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文阅读

作者:张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南瓜餐

    听着李正的话语,许敬宗双手揣在袖子里思量着说道:“过些日子就可以到了。”

    说完许敬宗又想了一会儿说道:“岭南的粮食不是都用来做饲料的吗?”

    李正感慨着说道:“按照我们现在养殖场的粮食消耗量岭南的粮食用来做饲料绰绰有余,粮食多了也不能浪费,就算是用来做饲料的粮食那也是粮食。”

    许敬宗缓缓点头,“长安令还是和以往一样如此勤俭节约。”

    嘴上这么说着,许敬宗心想着要是倭国人知道卖给他们的粮食其实就是泾阳用的饲料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

    许敬宗躬身说道:“要没什么事情,在下就先回长安等柱哥他们的消息了。”

    李正稍稍点头。

    在泾阳的河边呆了一会儿,李正心中想着大唐的情报组织一直都有。

    从小道消息再到专门打探消息的人。

    从古至今就一直有人在运作。

    甚至早在战国的时候就有人专门打情报战。

    一个情报的早晚或者真假,往往决定了很多的事情。

    李世民手中也有情报组织。

    他手中的情报组织应该更大才对。

    李正抱着茶杯回到家中,自己所需要的情报组织不需要太大,情报组织太大了容易形成放养和拉帮结派。

    很容易发展成窝里斗。

    这一点从后世的锦衣卫就可以看得出来。

    情报队伍不需要太大,但一定要精。

    人手最好是经验十足的那种。

    村子里的秋收已经结束了。

    家里屯了不少南瓜。

    看着厨房门口如小山一般垒起的南瓜,李正卷起自己的袖子,晚上做南瓜吃。

    炒南瓜,南瓜汤,南瓜泥。

    李丽质清理完今天的账本,看着一桌子的南瓜菜说道:“真是让你费了心思了,”

    李正说道:“南瓜其实是一种很滋补的食材。”

    小时候在来泾阳之前,并没有吃过南瓜。

    倒是之后才听李正说过有南瓜这种食物。

    李治和小兕子也从书院回来。

    见李治刚要坐下,李正说道:“洗手了吗?”

    李治刚坐下又站起身去洗手。

    小兕子倒是懂事自觉地把手洗了。

    李丽质夹起一块南瓜吃着,南瓜很软糯也很香。

    是一种品性非常温和的食物。

    李治一坐下便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一边吃着李治说道:“热蒸汽的气缸不好铸造,铁大总是煅烧不好。”

    李正一边慢条斯理吃着饭说道:“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李治放下碗快打了一个饱嗝说道:“主要是密封性,锅炉的温度过高上面的铁锁就会开裂。”

    李丽质和小兕子也吃好了晚饭。

    徐慧带着侍女们收拾着碗快。

    按照习惯,李正喜欢饭后喝一杯茶。

    徐慧泡上一杯热茶放在李正面前说道:“并州刚刚送来的茶叶,说是比往年的要好。”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见李治一直看着自己。

    又喝下一口茶水,李正放下茶杯说道:“晋王殿下为何这么看着我?”

    李治目光炯炯地说道:“你一定可以有办法。”

    李正笑道:“我能有什么办法。”

    李治说道:“就连锅炉的图纸都是你指导我画的。”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铁的延展性确实不好,你可以在一些关键的接口处用铜来固定。”

    李治想着说道:“铜?铸铜是重罪呀。”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咱们家有得是银钱,铸一些铜也没什么,我觉得你造出这个锅炉你父皇应该会很喜欢,他应该不会降罪于你。”

    有些将信将疑的看着李正,李治又说道:“当真?”

    李正皱眉说道:“我猜的。”

    犹豫了半晌,李治说道:“这真的要用铜才行吗?铜和铁的延展性真的不一样吗?”

    李正说道:“试试不就知道了,铁大的铸造经验丰富,其实你也可以问问他。”

    又看了一眼李正,李治默不作声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回到自己的房间。

    房间中有些乱。

    李治看着眼前图纸,这是一个巨大的锅炉图纸。

    研究了两个月的热力学,李治回忆着研究过程,意外的发现只要经过李正的指正大多数想法都是对的。

    这个锅炉是利用热力气压的原理。

    只要锅炉受热,锅内就会产生很大的热气压力。

    这种热力气压足够转换为动能。

    这也就可以解决很多一直以来困惑自己的动力源问题。

    如果可以解决动力源的问题,李治觉得自己很多测想都可以进行验证。

    锅炉的气密性很重要,足够好的气密性才能产生足够多的压力。

    研究院对动力学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久了。

    很多力学上的研究也快到了瓶颈。

    李治心里有一种感觉,只要把这个锅炉造出来,或许可以打破书院一直停留在理论上的瓶颈。

    而眼前这个大锅炉,几乎用到了目前所学的所有的动力学知识。

    加上热力学的应用,动能的来源就有了。

    公式,理论,实验,再到眼前这个锅炉,李治心中莫名有些迫切。

    看着窗外的黑也,李治很想现在就想去铁匠铺找铁大把这个锅炉打造出来。

    李正坐在自己的书房中看着手中的书籍,关于中世纪船只的建造有很多的研究。

    大航海时代也是船只发展和科技发展非常迅速地年代。

    如今手中只有中世纪之初的资料。

    那个时候也是船只装上锅炉的时候。

    船只在遇上无风时的天气,只能通过燃烧锅炉中的燃料来驱动船只。

    等到出了无风地带之后,船只才会杨帆启航。

    当然最早期的航海是没有锅炉这个东西,一旦遇上没有风的气候或者到了无风地带只能干等着。

    那时候需要经验老道的老船长来航行,海图也成了一种至关重要的东西。

    当然了即便是再详细的海图和经验在老道的船长,到了远海也是两眼一黑,全靠运气。

    航海时代最初期在没有锅炉和指南针的年代,海上航行的风险是极大的。

    但是在有了锅炉之后,航海事业才迎来了蓬勃的发展,远洋航海才逐渐开始成了许多冒险家的首选。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南瓜饼

    第二日一早,李治拿了几个包子就出门了。

    徐慧打扫着院子看着李治走出家门说道:“晋王殿下今天不去书院吗?”

    按照现在的书院的学识应该满足不了李治了。

    泾阳书院的知识现在还处于中小学水平。

    李治的年纪也早就已经过了中小学。

    李丽质带着小兕子卧房走出一边说道:“昨晚吃得都是南瓜,现在打个嘴里都是南瓜味道。”

    小兕子一边乖巧的洗漱着,看着院子里堆积成小山一般的南瓜说道:“今晚不会还吃南瓜吧。”

    李正端着一碗稀饭一边吃着说道:“做成南瓜饼卖了吧。”

    小兕子低声说道:“南瓜饼?”

    李正说道:“应该还挺好吃的。”

    小兕子噘嘴说道:“才不吃呢。”

    李正感慨着说道:“也总不能放着南瓜,放久了就坏了。”

    忙完马圈的事情,李正摇着扇子坐在树下。

    李泰擦着额头的汗水说道:“都大半年来饿,你说我现在瘦了没有。”

    李正嫌弃的看了他一眼。

    李泰有看了看自己的身材说道:“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正冷哼一声,“一点都没瘦,还这么胖。”

    李泰思量了半晌说道:“也不对呀,窝明明感觉自己轻了许多。”

    摇着手中的扇子,李正说道:“你每天做多少活就吃多少,每天干了马圈的活回了书院就是吃和税,你说你能瘦吗?”

    李泰仔细想了想,好像也确实这么一回事。

    李正接着说道:“今天有大活要干,你休息会儿。”

    看了看书院方向,李泰说道:“我还要去书院。”

    李正说道“你去书院也没什么事情,不如帮我做南瓜饼。”

    “南瓜饼?”

    “就是一种南瓜做的饼,家里的南瓜太多了吃不完,总不能一直只吃南瓜吧,放着也是浪费用来做南瓜饼有有利于保存。”

    休息了片刻之后。

    李正便带着李泰架起一口大锅。

    锅很大,是用来蒸南瓜的。

    要做南瓜饼先要把南瓜煮熟。

    大虎拉着一辆牛车而来说道:“南瓜都在这里了。”

    李泰瞧着看看一车的南瓜,这些南瓜的个头也不小。

    一个个足足有磨盘这么大。

    李正搬起一个南瓜递给李泰说道:“洗好,去皮,切块。”

    李泰愣愣的拿着手里的南瓜,再看牛车上堆积成小山一般的南瓜。

    机械搬的扭头看向李正,李泰接着说道:“这么多南瓜都要切了?”

    李正吃力的架起一口大锅说道:“不然呢?放着这些南瓜让它们烂在这里吗?”

    见李泰一幅不想干活的样子,李正接着说道:“做完南瓜饼,我给你下阶段书院的扩建图纸。”

    听到书院的事情,李泰来了兴致说道:“书院又要扩建了?”

    李正思量着说道:“村子里也统计过,下一批要入学已经升学的孩子大概会有五百人左右。”

    李泰琢磨着也说道:“褚遂良他们也统计出来了,现在的书院面积要容纳这么多学子确实有些吃紧了。”

    李正架起大锅对大虎说道:“去村子里喊点人来帮忙。”

    大虎收拾着牛车说道:“好,我顺道把牛车还回去。”

    锅里的水煮了好一会儿才沸。

    架好了蒸笼之后,把南瓜放入其中。

    蒸了不到小半时辰的功夫,南瓜的甜香味就传了出来。

    大狗扭着头坐在马圈旁,似乎眼神里都是嫌弃。

    李正闻着南瓜味也有点腻,昨晚的晚饭一桌子地南瓜。

    现在打个饱嗝又泛上来一阵南瓜味。

    喝下一口茶水清了清嘴里的味道。

    须发皆白的孙思邈穿着一身道袍而来。

    蒸笼旁非常的热,李正擦了擦汗水说道:“孙神医,你怎么来了?”

    孙思邈抚须说道:“贫道要南瓜入药,附近村子里有个孩子得了病。”

    看孙思邈这神情肯定又是没收钱。

    不过孙思邈的医馆真花不了多少银钱。

    孙思邈常年在中原游走,本就是治病救人他根本就没有收钱的想法。

    让孙思邈去收治病钱可能是也不合适。

    李正指了指牛车上的南瓜说道:“孙神医自己拿。”

    看孙思邈扛着一整只南瓜要离开,李泰好奇道:“孙神医,你这个南瓜入药要这么多?”

    孙思邈笑了笑说道:“有多得做菜吃,这是宜菜宜粮的好东西,贫道也挺想吃吃炒南瓜这道菜,平日里牙口不好,吃这个南瓜就很舒坦。”

    走了两步孙思邈又回头对李泰说道:“魏王殿下不要太过肥胖了,贫道见过不少肥胖的人晚年都有各种毛病。”

    李泰挠了挠自己的耳朵说道:“这话听着怎么这么怪。”

    李正说道:“孙神医其实说的没错,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病。”

    大火烧着锅,李泰在一旁热的浑身是汗,汗水不仅浸湿了衣衫,胖脸上全是汗水。

    递给李泰一碗水,李正说道:“喝一碗水吧,我真担心你脱水了。”

    李泰摆手说道:“我不渴,我这一次一定要瘦下来。”

    李正把水放在一旁,“要是渴了就一定要喝水。”

    李泰用力点头。

    李正说道:“其实这样也好,多流一些汗水也有湿的效果。”

    南瓜已经蒸上了,李正又叫来李义府说道:“你去村子里要点面粉,就是平日里婶婶们做饼的那种。”

    李义府收到话语便麻利的去办事。

    到了下午时分村子里的婶婶带着面粉也来了。

    马圈旁站了不少人,南瓜饼的做法很简单,本就有厨艺积累的婶婶们一看就会。

    李泰提着一根棍子将蒸好的南瓜捣成南瓜泥。

    马圈旁充满了婶婶们的说笑声。

    李正还能时不时说上几句话,婶婶们笑的更大声了。

    李泰瞧着这一幕心中莫名有些暖意,或许这就是人间烟火吧。

    没有这么多心计,也没有这么多尔虞我诈。

    李正要人帮忙婶婶们自己带着面粉和人就来了。

    二话不说便上来帮忙。

    看着众人脸上的笑颜,李泰心中感慨或许自己的父皇也该看看这其乐融融的场面,才会明白大唐最普通的人们的日子有多么的美好。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引起陛下的注意?

    美好很简单,可那些权贵又有多少人明白知足有多难。

    “魏王殿下,加把劲!南瓜泥又要不够了。”

    听到李正的话,李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又接着开始捣南瓜泥。

    忙活了一整天,做了两百多个南瓜饼。

    婶婶们的手脚很麻利,明天早点开始做南瓜饼,应该能做出更多的南瓜饼。

    李泰一边吃着南瓜饼看着小山般地南瓜说道:“怎么还有这么多。”

    南瓜饼所消耗的南瓜其实并不多。

    主要的原材料还是面粉。

    尽管南瓜用料已经很充足。

    大虎盘算了一番说道:“这些南瓜应该能做一千多个南瓜饼。”

    李正让婶婶们拿一些南瓜饼回家也可以给孩子们吃。

    余下的南瓜饼都可以卖了。

    黄昏的阳光给整个村子染成了一片金黄色。

    李正对李泰说道:“明天一早起床估计你会混身酸痛。”

    李泰眼神倒是坚定,“我一定要减肥。”

    回到家中之后,李正这才知道李治这几天都要住在铁匠铺。

    锅炉的铸造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李丽质一脸担忧地说道:“稚奴会不会太痴迷科学了。”

    李治是李世民的儿子。

    李世民的儿子应该是德智体美样样好,至少在外界的人眼中这样的。

    李正说道:“等到这个锅炉造完,让他停一停吧。”

    看着李丽质的神情,李正又说道:“就像大牛一样,当初大牛也是非常痴迷,现在大牛倒是好多了,至少不会这么废寝忘食,等到锅炉铸造完成之后,让他做一些别的事情吧。”

    李丽质稍稍点头,又思量着说道:“让他做些什么呢?”

    李正说道:“泾阳的县丞一职一直都空缺着,眼下段纶又去了东海,不如让晋王殿下去吧。”

    李丽质这才温柔地笑了笑。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丽质这个女人确实越来越妖孽了,尤其是她笑起来的时候。

    李正走入李治的房间,整个房间里放满了各种的书籍。

    还有很多写了公式与设计图的草稿。

    就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李正收拾着房间,这些日子一来李治一直都沉迷在研究上。

    这么下去李治非得成书呆子不可。

    造出了锅炉之后,泾阳的生产力瓶颈应该也能突破了。

    锅炉也就是蒸汽机,它的应用很广。

    靠着锅炉暂时也足够了。

    徐慧也走入房间说道:“长安令,我来收拾吧。”

    李正把一本本书收起来说道:“我来吧,有一些书籍你不知道哪些是重要的。”

    徐慧走到门外说道:“长安令有什么需要随时说。”

    整理好李治的房间夜已经深了。

    走出房间的时候,李正看到家门口站在一个身影。

    再走近一看原来是李江山。

    李江山也注意到了李正低声说道:“你这么晚还不休息吗?”

    在自家门口坐下,李正看着夜色说道:“刚收完晋王殿下的房间。”

    看了看李江山的侧脸她是一个非常干净利落的饿女人,穿着上看得出来也是为了可以更好的打斗,她的衣服不宽松但也简单,一身黑色的劲装勾勒着她近乎完美的身材,她的侧脸非常干净,眼神倒是犀利。

    收回自己的眼神,李正思量着从认识李江山开始,她的年龄一直是个迷,似乎她一直都是这样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的样子。

    沉默地坐了一会儿,李正站起身说道:“杀手姐姐早点休息吧。”

    李江山只是稍稍点头,没有说话。

    似乎对她来说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口水。

    李正回到自己的书房。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李正早早起床就看到了等在门口的李义府。

    李义府说道:“长安令,程大将军家的房子已经建好了。”

    李正漱口说道:“去通知他吧。”

    郊外的新房子建好了程咬金自然是要去看的。

    建设房子这种事情,也一直让人盯着。

    程咬金带着牛进达一路来到长安的郊外。

    新房子就在骊山脚下,程咬金和牛进达一路驾着马来到这里。

    第一眼看到新房子有些讶异。

    这个房子分两层,家门口还有两个巨大的石狮子。

    从远处看一眼就可以看得出其中的阔气。

    虽说不如宫殿,各种装饰非常的别致。

    就连二楼有个宽敞的露台。

    围墙很高,看不到内部的情况。

    牛进达感慨着说道:“这房子漂亮呀。”

    程咬金琢磨着说道:“倒是建的奇怪。”

    眼下确实只能用漂亮来形容这幢房子。

    程咬金摸着下巴的胡子说道:“也从来没见过有人这么造房子。”

    牛进达推门而入,眼前是一个宽敞的院子。

    院子里的地是重新浇筑过得,也是非常的平整。

    四面还有几个盆栽。

    盆栽不是什么花树而是长安少见的松树。

    牛进达说道:“李正这个小子还是挺会做事的,把你的房子建的这么漂亮,记得你说过以后要在骊山的脚下养老。”

    程咬金皱眉说道:“老牛,你家有没有要修的房子?”

    牛进达思量着说道:“你问这个做甚。”

    程咬金说道:“老夫答应了你正要给他介绍生意。”

    说完程咬金一拳打在围墙上,围墙纹丝不动,满意的点头,“还挺结实的。”

    长安城皇宫中,正在甘露殿看着奏章的李世民问向一旁的王鼎,“高句丽和倭国已经暂时休战了?”

    王鼎低声说道:“确实是这样,就算是再要开战还要等到两国使者回去之后。”

    李世民看着奏章说道:“唐俭弹劾御史台六个官员品行不端。”

    王鼎疑惑道:“这个唐俭似乎很久没有出面过了。”

    李世民把唐俭的几份弹劾奏章递给王鼎,“吩咐大理寺的人去查实一下。”

    王鼎接过奏章躬身说道:“这就去办。”

    走出甘露殿,王鼎心里想着自从陛下登基之后,这个唐俭一直都没有出面过。

    甚至陛下可能都忘记他了。

    或许唐俭这么做是想要引起陛下的注意吧。

    这年头这种人不少。

    这些弹劾奏章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呈给大唐就陛下,只要一查就会引的别人一身麻烦。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学以致用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算传出去也会败坏名声。

    尤其是那些御史台上了年纪的言官。

    那些言官很在乎他们在自己的名声,要是他们的名声臭了他们还怎么立足在朝堂之上。

    自己平行就不端还怎么弹劾他人。

    不得不说唐俭的眼光很独到,找到了对方的软肋下手,那些言官的软肋就是他们自己的名声。

    王鼎细细想着这件事总觉得有些熟系的感觉。

    这种手段怎么觉得在什么地方见过。

    现在这些言官正在弹劾李正对倭国和高句丽谈判的事情。

    弹劾的是长安令李正。

    现在来这么一出反而可以把矛盾转移了。

    手段算不上高明,不是什么大事,但有用。

    王鼎走入大理寺,如今的大理寺很冷清,自从戴胃过世了之后大理寺卿的位置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坐了。

    整个大理寺没了大理寺卿这个位置,大理寺的官吏也都像一片散沙,大家都无精打采的。

    就算是官吏也是寥寥无几。

    王鼎把这些弹劾奏章交给大理寺的少卿,这个大理寺的少卿还是戴胃的侄子。

    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了大理寺。

    王鼎走出大理寺就去了长安城的东市。

    按说这个时辰,许敬宗应该在那里喝酒。

    长安城的东市一直很热闹。

    王鼎的目光看向一个酒肆,许敬宗就在老位置坐着。

    看到王鼎,许敬宗倒也不讶异招呼道:“王公公许久不见。”

    王鼎走到许敬宗的位置,在他面前坐下说道:“前几天还刚刚见过。”

    许敬宗吃完一碗羊肉汤,又拿着一张饼啃着。

    见许敬宗没搭这话,王鼎又说道:“唐俭的事情你们安排的?”

    许敬宗稍稍点头。

    王鼎皱眉说道:“要挟了?”

    许敬宗尴尬地笑了笑:“王公公,话不能这么说。”

    王鼎又说道:“那好好一个国公帮你们办事?”

    许敬宗长叹一口气说道:“年轻人行差踏错也难免,不过好在长安令心善愿意帮他们,不过长安令的性子大家也都明白,长安令不会平白无故地帮人。”

    王鼎问道:“提前设计好的?”

    许敬宗把一小块银饼放在桌子上,站起身说道:“凑巧知道了他们家的事情,王公公也尝尝这里的羊肉汤饼,味道很不错。”

    看着许敬宗起身离开,一个老妇人来收拾碗快。

    老妇人说道:“这位客人,吃点什么?”

    王鼎没心思吃东西,只是说道:“不用了。”

    老妇人看到许敬宗放在桌子上的银饼叫来了正在做着汤饼的儿子说道:“儿子,那个客人又给了这么多。”

    她儿子拿过银饼看着许敬宗已经走远的背影说道:“他总是这样。”

    老妇人收好银饼走入铺子的后院,王鼎跟上前看了一眼原来院子里还有一个病恹恹的小孩子,看她细心地照顾应该是她孙子。

    孩子躺在床上面色苍白,一副病重的样子,年龄十岁不到。

    走出这间羊肉铺子,王鼎打听了一番才知道这户人家的儿子从小体弱多病,现在就靠参汤续命,一家人靠着这么一个羊肉铺子根本不足以治病。

    知道这些之后,王鼎的心情很沉重。

    原来许敬宗还做着这样的事情。

    知道许敬宗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手段也多。

    没想到背地里还做这样的人。

    有些人看着恶,但内在却是一个好人。

    有些人看着是好人,可他们心里又有恶。

    他许敬宗是真君子,假小人?

    王鼎长叹一口气突然又觉得没有这么多烦恼了。

    回到宫中之后,王鼎将事情和李世民说了一遍。

    李世民一边练着字说道:“这么说来唐俭的事情还真是许敬宗安排的。”

    王鼎躬身说道:“听许敬宗说是恰好知道,老奴要再多追问他便不再说了。”

    一副字写完,李世民欣赏自己的笔法,对自己的书法李世民一直很满意。

    搁下书中的毛笔,李世民说道:“如此说来现在许敬宗势力越来越大了。”

    王鼎说道:“能够知晓权贵家事,并且拿出这么多御史台言官的事情,如此看来是有所准备,并且可能还有很多消息掌握在许敬宗手里。”

    李世民无声的笑了笑说道:“当初朕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中不起眼的许敬宗,没想到到了李正手里能有如此本事。”

    王鼎躬身沉默下来,心里想着或许当初陛下都没有想到李正有这样会的本事。

    到底是李正眼光独到?

    李正手中这么多青年才俊,王玄策,薛仁贵,还有上官仪,甚至连裴行俭和狄仁杰如今看起来也有不小的潜力。

    李世民重新坐下来说道:“抛却这些不说,听说泾阳书院搭建了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叫迷宫。”

    王鼎好奇道:“迷宫?”

    李世民说道:“据说进入这个迷宫的人到现在还没有可以走出来的。”

    王鼎说道:“老奴这就去查探。”

    在泾阳村外,大牛站在泾阳后山上,在泾阳坊市的另外一边搭建了一个圆形的迷宫,迷宫不大也就半亩地不到的样子。

    狄仁杰看着手中的迷宫图说道:“今天还是没人可以走出去。”

    大牛说道:“夜色深了,明日再说吧。”

    泾阳村中,李正吃完晚饭对李治说道:“锅炉的事情怎么样了?”

    李治吃着一只梨说道:“过两日应该就可以造出来了。”

    李正摇着手里的扇子说道:“泾阳县的县丞现在一直有上官仪在办,你除了抓锅炉的事情,明日去府衙帮着上官仪忙一些府衙的事情。”

    李治不解地说道:“书院的事情怎么办?”

    李正说道:“书院的事情暂时放一放吧,你有多久没有坐下来好好看看村子里,不如暂时放下那些事情,就当是沉淀一下体验生活,对你来说没有坏处。”

    听完李正的话,李治有些犹豫。

    李正又说道:“学习固然是好,但闷头苦学并不是一件好事,学以致用才行,还记得我说过的吗?”

    李治说道:“书院所学要尽可能用到民生上。”

    李正接着说道:“你只是学,如果你的所学没有目的,等于白学。”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人的认知

    看李治的神情,李正又说道:“你放心,忙完泾阳县的事情你还是可以去书院。”

    李治这才点头。

    这些话李丽质一直在一旁听着,也是因为李治最近一直在看书做研究,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等李治回到自己的房间,李正看向李丽质的说道;“这样子应该可以了。”

    李丽质说道:“麻烦你了。”

    李正说道:“也没什么,泾阳县府衙确实也缺人手。”

    第二日,泾阳村旁的迷宫终于开放了。

    一时间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

    一张迷宫的示意图就放在迷宫外。

    李崇义看看迷宫的路线图用手指比划着说道:“这不是可以走出去吗?”

    狄仁杰说道:“崇义公子不妨去试试,若是走不出来可以点燃草堆,我们人自然会把人带出来。”

    迷宫虽然大,但是看着迷宫地图还是可以从起点走到终点,整个迷宫是圆形的,里面有各种弯弯绕绕和一些小道。

    甚至可以从地图中找到最近的路线,能够走出迷宫的方式有很多。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第一批走迷宫的人有数十位之多。

    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李崇义也在其中。

    随着一声锣响,第一批人走入迷宫中。

    李崇义一步步踏入迷宫。

    迷宫的墙壁有两米多高。

    又走了几步之后,李崇义抬头看去,天空也就只剩下迷宫通道的一线之间。

    在看看与自己一起走的人,甚至还有人怀疑是不是有机关。

    泾阳的后山上,李绩和张公瑾站在一起也在看着这一幕。

    从后山可以俯瞰整个迷宫的情况,一看看到要闯迷宫的十多个人的情况。

    小半个时辰过去了,迷宫里的人还在打转,甚至都没有过迷宫的一半路程。

    看着这一幕李绩琢磨道:“都走了三遍了,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在原地打转吗?”

    张公瑾说道:“不要小看这个迷宫,这迷宫内很有玄机。”

    李绩说道:“仔细说说。”

    张公瑾说道:“你看这个迷宫是左右对称的,如果你在仔细看其实上下的路线也是对称的。”

    李绩拿出地图看着上面的内容,细细比对了一番说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想了一会儿,李绩接着说道:“那为何这么做就走不出了。”

    张公瑾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正巧看到狄仁杰要从后山回到书院,李绩喊住他说道:“小子,你过来。”

    狄仁杰看到李绩走上前说道:“大将军。”

    李绩说道:“这个迷宫是你们书院做得?”

    狄仁杰点头说道:“是大牛哥和我们一起设计的。”

    李绩看着远处的迷宫说道:“这个迷宫看起来不大,老夫看着也停简单的,为什么里面的人一直出不去呢?”

    狄仁杰笑着是说道:“看着是简单,但人走在其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绩疑惑道:“仔细说说。”

    狄仁杰点头说道:“回将军,人在迷宫之中的视野其实只有两个方向,狭窄的迷宫通道内看不见两侧,抬头是天,但在迷宫中看天空其实没什么大区别,因为云是在动的,迷宫的墙壁的高度正好挡住太阳的方向,所以不能用太阳来做方向参照。”

    张公瑾无声笑了笑。

    李绩挠了挠头说道:“说点简单的。”

    狄仁杰说道:“我们在走路分辨方向的时候考得是参照物来分辨方向,但是失去了参照物就很难找得到方向,加之迷宫壁的设计非常光滑每一块表面都极尽相似,人走入其中前一刻时辰或许还好,但后一刻时辰便已经失去了方向。”

    李绩看着迷宫中已经有人点燃了草堆,烟飘起来的时候就说明有人放弃了。

    接着一个两个三个,放弃的人越来越多。

    李绩问道:“那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走过的路吗?”

    狄仁杰接着解释道:“迷宫之中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这就是迷惑他们的地方。”

    李绩琢磨着说道:“那这个迷宫要怎么走出去?”

    狄仁杰笑道:“很简单,记住路线之后,只要闭着眼贴着迷宫最外围的墙壁一直往前走,就能出去。”

    李绩说道:“当真?”

    狄仁杰点头。

    张公瑾说道:“这么说来是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迷失了方向,有眼睛看反而不行了?”

    狄仁杰解释道:“我们用蚂蚁做过一个实验,当蚂蚁走一个圈时,其实在蚂蚁的感知中它感觉自己走的其实是一条直线。”

    李绩看着迷宫已经放弃了思考,这已经到了不是自己可以理解的程度了。

    狄仁杰又说道:“当我们在迷宫中走的时候其实眼睛会欺骗自己。”

    张公瑾疑惑道:“自己的眼睛还是欺骗自己?”

    狄仁杰说道:“眼见不一定为实,当我们看到眼前是一条直路时,我们下意识认为自己是一条直路,但不妨想想在没有参照物的时候,我们真的走的是直线吗?不过眼睛给的错觉而已,当顺着通道往下走一路走你并不能察觉自己走的是直线,但当你闭上眼贴着墙壁往前走的时候……”

    张公瑾接过话说道:“闭上眼走你会撞到墙壁。”

    狄仁杰点头。

    听到这话李绩不自觉有些毛骨悚然,照这么说这个迷宫有一个很悚人的地方,不仅把人逼疯还能把人困死。

    谁能够抛却自己的认知去走这个迷宫。

    李绩看着狄仁杰说道:“你们这些孩子都快学成怪物了。”

    狄仁杰笑道:“研究这种人认知方面的知识说起来挺难的,人要克服自己的认知也很难,尤其是关于本能上,就像是你感觉自己走的是直线,但那是本能告诉你你在走直线,实际上其实你走的是弯路。”

    张公瑾品味着这番话说道:“老夫听孔颖达说过,李正说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圆的,但在我们的认知里土地是平的人才能站得直。”

    李绩站起身说道:“那不正是这样吗?不然我们怎么可能站着。”

    张公瑾长叹一口气说道:“好歹你也是行军打仗半辈子的大将军,在大平原之上行军你是先看到旗帜还是先看到兵马。”

    李绩说道:“当然是一起看到的!”

    张公瑾又说道:“你再仔细想想。”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超脱认知

    李绩琢磨着说道:“好像又不对……”

    脑海中想着以前打仗时候的场景,李绩一拍脑门说道:“好像还真是这样。”

    张公瑾笑着说道:“狄小子,这就是你说的认知吧。”

    狄仁杰笑道:“这也是我最近想的问题,我们一般认为眼见为实,但有时候眼睛也会欺骗我们。当然了大多数情况眼见为实这句话是对的。”

    李绩感慨着长叹一口气,“到底是什么样的疯子才会去想这些问题。”

    又是思量了半晌,李绩又说道:“那么如果我们脚下的土地不是平的,那么我们是怎么站的好好的。”

    张公瑾也看着狄仁杰,在等待着回答。

    狄仁杰反问道:“那么在下敢问大将军,为什么水往低处流,为什么石头只会往下落呢?”

    这话让李绩不乐意了,站起身喝道:“臭小子戏弄老夫?水不往下流还能往天上去?”

    狄仁杰说道:“所以在我们的刻板认知中,这些事情根本不会去思考,但当我们去思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的线索。”

    李绩皱眉说道:“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狄仁杰笑了笑没多说什么便转身来开。

    李绩愣在原地,看了看张公瑾。

    张公谨也是笑了笑。

    李绩不明白这是在笑自己还是在笑狄仁杰。

    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李绩低声说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又在后山呆了好一会儿,今夜夜里李绩失眠了。

    第二天天一亮,李绩站在书院门口。

    大牛早早来到书院看到神情憔悴的李绩说道:“大将军看起来气色不太好。”

    李绩上前一把抓住大牛的胳膊说道:“你告诉老夫,为什么水往低处流?”

    看着李绩魔怔一般的神情,大牛说道:“大将军这是怎么了?”

    李绩瞪着眼满眼血丝说道:“老夫想了一晚上,也想不明白水为什么往低处流,为什么!”

    大牛看着他的神情说道:“大将军知道磁铁吗?”

    李绩使劲点头,“老夫当然明白。”

    大牛说道:“其实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一块巨大的磁铁。”

    李绩使劲眨了眨眼。

    大牛又说道:“这也只是我们的猜测,现在我们自己也在研究,还没有想明白这些问题。”

    李绩颓废地退后一步,“是吗?”

    大牛看了看研究员说道:“书院还有不少事情要忙,大将军自便吧。”

    李绩愣愣地站在书院门口。

    孔颖达和往日一样来书院,看到站在书院门口的李绩好奇说道:“你李绩这个杀才来书院做什么?”

    李绩坐在书院门口的一块石头上,一脸忧愁地说道:“老夫子,你说为什么水往低处流?”

    孔颖达抚须说道:“这世间的一切都在遵循一种规律,水往低处流也是,用李正的说法这种规律就是科学。”

    李绩还是一脸的迷茫。

    孔颖达又说道:“超脱认知以外的事情自然无法理解,就像李正的抽水泵可以凭空将井水抽出来,看起来很神奇,其实是李正借用的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的规律而已。”

    李绩长叹一口气,“李正教出来的都是怪物。”

    孔颖达稍稍点头,“你也不必太在乎,就算是现在没有答桉,以后也会有答桉的。”

    李绩重新站起身这一次精神好了很多,就像老夫子说的这世上的一切都有自然的规律,明白这种规律的人都是怪物。

    想完这些李绩很快就把这个烦恼抛到了脑后准备回去接着睡一觉。

    孔颖达走出书院,孩子们到了之后书院也已经开始上课了。

    翻开自己的书本,孔颖达看着上面的内容,能够利用自然的规律可以让水往倒流,这世上最强大的力量往往不是蛮力,活了大半辈子。

    孔颖达学贯古今,也看过诸子百家的典籍,李正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科学并不是毫无考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李正的学识都可以从诸子百家留下的学识之中窥得一二。

    这一切并不是说李正这个孩子有多么地神奇。

    只不过恰好说明了千年以来留下来的学识是非常珍贵的宝藏。

    而李正是一个会利用这个宝藏的人。

    世上最大的力量并不是蛮力,即便是再强大的蛮力在世间的规律下也不值一提,真正强大的力量就是智慧。

    孔颖达明白这个道理,或许李正也知道这个道理,而李正一直都将这个答桉藏了起来。

    似乎对李正来说这个答桉并不适合出现在这个时候。

    今日的李治并没有去书院。

    按照约定,李治来到破旧的泾阳县的府衙。

    上官仪看到李治说道:“晋王殿下,你来早了。”

    李治看了看刚刚升起的太阳说道:“我每日都这个时候醒来。”

    上官仪深吸一口清晨的空气说道:“那我们去干活吧。”

    见上官仪要走出府衙,李治好奇说道:“我们不在府衙做事吗?”

    上官仪说道:“府衙不过是个歇脚的地方,要帮村民解决问题只是坐在府衙中可不行。”

    李治跟着上官仪走向村子,心想着有时候也听人说起过,上官仪自从暂任泾阳县县丞以来,几乎很少在府衙内。

    在府衙里很难找到上官仪。

    上官仪平日里都在村子里忙也在村子的各处奔走。

    李治看了看上官仪的神情。

    上官仪加快脚步说道:“前面有两户人家,一户人家经常让另外一户门前倾倒一些残羹剩饭,两家人因此经常吵闹。”

    看李治皱着眉头,上官仪说道:“晋王殿下是不是觉得身为一个县丞不至于管这些小事?”

    李治摇头说道:“我不是很懂怎么做官?”

    上官仪感慨着说道:“这种事情也不能不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大,当初没来泾阳之前下官就见过很多事情,人们是很容易拉帮结派的,在一些小事上的矛盾被放大之后,就很容易发现一些大规模的打斗,若是在事态升级之前把这种矛盾抹去那样村子也就太平了。”

    李治低声说道:“可这点小事费神费心,还浪费时间。”

    上官仪耐心地对李治说道:“坊间小事莫要怕麻烦,要防范于未然,而不是等到真正发生了后果才去解决。”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打坏主意

    李治跟着上官仪在村子里走了好半天,一路跟着上官仪处理一些村子里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到了中午,李治跟着上官仪来到泾阳护卫队蹭饭吃。

    护卫队本就是大锅饭,上官仪经常来这里蹭饭,这里的人也习惯了,程处默也很欢迎。

    上官仪端着饭碗和这里的厨子有说有笑。

    李治吃着饭菜看着这里的景象说道:“一直以来你都是这样的吗?”

    上官仪坐在一张凳子上端着碗说道:“晋王殿下觉得丢人了?”

    李治说道:“我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丢人的,我只是觉得县丞不应该是这样的。”

    上官仪说道:“谁都有自己的做法,晋王殿下就当我这人比较喜欢多管闲事。”

    跟着上官仪在村子里走了一上午,下午没什么事李治就去铁匠铺看看铁大现在的情况如何了。

    铁大用了铜之后锅炉的各处拼接点果然牢靠了许多。

    从小就做铁匠的铁大对各种金属都了解。

    什么样的铁能够做出好刀自然很清楚。

    眼下铁匠铺堆满了各种铜器和铜钱,这些都是李正送来的。

    铁大有些担忧地对李治说道:“晋王殿下,铸铜可是重罪,在下担心朝中会怪罪。”

    李治说道:“你放心这件事没多少人知道,就算是朝中要治罪你就说我让你这么做的。”

    铁大信得过李正,也信得过李治。

    只是知道世态炎凉,就算朝中真要怪罪李正和晋王能不能保住自己两说。

    铁大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铁匠,也见过很多事情,或许事情到了最后朝中不会追究晋王殿下,毕竟晋王殿下还小,就算是李正,以李正的地位朝中不可能大动干戈。

    没有李正就没有现在的自己,铁大长叹一口气,心中下定决心就当是报答李正了,这些年也攒下了不少银钱,李正给的工钱一直攒着,也攒下了不菲的家底。

    到时候离开泾阳远逃他乡也可以做个富户。

    铁大低声说道:“我明白了,晋王殿下放心小人一定把这个锅炉造好。”

    李治听不出铁大的话里有话,也是重重点点头。

    回到家中之后,李治看了一眼在院子里悠闲哼着小调的李正。

    李正这副懒散的模样,李治虽然看不过但也他哼的小调确实很好听。

    应该是某个地方的歌谣吧。

    坐到李正的身边,李治说道:“今日跟着上官仪忙了好半天。”

    李正慵懒地闭着眼说道:“晋王殿下有什么收获吗?”

    李治一手撑着下巴双眼麻木的看着地面说道:“完全没有。”

    李正笑了笑说道:“那就对了。”

    李治不解地看着李正欲言又止,重新站起身作罢回自己的房间。

    李丽质看到这一幕走过来说道:“稚奴和你抱怨了?”

    李正悠哉的摇着手里的扇子说道:“倒也没有和我抱怨。”

    拿起茶壶,李丽质沏了一杯茶水说道:“倒也让你受委屈了。”

    接过李丽质递来的茶水,李正说道:“总不能一直让晋王殿下不食人间烟火,下基层对他有好处。”

    李丽质笑道:“下基层?”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就是和群众打成一片。”

    正说着看到许敬宗走到院门口,李丽质说道:“看来你又有事情要忙了。”

    李正站起身说道:“晚上吃什么?”

    李丽质琢磨了一会儿说道:“排骨。”

    李正点头,“准备食材等我回来做饭。”

    李丽质朝着家里喊道:“稚奴!出来。”

    李治不乐意地走出自己的房间,面对自己的姐姐还是要言听计从,他低声说道:“皇姐有何吩咐?”

    李丽质说道:“你去坊市拿一些排骨来。”

    李治颓废着一张脸走出家门。

    站在门口的许敬宗见到李正行礼说道:“在下打扰长安令雅兴了。”

    摇着手中的扇子,李正说道:“倒也没有打扰,有什么情况直说。”

    许敬宗低声说道:“长安令借一步说话。”

    带着李正走到泾阳的田地边,四周没有人许敬宗低声说道:“吐蕃又出乱子了。”

    李正低声说道:“什么乱子。”

    许敬宗拿出一封书信说道:“这是莫先生送来的消息,说是今年吐蕃天气不好,松赞干布的牧民偷偷来长安令的领地内放牧,因为那边的牧场都是莫先生管着,已经驱赶了好几次。”

    李正一边听着点头。

    许敬宗接着低声说道:“平日里这种事情不少,不过也都是小打小闹,只是这一次冲突有些大,几百人的牧民打了起来,甚至惊动了禄东赞。”

    李正皱眉说道:“谁先动手的。”

    许敬宗开口说道:“之前那些迁入我们领地的牧民本来就过得好好的,松赞干布那边的牧民经常来草场,这一次咱们的牧民实在忍不下去就先动手了,谁知对方人手太多,还是莫先生这边派出人手,双方才暂时平息。”

    李正琢磨着说道:“咱们牧场上的那些牧民还是挺护着自己的地盘?”

    许敬宗点头,“确实是这样,咱们的牧场不少吐蕃部落都很羡慕,现在我们牧场上的那些牧民反而过得比以前好。”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告诉他们咱们牧场招收第二批牧民一共一千人,除了第一批我们招收的牧民,第二批牧民的草场重新分配。”

    许敬宗思量了会儿,感慨说道:“这是要攻心呐。”

    李正瞧着远处的景色说道:“杀人哪有攻心强,我这人就不喜欢打打杀杀。”

    许敬宗低声说道:“这吐蕃怕不是要为了一千人的名额闹起来,这下松赞干布要难办了。”

    李正说道:“这松赞干布难办,与你有什么关系。”

    许敬宗笑了笑说道:“在下这就去给莫先生那边去信。”

    要说办坏事许敬宗还是挺积极的。

    黄昏的村子看起来很安宁。

    李大熊坐在田埂边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怎么瞅着你和那个姓许的又在打坏主意。”

    听李大熊这么说,李正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哪能有什么坏主意,我俩商量着怎么给吐蕃的牧民带去福祉。”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查的秘密

    李大熊扛着锄头往自己就家走去一边说道:“人家吐蕃人的事情你也能管?”

    李正啧吧嘴思量着说道:“多少可以管一些吧。”

    李大熊的眼神中充满了不信,眼下对自己的儿子早就已经到了自己不能理解的程度。

    也不知道多说什么,李大熊摇头长叹一口气走回家中。

    看李大熊的神情,李正也是一脸愣,似乎在他眼里自己还是没出息。

    等李大熊走入家中,李义府见李正还站在原地便上前说道:“长安令,晚上还是有些冷的。”

    李正忧愁地长叹一口气。

    李义府又说道:“想来长安令如今心怀天下,想必是有很多烦恼。”

    瞅了一眼李义府,李正说道:“拍马屁的时候也要在合适的时宜,什么心怀天下?心怀天下那是我的事吗?我能心怀天下吗?我要是心怀天下宫里的那谁还不要了我的脑袋?”

    李义府清了清嗓子说道:“在下失言了,不知长安令有什么烦恼,在下可否为长安令分忧。”

    李正看了看已经走入家中的李大熊说道:“最近他总是胡思乱想,是不是该给他找一个婆娘。”

    李义府当然知道李正说的是谁连忙又说道:“在下认识不少适龄的婆娘,还有一些寡妇模样也不错。”

    李正狐疑地看着李义府,“你还认识很多寡妇?”

    李义府又说道:“哪有哪有,只是恰好认识一些媒婆,不过……”

    话音顿了顿,李义府放低自己的声音,“不过长安令的父亲十多年以来一直形单影只,多年没有续弦,更没有相好,想必心中有所执念。”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李义府这家伙话里有话。

    说来他也是一个聪明,也看得出其中缘由。

    李大熊一直都没有再娶,即便是现在谁跟他提这个,他就跟谁急。

    有些话李义府也不敢多问,尤其是李正生母的事情。

    对李大熊来说这就像是一个禁忌。

    夜色渐浓,还有些阳光的天地间,抬头还可以看见星空。

    李正无奈说道:“天色不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李义府躬身说道:“明日工程队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在下就先告辞了。”

    回到家中,李正简单做了一些家常菜。

    饭后,李正坐在自家院中。

    看到站在院门口的李江山,李正招呼道:“杀手姐姐。”

    李江山回头看了一眼李正,一步步走上前。

    认识李江山已经有些年头了,几年前见到李江山的时候她是这样,几年之后的现在她还是这样。

    时光对她没有丝毫影响,一个女人过了十多年容貌几乎没有变化。

    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难说从认识她开始,到现在她应该有三十岁了。

    李江山看着李正说道:“长安令有什么吩咐吗?”

    李正回过神端起一杯茶喝下一口茶水说道:“你对查一些以往的旧事是不是很擅长。”

    李江山板着脸说道:“要查什么?”

    李正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没什么。”

    古怪地看了李正一眼,李江山回到院门口,抱着怀中的横刀沉默地站着。

    家中很安静,就连收拾家中的侍女也都很安静。

    徐慧端着一些切好的水果而来说道:“长安令,这是西域进贡的水果。”

    看了一眼是西域进贡的哈密瓜。

    李世民还是疼女儿,李丽质嫁过来之后但凡给大唐进贡的东西,李世民都会抽出一份送到泾阳来。

    看李正沉默地吃着哈密瓜,徐慧说道:“长安令看起来有心事。”

    李正说道:“有些事情我很好奇想知道。”

    徐慧低声说道:“那就去查。”

    李正还了一个坐姿又拿起一块哈密瓜吃着说道:“但我怕查了这件事之后伤害了最亲近的人。”

    徐慧思量了半晌说道:“这确实挺矛盾的。”

    自己的生母对李大熊来说,他想要保住这个秘密,或者说他现在不想让这件事被太多的人知道。

    如果去查并且查到了,不管结果怎么样都触到了李大熊的忌讳。

    说来这么多年李大熊也不容易。

    徐慧又说道:“有些秘密到了该知道的时候就会知道,如果戳破那层窗户纸反而会让互相之间产生一些隔阂,如果长安令不想有这个后果还是不要去查来得好。”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长出一口气说道:“还是装湖涂的好。”

    徐慧笑着点头。

    如果换做是李世民吗?

    李世民说不定会把李大熊家祖上三代都查个底掉。

    关于生母的事情,李大熊不愿意说,说不定还有别人在查。

    以李世民的势力说不定可以查出来。

    可能李世民知道结果。

    但李世民也不愿意说起。

    也不知道坐了多久,睡意袭来。

    夜深之后倒也有些清冷。

    李正回到自己的房间倒头就睡。

    一大清早,李治就去了泾阳县府衙当差。

    在书院李治就是一个书呆子。

    在泾阳的府衙办事的时候李治会和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这也可以锻炼李治与人交际的能力。

    看来李丽质为了自己的弟弟还是煞费了苦心。

    早晨的泾阳被霜覆盖。

    李正深呼吸一口清冷的空气,叹出的呼吸在冷空气化成一团雾。

    在自家的院子里打着太极拳,就看到李恪站在了自家的门口。

    打完一套太极拳,李正走上前说道:“蜀王殿下,这么早来有何事?”

    李恪站的笔直,他开口说道:“今日一早我收到了父皇的旨意。”

    李正好奇道:“什么旨意?”

    李恪低声说道:“我从蜀王被改封到吴王,封地在东吴一带。”

    李正低声问道:“蜀地有蜀地的好处,东吴也有东吴的好处,陛下这是让你去封地了?”

    李恪摇了摇头说道:“倒是没有这么说,旨意上让我留任长安守备,父皇没有让我离开长安前往封地的意思。”

    李正思量着说道:“留任长安守备?”

    李恪解释道:“所谓长安守备并不是一定要在长安城内,我可以是长安守备,但我依旧可以留在泾阳,我母后也已经来信了说是让我留在泾阳,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前往长安。”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李承乾的依靠

    泾阳书院建设的迷宫在长安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许敬宗一大早坐在酒肆里听着人们的议论,甚至有人因为这个迷宫说到了奇门遁甲,将一个迷宫说的神乎其神。

    喝下一口酒水,许敬宗不禁冷笑,泾阳的迷宫哪有这么神奇。

    传得未免也太过离奇了。

    李孝恭掐着时辰来到酒肆见到许敬宗说道:“就知道你小子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喝酒。”

    当初看到这家酒肆的一家老小,许敬宗一直都在照顾这家的生意。

    看到那个躺在床上虚弱的孩子,李孝恭对许敬宗的看法也改变了不少。

    至少这家伙也不是彻头彻尾的坏。

    和往日一样,许敬宗只吃了一碗羊肉汤和一张饼便给了一块银饼。

    付了钱之后便转身离开。

    李孝恭狐疑地看着许敬宗的背影许久之后,吃完了碗里的羊肉也回到了长安城。

    东宫,李承乾手里拿着迷宫的地图皱眉思索着。

    坐在李承乾面前的长孙无忌澹然的喝着茶水。

    李承乾端坐在长孙无忌面前低声说道:“舅舅,孤已经派了不少人去闯泾阳的这个迷宫,没有一个人可以安然的走出迷宫。”

    长孙无忌享受的喝下一口茶水低声说道:“太子殿下觉得如何?”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迷宫地图说道:“孤看了这张迷宫地图好几次,对那个迷宫现在已经了然,甚至孤派出去的人已经能够画出地图路线了,可他们进入迷宫之后却还是走不出去。”

    长孙无忌低声说道:“在泾阳有一个叫作指南针的东西。”

    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的神情稍稍点头,“孤知道。”

    长孙无忌又说道:“指南针是用来分辨方向的,行军打仗的时候看地图之前还要先看方向,如果不明白方向只是有地图是不行的。”

    看李承乾疑惑的神情,长孙无忌说道:“泾阳书院的迷宫有个很厉害的障眼法,只要人进入了迷宫就像是人闭着眼原地转了三圈,很快就会迷失方向,这才是这个迷宫真正的离开之处。”

    李承乾低声说道:“按照舅舅的说法只要拿着指南针就可以从迷宫中走出来?”

    长孙无忌喝着茶水说道:“可以试试,只是如果迷宫中安放了磁石,指南针也没有任何用处了。”

    又是思量了一番,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之后,李承乾的思路开明了不少,低声说道:“一个迷宫况且如此,泾阳书院的学识到低已经到了什么一个地步。”

    长孙无忌低声说道:“如果在泾阳村外建设一个数倍大的迷宫,数万大军或许都会进不去。”

    李承乾皱眉说道:“李正手中有很多工匠,舅舅这么说不无道理。”

    长孙无忌无奈笑了笑,“倒也不用太在意,想来李正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说完长孙无忌慢慢站起身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说道:“老臣还要去面见陛下,就先告辞了。”

    李承乾连忙行礼说道:“舅舅慢走。”

    许敬宗来到承天门旁的街角,收到了自己眼线送来的情报,长孙无忌又去见过太子了。

    现在长孙无忌这个老贼和太子走的越来越近。

    现在有李世民压着李正,至少李正还会有忌惮。

    若是将来有一天李世民不在了,李承乾心里没多少自信可以控制住李正。

    鬼知道将来的李正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怪就怪李正身边的能力太多了。

    李承乾心里明白能够依附长孙无忌的势力,那也是他的一大助臂。

    如果可以得到长孙无忌的辅左,李承乾或许还能和李正抗衡。

    许敬宗心中不免冷笑,其实在李正的心里还从来没有把长孙无忌当作对手。

    长孙无忌确实在朝中势大,一直以来与长孙无忌交好的就是关陇集团。

    相比世袭罔替的五姓七望,关陇集团的发展比五姓年轻的多。

    从南北朝时期,关陇集团迅速崛起。

    以至于在李渊打天下的初期背后就有关陇集团的影子。

    五姓七望掌握着的是读书人,关陇集团手中则是地方豪强,他们掌握着自己的兵马以及权力。

    这也是长孙无忌一次次作出出格的举动,李世民不追究长孙无忌,并且还安抚长孙无忌的原因。

    李世民需要长孙无忌去维系关拢集团。

    这是长孙无忌最大的价值。

    从关陇出发兵至长安只需要一天一夜时间。

    甚至这些日子以来长孙无忌和太子李承乾走得越来越近,李世民似乎也默许了他这样的举动。

    李世民多少有点防着李正,作为一个皇帝,为了之后大唐江山做两手准备也不是不能理解。

    说不定李世民也乐得看李正和长孙无忌斗头破血流。

    即便现在李正还是油盐不进远离权力的模样。

    “老许!”

    一身问候吓的许敬宗一个激灵。

    许敬宗回头看去正是前些日子收买来的柱哥。

    看了看四周,许敬宗又看了看自己的头顶说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柱哥尴尬地笑了笑,“有一会儿了。”

    许敬宗说道:“怎么一点动静也没用。”

    柱哥还是一脸的笑容,“用长安令的话来说这就叫专业。”

    许敬宗长出一口气低声说道:“查到了什么?”

    柱哥拿出一份卷宗说道:“朝中虽然有在查兵器生意,不过查的很零碎,没有很多太详细的消息,倒是大理寺中有人一直在跟着兵器生意的进展。”

    许敬宗接过卷宗看了起来。

    柱哥说道:“当初陛下让大理寺查兵器桉子,第一个接手这件事的就是戴胃,前几年戴胃过世之后大理寺还留有不少兵器桉件的卷宗,那都是最开始的线索,你可还记得戴胃的子侄,现在的大理寺少卿。”

    许敬宗守好这份卷宗说道:“光他一个少卿不见得有这么强能力追查兵器生意。”

    柱哥儿点头说道:“这件事说来也巧了,这个少卿有一个当年的同窗,这个同窗又和长孙冲走得很近。”

    许敬宗捉摸着说道:“这里面有没有长孙无忌的事情?”

    柱哥摇头一脸担忧,“说不好,现在没把握。但给某多一些时间接着查。”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选择未来

    说完柱哥就走入了热闹的人群中,很快就在人群中没了身影。

    许敬宗收好情报也离开了长安。

    关中以西的吐蕃。

    默呕收到了关中送来的信件。

    看着信上的内容,默呕对阿大说道:“召集我们领地的所有牧民。”

    阿大好奇说道:“长安令有什么安排吗?”

    默呕把信件烧了说道:“将我们牧场重新整理分配,并且留下空余的牧场再招收一千牧民。”

    收到话语,阿大便去办事。

    王盛已经习惯了这里日子,除了每天都要教书还算是自由。

    在他们的领地之内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人管着。

    但要是走出领地不到半柱香的工夫,对方的人马很快就会把自己抓回去。

    抓回去也没什么惩罚,就算是罚也只是洗衣服或者饿一顿。

    倒还算是自在。

    这里的牧民孩子学的都是关中文字,关中话,读的也是关中书籍,王盛心中明白教出来的这些孩子可能连他们自己的吐蕃文字都不认识。

    看到阿大在召集牧民,王盛好奇地上前说道:“这是做什么?”

    阿大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要把牧民全部召集起来,然后将牧场重新分配。”

    默呕接手了这片领地之后就是一直都是按照统筹分配的管理原则来的。

    牧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牧场,领地内的牧场也是默呕平均分配,保证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牧场放牧。

    将牧民召集在一起之后,阿大便开始给牧民们重新分配牧场。

    王盛看到坐在营帐边的默呕,一步步走上前来到他面前。

    默呕抬头看了看王盛低声说道:“人老了记性不好,你叫什么来着。”

    王盛说道:“我姓王,你们抓我来教书的。”

    默呕缓缓点头说道:“老头子我记起来了。”

    王盛低下身平视着默呕,“我很好奇你们到底要做什么?”

    默呕说道:“我们要做什么与你有关吗?”

    王盛接着说道:“你要我教那些吐蕃孩子说关中话,学关中文字,还要看关中书籍,我担心有朝一日他们长大之后融不进原本的吐蕃部族。”

    默呕笑了笑说道:“也难怪你会落在许敬宗手里,看来这位公子真的不算聪明。”

    从小读书的王盛自然自己学识不浅,被眼前这个老头子这么说心中多少有点怨气。

    也确实被许敬宗摆了一道这才会落得这步田地。

    也没法反驳他的话。

    王盛坐下来说道:“你们是要把这些孩子培养起来吗?”

    默呕稍稍点头,“年轻人,不管你怎么想,都和你没什么关系,你只要做好你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了,如果你不好好教书,你就去给牧民做苦力。”

    相比给那些牧民去做苦力,王盛宁可保持原样教书。

    王盛受不了马粪和牛粪的味道。

    默呕说道:“以后在我们的领地中,只能用关中话和关中文字交流。”

    王盛看着默呕眼神。

    默呕看起来老迈,但他的眼神很清明,眼神中透露出来的精神丝毫不像是一个年迈的老头。

    看他身穿破烂衣服,脸上还有一些污垢。

    王盛觉得他是故意把自己打扮这般老迈。

    这个默呕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已经老眼昏花了。

    见王盛还坐在自己面前,默呕低声说道:“前些日子我们的牧民和松赞干布的牧民产生了冲突,我们的草场确实很肥沃,也为了以后这种冲突发生的更少,我们决定再招收一千牧民,将多余的牧场分配给他们。”

    王盛说道:“领地内的牧场足够再容下数千牧民。”

    默呕点头说道:“没错,但我们也不能囫囵吞枣一般把人全部揽进来,人一多就容易出乱子,也不容易管理,所以我们打算一步步来,以后还会有下一批。”

    王盛低声说道:“我总觉得你们这样做只会让冲突更大,反而不是解决冲突。”

    默呕观察着王盛的神情,笑了笑便闭上眼不再说话。

    在阿大的组织下牧民的牧场得到了重新分配。

    阿大来到王盛面前说道:“帮我起草一份文书。”

    王盛疑惑道:“什么文书?”

    阿大递给王盛一张羊皮卷说道:“你就在上面写我们打算再招收一千牧民,并且这一千牧民必须有孩子的牧民,孩子的年龄不得超过十岁,孩子越多越好,满足这个条件的牧民才可以经过我们挑选进入我们的牧场。”

    王盛分析着阿大的话语,进入牧场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带有十岁以下的孩子,并且孩子越多越好。

    又看了看依旧闭着眼盘腿坐着的默呕,王盛心中莫名感到一阵寒意,看向阿大低声说道:“你们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那些孩子。”

    阿大说道:“当然,谁带来的孩子多,谁就可以进入我们的牧场,优胜劣汰只挑一千个。”

    平时阿大也不是很难接触。

    相反的阿大很平易近人。

    王盛在这里教书也可以感觉其实阿大对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敌意,反而很照顾。

    两人相处的也不错,王盛是真心把阿大当作朋友。

    王盛说道:“你们要的不是牧民是孩子!”

    阿大说道:“牧民对我们的价值并不大,选择了牧民是选择了现在,选择了孩子就是选择了未来。”

    说出这番话似乎阿大也并不忌讳,他根本不在乎这种诡计被人拆穿。

    况且就算真的看破其中计谋吐蕃又能怎么办。

    原本这片领地控制之后,就有很多牧民失去了牧场。

    现在在外面还有很多牧民在流浪,王盛中心中相信肯定会有人为了肥沃的牧场不择手段。

    他们要控制的是吐蕃的未来,他们要祸乱的是吐蕃的内部。

    就算知道其中心思有多么的歹毒,在活下去面前他们没得选。

    有多少牧民会为了这一千个名额争抢得头破血流。

    甚至有人会把目光放在十岁以下的孩子身上。

    要挖掘吐蕃的根基,就要控制吐蕃的未来。

    多么可怕的想法,王盛心中不敢多想以后的吐蕃会是什么模样。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锅炉的第一次实验

    现在布达拉宫就快落成,一座座宫殿也基本上已经完工,耗时数年的建造眼看就要结束。

    布达拉宫内,禄东赞和松赞干布说了默呕招收牧民的事情。

    松赞干布听完禄东赞的讲述说道:“现在默呕手里有多少牧民了?”

    禄东赞思量着说道:“不多,就算这次再招收一千牧民他们手里也就只有三千牧民。”

    松赞干布琢磨着说道:“看来李正是用心良苦呐。”

    禄东赞皱眉说道:“赞普觉得如何?”

    松赞干布长叹一口气说道:“他们要的是吐蕃的孩子,而不是真正的牧民。”

    很少见松赞干布怎么关注吐蕃的事宜,看来松赞干布也不是完全就放弃了吐蕃。

    能够看到这个样子的赞普,禄东赞心中宽慰了不少。

    禄东赞低声说道:“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吗?”

    松赞干布重新闭上眼说道:“难道我们要拦着我们的牧民不去他们的领地吗?”

    说到着话禄东赞也沉默了,眼下牧民之间的矛盾愈发的多。

    松赞干布低声说道:“静观其变吧。”

    禄东赞站起身虽然不明白松赞干布的心思,但总归看到赞普能够关心部族之间的事情了。

    走下布达拉宫的时候,禄东赞看到越来越多的吐蕃僧人心中也不免有一阵悲凉,或许将来吐蕃的勇士会越来越少,吐蕃的僧人却会越来越多。

    抬头看向东方,禄东赞心中想着现在的李正到底在做什么。

    一阵寒冷的季风吹过,不知不觉已经入冬了。

    禄东赞收紧自己的衣衫加快脚步走下布达拉宫。

    泾阳,一个巨大的锅炉从铁匠铺拖了出来,这个锅炉比成年男子的身高还要高出一截。

    整个锅炉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李正和李泰远远看着大牛和李治等一群书院学子围着锅炉忙活。

    李泰看着这个锅炉说道:“这就是稚奴年这些日子以来做出来的成果?”

    李正感慨地点头说道:“晋王殿下为了造出这个东西茶不思饭不想,都快走火入魔了。”

    李治从一开始的最基础的物理作用开始学,在到后来的力的相互作用力的力学开始,在研究动能的转化。

    这期间经历了三四年。

    这个锅炉还连接着两三个巨大的齿轮。

    随着锅炉的点燃,一声响亮的汽笛声响起。

    汽笛声非常地尖锐且嘹亮,方圆数米都能听得到。

    锅炉开始运作,随着炭火的燃烧锅炉的烟囱开始吐烟,随后锅炉便的齿轮也开始转了起来。

    李治的眼神中都是兴奋。

    又过了一会儿之后锅炉的动静慢慢变小,齿轮也停止了转动。

    一群兴奋的学子也冷静了下来,开始寻找问题所在。

    李泰远远看着这些说道:“你说这个东西用处到有多大?”

    李正咧嘴笑了笑说道:“以后你会知道的。”

    锅炉停止了运作之后,大牛和李治开始拿着图纸再讨论。

    看来第一次造出来的锅炉还是有些问题。

    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很不错了。

    一阵冷风吹过,关中也到了要入冬的时节了。

    李正抬头看了看阴云密布的天空说道:“这天气怕是要下雨。”

    李泰也说道:“我在书院的换洗衣服还没收,就先回去了。”

    李正回到家中之后,雨水便落了下来。

    雨水中还带着细小的雪花。

    这种雨水很冷,落在脸上还有些刺疼。

    李丽质端着一杯热茶坐在家门口正在教着小兕子写字。

    李治也急匆匆回到了家中。

    一进门就看到了李治幽怨的眼神。

    李正澹然喝着茶水。

    李治凑近继续用幽怨的目光看着李正。

    安静了好一会热,李治终于忍不住说道:“你难道就不想说点什么?”

    李正看着外面的细雨漫漫说道:“天气入冬了,咱们村子的大棚蔬菜可以准备起来了。”

    李治说道:“我要说的事情和天气无关。”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看了李治一眼说道:“晋王殿下想要说什么?”

    李治把图纸放在李正面前说道:“锅炉有问题,运作了半柱香时间就停了。”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有句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多失败几次晋王殿下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李治指着地图说道:“那你告诉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放下手中的茶杯,李正说道:“晋王殿下用来烧锅炉的炭火可能是火力不足,如果换成煤来烧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

    李治琢磨着说道:“你说的应该也有道理,煤更加地耐烧而且火力更大。”

    李正又说道:“一般的煤矿还需要经过粉碎去除杂质之后才好用,不过这个步骤很污染环境,对人体也不好我这边还是不建议。”

    李治思量着说道:“就算是还一种燃料,煤炭的火力更大,那锅里内的压力也会更大。”

    李正稍稍点头,“那这一次锅炉问题所在晋王殿下明白了吗?”

    李治看着图纸说道:“燃烧得不充分导致锅里内部压力不足,一打开气阀之后锅内的压力迅速溢出,锅内的压力减弱导致锅炉停止运作。”

    “晋王殿下总结失败的原因还是挺熟练的。”

    李正欣慰地点了点头。

    看着这一幕的李丽质忍着笑意,就差李正说一句孺子可教了。

    李治又说道:“如果要换一种燃料,锅炉内部的还要进行一些改造,锅炉的气阀大小也要修改,既然换成了煤,煤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比炭火更高,锅炉内壁也还需要加厚,密封也需要加固。”

    想玩这些李治苦恼的扶着自己的额头说道:“这相当于将整个锅炉推倒重来。”

    说完李治再次看向李正。

    感受到李治的目光,李正说道:“晋王殿下不要这么看着我,图纸是你自己设计的,锅炉也是你自己让铁大做的,失败了不能都赖我。”

    李治说道:“图纸最关键的一部分是你给我的。”

    李正叹息道:“那是我根据茶壶而来的灵光一现而已,能够做出锅炉全是晋王殿下自己的功劳。”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冬至

    “我……”

    李治一时间有些语窒。

    李正又说道:“晋王殿下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想着解决,锅炉的事情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愣在原地的李治想要再说些什么李正已经走进了书房并且关上了房门。

    手里拿着图纸,李治一脸颓废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坐在自己的房间中,李治看着眼前一本本的书籍,一直以来心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不论是研究方向还是图纸理论按照李正的说法,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像是李正早就知道会有这种结果一般。

    就算是中间出错,一次次的论证后发现也只是自己在造锅炉的过程中出错了。

    但要问李正的时候,李正总是顾左右而言它。

    李治皱眉看着窗外的夜色,一时间睡意袭来,也很快就把这些烦恼都抛到了脑后,在床上一趟就睡着了。

    冬日里的泾阳比以往安静许多。

    李治一大早便来到泾阳县衙。

    上官仪一边整理着卷宗说道:“晋王殿下,村子里要组织布置大棚。”

    李治早起睡醒无精打采地说道:“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上官仪递给李治一把锄头说道:“去地里干活吧。”

    自从来到泾阳以后,这几年李治也经常在田地里忙活。

    李治说道:“你一个县丞也亲自种田?”

    上官仪笑道:“谁说县丞就不用种地了。”

    李治跟着上官仪来到田地里已经有一大群村民在这里忙活了。

    田地里的菜苗已经长成,现在只要盖上大棚就可以了。

    上官仪来到这里也和村民有说有笑的。

    村子里的婶婶笑着想给上官仪介绍姑娘。

    上官仪总是一直推托。

    李正坐在家中听着许敬宗的禀报。

    听完许敬宗的讲述,李正皱眉说道:“这么说这件事有长孙家的一份?”

    许敬宗点头说道:“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肯定查不出太多的事情,但要是有长孙家帮忙,以长孙家的势力说不定真的可以查出什么。”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这长孙家上蹿下跳还真是不消停啊。”

    许敬宗低声说道:“查到多少,查了如何柱哥的人还在打探,过些日子应该就会有消息送来。”

    随着天气开始冷了,马圈里的马儿也开始惫懒了起来。

    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样子,大虎一个个驱赶着它们离开马圈,让它们出去跑跑。

    今天是冬至,李正思量着今天该做羊肉饺子吃。

    看着还剩下一些面粉和羊肉,李正卷起袖子开始动手。

    回想起小时候吃的酸汤羊肉饺子,李正不禁咽了一口唾沫。

    程处默带着一篮子的羊肉而来,“有酒吗?”

    李正指了指马圈旁的小屋,“屋子里有酒。”

    程处默自己动手把铁架放好,生火开始烤羊肉。

    一边烤着羊肉,程处默喝下一口酒水说道:“今年的冬天还真是冷呢。”

    李正说道:“听说你夫人又给你生了一个儿子?”

    程处默咧嘴笑了笑。

    李泰和李崇义也早早来了。

    李崇义看着忙活的程处默说道:“处默也在啊?今日护卫队不忙吗?”

    程处默往羊肉上撒着辣椒粉说道:“过年过节的,大家都回去过节了。”

    李泰看着众人脸上带着笑意,到了节日大家不用互相招呼,就可以不约而同再一个地方聚在一起的感觉很好。

    这样有温度的感情,在冰冷的宫中体会不到。

    李崇义帮忙烧着热水。

    李泰拿出一些糕点说道:“江南送来的糕点,宫里带来的,名贵着呢。”

    李正熟练地剁完肉馅,包上饺子下锅。

    再准备一些蒜就可以准备开始了。

    看程处默不停往羊肉上洒着辣椒,李泰无奈地摇头说道:“最近上火,孙神医说了我吃不了这么多辣。”

    程处默也不客气说道:“魏王殿下要烤肉自己去宰,某家就吃这些。”

    李泰低声滴咕着,“怪物!”

    对大家来说程处默确实是一个怪物,尤其是对辣椒这种东西,已经到了一种无辣不欢的地步。

    一般人受不了程处默这样吃辣的程度。

    李崇义说道:“听说你们书院造了一个大炉子?”

    李泰点头说道:“那个大炉子造出来还有点问题,据说是还需要修缮,至于做什么用我也不清楚。”

    饺子煮熟上桌,四人围着桌子而坐,除了程处默吃东西的模样狂野了一些场面还是很和谐的。

    李泰吃着羊肉水饺说道:“我听大牛他们说要把村子外面的迷宫拆了。”

    李崇义好奇道:“为何?”

    李泰喝下一口饺子的酸汤说道:“说是为了验证理论,现在理论已经验证完成他们就打算拆了,以后要用在关健的地方。”

    李崇义了然地点头低声说道:“如果这个迷宫的建造扩大的话,我觉得用来保护泾阳还是很不错的。”

    李正吃着羊肉水饺,感觉到两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好奇说道:“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崇义说道:“如此高明的迷宫用来保护泾阳还是很不错的。”

    李正笑道:“我觉得泾阳现在是很安全的。”

    程处默吃完了完了的水饺嘴里吃着烤羊肉还打了一个饱嗝。

    李泰清了清嗓子说道:“虽说父皇可能不会出兵攻打泾阳,但太子李承乾和长孙无忌走得很近,再说了你李正也还年轻,将来的事情谁说的好,如果为了将来的事情以防万一建设一个迷宫保护泾阳还是很有必要的。”

    程处默听完认真的点头说道:“在建设一个高大的城墙将整个泾阳围起来。”

    李崇义也点头说道:“处默兄的这个说法也有必要。”

    一顿饭吃完,李崇义,程处默一起离开。

    李泰坐在一旁说道:“就连崇义和处默都看出来了,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李正叹息道:“要不你去登基得了,把李承乾给推下台,你要是成为陛下,那我的泾阳可不安全多了?”

    李泰一脸惆怅道:“管一个书院已经够累了,还管一个天下?”

    冬至过后一场大雪飘在了关中,临近新年越来越多的各国使者来到长安,从吐蕃而来的禄东赞站在城头前再次来这里心中百感交集。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各国使节

    禄东赞迎着风雪来到长安城下,正是严冬就连长安城外也没什么来往的行人。

    摘下自己的斗笠,禄东赞拍去斗笠上厚厚的积雪,拍去落在身上的雪花。

    “禄兄?天冷过来喝一口。”

    听到呼喊自己的声音,禄东赞寻声看去,见到了坐在城旁酒肆里的许敬宗。

    许敬宗笑着招手说道:“好酒已经热好了。”

    禄东赞在冷空气中呼出一口气便走入酒肆中。

    一进入酒肆就感到酒肆内暖和的空气,不由得让人长出一口气。

    许敬宗给禄东赞倒上一晚热酒说道:“禄兄请坐。”

    禄东赞放下自己的行囊,在酒桌前坐下,连日的奔波寒冷和劳累早就快坚持不住了。

    端起这碗热酒,禄东赞便一饮而尽。

    感受着温热的酒水流过自己的五脏六腑,整个像是活过来了一般。

    坐在温暖的酒肆里,酒桌旁烧着一个小泥炉,禄东赞头发上的雪花化成了水淅淅沥沥滴落。

    许敬宗把手放在暖炉边取暖,又使劲搓了搓手说道:“今年冬天冷的邪性。”

    伙计也端着一叠叠小菜上桌。

    禄东赞看着碟中的青菜也是一愣。

    伙计说道:“许头按照你说了这青菜就烫了一下。”

    许敬宗笑着说道:“余下的青菜你们自己留着用吧。”

    冬季的青菜可是稀罕物,据说只有泾阳有寻常人家很难吃到,伙计脸上堆着笑意,“那这酒钱就不用给了。”

    没等许敬宗再说什么,伙计便离开了。

    许敬宗再往禄东赞的空碗中倒上温热的酒水说道:“这个时候的吐蕃应该更冷吧。”

    禄东赞低声说道:“确实很冷,布达拉宫下根本不能住人。”

    许敬宗吃下一根烫口的青菜长出一口气说道:“尝尝这个青菜,冬日里的青菜难得着呢,禄兄就算是进宫也不见得可以吃到。”

    禄东赞低声说道:“我知道李正就可以在冬天种出绿菜,现在种的更多了吧。”

    许敬宗喝下一口酒水说道:“按照长安令的说法现在的大棚蔬菜技术还很不成熟,尤其是蔬菜成长的光照方面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这些大棚蔬菜也就只能长到比菜苗好一些,能吃就不错了。”

    说完许敬宗又吃了一根青菜,“禄兄,你也吃呀。”

    见禄东赞呆坐着不说话,许敬宗说道:“你我虽然有过节,但没到不共戴天的地步,大家都已经人到中年了又不是年轻小子。”

    禄东赞缓缓抬头看着许敬宗说道:“如今李正怎么样了?”

    许敬宗低声说道:“除了让皇家也着急的子嗣问题,长安令到现在都没什么大碍,除了挣钱比以往更多了还是和以前一样。”

    说完许敬宗把酒壶放在泥炉上。

    禄东赞吃下一口青菜而后自嘲地笑了笑,“能够在严冬吃下一口青菜还真是……”

    许敬宗拿着酒碗说道:“还真是人间一件没事。”

    看了看酒肆外还在飘着的风雪,禄东赞低声说道:“我看长安城外也种了不少树木。”

    许敬宗解释道:“这是为了防止沙尘。”

    禄东赞疑惑道:“树木还能防住沙尘?”

    许敬宗点头说道:“泾阳村外有很大一片的树林,防沙尘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如今长安城外种着的树林虽然不大,多少有点用,不过书院的学子研究过想要彻底杜绝沙尘还要把树一直种到陇西以西才行。”

    禄东赞点头说道:“说来也是现在的陇西只要一起风就是一大片的沙尘。”

    行军打仗的时候当初砍伐山林,将山地和树林都给铲了用来种粮食。

    千百年来的君王一直都在这么做。

    直到良田成了荒漠。

    战乱年间谁都会竭泽而渔。

    许敬宗感慨着说道:“到底是为了活下去毁了土地,还是保住土地牺牲人命。”

    禄东赞又灌下一口酒水说道:“你这话很矛盾。”

    许敬宗苦涩地笑了笑,“你不是出生在关中,不知关中事,你要知道先秦战国的历史再看现在的环境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禄东赞说道:“我知道有句关中话叫做孰是孰非后人自会评说。”

    多年不见禄东赞,现在看起来禄东赞比以往多了一些什么,那股颓废的感觉不见了,反而多了一些让人看不透的东西。

    好一会儿之后,禄东赞缓缓起身用吐蕃礼仪行礼说道:“多谢你的款待,我还要去驿馆不久留了。”

    许敬宗自顾自喝着酒水看着外面的雪景说道:“不送了。”

    禄东赞走到长安城前将手中的文书交给守城官兵。

    官兵确认之后这才放行。

    长安城外行人稀少,不过走入长安城内街道上还是很热闹。

    人来人往特别多。

    禄东赞一路走着一边观察着人群,意外的发现这里的人已经习惯将垃圾丢入了垃圾桶,街道比以往干净很多也整洁许多。

    长安还是很繁华,但也比以往更加整洁了。

    来到驿馆门口,这里有不少人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穿着各种奇装异服,看起来都是各地来的使节。

    各式各样让人听不懂的话语在驿馆吵闹着,一时间很嘈杂。

    禄东赞在驿馆伙计的带路下来到自己的房间。

    吐蕃人还是有自己的房间的,其他一些不起眼小国的使者根本没有自己的房间,或者几个小地方来的使者挤在一起睡。

    “这一次朝贺的使节就有上百人,有些人住在城外了。”

    听到说话声,禄东赞回头看去是一个突厥人。

    禄东赞看着对方说道:“现在突厥每年都会来朝贺吗?”

    “我叫乌哈那,是这一次来朝贺的使者。”对方自我介绍道。

    禄东赞收拾着自己的行李接着说道:“阿史那回到突厥了?”

    乌哈那点头说道:“阿史那本就是我们突厥王的血脉,将来阿史那也会重新坐回王位。”

    这个乌哈那看起来很年轻,只有二十来岁的样子。

    禄东赞接着说道:“你真的相信会有这么一天吗?”

    乌哈那听得出对方话语中的意思,接着又说道:“那吐蕃的将来还会更好吗?”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雪景

    禄东赞看着窗外雪景下的繁华说道:“都说你们突厥如今已经成了中原的养马场。”

    乌哈那说道:“虽说因为西突厥一战如今我们部族已经落寞,但我们突厥王廷的血脉还在,阿史那也是一个有雄心的人,我来长安之前他说过,有生之年他绝不放弃突厥,中原有个叫越王勾践的人,我们突厥会慢慢积蓄实力,迟早有一日让突厥重新回到当年。”

    听着乌哈那雄心壮志的话语,禄东赞摇头叹息道:“谈何容易,你没见过李正的弟子,你也不知道当初在吐蕃发生了什么。”

    乌哈那接着说道:“当然知道,当年阿史那一直留在长安被当做人质,从那时候起阿史那便学习关中,读关中的书籍,关中人确实有智慧但如今的长安就这么上下一心吗?这天下毕竟是李唐的江山,李正也不能一直高枕无忧。”

    听这话,禄东赞皱眉说道:“你们突厥要对付李正?”

    乌哈那说道:“假以时日突厥的血仇一定要让李正,让李唐付出代价。”

    话语声不大,禄东赞倒是听的一清二楚。

    这话让禄东赞心里也有了一些慰藉,至少感觉吐蕃这边不是在孤军奋战。

    乌哈那低声说道:“吐蕃和突厥如今落得一样的境地,若是将来有机会,希望吐蕃和突厥可以一起联手。”

    眼下的形势,确实不少。

    禄东赞心中很明白,现在的松赞干布的斗志几乎被消磨殆尽,面对大唐吐蕃上下都有一种无力感。

    眼前的这个乌哈那是不是再说大话也不得而知。

    更不要说将来向大唐要回代价。

    也不敢对将来许诺太多。

    禄东赞低声说道:“希望将来会有你说的那一天吧。”

    乌哈那对禄东赞稍稍一礼就离开了。

    随着各国使节的到来,整个驿馆忙作一团。

    几个伙计在人群中穿行,一时间的忙得不可交。

    禄东赞对这个驿馆一直有种感觉,在这里就像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各自盯着对方一举一动。

    泾阳

    李正站在山上说道:“这风怪冷的。”

    李世民喝着酒水在山上俯瞰着整个泾阳村子,“一个男子这点寒冷都扛不住吗?在雪中看着人间烟火,不是一件美事吗?”

    李正呼出一口气在冷空气中化成一团雾,哆嗦着收紧自己的衣衫,“这意境确实挺高的,但咱们能不能实在一点。”

    李君羡从火炉上取下温好的酒水,给李世民的杯中倒上酒水。

    李世民举着酒杯说道:“喝酒取暖。”

    李正指了指坐在另一个火炉边上的许敬宗说道:“陛下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人不喜欢喝酒,我有茶水也能取暖。”

    李世民笑了笑,“知道你小子滴酒不沾。”

    雪化无声地从天际落下,整个泾阳都安宁了许多。

    风雪一时间越来越大,李世民身上裹着厚重的貂皮,“听说朕的稚奴造了一个大炉子?”

    李正稍稍点头,“确实是这样的。”

    李世民又说道:“而且那炉子还是坏的。”

    看着李正的神情,李世民忧心说道:“你说朕的儿子成天在你的书院都学了一些什么,连个炉子都造不好?”

    李正解释道:“其实那个炉子所需要的技术水平还是挺高的,还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好东西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李世民低声说道:“那个炉子能用来做什么用。”

    在风雪中打了一个冷摆子,李正低声说道:“我也不知道能用来做什么,就算是那个炉子能够造出来,真正能用还要需要满足很多条件,看似一个小小的锅炉,其实是一个大工程。”

    说完见李世民一幅心领神会的样子。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听懂了。

    李正来到火炉边拿起一个烤土豆。

    滚烫粉糯的土豆入口,在喝下一口茶水,李正这才感觉到自己的浑身上下温热的一些。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雪景说道:“你李正的诗文冠绝天下,此刻你难道就不想作诗一首吗?”

    李正看着雪景念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李世民思量着说道:“大雪漫天,可山下是人间温暖,你这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不是有些不太应景。”

    李正说道:“在下已经江郎才尽了,陛下你就听听吧。”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行了,朕也回宫了。”

    “陛下慢走。”李正捧着茶杯倒也没行礼。

    李世民倒也没多说什么,转身要往山下走去。

    许敬宗行礼说道:“陛下,慢走。”

    等李世民离开在之后,李正这才走下山。

    许敬宗跟在李正身后说道:“长安令,柱哥送来的消息,各国使者都已经到了长安,准备新年向陛下朝贺。”

    李正说道:“我知道了。”

    许敬宗接着说道:“突厥的使者和禄东赞也碰头了,两人在屋内聊了好一会儿。”

    说完许敬宗拿出一份卷宗说道:“突厥使者和禄东赞的对方都记录在上面。”

    李正接过卷宗一路走着一边看着。

    许敬宗说道:“看起来突厥和吐蕃似乎要联合起来。”

    李正看完手中的卷宗,递还给许敬宗,“继续让人盯着。”

    许敬宗笑着点头。

    驿馆有自己人的眼线,当然也有李世民的眼线,这点破事说不定李世民的人也知道了。

    看似驿馆都是一些伙计,其实从上到下,包括厨子和扫地的都是宫里的眼线。

    这其中许敬宗也安排了几个人在驿馆中打探消息。

    青海以北的土地现在就在自己手中,如果吐蕃有兵变或者起兵进攻大唐,那一片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地带,又或者说以如今默呕的实力可以号召西域很多人,甚至都没等吐蕃打过来,吐蕃就已经兵败在默呕手里。

    莫先生的名声在西域已经吐蕃以西的名声都很响亮。

    有多少小国为了得到莫先生的支持,只要有了大唐的尖兵利器,足够那些小国发动一场战争。

    默呕长久经营以来,一直卖的也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东西也确实都是好用的东西。

    就算是有人冒充莫先生,也被默呕的孩子们解决的差不多了,以至于现在很少有人敢冒充。

    敢冒充西域最大的兵器贩子,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快要疯了的李治

    李正又拿出一张图纸递给许敬宗说道:“把这个图纸交给东海的段纶,以后的海船就按照这个规格来造。”

    许敬宗接过图纸说道:“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拿了图纸的许敬宗急匆匆去办事了。

    李正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雪依旧在下。

    远处的风景已经是白雪皑皑了。

    回到家中的时候,穿着厚衣袄的小兕子正在堆着雪人。

    小脸冻的红扑扑的。

    李正走入家中便坐在路炉子旁取暖。

    李丽质今天倒没什么事情忙的,低声说道:“见过父皇了?”

    李正点头说道:“已经见过了。”

    李丽质在一旁坐下问道:“都说了一些什么?”

    外面是寒冷的雪天,家里温暖许多。

    李正说道:“也没什么,就是嘘寒问暖,还警告我不要造反。”

    李丽质笑道:“我不信父皇和你说了这些。”

    捧着一杯热茶,李正的目光看向远方,偶尔还能看到雪中几个忙碌的人影。

    又坐了好一会儿,李正站起身回到自己的书房。

    锅炉在海船上应用并不难。

    让许敬宗交给段纶的图纸也是后世锅炉海船的图纸。

    等到李治的锅炉完全造出来,还要放到海船上。

    当然了锅炉还要用在其他地方,这会让泾阳的生产力上升一大截。

    在自己的书房坐了一会儿,外面的风雪已经停了。

    只不过天空已经灰蒙蒙的,看来这场雪还要接着下。

    李正来到家门口,看向远处的铁匠铺,锅炉的汽笛声响起,响声非常嘹亮,也很急促。

    汽笛声响完之后,锅炉开始运作,锅炉口冒出浓浓黑烟。

    好一会儿之后,锅炉传出机扩声。

    锅炉抖动了几下,便又没了动静。

    大雪天,李治还忙的一头大汗,衣服都已经被锅炉的黑烟薰黑。

    似乎注意到了李正的目光,李治回头看向李正。

    干脆放下手中的活,李治走到家门口,像个孩子撒气一般坐在家门口。

    李正说道:“晋王殿下,没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李治苦恼地说道:“这话你都说了多少遍了,锅炉的耐受力太差,锅炉旁的轮子带不动。”

    说完李治按出图纸递给李正说道:“你看看,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李正瞧着李治图纸说道:“传动装置为什么要齿轮呢?不如试试履带。”

    李治思量着说道:“履带?”

    又想了片刻,李治说道:“齿轮的传动需要消耗很多的动能,齿轮的摩擦力消耗的动能更多,而且齿轮更容易磨损,如果用履带的话,履带更换方便,不仅如此还能节省很多的动能,更能节省很多零件,减少不必要的故障。”

    李正点头,“晋王殿下的智慧实在是让在下佩服。”

    李治瞪眼站起身指着李正说道:“你从一开始就知道对不对?”

    李正笑道:“晋王殿下何出此言。”

    李治大声说道:“你早就知道我什么地方造的不对,你故意折磨我是不是?”

    李正说道:“晋王殿下这是研究锅炉魔怔了,这边建议晋王殿下停工几天休息休息。”

    李治一手夺过自己的图纸,又看了看李正的脸色:“如果这一次改了之后,还做不好,我不做了锅炉,谁爱做谁去做。”

    说完李治气呼呼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小兕子好奇问道:“皇兄这是怎么了?”

    李正说道:“你皇兄此刻顿悟了。”

    “顿悟?”

    小兕子看着李正,一脸疑惑。

    李正说道:“你皇兄造出来的东西会改变很多是事情,当然这个东西会率先只能在泾阳使用,那是知识力量也是那些人没办法理解的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从来就没错过。

    改变世界的就是知识,探索未来用的也是知识。

    李治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这一进去估计一整天都不会出来了。

    徐慧带着一篮子绿菜而来说道:“今年的大棚菜长得不错。”

    别看现在是凛冬时节,天气很寒冷,但是今年光照时间长,有了大棚保温,加上光照绿菜就能长得很好。

    晚饭时分一家人坐在桌边,围着一个大火锅吃饭。

    李治吃了两口涮羊肉,再把碗里的米饭吃个干净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看到李治吃饭又是匆忙,李丽质长叹一口气。

    好像在饭桌上多坐一会儿对李治来说都是浪费时间。

    夜晚屋外又开始下雪了。

    今晚李江山难得留在家里。

    看她抱着横刀睡在暖炉边的样子,还是第一次看到她睡觉的样子,李正瞧了许久,心说这个时候靠近她,她会不会拔刀。

    “你看着我做什么?”

    李江山突然睁开眼说道。

    李正收回目光说道:“我在想你是不是要一床被褥。”

    刚说完,徐慧抱着一床被褥交给李江山说道:“这是公主殿下安排的。”

    李江山倒也没客气拿过被褥便盖在了她自己的身上。

    李正回到自己的房间,喝下一口热茶便睡下。

    第二天雪就停了,李正扛着锄头早早出门,眼下这是雪停的时候,也是最冷的时候。

    就连呼吸的空气都能感觉到比昨天更冷了。

    田地里已经有村民在忙碌了。

    雪在化冻的时候,也会让地面形成冻土。

    这种冻土尤其是在田地里,冻土也会危害农作物已经来年耕种。

    要在这个时候把冻土翻动出来,待到雪彻底化完之后,来年种地土地又会是肥沃的。

    李正挥动锄头铲开地上的冻土。

    李绩大早上走来说道:“今天这天儿可这冷啊。”

    李正说道:“大将军这么早出来散步了?”

    李绩活动着筋骨说道:“孙神医说过年纪大了才要多多运动,这样对老夫有莫大的好处,总要活得久一点,这样老夫才能看着你,万一等老夫一死你就造反了,这可如何是好。”

    李正笑道:“大将军真爱说笑。”

    李绩晃动着自己的胳膊说道:“你接着刨地吧,老夫自己到处走走。”

    李正再次挥起锄头,就看到李治带着图纸急匆匆跑去铁匠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11/ 第一时间欣赏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作者:张围所写的《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为转载作品,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介绍:

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当他解开了九章数术,破解了阴山战局,整个长安的人都在找他……
诗文,数术,医术
李正在长安成名。
五姓招揽,帝王邀约,皇子拉拢。
风光正当此时,李正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避世不出。
……
房玄龄:“李正,朝中形势严峻请你出山吧。”
李淳风:“李正,我把推背图送你了,请你出山吧。”
程咬金:“李正,突厥和吐蕃又打来了,赶紧出山。”
李世民:“李正,朕的大唐好像要亡了,请你赶紧出山。”
……
李正淡然说道:“别吵吵!我的铁路快造好了。”
本书又名《我真的没钱守护大唐江山了》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