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文阅读

作者:张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一十八章 笑容背后的刀

    和许敬宗说着话,李正就瞧见李世民带着李世民带着李君羡来了。

    李正又对许敬宗说道:“信件的事情不用查了。”

    许敬宗点头也知道李世民来了,连忙说道:“在下就先去忙了。”

    许敬宗走远之后,李世民也走到了眼前。

    “陛下这些日子可还好?”李正笑呵呵说道。

    “这些马儿养得确实不错,朕都封你龙武军大将军了,这些活你完全可以让手下的士卒去做。”李世民也说道。

    拿了一把凳子,李正坐在一旁。

    李世民也在一旁坐下说道:“一个堂堂大将军,竟然在这里养马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陛下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人带兵没什么经验,还是养马比较好。”

    李世民苦笑道:“你没什么带兵经验?你李正带出来的护卫队在西域可是帮朕平定了吐蕃,打下了西州,拿下了高昌。”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吐蕃还没平定呢。”

    “虽说还没平定,但你的护卫队可剿灭了在吐蕃绝大部分的西突厥人,光是这份功劳,松赞干布怕是都不能和你抢,打下了西州,再拿高昌,一千人的护卫队胆子大,本事也大,就算是朕派出十万大军,也一定能办到这些事。”

    李正拱手说道:“陛下言重了,陛下要奖赏就奖赏王玄策他们,是他们打仗打得漂亮,在下不过是村子里的一个闲汉而已。”

    李世民又说道:“还有你的弟子大牛,朕到现在也想不明白,是怎么挡住那十万大食人,并且全身而退的。”

    “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等他们回来了我一定代陛下好好问问他们。”

    目光看着李正,李世民又道:“不必了,朕也看过军报,说是大食人进攻的时候好巧不巧发生了雪崩,据说还有地动山摇的动静,土地炸开,大食死了很多人,却不知他们是如何办到的。”

    李正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是吧,确实太离奇了。”

    “教出了如此有本事的弟子,带出了如此厉害的护卫队,朕有时候也想不明白,你李正到底还藏了多少本事。”

    李正微笑着说道:“我哪有什么本事,陛下言重了。”

    李世民颔首说道:“这几日,朕看了以前的奏章,其中就有你递交的奏章,你说你李正这么大的本事的一个人,为何写出来的字迹如此的不堪入目,甚至还有这么多的错字,有时候朕都看不懂你写的什么。”

    李正尴尬一笑。

    拿起一根树枝,李世民在地上写下一个雷字问道:“这是什么字?”

    瞧着眼前这个“雷”字李正沉默了良久。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越浓。

    看了好半天,李正说道:“陛下写的是雨田?”

    “雨,田?”李世民站起身说道:“这是两个字吗?”

    李正瞅着地面说道:“这不就是两个字。”

    李世民也看着地面,“朕看着,这分明就是一个字,而且有点像雷这个字。”

    “是吗?”

    李正又观察了好一会儿,表面上很疑惑,这分明就是地雷的雷字的简体字。

    怕是截获自己信件的人就是李世民的人。

    李世民朗声说道:“朕也时常练字,练字可以磨练一个人的心性,都说字如其人,朕看你的字如此不堪,你的本事却不小。”

    李正点头,“陛下说得是,在下以后一定好好练字。”

    李世民也非常中肯地说:“朕已经和褚遂良说过了,褚遂良也是一位书法大家,就连虞世南也对褚遂良的字赞不绝口,写字写得难看一些倒没什么,但总要让人看懂上面是什么意思。”

    这李二就差说那封信他看不懂。

    再看李世民脸上假惺惺的笑容,李正也笑着。

    两人四目相对微笑,鬼知道彼此背后是不是都藏着一把刀。

    你李世民不就是想知道信上的内容,说不定火药的事情你李世民也摸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了,只是不知道如何制作而已。

    李世民心里也不确定,若说李正这小子手中有征伐大军的利器,那也教给了大牛的,李正身上有太多的迷,到现在也看不透,就像是那夜空中的奇怪景象,还有顷刻间覆灭大食人的诡异现象。

    有朝一日一定要让李正将这些东西全部吐出来。

    可以在顷刻间让上千人死伤的大杀器掌握在李正的手中,若是有朝一日这种事情落在自己头上,可没有把握拿住李正。

    甚至可能会威胁到皇室以及整个天下的安定。

    君臣两人的笑容越浓,明明陛下和长安令笑呵呵说着话,大虎不自觉打了一个哆嗦,为何有杀气?

    李君羡看着眼前这一幕不自觉也一身鸡皮疙瘩,李正和陛下之间的笑容怎么如此的诡异。

    “大虎,锅里的绿豆汤也凉得差不多了。”李正说道。

    听到李正的话,大虎回过神,“这就去端出来。”

    几碗绿豆汤端来,李正吃着绿豆汤说道:“夏天吃绿豆汤消暑。”

    李世民吃着绿豆汤说道:“味道寡淡了一些,要是有辣椒就好了。”

    “夏天就要吃的……”李正话还没说完,李君羡就从一旁摘了几个辣椒而来。

    看李世民一口嚼着生辣椒,一口吃着绿豆汤,还一脸享受的样子。

    本想说夏天就要吃得清淡一些,不得不说李世民重口味,辣椒加绿豆汤能吃得这么香,可能程处默都不会这么吃。

    李世民咽下一口绿豆汤说道:“你刚刚想说什么来着?”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没什么,陛下吃着开心就好。”

    喝完了两碗绿豆汤,吃了几个辣椒,李世民便一脸满足地离开。

    大虎收拾着碗筷说道:“今天的陛下是不是有些怪怪的。”

    李正点头道:“确实有些奇怪,竟然让我练字?我十天半个月才写几回字。”

    大虎憨厚地笑了笑,“卑职最近也学了不少字,还是跟着书院的孩子们学的,听他们说识字可以让人变得聪明。”

    “认识一些字也好。”李正站起身看向长安方向,“也不知道阎立本那边的工事怎么样了。”

第七百一十九章 书院的成果

    李薰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让人送来了泥沙和砂石,瞧着一车车的砂石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你把这些砂石都送到村口给阎立本。”

    送来砂石的也是赵郡李家的人,徐慧带着账本付了银钱之后,算是一笔交易完成了。

    徐慧说道:“长安令,来人说以后还会有砂石送来,问我们还要多少。”

    “先让他们接着运。”

    “明白了。”

    来人带着自己的人手也走了。

    村口的村民都在运着砂石,李大熊看到自己的儿子正懒洋洋地坐在路边,不得不说看到自己儿子这么懒散的样子,心里不是很自在。

    李正也注意到了李大熊,看他坐在自己的身边说道:“现在农闲,要不给您老找一个续弦?”

    李大熊听到这话就想挥起一巴掌打下去,可又想到孩子已经这么大,还已经娶了媳妇了。

    只好收回了动作,李大熊低声说道:“做爹的不用你操心。”

    见李正依旧看着忙碌的村民,李大熊又说道:“你小子现在有本事,有好多人来找你做生意,好多人想要巴结你。”

    树荫下的风让人感觉很舒服,李正一手撑着下巴说道:“我知道那些人按着什么心思,我会防备的。”

    李大熊有些感慨,说道:“当初的日子苦,现在的日子好了,咱们以前是穷苦人家。”

    李正点头道:“我明白,我们以前是穷苦人家,我们也要勤俭节约,不能忘了艰苦朴素。”

    李大熊又说道:“老村长说过你现在有钱了有势了,也是郡公,这样的大人物自然要受人敬仰。”

    李正苦笑道:“什么敬仰,郡公这个位置我真想还给陛下。”

    李大熊一脸忧愁,“现在老村长还有村子里的婶婶们,最担心的就是你飘了,有些人一旦有了权势就会忘了自己是个什么人,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

    “放心。”李正拍着李大熊的肩膀说道:“我现在攒着钱呢,到时候给你找个姑娘续弦。”

    李大熊:“……”

    李正又问道:“你喜欢什么口味的。”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儿子争气,有时候又觉得这小子太不着调。

    李大熊站起身走向村子里。

    “今天怎么黑着一张老脸。”李正皱眉自语着。

    李义府安排好之后长出一口气,也在树荫下坐着,“长安令,都已经安排好了,等到阎大匠从长安回来之后就能用。”

    李世民正在观察着印刷厂,在一旁的张公瑾介绍着流水线。

    流水线这个东西也不难懂,这印刷术看起来也不是很难。

    前后端详着,李世民低声说道:“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吧。”

    张公瑾说道:“确实如陛下所说,其中每一样事物的分寸距离,以及传动的恰到好处都要进行反复实验才能达成,其中包含了不少数术知识,少了一寸不行,多了一寸也会导致整条流水线不能运作。”

    李世民打量着说道:“数术?李淳风说过李正的数术水平极高。”

    张公瑾点头,“用李正的话来说这是知识,知识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就像是眼前这个印刷术就是知识让印书变得这么快。”

    听到这话,李世民点头道:“智慧往往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跟着李世民走出印刷厂,一路走向泾阳书院,张公瑾又说道:“陛下,有些事情臣还是想不明白。”

    “像你这么有智谋的人,还有你张公瑾想不明白的事情?”

    张公瑾苦笑道:“陛下,臣也是泾阳书院的老师,但泾阳书院似乎和我们所了解的书院不太一样。”

    来到书院的边上,李世民就可以听到朗朗读书声,“如何不一样了。”

    张公瑾带着李世民走入书院,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在书院每一个夫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一个房间。

    拿出一册书,张公瑾把书本翻开一页放在李世民面前,“陛下请看。”

    李世民瞧着张公瑾所指的这一页,这一页上写着的是一道题,“小刚家种了五棵果树,今年一共收果子二百一十五石。有四棵果树平均每棵收果子四十五石,另一棵收果子多少石?”

    看完这道题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数术题?”

    张公瑾点头。

    读了几遍题目,李世民心中开始盘算起来,好难的数术题。

    张公瑾说道:“这是我们书院十岁左右孩子所会算的题目。”

    李世民看了看题又看看张公瑾,“你说十岁的孩子就会算这种题了?”

    张公瑾点头,“若说按照寻常人的理解,这样的数术题目就算是成年男子也不一样算对,但是这里的孩子已经对算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李世民又是倒吸一口凉气,“炉火纯青?真要像你这么说以后从泾阳书院出来的孩子,都会是数术大家?”

    张公瑾面带愁容地说道:“臣以为不会是这样,陛下刚刚所看的题目不过是寻常孩子所做的题目,在书院中李淳风手下还有几个对数术具有非常高天赋的孩子,这些孩子以后的成就可能会比李淳风更高。”

    “这泾阳还真是人杰地灵。”

    李世民感慨。

    张公瑾低声说道:“臣以为这不是人杰地灵,而是教书的方式不一样,泾阳最早的夫子就是李正,而李正教了最早的一批孩子,也就是大牛那一批孩子,之后的孩子也全部按照李正的方式在教更小的孩子。”

    “和寻常人不一样的是,教书所用的思考方式与学习的方式,就比如数术,在数术的研读上,大多数孩子三年时间就可以灵活的运用数术。”

    说完张公瑾又翻过一页,指着一张表说道:“陛下请看这张表。”

    李世民看了好半晌,这张表写着很多数字,又看不懂是什么,但嘴上又不能说朕看不懂。

    张公瑾说道:“这是一个乘法口诀表,只要记住这个乘法口诀表,孩子们就能灵活做题,九九相加相乘,如此复杂的运算李正只用一张表就可以让这里的孩子迅速习得数术最基础的运算,寻常孩子要花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来学,这里的孩子可能就几天时间就可以学会。”

    李世民看着这个乘法口诀表眼神开始变得火热。

第七百二十章 学习的用处

    “把这个乘法口诀表,送到国子监。”李世民低声说道。

    张公瑾回道:“之前也给国子监送去过,孔颖达也收下了,但是国子监的学子……”

    李世民颔首道:“国子监的学子怎么了?”

    张公瑾看了一眼窗外说道:“孔颖达老夫子见过这个乘法口诀表,也知道这个口诀表的用处,但是学子不同,泾阳的学子都是一些普通村民的孩子,这些孩子淳朴,干净得就像一张白纸,他们也好学。”

    “但是国子监的孩子不同。”张公瑾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脸色接着说道:“国子监的孩子都是权贵子弟,如今数术精通者甚少,更多的孩子喜欢看经义,史书,或者儒书。”

    李世民皱眉说道:“不愿意学数术。”

    张公瑾点头道:“数术一门,艰涩难懂,学起来非常的困难,想要精通更是难上加难,学着很吃力,而且学会了还不一定能够当官,权贵子弟在国子监读书只是为了做官而已,至于他们学了什么不重要,只是与入朝为官继承父辈的衣钵有关。”

    “这样的孩子,想要他们真正精通数术,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听张公瑾这么一说,李世民也明白了原因,随即一想,其实数术的用处很多,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统筹计算,都需要数术水平。

    张公瑾又说道:“数术一门对很多人来说不需要太精通,但泾阳的孩子不一样,泾阳的很多的孩子学数术并不是为了做官,大多数孩子之所以在这里读书也是为了学本事,好让她们将来可以有一门本事来谋生。”

    李世民笑着说道:“这么好的本事就是为了谋生?”

    张公瑾点头,“陛下有所不知道,如今泾阳十五岁左右的孩子,也就是李正教出来的第一批孩子,李淳风道长所带的孩子有七个其数术造诣已经到了数术大家的水平,甚至和李淳风相差无二,这也导致了李淳风需要一边学一边再教那些孩子,不然以那些孩子的成长速度,怕是以后李淳风会没有东西教。”

    “褚遂良那边的好一些,书法需要靠积累和积累,还有孙思邈的医术也有一群孩子跟着学,孙思邈的医术更难学但孩子们只要学习一些皮毛就可以用行医谋生,学子最多的是阎立本,阎立本的工匠学习是最立竿见影的,学会之后就可以自己出去找活干,也算是一本谋生的本事,跟随学子最少的是臣。”

    说到这里张公瑾长叹一口气,“有时候想想臣有什么可以教给这些孩子的,臣大多数教的都是一些礼仪和为人,可以让孩子们出去之后与人打交道可以懂一些人情世故,以及一些基本的礼仪。”

    李世民稍稍点头。

    “泾阳书院的存在意义是为了给孩子们的以后谋出路,是为了让孩子们有立足之本,但是国子监的孩子们,他们读书就是为了做官,一切与做官无关的事情他们都没有兴趣,若是国子监的孩子不能做官,他们出了国子监之后将会没有谋生的本事,而泾阳的孩子有谋生的本事,只要这些孩子学有所成,出去之后,只要有一个落脚之地,这些孩子就能自立根生,也不用靠着父辈种田谋生。”

    李世民感慨着说道:“要说教书育人,国子监一直以来秉承的做法是不是错了?”

    张公瑾低声说道:“国子监没错,只不过泾阳书院,更适合穷苦的孩子,泾阳这样的书院更适合寒门学子,普通人家的孩子最缺的是什么,就是一门可以谋生的本事,并且可以读书认知,臣以为李正建立这座书院,就是为了给这些孩子们谋生。”

    书院里传来嬉笑声,原来是一群孩子上完了课都跑出来了。

    张公瑾又带着李世民逛了一圈村子。

    来到村口,这里是泾阳护卫队,还有一群六七岁的孩子们正在军训。

    “这是村子里每个孩子入学之前都要进行的训练,经过为期半个月的军训之后就可以进入书院学习。”张公瑾解释道:“让孩子们在这里军训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心性,这里的孩子学习站姿,坐姿,以及体能,纪律,养成更好的习惯。”

    李世民瞧着一群孩子们在阳光下站得笔直说道:“确实,这样挺好的。”

    在村子里逛了一圈,等到傍晚的时候,李世民来到李正家中。

    小兕子见到李世民便跑来说道:“父皇,兕子已经会做几何题了。”

    李世民瞧着小兕子,现在的小兕子看也有十岁了,“几何题是什么?”

    “几何体就是几何运算,算的就是各种物体的面积,父皇你知道吗?原来各种长方体,三角形都有很有趣的规律。”

    “是吗?”李世民尴尬一笑,“自己已经听不懂自己的女儿在说什么了。”

    一天到晚处理着国事,现在想想也不知道小兕子和稚奴竟然成长得这么快。

    李治捧着书说道:“父皇,老师在做饭了,很快就可以用饭。”

    李世民稍稍点头坐下,瞧着李治说道:“你在泾阳这么多年都学到了什么?”

    李治收起书本说道:“儿臣最近一直在专研力学。”

    李世民好奇问到:“什么叫做力学?”

    “力学也算是科学中的一门,就像是村子里印书坊的流水线,就是力学的体现。”

    “科学?”

    李治接着说道:“其实力学的涉及方面有很多,所用到的方面也有很多。”

    李世民想到村子里的孩子,在书院学了本事之后可以谋生,学习工匠本事,医术,这些都可以谋生问道:“朕问你,这个力学有什么用?”

    李治想了一会儿说道:“父皇知道推力吗?”

    “推力?”李世民皱眉越加不解。

    “就比如说力量的转换,我们扔出去一块石头,石头会朝着目标而去,这是因为石头受力之后,离开手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可以让石头去更远处……”

    李世民已经听得云里雾里,心思已经飘向了吐蕃,心中开始牵挂吐蕃的情况。

    李治说完问道:“父皇听懂了吗?”

    李世民回过神匆忙点了点头。

第七百二十一章 认真的裴行俭

    见李正闭着眼,趁着他还没睡着,李世民说道:“粮食就要丰收了,吐蕃那边一直都有消息传来,朕觉得是时候派兵了。”

    李正点了点头,不过还是闭着眼。

    李世民再次说道:“你虽然没有和朕说,不过青雀说过西域的环境不适合大规模派兵,朕知道这些话应该是你说给青雀听的,朕想不明白,你为何不自己与朕说。”

    李正换了一个睡姿说道:“在下懒得说。”

    “懒得说……”李世民嘴角直抽抽,“这种家国大事你都懒得说。”

    “陛下的手中这么多的能臣良将,在下就不多嘴了。”

    李世民颔首说道:“如今吐蕃战报频传,大食人在整顿兵力随时会冲击吐蕃边界,朕已经打算出兵了。”

    李正点头道:“陛下随意就好。”

    李世民再次说道:“你就不想再多说一些什么吗?”

    李正慵懒地打了一个哈欠没有说话。

    看到这小子如此慵懒的态度,李世民接着说道:“吐蕃的局势是当初你和朕一起谋定的,你不能撒手不管。”

    “在下也没说撒手不管。”

    “你是龙武军的上将军,朕命你派出一支队伍随军出征。”

    见李正依旧没有什么反应,李世民站起身说道:“这是朕的旨意。”

    说完李世民这才离开。

    睡意袭来,李正不知不觉睡去,等到醒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了。

    睁眼就看到了王鼎那张微笑的脸。

    李正坐起身说道:“王公公,有什么吩咐。”

    王鼎提了提手中的旨意说道:“这是陛下的旨意,陛下有旨让长安令派出一队一千人的队伍随大军出征吐蕃,出征大将军是李大亮。”

    听到这个名字,李正这才想起来,“李大亮将军现在不是守在玉门关吗?”

    王鼎点头道:“就是守在玉门关的李大亮将军,大军在玉门关集结,借道河西走廊,进入西域,随行有管理要接管西洲和高昌,再是进入吐蕃抵御大食人,至于泾阳一千人的队伍,长安令自行挑选就是了。”

    李正接过旨意看了一眼,王鼎所说的和旨意上无差,出征队伍是三万大军。

    倒不是之前说的十万大军。

    李世民还是能听进去一些话语的。

    把旨意放在一旁,李正站起身,李世民这一次派三万兵马去吐蕃,其中肯定有想要得到火药秘密的缘故。

    王鼎又说道:“旨意带到了,老奴就先告退了。”

    李正稍稍点头。

    等王鼎离开之后,李正这才走出家门。

    来到泾阳护卫队,现在程处默和薛仁贵还有李恪正在营地里拉练护卫队的队员。

    天色快入夜的时候,拉练才结束。

    几人坐在一起,李正看着三人说道:“陛下打算出兵吐蕃了。”

    李恪点头道:“听说了。”

    程处默和薛仁贵也是点头。

    李正又说道:“这次要我们龙武军也就是现在的泾阳护卫队也派出一千人的队伍随军出征。”

    李恪先说道:“我去吧,我去过一次西域我比较有经验。

    薛仁贵说道:“我也可以去,处默的夫人这些日子就要生娃了,怕是去不了。”

    “都是军国大事,娘们不会不懂,我可以去。”程处默朗声说道。

    谁去都可以,李正看着三人,李恪不适合再去吐蕃了,上一次就够让李世民担心的,李恪是皇子身份不一样,就算是李恪要随军出征还要李世民点头。

    程处默的媳妇就要生娃了,对程处默来说是一件大事,处默也不适合出征。

    比较合适的还是薛仁贵。

    李正接着说道:“我再想想这些日子你们可以物色一下西域的人手,龙武军谁来带队我要再考虑考虑。”

    听李正这么说,三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走出泾阳护卫队的营地,李正看着远处的夕阳,战争又要开始了。

    吐蕃是中原的西方屏障,守住了珠峰一带的天险,就可以中原以西百年无虞。

    打仗不是什么小事,一人出征全家牵挂。

    “长安令。”

    身后传来话语,李正回头看去是狄仁杰和裴行俭。

    这两个小子也长高了不少,狄仁杰已经有些胡子了。

    现在看来已经快和自己一般高了。

    平时很少见裴行俭,很低调的孩子,这孩子一直跟着孙思邈学习医术来着。

    裴行俭说道:“长安令,今天听到消息说是陛下要派兵出征吐蕃。”

    没想到消息这么快就传开了。

    李世民既然颁布了旨意,肯定朝野皆知了。

    终究还是要出征了,从这里看去可以看到田地里一大片就要成熟粮食。

    裴行俭站在李正的身后说道:“长安令,在下来到泾阳已经有三年了,这些年以来一直跟着孙神医学习医术,如今已经可以自己出诊了。”

    狄仁杰说道:“裴行俭是孙神医的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

    李正点头道:“很不错。”

    裴行俭躬身说道:“其实在下也不知道自己学了多少,但是行医治病救人,眼下一直都在村子里,平日里给周遭的人看看小痛小病到是没问题,如今听说了朝中要出兵吐蕃的消息,在下也想随军出征。”

    瞧着裴行俭的神色,李正问道:“你现在才十四岁吧。”

    狄仁杰连忙说道:“长安令,裴行俭比我大两岁,现在十五岁了。”

    “十五岁还未成年,你也还未成家,按照唐律,你不能随军出征,朝中也还没到让孩子出征的地步。”

    裴行俭低下头说着:“我家住河西,小时候见过打仗的场面,我知道打仗会死很多很多人,我见过一车车半死不活的人从战场上拉下来,那些人一开始还有气还能说话,可长时间没有医治,那些原本该活下来的人也死了。”

    说到这里,裴行俭的神情有些决绝,“若是长安令不答应,在下只好谢过长安令这些年的照顾,在下自己去吐蕃。”

    狄仁杰着急说道:“大军还没出征,要不长安令考虑一下,大军出征在外,应该也可以互相照顾。”

    大唐的军中有军医这个说法吗?

第七百二十二章 军医的需要

    古代的医生靠不靠谱不好说,孙思邈的医术确实高超,但这人动不动就会把不知名的草药让嘴里嚼,要是说他这样不安全,他老人家会说当年神农也是这么干的,李正长叹一口气。

    想起当初隔壁全村闹肚子的时候,孙思邈就拿着草药让人嚼。

    又重口,又有些生猛。

    看着裴行俭一脸坚定的神情,李正说道:“我再想想,出兵之前我会安排好的。”

    裴行俭这才点头。

    狄仁杰还想再说什么,不过也只好把话语咽下。

    回到家中,李正思量着唐朝的医生不多,而且行医的风险也很大,因为这个时代的卫生意识不是太好。

    甚至很多土方子就是害人的。

    也不知道是谁说的用烟灰抹伤口。

    这要是创伤面积不大还好,要是大创口一旦感染,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基本上是没救了。

    李正打开自己的系统图书馆,拿出一本创伤急救手册。

    这上面记载的都是一些创伤后,自救和处理伤口的方法。

    李正翻看了几页,还有应对脱臼等骨折的应急措施。

    还有一些创伤压迫胸腔解决气胸的办法。

    磨好墨水,李正拿出字帖简体字照着字帖,抄录着上面的内容,再把一些图例裁剪下来黏上去。

    军医确实是需要的。

    无论是什么战争,只要有军医的存在,那就是士兵们最后的保障。

    有时候一些本来不致命的创口,因为长时间没有处理,反而会危及生命。

    收拾着家里的徐慧,见到李正坐在书房专心的写着。

    远远看了一会儿,便安静的帮着李正关上书房的门,公主殿下说过李正在书房的时候,谁也不能去打扰李正。

    第二日的早晨,抄了一晚上没睡的李正顶着黑眼圈走出书房,简单做了早饭。

    李丽质看着李正的脸色,昨晚李正书房中的烛火亮了一夜。

    看着李正吃完了早饭,李丽质说道:“昨晚没睡好?”

    李正拿起昨晚抄录好的册子,“嗯,忙了一晚上,你们先吃,我出去一趟。”

    狐疑地看着李正的背影,李丽质低声问着徐慧,“昨晚他一个人在书房,他忙什么一晚上不睡觉?”

    徐慧低声说道:“长安令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吧。”

    李丽质摇了摇头,李正虽然会经常看书,但也没到书痴的地步。

    徐慧又说道:“以前长安令,不也是经常看书到天亮。”

    小兕子和李治也吃好了,早早便去书院上课了。

    眼下泾阳还有一堆账务要处理,李丽质收起心思说道:“我们把夏季的账目都整理一下吧。”

    徐慧点头。

    李正来到书院门外,差不多要到书院上课的时辰,孩子们三三两两来到书院。

    裴行俭走到书院门口见到李正,礼貌的行礼。

    拿出昨晚抄录的册子,李正递给裴行俭。

    裴行俭接过册子,“这是……”

    李正低声说道:“这是我抄录的一些行医的心得,说不定你随军出征会用得上,我打算在泾阳建立一支军医队伍,你若是可以做得好,让你带队也不是不可以,这两天你可以邀请一些其他的学医的孩子和你一起去。”

    裴行俭收过册子,郑重说道:“在下一定不会辜负长安令所托。”

    “行了,上课去吧。”

    李正说完这句话便离开一路走向护卫队的营地。

    愣在原地的裴行俭心中给自己打气,四年前跟着薛仁贵一起来到泾阳,那时候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这几年间在泾阳学到了很多,也是到了可以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现在拿着手中的册子,裴行俭心中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感觉,一直以来的迷茫也不见了。

    这个时辰护卫队的训练也才刚刚开始。

    李正找到薛仁贵说道:“我打算让裴行俭随军出征,可能还会有一些孩子。”

    裴行俭是薛仁贵的同乡,来到泾阳以后,薛仁贵对裴行俭就像是自己的亲弟弟一般。

    “裴行俭还没行冠礼,也没成年成家。”薛仁贵说道。

    “我知道,我也想做一个尝试,你放心,我的意思并不是让裴行俭也带兵冲锋陷阵。”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裴行俭跟着孙思邈行医已经有些年月,你觉得他学得如何?”

    薛仁贵回忆着说道:“有一些小病小痛裴行俭倒是可以自己医治,但要是一些比较严重的病症,裴行俭还是要请孙神医。”

    李正又说道:“这世道大夫太少,招摇撞骗的也多,在军中的大夫更是少之又少。”

    薛仁贵点头道:“我听说过,有些战士从边关回到关中,还没找到大夫就已经半道上过世了,军中若是有大夫或许会好点,有时候军中也确实会跟几个会治病的人,但是这种大夫一半都是给将军看病,下面的小卒若是得了病,只能靠着自己的身子撑着。”

    “要有大夫倒是可以,可请随军的大夫太昂贵,一听要打仗人都跑得远远的,哪个大夫愿意随军出征。”

    泾阳的别院,李世民正在和李绩,秦琼,杜如晦,房玄龄商量这次出征的最后准备。

    裴行俭拿到李正给的册子之后,看着册子上的内容便开始钻研起来。

    册子上所记载的与自己的所学的有些不一样。

    不过看起来很好用的样子。

    医术不像数术,医术要经过千百次的实践和长期观察才能得出结论,这是孙思邈一直教的。

    与医术相关的是人命不能马虎。

    当天夜里,村子里很安静

    裴行俭和薛仁贵一直都住在一起,两人是同乡,从一开始离开河西来到泾阳就一直像兄弟般照顾着。

    薛仁贵对裴行俭说道:“长安令已经作出决定,我带队去吐蕃,你和我一起去。”

    裴行俭点头,“明白了。”

    对薛仁贵的话,裴行俭没有反对。

    简单对付了两口饭食,便接着看这本册子,册子所记录的很多知识都是平时没有学到的。

    看这册子上对创伤,骨折,气喘等等应急措施,写得非常的详细。

    瞧着有些凌乱的字迹,像是长安令自己写的。

第七百二十三章 奇怪的队伍

    两天之后,随着李世民的一道旨意传出,在长安准备的一万兵马准备开拔了。

    泾阳,李泰和李正坐在河边吃着玉米。

    “最近太子真是越来越嚣张了。”李泰凶狠地啃下一口玉米说道。

    “是吗?”李正慢条斯理地吃着玉米,“太子又怎么找你不痛快了。”

    李泰啃着玉米说道:“李正,我还要减肥。”

    上下打量了一遍李泰的身材,现在的李泰看起来确实没有之前这么胖了,虽说不那么胖了,但看模样吨位也有一百八往上。

    李正说道:“太子嫌你胖了?”

    李泰:“……”

    “也不对呀。”李正思索着说道:“你胖归胖,哪里碍着太子了。”

    李泰悲怆地说道:“我就是想减肥。”

    上一次的减肥成果看起来不错,不过近两年以来,也有些反弹了。

    李正对李泰耐心说道:“魏王殿下,减肥要持之以恒,上一次减肥完之后,你有多久没运动了。”

    李泰低声说道:“你放心,这一次我一定坚持下去。”

    正说着话,薛仁贵和裴行俭来了。

    瞧着两人,李正说道:“都准备好了?”

    薛仁贵拿出一份名册说道:“这是准备的名册。”

    接过薛仁贵递来的名册,李正瞧着上面的名字。

    薛仁贵说道:“八百三十五人的队伍,都是上一次去过西域有经验的战士,裴行俭所带的一百六十人军医队伍。”

    看着上面的名字,李正说道:“大军这两日就出发了,你们跟上大军就行。”

    薛仁贵点头带着裴行俭离开。

    李泰回头看着裴行俭的背影说道:“这裴行俭还没成年吧,照理说到可以当兵的年纪。”

    李正站起身说道:“明日一早,就开始减肥。”

    李泰用力点了点头,“好。”

    许敬宗坐在马圈瞧着大虎清理着马圈。

    李义府提着一壶酒来到马圈说道:“听说了吗?最近御史台的动作很大。”

    许敬宗点头道:“御史台一下子换这么多人,看来陛下要动大手段了。”

    李义府坐下之后给许敬宗倒上一碗酒水,“这朝中啊,坏人太多。”

    许敬宗喝下一口酒水对大虎喊道:“大虎,过来一起喝一口。”

    大虎爽快地答应了一声。

    李世民坐在自己的别院中,听着王鼎的禀报,“长安令所派的龙武军兵马一共一千人,其中还有一百余人的学子。”

    说完王鼎把一份名册递到李世民的面前。

    接过名册,李世民看着说道:“李正派一百多个学子随军出征?”

    王鼎点头,“确实是这么安排的。”

    思量了半晌,李世民看着名册说道:“这名册上的那个裴行俭,是当初李正点名要的人物对不对。”

    王鼎点头道:“那时候裴行俭还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子。”

    李世民颔首说道:“准备一下吧,过些日子也该回宫了。”

    “老奴这就去让人安排。”王鼎小步告退。

    第二日一早,李正就带着李泰在村子里晨跑。

    现在的泾阳面积已经是以前的两倍还多。

    跑了小半圈,李泰便有些体力不支了。

    瞧着李泰的神情,李正说道:“魏王殿下,你知道你身上的肥肉对你的负担有多大吗?”

    李泰擦去汗水,看了看李正。

    李正接着说道:“魏王殿下身上有多少肥肉,这些肥肉的重量就是给魏王殿下身体的压力,这些压力会影响到魏王殿下的作息,说得具体一点,比如我看起来比较瘦,但是魏王殿下比我多六十斤的肉。”

    李泰喝下一口水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我若是不减肥,我身上就一直背着这些负担对不对?”

    “其实不只是这些,还有魏王殿下身体内部的情况。”李正说道,肥胖会引起的病很多,尤其是心血管方面的。

    这些事情跟李泰解释了,他也不会明白。

    直到绕着村子一圈跑完,李泰已经精疲力竭地躺在地上。

    然后怎么拽怎么拉,李泰都不愿意起来。

    “既然魏王殿下真心实意的想要劫匪,不如进我护卫队中训练。”李正坐在一旁说道。

    李泰使劲点了点头,“你这个主意很好。”

    李正又说道:“泾阳护卫队的营地中程处默的队伍训练强度是最大的,我安排一下让处默带着魏王殿下训练。”

    李泰还是点头,“你安排就行。”

    孤疑地多看了一眼李泰,这个胖子以前减肥的时候都是练一日算一日。

    现在看起来倒是信心十足的样子。

    也不知道李泰这小子最近经历了什么,怎么突然转变这么大。

    坐在李泰的身边,李正小声问道:“魏王殿下?”

    李泰看了一眼李正,“怎么了?”

    李正小声说道:“魏王殿下,我看根本不是你和太子闹不愉快,该不会是魏王殿下有了喜欢的女子,才会下定决心减肥?”

    听到这话,李泰当场跳脚而起,“李正,你不要乱说。”

    淡定地摇着手中的扇子,看李泰这么大的反应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李正又说道:“也不知道谁家闺女这么倒霉,竟然被魏王殿下看上了。”

    李泰:“……”

    清晨时分的村子里还有些安静,一支队伍从泾阳护卫队的营地离开。

    裴行俭跟着薛仁贵来到长安城的郊外,这里是出征的大军大营。

    站在大营前,裴行俭看了一眼身后跟随自己而来一百多个学子。

    这个队伍一来到大营,大营中的很多目光都看了过来,泾阳护卫队的名气在军中已经很响亮了,一千人的队伍拿下了西州和高昌,在关中有什么队伍敢出一千人和上万人的队伍打。

    薛仁贵和军中的人报备了一声,便被安排到了一处营地,午后就行军。

    瞧着这一支泾阳出来的队伍,不少人都很好奇,尤其是队伍后方的那百来人。

    前面的几百人都还算正常都带着兵器而跟在后方的百来个人,看起来年纪都非常小,大多数都是十五六岁左右。

    而且还没有带兵器,只是带着一些瓶瓶罐罐,甚至还有鼻子尖的人闻到了酒水的味道。

    泾阳护卫队名声在外,即便是这支队伍看起来有些古怪,众人也只是私底下议论,并不会多说什么。

    午时一过,大军就开始朝着玉门关方向而去。

第七百二十四章 西州城的宝藏

    裴行俭策马在薛仁贵的一旁低声说道:“仁贵哥,我们要听命哪个将领。”

    薛仁贵低声说道:“我们是泾阳护卫队的队伍,派我们来的人是长安令,也是现在龙武军上将军,本意为上我们和其他卫府的队伍一样首先要听命于自己卫府的上将军,但眼下长安令还在泾阳,带队的是我,现在我们的队伍只有我指挥,你们不用看其他卫府兵马的眼色。”

    “等到了玉门关之后,我们还要听这次的征西大将军李大亮是吗?”裴行俭低声说道。

    薛仁贵点了点头,看向骑在马背上的裴行俭,一直以来裴行俭就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

    虽说他没有大牛那样的天赋。

    也没有晋王李治那样的身份。

    裴行俭也是泾阳书院的第一批孩子。

    这些孩子中有的已经有了自己谋生的本领。

    这些年裴行俭的变化,薛仁贵一直都看在眼里。

    裴行俭很聪明,也很努力,一直以来都很低调,平时不表现出来。

    而且裴行俭结题的速度非常快,甚至不用图纸就可以独自做出指南针,这些本事都是裴行俭没有表现出来的,或许就连李正都不知道裴行俭的天赋。

    队伍走到陇右地界的时候,就开始扎营休息了。

    没怎么骑马过的泾阳学子,策马赶路大半日,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一种折磨。

    薛仁贵对裴行俭说道:“习惯了就好了。”

    裴行俭拿出一个水囊说道:“这里面是解暑的汤药。”

    薛仁贵拿过水囊喝了一口,有些甜,喝下去就有一股清凉的感觉,暑意消去了不少。

    西域

    大牛和王玄策带着一队人马来到西州城外。

    看着眼前的这座城,王玄策心底里有些发怵,当初来到西州的时候就觉得这座城邪门得很。

    “松赞干布怎么都想不到,我们从雪山绕道来了西域,这家伙还在带着人满雪山地找我们呢。”大牛瞧着西州城说道。

    王玄策低声说道:“你真的要动西州城那被诅咒的宝藏?”

    大牛捧起一些沙子观察着说道:“老师来的书信,朝中已经决定派军进入西域了,等朝中的大军到了西域之后,西州城的宝藏就藏不住了,我们要赶在朝中的大军到之前把这些宝藏拿到手。”

    说完大牛拿出一张地图,地图上画着的是西州城一条条河流的流向。

    这些河道很细小,更准确地说是一条条的小溪。

    大牛低声说道:“西州是西域少有的一片绿洲,会有这片绿洲也是因为地下水系的缘故,这两日就是西洲的雨季,一年之中也就难得这一两天,过了这个雨季想要再得到宝藏就很难了。”

    天色逐渐入夜,王玄策看大牛正在用一些绳索组装着什么。

    等到夜深的时候,整个西洲城静悄悄的。

    在西洲城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了雨天。

    大牛看着埋在沙子下的标尺,目光盯着标尺的刻度。

    王玄策好奇问道:“终于下雨了,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大牛淋着雨依旧盯着刻度尺。

    王玄策也盯着刻度尺看了许久,不太清楚大牛盯着这个标尺是什么意思。

    长叹一口气,境界这种东西一旦相差太远,就会让人无法理解。

    现在的王玄策就已经到了无法理解大牛的所作所为的地步。

    大牛的很多举动已经到了寻常人不能理解的程度。

    就像是大牛的包裹中有一瓶东西,那瓶东西中的水涂在刀上,一晚上之后,刀就会变得和一根木材一样,一折就断。

    真要是两军对垒,在对方的所有兵器上涂上那种诡异的水,对方的兵器就会变得非常脆。

    一碰就碎,就连铁块也会变得奇脆无比。

    大牛盯着标尺看到标尺上的刻度,上升了一刻当即说道:“王大哥,可以了。”

    王玄策这才回过神,“什么可以了。”

    大牛收起标尺说道:“刻度上升了一个,说明沙子已经开始上浮了,别看这小小一个刻度的上浮,我们脚下的沙子正在上浮,整个西州城的沙子都会上浮一到两寸,那些消失的金子也该浮出来了。”

    王玄策深吸一口,“抱歉,没听懂。”

    “没关系。”大牛招呼了几个人手开始安排事宜。

    王玄策将人手布置出去,提防四周有人盯着,再派出小队拿下西州城北面城墙的守军。

    经过上次一战,西州城的防守很薄弱,很轻松就拿下了一面城墙。

    大牛带着人把装好的钩锁挂在西州城的城墙上,一个个篮子悄无声息地顺着钩锁进入西州城,大牛带着小队进入西州城的地窟,打开地窟的门,入眼虽然是空荡荡,不过沙子中的金子正在不断地浮上来。

    “赶紧把这些金子装到篮子上,我们的时间不多,只有几个时辰。”大牛说道。

    人手立刻开始搬金子。

    十多篮的金子搬完,还有金子不断地从沙子中浮出来。

    眼前的一幕很神奇,这些金子就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一般。

    大牛站在地窟外,看着静谧的西州城。

    深夜时分,整个西州城像是空城一般的安静。

    大牛皱眉看着四周,西州城太安静了。

    王玄策抬头看了看夜色,雨水还在下。

    一条从沙子中爬出来的毒蛇朝着王玄策吐了吐舌头,便在沙子上滑动着身体离开。

    几个时辰过去,天已经快亮了。

    王玄策算着时辰,“怎么大牛还不出来,再不出来天就要亮了。”

    几车黄金都已经满满当当装满了,不知道为什么王玄策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一种莫名的不安。

    再看身后一车车准备拉走的黄金,王玄策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四周多派点人手,凡是有靠近这里的都赶走,赶不走就给我当场拿下。”

    “喏。”士兵说完就去办事。

    王玄策焦急地等在眼看天就要亮了,大雨也停了。

    天边出现了鱼肚白,王玄策心中越加忐忑。

    好一会儿,大牛这才带着人从西州城出来。

    看着最后搬出来的几篮子黄金,王玄策低声说道:“都好了?”

    大牛点头道:“都办好了,我们快点离开这里。”

    队伍迅速收整之后便迅速离开这一带。

    等到西州城的居民都从睡梦中醒来,一声突如其来的炸响,整个地窟轰然塌了。

第七百二十五章 诡异的琥珀

    这声炸响惹得整个西州城的百姓们纷纷来看,几个西州城的老者跪在地窟前泣不成声,四周的西州城居民们又好奇又不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什么?

    王玄策回头看了一眼西州城对大牛说道:“我看那些西域人一定傻眼了吧。”

    大牛点了点头。

    士兵骑马而来说道:“将军,沙子底下有东西跟着我们。”

    “沙子底下?”王玄策看向这个士兵,士兵脸上都是慌张的表情。

    大牛顺着士兵所指的方向回头看去,车队背后的沙地上确实有一些奇怪的痕迹。

    王玄策也看到,一脸惊疑,身后的沙子底下像是有一大片东西在移动。

    “这该不会就是被诅咒的宝藏带来的诅咒吧。”士兵慌张地说道。

    “不要慌张,根本没有什么诅咒。”大牛对王玄策说道:“带着队伍继续前进,千万不要停下来。”

    王玄策点头也大声说道:“不要慌张继续往前走,不要停下。”

    爬上装着黄金的车,一步步往后跳,十多骆驼拉着车非常有秩序地前进着。

    大牛跳到最后一辆车上,瞧着后方沙地的情况,一条条诡异的痕迹蠕动着跟在车队后方。

    拿出一把匕首,大牛朝着沙地扔去。

    匕首落在沙地刺中其中一条痕迹,一条蛇的脑袋骤然从沙子中抬起来,被匕首扎中的躯体扭曲着。

    “原来诅咒的秘密是这个?”大牛饶有兴趣地看着。

    蛇为什么会跟着宝藏?

    大牛看了看四周的士兵,首先可以排除人的问题,这些士兵都是跟着自己从雪山一路走到西域的,自己人应该没什么问题。

    那就是宝藏的问题。

    大牛掀开盖着宝藏的黑布,看着车上的金子,除了金子还有很多成色上好的玛瑙玉石。

    莫非西域的蛇喜欢金子?

    大牛拿起一块拳头大小的金子,往另外一个方向扔去。

    这些蛇并没有因此改变方向。

    再拿起一块玉石朝着另外一个方向扔去。

    这些蛇还是一路跟着车队。

    玉石和金子都没有问题,难不成这些财宝中还有其他的东西?

    这世上很少有蛇是群栖。

    大牛盯着看了小半个时辰,车队也行进了半个时辰。

    一个士兵小声说道:“大牛,要不把这些财宝都扔了吧,这些蛇怪吓人的。”

    说话的是村子里出来的村民,大牛笑呵呵说道:“叔,莫担心,我有办法。”

    说完大牛就从包裹里拿出一些粉末,一路上往沙子上撒着。

    可以明显地看到跟上来的蛇少了很多。

    大牛又把这些粉末往酒水里混了一些,一路倒着,一路上眼看这些蛇非常快速地减少,小半柱香的功夫队伍后方就没有蛇了。

    大牛晃了晃水囊中的酒水,“没想到这西域的蛇也是怕雄黄的。”

    “就是可惜了这些烈酒,本来打算用这些酒精来治疗创伤的。”大牛长叹一口气说道。

    王玄策见大牛依旧在财宝中翻找着,“怎么了?”

    大牛查看着一颗颗玛瑙说道:“蛇一般都是在晚上出没,大白天的成群出现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还跟着我们这也太离谱了。”

    翻看了三车财宝,大牛找到了一颗气味非常古怪的玛瑙。

    看着这颗漆黑的玛瑙大牛思量着,“西域的蛇喜欢这种气味吗?”

    观察着这种玛瑙,透着阳光,大牛看到这颗玛瑙之中似乎有一条一动不动的小蛇。

    传闻中有一种叫做琥珀。

    这种漆黑色的琥珀本就少见,加上这颗琥珀足足有一颗成年人的脑袋大小。

    王玄策也看着这颗琥珀说道:“这东西我看着都邪门,不如我们把它扔了算了。”

    大牛把这颗古怪的玛瑙包裹起来,以免它再吸引蛇,并且放入一个盒子中说道:“先留着再看看那些蛇还不会跟过来,这东西稀奇,可以好好观察一段时间。”

    王玄策打了一个激灵,这么邪的东西大牛竟然还想好好研究又说道:“我们接下来去哪儿?”

    看了一眼四周,大牛拿出指南针,对照着方向再拿出地图看了半晌说道:“往南走。”

    听到这话王玄策愣了愣,“那不是去河西走廊的方向吗?。”

    大牛解释道:“先去河西走廊的那边酒馆歇歇脚,过些日子就是风季了,等过了风季,我们就去吐蕃,松赞干布和老师借钱,质押了吐蕃的几块土地,我要尽快把那几块土地给安置好,我们先去河西走廊的驿站歇歇脚。”

    对大牛的安排,王玄策没有什么异议。

    从去年秋季到现在,大牛做的每一项决策基本上都没错。

    朝着河西走廊方向走了两三日。

    走进荒凉的戈壁,这里更加地酷热。

    十多头骆驼走得都无精打彩的。

    大牛躺在一堆金子上看着天空说道:“风季就是这两日了。”

    王玄策低声说道:“四周也没什么风啊。”

    大牛说道:“快了吧,什么时候信风一吹,风季就到了。”

    酒馆就出现在了视野中,众人赶着骆驼加快了步伐。

    又走了小半个时辰这才走到酒馆。

    酒馆的老板还是那个默呕。

    默呕笑呵呵地招呼道:“客人们里面坐,酒肉管够。”

    王玄策把骆驼交给一旁的伙计,进了门就坐在桌案前,不想再动弹了,从雪山到西域奔波了两个月,众人都累坏了。

    酒肉一碗碗上桌,众人吃得正欢,酒馆很大,容纳一千多人没问题。

    大牛问向一旁的伙计,“你们这里好像比以往更大了。”

    伙计说道:“前些日子刚刚赶着改建过,这不是听说朝中要出兵了,咱们店家这脑子好,二话不说就动工,现在咱们上,算上客房和马圈一共可以住三千多人。”

    大牛说道:“马圈就算了,给我的弟兄们都安置好客房。”

    伙计笑着点头。

    王玄策狼吞虎咽地吃着东西,抬头再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大牛已经不坐在自己身边了。

    酒馆的后院,大牛看着默呕说道:“你比以前老了很多。”

    默呕清理着干草说道:“人总会老的,不知不觉我也快五十岁了。”

    大牛又看他做了一会儿的活说道:“我们拉来了那十多车货都是黄金,我们把西州城的宝藏给带出来了。”

第七百二十六章 祖宗的秘密

    默呕把最后一把干草放入马圈中,擦着汗水说道:“财宝一定很丰厚吧。”

    大牛瞧着默呕地样子,“还不错,现在还要麻烦你一件事。”

    默呕咧嘴笑道:“有什么话直说就成。”

    大牛说道:“能帮我把这些财宝送入关中交给老师吗?”

    默呕看了一旁十多车用黑布遮着的东西低声说道:“倒是可以,今晚就可以运走。”

    “你现在在西域的势力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听到大牛这么说,默呕说道:“小人不过是帮着长安令办事,如今的日子已经很好了,小人已经满足了。”

    大牛看着默呕地眼神,有些话不想问默呕太多。

    他说着这样的日子已经很好了,大牛抬眼看着这座酒馆,这样的日子到底是默呕自己想要这么过,还是老师想要让他过成这样。

    大牛拿出一个盒子放在默呕地面前说道:“有样东西很古怪,我自己也有些不能理解。”

    说着大牛打开了盒子,再掀开包着琥珀的布。

    默呕盯着这颗黑得发亮的琥珀许久说不出话。

    大牛又赶紧把盒子关上,“这东西招蛇。”

    默呕思量了一会儿说道:“这个东西是怎么得到的?”

    大牛把西州城的事情解释了一遍又说道:“当初带出来的时候,没多想,之后才发现这个东西有一股很奇异的香味,会招蛇。”

    默呕拍了拍身上的草屑,“在西域一带有一个传说。”

    “什么传说?”

    默呕皱眉说道:“传说中西域又一个古城,叫做楼兰,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古城神秘的消失了,有人说是因为一场沙暴把整个楼兰都给埋了,传闻中又一个贼找到了楼兰的踪迹,并且带出了很多的财宝。而正好在那个年代出现了一个非常有钱的西域首领。”

    大牛说道:“也就是富可敌国的西域首领,就是找到楼兰的贼?”

    默呕点头,“这些都是传说,不过其中的缘由谁也不清楚,毕竟也是几百前的传闻了,小人也是在一些西域人口中听到的故事,而这颗黑色的玉石就是出自楼兰,楼兰人有一种驱蛇的本领,这种本领如今西域还有流传,只不过楼兰的古人更加精通而已,控制蛇群的原因也和这种黑色的玉石有关。”

    大牛听着心中还在思量,想了一会儿又说道:“也就说这颗玉石可以控制蛇群。”

    默呕坐在一旁说道:“这些传言挺玄乎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这传说中的蛇玉没想到还真有,还以为只是一个故事而已,想来西州城的宝藏被诅咒的秘密就是这个人,至于这些宝藏为何还会回到西州……”

    听到这话,大牛猛地一回神,“总不会是这些蛇把财宝运回西州的。”

    默呕点了点头。

    大牛又说道:“这些财宝肯定不是蛇运回去的,根本不可能的。”

    默呕笑着说道:“应该不可能,蛇群不可能驮着财宝回西州城,一路来这里的时候,身后干净吗?”

    大牛想了一会儿说道:“看来晚上还有点事忙。”

    默呕又咧嘴笑了笑,李正的弟子还真是聪明稍稍一点拨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千人的队伍在酒馆已经休息下来,三个时辰后天色也已经入夜。

    大牛看着荒凉的隔壁沉没在黑夜中。

    一阵风吹过之后,大牛对准备休息的王玄策说道:“王将军,带一支队伍,我们去戈壁看看。”

    王玄策狐疑地看着大牛是有敌人吗?

    大牛低声说道:“有些事情我觉得不对劲,我们把宝藏一路带出西州城太过顺利了。”

    王玄策稍稍点头说道:“我也这么觉得,确实太顺利,这件事我越想越邪。”

    到了子夜时分,大牛和王玄策走出驿馆,准备去戈壁看看。

    刚走出驿馆,王玄策就看到之前装着十多辆拉车的金子不见了,原来放着金子的地方只有车辙印。

    “这……”王玄策指着原本停放着拉车的地方许久说不出来,只剩下骆驼懒洋洋地抬了抬头。

    大牛笑着说道:“不碍事,我托人运给老师了,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是……是吗?”

    王玄策又问道:“你托谁运,还有这么多金子怎么进关中,怎么入关?”

    “王大哥不用担心这个,办事的人靠得住。”

    既然大牛都这么说了,王玄策也不想再多问。

    王玄策带了一支一百人的队伍,开始行动。

    夜里的戈壁很冷,一行人走再戈壁上抬头就可以看见夜空上的明月。

    荒漠的黑夜有一种别样的美。

    众人伏在一处矮坡上,王玄策派出一个斥候去查探四周的情况。

    看向一旁的大牛,王玄策说道:“我们是要提防敌军吗?”

    月光下的隔壁披上了一层银白色,到了夜里隔壁的风反而更大了。

    一层又一层的沙子被卷起,让人非常地烦恼。

    大牛说道:“我也是猜测,不过很有可能和我想的一样。”

    王玄策喝下一口水,提了提精神。

    “报!”斥候急匆匆跑来说道:“西面的方向出现一队人马,人数不到百人。”

    王玄策看向大牛。

    大牛沉吟半晌说道:“围上去拿下他们,我要问问。”

    “喏!”

    队伍带着兵器立刻围了上去。

    大牛站起身跟上脚步。

    风沙挡着黑夜中的人影,等到对方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就被护卫队的人团团围住了。

    弓矢上弦,瞄准了这些人拉满了弓,随时准备动手。

    王玄策走上前打量着这队人手,似乎也没有带着武器,朗声问道:“你们大晚上的,还赶路?这是要去哪儿?”

    听到是关中人的话语,对方立刻上前用生涩的关中话说道:“我们是去关中行商的。”

    大牛走上前,来回走动看着这些西域人。

    多看了一会儿注意到了人群中有一个老者。

    老者注意到大牛的眼神也急忙避开视线

    大牛指着那个老者说道:“你出来。”

    见躲不过,再看四周已经团团包围的关中士兵,这个老者也只好走出人群站在大牛的面前。

    大牛上下打量着这个老者用布裹着半张脸,“我看你有些眼熟,你把脸露出来。”

第七百二十七章 关中的兵马要来了

    老者缓缓地揭开裹着半张脸的布,一张苍老的脸露了出来,月光下还能看得清的面容。

    大牛看着这张熟悉的脸说道:“要不是多看几眼,我还真认不出你,你不是西州城那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嘛。”

    老者躬身行礼刚想要说什么,却见大牛拔出了一把横刀。

    老者当即在大牛面前跪下低着头,“小人不知道何处得罪了将军。”

    大牛颔首说道:“你们从西州城大老远来这里做什么?”

    “我们想去关中做生意。”

    大牛带着提着刀和这个老者保持着距离,“做生意就这么两手空空的?”

    老者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人手又说道:“货物比我们晚一步,就在后头。”

    看他神色有些慌张,再看和老者一起来的西域年轻人同样是神色慌张的,大牛对他说道:“我这人不信什么诅咒,你们的那点伎俩我都看得明白,赶紧回去吧,我不想对老人家动刀。”

    说完大牛把装着琥珀的盒子递给了这个老者。

    老者打开盒子掀开裹着琥珀的布,见到完好的琥珀神情激动,“将军,你们……”

    大牛低声对这个老者说道:“我知道所谓的诅咒不过是这块琥珀而已,它能吸引沙子下的毒蛇,有盗匪拿走了这个琥珀之后,毒蛇便会跟着气味儿来,蛇的嗅觉是很灵敏的,等到毒蛇把人咬了之后,你们这些人来收拾把西州的宝藏拿回去。”

    话语稍有停顿,大牛看着他的神色说道:“我说得对吧。”

    老者捧着盒子跪在地上说道:“这么多年了,我们西州城几代人守着的秘密还希望将军不要……”

    大牛低声说道:“你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至于那些财宝若是一直留在西州你们也守不住,有些传说就让他成为传说,你们也不用整日提防,可以活得自在一点不是吗?”

    看着眼前这个小伙子,老者沉默良久然后深深一个躬身行礼,“将军能否放过他们,若要处置就处置我一个人吧。”

    大牛看向站在老者后方的西州城居民,“你们都回去吧,这个琥珀你也带回来,财宝的事情你们就不要打主意了,我们拿走了就没想着让你们带回去。”

    老者连连行礼,“谢将军。”

    说完他对自己的人吆喝几句,便带着人往原路返回。

    黑夜里看着人走远之后,王玄策问道:“就这么让他走了?”

    大牛无奈说道:“人家不过是一个老人家而已,难道还要严刑逼供,不过老人家都是固执的。”

    王玄策还是有些不明白。

    大牛收起横刀说道:“回去吧,咱们好好回去睡一觉。”

    戈壁的风还在不停地吹,非常恼人。

    王玄策说道:“就就这样吗?”

    大牛点了点头,“总不能为难他老人家。”

    王玄策点头,把队伍收了回来。

    回到了酒馆,众人继续休息下来,大牛喝着水看着正在休息的士兵,见大家都睡下了,大牛起身走向驿馆的楼上。

    按照着上一次的记忆,大牛一路来到酒馆的阁楼。

    敲开顶板,大牛爬上阁楼的小房间。

    油灯的火光很微弱,大牛看着默呕说道:“人已经劝回去了,我把东西也交还给了他们,就怕他们不死心。”

    默呕低声说道:“已经安排人去盯着了,小将军放心。”

    大牛坐在默呕地面前,“你可以和我说说你在西域的势力有多大了?”

    默呕笑了笑说道:“小人的势力再大也是长安令所赐,小人的这条命是长安令的。”

    大牛低声说道:“现在整个西域谁不知道你莫先生的名头,就连松赞干布都要怕你三分吧,据说你现在的生意都要做到天竺以西了?”

    默呕把油灯的灯芯拔高,让灯火更亮了一些,目光看向挂在墙壁上的地图,“这是长安令送来的地图,你看西域和吐蕃就在中原的后方,这里一片平坦,若是中原没有河西走廊,吐蕃和西域的大军就可以直入中原。”

    大牛点头,“我知道。”

    默呕又说道:“吐蕃和西域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的隐患,可若是能够吐蕃和西域,中原的后方将会再无后顾之忧,要说平定整个后方就要拿下吐蕃后方的一片屏障。”

    大牛看着这里的陈设说道:“我当然知道这些道理,不论是老师为了他自己,还是说只是为了实现当今陛下的野心,这片雪山也是我们必须要拿下的。”

    默呕拿出一封书信说道:“这是许敬宗送来的东西,关中派兵了,我的人去查探过了,人手大致一万,还有河西走廊也在收拢兵马,按照许敬宗说的要派兵三万进入吐蕃,据说泾阳又派了一支队伍,带队的是薛仁贵。”

    “我知道了。”大牛点头站起身。

    从阁楼的小窗户看去,可以一眼看到大片的戈壁,月光下的戈壁平添了几分冷意。

    大牛又说道:“西域马上就要到风季了,我打算王大哥和我们的人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直到风季过去了,我们就进吐蕃。”

    默呕点头,“小人明白了,需要小人做点什么?”

    大牛深吸一口气,“我想见见薛大哥,从去年秋季到现在的夏季,快有一年了。”

    默呕给自己倒上一杯热茶。

    回身看向默呕,大牛说道:“我先去休息了。”

    默呕捧着茶杯点了点头。

    从阁楼下来,大牛不动声色地来到一间客房,躺下便睡着了。

    西州城宝藏的诅咒算是已经明白了。

    楼兰古城看起来是一处很隐秘的存在。

    抛去这些杂念,大牛从自己的包裹中拿出地图,借着月光在地图上丈量着距离。

    还要抓紧时间去吐蕃,把松赞干布质押的那几块土地下的银矿挖出来。

    等到松赞干布明白了,他随意质押给老师的几块土地,其实是几处银矿,或许到时候松赞干布想死的心都有了。

    就像因为吐谷浑吐蕃和中原之间的边境之争,松赞干布交给大唐的青海,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盐矿。

第七百二十八章 相遇

    在这处酒馆待了四五天,这段时间大牛和王玄策一直都呆在这里,西域的风季已经开始了。

    外面的风声有些大,酒馆里一群人坐在这里吃着羊肉说着话。

    默呕来到大牛的房间,刚睡醒的大牛打着哈欠看着他问道:“东西已经入关了?”

    默呕站在门口说道:“都已经办好了,三天后就可以到泾阳,还有就是王玄策对小人的疑心很重。”

    大牛点头,“你的身份王大哥不知道,我们不和他说清楚,王大哥最多也只是怀疑而已,老师没点头之前还是不要把你的身份说给太多人。”

    默呕稍稍心里明白了,“还有就是有一队关中兵马已经到了我们驿馆的三里外,两个时辰之后就到。”

    大牛一边洗漱着说道:“知道了。”

    简单收拾了一番,大牛跟着默呕走下楼。

    默呕又说道:“小人的人跟着那些西州城的人已经到了西州,现在看来没什么异样的举动。”

    大牛笑着用只有两个人能够听到的声音说道:“你莫先生现在人在河西走廊却能号令大半个西域。”

    听到这话,默呕低声说道:“都是给长安令办事。”

    大牛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一楼手下的士兵们都在这里吃着东西,大牛看向窗外风沙还挺大的。

    王玄策端着一碗红烧肉说道:“没想到这家店还有泾阳的红烧肉吃,据说店家做菜的厨子是从泾阳坊市来的。”

    大牛看了一眼碗里的红烧肉,要说默呕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能够在这里吃到一碗红烧肉也很正常。

    “我们从泾阳和我们一起出来的大家都挺喜欢这里的,能够在这里吃到这么地道的黍米饭,还能吃到红烧肉,还有烈酒,这可只有在泾阳才能吃到,要说在长安都不能吃到口味这么像泾阳的红烧肉。”

    刚睡醒肚子确实有些饿,大牛拿了一张饼吃着,手里拿着自己的笔记本一边看着,这上面有不少自己对火器使用的实验结果。

    每一次实验都记录下来,这是从老师拿来学来的喜欢,就像是老师当初做纸张的时候,也是一次又一次地记录和归纳总结之后才得到现在能够快速印刷的纸张。

    翻过一页是对地雷的实验记录,刚从雪山出来的时候就收到了老师的来信,信上就画着地雷的设计图纸。

    当初拿过信件的时候就发现信件上的封蜡其实被人打开过看过,因为老师每一次来信都会在封蜡的后面黏上一根非常短的头发,看似是一个无意之举,其实是一个记号。

    不过也不见得会有多少人能够看懂这么复杂的图纸。

    就连图纸上的文字数字以及公式也不见得有其他人能够解释。

    正看着手中的笔记,酒馆的门被人打开,一阵风沙就吹了进来。

    来人穿着关中兵马的衣服,看似来了一千多人,一下子就让这个酒馆拥挤了不少。

    裴行俭和薛仁贵最后走入关上酒馆的门。

    拍去身上的沙子,裴行俭看向酒馆里在坐的众人。

    王玄策一眼就看到了薛仁贵,讶异说道:“薛仁贵!薛大哥!”

    薛仁贵看到王玄策更是惊讶,愣了好一会儿,差点没认出现在的王玄策走上前看着熟悉的脸说道:“王玄策!”

    “哈哈哈!”王玄策朗声大笑道:“早知道泾阳会有一支队伍来西域,没想到这么快就在这里见到了你们。”

    裴行俭见到薛仁贵也稍稍一礼说道:“薛大哥。”

    大家都是泾阳出来的人,很快就聊在了一起。

    薛仁贵看着如今的王玄策:“许久不见,这一年在西域吃了不少苦吧,看起来黑了也瘦了。”

    王玄策摆手说道:“倒没什么,朝中的大军呢?怎么只有你们来了?”

    薛仁贵自顾自倒上一碗酒水说道:“朝中的兵马不熟悉河西走廊,大军一到就是西域的风季,等到风季过了就可以继续进军,都在河西走廊等着呢,我们先来探探情况。”

    裴行俭也见到了吃着东西的大牛,连忙走上前说道:“大牛哥!”

    大牛嘴里吃着饼看了一眼裴行俭说道:“按照年纪来说你还没成年吧,怎么就入伍了?”

    裴行俭说道:“是我自己向老师说我要入军随军行医。”

    大牛合上自己的笔记本放在一旁说道:“最近泾阳怎么样了?”

    裴行俭接过默呕递来的黍米饭吃着说道:“现在陛下就在泾阳避暑,如今的泾阳很忙碌,雨季之后长安就开始修缮排水渠。”

    大牛又说道:“老师呢,这些日子还在种树吗?”

    裴行俭点头说道:“现在还在种着,如今泾阳以西一片的小树林已经更大了,以前连粮食都种不出来的地,现在都已经种上树木了。”

    大牛喝下一口酒水,“关中土地由于一直以来的开垦,为了粮食砍伐了很多的树木,君王想要粮食积蓄国力,但是不知道过度的开垦会让土地变成荒漠,成了荒漠之后就再也种不出粮食了。”

    裴行俭低声说道:“村子里的老人去看过,种树之后土地又会重新变好,说不定过几年又可以种粮食了,不过大牛哥,有件事我一直觉得很矛盾。”

    大牛吃着黍米饭说道:“什么很矛盾。”

    裴行俭放下手中的碗筷,“这两年以来关中的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一户人家生四五个孩子官府还给银钱,但是人口越多,粮食需要的就越多,说不定为了粮食陛下会想要砍伐树木。”

    大牛说道:“这其实不矛盾,如今泾阳的存粮很多,再加上朝中已经开始培育岭南的稻种了。”

    看裴行俭的神色似乎有些担忧树林的事情,其实大牛知道老师如今在村子里种的土豆和新稻种可以让粮食的产量提高数倍,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普及种植而已。

    “荒漠变成森林有一种改天换地的意思。”说到这里裴行俭小刀:“总觉得老师的树林一路向西,想要把关中的以西的一片荒漠都变成树林。”

第七百二十九章 动兵之前

    戈壁上的风卷起一片片的沙尘,酒馆里很温暖也很热闹。

    裴行俭对大牛说道:“大牛哥,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大牛吃着羊肉思量了一会儿道:“等到风季一过我就去吐蕃,把老师嘱咐的事情办完之后我就回中原,吐蕃和西域待久了也就这样。”

    看大牛神色似乎有些厌倦,裴行俭又说道:“你出来一年了,其实这一年泾阳的变化很大,大牛哥你确实该回去看看了。”

    大牛点了点头。

    裴行俭接过默呕递来的酒水又说道:“听说大牛哥,你们和大食人已经交手过了?”

    大牛说道:“在雪山确实和大食人有交手过,不过没和他们对阵过,我们最多只是和他们游斗,看不出大食人的实力如何,不过应该不是太聪明。”

    裴行俭听着点了点头。

    大牛上下打量了一番裴行俭,“你现在也没成年,也不强壮,更没有成家,你来军中打得过大食人吗?”

    裴行俭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我不是去冲锋陷阵的,我这里有一个多个泾阳书院出来的学子,大家都是跟着孙神医学医了有一年多了,这次来战场是给士兵们治伤。”

    说完裴行俭拿出一本小册子说道:“这是老师给我的册子,上面写着一些伤口的包扎和处理的方式。”

    大牛拿过裴行俭的册子看了起来,瞧着册子上所写的还有一些贴上去的图,顿时明白了,大牛笑着说道:“这些方法我看老师当年就用过,当初你还没来泾阳,李靖大将军从阴山得胜归来的时候,有不少的伤兵求医,那时候老师就和孙神医一起医治伤兵。”

    “那时候老师用的就是这些办法,确实很管用。”

    大牛说道。

    裴行俭又看了看自己的册子,“这些方法老师就在几年前已经用过了?”

    大牛点头道:“老师当时也是这么做的,伤口愈合得很好,你可以放心用。”

    裴行俭收好册子说道:“那我就放心了。”

    大牛看着裴行俭的眼神,喝下一口酒水说道:“大军什么时候到这里。”

    裴行俭看向窗外的风沙,“李大亮将军的是在河西走廊会和兵马,过了风季之后就集结三万大军开赴吐蕃,我们也没去见过李大亮将军,就是收到军报说是在河西走廊会和,我们这些人就先在这里等着了。”

    大牛思量半晌见裴行俭的筷子放在桌子上说道:“动筷吃吧,不用客气,你们在这里的一切用度吃得喝得,都由我来付。”

    裴行俭连忙说道:“这不合适。”

    默呕笑呵呵走来说道:“小将军放心,我们酒馆有长安令的份子,这才让我们酒馆有红烧肉黍米饭,你们都是从泾阳出来小人可不敢收你们的钱。”

    见裴行俭还有些拘谨,大牛又说道:“你放心,这个家伙从我们这里挣了不少钱。”

    “是……是吗?”裴行俭抬头看了一眼默呕,突然觉得这个人有些眼熟不知道在哪里见过,又想不起来在这里见过。

    默呕还是一脸笑意,如今的默呕就像是还了一个人一般,整个人瘦的皮包骨头。

    见裴行俭开始狼吞虎咽地吃着,大牛跟着默呕来到酒馆后方的一个小院。

    “过些日子朝中的大军就到了,你为老师办事,老师也不希望你的身份被查出来。”

    大牛小声说道。

    风声很大,盖住了大牛的话语,只有身边的默呕可以听到大牛的话语声。

    默呕说道:“小人明白,如今的吐蕃开始趋于平定,已经没什么生意可做了,如今我的孩子们正在探索波斯以西的那些地方。”

    大牛回头看了一眼屋内的热闹说道:“兵器买卖的生意还要继续做,这一次朝中派来的三万大军看似要接管吐蕃的边防,三万人不是小数目,有多少是可以信得过不清楚,兵器案现在虽说还是没有什么进展。”

    “但是朝中有些人可一直揪着这件事还没放手,如今五姓和老师之间的形势非常的紧张,五姓的官吏心里可想着用兵器案这个案子来扳倒老师,这也是五姓唯一可以扳倒老师的机会,你的生意你的身份一旦被披露在人前,当今陛下也保不住老师。”

    默呕朝着大牛行礼说道:“小人断然不会拖累长安令,若是一旦事发小人一定自缢。”

    大牛拍了拍默呕的肩膀,“这两年能让莫先生的名头响彻整个西域,你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中原有句话叫做小心驶得万年船。”

    默呕又是行礼,“明白。”

    三天之后风小了一些,风季还要持续一个月,这个时候谁不会想着进沙漠。

    大牛和裴行俭一起看着风沙,直到看到薛仁贵和王玄策回来。

    两人走到近前浑身上下都是沙子。

    看着两人收拾着自己,大牛问道:“走了多远?”

    薛仁贵灌下一口水说道:“十里地。”

    王玄策拿出地图重新修改了一下路线,“荒漠的地形会随着风季改变,沙丘都会移动,走在荒漠中容易迷失方向,有了地图还不够,还要指南针。”

    薛仁贵感慨着说道:“真不知道你们这些日子是怎么在西域度过的,这西域一到风季,可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大牛说道:“薛大哥,你们是去吐蕃,吐蕃的情况这里好很多,等到了吐蕃的雪山之后,那里是一片水草丰富的地方。”

    说完王玄策又拿出一份地图说道:“这是我们自己绘制的地图,按照这个路线进入吐蕃没错,配合指南针使用是最好的,有了地图还需要方向。”

    薛仁贵接过王玄策递来的指南针,“谢了。”

    大牛又交给薛仁贵一个望远镜,“这是望远镜,用这个东西观察远处非常管用。”

    “我知道这个东西,只不过太过贵重了,我听说这个还是用琉璃做的。”薛仁贵有些不太想收。

    大牛强调道:“薛大哥放心,我随时可以再做一个望远镜,起初老师给的望远镜我用过之后又改了一遍,多加了一些镜片,可以看得更远一些,还有如果到了雪山之后……”

    薛仁贵比划着望远镜,见大牛说到一半又停下来,“雪山怎么了?”

第七百三十章 往大了说

    “进入雪山之后,有些人会得一种病,吐蕃那边的人说是被山神蒙了眼,其实就是一种雪盲症,千万不要看雪太久,几天可能还好,十天半月眼睛会出问题。”

    “雪盲症?”薛仁贵的神情疑惑。

    “没有遇到过这种病,倒是早年前我看过的一本典籍中有记载这种病症。”裴行俭回想着说道:“而且所记载的也不过是寥寥几笔,说是有人进了雪山之后,一个月之后出来,眼睛就瞎了。”

    大牛解释道:“其实雪盲症和阳光有很大的关系,光是有雪没有光的反射也还好,因为雪会反射太阳的光,对眼睛的影响很大,人或许感觉不到阳光的刺眼,但是阳光经过雪的过滤反射之后,其实对眼睛的伤害很大。”

    王玄策说道:“我们在雪山呆了一段时间就有人几个人得了这种病,不过现在都已经痊愈了。”

    大牛说道:“用一些当地草药就好,不过还是要提前预防,如若有必要长时间进入雪山,眼睛最好蒙上一层黑布,或多或少可以有点用。”

    裴行俭用笔记本记下大牛的话语。

    在酒馆又住了几天,今天的风看似停了。

    大牛和王玄策早早就睡醒了天还没有完全亮就开始整理队伍。

    裴行俭看着大牛收拾着行李问道:“大牛哥,你们这是要去吐蕃?”

    大牛稍稍点头,“风季会停止几天,趁着这几天我们要赶紧赶到沙州,接着沙州的路进入吐蕃地界。”

    薛仁贵对王玄策说道:“万事小心。”

    王玄策笑着点头,“放心。”

    说完,大牛与王玄策带着队伍往吐蕃而去。

    骑着骆驼,王玄策回头看了一眼,裴行俭和薛仁贵依旧站在酒馆外。

    “我们要用三天时间进入沙州。”大牛看着地图又说道。

    “应该来得及。”王玄策又说道:“不过既然想要修建长安令得到的土地,那两万西域人为什么就这么解散了,他们做苦力还是很不错的。”

    当初在雪山抵御大食人的时候,就用这两万西域人做苦力。

    大牛解释道:“用西域人做事确实好,不过我们在吐蕃做的事情不想太多人知道。”

    王玄策疑惑地看着大牛。

    大牛笑道:“等我们到了地方,王大哥就知道了。”

    王玄策骑着骆驼面色有些担忧,“我听薛仁贵说如今的关中形势,好像对长安令很不利,五姓与朝中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

    大牛颔首说道:“默呕办事要更加小心了。”

    荒凉的戈壁上,有几只狼见到队伍飞快地跑远。

    泾阳

    李正看着段纶送来的书信,李世民安静地坐在一旁喝着酒水。

    书信上写着的是现在郑州的情况,李正看完之后对李世民说道:“看来段纶这一路挺顺利。”

    李世民又灌下一口酒水说道:“说是挺顺利,你难道就看不出有些人物,段纶根本不敢动吗?”

    站在一旁的王鼎给李正重新倒满茶水,而后继续站在一旁听着君臣两人的对话。

    见李正沉默良久,李世民又喝下一口酒水,“在段纶的背后是你李正,还有朕,当初在范阳,段纶做得不是挺好为何如今一到郑州就畏手畏脚。”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长长地一声叹气。

    “李正,你觉得应该如何做?”

    李世民开口问道。

    李正看了一眼一旁王鼎的神色。

    王鼎勉强地笑了笑。

    再看李世民一脸的着急,李正说道:“陛下,科举的事情安排得如何了?”

    李世民收起着急的神情说道:“已经在安排了。”

    李正再次说道:“其实这件事可以与科举齐头并进,孙神医说过吃药要有药引子,想要治一治五姓就要对症下药。”

    李世民好奇说道:“那要用什么样的药?”

    “药已经下了,现在重要的是药引子。”

    “那药引子是什么?”

    李正端着茶杯道:“是科举!”

    李世民憨厚拿着酒碗,“朝中已经在准备科举了。”

    再看李世民的脸色,李正说道:“科举和五姓的关系是什么?”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说人话!”

    “科举是为了五姓,五姓掌握着的读书人,读书人想要读书,所以药引子既是科举又是读书。”说到这里李正顿了顿,“重要的是读书!”

    李世民皱眉像是在思索。

    李正接着说道:“要开科举还要有书读,读书人有书读才能开科举,读书自然还要有教书人,谁来教书,教什么样的书,这些才是陛下最需要的药引子。”

    这么一说李世民的思绪豁然开朗,又说道:“怎么做!”

    “首先……”

    “且慢!”李世民打断李正的话,有些不情愿地拿出一本小册子,王鼎准备好了笔墨。

    李世民提笔而起,“你说吧,朕先记着。”

    看了一眼李世民的小册子,李正发现这正是泾阳众多工作人员用的册子,“陛下。”

    李世民正要下笔问道:“怎么了?”

    “陛下什么时候有这种爱好了。”

    “朕觉得挺好用的。”

    “是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李世民写下这句话点头道:“这句话说得好,再好的记性不如将事情写下来,朕受用了。”

    写完这句话,李世民越看越满意,随后说道:“具体要怎么办,你可以先说说看,朕可以考虑要不要采用你的想法,当然了朕还是要和朝中商议,商议出了结果之后再决定。”

    陛下虽然这么说,一旁的王鼎看得出来。

    向陛下说话的人有很多,向陛下进言的人也更多。

    但很少有人能够让陛下这么认真地用笔记下话语。

    说着会不会采用长安令的话。

    还不是要记下来,可见陛下对长安令的话语有多么地看重。

    天空下起了细雨,这雨很柔和淋着雨也不会不舒服。

    李世民坐直身体说道:“你可以开始说了。”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陛下,我们事先说好,朝中要的是开科举招揽天下寒门读书人,我所要的陛下可以给我吗?”

    “你想要什么直说,可以往大了说。”

    李世民提着笔盯着李正。

    李正笑着用茶杯碰了碰李二的酒碗说道:“往大了说?咱也不敢啊。”

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世民的行动

    “五姓的脏钱不少,朕可以给你的一定会给你。”

    “当真?”

    “当然!”李世民点头。

    “那好。”李正放下茶杯说道:“还请陛下把我的俸禄,以及细盐的份子钱给我,又拖了这么久了。”

    “……”

    谈话戛然而止,王鼎看了一眼李正手里的茶杯,茶水是满的,看了一眼陛下酒碗,酒水也还是满的。

    李世民重新拿起笔说道:“先说说你的计划。”

    李正摇着扇子开口说道:“段纶虽说有兵马在身后,可段纶手中可以用的人手太少。”

    李世民记下李正的话语又说道:“之后呢,给段纶人手吗?要多少?”

    “朝中派出三千人官吏以及八千名夫子,将这些官吏分到各个郡县,开办学堂。”

    李世民低头接着写着。

    “三千人官吏用来巡查各地的书舍,并且有不当的书舍必须取缔,至于这个不当,是什么地步的不当,到了什么地步需要取缔,那就要陛下与朝中考量了。”

    说完李正喝下一口茶水。

    李世民写下这段话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朝中自办学舍来给学子有书读,如今五姓忙着应付段纶,朝中再出这么一手,可谓是釜底抽薪,让五姓措手不及。”

    李正点头道:“这个才是药引子,如今我们不缺书籍,陛下想要让孩子读什么样的书籍,印书坊就可以印,可以让朝中官吏来主办,再将科举的考题写入朝中派发的书中,一手印书,一手办书舍,再加科举。”

    听着李正说完,李世民看着写下来的这段话,点头道:“如此才算是一盘完整的棋局,李正你为何不早说?”

    李正苦笑一声。

    听完一番话,李世民心中大致有了一个计划,再次说道:“这件事需要很多的人手。”

    李正点头没有否认。

    李世民又说道:“你有什么人手推荐吗?”

    “朝中这么多能人陛下问我作甚。”

    “朝中也缺人啊。”李世民感慨道:“这些日子以来朕开革了不少官吏,这些官吏或多或少手脚不干净,又有五姓的官吏,朕不放心,朕需要人手。”

    李正惆怅着说道:“我这也没人手给陛下。”

    李世民颔首说道:“朕觉得你们泾阳的县令上官仪不错。”

    “把上官仪给陛下了,我这泾阳的县令换谁来做。”

    抬眼看着李正的脸色,李世民说道:“朝中可以有一个官吏和你换。”

    李正咧嘴笑了笑,“孔颖达!”

    “不可能。”

    李世民摆手。

    “那陛下就去问问上官仪,看上官仪愿不愿意去朝中。”

    听着李正的话语,李世民心里又没底了。

    上一次薛仁贵和王玄策给了这么多的好处和保证都没用请动这两人离开泾阳。

    现在要上官仪离开泾阳想来没这么容易。

    再者说当初的上官仪也没什么本事显现,还是李正最先看中那时候的上官仪。

    如今上官仪在县令一职上体现了很高的才能,能让房玄龄称赞的人不多。

    “你要孔颖达是要孔颖达在你的书舍教书?”

    “教孩子们读书,孔颖达老夫子也挺乐意的,之前就问过他老人家,只要陛下点头。”

    “孔颖达是国子监的祭酒,他老人家去你书舍教书,你教朕的国子监要如何?”

    “其实孔颖达的年纪也很大了,不如陛下给孔颖达老夫子换个官职。”

    “你是让孔颖达换个闲职。”

    “国子监祭酒往上,统管学子授学的夫子的人选裁定,闲暇之余让孔颖达老夫子来泾阳讲课,这样陛下不丢面子,又可以让孔颖达老夫子安享晚年,还能兼顾我的泾阳。”

    李世民喝下一口酒水,“李正,你看中孔颖达很久了吧。”

    李正笑道:“孔颖达老夫子挺好的,陛下看中的是孔颖达老夫子在士林中的声望才会让他老人家做国子监的祭酒。”

    李世民点头没有否认,有孔颖达坐镇国子监,就等于在士林中得到一种肯定,这也才让国子监有了名声,“朕要的就是孔颖达的名声,你要孔颖达也是为了名声吗?”

    “如今泾阳书院只有五个夫子,我需要一个领头人,这个领头人需要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随着书院的孩子越来越多,我需要更多地夫子。”

    李世民记录着李正的话语,“朕明白你的意思,这个条件朕可以同意。”

    收起册子,李世民站起身说道:“朕回别院了。”

    李正拱手说道:“陛下慢走。”

    刚走两步,李世民回头说道:“李正。”

    “怎么了?”

    “朕希望有一日,你与朕之间也可以像今日这样对话,朕也不是多么险恶的人。”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今日天气的真不错。”

    李世民冷哼一声头也不回地离开。

    王鼎瞧着李正也是稍稍行礼,跟着李世民离开。

    如今的大唐朝堂运作效率还算是不错的,李唐江山立足至今吏治还算是清明。

    当然以后就不好说了。

    看一眼天色已经快到吃晚饭的时辰了。

    回到家中李正就看到李丽质和徐慧,还有武媚正在算着账本。

    来到厨房,李正开始做菜。

    李治来到厨房帮着洗菜。

    “老师,今日父皇一回到别院就召见了房玄龄他们,说是要连夜商讨大事。”

    “把蒜头拿来。”

    李正对李治说道。

    “哦。”李治听话地拿来蒜头。

    葱姜蒜放入锅中炒香,接着把处理好的鱼放入,开始做鱼汤。

    几盆家常菜简单地做好上桌。

    李渊赶着饭点就来蹭饭。

    不过来蹭饭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李世民在的时候,李渊不会来。

    李渊在的时候李世民大概率不会在。

    做君臣不像,做父子也做不好。

    这皇家的家教确实很诡异。

    饭后,李丽质坐在一旁剥着葡萄说道:“听母后说你和父皇又聊了好一会儿?”

    李正点头说道:“确实说了一些事情。”

    “你不会又和父皇做生意了吧。”

    “呵呵。”李正尴尬一笑,“和你父皇做生意容易血本无归,和谁做生意都好,和皇帝做生意太危险。”

第七百三十二章 门生

    说完李正见李丽质狐疑地看着自己说道:“为何这么看着我。”

    李丽质抬着下巴有些得意地说道:“说着不想和皇帝做生意,你现在和我父皇有多少笔生意。”

    李正抬头看了看天说道:“也没多少吧。”

    李丽质又问道:“那你和父皇有多少生意是我不知道的。”

    这女人太过聪明,越聪明的女人越危险。

    李正对李丽质说道:“你知道前些日子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兵器案吗?”

    李丽质点了点头。

    “现在朝中的一些人还抓着那个案子不放呢,不过这件事有你父皇罩着,他们查的就是你父皇。”

    “兵器案与你有关系?就连父皇也在其中。”

    “没错。”

    李丽质放下手中的葡萄,思量了一会儿说道:“朝中查得怎么样了。”

    李正扶着额头,“现在看起来,他们查得没头没尾,因为兵部,刑部,大理寺查出来的情况都会和你父皇汇报,你父皇看了汇报之后,就可以去掉手脚,然后抹平痕迹。”

    李丽质思量半晌。

    李正说道:“所以说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不见得可以查得出来。”

    沉默良久,李丽质笑了笑,“苦了那些查案的何至于此。”

    李正无奈道:“谁让你父皇是一个又要面子又要钱的人物。”

    徐慧走过来说道:“公主殿下,热水已经准备好了。”

    李丽质站起身说道:“我去给小兕子洗个澡。”

    侧目看了一眼李丽质,这女人的眼神怎么怪怪的。

    刚走开两步,李丽质停下脚步回头说道:“对了,最近青雀不知道怎么了,似乎外面有喜欢的女子了。”

    李正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深夜时分,李丽质看着已经熟睡的小兕子,起身收拾一番发髻,来到桌前继续整理账本。

    家里很安静,烛火的光还有些昏暗。

    徐慧走到李丽质身边小声说道:“公主殿下。”

    李丽质看了一眼窗外的夜色:“有些饿了,去拿些点心,我去把账本整理一下明日还有一堆事要忙。”

    徐慧端了一盆糕点放在一旁。

    李丽质说道:“上个月肥皂的账本在哪儿?”

    徐慧从书架拿出一本账本递给李丽质,“都在这里了。”

    一夜过去……

    第二日,一早的时候上官仪就来了。

    李正早早睡醒吃着早饭,一边听上官仪说着。

    “长安令,陛下也没说给在下什么职位,只是这一去朝中在下也实在不知道要做什么。”

    上官仪一脸犯难的说道。

    李正一边吃着说道:“朝中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上官仪着急说道:“陛下让在下带队清查世家田亩,也不给在下人手,更不给在下一官半职,只是旨意上的一句话。”

    李正递给李治一只肉包子,低声说道:“我说得明白点,其实就是想要你去对付世家,冲着世家去而已,前面已经有一个段纶,现在的段纶也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说不定现在被世家的人给拿住了,你去就是和段纶呼应,你们两个相互配合做事,他段纶是巡查御史,你是去查贪官黑官,他来指点,你来动手。”

    上官仪的脸色愈加犯难。

    “这差事不好办,对吧。”李正饶有兴致地看着上官仪的神色。

    “在下不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

    “一查到底,抽丝剥茧,就算是顶天的手也给我查出来,上到国公皇戚都别放过。”

    李正和世家的对峙从很多年前就开始了。

    现在世家几乎被朝中压着打,越来越多的五姓官吏被陛下从朝中剔除。

    李正接着说道:“我知道可能会出大乱子,五姓势力不除,皇家势力稳不稳不说,朝堂都会被世家控制,眼下需要一个办事雷厉风行的人,既然陛下看中了你,你就好好去办。”

    见这件事已经躲不掉了,上官仪又说道:“这些日子以来多谢长安令的照顾,只要长安令一句话,在下将来也会辞去朝中的官职,为长安令效力。”

    “什么叫就我一句话?”李正吃着肉包子说道。

    “在下的意思是只要长安令一句话,在下就可以辞去朝中的官职,继续留在泾阳为长安令效力。”

    上官仪一脸认真的说道。

    安静了好一会儿,只有李治在一旁狼吞虎咽的吃着早饭。

    见李正没有说话,上官仪又说道:“长安令,这番话在下是认真的。”

    李正吃完碗里的稀饭,瞧着站在家门口的上官仪低声说道:“你知道吗,你刚刚的这番话可能会害死我。”

    上官仪说道:“长安令,此话怎讲。”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我们书院的很多孩子们可能不会当官,因为他们所学的并不是当官的料,我的书院大多时候教给孩子们一些谋生的技能,你懂我的意思吗?”

    听完这话,上官仪面色一变连忙说道:“在下明白了,这就去朝中赴任。”

    说完上官仪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在一旁听着的李治也吃饱了,好奇问道:“为什么说上官仪的这番话会害死老师。”

    “如今王玄策和薛仁贵已经成了军中的香饽饽,你父皇招揽不及,若是以后的朝中大臣都出自我的门下,你说你父皇还能放过我吗?”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李治想着说道。

    起身舒展着筋骨,李正在院子里打起了太极拳。

    如今的村子很忙碌,又到一年之中秋收的季节。

    李大熊坐在田埂边说道:“今年的天气好,想来又是丰收的一年。”

    李绩嘴里咬着草根说道:“你说你儿子现在娶了公主,纳妾的事情什么时候安排起来,你们一家子只有你们父子两,如今那小子也已经是郡公了。”

    李大熊长叹一口气,“那小子事情他自己做主,要说纳妾的事情,咱们村子里谁家男人不是只有一个媳妇,两个媳妇怎么养得过来,咱们家是穷苦人家,正儿也是从小穷过来的,就算是再富贵他不会忘本的。”

    泾阳的别院,长孙皇后让宫女们收拾着东西,已经准备要回宫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11/ 第一时间欣赏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作者:张围所写的《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为转载作品,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介绍:

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当他解开了九章数术,破解了阴山战局,整个长安的人都在找他……
诗文,数术,医术
李正在长安成名。
五姓招揽,帝王邀约,皇子拉拢。
风光正当此时,李正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避世不出。
……
房玄龄:“李正,朝中形势严峻请你出山吧。”
李淳风:“李正,我把推背图送你了,请你出山吧。”
程咬金:“李正,突厥和吐蕃又打来了,赶紧出山。”
李世民:“李正,朕的大唐好像要亡了,请你赶紧出山。”
……
李正淡然说道:“别吵吵!我的铁路快造好了。”
本书又名《我真的没钱守护大唐江山了》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