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末代驸马TXT下载末代驸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末代驸马全文阅读

作者:白马啸秋风     末代驸马txt下载     末代驸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十九章 出京7

    刚吃过早食,城外便响起了聚兵的战鼓声,刘宗敏又开始了进攻。

    从垛口向下望,远处闯军逐渐汇聚成阵。前锋大约万人,立在距离城壕大约一里处,安安静静的。

    步卒持刀盾,挎长弓,立在阵前。中阵有云梯、撞车、飞梯,各种攻城器械应有尽有,都为紧急赶制。阵后有大小火炮六七十尊,彼此相隔一丈,以避城头火炮。而最大的火炮依旧放在土城上,为此还搭建了数个高台,基本上与城头相平,以便轰击。还有不少骑卒散于两翼,队伍肃整。

    类似的阵型,刘宗敏总共布了三个,主攻西直、德胜、安定三门,而主力都在城外。其他六门外也都有进攻部队,但数量较少,加上后备军队也只有数千人,而且多为骑卒。

    随着一声令下,数十尊火炮同时发出轰鸣。炮弹在上空交织,大部分直接砸在城墙上,砖石横飞;小部分越过城头,掉入城中,房屋倒塌,百姓哭叫。炮声响彻天空,仿佛大地都在颤抖。

    闯阵一阵欢呼,在历了三轮炮后,闯军士卒踏着鼓点向前,初时较慢,后来越来越快。最后低沉的喘息声变成了惊天的呐喊声,加快速度,拼命向前冲去。

    城头开炮还击,炮弹在人群中炸开了花,残肢乱飞,尘土四扬。火铳、羽箭向天抛射,到达最高点后急速下坠,一团血雾升腾,顿时收割走了一片人命。

    闯军拼死向前,死了一批,又补上一批。弓箭手仰头向上射击,有人中箭,坠落城下,瞬间化成众人脚下的一团烂泥。

    云梯缓缓向前,接近城头。弓箭手站在上面,引弦拉射,和城头守军对射。飞梯搭在城上,有人扶着提子,有人飞速向上攀爬。

    沸油倾下,礌石、滚木顺着城墙向下推。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气味,惨叫声响彻天地,死尸堆满了城下。

    远处闯军的火炮调整了高度,直接轰击城头,砖石横飞,瓦屑四溅。数尊火炮被掀翻,在空中打了个转后重重的摔在地上。

    城下的火炮也有十几尊被炸毁,还有几尊直接炸裂开来。连带着他旁边的士卒也遭了殃,炸伤、炸死了一些人。

    火炮互射,羽箭互射,士卒互击。厮杀的战场犹如修罗地狱,遍地惨叫,死尸枕籍。厮杀声、呻吟声、惨叫声,汇成一片。

    从早晨开始,闯军的攻势一次猛过一次。在德胜门,他们甚至有一次直接攻上了城头,只是因为后续兵力没有及时接上而被赶了下去。

    等到正午时分,天气酷热,闯军的攻势才有所减弱。但其攻击持续不断,一波接着一波,从未停歇。

    而太阳落山之前,闯军的攻势又开始加强,直至黑夜,炮声不停。

    刘宗敏甚至派出一支万人的骑兵队伍趁着夜色突然转道去了阜成门,趁势猛攻,差一点就直接攻破了城门。

    等到后半夜,局面才完全恢复了平静。

    但之前的那种厮杀吓坏了不少人,各城守军都加强了防守。

    城头每隔三丈都插着一个火把,还有无数燃起的火盆,照的城头如白昼一般。一队队的兵卒手持刀枪,在城头来回巡逻。

    更夫唱和,低沉的声音在城中回荡。鼓声低沉,时时警示守城将士。

    一队队衙役提着饭桶登上城头,飘出了的肉香直接馋醒了熟睡的一部分人。他们连忙爬将起来,奔向饭桶。而糟杂的声响惊醒了更多的人,城头顿时热闹了起来,之前的疲惫和惊恐顿时一扫而空。

    “都有,都有,每人一碗菜,两张饼。不要抢,不要抢,哎呀!掉地上了吧!别挤了,站都站不稳了。”

    德胜门下的一间房子内,周显招来了叶童舟和刘文炳,还有其他几个主要的将领。

    各门死伤数量上报,战死者近三千,伤者倍之。而这仅是第一天,刘宗敏远没有开始全力进攻。

    诸将眉头紧蹙,整张脸皱的像苦瓜一样。

    周显看着他们,指向德胜门道:“今日闯贼火炮主要轰击北面城墙,承受压力的主要是德胜和安定二门,明日情况大概也是如此。德胜门箭楼坍塌大半,不少垛口被毁,破损严重,恐怕明日会成为闯贼主要的破城方向。叶参将,刘侯爷,你们两个从自己城门各抽调一千士卒,交给文都督。”

    叶童舟没有迟疑,抱拳应命。而刘文炳则明显皱了一下眉头,但最后也轻轻的点了点头。

    周显继续道:“各城之间的配合还要加强,尤其是闯军主要进攻的德胜、西直、还有安定三门。我明日会预留出五千士卒,全部放置在德胜门下,以作支援之用。你们两门若是感觉守不住了,就立即派人过来通知我,我可以随时派人增援。而你们几个,回去之后告诉各城守将,明日闯贼很可能也会加强对其他门的进攻。让他们及早做好准备,有什么情况也要时时回报。”

    他又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让众人散去。

    第二日,闯军继续加强了进攻。

    刘宗敏将所有火炮全部集中于德胜门外,持续不断,连续轰击。

    城墙数处被毁,坍塌了一大片。闯军搭上云梯,顺着缺口向上猛攻。短兵相接,彼此肉搏,死伤者不计其数。

    最后还是周显将后备兵力全部压上,才勉强将闯军赶了下去。但士卒疲惫,死伤惨重,之前一日击退闯军而积攒的信心一扫而空。

    除了他们,其他各门,也遭受了远比昨日更加猛烈的攻击。

    各处的求援像雪花一样飘来,兵力处处吃紧。

    而闯军的进攻却持续加强,他们甚至从京师周边征调来数万百姓,专门制作攻城器械。一些连树皮都没刮,就直接推向城头。

    数次,他们都已经杀上了城头,但又被守军赶了下去。

    双方将士死伤惨重,鲜血顺着城墙向下流淌,逐渐汇聚成一条红色的血河。尸首不断滚落城下,一层叠着一层,像一座座小山一样。

第八十章 出京8

    厮杀声响了一整天,直到天黑时分才逐渐停歇,刘宗敏这一天比昨日提早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除了这些,还发生了另外的三件事。

    一个是,临时拼凑起来,混有大量乡勇和普通百姓的一支大约三千人的队伍从营州出发,前来京师勤王。但他们还未走到京师,便在半路被闯军击溃。领将战死,连姓名都没留下,三千人全部溃散而逃。

    另一个是,西便门守将暗自投降闯军,打开城门迎他们入城。西便门门径狭窄,且事情发生的十分仓促,第一时间进入的闯军人数实际上并不多。

    但慌乱的示警声引起了外城守军的恐慌,他们纷纷离开城头拥向南面的宣武、正阳和崇文三门,外城随即陷落。

    说是外城,其实并没有将京师全部围上,只是南面环绕而成的一圈城郭。天坛、太岁坛都在里面,就是在那里,崇祯帝祭祀天地,亲自送李建泰出城迎击闯军。

    外城属于九门之外,城墙也比内城低上一大截。因为考虑到闯军从西北方向来,且城中兵力不足,周显没有在那里放置多少士卒。它的陷落属于意料之内,只是这种陷落方式足以说明城中人心思变。现在是西便门的守将投敌,或许不久之后就是内城九门的守将。

    外城陷落带来的结果是,向南的三门被堵住了,想要从那里出城将会十分困难。而且闯军占据了外城,便可直接架上火炮轰击内城,这对守军的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最后一个是,白翥率大军继续在保定抗敌,却令武志英率领所有骑兵北上增援京师。

    人数不多,只有三千来骑。他们最早出现在永定门外,趁乱偷袭了一部攻城的闯军步卒。当闯军骑卒赶至之后,他们已经消失不见。而后他们又出现在西侧的阜成门,又是偷袭,接着又消失不见。

    闯军指挥体系的混乱和人员的众多给了他们机会,引发了无限了混乱。刘宗敏这一天提早下达撤退命令,和他们引发的混乱场面不无关系。

    各门的损失也逐渐汇总过来,战死者超过六千,伤者俞万。

    还有因为外城陷落,负责守御那里的将士多数直接弃了武器四散而逃,通过三门逃进内城的不到三千之数。

    外城火炮被闯军所得,他们将那些火炮架在临近内城的城墙上,不断开炮向城内轰击。黑夜里没什么准头,隆隆炮声震天响,炸毁了不少靠近城墙的房屋。进而引起了大火,火柱冲天而起,将黑夜都染成了赤红色。

    周显带着一队人,骑马奔向皇宫。

    虽然开了宵禁,但这个时候似乎并没有什么用。一路上,普通百姓暂且不说,零散的兵卒他都见了几十个,一看就是从各门逃下来的。

    到了午门,宫门竟然没关,数不清的太监、宫女拿着大包小包从里面出来,来去匆匆。吕明上前提了一个过来,打开他随身的包裹,满满的金银玉器和瓷器书画。

    城还未破,城内却已经乱了起来。

    周显无奈的摇了摇头,留下一旗士卒看马,率领剩下数十人向皇宫内走去。宫内已完全乱了套,一路上竟无一人拦截。

    询问了几个太监,才知道崇祯帝去了坤宁宫,也搞清楚了宫中之所以如此混乱的原因。

    崇祯帝看到城外烽火连天,心生绝望,说了一句“京师已破,各自散去吧!”下面的太监不清楚城外的情况,听了崇祯帝的话,还以为京师已破,崇祯帝让他们各自逃命。

    城外炮声隆隆,再加上各种谣言越传越玄。惊恐之下,有人带头逃出宫去。崇祯帝也懒的去管,而又没有人出来制止,便出现了眼前这样的混乱场面。

    行至文华殿前,秩序稍好,至少几个主要的大殿都有人在守着。先是遇到了侯方域,又见到了带着十几个禁军的李御兰。

    周显怒视李御兰,“李御兰,你还真是可以。一个禁军统领,竟然可以坐视宫内乱成这个样子而毫无动作。这京师还没攻破呢!”

    李御兰脸色难看,“督帅容禀,圣上调禁军外防,宫内所留禁军本就不多。再加上大多数人都称病告假,剩下的散于各门,人数就不够了。况且圣上也没有下令,属下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显气笑道:“好一个不知道怎么办。那我告诉你,现在就点起所有兵卒去皇城四门,关闭宫门,阻止所有人出宫。派人去找各监总管,告诉他们。即使李自成真的攻入京师,他也需要內恃服侍他。现在逃出宫,最多得点金银。管好他们手下的人,将来投靠李自成,或许还能继续在宫内掌权。”

    李御兰愣在当地,一时还以为自己听错的。直到侯方域低咳了一声,他才反应过来,抱拳离开。

    待李御兰走后,侯方域低声道:“督帅,您要离京了吗?”

    周显点了点头,“就在今夜。你先留在这里,看好文华殿,我去找圣上。”

    坤宁宫外,几个宫女看到一群士卒过来,尖叫着跑进了里面。周显令所有人留在外面,自己一个人走了进去。

    没在主室,转到后院,才看到崇祯帝坐在一个凉亭里,一杯接着一杯的喝着闷酒。周皇后坐在他的旁边,也不阻止,也不说话。几个宫女站在旁边,不时给崇祯帝把酒杯添满。

    看到周显,他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是周显啊!快过来,陪朕喝一杯。朕本来以为你会直接离开呢!没想到还会来向朕告别。君臣一场,来……,一杯不行,我们要连喝三杯。”

    周显把崇祯帝递给他的酒杯放下,“圣上,您醉了。”

    崇祯帝迷蒙着双眼,“朕醉了吗?”他突然厉声道:“朕没醉,我让你喝。”

    周显静静的看着他,过了好一会,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崇祯帝哈哈大笑,向周皇后道:“皇后,你看,朕的话还管用,还管用。”

第八十一章 出京9

    笑着笑着,突然有两滴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滑下。崇祯帝先是低声哽咽,接着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

    周皇后也掩嘴而泣,暗自垂泪。

    王承恩抱着一坛酒从外侧走来,看到眼前的场景,顿时愣在当地。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快步上前,斥退在一旁伺候的宫女。他本想安慰崇祯帝,却此刻不知该说什么好。最后他跪在地上,哽咽着道:“皇爷,这是大明的气数已尽,不是皇爷的的罪过,您不要太伤心。”

    崇祯帝长声泣道:“诸臣误我。朕非亡国之君,却遇亡国之事。如此让朕如何去见祖宗,死不瞑目,死不瞑目啊!”说着更是涕泪交加,不能自禁。

    过了一阵,崇祯帝好像突然意识到周显还在这里,擦了擦眼泪。“周显,按说朕应该谢你和皇后,至少你把朕的几个儿女全部提前送出了城。他们此刻可还好?”

    周皇后也止住泪水,望向周显。

    周显躬身回道:“我最后收到的消息是太子已入霸州。我在那里留了一营人马,他们会一路护送太子南下,想来应该没什么问题。我来是想告诉陛下,守军死伤惨重,已不堪再战。而吴三桂和骆养性的援兵迟迟不至,城陷也就在这一两日内。但我在城中还留有千余骑兵一直没动,依旧可以护送陛下杀出城去。”

    崇祯帝手中酒杯掉落,啪啦声响,碎了满地。他满脸吃惊,不可置信的看着周显。

    周皇后奇道:“闯贼不是已经围了京师吗?”

    周显道:“刘宗敏大军主要集中在北面,剩余三面的兵力都不多。近五十里的城墙,他们不可能全部围上,最多只是堵了外面的九个城门。以千余骑兵从一门突然杀出,出城后四散而逃,闯军定然反应不及。况且此刻在城外,还有武志英所率的一支三千人的骑兵。我会发信号给他,让他配合行事。”

    周皇后脸色微变道:“那岂不是很危险?”

    周显点了点头,“我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留在城中只有死路一条。除非陛下真打算投降李自成?”

    崇祯帝一直没有说话,听到这里,他猛的抬起头。

    王承恩此时也站了起来,“皇爷,周显说的有道理。”

    崇祯帝看了看王承恩,又看了看周皇后,眉头紧锁。“皇后、袁妃她们不会骑马,而朕的骑术也不行,如何能随军出城?还有城中的王公大臣,皇亲国戚,他们怎么办?”

    周显苦笑着摇了摇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都这个时候了,崇祯帝的仁爱之心却泛滥了。他对周皇后、袁妃或许还有感情,但对其他的人,特别是朝内的文武百官,此刻恐怕心中只剩下恨了。他之所以如此说,只是在乎自己的名声。这都快亡国了,还不想给旁人留下抛弃所有人独身逃亡的印象。

    周皇后犹豫了片刻,望向崇祯帝道:“皇上,您随周显出城吧!臣妾不走了。”

    “皇后,你……”崇祯帝声音有点发颤。

    “我们十七年夫妻,朕如何能弃你而去?即使能逃到南京,那些大臣们怎么看朕,天下百姓又怎么看朕?况且出城变数太大,若是朕被闯贼俘虏,那就是想死也难了。况且……”他看了周显一眼,没有再往下说。

    周皇后眼角带泪,哽咽道:“皇上,那样至少还有一些希望,留下城中只有等死啊!烺儿他们年幼,还等着您护着他们呢!”

    崇祯帝沉默了好半晌,脸色变了又变。却突然提高声调,怒声斥道:“你别说了,朕不会出宫,绝不出宫。”语气坚决,不容反驳。

    周皇后正欲再劝,崇祯帝却摆手坚决制止她道:“昔日永乐皇帝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天下百姓都言说‘天子守国门,大明有望’。朕不是中兴之主,救不了大明,但也不是弃都而逃的怯弱之徒。朕要留在京师,和这城中所有的将士、百姓一起,无论生死。天子守国门,朕要遵从祖训。君王死社稷,朕也可以做到。周显,周显,……,你去给朕守住京师,朕封你为侯。”

    看着崇祯帝癫狂的样子,周显摇了摇头道:“守不住的。而且无论陛下如何抉择,臣今夜都会出城。”

    听后,崇祯帝暴怒,高声斥道:“你敢抗旨。”说着,抓起桌上的盘子向周显砸去。

    周显侧身躲过,盘子掉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崇祯帝犹不解气,暴跳起来,抽出腰间长剑,就要向周显砍去。自砍死张殷之后,他就一直带着宝剑,是自保也是准备在城破之时用来自刎。

    周皇后一把抱住他道:“皇上,你这是要干吗?”

    崇祯帝狂吼道:“你放手,让朕砍了他。你以为他安的什么好心,他私自把太子送出城,存的就是把立太子为帝的心思。他此刻留在城中,就是为了看朕的笑话,看朕死。等朕死了,太子当皇帝,他当权臣。到时候是我朱家的江山,还是他周显的。让朕杀了他,先绝了他这个后患。”

    周显看着崇祯帝,缓声道:“陛下,您杀了我,还有谁能护住太子?你说我要当权臣,但若我不是呢!你是愿意现在就杀了我,还是愿意为此赌一次?赌我会保住太子的性命。还有,您此刻杀了我,无论我将来是不是权臣,您就要直接担上一个屠戮大臣的名声?您真的想好了吗?”

    崇祯帝顿时愣在当场,而王承恩趁机从他手中夺下宝剑。他像一下子被完全抽空了身体似的瘫坐在椅子上。泪水流了满脸,身子不住的颤抖。

    周皇后也在低声啜泣,而王承恩也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

    远处又响起了炮声,隆隆直响,震天动地。

    躲在树头和屋檐的麻雀、乌鸦受到惊吓,纷纷飞出。成群结队,在皇宫上空不断的飞翔、啼鸣,发出“呱呱呱”的难听叫声。

    天空之上,乌云盖住了明月,照出一片斑驳阴影,似乎预示着些什么。

第八十二章 出京10

    等了一会,崇祯帝用衣袖揩去脸上的泪珠。他伸手扶起周皇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不哭了,最多不就是一个死吗?至少烺儿他们都出了京师,将来的事,就由他去担心吧!朕真的累了,不想了,不想了。”

    听崇祯帝这么一说,周皇后的泪水如珍珠般掉落。“皇上!”说了这两个字后,再也不能发出一声。

    崇祯帝无奈的摇了摇头,替她拭去脸上的泪水,然后他转头向周显道:“周显,说吧!你要朕做什么?”

    周显在心中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崇祯帝从来都是聪慧之人。有些事情,他看的比任何人都明白,根本无须别人多说什么。但他的优柔寡断,他的猜忌心,还有明末这个错综复杂的乱世最终害了他。就像他说的,他非亡国之君,却遇亡国之事。“若是陛下不愿出京,就请写一道诏书,传皇位于太子。”

    崇祯帝点了点头,说道:“王承恩,笔墨伺候。”

    几人返回房内,崇祯帝挥毫写下传位诏书,盖上玉玺,递给周显道:“还有吗?”

    周显道:“请陛下再写两封诏书。其中一个封吴三桂为侯,下旨让他率部南下天津,抵御闯贼。另一个给左良玉,同样封其为侯,让他率部前往南京,辅助太子。”

    崇祯帝顿时怒道:“你让朕封一个深受国恩,却坐视京师陷落的人为侯?”

    周显点了点头,“陛下,现在事情已经如此,我们考虑的是将来,而不是以前。”

    崇祯帝拿着毛笔,迟疑了好久,最终拿起笔写了另外两封诏书。封吴三桂为平西侯,封左良玉为忠勇伯。“还有吗?”

    周显摇了摇头,“微臣没有其他的要求了。”

    崇祯帝看着他,沉默了好半晌,提笔又刷刷的写了起来。之后他盖上玉玺,递给周显道:“一个坐视京师陷落的人都能封侯,若是不给你封侯,天下人会笑朕小气的。至于你和娖儿,皇后曾给朕提过。当时因为战乱,朕没有心情考虑此事,但朕现在同意了。你要好好护住烺儿和娖儿,不要让他们受任何伤害。”

    周显跪下给崇祯帝磕了三个头,“微臣谢过陛下。”他站起来道:“陛下,我会在午门留下一队士卒,到三更。若是您改变了主意,他们会护送您到我那里。”

    崇祯帝叹了一口气,“不用了,撤去吧!”他从王承恩手里拿过玉玺,和自己的宝剑一起递给周显,“带给烺儿。”

    周显眉头紧蹙,上前接住。他犹豫了片刻,向崇祯帝道:“若是这样,能否请陛下再下一道圣旨?”

    崇祯帝奇道:“关于什么的?”

    周显道:“请圣上下一道四面出击的诏书,招募勇士出城偷袭闯军,为我出逃争取机会和时间。”

    周显出了坤宁宫,率部离开,遇到侯方域和李御兰,他说道:“李将军,你留守宫中,一切听圣上的命令行事。若是闯贼真攻入了城,如何办你自己抉择,谁也怪不得你。朝宗,你随我一起离开。”

    看周显如风般离开,李御兰有点愣神,不太理解周显的意思。他想了想,跨步向坤宁宫方向走去,先找到崇祯帝再说。

    行到方以智门前,周显下马敲门,将崇祯帝的圣旨递给他。“圣上已决定以死殉国,你现在简单收拾一下,随我一起出城。”说完,他留下两个士卒,跨上马而去,完全没有理会跪在地上失声痛哭的方以智。

    周显骑马去了北面城墙,会和了李国桢。召集了刘文炳、文耀和叶童舟,还有其他门的一些将领,把崇祯帝的圣旨展示给他们看。“到现在,京师已经苦守两日,士卒伤亡近两万,已不堪再战。圣上已经下诏,四更时分,九门全部打开,让将士杀出城去,各寻活路。”

    刘文炳失声道:“这不是逃走吗?”

    周显点了点头道:“是逃走。但能不能逃脱,要看你们各自的命。实话对你们说,在闯贼刚围城之时,我已经将太子护送出了城。现在圣上下诏,已经让太子继成皇位。能逃的出去,就去山东找太子会和。”

    李国桢突然问道:“那圣上呢!”

    周显道:“还在宫中,他不愿意离开。”说着,他转头向刘文炳和文耀道:“刘伯爷,文都督,你们两个堵了城门,而北面是闯贼的主力所在地。你们两个可以率部分别去临近的西直门和东直门,从那里突围出城。但有个问题,调动要缓缓调,以防被闯贼发现情况不对。至于那些不愿离京的,就让他们各自散去,反正也出不去太多人。”

    文耀道:“那我们的家属呢?”太子出外逃亡,他们便觉得大明并非亡国,想着逃出城去,还能继续当皇亲国戚。于是,他们便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

    周显皱眉道:“想怎么办,你们自己决定。我只是告诉你们,四更时分,鼓楼鼓声响起,就是九门大开之时,你们自己看着办。”

    看众人脸色难看,周显也不再多言,向他们抱了抱拳道:“时间紧急,各位都散了吧!提早做一些准备,最好带上少量精锐士卒,这样方便逃脱。”

    周显留下方静和叶童舟,他转头向叶童舟道:“叶副将,你大军所在的西直门方向距离闯军太近,不好逃脱。若是你愿意,我可以带你从另外的城门出。”叶童舟守卫西直门,表现突出,周显想自己带他走。

    叶童舟想了片刻,摇头道:“属下不走了。我率部出击,为督帅出城争取点时间。即使不能击破闯贼,也多杀他一些。”

    周显叹了一口气,“那好,随你。”他转向方静道:“方大人,你职位不高,想来即使闯军入城也不会太为难你。我将剩余的金银分别储存在了京师的几个钱庄里面,这是银契。你带着它们就可以直接去取银子。等京师安稳了,你就把它们取出来。为守卫京师而战死的弟兄们,每人十两银子,发给他们的家属。”

第八十一章 出京11

    崇祯皇帝跪在奉先殿内,里面供奉的都是大明的历代君王。他伏地大哭,不断的磕头,祈求祖宗原谅。

    周皇后站在殿外,满脸的泪水。

    悠扬的鼓声传入殿内,崇祯帝浑身发颤,那是周显给他所说的出城信号。他稳住身子,对着供奉的祖宗牌位行了三叩九拜大礼。当行完最后一个,他以头触地,嚎啕痛哭,久久没有直身。

    王承恩上前扶起他,哽咽道:“皇爷,……”

    崇祯帝擦了擦眼泪,在王承恩的搀扶下踉跄着走出奉先殿。看到哭泣的周皇后,他的心又软了,温声道:“皇后,把娖儿许给周显,至少能把他和我们朱家连在一起。若是他真的有心,定会护他们兄妹几个周全。这都是朕的错,应该早日把你送去南方的。”

    周皇后泣声道:“不怪皇上,这一切都是臣妾的命。”

    崇祯帝点了点头,说道:“你是皇后,一国之母,不应受贼之辱。”

    周皇后微微点头,双膝跪下,向崇祯帝拜了一拜。“臣妾知道。”说完,她站起来,带着几个宫女向坤宁宫方向走去。

    崇祯帝看着下侧的几个太监,长叹了一口气道:“你们几个去通知皇嫂懿安皇后和李康妃,让她们自尽。”

    几个太监应命而去。

    崇祯帝转头看着王承恩道:“朝廷文武,全部逃散,此刻陪在朕身边的只剩你们几个人了。朕是天子,身不受辱,你们皆是无辜之人,不必和朕一起殒命,都散了吧!”

    王承恩挥了挥手,其他人尽皆离开。

    崇祯帝问道:“你不走?”

    王承恩跪下道:“奴婢不走,奴婢陪着皇爷,无论去哪里。”

    崇祯帝哈哈笑着,眼角笑出了泪。“好,至少还有一人没有舍弃朕。”

    实际上,在诸将宣布出城逃命的时候,城中已经开始乱了。守城士卒多数为本地人,他们的亲人都在京中。除了一些当官的,又有多少人愿意外逃?当即有小半人直接丢弃武器,向家的方向逃去。城中乱成一片,逃卒、乱民,挤挤攘攘,吵吵闹闹。

    这样大的动静怎么能瞒过城外的闯军,他们甚至以为城中发生了内乱,加紧了攻城。炮声隆隆,像夏日的闷雷一样在天际滚动。多处火光,浓烟如蛟龙般腾入天空。

    当城外七门大开,城内守军突然冲杀出去的时候。闯军猝不及防,吃了一惊,一时陷入了混乱。但这种混乱只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四面闯军便围杀上来。大部分出外的守军直接撞到了铁板上,死伤惨重。

    在宣武门和崇文门,闯军甚至还反杀入城。在外城驻防的闯军发出一阵欢呼,纷纷向两门拥来。

    守军将士心生恐惧,落荒而逃,向他们以为的安全的地方逃去。而闯军也无暇顾及他们,分别占领城头、箭楼等紧要之处。

    正阳门下,周乾从城头跑下来,抱拳道:“督帅,闯贼已从崇文、宣武二门攻入,大量闯贼正向那里汇聚。”

    周显点了点头,看着身后静静站立的千余骑卒和近两千步卒。在半个时辰前,这里的步卒还有五千余。他大声喊道:“你们没有离开,那就是愿意随我杀出城去。此刻外城守军全部拥向宣武和崇文二门,我们正面所要面对的闯贼数量并不多。只用击破他们,杀到外城门,自有大军接应我们。全军准备,半盏茶后杀出城去。”

    原来,周显回到南边城墙,第一时间便抽调走了宣武和崇文二门的精锐士卒。一部分直接遣散,另一部分补充到正阳门。这也是为什么两门迅速失陷的原因。

    宣武、崇文和正阳这三门都在南面城墙上,面对的是同一支闯军。只要两门被攻入,闯军必然会向两门汇集,破城之功谁不来抢。这样一来,在正阳门外的闯军数量便会减少,便是周显出城的机会。

    而正阳门也没有和其他门一样,听到鼓声便直接打开。而只是先打开了城门,瓮城门依旧关着。从瓮城里到正阳门后的主街上,四骑或者八人为一排,拉起长长的队列。

    初时,鼓声大作,城门大开,正阳门前的闯军士卒满心戒备。但后来发现正阳门前毫无动静,而远处宣武门和崇文门被破,负责进攻正阳门的闯将哀叹良久,觉得破城的功劳被其他人所夺。他令人上前,呼叫城头守军投降,但没人理会。相对于其他门的热闹厮杀,正阳门静的有点让人害怕。

    这时,马蹄声如雷,瓮城城门被打开。官军骑兵突然从内冲出,速度极快,转瞬间便冲到了闯军前阵跟前。

    闯军无备,转瞬间被杀了个人仰马翻,哭爹叫娘,瞬间全军溃散。那闯军吃了一惊,大声叫喝着聚兵布阵,但被唐琦一箭射中面门,跌落马下。他的死引发了更大的混乱,前路完全被打开。

    周显看唐琦已经得手,骑马出城,向王维栋道:“王千户,你在京师多年,熟知外城的环境。你和吕明带三百骑不走主街,沿胡同小道而行,尽可能的在外城引发混乱。半个时辰后,在永定门前与大军会和。记住,只有半个时辰。”他是崇祯帝派给他的锦衣卫,本来还有高文采,但后者不愿出城。城破之后,高文采选择了自杀。

    两人抱拳领命而去。

    周显让士卒拿来一把长刀,笑着递给骑马立在自己旁边的吴襄,“吴将军也曾任一地总兵,这提刀杀敌的本事应该不生疏吧!”

    吴襄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有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周督帅,我可以让我的这十几个家仆随您杀敌,但我的那些家属……”

    周显道:“吴将军放心,我只是和想小吴将军做一笔生意,他们便是我们交易的筹码,断不会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

    说完,他转头向旁道:“黑明道,你带五十骑,全力护住吴将军的家属。若是他们受到任何伤害,我拿你是问。朝宗、密之,你们两个和他们一起。”

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

    李自成正在躺在床上歇息,这两日他一直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很少真正睡着。这一天,他实在太累了,沾着床竟然睡熟了。恍恍惚惚中,他依稀看到自己骑马入京师,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百官跪在下面山呼万岁。

    一阵暄响打断了他的美梦,他翻身起来,揉了揉自己惺忪的双眼。看到牛金星、宋献策、李过等人都跪下地上,俯首不语。他按了按自己的额头道:“你们这是在干吗?都起来。早就告诉你们不必多礼。”

    牛金星爬上前去,“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刘哨总已经率部攻入京师了。”

    李自成猛的站起来,“你说什么?”

    牛金星高声道:“陛下,大军已经攻破京师,明亡了。”

    李自成犹不相信,“捷轩不是说守军抵抗顽强,还有一支骑兵出现在京畿周边,让我再给他两天时间破城吗?怎么城突然就破了呢!”

    牛金星回道:“是城内守军打开城门,想要外逃出城。被刘哨总抓住机会,反冲进去,因而破城。”

    李自成满脸欣喜,但还有些疑问。“他们难道不知道城外有我数十万大军?守城或许他们还能坚持几日,这时外逃,他们难道是自寻死路吗?是不是是某一门的明军守将所为?”

    李岩抱拳道:“陛下,刘哨总擒获了一名明军将领,询问之后才知道是周显传达的崇祯皇帝的圣旨。他下诏说自己已决心殉国,让守城将士及文武大臣各自逃出城去,前往南方辅佐太子。”

    李自成脸色顿变,“你是说太子现在不在城中?”

    李岩点了点头,“据那将说,周显在我军围城之前便把太子送去了山东,并且当众宣告了此事。陛下,山东真正掌握军权的是周显,若是能擒杀他,即使太子能够南下也不足为虑。末将以为,应尽快探查出周显的动向,并派人追击,以尽量留下他。”

    李自成沉思片刻,说道:“林泉说的对。补之,你率部去,最好生擒他。若是不能,直接杀了也无妨,绝对不能让他逃回山东。”

    李过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李岩道:“末将还有事要禀。”

    李自成道:“林泉,你说。”

    李岩朗声道:“此时既然京师已破,那这京城便是陛下的京城,城中的百姓亦是殿下的子民。末将以为,应该立即传令各军,让他们紧守内城各门,不再放大军入城,以免增加混乱。已经进入的,立即折返,不可多行杀戮。并派人进城传喻城内军民,贴出安民告示,以争取军心、民心之安稳。”

    李自成思索片刻,“这恐怕不行吧!诸将用心,士卒用命,才破了京师。此刻破了京师却禁止他们入城,恐会寒了众将士之心啊!”

    李岩抱拳道:“陛下,京城之中,万千黎民。一旦杀戮开始,就绝难禁止。陛下可以在入京之后,拿出库银犒赏兵卒,却不能让他们自行抢劫。况且太子南逃,明廷或许还会重建。天下未定,我们此举也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

    李自成面露犹豫,望向牛金星道:“牛丞相以为呢!”

    牛金星道:“陛下说的和林泉说的都有道理。但微臣觉得,现在京城虽然已被攻破,明军的抵抗却没有停止,现在下令禁止大军入城确实不太适合。现在距离天明还有一个时辰,微臣的意思是等到天明时分,陛下再下这道命令。那样的话,无论是对我军将士,还是城中百姓都算有个交待。”

    李自成笑道:“还是丞相考虑的周全,那就这样办吧!”

    李岩还欲再劝,李自成却摆手制止他道:“林泉,不必再说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立即启程前往京城。奋战十五年,血流成河,今日得成,天下太平。如此惊天伟业,怎能少的了鲜血铺地?”

    李岩心中一颤,不再多言。

    德胜门和安定门被巨石所堵,一时无法移除干净。李自成只能绕道东侧的朝阳门,从那里入城。

    牛金星定了一套繁琐的礼仪,什么时候入城,穿什么样的衣服,由哪个将领和官员护送,又有哪个文臣接驾,哪个武将牵马引路,什么时间行到什么地方都有规定。麻烦至极,也享受至极。

    一路上的“万岁”之声令李自成兴奋,那高耸的城楼宫阙也让他心中狂喜。

    到了承天门,看着眼前跪着的明朝诸官,他没有理会。只是向接驾的刘宗敏、吴汝义轻轻的点了点头,直接骑马入宫,亲兵卫卒紧随其后。

    在午门外,李自成抬头仰望着前方的城楼,“这便是紫禁城吗?”他问向牛金星。

    牛金星点了点头,“是的,陛下。进了午门是皇极门,过了皇极门,便是金銮殿,就是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

    李自成笑道:“真是个好地方。走,你我君臣共进紫禁城。”

    进了紫禁城,看了金銮殿,在武英殿接受了群臣的朝贺,明朝太子逃出城那点仅有的不快也一扫而空。

    不一会,刘宗敏携带一个明将、一太监过来,说是发现了崇祯帝和周皇后的尸身。

    李自成随即携带几个亲信将领去观看,看着崇祯帝留下的一张布条,“贼来,宁碎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他久久没有言语。

    牛金星道:“陛下,应将崇祯帝的尸身抬到承天门前,令文武百官亲自验看。只要确定崇祯帝已死,百官的心便定了,会省去很多麻烦。”

    李自成点了点头,问道:“那之后呢!怎么处置他和周皇后的尸身?”

    牛金星回道:“微臣以为应该以礼安葬,以示陛下宽仁。现在明太子逃出城去,以此也可消除其敌意,争取让之不战而降。”

    李自成想了想,点头同意。虽然他内心一点也不相信牛金星的后半句话,但他内心对崇祯帝充满同情,也无意再行毁坏他的尸身。况且,就像牛金星所说的,向明太子释放一些善意,或许将来会有点用。

第八十三章 逃亡

    出正阳门后,周显率部一路南行,直到永定门,在那里遇到了数千闯军的拦截。他发射火箭,武志英率部出现,从城外掩杀过来。两相夹击,击溃拦截闯军,周显从容出城。

    出城三里,周显下令让所有步卒卸下铠甲,弃了武器。分发银子,让他们扮作普通百姓分散逃亡,而自率所有骑兵向西南方向奔驰。

    天明时分,行至大兴。

    周显下令停下歇息半盏茶时间,士卒喂马,吃食。他从武志英拿过几块肉干和一袋清水走到马车前,轻轻敲了一下马车门。

    一只芊芊细手打开布帘,露出一张清秀绝美的脸庞,是陈圆圆。

    之前为了取信吴三桂,周显已经送了一些吴家人出城,大部分为女眷。但其中有两个人,周显却强留了下来。其中一个是吴襄的夫人,也就是吴三桂的亲生母亲祖氏,另一个便是陈圆圆。

    都说冲冠一怒为红颜,周显也想看看陈圆圆在吴三桂心中究竟是否真有那么重要。

    周显将肉干和清水递给她,“祖老夫人,陈姑娘,吃一点吧!一会还要继续赶路。”

    陈圆圆接过,轻轻点了点头,“妾身谢过将军。”

    正待周显要走时,祖氏却叫住了他,“周显,你这样一直沿大路走,会很容易被贼军发现行踪的。你要多派斥候探查后面的情况,要留有足够的殿后兵力。可以给一些重要的人配上双马,让他们快速先行,这样才容易逃脱。而且这里离京师太近,远没有到可以歇息的地方和时候。”

    周显愣了一下,但很快想通了。她是祖大寿的妹妹,出生于辽东的军人世家,数代为将。自小耳濡目染,见识自和普通官妇不同。他淡淡笑道:“祖老夫人放心,无碍的,我们很快便会继续启程。我没有太多多余的马匹,这里都是跟随我杀出京师的人,我不会在这里再弃他们于不顾。况且我相信,吴少将军必定会在前方接应,我们只需尽快赶至即可。大路顺畅,速度更快。两位歇息一会,我先走了。”

    陈圆圆放下布帘,将肉干递给祖氏道:“老夫人,吃一点吧!”

    祖氏摇了摇头,只取来水袋饮了两口清水。她掀开窗帘向外看,不远处,数千士卒沿路边停下。有的喂马,有的吃食,有的直接躺在地上歇息,寂静无声。朝阳升起,光芒四照,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状。“好一支军纪严明的大军。”

    陈圆圆把肉干一点点的撕成小条,“老夫人,他们和二郎手下的那些兵卒相比如何?”吴三桂在家排行老二。

    祖氏想了片刻道:“论军纪,他们要比桂儿的好太多。但等同数量的士卒对战,桂儿能把他们杀的片甲不留。一个是刀口舔血,是通过一次次硬战打出来的。一个养尊处优,只与少许贼寇交战过,如何能比?”

    陈圆圆嫣然一笑,“那还是二郎更强一点。老夫人,现在我们逃出了京师,二郎也被皇帝封了侯。无论怎样,都算是好事一桩。反正我们被周显拘禁在此,想再多也没什么用,只用耐心等待二郎派人来接我们就行了。你这样一直愁眉不展,什么都不吃。若是二郎回头见您瘦了,肯定会怪罪妾身的。您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娘娘,就可怜可怜妾身,稍微吃一点,也好让妾身对二郎有所交待。”

    看着陈圆圆委屈的样子,祖氏微微一笑,“你的这张巧嘴啊!怪不得桂儿独独宠爱你一人呢!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吃点。”

    陈圆圆连忙递上肉条。

    祖氏拿了一条,叹了一口气道:“我路上一直在想这几日发生的事情,真不知道皇帝颁发的这个封侯诏书对我们吴家来说是福还是祸啊!”

    歇息完毕,大军继续前行。

    后来,殿后斥候回报,有万余骑兵打着李字旗号从后侧追杀过来。周显只得令大军加速前行,但刚过定河,依旧被李过所率的骑卒追上。

    看着对岸的近四千骑,李过吃了一惊,连忙下令全军止步。他眉头紧锁,脸色有点难看。他没料到到了此时,周显身边竟然还有这么多兵卒。莫非他一路行来,没有一个兵卒脱离大队逃跑?

    李来亨回来道:“义父,我刚刚去查看了一下,发现上游五里处有一个浅弯。那里水浅,且流速缓慢,骑兵可以踏水过去。”

    李过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来亨道:“义父,杀过去吧!我军是敌军的两倍,怎么也能击败他们。”

    李过指了指前方,“看到那边了吗?鸟雀惊飞,尘土飞扬,必有一支大军向这个方向赶来。而眼前周显率大军停驻,有恃无恐,恐怕正在等我军半渡而击。”

    李来亨愣了一下,看向远处,心中有点不太确定的问道:“会不会是像张翼德在长板桥那样故意布的疑兵?”

    李过看了李来亨一眼,淡淡笑道:“小子,有长进啊!看来《三国演义》没有白看。但这里为平原,声音传的很远。那烟尘距离最多五里,你耳朵伏地仔细听一听,看那马蹄声是众还是寡?”

    李来亨下马伏地听了一会,站起来,脸色难看道:“义父,应该有数千骑卒。”

    他话音刚落,只见西侧一队骑兵飞驰而来,那高高竖起的“王”字大旗分外显眼。后来越聚越多,竟然有五千之众。

    周显骑马走到岸边。

    李来亨欲要下令乱箭开射却被李过拦了下来,他独身向前,朗声道:“你便是周显。”

    周显点了点头,问道:“先帝如何?你又是谁?”

    李过疑惑道:“你问的是崇祯皇帝?我因为追击你时未有进城,并不清楚他的情况。但他留在京师,要么被俘,要么自杀,没有其他的路可走。我乃李过,有句话要对周将军言。大明已亡,将军何不归降我大顺?到时候封侯拜相,封妻荫子,不失一世荣华富贵。”

第八十四章 接应

    周显抱拳回礼,“原来是一只虎,威名赫赫,如雷贯耳。闯王现今夺了京师,立了新朝,但天下乱局却刚刚开始。请李将军回去告诉闯王,周显将来未必不能降。但闯王是否有平定天下之志,包容一切之胸怀,天下之人都在看。无论先帝是否已经殉国,新顺朝都应该以礼相待,否则周显就是螳臂当车、玉石俱焚,也要搏上一搏。”

    李过听周显这样说,忙道:“周将军放心,闯王历来宽仁,这些事你不必多说,我军也会做到。”

    周显点了点头,“如此便谢过李将军呢!待我返回山东,定会遣使北上,拜会闯王。”

    李过笑道:“那我就在京城恭候大驾了。”

    周显再次抱了抱拳,说道:“李将军,还有一事。满虏势大,或许会趁中原大乱,趁势入关,你让闯王提防些。”

    李过眉头一蹙,不太明白周显为何会有如此之说。待他准备再问之时,周显已经走远。

    李来亨拍马向前,“义父,我们现在怎么办?”

    李过沉默了一会道:“回京。”

    王屏藩翻身下马,抱拳向周显和吴襄道:“义父命末将在此迎候周督帅和老太爷。”

    吴襄满脸是笑,“原来是藩儿啊!桂儿向我多次提起你,没想到长的如此威武雄壮。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你带来了多少兵卒?”

    王屏藩回道:“老太爷谬赞。五千骑卒,都是军中精锐。”

    吴襄鼓掌道:“好。”说着他转头向周显道:“周督帅,那我们就此告别吧!”

    周显笑道:“看来吴老将军对我很厌烦啊!援兵刚至,就想着和我分开啊!”

    吴襄忙摆手道:“哪里,哪里。只是想着督帅要尽快赶回山东,这才……,老夫万没有其他的意思。”

    周显不在意的笑道:“吴老将军不必多言,我不会强留下你的。我只是想对吴老将军说,陛下虽然陷在京师,但太子却安然逃脱,目前已是我大明的新皇。南方半壁江山依旧在我大明手里,将来局势如何发展还未可知。在此时刻,何去何从,还望吴少将军能够考虑清楚。一个不慎,那就是亡族之祸。这封诏书请吴老将军一并带给吴少将军,接或是不接,由他自己做主。”

    看王屏藩护送吴家老小离开,侯方域道:“督帅,你为何不留下他们?至少可以用他们要挟吴三桂。”

    周显叹了一口气道:“能要挟的了吗?在天下大势面前,吴三桂又怎会顾忌他这一家老小的性命。况且,你看王屏藩的架势。若是我不放他们离开,他会不会直接出兵攻击我军还真的说不准。这个时候,尽快返回山东才是重中之重,就不要再多增麻烦了。”

    说着,周显转向武志英道:“武游击,在出城之前,我已经传令给白总兵,让他放弃保定向山东方向撤退。你现在率部赶往高阳,配合留在那里的我军接应白总兵撤离。”

    武志英抱拳领命而去。

    周显默默的叹了一口气,保定城外有十几万闯军,又如何能轻易撤出?他站立了一会,下令继续启程前往山东。

    行至半路,周显遇到了赶过来的孙豹。看他身上受伤,周显问道:“怎么回事?”

    孙豹禀道:“督帅,我们护送太子返回山东的时候,遇到了骆养性那王八蛋近两万大军的偷袭,兄弟们死伤惨重。”

    周显惊声道:“那太子呢!”

    孙豹道:“太子无事,只是受了一些惊吓,现在已经到济南了。现在李副将正在率部猛攻天津,让属下来接您。”

    周显不解道:“他为什么突然要进攻天津?”

    孙豹回道:“骆养性偷袭我们啊!还有就是黄佥事派了一支援兵从海上来,骆养性不让他上岸。”

    周显摇了摇头,心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他转头向侯方域和方以智道:“你们先回山东,我去天津一趟。”

    到了天津城外后,周显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因。

    不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骆养性知道了朱慈烺出京的消息。看到大明没救了,他就生出投靠李自成的心思。想着如果能挟持太子,必是大功一件,于是他便出兵偷袭了从霸州返回山东的一营士卒。

    霸州军死命抵抗,再加上杨衍及时率部赶至,才没让骆养性得逞。而黄蜚在辽南,知道京师有变,他派了一支援兵乘船前来,想要在天津上岸。骆养性不但不同意,他令人开炮轰击海上船只。

    而李开和万元吉商议之后,觉得骆养性的数万大军始终是个威胁。而且若是夺了天津,便能与辽东的吴三桂军连为一体,对将来的局面将会产生莫大的影响,便聚集了万余士卒出兵进攻天津。

    周显到时,大军已经破城而入。骆养性领着率着数千残军从北门逃脱,逃去京师向李自成纳降。

    白翥得到周显将令后,没有第一时间率部撤离。直到京师陷落的消息传来,他才令城中守卒从南、东两门向外突围。虽得高阳守军接应,白翥、李建泰等人最终逃脱。但在十几万闯军的围攻下,突围大军死伤惨重,十不存二。

    吴三桂在接住吴襄之后,率部东去,一路回撤向山海关。

    崇祯帝殉国的消息传来,朱慈烺大哭一场,病情加重,费月娥贴心照顾。周显下令全军缟素,设坛祭祀。

    李建泰身为唯一逃出来的大学士,持笔将崇祯帝的让位诏书昭告天下。

    在京师被围之时,史可法得到的消息,不顾损失的向扬州城发起猛攻。想要打通运河,北上勤王。

    这样的举动让刘文秀头疼不已,孙可望在他的不断请求下,只得同意周显的提议,让隆武军逐渐撤到淮河之西。

    当周显回到山东的时候,在淮河以东的隆武军只剩下不到两万之众,但都是精卒。孙可望提出让周显放了李定国,他才会将高邮和扬州二城让给周显,但周显没有同意此事。甚至还陈兵淮安,逼迫孙可望。

    最后,孙可望只得放弃两城,让淮东让给周显。

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

    日本外海,码头工人看着一艘破船歪歪斜斜的驶进鹿儿岛湾。

    几个胆大的乘小船靠近,用缆绳攀上船。只见船板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二十多个武士,大多数已没了生息,其他的也奄奄一息。

    看到有人来,他们张了张嘴,似乎在说着什么。等靠近了,才听清楚他们说的是“水”。几人工人连忙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竹筒递给他们,那些武士猛饮了好几口,还稍微恢复了一些精神。

    其中一个武士猛抓住一个工人,急声道:“快快,快送我去居城,我要面见主事的大人。”

    岛津久章听完武士的话,不可置信问道:“你说有多少明军?”

    那武士回道:“有好几万。家主留我们在奄美岛是为了防止在琉球的明军和琉球军去增援朝鲜,明军的确调集了十几艘船北上,我们出去拦截。正当交战之时,突然有三十多艘明船从四面八方围来,他们配合之前的明船和琉球船冲散了我们的阵型,还不断炮击。我军在混乱之下,只能四散向外逃。大部分船只被击沉,只有少数逃脱。大人,您可得早做防备,明军很有可能会直接来进攻鹿儿岛。”

    岛津久章仍旧不敢相信,这么多明军从哪里来?他们不应该直接去增援朝鲜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又询问了几个逃回来的武士,得到的回答完全一样。直到此时,他才稍微有点相信。连忙派出快船向奄美全岛方向探查,并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但没过多久,他便完全相信了,因为明军的战船直接出现在了鹿儿岛外海。

    到了之后,明军基本上没停歇,直接发起了进攻。

    五艘三桅战船并列排在海上,向鹿儿岛最前端的长崎鼻不断开炮。那里有一个炮台,驻守了数百个萨摩藩士卒。

    萨摩士卒也开始还击,战事在隆隆的炮声中正式开启。

    韩括以十艘行动迅速的海盗船为先导,直冲入鹿儿岛湾。有船中炮,木屑横飞,但更多的却直接冲过了海湾的狭窄处。

    它们顺着海流飞速向前,直接冲向码头。当快要接近之时,船只速度放慢,赤裸着上身的士卒赤裸上身飞跃下水,顶着海浪向前冲去。

    岸边火枪砰砰,不断有人中枪,鲜血染红了大海。但他们速度却丝毫不减,在呐喊声狂吼着向前冲杀。

    船上虎尊炮发射掩护,在人群中爆炸,萨摩军转瞬间便死伤了一片。

    明军趁机冲上前去,与码头的萨摩军展开了近战搏杀。一批批人倒了下去,化成海边的一具浮尸,随海浪上下翻滚。鲜血把码头染成了红色,汇成河流流入大海。

    最后,数量越来越多的明军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他们驱逐了岸边的萨摩军,彻底占领了码头。

    明船连接在一起搭成浮桥,带着火绳枪和虎尊炮的明军士卒登岸。数百士卒汇集在一起,向长崎鼻进军。

    上面的萨摩军知道已不可守,毁了火炮之后向鹿儿岛居城退去。那里是萨摩藩岛津氏的家居所在,势高城固,也是岛津久章想要最后据守的地方。

    岛津光久率主力远征朝鲜,在鹿儿岛只留下不到两千的正规兵卒。就算加上紧急征调的浪人武士,还有普通青壮,也不过五千人。

    想要靠他们这些人守住海岸,那是痴人说梦。因而岛津久章在海上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番,便将大军尽数撤回了居城。想着靠着居城的高大坚固,死守待援。他已经派人向邻近各藩求援,若是他们能及时赶到,局势或许还可挽救。

    为了迷惑明军,也为了拖延明军的进军,岛津久章甚至还派人带了一封降表前来。提出让明军暂缓进攻,他愿意开城纳降。

    韩括、高奇面见使者之后,直接下令将主使砍下头颅,令副使带回。让他回去后告诉岛津久章,要么现在就带兵出城归降,要么等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而明军的运兵船陆续进入鹿儿岛湾,士卒从码头下船。韩括所带步卒八千人,德之岛明军两千,还有琉球军两千人,共计一万两千人。等聚集之后,大军浩浩荡荡向居城挺进,中间没有丝毫停留。

    此举吓坏了岛津久章,他派出浪人和武士在明军的行进途中不断偷袭,但这样的小规模骚扰对明军来说毫无影响。

    当天晚上,明军便到达了居城外垣。因为当夜天黑无光,而明军新到,对居城周边环境并不熟悉,且火炮并没有到位。韩括和高奇商议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起进攻,而是下令分兵四向,将居城团团围住。

    三更时分,岛津久章派出精锐下城偷袭,被明军挡了出去。第二天天刚明,有伊东藩数百人来援,被明军击败,落荒而逃。

    吃过早食,明军擂鼓聚兵,山呼万岁。突然间炮声、喊杀声大作,明军从四个方向向居城发起了进攻。

    萨摩军炮少,他们的反击很快被明军压制住,仅有的几门火炮在战事开始半个时辰内便尽数被毁。但萨摩军配备了不少火绳枪,士卒持枪居高临下向下射击,砰砰直响,给明军造成了不少的死伤。

    自早辰至中午,明军虽死伤众多,但猛攻不退。火炮一刻都不停歇的射击,城中炮烟弥漫,房屋尽数被毁,墙体数处坍塌。明军架起梯子向城中爬去,向潮水一般一次次的向城头发起冲击。

    岛津久章手持倭刀,满脸汗水,指挥萨摩军极力反击。明军四面进攻,分散了他本就为数不多的兵力。武士、浪人虽有武勇,但不听指挥,各自为战,怎是懂得相互配合的明军的对手,一个接着一个被斩杀在地。

    看着西面城墙被突破,他急忙带着十几个士卒前去阻挡,但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炸开了花。他连惨叫都没发出一声,便被气浪重重的掀翻在地,歪了歪头死了。

    萨摩军支撑不住,逐渐溃散,明军趁势杀进了城。

第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

    太阳初升,台湾南部海域,两艘悬挂着郑家令旗的海船缓缓向南行驶。

    戚国勇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雾气还未完全散去,在朝阳的照耀下,光线四散,犹如给天空披上了一层绚丽的红纱。海水与天空合为一体,片片鱼鳞铺在水面上,海浪拍打船头,翻来覆去。偶尔有海鸥从船顶飞过,发出悠悠的鸣叫。

    他生在登州,大海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但站在岸边看海景和站在船上看海景的体验完全不同。在海上航行了一月有余,一路顺利,连大一点的风浪都没遇到过。按照领路的商户所说,再有半个月,便可抵达马尼拉西北方向的林加延湾。

    林加延湾在吕宋岛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明朝万历初年,大海盗林阿凤率战舰六十二艘,手下五千余人出征马尼拉。首战取胜,击毙西班牙总督戈尹特,焚毁总督府。但因后军缺少持续性支持而后撤,退守到林加延湾,并在班诗兰建立了城寨。在这里,他获得了当地土人的支持,被拥立为国王。

    林阿凤进攻马尼拉时,正是西班牙帝国最强盛的时期,这样的失败是西班牙当权者所不能忍受的。新任总督勒比撤里调集兵员六千多人,协同潮州把总王望高联合围剿林阿凤。

    面对源源不断到达的西班牙船只和士卒,林阿凤在苦守了四个月后,率部突围,率船四十余艘返回台湾。但也有一部分林阿凤的手下不愿离开,而留在了吕宋岛。在西班牙清剿之时,他们逃进碧瑶山林地带,逐渐和当地土人通婚。

    但随着西班牙逐渐衰弱,大部兵力被抽调回南美洲或欧洲,在当地的控制力有所减弱。有些人便又从山林里走出来,在林加延湾周边定居。后来又有更多的人来这里,他们中有海盗,有商人,有走私犯,还有逃亡的倭寇、罪犯。

    因为这里距离马尼拉不是很远,西班牙人曾出兵征讨。但这些人大多是亡命徒,面对西班牙人的进攻,表现的空前团结。西班牙人损兵折将,但所得不多,最后只得与之谈判。西班牙人准许他们在林加延湾定居,但每个月需要向他们缴纳一定的银钱。因而,林加延湾逐渐沦为了一个法外之地,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后,才逐渐稳定下来。

    大量从事走私的海商前往马尼拉用货物与西班牙兑换廉价白银,但他们对于西班牙人并不信任。无论是前来,还是返程,他们都愿意在林加延湾停留,而不愿呆在马尼拉。商业促进了林加延湾的繁荣,但利益相争也使其陷入无穷的争斗中。

    现在的林加延湾有七股主要的势力,以福建船商的人数最多,势力最大。但其他的如潮州帮,道乾帮,倭人、琉球人等,也占据一定的地盘和势力。

    本来,这两艘海船可以绕过台湾岛,从西南方向直向文莱,这也是最安全的路径。但戚国勇听完领路商户的介绍后,选择了一路向南行,决议先去林加延湾。他想在当地补充一些淡水和粮食,顺便拜访当地的主要势力,之后再向南去苏禄岛。

    周显告诉他,要想尽快在这片海域立足,就必须借助于当地的那些大明船商。

    郑芝龙想坐收这些商船所带来的利润,因而在福建、台湾海域,郑家会为这些船商提供各种保护。但在更远的海域,郑芝龙无意也无力为他们提供保护。荷兰人为了垄断贸易,到处拦截大明船只。每次出海,对于这些大明船商来说,都是冒着生命危险。

    利润和危险并存,在夹缝中生存,这是大明海商所面的外在环境。他们都为商船,面对荷兰军队没有丝毫抵抗之力。而如果母国能为他们提供保护,想来他们不会拒绝。但这些人都是走私犯,对于官府存在天然的抵触,如何能谋求他们的信任才是最困难的。

    想到这些,戚国勇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发现自己这次任务好似没那么简单。

    正在此时,桅杆上端,监视周边情况的士卒突然大声喊道:“东北海域,有船二十艘,正在逐步靠近中。”接着,船上响起了紧急的铜锣声,在船舱中的士卒纷纷跑了出来。

    戚国勇脸色一变,拿出望远镜向东北方向望去。茫茫雾中,二十艘大帆船成三角阵型,正在飞速向东南方向行驶。方向有所不同,但同为向南,距离确实在不断缩短。

    领航的商户跑到戚国勇身旁,看了下远处的船只,说道:“将军,是荷兰人的船。他们一般会从东南方向绕过吕宋岛,然后前往巴达维亚。但最近,荷兰人疯狂拦截大明商船。遇到大明商船都是直接抢了货物,然后把人都杀了。我们必须赶快离开,一旦被他们咬住,后果不堪设想。”

    戚国勇点了点头,下令道:“向西南方向撤。把佛朗机炮和炮弹从船舱里都搬上来,先用黑布盖住,非到万不得已,不要与之交战。”

    黄德旺和邦格卡迪听到动静,也跑了上来,脸带惊恐问道:“将军,怎么了?”

    戚国勇十分淡然的回道:“是荷兰人。这里危险,两位使者还是先回船舱吧!”

    在荷兰船队的旗舰上,一个身材高瘦,带着尖角帽的中年男子手持望远镜,看向远处的两艘商船,嘴角有一抹浅浅的笑意。“尊贵的赵国祚先生,那是明国的商船。你看船首悬挂的旗帜,是郑芝龙总兵的郑家令旗。”他叫揆一,是东印度公司的中级商户,常驻日本长崎。

    他旁边立着一人,身穿马褂,身型健硕,脑后一条长辫尤为醒目。他双眼微眯,“哦,莫非贵国还害怕郑芝龙?你们可是向我家将军夸言,数支船队便可以横扫大明南部水师的。”

    揆一淡淡笑道:“先生莫急。”他转头向旁侧道:“戈尔德,你率一艘战船前去,给我击沉那两艘商船,也好让尊贵的先生看看我军的实力。”

第八十七章 长居鹿儿岛

    一战覆灭留守奄美群岛上的萨摩船队,二战攻取鹿儿岛居城,三战击破岛津光久所率的萨摩主力船队。

    看着韩括传来的战报,周显有点不敢相信,什么时候他手下的这支军队变的这么强了。这里面固然有战法得当,充分利用自己现有兵力,以多击少的原因在,但士卒本身的战力和素质也可见一斑。

    周显问向王武纬,“现在其他九州各藩的反应如何?”

    王武纬回道:“韩括已经传喻各藩,说他们只是受岛津光久蛊惑,只要撤回朝鲜,便不会追罪。因而,大部分藩主已经逐次撤回入朝士卒。熊本、伊东、相良、大友、松浦等藩已经派人表达顺从之意。但也有例外,长州藩主毛利秀收留了岛津光久的残部数千人,并派人去江户面见德川家光。他指责我军无礼,请求德川家光为岛津光久做主,征集各藩大军,尽快将我军赶出鹿儿岛。”

    周显点了点头,“那德川家光什么态度?”

    王武纬道:“德川家光认为我军已经对岛津光久做了惩戒,希望督帅为了两国的情谊能将大军撤出鹿儿岛。”

    周显冷哼一声道:“当岛津光久集合各藩出兵朝鲜的时候,怎么不见他考虑两国的情谊?现在他跳出来,意欲何为?”

    王武纬点头赞同道:“督帅说的是。据探查,德川家光在岛津光久出兵之后不但没有出一言指责,反而还暗中给了一些支持。现在岛津光久败了,他害怕我军长居鹿儿岛,便想以言语迫使我军撤离。但他对属下说两点,我认为督帅应该加以考虑。”

    周显面露疑惑,“你说?”

    王武纬道:“一个是他为将军,并不能恣意行事。若是任由我军占据鹿儿岛而不做任何反应,他无法向各藩交待。若有一天他无法压制各藩,将会被迫与大明全面开战。另一个是日本从未被外邦占领过。若是我军长居鹿儿岛,一定会引起各藩的不满。若是他们出兵攻击在鹿儿岛的我军,他将无法制止。”

    周显“呵”了一声,“他这是在威胁我们?”

    王武纬点了点头,“督帅,我们该如何回他?”

    韩括击败萨摩藩主力船队之后,便可以直接阻断对马海峡的运粮通道,留在朝鲜南端的日军和清军联军已经不足为虑。如若那些妄图分一碗羹的九州各藩足够聪明,他们就会主动和清军脱离,撤回九州。

    而清军在朝鲜南部只有不到万人,且遭受两面夹击,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以前的时候,周显还觉得将清军彻底赶出朝鲜会十分困难,但现在他觉得机会似乎就在眼前。

    周显低头想了一会,觉得还是不能在此和德川家光全面开战。“王大人,你回去后告诉德川家光。若

    是我军离开,岛津光久会重新占据鹿儿岛,我万不能答应此事,恐怕此事也不是他所乐见的吧!你告诉他,岛津氏一日不灭,我军一日不撤出鹿儿岛。若是他想开战,尽可以来试试。”

    王武纬点了点头,周显这样做就等于把球踢回给了德川家光。是因为岛津光久的恣意妄为才致使明军占据鹿儿岛,这一切的罪过都在他岛津氏。若是德川家光肯杀了岛津光久,明军可以撤出鹿儿岛。

    但这样一来,德川家光就免不了得罪长洲数藩势力,他必定不会接受,那明军自然不会撤出鹿儿岛。而更妙的是,德川家光若是不想开战,就可以以此堵住长洲等藩的嘴。让他们不能再以此事逼迫自己,除非他们愿意杀了岛津光久。但即使德川家光选择不与大明开战,在鹿儿岛上的明军也难免会遭遇其他各藩的进攻。

    王武纬眉头微蹙,“督帅,这样算是对德川家光有所说法了,但在鹿儿岛的我军该如何处理那里的种种事情?”

    周显想了一会道:“前两日,有个名叫姚启圣,能力出众的年轻人从浙江来,他会和你一起前去鹿儿岛。自此以后,鹿儿岛上的军事由高奇负责,政事由姚启圣负责。主要的原则有两条,一个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是有岛藩胆敢进攻我们,就毫不留情的回击。另一个对那些武士严苛,对待普通岛民宽仁。在鹿儿岛内,对待不愿投靠我军的鹿儿岛武士,凡是敢继续持刀者,皆杀。而对鹿儿岛上的所有百姓免税三年,以争取其心,为我军长期占据鹿儿岛做准备。”

    王武纬脸色微变,“督帅要长居鹿儿岛?”

    周显点了点头,“倭人狼子野心。在我国强时,他会藏起爪牙,暗自等待。但我国弱时,难免他又再次龇牙咧嘴,趁势咬下几口血肉。占据鹿儿岛、奄美群岛,和琉球王国共同遏制其势头,将其野心彻底打碎。”

    交待了一下其他的事情,周显让韩畅带王武纬去找姚启圣。

    此刻的姚启圣尚不满二十,一事无成,但心志高远。听闻周显直接赋予他如此重任,鹿儿岛虽远,但也挡不住他的满心兴奋。他基本上没有提任何条件便同意了此事,并表示不会令周显失望。

    王武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准备在济南停歇几日。但姚启圣急不可耐,王武纬也只得随他一起前去面见周显,当天晚上便启程前往胶州,再出海前往鹿儿岛。

    周显站在院内,仰头看着天上的寒星点点,神情有点落寞。

    朱慈烺在回山东途中受到惊吓,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精神。又听闻京城被破,崇祯帝和周皇后以死殉国,他的病情一下子又加重了。医官这两日去查看,发现他并不大碍,只是伤心过度。

    周显去见他,但朱慈烺觉得是周显把他强带出京城,导致他连和崇祯帝、周皇后告别的机会都没有。他拒绝见周显,只闷在房内什么事情也不做。

    而其他方面也不乐观,吴三桂得到崇祯帝封他为侯的诏书后直接返回了山海关,并且直到现在都没有派人来拜见新皇。而史可法一次次的派人来到济南,让周显立即送朱慈烺去南京登基称帝。

第八十八章 脱明自立

    韩畅领着李定国走进后院后,自行离开,院内只剩下周显和李定国两人。

    周显招呼他坐到石桌前,掂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凉茶,“我听闻李兄去了莱州和胶州,看了之后有何感想?”

    李定国眉头紧蹙,过了好一会才道:“隆武帝不是你的对手。李自成若是允许你再好好经营几年,他也不是你的对手。”

    周显笑道:“我只当这是李兄对我的谬赞了。”

    李定国摇了摇头,“这不是谬赞。我这一路行去,经过济南、青州、莱州的十数个州县。眼前看到的那些普通百姓虽然生活还是很困苦,但时可以确保衣食无忧,而且他们眼中满是喜色。这点,隆武帝做不到,李自成也做不到。胶州那里商船云集,繁忙程度甚于我刚刚夺取时的扬州。莱州那个火炮厂里,各型火炮齐全,火铳射的又远又直。这样下去,这天下哪还有人是你的对手?但令我不解的是,若是你集齐所有兵力,北上援救京城,未必完全没有胜算。但你只是自己一个人进了京师,亲自涉险,到最后只救出了一个小儿出来,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周显沉默了一会道:“我没有全力援救京师,是因为我觉得北边已经是一个死地。我尽起山东之兵北上,胜不胜暂且无论,绝对会和闯军拼个两败俱伤。若是满虏因此看到机会,趁势入关,那将是我等所有汉人的噩梦。我亲自进入京城,是想说服崇祯帝迁都南京,但显然我没有成功。而救出太子,是因为我曾是他的陪读,之间有一种类似于挚友的情谊在。”

    李定国冷哼道:“和大明的新皇当挚友,你定是疯了。你现在手中握有十数万之众,一旦其稳固地位,平定内乱,第一个杀的就是你这样的权臣。还有,你说你不愿与闯军拼的两败俱伤,以让满虏坐收渔翁之利。但现在你手中掌握着大明新皇,李自成岂会坐视不管?当他率部南下山东之时,莫非你还要因为避免与之交战而选择南逃?这山东你真的能够完全放弃?”

    周显摇头道:“我不会放弃山东,我会让李自成不出兵山东。”

    李定国并不相信,“你要如何做到?”

    周显停顿了好一会,才缓声道:“我会派人送太子去南京称帝,然后我会脱明自立。我会和李自成讲和,我会和隆武帝讲和。”

    李定国满脸惊愕,“你说,你要脱明自立?”

    周显微微点头,“是。五年之内,我只保留山东,不与包括闯军、隆武军的任何一支势力作战。我的大军只有一个敌人,那便是辽东的满虏。但若是他们主动侵入山东,那我自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客气。”

    过了半晌,李定国才有点回过神来。“你是想保留自立,让李自成、隆武军、明廷都不得不尽力维持和你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保全山东。”

    周显道:“可以这么说。但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改朝换代是常事。但若是让外族统治华夏大地,那我们所有人都是罪人。李自成占据京师,隆武帝据有淮南,而不久之后太子朱慈烺也会到南京继承皇位。若是他们三人励精图治,真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我到时候让出山东也无妨。”

    李定国突然笑了笑,“若是五年之后,他们三人没有统一天下的能力,而你又完全击破了满虏,那之后呢!”

    周显道:“那就由我来做此事。”

    李定国挠了挠头,“你还真是说的明白啊!”

    周显道:“李兄是聪明人。即使我不说明白,你也能自己想清楚。我受崇祯帝提拔,一路高升,但我依旧认为一个不能使百姓过活的王朝,活该灭亡。崇祯帝的恩情,我救出太子算是做了一个回报。我现在派人护送太子南下,是圆了和太子之间的情谊。无论将来形势如何发展,我都会保全他的性命,这是我们之间的私情。还有个公情,那就是我有这个能力,我就要担起这个天下。我不在乎什么忠臣的名声,也不在乎别人如何看我,我从即日起,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便是我心中所愿。”

    看周显严肃的样子,李定国心中有所触动。

    周显继续道:“李兄,不知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走这一遭?”

    李定国笑道:“我是你的手下败将,你敢把你手下的大军交给我统御吗?就不怕我直接领着他们投了隆武军?隆武帝可是直接封我为侯的。”

    周显笑道:“有何不敢?我可封李兄为大将军,统御我手下十数万雄兵。”

    “你如此信我?”李定国定定的看着周显。

    周显点了点头道:“李兄是识大体之人。既然李兄没有趁这段时间离开,那说明你心中早就已经有了决议。如果我再心怀疑虑,岂不令人嗤笑?况且我说过,你我目标在很多地方是相同的。”

    李定国想了一会道:“我不与隆武军交战。”

    周显道:“可以。我已经说过,我会派人与隆武军讲和,五年之内,我不会与之交战。之后,我也不会逼迫你与他们交战。”

    李定国道:“将来你击败隆武军,只要他们愿降,你不得随意伤害诸将的性命。”

    周显道:“此亦可,他们愿降,我会继续用他们为将。若他们不愿降,我擒获之后,保他们性命无忧。”

    李定国道:“若你能保全明帝朱慈烺的性命,也请保全隆武帝朱聿键的性命。”

    周显面露疑惑道:“隆武帝不是孙可望和你竖起的傀儡皇帝吗?你为何对他的性命如此的在意。”

    李定国道:“他封我为侯,而且极其重用我。而且他宽仁待民,只有你同意保全他的性命,我才愿意相信你所说的。”

    周显笑道:“那就依你所请,我对其也并无恶感。还有吗?”

    李定国想了一会道:“我因你个人而归顺,不是归顺什么明廷,这点你要时刻记住。”

    周显沉默了好半晌,最终点头道:“我知道了,你的话我记住了。”

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

    李定国随吕明持周显将令离开,他们会一路赶去泰安,依靠李定国的威信收降之前不愿归降的隆武军俘将。而李定国会暂时以主帅的身份统御在山东的所有骑卒,并按照他的想法挑选将领来重新整编这支骑兵。

    锦瑟手中提着一个饭屉,来到后院。“二公子,吃点东西吧!”说着,她打开了饭屉盖子,想要把饭菜拿出来。

    周显摆手制止了她,“太子他怎么样?”

    锦瑟摇了摇头,“吃的很少,公主殿下一直陪着他。”看周显眉头紧蹙,锦瑟犹豫了一会,还是说道:“二公子,你还是去看看公主殿下吧!我过去的时候,她就一直在哭,双眼都哭肿了。还有两个小王爷和小公主,也一直哭闹着说要见……,太子和公主殿下此刻又顾不上他们,看着真是可怜。”

    周显默默的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道:“把盖子盖上,我带过去。对了,锦瑟,小孩子都喜欢什么?”

    锦瑟“啊”了一声,“什么?”

    周显再次说道:“我问小孩子都喜欢什么样的东西?玩具什么的?例如什么拨浪鼓,风车之类的,你去街上多买一些给他们玩。别把他们当成什么王子或者公主,把他们当成普通的小孩子。找一些和他们年纪相仿的,让他们尽情玩耍就行了。”

    锦瑟愣了一下道:“那我可不敢,但明天天亮我会去买一些你所说的那些东西。”

    周显点了点头,提起饭屉,说道:“这几天你也够累了,早点去歇息吧!再过几天,这一切都会结束。”

    这里曾是朱以派在济南时的住所,周显收复济南之后自己搬了进来。当朱慈烺来到济南之后,周显又把他安置到了这里,并单独为他空出了一个小院。

    王维栋带着十几个从京师逃出来的锦衣卫在外保护他的安全,看到周显进院,王维栋微微欠身,向周显抱拳施礼。“督帅,您来了,可要小人进去禀告太子?”

    周显摇了摇头,提着饭屉径直向屋内走去。

    旁侧的太监正欲上前制止,却被王维栋一把拉住。“督帅真要做什么?你拦的住吗?别自己找死。”他压低声音道。

    那太监愣了一下,顿时止住了脚步。

    朱慈烺侧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朱媺娖坐在他旁边低声啜泣,费月娥在旁边陪着。看到周显进来,朱媺娖站起身来,低声叫了声“周显”后,又忍不住哭了起来。朱慈烺身子动了动,依旧没有起身。

    周显上前替朱媺娖擦去脸上的泪珠,“没事,有我呢!”说着他把饭屉递给费月娥,“带公主出去吃点东西,我和太子有话要说。”

    朱媺娖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一会,才随费月娥走了出去。

    周显把玉玺、圣旨,还有崇祯帝的宝剑全部扔在朱慈烺身上,“这是先帝让我转交给你的,要还是不要,看还是不看,你自己做主。”

    朱慈烺猛的转过身来,看着床上的三件东西,他首先抓起圣旨看去。那是崇祯帝写的传位诏书,让他继位为帝,接着他看了看放在旁边的玉玺和宝剑。“父皇,母后,他们……,他们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周显道:“先帝让你当个好皇帝,周皇后说让你照顾好你的弟弟妹妹们。”

    朱慈烺口中喃喃,忍不住哭了起来。“父皇、母后,……”

    周显没有说话,等他止了哭声才缓声道:“先帝殉国,你现在便是大明的皇帝。这几天你闹也闹够了,疯也疯够了,是不是该起来正正经经的做一些事情了?现在从北到南,每个人都在看着你,你真要如此一直装死下去吗?”

    朱慈烺内心本就愤慨难平,听周显这样说,顿时爆怒道:“你给我闭嘴。都是你,都怪你,是你没把父皇和母后救出来。你为什么要送我出京,我要回去。我不要当这皇帝,我要……,我要……”

    周显沉声道:“你要干吗?去找你的父皇和母后吗?那就是你父皇的佩剑,你可以现在就自刎,我绝不拦你。”看他还真拿起那柄剑,周显气急反笑,“你还真是出息大了。抽出来啊!放在你的脖子上,直接按下去,割断你的脖子。伤口不会太大,只有碗口那么大小,马上就会血肉模糊。经脉相连,鲜血会直接喷出来,弄的你满身、满脸都是,红色的……”周显越说越急,越说越恐怖。

    只听“砰铛”一声,那剑落在地上。朱慈烺脸上没有一丝血色,整个身体似乎都在颤抖。

    周显叹了一口气,语气放缓道:“我知道你就一直都在宫中,没见过战场厮杀的残酷。来山东的时候,被那样的场面吓着了。但你想想,那是普通士卒每日都在经历的,你尚且有人保护,他们呢!你以前是太子,现在是皇上,天下人都在看着你呢!但这几日,娖儿时时担心你,两个小王爷和小公主更是因为没人理会他们而天天哭闹。你父皇和母后在天之灵看到你如此这般,又该做如何感想,你如何对得起他们。”

    朱慈烺脸色变红,沉默着没有言语。

    周显继续道:“就算你不考虑考虑他们,你至少也得想想你将来怎么办?一直躲在这房间里不见人吗?”

    朱慈烺沉默了好半晌,才十分犹豫的说道:“周显,我不想当这皇帝。”

    周显愣在当场,一时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朱慈烺像是在对周显说,也像是在自言自语。“我出生的第二年,父皇便立我为储君。稍微开始有点懂事,父皇就找了十几个先生为我讲授为君之道。他们告诉我,为君者要有仁爱之心,要胸怀天下,要重用贤臣,要勤政爱民。我以为他们一直说的是就是父皇那样的,天天都在埋头批阅奏折,一丝都不敢懈怠。直到贼军快打到京城了,我才知道父皇那样的皇帝会被人称为昏君。他辛劳成那样,天下百姓却骂他,还要攻入京城杀他,连母后也要被逼着自缢。”

第九十章 朱慈烺2

    看朱慈烺泪流满面,周显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先帝勤于政务,但大明已是病入膏肓,非他一人之过。”

    朱慈烺道:“父皇为帝十七年,如此勤勉,最后尚且国破身死。现在的大明已半壁陷落,你又怎么觉得我能撑得起来?我以前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但骆养性率领叛军攻来的时候,我真的害怕了,我躲在马车里一动也不敢动,害怕羽矢落到我身上。我害怕我称帝之后,贼军又攻过来,到时候我会落得和父皇一样的下场,连娖儿他们也向母后一样被逼着自缢而亡。我身边的每个人都想我当皇帝,我当了之后他们便可以跟着飞黄腾达,但我真的能当好这个皇帝吗?以前夫子们告诉我,皇权天授,那现在是大明的天命完了,还只是父皇的天命完了。父母身亡之时我不在身边,为子不孝。身为储君却弃城而逃,为臣不忠。你说这样的我,配当这个皇帝吗?”

    周显一时哑然。以前在宫内的时候,朱慈烺宽仁善谈,性格直率单纯。却没想到出宫才这么几天,他竟然想了这么多。

    朱慈烺拭去脸上的泪水,继续说道:“在宫内的时候,魏学士曾对我说为君者要心狠手辣,要让底下的臣子摸不清心思。恩威并施,才能让别人为自己效死力。他说在乱世,君王要手握军权,要限制权臣,要控制手下将领。要下的去刀,要见的了血。我越想的话,越觉得他说的对,越害怕。周显,你说,我当了皇帝之后,会不会有一天会直接杀了你。或者你为了当皇帝,动手杀了我?”

    周显眉头紧蹙,摇了摇头道:“我不会。你起来,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朱慈烺迟疑了一下,最终选择起身。他穿上长靴,和周显一起向外走去。因为长时间躺在床上,他脚下有些踉跄,周显上前扶住他。

    门外人看到朱慈烺出来,纷纷跪下,高呼万岁。

    朱慈烺脸色有点难看,轻轻的摆了摆手,“都起来吧!”

    众人起身。

    看到费月娥也在外面,周显问道:“不是让你随公主去了吗?”

    费月娥微微欠身,“公主不放心太子,不,是皇上,让奴婢过来看看。”她还有点不习惯朱慈烺已是大明皇帝的这个事实。

    周显点了点头,“你来扶着。”然后他转身向其他人,“你们都不要跟着,全部留在此地。”

    周显在前面领路,费月娥扶住朱慈烺在后。路上遇到下人、护卫,都纷纷下跪,朱慈烺只得一遍遍的让他们起身。

    直走到后院的一间房子前,周显让所有人离开,他取来火把,又从墙边取来一块石头。“哐当”一声,门锁被他敲开。他走进去,用火把点燃了放在桌面上的油灯。一阵啪咚之声,几只耗子尖叫着跑了出去。

    朱慈烺脸色苍白,紧紧的抓住费月娥的手,指甲深入肉里。费月娥也满脸惊恐,但她看朱慈烺吓成那样,安慰他道:“陛下,是耗子”。

    直到周显招手,朱慈烺忍住恐惧走了进去。灯火澄明,照亮了整间屋子。屋子颇大,但到处都是灰尘,显然很久都没人来过。“周显,这里是什么地方,你带我来这里干吗?”

    周显笑了笑,“太子,虽然你已继承皇位,但你在我面前从未称过‘朕’,或者‘寡人’等这些称呼。可以说,你并未把我当成你的臣子。”

    朱慈烺道:“你我在宫中一起读书,你我的关系怎能和一般臣子一样?况且,父皇不是已经把娖儿许配给你了,你我的关系不是更亲近了吗?”

    周显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给说些不是臣子和皇上应该说的话。”

    朱慈烺看周显表情严肃,也收起心绪。“你说。”

    周显道:“大明从立国到现在二百余年,仅朱姓皇族在籍者便有二十余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奴仆、家丁、总数可达百万之多。除他们之外,其他公卿侯伯及其亲属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人占据天下之田的近两成左右,却不用纳一丝一毫的田税。而他们却犹觉不足,依旧大量兼并土地。除他们之外,各级官吏,各地乡绅更是有样学样,疯狂兼并小民土地,吞没平民私产。可以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丰年,普通百姓尚可勉强支撑,一遇到荒年,他们只能卖儿卖女,以求苟活。在这种情况下,贼军只能越平越多,到最后完全吞没大明。”

    朱慈烺点了点头,“我听父皇说过,但这是太祖定下的规制,又能如何?”

    周显叹了一口气道:“大明就败在了这个规制上。凡是太祖定下的,无人敢轻易改。只要有人提出,底下一群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出言反对。先皇天资聪慧,怎能看不到这点?但大臣一反对,他就不敢向下推行了。导致最后只能把负担加上无人为之说话的小民身上,导致内乱越平越乱,事情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还有就是为帝者的私心。往昔,永乐帝从燕京起兵,最终多得皇位。后又有明英宗出外被俘,景泰帝继位,又英宗再行通过宫变夺取皇位。同为朱姓,但历来大明皇帝最忌惮的却都是这些朱姓的藩王。远的不说,就说唐王朱聿键,也就是现在的隆武帝。他在清军入关之时,自取钱财,招兵想要北上勤王。但之后呢!先帝夺了他的唐王爵位,把他关入了凤阳监牢。朝廷宁愿养着废物一般的藩王,也不愿他们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只因为害怕他们反叛夺了自己的皇位。对同姓藩王尚且如此忌惮,何况其他人?”

    朱慈烺脸色难看,但他没有出言制止。

    周显继续道:“皇帝历来把这天下当成自己一家的私财,把所有人都当成自己的敌人,最后也把自己彻底沦为孤家寡人。而先帝在这方面尤甚,他能提拔贤臣而不能持久的用贤臣。你就看看他为帝这十七年,内阁首辅他换了多少个?”

第九十一章 朱慈烺3

    听周显说到指责崇祯帝,朱慈烺有些不喜,但强忍着没有打断他。

    旁侧的费月娥取出了一纸手帕,擦了擦圆凳,搬过来让朱慈烺坐下。她微微屈身,“殿下,周将军,奴婢就先行离开了。”朱媺娖让她过来只是看看,但此刻她越听越感不对劲。她为人聪慧,知道这些不是该自己听的,便想直接离开。

    周显出声制止了她,“费姑娘,你哪里人?”

    费月娥愣了一下,老实回道:“奴婢通州人。”

    “家人还有什么亲人?”

    费月娥眼圈一红,摇了摇头道:“就剩奴婢一人了。”

    “当时你是如何进宫的?”

    费月娥面露犹豫,她转头看了朱慈烺一眼,看他也在看着自己,才低声说道:“当时家里遭了饥荒,眼看就要被活活饿死。父亲听说如果送子女入宫可以获得一些银子,于是托人把我送进了宫。后来奴婢的父母和哥哥还是饿死了,但奴婢因为入宫却活了下来,这都是皇家的恩赐。”

    朱慈烺生性宽仁,听了费月娥的经历,感觉眼睛涩涩的,满是同情。

    周显叹了一口气,问道:“费姑娘,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朝廷救济及时,或许你的父兄根本就不会饿死?从一定程度上,是先帝施政不善害死了你的父母。”

    费月娥满脸惊诧,“那是天灾,怎么能怪先帝?而且先帝一直在宫内,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要怪也应该怪那些贪官污吏。”

    周显点了点头,转向朱慈烺道:“你听到了没?费姑娘的想法便是大部分普通百姓的想法,若是他们有一丝生路,便不会去怪罪朝廷。而现今,人人揭竿而起,宁可拼了性命与大明同归于尽。为何?因为他们真的已经没有一丝的活路了。因而我觉得大明的亡是天命使然,也是大明历来皇帝做了太多的错事,只是最后让不是亡国之君的先帝为之付出了自杀殉国的代价。”

    周显看了一眼脸色难看的朱慈烺,继续说道:“你说你害怕自己担不起大明,我现在同样也不相信你能担的起。但在天下人眼中,你就是大明的新皇帝。是否该做些什么,为那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放弃大明的百姓。最后未必能够成功,但至少让天下人知道你尽力做了。至于你担心的将来我会为了皇位杀了你,我可以告诉你,我绝不会那么做。而且我痛恨那种把那种将天下当成自己一姓之天下的做法,即使这一姓他姓周也同样如此。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不是君王一家的私财,我不会为了一个我痛恨的位置而伤害你和先帝留下的所有子嗣。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都会竭尽全力保住你们性命无忧。”

    朱慈烺愣在当地,久久没有言语。

    过了一会,周显转头看了四周,“你不是问我这是什么地方吗?它曾经是朱以派的书房,也是他自缢身亡的地方。”冷风吹动,灯火闪烁,顿时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朱慈烺满脸震惊,“那个反叛的鲁王?”

    周显点了点头,“就是他。刘泽清强迫他登上皇位,然后在我攻入济南之前,他给先帝留下一封认罪书后自缢而亡。他还有两个儿子,你记得吗?”

    朱慈烺轻轻的点了点头,“我记得你的奏折里说,他们在城破之后就消失了。父皇还下旨让你务必找到他们,但后来好像一直没有找到。”

    “我放他们走了。”

    “什么?”

    周显认真的说道:“在进入济南之后,他们的确消失了两天。但我找到了他们,然后把他们送去了海外。他们两个现在改了姓名,在琉球活的好好的。”

    朱慈烺眉头紧蹙,“你,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被人发现,可是谋逆之罪。你莫非和朱以派还有关系?”

    周显摇了摇道:“我和朱以派没任何关系,更不认识他的两子。我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我觉得他们无罪。若是他们被朝廷捕获,为了震慑其他藩王,定是死罪。既然他们已经失去了威胁,饶他们一命又有何妨。杀戮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你我在宫中一起接受夫子授课多年,你是储君,我是陪读,但彼此的情谊却是实的。说句不合身份的话,我一直把你当成自己的兄弟。对待朱以派的两个幼子,我尚且能冒险保他们性命,我又怎会伤害你?”

    朱慈烺脸色感动,“周显,你……”

    周显继续道:“有手下将领劝我,应该把你留在山东,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我更想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南京称帝。若是你能守住大明的半壁江山,并实现中兴。到时候我自会解除军权,把山东之地全部交还于你。若是你不能,我也会竭尽全力保你的性命。所以,你根本无须担心什么,竭力去做就是了。”

    朱慈烺逐渐品出了些什么,“你不助我?”

    周显点了点头,缓声道:“现在李自成占据京师,拥兵数十万。其大将李过已率数万之兵驻守武清,随时可能对天津发起进攻。等其拿下天津,山东和辽东将会被完全阻断。而即使不如此,我观吴三桂也未必能指望的上。鲁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若是闯军倾力攻来,从北边和西边夹攻,我没有自信能够守住。唯一的办法,就是阻止他们来攻。就这两日,我便会宣布,我所统御之山东、辽南、朝鲜还有其他各地之兵将脱离大明自立,不再接受大明朝廷的任何指令。”

    朱慈烺惊的长大了嘴巴,但他继承了崇祯帝的聪慧,很快回过神来。“你是想让李自成认为你有可能投降于他?”

    周显点了点头,“还有就是,我会替……,我会替大明,也是替李自成收复辽东,就看将来由谁来统御这天下了。五年之内,我将全力避免与李自成、与朱聿键、还有大明开战。我不会偏向任何一支势力,你只能靠自己。”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95/ 第一时间欣赏末代驸马最新章节! 作者:白马啸秋风所写的《末代驸马》为转载作品,末代驸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末代驸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末代驸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末代驸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末代驸马介绍:
Q意Q交流群:680509591末代驸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末代驸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末代驸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