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国啤TXT下载国啤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国啤全文阅读

作者:司马白衫     国啤txt下载     国啤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7章 向前进(求推荐求收藏)

    “信,信,我信,”秦东笑道,“我不是想……”

    “想什么,你就是头顶上不要人!”武庚顺手拿起课本在秦东的胳膊上敲了一下,“你也不想想,你才十七岁,同志哥啊,十七岁!厂里多少双眼睛盯着你呐!……十七岁干车间副主任,这将来那还了得,再过十年,当个厂长也不难嘛……”

    “行,那让我到哪个车间我就到哪个车间,不过我有个条件。”

    “条件,说吧,我跟老陈说说,什么条件?你可真会找时候伸手?”武庚被气笑了,他端起桌上的搪瓷茶缸,“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又把留在嘴里的茶叶嚼了嚼,咽了下去。

    “那就别保留车间主任了,我一个人,主任和副主任都干了算了,多干点活儿我累不着!”秦东挺胸抬头,一幅大义凛然勇于牺牲的样子。

    武庚不说话了,他笑着上下打量了秦东一遍,“秦东,你把老子当孩子了?你这不还是车间一把手吗,你想得美!不行!”他一抬胳膊,“这个条件,厂里不会接受,老老实实到一个车间干你的副主任!”

    “行,那把鲁旭光给我调过来,”秦东又笑道,“大光也是人才哪!还改良了糖化锅。”

    “你糊弄鬼哪,”武庚这才想起光顾着说话,饭菜都凉了,他夹起白菜又啃了一口馒头,“大光除了脑袋大,身上就没有大的地方了,他能改良糖化锅?!那天你在旁边比划什么,别以为我没看到,你自已说,他除了刷瓶子还能干什么?”

    “会唱二人转哪……”秦东笑着看武庚“稀里呼噜”连菜带汤吃完,拿起暖瓶给他的饭钵里倒上开水。

    此时,门,又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武厂长。”人事科的科长推进走了进来,“正好,秦科也在。”

    “秦科?”武庚一愣,开水烫了一下手,手里的饭钵一下掉在地上。

    “秦科?”秦东也是一愣,屋里就他跟武庚两人,也就他一个人姓秦,他的手一歪,开水就倒在了武庚的手上。

    “你看你看,”武庚摸着烫红的手却是哈哈一笑,“这小子,想谋害我。”他转身撕开万宝路的包装,扔了一盒万宝路给人事科长,“老柳,抽烟。”

    人事科长看看上面的洋文,“洋烟哪,肯定是好烟。”他小心翼翼地装进兜里,“武厂长,我过来是喊秦科长报到的。”

    “到科室了,不下车间了?”武庚满意地笑了,科室的地位比车间高,看来陈世法的确很重视秦东,现在厂里的科室,都是中专或者技校毕业才能进去,一进去就是干部身份,“到哪个科当副科长?”

    “副科长?”老柳一愣,他以为陈世法跟武庚沟通过,看来也没有,“不是副科长,是科长。”

    “科长?!”武庚看看秦东,突然笑不可遏,“你小子,还真让你说对了,干科长了,出息了嘛。”

    秦东也笑了,上一世,从工人到老总,他就没有干过副职,他自认为也不是干副职的料。

    “那到哪个科,老柳,你说清楚。”武庚问道。

    “销售科。”老柳陪着笑脸,从武庚的烟盒里抽出一支万宝路来。

    “销售科?”

    这次,不止武庚惊讶,秦东也惊讶了。

    “怎么会到销售科?”武庚的两道浓眉在眼镜后面拧成一团,“老陈真的安排秦东到销售科?”他又一遍问道。以秦东的技术能力,应该到车间或是到技术科才是正道。

    “错不了,刚才,陈厂长和周书记都把我叫过去了,”老柳看看秦东嘴唇上方一层薄薄的绒毛,又一扬手里的笔记本,“就是到销售科,陈厂长要求,下午报到,交接。”

    “销售科,”武庚笑着看看秦东,“秦大科长,这下如你所愿了,销售科里一个管开票的,一个管收钱的,再加上你这个科长,再配个副科长,都可以到西天取经了。”

    秦东也笑了,销售科确实是厂里最清闲的岗位,权力却不小,因为在这个时代,啤酒还是统购统销的特供商品,走后门,找关系,批条子,把啤酒拿到手,这都要经过厂里的销售科。

    “那秦科长,以后找你批条子,可千万不要为难老哥啊。”快五十岁的柳科长主动跟秦东称兄道弟起来,态度好得不得了。

    “只要你一句话。”秦东立马答道。

    “好,那下午你赶紧到销售科,陈厂长让武厂长送你过去,说是让你先干着,手续后面再补。”

    “好,先下锅后切菜,我没意见,”武庚大笑,“恭喜你啊,秦科长。”

    ……

    不出一个中午,秦东担任销售科长的事就象秋天的落叶一样,刮遍了嵘崖啤酒厂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上下班工人的口口相传,嵘崖啤酒厂十七岁的小青工在人们的印象中重又清晰起来。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窗外的大喇叭又响起了歌曲声,秦东满意地打量着自已的新办公室,他刚刚与前任科长交接完毕,对方的老婆曾给还给自已介绍对象来着。

    办公室里很是简朴,电话是天蓝色拨盘式的、电扇是座式摇头的,墙上挂着一排排红黑色的笔记本,那是记载的各个月啤酒的销量。

    80年代绝对是国营职工福利待遇最好的时代。国营企业改革被赋予了一定的“企业自主经营权”,并开始“打破职工的铁饭碗”,采用奖金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销售科要想拿到奖金,只能在厂里那百分之十五的啤酒自销权上作文章。

    “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多么辉煌,……向前进,向前进……”

    秦东坐在藤椅上,顺手拿下上个月的账目,国营企业里,厂长书记都忙着抓管理要效益,改革开放春风让工厂从上到下都充满了积极性,这是个火红年代,新官上任,他不能不让自已红一把。

    “秦科长。”

    他惟一的两个下属敲门进来了,管收钱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大姐,据说是哪家领导的亲戚,管开票的却是那个整天跟在孙葵荣身后吃白食的,此时一脸阴阳不定的表情,不服气地斜眼瞄着他。

    桌上的电话却“叮铃铃”响了起来。

    “你好,陈厂长?”秦东看看开票的,他脸上那种不忿的表情马上收起来。

    “搬过去了?赶紧熟悉工作,工作之余,去上夜校,要么去考自考,把学历拿出来,我给你到人事局备案。”电话那边,陈世法殷殷嘱咐道,“明天跟我到秦啤去看看。”

    明天到秦啤?与我这个销售科长有何相干?

第78章 秦湾啤酒

    “哗——哗——”

    窗外的海浪不断拍打着礁石,溅起了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水花退去,又散为许多洁白细小的的泡沫。

    温暖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秦湾的大地上,戴着辫子的公交车缓缓靠站,三个身背军绿色挎包的小伙子一步跳下公交车。

    当公交车晃着辫子再次远去,那座传说中的红楼就闪现在眼前,这是两栋典型的欧洲建筑风格的红楼,虽然墙壁上差不多被爬山虎光秃秃的藤条覆盖,可是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红砖木石之间的岁月留痕。

    “东哥,我们不进去?”杜小树看看秦东,天冷了,秦东穿了一件条绒外套,上衣口袋里插着一支亮晶晶的钢笔。

    “你们就在厂外,在大门口等着,有外国人出来,你们就卖,记住啊,外国人只收美元。”秦东抬腿朝前面走去,嘴里嘱咐着。

    昨天下午半天功夫,杜小树和钟小勇带着一帮孩子,在墨水街已经卖掉了二百多只烟卷式打火机。

    墨水街那帮人,早盯上了这几个孩子,可是杜小树等人口风都很紧,就是不说在哪进的货。

    秦东知道,冲墨水街那帮人精明的习气,货源瞒不了几天,等别人都进货了,他就不卖了。

    趁着这几天他手里的货紧俏,昨晚,他又打电话给南京的那个黄牛,电话是胡同口刘大妈接的,叫了几遍才下来,等问明白是秦东,黄牛的情绪立马高涨起来,秦东又托他又进了两千只的货,看得杜小桔心惊肉跳,生怕货卖不出去,赔在手里。

    “赔不了,”秦东安慰杜小桔,“明天美国人就要来了,在这待好几天呢。”

    美国人?杜小桔一头雾水。

    其实,秦东也没有记起来,还是昨天陈世法的一个电话才让他的记忆复活。

    今天,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昂斯上将将率领“里夫斯”号导弹巡洋舰、“奥尔登多夫”号驱逐舰、“伦兹”号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访问秦湾。

    将近九百人会在秦湾待一个周的时间,美国人会游览秦湾市区和嵘崖,还会参观秦湾啤酒厂、刺绣厂、国棉五厂、地毯厂……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美国海军3艘军舰还会举行开放活动,会有人山人海的市民前去看热闹,虽然登不上军舰,但周围的人会象赶大集一样。

    “东哥,我们不认识美元。”钟小勇快赶几步,他跟杜小树都背着挎包,一个管卖货,一个管收钱。

    “美元也不认识你,”秦东跨过宽阔的马路,“外国人认识吧,他们给你钱你就收着,是人民币的话,五块钱一只,不是人民币两美元一只。”

    这年头,一美元兑换三块多人民币,卖给美国人就是将近七块多一个,卖给国人是五块钱一个。

    “东哥,这不是比昨天贵了三块吗?”杜小树问道。

    “是啊,这就是价格。”秦东狡黠地一笑,他是在给两个孩子上课,让他们体会一把营销中一个重要的利器——价格,“嗯,后面一个周,这些美国鬼子走到哪你们就去哪,记住啊,外国人只收美元。”

    ……

    “国营秦湾啤酒厂”

    厂外,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人头攒动。

    秦东安置好杜小树和钟小勇,等待着陈世法的到来,陈世法先去了市二轻局,从二轻局再到秦湾啤酒厂。

    厂区外虽然热闹,但是警戒一点也不差,直到陈世法的车开过来,秦东才得以进入厂区。

    美国人还没有来,看着陈世法同秦啤的领导寒暄,秦东自已在厂区里转了一圈,麦芽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包装车间依次排开,红色的砖瓦、十多米的挑高、成排的罐装设备,以及空气中残留的麦芽糖味儿,都在诉说着秦湾啤酒的辉煌。

    “来了,来了,美国人来了!”秦湾啤酒厂几个工人快步朝工厂大门跑去。

    “同志,接待室在哪?”秦东拦住一个工人问道。

    “前边那栋楼。”一个工人匆忙用手一指。

    参观啤酒厂就是来喝啤酒的,果然,陈世法也没有到厂外,“走了一圈了?”他抽出一支烟,秦东顺手拿出烟卷式打火机给他点上,陈世法眼睛一亮,秦东就把打火机塞到了他的手里。

    “嗯,好东西。”陈世法也不客气,“走,上楼。”

    几百个美国大兵很快充斥了厂区,接待室里,满桌的秦湾啤酒让他们兴奋不已。

    秦啤同百威一样,都是美式工业淡型拉格啤酒,即原料中除麦芽外,还使用大米和淀粉甚至糖浆,这类啤酒都叫美式工业啤酒。美国百威、墨西哥科罗娜、雪花、燕京,所有的国产啤酒,都是这个类型。

    一个个美国大兵顾不上听讲解了,来不及文雅的地使用杯子,一个个抓起瓶子扬头豪饮。

    他们“OK,OK”地喊着,一仰脖子就是一瓶,忙得十几个服务人员整箱整箱地往上抬,穿梭不停地收拾空瓶子。

    一个水兵一口气喝了三瓶,然后就叽哩哇啦地讲开了。

    “他说什么?”陈世法问秦东。

    “他说,秦湾啤酒是世界上最好的啤酒,他入伍前在美国就经常喝。如今参军离开美国,三年来第一次见到它,老朋友相逢怎么能不激动呢!”

    所有人都在笑,陈世法却是冷静地看着这帮美国人。

    他们喝着,叫着,唱着,大概是搞豪饮比赛,有几个大兵站了起来,每人面前摆了三瓶开启了的啤酒,只听一声大喊,抓起瓶子就往肚子里灌。

    最先喝完的那人就是赢家,他用手指头戳着别人的肚皮,引来阵阵欢笑。

    “小秦,你现在是销售科长了,你看,为什么秦啤这么受欢迎?永远不愁卖。”陈世法很是感慨。

    秦东看看他沟壑纵横的脸,这个起于草莽的企业家,虽然不懂营销,但已经接近了营销的真象——品牌意识!

    ……

    秦啤的大门外,果然也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喝不到秦湾啤酒,秦湾的烟是可以抽的,两个孩子手中新颖的打火机立即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多少钱一只?”

    “五块,这是美国货,美国军舰刚刚运过来的。”杜小树撒谎何用打草稿,张嘴就来。

    “五块,太贵了。”有人望价却步,可是更多的是年青人,好奇地把打火机拿在了手上,“真的是从美国运过来的,给我来一个。”

    “好来,美国打火机,美国打火机,五块钱一个,”杜小树兴奋地口音都变了,他不断地接过递过来的钱,钟小勇不断地从挎包里往外掏着打火机。

    昨天下午还是两块一只,今天下午,翻了一倍!

    “打火机?”几个喝得满脸通红的美国人走出厂区,杜小树赶紧迎了上去,“要不要?”

    美国人一阵叽里咕噜的英语,杜小树虽然听不懂,可是他仍在努力地大喊,“美元,美元,我要美元!两美元一个!”

    美国人也听不懂他的话,可是并不影响他们对这种“中国特产”的喜爱甚至需要,绿色的票子递到杜小树手里,打火机就送到了他们手上。

    也不管是多大的面额,杜小树接过来就放到包里,美国人叽里咕噜等待着他找钱,可是看着这个小家伙什么也不懂的样子,叽里咕噜又说几句,无奈地摊开双手,耸耸肩膀就离开了。

    “小勇,还有打火机吗?”杜小树掏出一张美元,对着太阳就瞅起来。

    “没了。”钟小勇捏捏空荡荡的挎包,抬起头也看着杜小树手里的钞票,“小树,这就是美元?”墨绿色的钞票上面,好象写着“100”这个数字。

第79章 美元(求推荐求收藏)

    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秦啤,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现场采访,并通过电波向美国全国进行了直播。

    “走吧。”陈世法看着这一群兴奋的美国大兵,“什么时候我们嵘啤也能这样,前一秒让我闭眼,下一秒我眼睛就不睁开了。”

    他说得缓慢说得郑重,竟说得秦东有些心酸。

    汽车缓缓驶离了秦啤的大门,透过车窗,秦东看到了一脸兴奋却把挎包死死地搂在怀里的杜小树,也看到了一脸警惕、护送着杜小树上公交车的钟小勇

    “啤酒进入淡季了,今年技改提高了产能,现在库存倒压了不少,你想想办法,年底把这些库存消化了。”陈世法看看秦东,轻描淡写道。

    去库存?

    秦东答应着,那得让仓库那边报一个详细的数字过来,他看着陈世法紧闭的双眼,试探地问道,“陈厂长,现在销售科就两人,我能不能把大光调到……”

    “这件事不急,”陈世法睁开眼睛,“你先把情况摸清楚了再说,我也再想一想,嗯,刘师傅,直接送我回家。”

    车子送完陈世法,刘师傅又殷勤地把秦东送回钟家洼,还没下车秦东就看到了杜源推着自行车往外走,“小桔的自行车坏了,上班还是我去送的,我去接她回来。”

    “我去吧。”秦东刚要下车,刘师傅一把拽住了他,“秦科长,反正也班了,我也没事,我跟你一起去,这样还快些。”

    杜源的眼睛睃了一眼小轿车,秦东忙道,“叔,你先回吧,我去一趟饼干厂,一会儿就回来。”

    还没等杜源回答,刘师傅已经掉转车头,汽车重又驶离了钟家洼。

    “那谢谢你啊,刘师傅。”

    “秦科长,你不要客气,以后有用车的时候,尽管打招呼,只要厂领导不用车,我随叫随到。”刘师傅很客气,面对着这个比自已小二十岁的年轻科长,他的脸上满脸堆笑,到嵘崖厂买啤酒,趟路子,走门子,批条子,都离不了这个小科长,他现在可是炙手可热!

    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开得飞快,到了饼干厂正好碰上杜小桔下班,一众女工中,一身米黄色风衣的杜小桔很是亮眼。

    这件风衣她起先是不肯穿的,还是秦东假装不高兴她才穿上的。虽然已近黄昏,可是风衣穿在身上,让她的皮肤更显白皙,秦东突然发现,杜小桔的洁白的脖颈也很是修长,身上散发着一种温暖恬淡的美。

    “小桔。”秦东推门下车,高声招呼着。

    人群中有说有笑的杜小桔先是一愣,接着四下打量起来,不是夜班,门口几乎没有等待自家姑娘、媳妇下班的大老爷们,她看到满眼的自行车,却没有看到秦东。

    “在这里。”秦东高高地挥动双手,“这里。”

    “小桔,你对象?”同行的女工都看到了秦东,也看到了秦东身后的轿车。

    “小桔,真是你对象啊,现在是销售科长了啊?”秦东的名声这几天在各个厂传得很快,从洗瓶工到工段长再到销售科长,简直就是小青工中间的传奇!

    “销售科长就有车坐啊,我们厂长还没有轿车坐呢。”又有女工看着晚霞中的年轻人,和年轻人身后那辆淡蓝色轿车。

    ……

    耳边响着同事莺莺燕燕的羡慕声,杜小桔害羞地低下头,再抬头时已是笑意盈盈,她大大方方街口告别同事朝轿车走去。

    一众女工都停住了脚,看着秦东给她拉开车门。

    “哎呀,小桔命真好,听说这小伙子才十七岁就当了科长,自已卖啤酒,还挣了不少钱,关键是拿着小桔真好。”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工由衷感叹道。

    “你们找对象都擦亮眼睛啊,不是这样的不找,听明白了没有?”一个老大姐以过来人的口气教训着身旁这些年轻的女工。

    无形中,秦东已经成了饼干厂女工找对象的标杆。

    “是啊,我们也找这样的,”另一个样子有些泼辣的年青女工突然喊道,“小桔,你对象明天还来不来,捎我们一段吧……”一阵欢笑声就随风飘了过来。

    对象?

    车里的杜小桔早已羞红了脸,连开车的刘师傅也回头看着她笑了。薄暮中,秦东早已握住她的手,杜小桔稍稍一挣扎,还是让秦东把自已的手握在手里。

    杜小桔身上带着牛奶和庶糖的香甜的味道,马上让秦东荡漾在幸福的涟漪中。

    ……

    冬天天黑得早,回家钟家洼,路灯都早已点亮。

    刚走进院门,秦南就神神秘秘地迎上来,“哥,小桔姐,你们快看看,小树他……”

    “他怎么了……”刚才还是与秦东柔情蜜意的杜小桔马上变了脸色,秦东话还没有出口,她就匆匆跑进屋去,却看杜小树和钟小勇都在,屋里秦东那张简易的钢丝床上早已铺开,上面放着一张张钞票,两块的,五块的,十块的……还有十几张花花绿绿的票子,上面印着的头像赫然是外国人。

    “小树——”

    杜小桔一把拉住了杜小树的手,“你又去收费了?”说到这里她又想到了那日的情人湖,她俏脸一红,不安地看一眼秦东,声音小下来,“还是又干什么坏事了?”

    “姐,你可冤枉我了,”杜小树笑嘻嘻地站起来,拿起床上那张100元的票子,“东哥,这张是一百的吗?”

    “哦,这是一百美元,”秦东接过钱,重生后再一次手握美元,感觉真是不一样,“这里有多少?”他看看杜小桔,示意这事他是知道的。

    杜小桔提着的心蓦地放了下来,只要秦东知道,杜小树就翻不起什么大浪来,““我来数吧。”

    她把肩的上挎包放到一边,十根修长皎白的手指象变魔术似地把床上的钱归拢到一处,接着就是眼花缭乱地把一摞钱分类归总。

    哦,这一手让秦东、杜小树、钟小勇都看呆了,会计就是会计啊!

    “总共是人民币七百五十块,这是……三百五十二块钱。”杜小桔双手一捋,大大小小面额的美金立马在她手里理顺了。

    “这也有三百五十二块钱?”秦东接过美元,看向杜小树。

    “东哥,我就是按你的意思,卖给咱们的人五块钱一个,卖给美国人两美元一个,那些美国大兵喝得都不少,他们说话我也不明白……”

    “东哥,小树就是没找人家钱……”钟小勇也不知是告状还是夸奖。

    “小树那可不行,”秦东故作认真道,“人家给你这是一百美金,相当于人民币三百多块呢,你就给人家一个五毛钱人民币的打火机……”

    “打火机?”杜小桔接过秦东手里的美元,“你们……把打火机卖给了美国人?”

    “美国人算什么,”杜小树和钟小勇接过秦东递给他们的钱,每人二十块,这是他们一天的酬劳,“这几天他们走到哪我们就卖到哪!”

第80章 旺季和淡季

    “月有阴晴圆缺,花无百日嫣红”,市场亦有淡季和旺季之区分。

    四季的轮换导致了气候的变化,继而引起市场变化,这就造成了许多产品销售的淡旺季,中国啤酒市场的淡季和旺季区分非常明显,前世,秦东都恨不得没有冬天,一年只有夏季最好。

    “老陈,昨天我到烟酒公司去过了,晚上顺便回了趟家,就没回厂里。”一大早,武庚就找到了陈世法。

    “嗯,”陈世法关心地问道,“家里怎么样?”

    “还那样,唉,再说吧,我就是个粗人,也没那么多文化,……”武庚自嘲地笑道,“烟酒公司我去了,连人也没见着。”

    陈世法示意武庚坐下,自已先接了个电话,电话是区工业局局长王从军打来的,他也很是关心嵘啤今年的库存问题。

    “孙葵荣的事,我们彻底把烟酒公司得罪了,他们这是在卡我们的脖子。”见陈世法放下电话,武庚摸摸刮得铁青的脸,胡茬轻轻作响。

    在这个什么都要本、票、证的统购统销的时代,啤酒厂所需的原料及生产的产品均由国家统一调拨、销售。

    比如生产所需的原料大麦、大米等,均由国家按照调拨价统一调拨,增加产量需要区里研究批准,扩大生产规模要到计委立项。

    啤酒生产出来之后,由计委委托烟酒公司进行销售。

    “我们今年又砍了他们百分之五的销售权,这在全省也开了先例了吧,烟酒公司现在当我们是眼中钉了……”说着说着,武庚竟笑了,笑得很开心。

    嵘啤的啤酒自销权,以前是百分之十,借着澡堂事件,又争取到了百分之十五的自销权。

    可是自销权争到了手里,问题也来了。

    本来每年的五月到八月销售旺季的时候,烟酒公司要求啤酒厂生产的啤酒一瓶也不能少,而淡季的时候,烟酒公司则保证不了啤酒的销售。企业产量低吧,完不成当年的产值,按每月计划生产吧,糖业烟酒公司又卖不出去。

    所以,销售旺季,驻厂员代表烟酒公司给厂里压力,淡季的时候看着积压在库里的啤酒,啤酒公司又得登门去求人家,这趟武庚去烟酒公司,海城啤酒,白沙啤酒厂的人都在候着烟酒公司的领导。

    今年,加上嵘啤大搞技改,啤酒产量也增加了,所以这一到淡季,加上又增加了百分之五的自销权,仓库里就抗不住了,库存直接增加。

    陈世法脸上却没有愁容,波澜不惊,“我昨天到秦啤去看了,咱们虽是联营厂,可不象人家,外贸、特供、外供……根本不愁卖,人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我们跟秦啤不能比,烟酒公司在看我们的笑话呢。”武庚很快接了一句。

    “他们看不着。”陈世法斩钉截铁道,“老人家不是说过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有烟酒公司,我们的啤酒就卖不出去了?”

    哦,怎么卖?武庚立马想到了秦东,

    “你告诉秦东,”陈世法有些伛偻的腰板突然挺直了,“我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年前给我把库存全部解决掉,否则,哪来的还到哪去。”

    哪来的还到哪去?

    武庚的笑容一下收敛了,这不是又要重回洗瓶车间刷酒瓶吗?

    对于陈世法翻云覆雨的本事,武庚了解,自打出任厂里一把手以来,在生产上更上说一不二。他能把秦东捧到云端,也能把秦东摔在泥淖!

    “要不我们把这百分之五的经销权退回去,”武庚试探着问道,这样可以缓和跟烟酒公司的关系,也能减轻秦东的压力,还有不到三个月就过年了,时间也很紧张,五千多吨的库存,他也感觉到了压力。

    “不退!”

    陈世法直接道,他的脸上端严凝重,“上面都提出商品经济了,啤酒是什么,是商品!”他看看窗外汹涌起伏的海浪,“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不会一直统购统销,明年我们的自销权我还想争……”

    “争到多少?”

    “一半!”

    百分之五十的自销权?

    武庚明白陈世法为什么把秦东放在销售科长这个位子上了,“这小子是个刺头,脑子也活,好,我们商量一下,先把今年的库存去掉!”

    ……

    “你小子粘上毛,比孙悟空还精,给我揪一把毛,变出个一千个孙悟空来,一个孙悟空般一箱啤酒,给我把五千吨啤酒销出去……”

    武庚爽朗的笑声还回荡在耳边,秦东拿着手上的库存单,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五千五百八十六吨……”

    一般来说啤酒的运输半径如果超过250公里的路程,就没有什么经济上的价值了,所有利润就都会让运输费用吃掉。

    就算在这个区域进行销售,厂里也拿不出那么多车来。

    他信步走到隔壁,还没进门,就听到了里面的议论。

    “这下有好戏看了,全厂的人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呢。”管开票的喝着茶水,语气很是幸灾乐祸。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才十七岁啊,我姑娘也才十七,……”管收钱的大姐在打毛衣,“听说陈厂长说了,库存解决不了,还让小秦回去刷瓶子去……”

    刷瓶子?

    秦东笑了,可是厂里还不给自己安排人手,又要年前清空库存,真当自己是孙悟空啊!

    “秦科长。”

    鲁旭光象大肉丸子一样的脑袋从门缝里挤了进来,“下班了。”

    “走,回家。”秦东一把拎起自己的挎包。

    出了厂门,南厂的经销处也不再象以前那样顾客盈门,现在门可罗雀。

    “厂里现在都传遍了,说陈厂长让你回去刷酒瓶呢。”鲁旭光哈了一口热气,立马变成了一团白雾。

    “下辈子吧。”秦东顺嘴答道,“这天贼冷,要是有辆车就好了。”

    “快拉倒吧,科长哪有车?你得当厂长,还不能当副的,当了厂长,那都不是事儿!”鲁旭光摇头晃脑挎上自行车,“眼下,先保住你科长的位子吧……”

    ……

    家里,柳枝正在做饭,冬天,游人日渐稀少,作为海滨旅游城市,杀人街也迎来淡季,临时支起来的大棚拆了,柳枝没事干了。

    “大东,后天周末,你借辆板车,我们去把煤买回来。”

    没有供暖,家家户户还都生炉子,买散煤也要凭票供应,煤店购进好烧的煤,还常常排队挨号,借辆大车或小推车拉回家。

    秦东进屋放下挎包,看到了新买的脸盆,还用纸包着,还有两个暖瓶和一个台灯。这时结婚送礼也简单,很少有送钱的,都是送这些东西。

    “枝姐,谁家结婚?”秦东拿起一个苹果也进了厨房。

    “大青山你大舅家的二姑娘。”柳枝端着一盘土豆丝和咸菜走进来,“后天我去,再带点白菜回来。”放下盘子,她起身到抽屉里找出大白菜票,上面有蔬菜副食品公司的印章,二十五公斤。

    秦湾的冬天,除了白菜和萝卜真没什么吃的了,买大白菜也要凭票供应。

    每当开始卖白菜的时候,都是全家出动,拉着钢铃车或拖着地排车或推着自行车,到菜店成筐成麻袋地买白菜。

    可是这样还是不够吃,每年都是柳枝到娘家再弄点腌制的或是风干的海鲜回来,凑合着过冬。

    “枝姐,那明天我到厂里借辆车,我们一块去吧。”

第81章 供销社(求推荐求收藏)

    这个时候的马路上,各种机动车都可以跑,绝不会限行!

    除了为数不多单位的小轿车,路上跑得更多的是大货车,解放牌,东风牌,130轻卡,农用车……

    坐在这辆国民轻卡里,看着路两边的行道树快速向后退去,柳枝禁不住问道,“大东,你什么时候会开车了?”

    “跟厂里的师傅学的。”秦东笑道,这个时候的交警队加起来只有几辆老吉普和摩托车,每天执勤的交警多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岗巡逻,处理事故也只能骑自行车去,就是没有驾驶证也查不到。

    交通规则也相当简单,各行其道,谁走错了道,就是谁的责任。

    130轻卡一路飞驰,柳枝的老家在嵘崖的最南端,三面环海,依山而建,打老远就看到山石滚滚、红瓦片片,万顷碧波中渔帆点点,几只抢滩搁浅的渔船静卧沙滩……

    进入村子,就闻到一股浓浓的海腥味,屋顶、路边、自家的庭院里到处都晾晒着新捕获的面条鱼。

    大街上全都是用条石铺就,几位老汉闭着眼睛晒着太阳,三两小儿正在追赶一只大公鸡……

    轻卡慢慢驶进一处胡同,在一家四合院前停下。

    院内的房屋墙壁照例是用巨石砌就,正中一个黄色的木门,左右各开着一个黄色的格子状窗户,灰色的瓦片前伸着,显得古朴沧桑。

    院子中还安放着一个石碾子,旁边放着一片石磨,还有一堆捕鱼的渔网堆放在院子的角落里。

    “娘,我回来了。”

    柳枝提着东西下了车,秦东把车停好也进了院,起初枝姐嫁给父亲,家里是不同意的,父亲岁数都这么大了,还带着两个“拖油瓶”,可是架不住柳枝坚决,所以这几年跟娘家的关系一直疙疙瘩瘩的。

    “姥娘(姥姥)!”

    秦东笑着走到那个坐在石磨上的老人跟前,亲热地喊了一声。

    “谁是你姥娘,你爱叫谁姥娘叫谁姥娘,”老人却不正眼瞅他,“啯啯啯——你回来干什么?”她从箥箕里拿出一把玉米,撒向觅食的鸡群。

    秦东笑了,这老太太,就是嘴硬心软,前两年跟着枝姐回家也是冷言冷语,可是临走时,咸鱼,虾酱,瓜果,蔬菜……,地里产的,水里跑的,没少往家里带。

    “二嫚不是要结婚了吗,我回来看看。”柳枝拿起箥箕,一上一下掂着里面的玉米。

    “还有个姑姑样……”

    老太太看看石碾子上的东西,小声嘟囔一句,仍没给好脸色。

    “枝儿回来了。”人没到,声音就先传了进来,柳枝的大哥走了进来,秦东赶紧上前打招呼。

    “大东,”大舅瞅瞅门外,“门前的车是谁的?”

    “我厂里的,”秦东笑着掏出烟来,又把烟卷式打火机拿出来,给大舅点上烟。

    “你不是刷酒瓶吗,什么时候开上车了,当司机好啊,有前途,”大舅接过秦东递过来的烟,长吸了一口,“大前门,好烟!”

    柳枝带着自豪答道,“大东现在是厂里的供销科科长了,前些日子还到南京开会了。”

    “噢,当干部了?”大舅上下打量着秦东,“你不是属鸡的吗?……能当科长?”他的意思是秦东才十七岁,就能当科长?

    “属鸡的怎么不能当科长?”大舅母也从外面走进来,家里姑娘快结婚了,这阵子很忙,两口子都很热情,都是那种实诚的庄户人,“二队的二保当生产队长那年,不才十八吗?”

    大舅点点头,“那科长比村长大?是供销社里的供销科?”

    “不是供销社,是厂里的销售科,”秦东笑着纠正道,他却不想解释科长和村长的问题,“我出去把啤酒拿进来。”

    临行前,他从厂里带了两捆啤酒,啤酒用尼龙强捆着,白色的尼龙绳可以用来绑东西,也是农村的稀罕物。

    “啤酒?”大舅眼睛一亮,看秦东的眼神变了,“好了,二嫚结婚这个档次上去了,哎,有个当科长的……兄弟,就是好啊!”现在农村结婚只上白酒,酒席上能上几瓶啤酒,立马会让人刮目相看。

    姥娘冷眼瞅着,“你妹子和外甥来一趟也不容易,中午在这吃饭吧,别没眼力价,做饭去。”姥娘瞥一眼儿媳妇。

    “好,我这就去。”大舅母很是痛快,大舅亲热地拉住秦东,“大东,现在当科长了,会喝酒了不?中午陪着舅舅好好喝一杯。”

    ……

    炖杂鱼贴玉米面饼子,腌的大虾和螃蟹,还有风干的面条鱼……

    渔家的午宴尽心尽力,秦东却享受不了这种高度的老烧酒,“大舅,二姐结婚用车不?”

    这个时候迎接新娘大都是骑自行车,有辆北京吉普车接送算是有面子的。

    “能用?”大舅马上听出了秦东的意思,他指指门外,“能用这辆车就行,那你舅舅脸上就相当有光了。”

    “不用这辆,”秦东笑着给他斟酒,“我开辆上海小轿子过来。”

    上海小轿车?

    大舅一下站了起来,“我再到供销社去买瓶酒,不行,我们爷俩今天好好喝一杯,晚上别走了。”

    面对着这超乎寻常的热情,秦东站起来,“那我跟你一块去,我也想到供销社去看看。”

    “大东,你吃菜啊,”大舅母从屋里追了出来,“供销社有什么好看的……”

    ……

    每个农村几乎都有一家供销社,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遍布城乡,通过统购统销包揽了这个时代中国百姓的所有生活所需品的购买。

    锅碗瓢盆,烟酒糖茶,老醋酱油,布料暖瓶……一台杆秤,一架算盘,就放在柜台上面。

    秦东扫了一圈,没有发现啤酒,“大叔,你们这里有啤酒吗?”

    没等供销社的人回答,大舅嚷开了,“供销社里哪有啤酒卖?进来两箱啤酒,一下都抢光了。”

    “这是?”供销社的人打量着秦东,掀开柜台的专用通道的木盖,推开下面的木门走了出来。

    “我外甥,在咱们嵘崖啤酒厂上班,厂里的销售科长。”大舅很是自豪。

    “销售……科长?”村里供销社的人大体明白了,这个位子是卖啤酒的,“你能给我们供销社进几捆啤酒吗?”

    “行啊,别说几捆,你们想要多少就可以买多少。”秦东一敲木质的柜台,“自己去拉,能装多少就装多少。”

    “什么时候啤酒畅开了卖了?”供销社的人好象不相信。

    “也就是年前这几天,”秦东拿起柜台上的一盒友谊雪花膏,“看你也是这个村的我才告诉你,过了这个村也可没有这个店了。”

    供销社的人看看大舅,大舅马上保证道,“我外甥是供销科长,错不了!”

    “行,那我就去看看,对了,我得跟乡里的供销社说一声!”供销社的人就入院里跑去,挎上自行车才又喊了一句,“老柳,你要什么自已拿,先赊着!”

第82章 广播站

    瑞雪兆丰年。

    从枝儿姐的老家回来,走到半路,天上就开始飘起零星小雪来。等快开到区里,雪慢慢下大了。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雪花在空中洋洋洒洒飞舞,往外看去,山上,银装素裹,景象美不胜收;海上,海鸥伴着雪花飞舞,更显灵动。

    把枝儿姐送回钟家洼,秦东直接开车回到厂里,跟厂办大姐要了梁静雯家的地址,就开车直奔区委家属楼。

    “同志,麻烦问一下,梁静雯家住在哪儿?”秦东拦住一个身穿棉袄的大叔。

    “静雯啊,你是……”来人警惕地看看车里的秦东,直到他说出自已是梁静雯的同事,对方才松口,“前面那幢楼,二楼,在楼下喊一声就听到了。”

    “梁静雯——”

    声音很是嘹亮,打破了雪中黄昏的宁静。

    此时正是家家做饭户户冒烟的时候,梁静雯正在家里看电视,下雪的时光,最是悠闲,梁静雯的母亲正在厨房忙活着,厨房里热气腾腾,洋溢着浓香的饭味。

    当那个嗓门响起时,梁静雯心里一动,马上想到了那个堪比“大喇叭”的声音。

    趴在窗户上,看着那个穿着棉猴的年轻人正在楼下冻得跺脚,她心里禁不住跳了起来,她看了看正在厨房里的母亲说道,“妈,我同事,可能是厂里有事,我下楼一趟。”

    梁静雯的母亲透过窗子,也看见了楼下的秦东,“这嗓门,都可以唱京剧了。”见梁静雯穿外套,好奇地问,“这么晚了找你什么事啊,你一个播音员,也不用加班……”

    她在唠叨着,自己的女儿已经推门下楼。

    看着一个红色的身影出现在楼前,秦东抚掉头上厚厚的雪花,笑了。

    梁静雯穿着一件红色的面包服,戴着一条白色的围巾和一顶毛线帽子,此时的羽绒服,面料档次和加工水平都不高,款式也比较单调,含绒率低,填充量大,外观臃肿,被称为面包服。

    即使如此,也掩饰不住梁静雯的好身材,皑皑白雪,红色尤其亮眼。

    “秦东,你怎么来了?有事吗?”越走近秦东,梁静雯越感到心跳。

    “对,区里广播站的人你熟悉吗?”秦东哈着自己的双手,雪是越下越大了。

    “熟悉。”梁静雯简单答道。

    “那跟我去一趟行吗?”

    “静雯!”楼上一个中年妇女打开木头窗子,探出头来,打量自已的女儿也打量秦东。

    “我同事,我们去一趟区里的广播站。”梁静雯对着楼上喊了一声,她也没有问秦东的目的,直接道,“那我骑车去。”

    “我开车带你。”不远处,那辆130轻卡已经覆盖上一层厚厚的雪花。

    “你会开车?”

    “嗯,”秦东打开车门,也不作解释,“事情很简单,我去广播站打个广告,一会儿把你送回来。”

    “打广告?去广播站打广告?”

    八十年代是农村广播最后的辉煌,有专门的广播线从县里连到乡里和村里,再通到农户家中,每家农户的土墙上都有一个方形的广播盒子。

    “电视里有广告,广播里能打广告吗?”秦东的车开得很慢,梁静雯的语速好象也放慢了,跟广播里不一样,嗯,声音也柔和起来。

    “能,电视里能打,广播里怎么不能打?”秦东一打方向盘。

    此时,这是中国农村受众最多、最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偏僻乡村农民唯一的文化消遣与时尚。

    广播大部分播放的是新闻节目,很多都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还有一些农业方面的,曲艺方面的评书比较多,相声也是常有的。

    早上开播的时间和晚上停播的时间是固定的,晚上是17点20分开始到21点30分结束。

    “现在几点了?”秦东停下车,他没有手表,只能问梁静雯。

    梁静雯刚抬起手来,广播站里就传来一声“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七点整。”

    广播站是一排平房,梁静雯对这里显然不陌生,她经常来送稿件,和编辑很熟悉,现在已是下班时间,站长不在,编播组和机务组里倒是有人,可是听完梁静雯的来意,编播组的人也很是为难。

    “静雯,你这也算不上文章,我们没法播啊……”

    “电视上也能打广告,”秦东看着屋里的广播设备,“我们这里也可以的,可以收费啊。”

    “可是上级也没有过播送广告的通知,我不敢播这样的文章。”确实,广播站播出文章从来没有收过钱,也没有过收钱的想法,秦东说是给钱,编辑吃惊,梁静雯也意外。

    “那问一下站长行吗?”梁静雯看起来很宁静的一个姑娘,性子却很是执着。

    “好吧,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到站长家去一趟。”组长瞅瞅梁静雯,平常人也就罢了,这个姑娘他高看一眼,连带着与她一起来的小伙子,都让他不敢怠慢。

    站长家离这不远,组长也没有让秦东用车送他。

    “嗒嘀嗒,嗒嘀嗒……小朋友们,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两人等在编播组的另一间屋子里,秦东跟梁静雯开起了玩笑。

    小时候,这就像《新闻联播》的片头曲一样,孩子们都非常的熟悉。

    “秦东,你一点也不着急?”梁静雯已经知道,秦东过来打广告是为了去厂里的库存,事关工作,她很是认真。

    “不着急,今天不行,我们明天再来嘛。”秦东眉毛一挑,“一次不行,总有行的时候。”

    嗯,看着他的平静,梁静雯急躁的心情也让大雪覆盖了,她突然发现,平静真是一种力量,能感染他人,也能带来一种依靠感。

    广播里开始播送刘兰芳的《说岳全传》了,站长也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说话间,秦东也感觉到他对梁静雯很客气,当说到秦东准备给县广播站这三十多人每人一捆啤酒时,站长明显心动了。

    “那我先看看你的稿子。”站长伸出手来。

    “我没写,那我现在就写。”秦东掏出钢笔,“刷刷刷”在方格纸上写起来。

    “常喝嵘崖啤酒,常年幸福吉祥。从今天开始,嵘崖啤酒面向群众进行销售,想买啤酒请到嵘崖啤酒销售科。买啤酒,找秦东!”

    八十年代的土味广告词,土得再也不能再土,但作者可以重生,广告不能超越时代,拿出前世什么“激情一刻,皇者风范,品味人生……”之类的话,老百姓会捂耳朵的!

    “哦,你就是秦东啊。”站长一下笑了,“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了,那这样,评书后面我们马上播出,后面每天早中晚的时候,我们也会播,要播多长时间?”

    “一个月。”秦东笑道。

    ……

    刘兰芳先生的长篇评书《岳飞传》,吸引了无数的忠实听众。一到播《评书》时间,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们,都围坐在广播喇叭下面静悄悄地收听。

    刘先生播讲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就像亲临现场一样。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当结束语脱口而出,县广播台女主播软糯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下面播送一条广告,常喝嵘崖啤酒,常年幸福吉祥……”

第83章 拖拉机,大马车,小推车(求推荐求收藏)

    后半夜,雪终于停了,可是清早起来又开始零散飘起雪花来。

    武庚穿上棉猴,推开房门,呼吸了一口凛冽带着清新的寒气,大喊一声“好雪。”

    “同志们,出来扫雪了。”

    嵘崖啤酒厂院内已经被皑皑白雪覆盖,几个保卫科的干事和昨晚上夜班的工人已经拿着大扫帚和木锨,把大门口和办公楼之间清扫出一条小路来。

    “先把前面的雪扫干净。”武庚指挥着,他自已拿一把木锨,“嚯嚯”地赶着地上的积雪。

    “武厂长,你快到厂门口看看吧,可不得了了。”保卫科的人拖着扫帚就跑了过来,刚扫过的小径上还残留着薄冰,他一个趔趄就滑倒在雪地里。

    “怎么不得了了,下场雪就不得了了?”武庚的眼镜上蒙上了一层薄雾,他摘下眼镜掀开棉猴用毛衣擦了擦,抬腿朝大门口走去,“哎,老王,晚上我们下套弄只野兔子回来,暖暖和和地吃……”

    他的话音突然停住了,原本雪后空旷的大门前,就象这突如其来的大雪一样,突如其来地就停满了车。

    “咴儿咴儿——”

    套着笼头的马儿不安地撂起蹄子,马尾扫过,扬起车后的一片积雪。

    大马车、拖拉机,甚至独轮小推车,把厂门外塞得满满当当,各种各样的车后面,还有一个个的雪人,穿着棉袄的,披着棉被的,在抽着烟说着话,看到武庚出来,“呼啦”都围了上来。

    “怎么回事?”武庚抚去头上的雪花,什么时候嵘崖啤酒厂这一片成了集市了?可是车上没东西啊。

    “老乡,你们到啤酒厂来干嘛?”武庚一手持着木锨,一边高声喊道。

    “买啤酒。”

    “你们这儿不是卖啤酒吗?”

    “昨晚的广播里广播的,不是说嵘崖啤酒厂有啤酒往外卖吗?”

    “对,买啤酒,找秦东!”

    ……

    人群的喧哗声打破了早上的宁静,武庚的脑袋让冰凉的雪花一激,立马清醒了,这肯定又是秦东作的妖。

    “你们的供销科长不是个小伙子吗,他告诉我嵘崖啤酒厂卖啤酒!”一个中年人挤过来,身上披着一条破旧的的棉被。

    “是个小伙子,”武庚笑了,“对,我们这里也卖啤酒,”他打量着这个中年人,“你是?”

    “刘哥庄乡大青山村,你们那个小伙子姥娘家就是我们村,我们是供销社的,我们乡供销社的人也都来了。”

    刘哥庄乡?

    武庚真真地吸了一口凉气,刘哥庄乡位于嵘崖最南端,赶着马车过来,起码也得上半夜往啤酒厂赶,开拖拉机也要早上三四点起来吧。

    奶奶的,这大雪天的!

    “你们到底卖不卖啊?”人群中骚动了,冻了大半宿,赶了几十里路,人困马乏,买不到啤酒这还了得?

    “卖,卖,卖!谁说不卖?”他扭头朝保卫科的人喊道,“那个谁……你去把秦东给我喊回来……把销售科的门给我打开,老子今天给这小子当手下了,哎……老乡,你们排队……”

    一听武庚喊出一个“卖”字来,大马车,拖拉机,独轮车都动了起来,老乡们不跟你讲秩序。

    “啪——”

    赶马的长鞭在冷空中一抡就响亮地打了个呼哨。

    “大家不要急,不要抢,啤酒都有,有的是,大家……”武庚一下跳开了,再晚一步,非让马蹄踩着脚面不可。

    “大家不要抢,不要挤。”这个时候,是保卫科发生作用的时候了,可是没有人听他们的,拖拉机开进了厂门,大马车并驾齐驱,独轮车被挤在后面,可是仍在见缝插针。

    大雪天,武庚冒出了汗,照这架式,还不得把啤酒厂拆了,奶奶的,秦东这小子,还在被窝里吧,“不行,老王,你们不是有枪吗,快拿出来。”

    “大家站住,”隔壁的老王顺手掏出枪来,巡视厂区他们都是配枪的,“再往里挤我就开枪了。”

    可是人群并没有被吓唬住,一个坐在马车上的汉子一扬马鞭,“我们村还有两支三八大盖呢,谁没见过枪啊?”

    “我们村还有手榴弹呢,就是木头的,你们要的话,下一次我给你捎一个过来。”后面一个推着小推车的大爷调侃道。

    “我们单位保卫科也有枪,不稀罕……”

    来的人有供销社的,有乡里的集体工厂的,有家里有喜事的农民,还有村里统一组织来的……

    是啊,这个年头,谁没见过枪啊。

    哪个村没有民兵连啊,哪个单位没有保卫科啊,这年头,甚至连邮政、电力等和维护治安没有多大关系的机关也拥有枪支。

    “算了,老王,不要等上班了,赶快抬几张桌子去。”武庚干脆站到了花坛上,“大家这样也买不到啤酒,都听我的,都到前门登记,登记了收钱,我们一手收钱一手交货。”

    “我们刘哥庄乡供销社,先要……200捆!”乡供销社的人大着胆子喊道,平时能供给20捆就顶天了。

    “好,登记,交钱。”武庚立马一挥手,“刘哥庄乡,200捆。”

    “河西村30捆。”

    “河套乡拖拉机站要60捆!”

    “我个人要两捆……”

    ……

    雪花中,一张张大团结挥舞着,一张张脸等待着,桌子很快拖了过来,武庚往手上哈口热气,亲自登记。

    “老王,你照着明细带人从库里往外搬啤酒,老李,过来帮我收钱……”

    可是这样,人群依然拥挤,武庚又喊道,“再抬几张桌子来,多叫几个人过来,秦东,他奶奶的,”他甩甩写字写得酸疼的手,“干脆累死老子算了!”

    可是,说归说,骂归骂,手底下却不放松,桌子摆开了,人手多起来,见到有人已经往车上在搬着啤酒,人群中也安稳了许多。

    “大光,”武庚朝上夜班的鲁旭光喊了一句,“把你们包装车间的人都叫出来,给老乡们往车上装啤酒!”

第84章 第一个进入市场

    “轰隆隆——”

    “得儿驾——”

    早上上班的路上,秦东就看到了许多拖拉机、大马车、独轮车,等到快到厂区时,车辆就更多了,几个路口,人潮车流也是源源不断地朝这里赶来。

    “下这么大的雪,都挡不住?”秦东也是暗自心惊,他自然知道里面的缘由,等他骑到厂区,看着门前火热的景象,心里却暖和起来,这么多车这么多人,这在烟酒公司统购统销的年代也算是独一份了。

    “武厂长,亲自记账啊!”人群喧哗中,他支好自行车,艰难地挤到武庚身后,愣不丁喊了一声。

    “阿嚏——”

    武庚猛地抬起头来,就看到了那张年轻的笑脸,他马上来了精神,手指着秦东道,“秦东,别以为我不知道啊,都是你小子闹的妖,我替你干了半天了,赶快来换老子!”

    武庚这才有时间系好畅开的棉猴,在风里雪里冻了半天,奇怪,身上并不冷。

    秦东赶紧指挥着科里开票的和收钱的两人忙活起来,这两人平时哪这么忙过,没办法,从财务科又调来几个人手……

    “卖出多少了?”秦东拿过几张明细单仔细看起来。

    “我也不知道,照这架势,五千多吨,没几天就卖完了。”武庚拍打着身上的落雪,“都照这个架势,还要烟酒公司做什么?”

    他朝东面看了看,由于这车马不让进入厂区,厂里的车辆一车一车往外拉着啤酒,再一捆一捆地放到这些拖拉机和大马车上。

    “咳,说你呢,搭把手——”

    鲁旭光“哼哧哼哧”地往外搬着啤酒,一抬眼,他吐了吐舌头,周凤和也在搬啤酒,混在人群中,很不起眼。

    陈世法也起了个大早,他就站在销售科管开票的和管收钱的两人身后,两人从来没有这么卖过啤酒,虽然腰酸背痛手抽筋,可是手上却丝毫不敢停歇。

    “陈厂长,我这一辈子的票今天开完了。”开票的晃晃手腕,讨好地看着陈世法。

    “以后这样的场面少不了,”陈世法满面春风,虽然此时他还不知道秦东用的什么招,但能去库存就是胜利!

    他也看出来了,来的人大都来自农村,“农村包围城市。”武庚笑着挤到他的身边。

    “烟酒公司不给销,我们只能发动群众。”陈世法递一支烟给武庚,“早饭还没吃吧?”

    “可不是,从早上起来一直忙活到现在。”武庚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他扶着腰指指熙熙攘攘的人群,“陈厂长,这是不是就是市场经济?”

    国家去年就指出,“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个路子是对的……”

    陈世法笑道,“对,这不是市场经济,还有什么是市场经济?……”现在虽是凛冽的寒冬,但让他看到了希望,“我们虽然是不是第一个接触市场经济的,但绝对是全国啤酒厂第一个进入市场的!”

    ……

    忙忙碌碌从清早一直忙活到中午,从飘雪一直忙活到雪停,温暖的太阳照在身上,全厂集体卖啤酒这场大戏这才消停一阵。

    “留下几个人,其他的到食堂里吃饭,”看着还还有车马陆续赶来,武庚喜笑颜开,在人群里穿梭,“食堂今天中午炖猪肉白菜豆腐粉条子,大光,爱吃不?”

    “爱吃。”鲁旭光大声回道,他回头挤眉弄眼地撺掇着群众“有啤酒吗?”

    “有。”武庚回头寻找着陈世法,见陈世法含笑点头,他马上高声应道,“中午一人一瓶啤酒,咱们过节!”

    欢呼,腾空而起!

    欢笑,久违的欢笑,重又回荡在啤酒厂上空。

    梁静雯感觉自己确实累了,从小没有干过体力活,搬了一上午的啤酒,手都抬不起来了。

    “秦东。”秦东端着一盆白菜豆腐也坐到了她那张桌上,“你怎么谢我?”

    “对,这都是给他干活!”人群中,包装车间的张庆民喝了口啤酒,美滋滋地喊道。

    可是两人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梁静雯说的是昨晚到广播站的事,张庆民说的是今天上午大家帮秦东卖啤酒的事。

    “要不我批张条子,你到库里领两捆啤酒。”秦东接过一瓶啤酒来,牙一咬,瓶盖就吐了出来。

    梁静雯笑了,“你知道,我又不喝酒。”

    “那我得请示魏主席,给大家搞点福利?”秦东看看一旁笑着吃饭的工会主席。

    厂领导大都坐在那一桌,陈世法一招手,“秦东,是不是人手不够?”

    “不够。”秦东连忙走过去,他心里一动,陈世法竟然主动说到人手的事了。

    “你那天说什么?”陈世法看看周凤和,“想调几个人到销售科?我跟周书记也商量了,你看好谁,尽管调!”

    哦。

    食堂里立时鸦雀无声了,大家都知道销售科在厂里的地位,现在淡季秦东都把销售科搞得这样红火,那到了旺季还了得?

    “大光——”

    秦东大声喊道。

    “到!”

    鲁旭光马上站了起来,刚才他就在琢磨着,秦东肯定会想到他的,果不其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第一个就叫到了他。

    “吃饭,吃完饭到门外干活。”秦东豪气地挥舞着啤酒。

    “没问题,”鲁旭光吡着板牙,“咱先把这瓶啤酒吹喽,同志们,吹瓶喽……”

    食堂里重又响起欢笑声,有小青工就开始凑过来,“秦科,你看我销售科怎么样?”

    “秦科,要我去吧,我会记帐!”

    “秦科,我跑个腿倒个水都行……”

    ……

    陈世法和周凤和笑着看着那厢的热闹,周凤和笑道,“起初我还在担心,一下子把秦东提到科长的位子上,他干不好,看起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小子就是属孙悟空的,会七十二变,没有他变不出来的花样。”武庚重又回到领导这一桌,他笑着举起酒瓶,周凤和把酒瓶举起来,酒瓶发出清脆的声响。

    陈世法也笑着看着被一群青工包围的秦东,对于自已的眼力他还是相信的,始终相信!

    “陈厂长,派出所的人来了……”正说着,办公室主任急匆匆地走过来,后面,杜源带着两名公安跟了进来,陈世法与周凤和对视一眼,两人站起来迎了上去。

第85章 萝卜,大葱,白菜(求推荐求收藏)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挚红旗冻不翻。

    到了傍晚时分,啤酒厂大门上的红旗被融化了的雪水冻住了,可是车辆仍源源不断赶来的,看这架势,是准备在这过夜了。

    抢购!

    秦东不由想到两个字,在这个物资短缺的年代,这是经常发生的,抢彩电,抢缝纫机、抢日用品……八十年代的抢购风一浪接着一浪,两年后的工资和物价改革,更是把抢购推向了高潮。

    这么多拖拉机、大马车和小推车都朝这里赶,也惊动了沿途的村庄和群众,结果就是路上的车流越汇越大,人流越聚越大,最后情况汇报到区里,区里也惊动了。

    杜源就是代表公安局来询问此事的,搞明白原来是虚惊一场,他又急匆匆回去汇报了。

    可是陈世法和周凤和并没有消停,区里又打过电话来,两人饭都没吃完,也急匆匆赶到区里汇报去了。

    “这啤酒卖的,都惊动了县领导。”武庚笑眯眯地看着秦东,“秦东,说吧,你怎么谢我们,这一天净是为你们销售科忙活了。”

    “这得看魏主席的?”魏主席是厂里的工会主席,职工福利都是由工会发放的,什么理发票、洗澡票、电影票、乘车票……都是工会说了算。

    秦东走近魏主席轻轻说了几句,魏主席埋头吃饭,“我没意见,这事你得跟陈厂长说,他说行就行。”

    “这小子,又要搞什么新花样?”武庚看着秦东的背影,问道。

    “他啊……”工会主席也笑了,可是他看看武庚,“你现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饱汉子哪知饿汉子饥哟……”

    厂门口,秦东拦住几辆大马车,比划着什么,马车上的汉子起初一愣一愣的,可是接着就手舞足蹈起来,马车调头就离开了啤酒厂……

    又是一天清晨,昨天的积雪还没化,寒风吹过,夹杂着粒粒碎雪,打在脸上生疼。

    陈世法一大早就起来了,老伴在生炉子做早饭,他信步又来到厂区。

    大门口,车流仍是不少,昨晚秦东带着人加班,干了一个通宵,眼看着仓库里的啤酒就减少下去。

    可是,他马上发现了新问题,啤酒厂的大门打开了,十几辆马车就驶了进来,车上赫然拉着的是一车车的萝卜,白菜还有大葱。

    “这是怎么回事?”陈世法扭头揪住一个工人问道。

    工人脸上一脸兴奋,“秦科长说,工会给大家发福利呢。”

    噢,这事昨天秦东汇报过,想搞点福利,陈世法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这就是他的福利?

    “回家吃饭吧,”见他不回家,老伴过来让他回家吃饭,“哎呀,你们厂要分白菜吗?”

    “家里不是有票吗?”陈世法没好气道。

    “你呀,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那点白菜票,剥去坏掉的叶子,还能剩下几斤几两?”陈世法老婆脸上洋溢着笑容,“哪家白菜够吃?你这个榆木脑袋,终于想明白给大家办点好事了。”

    陈世法还真不知道家里的菜是不是够吃的,反正冬天大家都吃白菜萝卜,他要么回家吃要么吃食堂,就是一个甩手掌柜!

    “快,你先回家吃饭,我去拿麻袋……”陈世法的老婆饭也顾不得吃了,她要去“抢”白菜。

    陈世法无奈地摇遥头,看看十几辆马车,不再言语。

    ……

    “工会分白菜了!”

    还没上班,这一消息就传遍了厂区,有些人已经在搜罗着麻袋,掌罗着钢铃车准备往家运白菜了。

    白菜都不够吃,副食品店运进来的白菜,叶子都烂了,剥掉这些坏叶子,真心剩不下多少。

    可是这些刚刚运进来的白菜,看着就水灵灵的,大葱和萝卜也带着白白的霜气,比副食品店的蔬菜不知要强了多少倍!

    “秦科长,什么时候分?”

    “小秦,别老让我们等着啊!”

    “对啊,我们都等着急了……”

    ……

    厂里的女工已经把秦东团团围住,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那架势不马上分白菜,她们就不让秦东走了。

    叽叽喳喳中,一个女工戴着棉手套已经开始动手了,她翻拣了两棵大白菜,哪棵都是叶子饱满,翠翠绿绿。

    “大姐,大家等会儿,魏主席还没来呢。”

    “我们等不了了,”一群女工笑着应和道,她们都是家里做饭的主力军,到了冬天,白菜萝卜比雪花膏更让她们揪心,“分吧,秦科长,分吧!”

    “那就分!”

    秦东大声喊道,人群中,他也看到了陈世法和周凤和的家属,现在的领导,不讲特殊,家里到了冬天,一样为白菜萝卜发愁。

    人群立马欢腾起来,拿着麻袋的,推着自行车的,几个人共用一辆板车的,先把白菜大葱倒腾回自已车间那一亩三分地。

    “这白菜,多新鲜哪,不象副食品店,蔫不拉几的!”

    “萝卜个头也大,没有坏掉的!”

    “瞧这葱白,还带着土呢,回家赶紧晒一晒,这一个冬天就有葱吃了……”

    ……

    分福利的时候,是大家最高兴的时候,秦东把一捆大葱搬到技术科一位大姐的自行车上,大姐笑道,“秦科长,感谢你啊,家里今年的白菜终于够吃了。”

    “我们也能吃上新鲜的白菜了!”供应科一个小媳妇也欢快地笑道。

    “是啊,小秦给咱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脸,每个人的笑声都发自心底,昨天的劳碌已经一扫而空,今天新鲜的蔬菜让大家心满意足!

    “我看啊,谁说十七岁不能干科长,小秦干得多好啊!”有个老大姐也不嫌冷,拎起一棵白菜,满意地看看黄黄的白菜根,这用来腌咸菜,脆脆生生的,全家都爱吃。

    “我们坚决拥护小秦当科长!”一个女人调侃似地喊起来。

    “对,我们坚决拥护小秦当科长!”

    ……

    妇女能顶半边天,秦东是真真感觉到了,她们的口号响彻了啤酒厂的半边天,他这个新任科长,人气爆棚!

    “小秦——”

    工会魏主席上班也很早,推着自行车进了厂区,就听到了这一群妇女的喊声,“你啊,干脆把我工会的活儿给干了算了……”

    老头很是乐呵,并没有什么不满意,自已家也缺白菜和大葱啊。

    “魏主席,我正要跟您汇报呢,萝卜一百斤按四块二算,白菜一百斤按三块三算,也就是一百斤萝卜我们用四瓶啤酒去换,一百斤白菜给这些老乡三瓶啤酒……”

    魏主席笑了,“反正你不吃亏!”这么多白菜萝卜大葱也用不了几瓶啤酒,今年工会总算不用听这些妇女唠叨,他也不用在背地里挨骂了。

    “门外不是还有三车吗?”热闹中,鲁旭光拉住一个老乡的手,悄声问道,“嗯,别吱声,都给我送到钟家洼去……”

第86章 沾光

    “噢,哪来这么多萝卜白菜?”

    杜源走到钟家洼的胡同口,就看到地上成堆成堆的白菜、萝卜和大葱,往年到了冬季,白菜真不够吃,白菜坏掉了,还要把好的叶子捡出来,其实不止杜源家这样,哪家哪户都这样。

    “秦东让人送的。”柳枝看着满地的蔬菜,心里也很熨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没有菜可愁坏了她这个做饭的人。

    杜源嘴里嘟囔一句,可是柳枝还没听清就让北风刮跑了……

    “老杜,看这萝卜脆生生的,”邻居们都围了过来,一个邻居用手擦擦萝卜上的泥,掰开一个萝卜,递给杜源一半,自己先咬了一口,“嗯,脆生生的,好吃。”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杜源也咬了一口,确实又脆又辣,“赶明我腌点咸菜,哎,柳枝,这都是给谁的?”

    “大东说了,让大伙分分,家里缺什么就拿什么,”柳枝温婉地说道,“大家伙别嫌弃,自己个往家拿吧!”

    “柳枝,真让我们拿?那我可就当真了……”咬着萝卜的邻居立时眉开眼笑。

    “那多不好意思……”一位大婶说着,手里已经拎起了四棵大白菜。

    “你在这,我回家去推小车……”一个汉子跟老婆喊一句就朝自己家飞奔而去。

    柳枝笑了,三大马车的蔬菜卸在了胡同口,钟家洼在家的老少爷们都惊动了,这样,每人每户都多多少少能分到点蔬菜。

    “哎,快跑……回家拿麻袋去!”杜源笑着在一个孩子的屁股上一拍,自己乐呵呵地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忙活着。

    拿麻袋的,推自行车的,推独轮车的……菜都是好菜,不用挑挑捡捡,只管可劲往家里造!

    “谢谢啊,柳枝,我们家人多,这下可解决我们家的大难题了。”一个老太太拉住柳枝的手,感激地道。

    “没事,奶奶,都是邻居,大东以前也没少穿您家的衣服。”这家的孩子比秦东大,穿剩下的衣服都给了秦东。

    “大东这孩子是真出息了,谁想到……也这么有出息。”一个邻居想说秦东以前也是小混混一个,可是生生又咽了下去。

    “那我们就跟着大东沾光,以后啊,谁也不许在我跟前说大东不好……”老奶奶一挥拐棍,威严道。

    “那我们以后就说他好,全是夸奖的话,行了吧,奶奶?”有人逗着老太太,杜源也看着直乐。

    吃着萝卜,他想到关键了,自己准备腌萝卜,这萝卜在哪?

    “杜哥。”柳枝笑着拦住要去捡萝卜的杜源,“大东已经让人送到家里了。”

    哦?

    杜源一愣,接着笑得咧开了嘴,“这小子……”

    ……

    天色愈暗,北风愈烈。

    杜小桔进了院门,支下自行车就往屋里跑,迎面就看到了屋檐下摞得整齐的白菜,“妈,买了这么多白菜啊?”屋子里的炉子烧得暖和,杜小桔摘下围巾,就看到炉边的案板上,杜源正在切着萝卜条。

    他的刀功很好,萝卜切得很是均匀,一根根晶莹透明,整齐地码在案板上

    “大东厂里分白菜,大东又让大光单独给我们钟家洼拉了三大马车,”小桔妈笑着走过来,“我们两家是单独的一车。”

    小桔妈推开门,东厢房里,已是盛不下了,有白菜,有萝卜,有大葱,有菠菜还有韭菜……还有一堆地瓜……

    “这么多啊!”杜小桔搓着冰凉的手惊叹道。

    “是这么多,”小桔妈显得很欣慰,“这个冬天,不用节省了,我们可有菜吃了……”

    “那我到枝姐家看看。”杜小桔走进屋,重新戴上帽子和手套,自打那个黑黑的电影院里秦东在她脸上盖了一个印,现在提起秦东就就感觉与以前不一样。

    说是到枝姐家看看,其实是看秦东回来了没有。

    小桔妈也不揭破,等杜小桔走到院里,她才在屋内喊了一句,“晚上回来吃饭吗?”

    “我看小树在哪吃。”杜小桔回答得模棱两可。

    ……

    秦湾的冬天,那叫一个冷,地上的冰冻的贼结实,临岸的海水也冻成也各种形状,走在胡同里,不大会儿就能鼻涕眼泪横流,脸给北风扎得生疼。

    但秦湾的冬天又暖融融的,来到到屋里儿,生着热腾腾的火炉子,只要不阴天,煦暖的阳光照进屋子里,人一进屋,哈口气都是热的。

    这几天杜小树和钟小勇不管刮风下雪,跟在美国人屁股后面,美国人到地毯厂,他们也到地毯厂,美国人到国棉厂,他们也到国棉厂,美国人打篮球赛,他们就守在门外。

    等回到钟家洼,两人冻得都是脸腮通红,进了门棉猴还没脱,就朝炉子扑过去。

    “枝姐,烤地瓜?”

    烧得火红的炉盖上躺着几个红瓤地瓜,屋里荡漾着浓浓的香甜,钟小勇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地瓜,嘘溜地吹着气,地瓜太烫,他左手右手轮换倒腾着。

    杜小树也把地瓜拿在手里,忍着烫剥开皮咬了一口,又香又甜,在外面冻了一天,吃一口烤地瓜,真是舒坦极了!

    “东哥。”

    秦东和秦南刚进院,杜小树就捧着地瓜迎了上去,“今天赚得最多,打火机都快卖没了。”

    “多少?”秦东看看厨房里,柳枝正在做饭,“走,进屋说。”

    杜小树把身上的书包解下来,“哗啦”把钱倒在床上,“人民币不到一千块钱,美元二百多。”

    哦,秦东拿起深绿色的纸票,这一次,能挣这么多美元倒在他意料之外。看着两个小家伙脸上冻得通红,但是精神都比以前旺盛,用杜源的话说,“这是走正道了。”

    纸质的钞票捻在手里感觉很不一样,“东哥,明天,美国人就要走了。”杜小树的语气很是遗憾,这几天挣钱的感觉实在太爽。

    “那明天我跟你们一块去。”秦东笑道,“把所有打火机带上,烟酒不分家,明天我们打火机和啤酒一块卖。”

    明天是秦湾市民登上舰艇参观的日子,虽然有的老百姓上不去,但远远看着这些大船也是好的,天气虽然冷了,肯定也是人山人海。

    “小树和小勇晚上别走了,我给你们作白菜炒大虾,”秦东又在上炉台上加了几片馒头,很快,烤的馒头焦黄,红薯流出了糖油,那叫一个又香又甜。

    “小树。”门外响起杜小桔的声音,她推门进屋,“嚯,你们都吃上了。”

    “没呢。”杜小树抓起一片馒头干递给姐姐,“姐,晚上东哥给我们做白菜炒大虾,你也在这吃。”

    “小树,小勇,小南,过来给我剥几瓣蒜。”杜小桔没说话,柳枝先喊上了。

上架感言

    《国啤》走到现在,就要上架了。

    大家可以看得出,这是一本现实向的网文,开书的初衷,我立志是要写出啤酒这个江湖三十年的恩怨,借啤酒这个江湖写出三十年时代的波澜壮阔。

    但是成绩很不尽人意,我也一度是怀疑过书名的问题,所以跟群里的读者反复商量,是否要改个名字。

    国啤,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我们国家的所有的啤酒品牌,二是能担得起国啤两个字的,恐怕只有一家。

    朱相说过,中国在世界上叫得响的牌子只有它与龙井茶,一定要保住这个品牌。

    香港前任财政司长也说过,外国人认识中国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另一条就是我所说的国啤。

    在这个啤酒的年代和啤酒的江湖,曾经八百多家啤酒厂群星闪耀,群雄逐鹿,虽然后来大都黯然落幕,但并不妨碍他们是每个地方的英雄,是啤酒的英雄,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彭作义、陈世增、李福成、陈尔程、金志国……他们的名字,世人也不会忘记!

    是他们,在九十年代,洋啤大举入侵占领市场的关键时刻,抗起了啤酒的民族品牌,挺起了不屈的民族脊梁!

    也是他们,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商业大戏,我暂且把这些商业史上的经典时刻称之为德法战争、三打沈南府、攻略西北、中原突围、徐州会战、三国演义……

    我想把这些英雄和故事,现在已经湮没在故纸堆里的英雄和故事,重现纸上!用网文的形式写出来,争取写得有爽点还好看!

    所以,这本书前后准备了两年,感觉各方面到位了这才下笔。

    可能是我对网文的理解不到位,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现实题材真的缺乏人气,现在流行的什么克鲁苏风格,系统流、娱乐文之类的,随便一本就能完爆现实题材!

    网文的潮汐里,我总踩不对路。

    前阵子,看到前年中作协现实题材培训班里一个朋友,写了一本系统流,四五百的均订说切就切了,我真是羡慕,这样的均订你不要,给我啊!

    还记得有一次与橙大在宾馆里聊到凌晨两点,喝了点酒就很兴奋,橙大还是问我,是要情怀还是要成绩,我是两者都想要的!

    就象小马过河一样,每个人对于水位的标准不一样,五百首订起步,就是我的标准,也是努力的方向,不过,一直没有达到过!

    就象这些啤酒的英雄一样,他们也曾经历过自己的至暗时刻,其实,在一个行业内,一个人能挣钱养活自己,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够了。

    所以,我从没有怀疑过网文这个行业,但怀疑自己适不适合这个行业,现实没那么了不起,它在被理想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这种怀疑尤其强烈。

    但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抵过热爱两字,是不是?

    当键盘敲击出文字,当推荐票不断投下,这一刻我该明白,这本书还有人喜欢。

    感谢大家不断的投票打赏,这是我写书以来推荐票最多的一本书!

    感谢我的编辑麒麟,让这本书签约,在上架前还给了这本书一个大推荐!

    我白天太忙,都是早上早早起来码字!为了写好一个剧情,大纲撸完,键盘上是全是头皮和头发!

    也拜托还在看《国啤》的朋友,在上架的时候继续支持,毕竟写书不易!

    准备看盗版的朋友,这一个多月,怎么着我们也有点情分,花几毛钱给个首订,我也依然心怀感激。

    说一下更新吧,上架六更,再多我真的写的太水了!下午和晚上还有两更!

    平日努力三更,打赏舵主至堂主加一更,掌门、宗师加两更,盟主加三更……

    为回报大家对本书的支持,我会在首订之后,在群里搞一次抽奖,订阅的朋友凭订阅截图可以进群,群号四二三七五零八二五。

    今天中午十二点上架,恳请支持!

第87章 嵘崖啤酒(求首订)

    “滴答——滴答——”

    屋里很是安静,只有时钟的声响和火苗的爆裂声,不时传进两人的耳朵。

    秦东笑着瞧她一眼,杜小桔就浅笑着把头低下去,可是过不一会儿,又把头抬起来,脸上始终挂着笑,透着红。

    “周末,我们到墨水街买件面包服吧。”女孩子是爱美的,别的女孩子早脱下笨重的棉猴,换上了颜色更为鲜艳的面包服,杜小桔这件条绒棉猴仍穿在身上。

    “过年再说吧。”杜小桔眉眼如月,“你这个销售科长,经常出差,你得买件好衣裳,人靠衣裳马靠鞍,不能让人看低了。”

    “我知道,我们一块买。”秦东瞅瞅门外,冷不丁就握住了杜小桔的手,“我给你暖和暖和。”

    “有人。”杜小桔羞红了脸,用力想从秦东手里扯出那白葱根一般的手指来,可是秦东握得很紧,杜小桔也就不再抽手,红着脸笑着抬起头看看他,灯光下,她的脸如玉般纯净透明……

    月牙出来了,天空湛蓝湛蓝的,三朵两朵的云彩在北风的驱赶下,悠悠飘着……

    一阵悠扬的鸽哨从天际传来,越过袅袅升腾的炊烟,却是越传越远,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

    ……………………………..

    “下车,下车,都下车。”

    在昨晚连吃了六个烤地瓜后,秦东趁着鲁旭光甜得迷糊,忽悠将来给他弄个副科长当当,这不大清早起来,不用别人帮忙,鲁旭光自已亲自从库房里搬了两整车的啤酒。

    到了海军基地,他又吆五喝六地指挥着杜小树、钟小勇等孩子把几箱啤酒搬下130轻卡,平整地摆在地上,一旁,徐干事摘下棉手套,举着“海鸥”相机拍摄着眼前的军舰。

    今天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秦湾的最后一天,市民可以登上美舰进行参观,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官兵也可以四处逛逛。

    “啤酒,啤酒,嵘崖啤酒!”

    “打火机,打火机,烟卷式打火机。”

    ……

    秦东感觉,半个秦湾的人都来了,码头上的人比肩接踵,稍不留神,真有可能被挤出铁索,给挤到海里去。

    并且,码头上并没有象后世一样,有卖小吃的,有卖零食的,他们的啤酒摊子面前很快就挤得水泄不通了。

    “小孩,打火机多少钱一个?”有人握着烟盒,就盯上了杜小树手里的烟卷式打火机。

    “十块。”杜小树随口答道,“美国进口的。”

    “便宜了,便宜了,美国进口打火机十元一个了……”钟小勇接着就吆喝起来,就象相声的逗哏和捧哏,还真象那么回事。

    秦东轻轻骂了一句国骂,难道这就是所说的明师出高徒吗?仅仅几天,他们不止学会了区分并运用价格,还学会了借势营销。

    “那我要一个。”中年烟民犹豫了一阵,抵不过打火机新鲜的样式,快过年了,这样有款式的打火机拿出去绝对可以装逼。

    “给我也来一个。”

    “我要两个。”

    ……

    作生意就是这样,只要开了头后面就顺利了,可是杜小树接过中年烟民的钱装进书包,又摇摇头,“我们只要美元……”

    “人民币不行吗?”中年烟民急了,后面马上有人帮腔,“你看,你钱都收了。”

    “算了,算了,小树,今年就收人民币吧,”钟小勇装模作样地劝道,“手里也没多少货了,卖出去拉倒,算了,我们收人民币了……”

    “那给我也拿一个。”

    “给我来三个。”

    ……

    原来有些人还在观望,可是经此一出,观望的心彻底收起来了,纷纷掏出钱来。

    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场景营销都不用秦东教,两人就自已琢磨出来了,再润色润色都可以直接上春晚了。

    这边,鲁旭光的摊子也开张了,嵘崖啤酒从夏天开始在银幕上出现,到现在每天在广播里出现,已经牢牢占据了市民的脑海,眼前又是一片拥挤,挤得130轻卡的车身都晃动起来。

    “大东,这一车啤酒卖完了,要么把这一车卖了?”看着眼前举着钞票的群众,看着他们盯着自己“崇拜”的目光,鲁旭光很感动,主动建议道。

    “你以为我是来卖啤酒的?”人潮拥挤中,秦东看看另一辆车上,啤酒码得整整齐齐的,几个美国大兵正朝这里走过来。

    “你好,请喝啤酒。”秦东迎了上去,他的发音是纯正的美式发音,几个美国大兵都是一愣,一个不起眼的小伙子操着美式英语,正热情地把手中的啤酒递给他们。

    也许是几个美国大兵拗不过这份热情,也许是对会说英语的人有好感,大冷天他们还是接过了啤酒,喝了几口,“怎么样?”秦东用英语问道。

    “好喝。”一个美国水兵作秀式地举起酒瓶。

    “咔嚓”——

    他眼前一闪,徐干事早已举起了相机,拍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这是秦湾啤酒吗?”另一个水兵迎着海风往口里灌了几口,看看酒瓶上的标识。其实在秦东看来,嵘崖啤酒虽是秦啤的联营厂,可是此时的味道是赶不上秦啤的,差着一大截呢。

    “不是,这是嵘崖啤酒。”

    “咔嚓——咔擦——”

    徐干事自已找着角度,不断地拍摄着美国大兵与嵘崖啤酒,顺便在镜头里扫过远处的军舰。

    明天这些镜头和报道会准时出现在秦湾日报上,也会出现在其它省内外报纸上,他看看周围的记者,嗯,都在记录下这历史性一刻。

    “我们今天拉了一车啤酒过来,赠与你们。”秦东熟练地打着手势,对几个美国人道。

    看着美国人叽里咕噜说着什么,他又转头对围观的市民喊道,“美国人主动提出来,购买我们的啤酒,这一车他们全都要了,他们说,从没喝过这么好喝的啤酒,嵘崖啤酒厂的啤酒……”

    围观的市民大眼瞪小眼,却见到几个美国水兵犹自抱瓶痛饮,“来,给我与他们照一张。”秦东叮嘱徐干事。

    今天的照片会很快冲洗出来,他相信,今天的秦湾,亚马逊的蝴蝶微微扇动一下翅膀,在将来的某一天,世界也会震动的!

    “美国人不是前几天到秦啤去过了吗?听说在秦啤也喝了啤酒?”

    “到啤酒厂能不喝啤酒吗?现在看来,嵘崖啤酒厂的啤酒也不错……”

    “听说现在嵘啤自已销售啤酒,不行,我们得多买几箱……”

    ……

    听着人群中的议论,鲁旭光不由咧开了嘴,他一步从轻卡上蹿了下来,却见秦东正在打量着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头,“江司令。”

    老头转眼也看着秦东,摆着手,“不是司令了,不是司令了,小伙子,怎么,你认识我?”

    “谁认识你个糟老头子啊,你不是嚷着喊着要参观吗?还不快点!”一个老太太包得也严实,推了老头一把。

    “安老师,你怎么还动起手来了?”老头嚷嚷道,“小伙子,你在松山岛上当过兵?”

    “人家卖啤酒呢,当什么兵啊。”又一个老头嚷嚷道,“快走吧,再不走你可捞不着看美国军舰了。”

    “这个老丁,”老头嘟囔一句,“比我还着急,那,小伙子,我走了,你真在松山岛当过兵?”

    “没有,不过,江司令,我认识您,”秦东扭头喊道,“大光,给江司令和丁参谋长留出两捆啤酒。”

第88章 买啤酒找秦东(求订阅)

    库存以肉眼能见到的速度不断地下落,陈世法几次来到仓库,甚至他都起了冬季扩大再生产的念头。

    本来啤酒行业,就是旺季搞生产,淡季抓质量,可是要想扩大生产,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大麦和大米都需要调拨,扩大生产也要到计委立项,县政府批准,他索性打消了这个念头。

    “麻烦您登记。”

    这天快到晌午的时候,一辆北京212军用吉普车停在了厂门前。

    不用说话,保卫科的干事马上推门而出打量起这辆熟悉的车辆,这是一线部队主力通勤车,他是参加过对越作战的,对这种车辆就更不陌生。

    车窗降了下来,保卫干事马上抬手敬礼,“首长有什么指示?”

    车内,一个身着海军蓝的壮硕中年人正打量着厂区,他身着八四式军服,保卫干事也是认识的,团以上干部军服都是马裤呢毛料,藏青色的军装穿在身上很是威严。

    军官抬手回礼,丝毫没有客套,“带我去找秦东。”

    “是。”保卫干事也没有拖泥带水,更没有问他找秦东干嘛,直接打开大门,吉普车开进厂区。

    ……

    厂销售科内,秦东正和徐干事“研究”着前几天的照片,照片上,秦东英姿飒爽,胸脯抬得比美国人还要高。

    “看报纸。”徐干事讨好地拿过一张《秦湾日报》,报纸上,对太平洋舰队这几天在秦湾的活动作了全景式描述,“看,我们的的照片。”

    后面,果然有一张几个美国大兵痛饮嵘崖啤酒的照片,在秦东引导下,几个大兵都竖起了大拇指。

    这几天,秦湾电视台也对美国人的活动进行了跟踪拍摄,嵘崖啤酒最后也出现在电视镜头里,秦湾的老百姓都能看得着。

    “老徐,你说我们这一车啤酒花得值不值?”秦东给徐干事倒上一杯水,“上了报纸,还上了电视,不止我们秦湾的报纸电视,山海省的、国家级的媒体只要报道这些美国大兵在秦湾,就会捎带上我们嵘崖啤酒……”

    “是,是,值……”徐干事陪着笑,对这个大权在握的小科长,他态度很小心,可是心里却不以为然,白白送给这些美国大兵一车啤酒,值吗?

    如果嵘啤年底的产量能跟得上,再送一车秦东都愿意!

    这些美国大兵走到世界,就象蒲公英一样,也会把嵘崖啤酒的种子带到全世界!

    嵘啤,不要偏安于秦湾一隅,要走出秦湾,走向全国,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相信,今天他所撒下的种子,日后都会开花结果的!

    “那这几天我搜集一下省内外的其他报纸,秦科长……”

    徐干事没有说完,周凤和就敲门进来,后面跟着开票的,他一脸讨好的小心翼翼地侍候着周凤和,根本不看秦东这个科长。

    周凤和在椅子上坐下,面色严肃、态度郑重,“我听说,小秦,你昨天送了一车啤酒给美国人?”

    哦,这是政治问题?秦东首先往这方面开始考虑,在这个年代,两国交往上,自己送啤酒是否合适?可是秦啤的酒人家都喝了,这有什么两样吗?

    “周书记,秦啤不是也送了吧,我们这是在打广告。”

    “广告呢?电视上播出了吗?”周凤和的语气不紧不慢,可是态度依然很严肃。

    “秦湾电视台已经播了,有我们啤酒的镜头。”后世这叫软广告,可比直接作广告强得太多。

    周凤和不认可,“这也叫广告?也没有点出我们厂的名字,也没有广告词,两秒钟就过去了……”他突然站了起来,在销售科里来回踱着,“秦东啊,前面我们是清理库存,可是现在大家都来买我们的啤酒,你也知道,现在厂里的啤酒多紧张啊,你是崽卖爷田心不疼是吧?”

    “我……”

    这个火热的局面不是我一手促成的吗?秦东苦笑。

    ……

    “咚——咚——咚——”

    周凤和还要说什么,却突然不说了,秦东和徐干事也吃惊地看着门外,什么声音?象是什么东西砸在地上的声音。

    门,突然被推开了,一阵风吹过,接着房里就暗了下来,一个人直接堵在了销售科门口。

    哦!

    看着这身藏蓝色军装,周凤和的脸上很是惊讶,待再看清来人的体格时,他就说不出话来了。

    看着象门神一样堵住了门框的中年人,秦东笑了,马东锡?只见他一米六多一点的身高,却足足能有一百六十多斤吧,冬天零下十度没穿外套大衣,就穿了简单的秋装,衣服下,全身上下浑身肌肉疙瘩!

    “你们谁是秦东?”中年人打量了一下周凤和,周凤和马上道,“他是秦东。”他指指秦东。

    秦东看看这个坚持原则的老头,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他就把我卖了,他的原则哪去了?

    没办法,他也只能应道,“我是秦东,您找我有什么事吗?”现在部队没有实行军衔制,但是从衣服的料子上看,应该是营以上干部。

    “买啤酒找秦东。”来人也不客气,“我们要两千捆啤酒。”

    两千捆,不可能!

    秦东让他坐下,自己查一下明细,“我们这阵子库存清得差不多了,你们要得太多,我们实在生产不出来来。”

    “我看电视了,也看报纸了,美国人夸奖你们的啤酒好喝,我就直接过来了。”来人不苟言笑,他不看周凤和只看秦东,周凤和尴尬地咳嗽一声走了出去,这不是给自己难堪吗,刚才他还批评秦东打的广告,现在连部队上都要到厂里来买啤酒了。

    人家不去秦啤,直接到嵘啤了!

    周凤和感觉心里有点堵,这广告也能这么打吗?

    ……

    销售科内的秦东知道,部队现在还没有禁酒令,演习后和节假日可以喝酒的。

    “那要不您到海城啤酒看看,或者到白沙啤酒看看?要不您直接找烟酒公司。”他很客气,现在除去烟酒公司百分之八十五的销售,他们的百分之十五的自销权已经用得差不多,手里没有多少啤酒了。

    “不去,”来人抬起头来,“不是买啤酒,找秦东吗?你不是秦东吗?”

    “是,是,我是秦东。”秦东没想到打广告也能把自己装进去。

    “你们的啤酒,我们老首长也说好喝,”秦东不以为然,他们在岛上退休回来,是啤酒就好喝,“我们年底要聚餐,还有演习结束搞一下活动,你们啤酒厂就支持一下吧。”

第89章 小秦,你要车吗(求订阅)

    轰隆隆——

    两辆大罐车开进了营区,这两天,全市的瓶啤销售暂且停掉,散啤则一律供应部队。

    两车散啤,作为先头部队,秦东亲自押车,还没下车他就看到了那个门神一样的中年人。

    “昨天光顾着说话了,还不清楚怎么称呼您呢?”坐吉普车穿毛料呢,这人的职务在部队至少是营级以上。

    “小秦,你才十七岁吧,”看到金黄色的啤酒跳跃,中年人很高兴,“他们都叫我坦克,你就叫我坦克叔叔吧。”

    坦克叔叔?这样子确象很形象!

    “明天,我们演习就结束了,你得保证我的啤酒供应,中午在这吃饭。”坦克叔叔难得露出笑容,说话也很直接,早有士兵指挥着两辆罐车开进食堂。

    食堂是标准的苏式建筑,高大轩敞,一张张大圆桌,上面铺着雪白的桌布。

    一队一队的士兵进入食堂坐下,“嘟”一声哨响,全体统一低头,拿起筷子……

    “你们伙食不错。”秦东拿起馒头,中午是白菜炒肉和炒土豆丝,大家都是坐在一张桌子上,无论军衔和等级大小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这些日子演习很辛苦,平时我们只有一个菜的,演习后,我们要聚餐,所以要搞啤酒犒劳一下大家。”

    坦克叔叔大口吃着馒头,秦东知道,此时海军水面舰艇兵的伙食费为每天1.08元,陆勤兵为0.64元,潜艇兵为1.68元,补贴费在各军种中还算挺高。

    而部队除了年度考核演习过后要会餐,过年更要会餐,在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里,营区里如果能有一瓶酒,那不得了了。

    这时酒的度数都很低,喝点让人更兴奋,就跟运动员上赛场一样,给点掌声和欢呼,他们能发挥得更好。

    “那你喝啤酒真喝对了,坦克叔叔,你知道,一九七二年第九届世界营养学会将啤酒作为营养食品来介绍,有人将啤酒称为液体面包,这绝对是有道理的……”

    秦东讲得眉飞色舞,“一升啤酒相当于500克马铃薯,0.75克牛乳,6-7个鸡蛋,250克面包,啤酒中还有维生素,叶酸,肌醇……对人有很多好处,女人坐月子都喝啤酒补充营养……”

    “女人坐月子喝啤酒?”坦克叔叔表示怀疑,“我没有听说过,我们那里除了马奶酒也有啤酒,大青山啤酒……”

    “还有塞北星、雪鹿、金川、海拉尔、锡林、赤峰、宁城、漠中泉,麦饭石、塞外狼……”内蒙的啤酒,秦东随口就来。

    “你到过内蒙?”有些牌子坦克叔叔都没听说过,因为这些品牌两年后才会有,但说到自己的家乡,坦克叔叔竟把筷子放下了,“我的家乡啊……”

    “去过,”秦东前世当然去过,为争夺内蒙的市场,三大啤酒集团打得不可开交,“我喜欢那里的手扒肉。”

    “还有烤羊腿,”坦克叔叔看看眼前的白菜和土豆丝,无奈地摇摇头。

    说起地方喝酒和地方吃食,两人的距离被迅速拉近了,坦克叔叔这才叫得越来越亲切,而不是只是一个绰号和称谓。

    “你一个蒙古汉子当海军,坐在舰艇上有什么感觉?”从食堂里走出,秦东笑着问道。

    “没事,跟骑在马上一样……”坦克叔叔用力一拍秦东的肩膀,秦东差点没站住。

    “对了,你们这里需要酒槽吗?”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麦槽,含蛋白质28%以上,是极好的饲料。

    “太需要了,猪又不象草原上的牛羊,可以吃草,小秦,如果你的酒槽源源不断,我们就可以养更多的猪,”坦克叔叔举起蒲扇般的大手又拍了下来,这次,秦东灵活地避开了。

    “明晚,演习结束,你过来,一定过来,尝尝我的手艺,明天杀头猪,我给你做手扒肉。”坦克叔叔重重地拍拍胸脯。

    ……

    翌日。

    秦东指挥着厂里的轻卡、重卡还有罐车,把啤酒运送到营区。

    其实,此时部队会餐还是不少的,但不是所有的会餐都大鱼大肉或者喝酒,会餐是个团结官兵和提高士气的机会!

    今天的菜品较昨天丰富,每个圆桌上都摆了四个大脸盆,“最近大家训练比较辛苦,今天晚上会个餐,加两菜,喝点酒,酒不要喝多,意思一下就行了。”

    首长作了开场白后,就又是一声哨响。

    战士们很开心的,有吃有喝,大领导一桌一桌敬酒,小领导一个一个人敬酒,坦克叔叔当然也在领导之列。

    啤酒上来了,直接用大盆盛了过来,炊事班用大勺子再盛进每名士兵的搪瓷缸里。

    “一二三——”坦克叔叔笑着大喊一声。

    “干!”

    “一二三——”

    “干干干!!!”

    “四五六——”

    “倒满酒!!!”

    在啤酒的作用下,口号越喊越热烈,食堂里响起阵阵碰杯的声音,会餐的气氛冲向了顶点!

    “小秦,我来敬你一杯,”坦克叔叔冲了过来,“今天很成功,没有啤酒助兴,没这么高兴,我一定要好好谢谢你。”

    都是部队上的精壮汉子,身体素质都好,每人一瓶啤酒或者一点散啤根本就象喝水一样。

    “嵘崖啤酒,不比秦啤差。”坦克叔叔又竖起了大拇指。

    秦东也端起搪瓷缸子一饮而尽,“那是,以后你们会餐用的所有的啤酒,我们嵘崖啤酒都包了。”

    “爽快。”坦克叔叔又要举起手掌,秦东忙一把抓过他的手,“免了,我受不住。”

    “哈哈哈——我派车送你回去吧,”寒冷的冬日,坦克叔叔就穿了一件衬衣,冰冷的寒风中跟没事人一样,“你是坐车过来的,……对了,小秦,你要车吗?”

    车?

    看看北京212吉普,坦克叔叔摇摇头,“不是那辆,周参谋,把那辆挎子开过来。”

    挎子,这种外表粗犷,散发着硬汉气息的交通乘具曾流行于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即便你家里没有,你楼下的小区院子里、胡同小巷口、街边树荫下也一定曾停靠过那么一辆沾满泥尘、显得威风又沧桑的“挎子”。

    “挎子”,也就是挎斗摩托,顾名思义就是额外挎带一个边斗的摩托车。它也被称作“偏三轮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或是“挂斗摩托车”。

    但将挎斗摩托真正推向历史高潮并赋予其性格标签的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闪击波兰后,苏联随后仿制了德国的r71侉子,造出自己的乌拉尔m-72。

    而中国真正第一款国产制式、也是最经典的挎斗摩托是长江750,1957年根据苏联乌拉尔imzm-72型摩托仿造而出,而苏联m-72则仿造的德国宝马的r71型摩托。

    可以这么说,中国的长江750其实带有宝马血统的……

    “这辆行吗?”坦克叔叔的手重重地拍在了挎子上,秦东感觉挎子颤了颤。

第90章 挎子(求订阅)

    秦东依稀记得,九十年代,摩托挎子逐渐退出军队而被公安装备,每天看着大街上帅气的公安骑着三轮挎子威风凛凛的巡逻,那时的他总有一个梦想,就是也能够骑着这样一辆威武的“挎子”飞驰在城市、乡间的道路上。

    他虽然不是摩托车发烧友,但挎子停在面前,他还是感觉到自已的梦——圆了!

    “周参谋,还能用?”看年轻的参谋点头,坦克叔叔又重重地拍了拍挎子,秦东赶紧拦住,“您还是拍我吧,再好的车也禁不住您这巴掌。”

    坦克叔叔哈哈大笑,感觉到秦东对这车的喜爱,他大手一挥,“开走!”

    “那我不客气了。”

    挎子是可以用电启动了,可是秦东还是选择了脚蹬发动杆的形式,不为别的,只为体验一把情怀。

    “噔噔噔噔……”

    挎子发出均匀的声响,声音竟压住了食堂里面的热闹,车尾的排气管冒出一流白烟,秦东驾驶着挎子冲出营区。

    暗夜里,挎子的大灯很是明亮,就象一把利剑,劈开了夜空。

    宽阔的柏油马路,空无一人,挎子风驰电掣,一团光就象流星一样划过暗夜。

    嗯,爽!

    秦东感觉就象在大海中行船,也象在草原上驰骋,夜风虽冷,但挎子带给他的是无尽的激情!

    大灯照亮了前方,随着摩托车的轰鸣,挎子驶进了厂区。

    虽然挎子有一个倒挡,可以很方便地掉头,但秦东轰一脚油门,然后立马拉紧刹车,把方向向左打死,只见挎子一个原地掉头,就稳稳地停在了宣传栏前的大柳树下!

    漂亮!

    挎子的轰鸣早惊动了保卫科的干事和一些上夜班的工人,大家都围了过来。

    “秦科,这是你的车?”

    保卫科长恰好也在,他按亮长筒手电,在路灯下仔细瞅着这辆九成新的挎子。

    粗犷的线条,霸气的对置双缸发动机,排量,刚强的前叉,傲慢的大灯,坚毅的牛角把,饱满水滴形油箱,圆滑的挡泥板,优雅的凤凰车座以及流畅的鲨鱼排气管……

    秦东笑着一加油门,独特的发动机排气声浪就像深沉的男低音激情澎湃,豪情万丈却又深情款款。

    “好车!”

    保卫科长羡慕道,“不行,我们保卫科也该买一辆!”

    “那你试试?”秦东下了车,车子也没关,保卫科长迫不及待地跨上车子,车子轰鸣着在厂区行驶起来。

    “我来,我来……”

    会骑的人争先恐后过把开车的瘾,不会骑的就坐进挎斗,要么坐在后座上,也过把坐车的瘾。

    秦东满意地打量着自已的车子,他不是没想过买车,可是太过招摇,一辆这样的挎子却可以满足他的愿望,骑上它,活动半径会大大扩大!

    他也打听清楚了,这样一辆采用全自动发动机的长江750a-3型边三轮摩托车的出厂价为6980元,坦克叔叔待自已真是不薄!

    一拨一拨人上了车,显然都把这辆挎子当成玩具了!

    油箱显然是加慢了,现在66号汽油六毛四分钱,市里几个加油站,每个季度汽油都是有定量的,好在刚才坦克叔叔也说,加油找他!

    从营区里开出来的挎子也无需上牌,就是上牌,有杜源在也不是什么难事!

    “秦科长,好车。”保卫科长又过了一把瘾,才恋恋不舍地从车上下来。

    不用他说,秦东也知道是好车!

    750a-3型挎子用的是电启动装置,采用前轮盘式液压制动、防眩大灯、全整流罩、并附加警灯、警报器等专用设备!

    发动机呢,是两冲程的,一半箱内没有机油,维护上比后世的摩托车要简单,由于结构功能简单,所以故障率低,平时只需定期维护保养!

    在八十年代,谁要是拥有这么一辆挎子,绝对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顶级私人座驾!

    况且它还是拥有宝马血统的,秦东琢磨着,怎么着也相当于后世的x5,不,相当于x7!

    “夏天骑这辆车最好,”熊师傅今晚也值班,他也挤在人群里看着这辆车子,“大东,冬天骑这个是不是有点冷?”

    “年轻人,火力壮,怕什么?”保卫科长笑道。

    嗯,是有点冷,刚才说到维护保养的时候,秦东就想到了一个人,现在他更加确定,要把这辆车改装一下,起码冬天让它暖和起来!

    “嚯,秦东,自行车上都坐不住你了,买了新车了?”

    人群中,武庚挤了过来,他现在常年住在厂里,可是他的朋友多,既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这样几乎每天晚上都不闲着。

    “这是近光灯,这是远光灯……”

    灯光不断变换着,一众值夜班的工人都看得聚精会神,灯光还能变化?

    “好,明天,我打电话给老廖,”武庚看到车斗一侧一块漆给碰掉了,“让他好好把你的车给你捯饬捯饬!”

    ……………………………………

    ……………………………………

    秦湾市轻工业机械厂。

    廖鲁生热情地把秦东拉进自已的办公室,其实不用武庚打这个电话,只要秦东开口,廖鲁生都得马上办。

    在南京,廖鲁生就找过梁永生多次,想把秦东调到市轻工业机械厂,这次秦湾轻工业机械厂能参与啤酒一条龙项目,并作为主机承担单位,都是得益于秦东。

    “说吧,你想怎么办?只要你小秦提出来,有办法我要办,没有办法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办。”廖鲁生象说绕口令一样表着决心。

    两人站起来走到窗前,挎子明亮的大灯,简约的外饰,流畅的曲线,圆润的后垫和修长的车架,让站在楼上的秦东越看越爱看。

    “廖厂长,得麻烦你,改造一下这辆车,”秦东道,“费用……”

    “别跟我提费用,提费用你这不是打我们秦轻的脸吗,你只要说,你想怎么改,只要你说出来,一分钱不用你掏,保证让你满意!”廖鲁生故作生气道,“还有,我们厂汽油调拨比较方便,以后你的车加油问题,我来解决!”

    秦东也不矫情,权当是他指导秦轻的服务费了,“那廖厂长,我想整车焊接一个车篷,对,左右都能开门……”

    “这不就相当于一辆三轮的小轿车了吗?”廖鲁生开着玩笑。

    “对,再改造一下排气供暖系统,让摩托的废气经过腿部踏板和握把进行加热供暖,冬天不用怕冻手冻脚……”这个有一定难度,但难不住秦轻的工程师。

    这样,后世的方向盘加热也不过如此吧。

    “好,只要是你小秦的事,我刚才也说了,我一定办成,让你满意!”从进门廖鲁生的笑没停过,“那紧着你的时间,后天你来取,怎么样,嗯,小秦,骑这么一辆车,找对象是不是就更简单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784/ 第一时间欣赏国啤最新章节! 作者:司马白衫所写的《国啤》为转载作品,国啤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国啤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国啤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国啤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国啤介绍:
改革春风劲吹,啤酒工业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率先脱颖而出,被列为短线产品优先发展,一时间,啤酒厂遍及神州大地……
在这个啤酒的年代和啤酒的江湖,813家啤酒厂在群雄争霸、扩张整合的拼杀声中风起云涌。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洋啤纷纷入关,乌云笼罩在中国啤酒工业的头顶,中外啤酒企业在十三亿人口的红海中争当霸主,列阵厮杀……
啤酒市场原是以小、散、乱著称,在兵荒马乱争当霸主的演变中,有“诸侯”的兵败与崛起,有“蛮族”的入侵与退出,也有“霸主”打造民族啤酒品牌,扛起民族啤酒工业的大旗!
三十年波澜壮阔,三十年风云际会,中国的啤酒,集合了中国商业环境进化的所有因素:外资的进退纠缠、地方企业的竞争与收购、终端渠道的白热化抢夺战、资本的收购与反收购、领导者的斗智斗勇、品牌价值链的挖掘与重构……
再没有一个行业能更明显地凝缩中国商业竞争状态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本书荣获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优胜奖。
国啤群号:423750825国啤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国啤,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国啤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