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封侯TXT下载封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封侯全文阅读

作者:高月     封侯txt下载     封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一百零八十七章 破裂

    天渐渐亮了,两千八百余名战俘坐在地上,等待西军处置,他们都没有了盔甲和兵器,每个人都忐忑不安。

    昨晚西军杀进城,大喊着投降不杀,守城士兵都望风而降,只有一百多名顽抗士兵被斩杀,其他士兵都跪地投降了,包括主将胡林也下令开城投,虽然晚了一点,但态度不错。

    这时,有厨子来给战俘送饭,每个一碗粥,两个馒头,粥里居然还有一块咸肉。

    战俘们都喝粥啃着馒头,这伙食比他们平时的伙食都要好,至少还能看到肉,馒头也很松软甘甜,渐渐的,他们心中惊惧之心渐去,既然给他们吃饭,那就不会杀他们。

    而且送饭厨子的话让每个人心中都暖烘烘的。

    “赶紧吃咧!不要瞎乱想,你们是汉人,不是女真人,雍王殿下还指望你们回家种田交税呢!”

    虽然厨子是关中口音,但大家投听懂了,让每个人心中都燃起希望,他们是汉人,雍王不会杀他们。

    主将刘琼快步走来,站在高处对满地的战俘训话。

    “我是都统制刘琼,所有降兵弟兄听着,你们虽然投降,但并不光荣,你们是为女真人卖命,雍王殿下本着仁恕之心,不愿杀戮你们,放你们回乡和家人团聚,但有约法三章我要交代。

    第一,如果想洗脱为女真人卖命的耻辱,自愿加入西军,我们欢迎,也不会歧视;第二,你们回家时,每个人会发三斗米和三百钱做盘缠,所以不准任何人在路上抢掠百姓,若被军纪兵抓获,立斩!第三,回乡后,不准再次加入金军,如果再次被俘,将不会被宽恕,不管是自愿还是被强迫,最低的惩罚也是要去矿山服劳役五年。”

    都统制刘琼的训话让所有士兵都安心下来,接下来就是登记流程,每个士兵都要进行登记,然后等待海州战争结束,当然等待期间不是坐着吃闲饭,而是参与修葺城墙,修缮码头,等战争结束就可以回家了。

    中午时分,两名文官来到了东海县,他们是韩世忠派来了解情况,并试探刘琼的态度。

    刘琼在军营内接见二人,两人一人姓姜,一人姓韩,都是参军事。

    刘琼基本不听他们想说什么,而是开门见山对二人道:“我们对陆地海州没有兴趣,我们的目标就是拿下东海岛,现在东海岛已被我们拿下,那就请你们的船队尽快撤离,否则很容易产生误会,也很容易产生冲突。”

    姓姜的参军道:“我们大帅说,我们船队只是在海峡内,保证不会上东海岛,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就像我们允许你们的船队驶过长江一样。”

    两名参军是来传达韩世忠的态度,他们不会上岛,但也不会撤离,希望双方相安无事,如果西军不能对他们宽容,那他们也无法对长江上的西军商船队宽容。

    刘琼脸色一变,刚要发作,唐骞连忙把刘琼拉到一边,低声道:“韩世忠也是怕无法给朝廷交代,其实不用急着赶他们走,只要我们限定时间,限定地域,不如我去和韩世忠面谈。”

    刘琼摇摇头,“你不能去,被他们扣住就麻烦了,让王司马去和他们谈。”

    刘琼脾气比较暴躁,但唐骞非常冷静理智,所以陈庆才一直让他们二人搭配,让唐骞的理智压制住刘琼的脾气。

    刘琼也意识到这件事不能过于强硬,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再动手也不迟。

    ........

    司马王复来到了韩世忠的主船,躬身行一礼,“在下刘都统帐下司马王复,参见韩大帅!”

    “原来是王司马,请到仓内详谈!”

    韩世忠把王复请到主仓,两人分宾主落座,王复躬身道:“刘都统希望双方能明确界线,以免彼此产生误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首先,我们是奉雍王之令前来夺取东海岛,攻打海州陆地并不在我们的任务范畴内,也希望韩帅能明确任务和范围!”

    韩世忠有些为难,虽然对方很坦率说出他们的任务和目标,但这种坦率有几分真实,有几分可信度,却不得而知。

    他沉吟一下道:“我们水军的任务是协助主力夺取海州,也包括东海岛,我们原本是想先夺取海州陆地,然后再夺取东海岛,不料却被贵军抢先一步,既然你们已经夺取东海岛,我也不会和你们争夺,双方都是宋军,没必要同室操戈,现在我的任务就转向陆地,全力协助主力军队的行动,不再涉足东海岛。”

    “如果是这样最好,双方都不愿意发生冲突,刘都统希望能立下一个章程,尤其是海峡通道,双方各走一边,互不干涉!”

    韩世忠愕然,“你们也要进入海峡?”

    “那当然,我们要运输大量粮草物资,需要码头,这不是很正常吗?”

    “可你们完全可以利用北面的水牛湾,不是一样吗?”

    王复摇摇头,“水牛湾到东海县足足相距十里,而且道路非常坎坷不平,大车很难走,海峡码头相距东海县不足一里,当然是从海峡码头卸货,韩帅也知道,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

    韩世忠干笑一声道:“我知道知道你们的要求不过分,我只是担心海峡水道狭窄,万一双方因为水道使用发生矛盾冲突,那就太令人遗憾了!”

    “所以要划界,三里宽的水道完全可以一分为二,双方各走各的水道,互不影响。”

    韩世忠脸上阴沉如水,对方占领了东海岛,几乎就把整个海州的水路都霸占了,海峡是自己先占领的,这可是自己的地盘,对方还要逼自己让出一半,把自己船队逼到一条一里长的水道中,如此憋屈,他又怎么向自己的手下交代?

    “海湾太狭窄了,容易发生冲突,还是请你们刘都统现实一点,启用水牛湾卸货,这样对双方都公平!”

    “这是韩帅的最后决定?”

    韩世忠点点头,“东海岛我让你们,但海湾是我的驻兵之地,希望你们不要涉足,我也希望双方相安无事!”

    “我明白了,我会向都统汇报,告辞!”

    王复起身告辞,韩世忠冷冷望着他离去,等王复下了小船,前往东海县码头,韩世忠当即下令:“传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

第一千一百零八十八章 逼撤

    刘琼听完了王复的汇报,不怒反笑,对唐骞笑道:“这个韩世忠还真是头倔驴,真搞不懂,我们已经把东海岛占领了,他们水军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嫌水道太窄,撤军回去就是了,赖在一条海湾里不走,他们又能做什么?”

    唐骞沉吟一下道:“估计他现在回去没法向天子交代,同时也没法向手下交代,他不得不强硬。”

    刘琼冷笑一声道:“如果仅仅只是没法交代,那么我们不妨给他一个撤军的借口!”

    “将军想怎么做?”

    刘琼澹澹道:“用铁火雷给他一个警告!”

    ........

    韩世忠的三十艘大船停泊在海湾内,但他的五千士兵却驻扎在岸上,当然是陆地一侧的岸上。

    入夜,一艘小船从东海岛码头出发了,小船内有十名士兵,还有一口特殊的防水大箱子,小船沿着东海岛向北而行,他们的目标是停泊在最北面的一艘万石大船。

    这一次唐骞并没有阻止刘琼的行动,他们已经表现出了诚意,对方不接受,但他们也不能再让步,至于韩世忠威胁要拦截西军的商船队,他们并不担心,如果韩世忠真敢那样做,那就意味着战争。

    小船上,唐骞亲自指挥这次行动,他们从目标一里外驶过,随即又掉头,慢慢靠近大船。

    大船上没有士兵,但有百名巡哨士兵和船员,他们在大船四周来回巡逻,夜幕下,他们目力能看到两百步外,再远就看不见,而且黑漆漆的江面也不容易发现异常。

    小船上,三名水鬼下水了,其他士兵把大箱子也放了下去,这个大箱子实际上就是一截树干掏空了,里面放着一枚二十斤重的铁刺猬,另外还有一把军弩,一把铁锤,几只火折子。

    三名水鬼牵引着大木段向大船游去,大木段通身漆黑,在海面上移动很难被发现,大船的巡哨士兵就算看到了木段也不会放在心上,就是一截漂在水面树干而已,海面上经常能看到各种漂浮物。

    树干箱子靠上了大船,一名士兵拿起军弩,向床身一箭射去,“卡!”一支精铁短箭深深插进船体,短箭的前端有个嵌口,正好可以挂住铁火雷上的铁环,使铁火雷可以贴在船壁上。

    为首水鬼摆个手势,示意另外两人慢一点,要当心,铁火雷一旦敲去火绳罩子就不能碰水了。

    他们小心翼翼将铁火雷挂在船壁上,为首水鬼用锤子敲掉木壳,露出了火绳。

    为首取过一支火折子,这种火折子叫宫廷火折子,比较高档,是一支铜管,下面可以拧动,拧转到底,只片刻,火苗便燃烧起来,这是南北朝时皇宫发明的火折子,利用了白磷在空中燃烧的原理,铜管拧动,使白磷暴露在空气中,立刻燃烧,点燃里面的火棉,火棉大概能燃烧一刻钟,然后需要重新添加白磷。

    这种火折子在皇宫和达官贵人府中使用得比较普遍,但军队中用得很少,主要是成本太高,军队中还是用传统的纸火折子,在空中一甩,油纸就能燃烧起来。

    为首水鬼点燃了火绳,三人立刻潜入水中,拼命向远处游去.......

    火绳在嗤嗤燃烧,大船上的巡逻士兵却丝毫没有察觉,大约游出一百余步,只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爆炸,“轰!”

    万石大船剧烈晃动,几乎要被倾翻,船头附近的船壁被炸开一个两丈宽的大洞,海水汹涌灌入。

    船上的士兵的船员都晃动掀翻在甲板上,等他们爬起身,发现船只开始倾斜,也看到了船壁上大洞,吓得他们拼命向船尾跑去,那边有救生皮囊。

    救生皮囊和今天的救生圈很相似,用羊皮缝制而成,里面是空气,套在身上就不会沉入海底,何况他们都是水军士兵和船员,水性都极好,除非西军在船上射杀他们,否则他们都能轻松游水上岸,毕竟他们距离岸边不到一里。

    爆炸声再次惊动了韩世忠,也惊动了岸上军营内的士兵,现在还是亥时,大家都没有入睡,士兵们纷纷向岸边跑来。

    韩世忠也乘坐一艘小船向爆炸的大船驶来。

    西军的小船早已不见了踪影,此时距离爆炸过去了半个时辰,跳船求生的所有士兵和船员都已游上岸获救,万石大船沉没得很慢,这里的海水比较浅,就算沉没也不会被海水全部淹没,还是会在海面上露一个头。

    大船周围都是宋军的小船,十几名水鬼潜入大船,把一些值钱的物品打捞出来,主要是八千贯钱,是水军士兵的军俸。

    韩世忠脸色阴沉如水,眼中喷射出怒火,尽管天黑看不清他的脸色,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滔天怒火。

    其实韩世忠已经猜到西军会下手,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对付竟然使用铁火雷,万石大船啊!竟然被一颗小小的铁火雷炸沉了。

    “大帅回去吧!没有弟兄伤亡,晚上捞不了,得明天天亮后再来打捞。”

    韩世忠心中堵得慌,不想再看下去了,便点点头,“回去!”

    小船掉头,返回了岸上军营。

    此时,就在两里外的岛上,刘琼远远注视着大船沉没,这算是给韩世忠一个警告,如果他还是坚持不肯撤军,不知进退,那么一场冲突将不可避免。

    ........

    天刚亮,一群指挥使和副指挥使聚集在韩世忠大帐前,韩世忠走出大帐,惊讶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大帅,我们的船只来之不易,撤军吧!否则船只会被全部摧毁。”

    韩世忠脸一沉道:“谁说的?”

    “大帅,这是显而易见,他们明明可以把三十艘大船全部炸沉,但只炸了一艘,这分明是警告。”

    “大帅,除非我们开出去和他们拼命,否则呆在海湾里毫无意义!”

    “大帅,下令撤军吧!”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要求撤军,韩世忠找到了撤军的台阶,他的态度也不再强硬,便点点头道:“既然大家都一致要求撤军,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大家收拾营帐上船吧!”

    众人见大帅接受了劝说,都大喜过望,纷纷回营收拾物品。

    下午时分,宋军船队驶出了海湾,一艘接一艘向南方驶去。

第一千一百零八十九章 首战

    三月上旬,陈庆率领十万大军抵达了汴梁,这是他在两年之内第四次前来汴梁,而这一次他将发动东征,彻底夺取山东路。

    这也是第一次东征前就制定好的计划,两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一步他早已经实现,夺取了新黄河以西,包括汴梁、洛阳在内的河南路地区,经过两年的准备,实施第二步战略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汴梁城西面早已扎下了数千亩的军营大帐,二十天前已经有十万大军抵达,这次陈庆又统帅十万大军到来,使军营的兵力达到二十万人,规模十分庞大。

    张晓、杨再兴、刘璀、高定等文臣大将纷纷来到陈庆的大帐。

    陈庆带着众人来到沙盘前,对众人道:“今天我刚到,就不谈具体怎么作战,就大致说说展望吧!之前夺取河南路,大家也都看出来,完颜兀术并没有倾尽全力,最后他是保存实力撤离了,说明他不愿和我们过多争夺河南路,也是因为河南路被金兵压榨得奄奄一息,连完颜兀术都视为鸡肋,不想要了。

    但山东路不一样,山东路没有被金兵深度压迫,虽然目前也同样惨遭盘剥,据说,金兵三个月的肉食消耗,就把山东路的羊全部吃光了,也多亏金国及时送来两百万只羊,也保住了山东路的耕牛和骡驴,但就算这样,山东百姓也被沉重的赋税压得喘不过起来,急待我们去解救。”

    张晓也道:“卑职觉得,第一次东征和这次东征的时机也不一样,我们需要考虑的地方更多,尤其是外部,朝廷北伐和游牧人南侵都是分散我们精力的不利因素,殿下有考虑过吗?”

    陈庆澹澹笑道:“游牧骑兵那边我不担心,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相信他们会铩羽而归,至于朝廷北征,实际上我并不看好,不是说将士不用命,而是朝廷的战略有问题,首先是战略定位,朝廷北伐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是否准备了充足的钱粮,是否有足够的兵力击败金兵,我估计天子就是头脑发热,在淮河歼灭六千女真骑兵,他就觉得自己能战胜金兵了。

    其次他们的北伐策略也有问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看他们大举进攻海州朐山县,我就知道他们必败无疑。”

    “殿下怎么知道?”杨再兴好奇地问道。

    陈庆轻轻叹口气,“李成亲自统领五万精兵驻守朐山县,城内粮食就有几十万石,火油有八千桶,城池高大坚固,十万大军围攻五万人守卫的坚城,他们就看不出李成在消耗他们的兵力?等宋军死伤近半,打得筋疲力尽,李成率领五万大军杀出来,宋军怎么抵挡?

    我估计刘锜也没有那么蠢,应该是天子命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海州。”

    “殿下认为这次完颜娄室会出兵支援山东路吗?”高定在一旁问道。

    陈庆点点头,“这其实就是刚才张军师所言,东征的时机问题,我们第一次东征攻打河南路,而金国的战略重点在草原对付蒙兀国,金国无暇顾及中原,现在不一样了,金国已经平定草原,目光自然会关注河北路和山东路,所以力保河北路和山东路不失,就成为金国的国策了,所以他们一定会有应对措施,主要是向山东路增兵,所以这次攻打山东路,将是一场硬战,也会是一场恶战,我出兵三十万打这场大战,就是要力保获胜。”

    刘璀问道:“请问殿下,我们的第一战,目标是哪里?”

    陈庆用木杆一指海州,澹澹笑道:“我们的第一战也是海州!”

    ..........

    当天半夜,亲兵将陈庆从熟睡中推醒,“殿下,丽将军和潘将军来了!”

    这是陈庆吩咐的,如果丽琼和潘贵半夜到来,要立刻把他推醒,两人不在军营过夜,向自己汇报后,就要立刻赶回去。

    目前丽琼率一万军队驻守在亳州,而潘贵率一万军队驻守在寿州,潘贵是副将,受丽琼节制。

    帅帐的灯点亮了,此时还不到三更,两人一路风尘仆仆赶来。

    两人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殿下!”

    “两位将军请起,一路辛苦了。”

    两人都是今天清晨接到的通知,一路疾奔,换了几匹马,才在半夜时分赶到汴梁军营。

    陈庆让两人坐下,又让亲兵上茶,陈庆问道:“军队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弟兄们都厉兵秣马,等待着出击的命令。”

    陈庆点点头,“这次不是让你们出征和敌军作战,而是抢占地盘,我估计过几天朝廷军队就要兵败,而且会一路败到淮河以南,李成军队不会过淮河,会即刻收兵北上,这样一来,宿州和泗州以及涟水军三地就会临时无兵驻守,你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占领两州一军,控制淮河北岸,如果宋军派人交涉,你们就说是我的命令,让他们来找我!”

    “卑职明白!”

    陈庆沉吟一下又道:“但你们也不能大意,不排除李成留少量军队驻守,所以你们要情报先行,我已经派统领余守忠率三百名斥候潜入符离县和盱眙县,你们要尽快和他们联系上。”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点头答应。

    陈庆又嘱咐二人几句,两人一一铭记,这才告辞,又连夜离开汴梁大营,返回亳州和寿州,两人的军队将集结于寿州,等待出兵的机会。

    两名大将走了,陈庆也睡不着了,他索性站在沙盘前沉思,仔细推演自己的作战策略,把所有的遗漏点都一一找出来。

    ...........

    东海岛又叫郁洲,也就是今天的连云港,宋朝时还是一个独立的岛屿,没有和大陆连为一体,其实包括今天江苏盐城、泰州、南通等部分地区,宋朝时也都是一片汪洋大海,还没有成为陆地。

    目前东海岛由一条三里宽的海峡和陆地相隔,岛屿颇大,南北长十里,东西宽八里,面积大概有三万亩左右,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一个重要的海运战略中转地。

    这天上午,一支由两百艘万石海船组成庞大船队抵达了东海岛,两百艘大船不仅带来了两万士兵,还带来了大量粮草物资和帐篷。

    这两万军队将依旧由刘琼统领,为首是统制汤怀,他向刘琼行一礼,将一封信递给了刘琼,“这是殿下的亲笔信,殿下让我交给刘都统。”

    刘琼接过信匆匆看了一遍,点点头,又把信递给副将唐骞,他笑着问汤怀道:“过镇江府时有没有被朝廷水军拦截?”

    汤怀笑着摇摇头,“我们甚至连朝廷水军的影子都没有看见,更谈不上拦截了。”

    这时,唐骞看完信递给刘琼,刘琼扬扬信问道:“汤将军没有看过这封信吧?”

    汤怀摇摇头,刘琼澹澹道:“殿下让我们关注朐山县,一旦宋军大败,就是我们夺取朐山县的机会。”

第一千一百零九十章 战机

    “杀啊!”

    宋军如潮水般杀向朐山县,城头上万箭齐发,铺天盖地射向城下,箭失如暴风骤雨,一批一批宋军士兵在箭雨中倒下。

    但宋军士兵依然前仆后继,扛着攻城梯奋勇冲去。

    一架架攻城梯刚刚搭上城头,城头上忽然泼下上千桶火油,数十支火把扔下,火油被点燃了,攻城梯也成为火梯,城下迅速蔓延成一片火海,无数士兵惨叫着向外奔逃。

    城头上,李成厉声大喝一声,“射击!”

    城头上再度万箭齐发,暴风骤雨一般的箭失射向宋军士兵。

    很多士兵刚刚逃过烈火,却因为没有盾牌抵抗,把后背给了城上敌军,密集的箭雨射穿了他们后背和腿部。

    很多士兵被射倒在地,刚爬两步,却又被密集的箭失钉死在地上。

    刘锜长叹一声,“收兵!”

    “当!当!当!”

    收兵的钟声敲响,幸存的士兵拼命奔逃,一场惨烈之战还不到一个时辰便结束了。

    一万士兵攻城,最终生还者不足两千人。

    宋军围攻朐山县已经快一个月,发动了大小十几场攻城战,皆以失败告终。

    关键是兵力不断损耗,积少成多,加上今天的惨败,宋军已经死伤四万余人,受伤未死只是士兵的幸运,但对军队是一回事,失去了一名能战斗的士兵。

    杨沂中和王建都忍不住了,找到了主将刘锜。

    走进大帐,只见刘锜一只手撑着额头,疲惫而憔悴地坐在桌桉前,杨沂中和王建面面相觑,杨沂中还是忍不住道:“刘都统,这样打下去不是办法,我们会全军覆灭!”

    刘锜叹了口气,用手指敲了敲桌上的一份天子手谕,杨沂中一怔,问道:“是刚送来的?”

    刘锜点点头,“你们看看吧!”

    杨沂中拿起手谕,一眼认出,是天子的笔迹,居然是他亲笔手书。

    ‘弃海州北上,必被海州金兵切断后勤和退路,故海州不可弃,须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海州。’

    下面又有补充,‘夫胜者,士气也,士气可鼓不可衰,与其十战夺城,不如一战夺城,以鼓舞士气。’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王建一头雾水。

    杨沂中苦笑一声道:“陛下就是告诉我们,他已决定放弃第二个方案,不准我们撤退,要我们集中兵力不惜一切代价攻下朐山县。”

    王建愕然,“可是.....我们上去得多,烧死得多,谁受得了这种损失?”

    刘锜叹息一声道:“这应该是某个相公的建议,典型的纸上谈兵,就好像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就能夺城一样,我现在害怕的不是无法夺城,而是我们能不能逃脱全军覆灭的命运。”

    “将军也意识到这个危机了?”

    “我怎么会意识不到呢?一万人杀上去,还不到一个时辰,就只剩一千四百人活着回来,其他全部都烧成焦炭,所有士兵都眼睁睁看着这惨烈的一幕,他们会怎么想,还会士气高涨?你以为李成会看不到这一点?”

    杨沂中沉吟一下问道:“关键是城内到底有多少军队?究竟是不是只有两万人?”

    刘锜长叹一声,“我们最初的情报,海州有五万军队,后来又说东海岛分走一万五千人,又说沂州也分走一万五千人,那么城内就应该只有两万人,现在我就担心这两个情报不对,如果情报错误,问题就严重了。”

    王建眉头皱成一团,“如果深究,恐怕真有问题!”

    刘锜和杨沂中一起望向他,“怎么说?”

    “就说东海岛的一万五千人,是韩世忠告诉我们,但他并没有上岛,也没有攻城,他怎么知道有一万五千人,肯定是听岛上渔民的话,但哪个渔民会说有多少多少军队?这显然是有人安排好的,其次西军夺取了东海县,据说是在一夜之间攻陷城池,真是一万五千人,有那么容易攻陷?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韩世忠说西军水师也只有一万人出头,一万人在一夜间攻陷一万五千人的城池,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县城,显然人数不对,估计最多两三千人,韩世忠自己中计了。”

    杨沂中点点头,“如果东海岛的情报有假,那么沂州的情报恐怕也不对。”

    刘锜的脸色忽然变得很苍白,杨沂中和王建也一样心情沉重,他们三人都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如果这是个陷阱,他们已经掉入陷阱,恐怕很难脱身了。

    “我们必须要尽快撤军!”

    杨沂中沉声道:“如果有责任,我们三人一起承担!”

    “我同意撤军!”王建也立刻表态。

    刘锜沉思片刻,虽然违背圣意,但他们也没有办法了,撤军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打下去,很可能就是全军覆灭的命运。

    刘锜点了点头,“那就撤军吧!”

    三人又商议片刻,决定布一个疑阵,然后全军半夜撤退。

    .......

    城内签军的伤亡人数要远逊于宋军,只有不到五千人伤亡,这也是得益于签军充足的火油和弓箭储备,火油超过一万桶,箭失超过百万支。

    当然,还有一个厉害的主将,李成堪称伪齐军第一名将,现在又被完颜兀术誉为第一汉将,他作战极为老道,经验丰富,从一开始,他就制定了利用朐山县的高大坚固,大量杀伤宋军,摧毁宋军的士气和斗志,然后伺机反扑。

    为此,他不断炮制假情报、假消息,成功让宋军以为他城内只有两万军队,实际上他城内有五万大军,如果加上两万协助守城的民团,他实际上有七万大军。

    李成一直隐忍不发,等待机会,而今天,八千余宋军士兵死在他的箭雨和火油之下,李成也意识到,反扑的时机成熟了。

    夜幕渐渐落下,十几名探子拉着绳子从城头落下,借助夜幕的掩护分别向三座宋军大营奔去......

    李成注视着城外,他发现了宋军的异常,每次攻城结束后,宋军都会派人过来收拾阵亡士兵的尸体,最多等半天,但今天却迟迟没有来,现在夜幕已经降临,还是没有看见宋军派人来收拾尸体。

    这很不正常,难道宋军已经撤退了?

    想到‘撤退’二字,李成心中一紧,他也认为宋军会在最近撤军,任何一支军队,在伤亡近半时,士气都会崩溃,他一直就在等待这一刻到来,如果让宋军逃脱,才是让他后悔莫及之事。

    他又仔细看宋军大营,三里外的宋军大营灯火通明,和往常一样,既然和往常一样,那为什么不管城下尸首?

    李成越想越不对劲,这一刻,他下定了决心。

    李成当即喝令道:“传令全军集结!”

    李成已经决定,不管宋军有没有撤退,他都要出击了。

    四万五千精锐军队很快集结,李成留两万民团守城,他要一路追杀宋军。

    这时,探子传来一个让他吃惊的消息,就在半个时辰前,三个军营宋军都南撤了。

    差点功亏一篑,李成喝令道:“开启城门,全军追击!”

第一千一百零九十一章 黄雀

    半夜一更时分,撤退中的五万宋军被衔尾追杀而来的签军主力追上了,宋军士气已经崩溃,根本无心恋战,一战即溃,宋军大败,士兵们丢盔弃甲,争先恐后逃命,五万宋军被杀死者、投降者不计其数,这一次李成毫不怜悯,一直追杀出近两百里,追到了淮河边才停住脚步。

    最后只有数千人得以逃过淮河,十万大军其余大军全军覆灭。

    李成也担心海州有失,留下少量士兵守宿州和泗州,他率领主力大军押着被俘的两万余宋军急急返回海州。

    李成的军队刚刚杀出城,便被部署在城外西军斥候发现了,斥候急忙赶回海岛禀报。

    此时,东海岛上的三万西军都已严阵以待,从今天上午宋军发动最大规模的进攻,收获了最惨重损失,西军将领们都一致认为,物极必反,宋军必然要撤军了。

    从下午开始,三万宋军便早早吃过晚饭,厉兵秣马等待出击的机会。

    刘琼和唐骞站在码头上,两人注视着黑沉沉的海湾对岸,在他身后,一队队的西军开始上船,将由唐骞率领三千士兵偷袭西城,唐骞得手后,刘琼再率领两万主力军杀进县城。

    这时,一艘小船从黑暗中驶来,片刻小船靠岸,斥候跳上岸,刘琼迎上去问道:“情况如何?”

    斥候施礼道:“启禀都统,宋军已撤退,城内主力大军追杀而去!”

    刘琼大喜,急问道:“城内还有守军吗?”

    “还有守军,但不像整个军队,像民团士兵,都带笠子帽,穿束身布甲,手持白蜡缨枪。”

    笠子帽、束身布甲、白蜡缨枪,这是典型的民团士兵装备了。

    唐骞沉声道:“那卑职率军出击了!”

    刘琼点点头,“我率军在岸上集结后,会发射一支火箭。”

    唐骞行一礼匆匆走了,不多时,十艘满载士兵的大船离开码头,向对岸驶去。

    刘琼也下达命令,两万大军立刻到码头边集结上船。

    .......

    朐山县距离海边约五里左右,被一座小山岗相隔,从海边到县城可以绕过小山岗,路程比较远,要走十几里,但也可以直接横穿过山岗,那就只有三里。

    唐骞率领三千士兵走的是直线,直接穿过了山岗。

    这时,一名斥候奔来禀报,“启禀将军,城内出来很多民团士兵收拾尸体,就在南城。”

    这个消息着实让唐骞意外,他急问道:“城门可开启?”

    “城门大开,吊桥也放下了,不过城头上也有不少士兵,足有一千余人。”

    唐骞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虽然按照约定他要等刘琼全部过海后他才发动进攻,但这个机会他不用上,实在可惜了。

    他沉吟一下问道:“有多少人出来收拾尸体?”

    “大概两千人左右。”

    “北城有没有守军?”唐骞又问道。

    斥候摇了摇头,“北城上一片漆黑,估计就没有什么巡逻士兵,东城也是!”

    唐骞点了点头,他迅速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等,等对方快要结束时再发动攻势,这样就给刘琼的军队过海湾争取时间。

    唐骞又派守军赶回海岛,要求刘琼即刻派兵支援。

    民团士兵忙碌了一夜,刚刚把整个宋军大营搬进了城内,接着还得清理阵亡的宋军士兵尸体,这个苦差事最终还是落到民团士兵身上,这些民团士兵都不愿意收拾被烧焦的尸体,但没有办法,只能忍着恶心,用铲子把焦尸铲进席子卷起来,再扔上大车,送到远处去掩埋。

    两千人从两更时分开始,忙到三更时分结束,然后回去休息睡觉。

    众人在城墙下忙碌收拾,已经是最后的几百具焦尸了,马上就要结束,城头上的士兵也不再观望,各自坐下,打着哈欠,准备眯一会儿。

    谁也没有注意到,一支数十人的军队已经无声无息靠近了城门,这支军队很自然地列队走来,走上吊桥,走进城内。

    终于有十几名民团士兵看见了他们,有人高声骂道:“事情还没有做完,急着回去找死啊!”

    “你们是什么人?”有人发现他们的盔甲不太一样。

    西军士兵没有理睬他们,直接进了城门。

    为首统领叫做常隆,他听到喊声,骑马过来呵斥道:“你们几个,喊什么喊?”

    “将军,刚才有支军队进城了,和我们盔甲完全不一样,有点像宋军的盔甲。”

    常隆催马向城门处奔去,可才奔到一半,一支箭失从黑夜中射来,“噗!”正中常隆的脖子,常隆闷叫一声,从马上翻身栽倒。

    十几名士兵大吃一惊,一起回头望去,才发现黑夜中有无数士兵杀来。

    他们吓得大叫一声,掉头便逃,很多在城外做事的士兵也发现了敌情,跟着大喊大叫起来。

    城头上的士兵被惊动了,纷纷起身,企图关闭城门拉起吊桥。

    这时,他们发现吊桥拉不起来,城门也关不上,吊桥底部被一根大铁钩钩住了堤岸,当然拉不动,城门也被木头卡死。

    城头上的士兵乱成一团,警钟声敲响了,“当!当!当!”不多时又嘎然停止,西军杀上了城头,但其他三座城头的警钟也随即敲响。

    急促的警钟声传遍了全城。

    这时,六千西军士兵汹涌杀进了城内,第一批支援的三千人赶来,使唐骞的兵力增加到六千人,第二批五千支援军队正越过小山岗向南城门杀来。

    唐骞率军杀进城门,却迎面遇到了密密麻麻奔来的民团士兵,满城急促的警钟声惊动了全城的两万民团士兵,他们不敢脱衣睡觉,都穿着布甲,抱着缨枪入睡。

    警钟声骤然响起,民团士兵也纷纷从睡梦中惊醒,将领大喊大叫,逼着他们杀出军营,正好遇到了杀进城的六千西军,双方在大街上爆发了激战。

    可惜这场激战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大部分民团士兵都没有怎么训练,更没有见过血,被凶悍骁勇的西军精锐杀得鬼哭狼嚎,节节败退,只坚持了不到一刻钟,随着西军的第二批五千援军杀进城来,民团军士兵彻底崩溃了,向城内四面八方逃去,脱去衣甲,扔掉兵器,各自逃回家。

    唐骞随即兵分五路,占领了城门和城墙以及城内仓库、军营等要害处,又在城内实行宵禁,不准百姓出门。

    半个时辰后,刘琼率领第三批五千军队进了城,李成坚守了近一个月的朐山县沦陷了。

第一千一百零九十二章 交换

    李成大军刚进入海州不久,便遇到一名指挥使带着数十名民团士兵仓惶逃来,他们是在外面收拾的士兵,侥幸逃过了西军的绞杀,一路奔来寻找主力。

    李成大惊失色,他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不敢再继续行军,下令在沭阳县驻营,事实上大军没有营地,追击宋军,没有携带帐篷。

    不过沭阳县是一座空城,县里百姓都被迁到朐山县了,大军进入县城,数万军队得以在民居内歇息。

    住宿问题解决了,粮食又成了大问题,他们追击宋军只携带了少量干粮,虽然在宋军军营内缴获了大量粮食,但他们轻兵追击,并没有携带粮食。

    不仅粮食不足,同时让李成头大的,还有两万多被俘的宋军,眼看粮食不多了,把他们押去沂州,半路上大家都得断粮,可放了他们,李成又有点不甘心。

    “将军,要不就索性把他们......”

    副将王勉用手掌摆出一个杀头的动作,李成摇摇头,“杀了他们,我们的后路就绝了,陈庆不会饶过我们的士兵,都得死!”

    “将军何必怕那个陈庆?他有三头六臂.......”

    不等王勉说完,李成恶狠狠盯着他,王勉悻悻闭上嘴,不敢吭声了。

    李成沉思良久,对手下几名将领道:“那两万宋军送去给西军,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把两万宋军交给西军,一方面是和陈庆换一个人情,将来陈庆也会释放自己的军队,另外一方面也是挑拨陈庆和朝廷的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

    天渐渐亮了,西军控制了整个朐山县,让刘琼惊喜的是收获巨大,不仅是十万宋军的钱粮物资和帐篷,还有金兵大量的粮食物资,宋军和金兵就像两个净身出户的人,一前一后跑了,满屋的财产物资却便宜了隔壁老王。

    光铜钱就不少于百万贯,这是宋军和金兵的俸禄,被金兵缴获,却落入西军的口袋。

    还有粮食也超过百万石,喂马的草料和黑豆超过五十万担,还有兵器、盔甲、弓弩、箭失、攻城槌、床弩、帐篷、旗帜、战鼓、军毯、生铁、羊皮、药品、营栅木料等等各种不计其数的物资,另外还有战马一万匹。

    这些粮草物资当然都要运到东海岛去,东海岛作为中转重地,当然也需要这些钱粮物资。

    下午时分,几名斥候骑马飞奔来报,“启禀都统,二十里外来了一支宋军队伍,大约有两万人,被金兵押解,说是转交给我们。”

    刘琼和唐骞对望一眼,唐骞笑道:“这必然是被金兵俘虏的宋军士兵,结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成的老巢也丢了,李成没办法处理这些宋军士兵,便把他们交给我们。”

    旁边汤怀道:“会不会有诈,金兵伪装成宋军士兵,反正都是汉人,故意送来诈城!”

    刘琼摇了摇头道:“可能性不大,主要是风险太大,一旦被识破,两万人就得全军覆灭了。”

    唐骞笑道:“我率三千弟兄去接手吧!”

    刘琼点点头,“正好缴获了战马,骑马去接应,把他们身份分辨清楚。”

    唐骞率领三千骑兵离开县城,沿着官道向西面奔去,不多时,便远远看见了浩浩荡荡而来的宋军战俘,唐骞命一名手下前去接洽。

    不多时,为首金兵将领骑马过来,他是李成的心腹将领,官任统制,叫做何青。

    何青上前抱拳道:“这是我们俘获的两万宋军,我家都统不忍将他们杀害,又怕放了他们会祸害百姓,决定交给贵军,希望你们妥善处置。”

    唐骞点点头,“除此之外,你们还有什么要求,比如你们在朐山县的家卷我们可以释放。”

    “多谢将军,我们的家卷都不在朐山县,如果方便的话,请给我们几千石粮食。”

    唐骞当即应允,派人回去通知刘琼,他又仔细辨认了战俘,确认他们都是宋军,这才把他们接手,送去朐山县。

    不多时,一百多辆大车满载着五千石粮食回来,何青带领士兵接手了粮食,返回了沭阳县。

    次日一早,宋军开始向东海岛转移人员物资,与此同时,刘琼派人将战报火速送往汴梁。

    .......

    符离县是宿州治所,同时也是宿州最大的城池,建炎二年前,最多曾有人口十余万人,此后连续遭遇了黄河决堤和战争洗礼,符离县人口锐减,现在已不足三万人。

    李成大军将宋军赶过淮河后,便在符离县留了三千军队驻守,泗州的盱眙县也有三千军驻守。

    符离县距离西城门不远有一个客栈,叫着荣记客栈,占地面积很大,但也比较老旧了,客栈内住着几名商人,为首商人正是西军统领余守忠。

    余守忠原本是大同府和洛阳情报副总管,在夺取大同城和洛阳城中立下大功,被陈庆破格提拔为斥候统领,这次他率领三百名手下事先潜入了符离县和盱眙县。

    余守忠带着几名手下住在客栈,其他一百五十名手下则住在附近的民居内,他们行动的标识便是客栈的红灯笼挂出来。

    今天是李成军队撤退的第三天,在客栈顶楼的一个小杂物间里,余守忠注视着百步外城门的动静,他们在接力观察西城门的规律,已经有不小的收获,掌握西城门的换岗时间,以以及城头上的守军人数变化。

    这时,下面楼梯传来脚步声,一名手下走上来笑问道:“统领今天有收获吗?”

    “收获不错!”

    余守忠笑道:“发现他们开始偷懒了,今天上城巡逻的人数只有昨天的一半,估计晚上还会少。”

    “让卑职来吧!梁成回来了,带回了好消息。”

    余守忠精神一振,连忙和手下换了位置,向楼梯下走去。

    梁成是余守忠的手下,今天一早出城去和西军联系,有好消息就是联系上了。

    余守忠来到自己房间,身材如瘦猴一般的梁成抱拳笑道:“卑职见到了丽琼将军!”

    “他们在哪里?”

    “在距离县城二十里外的辛国镇附近,也是昨晚刚到,有一万人,另一支军队则由潘将军率领去了盱眙县,卑职把联系方法给了潘将军。”

    余守忠点点头问道:“丽琼打算什么行动?”

    “他说今晚就行动,三更时分,攻打西城门,希望将军里应外合,在城楼前举三把火为号。”

    余守忠算了算时间,现在是下午时分了,距离天黑只有一个时辰,他当即对梁成道:“你去通知弟兄们,天一黑就集中到客栈里来,走后门进来。”

    梁成领令去了,余守忠走到房屋一角,奋力将地板搬起来,放在一边,露出一个黑漆漆的大坑,这下面其实是一个地窖,客栈掌柜用来隐藏粮食,出现被余守忠利用起来。

    他点燃了一盏油灯,拿着油灯沿梯子下了地窖,灯光照亮了地窖,里面赫然堆满了大量的盔甲、长矛、战刀和弓弩。

第一千一百零九十三章 军报

    辛国镇位于符离县以西约二十里,是一个百余户人家的小镇,官道从主街穿过,两边都是各种店铺,倒也颇为热闹。

    小镇北面是一片很大的松林,曾经被黄河大水淹没,但经过十几年,这片松林又重新恢复了郁郁葱葱。

    目前丽琼率领一万军队就藏身在这片松林内,时间过了一更时分,一万军队便离开松林出发了,向二十里外的符离县不急不缓而去。

    此时,一百五十名西军斥候聚集在荣记客栈内,每个人都披上盔甲,后背弓弩,腰挎战刀,手执长矛,他们装扮和签军士兵完全一样,也是穿皮甲,唯一的区别就是每个人的左臂扎了一条白毛巾。

    “大家听着,我们的任务就是夺取西城门,要无声无息,不得惊动城内的敌军,所以大家要快、狠、果断,不得有半点妇人之仁,要以堵住敌军发声为主,所以要割断他们的喉咙,或者捂住嘴一刀毙命!”

    众人列队整齐,余守忠一挥手,“出发!”

    三更时分已经快到了,一队士兵离开客栈,上了大街,列队向城门走去。

    看起来完全就是一队签军巡逻士兵,此时在城门两边,靠墙坐满了数十名守军士兵,每个人包裹着毯子,用不知从哪里搞来的笠子帽遮挡着脸,正在熟睡之中。

    余守忠一挥手,士兵们纷纷上前,捂住嘴一刀刺入心脏,数十名签军士兵悉数被杀死,只留了一个活口,问清了口令后也一刀灭口。

    “将军,今晚的口令是严防死守!”

    余守忠冷笑一声,“好一个严防死守!”

    他命令五十名士兵守住城门两侧,他自己率一百名士兵冲上城头。

    城头上,数十名士兵也和城门处一样,裹住毛毯靠坐在城墙上熟睡,还有十几名士兵在城墙上站岗。

    “你们是什么人?口令!”有士兵喝问道。

    “严防死守!”

    余守忠回应一声,快步走过去,喝问道:“奉命查看你们守城,今晚有多少人当值?”

    口令没有问题,守城士兵也放下了警惕,连忙道:“我们今晚有百名弟兄当值!”

    “但这里没有百人!”余守忠看了一眼周围尚在熟睡中的士兵问道。

    “这里只有三十几人,有的弟兄在城门处,大部分弟兄都在城楼内,只是挤不下了,才出来睡。”

    余守忠点点头,背着手在身后做了一个手势,绕到后面的士兵同时动手,十几人从后面勐地扑上,捂住士兵的嘴一刀捅进了后心。

    躺坐在墙边的不少士兵已经醒来,都睡眼朦胧地看着他们交涉,忽然动手杀人,吓得这些士兵惊叫起来。

    西军士兵反应疾快,一挥长矛狠狠刺进了他们胸膛,签军士兵发出凄厉的惨叫。

    余守忠也不考虑安静,他拔出战刀,一脚踢开了城楼大门,杀了进去.......

    一里外,丽琼率领士兵正耐心等着城头信号,这时,城头上燃起了三支火把,火把在挥动,丽琼大喜,大喊道:“弟兄们,杀进城去!”

    “杀啊!”

    一万士兵跟随丽琼向西城门杀去......

    城头上,所有敌军士兵都被消灭殆尽,西军斥候完全控制了西城门,吊桥被起来,城门也被打开。

    不多时,一万西军士兵杀进了城内,向不远处的军营杀去.......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签军人数太少,除了数百人被杀以外,其余士兵全部投降,主将马宏被丽琼一枪挑下战马,又一枪结果了性命。

    两天后,盱眙县也传来消息,潘贵同样在城内斥候的配合下,里应外合夺取了盱眙县。

    至此,淮河以北被宋军控制的泗州、宿州、涟水军以及邳州以西等地全部被西军收复,而由金兵控制的海州、邳州和徐州以东也被西军夺取,淮北东路全部落入西军手中。

    .......

    陈庆率领二十万大军抵达归德府,归德府是伪齐刘豫改的名字,这场战役结束后,陈庆准备重新把归德府改为应天府。

    呼延雷已经在宋城县以西构筑了一座占地三千亩的板墙式军营,搭建了一万两千顶大帐。

    二十万大军到来,便直接入驻军营,不需要再临时筑营了。

    另外,三千艘平底货船将粮草物资直接送入宋城县仓城储存。

    中军大帐内,归德府守将呼延雷和西军黄河水军都督李勤功一起来见进见雍王。

    “卑职参见雍王殿下!”

    陈庆摆摆手笑道:“两位将军免礼请坐!”

    两人坐下,陈庆笑问道:“去年冬天金兵打谷草兵败后,有没有继续派兵骚归德府?”

    呼延雷欠身道:“一直有小股探子在归德府活动,卑职和李都督合作,已经摧毁了五支探子小队,消灭了一百多名探子,尤其构筑了大营后,卑职派出三千骑兵在大营周围昼夜巡逻,卑职害怕稍有大意,一万两千顶大帐就会付之一炬。”

    陈庆微微笑道:“不用太担心,都是羊皮大帐,不是布帐,除非他们冲进来泼洒火油点火,就凭几只火箭是不会被轻易点燃的,不过保持警惕值得赞赏。”

    “卑职感谢殿下夸奖!”

    陈庆点点头,又问李勤功道:“听说金兵也在组建水军,你们有遭遇吗?”

    李勤功躬身道:“回禀殿下,卑职也有所耳闻,但在黄河内确实没有遇到过他们,卑职估计对方规模比较小,船只也不大,可能在梁山水泊和南清河内活动,新黄河的水流湍急,暗流汹涌,小船很难在新黄河内航行,容易失控。”

    陈庆又问道:“小刘从海州派人来送信了吗?”

    两人都摇头,“我们只知道宋军大败,小刘将军趁机率军夺取了海州,具体军报还没有送来。”

    陈庆也得知了海州的最新情报,确实是按照他的预料发生了,刘琼也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夺取了朐山县。

    但陈庆想知道具体军情,他随即道:“你们先回去吧!明天大家再一起商议军情。”

    呼延雷和李勤功起身告辞而去。

    .......

    半夜一更时分,陈庆被亲兵叫醒,“殿下,海州军报到了!”

    陈庆顿时困意全无,他洗了一把脸,披上外袍快步来到外帐,送军报的人竟然是统制汤怀。

    还是刘琼了解雍王,他知道有些事情光凭军报说不清楚,必须派出有分量的将领,唐骞正在忙碌运输物资去东海岛,脱不开身,汤怀就是最合适的将领了。

    汤怀单膝跪下,“卑职参见雍王殿下!”

    “汤将军一路辛苦了,请坐!”

    汤怀将军报呈给雍王,这才坐下休息,亲兵进来给他上了茶,也给陈庆上了一杯浓茶。

    陈庆仔细看了一遍军报,缴获钱粮物资等等有详细清单,还先后俘获了六千签军,还得到两万宋军战俘。

    陈庆最关心的无非是两点,第一是夺取东海岛,东海岛将士他水军北上的跳板和后勤中转重地,对他的北上战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宋军北伐都是走陆路,但他不是,他和当年隋炀帝北伐高句丽一样,水陆并举。

    陈庆其次关心的是缴获多少粮草物资,清单上物资着实让他又惊又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是把两家的物资一网打尽了。

    看到最后,陈庆微微一怔,问道:“请问汤将军,两万宋军战俘是什么意思?”

第一千一百零九十四章 影响

    陈庆在大帐内来回踱步,李成居然把两万宋军战俘给他了,这是在向自己示好吗?或许有一点,给自己一个人情。

    但更有可能是他们粮草不够了,杀了两万宋军又怕触怒自己,索性用他们来换一点粮食,刘琼给了他们五千石粮食,李成也找到借口向完颜兀术交代。

    不过陈庆还是感觉到了李成的心机,恐怕他是想挑起自己和朝廷的矛盾,让朝廷误以为自己和金兵事先有战俘协议,是自己和金兵勾结才导致宋军十万大军全军覆灭,无论如何,秦桧肯定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这还真是一件棘手之事,不好处理啊!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他没办法改变天子的愚蠢和偏见,天子要误解就随他去,不过这两万战俘倒是可以帮一帮徐先图,这次宋军惨败,对徐先图影响肯定很大,自己得拉一把徐先图,不能让他被罢相了。

    ..........

    临安,十万大军在海州全军覆灭的消息由《京报》刊登,传遍了整个临安,临安朝野和市井一片哗然,

    眼看着刚刚有点小胜,斩女真骑兵六千人,鼓舞人心,没想到一个巨大的打击接踵而来,十万大军全军覆灭,只有数千人逃过淮河,淮河以北悉数沦陷。

    更重要是,他们不是被女真骑兵击败,而是被签军击溃,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耻辱,朝野无不痛斥军队无能。

    这次惨败让很多人都对朝廷灰心丧气了,不满和失望的情绪在临安街头蔓延。

    临安市场上米价随即大涨,上好太湖米原本每斗六十文,一夜之间上涨到每斗百文,但最敏感的价格还是临安的黑市银价,号称大宋时局晴雨表,虽然官方从不承认黑市银价,但它却真实存在,而且影响巨大。

    朝廷的官方银价是一两白银兑换五贯官钱,所谓官钱就是指大宋朝廷发行的绍兴通宝,而不是雍王府发行的雍王通宝,或者金国、伪齐发行的铜钱和铁钱。

    但除了皇亲国戚外,谁也不可能以官方的银价兑换到白银,根本就无银可兑,所以临安的黑市银价才是真实的银价,是买卖双方真实意愿,它也在不断变化。

    斩首六千女真骑兵消息传来后,临安银价一度跌倒一两银子兑换五贯八百文,但十万大军全军覆灭的消息传来,一两银子兑换价格暴涨到一兑八,一两银子兑换八贯钱,随即又回落到一两白银兑七贯钱,然后稳定下来。

    以此同时,另一个消息从皇宫传出,天子赵构病倒了。

    长丰茶馆内,胡云特地请王牧和郑统全前来喝茶,胡云给郑统全斟了一盏茶,笑问道:“听说这次刘东主亏惨了?”

    他们说的刘东主便是临安大商人刘遵,临安五大酒楼中清风大酒楼就是他的资产,另外他还有三十几家店铺和几十座房产,在临安是和郑统全齐名的大商人,另外平江府也有一座清风酒楼,偏巧东主也姓刘,大家都以为是一家,其实不是一回事。

    郑统全澹澹道:“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我还劝过他,他不听我也没有办法,现在他想便宜卖给我,我怎么可能再接手?”

    上个月,宋军斩首六千女真士兵,临安府上下士气高涨,地价也达到最高峰,郑统全趁机将他的六家店铺和五座小宅子出售了,以三十万贯的价格打包卖给了刘遵。

    但十万宋军全军覆灭的消息传来后,临安地价大跌,之前郑统全在最高价位出售的店铺和宅子,按照现在的地价只值二十万贯了,才几个月时间,就损失了十万贯,昨天刘遵找到郑统全,愿意以十八万贯的价格再回售给他,被郑统全一口回绝。

    王牧在一旁道:“现在《京报》体会也很深,以前的插页商讯买房卖房各占一半,甚至买房还多一些,大家都觉得田宅价要一直涨,所以比较惜售,但这两天,全部是要卖房的商讯,之前三桥有座五亩宅,低于十万不谈,现在连挂两天急售,五万贯就可以卖了,足足斩了一半,看现在这个局势,房价还要跌。”

    这时,掌柜董安走过来对郑统全笑道:“老郑,你手上有多少银子?”

    郑统全笑道:“我手上是有点白银,你想兑银子?”

    董安笑着摇摇头,“不是我,我兑啥银子,是对面老妖茶馆的王东主,他想兑银子去京兆买宅地,到处托关系,平时大家关系不错,我就帮他问问。”

    “他想换多少?”

    “一万两银子!”

    郑统全眉头一皱道:“现在黑市银价可是一比七,京兆黑市却是一比六,这一来一去,他可是足足亏了一万贯钱,这种事情他愿意干吗?”

    “他也没有办法,只有银子比较容易携带,六百多斤,混在货物里面就可以走了,七万贯铜钱太重了,若被哨卡查到,会没收的。”

    旁边胡云不解道:“他可以走柜坊啊!用钱票,异地提钱不就行了。”

    郑统全冷笑一声道:“这就要问问宝记柜坊做的好事了,它们把所有一万贯钱以上的交易记录都提供给朝廷,户部秋明所就会来调查,如果发现是去京兆买地,那就吃不了兜着走,轻则狠罚一笔钱,重则下狱。”

    朝廷严禁官员去京兆买房,这是早就有规定的,现在这条规定居然涉及到商人了,胡云却第一次听说。

    他连忙问道:“这规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怎么不知道?”

    董安道:“还是之前的规定,严禁官员去京兆购置地产,只不过执行的时候连同商人也一起查办,最恶心就是宝记柜坊,听说东主石广平还是主动提出配合朝廷,已经有人被抓了,所以没有人敢从宝记柜坊汇大笔钱去雍王的地盘。”

    王牧笑道:“其实办法还是有的,可以把六万贯钱汇到平江府,再从平江府把六万贯钱取出来买成绸缎,运到襄阳,如果按照本钱加运费出售,这个价格官方商铺都愿意收购,再把钱存到川陕第一柜坊,汇去京兆,六万贯还是六万贯,没有损失了。”

    董安摇摇头,“这个办法都想过了,还是不太现实,买货物要交一成的商税,到襄阳也要交五厘的商税,六万贯钱的货物光税钱就去掉九千贯了,还有运费,除非你能提高两成的价格出售,如果能出售还好,卖不出去不就砸在手上了吗?毕竟不是商人,不懂行情,也不懂规矩。”

    “那把钱汇到芜湖,从芜湖提钱。”

    “芜湖不能提钱,只有几个雄县可以提钱,襄阳倒是可以提钱,但襄阳属于雍王府了,这边又卡住了。”

    胡云缓缓道:“宝记柜坊这样,谁还愿意把钱存在它那里?”

    董安叹口气道:“是这样,很多商人都把钱提出来了,老妖茶馆的王东主就把十万贯钱全部提出来,他现在在卖茶馆,我估计他们全家都想迁徙去京兆了。”

    胡云沉思片刻对王牧道:“《京报》可以刊登一些信息,告诉商人们,怎么买卖货物不亏本,比如可以告诉他们,如果货物是卖给官铺,可以免税,另外也并不是所有的货物都是一成的商税,据我所知,绸缎商税最高,如果是细麻布,那么商税只有一半,甚至还有更低的,这些信息《京报》都可以刊登出来。”

    王牧点点头,“《京报》会尽快推出商讯专栏。”

第一千一百零九十五章 求助

    胡云又问董安,“刚才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你说运几船铜钱出去,要被沿途哨卡查扣,如果商人要去宣州买货怎么办?商人没有白银,也没法在宣州的宝记柜坊提钱,他必然要带大量铜钱上路,怎么过哨卡?”

    “这个.....卑职也不太清楚,可以去问一下。”

    “你去打听一下,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做个黑市生意,替他把铜钱运送出去。”

    郑统全笑道:“运送六万贯钱,这个生意恐怕谁也不敢让黑市做吧!还不如我在临安成立一家柜坊,抢宝记柜坊的生意。”

    胡云沉吟一下笑道:“这个办法倒不错,宝记柜坊要作死,我们就送它一程,最好找几个有实力的家族合伙,殿下让我联系平江府的刘献臣,我明天就去平江府,如果你决定要办柜坊,那么可以和我一起去。”

    郑统全退出海外贸易后,一直寻找新的家族产业,他也早想杀入柜坊行业,他有足够的本钱,也有后台,完全可以做起来,现在宝记柜坊严重伤害客商的利益,正好就是自己的机遇。

    他点点头:“我和几个本地大族的关系都很好,像临安府的钱家、湖州的沉家、平江府的陆家,我再和他们谈一谈,相信他们也有兴趣。”

    众人商议片刻,郑统全先走一步,王牧也回了报馆。

    这时,董安上前道:“刚才老妖茶馆的王东主和我谈了一下,他想见见你,请我牵个线。”

    胡云一怔,“他不知道你的身份吧?”

    “他当然不知,他只知道你是长丰茶馆的老客,天天过来,所以才和我熟识。”

    胡云点点头,“正好我今天有点时间,明天就没空了,你现在就让他过来。”

    董安匆匆去了,不多时,董安带来一名中年男子,男子躬身行一礼,“在下王安,是对面老妖茶馆的东主,参见胡特使!”

    胡云一摆手笑道:“王东主请坐!”

    王安坐下,胡云又笑问道:“我知道汴梁的大相国寺旁边有一家老妖茶馆,和你们有关系吗?”

    “那就是我家开的,我曾祖父创建的,后来传给我祖父和父亲,建炎三年,父亲又带着全家迁来临安,在这里重新开了老妖茶馆。”

    胡云笑了笑道:“我听董掌柜说你想迁居去京兆?”

    王安叹口气道:“这其实是我父亲的意思,他前几天就提出迁去京兆,我一直有点犹豫,直到这次宋军惨败给签军,我就知道宋朝彻底没救了,才下定决定搬家。”

    “你们迁居去京兆,那你的茶馆怎么办?”

    “实不相瞒,茶馆我已经卖了,别人给我估价四万贯,我三万贯就卖了,包括三亩地、房子和茶馆的一切,这样一来我手上就有十万贯钱,去京兆买家店铺,买座小宅应该够了。”

    胡云点点头,“如果要求不太高,确实够了。”

    “我去年秋天去京兆考察,我考虑买城西新开拓的土地,但现在遇到一个麻烦事情,想必胡特使也知道,我家的钱都在宝记柜坊,没法汇去京兆。”

    “你带钱去外地买货物呢?”

    王安无奈道:“携带一万贯以上铜钱买货物要到户部秋明所备桉,然后要有人担保,秋明所就会发一份核准书,凭核准书就能去宝记柜坊汇钱,回来后还要核验交税单,如果我一去不回,那么替我担保的人要被重罚,我不想连累别人,而且最近几个月朝廷盯得很紧,风险很大。”

    胡云沉吟一下道:“那么走特殊途径呢?比如请人帮你把钱带回去?”

    王安还是摇摇头,“黑市倒是有人做这种生意,也就是买通哨卡官府,花几千钱倒没有关系,我就害怕把十万贯钱给了他们,他们就直接吞没了,然后人也找不到,那样我们全家都得上吊了。”

    胡云微微笑道:“所以你想请我帮忙?”

    王安起身抱拳道:“其实不止我一家,一共有五家,都是和我一样的情况,想把财产迁徙到京兆,但现在朝廷管得很严,我们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恳请胡特使帮忙。”

    胡云沉思片刻问道:“五家一共有多少钱?”

    “一共四十万贯左右!”

    四十万贯钱,如果大部分都用来向官府买地,内政堂又有几十万贯的财税收入了,这当然是好事情。

    而且这对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以说是举手之劳,朝廷就算知道,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胡云点点头笑道:“原则上我可以帮助你们,首先你要给我一个明确时间,其次我也要准备船只,需要花钱,这样吧!一家两千贯,我用万石货船把你们的人和钱财都送到襄阳。

    在襄阳你们可以用川陕第一钱柜,那是雍王府官方的钱柜,你们凭钱票、口令和玉珮就能在京兆取钱,基本上商人都是这样安排的,要不然襄阳到京兆路程还很长,还有很长一段陆路,运钱非常不方便。”

    王安感激万分道:“我回去商议一下,回头怎么联系胡特使?”

    “你们给董掌柜留在纸条吧!看到以后,我会派人来找你们。”

    “那我先告辞!”

    王安行一礼匆匆走了。

    胡云见旁边董安欲言又止,便笑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其实不用担心,我不会在钱财上出问题,收他们的一万贯钱是用来补充我们经费,这件事我会写信向殿下汇报。”

    “给殿下汇报一下最好。”

    董安笑道:“其实卑职还有一个办法。”

    “你说!”

    “特使可以向老郑借一笔银子,用它作为周转,比如对方四十万贯钱,然后就以官价兑换八万两银子给他们,把八万两银子运到襄阳就容易得多,到了京兆后,柜坊再以官价再给他们四十万贯钱,然后我们再分批把他们的四十万贯钱运到当涂县,再到襄阳把八万两银子换回来。”

    胡云哈哈一笑,“那还不如我直接写一封信给殿下,殿下安排一下,在京兆直接给他们四十万贯,岂不是更简单,还需要什么八万两银子?”

    董安连忙摇头,“他们肯定不会答应的,他们一定要跟着钱财走才会放心,他们找特使帮忙已经是最大的信任了,换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相信,谁知道半路上会不会把他们五家人全部砍了扔下长江。”

    胡云点点头,“向老郑借一笔白银倒是可行,方便我们运输!”

    ..........

    虽然十万宋军惨败让整个朝野都深感打击和沮丧,甚至连天子赵构也承受不住这个打击而病倒了。

    但有一个人却心情格外愉快,此人便是相国秦桧,一方面宋军的惨败使他免除了金国方面给他的压力,另一方面,这次惨败徐先图责任重大,官家当然不会承担责任,那么责任只能让徐先图来背了,这次北伐可是他一手策划。

    很有可能这次徐先图要被罢相了。

第一千一百零九十六章 作茧

    秦桧回到书房坐下,他妻子王氏端了一盏茶走进来笑道:“老爷今天好像很高兴,为什么?”

    秦桧呵呵一笑道:“今天我去见官家,官家说他要承担这次兵败的责任,我就知道徐先图要被罢相了。”

    “为什么徐先图要罢相?”

    “你要听懂官家的言外之意,他说他要承担责任的时候,那一定会有人承担更大的责任,当然是徐先图,这次北伐我就知道不妥,早早避开了。”

    王氏还是不解地问道:“可是老爷也说过,强令宋军攻打海州是官家听了朱胜非的劝说,当时徐先图去扬州视察后勤了,怎么让徐先图来担责?”

    “这你就不懂了,追责不是看谁出的主意,而是看谁出任主帅,徐先图兼任淮北宣抚使,等于是前军主帅,自然由他负责,还轮不到朱胜非,而且如果要追究朱胜非的建议责任,那岂不是天子要承担决策责任?”

    王氏点点头,“难怪老爷这么高兴!”

    这时,管家在院中禀报道:“启禀老爷,石太尉求见!”

    石太尉就是石广平,秦桧点点头,“请他进来!”

    石广平从两年前就开始攀上了秦桧,随即被秦桧推荐给天子,石广平连续两年将宝记柜坊和丰乐楼的获利献给天子作为军俸,也深得天子赵构赏识,升爵为越国公,去年秋天秦桧又推荐他为兵部尚书,加封太尉。

    兵部尚书虽然没有太多实权,但已经可以参与兵部事宜,而且武举军校教谕都是由兵部尚书担任,能出任军校教谕,对石广平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美差。

    不多时,秦桧来到贵客堂石广平已经等候片刻,见秦桧进来,他连忙起身行礼,“参见秦相公!”

    “石太尉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秦桧笑眯眯问道。

    “有些棘手之事,不得不来求秦相公。”

    这时,使女进来上了茶,秦桧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道:“遇到了什么困难?”

    石广平叹了口气道:“这几天连续有不少大客人来宝记柜坊提钱,每次都是几万贯,如果再这样提下去,宝记柜坊恐怕要无钱支付了。”

    秦桧眉头一皱,“客人的钱不是由你们保管吗?放在仓库内,你们也不会碰,他们提走会有什么影响?”

    “相国有所不知,金银财宝之类是放在仓库里不动,但铜钱不一样,如果签署了代管协议,那么铜钱我们可以拿出去放利子钱,所获得利子双方各获得一半,基本上商人都会签代管协议,现在偏偏来提钱的都是他们,柜坊只得去各地催账,但提钱的人越来越多,柜坊快要撑不住了。”

    “恐怕钱的问题我爱莫能助!”

    “相国,只要秋明司不再关注宝记柜坊,那就是最大的帮助了。”

    秋明司就是明察秋毫的意思,由秦桧去年奉旨组建,名义上归属于户部,但实际上是由御史台掌控,也就是掌控在秦桧手中。

    秋明司成立之初,主要是查官员和雍王府勾结,严禁官员在京兆置办产业,但秦桧有了监察权,他自然会扩大权限,从今年起,秋明司开始控制普通权贵和商人去京兆购房置业了,不光是哨卡检查,还要监视柜坊的钱财流向。

    石广平最初命令宝记柜坊全力配合秋明司,但今天大掌柜王延哭丧着脸找到他,来提钱的商人太多,柜坊三天被提走一百万贯铜钱,已经快撑不住了,希望他能说服取消秋明司的监控。

    石广平也急了,宝记柜坊不是他一个人产业,是宋兴会数十名成员的产业,如果出事,他没法向成员交代,他只能来求秦桧放过宝记柜坊。

    秦桧澹澹道:“秋明司监控宝记柜坊是天子的意思,要取消监控必须天子同意,这段时间天子心情不好,甚至病倒了,我没法开这个口,如果你自己去求天子,我不反对!”

    “秦相公,柜坊快支撑不下去了,预约三天内来提钱的总额超过了八十万贯,但柜坊能动用的库存铜钱只有三十万贯了。”

    秦桧笑道:“你是不是想让秋明司下一个规矩,要取钱一万贯以上,必须得到秋明司的书面同意,如果是这样,倒是可以办到。”

    “不!不!不!”

    石广平吓得连忙摆手,“如果这样做,柜坊就彻底完蛋,我绝没有此意。”

    秦桧喝了口茶又道:“哪怕生一场小病也要调养十天半个月才会康复,就算天子取消对柜坊的监控,你觉得三天内就会有效果,这八十万贯钱就不取了吗?我建议你还是抓紧时间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吧!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我这里。”

    石广平一阵暗然,秦桧说得也有道理,远水不解近渴,迫在眉睫的事情,秋明司就算不再监视也解决不了,还是得想办法筹钱解决眼前的危机。

    自作孽不可活啊!

    石广平恨死了自己的愚蠢,若不是他自己提出这个建议,秦桧也不会顺杆子爬上来。

    石广平只得起身告辞,秦桧看着他走远,这才回来对妻子王氏道:“明天一早把咱们家存在宝记柜坊的钱财全部提出来!”

    .........

    就在石广平拜访秦桧的同一时刻,胡云也奉雍王之令前来拜访徐先图。

    徐先图昨天才从扬州回来,海州的惨败使他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

    当然,海州惨败不是他的责任,按照他之前制定的计划,如果海州难以攻下,宋军就应该转而攻打邳和徐州的东半部,再攻打沂州,逼海州守军来救援。

    但刘锜告诉他,天子连续下达的手谕却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海州,完全背离了当初的计划。

    徐先图无言以待,惨败的根子找到了,但天子不会承担责任,站出来承担责任的还得是他。

    “我回后才知道,我去了扬州督战后,整个海州战役都是朱胜非和天子商量决定的,他们派出的传令使者绕过了扬州,直接以天子手谕命令刘锜等人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海州,前敌大将们不得不听,最可恨是,宋军全军覆灭后,朱胜非却是第一个跳出来,要求严惩前敌主帅,那就是惩罚我,他怎么会如此无耻!”

    徐先图越说越气,胸脯剧烈起伏,显然对朱胜非的无耻恨到了极点。

    胡云笑而不语,他当然很清楚,不是朱胜非自己跳出来,而是天子指使朱胜非跳出来,明确责任,把屎盆子先扣在徐先图头上。

    相信徐先图也明白,只是他不愿意仇恨加在天子身上。

    胡云等他怒气稍平,这才缓缓道:“我是奉雍王殿下的命令来见徐相国,有一件事,可能对徐相公有利。”

    “什么事?”

    “西军已经夺取了海州,并在拦截金兵的过程中救下了两万宋军战俘,雍王殿下说,这两万战俘,甚至海州,只能交给徐相国。”

    徐先图顿时明白了,这是陈庆把功劳交给自己,让自己保住相国之位。

    他长长叹息一声,“雍王殿下好意我心领了,但这一次,恐怕确实要被罢相了,也罢,我先给陛下说一说吧!”

第一千一百零九十八章 相投

    听说雍王特使到来,刘献臣亲自出大门迎接,把胡云和郑统全请到贵客堂,胡云提出要一并见一见高俅,刘献臣立刻派船去请高俅过来。

    双方在贵客堂按宾主落座,胡云又给刘献臣介绍了郑统全,刘献臣笑道:“原来是郑国舅,久闻大名了。”

    刘献臣当然知道郑统全,西军都统制郑平的父亲,和雍王渊源极深,雍王在报纸上公开保护郑统全,迫使朝廷不得不放弃对郑家的迫害。

    据说雍王的私人财富最早就来源于郑家产业。

    郑统全抱拳笑道:“这次我来拜访刘家其实是有另外的事情相商,我想在临安开设一家柜坊,打破宝记柜坊的垄断,我想找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起合作。”

    刘献臣何等老辣,一个‘志同道合’四个字,他便立刻意识到,这是和雍王搭上关系的机会。

    他连忙道:“可以谈,产业开拓由我长子负责,不如请郑国舅和我长子详谈,具体怎么合作。”

    郑统全欣然道:“完全可以,我和令郎详谈!”

    刘献臣随即让长子刘渭将郑统全请去内堂详谈,不多时,高俅也被请来,双方见了礼,刘献城又重新让人上茶。

    胡云仔细打量一下高俅,还真是他,当年胡云在东京汴梁还是一名太学生,亲眼见过权倾一时的高俅,没想到现在变成了一个耄耋老者,不过算下来高俅还不到七十岁,只是驼背得厉害,看起来很显老。

    “我并非挑拨宋兴会内部关系,但恕我直言,石广平这两年抱秦桧的大腿,满朝文武皆知,作为宋兴会会主,他的态度过于鲜明,恐怕对宋兴会的诸位不利。”

    胡云这次来平江府当然也有主题,石广平已经表现出对京兆的敌视,比如主动提出限制商人去京兆置办田宅,这就直接侵犯到京兆的重大利益了,胡云就希望其他宋兴会成员能和石广平划清界线,不要受其影响,而刘家就是他的突破口。

    刘献臣和高俅对望一眼,两人很清楚胡云所指,什么叫态度过于鲜明,就是敌视京兆,敌视雍王,一定是宝记柜坊勾结秋明司那件事了,别的方面石广平做得也不明显。

    刘献臣缓缓道:“宝记柜坊虽然是大家一起出钱建立,但石家占了三成的份子,大掌柜和大帐房都是石家任命,我们在五年前就无法干涉宝记柜坊的经营,基本上都是石广平说了算,我们只是等待每年分红利。

    但从前年开始,他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分利,据我们所知,他把宝记柜坊和丰乐楼的获利都以他个人名义捐给了朝廷,由此被封为越国公、太尉和兵部尚书,这件事我们极为愤怒,我只是想说,石广平虽然是宋兴会会主,但他的所作所为只代表他自己,代表不了我们!”

    旁边高俅轻轻咳嗽一声,用苍老的声音道:“宋兴会事实上已经分裂,曹家和呼延家前几天找到我,明确表态,他们将退出宋兴会,不光他们,还有我,还有刘家、还有王家,我们平江府的十六家都会在今年秋天的宋兴会年会上表示退出,然后宋兴会就剩下石家和他的支持者,一共七家,宝记柜坊和丰乐楼我们也会同步退出,彻底和石广平划清界线。”

    胡云微微笑道:“曹家和呼延家可是在临安啊!”

    高俅也笑道:“这个他们住在哪里没有关系,关键是立场,曹德现在可是太原知府,曹家现在很偏向京兆,呼延家族也是,所以他们两家带头脱离宋兴会,引起了大家的响应。”

    胡云点点头又道:“雍王殿下还让我给你们打个招呼,京兆实行限高令,你们想在京兆再建丰乐楼的想法,恐怕就不能实现了,只能是两座普通的酒楼。”

    刘献臣笑道:“失落的是石广平,不是我们,我们求之不得,而且一旦我们分割后,两座酒楼也不会建为一体,各归各的经营。”

    这时,郑统全谈完出来,胡云便起身告辞,他必须连夜赶回临安,便谢绝了刘家的宴请。

    刘献臣和高俅把他们送上船,望着他们船只远去,刘献臣笑着问旁边的长子刘渭,“柜坊之事谈得如何?”

    他当着高俅的面询问,就是怕高俅误会刘家想吃独食。

    刘渭连忙道:“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郑统全要一半的份子,他暗示我,郑家实际上只有三成,另外两成郑家只是代持,真正的投钱者另有其人。”

    “他有没有说代谁持有?”刘献臣急问道。

    “孩儿特地问,他只是说,我们心知肚明便可,有些事情不可说破。”

    刘献臣顿时明白了,一定是雍王,只有雍王才不好说破。

    这时,高俅在一旁笑道:“新的柜坊高家也要一成份子,没有问题吧!”

    刘献臣笑道:“太尉也猜到了?”

    高俅呵呵一笑,“郑统全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还能猜不到吗?”

    “好!我们两家一家一成份子,剩下三成份子由其他家族均分。”

    高俅点点头,“就这么一言为定!”

    客船上,胡云和郑统全也在谈论柜坊之事,郑统全笑道:“我们都一致决定,新柜坊的总店不放在临安,而放在平江府,临安只是分店,刘家对新柜坊兴趣很浓,或许是他们对宝记柜坊太失望了。”

    胡云微微笑道:“你给他们说了吗?新柜坊中会有雍王的两成份子。”

    郑统全摇摇头,“我没有明说,但给他们暗示,他们都是聪明人,相信他们听得懂我的意思。”

    “是啊!柜坊是一个很好的纽带,把他们和我们捆绑在一起,再由他们施加影响,大宋近一半的老臣都会转而支持雍王。”

    胡云叹息一声道:“关键是时机,这次朝廷惨败,居然败给签军,十万大军全军覆灭,让多少人彻底对朝廷失去希望。”

    郑统全沉思片刻道:“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请说!”

    “朝廷要复兴其实还有一个机会,如果天子捐弃前嫌,重新重用李纲、张浚、吴嶙、刘子羽、岳飞这些名将,要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特使必须采取应对措施。”

    “东主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胡云沉吟一下问道。

    郑统全淡淡道:“赵构这个人特别多疑,他罢黜岳飞也是因为他怀疑岳飞和雍王暗中有勾结,其他人也一样,特使可在这上面做文章,比如派人去给岳飞等人送去好酒好茶,送去冬衣药物,送去京兆土产等等,监视岳飞的人肯定会立刻向天子汇报,以天子多疑的性格,他只会把岳飞等人越贬越远,而绝不会再启用他。”

    胡云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时,胡云忽然想起一事,笑道:“差点忘记了,我打算问你借八万两银子作为周转,帮助那些想去京兆的富商离去。”

    郑统全捋须欣然笑道:“银子有,到临安我就给你!”

第一千一百零九十七章 理由

    皇宫内,天子赵构躺在病榻上听取了徐先图的汇报。

    徐先图跪在地上泣道:“海州兵败,微臣作为淮北宣抚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微臣无能,拖累了陛下,影响了陛下的声誉,所有责任都由微臣来承担,任凭陛下处置,微臣绝无怨言!”

    赵构默默地注视着徐先图,为什么惨败,他当然心知肚明,处罚徐先图容易,直接以不懂军事,指挥不力,罢免他的相位就是了。

    但赵构并不想罢免徐先图,徐先图是他的心腹,真正能替他做事的人,而不像朱胜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原本是想让徐先图承担责任,但这一会儿,他又不想了。

    沉默片刻,赵构缓缓道:”朕一直不太明白这次兵败的真正原因,徐相公能告诉朕吗?“

    徐先图一怔,天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让自己找兵败的真正责任,难道说,天子也不想让自己承担这个责任?

    他想了想道:“回禀陛下,微臣也认为攻打海州的策略并没有错,如果不夺取海州,冒然北上沂州,必然会被海州的敌军切断退路,后勤粮食断绝,敌军再南北夹击,我军休矣!所以拿下海州是必然的策略,但我们可能在细节上犯下了错误。”

    “在细节上犯下什么错误?”

    “陛下,我们情报有误。”

    赵构顿时有精神了,如果从一开始就错了,那不管后面再怎么决策英明,也改变了不了败局。

    “哪里情报有误?”

    “陛下,我们可能面对的金兵并不止五万人,很可能是十万人,只是金兵隐瞒了真实人数,导致我们情报有误,派遣兵力过少,实力远不及对方,才导致兵败。”

    “怎么知道对方兵力不止五万人?”

    “陛下,卑职和韩世忠谈过,他说东海岛上的金兵就有一万五千人,另外,西军趁机夺取海州时,还俘虏了近两万人,这就已经八万五千人了,另外,宋军撤退时,还遭到了女真骑兵追击,至少有两万人,这应该是从沂州南下的军队,这就超过了十万大军了,这显然是我们情报有误,如果我们早知道对方隐藏了兵力,那么我们也不会只派十万大军北上,这就是卑职所言,从一开始就错了。”

    “爱卿的意思是说,我们真正兵败的原因是准备不足?”

    “正是!”

    徐先图不慌不忙道:“据微臣所知,西军为了攻打山东路准备了近两年时间,从前年拿下汴梁,金兵东撤算起,到现在正好两年,他们才发动攻势,粮草物资,士兵训练,各种情报,黄河水军等等都准备充足了,然后才出兵,所以他们能一举夺取东海岛,再等我们和金兵两败俱伤,他们才出来占便宜,乘机夺取海州,陛下,如果我们准备充足,就不至于连一支接应的军队都没有。”

    赵构也叹口气道:“这件事朕有责任,不该北伐心切,太急于求成了!”

    两人不知不觉便达成了共识,兵败和指挥无关,而是准备不足,几乎所有部寺都有责任,那就是朝廷的责任了。

    徐先图又道:“昨天胡云来找微臣,他给微臣转达了雍王的口信,说西军在拦截金兵时,救下了我们两万被俘士兵,陈庆让微臣北上把被俘士兵领回来,如果我们诚意足够,他甚至可以把海州让给我们。”

    当然,陈庆答应让海州只是做个姿态,就算白送赵构也不会再要,何况还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赵构现在可没有多少诚意了,但地方居然还有两万宋军士兵,这着实让赵构又惊又喜。

    赵构当然惊喜,如果加上败退回来的六千人,以及后来陆续收拢的四千余人,那么他们就有三万军队了,首先就摆脱了全军覆灭的丑闻,再考虑攻城时送回后方的一万余伤兵,那他们实际上阵亡也才五万余人,阵亡过半。

    一个叫全军覆灭惨败,一个叫伤亡过大而撤军,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虽然有点自欺欺人,但让赵构终于找到了一个摆脱耻辱的理由,他坐起身急问道:“陈庆让你什么时候去领人?”

    “随时可以!”

    “那就辛苦爱卿即刻北上,把两万军队领回来,海州和淮河以北朕就让给他了。”赵构很大方道。

    这个条件确实是太有‘诚意’了,亏他说得出口。

    徐先图苦笑一声道:“微臣先去,谈判过程中,微臣会时刻发鸽信向陛下汇报请示!”

    “可以!”赵构欣然答应了。

    徐先图当天便带着几名官员和百名护卫士兵乘船出发了.

    就在徐先图出发的次日,胡云和郑统全也来到了平江府,胡云是奉雍王之令来拜访刘家和高俅,宋兴会的成员都是陈庆想拉拢的对象。

    郑统全则是为了柜坊之事,他前两天已经和钱家谈过了,也是巧,江南几大家族也正打算联手创办江南柜坊,郑统全有川陕背景,是江南世家们拉拢的对象,双方一拍即合,郑统全出钱二十万贯加入江南柜坊。

    不过让郑统全失望的是,对方只给他一成的份子,和郑统全自身要求的五成的份子相距甚远。

    郑统全要五成的份子并非是他想一家独大,而是这里面还有雍王的两成份子,由郑家托管,郑家实际上只有三成的份子。

    坐船抵达了姑苏城,随即又向西驶去,郑统全惊讶道:“我在临安呆了这么多年,还第一次听说宋兴会,但你一说丰乐楼我就知道了,我知道是十几家权贵合伙修建,代表是石广平,我还找过石广平,我也想投点份子,石广平说我不是他们成员,拒绝了,原来他说的成员就是宋兴会,那呼延家应该也是吧!”

    胡云点点头,“刘家、曹家、向家、石家、呼延家、高家,这些都是,但他们现在内部有矛盾,石家和向家投靠天子,获得重用,他们害怕其他家族也受重用,便花重金买通天子身边的人,不断在天子耳边进谗言,导致天子对平江府这一批宋兴会成员态度十分冷淡,还差点派兵来抓高俅,后来还是因为徐先图劝说,抓捕之事才不了了之。”

    “特使觉得他们想办柜坊吗?”郑统全担心地问道。

    胡云微微一笑,“这就要看你们谈得如何了。”

    正说话时,船只抵达了一座被河流环绕的大宅,这就是刘家的白云山庄了。

第一千一百零九十九章 离去

    胡云回到临安,董安便找到了他,五名富商愿意支付一万贯钱,希望尽快离开临安,前往京兆,董安已经安排好,随时可以离去。

    中午时分,胡云见到了五名东主,除了老妖茶馆的王安外,胡云还认识另一人,青云酒楼的东主李韶。

    “怎么,李东主也要走,青云酒楼卖掉了?”

    李韶叹了口气,“青云酒楼被韦国舅看上了,连喝了五盏酒,每盏酒付我十两银子,我半价出售也没有人敢接,被逼到这个份上,我也只能认了,带着房契和地契离去,我相信有一天我回来,那块土地还是我的。”

    胡云安慰他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能霸占你的酒楼,短时间内却占不了你的土地,哪怕他勾结官府强行变更地契,将来你还可以通过申诉把地契变更过来,不过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运气。”

    胡云当然也只能安慰他,事实上,地契一旦变更,基本上就要不回来了,就像汴梁,收回来多少被伪齐官员强占的宅子,但全部都作为官宅,并没有还给原主人。

    胡云把五人召集起来,对他们道:“董掌柜给你们说了方案,都能接受吗?”

    胡云所说的方案就是把他们的铜钱换成白银,到京兆后,再用样的比例把铜钱给他们。

    王安举手道:“请问胡特使,我们自己也有一些金银,是否也要一起兑换?”

    胡云问道:“你们有多少金银?”

    “每家就是几百两黄金和几千两银子,都是平时一点点积累下来。”

    “除了金银还有什么?”

    “别的就是一些珠宝首饰了,占地不大,像房宅土地,还有绸缎、玉器之类财物,全部都卖了,实在卖不了,也送给了亲戚。”

    胡云点点头,“金银和首饰都自己带着,我只兑换大家的铜钱,我来统计一下,看看需要兑换多少铜钱。”

    胡云统计了一下,五户人家,一共三十万贯,那就需要六万两银子。

    他又对众人道:“我把过程给大家说一下,首先大家回去,把所有的铜钱都装箱,或者装麻袋,然后今晚和明天晚上,我会派船只和武士挨家挨户来接收铜钱,后天一早,大家坐船去萧山县,在萧山县换万石海船,那时你们就会看到自己的白银,这里我要强调,既然大家选择我,那就必须信任我,信任我或者说信任雍王殿下,大家请签字画押,现在想退出还来得及,只是必须要替大家保密。”

    五名富商都考虑很久了,而且家产都已变卖,现在回头也来不及了,更重要是他们不敢去黑市兑换太多白银,会被强盗盯住,想来想去,也只能信任雍王的人。

    五人都没有犹豫,在委托协议上签字画押,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了胡云。

    当天晚上,魏延宗率领十几艘货船将每家每户的铜钱都运到了雍王特使官衙,那里是最安全的,朝廷无论如何都不敢动雍王特使府,当初陈庆在临安和天子赵构达成过协议,临安城有三个地方属于雍王府,一个是位于御街的特使府,一个是《京报》报馆,一个是位于城南码头的货仓,如果宋军强行闯入这三地,那就视同向西军宣战。

    第三天,天刚蒙蒙亮,五家人拖家带口从《京报》报馆后门出来,他们昨晚就住在报馆里,这里已经停泊了两艘大船,一共有三十余人,每户人家都带着几口沉重的大箱子,这就是他们自己的金银了。

    武士替他们把大箱子搬到大船,众人带着妻儿上了船,两艘大船插着西军旗帜向城外驶去。

    如果是一般货船,从城内到运河,会遭遇两道关卡的盘查,一个城门处,另一处是城外进入运河的关卡,以前还不怎么盘查。

    但现在朝廷越来越不自信,查得也越来越严格,除非有特别通行牌,否则所有的船只都要严格核对税单,并上船搜查。

    拥有特别通行牌,一般都是一些特殊的船只,比如官船、军船以及特使船,目前特使船就两家,金国的特使船和雍王特使船。

    以前特使船只是客船免查,但从去年开始,特使千石货船如果在三艘以内,也能免查通行。

    所以五名富商想把三十万贯铜钱和大量金银私下偷偷运出城,基本上不可能,除非是他们向官府备案,找人担保或者缴纳上万担保钱,要么就买成货物交税,凭税单出城。

    两艘大船抵达南土门,城外是护城河,然后从护城河进入运河,南行十几里后便驶入钱塘江。

    南土门和其他城门一样,有守军和税吏,货物进城要交税,货物出城则是要查验货物清单,货物清单有点类似后世的发票,税吏拿到货物清单后,和士兵一起下船去核查,货物都对上,税吏会在清单上盖个章。

    去另一个城市卖货时,需要出示清单进行交税,商人回临安后,还要向税务署上缴清单和税单,这趟生意才算结束。

    以前不需什么清单,也不需要再去税务署所谓复核,但早些年川陕实行免商税,导致大量商人在江南采购货物后去川陕贩卖,不在江南本地销售,使得江南各城物资短缺,物价上涨,而且朝廷没有了商税收入。

    朝廷不得不采取措施,从去年开始,在各地增设税卡,去川陕卖货可以,但必须在交完税再走,朝廷又怕商人走小路逃过哨卡,所以实行货物清单和复核制度,商人一年之内若不拿税单和货物清单去税务署复核,那就视为逃税抓捕,不仅要重罚,还要定罪流放。

    当然,逃税的办法还是有不少,最普遍是利用税率差,比如明明货船上购买的是绸缎,但货物清单上写的却是粗麻布,绸缎的税率是一分,粗麻的税率只有三厘,中间差了百分之七的税率,而且数量也往往会少报。

    但这种逃税之事往往都是权贵才干,税卡不敢得罪权贵,往往说多少就是多少,清单上写什么就是什么,并不会下船去仔细核对货物。

    一般商人却不敢轻易逃税,一般商人都是采取贿赂哨卡的办法,但沿途哨卡很多,往往贿赂的钱还要大大高于税钱,得不偿失,而且风险很大,被稽查队抓到,后果不堪设想。

    十几艘船正排队出城,核对清单、搜查船只很慢,两艘大船从旁边驶过,士兵大喊“站住!”

    魏延宗站住船头,举起一面免检金牌,只有雍王府特使和金国使者才有免检金牌,几名士兵吓得向后一缩,问道:“后面也是吗?”

    “两艘船一起的!”

    士兵一挥手,大喊道:“放行!”

    两艘大船驶出了城门,沿着护城河向南驶去,前面进入运河口还有一处哨卡,但对于特使船一样畅通无阻.

    当天下午,五名富商和他们家人在萧县换上了万石海船,他们也拿到了属于他们的六万两白银。

    所有的人直到此时,才终于一颗心落地,他们的积攒了几代人的铜钱交出去了,白银却没有拿到,两天来心都悬在半空了。

    两个时辰后,万石货船出发了,缓缓掉头向长江方向驶去。

第一千二百章 水寨

    南清河一直是山东路的第三大河,仅次于黄河与济水,河道宽阔,水流平缓,一直便是山东路内重要水上航道。

    这天上午,一艘五百石小客船从南面驶来,船工有三人,一名艄公带着两名徒弟,客人是两名年轻男子,一高一矮,皆身穿武士服,后背长剑,一看就是混迹江湖的游侠。

    任何朝代都有所谓武林门派,基本上都是寺院和道观,但像华山派那种单纯以练武为主业的江湖门派一般不存在,原因也很简单,少林派、武当派、全真派存在是因为信仰,华山派存在是因为什么?

    但各大县城里却有不少以武为生的行业,主要是武馆,接手安保、护卫、护送等等业务,大量底层武士也依附武馆,挣一口饭吃。

    除了武馆外,还有不少身怀武艺的自由职业者,他们背着建四处闯荡,四处游历,看起来好像无所事事,其实不然,他们要么依附权贵,成为权贵府上的护卫或者打手。

    要么就是刺客,接受高额的报酬,暗杀雇主的仇人,杀人后便改名换姓,浪迹天涯,但最多的武士职业却是赏金猎人,根据各种悬赏四处寻找目标,一般都是用人头领赏,不光是官方悬赏,只要有悬赏,就有他们的身影。

    稍微扯远了,这两名武士并不是什么游侠,他们的身份是西军斥候,身材高者叫做黄东,是一名斥候副指挥,前年他在洛阳城头射杀了金兵主将折可求,被陈庆升为斥候都头,他随后又深入山东路探查军情,屡屡立功,年初被杨再兴提升为副指挥使。

    黄东虽然是关中人,但他却能说一口莱州口音,而且非常机敏,去年一年在山东路打探情报,没有被金兵发现。

    这次他奉命来打探金国水军情况,几名手下装扮一番,三人装扮为船夫,黄东和另外一名手下装扮为船客,明明都是一伙人,却装扮成两种身份。

    艄公姓韩,是斥候都头,看起来四十余岁了,实际上才三十岁,长得老相而已。

    韩都头一边摇橹一边笑道:“指挥使,梁山水泊太大了,方圆几百里,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找到敌军战船,我建议在附近找个渔村,从渔民口中打听,他们可能知道金兵战船藏在哪里?”

    黄东点点头,“我也有此意,不过我们先在梁山泊内转一圈,实在找不到再去济州东岸,那边有不少渔村,应该能打听到线索。”

    不多时,他们的船只驶入了梁山水泊,梁山泊位于济州和郓州之间,隋唐时叫做巨野泽或者大野泽,因为最北面的大山叫做梁山,所以宋朝被称为梁山泊,宣和年间,宋江等三十六人在这里聚众起义,引出一部《水浒》,得以名扬后世。

    船只驶入梁山泊,天空下起了小雨,湖面上白茫茫一片,船只尽量沿着岸边走,下午时分,前面出现了一座小渔村,周围都是茂盛的芦苇塘。

    “那边有个老者!”

    一名手下目光敏锐,发现一艘停泊在芦苇塘边的渔船,一名老者正坐在渔船上整理渔网。

    “上去问一问!”

    船只迎了上去,黄东在船头抱拳:“向老人家打听一下!”

    老者看了他们一眼,笑道:“你们是想打听金兵在哪里?对吧!”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老头子厉害啊!居然一眼看穿他们。

    黄东一脸糊涂道:“老人家如何知道?”

    “难道你们不是躲避金兵抓壮丁?”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是这么猜测的,黄东干笑一声道:“我们就是害怕遇到金兵水军,才不敢从主水道走,最好知道金兵在哪里?我们好避开。”

    “你们应该沿着东岸走,金兵水寨在梁山那边,向西走很容易遇到。”

    黄东大喜,这么快就得到金兵水寨的线索了。

    “多谢老人家,我们掉头!”

    船只又掉头向东驶去.

    夜幕悄然降临,在梁山西边一个水湾里灯火通明,岸上扎满了帐篷,白天不好找金兵水寨,但到了夜间,在很远的水面上就能一眼看见。

    这时,黄东乘坐的小船沿着岸边渐渐靠近水寨,小船藏在一块水上大石背后,黄东带着两名手下无声无息下了水,向水寨泅水而去。

    不多时,他们靠近了水寨的外围木栅,木栅间隔很密,人钻不过去,但可以透过缝隙看到水寨里的情形。

    水寨内的水面并不大,停满了船只,但也不是战船,而是用民船改造一下,都是千石以下船只,数量大概在三百艘左右。

    黄东暗暗数了一下,千石战船大概有六十艘,其余都是哨船,再看岸上大营,加上后勤支援,水军也就三四千人的样子。

    黄东又观察了片刻,心中大概有数了。

    “我们走!”

    他做个手势,带着手下潜入水中,向远处藏身处游去。

    西军已经在黄河上搭建了三座浮桥,渡河点放在萧县,这里的水势最平缓,容易搭建浮桥。

    二十万宋军用了两天时间渡过了新黄河,黄河东岸,刘琼率领两万军队已经先到一步接应了,保证了二十万大军顺利渡过黄河。

    刘琼上前给陈庆见礼,“卑职参见殿下!”

    刘琼是陈庆的心腹之一,善用奇兵,在军中有个绰号,叫做火狐,说他冷静时像狐狸一样狡猾,但脾气一来,就像火一样暴烈,这个绰号还是陈庆给他起的。

    陈庆笑着点点头,“这次夺取东海岛和海州,我记你们大功,等你再立一次大功,我就升你为上军都统制!”

    将领们升官包括阶官和职官,阶官是靠资历,三年升一阶,职官则靠功劳,在都统制之前,基本上是十转升一级,立小功得一转,中功得两转,大功得三转,奇功得五转。

    但到了都统制这个级别,就不看转了,而是由陈庆综合考核任命,刘琼早在三年前就是都统制了,他想升上军都统制,却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雍王亲口许诺,顿时令刘琼大喜过望,连忙躬身道:“恳请殿下给卑职机会!”

    陈庆微微笑道:“机会很快就会有,你给我汇报了情况就回去,很快朝廷会徐相国和我谈判,到时你还要送两万宋军去扬州。”

    “卑职遵令!”

    刘琼简单向陈庆汇报了海州和东海岛的最新情况,随即率领两万大军返回海州。

    二十万西军渡过新黄河后,继续北上,当天傍晚抵达丰县,随即把大营扎在丰县城外。

    陈庆之所以在丰县扎营,有一条河流从宋城县流入黄河,又从黄河向东穿过丰县和沛县流入南清河,所以各种后勤物资可以通过水运从宋城县运到丰县。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丰县距离济州不到百里,而完颜兀术在济州任城县驻扎了五万重兵。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任务

    当天晚上,杨再兴把斥候首领黄东领到了陈庆的帅帐。

    “殿下,有斥候汇报刚发现的重要情报。”

    陈庆正站在沙盘前考虑作战方案,他微微笑道:“什么重要情报!”

    黄东上前单膝跪下行一礼,“卑职参见殿下!”

    陈庆看了他一眼,觉得有点眼熟,他想了想笑道:“我记得你就是在洛阳城刺杀折可求那位斥候,对吧!”

    “正是卑职,卑职黄东,去年被杨将军提拔为副指挥使!”

    “不错!不错!看来你去年立功不小,说吧!什么重要情报?”

    “卑职率领手下在梁山泊发现金兵水寨。”

    陈庆精神一振,这是他一直关心的军情,他指指沙盘道:“金兵水寨在哪里?”

    黄东拾起木杆指着沙盘上的梁山道:“这里是梁山,就在梁山西侧的一处水湾内,被大山遮挡,又远离主水道,所以比较隐蔽,若不是有渔民指点,我们还真发现不了。

    “有多少船只?多少人数?”

    “卑职在夜间观察,大致清点一下,有千石战船六十余艘,其他百石哨船两百四十余艘,没有超过千石的船只,而且都是民船改装,大营扎在岸上,卑职估计有兵力三四千人。”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金兵的水军一定要先摧毁,否则会严重威胁到他的后勤运输和渡河浮桥安全。

    但是,如果派水军过去,很容易被对方发现,然后对方水军会逃走,再想找到他们就难了。

    必须无声无息过去,一举剿灭对方的水军。

    这时,一旁的杨再兴明白主公所思,笑着建议道:“卑职手下有一支特殊军队,约一千人,叫做蛟龙军,水战陆战都十分厉害,可以把剿灭金兵水军的任务交给他们。”

    陈庆顿时有兴趣了,居然是水陆两栖作战,难怪叫做蛟龙军,蛟龙就是鳄鱼啊!

    他点点头问道:“首领是谁?”

    “回禀殿下,首领叫做阮德,是一名新军指挥使,武艺超群,力大无穷,水性也极高,他家乡就在梁山泊。”

    姓阮,家乡在梁山泊,陈庆想到了什么,便点点头,“请把这位阮将军带来见我。”

    不多时,阮德被一名士兵领进大帐,经过近半年的训练,阮德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西军将领,他单膝跪下行礼,“卑职阮德,参见雍王殿下!”

    陈庆见此人长得十分高大雄壮,身高估计在一米九左右,两膀有千斤之力。

    陈庆笑问道:“你家在哪里?”

    “回禀殿下,小人目前家在尉迟县。”

    陈庆一怔,“刚才杨都统说你是梁山泊人?”

    “回禀殿下,小人祖籍梁山泊,父伯迁徙到归德府楚丘县,因为去年金兵要打谷草,官府要求所有靠黄河边的百姓都撤离去开封府,卑职便带着妻儿和乡民迁到了尉迟县,被余县尉看中,任命卑职为尉迟县新兵领队,又蒙杨都统赏识,任命为新建蛟龙军指挥使。”

    “原来如此,请问令尊叫什么名字?做什么营生?”

    阮德不敢扯谎,只得硬着头皮道:“家父叫阮小七,曾是梁山泊渔民,被官府所逼,曾上梁山落草,后被官府招安,但不愿为官,全家一起迁到回德府楚丘县德庄为农。”

    果然是阮氏三雄的后人,陈庆点点头道:“我找你来,是有一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们蛟龙军。”

    陈庆用木杆指着梁山泊道:“金兵水军藏身在梁山泊内,我要灭了这支水军,主要是摧毁他们全部战船,但我派水军过去容易被发现,他们会逃走,必须神不知鬼不觉从陆地潜进水寨,对方大概有四千人,你明白自己的任务吗?”

    “卑职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陈庆又给他介绍黄东,“这位是斥候副指挥使黄东,就是他发现了水寨和水军,他会带一支斥候作为你的副将,这个任务由你们二人携手完成,今晚就出发,任务成功,我会给你们重赏!”

    两人一起行礼,“遵令!”

    杨再兴把他们二人带下去详细交代任务。

    陈庆又看了看站在帐门处的亲兵道:“什么事情?”

    “回禀殿下,从临安过来的徐相国已经抵达归德府。”

    陈庆点点头,“请他们明天随后勤船只一起过来吧!”

    阮德和黄东率领一千三百人以步行方式连夜出发,无声无息向北方梁山伯奔去。

    次日中午,徐先图一行跟随运送的粮草船队抵达了丰县大营。

    陈庆亲自到营门外迎接徐先图的到来。

    陈庆和徐先图的私交很不错,当年陈庆在临安迎娶吕绣,徐先图就是证婚人,而且吕颐浩病逝,朝廷官员都不敢去吊孝,还是徐先图率先去吊孝,才使百官放下顾虑前往吕府吊孝,这个人情陈庆一直铭记于心。

    对于徐先图其实也是一回事,他率先给吕颐浩吊孝也是为了在陈庆那里拿一个人情,另外,徐先图为了给自己和家族留条后路,特地把小儿子徐寿改名为余寿,去京兆参加科举,并被陈庆分配到他的家乡尉迟县出任县尉。

    正是他们之间已有默契,所以两人见面十分热情,陈庆把徐先图一行请进了中军大帐,双方分宾主落座,有亲兵进来给他们上茶。

    陈庆笑道:“这次北上,徐相公有没有计划去家乡看一看?”

    徐先图摇摇头,“没有时间啊!官家还在眼巴巴等我的消息,我和殿下谈完就要立刻赶回去。”

    陈庆又问道:“这次十万宋军最后能收回多少?”

    徐先图叹口气道:“如果算上殿下的两万军,还有之前送回来疗伤的一万多伤兵,一共能收回四万一千人左右。”

    “那就是四万四千人!”

    “实际上我们手中的宋军战俘有两万三千余人。”

    徐先图点点头,“那我们就长话短说,这两万三千人交还给我们,殿下有什么条件?”

    “天子的意思呢?”

    “天子说把淮河以北让给西军.”

    陈庆摇摇头,“淮河以北是我们从金兵手中夺取,在符离县和盱眙县还各俘虏了三千金兵,天子这个建议可没有诚意。”

    “所以我让你自己说!”

    陈庆沉吟片刻道:“如果我再要土地,我估计天子会很敏感,也不会答应,这样吧!我提两个要求,第一允许我的船队借道淮南运河,也就是淮河到长江这一段,不允许拦截盘查,必须保证畅通无阻;第二,扬州仓库中的大型攻城武器全部给我。”

    徐先图点点头道:“第一个要求应该问题不大,我现在就可以答应,第二要求我明天要发鸽信请示天子,最迟后天给殿下答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61/ 第一时间欣赏封侯最新章节! 作者:高月所写的《封侯》为转载作品,封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封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封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封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封侯介绍:
“战场上得不到的,不要期望在谈判桌上得到。”
建炎四年的富平之战,是宋金争夺陕西乃至西北的战略决战,宋军惨败,宋朝的战略重心转为保卫四川。
数年后的宋金议和,西部最终以大散关、秦岭一线为界,陕西和西北尽失,皆种因于此。
当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富平之战中苏醒。
一切都不一样了。封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封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封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