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盛唐剑圣TXT下载盛唐剑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盛唐剑圣全文阅读

作者:无言不信     盛唐剑圣txt下载     盛唐剑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一章 第十章 指点江山(下)

    “至于南诏!”

    裴旻嘿嘿一笑,道:“应该是受到吐蕃的威胁,向我们求援来的吧!”

    李隆基跟着“哈哈”笑道:“让静远说中了,如今六诏中,五诏都归顺了吐蕃。唯有南诏台登郡王阁逻凤一直对我大唐忠贞不二,拒绝吐蕃的各种拉拢。如今吐蕃与我大唐重结甥舅盟约,不管是否诚心,两国之间短期内是无战事。吐蕃岂是安逸的主?最近一直在南疆声势浩大,大有吞并南疆的意图。原本举棋不定的五诏直接选择了吐蕃,南诏孤木难支啊!”

    裴旻听了却有些错愕,问道:“吐蕃意图南侵?剑南那边传来的消息?”

    李隆基摇头道:“是阁逻凤派遣来的使者说的,使者说本来阁逻凤打算亲自来贺,只是受到吐蕃威胁,抽不得身,让朕体谅呢!”

    裴旻略一思索,恍然笑道:“对于阁逻凤这番架势,就算这其中有鬼,我们也不能怠慢了他,应该给予最隆重的支持。要让世人知道,只要忠于我大唐,大唐绝不会亏待他们……”

    李隆基带着几分惊疑的瞧着裴旻,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道:“静远觉得此事有假?”

    裴旻摇头道:“有没有假,这个臣不清楚。对于南疆,臣了解的不多,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对于吐蕃,臣可以颇为自豪的说一句,除去已故的郭相,就在这朝堂之上,还真没几人能比的过在下!”

    他不只是深入了解吐蕃西方,还跟着脑海中的历史记忆以及发展趋势来分析判断。

    尽管这些年,历史已经变了样,可是很多进程,国家的大局走向,以及历史人物的性格,干略什么的东西都不太可能大变。

    随着自身能力远见的提升,裴旻能够分析出很多常人无法分析出来的事情。

    就比如说吐蕃的动向,面对唐军兵指青海湖的局面,吐蕃不敢在青海湖这块折腾。

    以裴旻的看法,转向西域,从大小勃律入手是最佳的选择……

    至于向南方折腾,裴旻以为可能性不大。

    六诏位于云贵高原苍山洱海附近,古代的苍山洱海可不是后世大理云南,人间天堂,那就是穷山恶水的不毛之地。

    或许经过六诏子民的苦心经营,情况大有改善,依旧改变不了恶劣的环境。

    吐蕃经过几年和平发展,走出了战败的阴影毋庸置疑。但若要再起兵事,目标没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以吐蕃老妇人的性格显然是不会做的。

    六诏中五诏归顺了吐蕃,仅为六诏中区区一南诏,劳师动众的南征?

    没有任何意义!

    裴旻好奇问道:“昔年诸葛亮南征南蛮,是为了稳定大后方!那吐蕃南征,图的是什么?也是想要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还是南诏的那尺寸山林土地?”

    这话说的李隆基自己都不信,吃重的道:“没有可能!南诏所在的地理位置,靠近我大唐一方,与吐蕃并不连在一起。南诏要威胁到吐蕃,必需经过其他几诏的领地才行,他们都归顺了吐蕃,南诏就是有心,亦是无力。那南诏意欲何为?”

    裴旻笑道:“我估计这个南诏阁逻凤野心颇大,是动了一统六诏的心思,想得到我们的支持,成为六诏之主。故意夸大事实,以此来求得我们的协助!”

    李隆基略一皱眉,叹道:“只怕就是如此了,阁逻凤往来的国书中,不止一次提起余下五诏的危害,大有为我大唐除害的意思。”

    说道这里,他脸上有些郁郁。对于阁逻凤表现出来的大仁大义,他颇有好感,却不想也是另有所谋。

    裴旻也知李隆基身为一个少有的重情义的皇帝,将人情味看的极重,劝道:“人与人的接触,自然有真情实意。但国与国的交往,以利益为上,这点实无半点情分可说。”

    李隆基叹道:“依静远之见,南诏又当如何处理?”

    “这个……”裴旻沉吟了半响,他行事喜欢谋定而后动,对于南诏的了解实在没有西域阿拉伯、拜占庭以及吐蕃那般明确,道:“不凡支持南诏统一,相比其他五诏,南诏确实更为可靠。南诏统一,也能免去南方的后顾之忧,还能给吐蕃制造一定的威胁麻烦。至于未来如何,臣倒是希望南诏能将云南之地彻底开发出来。若他们强盛之后,真有了反意,我们亦可接收他们的成果。”

    在他心中云贵之地,毫无疑问也是华夏的固有领土。

    由大唐接管,投入太多心力建设,得不偿失,不如由南诏自行发展,最后由他们收取渔人之利。

    至于会不会养虎为患,裴旻心底没有这个顾忌,南诏发展的局限就在那里,充其量不过是一犬,狼都算不上,何况是虎?

    李隆基笑道:“朕发现你这心思最是阴损不过了……”

    裴旻权当是夸奖,接着道:“至于倭国、新罗什么的多半是来凑凑热闹,想从我们这里骗取一些好处而已。对于他们,咱们应当一视同仁。想要学我大唐文化,这点我们欢迎,固步自封也确实要不得,只有不断的进步,才是强国之本。死守着点滴资本,闭门造车,反而不美。但国与国的往来,还需以利益为上。肥了他人,亏了自己的事情,做不得。倭国盛产金银,新罗盛产镔铁,想学我大唐文化,跟我大唐深入交流,拿出等价的物资交流才是。”

    李隆基慎重的点了点头,长吐了口气道:“听静远一席话,朕心底的大石也算落下了。大食国、拂菻国、突骑施、回鹘、葛逻禄、南诏这些国家,或多或少皆有求于我大唐,才有这番盛况。哈哈……还是以我大唐为主。即是如此,我大唐也要拿出东道主的气魄才是,让所有来访的国家,深刻的认识到,我大唐的强大。”

    裴旻颔首称是,心底想着此事罕见的事件,想必是陇山道、乌鞘岭山道的开通,刺激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令得双方不得不正视彼此的往来。

    大唐因自己的出现,已经先一步走迈向世界了。

    由此一想,裴旻心底也充满了自豪,扬声道:“陛下,此次诸国集会,是难得的盛景。想必他国也不想我大唐专美于前,在宴会时,必然有所表示。尤其是大食国、吐蕃,我们可不能让他们比下去,固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需做些准备才是。”

第十二章 一剑成两圣

    李隆基双手一合,道:“静远这是提醒朕了,现在朕也不信大食、吐蕃是什么良客。确实要准备妥当才是。属于我们的威风,焉能让他国抢了去?这宴会的地方,朕已经选好,就在这承乾殿!太宗皇帝以承乾殿开创我大唐辉煌篇章,朕亦要以这承乾殿为起点,扬威诸国,让我大唐之名,震慑东西。还有一个月余时间,足够准备妥当。”

    顿了一顿,他又道:“这些天反正闲来无事,静远正好多往梨园走走。梨园现在的变化,你可别大吃一惊,可用今非昔比来形容。如此盛宴,少不了梨园的出场。你且亲自把关,选择三个精彩的节目出来。对了,对于公孙大娘,静远可知道?据传你们关系不错,朕手中还是一副你们的画像呢!”

    裴旻一脸莫名。

    李隆基挥了挥手,让高力士去取画。

    裴旻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将自己与公孙姐妹的关系细说,道:“我们是患难之交,早在幽州的时候,便以认识。后来长安再会,牵扯上了屠夫刘光业。刘光业的武艺刀法不逊于臣,他若一味逃跑,臣未必奈何的了他。亏得公孙姐妹相助,她们双剑合璧,阻挡了刘光业的退路,也令得臣得以擒下巨恶。”

    李隆基闻言眼前一亮,道:“如此说来,她们可信?”

    裴旻犹疑道:“这要看陛下想干什么,以品行而言,她们姐妹皆当得上侠女二字。”

    李隆基没好气的道:“朕还能干什么?你不在长安,自是不清楚。这些年公孙大娘的《剑器舞》风靡一时,可谓名声鹊起。青羽楼之名,可不逊于梨园。”

    裴旻确实知道早在一年半前,公孙幽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青羽楼正式开张。

    凭借出色的功底,以及用心的经营,青羽楼发展的极为迅速。

    若说梨园名扬于贵胄,青羽楼则成名于民间。

    公孙幽不只坐困于长安,每隔一月,必然会组织一场义演,往长安周边的乡镇明间献舞,并且收留收养天赋异禀的孤儿孩童,传授他们求生演技之道。她的所作所为以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公孙大娘之名,越传越盛。

    这一切远在陇右的裴旻都有所耳闻,对此裴旻除了由衷为公孙幽感到高兴之外,心底还有些小小的失落。

    他有些希望公孙幽碰着钉子,他好出手相助。

    但是公孙幽委实出色,她的心思才略,毫不逊于男子。遇上的各种问题,难关都凭借自己的本事,一一克服,凭借自己的能力,将青羽楼的招牌打响。

    这一点让裴旻,委实敬佩。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公孙幽的名气居然传到宫里了,连李隆基都听过公孙大娘之名。

    “这一点,臣还真未不清楚,想不到幽姑娘做出了如此成绩!”

    李隆基道:“朕是没见识过公孙大娘的剑舞,可文武百官见过的大有人在。无不赞不绝口,李龟年亦推崇有加,说公孙大娘的剑舞可以与你的剑相比。有人提议,邀请公孙大娘参加年会表演,朕不想节外生枝,有些犹疑。若是她可信,邀请她来表演,在天下各国面前展现我大唐的舞蹈文化,于她于我大唐皆是利处。”

    “当然可信!”裴旻对于公孙幽还是充满信任的。

    李隆基也应答的毫不迟疑道:“朕不信公孙大娘,却信你裴静远。你说可信,那朕给她这个机会……”

    正说间,高力士拿着一幅画走进了殿内。

    李隆基让之直接交给裴旻。

    裴旻好奇的伸手接过画卷,摊开画卷细看,竟是那日遇到李十二娘时,与公孙幽同舞的鸿门剑会。

    “这……”

    裴旻一脸震撼,当初他选择用那种手段救助李十二娘母女,就不怕外人说闲话,说他有失官德什么的。

    不过似乎围观者并未将他认出来。

    想来也是,他裴旻几次轰轰烈烈的出现在大众面前,不是穿着大红喜服就是一身铠甲。与一身寻常劲服有不小的变化。兼之他离开长安在洮州年余。百姓就算原先见过他,印象亦是不深。谁又会想到一个地方大吏,皇帝面前的第一红人,竟然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舞卖艺?

    就算有人觉得裴旻很是眼熟,也没有将他们想到一起去。

    那一次的登台表演,也没有给裴旻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

    除了私底下裴旻会小小的怀念与公孙幽那种心灵相通的感觉之外,过程事情早已抛之脑后了。

    想不到多年后,竟然能够看到昔年他与公孙幽共舞的画像。

    众所周知一点,这绘画以画人最难。

    人除了外貌之外,还有精气神,画人不画精气神等于描绘死物。但是精气神虚无缥缈,玄之又玄,想要以笔墨绘画出来谈何容易。

    然而面前的这幅画却将他与公孙幽舞剑的细节描绘到了毫厘,裴旻扮演的项庄表现的张力杀气跃然纸上,而项伯的稳重,左右为难也一眼可见。

    不看画卷上书的《鸿门剑会》四个字,懂行之人甚至可以仅凭这画就能看出这演的是《鸿门剑会》。

    这作画之人不但将他裴旻与公孙幽的模样描绘的活灵活现,甚至连他们扮演的对象的绘入画中。

    这份绘画的功底,委实骇人听闻。

    这种绘画的功底,裴旻在记忆中只在一人的画中感受过。那就是齐白石的真迹《醉虾图》,看着那画中的虾,几乎就能感受的到虾在水中游一样。

    这人的画功,居然不逊于齐白石,难道是?

    裴旻震撼道:“此人是谁,绘画功底委实了不起。”

    李隆基大笑道:“是朕的供奉、内教博士,吴道子……”

    果然……

    画圣吴道子!

    苏东坡曾说“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又一个称圣的奇人,裴旻心底忍不住一颤,叹道:“要是知道当时吴道子先生在场,臣定会多待一会儿,让他多看几眼,将臣画的更潇洒一些!”

    裴旻有些爱不释手的看着手中的画,正想开口。

    李隆基却脸色一变道:“想也别想,这画可是朕的!你想要他的真迹,自己找他去。没有你的剑,就没有吴道子的今日,对于你的要求,想必他是不会拒绝的。”

第十三章

    裴旻暗自诽谤李隆基小气,恋恋不舍的将画还给了高力士,心中想着什么时候真要向吴道子讨要一份墨宝来。

    现如今他府邸珍藏的墨宝已有王羲之的、张旭的、李白的,还有贺知章,王之涣的,王昌龄的等等。

    这些真迹墨宝,留到后世那可是无价之作,价值连城。

    千百年后要是裴家后人不争气,无以为继,随随便便拿一副出去甩卖,也够用大半辈子的了。

    裴旻并没有收藏癖好,但是一个个的草圣、画圣,诗仙、诗佛什么的,不跟他们讨要一些墨宝,对得起身在这梦幻般的朝代?

    与李隆基稍作闲谈,裴旻说着这些年陇右的一些趣事以及开陇山,修乌鞘岭的经过,当然包括了一些不为人知的难关。

    李隆基听了亦不断唏嘘道:“果然,这其中的坎坷,也只有当事人才能知晓。静远修通西域商路,这功劳可不逊于始皇帝的秦直道。秦直道横贯南北,加强的对我华夏对北方的掌控,而陇右道、乌鞘岭古道直通东西,令我大唐对西域的控制更近一分。利国利民,还功在千秋。”

    裴旻忙道:“这点臣可不敢邀功,陛下才是一切的关键。若无陛下的远大抱负,焉有如此魄力发动二十五万百姓,完成如此壮举?再艰难,再困苦,有陛下、有朝廷,还有数十万百姓的支持,哪有开不了的山,平不了的岭!”

    李隆基听得也是眉飞色舞,道:“多年不见,静远也变得跟力士一样了,尽说些让朕欢喜的事情来听。”

    一旁的高力士连忙叫屈。

    裴旻也道:“臣是实话实说而已,想与做是两回事,做与做到又是另外回事。陛下敢做他人不敢做之事,以显魄力。成功了,更是英明睿智。”

    李隆基给吹的飘飘然,都有些找不到北了。

    天色渐晚,裴旻亦准备出宫,李隆基突然道:“玄玄入宫陪父皇说话,不知走了没,要是没走,静远不妨护送她回家。有你在,相信长安无人伤的了她。”

    裴旻莫名,不知“玄玄”是谁。

    李隆基也醒悟过来,道:“就是玉真,玄玄是她的字,也是小名。你们相伴为邻,一路也可相互照应。”

    裴旻想着娇陈当初的怀疑,心底更是忍不住心想:“这真是想拉皮条?”

    长安天子脚下,玉真公主贵为公主,他们所在的辅兴坊离皇城不远,属于长安治安最好的区域,岂能有个意外?

    不过李隆基既然亲口托付,裴旻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在承乾殿等候了片刻,玉真公主的车驾已到殿外。

    高力士似乎没当灯台柱的意思,也少见的没有护送。

    裴旻与玉真公主的车驾一并往宫外走去。

    看了玉真公主的仪仗,裴旻不由想起了昔年的太平公主,这一车之隔的公主,虽无太平那般强势霸道,但无疑问是李唐目前影响力最大的公主无疑。

    感叹间,却听车内传来了李持盈的声音:

    “冬风严寒,黄昏露水渐重,国公不凡上车,以避寒露?”她的声音带着些许颤音,显然是鼓着勇气说的。

    裴旻立刻应道:“无妨,公主殿下无需顾忌在下,在下习武之人,耐风抗寒,远胜常人。”

    李持盈听罢心底莫名松了口气,不知万一他真的上了马车,如何面对,可又有着小小的幽怨。

    原来李隆基因为误会,存着拉皮条的心思,还将此事告诉了太上皇李旦。

    李旦自从交出大权以后,一直在皇宫静养,许是思妹忧伤过渡,两年前生了场大病,险些去世。

    好在宫中御医医术精湛,又从宫外请了刘神威入宫,得以渡过险境。

    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回来,李旦似乎看开了许多,对于李隆基的态度有了极大的缓和。

    李旦即便身在内宫,也听过裴旻这些年的赫赫功绩。而且昔年先天政变之时,他也见过裴旻。确实是一个英武不凡的少年郎,有才有貌,当的上驸马职位,也跟李持盈谈了此事。

    李持盈自幼出家做了道士,虽无道心,却也受到点滴影响,对于情爱看的很淡,并不在意。

    近来沉迷于研究黑火药,无法自拔,更没有心思顾念此事。

    之前李旦、李隆基皆跟李持盈谈了多少次,也说了不少的好话。

    但是李家这对父子是一个德行,许是因为武则天昔年杀的太过厉害。对于亲人,他们有着超凡的容忍力,皆不愿意强迫李持盈干她不愿意干的事情。

    每次谈话,最后都是因为李持盈的严厉拒绝而不了了之。

    今日李旦又跟李持盈说道此事。

    李持盈一如既往的想要拒绝,李旦却先一步说了对象的名字“裴旻!”

    即便是现在,李持盈脑中还浮现当时的情形:“玄玄,你觉得裴国公如何?”

    “裴……裴国公?那个裴国公?”

    “在我大唐岂有第二个裴国公?就是陇右的那个裴旻!”

    李持盈听到这里,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好快,大有找个地洞钻下去的感觉。

    对于裴旻,李持盈并没有别样的感情,但却有着极深的好感,救命之恩,自不用说。

    黑火药的关系,足以让李持盈对裴旻印象极佳,加了不少分。

    以往李旦、李隆基介绍其他英杰,李持盈心底只有排斥,如今一说到裴旻,各种好感不由涌上心头:念及他这些年干出的大事贡献,那罕见的文武全才,诚可谓当世无双的大英雄。

    那个少女不怀春?

    若真有夫婿如此,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持盈发现自己居然心动了,五味杂陈,各种情绪涌现心头,有些不知所措,懵懵懂懂的在各种安排下来到了承乾殿。

    出得宫门,裴旻想着气氛太过沉闷,问道:“公主这些年可有什么新发明?”

    这一提及这方面的问题,气氛突然一变,李持盈轻快的说道:“研究出了好多东西呢,持盈研制出了爆竿,可不是烧竹子的爆竿,比那个响多了,噼里啪啦的,就跟无数次黑火药爆炸一样有趣。还研制出各种颜色的火,在晚上点燃特别好看……最近还制作了能够射上天炸开的火,特别好玩……”

    裴旻听的是目瞪口呆,脑中想着一个个对于的词汇炮竹、烟火、冲天炮……

第十四章 青羽楼、青羽盟

    裴旻隔着马车,看不见李持盈的模样,但仅凭她此刻的语气,那轻快带着些许兴奋的声音,以能猜出她是何等的高兴。

    说道后面,李持盈嫌弃马车挡住了视线,直接掀起了车帘,探出了车窗,露着精致的脸颊与裴旻说着。

    最后李持盈带着几分忐忑的说道:“都是一些奇淫技巧,国公不会怪我没将黑火药用上正途吧!”

    她有此顾虑也是理所应当,黑火药在裴旻手中,成为开山修岭的利器,完成了功在社稷,利在百姓,益在千秋的伟业。而她却顺着研发了一些没有半点作用的东西,称之为奇淫技巧毫不为过,差别不要太大。

    裴旻赶忙摇头道:“什么是正途?用的上的东西,就是正途。世人愚昧,曲解圣人含义,将手工技巧,以为奇淫技巧。其实孔圣人别无此意,正所谓‘奇技谓奇异技能,淫巧谓过度工巧。二者大同,但技据人身,巧指器物为异耳’。说白了奇淫技巧指的是那些过渡复杂只用来自娱而不利于他人的无用技巧,对于利人利己,造福于天下的技巧,圣人还是极为尊重的。”

    “公主所发明的各种东西,并非无用之物。炮竹可以用于驱赶猛兽,增加喜庆气氛。烟火别的不说,至少我相信小七小八一定很喜欢看。能给万千小孩子带来欢笑,这又何尝不是美事?不过最好将危险降至最低,小孩子,没什么分寸,伤着烧着可是不妙。至于射上天炸开的火,那可真是好东西。公主可以深入研究,一方面可以用来做信号,绝对比狼烟更加管用有效,尤其是看不见狼烟的夜里。如果威力能够加大,还可以在远距离放火甚至杀敌呢,怎会没用?”

    李持盈眼中闪着光,裴旻的理解支持,让她格外安心,不住的点头道:“持盈记住了,会想法子让火花不在危险,换取孩子们的微笑,至于能上天的火,我也会向威力距离上入手的。”

    裴旻道:“就叫炮竹、烟火、冲天炮吧……好听也好记!”

    李持盈应道:“就听国公的……”说着俏颜盈盈的妙了裴旻一眼,看着那俊朗的模样,内在的才略,以及对她的认可支持,不免再度想起太上皇李旦提及之事,心如鹿撞的躲回了马车,只觉得心脏都要跳出口腔了。

    偷偷的挑开了窗帘的以一角,向外望去。

    原本并无嫁人心思的她,在这一刻亦不由暗思道:“如果对方是裴国公,倒也不是不可以。”

    越是如此想下去,脸上烧得跟红烫一样。

    玲珑看着做贼似地李持盈,以手扶额,有些无语,心中却隐隐有着点点窃喜。

    那可是裴国公啊!

    当世最年轻的国公,文武功勋第一的俊杰……

    公主嫁过去,自己岂不是?

    据说公主嫁过去之前,要让丫鬟侍寝,会不会是自己?

    想着想着,她亦与李持盈一般无二了。

    一路行至玉真观,裴旻道:“公主,已经到了。”

    李持盈带着几分恋恋不舍的下了马车,觉得自己脸上的羞热未退,又带着几分掩耳盗铃的说着:“车里的炭火太足了些……玲珑,去将炮竹、烟火、冲天炮皆取一些来,烟火多些……”说着,瞧着裴旻道:“就当是送给小七小八的礼物吧!那个……鄯州承蒙尊夫人招待,还没有任何表示。”

    当初她为了黑火药远行鄯州,裴旻却很快投入陇山、乌鞘岭的工程中去了,无暇顾念李持盈。

    李持盈当时还意图一并以看看,直接让裴旻严厉拒绝,不给任何情面。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由娇陈接待的,小七还很不客气的尿了李持盈一身。

    玲珑茫然道:“公主,这……奴婢哪里分得清楚,什么是炮竹、烟火、冲天炮?”

    李持盈带着几分气恼瞪了她一眼,莞尔笑道:“国公稍等片刻,持盈去去就来!”

    李持盈大步进了玉真观,玲珑带着几分委屈的跟着后边。

    裴旻在门口等了片刻,却听街道的一旁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老姐,今天,我表演的怎么样,人人都为我喝彩呢!”

    “确实不错!”另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小妹,你在音律节奏上的掌控胜我太多,就是没有用心去练,舞蹈方面有些瑕疵。若能用心,成就定在姐姐之上。”

    毫无疑问,来人正是公孙姐妹。

    裴旻寻声望去,却见李持盈的马车挡住了视线,不由自主的走了过去。

    “那,任务是完成了?小周的事情,您看?”公孙曦的话竟然带着几分讨好。

    公孙幽正想回话,神色却是一动,超凡的六感已经留意到一股视线射来,举目望去,眼中不免闪过一丝欣喜。

    “师傅!”

    公孙曦也瞧见了裴旻,兴奋的叫了一声,快步迎了上去。

    来到近处,裴旻意外笑道:“这一次竟然没有以剑相迎,意外,真是意外!”

    公孙曦不满道:“都多大了,还动不动的拔剑!”

    裴旻看着水灵灵的公孙曦,该凹的凹,该凸的凸,还真是不小了,正想夸赞几句。

    公孙曦颇为自傲的小声道:“这是大街上,徒弟我现在是青羽盟的盟主,也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了,怎么样也不能失了身份是不?”

    青羽盟?

    裴旻古怪的看了公孙幽一眼,青羽楼他是知道,已经是长安第一民间歌舞团,名望甚至与李隆基的梨园相比,青羽盟又是什么东西?

    公孙幽头痛的道:“这事也怨我!原本是一群青年以小妹为主,跟着一起胡闹,组成了一个团体。一群人混迹在一起,难免惹是生非。我避免事情闹大,帮着处理了一些事情。却不想打响了小妹的名号,最后还成了青羽盟,笼络了不少的人。”

    公孙曦不满的嘟哝道:“要不是青羽盟护着,青羽楼树大招风,哪有这么安宁。”

    公孙幽回瞪了公孙曦一眼。

    公孙曦嘴巴一撅,竟然不说话了。

    裴旻再次觉得讶异,在他的记忆里公孙曦可不是那么老实。

    原来公孙曦脑子一热,答应了下面人的推波助澜,成立了青羽盟,还当了盟主。

    但盟主岂是好当的?

    各种事物,公孙曦哪里处理的来,于是可怜巴巴的求到了公孙幽这边。

    公孙幽也担心公孙曦走入歧途,以此为由,强逼公孙曦学习舞蹈,上台演出。

    公孙幽也退居幕后,手握青羽楼、青羽盟的决策权……

    青羽楼、青羽盟有一个出色的首脑,越做越大……

第十五章 汇聚一堂

    裴旻自是不知其中缘由,但多多少少也猜到这是公孙幽的功劳。

    江湖人自由散漫,率性而行,有一部分人更是蔑视国法,不服管制。

    江湖中固然有大仁大义的英雄侠客,却也不乏小鸡肚肠的伪君子,更不缺人面兽心的恶徒。

    想要控制江湖人,其中难度并不亚于领兵作战。

    裴旻可不信以公孙曦的本事,能够管理好一个联盟。

    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裴旻即便满腔好奇,亦不好细问,只是望向公孙幽道:“恭喜了!青羽楼开办的极是红火,即便我在陇右鄯州也听过往的行人说过。先前在皇宫里,陛下竟也说到了你们,实在可喜可贺!你的理想,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公孙幽的理想是重振青羽楼,让更多如她一般的孤儿感受到家的温暖。

    青羽楼如今的威望声势,丝毫不逊于当年洛阳青羽楼。至于接下来,便要看公孙幽是否不忘初心,能否坚持到最后。

    公孙幽盈盈一拜道:“还得多谢裴公子相助才是,若无裴公子,青羽楼未必如此顺利。”

    公孙幽却也不是客套话,青羽楼开张的时候,裴旻正在修葺乌鞘岭。

    但是他之前已经嘱咐管家宁泽,青羽楼确定开张日子的时候,通知他一声。

    裴旻忙里抽空,亲自写了一份墨宝给青羽楼,以祝贺青羽楼开张。

    裴旻的楷书已近大成,尤其是经过李白《胡无人》的考验,书法意境更近一筹。兼之他能人之所不能,成功的开通了陇山道,声望极高。

    他的墨宝吸引了大量一睹究竟的文人墨客,做了绝佳的宣传。

    公孙剑舞本就极其绝艳,这宣传到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好评,成为有口皆碑的歌舞团体,打响了金字招牌,以至于客满盈门,一日红火一日。

    “举手之劳而已!”裴旻当初赠以墨宝,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助青羽楼扬名,打响口碑第一枪,公孙幽果然领悟了他的用心,将字帖充分利用了起来。

    “小七、小八应该会说话走路了吧?”公孙曦插话道,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当初她就最喜欢逗着小七小八玩耍,现在更是想念。

    这说起儿子女儿,裴旻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深沉的笑容,开怀道:“早就会跑会跳了,不如你们随我回府,在我府中坐坐?我娘还有娇陈都念叨你们呢,还说这次回来一定要去青羽楼捧场。”

    “好好好!”公孙曦第一个举手赞成。

    公孙幽亦道:“理当拜会裴夫人……”

    裴旻见玉真公主李持盈手里捧着几个盒子,正从玉真观走了出来,先对公孙姐妹道:“你们先进屋拜会我娘吧,我跟公主道个别,立刻就来!”说着,让已经开门迎客的门房引公孙姐妹入屋。

    “公主!”

    裴旻迎了上去,说着还伸手去接装有炮竹、烟火、冲天炮的盒子。

    李持盈却将手一缩,避让了开来,带着几分好奇的问道:“裴国公跟公孙姐妹很是相熟?”

    毕竟是住一条街的,平时往来出入,偶尔也会遇上。

    最近青羽楼异常红火,李持盈早已知道,自己玉真观隔壁的隔壁,住着两位英姿飒爽的姑娘。

    裴旻以墨宝助青羽楼成名,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之前李持盈也并未觉得什么不妥,但是今日见裴旻与公孙姐妹如此亲切的交谈,更是邀请她们两姐妹入府,心底徒然觉得极不是滋味。有一种自己的东西,当着自己的面,给抢走了一样。

    裴旻听出了李持盈语气有些生硬,大感头疼道:“我们是相识多年的好友,许久未见,她们想拜会我的母亲,顺便看看娇陈与小七小八!”

    李持盈一脸歉意道:“昔年在鄯州的时候,裴夫人对持盈极为关照。如今她抵达长安,于情于理,都要拜会才是。正好给你们演示一下烟火,免得你们不知如何使用,玩耍。国公不会拒绝吧……”

    “这个……”裴旻还真找不出拒绝的利用,只能道:“公主即有此心,一同前去便是。”

    带着李持盈,将她请进了裴府。

    李持盈迈入裴府,徒然想起之前也跟裴旻进过这裴府,只是当时还不叫裴府而是薛府,那是太平公主带着裴旻来看房子的时候,顺带捎上她的。

    “先天二年,持盈也跟国公这样,一起走进这府邸。国公可还记得?”

    “当然!”裴旻道:“那时候还有太平公主。”

    “是啊!还有太平姑姑!”李持盈低沉着道:“太平姑姑待我极好,就跟父皇一样,每每念及姑姑,都有想哭的感觉。世人都羡慕我们身在皇家,可有谁知道我们的感受?身旁的亲人一个个的被杀,杀他们的却是自家人,是祖母……没有祖母,哪来的父亲,没有父亲又哪来的我们?我们甚至都不知该不该恨,能不能恨。这其中的身不由己,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逝者已矣,多想无益!”裴旻也不知如何来劝,这种皇家惨事,常人还真无法体会。

    尽管他对于自己当初的决定无任何后悔之意,但空闲时念及太平公主,也会忍不住胡思乱想,要是当时自己站在太平公主那边,现在会是什么景象?

    “现在确实不是感怀的时候,去拜会裴夫人吧!”李持盈收起了怀念,整个人似乎燃起了斗志,有着昂扬之气。

    裴旻带着几分无语的看了李持盈一眼,领着她走进了内堂。

    公孙姐妹已经先一步拜会了裴母,公孙幽正陪着裴母说话。

    而公孙曦则不知从什么地方折了三根树枝,再教小七小八剑法。

    还别说两个小家伙新鲜,跟着学得是一板一眼的,极为认真,口中还喊着“嘿哈,哈嘿”的音调,给自己增加威势。

    娇陈则在一旁掩口笑着,一脸慈爱的看着小七小八跟着公孙曦胡闹。

    见裴旻领着李持盈进来,眼中闪过一抹意外。

    裴母见了李持盈也有些讶异,说了一声“公主”,带着众人上前见礼。

    还未等裴母作福,李持盈先一步上前扶住了她,笑道:“今天持盈就是来拜会您的,让您见礼,怎么使得!”她表现的极为和蔼可亲。

    但是对上公孙幽以及不情不愿的公孙曦的见礼,却显得几分高傲,就跟孔雀一样。

第十六章 火药味

    公孙幽心胸开阔,不予李持盈计较,这些虚礼。

    公孙曦却受不了,拉着小七小八道:“小七、小八,过来,给公主殿下行礼。公主殿下可是当今皇帝的亲妹妹,一个不慎可是要掉脑袋的。”

    小七、小八才满三岁,哪里懂那么多,但听要掉脑袋,两个小家伙煞白着脸,个个惊惧的看着李持盈,就跟看阎王一样,躲在了公孙曦的身后,偷偷的看着陌生的大姐姐。

    李持盈登时有些傻眼,恼羞成怒的瞪着公孙曦。

    本想用烟火讨得小七小八的欢心:她在鄯州住过小半个月,知道裴旻对于小七小八的宠爱。也知不只是裴旻一人,娇陈这个娘自不用说,裴母也将小七小八视为心头宝。

    只要得到小七小八的欢喜,融入裴府那是轻轻松松的,特地将烟火带来就是为了讨好两个小家伙。

    结果让公孙曦这般一说,她便如恶人一般可恶,将全盘计划都打乱了。

    她这一瞪眼,更显“凶恶”。

    小七小八直接掩耳盗铃般的将脑袋埋着公孙曦的裤腿,看都不敢再看了。

    李持盈这辈子哪里受过这等委屈,眼圈都忍不住一红。

    裴旻瞪了公孙曦一眼,对着小七小八道:“别听你们曦姨,曦姨是吓唬你们的呢!公主姊姊可不是什么坏人,还给你们带了礼物,很好看的烟火。”

    相较公孙曦,小七小八明显更加相信自己的父亲。

    两小家伙带着几分惊惧的走了出来,小七拉着小八的小手,上前见礼,怯生生得道:“见过公主姊姊!”

    公孙曦也见好就收,没有得寸进尺。

    这也是公孙曦的优点之一,她是那种不记仇的个性。让她不爽,她直接还回来,却不追根究底的恶意针对。

    李持盈这才雨过天晴,将烟火拿了出来,见李持盈意图将所有烟火倒在地上。

    裴旻忙道:“别别别,要玩得玩个花样,就这种倒在地上,真是只有烟火而无其他了。”

    李持盈诧异道:“那怎么玩?”

    裴旻从李持盈手中接过装烟火的盒子,见里头都是五颜六色类似于火药颗粒,抓了一把在手上,凭着感觉在地上画了一个狗熊的大脸。

    裴旻书法可称一流,但是绘画水平实在堪忧,一张狗熊的脸,任是画成了像狗不像熊。

    这也歪打正着,小七小八目前根本不知狗熊虎豹是何物,狗儿却是常见。

    小七、小八指着地上的画像,叫道:“狗儿,小狗!”

    裴旻脸上一红,就当自己画的是狗了。

    李持盈欣喜的看着地上的“大狗”,拍掌笑道:“原来还能这么玩,我怎么想不到?”

    裴旻笑着将剩下的烟火放在一旁,找来火折子点燃了一端的烟火。

    刹那间!

    白烟弥漫,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火焰原地烧起。

    夜色虽未完全降临,七彩绚丽的火焰,依旧闪着夺目的光芒。

    这种烟火还是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只看得裴母、娇陈、公孙幽、公孙曦目瞪口呆。

    她们有的活了半辈子,有的见多识广,也有走南闯北的,但是无一例外,从未见过如此盛景。

    最兴奋的自然是小七小八,他们看着烟火,猛力的拍着小手,围着地上的大狗,又跑又跳的。

    直至烟火烧尽,弥留着一股火药硝石的味道。

    小七小八意犹未尽的看着裴旻。

    裴旻笑道:“今天可以了,别贪多。你们还小,硝石的味道闻多了对身体不好。过几天我们再玩,回头给你们画头大熊。”

    小七小八还是极听话的,闻言也不吵闹,只是意犹未尽的看着地上那残留的痕迹。

    小孩子就没有不喜欢烟火的,李持盈一下子收小七小八的心,围着她“姊姊、姊姊”的叫个不停。

    公孙曦见小七小八见异思迁,不跟着她学剑了,心底有着小小的吃味。

    晚风吹拂,吹散了地上的硝石渣滓,也吹落了树上剩余的落叶。

    枯叶飞舞,一片寂寥。

    公孙曦手中竹棍轻轻一扬,棍影纵横,一口气将空中飞舞的落叶全部钉在了木棍上。

    裴旻瞧得眼前一亮,这两年不见公孙曦的剑术隐隐有了化境之相,委实难得。

    小七小八轰然叫好,又度舍了李持盈,找公孙曦玩去了。

    李持盈大有黔驴技穷的感觉,亦不似滋味。

    夜幕真的降临,小七小八觉得疲累,有了困意,不在缠着公孙曦,带着几分有气无力的跟着娇陈左右。

    公孙幽趁势告辞,李持盈也知留着不妥,跟着告辞了。

    娇陈带着小七小八区域休息,由裴旻送着三人出府。

    公孙曦、李持盈似乎是天生的对头,谁也看不上谁,不住的斗着嘴。

    公孙曦仗着自己是小七小八的“曦姨”,而李持盈却是“姊姊”,仗着口头上的便宜。

    李持盈却也不甘示弱,说着自己跟裴旻的平辈,而她却是徒弟,理所当然的低矮她一辈。

    两人占着彼此口头便宜,小七小八不在,裴母也不在,原本压制的火药味,好似点燃了一般。

    裴旻与公孙幽相视苦笑,皆有无可奈何之感。

    两人目光相触,却不由自主的回忆起,那如心灵相通的鸿门剑会,眼中有着些许莫名的东西。

    送三人出府,彼此皆在隔壁,也不用多走。

    公孙曦、李持盈各自亲哼了一声,暂且战平,各自回府了。

    回到卧房,小七小八已经安睡,娇陈在小床边给他们盖好了棉被,见裴旻进来,轻声道:“裴郎可觉得今晚味道特别浓?”

    “什么味道?”裴旻有些装傻,笑道:“夫人说的可是火药味?那是自然的嘛,烟火中定有硝石的成分,有硝石,自然有火药味。”

    娇陈白眼道:“郎君不愿谈,妾身不说就是了。跟您说个正事,今日酒馆传来了一则消息,就在我们开设的酒楼,大食国的人跟吐蕃人利用巧遇会晤,他们说什么我们的人听不懂,讲的是大食国那边的语言。可以肯定,他们在商议着什么事情。”

    裴旻听了并不奇怪,直言不讳的道:“这都在意料之中,我就觉得吐蕃不会对南诏那寸尺地感兴趣,他图谋的是西域。这一次陛下意图以国威慑服昭武九国,他们定会乘机彰显自己国家的声势,以便喧宾夺主。让所有情报网留意各国使者的异动,尤其是他们其中的能人异士,更要多多留意。”

    “好!”

第十七章 谪仙人

    裴旻抱着娇陈,一时间也难以入眠。

    娇陈的意思,他并非听不明白。

    李隆基拉皮条的意思也有些明显,只是他心底有着小小的排斥。

    来到这个世界,裴旻一直有着一颗虔诚的心,他非但没有将自己当做超凡的存在,反而认为自己比不上历史上的那一个个的顶尖人物,更没有以一己之力撼动世界的可怕想法。

    裴旻知道古人没有那么简单,他们或许迷信,或许因为时代的原因,眼见局面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他们的才智权谋,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在这方面除非是毛邓周这样的伟人,才能跟那些名帅名相相提并论,他一个大街上一抓一大把的大学生。实无半点把握,在名帅名相面前耀武扬威,卖弄智慧。是以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反正他还年轻,一点点的改变才是正理。

    一转眼已经过去九年,对于这九年的所作所为,裴旻还是极为自傲的。不论个人生活,还是事业成就,皆对得起这九年的辛劳。也真正的融入到了这个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

    对于妻妾,这个时代的大环境即是如此,并非一个人能够改变。

    娇陈显露让他择妻的意思,也并非她陈多么大度,愿意跟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事实是在她的世界观里,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裴旻肯定会娶正妻,肯定不会只有她一人,在她答应加入裴家的时候,已经有了准备。不存有半点的奇怪,如裴旻这般一直不娶,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态度,才是奇怪。

    裴旻自身也不排斥三妻四妾的设定,不过他确实不喜欢给刻意安排的婚姻。没有半点感情基础的两人,成为相伴一生的夫妻,不太接受的了。

    李持盈的才貌,确实出众,裴旻对之也有一定好感,可那种好感并非是心动,他们之间缺乏那种感情基础。

    真正让他心动给他感觉的目前只有两人,一个已经成为了他的妻子,另一个却是柔婉睿智的公孙幽。

    ……

    不知不觉的睡去,裴旻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鸡鸣时分。

    裴旻早已养成了鸡鸣时起床的习惯,而他的夫人娇陈也在同一时间醒来,斥候他着衣洗漱。

    若是以前,她会陪着自己的丈夫一起看会儿书,研究琴谱,但自从有了小七小八,她选择了继续小歇,等着小七小八醒来,以便帮着他们穿衣洗漱。

    小七小八想要独立,还需年余时间。

    裴旻在书房看了一个时辰的书,太阳正好露出了半张脸。

    他一如既往的走往剑阁练剑,李白、王忠嗣已经在演武场自我晨练了。

    王忠嗣正在练习骑射,而李白琢磨着草圣剑,相比裴旻传授他的其他剑术,他个人独爱充满艺术气息的草圣剑,对于草圣剑的领悟,直追裴旻这个原创。

    裴旻也不打扰他们,走进了阔别已久的剑阁练剑。

    千篇一律的早晨,几乎成了习惯,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用过早餐,略作休息。

    裴旻领着李白出门了,如约定的一般,去拜会已经是礼部侍郎的贺知章。

    李白对于此行亦是满心期待,昔年张旭游川蜀。他一路相陪,从张旭口中听到最多的两个人无疑是裴旻、贺知章。

    裴旻他是见到了,如张旭描述一般无二。对于另一个贺知章,自是满心期待。

    一路上李白甚至有些忐忑,道:“师傅,会不会急了些?昨日方达,今日便登门造访。还未来得及置办礼物,贸然拜访,实在有伤大雅。”

    裴旻随意笑道:“无妨,我们向来不讲这个虚礼。酒瘾犯了,想要喝酒,随时随地都可找上门去。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时辰!哪怕大半夜,都有过……”

    李白笑道:“也只有张老哥干得出来!”

    裴旻哈哈笑道:“除了他,真找不出第二人。这么急,也不是没有道理。今天是休沐日,贺老哥休息的日子。他是礼部侍郎,随着他国使者齐聚,老哥哥空闲的时间越来越少。不趁着这时候好好聚一聚,越下去,越没有时间了。至于礼物,贺老哥向来不在乎什么俗物,送他俗物反而引他不快。最好是诗文字画,他就好这一口。”

    李白但听此话,瞬间放心了,道:“那便无妨!”

    作诗?

    他李白还虚这个?

    裴旻带着几分不信任的看了李白一眼,道:“贺老哥的眼见口味可不是一般高,乱七八糟的诗句可不入他的法眼?”

    他有这般怀疑不是没有理由的,现在的李白不过十九,还不及弱冠。才情与历史上的那个诗仙,相去甚远。

    在鄯州的时候,李白以展现出了他的诗才,但是除了《胡无人》是可以流传千古的名作,其他的质量可圈可点,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算不上上乘。

    李白“哼哼”了声,吟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月光长照金樽里。”

    一首诗吟诵完,李白带着几分臭屁的道:“昨夜一人无心睡眠,独自对月饮酒,偶然所得,恩师以为如何?”

    一首《把酒问月》,瞬间给了裴旻一个响亮的耳光,顿时服气了……

    忍不住心念道:“这小诗仙也是诗仙,还真不能小觑,天晓得他什么时候灵感一来,创出千古名作出来。”

    “不错!”裴旻感慨的笑赞道:“有这首《把酒问月》,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足以打动贺老哥了!”

    “《把酒问月》”李白眼前一亮,笑道:“简单明了的诗名,直中全诗意境,谢师傅赐名!”

    裴旻想不到《把酒问月》还是自己提出来的,不免哑然失笑。

    一路来到贺府,贺知章早已等候多时。

    “贺老哥!”裴旻叫了一声,道:“今日我可将张老哥赞不绝口的小酒鬼带来了,美酒可备好了?”

    贺知章笑道:“足够让旻弟大醉三日不止!”

    李白也上前问好,送上了自己的礼物《把酒问月》。

    贺知章岂能不识货,动容的看着《把酒问月》,惊呼道:“公乃谪仙人也!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这篇《把酒问月》飘逸浪漫,莫非仙人,焉有如此佳作?”

第十八章 新春活动大使

    裴旻看着四明狂客贺知章看着李白那激动的神情,知道历史再一次转回了些许轨迹。

    便是因为《蜀道难》这首乐府诗,历史上的贺知章激动的称呼李白为谪仙人,认为只有神仙才能写出如此诗文。

    裴旻也想不到,这历史大改之后,谪仙人的称呼,再一次落到了李白的头上,只是这一次不是《蜀道难》,而是一篇质量相等的《把酒问月》。

    细细一想,裴旻又觉得理所当然,除了李白,当世之上,还真无人当得上“谪仙人”这个称谓。

    两人在贺知章的邀请下,进了贺府。

    贺知章、裴旻、李白皆是健谈之人,几杯黄汤下肚,那就是天南地北的一套胡吹。

    想到什么说什么,或是谈古论今,或是细说未来,不论对错,无不可谈。

    即便说到诗句,裴旻也毫不忌惮。

    他本人并无诗才,好歹也是文科生,胸中藏有数千年的名言名句,对于古诗的鉴赏能力并不逊于贺知章、李白两大诗人,也能夸夸其谈,不落下风。

    这喝到兴头上,李白又是诗兴大发,随意作了一首激昂的报国诗句。

    说道大唐未来的时候,这位未来的诗仙是一脸的自豪,道:“如今朝廷内有明君,贤相,外有大帅良将,盛世再现。此次万邦来贺,便是前兆。重现昔年太宗、高宗时期的盛景,指日可待。”他不吝啬对祖国的赞美,对大唐前景的看好。放荡不羁,蔑视礼法的情怀下,有着满腔爱国热忱。

    贺知章道:“谪仙人此话不假,如今我大唐局势大好。有这番局面,旻弟功不可没,不能不敬旻弟三杯。”

    李白也毫不犹豫的举起了酒杯。

    在以前还有一个姚崇能跟裴旻一比,但随着姚崇下台,功绩停滞,而裴旻接连立下抗灾、定六胡州、开陇山修乌鞘岭三大奇功,有笔在案的功绩,已经超越姚崇,成为开元朝第一人。

    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裴旻却认真的回应道:“其实有很多并非我一人之功,是我运气好,得到了诸多贵人的支持,以及能人异士的帮助。陛下、太公、两位郭公,还有最前线的封常清、江岳、李翼德、李嗣业、孙周,张九龄、袁履谦这些能人,没有他们,也没有我的今日……我这里带着他们,一起一并喝了!”

    世人皆赞他裴旻是大唐的擎天玉柱,大唐的卫青、霍去病。但他自己却是知道,有今日成就,离不开诸多人的支持,不敢亦不愿独称功劳。

    贺知章竖指大赞道:“旻弟居功不自傲,大有大树将军的风范……礼部最近遇到一件难事,一直不知如何抉择。旻弟实干才略远胜为兄,还请指点。”

    裴旻笑道:“老哥哥但说无妨。”

    贺知章肃然道:“此事事关今年的新年庆典,以往我朝的新年庆典以庄重为主,追溯周礼,祭天祭祖,以求国泰民安。今年却是不同,诸多他族使者一并参加,陛下希望展现我大唐的威势,让他国能够感受到我大唐的实力。尤其是昭武九国,现在西域暗流涌动,昭武九国不乱,西域乱不起来。一但昭武九国出了问题,西域可就不稳了。这说实在的,祭天祭祖追求的庄重。唯有我们自己人,才能领会其意义所在。他国人不知我先贤流传下来的规矩,繁琐的仪式,只会让他们无聊,心生反感。”

    “嘿!”裴旻感同身受的道:“不只是他们,连我自己都不太受得了。郭公献俘仪式直接累的晕阙,可见一斑。真要让他们全程参加,没有一点变革,只怕不行。”

    贺知章愁道:“这点也在我们的顾虑之中,只是不知从何入手。”

    裴旻沉吟片刻,道:“以军阵壮声势,以炮火助威,宴会时用烟火助兴。删除先辈的仪式,对先人不敬,大不妥当。我们可以在保留仪式的情况下,添加一个开幕式……”

    开幕式?

    炮火?

    烟火?

    各种新鲜的词语让贺知章一脸的懵懂。

    裴旻却是脑洞思绪大开,中国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重视面子的国家,这各种活动的开幕式,在他那个时代,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办的更好,更出色,更豪华。

    有无数例子可以参照,各种仪式流程,逐一在他脑海中闪现。

    以现在的科技固然做不到后世那么华丽,可是烟火、炮火这些神物,是李持盈根据火药最新研发出来的。实是古往今来头一回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一群土包子焉能把持的住?

    “旻弟,兄长实是孤弱寡闻,不知你说些什么?”贺知章有着几分哀怨。

    李白亦道:“烟火,师傅说的可是昨晚那闪亮的玩意?”

    他虽住在裴府,但是裴府的内院是禁止随意出入的。

    不过烟火绚丽的效果早已通过府中侍婢口中传遍了裴府,李白也有所耳闻。

    裴旻解释道:“炮火、烟火是黑火药衍生出来的产物,威力要小上许多,不过壮声势却是绰绰有余。”

    说着他将自己的想法逐一说出,各种活动环节,事无巨细。

    贺知章听得不住点头,听到最后更是拍案叫绝,道:“如此一来,从开始的军阵添威,至其后的礼炮鼓声齐鸣,再到最后宴会结束,深夜时分的烟火齐放,论之精彩,可比我们礼部准备环节要高明的多!旻弟之才,惊世骇俗。这世间,岂有难倒你的事情?这样吧,旻弟,你将你的想法写出来,交给为兄,为兄上报尚书大人,再由他与陛下商议,看看是否需要大改。若是征得陛下同意,还望旻弟鼎力相助了。当然陛下若是将此事交给旻弟负责,那就更好没有了。”

    “也好!”裴旻也知此次面子工程的重要,昭武九国,若动太多,西域不稳,震慑两面三刀的,拔除已经投敌的,安抚真心愿意跟大唐占同一阵线的,三管齐下,方是上策。

    要来纸笔,裴旻将心中所思所想尽书于册,整理起来,交给了贺知章。

    几乎没有多余的考虑,李隆基看了裴旻设计的流程,直接下达了任命,命裴旻为新春活动大使,全权负责新年一切活动,在此期间,礼部上下皆听之调配……

第十九章 各怀鬼胎

    离新年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裴旻也算是临危受命。

    这时日无多,裴旻雷厉风行的安排着礼部负责开幕式的准备工作。

    裴旻并不指望能够做到后世各种奥运会那么盛大,也不符合实际。

    奥运会的开幕式那是举国之力,以现代科学科技耗费四五年精心策划准备,方才有的盛况。

    裴旻就算在自大也不觉得自己能够凭借一个月时间,弄得更后世奥运会一样。

    但是只要能做到万分之一,合理的利用李持盈发明的炮竹、烟火、冲天炮等超前的科技,做出一场视觉听觉盛宴,足够唬弄天下人了。

    这就好比七十年代的爆破电影一样,在那个年代,简单的飞车爆破就是所谓的视觉盛宴,令人震撼的热血沸腾了。

    时代不一样,对事物接受的感觉亦是不同。

    炮竹、烟火、冲天炮在后世小孩子都会玩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足以令人震撼。

    裴旻敢接下此重担,正是因为他手握着玉真公主李持盈这个杀手锏。

    是以在接到任命的那一刻,裴旻第一件事就是拜访住在隔壁的李持盈。

    李持盈那夜给公孙曦比了下去,心底大是不服,想着定要找回场子颜面。她没有公孙曦那一手惊艳的剑术,能够倚仗的唯有烟火。从初步效果来看,烟火的效果还是极好的。两个小孩子对于烟火非常感兴趣,远远超过那华丽的剑术。

    只是烟火续航能力太差,只是那美好的一瞬就没有了。

    远比不上公孙曦的剑术随时随地都能施展出来耍帅。

    为此李持盈在烟火的续航上动脑子,在自己修道的静室做着各种研究实验。

    忽听玲珑传来裴旻求见的消息,李持盈忙放下手中的东西,道:“我这就过去……”

    玲珑一把拉住了她,嫌弃的道:“公主,你就这么去?”

    李持盈看了看手上残留的硝石,脸上似乎还有一些烟熏的痕迹,忙道:“对对对,我去梳洗一下,换套衣服。你帮我好生招待,不可怠慢了。”

    玲珑看着匆匆而走李持盈,以手扶额,她自小就陪着李持盈,自己这位公主到底是为了跟公孙曦争口气,还是为了讨好小七小八,利用小七小八这两个裴家的宝贝,讨得裴家的欢心,她还能不清楚?

    喝着最爱的薄荷味绿茶,裴旻跟着玲珑有一句每一句的闲聊着。

    他为人健谈,向来生熟不忌,见识又广博,逗得没什么见识的小姑娘笑个不停。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李持盈依旧没有踪影。

    玲珑有些心急的道:“国公稍等片刻,奴婢去催催公主。”

    “不用!”裴旻本就是摆着求人的心思,耐心的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还是不愿在这里陪我瞎聊?”

    “不是不是!”玲珑忙将脑袋摇得更拨浪鼓一样,微红着小脸蛋,也不去催了。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李持盈方才姗姗来迟。

    她的容貌发型装束显然经过精心打扮,李持盈原本清丽秀雅,容色极美,再经过这番修饰,更显得优雅飘逸,容光照人,即有公主的高贵,也有一丝邻家小妹的小家碧玉。

    纵然见多了美女,裴旻眼中亦有小小的惊艳。

    “见过公主!”

    裴旻行礼问好,他也直言不讳的将他的构想构思告诉了告诉了这位喜欢玩火摆弄炸药的公主。

    李持盈见裴旻竟是有求于她,她研究出来的小巧玩意,还能用在国家大事之上,脸上笑开了花,道:“持盈身为李家女,自然愿为我大唐出力。”

    裴旻大喜过望:“太好了,有公主相助,此次定能让各国土著知道,他们与我天朝上国的差距。那炮竹、烟火、冲天炮这方面的支持全看公主的了,我已经安排陇右的工匠马不停蹄的赶来长安,到时候他们都是公主的下手,任凭公主差遣。这时日还有剩余,我希望公主在这些日子里,能够稍微提升炮竹的威响,提升烟火持续的时间。”

    说着,他将后世的一些炮仗、烟火简略细说。

    李持盈一提到这方面的知识,听的格外认真,眼中也放着光,一脸的兴奋,道:“国公的想法太独特了,持盈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一定竭尽所能!”

    美眸瞄着裴旻,那是一脸的认真。

    裴旻也鼓励道:“在下相信,公主一定能够做到。不过,公主也别勉强自己,以现在的炮竹、烟火、冲天炮,足以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累了自己,反而不美。”

    李持盈听他语气中有着关怀之意,甜甜笑道:“持盈明白的。”

    **********

    四夷馆!

    顾名思义是朝廷特别用来接待四邻各国的使者有人!

    长安四夷馆位于皇城附近,亦是繁华富丽之所。

    大食国、吐蕃国、拜占庭、突骑施等国的使者皆入主其中不同的别院。

    大食国作为唯一能在国力军事力量上与大唐抗衡的存在,受到的待遇,自然是最好的。

    大食国的狮王莫斯雷马萨负手而立,在他身后是一个魁梧的巨人。

    莫斯雷马萨本身上有着西方蛮人血统,魁梧壮硕,但是在巨人面前他的身形竟有种相形见拙的感觉。

    若形容莫斯雷马萨是头猛狮,那么巨人就是一头大象,身上散发着野兽的气息。

    “唐皇已经同意了我们的提议,同意我们在宴会的时候,给他们献上表演。亚汉,就看你的了!要让大唐,让宴会里所有的国家知道,我阿拉伯才是这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我阿拉伯的勇士,无人可敌。”

    巨人亚汉用拳头敲着胸口,就跟打鼓一样,道:“就东方人那瘦小的身板,那大腿还没有我胳膊粗。我一锤下去,保管让他们晕头转向,分辨不清南北东西。”

    莫斯雷马萨大赞:“只要你能在宴会上慑服昭武九国,我便哈里发册封你为阿拉伯第一力士的称号!”

    亚汉眼中竟是狂热。

    不远处的吐蕃馆!

    隆朗赤也跟左右商议着,“我们不急着动手,大食国定不会让大唐坐稳霸主之名,只要看戏就好!大食国人才辈出,不亚于大唐,未必不能胜过大唐。只要大唐在昭武九国面前,失了颜面,他们对于西域的掌控就会弱上一分。我们也不必当这个出头鸟……但若大食国败了,我们吐蕃踩着大食国,赢了唐廷,谁还敢小觑我们?”

第二十章 新年的震撼

    除夕夜!

    “挂灯笼喽!”

    小七骑着裴旻的肩膀,手里吃力的提着大红的灯笼,绷着脸将一个跟她半个身子般大小的灯笼,挂在了屋前。

    “挂上了,挂上了!”小七高兴的拍手大笑,原本吃力的表情一脸的欢愉。

    “一边一个,小八,你也要不要试试?”裴旻看着自己的爱子,眼中全是鼓励之色。

    “要,小八也要!”小八跃跃欲试,鼓着勇气高声说着。

    “这才是我的好儿子!”裴旻大笑着,下了楼梯,将小七放下,从娇陈的手上接过大红的灯笼,递给了小八。

    小八身为男孩,在气力上要比小七更胜一筹,显得尤有余力。

    裴旻将小八扛在肩上,扶着他爬上了梯子。

    在适当的位子停下,任由小八随着他的喜好,将大红的灯笼挂上。

    除夕是辞旧迎新的节日。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点一家人大多都聚在一起,打牌聊天看春晚。尽管春晚大有一年不如一年的势头,但是出于习惯出于怀旧,春晚始终是他们家里大年夜的唯一节目。

    只是如今身在唐朝,春晚是没有机会再看了,裴旻入乡随俗,以唐朝的礼节过着独特的大年夜。

    唐朝对于除夕远不如后世重视,依照习俗,家家户户皆会在这一日,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守岁、放爆竹、贴门神、挂灯笼是家家户户必做的四个节目。

    裴旻为了培养小七、小八的动手能力,将府中挂灯笼的活都交给小七、小八来干。

    两个小家伙通灵智以后,还是第一次过除夕,也显得特别兴奋,有干劲。

    这个时代的门神还不是秦琼、尉迟恭,这两位初唐大佬,是因为《西游记》、《隋唐演义》两部小说的诞生,才成为门神的。

    唐朝的门神叫做神荼、郁垒,专门管鬼怪、邪物,能够驱邪避凶,故而得到世人的敬重。

    所谓的贴门神,也不是如后世的门神画像,而是用模板雕刻而成的人形,把模板置于门上。模板又以桃木制成,桃木被视为驱邪植物,二者相配,力量强大。

    对于鬼神之说,穿越而来的裴旻也带着几分敬畏之心,在这种习俗上不敢怠慢。

    做好了这一切,祭拜了祖先,一家人方才聚在一起,聊天守岁。

    由于没有余兴节目,唐朝的守岁算得上的一种煎熬。

    小七、小八在玩过烟火之后就熬不住了,分别靠着裴旻、娇陈沉睡过去。

    裴旻、裴母、娇陈一并说着话儿。

    三人聊到明天孟春的事情,裴母道:“明日一早为娘也要进宫,皇后邀请命妇一并参加祭祀。听说此次庆典格外盛大,周边所有他国使者均在邀请的行列之中。此次盛举,是你负责,可不要出了什么差错。”

    娇陈笑道:“母亲放心,郎君什么时候出过岔子?”

    “还是夫人懂我!娘亲放心好了,明日,必然让您老大吃一惊,别给吓着就好。”

    孟春,是唐朝的春节,春季的首月。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在中国春节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这历朝历代春节的过法,时间多不一样,夏朝用孟春,商朝却是腊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唐朝沿用的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以孟春为首。

    经过漫长的发展,唐朝的春节与后世的春节已经大同小异了。

    从元旦至上元节,这十五天都属于新年狂欢。

    尤其是上元节,新年结束的最后三天,整个长安、洛阳,将会取消宵禁,任由全城百姓以及周边赶来的游客,通宵达旦的狂欢。

    上元节毫无疑问是一年之中最盛大最欢庆的节日。

    但说重要还属于元旦,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是祭天祈年的最佳时日。

    古人将四季变化,风雨干旱视为上天的指示。

    为了得到上苍的垂怜,祭天祈年必不可少。

    上到李隆基这位天子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莫不祭天,乞求风调雨顺。

    今年的孟春祭天,显然更加隆重!

    天气似乎也不怎么作美,昨夜已然下起了小雪,今日一早又起了大风。

    风雪交加!

    但是如此时日,不减百姓热忱。

    长安上下的百姓无人不知,今日是百官朝见之日。实是太宗、高宗之后,首次出现的盛况。

    无人不为之感到自豪!

    这日一大早!

    李隆基穿着华贵的衮服,登上了承天门。

    大食国的亲王莫斯雷马萨、拜占庭的总督查士丁尼、突骑施的少主韦比加,吐蕃副相隆朗赤,葛逻禄的族长阿史那施为,回鹘的族长承宗,南诏的大相还有昭武九国的国王,以及新罗、倭国等国家的使者,分别位于李隆基的左近,从使者的身份亦可看出,诸国对于此次与大唐的接触是何等重视。

    上至宗室诸王公,诸世子郡主,宋璟、苏颋、张嘉贞、张说、卢怀慎、裴旻等宰相重臣位于右近。国朝所有在京的武勋亲贵,六部尚书、侍郎、员外郎、主事还有三寺九卿诸衙官员,京中凡有品阶的文武大臣,也全部莅临。

    最后,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不在宗室、文臣、武勋行列,但地位之高,即便李隆基也要敬之一二,正是孔子的后裔,当世的士林之首孔德伦、孔惠元。

    他们皆等着大军的到来。

    依照最初的惯例,只要文武百官集结,李隆基便在万骑、龙武军的率领下赶往天坛祭天。

    裴旻在这里加了一项类似于阅兵的仪式,就如开幕式的进场一般,由军队至远处赶来承天门下,与李隆基汇合,三军再护送李隆基前往天坛。

    “轰!”

    “轰!”

    “轰!”

    人未至,地先震!

    大地似乎在颤抖,前所未有的震撼。

    李隆基眼中一阵狂热,宋璟、苏颋、张嘉贞一脸的震撼。

    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韦比加、隆朗赤、阿史那施为、承宗等人皆直愣愣的看着风雪中若有若无的影子,表情渐渐的吃重。

    尤其是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两人,他们皆是军中宿将,看出了远处那股若有似无的铁血气息,只有百战劲旅,方有这种气概。

    裴旻带着几分自豪的看着:眼前的兵马不上什么天子禁军,而是他的兵……镇边第一军:神策军!

第二十一章 神策天威

    依照道理而言,这种护卫皇帝安全的任务,理当由天子禁军负责。

    就算不是左右龙武、羽林军,也应该是十六卫的兵士,长安本土守兵才是正理。

    哪有从边境调兵来长安负责皇帝安危的?

    万一边兵统帅心怀不轨,趁机挟天子以令不臣。

    那岂非天下大乱?

    裴旻也没有这个心思,他还记得多年前曾给李隆基提过此事。

    强烈指责中央军存在的问题,再三怀疑天子禁军的战斗力,希望李隆基能够重视起来。

    李隆基也确实重视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李隆基采取的方法治标不治本。

    中央军疲软的原因并非是兵,而是将!

    天子禁军的武器装备是最好的,兵源的素质获取途径也是最好的,实力本应该最强才是。

    可正应了一句话,狮率羊群,羊亦狮;羊率狮群,狮如羊。

    现如今朝堂上的将军就没有几个见过世面的,扫除了一批,又来了一批。

    新来的这批人,以王毛仲为首。

    王毛仲此人不能说他没有能力,本事还是有的,就是干不得大事。性识明悟,骁勇善骑射是他的优点,同样的胆小惧事,嚣张狂妄,目中无人是他最大的缺点。

    王毛仲是李隆基的家奴,是李隆基一手提拔出来的心腹。

    当年李隆基为了诛杀韦后、宗楚客、安乐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政变最关键的一环是王毛仲联系的万骑军。

    当初万骑军的作用,就如先天政变,裴旻控制的羽林军一般,是决定性的一步棋,关键中的关键。

    就是面对这种情况,王毛仲在政变前,一副事事旦旦的表情,一切包在我身上的模样。然而在政变的时候,王毛仲怂了,在最关键的时候,他吓的不敢出现,直接导致李隆基联系不上万骑军,险些政变失败。

    这政变失败的下场如何,根本不用去想。

    面对王毛仲这种过错,李隆基杀了王毛仲都不为过,但是李隆基没有。对于事后三日才现身的王毛仲,李隆基非但不责,还超授他将军爵位,未逾年,已至大将军,成为三品大员。

    如今更是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进位特进,行太仆卿,霍国公,成为了军方大佬。

    李隆基对于自己信任的人实在太过宽容,他能够宽恕王毛仲险些害他身死的大过,对于他其余的小过,自然不予追究。

    经过当年的事件,王毛仲一系朝中将领,不敢再懈怠兵卒的练习。

    这些年禁军的实力却有长进,不至于如当初那般,完全腐败无能。却也因统帅的实力有限,当不上精锐的称号,只能出来显白显白,真要上了战场,还真排不上什么大用场。

    裴旻看遍北衙龙武军、羽林军,以及南衙十六卫的关中兵,一支支部队里,只有小部分是真正合格的兵士。其余的诓骗诓骗外行倒是可以,想要瞒过内行人的眼睛,却也太小觑天下人了。

    狮王莫斯雷马萨,十一岁上阵杀敌,有近乎三十年的从军经验。查士丁尼是拜占庭的地方总督,亦有四十年的军旅生涯。至于吐蕃隆朗赤、葛逻禄的族长阿史那施为、回鹘的族长承宗又有哪一个等闲?

    还有昭武九国的国王,能够成为一国之主,在错综复杂的西域混迹现在,又岂是眼力逊色之辈?

    除非裴旻将十六卫、龙武军、羽林军中小部分精英挑选出来,另外组成一支兵士,加以配合训练,方能体现唐军的威势。

    然而时间并不允许他如此做来,七拼八凑的兵卒汇聚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足以做到这点。

    裴旻最初的提议是凑合着用,在这方面他亦无能为力。

    一支强军的成型是需要时间,需要通过各种实战、演习训练,磨练成型。

    裴旻就算得到李靖、苏定方、裴行俭的承传,也没有本事在短短的一个月就练就一支强兵出来。

    裴旻愿意将就,李隆基却不愿意。

    大唐的未来发展在于西方,西方的昭武九国、大食国、拜占庭、突骑施等西方国家就在一旁看着,焉能马虎?

    李隆基心底也开始后悔,没有真正的抓一抓南北衙禁军的战斗力,以至于关键的时候,上不得台面。

    于是,李隆基自己提议将陇右神策军调来一用。

    神策军号称镇边第一军,李隆基亦正想看看第一军的风采。

    换做别的皇帝,铁定不会这么干,但是李隆基不一样。

    他的信任带着几分盲目,神策军也是大唐的部队,焉能对他这个大唐皇帝如何?

    何况神策军的统帅是裴旻,完全不用怀疑。

    裴旻早有此意,只是他本人不好提出而已,当即也传令神策军,入长安接受训练。

    神策军成军至今,已有七年,经历了洮州反击战,广恩镇诱敌战,河西九曲地袭扰战,收复河西九曲地之役以及平定六胡州叛乱,可谓实战经验丰富。自身又经过裴旻、封常清两人的严苛训练。

    尤其是近年,裴旻得到了李靖、苏定方、裴行俭的兵法承传,习得了他们的练兵之法,配合自己后世的一些浅见,多次领陇右军上山下河,入川进漠,在恶劣的环境中,模拟军事演习。神策军是所有陇右军中表现最好的,称一句百战之师,毫不为过,也是裴旻手中第一王牌战力。

    这神策军由远及近,每走一步,都给人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

    整齐,威武,雄壮!

    神策军穿过风雪,出现在承天门下!

    “这……”李隆基忍不住失声说了一句话。

    “!@#¥%……&*”

    阿拉伯狮王莫斯雷马萨,拜占庭总督查士丁尼,忍不住失声各自叫了一句,他们自己国家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不可能的意思。

    城楼上顿时起了一阵细语的议论声。

    “怎么才三千人?”

    “我还以为三万呢!”

    “太不可思议了……”

    各种惊讶惊叹声传来。

    因为风雪交加,又有晨雾,可见度不高,看不清来人的数量,直到兵卒来到近处,他们才发现给他们带来莫大威势的兵卒,竟然只有三千人!

    三千人,却有三万人的威势!

    那如虹士气汇聚一处,给人一种无可抵挡的气概!

    这就是镇边第一军?

    昔年天策府玄甲军也不过如此!

    知情人忍不住暗思,这都可以改口称为大唐第一军了吧!

第二十二章 祭天失礼

    在群情震撼的当下,却有一众人铁青着脸,一脸的震撼,带着深切的恼羞成怒!

    这一伙人正是王毛仲一党。

    王毛仲面对李隆基带着几分无度的宠信,自傲之心早已充斥胸腔。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亘古不变的常理。

    此次年会祭天,在裴旻的提议下,将会举行一个小阅兵,以彰显大唐的军势实力。

    大唐关中隶属北衙的龙武军,羽林军,隶属南衙的十六卫军,皆是天子禁军,共计十六万之数。

    这护送李隆基去天坛祭天的人马也理所应当从这十六万兵卒中挑选。

    能够在诸国面前露脸,成为护送李隆基去天坛的重担是何等的荣耀。

    龙武军,羽林军以及十六卫谁不动心?

    即便王毛仲与裴旻关系极不融洽,面对这大出风头的机会,也忍不住动用自己的关系,亲自找人关说,还求到了李隆基那里。

    李隆基深知王毛仲的本事,在这大局上他还是拿捏的极有分寸的,直接告诉王毛仲,此事由裴旻全权负责,即便是他,也无权过问。

    利益动人心,王毛仲只能动用关系,舔着脸上门求着裴旻,让他的左武卫有个露脸出场的机会。

    对于王毛仲的请求,裴旻不给任何情面的一口否决,并且给出规定,凭实力争取,实力不足,绝无上场的机会。

    宁缺毋滥!

    裴旻不想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原定名额是三千,若凑不在足三千,宁愿一千、五百,也不多添一废物。

    裴旻原先以为从十六万中选出三千应该不难。

    事实证明,他有些天真。

    十六万兵的统帅将军,受到了京城长安花花世界的诱惑,大有醉生梦死的感觉。

    上行下效,统帅、将军松懈军务,兵卒自然懈怠训练。

    日常操练,多为敷衍。

    看似人高马大,衣甲鲜明,糊弄糊弄李隆基这不通兵事的皇帝以及一些王公大臣还行。

    以得李靖、苏定方、裴行俭真传的裴旻,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绣花枕头这一事实,中看不抵用。

    只有少量个别的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不过就算他们没有受到同化,亦远不及接受合理且精心训练的兵士。

    最终还得靠神策军来撑这个场面。

    看着威风十足的神策军,王毛仲、葛福顺、唐地文、李守德等人,一个个都绷着张脸,心中嫉恨之极。

    偏偏他们又奈何不得裴旻……只能干巴巴的记恨着。

    莫斯雷马萨眼中更是狂热,大唐强兵竟然有如此威势,半点不逊于他麾下的狮军,能跟如此对手,痛痛快快的一战,即便横死疆场,也是无悔。

    拜占庭总督查士丁尼也在心底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都不能于大唐为敌。

    一个阿拉伯,他们已经承受不住。再来一个军事实力如此强大的大唐,他们焉有反抗的余地?

    想着一路上打探到的传闻,若大唐以那“震天雷”对付君士坦丁堡的城墙,或者将“震天雷”交易给阿拉伯,拜占庭岂非灭亡?

    “无论如何都要跟大唐打好关系,就算吃亏,也不能让阿拉伯跟大唐友好往来!”

    突骑施少主韦比加,吐蕃副相隆朗赤,葛逻禄的族长阿史那施为等人同样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昭武九国的国王更是神情肃然,震撼。

    他们见识过大唐安西军的实力,作为镇守西域的强兵。安西军的数量不多,但实力在大唐诸政变兵马中无疑是位列前茅的。

    这些年安西军的战绩也很不错,镇住了西域的一众宵小。

    阿拉伯的边军都吃过亏,虽然主要原因是阿拉伯帝国不重视东面防线的缘故,却也可以证明安西军确实不弱。

    尤其是后起之秀高仙芝的表现,更是养眼出众。

    但是安西军跟面前这支军队一比,却有一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九个国王均忍不住心想:“若西域三万唐军人人皆如眼前这般,他们九国就算同仇敌忾一并对之,也改变不了大局。”

    康国国王康夙烈心中虽有担忧,却也倍感安心。

    昭武九国,康夙烈是最忠于大唐的存在。

    西域面对大食国、突骑施、突厥、吐蕃几国的虎视眈眈,昭武九国早已不是那么齐心。

    大唐越强,他亦能安心。就算真的迫不得已,消去王爵,成为大唐的一个都督府,他也是稳扎稳的大都督。

    固然称呼变了,权势一如既往。

    至于九国中那些两面三刀的存在,一个个都露出如释重负。

    个别已经有叛唐举动的却是微微色变,心底悔不当初,不知如何是好。

    裴旻留意着昭武九国国王的表情,身为一国之君,不太容易从神色中看出他们心中所想,但是个别的心虚紧张却也隐隐分辨的出来。

    第一步威慑,目的圆满达到。

    “拜见陛下,恭迎陛下起驾天坛!”

    三千兵士齐声参拜呼喝,三千人如一体,动作完全一致,声音汇聚成一处,好似群狼呼嚎一般。

    李隆基倍感激动,意气风发的在三千甲士的护送下,前往天坛祭天。

    三千甲士分护左右,李隆基与文武百官,各族使者位于长街中间。

    近距离观赏着刚毅不屈的兵士,人人竖起了大拇指,交口赞叹。

    到了祭天的天坛。

    庄严肃穆的雅乐《神乐歌》在百余儒士的演奏下,在天坛上空回荡。

    雅乐不及俗乐的优美悦耳,但是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

    李隆基肃穆的走进上了三层高台,高台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天之子于天坛祭祀,是国朝最为庄重的活动。

    几乎每一个大唐官员护卫都带着崇高的敬意,肃然以对。

    然而诸国使者却多有不耐烦的感觉。

    新罗、倭国、契丹、奚族这些位于东方、东北的几个国家,深受唐文化的影响,情况还好一些,带着同样肃然的表情。但是西方诸多国家包括昭武九国,就极其失礼了。

    西方诸国以及昭武九国,深受天竺佛教、大食国伊斯兰教,甚至基督教的影响。

    这三大教派皆异常排外,认为各自的信仰是唯一的真神。

    对于大唐的祭天,极不认可,觉得甚为无聊。

    一众人实在忍不住,打哈哈的有之,窃窃私语的有之,就差没有蹲躺下来了。

    裴旻见状,向远处使了一个眼色。

第二十三章 天雷降世

    莫斯雷马萨昏昏欲睡……

    查士丁尼与韦比加窃窃私语……

    隆朗赤心底默念佛经……

    阿史那施为、承宗相互敌视着打着眼战,意图以眼神战胜对方,夺取大唐的支持……

    昭武九国的九个国王脸上也倍感无聊…突然!

    “轰……”

    “轰……”

    “轰……”

    ……

    惊天动地的响声从天坛四周传来,震响四方,回荡天际……

    大地为之颤抖。

    莫斯雷马萨瞬间清醒,几乎原地跳起来……

    查士丁尼、韦比加一脸苍白,惊恐的看着四面……

    隆朗赤失声叫了一句:“阿弥陀婆耶……”

    阿史那施为、承宗打了一个激灵,一脸的懵逼。

    昭武九国的国王直愣愣的看着天坛上,天坛四周无故升起了烟雾,将天坛上祭天祈福的李隆基以及下方的他们笼罩在烟雾之中。

    灰白色的烟雾与晨雾风雪汇聚一处,大有仙音渺渺之感。

    雷鸣般的声响与雅乐的厚重汇聚在了一起,大音希声。

    “这是真神安拉显灵了?”莫斯雷马萨莫名惊骇!

    查士丁尼、韦比加绣着空气中淡淡的炭烧味道,想到了真主耶稣……

    隆朗赤与昭武诸国甚至直接跪伏了下来,叩拜“佛陀”显圣。

    比起中国华夏,西方的文化更加迷信。

    拜占庭帝国信奉基督教,西域、吐蕃深受佛教影响,至于大食国更是将伊斯兰教崇拜到了极致。以至于一群穆斯林高呼“吉哈德”的口号,不要命的发动一次次的圣战。

    这也是华夏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别所在。

    华夏文化重于人,或是无为,或是忠君爱国、孝悌长幼,不论是道家、儒家、法家乃至诸子百家,深处是意义莫不过是导人向上,或者约束罪恶。而西方的文化则是利用各种宗教思想来迷惑他人心智,将宗教与皇权紧密联系一处。

    他们的征服理念,与其说是国家争斗,不如说是宗教入侵。

    阿拉伯帝国每征服一地,所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强迫当地人信奉伊斯兰教。

    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伊斯兰教教义的异教徒,穆斯林会毫不留情的用手中的屠刀残忍的将之处死。

    十字军东征也是打着“圣战”的幌子,展开的宗教侵略。

    而迷信的诞生,正是因为人类对未知事情的不理解造成了。

    炮竹的齐鸣震响,如若天雷一般,硝石的烟尘,云雾环绕,直接让不知详情的众人,以为是天神显灵,降以天雷,以惩罚他们的不敬。

    不论是狂傲的莫斯雷马萨还是一心将真主耶稣视为上帝的查士丁尼,在这一刻都不敢有半点怠慢,带着无上的敬畏之心,感受着祭天大典。生怕再有天雷降临,劈在他们头上。

    除了天灾人祸,众人几乎没有见过天神真正盛怒之景,不免在心底嘀咕,想着莫非大唐真得天神庇佑?

    繁杂的庆典仪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过去,没有意外的干涉,仪式进行的非常顺利。

    李隆基在神策军的护卫下,返回了皇宫。

    这一路气氛有些沉重,不只是各族使者,诸多文武大臣都以为是天神显灵了。

    这天神动怒,他们凡人,哪敢笑的起来。

    直到回到皇宫,众人见红妆素裹,一片喜庆的景象的皇宫,这气氛方才好转。

    接下来是李隆基意气风发的在太极殿接受百官的恭贺,诸族使者也逐一献上各自国君的贺词。

    不管是否诚心,礼数都做的十足。

    即便是阿拉伯、吐蕃这类骨子里都将大唐视为仇敌对待的国家,亦热情洋溢的祝大唐国运昌隆,千秋万代。

    朝拜之后,众人也知道重头戏即将来临。

    申时一刻!

    李隆基于承乾殿设宴款待文武百官。

    流水宴席,一桌连着一桌,美酒佳肴摆满案几。

    皇亲国戚,宰相大员以及各族使者皆分于左右安置。

    裴旻身兼诸职,地位仅次于几位宰相。除去李隆基的几位同胞兄弟以及宰相,接下来就轮到裴旻了,席位极为靠前,在他的对面恰好是康国的国王康夙烈。

    裴旻报以一个友善的微笑,这位康国国王未必没有自私之心,但毫无疑问,他是大唐在西域唯一一个可信的朋友。

    康夙烈也友好的点头示意。

    李隆基身为东道主,率先举起了酒杯,道:“九域涌新潮,四海雄鸡争唱晓;三春辉紫气,八方彩凤共朝阳。愿辛酉鸡年,在做的诸公,金鸡传佳讯,玉犬报福音。朕敬诸位一盅……”

    论及文采,李隆基还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各种词句,信口而来。随着众人举杯痛饮,宴会正式开席。

    早已彩排准备多时的歌舞剧也在高力士的安排下,走进了承乾殿。

    第一个表演开场节目正是风靡整个长安的《渭川曲》。

    乐圣李龟年在梨园尽展所长,《渭川曲》是他此生的巅峰之作。

    清飏宛转的琵琶声响起,李龟年、李鹤年、李彭年三兄弟,一人弹奏琵琶,一人演奏咸篥、一人拨动琴弦。

    十三名舞者在音乐声中,鱼贯而入。

    《渭川曲》是在俗乐基础上吸取西北民族音乐、融秦声汉调于一体的法曲乐调,因此也有《湖渭州》一名。

    俗乐本源于西域,龟兹乐是华夏俗乐的起源。

    相比雅乐,众使者显然更加了解俗乐,喜欢俗乐。

    这琵琶声一起,众使无不暗自惊叹,竖耳细听,凝神观看。

    尤其是西域诸国国王使臣,眼中更是异彩连连。他们深受龟兹乐的影响,却不想龟兹灭亡多年,还能听到与龟兹乐相媲美的乐曲。

    《渭川曲》词曲之精妙,结合东西的文化精华,加上梨园根据《渭川曲》自编自导的舞蹈,只是一个开场,已然将气氛点燃。

    乐舞是一国文化的特色,《渭川曲》作为兼容一切的杂曲,将大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点在歌舞中展现出来,赢得了一致好评。

    歌舞停罢,掌声雷鸣般响起。

    康夙烈激动道:“此曲优美,小王在曲中听到了龟兹古音娑陀力,还有天竺的佛音,大唐的秦声汉调,委实了不得,龟兹乐师都未有如此造诣,大唐果真是能人辈出。”

    即便不通音乐的莫斯雷马萨也能感受到《渭川曲》的特别韵味,心底叹服。不得不承认:在军事上,大食国不输于大唐,可比文化底蕴,却远远不如了。

第二十四章 一鸣惊人太常寺

    接下来几人的表演项目都是围绕大唐的文化特点,围绕华夏千年文化承传而衍生的节目,充满了独特的意义。

    古人在创新这方面并不逊色后人,尤其是唐朝。

    唐朝最大的特点就是海纳百川。

    在唐朝长安你能听到西域龟兹的音乐,能够玩到波斯的马球,用上阿拉伯的香水、肥皂,学习拜占庭的算术、几何,能够拜天竺的释迦摩尼,亦能跟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开怀畅谈,与基督教徒手谈棋艺。

    唐朝从不介意引进他国的文化,甚至将他国的文化演变成自己的,比原创更加优秀。

    《渭川曲》就是一首,超越龟兹音乐的优秀俗乐。

    除此之外,对于华夏自己的文化,视若珍宝,用心呵护,承传培养。

    现今长安,在乐舞一道,可谓三足鼎立:分别是梨园、青羽楼、太常寺。

    梨园好比强魏,崖公是李隆基这个皇帝,两个乐营将,一个是裴旻,另一个是乐圣李龟年,实力强横。青羽楼好比蜀国,是拥有诸葛亮的蜀国,最有朝气最有冲劲。即便大魏强蜀十倍,拥有司马懿这样的人物,亦不敢小觑蜀国。而太常寺则是吴,进取不足,守成却是超一流。

    李隆基创办的梨园以俗乐为主,而太常寺则是负责雅乐,青羽楼的根基在于民间。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梨园、青羽楼似乎已经力压太常寺,成为长安贵族宴请的必邀之处。

    太常寺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大有泯灭众人的感觉。

    为了此次宴会,太常寺这一次也卯足了劲力,上演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武》舞乐。

    《大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有影响的传统舞蹈,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整个舞蹈结构复杂,舞段安排得体,是武王伐纣胜利后由周公创编的,内容就是展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

    大武乐章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在进行表演时既要演唱歌诗,又有舞蹈相伴随。

    编钟和编磬将雅乐的金石之音,发挥的淋漓尽致,手持兵戈的战舞整齐划一,闻鼓而进,击铙而退,与音乐相辅相成,文武有序,音乐和谐,气氛庄重而宏大。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外加中厚雄浑的应景诗歌,似乎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不是一支单纯的舞蹈队,而是一支军队。

    诗歌舞,三者合一,韵味非凡。

    “好!”

    裴旻高叫了一声,不吝啬自己的掌声,乐圣李龟年的《渭川曲》,他都没有如此赞赏。

    《大武》确实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

    这就如流行于经典,《渭川曲》确实好听,音调歌舞都别具一格。可论及意境厚重,千年不衰的《大武》,却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尤其是裴旻这般,第一次见识这《大武》的人,更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热血沸腾。

    这就是华夏流传了千年的文化!

    或许雅乐诗歌舞汇聚一处,外族人听不懂诗歌,无法体会个中深意,并不觉得这《大武》如何了得。

    但是自家的文化,自家人明白就好,何必求着他人理解?

    不了解华夏文化,体会不到中国诗歌的优美意境,自是他们的损失。自己又不掉块肉,跟他们计较什么。

    裴旻也不管他人的态度,自己最先喝彩。

    很意外,反响极不错。

    就算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韦比加这些人不了解大唐华夏文化,听不懂诗歌的大意。武舞的气势依旧让他们耳目一新。门道内涵瞧不出来,热闹却已然尽兴。

    至于精于华夏文化的吐蕃、新罗、倭国等使者,他们对于华夏文化极为了解,兼容诗歌大意,更能领会个中三味,带着几分敬意的欢呼喝彩。

    裴旻也注意到李隆基脸上的些许惊愕,这位李家三郎,同样未有想到太常寺竟然表现的如此出色,将《大武》这诗歌舞一体的节目,表演的这般动人。

    太常寺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足鼎立的梨园、太常寺,皆有了表现,余下的自然是代表百姓的青羽楼了。

    李隆基本没有邀请青羽楼参加宴会的意思,担心那颇具盛名的公孙大娘上不了台面,见不得大人物,紧张出丑,丢了大唐的颜面。

    不过裴旻的力挺,让李隆基最终同意下来,特别邀请青羽楼表演她们最擅长的剑舞《西河剑器》。

    公孙幽对于来至皇室的邀请亦未拒绝,能够在国宴上一展所长,获取一定的好评。对于青羽楼未来的发展,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公孙幽在方面极有见地,焉有不同意的道理?

    接下来的几个节目并非歌舞,而是一些高明的百戏以及参军戏,一些杂技说笑的节目,以来活跃气氛。

    李隆基与诸国使者一边交谈,一边说说笑笑,喜庆十足。

    参军戏言罢退下,只留下了满堂的笑容。

    不过李隆基还是从莫斯雷马萨的脸上看出了一丝尴尬,莫名道:“莫斯公爵可是不喜欢这类节目?”

    听得翻译,莫斯雷马萨性情直爽,直言不讳的道:“回唐朝皇帝,在下是武人,喜欢舞刀弄剑。这种斗嘴的节目,没有半点的兴趣。另说,在下不懂唐语,翻译也不能完美,还慢上半拍,看的没有半点味道。”

    李隆基笑道:“那么接下来的演出莫斯公爵可要认真欣赏了,正是我华夏千年盛传的剑舞。朕也未曾见过,但不止一次听说神乎其技。就连我朝的凉国公对其也是赞不绝口,说对方的剑术出类拔萃,鲜有敌手,剑舞更不在他之下。要知道裴卿可是我大唐第一剑客,清风三尺,从无败绩。能得他如此赞誉,定是不凡。”

    “哦!”莫斯雷马萨但听此言,看着对面的裴旻,兴趣甚浓,对着裴旻遥敬了一盅。

    裴旻对于这位未来的主要敌手,还是极有好感,与他对饮了一盅。

    不过他的心思都让李隆基的那番话吸引过去了,此次新年庆典,他总览大局,晚宴的节目安排却不是经过他手,公孙幽何时上,什么时候出场,他当真不知,一直都期待着。

    听李隆基的说辞,毫无疑问,接下来就是公孙幽的剑舞《西河剑器》。

第二十五章 剑动四方 天地低昂

    裴旻耐心的等着,目光瞧向了殿外。

    在万众期待之下,公孙幽腰挂双剑,一身艳丽的红妆,大方得体的走进了殿中。

    裴旻眼前一亮,此刻的公孙幽显然经过精心的打扮,一头清丽动人的长发,在头上挽了个优雅的高髻,浑身鲜红色秀丽明媚的窄袖舞服,衣外披挂着赤红色的长绫映衬着她风华绝代的容颜,就算仍未起舞,那倾国倾城的风姿已经让人不舍眨眼。

    李隆基、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韦比加以及阿史那施为、承宗等人眼中皆有惊艳之态。

    裴旻看着面前让他心动的出色女子,对于传说中的《西河剑器》更是期待。

    公孙幽面对大唐王朝最顶尖的一众人等,并无任何的异样,反而给人一种雍容大气的感觉:“民女青羽楼公孙氏,见过陛下以及再坐诸公!”

    这份气度也打消了李隆基之前的担忧,笑道:“久闻公孙大娘之名,朕原先十分好奇,不知姑娘有何能耐,让惊才绝艳的凉国公对你推崇备至……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开始吧!”

    李隆基话音方落,悠扬的音乐以起。

    公孙幽先对着一旁的裴旻投以一个微笑。

    双剑出鞘,双手平举,本来秀美柔和的身形突然透出一股迫人而来的飒爽英气。

    这气场的转变,立刻引起了一阵喝彩。

    随着音乐的变化,场中的公孙幽翩然起舞,双剑左右舞动,踏乐而飞。

    公孙幽速度并不快,但一招一式,一举一动,无不优雅美观,配上公孙幽的一眸一笑,委实好看动人。

    裴旻认真期待着,他知道这是前奏,真正的公孙剑舞绝不止如此华丽不实……

    果然,这只是前奏。

    随着音乐的激烈,公孙幽的双剑,越来越快,剑影戳戳,身影忽然化为百十千人,火红的衣服纷飞起舞,宛如烈焰沸腾翻滚。

    公孙幽好似在烈焰中飞舞一般……

    火焰中又带着凌厉的剑芒,雪亮的剑影在火焰中跳动飞舞,犹若跳动的闪电。

    剑器的破空之声传遍了全场,明丽而闪烁的剑影渐渐如蛛网般交织在一起。

    红色的火焰,白色的剑影,寒气横溢,暗藏无边锋芒。

    “好!”

    李隆基、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韦比加几乎所有的人都拍案叫绝,为公孙幽的剑舞所震撼。

    裴旻一言不发的看着,眼中有着激赏,但他没有任何表示。直觉告诉他,《西河剑器》不只是如此。

    公孙幽此时此刻所展现出来的剑舞,绝对是一流舞者的水平。

    但是裴旻相信公孙幽绝不只有一流舞者的本事,那个能够让诗人杜甫写下“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般激昂的诗句的剑舞,岂会只有这一流水平?

    不说天下无双,至少也要超一流才是!

    就在这时,两道长虹破茧而出。

    两把雪亮的长剑突然射向了天际,冲出了火焰,化为呼啸涌动的一片电芒星光。

    所有的观者出乎意外,无不大声惊叫,不约而同的想着,这长剑脱手,难道已经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不免心中遗憾失望,如此了得的剑舞,却如此短暂,众人皆有一种未能尽兴的感觉。

    只有裴旻知道,高潮刚刚开始。

    他眼睛眨也不眨,只看公孙幽如何处理这飞天的双剑,不愿错过公孙幽的每一个动作。

    只见公孙幽清啸一声,双手抓着缠在身上的红绫,对着双剑甩了过去。

    红绫显然做过手脚,就如鞭子一般,射向了双剑,随着一股柔和劲力的抖动,左右红绫如长了眼睛一般,捆缚在剑柄之上。

    公孙幽的身子原地不停的转动,红绫在空中化为五六个圈,双剑在红绫的带动下,宛如两头蛟龙一般盘旋飞舞,在空中划着惊艳绝伦的美丽光痕……

    周边已无喝彩之声,围观者不论是李隆基还是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韦比加这些人,一个个都看呆了,在这神乎其技之下,忘记了喝彩,忘记了一切。

    裴旻也看的是头皮发麻,全身大有热血沸腾的悸动。

    两把飞剑在场中遍走十数圈,接着一个转折,回到了公孙幽的手上。

    寒光凝聚如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不扬。

    西河剑器就此落幕!

    当剑华韵光仍然在众人眼中癡迷地闪烁的时候,公孙幽已经收剑回鞘,盈盈退下去了。

    一时静寂无声!

    半响才传来震天呼喊喝彩,众人这才发现公孙幽已经不见了。

    他们连公孙幽什么时候离去的都不清楚。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李隆基有些失神的囔囔自语。

    莫斯雷马萨动容叹道:“如此剑舞,如此女人,在下这辈子都忘不了。陛下,你们大唐真是人才辈出。一个女人,竟有这般本事,实在了不起,令人心动。”

    查士丁尼跟莫斯雷马萨是死仇,宿敌,在这一刻,也不由自主的附和他的话道:“这剑舞从未见过,神圣罗马帝国流传下来的舞蹈,没有能比那位姑娘的。”

    韦比加更是惭愧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食国、拜占庭帝国皆有底蕴,而突骑施就是一蛮族,平素里的那些歌舞,压根上不了大雅之堂,连评价的余地也没有,只能一个劲的点头称赞。

    吐蕃、葛逻禄、回鹘、新罗、倭国、南诏等国,也无不交口称赞。

    李隆基见公孙幽的《西河剑器》,震撼了一众人,效果远比《渭川曲》、《大武乐章》更好,龙颜大悦,笑道:“如此人才,焉能不给予重赏?来人,宣公孙姑娘上殿!”

    公孙幽再度回到了大殿。

    李隆基扬声道:“公孙姑娘走的也未免急了些,你的剑舞,当真了不得,让朕与在座的所有人都大开眼界,高呼绝妙。朕想要奖赏你,却又不知姑娘需要些什么。这样吧,公孙姑娘需要什么不妨直说,朕定满足你的愿望。即便你要入梨园、太常寺,朕亦可为你破例。”

    公孙幽盈盈一拜道:“谢圣人抬爱,民女以得贵人相助,如今自食其力。相比天下大多数人,以是知足……不求额外赏赐。”

    李隆基见公孙幽毫无心动之意,不免叹道:“也罢,即是如此,你且退下。”

    “且慢!”莫斯雷马萨突然叫喝一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863/ 第一时间欣赏盛唐剑圣最新章节! 作者:无言不信所写的《盛唐剑圣》为转载作品,盛唐剑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盛唐剑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盛唐剑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盛唐剑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盛唐剑圣介绍:
盛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
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穿越成了史上唯一一个经由国家承认的剑圣裴旻,青锋三尺,天下无敌,上揽九霄寰宇,重铸盛唐诗篇。盛唐剑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盛唐剑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盛唐剑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