……”

    听着母亲的话,涛涛想了想,他觉得也是。

    父亲一个五零后,和自己一个八零后,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所以,自己一个八零后,不能将自己的写作方式,强加在父亲的头上,而应该让他自由发挥,

    说不定,父亲还能在网络文学当中,形成一股清流……

    就这样,涛涛每天拿着电脑,在房子里面敲击键盘,写网络小说。

    而父亲卫国,则搬着桌子和椅子,坐在院子里面,用钢笔和信纸,写着自己的网络小说……

    在城市里面生活的一家人,突然间转而生活在了农村,这让冬梅感觉,有种时光倒流,重新回到年轻时候的场景。

    那时,卫国爸还健在,卫国则在新疆打井。

    冬梅一个人,在家带着两个孩子,涛涛和娜娜。

    每当卫国从新疆回来的时候,家里面的气氛,总是会变得非常的热闹。

    而当时的那种热闹,就好比现在的这种热闹一样。

    只不过,当年的自己和卫国,还很年轻,而现在的自己和卫国,已经是年过六十的老年人了。

    冬梅看着在院子里面,跑着到处玩耍的骏骏娃,她心说:

    当时涛涛,像这么大点儿的时候,他也跟骏骏娃一样,满院子到处跑着玩儿。

    当时,冬梅最担心的事儿,就怕涛涛掉进吃水的井里。

    而现在,因为农村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所以那口井,已经被封住了。

    冬梅有时候,甚至会想,如果卫国没有考学出去,而是留在家里面种地,那自己肯定也会和村里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带着孩子在家里面,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一辈子地。

    那样,自己的人生,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

    现在的冬梅,已经基本,没有什么人生遗憾了。

    所有的梦想,她都在自己年轻,或者年老的时候一一实现了。

    年轻的时候,冬梅因为没有工作,而曾经自卑过。

    可是,冬梅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农贸市场里面做小生意,卖饺子,卖包子卖扯面……,

    她给当时,那些看不起家庭主妇,有正式工作的女人们,上了一课。

    同时,冬梅也给周围的人证明了,即使是从农村来的妇女,即使是一名家庭主妇,照样可以工作挣钱,甚至比自己的丈夫挣的还多。

    年老的时候,冬梅曾经还为,自己做了一辈子的高考梦和大学梦,而感到唏嘘不已。

    可是,在冬梅报考了老年大学,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取得老年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时候,冬梅的这个大学梦,也算是实现了。

    现在的冬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两个儿女,都成家立业,家庭幸福,生活美满。

    小孙子和小孙女,也都在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

    所以,现在的冬梅,即是快乐的冬梅,也是幸福的冬梅。

    正当冬梅在院子里面,和小孙子骏骏娃玩耍着,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他的好姐妹,宋年媳妇的电话,突然打了过来。

    冬梅自从回老家之后,暂时还没有和几个好姐妹联系。

    当冬梅接起送年媳妇的电话之后,她高兴的说道:

    “小宋,怎么突然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宋年媳妇儿,先在电话里面呵呵的一笑,然后神秘的说道:

    “冬梅,你在家吗?

    下午,我过来找你……”

    听到宋年媳妇儿要过来找自己,冬梅赶紧说道:

    “我回老家了,这段时间我和卫国在老家住着呢,

    你要是想我了,就来我老家,旅游一圈……”

    听到冬梅回老家了,宋年媳妇儿便也不卖关子了,她直接说道:

    “我们家宋年,要在省城北郊的一个画廊里面,举行自己的画展呢,

    我还想邀请你和卫国两口子,过来参观呢,

    你们怎么,回老家了……”

    冬梅知道,宋年媳妇儿的老公宋年,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的不合群,而且性格古怪,

    可是,他却有画画的天赋,经常带着画板,到处画画写生。

    听到宋年要开画展了,冬梅忙替宋年媳妇儿感到高兴的说道:

    “恭喜你啊,小宋,你老公毕生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啊,

    能在省城开画展,那画画的功夫,可是非常厉害的,

    那可真不是一般人啊……”

    宋年媳妇儿在电话里面,也激动的说道:

    “我的老公,和你们几个好姐妹的老公,都比不成,

    说实话,我年轻的时候,因为这个事儿,特别自卑,

    但是现在,我老公努力了一辈子,他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终于在省城开起了画展,

    现在,我可以大声的告诉周围的几个好姐妹,我再也不会在你们面前自卑了……”

    冬梅知道,她们几个好姐妹的老公,都各有特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

    红霞的老公李建军,工作能力特别强,特别会赚钱,

    所以,他是几个好姐妹当中,最能赚钱的老公。

    王雪娥的老公王超英,他情商特别高,而且人品特别好,并且特别会来事儿,

    所以,他是几个好姐妹当中,事业干的最大的男人。

    莲虹的老公谭军,虽然最年轻,可是却是几个老公当中,长得最帅的一个男人。

    而冬梅自己的老公卫国,虽然不会赚钱,虽然个子不高,虽然长得不帅,

    可是,他在生活中,却特别的节省,而且眼光长远而独到,是几个好姐妹当中,最早在省城买房,最早给儿子在省城买房的男人。

    至于宋年媳妇儿老公宋年呢,他相貌普通,也没什么本事,既不会赚钱,工作能力也不强,

    而且,他曾经还因为偷看女澡堂,被保安队抓住暴打,

    因为在卧室里面,挂没穿衣服女人的画像,而和老婆吵架。

    所以,宋年媳妇儿一辈子特别自卑。

    可是现在,宋年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持之以恒的坚持,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开画展……

第1277章 他们的梦想,好像都实现了

    挂了宋年媳妇儿的电话之后,冬梅赶紧和卫国,分享了宋年开画展的事情。

    当卫国听到,宋年竟然默默无闻的,实现了自己人生梦想的时候,他赶紧坐到了凳子上,忙忙的给钢笔吸满了墨水,然后就开始写作。

    看着卫国人来疯的样子,冬梅感觉好笑的说道:

    “你不也在努力,实现你的梦想吗?

    你着急什么?

    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行的……”

    卫国头也不抬的,一边写作,一边说道:

    “不行,我得加把劲儿了,

    不然,我就被你好姐妹的几个老公,给淘汰了……”

    闻言,冬梅想想自己几个好姐妹的老公,他们的梦想,好像普遍都实现了。

    莲虹的老公谭军,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车。

    可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做梦也不敢想,自己能买得起一辆小轿车。

    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的降价,普通老百姓,都买得起车了。

    而莲虹的老公谭军,也趁着机会,在驾校取得了驾驶证,进而购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轿车,也算是圆了自己的汽车梦吧。

    甚至,谭军还计划今年开着小轿车,带着自己的老婆和女儿,环游整个中国呢。

    至于红霞的老公李建军,冬梅也不知道,他有什么人生梦想。

    但是,冬梅知道,前几个月,李建军因为体检,查出了肠息肉,而去医院做了手术,掐掉了几个肠息肉,从而避免了发展成为结直肠癌的情况出现。

    红霞跟老公李建军一辈子,虽然生活富裕,花钱大手大脚,

    但是,因为李建军的屡次出轨,红霞几乎和李建军闹了一辈子的离婚。

    虽然两人离婚离了一辈子,可是现在,即将60岁的两人,依然生活在一起。

    而且,因为李建军糖尿病的恶化,以及肠息肉手术的打击,

    他现在,完全像变了个人一样似的,不仅不再出轨,而且整天黏着红霞,寸步不离的跟着她,

    似乎少了红霞,他的生活,就无法继续一样。

    接着,冬梅又想到了王雪娥和王超英夫妇。

    他们两人,算是这几对夫妻当中,最低调,最善良,也是最乐于助人的两口子。

    所以,他们两口子的生活,一直很幸福,而且运气也不差。

    虽然,王超英和王雪娥的大儿子王鹏,因为不会谈恋爱,不会找对象,而愁了王雪娥好一段时间。

    可是最后,王鹏的婚姻,却是几个好姐妹的孩子当中,婚姻最好的一个孩子。

    最后,冬梅又想起了自己几个好姐妹当中,年龄最大的李嫂。

    于是,闲来无聊,冬梅便给李嫂打了一个电话。

    当冬梅打通李朝波电话之后,李嫂那边的手机信号非常的不好,时断时续。

    冬梅在院子里面跺着步子,她开玩笑的说道:

    “移动移动,就要移动着打电话,信号才能好一点……”

    李嫂在电话那边说道:

    “冬梅,我和你哥,在城里不住了,我们回陕南老家了,山里面信号不好……”

    听到李嫂也回老家了,冬梅没有想到的说:

    “李嫂,你也不在城里住了啊?”

    李嫂笑着说道:

    “落叶都要归根,现在年龄越大,越觉得住在城里,不是个事儿,越喜欢生自己养自己的老家,

    所以,我和你李哥商量,就决定从省城,搬到陕南老家的院子里面去住……”

    不由得,冬梅也激动的说道:

    “李嫂,别说你喜欢老家了,我和卫国,也喜欢老家,

    我们和你一样,也从省城搬家,回老家的院子里面住了……”

    听到冬梅也落叶归根,回到老家生活了,李嫂惊讶的说道:

    “哎呀,我还以为,光我和你李哥,在老了之后觉得老家好呢,

    原来,大家都是在老了之后,觉得还是老家好……”

    冬梅知道,李嫂原本和儿子雨星海住在一块儿。

    可是,因为带孩子以,及婆媳关系的矛盾,李嫂被迫离开了自己,位于中登花园的家,而和丈夫在附近的金华名门,又重新买了一套房子。

    可是现在,那套新房,还没有住多久,却又搁置了起来,回到了老家的院子里面生活。

    虽然信号不好,但是冬梅和李嫂,在电话里面聊了好多,

    而聊天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关于老家的好,什么山好,水好,生活好,饮食好,就是空气和环境,以及乡音,都是最好的……

    挂了李嫂的电话,冬梅就对旁边,正在创作的卫国说道:

    “卫国,我原本以为,就咱们老两口落叶归根了,

    你猜怎么着,你嫂和李哥,也回老家生活去了……”

    听到李嫂也回老家生活了,卫国当即放下手里的钢笔,笑着说道:

    “看来,我的选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啊,

    人老了之后啊,还是要回到老家的……”

    冬梅给卫国倒了一杯水,端过来说道:

    “是啊,人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城市的喧闹和嘈杂,

    可是,一旦上了年纪,就喜欢老家乡村的这种宁静和安逸……”

    于是,卫国干脆不写了。

    他和老婆冬梅,快乐的聊天说道:

    “真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再美好,也不如老家的生活真实,朴实,有人情味儿……”

    正当冬梅和卫国,聊天正高兴的时候,侄子勇勇,突然开着车过来了。

    勇勇一进门儿,就提着水果和礼当,看着冬梅说道:

    “大姑,我听别人说,你回老家住了,我就特意过来,看看你和我姑父……”

    勇勇是亲戚当中,最有出息的孩子之一。

    他也是这个家族里面的,第一个百万富翁。

    而勇勇之所以对冬梅的恩情念念不忘,也是因为当年,勇勇高中毕业之后没有出路,

    他面临跟着父亲在家种地,或者出去卖水果,这两条路的时候,

    冬梅果断回到了老家,把勇勇带到了油田来,从而让他拥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让他从一个农村孩子,成为了一个工人阶级。

    可以说,如果没有冬梅的帮助,也就没有勇勇的现在。

    而冬梅也一直特别喜欢这个侄子,她看着勇勇说道:

    “勇勇,你怎么来了?”

    勇勇笑着说道:

    “我听村里的亲戚说,你回来了,我就过来看看你……”

    勇勇一直是一个,特别会来事儿的孩子。

    冬梅上前,笑着看着勇勇,说道:

    “最近工作,忙不忙啊?

    你还在乌审旗的井下作业处工作吧?”

    闻言,勇勇放下手里提的水果,顿了顿,看着冬梅说道:

    “大姑,我从国企辞职不干了,现在,自己搞事业着呢……”

    听到勇勇,竟然把国企的铁饭碗给辞了,冬梅不敢相信的说道:

    “勇勇,就算油田的工作再不好,那至少是国企的工作,还是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

    你怎么能不和大家商量一下,就把国企的这份正式工作,给辞掉呢?”

第1278章 原来的穷小子,都致富了

    冬梅看着眼前,辞掉国企工作的勇勇,

    他不敢想象,自己当年把勇勇从农村带出来的时候,勇勇是多么的向往国企的工作,多么向往能够拥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多么向往成为一名工人,而摆脱农村孩子的身份。

    可是现在,37岁的侄子勇勇,人到中年,怎么能突然辞掉这么一份儿,退休了之后有退休金的工作呢?

    于是,冬梅看到勇勇,担心的问道:

    “油田的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你怎么能辞职了呢?”

    勇勇能够理解冬梅的担心,他给冬梅解释说道:

    “大姑,我现在在省城,开了一家保安公司,手底下管理一千多个保安呢……

    我如果不辞掉国企的工作的话,我很难专心致志的搞我的事业啊……”

    听到勇勇创立的保安公司,竟然管理一千多个保安,

    冬梅当即瞪大了眼睛,看着勇勇问道:

    “这么大的公司,那你的注册资金,得多少钱啊?”

    勇勇挠着后脑勺,笑着说道:

    “一千万左右吧……”

    听到一千万,这个对于冬梅来说,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她惊讶得目瞪口呆。

    她看着勇勇说道:

    “勇勇,你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哪里来这么多钱?

    你可千万不敢搞,那种坑蒙拐骗的事情啊?”

    冬梅知道,勇勇在油田工作了之后,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之后,他趁着冬休的时间,先开了一家快递公司,挣了些钱。

    然后,他又开了一家饭馆,挣到了更多的钱。

    可是,即使快递公司和饭馆,都非常赚钱,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一千万左右的现金啊。

    听着冬梅的担心,勇勇解释说道:

    “大姑,我们总共,五个合伙人呢,

    我一个人,哪里来那么多现金……”

    听到公司是五个人合伙开的,冬梅瞬间放下了心。

    而旁边的卫国,看着冬梅担心的样子,他便上前来安慰,说道:

    “老婆子,你可别瞎操心了,

    人家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事业,

    你要是将人家固化在,一个国企里面,死工资,死奖金,也得不到发展,还不如让人家放手一搏呢……”

    话毕,卫国指着门口停着的奥迪a8高级轿车,问勇勇,开玩笑的说道:

    “你现在当老板了,连豪车,也开上了啊……”

    闻言,勇勇害羞的笑着,说道:

    “做生意嘛,你如果不开一辆豪车,很难谈成一件生意的……”

    卫国给勇勇伸出了大拇指,说道:

    “年轻人,就应该有闯劲儿,

    既然能做生意,那么就不要固化在国有企业里面,

    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闯,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勇勇笑着,说道:

    “我之所以要把国有企业的稳定工作给辞掉,也是为了破釜沉舟,放开一搏,

    不然,老是天天想着退路,想着哪怕生意做失败了,还能回去继续当一名工人,

    可是现在,当我辞职了之后,我就不这样想了,

    我就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你必须得成功,你必须得努力,你必须得奋斗,

    因为,你已经没有退路了……”

    冬梅看着眼前的侄子,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十几年之前。

    当时的勇勇,非常的瘦弱,他看着城里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而现在的勇勇,已经活脱脱的变成了一个大胖子。

    他挺着大肚子,非常粗的脖子上,挂着大金链子,手里拿着一个高档的公文包,一看就是一个大老板的样子。

    而勇勇在这十几年里面的变化,冬梅也是看在眼里……

    不由得,冬梅感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

    只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那么这条路,就会越来越宽的。

    而自己的侄子勇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村孩子,成为现在身家千万的大老板,和他的天分,努力,学习,都是分不开的。

    因为勇勇工作很忙,所以,他在冬梅家呆了一会儿,便走了。

    说来也巧,勇勇刚走没一会儿,冬梅的外甥郭鹏开着车,带着老婆,以及两个孩子,也过来看望冬梅和卫国来了。

    看到郭鹏来了,冬梅和卫国忙迎了上去。

    冬梅知道,郭鹏是一个害羞和内向的孩子,也便没有和他开玩笑,而是正儿八经的说道:

    “郭鹏你休假回家了?”

    郭鹏从车里下来之后,他低着头,眼睛往上翻了翻,仿佛不敢看人一样,笑着说道:

    “哦,婶婶,我休假回来了……”

    郭鹏看人的眼神,十几年了,丝毫没有变化。

    十几年前,当冬梅带着郭鹏和勇勇,从农村出来,去长庆石油学校报到的时候,郭鹏一路上,都是用这样的眼神看人。

    现在,郭鹏也34岁了,

    可是,他看人的眼神,依然没有变。

    这时,郭鹏的老婆,领着两个孩子,从后排座位上下来了。

    冬梅知道,相比勇勇的成功来说,郭鹏虽然没有那么成功,但是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郭鹏无疑在同龄人当中,也算是属于佼佼者了。

    现在的郭鹏,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

    而且,他还买了一辆10万的合资汽车,并且他还有两个孩子。

    这时,去外面逛了一圈的涛涛和张伟,刚好抱着孩子回来了。

    当涛涛看到郭鹏之后,他忙高兴的上去,搂住郭鹏的肩膀,开玩笑的说道:

    “郭鹏,几年不见,你好像又胖了,

    现在,你这身体,该有180斤了吧?”

    郭鹏和勇勇一样,从农村刚出来的时候,都骨瘦如柴,

    可是,工作十几年之后,现在的两人,都变成了大胖子。

    郭鹏1米65的身高,他笑着摸着自己的肚子,说道:

    “没办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停的在胖,现在,已经超过185斤了……”

    话毕,郭鹏看着眼前,身材几乎没有怎么变化过的涛涛,他惊讶的说道:

    “涛涛哥,我记得那会儿,上长庆石油学校的时候,

    我回到礼泉基地见到你,你就是这么瘦,

    怎么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瘦?”

    相比郭鹏这个大胖子,站在他身边的涛涛,显得格外的瘦高。

    涛涛笑着说道:

    “我现在啊,坚持每天下午不吃饭……”

    听到表哥每天下午不吃饭,郭鹏惊讶的说道:

    “晚上不吃饭,难道你不饿吗?”

    涛涛笑着说道:

    “饿啊,怎么能不饿呢?

    但是,没办法啊,

    我每天下了班之后,要写小说,

    如果吃饱饭的话,就感觉瞌睡,就想躺在床上玩手机,

    如果保持一种饥饿的状态,不仅灵感迸发,而且战斗力强悍,基本上每天可以,保证写够一万字的更新……”

    听着表哥的毅力,郭鹏佩服的说道:

    “表哥,你太厉害了,我要像你学习……”

    而卫国则在旁边,问郭鹏说道:

    “你现在,在采油队干到什么职务了?”

    郭鹏低着头,说道:

    “以前是站长,现在是队长了……”

    听到郭鹏已经干到了队长,站在旁边的涛涛,羡慕的说道:

    “郭鹏,你比我强啊,

    我工作十年了,现在还是一名,最基层的石油工人……”

    相比郭鹏来说,涛涛的动手能力特别差。

    所以,作为一名石油工人来说,涛涛干工作,真的没有郭鹏干得好。

第1279章 比较

    听到郭鹏已经干到采油队队长了,卫国便问他,说:

    “既然干到队长了,那现在,你也不用干什么活了吧?”

    郭鹏摸摸挺着大肚子,说道:

    “队长,还干什么活啊?

    指挥手下人干活,就行了……”

    听到郭鹏奋斗到34岁,已经可以不用干活了,

    站在旁边的涛涛,羡慕无比的说道:

    “我要是能像你一样,奋斗到队长的位置,那该多好啊,

    这样,我每天就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来专职写作了……”

    虽然,工作十几年了,但是,涛涛仍旧是一名最底层的石油工人。

    而涛涛现在,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每天把最黄金的时间段,都用来干体力活了,

    而留给自己写作的时间,真是非常的少,非常的弥足珍贵。

    冬梅站在旁边,鼓励涛涛说道:

    “既然你表弟,都能奋斗到队长的位置上,那你也加把劲儿,奋斗到队长的位置上,

    那样,岂不是你的业余时间,就多了起来……”

    听到队长,涛涛感觉困难的说道:

    “身为一名采油队的队长,不仅要会电焊,会管工,会修泵,会电工,懂流程,更要能笼络手底下一帮兄弟们,给自己好好的干活,而不出任何差错……”

    话毕,涛涛觉得,自己不仅不会电焊,也不会管工,更不懂电,

    就是修泵吧,也得在别人的帮助之下,才能完成,

    要说是自己当大哥,笼络好手底下一帮兄弟们,这对于涛涛来说,更是比登天还难,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想了想,涛涛从自身出发,他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根本不适合当大哥,不适合当队长,更没有能力来领导手下一帮弟兄们干活,

    所以,涛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算了,我就当我最底层的石油工人吧,

    一天,在领导的指挥下,把自己该干的体力活干完,然后趁着下班的功夫,抓紧时间,能写一点小说,就写一点小说吧……”

    听着儿子的话,冬梅感觉有点失望的说道:

    “你这孩子,怎么不努力呢?

    你表弟郭鹏,才是一个初中学历,人家都能干到队长,

    何况你一个大学本科生,怎么能干活,干不过一个初中生呢?”

    听着母亲的话,涛涛感觉内心痛苦,无法回答。

    涛涛在油田已经工作十几年了,

    而在这十几年当中,他见过太多,没有学历,甚至不识字的文盲,

    可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却超强,

    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笼络员工的能力,也是旁人无法企及的。

    反而,一些大学本科生,或者研究生,

    他们在动手能力方面,或者在人情世故方面,以及领导能力方面,远远的不如那些没有学历或者低学历的人。

    看到儿子窘迫的样子,卫国站出来,替涛涛说话道:

    “老婆,你没有在油田上上过班,你根本不懂,人和人不一样,有些人,适合干活,有些人,适合领导,有些人,适合搞资料,

    也许,你儿子就适合一心一意的搞创作,写小说……

    人无完人,上天给了你一份,特别强悍的天赋,

    那么,就要剥夺你其他方面的能力,

    所以,你也不要强求你儿子了,

    你就让它顺其自然,说不定哪一天,他写小说,还写成功了呢……”

    而郭鹏也在旁边说道:

    “婶婶,你千万不要拿我和表哥涛涛比,

    我觉得,我根本没法和表哥比,

    表哥既有才华,又有智慧,

    他写的那些小说,我都看过,他写的简直太好了,

    像我们这种大老粗,除了能干活之外,也没有别的什么能力……”

    而当卫国母亲听到,郭鹏一个学习不好,没有学历,从农村走出去的孩子,竟然在油田上,已经混到了涛涛领导的时候,

    她十分不解的说道:

    “郭鹏,你没事儿了,给你涛涛哥教一教,

    让他也混到,你这种队长的位置……”

    听着奶奶的话,涛涛在旁边笑着,说道:

    “奶奶,有些事儿,是能学的,有些事,是学不来的,

    我觉得,我现在也挺好的……”

    听着孙子的话,卫国妈不同意的说道:

    “好什么好啊,整天在最底层,干那些重体力活儿,有什么好的?

    哪里有郭鹏舒服,

    他当队长,整天坐在房子里面,既不风吹,也不雨淋,

    他遥控指挥,手底下的人干活就行了,

    你瞧郭鹏的皮肤,现在比你都白了,

    你在瞧郭鹏的身体,胖乎乎的,多可爱,

    再看看你,又黑又瘦,一看就是过去那种拉长工人的外貌特征……”

    听着奶奶的话,涛涛也只能解释,说道:

    “现在社会,大家都吃的好,住得好,穿得好,整天坐在房子里面,不活动也不行,

    像我这样,白天劳动,晚上回到房子里面休息,身体还好……”

    郭鹏也在旁边替涛涛说话,道:

    “就是,你看我表哥,身体瘦,肯定身体也好,

    不像我,这么胖的,不仅有高血脂,而且脂肪肝,已经到了中度,马上接近重度了,

    我都担心这样下去,会变得更胖的……”

    郭鹏媳妇也在旁边调侃郭鹏,说道:

    “郭鹏有啥本事,上班这么多年,就是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然后买了一辆车子……”

    听着郭鹏媳妇的话,涛涛站在旁边,

    他想想自己,好像连郭鹏都不如。

    至少,郭鹏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房子,买了车子,

    而自己呢,房子是父亲给买的,车子是父亲给添钱买的……

    如果自己像郭鹏一样,出生在农村,然后什么都要靠着自己去努力拼搏的话,

    自己现在,肯定还不如郭鹏。

    而造成这一系列的原因,是什么呢?

    涛涛扪心自问,是自己选择的一系列失误。

    而这些失误当中,不仅包括选择工作的失误,更包括选择老婆的失误,

    一些列的失误,造成了自己人生的失败……

    郭鹏在旁边,嘿嘿笑着,说道:

    “其实,我们这些从农村坐出去的孩子啊,还是勇勇哥最有出息,

    他不仅靠着自己的努力,在省城买了房子,更是买了几十万的豪车。”

    听着郭鹏的话,涛涛在旁边自愧不如的说道:

    “郭鹏,其实,相比我,你们都很成功,

    我才是,最不成功的人呢。”

    听着表哥涛涛的话,郭鹏当即反驳,说道:

    “表哥,你怎么能说,你不成功呢?

    你生活节省,工作努力,不抽烟,不喝酒,不乱花钱,孝顺父母……”

    听着表弟的话,涛涛觉得,或许在这些方面,自己能稍微强一点点吧……

第1280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家都脱贫致富

    送走了郭鹏之后,冬梅和卫国顺着村里地水泥路,从村西口朝着家里走着。

    卫国看着眼前的村子,他不由地感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不仅国家经济取得骄人的成绩,就是自己所生活的村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卫国清晰的记得,改革开放前,村里的房子,不要说是楼房了,就是砖瓦房,也没有几家。

    大家普遍都住的是,那种用茅草和泥土混合凝固,盖成的房子。

    可是现在,整个村子,已经看不到一家土房子,

    就是砖瓦房,也没有几家了。

    大家普遍脱贫致富,盖起来了二层小洋楼。

    有的人家,甚至盖起了三层,四层的小别墅呢。

    而村子里面的路,也由改革开放前的土路,泥泞路,变成了现在水泥硬化路。

    改革开放前,村子里的村民,不要说自行车了,就是架子车,都没有几辆。

    可是现在呢,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后,村里的村民,家家户户小汽车,

    虽然都不贵,都是十万以下的小轿车,但是,也实现了大家心中的汽车梦啊。

    卫国看着家家户户门前停的小汽车,他又想到了村里的年轻人。

    卫国感叹,自己年轻那会儿,村里的年轻人普遍初中毕业,就是高中毕业的,也没有几个。

    可是现在呢,大家都把孩子送出去读书,读大专的,读本科的,甚至还有出国留学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真的是让原本贫穷落后的农村,实现了质的飞跃啊。

    而这种质的飞跃,不仅体现在大家的共同富裕上,更体现在大家精神文明的提高上。

    卫国清晰的记得,自己小时候,经常看到周围的街坊领居,为了一点小事而吵闹,甚至翻脸和打架。

    可是现在呢,大家生活都好了,都小康了,彼此之间不仅谦让了,而且还互相友爱了。

    那种以前,为了点鸡毛蒜皮而争吵,撕破脸皮的事情,仿佛很少看到了。

    而冬梅走在卫国的旁边,她看着村子里面,家家户户盖的漂亮房子,崭新的汽车,幸福的生活,不由的感叹,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经济所取得的成绩,真的是惠及到了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身上啊。

    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家不仅实现了小康,更实现了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四十年,让这个曾经贫穷的小村子,变成了一个富裕,祥和,漂亮的现代化村子。

    改革开放四十年,不仅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更让每一个老百姓,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想完,冬梅指着鳖劳家的门口,看着他新买的那辆小轿车,对卫国说道:

    ”卫国,你还记得,咱们年轻那会,每天下午吃了饭,都要在村口,坐在石头墩子上,侃大山吗?”

    卫国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说道:

    ”怎么不记得的呢?

    当时,大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就是电视,也没有,

    而大家唯一的娱乐,就是饭口全村的村民,凑在一起聊天。”

    冬梅知道,当时聊天的时候,鳖劳是最爱说大话的。

    他当时给大家吹牛,说自己这辈子,要买辆小汽车开着。

    当大家听着鳖劳的话后,都感觉他是异想天开,一个老农民,怎么买的起小汽车呢?

    当时,就连冬梅和卫国,也嘲笑鳖劳,说他痴人说梦。

    可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不仅鳖劳买了小汽车,就是鳖劳的儿子女儿,书强和书妮,都买了小汽车。

    冬梅看着鳖劳家门前的小汽车,说道:

    ”改革开放前,谁还能想到,一个农村人,这辈子还能买的起小汽车,现在不都实现了吗?”

    卫国则看着鳖劳家盖的,二层小洋楼说道:

    ”改革开放四十年,咱们农村人,何止买上了小汽车,就是小洋楼,也一栋接着一栋,拔地而起了呢。”

    说着,冬梅和卫国,互相看着对方,幸福的笑了出来。

    走到了自家门口,冬梅推开门,说道:

    ”现在社会啊,只要人勤快,好好工作,肯吃苦,那都能过上好日子。”

    卫国跟在冬梅身后,边走边说道:

    ”是啊,以前啊,大家吃了饭,都出来,坐在村口谝闲传。

    而现在,大家都觉得时间很宝贵,有谝闲传的时间,还不如出去打工,挣点钱来的实在呢。”

    冬梅进屋后,坐在房檐下乘凉,说道:

    ”改革开放四十年,现在的农村啊,已经今非昔比了。

    咱们农民种地,不但不交税了,国家给还补助呢。

    咱们农民,看病有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还蛮高。

    人老了,村子也给钱。

    就是没有人赡养的五保户,村子也照顾的妥投当当。”

    听着冬梅的话,卫国感慨的说道:

    ”是啊,要说是谁,让咱们老百姓,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那肯定是中国**啊,是咱们社会主义价值观啊,更是咱们国家的领导人啊。”

    冬梅也点着头,说道:

    ”对,你说的对,咱们中国**好,社会主义好,国家好……

    所以,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呢。”

    说着,冬梅和卫国,就会心的,幸福的笑了。

    正当冬梅和卫国,笑的合不拢嘴的时候,涛涛突然拿着手机,兴奋的跑了过来。

    看到儿子过来,卫国看着他,说道:

    ”儿子,你没事了,也别整天在家呆着,

    你没事儿,多出去走走,看……看咱们村子现在,变的多好,多美……

    看看大家的生活,多幸福,多快乐……”

    听着父亲的话,涛涛一边点着头,一边说道:

    ”好的,爸爸,我一定多出去走走看看。

    这会,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听到好消息,卫国好奇的说:

    ”以前,我还没退休,在单位上班的时候,

    好消息就是晋升,涨工资,

    现在老了,退休了,还有什么好消息呢。”

    听着父亲的话,涛涛一边看着,自己给父亲申请的作家助手APP,一边对父亲说道:

    ”爸爸,您的小说已经签约了。”

    话毕,涛涛就将手机APP里面的站短,给父亲看。

    当卫国看到,自己写的小说,真的和网签约的时候,他高兴的像个小孩子一样,从凳子上跳了起来。

    他看着儿子,激动的说道:

    ”儿子,这真是个好消息啊。

    我这个年龄阶段,真的没有什么东西,能比我一步步实现梦想,更幸福,更快乐了。”

    说着,卫国就接过涛涛的手机,看着上面签约的站短。

    卫国的激动的说道:

    ”我原本以为,我老头的作家梦,可能实现不了了。

    可是,现在看来,我的作家梦,正在一步步的,开始实现了啊。”

    话毕,卫国就和冬梅,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而涛涛看着父亲,也替他感到高兴。

    这段时间,父亲每天坐在院子的椅子上,用钢笔写着自己的小说,追求者自己的文学梦。

    每当父亲写完当天的内容后,他便交给涛涛,由涛涛给他打字,然后上传。

    就这样,卫国朝着自己的文学梦,在一步步的前进着……

第1281章 精准扶贫,一个贫困户都不能剩下

    在卫国得知,自己的小说,和网站签约之后,他当即激动的坐不住了。

    他拉着冬梅,说道:

    ”冬梅,我取得了这么重要的进步,你也不和我一起高兴啊。”

    冬梅看着卫国,返老孩童的样子,她笑着说道:

    ”我当然替你高兴,替你激动啊。

    因为,你在追梦的路上,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啊。”

    听到老婆对自己的肯定,卫国激动的说道:

    ”冬梅,你肯定不能理解,我现在的激动。

    我给你说啊,我现在的激动,就像你之前,拿到老年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时候的心情一样。”

    闻言,冬梅回忆着自己当时的心情。

    她真的不知道,用语言来怎么形容了。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半年了,

    但是,冬梅依然激动的说道:

    ”我当时啊,激动的就想,把我取得大学学历,这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和我的几个好姐妹分享。”

    听到冬梅将自己的好消息,和几个好姐妹分享,卫国当即心想:

    既然冬梅可以给自己的好姐妹分享,那我卫国,为什么不能把这个好消息,给自己好兄弟分享呢?

    于是,卫国当即拿出了手机,在上面找着自己的铁哥们。

    可是,找来找去,卫国竟然只找到了张靖和大头娃两个好兄弟。

    可是,当卫国准备兴致勃勃的,将自己的好消息,和这两个好兄弟分享的时候,

    他却发现,张靖的电话打不通,大头娃的电话,已经是空号。

    可见,卫国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和自己,仅有的几个好朋友联系了。

    卫国这一辈子,由于性格内向,在加上不抽烟,不喝酒,太过节省,

    所以,他的朋友特别的少。

    没有朋友可以分享,卫国当即站了起来,看着冬梅说道:

    ”老婆,反正咱们在家,闲着也没事儿,咱们就去郭家村和建和乡走亲戚吧。

    冬梅知道,卫国的妹妹小英,嫁到了郭家村,而为国家的姐姐,则嫁到了建和乡。

    显然,卫国准备去妹妹和姐姐家,给她们分享自己的好消息。

    冬梅看着卫国,说道:

    ”你妹妹现在,整天忙着给儿子带孩子,

    我都不知道,她有没有时间,听你的好消息。”

    闻言,卫国想了想,说道:

    ”那咱们就先去建和乡的,我姐姐家。”

    听到卫国的姐姐,冬梅更是感觉,她是大忙人。

    冬梅说道:”你姐姐,虽然不带孩子,

    可是,她和姐夫在家养猪,忙的不可开交,都不知道有没有空接待你。”

    这时,卫国妈从后院房子走了出来,她替儿子说话,道:

    ”就算他们没有时间接待你,那你也该去你妹妹和你姐姐家转转了,毕竟好多年没有去了。

    你们去看看啊,人家现在都富裕了,不仅把家盖的漂亮,就是装修,也和你们城市不相上下呢。”

    听着母亲的话,卫国当即说道:

    ”对啊,咱们也好久没有过去看看了。”

    听着卫国和卫国妈的话,冬梅便点头答应,说道:

    ”那咱们就去吧,先去郭家村,再去建和乡吧。”

    郭家村距离崔家村很近,走路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当冬梅跟着卫国,走进郭家村的时候,她依稀记得,小姑子小英刚结婚那会,窘迫的样子。

    由于小英的丈夫郭立军,家里兄弟多,所以自打小英和郭立军结婚,分家出去之后,家里面就穷的叮当响,简直就是一贫如洗。

    可以说,那时,家里面唯一的一个家用电器,也就是一个手电筒了。

    而小英和郭立军结婚那会儿,也正好是改革开放初。

    现在,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小英和郭立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仅改变了家里面贫穷的面貌,更是实现了小康。

    当冬梅走到小英家门口的时候,小英正怀里抱着一个孙子,手里面领着一个孙子,一个人带两个孙子呢。

    当小英看到嫂子冬梅和哥哥过来的时候,她忙带着孩子过去,迎接说道:

    ”哥哥,嫂子,你们过来了?”

    小英知道,哥哥退休回来农村,在专职写作,

    而自己,也去给哥哥送过白面。

    卫国上前,抱起地上的孩子,说道:

    ”这是郭鹏的二儿子吧,都长这么大了?”

    小英看着自己的两个孙子,高兴的合不拢嘴的说道:

    ”是啊,这孩子都快四岁了呢。”

    冬梅在旁边逗着小英怀里的孩子,说道:

    ”小的,多大了?”

    小英和卫国妈一样,都喜欢孩子。

    她高兴的说道:

    ”小的也一岁了。”

    说着,小英就邀请哥哥和嫂子进去做客。

    走进小英家的院子,冬梅看着漂亮的门楼……

    院子里面,贴着白色瓷砖的房子……

    后院拔地而起的,那栋二层小洋楼……

    不由的,冬梅给小英竖起了大拇指,说道:

    ”小英啊,几年不见,你又给家里盖房子了,真是漂亮啊。”

    小英笑着说道:

    ”咱们农村人,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越过越幸福了。

    不比那些年,穷的日子难过。”

    冬梅看着小英家漂亮的建筑,说道:

    ”我记得,你和郭立军刚结婚那会儿,家里面就几间茅草房,连电灯都没有。

    转眼,改革开放四十年过去了,你们家,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听着冬梅的话,小英笑着,说道:

    ”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啊,不光我们一家脱贫致富,奔了小康,

    就是我们这周围,十里八村的,基本上都脱贫致富,奔了小康了。

    就是那些没有奔小康的贫困户啊,国家也制定了精准扶贫政策,专门有富裕的人家,给帮带和培训贫困户呢。

    我想,过不了多久,那些为数不多的几家贫困户啊,也会慢慢奔小康,甚至达到富裕程度的。”

    话毕,小英脸上,就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冬梅从小英的脸上能看出来,她对现在的生活,是十分满足的。

    小英家里,不仅有吃,有穿,而且还在银行有存款。

    最主要的是,小英的两个儿子,还都有正式工作。

    大儿子郭鹏,在卫国所在单位长庆油田上班。

    而小儿子郭耀,则在青海的电力单位上班。

    女儿嫁到了宝鸡,和女婿开着理发店,生意也红火。

    而卫国则看着小英高兴的脸庞,迫不及待的给她分享自己的好消息,说道:

    ”小英啊,哥哥给你说个好消息。”

    冬梅看着卫国脸上那自豪的表情,心想:

    人说返老孩童,真是越老越像小孩了。

    而小英则看着哥哥手机上的截频,说道:

    ”哥哥,什么好消息啊,难道你退休金涨了?”

    闻言,卫国摇摇头说道:

    ”不是退休金涨了,是我签约了……”

    听到哥哥说签约了,小英的第一反应,就想到了电视上,那些明星签约。

    于是,她心想:

    难道哥哥这么老了,还出道当演员了?

第1282章 幸福真是奋斗出来的

    小英看着卫国,惊讶的说道:

    ”哥哥,你干嘛签约呢?

    难道你还当演员啊?”

    闻言,站在旁边的冬梅径直没忍住,她看着小英说道:

    ”你哥哥不是回来,专职创作小说,来实现自己毕生追求的文学梦嘛……

    今天,你哥哥发文的小说网站,给你哥哥来消息了,你哥哥写的小说可以签约了。”

    小英也搞不懂哥哥和小说网站签约是什么意思,

    不过,她知道是好事儿。

    于是,他恭喜哥哥的说道:

    ”哥哥,你太厉害了,都一把年纪了,还在为实现自己梦想而奋斗……”

    听着妹妹的夸奖,卫国得意的说道:

    ”我这不算什么,你嫂子才厉害了。

    她已经把自己的梦想,给实现了呢。”

    听着眼前,已经六十岁,有冠心病,并且得了二十年糖尿病的嫂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时,小英好奇的问道:

    ”嫂子,我记得,你年轻那会,经常给人说,

    你这辈子,就想拥有一份工作,而且还是那种,在企业里面的正式工……

    难道你现在,六十岁了,终于成为企业的正式工了?”

    听着小英的话,冬梅开玩笑的说道:

    ”单位女职工,五十五岁就退休了,

    我都六十岁了,难道单位还返聘我啊?”

    闻言,小英皱着眉头,上下打量着嫂子,说道:

    ”嫂子,难道你也签约了?”

    闻言,冬梅差点没笑岔气。

    看到小英好奇的样子,冬梅便将手机里面的截图,给拿了出来。

    她给小英看着,说道: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做一个梦,就是我的大学梦。

    这个梦,从我二十岁,一直做到我六十岁。

    我想,如果我在有生之年,不抓紧实现我的大学梦,那我这辈,可就再也没有机会实现我的大学生梦了。

    所以,我就在单位,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办的老年大学报了名。

    通过半年多的学习和考试,我不仅顺利毕业了,

    而且,我还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说着,冬梅就给小英,介绍着自己老年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当小英看到,冬梅竟然以六十岁的年龄,实现自己大学梦的时候,

    她当即惊讶的目瞪口呆。

    她不敢相信的看着冬梅,说道:

    ”嫂子,你这毅力和坚持,也太厉害了吧?

    你简直就是我的偶像啊。”

    话毕,小英当即对卫国说道:

    “哥哥,你的梦想,实现的难度,比我嫂子,可简单多了呢。”

    听着小英的话,卫国据理力争,道:

    “我的梦想,也很难实现呢。

    你可不要以为,写书很简单。”

    冬梅看着小英,说道:

    “我这辈子啊,原本是有两个遗憾的。

    第一个遗憾呢,就是我的高考失败,从而失去了自己的大学梦。

    于是,我在六十岁这一年,通过我的努力,把它给实现了。

    我的第二个人生遗憾呢,就是我这辈子,没有一份正式工作,老了没有退休金。

    可是现在呢,虽然我老了,虽然我一辈子没有正式工作。

    但是,我现在也有退休金了啊。

    虽然不多,但是每个月一千多点,我也满足了。

    这样,也算是我的第二个人生遗憾,也没有了。”

    而冬梅口中的这个退休金,其实就是养老金保险。

    但是,冬梅已经很知足了。

    她心里面,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企业,让她们这些,年轻时候没有工作的女人,也能在老了的时候,有生活的保障。

    听着嫂子和哥哥的话,小英突然想,自己这辈子,有什么梦想没有实现呢?

    于是,小英想了想,说道:

    ”我和郭立军结婚那会儿,家里穷的叮当响,

    我当时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脱贫。

    结果,经过我和郭立军的努力,在加上国家的扶贫政策,我们脱贫了。

    可是,脱贫了之后,我又想奔小康。

    结果,随着国家给农民的一系列好政策,以及国家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

    我和郭立军努力了几年,也都奔小康了。

    可是,当我奔小康了之后,我又想着能致富,梦想着能给家里盖上一栋小洋楼。

    结果,那个时候,国家也不收农业税了,我们农民啊,再也不交一分钱农业税了。

    这样,郭立军去城里打工,我在家里又是种地,又是搞养殖。

    现在啊,我不仅致富了,而且,家里的小洋楼也盖起来了。

    并且,我的大儿子郭鹏,还在县城买了房,买了车。

    这样,对于我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这就是我的梦想,我已经全部都实现了。”

    听着小英的话,冬梅给小英点赞,说道:

    ”小英,你真了不起。

    你真是通过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再加上国家的一系列对农民的好政策,实现了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最后致富的梦想。”

    听着冬梅的话,小英指着家里的自来水,天然气,太阳能,暖气等等现代化设施,说道:

    ”改革开放四十年啊,咱们农村的发展,真的是越来越好,也不比你们城里差了。”

    听着小英的话,冬梅心里由衷的高兴。

    冬梅觉得,幸福真是奋斗出来的。

    能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面,能工作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面,那真的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啊。

    小英接着说道:

    ”我现在啊,一天也不用干活,就专职在家,带我的两个孙子,就行了。

    郭立军呢,在家闲不住,就让他出去打工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可以说啊,我们在银行存的那些钱,再加上家里这几亩果园的收入,够我们老两口养老的了呢。”

    说着,小英就高兴的笑着。

    中午,小英给冬梅和卫国,一人做了一碗臊子面。

    当冬梅看到,小英家里农村的厨房,已经发展到和城市里面,不相上下的时候,

    她感到,真是好啊。

    以前,在农村做饭的时候,烧的全是柴火,不仅脏,而且还污染环境。

    现在,当村里的家家户户,都通了天然气和自来水之后啊,

    在厨房做饭,真的彻底干净,而且还无污染了。

    吃了饭,冬梅和卫国,就准备去,位于建和乡的姐姐家。

    而小英则将家里的电动踏板摩托推了出来,让哥哥和嫂子骑上,说道:

    ”以前,从郭家村到建和乡,路不好,坑坑洼洼的。

    现在,路平的像镜面一样。

    你就骑电动摩托过去吧,方便的很。”

    听到电动摩托,卫国和冬梅互相看了看,谁也没有骑过,谁也不会骑啊。

    正当卫国发愁,该怎么骑的时候。

    冬梅果断骑上了摩托,他冲着卫国说道:

    ”你上来,我带你,咱们快乐出发……”

第1283章 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

    冬梅骑着电动摩托车,一路风驰电掣。

    她从郭家村来到了建和乡的卫国姐姐家。

    卫国姐姐家,在公路边上,非常的方便。

    卫国姐姐家大门开着,可是院子里面却没有人。

    冬梅和卫国进去后,把摩托车停在了农用车的旁边。

    卫国姐姐一共两个孩子,老大卫云本科毕业,把家安到了城里。

    老二鳖娃,本科毕业,在郑州,是一名按摩大夫。

    因为两个孩子都在外面,所以,老两口就没有了带孙子的负担。

    卫国姐姐的家,相比卫国妹妹的家,盖的更好,更漂亮。

    而且,由于卫国姐姐常年在家养猪,而卫国姐夫也常年开着农用车,搞些小生意,

    所以,家庭条件在附近村子,还是非常不错的。

    卫国在姐姐家转了一圈,

    他看到,不仅院子里面没有人,就是房子里面也没有人。

    于是,卫国便站在门口,喊着姐姐的名字。

    没一会,卫国姐姐从后院的猪场出来了。

    卫国姐姐天生龅牙,而且她又特别喜欢笑。

    所以,她的表情,总是特别的滑稽。

    当卫国姐姐看到,弟弟和弟媳过来的时候,她喜笑颜开的说道:

    ”过来了,快坐。”

    冬梅看到,卫国姐姐满头大汗的样子,便问她说:

    ”姐姐,正忙着呢。”

    卫国姐姐一辈子,都是个大忙人,好像从来就没有闲下来过。

    卫国姐姐站在地上,她不坐的说道:

    ”还行,我养的那个大母猪,刚下了十几个猪娃……”

    听到母猪下猪娃了,冬梅知道,这正是最忙的时候,必须得管理好,不然小猪娃得病死了,那可就亏大了。

    于是,冬梅就悄声的对旁边的卫国,说道:

    ”卫国,你姐姐正忙着呢,你就把你的好消息,给你姐姐分享一下,然后,咱们就走吧,

    不然,你姐姐又要接待咱们,又要照顾猪娃,一个人忙不过来啊。”

    闻言,卫国当即拿出手机,给姐姐分享着自己的好消息,说道:

    ”姐姐,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听到好消息,卫国姐姐的第一反应就是,卫国肯定又要得孙子了。

    她笑着,露出一口龅牙,说道:

    ”怎么,你儿子涛涛,又要给你生个孙子了?”

    闻言,卫国尴尬的说道:

    ”不是……”

    听到不是,卫国姐姐纳闷的说道:

    ”咱们这个年纪,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孙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了,

    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

    卫国姐姐说话的速度很快,甚至比卫国还要快。

    卫国说道:

    ”姐姐,我要告诉你的好消息,就是我的小说,和网站签约了。”

    听到卫国的小说和网站签约了,卫国姐姐当即高兴的说道:

    ”那签约了之后,就有稿费了吧?”

    卫国虽然在写书,但是他还搞不明白,稿费怎么发,按什么发。

    于是,他迷茫的点点头,说道:

    ”应该有吧。”

    听着卫国的话,卫国姐姐鼓励卫国,说道:

    ”既然退休了,一天没事儿了,你就好好写,说不定,还能成为作家呢。”

    听着姐姐的鼓励,卫国笑着,说道:

    ”借你吉言,希望可以梦想成真吧。”

    话毕,卫国突然插话,问姐姐说道:

    ”姐姐,我的人生梦想,在一步一步的实现,

    你有什么人生梦想啊,我帮你实现?”

    听着弟弟的话,卫国姐姐想了半天,然后说道:

    ”我的人生梦想,其实,基本已经都实现了。”

    听到姐姐,竟然已经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了,卫国好奇的问到:

    ”姐姐,你的人生梦想,是什么啊,竟然这么容易,就实现了?”

    卫国姐姐摇摇头,说道:

    ”其实,我的梦想,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根本不一样,也不好实现呢。

    刚结婚那会,我的梦想,就是脱贫致富奔小康。

    经过我和你姐夫的努力,我们梦想成真了。

    当卫云和鳖娃考上大学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能把两个孩子,大学给供出来。

    经过努力,我也实现了。

    然后,前些年的梦想,就是两个孩子,赶紧给我生孙子。

    现在,我有了三个孙子,也算我的梦想,实现了吧。”

    说着,卫国姐姐脸上,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听着卫国姐姐的梦想,冬梅有感而发的说道:

    ”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啊,

    只要能为了梦想去努力,去拼搏,那么一定会实现,

    那么人生,一定不会留下遗憾的。”

    听着冬梅的话,卫国姐姐笑着,说道:

    ”我们农村人,和你们城里人的梦想不一样。

    你们追求的比较高,我们追求的比较低。”

    说着,卫国姐姐就大笑了起来。

    卫国看着姐姐,说道:

    ”姐姐,人生的梦想,不存在高与低,

    只要是梦想,就是人生的追求。”

    冬梅看着眼前,卫国的姐姐,她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妹妹春梅。

    春梅的梦想是什么呢?

    刚结婚那会儿,春梅作为一个农村人来说,都是想脱贫致富。

    现在,妹妹春梅通过在家养奶牛,种果树,

    而妹夫常年出去打工,他们两人,不仅脱贫致富了,而且还成了村子小有名气的致富学习榜样。

    而对于像妹妹这样的农民来说,只要能过上好生活,好日子,能致富,那么他们就是幸福的。

    自从改革开放,这四十年以来,无数像冬梅妹妹春梅,卫国姐姐和卫国妹妹这样的农民,他们在国家的好政策下,都通过努力,摆脱了贫穷,实现了富裕。

    年轻的时候,大家都很穷,现在,大家都富裕了。

    而且,大家还都在不断的努力。

    这种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所有像春梅,小英,卫国姐姐这样的农村妇女们,所努力奋斗的目标。

第1284章 有梦想,就能实现的伟大时代

    从建和乡回来的路上,卫国感慨万千。

    冬梅看着卫国感慨的样子,她猜想:

    一定是卫国将自己的好消息,给分享出去之后,本人也得到了释怀。

    可是,冬梅没有想到的是,卫国之所以感叹,并不是因为释怀,而且感叹生活在整个伟大的时代里面,是何等的幸运,何等的幸福,何等的美好。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面,大家丰衣足食,幸福快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而且还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努力。

    冬梅看着卫国,问他说:

    “嗨,我说老头子,你怎么了,突然这么感慨的?”

    卫国看着身后的冬梅,他有感而发的说道:

    “冬梅,你难道没有感觉,咱们能生活在,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里面,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吗?”

    冬梅点着头,说道:

    “当然啊,我父亲年轻的时候,

    他在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

    他的梦想就是,哪一天能有满盆的白面馍馍吃,他就知足了。

    可是,我父亲的梦想,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实现了。

    我哥哥的梦想,是能开一家水果店,他经过奋斗,也实现了。

    我弟弟的梦想,是拥有一辆面包车,他也早都实现了。

    而且,我冬梅毕生的梦想,我的大学梦,也实现了啊。

    你说,咱们生活在一个,有梦想就能实现的伟大时代里面,那该是多么的幸福啊。”

    听着妻子的话,卫国想着,自己年轻时候的生活,再想想现在的生活,

    改革开放四十年,不仅仅改变了自己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更是改变了中国社会千千万万户人家的生活质量。

    突然,卫国的眼眶湿润了,他看着冬梅说道:

    “冬梅,说一千到一万,还是国家好,党好,社会好……”

    冬梅看着卫国,说道:

    “是啊,这么好的时代,这么好的社会,

    就连你一个退休了的老工人,都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文学梦,

    更何况每一个,怀揣中国梦的年轻人呢。”

    听着妻子的话,卫国突然眼眶湿润的说道:

    “冬梅,我想入党。”

    听到丈夫想入党,冬梅看着丈夫,说道:

    “你都退休了,还能入党吗?”

    卫国坚定的说道: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有入党的心,入党的追求。

    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以及各种阴差阳错,我在退休之前,没有入的了党。

    现在,我有时间了,也有精力了,思想也成熟了,

    我一定能够接受,组织上对我的考验。

    我心里,始终有跟党走的信念。

    并且,我也会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我自己的……”

    听着丈夫的话,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冬梅支持丈夫的说道:

    “卫国,我父亲就是一名老党员,你可以让他,作为你的入党介绍人。”

    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卫国回到家里,就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写了入党申请书,然后去找冬梅的父亲。

    当冬梅父亲知道,卫国在六十三岁这一年,想入党的时候,他非常的支持卫国。

    冬梅爸现在,已经九十五岁了。

    他是老红军,老党员,参加过淮海战役。

    他看着女婿卫国,激动的说道:

    “卫国,只有跟着党走,生命才活的更有意义。

    你写入党申请书,我特别的高兴,我愿意做你的入党介绍人。”

    说着,冬梅爸就拉着卫国的手,朝着村党支部走去。

    在尹家村村党支部,已经六十三岁,白发苍苍的卫国,庄严的向党组织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在回家的路上,老党员冬梅爸,勉励卫国说道:

    “既然你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那么你就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接受党组织对你的考察和考验……”

    卫国眼睛,含着热泪,他看着冬梅爸,说道:

    “党的考验是正确的,不管组织考验我的时间有多长,我都严格要求自己,永远跟着党走,我有信心,我的目标,坚定不移……”

    话毕,卫国在心里面勉励自己,越是到了老年,越是要追求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进步……

    ……

    就这样,卫国在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之后,继续留在老家农村,每天在院子里面写着小说,追求着自己的文学梦。

    而冬梅则陪着卫国,一边给他作伴,一边尽儿女对父母的孝顺,照顾着尹家村的父亲,和崔家村的婆婆。

    山上,儿子涛涛,依旧是一名最底层的石油工人。

    他在干活的间隙,会拿出手机写作,而在下班之后,则会打开电脑写作,去追求的自己的中国梦,石油梦,文学梦。

    省城,单位的机关大楼里面,女儿娜娜,则已经晋升到了主任的位置。

    她每天快乐的工作着。

    而冬梅的好姐妹们,则在冬梅走后,也学着冬梅的样子,去单位老年活动中心的老年大学,报了名,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

    黄昏,当晚霞出来的时候,卫国结束了一天的写作。

    他和冬梅吃了饭之后,便会在村子里面走走。

    当两人走到村子西口的时候,冬梅仿佛看到了三十多年前,那个清晨,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跟着卫国,从这里离开了农村……

    现在,自己和卫国,坐在村西口的石墩子上面,

    他们看着天边的晚霞,它就像仙女的长裙,曼妙多姿……

    冬梅坐在卫国的左边,她的头依偎着卫国的肩膀,回忆着自己九岁的时候,和卫国定娃娃亲的一幕……

    现在,冬梅已经和卫国度过了大半生……

    此时,卫国也伸手,搂住了冬梅的肩膀。

    两个老年人,坐在村子西口,看着天边金色的晚霞,如喜庆的绸缎一样,挂上了落日时分的天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20/ 第一时间欣赏风是叶的涟漪最新章节! 作者:常山赵龙所写的《风是叶的涟漪》为转载作品,风是叶的涟漪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风是叶的涟漪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风是叶的涟漪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风是叶的涟漪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风是叶的涟漪介绍:
原名《长庆一家人》,一个普通长庆油田,石油家庭,半个世纪的奋斗和拼搏…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即使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风是叶的涟漪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风是叶的涟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风是叶的涟漪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