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末代驸马TXT下载末代驸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末代驸马全文阅读

作者:白马啸秋风     末代驸马txt下载     末代驸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驱狼金州破敌15

    三支响箭带着红色的火焰升上天空,南岸阵地鼓声震天,明军开始了进攻。所有清军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明军的进攻上,而对升入天空的那三支响箭完全熟视无睹。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金州北河北岸的一处山坳里,一片草丛动了动。在那里不知道等了多久的两人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其中的一人慢慢向后挪,直到身影完全没入到茂密的山林间。不久之后,一匹骏马载着他向东疾驰。

    这一日,从早晨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时分,所有明军基本上都在战斗和追击中度过。最先到达的高毅所部还算幸运,休息了大约两个时辰。而后续到达的主力大军则比较惨,刚一路狂奔着赶来,又要投入新的战斗。

    但对面的清军,情形虽然好一点,但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阿巴泰率六千清军殿后,最后逃回来者只有不到三百骑。连最后撤退的一队中军三千人也被完全击散,那凄惨的模样哪里有半点精兵的模样?

    军心散乱,士气低落,大部分士卒都心怀恐惧,这比身体上的疲惫更为严重。

    周显将全军仅有的三面大鼓拉到阵前,亲自擂响其中的一面,为军助阵。鼓声高昂,直击云霄。

    在齐整的鼓点下,高毅率近千士卒首先冲了出去。在最前侧有近百人,他们全身上下只穿着一层皮甲,抬着七八架梯子,飞速向前。那些梯子有的地方还带着绿叶,一看就是临时建造的。

    垒墙上的清军开始了反击,弓矢如蝗。不断有明军倒地,但很快有新的士卒接替他们的位置,抬着梯子继续狂奔。明军很快冲到了垒墙之下,支起梯子。有人扶着梯子,有人持盾向上攀登,攻势如虎。

    墙下,明军拉弦而射,箭矢落在墙面上发出“砰砰”的闷响。有清军中箭落到墙下,瞬间被后续上来的明军砍死。

    墙上墙下,喊杀声震天。清军聚集在那几个梯子头处,用长枪,用大刀激烈抵挡。满达海部署在中间的都是满人精兵,战斗力强悍。明军连续强攻,始终无法打开局面。

    留在南岸的清军,论地位,本来以阿巴泰为首。但他连经败仗,手下士卒死伤惨重,威信受到很大的挑战。最主要的是,他似乎还没有完全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浑身上下散发着颓废和失意。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由阿巴泰来负责指挥。但奇怪的是,对于这种明显折损自己名声的做法,性格暴躁的阿巴泰竟然对此毫无异议。他领着他的那数百败兵留在后阵,时不时的派人上前查看战况,心绪烦躁到了极点。

    死尸在垒墙下叠了一层又一层,一丈高的垒墙,此时已不需要那些梯子,踏着尸体就能杀到墙上。

    经历过多次激烈厮杀并取得连胜的明军早已今非昔比,不但对清军再无丝毫畏惧,反而在心中生出清军不过如此的感慨。他们个个斗志昂扬,奋勇上前,完全不顾死伤,一遍又一遍的冲击着清军的防线。

    满达海也不禁纳闷,这些以前那么怯弱的明人,什么时候变的如此悍勇善战了?看着满脸骇恐的自军士卒,他心中有点隐隐后悔。或许当时就应该彻底抛弃南岸,直接退到北岸。但现在再退,却已经退不了了。

    满达海一边下令将所有的后队士卒投入战斗,一边派人到北岸向豪格求援。但他没想到的是,明军等的就是这一刻。

    看到清军大部人马集中于中间位置,李开抽出腰间长刀,大声喊道:“智字营以智为营名,尚且勇猛如斯。我们勇子勇以勇字当头,怎能落于他们之后?全营将士听令,随我一起冲上去,将清军全部赶下河去当王八。”

    说完,李开从旁侧士卒手中接过一个盾牌,率先前冲。身后喊杀声震天,两千余士卒基本上在同时冲了出去。

    紧跟在李开旁侧的近百士卒,全体身披双层重甲,垒墙上的弓箭手对他们造不成太大的伤害。李开身先士卒,手抓梯子,口衔长刀,快速向上。

    在高毅开始从中间发起进攻之时,左侧也同时发起了进攻,但投入的人数并不多。垒墙上的清军轻松挡住了明军的进攻,心绪有所放松。大部分清军都认为明军在这边只是诱攻,自己的任务在此时已经完成。

    但在瞬息之间,形势突变。两千余明军突然向前齐冲,从垒墙左侧发起了总攻,声势浩大程度似乎比中间更猛。

    墙上守军本就惊恐万分,此刻看到明军突然大举攻来。更是惊慌失措,目瞪口呆之时,竟然被明军轻松登上了城头。

    李开手持长刀,左砍右击,所向披靡。和初时杀上城头的二十几人牢牢护着墙头,掩护更多士卒上墙。

    清军在此时也反应了过来,在领将的呵斥之下,纷纷挺枪来刺。但此刻守卫左侧的清军只有不到千人,还是战斗力稍弱的汉卒。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登上墙头,开始有清军放弃自己的阵地,向后逃跑,而且这个人数变的越来越多。

    明军各部蜂拥而上,高喊着“杀鞑子”的口号,奋勇上前。

    满达海完全没料到明军的主攻方向突然转向了左侧。心中惊恐万分,但他在此刻能防守住中间已实属不易,更无援兵可派向左侧。看到眼神里满是担忧的自军,他大声喊道:“怕什么,肃亲王的援兵马上就到。只要挡住明军片刻,惨败的必然是他们。”

    满达海身旁的大部分清军都为满八旗兵,性格骄狂,而且战斗力也强悍。听满达海如此一说,倒有不少稳住心绪,开始全心抵挡眼前的明军。

    高毅看左侧李开已突破清军防线,一跃从马上下来,高声喊道:“勇子勇已经攻破了清军防线,全营上前,给我攻下眼前的垒墙。”

    周显伸手将鼓槌递给旁侧的一个士卒,长枪前指,下令道:“全军不留预备队,从左侧攻到清军后方,将你们看到的每一个清军都赶下河。”

第五百八十六章 虎驱狼金州破敌16

    在得到满达海的求援之后,豪格犹豫了良久,最终只派出一千士卒。并让领将告诉满达海相机撤退,不要和明军硬抗,以保存实力为要。

    豪格率两万余众出征金州,到现在只剩下自己身后的六千余士卒,以及在南岸防守的五千余士卒,总共也只有一万出头的兵力。就算之后他能率领他们全员撤回沈阳,也不知道该如何向皇太极交待。

    而如若再继续折损兵力,到时候就不是简单领几句斥责就能蒙混过关的。豪格身为皇太极的长子,还是大清的肃亲王,觊觎他身份和地位的大有人在。别的不说,就多尔衮兄弟就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打击他的机会。

    这该死的金州,这该死的周显,这该死的一切。豪格在心中咒骂着,双眼似乎蕴含着无穷的怒火。他一拳狠狠的砸在自己旁侧的树身上,忘了刚下过一场暴雨。树枝晃动,水滴掉落,洒了他一身。

    人倒霉了,真是喝口凉水都塞牙。

    旁边亲兵看到如落汤鸡般的豪格,一脸哑然,想笑又不敢笑。只有一人上前,递给豪格一块干布。

    豪格心中更加烦躁,稍微擦了一下便把那布扔到一边。双眼南望,紧紧盯着远处的战场,想要尽力看清前方的战事情况。

    左侧的清军首先被击溃,败兵如潮水般向北逃。最初的时候只是少量士卒,最后连不少下级将领也加入了里面。

    他们跑到河上的那几座浮桥前,挤挤攘攘的想要渡河,却恰好和前来增援清军汇在一起。一方想要南去支援,另一方想要北向逃命。彼此毫不相让,甚至还动起了刀子,场面混乱到了极点。

    阿巴泰一会向北看,一会向南看,满达海还在那里坚持,但越来越多的士卒逃离了租户的阵地。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跨上骏马,向北驶去。他身旁的亲兵长舒了一口气,快步紧紧跟在他后面。

    阿巴泰的亲兵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蛮横之辈。他们挑中了其中的一座浮桥,倒拿着刀,用刀把狠砸猛冲,将浮桥周围的清军打散,直冲上桥。周围清军大呼小叫,有的甚至持刀准备反抗。但看到阿巴泰跟在后面,气势为之一弱,被阿巴泰的亲兵一个个的赶下了河。

    此时是中夏时分,水并不算凉。但刚下过暴雨,河水深度有所增加,基本上到正常人的脖颈处。数十人在水里面一边扑腾,一边大声叫骂着。

    阿巴泰下马,让一个亲兵牵着自己的坐骑,顺着浮桥缓缓而行。到处都乱糟糟,向北、向南的士卒混杂在一起,吵闹声震天。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突然注意到河水的水势似乎在升高,已经漫过了浮桥的桥头。而在东方,较为遥远的上游,传来轰轰隆隆的声响。犹如万马奔腾般的巨响,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本还在相互阻挡的清军都停了下来,有点好奇的向东望去。

    这时,突然传来一声大声的尖叫,“洪水,是洪水……”

    那一声尖叫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河道上游大约五里处,白茫茫的水幕高达数丈,正以势不可挡之势一倾而下。在浮桥上的清军先是一愣,接着尽皆变色,手脚并用,大声尖叫着向北岸逃。

    阿巴泰也注意到了那滚滚而来的洪水,脸色惊恐到了极点。没了命的向北岸跑,一路还带翻了数个清军。但他刚下浮桥,洪水席卷而来,将他直接卷入水中。阿巴泰不会游泳,扑腾了几下,然后就完全不见了。

    随他一起消失的,还有在河周边的千余清军。除了个别能及时逃上岸去的,剩下的都被洪水卷着向下游奔腾而去。

    周显站在垒墙上,望着河面清军的惨状,淡淡一笑。心想,这韩括挖堤挖的真是时候。他大声叫道:“天降大水,灭了鞑子。全军出击,击破清军。”

    周围传来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每个将士都举起自己带血的长刀,高声呼喊着“杀鞑子!”,奋勇上前。

    突如其来的洪水使每个清军都目瞪口呆,连满达海本人一时间也呆在当地。在亲兵的不断呼喊下,他才反应过来。看着周围的自军将士,眼中透露着绝望。

    此刻清军军心大乱,战斗变成了一面倒的屠杀。清军像一个个没头的苍蝇般到处乱撞,有的下意识的向北逃,但刚跑到一半,突然意识到浮桥已经被洪水冲走。等到再转过来的时候,正碰到冲杀过来的明军士卒,被杀殆尽。

    清军在此刻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勇气,除了少数人仍在作困兽犹斗外。剩下的人或向明军攻击薄弱的东侧逃窜,或直接手举武器跪在地上磕头求饶,败势已完全不可逆。

    豪格在河对岸看着眼前的一切,同样是目瞪口呆,这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暴雨已经下了那么久,为何在此时却突然爆发洪水?他心中闪出强烈的不安,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此刻洪水相隔,就算想援救自己也援救不了,对岸的自军已经完了。

    这时,突然一骑从远方奔驰而来。单膝跪下道:“主子,东侧二十里外有一股明军,正在快速向这边赶来。”

    豪格脸色一变,问道:“有多少人?”

    “至少有一千人,都是步卒。他们沿着山路行驶,速度很快。”

    豪格眉头紧蹙,心中确定这洪水一定与明军有关。他转头四望,看到自己周围的士卒脸上尽皆带着惧色。他犹豫了片刻,最终下了一个和阿巴泰一样的决定,“全军抛弃所有辎重,撤向复州。”

    周显看对岸的清军已经开始向北撤,心中闪过一些失落。在当下,豪格无疑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辽东地势高低起伏很大,洪水来的快,去的也快。最多一个时辰,这河水就会和最初完全一样。等到那个时候,以全军出击,配合已经在河北岸的韩括部,必定能够再次大破清军。

    现在豪格主动撤离,也就是说,他多了一个近一个时辰逃跑的时间。这和周显最初的计划有点不太一样,好在眼前的大胜足以冲淡一切。

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驱狼金州破敌17

    洪水退后,明军重新搭起了浮桥。

    周显下令李开留下来负责清查俘虏,以及继续清剿逃进山林的清军残部,而自率八百余骑兵前去追击豪格。

    过河不久,便遇到了同在追击清军的韩括。他们逮到了一大批清军出征时征调的农夫,有三千多人,并获取了大量的清军辎重。周显让韩括留下五百人将这些人押向河南岸,剩下的人随在后面继续追击。

    骑兵速快,在前方疾行。韩括率步卒在后面跟着,速度缓慢,而且基本上还维持着阵型。

    夜色漆黑,每骑手中持着一个火把。遥遥望去,犹如一道长长的火龙,分不清到底有多少人马。

    清军胆寒,一路北逃,根本没想过去派人探个究竟。刚到一处,正要生火做饭,突然看到后面的火光,就又开始继续逃。

    骑兵有马可骑,情况尚好。但步卒就惨了,一路狂奔,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到了一个极限。等到最后,无论领将是破口大骂,还是以刀枪威胁驱赶,他们都像完全认命似的再也不动了。不断有人落队,就死人一样靠在道路旁的树桩上休息。

    明骑无数次追赶了上来,驱散后队还保持阵列的清军,而对那些零散的清军士卒则完全不理会。之后停歇了片刻,继续追击。到最后,清军已经完全排不成任何阵型。

    清军步卒完全崩散,有的直接躺在路边装死,有的脱离开主道,逃进不远处的山林间。看到明骑通过,大多数清军顿时长舒了一口气。躲进林间的清军悄悄摸上道路,在那些被杀死在道路上的士卒身上搜索食物。偶尔发现的一块薄饼就能令人兴奋万分,顺便引起无数人的抢夺,模样凄惨到了极点。

    这样的追击从前一天的晚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早上,在休息了三个时辰后,周显下令继续追击。就这样断断续续持续了到第四天,豪格率领不到千骑逃进了复州城。

    复州之南多山林,本来有很多当地寨堡矗立于山间要隘。但之前马光远派了一些士卒前往金州助阵,后林庆业又突袭复州,他连续两次从这些寨堡里调人,导致每个寨堡内的兵力都不足。

    豪格又逃的太快,根本没意识到这些寨堡的重要性。他一逃,寨堡里面的清军也紧随着一哄而散。周显突进,毫不费力的占据多个寨堡,连复州城之南二十里外的第一坚关栾古关也被明军轻松拿下。

    周显直通复州,围着复州城耀武扬威的连转了三圈。在这种情况下,城中清军竟然没有派一兵一卒出城,可见其惊恐程度。

    之后,周显回兵南去,令全军在栾古关内休整。同时,他派出骑兵分别送信给林庆业和黄蜚两人。让前者做好随时配合进攻复州城的准备,而让后者派四千士卒立即前来复州。清军惊恐,正是占据复州的最好时机。

    这样一来,复州之南的险隘要地尽被明军所得。复州城本身就非什么大城,又不像金州城那样处于要隘之地。一旦明军发起围攻,断难持久坚守。

    豪格焦头烂额,紧急召回了正在进攻北信口的清军。目前城中的总兵力达到七千之数,并且陆陆续续有清军残兵不断回城。虽然军心散乱,人心思归。但在兵力上,清军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但周显没想到的是,在黄蜚大部人马到达的前一天,豪格便将复州城洗劫一空。然后趁着夜色率部迅速撤到了复州之北的永宁监城和五十寨驿一线。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绝佳的防守之地。

    周显听到这个消息时,清军已经撤离。顿时感觉良机已失,知道此战只能到这个地步了。他立即率领五百骑兵进入复州城,斩杀了一些在城中趁火打劫的土寇和无赖,并做了一些安民措施。

    后不久,林庆业率船队北上,再次在得利嬴城附近登岸,并随后前往复州城。而基本上在同时,黄蜚也率前部两千人到达了复州。明军在复州的总兵力已近六千之众,局面得到迅速稳定。

    这一日,周显接见了一批复州乡绅。

    此刻整个复州,复州之北区域还被清军所掌控,复州城以及周边地域被明军牢牢掌控。而在其他各处,都属于双方都暂时无暇顾及的中间地带。当地的一些百姓在本地豪强以及乡绅的组织下,严密把守自己原有的寨堡,恃坚而守,谋求自保。

    他们这些人有的心向明军,在周显刚刚占据复州之时,便派人过来联系。有的心向清军,高悬满清旗帜。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属于两不向的中间派,在形势稳定之后,都派了不少人进入复州城。一方面是为了探查探查明军下一步的动向,另一方面也想摸清周显对他们这些人的态度。

    周显的态度表达的很明确。一、心向满清者必诛。二、平时作恶多端者必杀。三、各寨可以保留乡勇,但必须派质子到复州城。四、以一月为期,到时候再不做出应对者,他必定派出大军予以彻底剿灭。

    看到黄蜚回来,周显摆手示意他坐下,问道:“都送出去了?”

    黄蜚点了点头,“都是一群见风使舵的两面货,您给他们废那么多话干吗?只用给我一千士卒,我一个个灭了他们。”

    周显笑着道:“这个我倒是一点都不怀疑。但是如此一来,便将大部分人都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对将来大局不利。而且,自登岸旅顺之后,兄弟们就一直在战斗,已经快要到了一个极限。我感觉该让兄弟们回一趟家,顺便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了。”

    黄蜚脸色微变,抬头问道:“军门是说,要回兵登莱?”

    周显点了点头道:“永宁监城和五十道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很难拿下。而清军则要忙于平叛察哈尔部的叛乱,还有应对在塔山的卢督师。因而,这段时间应该不会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战事,正是休整的最好时机。还有就是,这复州和金州也需要我们着力经营一番,才能作为我军进攻辽东的前沿阵地。”

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胜局安民招兵

    诸将分次第而坐,只有侯方域站着,高声唱念着此战的战果。

    自与阿巴泰在金州城外激战开始,到占据复州结束。明军总共杀死清军六千余人,俘获一万余众。除了那些随豪格一起逃回复州的,剩下的清军都逃进了深山老林。到目前为止,对清军的搜索还在继续。

    阿巴泰的尸首在不久前在一处河湾处被发现,周围飘着数百具清军尸体。明军只带回了阿巴泰的尸首,剩下的清军被剥去铠甲,任由尸体在水中腐烂。

    满达海带着数十个亲兵逃进了山林,但后来被搜索的明军所发现,进而俘虏了他。

    这一点让高毅十分的不爽,因为当时负责搜索清军的,除了他之外,就只有于七手下的一批新兵。落到眼前的熟鸭子,却被于七摘了去,这让高毅十分的不舒服。要知道,豪格逃脱,阿巴泰身死,剩下清将中赏格最高的就是满达海。

    擒获他的士卒会有六千两白银的奖赏,而那名士卒归属的千人队同样有一万两千两白银的奖励。两者相加,总共近两万两银子,竟然与他失之交臂。而最令高毅不服的是,逮住满达海的竟然是一群刚放下锄头的农夫,这如何不令他后悔欲绝?

    据说,当那一群最后俘获满达海的新兵得到六千两白银的奖励时,惊呆了,也喜哭了。当时有二十来人,平均下来,每个人都能得到近三百两白银,这是他们活到现在都没见过的大笔银子。

    侯方域念完,向周显施了一礼,说道:“军门,我军的斩获爷就这些了。另外,林副将从得利嬴城中所得的物资,以及我们这一路追击所得的。虽然目前还在统计中,但装备两万士卒应该不成任何问题。还有就是清军的红衣大炮,虽然在豪格撤退的时候,把它们都推下了山崖。但我军士卒下去检验之后,发现仍有六尊可以正常使用,只是现在没有炮弹。”

    周显摆手示意侯方域坐下,淡淡笑道:“这倒是一件好事,把这些红衣大炮放到复州城墙上,没有炮弹也能好好的吓唬一下清军。韩括,你不是在路上还俘获了三千多农夫吗?从中挑出八百青壮,负责将那些炮也运过来。”

    韩括点了点头,说道:“我一会下去就去办这件事。对了,军门,我都问过那些农夫了。除了少部分是复州的本地人外,大部分都是清军从盖州以及其他更遥远的地方强征来的。对于这些人,我们怎么处置?”

    周显沉思了片刻道:“给他们发放一些盘缠和食物,让他们各自还家。至于那些不愿再回清军那边的,就留下吧!在金州和复州,我们获取了大量的无主之地。除了最开始答应给那些从军士卒的,应该还剩不少剩余。就让他们先种着,作为民屯以补充我军的军粮。”

    周泰脸色疑惑,开口问道:“小叔,你这也太好了吧!他们帮助清军,即使不杀他们,也不用放他们回去啊!况且,既然存有大量无主之地,就把他们全留下种地,以防到时候他们又被清军征用。难道以后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放他们回去吗?”

    李开在旁侧拉了一下周泰,低声道:“小少爷,军门这是在对清军采用攻心之计呢!这些百姓都是普通百姓,留在我们这边也没什么大用。但把他们都放回去,就等于在清军那些安插了几千门口口相传的大喇叭。他们会以自己实际的经历告诉其他辽东百姓,我大明军队是仁慈的,不会滥杀平民。还有就是,清军为了稳定后方,一般会想方设法隐藏自己的惨败。我们放这些人回去,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清军的惨败,我军的大胜。如此一来,便可以从军心上打击清军。”

    看着周泰恍然大悟的样子,周显问道:“懂了吗?”

    周泰嘿嘿一笑,点头道:“懂了。”

    周显继续说道:“既然说到这些俘虏,那我就说一下自己对于他们的处理意见。所有被俘的清军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阿哈。一类是满旗卒。最后一类是除满人之外的其他族士卒,如汉人士卒或者被清军征募来的其他民族的士卒。”

    “阿哈地位低贱,且内心对满清贵族怀有深深的仇恨。可以免除他们的奴籍,将愿意从军者直接编入我军,其他的像那些农夫一样进行民屯。而其他族的士卒,则分为普通士卒和一些将领。对于普通士卒和下层将领,愿意加入我军的可以直接收入。而对于那些中上层将领,除非特殊情况,全部送往登莱矿中当苦力。而对于满人,可以收纳个别一些人,但大部分人要送往和上面的一样,送往登莱矿中当苦力。当然,满达海那样的,到时候要看朝廷那边准备如何处置。”

    黄蜚蹙了一下眉头,道:“军门,被我们俘虏的士卒,以阿哈和其他族的士卒居多。如若将他们收编入军,这个数目是不是太多了点。况且,这些人都有过从虏的经历,难免他们和我军不一条心。”

    周显点了点头道:“这个的确是一个问题,但这个险值得我们一冒。这一战虽胜,但我军损失也不在少数,急需要补充兵力以应对将来更大的战事。我的意思是,可以在招他们入军时严格审查,尽量招那些家室较为清白的,以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麻烦。如果大家担心,还可以先控制这些士卒的数量,只先招三千人,试试效果如何再继续。另外,还将他们分散打入我军,尽可能的让我军的士卒和他们混在一起,不给他们生乱的机会。”

    黄蜚沉思了片刻,最终点头同意,其他的将领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周显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我这就派人去金州,让赵参将负责此事。但金州那边留守的兵力不多,为了避免生出乱子。李开,你领两千人,明天就返回金州。协助赵参将一起做好此事。”

第五百八十九章 马绍愉议和之举

    天已经过了三更,沈阳城中早已宵禁,周围万籁俱静。

    在一片寂静之中,在小西门城角不远处的一方宅子里,突然响起了“砰砰砰”的激烈敲门声。院内数个房间基本上在同时都亮了起来,一个近五十岁,身材矮小,留着指长短须的男子从正堂中走出。

    院子西郊边的一间房子内,一个虎背熊腰,身材异常高大的中年男子带着十数个士卒快步走了过来。那男子身上穿着明光铠,但手中却连件像样的武器都没有,只拿着一根长木棍。“马郎中,现在怎么办?”

    马绍愉苦笑了一下,说道:“李参将,我们身在虎穴。如果鞑虏想要我们的命,这木棍救不了我们,都放下吧!马福,你去开门。”

    李参将名叫李御兰,此次奉皇命率领五十士卒护送户部郎中马绍愉前往沈阳与满清议和。他们的武器在刚到达之时便被清军收缴,然后被软禁在这栋宅子里长达数月之久。不仅皇太极本人,连满清重臣都没见过几个。

    大门被缓缓打开,门外数十清军持枪拿刀,肃然而立。

    马绍愉心头一紧,紧握着的手心开始冒汗。

    李御兰向前一步,挡在马绍愉跟前,提声问道:“来者何人?”

    一个清将走进大门,用汉语问道:“请问哪位是大明使者马绍愉,我家主子有请。”

    马绍愉推开李御兰,说道:“我就是马绍愉,请问你家主子是……”

    那清将答道:“内院大学士范大人。小人已经准备好了轿子,请马大人上轿。”

    听说是范文程召见自己,马绍愉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在满清大臣中,范文程是地位最好的汉人,也是比较好说话的一个。虽然那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如此,但和之接触,至少能让马绍愉感到心安。“那请将军稍等,我去换身衣服就来。”

    “我家主子召见的急,请大人务必快点。”

    马绍愉点了点头,转身走进了房内。李御兰紧随其后,掩门后直接问道:“马郎中,范文程怎么会在这个时间点找您?”

    马绍愉摇了摇头,“说不清楚。但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否则他也不会这么急。”

    李御兰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和大人一起去,遇到事情也能应付一两下。”

    马绍愉笑了笑,没有拒绝,虽然知道此举没有多大用处。

    陈新甲从底层一直爬到兵部尚书的高位,但因为性格问题,他身旁能用的人并不多。马绍愉和他同为四川人,跟随他多年,一直是陈新甲最为信任的人。

    在松锦大战期间,马绍愉以职方主事的身份跟随洪承畴谋划军事。也正是在他的一步步逼迫下,洪承畴率部急进,最后被清军烧了粮草,大军被困在松山城中,他也因此受到朝臣的激烈抨击。

    陈新甲为了推卸责任,开始极力支持与满清议和,而被去职的马绍愉成为出使沈阳的最好使者。马绍愉一方面为了报答陈新甲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也不愿自己的仕途之路被阻断,便极力想促成这次议和,以立下不世之功。

    但没想到的是,满清对此完全不上心。自他到达之后,清廷便一直将他晾了起来,直到今日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接触。

    马绍愉一脸担忧的走进房内,看到范文程,微微拱手道:“范大学士。”

    范文程站起来,十分亲热的抓住马绍愉的手,将他引到座位上坐下。“成愚兄,自你前来沈阳已有数月。但范某政务繁忙,也没好好的招待于你,实在是抱愧于心啊!还希望你不要在意。”

    范文程的热情让马绍愉有点猝不及防,只得连声说道:“哪里,哪里?”

    侍女上了茶,范文程自己端起来呷了一口。先是微微一笑,这才缓缓言道:“成愚兄,你我都是文人,文人心中的夙愿莫过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这三项,我们暂且不论,而现在恰有一个平天下的机会就摆放我们二人的跟前。这破天大功,我们两人可一定要把握住啊!”

    马绍愉心思活络,瞬间便明白了范文程的意思。喜声问道:“汗王他同意议和了?”

    范文程笑着道:“成愚兄,不是汗王,你应该称呼大清皇帝陛下?”

    “对对对,是大清皇帝陛下,刚才是在下一时口误。”马绍愉连忙笑着赔礼。

    范文程长长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你我两国交战多年,无数士卒捐尸于野,百姓流离失所,实实为人间惨剧。但每次论及议和,无论是汝国,还是我国,反对者何其多也!在此艰难时刻,你却不避刀斧,为了两国百姓的福祉,前来议和。虽然你我各为其主,但是对于你的所为,范某却是极其佩服的。”

    对于范文程的话,什么为了两国百姓的福祉,马绍愉半点都不信。但对于他的赞扬,马绍愉听的却十分受用。连忙点头道:“范大人谬赞了。促成两国议和,此乃千秋大功。如若范大学士能从中帮忙一二,马某将不胜感激。”

    范文程摆了摆手,说道:“这也是我范某心中所愿,谈不上什么帮忙。但成愚兄也知道,自两国交战以来,大清屡胜,而明国屡败。在普通大清士卒心中,都以为明国必败,而大清必胜,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议和,何况那些迫切想要立下军功的大清将领?在汝明国,是一大群腐儒反对。在我大清,是每一个将士反对。要想议和成功,范某所面临的压力一点都不比成愚兄弱啊!”

    马绍愉眉头紧蹙,有点不太明白。

    范文程一边在说自己支持议和,另一边却说议和的种种困难。这样反反复复的叙说,一点都不像掌握重权的朝廷大臣,反而更像一个讨价还价的奸商。绕来绕去,都是在恃价而沽。而且最主要的是,马绍愉根本不知道范文程说这些干吗?

    范文程看马绍愉脸上的疑惑越来越重,淡淡一笑,说道:“成愚兄,现在有一个千载难逢促成议和成功的机会放在眼前,只不过需要你大明那边稍微展示一下诚意。”

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五百九十章送行天色微明,在复州之东归服堡下的海滩上,近千明军将士肃然而立。在前方的海面上,小船摇曳着来回,不断将士卒运上停靠在更远处的大船上。海边吃水浅,这里又并非海港,大船不能再行靠前。

    周显歉意一笑,望向林庆业道:“林副将,真是抱歉。这边战事刚结束没两天,却要你不顾辛苦再次远征。”

    林庆业拱手道:“军门客气了。林某为朝鲜小民,得军门看重,高居大明副将。为国战死尚且丝毫不顾,何谈这点微微辛苦?况且,林某历来的心愿就是卫护朝鲜。此刻清军既然已经撤离皮岛,我自当前去收复,林某还得多谢军门给在下这样的机会。”

    周显笑了笑,提醒道:“现在李雄虽然传信说,孔廷训已经撤往了丹阳城,但清军在那一线的兵力仍然雄厚。现在我军水军大部还在复州之西,你现在率领这千余士卒前往,务必要一切小心。剩下的三千水卒大约会在你到达之后十日内赶到,可以两部人马会和之后,再实施我们的整盘计划。”

    在得到清军突然撤离皮岛的消息后,周显当即便决定趁势占据皮岛。在略作思考之后,他最终将登莱水师一分为二。其中一部由韩括率领,继续滞留在复州和金州一带。另一部由林庆业领着,前往皮岛。

    但因为之前进攻复州,大部分水卒都在复州之西的长生岛附近。想要向西前往皮岛,就必须绕过整个旅顺半岛。好在在金州之东的广鹿岛上还留有数百水卒,周显又给了他一些不会晕船的步卒,凑了一千余人,让他先行前往。而后续三千人,会在两日后从复州之西的长生岛出发。

    明军虽然大胜,但士卒折损也很严重,在复州和金州的留守的兵力并不多。而周显之所以在此时就做出进军皮岛的决定,主要是看重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朝鲜和辽东的要津之地,向东直通朝鲜,向北不远就是满清所占据的丹阳城。

    如果能牢牢掌控这里,不仅可以直接出兵到辽东沿海,还可以威慑朝鲜国内的向清派。甚至有朝一日,让朝鲜再次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也未必不可能。

    昔日,毛文龙的东江军完全覆灭之后,皮岛为清军多占。这之后,清军才敢大举进攻朝鲜。仅一战,朝鲜便完全而溃,大明从而失去了牵制满清的一个重要盟友。如若此时能以大军占据皮岛,就等于给了朝鲜打了一阵定心剂,即使其不完全心向大明,但至少不会再给满清提供任何援助。

    但想要完成后面的目标,紧紧依靠林庆业的千余士卒甚至还有后续的三千人都远远不够。周显定下的计划是让林庆业先占据皮岛,然后以他之前朝鲜大将的身份招募朝鲜人入军,利用当地朝鲜人的力量来打击清军。

    林庆业听完周显的提醒,微微拱手道:“军门放心,属下知道该怎么做。”

    周显点了点头,转向旁侧的高劲松道:“高守备,你统御你手下步卒随林副将一起前往,一切都要听从他的安排,不得有误。”

    高劲松抱拳道:“军门放心,属下必定以林副将马首是瞻。”

    周显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上表朝廷,提议重组东江军。到时候新一任的东江总兵就是林副将,而你跟在他身边必然能比你留在金州能发挥更大作用。我已经向朝廷上报了你的功劳,升为游击将军应当不会有太大问题。只要你全心全力为我大明效力,在将来升为参将、副将,乃至总兵也未必没有可能。我只希望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推举。”

    身为降将,所担心的主要有两件事情。一个是对方是否会秋后算账,另一个是自己是否还有高升的可能。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高劲松不以为周显是那种会算后账的人。但他仍担心一点,就是自己能否还有继续高升的可能。

    最初,当周显说让他率部跟随林庆业前去皮岛时,高劲松的内心是无比失落的。他是旅顺人,在旅顺城担任守备,根基更是在旅顺。在他心中,周显此举无非是让自己脱离原来的根基之地,从而更好的制约自己。但身为降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表面装作十分乐意的接受了。

    但此刻听周显如此一说,他顿时满脸惊喜。游击将军,参将,副将,这是他多少年之前便梦寐以求的事情啊!与这样的重用相比,离开旅顺这样的小事,哪里还在考虑之列?他单膝下跪,脸色激动的无以言表。“请……请军门放心,属下愿为大明鞠躬尽瘁。”

    周显扶他起来,笑道:“尽力做好就行。”

    林庆业先行上船,需要提前安排一些事情,高劲松紧随其后。

    札拉里抱拳在胸,向周显施了一礼道:“军门,那属下也上船了。”

    周显看了他一眼。和最初一样,札拉里身上还穿着那件皮衣。在这样的季节,周显一直很好奇他到底热不热。“札拉里,你之前送我一副完整的回礼还没给你呢!”

    说着,周显轻轻的摆了摆手。后面两个亲兵上前,一人手中捧了一副铠甲,另一人牵着一匹纯白色骏马。

    “这副铠甲的主人是阿巴泰,上好的精钢打造。而这匹马则是满达海的坐骑,也是一等一的良驹。手下士卒在得到它们之后献给了我,我现在送予你。”

    札拉里脸色兴奋,“这……,给我的?”

    周显笑着点了点头,道:“好铠配壮士,良驹予英雄,它们应该有自己的新主人。这次,我派出了手下最好的五个把总以及一百士卒随你一起回去,希望到时候谢迁和你能给我练出一支精锐之师。”

    札拉里心中感激万分,连忙拱手道:“请军门放心,我和谢守备必定不会令您失望。”

    周显轻轻点了点头,说道:“箱子里面还有几副上好的铠甲,最上面的那一副是给谢迁的,剩下的让他自己看着赏赐。”

第五百九十一章 渗透作战

    周显和黄蜚骑着马,身后跟着数十个士卒,一起走在得利嬴城的街头。

    它原本是复州境内仅次于复州城的第二坚城,更是豪格率部北去进攻金州储存军需辎重的地方。但后来韩括率部从北信口登岸,突入复州境内,并一举拿下了它。更接着清军压境,韩括不得已率部撤离,并一把火将它烧成了一片白地。

    此刻放眼望去,一片大火焚尽的残破之象。

    街道两旁到处都是坍塌的房子,乱石烂砖丢的到处都是。被烧掉一半的木桩黑黝黝的,像一根根长枪般直指天空,给人一种莫名的悲壮凄凉之感。泥土、墙壁被烧成了紫黑色,灰尘铺满了地面,随风一吹,四处飘散。

    偶尔会看到一些模样三人像人,七分似鬼的人在废墟里面不断翻动着,寻找一切他们认为的可用之物。听到动静,看到大街上有兵士行来。顿时一哄而散,朝着不同的方向奔去。对于士卒,他们怀有深深的恐惧。

    周显转头望向黄蜚,有点期待的问道:“黄佥事,这个地方怎么样?”

    黄蜚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临河而建,不远处就是渡口,离复州城也不过一十二里的距离。城内虽然烧毁严重,但城墙保存完整。如若清理掉城中的废渣,加固四面城墙,并在城内修建营房。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将它变成一个兵城。但军门,我们目前真的有必要分兵驻扎在此地吗?”

    周显笑道:“有备无患呗!我们目前虽然占据了复州城,但周边大多都被当地豪强所占。这些人心思各异,目的不一,谁知道他们将来会如何选择呢!建这样一座兵城,一方面是为了和复州城城掎角之势,相互援助。另一方面,也是给我大军准备一条后路。即使将来我们失利,也可以由此南撤。毕竟这复州城四面皆平原,可以金州城难守多了。”

    “未言胜,先言败。军门深谋远虑,真非黄某所能比。”

    周显摆手笑道:“黄佥事,你什么时候也学会拍马屁了?这可完全不像你的风格啊!”

    黄蜚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而是说道:“军门,韩括明睿踏实,我看这件事就交给他去做吧!”

    周显点了点头道:“嗯,那就交给他吧!黄佥事,我军已经拿下了金、复两州,下一步的目标就是由清军重兵把守,且以平原居多的盖州。在那里,清军完全可以发挥他们的骑兵优势,而这恰好是我们的劣势。再加上那里不像金州和复州这样,有复杂多变的丘陵地形,可供我们利用的地方并不多。你觉得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才能在和清军的战斗中占据优势?”

    黄蜚蹙了一下眉头,道:“军门,自我军夺取复州之后,我也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想来想去,发现想要取胜,只有增强我军的军力一个办法,特别是要有一支和清军直面相抗的骑兵。”

    周显击掌道:“这个也是我一直考虑的。之前胜仗,我军获得五千余匹上好的战马,我打算全部交给吉木。在五营之外,再加一个骁骑营,人数暂时定为四千人。”

    黄蜚笑道:“好是好,就是害怕高毅、谈时迈等人会对此意见颇大。他们一直都觉得在步卒中配备一定数量的骑兵,会更有利于作战。这次俘获了这么多匹骏马,早就眼馋不已,多次向我私下打听这批马的分配方案。如若军门全部都给了吉木,他们还不直接气疯。”

    周显“啊”了一声,拍了一下后脑勺道:“这个……好像我之前也答应过他们,会给步卒配备一些骑兵,不小心忘了。”

    周显沉思了片刻,说道:“这样吧!吉木那边还有千余匹骏马,加上俘获的,装备四千旗兵也有一些多余。抽出两千匹,每个营五百匹,至于到时候是集中使用,还是分散使用,都由各营主将做主。”

    黄蜚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

    周显继续说道:“黄佥事,除了这个之外,我还有另外一个建议。你先试听一下,看是否可行?”

    说着,周显翻下马,找了旁侧的平地蹲下。从怀中拿出扬文匕首,在地上看似十分随意的画着。

    黄蜚随着蹲下,看着地上的涂鸦,脸色间有点疑惑。

    等了片刻,周显便已画完,他指着地面道:“黄佥事,你看。复州和盖州之间多山多林,可供大军通过的道路并不多,而且现在也已经被清军以重兵把守。要想大举进攻盖州,非要先破了眼前的这些险隘坚关不可。目前我军兵力不足,不具有拿下它们的实力。而即使有了那样的实力,在清军的严防死守下也未必能够得逞。”

    黄蜚点了点头,十分赞同。

    周显继续说道:“但清军这样防守也有自己的缺点,就是外铜墙,内纸鼓。兵力大部部署在前,必然导致后方兵力空虚。如若我军能直接绕过这些关口,直接突袭到清军的后方。不仅可以给守关清军以巨大的压力,还可以直接扰乱满清所控制的辽东腹地。毕竟满人人少,大部分辽东百姓还是汉人,他们内心虽然恐惧,但对于满清必然是满心仇恨。如若我们能够联结这些人,鼓动他们在辽东腹地起事。一方面可以将战事烧到满清的控制区,另一方面也能极大的牵制满清的兵力,为我们今后的进军创造机会。”

    黄蜚苦笑了一下,道:“军门,您的想法很好,但我们怎么绕过眼前的这些关口呢!清军现在可是对这些关口重点把控的啊!”

    周显说道:“虽然关口被清军所把控,但他们却不可能有足够的兵力把控住所有的山间小道。即使他们把控了山间小道,也不可能掌控整片山林。你看到我所画的这些小道了没,都是可以通向辽东腹地的通途。”

    黄蜚看周显画的那些如蚯蚓般曲折的线条道:“这些,……这些都是山间小道,是过不了多少人的啊!”

第五百九十二章 渗透作战2

    周显淡淡笑道:“黄佥事,我们又不是要向清军大举进攻,要那么多人干吗?实际上,在我的设想中,五十个人可以,二十个人可以,甚至一个人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他们通过这些隐秘的山林小道进入到辽东腹地,可以是为了搜集情报,可以是去劝降某个心向我们的满清官员,甚至可以几十人聚在一起,突袭清军的一个重要据点。我只是想通过他们向受鞑子欺压的同袍传递一个消息,我们要马上杀过去了。”

    黄蜚眼睛一亮,说道:“军门是想在辽东挑了汉人复仇的火焰?”

    周显点了点头道:“也是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我军大胜清军的消息一旦传开,必然会挑起一些不愿当满清奴才的热血。他们可能想反抗满清,甚至是前来金州投靠我军,而渗透到辽东腹地的这些人则会给他们指明方向和道路。”

    黄蜚沉思了片刻,仍旧有点担忧。“军门,毕竟这是前去清军后方。一不小心露了马脚,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又有多少人敢于前往呢!”

    周显笑着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可以提高奖赏,招用一些矫健之卒前往。况且,我们也不必一开始就让他们去辽东腹地啊!我们可以先在复州和盖州之间的地域,让他们负责杀几个清军,突袭几个堡垒,先试试效果如何?而且因为离的不远,一旦遇到危险,可以随时撤回。我相信比着一贯严格的训练,很多人更喜欢这种自由的方式。”

    黄蜚想了想,觉得周显说的似乎也有几分道理。“军门,我没什么意见,但觉得此事还是要慎重一点,最好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统筹此事。”

    周显笑道:“这个我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单独建一个拥兵两千人的营,命名为死士营。由李雄和孟越负责,他们一个负责收集情报,另一个专门负责打击清军。将来必定能让清军好好喝一壶的。”

    两人又说了一会,主要是讨论一些细节。最后一致同意,这个需要暂时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这时,一骑从北方飞驰而来,单膝跪下道:“军门,朝廷使者前来,请您立即回复州。”

    周显和黄蜚对视了一眼,脸上微微吃惊。战报在几日前才送出,按照时间推算,朝廷那边应该还没有收到。这时候突然派使者前来,莫非是又出了什么大事?

    “你可清楚,来的是何人?”周显问道。

    骑卒摇了摇头道:“没有详问。但听他们谈话,一个叫另一个马大人,一个称呼另一个是李参将。因为他们是从北方赶过来的,韩千总怀疑他们的真实身份。故而让小人立即赶来告知军门。”

    周显沉吟了片刻,从北方,也就是从清军营地那边过来的。姓马,还是朝廷的使者。周显一下子想起了昔日陈新甲写给自己的信,信中说让他好好守住金州,为马绍愉和满清成功议和增加筹码。

    这姓马的使者,莫非就是马绍愉?

    周显一路蹙着眉头回到复州城。这马绍愉身为朝廷的和谈使者,突然前来复州,还是从清军营地那边前来。唯一的解释,就是清军想通过他在这里得到些什么?

    崇祯皇帝想要先和满清一个,然后抽出兵力全力应对农民军。这一点,周显早就知道。而陈新甲身为兵部尚书也倾向于如此。马绍愉身为陈新甲的亲信,必然也极力想促成议和。

    如果满清提出了议和条件,而且和金州、复州这两地有关,自己应还是不应?周显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心中默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听听马绍愉怎么说再想着如何应对吧!

    马绍愉身材矮小,比周显矮了一个半头,形象气质都不算很好。但是他的口才,真是让周显佩服的五体投地。从刚见到周显,就开始各种莫名的吹捧,什么千古名将,令鞑虏胆寒。什么以一击百,壮大明声威。

    一个接一个的赞语,他整整说了小半个时辰,而且一点都不重样。真乃是口吐莲花,周显听着总想起周星驰电影中把死人骂活的那一段场景。

    周显脸上带着假笑,一边谦恭的表示谬赞,一边抓耳挠腮,掏空心思的用词回赞于他。但一出口都是那种干巴巴的词语,他自己听着都别扭。

    看马绍愉终于停了,周显连忙问道:“马大人,昔日陈兵部曾写信说,你正在辽境安抚鞑虏皇太极。今日怎么突然来到复州了?”

    马绍愉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什么安抚,说到底还不就是河鞑虏议和吗?想想,我大明立国之初,打的蒙元是抱头鼠窜,四海宾服,那时是何等的强势?但再看看现在,外有鞑子寇边,内有流贼肆乱,群臣碌碌,良将尽丧,真乃是我大明立国二百余年最为艰难之时。若非如此,我一介腐儒,又怎么不避羽矢,前往敌境与满虏议和呢!”

    看着马绍愉装作一脸愁苦的样子,周显觉得十分好笑,心中暗想。又不是我派你前去议和的,你抱怨个什么劲。但口中却说道:“马大人受委屈了。”

    马绍愉叹声道:“委屈倒在其次。关键是虏酋皇太极看我大明国事孱弱,不愿给我们以和谈之机会。我与之唇枪舌剑多日,却始终未能谋求到对我大明最好的和谈方案。上愧对君王,下愧对百姓。每念于此,真是痛彻我心啊!”

    周显没心情听马绍愉在那里自夸,直接问道:“那马绍愉来此处,是和和谈有关?还是有了什么转机?”

    马绍愉看周显年轻,准备一点点的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周显向自己的话题上靠。但周显一句话,将他路上准备好久的说辞一下子给堵了回去。他满脸胀红,过了好一会,才说道:“正是如此。周抚台此次大胜清军,让虏酋皇太极意识到我大明并不缺良将。他提出只要周抚台能先满足他一个条件,他就愿意和我大明和谈。”

第五百九十三章 议和条件

    周显听马绍愉说完,淡淡一笑,命人去叫黄蜚。

    马绍愉有点着急的说道:“周抚台,这样的事情,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毕竟和清国议和这件事,到目前为止还是秘密。”

    杨嗣昌支持议和,而他又是周显明面上的先生。再加上支持议和的陈新甲又是周显的登莱知府的推举人,马绍愉自然而然的把周显当成了自己人。在他面前说话毫不避讳,但并不代表他会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

    周显笑着摆手道:“我为登莱巡抚,黄佥事为统兵大将。这样的事情要想做成,怎么可能完全避开他?与其到时候不得已被迫让他知道,还不如直接告知。”

    马绍愉想了想,觉得周显说的也有道理,最终点头同意。

    不一会,黄蜚走了进来,看完周显递给他的那张长长的列有名字的纸单。有点不可置信的望向周显和马绍愉道:“要将这些人全部交还给清军?”

    周显笑道:“还有所有清军战死者的遗体,这是鞑子开出的和我们议和的先决条件。是吧!马大人。”

    马绍愉脸色一红,尴尬道:“是,是这样的。”

    黄蜚啐了一口道:“先决条件?那就是以后还有更多的条件。我大明什么时候变的如此虚弱,需要低三下四向鞑子求和了?”

    马绍愉心中有些小生气,斥声道:“黄佥事,什么叫作低三下四?鞑子不知礼仪,我们怎么能和他们一般见识。以言语上奉承对方,而我们得到实际的利益,这难道不好吗?”

    黄蜚冷笑道:“实际的利益?我可没看到鞑子在以前把我军的被俘人员乖乖放回来。这种行为难道不是低三下四吗?”

    马绍愉吹胡子瞪眼,但又无法辩驳,只得闷声不语,把眼光投向周显。

    周显笑了笑,说道:“马大人,你想过没有。如若我真的放了这些俘虏,而最后清军又完全背约,你我又该如何自处?”

    马绍愉脸上一怔,他心中急切想要促成议和,完全没认真考虑过这茬。此刻听周显一提醒,瞬间回过味来。他这一趟来复州,既没有得到朝廷的同意,又没有兵部的明文。如若放了这些清军俘虏,而清军不遵守约定,崇祯皇帝到时候必然也会不认账。那一切的责任,必将由自己一个人承担。

    马绍愉眉头紧锁,停了好一会,才问道:“那依周抚台的意思呢!”

    周显向后靠了靠身子,缓缓说道:“马大人,黄佥事刚才已经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我也来说说自己的。自我出兵辽东以来,千总战死四名,把总二十六名,总旗、小旗以百数计,普通士卒战死者五千八百三十四名,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的牺牲换取了这次大胜,如若我就这样把那些被俘清军将领放回去,对不起那些战死的弟兄,更迈不过我心中这个坎。因而,只要我还在登莱巡抚这任上一天,就绝对不会允许放回这些俘虏。”

    黄蜚听周显这么一说,提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顿时长长舒了一口气。而马绍愉则脸色大变,忙说道:“这件事,您还是稍微再考虑一下。”

    周显摆手道:“不用考虑,这个没得商量。而且,马大人以为东虏真有和谈的诚意吗?他们就是一条饿狼,怎么可能放掉到口的肥肉?目前,图尔海起于归化,蒙古察哈尔部又起叛乱,再加上卢督师攻破塔山,我军又拿下金复两州。在这个时候,清军面临的困难一点都不比大明少。所以,他们才抛出议和,以换取喘息之机。等到让他们挺过这段时间,必然会再次向我大明发起进攻。”

    看马绍愉低头沉思,周显继续说道:“对付饿狼的最好办法,就是用长棍打烂它们的头,打折它们的腰,让它们永久心怀恐惧。只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在处于弱势之时,与饿狼议和,只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进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马绍愉脸色难看到了极点,想要争辩,但又不知道从哪里辩起。长久凝固起来的信心瞬间完全没了,心知这次必然是要无功而返了。

    周显拍了拍手,笑着说道:“马大人身为朝廷使者,我自然不会让您白来一趟。这样吧!名单上的这些人,活人我是没法让你带给清军了,但一些部件,却是可以的。”说完,周显也不管马绍愉怎样迷惑和不解,径直向外走出,黄蜚随之跟上。

    走出大厅,李御兰抱拳施礼道:“末将李御兰拜见周抚台,黄佥事。”

    李御兰为大明禁军参将,面相雄毅,生的更是虎背熊腰。虽然从未经历过什么战事,但浑身上下散发着武将的气势。他被清军软禁数月,心中满是怨气。得周显大胜,他才能够重归明境,心中对周显既感激又佩服。

    周显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好的身板,你真应该在军中效力。”然后他转向两边,吩咐道:“你们几个留下这里,听马大人和李参将的吩咐。如果他们有什么需求,第一时间上报于我。”

    走到一个偏角处,黄蜚笑着向周显道:“军门,如此硬怼马绍愉,真是解气。”

    周显笑着道:“那黄佥事愿不愿意陪我再做件更解气的事情?”

    马绍愉大手一摆,抱拳道:“请军门吩咐。”

    周显将手中的那个名单递给他道:“立即派人把这个名单传给高毅,只要在上面的,全部杀了,人头送来复州。”

    黄蜚脸色大变,道:“军门,您这是……”

    周显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马绍愉身后是陈兵部,而陈兵部后面站立的是陛下。只要他们仍旧倾向于议和,此事就可能存在变数。如若将来陛下下旨让我放了这些俘虏,我不遵从是抗旨,而遵从了,就像我所说的,对不起死去的弟兄。如此,还不如趁我还可以做决定,断了他们的念想。”

    黄蜚沉默了片刻,最终拱手道:“谨遵军门吩咐。”

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

    看着眼前码的整整齐齐的近二百颗头颅,豪格脸色铁青,一把抓住马绍愉的衣服领口,怒声吼道:“你这个该死的明狗,竟敢欺辱我大清至斯,谁给你的狗胆?”

    说着,豪格一把将马绍愉狠狠的甩在地上,大声命令道:“拉出去,给我砍了。”

    马绍愉脸带惊恐,大声喊道:“肃亲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你不能……不能如此。我为两国议和而来,况且这些人也不是我杀的……”

    旁边的士卒哪里管那么多,上前拖着马绍愉就往外走。

    这时,范文程恰好从远处走来,看两个士卒正拖着马绍愉向外走。顿时变色,连忙快步走上前去,问道:“怎么回事?”

    “肃亲王下的令,要我们杀了这个明臣。”

    马绍愉看到救星般抱住范文程的双腿,涕泪交加,不断祈求道:“大学士救我,救我……”狼狈、凄惨到了极点,哪里还有一点大明使者的样子?

    被几个清军看押着的李御兰怒视马绍愉。他们两人一起从北京到沈阳,再一起到复州,相处数月时间。平时大义凛然,装模作样。现在临难了,虚假的面具被彻底扒了下来。

    到此时,李御兰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是多么的胆薄。马绍愉丢的不只是自己的脸,更是大明的脸。与这样的人一起出使,真乃是一生的耻辱。

    范文程扶起马绍愉,问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当听到周显下令杀了名单上所有人时,他脸色大变,快步走进大厅。

    厅内放着五个麻袋,装满了各种人头。有一些已经开始泛白,一看就是死了多日。但更多的面色红润,甚至还向外渗着鲜血,是新近死亡。而在豪格面前的案几上,摆放的两颗,他都认识,分别是阿巴泰和满达海。

    豪格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看起来有点失魂落魄。连范文程进来,他都没任何反应。

    范文程看了一下豪格一眼,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转向两侧道:“所有人都出去,顺便把这些东西也一并带走。”

    众将先后向豪格行了一礼,依次退出大厅,并将那五个麻袋全部提了出去。只是案几上的那两颗头颅,没人敢动。

    豪格看到范文程,整颗头完全沉了下去。“范大学士,我该怎么办?现在连满达海都这样了,皇阿玛肯定对我失望透顶了。”

    范文程上前,用布盖住那两颗头颅,缓声道:“王爷,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太放在心上。既然这次已经输了,下次再赢回来不就是了。现在察哈尔部叛乱,正缺一个领军之将,不正是王爷您挽回威信的另一处战场吗?难道王爷愿意在这里后悔往事,而永远顶着这个战败的名声吗?”

    豪格脸色微变,愣神道:“察哈尔部叛乱,领将之将……”

    范文程点了点头,说道:“您是我大清的皇长子,怎能轻易言败?目前对我大清威胁最大的不是处在金、复两州这样边缘位置的周显,而是察哈尔部的叛乱。如若任由事情继续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陛下派奴才前来,除了想看看马绍愉是否能给我军带来惊喜外,就是通过王爷您,现在是撤兵的时候了。”

    豪格犹豫道:“那周显……”

    范文程毫不在意的说道:“先让他猖狂一时,等到平定了察哈尔部的叛乱,自有时间好好的收拾他。现在我军把守住了永宁监城和五十道驿,只用很少的兵力就可阻断明军的北进之路。我们可以采取和周显完全一样的战法,先顽强防守,消耗明军的兵力和士气。等到平定察哈尔部的叛乱后,再回兵南向,必能取胜。到时候王爷您还怕报不了这次的失败之仇吗?”

    豪格沉思良久,最终狠力捶了一下桌面,语气中带着无穷恨意道:“那就让周显多活一段时间,等到以后我再要他的狗命。”

    范文程看豪格恢复了信心,点了点头道:“王爷,即使我军回兵,但对于这边也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必须选一个能堪重任的大将驻守在这里,以防被明军所趁。王爷这边可有合适的人选?”

    豪格略微想了一下道:“满人不擅守城,汉将之中比较能用的只有李率泰这一个。另外,我再留下刚阿泰和马光远两人。他们三人一起,再留下数千精兵,应该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范文程拱手道:“王爷明睿,应是如此。”

    豪格看向厅外,正看到两个士卒押着立在不远处的马绍愉,他微微蹙眉道:“这些奴才真不顶用,怎么到现在还没砍了这个姓马的?”

    范文程说道:“王爷莫急,是奴才叫止了他们。这个马绍愉是大明皇帝派来的和谈使者,在陛下没有下令之前,最好不要杀他。而且,奴才觉得,留着他对我大清更有利。”

    豪格微微皱眉,说道:“明军这样侮辱我大清,难道就这样放任他离开?”

    “王爷,这件事奴才已经问过马绍愉了,事情和他无关,纯属周显的个人所为。奴才刚刚也试着猜想了一下他这么做的目的,想来想去,倒是给奴才品出了一点味道。”

    “哦,你给我说说看。”

    “一个是,我军现在占据永宁监城和五十道驿这样的险地。只要严守住关键隘口,明军便对我军完全无可奈何。周显想用这些人头激怒我们,引我们主动前去进攻,就像他在旅顺和金州城所做的那样。”

    豪格点头道:“有一些道理。”

    “还有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周显根本就不想我们和明国议和,以此彻底断了两国的议和之路。他这个行为,无疑是犯了一个大错。”

    “大错?”

    范文程点了点头道:“这议和是由明国皇帝亲自下令进行的,周显这样做,不等于是间接抗旨了吗?明国皇帝又岂能饶他?现在我们只要再点上一把火,周显定然会受到惩治,而这把火就是马绍愉。”

    看豪格不解,范文程继续说道:“马绍愉心胸狭窄,而且极善推卸责任。他在这里受了这么大的苦口,岂能不怨恨周显?只要我们放他回去,他定然会把这次和谈失败的责任推到周显身上。到时候,崇祯皇帝必然惩戒于他。”

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离松山

    看到唐通和白广恩从大帐内走出,万元吉跨步走进大帐。卢象升背对着帐门站立着,一言不发,高大的身影在烛光的照射下愈显威武。

    万元吉向前施礼拜道:“督师!”

    卢象升缓缓回身,看到万元吉,摆手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坐到座位上。

    万元吉看卢象升脸色难看,犹豫了片刻,问道:“怎么了,督师?没有劝住两位总兵吗?”

    卢象升苦笑了一下,“陛下的命令直接下到了军中,他们又能怎么办?”

    官军在朱仙镇惨败,在中原大地再无一支势力能与农民军相抗衡。李自成率部猛攻开封,城池陷落或就在旦夕之间。

    崇祯帝惊慌失措,下令孙传庭立即率部出陕西救援。但孙传庭以刚刚问罪斩首贺人龙,老卒没有完全归心,而新兵也未训练完成为由拒绝听令。

    再加上陈新甲从中劝说,崇祯帝最终同意孙传庭暂时留在陕西练兵。而他转顾天下,只有卢象升在辽东的这一支人马可用。因而,他最后下令,调唐通和白广恩两部返回陕西。一方面寻求机会救援开封,另一方面也增加陕西的兵力,防止农民军西进。

    虽然在辽东前线,有五大总兵。但经过松锦之战的惨败和这数月的连续苦战,各部都折损很大,兵力严重不足。而且在拿下塔山之后,清军增强了杏山一线的兵力防守,目前想要向松山前进一步都变的十分困难。

    崇祯帝在此时再抽调兵力回去,基本上就等于完全放弃了仍然困守在松山城中的明军。虽然困守孤城,要时时抵御清军进攻,但原有的三万兵力到此时还有近两万之众。就这样直接放弃他们,对于卢象升来说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万元吉听卢象升这么一说,脸色顿变,“督师,那他们什么时候离开?”

    卢象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安慰他道:“你放心,不会那么快离开的。我已经说服了他们二人,在我给陛下的奏折有回复之前,他们是不会离开这里的。在这段时间内,我们恰好可以谋划一下如何救出被困在松山的守军。”

    万元吉有点疑惑的望向卢象升,问道:“卢督师,以我军目前的兵力……”说着,万元吉声音突然小了下去,“督师,您该不会是想……”

    卢象升叹了一口气,缓声道:“当周显提出从海上撤出松山守军时,我觉得风险太大,而且也不可能保持全员撤退,因而没有同意。但我看陛下之意,应该不会同意收回将唐、白两位总兵撤到陕西的旨意的。现在只能趁着他们这两部兵力还在,冒险一试,争取救出尽可能多的我军将士。”

    万元吉沉思了片刻,问道:“督师,您打算怎么做?”

    卢象升道:“要想救出被困在松山城中的我军,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清军无备,二是有足够的船只载出被困大军。吉人,你立即去联系沈廷扬和周显。让前者不必再向笔架山运粮,而从附近岛屿转运装满沙石的麻袋。以误导清军,让他们误以为我军将大量粮草储存在笔架山,是准备与之做长期对峙。另外,将朝廷要将唐、白两位总兵调回陕西的消息传出去。清军细作无孔不入,这个消息恰好能更好的误导他们。”

    万元吉拱手道:“属下遵命。周显那边呢!要不要也让他多派出一些士卒,好接应从松山撤出的士卒。”

    卢象升沉思了片刻,最终摇头道:“还是算了。你不是也看过周显传来的那封战报了吗?虽然他大胜豪格,但自军的损失也不再少数。况且目前他刚收复金、复两州,清军也还有很多兵力停留在复州之北,还是莫要过多调用他那边的兵力。而且,这次撤军追求的是及时、快速,也不需要他上岸支援什么。你去信给他,让他提供足够两万人乘坐的船只和足够驾船的船员就可以了。”

    万元吉想了想,最终点头道:“属下明白了,我这就派人送信给周显。”

    卢象升点了点头,叹声道:“与鞑虏交战以来,我大明屡次连败,却没想到周显如此少年竟然能取得这样的大胜。正是令吾等朝廷大员羞愧难当啊!”

    万元吉和周显认识已有数年,自知道他的能力。但能取得差不多全灭豪格所部的大胜,也完完全全出乎他的意料。和卢象升相处的这段时间,他知道后者所面临的困境和长久所做的努力。

    “督师,实际上周显之所以能取得那样的大胜,也要全赖您连破高桥、塔山等地,将清军主力全部吸引在这边。况且,登莱本就受您指挥,实在没必要如此。”

    卢象升摆手道:“你不必劝慰我。我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着如若我大明多一些周显这样的将领,哪里还会有朱仙镇那样的惨败?半年时间不到,连续四位督师殒命,我大明这到底是怎么了?”

    万元吉说道:“督师,其他督师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不知兵事却身兼指挥之责。现在陛下已经认命孙白谷为三边督师,统御数地精兵。再加上您,应该足以应对一切。”

    卢象升轻轻的摇了摇头,道:“孙白谷知军略,晓战事,但问题是中原精锐尽丧,他身旁既没有可用之将,又无可用之兵。恐怕在短时间内,无法有太大作为。而在这边,我军连番与清军交战,士卒疲惫,折损也十分严重,更是无法在短时间彻底剿平鞑虏。这天下,恐怕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还要继续大乱下去。”

    万元吉没有说话,在内心也十分认同卢象升的说法。但有一点,他比卢象升看的更清,就是崇祯帝在乱指挥。

    本来,卢象升在中原已打开了一点局面。但松锦惨败,他本人被崇祯帝调到了宁远。现在好不容易打到了塔山,崇祯帝又准备将两部人马调回陕西。这东拆西堵,什么时候能是个尽头呢!

    卢象升对朝廷太过忠直,就算他心中不满,但也不会在话语间说出来。万元吉自也不会在他面前说,看到卢象升神色有点疲惫。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施礼离开。

第五百九十六章 逃离松山2

    多尔衮听完从沈阳传来的消息,嘴角上撇,挥手让送信的离开。转头向坐在下首的阿济格和多铎,冷声笑道:“没想到这豪格竟然败于周显这小儿之手,还败的这么惨。”

    阿济格用匕首插起一块肥羊肉,边咀嚼边说道:“豪格本就是怯弱无能之辈,要不是因为他是皇太极的长子,恐怕连统兵的资格都没有。”

    多铎笑着道:“十二哥,虽然豪格性格的确有点软弱,但你这么说也有点偏颇吧!豪格自领兵以来,基本上没遭遇过什么失败,怎么说也算是一个良将?况且,他生性谨慎,领兵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此次却遭受这样的惨败,你不觉得这里面存在很多好玩的地方吗?特别是那个周显,真像我们以为的,只是一个小儿?”

    多尔衮点了点头,说道:“十五弟说的是,这周显应该确有几分本事,很有可能在将来成为我大清的大敌。八哥为了照顾他这个大儿子的面子,连战斗的过程都没有详细记载,而且我敢肯定,这损失上肯定也减缩了不少。十五弟,你派人去详查一下,务必要搞清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周显,我们应该重视起来。”

    多铎点了点头道:“十四哥放心,这个就交给我吧!”

    多尔衮转向阿济格道:“十二哥,现在杏山那边的战事如何了,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阿济格放下匕首,说道:“倒是有一点小小的变化。明军的攻势突然弱了下来,而且这几日,明军运向笔架山的粮船突然多了起来,基本上每天都有好几艘经过我军前方的海域。我和济尔哈朗商议了一下,觉得明军是打算和我军做长期对峙。”

    多尔衮笑了笑,拿出一张纸条递给阿济格道:“十二哥,这是我军的细作从明军那边送回来的消息,再和你所说相结合,我看卢阎王这次是彻底认栽了。他大量储存粮草,必定心中已准备放弃救援松山,在将来固守塔山一线,仍与我军对峙。”

    阿济格和多铎看了一下,顿时色变。阿济格神情兴奋道:“这……,崇祯小儿要调唐通和白广恩两部人马回关内?”

    多尔衮点了点头,笑道:“流贼李自成在朱仙镇大破明军,此刻正在围攻开封。崇祯小儿大概是真着急了,这直接调他们两个总兵返回陕西。如果他们两部人马撤回,我军所面临的压力必然骤减,就可以全力进攻松山,生擒洪承畴。”

    多铎心中奇怪,开口问道:“十四哥,洪承畴现在就是瓮中之鳖,迟早都会被我军拿下。我们何不趁明军后撤之机,全力进攻卢象升。一战,或许就可彻底击败辽东守军。”

    多尔衮摇了摇头道:“十五弟,和卢象升交战了这么多次,你怎么还没摸透他的性格?临战不但不畏死,更兼心思缜密,精通军事。他怎会不知撤退之时,军心最为散乱,也最易遭受敌军袭击。对于可能遭受我军攻击这点,他肯定早有预备,并且做了对应的安排。到时候我军突袭不成,反而很有可能反被他趁势攻破?”

    多铎沉思了片刻,最终点头,卢阎王的凶名不是吹的。

    “况且……”多尔衮沉默了片刻,说道:“况且这个时候,我兄弟三人所掌控的两白旗绝对不能有大的折损。否则,一旦将来出现意外之事,我们将无法应对。”

    阿济格刚饮完一杯酒,放下杯子问道:“意外之事,什么意外之事?”

    多尔衮道:“谭泰和刚林传来消息,说八哥病情加重,时常陷入昏迷之中。如此,恐怕命不久矣!”

    多铎脸色一变,皱眉沉思。

    而阿济格则哈哈大笑,说道:“这报应终于来了。十四弟,这豪格刚吃了这样的一个大败仗,已经没有再继承大清皇帝的资格。而皇太极的其他诸子尽皆年幼,更没有这样的资格。如果他暴病而亡,能继承这帝位的非十四弟你莫属。”

    多铎道:“现在八哥一切都学明国。如果按照明国那边的规则,是父死子继,除非儿子都死光了或者没有儿子,才轮到兄弟继承。如若十四弟继承帝位,肯定会引得朝内很多大臣的不满。”

    阿济格怒目直视多铎,“多铎,你给我闭嘴。我大清并非明国,你我也并非明人。我八旗子弟推崇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强者为尊。谁的拳头大,谁说的算。昔日,阿玛最宠爱的就是十四弟,并把两黄旗交给他指挥。意思很明了,就是让十四弟在将来继承汗位。但皇太极得到代善支持,违背阿玛的意愿,自己登上了汗位。而他成为汗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我们的额娘殉葬,第二件事就是把我们统御的两黄旗降为两白旗,而将他统御的两白旗提升为两黄旗。”

    “后来,他把两白旗士卒不断调来调去,以削弱我们对手下将士的掌控。可以说,为了打击我们兄弟的势力,他完全不计手段。要不是手下将士忠心拥护,我们兄弟三人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多铎,我现在就问你一句,如若皇太极病死,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拥护十四弟为帝?”

    多铎无奈的摇了摇头,轻声道:“十二哥,我只是说了在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没说不支持十四哥啊!我们兄弟三人从小到大,彼此依靠,早已是一体,哪有不一起的道理?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你说是吧!十四哥?”

    在阿济格和多铎两个争论的时候,多尔衮一直没有说话。此刻听到多铎问他,轻轻的点了点头道:“虽然八哥病重,但毕竟尚在,我们还是应该谨慎行事。至于将来如何,到时候再行考虑。但有一点,现在要尽可能的与避免和明军陷入苦战,以尽可能的保全我们手下两白旗的士卒性命。”

    多铎点了点头道:“十四哥说的极是。另外,我也可以稍微试探一下济尔哈朗的态度,看看能不能拉拢他?”

    多尔衮轻轻点头道:“可以。但不要说的太明显。”

    多铎笑道:“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

第五百九十七章 松山之战3

    松山东郊的一处房子里,五个人聚在一起。他们身材或胖或瘦,或高或低,但身上都穿着将军铠甲,全部都是大明的中层将领。

    其中一人黑面方脸,身材高大,是这些人中职位最高者。只见他缓缓扫视了一下众人,沉声说道:“诸位,事情你们也都知道了。洪督师已经下令,三天后全军抛弃所有撤离松山。接下来何去何从,总得拿个主意。”

    另一个留着短须,面容白净的中年男子道:“萧参将,您的意思是……”

    萧姓参将双手环保在胸前,缓缓说道:“我们几个都是松山本地人,家中老小和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一切都在这松山城中。大军撤离,老弱不能携带,财宝不能携带,还不能保证我们能安全撤到明境。诸位仔细想想,这样对我们这些人有什么好处?”

    另一将用力拍了一下大腿,“有屁个好处?松山被围近八个月,我们竭尽全力守城,却没想到最后仍然守不住。临了,还闹的与亲人分离,撤离家乡。这一去,还不知道这一辈子有没有再回来的机会。”

    萧参将点了点头道:“就是如此。大好男儿生在当世,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保护不了,这是何等的耻辱?我们苦守了这么久,已经算是对大明尽忠了,接下来我们也应该为家尽尽孝了。”

    短须男子有点疑惑的问道:“萧参将,我们这些人都是军将,听令行事。洪督师既然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我们又能怎么办?而且,一旦大军撤离,松山城片刻之间就会被鞑子所夺。难道我们要留在城中,陪着家中老小一起送死吗?”

    萧参将瞥了那将一眼,说道:“既然我们无法遵从洪督师的命令,就换个下命令的主子。诸位,我已经看清了,鞑子势大,大明是彻底没救了。我们在此时投了多尔衮,不但可以可以保护城中的亲人。如若将来满清入驻中原称帝,你我或许还能立下从龙之功。”

    此言一出,场内众人尽皆变色。其中一人道:“萧参将,我们之中又没有认识多尔衮的,此刻贸然前去投靠,他会不会把我们当成细作而直接杀了。”

    萧参将微微一笑,说道:“我已经想好了。如果诸位同意,我明夜就派人出城,将我军的撤离计划全盘告知多尔衮。只要如此,自能获取他的信任。”

    短须男子蹙了一下眉头道:“那夏副将呢!我们要不要也问问他的意见?”

    萧参将摆手道:“夏承德已经把自己的一双子女送往了登莱,心中没有半点牵挂,岂会和我们这些人一心?这件事如果告知他,他必然会通知洪承畴,到时候我们这些人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另一人说道:“但是夏副将才是我松山城原有守军的主将,没有他的支持,我们手下的那点士卒根本无法和城中其他的明军相抗。我们那样做,不是自寻死路吗?”

    萧参将淡淡笑道:“夺取城池肯定不行,我们也不用那么做。我们几个,职位最低的也是守备,有的在东面城墙上抵御敌人,有的在城下防守城门。只要我们寻找机会打开东城门迎清军入城,自有他们对付城中的明军。”

    “你们够了……”

    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余岁,从始至终没有发过一言的瘦高男子站起身来,怒视萧参将,出言斥道:“萧参将,你收回你刚才的话语,我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听到。”

    萧参将哈哈笑了两声,冷眼直视那人道:“如若我不收回呢!你能怎样?”

    那瘦高男子抽出腰间长刀,环顾周围道:“诸位,我们都是响当当的汉地男儿,岂能投靠鞑子?萧容齐说什么已经为国尽忠,纯属屁话,不过是为了他出卖祖宗,投靠鞑子找一个理由而已。你们想想,如果让鞑子进城,我们的家人是保全住了,但其他的人呢!城中的近两万兄弟,还有等同数量的城中百姓,他们怎么办?我们久在辽东,每个人都知道鞑子有多么凶残。为了自己的亲人,你们置城中数万生灵于不顾吗?”

    其他三人脸带羞愧,低着头一言不发。

    萧参将拍着手,不住冷笑道:“说的好,说的真好。你愿意用自己和自己所有亲人的生命换数万生灵的活命,但有没有问过其他人愿不愿意?人的生命只有一条,有几个人会愿意那么做?当然,你可能除外。”

    瘦高男子神色一怔,看了屋内众人一眼。虽然神色各异,但没有一个人站立起来,显然他们都站在了萧容奇那边。他脸上无限失望,刀指众人道:“你们,你们……”

    萧容奇信心暴增,满脸堆笑道:“张守备,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这件事,你到底参与还是不参与?”

    瘦高男子持刀站立,怒目道:“我死也不参与?”

    萧容奇眼光突然变的凌厉起来,沉声道:“那你就去死吧!”

    瘦高男子突然感觉身体一疼,他不可置信的向下望去,两把长刀从后腰刺来,直接穿透了他的整个身体。他口中吐出一口鲜血,歪歪的倒在地上。双眼至死圆睁,带着无穷的恨意和后悔。

    而他的身后,两个身穿普通士卒装扮的人正立在那里,手中举着带血的长刀。

    萧容奇摆了摆手道:“张健不识好歹,死有余辜。你们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吗?”

    萧容奇此举彻底震慑了其他三人,短须男首先站起来表示道:“我愿意以萧参将马首是瞻,一切都听您的吩咐。”其他的两将也连忙拱手应是,表示愿意为他效力。

    萧容奇满意的点了点头,望向两人道:“你们两个出去吧!把张健的尸首也带出去,找个隐秘的地方埋了。记得埋深一点,行事细致一点,不要让任何人发现。”

    两人躬身向萧容奇施了一礼,拉着张健的尸体向外走去。

    萧容奇摆手示意众人坐下,淡淡笑道:“诸位请坐吧!我们好好议议接下来怎么做。”

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战4

    黑夜降临,在夜色的掩护下,东、北两城的大明守军悄悄向西、南两个城门方向移动。他们会从这两门撤出城,然后一路赶到大凌河口,在那里登船逃离。

    而在全军大动之时,只有位于西城的马场内一片寂静。马夫将最后一点黑豆和干草投入马槽,让所有的马匹都吃上最好的一顿。而在不远处,无数士卒拿着破布,擦拭着手中的长枪,神色凝重到了极点。

    大凌河口在松山城的东南方向,有大约五十里,距离不算近。实际上,从松山城到海边,如果直向北去,只有近二十里的距离。而之所以不选择那些近的,可以迅速到达海边的地方登船,是因为清军在这里地方都布防了重兵。

    前往大凌河口虽然稍微远了点,但至少那一条线的清军很少。而且清军绝对不会料到明军会选择从那里逃脱,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对比正北防线严阵以待的清军,这条道路反而会容易很多。

    但五十里的距离,毕竟不算近了。一旦清军反应过来,必定派精骑追赶。因而要想从成功逃脱,除了打清军一个出其不意外,还要快。在清军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的逃的距离大凌河口近一点。

    为了做到这点,洪承畴做了周全的布置。

    全军近两万人分成三批,曹变蛟集合了军中所有的骑兵,有不到三千人。他会首先率部从西门杀出,向杏山方向挺进。而同时,在得到信号后,据说已经率精骑渗透到杏山城之东的卢象升部也会发起进攻。

    有精骑从松山城在西门向外突围,又有大军在外接应。这部明军的主要作用就是给清军造成松山守军要向杏山方向突围的假象,为主力大军争取逃脱的时间。

    第二批明军由王廷臣率领,他率手下将士五千人及城中愿意离开的青壮,总人数不下一万五千人。他们从南门出城,然后再转东前往大凌河口。这一部人数不下于主力,选择距离海岸最近的北城,也有让清军误以为这一部是主力的意思在里面。

    最后的一批,由洪承畴亲自统领,为全军主力精锐。兵力愈万,更聚集了军中的诸多大员,他们会先入北门明军从东门出城,然后直驱大凌河口。

    即使清军最终发现,落入后面的王廷臣部也会负责殿后。相对而言,这支明军应该是最安全的,也是最有可能逃脱的。

    一切就绪,大军齐聚于三门外,只待三更时分便直接出城。

    多尔衮骑在马上,看了看天色,向阿济格道:“十二哥,你该走了。如若那明将所说为真,在今夜三更,会有一部精骑从西门杀出。我军虽然设下了天罗地网,但我仍旧担心儿郎们不尽心,你去给他们施一点压。”

    阿济格笑道:“行,我这就去。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一定还能将卢阎王也一并抓来。”

    多尔衮蹙了一下眉头,说道:“十二哥,莫要大意。我派了好几支斥候,始终没有发现卢象升的行踪。我到现在还没有猜透他到底准备从哪里接应?你要小心行事,万不可让他有机可乘。”

    阿济格不耐烦的回应道:“好了,我知道了。”说完,一挥马鞭,和近千亲卫一起消失在茫茫的黑夜间。

    多铎笑道:“十二哥就是性急。对了,十四哥,你觉得那明将说的都是真的吗?我听着怎么那么不可信呢!”

    “哦,你觉得哪点不可信?”

    多铎道:“大军在黑夜间撤离,最忌发生动乱。洪承畴却只让手下将领率部到具体城门处集合,而没有告知手下士卒要具体撤往的地方。一旦出了城,被我军攻击打散,那不就完全死定了吗?”

    多尔衮微微一笑,说道:“十五弟,如若我是洪承畴,也必然会这么做。你可知为何?”

    多铎不解的问道:“为何啊!”

    多尔衮笑道:“明军被困在这松山城中已近八月,军心散乱,士气低落,唯一可以支撑他们继续战斗下去的就是他们回家的那种心情。在黑夜间遭受优势兵力攻击,单个人逃脱显然比和大军一起生还的几率更大。一旦逃脱的人多了,那接下来就是全军溃散。但如若士卒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而掌握这个信息的只有他们的主将,你觉得他们会如何应对?你要知道,如果不迅速离开,在这辽东的山林里,一个人是无论如何要逃不了多久的。”

    多铎若有所思,顿时恍然大悟道:“他们会紧紧跟着大队人马,并拼命保护自己的主将。只有他活了,他们才能活命。”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洪承畴不愧为一代良将,他这样就等于是将手下所有士卒的性命绑在自己的身上。那名投靠我们的明将只是一个参将,他不知道这些事情可以理解。或许,只有那少数的几个副将、总兵才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在何处?”

    多铎左手成拳,用力击打了一下右手心道:“可惜了。虽然知道明军会从西、东、北,三门出城,但就是不知道哪部才是他们的主力。我军兵力在三处都设防,兵力分散,很难做到万无一失。一旦让洪承畴逃脱,那就太可惜了。十四哥,你觉得洪承畴会混在哪部人马中?”

    多尔衮摇了摇头道:“我只知道肯定不是北门那支,因为洪承畴不会想和普通百姓一起撤退。剩下的那两门都有可能。西门出城的是骑兵,行动迅速,来去如风,还有卢象升的接应,逃脱的可能性很大。而东门的那支为明军主力,洪承畴身为大军主将,也有可能留在这部人马中指挥策应。”

    多铎点了点头,说道:“十四哥将我军主力布防在西边和东边,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多尔衮点了点头,苦笑道:“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我们得到这个消息太晚,锦州的兵力无法尽数调来,还要应对在杏山的明军大部人马,只能针对性布防。如若兵力充足,我保证明军一个人都逃脱不了。”

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战5

    夏承德带着数十亲兵,骑马奔驰在并不算宽阔的街道上。

    城中的大部分士卒在此刻已经撤到了城外,留在城中都是些不可能跟上大军行进的老弱病残。他们此刻紧闭房门,躲在屋子里面瑟瑟发抖。心中唯一的指望就是清军进城之后会仁慈一点,不会把他们尽数杀了。

    洪承畴在确定撤离之后,把城中剩余不多的粮食全部发放给了他们。而那些带不走的军需物资则尽数封存在府库之中,并留下了一些不能离开的伤兵看护。也是希望清军能得到这些东西之后,不会再为难城中的百姓。

    两军交战,打的是实力和技巧,但拼的亦是人心。

    无论这种做法在敌军看起来是多么的虚伪,但事实证明,有的时候这的确有用。

    洪承畴在任三边督师的时候,曾以计引诱一部农民军投降,然后又将他们全部杀死。因为此事,他还受到了崇祯帝的斥责。

    这说明,从他内心而言,他根本就不在乎死不死人,死多少人。他这样做,只是想让世人产生大明军队心向百姓的印象。实际上,他更希望清军入城之后,屠尽城中的百姓。这样一对比,将更有利于大明在将来收复辽东。

    历史上的洪承畴,对他的评价很繁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人的能力很强。在明末那个独特的时代,他是最后可能支起大明的那几根为数不多的巨木之一。

    夜风吹拂,凉意十足。

    夏承德心中涌出一股苦涩,守了这么久,最终还是要撤。不知道自己将来,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松山。

    洪承畴率大军从东门撤离,夏承德所部用以殿后,他属于最后撤离的一部分人之一。本来在此时,他也应该已经撤到城外。但正当他准备撤离之时,却突听士卒上报,参将萧容奇带着三四百人手持武器向北门而去。

    萧容奇松山原有驻将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将领,一直被他视为左膀右臂。听到这个消息,夏承德猛然一惊,心中闪过一股深深的不安。

    两日前,守备张健突然消失不见。萧容奇上报曾看到他趁着夜色从城墙上攀下,想要前去投靠清军,被他一箭射杀,尸体被清军捡了去。

    夏承德听后,当时就有所怀疑。张健为军中最年轻的一个守备,前途光明,性格忠厚。怎么可能在此时投靠清军?但萧容奇言之凿凿,而且还有其他将领作证,他因此便也信的。但此刻萧容奇却在全军即将撤出城外的时候向北门而去,不由得他不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他把殿后士卒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副将,亲自带领着自己的亲兵向北门而来。

    接近北门的时候,夏承德正看到萧容奇的那一部人正沿着街道向北狂奔,他高声呼喊。

    萧容奇扭头看到后方追来的夏承德,微微变色,向身旁的一将道:“你领二百人去打开城门,迎睿亲王入城。”

    那将应了一声,点起一部人,继续向北狂奔。而萧容奇则大喊着让手下士卒停下,持刀遥望南侧,等着夏承德。

    夏承德奔到近千,看到萧容奇一脸恶意的看着自己,心中大致明白了七八分。“萧容奇,你投靠了鞑子?”

    萧容奇看事情暴露,嘿嘿一笑道:“夏副将,良禽择木而栖。既然大明守不住这松山城,自有大清来接管。看在你平时对兄弟还不薄的份上,我劝你一句。睿亲王马上就要率部入城,你如果现在就离开,说不一定还能侥幸活命。”

    夏承德没有接他的话语,而是说道:“既然是你投靠了鞑子,那张守备必然没有叛降,他现在人呢!”

    萧容奇啐了一口道:“张健不识好歹,已经被我所杀。怎么,夏副将想替他报仇吗?”

    夏承德轻轻的点了点头道:“多行不义,必有天诛之,今日我就代天诛了你。诸位兄弟,我今日只要萧容奇一个人的命,其他无干人等给我退到一边。”说完,夏承德高喊一声,“所有人上前,随我杀了此贼。”

    萧容奇身旁虽然还余有近二百人,但夏承德平素在军中威信甚高,普通士卒多多少少都对他有所畏惧。而且他言说只杀萧容奇一人,普通士卒的斗战欲望没有那么强烈。听夏承德刚说完,便有人不自主的向两侧微微移动。

    夏承德此刻所率虽然只有不到五十人,但都是他的亲兵,而且骑兵,个个骁勇。而且在此时对萧容奇这个叛徒充满仇恨,一冲之下,竟然直接动摇了叛军的整个军阵。除了萧容奇的一些亲兵在竭力抵抗外,剩下的人大呼小叫,略作抵挡便一哄而散。

    萧容奇高声大喊,拿刀呵斥手下士卒上前。此刻斜里射来一箭,正中他的肩膀。他惨叫一声,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下向北逃脱。

    夏承德指挥士卒杀散眼前的清军,遥望前方,北侧大门已经被打开。甚至还能隐隐听到远处沉闷的马蹄声,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下令道:“立即从东门出城,我们撤离松山的消息已经被清军所知,必须尽快让洪督师知道此事。”

    一个清军牛录带着数百骑兵从北门入城,看到萧容奇右肩膀满是鲜血,沉声问道:“怎么受伤了,城中还有其他明军吗?”

    萧容奇弯身施礼道:“禀主子,奴才这是意外受伤,明军主力已经撤出了城。”

    清将显然不太信,转向后侧道:“阿鲁哈,你带五十人先入城,看看是不是这样?”

    阿鲁哈领命,不一会折回来道:“城中一片寂静,应该已经没有大军。只有几十个骑兵向东而逃,应该是记着出城。”

    清将满意的点了点头,向萧容奇道:“萧参将,我问你,洪承畴是在哪一部明军之中?他是从哪个门出城的?”

    “东门,那里有万余大军,都是明军主力。”

    清军笑着道:“睿亲王所猜果然准确。阿鲁哈,你立即出城把这个事情告诉睿亲王。其他的人随我关闭四门,防止明军在失利之时再撤回城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95/ 第一时间欣赏末代驸马最新章节! 作者:白马啸秋风所写的《末代驸马》为转载作品,末代驸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末代驸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末代驸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末代驸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末代驸马介绍:
Q意Q交流群:680509591末代驸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末代驸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末代驸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