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文阅读

作者:张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技之长

    到底是宰关外人,李崇义不是很在乎,不过远远看到一辆装点比较华贵的马车缓缓而来。

    看到是宫中的样式,李崇义连忙说道:"京兆府还有一些要事我要接着去主持,我先走了。"

    李崇义走远之后,李丽质这才从马车上下来。

    大半年不见李丽质来马圈比往日大胆了许多,以前还只会挑没人的时候来。

    现在就算有人,在她的马车也这么大鸣大放地驶入马圈。

    让大虎牵着马车下去,李丽质走来还特意地显摆她的裙摆,"怎么样?"

    李正上下打量一番不屑一笑,"还这么小。"

    李丽质看了一眼自己的胸口,坐到石桌子上吃着薯条说道:"你嫌弃了?"

    "在下不敢。"李正拱手说道,"明年我和公主殿下就要成亲了,不是说这段时间不能出宫的吗?"

    "父皇都管不着本公主。"

    这小丫头还挺傲娇,说来把一个女孩子关在宫里大半年,这和软禁没什么区别。

    再者说皇家的婚事规矩很多。

    从定亲到各种祭祀祷告祖上几辈,各路宗亲几百上千个人忙活大半年。

    李正还是喜欢比较简单的婚礼,中原从古至今的婚礼手续从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化简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演变过程。

    当然了这也体现了中原人从古至今对婚姻就很看重。

    现如今的西方还是半蛮荒时代,男女双方一个眼神两人说不定就去草垛子里造孩子去了。

    李丽质吃着薯条说道:"吐蕃使者禄东赞来长安了。"

    "我知道。"李正织着毛线点头。

    "你知道吐蕃的国书上写着的是什么吗?"李丽质的目光也盯着李正手里的东西,很好奇李正的手里拿着两根细木条。

    李正的手法很熟练,一块方形的手帕就要织出来。

    "我对吐蕃的国书不是很感兴趣。"

    李丽质目光依旧盯着李正的动作,"吐蕃说要来求娶公主。"

    "意料之中。"李正的神情毫无波动。

    "你早就知道吐蕃要来和亲?"

    "是啊,现如今吐蕃和西突厥正打得头破血流,松赞干布想着停战,就必须寻求大唐的帮忙,吐蕃周边唯一一个实力最强的国度就是大唐了,他找不到别人帮忙?"

    李丽质说道:"波斯?"

    "算了吧,现在的波斯自身难保。"

    李丽质又说道:"还有天竺?"

    李正收起心神思索着说道:"可拉倒吧,吐蕃自己还瞧不上人家天竺呢,难道一群天竺高僧念经就能打赢西突厥了?"

    李丽质思量着说道:"那你觉得父皇会把哪个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清冷的风吹来,李正脑子一醒便说道:"不论你父皇想要把哪个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我都要把这门亲事给搅黄了,就算这门亲事如今还没音信,我也要把它的苗头给拔了。"

    李丽质深吸一口气,"为何?"

    李正感慨道:"俗话说好的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在杀人父母的问题上,我觉得毁一桩婚不是那么重要。"

    "明明是歪理,偏偏从你嘴里说出来还有些理直气壮。"

    看李正手中的动作没有停下,李丽质忍不住问道:"你手里的是什么?"

    "我用一些麻布和从突厥买来的羊毛做成了毛线,虽说质量不咋滴但是也挺好用的。"

    李正一边说着又是一脸的惆怅,"如今在下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去年的衣服今年又穿不上了,在下家境贫寒衣服只能自己做,还要给晋王殿下也做一身,晋王殿下也是长个子的时候。"

    李丽质捂着笑道:"一个大男人活得跟个妇道人家一样。"

    徐慧带着账目而来,"长安令,去年我们和程家的账本也已经都做好了。"

    把账本放下,徐慧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长乐公主,立刻低下头行礼。

    不知道公主殿下会来这里,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战战兢兢躬身道,"公主殿下。"

    "没关系,这里不是宫里,不用多礼。"李丽质笑着说道。

    徐慧这才放松了一些。

    李丽质不去看依旧在织毛衣的李正,打量着现在的徐慧。

    以前徐慧就在立政殿做事,从小在立政殿长大宫女也换了好几次。

    徐慧也是母后指派到泾阳的,除了徐慧还有三十多个宫女也在泾阳。

    看着她穿着寻常百姓的衣服,李丽质问道:"最近可还好?"

    徐慧点头小声说道:"奴婢这些日子一直都在给长安令做账,在泾阳的日子也很好,这里的村民对我们挺好的。"

    这些宫女在泾阳过得如何,都在做什么李丽质心里一清二楚。

    **山每个月都会汇报。

    她们并没有伺候李正的生活起居,却在给李正干活。

    村子里的农活就是她们平常做的。

    李丽质小声对徐慧说道:"若是在这里过得不好或者李正欺负你们了,吃苦了,让印书坊的**山传话给宫中,我可以重新安排你们。"

    徐慧立刻躬身行礼说道:"不敢叨扰公主殿下,长安令对我们很好。"

    李丽质狐疑地看了李正一眼又说道:"好好做事,你先下去吧。"

    "奴婢告退。"徐慧小步离开。

    李正手里织毛衣的动作停下,放松着自己的手臂。

    李丽质说道:"父皇母后给了你这么多年的宫女,你却让她们做农活。"

    李正低声说道:"我不喜欢让人伺候,村子里的农活她们做得也是最轻松的,算帐,手工活,教书识字,这些都是一技之长,她们若是有了一技之长,以后也可以靠着手艺过活。"

    "有了一技之长就可以对生活多一种选择,她们以后也不用沦落到成了大户人家的丫鬟。"

    李正又说道:"虽说我这种想法有些超前了,在你们的认知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我的认知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李丽质说道:"你知不知道你这话有些大逆不道。"

    "我只不过是用实际的行动让我周遭的人过得更好而已。"

    李丽质盯着李正思量着说道:"你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

    "公主殿下认识我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学会了奇怪的东西

    "哼。"李丽质抬着下巴说道:"那么照你说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本公主的一技之长是什么,本公主需要什么一技之长。"

    李正拿起茶杯给自己泡了一杯热茶,闻着茶香说道:"要说一技之长,公主殿下的一技之长就厉害了,有些本事看天赋有些本事看后天努力,有些本事就算有天赋都不顶用。"

    李丽质说道:"那照你这么说本公主很厉害?"

    李正悠然自得地品了一口茶说得:"可不咋滴,投胎这门技术活可不是谁想学就能学会的。"

    李丽质俏目一瞪,"去你的。"

    已经贞观八年了,十四岁的李丽质俨然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就是身材还有待继续成长。

    李正时常也看到,自己的人中附近也隐约有了一些胡子。

    到了明年就要行冠礼也就是成人礼,十六岁的男子在如今的大唐就是成年男子了。

    其实男子的十六岁也是成长最关键的时候,对古人来说十六岁的男子就该成家了。

    女子更甚,十三岁就要嫁人,若是二十岁不嫁人就是品德不好,会被很多人指指点点。

    织布这门手艺从很早以前就有了,就连村子里的婶婶们对她们来说织毛衣就像是一种出生就会的手艺。

    李丽质学起来还是笨手笨脚的,李正再一次鄙夷李世民的家教。

    李治回来之后已经是下午了。

    见到李丽质,李治兴高采烈地说道:"皇姐,我已经会制造鬼火了。"

    "鬼火?"李丽质一脸疑惑地看向李正。

    李治解释道::"其实就是一种白色的粉末着火的而已,我现在已经可以提取磷粉了。"

    李丽质一听到自己的弟弟在研究鬼火这种事物,还是有些脊背发凉,再看一眼李正,也不知道他一天到晚都在教李治什么。

    再看李治穿着的毛衣,李丽质问道:"这是李正做的。"

    李治用力点头,"去年的衣服穿不下了,老师给我做的衣服。"

    这一次来李丽质也带了不少的换洗衣服,母后也考虑了稚奴应该长高了不少,这才让带了大一号的衣服。

    李治接着说道:"老师做的衣服穿着很暖和。"

    李正说道:"饭菜已经准备好,晋王殿下先吃饭吧。"

    李治跑着去吃饭,李丽质小声对李正说道:"你都在教什么?"

    李正一本正经地说道:"科学。"

    李丽质说道:"科学?你可别把我皇弟带坏了。"

    "放心,不出几年,等你们再见到晋王殿下的时候,其实晋王殿下看待世间万物的眼光已经不一样了。"

    李丽质俏目瞪了一眼李正,和李治多叮嘱了几句这才离开。

    长安

    禄东赞实在是受不了如今的长安城的规矩,打算住到长安城外去,距离长安城最近的客栈就在泾阳坊市。

    这一次来大唐带的盘缠不多,再这么下去连盘缠都要用尽了。

    走到长安城门口,禄东赞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的京兆府官兵。

    瞧着他们一脸不舍的表情,禄东赞连忙说道:"诸位不要送了,你们中原不是有句话吗?与君相逢终须一别。"

    一群官兵看着禄东赞神情非常的悲伤,像是眼睁睁看着眼前的银饼长了腿跑了。

    "长安令刚刚定下的规矩,罚得越多奖金越高,实在是可惜了。"

    众人长吁短叹也只好作罢。

    禄东赞顺着一条大路而且来去各有一条道,路面非常地平整而且整洁。

    光是走在这条林荫大道上,就让人心情好了不少。

    虽说泾阳坊市是李正的眼皮子底下,不过总比整天被一群官兵跟着罚钱来得好。

    走入泾阳坊市,禄东赞发现这里非常的热闹各式的叫卖声都有。

    逛了一圈之后,禄东赞感叹如今的大唐实在是太富裕了。

    连喂马的马料都是豆子。

    走入这里的客栈,禄东赞付了一个月的住店钱。

    价格还很实惠,比长安的驿馆便宜多了。

    禄东赞买了一张饼剥去外面的油纸随手一扔。

    "呔!休走!"

    听到突如其来的一声怒喝,禄东赞被吓了一个激灵回头看去只见一个壮汉带着人便围了上来。

    "做什么!"禄东赞打起精神镇定说道:"我可是吐蕃来的吐蕃使者。"

    报出了身份也许对方会对自己客气一点,禄东赞心里这么想着。

    程处默捡起地上的油纸说道:"乱扔垃圾,罚钱十文。"

    禄东赞一听急眼了,"又不是在长安凭什么罚我钱。"

    程处默说道:"长安的规矩就是按照泾阳来的,赶紧罚钱吧。"

    "我..."禄东赞气得牙根痒痒。

    程处默盯着这个吐蕃人说道:"某看你有些眼熟,我们是不是以前见过。"

    禄东赞也看着眼前这个壮汉很眼熟。

    程处默说得:"你是禄东赞吧。"

    禄东赞连忙扭过头说道:"不是我!"

    "就是你!"程处默一拍大腿说道,"真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

    禄东赞的脸色发青。

    程处默拍着禄东赞肩膀说道:"都是缘分,这叫那啥来着,人生何处不相逢。"

    禄东赞掏出十文钱。

    见程处默依旧站在原地,禄东赞说道:"你怎么还不走。"

    程处默收好钱,"禄兄,自从你走了之后,我们可想你了,走!跟着我去见李正。"

    "我不去。"禄东赞说道,见势就想跑。

    程处默咧嘴一笑,一挥手说道:"来!绑起来!"

    禄东赞一步步后退说道:"你们做什么!我可是吐蕃的使者。"

    程处默大笑着让手下扛着被五花大绑的禄东赞走向泾阳村。

    禄东赞大声说道:"你们不能这么做!我是吐蕃使者,我要向陛下进言,你们敢绑他国使者。"

    程处默大笑着,像极了一个绑了肉票的山匪。

    "放开我!"禄东赞大声喊着,甚至用吐蕃话大骂着。

    李正织着毛衣看到程处默和他带的护卫队扛着一个人而来。

    程处默说道:"李正,你瞧瞧我把谁绑来了。"

    李正定睛一看诧异道:"这人好眼熟。"

    禄东赞扭着头不想让李正看到自己的脸。

第三百六十四章 兵器案

    端详好一会儿,李正说道:"咦,这不是禄东赞,禄兄吗?你怎么又落我手上了。"

    禄东赞委屈地吸了吸鼻子,刚出长安就被李正抓了,真应了中原人的那句刚出虎穴,又进狼窝。

    "处默,你看看你,有你这么对吐蕃使者的吗?还不给人解绑?"

    一群护卫队的人这才给禄东赞松绑。

    李正看着禄东赞的神情忍着笑意。

    禄东赞一脸气愤地说道:"你笑什么。"

    李正忍着笑意说道:"我没笑。"

    "你!"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言归正传,这一次你们吐蕃人打算求亲?"

    禄东赞神情警惕:"你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想要从中作梗?"

    李正咧嘴一笑,"怎么可能。"

    禄东赞:"..."

    李正笑着说道:"禄兄,咱们也是旧相识了,你看我像那种人吗?明显不是那种人对不对?"

    禄东赞指着李正大声说道:"你明明就是那种人,一直都是!从来没变过。"

    李正咳嗽了两声,感慨说道:"我明明想要做个好人,你们为何这么误解我,禄兄我想我们之间一定有什么误会。"

    禄东赞退后一步说道:"不,我们之间没有误会。"

    不过听到李正的咳嗽声禄东赞神情也紧张了起来,莫非真如长安的人所说李正已经重病缠身命不久矣了。

    若是李正真的死了,李世民就少了一大助臂,以现在吐蕃国君松赞干布的雄才大略,说不定吐蕃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想到这里禄东赞心里还有些期待。

    李正上下打量禄东赞,"许久不见,禄兄你瘦了,吃了不少苦头吧,多年不见真是物是人非。"

    禄东赞也观察着李正说道:"确实是物是人非,你重病缠身就要死了。"

    李正喝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其实那都是谣言。"

    禄东赞冷笑道:"你别装了,全长安的人都知道你李正命不久矣,放心!你李正要死了,我们吐蕃一定举国来给你送终。"

    "客气了。"李正笑了笑。

    禄东赞站直身体说道:"李正,这一次和亲我们吐蕃是带着十足的诚意来的,希望你这一次不要从中作梗。"

    李正说道:"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的。"

    "是吗?"禄东赞疑惑问道。

    "对了,禄兄上次给你的办法好使吗?你们吐蕃要这段时间一定挣了很多钱吧,还记得要赔我们大唐的钱吧。"

    禄东赞咬牙说道:"必然不会忘记!"

    "很好。"李正点头说道:"若没什么事还请回吧。"

    "你就这么让我走了?"

    李正点头,"怎么?禄兄还想留下来用饭?"

    禄东赞扭头就走,走了几步发现后面没有人跟上来,立刻加快脚步开始狂奔,一路跑了几里地这才停下。

    李正竟然让自己就这么走了?

    想着从前种种,李正说不定还会捉弄一下自己。

    现如今就这么让自己离开了。

    莫非李正真的已经时日无多,重病缠身?

    禄东赞还特意问了泾阳坊市的很多人。

    其中不乏泾阳村的人,他们都说李正这些日子足不出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李正了。

    禄东赞立刻回到泾阳坊市,在自己住的客栈客房之中,写了一封书信等到回了长安一定要把这个消息送到松赞干布手中。

    听闻过李正本事后的松赞干布一直将李正视为心头大患。

    中原人很讲究君子作风,只有这个李正在面对吐蕃的时候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各种阴谋阳谋,甚至敲诈!

    若是这样的人上位,将来的吐蕃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

    要不是李正!现在青海与河西走廊就不会在大唐的手中。

    禄东赞的情绪起伏不定,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头顶,现如今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李正?你也有今天!

    程处默坐在马圈旁,不论吃什么东西他总喜欢蘸着辣椒吃,眼下吃着红烧肉也不忘倒上一些辣椒酱。

    "就这么让禄东赞走了?"

    "处默兄,禄东赞是吐蕃人,是松赞干布的左膀右臂。"

    "就因为这个?"程处默有些不屑说道。

    "吐蕃是韭菜,韭菜要好好呵护,我看如今也长得差不多了,是到了该收割的时候了。"

    李正说得苦口婆心,也不知道程处默听进去了多少。

    当天夜里,李正和许敬宗吩咐一番。

    到了第二天,就有人去给称心传话,让他去接近禄东赞,想法设法和禄东赞打好关系。

    一切都在悄悄地安排。

    一场买卖就要开始。

    这场买卖关乎着如今大唐西方边关的战局。

    卖给吐蕃兵器的人也是李正,卖给西突厥兵器的人也是李正。

    这种感觉很奇怪,许敬宗总感觉左右手之间都是李正在主导。

    若是这件事真办成了,朝中那些李世民的谋臣说不定可以把这种办法复刻到很多地方去。

    李正如今还没成年,以后的李正会成长到什么地步。

    许敬宗脊背发寒。

    朝中兵部,此刻从秘书监调刚刚调任来的段纶遇到了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禄东赞前些日子刚到长安,就上奏了吐蕃的国书。

    甚至还说了一件事,西突厥的人打仗用的是大唐的兵器。

    西突厥人怎么会有大唐的兵器?

    若只是小数可能不足为奇,大唐这些年里里外外的这几仗,在战场上也可以捡到大唐的兵器。

    可出现大批量的大唐兵器就很离奇了。

    这件事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言官口诛笔伐要彻查。

    李世民当然也是下令彻查。

    段纶面前放着一堆的卷宗,头皮发麻。

    这要怎么查,查到何年何月。

    这个兵部侍郎也不好做。

    转头一看,段纶就发现兵部尚书侯君集已经开始翻阅卷宗了。

    能贩卖兵器的一定就是军中的人,或者和军中有关系的人。

    一定是大将军级别的人才能得到如此大批量的兵器。

    一般来说军中卫府调动都会来兵部走个过程。

    段纶扫了一眼眼前的卷宗,明面上唯独少了龙武军的卷宗。

    龙武军又是陛下的直属,也是最神秘的一支兵马。

    若是这件事和龙武军有关是不是也和陛下有关。

    这还怎么查?光是想想段纶就头皮发麻,这还能查吗?

    段纶暗暗思量,看来兵部也不是久留之地。

第三百六十五章 袁道长你算错了

    能够绕过兵部,直接调度的也就只有陛下的龙武军。

    段纶自认做官这么多年,有些事情不能多打听有些事情不能多问。

    再看一眼侯君集一副蒙头查案的模样,段纶长叹一口气,这兵部看来不能待了。

    泾阳,李正听着大将军李绩的讲述。

    李绩说道:"如今朝中言官口诛笔伐看来要拦不住了。"

    李正淡定点头,"我知道。"

    李绩又说道:"要不这笔生意停了吧,咱们挣得已经够多的了,你李正反正也不缺那点钱。"

    听着李绩的话,李正小声说道:"大将军难道真的以为这是钱的事吗?"

    李绩说道:"这难道不是钱的事吗?"

    李正说道:"若是这笔生意停了,大将军想想以后的西方局势会是什么样,西突厥那些蛮子会是松赞干布的对手吗?"

    李绩又说道:"可若是一旦被查到别说龙武军上下,就连你和我,沿途的放行的将领,都要牵连。"

    李正说道:"大将军可一旦这笔生意停下,我们之前做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在人头落地和开疆拓土之间,大将军觉得要如何决断。"

    "人头落地不过碗口大的疤,开疆拓土是功盖千秋的事。"

    "你看,大将军的觉悟这不是挺高的嘛,至于那些宵小之辈何足挂齿,这笔生意连陛下都和我们在一条船上,这可是一个月十万贯的利润。"

    李绩倒吸一口凉气,"开疆拓土,一个月十万贯的利润,在这种巨大的利益面前,你觉得连陛下都会站在我们这边?"

    李正冷笑,"不见得,真到了事发的时候陛下一定会果断地取了我的项上人头,以儆效尤。"

    李绩不耐烦喝道:"那你之前说的不是废话吗?"

    李正小声对李绩说道:"大将军稍安勿躁,咱们生意照做。"

    李绩狐疑地看着李正,这个小子一副信心百倍的样子。

    "李正,有人说你会成为当朝第一奸臣,以前老夫不信,现在老夫信了。"

    李正淡然说道:"我就说我这人不适合做官吧,你看你们都不信赶着让我做官。"

    李绩无奈一笑,"老夫这些日子会听着风声,一旦发现苗头不对,一定会保住老夫自己的那些将领,至于你..."

    李正强调道,"往后咱们生意继续做,还要越做越大。"

    李绩站起身说道:"三轮车给我们龙武军十辆。"

    "咦?怎么突然扯到三轮车了,咱们说生意呢。"

    李绩一口咬定,"老夫就要三轮车。"

    李正点头,"明日便会送到。"

    李绩走了之后,李义府便来了。

    "长安令,袁天罡道长来了。"

    织着毛衣的李正问道:"他来做什么,莫非李淳风道长也想一头撞死在我家门口?"

    李义府解释道:"是李淳风道长出关了。"

    "李淳风道长出关了,袁天罡来做什么?"

    李义府也好奇,"在下问了,但是袁天罡道长没说。"

    "带过来吧。"李正说道。

    看了一眼李正娴熟织毛衣的动作,李义府去招呼袁天罡。

    有时候织毛衣也是一件非常放松身心的事情。

    人闲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李正发现自己有些事情看蚂蚁搬家都能看半天。

    在这个传话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娱乐活动少得可怜。

    也亏得古人的审美,李正实在是想不明白胡旋舞有什么好看的。

    袁天罡来到马圈,看李正织着毛衣低声说道:"你到底对李淳风做了什么?"

    "没做什么。"李正淡定地说道。

    袁天罡的目光盯着李正,"那贫道问你,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就是一种数据而已。"

    "数据?就像是你的因果说法?"

    "差不多一个意思。"李正点头说道。

    "李淳风的天赋很好,贫道一直想要把自己的本事传授给他,却没想到他在数术造诣一去不复返,身为道门中人一心专研数术,实在是荒废了这么多年的潜心修炼。"

    "袁道长此言差矣,人各有所长,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袁道长应该为李淳风道长祝贺才是,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袁天罡说道:"今日贫道听李淳风说了,大唐如今人口凋零不足当初隋文帝的半数,如今大唐粮食产量年年攀升,不出五年一定会出现谷贱伤民的情况。"

    "不可能。"李正当即说道。

    "这是李淳风推断出来的。"袁天罡说道。

    细细想想李淳风的推断也不是没有道理,当天下平定,人人都可以种田,再加上风调雨顺粮食的产量自然会节节攀升。

    人口增长跟不上,粮食消耗就跟不上,粮食多得吃不完了,自然就会谷贱伤农。

    李正对袁天罡说道:"袁道长以为呢?想必袁道长对天下运势也有些见解吧。"

    袁天罡苦涩一笑说道:"如今国泰民安,再加上李淳风种种数据,说句实话,贫道的道心有些动摇了。"

    自古占星卜卦都非常的玄乎,李正不是很相信这一套。

    "袁道长其实这一次李淳风道长算错了。"

    "算错了?当真?!"

    李正点头。

    袁天罡端坐下来问道:"那你说说李淳风哪里算错了?"

    李正对袁天罡说道:"谷物的消耗确实和人口有关系,但是也和产业消耗有关系,只要加大粮食的消耗,自然就好了,李淳风道长算到了粮食的固有产量但是没有算出来如今粮食的消耗产量。"

    "就我的养殖场,一天所消耗的饲料就高达上石百。"

    袁天罡听着李正的话,"你都把粮食喂牲口了?"

    李正解释道:"都是一些陈粮,人不吃的陈粮是最好的饲料。"

    "未来五年内到底会不会出现谷贱伤农的事情?"

    李正感慨道:"看来李淳风道长的大数据还是没有学到家啊。"

    袁天罡抚须说道:"既然你知道李淳风算错了,你为什么不自己算?"

    "我懒。"

    袁天罡:"..."

    李正接着说道:"其实袁道长也算错了一件事。"

    袁天罡不屑一笑说道:"贫道一生从未有算错过。"

第三百六十六章 屈居人下?

    "真的算错了,那件事或许会造成袁道长一生的悔恨。"

    "老夫到底算错什么了?"

    李正小声说道:"在下泄露的天机已经够多的了,不能再说了。"

    袁天罡眼角猛抽一阵,"你口口声声说贫道算错了,你现在又不告诉贫道,李正到底在卖什么关子。"

    李正摇着手中的鹅毛扇,"现在不可说。"

    "你!"

    当初袁天罡被李世民招安来长安的路上给武家算过命,那时候的袁天罡并不知道襁褓中的武则天其实是个女子。

    若是现在说出来,说不定袁天罡会把这个消息告诉李世民。

    李正对袁天罡说道:"袁道长若是帮我办成一件事,我就告诉袁道长。"

    "你说!"袁天罡说道。

    "帮我把吐蕃和亲的事给搅黄了。"

    袁天罡疑惑问道:"你说的吐蕃求取公主的事情?"

    "没错。"李正点头,"袁道长就说吐蕃国君松赞干布和大唐公主的生辰八字犯冲不能接亲。"

    袁天罡一脸疑惑,"你掺和人家婚事做什么?"

    "袁道长帮不帮我?"

    袁天罡说道:"我根本不知道松赞干布的八字是什么。"

    "那你就顺便找个借口,总而言之不能让这门生意成了。"

    "你为什么要和人家的婚事过不去呢?"

    "你以为我想啊,正经人谁掺和人家婚事。"

    "那你为何?"

    李正仰天长叹,"都是为了江山社稷,若是袁道长能够拆了这门亲事说不定就是为江山社稷立功了。"

    看袁天罡一脸不信的模样,李正妥协说道:"好吧,我交待,其实我和陛下有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的前提就是吐蕃和大唐不能联姻一旦联姻,陛下的计划就会落空,我就会没钱挣。"

    袁天罡说道:"既然如此,你派个人去松赞干布刺杀了不就行了。"

    李正陷入短暂的沉默,"说得也对。"

    袁天罡点头说道:"行吧,这个忙我帮你,不过你以后一定要告诉贫道,贫道到底算错了什么事情会让贫道悔恨一生。"

    李正点头。

    临走前,袁天罡又看了一眼李正的面相,"长安的人都说你李正命不久矣,现在看来你李正一点都不像是短命的样子。"

    "借袁道长吉言,在下一定多活几年。"

    袁天罡一路走出泾阳村,回到长安李正的面相依旧在脑海中浮现。

    李正的面相很古怪,虽说不是短命,但是按照李正的面相他不应该会有家财万贯的一天。

    应该籍籍无名地过完一生才是。

    李正像是被人逆天改命过一般。

    很多事情始料未及,就像是李正这个异数。

    袁天罡感觉到自己的道心都在动摇了。

    到底什么是命数天注定。

    还是当年从李正嘴里说出的那句话人定胜天。

    这几年下来,袁天罡一天比一天迷茫。

    既然一切因李正而起,或许一切也会因为李正有个结果。

    回到钦天监,袁天罡看着这里的一切,忽然觉得在这里耗费年月没有什么价值。

    等到一切事情了了,一定要和李正坐而论道。

    袁天罡心中笃定之后去了甘露殿,李正说得这些看法说给李世民听。

    李世民还在听着李淳风讲述着大数据,袁天罡便来了。

    "陛下。"袁天罡躬身说道:"贫道去了一趟泾阳,李正说未来五年不会出现谷贱伤农的事情。"

    "是吗?"李世民疑惑着。

    李淳风看了一眼自己的数据有些不解。

    袁天罡说话道:"李正说得也不通透,不过他说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只算了粮食产量,没有算到如今的粮食消耗。"

    李淳风孤疑地看着自己的数据。

    李世民疑惑地看着袁天罡。

    袁天罡接着说道:"陛下,贫道今日还算到一件事情。"

    "讲。"李世民喝下一口热茶。

    袁天罡说道:"大唐公主不可与吐蕃和亲,一旦和亲会影响大唐国运,还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愁眉看着袁天罡,一脸的不解。

    立政殿,李丽质一直在看**山送来的奏报。

    这些年**山从泾阳送来的消息很多。

    李正的生活起居事无巨细都会呈报上来。

    到现在为止李丽质才知道,其实从李正被封为泾阳令开始,李正就一直活在皇家的监视下。

    这种监视让李丽质都觉得自己的脊背发寒。

    父皇对李正的监视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莫名有些同情李正,也难怪李正一直不肯入朝为官。

    李丽质一边看着这些**山送来的秘奏,一边问道:"母后,父皇为什么要这么盯着李正。"

    长孙皇后剪裁着盆景说道:"你父皇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

    "为了江山社稷可以监视李正一辈子吗?"

    李丽质的话语声很轻,长孙皇后却听得出李丽质话语中的不满。

    当初李正给了药还有李正的嘱咐,如今的立政殿已经不栽种花卉,有的只是一些小松和文竹。

    李丽质把**山的这些奏报抄录一部分下来,抄录的部分都是李正如今的家产。

    李正说过女人也要有一技之长,这句话李丽质听在耳中也记在心里。

    一个不好女色的男人,李正不好女色,纵使长安美女如云。

    当年全长安这么多女子乃至五姓的女子想要嫁给李正,李正都拒绝的。

    李正不食色,光是长得好看没用。

    李丽质心里也很明白想要嫁给李正,成为李正的当家大妇未来也要懂经营之道。

    就连徐慧也可以帮着李正算账,李丽质心中有了一些危机感。

    纵然自己从小读书都是诗书礼乐和女诫,现在也要让李正觉得自己可以帮到他才行。

    长孙皇后坐到李丽质的身边,低声说道:"终归李正不是皇家人,终归李正不肯甘心臣服你父皇,既然不能收服李正,你父皇也不会让李正效力别人。"

    李丽质语气坚定地说道:"李正不会为任何人效力,他不是一个屈居人下的人。"

    长孙皇后担忧地看着李丽质,连自己的女儿看得明白,这也是李世民最担心李正的原因。

    泾阳,袁天罡走了之后,李正立刻对李义府吩咐,"你赶紧去打听最近长安附近的人有没有人出手陈粮的。"

    李义府好奇说道:"可是咱们泾阳不缺粮食。"

    "别多问!赶紧的,粮价要跌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状告无门的禄东赞

    "粮食要跌价了?"

    李正小声对李义府嘱咐道:"你去长安周边的村子看看有没有人要出售粮食的。"

    "明白了。"李义府记下李正的吩咐。

    禄东赞来到泾阳就被绑了,心里很愤怒,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想要来长安告状,打听之下这件事发生在泾阳,应该先去找泾阳县令。

    可是现如今的泾阳县令位置正好空缺。

    想要状告李正,禄东赞甚至想要直接状告到李世民面前。

    来到承天门前才知道大唐陛下很忙,现在不能见自己。

    承天门的侍卫对禄东赞说道:"使者放心,您是使者我们绝对不会轻慢,有冤情定然会帮忙。"

    禄东赞很恼怒,我好歹是个使者吧。

    好巧不巧李崇义正好路过承天门,侍卫见状便喊道:"崇义公子留步,这位吐蕃使者要告状。"

    "告状?京兆府处理长安城调度事务,以及坊间不平事,在下是京兆府少尹敢问当面有何冤情?"李崇义上下打量了一番,"咦?你不是吐蕃使者禄东赞吗?"

    "我!"禄东赞一听京兆府三个字就打了退堂鼓,松赞干布一直都在研究大唐,对大唐的官职禄东赞还是了解一些的,李正是长安的长安令也是京兆府的头头。

    这不是告状告到李正头上了,这下完了就连状告也无门了。

    而且眼前这个人越看越眼熟,这不就是当初和李正一起在泾阳村口斩了自己马儿的人吗?

    禄东赞倒吸一口凉气,几年不见李正果然势力越发庞大。

    李崇义清了清嗓子说道:"说吧,有何冤情?"

    "我被泾阳村民绑了!"禄东赞还是鼓起勇气说了出来。

    "是吗?敢问可有受伤,对方可对你有过殴打。"

    禄东赞摇头。

    李崇义接着问道:"可有夺你钱财?"

    禄东赞还是摇头。

    李崇义疑惑说道:"既没有打你,也没有夺你钱财,你这..."

    宫门侍卫也是疑惑。

    李崇义接着说道:"要不这样吧,我把这件事告诉长安令,你可以跟我直接去长安令面前诉说这件事的经过。"

    去长安令面前,再去见一次李正?倒吸一口凉气禄东赞连忙说道:"那倒不用了。"

    "什么?不用了!"李崇义拍着胸脯说道:"我们京兆府一定秉公为你主持公道。"

    禄东赞连连摆手,"真的不用了。"

    李崇义不解说道:"你这人怎么这样,真的不用客气。"

    "我没客气,就当我没来过。"禄东赞转身就走。

    "若是想明白了,可以来我们府衙!"

    身后传来李崇义的呼喊声,禄东赞的脚步更快了,长安真是到处都有李正的爪牙,果然就像中原人说的,是龙潭虎穴呐。

    贞观八年二月,朝中兵器案件依旧没有着落,还是没有查出西突厥的大唐兵器是从何而来。

    段纶又向朝中请了长假,大有一副兵部侍郎不做的架势。

    打算一直闭门不出,据说要做一个道士,打算潜心修道。

    李世民知道这件事没有太多的反应,段纶本就是一个门阀子弟,能安置便安置,若是不能安置也就由着他了。

    兵部,刑部,大理寺都在联合一起查着这次的兵器案件。

    可是这次的案件的线索每一次查到就会中断。

    像是一有苗头就会别人掐断。

    王鼎站在李世民的身边汇报着最近的情况。

    朝堂上怎么说,李世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都是****说了算。

    至于怎么查,该如何查,本就是一切都安排好的。

    也就是做个样子给禄东赞和吐蕃看而已。

    大理寺和兵部每一次查到的端倪都会上报。

    王鼎只要按照他们查到的线索都抹去就行。

    很好处理,生意还要继续做,每一次的兵器交易李正送来的钱也越来越多。

    西突厥和吐蕃之间的战事水深火热这才是陛下想要的。

    朝臣们就算是要查,到头来也会是一件无头悬案。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大理寺卿戴胄最近失眠了,身为大理寺卿最近大理寺没有结案的无头悬案越来越多。

    对一个大理寺卿来说,成绩单上多几个悬案是一个个污点。

    也从侧面说明了自己的办事能力不行。

    从当初的妖火闹长安,烧了长安好几处宅院。

    还有后来的寺院倒塌,到现在的兵器案。

    一桩接着一桩的悬案就在眼前。

    似乎从李正发迹以来大理寺的悬案就开始一桩桩出现了。

    戴胄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禄东赞这些日子也是四处碰壁,兵器的案子查了快一个月了也没有结果。

    国书递交给李世民,和亲的事情也是石沉大海没了消息。

    正当迷茫的时候,禄东赞见到一个人,他叫称心。

    长安城外的一处酒肆中,称心低声对禄东赞说道:"你还在指望大理寺的人可以帮你查清楚这个案子吗?"

    禄东赞打量着眼前这个书生模样的关中人说道:"你又怎知大理寺查不出来。"

    称心笑了笑说道:"能够办成这种事情的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禄东赞你把长安看得太简单了。"

    禄东赞站起身说道:"我就不信你们陛下会坐视不管。"

    称心长叹一口气,"执迷不悟,你们吐蕃落得这番境地不冤枉,半个月后我还在这里等你,说不定我可以解你们吐蕃的燃眉之急。"

    禄东赞多看一眼这个文弱书生记下了他的模样便离开。

    又过了半柱香的时间,称心的背后传来了说话声,"你做得很好。"

    称心听着说话声想要回头看去。

    "不许回头。"许敬宗低声说道。

    称心僵硬在原地,感受到脖子上冰冷的凉意,一把匕首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我想知道是谁买了我。"称心低声说道。

    许敬宗语气森冷地开口,"你不用知道这么多,你只要照我们的吩咐办事就可以。"

    称心又问道:"是你买了我吗?"

    背后的声音没了,脖子的匕首也不见了。

    称心依旧僵硬在原地,后襟已经被冷汗打湿了一片。

    犹豫了很久之后,称心回头看去,自己的身后全是一群喝酒的酒客,非常的喧嚣。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买账

    匆匆付了酒钱,称心离开这个地方,心中后怕。

    兵器案就是这些人做的,不知道是谁买了自己,也不知道是谁在指使自己。

    若是真是兵器案的主谋,称心隐约可以感觉到,这个买了自己的人势力一定很大。

    李纲年过八十,拄着拐杖一路离开东宫。

    被李世民召回长安已经有两年了。

    这两年李纲自认一直在悉心教导太子。

    身旁的仆从一路搀扶着把李纲扶上马车。

    仆从的神情很不好,一路都没有说一句话。

    太医署的医馆说过李纲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加上早年前积累下来的旧病,又染上了风寒。

    一连半个月不能下榻,虽说在太医署的医官医治之下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了,但李纲已经八十多岁了瘦骨嶙峋的他太年迈了,太医署的医官说过已经时日无多,可能就这么几天了。

    如今可以下地了,可是仆从们脸上是数不尽的悲伤,这可能就是回光返照了。

    孙思邈这些日子一直都在长安,给秦琼看了病之后也给李渊还有李纲看过病。

    人称神医,可也不是神仙。

    李纲命数已经到头了。

    孙思邈看着马车出了承天门,也坐上了这辆马车一路朝着泾阳方向而起。

    走入马车之中,孙思邈看着李纲的气色,"现在感觉如何。"

    李纲抚须笑道:"老夫感觉自己还能喝一顿好酒。"

    孙思邈点头,人之将死,李纲也想做平生还未做的事情。

    马车一路颠簸出了长安城,一路来到泾阳。

    村子里的守卫见到是孙思邈带人来的,便立刻放行。

    李正已经知道了李纲来了。

    提前在马圈旁等候着。

    马车在马圈旁又行进了好一会儿停下。

    先走下马车的是孙思邈,走到李正的身边孙思邈小声说道:"李纲已经时日无多了。"

    诧异地看了一眼孙思邈,李正看着被仆从搀扶着走下马车的李纲。

    前两年还能在泾阳追自己半个村子的李纲,现如今就已经时日无多了。

    李正有些感慨,也有些失落。

    收起心中的情绪,李正走上前扶着李纲走向自己的小屋前微笑说道:"李纲老先生,今日怎么有闲功夫来看我了?"

    李纲朗声说道:"老夫平生见过的人无数,唯独不放心的就是你。"

    李正扶着李纲在摇椅上坐下说道:"我看您老人家是不放心我会犯上作乱吧。"

    长叹一口气,李纲说道:"李正,老夫想喝一口酒水。"

    李正给李纲倒上一碗温热的白开水。

    李纲再次强调道:"老夫要喝酒。"

    "老先生你也是知道的,在下没有饮酒的习惯,等到老先生回去之后,我再给老先生送上几坛,喝个痛快。"

    "也好。"李纲这才点头。

    孙思邈一直在用眼神暗示着,李正说道:"老先生,你放心,我就是想做一个没出息的富家翁,犯上作乱这种事情我没兴趣。"

    李纲低声说道:"有件事老夫一直想要问个明白,老夫也想亲耳听你怎么说。"

    "老先生请讲。"李正说道。

    李纲盯着李正的神情,"在你眼里天下的读书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李正思量半晌说道:"要说我,我想让全天下人都能够读书识字,让这天下再无目不识丁之人,或许再也不能百家争鸣,但是我希望以后的读书人可以看到更多的书,更多的知识,让书籍变得便宜,让知识的获取更加的廉价。"

    李纲微笑着点头,"老夫做了一辈子的儒生,却也是才想明白独尊儒术何尝不是一种不思进取。"

    享受着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

    安静了好几个时辰之后,李纲这才颤颤巍巍站起身,让仆从扶着他回到马车上,"老夫要回东宫,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喏。"仆从说话声带着哽咽。

    看着李纲背影,李正弯腰躬身行礼,"老先生!一路走好!"

    李纲笑了两声没有回头看。

    等到马车走远,李正低声说道:"孙神医,李纲老先生真的已经到了这步了吗?"

    孙思邈点头说道:"药石无用矣,人的命都是有数的,李纲已经八十多岁了。"

    在这个古代活到七十岁的人都已经很稀少了,何况李纲已经八十多岁了。

    李正又朝着远去的马车行礼。

    接下来的两天,李纲在东宫一直都在和李承乾说话着。

    至于李纲和李承乾都说了一些什么无从得知。

    直到第五天,东宫传来的噩耗,李纲老先生过世了。

    李承乾亲自给李纲立碑。

    丧礼结束之后,李承乾来到泾阳和李正说着李纲去世的前后。

    李纲是一个儒生,做了一辈子的儒生。

    古代的读书人少,能够像李纲这样的读书人也更是少之又少。

    李纲的一生起起落落,这一生他教导过三个太子。

    杨广的太子,李建成,还有现在的李承乾。

    儒家的理念可以用一时,就像李纲临终前说的,独尊儒术确实只是原地踏步。

    至少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心中还是有些感慨,至少自己还和李纲说过话。

    李正多放了一个酒碗倒满了酒水放在边上。

    李承乾看到李正的举动肃然起敬。

    "太子殿下,不要太过悲伤谁都要经历这样的一天。"

    李承乾低声说道:"孤不想你也死了。"

    "太子殿下不用同情我,在我死之前你父皇一定会用尽手段榨干我的所有本领,他现在就在这样做。"

    李正说得很直接,李承乾无奈一笑,"李正,你似乎是那种不敬鬼神,不信天地,不信君王,只信你自己的人。"

    朝着李承乾举起酒碗,李正说道:"恭喜太子殿下终于认识我了。"

    李承乾颔首说道:"李正,你知道吗?孤有时候在想若孤不是太子,孤也想过闲云野鹤的日子。"

    "太子殿下,你这个想法很危险。"李正想起了李承乾后期的举动。

    "也罢,孤终究是太子念不得你们普通人的日子,孤只有将每一件事情做好,让父皇知道孤的能力,让父皇认可孤。"

    心中莫名有些同情李承乾了,李正心里思索着或许李承乾一生都在努力的就是想要他父亲的认可,一句夸赞。

    李承乾说了一大堆的心里话,喝得有些醉了才离开。

    许敬宗见李承乾走了,这才走到马圈说道:"称心已经和禄东赞碰头了,不过禄东赞似乎不买账。"

第三百六十九章 读书识字

    李正对许敬宗说道:"带信给默呕让他给我狠狠地打吐蕃,把吐蕃打疼了!"

    "明白了。"许敬宗点头。

    "这些日子禄东赞都在做什么?"

    许敬宗低声说道:"禄东赞这些日子一直住在长安,没有必要禄东赞连门都不出,就连他在泾阳像先前付了一个月的住店钱,他也不来住了。"

    "这老小子现在还真变老实了?"

    许敬宗点头,"这些日子禄东赞可谓是处处碰壁就连陛下也不见他了。"

    虽说已经是如春,可当风吹过的时候还是有些寒冷,李正一路走向村子里的棉花田地,一边说道:"过些日子尉迟恭将军也该回来了吧。"

    许敬宗拿出自己的小册子翻看了几眼说道:"陛下召回的旨意也已经送往河西走廊了,这一次由武阳县公右卫大将军李大亮去换防河西走廊,现在李大亮已经带兵去了河西走廊,想必过些日子就会回来。"

    来到棉花地,李正挥起锄头开始整地。

    如今的棉花也已经结了蒴果,过些日子等这些蒴果裂开的时候,里面的棉花也可以收获了。

    棉花地的另外一头有一间大房子,那里是养殖场。

    上官仪和褚遂良上课之余也会去养殖场,记录每天母鸡的产蛋情况和小鸡仔的情况。

    很多在泾阳做事的人几乎人手都有一本小册子,即便是不识字的婶婶们也开始主动学识字了。

    她们发现会写字之后就可以记录,有了记录就可以更好地做事。

    顺便还可以记下家里的进出的银钱,算是一个小账本。

    工坊里的每日的产量,每日的出货量都可以有个记录。

    最近在泾阳书院读书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会了识字。

    婶婶叔叔们就会让他们孩子教他们自己认字。

    一来一去带动了村子里的识字热潮。

    其实叔叔婶婶们也可以直接去泾阳书院读书。

    对婶婶们来说她们读书识字只是为了应付生活。

    孩子们读书才是为了出人头地。

    在村中长辈们眼中泾阳书院早就成了他们眼中的圣地,平日里不会去打扰孩子们读书,也不会让别人去打扰孩子们读书。

    孩子是未来,泾阳书院就是整个泾阳村民心中的希望。

    这是所有泾阳村民心中的共识。

    长安的兵器案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查到什么眉目。

    就算是查到一些端倪查到后来也不过是白费功夫。

    这个案子像是从来没有在长安发生过一般,丝毫找不出任何兵器调度的痕迹。

    张公谨再次来到泾阳的时候,天气还是有些清冷。

    如今也不用经过通报可以随时出入泾阳。

    泾阳的年轻人中,蜀王李恪就管着泾阳护卫队。

    一般告诉李恪,张公谨就可以进入泾阳。

    已经快要到三月天了,天气还是一样地冷,只有在正午短暂的阳光下可以感受到温暖。

    看到一群村民聚在一起正在议论着什么。

    张公谨走上前一看,这些村民竟然在写字。

    虽说写得歪七扭八,不过看起来很认真的模样。

    又在村子里走了一会儿,张公谨发现泾阳的不少村民都能写字。

    张公谨问着一个记录草木灰数量的妇人,"你们为何都在学写字了?"

    这个妇人放下手中的册子,看了一眼张公谨穿着,"你是长安来的吧。"

    "正是。"张公谨点头。

    这个妇人解释道:"平日里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这些人要把事情做好,就要学识字,这样才能把活给干好了。"

    又把自己的册子递给张公谨,"你看,每日的出入数目我们都要核对,这样就可以少做错事。"

    看了一眼册子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作坊的每日出入货物情况。

    张公谨把册子还给这个妇人问道:"是泾阳郡公李正让你们识字的?"

    妇人捂嘴笑道:"瞧你说的,这种小事哪儿能麻烦正儿,我们都是偷摸着找自己孩子学的,你也可以让你的夫人识字,识字之后做很多事情都可以方便不少,就像我儿子学到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这个妇人思量半晌说道:"受益匪浅?对!就是这话来着。"

    张公谨叹息说道:"确实。"

    又一个妇人说道:"我儿子也说了识字就可以读书,读书了就可以学到知识,有了知识人就会聪明就不会被骗。"

    李世民一直希望大唐可以有更多的读书人。

    现如今的大唐的读书人太少了,这个村妇说得没错,识字了之后就可以读书,读书了人也会变得聪明,多简单的一个道理。

    突厥的读书人更是少之又少,在阴山和李靖打突厥的时候,张公谨见过那些突厥的俘虏。

    这些突厥人有时候的行为和蛮子没什么区别。

    李世民想要增加天底下的读书人,数年以来中原各地的郡县都在努力。

    现在看来唯独李正做得最好。

    当初的泾阳是什么样子,现在的泾阳是什么样子?

    这种天差地别若不是亲眼所见实在是不敢相信。

    张公谨不住点头,没想到李正还能让泾阳村子的村民主动读书识字,甚善。

    若是可以把这个方法复刻到大唐的各个郡县,大唐可以有多少读书识字的人。

    听到张公谨已经来泾阳的消息,还是李恪派人来告诉的。

    李正连忙来到村子里,"见过邹国公,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不碍事。"张公谨越看李正,眼神中的欣赏之色越浓。

    "现在也是吃午饭的时辰,邹国公吃了吗?"

    张公谨微笑说道:"倒是还没有。"

    "我正好要给孩子们做饭,邹国公不妨和我们一起吃,反正也就多一副碗筷的事情。"

    张公谨点头,"那老夫就不客气了。"

    来到马圈,张公谨说道:"李正,老夫家里有些行李不知道如何安置。"

    "行李?不知道如何安置?"

    张公谨点头,"你有办法安置吗?"

    行李安置?

    李正脑子一醒,醍醐灌顶般地醒悟过来一拍大腿喊道:"许敬宗你给我过来!"

    正在和大虎说闲话的许敬宗连忙赶来,"长安令什么吩咐。"

    李正大声对许敬宗说道:"赶紧去长安,把邹国公家里的家具,铺盖,以及所有行李都给我搬到泾阳来。"

第三百七十章 灵丹妙药

    "行李?邹国功的行李?"

    许敬宗也是疑惑了好一会儿,这才回过神,"我这就去长安城。"

    李正做了一桌子菜,张公谨看着这些菜色,很好奇,李正总能做出一些别人从未见过的菜肴。

    而且这些菜肴还特别地好吃。

    孩子们一回来就在饭桌上大快朵颐地吃着,吃完之后大牛又带着这群孩子风风火火地离开。

    张公谨感慨道:"你的日子还真是惬意啊。"

    李正倒上两杯热茶。

    张公谨看着面前这个奇怪的杯子,杯子很大足足有十岁孩子的一张脸这么大,杯子旁还有一个手柄,盖子和手柄还用一根绳子绑着。

    看着好奇,张公谨问道:"你这个?"

    "这个杯子很古怪对不对?"

    张公谨点头。

    李正喝下一口说道:"我做不出搪瓷只能用竹筒来代替,都是情怀啊。"

    张公谨喝下一口热茶,"还算是别有一番风味。"

    "老夫前后来看过你的村子,李正你像是那种有着一亩三分地就会知足的人,老夫曾经想过你若是入朝为官或许可以把泾阳县的种种复刻到中原各地。"

    李正举杯笑道,"这不是一回事,我知道邹国功的意思,可是治理一个小村子我可以大刀阔斧,若是整个关中也这样,容易伤筋动骨。"

    张公谨叹息说道:"不伤筋动骨何以改变天下,当年老夫还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一起讨论天下大势,可每每谈论到一些事情,总觉得一代人的努力或许不够。"

    "功成名就,史册留名?有时候想想这个我们这一代是不是要牺牲一代人,才能成全下一代人。"

    张公谨的这话境界有些高了。

    李正听着又喝着茶水。

    张公谨接着说道:"李正,你觉得呢。"

    "我觉得,我只会挣钱,不是很懂这些家国大事。"

    "是吗?"张公谨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李正又说道:"要是我说,我觉得治国如烹小鲜,少了一种味道不行,多了一种味道也不行。"

    张公谨点头,"你的厨艺确实很好。"

    许敬宗的动作很快,把张公谨在长安的行礼都搬到了泾阳整整五辆马车的货物。

    随之而来的还有张公谨家里的五六个仆人。

    李正带着张公谨来到泾阳的居民区,这里都是小房子。

    "邹国公,我这里还有一些空房子,有些简陋还望不要嫌弃。"

    张公谨打量着这里的房子房屋,"这房子很牢固,虽说不如长安的房子美观。"

    李正说道:"重在实用。"

    用比较超前的水泥石砖做的房子,可能不是很符合现在唐朝人的审美。

    李正一边介绍道:"邹国公别看这个房子小,咱们泾阳的房子不怕风吹雨打,冬暖夏凉,防寒防冻,用来养老再好不过。"

    张公谨打量着墙体的厚度,"浪费了。"

    "什么浪费了?"李正疑惑道。

    张公谨说道:"这么好的石料用来造房子实在是浪费,若是用来修缮城墙就好了。"

    李正对城墙这种事物不是很喜欢,"上百万人挤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城池中我觉得有碍于发展,反正在下不喜欢城墙。"

    张公谨说道:"没有城墙何以抵御外敌。"

    "这个..."

    确实如张公谨所说,城墙的存在有必要的道理。

    城墙千年以来早就是人们固有的认知。

    可在***时代,城墙虽然也有类似战壕的用处,但如今大唐的城墙坚固程度就不够看了,除非能用到混凝土。

    就像长安城的城墙,几公斤的火药埋在城墙比较薄弱的地方。

    点火就能把长安城炸开。

    李世民还以为自己的长安城固若金汤?

    实在是让人不敢苟同。

    有利于战争不利于发展。

    若是把百万人口都关在一座城中,有碍于城市的扩张。

    还走在到刀耕火种的时代,李正觉得自己考虑这些还是有些早了。

    再说了不能在城墙上动心思。

    明代富商沈万三闲着没事给朱元璋修城墙,结果呢?

    有时候感觉这个时代的人都傻呵呵的。

    你们才是傻子。

    这个彪悍的年代,吃饱饭都不容易,李正觉得李世民的日子和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关系。

    他傻呵呵地以为自己是多么英明的皇帝。

    李正觉得自己用一些物理化学的手段,就可以崩了李世民的三观。

    自己的村子脱贫致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闲着没事还是少给皇帝卖命。

    给皇帝立下千秋功业,自己很有可能会死。

    就比如说商鞅。

    当然了始皇帝推行郡县制以来,这个制度让后世享受了这个红利,而且享受了两千多年。

    张公谨家的仆人很勤快,半个时辰就把新家给安置好了。

    很快张公谨在这个村子就找到了几个可以说上话的人。

    比如老村长和孙思邈。

    半个月后,张公谨已经彻底融入了村子里的生活。

    张公谨的肺不是太好,这是早年前积累下来的旧病,孙思邈给瞧过,好好修养还是可以把病养好的。

    李正拿出几粒胶囊递给张公谨,"邹国公,这个药对你的肺挺好,起码可以缓解咳痰的情况。"

    看着眼前的药,张公谨又说道:"老夫住在你的泾阳已经很叨扰了,哪里能收你的这些灵丹妙药。"

    李正尴尬一笑,"这哪里是什么灵丹妙药。"

    张公谨说道:"老夫可以收下你的药,不过无功不受禄,老夫也不能白拿你的药。"

    "没关系,我以后每个月都给邹国公送来。"李正笑呵呵说道。

    张公谨笑骂:"你个臭小子,还每个月送来,你是希望老夫可以每个月都去你的书院给村子里的孩子教书吧。"

    "邹国公,不用客气。"

    张公谨拿起李正的药点头答应,"老夫每个月都会给村子里的孩子去讲课。"

    一场春雨落下,预示着天气就开始转暖了。

    李正坐在自己的马圈旁的小屋子里,看着满天大雨心情也放松了很多。

    有时候觉得雨天才是最安静的。

    徐慧坐在一旁给李正倒上一杯热茶说道:"长安令,这是这个月的账本。"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多吃点

    李正拿过账本看着,如今徐慧这个会计做得已经很得心应手了。

    看了一眼她的神情,李正问道:"算盘已经会用了?"

    "会用了。"徐慧点头。

    "其他姑娘都会了吗?"

    徐慧想了一会儿说道:"想要用得熟练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站在身边,徐慧身上的香味李正还是可以清晰地闻到,出身书香门第她的气质很好。

    看了一眼她身上的粗布衣衫,李正说道:"在这里的吃穿不如宫里,让你们受苦了。"

    徐慧连忙躬身行礼,"长安令这是哪里的话。"

    在她躬身弯腰的一瞬间,李正急忙扭过头不去看她又说道:"李义府那里有一些我的账本,到时候让人给你送过去,我这里的银钱出入很大,你可以找和你一起来的宫女,一起做这件事。"

    "明白了。"徐慧也注意到李正眼神里的尴尬又站直的身子。

    不过看到李正眼神里的慌乱,徐慧心里还是有些小得意。

    都说李正不近女色,看得出其实他也是一个正常的男人。

    不过这个男人似乎自律很多。

    雨越下越大,李正也给徐慧倒上一杯茶水,"雨停了再走吧,喝杯茶驱寒。"

    "多谢长安令。"徐慧小心翼翼地接过茶杯。

    两人一时间无话,徐慧又说道:"长安令,在这里的日子其实也不苦,比在宫里自在多了。"

    "是吗?"李正喝着茶水说道。

    徐慧点头,"村子里的婶婶们对我们很好,每日都会送来肉菜,吃得也比宫里好,在这里没有这么多的规矩,也没有这么多盯着,而且也没有宫里这么多的..."

    徐慧的话语顿了顿,又开口说道:"也没有宫里这里的心机,来到这里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说完徐慧见李正看着雨景没有接话,徐慧拿起小泥炉上的水壶,细心地给李正续上一杯热茶。

    然后安静地坐着等着雨水停歇。

    雨幕里出现一个身影,许敬宗急忙赶来。

    来到近前,许敬宗说道:"长安令,吐蕃急报,西突厥派出五万大军大举进攻吐蕃,松赞干部一路退守,如今禄东赞已经入宫,请求陛下是否可以止战。"

    "止战就要和亲。"李正低声说道。

    许敬宗点头,"没错。"

    徐慧听着李正和许敬宗之间的对话也不知道该如何回避,这间小屋的屋檐太小,只好说道:"我去给长安令收拾一下屋子。"

    见徐慧走向后院的厨房,许敬宗小声说道:"默呕已经动手了,想来现在禄东赞已经急坏了。"

    李正笑着说道:"这个时候吐蕃是热锅上的蚂蚁,陛下不会和这样的吐蕃接亲的。"

    许敬宗说道:"可是如今朝中很多人也进言,也有人希望陛下和吐蕃联姻。"

    历史上确实有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这件事。

    如今的李世民的女儿之中成年的女儿很少。

    能够婚配的也就是这么一两个。

    记得那个时候李世民是封了宗室里的一个适龄女子为文成公主之后嫁给了松赞干布。

    这种和亲联盟李正不是很喜欢。

    再说了吐蕃要是和中原和亲了,西突厥还打不打吐蕃了,自己能不能挣钱了?

    无论怎么都不能和自己挣钱过不去。

    李正说道:"和亲想都别想,要不松赞干布割地称臣,并且给我们大唐赔钱,再来太极殿跳一段舞。"

    许敬宗笑了笑,"长安令,要真是这么做松赞干布怕是不活了,不过人言可畏啊,这么多人都在希望这一次大唐和吐蕃联姻,就怕陛下会动摇。"

    "禄东赞有和朝中大臣走动吗?"

    "倒是有,不过不多。"

    李正思量半晌对他说道:"让咱们手中的记者动起来,所有禄东赞有过走动的人列出来,再把从朝中支持这次联姻的大臣全部记下来。"

    "长安令的意思是?"

    李正小声对许敬宗说道:"黄泥掉在裤裆不是那啥就是那啥,鬼知道是不是禄东赞收买了言官,让言官支持和亲的。"

    许敬宗倒吸一口凉气,"县侯这招实在是..."

    "太阴险了是吗?"

    "是高明!"许敬说道。

    李正给他倒上一杯热茶,"喝杯热茶驱寒。"

    许敬宗接过茶杯喝下一口热茶,"长安令,现在是不是可以让称心再去接触禄东赞了?"

    "不着急,我们先晾禄东赞一段时间。"

    "可禄东赞见和亲不成,一定会另寻他法,这个时候让称心是接触说不定这笔生意就成了。"

    李正晃着杯子中的茶水说道:"着急的人不是我们,是禄东赞,我们是为了讨价还价,禄东赞是为了救吐蕃。"

    许敬宗点头,"明白了。"

    雨停了之后,徐慧这才离开了马圈,等看到李正如小山一般的账本一时间也有些看呆了。

    李正到底有多少生意?

    这些账本按照日子排列着,每个月都是厚厚一摞。

    徐慧自己身后的几个宫女说道:"姑娘们把这些账本都搬进去。"

    村子里的婶婶们很喜欢住在李正新房里的姑娘们。

    听说是宫女一个个长得很水灵。

    也很会干活。

    婶婶带了肉菜鸡蛋而来,徐慧对她们说道:"婶婶们不用每日送来,昨天的还没吃完呢。"

    婶婶们笑着说道:"你们多吃点,一个个怪瘦弱的。"

    徐慧也只好收下婶婶们的好意。

    一个婶婶小声对徐慧说道:"小丫头,我们看着正儿长大的,这孩子什么德行我们心里都清楚。"

    徐慧低头躬身说道:"其实长安令对我们很好。"

    "这不是一回事。"婶婶小声对她说道:"你看正儿现在也十五岁了,早该是娶媳妇的时候,想以前我们嫁到泾阳的时候也不过十三岁,正儿这孩子老实也懂事,还特别地孝顺。"

    徐慧听着这个婶婶的脸色越加红了。

    婶婶又说得:"咱们村子出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孩子,怎么能没有一个后儿呢,正儿这孩子实诚,对人也好就是满脑子都是挣钱,什么时候要是正儿有个后了,我们这些做婶婶的心里的石头也能落地了。"

    听完这番话,徐慧的脸愈加红了一直红到了耳根子,站着一言不发。

    婶婶笑着说道:"你们这些姑娘就是太瘦弱了,多吃点,多吃点好。"

第三百七十二章 留得青山在

    磨蹭了这么多时日,李绩终于收到了李正的货,十辆自行车成列在面前。

    完全金属做的车架,车轱辘上还镶嵌着一种软木。

    李绩当即跨上一辆慢悠悠地骑着,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只需要自己踩动踏板就可以让三轮车动起来,想要它快点它就会快,想要它慢点它就能慢。

    人生在世要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李绩仿佛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都高了几分。

    大虎也骑着三路车跟上李绩说道:"大将军,这十辆三轮车是借用的,到时候还要还回去。"

    李绩当即捏住刹车,精神的飞升刹那间打断,大声喝道:"借得!你再给老夫说一遍。"

    大虎低着头有些委屈地说道:"长安令就是这么说的,说是大将军没有给钱。"

    "钱钱钱,这小子想钱想疯了不成。"

    "一分钱一分货,买卖就是这样的。"大虎又说道。

    "你小子还帮着李正说话了是不是?"

    见李绩有些急眼了,

    大虎说道:"其实在这些都是长安令提前说好的,说是知道大将军会这么说。"

    李绩骑着三轮车又回到了龙武军驻地。

    匆匆写了一份奏章之后,带着一辆三轮车便入了长安城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这个奇怪的车子斟酌再三说道:"朕给他的铁料...他就做了这么一个东西?"

    李绩解释道:"这个东西叫做三轮车,不用牲口拉,只要人骑在上面踩动踏板就可以了。"

    "是吗?"

    李世民狐疑地绕着三轮车走了一圈。

    李绩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亲自给李世民示范了一次用法。

    体验了几次之后,李世民低声问道:"如今这样的三轮车有多少。"

    "回陛下,据末将所知在泾阳的有三辆,在龙武军有十辆。"

    李世民犹豫了好一会儿说道:"你觉得此物如何?"

    "此物用铁料铸造而成,不需要牲口来拉,若是可以用来运送军中辎重最为方便。"说到这里李绩又道:"毕竟军中辎重运送所消耗的牲口实在是太多了。"

    每一次运送军粮都靠人力,靠牛马。

    李世民看着这辆三轮车车越看越喜欢,"李正管着叫做三轮车?"

    "嗯,三个轮子嘛。"李绩说道。

    李世民瞅了好一会儿,"为何不是四个轮子呢。"

    "这个...末将愚钝不是很懂。"李绩躬身说道。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长安崔家府邸,如今崔家的掌舵人崔林躺在床上问道:"有什么关于李正的消息吗?"

    崔家子弟回道:"如今李正一直都在泾阳村子里,似乎并没有死讯传来。"

    崔林长叹一口气,"都说他要死了,他怎么还活着。"

    崔家子弟说道:"据说李正还造出了一个叫做三轮车的东西。"

    崔林讶异道:"李正不仅还没死,而且还在造东西?"

    看了一眼自己身边几个崔家子弟的神情,崔林说道:"快,扶老夫起来。"

    禄东赞正在长安的驿馆里收拾着行囊,李正就要死了的消息已经送出了长安,想必过些日子松赞干布就可以收到。

    和亲的事情送入长安城就石沉大海一般没了消息。

    李世民还派人查了那些主张和亲的朝臣。

    现如今和亲这件事在长安城几乎已经成了人人喊骂的局面。

    眼看和亲这件事是成不了了。

    李正如今在长安的势力太大,继续在长安城待下去怕是连自己都会搭进去。

    收拾好行囊之后,禄东赞不放心又从驿馆的窗外看了看。

    见没有官兵来这里,背起了行囊准备离开。

    各国使者入长安城,如今的长安驿馆很热闹。

    禄东赞低着头走向驿馆的后门,好在后门没有什么人。

    走出驿馆,一路在长安的街道间走着。

    眼神一直注意着四周,脚步越来越快。

    李正!早晚有一天你做的一切都要付出代价。

    中原有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年之后!或者十年之后,等吐蕃回复元气。

    必定要卷土重来杀尽河西走廊,把你李正碎尸万段。

    就这样想着,就快要走到长安城门口,禄东赞甚至已经想好了后手,甚至连怎么进攻河西走廊的路线都已经想好。

    就连怎么把李正分尸也是了然于胸。

    "站住!"

    突兀一声喝令,吓得禄东赞一个激灵。

    想要再接着走几步,眼前出现了几个官兵。

    禄东赞低着头想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往右走两步,对方也往右走两步。

    往左走两步,对方也跟着往左走两步。

    "禄东赞,你做什么呢?"

    听到身后的问话声,禄东赞机械般地回头看见李崇义,当场想哭的心都有。

    李崇义微笑说道:"这是吃撑了,出来走两步消食。"

    中原有句话说得好,虎落平阳被犬欺!

    禄东赞仰头深吸一口气,忍住了自己的眼泪。

    李崇义吃着一张饼又问道:"你该不会是要...。"

    禄东赞连忙说道:"没有没有,我绝对没有想跑。"

    "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

    李崇义看着禄东赞肩膀上的包袱说道:"那你带着包袱是做什么?"

    禄东赞看了一眼自己肩膀上的包袱,"咦?我肩膀上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包袱,是谁挂在我肩膀上的?"

    说完禄东赞非常随意,又轻飘飘地把包袱一扔。

    李崇义接着说道:"这走的如何了?要不要在下陪你多走两步。"

    "不了不了。"禄东赞连忙说道。

    李崇义说道:"不用客气,反正我也闲着没事。"

    禄东赞连忙说道:"对了!驿馆还煮着我要喝的汤呢,看时辰怕是要糊了,要赶紧回去才行。"

    "是吗?"李崇义又问道。

    "是的。"禄东赞用力一点,还一脸真诚地眨了眨眼。

    "要不要我们京兆府的官兵送你回去。"

    "不用了,不用了,千万不要这么客气。"

    "还有你刚刚又乱扔东西了,罚钱!"

    禄东赞认栽一般地交出罚钱。

    李崇义收下罚钱说道:"你们吐蕃人真的要改改随手乱扔东西的习惯,这样你省的罚钱,我们也省得麻烦。"

第三百七十三章 奉皇后之命

    禄东赞说道:"在下以后一定会好好遵守长安的规矩。"

    李崇义又说道:"我们这些当差也都是听命办事,真不是为了这么几个钱,这些钱还不够我们吃一顿酒呢。"

    禄东赞连连点头,"崇义公子说的在理。"

    李崇义又说道:"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多主张和亲的言官都被查问了,也不知道这件事查得怎么样了,你也知道这件事吧。"

    站在李崇义的面前,禄东赞汗如雨下。

    这一次来长安确实带了一些钱财。

    这也是为了可以和朝中的官吏说上几句话,能够笼络自然是最好。

    送确实送了一些,按照中原人的规矩。

    登门造访总要送点东西才好。

    真要是查起来,说不定自己送的哪些东西真成了收买就说不清了。

    禄东赞心里想着,自己真的没有收买他们,只是送了一些东西。

    就连门都没有进去,人家只是收了礼。

    中原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李崇义说道:"咦?你怎么留了这么多汗。"

    禄东赞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天气热,给晒的。"

    李崇义紧了紧衣衫,"这天气也不热呀,我还觉得有些凉。"

    禄东赞苦笑着说道:"我这人火气比较旺盛。"

    "原来是这样。"

    "确实是这样。"禄东赞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李崇义又说道:"还有啊,咱们都是老熟人了,你要是想回吐蕃了,我们也不会拦着你,对不对?"

    "对对对。"禄东赞使劲点头。

    李崇义满意地点头,"回去吧。"

    禄东赞稍稍一礼,"这就回去了。"

    瞧着禄东赞背影,李崇义又喊话道:"过些日子咱们一起去见长安令,长安令说了想要和你共谋一醉。"

    禄东赞脚步一个粗咧差点当场摔倒。

    李崇义感慨着说道:"这吐蕃使者不仅火气旺,腿脚似乎也不太好使。"

    一群京兆府官兵非常赞同地点头。

    回到驿馆,禄东赞咬牙愤怒地一拍桌子,"李正!李崇义!你们太欺负人了!"

    如今吐蕃正是危急关头,禄东赞看着承天门方向,或许用成亲来解决如今的燃眉之急已经没有希望了。

    灌下一口酒水,禄东赞想起了那个叫做称心的家伙,他说可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等到了第二天,禄东赞就来到了之前喝过酒的酒肆。

    在这里等着称心的出现。

    坐了一天还是没见到人。

    第二天接着在这里等着。

    接连几天禄东赞都没有等到称心。

    许敬宗站在一处楼阁上看着等在酒肆的禄东赞问着身边的手下,"他在这里已经等了几天了。"

    "这已经是第五天了。"

    许敬宗稍稍点头对着身边的手下吩咐了几句。

    等到第八日,禄东赞已经打算放弃了,正起身就瞧见了正在往酒馆走的称心。

    称心看到禄东赞笑着说道:"吐蕃使者,你怎么在这里?"

    禄东赞看了一眼四周小声说道:"你说你可以解我的燃眉之急!"

    称心点头,"吐蕃使者的关中话真是越来越好了。"

    "你说过的你可以帮我。"禄东赞看着称心像是抓住救命稻草。

    称心微笑说道:"不是帮你,而是帮吐蕃。"

    "怎么帮!"

    酒肆里很吵闹,只要放低声音没人会注意到这个酒肆的角落。

    称心小声说道:"我可以卖给你们兵器和粮草。"

    "卖?"

    "对。"

    禄东赞立刻警觉了起来,"西突厥的粮草和兵器也是你卖的?"

    称心摇头,"不是我。"

    禄东赞瞪着带血丝的眼神放低嗓音问道:"那究竟是谁?"

    称心说道:"长安龙蛇混杂,势力盘根错节,我劝你最好少打听,不然我也不能帮你了。"

    禄东赞冷声说道:"我们吐蕃有钱,有很多的钱可以给你,只要知道卖给西突厥兵器的人是谁就行。"

    称心笑道:"给我钱也没用,因为我真的不知道。"

    称心看着酒碗里的酒水,"据说西突厥都已经快要打到你们吐蕃的王廷了,也不知道松赞干布可以撑多久。"

    禄东赞双手捏着拳头,神色紧张。

    看禄东赞不想作罢,称心站起身说道:"看来你还不知道其中利害,多说无益等你想明白了,你在这里等着在下便好。"

    泾阳田地里的棉花已经可以采摘了,采摘棉花的任务交给李义府去进行。

    李正独自一人坐在泾阳河边钓鱼。

    钓鱼是一件放松身心的运动,当然了这是用来打发时间了。

    古代的娱乐活动少,李正感觉时间都过得很慢。

    春日的风不大,倒是吹个不停,有点扰人清闲。

    "你就是李正?"

    听到陌生的说话声,李正扭头看去见到一个女子。

    这个女人手里牵着一根绳子,顺着绳子看去是自己泾阳护卫已经被五花大绑了。

    来着不善?

    莫非是李世民派来的杀手?!

    这个皇帝果然容不下我了。

    李正当即站起身退后一步说道:"这位女侠,动手之前我能否先了却遗愿。"

    "不能。"她颔首说道。

    李正想了一会儿又说道:"那我能写一份遗书吗?"

    她无奈一笑,"不能!"

    李正深吸一口气,"天见可怜,我李正临死前竟然连一份遗书都不能写。"

    她打量着李正,"真是想不明白,李靖为什么收你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做弟子。"

    "这位女侠,话不能这么说,我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我很聪明。"

    "许久不回长安了,没想到长安竟然出了你这么一个妖孽。"

    "杀我没关系,你为何还骂我呢。"李正又退后几步,掐算时间看向远处,远远可以看见护卫队了,这个时候只要自己跑得够快,喊上两声说不定就能得救。

    她把这几个嘴里塞着布头的护卫晾在一旁。

    "**山你出来吧。"她大声说道。

    **山从一棵树后走出。

    李正当即走上前,"杀手姐姐救我!"

    **山站在李正的身前对她说道:"我受皇后所命保护李正,就算我死了他也不能死。"

    吸了吸鼻子,李正感慨,都说大唐多女侠,杀手姐姐就是其中之一。

    大唐民风彪悍,大唐的女子也很彪悍,这和大唐尚武,和游侠风气也有很大的关系。

    "我若是出手杀李正,你也一定会取我性命是不是?"

    **山说道:"看在李靖大将军的份上我不会杀你。"

    "你还真是和李秀宁一个德行。"

    这两个女人的说话声有些不太对,李正小声问着**山,"你们认识?"

    **山说道:"红拂女。"

    "红拂女?原来你就是红拂女啊,久闻大名。"

    红拂女看着李正说道:"这一次来我有话要问李正,我不想杀他,在你的眼皮子底下我也杀不了他。"

    **山没有答话,手里依旧抱着横刀。

    "李正,我想让你帮我查一个人。"

    "红姐姐请讲。"李正连忙答应,这可是大名鼎鼎的红拂女。

    "你帮我找到虬髯客在哪里。"

    "应该可以。"李正只得先应下。

    "都说你李正道行颇高,原来袁天罡也自愧不如,这次我回长安就听了很多有关于你的传闻,李靖担心你,让我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快死了。"

    "在下应该还能多活几年。"李正说道。

    想了一会儿李正又补充道:"不出意外的话。"

    红拂女打量着李正,这小子看起来有些油滑,与苏定方相比还是苏定方看起来更加忠厚一些。

    "你真的还能多活几年?"红拂女看着这个少年的神情。

    "真的,我几时骗过你。"李正一脸认真的说道。

    "你我认识连一个时辰都没有还几时?"

    "也对。"李正犹豫着点头。

    "人我也看了,话也带到了,李正你和我的一位故人长得很像,若是她有孩子了也该像你这么大了。"

    红拂女说完便转身朝着村外而去。

    说来就来。

    说走就走。

    或许这就是女侠吧。

    李正又看了一眼**山。

    **山:"你这么看着我做甚?"

    李正叹息一声说道:"杀手姐姐,你是不是经常跟踪我。"

    **山面无表情地说道:"奉皇后之命保护你。"

    李正说道:"若是有一个人整日跟在我身后,我会觉得那人图谋不轨。"

    "村子就这么点大,我远远看一眼你是不是还活着就行了,职责所在。"

    李正开口质问道:"那我洗澡的时候呢!"

    **山面无表情扭过头,一步步走远。

    见人已经走远,李正连忙给自己的几个护卫松绑。

    "那女人身手太厉害了。"

    "我们五个男人联手都不是她的对手。"

    "正儿,真不是我们先动手的,那女人上来就是一脚把我踢翻在地了。"

    ...

    "几位叔叔伯伯,那女人来历就不简单。"

    李正对他们说道:"回去找孙神医拿点跌打药,下一次再见到她绝对不要先动手了。"

    "对,我们要先叫人!"

    "没错。"

    几个叔叔伯伯立刻达成共识。

    村子里的防卫虽说有几百个护卫,可面对红拂女这样身手高超的人物,依旧不是对手。

    李正心里思索着尉迟恭的大军想来也快回长安了。

    想要加强泾阳的防卫工作,行伍里出来的老兵是最好的。

第三百七十四章 自重

    安慰了这些叔叔伯伯好一会儿,没有把人拦住,叔叔伯伯都挺自责的。

    虬髯客这个家伙挺神秘的,前隋年间也就是二十年前,虬髯可,红拂女,李靖这三个人被称为风尘三侠,在民间游侠之中非常的有名。

    虬髯客这个家伙很神秘,史**载也是寥寥几笔。

    传闻中虬髯客是去了扶余,至于这个家伙后来怎么样了,史书上也已经没了记载。

    倒是有传闻有虬髯客离开中原成了东海一个岛的国主,还有说法就是虬髯客成了七十二座岛的岛主。

    李正一路走着,回到家里,没看到**山的身影。

    再看看四周也没有瞧见她。

    总感觉四周有什么人盯着自己。

    这种感觉非常地不好。

    傍晚时分李正做好了饭菜。

    李大熊扛着锄头回到家里。

    坐在饭桌上,李正问着李大熊,"红拂女认识吗?"

    李大熊吃着饭菜摇头。

    "真的不认识?"

    李大熊还是摇头。

    仔细想想自己爹不过是个只会种田的农户,怎么可能认识红拂女这么大名鼎鼎的人物。

    或许自己长着大众脸,红拂女看错了。

    饭后洗着碗筷,给李大熊收拾了一会儿房子。

    "儿啊,陛下赐给你的那些宫女,婶婶们都帮你看过,一个个长得怪瘦弱的。"

    听到李大熊的说话声,李正心中一阵鄙夷,这还嫌弃人家肉少了,菜市场买菜吗?

    不得不说民风淳朴,李大熊这话说得太实在了。

    李正一边收拾着被褥说道:"陛下赏赐的再差,莫非我们要还能退货不成。"

    "这可万万退不得。"李大熊说道。

    "那不得了。"李正整理好了被褥又来到院子里扫地,李大熊的生活习惯不是太好。

    "咱们泾阳的肉菜很多,多吃点就行,可以先养起来,养壮了才好生孩子。"

    李正又是一声叹息,帮李大熊收好了屋子便说道:"我回马圈了。"

    李大熊点头,"陛下让你养马就好好养马。"

    离开家门,走了两步之后李正又猛地回头看了一眼,确认自己身后没有人。

    深吸一口气,夜里清冷的空气让人禁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这下总感觉自己身后是不是跟着人,李正感觉得自己快要被逼疯了。

    多日之后,称心和禄东赞之间的生意进行得很顺利,就快下订单了。

    许敬宗和李义府坐在一起,看着村子里风景。

    又到了农忙的时候,村民们在田地里忙活着。

    许敬宗说道:"现在禄东赞已经在和称心谈生意了,前前后后布置了这么久,这次总算可以达到了长安令要的目的。"

    李义府喝着茶水说道:"最近长安令也不知道怎么,总是冷不丁往身后看。"

    "确实,我和长安令说话的时候,他冷不丁就会往周遭一眼,还说要在自己的屋子里修建一个浴室。"

    李义府斟酌了一番又说道:"确实,实在是匪夷所思。"

    两人齐齐长叹一口气,村子里的棉花都已经收好了。

    李正把这些棉花全部晾晒在自己的屋子前,还要小心棉花长虫,储藏棉花的地方要做好通风和干燥。

    棉花可以做被子,也可以纺纱,棉秸秆可以制造沼气,棉粕可以做饲料。

    棉花的利用率很高。

    现如今正是农忙种粮食的时候。

    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现如今李世民应该对经济作物不是很了解。

    应该说如今的中原人普遍对棉花这种作物不了解。

    田地里还要以种粮食为主,这一点长安的官府有严格的管理,什么地,用来种植什么作物都有非常严苛的规矩。

    棉花的种植时期最好是在谷雨之后,现在谷雨时节也还没到。

    倒是可以歇一歇。

    把原本在种过棉花地全部犁了,重新翻土用来种粮食。

    不耽误粮食的耕种,之前种植棉花就当是用来肥地了。

    徐慧带着账本而来,那些账本都已经整理好了,列了厚厚一本账本,上面罗列着村子里的更项生意的总账。

    似乎李正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到来,只好安静的站在一旁等着李正忙完。

    看着他仔细地整理地棉花,又给马儿喂饲料。

    很少有男子干这些活计如此地勤快。

    喂好了马之后,李正才看到徐慧。

    坐回躺椅上嗮着太阳,李正喝下一口茶水接过徐慧递来的账本,不得不说徐慧做账挺好的,挺详细,这女人是不是天生就是适合做会计。

    李正看着账本上的内容,"做得不错,你以前是不是也做过会计。"

    "长安令说的是做账吧。"

    "一个意思。"

    徐慧解释道:"其实小女家里就有一些生意,小时候跟着父亲就学着做账多多少少就会一些,又加上从小读书所以比较擅长。"

    把账本重新交给徐慧,李正说道:"以后泾阳坊市的生意账本也交给你做了。"

    "喏。"徐慧稍稍行礼。

    有些生意上的账本可以交给徐慧去安排,有些事情也不能交给她。

    比如说和西突厥的兵器生意,这笔生意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

    徐慧小声说道:"长安令,小女在做账目的时候发现,很多生意长安令只得了其中一成,甚至肥皂生意挣得也不多。"

    瞅了一眼徐慧,李正说道:"你觉得我挣得少了。"

    徐慧微笑说道:"不过这些生意加起来长安令挣得似乎也不少。"

    李正低声说道:"你只要帮我做好账目就可以,生意上的事情你不用管。"

    徐慧点头,"还有一件事,酒水生意的份子钱,程家已经三个月没有送来了。"

    "程咬金又赖账了。"李正长叹一口气,"这事儿你不用管。"

    "喏。"

    李正低声说道:"试用期差不多也结束了,以后你负责做账,一个月的工钱是十贯钱,其余宫女一个月的工钱交给你来布置,六贯钱到三贯钱不等。"

    "按照她们做的活,和工坊里的婶婶一样的工钱。"

    "小女子不敢收长安令的工钱。"

    "你们给我做事当然要给你们工钱。"李正喝着茶水说道。

    "我们本就是长安令的人,怎敢要工钱,莫非长安令不打算要我们了?"徐慧低着头说道。

第三百七十四章 做棉布

    "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你不能让你们白干活。"

    徐慧给李正续上一杯热茶,想要再多说什么,不过想到那些有些脸红。

    既然陛下把自己赐给了李正,照道理说自己就是李正的人。

    给李正做事也是理所当然。

    将来自己和那些宫女都是要伺候李正和长乐公主的生活起居的。

    似乎在李正的眼里自己并不是李正的人。

    想到这里心里又有些委屈。

    徐慧三缄其口,又鼓起勇气说道:"我们是长安令的人,以后要伺候公主殿下和长安令的生活起居,我们是驸马的奴仆,驸马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若是我们收了驸马的钱,岂不是让人笑话。"

    在宫里做了宫女,似乎她们对主仆观念非常地根深蒂固。

    "所以这钱你们还是不想收?"

    徐慧躬身说道:"我等本就是宫女,驸马娶了公主便是皇家人,公主也是皇家人,我们伺候的是皇家人,若是收了驸马的钱,我们成什么人了,将来要是..."

    说到这里徐慧红着脸低头拧着自己的衣角。

    李正疑惑道:"将来什么?"

    徐慧有些委屈又小声说道:"将来要是驸马要我们那什么,我们还收驸马的钱,我们成什么人了,岂不是和那些女子一样了。"

    听完徐慧的话,李正长叹一口气。

    总算明白了徐慧的意思,宫女伺候皇家人是天经地义。

    从来没有付钱不付钱一说,从她们的家人把她们送入宫中从那一刻的开始她们就是宫里的人。

    能够决定她们身份的也就只有李世民。

    若是李世民临幸了她们,她们才算是可以有了一个身份,这个身份或许连嫔妃也算不上。

    但总归是个身份。

    古代女子对这种身份很敏感,对她们来说也很重要。

    现在这些女子李世民已经赐给了自己,换句话说这些女子是自己和李丽质的共同拥有的家产。

    若是自己将来睡了她们,她们也应该心甘情愿。

    若是收钱了,她们以后岂不是和平康坊的女子一样?

    有些复杂,李正痛苦地捂着额头。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她们是家庭的一份子。

    给了她们钱,似乎也是不尊重她们。

    思量了好一会儿,李正说道:"那这样吧,我不给你们钱,我可以给你们一些布料绸缎,这样你们也可以给你们自己做一身衣裳。"

    徐慧躬身行礼说道:"多谢长安令厚赐。"

    这才长出一口气,不太明白古人的想法。

    有一些纠结,徐慧的提醒很对,从来没有和宫女打过交道。

    这还是穿越以来第一次考虑这样的问题。

    收钱不一定是对的,这些宫女来说她们要是收了钱会让其他宫女鄙夷。

    这是她们的尊严。

    李正对徐慧说道:"你带几个宫女先去把泾阳坊市的商户都统计一遍。"

    "明白了,这就去办。"徐慧收到话语后离开。

    惆怅,太惆怅了。

    李正头疼地思考着,李世民赏赐什么不好,送这么多宫女来。

    说来让这些宫女来照顾李丽质以后的生活起居也没错。

    收起心绪,李正拿出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对纺织技术也有记载。

    宋代人们才开始用棉花来进行纺织。

    纺织技术是从人们为了适应气候变化,从开始做衣服开始就有了这门技术。

    也算是传承已久了。

    手工纺织业也发展了很多年。

    如今的大唐纺织机还有些落后,生产效能不高。

    而且布匹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寻常人家都是自己织布,买那些绫罗绸缎的也都是富贵人家才能买得起。

    明代的纺织机器就很接近现代了。

    纺织效能高出布快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后棉花种得越多,就可以做出更多的棉布,现如今大唐流通最多的就是麻布。

    寻常百姓家穿得也是粗糙的麻布,丝绸只有权贵人家才能穿得起。

    李正翻阅着天工开物,首先就是要把棉布做出来。

    棉布的成本比丝绸低,可在质感上比丝绸差很多。

    比麻布都是好太多了。

    现在想起来村子里的孩子们穿过的衣服都会留下来,随着孩子个子长高,穿不下旧衣服了,旧衣服就会留着给别家孩子穿。

    一直以来各家的衣服都是孩子们轮着穿。

    有了棉布就不用愁以后没有衣服穿了。

    治理江山的事情交给别人做去做,安心地做个咸鱼挺好的。

    至于那些功成名就的事情就交给别人去做比较好。

    挣钱才是正道,嗯嗯!

    利用棉花做出来的棉布又是一笔大生意。

    想想又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距离自己脱贫致富,三十岁之前退休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明朝的手工纺织业很接近现代了,即便是后世的手工纺织业也基本上都用着明朝时期纺车。

    直到工业发达了之后,这种手工纺织的传统技术也慢慢没落了。

    让李义府从长安买来了一台纺织机,李正开始着手改造,改造成可以做出棉布的纺车。

    李淳风出关回到泾阳村子也带着袁天罡。

    看李正正在拆解着纺织机,李淳风豪气问道:"李正这是打算织布吗?"

    "我打算做棉布。"

    袁天罡不太明白李正说的棉布是什么,只是抚须笑呵呵说道:"都说你李正通晓百工,没想到连织布都会。"

    似乎李淳风和袁天罡的心情很不错。

    李淳风说道:"按照你的说,贫道又对大数据进行了整理,正如你所说,贫道不能光是算却疏忽了如今的变化,陛下如今也正在决意要把数术加入科举之中。"

    "好事。"李正给他们两人倒上茶水。

    "术业有专攻这话没错,如今大唐读书人少,想要增加中原的读书人光是科举鼓励其实也不行。"

    "此话怎么讲?"

    "读书无用,读书有用,还要看术业有专攻。"

    李淳风思量了一会儿便说道:"读书有用,才会有更多的读书人?"

    "没错,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读书之后人们能够利用自己在书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做到有用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若真如你所说,贫道也要把自己的道术写在书中?"李淳风说道。

第三百七十五章 预言

    "这个您随意。"

    袁天罡神色紧张着,似乎他正在思索要不要把道术写在书上。

    许久之后,袁天罡像是做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道术一途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会,纵使老夫写在书籍上也会有很多人看不懂,这是需要天赋的。"

    "好吧,其实最让人绝望的学一样东西只需要天赋,怕是你老人家好多年都不好找传人了。"

    袁天罡咳嗽了一声,看李正给自己倒好了茶便喝了一口。

    "有点苦对不对。"李正看袁天罡喝下一口茶水问道。

    袁天罡一脸僵硬地点头。

    李淳风也端起了茶杯喝下一口,"入口虽苦涩,回甘却很好,或许这就是人生百味。"

    "喝茶能喝出人生百味,这境界高了。"李正磕着瓜子说道。

    袁天罡放下茶杯看向李淳风。

    收到眼神,李淳风拿下自己的肩膀上的包袱拿出两个酒壶。

    "贫道做出大数据,陛下赏赐了两壶葡萄酿说是西域进贡的,一般人可喝不到。"

    "是吗?"李正尴尬地笑着其实李淳风的大数据和真正的大数据还差得很远。

    把茶水撤了,倒上酒水之后,又让大虎拿了一些猪耳朵和花生米。

    红酒和花生米,猪耳朵的搭配不是太好。

    不过三人还是喝得意犹未尽,一杯接着一杯。

    袁天罡低声说道:"贞观二年大旱,随之而来就是蝗灾,贞观三年大雪,这些年天灾频频。"

    李正点头,确实李世民刚刚登基的几年很不安定。

    西域葡萄酿喝起来不是那么的烈,不过这酒的后劲很大,半壶下去李正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沉沉的。

    李淳风才喝了一小杯,"贫道还是喜欢和程家的烈酒。"

    一顿酒水喝得昏昏沉沉。

    等到醒来时候,还是自己的小屋里。

    忍受着酒后的头疼和口干舌燥,李正坐起身。

    大虎立刻端来一杯一杯热茶。

    喝下的茶水之后,这才感觉舒服了不少。

    李正捂着自己还有些疼的脑袋,"这葡萄酿喝起来觉得不怎样,喝多了之后才知道上头。"

    大虎小声说道:"程大将军家的处默公子已经在屋外等候多时了。"

    "他不是在训练护卫吗?"

    大虎解释道:"好想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说是急着见长安令。"

    吃力的下床,洗了一把脸之后这才清醒了不少。

    大虎这才把程处默叫了进来。

    李正喝着热水说道:"什么事情?"

    程处默瞪着大眼珠子瞧着李正,"你还问我什么事情?"

    李正诧异道:"不是你来找我的吗?"

    来回走了两步,程处默小声说道:"你说的那些到底是真的假的?"

    用力咽下一口唾沫,李正也小声问道:"我说什么了?什么真的假的?"

    程处默再次问道:"你不知道?"

    李正倒吸一口凉气,"我应该知道一些什么?"

    程处默关上门,小声说道:"要出大事了,因为你的一番话,陛下现如今连夜召开了朝会。"

    李正挠着后脑勺说道:"我到底说什么了?和陛下有什么关系。"

    "你当真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

    嘭!

    只听一声巨响,自己的屋门被人一觉踹开,来人不是别人是李崇义。

    李崇义当即问道:"李正,你说的那些到底是真的假的!"

    程处默又连忙把门关上,小声说道:"李正,这件事可不是儿戏,要是真的发生了后果不堪设想,要是没发生你也讨不了好果子吃,这可是妖言惑众,要杀头的。"

    "我到底说什么了!"

    嘭!

    屋门又被人一脚踹开,来人是李泰。

    李正瞅着这一幕,"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为何大家的到访方式如此的别致。"

    看着几乎摇摇欲坠就要支撑不住的屋门,李正说道:"我家的门到底是怎么招惹你们了。"

    李泰一脸紧张地说道:"李正!你和袁天罡到底还说了什么?"

    "我说什么了我?"

    "你说了什么你自己不知道。"

    李正捂着自己的脑门说道:"头疼。"

    看着三人慌张的神情,李正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就是李淳风来拜访我,庆贺他出关喝了几口葡萄酿。"

    "然后呢!"李泰着急问道。

    李正思索好一会儿,"不得不说啊,这葡萄酿喝起来没什么感觉,不过后劲还是挺大的。"

    李泰问道:"李正,你说的贞观八年十月江南道大水是真的吗?"

    李正一脸诧异,"江南道大水?"

    程处默抓着李正的肩膀又说道:"你说的贞观八年六月,陇右地龙翻身是不是也是真的?"

    地龙翻身又叫做地震,陇右地震?

    李正也是倒吸一口凉气,"我到底说了一些什么?"

    李崇义也着急说道:"你还说了南海会有大海啸。"

    李正痛苦地抓着自己的头皮,努力回想着自己和袁天罡李淳风喝酒的场景,意外的发现自己竟然喝断片了。

    断片了!?

    "等等!我现在有点乱。"李正痛苦地抓着自己的脑袋。

    "李正!你给老夫出来。"

    听到屋外的一声大喝,几人朝着屋外看去,李绩大将军就在外面。

    "莫非是因为妖言惑众,要来处决我了?"李正又是倒吸一口气。

    "李正!出来!"李绩又是一声大喝。

    李正朝着屋外看了一眼,"李绩大将军怎么来了?"

    "李正!老夫看到你了!出来!"

    李正又急忙闪身进屋子,简单收拾了一番自己说道:"怕是陛下真要杀了我这个妖孽了,诸位后会有期,江湖再见,我先去关外躲几年。"

    李泰拉住就要爬窗而逃的李正,"你先说清楚,那些事情是怎么回事。"

    打开窗子,就要爬出窗户,抬眼就看到一脸杀意的李绩。

    李正看着她,见他也看着自己,尴尬一笑,"大将军,吃了吗?"

    李绩瓮声说道:"老夫问你,你说的三十六计到底是什么?"

    咽下一口唾沫,李正说道:"额...这个说来话长。"

    "想死想活坐下来说完了再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11/ 第一时间欣赏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作者:张围所写的《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为转载作品,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介绍:

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当他解开了九章数术,破解了阴山战局,整个长安的人都在找他……
诗文,数术,医术
李正在长安成名。
五姓招揽,帝王邀约,皇子拉拢。
风光正当此时,李正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避世不出。
……
房玄龄:“李正,朝中形势严峻请你出山吧。”
李淳风:“李正,我把推背图送你了,请你出山吧。”
程咬金:“李正,突厥和吐蕃又打来了,赶紧出山。”
李世民:“李正,朕的大唐好像要亡了,请你赶紧出山。”
……
李正淡然说道:“别吵吵!我的铁路快造好了。”
本书又名《我真的没钱守护大唐江山了》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