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亮剑之军工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     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卷反思

    这段时间,我其实一直在担心本书会像上本书一样订阅会断崖式下跌。

    幸运的是这情况并没有发生,1300的首订,波动到现在依旧有1150左右,估计有一、两百个读者养着,掉一百多首订很正常。

    这说明本书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也说明我这么写没什么问题。

    与之前所有的书相比,我觉得这本书相对之前的特色有两点:

    一是对人物性格上有意识的刻画……

    之前写书当然也有刻画人物性格,但是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刻画的,而且通常是开头有些不同的人物,之后人物渐渐模糊基本变成一样。

    甚至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语句也越来越多。

    这其实很正常,因为写了一段时间都会碰到一个被称为倦怠期的东西,这时候一放松就收不回来了。

    本书已经五十万字了,我觉得依旧保持着各角色的性格。

    错别字与语句通顺的问题,肯定也是极少的,因为我每章至少改一遍,有的甚至改两、三遍,这是我码字慢的原因之一。

    也有许多读者指出一些漏网之鱼,不甚感激。

    但ViP章节过几天就会被锁定无法更改了,这是一个遗憾。

    另一方面,我觉得就是本书写的是八路军在受到封锁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发展军工。

    其实老读者都知道,我写的书是比较严谨的,至少在逻辑上会通,不至于天马行空的为追求爽点而放弃合理性。

    因为我觉得合理性是一切故事的根,失去合理性,所有的爽点都是一朵朵漂洒在水面上的花朵,看着漂亮但很快就会萎靡、腐败、最后消失。

    但如果有了合理性的支撑,这些爽点就有了根有了生命,虽然艰难、缓慢、甚至平淡,但却能享受到它发芽、结蕾、开花,直至结果这个过程。

    因此本文的军工,实际上是根据八路军的实际情况合情合理的发展,包括战术配套也是如此。

    这必然要求系统的作用不大,否则系统“叮”的一声给一辆坦克,又“叮”了一声给几架飞机,合理性就不存在了。

    有时为了兼顾合理性,我也不得不对自己做出些妥协。

    比如反斜面战术。

    老读者肯定知道,这种战术已经在老书里用过几回了。

    我也认识到这种重复使用的问题。

    但是……

    八路军要想挡住敌人的进攻,只有这战术可行……如果还有其它战术,十几年后援朝时就应该出现。

    要不就这样硬生生的挡住?

    似乎也不对。

    无奈只能还是用上了,只不过没像之前一样详细的展开。

    第二卷碰到的问题,就是我写的书也不少了,打仗的场景原本是我擅长的,但是越擅长、越熟悉的东西就越是无法突破,会陷到之前的套路中去出不来。

    这是我最近码字比较慢也不准时的主要原因。

    因为写到战场了,我不愿意再用以前的套路糊弄一下凑字数,所以要反复思考、反复修改,其间还推翻了几章。

    李云龙的性格和思想是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的。

    在本书背景的那时期,八路军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一板一眼的什么都按纪律和命令来。

    这主要是当时八路军通讯设备极为落后,营级放出去打都找不回来。

    因此,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部队自行决定是打是撤,上级得到情报时往往战斗都结束了。

    所以百团大战才会原计划二十几个团,结果打着打着一百多个团都上去了。

    这一百多个团,如果都要总部指挥……一是没有条件,二是没必要,三是指挥不过来。

    所以,当时的部队有很大的自主权,亮剑里就提到:各营分散到各地发展,发展成什么样李云龙都不知道,收回来要打平安县时才发现多了那么多人。

    同理,李云龙这个团长也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他这一套才使得开,这不是用一句“军令如山”给扣一顶违抗军令的帽子就能否定的。

    第二卷到此卷终,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今晩“第三卷突破封锁”第一章,敌我斗争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相信不会让诸位失望!

第1章 百万大战

    太原,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军部。

    军部一共由二十几间房组成,有机要部、作战部、通讯部等。

    其中有一间座落在东北角只有十几平米的小屋就是冈村宁次的休息室。

    筱冢义男曾不只一次向冈村宁次建议道:“中将阁下,休息室空间狭小条件艰苦,属下可以为阁下安排更好的住处!”

    “筱冢君!”冈村宁次婉拒道:“非常感谢你的好意,但我们是帝国军人,更多的,应该是考虑作战!我觉得这里很好,它离指挥部近,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氛围,参谋也随时可以找到我……好处很多呢!”

    “是!”筱冢义男只能挺身应着。

    然后冈村宁次又拍了拍筱冢义男的肩膀,说:“你不会是,想跟我抢这间休息室吧?”

    筱冢义男霎时就紧张起来:“那个,中将阁下,属下绝对……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冈村宁次呵呵笑道:“跟你开玩笑呢,筱冢君,别介意!”

    筱冢义男“呃”了一声,然后尴尬的笑了笑,等冈村转过身时就暗自抹了把汗。

    帝国军队有种近乎变态的文化,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上级,否则轻则拳打脚踢,重则军法处置。

    筱冢义男也是这样被打骂着成长起来的。

    因此,筱冢义男在冈村宁次面前习惯性的保持小心,仅仅只是一句玩笑话就能让他如履薄冰。

    此时,冈村宁次正在休息室里练字,写的是筱冢义男看不懂的汉字。

    筱冢义男站在冈村宁次面前,小心翼翼的问了声:“中将阁下,接下来……我军该如何进攻?”

    冈村宁次手下没停,嘴里不缓不急的反问:“我们难道没有制定过作战计划吗?”

    筱冢义男奇道:“中将阁下的意思,是我们依旧使用之前的封锁计划?”

    “为什么不呢?”冈村宁次反问。

    “可是,中将阁下!”筱冢义男迟疑着说道:“如果我们还像之前一样……建铁路、修公路,再构筑炮楼实施封锁,有一天,等我们修得差不多了,敌人再发起一次破袭呢?”

    筱冢义男说的不无道理,这一点,甚至冈村宁次自己也曾担心过。

    毕竟造桥困难炸桥易,一个炸药包就可以将建造数月的心血付之一炬。

    但此时的冈村宁次却不担心。

    “筱冢君!”冈村宁次不答反问:“往常,敌人有像这次一样反攻吗?”

    “从未有过!”筱冢义男回答:“这是第一次,十分反常!”

    “那么……”冈村宁次又问:“你认为,敌人为什么会这么反常呢?”

    筱冢义男想了想,就明白了:“中将阁下的意思是,因为我们的战术让敌人害怕了,所以才……”

    冈村宁次这时已经写完了,他收起笔,站远些欣赏了一会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回答道:“这不正是证明我们是正确的吗?如果就此改变战术,难道不是敌人希望的?”

    “是”筱冢义男点头应道:“阁下英明!”

    想了想,筱冢义男又问了声:“可是,中将阁下,敌人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喷进弹‘和‘步兵炮‘,这些可是对付炮楼的利器……”

    “别担心,筱冢君!”冈村宁次回答:“我们有一个帮手,他能帮我们一起封锁八路军。如果八路军连温饱都无法解决,他们还能有多少力量反击呢?”

    “帮手?”筱冢义男一愣,然后马上就明白了:“是,阁下英明。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封锁上!”

    冈村宁次点了点头,将写好的字亮在筱冢义男面前,说:“这次进攻,就叫这个名字吧,‘百万大战’!”

    “是!”筱冢义男应了声,恭谨的伸出双手接过冈村宁次的字。

    “百万大战”。

    这名字似乎有些名不符实。

    因为鬼子在华北只有三十余万人,加上十余万伪军也才四十余万,距离百万还有很大的距离。

    但冈村宁次取这个名字却是别有深意。

    鬼子四十余万人,加上晋绥军二十万,再加上重庆方面的三十余万,不就有百万人了吗?

    所以,冈村宁次这阶段的战略方针,或者说重点,并不是怎么扫荡、怎么围剿或是封锁。

    当然这些也要做。

    但冈村宁次认为更重要的是干起他的老本行,也就是派出间谍、叛徒和奸细去收买、去分化华夏军队,甚至教重庆方面的军队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封锁八路军……

    冈村宁次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用不了多久,八路军就会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结果还真如冈村宁次所愿。

    冈村宁次还没动手,顽军就主动学习鬼子的封锁战术了。

    顽军防区在南面,西起中条山东至湖西地区(微山湖以西设有湖西军区),不完整的防线共有三十余万人。

    这时马上就增兵十余万达到了五十万兵力,而且重点在晋西与八路军交界的区域。

    不久,这些地区就跟鬼子一样,在交界区建起了一幢幢炮楼、拉起铁丝网、挖了隔离沟并破坏公路、山路。

    如果说之前这一带还有民间的往来和交流,现在也彻底被切断了。

    八路军这边马上就感觉到了急剧恶化的形势。

    独立团胜利后返回赵家峪。

    这时从定边打盐的分队已经回来了,几百匹马一个个驮着盐,军民们个个喜气洋洋的。

    但是一问……走的时候一驮盐可以换300斤米,回来时就只能勉强换100斤米了。

    不过这个似乎也正常。

    物以稀为贵,老乡要不手里已经没米,要不就是有点米也不敢卖,存着。

    老乡们说的也有道理:“咱一时半会不吃盐还行,但几天没米下锅,就得饿死了呀!”

    这其实是鬼子和顽军形成默契一起对粮食下手并实施封锁造成的。

    封锁,使根据地形成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区域。

    掠夺粮食,则使这封闭区域内粮食奇缺且无法补充。

    这是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除非能撑到田里的粮食丰收。

    然而天公不做美,偏偏这时下起了冰雹……那一个个鹅卵石大小的冰雹“叭叭”的往地面砸,田地里的庄稼一片片的都被打折了。

第2章 自己动手

    总部会议室。

    虽然八路军取得了第二阶段的胜利,但与会的干部们脸上都没有喜悦,相反,却是个个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王学新照例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已经是战术会议的“常客”了。

    就像李云龙说的:“他娘的,咱这团长去开会的用处,就是给小东北带路的。有一天,我要是没带他去,首长准会指着我的鼻子骂:‘小东北没来,你这个刺头来干嘛?’”

    情况还真有点像李云龙说的那样。

    王学新来的多了,就跟各团干部们熟了,到会议室时更多人跟王学新打招呼,反倒是李云龙这个团长被晾在一边。

    各团干部其实是有意给李云龙脸色的,李云龙那包赢不包输的脾气,哪个跟他接触的团还没在他手上吃过亏,时间一久心里当然有些不痛快。

    这其中尤其是张万和,一见到王学新就问这问那的,对李云龙却是正脸都不给一个。

    李云龙心下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当作没看见,自个坐一边跟几个人瞎扯:

    “唉呀,可不是吗?都没米下锅了!”

    “地瓜粥都喝不上啦。”

    “这不?饿着肚子来的!”

    ……

    其实独立团的情况还好,原因是最近打的几场仗收获颇丰:开始反攻时就缴获一批粮,接着又拦了火车,刚刚又打了榆村,每一回都缴几车粮食,虽然不多但凑一起就不少了。

    然后又有定边打盐的补充……

    这盐价是掉了,其实不是盐价掉,而是粮食奇缺涨太快,盐价涨不过粮价。

    然而一驮盐能换100斤米也不算少。

    跟往常比那的确不如,但几百驮盐就可以换几万斤粮食,而且往后还能持续甚至会更多,在这大家都饿肚子的困难时期还有这情况,李云龙是妥妥的发财了。

    所以独立团别说饿肚子了,那粮食是多到吃不完,汾酒虽喝不上,李云龙来之前却是喝了几碗地瓜烧过了把瘾的。

    李云龙会说饿肚子,那是财不外露呢担心别人眼红呢!

    但李云龙的谎言很快就被戳穿了。

    因为首长一进来就冲着李云龙叫道:“李云龙,听说你从定边打了三百多驮盐回来了?日子过得滋润吧?”

    李云龙愣了好一会儿,才赔着笑回道:“首长,那不是……有点运气吗?我也就是,想到前头了!”

    孔捷一行人一听,这才发觉上当了,白眼一翻,骂了句:“德性!”

    李云龙心下暗道一声不好,首长这是盯上这几百驮盐啦,他金口一张还不得要去一半?

    旅长那再一开口,又得去一半,这不是瞎折腾吗?

    没想到首长马上就给李云龙吃了颗定心丸。

    “这很好嘛!”首长说:“你做生意赚的,跟战场缴获那是两回事,就应该谁赚的就归谁!咱们谁都别眼红,我要是向你要,那就是犯错误当土匪喽!”

    “对对对!”李云龙赶忙大点其头:“首长这话在理,我也是这个意思!”

    其实首长来此之前是跟参谋长讨论过这个问题的。

    “首长,李云龙那运回的盐怎么处理?”参谋长问。

    “什么怎么处理?”首长反问。

    “首长!”参谋长说:“那三百多驮盐按现在的价格,可是几万斤粮食,别的部队在饿肚子,他独立团还吃不完……”

    “诶,话可不能这么说!”首长打断了参谋长的话:“我们现在讲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家独立团难道不是响应这个号召吗?人家自己动手做到丰衣足食了,咱们凭什么把他的粮缴了啊?”

    这一句话就说得参谋长没声音了。

    “再说了!”首长接着说道:“咱们如果一句话就缴了独立团的粮,那不就是不劳而获了吗?就算我们把粮分给其他部队,那其它部队也是跟着一起不劳而获。何况,咱们今天缴了独立团让他白干一场,不就打击人家积极性了?下一回谁还敢去打盐?谁还敢‘自己动手’?大伙儿全都在这等着缴不就好吗?”

    这么说参谋长就明白了:“所以,李云龙这些盐非但不能缴,还得保证别人也不能缴,谁要眼红……自己赚去!”

    首长点了点头:“就是这个理!”

    所以首长在会上才会有这番话,其目的就是以独立团为榜样,刺激其它部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同志们!”首长等会场安静下来的时候,就语重心长的说道:“目前的形势十分严峻哪!敌人加紧了对根据地封锁的步伐,尤其是顽军……”

    说到这里首长眉头紧锁,眼里充满了愤怒:

    “他们不但对我们实施封锁,还直接、间接的派人进入根据地抢粮、破坏和劫掠。”

    “直接的手段,就是进入我根据地劫掠,各地都有。”

    “仅关中一地,顽军窜进边区就抢走耕牛18头,烧毁小麦17堆,抢走和糟蹋粮食150石,勒索银洋数百元。”

    “牛武区的两个村仅53户,被洗劫一空,抢走粮食9000多斤,蔬菜10000多斤,以及大批农具、黄麻和其它日用品!”

    (注:这些是真实数据,取自某首长回忆录)

    参谋长接着说道:“间接方面,就是顽军资助甚至由正规军装扮成土匪流窜到我根据地为非作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我们造成严重的损失!”

    王学新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经济封锁就是在周围用碉堡炮楼围上不让物资流通,没想到还能这么干!

    不过想想,觉得还真是。

    这么做没有直接发起军事进攻,既能打压八路军又不至于落下破坏“合作”的口实,何乐而不为?

    同时顽军这边,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根据地土生土长的对地形相当熟悉,当起流匪来想抓住也不容易。

    参谋长接着说道:“鬼子那边,则留下壮丁劳力为他们修筑工事,老弱病残则赶进根据地。再加上前几天的冰雹,使我们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可以预计,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处于困难时期!”

第3章 买卖

    “上级说,我们有三个办法!”首长说:“第一是革命革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

    李云龙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啥?不打鬼子了?那怎么成!这会儿咱们干革命还能把鬼子挡在外头,出去还能把他们揪着耳朵揍一揍,这要是都解散回家了,还不随鬼子怎么欺负?这可不行!”

    首长接着说道:“第二个办法,就是不愿解散,又什么都不干,就这么下去!”

    “这也不成啊!”张万和说:“现在大家伙儿都饿得肚子‘咕咕‘叫了,还这么下去,不出俩月就得饿死人!”

    张万和是后勤部长,他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他说俩月,那就熬不到仨月。

    首长点了点头,说:“那就只有第三个办法了,靠我们自己的两只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大家共同克服困难!你们说选哪个办法?”

    干部们七嘴八舌的回答:

    “当然第三个办法啊!”

    “说得对,只能自己动手了!”

    “总不能等着饿死吧!”

    ……

    “独立团在这方面的做法就很值得表扬嘛!”首长把目光转向了李云龙,说:“根据地缺盐,他就知道把马匹派到定边去打盐,不但自个发了财,还一路上为打盐的老乡保驾护航保障百姓的安全,这值得我们学习!”

    说着首长就朝李云龙扬了扬头,说:“李云龙,说说你的想法吧?还有发财的经验,让同志们都学习学习!”

    李云龙一听就来劲了,他起身挥着手说道:“首长,其实也没啥窍门,说到底,就是要看得准,胆子大,手要快。要不啊,黄花菜都凉了!”

    干部们一阵起哄。

    丁伟叫道:“我说老李,你打仗还行,做买卖就免了吧!我跟你赌一驮盐,这肯定是小东北的主意!”

    “哎哎……”李云龙不服气的回道:“小东北是咱独立团的兵,他的主意不就是我的主意吗?你别不服气,有本事啊,你新一团也整个小东北出来!”

    丁伟说:“瞧,这不就招了吗?”

    干部们又是一阵哄笑。

    首长和参谋长心里当然知道这是小东北的主意。

    事实上,总部有计划、有组织的去定边打盐,甚至一路开骡马店都是小东北的主意。

    参谋长就一直说了,这事好在小东北想在了前头,因为有了准备,这一个多月来,从定边的盐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根据地各地保障了各部的用盐需求。

    否则,这会儿就是又缺粮又缺盐,更要措手不及!

    “王学新同志!”首长把目光转向王学新,说:“还是你来说两句,你那团长不太靠谱,跟他学习,估计咱们都得喝西北风了!”

    干部们又是一阵哄笑。

    王学新起身回道:“首长,我寻思着,咱们是不是该考虑跟顽军和晋绥军做买卖了?”

    “我说小东北!”丁伟奇道:“这要说以前,咱们还在跟顽军合作的时候,跟他们做买卖还说得过去,但现在都动真格的了,还能跟他们做买卖?”

    丁伟这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以前还没撕破脸勉强算是合作状态,现在又是围攻新四军又是封锁八路军的,这买卖还能做?

    八路军中许多人连青天白日徽章都不愿戴,一个个的都把它摘掉了。

    王学新反问:“丁团长,咱们现在这样把盐卖给老乡,这粮食不就是左手换右手吗?”

    干部们一听这话就愣了。

    这话说的是,根据地被封锁成了个封闭的区域,自己内部买卖可不就是左手换右手吗?

    到粮食吃完的时候,要饿死多少人还得饿死多少人,区别只是饿死的人是谁。

    首长点头道:“小东北说得对。这不是简单的资敌的问题,咱们要是不跟敌人做买卖,再加上冰雹灾害,根据地的粮食就不可能自己多起来,肯定越吃越少嘛!更何况,敌人千方百计的用炮楼、用铁丝网、用隔离沟来封锁我们,我们还自己封锁自己,那不是遂了敌人的愿嘛!”

    听了首长这话,李云龙就长长舒了一口气:“我也是这意思,一驮盐在根据地里只能换一百斤粮,运到敌人那可是能换到一千多斤啊,整整差了十几倍,这不换不是傻了吗?”

    根据地内部是因为粮食奇缺所以粮价疯涨,敌占区就没这个问题了,所以粮价还算正常。

    其实敌人那物价也在涨,毕竟印了太多的法币还有许多假法币流入巿场,物价当然得涨。

    但是物价涨盐价也涨,以前换多少粮现在还是换多少粮,只是有点小波动。

    李云龙早就盯着这块大肥肉了,只不过因为敌对状态激化所以一直没吭声。

    这会儿听首长这么说,他就知道这事能成。

    张万和也表示赞同:

    “咱们现在只有几个团从定边打盐,这些盐在根据地暂时还能卖个好价钱。”

    “接下来,要是大家伙儿一窝蜂的去定边打盐,这盐一多,还能卖好价钱吗?”

    “所以必须得卖到敌人那去换粮食啊!”

    “敌人怎么做,咱们反着来就对了!敌人搞封锁,咱们就要打破封锁,哪有帮着敌人一起封锁的道理?”

    这么说干部们就明白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接着这事还是交给新一团和独立团……李云龙有门路,知道贿赂敌人打开通道。

    另外,首长还决定从各个方向寻找突破口,力求能把物资运送到敌人那去换回急缺的粮食和其它物资。

    甚至鬼子占领的地区也在考虑的范围内。

    道理是一样的,鬼子对根据地实施封锁,根据地不能主动配合自我封闭,更应该积极主动的打破封锁。

    而根据地能输出的又值些钱的物资就是盐,于是盐就成了打破封锁的主要“武器”。

    但王学新觉得这可能远远不够。

    因为史上八路军就是这么做的。

    结果是兵力一年减少了十万人,直到43年才缓过神来。

    那么现在,就算有王学新的提醒有了些准备,也好不到哪去吧?

第4章 卖军火

    现代时军队是不允许做买卖的,原因是军队经商极易滋生腐败。

    但在这特殊时期,军队做买卖经营某项产业,却是形势所迫不得以而为之,同时也是上级所提倡的。

    首长总结道:“独立团靠打盐发了财,但咱们也不要一窝蜂的去打盐嘛!几十万人呢,全去打盐,人还比盐多喔!”

    这话是符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的。

    这一方面是如果太多人跟风,很容易造成盐量过剩于是价格下降,结果就全都赚不到钱。

    另一方面,就是打盐也有季节性甚至得看天气:溶盐时需要雨水,晒盐时需要太阳,否则就会影响盐的析出和品质,并非什么时候都可以打。

    后来雨水的问题解决了……派往定边的八路军某团在盐池附近打井,没有雨水时就用井里的卤水人工瀼盐,这使盐池的产量翻了几番而且部分克服看天打盐的缺陷。

    但依旧不能一窝蜂的挤去。

    于是干部们各思奇想,有的说要干被服厂,有的说要开伐木场,还有的打算集体开荒,创办农场、牧场等等。

    一时会议室里热火朝天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在讨论怎么赚钱。

    李云龙身边则围着一大堆人,凡是部队里有些骡子和马匹的,都希望从李云龙那求得一些打盐的经验。

    李云龙在这方面倒不吝啬……这货其实不贪财,他就贪装备、怕没仗打、怕没酒喝。

    其它的东西,那还不是走江湖讲义气,有钱大家一起赚!

    于是就眉飞色舞的跟大伙儿说怎么操作,怎么给老乡当“保镖”顺便再收点盐当辛苦费等等。

    那说的一众干部是个个磨拳擦掌的恨不得马上就回去组织。

    另一个没参与讨论的人是张万和。

    他的兵工厂已经够忙的了,没法腾出手来忙活其他事,于是就乘着这时间跟首长汇报些情况。

    整个会议室里的人都在忙着,就只有王学新坐在椅子上背靠着墙眉头紧锁。

    他知道战士们干的这些虽然没有问题,比如开荒种粮,这当然是刻不容缓。还有被服、伐木、家具厂等等,这些都可以解决根据地自给问题。

    但是……

    它们同时也是附加值极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当一部分甚至无法与敌人买卖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封锁。

    比如家具,体积那么大方便运输吗?

    还有被服,要多少车才能换一部电台?

    简单的说,就是王学新知道历史的发展,知道干这些无法改变将来根据地陷入困境且八路军锐减的状况。

    盐也不例外。

    “王学新同志!”这时首长注意到了王学新异样的表情,就问了声:“你对同志们讨论的这些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有意见可以提嘛!”

    “报告首长!”王学新回答:“我对这些没意见,只是……”

    “只是什么?”首长问。

    其它干部也纷纷往王学新的方向望来。

    此时的王学新可是个红人,大家都知道这家伙鬼点子多,又能打,所以一听说他有话说就都收住了话。

    王学新回答:“只是……我寻思着,干这些是不是来钱慢了点?”

    首长“哟”了一声,笑道:“口气倒不小啊,你有来钱快的法子?”

    “有是有,但是……”

    “但是啥?”首长说:“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首长!”王学新说:“我在想,咱们可不可以把火箭筒卖给顽军!”

    会议室里霎时就一片寂静,干部们全都愣住了,就连李云龙、张万和都是一脸吃惊。

    过了一会儿,李云龙就“嘿嘿”笑着对周围拱手说道:“对不住了,各位!小东北出来前喝了几碗酒,这会儿上头了,正犯混呢!”

    接着给王学新使了个眼色,你他娘的就不怕别人给你扣上一顶汉奸的帽子?这火箭筒能跟盐一样,随随便便就可以卖给敌人的?

    首长没理会李云龙,他略一沉思,就说道:“王学新同志,这火箭筒可能是来钱快,可是……哪有卖军火给敌人的?”

    “是啊,王学新同志!”参谋长板起脸批评道:“把军火卖给敌人,而且还是我们的秘密武器,那无异于与虎谋皮,敌人转个身就把这些武器用在我们身上了,到时候我们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个想法不合适,不能为了搞钱就违反原则嘛!”

    参谋长这么说都算客气了,如果不是对王学新知根知底,甚至这火箭筒都是他整出来的,那就要进入审查程序了。

    这正是王学新所担心的,卖军火的确比较敏感,所以才一直考虑要不要说。

    不过现在既然已开了头,那就干脆说到底。

    “首长,参谋长!”王学新一挺胸膛摆出豁出去的姿态,说:“这火箭筒主要是用来打坦克的,咱又没坦克,卖给顽军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首长一愣,暗道这话倒有几分道理,不过他还是补了句:“那不是还有反步兵火箭筒吗?”

    “首长!”王学新反问道:“那顽军能买反步兵火箭筒?”

    首长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李云龙也听懂了,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然后“嘿嘿”笑了几声。

    孔捷疑惑的问了声:“我说小东北,顽军怎么就不买反步兵火箭筒了?”

    “老孔!”李云龙代为回答道:“顽军最怕的是啥,是咱们八路军的冲锋呢,还是鬼子的坦克?”

    “当然是……”说到这孔捷就“哦”了一声,然后点头道:“这话在理,要是我,我也不买反步兵火箭筒!”

    “肯定不买啊!”李云龙下巴一扬,得意的说道:“火箭筒这玩意,全天下就咱们有,到时那价格还不是随便咱们怎么开?这价格一贵,顽军就得惦量惦量了,然后一想……打步兵有机枪、迫击炮、掷弹筒,为啥要用金贵的火箭筒呢?反坦克武器他们是一个都没有,多少钱也得咬牙买下!”

    说着就“嘿嘿”一笑,对王学新竖起了大拇指:“有两手啊小东北,你这是赚着顽军的钱,再让顽军去打鬼子……”

    够狠!

    够毒!

    他娘的也够劲!

第5章 技术优势

    有一点李云龙说的不太对,他以为这火箭筒天下就只有八路军有。

    其实鹰酱早就有了,只是不受重视。

    但如果按照历史来,它大约两年后才会出现在非洲战场上。

    于是在这两年期间,八路军的火箭筒就处于垄断状态,的确可以把价格往高里喊……全球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你要不买,就等着被鬼子的坦克碾压吧!

    不过这也不一定,说不准上次那一仗后这火箭筒的名声传出去,鹰酱就认识到这玩意的作用了!

    而且这东西生产起来并不难,鹰酱第一次签合同首次试生产就在30天内生产了5000具……

    这要是一放出来,价格马上就会被压低。

    所以,王学新认为,乘现在有时间,就该瞅准机会狠狠赚他一笔。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百战团团长李长富起身说道:“这玩意要是卖给顽军,又或是被鬼子缴了去,不会被敌人学去?”

    李长富说出了大多干部担心的问题,这其中尤其是鬼子。

    鬼子的技术水平可不低,这要是学了去,那把反坦克改成反步兵再用来对付八路军也是分分钟的事,包括顽军也是如此。

    张万和看了王学新一眼,说:“敌人学不了!”

    张万和没有多做解释,因为这是机密,也是火箭筒的关键,不能说得太清楚。

    参谋长和首长也全程参与火箭筒的制作过程,知道张万和这话的意思。

    火箭筒这玩意鬼子其实也会,只需要把他们“喷进弹”抗在肩上就差不多了。

    重点在于他们不知道固体火药柱的制作工艺。

    不知道这个,就只能用老式制作工艺,于是复杂、危险、精度低等缺陷全都来了。

    这就不是缴获一具火箭筒就能解决、能学会了。

    如果鬼子都无法学会,那么顽军那点出息就更是别想。

    参谋长点头说道:“鬼子的确没法学会,有个祖传秘方在咱们这!”

    这话立时就在会议室里掀起不小的波澜,干部们都无法相信居然有些东西是八路军会而鬼子不会。

    但事实又摆在眼前,鬼子的确没火箭筒而八路军有。

    不过见参谋长没往下说,一众干部也就不往下问。

    “要是敌人学不会……这买卖的确可以做!”李长富表明了立场。

    “必须可以做啊!”王学新说:“首长,参谋长,要我说啊,咱们做这买卖还能分化敌人!”

    “怎么说?”首长疑惑的问。

    “首长!”王学新回答:“我寻思着,这阎老西儿为啥要这边倒那边靠,甚至不惜跟鬼子谈判!不就是因为斗不过鬼子有了消极投降的思想吗?阎老西儿手里要是有个能对付鬼子坦克的利器,就不一样了吧!”

    首长一愣,然后就点头道:“是喔,可以给阎老西儿增加一点信心嘛!”

    接着又补充了一句:“顽军说不定也有这样的想法!”

    仗打到了现在,尤其是汪精卫投降并抛出所谓的“曲线救国”理论后,重庆方面上上下下都弥漫着消极投降的气氛。

    究其根源,就是认为无法战胜鬼子。

    汪精卫所谓的“曲线救国”理论也是以此为基础:华夏无法战胜鬼子,那早点投降早些接受现实不就避免华夏被残破么?于是不就是“救国”么?

    这个逻辑和理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它把“华夏是否能战胜鬼子”这不确定的事当作确定的并以此为依据做出推论……事实证明这个依据本身就是错的。

    但鬼子强大是事实,此时许多人都认为它无法战胜,包括阎老西。

    在这想法下,阎老西觉得“识时务者为俊杰”,乘现在还有些资本,跟鬼子谈谈也是好事。

    所以,这是信心和士气的问题。

    如果阎老西儿手里有些可以压制鬼子坦克的东西,那还会这么没信心吗?还会这么消极悲观想着投降吗?

    李云龙点头说道:“这话在理!阎老西儿可不是省油的灯,他要是手里有火箭筒,又知道这火箭筒能打鬼子坦克,还能轻易投降鬼子?心里有些底气了不是?怎么着也得拼一拼!鬼子那,要是知道阎老西儿买了火箭筒准备打坦克,那肯定也不痛快!那就得互相猜忌上了!”

    李云龙以前可没少跟阎老西打交道,对阎老西相当了解,所以他在这方面有发言权。

    首长点头表示同意:“有道理!说不准,还能让顽军内部不合……顽军下令全面封锁,而阎老西却跟咱做买卖,那也得闹矛盾!”

    “对对对!”李云龙越说越来劲,手舞足蹈的接嘴道:“咱就不卖顽军,只卖阎老西儿!到时候顽军肯定眼馋,一眼馋不就向阎老西儿要吗?这阎老西儿跟顽军是面和心不和,好不容易拿到的装备能给了顽军?这也得闹上!”

    这话说的是,阎老西儿不是真心愿意让顽军进入山西的,他是被鬼子打得没办法,心不甘情不愿的表示服从顽军指挥打算借顽军之手顶住鬼子。双方其实各怀鬼胎!

    这会儿阎老西要是手里有点制胜的“法宝”,哪那么容易交出去。

    王学新补充道:“还有一点,卖装备会产生依赖……往后阎老西儿就可以说让咱给卡脖子了,他要是不配合,咱们就不卖!那阎老西的火箭筒就打一发少一发,这不就只能靠向咱们了?”

    所以卖装备是一本万利的事。

    这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有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利益。

    现代鹰酱到处卖装备为的就是这,千方百计的推销,一开始是各种优惠、各种好处。

    一旦用上鹰酱装备,那就是鹰酱说了算了。

    比如像阿三那样什么武器都靠进口,一打起仗来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各国装备纷纷涨价,翻着倍的涨,阿三就算打掉牙也只能往肚里吞!

    所以,卖装备尤其是这种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装备给敌人,不仅不是什么资敌,反而是一本万利的大好事!

    首长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兴奋的点了点头,说:“行,就这么办!”

第6章 销售

    赵家峪这天迎来了两个客人,他们身着一身崭新的灰蓝色军装,手戴鲜目的白手套,脚蹬澄亮的军靴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跟在和尚身后沿着山路直入村内。

    有些经验的老兵很容易就能从军装的颜色分辩出,来的两人是晋绥军军官,而且军衔都不低,走在前头浓眉大眼的还是个上校。

    正在村口戒备的警哨虽说已提前得到消息,但还是不自觉的握紧手中的步枪。

    两侧正训练的战士们手上的动作也缓了缓,好奇而又戒备的盯着这两个不速之客。

    李云龙正和赵刚收到通知后一起出门迎接,见到战士们的样子张嘴就骂:“看啥看?要是打起仗来,鬼子丢俩娘们出来你们是不是也得发一会儿愣?继续训练!”

    骑在马上的晋绥军上校听着眉头一皱,好家伙,这是指桑骂槐啊,明着训部下,其实却是暗指他们俩是“娘们”!

    这上校正是358团团长楚云飞,身边的是他的副官孙铭上尉。

    楚云飞这次是随部队的观摩团一起到八路军学习交流的,但楚云飞对其它部队没什么兴趣,只想来看看屡次让鬼子吃亏的独立团……尤其是上次榆村一战,其战果之巨让楚云飞有些不敢相信。

    这其实也是楚云飞来此的另一目的:看看独立团能摧毁鬼子坦克的“喷进弹”。

    此时的楚云飞打量了下出来的这个八路军指挥官,他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习惯性的弯着点背,脸上挂着些桀骜不训的笑容,看起来就像是个无赖。

    如果不是因为他刚才那声命令,楚云飞真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独立团团长李云龙。

    “哟,楚兄!”李云龙上前拱手赔笑道:“对不住对不住,刚才说的话,楚兄别放在心上。楚兄这一身行头,当然不是什么‘娘们’能比得上的!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一旁的赵刚差点笑了出来,这个李云龙,满嘴说着客气话却变着花把人来回骂了几遍,偏偏又让人无可辩驳。

    楚云飞不以为意的笑了笑,他一个黄埔出身的军官如果跟泥腿子计较这个,那就是自降身份了。

    他翻身下马,整了整军装上前敬礼,道:“这位想必就是云龙兄吧,鄙人久迎大名!”

    “诶,楚兄客气了!”李云龙还礼后就嘿嘿笑道:“楚兄358团是二战区的主力,是阎长官的王牌部队啊!我们独立团连个番号都没有!你楚团长能到独立团这座小庙来看看我们,那是给我李云龙面子,我李云龙三生有幸!来来,里边请!”

    “不急!”楚云飞没有挪动脚步:“鄙人这次,是奉上峰之令前来学习观摩的。时间有限,鄙人以为还是正事要紧!至于跟云龙兄闲聊叙旧,只好延后了!”

    “好说好说!”李云龙朝身后大手一挥,对正在训练的张大彪一行个说道:“楚兄尽管看,我李云龙保证不藏私,就担心独立团这点家当和人手入不了楚兄法眼!”

    楚云飞背着双手在部队前走了走,就回头对李云龙笑道:“云龙兄,你部虽说刀法精湛、杀气逼人,但照想……并非以大刀击退重川和一第一战车中队吧?”

    楚云飞有意点出战车中队番号以及中队长的,其话中的意思,就是他知道的比李云龙想像的要多,李云龙糊弄不了他!

    李云龙当然也知道这一点,鬼子那的伪军有许多是晋军的间谍,楚云飞要获得详细情报并不困难!

    不过李云龙依旧跟楚云飞装糊涂:“那肯定不能啊!打鬼子坦克,咱不是还有手榴弹和炸药包吗?这些可比大刀厉害多了,楚兄要是有兴趣,我让他们给你练练……”

    说着还真一板一眼的命令部队:“全体都有,卧倒,匍匐前进,打手榴弹……”

    装模作样的折腾一番后,李云龙笑呵呵的跑回来问:“楚兄,你看怎么样?”

    楚云飞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李云龙把手一抖,说:“我就说楚兄看不上眼吧?你一个团五千多号人,损失多少补充多少,枪弹粮饷多到用不完,兄弟我可是比不了!”

    说着李云龙往上凑了凑,说:“楚兄,你们吃肉咱不眼馋,可兄弟我喝口汤行不行?给匀点装备呗?要不来点粮饷也成啊!咱这是饥不……那啥来着?”

    “饥不择食。”楚云飞说。

    “对对对!”李云龙大手一挥:“就是这个词,你们这一个个的,跟鬼子都穿一条裤子了,把兄弟我饿的,哪还能择食呢?随便来点啥都好,咱不挑,保证能吃下!”

    饶是楚云飞有大将之风,但听了这话还是尴尬的小咳了一声。

    李云龙说的是事实,最近形势的确是跟鬼子一同绞杀八路军了,虽然这并非他所愿,但却依旧难逃其咎。

    这时后山突然传来“啾”的一声尖啸,接着又是“轰”的爆响。

    李云龙脸色一变,愣了一会儿,就赶快冲旁边叫道:“和尚,去看看是哪个小王八蛋在打手榴弹?叫他省着点用!”

    “是!”和尚应了声就要走,却被楚云飞给拦住了。

    “云龙兄!”楚云飞说:“我倒想去看看那手榴弹,不知云龙兄是否介意?”

    “不介意,哪能介意呢!”李云龙赔笑道:“不过打手榴弹有啥好看的,楚兄要是想看,我让和尚打几个给你……”

    话还没说完,楚云飞就带着副官径自往后山闯。

    李云龙“哎哎……”的一边跟一边叫,回头却给赵刚一个得计的眼神。

    原来,总部早就知道晋绥军此次所谓的观摩学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八路军这点枪这点装备,他们哪会放在眼里。

    要是说指挥,黄埔军校出来的更看不上泥腿子军官的指挥!

    这时候来观摩学习,不是为火箭筒还能为什么?

    正好,八路军也想做这买卖。

    但是买卖这东西……就是你越不想卖,别人就越想买,而且还会死命的给高价,完了还会觉得占了便宜!

    于是李云龙这家伙才演了这出戏!

    王学新知道这些后不由感叹:李云龙这家伙不去干销售,他娘的都浪费了!

第7章 突破口

    后山,十余名战士正聚集在山坳肩扛着火箭筒练习射击。

    这些火箭筒射手看起来像是新兵在进行基础动作训练,其实他们一个个都是在战场打过火箭筒的老兵。

    火力组组长孙德发也在其中。

    这家伙让他当组长倒是选对了,他在榆村的战斗中一个人干掉了两辆坦克,另外还用火箭弹打死打伤了十几个鬼子。

    王学新问起他的作战心得时,他就嘿嘿一笑,回答道:“连长,其实没啥大不了的!我一个是跑得快,另一个是会看烟!”

    跑得快可以理解,这是孙德发的特长,干挑山工的嘛,那次比赛之后战友们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挑夫”,简单的说就是能挑能跑。

    但是……

    “看烟是怎么回事?”王学新问。

    “烟就是风速和风向啊!”挑夫回答:“那风就看得见了,咱就估摸着打提前量,然后尽量选择风向单一的地方打,要是那烟忽快忽慢或是来回转圈,就肯定打不准!”

    王学新“哦”了一声点了点,接着就让挑夫把这经验传授给火力组其它组员。

    这会儿王学新远远的见两个穿灰蓝军装的军官爬上了山头,就朝挑夫扬了扬头。

    挑夫现场装了一枚火箭弹,朝战士们大声喊道:“手肘着地,身体与火箭筒轴线呈45度角,炮口距地面15cm……”

    然后“啾”的一声,火箭弹就飞射而出准确的命中八十米外的汽车钢板。

    演戏要演全套,要想“客户”满意,当然得表现得牛一点。

    因此王学新特地选择一个风力最平缓的山坳,否则就算是挑夫也很难在八十米外命中目标。

    跑上山头的楚云飞和孙铭看着这一幕不由面面相觑。

    “原来情报是真的!”楚云飞说:“八路军真的将鬼子的‘喷进弹’改成了反坦克武器!”

    在此之前,楚云飞根本就不相信八路军凭借那么简陋的设备又没有军工人才却可以办到这一点。

    现在亲眼所见,也容不得他不信。

    “团座!”副官孙铭看了看距离,说:“那少说也有八十米,八十米外能击毁鬼子的坦克……”

    楚云飞沉默了。

    他们并非完全没有反坦克武器,但是极少,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据楚云飞所知,民国政府36时就曾购买了德式PAk36反坦克炮,但总数只有120门,它们早就在战斗中被敌摧毁或出故障报废了。

    于是鬼子的坦克就成为他们的一块心病。

    (注:41年购买瑞士苏洛通37毫米反坦克炮的图纸和样炮并试制成功,但关键零件需要进口只生产94门)

    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居然能研发出了一款单兵反坦克武器并且经过战场的考验,真是不可思议!

    “走,去看看!”说着楚云飞就带着副官飞步往山下跑,生怕被后头的李云龙追上。

    其实,如果不是李云龙有意让着他,就凭楚云飞那双养尊处优的腿,又怎么会跑得过李云龙。

    当李云龙追上楚云飞时,后者已经近距离观察王学新等一行人训练了。

    “云龙兄!”楚云飞笑了笑:“这就是你说的手榴弹吗?”

    李云龙“嘿嘿”笑了下:“可不是吗?它们……不就是些会飞的手榴弹吗?”

    楚云飞无话可说,李云龙这么解释似乎也没错!

    “云龙兄!”楚云飞说:“你们就是用这种会飞的手榴弹打掉鬼子一个战车中队吧?那可是二十几辆坦克和装甲车,楚某佩服!”

    李云龙“嘿嘿”一笑:“没那么神,这玩意射程不足,没啥用……要不,咱们看看别的?”

    李云龙这是以退为进,他知道人都有好奇心,你越是不让看他就越是好奇,然后就越陷越深随自己怎么宰了。

    “射程?”楚云飞“哼”了一声:“八十米,确是有所不足,但如果有黑夜和烟雾,再加上此物的机动性,那就可以大放异彩了!”

    李云龙脑袋一歪,点了点头:“楚兄是个行家啊……”

    “李云龙!”赵刚用低沉的声音阻止李云龙继续往下说,然后客气的对楚云飞说道:“楚团长,不如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楚云飞“哈哈”一笑,说:“赵政委,我就直说了。国难当头,你我都是军人,理当为国效命一致对外。如今贵军有此等反坦克利器,却又对我军遮遮掩掩,有失君子之风吧?”

    赵刚怎么也想不到楚云飞居然会反咬一口,一时给气得说不出话来。

    李云龙打了个哈哈,接嘴道:“楚兄,那么贵军是否能把自家有什么武器说道说道来个君子之风?咱们也好礼尚往来嘛!”

    楚云飞一时语塞,他们瞒着八路军生产的什么什么装备那是数不胜数,只是自己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而已。

    孙铭这时插了一句话:“李团长,如果我军有意购买这……”

    “火箭筒!”李云龙说。

    “火箭筒!”孙铭接着说:“为了抗日大业,我想贵军不会拒绝吧?”

    “哎呀!”李云龙说:“孙副官,你这话说得对,我本来不想拒绝的,但是我们自己都不够用?谁让咱们一直在打鬼子呢?而贵军……听说最近正在跟鬼子谈判,那要火箭筒干啥呢?跟鬼子讲条件去的?”

    这话说得楚云飞的脸是一阵红一阵白的。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叹了一口气,真诚的说:“云龙兄,上峰的事我管不着,楚某不愿介入党派之争,但求民族独立自由。楚某以为,贵军也是如此,云龙兄也是如此,不知楚某说得对不对?”

    李云龙收起玩世不恭的态度,双方抱拳回答道:“楚兄是条汉子,既然你我都是为了打鬼子,这事我考虑考虑……”

    “李云龙!”赵刚黑着脸打断了李云龙的话,然后把李云龙带到一边。

    楚云飞没能听清他们说什么,但隐隐约约的听到几个词:

    “你搞什么名堂!”

    “这是严重的纪律问题!”

    “可以算是通敌。”

    ……

    李云龙则不以为然的回答:

    “都是打鬼子!”

    “咱们缺粮。”

    ……

    楚云飞朝孙铭使了个眼色,低声道:“以李云龙为突破口!”

第8章 杀的一手好价

    过了好一会儿李云龙那边才说完了。

    他一脸不快的回到楚云飞这,为难的说道:“楚兄,不是兄弟我不愿卖,实在是……”

    “无妨!”楚云飞故作大方回答:“既然贵军不愿出售,楚某也就不强人所难了。我听说贵军还发明了一种新战术,叫反斜面工事,不知可否让楚某开开眼?”

    “这倒没问题!”李云龙大手一挥:“走,就在那头!”

    反斜面战术这玩意有些神奇,它只对装备差的一方有用。

    比如八路军怼鬼子时有用,顽军怼鬼子也有用。

    将来要有一天,八路军怼上顽军的时候,那顽军就是装备好的一方,这工事对顽军就没用了。

    所以反斜面战术也是个只打鬼子不打自己的玩意儿,可以放心的教。

    这一点早在总部开会时就达成了共识,于是李云龙就把楚云飞两人带到高地上对着工事和坑道一五一十的讲解反斜面。

    要说,八路军装备比顽军强怎么办?

    嘿嘿,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顽军不早就被打垮了吗?用反斜面战术还能顶得住?

    这种苦战、恶战、拿命跟敌人拼的战,就只有咱八路军才打得了!

    楚云飞来工事前这走走那看看,那是越看越心惊。

    这战术虽说不起眼,说到底就是把敌人远射程的火力和大威力装备废了打近战。

    但这么一来这仗就变成拼士气、拼决心、拼人命了。

    楚云飞情不自禁的感叹一声:“狭道相逢勇者胜,这战术就是把敌人逼上‘狭道’上比勇气,贵军的作战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可不是吗?”李云龙用大拇指比划着工事,自豪的说:“楚兄,不是我李云龙看低你们,这工事要是让你们来守……还没开打就要被吓尿了!”

    楚云飞听着这话心下虽是颇为不快,却又不得不承认李云龙说的有几分道理。

    这反斜面工事是以让出高处有利位置为代价,而且动不动就要与敌人面对面拼刺刀。

    这样的工事,本身就是一种恐怖的存在,“双枪部队”看一眼都能吓跑。

    楚云飞手里的358团也许会好些,但也没到那种能与敌人反复冲杀、反复争夺的地步。

    楚云飞心下感叹,这到底是支什么样的部队,竟然能在没有任何训练的情况下,以如此简陋的装备就能打如此残酷的近身战,把晋绥军想都不敢想、试都不敢试的战术当作家常便饭……

    如果不是看到反斜面战场上遗留下来的弹坑、弹洞以及触目惊心的斑斑血迹,楚云飞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接着一想,楚云飞又皱起了眉头。

    将来有一天,如果他对上了八路军这战术,又该怎么办?

    只怕也只能硬碰硬了!

    楚云飞叹了口气,这可不是他们的长处。,

    目光一瞥,发现孙铭借口了解战术把赵刚引开,心下会意,就靠近了些压低声音对李云龙说道:“云龙兄,我们明着买卖做不成,暗中交易没问题吧?”

    “暗中交易?”李云龙故作糊涂:“啥交易?”

    “火箭筒!”楚云飞提醒了声。

    李云龙“哦”了一声,然后就笑了起来:“楚兄还在打火箭筒主意呐?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政委说了,这是通敌,要掉脑袋的!他娘的咱不是不想赚这个钱,但是多少钱才能买我李云龙这颗脑袋呢?”

    楚云飞往赵刚方向望了望,说:“所谓富贵险中求,只要不让政委知道,此事对云龙兄而言就不算什么大事吧?”

    楚云飞早就调查过李云龙,知道他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违抗命令那是家常便饭,暗中交易对他不是个事。

    见李云龙不说话,楚云飞又加了句:“云龙兄,楚某也是为了打鬼子,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啊!云龙兄想想,这笔交易若是做成了,楚某能打鬼子,云龙兄能换得粮食,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楚云飞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是经过深思熟虑且做足功课的。

    “打鬼子”是为交易增加合理性,同时也抓住李云龙“讲义气”的弱点,“换粮食”则是瞅准了八路军紧缺的物资。

    楚云飞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么费尽心思又是调查又是玩心机的,其实是跳进这泥腿子挖下的坑……

    李云龙摆出一脸的为难的样子,皱眉叹了口气像是在做思想斗争,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家伙不是文化人吗?怎么就这么容易上当呢?

    他娘的还黄埔生呢!

    老子管你是不是黄埔生,老子骗的就是黄埔生!

    “云龙兄!”见李云龙心动,楚云飞又加了把劲:“只要云龙兄有意,价格方面好商量!”

    “价格?”李云龙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楚兄,这可是掉脑袋的活,多少钱能买咱这一条命啊?换了楚兄你,你乐意干吗?”

    “云龙兄!”楚云飞说:“如果没粮食,不一样没命吗?”

    李云龙听着这话就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下了决心:“这么着吧,鬼子那用五万大洋买我李云龙的命,兄弟我也不跟楚兄废话,要我李云龙卖命,怎么着也不能比鬼子开的价低吧,否则我李云龙还不如把脑袋卖给鬼子呢!”

    这话把楚云飞给吓了一跳。

    要知道这时国际银价上涨,以至于银元的价值都超过其本身,许多人把银元溶成银运出国外出售。

    而法币却因为假币和超量印刷的原因迅速贬值,此时已是两百多法币兑一个大洋。

    这么一算,那岂不是上千万法币?

    楚云飞黑着脸问了声:“几具?”

    李云龙想了想,回答:“两具,每具带三发火箭弹弹,多了带不了!”

    这不明摆着狮子大开口吗?

    就这么个东西就要上千万法币?

    不过楚云飞想了想,觉得从李云龙的角度来看,的确是在玩命,少了人家还真不愿意干!

    更何况,如果能买到几具,回头仿制一下就能装备自己部队……那么上千万法币也花得值!

    于是楚云飞一咬牙,说:“加一具,否则免谈!”

第9章 粮食

    李云龙犹豫了一会儿,就勉为其难的回答道:“成,加一具就加一具,反正都是卖一次命!”

    “云龙兄爽快!”楚云飞笑道:“那,楚某明天就让人把钱送来,到时……”

    “等会儿!”李云龙打断了楚云飞的话:“你刚才说啥?”

    “楚某明天就把钱送来!”楚云飞说:“你要急着用钱,楚某马上派人送来也可以!”

    “楚兄!”李云龙说:“你是不是觉得我傻啊?”

    “这话怎么说?”楚云飞装糊涂:“难道云龙兄刚说的价格就不认了?”

    楚云飞这是玩了一手小聪明……用法币交易。

    此时的根据地处于被封锁状态,缺的不是法币也不是银元。

    这些东西在根据地里已经买不到东西了,无异于废纸、废银……它们既不能吃又不能用,谁还会拿粮食去换啊?

    这要是整个一千万法币进来,那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进一步加速法币贬值成了顽军的帮凶。

    李云龙不傻,他“嘿嘿”一笑,说:“楚兄,兄弟我不吃这一套,外头的粮价现在是一块八一斤吧?我吃点亏就按两元算,一千两百多万法币那就是六百多万斤粮,我再把零头给你抹了,够意思吧?六百万斤粮食运进来,咱一手交粮一手交货!你要跟我说别的,那么就另请高明,我李云龙不侍候!”

    说着李云龙做势就走。

    楚云飞赶忙上前拦着:“诶,云龙兄,有话好说,用粮食交易不是不可以。只是我们这可是私下交易,六百万斤粮食不是个小数目,这么多物资运进来,能不引起别人怀疑?”

    “这些就不需要楚兄操心啦!”李云龙说:“兄弟我要是手里没个金钢钻,就不揽这瓷器!你只管把粮食运进来,新一团那我也会交待一声,保证没人拦你!”

    楚云飞对运粮的确有所顾忌。

    他知道此时顽军的意图,就是要跟鬼子一起封锁八路军。

    而这时候自己却跟八路军做买卖,而且还是八路军急需紧缺的粮食,一卖还六百万斤……

    那上峰要是追查下来,无论如何也是要负些责任,一个不好还会落下通敌的罪名。

    不过一想,楚云飞又觉得这没什么问题,只要自己跟上峰实话实说,上峰多半会答应。

    毕竟换的可是火箭筒,是部队梦寐以求的反坦克装备。

    何况这六百万斤粮食听起来不少,实际对八路军而言也不过是平均每人三斤,不影响总体战略。

    (注:此时根据地由于增加了许多鬼子赶来的老弱病残,人口大幅增加,己有两百多万人)

    想到这,楚云飞就点头应了下来。

    楚云飞哪里会想到,这买卖仅仅只是个开始……

    楚云飞以为土八路都能弄出来的火箭筒,他们当然也有能仿制出来。

    那不就是一次性买卖以后就没有了吗?

    谁想事实并非如此,这根本就不是他们能仿制出来的东西。

    接着楚云飞又装模作样的观摩了一番,然后就带着副官离开了。

    等楚云飞两人走远了,赵刚才充满期待的问了声:“怎么样?卖了几具?”

    李云龙伸出了三个手指。

    “三百具?”赵刚说。

    李云龙摇了摇头:“三具!”

    赵刚颇有些失望,折腾了半天才只卖出了三具,看来也不是很抢手!

    不过他嘴里却说:“没关系,往后啊,等他们知道火箭筒的厉害了,就会买更多!”

    李云龙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赵刚接着又问了声:“换了多少粮?”

    “也没多少!”李云龙扬了扬下巴:“也就六百万斤!”

    “多少?”赵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六百万斤啊!”李云龙回答。

    赵刚愣了好一会儿,才笑了起来:“吹吧你,六百万斤?把你李云龙卖了也不值这么多!”

    “可不就是把我卖了吗?”李云龙回答:“火箭筒可能卖不了这么多粮,但要是背上个‘通敌’的罪名,那就是我李云龙的脑袋啦!”

    说着拍了拍头,得意洋洋的说道:“老赵,你可别瞧不起这颗脑袋,鬼子那可是悬赏五万大洋呢!我就是按这个价卖的!”

    赵刚这才相信李云龙说的是真的,他一脸震惊的说:“好家伙,三具卖六百万斤,那一具就值两百万斤……这买卖,能做啊!”

    “怎么不能做了?”李云龙嘿嘿笑着:“往后啊!你可别说小东北比老子值钱了,那小东北租出去也就是几箱手榴弹外加几发子弹,老子一卖就他娘的几百万……”

    “你少得瑟了!”赵刚一边乐呵呵的走向电话一边回道:“要不是小东北整的火箭筒,你那脑袋能卖得出去?也就鬼子稀罕了!”

    被赵刚这么一怼,李云龙就咧了咧嘴:“也对啊,他娘的,这么说还沾了小东北的光了!”

    首长那边不久就接到了电话:

    “什么?六万斤粮?很好嘛……”

    “六百……万斤?”

    “你有没有搞错喔?多了个百还是多了个万?”

    “真的是六百万斤?”

    “不赖嘛!”

    “一定得接着卖,需要多少都没问题,保质保量,保证满意!”

    ……

    挂上电话时,首长就呵呵的笑着,眼里还闪着些泪花,他激动的对参谋长说道:“问题总算有解决的办法喽,三具火箭筒,卖六百万斤粮食!他娘的李云龙,有两下子!”

    参谋长点了点头,鼻头忍不住一阵发酸。这阵子,首长可是为了粮食的事操碎了心。

    打仗的问题难不住他,但粮食不够可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开荒种粮,那也要过上几个周期才能有成果,远水解不了近渴。

    开工办厂,那只能解决其他方面的自给问题,无法替代粮食。

    打盐运到敌占区去售卖可以解决一点问题,换来的粮食有不算少,但对根据地两百多万人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这段时间,首长眉头都没舒展过。

    现在总算是看到一点曙光了!

    接着首长就下令道:“马上往赵家峪方向派出增援部队,一定要保证这批粮食的安全!”

第10章 交易

    王学新是在酒桌上知道这事的。

    李云龙给火箭筒谈了个好价钱,乘着赵刚不阻止时就喝上几口算庆功,既然是庆功当然也少不了王学新。

    因为条件艰苦,喝的是地瓜烧,虽然一样烧口,但味儿比起汾酒就差了许多。

    李云龙一边给王学新倒酒一边说:“小东北,你今天又立一功了,三具火箭筒就卖了六百万斤粮食!他娘的,这么一算,老子在榆村随随便便就打掉了几千万斤粮食啊!”

    “有你这么算的吗?”赵刚笑道:“有本事你往后就别使火箭筒,全都存着卖喽!”

    “那可不行!”李云龙抬着头:“粮食多了咱也得有命享受啊!”

    几个人不由呵呵笑了起来。

    王学新对李云龙能卖出这价钱还挺意外的,他原以为一具火箭筒能换个几万斤粮就不错了,没想到居然换了两百万斤……比预期的要多上近百倍。

    李云龙盘起腿解开风纪口,端着酒碗就跟王学新碰了下:“我说小东北,你往后可得在兵工厂那多整点东西,今天打打坦克,明儿打打大炮,那咱们往后可就吃香喝辣的不用愁啦!”

    王学新几口酒闷下去,口气也变粗了:“团长!那是必须的,甭说坦克、大炮了,有一天咱们整出个东西把鬼子飞机也干下来,那才叫过瘾!”

    “对对对!”李云龙端起碗说:“来,走一个!咱非得把这玩意整出来不可!”

    赵刚在一旁呵呵笑着:“这还没几口呢,就醉成这样了!”

    三人一边喝酒一边吹牛,李云龙突然感叹起来:“小东北,你是不知道,今天那叫扬眉吐气啊!往常都是咱们求爷爷告奶奶的跟别人讨装备。今儿个是反过来了,轮到别人来求咱了!”

    李云龙打了个酒嗝,然后对王学新竖起大拇指:“没说的,给咱独立团长脸了,给我李云龙长脸了!真他娘的痛快!”

    听了这话王学新才知道,李云龙今天这么高兴不完全是因为火箭筒卖了好价钱,更因为装备和技术的首次领先而有了一种自豪感。

    王学新那是因为在现代习惯了所以才没感觉,但这时代苦够的人突然有了这一天,那就是百感交集。

    李云龙是这样,总部的首长、参谋长是这样,张万和也是这样。

    张万和在知道一具火箭筒居然能卖两百万斤粮食时,激动得马上就丢下手头的工作找到苏欣,交待道:“苏主任,生产火箭筒要把关严一些,可不能疏忽了!”

    苏欣还以为是自己检验方面出了问题,就疑惑的问了声:“厂长,出什么问题吗?”

    “没啥问题!”张万和呵呵笑着:“那玩意值钱着呢,一具能卖了两百万斤粮食!”

    “啥?”苏欣简直不敢相信,以此时根据地粮食的价格,这一具火箭筒能值二百斤粮食就不错了,还能卖两百万……万斤?

    两百万斤是什么概念?

    只怕吃几辈子也吃不完吧!

    就这么一具火箭筒?

    “你还别不相信!”张万和语重心长的说:“这就是人家小东北的本事,整出来的东西全世界就咱们有,所以才稀罕!所以才值钱!我说苏主任,你这高材生可得好好学着点,别落后了!”

    “是,厂长!”苏欣嘴里应着,心下有些委屈。

    这能跟小东北比吗?

    那家伙三天两头就一个鬼点子,一会儿火箭筒一会儿定向雷的,改天又不知道能整出啥来了。

    不过不知为什么,苏欣心里更多的还是一种自豪感。

    首长那边对这次交易也十分重视,所以派一个师来保证粮食的安全。

    交易这件事除了总部及兵工厂外,前线部队一概不知,就连独立团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原因是此时的赵家峪可以说是前线……

    赵家峪以东的地区数十里原本还是根据地,但在鬼子的反攻、封锁和吞食下此时已变成了游击区。

    因此原本属于腹地的赵家峪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前线。

    在前线有这样一笔大交易,一旦走漏了风声被鬼子知道,那鬼子肯定会干涉甚至组织抢粮。

    于是此次交易严格保密,增援上去的一个师也是以构筑反斜面工事为由派到赵家峪附近。

    楚云飞答应的粮食是第三天晚上运来的。

    用的是美式卡车,后头还带着拖挂……卡车要是上战场一般不带拖挂,但在较安全的地方运输物资且物资较多而卡车又不足,这时就会加挂了。

    一车车运的全是粮食,至少有几十辆,沿着分隔公路直达赵家峪。

    压阵的是楚云飞的副官孙铭,他见到李云龙后就上前敬礼道:“李团长,由于运力不足同时也是为了安全考虑,我们这次运来第一批200吨!”

    这话说的合情合理,此时顽军装备的美式汽车普遍是载重一吨多的轻卡,再加上拖挂也只有三吨左右,运200吨都要六十几辆卡车了。

    李云龙嘿嘿笑道:“没问题,咱们说好的一手交粮一手交货,既然粮没运到,咱们货也不能给全!”

    说着李云龙就将一具火箭筒交到孙铭手里。

    孙铭不满的说道:“李团长,这不好吧!咱们一次给了两百吨的粮,你只给一具空的火箭筒?至少火箭弹也该配一发吧!”

    “孙副官!”李云龙反问道:“三具火箭筒600万斤,你算算一具火箭筒多少斤?”

    “200万斤!”孙铭回答。

    “200万斤是多少吨?”李云龙又问。

    “1000吨!”孙铭又回答。

    “这就对啦!”李云龙回答:“你们交多少粮我就给多少货,现在你们才只给五分之一的粮,我给一具火箭筒你还能不满意?”

    李云龙其实是看准了楚云飞在玩小花样。

    楚云飞哪里是运力不足,从他的辖区到赵家峪就隔着新一团不过十几里路,这些汽车一晚上可以来来回回走好几趟。

    楚云飞那是想先拿一具火箭筒给军工人员看看能否仿制,如果能仿制,那剩下的粮能赖就赖掉了。

    现在李云龙却只给火箭筒不给火箭弹,那就连看都没法看。

    孙铭没法,只能说道:“李团长稍等,我们多运几次就是了,今晚应该能运足一千吨!”

    “这就对啦,我不急!”李云龙嘿嘿笑着,然后转身就交待王学新:“等他们运足了一千吨,咱们还给火箭筒!”

第11章 秀才遇到兵

    当晚孙铭就又是增加汽车又是增加人手,忙里忙外的总算是给赵家峪运足了1000吨粮食。

    本以为这下可以拿到配发的火箭弹了,结果李云龙又递上了一具火箭筒。

    孙铭一愣,说:“李团长,这不对吧,火箭弹呢?”

    “火箭弹在我那啊!”李云龙一本正经的回答:“你放心,它好着呢!”

    “我不是那意思!”孙铭有些急了:“我这1000吨粮食可是到位了,您这配发的三发火箭弹也该给了吧!”

    “孙副官!”李云龙把脑袋一扬,回答:“我说过咱们一手交粮一手交货,可没说是先给火箭筒还是先给火箭弹啊?”

    孙铭一时语塞,只能带着两具火箭筒去楚云飞那复命。

    楚云飞原本已经联系好了军工人员做好了准备,而且是组织了五十几个各方面行家等着火箭筒。

    之所以要叫齐五十几个人,是因为火箭筒是个未知装备,必须集中各个领域的人才才能确定其是否能仿制。

    为首的是个叫刘树才的老军工,原本是太原兵工厂第二科科长。

    (注:太原兵工厂分三科,第二科分管火药和枪弹制造)

    太原兵工厂当年可是号称民国三大兵工厂之一,与沈阳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并立,而且公认的是太原兵工厂手榴弹威力最大。

    只不过这曾经的辉煌,也随着太原失守而烟消云散了。

    当时刘树才只来得及带一小部分设备随部队南迁,然后在有限的设备下继续从事生产。

    这一度让刘树才十分郁闷,因为当年他们可是可以生产轻重机枪、轻重火炮以及炮弹的,现在却只能生产步枪及其子弹以保证部队有枪可用、有弹可打。

    至于火炮和反坦克装备,刘树才那是想都不敢想。

    这会儿刘树才一听说八路军能自产一款单兵反坦克装备,马上就来了兴趣。

    他很肯定的对楚云飞说道:“团座,八路军要是能生产,我们肯定能生产,除非有什么技术上的困难!”

    刘树才这话没毛病。

    他们手里的设备虽说也不齐,但好歹还有从德国、鬼子那进口的车削机和子弹机,以及从英国进口的深孔加工设备,怎么着也比那些连子弹都无法生产只能捡子弹壳的土八路强。

    所以,如果无法仿制就肯定是技术上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有什么秘方。

    楚云飞听到这话时“哼”了一声,带着一丝不屑的微笑说道:“八路军能有什么技术?”

    在楚云飞看来,仿制火箭筒是十拿九稳的事,所以才会想着先给一部分粮食先拿到一具火箭筒看看再说。

    没想到李云龙那边却只给了一具火箭筒不给火箭弹。

    不过这也足够让所有人兴奋一阵了。

    刘树才拿着火箭筒里看外看,还把它拆了开来,然后很肯定的回答:“团长,火箭筒可以仿制,它简单得超乎想像,我们甚至能生产出比他们更好的火箭筒!”

    楚云飞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现在,就等火箭弹了。

    可一众五十几人等了一晚上,没想到等孙铭回来时手里拿的还是火箭筒。

    楚云飞这才意识到李云龙这家伙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难掩内心的失望,悻悻的对孙铭下令道:“明天再给他运去一千吨,看他还能把火箭弹留多久!”

    结果第二天,孙铭又从李云龙那拿到一具火箭筒,另加三个被拆下的火箭弹弹头。

    “团座!”孙铭尴尬的说:“李团长让我给团座带个话,说团座给了三分之二的粮,他李云龙一向不喜欢占人便宜,交三分之二的货就显小器了。所以拆吧拆吧,给了三分之2.5的重量!还说团座不必客气,团座敬他一尺,他李云龙就敬团座一丈,说只有这样生意才能做得久!”

    于是楚云飞就明白了,这要是不把粮食给齐了他是拿不到货的,顶多李云龙那就是再往细里拆一拆。

    没办法,楚云飞第三天晩上就把粮食全部给齐。

    没想到李云龙那又出了幺蛾子。

    “楚兄,这事怪我……这零件拆着拆着,我就忘了把它搁哪儿了!你看我这记性,一没酒喝就记不住事儿啊!”

    王学新听到这话就不答应了,他等孙铭走后就凑上去小声说道:“我说团长,这是我的毛病,您啥时候也有了?”

    “去去去……”李云龙回答:“没听过毛病会染吗?我这还没找你算帐呢,你小子还好意思说!”

    王学新:……

    楚云飞这下就急了。

    他本来是想算计李云龙的,没想到自己越陷越深不知不觉的把粮交了却没拿到货。

    这会儿李云龙要真不把剩下的零件交出来,他楚云飞还能怎么样呢?

    带兵打过去吗?

    此时的情况肯定不行啊!

    于是楚云飞只能备了几十坛汾酒让孙铭送过去,并让孙铭带话:“楚某别的东西没有,酒菜还是不缺,此次先呈上好酒三十坛,改日再宴请云龙兄畅谈!”

    李云龙一看到酒就“嘿嘿嘿”的笑着。

    他原本还想说:“酒是有了,可就是没菜下酒啊!这一坛酒怎么着也得配上两只烧鸡才下得了肚吧?”

    但李云龙这些事被赵刚知道了。

    赵刚不敢直接露面,因为这是“私下交易”,李云龙是借口政委这段时间出去学习才交易的。

    赵刚听到这事就冲着李云龙骂道:“你搞什么名堂,这么着人家下回还敢来买?”

    李云龙想也不想就回答:“怎么就不敢了?火箭筒就咱这一家有,他楚云飞有本事上别地买去啊!眼前有这便宜占,咱不占白不占!不就几坛子酒吗?”

    “乱弹琴!”赵刚说:“你这么干,别人还说我们八路军不讲信用……”

    “我说老赵!”李云龙歪着脑袋回答:“这可是‘私下交易’,跟八路军可没啥关系!他楚云飞要说也是说我李云龙!”

    赵刚一听这说法就没话了,最后只能说:“总之就是不行,你这是假公济私!再这么胡闹……我只能给上级打报告,下次交易就轮不到你李云龙了!”

    “别……别啊!”李云龙回道:“这就太不够意思啦!”

    李云龙也知道放长线钓大鱼的理,于是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把剩下的部件交给了孙铭。

第12章 再接再厉

    楚云飞那总算是收到了完整的火箭筒,他迫不及待的让孙铭打了一发……

    这是楚云飞想看看火箭筒的威力,同时也想确认一下这些火箭筒是不是真的。

    经过交易这事后,楚云飞是再也不敢瞧不起李云龙这泥腿子了,至少在挖坑、扯皮方面不敢。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往后如果还要交易,那只能是“一手交粮一手交货”,当场验明点清了就不会有问题,否则不管怎么玩都要吃亏。

    此时他让了孙铭打的一发火箭弹就是随机从九发火箭筒抽的一发,就担心其中掺着假的。

    结果没让楚云飞失望,火箭弹“啾”的一声飞射出去将五十米外的十几毫米厚的钢板炸出了一个大洞。

    “验明正身”后,楚云飞才放心让刘树才拆。

    没一会儿刘树才就发觉不对了。

    “团座!”刘树才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的拿着固体火药柱摆在楚云飞面前,说:“这东西……我们没见过!”

    “没见过是什么意思?”楚云飞正因为被李云龙耍着玩心里不痛快,这会儿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他指着固体火药柱怒气冲冲的质问着:“难不成,八路军的东西还能难倒你刘科长?而且东西都摆在你眼前,八路军能做得出来,你们还做不出来?”

    刘树才不敢吱声,他是太原兵工厂的首批技术人员,长期的工作使他明白了一点:不确定的东西绝不能轻易下结论,军工这东西容不得半点大意。

    孙铭像是想到了什么,凑上去小声说道:“团座,前段时间我们得到情报,说是八路军俘获了一批鬼子技术人员,还有一批新装备。会不会是……”

    于是楚云飞就明白了,这可不是八路军的土技术那么简单,它很可能还融入了鬼子的先进技术。如果是这样,要仿制就麻烦了!

    赵家峪这边,战士们就在忙着将粮食一批批运送往总部。那又骡车又是马车的好不热闹。

    这任务是参谋长亲自组织的,毕竟这时候没什么能比粮食更重要了。

    参谋长一见到李云龙几个人就笑呵呵的上前握手道:“李云龙同志,辛苦你们啦!首长对这次交易很满意,直夸独立团不仅能打仗,做生意还是把好手!”

    李云龙“嘿嘿”笑道:“参谋长,您来得正好!生意做成了不只咱们高兴,楚云飞那也高兴呢!这不,刚给我送来三十坛酒来,我特地给您和首长每人留了一坛,您没意见吧!”

    “没意见,当然没意见!”参谋长乐呵呵的点着头。

    赵刚在旁边则张大了嘴巴半天也合不拢……李云龙这是借参谋长打掩护呢,那被他讹来的三十坛酒转眼就变成了是楚云飞送的了。

    不过……楚云飞那带的话可不就是送的吗?

    要是送的那就是李云龙跟楚云飞的私人感情,那这酒就从交易中剥离出来成了李云龙的私人物品。

    参谋长不知道内情,再加上脑子全想着这几百万斤粮食的事,所以一句话就让李云龙给套到坑里去了。

    参谋长接着说道:“这场仗打得漂亮!不过同志们,我们不能因此而骄傲或者就此以为困难不存在了!这批粮食看起来多,一分摊就不多了。我们得再接再厉啊!”

    “是!”众人挺身应道。

    参谋长所说的“再接再厉”主要是两方面。

    一个方面指的是用盐换粮食。

    这方面已经在进行中,不过更多的是游击队在做。

    正规军做这个不划算也太显眼……这不只是穿越封锁线的问题,还要乔装成百姓进入县城卖盐买粮,要是正规军一个个正值壮年的小伙子去干这些,不引起敌人注意露了马脚那就是怪事了。

    所以,独立团负责从定边打盐,再将盐交给游击队,让他们往来县城将盐换成粮食。

    另一个就是继续卖火箭筒。

    不过这个带有“愿者上钩”的味道,急不得,急了反而会坏事……

    这么急着卖,是不是又缺粮了?

    既然缺粮,那是不是可以压压价了?

    所以越是要卖就越是要装作一副不在乎的样儿。

    这一来楚云飞那就得慌了:八路军那边粮食方面看来还能撑一会儿,可358团那却等不了……

    只有三具火箭筒八发火箭弹,有跟没有有什么区别?

    有一天鬼子坦克找上门来了,难道用这几具火箭筒就想挡住他们?

    而且战争这事是说不准。

    没事的时候就没事,有事的时候就是要命。

    所以平时必须做好准备!

    在这方面李云龙就只担心一点,他问王学新:“我说小东北,你那火箭筒的技术,顽军真学不会?”

    “学不会!”王学新拍着胸膛回答:“别说顽军,鬼子都学不会!”

    王学新这么有信心,其实并不这技术有多高深。

    而是史上鹰酱也给过顽军巴祖卡火箭筒却不见顽军仿制出来,现在就凭楚云飞手下那个班子就更是别想了。

    “这就成了!”李云龙“嘿嘿”笑着:“楚云飞这段时间肯定在鼓捣火箭筒,所以会消停一会儿。等他们折腾半天发现自个造不出来,那咱们的生意又上门啦!”

    王学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这也是他当初提出出售火箭筒这建议的原因之一。

    如果只是一次性买卖,就算能卖六百万斤粮食也没多大意义。

    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的,六百万斤粮分摊到根据地每个人也就是每人三斤,坐吃山空没几天就吃完了。

    但如果是持续的、长期的而且是大批量的买卖,那就一样了。

    这不说发财,至少能让根据地渡过这段困难时期。

    想了想,王学新就交代了声:“团长,下次卖的时候,咱要把火箭弹往贵里卖!”

    “为啥?”李云龙有些不明白。

    “因为火箭弹难造啊!”王学新说:“秘方全在火箭弹里,火箭筒简单,顽军自个都能造!”

    “这样啊!”李云龙恍然大悟,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说:“可不是嘛,那火箭筒就是看在楚云飞那交情上送的,没算钱,不就一个筒筒吗?客气啥呢!”

第12章 边区币

    这天,王学新接到通知跟李云龙一起到总部开会。

    这次开会的时间却是定在晚上。

    原因是在这困难时期,除指挥部外连机关单位也要下地种田。也就是响应“一边生产一边工作”的号召,白天乘着天亮就拿着锄头在外开荒,晚上回到住处再点着煤油灯把自己的工作完成。

    这时的边区,天色刚亮成群结队的军民们就提着锄头上山,放眼一望到处都是垦荒者,山坡上、沟道里,红旗招展、?锄飞舞。歌声、笑声、口号声,加油声,此起彼伏。

    到了晚上,一盏盏油灯又亮了起来,万家通明的连夜纺纱、纺线、织布以及各种工作。

    因此,当李云龙和王学新走进会议室时,里头除了煤油灯里释放出的煤烟味还有一阵浓烈的汗臭……许多团长和干部都是刚从地里回来马上就赶来开会的。

    不久,首长和参谋长匆匆走了进来。

    首长拿着手里的一叠东西兴奋的朝干部们扬了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边区有自己的钱喽!”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会儿,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首长和参谋长分两边把一叠叠崭新的边区币往下发,一边发一边打趣道:“这些边区币跟光华券一比一兑换,同志们看归看,可别偷偷藏起来喔!”

    这话立时就把干部们逗笑了。

    王学新接到的是一张伍圆面额的。

    它两侧各用花纹描边写着“伍圆”。

    正中的图案是个城门楼子,前头走着几个穿棉衣的老乡,似乎是在忙碌又似乎是在交谈。

    图案上方是从右到左用繁体写着“陕甘宁边区银行”,下方则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年”。

    王学新有些感概,这段时间根据地被顽军及鬼子用法币大肆掠夺物资毫无还手之力,根据地军民们心里都憋着一股气,边区边一出,总算是出了口恶气了!

    其它干部的想法跟王学新也差不多,他们大多都知道这边区币的发行意味着什么。

    就只有李云龙的想法不一样,他拿一张拾圆的边区币在煤油灯下照了照,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问:“首长,这一张钱能换一坛酒不?”

    “你脑袋里头想的都是酒!”首长摆出一副凶样骂道:“前几天从楚云飞到讹来的几十坛酒还不够你喝?”

    李云龙像是偷吃糖果被抓住的小孩,尴尬的回道:“那……那哪能叫讹呢?明明就是人家送的!”

    张万和接了一句:“你李云龙,连大雁飞过都有能拔下几根毛来,也是大雁送的吧?”

    会议室里再次爆发出一阵哄笑。

    李云龙那“占便宜没够,吃了亏难受”的个性,在八路军中是人尽皆知,大家当然明白那所谓的“送”是怎么回事。

    首长等会场安静些了,就接着说道:“这次叫同志来,一个说的就是边区币的事。咱们这边区币一共六种券别四种面额,同志们要记清楚喽,它们分别是一角、两角各一种,伍圆、拾圆各两种。回去都跟战士们宣传宣传。往后啊,法币就禁止流通了!”

    参谋长这时插了一句:“说到这,咱们还得感谢一下李云龙和王学新两位同志!大家都听说了吧,他们把三具火箭筒卖了六百万斤粮食,六百万斤哪……这给边区币的发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感谢他们!”

    掌声“哗”的一下就响了起来。

    王学新赶忙起身敬礼。

    他明白参谋长说的“奠定基础”是啥意思。

    正如之前所说,有了粮食尤其是在这困难时期有了粮食就有了决定权。

    比如把这六百万斤粮食往各地一摆,规定只能用边区币来换粮,那老乡们就只能想着法儿赚边区币了。

    时间一久,就达到了用边区币驱逐法币的目的。

    李云龙听着有点懵,他不清楚粮食跟边区币的发行之间有啥联系,不过他还是在掌声中起身朝周围一边拱手一边嘿嘿笑着说:“客气客气!”

    接着首长话锋一转,就一脸严肃的说道:

    “同志们,我军虽然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是,同时也在战斗中暴露出许多问题。”

    “最严重的就是我军惯于一伙上前,以密集队形冲锋的打法。”

    “这么打目标太大嘛,被敌人的大炮和机关枪射击,几发炮弹、几梭子弹下来就打倒一大片,损失太大喽!”

    “所以,我们是考虑一下战术的时候了,我认为,我们要以一种分散的队形去战斗,尽可能减少我军战场上的伤亡和损失!这样才能越打越好嘛!”

    干部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首长说的其实是这时八路军的通病。

    八路军由于扩军速度快且兵源绝大多数是没有军事训练的工人和农民,打仗很多时候都是一窝蜂的上,就像打群架似的。

    在这方面王学新感触颇深。

    他身为一名军人,从刚来到这世界就注意到八路军战术及素质方面的问题。

    他有时都觉得有些奇怪,都说战场是最好的学校和练兵场,比如抗美援朝时许多新兵在战场打了几仗后就成了老兵,接着就打得有模有样的,为什么八路军打了几场仗后却依旧是老样子。

    稍加思考,王学新就明白了。

    抗美援朝时期是战术相对比较成熟的时期,新兵进入部队跟着老兵作战学到的都是标准的且被证明在战场上是有用的东西,于是成长十分迅速。

    但是八路军……他们的战术还处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老兵说的也不一定对,甚至有些都是自相矛盾,于是新兵也乱学一气打了几场仗后依旧是乱打。

    所以,王学新认为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战术指导,然后朝正确的方向练才有用。

    那能不能将现代的战术用于八路军呢?

    王学新很快就发现这似乎不合时宜。

    比如近现代注重步炮协同,步兵更多的是担任“炮兵观察员”的角色,也就是充当炮兵的眼睛和耳朵,他们通过无线电将目标的方位报告给炮兵用火炮将目标消灭,并遵循能用炮兵就不用步兵冲锋的作战原则。

    但这在八路军身上显然行不通的,先不说没有那么先进的通讯设备,就算有,也没有那么多炮兵可协同。

    再比如现代使用散兵队形冲锋……这同样也不适合八路军。

    散兵队形推进之所以能行是因为装备了突击步枪单位面积有足够的火力对敌人防线构成冲击。

    八路军如果用散兵队形,其薄弱的火力会形成一种弱势添油战术,也就是不足以对敌人构成威胁却一队队的添上去送死。

第14章 战术

    就首长提出的这个问题,干部们一时众说纷纭。

    李长富起身发表意见:“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训练。只有多学、多练、多演,把新兵都带成了老兵,到时候战士们自然知道怎么打,也知道怎么躲炮躲机枪了!”

    李长富的观点很快就遭到众人的反对。

    “李团长!”李云龙不客气的说:“那是你百战团,你们主力团是打掉多少补充多少,而且补充的大多是老兵,练一练就个个能打能跑!咱们这些团就不一样了,补充的都是没打过仗的游击队员,许多人还没混个脸熟就牺牲了,怎么个练法?”

    其它团长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有编制的主力团就那么几个,大多部队都跟独立团一样,打起仗来兵员是一拨一拨的换,随便都要换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根本等不及练成老兵。

    过了一会儿,孔捷起身提出另一个意见:“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战术总结入手,战后多做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改正,时间久了自然就会了嘛!”

    “那不是一回事吗?”李云龙笑道:“我说老孔,人家李团长好歹也是动手练,你这还是动嘴皮子的!”

    “这哪是动嘴皮子呢?”孔捷不服气的反驳道:“我说的是要动脑,你以为个个都像你一样只带一张嘴呢!”

    李云龙“嘿嘿”笑了声:“我要是只带嘴,还能打下这么多胜仗?”

    孔捷想也不想就回怼:“你要有本事,就把小东北调给新二团,那时你还能打胜仗,我就服气!”

    “尽想美事!”李云龙呵呵笑着:“我李云龙不傻,跟老子玩激将法计?老子不吃那一套!”

    两人一来一去的互怼都跟唱戏似的,只看得首长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这孔捷那是心里后悔呢,当初他干独立团团长的时候,怎么就没发现小东北这人物呢?平白让李云龙捡了个便宜。

    王学新倒是没注意到这些,他脑海里想着:要是现代的战术不适合八路军,那就必须往前推。

    而且推得近了还不行,因为那火力、装备及协同等都不是一个层级的,于是就没有转移的价值。

    那就得……

    他娘的还得抗美援朝啊!

    想着,王学新就起身说道:“首长,咱们是不是可以整一个战术来让战士们练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首长“哦”了一声就来了兴致:“说说,什么战术?”

    首长是一路从战场走过来的,他知道对于战场而言越是简单的东西往往越实用……一打起仗来大家都紧张,一紧张就容易乱,复杂的东西听起来好,练起来也像那么回事,但一打起来就乱套了,不仅没用还可能起反作用。

    所以王学新一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那就说到首长心坎上了。

    “我是这么考虑的!”王学新说:“咱们不能对战场上的战士要求太多,希望战士们能精准而自发的执行命令,或者要求每名战士都能像老兵一样作战。比如一个‘散开’的命令……谁知道散开多少距离才合适?两米?三米?还是五米?是前后散开还是左右散开,是就地分散隐蔽还是分散前进还是分散冲锋?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反应也不一样,于是做出的动作也不一样,打起来当然要乱!”

    王学新这不是乱说,七连都已经算是三营主力连了,但还是存在这种现象。

    相当一部分人是不知道怎么做等着跟别人,别人怎么着他就怎么着,所以总是慢半拍。

    这要是做其它事就没问题,但在战场上……慢半拍往往就意味着被淘汰!

    在座的干部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情况,有些部队甚至相当严重,听着纷纷点头。

    有些人甚至还举了更多例子,同时也是抱怨:

    “比如咱们下令某排实施掩护,那他就该自行寻找有利地形分两边掩护嘛,谁知道他就一路跟在被掩护部队的屁股后头!枪口都被自己人挡住了,还掩护个屁!”

    “这不算啥!我这一喊冲锋,那就全挤成一团密不透风,个个都跟赛跑似的生怕落后。这倒没啥,偏偏他们手里还端着刺刀,前头一停……自个扎自个扎了好几个!”

    ……

    这些问题不是没有强调过,也不是没训练过,但走上战场心里一慌……表现就要比平时降个几级,甚至许多人脑袋是一片空白无法思考,只知道冲啊、杀啊,其它所有东西都忘了。

    这一来李长富就乐了,他起身说道:“王学新同志说的跟我讲的是一回事嘛,这就需要统一命令,然后多练、多演,练多了上了战场自然就会了!”

    首长有些失望。

    虽然李长富说的没错,训练的确有必要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他总觉得欠缺了些什么。

    首长将目光投往王学新,他希望同时也觉得王学新的解决方法不会这么简单。

    果然,就听王学新说道:

    “李团长,我说的战术不是这意思。”

    “训练当然必不可少!但目前像我们这样训练,要求部队个个是老兵能精准并自觉自发的完成任务,那显然不现实也很困难!”

    “我寻思着……咱们可不可找出一种方法,让战士们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简单的做到几点,就能达到或是部分达到指挥员期望的样子!”

    李长富笑了起来:“小东北,你这是把问题想简单了吧?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不给马吃草又想马儿跑!不想多练却想能打仗……我就不信有这样的东西!”

    “李团长!”王学新说:“我这是提高效率而不是不劳而获……”

    李云龙不耐烦的打断了王学新:“什么乱七八糟的!我说小东北,你有啥想法倒出来不就成了?是好是孬大伙儿一块评评理,来什么弯弯绕啊!”

    “说得对!”首长朝王学新招了招手:“来来,王学新同志,上来说说你的想法让同志们辩一辩!理不辩不明嘛!”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78/ 第一时间欣赏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亮剑之军工系统》为转载作品,亮剑之军工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亮剑之军工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亮剑之军工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亮剑之军工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亮剑之军工系统介绍:
退伍军人宁波回到他所熟悉的电视剧成为一名新兵蛋子
八路军干部成天叫唤的是啥?
李云龙最眼馋的是啥?
独立团最需要的是啥?
装备,装备,还是装备……
偏偏宁波就带了个军工系统去
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轻轻松松打鬼子
——————————
交流群:953838560亮剑之军工系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亮剑之军工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